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法律的就业前景十篇法律的就业前景十篇

法律的就业前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08:23

法律的就业前景篇1

论文摘要:当前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以及法学专业人才就业情况等成为了很多高校关注的共同话题,培养出符合时展所需要的创新性法律人才既能有效解决法学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又能为社会输送优秀的法律人才。

1、目前景德镇法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景德镇开设有法学专业的地方各高校有景德镇陶瓷学院和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两所学校。从两所法学专业的教学现状看.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各个环节上存在有脱离地方社会现实与地方经济现实的现象盲目模仿重点大学把教学重点放在追求升本考研升学率和为公、检、法律师输送人才等方面.忽略了教育要服务于地方建设和为基层培养实用创新型人才的办学导向。其结果导致了不伦不类的课程安排既没有形成重点大学的办学实力又丧失了自己的办学特色.违背了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

2、培养知识产权法律人才的有效途径分析

景德镇以陶瓷享誉世界,有“瓷都”之美誉历史文化悠久,有着“千年窑火不断”的说法。“新平冶陶,始于汉世”。汉唐以来,景德镇就以盛产陶瓷而著称于世,宋时已成为全国四大名镇之一明清时期发展成为中外闻名的瓷都。因此景德镇的知识产权法律人才的培养对景德镇而言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

景德镇各个高校应该明确自己学校的定位从而根据定位参照国家标准和重点大学的开课模式来确定自己学校的课程体系。

2.1调整教学计划,优化课程体系

教学计划的调整,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上。目前.法学院系的课程设置大多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以培养和锻炼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为教学目的的课程开设较少。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然要求我们调整教学计划,优化课程设置从而使整个课程体系体现从综合到专门、从理论到实践的有序设置具有较高的综合性与较强的科学性,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相结合的科学的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为此.除国家教育部确定的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开设的14门核心课:法理学刑事诉讼法、商法学、知识产权法作为主干课外应增开符合景德镇低于特色方面的知识产权法专门课程并作为专业必修课或者专业选修课,以降低理论类课程所占比例,例如景德镇环境保护法、景德镇知识产权法案例分析等。除此之外,应该采取措施弥补法学专业口径不应过窄,除法学专业类课程外还应设立经济类、心理学类等课程作为学院选修课,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其综合素质,全面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此外各个学校应该适当调整自己的教学重点。

2.2依托地域特色建立职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产学合作模式是目前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重要模式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特色;作为法学专业这一与社会密切相结合的专业更应该与社会紧密相结合而不是一味的进行纯理论教育。景德镇以陶瓷闻名全球,景德镇的院校应该抓住这一重要地域特色,将法学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地域特色有机结合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创新性人才。

2.2.1学校树立与行业、企业合作办学的理念

各个高校的法律院系应该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主动走进社会与社会各类相关部门联系邀请相关的行业、企业和国家法律部门人员等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参与高校法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共同确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目标、要求与方案.共同实施教育教学管现与监控,形成产学合作、供需对接的有效机制。另外,从事高校法学教育的院系可根据自己院系的专业特色与当地的司法机关、律师事务所、监所系统等签订共同培养协议,实行学校培养为主,各企事业单位培养为辅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与法院签订“书记员培养协议”,与律师事务所签订“律师助理培养协议”等使学生能够得到全方位培养。

2.2.2景德镇法律相关的企事业应该树立合作意识

目前一些地区的情况是高校往往愿意将自己的学生输送到各企事业单位进行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培养模式但苦于一些地方企事业单位不愿意接纳学校的学生而使学生找不到与所学专业相结合的企事业单位实习、实训。鉴于这种问题各个地方政府应该鼓励或以政府文件的形式使景德镇与法律相关的企事业单位树立与高校合作的意识从而使各个企事业单位为高校向各个单位输送实习生敞开大门。学校可以与相关单位之间签订包括就业上的定向培养在内的双向培养协议,有效解决人才供需矛盾促进学校招生、教育教学、学生就业的良性循环探索出一条学校与用人单位相互沟通联合办学、合作共底的新途径。

2.3加强学生知识产权方面的意识积累

知识产权法对于很多没有进入高校而言的大学生而言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名词。如何使法学学业学生在几年的学习中树立知识产权方面的意识由一个法律方面的门外汉变为专业人士是很多高校培养法律人才面对的共同课题。

法律的就业前景篇2

关键词:风景名胜区;法律保护

中图分类号:D9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2-0196-02

1风景名胜区的概念

根据2006年6月国务院颁布的《风景名胜区条例》第二条第二款的规定:“本条例所称风景名胜区,是指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可供人们游览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这一定义,就把风景名胜区同相关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旅游区等概念区分开来。

2国外风景名胜区法律保护的现状

国外没有单独的风景名胜区这一概念,而是以国家公园或者自然保护区作为拥有独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区域的统称。风景名胜区也包括在其中。通过制定专门的《国家公园法》或者《自然保护区法》对这样特点区域予以保护。例如,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是美国在1872年建立的,从此开始了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的历史。加拿大在1930年通过了国家公园法。

在管理体制方面,美国、挪威等国家实行中央集权式的管理模式。如美国在1916年设立国家公园管理局,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由总统亲自任命,负责管理全国300多个国家重要的自然与历史资源区。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实行地方自治模式,有国家统一制定政策、立法,具体的管理事务则由地方政府负责。

各国成熟的管理制度也对风景名胜区的保护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如“英国1949年的《国家公园与乡土利用法》将‘管理契约’制度引入到国家公园管理中,这项制度规定,在国家公园建立前,管理部门应当与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就土地利用形式进行协商,要求土地所有人或使用人以符合自然保护要求的方式经营和管理土地。各国在风景名胜区法律保护方面的经验可以看出,风景名胜区的法律保护要从立法体系的完备、立法级别的高低、管理机构的统一、管理制度的多样化和可操作性等各方面着手,才能在法律上全面系统有效的起到对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作用。以下就针对我国风景名胜区保护的现状来进一步分析。

3我国风景名胜区保护法律现状和主要问题

3.1我国风景名胜区保护法律现状

自1982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部级风景名胜区以来,目前我国部级风景名胜区有187处,省级风景名胜区有698处,风景名胜区总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89%。虽然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风景名胜区法》,但是相关的法律法规也非常之多。这些法律法规对于风景名胜区的资源保护、规划利用等各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我国关于风景名胜区保护最基本的法律规范是国务院在2006年12月1日颁布实施的《风景名胜区条例》。还有建设部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实施办法》、《风景名胜区环境卫生管理标准》等。这些是针对风景名胜区保护的专业性立法。此外我国法律法规中与风景名胜区保护有密切关系的还有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

目前我国大部分省市的人大及常委会、人民政府为了加强辖区内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依据国家相关法规,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许多地方性风景名胜区法规或规章。如《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云南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等。对于各地方风景名胜区的管理和保护作出了更为详细具体的规定。

3.2我国风景名胜区保护法律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建立风景名胜区管理体系已有30多年,一方面在风景名胜区资源法规建设、资源调查与评估、规划建设与管理、资源保护与利用等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一大批珍贵的风景名胜区资源纳入了国家保护和管理的轨道;但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些风景名胜区在利益的驱使下被“过度开发”、急功近利、管理无序导致风景名胜区“城市化”、“人工化”、“商业化”现象日益严重,严重威胁了景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使风景名胜区宝贵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岌岌可危。而导致这些问题的重要因素就是法律法规的薄弱和不完善。

3.2.1立法层次较低

在立法层次上我国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和保护工作是以国务院2006年12月1日颁布实施的《风景名胜区条例》为主要的法律依据。但该条例只是属于行政法规,在法律体系中位阶低于法律。这样就导致在风景名胜区开发保护过程中常常不得不让位于其他法律法规,导致一些合法性的破坏性开发行为的发生。

3.2.2管理体制不顺,职责不清

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是指关于风景名胜区管理的组织机构设置、地位、职责和内部权责关系及其相关的规则制度的总和。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各地风景名胜区都不同程度出现了体制不顺,缺乏有效统一高效管理的问题。给景区的保护和发展带来了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

我国风景名胜区管理工作的主要主体是地方政府,中央和上级管理机构只负有监督管理职责。而我国地域辽阔,作为主管单位的国家建设部门风景处面对全国庞大的风景名胜区系统明显力不从心。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和方法,而地方政府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往往受经济效益的或政绩的影响,过度开发风景名胜区资源,而忽视了对资源的保护工作。

(2)行政职责不清,多头管理现象严重。

虽然在新的《风景名胜区条例》中明确的阐述了风景名胜区的定义,把风景名胜区这一特定区域与其他相关区域区分开来,但是在之前设立的风景名胜区往往和自然保护区等没有严格区分开来。而且一个资源类型比较齐全的景区的管理往往涉及到旅游、城建、林业、文物、宗教、环保、地方政府等方方面面的组织结构,各个机构又会衍生出多个行政和企事业单位,管理的条条块块分割现象无可避免。

(3)缺乏完善的规划体系。

风景名胜区规划是由地方政府部门组织编制的,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往往是从自身角度去考量规划编制成本,因而在规划单位选择和规划内容质量方面都有良莠不齐的现象。而像美国国家公园的设计由国家管理局下设的丹佛设计中心独家承担,有效保证了规划设计的质量。

3.2.3缺乏高效完善的管理制度

我国风景名胜区法律制度并不健全,严重影响了风景名胜区的管理。如风景区资金保障制度。我国风景名胜区管理资金主要来源于门票收入以及景区内旅游设施如酒店、商店等的特许经营收入等等,而国家财政划拨的资金只占很小一部分。这使得各风景区纷纷提高门票价格,在景区内大兴土木,修建旅游设施,过度开发景区资源,严重影响了景区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挥。

4完善我国风景名胜区法律保护的建议

我国风景名胜区存在诸多问题,相关法律上的缺陷是主要原因。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完善我国风景名胜区法律制度。

4.1制定专门的法律,提高立法层次

我国拟起草《自然保护地法》,拟将风景名胜区纳入自然保护地体系。这样风景名胜区就将作为自然保护地的一种独特类型,纳入自然保护地体系内。这样就可以在“保护优先,可持续利用”的共同原则指导下,将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保护区域一并纳入调整范围,打破部门、行业和地区的界限,对其法律地位、管理制度、机构设置、经费保障等问题做出统一的规定。然后再对各自特殊的要求分门别类的加以规范。这样就可以提供风景名胜区法律保护的立法规格。

4.2完善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

建立高效的管理体制是我国风景名胜区法律保护的一个重要任务。我国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应当坚持“统一规划,统一行政管理,部门行业指导,企业自主经营”的原则。明确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的监督内容,对各风景名胜区实行分级管理,明确各管理机构的地位和职责,对不同类型的区域管理机构权限作出明确规定,指定特定部门对不同管理机构进行监督,对各管理机构的工作进行协调,理顺体制。

4.3健全风景名胜区保护的各项制度

4.3.1风景名胜区土地权属制度

我国新的《风景名胜区条例》承认了景区经营权的合法性,但缺乏对这种企业化管理的具体规定和对其进行监督管理的详细措施,因此,建立健全的土地权属制度,保证企业化经营的科学有效,促进景区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4.3.2以政府投入为主的资金保障制度

风景名胜区的的资金投入制度决定着风景名胜区发展的成败,必须保证风景名胜区有稳定的资金来源,才能保证其健康持续发展。可以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力度,设立合理的特许经营项目进行自筹资金,以及吸引国际投资、社会捐赠等办法保证风景名胜区资金来源。

4.3.3公众参与制度

当前,我国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的主要责任由地方人民政府承担,这种模式不可避免的存在管理职能薄弱、人员力量不足等局限性。而从实践中看,很多时候,群众举报、反映或媒体曝光反而成为一种对违规建设行为具有制约力的监督方法。建立健全风景名胜区公众参与制度,有助于构建政府与公众、风景名胜区内外的和谐关系,进而有效的促进风景名胜区管理和保护。

5结语

风景名胜区保护是生态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风景名胜区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自然文化遗产、更好的传承中华民族精神文明意义重大。然而现阶段我国风景名胜区正在经历着有史以来最大的冲击,加强风景名胜区法制化管理成为当务之急。只有切实有效的完善风景名胜区法律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风景名胜区保护法律制度,才能更加有效的保护风景名胜区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促进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2]吕忠梅.环境法新视野[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法律的就业前景篇3

关键词:情景模拟教学法;经济法;教师角色

经济法在我国几大部门法之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位,同时是经济类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对于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法律责任意识以及具有一定经济法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的实务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理论和知识分析判断和解决经济活动中的法律实务问题。

一、经济法课程的特点

与其他法学学科相比,经济法涵盖内容繁杂,有人形象的将经济法比喻成一个“大杂烩”,内容无所不包。另外,与其他法律部门相比较,经济法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经济学原理,所以导致很多的经济学家认为经济法与经济的关系是“三分法律,七分经济”,从中可以看出经济学在经济法中的核心地位,特别是在当今市场经济发达的时代,制度与法制的建设更多的依赖于经济理论和经济发展,经济法的经济特性决定了依赖纯法学的理论方法去解释经济与社会现象是很难解释明白的,必须借助相关的经济学知识才能阐明有关经济法律制度的立法依据、立法目的。

经济法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型课程,它不仅要求学生需要有相当的法理知识,并且需要具备相关的民法学、商法学、行政法学、民事诉讼法等方面,涉及面非常宽,并且能够正确地看待和理解生活中的各类经济现象,分析和处理各类解决案件。而经济法教学的目的,就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法学分析和应用能力。但是对于经济类学生来说,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基础的学习与积累,短时间内无法让学生了解到该制度的来龙去脉,因此在理解上会带来一定的困难。

当前经济类学生对经济法的学习基本上都是限于基本概念和法律条款,并且是死记硬背式的学习过程,缺乏对其深刻的理解,所以大多数的学生认为经济法课程枯燥乏味,兴趣不大。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学法律就是背书,只要把法条都记住了就可以,但记忆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法律的基本原则,则是法律的灵魂。

二、经济法教学中的传统教学方法

1.课堂讲述:传统的经济法教学是课堂讲授,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下面听,虽然偶有提问,但是不能形成思想的碰撞和问题的交流,这种单一陈旧的教学方法效果十分不好。因为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其弊端是把学生视为书本知识的接受者,教师的任务是解释法律条文,进行逻辑推演,既抽象又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造成的后果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独立思考能力较差。学生要做的只是把老师传授的信息储存下来,虽然现在使用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但是实际效果还不如板书的效果,没有引导性。更有甚者,有的学生一门课学下来,收获的只有笔记,并没有转化为自己的内容,教学效果很难保证。

2.案例教学:鉴于经济法课程的特点:理论枯燥,实用性强,与经济社会现象紧密结合,所以结合适量的案例会使教学内容丰富且生动。案例式教学法有助于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运用能力,但是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择十分重要,案例太简单,对于学生没有任何价值,和简单的基本问题没有差别,但是案例过于复杂,又涉及的法律基本原理和领域太过宽泛,对于缺乏法学基础学习的经济类本科生来说,会出现因学生基础知识不足而冷场或偏离主题的现象,最后,案例教学就会演变成教师的单独讲授行为,无异于课堂讲述。另外,案例教学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知识会有较高的要求。

3.诊所式教学:诊所式法律教育是使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它一方面吸取了案例教学法的精髓,即经验式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又借鉴了医学领域的临床教学模式,强调通过诊断的形式对具体的案例问题进行询问,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法律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加深他们对法学理论和法律制度的理解。诊所式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在基本专业知识的学习中打下良好基础,并且能够在诊断询问中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最后,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可以获得法律的研究能力,并且事实调查能力,交流、沟通、谈判、诉讼、非诉讼争端解决、接待、组织和处理法律事务的能力等都会有全面的提高。但是,诊所式教学的案例不好选取,另这种教学需要的成本很高。

4.模拟法庭教学法:该种教学方法

通过典型案例策划组织模拟法庭,通过让学生担当原告、被告、法官等角色,对案件进行审理和判决,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但是这种教学方法需要多个环节的准备,并且需要学生具有很宽厚的法理基础,否则庭审过程势必杂乱无序、浮于表面、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

三、情景模拟教学的特点以及优势

情景模拟教学法源于20世纪80年展起来的情境认知理论。情景模拟教学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具体再现已有的案例中的内容,让学生模拟其中的某一角色,让学生在情景参与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熟悉相关的法律概念和法律条文,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技能,能够让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形成互动关系,加强双方之间的合作交流。情景模拟教学能够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教学环境,增强教学的互动性,构架起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桥梁,促进教学相长。

情景模拟教学可以看作是案例教学的升级模式,但是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只是利用现有的基本理论和经验对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情景模拟教学法要求学生必须在具体的案例中扮演一定的角色,并在其中根据事务互动,通过角色扮演和演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充分理解教学内容。所以,情景模拟教学法事实上是一种仿真培训方法,是案例教学法的延伸和补充。它在假设的情景中进行,其中有人物,有情节,有矛盾冲突,有疑难问题等,要求学生根据设计出来的逼真场景,担任不同的角色,把自己置身于模拟的情景中去,按照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要求,提出观点或解决方案。

在情景模拟教学中,知识的传播是一个双向互动的综合过程,不再是单项传输,并且学生实在亲身参与的情况下获得的,这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师生的互动,而且还会促进学生相互了解、相互交流。在情景模拟中,学生会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增强自己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领导力,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成功完成教学任务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学方法。

但是,情景模拟教学法要想获得成功,老师学必须要设置较好的情景,学生必须全面复习以前所学内容,还需要查阅相关的资料,熟悉与该问题相关的理论与知识,找到证据和前人分析该问题的经验,并在实际的情景模拟中加以运用。通过情景模拟演练,能使学生由“被动应付”转变为“主动参与”,不仅可以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保证教学真正取得实效,实现教学的既定目标。

四、情景模拟教学在经济法中运用

情景模拟教学法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在学习相关基本理论的过程中,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一种典型的亲验式教学方法,具有很好的效果。情景模拟教学法一般遵循三个步骤:1.教师搜集资料,准备案例,创设情境,学生搜集文献,整理相关知识,属于准备阶段;2.情景模拟,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属于课堂模拟阶段,3.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反馈,学生讨论思考阶段。(具体每个阶段的内容如图1所示。)

为了保障情景教学法在教学中取得好的效果,在教学中必须要做到如下几点:

(1)教师要求

由于情景模拟教学涉及的知识面广,实践性强,操作性强。因此,教师必须加强日常的理论研究和参与实际问题的处理,增强实践经验,不断提高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学习中不断完善自身的理论体系,探索理论前沿,拓展自身的法学基本理论的体系,在社会实践中多参与经济法的相关法律纠纷的处理和观摩学习。

(2)加大教学内容改革力度

经济法由于基础理论深厚,专题性强,内容繁多,设计领域庞杂,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有针对性,将课程体系结构化整为零,以实现课程内容的专门化和专题化。同时也要根据理论认识的发展,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另外,在经济法专题的内容设计方面,还应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经济法专题的内容在做到符合专业特点的前提下,应从强调实用性的角度出发,尽可能地侧重于商法,如对于涉及到基础法理的内容,教师应重点讲解学生以前未学过的基础概念,对相关概念拓展,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基础法理的能力;最后,经济法是与时代紧密相关的课程,应与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紧密结合,紧跟时代的要求,在借鉴国际法律的体系的基础上,能够解决当前我国出现的经济法律纠纷。

(3)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设置情景模拟的教学环节

经济法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为了切实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可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把课堂讲授、案例教学、诊所教学、专题讨论、等与情景模拟相结合,把这些教学方法作为情景模拟的有利的补充和完善,还可以将企业经营的背景和经济法律基础知识的资料引入课堂,通过结合经济法中相关理论的分析和讨论,使学生体会丰富多彩的法律情景,进而让学生建立分析法律事件的思维框架,让学生认识各种法律规范的范围和处理权限,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情景模拟教学与演戏有天壤之别,也不是演小品,而是对具体问题和具体场景的还原与仿真,模拟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参与其中,了解相关问题产生的来龙去脉,强化学深分析问题的能力,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所以,模拟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十分重要,要求学生把注意力放在情景中去,并根据自己所担任的角色,切身出地的解决问题,找出好的解决方案,而不能把过多的精力放在模拟场景是否逼真,否则情景模拟教学将会走向失败,会背离原有教学目标,失去教学的本意。

参考文献

[1]王华.非法学专业经济法教学探讨[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9(05):157-158,198.

[2]李玮.情景模拟教学法对管理学教学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8(07):63-64.

[3]侯二秀.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组织行为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88-90,101.

[4]穆玲芝,王长亮.高校财经类专业经济法教学改革建议[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02):126-127.

[5]刘芳,常亮.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应用:以《外贸商检实务》课程为例[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08):235-236.

[6]刘雪明.情景模拟法在公共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评论,2011(01):94-96.

[7]强国民.情景模拟法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中的运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04):52-53.

法律的就业前景篇4

关键词: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法律问题

当今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更加重视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此外,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们在满足物质文明需要的同时,也应该实现精神文明的环境需要。日益增多的环境问题让人们更渴望回归自然,生态旅游作为人与自然互相结合的最佳载体,逐渐发展成为当今旅游行业的焦点。但是,我国在生态旅游方面的认知和理解并不到位,甚至存在错误认识,所以,我国必须尽快、妥善地解决好这一棘手问题,促进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旅游中的环境问题

1.生态旅游产生环境污染。游客在旅游时携带的塑料袋、食品袋、一次性餐具、果皮纸屑等随地乱扔,造成白色垃圾污染;经营者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必然会引起大量工程的修建,在修建工程项目的过程中,所有废水、废气、废渣都会对水质和空气产生严重污染;导游的扩音器,游客的大声喧闹以及景区附近商贩的叫卖声都是噪音污染的来源;旅游公司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砍伐森林、毁坏树木,使得植被遭到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污染的问题。

2.生态旅游导致生态破坏。生态破坏有两种:第一,旅游景区内过多的游客活动会对生态产生一定的压力,超过一定容量会使得旅游景区超负荷,没有达到生态旅游的目的。游客对植物的攀折和践踏等不文明行为,让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都失去了其本身的价值;第二,生态环境很容易受到周边经济活动的影响,一些急功近利的行为不利于生态旅游长久发展。如,在自然保护区里对一些珍稀动物随意捕杀、对珍稀植物乱砍滥伐,使得大量动植物濒临灭绝;盲目开发也对生态环境保护带来问题,地区政府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没有对生态旅游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调研和论证就开展实施工程,忽视了生态旅游的环境保护。

3.生态旅游造成景观破坏。最近,我国很多风景名胜景区逐渐向人工化、商业化和城市化方向发展,其中还包括一些已经列入“世界遗产”的自然保护区,这些景区遭到了一系列建设性的破坏。一些景区对名胜古迹任意改造,在深山古庙里连接电器设备,铺就人工大理石或地砖,人工修葺景区的现象严重,使景区丧失了本质的自然和淳朴,不符合生态旅游的理念。部分景区不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随意修建寺庙、佛像甚至不符合景区的主题乐园;出于对经济效益的考虑,有的景区大规模地建设旅馆和饭店,片面扩大旅游景区面积,盲目修建旅游设施。

二、生态旅游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

1.旅游立法工作不健全、不完善。目前,我国针对旅游业开展的一系列立法活动已经获得了初步成功,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尽管生态旅游在我国已经占据较大比例,但是依旧没有形成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来作为规范。而且,旅游行业中的某些领域甚至还存在真空现象,游客的很多旅游活动和旅游行为在法律法规中还没有明确提出,如旅游资源。虽然目前已经有法规对旅游资源问题做出了规定,但是随着旅游业在我国的迅猛发展,当前的法律条文肯定难以满足日后的旅游规范需求,然后渐渐丧失实效性。

2.旅游立法工作存在立法层次低的问题。我国在旅游过程中颁布的法律文件多半是一些规章制度,旅游法律由于立法规格偏低而缺少该有的权威。比如一些地方性旅游法,根本没有面向群众展开,仅仅是局限于内部的主管机构进行执行,这对法律的公平、公正、公开都是很大的障碍,不能促进旅游立法和执法两个方面顺利进行工作。

3.旅游管理中的执法工作显得没有秩序和章法。执法工作混乱无序是当今旅游管理中最为活跃的一个现象,旅游执法的相关工作人员素质不高,难以对旅游执法行为作出公正公平的制约。目前,我国面对群众组织的旅游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减少,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旅游执法工作人员缺乏环境保护意识。环境保护的相关工作内容枯燥、过程繁杂,需要多个部门联合参与才能有效实施。即便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对旅游行业中的监管体制作出了明确规定,但是只有少部分的法律对有关部门的关系和行为作出明确规范,旅游法自身存在的不足导致旅游环境保护和监管工作难以有效进行。

三、生态旅游环境保护的几点法律思考

1.加强环境保护的立法工作。健全、完善旅游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内容:将生态旅游法的地位置于整个旅游环境保护法的核心;必须经过国家国务院和旅游主管部门肯定并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国家旅游主管部门有权在自身职权范围内开展法律工作的拟定和起草;当地旅游景区必须同时遵守地方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门颁发的法律法规,以及一些与旅游活动相关并为我国政府签订的条约等。加强环境保护立法工作是顺利开展旅游环境保护工作的保障。目前,应该以旅游行业的目标为发展基础,针对现在旅游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不断调整和完善,进而实现有效保护旅游环境的目的。

2.完善生态旅游环境保护的相关制度。首先,建立旅游评估制度。评估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些旅游地区的居民和旅游资源之间的关系;旅游地区居民和旅游行业间的关系;旅游业与旅游资源之间的关系;旅游总体规划和管理活动之间的有效性。

第二,建立一定的环境影响制度。不管是在已经存在的旅游区域建立新景点还是基础设施,还是开发新的旅游景区,都应该对环境影响作出相关评估工作。比如在设计旅游项目主体工程是,就必须明确规定对废水和废气的处理。

第三,建立一定的限期整改制度。所有可能会对环境造成破坏的项目或设施都不能在景区内建立;在建立工业项目或设施时,必须对排放出的污染物严格控制,达到国家或地方标准以后才能排出;污染物排放量一旦违反法律法规内容,必须对其进行限期整改,要是整改之后仍然不符合国家标准,就应该根据法律规定让其关闭或搬迁;在旅游景区内的违规建设,必须依法追究其相关责任。

3.加强生态旅游环境的执法监督工作。目前,根据景区管理实践活动显示,科学合理的开展景区管理工作需要部门、行业和地区之间的相互协作,因此,必须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将地方政府具有的职权转给景区相关管理部门,进而建立景区综合执法的有关机构,该机构能够实现工商、税务、交通以及林业等多方面的职能。认真贯彻落实旅游景区的综合执法工作,不但可以精简机构,还能满足景区管理工作的相关需要。另外,有关旅游部门和地方政府必须注重对旅游法律法规的学习,对破坏自然资源的人员,应该加大执法力度,让他们相应地承担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科学安排旅游管理执法人员的工作,全程对旅游活动实施监督。而且,在安置旅游管理执法人员时,应该优先选取法律意识强、管理能力好、责任心强的人员。除此之外,还应该安排一些旅游管理执法的兼职人员。在生态旅游环境保护的执法监督工作必须包含旅游前、旅游中和旅游后三个方面,全程监管,同时兼顾。

四、结束语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促进了我国的旅游行业也飞速发展,尽管当前在旅游环境保护中的一些法律问题仍然存在,但是国家已经逐渐对这类问题采取措施进行有效解决,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生态旅游行业的健康有序开展,和谐稳步运行,最终达到生态旅游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作者单位: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蔡媛媛,汉思,冯蕾.探究旅游环境保护法律问题思考[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12:64.

[2]王珊珊,梁蓓蓓.浅论我国生态旅游中的环保法律问题[J].企业技术开发,2008,12:85-87.

[3]李君,倪婷,杨晓萍,刘晶.我国生态旅游法律制度建设现状剖析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1:93-94.

法律的就业前景篇5

旅游业被喻为无烟的____产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迅猛的产业之一。近年来,在我国旅游文化产业蒸蒸日上的大背景下,湘西____苗族旅游文化产业来势很好。据统计,2013年接待游客24.28万人次,直接旅游收入5338万元,占全县旅游总收入的40%以上,在带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起到了特殊作用。

湘西____苗族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一方面给当地带来了经济发展,也引发了社会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关注和保护;另一方面,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急功近利,管理缺位和保护不力等原因,也带来了环境被破坏,文化被误解、歪曲等负面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凸显了湘西____苗族传统文化在立法方面的缺失和执法方面存在的不足。因此,加快____苗族文化旅游的立法步伐,尤显迫切。本文就此方面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旅游开发对____苗族传统文化旅游资源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开发过程其实就是保护过程,要在发掘、整理和提炼____苗族、风俗习惯、历史掌故、神话传说,民间艺术,舞蹈戏曲,音乐美术,民间技艺,服饰饮食,接待礼仪等苗族传统文化旅游资源的同时,注重保护。当前,____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过程面临突出的法制问题。一是商业化趋重,苗族文化“失真”问题;二是文化同化使其原生态环境开始面临的破坏。

(一)当前____苗族文化旅游资源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是立法方面不到位,甚至缺位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湘西作为湖南省旅游大州,虽然依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旅游法》制定了一些地方性法规,单行条例和规范性文件,成绩有目共睹,但问题也不容小觑。当前,就____区苗族文化旅游立法工作事前调研不够,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缺乏针对性,未突出地方特色,有的如《____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尚未出台,虽有规划,未有保护条例,法制缺位。有的立法内容过于原则性,缺乏有效规范,实践中缺乏操作性,为旅游资源管理带来诸多不便。同样立法中重视旅游文化资源法律保护,对____区苗族文化旅游资源缺乏关注。二是执法方面也面临缺位与不到位的问题。____景区管理委员会作为管理机构一直没有成立,管理存在缺位。行业协会作为自律组织也没有成立,行业管理规定落实不够,缺乏标准化。

(二)发展____旅游文化产业的法律对策。一是____苗族文化旅游资源法律保障应坚持四个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____苗族文化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在制定景区规划时加大对资源的法律保障,实现可持续性;坚持预防为主原则,____景区独特的景观与周围自然环境浑然一体,一旦破坏,后世修补无济于事;实际可操性原则,结合____景区实际制定,本地区实施办法,与法规政策、法律、《条例》相衔接,解决法律实际过程中的区域差别问题;坚持公众参与原则,民族文化植根民间,开发与保护必须建立民间主动参与上。二是加强对____区旅游文化资源调研,使立法具有民族特色。加强就____景区旅游文化资源开展资源调研,使立法具有民族特色。加强就____景区旅游文化资源开展立法调研,制定立法规划,加紧出台____非物质文化、____景区,苗族特色建筑等方面的法规,及时有效地保护文化旅游资源。地方性法规一定要具有区域色彩和苗族特色,在立法中加以规范。三是通过立法实现____景区所有权、管理权与经营权的分离。____景区旅游文化资源所有权属国家、管理权在政府部门,经营权属开发商和经营商,但是____苗族文化属于本地区所有、集体所有的部分产权,建立通过收购或其他方式解决,属于个人的产权建设采取变通试解决。鉴于过往政出多门,“管理多头、管理混乱、都在管理、都不管理”的局面,建议在____景区设置统一权限的管理机构,负责日常事务管理,依据地方实际,采取独创性的管理模式。四是通过立法解决____区村、镇共享发展收益机制。在立法中明确____苗族地区对发展方式的选择权和参与权,尊重民族习惯,保护民族文化,促进____景区民族文化活动中的村镇参与,群众参与,赋予群众在规划和决策中的发言权和收益权。在立法中明确规定,____苗族地区村、镇参与,群众参与利益分配机制和补偿机制,有利于苗族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五是加强对____景区旅游文化资源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规范旅游文化开发与保护行为。

法律的就业前景篇6

【关键词】生态旅游;法律问题;建议

一、生态旅游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方向

(一)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但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旅游业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但是,传统旅游业正在重复着“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据调查,到上世纪末,旅游活动的开展已使全国22%的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受到破坏;11%的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退化。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二)生态旅游是全球也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方向

传统旅游业带来的环境问题,使得“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理念与旅游发展形式,在20世纪80年代后首先在发达国家蓬勃兴起。它是指人们在欣赏、感受生态美景的过程中,增强环保意识,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良性互动,共同受益的活动。其本质是尊重生态规律,强调可持续发展。因此真正的生态旅游无论是在开发建设过程,还是在经营过程,都与保护生态密不可分。

着眼全球,生态旅游已成为一种趋势,我国也十分关注。迄今为止,我国已经设立了l700多个自然保护区,各级森林公园已覆盖了除外的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预计,生态旅游取代自然风景观光旅游只是时间问题。然而,生态旅游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在生态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与初衷相悖的生态破坏行为。这其中,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首先要从法治上找原因。

二、当前我国发展生态旅游存在的主要法律问题

(一)立法上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中国既没有一部旅游基本法,也没有一部生态旅游专门法,有关生态旅游依据的是其他非专门性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

(二)执法管理上的问题

与立法上的缺失有关,我国目前没有专门的生态旅游执法管理机构和执法管理队伍,有关生态旅游的执法管理由不同的相关部门多头交叉进行,常常导致“都在管理,都不管理、管理混乱”的现象。

(三)法律监督上的问题

目前,我国对各种生态旅游活动的监督,虽然主体众多,形式多样,但并未形成整体上的合力。在专门国家机关的监督方面,存在人员不到位、责任不到位、权利不到位、自己监督等问题。而主要靠社会监督也是不现实的,尤其是在有关生态旅游法律宣传与教育工作尚未全面铺开的情况下。

三、解决我国生态旅游法律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完善立法

生态旅游专门立法的缺失是我国生态旅游各种问题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因而完善生态旅游立法也是解决问题的最主要的手段。在以往的相关立法中,重开发,轻保护的立法倾向相当严重。今后在制定生态旅游专门法时,首先要确立生态保护的指导思想。在具体内容中,至少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理清产权关系。我国(生态)旅游景区的产权关系比较特殊。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我国的旅游景区主体产权归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但实际问题却比较复杂:有不少景区位于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范围内;或者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位于景区范围内;或者农村集体(包括个人)的土地、房产等不动产本身就构成景区风景的一部分。这种复杂的产权关系使得生态旅游的景区开发管理矛盾重重。为此,有必要在专门的生态旅游立法中对景区产权问题予以明确规定。建议国家统一制定生态旅游景区的划定标准;一般生态旅游景区的划定由省级人民政府严格按标准执行,世界遗产和部级生态旅游景区的划定则由国务院严格按标准执行;凡划定为生态旅游景区的,原则上产权统归国家所有,景区内原先的集体所有制产权,由国家按具体标准收购或置换;对于已经构成景区内生态景观有机组成部分的个人所有的那部分产权,应允许其选择变通方式,除由国家收购或置换外,还可由其选择折价入股、租赁、出售返租等方式。

2.明确管理者。根据我国目前的法律规定,旅游景区的所有权、管理权甚至经营权都由国家拥有,政企不分。这常常导致景区的维护和管理无法合理进行。不仅如此,由于各地的地方政府代表国家行使具体管辖权,导致许多国家风景名胜区和自然文化遗产的所有权地方化,名为国家所有,其实际的管理、收益和处分权的行使则是围绕着地方的利益甚至是地方官员的利益和政绩打转,这已成为生态旅游资源屡遭破坏、资源所有权以各种形式变相转移的主要原因。更大的问题是,中央和地方对景区的管理缺乏统一,各部门条块分割,职能交叉。从国务院部委到省市的厅局,都可以作为所有者的代表对同一景区(的各个部分)发号施令。根据现行相关规定,国家风景名胜区由建设环保部门管理;历史文化名城及其他文物景区由文化部门管理;道观寺庙由宗教部门管理;国家森林公园由林业部门管理;国家地质公园由国土资源部门管理;国家水利风景区由水利部门管理;旅游业由旅游部门管理等等。这种分工管理格局,使得生态旅游活动的管理主体林立,权力、责任和能力分散,不仅导致生态管理资源的大量浪费,也容易造成管理混乱、管理不严和管理缺位。

鉴于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以及我国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严重的现状,建议新的立法要赋予特定部门对生态景区和生态旅游明确的、独立的专门管辖权,使之成为生态旅游的权威管理部门,对全国的生态旅游实行高效管理。

3.规范管理条例。明确了生态旅游的专门管理部门以后,还有一项重要工作也需要由立法加以解决,那就是制定规范生态旅游管理的专门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尚无这方面的专门立法。对于生态旅游经营管理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如生态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估体系,生态旅游区的审批和划定,生态旅游的安全保障体系,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生态旅游资源补偿费用的收取和运用,生态旅游市场的管理,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生态旅游管理者(政府)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生态旅游者的管理,生态旅游区当地居民的管理等等,都缺乏法律的规制。这必然导致生态旅游经营管理中相关问题的解决无法可依。因此,生态旅游管理专门立法要尽快摆上日程。

4.采取灵活有效的经营模式。生态旅游的经营模式,虽然不能由立法加以直接规定,但是,立法却可以也应该对其加以规制。自然文化遗产和风景名胜属于公共资源,它具有科研、教育、审美等多种功能,具有珍稀性、唯一性、不能人工再造性等特征,因此,对其开发和经营一定要本着对后代负责的精神,采取慎重态度。反过来说,如果因为担心造成破坏,对于生态旅游资源不敢开发利用,那么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所以,保护和开发要兼顾,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往往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面科学的规划和大量资金投入,才能保证总体开发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如果因为缺乏资金而小打小闹,不仅难以达到开发效果,甚至可能造成对旅游资源的无可挽回的破坏。因此,生态旅游的开发、保护,单靠政府部门的投资是不够的,也是不现实的,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更是如此。而且,纯粹由政府投资,经营管理者缺乏参与市场竞争的内在压力和动力,也会严重制约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档次和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如果允许多方资金投入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保护项目,一方面缓解了政府无力开发的不足,另一方面也使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有了强大的资金后盾,既发展经济,又保护环境,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当然,要达到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双赢的目标,还应对非国有资金介入生态旅游的开发有一个范围、程度和方式的限制,这值得有关专家认真探讨。

允许非国有资金的介入,实际上就是将生态旅游资源的经营权从所有权中剥离出来,有条件、有期限地让渡给投资方,从事法律允许范围内的市场运作。经营权的剥离应该彻底,经营权剥离之后,政府部门应该完全抽身其外,不再从事任何经营活动,而是以一个纯粹的管理监督者和生态旅游资源保护者的身份履行国家代表的权利和义务。经营权的剥离过程要有科学的评价、规范的运作和严格的监督,防止国有资产的无形流失。

至于允许介入生态旅游开发的资金来源,应该是多渠道的。除了国内资金外,鉴于wto的国民待遇原则,对外资也不能例外。但对外资应注意一些特殊性的问题。比如要坚持国家对自然资源永久原则;要坚持适用中国法律处理纠纷的原则;要谨慎处理某些可能涉及政治或文化敏感问题的旅游资源的开发;要注意选择真正有资金、技术和管理实力的企业(这点对国内投资者也一样)等等。

5.要重视与国际接轨,同时还要照顾到国情。生态旅游已经成为全球旅游的一个潮流,中国也已经挤身世界旅游大国的行列。在生态旅游方面号召力巨大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数目上,我国目前名列世界第三。但是,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生态保护负担沉重而经济能力有限的矛盾十分尖锐,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切实保护好这些珍贵而脆弱的人类遗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我国对wto承诺的逐步兑现,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旅行社或旅游公司多数已经开始进驻中国,并呈现出地点分散、实力雄厚、业务范围广泛的特点。因此,在制定生态旅游专门立法时,还必须考虑国际因素,既要与国际接轨,遵守wto“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法律规则,又要尽量照顾到我国的国情,维护国家的利益。

(二)加强执法

完善生态旅游立法只是使得我国生态旅游有法可依,而执法则是生态旅游法律体系发挥作用的关键环节,它决定了生态旅游法律体系是否能切实发挥作用。

要加强生态旅游执法,首先要依法建立生态旅游执法机构。包括司法部门、行政部门和相关的社会团体。其中,独立、专门执行生态旅游管理事务的行政机关的作用至关重要。该行政执法机关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必须由法律明确规定。其次,要建设一支合格的生态旅游执法队伍,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担任专、兼职生态旅游执法人员,并赋予应有的权限。再次,要严肃生态旅游执法,要落实生态旅游行政执法责任制。最后,要严格按照生态旅游行政执法程序办事。

(三)健全监督机制

生态旅游法律体系是否被切实有效地执行,还需要由监督工作加以保证。监督主要是针对生态旅游的执法情况,特别是行政执法情况而进行。从监督的实效性来讲,又首推行政监督。因此,应该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在财务与人事上与监督对象相分离的行政监督机构,制定一部规范监督工作的可操作性强的法规,赋予监督主体明确的监督依据和足够的监督权限。在监督过程中,既要对具体行政行为,还要对抽象行政行为进行监督;既要监督实体内容,又要监督方法、程序。

除了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也是必不可少的。为此,要确保司法权的真正独立,尤其是独立于行政权,还要相应扩大司法审判的受案范围。

此外,还要充分发挥权力机关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使得各种监督力量优势互补,形成合力,提高生态旅游法律监督的整体效能。

【参考文献】

[1]郑本法.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J].甘肃社会科学,2004,(4).

[2]阎春梅.生态旅游中的环境保护对策分析[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oo4,(6).

法律的就业前景篇7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法院新收各类案件超1000万件,同比上升3.38%,而2011年全国法院新收各类案件则突破了1100万件,同比上升了5.85%。不断上升的诉讼案件数量表明,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正日趋增长。

但目前法律人才的供应仍未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根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国平均每万人拥有律师的数量仅0.8名,这个比例不但低于发达国家(如美国30名/万人,英国15名/万人),而且还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巴西20名/万人,阿根廷12名/万人)。而且,我国现有企业5000多万家,但仅有四万余家聘请了律师当法律顾问。

从个人律师拥有量以及不断上升的诉讼案件数量来看,可以说,作为法学专业学生就业的第一选择,律师行业从总量上还远未饱和,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法治环境的改善,社会上对律师、法务等法律人才的需求将会增加。

另外,由于中国已经加入wto,各类对外贸易摩擦和纠纷日趋增多,因此,懂英语和国际法的律师的职业前景十分看好。

一般来讲,法学专业主要有四大就业方向,分别是律师、公务员、企业法务人员以及法学教育。但由于法学概念涵盖面广,也存在着大量的具体针对性的优势就业领域。一般这类领域的职位对专业要求较高,从业人数较少,但薪水绝对高。例如,商法与经济法专业的可以去当会计师、审计师等财会人员,或者从事证券行业。知识丰富、对娱乐圈感兴趣的可以去当影视法律顾问,跟在影视大腕们身边,钱绝对是赚得不少。

法律的就业前景篇8

关键词:风景旅游区特殊性经营管理模式

在当前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我国的风景旅游区却仍然延续了计划经济的模式,大部分还属于事业性质,纯属社会公益事业,经费靠财政拨款。旅游区管理机构虽然既有保护的职能,又有组织生产、发展经济、解决就业和社区管理的职能,但因政企不分,事企不分而导致了诸多弊端,如资金短缺,经济效益低下,机构臃肿等问题。因此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分离所有权和经营权成为各大风景旅游区的改革方向,并且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风景旅游区不同于一般的企业,有着自身的特殊性,我们在引进市场化机制的时候一定要慎重。

风景旅游区的特殊性

风景旅游区资源是拥挤俱乐部产品

经济学家詹姆斯・布堪南(JamesBuchannan)在1965年发表的《关于俱乐部的经济理论》一文中,提出了俱乐部产品。这种产品可以适应从纯公共产品到私人产品之间的连续体上的任意一点,它的核心概念就是拥挤。

风景旅游区资源就属于此种产品,旅游者只要买到了门票就可以拥有参观游览的权利,并且其行为在一定范围内不影响其他人参观游览,但如果旅游者人数超过了景区容量,就会出现拥挤,并影响其消费满足。

风景旅游区资源就是这样一种存在最佳规模的产品,其产品的实物规模和消费者的人数规模有一个最佳的搭配。这类产品实质上可以实现生产者排他的,但不容易实现消费者排他,而且生产者排他的成本比较低。这使得风景旅游区资源兼有纯公共产品和纯私人产品的性质,它们由许多人同时消费,并不断趋近于容量约束范围;超过该约束后,该产品的消费就变得拥挤了,但总存在一些排他技术使得向旅游者收费成为可能。

布堪南在其文中还提到,要有一个最佳的搭配,俱乐部成员必须可以自由流动,且俱乐部拥有自主决策权,这一理论突破了公共产品由政府供给的单一模式,为公私合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风景旅游区资源的不可再生性

旅游资源,除人工可以栽培与繁殖的动植物外,可以说是一种不能再生的资源,一旦破坏将不复拥有。例如地面上的古建筑等,总是会一天比一天少下去.。有600多年历史的噶丹寺,是拉萨著名的三大寺之一,1969年被毁为平地。泉城济南,过去那种“家家泉水,户户垂柳”的美好景象,由于对水源地缺乏保护,已不复存在,至连著名的趵突泉、珍珠泉,也濒临断水的危险。

旅游资源的这种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对其实施保护的重要性。巨大的需求对旅游产品的开发、销售,可能是一种难以抗拒的诱惑,但同时对旅游资源也可能是一股无法估量的潜在破坏力。

风景旅游区系统的复杂性

风景旅游区是介于风景名胜区和旅游区之间的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风景旅游区系统是围绕旅游主体(旅游者)而建立起来的产品系统及其支持系统。就其产品系统而言,包括资源吸引物,人造吸引物及旅游基础设施,其中资源吸引物是旅游产品的主要组成部分,由林木、动物、河流、文物古迹等构成,分别归建设、文物、林业、水利、环保等部门管理。并以此为基点,形成以吃、住、行、游、购、娱为基本环节的一条龙服务体系。

旅游产品的提供还要得到当地社区各个部门及政策法律环境的支持,只有政府运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及社会手段,去引导、指导旅游企业健康正常的经营,才能真正实现景区的全面持续发展。

现有风景旅游区经营管理模式简述

国家直接经营管理模式

国家直接经营管理模式就是国家集风景旅游区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于一身,景区的管理、保护和开发经费由国家财政承担,景区的门票及其他旅游项目由国家定价(一般定价很低),收入上缴国家。这种模式在市场机制不完善的条件下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保护遗产、体现社会公共利益、资源整合等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但从实践中看,这种经营管理模式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一方面,景区的经营者没有自主经营的权力,也不承担盈亏的后果,基本不按市场规律经营,效率低下,从而导致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其经济价值得不到应有的体现。另一方面,部门利益、地区利益与国家利益难以协调,我国的土地及其分布其间的风景名胜、文物、森林资源名义上归国家所有,但实际上中央、省、市、县、乡各级政府及其部门都能出面操作。在同一景区内,建设、文物、林业、水利等多个部门插手管理,严重阻碍了风景旅游区的健康发展。

市场化经营管理模式

市场化经营管理模式就是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真正把风景旅游区作为一项产业来对待,将其作为独立的主体推向市场。

目前存在的市场化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项目的形式招商引资,由多个投资主体进入景区行使经营权;另一种方式是垄断经营权,以一家企业作为投资主体,进行垄断经营。由于政企职能分开,产权比较明晰,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经济效率得到了提高。但我们也要认识到,旅游业是以持续发展为目标,需要经营者将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结合起来考虑,而企业经营者往往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环境效益。此外,景区资源的交易,除面临旅游价值核算的难题外,还面临着一些政策上的和限制。因此,鉴于风景旅游区资源的惟一性、脆弱性等特点,以及相关理论政策研究滞后等原因,对这种做法必须慎重。

我国风景旅游区经营管理模式的政策建议

改革管理体制

我国风景区旅游资源的所有权主体是国家,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风景旅游区资源所有权。为保证国家产权的统一和国有资产的收益,国务院可以指定一个权威机构行使风景旅游区资源产权,对产权进行统一管理;负责风景旅游区规划的审批、土地使用权的转让、租赁,风景旅游区资源使用权转让、风景旅游区资源保护规划等。该权威机构可视需要,在各省或各片区设立派出机构,发展建立风景旅游区日常管理机构,并对其拥有领导权、监督管理权和对风景旅游区资源开发经营企业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权。日常管理机构由派出机构代表、地方政府各职能部门代表、当地群众代表、开发经营单位代表等组成,具体负责风景旅游区开发建设的监督管理,监督国有资源的用途,保证国有资源保值增值,并进行风景旅游区日常的市场管理、资源管理、环境管理。整个管理系统的经费均由国务院按旅游税收的一定比例统一拨付,以防受地方政府部门和经营者的牵制。

这种产权管理机制,可以避免现有的条块分割,多头领导,明晰了风景旅游区资源的产权归属,且有效发挥了监督作用,可以防止风景旅游区资源的过度开发、风景旅游区环境破坏。

运用不同经营管理模式

近年来,有许多学者提出风景旅游区应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将其交由企业进行市场化运营,并通过对收益和成本的比较分析论证了这种模式的合理性。碧峰峡、桐庐、太湖源等一大批景区(景点)将经营权不断地拍卖出去,黄山、张家界等遗产类资源也引入市场机制,并先后挂牌上市,这种经营意识是对传统管理意识和管理体制的一大突破,这一点应该是肯定的。但目前完全按市场机制经营的方式遭到了质疑。如黄山风景旅游区,从保护遗产的角度出发,必须严格遵循“景区游,区外居”的旅游方式,而黄山股份公司为追求自身赢利,必然尽可能以高消费方式将尽可能多的游客留在景区,由此必然造成遗产质量破坏,从而出现了在黄山发展旅游经济后“景区的环境卫生和安全质量提高,而遗产质量反而恶化”这一似乎怪异的现象。另外,这种纯商业化经营必然以其垄断性而伤害游客正当利益。拥挤俱乐部产品可以通过政府提供,也可以通过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由私人提供。但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是否适合所有的景区,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本人认为,凡是经营性景区(景点)均要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只是对一些专业性或公益性强的景区(景点),如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文物保护区、宗教朝拜地等实行国家经营管理,由国家委托专业人士经营。

加强对旅游资源的管理

风景旅游区不是单指景观资源,而是以景观资源为核心,由产品系统和支持系统组成的一个综合体。往往在我们脑海里有一个思维定势,即风景旅游区的收入来源就是门票收入,并以其为由来证明管理经费紧张,从而交由企业市场化运作或进一步提高门票价格。由于旅游产品是一种高弹性消费品,提高价格会导致游客数量大幅度减少,门票收入进一步降低,且波及到整个行业。我们应该改变观念,树立大旅游意识,正确把握旅游业的综合性、先导性、关联性规律特点。

在风景旅游区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中,分清旅游景观资源和旅游经营资源。旅游经营资源才是我们的改革重点(包括住宿、交通、餐饮、娱乐设施等),增强竞争活力,提高风景旅游区的收入。旅游景观资源不应作为风景旅游区创收的主要途径,而要以保护为重,国家应建立景区财政补贴制度,为景区维护经费来源提供保障。对那些交由企业运作的经营性景区,应制定门票价格管理制度。

建立规制风景旅游区开发和保护的法律体系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旅游立法初步形成了旅游法律体系,但是在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方面,目前还没有正式立法。

虽然有《风景名胜区暂行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森林公园管理办法》等行政法规,但是这些规定缺乏实施细则,对一些新做法缺乏裁决的依据,对实际执行中的一些破坏资源、侵蚀国有资源、使用权不明确的现象难以做出有效认定和判罚。尤其在民营企业开发旅游景区的过程中,由于没有相应的具体法律法规对旅游资源开发行为进行规范,具体操作上对旅游资源的权力归属没有清晰的界定。要明晰风景旅游区产权,并使其规范化运作,就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将景区开发行为予以规范,对破坏景区资源的行为和做法给予惩罚。按照我国现行法律体系和行政法渊源,风景旅游区立法体系可以按照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地方规章――规范性文件这样一个层次来构建。

总之,风景旅游区不能等同于企业,由于它有着自身的特殊性,我们应从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多个方面考虑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路径。在风景旅游区的开发保护中,要加强公私合作,合理利用政府和企业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崔风军.风景旅游区的保护与管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许彬.公共经济学导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3.苏文才,孙文昌.旅游资源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梁正宁.论我国风景名胜区的市场化经营[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15)

法律的就业前景篇9

从总体上看,三角山风景区人文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奇特,优美动人的传说比比皆是。从目前情况看,具有较大的发展优势:(1)自然资源特色突显,人文景观开发初具规模,景区内三角山、达城庙、千年茶花、石门、三角庙、老龙仙洞、碧仙洞、望夫石(舍身崖)、龙门资教寺等人文景观,引人入胜。(2)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良好,景区内的水、空气、植被等未受污染和破坏。

2三角山风景区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分析

2.1设施不完善,服务质量差由于县政府财政困难,对旅游设施的经济投入少,基本上是贯彻“自由发展”的方针,担心花钱多的项目效益上不去,只能因陋就简,以致设施不全。所谓旅游业,实际包括吃、住、行、娱、游、购六个方面。从总体上看,资金投入主要局限于饭店宾馆,其他旅游配套设施项目,如交通、商业购物尽管也都涉及,但比重很小,投资十分有限。景区地理位置相对较偏,交通不便,并没有得到有力改善。住宿、饮食、娱乐等设施匮乏,造成客容量不足。再加上旅游产品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层次感,而且以小型产品为主,没有形成产品的规模等级,不能引导旅游消费,造成游客滞留时间短。更有据《楚天都市报》报道,三角山风景区成菜场,垃圾成堆,令游客十分扫兴。种种的这些设施不全,服务质量差,管理不善,都严重制约着三角山风景区旅游经济的发展。2.2旅游市场营销中法制意识淡薄当前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在旅游业中也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因而,依法办事应当是保障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在乡村旅游市场中,仍然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在与罗田县天堂寨风景区、英山县桃花冲风景区、黄州赤壁风景区等风景区的竞争中,三角山风景区曾出现为了揽客对外进行虚假宣传,提供一些虚假的信息亦或是诋毁其他风景区的声誉,如本来网上和对外宣传门票价格为30元/人,但为了揽客经常降价出售,以此攻击其它景区价格贵。这种现象本应该控制,但为了图利创收,一时之间也在有意无意中做出这种违法的事情。从严格的意义上讲,这样一种扰乱的旅游市场秩序的行为,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损坏了旅游景区的形象,也使我国的法制遭到了不必要的破坏,对旅游市场中的双方都是非常不利的。既破坏了旅游企业的对外形象,同时严重阻碍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这种只顾经济利益,而忽视法制化经营,结果造成因旅游合同未能履行而发生大量纠纷和旅游投诉。因此加强法制观念显得非常重要,用法律规范旅游市场营销中的行为,并且让景区相关从业人员有意识地遵守,是三角山风景区不可忽视的问题之一。2.3市场定位不明确,旅游品牌意识淡薄三角山风景区相对于其他旅游景区而言,最大的竞争优势是山水自然美景和历史人文景观相映成趣。但由于市场定位不明确,导致营销资源的浪费。该景区没有对游客进行细分市场或市场细分工作欠缺,导致旅游产品或服务指向整个市场。同时也由于在该景区发展过程中,没有注重推销自己的形象和特色,没有能够根据市场的需求来科学的制定旅游市场的营销策略,与同类型的旅游景区相比过于雷同,没有拿出自己的特色。总之三角山风景区没有经过周密的调查,盲目定位,致使竞争力弱化,也导致旅游品牌意识淡薄,知名度很难提高。这一连串行为也说明该景区的营销策划与组织能力不强,缺乏先进的旅游销售理念,没有将人力资源、旅游资源、旅游文化理念通过营销渠道、广告、公关宣传等传播手段将其整合成为一个品牌,培养良好而忠实的顾客消费群体,无法适应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趋势,这对三角山风景区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2.4追求短期销售目标,缺乏长远规划随着旅游开发的日益深入和旅游产业的高速发展,旅游景区之间的竞争相对较强。面对周边同类型旅游景区的竞争压力,如罗田县天堂寨风景区、英山县桃花冲风景区、黄州赤壁风景区、黄石东方山风景区等,三角山风景区为了讨好旅客,追求短期销售目标,比如门票价格表里不一,盲目进行削价竞争,把降价作为竞争的主要手段,在对外宣传营销上往往只强调价格,只是希望通过低价格带来旅客数量的增多,以期达到“薄利多销”的旅游促销目的。这就对外导向三角山风景区低端化的的旅游形象,很难吸引游客的回头观赏。另外该风景区把目光都集中在追求短期营销目标,忽视了旅游产品的质量和特性,从而导致目前三角山风景区没有注重旅游产品的升级和售后服务体系的构建,缺乏差异化和个性化。这样的营销方式,在短期之内可能能够使游客增加,带来游客的促销,但是从长远的利益上看,这种做法只会损害到自身的旅游形象的,是不利于风景区的长远发展的。

3改进三角山风景区旅游市场营销的策略

进入到现代营销主导的新时代,必须用科学、先进的旅游市场营销理念来武装旅游业,从而促进旅游业健康有序地快速发展。鉴于以上情形,改进该景区旅游市场营销策略是十分必要的,并且是一项迫不及待的任务。3.1完善相关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在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旅游业发达地区,为大力发展旅游业,凡与旅游服务相关联的行业,包括宾馆饭店、景点设施、娱乐、交通、购物等配套设施都做到尽善尽美和富有地域特色。在这种情况下,三角山风景区要发展旅游业,就必须更新营销观念,采用现代旅游市场营销理念,优先改善相关设施,积极引进社会资金的投入和先进技术设备及管理经验,严厉杜绝景区垃圾成堆的现象,这是非常紧迫且可采取的途径。同时招聘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严肃纪律,提高风景区有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全面提升风景区相关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增强竞争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尽快全面改善风景区的旅游环境。真正实现对接大武汉,融入黄鄂黄,全力发展三角山风景区旅游业。3.2加强对风景区从业人员的法律培训在招聘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的同时,一定要加强对法律知识的考核,督促景区从业人员自觉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并把法律知识的考核当作以后工作业绩的绩效考核目标之一。在景区经营活动中,聘请专门人员进行考核,微服探察,加强法律检查和监督,常抓不懈。建立健康有序的旅游市场法律环境,对外维护三角山风景区的旅游形象,杜绝虚假宣传及诋毁其他风景区声誉的行为,使该景区的经营活动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用法律规范旅游市场营销中的行为,为该景区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证。另外,参考同类型旅游风景区的门票价格,再根据旅游产品的季节性的特点和生态环境容量的承载力,实行时间差别定价策略,制定合理的淡、旺季价格,避免不顾市场的盲目定价。也为了防止图利创收,一时之间也有意无意中做出这种违法的事情。因此要积极开展该景区的从业人员的法律培训,追求景区的长远发展。3.3进行品牌形象定位,强化宣传力度旅游形象设计定位是旅游形象设计与传播的前提,决定着形象设计工作的方向,必须要紧紧抓住旅游资源特色、环境和人文背景以及当今旅游市场的新趋势,突出特色。要对三角山风景区进行品牌形象定位,就必须首先进行明确市场市场细分。三角山风景区主要面对当地地域乡村旅游市场。而乡村旅游市场主要是面向有回归自然、享受自然乃至保护自然等需求的游客。乡村旅游市场所处地理区位环境、资源特性、知名度种类及其生命周期及主体经营实力等不同,市场定位也就不一样。面对的市场细分对象一旦确定,应当对品牌促销诉求主题进行良好的形象定位。定位既要建立在风景区现有基础之上,又要考虑作为受众的旅游者对形象的感知和诉求。基于此,应在对三角山风景区旅游形象进行重新定位的基础上,注重旅游产品的研发工作,增强对当地地域特色的自信。并且针对当地及周边的目标群体,采用先进旅游销售理念,制定现代的旅游市场营销策略,划出一部分的经费用来强化宣传力度,使该风景区的旅游新形象深入人心。3.4用可持续发展观念作指导,进行长期规划在当今的旅游景区,旅游产品渐趋同质化,在发展过程中要切实避免主观性的恶性竞争,尤其不能为了短期游客的增加而盲目降价。三角山风景区要不断打造自己的旅游品牌,从长远目标着手,对旅游产品进行升级换代和构建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因此要想增加该风景区的旅游收益,追求长期营销目标,必须倡导一切以顾客为中心,加大力度提升服务质量。将可持续发展观念作为指导思想,运用整合营销这种新型传播观念(目的在于使景区所有的营销活动在市场上针对不同的消费者形成一个总体、综合的印象,达到情感认同,树立口碑效应,建立品牌影响力。)与三角山风景区的实际相结合,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充分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使风景区不断走向现代信息化,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根据旅游者的消费心理,研究现代旅游市场营销策略,切实针对市场发展趋势,制定一套系统而又切实可行的营销手段,用现代化的新思维进行长远规划,促进景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法律的就业前景篇10

[论文摘要]当前世界经济处于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诚信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本文从金融危机背景下诚信的内涵入手,继而找到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找到解决诚信问题的途径,目的是形成诚信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经济的发展。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诚信的表述

诚信是社会各种交往得以正常进行的前提。无论是传统社会还是现代社会,各种社会形态都具有其特定的诚信体制以促使社会主体之间信任关系的发生。2007年,世界金融危机的发生源于美国,进而影响到全世界,形成了全球金融危机,直到2008年,这场金融危机开始失控,并导致多问相当大型的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在此状况下,我们也许更应该反思的是一个诚信的问题。也许正是因为贪婪导致诚信危机,继而才导致了金融危机。因此,对于诚信的理解成为当前一个热门的话题。对于诚信的表述,有许多不同的观点。诚信一词首先是一种伦理范畴,它意味着人们在人际关系中,应当诚实不欺,讲究信用,并且法律采用诚信作为自己的一项原则之后,诚信还兼有法律上的含义,即为了维持某种体现平衡利益的秩序或体现为一定的道德基础的可供依赖。那么,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诚信又具有什么新的内涵呢?事实上,既然诚信的根本精神是真实无妄,那它就要求人们尊重客观规律,树立求实精神。在诚信这把精神的标尺面前,一切的虚情假意和欺瞒诈骗都将无所遁形,遭到无情的揭露与批判。作为一种价值观念,诚信具有公正不偏的特性。它要求社会群体建立公正合理的制度,要求每个社会成员树立起公平的处事态度以及大公无私的道德观念。诚信所内涵的人文精神,要求人们自觉守法,真诚守信,树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法治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这一点尤其难能可贵。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诚信的问题

1、政府职能部门监管不力。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因为贪婪导致的诚信危机,恐怕是除了监管不力之外应引起警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我国建设和完善市场经济的进程中,最严重的社会诚信问题是一些部门和地区的政府,在行为上缺乏诚信。首先是政府公务员履行职权行为的随意性,其次是政府信息不够公开,使得政府诚信大打折扣,公信度受到极大挑战。再次是地方保护主义严重。许多政府工作人员只习惯对上级领导负责,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法律赋予的,忘记了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是法律的执行者、维护者,应该对人民守信,应该树立法律至上的信念。当手中的权力和人民的利益、法律法规发生冲突时,有些政府工作人员崇尚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有些政府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对相同情况予以区别对待;还有的滥用职权,拘私行政等等。这些行为影响了政府的良好形象。

2、法律制度不够完善。诚信与法制是保证市场规范健康发展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诚信是对参与市场活动的主体的道德要求,既是法制的基础,又是法律法规得以贯彻实施的重要保证。法制是对参与市场活动的主体的行为规范的强制性要求,既是诚信的集中体现,又是维护诚信的有力武器。诚信与法制辩证统一于市场规范发展之中,两者缺一不可。法律规范不严密、制度不完善,有空子可钻,这为不良者提供了无风险的作恶空间,可能出现法律规范管不着的现象。如果法律规范不全面,就会使法律表现出不诚信,也会使公民对法律规范产生不信任感。社会诚信则无从谈起。金融危机的全球化蔓延与各国对于诚信的法律规范不完备、不健全有相当大的关系。

3、企业信用严重缺失。企业信用是社会信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非一个独立的信用形式,它涉及到银行信用、商业信誉以及个人信用等方面。具体来看,企业信用涉及到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银行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以及企业与消费者、内部职工之间的信用行为。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处于发育阶段,企业信用制度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信用意识淡薄,信用观念扭曲,从总体上来看整个社会的企业信用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企业信用缺失主要表现在私营及个体企业。出现企业财务作假、恶意逃避银行债务、拖欠员工工资、虚假信息等不良行为。事实上,我国的国有企业中同样存在着严重的诚信贬值的现象,这就是愈演愈烈的恶意欠债逃债现象,具体表现为:一些企业故意拖欠占用客户的货款、银行的货款、假破产真逃债等。另外,包括企业家在内的个人诚信意识的淡薄、产权制度的缺失等因素也是企业信用缺失的原因。

三、金融危机背景下诚信问题的解决方略

1、重塑政府机构诚信形象。政府通过制定与执行公共政策,实现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合理公正的分配,并通过公共政策去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增长,维护绝大多数公众的利益。这是政府诚心于民,最终取信于民的必然要求,也是考察现代政府诚信理念与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加强诚信理念建设,强化公务员的公仆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树立服务意识、树立责任意识。应加强诚信行为建设,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应强化问责制和依法行政的意识,积极维护政府机构的诚信形象。政府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政府诚信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公务员在工作中不断完善和提高。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政府诚信建设尤为重要,起到极为关键的统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