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简述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方法十篇简述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方法十篇

简述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9:27

简述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方法篇1

复述有口述、笔述之分,复述方式主要有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创造性复述。复述训练一般先练笔述,后练口述;先练详细复述,后练简要复述;先练一般性复述,后练创造性复述。复述前作好指导,复述后要进行详细复述。

一、简要复述

详细复述是一种接近于课文原文的复述,适用于短课文、文学作品片段。可以是人物描写、典型事实,也可以是景物描写、社会环境描写,一般在课文分析之后进行复述。由于概括性不强,可在学生刚入高中前三周,结合单元训练重点进行训练。如《荷塘月色》片段,可通过复述训练,促使学生细致阅读、有意回忆,训练思维的精密性、形象性,增强语言的运用能力。

二、简要复述

简要复述是一种综合概括原文的难度较大的复述。以全面概括为前提,要求对课文有较深刻的理解,只复述基本内容和主要内容。常用于内容较复杂的长篇课文。可结合高一训练要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进行两个月的强化训练,作好复述指导。如《记念刘和珍君》指导步骤:1.编好复述提纲。2.帮助学生取舍复述内容,确定复述重点,需要引用的关键词句。3.复述语言力求简明、精练,不拖沓。4.强干弱枝,实出重点,但不是越简越好。随着训练的逐步推进,可加大难度,提高要求,实行阅读的质的飞跃,进入创造性复述,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创造性复述

创造性复述是指改变、扩展、评论课文内容的一种具有创造性的高级的复述方式。它是将阅读理解转向写作表述的跳板。它要求学生全面掌握课文基础上充分展开思维和想像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力。此项训练,可在高一引入,高二年级,几乎课课可以进行强化。形式灵活多样,别具一格。

(一)改变文体的复述

记叙文改述成说明文;说明文改述成记叙文;诗歌改述成散文;小说改述为歌词。如教学《守财奴》时,引述蔡伟以歌词活画葛朗台形象的内容:“你总是心太贪,心太贪,独自一个人守钱到天亮,你无怨无悔地想着那些钱,我知道你实在没那么大方。你总是心太贪,心太贪,把所有钞票都自己藏。赚钱总是简单,守钱太难,不是你的就别再勉强。夜深了,你还不想睡,你还在想着钱吗?……”于是学生引用流行歌曲旋律,配以诗一般的语言,掀起采用歌词复述文学作品的热潮,收到意想不到的成效。

(二)改变人称的复述

如《药》可以“夏瑜狱中日记”为题,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药》的内容。将第三人称换用第一人称,用“我”替代“他”或姓名,摸拟人物口吻说话,将心理活动变成自叙,景物描写变为自我观察,人物不在场情况可适当省略。要把第一人称变为第三人称,复述时,用“他”或姓名代替“我”,心理活动变为客观叙述,把看到的景物写成客观环境,减弱主观色彩。

(三)改变结构的复述

叙事类文章往往采用顺叙、倒叙、插叙等叙述方式,形成相应的结构。变换结构,就是变换叙述顺序。如《祝福》一文采用倒叙写祥林嫂悲惨遭遇,可改为顺叙;《纪念刘和珍君》可选取有关材料编成《刘和珍斗争事迹》,具体步骤及用意如下:

1.根据要求选定取舍,要筛选出所需内容,这样的训练,可培养学生抓住重点,突出难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运用叙述方式的能力。

2.然后组合联缀,可训练学生根据中心组织材料,培养谋篇布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3.最后斟酌语言,将文章语言与自己的语言汇合交融,训练学,生调配、组织、运用语言的能力。

这样,充分利用教材,就地取村,彻底解决学生无米之炊的困惑,同样达到了训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四)改变语言的复述

1.语体变换。如文言文述为现代文等。

2.评论性复述。是在叙述内容同时对内容及特色等进行评述的复述,是一种极高要求的创造性复述,可有对内容的讲解分析、看法评价,可有写作特色、语言风格中的鉴别与欣赏。评论性复述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评论、鉴赏的能力,促使学生逐步养成独立思考,发表见解的习惯,形成自主探究、创新的新型学习方式。

3.扩展性复述。如续写后文等。

简述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方法篇2

一、“以趣引思”,培养学生的思维感知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情绪低落时的思维水平,只有情绪高涨时的二分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欢乐愉快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打开思维的闸门。如我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先在黑板上写出“2、20、200”三个数,问:“谁能赋予下列数字适当的单位,并用等号将这三个数连起来?”对于这个问题,学生分头讨论:“200总比20和2大,怎能用等号连起来?”学生闷开始思考,有的跃跃欲试:“2元=20角=200分”,有的说:“2米=20分米=200厘米”,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此时,我又深入一步问到:“谁能加上同一单位名称,将上面三个数用等号连接起来?”学生听后,思维更加积极,就连平时不爱动脑筋的学生也议论开了,争先恐后地说:“2元=2.0元=2.00元;2米=2.0米=2.00米……”最后我接着问:“2、2.0、2.00这样的数大小是否相等呢?为什么?简单的三个数,引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愉快地进入探求新知识的学习过程。

二、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心理学家克鲁捷茨基认为,学生的创造性虽然没有客观的价值,但对学生自己说,从主观上看是新的,研究过程是创造性的。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首先要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机会。从低年级就要注意这一点。例如,让学生看20以内进位加法表,看看它的排列有什么规律;教学口算时,让学生想出不同的口算方法等。随着年级的升高,可以适当增加这方面的内容。例如,中年级探索积、商的变化规律,高年级探索小数点移动位置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等。还要适当安排一些练习题,要适当加强发散思维的练习。从低年级起就要安排一些题目,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或解答。随着年级的增高,还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知识来解同一个问题。例如,“豆腐坊用50千克黄豆做200千克豆腐,照这样计算,125千克黄豆可以做多少千克豆腐?”开始只要求用整数计算,以后可以要求分别用小数或分数计算,还可要求用比例的相关知识来解。在较高年级,适当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有一定好处。

三、精心设计问题,加强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所谓善于思考问题就是有科学的思考方法。在日常教学中,不论是讲解应用题还是计算题,不论是讲概念还是讲法则,都要在坚持讲新知识的过程中讲思考的方法,把思路教给学生。通过思考方法,思路的传授,挖掘学生的潜在思维能力。现以如何教学生解下题为例,“找出一个既是合数又是奇数的数,看谁找得快。”请找到答案又准确又快速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和思路:“是从奇数里找合数快,还是从合数里找奇数快?”同学们会讲10以内的奇数是1、3、5、7、9,再去掉“1”和质数,答案就是“9”既是合数又是奇数。老师问:“如果要求找出两个呢?”“再从20以内的奇数里接着找。”引导学生找出既是合数又是奇数的思路和方法,这是同学们自己想出来的。思路也要尽可能地在教师的指导下,要学生自己去找“路”,集中同学们的智慧,交流他们的思想才能广开思路。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陶行知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

四、加强语言训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大纲指出:“逐步培养学生能够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因此,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训练和发展思维的重要环节。所以,教师要长期地对学生进行表述上的训练,锻炼学生正确地表述,规范学生的语言,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途述模式。如用“首先……然后……最后……”,“之所以……是因为……”等句式去说。学习应用题时,强调学生叙述思路,可按照“已知……和……,可以求出……”,或“要求……必须先求出……”的句式去叙述.而学习一些规律\结论\计算公式时,要培养学生分析、推理、有序地表述的能力。如教学“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当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后,我启发学生看实物图用准确简练的数学语言,有条理有根据地叙述公式的推导过程:把一个圆柱体割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体的底面积,高就是圆柱体的高,因为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X高,所以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X高。对学生进行说的训练时,要加强复述,让学生多说,让每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让学生完整地叙述获取知识的过程。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学生既会说,又会想,通过培养学生表达能力,达到发展思维的目的。

简述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方法篇3

关键词:高等数学;建模思想;思维训练

创造力作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对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创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是现代教育的归宿和出发点,同时也是全面进行现代教育的具体要求,而课堂教学则是素质教育的实施渠道。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必须优化数学模型,进行思维训练。

一、数学建模的意义

数学必须整合现代教学内容,根据问题设置、创建模型、解释、应用和拓展的模式进行教学。在大学高等数学应用中,数学建模主要表现为简化、提炼、确立、验证、求解、应用和拓展。因此,在数学建模中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对相关信息进行转换、加工,不断激活知识经验,并且对问题进行分析。在这儿之所以不能将模型简单的既定的算法或者对思维程序进行复述、记忆和应用,而是过程中,数学模型不仅为其提供了途径,同时也为其提供了应用、解释的机会,合理、灵活地选用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利用数学建模进行思维训练

高等数学作为大部分高等院校的专业课,同时也是深入其他专业课的基础。随着数学在各个学科中的应用增强,为了更好地适应环科、地理等专业的要求,在数学建模中,必须注重相关概念的实际意义,不是片面的追寻抽象性,在理论实际应用的同时,根据实际操作和计算方法,帮助学生打开思维。例如:在导数与微分这个章节学习中,我们可以根据导数的定义,导数与导函数的物理意义与几何意义,连续性与可导性之间的关系,以及求导法则、微分的概念,了解高阶导数以及简单函数的n阶导数,这样就能让导数与微分学习成为一个系统的学习框架,在保障学习成果的同时,帮助学生开拓思维。又如:在多元函数微分法和应用中,可以结合多元函数、偏导数、全微分、方向导数,对多元函数微分学以及泰勒公式和极值进行分析,这样不仅能让学习过程生成关系网,还能加深学习印象,让知识成为相互联系的支点与焦点。具体如:在进行函数y=x/x2+3x-2,求它对应的曲线有多少条渐近线,通过数学建模,我们能很快地得到有3条渐近线。

数学建模作为高等数学教学重要的教学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保障教学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根据教学目标以及特点,将相关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形成关系网时,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发散思维。

参考文献:

简述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方法篇4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思维训练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70(2015)02-0097-01

一、精心设计思维训练任务,激活学生思维潜能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思维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围绕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紧扣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思维训练任务,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自主探究,主动获取知识,从而激活学生思维潜能,,帮助学生形成深入思考与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比如,教学人教版必修一Unit1Friendship时,在开展《anne’sBestFriend》阅读教学前,笔者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了一系列的思维训练任务,以培养学生的理解性和认知性思维。首先提出以下能力目标:

(一)重点词汇和短语的掌握

netherlands,thunder,entirely,gothrough,setdown,inorderto…

(二)正确理解结构较为复杂的句子

itwasthefirsttimeinayearandahalfthati’dseenthenightfacetoface…

(三)简单介绍主人公

简单介绍主人公安妮所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及她的悲惨遭遇,能根据提示复述课文部分内容。

(四)初步掌握阅读技能

初步掌握skimming?和scanning两种阅读技能,找出关键信息,归纳阅读篇章中心和思想主旨。然后,在热身阶段,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略谈自己的看法:

1.whydopeopleneedfriends?

2.Besidesaperson,whatelsecanbeourgoodfriend?

接着,在读前要求学生仔细观看课本中的插图,思考以下问题,描述插图,并猜测阅读篇章的基本内容:

1.whatdothepeoplesee?

2.whatdotheydowhentheyseethemdownstairs?

3.whydotheyhavetodoso?

4.whatfeelingsdoyouthinkthecharactersinbothpicturesshare?

最后,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本大意,并复述文本内容,训练学生高度概括能力。

二、巧借多种方法,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思维训练中,教师要注意结合文本特点、结构、内容以及主题,灵活巧妙地开展思维训练活动,启发诱导学生大胆联想创造,鼓励学生求异质疑,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独特性以及创造性,从而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一)话题发散,彰显个性,提升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阅读文本内容,提出相关问题作为思维发散点,引导学生积极思索,开动脑筋,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从而彰显学生的独特个性,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譬如,学习了必修4Unit5themepark后,笔者首先提了以下问题:nowtherearemanyparkswhichcallit―self“themepark”inChina.Doyouthinktheyarerealthemepark?然后拓展延伸话题,要求学生发散思维,针对“主题公园”这一社会现象谈谈自己的认识,发表自己的观点。

(二)讨论辩论,求异质疑,提升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求异思维,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有关话题,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讨论辩论,碰撞思维,交流思想,发展能力。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必修2Unit4wildlifeprotection阅读文章“HowDaisyLearnedtoHelpwildlife”时,尽管该标题对文章内容有了较好的概括,但若从文章体裁结构和主人公的情感综合考虑,该标题并不是诠释的十分恰当,此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Doyouthinkthetitleisagoodone?Canyousuggestanothertitleandgivereasonsforyoursuggestion?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质疑探究。

(三)头脑风暴,联想创造,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简述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方法篇5

在如今的教育中,喊得最响地要数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思维又是创新能力的核心。没有创造性的思维就不会有创造性的行动。为此,在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方面,在科学课中有很多可以研究的地方。

一、创新思维的培养

1、引导思维发散,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指善于从多方面多角度,不依常规地去思考问题,它反映思维的宽度广度。发散性思维即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的主要成份,它指对同一个问题探求不同的解答方法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方法的发散。要求学生思考解答某个问题的种种方法。如在观察蚂蚁的身体结构时,由于蚂蚁是活的动物,一停不停地在爬行,而且身体又小,很难让它静下来观察,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到多种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角度的发散:科学课中,为了得到某种事物的特征,可以让学生通过多种角度来进行观察。

2、教会学生联想,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由一事物或概念想到其相近的事物或概念。如学生在观察蜗牛时,从蜗牛的外形想到鼻涕虫、螺丝、田螺等动物。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由一事物想到在性质和形态上相似的另一事物。如,在对水的观察中,联想到类似于水的其它液体,就像酱油、菜油、醋、汽油等;

学生学会了联想,丰富了想象能力,思维变的灵活了,敏捷了。他们开动脑筋,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课堂上常常出现这样的情景:学生不让教师告诉答案,总是说:"让我自己想一想,看我想的对不对"。

3、突破常规想象,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独创性是创造思维的根本特征,它指敢于超越传统习惯的束缚,摆脱原有知识范围的羁绊和思维过程的禁锢,善于把头脑中已有信息重新组合,从而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产生新成果。"突破常规":指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提出大胆设想,发表独特的见解,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探寻具有创新意义的简捷妙法。如在对蜗牛的观察中,有一个学生突发奇想,说要把蜗牛浸没在水中,看看蜗牛会不会被水淹死,会的话,它能在水中最多坚持多久。

二、创新思维的发展与训练

1、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质疑问题难本身就蕴含创新思维的火花,也是创新的起点。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够在此基础上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疑才能提高,有疑才能思考,有疑才能进步。因此,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多提几个“为什么”。学生有了问题,才会主动地去探究知识。这是学习的动力,也是求知的来源。我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或自然现象,以及学生了解但并不是十分理解的知识,通常不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按部就班地讲授。而是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程度,让学生在初步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后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不懂的问题和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2、在语言描述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通过语言可以促进思维发展。

(1)在语言描述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联想能力。

在科学课堂上,学生可以从观察物品的形状、颜色、大小,联想物品的用途是什么。可以从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联想人物的心理活动。可以从观察小动物的外形,联想小动物的运动方式。

(2)在语言描述训练中培养学生"听"、"说"的能力。

我们每一堂课都离不开学生的观察活动,学生进行观察之后,一般都要进行一些描述。那么在描述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对自己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描述时重点训练学生的说的能力,在一个学生进行语言描述时,让其他同学进行仔细地听,听一听他的描述与你的观察一样吗?有哪些不同的地方或你有什么不同的描述方法。你想进行哪方面的补充?这样可以训练学生的听的能力。

(3)在语言描述训练中丰富学生想象力。

儿童时期是想象力最活跃的时期,儿童的想象力是儿童探索活动和创新活动的基础。一切创新的活动都是从创新性的想象开始的。所以,在语言描述训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但这个想象要根据事实来展开,不是凭空捏造。

3、在动手操作中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锐意开拓,冲破传统思维和教学模式的篱笆,用新异的方式处理问题,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目的。教师要选择多种结论的问题,否则思维容易缭绕在一颗树上无法散开。要开导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精确性,尤其要在变通性方面下功夫。刚从事自然教学,课堂上要做的实验我总是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操作,怕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事故,不敢让学生用酒精灯,刚开始,大部分实验我都是作演示,但是,上过一两次之后,我发觉这样的教学效果并没有想象中的理想。学生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教师也不能把精力完全放在组织教学和观察学生学习情况上,所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都不深刻。于是我在每节课实验前,我先介绍每一样实验仪器,然后介绍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最后讲实验步骤。这样一来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来了。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学生既能按要求操作还能显而易见的得出实验结论,教学效果极其明显。

三、创设有利于创新思维的新型师生关系

现代的学生观是把学生看作是有独立人格的人,尊重爱护他们,使他们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这样学生才能敢想敢说,敢于发表独到见解,敢于标新立异。得到创新后愉快情感的体验。

简述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方法篇6

一、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数学语言

数学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表率。因为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所以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因为教师的示范作用,会对学生形成逻辑思维能力发挥良好的影响。比如:在教学四年级的乘法运算定律的简便运算时:44×25=?我教给学生一种算理:44×25=11×(4×25)是根据三年级学过的把一个数分解为两个数的乘积,再运用乘法结合律。我讲述后,又请几名学生复述这种算理并且出了几题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自己说。接着再问,还有其它的解题方法吗?既让学生巩固这种算理,又给学生提供训练语言的机会。学生讲、老师听的轻松氛围,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用乘法分配律:(40+4)×25的方法进行计算,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

二、创造条件让学生有话可说,能说爱说

课堂教学是当前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课堂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想和讲,教师设计适当的探究情境,使教学内容具有新奇性,从而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求动机和兴趣,引起学生的“交流”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数学语言交流表达能力。教师设计具有内在联系和一定梯度的问题,运用类比、归纳、猜想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我经常进行“说数学”练习,从教会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开始,规范学生的语言,先让学生掌握最基本、最简单的数学语言。此外,教学中也给学生创设一些易“犯错”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自主发挥智慧和潜能。例如:我在平时教学时,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表达能力,在教学一些学生容易理解、并且我觉得他们可以自己解决的问题时,我经常给学生机会,让他们当小老师,把解题思路,或是自己的想法讲给同学们听。在我的课堂上,经常会听到:“我们请小李老师来给我们讲讲,或是我们班的小王老师讲得好不好啊?”这一类的话。当学生讲得好、讲得精彩时,下面的同学会报以热烈掌声,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数学语言,又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做到了让学生有话可说。

三、转变教学方式,训练学生说话的灵活性

同样的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同样的意思,也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去表达。这就是说话的灵活性、思维的敏捷性。训练学生说话的灵活性,教学中教师要举一反三,同一类问题,要启发学生多动脑筋,看谁的问题提得多,提得好。这样的训练,不仅能使学生的语言表达得到锻炼,更能使他们的发散思维得到训练,从而有利于培养他们思维的全面性和深刻性,提高思维质量。实践证明,学生语言的表达过程反映的是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语言的发展,必促使他们思维发展。重视学生的说话训练必将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教学质量。

四、持之以恒,让学生在学中练

简述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方法篇7

一、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探究的空间

教学时,教师不宜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应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发现规律,解决问题。这样不但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我创设了分桃子的问题情境,要求学生把6、7、8、9、10、11个桃平均分给两只小猴,可以怎么分?学生在操作后产生了疑问:有时正好分完,有时还有多余?这时,我适时地加以总结:“像平均分后有多余的情况,我们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表示。”有余数除法的性质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得到了充分的揭示,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二、转换角度思考,训练思维的求异性

发散思维活动的展开,其重要的一点是要能改变已习惯了的思维定向,而从多方位多角度——即从新的思维角度去思考问题,以求得问题的解决,这也就是思维的求异性。要培养与发展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必须十分注意培养思维求异性,使学生在训练中逐渐形成具有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方法与能力。例如,四则运算之间是有其内在联系的。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加与乘之间则是转换的关系。当加数相同时,加法转换成乘法,所有的乘法都可以转换成加法。加减、乘除、加乘之间都有内在的联系。如189-7可以连续减多少个7?应要求学生变换角度思考,从减与除的关系去考虑。这道题可以看作189里包含几个7,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样的训练,既防止了片面、孤立、静止地看问题,使所学知识有所升华,从中进一步理解与掌握了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又进行了求异性思维训练。在教学中,我们还经常发现一部分学生只习惯于顺向思维,而不习惯于逆向思维。在应用题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时,一方面可以从问题人手,推导出解题的思路;另一方面也可以从条件人手,一步一步归纳出解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十分注意在题目的设置上进行正逆向的变式训练。如:进行语言叙述的变式训练,即让学生依据一句话改变叙述形式为几句话。逆向思维的变式训练则更为重要。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从低年级开始就重视正逆向思维的对比训练,将有利于学生突破已有的思维定势。

三、进行变式训练;培养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从同一来源材料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加强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训练学生思维角度,进行变式训练;培养学生个性,鼓励创优创新;给出条件让学生探究相应的结论、给出结论让学生探究结论成立的条件、一题多解、多变、多问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式思维。例如:有一批零件,南甲单独做需要12小时,乙单独做需要10小时,丙单独做需要15小时。如果三个人合做,多少小时可以完成?解答后,要求学生再提出几个问题并解答,可能提出如下一些问题:甲单独做,每小时完成这批零件的几分之几?乙呢?丙呢?甲、乙合做多少小时可以做完?甲单独先做了3小时,剩下的由乙丙做,还要几小时做完?甲、乙先合做2小时,再由丙单独做8小时,能不能做完?甲、乙、丙合做4小时,完成这批零件的几分之几?通过这种训练不仅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掌握工程问题的结构和解法,还可预防思维定势,同时也培养了发散思维。

四、运用语言,促进创造思维的灵活性

简述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方法篇8

摘要:在动画教学过程中,角色的造型能力训练和基础知识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创意思维的培养更是设计的核心。该文章研究如何让动画学生培养创意性思维,让学生在动画创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从思维中找到灵感,从而设计出大众喜欢的具有明确特征、特点突出的动画影片。

关键词:动画教学;创意思维

在动画教学中,《角色造型设计》课程是动画专业的主干课和必修课,主要是通过系统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角色造型在设计上的不同手法及多元化方案,了解角色造型的不同风格特色,使学生有能力在实际应用中设计出适合的角色造型,能够设计制作出与影片相对应的角色形象,创造出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角色形象。

在传统的动画教学中,基本上注重知识、概念的讲解,以及手绘能力的训练。学生们经历了长期的角色练习,在造型能力上有很大提高,但是在实际项目面前还是放不开手脚,最终的结果可能不尽人意。整体的方案策划拿不出来,设计没有整体感,形式松散。在这种情况下,分析了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淡化了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创意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创意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靠简单的刻苦努力就有效果的,关键在于怎样利用现代的创意性思维使学生设计出有效的、符合客观的角色形象,使学生在动画造型设计激发创意,捕捉灵感,从而获得最好的设计方案。培养创意思维的方法有如下几点:

1观察记录法

创意思维的训练过程必须要有连续性,平时要主动强化思维训练,要培养搜集资料的能力,从大量的素材中产生灵感。大部分学生在刚刚入校时其实对专业一无所知,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逐步了解专业的特性和常态化规律。通过接触动画专业课程,使学生知道美术基础教育和专业相比相差甚远,甚至是不同的两个专业。要想把动画专业做好,就要转变基础绘画向创新设计发展。设计能力的训练首先要学会搜集和整理能力,将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动画进行整理归纳,熟悉不同动画的艺术风格及特色,研究大量影片中角色造型的不同表现方法:如拟人类动画造型《冰河世纪》,传统戏曲风格类动画造型《大闹天宫》,写意类动画造型《三个和尚》等。

俗话说:艺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造型设计同样离不开生活的积累。观赏、解析大量动画影片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认真体会不同的动画影片后,再去观察世界、体味生活,用动画的眼光去观察身边的人物形象、性格,通过外在形象去表现不同年龄、身份等角色特征。最后将大量的素材进行归纳整理,把感受和体验及时记录下来,长此以往的这样练习使今后拥有大量的优质的设计素材。同时,可以训练用绘画的方法来记录生活、体验生活,将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用绘画的方式或卡通漫画的方式记录下来,适当进行文字的描述。即别人写日记,我们是画日记。实际中通过这种方法训练,不仅使学生提高了绘画兴趣,更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养成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为专业设计做好必要的准备。

2简化法和结构法

动画形象一般来说都是简单化或抽象化,它不同于真人形象,需要高度概括和提炼。在角色设计过程中,通过对角色造型的夸张、概括与提炼,最终展现出浓厚的动画角色艺术魅力,使动画影片更具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

简化法,就是运用最简单的几何元素来表示,将搜集的原始素材进行简化,提炼出基本形体特征。例如:世界著名的动画形象米老鼠,用三个圆来表达,生动可爱,简化到不能再简化的程度。结构法则是将简化的几何元素进行重新归纳组合,从外形轮廓上加以区分,形成各具特色的形体特征。如变形金刚中的形象,看上去复杂,但是分解开就是简单的几何造型。

在实际的教学训练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尝试几何元素的不同组合方法,摸索出一定的组合规律,这对学生今后的成长道路会有巨大的帮助,也是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3联想法

对想象中的事物进行有秩序的关联,就是一种递进式的创意思维过程,也是艺术创作中重要的心理活动。它是由一种事物联想起另一种事物的心里活动。比如看到一个瘦小枯干的人就会联想到猴子,看到身体高大健硕的人会联想到老虎、狮子等。将联想法时刻融入创意思维中,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想象力和主观创造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从而更好的进行创意思维。

运用联想法进行角色造型设计中,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素材资源,有宽泛的专业的知识,还要对其他设计行业有所了解,对各民族、各国家的历史文化都有所涉猎,是真正的综合能力的训练。

4顿悟法

创意思维也有偶发性,有时是朋友或同事在吃饭、闲谈中产生。创意有时往往是不经意的,也是转瞬即逝的,这就是“顿悟”。突然的灵光闪现,可遇而不可求。这些转瞬即逝的想法或者创意必须要随手记录下来,以后再重新整理形成完善的设计过程。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通过头脑风暴的大量搜集过程,学生会把最初的想法画在纸上,就是所谓的草稿,但是在这些杂乱无章的草稿纸上有时能找到让人眼前一亮的造型元素。这些初期的设计灵感,往往是最原滋原味的、最具价值的灵感体现。通过绘制的大量草稿中,提炼中心主题的元素,训练学生通过“加法”和“减法”的方式最终完成心目中的动画造型。

在踊造型教学中,平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学生的实践结合起来,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在设计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真正使学生成为应用型动画人才。

简述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方法篇9

关键词:英语口语教学;复述教学;提高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5-029-1

一、概括总结复述作用,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1.复述是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可以使学生从费时费力却收效甚微的枯燥的单词记忆和繁琐的语法分析中解脱出来,培养他们不仅注意语言的结构形式,更注意语言的内容和思维。因此,复述是学生识记、掌握语言知识并使其转化为实际运用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2.复述是训练学生语言能力和发展思维能力最理想的手段之一。复述在训练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训练了学生的多种思维品质。如概括性复述有助于训练学生的逻辑性;详细性复述可以训练学生的记忆能力,而记忆是思维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创造性复述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有助于敏捷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反过来,在复述的过程中,无论是词语的选择、桔子的组织,还是表达的顺序及条理性,无一不是学生思维的体现,可以说复述的过程就是学生思维的过程。

3.复述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外语的兴趣大有好处。一般来说,学生都有较强的自我表现欲,并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和赏识。复述正是利用学生这种心理,给学生提供了自我表现、展示能力的平台。通过复述,学生口头语言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又促进听、读、写三种能力的发展,从而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更自觉愉快地参与到学习中去,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完善设计复述形式,发展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1.详细性复述。按课文的顺序和内容进行详细、具体的复述。这种复述能够让学生巩固课文内容,有利于强化、促进学生学习,对发展学生的记忆能力和连贯思维表达能力有很大好处。

(1)问题提示法。在展现课文时,可通过小黑板或幻灯片出示一下重点问题(keyquestions),让学生戴着问题感知课文,然后一一解答。解答完后,引导学生按照问题答案复述课文。

(2)关键词提示法。把课文或段落中的关键词(keywords)作为记忆点,利用这些记忆点回忆已知的语言信息,复述文章内容。

(3)线索提示法。教师依照课文段落的顺序或情节发展的层次,列出提纲作为记忆线索,形成记忆网络,让学生通过提纲复述。

(4)图画提示法。就是凭借画图,把抽象的教学内容直观、生动地展现给学生。学生复述起来兴趣盎然,且能在脑海里留下长久的记忆,有助于“再认”与“回忆”。

2.概括性复述。根据课文顺序删去次要内容或描写,根据一定要求抓住主要内容和情节进行复述,或只复述课文大意或梗概。这种复述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归纳的综合能力。如学完afootballmatch一课,可要求学生用几句话简要复述比赛情况。

简要复述要求学生具备很强的概括能力,这对学生运用语言有很大帮助,有利于学生学会用英语思维,用英语表述以及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创造性复述。要求在把握原文主题、故事情节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对原文内容和形式进行加工、整理、改造后进行复述。创造性复述是一种难度较大的、要求较高的复述形式,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

(1)换体裁复述。奖叙述文改成对话交流的形式,或将对话改成叙述文的形式,或者将对话改成说明文。如学完Holidays一课,要求学生将这一课的对话改为说明文体复述,说明各个节假日分别在什么时候,人们通常干什么。

(2)换人称复述。以其他人称的语气进行复述,可以将课文中第三人称改成第一人称,也可以把对话中第一人称改成第三人称来复述。如上完onthefarm一课后,要求学生以第三人称形式来复述nancy与Helen在国庆放假期间所参加的有趣的活动。这种变换人称复述,使得课文思路更清楚,重点内容也更突出,增强了记忆效果。

(3)扮角色复述。让学生分别扮演相应角色复述课文。如publicsigns一课parte中mrSmith在公园捡到10元钱这个故事,可让学生用表演法进行复述。由学生分别扮演mrSmith,parkkeeper,以课本剧的形式将文章内容复述出来。而且要求学生带着表情表演,还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

三、科学强化复述要求,增强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1.正确引导,指导方法。成功的学习依赖于正确的方法。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指导学生复述。如在开始阶段,要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从整体上认识文章,帮助学生概括课文大意,然后根据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过程,分步叙述。

2.分层要求,区别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复述要求,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采用不同的复述形式。总之,要因材施教,根据各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如对于学习内容较弱的学生,教师可出示keywords或keyquestions进行指导,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进行扮演或换人称复述等。同时,也要根据教材特点采用相应的复述形式。

简述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方法篇10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说有很多好处: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优化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准确、简练的语言,发展学生思维呢?

关键词:数学;语言;思维

一、创造条件使学生乐意说

小学生受生理、心理特征及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在回答问题或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肯定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老师不仅要多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还要创造条件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和空间,只有多说学生的语言才能得到发展。为了让每个孩子每节课都有说的机会,我把班上的孩子每四人分为一个小组,每节课创造一到两次机会让孩子们展开小组讨论。在四人小组里孩子们会大胆地说、尽情地说,而且每个孩子都有说的机会。讨论有了结果之后,请一个小组成员都到讲台汇报他们讨论的结果。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说,孩子会更有信心,效果会更好。这四人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有说的机会,一个主讲,一个补充,还有一个负责和台下的孩子们交流,最后一个做总结性发言。这样不仅上台的四个孩子都有在全班孩子面前说的机会,没上台的孩子在和台上孩子交流时也有在全班面前说的机会。经过反复训练,孩子们就敢说、会说、抢着说。

二、阅读教材规范语言

数学语言具有准确、抽象、简练和符号化等特征,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用合适、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学时,老师首先要培养学生阅读数学教材的习惯,教材是最好的老师。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可以丰富、规范自己的语言。因为数学教材中许多内容的叙述都有其固定的形式,如: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它的基本结构就是“……同时……相同”,老师在训练学生说商不变的性质或说商不变性质的运用时,都要抓住这个基本结构进行训练。其次,老师要让学生反复练习,并且在练习过程中严格要求学生说的话一定要完整、准确、简练,直至可以流利说出为止。经验告诉我们,人们在接受一定的模式训练时,往往比较容易掌握一些共同的技巧,而且能快速见效,学生的语言训练也是如此。学生的语言完整、准确、简练了,思维就会严谨、有序。

三、教师语言规范,做好示范作用

并不是所有的语言在课本上都能找到固定模式的,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一定要准确、简练、规范,还要有创造性。因为教师的语言是学生语言的示范,在让学生说之前,老师要做好示范作用,使学生有例可仿。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我会为学生提供一些固定句式,让学生套固定句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1.说题意

正确理解题目的意思,找到题中的数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因此说题意尤为重要。虽然题目千变万化,题中的数量关系各不相同,但都能找到合适的句式。文字应用题可以用“已知……求……”说题意。如:“学校美术小组男生有8人,女生有6人。美术小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这样说题意“已知男生有8人,女生有7人,求一共有多少人?”任何一种题型老师都要给学生说题意的固定句式,助学生一臂之力,这样学生在思考和说的时候才有模型可套。久而久之,学生的语言就会规范、准确、简练,思维就会有序、严谨。

2.说操作

在数学课上经常需要学生通过操作来理解算理、推导公式、理解数量关系。学生不仅要完成操作过程,还要用语言把操作过程叙述出来,这个要求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这时老师给学生提供叙述的语言模式,学生叙述时就感到容易,而且语言简练准确。比如,在教学倍数关系时,先让学生在第一行摆两个圆片,再在第二行摆三角形,要求三角形的个数是圆片的四倍,摆好后再说说是怎样摆的。按要求摆三角形和圆片学生很快就完成了,但说摆的方法学生感到很困难,不知道从哪儿说起,于是我给学生提供了这样的句子模型“先在第一行……再在第二

行……”。有了这个句式,学生的叙述就容易多了,不仅说的人多,而且说得准确、简练。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不仅学生的语言准确、简练,思维也会有序、严谨。

3.说思维过程

思维是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思维要靠语言来呈现,学生在用语言呈现思维的过程中思维没有停止,它还在继续,它在不断地完善,使之更准确、更简练。但是对于学生来说,找到解题思路就是一个难点,把解题思路用语言呈现出来又是一个难点,这时就需要老师助他们一臂之力。如:“一条路长1200米,某工程队前3天修了全长的五分之一,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路还需几天?”这道题的思维过程比较复杂,学生说思维过程更困难,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从哪说起。于是我给学生提供一个句型“先求……再求……最后求……”。有了这个句型,许多学生就信心十足地举手了。接着我请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先说“先求修了3天后还剩多少米,再求每天修多少米,最后用剩下没修的米数除以每天修的米数,就求出了修完这条路还需要多少天”。然后请成绩中等的学生说,接着请学习有点困难的学生说,好中差各层次的学生基本上都能准确而又简练地说出来,最后让同桌两个各说一遍。给学生一个固定句式,让学生把复杂的思维过程准确、简练地说出来,学生的思维也得到训练,变得有序、严谨了。

培养学生语言,发展学生思维,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除以上说到的几个方面,还应结合教学实际,时时处处注重培养学生语言,发展学生思维,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