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科技技术的发展十篇科技技术的发展十篇

科技技术的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2:40

科技技术的发展篇1

一、加强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军民技术融合发展的重要性

国防科技工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是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物质和技术基础,是国家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我省是军工大省,是我国航空、航天、核工业、船舶、兵器、军工电子等重要的研制生产基地。加强我省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军民技术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建设创新型。我省国防科技工业在技术、人才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长期以来,在为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已成为我省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日益影响、带动区域科技创新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强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军民技术融合发展,有利于国防科技与民用科技互动,有利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对建设创新型起着重要作用。

(二)有利于推动军地经济融合发展。开发与军品结构相似、技术相通、工艺相近、设备设施通用的军民结合高技术产品,推进其产业化,这是军民结合产业发展的基本技术路径,也是军工企业融入地方经济的必要前提。加强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军民技术融合发展,对推进军民结合产业发展、推动军工经济与地方经济有机融合起着重要作用。

(三)有利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军工高科技与民用科技互动能够带动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自动控制、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等领域关键技术的群体突破,能够拉动众多军民结合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发展,推动制造业信息化,推动产业结构由低加工度、低端仿造为主向高加工度、高端自主创新为主转变,推动发展方式由资源消耗型为主向技术牵引型为主转变。加强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军民技术融合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加快推进我省新型工业化进程起着重要作用。

(四)有利于增强国防科技创新能力。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民口科技力量在市场竞争中迅猛发展,技术创新与开发能力越来越强,相当一部分技术成果已经具备了很高的技术水平和使用价值,可以为军工所用。加强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军民技术融合发展,有利于民用技术转军用,弥补军工技术出现的断层,使军品研制周期缩短、成本降低,从而整体上促进国防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和能力的增强。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龙头,以实施省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为抓手,以军民技术融合为切入点,全面加强我省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军民两用技术发展及成果产业化,为建设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壮大军民结合产业、实现崛起新跨越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基本原则:坚持保军与促民相结合;坚持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相结合;坚持军民技术融合与军地经济融合相结合;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导向相结合;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

总体目标:以创造军民技术融合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和建立健全军民良性互动的体制机制为重点,经过5-10年的努力,逐步建立起满足国防科技工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符合科技发展规律,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军民两用技术成果及产业化在全省科技成果及产业化中所占的比重大幅度提高;国防科技工业成为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力量、引领全省科技创新的骨干力量、支撑制造业发展的主体力量。

三、重点任务

(一)以四大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1.进一步完善以总体设计和总装总成为龙头、以核心系统和关键设备专业化研制为支撑、以社会化协作配套为依托的武器装备研制创新体系。精干核心科研生产能力,充分发挥军工骨干科研院所和企业在高技术创新中的核心作用,拓展军民结合的广度和深度。

2.建立和完善以军工企业和科研院所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军民结合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强化军工骨干企事业单位在产业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其成为军民结合产业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开发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高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3.加强国防科技创新体系与区域知识创新体系的协调互动,建立开放、协作的国防基础科技创新体系。强化基础性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在国防基础与应用研究、前沿探索、先期技术开发中的主力军作用,为武器装备与军民结合产业发展增加知识积累和核心技术储备。

4.完善以促进创新要素流动、知识扩散、技术转移为核心的创新支撑服务体系。进一步发挥军工技术基础机构在自主创新支撑保障中的作用,加强与区域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有机结合,提高对国防科技和军民融合科技创新活动全过程的服务能力。

(二)以十大技术为重点,全方位、多层面推进军民技术融合发展。

从军用转民用、民用转军用到军民两用全方位推进军民技术融合,从研究、开发到产业化全过程推进军民技术融合,从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到政府部门多层面推进军民技术融合,重点发展十大军民两用技术。

1.航空技术:直升机、教练机、通用飞机、无人机、大型飞机零部件、航空机载设备技术。

2.航天技术:航天测控、航天器配套器材、航天训练器材、卫星通信与导航应用技术。

3.核技术:核资源勘查、矿冶等核能开发技术,高放射性废物处置技术,核辐射探测技术,核应用技术。

4.船舶技术:高附加值远洋船及内河船制造技术,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导航系统、操纵控制系统、计程测速、特种装置、消防系统、耐火舱室系统、动力及辅机等船舶配套技术。

5.特种化工及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工业炸药、雷管技术,防爆增雨火箭弹及发控技术,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及评估系统技术,气象探空火箭及探测技术。

6.电子信息技术:信息传输、新型电子元器件和器材、软件开发技术。

7.机电技术:小排量汽车、轿车、新能源汽车及低排放发动机、汽车关键零部件技术,电机及移动电站、自动扶梯、专用设备技术,高性能仪器仪表、节能锅炉产品及节能装置(如燃烧器)、精密液压元件技术。

8.新材料技术:高性能金属材料、先进复合材料、新型无机材料、精细化工与有机材料、先进材料制备加工及应用技术。

9.先进制造技术:数字化和智能化设计、制造技术,先进、特种加工工艺技术,数字化检测、无损检测技术。

10.公共安全技术:核事故应急技术,信息安全技术。

四、主要措施

(一)支持民,发展军民两用技术。积极推荐、协助民和军民结合企事业单位向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工局申报民技术开发项目。将军民两用技术纳入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加大支持军民两用技术研究、开发及产业化的力度,并优先推荐军民结合项目申请国家科技计划支持。

(二)鼓励民用技术向军用转移。按照政府引导、平等准入、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原则,进一步鼓励和支持民用技术为军品科研生产服务,促进军民科技力量的结合。按规定向民口单位可以利用先进民用技术的国防科研和武器装备协作配套科研项目指南,实现信息双向交流,并在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和向国家推荐参加军工科研任务竞争方面,打破军民界限,实行同等政策,支持民用技术为军工服务。

(三)支持军民结合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基地建设。重点支持南昌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所属南昌航空工业城和景德镇直升机研发及产业园区建设。探索建立军民结合技术创新示范基地。

(四)支持以军工企业和科研院所为主体开展产学研合作。对产学研合作实施的军民结合技术创新项目,优先纳入科技计划。

(五)加强军民两用科技条件平台建设。优先向国家国防科工局推荐申报军民两用的研发平台、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先进技术研究应用中心、技术基础条件平台等科技条件平台项目。支持航空、核工业、船舶、电子通信等军民结合领域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力争把核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和民用直升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成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六)加强军民两用科技服务机构建设。通过政策、项目、资金和人才等途径,支持国防科技工业系统科技服务机构发展。

(七)推动军民品标准共用。在军品科研生产中积极采用先进适用的民用标准,尽量采用国家标准,推动军品标准与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的融合。

(八)实施国防知识产权战略,加强军民两用知识产权、科技成果奖励和成果转化工作。支持民参军技术成果申报国防科技奖励和申请国防专利。支持民和军民两用技术成果申报省级、部级科技奖励和申请国家、国际专利。探索通过联合召开国防科技成果展示及对接洽谈会等形式加快推进国防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

(九)实现国防科技资源共享。鼓励军工企事业单位在确保国家安全的前提下,将研究实验基地、大型科学设施与仪器设备、科学数据与信息、计量与检测技术体系、科技成果等国防科技资源向民口开放。建立军工与民口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双向互动机制,推动军工科技资源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鼓励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开展军民科技资源共享的政策咨询、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和共享评价等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五、保障条件

(一)深化改革,增强创新的动力和活力。军工企业除国家明确规定要保留国有独资性质以外,应积极推进产权多元化改革,根据所承担军品任务的重要程度,实行国有控股、参股等多种形式的股份制改造,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步伐。军工科研院所要按照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原则,进行现代科研院所制度改革。通过改革,强化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自觉成为军民结合技术创新的骨干。

(二)为军民两用科技计划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向相关的风险投融资机构推荐军民结合创新创业项目,鼓励和引导省内科技担保机构为符合条件的军民结合科技型企业提供融资担保。

(三)鼓励军民结合高技术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自主创新产品认定和创新型企业认定。对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产品和创新型企业,科技部门给予重点支持。

(四)加强军民两用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鼓励有关高等院校开展军民两用科技人才培养,积极推荐、协助其向国家国防科工局申报国防科技创新团队计划、国防特色学科专业、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等项目。实施科技领军人才培养战略,积极探索创新人才、研发项目、创新基地和政策环境四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加强军民两用科技领域的院士后备人才培养、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青年科学家(井冈之星)培养和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培养。

(五)加强军民两用科技国际交流与合作。鼓励、支持军工科研机构、企业及有关高等院校在军民结合产业技术发展和重大科技工程实施过程中,通过技术引进、技术合作和联合开发等多种国际合作形式,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科技成果,实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支持军民两用科技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并向上级部门推荐。

科技技术的发展篇2

一、不断加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市和各市、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科技三项经费,20*年要达到预算内财政专项支出的3%,以后逐年增长,到2*5年要达到4%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要高于市财政专项支出比例的50%.

二、市政府设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基金”,重点用于鼓励和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办和创新发展。该项资金由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市财政部门监督使用。

三、市及各市、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均应当建立创业服务机构,重点为新成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创业服务。创业服务机构起步阶段的基地与实验设施建设费用,由同级财政负担。对进入创业服务机构接受创业管理和服务的企业,在房屋使用、政策咨询、科技策划、财务、人事服务等方面,自进驻之日起3年内,只收取部分成本费,免收其它费用。创业服务机构由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认定。经认定的创业服务机构及其孵化项目,每年在创业服务机构内生产、经营,所缴纳的营业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地方收入部分以及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由同级财政在次年6月底前等额补贴给创业服务机构,用于其扩充建设或对新办企业的担保。创业服务机构凭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入库税票复印件到同级财政部门办理补贴手续。

四、新创办的以生产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产品为主业的有限责任公司,其注册资本(金)一次缴纳有困难的,可以分期缴纳。首期缴纳3万元(含3万元)以上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给予登记注册,核发《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公司设立后6个月内应缴付不少于总资本的30%,2年内应全部缴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在营业执照中注明实缴资本数额和经营期限;办理工商登记时,除注明法律法规规定的限制性经营项目外,对经营范围不做具体核定;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审批项目,改为后置审批,其他审批项目一律取消。未取得专项审批前,只能筹建,不得生产和营销。

五、以高新技术成果作为无形资产作价出资的,其作价出资额占注册资本(金)的比例可不受35%的比例限制。

注册资本(金)中高新技术成果所占的比例超过35%时,须经科技主管部门确认。高新技术成果在企业内部所占股权比例不受限制,由股东之间协商确定。

以高新技术成果作价出资时,投资各方中一方资产属国有的,须经国资管理部门或其托管部门确认;投资各方资产均属非国有的,可经具有资质的评估机构评估,也可经各方协商认可并出具书面协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给予办理登记注册;

六、新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从认定之日起3年内,企业上缴的营业税、所得税和增值税地方收入部分,由同级财政在次年6月底前,安排专项资金等额扶持企业。之后3年,由同级财政按国家规定的税率减半扶持。

新创办的软件开发、集成电路设计和生产企业,经认定后,除享受国家有关优惠政策外,从认定之日起5年内,企业上缴的营业税、所得税和增值税地方收入部分,由同级财政在次年6月底前,安排专项资金等额扶持企业。之后5年,由同级财政按国家规定的税率减半扶持。

七、在威海注册并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企业,以2*0年1月1日以后的企业税后利润,投资于经认定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形成或增加企业的资本金,且投资合同期超过5年的,其已交纳的与该投资额对应的企业所得税部分,由同级财政在次年6月底前等额扶持企业。

在高新技术企业或从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用其获得的收益再投资于经认定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或企业,其已缴纳的与该投资额相应的个人所得税地方收入部分,由同级财政在次年6月底前安排专项资金给予补助。

八、经认定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或产品,从认定之日起3年内,企业就该项目或产品缴纳的营业税、所得税和增值税地方收入部分,由同级财政在次年6月底前安排专项资金等额扶持企业。之后2年,按国家规定的税率减半扶持。

经认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或产品,从认定之日起5年内,企业缴纳的营业税、所得税和增值税地方收入部分,由同级财政在次年6月底前安排专项资金等额扶持。之后3年,由同级财政按国家规定的税率减半扶持。上述扶持资金,90%给纳税企业用于技术创新,10%纳入“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基金”集中使用。

九、新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新投产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产品),其建设或购置的科研和生产经营场所,自建成或购置之日起5年内,每年所征房产税,由财政在次年6月底前等额补贴给企业;免收购置房屋交易手续费、产权登记费、测绘费和办证工本费;房产契税政府补贴返还50%;免收在基本建设环节收取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等费用;其科研、生产用地,土地补偿费在企业设立3年后开始交付。其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费(出让金),除上缴中央部分外,省级部分先交后返,同时免收地方净收益部分;免收建设过程中的煤气增容费、自来水增容费、供电贴费和供热入网费(或碰头费)。

十、国内外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来我市设立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的,其注册资本金不得低于5*万元,投资管理机构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万元。凡对我市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投资额占其投资总额的比重不低于50%的,比照执行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政策,并可按当年总收益10%-20%提取创业(风险)补偿金,用于补偿以前年度和当年投资性亏损。补偿金余额可按年度结转,但其总金额不得超过该企业年度末净资产的20%.

十一、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奖励和分配给员工的股份或红利,再投入企业生产经营的,比照执行国税发[2*0]60号文的规定,暂缓征收个人所得税;已实际分红或转让股份的,按分红或者转让股份时取得的收入额,减除个人取得该股份时实际支付的费用和合理转让费用后的余额,按“财产转让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十二、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可按当年销售额的3%-5%提取技术开发费用。对从事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领域产品生产的企业,经批准可按5%-10%的比例提取技术开发费用。所提取的技术开发费当年未使用完的,余额可结转下一年度,实行差额补提。

十三、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个人收入,比照执行国家对软件开发生产企业的优惠政策,自行决定其职工的工资、补贴、奖金,不受总额和比例限制,可根据实际情况税前列支成本;从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海外留学生在我市取得的工薪收入,可视同境外收入,在计算个人应纳所得税额时,除减除规定费用外,并可适用附加减除费用的规定;软件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在缴纳个人所得税前每月扣除4*0元的补助和开支,其减免部分,视同政府奖励。

十四、本市的法人或个人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或软件版权的,国家有关部门受理后,市政府资助60%的申请费,50%的维持费。

十五、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创办和经营过程中,除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外,其它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一律免除。

十六、市政府设立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该中心负责组织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的认定;组织有关部门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的立项、工商登记注册、税务登记和优惠政策的落实等提供“一门式”服务;培育和指导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服务组织;采集、应用领域的科技信息,推广国内外科技成果,开展产学研成果信息交流;建立科技界与产业界、金融界的沟通渠道,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在境内外上市。

十七、创业服务机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产品)、软件和集成电路开发生产企业的认定标准,以及企业享受各项优惠的办理程序,由市科技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参照国家和省相关标准另行制订。

科技技术的发展篇3

一、技术哲学参照科学哲学发展的可能性

从科学哲学的发展过程来看,技术哲学虽然步调较缓,但是相互的哲学发展路程是,可以参照对比,从而进行改进的。

(一)研究对象的可能性

科学哲学的研究对象是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技术,从根本上,二者的研究对象属同源体。当前对技术知识的观点,主要从技术知识体系的概念、实践性和认知上进行研究。国际上对技术哲学的研究点,主要是从科学哲学的实验性出发,从而对科学进步有所促进。技术哲学与科学哲学在高端研究上,发展融合度非常高,例如在基因研究上和纳米的相关科学与技术,都是难以清楚的进行区分。结合社会体制的影响,科学和技术的发展,都能够很好的结合的。从研究对象上看,结合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的特点,技术哲学参照科学哲学发展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二)研究队伍的可能性

科学哲学的研究队伍,包括哲学的、社会的、人类的、经济的甚至历史的,这些领域的专家,都在进行科学哲学的学科壮大。技术哲学和科学哲学的研究队伍,大致参与的学科专家一致,但是技术哲学还可分为技术专家队伍。在两种哲学的发展中,都有着两种文化的分化过程,很多研究者都是带有两种或者以上的专业研究背景。这种现象在国内科学哲学队伍中,有着更多例子可循。技术哲学虽然从自然辨证法角度,然而对中国哲学和技术哲学研究队伍的区别上看,科学哲学的发展是带着技术哲学一起进行的。从研究队伍的结构上看,学者对于研究的学科交叉性,是常有的现象。因此在研究队伍结构中,科学哲学的参照,技术科学的发展依据显现性,是存在极大可能性的。

(三)学科性质的可能性

从科学哲学的学科性质上看,根据名称不同,可以看到学者们的研究方向是不同的。科学哲学的研究者认为,应该称着科学学,技术哲学的研究者认为称着技术学,两种名称的分歧,对于二者实践的发展,是有促进作用的。从当前的名称认同来看,德国的汉斯?波塞尔教授,认为,应该从哲学的广义上来看,把学科看成是一个综合的知识体系。当从狭义上来看时,哲学是形而上学的代表,是抽象意义的知识。一些哲学博士的称号,应该就是从历史和内容方面的结合而来的。从科学哲学作为参照,技术哲学的发展科学性质上看,这是绝对可能的。

(三)研究实践上的可能性

在研究实践中,技术哲学和科学哲学,二者共融发展是有一定困难的。在我国已经有学者从发展的理论基础上,结合模型方式,进行研究。从科学哲学同技术哲学的联合上来看,可以通过科学实践中,所采用的仪器来进行工具的使用。从界面上的差异上来看,这些方式是存在的。在研究技术哲学参照科学哲学的发展过程中,从这些研究实践过程中,就可以推测出参照发展的融合性,这种参照发展的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是存在的。

二、从科学哲学到技术哲学

一个世纪以前,哲学就开始起源并且发展起来。当前科学哲学已经有了一定的模式和成果。对于科学哲学的发展,应该都可以作为示范例子,为其他学科提供发展资料。技术哲学的发展,同样可以参照科学哲学的发展历程。

(一)技术哲学研究的技术史转向

科学哲学的发展过程,是一部与科学史相对的发展过程。科学史的案例组成中,就可以作为现在科学哲学的研究参考模型。从科学哲学的编史方法来看,科学哲学的知识,都从科学的内外史相结合,这样才更加迅速的发起起来。科学史对于科学的哲学来说,应该注意科学史的基础性作用,二者已经紧密结合了。从当前的技术哲学和技术史的关系,相关学者研究,应该从技术哲学与其他哲学之间的对比得出,但是其他相关哲学的发展,却比技术哲学发展的影响力更大。根据技术哲学与科学哲学的现状,对技术哲学的发展提出新要求,做出更深入的探讨。技术哲学家对技术史的研究和引入,不够深入,因而导致了技术哲学发展滞后性的存在。首先应该对技术史案例作为出发点,从而促使技术哲学学科发展从宏观上,进行理论抽象的方法内聚力的产生。其次应该促进技术哲学与技术史学的融汇贯通,才能促进技术哲学的发展深度。此外还应注意需要技术史学家,同科学史学家的共同研讨,才能够让更多历史案例,成为借鉴。技术哲学家也才能够有更多的技术研究资料,可以参考。因此参照科学哲学与科学史发展,技术哲学也应该对技术史的相关信息,进行研究和深入探讨。

(二)加强技术哲学史的研究

从科学哲学家的研究历程上看,对科学哲学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从科学哲学书籍上,都可以看到科学哲学史的踪迹。这是理论上的连结。从十九世纪中期开始,科学哲学家就开启了科学哲学史的各方面研究。当前技术哲学家对技术哲学史的研究,较为浅显,对知识的深入和相互融汇,也是不够的。因此应该对技术哲学史的研究,从广度和深度上的信息获取上,给予加强。

(三)建设开放性的技术哲学学科

科学哲学相关的学科发展,是呈现出多样化的形式。科学哲学同样延伸到其他学科的研究领域中去,这样的相互融合的发展,才促进了科学哲学当前的发展到较为完善局面。科学哲学的发展存在着的综合发展情况,也是指明了技术哲学学科发展的方向。技术哲学参照相近的科学哲学,因此要参照各种学科理论,促进技术哲学的融汇发展,这次才能促进技术哲学的学科发展深度和广度。

三、科学哲学的困惑对技术哲学发展的启示

从科学哲学发展中多面对的问题来看,可以给予技术哲学发展一定提示。

(一)建设哲学学科与非哲学学科的选择

科学哲学在发展中,对于非哲学学科的发展探讨,应该是科学哲学研究的薄弱环节。科学哲学应该审计哲学学科的发展,从而促进哲学相关学科与其发展的融合性,才能避免被弱化或者吸收的后果。因此技术哲学就需要注意对于处在后进学科的发展中,从其他哲学学科的发展中,强化本学科的发展个性和信息知识的发展方向。

(二)哲学家与科学家的沟通和联盟

科学哲学的发展,应该注意科学家与哲学家的相互沟通问题,只有和谐共处的关系,才能减缓矛盾,促进整个学科的发展。科学哲学才能从这两种文化基础上,取得更好的发展。技术哲学就应该从哲家学和技术学家的相处和相互信息的交融中,取得更好的发展。哲学家和技术技术专家的的信息沟通,才能够促进技术哲学参照科学哲学的发展。技术专家与哲学家的合作,才能促进各种研究的深入研究。

科技技术的发展篇4

关键词: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战略类型战略分析方法

一、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职能的提升

“战略”一词与企业经营联系在一起并得到广泛应用的时间并不长,最初出现在西方经营名著《经理的职能》(巴纳德著)一书中,而“企业战略”的广泛应用是在1965年(美)经济学家安索夫的《企业战略论》一书问世后。企业战略是指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条件下,企业以超越对手,发展自己为目的,以争夺顾客,争夺市场为主要内容,所展开的一系列带有全局性、根本性和长远性的谋划。根据它实施的范围、层次分为总体战略、经营单位战略和职能战略。高层战略注重做正确的事来改进效能,底层战略注重正确地做事来改进效率。完整的企业战略过程包括战略的分析制定、组织实施和协调控制。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就是高科技企业为达到一个长远的,全局的技术创新目标而制定的方针和政策,是对某种创新趋势进行控制的行动准则,属于总体战略下的职能战略。但由于技术创新在当代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实际上从战略职能的角度来看,技术创新战略已突破了底层次战略的“正确地做事”的界定,要求具有帮助企业“做正确的事”的作用。

当代的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职能主要包括:(1)高科技企业通过制定技术创新战略,对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有了比较全面深入的认识,明确了本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技术创新的目标,使企业有充分的准备面对变化迅速的技术发展趋势,而不被一时得失所迷惑。在环境突变的情况下,企业也可以采用应变战略,不至于忙乱和束手无策。

(2)高科技企业有了技术创新战略,就有了技术创新发展的总纲,为各种中、短期技术创新活动提供了一个长期的、统一的主题和指南。这有助于企业尽量捕捉机会,以一贯的战略敏锐感发现新产品、新工艺、新市场等。

(3)正确的技术创新战略能使高科技企业最合理地利用所拥有的各种资源,达到较佳的协调和综合效果,即所谓的“1+1>2”。技术创新是一个技术、资金密集性的活动,通过分析外部环境来选择正确的技术创新目标、战略模式,制定科学的实施过程,做到物尽其用的资源配置,这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成功与否是意义重大的。

(4)技术创新战略的存在能统一职工思想,增强凝聚力,通过职工不同程度地参与战略的酝酿、决策和实施,有助于形成科学的认识和正确的行为,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全员创新的企业文化。

(5)历史地看,技术创新一经出现就会在社会上产生巨大的示范作用,那些未获得潜在的超常利润的企业便会渴望分享其利,从而形成巨大的模仿高潮。众多的模仿使有限的率先创新大面积地扩散,由技术扩散引起的投资高潮亦会导致投资过剩形成经济停滞。只有再开展新一轮的技术创新,经济才会有全面的复苏和繁荣。这样反复,经济出现了周期,其中技术创新是主要因素之一,企业通过制定战略,可把握技术创新中的趋势,顺应其发展,不但可以生存,还可以获得超常利润,发展壮大。

(6)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主要风险是投机性风险,造成这种风险的原因来自于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不对称信息和不完全信息,而战略具有联系内部与外部的特点,其制定过程是个开放式的信息接受、反映、决策、反馈、再决策的循环改进过程,它能够减少这种风险带来的不确定性。

二、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目标的重新划分

当前高科技产品开发的方向是多功能化及高能化、微型化及大型化、智能化及简单化、多样化及个性化。顺应这种潮流,高科技企业要树立正确的技术创新使命,即以技术创新活动为手段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以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使企业长期持续生存和发展下去。

而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目标则是对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战略使命的进一步具体、明确的解释,其构成了技术创新战略的基本内容,反映了高科技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技术创新活动的方向和所要达到的水平。它既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以往对技术创新战略目标的描述是总体战略目标下的子目标,没有单独的使命。例如,为达到总体发展战略目标的要求则技术创新贡献率应达到某种程度。这里,考虑到技术创新战略层次和职能的变化,对技术创新战略的实施期望结果加以总结,无非有两种:一是经济效益的攀升,二是长期获取经济效益的能力即核心技术能力的提高。进而,我们将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目标分为两类,包括经济目标和技术目标。经济目标具体包括:市场份额、产品质量与效益的提升。技术目标具体包括:对现有产品生产方法的根本改进、对现有产品的渐进创新、采用别人开发的技术、对率先创新者的模仿。从依存关系来看,经济目标是核心,技术目标的制定是为了实现经济目标,技术目标的不断实现确保了经济目标实现的持久性,经济目标的实现为下一步技术目标奠定了基础。

三、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类型的重新划分

直到目前为止,技术创新战略的类型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类标准。按照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他将技术创新战略分为;1、成本领先战略。2、技术领先战略。3、歧聚战略。从具体应用来看,英国学者弗里曼将技术创新战略按创新时机和创新程度分为:1、进攻型战略2、防御型战略3、模仿型战略。英国的教科书中根据安索夫对经营战略的分类将技术创新战略分为:1、市场领先战略。2、追随者领先战略。3、应用工程战略。4、模仿战略。然而,现有这些分类没有区分开高科技企业对技术目标和市场目标的不同追求。因此,如果对现有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类型按照两种不同的战略目标划分,则有:一是追求技术目标的技术创新战略,二是追求经济目标的技术创新战略。

技术目标的技术创新战略包括:

1、领先战略。该战略是要求企业在技术创新上做到始终“领先”,总是要得到第一笔丰厚的超额利润,或者在长期内形成知识产权的垄断获取利益。它需要企业有强大的技术研发、市场推广力量,只有那些“航母级”高科技企业更加钟情于此战略。

2、追随战略。该战略的目标是企业不抢先研究和开发新产品,而是当市场上出现成功的新产品时,立即对技术领先者的技术进行仿造或加以改进,并迅速占领市场。该战略的优点是:避免了应用研究及可能进行的基础研究所需要的大量投资;克服了新产品在其最初形态时所可能带有的缺陷。高科技企业选择这种战略,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即高水平的技术情报专家,高效率的消化、吸收和创新能力,极富有弹性的研究开发组织等。当然,该战略也有缺点,那就是企业受新产品技术专利保护的影响和市场开拓的有限性制约。

3、模仿战略。当企业缺乏技术专家、缺少实验设备以及独立的研究开发机构时,企业宜于采用此战略方法。但选用该战略时,企业应具有良好的信息系统,能迅速、及时地掌握其它企业和研究机构的研究开发动向和成果,使企业具备进入市场竞争的能力。该战略的缺点是由于模仿,有可能利润较少,同时企业技术水平将永远落在技术输出企业的后面。

4、引进先进技术的拿来主义战略。这种战略虽然是低档次的战略,但对于缺少技术、资金的企业不失是一条捷径,其关键在于及时向“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的转化。

5、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由掌握现有高科技产品的生产技术到对产品的改进,这种转化的核心在于培育技术创新能力,该能力来源于吸收先进技术,消化理解后的再认识,对外在技术由使用到内化的过程中。战后的日本许多企业依此成功,如被称为“创新之神”的索尼,其实质就是对当时先进产品学习后的二次创新。

经济目标的技术创新战略包括:

1、“集中一点”战略。该战略大多为中小型规模的高科技企业使用,由于其资源有限,往往无法经营多品种的产品以分散风险,所以最好集中兵力,通过选择能使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的细分市场来进行专业的经营。采用这种战略往往过分依赖于某种产品或技术适用的特定细分市场,一旦市场变化、需求下降,就会给企业的生存带来威胁。因此,为了尽量减少风险,采用这种战略的高科技中小企业要不断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在界定好的细小目标市场上站稳、站牢。

2、特色经营战略。该战略侧重于树立歧异性,包括产品本身差别化和营销战略理念的特色定位。随着人们消费观念变化,对个性追求的增强,高科技产品为每个不同的人提供不同的服务的理念已逐步被认同。特色经营战略利用客户对品牌的忠诚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价格敏感性的下降使企业得以避开激烈的价格竞争,从而能够比较长远地树立起优势地位,逐步扩大市场占有率。

3、联盟战略。选择该战略的高科技企业通过与其它企业合作,获取互补优势,利用合作伙伴的分销渠道,较易地将产品扩展至合作伙伴的市场。它分为高科技大型企业之间的“强强联盟战略”、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的“强弱协作战略”和中小企业之间的“弱弱联合竞争战略”。尤为重要的是:传统产业与大量代表新兴产业的高科技企业的结合,创造新的营销渠道,如网上购物交易,网上咨询、市场调查等业务的展开,这在客观上增强了传统企业对高科技企业的依赖性,为高科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4切入战略。该战略注重于填补市场空白点,可以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将品牌的知名度在消费者心目中提升。这是根据部分的高科技企业机动灵活、市场适应性较强的特点而制定的一种经营战略。切入点的特征为:(1)、产品寿命周期较短,只能在一段时间内加以生产,传统企业反映跟不上技术变化的产品领域。(2)、由于许多高科技产品个性化需求很强,属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产品,一般大企业追求规模经济而不愿插足这样的领域。(3)、技术和市场风险较大,但市场前景明朗的领域。

四、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分析方法的评析

战略选择是建立在透彻的战略分析基础之上的。如果从战略发展史上考察,自从战略管理理念被提出以来,主要有两种分析方法:一是传统的“以环境分析为基础”的战略分析方法,它源于波特的市场引力理论和“五力量模型”,即产生利润的主要可能性均来自市场、取胜的关键在于确定有吸引力的竞争领域。而决定行业潜在盈利的在于五种力量——现有公司之间的竞争、新进入者面临的障碍、购买者的议价能力、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和潜在产品或替代服务的威胁。以该理论思想为基础,扩展至政治、经济、社会、行业,形成我们经常在教科书中看到的宏观环境分析、中观环境分析和微观环境分析。二是1990年,由Hamel和prahalad提出的“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分析方法。他们认为“一个组织是由相对独立的资源、能力、竞争力组成的,这些要素是该组织战略选择的依据,即战略分析的出发点。”由于上述资源的相对独立性,其它企业的学习成本提高,因而拥有这些要素的企业具有竞争优势。当这些要素组合具备工作能力后,竞争优势便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这种能力是企业拥有的最有价值的资本,它是一种融于企业文化中的员工所掌握的技能和创造力,它具有区别于一般能力的特征:1、核心能力应当是有价值的,即核心能力应提高企业的效率,可以帮助企业在创造价值和降低成本方面比竞争对手做的更好。2、核心能力应当是异质。一个企业拥有的核心能力应该是企业独一无二的,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核心能力的异质性决定了企业之间的异质性和效率的差异。3、核心能力应当是难以仿制的。4、核心能力应当是很难被替代的,不存在替代品的威胁或威胁很小。5、核心能力是局部优势。它只在向客户提供服务或产品过程的某一、两个环节或方面存在,即企业并不是在每一个环节都优于竞争对手,因为这在一般情况下很难做到。这种方法在现代尤为流行。

“以环境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实际运用是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在90年代初发展至顶峰。这段时期正是战后西方发展的“大和平时期”,世界市场以卖方市场为主、需求旺盛,企业在成立和投资时,注重研究所投产业和细分市场的定位,以期获得超额利润。此时的企业定位作用胜过对资源的利用,而且企业所处的环境是相对静态的,即产品生命周期较长、技术创新的作用是局部的。但是随着70年代的石油危机、80年代以来的技术革命和90年代的金融危机等等,环境变化日益难以把握,技术创新的力量往往导致环境的彻底变化。相对静态的环境分析产生的战略落后于发展,而试图动态化进行环境分析又因其磅礴而难以描述。今天的科技使人们难以想象明天的“景色”。这样,原有的外部环境分析无法使企业技术创新准确定位,而相对既定的企业内部资源似乎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战略导向。这种叫做“核心竞争力”的资源成为当代许多企业成功的经验,如SonY的精密制造技术、Canon的光学元件技术等。这样,高科技企业培养核心竞争力不失为技术创新战略发展的方向。

从当前来看,核心竞争力分析成为战略分析的主流,相比之下的环境分析似乎不再重要。但,核心竞争力分析也只是作为企业家战略分析的突破口、着手点,而非万能的。我们知道,战略的作用就在于长期规划、在于与对手竞争中获得持续优势。如果离开环境谈战略,就如同一个人在闭门造车,推不出去;即使推出去了,也是个落伍的低级品,这样就恰恰失去了战略的意义。

故此,综合运用两种主要理论进行分析才是最佳的选择,可以做到知己知彼、扬长补短,既有环境分析来了解客观变化,又有核心能力或专攻技能的分析做到主观上心中有数。这样制定的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方能做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主要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著:《竞争战略》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

科技技术的发展篇5

【关键词】互联网;科技信息;发展;应用

现在的互联网发展速度快,网络信息非常丰富,对现有的网络资源进行开发,是科技信息需重点注重的问题。与以往的科技信息相比较,互联网科技信息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为了更好的在互联网上实施科技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要科学的,全面的对科技知识进行充分的认识,结合其发展应用的实际特征,通过在网上对信息的相关搜索、选择以及分类,根据现实的需求进行合理的加工,以便为有关科研工作做好有关的服务。

一、互联网科技信息的特点、存在问题以及今后的工作方向

1.互联网科信息的特点

基于互联网是存储数字技术的一项综合平台,有非常大的储存空间以及信息资源非常全面。所以,该信息技术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文献科技资料馆。并且,正在以灵活化、生动化、具体化、操作化以及网络化的趋势发展。在互联网当中,一切的科技信息均是通过数字储存技术将信息数字化,在该平台中,将资源信息进行充分的融合。基于互联网自身的及时性特征非常明显,例如:如果在互联网上将信息进行公布,那么很快便会得到扩散,使信息得到有效的传播,实现地区与地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资源同享。

2.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工作方向

虽然网络已经非常普及,但仍存在有些用户对该信息技术认知不够充分的现象,使其巨大的价值作用仍没有全部迸发出来,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有些影响。所以,该科技信息的发展与应用,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有待提升的空间还非常多,急切的需要对相关知识进行宣传与应用。此外,增强对科技人员的培养力度,充分挖掘该信息技术的深度服务功能,提高使用效率,为我国的现代化高度发展建设作出贡献。

二、互网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

1.互联网科技信息技术集成化

在以往对信息科技采集的过程中,需到图书馆或者有关部门进行采集,在阅读纸质信息材料时,总是会浪费较多的时间进行查询以及翻找。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应用,结合了数字化科技以及网络高科技,如需对信息进行采集,只需要在网络平台上进行搜索便可。此外,除了可以进行搜索、查询、选择以及下载等强大功能以外,还可对信息进行正确的传播以及编辑。

2.互联网科技信息普及化

互联网的大范围使用,该科技技术面对的对象同样也发生了变化。通常情况下,该科技信息面对的所需人群是研究院、高校或者事业单位等科技人员。但通过现在的互联网普及程度而言,无论何种工作,何类人群皆会利用网络平台,采集所需的信息,该种现象的出现,说明了该科技信息已经开始面向大众,逐渐普及化。

3.互联网科技信息技术共享化

现在,人们可利用网络平台随时随地、跨越地区的进行科技信息采集,真正将曾经设想的信息共享得以实现。并且,在现代社会,对于网络平台的依赖也越来越强。企业、工厂、学校都要依赖互联网进行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企业为了实现更多的效益,使发展紧紧跟随时展的脚步,就必须对互联网进行充分的应用。此外,信息的共享,不但可以对科技信息进行不断的更新、总结、应用、释放,并且,还突破了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使采集信息的渠道更为宽广以及便捷,推进技术发展。

三、互联网科技信息技术的应用

1.普通性搜索的应用

众所周知,科技信息的时效性非常强,也是因为其本身的传播性质决定的,并且更新相关信息的速度极快,使相关的网址产生了变化。在发展与应用中,技术人员需对搜索功能进行筛选和复查审核,在日常工作的计划中,将搜索功能融入其中,并对行业进行划分。利用相关专业的技能对不同科技信息类型进行开发以及利用,以便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

2.专门搜索应用

在其进行发展与应用的过程当中,科技人员要针对不同的特点角度出发,实施专项技术探究。例如:在大型企业中,企业会配置搜索岗位,存储获取的信息,以便拓展获取信息的搜索范围和方式,也可使技术人员在实施搜索时,利用非常专业的网页对其进行速度搜索,可利用定题搜索、搜索关键字等手段对信息进行采集。

3.指定域名的搜索应用

互联网的特征中还包括强大的存储量以及信息非常全面的特征,也就是说该科技信息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文献馆,并且正在依托各类网站向操作便捷化、简单化、网络化的趋势发展。全球信息网的简写www,也就是常说的weB,是一项较为特殊的搜索,其中包括:具有多样式的逻辑搜索能力、识别字条串、实施限制性搜索,人们便可轻松取得需要的科技信息。

科技技术的发展篇6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趋势;信息化

引言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标志着人类已经进入到信息化时代,而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水平也越来越高,在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速度也会越来越快,其应用范围也会越来越广。在现代社会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核心,我国社会经济将取得更好的发展成绩。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现状

1.1发展速度快、应用普遍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给科技生产提供了新的动力。计算机技术总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来带给人们更好的服务。而在当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给现代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

1.2专业化、多功能化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过程中,计算机科学变得越来越专业化,与各行各业的发展越来越紧密。在现代社会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已成为各行各业提高自身竞争实力的有效途径,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广泛应用带动了计算机科学的专业化发展。各行各业越来越看重专业化的人才培养,越来越看重产品的多功能性,而在现代社会里,只有多功能的产品,才能受到人们的关注。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快速发展的原因

2.1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可以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随着和会的发展而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起初,计算机的发展是为了满足时展对信息处理的需求。开始计算机性能也仅仅是满足了信息处理的需要,而且信息处理速度不够快。而在现代社会里,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普遍化,社会发展对计算机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1-2]。

2.2科技飞速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现代社会里,科技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科技的日新月异必然会带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技术作为社会发展的动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从而带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提出。首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在现代社会里,各大行业纷纷利用计算机来进行管理,在计算机技术的依托下,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和效率,实现了信息的贡献,为企业带来了更好的经济效益。对于企业而言,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活跃度就会提高,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其次,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作为我国现代社会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而计算机的出现丰富了教学方法和内容,有助于教育事业的更好发展;再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加快了工业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化进程。计算机技术促进了劳动资料的变革以及劳动方式的变革,现代信息技术为人们提供了更为方便、快捷的处理、存储和传递信息的手段;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给予人们日益增多的闲暇时间,即人们能够更多地从事各项事业的创造性活动[3]。

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

4.1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作为一种设备,它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需要处理的数据越来越多,越多越大,计算机在运行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普通的计算机已经难以满足当下对大数据的计算需求。而智能化的计算机将有望解决当前计算机面临的问题。展望未来,计算机的发展必然要经历很多新的突破。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的计算机将是微电子技术、光学技术、超导技术和电子仿生技术相互结合的产物。在实际应用中,计算机可以通过独特的设计机构、平行技术等技术实现计算机运行过程中各种数据、指令的合理性分析,从而推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智能化发展。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智能化必将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利用智能化计算机可以完全取代人工,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4]。

4.2高性能的方向发展

计算机性能问题一直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的重点。当前,许多计算机都是通过采用合适的芯片来完成相关操作。而在信息时代里,计算机需要处理的信息数据量越来越大,各行各业对计算机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就我国现阶段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水平来看,与世界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计算机技术水平有限,计算机性能还有待于提高。故此,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未来发展道路上,高性能的计算机研究已成为必然。只有加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研究,才能提高计算机的系能,从而更好地满足实际发展的需要,发挥计算机的优越性[5]。

4.3体验式的发展

所谓的体验式就是让消费者参与、体验和感受。在现代社会里,体验式符合了以人为本的现念,已成为社会各行各业相互竞争的一大举措,如企业开展产品体验,让消费者更好地感受产品的功能,从而促使消费者购买。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而言,它是为社会发展所服务的,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未来发展道路上,就应当积极地朝着体验式的方向发展,不断去完善服务和运用理念。体验式是注重人的实际感受的,将人的需求和愿望通过科技的进步体现出来,更好地满足人的欲求。人是计算机操作和运用的主体,而计算机在当代越来越成为个人以及企业实现个人行为以及目的的途径,计算机的服务也只有更加去人性化,才能获得更好的市场反馈[6]。

5结束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已成为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一部分,正在逐渐渗透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方式,提高了社会发展速度。而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的深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也逐渐向着智能化、高性能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将真正地实现工业社会向信息化社会的转变,推动社会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宏莉.探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6:149-150.

[2]刘博.浅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5,03:106-107.

[3]谢平.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趋势的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05:125-126.

[4]甘黛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探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06:97+96.

[5]吾买尔・孜亚吾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趋势研究[J].电子世界,2013,15:16-18.

科技技术的发展篇7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历史;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p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2)06-0000-02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历史回顾

1946年2月15日,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在美国研制成功。当时它是由1.8万个电子管组成,是一台又大又笨重的机器,体重达30多吨,占地有两三间的教室般大,运算速度为每秒5000次的加法运算。并且当时它的计算成本很高,随着计算机成本的逐步降低,到了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以后,很多国家的政府部门和专业的研究机构以及有实力的企业开始应用计算机管理各种事务,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渐发展,因特尔思维CpU处理器的诞生进一步推动了计算机的普及与推广。直到1982年世界上首台个人计算机的诞生,使计算机的成本快速下降,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应用从一开始只能用于军事部门和大型科研企业开始发展转入到普通的小公司甚至一般家庭。20世纪90年代开始,计算机科学技术逐渐呈现两极化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向微型发展,进入到各个企业、家庭;另一方面,计算机科学技术仍然在军事、国防、科研等领域广泛应用。

目前,计算机科学无论是在政府机关、企业、家庭等领域,计算机科学技术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进步的体现,不难发现,计算机儿科学技术是一个计算机是一个飞速发展、进步、具有超强生命力和发展前景的领域,计算机科学无论在运算速度、开发成本、使用性能都得到了质与量的飞跃,它的每次更新发展都必然带来自身的进步与推广。而如今,随着它的六十多年发展历史,并且逐步渗透到人们社会与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一元向多元化的转变,极大的充实和发展了人类生活领域,促进了社会文明进步。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现状

(一)普及性与深入发展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不断发展进步的计算机科学技术是当今社会中潜在与重要生产力,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毫无疑问的生产力,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计算机已经作为一种支柱性的力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经济、社会、文化、商业领域等。并且随着计算机不断地更新进步,它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必然随之扩大。

(二)专门化与综合化

在计算机已经越来越普及的同时,其专门化和综合应用的特点也日益凸显出来,例如,各种家用电器也开始具备了智能化,通过网络来操控家电的运行程序,家庭网络分布式系统将逐渐取代目前单机操作的模式,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另一方面,为了适应某些经济政策发展需要,计算机技术的多方面专门化又必须强化为系统的综合性能,从而更好地解决方方面面的工作。

(三)突破性与深入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专业化的普及与发展,它的功能和定位将会更加明确,从而促使计算机应用的领域功能分化,挑战更多的突破性革命,并且深入到社会生活更加广泛的领域。这种突破性突出表现在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更新上,从1904年电子管的发明到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的问世,共耗时42年,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半导体晶体管到半导体计算机的发明只用了10年的时间,此外。微电子精细加工发展到集成电路,历时不到两年,一直到到第四代计算机的问世,更是历史的重大进步与突破,现如今,根据不同使用人群的需求,各种台式机和笔记本逐渐诞生并且不断的进行更新改造,计算机将按照从事的工作进行分类更多的体现了人性化的要求和社会生活的发展需要。

三、计算机科学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计算机科学技术向信息的智能化更加深层次的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计算机系统的中心,在普及计算机功能上起着日趋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宽带高速上网等服务是目前计算机的主要特性,各种不同的发展技术将在未来等到更好的发展体现。同时,人们可以在网上看到来自于世界方方面面的信息,并从中获取我们自身想要得到的信息,极大的充实了人们的知识量、拓宽了人们视野。目前。人们利用计算机科学技术所提供的智能化服务,应用在家庭、企业等不同领域,促进了现代科技的发展,人文化、智能化在多方面得到了体现,促进了计算机想更高、更深入层次的发展进步。

(二)计算机科学技术日益普及、向多领域广泛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现代化生活方式的需要,计算机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进一步向社会渗透普及,计算机科学技术教育也在各种程度的教学领域纷纷得到实践,各个阶层要求掌握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也大幅增长,“无处不在的计算”发展趋势不仅体现在国内,在国外同样日益普及,向多领域、多层次发展延伸。计算机科学技术存在于各种家庭电器中,现在的笔记本、电子书籍等更是计算机向多领域多层次发展普及的表现。不论是学生、上班族都可以根据手中的笔记本进行学习,查阅资料。即方便又快捷。它的发展普及适应了高效率、高节奏的城市生活发展。

(三)计算机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性能品质越来越高

目前,计算机的更新效率越来愈快,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针对计算机科学技术在使用中日益暴露的弊端进行更新改造,并且更新改造的效率逐渐加快,比如,计算机的“并行处理”技术,程度越来愈高。目前世界上性能最高的计算机已经采用上万计算机并行的方式处理,inter公司现拥有10亿以上的晶体管微处理器,把计算机协调并行起来,高效的解决现实存在的技术问题。高性能、高品质的更新技术日益发展实践,促进了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

四、结束语

如今,计算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应用工具,作为一股潜在的发展技术来满足人们现实生活需要,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逐渐扩大,并越来愈向高效化、智能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前进。更明显的趋势是网络化与向各个领域的渗透,信息的智能化全面发展与进步。计算机科学及时的发展,像一把科学的利刃,渗透到国家、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转变了人们生活方式,提高了工作学习效率,更加推动了时代的进步和社会文明的发展,我们看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健康发展趋势,跟随它的进步的脚印,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带领我们探索未来神秘而未知的世界。

参考文献:

[1]蔡芝蔚.计算机技术发展研究[J].电脑与电信,2008,2

[2]陈相吉.未来计算机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J].法制与社会,2007,10

科技技术的发展篇8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趋势;高速计算机;超微技术

一、现阶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状况分析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对现阶段社会发展的贡献

现阶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参与了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的众多领域,极大地提升了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为现代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计算机科学技术不断地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文化娱乐等提供帮助,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普遍运用,有效地提升了现代社会的文明水平。

在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背景下,计算机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地提升与进步。计算机不断朝向更加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同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还具有更新快、小体积等特点。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1946年,起初计算机技术是基于1904年的电子管技术,经过42年的科研而成,当时的计算机体积巨大。在这之后,半导体技术发明以后,在短短十年时间内半导体计算机又随之诞生,这时计算机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其系统性和综合性也更加全面。总而言之,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文明的进步提供了有效的帮助,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引发的问题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双面性,计算机在给人们带来众多效益的同时也增加一定的隐性安全问题。譬如,轰动一时的“千年虫”事件,对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众多行业都遭受了“千年虫”的严重影响,这一事件让人们充分认识了计算机科学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够让计算机在健康、稳定的状态下发展,减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威胁,最大限度地发挥计算机技术的“服务职能”,成为了当前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热门的研究课题。

3、科学规划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

任何事物的发展必须在实践中才能真正得到检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不例外。众所周知,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初是为了科学研究的需要,发展至今,计算机科学技术已经深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军事、经济、生产、管理等。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计算机所承担的任务主要是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而参与这一工作的主要是计算机的软硬件设备,因此,要想更好地发挥计算机的效用,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要加大对计算机软硬件的开发,从而有效提升计算机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的效率。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未来的发展

从当前国际上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发展状况来分析,未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趋势。

1、运行极速化

最近一段时间,美国科学家将空气绝缘性技术运用到计算机当中,这种技术在计算机中运用,极大地提升了计算机的运行速度,是当前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一大突破。例如,美国纽约保利公司的科研人员,设计一种新型的电路,并将其运用到计算机当中,科研人员在电路中运用“胶滞体包裹的导线”技术将需要的芯片进行连接。由于这种“胶滞体包裹的导线”的包裹五---“胶滞体”当中含有大量的空气,空气是一种具有很强绝缘性的气体。传统的芯片是通过“硅二氧化物导线”实现相互之间的连接的。但是,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因为导线、芯片等对信号的吸收作用而减弱,直接影响了计算机的运行速度。而利用这种新型的导线技术就科研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大幅减少了信号的损失,从而实现了提升计算机运行速度的目的。

2、生物计算机伴随着超微技术的发展而诞生

上世纪末,基于超微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研发人员将超微技术运用到计算机当中,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生物计算机很其他计算机显著的区别,这种类型的计算机通过将生物工程技术应用到计算机芯片当中,使之构成一种生物分子形式的计算机“蛋白质分子”。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科学家首次向全世界公布了生物计算机,在当时引起世界范围的巨大轰动。与此同时,美国科学家也公布了一种全新的逻辑运算方式,这种逻辑运算方式是基于电子计算机的模仿技术为技术基础,并以电子计算机模仿技术为基础,针对“虚拟”的城市路径设计问题进行了最佳方案的设计。从当前生物计算机的应用于发展状况来分析,生物计算机研发人员今后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新型分子元件的研发,借助生物的化学反应和物理反应,实现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等工作。现今的超微技术已经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一些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超微机器人已经面世。

3、以光为传输媒介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迅猛

所谓的光学计算机就是利用光为传输介质,实现信号传播的一种计算机技术。光学计算机的优点十分显著:首先,光的传输速度是其他介质无法超越的,因此,利用光作为计算机的信号传输媒介其传输的速度是惊人的;其次,光具有偏振和频率特性,基于光的这些特性,计算机的信息传输能力得到了更好地优化;再次,光在传输过程中,不需要借组其他的介质就可以实现信号的传输,是以一种独立的形式进行传输的,具有极强的独立性。光在传输过程中不需要其他依靠体,同时不会出现相互交会的情况。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世界上掀起了一阵“光脑技术”科研风。世界各国不断加大对“光脑技术”的科研力度,并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并取得了不同领域上的成功。其中。以德、意、法、日为首的六十多各国家共同组建的科研队伍,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该队伍研发出的新型计算机,在以下几个方面进步显著:(1)计算机运行的速度更快。光学计算机的运行速度比普通计算机的运行速度提升了将近千倍以上。(2)计算机的准确性更高。在快速运行的状态下,光学计算机的准确性得到了有效地提升。(3)散热性能更优良。普通计算机在高速运行的状态下,会产生一定的热量。而在计算机运行时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排出,会对计算机的正常运行产生不良影响,甚至直接无法运行。而光学计算机突破了散热这一难题,即使在高速的状态下运行,也不会受温度的影响。

4、纳米计算机伴随着纳米技术的进步而诞生

伴随着纳米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纳米技术不断走向成熟。纳米技术在计算机中应用,带来了纳米计算机。纳米技术在计算机中应用,主要集中在芯片上。纳米芯片技术,使得计算机芯片的体积大幅减小的同时,计算机芯片的稳定性也有所提升。美国作为纳米计算机技术研发的领军者,在纳米计算机各方面的技术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尤其是,美国正在突破的一种纳米管连接技术,该技术一旦研发成功,就可以将芯片的作用大幅提升,从而可以实现,将计算机的内存芯片直接作为计算机的晶体管使用,从而使得计算机的功能可以得到最大化地优化。

三、小结

综上所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将不断朝向一个更具全面性、系统性、人性化、个性化的方向进军。在当前的状态下,计算机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已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作用已经十分明显。因此,我们坚信,未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在不断努力之下,计算机发展的预期目标指日可待,计算机科学技术也将会在未来人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贡献更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潘增欣.浅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J].才智,2013,2.

科技技术的发展篇9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是我们党领导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大政方针,作为检察技术工作者要更好的贯彻这一重要思想,按照理论体系的要求做好本职工作,才能把科学发展观理论落到了实处。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检察技术工作全局,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密结合检察技术工作发展的实际情况,牢固树立检察技术工作科学发展观念。

树立科学的检察技术发展观。要牢固树立发展意识,强化发展观念,立足发展,用发展的眼光观察问题,用发展的思路分析问题,用发展的方法解决问题,推动检察技术工作不断向前发展。要用发展的眼光和发展的思维谋划工作。检察技术部门的工作门类属于自然科学范畴,技术上的不断更新,理念上的不断发展是我们工作必须面对的客观现状。所以,在全局工作的谋篇布局上,必须把发展放在第一位,才能跟紧时代的步伐,才能以最新的技术创造地推进工作。

要在检察技术改进,科学化、规范化推进,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检察技术设备建设等方面实现检察技术工作的全面发展。

树立科学的检察技术工作改革观。作为检察技术工作者要与时俱进,善于发现问题,勇于创新,不断探素新技术在检察业务中的应用。积极协助反贪、渎检等业务部门,以科技为先导,实现快速办案。在充分尊重传统技术的同时,不断学习和应用先进技术,为检察业务工作服务。我们不仅要引进先进的设备,配备到检察技术工作当中,更要派人到外地学习先进技术,吸收并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推动检察技术工作的改革。

树立科学的检察技术工作法治观。检察技术工作是检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必须把检察技术工作纳入法治的轨道上,必须把法治贯穿于检察技术工作的各个环节,努力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文证审查要严格按照《文证审查规则》,严格把关,切实起到法律监督作用;对职务犯罪嫌疑人实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要严格按照法律文件的规定认真落实好,执行好;对于司法鉴定,更应该按照相关规定,充分发挥专业特长,慎重行事,尊重客观事实,以公正的态度做好鉴定。与此同时,也要加强对检察技术人员内部的监督、管理,严防职权滥用,维护好被审查人的合法权益,使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得到贯彻落实,从而更有效地推动检察技术工作的法治建设。

树立科学的检察技术工作经济观。

检察技术工作需要大批硬件设备,设备的更新换代和新设备的引进都需要大批资金,因此,我们必须对资金科学化的使用,最大限度的节省资金。20xx年5月份,新县检察院技术科在引进移动式全程同步录音录像设备时,积极与厂家沟通和协商,以相对较少的资金购买了该设备,并对办案区固定式全程同步录音录像设备进行了改造升级,为该院节省了大量资金。与此同时,新县检察院技术部门在引进设备时,立足实际,使引进的设备在办案中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避免了因盲目购买设备对资金的浪费。检察技术设备在市场上种类繁多,并不是每件都要购买,我们必须结合当地案件情况,购买适合当地适用的检察技术设备。为节约经费,常常由技术人员按照配置标准搜集技术参数,院里自己带车去武汉货比三家,跑遍电脑一条街所有摊点,购买器材。为节省住宿费,总是凌晨出发,星夜赶回。

树立科学的检察技术工作协作观。检察技术工作是检察工作的一部分,因此检察技术部门要与其他部门搞好协作,共同办案,服务和谐社会的构建。在实际工作中,检察技术部门要搞好文证审查,做好鉴定,大力协助办案部门。近年来,又实行了对职务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录音录像,技术部门更要密切配合反贪、渎检等部门搞好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工作。此外,检察技术部门要与宣传部门协作搞好宣传工作,协同办公室搞好保密工作。

科技技术的发展篇10

突飞猛进的高科技发展时代

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和高科技发展时代主要表现在其发展速度之快、涉及领域之广、社会影响之深,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如果讲发展速度之快,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最近30年人类积累的知识相当于过去两千年的总和。举例来说,1991年美国思维公司的Cm-5巨型计算机运算速度已经达到每秒一万亿次;我国的“银河”机1996年也达到了这个速度。2000年iBm公司制造的超级计算机运算速度达到12万亿次/秒以上;2001年我国的“神威4号”计算机达到13万亿次/秒,超过了它,居当时世界第一位;现在日本研制的巨型机已经达到14万亿次/秒。

知识爆炸时期,其发展速度非常之快,涉及领域之广,使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最显著的是:无论从微观到宏观的、乃至宇观的(宇宙天体的),还是从数、理、化到天、地、生,可以说无所不包。

最近,在生物界有一个非常大的争论:达尔文奠定了生物学“物竞天演”、环境造就一切的进化论,认为物种是由生产环境决定的。现在就有学者提出,这不完全对。进化论只是在生物竞争中有体现,但并不是所有的变化都是外因造成的,所以进化论是唯物地讲外因对内因有作用。但是内因还是变化的,依据生物的内因就是指Dna,就是遗传密码。现在的生命科学、生物学已经由解剖和生物显微镜等现象观察分析,进入分子层面进行研究,并以此解读生命的奥秘,这就是全世界要研究人的基因图谱之原因。

社会影响之深,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以光电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将成为21世纪各项技术发展的先导?鸦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为标志的生物技术将成为21世纪生命科学的核心?鸦以纳米技术为标志的新材料技术将获得突破性进展,特别是功能材料会得到更大发展?鸦以航天飞机、永久性太空站为标志的空间技术将成为21世纪人类向空间延伸的第一步?鸦以可控核聚变、太阳能为标志的新能源技术将成为下一世纪能源技术发展的重要阶段?鸦以深海采掘、海水和海洋空间利用为标志的海洋技术将成为21世纪人类在地球上拓展生存空间的一个重要方面。

科学新成就与高技术发展

我在这一部分着重讲五个方面。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制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从韩国、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的有关规划看,大致是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新材料科学技术、新能源和环保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开发这五方面的内容。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it)是当代最重要的高技术领域。信息技术是一类技术的总称,主要涵盖五个方面:微电子和光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微电子和光电子技术。实际上光电子是微电子的一部分,微电子技术是微型电子器件和电路设计、制造和使用的技术,是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基础。其典型是集成电路技术,它的代表产品有微处理器、存储器、D-Rom(只读存储)、D-Ram(可擦写存储)等。制造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的微电子产业是一个投资巨大、涉及众多科学技术领域的高技术产业。信息产业部计划到2010年使我国集成技术和产品达到届时的世界先进水平。

计算机技术。在大量设备和系统中,计算机起着中枢神经的作用,是整个信息技术的核心。世界上最先进的计算机运行速度已经超过10万亿次/秒,但人们还不满足。如果还要提高到百万亿次或者更高,用电子计算机就不行了,要考虑用光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超导计算机、纳米计算机,其工作原理也就不同了。我国计算机硬件产业已经具有比较大的规模,但最遗憾的是,我国软件与世界差距比较大,我们现在的pC机和大型机的系统软件几乎全部被国外产品垄断。比如我们的pC机上用的windows2000是美国人的技术。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条件下,微软设计的系统软件,完全可以被加入某些软件程序。当用户一打开计算机,接上互联网,人家就能知道运行内容,这样的话,国家就无安全可言了。所以,我们的国防系统是不能用windows技术的,但是我们的国家机关都还在用,包括外交部也在用,因此存在着不安全因素。

全球天气预报在军事上很重要。当然,我们不想打别人,但气象与战争的关系太密切了。因为现在导弹技术有红外制导,也有的是目的地制导,就是先把目标物的图形用卫星拍下来,再将照片的地理坐标送到精确制导导弹上进行打击,美国打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三颗导弹就是这么打的。有目标的打击是最准的,但条件是天气一定要好。所以,天气不仅和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与国家间的竞争和斗争有着更密切的关系。

通信技术是信息产业中的重要方面。现在通信发展的速度很快,多媒体通信、卫星通信、微波通信、光通信,计算机网络通信和个人移动通信等。通信的大趋势是业务多元化和数据化、网络宽带化、接入无线化、通信体制一体化,各种通信方式可以一机全部解决。我国的有线和无线电话容量以及因特网用户在世界上总量是第二,所以我国是通信第二大国。我估计下半年或年终,我国可能会变成世界第一。

自动控制和数字制造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是多学科领域的一种综合技术群,包括机器人、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能够实现生产高度自动化,并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自动控制技术在航空、航天、军事装备、人类生活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比如导弹、卫星、家用电器,甚至小到一个心脏起搏器,都是自动控制的。21世纪智能化社会中,数字制造技术将有更大的发展。

另外,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相融合进一步给设计和制造带来深刻的、甚至革命性的变化。大家知道,汽车的心脏是发动机或引擎,比如四缸或六缸发动机会带动一个曲轴从压缩、点火、爆炸到推动内燃机,这个过程在黑板上很容易讲,可要说清楚四个缸的协调过程却不容易,但计算机却可以模拟得很清楚。这就叫数字技术,能够更好、更快、更可靠地制造出很多创新的产品来。信息化对世界经济发展有非常大的作用,催生了高技术产业,推动了经济全球化,但也加剧了国际竞争,扩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数字鸿沟”。

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技术

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技术这一领域的研究开发热点是克隆技术、转基因动物和植物、生物芯片、干细胞和组织工程等。

克隆技术是生物体通过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种群。目前人们正在利用克隆技术了解生物生长发育机理,为器官移植提供合适的脏器等做前期工作。新基因的发现是一个重要生命源头,而克隆技术则是人工复制一个完全相同的生物,这就引起了伦理上和法学上的一些问题。但我个人认为(完全代表我个人,不代表国家,也不代表中国工程院),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世俗观念永远也挡不住的。

转基因动物是人为地把外源基因导入动物的受精卵,使之与动物本身的基因组整体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说,受精卵不变,但放入了某个基因,这与克隆不一样。克隆的体细胞是没有受精的,是无性繁殖。于是,外源基因能够随细胞的分裂而繁殖,并能遗传给下一代,从而改变动物的某些特征,或者获得目的基因表达的产品,如,应用于植物就能获得转基因植物。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培育新的动物或植物品种,如转基因大豆、瘦肉型猪肉,等等。

生物芯片和大量的与生物活动有关的大分子样品有关系,如Dna和蛋白质,借鉴半导体的技术把它们集成在一起,在数个平方厘米的载体片上进行化学反应,并将检测数据用于分析处理技术,广泛用于医疗诊断、新药的筛选、食品卫生监督、环境污染监察和司法鉴定上。

干细胞是指虽经分裂,但尚未分化发育、能生成各种组织器官的起源细胞。干细胞可分三类:一类叫全能型干细胞,就是胚胎干细胞,可以生成骨头、肾脏、心脏等人体的各种脏器;一类叫多能型干细胞;还有一类叫专能型干细胞。科学家预测,像糖尿病、血液病、老年痴呆症的疾病目前还不能治疗,但今后可以利用细胞生物学和组织工程学原理给予有效治疗。

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也可以广泛应用,主要用于提高作物的产量、抗寒、抗旱、抗盐碱、抗病、抗倒伏,等等。现在,全球转基因植物的种植面积已经从170万公顷增加到4420万公顷,增加了25倍之多(这还没有包括中国在内,因为中国还没有完全的统计),所涉及的国家已从6个增加到13个。

目前医药方面运用了60%的生物技术。1982年美国第一个基因工程胰岛素上市,2000年已经有近100种生物医疗药品上市,总销售额已经超过200亿美元。现在我们所有的药,不管是化学类的,还是生物类的,都是“格杀勿论”的,就是说对人体有副作用。生物导弹有导向治疗的作用,它不起化学作用或抗生素作用,而是对免疫有影响。好的细胞本身有很强的免疫力,生物导弹就专消灭坏的细胞,这种就叫“免疫导向药物”,准确的名称是“靶向药物”。生物武器是一种新的军事手段,是国际上公认的最危险的武器,应严格禁止使用。

新材料科学技术

新材料是高科技及其产业发展的基础,它具有两个明显标志:研究开发与生产,需要知识和技术密集;开发和制备与新技术、新工艺密切相关,相当一部分需要在极端条件下制备并具有传统材料无法比拟的优异性能。

新能源和环保技术

现在新能源可以预见的发展方向有两个:一个是可再生能源(renewableenergy),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它们的缺点是能量密度比较低,资源比较分散,效率还待提高。最近人们正在研究开发利用核聚变能量,预计本世纪中叶前后,受控热核聚变发电有望实现商业化。现在我们所有的核电站都是铀235变成铀238,即核裂变。现在有一个国际合作,叫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internationalthermonuclearexperimentalReactor)计划,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合作计划。总而言之,我们将来不能再大量烧煤了,要大力发展核电。目前,核电只占我国总能源的1%。我们希望到2020年核能源可以占总能源的4%。

空间技术和海洋开发技术

空间技术是以现代火箭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新型科学技术。阿尔法国际空间站耗资1100亿美元,历时八年,总面积相当于两个足球场,可以容纳七名宇航员在里面生活和工作,动力是由太阳能阵板提供的,设计寿命十年。我们需要特别注意“铱星计划”,中国计划用66颗小卫星覆盖地球的通讯网络系统,自主解决通信问题。我们要处理台海事件,要准备可能的外国插手干涉,这时如果我们能够自主通信联络的话,就需要有一套自己的通信系统设备。

另外,地球70%的面积被海水覆盖,海洋开发非常重要,地球上很多陆地生态由于人类活动被破坏了,但深海里的生态没有被破坏,深海有很多生物活性原子物质,比如有益健康的深海鱼油、海藻、螺旋藻等。另一方面,海洋是巨大的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研究方面有很重要的意义。在某些装备的帮助下,人类能够到达的海水的最深处是海拔负一万米,世界上最深的海沟大约有海拔负六万米。

我们应有的认识和态度

众所周知,从1820年英国产业革命到1952年,世界经济产出的总量增长了八倍,但中国的实际人均产出却下降了,因为我们的人口增加了很多。中国占世界GDp的份额从1/3下降到1/20。1820年是我国的康乾盛世,当时中国比美国先进得多。美国现在是世界超级大国,GDp只占世界的28%,当时中国占到34%以上,当时的中国人认为自己是天富之国,很了不起。但现在,我国的GDp还达不到世界的4%。因此,邓小平同志说:“为了缩短和消除两、三个世纪,至少是一个世纪造成的差距,必须下长期奋斗的决心。”

科学发明到生产应用的周期大大缩短。发现光学成像的原理到商用照相机的出现经历了56年时间。20世纪上半叶,从发现科学原理到生产出产品的周期已缩短到10年。20世纪下半叶,这个周期缩短到五年。比如蜂窝式移动电话系统、多媒体电脑,从最初的理论设想到形成商品,都只用了四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