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亚健康的病因十篇亚健康的病因十篇

亚健康的病因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5:01

亚健康的病因篇1

关键词:未病;亚健康;亚证候

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9-1910-03

1 治未病

“医学不仅是关于治病的科学,更应是关于健康的科学”;“好的医生应是使人不生病的医生,而不仅是把病治好医生”。上述观点是当今国际医学界的共识也是医学的最终目的。这种先进的医学观就是中国两千多年前提出的“上工治未病”思想。“上工治未病”既是高度概括又有具体内容。“上工”当指智慧高超之士或高明的医生。中国古代的先哲如无聪颖的智慧,超前的观念及对医学观的深刻理解,是提不出这一不朽的学术思想的。“治未病”的渊源为先秦诸子的防患于未然的哲学思想。经典的未病思想源自于《黄帝内经》及《难经》。《素问・四气调神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此经典中的“未病”指健康状态。《素问・刺热》:“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日治未病”。

此处的“未病”应指先兆,属亚健康状态。《素问・序》中有“消患于未兆”、“济赢劣以获安”。此处的“未兆”应指未有明显的疾病征兆,“赢劣”当指虚弱或不太健康,可认为是亚健康状态。《难经・七十七难》:“所谓治未病者,见肝知病,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日治未病焉。”此处的“未病”指未病的脏腑等,但对整体来说已处于疾病状态,是已病防渐,防止疾病继续发展,保护其他未受邪的脏腑。后世许多著名医家都对《黄帝内经》及《难经》中“治未病”思想进行了继承并有诸多发挥,如张仲景、孙思邈、朱丹溪、叶天士等。《内经》中的“未病”涵义有二,其一指健康,治未病即无病时养生、防病于先。其二指先兆。

治未病思想可概括为无病早防、已病防变。“治未病”中的“治”既有“防”又有“治”的涵义,“防”高于“治”。“防”指无病早防,养生保健的高层次预防观;“治”既指调治疾病的“先兆”、“萌芽”、“欲病”、“微病”也指防止已病脏腑向未病脏腑的转变。也是先进的预防观。“未病”包括健康、先兆、萌芽、微病、欲病、未传之脏腑。而先兆、萌芽、微病、欲病相当于亚健康状态。

2 亚健康

疲劳是21世纪人类健康的大敌、隐形杀手,以疲劳为主并伴生系列症状的亚健康状态,亦越来越困扰着人们。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目前有60%的人程度不同地生活在亚健康状态之中,我国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已超过了7亿。防治亚健康已成为当务之急。亚健康是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是一种动态过程,虽有症状甚或体征但未达到疾病的诊断标准。主要表现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是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功能的低质状态。1984年,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已隐含着亚健康的涵义。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其中的“虚弱现象”就属于亚健康状态。中医应把亚健康概括为:机体在病因的作用下,虽呈现出阴阳失调,但尚未达到已病的标准,是处于健康与已病之间的阴阳失调临界态。相当于“微病”、“欲病”、“萌芽”、未病中的“先兆”等状态。亚健康状态的主要症状有:疲劳、虚弱、失眠、多梦、头晕、头痛、健忘、注意力不集中、脑力与体力活动效率降低、情绪易于波动、易怒、抑郁、低落、焦虑等一系列身体、心理的不适症状。疲劳是亚健康状态最典型、最常见的症状,是因劳力、劳神、房劳等过劳而导致的身体疲劳、脑力疲劳、心理疲劳、性疲劳等。《亚健康――21世纪健康新概念》一书中列出了103项亚健康的表现并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前10项属典型疲劳表现,在亚健康状态中出现频率较高,其他也有多项为疲劳伴随症状。亚健康状态的成因主要由于心理、生理、社会三方面因素导致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整体协调失衡,功能紊乱而致。

3 亚健康的中医证型及调治中药分析

亚健康的病因篇2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健康和生命质量(即生活质量)甚至比长寿更重要。但是,如果向您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什么是健康?恐怕答案就不同了。

有人说:没病,就是健康。当然,他们在这里指的病是躯体上的疾病,比如感冒、肺炎、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等。仅仅无躯体上的疾病算不算健康?

可以反问一句作为回答:“精神病病人属于健康人吗?”即使患有忧郁症、恐惧症等疾病,也算不上健康人。在激烈的社会竞争面前,有的人终日惶惶无措,处理不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终采取逃避现实或极端的方法,如自杀弃世,这样的人同样不能属于健康人。

早在半个世纪之前,世界卫生组织就对健康做出了全面、完整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保持体格方面、精神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完美状态。”可见,健康既包括了躯体完好、心理平衡,也包括了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缺少其中任何一项,都不是圆满的健康。

亚健康,有没有找上你

长期以来,人们理解一个人的健康状态,只分为健康与疾病状态。亚健康的理论是前不久在国际精神病学术会议上提出的,并越来越引起重视。

什么是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是由于生理/心理/社会及不良生活习惯等方面因素,引起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它是一个既非健康又非疾病的状态,故有人将亚健康状态又称为“机体的第三状态”。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现代社会人群中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健康标准者,约占人群总数的15%;已被确诊患病,属于不健康状态的人数占15%;其他70%左右的人群,则属于第三状态的亚健康人群。

如此庞大的亚健康人群队伍,为什么长期以来没有被人们注意并得到重视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感到生活、学习、工作及社会方面压力逐渐增大,由此在众多人群中产生了一系列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不良的感觉和表现,而这样的感觉和表现,在既往平常生活条件下没有或者不突出,从而引不起足够的重视。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医学模式的转变促成的。原先的单纯生物医学模式认为,疾病的产生是纯生物因素造成的,一个人的健康状态,不患疾病就属健康,对心理、社会适应对机体的影响没有涉及。因此,有些人临床上出现一些不适,主诉很多,但反复检查又查不出什么病变,按照生物学模式查不出有问题的,就归结到健康人范畴。而这些所谓健康人,他们虽然有功能减退,生活质量也受影响,但一部分人因反复检查得不出结论,感到十分苦恼;而另一部分人则因没有查出有病,思想上、行动上放松了警惕,仍坚持原有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没有采取干预措施,任其发展而最终演变成疾病。

什么原因造成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有如下常见原因:

一是生理方面的因素。如长期高强度和无休止地工作,使机体各脏器处于长期超负荷状态;先天不足;更年期以及老年期出现的衰老、虚弱等。

二是心理、社会因素。机体长期处于高压力(含各种重大生活事件)。人的一生中各年龄段都面临着不同的压力,由于压力的大小、性质不同,加之每个人对压力的耐受性不一样,所以久而久之,这些心理的压力就会对机体有关脏器产生不同影响。其中对神经、免疫、胃肠、心血管及内分泌等系统影响较大,因而亚健康表现出上述相应系统的症状也比较多见。

三是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造成的。多系吸烟、酗酒、频繁过度交际、晚上不睡、早上不起及长期生活无规律、大量饮用兴奋性饮料等原因引起。

亚健康状态的表现

由于引起亚健康状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且每个人感受性不一样,因此,亚健康状态的表现是五花八门、多种多样。

常见的表现:自感全身乏力,体力下降,精力不支,容易疲劳;头昏头痛、目眩、耳鸣、心烦意乱、胸闷气短,面红、怕冷、出虚汗、手足麻木、腰酸背痛、腹胀、食欲下降、小便频下、大便稀溏或便秘,月经不调、减退、情绪不稳、脾气急躁、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生活兴趣降低、社交能力降低。

为什么要提出并重视亚健康问题

首先,提出“亚健康状态”的概念,使健康的定义更科学、更完善。健康-亚健康-疾病是一个相互转化的动态过程。谈健康时,要想到是否存在亚健康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时,要尽力排除疾病的存在,并采取措施防止向疾病转化。

其次,由于亚健康状态表现五花八门,有些人的某些症状还很突出,此时要特别注意不要将这类人的亚健康状态误认为疾病而治疗。同时也要注意不要将已患病的人,当成亚健康状态而贻误治疗。

要重视亚健康的宣传教育,积极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尽量使亚健康状态的人不发展成为疾病;另外,通过宣传“亚健康状态”的知识,让群众了解造成亚健康的常见原因,从而减少或避免亚健康状态发生。

我国人群中有60%~70%处于亚健康状态,重视这一人群健康状态的研究,对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以及合理利用卫生资源、降低医疗卫生费用都有重要意义。

祖国传统医药对亚健康状态的认识和处理有着明显优势。《黄帝内经》在阐明“上工(即高明的医生)治未病”的理论时,形象地比喻见病才治病的医生为“渴而穿井,斗而铸锥(兵器),不亦晚乎”。当今,人们提出并重视亚健康的研究,将有力促进传统医药学、养生学、自我保健学的发展,对保健品的开发、利用也都有积极意义。

由于造成亚健康状态的原因主要为前述三大类,因而措施上也主要是从这些原因着手。

对于由于生理因素所致,应着重学会在工作、生活、学习上妥善安排,注意劳逸结合,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对于因先天不足、更年期和老年期出现亚健康状态者,主要是保持积极的自我形象,积极参加全民健身运动,定期健康检查,处理好与家庭成员的关系,保持家庭和睦,科学搭建膳食结构,重视合理营养,必要时有针对性地服用保健食品等。

对于主要由于心理和社会因素引起的,则着重善于调节情绪,保持乐观的心境,相信自己、善待自我、增强信心,适当增加社交活动,多与朋友谈心,积极参加文娱、体育活动,必要时向心理医师咨询。

最后就是由于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造成的亚健康状态者,首要的办法就是要纠正和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戒除不良生活习惯,戒烟、少酒,合理安排劳逸结合,遵守常人生活规律,适当减少社交活动,少吃刺激性食物等。

当然,在提出“亚健康”理论的同时,还必须表述一种观点:强壮≠健康。

亚健康的病因篇3

[关键词]中医治未病;亚健康;防治

[中图分类号]R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4-037-02

Chinesemedicine“treatingpre-disease”andthepreventionandtreatmentofSub-health

HUiQiusha

(Shandong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Jinan,Shandong250355)

[abstract]inthispaper,theconceptofChinesemedicine“treatingpre-disease”andsub-healthwasdescribed,so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mwasclarified.thepaperalsoexpoundedhowtopreventandtreatsub-healthfollowingthetheoryofChinesemedicine“treatingpre-disease”.Chinesemedicine“treatingpre-disease”hasitsuniquefeatureinthefieldofpreventionandtreatmentofsub-health.

[Keywords]Chinesemedicine"treatingpre-disease";Sub-health;thepreventionandtreatment

现代医学认为,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如不及时加以干预治疗,将会发展成多种疾病,甚至可导致心脑血管、肿瘤等严重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全球性调查结果:目前全世界约有75%的人处于以慢性疲劳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亚健康状态[1],也有资料显示我国大约有60%-7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中医药因其独特的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亚健康的防治中具有特色与优势。应用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亚健康的防治,使人们远离亚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1中医“治未病”

1.1中医“治未病”观点的提出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帝内经》中最早提到了“治未病”一词,是指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其意在于健康时要防止患病;又如《灵柩?逆顺篇》中“上工,刺其未生者也……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表达的“上工治未病”观点强调在疾病未发或病后未恶化时要及时治疗。历代医家对“治未病”也不断完善,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提到“夫治未病者,见肝脏之病……”,而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药方》则提出了“上医医未病之病”的观点。

1.2中医“治未病”的范畴[2]

可将“治未病”范畴概括为:(1)未病先防:当身体健康时采取各种保健或者养生的手段增强体质,防止患病;(2)防微杜渐:当身体出现偏离健康的迹象时,及时采取措施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3)既病防变:当人体患有疾病后,要及时治疗,并掌握其发生发展的规律及传变途径,防止其进一步恶化和累及更多的脏腑;(4)防病复发:疾病初愈后,要调养自己的身体,促进机体完全康复及维持健康状态,防止疾病的复发。

2亚健康

2.1亚健康的概念

wHo将健康定义为[3]: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都完好的一种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身体虚弱。人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非健康者既不属于wHo定义的健康范围,也不满足健康对立面――疾病的诊断标准,而是处于两者之间,为了描述这样一种状态,产生了诸如“第三状态”、“过渡状态”及“灰色状态”这样的概念,我国学者则将之称为“亚健康状态”。而《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4]中给出了亚健康的确切定义: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

2.2亚健康的形成原因及临床表现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造成亚健康状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5]:(1)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环境封闭和恶化;(2)人体自然衰老;(3)饮食不规律与作息不规律;(4)内分泌失调;(5)滥用药物。中医理论认为造成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原因有[5][6]:(1)七情内伤,指思虑、脑力劳动太过;(2)饮食不节;(3)起居无常;(4)劳逸无度;(5)年老体衰;(6)体质学说: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人的体质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共同形成的,分为健康体质与病理体质,如阴虚体质、气虚体质等[7]。具有病理体质的人,其体内阴阳平衡已失调,但尚未发展为疾病,即处于亚健康状态。由此可见现代医学与中医学对亚健康产生的认识是相近的。

亚健康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2][8]:(1)心理症状:精神萎靡,抑郁寡欢,焦躁易怒,易猜忌、失眠,记忆力下降,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存在过分自私的倾向等。(2)生理症状:头昏头痛,四肢乏力,眼干目赤,胸闷气短,心悸心慌,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冷淡,皮肤粗糙,毛枯发落等。(3)社会表现:学习吃力,工作困难,朋友寥寥,不善于人际交往,家庭矛盾繁多,难以适应社会等。(4)理化检查:检查常无阳性结果或检查结果超出限定但达不到疾病的诊断标准,如某些免疫指标下降,血压为正常高值等。

3亚健康和中医“治未病”的关系

“未病”与“亚健康”是两个跨度相距2000多年的概念。中医的“未病说”不等同于“亚健康”。由中医“未病”理论知“未病”包括无病的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以及已病未传状态三个方面,显然亚健康状态则应属于中医“未病”范畴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亚健康防治是采取措施防止其向疾病发展,让机体恢复健康,而中医的“治未病”不仅要采取措施防止其向疾病发展,还要防止亚健康的产生,而且在已病的情况下,还要防止疾病进一步传变累及未病的脏腑[9]。虽然亚健康是基于西医学而产生的概念,但由于其机理尚不明确,无法用理化方法等确认其病理性质和严重程度,所以对于亚健康西医学的防治措施无法实施。中医“治未病”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积淀,着重从宏观整体表现来辨识机体状态的理论和注重研究人体功能反应的诊断治疗,为亚健康的防治指明了方向。

4运用中医“治未病”思想防治亚健康[10]-[14]

4.1调摄精神

调摄精神是“治未病”思想的基础。机体和精神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人的精神活动是机体的重要生理功能,直接影响着机体的盛衰。精神不佳将引起体内阴阳气血失调,对应的内脏功能紊乱,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疾病。正如《内经》中说到的“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及“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因此,避免异常的精神刺激,注意精神上的修养,保持精神安定乐观,是防止“亚健康”状态出现的重要前提。

4.2起居有常

日常生活中的作息顺应气候变化规律和时间的周期性变化,就会自然而然保持健康,《内经》说:“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可见如果长期生活起居没有规律,人体抗邪能力和免疫力必然降低,容易感患各种疾病。

4.3合理饮食

健康合理的饮食习惯可以起到防治疾病、保健、延缓衰老的作用,合理的膳食结构是防病保健的关键。清代刘承干所著《嘉业堂丛书》中说:“养生之道,莫先于食。”食物中的营养不仅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还可防治疾病。《素问?脏器法时论》中“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气”的观点,道出了合理饮食的重要性。

4.4适量运动

“动则不衰”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养生与保健的观点。运动在生理上可以活动全身肌肉、筋骨与关节,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与消化系统的机能状况,提高抗病能力,还能改善神经系统调节功能,提高人体对外界环境错综变化的判断力,从而增强机体的适应能力;在心理上可以调节人体紧张的情绪,消除机体的疲劳,陶冶人的情操,使人保持健康的心态。总之,持之以恒的运动能内以养生,外驱邪气,是预防亚健康的有效方法之一。

4.5食疗药膳

中医服食方药历史悠久,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及:“凡欲治病,先以食疗,既食疗不愈,后乃药尔”。当今社会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重视保健与亚健康的防治,而食疗取材自日常生活中食物与中药,具有无毒副作用、经济、制作服用方便及无创伤痛苦等优点,必将受到广泛关注。历代以来中医“治未病”积累了大量的有效食疗方和药膳的方法,如辨体施膳、平衡饮食等等。根据不同亚健康人群,不同体质类型,不同季节,采用中医食疗药膳,将对防治亚健康起到重要作用。

4.6针灸与推拿

针灸与推拿无疑是中医治疗方法当中最具特色的疗法。根据中医治未病和辨证的原则开发相应的针灸技术和产品作用于相应的穴位,能达通经脉,调其气血,沟通内外上下,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脏腑功能趋于调和,达到“治未病”与防治亚健康的目的。而应用推拿防病治病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几千年前就受到医学家及养生学家的高度重视,如《黄帝内经》中就指出:“按摩勿释,着针勿斥,移气于不足,神气及得复。”

5总结

中医“治未病”思想源远流长,是《内经》中的重要理论,也是中医预防医学的精髓,同时也符合现代预防医学诊治亚健康的标准。以中医“治未病”理论来指导亚健康的防治,如用“药膳食疗”的方法,其发挥了中医学理念及治疗方法多样、操作方便、效果理想、中药价格低廉的优势,利用非药物保健方式来调治亚健康,弥补了西医的不足。继承并运用中医“治未病”来指导亚健康防治的同时,也完善了中医预防医学,促进了医学发展,为保障全人类的健康做出新的贡献。可见,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参考文献

[1]赵瑞芹,宋振峰.亚健康问题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2,19(1):10-13.

[2]王天芳,孙涛.亚健康与“治未病”的概念、范畴及其相互关系的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9(10):929-933.

[3]preambletotheConstitutionoftheworldHealthorganizationasadoptedbytheinternationalHealthConference,newYork,19-22June,1946;signedon22July1946bytherepresentativesof61Statesandenteredintoforceon7april1948.

[4]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0.

[5]于春泉,张伯礼,马寰.亚健康状态常见病因及其干预措施[J].天津中医药,2005,22(5):439.

[6]刘少举.645例亚健康人群的中医症状与成因分析评述[J].医学信息,2009,1(10):143-144.

[7]许红.中医体质“治未病”与亚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六届中医体质学术研讨会暨2008年国际传统医药创新与发展态势论坛,2008:109-111.

[8]刘豫,薛晓琳,王天芳.亚健康的临床表现及评定[J].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换届选举暨“治未病”及亚健康防治论坛论文集,2008:309-313.

[9]鲁缘青.亚健康与中医未病说[J].光明中医,2010,25(8):1354-1356.

[10]思金华,谢慰,李应昆.“治未病”理论指导下中医防治亚健康的常见措施[J].光明中医,2008,23(7):926-927.

[11]谢卫平.浅谈中医“治未病”未病先防思想防治亚健康[J].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六届中医体质学术研讨会暨2008年国际传统医药创新与发展态势论坛,2008:127-129.

[12]崔丽娟,罗仁,赵晓山.中医治未病思想与亚健康状态的关系[J].中国临床康复,2005,9(7):146.

亚健康的病因篇4

亚健康状态是现代医学的一个全新概念。传统的中医理论为亚健康的康复奠定了理论基础,尤其治“未病”及辨证论治思想,恰好适宜作为亚健康状态临床防治、调理的指导思想。

有人报道现在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会表现出精神不振、情绪低沉、反应迟钝、失眼多梦、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易受惊吓等状态;而在生理上则表现为疲劳、乏力、活动时气短、出汗、腰酸腿疼等。此外,有时还出现心血管系统症状如心悸、心律不齐等。其实,这就是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现状

中国的亚健康人群已超过7亿,高收入人群的过速老化趋势已经超过欧美国家。其危害性已经被医学界认为是与艾滋病并列的21世纪人类健康头号大敌。据我国16个百万人口城市亚健康率的调查显示,北京市民亚健康率为75.31%,上海为73.49%,广东为73.41%……一项中科院的调查显示:我国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仅为58岁,低于全国人口平均寿命10岁左右,并且早逝现象正在加剧,中年知识分子60%~70%处于亚健康状态。25―59岁人群中,女性死亡率为10.4%,男性死亡率达16.5%。另据最新统计,近年城乡居民前四位死因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全国每年死亡人口中就有70%以上死于非传染病,这些疾病大部分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是可以控制和预防的,但由于全民健康教育不够,大众预防意识不强,没有在亚健康阶段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才导致了严重的疾患。由亚健康发展引起的慢性疲劳综合征占全国总人口的60%~70%,多发生于35~45岁,以脑力劳动者居多,近几年来在下岗职工中也不少见。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亚健康已经成为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亚健康的概念及主要表现

亚健康状态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问题,有关亚健康状态的概念、症状、评估标准及亚健康状态的生理生化检测等均已进一步明确。何谓亚健康?1984年,wHo给健康下的定义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从健康定义可以看出,除健康和疾病之外,人类还有一种状态是虚弱现象,即是亚健康。一般认为,亚健康状态(sub―health)是指人的身心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低质状态,是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但在躯体上、心理上出现种种不适应的感觉和症状,从而呈现活力和对外界适应力降低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亚健康状态(也有人称之为“第三状态”、“中间状态”、“灰色状态”)实际上是心身疾病的潜临床或病前状态。因其主诉症状多种多样且不固定,也被称为不定陈述综合征。其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身体症状:头昏,目涩,胸闷,气短,心慌,乏力,纳呆,腹胀,嗳气,腹泻,便秘,腰背酸痛,失眠,多梦,月经紊乱,痛经等。

心理症状:焦虑,烦躁,易怒,恐慌,紧张、过度敏感或情绪低落,抑郁,冷漠,失望,孤独,记忆力减退,睡眠差等。

道德思想表现:在世界观、价值观上存在着不利于自己和社会的偏差、偏激思想;内心深处产生不安、沮丧和自我评价降低甚至自卑等情绪。

社会表现:家庭不和睦,人际关系紧张,工作、学习困难、效率底下,难以承担社会责任。

中医治疗亚健康的基本理论

亚健康的病因篇5

【关键词】交通警察;亚健康;影响因素

亚健康(sub-health)是指机体没有明确的疾病,但精神活力及适应能力呈下降趋势,是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又称为“次健康”、“第三状态”、“灰色状态”,如未及时纠正,极易引发疾病[1]。导致亚健康的因素较为复杂,目前普遍认为是由心理、生理和社会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研究表明,约有60%~7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2]。交通警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常年露天工作,且长期、直接地暴露于交通废气中,目前尚未见此类人群的亚健康状况报道。本研究以广州市交通警察为对象,于2011年1月-4月采用问卷调查方式统计并分析交通警察亚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旨在为改善交通警察健康状况,为提高其工作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应用流行病学非概率抽样方法,选择广州市580名在岗交通警察为调查对象。

1.2调查方法参考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对交通警察工作、生活中的常见问题进行统计,根据专家意见形成广州市交通警察亚健康调查问卷,包括个人基本情况,亚健康的自我诊断,亚健康的社会、心理、生理影响因素,及对亚健康的认知等共85项。

1.3亚健康诊断标准参考美国CDC亚健康诊断标准[3],对调查问卷中亚健康自我诊断部分共20项内容进行评分,20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建立数据库,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字2检验、趋势字2检验和影响因素的危险性分析oR值的计算。

2结果

2.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本次调查共发放580份问卷,回收问卷568份,其中合格问卷530份,有效回收率为91.4%,见表1。

2.2健康状况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广州交通警察的健康人数占27.4%,亚健康人数占55.5%,疾病人数占17.2%;女通警察的亚健康比例为59.5%,男通警察为40.5%,女性明显高于男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6.62,p

2.3不同年龄交警亚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

2.4不同学历的交警亚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大专以下学历的交警亚健康比例最低,为18.45%,不同学历组的亚健康状况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字2=13.71,p

2.5不同工种的交警亚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固定警的亚健康比例最高(47.3%),其次为流动警(29.6%),内勤警亚健康比例最低(23.1%)。不同工种的亚健康状况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字2=16.93,p

2.6交警亚健康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影响交通警察亚健康的因素可归纳为心理因素、工作压力、个体行为等三方面。其中心理方面因素是以能对交通警察心理造成影响为入选标准,是交通警察的个人主观感觉;工作压力方面因素包括所有与工作有关的客观指标和主观感觉;个体行为方面因素是以个人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等客观指标为入选标准。结果显示,广州市交通警察的亚健康以心理因素和工作压力的相对危险性较高。如工作不愉快、感觉生活没意思、工作进展不顺利、工作能力不被认可、对生活现状不满意等,见表6。

3讨论

据统计,我国人口中有70%的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其总人数超过9亿,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亚健康的主体人群正呈低龄化发展趋势[4-5]。交通警察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具有工作压力大、工作环境恶劣、工作负荷大等职业特点,交通废气中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会强烈刺激呼吸道和眼部黏膜,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加之高强度、超负荷的紧张精神状态及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增加交通警察亚健康的几率[6]。

3.1亚健康现状本次调查结果发现,交通警察亚健康发生率为55.5%,高于广州其他职业人群(44.7%)[1]。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亚健康人群中,有约1/5处于重度亚健康状态,即处于疾病的边缘,是今后干预和追踪的重点人群。以往的理论和调查多数认为,40岁以后是亚健康的高发人群[7-8]。此次调查显示,30~40岁是亚健康的高发年龄段,因而可以认为,交通警察亚健康年龄前移。

3.2不同群体亚健康交通警察女性的亚健康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站在第一线的女交通警察要获得同男性相同的成绩则需要付出更多。因为她们面临更多的压力,特别是40岁以前,女通警察除了要承担繁重的任务以外,在培育儿女、奉养老人、管理家庭、承担家务劳动等方面一般来说付出比男性多,在此年龄阶段的女交通警察多数整天忙忙碌碌,很少有闲暇时间调整自己疲惫的身心状态。因此年轻交通警察,特别是年轻女交通警察更应该成为亚健康预防的重点人群。

3.3不同工种亚健康内勤警亚健康比例比固定警和流动警更低,外勤交通警察的工作环境不同于一般职业的工作环境,工作环境等原因导致了他们长时间处于粉尘、噪声、Co等的恶劣环境中[9],给健康带来一定的损害,因此可通过采取轮换上岗等措施科学合理的安排执勤岗位,可缓解和减轻交通警察的劳动强度。

3.4亚健康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心理因素和工作压力,如工作不愉快、感觉生活没意思、工作进展不顺利、工作能力不被认可、对生活现状不满意等。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心理因素和工作压力等方面问题对交通警察亚健康的影响更为明显。交通警察工作有高负荷、高压力特点,长期超负荷工作势必引起身心疲惫的亚健康状态,如若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及时加以调整和采取有效的保健措施,则会发展为慢性疲劳综合征或者发展成为各种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各种慢性疾病。

目前研究认为,正常偏高血压者的心脑血管病危险性比具有理想血压者显著高[10]。而正常偏高血压者正是亚健康状态的表现之一,高血压属于教师的常见病,因此,教师更应注意经常检测自己的血压,及时调整自己的亚健康状态,以保持理想的血压,提高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袁向东,张熙,鲁婧婧,等.广州市部分职业人群亚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7,27(10):1548-1550.

[2]郭美香.某省级机关国家公务员亚健康状态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5,32(12):1715-1716.

[3]JasonLa,torres-HardingSR,taylorRR,etal.acomparisonofthe1988and1994diagnosticcriteriaforchronicfatiguesyndrome[J].JClinpsycholmedSettings,2001,8(4):337-343.

[4]魏风江,高伟,刘俊,等.天津市公务员亚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5):589-591.

[5]常辉.列车乘务员亚健康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08,29(19):20-22.

[6]王雪梅,王萍,徐莉.交警mDi亚健康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2006,16(2):97-98.

[7]赵瑞芹,宋振峰.亚健康问题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2,19(1):10-13.

[8]陈国元,刘卫东,杨磊.教师“亚健康”现状及预防对策研究[J].职业卫生与病伤,2000,15(2):101-103.

[9]李富冉,郭晓云,张志东.某市外勤警健康状况调查[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9(3):506-507.

亚健康的病因篇6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早就说了:“健康是指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良好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或虚弱。”也就是说没有疾病,并不等于健康。那么,没病、又不健康,算什么呢?“亚健康”一词应运而生。当然,亦有称之为“第三状态”或“中间状态”的,即非病、亦非健康的状态。

“亚健康”一词的提出对否定“无病即健康”应该说是有积极意义的。只不过如今“亚健康”一词近乎泛滥,则是由于保健品行业的推波助澜,因为他们宣扬的是:有病吃药,没病的“亚健康”吃保健品。

主流医学对“亚健康”一词并不十分认同。原因是“亚健康”包括了一部分疾病的早期表现。检查没有发现问题,不等于没有问题,或是所做的检查还有些偏差。过早认定“无病”、只是“亚健康”,恐对某些疾病有疏漏或延误诊断之虑。

国外亦并无“亚健康”之说。美国的疾病分类中有一个“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名。其诊断标准是:多于6个月不能恢复的疲劳,加上下列各项中的任何4项:记忆力注意力减退、咽痛、颈或腋下淋巴结触痛、肌肉酸痛、不伴红肿的多关节疼痛、头痛及睡眠不能恢复体力等,我国有专家认为此即“亚健康”。不过从诊断标准看,咽痛、淋巴结痛、关节痛,这“慢性疲劳综合征”确是一个正儿八经的“病”了。我国现时所说的“亚健康”,固然有对于工作、学习的一时不适应,或对人际关系的不和谐等引起的生理与心理的障碍而感觉到的不舒服,但大多数还是因为生活行为不当,如熬夜、烟酒过度、饮食过量、缺少运动等引起的不适,与这“慢性疲劳综合征”并不相同。

亚健康的病因篇7

关键词:大学生亚健康状态危害干预措施

亚健康状态即指非病非健康状态,这是一类次等健康状态,是介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故又有“次健康”、“第三状态”、“中间状态”、“游离状态”、“灰色状态”等称谓,是近年来医学界提出的新概念,是指肌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亚健康状态的持续发展,可进入“潜临床”状态,发展成某些疾病的高危倾向,潜伏着向某病发展的高度可能,应积极进行干预治疗。亚健康状态可发生于任何人群,但在大学生这个特殊的人群中近年来发生不断增加。乐虹等调查的武汉3所高校大学生的亚健康发生率在70.45%,经常熬夜、吸烟、酗酒、饮食不规律等不良生活习惯、感觉学习与生活压力大等与亚健康状态的出现有关[1],范存欣等报道大学生亚健康占61.74%,个体心理行为与家庭因素、学习与就业压力等是大学生亚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2]。亚健康状态对在校大学生的危害,应引起高度重视与关注,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促进其由亚健康状态尽早转化为健康状态。

1.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表现形式及危害

高校在校大学生的亚健康状态与其进入大学生活以后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心理因素等直接或间接相关。饮食不规律,当肌体摄入热量过多或营养贫乏时,都可导致肌体失调;不良的生活方式,部分学生进入高校独立生活以后养成吸烟、酗酒、缺少运动等习惯;沉迷于网络游戏、聊天造成严重睡眠不足、作息不正常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生的常见现象。精神压力过大、情绪低落、不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及方法、学习阻力大,以及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是导致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原因。

1.1躯体亚健康及危害。亚健康现在还没有明确的医学指标来诊断,因此易被人们所忽视。一般来说,如果你没有什么明显的病症,但又长时间处于以下的一种或几种状态中,表现为不明原因或排除明显疾病后而经常出现失眠、乏力、无食欲、易疲劳、心悸、关节肌肉酸痛、易激怒、经常性感冒或口腔溃疡、便秘等症状,且不易缓解。以上症状均可以导致抵抗力下降使肌体向疾病转化,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它虽然不像癌症、心血管疾病那样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但它却是一个不被人们重视而严重危害现代人健康的“隐形”杀手。

1.2心理亚健康及危害。心理亚健康是指在环境影响下由遗传和先天条件所决定的心理特征,造成的健康问题,是介于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大学生心理亚健康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脑力疲劳、学习注意力不集中、情感障碍、思维紊乱、恐慌、焦虑、自卑及神经质、冷漠、孤独、轻率,甚至产生自杀念头等多种表现形式。这些症状的持续存在,则无法自我解脱和控制,就会慢慢进入心理疾病阶段。轻者影响学习和生活,重者可诱发抑郁症等精神方面的疾病。

1.3人际交往亚健康及危害。在现代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上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它主要表现在人与之间的心理距离变大,交往频率下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稳定。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人们接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的逐渐增强,并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及时广泛地接收大量信息,这些都会导致人际交往减少及关系的淡化。现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群体意识,孤独、猜疑、自闭,是在同学之间树起多条屏障,这也是现代大学生患心理障碍和疾患人数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2.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干预措施

亚健康状态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在校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高校医护人员要加大对大学生健康教育力度,切实提高大学生对亚健康状态危害的认识,对存在亚健康的学生及时发现,尽早干预,积极寻找导致亚健康的原因。从家庭环境、社会因素、个体因素及周围环境入手,重在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调整心理,劳逸结合,开展健康文明的休闲活动,消除亚健康对学生的威胁,从根本上提高在校大学生的生活质量。

2.1提高认识,自我修养。作为大学生要清楚认识到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面对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以及就业形势压力等各种复杂情况,要树立良好的身心健康理念。不但要有健康体魄,还要有良好的个性,做到意志坚强,情绪稳定,胸怀坦荡,豁达乐观。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处世能力,观察问题客观现实,具有良好自控能力,及时适应不同社会环境及生活环境。要搞好人际关系,与人为善,助人为乐,为适应社会生存打下良好的基础。

2.2学校应加强健康教育。高等院校必须开展全方位的健康教育,建立规范的健康教育组织,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对健康的认识,建立健全大学生的健康新理念。学校应开设大学生健康教育必修课或选修课及通过校园网络、校报等多种形式进行宣教,提高大学生对亚健康的认识,不断提高学生自我保健意识和自觉防病能力,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采取各种措施有效应对大学生可能出现的亚健康问题,及时防止大部分学生进入亚健康状态,对进入亚健康状态的同学要防止恶化,积极进行康复治疗,避免进入疾病状态。牢固树立“健康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

2.3心理调治,适时干预。对亚健康状态患者的调理治疗应是综合性的。善待压力,把压力看做是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学会适度减压,以保证健康、良好的心境。学校应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并加强动态管理。对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做到早发现、早控制,及时帮助他们摆脱影响心理健康的负面因素,通过心理调治,积极地引导大学生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能正确地评价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在评价自己时,既不夸大自己的优点,又不用放大镜来看自身的缺点[3]。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健全的个性面对人生,追求更多的生活和学习乐趣。

2.4适度运动,强化体质:增加户外体育锻炼活动,每天保证一定运动量。现代多数大学生在高中时应对高考,进入大学后沉迷网络,身体锻炼的时间越来越少,身体素质下降,自身抵抗力降低。运动是锻炼意志、强化体质、防止疾病的有效手段,加强自我运动可以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适度的体育运动,不但能够提高肌体的免疫力,还可使情绪乐观,精力充沛,提高心理素质,有效预防亚健康现象的发生,并促成亚健康状态向健康转归。

2.5均衡营养,合理膳食。维多利亚宣言中提出了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4]。保证合理的膳食和均衡的营养是健康的基础,其中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食”对于调养身体亚健康意义非凡:一些不起眼的五谷杂粮,能够降血脂、刮脂肪、利肠胃等。暴饮暴食能引起肥胖、胃病、肠道疾病等,是身体亚健康一个比较重要的起因,拒绝暴饮暴食,规律饮食,肠胃各机能也能正常运转,营养均衡,让我们离亚健康也就远了一些。当一个人处于亚健康状态时,建议多进食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较多的食物,如牛奶、胡萝卜、猪肝、鸡蛋等食物及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以增强抵抗力。

2.6家庭教育,及早干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心身特点,家庭教育在人成长中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以生命健康、生命价值、生命智慧为核心的家庭教育能够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学会与人相处,对预防学生出现亚健康状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7戒烟限酒,劳逸结合。医学证明,吸烟时人体血管容易发生痉挛,局部器官血液供应减少,营养素和氧气供给减少,尤其是呼吸道黏膜得不到氧气和养料供给,抗病能力也就随之下降。少饮酒有益健康,嗜酒、醉酒、酗酒会削减人体免疫功能,必须严格限制。长期的睡眠时间不足,容易导致疲劳积累、情绪暴躁以及思维能力下降。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改变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状态与健康紧紧相邻,可称作“轻度心身失调”,但这些失调容易恢复,恢复了则与健康人并无不同,但又会向疾病方向发展,从亚健康产生的原因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环境压力和人的自我调节能力是与亚健康密切相关的外部和内部因素。因此,要摆脱亚健康的困扰,远离亚健康的关键是早发现、早干预,因人而异采取行之有效的综合措施,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抗亚健康,使亚健康早日走向健康。

参考文献:

[1]乐红,吴均林,王春荣等.大学新生亚健康现状及预防对策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4,17(3):13-15.

[2]范存新,马绍斌,王惠苏等.广州大学生亚健康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5,21(4):390.

亚健康的病因篇8

[关键词]中国大学生亚健康诱因干预

[作者简介]钟大玉(1957-),男,四川内江人,内江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论。(四川内江641112)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9-0101-02

目前,我国大学生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数逐年增多。不必讳言,大学生亚健康现象已相当严重,已经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阻碍,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甚至导致身心疾病时有发生。可见,该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令人担忧的是,大学生亚健康状况往往为大学生和社会所忽视。因此,笔者认为,在对学生进行正常的专业或成才教育的同时,应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减少大学生亚健康状态出现,防止心理疾病的产生和蔓延。否则,专业和成才教育只会落空。文章仅就当前大学生亚健康的几个问题发表个人的见解。

一、对健康标准的理性认识

健康与否,传统观念仅局限于身体,忽略了心理与社会交往。世界卫生组织更新了人们的观念,指出:“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能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根据这一定义可以归纳出健康的含义。首先,健康是指无生理疾病和具有健康的体魄。其次,健康是指心理充满自信和情绪稳定。最后,健康是指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广泛的人际交往行为。总之,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把身心视为统一的整体,生理、心理、社会行为之间有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关系,直接影响人的健康,直接体现人的健康。

二、亚健康的含义及诱因

1.亚健康的含义。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发展,现代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理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把人的健康与生物、心理、社会关系密切联系起来,良好的状态是这三者的完美状态。人的身心分为健康(第一状态)、疾病(第二状态)以及处于两者之间的亚健康(即第三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个体,处理得好会向健康转化,否则将导致疾病的发生。根据人的健康的生物、心理和社会关系的三种状态,我们可以概括出亚健康的确切含义:亚健康是指机体无明显疾病却活力下降,适应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又称“第三状态”,是健康和疾病之间并有可能趋向疾病的一种中间状态。各类人群亚健康的显著特征有所不同,就大学生而言,处在亚健康状态的个体大多呈现三种状态:其一,心理水平退化;其二,体质明显下降;其三,社会交往封闭。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人群中真正健康的和患病者不足2/3,其余1/3的人绝大多数处于亚健康状态。世界卫生组织这项的统计与我国学者统计的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大学生人数比例是相符的。

2.亚健康的诱因。(1)心理因素:当前大学生由于心理因素导致亚健康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其一,自我认知困惑。首先是大学生自我的同一性困惑。一方面,不知我是谁,有太多的自我;另一方面,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其次,是自我意象发展方向的迷惘。其二,情感因素。有人说,这是一个欲望喷洒的时代,作为最活跃的社会成员,当代大学生在多元文化的诱惑下,他们的情感宣泄比任何一代都更加淋漓尽致。医学认为,过度的喜怒哀乐等情绪能引发疾病。其三,意志因素。首先,有些大学生对有害身心健康的活动没有自控毅力和能力。有的学生吸烟、饮酒无度,打麻将、上网彻夜不眠。这种没有规律的生活方式,必然导致疲劳综合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亚健康。其次,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学业任务的繁忙,个人压力加大,学习之后身体疲乏,既缺乏对强健身体的深刻认识,又对刻苦锻炼身体缺乏意志努力,所以,大学生普遍缺乏体育锻炼,身体素质连年下降。学生自控力差,部分学生行为放纵,学习、生活无规律,又缺乏必要的体育运动,这是导致部分大学生身心亚健康的意志原因。其四,性冲动因素。当前大学生一方面身处传媒多元化的开放环境中,另一方面又处于性教育缺失的状况下。校园恋爱问题得不到正确的引导,性冲动引起的焦虑、压抑等各种心理问题对大学生身心都有影响。(2)社会因素:就社会因素而言,导致大学生亚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首先,多元文化和多元社会价值观负面影响导致大学生价值取向迷茫。其次,沉重的就业压力。可见,社会因素是导致大学生身心亚健康的又一重要因素。(3)学校因素。当前,大学生中存在许多不良倾向,必须指出,这些不良倾向的行为及生活方式,构成了亚健康的温床,滋生和加重了大学生的亚健康状态。大学生中这些不良倾向没有被遏制,反而有所蔓延,充分表明部分高校在政治思想教育、行政管理方面的不力和苍白,而这种不力和苍白正是导致大学生亚健康的又一原因。

三、对大学生亚健康的干预

古代《内经》曰:“圣人不治已病未病,未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开,斗而铸兵,不亦晚乎?”可见,我们祖先早已认识到身心“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应变能力尤为重要。大学教育应该从培养目标和教育结构上对大学生的亚健康状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采取多种措施防止大学生的亚健康状态蔓延和加重,其中,心理健康是素质教育中重要的一环。我认为,治疗亚健康应从找准病因,了解病史,从平时生活抓起,要从思想上入手,重视自己的健康,做到科学健身,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也就是从生物―心理―社会的角度,全面加以预防。其具体对策如下:

1.心理调理,形成健康的心态。亚健康状态处理得当可向健康转化。因此,治疗亚健康的关键在于“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1)大学生必须学会自我心理调理。大学生面临许多心理问题,概括而言有两类:首先是自我的知情意行中的困惑。其一,大学生情感、交往的主要问题是:开放和隐私怎样把握;同学关系不知怎么处,寝室不和怎么办;恋爱痴迷、单相思、失恋、异性朋友太世故等导致的亢奋、苦恼和烦躁;孤独,迷恋城市又留恋乡村、童年;贫困生、边远生和弱势生常沉闷不乐,有压抑感等。其二,行为缺陷和行为过度是大学生行为的主要问题。行为过度表现为“范围泛化”和“强度失控”;行为缺陷则表现为:行为单一,实践范围过于狭窄。其次是大学各年级突出的心理困惑,集中表现在情感、人际关系和求职择业等方面。据调查显示:男女心理问题的集中点有很大区别,男生的心理问题比较分散,而女生则相对集中在情感问题和人际关系上。因此,大学生应学会进行自我心理调整。心理调整主要有两方面:第一,调理情绪,提高情商。这已成为继药物、手术、理疗之后的又一有效的疾病治疗或临床干预的手段。第二,疏导行为。(2)专题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目前,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重视程度还不够,尤其是对处于亚健康状态下的大学生群体及其走向更不够重视,因而造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要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必须重视亚健康状态并加以专题研究。首先,要制定一个指标体系,针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亚健康和疾病有相对准确的评估。其次,要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再次,加强心理咨询活动,提高心理咨询水平。目前我国所有高校也已经专设机构和人员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事实证明这的确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途径。但学校及心理咨询部门必须提高心理咨询水平和覆盖面,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生活调理,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1)营造和谐校园环境。在教育方式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人格,使学生在心理上化被动为主动,最大程度地体现学生的自我价值;在师生关系上充分实现民主、平等,摒弃师道尊严等级思想,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同学关系上,充分发挥团结、友爱的精神,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营造互相帮助,共同学习进步的学习生活氛围。(2)提供群体活动平台。学会合作、学会沟通是大学生的必修课,它不仅是心理成长、消除亚健康状态的必需,而且也是就业的准备。一方面,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各种社团、小组等活动,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培养他们与年龄相适应的心理。另一方面,社团、小组等群体活动应适当策划一些挫折训练,锻炼大学生的意志。(3)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首先,要做到合理膳食。通过宣传教育,改善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饮食无规律的情况,并针对不同的人群特别指出应从饮食中补充的微量元素。其次,生活上要做到有规律、有节制,把握适度原则。

3.运动调理。大量的研究证明,体育运动与学生的心理水平直接相关,如焦虑及抑郁水平、改善心境及积极情绪状态等。体育运动是促进人体机能全面发展的最佳手段,它的意义在于有效干预人们的生活方式,培养稳定的行为方式,还能预防和延缓各种慢性疾病、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及发展,从而达到促进人体健康的目的。研究表明,若长时间缺乏运动将使机体组织器官机能下降20%~50%,最终,导致机体功能衰退,免疫力下降,引起疾病的发生。如果长期坚持体育锻炼可提高心、肝、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降低体内多余的脂肪,减缓高血压和一些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降低早逝的危险。大量研究调查肯定了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调查发现人们在运动时,总是伴随着明显的意志努力和强烈的情绪体验。因此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以及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形成这种运动习惯有助于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体育运动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体验的一个过程,它能使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达到表现自我的目的。因此,通过体育运动学生能从中获得极大的满足感而摆脱压抑的状态。因此,引导大学生培养“终身运动”的习惯,用体育运动来调理身心,这既是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减少大学生身心亚健康状态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大学生亚健康问题是一个严峻问题。社会和学校必须尽快采取干预对策。此外,大学生打好自身素质基础,促进心理健康显得格外重要。防止大学生亚健康状态出现,杜绝身心疾病,使他们更好地发挥个人潜能,提高生活学习质量,使他们的生活更有意义,这既是社会的教育目的,也是大学生的期望。

[参考文献]

[1]刘华山.心理健康概念与标准的再认识[J].心理科学,2001(4).

[2]陈卫旗.自我概念、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5(4).

[3]潘书波.师范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分析[J].体育与科学,2002(1).

[4]答会明.大学生自信、自尊、自我效能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8(4).

[5]程琳杰,刘广珠.大学生个性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4).

[6]王文娟.特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人格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6).

亚健康的病因篇9

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中间阶段的一种状态,它既可以因为处理得当而恢复到健康状态,也可因处置不当而发展成为各种疾病。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压力的增大,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数日益增多。

《素问?调经论》云:“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就亚健康的病因病机和临床症状来看,应以“生于阴者”为主,表现出以人体气血不足、脏腑功能低下为主的一系列症候群,与中医学“郁证”与“虚劳”的范畴基本上相一致[1]。因此,改善机体低下的功能状态可以有效地防治亚健康。

1振奋阳气能有效地防治亚健康

1.1阳气是推动和调控脏腑功能活动的动力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明确指出阳气对于人体生命的重要作用。阳气具有兴奋、升发、温煦、防御的作用,阳气受阻或阳气虚弱就会出现一系列以脏腑生理活动减弱、失调为主的症候群,如精神困倦、体力不支、肌肉酸痛、头昏、头胀、失眠、思想难集中、健忘、食欲不振、性功能减退等,这也是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常常表现出的临床症状。因此,振奋阳气是针对亚健康状态病因病机的治疗方法。

1.2振奋阳气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阳气是身体的第一道防线,阳气的盛衰直接影响着人体的健康。人体的阳气旺盛,五脏和顺,就能有效地抵抗外邪,这是“阳因而上,卫外者也”(《素问?生气通天论》)的缘故。若阳气固护功能减退,机体的正气不足,邪气即可乘虚而入,这也是产生亚健康状态的内在原因之一。因此,振奋阳气是“上工治未病”思想的具体体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通过振奋阳气来巩固机体的正气,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就能防微杜渐,预防亚健康的产生和促使亚健康状态向健康的转化。

1.3振奋阳气能有效地改善亚健康患者的抑郁状态

亚健康状态和抑郁症在很多方面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曾有学者对1980-2001年4月发表在meDLine中的相关文章作meta分析后表明,抑郁在亚健康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2]。振奋阳气可以有效地改善亚健康患者的抑郁状态,“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素问?生气通天论》)。王冰也提出:“阳气者,内化精微,养于神气。”故阳气充足,则精神慧爽。因此,通过振奋阳气可有效地改善亚健康患者的精神状态,促使亚健康的良性转归。

2临床应用

针对亚健康状态功能低下的病机,针灸可以充分发挥其振奋阳气的作用,达到“阴平阳秘”的效果。穴位选取以头、背部和肝、脾经的腧穴为主。头为诸阳之会,头部穴有很强的补益阳气的作用;背部的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也有很好的振奋阳气的作用。如百会善升提阳气,承光、通天能通阳;大椎、至阳、腰阳关、命门等穴具有宣达阳气、助阳祛寒之功效;大多数背俞穴也具有很好的强壮阳气、增强机体免疫力和保健强身作用。

从五脏功能来分析,亚健康与肝、脾功能的关系较大。肝气主升,肝气不调达时多抑郁不欢;肝藏血,为罢极之本,故肝受损时常易出现疲乏、精神萎靡的证候。脾为后天之本,有司中气的作用,脾性升,主四肢,当脾的功能出现异常时,可出现诸如倦怠无力、懒言、眩晕、四肢困乏无力、食欲不振等证候。故临床上常通过振奋肝和脾的功能来改善亚健康状态,如取太冲、行间、肝俞、脾俞、足三里等。

操作上应重视灸法。灸法有温中散寒、行气活血的作用,具有很好的振奋阳气、强身保健的功能,能有效地预防疾病。著名医家窦材十分推崇灸法的应用,认为“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主张“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王执中《针灸资生经?虚损》篇也提到“气海者,元气之海也……宜频灸此穴,以壮元阳。”可见,艾灸对振奋阳气、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很好的作用。现代实验研究也表明,艾灸可提高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促进机体的防御抗病能力[3]。因此,用灸法来振奋机体的阳气不失为改善亚健康状态的有效方法之一。

3结语

亚健康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用中医手段干预亚健康状态,有助于实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还可以有效地降低医疗费用。当然,在亚健康的调控过程中,干预措施的应用是一方面,合理的养生保健方法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合理的生活方式、恬淡的精神状态、平衡的膳食结构和适度的体育锻炼等,都是中医调控亚健康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孔晓明.略述中医调控亚健康方法[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

11(6):462-463.

亚健康的病因篇10

[关键词]治未病;干预;亚健康态

[中图分类号]R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8(c)-069-02

intervenesub-healthstatebythetheoryof“preventivetreatmentofdisease”

QiYing

(CentralareaChinesemedicineHospitalofLeshan,Sichuanprovince,Leshan614000,China)

[abstract]thetheoryof“preventivetreatmentofdisease”istheancientChinesephilosophyandthoughtinthetraditionalmedicaltheories,andisanimportantcontentoftraditionalprophylacticmedicine.peopleputforwardthestrategyofkeepingingoodhealthandpreventingdiseases,exploringsub-health,andintervencesubhealthcrowdbythetheoryof“preventivetreatmentofdisease”.thosemeettherequirementofthetheorythatthecenterinpreventiveofimportantdiseaseanteriorshift.

[Keywords]preventivetreatmentofdisease;intervene;Sub-healthstate

亚健康状态是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临界状态[1],是指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却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能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非健康非患病的中间状态。以情绪低落、疲劳健忘、反应迟钝、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头昏头重、胸闷、心悸、食欲不振为其主症。笔者认为,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干预亚健康状态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现报道如下:

1理论基础

1999年wHo提出:亚健康状态是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临界状态[1],是指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却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能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非健康非患病的中间状态。随着社会高科技发展,日趋激烈的竞争、复杂的人际关系、工作和学习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心理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其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所以亚健康状态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2]。中医学中虽无亚健康这一名词,但早在2000年前《黄帝内经》中就有“未病”的概念。强调了“上工治未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这一思想正是针对亚健康人群而言的。它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而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医学关注的对象也将从“已病”人群逐渐向“未病”人群扩展,医学干预的切入点将逐渐提前,由当前疾病医学转向预防医学、健康医学。

2用“整体观念”认识亚健康

祖国医学认为,健康是人与自然,社会及人体自身阴阳动态平衡的结果[3]。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且与自然界息息相关,机体自身整体性及其与外部环境的统一性,称为整体观念。人的健康要求机体自身的形神合一,包括形体、脏腑、功能之间的协调统一,以及人与自然环境、气候饮食、社会关系的协调统一平衡。这种模式同现代医学目前所提倡的环境-社会-心理-生物等多元的医学模式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其概念属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范畴,而疾病的概念目前仍属于生物医学模式范畴。如果仅仅从生物医学模式出发,而忽略了社会环境的影响和人的心理体验,则只能判断“病”与“非病”,不能深刻地理解亚健康。恒动观认为,人体就是一个自我调节、自我平衡、自我恢复、自我建设的动态系统,维持着阴阳气血的相对平衡。疾病的发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体的阴阳气血逐渐从相对平衡发展为失衡。而亚建康状态即是平衡与失衡之间的过程,它既可以因为平衡的进一步打破而导致疾病,也可以因为平衡得到纠正而恢复建康。对恒动观念的理解,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地认清亚健康状态。

3用“治未病”理论干预亚健康

现代医学认为,亚健康状态是由于心理、生理、社会综合因素导致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整体协调失衡、功能紊乱所致[4]。患者自觉头昏、头重、胸闷、乏力、四肢困倦、精神不佳,或食欲不振、入睡困难或喜眠、心悸、虚汗、小便清长、腰酸等,以其中几个症状组合出现较为常见。亚健康态往往是人体自我感觉上的异常,无明显的体征,无实验室检查的依据,以现代医学的方法诊断非常困难,即便明确诊断了,也很少有相应的药物对症治疗。传统医学中的“未病”,指的是疾病前状态,属于人体阴阳气血相对失衡。其时尚无明显的症状和体征,但发展的趋势是疾病,它与亚健康状态有较多的相似之处。祖国医学诊治疾病的特点是详于症状的分析、治疗,常以症状名来代替诊断,而中医学诊断,很少借助实验室检查,其诊断依据主要来源于“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综合个体差异,进行辨证论治,最终将得出一个“证”的结论,而中医的“证”则是治疗的依据,有“证”就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中医学“治未病”的治疗原则是从整体观念出发,在辨证论治的指导下,重视平衡阴阳,调理气血,以期达得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调整人体气血阴阳的失衡是治疗亚健康态总的治疗原则[5]。所以,对待亚健康状态,在现代医学尚无有效的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的情况下,中医药对“治未病”就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中药复方具有在多层次、多靶点上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这足以显示中医药在亚健康状态调节上的优势[6]。

总之,近年来亚健康状态已成为中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运用中医“治未病”中养生防病的理论来干预亚健康,不仅丰富了中医学相关的理念与实践,从而更进一步地展示中医药促进身心健康和干预亚健康人群的特色和优势。

[参考文献]

[1]董玉整.“亚健康”初探[J].广州医学院报,1988,26(3):77-78.

[2]尤耀东,曲晓伟,廖婷婷.亚健康态从肝论治探析[J].四川中医,2009,27(1):30-31.

[3]胡玲,罗晓韵,李贺元.浅谈中医药干预亚健康状态[J].新中医,2007,36(12):92.

[4]龚海洋.亚健康状态及其中医学研究进展述评[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6(5):1-6.

[5]何裕民.次(亚)健康状态――中医学术拓展的新空间[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4(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