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十篇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十篇

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0:27

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篇1

2、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3、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4、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5、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篇2

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根本性意义。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所遵循的一般的、普遍的方法。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到发展问题上就是发展观———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发展观对发展的实践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指导我们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回答了新形势下我国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用新的思想和观点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科学发展观赋予党的执政理念以鲜明的时代内涵,为我们党更好地领导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遵循,标志着我们党对执政使命、执政任务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从总体上看,科学发展观形成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和基本力量,同时把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思想,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性质和宗旨。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注重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之间的协调,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人口、环境相协调,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这体现了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科学自然观。

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篇3

关键词:论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7)-10-0011-02

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境界。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针。

一、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以人为本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将人的主体性复归于人,揭示了人对于自然和社会的主观能动性。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文化、社会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统一、社会性与人的个体性的统一等基本原理的新认识、新发展,也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的进一步发扬。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也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正是这一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发展观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论原理来解决当前社会发展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强调坚持“五个统筹”,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促进社会矛盾运动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就要发展先进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需要;就要建设先进的政治文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政治生活需要;就要建设和发展先进和谐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就要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让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这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二、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世界观、历史观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

从哲学层面上讲,科学发展观体现了我们党对发展的本质、同的、内涵和要求等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发展问题上的具体运用和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的有机统一。科学发展观作为世界观,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建立在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基础上,认为自然界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统一的。在三者的关系问题上,人是主体,社会与自然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三者之间密切联系、辩证统一。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强调社会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统一,强调发展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的全面发展与协调发展,这是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在发展问题上的科学运用。

科学发展观作为历史观,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主体的观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是人类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变革的决定力量。因此,“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同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科学发展观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和基本力量,以满足人民群众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这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史观。

三、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实践性、规律性与系统性的统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系统论是现代科学发展的重要成果,为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作出了科学证明。科学发展观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系统论发展最新成果的基础上,体现了实践性、规律性与系统性的有机统一。

科学发展观有力回应了21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现实要求。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例如,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大;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思想道德领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等等。科学发展观正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这些矛盾和问题,提出了以人为本、全而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五个统筹”、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举措,体现了鲜明的实践性。

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问题的规律性认识。科学发展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在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日的和发展要求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指明了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决发展的科学道路,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系统理论。

科学发展观科学运用了系统论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科学发展观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体现了系统分析方法的整体综合性特征;强调按照“五个统筹”的方法协调处理各种矛盾,推进改革和发展,体现了系统分析方法的有机关联性特征;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确保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人类社会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体现了系统分析方法动态有序性特征;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体现了系统分析方法的功能目的性特征。科学发展观是系统论基本原理和方法在发展问题上的科学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自然科学有机结合的典范。

四、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主体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与内涵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所以发展观也就是发展问题上的世界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它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世界观。我们党坚持的以人为本,在哲学意义上是主体论与目的论的统一。科学发

展观体现了这种统一。一方而,它明确要求把人民群众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主体,牢固树立人民群众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始终坚持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解放人、发展人;另一方而,它始终坚持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以人为本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首先,以人为本强调对人的尊重,把人的生命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这既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追求,也是马克思主义价值理想的集中体现。其次,以人为本强调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又是受益者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这是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内在一致的,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立场和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因此,以人为本又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可以说,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

五、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

科学发展观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推进发展的根本方法。科学发展观强调,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而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而进步,注重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看成相互联系的整体,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生产各个部类、各个方而,人与社会、当代与后代等彼此相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过程,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对发展问题的认识。

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篇4

在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体系中加深认识

科学发展观不是简单的十几个字,也不是一般的个别论断,而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成果,是我们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它以其鲜明的科学理念、深厚的思想内涵、严谨的内部结构、清晰的理论脉络,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备的科学体系。这个科学体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基石,以正在发展着的实践为依托,以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目的,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价值,把又好又快地发展作为本质要求,把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作为根本理念,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途径,把与时俱进、自主创新作为强大动力,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价值观、科学观、群众观、开放观,回答了“为谁发展”、“怎样发展”、“靠谁发展”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反映了形势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反映了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是一个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前瞻性、实践性、系统性的科学理论体系。

之所以说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相对完备的科学体系,就在于它具备了科学理论的共同特点和基本特征。首先,科学发展观全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发展观所蕴含的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精神,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认识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的理念,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其次,科学发展观科学回答和解决了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带有根本性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社会如何又好又快地发展,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实践中始终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科学发展观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深刻总结国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认真借鉴其他国家谋求发展的成败得失,合理吸收世界上研究发展问题的积极成果,全面、系统、科学地回答和解决了这一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第三,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了执政党建设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科学发展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深化了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不仅是我们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也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只有从科学体系的高度来认识科学发展观,才能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它的实质和精义,才能牢固确立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才能真正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

在不断丰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中加深认识

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与时俱进的伟大旗帜。惟其如此,马克思主义才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中不断得以丰富和发展,才在中国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三次历史性飞跃。科学发展观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这是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认识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如果说思想从根本上回答和解决了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问题,邓小平理论从根本上回答和解决了中国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根本上回答和解决了中国执政党向何处去的问题,那么科学发展观就从根本上回答和解决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向何处去的问题。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当今中国,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就是坚持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还要看到,科学发展观作为发展着的科学理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实践也证明,科学发展观自提出以来,其内容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六个必须”,即必须深刻认识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把“三农”问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必须在结构优化中促进总量平衡,必须把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作为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任务,必须不断强化企业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必须坚持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就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和最新体会,也是科学发展观内涵的丰富和发展。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新的实践中,科学发展观必将在指导新的实践中得到新的丰富和发展。我们要善于用创新的精神、发展的观点看待科学发展观,善于把握体现科学发展观科学理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善于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中得出的新体会、新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不断丰富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不断丰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中推动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发展,在推动理论的发展中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在运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中加深认识

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其实践性。在发展着的实践中发展科学发展观,以发展着的科学发展观指导新的实践,这既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也是我们对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如果离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实践,就难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的认识,也难以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因此,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必须使我们的认识建之于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实践基础之上。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从而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是又好又快发展的科学指南,必须建之于科学发展观指导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基础之上。坚持以人为本,着眼改革成果的普惠性,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认认真真察民情,诚诚恳恳听民意,实实在在帮民富,兢兢业业保民安,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从而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遵循,必须建之于指导国民经济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实践基础之上。坚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坚持解决好“三农”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坚持调整经济结构,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营造鼓励创新的浓厚氛围;坚持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进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形成科学合理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坚持深化体制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形成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保障。从而,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国民经济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强大动力。必须建之于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的实践基础之上。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指导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科学指南、根本遵循和强大动力,也是指导科技、文化、军事、外交等各个领域的各项工作的科学指南、根本遵循和强大动力。从而,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是具有普遍指导作用的科学观、真理观,是实现新世纪新阶段党的三大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法宝。

在不断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策体系中加深认识

人们对科学理论的认知,不仅在于从理论上阐释其真理性、科学性,更在于从落实中悉知其真理性、科学性,彰显其指导作用和巨大威力。落实科学发展观,仅有一般号召不行,仅靠群众自觉也不行,仅仅当成口号喊更不行,而必须靠不断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策体系,使落实科学发展观逐步纳入政策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以实现落实科学发展观效能的最大化。我们说,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实际上政策和策略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生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完善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领导的政策体系,建立健全经济发展民主制度机制,建立健全改进党对经济工作领导的领导模式和领导作风的制度机制,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机制,从而保证党对经济工作领导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完善调动中央、地方和人民群众三个积极性的政策体系。怎样解决“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问题,怎样防止地方要么依赖中央、要么各行其是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的问题,怎样体现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等问题,都要有相应的政策法规和制度机制。在这些方面虽有长足进步,但离政策体系的要求还有不小距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完善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政策体系,而且要具体体现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比如,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政策体系,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进一步完善“三农”政策体系,实施支农惠农政策和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经费倾斜政策等;进一步完善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政策体系,落实监督管理机制和问责制度等;进一步完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政策体系,加快落实鼓励和支持创新的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和政府采购政策等;进一步完善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政策体系,建立健全廉租住房制度,改进规范经济适用房制度等,以及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改革政策体系、转变政府职能政策体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政策体系、加快社会领域体制改革政策体系。这就必须完善保障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政策体系,包括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制度机制,惩治腐败的制度机制,建设和谐文化的制度机制,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制度机制等。这样,政策体系和制度机制的完善,可以有效地保证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所产生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进而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不断深化。

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篇5

辉煌成就的取得,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集中体现。在新形势下,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我们在新的高度和广度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实践,进一步唱响科学发展的时代主旋律。

指引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科学理论

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条主线。

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和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深刻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基本问题。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围绕发展目的、发展布局、发展要求、发展方法、发展动力等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指引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科学理论。

这一科学理论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进一步深化了对发展目的的认识。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党始终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这个基础上,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就是始终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主体作用,把改革发展取得的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综合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各项权益上。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是党的根本宗旨和群众路线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集中体现和创新发展,进一步深化了对经济社会发展目的的认识。

这一科学理论强调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进一步深化了对发展布局的认识。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党的十五大、十六大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发展布局。在这个基础上,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体”的发展布局,以及这四大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全面推进的战略思想。强调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把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探索总结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陕发展的重要举措;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等等。这一系列重要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战略思想。

这一科学理论强调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深化了对发展要求的认识。发展必须具有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这是我们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不断深化的规律性认识。科学发展观将三者有机统一起来,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并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明确了贯彻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具体思路和举措。全面,是指发展要有整体性,不仅经济要发展,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是指发展要有均衡性,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发展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可持续,是指发展要有连续性,不仅当前要发展,而且要保证长远发展。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强调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相联系、相协调,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联系、相协调,为我们深入把握发展要求指明了方向。

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篇6

1.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和本质,奠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高扬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治国理念,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1.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深刻揭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1.2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治国理念的集中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最根本的执政理念。要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坚持以人为本,就一定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为实现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1.3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构建和谐社会,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全体社会成员的权利都得到保障,价值都得到体现,从而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人不仅是和谐社会的受益者,也是和谐社会的建设者。离开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原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失去了根本意义和力量源泉。

2.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奠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回答了在当代中国为什么发展、依靠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解决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2.1只有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才能够解决我国当前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各种矛盾与问题。目前,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这既是发展的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各种矛盾的凸显期。社会矛盾的出现和突出,同我国经济社会改革的深入有关,但这也是发展中的矛盾。因此,要解决我国当前社会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最终要靠进一步发展来解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其基础和前提就是发展生产力,并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2.2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反映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科学发展观突出强调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这实际上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实践证明,贫穷是社会不和谐的最主要根源,而发展是消除贫穷的根本途径。离开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就不可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只有坚持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矛盾,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有利条件,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3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科学发展观既把发展作为永无止境的目标追求,同时又把和谐作为发展的应有之义,坚持了发展与和谐的有机统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努力在发展中促进社会和谐,在和谐中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如果离开发展片面去追求社会和谐,不仅会使和谐本身失去应有的价值,甚至还会使整个社会停滞不前;如果只顾发展而无视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仅经济社会难以更快更好地发展,甚至会加剧两极分化,造成社会动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便会成为一句空话。我们党既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又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战略任务,就是为了把发展与和谐有机地统一起来。

3.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发展的唯物辩证法,指导我们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过程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的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在发展问题上的生动体现。以人为本,解决的是为谁发展和和依靠谁发展的问题;全面、协调,解决的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均衡问题;可持续发展,就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使降低资源消耗与保护环境相统一。

3.1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解决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它既包含了全面发展的内容,也包括了协调发展的内容,还涵盖了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协调发展,突出的城乡和区域的协调发展,这也是全面发展的要求。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逐步消除差距,实现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既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3.2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科学发展观通领下进一步拓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现代化建设,这既是党的执政为民理念的反映,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党以唯物辩证法为理论基础,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从而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提高了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自觉性,增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动性。

3.3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影响的是人们的社会关系。所以,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制定具体的方针规划、政策和措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4.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又是一个不断开拓进取的动态过程。我们要立足新的实践,以科学发展观所蕴涵的基本原则和精神为指导,开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思路。

4.1把以人为本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原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落实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要求就是高举以人为本的旗帜,使之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处于主导和核心地位。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归宿,更新观念,逐渐消除一切影响人的全面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弊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使人们的创造愿望得到实现,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使每个人的社会价值都能得到体现;努力创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会组织,形成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时代风尚。

4.2把促进发展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鲜明主题。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和谐社会构建,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努力营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社会氛围。把发展这个主题贯彻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使发展能够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服务;把研究解决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突出课题,不断用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为构建和谐社会注入新的生机。

4.3把统筹兼顾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一个基本的方法论原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必须把贯彻这一原则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构建和谐社会,就是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工作任务和利益关系。在构建和谐社会这个过程中,内政、外交、国防需要统筹兼顾,改革、发展、稳定也需要统筹兼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需要统筹兼顾,政策建设、制度建设、法制建设也需要统筹兼顾;东部、中部、西部发展需要统筹兼顾,城市、农村的发展也需要统筹兼顾;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需要统筹兼顾,先富群众、后富群众以及困难群众的不同利益需求也需要统筹兼顾;人口增长、资源开发、环境保护需要统筹兼顾,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革、上层建筑调整也需要统筹兼顾等等,构建和谐社会拓展到哪里,统筹兼顾原则就要贯彻到哪里。在总结和积累经验的基础上,改进和创新统筹兼顾的领导方法,健全和完善统筹兼顾的工作机制,从而不断提高领导构建和谐社会的水平。

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篇7

一、人本法律观基本问题阐释

人类的历史是人类自我解放、人性回归的历史。以人为本,关注人本身是人类的职旨与永恒追求。作为理念的“以人为本”源远流长。无论在中国古代,还是在西方,都有相类似的说法。我国春秋时期法学家管仲就曾经说过:“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在西方,人文主义学派主张用人性否定神性,用个性自由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用平等观念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当然,中国古代的人本观以及西方的人文主义跟我们现在所讲的人本观有本质区别。笔者认为,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需要从两个方面来把握,首先是“人”这个概念。“以人为本”的“人”是在社会历史中生活着的现实的人,是相对于神和物而言的。其次,“以人为本”的“本”不只是“本位”,更是“根本”,是人的价值与人的意义之所在。正如有学者所指出,以人为本是要回答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什么最重要、什么最根本、什么最值得我们关注。[①]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本是指以人的价值、人格尊严和基本人权的实现为内核的基本精神。其核心在于尊重和保障人权。

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法律领域的具体应用即是我们所主张的人本法律观。www.133229.com为了准确且完整地认识人本法律观这一法律理念,我们必须将其纳入法律观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去理解。我们认为,法律观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即神本法律观、物本法律观、社本法律观和人本法律观。[②]其中,神本法律观在前资本主义时期盛行。在古希腊、古罗马,学者们将法律与神等同起来。中世纪时期,包括法学在内的一切学科几乎都受到神学的支配,成为神学的附庸。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法律被物役,物本法律观的出现成为必然。马克思主义法学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用唯物史观揭示了法律的奥秘。揭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重任落实到了中国共产党身上,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其为指导,形成了以人为本的法律观,即人本法律观。人本法律观创造性运用了马克思关于异化的理论,揭示了法律产生异化回归的发展过程。与此相适应,法律观也随之变化,即神本法律观物本法律观社本法律观人本法律观。可见,人本法律观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法律领域的具体应用,是对法律文化遗产的科学总结和对传统法律观的反思与超越。

人本法律观是以中国国情、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为基础,以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与落脚点,以保障人权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根本目的科学体系。具体讲来,人本法律观的科学涵义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法律活动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为出发点与归宿,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贯穿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全过程。第二,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上,弘扬人文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三,强调法律同其他社会现象和谐一致,强调法律同经济、社会、环境等安排协调发展。第四,在法制的每一个环节上,都要尊重人格、保障人权,体恤人的自然权利。总之,人本法律观,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尊重和保障人的合法权利为尺度,实现法律服务于整个社会和全体人民的理论体系。人本法律观强调法律的人文关怀和对人的终极价值的追求。

人本法律观的确立,既是法律本身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依法治国的价值定位,更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和实施依法治国的时代要求。人本法律观是法律从异化再到回归的必然过程。人本法律观的提出必将引起中国法律观和法治实践的深刻变化。人本法律观是直接影响中国法学走向的重要因素,代表并反映了中国法学发展的方向。

二、当代中国宪法哲学的学科定位

哲学一词在英语中即“philosophy”,来源于希腊语,它常被解释为“爱智慧”或“爱真理”之学。宪法哲学是什么?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解读。[③]应该说,这些学者都从不同的视角诠释出他们对宪法哲学的认识。在我们看来,宪法哲学是对宪法基本问题形而上、一般性的概括与理解,是隐含于宪法文本背后的价值与准则。它重新审视宪法学的逻辑起点及其目标指向,探讨宪法的伦理价值与正义性问题。换言之,宪法哲学是运用哲学的方法来思考和研究宪法和宪政问题的一门理论宪法学学科,它揭示了宪法和宪政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宪法哲学既有利于我们高瞻远瞩,把握宪法和宪政实践的全局性问题,又便于我们深入认识纷繁复杂的宪法和宪政问题的实质。[④]

需要指出的是,宪法哲学既不属于哲学,也非政治哲学。宪法哲学属于宪法学,是法哲学。它关注的是宪法和宪政的价值世界、意义世界。宪法哲学是站在法律的立场而非政治的立场来考量宪法的,是以法学的视野而非政治学的视野来审视宪法和宪政问题。由此,我们说,宪法哲学应当具有独立的法学品性。在当代中国,学者们对宪法哲学的研究刚刚起步,宪法哲学的发展也相对薄弱。这些都已构成制约中国宪法学发展的瓶颈之忧。当代宪法哲学理论基础的匮乏造成了宪法理论上的尴尬与实践中的失范。宪法是人权的保障法,人权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要充分发挥宪法的功能,必须树立科学的宪政理念,加强对宪法哲学的理论研究;必须转变宪政理念,充分认识人权在宪法中的价值和宪法对人权保障的价值功能。因此,我们认为,宪法哲学的研究对于中国宪法和宪政建设而言,具有根本决定性的意义。

三、人本法律观与当代中国宪法哲学

人本法律观作为现代法治的基本理念,是贯穿法治始终的生命线。当代中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人本法律观,以充分发挥法律服务于人的功能。[⑤]由于以人为本与立宪主义在发展进程、基本内涵、目标宗旨及实践价值等方面具有内在一致性,因此,以人为本理应成为当代中国的宪法哲学的基本内核与根本理念。

首先,从历史发展进程角度看,以人为本与立宪主义具有同步性。如前所述,人类法律观经历了从神本法律观,到物本法律观,再到社本法律观,最终回归人本法律观的演进过程。在西方的历史上,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把人从中世纪宗教神学统治的黑暗中解放出来,使人重新开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开始了“以人为本”的历史演进。从宪法发展史的角度看,宪法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以反特权为使命,以保障和促进公民个人权利与自由为目标。从1215年的英国《大宪章》到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1789年的法国《人权宣言》与1791年美国的《权利法案》,一部近现代立宪主义历史,同时也是一部人权发展史。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的宪法史,就是人权保障史。[⑥]保障人权、促进人权是宪法的首要功能与终极价值。离开了“以人为本”的精神指引,宪法就将失去其存在的根由,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其次,从基本内涵方面而言,以人为本与立宪主义具有一致性。如前所指,以人为本是指以人的价值、人格尊严和基本人权的实现为内核的基本精神。其基本内涵在于尊重并保障人权。“以人为本”实质是“以人权为本”。在整个西方宪政史中,始终不变的一个概念是人类的个体具有最高价值,确认并维护人权是宪法的首要价值和根本功能。就宪法基本内涵讲,它包括国家权力的配置和公民权利的保障两方面的内容。其中,公民权利的保障是主要的、决定性的方面。毕竟,国家权力的配置的目的在于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免遭侵害。归根结底,宪法是研究国家权力如何为公民权利服务的。保障人权是宪法的首要内容和核心所在,宪政制度的规定从根本上讲应该服务于人权保障。由此,我们认为,以人为本统率宪法的基本内容,贯穿宪法的始终,是宪法的真正本质和核心。宪法的理论基础应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构成了宪政正当性与合法性的基础。

再次,从价值目标的层面说,以人为本与立宪主义的指向具有同一性。人类宪法和人权保障制度的历史表明,宪法与人权是互为表里、紧密联系的。宪法的人权保障状况反映了一个国家宪法文明发展的程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宪法现代化程度的重要尺度。正如美国学者费里德里希所指出的,宪法旨在维护具有尊严和价值的自我,因为自我是宪法的首要价值。[⑦]在我们看来,宪政的终极关怀是人权,其根本意义与根本目标就在于最大限度地实现对公民个人权利与自由的保障。真正的宪政在于一种特定的精神上的追求,一种尊重与维护每个个体存在与发展的价值。因此,当代中国宪法文化和宪法制度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要重铸宪法的人文精神,完善宪法的人权保障机制和国家权力的制约机制,以实现从宪法到宪政的历史性过渡。

最后,从宪政实践的维度讲,人本法律观作为法治的核心理念,是解决宪法理论和实践困境的内在诉求,对于中国宪法学走出困境具有方法论的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宪法哲学获得较大发展,但仍面临诸多困境。其深刻的缘由在于宪法与部门法学对话的意识和能力不强、直接切入社会热点问题尤其是公民权利问题并加以解决的意识和能力不强等几个方面。[⑧]要走出现实困境,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和要求,构建宪法哲学理论。这要求我们的宪法理论与宪政实践都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精神,以“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充分尊重并切实保障人权。以人为本正是重构我国宪法哲学的基本原理,它理应成为当代中国宪法哲学的根基。

在当代中国,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以人为本业以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业已发展成为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则,业已成为各项工作发展的基本理念。宪政规律告诉我们,人是宪法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宪法的根本价值与功能所在。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宪政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并保障人权。这既是人本法律观的要义,也是当代中国宪法哲学的精义所在。作为法治国家的核心理念,人本法律观为也必将为中国宪法哲学走向成熟提供精神动力,为宪政国家、法治社会的构建贡献理论支撑。唯有坚持人本法律观,并将之真正贯彻到宪政实践过程中,宪政中国的实现必将不再遥远。

注释:

[①]袁贵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载《求是》2005年第22期。

[②]李龙:《人本法律观简论》,载《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6期。

[③]相关论文参见李琦:《宪法哲学:追问宪法的正当性》,载《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范进学:《宪政与方法:走向宪法文本自身的解释》,载《浙江学刊》2005年第2期;江国华:《宪法哲学:自由的哲学》,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第5期。

[④]参见文正邦:《宪法哲学——深化宪政理论的新视野》,载《检察日报》2002年6月16日。

[⑤]李龙:《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中国法学的全局》,载《武汉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⑥]李龙著:《宪法基础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8页。

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篇8

科学发展观“三进”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当然使命。所谓“三进”,就是进教材、进课堂、进大脑。其中,进课堂是关键,即课堂教学中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精神。课堂教学包含着两个基本的方面,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里着重讨论教学内容。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主要是使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教材内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教学内容则具有灵活性和与时俱进的特点。因此,进课堂既是教材内容的拓展和延伸,又是进大脑的主要路径。而教学体系的构建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教学内容的选择与重构的过程。

一、把握一条主线

这里有两个意思。一是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理所当然,科学发展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核心内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那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搞清楚这两个问题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必要前提和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这门课程要着重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从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层面上阐释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说到底,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在发展问题上就是发展观。因此,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关于这一点,列宁早就有深刻的论述。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学说是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的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社会主义的当然继承者”,它把一个“完整世界观”和“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工人阶级。[1]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关于发展的科学。“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坚决地捍卫了哲学唯物主义”,“并没有停止在18世纪的唯物主义上,而是把哲学向前推进了。他用德国古典哲学的成果,特别是用黑格尔体系(它又导致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成果丰富了哲学。这些成果中主要的就是辩证法,即最完备最深刻最无片面性的关于发展的学说,这种学说认为反映永恒发展的物质的人类知识是相对的。”[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理论品质。作为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坚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坚信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从来不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空洞、僵硬、刻板的教条。马克思主义,理论源泉是实践,发展依据是实践,检验标准也是实践。任何固守本本、漠视实践、超越或落后于实际生活的做法都不会得到成功。”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是实践的产物,从根本上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科学发展观既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最新表达,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在这个意义上,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3]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时代性,即总是在发展中来理解、把握马克思主义。因此,科学发展观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题中应有之义。或者说,科学发展观教育是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核心内容。没有科学发展观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就脱离了实际,空洞、抽象、苍白,没有活力。

二是科学发展观这条主线贯穿于全部教学内容之中。现在使用的四本统编教材,都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之下编写的,从不同的方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精神。也就是说,科学发展观这条主线贯穿于这四本教材之中,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系统。在教学内容之中,这条主线只能强化,不能削弱。而且,教学体系与教材体系应该而且当然有所不同,否则,就是照本宣科。教材内容较为庞杂,比较重视理论的逻辑性、系统性,教学内容的线条则应该相对简单一些,侧重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即把学生对理论的接受以及理论向能力素质的转化放在首位,突出实效性。因此,在构建教学体系时,科学发展观这条主线必须十分清晰。《原理》课程,就要特别注意凸显这条主线。教材体系的理论起点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终点是人的全面发展。应该说,这么处理是比较科学的,它基本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但这也有一个缺点,即先讲物质很容易给学生造成一个错觉:马克思主义的逻辑起点是一般的物质。而且,物质和人的全面发展首尾并非十分契合。实际上,马克思新唯物主义所讲的“物”,并非一般的物质世界,而是现实世界、人的世界。因此,马克思主义的逻辑起点是现实的人及其历史活动,是对现实的人的关注。离开了对现实的人的关注这个根本点,马克思主义科学与人性的光辉就黯然失色。因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常做这样的处理:实践是最基本的概念,人的全面发展是最终的概念。实践是一个物质性的范畴。从实践到人的全面发展,首尾相衔,一以贯之,既符合历史发展的逻辑,也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事实证明,这种处理较容易为学生接受,效果较好。这和科学发展观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科学发展观的实质与核心是以人为本,根本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有人会说,科学发展观不是人的发展观,不能只谈人。这当然是对的,但不关心人,不注重人的发展,就不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的根本分野,就是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理念。因此,科学发展观是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观。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正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科学的全面发展理论吗?再说,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2010年2月27日,温家宝总理在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说:“国家的发展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除此以外,没有其他。”“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必须以每个人的发展为前提。”[4]这个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基本立场的最新表达。现实的人始终是马克思主义关注的焦点,人民的立场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的政治立场。正如《原理》教材所指出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问题,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意志、愿望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方向。”《原理》课正是基于这样的一个基本事实,在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中,揭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发展观和方法论。

二、坚持一个根本原则和评价标准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总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同时,社会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是动态的,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发展变化。因此,教学内容就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的,是一个不断选择、重构和完善的过程。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又一个重要特征。

那么,如何实现教学内容的选择与重构呢?或者说,选择与重构的根本原则和评价标准是什么呢?根据上述认识,我们认为:符合、贯彻、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精神,是教学内容选择与重构的根本原则,也是根本的评价标准。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重构中,我们一定要坚持这个根本原则和评价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时效性和感召力。

要做到这一点,前提是要做到两个“吃透”。一是“吃透”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精神。这又包括两层意思,即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定位和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前者要解决的是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这一点很重要。不弄清这一点,就会缺少让科学发展观进课堂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后者要解决的是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的问题,这个问题同样重要。既然要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精神贯穿于教学内容之中,或者说教学内容必须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精神,那么,如果不“吃透”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精神,一切都无从谈起。二是要“吃透”教材。教材体系是“课本”的基本呈现形式,课本是一课之本,立足课本体系,就是立足教材体系;而教学体系是课程教学活动的基本表现形式,是具体呈现教材体系或课程内容体系的载体。[5]因此,教材是教学的“蓝本”。教学体系的科学构建,必须有科学的理论体系为依托。尽管现行教材仍存在着许多需提高与完善的地方,但应该承认,这是迄今为止最好的教材体系,因为它较好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精神,较好地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精神。但是,教材内容只是提供了一个“舞台”和“剧本”,教师的魅力源于教师对“剧本”的深刻理解和在“舞台”上表演的挥洒自如。再说,在教学时间安排上,《原理》课程3个学分,本应有48-54个学时,但大多学校实际执行36-46个学时甚至更少(笔者知道最少的为8个课堂学时),显然,丰富的教材内容与有限的教学时数构成了一个很大的矛盾,教学内容的选择与重构就显得极为重要。因此,不“吃透”教材,教学内容的选择与重构就是一个问题。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重构,实际上是两个层面的问题,即选择层面和重构层面。或者说,这是两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阶段或环节。

一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解决的是“讲什么”的问题。教材上的内容,哪些一定讲,哪些可以不讲,弄清这个问题是构建教学体系的基础。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考虑。其一,哪些基本理论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毕竟是“理论课”,是“理论课”就得有理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课程都有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也就是说,教学过程中再怎么灵活,有些东西是必须要讲的。舍弃了这些东西,也就舍弃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基础”或“根”。譬如,在《原理》课中,有些教师不讲“两个必然”,这是不对的。因为“两个必然”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深刻体现,是对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再譬如,有的教师不讲人的全面发展,同样也是不对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当然是,而且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居于核心的地位。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不把握它,就回答不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确,这些问题都不太好讲,特别是对于理论功底不够深的教师来讲更是如此。其二,要解决学生什么样的思想实际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虽是一门“理论课”,但不能只有理论,还必须要有实际,脱离实际的理论是空洞无力的。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点,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根本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也就是说,要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来选择教学内容。笔者一直认为,学生需要什么就给什么,学生缺什么就补什么,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别于其他纯知识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两个问题,可以说是教学内容选择的重要根据。

二是教学内容的重构,亦即再创造的过程,解决的是“如何讲”的问题。当然,这里的“如何讲”指的是内容上的“如何讲”,而不是指教学方法上的“如何讲”,即如何把选择的内容构建为一个科学的体系,亦即科学的教学内容体系。问题教学法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这个方法值得提倡和尝试,但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造成一个误区,即教学内容不具有系统性。系统性是理论的第一特征。没有系统性,理论的科学性就得打个问号。当然,系统性不等于科学性,但科学性必须以系统性为前提。如果选择的内容不能形成系统,支离破碎,它的理论特性就被抹杀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它必须具有系统性,即科学的体系。因此,教学内容也必须符合这一要求,否则,就不能帮助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真懂真信。每个教学内容都是教学内容体系中的一个环节,一个支点,彼此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而不是一盘散沙。在《原理》课教学中,如果每个教学内容之间缺乏一种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没有构成一个系统性的体系,科学性就体现不出来。没有科学性,就不能做到以“理”服人,就不可能有好的效果。必须承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是建立在科学性的基础之上的。没有科学性的理论教育只能是空洞的说教。在教学中,我们常常违背了这一常识性要求,在强调政治性的同时忽视了科学性。其实,只要把科学性讲深讲透了,政治性也就体现出来了,逻辑的巨大力量是不可战胜的。

三、注意几个问题

一是“贴标签”的问题。所谓贴标签,就是对标的物的一种说明或介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选择和重构中也存在着这个问题。譬如,在选择内容时,有些教师常被一种思维定势所左右:哪些内容是可以和科学发展观联系起来的?或者说,哪些内容是科学发展观可以解释的或可以解释科学发展观的?这就是在“贴标签”。“贴标签”现象反映了一个问题,即教师对科学发展观进课堂的认识不足,缺乏积极性、自觉性,没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而往往是把它当作一个任务,“意思意思”即可,可有可无,需要时有,不需要时无。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抱怨:思想政治理论课难讲!为什么难讲?原因固然很多,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事政治性太强,是对政治的“图解”,难以把握。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少数教师“贴标签”的动因。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少数教师的理论水平没有与时俱进,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发展成果“吃”得不深不透,于是,“贴标签”就是一个最简单最省事的办法。在《原理》课中,在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真理性时,把它与科学发展观相对照;在强调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时,又把它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对照。这是典型的“贴标签”。这样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到很“无聊”,也很“无奈”,并进而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索然无味”、“可有可无”。

所以,科学发展观进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与重构,有一个基本的前提,即教师认识的提高,包括对科学发展观进课堂的认识和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认识两个层面。科学发展观进课堂不是权宜之计,不是应景之作,而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同时,马克思主义具有严密的科学性,这种科学性是内在的本质,而绝不是靠“说明”可以证明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科学性,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并随着客观事实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二是“结合”的问题。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结合科学发展观来讲。听起来这话好像颇有道理,细细一想,其实不然。什么叫结合?所谓结合,就是把两个不同的东西联系起来。譬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理论和实际是不同的,所以才需要也才能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和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科学发展观是两个不同的理论。这种认识显然是错误的,起码是偏颇的,就像如果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结合马克思主义来讲是错误的一样。如前所述,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或者说,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两者在精神实质上是完全一致的,是一体的,不存在结合不结合的问题。

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篇9

一、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基本内涵

我们党成立89周年、执政61年、领导改革开放30多年来,面临的世情、同情、党情、社情、舆情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党的两个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与科学执政迫切要求实现党的建设科学化这一重大历史使命。贯彻落实党的建设科学化,首要的思想前提是认识其基本内涵。

首先,什么是党的建设科学化?简言之,就是党的建设走上科学化轨道的状态与过程,它重在通过一系列科学理论、科学制度、科学方法的运用,努力使党的建设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切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完善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切实推进中同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提升党的建设水平、党的执政水平和党的领导水平,不断巩同党的执政地位与领导地位。“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内涵是什么?就是要按照科学规律谋划党的建设,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进一步说,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就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深入研究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认识和把握执政党建设的经验和规律,推动党建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就要改进和完善党的各项制度,增强党内生活和党的制度的严密性和科学性,推进党的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就要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如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来提高党建工作效率,积极探索和运用现代管理学、组织学、心理学等现代科学方法等来加强党的建设。

其次,党的建设科学化,必须以认识和实践的科学性为基础。“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要求,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精神。这里的“科学”,与科学发展观的“科学”的含义是一致的。科学,其本义,作为一种名词,指的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但作为一种形容词,引申开来,指的是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遵循健全合理的程序,正确地认识事物、分析问题、处理各项事务的精神和方式。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等,其实质,就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和思想方法,用发展的而不是静止的、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观点看问题、想办法、干事情。

再次,党的建设科学化,就是以体现党的执政和建设的规律性为本质要求。“科学”与“不科学”的根本区别在于是不是遵循和把握了规律。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能在实践中逐步实现。社会运动的规律是蕴涵在社会实践之中的,需要人们通过观察社会运动轨迹去发现、去认识,这是一个观察一分析一比较一推理的过程,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是必不可少的两个环节。我们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研究执政党建设实践,通过纵向的、横向的比较,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南表及里的工作,不断认识掩盖在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之后的事物本质,求得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就是要将党的建设提升到规律的高度来研究和把握,更加自觉地把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具体到党的建设科学化的整个环节来看,科学理论要研究党的建设规律,从而指导党的建设;科学制度要从整体上体现党的建设规律,从而保障党的建设;科学方法要在实践过程中执行党的规律,从而推进党的建设。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须不断推动党的建设的创新,努力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二、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基本途径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归根到底是要准确把握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在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上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坚持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

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其首要标志和首要任务就是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即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创新理论成果指导党的建设。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我们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保证。当前一些党员干部包括领导干部不重视和运用科学理论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表现为对理论学习不感兴趣,把学习理论当作装潢门面的工具和自我炫耀的资本,用理论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因此,只有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成果作指导,把科学理论贯彻到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的各个方面,同时作为检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的根本标准,才能保证党的建设沿着科学化的大道前进。坚持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全面认识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是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基本要求,做好科学理论武装工作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基本工作,不断结合实践进行理论创新是理论建设的科学化的基本途径,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是理论建设科学化的重要标尺。在现实的党建工作中,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最根本的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指导党的建设,深入研究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认真总结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新鲜经验,不断推进党建理论创新。

(二)坚持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用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制度是理念向实践转化的中间环节,具有规范性、强制性、明确性以及稳定性等特征,因此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相比,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党要成为一个坚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这是一个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的目标,必须通过一系列制度来保证。历史经验表明,科学完善的制度能够调节好党内关系,指导好党内生活,规范好领导行为,保证党的建设持续健康地发展,而制度缺失或不科学则会给党的建设带来重大损失,甚至引发灾难。只有解决了制度问题,才能切实保持党的正确领导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只有加强制度建设,切实把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成果转化为制度成果,使党内逐步

形成一个系统配套、行之有效的制度网络,形成一个自律与他律、自觉与规范相统一的机制链条。才能抓住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根本。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制度建设,无论在制度研究方面,还是在制度制定和制度执行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有力地推动了整个党的建设的历史进程。但是也要看到,不少制度贯彻落实不好,一些制度没有收到预期效果。这其中的原因相当复杂,但制度的科学化水平不高是一个重要原因,比如党员干部的制度意识不强,已有制度中存在制度缺位和制度漏洞,制度设计缺乏整体规划与协调配套,制度的落实力度、执行权威和监督效力不够等等。完善健全的制度体系是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基础工作。强化制度的执行力是坚持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的关键。不断进行制度创新是以科学的制度保障党的建设的根本动力。概括地说,保障党的建设健康运行的科学制度,应该是体系健全的制度、是强大执行力的制度、是不断创新的制度。在现实的党建工作中,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最根本的是严格遵循执政党建设规律进行制度建设,不断增强党内生活和党的建设制度的严密性和科学性,既要有实体性制度又要有程序性制度,减少制度执行的自由裁量空间,推进党的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三)坚持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

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篇10

我为什么会想到讲这个题目,因为大家都会问我:你做的是什么?这有什么用?那我通常的回答是:没什么用的。下面就讲不下去了,经常是这样的。所以,我今天就想讲一讲,科学到底有什么用?还有像中微子这样的研究,看起来非常深奥,看起来跟我们的日常生活离得非常远,到底有什么用呢?

中国的历史,四大发明主要还是靠技术。那么在中国的传统当中,其实是没有科学的。四大发明的火药,我们就没有发展出化学;指南针也没有发展出物理,所以在整个中国的历史当中,没有科学的传统。反过来看西方,他们有古希腊,所以有几何学、逻辑学,所以通过逻辑推理推演,他们发展出一整套的科学体系,所以科学在中国,应该说是不太有历史的,是西方的舶来品。

实际上中国真正的科学教育起缘,是从1905年中国废除了科举制度后,西方的正式的科学教育才真正地引入了中国,普通的百姓可以去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等等。

那时我们深切地感受到鸦片战争以来的痛苦,使得国家的教育体系要改变掉,要把科学真正地引入进来。其实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中国并不是没有向西方学习,我们打开了大门,引进了大量西方的技术,买了他们的枪炮。当年的北洋舰队,实际上是亚洲最强的舰队,吨位远远超过日本,但还是在甲午战争中失败。为什么?我们学的都是人家的技术,认为这个东西有用。我们没有在一八六几年的时候,就把西方的科学引进到中国来。在那个时候我们所有的科学名词,很多的都是从日本来的,因为日本在明治维新的时候,打开了大门,不仅仅是买人的枪、买人家的炮,同时引进了科学,他们整个的科学体系比我们早建立了几十年。

大家从这个历史可以看到,缺乏科学,只是看这个东西有没有用,急功近利的话,最终得到的只是皮毛。所以从根本上来说,科学应该是主干,技术是长在主干上,发展出来的枝叶,所以没有科学,只去做技术,或者经常地去问,这东西有没有用,最终其实什么也得不到。

所以这是今天我要讲的,科学有什么用?第一个观点就是科学是技术之本,是一切的本源,所以发展科学是我们要做的一件最根本的事情。

科学的第二个用处,其实是文明的一部分。在教科书里,我们很少看到有中国人的名字;在国际上,各种各样的科学发明,中国是很缺席的。西方国家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也是文明的一个标志,古希腊的时候,就把这个科学建立在文明的体系里面。这就像中国,一旦经济发展了,有一点点经济基础,就会发展艺术、音乐、文学……那么科学实际上也应该是文明的一部分,就是我的经济有了一定的基础以后,应该去探究,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来的?应该经常地去仰望天空,知道这个宇宙是怎么回事,这是我们对世界的根本追求,使得我们永远有一个动力追求科学的真理,追求宇宙的根本构成,知道我们生活在什么样的一个世界,知道我们为什么来,将来还会发展到什么地方。

第三个就是科学实际上教给我们一个科学的方法论。根本的方法论其实是两部分,一部分是逻辑推理,所以由古希腊以后,给了我们一整套所谓推理的方法。科学的第二个主要的部分是归纳,从培根以来实证科学使得西方的科学建立在归纳推理和实验的这两个根本支柱上面。应该说这些科学的方法都是从西方来,中国在自己的文明发展历史上,这些东西不在我们的血液里面,没有真正地体会到。所以科学的方法论,在我们的社会上实际上是很缺乏的。

所以你们看一看,社会上各种各样的现象,比如说经常会有各种各样的大师,说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有很多人相信的。但是很少人真的去用科学的方法问一下:这个东西是不是真的很合理,或者这个事情是不是真的有证据支持。所以整个社会,在很多方面缺乏一个科学的思想和科学的方法。在这方面,如果能够更多地让百姓,让青年人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整个社会会走得更好。

大家都知道,科学最终会发展出各种各样的技术,所以今天的量子论也好,相对论也好,都会成为日常生活所用到的。各种各样的技术和用途,使得我们的生活,在今天能够有这么发达。但是科学的主要目的,不在这第四点,而在前面的三点。我们应该把科学真正地融合在整个社会发展的根基当中,使得科学成为国家文明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