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十篇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十篇

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3:48

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篇1

关键词:影视文化土家文化恩施土家族

素有“世界硒都”之称的恩施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少数民族自治州。2015年7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大会的投票表决结果让众人再次关注湖北恩施。因为由湖北恩施唐崖土司城遗址、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和贵州播州海龙屯遗址在内的“中国土司遗产”项目申遗成功,这是我国拥有的第48处世界文化遗产。正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恩施连绵的高山挡住了世人的目光,而民族文化成为打开山门的钥匙。一曲传唱世界的《龙船调》让人记住了恩施,在这片集土家、苗、侗等28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上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独具魅力的特色文化资源共同构成了恩施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承。多元的文化及深厚的历史底蕴已然成为恩施的新名片和新亮点。影视文化传播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有效手段,也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有效途径。如1990年由恩施州电视台和恩施州文化局联合拍摄的电视剧《神兵》播出后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以土家族文化为背景题材的电影《我的渡口》、《沉默的远山》不仅获得国内的大奖,而且登上国际舞台,赢得世界声誉。这说明少数民族文化影视有了长足发展,在题材和内容上不断创新,同时作品被赋予更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少数民族文化在影视传播中的缺失

现在,许多人将目光聚焦在充满神秘情调的少数民族文化上,在媒介发展的进程中,影视作品成为展示少数民族文化风采的重要窗口。然而,对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浓郁民族特色的恩施土家族题材影视的创作研究在某种程度上讲还处于空白状态。关注度不够,作品的深度、广度及影响都处于相对薄弱的状态。这里拥有《苗鼓》、《龙船调》、《恩施玉露制作技艺》等15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和《滚龙莲湘》、《石工号子》、《女儿会》等6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影视创作者应立足恩施区域文化特色,对题材和内容进行创新,让少数民族影视艺术彰显文化魅力,深刻挖掘土家族的精神层面,站在人类和历史的高度关注民族自身的生存境遇、变迁或发展,解读恩施的灿烂文化。

二、恩施土家族题材影视作品现状

鄂西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走出去”宣传国家形象,扩大文化软实力。鄂西少数民族文化“走出去”,应该在影视制作产业上下足工夫,充分运用艺术手法,以鄂西土家文化为底蕴,凸显其独有的文化魅力,传承浓郁的民族特色。

(一)地域风情的视听元素

法国电影理论家马塞尔・马尔丹说:“画面不仅含有某种言外之意又有各种思想的延伸,构成影片的不是画面,而是画面的灵魂。”从这个角度审视影视作品,观众在观看影视作品获得的最深刻的印象,往往是画面所传达的感情与营造的意境。恩施土家族题材影视作品往往通过这种方式借景抒情,在画面上出现连绵群山、崇山峻岭、碧波绿水等一些自然景物。在这些看似毫无生命、冷漠无情的自然物体面前,人们将自己的感情投射于其中,使得物体随着人物的感情而变得更有表现力。电视剧《血誓》,镜头对准云海缭绕的群山,它们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缥缥缈缈,朦朦胧胧,恰似一幅山水画。观众感受到美似仙境的云海奇观的同时感受淳朴的民风、善良的村民等,恰似人间仙境。导演通过丛山、河水等景物的展示,使这些景物被赋予淡淡感情,传达着导演对这个世外桃源的向往,镜头中的这些景物共同构成和谐、宁静、优美的境界。

声音是影视作品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声音可以充分调动观众的审美心理,从而使其产生联想意境,让观众的感情与剧中人物融合。影视剧《血誓》中的音乐不仅是一种独特的故事叙事手段,更与剧中的主题和谐统一起来。例如该剧具有恩施民族风情的片头曲,“泪是下不完的雨,梦是雨花石……”歌词中里蕴含浓浓的土家人情怀,奔放的旋律和歌词像是被赋予某种力量,这种力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唤起观众对土家人文的热爱。除了音乐组成外,音响也参与影视的叙事,在营造意境上有重要的地位。在《血誓》中,运用号角声、纤夫号子人声、铃铛声等营造神秘的气氛。这部作品无论是人物形象的塑造还是艺术手法的运用都顺应时代要求,有利于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有利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有利于更好地向外宣传和推介恩施,了解恩施多彩的民族文化。

(二)缺失对独特民族文化的展现

自古以来,鄂西少数民族地区就是我国中西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重地,其民族文化传播及文化事业的发展独具特色。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影视剧《血誓》中有一段结婚场面,大家齐聚恩施土司城跳摆手舞欢庆佳节的到来,导演通过摆手舞壮大的场面和跳舞的气势表现恩施民俗风情。这些富有特色的民俗画面与作品内容交融在一起,创造出恩施地区民俗风情特有的韵律,使作品洋溢浓郁的恩施土家民族气息。但这样的作品少之又少。恩施是土家族、苗族文化的摇篮,积淀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不仅是一片旅游休闲的乐土,更是一片民族文化的厚土。土家族的吊脚楼、侗乡的风雨桥、七月的女儿会、耕耘时的薅草锣鼓、葬礼时的撒尔荷、吉庆时的摆手舞等,都展示着绚丽多彩的恩施风情。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民族性成为中国影视创作的理念,鄂西丰富的文化资源,差异性鲜明,文化传播上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应努力探寻传承及传播独特民族文化走出去的路径。

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篇2

文化是民族与民族之间最为核心的标志,如果文化消亡,那么民族终将不存。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丰富多彩的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和谐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国际化、市场化的发展步伐加快,各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正逐渐被削弱甚至完全消失,近年来,有着22个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的云南怒江流域,其民族文化的弱化消失问题尤为突出,呈现出显著的地缘特点。因此,确立民族特色文化的民间保护功能,重视民间主体的保护作用,以应对国际化、市场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消解与渗透,建构多元文化、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少数民族地区,对各民族团结与凝聚、文化与经济和谐发展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怒江源出于青藏边境唐古拉山南麓,斜惯自治区东部,入云南后,经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保山地区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出境入缅甸,在缅甸称萨尔温江。怒江流域面积有32.5万平方公里,在历史上就是诸多民族频繁迁徙流动的地区,共有傈僳、怒、独龙、彝、傣、白、纳西等22个民族栖息于此,该流域集中了非常丰富的民族文化习俗、语言和传统,原始宗教、道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六种宗教并存,历史积淀深厚,文化多样性突出。近年来,由于怒江主体民族僳僳族群众80%以上的人皈依了基督,怒族、独龙族、白族、彝族、拉祜族、佤族、傣族、藏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基督信徒人数也逐年上升,民族特色文化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淡化、弱化、变异、消失的态势,再者,由于国际化、市场化发展步伐快速向少数民族地区迈进,人们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对自然的过度改造不可避免地衍生对多样性民族特色文化的侵袭、渗透、消解,从而也导致了各民族逐渐流失自身的本位文化,即使是原有先进的生态文化因子也一并面临逝去的危险,整个怒江流域特有的文化样式日渐式微,形势比较严峻。然而,我国幅员辽阔,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团结共处、共同发展的和谐因子,是整个中华民族整体发展的文化景观,探索少数民族地区多元民族文化生态保护与发展模式是建设少数民族多元文化安全长廊、稳固和谐边疆地区极为积极有益的尝试。

在我国,民族文化指的是:“具有民族特征和地域特征的语言和文字;世代相传,流程完整,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或地区特色生产工艺及其制品;具有民族特征和地域特征的文学艺术表现形式;反映某一民族或区域风俗习惯的礼仪、节日和庆典活动、游艺活动、民族体育活动等民间习俗;集中反映某一民族或地区生产、生活特征的民居、服饰、器具、代表性建筑物、设施、标示及其他物品等;具有民族民间特色的代表性建筑物、设施、标识及特定的自然场所等等。”

根据实地田野调查和深入访谈,我们认为,肯定少数民族悠久历史的那些生态生存方式和生活经验,理解和分享少数民族先进、文明的价值观和习俗渊源,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各美其美,美人之美,以此推进我国的民族文化可持续保护与发展,这是切实可行的,而且也是必须的。首先,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和传承的主体是当地的各少数民族民众;其次,民族特色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长效传承机制是各少数民族的文化表征,它集中表现在他们的各种节庆仪式、居住样式、服饰等景观中;第三,各级各界人士及各少数民族自身对其优秀文化元素的温情和敬意是他们滋养文化自信心的精神食粮;第四,各级政府组织是扶持、辅助、引导各少数民族实现其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

一、民族文化保护的主体

——当地的少数民族民众

少数民族主体的自觉性和参与性是保护民族特色文化的根本基础。根据我们对怒江流域傈僳族、白族、普米族、彝族、傣族、景颇族、阿昌族、佤族的文化现状调查,我们认为,民族文化保护的主体首先应该是当地民众,其次才是政府各级各类组织的宏观调控、扶持和引导。仅仅依靠政府各级各类组织的“法律法规”进行民族文化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应该重视从民间和政府两个层面相结合来对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实施保护。比如,有的少数民族地区在举行节日庆典、招商引资、民族节日等活动的时候,曾规定各乡镇村少数民族群众必须衣着少数民族服装方可上街、赶集、观摩、参加节庆活动等,否则以罚款论处;政府各类组织和机构在一些少数民族村寨,先后专门建立了一些民族民间歌舞活动场所、祭祀活动场所,适时举行歌舞表演、民间贸易交流活动,引导少数民族群众加入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行列里来。以上措施和努力既体现了政府各级各类组织在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保护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上的积极努力,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少数民族群众保护和传承了其特色文化,功不可没。然而这些保护措施和强硬规定却没有成为减缓民族特色文化弱化、消失最有效的方式。近年来,随着人们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对幸福指数经济指标的渴望导致的过度开发使得怒江流域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淡化、弱化、消失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有的少数民族聚居区除了族称外几乎已经找不到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踪迹,即使是本族群的民众,他们已经基本或完全不了解自己本民族的文化,表征性的文化特征也已消逝。根据调查,我们认为商业化开发、建设与民族文化保护并不矛盾。既要保护民族传统特色文化和其中的优秀元素,又要与时俱进地与国际文明成果接轨,如果仅仅依靠政府细化措施并监督实施、帮助少数民族群众组织经常性的文化活动来保护、传承、发展民族特色文化是远远不够的,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有效方式应该是政府各级组织的政策和制度保障与民间可持续传承、保护、发展理念相结合,如此才能在国际化、市场化的发展格局中进行民族文化的保护与有效传承。例如,云南某大学曾在怒江福贡县赤恒底傈僳族村寨设置“云南少数民族村寨跟踪调查与小康社会建设示范基地”,他们以傈僳族传统民居样式融合现代化设施与理念来建设基地房屋,该地区傈僳族群众慕名参观后,纷纷表示自己建房盖屋也要以基地的傈僳族传统民居样式建造,充分体现了少数民族民众在选择自己居住文化上对自己民族的历史创造力的趋奉、热爱和尊敬,附和了他们对自己民族文化的深层冀望和心理要求。所以,民族特色文化保护

转贴于论文联盟

的主体首先应该是族群民众,其次才是各种规章制度的保障。文化保护一要从精神层面确立、肯定其文化与时展相吻合的优秀部分,二要在制定文化保护和传承机制时首先与他们的切身利益和发展冀望相结合。少数民族民众在保护传承发展自己民族经济与文化的过程中重新感受、体验、认识自己民族历史文化的优秀部分及在族群发展中的进步意义和作用,从而确立族群文化自尊意识和自尊理念,与其他民族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二、民族特色文化村寨群

——可持续传承、保护民族文化的基础

文化表征是民族文化存续的根本保证。居住样式是民族特色文化最重要的外在表征,因此,民族特色文化村寨群是族群文化向心力的外在形式,是可持续传承、保护民族文化的基础和精神纽带,同时它还是少数民族地区保护和发扬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文化的基础。然而,少数民族村寨与主体民族——汉族村寨并无二致的建筑模式和发展思路既不利于少数民族文化自信心的确立和族群文化精神的期许,也不利于他们特色文化的保存、延留和由此而带来的经济发展潜力,它在某种程度上稀释、屏蔽了少数民族族群对自己民族形成、生存历史的肯定。20世纪90年代以后,特别是21世纪始,国家为改善怒江流域少数民族居住条件,提高少数民族生活质量,先后斥资实施消灭茅草房工程,代之以石棉瓦房、土砖房、混凝土楼房等房屋样式,在一定数量上取代了少数民族世代居住的茅草房、竹篦房、木楞房,确实达到了改善少数民族居住条件、提高少数民族生活水平、保护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消除少数民族地区居住安全隐患的作用。但是,安居工程伴随着的却是以牺牲其历史形成的特色文化场域为代价。此时期,该地区少数民族生产生活中蕴含着传统生态理念的竹、木制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也相继被现代生活用品所取代。如,2003-2005年,贡山县政府为了改善当地少数民族的居住环境,实施了消灭茅草房、危房和美化庭院的温暖工程,为多民族乡丙中洛查腊怒族村每户怒族群众免费提供一定数量的水泥、石棉瓦,改造木质危房,消灭茅草房,查腊怒族村寨传统特征的居住样式开始改变,出现了石棉瓦水泥空心砖房,目前,怒族传统居住样式——木板石片房正逐渐被取代、否定,怒族村民开始积极努力建盖现代的水泥空心砖房;1990年后,特别是2000年后,当地怒族、傈僳族、独龙族、藏族村民传统竹、木制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被现代生活用品所取代。然而,各少数民族在赶上和超过其他民族比如汉族这个历史相对悠久、文明程度相对较高的主体民族现有生活水平的跨越式发展中,更多地是以放弃和否定自己的民族文化为代价的,他们更多地认同汉族文化的发展速度和格局,努力追求与汉族一样的生活理想,除了居住样式外,民族特征鲜明的衣着服饰审美取向也逐渐趋同于汉族,如怒江流域一部分聚居或散居的傈僳族、怒族,部分彝族和阿昌族。而那些靠近县城、乡镇或与汉族杂居的少数民族,民族特色文化消失的情况更加显著,有的则仅仅保留着族称,其特色文化表征如居住样式、服饰、节庆仪式、歌舞等深蕴着自己民族历史文化的表征均与汉族完全一致,如兰坪县的白族居住样式过去趋同于傈僳族,多木楞房、石片房,现今基本与汉族村寨一致,大多是土墙瓦房、空心砖瓦房和少量水泥浇注的多层小楼房,既无大理白族特色风格的民居样式,也无与其他民族互融互渗形成的新的白族建筑区域样式;梁河县城的阿昌族居住样式、服饰审美已经和汉族完全一致,几乎所有民族文化表征都已消失,仅在离县城20公里之外的弄邱村,还保存了极少量的阿昌族传统居住样式的房屋及部分传统民族服饰和节日歌舞;福贡县上帕镇腊乌村和鹿马登乡赤恒底村傈僳族村寨、贡山县丙中洛乡查腊村怒族村寨、贡山独龙族乡孟登木村、熊当村独龙族村寨等,传统地域材质和样式的傈僳族、怒族、独龙族特色居住文化景观正受到现展理念的强烈冲击和挑战,民族服饰、节日歌舞消解、异化、消失的的情势比较显著,仅在偏远之地才可见到各族群特色文化景观的显著存在状貌,而且其特色的居住文化也因其贫困、落后的表征逐渐被否定、被消灭。

关于怒江流域少数民族居住等文化历史积淀,清代余庆远在《维西见闻录》中曾这样记载过怒族的居住、服饰情况:“覆竹为屋,编竹为桓。……人精为竹器,织红文麻布。”由此可知,怒族居住区在历史上曾为茂密的原始森林,竹木制品是他们历史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明证,蕴含着他们早期的生态审美思想和理念,是他们传统文化得以延续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在怒江流域还有部分(有的地方甚至是众多)以竹木为主要建筑材料的竹蓖房、石板房存在,而它们正处于当地政府以消除贫困落后、安全隐患为发展蓝图的安居工程之列。

但是,值得我们充分注意的一个历史经验就是,一个民族,其文化的核心就是它的价值观。居住样式是一个民族文化价值观最具亲和力的外在表征之一,如果一个民族表征性的东西都已经不存,那么它的文化被彻底颠覆的危险就越来越大了;况且,如果一个民族的发展总是以羡慕人家的文化为基础,对自己的文化缺乏了解、执着和敬爱,那么文化表征的消失随之而来的就是自身文化的流失。怒江流域有着最为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目前这些文化资源正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式微现实。在怒江峡谷,由于山高险峻,自然环境特殊,可居的平地不多,“千脚落地房”、“木垛房”(“木楞房”)、“木片房”居住理念和样式是怒族、傈僳族、独龙族等少数民族长期与大自然交相融汇的经验结晶,不仅熔铸了他们对自然的理解、依持和和解,而且承载了他们与自然协调的特质,熔铸了他们的智慧,既是他们长期与险恶的自然环境斗争的结果,也是他们生态文化语境的自然延伸和呈现。如傈僳族村寨的“千脚落地房”,建房选址时,房子主人考虑较多的是房屋能否躲避山洪和泥石流、要选用坚硬又耐腐性强论文联盟的树木、要以三角形的稳定性来考虑房屋的结构等问题,这种房屋最大的优点是空气流通、防潮避湿、冬暖夏凉。它不仅是傈僳族聪明才智的展现,而且是他们与天斗、与地斗的历史经验的总结,深蕴着他们的民族心理和民族自豪感,一味以现代化的全民一致的居住样式来启示、取代他们的特色民居样式,既不符合其独特的自然、气候等条件,又遮蔽、消融了他们的文化。这样做的结果,与否定他们的生存发展历史、否定他们长期与险恶自然环境斗争的智慧与创造力毫无二致,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他们文化自尊的丧失。

应该看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由于多元文化的存在从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但是,民族传统文化所寄托的族群精神、族群情感的淡化与稀释,必然会带来民族个性的变异,它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民族特征的弱化和消失,还可能是族群价值观的盲目性变迁,最终不仅会使中国五彩缤纷的文化性征变为单一化,而且也会给族群发展带来难以预知的隐患。因此,从居住样式的多样性人手,逐步建立怒江少数民族特色文

转贴于论文联盟

化传承保护区,与怒江“自然(生物)遗产基金库”的地域环境相协调,形成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多样性性征,辐射整个怒江流域是与世界接轨的理性选择。其方式和具体措施可从以下方面人手。第一,提炼少数民族各族群居住文化精神,注意肯定、保存少数民族特色居住文化景观;明确少数民族民众对族群居住文化样式选择的主体作用,启发、引导少数民族群众建盖符合其族群历史文化样式的住宅;以坚固的现代化材料和理念取代少数民族传统的不利于人类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材料。第二,少数民族地区城市表达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地域和风俗习惯,与国际化、现代化的发展路径相结合,在州县乡镇一级的城市或城镇设立少数民族标志性雕塑及建筑物,通常以人口较多或较少的少数民族居住风格和有形特色文化形态为城市风貌和地方特色的主要标志。第三,少数民族乡村表达充分尊重少数民族居住理念的的原生态创造,尊重少数民族的传统审美心理和文化传承中的先进理念,改革不适宜安全、卫生的居住格局部分,如在怒族聚居区建盖新房时可逐步考虑以复合竹木制品或仿木、仿竹材料代替空心砖、石棉瓦、混凝土的整体外观样式;对原有怒族居住样式进行模拟性外观保护;修缮、加固、改造现存的竹木制房屋,使之符合现代化发展对居住的要求,逐渐形成特色民族文化村寨群落。

因此,在怒江地区建设符合少数民族心理积淀、审美追求的居住文化样式,形成多元民族文化村寨群,能从客观上熏陶、影响、启发少数民族民众充分发挥民众的主体性作用,对自己民族的文化油然而生敬意和爱意,带动该地区文化、经济、社会发展,增强族群自尊和文化自尊,自觉保护、传承、发展本族群文化,使该地区多样性民族文化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得到永续发展。

三、可持续传承民族文化保护的长效机制

——语言、服饰传统和民族歌舞

历史感和认同感是民族特色文化生存、延续的根本。

1.语言传统是民族内部彼此认同的核心内聚力

云南怒江流域各少数民族绝大部分有语言无文字,其历史文化只能口耳相传,民族语言在民族特色文化保护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族群文化认同和内聚力的基础。调查中我们发现,各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群众在现实生活中使用各自语言的情况各有不同,通常是靠近县城或者与汉族杂居、与汉族交往频繁的少数民族村寨,少数民族语言消失得较快,衣着服饰、节庆仪式等民族特色文化的表征也随附消失,而在偏僻一点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寨,本民族语言使用比较频繁,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表征就显得浓厚一些,如兰坪黄梅乡龙登村白族及白族支系勒墨人离县城有七十多公里,周围也都是白族村寨,虽然日常语言为地域特征的白族语言,但由于外出打工者较多,当地矿山外来人口也较多,白族与外界汉语交流的机会增多,因此,除50岁以上的女性还穿着已经融合了其他民族特色的白族服饰外,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普遍不着传统白族服饰,节庆既不过或很少过白族传统节日、不着白族服饰,汉化进程加快;再如梁河的阿昌族村寨——弄邱,离县城二十公里,属较为偏辟的阿昌族村寨,日常生产生活语言大部分使用阿昌族语言,但男性村民汉语沟通和使用机会多于女性,男性大部分着汉族服饰,女性则大部分着阿昌族服饰;福贡离县城三十余公里的架科底乡俄科罗村傈僳族,其日常生产生活语言大部分使用傈僳语,民族服饰仅限于40岁以上女性衣着,年轻一代使用汉语者较多,服饰基本与汉族一致。承载民族文化的语言系统消失,民族文化消失的风险增大。

2.服饰传统是民族凝聚力的外在表现形式

少数民族女性是保护与传承民族服饰文化的生力军。女性是美的使者,从心理学上讲,女性更重视服饰的与众不同,她们总是以丰富多彩的服饰美化自己族群的视域,呈现出自己迥异于别人的特色,她们是天然的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忠实守护者。在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服饰方面,女性不仅是民族服饰的制作者,她们还是服饰文化最主要的传承者,女性在本民族服饰的存续和传承方面表现出较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使民族主体文化心理在服饰表征上深层积淀的积极继承者和创造者,原因有三。

一是对民族文化的热情和敬意。对本民族文化积淀的由衷喜爱和趋奉是少数民族女性自觉传承和保护本民族文化的有效方式,如,贡山县丙中洛乡查腊怒族自然村一社和二社共有村民353人,男性184人,女性169人(根据2010年1月“人口统计表”统计)。查腊自然村怒族女性传统服饰制作的时间以一年12个月365天计,怒族女性在家织布、织怒毯,制作怒族服饰的时间约60天,而且主要集中于8月和9月雨季和农闲时,8、9两个月织布、织怒毯、制作怒包、怒衣的女性平均每天约4人/次,占全村女性人数的7%。2005年以前,怒族女性制作怒族服饰绝大部分是自用,出售的很少,而且她们的男性亲属普遍对其制作怒族服饰持赞赏和支持的态度,这说明,女性群体对本民族文化的喜爱是自觉的,油然而生的,制作本民族服饰也是自愿的,没有或较少受外界压力的控制和经济因素的影响,而怒毯作为怒族传统文化的象征对女性的吸引力更大,制作怒毯的机率最高。目前,由于旅游公司对怒毯的订购,怒族女性制作怒毯呈现出一半自用,一半出售的情形,怒毯的经济因素开始显现。

二是经济利益驱动和激发。增加经济收入、担当家庭重担是少数民族女性非自觉传承和保护本民族文化的催产素。如,福贡县鹿马登乡赤恒底村是福贡县著名的傈僳族服装生产点,在赤恒底的9个自然村中,傈僳族服饰制作以出售、增加家庭经济收入为主,家庭织造出售的市场份额占70%,自用仅占30%,出售服装的材质为现代的棉线或毛绒线,成品产出速度比较快,传统傈僳族复杂的织布工艺和程序基本消失,会做傈僳族传统服装的女性以45岁以上的人居多,这些女性为增加家庭的经济收入,农闲时节大多手工织布、手工刺绣,机器制作民族服饰,虽然是以增加经济收入为目标,客观上某种程度地保护、传承了本民族千年形成的服饰文化特征。

三是民族审美心理积淀。亲和感、温情和敬意是少数民族女性追求民族服饰美和创造民族服饰美的心理内驱力。调查中发现,女性对自己的本民族服饰有一种天然的感情,油然而生美感,一是日常生产生活中女性比男子更多地、更频繁地衣着本民族服饰,如梁河弄邱一带阿昌族,日常生产生活中女性着阿昌族传统服饰的人数占90%以上,而男子却鲜有阿昌族服饰,但男性对女性衣着本民族服饰的赞赏度较高,很支持女性制作、穿着本民族服饰;二是女性总是不由自主地在农闲时制作本民族特色的服饰,即使是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购买现代衣料方便快捷的今天,傈僳族男女两性对麻布服饰依然情有独钟,偏远一点的山村女性更甚,她们更多地以衣着麻布服饰而自豪,从内心深处的热爱使得她们不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制作麻布服饰,自觉

转贴于论文联盟

传承本民族文化。因此,少数民族族群主体共同的审美心理、价值判断是促使男女两性自觉维护、继承、保护本民族文化的原动力,女性则是族群服饰审美冀望天然的忠实守护者。

3.民族歌舞是民族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的有效渠道

怒江流域各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歌舞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婚丧节庆、亲友聚会要歌舞自娱,甚至打官司也要用民歌对答、调解,这是构成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民族历史,歌咏现代生活的族群文化的有机载体,是族群凝聚力的体现。但是由于怒江流域皈依基督的人数逐年递增,蔓延族群增多,少数民族特色歌舞在信徒中呈现为消失的情势,如怒江福贡上帕镇俄玛底傈僳村民小组,80%以上的村民信奉基督教,信教群体不仅不过傈僳族传统节日——阔时节,也不在任何场合唱跳本民族歌舞;贡山茶腊是一个典型的多种并存的怒族自然村,原始信仰和喇嘛信仰者常常自发自觉唱跳本民族歌舞,举行传统的有发展理念的婚礼和葬礼仪式,但基督信仰者则完全禁绝之。在怒江流域基督信仰较为普遍的地区,由于一些教会严禁信徒过本民族节日,唱跳本民族歌舞,有的甚至禁绝衣着民族服饰,所以一些族群村寨几乎完全不唱跳本民族传统歌舞,不过本民族传统节日,也鲜有衣着本民族服饰,即使有的村寨也过本民族传统节日,但方式却是基督化的,对基督教的虔敬使得他们消泯了对自己民族歌舞及优秀文化因子的热爱和肯定,致使民族特色文化已经在怒江主体民族——傈僳族族群中呈整体消解、消失状态,其他各族群的文化特色消泯,传统文化凝聚力减弱。

毋庸置疑,对本民族文化的充分肯定和热爱是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主体性传承的基础。所以,在怒江流域这个多民族、多种宗教、多元文化的地区肯定并弘扬各少数民族历史流传下来的原创优秀文化精神理念及表现形式是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传承、发展、走向市场、走向现代化的长效机制。具体措施一是提炼各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精神和积极因素,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立一定比例的少数民族文化传习所来传承族群文化;二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完小设置一定学时的民族特色文化技能双语课程,教授各少数民族儿童部分传统生态技能;三是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乡镇村设置民族传统服饰、传统歌舞培训班,分批、分阶段、分层次培训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制作技术、传统歌舞表演,并在一定的时间进行民族服饰制作、设计、歌舞展演和比赛。

四、古老而先进的生态思想和先进理念

——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发展的精神动力

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按照自己的生存语境创造了自己的文化,积淀了丰厚的生态思想,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形态、文化内容和文化内涵。在各少数民族传统的节庆、祭祀仪式中不同程度蕴含着古老先进的生态思想和生态理念,这是各少数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所在。对自己民族古老生存历史文化的现代肯定是各少数民族提高民族自信心,维护共有文化根基的精神保证。在历史文化遗存相对丰富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民族特色文化消失加快比较严峻的现实情况下,少数民族古老生态思想和生态理念的张扬是特色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发展的重要方式。它一方面充分肯定、赞扬了少数民族生存、发展的科学性、合理性、经验性文化,另一方面还增强了他们保护、捍卫自己特色民族文化的责任感、紧迫性和主动性,促使族群特色文化获得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例如,过去,狩猎是怒江流域傈僳族、怒族、独龙族、普米族等早期居民的基本生存方式,因此他们天生依赖自然,敬畏自然,自然在他们朴素的世界观里有着神圣的地位。在怒江一带,打猎不仅是族群历史上一种维持生命的活动,而且也是传承民族生存技能、价值判断的一项体育竞技活动,然而,在今天打猎已经被完全禁止的时代,偷猎的现象仍然在少数民族群众中有着一定的市场。如在高黎贡山白花岭一带,一位老猎王曾说:“几百年来,我们祖祖辈辈都靠山吃山,哪个男人不上山打猎?如果打猎能把动物打绝,那几百年前早就打绝了,哪里还等得到你们来建保护区?”在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时间里,怒江两岸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茂密的森林养育了无数仅靠采集、狩猎为生的原住民,可是青山绿水却没有消失,虽然过度开发导致的环境和生态的变迁加剧了怒江森林动植物资源的压力,可是完全禁绝少数民族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延续下来的文化精神,也是不明智的。例如,过去傈僳族猎手打猎时一般都供奉山神及猎神。山神主管山中动物及家中禽畜兴旺,而猎神则保佑猎人捕到动物。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全村人要集体到山房(类似山神庙)宰杀鸡或羊祭祀山神。出猎前需点三炷香杀牲供奉村子附近古树下或者岩石下的猎神,在场的人都要磕三个头。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每年立秋后是围山的季节(又称开山的季节),祭祀山神后就可狩猎,猎人在山上有规律地布置捕兽扣,第二天去查看,如果没捕到猎物,15天之后再去山房祭祀山神,第二次还没捕到猎物,这就昭示说山神发怒了,不宜狩猎,该年禁绝狩猎。如果开山第二天就捕到猎物,猎人就要把捕到的第一只猎物做上标记放归大自然,直到捕猎到那只做了标记的猎物才“封山”,这是山神提示:此次围山季到此结束。傈傈族的狩猎过程和习俗其实蕴含着他们古老的科学的生态思想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用现代科学方法来分析,其狩猎过程有其先进的科学性:如果间隔15天依然没有捕到猎物,说明该物种数量很少,只有当年不捕猎才有利于动物种群繁衍;在捕猎季节两次捕到同一只猎物,说明动物种群数量比较多,且成熟;立秋开山捕猎是动物的成熟季节,避开了动物繁殖生长的关键时期,有效保护了动物的生长。这种原生态的秘密是使其居住的青山绿水长盛不衰的秘诀。在现代社会,虽然各少数民族伴随狩猎而生的各种特殊的图腾崇拜仪式早已淡出他们的生活,但部分传统文化深厚的傈僳族人、怒族人、独龙族人至今仍把与本民族有关的动物或植物作为图腾来崇拜,在日常服饰、装饰物中还延留着他们原创文化的遗迹,故而该地区少数民族狩猎文化才会以“偷猎”的方式部分保留并被继承下来。

所以,可以从生态文化保护的角度,充分考虑少数民族的感情和生活习俗,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在对逐渐消失的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进行及时有效保护的同时,利用古老的生态文化精神和理念激发该地区少数民族森林生态的保护意识和保护行为,合理利用和保护野生动物资源,自觉地阻止生态破坏行为,建设幸福家园。

设置一定的时间和区域,给予各少数民族传统狩猎文化一定的空间场和时间场,重塑各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精神。在怒江州这个原始生态保留最充分、最完整、狩猎文化最为持久与浓厚的地区划出一定的狩猎区域,根据合适的季节,规定一定的时间限度,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进行狩猎活动,活动期间举行民间的民族体育竞技活动和猎物贸易活动,传承民族技能和精神文化。

设置一定的少数民族特色体育竞技场,适时进行传统生存工具和传统技能展演活动,合理保护、宣传、发展少论文联盟数民族特色文化的优秀元素。

与本土结合的文化保护理念。在民间确立从儿童到青年、中年、老年的民族传统生态文化保护意识,从精神上尊重并弘扬他们文化的优秀因子、与现代文明成果接轨的先进部分,让当地人认同、理解、参与、懂得更多的森林保护措施和保护意识,自觉爱护民族家园。

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篇3

【关键词】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过程;建设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作者】李杰,湖北民族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博士。苏丹丹,湖北民族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助教。湖北恩施,445000;李忠斌,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430074

【中图分类号】C9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4X(2016)05-0023-009

一、前言

我国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民族风情浓郁、建筑风格独特、布局奇巧的特色村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无论是居住式样、村寨风貌、风俗习惯还是村落布局、产业结构都具有其独特的风格,是民族文化的物质载体。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少数民族村寨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少数民族村落出现特色村寨极速消解与村寨文化过度开发并存的现状,因此,合理地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对传承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和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从2009年开始施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以来,我国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由于特色村寨建设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可操作的理论工具,当前特色村寨建设存在建设模式单一、考核机制不健全、急功近利、社会参与不足等问题。鉴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及建设现状,在特色村寨建设过程中如何评价其建设过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成为我国特色村寨建设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自从国家民委和财政部联合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以来,国内学者从民族学、经济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对特色村寨建设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从研究层次来看,包括了宏、中、微观层面:(1)宏观层面主要是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的主要成效、存在问题和发展思路方面展开: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改善、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示范带头作用、农民增收、特色产业发展模式推广等成效显著[1],但是也存在发展规划不科学、部门协作不密切、公众参与性不高和发展模式不健全等问题[2],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应该坚持依法、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积极、人本、完整、保护与发展、尊重习惯等基本原则;[3](2)不少学者从湖北省、云南省、湖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等中观层面分析了经验、问题和对策:姜爱(2012)总结了湖北省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经验,[4]田敏(2016)在介绍朗德特色村寨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建设中存在缺乏地区间的战略协作,资源的低级运用,旅游开发品位不高,定位不明等问题,并提出注重区域间的合作,贯彻民族生态博物馆理念,定位旅游形态和旅游品牌等对策;[5](3)更多的学者从微观层面考察了部分特色村寨的发展现状,提出有较强操作性的对策。比如,曹大明等(2011)、唐胡浩(2013)和李忠斌等(2016)分别对宜昌车溪、神龙架下谷坪乡和利川夹壁村的特色村寨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总结发展成就的同时重点分析了其发展瓶颈,并以全新视角提出未来发展思路和针对性措施。[6][7][8]

从研究内容来看,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意义、经验做法、模式、现状、对策思考等。部分学者从城镇化、生态文明、旅游扶贫、体育文化旅游等角度对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还有一些学者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特色村寨遴选(李忠斌等,2015)、外部环境(李忠斌等,2014)、文化变迁(钟溢颖,2014)进行了评价。[9][10][11]

综上所述,国内学者从不同研究视角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成果丰富,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从研究方法来看,国内学者大多采用定性描述的分析方法,较少使用定量研究方法。目前,定量研究方法主要用于对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评价体系研究,但是在这些指标体系研究中较少涉及特色村寨建设过程评价研究。因此,本文对特色村寨建设过程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是对特色村寨研究的有益补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内涵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在民族文化保护、基础设施改善和村民增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目前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存在建设混乱、特色不鲜明、开发层次低、村民参与度低等问题,其中最本质的问题是对民族文化内涵的挖掘深度不够,重形式建设,轻文化保护。

(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过程中的伪文化现象

在“政绩”和“金钱”的驱使下,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过程中出现“重形式,轻文化”的伪文化现象。①

1.由于部分地方政府干部对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认知不足和急于求成的片面政绩观的指导思想,[2]选择了“短平快”的特色村寨建设模式,缺乏对特色村寨文化内涵的挖掘,出现“文化复制多,特色创新少”、规划设计单调、脱离村寨实际等问题;

2.由于村民对短期经济利益的追逐,选择了“流量大、收益高”的非本村寨文化产品和一般产品,对民族文化特色产品的支持度较低。因此,在急功近利和短期利益的驱使下,伪村寨文化当道势必扼杀真村寨文化,出现“伪文化驱逐真文化”的现象。[12]

(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内涵

鉴于上述问题,要科学地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坚持传承民族文化,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初衷,必须要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内涵有深刻理解。

根据国家民委印发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中提出的发展目标,笔者认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是核心。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少数民族文化特征的外在表现,特色村寨是少数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因此,特色村寨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以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为核心,村寨文化要具有民族独有性、排他性。在环境整治、民居保护、产业发展、风俗习惯传承和民族团结等各方面的建设都要体现出民族文化内核,不能只注重形式建设,而轻视民族文化,不能复制他民族文化,而忽略本民族文化元素。

2.村民福利增加是落脚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初衷在于传承少数民族的文化基因和保护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其最终的落脚点在于民族文化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不仅是对特色村寨建筑、传统器物和风俗习惯等民族文化外在表象形式的保护,而且是深层挖掘特色民族文化内涵的时代价值,不仅使民族文化保值,更要使民族文化增值,让民族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获利益,得实惠。因此,在特色村寨建设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意愿,让群众得实惠。这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是否成功的关键,村民福利增加,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才具有持续性。在特色村寨建设相关具体工作中必须围绕“为村民谋福利”这一目标展开,在民族文化保护过程中增加村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实现文化保护与村民利益相协同。

3.改善民生、产业发展、文化保护和民族团结是主要内容。由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在产业结构、民居式样、村寨风貌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都集中体现了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特点、文化特色及其民族聚落的演变过程,因此,在特色村寨建设过程中主要从人居环境整治、民居保护与建设、特色产业发展、文化传承与创新、民族团结进步等方面着手,以文化保护、产业发展和民族团结为建设重点。不同村寨根据其地域环境、民族特点、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和市场环境等具体情况确定特色村寨建设的具体内容,选择合适的发展路径。但是,无论村寨选择什么建设内容,都必须坚持以文化保护为中心,以改善民生为主旨,以民族团结和谐为主题,提高村民保护本民族文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保障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的持续性。

4.经济、文化和生态协同发展是目标。文化保护与传承是特色村寨建设的本质和主要目标。但是,由于自然和历史等多种原因,民族聚集地多处于边远落后地区,贫困问题突出,生态环境脆弱,因此,在特色村寨建设过程中以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为主线的同时,要兼顾地区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地区经济发展、民族文化传承和生态环境保护同步协调发展。

由于经济发展落后,居民收入水平低,因此,从理性角度来说,发展经济,提高收入是地方政府和村民亟待解决的首要任务。在特色村寨建设中经济发展和收入提高是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可持续的动力,离开经济发展谈文化保护是纸上谈兵,不能为了民族文化保护而舍弃村民利益,否则将失去保护文化的持续动力。当然,更不能为了经济发展,而忽略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

生态环境是民族文化产生的母体,文化传承是在各种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实现的。[13]因此,在特色村寨建设中离开生态保护谈文化保护是竭泽而渔,不能为了保护民族文化而破坏生态环境,民族文化必须要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在不断调和过程中寻找最佳的传承路径。

因此,特色村寨建设中的各项具体工作都要围绕经济、文化和生态协同发展的目标,特色村寨保护必须要体现出民族文化的内涵,必须要与民族文化保护、产业发展、村民增收、生态和谐相结合,走生态、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道路。

三、特色村寨建设过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过程的评价,是对特色村寨建设的各主要阶段进行的系统总结和回顾。由于特色村寨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难以量化,无法对工作成果进行精确的评价,更适合从宏观层面进行定性分析。因此,本研究的指标体系是狭义的过程评价指标体系,没有对前期准备过程进行评价,其主要评价内容包括建设实施过程和建设完成阶段的评价。有鉴于此,构建特色村寨建设过程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任务是实施过程阶段和建设完成阶段的指标设计和变量选择。

(一)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在参考现有研究成果和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特色村寨建设的内涵、村寨文化的特点,综合考虑特色村寨建设过程评价的指标需要,提出以下选取原则:

1.相关性原则。相关性原则是特色村寨建设过程评价中应首先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所选指标应该是特色村寨建设相关性较大的指标,能够全面反映建设的过程,应满足有关各方面了解建设进度和建设效率的需要。

2.主导性原则。特色村寨建设过程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指标选择范围广。为了避免评价指标的过于庞杂,有侧重地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关键指标。这些评价指标能够反映特色村寨建设过程的特征以及建设效率和建设进度变化。

3.获得性原则。评价指标的选取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应该充分考虑数据资料的可获得性。如果无法获取数据,即使是再好的评价指标,也只能摒弃。比如,民族团结进步建设评价指标主要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和民族关系和谐度两个方面选择具有可获得性的表征变量。

4.可测性原则。准确、无偏颇的数据量化是特色村寨建设过程评价的基础,因此,指标选取要注意可度量性,方便进行量化处理,无法进行数据量化的变量,即使对过程评价分析很重要,也只能摒弃。比如,领导机构组建与成员分工、管理制度的可行性、发展规划的有效性和民族政策法规的落实是特色村寨建设的重要环节,但是,这些指标却具有难以量化的缺点,因此,暂不作为评价指标。

5.一致性原则。为了保证特色村寨建设过程评价分析的准确性和变量处理的便利性,在数据预处理时需要保持数据的一致性。指标数据的一致性原则主要体现在每组数据资料在计量单位、时间和空间上的一致性。

6.常用性原则。表征民族文化保护、人居环境整治、特色产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等建设的变量指标多种多样,选取所有的变量指标进入指标体系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因此,本研究采用常用性原则,即主要侧重于选取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变量指标且国内学者常用的指标。

7.灵活性原则。为了既能全面反映特色村寨建设过程,又要便于计算,指标数量要适中。指标太多,评价难度大;指标过少,评价不稳定。所选指标以数据的可得性和可靠性灵活选择表征变量。此外,本文注重运用不同变量之间的“比率”形式来反映变量之间的对比关系,这不仅避免不同数量级和量纲对指标绝对数的影响,也有利于准确衡量评价指标的变化状态。

8.可靠性原则。数据的可靠性是确保过程评价分析结果真实可信的根本保证。因此,在评价指标的选取中,应考虑指标数据统计口径的一致性、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等,所选指标必须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尽量避免凭借主观臆断选取指标变量,必须真实反映实际的特色村寨建设活动和结果,具有客观真实性和主观可信性。

(二)建设过程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指标选取原则,参考国内研究成果,最终选取投入水平、产业选择、建设进度、建设达标率、投资效率五大类别,共76个评价指标。本指标体系为四级评价体系,分为建设过程评价和建设完成阶段评价这两个阶段,包括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和76个三级指标(见表1)。

(三)评价指标说明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和持续的文化保护与发展项目,其建设过程有其特殊性。因此,本研究在一般项目建设过程评价的基础上对特色村寨建设过程评价是一次新的尝试,可对后续研究和实际建设工作提供有益参考。为了提高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本部分根据表1对评价指标进行详细说明。

1.实施过程阶段。实施过程评价是对特色村寨建设过程进行监测与控制,及时发现各种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确保实现预期建设目标,这是过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过程评价包括投入水平评价和产业选择评价两个一级指标。投入水平指标包括人力投入、土地投入和财力投入,其中,人力投入包括劳动力投入和智力投入,本文采用大学学历就业人口占乡村就业人口比重作为智力投入的表征变量。

产业发展是特色村寨建设的重要内容,产业选择是产业发展的第一步,本指标是一个综合指标,包括产业贡献和产业区域竞争力两个方面。①产业贡献由产业增长潜力、产业盈利能力和产业关联效应等指标变量进行加权计算;产业区域竞争力由产业比较优势、培育环境和技术资源进行加权计算(见表2)。[14]

2.建设完成阶段

建设完成阶段评价是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过程、建设效率、建设管理进行综合评价,衡量实际建设效果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差距,并分析未达成预期目标的原因,吸取经验教训为以后的建设工作提供改进措施。本研究采用建设进度、建设达标率和投资效率3个一级指标分别对特色村寨建设的建设进度、建设质量和建设效率进行评价。

建设进度评价根据实际建设情况与计划建设进度进行比较,从而评价目前建设进度是否合理。由于特色村寨建设中具体建设项目众多,影响建设进度的因素也很多且难以使用统一的衡量标准,为了保证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和简洁性,本研究采用实际建设周期变化率作为建设进度的表征变量,具体计算公式为:实际建设期变化率=(实际建设期-计划建设期)/计划建设期。若该变量值为正值,则表示实际建设周期大于计划建设周期,建设项目没有按照目标计划完成。本指标包括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整治、旅游设施古建筑保护等建设周期变化率。

质量控制是对建设项目质量合格频率和优良品率的评价,以确保建设项目质量达到预期质量标准。本研究使用建设达标率指标来评价其建设质量是否达到预期要求。该指标变量主要是采用建设项目的实际完成率与预期建设目标进行比较,该比值越大,则说明建设达标率越高,建设质量较好。本指标包括人居环境、社会发展、产业发展、文化保护和民族团结创建等建设达标率。

投资效率是各类产出效益与要素投入之间的比率关系,是评价特色村寨建设投资行为有效性的重要指标。本指标的设计同时兼顾了经济效率、社会效率和生态效率,由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计算。投入指标包括人力、财力和土地三大要素投入;产出指标是从上述三类产出效率以及主要建设内容出发选取特色产业贡献率、贫困人口变化率、特色建筑保护比例和民族关系和谐度等19个表征变量。其中,民族关系和谐度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产出成果,是综合评价指标,由村寨经济、村寨管理、村寨公平和村寨参与等9个四级指标变量加权计算得到(见表3)。

(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说明

目前国内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指标体系研究的相关成果较少,更没有对特色村寨建设过程评价的研究成果。由于少数特色村寨建设不同于一般项目建设,因此,对特色村寨建设过程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有一定的难度,本文在借鉴一般项目建设过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根据特色村寨建设的特殊性进行重新设计。

根据指标评价方法的分类,评价方法分为单指标评价方法和多指标评价方法,后者较之前者更能真实、全面地反映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质量和效益。目前,常用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有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主成分分析法和topSiS法、人工神经网络法等多种方法,各种评价方法的特点不同,根据评价对象的客观属性和实际需要,选择一种或者多种方法联用进行综合评价。由于各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不同,将导致特色村寨建设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因此,在应用评价指标体系时应根据实际需要,对指标体系内容和表征变量进行相应的增删和修改。

特色村寨建设过程评价主要是对特色村寨建设的实施过程和建设效率进行评价,其目的是准确识别实际建设状况与预期目标的偏差,制定合理的纠偏策略,以达成建设目标。因此,对特色村寨建设的过程评价不仅要准确识别偏差,更不能忽视对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避免在后续的特色村寨建设中出现类似问题,提高建设效率。

参考文献:

[1]房亚明.关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思考[J].农村财政与财务,2011(3).

[2]段超.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9).

[3]张显伟.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基本原则[J].广西民族研究,2014(5).

[4]姜爱.湖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经验解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2(9).

[5]田敏.论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以黔东南郎德苗寨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

[6]曹大明,黄柏权,葛政委.宜昌车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特色建构及其社会变迁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4).

[7]唐胡浩.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契机下的城镇化建设研究――下谷坪土家族乡的社会学考察[J].三峡大学学报,2013(2).

[8]李忠斌,李军,文晓国.武陵山区特色村寨建设新思路:基于夹壁村的调研[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2).

[9]李忠斌,李军,文晓国.以文化为内核的特色村寨遴选指标体系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15(5).

[10]李忠斌,肖博华.特色村寨的外部环境评估体系探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2).

[11]钟溢颖,王林.旅游场域下民族特色村寨文化变迁评价[J].旅游论坛,2014(5).

[12]李忠斌,郑甘甜.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中的文化保护与发展[J].广西社会科学,2014(11).

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篇4

关键词:民族文化;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广西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13)05

收稿日期:2013-07-06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发展民族文化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互动关系研究》(12BZZ026)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周健,男,广西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高级经济师,兼任广西民族大学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民族理论、民族经济;

赵静,女,壮族,广西壮族自治区党校办公室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美丽中国,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十提出的奋斗目标之一。我国民族地区占国土面积的64%,美丽中国不能缺了美丽的民族村寨。民族特色村寨是承载我国绚丽多姿的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展现美丽中国的“民族盛装”。广西作我国为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建设美丽广西,展现“民族盛装”使职当为。为此,我们建议,在建设美丽广西活动中,应当注意和加强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建设。

一、广西民族特色村寨的现实审视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指少数民族人口相对聚居,且比例较高,生产生活功能较为完备,少数民族文化特征及其聚落特征明显的自然村或行政村[1]。

就广西而言,2000多万少数民族群众,60%以上生活在农村,少数民族聚居的村寨众多。一些村寨因为靠近城市、城镇或交通要道,经济发展较为发达,建了许多钢筋水泥楼房,已经没有了自己的特色。一些村寨又因为分布在边远山区,许多旧房子已经破烂不堪,或者零星分布不成规模,虽然很自然但并不美丽。

当然,有不少民族村寨还是很有特色的。据调查资料显示,广西民族特色村寨大致可以归纳为四种类型:一是古代商埠型。如位于昭平县东北部的黄姚古镇、位于南宁市西部郊区的杨美古镇、位于三江、融安、融水三县交界处的丹洲古镇、位于靖西县城南的旧州古镇等。二是文物古迹型。如位于富川瑶族自治县城东的秀水状元村、位于三江侗族自治县境内的程阳八寨、位于灵山县城东郊的大芦村、位于融水苗族自治县香粉乡的雨卜村等。三是自然风光型。如位于龙胜各族自治县和平乡的龙脊村、位于隆安县西南部的布泉村、位于巴马瑶族自治县西北部的坡纳屯、位于靖西县城南郊的鹅泉村等。四是民族风情型。如位于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乡的冠小屯、位于融水苗族自治县贝江河畔的长赖村、位于宜州市城区东北部的刘家村、位于龙胜各族自治县城西的银水侗寨、位于德保县足荣镇的那雷屯等[2]。上述的特色村寨在产业结构、民居式样、村寨风貌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体现了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文化特色,反映了少数民族村寨在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不同文化类型中形成和演变的历史过程,较大程度地保留了少数民族的文化基因,凝聚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精华,体现了中华民族文明的多样性,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的重要资源[1]。因此,必须加强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为美丽广西增添景色。

近几年来,虽然广西在发展民族特色村寨旅游方面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也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效,但是,在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其总量、单个规模、旅游产品质量、服务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综合起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进村入寨的道路交通有待改善。广西民族村寨大多数位于边远山区,由于其交通不便,因而没有进行开发和利用,更有许多特色村寨还处在身在深山无人识的状态。可以说,交通条件差已成为制约发展民族特色村寨旅游的主要“瓶颈”。二是村寨旅游设施建设有待加强。不少村寨旅游设施,除道路交通条件比较差之外,其他硬件设施也不尽完善,档次不高,游客对于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设施的基本要求得不到满足,有待加强。三是村寨旅游品位有待提高。比如,一些村寨规模过小,民族文化的内涵挖掘不够,表演项目大众化,地方特色不够浓厚,开发层次较低。四是村寨旅游管理有待规范。一些村寨将一些民族歌舞和民俗活动,包括婚俗、礼仪、祭祀等,搬上舞台进行表演,以满足游客了解当地民族风俗的愿望,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是,一些村寨打着民族风俗习惯的幌子,变着法子从游客口袋中多掏钱,这就有待进行规范并加以管理了。比如进村入寨设置拦路酒,每杯5元;有的强拉游客当“新郎”,强抢“喜钱”等。

总起来说,民族地区由于经济开发得晚,民族村寨自然环境人为破坏的现象较少,其自然生态保持良好。但是,又由于经济开发得晚,其社会发育程度较低,就“美丽”而言,仍然任重而道远,科学开发与保护民族村寨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广西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重要遵循

(一)规划先行

过去,由于农村经济比较落后,农民群众收入比较低,因而农村的民居都显得比较破旧。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群众收入的增加,农村中建新房的就越来越多。可是,由于乡、村干部的规划意识不强,对于农村建设事先大多数没有进行规划,随便群众爱怎么建就怎么建,结果许多村寨新房子建了不少,却显得十分的零乱,东一家西一户,朝向、高矮、大小、颜色、庭院绿化、排水渠道等很不一致,甚至乱丢生活垃圾,既不美观又卫生,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美丽中国”的要求相差甚远。因此,借此次建设“美丽中国”的东风,广西的民族村寨要以“美丽广西·清洁乡村”为契机,以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为抓手,开展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工程。就当前而言,民族特色村寨建设首先要做到规划先行。从自身优势出发,与扶贫开发、生态旅游、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起来,科学规划,统筹兼顾,不能再走建了拆、拆了建无序发展的老路。

(二)政府主导

要做到“规划先行”和“科学规划”,就现行管理体制和现实农村管理的水平而言,必须由政府主导。首先,在顶层设计中发挥主导作用。要把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充分发挥县、乡地方政府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从项目决策、规划设计、组织实施、监督检查等方面全程主导,只有这样,才不会发生无序建设,建了拆、拆了建瞎折腾的状况。其次,在基层推进中发挥主导作用。特色存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基层政府在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起到主导作用;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特色产业聚集上发挥主导作用;需要在人员培训、意识培育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再次,在品牌创建中发挥主导作用。各级政府要在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中做好品牌的创建工作,统筹推进全区的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将区内外有益的探索、有效地做法、有用的经验在品牌树立、宣传和创建中进行有效的推广,在分享建设经验中形成和涌现一批各具特色、别具风格的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范例。

(三)尊重群众意愿

当然,政府主导不能排除当地群众的积极参与,相反,必须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广泛动员村寨群众积极参与,要以村民为建设主体,要坚持以民为本,坚持自力更生,要使建设项目使村民完全接受,要让村民直接受益。从项目决策、规划设计、组织实施、监督检查等过程都要吸收村民积极参与,尊重村民的意愿。要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充分调动和发挥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当地村民的积极参与,不尊重村民的意愿,要建设好民族特色村寨是不可能的,只反映政府意志、长官意志而不反映村民意愿的特色是不会长久的,是没有生命力的。

三、建设民族特色村寨重在突出特色

我们认为,建设民族特色村寨关键在“特色”二字。要以改善民生为核心,把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以特色民居保护和改造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以特色产业培育为龙头,促进少数民族群众增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以保护和传承特色民族文化为主线,加强村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建设少数民族爱国爱乡、团结友爱、奋发向上、共同繁荣进步的精神家园。

(一)发展特色产业

发展特色产业是促进少数民族群众增收、促进特色村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有效载体。因此,地方政府部门要切实帮助和引导民族村寨选择“一村一品”或“一村多品”,发展适合本地本民族实际的特色产业,实现村寨产业有特色、有规模、有市场、有效益,实现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商品化,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发展经济、增加群众收入,不断改善民生状况。

鼓励民族特色村寨依靠当地土地、草场、林地等资源优势,发展少数民族或者地方特色种养业,发展无公害蔬菜、观光采摘农业、或者民族、地方特色工艺品,民族风味小吃、食品、旅游纪念品,为农民持续增加收入提供支撑,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注入活力。

(二)建筑特色民居

民族建筑是民族文化和民族智慧的结晶。少数民族村寨的特色民居形式多样、风格各异,集中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生存状态、审美情趣和文化特色,保护好特色民居,是保护民族文化的重要措施。

少数民族村寨从外观看,其吸引人们眼球的、其奇特之处,就是其特色建筑。如三江侗族的风雨桥,融水苗族的木板楼,金秀瑶族的吊脚楼,壮族地区的壮族干栏式建筑等。其中壮族干栏式房屋是壮族传统建筑,很有特色,是一种砖木结构,共三层,一层养牲畜,二层住人,三层储藏粮食。为此,一些壮族群众自嘲住房是政府机关,一层是畜牧局,二层是人事局,三层是粮食局。总之,民族特色村寨特在建筑,在建设过程中,一要保护其传统特色,彰显其建筑特色,传承和发展其传统建筑技艺;二要在保护中改进,在保留和弘扬优秀传统建筑技艺的同时,对一些不合时宜,不美观,群众已经不愿意再予保留的东西加以改进、优化,与时俱进,让民族特色建筑也美化、亮化起来,让村容村貌得到改善,建成名副其实的美丽村寨。

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筑,可借鉴文物保护的办法,有选择地采取修缮加固、消除火灾隐患等措施加以保护。对这类民居,在维修、保护时要尽可能地保持其历史面貌。对于那些已经建成,但是没有民族特色的建筑,可采取“穿衣带帽扎领带”的方式进行改造,使之与民族特色村寨和整体环境相协调。

在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移民搬迁、村屯合并等项目时,通过专业人员设计图纸,引导群众建设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新民居。新民居的外观通过运用一些民族建筑元素保持传统特色,但内部空间格局和设施应适应现代生活,主体结构也可使用现代建筑材料。新民居设计建设时要综合利用各种适宜技术,满足节能保温、抗震安居、节约土地、经济美观、舒适环保等要求。

(三)保护和发展特色文化

特色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既是保护对象也是发展资源,要通过挖掘和利用少数民族村寨特有的文化生态资源,带动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做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如果把民族特色建筑作为民族特色村寨的外在美、直观美,那么民族文化就是它的“内在美”、“心灵美”。保护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建设少数民族群众的精神家园,对于建设民族特色村寨至关重要,因为历史是民族的根,文化是民族的魂,文化最能体现民族的精神和特色。

目前在建设民族特色村寨过程中,保护和发展传统的民族文化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原因是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背景下,民族文化传承遭受巨大冲击,村寨的民族特色和乡村特色急速消失,加之多数民族村寨地处边远山区,贫困问题比较突出,因此想方设法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就显得很重要。

通过展示传统生产工具、生活用具、民族服饰、乐器、手工艺品,保存民族记忆。鼓励、引导村民将民族语言、歌舞、生产技术和工艺、节日庆典、婚嫁习俗融入日常生活,活态展示民风、民俗,传承民族记忆。

积极搭建群众性文化活动平台,鼓励村民开展对歌、跳民族舞蹈、举办节日庆典等文化活动,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增强乡村民族旅游的文化特色和吸引力;支持群众创办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团体、表演队伍,培育根植群众、服务群众的民族文化活动载体和文化样式。

(四)保护特色生态

少数民族村寨大多数分布在边远山区,由于交通不便、经济开发较晚,因而自然生态遭受人为破坏相对较少。但是,自然不等于美丽,自然不等于生态好。建设民族特色村寨,要将特色生态考虑进去,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改善生态环境。特别是注意加强村寨内房前屋后的绿化、美化,每家每户庭院的绿化,美化,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是美丽村寨,加上民族元素,才能称得上美丽的民族特色村寨。

(五)开展特色旅游

在现代社会,“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念已经过时,买卖还得靠“吆喝”。美丽民族特色村寨建成之后,得发展旅游,不能“藏在深山无人知”。在已有的经验来看,比如三江侗族村寨的程阳八寨、冠小屯,融水苗族长赖村、雨卜村,靖西壮族旧州绣球村、南宁郊区壮族扬美村、富川瑶族秀水状元村、宜州壮族刘三姐村、龙胜县壮族龙脊梯田村、侗族银水村,隆安县壮族布泉村,等等,依托民族特色村寨发展旅游,增加了少数民族群众的收入,民族特色村寨旅游已经成为这些村寨的支柱产业。

要充分发挥村寨自然风光优美、人文景观独特的优势,发展民族特色村寨旅游。要加强旅游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服务功能,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引导村民重点发展“农家乐”,培育和开发少数民族特色餐饮。深入挖掘民族村寨文化,将民族文化元素有机地融入到民族村寨旅游产品开发的各个环节中。通过举办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庆典活动,集中展示村寨文化,丰富游览内容。要积极组织生产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食品、旅游纪念品,丰富旅游产品。要加大对特色村寨的包装、推价和宣传力度,发挥少数民族特色旅游在推动民族乡村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培育一批特色村寨旅游示范点,形成特色村寨旅游品牌,提升特色村寨影响力。

(六)改善人居环境

改善人居环境。重点是建设村寨的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实现村内道路硬化。要按照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着力做好农业清洁生产,积极引导发展循环农业,推广沼气、作物秸秆等生物质能和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以清洁能源利用带动改圈、改厨、改厕;积极开展村寨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开展村寨污水、垃圾集中处理。建立健全村寨设施管护、环境保洁、村庄绿化和村容美化等方面的管理制度。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村寨道路建设质量,重点抓好村寨与干线道路的公路连接和连户路的硬化。加强村寨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全面推进集中式供水。结合新一轮农网改造工程,切实保障村寨生产生活用电。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等惠民工程,提高电话普及率、广播电视和宽带网络覆盖率。建设一批村寨的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让村民能在村寨内利用各种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经常开展民族文化活动和体育健身活动。

逐步完善村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篮球场、舞台、戏台、健身房、图书室、广播站、电视室、电脑房、上网、农家书屋、农村夜校、农村技术学校等现代文化设施及其相关配套设施。保障适龄儿童入学接受教育,学前班教育、幼儿园教育,农村劳动力的农村实用技能培训,有条件的村寨要建设标准卫生室,等等,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

在建设民族特色村寨中,除了需要建设现代生活设施以外,还还需要建设一些民族特色的建筑,如寨门、鼓楼、风雨桥、凉亭、民俗馆、民族文化展示中心、民族文化广场、民族文化长廊等,并以此为载体发展特色民族风情旅游,传承民族特色传统工艺,带动民族文化团体进行民族文艺表演,传承民族风俗、语言、歌舞等传统文化,活态展示民族特色村寨的历史和文化,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民族特色村寨的建设,既是民族文化强区的题中之义,又是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内在要求;既是弘扬民族文化“美气质”的关键之举,也是展现民族元素“时装秀”的重要措施,我们应该注重特色研究、特色挖掘和特色呈现,谱写美丽广西的绚丽民族篇章。

参考文献:

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篇5

关键词:民族特色化;音乐教育;区域性

注:本文为校级课题(2009LJGl3)阶段性成果之一

我国是一个拥有众多少数民族的国家,56个少数民族蕴含着深深的民族文化,每一个民族都各自拥有本民族独特民俗民风以及民俗音乐、民俗舞蹈文化,每一片中国的土地上都具有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民族特色。我国的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包括: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每一个自治区都有浓厚的民族文化与民俗民风,如何做好民族民俗音乐舞蹈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将各个民族特有的音乐舞蹈素材融入音乐教育,为音乐教育寻求一种新型的民族特色化教育模式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本文将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探究民族特色化教学在音乐教学课程中的体现以及可行性。

一、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民族区域性

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是一个具有鲜明区域特色和地方性民族特色的地方,大量壮族人民生活在这个美丽的八桂大地,其中亦拥有着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文化。据了解广西全区聚居有壮族、汉族、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京族、彝族、水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分别分布在广西的各个县、市中,每一个民族都各自拥有本民族独特民俗民风以及民俗音乐、民俗舞蹈文化,例如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壮族,不仅拥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拥有自己的民族文字,壮族舞蹈同样是一种较为抽象的少数民族民间舞蹈,随着时代的变迁,壮族舞蹈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传承,壮族民族文化精神需要发扬。

二、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的普遍性

目前我国大多数音乐教育者普遍运用传统音乐教学模式进行音乐教育,然而传统音乐教学模式一直是音乐教育中一种典型的教育模式。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们在音乐课堂中进行音乐理解、音乐认知以及音乐审美等活动。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的特点是注重专业化教育,强调音乐知识的传授,把音乐知识的内容传达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部分,教材内容重视思想性、艺术性,更多的把音乐知识按部就班的灌输到学生的脑海,从而忽略了学生对音乐的自我认识,对音乐的分析,对音乐的理解。

笔者对一些中、小学的音乐课走访,以及自己毕业班学生的音乐教育实习情况中发现,大多数的中、小学音乐课教学遵循传统音乐教学模式,一节音乐课基本以教材的内容为主,教学内容主要为欣赏课居多,老师放音乐,学生听音乐;老师教旋律,学生跟着唱,一遍一遍重复演唱,直到下课。这样的教学模式课堂.枯燥无味,学生的积极性也不高。因此,面对传统的教学模式,音乐课怎么丰富课堂,让学生对音乐课有浓厚的兴趣,了解自己本民族的音乐,了解中国的音乐,了解世界的音乐,如何探索一条新的道路,为音乐教育事业寻求一种较为创新的音乐教学模式是每一个音乐教育者必须深思的一个问题。音乐教学模式必须改革,才能把民族化的音乐进一步的实现传承。

三、民族特色化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是必须的,把民族音乐文化融入到当前音乐教育中也是值得深思的一个新的教学策略,广西壮族自治区拥有众多的民族文化与民间音乐素材,合理地把各个区域性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融入音乐教学中,能够积极响应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髓的国家政策中。因此,将少数民族特有的区域性民族音乐文化渗透到每个音乐教育者的课堂实践中,探索出民族特色化教学模式,丰富音乐教学内容,实现新课程标准的创新教学模式理念,是值得研究的。

1.发掘民族民间音乐素材

发掘最原生态的民族民间音乐素材,首当其冲先挖掘的素材应该是民歌。民歌是植根于各个民族最原始的音乐素材,民歌是起源于或流传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反映当地人们独特民俗音乐文化的歌曲,是一种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原型,也是各个民族音乐最具特色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广西壮族自治区根据不同的少数民族所分布的地区和区域,拥有相当丰富多彩的民歌种类,如广西三江的侗族大歌、广西壮族的嘹歌、广西汉族的彩调等等,以上几种都是具有不同音乐特点与创作风格的传统民歌音乐形式,其音乐集中反映了广西少数民族的民族风土风俗风情,真真实实的记录了广西当地的少数民族民俗生活的音乐文化。

(1)广西侗族大歌。广西民歌之一,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主要分布于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的三江侗族自治县,是典型的地域性民族音乐形式。侗族大歌是一种清唱的无伴奏多声部复调式合唱民歌,分为男声大歌、女声大歌、童声大歌、鼓楼大歌等。笔者2009年曾到当地进行采风活动,领略了侗族大歌的风采。古老的侗寨承载着侗家人民的欢声笑语,侗族大歌也别有一番独特的区域性音乐色彩。每年三江侗族自治县都举行“二月二”侗族大歌节,包括一系列当地侗族民歌与民俗文化的传承活动。其中有侗族大歌演唱、百家宴、侗族特色民族风情游行、芦笙舞等民俗民风活动。

(2)广西壮族嘹歌。广西民歌之一,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右江中游的平果、田东、田阳县和红水河流域的马山县、大化瑶族自治县以及属邕江流域的武鸣县境内,其中以平果县为主。壮族嘹歌也是典型的地域性民间音乐,它是经过长期的口头传诵后由壮族文人加工删改,用古壮字记录,内容相对较为固定的歌谣集。壮族嘹歌集中体现了壮族人民劳动生活、爱情生活、婚姻生活、壮族历史等内容,其反映了原生态少数民族民歌的语言特殊性、音乐区域性的独特魅力。壮族是广西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由于分布区域的不同,生活方式不同,嘹歌的音乐表现形式也不同,形成哈嘹、嘶咯嘹、的客嘹、那海嘹、长嘹、喝酒嘹等各具特色的曲调。壮族嘹歌除了音乐具有特性之外,在语言上也具有古壮语的独特性质。

(3)广西汉族彩调。广西民歌之一,属于戏曲剧种,主要分布在广西桂北地区,主要流传于桂林城乡地区。桂林彩调是一种十分贴近桂林人生活的一个音乐形式,彩调剧一般以生活、爱情、家庭等内容为主,表演采用广西方言桂柳话,亦是具有广特民族特色区域性的音乐类型之一。

由此可见,广西并不缺乏少数民族民族特色的民歌种类,并且拥有十分可观的民族特色化音乐素材,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有利的民族音乐文化素材进行民族特色化音乐教育,达到良好的音乐教学效果,必须采取有利的措施。

2.民族特色化教育模式的实施

(1)本土民族音乐文化走进课堂,加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如何让原生态的少数民族的本土音乐是众多音乐教育者们需要思考的问题,究竟是把少数民族本土的原汁原味的音乐形式进行授教,还是通过教育者把音乐进行提炼加工再进行知识的传授。首先,从观念上对学生进行引导,现在的学生们对流行音乐的兴趣远远超越了民族音乐,绝大多数的孩子都喜欢听流行音乐,听民族音乐相对较少,要让他们从思想上开始重视民族音乐必须探索新的有效的教学手段,让他们再课堂上对自己家乡的本土民族音乐文化感兴趣是开展民族特色化教育模式的前提;其次,编写本土民族音乐教材,加入民族音乐教育内容,使教材规范化、系统化,把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民族音乐作为代表性作品进行调查研究,为民族特色化教育模式准备丰富的音乐资料:第三,本土民族音乐多为地域性方言歌曲,在当地民歌的学唱上并不存在语言障碍,让学生在学习了解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了解本民族的音乐文化,能够加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教师可以通过民族与民族之间的音乐对比,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让学生在了解自己民族音乐的前提下与其他少数民族音乐进行对比研究,更加丰富自己的音乐文化素养。

(2)传承本土民族音乐文化精髓,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精髓,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责任。作为一个音乐教育工作者,首要任务就是把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下去,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爱民族,爱国家的思想,把民族音乐深入到每一位学生心中,让传统的优秀音乐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和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民族特色化教育模式的提出,主要是针对传统音乐教育模式而言,目前教育模式已经形成一定的模式,要实现民族特色化教育,就必须让民族音乐真真正正的走进课堂。民族特色化教育模式打破传统音乐教育模式把本土民族音乐通过积极创新的教育手段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音乐传播、文化传承与发展,其特点就是必须重视民族特色教育与民族区域性。音乐教育只有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民族特色为主才能使民族特色化教育真正的体现在音乐教育中,从而有利于中华悠久的民族

参考文献:

[1]网络资源

[2]《广西少数民族民间歌曲的文化特质透视》载《学术论坛》2010/05.

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篇6

关键词:少数民族包装文化元素运用

一、现代包装设计的内涵及其发展

包装的产生最早是人们为了储存食物与携带食物,多用树叶、贝壳、竹筒等各种大自然材料来包装。其目的在保护或储存和移动食物或物品。到18世纪中叶,包装功能基本上是为了解决运输问题而发展的。随着工业生产发展,设计慢慢地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现代设计的变革比任何时代都剧烈,新设计风格层出不穷,基本上是对以往设计的补充和发展。包装设计始终围绕市场这一不变的宗旨是包装发展变革的根本。直至今日,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包装设计不仅只是为了运输和促销,同时还具有推广企业形象等软。更重要的在消费社会形成后,人们对包装设计的风格有了更高的要求。到了现代,包装设计不但要做到创新性,更要做到功能性和感情的沟通。现代包装设计只有把握消费者的心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激发和引导消费者的情感,才能够在激烈的商战中脱颖而出,稳操胜券。

二、少数民族元素与现代包装设计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分布广泛,历史悠久,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艺术元素蕴藏着的不同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审美追求,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性格、民族心理和人们对自我实现的不同追求。在现代设计中,产品的本土化设计符合不同民族需要民族识别、民族认同的情感要求,是民族特色表现出不同文化特征的客观反映。但是,历史上由于语言、交通等原因,各民族的文化间缺乏足够的沟通和了解,造成了各民族艺术元素在一定程度上的隔阂。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

三、少数民族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的表现原则

(一),坚持本土化

坚持本土化设计的精髓所在是什么呢?是探索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找出传统文化与自己个性的碰撞点,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对于地方少数民族特色产品的包装设计,突出产地定位尤为重要。在包装设计中应致力于渲染地域的优势,强调地方民族特色元素。如内蒙古酒碗的装饰花纹设计成颇具蒙古风情的图案,在碗的质地和漆艺方面再做一些改进,就合成了典型的蒙古族风情的艺术装饰效果。在酒器的设计方面,可以把牛羊角的式样融入其中。。

(二),坚持简约化

现在许多设计师都追求简约化,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元素融合于现代包装设计中的也很多。我们要善于从传统中吸取美,在设计中传统风格用于包装设计时,应充分挖掘与之相关联的传统文化要素来进行创意构思。我国山东、河南等地选用玉米皮编结成提兜用来包装酒瓶;福建有一种竹笋皮包装的茶叶都具有地方特色,再如普及于民众习惯之中的,具有潜在规律及功能意义的吉祥图案,在设计中加以应用,不仅能体现中华民族独特的民间文化艺术,也增加了商品包装的文化情调。这组酒的包装造型就采用了中国传统袋囊的包装。结构,配以代表吉祥的中国结,既简单大方,又使整个包装独特而有少数民族特色。再如内蒙古蒙牛乳业生产的蒙牛牌牛奶的包装,突出内蒙古大草原自然无污染的生态特点,源于绿色草原的纯净牛奶,也是简约大方的突出民族特点,又能使消费者感到放心。

(三),注意现代包装设计技术与少数民族特色元素和谐结合

现代包装并不是少数民族特色艺术简单地重复移位和变异。创新才是现代包装的灵魂,应从少数民族特色艺术的形式中提取要素,充分运用现代设计技术,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再创造。与消费文化相通要突出产品的地方民族特色,就要用到地方民族特色元素,而如何将地方民族特色产品包装设计的这个“特色”用新颖、独特的形式展现出来,是包装设计的核心。这样,设计出来的包装作品既保留了地方民族特色设计艺术的风韵和特色,又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具有全新的视觉形象和文化冲击。

(四),充分考虑市场需求

市场永远是衡量设计成败的度量衡,没有市场的设计永远是没有意义的,举一个比较久远的例子吧。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着一则买椟还珠的故事:一个郑国人从楚国商人那里买到一只有外饰漂亮木盒的珍珠,竟然将盒子留下,将珍珠还给了楚国商人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讽刺某些只重形式而舍本取末的现象,但换位思考,这反映了包装在商品交换中的重要性,包装表现出销售力,承担着吸引消费者的主要功能。

少数民族凭借其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事项,以其浓烈的地方特色、深厚的文化底蕴、鲜明的民族特点,构成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丰厚资源,把这些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民族旅游包装中,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发扬光大,坚持以人为本、以文化为本,突出民族化与地方化,将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此外,少数民族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中还有着重要的社会效益。少数民族的传统纹样,是一个民族一定时期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最客观的记录,它本身就记载了一个民族的发展历史过程,就是一部文明史。它蕴涵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体现着中国人民千百年来的喜闻乐见,它自生自长,生命力很强,形成了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基础。在现代设计中,它有别于上升了的艺术家的创作,然而它又为艺术家提供了精神上的营养。在现代生活中,特别是工业社会高科技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民族民间的艺术具有饱满的情感容量而为现代社会所需要,在现代图形设计中所缺少的正是这种易表达的民族情感。

因此,只要我们挖掘、继承传统文化精华,保持少数民族地域特色,并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吸取营养、完善自己,把不同民族地区乃至东西方传统文化改造并发展成为多元的,具有地域性、个性特征的现代型文化。将传统包装现代化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那少数民族的当代本土文化特色的包装设计必将赢得发展机遇。只有这样,少数民族元素的现代包装设计才能在世界包装设计之林中,独具风格,提高少数民族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汗青邱国鹏民族认同―设计文化民族性再阐释艺术・生活2007(1)第49页

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篇7

关键词:少数民族;民歌演唱;民族特色;表现方式;建议

我国少数民族的民歌有着其丰富的艺术内涵和民族情感,在我国音乐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很多经典的民歌在经过各族人民的传唱之后更是引起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受到各族人民的喜爱。所以对少数民族的民歌进行一定数量上的了解和练习,能够深刻地体会我国音乐文化具有的多元特征,对于歌手驾驭不同风格民族音乐作品并拓宽自身演唱的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了解少数民族的民歌在演唱中有何民族特色的表现方式,不仅对于歌手,对于我国音乐文化的整体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

一、了解少数民族的民歌有何重要性

(一)对于普通群众的重要性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中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各个民族都有着其自身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特色,反映到音乐中也就有了各种特色鲜明、风格迥异的歌曲。民歌可以说是最具有民族性的一种音乐艺术,同时可能说是最具有群众性的一种音乐艺术。普通群众在听歌时多是追求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情感上的共鸣,而包含着民族特色和民族情感的民歌恰恰就具有这种能力。民歌既能满足普通群众在精神方面的需求,同时有利于普通群众了解各个民族自身的民族文化,也有利于唤起普通群众的民族情感,对于民族团结有着一定意义上的促进作用。

(二)对于专业歌手的重要性少数民族的民歌可以说反映了各个民族的社会生活,是其社会发展历史利用音乐而成的记录,既蕴含了丰富知识,也有着多学科意义。不同的民族,其民歌的思想主题和演唱方式等有着其自身的特色,例如蒙古族的民族就具有宛转悠扬的特点;藏族的民歌具有嘹亮高亢的特点;维吾尔族的民族具有伊斯兰教的特色;傣族的民族具有佛教的特色。学习这些不同特色的民歌,有利于专业歌手掌握更多的音乐文化知识和音乐演唱技巧,同时也有利于其拓宽自身演唱领域,可以对专业歌手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三)对于音乐文化的重要性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的脚步也在不断加快。而对于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来说,城市化带来的巨大改变使得传统的民歌面临着令人堪忧的生存状况,因此保护少数民族的民歌成了一个当务之急。只有有效引导民众去了解少数民族的民歌,让人们体会到民歌中包含的感情,明白民歌的重要性,就有利于民族的传承与弘扬。这对于保持我国音乐文化的多样性,使得各种音乐艺术相互借鉴、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少数民族的民歌表现民族特色有何重要性

(一)对于表达歌曲思想主题的重要性不论什么歌曲,都有着其自身的一个主题。就像现代流行歌曲多是表达爱情一样,少数民族的民歌多是歌颂生活或者劳动,当然也有对情感的表达。但是由于少数民族自身文化传统与生存环境的不同,导致各个民族对待同一个事物会有完全不同的行为方式和观念,也就表现出了不同特点。所以,只有准确地对民族特色进行把握,才能准确、顺利地对歌曲思想主题进行表达。就像祝酒歌,藏族多是在亲朋聚会或举办婚宴上才唱,演唱时多伴有舞蹈,歌词比较固定,一般都是表达祝福,而且演唱时基本不离开酒;而苗族多是在喜事的宴席上才唱,往往是宾主对唱的形式,而且歌词多是现编的赞美之词,演唱时基本都不会提到酒。所以,少数民族的民歌只有充分表现其民族特色,才能展现出歌曲表要表达的意思。

(二)对于表现歌曲艺术风格的重要性所谓艺术风格,指得是民歌在其调式和旋律等方面所展现的艺术特色、气派、风貌和格调。少数民族的民歌艺术风格一般都和自身的民族特色紧密地联系于一起,所以想要展现好歌曲的艺术风格,就必然要对歌曲的民族特色进行把握。不同民族,其民歌的音调、节奏、题材、衬词和唱法都不同。就如蒙古族的民歌一般都是长调和短调这两类,长调民歌的旋律悠扬,而短调民歌的旋律欢快,而且一般都会使用颤音的唱法,有着浓厚草原气息,这些就是蒙古族民歌的艺术风格,只有把握了这些蒙古族的民族特色,才能充分表现出蒙古族的民歌艺术风格。

(三)对于增强歌曲感染力的重要性增强感染力是任何歌手在进行演唱时都需要做的事情,不论其唱的是什么类型的歌曲。而增强歌曲感染力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充分利用舞台背景、歌手着装的特色或者歌手利用肢体动作等都能增强歌曲感染力。而对于少数民族的民歌来说,增强其感染力的有效措施就是突出其民族的特色。比如藏族民歌的曲调多是宛转悠扬和嘹亮高亢的,这种悠扬和高亢会使人感受到藏族人民犹如雪山一般纯洁的心灵。所以,民歌作品只有最大限度地展现出其民族特色,才能增强歌曲感染力。

三、少数民族的民歌演唱者表现民族特色有何方式

(一)通过各自民族的语言来表现民族的声乐艺术和语言艺术一直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民族的民歌艺术就更是这样了,在民歌的演唱中,语言因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民歌和语言就是一对“孪生姐妹”。各个民族的民歌在演唱时一般都是使用自己民族的语言,而各个民族的语言在用词、发音和音调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差别,有的甚至差别很大,这也就是为何民歌用少数民族的语言演唱时能够充分表达其韵味,而改成汉语演唱时就会显得怪异了。比如壮族和傣族的民歌,由于语言因素而带着明显鼻音,可以说这鼻音就是其民歌展现民族特色的一个重要方式,如果鼻音改变了,那么也会失去其民族特色。另外来说,因为语言的不同,将民族语言转换成汉语时,文字上可能会多一些,那么就会改变民歌原来的节拍结构,最终影响其旋律。所以,民歌演唱者想要充分展现其民族特色,那么就必然要使用自己民族的语言来进行演唱。

(二)通过特殊行腔的技法来表现少数民族的民歌一般都是利用调式、音乐旋律和特殊的演唱技法来表现其自身的民族特色。因此,民歌演唱者想要充分表现出其民族特色,就需要通过特殊的演唱技法和音乐旋律来实现。例如,在演唱蒙古族的民歌时,由于蒙古族的民歌或多或少都带有长调的味道,所以就需要特别注意蒙古族长调在发声方面的技法;而在演唱藏族的民歌时,就需要特别注意喉部发出装饰音的技法,藏族民歌必然不能忽视喉头力量,必须有喉音色彩。总而言之,利用行腔技法来表现民歌民族特色,其方法是多样的,但主要是从运用调式、结构、特性变化音和节奏节拍等方面来把握歌曲具有的民族特点,并且在演唱时将这种特点展现出来,以表现民族特色。

(三)通过伴奏乐器来表现我国少数民族都具有其传统的乐器,而且特点鲜明、种类繁多。比如藏族的甲玲、钦、苏那和柄鼓;蒙古族的雅托噶、马头琴、四弦琴和琵琶;苗族的芦笙和唢呐等,而且历史上许多民族都存在着边弹边唱的表演形式。这些传统乐器不论是从外观还是从音质上都具有其民族自身的民族特征。所以,将少数民族传统的乐器作为民歌的伴奏乐器,不仅能够极大地增强歌曲感染力,而且也能充分表现民族特色。

(四)通过服饰艺术来表现我国少数民族一大特色就是其服装的绚丽多彩和五光十色,作为民族文化重要的标识,服饰中渗透着浓厚的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服饰和其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能够反映其民族生活环境、审美观念、风俗习惯和劳动特点等。所以,在进行少数民族的民歌演唱时,身着少数民族的特色服饰,对于民族特色有着最直观最有力的表现。当然,服饰色彩和华丽程度等都应当与歌曲的内容相一致,从而在歌曲思想主题的表达方面起到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少数民族的民歌不论是对普通群众、专业歌手,甚至对我国音乐文化都有着重要作用,而表现歌曲的民族特色对于表达歌曲自身的思想主题、艺术风格以及增强歌曲感染力都有着重要意义。所以,歌手应当从演唱艺术的各个方面去把握,从而在演唱时充分表现出民族特色。

参考文献:

[1]马宇飞.我国民歌演唱艺术的多元化与发展趋势[J].黄河之声,2016,01.

[2]刘兰.民歌演唱与教学之我见[J].江西教育科研,2014,06.

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篇8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图形元素产品设计

云南少数民族图形元素,是指云南世居少数民族生产劳动与文化生活相结合,具有装饰性、实用性和民族性的视觉艺术形式。借鉴云南少数民族图案元素,在继承和创新基础上,将其应用于产品设计,以丰富产品设计形式,拓宽产品设计内容,构建产品设计个性,打造产品设计特色,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索研究的问题。

一、云南少数民族特性

云南少数民族元素作为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具有中华文化儒、道、佛等汉族文化的共性,同时更具有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个性。如云南最有代表的傣族,其文化的核心含义是“水”;彝族的特性是“火”,彝族人有着火一样的热情和脾气,其民族装饰图案更是突显了火和太阳。根据不同民族,不同角度,可以把云南少数民族个性归纳为以下特色:

(1)原生性,是指云南土著民族和原始迁移民族而形成图案元素原生态特性。

(2)多样性,是指云南多种民族和多种社会形态而形成图案特性。

(3)边缘性,指云南地处边彊和多民族跨境居住而形成的图案特性。

(4)独特性,指云南少数民族构成和生活地域特殊而形成的图案特性。

二、少数民族图形元素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2.1云南少数民族图形元素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概述

产品与人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将丰富多彩的云南少数民族图案,通过重构拓展,应用于产品设计的基本要素中,无疑会使我们的产品设计更具特色,从而更符合客户市场和用户市场需要。

纵观现代产品设计,不难发现,有许多产品中已经融入了云南少数民族图形元素,例如家具、灯饰等。这些神采飞扬、活灵活现的民族图形之所以这么动人,与它的工艺水平是密不可分的。云南少数民族的工艺文化历史悠久,有各自不同的民族工艺、风俗习惯、服饰穿戴艺术等。基于当代艺术设计的研究目的,我们在云南少数民族图案的运用研究上必须具备清醒的辨别价值能力,并为它的语义转换提供合理的语境定位,只有这样,才能使云南少数民族图案在当代艺术设计的使用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2.2.云南少数民族图形元素运用于产品设计中的方法

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要坚持统一、连贯、分割、和谐等基本原则,有效运用对称有序、间隔连续、节奏变化、韵律流畅等组合手法,借助先进适用软件技术,充分突出主题思想,表现文本内涵,实现主题与版式相统一,技术与艺术相统一和创意与特色相统一等设计要求。

产品设计本质上是对视觉元素进行艺术化创作的过程。因此,要掌控形态的不可控性、多维性、交互性、技术性和艺术性等特点,以生动活泼的视觉艺术形式,合理布置产品设计各种构成元素,以期产生强烈的美学视觉效果。但云南少数民族图案,作为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符号的象征意义,正是以其多重价值而更具魅力。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云南少数民族图案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认真的疏理,并对一些原生态图案进行艺术创意重构和拓展,为其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提供更新的视角和更多路径。

(1)应用重构

云南少数民族图案,常用写实、写意、抽象、夸张、重叠等手法,对其民族图腾、建筑、服饰、生活用品、手工艺品等,借助动物、植物、人物、风景和几何等多种图案,进行意志表达和装饰表现。由于原生态图案功用十分明确,如果直接应用于产品设计中,可能显得呆板突兀,有时还会涉及民族禁忌。因此,在设计应用中,要对云南少数民族图案进行重构,使之适合设计符号化要求。

云南少数民族图案,是从内容到形式都有特定动机和语义的符号。如果只是简单再现或直观仿造,就很难将其应用于设计中,也很难从风格上体现出少数民族文化神韵,因而,只有按照设计主题和文本要求,遵循图案原理,节奏与韵律、对称与均衡等图案形式法则,通过简化、添加、夸张、解构等手法,提炼云南少数民族图案的核心元素,重构特色鲜明的抽象形态和几何形态,使产品设计体现出云南少数民族的独特性和时代性。

(2)应用拓展

产品设计集知识性和艺术性于一体,涉及到家具、包装艺术,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多个层面的问题,是一个多种知识综合运用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做到产品系统设计的布局、构图、色彩始终等保持统一风格,除了对云南少数民族图案符号化的重构应用,还需要对产品造型、图像造型、文字设计和色彩搭配等进行多层次拓展应用,才能较好地达到表现设计主题,表述文本内涵,塑造产品风格,提高设计质量和竞争力的要求。

云南少数民族图案,真实反映了各少数民族的历史渊源,强烈宣染了云南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因此,在产品设计中应用云南少数民族图案,一方面,有利于拯救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弘扬民族时代精神;有利于学习和研究少数民族历史,展现民族鲜明特色;有利于推动和扩大少数民族交流,增强民族团结和谐;有利于改善和发展少数民族经济,促进民族共同进步。另一方面,有利于拓宽产品设计思路,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意识;有利于更新产品设计理念,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地位;有利于丰富产品设计内涵,加强少数民族文化诉求;有利于打造产品设计特色,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价值;有利于探索产品设计实践应用,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再一方面,有利于拓宽视觉艺术设计思路和表现手法;有利于启发设计理念,打造产品设计特色。使得我国的产品设计带有本国特有的民族特色,走出亚洲,冲向世界!

参考文献:

[1]杨寿川.云南特色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17-421.

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篇9

一、双重学术背景和学术渊源

广西少数民族音乐的研究与民族学、民族音乐学有着十分重要的学术领域关系。少数民族音乐的研究是伴随世纪初新文化运动中人类学所属民族学、民俗学的兴起而于稍后的30-40年代间开始萌芽,并且在民族音乐理论研究界的关注下,在50-70年代之间开始创建民族音乐研究,因此,笔者将20世纪70年代称为音乐“创建期”,最终总结并归纳出音乐学术成果。具体内容表现在:

(一)音乐学术的萌芽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新文化的推动下,中国兴起了人类学和民族理论研究等,在蔡元培的组织下,对全国各地民族学展开了考察和研究,标志着民族学的正式确立,兴起了对民族音乐以及民族乐器的研究等,这一时期也标志着少数民族音乐研究开始萌芽。之后费孝通等人展开了对广西少数民族音乐的形式研究,了解该民族的传统音乐生活、音乐类型描述以及乐器专项研究等内容。在研究人类学理论及方法的基础上,突出了广西少数民族音乐学科的特色,并且在音乐研究领域具有开拓性意义。笔者将当今民族音乐学和少数民族音乐研究最终归结为艺术学领域,将其视为广西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起。

(二)基于民族音乐理论发展少数民族音乐

20世纪50年代,和平世界到来,相关民族政策落实,形成了民族音乐文化环境,并以民族音乐形态描述和音乐类型调查为重心逐步展开研究。基于民族音乐理论研究广西少数民族音乐,一方面,从认识上改变了过去人们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轻视和偏见,初步树立了各民族音乐文化需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价值观念,有助于发掘更多少数民族的艺术特色,发展民族音乐的多样性。另一方面,通过音乐来体现少数民族生活,根据音乐类型和音乐形态上的不同特色,显示出广西少数民族音乐形态中包含的音乐再创造价值和理论再研究的及时,同时揭示了广西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研究广西少数民族音乐形态和理论对于推动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研究有着更大的积极作用。

二、20世纪广西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创建

20世纪50、60年代,历史上出现了人类学分支学科民族学调查,带动了全国少数民族音乐调查和研究,首次展开了大规模、大范围的音乐体系研究,拓展对少数民族音乐及其社会历史的调查,了解地方艺术特色,首次获得诸多相关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资料,在这些音乐资料的基础上,经过记录、筛选、分析和整理,最终总结了16篇关于广西少数民族音乐的概述以及音乐调查报告等相关内容。以壮族民歌为代表,描述和分析了壮族民族音乐“种属志”的性质,从而体现了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根据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理论及方法论,对其考察研究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创建了广西少数民族音乐研究。广西少数民族音乐研究在创建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各民族中,主要以山歌、劳动号子、水歌、渔歌、儿歌以及风俗歌等形式表现出来,其中常见的单声部有独唱、对唱以及二声部的重唱和多声部民歌等,广泛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中。以多姿多彩的艺术形式,使得广西享有“歌海”之称。在创建广西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过程中,民族音乐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广西地区内共有12个少数民族,人数最多的是壮族。壮族音乐中基本的形式是民歌,并且还伴有丰富的歌舞音乐、民间乐器以及宗教音乐等。例如在歌舞中,捞虾舞、扁担舞、采茶舞等,富有深层民族意义,体现着民族和社会生活形态。广西少数民族在音乐创建中,从学术研究以及音乐基本形态中,根据人们长期的生产劳动、社会实践以及民间艺术活动等,最终构建了丰富多彩、绚丽夺目的民间音乐,使得这些音乐在创建和发展的基础上,最终形成自身鲜明并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风格特点。另外,广西少数民族音乐根据歌谣所反映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引歌、古歌、劳动歌、时政歌、习俗歌、生活歌以及历史传说故事等。按照表现形式可以分为:长歌、短歌,乐器伴奏、无乐器伴奏、单声部、二声部以及多声部等。除此之外,壮族的嘹歌、排歌、欢歌、侗族的大歌等,都能代表具有广西少数民族特色的民间音乐,为后期民族音乐的发展和创造提供了良好的艺术基础。

三、广西少数民族音乐创建的意义

广西少数民族音乐在历史传统文化特色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中,最终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结晶,以内容丰富、多姿多彩的音乐形式,促进广西少数民族音乐不断进步,为后来的音乐创建提供了现实性意义。具体表现为:广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闻名中外,具有传播意义。全国各地都在举办壮族三月三歌节、瑶族盘王节、侗族花炮节以及京族唱哈节等绚丽多彩的民族传统歌节盛会。因此,广西少数民族音乐的创建和发展,有助于全国各地少数民族艺术交流、相互借鉴,有助于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发扬各民族音乐特色。另外,随着20世纪广西少数民族音乐在不断研究和创建,基于地方特色音乐的发展,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改革和进步,鼓励文化单位、教育事业相互促进,促进资产、人才以及技术等方面的沟通和交流,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推动广西少数民族音乐的继续创建和发展作了充分地准备,有利于开辟更多的少数民族音乐特色,传承优秀文化传统,提升民族音乐魅力。

四、总结

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篇10

【关键词】西南少数民族;建筑;传统园林;运用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对城市的人文景观以及中国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关注。园林作为一种贴近生活和自然的艺术景观在城市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是衡量人们生活品质的一个方式,供人们在忙碌之余游憩欣赏、陶冶情操。中国的传统园林是把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等有效的结合起来,构成一种具有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底蕴的园林艺术。西南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他们的民族传统、习俗、等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他们独具地域特色的建筑风格。我们要把这些民族元素更好的融入到中国的园林设计建造中,传承、保护和发展西南少数民族的园林文化。

一、西南少数民族的建筑文化及特色

(一)受民族文化影响的西南少数民族建筑特色

1、的影响

少数民族的较多,有以祖先崇拜、自然崇拜、灵魂和图腾崇拜等原始的信仰,也有佛教、伊斯兰教的信仰。在西南少数民族的建筑装饰、室内设计以及村寨民落中,可以看出来他们所特有的审美情趣和各种不同的。

对于少数民族来说,房屋在建造过程中,他们把传统的信仰融入到了房屋建造设计中。如壮族的人们在建造过程中,对宅基的选择相当重视,他们用风水来判断居所的方位、朝向对他们今后生活的安危兴衰是否有利,在选择建筑材料的时候,他们会格外注意主柱的选择,他们认为主柱是最神圣和重要的,是整个构架的灵魂,在动工之前还要请风水先生择良辰吉日开工,房屋建成之后还要举行隆重的拜祖和祭神仪式。

在少数民族建筑装饰中,很大一部分的细节部分也展现了他们的。西南少数民族大多数都信奉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因此他们将这种信仰展现在了装饰上,如村寨的神树、神坛以及图腾柱等。有些动物在少数民族中被奉为守护神,因此有时候他们会将老虎、狮子、龙、蛇、鹰等动物作为素材运用在装饰中,如白族人屋脊上的虎头、彝族人建筑中的浮雕鹰翅鹰爪,羌族人居所中悬挂的羊角等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对他们的生活以及建筑艺术的影响。

2、社会结构的影响

现如今的许多少数民族,在不同程度上还保留着原始公社制的残余,如云南的一些少数民族中,由于他们原始共产制的社会结构,他们居住的建筑大多是“大房子”。在过去一些等级观念和辈分观念的存在也比较根深蒂固,如云南的傣族,他们在建筑上会受这些观念的影响,一般居所地层的立柱是50根左右,长辈们住的竹楼的珠子不能够低于两米,木梯一般需要在九级以上,然而作为晚辈,他们居住的竹楼要低于长辈。

(二)受生态环境影响的西南少数民族建筑特色

西南少数民族的建筑在一定程度上是受生态环境和地域特征的制约的,因此他们的民族特征和地域特征都非常明显。在黄土和沟壁上开挖而成的窑洞式的住宅,多出现在山西、宁夏等少数民族居住区,干栏式的建筑多采用于傣族、壮族、布依族、佤族等少数民族中。云贵高原地形地貌和气候类型的错综复杂,这一带的少数民族建筑类型也是丰富多样,各具特色,从原始时期的“穴居”、“巢居”等到父系大家族时的“大房子”,还有从以竹楼为民居的傣族人,到以彩绘、泥塑、木雕为装饰的拜祖居住区,这些不同种类、不同层次和样式的少数民族民居建筑,都是在生态环境的影响下,随着经济水平也不断的变化。

二、西南少数民族建筑在传统园林中的运用

1、自然特色与传统园林的融合

西南地区的地形复杂,多是山地、高原以及湖泊等,这些风格各异,各具特色的自然景象也构成了独特的自然山水园林。由于他们自身的条件得天独厚,西南地区的园林中多以自然风景、植物景观、动物景观、人文景观等为主要的游览内容,以突出展现原始的自然风貌为主,主要倡导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在传统的园林设计中,主要表达的思想是“天人合一”,与西南少数民族的思想相契合,通过一些匠心独运的手法把自然与人文情怀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多运用山水、花草树木、参差的岩石等元素来展现大自然的美,把不同种类错落有致的植物花草和曲径通幽的道路结合起来,营造一种自然的美感。造园者通过把对生活的感悟和设计灵感与自然融合在一起,既充分地展现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所具有的特色,而且也满足了人们对本真的追求。

2、民族音乐文化与传统园林的融合

从古至今,我国在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上创造出了许多不同种类、各具特色的民族音乐,它不仅象征了少数民族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大自然的审美,而且体现出了不同的民族精神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在中国的园林设计中,不乏有一些元素是从少数民族音乐中提出而来的,它通过少数民族的乐器、载歌载舞的情景来展现园林中的民族文化特色。如在一些园林中呈现的少数民族载歌载舞的雕塑,这些雕塑展现了少数民族美满和谐的幸福生活,还有一些园林景观中展现了少数民族代表性的乐器,从中都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

3、民族服饰文化与传统园林的融合

西南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一部分也是通过他们极具特色的民族服饰中展现出来,一个民族的服饰文化不仅是人们生活方式下所展现的一种物质形式,也是人们精神内涵的象征。服饰文化所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元素,如色彩、面料、图案、款式、装饰等,这些元素在园林艺术中也有所体现,如代表本民族的头饰、裙饰以及从民族服饰文化中提取出来的审美情趣和设计灵感,这些都可以很好的运用在园林艺术中。

4、文化与传统园林的融合

文化,是每个少数民族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它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现在少数民族生活以及建筑装饰中。在传统的园林景观设计中,西南少数民族的文化元素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在一些园林设计中,加入一些对民族宗教和信仰文化的理解,把对图腾的崇拜、对自然的崇拜、对神灵和祖先的崇拜融入到建造设计中,通过一些雕塑、图腾、佛塔、浮雕等等的方式,将的文化表达的淋漓尽致,也展现出了不同少数民族精神文化的追求和价值所在。

三、结束语

少数民族所展现的精神理念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在园林的艺术创造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些地方的园林设计一味的借鉴西方的设计理念而丧失了人文的表达和民族的本土文化,从而导致园林景观变得怪异不堪,毫无观赏价值。我们在园林艺术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融合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要有独特的设计理念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在不丢弃民族的传统文化下,从不同民族的文化中吸取设计灵感,发掘更多的民族特点,渗透到中国园林建造设计中,打造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现代园林,使中国的园林艺术在世界景观艺术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参考文献:

[1]林萍,马建武,陈坚等.云南主要少数民族园林植物特色及文化内涵[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2,22(2):35-38.

[2]项锡黔."意境"表现与"意象"召唤--古典园林与少数民族村寨的审美文化比较[J].贵州民族研究,2005,25(6):161-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