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骨质疏松的发生机制十篇骨质疏松的发生机制十篇

骨质疏松的发生机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7:05

骨质疏松的发生机制篇1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中医药治疗进展;综述

中图分类号:R6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7)05-0090-03

[wt5HZ][JZ]StudyonStatusandDevelopment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thetreatmentofosteoporosis

[wt5BZ][JZ]CHenZi-yi,ZHaoZhong-wen

[wt5"BX][JZ](1.Schoolofpostgraduate,Fujian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Fuzhou350122,Fujian;[JZ]2.theSecondpeople’sHospitalofFujian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Fuzhou350001,Fujian)

[wtHZ]【abstract】[wtBZ]thehighincidenceofosteoporosisintheworldisanimportantriskfactorforfractures,whichseriouslyaffectsthequalityoflifeofpatients.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thepreventionandtreatmentofosteoporosishasauniqueadvantage.aseriesofclinicalandexperimentalresearchhasbeenconducted,makingasignificantprogress.theliteratures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reatmentofosteoporosisinrecentyearshavebeensummarizedanddiscussedfromsingleChinesemedicine,compoundChinesemedicineandothertreatmentinthepaper,inwhichtheprogressofthe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thetreatmentofvariouscommonosteoporosisarespecificallydiscussedsoastogivereadersaninspirationandnewideasforfurtherresearch.

[wtHZ]【Keywords】[wtBZ]osteoporosis,progress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reatment,summarization

骨|疏松症(op)是指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细结构退化破坏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骨的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症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Ⅱ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3种。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指继发于其他疾病或者某种药物治疗导致的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疼痛、脊柱变形和发生脆性骨折。中医根据其临床症状体征,与“痹症”、“腰痛”相类似,将其归于“骨痿”、“骨枯”、“骨痹”范畴。近年来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取得很大进展,现综述如下。

1单味中药药理分析

单味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疗效确切,药理机制得到证实,近年来不断开展的药物研究为此提供了更为有力的证据。临床常用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中药有补骨脂、淫羊藿、杜仲、骨碎补、菟丝子、续断、鹿茸、阿胶、黄芪、人参、枸杞、龟甲、葛根、牛膝、狗脊等。补骨脂作为临床治疗op的常用药,近年研究层出不穷,药物有效成分被不断挖掘。邵航等[1]在其药理研究实验中发现补骨脂含有香豆素类、黄酮类和单萜酚类等多种活性成分,而其中主要的抗骨质疏松的活性物质为香豆素类成分。张乐其等[2]从提取方法、诱导成骨机制、调节骨代谢通路、应用前景等方面研究其中药单体柚皮苷,证实柚皮苷在临床上修复骨缺损具有重要地位。黄酮类物质被称为“植物雌激素”,能够同时作用于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具有改善骨代谢,促进成骨细胞生成,抑制破骨细胞分化的作用。刘舵等[3]从宁夏枸杞中粗筛出枸杞子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较高的黄酮类物质,且通过急性毒性实验证实其毒性极小,能缓解切除卵巢大鼠的骨结构的退化,对防治骨质疏松有一定作用。赖青海等[4]实验发现肉苁蓉能通过提高性激素水平,抗氧化作用,调节钙磷代谢平衡,补充矿物质元素等方面影响成骨细胞、破骨细胞活性,从而起到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对单味中药的研究也逐步深入细胞分子深成面水平,研究其对成骨与破骨细胞的影响、调节体内激素及微量元素、诱导干细胞成骨分化等预见其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效果。贝家欣等[5]总结近年研究指出人参皂苷可通过调节护骨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以及基因p2和p27的mRna的表达来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和增殖,且可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任辉等[6]通过动物实验得出龟板可能通过降低骨转换有效改善激素性骨质疏松,其中CtSK可能是其作用靶点之一。[HJ1.8mm]李淑惠等[7]研究表明以丹参酚酸B和丹参素为代表的丹参水溶性酚酸类成分在调节骨代谢方面起作用,涉及wnt/β-cate-nin、eRK、Bmp、opG/RanKL/RanK以及Foxo介导的氧化应激等多种信号通路调节机制。

2中药复方制剂

21中药复方制剂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211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在临床中最为常见,故对pmop中医药治疗的各方面机制研究也最为广泛。吴海洋等[8]在单味中药方面,从骨测量指标、细胞因子变化、基因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估,重点探讨了淫羊藿、杜仲、骨碎补对pmop的疗效;在复方中药方面,以普遍认为的肾虚病机为主线,总结了补肾法在临床中应用。王剑等[9]通过对去卵巢骨质疏松症大鼠采用自拟方补肾壮骨中药复方(淫羊藿、牡蛎、鹿茸)治疗观察得出,补肾壮骨中药复方可能通过上调骨组织Dlx5mRna及蛋白表达而有效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展磊等[10]对11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钙尔奇D联合补肾活血中药治疗,实验发现补肾活血中药可缓解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症状,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opn、pinp和β-CtX浓度,提高25-(oH)D水平实现的。高璐等[11]研究补肾中药复方(鹿茸、牡蛎、淫羊藿),通过对血生化指标测定、骨密度检测及Rt-RealtimepCR分析,得出补肾中药复方具有防治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作用,其机制与调控meK1、eRK2基因表达有关。为试验新的实验模型,模拟出与临床更加接近的病理过程,刘梅洁等[12]将去卵巢和灌胃给予大黄2种方法合用,造成大鼠脾肾两虚型骨质疏松症,其病理过程与人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相似,能反映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发病特点,为临床实验建模打开了新的思路。

212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老龄化趋势催生了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群体。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特点除了着眼于肾虚和脾虚外,还应考虑其气血虚弱特点,复方中当归、黄芪等益气养血中药被广泛运用。俞延军等[13]拟益肾活血汤(当归10g,熟地、杜仲、槲寄生、牛膝、淫羊藿各20g,红花、桃仁各6g,续断15g,延胡索30g)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经治疗测定患者骨密度增加,四肢疼痛得到基本缓解。刘玉红等[14]将骨康方(补骨脂30g,肉苁蓉、淫羊藿、菟丝子、熟地黄、白芍,丹参各15g,黄芪20g,当归10g,大枣5枚)进行辨证加减,细分阴阳,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起到了更好的疗效。张翔等[15]在常规口服西药的基础上联合接骨汤(当归、黄芪、炒白芍、续断、申姜、威灵仙、天花粉、熟地、木瓜、土鳖虫、自然铜),以补肾壮骨为主,健肝脾化瘀血为辅,提高了骨密度,有效地减轻了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痛。蒋玲玲等[16]采用中药复方益肾健骨汤(黄芪30g,鸡血藤30g,补骨脂15g,骨碎补12g,菟丝子12g,狗脊12g,川续断12g,川芎12g,葛根12g)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治疗后,显效率和有效率都相对高于采用单纯西药治疗。

22中药复方制剂治疗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221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op的中医病机认为与“瘀”和“虚”关系最为密切。马如风等[17]探讨Dop的主要病因病机在于机体肝脾肾亏虚和气虚血瘀,补肾滋阴、益气活血的中药复方在预防和治疗Dop时有一定的作用,常用的中药有黄芪、丹参、地黄、淫羊藿等。李环宇等[18]分析了糖尿病骨|疏松的中医病机,认为与脾肾亏虚和血瘀关系最为密切。同时总结得出,在防治Dop近10余年的研究中,较为重视对补肾健脾类中药的使用,而对活血化瘀药的研究尚为少见。加味青娥丸化裁自古方青娥丸,方含补骨脂、胡桃仁、鹿角胶、杜仲、丹参、黄芪、山药、牡蛎、龙骨,能改善治疗Dop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血清钙磷含量、空腹尿Ca/Cr比值,整体调节机体的骨代谢平衡[19]。吕维名等[20]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以阿法骨化醇胶丸及碳酸钙咀嚼片加用口服复方地龙片(黄芪、川芎、地龙、牛膝),在缓解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痛及神经肌肉疼痛方面有显著效果。

222激素性骨质疏松症随着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中的广泛运用,Giop人数逐渐上涨,已成为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后op的第三大人群。中药抗Giop的作用机制多从调节骨组织中的蛋白表达,促进oB的增殖与分化,抑制oC活性及数量,促进骨基质合成,提高性激素水平,调节钙磷代谢等方面展开。补肾中药方(鹿茸、淫羊藿、牡蛎)可明显上调Giop大鼠骨组织成骨转录因子osterix、Runx2mRna及蛋白表达,促进oB分化、成熟和骨形成[21~22]。徐晓东等[23~24]从分子水平研究了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morphogeneticprotein,Bmp)及ppaRγ2的mRna和蛋白表达,创新使用纳米钙补肾中药,使其上调大鼠骨组织中Bmp6/Bmp7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骨组织中ppaRγ2的mRna和蛋白表达以达到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的效果,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朱辉等[25]指出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为肾精亏虚、脾虚不运、血行瘀滞所致,设计实验组进行对比,发现补肾中药能抑制骨吸收,与健脾、活血法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朱冰等[26]建立Giop大鼠股骨闭合骨折模型,采用中药复骨方(骨碎补、杜仲、续断、千年健、红花、归尾、川芎)进行治疗,实验发现Giop骨折大鼠经复骨方治疗后,最大载荷、最大应力等均有增高,股骨密度提高,骨形态参数改善。

3其他治疗

中医药疗法博大精深,针灸推拿、中药涂擦、熏蒸、足疗等非口服疗法展现了其多样性,既与中药相辅相成促进疗效,又发挥其特长,为患者提供多种治疗选择,量身定做专属的诊疗方案。牛国平等[27]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对照组采用利塞膦酸钠治疗,治疗组采用中医针灸推拿治疗。发现针灸推拿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度及日常活动功能,有利于骨密度的补充。崔沐群[28]针对骨质疏松患者腰背痛这一症状,将抗骨质疏松药物结合针灸、蜡疗进行治疗,发现结合针灸与蜡疗可以提高患者的骨质密度,极大地改善骨质疏松患者的疼痛状况。唐旭丽等[29]对80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对照组给予肌肉注射鲑鱼降钙素加口服凯思立D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十一方药酒及药渣进行涂擦联合烫疗。实验结果表明中药涂擦联合烫疗能更好地改善老年骨质疏松。李文华等[30]依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经络传导学说以及藏象学说,以现代足部反射区理论为指导,发现中药足疗在治疗骨质疏松症比口服阿仑膦酸钠片更能减轻骨痛症状和提高骨密度值,疗效更确切。梅群超等[31]采用理疗之薰蒸疗法,利用温经通络、活血行气中药煮沸后产生的蒸气薰蒸腰背疼痛部位,在药物和热力的共同作用下达到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的目的。

4小结

近年来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为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中医药作用的多靶点性与临床骨质疏松症多病因诱发的复杂性相契合,具有很大的优势,且针灸、推拿、理疗等方法又弥补了单纯中药应用的不足,效果均较好。但也还存在着不足:由于骨质疏松症患者多为老年人,多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等,每个人的体质不尽相同,因此应该强调中医辨证论治的个体化治疗,在经验方、有效方的基础上加减运用。另外,动物实验的造模也可多加探讨,以期为后期得到更好的实验结果铺好基石。我国风湿病专业起步较晚,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研究及诊治均存在诸多不足,加强风湿病相关骨质疏松症的中西医认识和研究对今后的治疗将有重要启发。

参考文献:

[1]邵航,俐补骨脂抗骨质疏松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5,23(3):69-71

[2]张乐其,霍光,柳毅,等中药柚皮苷诱导成骨作用的研究进展[J].口腔医学,2016,(03),277-280

[3]刘舵,杨永利,雷婷,等枸杞子乙酸乙酯提取物急性毒性及对切除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6,(04),396-401

[4]赖青海,王琳琳,丁辉,等肉苁蓉治疗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1):74-76

[5]贝家欣,夏海珊,卢家淇,等人参皂苷Rb1抗骨质疏松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6,21(8):950-955

[6]任辉,张志达,梁德,等龟板改善激素性骨质疏松大鼠骨量、骨微细结构、骨生物力学和骨代谢的机制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16,31(5):1858-1862

[7]李淑惠,梁燕龙,杨亚军,等丹参水溶性成分影响骨代谢的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6,32(7):902-905

[8]吴海洋,索欢,王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中药治疗进展[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5,(02),241-244

[9]王剑,郑洪新,张锦萍,等补肾壮骨中药复方对去卵巢骨质疏松症大鼠骨组织Dlx5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21(10):1238-1240

[10]展磊,魏秋实补肾活血药对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血清骨代谢因子的调控作用[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6,(09),1128-1132

[11]高璐,洪新,尚德阳,等补肾复方对去卵巢大鼠meK1、eRK2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4,(05),471-475

[12]刘梅洁,李鸿泓,王少君,等骨质疏松症脾肾两虚型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建立[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08),836-838

[13]张翔,敖勇峰,刘耀忠,等中药接骨汤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48例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58):166

[14]蒋玲玲分析中药复方益肾健骨汤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大家健康,2016,10(6):51

[15]俞延军,李济军自拟益肾活血汤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32例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4,49(11):817

[16]刘玉红,赵可伟骨康方加减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4,46(8):251-252

[17]马如风,郭鱼波,王丽丽,等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中医病因病机分析和临床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34(8):3-4

[18]李环宇,张林从“虚”“瘀”防治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的方药研究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15,26(2):417-418

[19]巩振东,李翠娟加味青娥丸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2(9):1391-1402

[20]吕维名,许荣,肖丽霞,等中药复方地龙片联合骨化三醇治疗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疼痛疗效观察[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1,17(7):617-619

[21]王剑,郑洪新,宗志宏,等补肾益髓中药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大鼠骨组织Runx2的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1,17(2):120-125

[22]王剑,郑洪新,宗志宏,等补肾、健脾、活血中药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大鼠骨组织osterixmRna及蛋白表达影响的比较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4):801-806

[23]徐晓东,邓洋洋,郑洪新糖皮质激素诱导肾虚骨质疏松症大鼠骨组织中Bmp-6/Bmp-7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32(3):472-474

[24]徐晓东,邓洋洋,郑洪新糖皮质激素诱导肾虚骨质疏松症大鼠骨组织中ppaRγ2的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1),25-27

[25]朱辉,郑洪新,林庶如,等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制备及中药的干预作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8):30-32

[26]朱冰,李敏研,刘智,等复骨方促进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大鼠骨折愈合作用的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8),14-18

[27]牛国平,崔书欣,康斐针灸推拿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5,30(10):1527-1529

[28]崔沐群针灸结合蜡疗治疗骨质疏松症腰背痛临床疗效分析[J].亚太传统医学,2014,10(19):90-91

[29]唐旭丽,邓旭,钟毅,等中药涂擦联合烫疗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的影响[J].河南中医,2016,36(9):1588-1590

骨质疏松的发生机制篇2

【关键词】老年性;骨质疏松;治疗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降低、骨折危险性增加为特点的骨骼疾病。骨质疏松症具体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前者是由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老年骨质疏松症和特发性骨质疏松三部分组成。(1)遗传因素,不能获得满足机体需求的的峰值骨量及骨强度;环境因素,包括营养、生活方式等使得机体对钙的摄入量大大减少,不满足机体的需求;(2)骨的丢失,主要是由骨吸收引起。;(3)骨形成不足,主要由细胞更新缺陷、生长因子水平降低、某些细胞因子水平改变等因素造成;(4)意外创伤,例如意外跌倒,老年人神经肌肉功能受损、服用镇静安眠等药物等均可引起。

二、治疗发展

1、治疗原则

(1)从病因入手,即阻止骨量减少和骨质量劣化的程度。同时,增加骨量,提高骨质量,增加老年人肌力和运动协调的能力,适度的进行体育锻炼,来预防骨折的发生;(2)采用一切方式减轻骨质疏松带来的痛苦;(3)减少有骨质疏松引起的其并发症,;(4)因人制宜,因病开方,并注意经济投入和产出比值,尽量获得最大的效益,最大程度上降低病人和社会经济负担;(5)提倡尽早采取预防措施;(6)局部治疗和整体治疗兼顾,并以整体治疗为主,如当因骨质疏松引起局部骨折时,除局部积极制动或手术处理外,仍需坚持整体抗骨质疏松治疗;(7)坚持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原则。

2、一般治疗以病人为主,时刻密切关注病人的身心和病情的发展。帮助病人减少生活中的不良生活和饮食习惯,结合正确而权威的治疗手法,帮助病人及早康复。(1)对病人进行生活指导,健康宣教;(2)给予患者消炎镇痛剂和肌肉弛缓剂,以减轻患者疼痛;(3)对骨折卧床患者应加强生活护理,防止并发症的产生;(4)对骨折病情已稳定者,尽早进行康复训练。3、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抗骨质疏松药物根据其作用机制可分为骨吸收抑制剂、骨形成促进剂及多重作用机制药物。目前,在国内批准上市的药物里,骨吸收抑制剂包括双膦酸盐类、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降钙素类、雌激素类;骨形成促进剂包括甲状旁腺素;锶盐、维生素K兼有抑制骨吸收和促进骨形成双重作用;活性维生素D具有促进骨形成和矿化、抑制骨吸收、改善肌力和平衡能力等多重作用。3.1激素替代疗法雌激素是骨吸收抑制剂,能抑制骨的吸收,减少骨量的丢失,增加脊柱骨的密度达,对骨质疏松症有预防的作用,可防止绝经后骨量的快速丢失。对骨的各个部位,包括好发骨折的脊柱,前嘴和股骨颈等都有保护作用。应用很广,效果确切,但对于雌激素预防骨折的作用,以及雌激素和孕激素对许多其他组织包括乳腺、子宫和心血管的影响和较少发生的严重深静脉血栓等不良反应,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子宫出血,使用不当也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生率,主要适用于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的预防。3.2胰高血糖素样肽-2为由进食引起释放的一种肠道激素,骨重建存在昼夜节律,夜间骨吸收增加,该节律受摄食速率影响,骨吸收随夜间空腹时间延长而增加。睡前应用胰高血糖素样肽-2可显著降低夜间骨吸收。Henriksen等进行了为期120天的随机、安慰剂对照的Ⅱ期临床研究,纳入160例绝经后骨量减少的女性,每日睡前注射胰高血糖素样肽-2可呈剂量依赖性地增加全髋、大转子,快速、持续地降低夜间血CtX水平,而对血骨钙素水平并没有明显的升高。3.3CaSR拮抗剂作用机制是拮抗甲状旁腺的钙受体,刺激内源性甲状旁腺素脉冲式分泌,进而刺激骨形成。有的科学家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的研究显示,SB423557治疗12周可完全防止oVX引起的腰椎BmD丢失以及部分保持胫骨近端小梁骨BmD,组织计量学也显示较安慰剂组更大的小梁骨面积、增加的皮质骨面积和皮质内骨形成速率。此类药物的关键在于在药代动力学上实现ptH的高幅度脉冲式分泌而非持续性分泌。

3.4Sclerostin抗体拮抗Sclerostin对wnt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促进骨形成。一期研究显示,单次皮下注射Sclerostin抗体可在21分钟时使骨形成指标升高60%~100%,而骨吸收指标不变。与阿仑膦酸钠、特立帕肽的比较研究正在进行中。3.5二麟酸盐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理主要是作用于破骨细胞,可通过以下途径抑制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1)抑制破骨细胞前体的分化和聚集,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2)破骨细胞吞噬双麟酸盐,导致破骨细胞凋亡;(3)附着于骨表面,影响破骨细胞的活性;(4)干扰破骨细胞从基质接受骨吸收信号;(5)通过成骨细胞的介导,从而降低破骨细胞的活性。

3.6降钙素

主要机制为能够明显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吸收,并且有明确的止痛作用、减低因微骨折所致的疼痛。降钙素主要由哺乳动物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和低等动物的终鳃体产生,来源于神经嵴,其他如胸腺、甲状腺、垂体、肺、肝肠、膀胱和脑脊液也有少量产生。破骨细胞凋亡早、凋亡多,则骨吸收的程度浅,骨吸收少;如果破骨细胞凋亡晚、凋亡少,则骨吸收的程度深,骨吸收多降钙素一直被认为主要通过抑制骨吸收而产生治疗作用,属于“抗骨吸收”药物。降钙素抑制骨吸收存在的“脱逸现象”,能使一度降低的骨吸收率重新升高,而且降钙素还具有良好的缓解骨质疏松症骨痛的作用。“脱逸现象”与位于破骨细胞膜上的降钙素受体下调密切相关,去除破骨细胞培养液中的降钙素后,降钙素受体缓慢恢复。降钙素可以增加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促进骨的形成和矿化过程。

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2011年)[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1,4(1):2-17.[2]孟增东,裴福兴,向明,等.17β一雌二醇对体外培养破骨细胞凋亡及其骨吸收调节作用[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6,12(1):29-32

[3]镐英杰,王珍,李秀群,等.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及护骨素蛋白含量与甲状旁腺激素的调节效应[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41):8234-8237

[4]孙思瑛,沈惠风.补肾壮骨汤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32例[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4;2(3):162.

[5]窦学军.补肾壮骨汤治疗中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症65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5;19(3):258.

骨质疏松的发生机制篇3

【关键词】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骨密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寿命的延长,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糖尿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或骨折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目前认为1型糖尿病可降低骨密度,导致骨质疏松[1],但2型糖尿病对骨密度的影响仍有争论,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06年—2007年在我科住院的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68例设为糖尿病组(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年龄(60.4±10.3)岁,Bmi(23.1±3.6),根据骨密度测定又分为无骨质疏松组(Dm-1)和并发骨质疏松组(Dm-2),骨质疏松诊断标准为1997年国际骨质疏松会议的诊断标准。对照组40例,年龄(57.9±11.6)岁,Bmi(22.1±3.9),均为我院男性健康体检者,无肝、肾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史。所有患者均排除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性腺等疾病,观察半年内无服用钙剂、维生素D及影响钙、磷、激素的药物史,无骨质疏松家族史。

1.2方法记录年龄、病程、Bmi等一般情况。用DeXa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其腰椎(L2-4)、右侧股骨颈(neck)、ward′s三角区、大转子的骨密度;血糖用氧化酶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用微柱亲合层析法测定;空腹C肽(FCp)、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用化学发光法测定。

1.3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p

2结果

2.1糖尿病组与对照组的骨密度比较对照组骨质疏松发病率为16.4%(7/40),糖尿病组为38.6%(26/68)。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患者L3、L4、neck、ward′s区的骨密度显著降低(p

2.2Dm-1组与Dm-2组间年龄、Bmi、病程、FpG、Hba1c、FCp、UaeR比较与Dm-1组相比,Dm-2组患者病程较长,Bmi显著降低,Hba1c升高(p均

3讨论

人的骨量在30~35岁达峰值,一般在40岁以后开始发生生理性丢失,以后随年龄增加,骨量逐渐丢失,骨密度逐渐降低,本实验选择中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排除了峰值骨量及雌激素的影响。本研究利用DeXa测定患者骨密度,诊断骨质疏松,其精确性和敏感性均优于既往测定方法。男性不受绝经的影响,骨质疏松发生与年龄变化有关,多发生在60岁以上中老年人,如果男性有2型糖尿病,则由于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影响到骨代谢可造成继发性骨质疏松[2]。本研究发现,骨质疏松发生率在对照组为16.4%,糖尿病组为38.6%,糖尿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Bmi是反映肥胖程度的一个指标,肥胖影响骨峰值并对骨有保护作用[3]。本研究显示,Bmi与骨密度呈正相关,Bmi较低者易发生骨质疏松,而且病程长者Bmi也较低。此外,并发骨质疏松的2型糖尿病患者Hba1c明显增高(p0.05),Hba1c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监测指标,本研究显示其与骨密度呈负相关,提示高血糖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Jnaba等[4]报道骨aLp、1,25—二羟基胆骨化醇引起骨钙素增量反应同Hba1c呈负相关,高血糖能损害成骨细胞,降低成骨细胞对1,25—二羟基胆骨化醇的反应性,显示血糖控制不良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majima等[5]研究发现,在糖尿病发病的前两年Hba1c与外周组织骨密度呈负相关,提示早期控制血糖可以减缓骨质疏松的发生。同时,肾脏与机体骨代谢也密切相关,其合成分泌1,25—二羟基胆骨化醇,调节钙、磷等重吸收,肾脏病变1,25—二羟基胆骨化醇合成减少,从而使肠、肾小管钙的吸收下降,继发性甲状旁腺素增高,介导骨吸收增加,骨密度下降[6-7]。我们的研究也证实,中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患者UaeR显著增加。

本研究表明,中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长、Bmi较低者易发生骨质疏松,糖代谢紊乱及肾损害对骨代谢影响更突出,加速了骨量丢失,更易发生骨质疏松。所以,在良好代谢控制,减少慢性并发症的同时,应尽早采取有效抗骨质疏松治疗,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

【参考文献】

[1]DominguezLJ,muratorem,Quartae,etal.osteoporosisanddiabetes[J].Reumatismo,2004,56(4):235-241.[2]李莉,刘英敏.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改变的初探[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99,15(1):23-26.

[3]KorpelainenR,KorpelainenJ,HeikkinenJ,etal.Lifestylefactorsareassociatedwithosteoporosisinleanwomenbutnotinnormalandoverweightwomen:apopulation-basedcohortstudyof1222women[J].osteoporosint,2003,14(1):34-43.

[4]Jnabam,nishinzawaY,mitaK,etal.poorglycemiccontrolimpairstheresponseofbiochemicalparametetsofboneformationandtesorptiontoexogenous1,25-dihydroxyvitaminD3inpatientswithtype2diabetes[J].osteoporosint,1999,9(6):525-523.

[5]majimat,KomatsuY,Yamadat,etal.Decreasedbonemineraldensityatthedistalradius,butnotatthelumbarspineorthefemoralneck,inJapanesetype2diabeticpatients[J].osteoporosint,2005,16(8):907-913.

骨质疏松的发生机制篇4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因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细结构发生破坏、骨脆性增加而导致骨折危险性增加为特征的一种系统性、全身性的骨骼疾病。包括三大类:“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及“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其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及“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它的主要临床表现是:疼痛,身高缩短,驼背及骨折。发病原因与性别、年龄、遗传因素、激素调控、营养状况、运动、免疫功能及某些药物的长期使用有关。

有四成中老年人群属骨质疏松高危人群,而且多为女性。为何“中国大妈”会遇到骨骼危机呢?专家表示,绝经期后的女性由于失去了雌激素的保护,其骨量处于快速丢失阶段。

另外,骨质疏松造成的死亡率高,且无症状,身高突然变矮要警惕。“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危害便是骨折。”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物盐分会副主任委员林华教授说,“我国70%~80%的中老年骨折是因骨质疏松引起的。一些老人骨折后就卧床不起,日子久了,各种并发症都可能发生。有统计数据显示,髋骨骨折一年的死亡率接近30%,比很多恶性肿瘤死亡率还高!”

说骨质疏松是“沉默的杀手”,主要是因为骨质疏松症一点症状都没有。那么,有没有办法能得知自己患上骨质疏松症了呢?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就是测量身高。

男性最晚在40岁,女性最晚在45岁时,每半年到一年测一次身高,如果半年或一年内身高降低了3~5厘米就要引起高度关注,就一定要到专科进行骨密度的检查。

另外,如果出现夜间疼痛,也要引起重视。林华教授说,因为骨质疏松有一个特点,就是骨骼在无负重的情况下出现的疼痛,比如睡眠的时候出现腰背痛和全身疼痛的症状;另外就是不明原因的乏力,持续三天以上,通过休息以及加强营养没有任何改善。这些现象常常提示人体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应尽快找专业的医生进行诊治。

骨质疏松症目前的治疗以药物为主,如:二磷酸盐、降钙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维生素D制剂及钙剂。老百姓们常常认为,喝骨头汤能防止骨质疏松,这其实是最大的误区。实验证明同样一碗牛奶中的钙含量,远远高于一碗骨头汤。

完整的骨质疏松症预防与治疗的方法是:

1.多吃富含钙质的食物。奶制品,如牛奶、奶酪;优质蛋白质,如牛肉、鸡蛋;绿色蔬菜、豆类及豆制品;海制品,如鱼虾、海产植物、贝壳类等;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奇异果等。

2.加强运动。运动是防治骨质疏松症最有效、最基本的方法之一。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提出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三大原则:补钙、运动疗法和饮食调节。运动锻炼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增加成骨细胞活性,提高骨密度,促进骨形成,从而达到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目的。同时运动可以提高肌肉的质量,稳定关节,加强灵活性,提高机体抗骨折能力。

3.适当光照。

骨质疏松的发生机制篇5

一西药治疗的实验研究进展

骨骼与其他组织一样,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即进行骨的重构;也就是维持骨的吸收(溶解)与骨的形成之间的动态平衡。骨的重构分为3个步骤:即骨的吸收,骨的形成和骨基质的矿化。骨质疏松症实际上就是骨的重构过程失衡的结果,因此,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按照其作用也可分为3类:即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和加速骨矿化。

1骨吸收抑制剂

这类药物主要有雌激素、降钙素、双膦酸盐,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主要是通过抑制破骨细胞形成或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从而抑制骨的吸收来减缓骨钙的丢失

尼尔雌醇是长效雌二醇的衍生物。张兆强等[1]通过对去卵巢大鼠实验表明尼尔雌醇能够对抗由于去卵巢所引起的骨矿盐代谢紊乱所致骨矿盐丢失,在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中起重要作用。

异黄酮(isoflavone)属于植物雌激素,有雌激素样效应而无明显雌激素样副作用。异黄酮主要存在于大豆及其制品中,故又俗称大豆异黄酮。那晓琳等[2]研究提示大豆异黄酮不仅具有增BmD的作用,对维持骨的柔韧性也具有一定作用,可避免或减少骨折的发生。

降钙素(caicitonin,Ct)是由32个氨基酸构成的多肽。是治疗骨质疏松症药物之一。Ct能够降低血钙,促进骨钙沉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从而抑制骨吸收,降低骨转换。谢晶等[3]通过实验“降钙素对去卵巢大鼠骨转换的影响”证明降钙素不仅抑制去卵巢大鼠骨吸收,而且抑制其骨形成,使骨转换降低,从而预防去卵巢大鼠骨流失。谢伟平等[4]通过实验“降钙素对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形态计量学与骨代谢的影响”发现密盖息能够预防腰椎、股骨上段骨密度丢失,使骨小梁面积明显增加、矿化沉积率增高。

双膦酸盐类(bisphosphonate,Bp)是一类与含钙晶体有高度亲和力的人工化合物,它具有抑制溶解钙结晶的作用,已成为目前用于防治以破骨细胞为主的各种代谢性骨病及高转化型骨质疏松症的药物之一。Bp可以抑制骨吸收。黄连芳等[5]通过实验“不同疗程阿仑膦酸钠对去卵巢大鼠骨骼的影响”表明用阿仑膦酸钠30d和90d均通过抑制骨吸收和骨高转换对去卵巢大鼠有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而阿仑膦酸钠90d的作用比30d的强。

雷洛昔芬(raloxifene)是第一个被批准用于预防和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梁晓萍等[6]通过雷洛昔芬对骨质疏松大鼠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的作用证明,雷洛昔芬作为一种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对预防和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作用是肯定的,特别对预防腰椎骨丢失有明显效果。

陶天遵等[7]尼尔雌醇、维生素D3和钙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预防作用的实验研究表明,联合用药可较好地抑制骨吸收,对促进骨形成有协同作用。刘光耀等[8]通过联合应用利维爱、降钙素、苯丙酸诺龙治疗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表明利维爱和降钙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均有疗效,且疗效相似,两者之间存在正协同效应。在利维爱、降钙素的基础上加用苯丙酸诺龙之后疗效明显增强。

2促进骨形成的药物

此类药物主要有氟化物、硝酸镓、雄激素、依普拉封、细胞调控因子等,其机理主要是此类药物能刺激成骨细胞的活性,使新生骨组织及时矿化形成新骨,能降低骨脆性,增加骨密度及骨量。

王治伦等[9]通过硝酸镓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预防作用的实验研究证实了硝酸镓对去卵巢引起的大鼠骨质疏松症有预防作用。石明健等[10]通过依普拉封对摘除卵巢所致大鼠骨质疏松的作用的实验研究表明依普拉封可改善摘除大鼠卵巢所致的骨质疏松。

3 促进骨矿化药物

主要为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基础用药。

阿法骨化醇(αD3)是常用的维生素D类药物。夏维波等[11]阿法骨化醇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表明阿法骨化醇能使oVX(去卵巢)骨质疏松症大鼠的骨量增加,骨小梁的结构改善,同时使松质骨的力学特性得以改善,能有效地治疗oVX大鼠的骨质疏松症。薛延等[12]通过钙加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说明钙加维生素D在改善骨密度和骨生物力学参数、抑制骨吸收和骨转换方面明显优于单纯补钙组。

二中药治疗的实验研究进展

1单味药研究

1.1淫羊藿季晖等[13]观察到淫羊藿总黄酮可降低模型大鼠的血清碱性磷酸酶(s.aLp)与热不稳定性碱性磷酸酶(HiS.s.aLp),提高股骨钙磷含量,还可提高股骨和胫骨骨表观线密度(w/L),表观面密度(w/LD)以及胫骨骨重(w)和基质表观面密度(wmatrix/LD)。这些表明淫羊藿可能通过促进骨组织蛋白质的合成、促进成骨细胞的生长、抑制骨吸收等作用防止的骨质疏松的发生。李青南等[14]观察了淫羊藿提取液对去睾丸大鼠骨代谢的影响,发现淫羊藿能选择性的部分抑制大鼠去睾丸后的骨高转化率,而不减少已增加的矿化骨,既能抑制破骨细胞功能,使骨吸收减少,同时又促进成骨细胞的功能,特别是使钙化骨形成增加,从而可抑制大鼠实验性骨质疏松症的发展。

1.2蛇床子鲍君杰等[15]对蛇床子总香豆素的成份之一蛇床子素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研究发现,蛇床子素能提高去卵巢大鼠股骨骨密度,防止骨质疏松的发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血清Ct,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骨钙素(BGp)含量等有关。李朝阳等[16]研究了蛇床子素对去卵巢大鼠近侧胫骨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蛇床子素能明显抑制去卵巢诱导的骨高转化状态,防止骨丢失。

1.3黄芪李朝阳等[17]研究黄芪水提液与乙烯雌酚对去卵巢大鼠骨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黄芪水提液和乙烯雌酚能有效防止去卵巢大鼠骨丢失,效应相近(与去卵巢组比较)效应相近但作用机理不同,黄芪仅抑制去卵巢后的骨吸收,且增加体重,而乙烯雌酚则同时抑制骨吸收和骨形成,但以抑制骨吸收为主。

1.4葛根郑高利等[18]通过实验葛根异黄酮防治摘除卵巢大鼠的骨质疏松症,证明葛根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的骨质疏松症有明显防治作用。

1.5红曲卢建华等[19,20]通过红曲治疗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表明:红曲对去势大鼠的骨质疏松症具有治疗作用,可提高骨密度值,加强骨组织强度、任性,改善骨的生物力学性能;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

1.6骨碎补马克昌等[21]用骨碎补制剂(含生药2g/3ml)对皮下注射醋酸可的松20mg/Kg所致的骨质疏松症模型进行研究提示骨碎补制剂有部分抑制类固醇激素所引起的骨丢失作用,但不能完全阻止其发展。

2复方研究

陶有略等[22]观察补肾中药复方黔岭合剂(黔岭藿、刺五加、杜仲、黄芪、丹参等)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的作用,发现该药可改善实验大鼠骨丢失状态.并认为补肾中药的作用机制,可能就是通过兴奋垂体一肾上腺轴或性腺轴的功能实现的。

刘氏[23]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扫描仪动态观测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的骨丢失的程度,骨矿物质含量的变化,并灌服自拟中药密骨煎(熟地、淫羊藿、丹参、补骨脂等)作对比,发现服用中药组骨丢失程度明显减轻(p

吴铁等[24]用壮骨肾宝进行防治醋酸泼尼松所致的大鼠骨质疏松症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预防组与激素组相比,骨吸收率受到明显抑制,新骨形成增加,骨量明显增加,提示壮骨肾宝能防治激素所致的骨质疏松症。

沈霖等[25]发现密骨片可明显抑制去睾大鼠造成的骨质丢失,治疗后大鼠骨载荷、骨桡度等生物力学指标与模型组比较明显提高,骨检验指标也忧于氟钙定对照组,表明密骨片能促进骨生成,从实验研究角度证实了密骨片对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作用。

罗为民等[26]通过实验发现脾补肾法能提高骨代谢转换,增加骨量,延长成骨细胞成骨期,恢复骨骼的正常功能。

三问题与展望

综上所述,当前药物防治骨质疏松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西药主要从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和加速骨矿化三方面进行研究。目前已经取的了可喜的成果。对骨质疏松症治疗有了系统的认识。中药方面采用补肾填精为主,辅以健脾养血、活血化瘀、祛风除湿、强筋壮骨诸法治疗骨质疏松症,亦已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但也必须看到目前对防治骨质疏松药物实验研究观察项目不统一,取得的成果零乱,有许多重复浪费。而且实验使用的多为小动物(大鼠、兔),大动物少见。中医药方面对单味药研究尚不够广泛、深入,部分复方制剂也欠精简。中医药治疗思路上仍主要偏重于补肾,对五脏六腑的盛衰与不同类型骨质疏松症的关系认识不够,对其证候演变规律的研究有待深入。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骨质疏松的防治成为一个迫切问题。药物防治骨质疏松症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医药在国际前景广阔。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中药方药从多环节、多靶点发挥其综合治疗作用,其药品有效成份相对明确且易被检测,易被国际市场认同和接受,能有效提高市场竞争力。因此,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是值得进一步发展和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张兆强,刘浩宇,刘锡仪.尼尔雌醇对去卵巢大鼠骨矿盐代谢的影响.中国临床康复,2004,8(2):282283.

[2]那晓琳,刘晓华,崔洪斌.大豆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骨力学性能的影响.中国公共卫生,2004,20(3):265.

[3]谢晶,杜靖远,沈霖,等.降钙素对去卵巢大鼠骨转换的影响.中华骨质疏松杂志,1996,2(3):65-67.

[4]谢伟平,梁晓萍,李岚,等.降钙素对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形态计量学与骨代谢的影响.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06,14(4):284-286.

[5]黄连芳,陈艳,胡彬,等.中国药理学通报,2003,19(4):432-434.

[6]梁晓萍,董少红,肖学吕,等.中华骨质疏松杂志,2001,7(4):339-340.

[7]陶天遵,陶树青,尹文哲,等.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1998,32(5):313-315.

[8]刘光耀,柳凤阳,刘玉槐.联合应用利维爱、降钙素、苯丙酸诺龙治疗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中华骨质疏松杂志,1997,3(3):15-17.

[9]王治伦,文凯,庞炜,等.硝酸镓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预防作用的实验研究.地方病通报2003,18(2):22-25.

[10]石明健,等.依普拉封对摘除卵巢所致大鼠骨质疏松的作用.中华骨质疏松杂志,1996,2(1):70-72.

[11]夏维波,孟迅吾,邢小平,等.阿法骨化醇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华医学杂志,2000,80(9):702-705.

[12]薛延,等.钙加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中华临床康复,2002,6(23):3554-3545.

[13]季晖,刘康,李绍平,等.淫羊藿总黄酮对维a酸诱导大鼠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作用[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0,31(3):222-225.

[14]李青南,吴铁,谢华,等.淫羊藿提取液对去睾丸大鼠骨代谢的影响.中草药,1993;24(12):637.

[15]鲍君杰,谢梅林,周佳,等.蛇床子素预防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形成的实验研究.中国药学杂志,2006,41(3):193-195.

[16]李朝阳.蛇床子素对去卵巢大鼠近侧胫骨代谢影响的定量研究.药学学报, 1996,3(5):327.

[17]李朝阳,吴铁,李青南,等.黄芪水提液与乙烯雌酚对去卵巢大鼠骨代谢的影响.中草药,1998,29(1):27.

[18]郑高利,张信岳,方晓林,等.葛根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宵矿密度和骨强度的影响.中草药,2001;32(5):422-425.

[19]卢建华,吴承亮,王维佳,等.红曲对去势大鼠血清激素水平、骨密度和骨生物力学影响.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4,12(4):20-23.

[20]卢建华,吴承亮,倪桂宝,等.红曲对去卵巢大鼠Bmp-2表达及成骨细胞增殖影响的实验研究.中国骨伤.2005,18(1):25-27.

[21]马克昌,高子范,张灵菊,等.骨碎补对大鼠骨质疏松症模型的影响.中医正骨,1992,4(4):3-4.

[22]陶有略,方亮.黔峙藿台制对大鼠卵巢切除诱发实验性骨质琉松症的影响.中国中医骨伤科,1996,(6):10.

[23]刘庆思.等密骨煎防治击卵巢太鼠骨丢失的双能x线扫描观察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94,11(4):223.

[24]吴铁,廖进民,李青南,等.壮骨肾宝防治肾上腺皮质激素所致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2):102-104.

骨质疏松的发生机制篇6

关键字:骨质疏松;药物疗效;综述文献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以骨结构改变,从而导致骨脆性增加甚至骨折。目前世界卫生组织的诊断黄金标准是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骨扫描人群筛查骨密度(BmD)值定义的2.5个标准差以上[1]。骨质疏松症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三大类[2],其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较为常见,分别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osteoporosis,pmop)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Senileosteoporosis,Sop)[3]。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常继发于其他疾病或由多种药物引起,例如使用慢性使用皮质类固醇,性腺机能减退,营养不良或进食障碍如神经性厌食症,运动过度,以及肿瘤性疾病等。特发性骨质疏松症是发生于儿童、青少年和成人期不明原因的骨质疏松症。本文主要就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现状进行阐述。

骨质疏松症患者不仅大大降低了生活质量,还耗费大量的医疗费用。全世界约有2亿人患骨质疏松症,其发病率已跃居世界各种常见病的第7位[4]。据我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表明,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据统计,我国60~69岁的老年女性的骨质疏松症发生率高达50%~70%,老年男性为30%[5]。骨质疏松症的最严重后果是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常见部位包括脊柱、髋部和腕部,可见骨质疏松症是一个需要迫切关注的社会和经济问题[6]。

《op诊疗指南》将抗op药划分为3大类:抗骨吸收药,如双膦酸盐类、降钙素类、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雌激素类;促进骨形成药,如甲状旁腺激素;其他药,如维生素D、中成药等,钙剂列为骨健康基本补充剂[7]。

1抗骨吸收药

1.1雌激素(estrogen)数十年的研究表明,雌激素替代治疗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治疗方案。雌激素在骨骼生长发育和骨量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此机制为雌激素能与成骨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促进成骨细胞分泌胶原酶,释放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等促进骨有机质合成和骨重建,促进破骨细胞凋亡,抑制成骨细胞凋亡[8]。但是由于雌激素所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多,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心脑血管病及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生和增加,故现很少单独使用,联合孕激素使用时可对抗雌激素的子宫内膜增殖作用,同时孕激素有抑制骨吸收和促进骨形成的作用。临床常用有雌孕雄激素的合成剂-替勃龙(利维爱片),1片/d,效果良好[9]。

1.2双膦酸盐(bisphosphonates,Bp)双膦酸盐近年来已发展成为最有效的抗骨吸收药。Bp是人工合成的高度亲骨矿焦磷酸盐类似物,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影响破骨细胞活性、降低破骨细胞活性和促进破骨细胞凋亡等用来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

双膦酸盐临床应用有第一代的依屈膦酸盐(etidronate,etD);第二代药物有氯屈膦酸盐(Clodronate,氯甲双膦酸二钠)、帕屈膦酸盐(pamidronate,帕米膦酸二钠)和替鲁膦酸盐(tiludronate);第三代的阿伦膦酸钠(alendronate,aLD,商品名为福善美)、利屈膦酸盐(Risedronate,利塞膦酸钠)和卓能屈膦酸盐。阿伦膦酸钠是第一个得到批准用于男性骨质疏松的药物[10]。Bonnick等[11]研究试验中发现:阿仑膦酸钠组骨密度的增加要高于利塞膦酸钠组,且阿仑膦酸钠组骨转换率的下降也要高于利塞膦酸钠组。钟招明等[12]研究表明利塞膦酸盐治疗可提高骨密度,从而降低骨折危险性。

1.3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lectiveestrogenreceptormod-ulator,SeRm)SeRm是一类人工合成的类似雌激素化合物,可以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在不同的靶组织分别产生类雌激素或抗雌激素作用。它们在心血管和骨骼系统具有雌激素前体活性,而在乳腺和子宫具有抗雌激素性质。雷洛昔芬是第一个被美国FDa批准用于预防和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SeRm,能增加骨密度,减少骨重建,明显降低骨折的发生率,是不伴有更年期症状的绝经后op患者的首选用药。Cauley等[13]研究发现,雷诺昔芬能明显降低乳腺癌的危险性。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潮红和腿部痉挛痛,但一般不严重,很少导致停药,罕见的严重不良反应是深静脉血栓。

1.4降钙素(calcitonin,Ct)降钙素是合成由甲状腺C细胞分泌的一种天然存在的单链多肽激素。对于降钙素在人体生理学的确切作用尚不完全清楚,但降钙素水平升高时的血清钙水平低,并且已经提出了降钙素是泌乳和怀孕期间期中间调节钙水平的重要物质。但大量文献表明,Ct通过直接与破骨细胞的受体结合,快速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减少破骨细胞的数量,且减慢其成熟程度,从而发挥抑制骨吸收的作用[14-15]。Ct有抑制疼痛介质前列腺素的合成,故Ct有强烈镇痛作用,可作为高转换型骨质疏松症患者腰背痛(特别是椎体急性骨折时)的首选用药。目前临床常用的为鼻内鲑鱼降钙素(每天200iU),ChesnutCH[16]认为可减少骨质流失,提高骨密度,降低骨折的发生率。

1.5异黄酮衍生物该物质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天然化合物,结构与雌激素相似并能产生类似雌激素的效应,染料木黄酮和大豆苷原均为含芳香环的非类固醇化合物,是大豆异黄酮中最主要的两种。依普黄酮(ipriflavone)是新一代异黄酮衍生物[17],主要用于原发性骨质疏松,对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骨质疏松也有一定效果。

2骨形成促进剂

此类药物能刺激成骨细胞的活性,使新生骨组织及时矿化成骨,能降低骨脆性,增加骨密度及骨量。常用的骨形成促进剂有氟化物、甲状旁腺激素、他汀类药物等。

2.1氟化物具有稳定的磷灰石结晶,其中起治疗作用的是氟离子,可直接作用于成骨细胞,通过直接和间接作用促进成骨细胞的增生,氟化物主要增加小梁骨的骨密度,皮质骨无明显改善,甚至有可能减少,因此仅适用于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18]。氟制剂在小剂量与高剂量治疗时有显著差别,低剂量(<30mg/d)时能促进骨形成及成骨细胞产生,提高骨密度;但较高剂量时对成骨细胞有毒性作用,会导致骨的矿化延迟,甚至骨软化症[19]。此外,氟化物促进新骨生成时降低了骨的质量,在用氟化物治疗时,常与钙剂和用。我国已上市的成品有特乐定(tridin),含有一氟磷酸谷氨酰胺、葡萄糖酸钙和枸橼酸钙,与钙剂合用治疗骨质疏松症也取得了一定疗效。

2.2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hormone,ptH)是一种单链多肽激素,通过刺激破骨细胞重吸收骨骼保持生理范围内的血清钙水平,间接起着核心作用。临床研究显示不同剂量的ptH对骨组织有不同的影响,间歇性小剂量应用ptH可以促进骨形成,使骨量增加;而持续性大剂量应用ptH可促进骨吸收,引起骨量丢失。特立帕肽在2002年由美国FDa批准用于骨质疏松症代表类药物。研究显示特立帕肽皮下注射(20μg/天)在绝经后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骨质疏松增加骨密度,并且比阿仑磷酸钠更有效地降低椎骨和髋部骨折的发生率[20-21]。

2.3他汀类药物是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实验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通过促进骨组织形成与骨转换加快而阻止去卵巢大鼠股骨下端骨组织的快速骨丢失。[22]。另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老年妇女服用他汀类药物在降低胆固醇的同时,髋骨骨密度明显增加,且发生骨折的危险性降低,作为一种骨合成的代谢药,他汀类药物值得进一步研究[23]。

3骨矿化药物骨矿化药物是防治骨质疏松症辅助基础用药,主要为钙剂、维生素D等

3.1钙剂这类药物促进骨的形成和保持骨骼强度,使骨质疏松的症状减轻。钙入量不足可降低骨峰值和随衰老所致的骨量丢失,因此补钙对所有患者预防和治疗都是很重要的。钙剂种类较多,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有钙尔奇D(复方碳酸钙)及迪巧(碳酸钙维生素D咀嚼片)。

3.1维生素D这类药物可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并可协同ptH、降钙素的作用,使旧骨释放磷酸钙,提高血钙、血磷的浓度,促进骨钙化和骨细胞功能[24]。其代表药物有维生素D、骨化三醇和阿法骨化醇等。

4组织蛋白酶K抑制剂(CathepsinKinhibitors)首次从人cDna文库中克隆于1995年,并表达主要定位于破骨细胞瘤组织[25-26]。它是骨吸收过程中通过释放破骨细胞溶酶体半胱氨酸蛋白酶和催化i型胶原的降解。GelbBD与Saftigp等小鼠中证实了组织蛋白酶K作为对骨质疏松症的可能的治疗靶点[27-28]。目前组织蛋白酶K抑制剂已经达到了第一阶段的绝经后妇女(nCt00529373和nCt00729183)iii期临床试验。在2012年,medivir公司aB(瑞士)开始了他们的领导组织蛋白酶K抑制剂miV-711的i期临床试验。

综上所述,近年来随着对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生物学的更深入了解,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的研究开发有了很大进展。临床医生要因病施药、合理应用各种药物,预防和治疗并重才能有效治疗骨质疏松症。

参考文献:

[1]KanisJa,mcCloskeyeV,JohanssonH,odena,meltonLJ3rd,Khaltaevn.areferencestandardforthedescriptionofosteoporosis.Bone.2008;42(3):467C475.

[2]郭增平.骨质疏松症及其发生机制[J].生物学教学,2008,33(5):8-10.

[3]程晓芝,阎东.骨质疏松症的影像学诊断[J].新医学,2007,38(1):11-13.

[4]戴如春,张丽,廖二元.骨质疏松的诊治进展[J].中国医刊,2008,43(4):4-6.

[5]邱贵兴.骨质疏松性骨折-被忽视了的健康杀手[J].中华医学杂志,2005,85(11):730.

[6]张娜,曹艳,史亦丽.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6,6(5):286-90.

[7]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分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6,5(8):455.

[8]KhoslaS,meltonLJ3rd,RiggsBL.theunitarymodelforestrogendeficiencyandthepathogenesisofosteoporosis:isarevisionneeded?JBoneminerRes.2011;26(3):441C451.

[9]屈悦.骨质疏松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J].蛇志,2008,20(1):50-54.

[10]王红.双膦酸盐类抗骨质疏松药的应用现状与前景.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2,22(9):559.

[11]BonnickS;SaagKG;KielDp,etparisonofweeklytreatmentofpostmenopausalosteoporosiswithalendronateversusrisedronateovertwoyears.[J].JournalofClinicalendocrinologyandmetabolism,2006,91(7):2631-2637.

[12]钟招明,陈建庭.利塞膦酸盐抗男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效应[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7,13(9):659-662.

[13]Janea.Cauley,Larrynorton,marce.Lippman,etal.ContinuedBreastCancerRiskReductioninpostmenopausalwomentreatedwithRaloxifene:4-YearResultsfromthemoRetrial[J].Breastcancerresearchandtreatment,2001,65(2):125-127.

[14]DaveyRa,FindlayDm.Calcitonin:physiologyorfantasy[J].JBoneminerRes.epubmarch20,2013.

[15]Karsdalma,HenriksenK,arnoldm,etal.Calcitonin:adrugofthepastorforthefuture?physiologicinhibitionofboneresorptionwhilesustainingosteoclastnumbersimprovesbonequality[J].BioDrugs,2008,22(3):137-144.

[16]ChesnutCH3rd,azriam,SilvermanS,etal.Salmoncalcitonin:areviewofcurrentandfuturetherapeuticindications[J].osteoporosisint,2008,19(4):479-491.

[17]JadhavSB,JainGK.Statinsandosteoporosis:newroleforolddrugs[J].Journalofpharmacyandpharmacology,2006,58(1):3.

[18]徐春生,叶仁青.氟化物在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作用.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0,18(7):78.

[19]GoldDt,alexanderim,ettingermp.Howcanosteoporosispatientsbenefitmorefromtheirtherapyadherenceissueswithbisphosphonatetherapy[J].annphamacother,2006,40(6):1143-1145.

[20]Yamamotot,tsujimotom,Hamayae,SowaH.assessingtheeffectofbaselinestatusofserumboneturnovermarkersandvitaminDlevelsonefficacyofteriparatide20μg/dayadministeredsubcutaneouslyinJapanesepatientswithosteoporosis.JBoneminermetab.2013;31(2):199C205.

[21]SaagKG,Shanee,BoonenS,etal.teriparatideoralendronateinglucocorticoid-inducedosteoporosis.nenglJmed.2007;357(20):20282039.

[22]于顺禄,叶伟胜.他汀与双膦酸对去卵巢大鼠股骨作用的比较.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2,8(3):243.

[23]屈悦.骨质疏松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J].蛇志,2008,20(1):50-54.

[24]nakayamaH.activevitaminD3therapyforgulucocorticoid-inducedosteoporosis[J].ClinCalcium,2006,16(7):117.

[25]inaokat,BilbeG,ishibashio,tezukaK,Kumegawam,Kokubot.molecularcloningofhumancDnaforcathepsinK:novelcysteineproteinasepredominantlyexpressedinbone.BiochemBiophysResCommun.1995;206(1):89C96.

[26]LiYp,alexanderm,wucherpfennigaL,Yelickp,Chenw,Stashenkop.Cloningandcompletecodingsequenceofanovelhumancathepsinexpressedingiantcellsofosteoclastomas.JBoneminerRes.1995;10(8):11971202.

骨质疏松的发生机制篇7

[关键词]福美加;消渴壮骨方;糖尿病;骨质疏松

[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9701(2013)16-0069-03

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三高一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低骨量)严重危害老年人的健康。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其中骨质疏松症即是其慢性并发症之一,二者并发加速了骨质疏松的发展进程,并成为长期严重疼痛和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骨质疏松症易致病理性骨折,致残性高,使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更加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骨质疏松症属于全身代谢性骨骼疾病,表现为骨矿物质含量减少,骨的微细结构变化,骨的韧性降低,容易骨折,是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和多发病[1,2]。临床研究发现老年糖尿病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症,严重影响其健康质量[3]。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与骨质疏松有密切相关性[4-6]。糖尿病患者由于饮食需要控制,往往导致骨生长所需营养物质进一步缺乏,且治疗期间的血钙水平不断降低,还容易使骨吸收增强,使骨质疏松的程度进一步加重。近年来笔者通过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05年1月~2013年1月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的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门诊和住院患者共200例,按随机数字统计表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研究组男50例、女50例,平均年龄(68.23±7.15)岁,体重指数(21.11±3.19)kg/m2;对照组男45例、女55例,平均年龄(67.59±6.89)岁,体重指数(21.05±3.21)kg/m2。治疗时间均为12周,两组年龄、性别、血糖、骨密度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糖尿病诊断标准[7]:采用2010年《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标准,符合下述条件之一即可诊断:①有糖尿病症状,空腹血糖≥7.0mmol/L或任何时间血糖≥11.1mmol/L或oGtt2h血糖≥11.1mmol/L;②无症状,除上述标准外另加下述1项标准,oGtt1h或另一次oGtt2h血糖≥11.1mmol/L,或另一次空腹血糖≥7.0mmol/L。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参考文献[8]。

纳入标准:①年龄≥45岁;②有负重性疼痛或自发性周身疼痛;③血清Ca、p正常;④腰部和(或)髋部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至少有一个部位低于峰值骨量的-2.5SD;体重指数(22.06~32.14)kg/m2,均符合1994年wHo骨质疏松症临床诊断标准,主要临床表现为有自发性或负重性腰背疼痛、全身性疼痛或者轻微损伤引起骨折史。

排除标准: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对本药过敏者;不能配合者;有严重心肝肾等并发症或合并其他严重原发性疾病以及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肿瘤骨转移、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患者;治疗期间服用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雌激素、肝素、孕激素等影响骨代谢药物的患者。

1.3治疗方法

研究组应用消渴壮骨方1剂/d联合福美加70mg,po/qw(美国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110021)。消渴壮骨方组成:丹参18g、黄芪30g、补骨脂12g、骨碎补15g、川断9g、川芎6g、山药30g等。由本院中药药剂科制备。每日1剂,400mL水煎分早晚2次服用。对照组应用福美加70mg,po/qw,清晨空腹以温开水送服,服药后半小时内避免躺卧,服该药前检测血钙浓度,低钙血症给予补钙剂,疗程均为3个月,两组患者均给予控制饮食、运动、药物、补钙、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控制血糖等常规治疗。

1.4观察指标及疗效标准

治疗前后采用Ge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L1~4骨密度平均值(BmD)、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等指标。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9]。有效: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FBG

1.5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达,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检测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FBG、2hpG、Hba1c、BmD等指标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FBG:t=1.24,p=0.01,2hpG:t=1.09,p=0.00,Hba1c:t=1.32,p=0.04,BmD:t=0.63,p=0.02;对照组FBG:t=1.35,p=0.00,2hpG:t=1.06,p=0.02,Hba1c:t=1.29,p=0.04,BmD:t=0.73,p=0.00)。治疗后研究组FBG、2hpG、Hba1c、BmD等指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中t值为治疗后两组比较,见表1。

2.2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1,p=0.01

2.3药物副作用

治疗前2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低钙血症,经补充钙剂纠正后给予骨质疏松治疗;治疗过程中3例患者便秘,经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两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无肝、肾功能影响,无骨折发生。

3讨论

糖尿病骨质疏松是指糖尿病患者出现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脆性增加、易发骨折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病,其发病率和危害性日益严重[10]。研究发现[11-13],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基本原因为胰岛素缺乏或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其发病率较高的主要因素:①高血糖容易导致渗透性利尿,增加尿钙磷镁排出并阻滞肾小管对钙磷镁的重吸收,增加甲状旁腺素分泌和溶骨作用。尿钙排出量与尿糖、羟脯氨酸、环磷酸腺苷(camp)和甲状旁腺素(ptH)水平均呈正相关,血中钙浓度降低,激活破骨细胞,促进钙磷动员,骨吸收增加,骨量减少,并且高血糖可抑制成骨细胞增殖而导致血钙降低,高血糖与成骨细胞的减少使破骨细胞的数目及活性增加,骨吸收增强和骨量丢失。高血糖时成骨细胞对ptH和1,25(oH)2D3两种激活成骨细胞主要激素的反应性明显降低,导致成骨细胞功能不足。同时,高尿糖阻滞肾小血管对钙、磷、镁的重吸收,进而加重骨质疏松。②胰岛素通过受体刺激成骨细胞核苷和骨胶原的合成,增加骨骼中钙的沉积。胰岛素作为骨的一种同化激素,可直接或间接地促进骨的形成,增加骨密度和强度。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缺乏或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分泌量不足,进而影响骨质的形成和矿化,包括刺激骨胶原的合成,胰岛素缺乏可致骨基质分解,钙盐流失,引起骨质疏松。③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引起骨的血管分布异常导致骨营养匮乏,白细胞吞噬功能下降易并发感染。④糖尿病患者因控制饮食的需要,导致骨生长所必需的物质减少,长期将会导致骨质疏松。上述作用降低骨密度,加重骨质疏松[14-16]。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原因复杂,单一疗法效果不佳,需综合治疗[17,18]。

福美加是临床上应用骨质疏松症治疗的常用药物,其疗效明显,属于第四代的双磷酸盐制剂,在福善美的基础上加入活性维生素D和钙片,能够通过结合骨内的羟基磷灰石,对破骨细胞所介导的骨质再吸收的一种有效特异性抑制剂,不仅可以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也能促进破骨细胞凋亡,以减少骨吸收和减慢骨丢失的速度,提高骨密度,促进骨形成,进而起到降低骨折发生率的效果。研究发现,应用福美加虽无法使人体内已经断裂、变细甚至消失的骨小梁恢复到原始结构,同时也不能恢复至年轻时候的骨量水平,但能够有效预防骨量的继续丢失,对现有的骨量有维持的作用[19-21]。本研究证实治疗后对照组FBG、2hpG、Hba1c、BmD等指标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给予控制饮食、运动、药物、补钙、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控制血糖等常规治疗上,福美加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有一定的疗效。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属消渴并骨痿范畴。消渴耗气伤阴,肾精匮乏,脾运乏力,故致血瘀,筋脉失养,阴虚燥热灼伤筋脉致气阴两虚,引发骨痿。肾虚为本,气阴两虚、脉络瘀阻而致骨失养,肢体酸痛或钝痛发为骨痿。肾虚血瘀是其主要病机,肾虚者有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减退,肾虚使体内激素分泌失调。故在补益脾肾基础上合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通络。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病机以肾虚为主,血瘀也是其主要致病因素,对于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辨证施治,补肾和活血化瘀为两大重要法则,同时也应兼顾肝、脾,并根据具体情况辨证施治,分清虚实,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消渴壮骨方是本科多年经方,在临床取得较好疗效。方中枸杞子补肝肾、明目;黄芪补气生精;女贞子补肝肾阴,乌须明目;诸药合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骨碎补补肾强骨,熟地黄、山茱萸滋肾填精以资生化之源;共同加强补肾健骨之效。现代药理学研究[22]:黄芪可以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减缓骨吸收,促进骨形成;丹参酮、淫羊藿提取物均有改善骨代谢作用等。本方双补肾阴肾阳、健脾益气、活血祛瘀,契合病机。本方不但能控制稳定血糖,降低血脂,明显改善血液黏滞度,同时可以明显提高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

综上所述,消渴壮骨方联合福美加在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有效率可达95%,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低血糖、血脂,改善血液黏滞,提高骨密度,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有效改善FBG、2hpG、Hba1c、BmD等指标,联合使用优于单一使用福美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不良反应,具备较高的安全性。说明综合治疗优于单一治疗,且联合治疗后的L2~4骨密度升高程度更为显著,疼痛减轻程度更为明显,能更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其治疗特点是着重于整体调节,作用于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发病的多个环节,达到抑制骨吸收和增加骨形成的功效。糖尿病骨质疏松早期为气阴两虚、脉络瘀阻,后期为肾虚或肝肾阴虚,故早期发现糖尿病骨质疏松应予有效的防治措施,这对于防治本病极为重要。同时合理的饮食对于该病能起到积极的预防和配合治疗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814-1816.

[2]黄薇,郝景华.糖尿病与骨质疏松[J].现代康复,2001,2(5):2-5.

[3]陈西勇,阴琳琳.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诊治新进展[J].社区医学杂志,2007,5(4):38-39.

[4]王永建,古卫.2型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相关性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2004,43(6):54-55.

[5]雷晨,周晓玲.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4,8(5):4310-4311.

[6]张婷容,韩梅清.老年2型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分析[J].广东医学,2006,27(6):107-109.

[7]陆菊明,纪立农.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11-14.

[8]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1,(1):2-5.

[9]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3-36.

[10]Uchidat,nakamurat,Hashimoton,etal.DeletionofCdknlbameliorateshyperglycemiabymaintainingcompensatoryhyperinsulinemiaindiabeticmice[J].natmed,2005,11(2):175-182.

[11]杨焱,秦佳佳.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与临床治疗研究进展[J].中医药导报,2010,16(2):81-82.

[12]沈稚舟,吴松华,邵福源,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306-308.

[13]朱勤.福善美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J].浙江临床医学,2006,8(1):42-43.

[14]Johnello,KanisJa,odena,etal.predictivevalueofBDmforhipandotherfractures[J].BoneminerRes,2005,7(5):1137-1140.

[15]StolkRp,Van-DaelepLa,polsHap,etal.Hyperinsulinemiaandbonemineraldensityinelderlypopulation:therotterdamstudy[J].Bone,2006,18(3):545-549.

[16]Greya.Skeletalconsequencesofthiazolidinedionetherapy[J].osteoporosint,2008,19(4):129-132.

[17]邹玲梅,曹磊.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测量及骨折风险预测[J].安徽医学,2010,31(1):30-33.

[18]曲冉,周洋.老年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243-246.

[19]商学征,许树青.补肾通络治疗糖尿病骨质疏松临床观察[J].中国药师,2010,13(9):1329-1331.

[20]中国健康促进会骨质疏松防治编委会.骨质疏松症中国白皮书[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09,3(3):148-154.

[21]励丽,褚建平.阿仑膦酸钠联合钙尔奇D治疗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2):300-302.

骨质疏松的发生机制篇8

李师傅年近60,从前身体很棒,精力过人,平日酷爱钓鱼,每到周末,经常约上三五好友到郊区水库垂钓。10多年前,李师傅被查出患有糖尿病,由于厂里实行三班倒,他平时进餐、服药都很不规律,因此,血糖一直控制得不算太好。近两年来,李师傅经常感觉浑身无力、腰酸背痛,而且,原本腰板笔直的他,逐渐出现与年龄不太相符地驼背。李师傅觉得这些变化都是上了年纪、机体老化的缘故,并没太放在心上。前不久,李师傅钓鱼时由于精神过于专注,落座时不慎坐空了,屁股被地蹲了一下,这一蹲不要紧,人一下子就动不了了,随即被人送往医院拍片检查,结论是“股骨颈骨折”。骨密度仪检查显示患者腰椎、股骨头的骨质均呈“低密度改变”。医生的诊断结论是,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股骨颈骨折。医生说,李师傅的骨头之所以如此脆弱,是由于糖尿病引起的严重骨质疏松所致。

骨质疏松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其特征是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的破坏,致使骨脆性增加,并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患者早期可无任何症状,一旦出现症状,病情往往已较严重,此时患者主要表现为腰、背、髋部骨痛;如发生椎体压缩性骨折,可有驼背、身高缩短;在稍遇外力时容易发生骨折,而且骨折后愈合很慢。据统计,糖尿病患者中有1/2~2/3的伴有“骨密度减低”,其中有近1/3的患者可诊断为“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的最大危害是骨折,糖尿病患者发生髋骨或股骨颈骨折者比同龄非糖尿病者高2~6倍,骨折使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恶化,医疗费用及病死率增加。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病因

糖尿病患者之所以比常人更易发生骨质疏松,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糖尿病时,不仅从尿中排出大量葡萄糖,钙、磷等矿物质也随尿液大量流失;又由于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较严,钙的补充不足,从而导致钙负平衡。而低血钙又可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素(ptH)分泌增多,刺激破骨细胞,导致骨质脱钙及骨质疏松。

2.成骨细胞表面有胰岛素受体,胰岛素对成骨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有调节作用。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使得成骨作用减弱。另外,胰岛素是合成代谢的激素,糖尿病患者由于缺乏胰岛素,骨胶原蛋白合成不足,骨基质减少,影响了骨骼中钙的沉积,从而加重了骨质疏松。

3.糖尿病并发肾功能损害时,肾脏1α-羟化酶的数量及活性降低,致使活性维生素D[即1.25(oH)2D3,骨化三醇]的合成减少,从而影响肠道对钙的吸收。

4.许多糖尿病患者并发性腺功能减退,而性激素(如雌激素、睾酮等)的缺乏又会促进和加重骨质疏松。

5.糖尿病合并微血管及神经病变时,会影响骨的营养供给,造成骨营养障碍和骨质疏松。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属于“继发性骨质疏松”,其临床表现兼有糖尿病及骨质疏松两方面的特点,在骨质疏松的早期,患者常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逐渐出现腰酸背疼、小腿抽筋,腰弯驼背、身高变矮。严重者可出现自发性骨折或在轻微外力作用下(如咳嗽、打喷嚏、弯腰、负重、下楼梯、挤压、跌倒等情况)发生骨折,骨折部位以腰椎、髋部及腕部等处最为多见。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诊断一般并不困难,凡糖尿病患者伴有腰背疼痛、乏力、驼背、身材变矮甚至骨折等临床症状,尿钙升高(>200毫克/24小时),提示可能存在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经过骨密度仪(或×线)检查,患者骨量减少的程度达到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即可确诊。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防治

1.积极治疗糖尿病

与原发性骨质疏松不同,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主要与糖代谢紊乱有关,因此,纠正糖代谢紊乱是防治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关键,在此基础上,再加用改善骨质疏松的药物。有鉴于胰岛素在骨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建议此类患者在控制血糖时尽量采用胰岛素治疗。

2.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糖尿病患者既要合理控制饮食,又要保持均衡营养。建议患者每天喝1-2袋牛奶以增加钙的摄入,多晒太阳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以利于钙的吸收。患者要增加户外活动,如慢跑、步行、爬楼梯、打太极拳等,以助于强健骨骼,提高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及骨折。

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大量饮咖啡、浓茶均能促使尿钙排泄增加,骨钙溶出,骨量降低,发生骨质疏松。因此,应注意纠正上述不良习惯。

细节提醒:民间流传的喝骨头汤补钙,其实并不科学,因为炖的汤只是把有机质从骨头里溶解出来,骨头汤里的钙含量其实很低。富含钙的食物有牛奶、虾皮、带鱼、海带、豆制品、小白菜、芹菜、油菜等。

3.适当的药物治疗

一旦明确有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就应开始选择适当的药物治疗。临床常用的治疗药物有如下几种。

钙剂:是治疗骨质疏松的基本措施之一。每日补充元素钙500~1000毫克,常用的钙剂有钙尔奇D、乐力钙。凯思立D、盖天力等。

维生素D:可以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提高血钙浓度,使钙在骨中沉积,为骨矿化提供原料,进一步促进骨形成。如果缺乏维生素D。单纯补钙的效果往往不佳。临床主要选用活性维生素D。

降钙素:降钙素是调节骨代谢的重要激素之一。它可以促使血中的钙“沉降”入骨,增强成骨活动,提高骨密度,减少骨折发生率:此外,它还能抑制骨吸收,对缓解骨痛具有显效,特别适合于骨质疏松伴骨折、骨痛的患者。临床采用密钙息(鲑鱼降钙素)鼻喷或益钙宁(鳗鱼降钙素)皮下、肌内注射治疗。短疗程可以缓解骨痛,长疗程(3个月)可以防治骨量丢失,每年可重复使用。事实上,许多骨质疏松的老年人血中并不缺钙,只是由于缺乏降钙素,影响了血钙在骨骼中的沉积而导致骨质疏松。有些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补了很多钙老是不见效,就属于这种情况。

二膦酸盐:此类药物(如进口的“福善美”、国产的“固邦”等)具有强力抑制破骨细胞活,陛,减少骨吸收的作用,使骨密度增加。缺点是长期过量应用会抑制骨矿化。

雌激素:此类药物有利维爱、雷诺昔芬等,因其对糖代谢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一般不作为绝经后女性糖尿病患者治疗骨质疏松的一线用药。

骨质疏松的发生机制篇9

笔者:近年来,骨关节疾病引起了全球骨科界的关注,能请您谈谈它的发病情况吗?

胡教授:从医学上讲,骨关节疾病包括5大内容,即创伤、骨质疏松、关节疾患、脊柱疾患及先天性畸形。当前,骨关节疾患损害着不同年龄段数以亿计人们的健康,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该类疾病的发病率还会进一步呈上升态势。据资料显示,全球约有3亿5千万人患有各类骨关节疾病,国际卫生组织推算,到2010年,发展中国家将有25%的卫生保健费用于这一疾病的开支。

笔者:什么是骨质疏松症,它的发病率怎样?

胡教授:骨质疏松是全身骨量减少(骨矿物质和骨基质等比例减少),骨显微结构退变,以致骨脆性增高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骨代谢疾病。它分为:①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如绝经后骨质疏松、老年性骨质疏松。②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如内分泌性疾病(甲状旁腺亢进、皮质醇激素增多症、糖尿病等)、骨髓增生性疾病(骨髓瘤等)、先天性疾病、营养障碍等引起的骨质疏松。③原因不明的特发性骨质疏松:如青少年骨质疏松等。据统计,我国骨质疏松患者约占总人口的10%,在老年人中,女性发病率为90.48%,男性为60.72%。

笔者:有人说,骨质疏松,补点钙就行了,不需进行治疗,这种说法科学吗?

胡教授: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发病机理和治疗较为复杂的骨科疾病,仅靠单纯补钙就能治愈显然是不可能的,它是一个综合施治的科学过程,应因人而异,因病施治。就补钙而言,首先要选择正确的钙剂类型,应该选择安全性好、吸收率较高、使用方便的钙剂,如精制碳酸钙等。其次,单纯补钙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疗效,须科学合理的补充钙及维生素D。钙及活性维生素D的联合应用,不仅能促进机体对钙的吸收,提高骨的质量,而且有利于消除因高钙所导致的副作用,如高钙血症、高血压、肾结石等。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推荐元素钙摄取量为:19~~0岁者,1000毫克/日;大于50岁者,1200毫克/日,同时需补充维生素D。

笔者:当前,治疗骨质疏松的方法和药物有哪些?

胡教授:目前,临床对骨质疏松的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促进骨矿化药,科学合理补充钙及维生素D,促进骨矿化。二是抗骨吸收类药:①激素替代治疗。正确补充雌激素对减少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及其骨折危险性有显著疗效。但是少数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应用雌激素替代治疗时有发生阴道不规则出血、肿瘤的潜在危险性,可改用雌、孕激素联合治疗。此外,近年来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进行治疗,其较好的安全性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重视。②降钙素。它可迅速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从而抑制骨吸收,缓解骨疼,提高骨强度。其药物有鳗鱼降钙素和鲑鱼降钙素。③双磷酸盐类。它可加速破骨细胞死亡,提高骨密度,减少骨折发生的危险性。如依替磷酸盐、阿仑磷酸盐、利塞磷酸盐等。三是增加骨形成药物:如氟化物、雄激素及甲状旁腺激素肽等。在中医治疗方面,祖国医学把骨质疏松归于“虚劳”、“骨痹”及“骨瘘”的范畴,并采取辨证分型,科学选用不同中成药进行调理治疗。此外,现代物理治疗对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降低骨折发生均有较好的疗效,并已成为临床综合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新途径。如脉冲电磁场,可人为地改变骨骼中的生物电状态,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及分化,增加骨形成。其他治疗还包括外科矫形等,以改善症状、恢复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笔者:不少人认为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的“专利”病,与年轻人关系不大,真是这样吗?

胡教授:这种认识显然是较片面的。因为在通常情况下自婴幼儿起,随着机体的生长发育,全身骨量是在不断积累和增加的,女性35岁、男性40岁左右时全身骨量达到最高值,即峰值骨量。而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骨矿含量就不可避免地开始下降,骨量逐渐丢失,可见骨质疏松的发生是机体处于“年轻”时就已经开始了,只是早期没有明显症状。让我们来打一个比喻:假设一个人在银行存有100万元钱,如果他每年支取1万元,他并不感觉到支出的压力,因为他的资本基础很雄厚;如果他只存有10万元,每年支取1万元,他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危机感。人体骨矿量的储存和丢失亦正如此。因此,如果能在年轻时期(平均35~40岁以前)积累较高的骨量峰值,骨量资本的基础也就越雄厚,其骨量减少的时间就会延长,骨质疏松的进程及其症状的出现也势必得到延缓。这个比喻告诫人们,预防骨质疏松贵在“早”。

骨质疏松的发生机制篇10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绝经后;病因;病理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病因较多,目前尚未最终阐明。1941年albright首次提出“雌激素缺乏是骨质疏松症发病的原因之一”,现已得到证实。目前发现与骨质疏松症发病有关的内分泌激素至少有8种之多,且全身激素与局部因子相互作用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1960年,nordin提出“钙缺乏是骨质疏松的原因之一”,事实上,营养因素是影响骨代谢的主要因素。1990年,Frost提出神经肌肉通过生物力学机制重建骨质和骨强度。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步,骨质疏松症与遗传基因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但其易感基因尚有待阐明[1]。基于目前有限的认识,骨质疏松症从病因学上可简单地分为原发性、继发性、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三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是随着年龄增长必然发生的一种生理性退行性病变,可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Ⅱ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osteoporosls,pmop)是绝经后雌激素迅速减少,骨量丢失加快,形成高转换型病理特点的骨质疏松症。由于血中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骨量减少被认为是一过性的。现对pmop病因病理作一综述。

1遗传学因素

骨质疏松症发生与遗传学、地域、种族和家族因素相关。女性峰值骨量的最主要的独立影响因子是遗传因素,80%的峰值骨量的变异是由遗传因素所致[2]。白人和亚洲妇女发生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