首页范文农村文化长廊设计十篇农村文化长廊设计十篇

农村文化长廊设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1:00

农村文化长廊设计篇1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廊坊农村70个体育锻炼点的情况进行实际调查与分析。共发放居民问卷700份,体育锻炼点问卷70份,其中居民有效问卷682份,有效率为97.4%,体育锻炼点有效问卷为70份,有效率为100%。

2现状及其分析

2.1廊坊农村农民对有关政策法规的了解程度

通过廊坊农村农民对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认识程度的调查表明,广大农民对体育法规认识水平及了解程度普遍偏低,仅有3.1%的农民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很了解;有28.7%的农民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略知情,而有68.2%的农民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毫无所知。以上问题说明,廊坊农村农民对体育法律法规了解缺乏,农村体育管理法制化程度不高,宣传体育法规政策方面力度不够,加强对体育政策法规具体内容的贯彻落实及宣传教育应成为今后工作的重要部分。

2.2廊坊农村农民对体育锻炼的认识

通过调查,廊坊农村农民认为增进健康的主要方式依次是:增加营养,保证睡眠,改掉不良习惯和体育锻炼。

2.3廊坊农村体育锻炼点情况

2.3.1廊坊农村体育锻炼点的项目状况

项目秧歌武术气功交谊舞羽毛球篮球混合项目数量201697666百分比28.5%22.9%12.8%10%8.6%8.6%8.6%从表1中可以看出,廊坊农村的体育锻炼点内容选择比较单一,其中民族传统项目占的比重较大,主要是由于传统项目对场地器材的要求比较简单,容易开展。而羽毛球、篮球项目主要的人群是青壮年。廊坊农村的体育锻炼点中气功练习点较多,因为廊坊是我国推广保健气功的试点,所以气功活动点不仅发展规范,而且发展的速度也较快。

2.3.2廊坊农村体育锻炼点的场所现状

活动的场所村委会的活动场地村头巷尾麦场空地树林河边其他数量25181764百分比35.7%25.7%24.3%8.6%5.7%随着人们物质条件的迅速提高,人们对精神的需求增大,对体育需求不断的增长,以农村现有的条件看,正规场地设施很少,农村人的体育活动场主要是有村委会提供的平坦的空地。并有很多农村把活动场所扩展到了村头巷尾、麦场空地等地方。这与主要是由于我国农村体育资金匮乏、场地设施稀少造成的。3.3.3廊坊农村体育锻炼点锻炼时间状况

通过调查廊坊农村有70%的体育锻炼点在晚上活动;有58.6%的体育活动点每次锻炼的持续时间在1小时到2小时之间;有75.7%的锻炼点受季节的影响。这非常符合农村的生活习惯。一般在早晨农民都会去田间劳作,而且在春播秋收的季节由于农活劳累,多数锻炼点由于没有人员参与而暂时停止。

2.3.4廊坊农村体育锻炼点的经费情况

廊坊农村体育锻炼点的经费来源主要是村委会支持,占48.3%,有86.7%的锻炼点经费缺乏。由此可以看出,廊坊农村体育管理部门对体育锻炼点的资金投入与扶持少,大部分还处于一种由村委会自由组织与发展的状态。经济条件是影响廊坊农村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基本符合我国的国情。

3.4廊坊农村体育锻炼点的社会指导员现状

在调查中发现,廊坊农村体育锻炼点几乎没有社会体育指导员:在70个体育锻炼点中,共有通过正式培训和考试的社会体育指导员7人,且均为3级。

这与廊坊市城市社区体育中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总体水平差距很大,说明廊坊市的体育管理部门没在技术上对农村体育的扶持,必将会影响到廊坊农村体育科学、快速的发展。

3建议

3.1政府部门应发挥其政策导向的作用,尽快完善农村体育组织建设,落实健全农村体育法规、制度建设与宣传,全面提高农村体育组织的组织化、社会化。

32适当增加农村群众体育事业经费,积极引导和加强农村体育消费意识培养;逐步引进体育产业化运作方式,摸索建立体育创收自给的渠道。

3.3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注重业务培训,建立常设培训系统,培养合格的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提高农村体育活动质量。并进一步加强与周边不同单位的合作,以实现资源的共享。

参考文献:

[1]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2]王凯珍,任海,王渡等.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体育科学,1997,17(5):6—10.

[3]胡国雄,王牡娣.我国农村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2

[4]冯健.对我国农村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的分析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

河北省廊坊市科联项目:《廊坊农村体育发展现状调查与研究》

农村文化长廊设计篇2

一、廊坊乡村休闲旅游业的供给现状

廊坊地处京津之间,是一座现代的新兴中等城市,其有利的区位条件决定了廊坊服务京津的近郊型经济结构。京津均为人口上千万的特大城市,客源多,人员流动大,为廊坊发展京津近郊乡村游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廊坊乡村休闲旅游已初具规模。目前,全市拥有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5处,市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37家,三星级农家乡村酒店1家,星级农家院30家,发展势头凶猛。主要休闲项目有:蔬果采摘、吃农家饭、农庄文化体验等,主要运营模式有永清的“农户+公司”模式、大厂的“生态园+乡村酒店”模式、“农业园+蔬菜种植”模式等。廊坊拥有田园景观、农耕文化、非遗民俗等多种乡村资源,发展潜力巨大,现有农业生态园近70家,规模效应逐渐显现,见下表1。

二、廊坊乡村休闲旅游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

(一)产品供给数量较多,质量不高,整体处于低水平运作中

京津市民休闲需求的高质量、多元化,为廊坊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目前,廊坊乡村休闲旅游产品供给多以各类生态园、观光园为主,多数生态园未摆脱观光、采摘的固有模式,项目设计雷同,产品品种单一,创新不足;其次,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布局分散、规模较小、如分布于廊坊各县市的桃园、梨园、枣园等景点,不成体系,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另外,虽然有部分生态园加入亲子游,但对亲子游项目产品的深度开发不足,仅加入摇椅、蹦床等活动设施,对农业生态知识普及、农业原生态绘画、农耕活动深度体验等内容的产品数量较少,有待深度挖潜。

(二)产品的休闲性不强,住宿设施不健全,整体经济效益不高

随着轨道上的京津冀建设提速,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正在成为现实。交通的便利使旅游者的驻留时间大大缩短。特别是,当旅游产品没有足够吸引力、住宿设施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游客多选择一日游。一日游对旅游接待地而言,不能获得游客长时间逗留而产生的食、住、行、游、购、娱的消费,也就无法获得较高的经济回报率。廊坊一方面享有地处京津走廊的区位优势,但也面临游客当天往返而造成的低收益。因此,加强乡村休闲旅游产品休闲化设计,为京津和当地市民提供特色化民宿、为企业提供高标准乡村会所等,吸引和留住旅游者,是提升乡村休闲旅游整体效益的关键。

(三)现有旅游交通类型单一,交通设施不完善,交通沿途服务有待提升

随着旅游产品需求的多样化,旅游交通必将成为吸引旅游者观光的重要手段,例如旅游交通观景、欣赏交通、多元化交通工具等。廊坊地处京畿,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目前,廊坊虽有高铁、高速公路、普通公路等交通设施,但真正能用于和满足京津市民休闲需求的交通设施形式较少。比如,廊坊就缺少绿道、游步道等,多数骑行爱好者不得不得和汽车同行,增加了交通事故的风险几率;且交通绿道、慢行系统、沿途景观、沿线服务产品供给匮乏,使旅游交通仅发挥了交通功能,旅游功能未能充分体现。

(四)主题景观不突出,缺乏核心产品,农耕体验项目潜力不足

目前,廊坊乡村休闲旅游多以生态园为主,主题化、特色化、具有真正视觉冲击效果的地景景观缺乏,除香河万亩荷塘渐成气候外,其他地景景观规模尚小、特色不明显;其次,从廊坊市区及各县市看,现有乡村休闲游产品同质化严重、文化主题性不强,缺乏叫得响的核心产品,对京津市民缺乏足够的吸引力;第三,廊坊地处平原,其平原农耕文化是其特色,但现有农耕体验项目仅仅是农事劳作体验或租种农田,对农耕知识和文化传授、农耕工具展示、耕作全程体验、农耕作物介绍、农田夜间观景及住宿等的开发不足,产品品质不高。

(五)农村乡土特产特色不明显,代表性不强,产品销售渠道单一

农村乡土特产具有纯天然、无污染、绿色健康等特点,是乡村休闲旅游者出游的必购之物。发展乡土特产购物,既可就地取材增加村民收入,又能满足旅游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是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重点方向。廊坊各县市拥有多种乡土特产,如安次金丝小枣、安次区鸭广梨,三河豆腐丝、蒋福山水蜜桃,永清甜瓜、永清胡记烧鸡,大城里坦薛家窝头、大城金丝小枣、大城鸭梨等,但多数乡土特产各县市均有分布,且特色不明显,加之产品包装简易、销售渠道单一、宣传不到位,使这些乡土特产的商品化、市场化程度亟待提高。

(六)民俗节庆活动宣传不到位,产品文化性开发不足,知名度不高

乡村休闲旅游产品要想吸引旅游者,仅依靠大尺度地景景观带给旅游者视觉冲击还远远不够,还需要依靠触动旅游者内心深处的文化感动,引发其共鸣。廊坊尽管没有名山大川,但却拥有二百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廊坊乡村休闲旅游深入发展的文化基础。但从目前非遗项目的旅游开发看,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首先,廊坊本地人对廊坊非遗了解很少,因此口碑宣传更少;其次廊坊现有民俗节庆活动种类多样,如胜芳元宵灯会、安次第什里风筝节等,但知名度高、参与性强的民俗节庆活动不多;第三,由于缺乏深度开发,民俗节庆活动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未充分发挥出来。

三、廊坊乡村休闲旅游业产品供给创新模式与策略建议

当前我国旅游需求进入爆炸式增长阶段,而旅游景区、餐饮住宿、线上线下旅行服务、旅游演艺、旅游购物、旅游交通等供给要素与旅游需求不相匹配,各要素组合形成的旅游产品结构不能适应旅游者多样化的需求。从廊坊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现状看,亦存在产品体系、产业结构、运行方式等方面与旅游需求不适应的问题。因此亟待从供给端入手,了解产品供给现状、发现问题、构建新的发展模式,提升乡村休闲旅游的供给水平与效率。

(一)产品创新模式

廊坊乡村休闲旅游业的创新模式以旅游系统六要素为基础,从食、住、行、游、购、娱六方面提出廊坊乡村休闲旅游业的发展重点,既关注各要素的自身发展,又强调系统的整体功能,为廊坊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指明方向。产品创新模式见图1。

(二)策略建议

根据廊坊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创新模式,提出六大策略建议:

1、发展生态绿色健康农产品,延伸绿色产品加工链条。针对廊坊乡村休闲旅游产品,首先要加大绿色有机健康农产品种植,加强农产品种植过程的监管、监控,建立全程农产品安全追溯制度,让京津旅游者吃上放心农产品;其次,针对廊坊桃树、梨树、枣树种植面积大,品种多的特点,延伸产品加工链条,将果实进行酿酒、饮料制作等深加工,实现产品附加值增值,;第三,注重产品种植、加工过程进行旅游包装,将旅游与修学结合起来,使旅游者亲自体验果树种植、修剪、采摘、果实酿酒等全过程,以此吸引旅游者消费。

2、强化乡村民宿的北方特色,提升乡村会所的服务功能。开发具有北方特色的乡村民宿与中高端乡村会所,满足京津市民及企业需求,将成为廊坊乡村休闲游的新亮点。但是,乡村民宿开发要突出北方农家环境特色,如成串的玉米、磨面的磨盘、长长的火炕、宽敞的庭院、个性化的剪纸等,将北方乡村民俗融入乡村民宿,突出文化个性;乡村会所以服务京津企业年会、研讨会及员工休闲度假为主,注重安全卫生、康体健身等设施的建设,提升乡村整体服务功能。

3、规划京津廊慢行系统,发展完善沿途服务。借鉴贵州赤水到仁怀168Km自行车道、游步道的建设经验,规划建设贯穿京、津、廊三地的慢行系统,完善沿途绿带、绿楔、水系建设,美化环境,改善空气质量,为京津廊市民休闲骑行、徒步提供条件,还可以借鉴法国、德国公共自行车道建设经验,在沿途设置游客休息站,提供休息、用餐、维修等便民服务,既能满足骑行、徒步者需求,又能为沿途村民提供就业机会,可谓一举多得,更好地满足京津旅游者的需要。

4、建设大尺度自然生态景观,丰富平原农耕文化体验。首先,对部分小的生态园进行规划整合,每个县市区规划一到两个规模较大的生态园,不同生态园之间要突出特色、错位发展,使之实现由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其次,构建大尺度地景景观,要注重规模效应和深度开发。例如,对旧州镇百年梨园、葛渔城千亩桃园、文安县森林湿地、永定河故道观光等自然生态景观统一规划,进行功能整合,如桃园的文化功能、湿地的教育功能等;第三,深度开发农耕体验项目,如对农耕知识传授、农耕工具展示、耕作全程体验、农耕作物介绍、农田夜间观景及住宿等,加深农耕体验,延长停留时间,吸引旅游消费。

农村文化长廊设计篇3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美丽乡村建设

1、引言

党的十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1]。近几年,廊坊市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按照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的总要求,以霸州市省级重点片区建设为引领,继续深入推进固安县和北三县两大往年省级重点片区,同步打造9个市级片区,突出抓好265个省级重点村。美丽乡村建设由点及面、串点成片,不断向全域拓展,逐渐步入由“建设美丽”向“经营美丽”转变的新阶段。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做法,巩固建设成果,深入谋划下步工作思路,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廊坊版建设。因此,针对廊坊市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下大力气,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的任务目标和规划,采取治理与修复措施,从根本上改变廊坊市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顺利进行。

2、廊坊市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村经济不断发展,据统计,目前中小企业在数量上占到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创造全国50%以上GDp,尤其是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对农村的经济发展上起到关键作用,但是在促进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伴随而来的是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表现在:

2.1污染严重的工业项目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规模的扩大,一些城市周边原有的工业项目,已经不再符合城市发展规划要求,同时受到地价、环境治理成本升高的影响,这些企业从城市向农村转移成为一种趋势。一些不法企业,钻法律的空子,打球,只顾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把环保不达标、污染严重的工业项目从城市转移到农村,使工业污染在农村蔓延,加剧了农村环境的恶化。一些乡镇企业中从事电镀、有色熔炼加工、废塑料加工、包装印刷等,由于工业技术落后、设备简陋、管理和各种制度不健全,环保意识淡薄,经常出现偷排偷放现象,具有企业规模小,排放量大、造成污染严重的特点。粗略统计,乡镇工矿企业产生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排放量,目前已占到廊坊市工业污染物总排放量的50%左右[2]。随着农村现代化步伐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走向快车道,乡村级“工业园、工业小区”如雨后春笋般遍地成立,一时间招商热席卷各地。廊坊市许多的企业相继在乡村各种不同的工业园(区)落户建厂,在当时确实对当地乡村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增长作用,但由于乡村园区规模小,而各种配套设施不健全,特别是应该建设的污染治理措施不到位,造成园区工业废气、废水、工业垃圾未经处理直接排放,致使乡村环境污染问题日趋显现,因环境污染而引发的民事纠纷集中暴发。另外,廊坊市农村工业企业大多以一家一户的家庭作坊式工业为主,分散、规模少为特征,主要包括文安县废塑料(造粒、吹塑)加工,安次区的包装印刷,霸州的小电镀,大城的有色熔炼加工和岩棉等,其部份企业工业污染物未经处理直排环境,污染危害非常突出,环境压力加大。

2.2农村环保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依然存在

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上处于落后状态,大部份农村没有建立有效的生活垃圾、污水收集处理设施,随意丢弃生活、生产废弃物,到处排放污水等成为普遍现象。在一些农村呈现出“村中污水成流、村外垃圾成山”的景象。这些严重的污染现象,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村居民的生存环境与身体健康,随着污染加剧,同时也将严重污染了空气、水源、耕地,进而影响农作物生长环境,影响粮食蔬菜等农产品质量,最终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米袋子”、“菜篮子”[3]。

2.3农业废物综合利用率低,畜禽养殖污染日益加重

随着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和新型农业种植方式的不断普及,大棚蔬菜、地膜覆盖已在广大农村大量使用,除带来农业丰收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棚膜废弃物,其中棚膜由于便于利用,得到了一定程度回收利用;而废弃地膜因回收成本高,综合利用价值低而普遍得不到有效回收,更谈不上利用;上述废棚(地)膜长期滞留于土地中,对土壤质量构成污染。农作物秸秆利用方面,由于受到传统农业意识和农机综合处理能力的影响,加之回收利用的成本问题,当前农村除常规的秸秆还田、用作畜禽青贮饲料外,秸秆现场焚烧为主要消纳方式,每到夏初秋末,焚烧烟尘是造成大气严重污染重要来源之一。廊坊市畜禽养殖业发展迅猛,但以农户散养和小规模养殖占主体,在畜禽养殖过程中,畜禽粪便随意堆砌排放,基本未做无无害化处理及肥料化利用,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

2.4水污染日趋严重,部分农村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

近几年,廊坊市受大气降水减少和地表水上游入境水量不断减少的双重压力,已使本区域内河流水体水质不能达到地表水环境功能要求。另外农村中的生活污水和一些企业存在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污水超标排放到附近地表河流,更加加重了河流污染程度。一些村庄水源地靠近地表河流,河流下渗到补给地下水,则造成了农村饮用水的污染。此外,农村供水设施基本上靠农民和村委自筹资金建设,受投入不足影响,多为小型规模,长期在设备简陋、处理工艺落后情况下运行,加之输水配套管线老化严重,跑、冒、滴、漏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农村饮用水给水水质难以得到安全保障,是当下农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5农业面源污染严重

我国农村大部份仍然处于粗放型经营,单纯追求提高农产品单产数量,长期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的结果为土壤板结和酸化、有机质含量流失下降、导致部分农产品农药残留超出安全水平,对人体健康和生物安全构成威胁,破坏了农业生态平衡。目前,我国农业已超过工业成为我国最大的面源污染产业,总体状况不容乐观[4]。有统计资料显示,中国农村化肥、农药利用率不足35%,比发达国家低将近20个百分点。化肥、农药的大量流失,长此以往,不仅增加生产成本,还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形成了恶性循环,首先在土壤中沉积,通过下渗进入地下水,被雨水冲刷流进河流、湖泊,有部分挥发到空气中,造成土壤、空气、水源污染。

2.6环保工作重城市轻农村

前些年环保工作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使得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在人力、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情况下,已经成为全国环保工作的短板;部分领导为了追求GDp的高速发展,不惜牺牲生态环境,对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敷衍塞责,并对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有为难情绪,干劲不足,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村民自身环境保护意识相对淡薄,缺乏自主性,对农村的"脏、乱、差"现象见怪不怪的不良习惯仍有一定市场。

3、建设美丽乡村,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力度,要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

3.1加强农村环境监管与执法力度,严格依法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长期已来,在农村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与执法工作都非常薄弱。一是要加大组织建设,有计划分步奏进行人员培养,尽快成立一支环境监测和环境监管的综合执法队伍;二是要加大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水平和执法力度,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环境违法行为采取高压态势,坚决严惩,使生产者经营者不想污、不敢污、不能污,自觉做保护生态环境维护者。三是对农业面源污染控制、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地、典型湿地等环境敏感地区,制定并颁布地方行政法规和政策及污染治理技术标准;加快制定农村环境质量监测、评价标准和方法。

3.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群众的环保意识

在农村各地由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对广大农民进行环境科学知识普及宣传活动,对村镇有关人员和工业企业负责人进行有针对性环境法律法规讲座,让农民意识到保护环境应该成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行为,是关系到子孙后代,关系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的大事;让农民时刻牢记破坏环境可耻,保护环境光荣,着力增加群众在环境管理中的参与权和决策权,让群众在自觉地保护生态环境中承担责任,获得荣誉,做到发展与保护并行,建设与美丽并重。要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成为城镇居民的美丽乡愁。

3.3加大对农村污染防治基础设施建设和资金投入力度

长期以来,在环境治理方面,国家层面对农村污染防治投资严重不足,地方各级政府又缺少资金投入,专项治理经费也难以申请到位,导致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压力大、任务重。今后应采取财政和村集体补贴、住户付费、社会资本参与的投入运营机制,加强农村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环保设施建设。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扶持措施,培育发展各种形式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村污水垃圾处理市场主体。强化县乡两级政府的环境保护职责,把农村的环保指标纳入当地政府政绩考核体系中,促进地方政府对农村环境工作的重视[3]。廊坊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狠抓农村环境清理整治工作,在大力开展“两改一清一拆”专项行动基础上,推进“ppp”市场化运作模式,基本建立了有清运车辆、有保洁队伍、有资金保障的“三有”长效管护机制。2016年全市省级重点村清理垃圾杂物297.5万立方米,清理残垣断壁和路障1.6万处,建立垃圾处理长效保洁机制的村庄达到3128个。据统计,美丽乡村建设以来,全市省级重点村铺设供水管道408万米,完成村内主要道路和街巷硬化5026公里,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22.5万个,铺设污水管网129万米,建设污水处理设施9934处。在推进农村“电代煤”和“气代煤”工作中,深入推进荣乌高速以北涉及8个县(市、区)的全域“电代煤”“气代煤”,省级重点村已完成煤改电、煤改气2万户[5]。

3.4加大对农业生产的资金技术支持力度,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

在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要统筹考虑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防治农村污染。尽快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加快推进化肥、农药、农膜减量化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鼓励生产使用可降解农膜,完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制度。健全化肥农药包装物、农膜回收贮运加工网络,减少农业生产和畜禽养殖过程中的污染。制定促进企业污染治理、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安全农产品生产、有机肥推广使用的税收、价格、信贷等优惠政策。对因秸秆禁烧引发的生产方式改变、农业结构调整、秸秆综合利用设备购置等投入,应给予一定财政补贴。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有利于有效化解农村生态恶化趋势,保障农业健康发展[6]。

3.5大力推动农村生态工程建设

围绕争创国家森林城市和建设绿美乡村目标,廊坊市启动了“两年大提升,创建森林城”工程。省级重点村完成村内街道和休闲游园绿化427万平方米,建成环村林带绿化4034万平方米。三年多来,我市持续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共铺设供水管道408万米,覆盖全市农村的10个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中心全部建成,随时监测农村水厂饮用水水质[5]。

4、2017年工作思路

2017年,全市美丽乡村建设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省、市委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部署,站位全局,统筹推进,以提升北三县、固安县和霸州市三大省级片区引领,突出打造香河省级重点片区和9个市级片区;以倾力打造40个省级精品村为抓手,全力实施“12个专项行动”,建设好268个省级重点村和161市级重点村;以推广垃圾处理“ppp”模式为主导,全力提升“两改一清一拆”工作水平;以打造旅游精品村为亮点,全面启动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建设,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培植新业态,突出“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工作中努力实现“四个跨越提升”。

5、结语

做好美丽乡村建设必须采取合理措施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快、更好的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是政府行为,同样也是广大农村群众的热切希望,要充分调动县、乡、村三级政府的积极性,上下同心,合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让更多的农民分享建设成果。

参考文献:

[1]刘彦随,周扬.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挑战与对策[n].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5,4,32(2):97~105.

[2]周颖辉,贾春雨.廊坊市农村环境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0,29(11):220.

[3]张长娟.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建设美丽乡村[n].河南日报,2015-11-01.

[4]京华时报.农业部:农业已超工业成我国最大的面源污染产业[n].2015-04-1501:22:30.

[5]串珠成链别样美—2016年全市美丽乡村建设记录.发表时间:2017-02-08.来源:廊坊文明网.

农村文化长廊设计篇4

【关键词】特色型文化礼堂建设思考

荀子说:“国之命在于礼”。一个国家的兴衰是构建在社会整体的相互关系之上的,文化根源和道德品质观念直接影响着这一关系。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而民族文化根基中的传统道德观念却受到撕裂。因此,急需我们重新挖掘“礼”在社会理念和国人伦理中的基础,并且发展出“现代之礼”。由此层面上看,文化礼堂的建设不仅仅是建造一个空间场所,也是重寻农村基层文化生活精神内涵的过程。

建设文化礼堂是要给村庄建设一个精神文化地标。要实现社会关系的认知、挖掘和重塑,传承民族文化脉络的根基,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任重道远。如何建造文化礼堂这一精神家园的守望地,塑造出不同特征的、活态的文化记忆,本文作者将对主持设计的三个文化礼堂做典型案例分析。

一、温岭市大溪镇桥里村文化礼堂建设案例――弃用村部的转型再生

在这一案例里,采用了创新演绎,梳理发展“现代之礼”的地域性的文化策略。在空间上恢复传统民居的院落格局,形成一院三楼的空间组织方式。将现有菜场改造成一个院式,内有文化小广场、文化长廊。三楼分别为现有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改造的礼堂、改造的陈列馆和农家书屋。在建筑形制上巧借传统元素,营造乡土特色,使弃用村部转型再生,形成开放式的公共文化活动场所。

大溪镇桥里村文化礼堂建设原场地由三幢独立建筑、两面围墙构成。这三幢建筑分别建造于上世纪60、70、80年代。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旁边有一处弃用的村委老楼和戏台。正对大门的是一处木构戏台,后面是一座两层楼的木构建筑,同时兼做后台。改造后戏台及后台的功能不变,并且配备灯光和演出设备,使其不仅满足传统戏曲演出的功能,同时还能具备放映电影、举办各种仪式等功能。后台的两层木构建筑,原来除了演出时做后台,平时是被闲置的。修缮改造后,一层为桥里村历史陈列馆,二层为农家书屋。文化礼堂就安置在东北角的一座两层砖混结构的建筑二层。文化长廊是文化礼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南侧墙面就成了最佳展示面。结合长廊展示点增设休闲景观长廊,丰富了该场所的服务层次,为村民提供更多的休闲空间。

二、温岭市新河镇下张村文化礼堂建设案例――提炼产业文化符号和元素

在这一案例里,项目的优势是新河镇下张村文化礼堂利用新建村部大楼的六层空间改造,建筑新基础条件较好,内部空间可塑性大。但是该村经济发达,历史的乡土风貌特色遗存甚少。设计者采用了活化市场文化历史,梳理发展“现代之礼”的产业文化背景的文化策略。把空间主要分为四个功能区:文化序廊、文化礼堂、农家书屋、下张钢材市场陈列馆。

钢铁市场是下张村的支柱产业,也是台州地区市场文化的发源地。将钢材市场的历史与发展搬入礼堂边的陈列馆,让人们了解市场的发展历史,也为钢材市场未来的发展提供展陈空间。“敲糖换铁”的记录片在展厅内播放,还原了台州地区市场文化相成的历史原貌。把仅存的一位仍从事“敲糖换铁”职业的老人请到展厅内演示“敲糖换铁”的传统吆喝,活化这段快要被人遗忘的传统民间文化。为突出文化礼堂的重要性,在户外设置由集装箱改造而成的文化序廊,廊内展示下张村的历史概况、文化阵地分布图、文化礼堂建设概况及文化礼堂空间分布示意图。展墙、展架、展台、座椅,展厅空间的这些构成部分全部使用钢铁市场中常见的钢板、钢构件、旧油桶组合设计,并用废旧钢材创作出独特的公共艺术雕塑。通过提炼产业文化符号和元素,打造开放式的市场文化。农家书屋兼作书法习堂,发扬耕读精神,让文化传播到基层大众中去。

三、温岭市横峰街道后洋村文化礼堂建设案例――融合乡土文化与历史空间遗存

横峰街道后洋村村庄人口规模较大,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基础好,村干部建设文化活动场所愿望强烈。但是传统淡化,传统礼仪消逝,宗法制度、族群文化缺失,使得文化拾遗任务艰巨。设计者通过梳理、恢复、营造中国传统礼制,着力反映村民崇尚德、艺、孝,挖掘“现代之礼”的传统性。空间上合理利用现有条件,整合已建文化项目差异性定位,保护和改建乡土建筑“关庙堂”,突出“蔡氏宗祠”传统文化。

位于村口的关庙堂建于建国初期,屋顶和建筑结构都是传统工艺做法,是村民过年祭拜关帝的地方。在村民的极力保护下,免于被拆除的命运。此次设计通过重新定义“关庙堂”的功能属性,使其可以再生成为“关庙堂德艺馆”。以“义”字为缘起,强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并以“百善孝为先”为灵魂,将关庙堂大殿改造为“道德讲堂”,不定期开设道德宣讲会。“看戏”是乡土休闲文化不可缺少的活动,关庙堂内的“永乐青台”一直承担这个功能,并会延续和扩大,例如增设放电影、新人仪式等功能。

文保单位“蔡家祠堂”再生利用为“蔡氏民俗馆――宗族文化教育基地”。该祠堂为清代建筑,也是宗族礼制的活化石。此处建筑的规划保留了正厅明间的蔡氏先贤泥像,并在东西墙壁展示蔡氏宗族谱系;东侧明次间和厢房改成莞渭民俗展厅,展示该地区农耕记忆,内容包括种子、农具、传统食品、传统制作蓑衣的技艺、乡风民俗等;西侧明次间保留原有居住功能;西厢房改为蔡氏人文纪念展厅;台门东侧房间改为接待室;台门西侧房间改为管理用房;入口对面一侧增设照壁,将蔡氏祖训刻写在照壁上。突出本地古村落的宗族文化竞争力,提倡“百事孝为先”,形成文化工程示范点。恢复记忆、恢复乡愁,尊重并保留原有生活态,为注入“现代之礼”留足空间,达到“融合乡土文化与历史空间遗存、再现中国传统礼制”的场所设计目的。

四、结语

农村文化长廊设计篇5

关键词:廊坊市;保险需求;涉农保险

中图分类号:F840.6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06)11-0062-02

一、目前“三农”保险发展基本状况

廊坊市下辖8个县(市)、86个乡镇、2767个行政村、63.59万农户、254.37万农民。调查显示,2003年至2005年,廊坊市所辖8个县(市)中,参加财产保险的农户分别为13.38万户、15.2l万户和16.32万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21.4%、24%和25.7%,保险费收入分别为10719万元、14332万元和15550万元。年均增长20.44%;购买人身保险的农民总数分别为9.95万人、15.15万人和16.94万人,分别占农业人口总数的3.97%、5.97%和6.6%,保险费收入分别为2.9亿元、3.7亿元和4.3亿元,年均增长21.76%;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民人数分别为6.99万人、7.34万人和7.68万人,分别占农业人口总数的2.8%、2.9%和3%,保险费收入分别为1941万元、2451万元和3162万元,年均增长27.63%;参加农业保险的农户分别为1万户、0.5万户和o.44万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59%、0.78%和0.69%,保险费收入分别为148万元、4万元和4万元,呈严重下降趋势,且基本停滞。

2003年至2005年,廊坊市所辖8个县(市),外来务工人员和外出务工人员大量增加,农民工意外伤害保险业务发展呈现良好势头,参险人数分别为432人、2736人和96845人,分别占农民工总人数的0.19%、1.6%和3.83%,保险费收入分别为768万元、806万元和936万元,年均增长10.39%。

2005年,廊坊市所辖8个县(市)中,只有三河市作为河北省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市),该市共有288038人参加了合作医疗保险,保险费收入为795万元,其中村干部1996人,学生25236人,农民260806人,分别占总人数的0.69%、8.76%和90.54%。

二、“三农”保险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是参保意识差别化。调查显示,投保率城镇高于农村、经济发展良好的县(市)高于经济发展相对薄弱的县(市)、青年购买保险的热情高于中老年。2005年,廊坊市所辖8个县(市),农村居民户均缴纳各类保险费377.2元,城镇居民户均缴纳保费1661.5元,是农村居民户均额的4.4倍。经济发展较好的霸州市农村保险密度(保费收入/总人口)为243元;而经济发展较慢的固安县农村保险密度为64.6元。另据对1000户农村居民的调查表明,40岁以下的已经购买和准备购买保险的占92%,50岁以上的的仅为23%。

二是投保险种单一化。据调查,人寿保险公司设计的险种在150种以上,涉及投资、分红、教育、养老、大病、意外等,而农村居民普遍接受的仅为15种,主要为投保分红、教育和大病三个险种。究其原因,主要是子女教育、住院费用两项支出占农民家庭支出的比重较大,农村居民由于因病返贫或看不起病的现象时有发生。为此,农村居民购买子女教育、大病医疗两个险种的占投保人数和投保金额的92%。

三、“三农”保险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三农”保险宣传力度不够。据对800农户典型调查,较熟悉保险业务并投保的为126户,占比为12.6%;由于对保险的作用、投保程序、申领保险金不了解而未投保的268户,占46%;有406户农民从未接触过保险,占50.75%。由于保险宣传不到位,农民缺乏保险常识,直接影响了“三农”保险的发展。

二是受经济收入、知识水平和保险意识等多种因素影响,目前,农民投保率总体水平偏低。据调查,2005年,廊坊市所辖8个县(市),参加财产保险农户数仅占农户总数的25.7%,参加人身保险的人数权占农村人口总数的6.6%,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仅占农村人口总数的3%。据测算,2005年,农民户均缴纳财产保险费244.61元,人均缴纳人身保险费169.18元,人缴交纳养老保险费12.45元。

三是农业保险发展严重滞后。由于农业生产周期长、抗灾害能力差、收益差别较大、保费低和理赔率高等原因,造成保险公司对种植业、养殖业保险实行保守营销。真正适合农村种植业、养殖业的险种很少,而且业务发展呈现严重萎缩甚至停滞态势。廊坊市所辖8个县(市),2006年3月末投保农业保险的农户,仅占廊坊市农户总数的3.06%。投保的险种主要是麦场保险,其他养殖业、花卉种植业等均是空白。

四是农民工仍是保险弱势群体。目前,农民工流动性在不断增强,而且流动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是农民工意外伤害保险业务仍然发展缓慢。2005年,廊坊市所辖8个县(市),农民工意外伤害保险的参险人数占人员总数的比率仅为3.83%。

五是“二农”保险缺乏政策支持和立法保证。我国1995年颁布的《保险法》中有“国家支持发展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保险事业,农业保险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但直至目前尚无农业保险的“另行规定”。目前《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规定了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征缴范围是企业及职工,而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却没有纳入社会养老保险范围。据调查,2005年底,廊坊市农村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为76816人,且全部为商业保险,仅占全市农村人口的3%。

四、“三农”保险需求特点

一是大病险和养老险成为新宠。据权威部门推算,到2020年,农村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占农村人口的15%以上,是城镇的1.5倍。调查的800农户、3469人农民中有420户、1303人希望投保养老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分别占调查户数和人数的52.5%和37%;有181户、519人希望与企业职工一样享受合作医疗保险,以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分别占调查户数和人数的22.6%和14%。二是农业保险需求旺盛。廊坊市农业生产以种植小麦、玉米和果树为主,每年由于风灾、雹灾、虫害等造成损失达6亿元左右。据对800农户调查,有583户农民希望政府建立农业政策性保险公司,采取政府补贴方式开办种植、养殖业政策性保险。主要需求险种为大棚、果树和特色养殖。三是家庭财产保险需求潜力较大。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逐步增加,农民住房面积、家电拥有量、大型农机具占有量等日益增多。据统计,廊坊市农民人均住房面积17平米,每户家电拥有量2.6台件,户均拥有农用车1.03辆(台),人均固定资产1.6万元。在调查的800户农民中,有家庭财产保险需求的452户,占比高达56.5%。主要需求险种为各种机动车辆。

农村文化长廊设计篇6

关键词:生态文明;幸福乡村;廊坊

一、生态文明与“幸福乡村”建设

生态文明作为对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它倡导克服工业文明时代那种人类与自然对抗的生存状态,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在十报告中,同志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那么,在我们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牢牢把握生态文明的理念无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012年1月,河北省委一号文件提出:紧紧抓住“幸福乡村计划”,大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对于如何有组织、有计划地深入推进这一工作,帮助农民建设幸福美好的新家园,即幸福乡村建设路径问题,文件指出:按照“山、水、林、田、村”综合整治的要求,以加强“房、水、路、电、讯(邮)”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文、教、医、保、服”公共服务水平为重点,加快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保障农村民生,打造“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生活便利,安居乐业、文明和谐”的幸福乡村。[1]显然,如果说实施“幸福乡村计划”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实践,那么,幸福乡村建设路径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一种直接体现。

当前,河北的“幸福乡村”建设开始让一些百姓感受“真幸福”。但也不容讳言,这与其“作为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进程中的发展工程、民心工程、生态工程和基础工程”的设想[2]相比,还有一定距离。因此,本文试以廊坊为例,更具体地探讨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幸福乡村建设路径问题。

二、廊坊的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及问题分析

廊坊市各级政府一直都十分重视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四清”(清垃圾、清杂物、清残垣断壁路障、清庭院)活动,通过环境集中整治,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村庄“脏、乱、差”的环境面貌。永清等地利用沼气技术等,对废弃物进行再开发。霸州市探索并推行了“户收集、村集中、乡运送、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有效地改善了居住环境。[3]文安县制定了《农村环境卫生村规民约及教育引导制度》,并成立了以老党员、老干部、村民代表为成员的环境卫生监督小组,尝试建立村民自我管理的长效机制。大厂县正在建设全省一流的环保科普中心——大厂公共环境服务中心,建成后农民将成为维护和监督环境的主体。[4]

但是,廊坊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亟需在当前幸福乡村建设过程中加以改进和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一些村庄的家庭养殖业存在着人畜共居、畜禽散养、畜禽废渣废水乱排、大量畜禽粪便未经无害化处理便被当做肥料直接还田等现象。这些做法不仅对空气、土壤、水源等造成污染,同时也会对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直接构成威胁。尤其是当前在禽流感病毒仍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这一问题更急需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并给予有效解决。

二是生态科技推广力度小,专业科技人员数量少,幸福乡村建设的整个过程缺乏系统有效的生态方面的专业技术指导。据调查,目前廊坊下属各市、县普遍存有缺乏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污染土壤修复及生活污水处理等实用技术的现象。并且,多数地方自身都没有符合规范要求的垃圾处置场所,对于垃圾的处理只能实现简易填埋,或是“找一个离村子较远的地方堆放”。

三是广大农民群众生态意识淡薄,一些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活陋习仍然存在。生态文明虽与民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但由于其对生态文明的理解和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对于生产生活环境多是被动地接受,甚至有时候还会扮演破坏者的角色,所以,很多民众对于自己周围的生态环境关注较少,对自己或周围人如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不良生活习惯不以为然,更少有阻止或劝说的言行。

四是生态文明监督管理机制尚未建立或不完善,缺乏必要的技术监测手段和配套的环保机构及专业队伍。据调查,在廊坊很多农村存有“无人管环保、无力管环保”的现象。虽然各村庄的墙上大都有维持环境卫生、创建生态文明等内容的标语,但污水横流、生活垃圾乱堆等现象在一些地方仍随处可见。对此,乡镇一级政府虽对辖区内环境质量肩负一些法定职能,但一般也很难履行。

五是农业污染源依然严重。这一污染源主要来自被污染的灌溉用水、未经无害化处理的养殖业粪便、过度使用的农药、氮肥和残留的地膜等。如在很多的乡间地头,都经常可见直接从养鸡场拉来的鸡粪,和用完后被随手一扔的农药瓶子(袋子)等,而上一季用过而今已破烂不堪的地膜也常常是在风中乱飞乱舞。

上述问题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一是包括基层党员干部在内的广大农民群众文化素质偏低,对于生态文明的重要性难以理解,对于农业科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宣传较为困难。一般来说,普通民众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内容及相关知识的了解除了电视等媒体外,基本就是来自各地方政府的宣传,甚至是村委会的硬性要求。但由于包括党员干部在内的基层组织对生态文明的相关问题了解不多、理解不深,对相应的农业科技知识也不熟悉,因此也就很难将其传递给普通民众。在推行、贯彻一些相关政策、要求时,多是硬性“摊派”,其最后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二是农民长期养成的生产生活习惯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受传统的影响,绝大部分农民对于“来自上头要求的那些文明”一时难以适应。对于墙上的那些口号式的标语、宣传画等,很多农民根本置之不理;对于一些县、乡政府组织播放的关于生态文明的影音视频,多数也只是一些年纪较大者为打发时光才去观看,而且看后多是“啥也没记住”。

三是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客观上纵容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长期以来,很多人将经济增长等同于发展,认为只要“多挣了钱、有了钱”,生活水平就可以提高,“幸福”的目标就实现了,而对周围环境如何基本不予考虑,有时甚至会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

四是政府对农村生态环境整治资金投入不足,治理力度不够。虽然近年来廊坊市各级政府对于农村生态问题日益关注,但相对于现代化建设的其他方面来说,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比重很小,尤其是对农村基础生态设施建设投入较少。而这些对于一般的村庄来说,又多是无力自行解决的。如据测算,对一个自然村进行全面的环境综合整治,包括生活垃圾处置、生活污水处理、河道清淤、村容村貌整治,至少需投入资金200万元。对于很多村庄而言,这是一笔极大的又被认为可以“暂缓”的支出。

五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如针对农村环境问题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面源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等方面的立法尚处于空白。有关农村环境问题的监管法规不健全也使很多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处于无针对性法律约束管理的状态。

三、推进生态文明发展,加速幸福乡村建设的路径思考

1.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加大宣传报道力度,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加强宣传的实效性,使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要改变过去“写几条标语,挂几条横幅,发几张宣传材料”那种敷衍了事的做法,通过组织生态文明题材演出、影视剧下乡、环保知识竞赛等各种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其关注自己身边的环境问题,加深其对污染潜在危害的认知,促使其改变多年来养成的一些不良的生产生活习惯,主动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2.大力推进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建立,加快农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通过长期举办各种形式的农民业余学校、培训班,努力提高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加大一些成熟的生态环保技术在幸福乡村建设实践中的推广力度,让生态科技在幸福乡村建设中发挥先导作用。

3.加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农村在远离居民区,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地方建设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并有配套完善的固体废物和污水储存处理设施,统一免疫程序,统一饲料配方,统一对畜禽粪便及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

4.扩大有机农产品种植面积,加强农业环境监管,指导农民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农膜等农用化学品。倡导农民施用有机肥、配方施肥,鼓励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推广新型植保机械和实用技术,并给予一定的补贴。

5.加强生态环境监察专职队伍建设,加大农村和农业环境的执法监督检查力度,通过环保热线、网络、新闻媒体广开举报渠道,保证广大人民群众能够行使自己的检举和控告权。坚持环境污染举报奖励制度,激励更多的公众参与监督环境违法行为。

参考文献:

[1]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以改善农民生产

生活条件和增加农民收入为首要任务加快推进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n].河北日报,2012-01-

30(2).

[2]郝凌峰.河北幸福乡村建设全面展开[n].农民日报,

2012-09-28(1).

[3]吴志国,蔡巍,郭娜.幸福乡村看霸州[n].河北日报,

2013-06-20(7).

农村文化长廊设计篇7

关键词:城市边缘景观廊道生态修复滨水景观

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theurbanizationprocess,thecitygraduallytoruraldevelopment,theoriginalHabitatsufferedsomedegreeofdamage,marginalurbanecologicalenvironmentdeterioration.practicethroughpracticalprojectsinthisarticle,ontheedgeoftheCityGalleryofsomediscussion,usingecologicalrestorationmethods,allowwaterfrontlandscapetobeecologicalsignificanceofsustainabledevelopment.atthesametime,projectdevelopmentneedsofurbanconstruction,explorationsummarysuitableformarginalurbanwaterfrontplanningandinthedesignoftheseideastotheproject.

Keywords:CityBoundariesGalleryofLandscapeecologicalrestorationwaterfrontlandscape

中图分类号:tV640.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的边缘逐步扩大,农村的一些土地被侵占,很多乡村地区被建设成了开发区,这些开发区有其特殊的城乡结合的性质。因此,出现了城市的边缘地带,这些地带原有的生态状况遭受破坏,为保持动态平衡,我们应发挥城市边缘地带的生态廊道的作用,需要规划设计一些景观生态廊道。

常熟滨江开发区是位于江苏苏州的新型开发区,滨临长江,有着浓厚的江海风情。但是由于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淳朴的江海民风、沿江的自然风貌、城市边缘的生态廊道遭到严重破坏,滨水景观格局被破坏。同时,滨水景观规划对于城市的意义也在不断更新,滨水区呈现的生态效应和变化多样的形式,丰富了城市景观和满足人们亲水的天性。滨水景观对于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生态景观、环境保护、洪涝预防、水质及水量、游憩及野生动物和鱼类栖息地等方面,滨水景观体现的价值越来越大。

在对于类似于常熟滨江开发区江海路滨水带的这种处于城市边缘的廊道,本文采取对景观格局进行修复的设计方式来进行探讨。

景观廊道设计相关理论

城市边缘廊道

廊道是指不同于周围景观基质的线状或带状景观要素,而生态廊道是指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过滤污染物、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调控洪水等生态服务功能的廊道类型。城市生态廊道指在城市生态环境中呈线性或带状布局的,能够沟通连接空间分布上较为孤立和分散的生态景观单元的景观生态系统空间类型。开发区一般处于城市与乡村之间,区内的生态廊道可以说是处于城市边缘的生态廊道。对于开发区内,可以由河流、公路、绿带系统等形成城市边缘廊道,作用着生境的发展。开发区可以说是城市和乡村的过渡地带,又有其特殊的生产生活方式。不同类型的开发区进行着不同类型的工业生产,对城市边缘地带有着不同程度的污染,对生态系统产生人为干扰。城市边缘廊道有着非常重要的功能,由于其长且曲折,能保护生物多样性,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环境,形成城市绿化网络等等。

生态修复理念

城市不断发展,城市边缘的原有农田被占用,原有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如果把发展起来的城市边缘地带重新恢复到原有面貌、原有的生境,比较困难,因此,本文提出一种修复的手法,以保留保护为主,让城市边缘的居民和环境向和谐发展。

生态修复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由于开发区特殊的生产生活方式,它兼有城市和乡村的特点,又处在不断城市化、乡村特色和环境不断消失的进程中,可修复在区内的一些城市边缘廊道,如滨水景观等,缓解城市化带来的环境压力。生态修复方式可以分为两种方式:1、停止人为干扰:对某些规划地段实施保留保护,保留原来的一些生态面貌,保护原来的生态系统;2、辅以人工措施:(1)绿化种植修复:主要通过对基地的考察,对乡土树种的调查研究,确立绿化规划原则和实施方案;(2)人文风貌修复:了解该地区的乡土风情,结合景观规划,适当修复其人文特色。这样才能使城市边界的人和环境和谐共生。

城市边缘景观生态廊道设计手法——常熟滨江开发区江海路滨水景观带景观规划

项目概况

本次规划的基地位置位于常熟滨江新市区内,常浒河东侧,江海路西侧,南起青春路,北至汽渡路。全场约3.2公里。本次设计现状绿地主要为常浒河堤和江海路之间约50米宽的滨河绿地,景观面积范围约13.0万平方米(图1)。

常浒河滨水景观廊道作为城市边缘廊道,其生境状况遭到严重破坏,绿化稀少,树种单一,田地变为荒地,空气水质受工厂污染。其本来是长江口重要的城市绿廊,有利于净化水质,保护乡土植物,改善空气质量,为城市居民创造涉水空间,优化城市视觉景观。因此,修复和建设沿河绿带,增加河流廊道的连通性,尽可能修复其生态功能,构建融休闲、交通、绿化于一体是现状对于本次景观规划的要求。

图1区位图

常熟滨江开发区滨水景观带规划理念

继承和发展江海文化

由于常熟滨江开发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其深厚的民俗风情,形成了特有的城市边界的滨水文化。由于滨临长江,这里形成了江上航运的通道,是重要的运输枢纽,汽笛、运船、渔火、江风,形成了淳朴的江海文化。

在国际滨水景观大力发展的浪潮下,我们既要继承和发展城市传统文化中利于人们发展、利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部分,又要更新传统文化中落后的部分。因此,决定保留滨江地区这种船运的功能,对其环境进行更新,使其符合环境发展的需要。

打造公众参与型滨水景观

在滨水景观这种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公众参与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尤其是这种城市边界性廊道,乡村与城市的交界性滨水景观,自然与人的结合更为重要。但是因为现场比较复杂,因此要结合实际情况,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进行一些公众参与的滨水景观设计。

农村文化长廊设计篇8

关键词上海;廊下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地流转;评价

一、研究区简介

廊下镇位于上海西南,杭州湾跨海大桥入口处,面积51平方公里,人口约三万。交通方便,上高速公路只需5分钟。距上海市中心60公里,距虹桥机场50公里,浦东国际机场70公里,,到达杭州、宁波、苏州等地均在1个小时左右,处于长三角交通枢纽地位,是上海连接浙江的主要门户。廊下镇被定位为上海市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实行镇与园区合一管理体制,是上海市12个重点农业园区之一。

二、廊下镇农地流转现状

(一)流转形式及负责机构

2001年,根据上海市规划,金山区在该区最偏远的廊下镇建立了金山现代农业园区,这是上海市12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之一,也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农业园区。

2002年,廊下镇开始了农地流转的尝试,镇政府于该年4月成立了一个专门负责农地流转的公司:上海金土地绿色农业有限公司[1[。廊下镇采用的农地流转方式是通过农户将土地流转到村委会,村委会流转到公司,公司再租赁给园区项目投资者的途径。即农户--村委会--金土地公司--园区项目投资者。在流转过程中,首先是村委会与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协议,其次是村委会与金土地签订流转合同;第三是金土地与项目经营者签订土地租赁合同。

(二)流转现状

截止2008年底,廊下镇全镇农户与村委会签订土地租赁合同的土地面积已有33000多亩,土地流转率已经达到了89.1%。其中金土地公司通过村委会流转的21000亩土地,已落实农业项目37个,出租率为100%[2]。与此同时,上海市承包地总量中的54%参与了农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而在全国范围内,这一数据是8.7%。

(三)流转收益及风险控制

关于流转收益的标准制定,廊下镇奉行政府统一,随粮价上涨而上调的政策。在近十年中,当地的粮食(稻谷)收购价并无太大的提高,一直未突破一元,农民种粮收入也一直很低。但实际上的农地流转收益是在一直在提高的。从2002每亩300元/年,涨到了2008年的550元/年[3]。

“金土地”公司实行的是“浮动式租赁合同”,在2006年时,第一年按700元/亩保底出租,从第二年起随着粮食价格涨幅而同步提升。保底租费700元/亩,对应的是0.80元的基准粮价。但如果粮价低于0.80元,土地租费则不低于700元。与此同时,“金土地”设立了土地基金账户。农民拿到的流转费与企业支付的租赁费之间的差价,作为土地基金存在其中,不能挪作他用,当土地差价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将可能作为农民分红的来源。

(四)廊下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8-2007》、《上海统计年鉴1998-2007》、《金山统计年鉴1998-2007》

由上表可看出,在1997至2002年间,廊下镇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与上海市平均水平之间,这符合金山区在上海近郊区县中的位置,由于相对离城市较远,金山区的经济水平在上海郊区县中一直排位靠后。但从2003年起,廊下镇的农村人均纯收入有了大幅攀升,在2004年接近于上海平均水平,之后更在2005、2006年反超,走到了上海市郊县的前列。对于廊下镇的农民而言,这段时间同时也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开段、发展及成熟时期。

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8-2007》、《上海统计年鉴1998-2007》、《金山统计年鉴2001-2007》

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比例是通过将统计年鉴中的农村劳动力总数减去其中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总数,再除以劳动力总数得出的。这一比例体现的是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可以从事其他产业,获得除农业收入外其他收入的比例情况。从上图中可以看出,由于上海城市化程度高,打工机会较多,农村人均耕地数量较少等因素,农民从事非农产业的比例一直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廊下镇由于是传统的农业镇,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在2004年前都一直低于上海的平均水平,而在2004年之后,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的比例有了大幅度提高,并在2006年超过上海的平均水平。同样,这几年正是农地流转在廊下越发活跃的几年。

通过对廊下镇农村人均纯收入及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比例的统计分析,说明了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对廊下镇的发展及当地农民的生活起到了很大的正面作用,同时,按照自愿有偿原则,规范的流转程序进行流转的农地,也真正实现了规模化经营的目标,土地的潜力被进一步激发了。

(五)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

2008年底,上海拟在奉贤、金山、浦东、崇明4个区县各建一个“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4个中心的地址已经选定,每个中心将拥有100多平方米的交易大厅,并设有政策咨询、合同签订指导等窗口,无偿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筹备中的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既不同于产权交易中心,也不同于上海土地交易市场,它是农村土地流转的有形市场,农民可以在市场内自主或者委托流转土地。同时,今年上海市将建立以乡镇为单位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中心,加强服务与监管,建立全市统一的土地承包经营流转信息系统。

三、廊下镇农地流转机制的分析评价及经验借鉴

(一)分析评价

从制度变迁理论(4)的角度,廊下镇的农地流转更接近于自下而上的力量推动制度变迁,并在此过程中,避开了产权调整,通过有政府背景的第三者(金土地公司),避开了农民个人直接的流转行为而代之以村集体的流转行为。考虑到这一流转实践开始的时间(2002年前后),顺应了外部环境的发展及人们为实现预期增加收益而对现行制度进行的改进和推动,同时由于实验性质较强,当时的制度变迁过程,体现了当事人制度创新观念上的大胆和行动上的小心。

从经济角度来看廊下镇的农地流转经验,他们无疑是成功的。即提高了政府的利税收入、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又增加了就业机会,此外招商引进的企业也在当地发展良好。更为重要的是,在不知不觉间完成了当地的产业结构调整,拓宽了自身发展的渠道。值得注意的问题只是对于解放出来的原本从事农业的劳动力的引导和安置问题,但由于当地进驻的企业用工需求也比较大,而临近的上海市也用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需求,这方面的问题解决起来不算太难。

(二)可借鉴的经验

廊下镇首先是迎来了在当地建立农业现代园区的机会,在对投资企业有税收、政策等充分优惠的情况下。吸引了大批的投资企业到当地进行规模化、现代化农业生产,由此直接产生了对耕地的大需求量,才会在短短几年间完成了绝大部分的农地流转,而且由于收益明显,除了一些种粮大户之外,绝大部分的农民都很乐意将自己的承包地流转出去。此外,由于上海的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广,绝大部分农民都参与了农村医疗保险、社会养老保险,相对其他地区的农民而言,对承包地的依赖性要小很多,因此,廊下镇的农地流转模式并不适合所有地区,但仍有一些经验值得推广。

1.“金土地”公司的建立

并不是说在所有地区都应该建立类似的公司,而是地方政府应该在农地流转时有能力提供专业的“中介”服务,专业而高效的中介,是可以减少交易成本,尽量令交易双方的利益均达到最大化的。

2.风险控制机制

在廊下镇,由于“金土地”公司利用企业给付的租赁金与农户流转收益之间的差额成立了土地基金会,镇政府通过运作该基金会为农户承担了风险,保证了即便企业无法给付流转费时农民也能从基金会里拿到流转费。这实际上是以政府的背景,中介的身份,在帮助农户控制与减少风险。但同时基金会的监管工作应由镇政府、金土地之外的第三方进行监管(如村民选举产生的代表或专业会计师事务所),及时公示,以保证基金会的正常运转。

另外,对土地流转的受让方资质的限定。廊下镇对投资项目与企业的相关规定是“投资规模内资项目投资总额不低于2500万元,外资项目不低于300万美元,投资强度每亩不低于150万元/亩,对投资规模大、效益好、本地劳动力就业广的可适当优惠”,同时在进行农地流转时,完全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化运作原则,实行招标租赁。而由于对受让方有了种种规定,基本上最后中标的都是经验丰富、实力强的大中型企业,这样既为政府增加了收入,又从另一个方面保障了农户的流转收益。也许很多地方并不具备像廊下镇这样好的客观条件,但是至少对于投资企业进行资质审核和一定的限制是有必要的。虽然提倡农业规模化经营,但若投资企业资质和能力太差,无力挑起规模经营的重任,最终损害的还是出让土地的农户和地方政府的利益。

参考文献

[1]沈永昌:《首个镇级土地流转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廊下率先完善机制》[J],金山报2008.11.3.

[2]高剑平:《一半已流转沪四区县建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J],东方早报2008.10.11.

[3]张海峰:《老房翻新的背后--金山廊下纪事之四》[J],解放日报2006.07.06.

[4]道格拉斯o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刘守英,译.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

[5]中国统计年鉴1997-2006.

农村文化长廊设计篇9

关键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农村义务教育

中图分类号:F32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7-0051-02

农村义务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家先后实施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贫困家庭中小学学生“两免一补”政策等,通过这些政策的实施,加快了农村中小学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改善了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提高了办学质量,为加快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1]。但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供需矛盾突出、教育资源配置不尽合理等问题依然存在着。2005年国务院了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决定,这项改革政策的实施,是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治本之策,是惠及亿万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关系重大,意义深远。现结合河北廊坊市实际情况,就这项改革政策的落实与做好相关工作的建议谈一点认识和思考。

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内容

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主要政策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2]。从2007年起,免除杂费标准按省定“一费制”标准执行,即农村小学年生均160元、初中年生均235元;县镇小学年生均190元、初中年生均265元。免除杂费所需资金中央财政承担60%,其余部分,省根据2003―2005年三年平均人均可用财力在全省排名情况制定分担比例,在全省排名前三十位的县,省、市、县分担比例为15%、10%、15%,在全省排名后五十位的县,省、市、县分担比例为25%、10%、5%,其他县分担比例为20%、10%、10%。

2.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1)从2007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央向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国家课程的教科书,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承担。(2)从2008年春季学期开始,除中央免费提供国家课程的教科书外,省级确定使用的地方课程教科书也全部免费提供,所需资金由省级财政承担。(3)从2008年春季学期开始,建立部分科目免费教科书的循环使用制度。中央财政每年按照循环使用教科书书款的一定比例安排资金,用于循环教科书的补充更新。

3.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1)2007年,各级政府按照分担比例和小学年生均15元、初中年生均25元的标准足额落实公用经费。(2)2008年,中央出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即小学年生均300元、初中年生均500元。分两年将基准定额落实到位,2008年和2009年,每年落实公用经费基本标准与基准定额差额的50%。

4.补助贫困寄宿生基本生活费。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费给予补助,基本补助标准:小学每生每天2元,初中每生每天3元,每年在校天数按250天计算。从2008年春季开学起,享受面为寄宿生总数的23%。所需资金中央负担50%。

5.建立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逐步对中小学校舍进行维修改造,并建立长效果机制,所需资金省级政府按照1∶1的比例与中央资金配套,不足部分由县级政府负担。

二、实施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现状及存在问题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是一件事关民生的大好事,为了扎扎实实的将这件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大事抓好,廊坊市积极采取措施,进行统筹安排,组织落实各项工作,成效显著。

1.严格预算管理,确保资金足额落实。为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资金足额落实,廊坊市积极落实各项政策要求,2008年,全市教育支出26亿元,增长45%。各级财政共投入2.15亿元,保障了城乡中小学正常运转,对13032名农村贫困寄宿生发放了生活补助,对25所中小学实施了校舍维修改造,并免除了43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投入2538万元,支持了市第十五小学建设;投入4774万元,对625所农村中小学实施了取暖设施改造工程,共改造取暖面积79万平方米;投入2184万元,用于购买取暖用煤,保证了广大农村中小学生安全取暖,温暖过冬;投入1200万元,对21所学校实施了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工程。通过各级努力,使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了公共财政范围,农村中小学的经费来源得到了根本保障,同时,也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消除了农村孩子因交不起学杂费而辍学的现象。

2.加强资金管理,确保使用专款专用。为了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高效运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廊坊市先后下发了《廊坊市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廊坊市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廊坊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实施管理办法》等,并在县级建立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专项资金专户,从制度上加以规范,有效地防止了截留、挪用改革资金现象的发生。

3.强化督导检查,确保政策落实到位。为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顺利进行,对全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落实情况进行了逐县的督导检查。从检查的情况看,财政部门在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上做到了公开透明,把落实保障责任与投入情况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同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教育部门加强了对免收杂费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确保免收杂费政策的顺利实施。与此同时,还积极配合审计、物价、监察等有关部门,把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作为监督工作的重点内容,加强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安排使用、中小学收费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制止和纠正各种违反财政财务管理制度的行为,确保经费管理的规范、安全和高效。

总的来看,廊坊市各级财政部门积极落实中央、省有关通知精神,市县两级配套资金都足额落实到位,并按进度将保障资金拨付到位,没有发生弄虚作假、挤占、截留、挪用专项资金问题,保证了此项政策的顺利实施。同时,农村义务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任重道远,通过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就目前的发展现状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由于财力的原因,廊坊市教育发展的总体水平仍相对落后于经济发达地区。几年来,虽然廊坊市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加大,与自身相比,是大踏步的前进,但与经济发达地区仍相差甚远。二是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欠账较多。截至目前,全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负债数额很高,特别是个别困难县,负债已严重影响到财政的正常运行。三是由于学校规模及办学条件不同,还不能满足学校的正常运转。例如,靠自己烧锅炉供暖的学校和已经开通远程教育网络的学校维持运转方面,仅靠市以上的经费补助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等[3]。

三、实施经费保障机制的建议与措施

农村文化长廊设计篇10

一、总体要求

全面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对污水横流、垃圾乱堆、焚烧秸秆等现象进行彻底整治,尽快解决西宝高速沿线环境不整洁问题。大力推进农村“三清四改”工作,推广村庄生活污水简易化处理模式,建立生活垃圾处置体系,通过植树绿化,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工作。

二、整治范围

按照市政府“用三年时间,全面完成市域内高速公路、国省道和铁路两侧农村环境整治”的任务要求,抓好西宝高速及陇海铁路(段)的农村环境整治,重点抓好西宝高速两侧的农村环境整治,实现建设村容整洁、环境优美、乡风文明、管理规范的精品示范村的目标,不断巩固提升绿色长廊建设水平。

三、主要任务

1、贯通全线林带,做好节点绿化和村庄、坟头绿化。

2、清理农村门前“三堆”,集中处理生活垃圾,治理污水横流。

3、做好沿线墙体美化和环境整治。

4、拆除沿线两侧违章建筑。

四、整治标准

1、村容整洁、环境优美,无“三堆”现象、无残墙断壁、无污水横流;村内墙壁及公共设施干净整洁,无乱涂、乱画、乱贴现象。

2、沿线两侧可视范围内的房屋统一粉刷为白墙红顶灰底,并通过密植雪松、杨树等树种进行绿化,防止乱堆乱放反复发生。

3、村庄范围内沟渠、河道洁净无漂浮物、无倾倒垃圾、无严重淤积,推广村庄生活污水简易化处理模式。

4、村庄合理设置垃圾收集箱(屋),有保洁员队伍,做到日常保洁,及时清运,建立健全生活垃圾收集、处置体系和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5、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无田间地头秸秆焚烧和随地堆弃现象。

五、实施步骤

(一)前期准备阶段:成立绿色长廊农村环境整治领导机构,提出具体实施意见,制定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实施阶段:以村容村貌综合整治为主要任务,全面治理环境脏乱差状况,清除“三堆”,对村庄进行绿化、美化,对沿线两侧可视范围内的房屋统一涂刷,村庄生活垃圾、污水处置模式全面推广运行,配备保洁员队伍,建立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农村环境得到大幅提升。

(三)检查提高阶段:相关单位在组织自查的基础上查漏补缺,完善提高,县上将对照实施方案对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进行检查,对开展较好的单位予以通报表彰,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根据县政府部署安排,在县绿色长廊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农村环境整治小组要组织指导西宝高速沿线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相关单位、村组要成立相应领导和工作机构,制定具体方案,抽调专人负责,推动工作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