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地域文化概念十篇地域文化概念十篇

地域文化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0:39

地域文化概念篇1

[关键词]概念格领域本体本体描述本体推理

[分类号]G350

领域本体描述是一切基于领域本体的知识工程活动的前提,提高领域本体描述的形式化与规范化程度、语义表达能力和本体知识推理能力就成为领域本体描述所一直追求的目标。形式概念分析(FCa)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建立在概念和概念层次的数学化基础之上的一种新的知识描述手段和数据分析工具,运用形式概念分析的方法,可以发现、构造和展示由属性和对象构成的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

FCa和领域本体是两种形式化的知识表示方法,文献指出两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本体的目的是对人能感觉到的现实世界建立共享的概念模型,提供一种共识以支持知识密集型应用。FCa不是为现实建模,而是为人工世界建模,目的是支持用户在给定数据的基础上进行领域分析和建模。FCa中概念的外延和内涵是同样重要的两方面,而本体则强调概念的内涵部分。

FCa已被尝试用于领域本体的描述,代表性的文献有[4-6]等,这为基于FCa的领域本体描述理论的产生提供新的契机。利用FCa可以完善领域概念的属性集和对象集,提高领域本体的语义完备性和形式化程度,自动分析领域的隐藏概念,并对领域概念进行聚类,从而为本体分类关系提供参考,帮助建立领域本体原型。另外,概念格可以帮助完善用描述逻辑进行本体推理的实际情境,为本体推理的公理和规则的编写提供便利。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运用概念格协助完成领域本体描述的基本原理,并提出基于FCa的领域本体描述模型,为后续相关研究奠定基础和提供启发。

1

基于FCa的领域本体描述原理

基于FCa的领域本体描述基本原理可简述如下:领域本体的描述,必须自始至终贯彻工程化的指导思想、标准化的表达方式和规范化的工作步骤。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之上,通过预处理过程,将领域的结构化、半结构化及非结构化数据转换为领域核心术语集(即核心词汇集),进而将领域核心词汇集依据“对象一属性”的二元关系转换为形式背景,用形式背景来表达领域背景知识。形式背景形成后,在对其优化处理的基础上,通过造格过程,将形式背景转换成概念格,并用相关工具将概念格显化,接着根据实际需求对概念格进行规范化的编辑操作,得出满足领域本体使用需求的合理概念格,此时,可视化的概念格可以良好地展现出概念层次模型,概念层次清晰地体现了概念间的分类关系。在上述过程的基础上,将概念格通过相关操作转换成领域本体原模型,并在领域专家的参与下对领域本体原模型进行属性、实例、关系和公理规则等多方面的充实,最终通过领域本体的形式化过程,用本体描述语言将领域本体表达出来。最后用领域本体推理过程,对领域本体进行检测,并推理出相关隐性知识。

2

基于FCa的领域本体描述模型

根据基于FCa的领域本体描述原理,本文将运用FCa描述领域本体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阶段、分析阶段、描述阶段和推理阶段。从实际操作的层面上来看,上述四个阶段每阶段都包涵着许多错综复杂、相互作用的要素和内容,这给理解和掌握基于FCa对领域本体进行描述这一过程的本质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本文采用模型化的思路,抓住这四个阶段中的主要要素并摒弃次要要素,进而深入研究各主要要素间的关系,对基于FCa的领域本体描述过程进行抽象,构建了基于FCa的领域本体描述模型,如图1所示:

各模块的主要任务概述如下:

2.1 准备模块

该模块主要解决领域本体描述的前期准备问题。在知识工程专家、领域专家和领域本体用户三方面对所要建设的领域本体进行深入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搜集领域数据,并将其分为三类: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随后使用相关技术(映射技术、nLp技术等)从各类数据中抽取出领域核心术语集,并将术语集的格式统一为“对象一属性”集,文献[7]阐述了具体的方法:①对结构化数据(一般为关系数据库表),利用逆向工程或映射技术将关系模型转换为e―R图,用数据库表的元组作为对象,而数据库表的属性作为属性,e―R模型的关系表述概念间的关系;②对非结构化数据(一般是领域纯文本)的处理比较复杂,一般是通过自然语言的解析器,将领域文本中的每一个句子转换成一棵语法树,由语法树来分析,将词汇关系分为动宾关系、并列关系、偏正关系、主谓关系等,进而将这些关系转换成“对象一属性”关系;③半结构化数据一般是大量的XmL格式的网页以及它们遵循的文档类型定义(XmLSchema或DtD)等具有隐含结构的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具有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的特征,从半结构化数据中抽取需要运用映射技术和自然语言分析技术相结合的办法来获取领域中的“对象一属性”关系。

2.2 分析模块

该模块是整个过程的核心,主要完成四项任务:

・将准备模块得出的结果(即领域核心术语的“对象一属性”二元关系)纳入统一的形式背景下,并判断所形成的形式背景是否为标准形式背景,若不是,则分析原因(如多值背景、非净化背景等),并采取对应措施(如多值形式背景单值化,背景净化),将形式背景标准化。

・通过造格算法,将标准形式背景转换成概念格,并将所得概念格通过Hasse图的形式显化出来,由领域专家和知识工程专家在可视化基础上判断概念格是否合理,对不合理的概念格通过一定的规则进行对象、属性编辑,循环操作,直至出现较为满意完备的概念格为止。对概念格的编辑处理的基本操作包括:添加或移除对象;添加或移除属性;当两个对象有相同的属性时,要么合并成一个对象,要么给对象添加属性,以区别对象。概念格可以产生新的对象,它们不在概念表中,可以增加这些对象;整个过程不断循环重复,直到合理完善为止。

・将编辑后的完备概念格进行转换,主要包括节点转换(命名顶端节点,标示中间节点,删除底端节点)和节点关系转换(转换为概念及概念间的关系)两部分,转换的结果是得出领域本体原模型。

・在领域专家的参与下,将领域本体原模型进行属性扩充、实例扩充、公理扩充及关系扩充,对领域本体原型进行完善,最终形成扩充后的领域本体原型。其中,属性扩充和实例扩充分别用于完善本体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两个方面,关系扩充的目的在于完善领域本体概念除分类关系外的其余关系,而对公理和推理规则的扩充可以帮助实现本体推理。

2.3 描述模块

该模块的主要任务是选择合适的本体描述工具和本体描述语言,对扩充后的领域本体模型进行形式化描述,即完成本体的编码过程,最终得到领域本体。本

体描述包括对领域概念、概念间关系、属性、实例、公理和推理规则等各个方面的描述。

本体描述的过程相当复杂,为方便和简化领域本体描述的具体过程,相关研究机构开发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本体描述工具:Joe、oiLed、ontoedit、prot6g6、webonto等。这些工具在描述领域本体的能力上各有特点和优势,因此要结合具体的情况来选择使用。

本体描述语言近年来也呈现出多样化(如owL、DamL、RDF等)的趋势,在此背景下,本体描述语言的选择就成为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的观点是,本体描述语言的选择并非是唯一的,而是需要与具体的项目结合起来,与选择的本体描述工具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然后做出选择。一般情况下,选择owL描述语言对本体进行描述。

2.4 推理模块

该模块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本体描述语言,选择相应的本体推理机来实现本体推理。描述逻辑是本体推理的基础,本模型将本体知识推理建立在具有数学理论支撑的概念格之上,利用概念格有效帮助知识工程师完成对领域知识的逻辑描述。本文将在后文3,5节中结合实例阐明如何运用概念格协助确立领域本体概念的逻辑关系。

本模型中,本体推理的内容有两方面:一是检测冲突,优化表达,本体建立者要想建立正确、一致的本体就需要借助推理;二是由给定的知识(即显性知识)推理获得隐含知识,也就是把隐含在显式定义和声明中的知识通过一种处理机制提取出来。本体推理一般由推理机来完成,文献[12]对当前主要本体推理工具进行了比较分析与研究,总结了三个典型的推理机系统(pellet,Racer,FaCt++)的优劣,为如何选择推理机提供了参考。

3

一个实例:基于FCa的脊椎动物领域本体描述

3.1 脊椎动物领域简述

实例的目的旨在验证本文提出的基于FCa的领域本体描述理论的实际效果,因此,在应用领域的选择问题上,不必过于复杂化,以能阐明理论的正确性、可用性和易用性为准。基于此,本文拟选择一个简单且领域知识争议小的领域来阐述问题,在领域本体描述的具体应用中,也只取一个领域片段,进行领域本体描述。综合考虑后,本文选择百度百科中的“脊椎动物”这一词条作为领域非结构化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脊椎动物领域本体描述。如图2所示:

3.2 步骤一:准备阶段

将“脊椎动物”词条中的文本进行整理,为避免形式背景过大不宜进行文字表示的弊端,对上述文本做适当简化,得到领域非结构化数据(文本)如下:

鱼类:用腮呼吸,生活在水中,卵生;

两栖类:能生活在陆地或水中,主要用肺呼吸,在水中水中用皮肤呼吸。卵生。常见动物:蛙等;

爬行类:皮肤表面有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卵生,陆地生活。常见动物:陆龟等;

鸟类:体表有羽毛,卵生动物,用肺呼吸,有翼能飞翔。常见动物:鸽等;

哺乳动物类:胎生,哺乳,用肺呼吸。

从上述文本中析出领域核心术语集,包括属性集和对象集,原则上这一过程是由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来完成的,但限于本文的实验条件有限,故采用人工析出的方式。脊椎动物领域的属性集为:{B.用腮呼吸;c.用肺呼吸;D.生活在水中;e.生活在陆上;F.卵生;G.胎生;H.甲或角质鳞片;i.有羽毛;J.有翼能飞翔;K.哺乳;L.水中用皮肤呼吸;m.有脊椎的}.脊椎动物领域的对象集为:{蛙,陆龟,鸽子}。

3.3 步骤二:分析阶段

在领域专家的指导下,由知识工程师将上述属性集和对象集纳入到形式背景中,确立背景中所有存在的“属性一对象”对应关系,最终形成如图3所示的初始形式背景。

由于此时形式背景不完善,属性B与属性K没有对象与之对应,且整个形式背景不是净化背景,因此,在领域专家的指导下对形式背景进行完善,添加对象老虎、草鱼,得出一个完善的形式背景,如图4所示:

利用造格工具conceptexplorer,将上述形式背景转换成概念格,如图5所示:

在概念格中,每一个节点代表一个自动聚类产生的领域概念,此时,若领域专家认为该概念格不能完整准确地表述领域知识,则需要在知识工程师的协助下对概念格按照相关规则进行编辑,本例略过此步。图5中的概念格总共产生了11个节点。

得到完备的概念格后,就需要对概念格进行节点和节点关系两方面的转换,以得到领域本体原模型。节点转换的要点是进行节点标示,一是在领域专家的帮助下对节点命名,即取概念名;二是标示节点的所有属性(包括从上层节点继承的属性)和实例,即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随后,节点关系可自动转换成相应概念间的关系。以下是3个有代表性的节点:

节点1:脊椎动物({草鱼,蛙,陆龟,鸽子,老虎},{有脊椎的})),该节点包含领域中所有的实例和所有实例共有的属性。

节点7:两栖动物({蛙},{有脊椎的,用肺呼吸,生活在水中,生活在陆上,卵生,水中用皮肤呼吸})。

节点il:({},{用腮呼吸,用肺呼吸,生活在水中,生活在陆上,卵生,胎生,甲或角质鳞片,有羽毛,有翼能飞翔,哺乳,水中用皮肤呼吸,有脊椎的}),该节点是空概念,不存在,需删除。

完成概念格的转换后,可以得出如图6所示的领域本体原模型:

领域本体原模型中所表达的属性、实例、公理等内容可能出现不完善的情况,因此,需要在领域专家和知识工程师的合作下对领域本体原模型进行属性扩充、实例扩充及公理扩充等。

以概念7两栖动物为例进行领域本体原模型扩充:两栖动物({蛙},{有脊椎的,用肺呼吸,生活在水中,生活在陆上,卵生,水中用皮肤呼吸}),添加公理{两栖类(水中用皮肤呼吸,卵生动物)V(用肺呼吸,卵生动物)V(生活在陆地,卵生动物)V(生活在水中,卵生动物)}。

3.4 步骤三:描述阶段

选择protege为本体描述工具,owL领域本体描述语言,对扩充后的领域本体模型进行形式化描述。用protege3.1.1描述后的脊椎动物领域本体概念及概念关系如图7所示:

本文构建的领域本体共包含领域概念15个,概念的属性17个,基本阐明了脊椎动物领域的概念和概念关系、概念的属性及实例。用protege工具可自动将领域本体用owL本体描述语言描述,得出脊椎动物领域本体的代码。

3.5 步骤四:推理阶段

本体推理是领域本体描述的最后一个阶段。本文是在protege工具的基础上结合Racerpro推理机实现本体推理过程的。描述逻辑是本体推理的基础,因此,如何从领域本体原模型(或概念格)准确得出领域本体概念间的逻辑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结合图6,本文总结了运用概念格完善描述逻辑的实际情境,如表1所示:

地域文化概念篇2

【关键词】概念隐喻;词汇教学;文本

1概念隐喻理论

认知科学揭示了语言从根本上来说是隐喻性的。概念隐喻理论思想首先是在lakoff&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来的:隐喻是一种认知手段;隐喻的本质是概念性的;隐喻是跨概念域的系统映射;映射遵循恒定原则;概念隐喻的使用是潜意识的等等。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向一个抽象的概念域的系统映射;隐喻是思维问题,不是语言问题;隐喻是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概念隐喻理论的革命性观点促进了认知语义学的整体发展。lakoff&johson(1996:3)认为,我们赖以思考和行动的概念系统就本质而言都是隐喻性的,他们(1996:9)指出,“无论在哲学和语言学领域,传统的做法都把隐喻的研究边缘化了,而我们却直观地觉得它是个中心问题,可能是解释理解能力的关键”。由此可见,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的研究从广度到深度都拓宽了它原有的空间,使它从语义进入到概念,从学科的边缘进入到中心。隐喻思维和概念在外语教学中也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理解和运用好这一认知工具,对于我们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概念隐喻理论和教学的结合

在英语教学中,通过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引导学生建构概念域,能够促进学生的词汇学习,加强其阅读以及听力中对隐喻语言的理解能力,同时能够培养他们在写作中隐喻语言的表达力,最终推动他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2.1利用隐喻概念理论总结相关概念与的共同词汇

将概念隐喻理论应用于英语词汇教学,可以使得词汇教学方法更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更为有效的词汇学习方法。例如,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隐喻概念理论引导学生总结有关两个相关概念域的共同词汇。以“moneyiswater”为例,可以对两个概念域的相关词汇作如下总结:

表1water概念域与money概念域相关汇总结[7]

这个表格清晰地展示了由“water”这个概念域向“money”这个概念域映射在语言上的表现。水是人们所熟知的概念,对于描绘水的各种性质的一系列英语词汇,学生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当通过隐喻思维把水的各个性质的一系列词汇便同样可以用来描绘货币这个概念的相关方面。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将这两个概念域联系起来,并通过表格的形式将两个概念域的词汇进行总结对比。这可以使得学生们更为轻松地掌握相关概念各个方面的一系列词汇,从而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特定概念的一个全面、系统的词汇框架。

2.2利用文本自主构建概念隐喻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自主地构建概念隐喻时,由于概念隐喻是系统的跨域映射,具有系统性,所以可对其进行分析和构建。大学英语课本选材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语言贴近生活。许多词语、习语都有隐喻意义。因此,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根据文本理解自主地构建概念隐喻有助于养成隐喻思维的习惯。

例如《大学英语》全新版第三册第七单元课文文本lifeofasalesman中出现了这样的表达:thebattlefieldwherehefightsforhisindependenceanddignity;andhisenemies--acrippledbodythatbetrayshim…--aregainingonhim;heassembleshisweapons;anotherbusthatdropshimoffamilefromhisterritory.[2]很明显,文章描写的是一位身患残疾的销售员如何艰辛工作,而这些语句似乎让人无法与销售员联系起来。教师在讲授时可以把“battlefield,fight,enemies,betray,weapons,territory”列出来,使学生意识到这些词语都是用来描述同一概念war。根据概念隐喻的认知机制,教师可引导学生构建出概念隐喻lifeiswar,并找出两个概念的相似性。

2.3加强英汉概念隐喻文化内涵的认知

隐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从中可探得英汉民族在认知方式和文化观念上的共同点和特异性。比如,对句子“shespokewithatouchofvinegar.”的理解。关键在于vinegar的隐喻含

义。汉语中“醋”的隐含意义是“忌妒”;而英语中vinegar的隐含意义却表示“尖酸刻薄”或“不高兴”。另外,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英汉中有关颜色的隐喻理解也不一样。汉语中嫉妒别人常表达为“得了红眼病”,而英语中则说green-eyed。这些隐喻语言基本上已经成为语言中相对固定的概念隐喻。

隐喻概念和隐喻语言都是一定文化语境中的人在历史进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也是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被接受和定型的。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英汉语隐喻语言中蕴藏着的文化共同性和差异,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隐喻中的文化联系,增强学生掌握英语词汇和习惯表达,以及对于帮助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减少因为对于隐喻意义的误解而造成的语用错误,都有很大的作用。

3结语

在英语教学中,通过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引导学生建构概念域,能够促进学生的词汇学习,加强其阅读以及听力中对隐喻语言的理解能力,同时能够培养他们在写作中隐喻语言的表达力,最终推动他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lakoff,g.&m.johnson.metaphorswelive[m].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

[2]lakoff,g.women,fireanddangerousthings:whatcategoriesrevealaboutthemind[m].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7.

[3]heatonjb.writingenglishlanguagetest[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searle,j.r.speechacts:anessayinthephilosophyoflanguage[m].cambridgeu.p.,1969.

[5]张正东.acourseinenglishlanguageteachingmethodologyforstudentsofhighernormalschools[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

地域文化概念篇3

【关键词】应用语言学;概念隐喻;隐喻意识;跨文化变体

应用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在各个领域中实际应用的语言学分支,即是运用语言学理论解决与语言有关问题的学科;它着重解决现实当中的实际问题(参见王宗炎)1988,胡壮麟2001)。事实上,应用语言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参见何英玉、蔡金亭2005),广义指: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语言规划和语言计划,语言与计算机的结合,语言学习与教学,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狭义的则指“研究第二语言和外语的教和学的学科”。

1、隐喻概念分析

如今人们发现隐喻也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手段,突破了传统的隐喻理论将隐喻看作是一种语言现象(如一种用于修辞话语的修辞现象);同时,隐喻作为人类思维组织的一种工具,给人类提供了看待事物的新视角,其中,隐喻的载体形式与其承载的概念相比较为简单。也已成为语言研究的全新方法。人的认知与思维是运用概念的心理活动,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一个将已知的具体范畴概念投射映现于抽象的范畴,而形成隐喻性表征的过程,即隐喻是一种认知模式;概念隐喻具有系统性,隐喻是基于身体经验的。诚如戴炜栋和陆国强(2007)所言,“人脑用概念思维的主要途径是概念映射和概念整合”。这也是人们使用和理解隐喻时所体现出来的概念特征,而隐喻的其他本质特征也离不开对隐喻概念特征的认识。近年来,隐喻在教育中的作用日渐受到重视。如陈玉凤(2009),指出以隐喻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已经证明了隐喻在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原理方面的中心作用。吴松初(2009)认为,不同于当前流行的隐喻分析,隐喻的使用和理解的意义的实现与主体特征和语境特征的相互作用紧密联系,是人们思维和认知活动中概念影射与整合的概念表现。可见,研究隐喻概念的相关领域,有助于建立文化―隐喻之间的部分和间接联系,将有利于在外语课程中培养文化意识提供重要意义,帮助学生注意汉外化中隐喻概念的不同,提高学生的隐喻认知能力。

2、隐喻中的跨文化变体分析

由上述可知,正如于睿(2006)所言,隐喻意义的理解,着重于将已明确的源域的经验映射到未确定的目标域里,进而对目标域的特征重新认识。其中,概念隐喻是自然语言中系统和重复出现“始源域―目标域”的映射;概念隐喻使用上的跨文化因有了鉴别概念隐喻的一致性而有所差异。我们大致把隐喻用法中的跨文化变体分为以下三大类。

2.1隐喻模式中跨文化变体的类型之一

源于常规隐喻的跨文化变体,指的是来自某一文化中且已变为常规的特定“始源域―目标域”映射的差异。就语言教与学的本质而言,不少语言学研究人员更直接地关注“在隐喻应用中实际的跨文化不同和其对语言学习的作用。我们可将由认知语义学家鉴别的概念隐喻,根据Grady(1997,1999)的看法分为两种类型,即初级隐喻和复杂隐喻,不少实例研究显示,复杂隐喻比基础隐喻更具文化归属性。其中,多数初级隐喻把意象图式映射到抽象体验中,再通过普遍的概念隐喻把结构转到抽象领域,如:“LeSSiSDown;moReiSUp”等;而由不同主要隐喻结合在一起的复杂隐喻,其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最易受文化的影响,随文化的不同隐喻映射中的特殊域也可而有所差异;(2)当涉及第二种隐喻,即复杂隐喻时跨文化变体就会出现,这种类型的隐喻也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3)一种特殊隐喻的高频率和多样性有时是国家历史的反映或是民族特性的反映,如Deignan使用语料库语言学研究不同语言中多种隐喻中的始源域,并着重比较它们对应程度的生产力;其研究结果透露出:研究隐喻表达的历史角度及分析其各种系统分析,有助于借助概念隐喻理论进行英语词汇的教学。

2.2隐喻模式中跨文化变体的其它类型

如源于始源域目标域中相同映射的价值判断的不同的另一种跨文化变体。这种类型的跨文化变体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习者缺乏特定文化的内涵来表达隐喻,反过来使交流不成功。还有,人们也借助主导地位的修辞惯例来认识特有的隐喻,此类隐喻随言语团体的不同而有所区别。Hofstede(1980)所设计的问卷调查也证实了Littlemore在英国学习的外国学生需要翻译教师所使用的隐喻研究中涉及的问题。最后Littlemore认为:对师生两者而言,当应用承载着价值判断的隐喻时,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观且掌握误解产生的地方有很大的帮助。此外,有关源于隐喻的普遍性程度不同的跨文化变体类型,即指与其他修辞格相比,隐喻的普遍性程度的不同。如Charteris-Black对马来语和英语的比较研究扩大了隐喻使用的第三种跨文化变体涉及隐喻使用普遍性中潜在的不同的讨论领域。

3、结语

综上所述,隐喻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知方式。在不同民族中隐喻概念的普遍运用,表明隐喻认知的普遍性和不同民族的认知存在共性;但隐喻概念也由于受不同文化的影响而不可避免地有着一定的差异。此外,随着全球经济等各个领域的全球化发展与合作交流,将增加跨文化交流的机会;而文化通过隐喻来间接表达,语言又是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与传统方法相比,教育者和语言学习者不断提高的隐喻意识的不断提高更有助于增强跨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戴炜栋,陆国强.概念能力与概念表现.《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年第03期

[2]陈玉凤.通过隐喻概念提高英语学习者的隐喻认知能力.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06)

地域文化概念篇4

1.1概念的描述

对地理对象的概念性描述一般都是基于自然语言文字的,与描述者的知识、经验和背景有很大的关系,导致在概念描述时存在着很大的歧义性。如“高层建筑”在维基百科中被描述为:“具有较多层数高度较高的建筑”,其中“较多”和“较高”两个术语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其判别阈值取决于领域背景:中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将10层及以上的住宅建筑和高度超过24m是公共建筑称为高层建筑;而《日本建筑大辞典》将5层~6层至14层~15层的建筑定为高层建筑。

1.2语义表达的方法

对地理概念的语义描述就是表达从一个地理概念空间到另一个地理概念空间的映射关系。地理概念空间之间的映射关系的研究也是当前认识语言学领域对语义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21]。地理概念空间的转换或对应主要有比喻法、代数法、概念集成/绑定法和属性枚举法,其中属性枚举法是最容易理解的方法,即将概念的属性一一列举出来。每个概念都与一定的属性或性质关联,这些定义的属性足已确定对象的相关外延[22]。属性枚举法就是基于这点,用地理概念拥有的属性来描述概念。如“高层建筑”可以用“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层数”、“高度”等描述其特征。即如何找到概念(“高层建筑”)的本质属性(本体性质)是枚举法的关键。

1.3形式本体和概念化

为减少对地理国情描述的歧义和澄清自然文字描述的语义,需要对地理国情所表达的对象的本质进行分析,明确地理对象的本体语义。为达此目标,形式本体的方法为地理国情的概念化提供了有力理论基础。形式本体指用系统的、形式的和公理的方法对事物存在的形式和方式进行的逻辑开发的方式。本体被描述为用于描述形式词汇意图含义的逻辑理论,即对世界特殊概念化的本体承诺。根据概念化理论,概念化被定义为三元组:C=<D,w,>,其中为定义在域空间(D,w)上的概念关系的集合,域空间(D,w)是一种世界结构,D为域,w为D的最大状态集。概念关系ρ定义为从w到D上所有外延关系的映射(或函数):ρ:w2D。给定一个语言L和它的词汇V,对概念化C=<D,w,>的本体承诺o为:o=(C,)。其中为映射:VD∪将D中的元素赋给V中的常量,中的元素赋给V中的谓词符号。

2地理国情本体构建方法

根据创建本体的5个基本准则(清晰性、一致性、可扩展性、最小编码偏差及最小本体承诺),本文基于本体开发工程理论和已有的本体创建方法,结合天津市地理国情监测内容的特征,提出了一种构建天津市地理国情本体的方法。主要包括5个步骤,如图1所示。(1)明确本体的范围和目的:本文所要构建的地理国情本体库包含概念的范围为天津市地理国情中所有的地理概念;本体建立的目的是为天津市地理国情概念建立一套语义描述体系,从而为地理国情信息的共享和语义互操作服务。(2)列举概念:尽可能列举出领域内的所有概念,对每个概念在不同领域中的定义进行资料分析和总结,得到每个概念的定义并集。(3)概念化:采用属性枚举法对每个概念进行语义表达,形成知识框架。(4)形式化表达:用形式化语言将先前得到的天津市地理国情概念模型进行外在表达,本文采用owLDL语言进行本体的表达和建库。(5)评价验证:根据相应的评价标准对所建立的本体进行验证。本文所述的方法是一个迭代的过程,所创建的地理国情本体在特定阶段是一个相对完善的本体,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和地理国情内涵的丰富,还需要反复的评价与修改。

2.1天津市地理国情本体构建的范围和目的天津市地理国情监测项目从城市建设、生态环境、地表变化、土地利用和地质变化5个方面就城镇化进程等45个专题展开了监测工作。本文所构建的本体库的所涉及的地理概念范围与之相对应,详情如表1所示。

2.2天津市地理国情的概念化

天津市地理国情的概念化是指以天津市地理国情所涉及的地理概念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所要服务的知识领域,根据相关标准建立概念的语义描述集,确定每个概念语义的描述集和属性集,从中提取出本体属性集,从而实现地理信息的概念化,具体过程如图2所示。

2.3天津市地理国情形式化表达

本体描述语言从自然语言到描述逻辑形式多种多样,语言的形式化和规则性越高就越利于机器理解。对于地理国情本体,支持推理的能力是很重要的,它可以检测概念间是否互相矛盾,以保证本体的质量。网络本体语言owL(webontologyLanguage)是由w3C(国际万维网联盟)的共享本体的标记语言,用来描述万维网文档和应用中的类和类之间的关系,并可以通过形式化语义实现逻辑推理。综合考虑地理国情本体所需要的表达力和推理能力后,本文使用owLDL作为地理国情本体的描述语言。它主要针对概念、性质、个体之间关系的描述,以保证强大的语义表达能力。由owL描述的一个本体主要包括三种组成元素:类(class),实例(individual)和属性(property)。类代表一些实例的集合,owL还支持对简单类进行并、交、补运算等集合操作得到的复杂类;实例作为类的成员出现,是领域中实际感兴趣的对象;属性是实例之间的二元关系。在owL中有两种属性:对象属性和数据属性。

2.4地理国情本体属性库的构建

选择合适的建库工具是快速、成功地构建本体的关键。好的本体编辑软件应该具备本体录入、一致性检查、可视化、查询、推理等功能。protégé软件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本体编辑器之一,它提供了图形化和交互式的本体设计环境,其owLplug-in支持owL描述语言,满足地理国情本体属性库的构建需求。在owL语言语法中,一个本体属性由类(a)、实例(B)、属性(C)三部分组成,并采用三元组(aCB)描述三者的关系。使用protégé软件构建地理国情本体属性库的过程也就是对地理国情本体属性的每个组成部分进行构建的过程:类的构建:建立基本本体属性(如“对象”、“成因”、“时间性”、“物质性”、“空间性”、“量度”等)的所有子类及实例,如图3所示。“天然”,而“天然”的实例有“冰川作用”、“风蚀作用”等),如图4所示。属性的构建:对于“功能”、“目的”之类的动词,在protégé中采用属性进行表达,如图5所示。

3结语

地域文化概念篇5

【摘要】公共领域概念雏形最先产生于古希腊城邦社会背景之下,经由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中将其系统化。在1989年该书被首先翻译为英译版后,公共领域的概念越来越引起学界的关注。随后,随着社会语境的变迁,不同学者从各个方面对公共领域进行解读,哈贝马斯本人也针对不同学者对他的挑战与质疑,不断完善公共领域概念。近年来对公共领域的探讨往往是侧重其在互联网语境中的作用,但是理论的厘定是有其内涵和外延的。本文通过社会语境变迁对公共领域概念产生的影响,从历史源流的角度对公共领域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梳理,意在将公共领域概念与社会语境的相互关系做一梳理与说明,以便更好地解读此概念。

关键词公共领域;哈贝马斯;渐进式概念;社会语境

【作者简介】赵晓航,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传播。

一、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概念厘定、源流与批评学派

(一)概念提出①

就具体概念而言,阿伦特提出,人的生存活动涉及三个方面:劳动、工作和行动,在工作、行动和劳动的关系中,阿伦特将行动置于核心位置,而行动的场所正是所谓公共领域,公共领域的性质是由行动决定的,这也正是公共领域形成的雏形的探究。阿伦特创作《人的条件》的主要目的在于探讨“我们正在做什么”,这也正是通过行动,公共领域可以帮助人们获取的对世界的认识。

阿伦特的公共领域的概念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然后,直到1961年哈贝马斯出版《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②,公共领域才真正被概念化、体系化。

哈贝马斯在1961年提出的公共领域概念首先是一个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概念,它最先在17、18世纪英格兰产生,随后随着现代民族国家一起传遍19世纪的欧洲和美国。突出特征是在阅读日报或周刊、月刊评论的私人当中,形成一个松散但开放和弹性的交往网络。通过私人社团,他们自发聚集在一起,剧院、博物馆、咖啡馆、沙龙为他们提供了一种公共空间。这些早期的公共领域在话题方面也越来越无所不包,聚焦点从艺术和文学转变到了政治,也就形成了公共领域的政治化趋势。哈贝马斯强调了公共领域从私人群体产生,强调其理性交流,并且带有自治性,独立于行政国家和市场,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私人领域和公共权力领域产生的中间地带③。

(二)内涵要素

要首先探讨公共领域的德语对照词汇。德语词汇公共领域在原始含义包括两个维度:

公共领域(publicsphere)和公众(thepublic),前者涉及空间含义上的公共领域,后者则指公共空间中说话者与听众自由表达意见、进行争论的行为过程。因此,两位德裔学者对公共领域的研究前提假设本就包含了两个方面:公共空间和公众行为。延续公共领域一词的源起,对公共领域概念的内涵界定要分为两个层面:其一是空间的层面,也就是公共空间意义上的公共领域;其二是人的层面,也就是参与在这个公共空间中的个体④。

在公共空间层面,公共领域具备公共性和开放性。公共性是公共领域的基本特征,它保证“人类想从时间的自然流逝中保全的任何东西都能融入其中”。公共领域的理想形态是绝对向公众开放的,并没有涉及到阶级和门槛的问题。

在参与群体上可以看出,公共领域要求理性和独立性。

哈贝马斯对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预设是绝对理性的,人们在其中进行理性交流,并且带有自治性。在其早期论著中,认为公共领域中的交流是在独立于国家和私人的第三空间进行交流,并将社会需求传达给国家,这是一种理想形态上的绝对理性,不涉及利益和意见冲突。

阿伦特在《人的条件》中探讨了公域与私域的概念,同样,哈贝马斯也提出,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模式的前提是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严格区分,其中,公共领域由汇聚成公众的私人所构成,这就是公共领域独立性。同时,独立性还涉及到独立于国家的完全自治。

对于这几个特征的论述,也有学者提出质疑,LukeGood提出,平等和公平参与并非是一种必然联系,而且,在开放性的论述中,Fraser等也提出,开放性的特点忽略了平民阶层和地位差异。

(三)理论源流

阿伦特对人的三个基本生存形态的理论受到了亚里士多德的影响,而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论述中,其思想深受法兰克福学派对现代的工具理性、实证主义、启蒙运动批判精神的影响。

霍克海默主张对经验世界进行批判,哈贝马斯则以先验的规范理论来指导现实。但是,哈贝马斯的观点又与第一代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有着严密的继承性,他们同样批判公众变成了文化的消费者,都属于被动的消费者。

同样,哈贝马斯在提出公共领域的概念时,主要参考的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关于小群体对手中影响的研究结果,而霍尔等文化研究学派对信息接受的分析有助于弥补其过于简单的描述。拉扎斯菲尔德认为,大众媒体会使广大群众在政治上冷漠和迟钝,把大量时间用在阅读、收听、思考大众媒体中,而不是投入到有组织的实际行为中。“在之前的大众社会理论中,社会是原子化的”,“大众媒体的信息先流向人际传播中的积极分子,然后再流向选民”意见领袖——把这种由大众媒体经意见领袖过滤再到个体的信息流动过程称为两级传播。

杜威和米尔斯为《公共领域结构转型》提供了思想源泉,但是甚至哈贝马斯自己都未提及。直到其晚期,哈贝马斯才意识到杜威的“公众及其相关问题”是关于公共领域早期思想的一个理论诠释。杜威的作品本身就是挑战李普曼的,这是在《舆论学》和其他精英中心民主理论的答案中出现的。

二、政治经济融合的社会语境: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概念的转型

在《人的条件》“世界的异化”一章中,阿伦特将社会结构变迁概括为:美洲大发现及随之而来的全球开发、宗教改革带来的个人财富剥夺和社会财富累积,以及望远镜的发现和宇宙观点形成,这些促成了资本主义的兴起和生产力发展,同时,这三件事情导致的世界的异化也摧毁了上文所说的“行动”,而行动恰是公共领域得以存在的基础。摩登世界与现代世界是不同的,本书的创作背景是现代世界,但是书中探讨的却是17世纪兴起到20世纪初终结的摩登世界。对于转型期社会语境的变化,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也做了详尽的论述,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并不是一个普遍的过程,它产生于欧洲社会末期宫廷权力衰弱、市场文化兴起、“社会再生产和政治权利分离”的特殊背景之下。到19世纪末,具有政治功能的公共领域在国家干预下愈发机制化,国家与市民社会利益趋同,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关系的结构转型,最终造成了公共领域在政治功能转型过程中逐渐消亡。简言之,国家的社会化和社会的国家化最终造成了公共领域的变体产生,也就是“私人意识到自己作为资产者和个人的双重身份”,这也就造成了个体从政治参与的群体变成了政治消费的群体,文化消费的大众取代了文化批评的大众⑤,由此,公共领域政治功能发生了转型。

这是公共领域概念的第一次重构,也就是现在人们所熟悉的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瓦解过程。

随着政治与经济结构的融合,对公共领域的界定转向政治层面,其重要代表人物就是加拿大政治哲学家查尔斯·泰勒。泰勒将生活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属性引入公共领域概念,这也是在经济与政治融合之后才提出的,“所谓公共领域是整个社会通过非直接隶属于政治系统的媒体,或政治立场中立的公共媒体交换意见,从而产生的问题进行质疑或达成某种共识的公共空间”。泰勒通过引入独立于国家的公共媒体概念将公共领域概念重新概念化,无疑,他是公共领域概念重构的代表人物。

同样的概念重构还发生在黄宗智提出的“第三领域”之中,他强调了国家和社会的合作,这正是在国家社会化和社会国家化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对哈贝马斯概念的修订。

三、大众文化兴起的社会语境:公共领域概念与新社会认同

这里所谓大众文化兴起是在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发表后到赛博空间兴起前的一段时间,在这一段时间中,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变化远超过了18世纪的欧洲,社会结构、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的改变也是远远超过之前任何一个时期的速度。在这样一种大的社会背景下,各个领域结合自身需求,对公共领域概念进行了发展与重构。这一时期学者的批判多围绕哈贝马斯范式展开,强调社会背景的特殊语境。

(一)对公平性的反思

由于市场自由化和政治民主化的深入,加之大众媒介(广播、电视)影响公众的参与与价值判断,Fraser等学者提出了对现存民主制度的反思。Fraser在《反思公共领域与现存民主制度》中指出,公共领域概念对批判现存民主制度并不适用。作者针对哈贝马斯观点提出了四个假设,其中最先涉及的就是公共领域公平性与现存民主的关系。作者指出,探讨公共领域时,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忽略了其中成员的地位差异,并没有消解社会的不平等现象。但是,在公共领域的社会参与过程中,地位平等前提下的平等对话是不可回避的。针对哈贝马斯认为单一公共领域优于多元公共领域的论断,弗雷泽强调,群体中,从属群体没有权利发出自己的声音,因此,少数群体寻找自己的话语是至关重要的。这样才能避免被淹没在同质性的“我们”的话语之中。这一点是对第一点假设和批评的延续,可以说是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一种解决方案。

negt与Kluge则从左翼的视角对公共领域的公平性问题进行探讨。《公共领域与经历》一书意在探讨公共领域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关系,在作者看来,这是两个并存的空间体相互作用影响。作者尝试研究无产阶级宣传,同时反映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关于公共领域的矛盾。书中首先厘定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这两个概念,虽然资产阶级领域只关注资产阶级内部利益,但是这一研究假设了无产阶级以及其组织在公共空间中平等性参与的权利。

(二)强/弱公共领域概念的提出

这一概念是针对公域与私域转变提出的,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的假设是商谈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因此应杜绝私人和私人利益。弗雷泽指出,需要对“私”和“公”进行界定,采取商谈民主模式,探讨共同利益。这一观点为哈贝马斯晚期观点所接受。

Fraser在《反思公共领域》一文中指出,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的第四个假设是市民社会与国家的严格区分,对此,南希·弗雷泽提出了强公共领域和弱公共领域的概念。民主公共领域要求公民社会与国家严格区分,如果公民社会强调的是私有,那么坚持将其与国家分离,就是挑战传统自由主义。另一个角度来看,倘若公民社会意味着无政府,我们就会将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看做私人来形成公共空间形式的一种载体。公共领域的资本主义概念要求公民社会和国家的分离。针对这个问题,南希·弗雷泽提出了弱公共领域的概念。弱公共领域存在于国家之外,对国家行为进行批评审视。弗雷泽认为,哈贝马斯的资本主义公共领域概念不适用于后现代形式国家民主问题,因为其未考虑到随着现代国家、议会主权出现而产生的新的公共领域形式。强公共领域和弱公共领域的关系是一种责任义务的关系,民主决策机构属于强公共领域,必须对弱公共领域负责。而国家的市场化和市场的国家化最终会使公共领域重新封建化。弗雷泽提出,国家再分配的调控十分重要。

(三)女性主义的话语缺失

女性主义作为社会认同的一个重要力量,其对公共领域的批判不仅涉及哈贝马斯的概念,还一直延续到互联网虚拟社区公共领域的解读。女性主义者批判哈贝马斯为“性盲”,“把资产阶级公众层面中排除妇女的问题主题化”。

《女性主义读哈贝马斯:对商谈主题的性别考察》是关于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思想忽视女性主义视角的批判。其中南希·弗雷泽在《批判理论批判了什么》中提出,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提出的经济领域、家庭领域的关系中,未受到性别差异的影响。资本主义公共领域的参与者默认是男性,而消费者的角色被赋予了女性角色。这也正是女性主义批判的源起。从这一理论分析不难看出,女性主义对公共领域的批判和概念再构,是建立在大众文化将公众从文化批判者变为文化消费者这一转变之下的。实际上,女性主义更多批判的是资本主义公共领域在后期社会形成的变体,而非哈贝马斯早期作品中提出的公共领域理想模型。

(四)对公共领域维度重新界定与再封建化的反思

Dahlgren在其专著《电视媒介与公共领域》中指出,哈贝马斯提出的公共领域可以是一种类似于原则性的规则存在,但是当将公共领域放在具体情境中,分析其中各成分之间如何相互协调作用,公共领域就让人费解了。在公共空间中,每一个事物都是联系的,但是当放置在公共领域里,不仅无法判断他们之间的关联,甚至无法划清单个事物的界限范围。Dahlgren从社会结构、媒介组织、媒介表征和社会文化的互动四个角度论述了公共领域与电视媒介的关系。

然而,在社会结构变迁的语境下,个体表达受到媒介组织和媒介表征的影响,社会文化的互动则为公共领域的再封建化提供了现实可能。“公众分裂成没有公开批判意识的少数专家和公共接受的消费大众”。在此基础上,“批判意识转化为消费观念,批判退回到观赏,讨论退回到接受,舆论的实质变成了宣传,大众社会的公共领域呈现出哈贝马斯所谓的重新封建化的特点”。哈贝马斯的重新封建化的观点真正应用,并非是在公共领域转型初期,而是到了大众媒介迅速发展,裹挟公众的话语背景下才真正起作用的。对公共领域的这一点重要的概念重构,也一直延续到现在对互联网公共空间与民主作用的探讨。

四、新技术变迁的社会语境:公共领域出现变体⑥

关于新技术对公共领域概念的影响,基本有两种观点:其一,公共领域变体适用于新的技术空间;其二,公共领域理想模型对新技术变迁的适用性有待考量。

适应新的媒介环境而产生的对公共领域的解读,应当算作是公共领域的变体,对这一变体的概述,在技术发生变革的早期,可以总结为公共领域向集体领域转变,公共领域虽然不存在了,但是其变体是可以应用在新的语境下的。Dahlgren明确提出电视媒体在这之中作用的有限性。而且,必须将公共领域这一概念放置在“市民社会文化的互动中”去综合理解。在此,电视媒体是公共领域的一个机构,需要在流行文化和公共知识两者关系中对其进行考量。

关于公共领域的另一个变体,是poster在针对网络空间提出的,他认为,在赛博空间中,没有了传播中心,人人都可以散点地双向交流,公与私的概念就不再使用了,那么公共对话变得更为复杂,公共领域倾向于向集体领域发展。

而关于公共领域在互联网中的另一个论述是互联网创造出的新的公共领域促使了其重新封建化,个体意识更容易集中于精英造成的新的中心,这一点在前文中已有论述,在此不做赘述。

值得指出的是,以上对公共领域变体的探讨都是集中在公共领域的空间属性上的,在公共领域的行动参与属性方面,也就是公共领域的理想模型,也有结合技术语境提出的探讨。

比较新的一本著作是华裔学者周永明的作品“Historicizingonlinepolitics”,作者在书中将政治参与定义为“普通公民在任何类型的政治系统中为影响执政者的行为所做的各种努力”,这可以看做是从阿伦特的人的“活动”领域延伸出的公共领域的新的变体,作者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公共领域是否存在于晚清的中国,以及既然公民社会概念不适合对中国研究,那么公共领域概念是否合适。该部作品虽然在理论上并没有对公共领域概念提出建设性的概念重构,但是不可否认,其研究范式和思路对我国国内互联网公共领域研究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因此也作为公共领域互联网背景下的一个变体在此列出。

五、总结与启发

对公共领域概念的兴趣缘起于互联网技术发展与公共领域的相关研究,马克·波斯特对赛博空间和公共领域与民主的论述引人深思,如果公共领域(古希腊意义上的,而非哈贝马斯提出的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是一个韦伯所说的理想模型,那么对公共领域的理论研究究竟如何能找到现实落脚点?纵观国内关于公共领域概念的研究,除了少数专著和论文在对公共领域的探讨上没有使得理论和语境脱节,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论文是一种将公共领域理想化的“悬空作品”。

为找到公共领域理论的现实落脚点,不可能单纯地去从悬空作品中做梳理,而应当追本溯源,找寻公共领域概念化解析与社会背景的语境变迁之间的关系。而这一梳理限于篇幅和个人能力所限,很遗憾不可能做到细致入微,但求能够对哈贝马斯提出公共领域概念“上下求索”——其上,论述哈贝马斯对批评学派的继承和发展,其下,探讨社会变迁与公共领域概念的重构。以期通过文献和研究的梳理,从纵的历史脉络上把握公共领域的概念,只有对概念完成了横向和纵向的全面把握,才能以概念指导实践研究。

在此,对文献梳理中的启发做简要总结。

首先,“公共领域”概念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不是一个乌托邦式的二分法划分,不可脱离社会语境谈概念。正如哈贝马斯所说,公共领域如果作为一个模型,随着经济自由化和政治民主化的深入,公共领域应当是“政治公共领域和联系网络的某种等价物”。在此意义上,公共领域是一个可以渐进发展的概念。哈贝马斯早期作品强调的是他探讨的仅仅是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特点,以及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而在后期,他根据各方对其批判做了理论的调整,因此,要把概念研究放在渐进式的语境中去考察。

其次,创新研究依赖于哲学思想,探讨公共领域概念的两位开山鼻祖,阿伦多的概念不能回避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之道,而哈贝马斯的概念则不能脱离批判主义的影响。正如哈贝马斯所说,哲学的价值是针对直觉的或者实践的常识性的知识进行概念分析和理性重构,但是同时,哲学理论也不能完全取代经验分析。延伸到对公共领域理论在具体情境中的探讨,不可以忘却理论的前提假设,只有在将前提假设和现实经验建立一个逻辑上的梳理,并进行批判性分析的时候,理论才算是找到了真正的现实落脚点。从哈贝马斯1961年的作品不难看出,其理论提出过程中,有一种浪漫主义情怀做指引,理想模型的魅力在于虽然在现实中并不存在,但是却可以在语境中存在,并对现实和经验知识进行解构和分析。

如果说理论的创新不可废弃哲学思想的指导,那么对理论的现实意义则应当回归到人的概念上来,这一点对下游研究有明确的指导意义。理论研究归根到底是人的研究,这里的人,并非单一个体,而是总体在理论架构出的空间中的相互关系。这一点也是达尔格伦、弗雷泽对公共领域概念再构建中能够取得认同的成功原因。

注释

①关于公共领域概念的提出,还涉及到查尔斯·泰勒(政治研究视角)、黄宗智(汉学界,提出两个空间概念)、negt和Klunge(左派的观点)和Fraser等,但是他们大多是以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概念为蓝本,在其理论假设下进行批判研究。因此,在此处仅论述公共理论的原始概念,对于文学、神学、女权主义等维度的研究放在本文后续部分,作为具体语境变迁中的批判来分析。

②《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是哈贝马斯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接班人的过程中创作的,因此,其思想对法兰克福学派核心思想有着明确的继承性。然而,该书首先由德文出版,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哈贝马斯的论文对现存民主批判性不够而且观点偏激,不允许其参加教授资格答辩。在该书首次出版后的近30年,公共领域概念并不能说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炙手可热的话题,直到1989年,该书被首次翻译成了英文版,才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关注。

③总结自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④这只是理想型的公共领域概念,Koller、赵红全等指出,历史研究指出,公共领域的理想模型是不存在的,其在封建社会末期表现形式为代表型公共领域。

⑤这是随着大众阅读普及产生的现象。当阅读公众扩大到几乎所有的民众,书籍阅读也达到相应范围时,人们才得以窥见文学公共领域瓦解的全貌。

⑥新技术对公共领域概念变迁的影响应该涉及公共领域概念探讨的各个时期,技术变迁既包括报纸的发展,也包括广播、点播的发展,以及摄影技术、印刷技术、互联网技术等技术层面的变迁。但是,除去电视媒体对公共领域的探讨是概念与社会语境的共时性研究,其余的探讨都是在哈贝马斯提出公共领域概念后,后代学者在大众媒介发展的大的话语背景下,以历史的眼光去探讨技术变迁对公共领域的影响,以及技术变迁对公共领域的再概念化。因此,笔者在此将技术变迁作为单独变量提出,从历时性研究的方法梳理新技术与公共领域的关系。值得指出,电视媒介对公共领域的重构和民主的反思已经在上一部分大众媒介产生中涉及,实际上报纸的产生、电报的产生也是贯穿在资本主义公共领域的转型中的。从时间顺序来说,赛博空间与公共领域关系是顺承在第三部分“大众文化兴起和新社会认同”之后的。

参考文献

[1]Dahlgrenp.televisionandthepublicsphere:Citizenship,democracyandthemedia[m].SaGe.1995.

[2]Dahlgren,peter,andColinSparks,eds.Communicationandcitizenship:Journalismandthepublicsphereinthenewmediaage.psychologypress,1991.

[3]Frasern.Rethinkingthepublicsphere:acontributiontothecritiqueofactuallyexistingdemocracy[J].Socialtext,1990(25/26):56-80.

[4]Kollera.thepublicSphereandComparativeHistoricalResearchanintroduction[J].SocialscienceHistory,2010,34(3):261-290.

[5]meehan,Johanna.FeministsReadHabermas:GenderingtheSubjectofDiscourse[m].newYorkandLongdon:Routledge,1995.

[6]negto,Klugea.publicsphereandexperience:towardananalysisofthebourgeoisandproletarianpublicsphere[m].minneapolis:Universityofminnesotapress,1993.

[7]perters.publicDeliberationandpublicCulture:thewritingsofBernhard.Basingstoke:palgrave,2008.

[8]阿伦特.人的条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9]查尔斯·泰勒.公民与国家之间的距离[m].载于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2005.

[10]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王晓珏译.北京:学林出版社,1999.

[11]哈贝马斯,梁光严.关于公共领域问题的答问[J].社会学研究,1999,3:35.

[12]黄宗智.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3]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4]汪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15]威廉姆·奥斯威特.哈贝马斯传[J].章国锋译.上海,东方出版社,1999.

地域文化概念篇6

[论文摘要]隐喻是一种常见的语言表达形式,是人们熟知的语言信息载体。概念合成理论在认知语言学界得到普遍关注,其理论核心概念合成成为诸多语言认知活动的理论模式。本文以该理论为视角,对情感隐喻的意义建构和概念形成轨迹进行探讨,以了解情感隐喻的认知特点,论证利用概念合成理论对其进行阐释的可行性。

一、引言

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实践经验的积累,离不开联想。隐喻也正是在联想的基础上得以创造并被接受的。隐喻(metaphor)是一种神奇的语言现象。作者用其魔幻般的文笔把一事物的形状、性质、特点和内涵转嫁于另一事物之上,触动读者的心弦,在读者身上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隐喻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机制,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成为哲学家、语言学家们的研究对象。从公元前300年到20世纪30年代的2000多年中,隐喻一直被仅仅看作是词语层次上的一种修辞方式,是一种“附加的”,可有可无的“装饰”。长期以来局限在修辞层次,但近年来隐喻的认知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隐喻真正被纳入认知语言学领域的主要标志是莱考夫和约翰逊在1980年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他们认为,我们赖以进行思考和行为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也基本上是隐喻性的。

当代隐喻认知理论认为隐喻的对象包括人类情感这一概念,情感是人类最普遍又最重要的人生体验,由于情感看不见摸不着,缺乏物质形象特征和联系,为了准确理解生动表达抽象情感,人们经常将它们具体化,范畴化,即隐喻化。

二、概念合成理论框架

弗科尼尔和特纳的概念合成理论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解释隐喻工作机制的理论之一。概念整合包括建立相互映现的心理空间网络并以各种方式整合成新的空间。它是由一系列不同的心理空间有机组合的结果,其实质是人们进行创造性思维和活动时普遍存在的一种认知过程,至少包含两个属于不同认知域的输入空间和一个能抽象概括的类指空间以及一个复合空间。两个输入空间通过跨空间的部分映射联系,将输入空间中的成分和结构有选择地进入复合空间,形成一个在一定程度上区别于原输入空间的概念结构。概念合成理论认为,隐喻是一种普遍而又特殊的认知过程。其主要依赖于源域和目标域这两个输入空间的跨空间映射,进而产生类属空间和合成空间。下文试以此理论对情感隐喻的意义构建及理解进行分类研究。

三、情感隐喻的认知分析

隐喻是两个不同语义领域的互动,其中某一领域被用来说明另一领域。被说明的领域是目标域,说明的领域叫源领域。其意义就是将源领域的经验映射到目标域,达到重新认识目标域特征的目的。英语中的隐喻,按其不同认知功能可分为

(一)空间隐喻

即用诸如上下、前后等空间概念来组织另外一种概念系统,根据goodisup;badisdown这一隐喻概念,经济中的发展或不景气常用“上”“下”来表示。

(二)结构隐喻

莱考夫和约翰逊把用一个已被高度结构化、清晰描绘的概念来建构另一个概念的隐喻称作结构隐喻。例timeismoney金钱是一个我们相对较熟悉的概念,其中蕴含了alimitedresource又蕴含了avaluablecommodity。

(三)实体隐喻

即把行为、思想和感情等抽象的事物看作实体或物质的隐喻。分为跨感知域的情感隐喻化,即通感隐喻;相对于通感隐喻而言的同一感知域中的情态物化。

1.通感隐喻,某个感知域里产生的感觉,由于受到某种刺激而转到另一个感知域,反映在语言表达上就是语言修辞的通感,也称“移觉”。如:汉语中“冷言冷语”赋予言语以温度(冷热)显然是通过各感官之间的沟通,不同感知域的相互投射,产生的隐喻式表达。

2.实体隐喻,是人类利用自身对现实世界里的实体及物质经验,将已知概念系统映射到未知领域,以获得对较为模糊抽象的情感这一新概念领域的认知和理解,其认知途径是将无形的情感、思想等进行情态物化,表达理解为“实体”,有多种表现形式。

首先人们借助自己熟知的身体实体描述并理解抽象的人类情感。(1)把情感引起的人体的不同生理反应隐喻为相应的情感,如“眉开眼笑”。(2)用人体器官构成表达情感的词语,实现隐喻化。如“满腹惆怅”。

其次人们把抽象情感隐喻为人体以外的具体实物或特定概念,以激发联想。如: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

最后人们利用空间方位帮助实现情感的隐喻化。它以人的身体经验为基础,

直立的姿势与正面的情感状态相伴随;低垂则相反。如英语中表达积极正面的情感为上,消极负面的情感为下。

(四)容器隐喻,即赋予某种事物以边界,视其为容器,故可以量化。如描述经济现象的概念隐喻“市场是容器”。

隐喻概念在一定的文化中形成一个系统的、一致的整体,并在人们认识客观世界中起着主要和决定性作用。不同文化中一件事物或概念与另一事物或概念之间的联想意义和文化意象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内涵,有的还存在较大的差异。如汉语中“鸳鸯”指恩爱夫妻,但按字面意思译成“mandarinduck”,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怎么可能把它与恩爱夫妻联想到一起呢?

情感隐喻在英汉语言中也有许多相似之处。情感是人类最重要的人生体验,为了更准确生动地表达人类有些抽象的情感,人们往往将它们隐喻化。如关于爱情就有:“爱情为旅程”,“loveisajourney”等。

四、英语隐喻翻译对策

(一)直译法:

笔者认为:英语隐喻的最佳翻译方法当属直译法。如lowwagesarethecountry’strumpcardatthisstageofitseconomicdevelopment.低工资是这个国家经济发展现阶段的一张王牌。“trumpcard”是指可以盖吃任何一张别的花色的牌,和中文的王牌正好相符。

(二)意译法:

由于文化、社会、历史和认知环境等的不同,在读者无法理解隐喻涵义时,就只能译出其喻义。例whatforeignbusinessmenfindencouragingisthatideologyisnolongerinthedriver’sseat.令外商感到鼓舞的是意识形态问题不再左右一切了。

(三)换喻法:

当英文隐喻所内涵的意思与中文的另一隐喻相对应时,转换隐喻译法则是最好的折中办法trueenough,butteethingpainsarenatural非常正确,但阵痛是自然的。“teethingpains”指的是那些不太严重,却又让人头痛的问题,是改革初期所必然经历的。按中文习惯,我们往往用“阵痛”来形容。

五、结束语

自然界如此复杂,人类的认识是有限的,人们用隐喻思维,用更为简单的方式来表达复杂的事物或情感,反映了人们的思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着不同的概念系统、认知结构、认知方式和习惯,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经历,不同的价值观和民俗心理,已成为人们认识世界必不可少的认知工具。概念合成是人们进行思维活动,尤其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一种认知过程,也是一个普遍的认知机制制约着情感隐喻意义的构建过程。可见,概念合成理论对情感隐喻具有强大的包容力和解释力。

参考文献

[1]谭震华,英语隐喻词语的翻译[j],上海科技翻译,2002(4)

地域文化概念篇7

关键词:文学概论区域性文学风格文化根性

文学概论是语言文学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是培养汉语言文学人才的重要基础课程。纵观现阶段下被广泛应用的文学概论教材,可以发现,虽然对一些基本性的问题有着类似的共识,诸如文学本质、文学源远、文学创作等方面,但是因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种类的国家,所以文学活动就有自己独特的特征。现在关于文学概论的教材一般都是从文学的基本层面开展论述,不够深入;或者按照文艺思想史的路线上论述文艺活动的规律,比较注重新的文学现象、文学思想。但是这样以来的话,前者注重概念基本理论,没有建立各种文学概念之间的联系;后者则是太过注重中外文学理论的关联,对文学原理概念论述不够。本文着重讨论区域性文学风格问题,以此展开对文学概论教材的探讨。

一、区域性文学风格内涵

区域性文学风格又叫地域性文学风格,由于生存环境、生活理念、民俗风情等的不同,在文学创作活动中就会有相应的反应,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学风格就会有很大的不同。文学概论教材中关于区域性文学风格问题有着这样的认识:作家的文学创作总会受到其生活地域的影响,不同的文化背景就会渗入到作家的文学作品中,从而表现出极强的地域性特点。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区域性风格并不只和区域自然环境有关,它还受到区域社会环境,诸如生产力、生产关系等的影响。

现阶段的文学概论教材中,很多都没有注意到区域性文学风格问题的阐述,对具有浓厚地域特点的文学作品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还有一些教材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认识到文学意义上的区域性和地理意义上的区域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文学区域风格问题不是地理区域问题的附属问题,它有着自己全新的属性。有的教材中提到地方特色可以引起风格的急速形成,民俗差异、区域背景的差异就会在作家的文学作品中体现出来,形成区域性文学风格问题。

现阶段的教材一般认为,如果作家在一定的自然区域中生活一段时间,潜意识里就会被植入关于该区域的原生性文化,那么其文学作品中必将表现出极强的关于该区域的社会性文化,创作思维必定会受到区域文化元素和色彩的影响。这样的认知并不是错误的,但是确实片面而简单的。将作家的创作个性和个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区域性风格也并不是整体性风格的附属物,作家的文学创作过程,固然会受到其生活环境的影响,但是他的生活经历、生活经验、题材选取、审美观点和地方母语才是更加重要的根本因素,他们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因为这些因素对不同的地域产生不同的认识。

在我国,语言种类繁多,地方性母语因各大方言的种种分支而普遍存在,而文学载体语言却需要选取一种彼此都能够接受的方式来进行,所以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很多具有独特原住色彩的文化、语言已经消失,所以在区域性文化风格问题的研究上,仅仅在汉语言文学方面进行,还是不够全面的。

二、区域性文学风格表征

关于如何判断文学作品中的地域性文学风格,这绝不是看看文学作品就可以理解的。毕竟作家独特的生活环境,不是每一个读者都曾体会的。而真正的区域性文学风格作品,是需要对该地区独特的文化风俗、民居生活等通过文字刻画地域形象、民俗情感。欣赏地域性文学作品,不仅仅要在文本内通过文字来欣赏,还需要跳出文本,融入到文学创作主题的地狱文化环境中。尽管在地域性文化中也存在文化的融合和交流,但是作家内心深处的文化根性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每一个生活在一定地域的人,无论离开与否,骨子里都会存在这种文化根性,所以地域性文化风格在不同而具体的文学作品中,会表现出独特的复杂性、多元性。

文学创作中的地域文化风格,需要用合理的方法激活出来,呈现在世人面前。绝对不是套用区域文化概念就可以解决的,它需要特定的表述视角和方法,实现文化融合和价值转换,好的区域性文学作品,绝对不是只看写了什么,而是要思考在文学作品中,作者是否传递出了他内心深处的文化根性和个体独特性。

三、区域性文学意义

根据研究,同一个作家,如果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生存,其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又会带有不同的地域风格。究其原因应该是作家作为人类、民俗和社会多方的大家,当遇到和自己认知不同的环境的时候,就会通过独特的审美眼光,把这种排斥性或者是接洽性通过文字表达出来。一旦深处这样的环境,作家的社会和民俗经验往往不再起作用,而是要通过不断的磨合和接洽,来适应新的环境。沈从文的《边城》,表现出的就是沈从文排斥和厌倦都市文化,从而唤醒了沉睡在内心深处的文化根性,幻想出了像湘西那样的虚幻世界,最后通过文学转化成作品。同一个作家在不同地域的不同作品,之所以会产生不同的风格,都是和地域根性文化有关。地域性文学不是单单指的地域,而是在不同地域上一个追寻和探究文化根性、生命形态的过程。

综上所述,文学创作中加大关于地域性文化的探讨和推广,既是作家们的主体性寻根,又是体现其文学作品价值的见解体现。在构建多元化文化格局的同时,把地域性文化纳入政治体系建设的一部分,避免其被过度商业化,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做法,当然也可以更好的传播和实现地域性文化的价值。从具有明确地方母语特性的文学风格、本地特色的鲜明审视、地域性文化风格的普遍性上,区域性文学作品可以建立民众的共同意识,以区域性的文化特色探究人类文化长远发展方向。这样才能保持区域性文学的影响力,成为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吴海进.对文学概论中区域性文学风格问题的思考[J].当代文坛,2012,02.

[2]刘忠.历史地评说蔡仪本《文学概论》[J].中国图书评论,2007,04.

地域文化概念篇8

[论文摘要]隐喻是一种常见的语言表达形式,是人们熟知的语言信息载体。概念合成理论在认知语言学界得到普遍关注,其理论核心概念合成成为诸多语言认知活动的理论模式。本文以该理论为视角,对情感隐喻的意义建构和概念形成轨迹进行探讨,以了解情感隐喻的认知特点,论证利用概念合成理论对其进行阐释的可行性。

一、引言

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实践经验的积累,离不开联想。隐喻也正是在联想的基础上得以创造并被接受的。隐喻(metaphor)是一种神奇的语言现象。作者用其魔幻般的文笔把一事物的形状、性质、特点和内涵转嫁于另一事物之上,触动读者的心弦,在读者身上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隐喻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机制,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成为哲学家、语言学家们的研究对象。从公元前300年到20世纪30年代的2000多年中,隐喻一直被仅仅看作是词语层次上的一种修辞方式,是一种“附加的”,可有可无的“装饰”。长期以来局限在修辞层次,但近年来隐喻的认知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隐喻真正被纳入认知语言学领域的主要标志是莱考夫和约翰逊在1980年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他们认为,我们赖以进行思考和行为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也基本上是隐喻性的。

当代隐喻认知理论认为隐喻的对象包括人类情感这一概念,情感是人类最普遍又最重要的人生体验,由于情感看不见摸不着,缺乏物质形象特征和联系,为了准确理解生动表达抽象情感,人们经常将它们具体化,范畴化,即隐喻化。

二、概念合成理论框架

弗科尼尔和特纳的概念合成理论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解释隐喻工作机制的理论之一。概念整合包括建立相互映现的心理空间网络并以各种方式整合成新的空间。它是由一系列不同的心理空间有机组合的结果,其实质是人们进行创造性思维和活动时普遍存在的一种认知过程,至少包含两个属于不同认知域的输入空间和一个能抽象概括的类指空间以及一个复合空间。两个输入空间通过跨空间的部分映射联系,将输入空间中的成分和结构有选择地进入复合空间,形成一个在一定程度上区别于原输入空间的概念结构。概念合成理论认为,隐喻是一种普遍而又特殊的认知过程。其主要依赖于源域和目标域这两个输入空间的跨空间映射,进而产生类属空间和合成空间。下文试以此理论对情感隐喻的意义构建及理解进行分类研究。

三、情感隐喻的认知分析

隐喻是两个不同语义领域的互动,其中某一领域被用来说明另一领域。被说明的领域是目标域,说明的领域叫源领域。其意义就是将源领域的经验映射到目标域,达到重新认识目标域特征的目的。英语中的隐喻,按其不同认知功能可分为

(一)空间隐喻

即用诸如上下、前后等空间概念来组织另外一种概念系统,根据goodisup;badisdown这一隐喻概念,经济中的发展或不景气常用“上”“下”来表示。

(二)结构隐喻

莱考夫和约翰逊把用一个已被高度结构化、清晰描绘的概念来建构另一个概念的隐喻称作结构隐喻。例timeismoney金钱是一个我们相对较熟悉的概念,其中蕴含了alimitedresource又蕴含了avaluablecommodity。

(三)实体隐喻

即把行为、思想和感情等抽象的事物看作实体或物质的隐喻。分为跨感知域的情感隐喻化,即通感隐喻;相对于通感隐喻而言的同一感知域中的情态物化。

1.通感隐喻,某个感知域里产生的感觉,由于受到某种刺激而转到另一个感知域,反映在语言表达上就是语言修辞的通感,也称“移觉”。如:汉语中“冷言冷语”赋予言语以温度(冷热)显然是通过各感官之间的沟通,不同感知域的相互投射,产生的隐喻式表达。

2.实体隐喻,是人类利用自身对现实世界里的实体及物质经验,将已知概念系统映射到未知领域,以获得对较为模糊抽象的情感这一新概念领域的认知和理解,其认知途径是将无形的情感、思想等进行情态物化,表达理解为“实体”,有多种表现形式。

首先人们借助自己熟知的身体实体描述并理解抽象的人类情感。(1)把情感引起的人体的不同生理反应隐喻为相应的情感,如“眉开眼笑”。(2)用人体器官构成表达情感的词语,实现隐喻化。如“满腹惆怅”。

其次人们把抽象情感隐喻为人体以外的具体实物或特定概念,以激发联想。如: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

最后人们利用空间方位帮助实现情感的隐喻化。它以人的身体经验为基础,

直立的姿势与正面的情感状态相伴随;低垂则相反。如英语中表达积极正面的情感为上,消极负面的情感为下。

(四)容器隐喻,即赋予某种事物以边界,视其为容器,故可以量化。如描述经济现象的概念隐喻“市场是容器”。

隐喻概念在一定的文化中形成一个系统的、一致的整体,并在人们认识客观世界中起着主要和决定性作用。不同文化中一件事物或概念与另一事物或概念之间的联想意义和文化意象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内涵,有的还存在较大的差异。如汉语中“鸳鸯”指恩爱夫妻,但按字面意思译成“mandarinduck”,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怎么可能把它与恩爱夫妻联想到一起呢?

情感隐喻在英汉语言中也有许多相似之处。情感是人类最重要的人生体验,为了更准确生动地表达人类有些抽象的情感,人们往往将它们隐喻化。如关于爱情就有:“爱情为旅程”,“loveisajourney”等。

四、英语隐喻翻译对策

(一)直译法:

笔者认为:英语隐喻的最佳翻译方法当属直译法。如lowwagesarethecountry’strumpcardatthisstageofitseconomicdevelopment.低工资是这个国家经济发展现阶段的一张王牌。“trumpcard”是指可以盖吃任何一张别的花色的牌,和中文的王牌正好相符。

(二)意译法:

由于文化、社会、历史和认知环境等的不同,在读者无法理解隐喻涵义时,就只能译出其喻义。例whatforeignbusinessmenfindencouragingisthatideologyisnolongerinthedriver’sseat.令外商感到鼓舞的是意识形态问题不再左右一切了。

(三)换喻法:

当英文隐喻所内涵的意思与中文的另一隐喻相对应时,转换隐喻译法则是最好的折中办法trueenough,butteethingpainsarenatural非常正确,但阵痛是自然的。“teethingpains”指的是那些不太严重,却又让人头痛的问题,是改革初期所必然经历的。按中文习惯,我们往往用“阵痛”来形容。

五、结束语

自然界如此复杂,人类的认识是有限的,人们用隐喻思维,用更为简单的方式来表达复杂的事物或情感,反映了人们的思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着不同的概念系统、认知结构、认知方式和习惯,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经历,不同的价值观和民俗心理,已成为人们认识世界必不可少的认知工具。概念合成是人们进行思维活动,尤其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一种认知过程,也是一个普遍的认知机制制约着情感隐喻意义的构建过程。可见,概念合成理论对情感隐喻具有强大的包容力和解释力。

参考文献

[1]谭震华,英语隐喻词语的翻译[j],上海科技翻译,2002(4)

地域文化概念篇9

【关键词】概念语文后时代苏派教育意义

一、概念,对语文的意义

这是一个概念的时代。概念股、概念营销、概念车、概念手机……语文领域,不乏概念。“儿童语文”“生命语文”“诗性语文”,等等,且称“概念语文”。

概念语文,是对语文的认识进行理性、抽象,凝练成一个词或词组,合成“?菖?菖语文”格式,形成一个“知识单元”或“思维单位”,表达一个人或一群人对语文的理解与追求。

“概念语文”对语文的意义,就是语文本体的意义,智慧的老师们在“做概念”的时候,就已包含概念语文的基本特性。

其一,指向性。概念语文指向语文的创新与丰富,是语文的展望与期待,是对当下语文的超越,是引领并撬动语文发展的动力,指向语文发展的未来。

其二,双重性。概念语文,有的是反映语文真实现状,并以此为基点发展、改革,然后沿着理想、美好的路径行走;有的概念,可能是错误的概念,仅仅停留在口号上,对语文柔软的土壤无法着陆。

其三,试验性。概念语文是理念在语文领域的试金石,是面对语文现状的一种改革性的创意或试验。当然,试验本身也包括对概念的实践,对试验者创新精神和实践品质的检验。

其四,审美性。概念语文,需要艺术的想象和创造。在语文的独创性、展示性方面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二、语文,在概念的后时代

语文需要概念,需要用一种观念、精神引领语文向更高、更美境地发展。站在“后概念时代”,即“后生命语文时代”“后诗意语文时代”……我们发现,近十年创生的许多语文概念已悄然改变。

(一)姿态呈现转向

1.从喧闹走向静默。

世纪之交,语文的世界概念辈出,如雨后春笋,赶趟似的往外冒。如今,行走了十年的概念,好像一下子静了下来,近年的语文界,很少听到哪一位专家或名师再拿语文的概念说事。概念语文一下子羞赧起来,或许前一阶段走得太快,现在要静默,等一等语文的灵魂。

2.从感性走向理性。

语文是感性的,当初为语概念的名师,只是感性地为自己的语文起个名儿,好像树了一面旗,招得很多人围观。如今,看客少了,开始反求诸己。于是对概念进行调整、丰富……做概念或看概念的老师们也学会思考,开始理性地看待自己的概念或被概念的意义。

3.从星空走向大地。

约莫感知,在2005年左右,一大批仰望星空的教师提出自己的“概念语文”。几年下来,他们把视线转向实实在在的大地,开始成为一名既有仰望星空的情怀,又有脚踏实地的精神的行者。

4.从个体走向群体。

“一个人走路会走得很快,一群人走路会走得很远。”人们已经集体无意识地广泛认同这个观点。几年前,那些持概念语文走南闯北的名师们,不再独来独往。他们把粉丝凝聚在一起,把智慧无偿分享。他们甚至为了群体,退出英雄的时代,走向幕后,发现和培养新秀。

(二)范畴发生改变

范畴呈现的是一个思考领域或单位,以近十年的概念语文现象,作线性考量,发现概念本身也在改变。

1.从语文领域转向语文学科。

“生本语文”“儿童语文”“魅力语文”等话题,一般聚焦语文领域。现在言说的焦点回到语文学科的本体,进行“写作本位与表达本位”“主题阅读与单元阅读”“过度解读与适度关照”的语文学科。

2.从语文教学转向学习革命。

课改进入深水区,一些原本鲜活的语文概念被搁浅。人们对语文的视点转向学习革命。如“学会学习”“自主建构”“翻转课堂”等。“一大批富有创造智慧和生气活力的语文教师的教学探索,正在当代创新型社会文化精神的影响下,在语文教学探索的更高层次上获得了对语文教育本质、特性和规律的重新认识。”[1]

3.从语文概念转向概念哲思。

当下,概念语文已经发展成对概念与概念关系的思辨,如“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教、为谁教”的教学诘问;“教材的原生价值与教学价值”的取向权衡;“从教阅读到教课文再到教语文”的美丽转身。对语文改革的热切追问,已经不完全表征在语文探索的显性成果中,而是突围到哲学层面,表达语文与人的关系建构。

(三)后时代特质透析

1.语文发展呈一种曲折态势。

概念的行走路径是曲折的:从喧闹走向静默、从感性走向理性、从星空走向大地、从个体走向群体。健康的、科学的语文路径就应该是向着一个目标,相互转化、螺旋推进、间隙转向的高速公路式的设计策略。

2.语文的理解在不断丰富。

语文领域—语文学科—语文学习—语文思辨,说明教师对语文的理解不断发生改变。这种改变也是一种反求诸己式的自我反思,正如叶澜所言:“任何观点都是特定认识者在特定阶段的内在体验与认识的表达,找出一个人观点变化的踪迹,是学术自我反思,也是再迈出学术重建步伐的需要。”[2]

3.语文建设需回到常识。

二十世纪现象学运动的标志性语录:回到事情本身。在概念语文的情境中谈语文,不需要火眼金睛,只需养成常识和为了常识。常识,是起点也是终点。看概念语文,需要向更高、更远的方向,也需要朝向语文本身。从课标、教材、儿童三个核心维度,描绘概念语文的交集,共创语文的意义空间。

三、苏派,语文的价值守望

“苏派教学不仅是一种流派,更是一种文化概念、精神归属和价值认同,她表达了江苏人民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和崇高追求。”[3]苏派教学,就是一个个属于江苏的语文概念,在江苏这块希望田野上,绽放的独具特色的美丽之花。

(一)蒋维乔到吕叔湘的世纪标杆

历史上的苏派语文蔚为大观。顾黄初、武玉鹏在先辈语文视域中遴选了十六位杰出代表,进行“先辈语文课程教材编制心路”探求。有六位大师为江苏籍(含长期工作在江苏)。如“编著新式学堂小学语文教科书第一人”的常州籍蒋维乔;“主笔起草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第一个课程标准”的江阴籍吴研因;“潜心于中国汉字的科学统计和儿童国语教科书的编纂和实践研究”的浙江籍但工作于江苏的陈鹤琴,以及如雷贯耳的“语文教育思想和语文课程教材建设影响几代人”的苏州籍叶圣陶、东海籍朱自清、丹阳籍吕叔湘。[4]这些大家,已成为苏派标杆,让后学景仰。

(二)斯霞、李吉林两位大师的样本价值

首先,看斯霞的启示。斯霞,小学语文丰碑式人物。从构词格式看,没有哪一个概念能包含斯霞的语文观,但“童心母爱”的教育思想,“随课文识字”的教学方法,表现的已经不仅是一个“概念”,而是一面旗帜。把“概念”演绎成“旗帜”,是斯霞老师给小学语文积极的价值启示。另外,看李吉林的范式。从“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到“情境课程”,这是李吉林老师概念语文的发展印记,并成为语文领域以概念形式成长的语文范式。“情境”概念自始至终是李老师语文研究的焦点,围绕“情境”,语文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丰富,最终形成“情境教育学派”,成为“我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

(三)于永正到祝禧的苏派守望

1.概念的生长。苏派是产生概念的领域,也是一个能把概念做成经典的领域。有些概念在发展的过程中,已长成概念群。有的概念属于顶层,如“苏派教师思想录”中的四十一位老师,他们是苏派小学语文的繁荣气象;有的属于田野,如以“凤凰语文”网络为载体的一批全省包括全国的语文教师,聚焦苏教版教材,繁荣苏派小语气象;有的属于地域,如以于永正为首的一大批小学语文教师,构成“徐州语文现象”。生长的概念才是有价值的概念,从概念切入,兴许能打开苏派语文发展的另一扇窗。

2.教育观的召唤。语文教育观就是关于概念语文现象和问题的基本观念体系。目前,苏派小学语文领域,提出语文概念的教师很多,但很少形成观念体系。在“苏派教师思想录”中,仅有三位明确提出语文教育观。第一位是于永正,明确提出《我的“五重”语文教学观》;第二位是孙双金,明确提出《我的语文教育观》;第三位是祝禧,明确提出《我的“文化语文”观与教学实践》。这三位恰恰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小语名师谱系”中的第三代、第四代以及“新生代”名师的翘楚。[5]

四、精神,语文叙述的教育意义

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一些形而上的追求。概念语文作为一种语文文化、一种价值观,应该是一种形而上的精神和信仰。

(一)建一个空间:实然与想象的语文世界

语言是存在的家,概念语文是提出概念老师建造的语文之家,是一个实然的存在与美丽的想象并存的空间。从语义角度看,概念营造的空间像一个富于张力的魔盒,蕴藏无限可能。教师也可借此空间,给语文找一个归属,提供一个思考的基点。如“诗意语文”,那就是属于王崧舟及其团队的空间,他们在自己建造的诗意空间里,创造语文的一个又一个神话,过着诗意的语文人生。

(二)持一种态度:倾听与改进的建构胸怀

活跃的概念是开放的系统,开放过程中,自然会引发各种声音。概念语文,作为一种现象,遭遇质疑在所难免。经得起质疑和深究的概念,才是有生命力的概念。真爱语文的教师,是不怕质疑并会直面批评的。客观批评是对概念的丰富,谦恭倾听批评,是积极完善概念语文价值体系必须守持的阳光心态,也是概念语文健康成长必须坚守的博怀。

(三)行一种路径:感性与理性的关联维度

感性的概念语文,有叙述的情境,体现生命的活力,彰显前行的亮色。理性的概念语文,从概念提出到概念发展,都需要“深思熟虑”,但其丰富而复杂的推进一定是感性和理性相互转化、相互依存。特别是一个成熟的概念,行至“概念群”“概念链”阶段,一定是感性与理性整体推进的样式。

(四)守一种姿态:现代与传统的相互叙事

新概念的介入,意味价值需要重建。语文的理解、观念、价值体系,以概念方式进入语文领域,一方面改变了语文,另一方面也重建了语文。“现代性就是过渡、短暂、偶然,它是艺术的一半,另一半则是永恒与不变。”[6]百年语文的发展,其实就是在变与不变的守衡与失衡中相互改造、彼此拉近的叙事状态,并渐趋科学与成熟。

阐释语文的概念时代,除了寻找和叙述语文意义,还应面向真实的语文世界,用概念的方式坐标语文的历史演进,召唤一茬一茬语文小时代的到来,汇聚成语文的大时代,语文的大世界。

【参考文献】

[1]曹明海.透视语文:名师教学智慧篇[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

[2]叶澜.课堂教学过程再认识:功夫重在论外[J].课程·教材·教法,2013(5):8.

[3][5]朱晓进.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小学语文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4]顾黄初,武玉鹏.探求先辈语文课程教材编制的心路[m]//洪宗礼.母语教材研究:第二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318—348.

[6]波德莱尔.现代生活的画家[m].郭宏安,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7:10.

地域文化概念篇10

关键词:死亡隐喻映射条件翻译策略

随着Lakoff&Johnson认知隐喻理论的提出,隐喻研究突破了传统修辞学的领域,上升到思维和认知的高度。隐喻是一种认知手段,一种思维和行为方式,是语言发展的重要工具,是概念从一个认知域向另一个认知域映射的过程。人类的成长经验很明显既具有跨地域、跨文化之间的共性,又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同地域及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因此隐喻相对应地具有文化共性和文化差异性。隐喻的文化共性表现为不同的文化之间对同一目标域进行理解。因此,英汉“死亡”隐喻在翻译时有着一定的难度,本文试就其翻译进行探究。

1.汉英死亡隐喻的文化共性和个性

汉语和英语中都有大量的死亡隐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Lakoff&turner(1989)就对诗歌中的死亡隐喻进行了研究。文章基于Lakoff&turner(1989),总结英语中“死亡”隐喻概念研究成果,将英汉概念隐喻分为以下七类:DeatHiSCiRCLe;DeatHiSBiGLoSSoFpReCioUSpoSSeSSion;DeatHiStHeFinaLSCenCe(CURtain);DeatHiSFaLLinG;DeatHiSDeLiVeRaGe;DeatHiSDepaRtURe;DeatHiSBoDYReaCtionS。然而英汉死亡隐喻有相异的地方,如,HUmanDeatHiStHeDeatHoFpLant这个隐喻中,汉语用夭折来比喻少年早逝。在DeatHiStHeenDoFaYeaR这个概念隐喻中,英语有的DeatHiSwinteR这一隐喻概念在汉语中是没有的。在汉语有DeatHiStHeCoLLapSeoFaBUiLDinG的概念隐喻,这是英语中所没有的。汉语中人们经常把重要的人物看做高山或高大建筑物,因此在封建社会对帝王的死亡被隐晦地称作“驾崩”或者“山陵崩”,英汉“死亡”隐喻反映了不同民族的不同。汉语受道家神仙学的影响,用“隐化、迁形、物化、遁化、羽化、气散、归道山”比喻死亡;基督徒认为,上帝用泥土造人,人死后就应归土(returntodust/earth);临死前人应上帝的召唤(becalledtoGod/toanswerthefinalsummon),并“交上自己的账本”(handinone’saccount),汇报自己的所作所为,听候上帝的“最后审判”(thelastjudgment),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内涵。

2.汉语死亡隐喻的英译

2.1相同映射条件下的隐喻翻译

2.1.1运用相同的隐喻概念及对应的表达式

如“辞世”被译作“departthisworld”。它们都来源于同一个隐喻概念DeatHiSDepaRtURe。又如,正是:“身如五鼓衔山月,命似三更油尽灯。”可译为“truly,hisbodywaslikethewarningmoonbeingdevouredbythemountainsatthefifthwatch,hislifeflickedlikeadyinglampantthemoon”。

2.1.2运用相同的隐喻概念及不同的隐喻表达式

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相同的隐喻概念在两种文化与语言中有着相对应的语言表达式,但当同一隐喻概念在两种文化中的映射方式差异过大时,译者往往要考虑采用不同的隐喻表达式。如“只这戴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可翻译为“norcanapearltiaraandphoenixjacketstaveoffforlongdeath’ssummons.”在对DeatHiSaJoURneY这一概念的阐释过程中,汉语往往把召人上路或留人性命的称之为“无常”,而英语里面这样的人往往是一个“footman”或者“reaper”。两者在概念及含义上是完全不同的。因此译者在这里舍弃了“无常”这一形象而改用拟人的手法把它译成“death’ssummons”,这样就一方面传达了原文的意思,一方面避免了读者的不理解。

2.2运用不同的隐喻概念

译者的一个选择就是选用不同的隐喻表达式来翻译。如“仙逝”及“升仙”原属道教用语,可翻译为“ascendedtoheavenbecomeanimmortal”,这样就译出了原文隐含的意思。又如“明年,始皇崩。”可译为“thefollowingyeartheFirstemperordied.”此例中“崩”所反映的隐喻概念在译文中就采用了非隐喻表达式进行表达。

3.结语

由于在英汉两种语言系统中存在文化的普遍性,因而大部分“死亡”隐喻具有相似性。然而,英汉“死亡”隐喻分别植根于不同的文化中,由于自身经验的不同及认知的不同,即文化的相对性,从而引起源域或是隐射方式的不同,以致产生死亡隐喻的差异性。在翻译中我们要从认知概念出发把握其异同,更好地传承其中的中西方文化。

参考文献:

[1]赵振华.“死亡”概念隐喻——基于英汉语料的对比研究[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