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精神文化丰富的体现十篇精神文化丰富的体现十篇

精神文化丰富的体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0:53

精神文化丰富的体现篇1

关键词:群众;文化生活;意义

一、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背景

当前,我国正处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时期,党的十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精神文建设。着眼于“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胸怀发展大局,服务“四个全面”——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由此可见,基于人民建设以及国家发展,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与推进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优秀文明传播的重要途径。

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意义

(一)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及产业

发展人民群众在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以其强大的创造力,创造出了宝贵的经验与财富。社会主文化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群众的创新活动,激发群众的创造力,通过鼓励群众参与文化生活,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依靠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实现文化与经济共同发展。

(二)有利于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在科技信息不断发展的今天,人民群众的素质状况却仍存在诸多不足。一些二三线小城市,群众不遵守交通规则,不排队现象屡见不鲜。群众在自身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的同时,精神文明的建设也需要加强关注。通过对群众文化生活的丰富,在为群众充实业余生活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到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使人民群众意识到和谐社会的创造需要人人奉献一分力量,开始自觉规范自身行为,提升全面素质,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出积极的转变。

(三)有利于群众文化素质的提高

当前,在我国少数地方,由于对群众文化生活重视不够以及其它一些因素影响,许多人民群众仍然存在封建迷信思想,群众文化生活方式单一,文化氛围淡薄,整体素质难以得到提升。通过对群众文化生活的丰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加强,认真抓好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地净化地方文化氛围,使人民群众的素质也随之提升,使我国的群众素质整体朝着生态、文明、健康、有序的方向大跨度迈进。

三、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具体实践

(一)提高群众文化建设关注度,丰富文化活动形式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是寻常百姓的实际需求,是人民群众生活新方式,促进社会向更和谐文明迈向的重要举措。人们幸福感的获取不仅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与满足也是人们幸福的源泉。一个人如果思想迷茫、焦虑困惑,精神世界则贫瘠。一个人如果斗志昂扬、积极向上,则会得到精神上的富足。新时期下,单一的文化活动形式已经无法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在群众文化活动中,中老年人、妇女、儿童是主要对象,这些群众对文化活动需求各不相同。老年人大多爱好戏曲、书画活动等,中老年、妇女等更热衷于参加广场舞、腰鼓活动,儿童更倾向于读书阅览、运动活动的开展。

(二)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支持群众文化生活开展

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政府的财政支持。当前,我国财政投入主要集中于经济发展、科技研究方面,对文化事业的投入较少。要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政府需要对公益文化事业加强资金投放,每年制订与拨付用于公共文化事业的财政款项,促进文化产业与群众生活的融合,实现群众文化素质提升,文明民风建设的效果。

(三)重视农村文化生活与城市文化生活共同发展

我国一些偏远地区,文化基础薄弱,文化生活贫乏,对农民精神文化生活造成了影响。要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必务要提高农民对文化生活的重视,使农村群众在参与农业活动,发展经济同时,丰富文化生活,加强自身素质,形成农村与城市文化生活结合开展,以城市带动农村,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需要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打破封建迷信行为,维护社会治安,促进邻里和谐,加强群众凝聚力,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首先,可以在农村中培养创新的文化队伍,利用大学生村官、村镇工作人员先进的思想政治素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其次,结合乡镇规划,加强文化宣传工作,加大新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如阅览室、活动中心的建设,为满足群众文化娱乐活动提供支持;再次,可以利用现代技术,开展艺术下乡,电影下乡等文化活动;还可以在农村中发掘传统文化艺术,进行指导与宣传;建设健身设施,组织开展运动比赛等,使农民在身体锻炼、知识学习中提升全民素养。

参考文献:

[1]伞佳卉.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助推精神文明建设[J].华章,2014(3).

精神文化丰富的体现篇2

【关键词】离退休职工;精神文化生活;丰富途径

随着当前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也有着越来越大的需求,因此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也就越来越重要。就当前离退休职工管理情况而言,其物质生活虽然得到较好保证,然而其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仍不够理想,仍有一些问题存在,作为企业管理人员,应当在分析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选择有效途径及策略丰富离退休职工精神文化生活,从而使其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提升。本文就离退休职工精神文化生活进行分析。

一、目前离退休职工精神文化生活类型分析

对于离退休职工而言,由于不同人在家庭及个体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因而在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方面,不同职工也存在一定差异,就当前实际情况而言,离退休职工精神文化生活类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

(一)封闭忧郁型。对于该类离退休职工而言,由于其原本有序工作环境转变成为无序休息生活状态,在心理以及习惯方面一时之间无法适应,往往显示出迷茫感以及失落感,在日常生活中也往往会有不安以及压抑感觉,随着时间的不断增长,可能会导致身体有各种不适的情况出现。这类人通常很少在社交活动中参与,并且对于社会及生活往往表现出不满情绪,在退休之后生活中很难融入。

(二)开朗有为型。对于该类型离退休职工而言,首先其身体健康状况均比较理想,并且家庭经济条件相对也较好,同时能够使自己保持心态开朗,爱交朋友,在各种社区活动以及社会上组织的各种活动中均能够积极参与,可实现老有所学及老有所乐。这类离退休职工通常都具有较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枯燥单调型。对于该类离退休职工而言,其在整体离退休职工中所占比例最大,这类职工并无十分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但也未表现出与社会不适应,其离退休之后生活相对而言比较简单,每天生活都比较枯燥、单调,并不表现悲观,然而其精神追求也比较少。

二、离退休职工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分析

(一)文化活动内容较单调。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离退休职工在数量及结构方面均不断出现变化,在文化活动方面需求也得以逐渐提升,一些传统活动项目,比如主题参观、专题学习以及运动会等活动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离退休职工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当与当前新形势及新特点相结合,对活动形式进行创新,从而使离退休职工精神文化活动需求能够得到满足,使其能够积极参与。

(二)精神文化活动组织管理水平较低。从当前实际情况看,在组织精神文化活动方面,管理人员水平仍旧比较低,很多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并未能够真正了解离退休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实际需求,组织活动与职工兴趣不符。另外,由于不同职工基础存在差异,在组织活动方面也应当区别对待,但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往往都是统一执行,必然会导致有些职工不满。

(三)基础设施条件较差。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上及企业虽然对离退休职工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重视,但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力度仍比较差,很多基础设施建设未能够得到真正落实,一些基础设备已经比较陈旧,但未及时维护及更新,导致很多基础设施未能得到较好地利用。另外,在一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仍比较低,因而无法使当前人们实际需求得到满足。

三、丰富离退休职工精神文化生活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丰富离退休职工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基础设备建设属于基础内容,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应当注意遵循一定原则,即创造条件、量力而行,同时应注意因地制宜,积极投入,从而使离退休职工活动条件得到较好改善,使日常管理更加规范。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当在整治设施设备基础上,对职责范围之内相关活动室加强管理,在电路维修、房屋粉刷以及活动设备更新等相关方面加强整治修护。对于离退休职工活动场所建设而言,应当作民心工程,与上级有关部门之间应当积极协调,对于活动场所应当积极拓展,从而使活动内容得以不断丰富。

(二)强化整理完善基础规章制度。在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过程中,应当将职工活动管理服务质量的提高作为目标,使文化活动管理相关细则更加细化,对于活动组织基础规章制度应当进一步建立健全,对于活动参与要求以及活动组织规范应当明确,从而使长效机制得以形成,使相关目标职责得以明确,使各相关工作得以真正落实。

(三)强化主题活动教育引导。在当前形势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应当与离退休职工实际情况相结合,通过各种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开展,从而对离退休职工进行引导,使其能保持优良传统及作风,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思想,保持理想,从而实现统一思想以及凝聚共识,通过实际行动支持社会改革发展。在丰富离退休职工精神文化生活过程中,应当将活动形式的创新作为载体,对主题互动形式合理规划,(下转第19页)(上接第14页)保证活动周期比较短,并且危险系数比较低,与离退休职工实际生活情况相接近,同时应当注意通过活动使这些职工关心企业情怀得到满足,同时应当注意进一步强化宣传引导教育,使这些离退休职工能够共享企业发展成果。

(四)强化老年大学建设管理。对于老年大学应当加强规范化建设,同时应当加强制度化管理,从而使老年大学能够逐渐成为离退休职工继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一个重要机构。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当积极创建素质及水准均比较高的教师队伍,积极引进教学经验丰富且专业水平较高的教育人才,从而强化教师队伍。应当将专业学科丰富作为根本,对于离退休职工实际需求应当及时了解,合理设置相关课程,为离退休职工提供充分机会,使其能够不断进行学习。另外,应当对教学内容不断进行优化,使教学质量得以有效提升,对教学方法不断进行创新,还应当进一步强化设备配置,将招生规模扩大,使老年大学能够更加具有吸引力及创新力,进一步增强其生命力。

(五)强化协会团体组织沟通交流。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当积极进行探索,不断进行创新,将拓展活动内容作为方法,使活动能够保证有组织、有计划进行,使文体协会能够提高其凝聚力。另外,对于新生力量要积极吸收,积极进行引导协调,从而使协会互动能够得以健康发展,还应当对相关资源进行进一步整合,积极促使各文体协会之间能够合作交流,使各协会人气水平及活动水平能够得以真正提升,使各文体协会管理及运作能够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以及科学化。另外,对于离退休职工文化活动应当加强宣传力度,对于协会活动动态应当积极报道,不但能够使其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同时能够使协会品牌效应得以有效提升。

三、结语

在当前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中,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因而丰富离退休职工精神文化生活也就十分必要。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应当在分析目前丰富精神文化生活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整理完善基础规章制度,强化老年大学建设管理,强化协会团体组织沟通交流,进一步丰富离退休职工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其整体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煜森.如何提升离退休职工精神文化生活新需求[J].新闻世界,2012(10).

精神文化丰富的体现篇3

一、开展红色旅游,是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形式

可以使成千上万革命前辈和先烈可歌可泣、惊天动地的事迹感染广大人民群体,使我们更好地继承革命传统,抵制腐朽思想和文化的侵蚀。革命先辈们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大无畏的革命英雄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和教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分布在神州大地上的众多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正是这种精神的载体。

挖掘红色旅游文化,就是弘扬革命精神,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奋斗足迹深深地铭刻在华夏沃土上,深深地铭刻在民众心坎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在当前人们的出游过程中,大多数游客把体验长征文化、革命圣地文化、老区文化作为主要目的,这充分说明红色旅游文化深得民心。

二、发展红色旅游,有助于提升青少年荣辱观

发展红色旅游,对青少年的爱国情感的增强,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红色旅游以其独特的价值对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起着重要的作用。

1、红色旅游教育层面较广段芬果、

遍布全国各地的红色旅游区都蕴涵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每一处革命遗迹、每一件珍贵文物都折射出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和高尚品质。从教育内容的层面看,它对培育青少年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从教育对象的层面看,它内容全面,形式多样,适合各个不同层次的青少年,适用性强,是青少年道德建设的一部内容丰富且十分珍贵的教科书。

2、红色旅游感染力较强

旅游是青少年最喜爱的活动之一,用投其所好的方式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宣传和教育,他们将欣然接受。在参加了这些革命地旅游活动后,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对我国的革命历史、革命精神等方面都有了亲身经历,正是这种亲身经历使青少年从实地体会到了中国革命从弱到强、从小到大的全过程,绘予他们以真实的心灵震撼,使广大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在主动参与中接受熏陶,这样的教育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3、红色旅游价值永恒

红色旅游既有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特定内涵,又有与时俱进、价值永恒的普遍意义。在发挥红色旅游的教育作用时,既要深入挖掘其优秀传统的内涵,又要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实践活动中不断赋予其丰富的内容。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解放思想,培养广大青少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有的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观念,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同时,引导他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养成艰苦朴素、吃苦耐劳、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良好行为习惯。

利用红色旅游树立青少年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既能不断激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热情,又能促进红色旅游的发展,在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远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三、发展红色旅游,有助于培育优良民族精神

精神文化丰富的体现篇4

文人画始于唐代,兴于北宋,兴盛于元明,到了清渐入末途。尽管传统文人画中的一些题材形式、意境表现、技法特征有些已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诉求,长期以来且更有“翰墨之余,聊以自娱”游戏笔墨的误解,而“新文人画”由于种种原因,也未能成为主流,使得“文人画”整体处于弱势。但是文人画中蕴藏着国画艺术的审美精华,体现着中国画艺术的审美特征,是国画的本土特征的集中表现。它包含审美思想、笔墨技法、境界追求,及创作动机、感怀、领悟的记述,体现独立的精神,讲究文人的修养,情感的抒情表达和意境的诗意表现。

文人画受到轻视的历史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和西方绘画思潮的冲击,加上当代文化语境变迁及提倡多元并举等创新理念的误导等。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历经世界文化的融合与较量,人们已开始深刻的反思。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理念主导下“徐林”教学体系培养的绘画人才在若干年后的今天,在中国画艺术精神的传承与创新发展中传统艺术精神明显缺失,处境尴尬。人们终于认识到,艺术的发展创新必须建构在传统的民族艺术精神的基础上,使其核心价值的审美内容与时代进步发展的文化诉求有机结合。具有几千年文化积淀的绘画艺术,其丰富的内涵正是通过文人画来集中体现的,如:形神兼备、以书入画、超以象外、得鱼忘筌的绘画理念,孔孟的文以载道、仁智之乐、中庸致和,老庄的虚静无为、涤除玄鉴、道法自然及禅宗的悟对神通、明心见性、立处皆真的哲思内容,特别是文人画家追求情感表现,人格独立、个性表达更增强了“文人画”的艺术魅力。文人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融合与丰富,从最初的少数文人的抒情雅趣到理法完善、体式丰富的绘画形式;从简单的笔墨游戏发展成融民间、宫廷绘画之优长,工写兼备,水墨重彩皆善,形式简练、技法澄明、内容丰富的完整体系。在守住底线的争论中,笔墨成为焦点,而笔墨的形式、法则与文化内涵,这个问题抛开文人画就无从谈起。传统的院体画和民间宗教壁画尽管也体现了中国艺术精神,也有笔墨,但是究其绘画元素的丰富性,写意精神、文化内涵和个性表现的多样性等,文人画是集大成者。

文人画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的,可以不断丰富和创新的。今天再提“文人画”,不是复古而是通过挖掘传统文人画中的核心价值理念,结合当代文化艺术发展的特点,赋予其创新的时代元素。使“新文人画”、“新传统绘画”,及水墨实验、彩墨绘画、意象绘画等艺术探索,同“文人画”形神表现的规律及综合能力修为的观照等相融合,从发展创新的角度重新赋予“文人画”以当代价值和意义。

第一,文人画的写意精神是中国艺术精神在当代的体现

文人画注重个性精神的抒情表现,强调文人的修养、独立的精神及人格品位,在技法表现上讲究书画一体的贯通性。书法的表现精神和文化内涵与造型审美的结合构成了国画写意精神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中国艺术精神的重要体现。

把握文人画的写意精神就把握了传统文脉,同时也能彻底理解传统与现代、中与西的绘画关系。东西绘画不同,特别在当代西方,一种观念和形式借助于哲学似的宣言来证明其合理性的同时宣告一个时代的开始或结束,而中国画艺术是具有博厚文化内涵及传承连续性的绘画艺术,不管在历史上的任何时期,呈现如何的繁荣与变化,产生何种观念,受到何种冲击,都能最终得到消解与包容并表现出平静而浩瀚的异姿。因为国画艺术不同于西画注重观念技巧的更新,它是主体的综合修养和艺术精神的外化,对于国画艺术而言,简单的形式翻新无法承载悠远厚重的文化内涵。

写意精神作为表现国画的中国气象,其艺术精神元素文脉的把握基本体现在哲思内容和审美特质上。如汉魏时期的粗朴浑放、晋唐时期的庄重华丽、宋元时期的文人逸趣、明清时期的个性与复古等,虽各具特点,但都体现了中国人的美术观念和艺术精神。文人画从宋至清末的过程,体现了其博取众美的包容特点和契合文人抒情达意、写意精神表现的本质。文人画走向颓弱并不是文人画本身的症结所致,而是复杂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原因等作用的结果。

第二,诗书画一体的中国艺术特征与当代价值

传统文人画在画坛上居于主流艺术有千年的历史,作为本土艺术,始终弥漫着迷人的魅力和生机,所谓“名家之迹,片纸支字,徇可宝也”,因其画意象天真,其书笔划精爽,其诗意境幽深,其印简洁朴茂,构成了国画艺术气韵生动和注重内美的特征。今天继承传统文人画的精神及风格特点,一来把握好国画艺术的文脉,二来有利于画者陶铸文思,提高素养。诗乃绘画意蕴的旨归,诗意的想象是意境展开的前提,山水、花鸟、人物都以诗意境界的托付作为精神境界的呈现和创作宗旨的表达。如山水画的“厌听残春风雨,卷帘坐看青山。波上鸥浮天远,林间鹤带云还。”(倪瓒),花鸟画的“山禽矜逸态,梅粉弄轻柔。已有丹青约,千秋指白头。”(赵佶),人物画有“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水平岸草芊芊。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郑协)

诗词于绘画的重要,不仅是绘画意境的升华还关乎传统文脉的保持与继承,孔子曰:“不读诗,何以为言”。书法不仅是起到款识与装饰的作用,还是塑形之根基,是笔墨这一国画的重要技法源泉,更重要的是书法的笔性和技法内涵蕴藏丰富的绘画义理,如书法结体构成的抽象性、表现性包含着绘画元素等。印章是绘画作品不可缺少的元素,它不但有提亮、点缀、装饰画面的作用,而且独立成体,蕴含丰富,其篆文书法的掌握,镌刻笔线的形质,谋局布空的能力,都与创造力的提升息息相关。它们组构在一起相映成辉,相得益彰。“中国绘画熔诗、书、印于一炉,极大地增加了中国绘画在艺术性上的广度与深度,与中国的传统戏剧一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潘天寿)如石涛、吴昌硕、齐白石等前辈都是具有极高综合创造能力的大师,他们的作品不但笔墨娴熟,形象生动,而且书法个性飘逸,诗文意境悠远,印刻精雅鲜洁,体现了国画博厚的逸韵之美,散发出永恒的艺术魅力。传统文化修养及综合创新能力的缺乏,成为阻碍艺术发展的瓶颈,特别在利益驱使和思潮冲击的影响下,忽视了整体审美旨趣的把握;尽管在形式与内容方面有某些个性新颖奇特的表现,却往往偏离了中国艺术精神表现的审美归旨。

在现实的人文环境下重视文人画传统,尽管有难度,但意义重大。一方面,从文化艺术传承发展的高度上看,保持诗书画印的完整性就把握住了文脉,就把握了国画艺术基本的审美和文化特征,就能体现艺术精神的基本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培养提高当代画家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认识,促使其综合文化修养的自觉提升。

第三,文人画的开拓空间与历史担当

传统文人画的形式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文人画传统中所包含的国画艺术精神和精华永远不会过时,特别是文人画文思内容和形式语言的丰富性及传统文人画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包容性与延展性,使其在当代艺术创新领域中具有当之无愧的担当潜质和发展空间。历史上中国画历经了几次影响深远的变革,抛开其它因素的影响,都是在文人画范畴内展开的。王维始创水墨画,其文人的身份与水墨画对于后世的影响巨大。五代的“荆、关、董、巨”皆是画坛巨匠,也是诗书画兼善的大家,他们在笔墨语言、形式构成、意境营造等方面为文人画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石。北宋的米芾、苏轼、文同、李公麟等真正确立了文人画的历史地位,提出了鲜明的主张,影响深远。元代四家“黄、王、吴、倪”第一次将文人画推向了高峰。赵孟虽提倡作画要有古意,但他的文人画作品较前人却更加丰富、清新,不但注重书法用笔的文人画情趣,还在色彩运用和意境表现上,丰富了文人画的表现形式。明代“吴门画派”对后世影响巨大,其代表人物沈周、唐寅、文征明将宋代的院体山水画与文人画结合,形成了个性鲜明、风格独特、具有时代气息的绘画风格,明代陈淳和徐渭在大写意花鸟方面独创高标,影响极远。清代是文人画发展变革跌宕起伏的时代,新安画派、金陵画派、扬州画派、娄东画派、京江画派、四王、四僧、海派等,涌现出了几位最有影响的大师,山人、石涛、渐江、郑板桥、恽南田、任伯年、吴昌硕等,有如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的夜空群星璀璨,然而随着国运的艰危,文人画走向衰落。不过近代至今文人画在挣扎与变异中得到丰富和发展,张大千、黄宾虹、齐白石、傅抱石、李可染等前辈多方面汲取各类艺术滋养,发挥独创精神,进一步丰富了文人画传统,并引领其走向现代。

当代中国画的创新和现代之路并未寄托于文人画,文人画似乎很难具有现代性,在多元发展繁荣的背景下,传统文人画被置于保守过时的边缘,而新文人画因其小情小趣难成气候。不得不承认由于传统文人画语境的淡化,现实观念冲击带来的浮躁,使当代具有传统艺术精神和现念的文人画创作难度加大,使得多数人转而迎合现实,过分强调色彩的烘托和构成表现,大量嫁接引入西画的造型与观念,偏离了中国画的美学范畴,使国画艺术呈现出表面的繁荣。

历史证明,国画艺术必须在有序的规范内借古开今循序渐进。可以想象,失去了以书入画写意精神的个性表现,没有了诗书画印的整体特征,缺失了国画意境气韵内美的风格特点,如何体现中国画的悠远底蕴?所以“文人画”不但不会衰落,而且具有现实的价值和历史担当的能力,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提炼文人画中的艺术精神和技法观念并使之同现代艺术发展的趋势特点相交融,结合创新观念和时代元素,打造具有当代中国风范和气象的新型绘画形式。文人画自古以来其内容与形式丰富多姿,不拘一格。画法有大写意、小写意、浅绛、重彩和工笔等,内容包括人物、山水、花鸟、楼阁和器物等,可以意象写真,也可以变形抽象,篇幅可小不盈尺,也能长篇大制。注重画家的个性表现,追求不拘成法约束的逸品风范,书法用笔和书性理念的融入等,皆具有当代艺术所提倡的诸多表现性和观念性的开拓空间。

首先当代文人画的语境有了新的含义和内容,传统文人士大夫的修养功力并不能成为当代文人画发展不可逾越的障碍,当代画家虽然不能与其在涵养和意趣方面相比,但社会文明的总体进步、文化内容的极大丰富,使文人画家在传统与现代的变革转型中具有新的特点。现实真正的文人画家不是炫耀传统“玩古人秀”,而是同时观照历史与未来,具有时代赋予的开拓精神。其次,“文人画”的当代价值体现,除具有娱乐心智的普世价值外,其本体构成元素和践行理念具有包容性和多样性,书法绘画的贯通性可使个性精神和写意精神得到充分表现。

实际上,文人画发展至今,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翰墨之余,聊以自娱”的游戏。“文人画”理念早已浸润于当代人创新实践中,“文人画”的表现技法也早就融入各种风格的创作里。而大多数人所轻视的和判定为走向衰颓的并不是文人画本身,而是文人画里某些于现实创新相对“过时”的形式和理念(但在鉴藏领域和民间依然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肃清理念,从历史担当的高度,结合艺术演化的规律,从喧嚣浮躁的各类实验中冷静下来,回归到把握艺术精神的起点,并以此为核心重新做一次艺术探索的远征,人们会发现,中国画系统中竟还蕴藏着如此丰富的宝藏。它不但提供源远流长的传统审美意韵的滋养,还能赋予艺术创新的启发及探索前卫艺术的潜能。

精神文化丰富的体现篇5

1地域文化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丰厚的资源

鲁南文化内涵丰厚,儒家文化是鲁南传统文化的核心,传统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自然生态文化、新兴文化资源构筑了鲁南文化的深厚底蕴,实现了人文和自然生态的完美结合。从文化架构看,人文圣贤文化底蕴深厚“,仁”“、礼”传世的孔子,“民本”、“仁政”的孟子,“兼爱”、“非攻”的墨子,百匠祖师鲁班,造车鼻祖奚仲,儒家治国理念的首位实践者滕文公,招贤纳士的孟尝君,勇于自荐的毛遂,至孝忠恕的曾子,凿壁偷光的匡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等先贤圣哲,灿若星辰。古地理文化特色鲜明,北辛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少昊陵、古薛国、古滕国、古运河巷道等古迹众多。以汉画像石、伏里土陶为代表的古器物文化具有高度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以《论语》、《墨子》、《孟子》为代表的经典文化内涵丰富、思想博大精深。以台儿庄大战、孟良崮战役、沂蒙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种多样,使鲁南文化具有了革命文化的特质。鲁南文化蕴含丰富的文史知识、哲学知识、宗教知识、艺术知识和道德知识等内容,为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丰厚的知识土壤,有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众多先贤圣哲的思想品德、人格、学说、贡献和影响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精华,不但丰富了人文素质教育的素材,而且提供了鲜活的模型,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完善人格、提升民族素质,具有积极的引领作用。

2地域文化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载体

地方上的历史文化遗迹、博物馆、纪念馆、地方文化活动及文学、影视作品都包含了丰富的地域文化,同时也凝聚了地方人所特有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等地方精神。地域文化既可以作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通过载体将地域文化中所蕴含的人文素质教育信息传递给学生,也能够以人文素质教育载体的形式,直接承载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广阔的阵地和鲜活的教材。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鲁南人民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等都被鲁南各高职院校确定为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学生不但能从中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文化知识,更能体会到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坚强不屈、不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有利于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地域文化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氛围

地域文化具有地域性特点,长期生活在本区域的人们形成了特定的文化氛围和人文环境,而高职院校绝大多数为地方院校,生源同样具有地域性特点,这种文化氛围和人文环境为学生所熟悉,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可以直接接触到家乡的历史文化遗迹、文物、历史文献、历史故事等物质文化,感受地域文化所蕴含的价值取向、认知态度、思维方式、民俗传统等精神文化,从而激发学生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引发了精神上的共鸣。这种文化环境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感染,有利于学生提升自己的人格,提高精神境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念;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激发创新灵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积淀深厚的地域文化,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土壤,把鲁南地域文化应用于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可以建设富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既充实了校园的文化建设,又可以使学生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修养和思想品德,培养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二高职院校地域文化教育实施的路径

1构建地域文化教育的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的地域文化教育要符合高职教育的规律和特点。首先,要开发指向性明晰的教材,要体现文化与现实的密切联系,必须以“实用“为目的。在教材内容上对于大多数学生感兴趣的名胜古迹、民间故事、民俗文化等内容应该重点介绍,对于学生不感兴趣或不易接受的内容应该简略一些,这样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探讨。其次,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想实现广泛性和针对性相结合,既要涉及历史文化古迹、民风民俗等来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又要包括名人趣事来启迪、激励学生。再者,在教学方式上,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实践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合作探究、独立思考,改变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2不断提高教师对鲁南文化资源的利用意识和能力

教师是地域文化资源教育价值实现的执行者,只有教师积极地参与,地域文化教育的设想才能真正落实,教育的目标才能实现。当前在鲁南高职院校中,教师利用地域文化教育资源的意识不强,一些教师对地域文化也缺乏基本的了解。因此,我们教师要乐于加强对地域文化知识的学习,主动吸收地域文化的精髓,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将地域文化内化为自己的品格和人格修养,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同时,教师还要增强对地域文化的利用意识,在教学中善于运用地域文化精神,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地域文化精神的教育。

3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加强校园文化活动

地域文化是一种教育资源,地域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是创造特色校园文化的渠道之一。首先,将地域文化及其蕴含的人文精神渗透到校园建筑、人文景观中,使其成为校园文化传播的载体,对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影响。其次,地域文化资源引领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应该渗透到校园的精神文化中,通过校报、宣传栏、校园广播和网络等方式,使学生耳濡目染、学思并重,无形地优化了学风、教风和校风,提高了师生的精神境界。再者,要积极开展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学术、艺术、娱乐等活动。通过地域文化主题讲座、学术报告、知识竞赛、创办论坛等活动,营造地域文化教育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地域文化的激情,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

三总结

精神文化丰富的体现篇6

关键词:广场舞;群众文化;地位;建设作用

在进行群众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广场舞作为群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开展主要是需要合适的场地,一般都是在广场上进行广场舞的演习。广场上的地面比较平整,并且广场的环境相对较好,不会影响到周围的居民的正常生活。在广场上开展广场舞还能让周围散步的人看到,吸引大家一起参与到广场舞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广场舞也在逐渐的变化和发展着,除了舞蹈的形式的变化还有舞蹈的内容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推动了群众文化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广场舞是作为一项娱乐项目和一项健身项目被人们推广和宣传,这种文化有利于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有利于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一、广场舞能够在群众文化建设中促进社会和谐

广场舞文化的发展对提升整体群众的素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对于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精神文明风貌具有很大的帮助。为了建设和谐社会,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素质,需要发展社会文化,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文化水平的提升。首先,这就需要提高群众的基础文明水平。宣传广场舞,利用广场舞的开放性鼓励人们参与到广场舞文化中。其次,根据参与的广场舞的人群的不同的爱好、兴趣开展不同的舞蹈教学,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二、广场舞能够帮助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促进群众的文化建设

随着当前经济发展速度的提升,人们对物质的需求逐渐的得到了满足。但是人们在精神层面感觉到了空虚,对精神文明有了更大的需求。所以当前进行个人精神文明建设十分的重要,不然就会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推广广场舞,除了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文明生活外,还能提高人们对舞蹈的认识,提高人们审美眼光,培养人们的文化素质。广场舞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还能促进社会文化建设,促进群众文化的发展。

三、广场舞能够锻炼群众的身心健康,从而促进群众的文化建设

在当前人们的工作中,人们的压力比较大,精神世界空虚,并且因为工作的繁忙导致人们休闲和健身的时间很少,这样就会导致很多人的身体素质很低,健康受到了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广场舞作为一种群众文化,除了能够运动四肢以及头脑,听着音乐摆动身体,除了能够大脑的精神神经得到舒之外,我们的身体更能够得到锻炼。尤其是在工作了很长时间的情况下,就可以在晚上得到放松。人们和一群人一起跳广场舞,就能体会到其中的放松、满足,身心都得到了良好的放松。对于现代人来说,进行良好的群众文化的建设可以实现文化活动的开展吗,促进人们身体素质的提升。

四、广场舞的发展体现的是群众文化建设的时代意义

广场舞作为业余的消遣,反映出了人们在物质生活富足的情况下,精神生活水平的提升。广场舞发展的越快,越说明了人们的物质生活的满足,精神生活质量的提升,体现出了现代人追求精神文明建设的需求。同时也告诉我们,时代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建设,人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国,人们生活幸福,更多人参与其中,群众的幸福感就会越高,对于群众文化建设起着不断促进的作用。

广场舞逐渐的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并且发展很快。我们看到广场舞在大街小巷跳起来,得到了人们的大力支持,给群众带来了很大的欢乐。广场舞不仅种类丰富多样,并且推动了群众活动的多样性,促进了群众文化的发展,让群众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品位,充分展示了广场舞在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和作用。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广场舞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精神文明建设。无论是作为健身的项目还是作为娱乐活动这都对群众文化的建设具有积极作用。广场舞作为群众建设的基础,应该得到大力的推广和支持,在促进群众文化发展和建设的同时,可促进社会的和谐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家琳;刘学谦;周志俊;商执娜;;全民健身服务市场准入制度的研究――以广东为例[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精神文化丰富的体现篇7

关键词:农民工;文化生活;精神文明;业余生活;文化权益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23-0096-03

近年来,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以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逐步深化,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中坚力量,为我国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与此同时,农民工的物质生活条件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以及各级组织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善,但是他们的文化生活却没有得到与之相应的重视和丰富。有人形象地将农民工的现状形容为“处于文化孤岛中”,客观上也反映了当前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失衡这一状况。因此,丰富和改善农民工的文化生活,已成为发展经济、稳定社会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台州市路桥区作为浙江东南部一个新兴的现代商贸城,自建区以来,经济就一直以较快速度增长。这样的沿海经济强区,每年都会有大批外来务工人员涌入,这一现状一方面使农民工得以为城市建设创造巨大财富,另一方面却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当地居民和外来农民工经济差距扩大、两极分化日益严重的情况,因此十分具有典型性。

针对这一情况,笔者以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为例展开了一次关于农民工文化生活现状的调查,借以客观反映当前农民工文化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加以推广。

一、农民工文化生活的现状特点

(一)农民工业余文化生活的内容形式单一

根据笔者回收的问卷显示,农民工文化生活从内容角度看呈现出明显的丰富性不足,形式较为单一的特征。66%以上的农民工通过看电视、看书、睡觉、上网的方式来消磨工余时间,其他的多选择聊天、逛街、运动等方式,所占比例分别为9%、7%、5%。余下的消遣形式包括学习、喝酒、打牌、搓麻将、社区活动等,均不足5%。由此可见农民工在其工余时间,大多处于一种比较空闲、无所事事的状态,生活单调而乏味。

(二)农民工开展文化活动的范围有限

问卷中显示,有42.4%的农民工开展文化活动的地点集中在公共娱乐场所。根据调查,该部分群众的生活区位于路桥区新安西街,正好紧靠当地的永安广场。文化广场的存在为农民工开展文化活动直接提供了免费的便利场所,具有相对的地域性及特殊性。另有37.6%的务工人员表示只在单位及家庭范围内开展文化活动,这同时也反应了当前大多数务工人员的现实情况。由于没有类似于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的支持,他们的文化活动范围只局限于单位、家庭两点一线,活动对象仅仅面向于自己的家人与亲戚。调查显示只有20%的农民工选择在社区或其他地点开展业余文化活动。

(三)农民工对于文化生活的投入较少

这里所说的投入包含金钱上的投入以及时间上的投入。调查中发现,农民工对于文化生活的投入非常之少。他们本身的收入就偏低,经济能力十分有限,解决温饱问题才是其最主要的任务,因此不会将太多的经济开销投入到文化生活中。即使他们中的一些很乐意并且有一定经济能力去享受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但缺少时间依然成为了其最大的阻碍。这其中不否认部分企业对于农民工的工作有很多限制,从而剥夺了他们正常开展文化生活的条件。如果按每天工余8小时的时间计算,根据我们的调查显示,有38%的农民工每天花费在业余文化生活上时间为2个小时以上,这也仅占了工余时间的四分之一。而其他62%的调查对象每天只利用2小时以下的时间来投入到健康积极的文化生活中,其中甚至包含了20%的人群基本没有业余文化生活。他们每天的工时较长,工作日期也偏多,大多数都没有双休日,一个月中最多有2~3天的假期。日期短并且不集中,也直接导致了其很难与家人一起享受文化生活。

(四)农民工文化生活质量不高,缺乏科学含量

根据调查显示,路桥区农民工的文化生活质量普遍不高。看电视、休息睡觉两项占据了其工余时间的最大比重,成为了他们打发时间最主要的形式。同时,笔者通过走访和调查发现,农民工群体中也不乏通过喝酒、打牌、聚众、等不良消遣形式来放松自我的现象存在。这些活动并不具有较大的意义或教育性,有些甚至是我们应该竭力抵制的行为,根本无法使农民工的精神生活得到真正的满足,反而容易引导他们走上错误的犯罪道路,同时也会为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造成隐患。

(五)农民工对自身文化生活满意度低

由于农民工多数在制造、建筑、服务等行业中从事高强度、高负荷的工作,他们内心其实非常希望能够找到一种有效方式来消除工作上的疲劳、释放压力,而开展健康、积极的文化生活便是一种良好的途径。75%的被调查者表示,在经济、时间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展健康的文化活动是相当有必要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的存在,包括上文中提到的时间与金钱的限制、文化生活形式与范围的单一性、活动内容质量不高等,导致其对于目前的文化生活情况并不十分满意。在本次调查中,对于农民工文化生活现状“很满意”的只占8%,而“一般”、“不太满意”、“不满意”的高达66%。

二、影响农民工文化生活发展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农民工收入相对少,劳动时间偏长,没有足够的金钱及精力投入到业余文化生活中

农民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劳动时间长,工作任务繁重,却由于只是简单的体力付出而得到了相对偏低的工作收入。这种现象的存在,客观上为农民工群体丰富自身文化生活带来了阻力。由于工作时间过长,睡觉、休息成为了其下班后最主要的选择,他们没有时间也没有雅兴去享受工余的文化生活。而低收入更是减少了农民工选择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的可能性。我们知道经济是文化消费的物质基础,没有经济的支持,无法真正开展健康积极的文化活动。农民工可支配收入不高,因此大大降低了其文化消费能力。

(二)农民工自身文化素质偏低,对于文化生活重视程度不够

多数外来务工人员都怀有一种简单的想法,他们觉得解决了自身温饱问题便以足够,不必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与改善。农民工本身的文化素质并不高,就我们这次调查的情况看来,60%的受访者学历在初中及以下,这其中还包含了5%的文盲。知识的匮乏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个体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造成其对于物质生活的单方面追求从而忽略了自身文化素质的培养。农民工作为改善自身文化生活的主体,如果从内心没有树立起提高文化素质的意识,对工余的文化生活根本不重视,社会做再多的努力也是无济于事,要改变现状显然无从谈起。

(三)企业对于民工文化生活的关心不够

农民工与其所在的企业关系最为密切。因此,企业对农民工文化活动重视程度对农民工的文化生活影响最大。从调查情况看,目前多数企业并没有为改善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投入更多的财力物力,仅有16%的受访者表示能够在单位开展文化活动,多数的农民工只能依靠家庭以及政府投入的公共设施丰富自己的工余文化生活。另外,我们不可否认企业在用工过程中违反劳动法规、强迫工人加班加点现象还是存在的,这种做法等于直接扼杀农民工开展文化生活的时间与精力,会为其文化生活的改善带来巨大的阻碍。

(四)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

根据笔者的调查显示,62%的农民工对于所在地的文化设施建设表示不满意,其中认为文化设施“很不齐全”的占11%。不少农民工反映,自己周围的文化设施太少,居住地附近几乎没有免费的文化活动场所。当问及“过去一年身边是否有可以参加的文化娱乐活动”时,28.3%的受访者表示“几乎没有”,52.5%表示“极少有”或“偶尔有”,只有6.6%的外来务工人员选择了“经常有”。这反映了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于发展农民工文化生活的力度还不足,包括政策上的支持力度不够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上的缺失。目前,各级政府对文化基础设施投入并不能完全适应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增长,公共财政对基层文化设施的投入比重不高。另外,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为农民工提供文化服务的意识也不强。政府是丰富农民工文化生活的主导者,要统筹安排、精心组织,把丰富农民工文化生活纳入公共服务范畴,不断增强公共服务的职能。要在想方设法提高农民工经济待遇的同时,切实关注他

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改善农民工文化生活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部门加以重视,切实保障农民工文化权益(重要)

在完善农民工文化生活这一问题上,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无疑发挥着主导作用。这里主要从政策和建设两方面加以阐述。

1.从政策角度予以支持。要改善农民工文化生活,政府应从宏观的角度和政策的制定上考虑他们的文化需求,使其逐步制度化。将改善农民工的文化生活放到重要位置,是构筑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同时,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文化部已组成调研组,深入研究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特点,开展针对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调查,分析特点,总结规律,制定切合农民工实际的制度措施,建立针对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建设的长效机制。文化部专门发出了《关于高度重视农民工文化生活,切实保障农民工文化权益的通知》,强调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公益文化设施,在服务内容、方式手段上努力贴近民工,改变目前农民工文化生活失调的状况。只有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作为强力的后盾,农民工的文化生活改善才能有依据、有条理、有步骤、有方向地进行。

2.从基础设施角度予以完善。根据笔者在路桥区所进行的有针对性实地调查,台州路桥外来民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也存在着两极分化的趋势:一部分人群业余文化生活较丰富,消费水平相对较高,对其满意程度也较高;而另一部分人则正好相反,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内容单一,基本上通过看电视、睡觉等形式来消磨时间,其消费水平及满意程度也相应地大打折扣。然而,同一地区的民工文化生活为何会产生如此极端的差别呢?据笔者调查,这一典型的两极分化趋势很明显地体现在地域的分布上。上文中也已提到,居住于新安西街的农民工群体由于紧靠永安广场,其文化生活内容相对较丰富,活动质量与满意程度也较高。这充分说明基础设施对于改善农民工文化生活的重要性。政府在给与政策支持的前提下,应考虑多开发一些文化基础设施并合理投入使用,如文化广场、公共图书馆、特色街等,从而引导农民工积极参与健康的文化活动。同时充分发挥各级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利用这些基础设施举行“露天电影”、“广场晚会”等活动,为丰富农民工的文化生活提供支持与便利。

(二)用人单位积极配合,充分发挥自身作用(直接)

丰富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郁的舆论氛围,发动社会各界自觉行动,广泛参与,多管齐下,才能妥善解决。农民工每日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花在工作场所,因此用人单位对于务工人员业余文化生活的重视程度及引导方向,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员工文化生活的质量。可以说一个好的单位,能够为丰富农民工的文化生活起到最直接的作用。企业可以定期为务工人员开展文艺晚会、体育竞赛等文化活动,或根据自身条件,创造一些供农民工放松活动的场所,如篮球场、室等空间,合理开放从而达到改善民工文化生活的效果。有条件的用人单位还可以利用节假日组织员工进行联欢、出游等活动,一方面能够增进员工之间的感情,另一方面很好地丰富了农民工的文化生活,一举两得。

(三)农民工自身积极主动地参与健康的文化生活(根本)

农民工作为丰富自身文化活动的主体,其本身对于文化生活的追求及重视程度构成了最根本、最主要的原因。政府、机关组织、社会、单位的关注都是外在的因素,纯粹依靠他们是无法从根本上改善农民工文化生活现状的。要想彻底营造良好的工余文化生活氛围,还是得靠农民工自己。一方面,农民工要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多读书,多学习,让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思想境界达到更高的标准;另一方面,要从心底里建立对于文化生活的重视,意识到良好的文化生活能够给自己的工作、生活带来很大帮助,从而积极主动地参加一些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丰富自己的工余生活。

四、结语

从长远角度看,让农民工在新时期得到物质生活保障的同时,享受到精神文明发展带来的成果,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共同发展,是最终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方法,但这需要一个较长的进程。现阶段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农民工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分阶段进行努力,加强各有关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和相应政策规定的跟进,以全面改善农民工文化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丰富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同时,就农民工自身而言,丰富的文化生活也是他们增加生活满意度、提高幸福感的重要指标之一。

农民作为我国国民的主体,是最主要的组成成分,其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所表现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丰富农民工文化生活的工作任重而道远,而改变农民工群体在社会中弱势地位的任务更是艰巨。为此我们孜孜不倦地努力,希望早日能够向社会,向国家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参考文献

[1]陈彩娟.丰富农民工文化生活的对策研究[J].政策t望,2008,(6).

[2]陈蝶.谁来关注农民工的文化生活[J].中国建设信息,2004,(12).

[3]陈巍.如何改善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J].党政干部论坛,2007,(6).

[4]甘宇平.提升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J].专家视点,2007,(15).

[5]侯西安,孙伟.农民工文化价值观市民化现状及实现途径[J].唐都学刊,2008,(3).

[6]连磊,严丹.从农民工文化需求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J].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2007,(17).

[7]杨振杰.农民工文化生活调查[J].社会经纬,2006,(3).

精神文化丰富的体现篇8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主要包含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包括了校园的建筑景观、绿化美化等的物化形态内容;精神文化包括了学校的传统、校风、教风、学风制度文化指的是各种规章制度,行为准则等。

物质文化是一种显性的校园文化,除了建筑、环境卫生、绿化建设等,还包括了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提供的健康、高雅的网络环境以及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站等。我院的电子阅览室能够给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览环境,窗明几净、干净整洁,学生身临其境,心情愉悦。精神文化是物质文化的升华。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校风、教风、学风,作为图书馆,为了配合学院的工作,可以经常举办一些讲座、邀请资深教师、专家等给学生们介绍最新的科技动态,让学生从这些活动中,了解更多的科技动态及科技知识,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保障。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了学校的馆里,规范了师生的言行,而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决定了图书馆的正常运转和创新发展。因此,物质文化是基础,精神文化是目标,制度文化是保障。健康的校园文化对于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高等院校的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它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起着重要的作用。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图书馆与教学、实验并称为高校的三大支柱,同时,图书馆还具有传播知识、传播信息的途径。因此,学校图书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丰富的馆藏资源使高校图书馆成为学校的知识储备中心。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图书馆不仅能够补充课堂的教学内容,还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为师生的科研、教学及学术交流提供便利,尤其对学生而言,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更是能够从中学习到很多课本以外的文化知识,丰富他们的知识面。同时,图书馆还可以通过举办各类积极向上的讲座、读书会、演讲赛等来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从而提高学生们的文化修养。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高等学校图书馆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履行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为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这一规程强调了图书馆的教育职能,这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宗旨是一致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丰富,环境优美,工作人员素质高,有条件、有能力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具体而言,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以下重要作用。

首先,高校图书馆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经过长期积累,馆藏资源较为丰富,这些丰富的馆藏资源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图书馆建设的力度也随之加大,信息资源更加丰富,学生们遨游在现代化的信息资源中文化素质得到不断提高。高校图书馆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具有相对丰富的馆藏资源,这些丰富的信息资源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建设力度也随之加大,这就更大强度的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广大学生遨游在这知识的海洋中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得到不断提高。

其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三大支柱之一,能够充分体现出学校的文化底蕴。而图书馆优雅的环境和良好的文化氛围,先进的网络设备,又为学生学习、教师工作、双方交流创造了最有利条件,大学生置身于这样舒适、便捷、文雅的环境之中,陶冶情操,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营养。

再次,图书馆工作人员能够提供文明的服务。列宁曾说:“图书馆员是图书馆事业的灵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图书馆员也起着关键作用。图书馆员用他们的真心真正做到“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使读者在和谐愉快的文化氛围中互动交流,对和谐校园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图书馆馆员的工作作风、精神风貌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都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

2如何发挥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教育家蔡元培老先生提出:“教育不单在学校,学校之外还有许多机关,第一是图书馆”。由此可见图书馆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图书馆所散发出的正能量也是学生思想品德不可缺少的。是学校重要的教育机构。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机构。

图书馆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高校图书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首先,物质文化是基础。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一种生机勃勃、稳定和谐、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本身就具有教育功能。”图书馆之所以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除了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信息资源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图书馆优雅的环境和良好文化氛围,可以给学生们以美的享受,精神上的愉悦,学生置身于这样的环境可以放松心情,愉快学习。其次,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加强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开发,直接影响了校园文化的整体发展,图书馆应认真组织采集健康向上的具有积极影响力的文献资源,杜绝不健康的文化垃圾。加强网络建设,给学生提供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加强图书馆精神文明建设。图书馆还可以利用自身的环境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演讲赛、各类讲座等,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今后的学习和行为方式准则,对于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理想、提升道德情操、培养优良品格起着积极的作用。再次,加强图书馆制度文化建设。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图书馆文化建设也在随之发展,图书馆文化是图书馆建设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保障。它包括图书馆管理体制及其规章制度、组织机构等。作为高校图书馆应结合自身的历史传承、专业特色、师生需求等实际情况,以实用性、适用性为指导原则,用制度规范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精神文化丰富的体现篇9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影响和作用于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改革发展进程中,XXXX持续加强文化建设力度,不断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充分发挥了文化凝聚精气神、激发创造力、涵养好风尚、催生新业态的重要作用,为改革发展、产业转型汇聚起强大正能量。

XX以文化惠民工程为载体,从培育文化理念、丰富文化生活、加大文化投入、做好文化融合“四个维度”,强化林区文化建设,用文化的力量凝神聚力,推动林区改革发展。

一、继承传统、弘扬时代,培育文化理念

XX文化是在长期的林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从五十多年来的建设发展情况看,通过自身发展过程中,干部职工群众相互之间所表现出来的愿望、趣味、情感、传统、习惯等心理和道德观念的沉淀,以及不同时代背景下,政治经济所反映出的不同文化特征对林区的影响和冲击,逐渐形成的观念形态、文化形式和价值体系的总和,是一种文化观念和价值准则,是干部职工群众的信念和凝聚力的体现。它包含了思想观念、行为准则、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多年来,我们形成了“爱局敬业,俭朴自强,厚德友善,奉献争先”的核心价值观和“勤俭务实,聚力发展,文明和谐,创新卓越”的企业精神,已经成为改革发展进程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二、加强联动、满足需要,丰富文化生活

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势必要求精神生活的同步发展,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强的文化需求,这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党的宗旨、党性的体现。连续多年将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列入民生实事,纳入督办考核。通过创新社会管理,整合文化活动载体,倡导文化活动新风,推动各类文化团体、协会进网格,以网格化参与为基础,形成文化活动多部门联动,单领域文化活动专业部门挑头,群众性文化活动自主自办的文化活动氛围,逐步实现活动载体规范化、活动组织网格化、活动开展常态化。目前,社区网格均已建立文化活动站,文化团体、协会全部注册入站,网格文化站日日开放,大型文化活动月月开展,文艺汇演、雪雕展示、诗词诵读、书画表演、体育比赛等等,既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又让林区群众享受到了文化大餐,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三、追忆历史、挖掘内涵,加大文化投入

开发建设的过程本身,就是一部文化史,就是一种文化符号。XX在加大广场、长寿园、植物园、图书室、体育馆等一大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基础上,始终在思考历史与时代的命题。修建了展厅,把开发建设的珍贵历史要素挖掘出来、保护起来、展示出来;采访过去的老工人,了解历史变迁,保存历史资料。通过对历史的追忆,唤醒职工群众血脉传承的精神力量,继承传统、弘扬作风,聚精汇神推动改革发展。

四、开阔视野、理清思路,做好文化融合

改革发展的关键在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推进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是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展模式变革、产品业态创新和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丰富产业的文化内涵,提高产品的文化含量和附加值,增强产品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XX在文化融合的路径上也做出了有益探索。在旅游产业发展上,利用生态文化、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带动旅游景区发展。以丰富文化展示、文艺表演、文化体验、文化交流为重点,打造文化内涵丰富、体验活动多样、设施配套便利旅游景区。推进文化与休闲农业融合,突出农业观光旅游创意,形成了集农耕体验、田园风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休闲农业园。

XXX虽然在文化建设上做了一些工作,但仍存在不足。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深入挖掘文化,推动文化与产业深度融合,持续增加文化建设投入。

一是要正确引导主流文化走向。将思想政治教育、形势任务教育与文化建设相结合,以文化的魅力画出党心民心最大同心圆,让干部职工群众自觉地、愉悦地接受这种文化浸润,自觉地坚持正确导向,建立起一种普遍的价值认同和观念认同。通过文化活动、文艺作品弘扬那些代表着职工群众根本利益与需要的文化产品,使之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文化。

二是要逐步提升环境文化品质。将文化理念、文化内涵融入环境,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皆有文化内涵,彰显文化品质。借着这次机会,我们也将环境整治单位带过来,现场感受XX文化建设的成果,学习好经验好做法。逐步在XXX建立起一批具有文化标识的人文景观,将现有的文化场所进一步提档升级,打造具有文化特色的小城镇。

精神文化丰富的体现篇10

关键词:精神文化;校园文化;陶冶;体验;心灵家园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4-0275-021基于校园文化之精神文化界说

单纯从伦理意义或政治目的上理解,可能使我们陷入一些误区之中。一般理解上,精神文化具有丰富的伦理意义和道德内涵,是一种平衡物质文化或技术文化的手段。从生命角度阐述精神文化,在校园氛围中培育良好的德育环境,用校园文化唤醒生命主体,重塑精神世界,才能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校园文化主要以物化形态——如高校的各种建筑装饰、环境布置与艺术设计、工艺用品等;物观形态:如高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信息通报、报刊杂志等(以物质手段存在的观念意识形态与精神财富);活动形态:如高校的文艺活动、学术活动等(与各种文化创造和传播有关的活动);心理与行为形态:教风以及价值观、人际关系、社会心理氛围、高校的集体舆论等(高校存在的各种心理与行为现象)。学生的价值观依赖于校园文化精神层面的文化传递与建设,高校在教学活动与教育管理中逐渐形成统一的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精神财富和物化形态。

许多教师未能正确地确立生命本体文化观。常常不关心学生的内在文化体验,而只是关心其外在文化形式。必然导致学生的精神、个性、和素质发展的走向相反的方向。只能走向制度文化依旧是传统的规范建设,不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也不能带给他们真正的精神幸福。只有精神文化才能真正表现出文化的生命特征,生命哲学视野中,精神活动才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最高形式,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精神文化的作用。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离开了内在的生命需要,再丰富的文化生活都不可能成为促进学生精神发展的力量。文化教育学派的思想家用生命概念重新构建教育的文化哲学,斯普兰格曾经说过“只有生命才需要用文化去陶冶和唤醒”,用“生命唤醒”表达文化陶冶的实质,文化一词已经不是单纯指一般意义上的文化,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精神文化。没有精神活动,人类文化的生命特征不仅不可能得到表现,也将变得没有意义。可见文化绝不是单纯指外在的文化形式,而是指一种内在性的精神文化。校园精神文化一旦形成,就建立起自身的行为准则、生活习惯、价值取向和规范体系,其形成、传播和发展,充满着创造活力和精神,如果离开人的生命意识,任何文化的思考都没有真正的教育价值。

2校园精神文化的理论架构

最能表达生命存在的直接方式是人的体验性,校园精神文化洋溢着创造性,反映出大学生在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倾向及个方式的特征,完善人格和实践精神,高校文化在本质上是学生进行生命交流的过程,而不是孤立存在的运动过程,是大高校园精神文化的鲜明特点。因而体验为精神文化建设确立起内在的生命基础。狄尔泰最早开始在哲学视野下关照教育的生命主题,提出生命本体问题,将“体验-表达-理解”三种生命过程,视为替代传统教育的新范式,作为生命的基础,体验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先性。杜郎口中学在改革之初,提出“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在此,体验被看作是教育的本体论起点和重点,但是并不是无所不能的。体验不能否定和代替其他生命过程。我们常常过分关心学生的自然体验,而忽视了精神体验。精神体验不同于对自然对象的直观感受,而是对美和善的体验,是对生活意义的体验。精神体验必然包含着体验者的道德思考,以及与其他生命主体的对话和交流,即便是自然体验,也同样包含着体验者对价值和意义的认识,以及对道德和良知的选择。因此,在精神文化建设中,不仅需要教育文化对体验持更多的理解,而且需要对体验本身进行价值引导,高校不仅应当提供丰富的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实现"体验-表达-理解"的三种生命过程,也同样应当提高教育者的综合引导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体验并发展教育的意义。

3教育精神文化的本体形式

3.1教育的生活世界传统的文化理论,并未彻底排除生活世界的意义。相反,还非常注重高校的文化生活。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高校即社会”的著名观点,回归生活是现代哲学走向生命世界的基本思路。强调高校文化生活并不是传统文化理论的错误,关键是它只看到文化生活的外在形式,只注重文化形式的设计,忽视了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生命感受。传统的文化观丰富的文化形式掩盖了学生的生命之声。放弃了课堂和知识并不等于就是回到生活世界,要回到生活世界中,就是使人重新成为生活的主体,要回到生命世界中。回到生活世界之中,就是要让学生的精神活动和生命体验成为高校文化生活的中心。不是在形式上由课程学习转入日常生活。生活世界的本质,还是日常生活并不在于是课程学习,而在于学生的主体精神,主体性又叫主动性,是学生内在的属性,是与生俱来的。因此,所谓课堂生活或日常生活并不是生活世界的本质区别,只要学生能够作为精神主体出现在教育生活中,那么,无论是课堂生活,还是知识学习,都可以看作是日常生活是真正的生活世界。“让课堂焕发生命气息”,丰富的文化生活,只是为了实现教育者的目的,创造丰富的文化生活,文化是教师的工具,生活是教师的游戏。精神文化不是要否定学生丰富的文化生活,而是要填平教育生活中的空场——生命体验。

3.2学生的心灵世界心灵是精神活动的场所,我们所有的精神活动都与心灵有关,心灵的本质就是精神,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所进行的一切实践活动,都是在心理活动支配下完成的;心灵正是以自己无限的可能性而获得生存的意义。心灵的培育要比任何文化形式的设计都更重要。知其心,然后能求其失也,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观,没有心灵精神就失去了意义。精神生活具有不可侵犯的自由本质,心灵的概念意味着精神生活的独立性。“心灵的培育”,就是把心灵中的良好状态培育出来。从心灵的视野看待高校文化,文化就会显现出新的意义。尊重学生生命价值的文化和注重精神体验更容易让学生和德育老师达成良好的心理期望,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宽容、豁达、自信的心态。在传统文化的观念中,教师们往往不重视精神文化的培养,像“班级日记”这样的教育管理形式并不常见,往往是能够展示班级名誉和个人声望的各种竞赛活动更受重视。精神文化建设在学生的教育培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关心学生的“内心世界”,能让学生感受到更多来自学校和教师方面的关注,这种教育管理形式可能比这些竞赛活动更重要,对学生来说也更有实用价值。关心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的心灵活动得到教育的真诚关切,走进心灵,感受心灵,培育心灵,激活心灵力量,培育心灵根基。这项教育工作在整个精神文化建设中占有更为重要的位置,意义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