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生物线上教学反思十篇生物线上教学反思十篇

生物线上教学反思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0:44

生物线上教学反思篇1

关键词解题理论;解题分析;回顾反思

美国数学家G・波利亚说:“数学问题的解决仅仅只是一半,更重要的是解题之后的回顾”[1],他在《怎样解题》中将解决问题时思维的自然阶段分成四个阶段――弄清问题、拟定计划、实现计划、回顾反思,并重点强调了回顾反思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却是最重要的,所以将其作为解题的必要环节而固定下来.解题应有两个方面的反思,一是解题层面的回顾反思,二是学会解题层面的回顾反思,反思解题过程是否严谨?反思解题方法是否可以优化?反思题目是否可以推广和变式?等等.

在目前的解题教学中,很多老师和学生为了解题而解题,大搞题海战术,试图通过穷尽题型而达到熟能生巧,不重视解题后的回顾反思,从而降低了解题教学的有效性,学生到下次解题时又重复“昨天的故事”,所以笔者认为让回顾反思成为教学常态,从反思中培养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和数学能力才是提高解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现举例一则,以飨读者.

题目已知抛物线C:y=x2,直线l:x+y+1=0,设p为直线l上的一动点,过点p作抛物线C的两条切线pa和pB,其中a,B为切点.证明直线aB过定点.

这是笔者在进行解析几何教学时选择的一个例题,在波利亚的解题理论指导下,引导学生先弄清问题,然后拟定计划,最后实现计划如下:

则直线aB的方程为y=x0ax+aaB+CB,即直线aB过定点-aaB,CB.

结论1已知抛物线C:x2=2ay(a≠0),直线l:ax+By+C=0(B≠0),

点p在直线l上,过点p作抛物线C的两条切线pa和pB,其中a,B为切点,则

直线aB过定点-aaB,CB.

反思4此结论以抛物线为载体,如果载体换成椭圆或双曲线,是否也有相应的结论呢?

探究已知椭圆C:x2a2+y2b2=1(a>b>0),直线l:ax+By+C=0(C≠0),点p在直线l上,过点p作椭圆C的两条切线pa和pB,其中a,B为切点,则直线aB是否过定点?若过定点,定点坐标是什么?

解设p(x0,y0),由解法3知直线aB的方程为x0xa2+y0yb2=1,又因为p点在直线l上,所以ax0+By0+C=0,

当B=0时,x0=-Ca,此时直线aB的方程为-Caa2x+y0b2y=1,即直线aB过定点-a2aC,0,

当B≠0时,y0=-ax0+CB,此时直线aB的方程为x0xa2-ayBb2=CyBb2+1,即

直线aB过定点-a2aC,-b2BC.

综上知直线aB过定点-a2aC,-b2BC.

结论2已知椭圆C:x2a2+y2b2=1(a>b>0),直线l:ax+By+C=0(C≠0),

点p在直线l上,过点p作双曲线的两条切线pa和pB,其中a,B为切点,则直线aB过定点-a2aC,-b2BC.

同理还可以得到双曲线中也有类似的结论.

结论3已知双曲线C:x2a2-y2b2=1(a,b>0),直线l:ax+By+C=0(C≠0),点p在直线l上,过点p作双曲线C的两条切线pa和pB,其中a,B为切点,则直

线aB过定点-a2aC,b2BC.(证明过程略)

反思5如果把题目的条件和结论互换,是否也成立?

探究已知抛物线C:x2=2ay(a≠0),过定点(m,n)的动直线l与抛物线C

相交于a、B,过点a、B分别作抛物线C的切线,两条切线的交点为m,则点m的

轨迹是不是直线?若是,轨迹方程是什么?.

解设m(x0,y0),由反思3知直线l的方程为x0ax-y=y0,因为l过定点(m,n),所以x0am-n=y0,即点m的轨迹是直线,且方程为mx-ay-an=0.

结论4已知抛物线C:x2=2ay(a≠0),过定点(m,n)的动直线l与抛物线C

相交于a、B,过点a、B分别作抛物线C的切线,两条切线的交点为m,则点m的轨迹方程是mx-ay-an=0.

同理还可以得到椭圆和双曲线也有类似的结论.

结论5已知椭圆C:x2a2+y2b2=1(a>b>0),过定点(m,n)(m,n不全为0)的动直线l与椭圆C相交于a、B,过点a、B分别作椭圆C的切线,两条切线的交点为m,则点m的轨迹方程为mxa2+nyb2=1.(证明过程略)

结论6已知双曲线C:x2a2-y2b2=1(a,b>0),过定点(m,n)(m,n不全为0)的动直线l与双曲线C相交于a、B,过点a、B分别作双曲线C的切线,两条切线的交点为m,则点m的轨迹方程为mxa2-nyb2=1.(证明过程略)

笔者在最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发现类似的题目,具体链接如下:

1.(2013年高考数学辽宁卷理科第20题)如图,

抛物线C1:x2=4y,C2:x2=-2py(p>0),点m(x0,y0)在抛物线C2上,

过m作C1的切线,切点为a、B(m为原点o时,a、B重合于o),切线ma的斜率为-12,x0=1-[KF(]2[KF)].

(Ⅰ)求p的值;

(Ⅱ)当m在C2上运动时,求线段aB中点n的轨迹方程(a,B重合于o,中点为o).

2.(2013年高考数学广东卷理科第20题)已知抛物线C的顶点为原点,其焦点F(0,c)(c>0)到直l:x-y-2=0的距离为322,设p为直线l上的点,过点p作抛物线C的两条切线pa和pB,其中a,B为切点.

(Ⅰ)求抛物线C的方程;

(Ⅱ)当点p(x0,y0)为直线l上的定点时,求直线aB的方程;

(Ⅲ)当点p在直线l上移动时,求|aF|・|BF|的最小值.

3.(2014年高考数学广东卷理科第20题)已知椭圆C:x2a2+y2b2=1(a>b>0)的一个焦点为5,0,离心率为53.

(Ⅰ)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

(Ⅱ)若动点p(x0,y0)为椭圆C外一点,且过点p的椭圆C的两条切线相互垂直,求点p的轨迹方程.

数学教学离不开解题教学,在解题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展示解答过程,要引导学生对解题过程进行自觉的反思,反思不仅可对解题过程有较全面的认识,还可以使理解进入深层结构并起到触类旁通的效果,真正实现做一道题,通一类题,变多道题,从而提高解题教学的有效性,同时教师只有在反思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学科素养,才可以促进学生不断成长,因为“教师的深度决定了学生的高度”,让回顾反思成为教学常态!

生物线上教学反思篇2

关键词:物理;教学;思维;培养;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4-302-01

近年来,关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著述颇多,在物理教学方面对思维能力的培养引起了普遍的重视,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物理教学中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科学素质教育中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的主渠道之一,无论是物理概念的建立或物理定律的发现,还是基础理论的创立和突破都离不开科学思维能力。

一、物理教学与逆向思维能力培养

人们的思维活动,按照思维程序的不同,可分为两种:按事物发展的过程先后,从起因分析推断事物发展的结果,称为正向思路;按相反的程序称为逆向思维,即从事物发展的结果追溯起因。牛留信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总结出了从五个方面进行逆向思维:研究对象的逆向思维;条件的逆向思维;思维程序的逆向思维;因果关系的逆向思维;光路可逆的逆向思维。笔者认为这确实符合物理教学的实际,其实逆向思维在物理教学中处处时时都可进行,并结合正向思维开展,效果会更好。

下面我们以《曲线运动》一节的教学案例来说明:

①引入新课时的反问

师(引入):“前面第二章我们学习了直线运动的规律,如果运动物体不是沿直线运动的话,那将做什么运动?”

生(回答):作曲线运动。

师:肯定吗?是不是一定得作曲线运动呢?

学生(犹豫):有回答坚持说一定做曲线运动,也有说不一定,还有的说是静止。

师:请注意我们指的是“运动物体”。

在学生终于搞清后,我让一个同学上黑板来根据物体运动的轨迹给机械运动分类,即机械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②对课堂教学中得到(归纳总结)的结论进行反问

例如,当得出“一切曲线运动都是变速运动”后反问:“一切变速运动都是曲线运动吗?”

③在巩固应用知识时不断地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发问和反问

例如,讲完曲线运动的新课后,我提出如下问题:

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力是恒力还是变力?

B.如果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那么它将处于什么状态?引导学生回答后再反问:

C.在恒定的合力作用下,物体一定做曲线运动吗?

D.在几个外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如果突然撤去其中一个外力,物体将做什么运动?

可见,通过课堂上这种反问式的逆向思维陪养,不但上课效果明显了,学生们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物理教学与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改革传统教学,其中改变唯一解题方法的传统题(或封闭题),但适当地采用和引入一些更具发散思维的开放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理由是:①按照“马登理论”,学习的本质就是鉴别,又由于鉴别依赖于对差异的认识,因此,从这样的角度去分析,促进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在教学中我们应当尽可能地扩展变异维数(或者说,学生的学习空间);进而,又由于开放题不仅具有多种可能的(正确)解答,也具有多种可能的解题方法,因此开放题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事实上就有效地拓展了学习空间。②另外,由于常规的物理教学主要集中于收敛思维,因此,这就凸显出开放教学的一个明显的优点,即特别有利于学生发散型思维的培养。叫任何好的题目,如果没有适合形式的教学去保证,这种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可能性就不会自动转化为现实性。因此与引入开放题一样,我们的教学也要由“封闭型”教学向“开放式教学”转变。

下面举一个通过习题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的例子:

例:一质量m的小物体(可看作质点)以Vo的初速度从斜面底端沿倾角为e的斜面冲上去,当它静止时离斜面底端的距离为多少?已知物体m与水平面及足够长的固定斜面间的动摩擦因素为p,且近似认为m可能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可见教师要进行思维教学,必须本身是问题解决(当然包括解物理习题)方面的高手,并且能够根据各种资料上的习题或网上的习题,结合生产、技术和生活等方面的物理情景编制出一些高质量的题来。

三、物理教学与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物理教学中对抽象思维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在形成物理概念和建立物理规律的教学过程中完成的。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和运动基本规律的学科。高中物理实际上还是和初中物理一样在研究力、热、电、光、原子和原子核等物理现象,而物理概念是这些现象中某一类的共同本质属性的反映,物理规律是运用物理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得到的。因此重视物理概念的形成和物理规律的建立过程,从而使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关键是抓住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引入”和“推导”。引入不当、推导呆板、僵化,就可能变为老师武断地把学生往前“拖”,“拖不动就可能抱着学生或背着学生“走”,从而使学生变为死记结论。所以“引入”和“推导”不是看老师说了多少,而是看是否说到点子上,切中要害。如果老师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设计、引入和推导,则“话不多”而学生更能理解和掌握。

“引入”的方法有:实验引入法(实验要求明显、新奇、巧妙)、类比引入法(类比要恰当、生动形象)、现象引入法(现象要典型、充分,这种方法也叫举例引入法)、问题引入法(也叫提问法,提问要富有启发性)和逻辑推理引入法。这些方法的共同点都是从生动直观到抽象概括,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和升华。

参考文献:

[1]胡树铎,薛永红.物理知识的分类与学习[J].河西学院学报.2006(02)

生物线上教学反思篇3

   孔子曰:“吾日3省吾身”,说的就是人要常反思自己的行为。在新课程下教师怎样进行教学反思呢?作为教师应该及时把1节课的成功与不足记录下来,成功的再接再厉,不足的在思考和分析后提出解决的办法,然后写下“再教设计”。这样做既是对新课程的反思与感悟,又能使再教精益求精,长此以往坚持下来,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学水平、教科研能力1定会提高到1个新的境界。

   怎样写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应主要记些什么?通过两年的新课程的教学实践,认识如下:

   1、记成功之举

生物线上教学反思篇4

学生对于离子反应微观过程的理解,容易产生认知障碍,因此采用知识线索、思想线索和方法线索“三线合一”教学思想设计教学,从现象入手,与思维联系,同时以电导率实验为载体,帮助学生建构“微粒观”,形成离子反应的概念,并分析归纳出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条件。

[关键词]

三线合一;离子反应;教学设计

一、“三线合一”内涵及其教学设计的价值

匈牙利的哲学家贝拉・弗格拉希曾经说过:“科学的一方面是方法,另一方面是理论;它是二者的统一,而不是同一”。知识、思想、方法是学科的核心要素,化学学科有自身独特的知识、思想和方法。“三线合一”概括讲,是知识线索、思想线索和方法线索的统一。其中知识是指反映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就化学学科而言涵盖了化学用语、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概念、化学原理等知识。思想是指对事物本质的、抽象的一种具体的认识概括,化学学科思想则是对化学学科本质、规律以及价值的一种理性认识,从化学事实性知识中提炼出的化学观点,同时“它是多角度、多层次,且与化学知识、化学发展以及化学与技术、社会的关系密切相关”[1]。方法是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途径、手段和操作的总和,在解决化学学科问题过程中形成和运用的规则、方式和手段等。线索则是指存在的逻辑顺序。在化学学科教学中,“三线合一”视角下的教学设计是指在知识线索、思想线索和方法线索统一的视角下,从知识线索的逻辑上去融合学科内容的思想线索以及方法线索进行编制教学预案的过程。“三线合一”视角下的教学设计更有利于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及价值,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进行探究,促进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达到更高层次的抽象和概括水平,促进从学科的角度去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思想形成。

二、离子反应教材内容及学情分析

本文以“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为例,从“三线合一”视角下设计教学。“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选取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二课时内容[2]。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既是对前一课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形式的深入,又与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的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是秉承一脉的,这样的内容安排符合学生认知顺序。学生在学习本课前,已经能够区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同时知道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离解成离子,掌握了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并且积累了一些化学反应方程式,这些前认知为本课的开展奠定了知识基础。由于离子间的反应涉及到微观过程,学习起来学生容易产生一定的认知障碍,于是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突破放在了离子反应概念的建立上,根据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要求、知识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基础,将教学重点确立为:认识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条件。

三、离子反应教学过程设计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是一节化学概念教学课,“概念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属性的认识,是逻辑思维最基本的单元”[3]。在学习化学概念时,不仅仅是对具体概念的理解、辨析和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起对化学概念的深入理解,并将概念当作认识问题和应用的工具。本课以饮用的电解质饮料为题材,接着以“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过程中离子浓度变化情况设计探究实验建立离子反应的概念,在区分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时,从实际例子分析归纳出复分解型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再由教材出发引导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最后用所学的离子反应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这一层层深入的顺序作为知识线索。同时在知识逻辑线索基础中,将学生对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变化情况的深层次思想线索中的微粒观的形成与设计实验、分析、归纳等方法线索进行有效整合,学生得以对离子反应的认识有“从理论抽象到思维具体”飞跃。

【教学过程】

[板书]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课前,老师先问大家一个生活问题,剧烈运动之后,大家喝水吗?

[生]喝。

[师]其实喝水的同时我们还应该适当的补充电解质,这是某市售电解质饮料的离子含量表。

[投影]

[师]补充的电解质到哪儿去了呢?其实呀,他参与到人生命活动中的各种化学反应中去了。

【设计意图】“三线合一”视角下“导入新课”的设计思路:调动学生已有知识,展示生活中运动后补充电解质的做法和市售的电解质饮料,提问补充的电解质都去了哪儿,引起学生探究兴趣,并做出回答:其实它参与到人体生命活动的各种化学反应中;在第一课时学习了电解质的概念,在此引入电解质饮料题材既是对电解质内容进行回顾,引出饮料中含有各种离子的化学学科知识,又将思维转入微观领域,融合了意在激发学生探究水溶液中离子的反应的学习兴趣的方法,将观察到的事实通过思维活动给以概念化的处理。

[举例]下面我们以硫酸、氢氧化钡为例研究它们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引导]硫酸、氢氧化钡溶于水分别以怎样的形式存在?

[生]Ba2+、So42-、H+和oH-

[师]如果将这4种离子混合会有什么现象?哪些成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让学生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如何验证Ba2+和So42-结合成BaSo4?如何验证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

[生设计方案]这时学生可能会设计出各种实验方案,比如:混合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加无水硫酸铜检验是否变蓝,加酚酞、石蕊试液检验酸碱性变化,测量混合过程导电性的变化等等。

[师]抓住动态生成的资源,带领学生对各种方案进行评价并修正,最后得出一个完善的实验方案。

[师]同学们,大家猜一猜Ba(oH)2溶液中滴加稀H2So4溶液离子浓度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生]学生一般只能才想到离子浓度减小。

[师]下面选用电导率传感器来研究这两种电解质溶液混合过程中发生的反应。电导率的变化可以表征离子浓度的变化情况。(电导率越大,离子浓度越大)

[实验操作]向稀Ba(oH)2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插入电导率传感器(用于测量稀溶液的导电情况,间接表征离子浓度,电导率越大,离子浓度越大),然后向溶液中滴加稀H2So4溶液,观察溶液中发生的现象和离子的浓度变化。(为保证充分反应,用磁力搅拌器不断搅拌混合溶液)

[实验图形]

[生,心理过程]进行实验时当学生发现曲线走势和他们预测一致时便自然消除怀疑态度,转变学生的迷思概念,当曲线又开始上升时,产生强烈的认知冲突。

[师]随着硫酸的逐渐加入,离子浓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生]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减小,因为Ba2+和So42-结合成BaSo4,H+和oH-结合成H2o。

[师]最低点代表了什么意义?

[生]离子浓度为最小,恰好完全反应。

[师]离子浓度为什么和大家的预测不一样,又开始增大了呢?

[生]硫酸的继续加入又使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增加。

【设计意图】“三线合一”视角下“探索新知―离子反应概念建立(1)”的设计思路:以H2So4和Ba(oH)2溶液反应为例,引起学生对该反应实验现象、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回顾,并思考该反应离子浓度如何变化并设计实验方案证明,学生的答案大多是通过导电性实验来判断离子浓度变化。溶液中的具体离子虽然我们看不见,但上节课中学生见过通过导电性实验来获知溶液中有无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重现导电性实验。选用电导率传感器来做,更能体现出滴加稀硫酸时溶液导电能力的动态变化过程。将混合溶液中离子间的反应与微粒观的思维及导电性实验相融合,进而同化理解新概念。这样,能更好地完成课标指出的“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4]的要求。

[师]非常好,如果把向Ba(oH)2溶液中滴加的不是稀H2So4溶液,而是稀na2So4溶液呢?会有什么现象?离子浓度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生]猜想和预测

[实验操作]向稀Ba(oH)2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插入电导率传感器,然后向溶液中滴加稀na2So4溶液,观察溶液中发生的现象和离子的浓度变化。

[实验图形]

[师]曲线有什么区别?

[生]发现离子浓度并未降到几乎为零。

[师]溶液中哪些离子还大量存在?

[生]na+和oH-。

[师]什么实验现象可以说明oH-仍大量存在?

[生]学生观察到溶液未像前一实验那样褪色,这说明该反应有些离子并没参与反应

[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Ba(oH)2与H2So4和na2So4的反应,的的确确是离子间的反应。

[师]像这样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就称为离子反应。我们可以根据有无离子参加将化学反应分为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于是便增加了一种对化学反应的分类方法。

[师]在这些反应中某些离子浓度都怎样变化?

[生]减小

[师]对,某些反应物离子浓度减小,这就是离子反应的本质。

[板书]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

1.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反应

化学反应[非离子反应离子反应]

本质:某些反应物离子浓度减小

【设计意图】“三线合一”视角下“探索新知―离子反应概念建立(2)”设计思路:为了突破学生理解的复分解反应中所有离子都参与了反应这种思维的局限性,接下来仍用电导率传感器探究na2So4和Ba(oH)2混合过程中离子浓度如何变化。通过引导学生对这两组反应中电导率曲线进行比较,看出:稀硫酸和氢氧化钡完全反应时电导率几乎为零,硫酸钠与氢氧化钡完全反应时电导率数值较大。从而可知,稀硫酸和氢氧化钡的反应中所有离子都参加了反应,而硫酸钠与氢氧化钡的反应中只有Ba2+和So42-反应了,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仍大量存在,至此,学生已初步建构起“微粒观”,认识到溶液中的复分解型离子反应的实质――某些反应物离子浓度改变。逐步地深化概念,能准确对概念下定义,引领学生主动地去思考,形成知识的理解、具体观念的建构,形成“将观察到的事实通过思维活动给以概念化的处理习惯”[5]。

[投影]练习1、将下面的六个反应进行分类,哪些是离子反应,哪些是非离子反应。

①2H2+o2=2H2o

②CuSo4+2naoH=Cu(oH)2+na2So4

③naoH+HCl=naCl+H2o

④2Cu+o2[]2Cuo

⑤na2Co3+2HCl=2naCl+Co2+H2o

⑥Zn+2HCl=ZnCl2+H2

[生]②③⑤⑥为离子反应,①④是非离子反应。

[师]很好,下面我们以②③⑤作为研究对象,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都是复分解反应

[师]对,下面同学们分组进行下列实验,第1组完成实验1,第2组完成实验2,第3组完成实验3。

[实验,投影]

[师]仔细观察表格中复分解反应的例子,试着根据生成物的特征,归纳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生]生成沉淀,生成了水,放出气体

[师]归纳得很好,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就是:生成沉淀,生成气体,生成水(满足一个即可)。

[板书]2、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生成沉淀,生成气体,生成水

【设计意图】“三线合一”视角下“探索新知―离子反应概念应用”的设计思路:通过练习题巩固新知,强化理解,本着“充分利用教材,回归教材”的理念,接下来将②③⑤复分解反应(也是教材中的实验)作为研究对象,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教师指导规范实验操作,这些实验都很容易,意在激活学生对实验现象和化学方程式的前认知,归纳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师]在实验1中,CuSo4与2naoH反应生成Cu(oH)2和na2So4,而实质上却是Cu2+与oH-反应生成Cu(oH)2,同时进行副板书,哪个式子更能反映出这个反应的实质?

[生]Cu2++2oH-=Cu(oH)2

[师]对,像这样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就称为离子方程式。

[板书]3、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师]如何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练习2、请同学们以CuSo4+2naoH=Cu(oH)2+na2So4为例来进行练习。

[生]

[师]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书写步骤:

①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②将易溶、易电离的物质(强酸、强碱、可溶性盐)拆写成离子形式,难溶物质、气体、水等仍用化学式表示;

③删去两边相同的离子

④检查反应前后电荷是否守恒,质量是否守恒。

[投影]练习3、下列溶液间能否发生离子反应,能发生的写出离子方程式。

①氯化钠与硝酸银

②氯化钠与氢氧化钾

③石灰石与稀盐酸

④KoH溶液和Hno3溶液

⑤naoH溶液和H2So4溶液

[生]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练习

【设计意图】“三线合一”视角下“探索新知―离子反应的表达”的设计思路:学生思考回答Cu2+与oH-反应生成Cu(oH)2沉淀,更能反映出CuSo4与naoH反应的实质,从而引出离子方程式的含义,再尝试写出其离子方程式,然后大家共同总结出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练习。

[拓展]长期食用菠菜豆腐汤易患结石

菠菜豆腐汤是传统家常菜,以其清淡爽口而受到人们喜爱。现代医学研究却表明,菠菜和豆腐不宜同时食用。菠菜营养丰富,但是菠菜里含较多的草酸(每100克菠菜中约含300毫克草酸)。然而豆腐里含有较多氯化镁、硫酸钙,两者同时食用进入人体内会生成不溶性的草酸钙,不但会造成钙质的流失,还可能慢慢沉积成结石。所以菠菜和豆腐最好不要同时食用。

【设计意图】拓展小结:为了体验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运用离子反应的知识解释:长期食用菠菜豆腐汤增加患结石机率的原因。

[课后思考]H++oH-=H2o除了能表示习题中KoH与Hno3的反应,还能表示哪些反应呢?

【设计意图】课后思考:对概念的深入分析应用可采取提供各种变式反应,对于更多的书写方面应用,则需要在后续的学习中逐渐去渗透和强化,在书写的同时加深从微观离子角度去分析反应实质的能力。

附:【板书设计】

离子反应(第二课时)

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

1.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反应

化学反应[非离子反应离子反应]

本质:某些反应物离子浓度减小

2.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生成沉淀,生成气体,生成水

3.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书写步骤:写、拆、删、查

[参考文献]

[1]谢兆贵.学科思想方法与中学化学教学[m].江苏: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5.

[2]宋心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保志明.运用实验体现概念的建构过程―“离子反应”的教学与思考[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3).

生物线上教学反思篇5

1.引课环节,诱发质疑

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开始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时段,重要的目的在于“漂亮”地引出课题,引发学生的有意注意、诱发问题意识。经过长时间有意培养,学生在此环节已经养成了提出问题的习惯,这恰是学生完成一节课学习任务的需求和内驱力。

案例1:

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五节《光的色散》引课时,教师播放不久前发生在身边的“五日同辉”天文奇观。观看后,学生此起彼伏地提出了一些问题。为什么会有五个太阳?这五个太阳是真的还是假的?为什么五个太阳的颜色有四个是五颜六色的?教师顺势利用学生提出的第三个问题巧妙引出“光的色散”这一课题。

2.解读课题,引发质疑

一节课的学习任务基本“隐藏”在课题中,如果学生养成“解读课题”的思维习惯,学习目标自然呈现在头脑中并渐次铺展开来。

案例2: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第三节《机械效率》,教师利用课题引导学生生发质疑。

师:课题中“机械”和“效率”两个词,你对哪个词感觉相对陌生?

生1:效率。

师:你在生活中常常听到用“效率”表示的有哪些事儿?

生2:工作效率、学习效率、做题效率等。

师:及格率、优秀率、低分率怎么计算?

生3:及格人数、优秀人数、低分人数除以总人数。

师回应:对,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机械效率与上述“三率”有异曲同工之处。只不过主角由人变成人和机械而已。

案例3: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第四节《变阻器》,引导学生从课题切入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什么是变阻器?变阻是怎么改变电阻的?变阻器是什么材料做成的?我看到桌子上放的变阻器有四个接线柱,这么多接线柱怎么接入电路?

上述两个案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恰恰都是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3.咀嚼词句,触发质疑

学习过程就是读书过程。初中物理概念占据了大量篇幅,学生感觉物理难学,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对概念中的一些字、词、句子不明白、不理解。在教学中教师教会学生熟读概念,抓住概念里的关键词反复推敲,从中寻找不懂的字、词、句进行思考、质疑,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4:

①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作“质量”。学生从中找到“物体”“物质”“多少”这三个关键词后提出的问题:什么是物质?物体和物质有什么区别?

②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滑动摩擦力。针对定义,教师提出这样两个问题: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怎么确定?要求学生到定义中寻找回答这两个问题的关键词。学生通过仔细阅读得到了答案,两个问题的答案是“相互接触、相对运动”“阻碍相对运动”――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解决这些后,其他相关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4.“制造”矛盾,激发质疑

物理学是以生活现象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生经常遇到与生活现象相悖的知识,此处正是生发学生质疑的生长点,更会赋予课堂教学行云流水之感。

案例5: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在得出声音产生的条件“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时,一名学生提出质疑:“从嘴里发出轻轻的呵呵声就感觉不到声带的振动,为什么也有声音呢?”教师回应:“生活中有些发声体的振动现象可以很容易看到,而有些发声体的振动我们却无法观察到,那么我们想什么办法验证发声体在振动呢?”该问题恰是下一个学习目标要解决的问题,学生的质疑使学习流程自然过渡,浑然天成。妙哉!

5.剖析问题,悟发质疑

问题教学原则明示,教学过程应围绕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解决过程来进行,从而达到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的目标。

案例6:

生物线上教学反思篇6

关键词:反思;反思的内容;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8437(2012)01-0094-02

一、反思的现状调查

美国著名心里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教学反思是对教育实践活动及其潜在的教育观念进行客观的、理性的认识、判断、评价,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它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每一位优秀的教师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因其重要性,得到了我国教育界的普遍认可,很多学校甚至把它作为教案的必备内容,作为创造高效课堂的有力保障。有专家对教师反思进行调查,发现教师在反思的认识上、内容上、方式上及效果上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归纳见如下附表。

要解决上述这些问题,我觉得首先必须要提高认识,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教学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二十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二十次重复。其次教师要知道反患的内容、角度和方向。教学反思不单是教学经验的总结,更是教师以自己或他人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的对象,进行客观的、理性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识过程,这些就是本文要探讨的内容。

二、反思的内容

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如何学;别人如何教,如何学;如何在教中学,学中教的问题。教学反思的内容很多,但以下几个方向是反思的重点。

1 教学理念

我们在进行教学反思时,不能仅停留在对一些教育、教学现象的描述上,而应该对现象背后的教育理念重新进行认识。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努力在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否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否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充分利用了学生身上的课程资源?是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也就是说,教师也需要对自己教学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教育观、课程观、学生观、评价观进行反思。只有这样,教师的反思才能促使自身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不断发展,才能做到与时俱进。

2 教学中的成功之处

课堂上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问题情境的创设,教师总会突然产生一些灵感。如教学中突破重点、分散难点的方法:先进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中的渗透与应用过程:教学中出现的妙语连珠等,把它们详细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如学生完成光合色素分离的实验之后,教师提问:要确保色素分离成功,应该注意哪些关键的实验步骤呢?学生普遍认为关键的两点:(1)画滤液细线要直,而且要多画几次。(2)将滤纸条放到装有层析液的烧杯时,千万不能让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过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学生与此相关的实验知识很容易忘记,其实可以打一个这样的比方:“分离色素”就好比叶绿体中的那些色素一起进行100米短跑比赛。为了比赛的公平和公正,起跑线要一致,所以滤液细线要直,为什么滤液细线要多画几次呢?为了让更多的色素们能参加比赛。当然,比赛结果同学们已经知道了,第一名胡萝卜素,第二名叶黄素,第三名叶绿素a,第四名是叶绿素b。“为什么不能让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呢?”如果让层析液没及了滤液细线。那些参加100米赛的色素们就跑到层析液中去了,这不就变成了游泳比赛吗?100米赛跑突然临时变成游泳比赛,比赛组委会当然不会同意。同学们在欢乐的气氛中掌握了色素分离实验的要领。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打比方,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 教学中的失误之处

写出教学中不足、失败之处,如是否落实了“三维目标”、创设的问题情境中是否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学习活动的组织是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浓厚等等。上完一节课后,总会有或多或少的遗憾,哪些内容处理不当;哪个环节安排得不合理;哪些问题设计得不科学等等。如2011年11月23日××教师教学内容:生态系统的结构

××教师完成了食物链和食物网相关的知识教学后,提出营养级的概念,然后呈现某草原生态系统的各营养级生物数量的相关数据,让学生用方框代表各个营养级的生物量,画出的图形就称为生物量金字塔,同样的方法要求学生画出能量、数量金字塔。之后提出数量和生物量金字塔会出现倒金字塔的特殊例子。总共7分钟时间完成。

不足:生态金字塔是生态系统结构的重点与难点,教师采用提供信息让学生画图,课后与学生交流发现:(1)学生不懂为什么要画各种金字塔图形,(2)不懂生物量与能量金字塔的差异,教师也没有点出三个营养级之间的递进关系,即教师只是孤立的介绍三种生态金字塔,这样留给学生是一个个单独的知识点,不能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觉得生物就是一门靠记忆力的学科,很难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修改后的教学:考查一个生态系统,相对容易的是数出该生态系统里面各个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呈现某生态系统的数量信息,为了更直观的研究各个营养级之间的数量关系,科学家们采用数学中的坐标图来表示,请学生以数量大小为横坐标,营养级为纵坐标,画出坐标图,如图1;若把营养级写进相应的方框左侧。去掉纵横坐标,并以居中显示,这样就得到了图2的数量金字塔。这样学生就较好的理解了生态金字塔的由来。但生物个体大小差异很大,用数量还不能准确的表示该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所以还需要统计各营养级所含有的有机物重量,即生物量金字塔,但该能量是代表进行调查时刻的各个营养级的能量,其单位是g/m2,教师提出自然界中存在的倒金字塔例外情况,然后引出能量金字塔,它同样也是计算该营养级的所含的能量,但是往往以一年为单位进行计算,其单位是kal·m-2·a-1,这样就不会出现倒金字塔的情况,所以能量金字塔始终都是正金字塔形。

通过介绍金字塔的知识来源。学生能较好的理解生态金字塔,并知道三个金字塔之间是有递进关系的,而且也能较好的区分生物量与能量金字塔,达到突破教学的难点。

教学后自己能认真对自己或者他人的整个教学过程加以剖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写出改进的策略和教学的新方案,不断强化自己有效教学的意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4 学生的创新之处

生物线上教学反思篇7

一、前言

学校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诸方面的能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其重心所在。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学校应当是一个思考的王国。”近年来,关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著述颇多,在物理教学方面对思维能力的培养引起了普遍的重视,尤其是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物理教育是青年学生科学素质教育的摇篮。物理教学中,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科学素质教育中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的主渠道之一,无论是物理概念的建立或物理定律的发现,还是基础理论的创立和突破都离不开科学思维能力。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1.对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物理教学中,对抽象思维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在形成物理概念和建立物理规律的教学过程中完成的。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和运动基本规律的学科。高中物理实际上还是和初中物理一样在研究力、热、电、光、原子和原子核等物理现象,而物理概念是这些现象中某一类的共同本质属性的反映,物理规律是运用物理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得到的。因此,重视物理概念的形成和物理规律的建立过程,从而使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关键是抓住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引入”和“推导”。引入不当、推导呆板、僵化,就可能变为老师武断地把学生往前“拖”,“拖不动就可能抱着学生或背着学生“走”,从而使学生变为死记结论。所以“引入”和“推导”不是看老师说了多少,而是看是否说到点子上,切中要害。如果老师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设计、引入和推导,则“话不多”而学生更能理解和掌握。

2.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应用逆向思维培养高中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人们的思维活动,按照思维程序的不同,可分为两种:按事物发展的过程先后,从起因分析推断事物发展的结果,称为正向思路;按相反的程序称为逆向思维,即从事物发展的结果追溯起因。牛留信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总结出了从五个方面进行逆向思维:研究对象的逆向思维;条件的逆向思维;思维程序的逆向思维;因果关系的逆向思维;光路可逆的逆向思维。笔者认为,这确实符合物理教学的实际,其实逆向思维在物理教学中处处时时都可进行,并结合正向思维开展,效果会更好。下面,我们以《曲线运动》一节的教学案例来说明:

(1)引入新课时的问

师(引入):前面第二章我们学习了直线运动的规律,如果运动物体不是沿直线运动的话,那将做什么运动?

生(回答):作曲线运动。

师:肯定吗?是不是一定得作曲线运动呢?

学生(犹豫):有回答坚持说一定做曲线运动,还有的说是静止。

师:请注意我们指的是“运动物体”。

在学生终于搞清后,我让一个同学上黑板来根据物体运动的轨迹给机械运动分类,即机械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对课堂教学中得到(归纳总结)的结论进行反问

例如,当得出“一切曲线运动都是变速运动”后反问:“一切变速运动都是曲线运动吗?”

(3)在巩固应用知识时不断地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发问和反问

可见,通过课堂上这种反问式的逆向思维陪养,不但上课效果明显了,学生们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思维能力的培养。

采用开放题和开放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改革传统教学,其中改变唯一解题方法的传统题(或封闭题),但适当地采用和引入一些更具发散思维的开放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理由是:①按照“马登理论”,学习的本质就是鉴别,又由于鉴别依赖于对差异的认识,因此,从这样的角度去分析,促进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在教学中我们应当尽可能地扩展变异维数(或者说,学生的学习空间);进而,又由于开放题不仅具有多种可能的(正确)解答,也具有多种可能的解题方法,因此开放题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事实上就有效地拓展了学习空间。②另外,由于常规的物理教学主要集中于收敛思维,因此,这就凸显出开放教学的一个明显的优点,即特别有利于学生发散型思维的培养。叫任何好的题目,如果没有适合形式的教学去保证,这种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可能性就不会自动转化为现实性。

3.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说过:“不怀疑不能见真理。”对于名家千锤百炼编写的教材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和批评,形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要不迷信书本和权威的结论,不轻易就相信。学生作业中有错误,老师批改后找出来归类,然后让学生相互评定,找出错误原因。也可尝试学生互批作业,然后让学生报告发现的错误之处。这样就能逐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请看下面的例子:

一个物体,质量是2kg,受到互成1200角的两个力Fi和F2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大小都是10n,这个物体产生的加速度是多大?

分析:此题其实只要一提醒,学生很快就清楚它的“缺陷”了,可提问:“该物体受几个力呢?”学生自然会提到重力,再问:“F1与F2的方向是竖直方向、斜向上或下还是水平方向呢?”最后问:“按这样一分析本题能求出其合力吗?”然后,介绍教材编审者的意图,指出其编题粗糙。这样的习题如果想当然地按教材去解,势必束缚学生的思维。

生物线上教学反思篇8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生成性教学资源运用策略

教育学认为,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进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品质培树,以及观念树立的前进发展过程。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教学手段、教学策略,以及教学理念的运用,形成了具有针对性、实践性的教学经验。学生经过求知实践,问题解答、思维创新,获得了具有发展性、实用性的知识素养和学习策略。上述经验及策略,是课堂生成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有效运用,能够对有效教学的深入推进起到“助推”作用。新实施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倡导“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将学生探究实践,创新思维,以及自主反思等学习能力作为有效教学的重要目标。

一、鼓励学生动手实践的展示策略,培养学生探究实践的能力。

教学研究表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程度的高低,决定了教学活动效能的高低。初中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经过一定时期的实践和锻炼,逐步形成和掌握了进行问题解答的方法。初中数学教师在问题教学活动中,可以借助于学生已有的探究实践经验和技能,提供学生进行自主解答问题的时机,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和教师指导双重作用下,开展行之有效的问题探究解答活动。

如在“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问题课教学中,在解答问题“已知m∈R,直线l:mx-(m■+1)y=4m和圆C:x■+y■-8x+4y+16=0.(1)求直线l斜率的取值范围;(2)直线l能否将圆C分割成弧长的比值为1/2的两段圆弧?为什么?”的过程中,教师利用学生已掌握的“圆与直线位置关系”知识内容及形成的解题经验,让学生开展自主探究解答问题活动。学生在分析问题条件及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性质内容,对第一小题进行顺利解答,在解答第二小题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求取圆心到直线的距离,通过假设方法,证明直线l与圆C相交,从而证得圆C截直线l所得的弦所对的圆心角小于2π/3,从而得出l不能将圆C分割成弧长的比值为1/2的两端弧结论。第二小题解题过程如下:

解:不能。

由(1)知l的方程为y=k(x-4),其中|k|≤1/2;

圆C的圆心为C(4,-2),半径r=2;

圆心C到直线l的距离d=■.

由|k|≤1/2,得d≥■>1,即d>r/2,若l与圆C相交,则圆C截直线l所得的弦所对的圆心角小于■,所以l不能将圆C分割成弧长的比值为■的两端弧。

上述解题过程中,教师提供给学生进行实践的时机,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学生在利用已有解题经验经验解答问题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导和点拨,进一步“优化”了解答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有效促进了探究实践能力的提高。

二、理清学生独特想法的解释策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释疑才能解惑”。学生在理解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过程中,在教师及其他学生的帮助下,知识素养逐步积累和丰富。虽然思考分析问题的途径和想法不够成熟,但表现得“标新立异”。初中数学教师在学生思考分析活动中,要提供学生进行思考分析过程展示的时机,倾听学生分析问题的独特见解,帮助学生运用更加显而易见、简单易懂的数学语言进行呈现,使学生能够更加高效地交流想法和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问题:如图所示,抛物线y=a(x+3)(x-1)与x轴相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右侧),过点a的直线交抛物线于另一点C,点C的坐标为(-2,6)。(1)求a的值及直线aC的函数关系式。(2)p是线段aC上一动点,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m,交x轴于点n,①求线段pm长度的最大值;②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m,使得Cmp与apn相似?如果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m的坐标(不必写解答过程);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在上述问题教学活动中,学生在对问题条件进行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意识到该问题是关于“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综合题,但学生对两者之间关系不能有清晰的理解和掌握。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复习巩固,向学生阐明两者之间的深刻关系。这样,学生在解答该问题案例时,通过思考分析,得出解答问题的步骤:“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C的函数关系式;2.利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关系,设出p点的横坐标m,p在直线上,然后用横坐标m表示出p点的坐标,m与p的横坐标相同,且m在抛物线上,同样可用m表示出m点坐标,然后求出线段pm,最后根据pm长度的关系式判断m为何值时,线段最长。”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对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有了准确把握,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得到有效锻炼和提升。

三、引导学生自主反思的聚焦策略,培养学生反思辨析的能力。

自主反思能力是学生在阶段性的学习实践中所形成的学习能力。它是对学生学习活动表现,以及问题解答过程进行思考、辨析和改进的过程。反思能力的有效培养,能够对学生思维全面性和实效性的形成起到推进作用。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已经形成的“自主反思”教学资源,设置学生易出现错误的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自身解题经验,开展针对性的“查漏补缺”活动,使学生在反思解题活动中思维更加全面、高效和科学。

生物线上教学反思篇9

(武夷山二中福建武夷山354300)

【摘要】新课标提出“情景—探究—应用”的学习方式。将新课程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的首要环节是创设适宜的情境。文章以物理概念教学为例,根据概念教学的特点,从概念的引入、定义、理解、应用等几方面对情境创设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学物理教学;情境;情境创设

thestrategythatphysicsteachingintheseniorhighschoolscenarioestablishandpractice

HuangYongzhong

【abstract】thenewlessonmarkputforward"scene-investigation-application"ofstudyway.newcourseprincipleimplementationarriveteachingpracticeoftheinitiallinkestablishafeatscenario.articlewithphysicsconceptteachingforexample,accordingtothecharacteristicsofconceptteaching,leadtogointofromtheconcept,definition,comprehension,applicationetc.severalaspectestablishtothescenarioofthestrategycarriedonstudy.

【Keywords】Highschoolphysicsteaching;Scenario;thescenarioestablish

一、情境及情境创设理论

情境,从广义上来说,它是影响个体行为变化(产生行为或改变行为)的各种刺激(包括物理的或心理的)所构成的特殊环境。学习情境是指在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习主体,使之产生一定情感反应并激活情境思维的客观环境。

情境创设是情境教学的核心。教学中,设置良好的环境,可使环境与整合正相关,而无效的情境将使环境与整合无关或负相关。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应根据所授内容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无意识的心理特征,精心选择适当内容,创设一些以学生为主体的、引人入胜的、轻松和谐的、具有探索性、启发性、创造性和科学文化氛围的、与学习主题的基本内容相关的,能够引起学生积极情绪反应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取得科学知识,发展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二、物理教学情境及其作用

物理教学情境是指在物理教学中,作用于学习主体,使之产生一定情感反应并激活物理情境思维(情境思维是当情境所提供的线索对学生而言较陌生,学生旧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不能完全理解或者解释,造成认知冲突,从而激发的一种思维)的环境,包括物理问题情境、物理实验情境、物理概念情境、物理思想方法态度的情境(可称人文情境)等。

例如:高一物理教学中,在讲解力的合成和分解时,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提问学生:细棉线下面挂一只重物,用一根线时易断还是两根线时易断?如图:

学生感到很好笑,认为肯定是用一根线时线易断。教师开始演示,一根线提得起重物,而两根夹角较大的细线提重物时,线断了!这一现象立即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和质疑:为什么两根线的效果反而不如一根线呢?这一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探索的兴趣和进一步学习的动力,也使学生认识到了原有观念的错误,主动地调整、重组认知结构。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习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引起学生内心的冲突,动摇学生已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从而唤起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进人探索者的角色,真正“卷人”到学习活动之中,以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的目的。

由以上实例可以体会到,物理教学情境的作用:

1、培养学生对物理科学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的物理教学情境,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动机,启发调动学生的思维,使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使之发生由“厌学”到“愿学”的转变,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2、以学生为中心,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如果说客观主义使教学成为人的控制的过程的话,那么从上个世纪90年展起来的建构主义则使教学成为人的解放的过程,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真正把发展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促进教育、教学过程的个性化放在中心地位。物理教学情境正是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3、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起良好促进作用。通过创设物理教学情境,引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中自主探索:亲自动手、动脑,亲自观察、记录、操作、整理、讨论、分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学会如何去获得知识,如何用物理的观点和研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物理情境中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取得科学知识,发展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三、以物理概念教学为例的中学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和实践

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用于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被高度概括和抽象成为物理概念,这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物理概念是用来描述有关的物理规律的,如果概念不清,当然就谈不上掌握物理规律。因此,必须十分重视物理概念的教学。物理概念的教学,特别是重要的基本概念,决不能只是孤零零的让学生知道或记住他们的文字表述或数学表达式,而要努力搞清楚他们的“来龙去脉”。

物理概念的教学要达到以下几点要求:为什么要引入某个物理概念;概念是怎样研究得出的;概念是怎样定义的;某个概念的物理意义是什么;某个概念理解应用中学生易产生的疑惑和错误理解及应注意的有关问题等。当然,上述要求比较高,不可能通过一两次教学活动就能全面达到的,有的要经过多次反复和许多阶段才能达到。

根据以上概念教学的要求和特点,物理概念教学中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创设情境,具体策略和实践如下:

1、从为什么要引入某个物理概念的角度,创设情境。

例如:在圆周运动章节中学习角速度概念时,学生提出:既然用线速度可以描述圆周运动快慢,为什么还要引入角速度描述圆周运动快慢呢?如果教师创设了“月球和地球谁跑得快?”的情境:

地球说:“月球绕地球作圆周运动每秒钟走过的弧长为0.99千米(即线速度为0.99千米/秒),而我地球绕太阳作圆周运动每秒钟走过的弧长为29.78千米(即线速度为29.78千米/秒),所以我跑得快!”月球说:“我绕地球转一圈只需要28天,而地球绕太阳转一圈需要一年365天,所以我跑得快!”地球与月球说得都有道理,由此可见,仅仅用线速度来描述圆周运动的快慢是不够的,还需要从另一个侧面描述圆周运动快慢。因此,要引入角速度这个物理量来描述圆周运动的快慢。

2、创设促进学生自主思考、类比、概括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是怎样定义的。

例如:我在电场强度教学中建立如下的概念情境:首先启发学生回忆思考下列两类物理量在定义方法上有何区别:一类是位移、质量、力、能量、功、热量、电量等;另一类是速度、加速度、压强、功率、电流强度、密度、比热、劲度系数等。探究后一类量为什么要用比值来定义?生产生活中有无与后者类似的情况?接着创设如下实验情境:用起电机使金属球带大量电荷+Q,用悬吊带电为+q的小球显示带电金属球的附近有电场。移动小球+q均由近及远可见悬绳的偏角变小。说明带电+q的小球在不同点受的电场力不同。然后引导学生概括:电场有强弱之分。但把小球多次移到同一点a,其偏角不变,说明在同一点,电场的强弱是不变的,这是电场的特性。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参照密度、电流强度的定义思路,用什么方法可描述某点电场的强弱?逐渐逼近e=F/q这一结果。通过创设以上情境,学生不仅对电场强度这一概念的定义理解深刻,并且通过类比、概括,了解了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3、创设生活化情境或实验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

例如:现行高中物理教材中设计了一些让学生自由动手的“做一做”。其中有这样一个实验:让学生做一个显示玻璃瓶微小形变的课后小实验:找一个大玻璃瓶装满水,滴入几滴红墨水,瓶口用中间插有细管的瓶塞塞上,用手按压玻璃瓶,细管中的水面就上升;松开手,水面又降回原处,这说明玻璃瓶受到按压时发生形变。我在演示这个实验时,使用了大号椭圆柱形墨水瓶来替代课本中所示的圆柱形玻璃瓶,当用手按压墨水瓶长半径两侧时,细管中的水面不是上升,反而下降,这种与教材中的实验结果相反的现象出乎学生意料,感到格外新鲜,无形中更加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实验不但使学生对“弹性形变”现象深信不疑(课本中的水面上升可能有少数学生产生是由于人手的温度引起水热胀的误解),同时也使他们形象地看到了圆形物的容积最大的实例。接着,再作一次按压短半径两侧的实验,结果是水面上升,这就从正、反不同的角度加深了“弹性形变”的理解,实验现象的说服力更强了。

这样,简单易做、成本又低的小实验,既激起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又使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为学生展示自己的创造力、想像力提供了一个广阔、自由的空间。

4、创设与学生原有认知矛盾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辨析概念应用中易产生的疑惑和错误,解决学生的思维障碍。

例如:为了突破“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无关”这个难点,我设计了如下情境:用水平力将一本书压在竖直墙壁上,提问:“如果对书的压力逐渐增大,书受的摩擦力如何变化?”对这一问题回答错误最多的是:“因为f=μn,n增大,所以f也增大”。至此可借题发挥:“增大后的摩擦力必会大于书的重力,那时书将沿墙攀登了!?”学生听后哈哈大笑,自知出错,而后兴奋、思考,变信口回答为主动探索。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回答问题时,懂得“少一些信口开河,多一些主动思考”了。

学生对概念认识中的错误,往往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头脑中,很容易在认识活动中形成负迁移,排斥正确概念的接受,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出现错误的结论。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这些反例,不但可以引发学生思考,还能加深印象。

5、创设多角度、多样化、分阶段进行的概念教学情境,使其符合从现象到本质、从初级的本质逐渐发展到深刻的本质的认识发展过程。

例如:在加速度概念的教学中,刚开始只创设火车开车、汽车刹车等情境;然后用自由落体情境的重力加速度加深概念;继而用平抛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它也是一种匀加速运动,在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上使小球自由下落,则地上的人看小球为平抛运动;在圆周运动、简谐振动中进一步深化加速度概念;在学完静电场后,用静电场与重力场比较,e=F/q与g=G/m比较,学生可悟到,原来重力加速度实际上可认为是重力场的强度。在每次加深对加速度概念理解的教学中,联系、比较之前对加速度的理解,使得学生感受到知识之间的连贯性、整体性,能够融会贯通。

以上物理概念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策略仍在不断的应用和完善中。也可以进一步在规律教学、实验教学、习题教学中根据相应的教学要求和特点,从知识掌握的几个层次的角度探索情境创设的策略。

参考文献

[1]钟启泉,胡炳元.物理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2]许国梁,束炳如等改编.中学物理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生物线上教学反思篇10

   一、抽象性强的教学难点及其突破方法

   只有真正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才能形成正确的概念,进而通过准确的判断,和合乎逻辑的推理,方可认识事物间的本质联系,形成系统的科学原理。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具有极强的抽象性和隐蔽性、无法被人直接感知。而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在感知过程中,事物的真象、假象,反映事物的本质与非本质的现象,往往作为刺激信息,同时输入人的头脑。科学的概念,是人们从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现象中,经过抽象、归纳等思维过程而形成的,而反映事物非本质属性的现象,对人的认识都起着干扰与破坏作用。所以“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是认识发生飞跃的关键性环节。因此越是抽象的教学内容,往往成为教学上的难点。

   突破这类教学难点,决不能用教师无私“奉献”和学生机械背诵概念定义的方法,要强化对典型事物的感知过程和抽象、归纳过程,抓好“两去”和“两存”这一关键性的认识环节。为此教师要研究:事物的真象、假象、反映事物的本质与非本质的现象,某类事物的个性、共性各有哪些;制订观察计划,明确观察目的,确定观察内容,安排观察顺序;去什么,存什么,如何去,如何存,如何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逻辑关系用语言准确地表述概念和原理;如何利用“变式”,检查学生对概念、原理认识的是否正确。如讲解“天气”这一概念时,可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教学:让学生说出每天电视台预报天气的内容;将天气预报内容进行如下分析:(1)空间范围的有限性,(2)时间上的短暂性,(3)大气的某些物理性(温度、湿度、降水、风力等);按上述三性表述“天气”这一概念;待讲完“气候”的概念后,将二者进行比较;举出人们日常生活中运用“天气”与“气候”两概念的正反实例,启发学生辨认正误。

   概念的本质属性越多,认识与掌握它的难度自然也就越大。如“太阳常数”这个概念,是指在下列条件下,接受的太阳辐射能量:(1)日地平均距离;(2)在大气的上界;(3)垂直光线;(4)一平方厘米;(5)一分钟内。为了防止学生遗漏其中的任何条件,或无端增添其他条件,必须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每个条件,在形成概念中的作用。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到,科学概念内涵的表述必须完整和准确。

   由于地理事物存在空间的广阔性与演变时间的漫长性,和人视野的狭小性与感知时间有限性的矛盾,决定了学生对许多地理事物(或现象)都无法直接感知,认识这样的地理事物和现象自然也是十分困难的。突破这样的教学难点,除了充分借助图象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外,还可进行形象化的比拟和鲜明对比。即选取与新学事物有某种相似之处,而又为学生所熟悉的旧事物来说明。从比较两事物的异同点的过程中,使学生想象出新学事物的形象,并认识其本质属性。如为了使学生认识洋流的形象与属性,用学生已有的河流的表象讲解:象河水在陆地上流动一样,洋流是一部分海水在海洋中的流动。接着又从以下三个方面将两者进行对比:(1)洋流(指风海流)是一部分表层海水常年稳定地作水平流动,而河流则是由河面至河底,整个河床内的河水在流动;(2)洋流规模之大远非河流所能比拟(如墨西哥湾暖流在英国附近的流量,相当于长江的2600倍);(3)河水总是由高处向低处呈不规则曲线流动,而大多数洋流系统则是呈环状路线流动(通过观察世界洋流图而得),即流动有定向性。通过上述对比,使学生能想象出他们从未见过的洋流的形象,对其本质属性和流动规律也有了正确认识,最后要求学生概括出洋流的定义。

   一般地理事物多是呈三维状的实体,而表示它们的图象多是二维状的平面图。看平面图识立体物,对于缺乏立体概念和想象力的学生来说,的确是十分困难的。突破这样的教学难点,首先要通过观察模型或实物,使学生对地理事物获得正确的表象。进而通过演示教具,使学生理解立体物如何转化为平面图,转化后原物的各部分是否发生变化,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如面对缺少测量知识的初中学生讲授等高线平面图,可用画有假想等高线的地形模型,先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地表形态的名称及其特点,进而向学生说明,等高线平面图的形成可以这样设想:地面上假想的等高线按比例缩小后,垂直降落于同一平面而形成的(演示教具)。平面图上的等高线与地面上假想的等高线形状相似,但大小与空间位置却各异,后者分居于不同高度的平面内,而前者则位于同一平面内,其高度只能用相应的数字标注。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将图象还原成原物。如把表示山地的等高线,按其标高将它们迁移,置于相应的高度,再按比例扩大,就变成地面上假想的等高线了。

   二、综合性强、应用灵活的教学难点及其突破方法

   地理概念之间的因果联系,是地理事物之间相互制约的反映,地理概念之间的多种关系是地理事物复杂结构和多种属性的反映。地理概念体系就是对地理事物之间的多种联系和关系的高度概括。一般来讲,具有多因、多果、多层次关系的地理知识,因涉及的地理概念、原理、规律较多,而且因果关系、主次地位也常因具体情况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掌握这样的知识,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还需要有较高的分析问题和灵活应变的能力,故而成为教学中最为突出的难点。

   比如有关气候的知识层次较多,各层次之间的联系和关系也十分复杂,每个层次又含有多个知识要点。如气候分布规律若按纬度位置,可分为低纬、中纬和高纬;若按海陆位置又可分为大陆东岸、西岸和中部,以及靠近大陆东、西两岸的岛屿和大洋中部的岛屿。气候因素可分为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面状况等。各知识要点的主从地位,又常因具体情况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如在一般情况下,太阳辐射是一地气候形成的最基本的因素,但对“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来说,地势高则成为影响其气候的主要因素。即是同一层次的各知识要点之间,也有比较复杂的联系和关系。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举一反三,灵活应变的能力是难以掌握的。

   突破这样的难点,必须按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制订总体“战略战术”规划,实行先“个个击破”、“步步为营”、稳步前进,一旦时机成熟,再立即发动“总攻”。具体作法如下:

   第一、在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地理概念,并通过“变式”,锻练学生准确识别地理事物(或现象)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第二、在充分揭示地理事物各种联系的基础上,形成相应的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选择适当的时机,通过小结建立起某种地理事物和现象,与其他多种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多端思维,并培养学生全面论述地理问题的能力。

   第三、通过章节或者专题总结,在理清相关概念多联系、多关系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地理概念体系。因为知识是由概念与原理组成的体系,没有一个概念、原理不与其他概念、原理发生联系,也没有一个概念或者原理不包括在一定的知识系统之中。只有当学生了解一个概念、原理与其他概念、原理的相互联系,和它在知识系统中所处的位置时,学生对这个概念、原理的理解才会深刻,记忆才会牢固,运用起来,才能灵活易于迁移。

   地理概念体系建立的过程,也就是引导学生揭示相关概念之间纵横联系和各种关系的过程。随着揭示活动的深入,宜将揭示的结果,尽量用图示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因为在图示中,需用最简炼的文字显示出各个知识要点,使它们犹如闪光的“珍珠”,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图示中使用的各种符号,就好像人们探索各知识要点之间联系的通道。这些通道犹如人们思维活动的“金线”,将颗颗“珍珠”串联起来,形成一条一条的知识链,从而使分散孤立的知识点,组合成一个排列有序的知识整体。

   地理概念体系的建立,能够使学生头脑中的各段思路相接,各支思路相通,从而构成庞大的四通八达的思路网络系统。实践证明,地理概念体系能够为学生分析、论证地理问题,提供理论依据,也能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线索。当他们探索地理问题时,容易做到目标明确,思路广阔,逻辑严密,思维敏捷,结论正确。

   第四、培养学生具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和良好的思考习惯。学生灵活应变能力的高低,集中反映了其思维品质的优劣。法国数学家笛卡尔曾说:“那些只是极慢前进的人,如果总是遵循正确道路,可以比那些奔跑着然而离开正确道路的人走在前面许多。”欲有正确行动的路,必先找出正确思维的路。正确的思路从哪里来?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建立在客观规律基础上的思想,才是正确的思想。根据这一基本原则,地理概念是人脑对地理事物(或现象)本质属性的反映;地理原理是人脑对相关地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反映。学生对地理概念、原理、规律认识的形成过程,都能使他们地理思路随之得到一定的“延伸”,或增添新的思路支脉。

   而每个地理概念则成为地理整体思路网络上的思维点,每条思路都是由若干相关的思维点之间固有的联系渠道,在人脑中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