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法律专业研究方向十篇法律专业研究方向十篇

法律专业研究方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06:29

法律专业研究方向篇1

1、法学理论(030101)本专业包括法理学、法经济学、法社会学、法哲学四个研究方向。法理学方向主要研究法的一般理论,社会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制以及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理论、****理论、立法、司法、行政的基本理论等,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研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重大法律理论问题;法经济学方向主要研究法经济学的一般理论、法律与经济、法律与市场竞争、法律与宏观调控、法律与环境资源等的相互关系,注重研究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重大经济法律问题;法社会学方向主要研究法社会学的一般理论、法律与城市管理、法律与社会管理等重大社会法律问题;法哲学主要研究法学理论和法律实践中的哲学问题——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的问题,它是对法的一般问题的哲学反思,是对法学理论的再抽象、再概括,是对法律实践的哲学分析和总结。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科学的法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本专业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技能,能够胜任有关立法、政府机关、司法部门、律师、企业、社区等各项法律业务和管理以及高等院校的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法学人才。

本专业学科带头人都是国内外知名学者,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整齐。近年来承担了一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等多项奖励。

(1)研究方向

①法理学

②法经济学

③法社会学

④法哲学

(2)招生人数

40名

(3)考试科目

①政治

②英语

③法理学

④法社会学

⑤综合(法经济学、经济法学)(复试科目)

2、宪法学与行政法学(030103)

本专业主要包括行政法治基础理论与应用、部门行政法与科技法、中国宪政与中国政治三个研究方向。行政法治基础理论着力回应行政法治理论中的热点和前沿问题;部门行政法与科技法着力回应行政法治实践中的特殊问题;中国宪政与中国政治方向着力于行政法治的宏观环境和宪政文化。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本专业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够胜任有关立法、政府公务、司法部门、律师机构、管理与经营以及高等法律院校的教学科研等工作的高级法学人才。

本专业拥有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近年来在科学研究、教材建设、教学成果获奖、省部级优秀教学团队立项、省部级精品课程立项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1)研究方向

①行政法治基础理论与应用

②部门行政法与科技法

③中国宪政与中国政治

(2)招生人数

40名

(3)考试科目

①政治

②英语

③法理学

④行政法学

⑤综合(宪法、公务员法、行政学)(复试科目)

3、刑法学(030104)本专业涵括了刑法学、犯罪学、监狱学和青少年犯罪与司法四个研究方向。刑法学主要研究中国刑法的基本理论,包括犯罪通论、刑罚通论、罪刑各论。犯罪学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犯罪学基本原理、刑事政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问题。监狱学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监狱学的基本理论和改造罪犯的一般原理、监狱制度、行刑实践、改造罪犯策略等问题。青少年犯罪与司法主要研究青少年犯罪学、少年司法学、未成年人法学等,培养从事预防青少年犯罪、少年司法、未成年人保护理论与实务工作的高级法学人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本专业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够胜任刑事法学研究、担任刑事法学教学、从事刑事司法等工作的高级法学人才。

本专业拥有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近年来,承担了国家和省部级有关综合治理及中外行刑制度比较研究等多种研究项目,曾获得、省部级等多项优秀成果奖励。

(1)研究方向

①刑法学

②犯罪学

③监狱学

④青少年犯罪与司法

(2)招生人数

50名

(3)考试科目

①政治

②英语

③法理学

法律专业研究方向篇2

doi:10.3969/j.issn.1006-9682.2011.12.026

摘要:教育定位的不科学,导致法科硕士在学位设置、学习年限、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不足之处。为构建高质量的法科硕士研究生教育,有必要将法科硕士的教育定位明确为职业教育,在此基础上将法学硕士与法律硕士统一为一种新的法科硕士学位,并对其学习年限、课程设置等不足进行改革。

关键词:法科硕士;教育定位;法科硕士研究生教育

Cleartheeducationorientationtoconstructhigh-quality

educationformasterstudentsoflaw

―inviewofBeihanguniversity

HanweiYue

(LawschoolofBeijinguniversityofaeronauticsandastronautics,100191)

abstract:Unscientificeducationorientationleadstosomedeficienciesabouteducationoflawmasterindegreesetting,periodoflearning,courseoffering,teachingmethodandsoon.inordertoconstructhigh-qualityeducationforlawmasterstudents,itisnecessarytochangetheeducationorientationoflawmastertoprofessionaleducation,andbasedonit,tomakethemasteroflawandlegalmasterbeunifiedintoanewmaster'sdegreeoflaw,andreformthosedisadvantagesaboutperiodoflearningandcourseoffering,etc.

Keywords:masteroflaw,educationorientation,educationoflawmasterstudents

一、北航法科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现状

北航法科硕士研究生包括法学硕士、法律硕士(法学)以及法律硕士(非法学)三类。

法学硕士的学制为2年,实行导师负责制。法学硕士的专业方向,区分为民商法、法理与法律史、诉讼法、国际法、宪法与行政法、刑事法、环境资源与经济法七大方向。其课程设置,包括学位必修课和学位选修课。必修课包括公共必修课(马克思主义理论、外语和科技专题)、学科必修课(专业课、社会实践课)和培养环节(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学术活动)。专业课按上述七大学科开设,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

法律硕士(法学)的学制为2年,实行导师负责制。法律硕士(法学)的专业方向,区分为民商事法律实务、刑事法律实务、诉讼法律实务以及国际经济法律实务。其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课,其中必修课包括学位必修课(马克思主义理论、外语、专业外语、法学理论前沿、民法总论)和专业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分不同方向而分别设置,选修课在学院开设的其他课程中任选;法律硕士(非法学)的学制为3年,实行导师组集体指导与个人负责相结合的方式。法律硕士(非法学)不区分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课。法律硕士(非法学)的专业必修课以及选修课涉及七大学科。法律硕士的特色体现在实践课上,不仅包括司法实践课(在法律实务部门实习两至三周),还包括法律文书课(由律师、检察官和法官讲授)、模拟法庭课以及法律谈判课。特色实践课的安排,体现了法律硕士职业教育的定位。

对于法科硕士研究生的授课以及考核方式,学校和法学院没有明确规定。实践中,对于授课方式,各位老师一般采取的方式包括:(1)苏格拉底式授课方式,即问答式教学;(2)针对不同专题,学生主讲,老师点评;(3)针对不同专题,师生进行座谈式讨论;(4)案例式教学方式等;对于考核方式,一般采取撰写结课论文,或者采取撰写结课论文与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个别也会采取闭卷或开卷的随堂考试方式。

二、北航法科硕士教育面临的根本问题――教育定位不科学

法科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定位,究竟是一种职业教育还是一种学术教育?长期以来是困扰中国法科研究生教育的关键问题。之所以说它关键,是因为教育定位决定了学位的设置、学习年限、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等一系列具体问题并最终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模式和人才培养的素质。对于法科硕士研究生的定位问题,根据我们设置的《北航法科硕士研究生教育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55.1%的研究生选择职业教育,24.1%的研究生选择学术教育。

北航目前和其他院校一样,对法学硕士的教育定位是学术教育,对法律硕士的教育定位是职业教育,但是这种教育定位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最终导致法科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具体阐述如下:

(一)学位设置不合理

法学硕士的教育定位,依照198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是培养研究型人才,为教学科研和法学研究培养后备人才。这种法学硕士的培养定位,与当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相适应。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各种法律人才匮乏,法学硕士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教学科研人才,实务性法律人才的培养主要由法学本科教育以及各种社会培训和成人教育承担。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研究生招生数量的连年攀升以及实务部门对法律人才职业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法学博士教育已经取代法学硕士成为培养教学研究人才的主力,绝大多数的法学硕士走向了实务部门。在前述调查问卷关于“攻读法科研究生的目的”中,仅有12%的同学选择学术研究,有6%的同学选择为读博做准备,其余皆选择找到理想的工作。因此,法学硕士教育有必要以职业教育重新定位。

法律硕士(非法学)的教育定位,是职业教育。法律硕士(非法学)是借鉴美国法律教育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需要于1995年设立的,其目标是为法律实务部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的具有良好的法律职业技能和法律职业道德的高层次的实践型复合型法律人才。

法律硕士(法学)的教育定位,同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是2009年为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而设立。该专业是为了适应我国法治建设的现实需要,实现法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结构性调整,逐步由学术型为主向职业型为主过渡。[1]北航作为34所自定线院校,其法律硕士(法学)的生源主要来自报考北航法学硕士复试不通过或者公共课单科受限的考生。北航法律硕士(法学)的专业设置、学习年限以及课程设置趋同法学硕士,只是由于其职业教育的定位,比法学硕士多几门实践课程。因此,北航法律硕士(法学)的总体设计和法学硕士的差别微乎其微。

法学硕士、法律硕士(法学)以及法律硕士(非法学),三者事实上相同的法律职业规划,使法律硕士(非法学)在就业市场上遭遇到来自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法学)的激烈竞争。近年来,不少用人单位倾向于录取法学硕士研究生,而对法律硕士(非法学)的任职进行限制,主要表现为:在公开招录时规定具体的专业要求,比如刑法学、宪法行政法、民商法等;或在招录条件中规定,法律专业、硕士以上并且本科为法学专业。[2]由于法律硕士(法学)基本上等同于法学硕士,而法学硕士最终读博或者从事学术研究的寥寥无几,因此三者之间再作区分没有任何现实意义,相反会导致法律硕士(非法学)在就业上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

(二)学习年限不合理

北航现有法学硕士、法律硕士(法学)的学习年限是二年,第一年上课,第二年由于考公务员以及找工作等原因,学生基本处于“放养式”状态,这就导致毕业生即使顺利进入法律实务部门但难以立即适应具体的法务工作。

在前述调查问卷关于“提高北航法科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选择中,排在第一位的是研究生执业能力的培养。缺乏充分的执业能力培训,是北航法科硕士研究生教育急需改进之处。而在两年之内,既实现专业理论课的深入学习又保障执业能力的充分训练是根本不可能的。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

1、课时安排不合理

非专业课程所占学时过多,这是研究生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就北航而言,法律硕士公共课占180课时5学分,法学硕士公共课6学分,课时比法律硕士更多,其中公共英语开设两个学期,而法律英语只有1学分16课时。我们的研究生用大量时间学外语、政治和哲学,而这些课程在本科阶段已经开设,研究生阶段继续开设实属资源浪费。

2、学习选择权受到限制

在学习上,硕士阶段应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学校应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自由和选择空间。但是,很多高校对学生的学习选择权不够重视。就北航而言,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

(1)必修课和选修课比例严重失调。根据法学硕士课程体系安排,其中民法、国际法和法理学等二级学科减少选修课;其他二级学科不设选修课,这就剥夺了研究生根据兴趣和爱好自由选择非必修课的权利。而在美国法学院,选修课一般占全部课程的2/3,这样的课程安排不仅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会激励老师去教好每门课,毕竟没人选的课最终会被淘汰。

(2)讲座实行签到制度。学校不分讲座形式、讲座质量和专业倾向,强制要求所有研究生参加。多数研究生认为讲座签到制度缺乏合理性,应区分讲座内容允许研究生选择参加。

3、实践课程的缺失

在北航法学硕士的课程设置中,仅要求2个学分的社会实践课,这与其职业化的实际状况不相适应。法律硕士虽然设置了四种类型的必修实践课程(法律实践课、法律文书课、模拟法庭课以及法律谈判课),但由于受课时、师资、经费、场地等各种因素的限制,这种带有法律职业教育的手段比较有限,而且现实中这种法律执业能力往往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由学生在实务过程中切身感受和领悟出来的。[3]虽然我们也开展了“法律援助机构”作为学生法律职业训练基地,但毕竟案源有限而且也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模式,这使得学生无法获得充分的执业能力训练。总之,北航现行的课程设置缺乏法律实务界实习阶段,实践性教学无法充分开展,实习变成走过场。

4、司法伦理训练课程的缺失

职业化教育的目标,不仅要使受教育者掌握专业的知识体系,而且要培养特定的职业思维、职业技能和职业伦理。

对于法科硕士生,我们不仅要培养其良好的法律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而且应培养其遵守司法伦理和职业道德的基本素质。但是长期以来,我国法学教育存在着两个根本缺陷:第一个是缺乏司法伦理的训练。不具有司法伦理的法官、检察官和律师是很危险的,就如同守仓库的盗贼。司法腐败与缺乏职业伦理教育有极大的关系。一个人的伦理水平不是通过知识来获得的,而是遵循某种训练路径。人的有德与高尚是在消除对己义务的冲突中被驯化出来的,没有这一过程,便没有高尚。司法腐败要从法学教育上寻找源头;第二个是缺乏职业技巧培训。没有职业技巧的法官、检察官和律师无法适应职业要求。[4]目前,北航法科硕士研究生课程中缺乏司法伦理课程,这对提升学生的司法伦理修为是极为不利的。

(四)教学方法不足

目前,北航的教学方法侧重于对法律知识的机械传授,忽视对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在前述问卷调查中,96.5%的同学希望能增加案例教学的实践课程,而在“希望的授课方式”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案例式教学方式”。因此,探索多样化的、以适应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是我们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三、如何构建高质量的北航法科硕士研究生教育

《北航法科硕士研究生教育现状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显示,88%的法科硕士研究生选择报考北航的最重要因素在于北航是一所声誉良好的学校。因此,如何依托北航严谨的理工思维和优秀的理工人才,构建一个与众不同的,能够与北航良好声誉相匹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北航声誉进一步提高的高质量法科硕士研究生教育,是年轻的法学院应该思考的重点。如果能够针对北航法科硕士研究生教育现状的不足,并顺应国际趋势进行法学教育改革,不仅可以使北航法学院培养出训练有素的法律专业人才,而且可以为处于困境中的中国法学教育指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改革之路,具体思路如下:

(一)明确法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定位

法学教育是法律职业的前提和基础,法律职业是法学教育的目的和归宿。脱离法律职业的引导,法学教育就会脱离国家的需要,就会迷失前进方向。[5]

法学硕士教育应属于实务层次的教育,培养具备法律思维能力、实务能力和司法伦理的高级实务型人才。在前述调查问卷中,77.6%的同学选择读法科研究生的目的是为了找到理想的工作,而在职业规划中,法官、检察官、律师以及法律顾问等实务部门受到绝大多数同学的青睐。同时,84.5%的同学希望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可见,绝大多数同学希望能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为毕业后从事法律实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法学教育在确保纯学术研究空间的同时,逐步把重点工作转移到职业法律家培养方面,造就一批富于正义感、责任感以及高尚情操、具有深厚的教养和学识、娴于法律技术、善于进行创造性思考的治国安邦的精英人才,造就大量具有国际眼光和专精学识的法官、检察官、律师以及企业法律顾问,并根据这样的思路来调整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以及司法考试制度。[6]因此,法科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定位应为职业教育。

(二)取消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的设置差别

在确定三类法科硕士研究生共同的职业教育定位的前提下,建议取消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的设置差别,统一为一种法律硕士学位,并对其进行改革。新的法律硕士教育应突出北航特色,设想如下:

1、学制可设置为三年

第一年对学生进行法律通识教育,配合学生通过司法考试。既然法科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定位是高层次法律应用型人才,而通过司法资格考试,是从事法官、检察官、律师和公证员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有必要鼓励和支持硕士生通过司法考试。

第二年对学生进行法律专题教育,加强学生的学术素养及司法伦理训练。“法学既是正义之学,又是治国之学,法学教育肩负着培养合格治国人才的特殊使命。”[7]与其他硕士教育不同,法科硕士教育的对象毕业后直接参与到国家的立法、司法、执法以及各种法律服务当中,因此法科硕士教育不仅要传授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技术人才,更多的是要“培植法律信仰塑造法治人格,使学生领悟社会责任与义务,将追求真理、维护正义、恪守职业道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其思想观念、价值判断、道德情操在潜移默化中感知、认同、接受、实践”。[8]

第三年与实务部门合作,学生专门进行司法实习,培训职业技巧及执业能力,同时准备毕业论文。

2、加大理工科生源的招收力度

法律教育不仅是一种人文教育,也是一种科学教育,在培养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证据问题方面,理工科学生更具有优势。因此,法学院应依托北航特色,逐渐加大优秀理工本科毕业生的招收力度。

3、完善课程设置

首先,缩短乃至取消公共外语和政治课;

其次,增加专业选修课,使之到达课程总量的2/3,并拓展选修课授课内容的范围;

最后,增设司法伦理训练课程。司法伦理不是教出来的,而是训练出来的。法官、检察官、律师在案件处理中往往会碰见许多义务的冲突,一些义务对他自身来说是不利的。如果这个法律人首先选择对他不利的义务履行,且这个心理的形成是比较稳定的,那么在这种状态下他的司法伦理就基本形成了。如果在义务冲突中,法律人总是"趋利避害",选择对个人有利的义务履行,那他的司法伦理没有形成。[10]因此,我们应该在案例教学中,通过无数次的义务冲突选择训练来提高法科硕士的司法伦理水准。

4、完善教学方法

为增强职业技能的训练,在传统课堂讲授、专题讨论的基础上,加大案例教学、模拟法庭以及诊所式教学的力度,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加大北航法律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力度

“国际化治学”是北航法学院长期坚持的治学方针,在与世界接轨、与世界交流、与世界同步中求生存、求发展、求提升。北航法律研究生专业素质、职业伦理以及社会责任感的提高不仅来自于自身的努力和教师的言传身教,而且来自于与国际知名法学院师生的交流与沟通。因此,北航法学院的治学视野应当国际化。北航法学院近年来积极致力于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并取得了可喜成绩,应继续朝着以下方向发展:

1、增强师资队伍国际化的力量

聘请外国知名大学法学院的学者、知名律师等为研究生上课或讲座。

2、扩展研究生的国际流

(1)让更多的研究生出国留学以拓展视野

(2)热情欢迎世界各地的法学学子留学我院

(3)推行一系列暑假海外游学项目

海外游学,不仅可以使北航法学院全面提升学生国际化水平,而且是法学教育与学生培养模式的大胆探索与尝试。利用暑假时间,选拔一批学生去国外学习不同制度下的法律,同时也欢迎世界各地其他法学院的学生来北航学习中国法律。

(4)组织各国学生之间的交流

学院应积极为学生提供与世界名校学生进行面对面直接交流的机会,让北航法律人与不同制度、不同国家的青年法律学子进行面对面交流,使各国学生聚集一堂从法律学习、法律执业到日常生活、校园环境畅所欲言。

(5)考虑与国际著名法学院合作,培养法律双语人才,毕业后可以获得国内及国外两个学位。

(四)借鉴美国本科后的教育模式

美国法学教育的一大特色是“本科后”教育,即法学教育不设立法学本科而采取研究生教育,它要求学生在进入法学院之前必须取得一个非法律本科以上的学位,然后在法学院学习三年,毕业后获得J•D学位(所谓法律博士),然后通过各州律师资格考试即可进行律师执业。少数旨在从事教学科研的毕业生会选择攻读LL.m(法学硕士,主要是外国留学生)和JSD(法学博士)学位。

目前,美国的法学教育制度比较稳定,亚洲国家法学教育的改革趋势是引进美国法学教育的模式。如韩国国会于2007年7月3日通过了《法学专门研究生院法》,将法学教育确定为职业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改变以往大学法律本科四年+司法研修两年的做法,从2009年起实行非法律本科四年(占三分之一以上比例)或者法律本科四年+法学研究生三年的新模式。

我国也在积极尝试改革,2008年教育部批准中国政法大学启动“六年制法学教育改革试点”工作,将法学教育分为四年基础学习和两年应用学习阶段,基础学习阶段包括通识教育和法律专业知识教育,合格者可获得本科学位并进入实习阶段。实习阶段主要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技巧以及司法伦理等,合格者可获得法律硕士学位。这样的改革是为了满足法律职业教育的定位。

北航法学院属于新兴学院,本科生的规模一直很小,可以考虑借鉴美国的“本科后”教育模式,在北航彻底取消法律本科生教育,只招收法律硕士及法学博士,将法律硕士定位为职业教育,法学博士定位为学术教育,然后通过上述其他方面的改革,打造出具有北航特色的法科研究生教育制度。

参考文献

[1]韩文生.关于法律硕士研究生(法学)培养的思考和建议.载.中国法学教育研究.第5卷第1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强梅梅.我国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的分析与思考――从法学硕士与法律硕士的比较切入.载.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09年第4期,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3]朱立恒.论法律硕士专业教育的现状与改革.载.河北法学.2008年5月第5期。

[4]2徐显明.中国法学教育的发展趋势.载.法制日报.2009年12月16日。

[5]李碧,梁宋满:“浅谈高校法学教育的职业道德”,载.科技创新早报.2009年32期。

[6]季卫东.让我们共同探索今后法学教育改革的方向.载.季卫东博客.2009年06月04日。

[8]曹义孙.中国法学教育三十年:成就、问题与出路.载.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法律专业研究方向篇3

[关键词]法学硕士培养质量法律人才

[作者简介]李景义(1972-),男,黑龙江五常人,东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民商法;王宏巍(1980-),女,黑龙江海伦人,东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黑龙江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方法研究”(项目编号:JGXm_HLJ_2012009)、2013年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模式与机制研究”(项目编号:GJZ201301016)和2011年度东北林业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人文社科类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方法研究”(项目编号:J1101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3-0127-02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法学硕士的教育培养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在培养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众多新出现的困难,尤其是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又对传统法律人才培养提出了更多要求。在发展过程中一旦不能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并将这些问题解决的话,一定会导致法学硕士培养工作的整体目标受到影响,同时也会进一步影响“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实现。

一、法学硕士培养目标的新定位

通过进一步研究和分析全国众多高校中法学硕士的培养策略,笔者发现,基本上大部分高校的定位都是“培养高级法学专门人才,培养科研学术型法律人才”。20世纪50~80年代我国法律教育的初衷是培养法学高等教育和研究人才,但是从现阶段社会发展的根本需求来分析,整体设计不仅需要学术型的高端专业人才,同时也需要众多应用型、技术型、复合型的专业人才。随着法治时代的到来,21世纪法学教育又担负起新的时代使命,原来的目标定位已十分不合理。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目标的提出对传统法律专业人才的整体培养目标提出了众多新的要求。在我国有关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的具体方案中,提出了最终的培养目标:通过长达十年多的时间,形成具有我国特色国情的法律人才培养体制,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先进科学的法学教育理念,进一步培养出具有高素质、高品德、专业知识和技能过硬的法律专业人才。①因此在此项计划当中最重要的就是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法律人才。无论是进一步回应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还是适应现阶段社会的发展需求,都需要对法学硕士教育培养目标做出适当的调整和创新。

笔者认为,无论是将我国研究生教育现状和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作为出发点,还是将现阶段社会对高端专业人才的多种需求作为出发点,法学硕士都应当是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法学硕士培养目标的定位应当包括以下内容:具备高水平的实践操作能力,创业、创新和实际组织能力;具备一定程度的敬业意识和合作意识,可以进一步融入各个行业的工作,进而促进各行各业的法制建设;具备雄厚的专业法律知识和广泛的学科知识,有着良好的文化、思想素质;拥有一定的国际视野,是拥有专业知识和相关法律知识的高端复合型人才。

二、法学硕士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法学硕士教育的扩招培养了众多具备法律专业技能的专业人才,并进一步增强了社会大众的法律意识。同时,伴随着法学硕士招生规模的逐渐扩大,社会和教育界逐渐加大了对法学硕士教育质量的重视。近年来,国际、国内对卓越法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传统法学硕士培养还存在课程模式、生源质量、导师指导等问题,具体问题分析如下:

1.优秀生源流失较大,法学硕士培养质量降低。优秀生源流失的原因有两种:其一,国内外一流大学互相争夺生源;其二,1999年研究生开始扩招后,招生规模逐渐增大,调研高校均反映出了研究生生源质量逐渐降低的大趋势。基本上高校中均存在着本科生生源优于硕士生生源、硕士生生源优于博士生生源的现象,同时硕士生生源的质量很大程度上也受到地域的影响。加之法学专业近几年就业情形不好,相对于某些经济类专业来说,法学硕士就业途径比较窄,比较对口的职业是到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服务工作,或者到其他行业从事与“法”相关的工作,但这些单位的接纳能力是有限的。②

此外,法学硕士的培养质量也有所下降,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法学硕士的招生规模扩张速度过快,高校培养条件不足;第二,国家在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过少,资助研究生的力度比较小,导致部分研究生一边兼职一边学习,进而导致研究生质量下降;第三,法学硕士读研动机多样化,有些在读研究生仅仅是因为想要得到一个文凭才选择的法律专业,缺少学习的积极性。

2.课程设置忽视法律技能和职业道德,过多注重理论教育。现阶段我国很多高校在硕士培养过程中,所设置的课程过少,内容也不够全面,课程质量不高。课程设置方面,公共课占据的比例过大,专业课国际化水平低,几乎都是通过向学生直接灌输知识,培养方式和考评体系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对实践教学过于忽视,我国高校法学硕士培养课程中缺少能力培养的具体课程,如律师实习、法庭辩护、庭审实践等具体课程。虽然法学高校在具体的方案中对研究生的实习课程进行了具体的规定,但是由于法学硕士人数越来越多,再加上就业的压力,所以这些实习制度基本上都没有落到实处。

3.教学模式较单一,缺乏对学生分析、创新能力的培养。法学硕士的课程教学方法基本上都是沿袭原来本科的教学方法,仅仅在课堂上向学生们传授知识。教学内容没有随时更新,有的时候甚至很多年都使用同一个版本,没有科学合理地调整知识结构,因此无法适应现阶段社会的发展需求。传统教育模式注重对知识的灌输,只有一部分实践课程,授课方式过于单一,仅仅重视正确的回答,没有让学生进行自主独立的思考,只是单一地对课本中的内容进行讲解,没有和其他学科进行相互融合、联系,从而阻碍了法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妨碍了学生素质的提高,导致一些学生丧失了对法律的学习热情,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法学是一门最终应用于实践的学科,因此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机结合,进而提高法律人才的职业水平。

4.导师法律实践经验不足,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法学硕士生导师队伍缺少实践性知识和经验。我国现阶段进行法学研究生教育的导师任务重、责任大,而且基本上都在从事学术研究,从事法律实践的时间少之又少,导师的思维基本上都位于理论的思维范围内。这样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一定会产生一定的封闭性,导致法学硕士缺少实际的办案和动手能力。

5.考核评价方法过于片面。在现阶段的法学硕士培养过程中,基本上是使用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现阶段硕士的课程结业考评比较多的是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有很大一部分学生都是在找到符合教师的观点去对问题进行回答,缺乏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这种单一的教育方式不能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应当具备的技能。

三、提高法学硕士培养质量的主要对策

1.保证生源质量,提高培养质量。优秀生源是教育质量的保障,也是招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如果在招生环节能够保证招到具有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并对法学具有研究兴趣和潜力的学生,就可以为保证培养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③首先,积极对外宣传,除做好招生网页和及时解答考生来电咨询外,要走出去,参加兄弟院校或大中城市举办的高质量的招生宣传咨询会,向社会宣传法学硕士点,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报考法学硕士。其次,完善接收推荐免试生工作。推免生大多为本科优秀学生,推免生的接收工作对法学生源质量有较大的影响,因此要重视推免生的接收工作。争取优秀本科生继续留校攻读硕士学位,对于接收外校推免生,积极鼓励接收“985工程”“211工程”院校推免生,加强校际之间交流接收推免生。第三,在研究生考试复试阶段应科学设置具体科目,构建专门针对学生的实践水平、专业知识和创新意识进行考评的制度,扩大导师招生自,把握面试关口,综合考评,淘汰一些考分高但知识面狭窄基础较差的考生。④

2.调整课程具体结构,增加应用性知识。在具体课程设置方面,应确定培养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的课程设置目标。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是针对职业、针对社会、针对未来,提高法律职业专业等级,建立开发型理论课程,使得学生拥有更加广泛的知识。另外要建立实务型课程,如企业法务、检察实务、律师实务、法律诊所、审判实务、社会法务等实践课程,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法律职业能力。而且,课程的设置应当走国际化路线,对国际著名法学院的具体课程设置进行具体研究和分析。所以,专业课程教学中应当突出法学专业人才应用技能知识的传授,同时引导学生加强对此问题的重视。⑤

3.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利用参与式、互动式、讨论式、启发式等教学方式开展具体教学活动,进一步开发学生所拥有的潜在能力,提高学生探索、创新精神,帮助学生发展个性思维并独立思考。进行案例分析教学,进一步唤醒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律能力,从而建立一种系统化的法律思维方式。在法律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应当让学生自主地分析并研究相关的法律案例,在案例分析中进行自主讨论,提高学习探索的积极性。引进诊所法律教育模式,该教育模式在理论学习中融入了实践教育,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理论知识,还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开发的人才培养系统,首先要开发教学环节:利用实习、社会实践和法律援助等种种方式,让学生们更多地接触社会、体验社会;将企事业单位等实务部门具有丰富经验的检察官、律师以及国内外知名法律专家、管理者聘请为兼职教师,安排其到学校进行一定时间的授课,让学生们学习到更多的实践经验。同时,培养单位应当与实务部门共建一定数量的教学实习实践基地,满足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需求。并通过案例分析课程、法学实验课程和课外实践中的教学实习、法律诊所、庭审旁听、模拟法庭、法学会学术活动等多种手段,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保证法学硕士教学的顺利开展。⑥

4.严格导师责任,加强“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在法学硕士的培养过程中,导师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直接由导师的水平决定。在法学硕士培养过程中,要增强导师的作用,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导师队伍。近年来,法学硕士教育规模逐渐扩大,而导师的队伍也随之进一步扩大。在聘用导师的过程中,要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并在新导师上岗就业前对其进行相当程度的培训。在培养卓越法律人才的过程中,需要建立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这样导师才能够在教学课堂上向学生们传授学术知识的同时教授一定的实践经验,从而科学合理地指导学生的实践学习。⑦依据东北林业大学法学专业的相关经验,学院制订法学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计划和激励机制,鼓励不同类型的法学教师逐步提高司法实践能力和跨学科综合素质。首先,对于已经获得司法考试资格证书的教师,应当给予一定鼓励,促使其到律师事务所进行挂职办案,将此项作为聘用的参考指标之一。其次,依据具体学校的法学专业目标,培养具备一定实践能力的复合型法学人才。考虑本学校所拥有的工科专业优势,培养掌握一定工科知识和法学知识的高端复合型专业人才。最后,推动企事业单位和司法机关工作者、法学教师之间进行多向交流,这样一来,企事业单位和司法机关的工作者可以到学校向学生们传授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而法学教师则可以到实务单位进行实际工作,获得一定的实践经验,从而提高法学教师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水平。

5.建立多元化法学硕士培养质量的具体考核评价机制。根据我国现阶段硕士教育质量的具体评价,虽然每一所高校基本上构建了相当系统的考评制度和指标制度,但是并没有体现出不同种类学科的特色,评价方法和依据过于单一,大部分都是通过对学生的笔试来确定学生水平,对学术知识过于重视,而并没有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行过多考评,有关应用型人才的技能指标过于单调。在我国法学硕士培养目标多元化的趋势下,其质量考核不能只以坚持学术水平为唯一标准,也要严把毕业论文的选题关和答辩关。由于研究生的质量不仅仅体现于最终的结果上,还反映在日常学习及研究的整个过程中,因此,还要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如建立导师研究生淘汰制,加强平时学习及研究中的跟踪、督查。并且在加强管理的同时,解放思想,采用国际化的发展眼光,积极引进国际上先进的经验以指导和完善既有的管理及考核机制。

四、结论

实施“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是我国法学硕士教育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然而法学硕士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生源质量、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导师指导、考核机制等几个环节,所以本文相应地从保证生源质量、调整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模式、强化导师责任、严格考核机制等方面来提出加强法学硕士培养质量改革的具体措施,希望能够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步伐。

[注释]

①王文华.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与法学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1(7):31.

②刘会玲.法学专业本科生就业难问题探析[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4):157.

③周文辉,李明磊.基于高校调查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研究[J].教育研究,2013(3):59.

④汪文华.构建劳技课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特长发展[J].中等职业教育,2007(14):23.

⑤张朝霞.走创新型法学教育之路提高我省法学硕士培养质量[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2):88.

法律专业研究方向篇4

关键词:法学硕士;教学模式;实践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43-03

近年来,我国法学专业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展迅速,以每年递增26.9%的速度增长。法学研究生教育的扩招一方面为我国的法治建设培养了大量具有专业素质的法律专门人才和具备尚法精神和法律意识的社会群体,另一方面随着法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引起了教育界和社会的关注。在国内法学教育界与法律实务部门逐渐意识到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法学教育与实际需要、理论型人才培养目标与实践型人才培养目标越来越脱节。如何根据社会对法学专业研究生人才需求的变化,探索硕士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改革,建构一种能够让法学硕士研究生素养得到全面提高,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与经济、社会和科学紧密结合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己成为高校和社会热切关注的问题。

一、我国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简评

所谓研究生培养方式,是指在培养教育研究生的过程中,对培养计划、培养目标、论文评价、课程设置、导师指导等各环节所采取的所有措施的总称。培养方式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概念,其构成要素受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时代特征的影响而不断发展变化,因而产生内涵不同的培养模式。研究生培养目标是指通过教育使学生应达到的规格标准和基本要求。人才培养的总则和总方向,它不但是研究生所有培养活动展开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全部培养活动的终极目标。法学硕士研究生教学,其培养目标是职业法律人,职业法律人又分为学术法律人和实务法律人。我们的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到底是培养学术型法律人才还是培养实务法律人才?这是我们高等学校设置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首先必须回答的问题。纵观我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各高等学校把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法学高级专门人才”,即科研学术型法律人才。鉴于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实际,研究发现我国目前法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

1.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定位不当。笔者翻阅了我国近百所高等学校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与培养方案。惊人的发现它们几乎都将法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高级法学专门人才”。我国设立法学硕士学位的初衷是培养法学高等教育和研究的教育人才,这个目标定位在上个世纪的五十至八十年代有其合理性,但是在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空前发展的今天,目标还定位在原来的水平已十分不合理。特别是近几年法学博士教育的扩招,出现了法学硕士面临就业困难的局面。与此相应,我国的法学硕士教学内容主要是法学理论教育。仅从培养目标与开设课程来看,就知道我国的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其目标预期是培养科研学术型法律人才。另外,鼓励硕士研究生结合科研课题到生产单位参加调研和生产劳动等实践工作。

2.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从社会需求角度看,需要的不只是一定数量的学术型高层次人才,更需要大量的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应用型、职业型的高素质人才。随着研究生规模迅速扩张,研究生培养的标准和规格日趋单一化,该趋势与社会的需求是严重脱节的。通知中还强调我国研究生教育中一方面要培养科研人员和大学教师,另一方面还要大力培养实务部门的高层次人才。

3.法学研究生教育与司法考试呈二元化形态。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司法考试的脱节,是我国法学研究教育制度运作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在大学法学院进行的研究生教育和司法部进行的司法考试呈二元化形态,司法考试的要求与法学研究生教育的要求没有内在联系。老师带领学生所做的研究、向学生传授的内容在司法考试中几乎没用。司法考试中出现研究生考不赢本科生,本科生考不赢非法律专业学生的现象。目前我国法律实务人才的培养几乎是零,大学里面培养的学生是一种理论知识的灌输,至于法律实务人才全由通过司法考试人员在实务中任其自然发展。这导致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用人单位的工作需要。硕士研究生的职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期待差距很大,大多数用人单位极不愿意承担培养人才的任务。

4.法学硕士生导师队伍的知识结构状况偏向教学科研型。我国从事法学研究生教育的导师教学任务繁重,且大部分精力投入学术研究,在任教前后很少有时间从事法律实践,思维主要囿于法律理论和法学逻辑思维的范畴。导师队伍的封闭性,必然导致教学方法和教育效果的封闭性,因此法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在相当程度上缺乏动手能力、办案能力也就很正常。北京大学法学院采取“双导师制”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就是一种改变硕士生导师队伍知识结构的有益尝试。

法学硕士生导师队伍的法学研究单调。硕士生导师队伍是法学研究的主要力量,相当数量的导师不参与法律实践工作,并在主流价值观上排斥或贬损教师的法律实践。因此,很多教师仅把法律作为一个孤立的社会现象加以讲解、研究,仅从规则的解释和适用的角度就法论法,忽略从社会经济背景、政策变化、法律规制的实际效果及限度等更为广阔的视域来研究法律现象。

二、法学硕士研究生教学模式剖析

十六大报告中对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切实加强思想品德建设提出明确目标,即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从定位、机构、层次、目标上融合思想道德建设高起点塑造新的法学教育模式,这是21世纪中国法治目标实现的前提。源于前苏联的我国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其培养模式的特点主要是培养模式单一化;教学方法呆板毫无活力,由老师单方面给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则主要是被动的记笔记并记住老师所讲的知识,基本不用讨论学习和案例教学的方式。

1.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中不重视法律职业道德与法律信仰的教育。法学专业教育中首要的任务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法律信念,另一方面还要学生崇尚并信仰法律,树立法律的最高权威观念,法律至上观念。每一个从事法律职业的学生必须坚定的信仰法律的“公平、正义”价值观。我们目前法学教育中最大的忽视就是法律的权威观念、法律至上观念的教育。[1]“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它不仅包含人的意志和理性,而且还包括了他的情感,他的信仰,以及他的直觉和献身。”[2]出现所谓的“学法律的是最不讲法律”现象,另外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更要培养出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法律职业群体。法律职业人的基本任务是公正且客观地作出判断,以解决社会的纠纷和冲突。法律事业人的职业需要更彻底的伦理道德,使社会成员能够自愿地接受并认同法律职业人的工作。

2.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重视理论教育,忽视技能培养的倾向。目前在研究生培养中有如下几个不足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在教学方法上,教学手段主要以“说教”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为主。我国研究生的课堂教育中大多数教师念教案、讲义,学生在下面忙着记笔记,课程考试中学生背笔记、抄笔记。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手段其优点是学生能尽快地、系统地、全面地掌握该学科的基本概念、根本原则、知识要点,其不足就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够,导致学生缺乏创造精神和动手能力,学生完全就是知识接受与记忆的机器,这种教学方法无法做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训练学生的实践技能,其直接的后果就是把理论与实践的内部关联性人为的断开。我国教育家芮沐早在民国初期就指出:“本国的学校法科着重知识的灌输而不及方法的传授,此端为本土法律教育最大弊端。”[3]另一方面则是忽视实践教学,当下我国院校在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上,基本没有基于能力培养的课程,比如法庭辩护、法庭调解、律师实习、庭审实践等课程。即使法学院校在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了学生的实习课程,随着法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的大大增加,以及在就业指标考核压力的驱动下,连以往这种基本的实习制度都流于形式。

3.考核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效果的评价方法过于片面与单一。在当今法学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中,几乎没有除考试成绩之外的能够对学生进行更加科学,全面及客观的评价方法的设置。目前研究生培养中课程结业考查中常见的是对学生记忆能力的考查而不是对学生推理、分析问题的能力的考查。这种教育培养模式基本无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识辨能力。因此,现有的研究生考查、课程考核方式,不能让学生独立地去思考分析他们认为正确的答案,而很多学生更多的是如何迎合上课老师的观点去回答问题。

三、提升法学硕士研究生职业能力的路径

在加强专业理论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强化职业技能教育,是目前我国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则必须有针对性的对我国现行法学专业研究生培育模式中的教学方法、课程结构、教学评价标准做出一定调整,强化实践性教学在法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教育中的地位,实行案件教学法与诊所式培养模式,让学生既接收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又能够受到很强的实践能力训练。

1.调整课程结构,加强职业能力培养。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法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从有利于学生素质、知识和能力三个领域全面发展的提高。在课程体系结构上,应让整个课程体系结构体现从重课堂到重运用、从理论上升到实践的层级设置,能体现很好的综合性与较强的应用性,建构知识、素质、能力一体化的科学的专业结构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不但要求知识面宽、能反映最新学科动态与学术成果、紧密联系实际需要。另外还应增加一些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而出现的新兴边缘领域法律问题专题研究课程,比如企业合并、商业谈判、国际贸易、证券金融等领域的法律问题!

2.强化教学内容的可操作性、实用性。“法律从开始就是平凡的,琐细的,甚至是俗气的,说穿了就是要争鸣于朝,争利而市,用洋人的话说就是‘为权利而斗争’。也因此,法学强调常人的理性,强调实践的理性。”[4]法律是经验的,实践是历练法学灵魂的途径,法学虽然是由一些概念、原则所组成,但法学本身更是一种实践性的学科。同时具备政治性、实践性、社会性的学科特征,它除了有自己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外,更主要的是要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目前一些法学院校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试行校外导师制,即聘请法律实务界具有一定经验和理论水平的法官和检察官、律师及政府官员担任法律硕士研究生的兼职硕导,承担部分法律实务课程的教学与指导学生的作业写作、社会实践。

(1)开展案例分析教学。案例分析教学法,又称为苏格拉底式教学法,是英美国家,如美国和加拿大等国的大学法学院最主要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由哈佛法学院前院长ChristopherColumbusLangdell,1870年前后最早使用于哈佛大学的法学教育中。按照Langdell的说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可以比拟科学方法的方法论。案例教学法教学生如何襐一个律师那样思考。案件分析教学法的对象不在于教授法律知识而在于教授法律推理的本领。在法律中,科学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要传授法律的内容,而是唤醒、加强,达到尽可能的完美顶点,一种特殊的法学思维方式。因此,法律教育的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交给学生去研究分析案例,教学中同学更多处于主动地位。案例教学中学生能围绕不同的观点展开深入讨论,激起学生的较高兴趣和注意。从这个视角来看,案例教学法就是教授一种重要的实践技巧的系统化方法。案例研究教学应留意如下几个方面:①案例选取要典型。选取案例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典型性原则;第二、真实性原则;第三,适宜于教学原则。②课堂研讨案例要求节奏适宜。课堂讨论是案例研究教学的关键环节。通过讨论要让同学发言,谈谈同学们的看法与结果。最后,教师应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分析讨论中的成功与不足。③撰写案例分析报告。

(2)开展诊所式教学法。在近年来我国法学教育改革和开放中,引进美国的诊所式法律教育。诊所教育是日益增加的强调技巧和能力训练教育模式的一种教育方式。诊所教育是集中训练技巧的地方,其教育方式和特点决定了其实践型内涵。首先,诊所教育可以训练学生探究和思考律师是如何做出决定的;其次,诊所教育可以让学生自己获得律师工作的经验,和将那些经验与律师工作的政治的、社会的和心理学的范畴结合起来。学生将社会中的问题带到课堂讨论,再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服务于社会。在这种教学模式熏陶下,学生毕业以后很快就能适应社会。诊所式教学法运用中要注意处理的几个问题:①解决法律诊所教育中的经费来源。诊所式教学法中,课堂大多是由多位教师来共同完成的。法律诊所式教学中除了需要基本的教学条件以外,还需有一定规模的办公设备、办公地点。因此,法律诊所教育项目的成本较高。②培养高素质的能开展法律诊所式教学的师资力量。目前我国诊所式教师是非常缺乏的,但是,在开展诊所式教学中的师资力量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开课教师不但要具备扎实的法律专业知识,还需要有丰富的实际办案经验。因此,如何选拔一批高素质的诊所指导教师是关键,笔者认为诊所教育指导教师必须具有坚实的法律专业知识以外,还需要有丰富的法学教学经验和法律事务经验。③争取案件来源的多样性。西方国家的诊所式法律教育从开始即与法律援助制度紧密联系起来。目前,我国法律援助是诊所式法律教育的主要案件来源渠道,另外它也有利于中国法律援助事业的蓬勃发展;④注意参与学生的广泛性,让最大多数学生参与其中,接收锻炼。但也要注意参加诊所式法学课程训练的学生法律知识储备量,其应该是已基本掌握我国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基本知识,法学硕士研究生开展诊所法学教育是最具备有利条件的。

(3)强化传统实践性教学内容。在引入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等新的教学方式时,不能放弃传统实践性教学内容,如模拟法庭、教学实习等传统实践性教学项目的应用。传统型的实践性教学内容是以能力、素质和专业技巧训练为主的一种实践形式,传统的实践性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快速获得运用法律知识和诉讼技巧的基本技能。比如,教学实习其内容就是要求学生深入到检察机关、法院或律师事务所协助检察官、法官或律师办理实际案件,因此对于法学硕士研究生来说,实习就是积累和巩固法律实践经验不可或缺的过程,它也有利于学生积累撰写司法文书、处理实际案件、灵活运用法律知识的经验,使他们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法律实务工作的各种情况。

3.改革法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从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情况来看,尽管各高等院校各培养单位普遍建立有较为完善的评价制度与指标体系。但在评价方法、目标及标准上,却未能突出不同类型高校以及不同学科的特色。评价指标与体系单一,基本是以书本知识为基本标准,较注重学术水准,忽视对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综合考核,对应用型人才指标要求不够,这是我国硕士研究生现有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特点。在引入诊所式法学教育等新的教育方法情况下,有些课程是不可能用传统测试手段来检测学生的,因此,新的法律教育培养模式下,需要一套与传统检测、评价体系不同的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检测、评价的指标体系;新的评价体系框架下,应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作为基本核心。学生在承办案件等实践性课程过程中是否形成了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知识和技能,更是评价教学结果的重要指标。同时新的法学教育教学模式下更应注重对学生就业操守的评价。新的法学教育培养模式下,宜兼采用学生办案小组内互评、学生自己评价、客户评价、教师评价多种测评指标。

参考文献:

[1][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梁治平,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235.

[2]张影.我国法学教育模式的反思与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4).

法律专业研究方向篇5

论文摘要:近年来,法学专业毕业生呈现“供过于求”的趋势,原因是多方面的。部分原图在于一些法律院校没有按照社会需求来培养学生的能力,以致“供需不符”。因此,探讨新时代背景下法科学生能力的社会需求,并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基础,形成面向社会需求的学生能力培养机制,是法律院校应解决的重要问题。

近年来,法学界和法律教育界是比较热闹的,其中关于法律人才的培养比较引人注目,各种观点和方案层出不穷,如关于法律教育是通才教育还是精英教育;是职业教育还是素质教育的争论,关于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下降导致的社会评价降低等,甚至,还出现了建议取消法学本专科教育的呼声。基于此,笔者以为,应该从社会的需求中寻找培养学生的依据,从市场的需要里发现教育的真谛。正如有的学者所言:“高等学校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主动结合社会经济发展、主动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需求,是完成使命的落脚点和归属;。本文即着眼于探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法学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从宏观背景、社会需求、培养目标和培养措施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从我们的实践总结如何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法律人才。

一、法律人才需求的宏观社会背景

在对法学专业的学生能力的社会需求进行分析之前,有必要先行考察与法律人才需求有关的宏观社会背景,这些背景对法律人才的需求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进而影响到法律院校对于人才的培养。这些宏观背景主要包括市场经济体制、依法治国方略、统一司法考试和加入世贸组织等。首先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在某种意义上讲,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而法律对市场经济的作用离不开高素质的法律人才。其次是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与实行。这一治国方略的提出显然会“刺激”社会对法学专业学生的需求。再次是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确立与启动。由此,社会对于法律人才的需求也不再仅仅是关注是否是“科班出身”,还会再关注他们是否通过“国家司法考试”。这项改革通过社会需求对本科法学教育会产生多大的影响,成为法学教育界争议至今的问题。最后,加人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在此背景下,能否培养出符合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法学人才,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法律服务业在全球法律服务贸易竞争中的地位。

二、当前社会对法学专业学生具体能力的要求分析

我们通过多年来的积极探索,在参考前人的成果的基础上,认为以下一些能力应当是各单位各部门的普遍需要,兹分述如下。

(一)社会对法学专业学生专业基础的要求

本科法学教育既为硕士教育打基础,又为学生适应法律实务部门的工作打基础。所以,法学本科生应当获得本国和其他国家制定、执行、管理和解释法律规范等在内的整个法律制度的框架知识和本国法律文化中的核心法律学说的基本框架及术语。例如作为基础理论课的法理学、法史学、比较法学、法律社会学和法学方法学等;也包括在法律人才知识结构中专业性、实用性极强的知识,如民事法学、刑事法学、商事法学、经济法学、国际法学、行政法学等领域的实体法和程序法知识,以满足社会不同部门不同机构的需求。

(二)社会对法学专业学生知识拓展能力的需求

知识拓展能力是要突破专业知识的局限,知识呈发散状向其他未知领域扩展,表现为知识的广博度和知识结构状况。有调查显示,高达50写的用人单位最看重大学生的知识广博度川。对于法学专业而言,学生的知识拓展能力更受社会的重视,因为法学虽然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却不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学科,而法学专业的学生也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所以,我国著名法律教育家孙晓楼认为:“我们研究法律的学生,至少于法律学以外的各种学科,都有些相当的涉猎。”

(三)社会对法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需求

近年来,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往往要求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有调查显示,占63.2的用人单位表示看重大学生的实践经验,只有5.5的用人单位表示不看重_s}。由于法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社会对法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的要求更高。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能力是各用人单位所关注的:第一,培养学生寻求甄别法律证据,严谨表述法律事实,准确适用法律的实际应用能力;第二,培养学生逻辑严密、功底扎实的文字表达能力;第三,培养学生雄辩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可以简要概括为逻辑思维能力、交流能力、谈判能力、诉讼能力、调研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等川。

(四)社会对法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需求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和竞争的不断加剧,社会越来越认识到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调查发现,大多数用人单位要求大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对于法学专业学生而言,虽然社会不会对他们提出科技成果转化之类的创新要求,但是也要求他们在理论和实践中敢于冲破传统思想和陈腐观念的束缚,在工作中提出新理论、新概念,发现和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局面,例如提出学术新观点,解决实践中的疑难案件。

三、回应社会需求而设定的学生能力培养目标

在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问题上,法律教育界有较大的争论。在我们的培养实践中,对应用法学专业学生设定的培养目标是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人才。具体来说,我们要培养的是以法治国家所要求的法律职业人才规格为基准,培养掌握法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法律实践技能,获得进行法学应用研究的初步训练,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较强的中外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能胜任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工作,能在律师事务所、公证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法律服务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人才。

四、社会需求导引下的能力培养理念与措施

在分析了社会需求并确立了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指向后,在实践中需要明确培养理念和采取具体措施,以下以我院应用法学专业的培养实践为例展开说明。

(一)树立以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基于上述分析,在人才培养上,高校首先要转变教育理念,实现由人才供给导向向社会需求导向的转化,使高校人才培养和供给与社会的需求之间形成“对接”。在教育目标上从强调知识传授到重视能力培养的转变。围绕着法律应用能力的培养,学院在应用法学的教学规划中强调如下理念:(1)在本科教学改革和课程教学实践中,加强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2)调整课程结构,努力凸显应用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的法律技能训练。(3)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建设,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

(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建立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机制

这些培养机制包括结构合理的培养体系、培养的内容以及能力考评制度等环节,各环节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支持,形成完整的实践能力培养机制。

1建立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这一体系包括校内和校外两个部分,在校内,应用法学专业校内实践活动主要包括模拟法庭审判、法律援助活动、法医物证鉴定和法庭辩论等。在校外,与各专业相关的单位与部门接洽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以形成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长效机制。校外教学实践基地目前在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社区、学校建立校外教学实践基地15个,为专业实习开展莫定了必要的基础。

2.确立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内容。一方面增开一些应用性、技术性强、旨在增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加大在这方面的师资、设备、场所等的投人,目前设置了法医学、民事案例、刑事案例、商事案例、行政案例和侦查学等6门实训课程并已列人教学计划中。另一方面还组织形式多样、层次不同的校外社会实践活动,扩充实践内容,增强实效性。如审判观摩、参观监狱、社会调查以及专业见习和实习等。

3.建立学生实践能力考评制度。学院尝试把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指标进一步细化,加大实践能力评价在衡量大学生综合能力评价中的权重。学院还在探索建立学校主导、用人单位支持、大学生参与的实践能力考核机制。

(三)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科学的课程和教学体系

在我院应用法学的教学实践中,学院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为中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

1.适应社会需求,不断修订应用法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2005年以后学院每学年以应用法学新生为对象所进行的专业培养计划的修订工作中,体现了如下特点:C1)大幅降低了理论课学时,加大了实践(实训)课学时在总学时中的比例;(2)设置了创新学分;(3)调整了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专业方向模块课)、专业任意选修课(专业拓展课)之间学时学分比例为4:2:1;(4)突出了人才培养计划的应用性,适应司法、行政、执法不同部门工作的需要;(5)明确了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

2.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推进重点课程、精品课程建设。目前,《经济法概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和《国际经济法》是学校的精品课程,《法理学》是学校精品课程和自治区重点课程。这些课程为应用型法律人才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以应用法学教学改革立项为切人点,推进教学内容和体系改革。近年来,围绕培养应用法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学院获得并启动了一系列自治区级的教改项目。如周世中教授主持的《高师法学专业人才素质提高和能力培养模式研究》,该项目研究成果获学校一等奖、自治区二等奖和中国法学教育三等奖。此外,还有在研的由周世中教授主持的《应用法学专业“需求导向型”实践性教学与改革探索》、黄竹胜教授主持的《广西教育宏观政策与依法治教问题研究》、杨丽艳教授主持的《研究生实践教育研究》和薛林博士主持的《广西新型金融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同时还获多项学校应用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立项重点资助项目,如黄竹胜教授主持的《应用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杨建生教授主持的《高校法科学生模拟法庭司法技能课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李艳梅副教授主持的《诉讼法学学科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改革研究》和蒋人文副教授主持《法学专业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研究》等。

法律专业研究方向篇6

[关键词]法律硕士 教育 冷思考 过程教育

前言:“热”现象、“冷”问题。

自1996年我国开办和实施法律硕士教育以来,截止200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先后开展了7次授权审批工作,全国共有80所高校和研究机构招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可见,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成为我国法学教育与法律人才培养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将在我国法治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数量日渐增多和培养规模的日趋扩大,法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自然会成为培养单位和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那么,如何保证和提高法律硕士的培养质量就更成为法律硕士教育的重中之重。因此,法律硕士、法律硕士教育的实质是什么,怎样通过教育成为“法律硕士”也就成为此系统内的核心问题和关键。基于此,笔者以自己在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和西北政法大学的实践经验为鉴并放眼国内外,试图找出一条切实有效、确保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教育之路。

1.法律硕士是高层次的专业学位。“专业学位”是19世纪80年代后期从西方发达国家引入中国的一个教育学上的概念。最初称“职业学位”,原意是指对经过某种专业训练达到一定的水平而授予的某种职业性学位,并以此作为从业必备的资格条件。它是在结合我国实施学位制度实际以及人事制度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外国的相关概念并予以“本土化”的结果,其英文译名是professionaldegree。根据我国教育界的权威解释,它旨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的训练,在专门技术上做出成果的高层次人才,所授学位的标准应反映该专业领域的特点和对高层次人才在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和学术上的要求。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讲,首先,设置专业学位的耿业一般都是那些专门技术层次较高,有独特的知识领域并有鲜明的实践性的专业技术职业;这种职业要求从业者有较高的学历起点,既要掌握本职业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接受高水平的职业技能训练。然而有些职业虽然需要较高的职业技能训练,但并不需要很高的专业理论知识,如按摩师等,这些职业设低于术科的学位即可。所以,并不是所有的职业都可以设置相应的专业学位。而我们常讲的“职业背景”的含义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这种职业本身对专门人才在知识、技术、能力、素质和职业道德方而有着较高学历上的要求,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看,一般要求硕士以上的层次;

(2)某一种专业学位通常与某一行业或某一职业岗位相对应;

(3)该行业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涉及的面比较广,有的还与人类的生命财产关系密切。

因此,专业学位有着特定的职业背景并与某一任职和从业资格相对应,这是专业学位的一个特点。另外,从培养目标来看,专业学位教育还要求培养对象具有应用和复合有机结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即根据相应职业岗位对人才规格和口径的要求,按照“学科群”或“学科领域”设置课程,而不简单地以某个一级学科,甚至某个二级学种来设置课程,旨在保持培养对象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从培养方式上讲,专业学位的举办不是纯由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垄断进行,而要求与对应的职业部门(用人单位)密切配合,如法律硕士教育即是由国务院学位办、政法实际部门和法律院校三方共同组成的“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这一行业性机构进行统一指导的。可见,“专业学位”这个概念实际上就是法律硕士教育作为职业教育概念的一个教育学翻版。它是我们观察和认识法律硕士的概念、性质及特征的另一个视角。事实上,法律硕士教育自开办时起,即在“专业学位”这一概念和制度框架下进行的,它方便地容纳了应用型高级法律人才培养的要求,并为法律硕士教育的制度化设计提供了可资参照的发展空间。所以,法律是作为专业表现出它的职业性的木质特点和要求,而学位则表现出它的学术理论性的本质特征和要求。这样,法律硕士教育就必须既是职业教育,又是学位教育。

2.法律硕士教育,是职业教育,又是学位教育。在英文里,法律职业(thebar)是源于“关卡”、“障碍”和“栅栏”等意思的一个引中词,它表明这一行业本身的封闭性、垄断性。《不列颠百科全书》对“法律职业”的定义为“以通晓法律及法律应用为基础的职业”。美国昂格尔教授认为:“法律秩序是区别于习惯和官僚规则的严格意义的法律,法律秩序以法律职业的自治性为特征。”“一个由其活动、特权和训练所确定的特殊集团,即法律职业集团,操纵规则、充实法律机构及参加法律争诉的实践。”在我国,法律职业是指以法官、检察官、律师为代表的受过专门的法律专业训练的具有丰富的法律职业技能与法律职伦理的法律人才构成的自治性共同体,包括法学教师、公证员、法律顾问等等。法律职业的形成与法学知识的形成和司法秩序的细密化、专门化要求分不开。从发展历程看,其形成的标志主要有:①从事法律职业是以系统的法学理论、法学知识为基础的,并在职业生涯中补充和学习;②法律职业是以法律教育为背景的,法律教育是法律职业的必经之路;③法律职业人员专职从事法律活动具有相当大的自治性;④法律职业作为统一的共同体,内部传承其特有的职业伦理,从而维持着这一共同体成员及共同体的社会地位和声誉;⑤加入法律职业必须接受现有成员或行业协会的认真考核,获得许可证,得到头衔;从事法律职业必须具有相应的基本知识、基本素养和基本技能;进入法律职业有相当严格的限制条件。可见,法律职业与法学教育从一开始就有着不解之缘。法学教育是从事法律职业的必经之路。

一般来讲,法律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法律人。从教育的概念和理念出发,我们认为,法律教育是以法律素质为目标,培养“理实兼备”、能直接从事法律实务工作的特定意义上的法律人。它以立法、司法、行政执法、法律服务和法律监督等法律工作岗位为其直接的服务对象并促进其发展:它所培养的人才类型重在“应用”、“实务”或“职业道德与职业能力”方面,并在实施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入学条件、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学位论文要求等方面予以体现。从事与法律有关的各种工作或从事这些工作的人员。典型的如法官、检察官和律师(广义上还包括公证、仲裁、调解、法律顾问以及法律教师等)一般统称“法律职业”(legalprofession)。因此可以说,法律职业的特定要求决定了法律

硕士教育的职业教育性质。正如中国政法大学方流芳教授所言:“法学教育只有依托法律职业,才有生存的正当性。”只要社会需要法律,就要有维护法律运作的法律人,就需要提供培养法律人的有效机制。法律硕士教育正是培养职业法律人的专门机制。归纳西方的法律教育传统,大抵有大学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训练两个理念上的类型(idealtype):相对比较而言,前者的“法律教育不在于提供解决问题的技术,而在于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教导”,“法律学校不是职业训练学校而是将法律当作一门科学来教导的文化机构”。因此。实质上,我国的法律硕士教育是层次较高的职业教育,而且这并不是凭空臆想的结果,而是基于特定的社会现实背景,针对法律教育中长期以来存在的某些缺陷,确立依法治国战略和现代化建设急需大量应用型高级法律人才,并在现行高等教育体制约束下选择的产物。而事实上,培养任何高级专业人才的活动都存在着素质教育的问题,我们不能说惟有培养法律人才需要建立素质教育的概念,而培养医生、工程师、教师、商业管理者、艺术家就不存在素质教育的问题。正如霍宪丹教授指出,法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的概念应当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具有双重含义:一个是从纵向观察素质教育在小学、中学、大学中的普遍性和共同性要求,从这点来说,可以认为大学教育首先是一种素质教育,但问题并不仅仅如此;另一个是从横向观察,处在不同学科中的专业教育又具有特定的内容和要求。从Jm教育看,学科专业中的素质教育要求又具体体现为法律职业素养的教育与养成,其目的在于解决如何培养合格的法律人的问题。而且这是一个伴随职业生涯始终的长期过程。所以,法律硕士教育,又是学位教育,它同时还必须完成素质教育的日的和任务。具体而言,它不仅要完成职业的品质塑造,又要完成相当的理论塑造。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国家和社会的要求。而要实现和实施法律硕士教育的目标、目的和任务,即使其既具职业教育性、又具学位教育性,其最终和根本在于过程。

3.教育的过程性是专业学位和职业教育的共同核心、要求和期待。怀特海认为,过程体现为转变(transformation)和共生(concrescence)这两个不同的但又密切相关的环节。转变,即一种现实体向另一种现实体的转化,它构成了暂时性,因为每一个现实体都是一些转瞬即逝的事件,灭亡就意味着转向下一个事件;共生则意味着生成具体,它构成了永恒性,因为在共生的过程中没有时间,每一个瞬间都是崭新的,都是“现在”,在这个意义上它又是永恒的。因此,怀特海认为,教育要提供对生活的一种理解,最根本的是应提供一种“对现在的理解”。因为过去的知识只有有助于我们对现在的理解,才是有价值的;因为“现在包含一切,现在是神圣的境界,它包含了过去,又孕育着未来”。所以,教育的实质和根本在于过程,而教育的过程具体地体现在教育的节奏上。根据我们的理解,教育的节奏简单地说就是教育必须因时施教、全面互动。对法律硕士教育而言,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在节奏的过程中各个主体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教育者是主导、主动的,受教育者则是主体,却是被动的。而这一对对立统一关系伴随着教育过程的始终。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的过程性是活生生的、具体的承载于制度之中。进而言之,法律硕士教育的职业性和学位性的实现,是一个系统的教育过程,过程性是共同核心、要求和期待,而诉求的是蕴涵和承载着的职业性和学位性的制度。

3.1 “入口”量化录取制度。法律硕士的专业性和学位性要求招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时,一定要考察考生的法律业务能力,又要考察学位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被录取的考生的质量,为以后进一步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其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考生首先要参加全国联考,考试成绩达到一定分数线者,才能到学校参加复试,复试方式为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笔试主要考察考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法律职业能力,而不是片面地考察考生对刑法或民法等部门法的掌握程度;面试与政治审查相结合,除了主要考察考生对哲学、经济学等知识的理解和洞察能力外,还要审查考生的政治立场、职业道德和工作业绩等。上述每一项复试内容都按一定的量化标准计算出具体的分数,屉后按综合成绩决定是否录取。该制度不仅能考察考生的法学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还能考察考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表现及其综合素质。

3.2 “双导师”制。法律硕士的本质属性和特点决定了必须有相应的培养模式和适应于该培养模式的导师群体。如果让法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担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就像是以同一种生产模式生产两类不刚的产品一样,结果是不言而喻的。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基本上都是校内的法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或其他具有副高级职称的从事法学教学的教师担任。作为高校从事法学教育的教师,其法学理论知识是毋庸置疑的,但其法律实务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法律职业思维特征却并不一定具备或厚实。为此,我院先后从当地法院、检察院以及律师事务所等司法实践部门中挑选出一部分具有一定法学理论水平和较强实践经验的法律实务专家担任我院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与校内法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共同组成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群体,即“双导师”制。由这两类导师共同指导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法学理论学习和法律实务能力培养,不仅能提高法律硕士专业研究生的法学理论水平,更重要的是能逐步培养他们拥有法律职业所要求的思维特征和从事法律实务工作的能力。

3.3 实践教学制度。实训教学或实践教学是学位性和职业性物化的过程,是学校培养人才体系中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早已有之。但是,我校目前所采取的实务训练方法是全国首创,即:实务训练是我校法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为期6个月的实务训练方可毕业。法律硕士研究生在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以见习助理法官、见习助理检察官、见习助理律师的身份到司法实务部门参加实训,能够真正深入到案件的办理过程之中,并且可以发挥所学之长协助法官正确办理案件。这种实务训练方式,不仅使学生获得了办案经历,而且能从中发现问题,进行理论创新。

法律专业研究方向篇7

[关键词]海洋区域经济;管理专业;法学专业;专业结构优化

[Doi]10.13939/ki.zgsc.2016.51.134

1问题的提出

1.1研究背景

专业是高校与区域经济联系的桥梁和纽带,高等教育是否适应社会需求,要通过所设置专业以及所培养出的专业人才体现出来。大力发展与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与产业发展相衔接的专业教育,发挥其专业服务社会的优势,对于提高专业建设,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5年12月,中共辽宁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简称《建议》),《建议》提出:推进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和积极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成为未来5年辽宁推动海洋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坚持陆海统筹,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新兴产业。

在辽宁海洋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专业,进一步优化高校专业结构。专业结构优化通过整合资源,对专业发展方向、专业招生人数、生源结构、新专业申报等方面进行调整。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通过对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检索,发现从2001年至2016年,共有70篇论文的题名涉及“区域”和“专业结构”。国内学者对于专业结构跟随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相关研究较多,但是对于海洋经济视阈下的专业结构优化的研究则较为少见。因此,课题通过针对辽宁海洋区域经济发展对于管理类与法律类人才的需求,进一步优化管理类与法律类专业结构,整合教育资源,调整专业结构。课题的研究对于加强专业建设、提升专业适应海洋区域发展的综合能力,提高辽宁海洋区域经济发展优秀管理类与法律类人才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2辽宁海洋区域经济视阈下管理类和法学类专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1)从管理学与法学学科关联度分析。法学和管理学都是与社会各个领域密切相关的两大科学体系,法律与管理都是基于组织目标,使组织更加有序化,因此,管理学和法学学科的关联度较高。

(2)辽宁海洋区域经济视阈下急需管理类与法学类,跨专业复合型人才。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法务人员、海上执法人员、涉海企业法务人员、涉海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专员都在辽宁省重点企业紧缺人才目录中,这些人才的共同特征有以下几点:①海洋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产生人才需求;②熟悉管理知识;③熟悉法律知识。

(3)管理类和法学类专业建设也必须与海洋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

在专业综合评价中,专业结构是否适应区域发展需求、社会发展需要是衡量专业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为了进一步发挥管理类和法学类专业社会服务优势、推动我省海洋区域经济发展,必须根据我省海洋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优化专业结构。

因此,辽宁海洋区域经济视阈下管理类和法学类专业结构优化包括三大模块的内容:管理类专业结构优化、法学类专业结构优化以及管理与法学跨专业结构优化。课题针对辽宁海洋区域经济发展对管理类与法律类人才的需求,进一步优化管理类与法律类专业结构,整合教育资源,调整专业结构。课题的研究对于加强专业建设、提升专业适应海洋区域发展的综合能力,为辽宁海洋区域经济发展输送优秀管理类与法律类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理论层面,课题的研究对区域经济变革与专业结构调整之间关系的相关理论进行完善,同时对于专业发展理论进行了有益的补充;实践层面,课题对于辽宁省管理类与法学类专业的结构调整实践、提高管理类与法律类专业的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能力、促进辽宁海洋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辽宁海洋区域经济视阈下管理类和法学类专业结构优化策略

3.1建立管理类和法学类专业方向优化方案

在辽宁海洋区域经济视阈下,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行政管理、法学专业为例,可将管理类与法学类专业方向进行如下调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设置海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方向与海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方向;法学专业分为海洋行政法专业方向与海洋执法专业方向;行政管理专业分为渔政与渔港监督管理专业方向与海洋行政管理专业方向。

3.2专业招生人数与生源优化策略

根据辽宁海洋区域经济发展对管理类与法学类专业人才需求情况,并结合辽宁省专业综合评价的结果,对管理类与法学类专业招生人数进行调整,并进一步对生源情况进行调整。此外,对于辽宁省海洋区域经济发展急需紧缺人才,在整合学校资源的基础上,高校申报适应辽宁省海洋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新专业,新专业可为管理类与法学类交叉学科。

3.3构建管理类和法学类专业结构优化的支撑体系

(1)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根据辽宁海洋区域经济发展对管理类与法学类专业人才知识与能力的需求情况,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修订教学大纲。课题体系包括公共必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集中实践模块。其中海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方向设置海洋企业战略管理、海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海洋企业员工流动管理等课程;海洋执法专业方向设置海洋行政案件查处、海上犯罪侦查实务、海上治安案件查处、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课程。与此同时,还应包括微课、资源共享课的建设等。

(2)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①验教学方面。根据专业结构调整的要求,管理类与法学类专业可共享实验教学软件,并且根据海洋区域经济发展需求,配置相应的实验教学软件。

②实践课程方面。专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增加海洋与渔业认识实践、渔政与渔港监督管理实务、海洋文化认识实践等实践课程。

③实践基地建设方面。积极拓展涉海企业、事业单位作为管理类与法学类专业实践基地。

(3)加强教材的建设

根据辽宁省海洋区域经济视阈下需求,建设管理类与法学类教材,按照专业方向,教材体系可分为海上执法系列、海洋管理系列等。

(4)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符合专业结构优化的需求,必须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具体包括高水平教师的引进方案、教师的校本培训方案,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制度等。

参考文献:

[1]李春林,丁波,吴彪.产业结构调整与地方院校专业结构优化分析[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6(2):58-61.

[2]钟德仁,国海,郝世棉.基于区域经济视域下安徽省地方高校专业结构设置与优化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2):152-155.

法律专业研究方向篇8

一、法律制度影响技术创新的基础理论

探索技术创新相关法律的基础理论,既有经济学家的贡献,也有法学家的贡献,但其侧重点有所不同。法学家主要从法律影响创新机制的角度进行分析,而经济学家则更加注重从法律制度对技术创新的经济影响进行分析。比如Cooter(2013)[12]系统总结了法律如何为创新提供制度基础,从创新法律基础的角度阐述了创新原理,并具体分析了私法和商法在促进创新方面所起到的作用。而经济学家anderlini等(2013)[13]则更关注法律实施的结果及其影响,尤其是经济方面的效应。

(一)企业生命周期与市场结构变化技术创新对法律的需求源自双重信任困境(DoubletrustDilemma),即创新者对金融家能否对自己的想法保密的信任以及金融家对创业者技术可行性的信任。这一困境导致技术投资不同于其他领域的投资,从而需要法律制度的介入。从企业生命周期的角度而言,法律可以在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融资、发展、市场化以及竞争)影响创新,同时伴随着企业的发展而逐渐完善(Cooter,2013)[12]。这主要源于创业所需市场结构的变化。在企业创业初期,众多竞争者的参与能激发出好点子,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有益于创新。但由于创业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如果没有足够的激励,企业会更多地偏好模仿而不是创新;而一旦企业进入创新环节,其研发过程以及研发成果都需要保护,以补偿企业创新中的巨额研发投入,垄断的市场结构对此会有裨益;创新成果的扩散可以促进社会技术的进步,因此在创新模仿与扩散阶段,不完全竞争市场是最佳市场结构;最后,随着技术的成熟以及进一步扩散,市场又重新回到完全竞争这一均衡状态中。但这一市场结构演进所存在的问题是,市场结构的演进是外生的而不会是自发的,它不会随着企业创新的进程而变化,而知识产权法的介入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Yang和maskus,2001)[14]。以专利法为例,专利法对创新成果予以保护,一般期限为10年或20年,专利法的出台使这一期限内专利市场结构以垄断为特征,专利届满后技术市场的逐步放开才导致市场逐渐趋于竞争状态。

(二)生物发生律与公私法演进生物发生律(ontogenyRecapitulatesphilogeny)是指个体的发育历史和由同一起源所产生的生物群的发展历史,个体发育史是系统发展史的简单而迅速的重演(Sarbin,1968)[15]。法和经济学借用生物进化学中的这一理论,阐述了企业发展过程中公法和私法的演进(Cooter,2013)[12]。在关系易阶段,人们主要与有信任关系的人打交道,无限次重复博弈保证了这一交易的顺利进行,这一阶段中产权法确保了公司间债务的偿还以及公平的收益分配。随着交易的进行,亲属等信任关系的交易范围已无法满足企业家融资以及企业发展壮大的需求,企业家于是选择了更多地与陌生人进行交易,企业家交易由关系型交易阶段进入了私人交易阶段。这一阶段的博弈不再是无限次重复博弈,而是随时都可能结束的博弈,与陌生人的交易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因此合同法和公司法的建立及完善保证了这一阶段的债务偿还和利益分配;当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到在公开市场上进行交易时,其对融资的保护则有赖于证券法的建立和完善。Cooter(2013)[12]以硅谷融资的三个阶段为例,形象地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阐述。企业家的某个想法的实施起初需要亲戚和朋友的支持,这些投资者为“天使投资者”(angelinvestors)。这一阶段企业家要证明该想法的价值以获得更多的融资支持。硅谷第二阶段的融资来自风险投资资本家(VentureCapitalists),然而双重信任困境的出现给创新带来了问题。实务的发展在对理论提出挑战的同时,也推动了理论的发展,公司法和合同法的出台解决了这一问题。最终风投资本家的退出、企业公开上市融资成为了硅谷企业最好的选择,并进一步推动了证券法的发展。因此,法律的发展也伴随着融资方式的变化,二者的伴生演化是生物发生律在法经济学领域的重要应用。

(三)法律制度比较理论anderlini等(2013)[13]提出并建立了法律制度与创新关系的理论模型,比较了固定的法律制度(RigidLegalSystem)和灵活的法律制度(FlexibleLegalSystem)。固定法律制度指技术创新发生前事先设定的一套法律体系,而灵活的法律制度则是指在技术创新发生后,根据创新的实际情况制定法律。他将法律成本与中间部门的边际成本结合到一起进行分析。假设社会中的三个部门是R&D部门、中间产品部门与最终产品部门。其中,a是法律规定的活动范围,即与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谨慎度是反向关系。法律的限制越多,中间部门在生产过程中越谨慎,成本也就越高。法律制度的最优选择依赖于技术创新的不同阶段,技术创新的中间阶段一般需要法律的变化,此时灵活法律制度产生的社会福利优于固定法律制度;而在创新的初始阶段,承诺问题更为重要,因此固定的法律制度会更好;在创新的成熟阶段两种法律体系是相同的。同时,他也发现固定法律体系会产生更多的R&D投入和产出增长。

二、法律制度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分析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罗默、卢卡斯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的内生增长理论让人们深刻意识到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Grossman和Helpman(1991)[16]以及aghion和Howitt(1992)[17]在增长模型中加入了R&D投入,强调了知识积累的重要性;temple(1999)[18]在此基础上又加入了人力资本因素,以解释国家和地区间经济增长的差异问题。以此看来,对于经济增长的长期动力,资本积累、知识积累以及人才和劳动力的投入成为重要影响因素。同样,法律制度(主要有知识产权法、银行法、证券法以及劳动法等)也会通过知识积累与扩散、资本积累与金融安排以及劳动者创新激励等影响技术创新这一经济增长的重要维度。

(一)知识积累与扩散是法律影响技术创新的首要途径新增长理论认为企业通过R&D投入可以生产出新知识,知识的积累和增长推动技术创新,进而导致经济增长。创新是一种知识的生产,其生产既具有传承性,同时也存在知识外溢的可能性,这导致创新交易定价不同于一般商品。知识产权法作为一种重要的非市场制度,在保护知识生产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知识产权法主要由专利法、商标法、版权法等若干法律法规或规章、司法解释、相关国际条约共同构成。知识产权法一方面要通过给予创新者一定的创新成果保护期为其提供激励,另一方面也要鼓励创新成果的传播,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于知识产权法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技术创新的产生和扩散,理论上是存在分歧的。知识产权法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专利法。一些学者认为专利法可以促进创新。如,Khan和Zorina(2005)[19]通过研究美国1790年~1920年间的经济发展状况,得出美国精妙的专利体系是这些年间技术突飞猛进的主要动力。Yang等(2011)[20]对中国的高科技产业的研究表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可以产生更多由专利衡量的创新,而且这一关系与外资的高科技企业有关。这些研究都将专利作为度量创新的唯一指标,但由于很多创新并没有申请专利,而是采取了商业秘密、技术流程复杂化等方式,因此这些研究可能高估了专利法对创新的贡献。另有学者认为,没有证据可以证明知识产权法促进了创新。如Qian(2007)[21]通过1978年~2002年间26个国家的数据考察制药业中专利保护对创新的影响,发现仅仅是专利保护并没有促进创新,而经济发展、教育的可得性以及经济自由反而可以促进创新。moser(2012)[9]以美国和英国1851年~1915年间8000多项世界展览会的创新产品作为样本,研究了专利和创新的关系,发现英国的大部分专利是没有申请专利的,并且是否申请专利的决策与两国专利法的差异无关。Branstetter(2001)[22]调查了1988年日本扩大专利权范围的改革以及Selgin和turner(2011)[23]对瓦特1769年蒸汽机发明的研究都没能证明创新产出增加与专利法有因果关系。专利制度导致创新抑制可能的一个原因是,专利的作用到底是暂时的排他发展权还是暂时的经济垄断权的区分,对于判断创新抑制能否发生十分重要。同时,专利制度的问题不在于对专利保护垄断的滥用,而在于执法领域权力的滥用(比如为使私人控制权凌驾于公共利益至上而进行的寻租)(Howells,2003)[24]。版权法和商标法的研究也出现了分歧。版权法研究中,novos和waldman(1984)[25]认为从生产者角度而言,提高版权保护程度会导致社会福利损失的减少;mortimer(2007)[26]则提出版权法可以有效阻止价格歧视并促进技术革新;waldfoge(2012)[27]对数字时代音像制品共享和盗版问题的分析也发现,盗版和侵权不仅影响创新者的收入,也会对新产品的供应、消费者发现新产品的方式等产生负面影响。商标法的研究中,DeVires等(2013)[28]比较了企业对于专利权和商标权的选择,发现新成立企业基于风险融资偏好会倾向于选择申请商标权;Davies(2009)[29]则认为商标权不利于企业及时对市场环境以及技术的变化做出反应,从而不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

(二)资本积累是法律制度影响技术创新的重要环节资本在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20世纪末,merton和Bodie(2004)[30]通过提出“金融体系的功能”观点,将金融安排定义为“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系统、金融组织、金融工具以及运作模式等金融要素和金融资源的配置结构”。技术创新因其技术、市场、收益分配以及制度环境等方面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巨大投入,决定了金融安排支持技术创新的必然性。熊彼特很早意识到了金融安排对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他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指出,“金融的功能在于通过识别最优动力和能力的进行创新活动的企业家并向其提供融资以实现经济增长”[2]。有关法律通过影响金融安排对创新活动产生作用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风险投资方面。法律通过对风险投资的公司治理产生影响,进而促进交易的筛选和交易的发起(Cumming等,2010)[31]。由于有创新潜力的小公司多是高风险且缺乏流动性资产作为抵押,因此很难得到传统的银行融资,而风险融资可以解决银行融资在这方面的不足。通常而言,有风险投资支持的公司更易进行创新活动(Samuel和Lerner,2001)[32]。具体来说,法律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影响风险投资的发生,进而推动创新。第一,税收和补贴是最为典型的方式。资本利得税率的降低可以增加投资者和企业家的收益,进而刺激风险投资的增加(mason和Harrison,2000)[33]。Gompers和Lerner(2000)[34]对美国1972年~1994年产业和企业层面风险资本的研究验证了这一点。许多国家也会通过补贴去刺激风险投资,如美国的小公司投资计划(SBiC)以及小公司创新研究项目(SBiR)都促进了风险投资。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错误的补贴目标以及支持的项目不具有较高的收益(Cumming等,2001;Becker等,2000)[35-36]。第二,对银行的规制。银行与风险投资机构作为金融机构的区别是,它们使用了不同的金融合同(triantis和George,2001)[37]。美国的联邦法律禁止银行持有股票,所以银行无法成为风险资本的持有者(Colin,2001)[38]。英国法律对此没有限制,可是英国银行依然没有持有风险资本(Cheffins和Brian,2002)[39]。因此,风险资本与银行审慎监管之间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尽管如此,银行的贷款和风险投资对于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2008年的金融危机改变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中小企业能得到的风险投资迅速下降,为了增加中小企业对于银行贷款和风险资本的可得性,政府也进行了干预并出台了一些对银行的规制措施(mason和Harrison,2013)[40]。第三,上市规则。对于风险投资者而言,发行上市(ipo)是其推出风险投资最好的方式之一,也是激励兼容的机制。因此一个流动性较好的证券市场的可得性与风险投资是紧密相关的(Black和Ron-ald,1998)[41]。Jeng和wells(2000)[42]比较了不同法律制度下私募融资的发生,同时分析了这一因素与国家层面因素的关系,指出风险投资水平与ipo的活跃程度正相关,并且这一效应在后期融资中更显著。虽然流动性较强的ipo市场对风险投资有促进作用,但不足以解释国家间风险投资激励差异。ZenichiShishido(2011)[43]发现日本在有了流动性较强的ipo市场后,由于企业家不愿放弃对风险投资的控制,导致风险投资的激励依然不足。第四,破产法。2000年之前关于破产法的研究一直集中在对上市公司的研究,之后才转向了对非上市小公司的研究中,同时一些文献开始关注法律为小公司提供的激励,发现个人破产法对风险资本融资的影响大于公司破产法对风险资本融资的影响。公司破产法主要解决债务偿还顺序的问题,即绝对优先原则的问题(Gebhard和Robert,2000)[44];而个人破产法对于解决小公司的破产问题更具有针对性。一个企业家起步时,可能寻求家人朋友或者是天使投资,而进一步发展时则要寻求风险投资。当他无法得到风险投资的支持而面临破产、需要偿还债务时,需要个人破产法的保护;当他得到风险投资但投资失败、面临破产时仍需要个人破产法的保护。如果个人破产法对于破产的要求过分苛刻,就可能降低企业家进入风险行业的动力(Fletchr,1996)。学者们进一步分析了跨国风险投资差异的原因。LiY和ZahraSa(2012)[46]用1996年~2006年间68个国家的数据研究了风险投资跨国差异产生的原因,发现不同文化背景下正式制度提供的激励不同,正式制度(比如法律)对于风险投资的水平会产生正向激励,但是在风险规避和集体主义倾向较为明显的社会中这种效应会减弱。LernerJ和tagJ(2013)[47]分析了法律环境、金融市场的发展、税收体系、劳动市场规制以及公共支出与风险投资关系,发现国家间的制度差异导致了风险投资水平差异,尤其是金融市场的发展以及对企业家征收较高的税负起到了关键作用。ZenichiShishido(2011)[43]在用流动性较强的ipo市场无法解释日本和美国企业家对于风险投资控制权态度的差异时,将部分原因归结于两国法律制度的差异。

(三)人力资本是法律影响技术创新的另一机制作为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劳动者和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何通过法律制度提高其创新激励,决定了技术创新的速度和水平。劳动法通过影响对企业家和劳动者的激励,改变他们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行为,也是法律影响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从雇员的角度来看,其创新的激励来源于创新过程中失败不被惩罚和解雇,而这取决于劳动法和合同法对雇员被解雇的规定。acharya等(2010)[10]的研究认为,严格的劳动法(即保证劳动合同不会被经常协商和终止的劳动法)由于不会惩罚雇员的短期创新失败行为(比如解雇),因此可以促进企业创新。然而,这也会降低劳动市场的流动性,对企业的绩效产生不良影响。对劳动者严格的监管导致了劳动参与度的降低和失业率的上升(Botero等,2004)[48]。法国和德国mcKinsey全球机构1997年的研究表明,严格的劳动市场监管是欧洲经济落后于美国经济的原因之一。如果劳动法保障雇员拥有不被解雇的风险,或者保证雇员在公司的投资,那么就增加了公司的潜在成本,阻碍了刚起步的小公司招募员工的能力(Black和Ronald,1999)[49]。Jeng和wells(2000)[42]在研究跨国风险投资的决定因素时,以雇员的流动性作为劳动力市场固定性的变量,发现劳动市场的固定性与风险投资呈负相关。当然,由于变量的选取问题,二者的关系有待进一步实证研究。还有一些研究是围绕剥离公司(Spin-offFirms)中雇员的流动而展开。剥离公司中的雇员流动是指雇员离开前任雇主,受聘于新成立的法律实体,寻找新的机会。雇员的法律约束———雇员非竞争合约(employeenon-competeagreements),降低了雇员流动性的机会(Fallick等,2006)[50]。雇员非竞争合约的目的是保护公司在人力资本上的投资,有利于知识产权保护,同时有助于建立顾客和供应商之间良好的关系。然而,严格的劳动市场监管不利于新公司的发展。对公司而言,它增加了雇佣和解雇成本(VanStel等,2007)[51],限制了公司的流动性。对于雇主来说,相对高的机会成本可能使他们转为自我雇佣。

三、评价与展望

法律专业研究方向篇9

作为一个导师,要指导法学研究生的专业学习和学术研究,最基本的条件是业务知识扎实,而且在指导方向上有自己研究的课题、研究的方法和研究的方向,并且对指导方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动态有比较全面的把握。这就是说,导师要“导”,要求研究生导师必须是业务上的专家和学术带头人。

首先,一个导师应该抓住一个或几个问题,在自己持之以恒进行研究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参与研究,并切实担负起指导学生开展研究的职责。一个导师手头要有问题让自己和学生研究,这样才能不仅使自己,而且也让学生成为专家和学术上的带头人。可以说,一个抓不住问题的导师,是一个不称职的导师。在实践中,正是因为有些导师没有问题或者是不把问题让学生研究,才使得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与研究方向不相一致,才难以形成以导师的学术思想为核心的理论体系。

其次,导师要形成一整套具有自己个性特色的研究方法,并毫无保留地把这些具有特色的研究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全面掌握这一整套研究方法。同样的问题,使用的概念、推理的种类和形式的不同,切入的角度不一样,研究的成果质量大不相同。可以说,某些人的成功就是研究方法上的成功。波斯纳在研究美国资本主义法律制度时,一反传统的法学研究方法,运用经济学的价值理论、投入产出理论、效益理论、边际效应理论等一些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来分析法律问题,写出了被誉为经济分析法学经典之作的《法律的经济分析》一书,构建了经济分析法学的完整体系。波斯纳的研究成就除了他能刻苦钻研和天资聪颖之外,一个重要方面要得益于其研究方法的成功。

导师所面对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问题是相同的,但其研究方法可以是不同的。所以对研究生的培养不可能别出心裁地想出一些问题让他研究,而是从方法上引导学生去研究大家都在研究的问题,通过方法上的创新来实现研究上的突破。

再次,导师一定要有自己的研究的方向,并且对指导方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动态有比较全面的把握。导师对研究方向和学术研究动态的把握,是指导研究生的重要环节。导师对研究生的研究方向有一个正确指导,就能够使学生少费时间和精力,少走弯路,且能使之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沿着一个既定目标和方向,坚持不懈地走下去,直至有所收获和建树。

二、指导方法:导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并因材施教

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导师要“导”,还应该掌握“导”的方法。导师要从积极的方面引导学生钻研和因材施教。

首先,要积极引导学生和因材施教,就必须了解学生的考研动机与各种“材”的具体情况。一部分报考法律与经济类的研究生,外语、计算机和数理基础较好,但是缺乏法律、经济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系统训练。另一部分法学研究生的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知识比较扎实,但外语、计算机和数理基础较差。如果不加以分析,不因材施教,听其自然,他们很有可能会弃其长而扬其短,从而无法实现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导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正视现实,扬长避短。作为导师,如果不能因材施教,以致贤才湮没,过莫大焉。

其次,对研究生积极引导和因材施教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必须强调传播学术思想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就目前在读的法学研究生来说,跨专业者居多,又受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难以做到对法律思想史作深入的学习和研究。然而,对于研究生来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因而需要通过学术思想的教育使他们认知古今中外法学家如何抓住现实问题,分析问题和形成各自的法学思想体系。

法律专业研究方向篇10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法学教育 改革与创新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法律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强,我国的法学教育规模不断发展,尤其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理念的提出,更是大大促进了我国法学教育的迅速发展。但是,法学专业的就业形势却相当严峻,尤其是作为法学教育主体的法学本科教育,甚至面临着法学本科毕业生“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因此必须对新建本科院校的法学教育现状进行深刻反思,以促进法学教育水平的提高。 

一、新建本科院校法学教育现状的反思 

1.法学教育理念陈旧落后,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很多新建本科院校的法学教育在理念上陈旧落后,盲目地跟着一些老资格的高等院校学。在培养目标上,依然坚持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所有法学专业课统统开设,即使没有高素质的任课教师,也只管照着课本进行“填鸭式”教学,最终只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进行法学研究、写作论文、能力的法学人才,对于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讲这也仅仅起到了“法律扫盲”的效果:大学四年,什么样的法律都学了,法律理论、法律条文也都背得滚瓜烂熟,但走出校门后却发现面对社会上存在的大量法律问题只能按图索骥,在僵化的思维方式指导下,遇到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也只能手足无措、无所适从。而社会对于这样的法律人才也是多加指责,认为他们“专业有余而广博不足、理论有余而实践不足、动口有余而动手不足、考试成绩好而办事能力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新建本科院校为了提高本校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就花费大力气鼓励和培养学生考研,而学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也纷纷选择通过考研来延缓就业,同时也期望学历提高之后能够更加顺利地就业,于是继续苦读法学理论,继续提高自己的法学研究能力,而不是着重提高自己的应用能力,而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依然是缺乏的。 

2.法学教育体制缺乏特色,缺乏创新 

新建本科院校法学专业虽然在摸索中不断前行,但是由于忽略了自身特色的培养,与那些老资格的重点高校相比,在师资的数量与质量上、在教学硬件上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而且多是照搬照学,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根本无法适应目前的就业形势。新建本科院校应当认识到,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高校也应根据不同的类型和定位适当地向职业型发展,以满足社会的需求。理工科大学创办文科专业应当遵循“文理渗透、综合创新”的思路,着重于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依托理工科的优势学科资源,以理工科的专业作为法学建设的特色,将法学建设成为新的学科增长点。 

3.法学人才培养闭门造车,忽略社会需求,忽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新建本科院校多是地方院校,因此在法律人才的培养上应当与地方社会需求紧密联系起来,培养出本地区急需的法律人才。但是很多新建本科院校却忽略了这一点,没有深入社会实际去调查学校所在地区及周边省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对本地区及周边地区需要什么样的法律人才也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其他高校开设什么课程,自己就开设什么课程;其他高校在专业上设置什么模块,自己就在选修课程上设置什么模块。 

新建本科院校法学专业还存在教学方式因循守旧的问题,即使有些院校采取了案例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方式,也并没有多少创新:案例教学法仅仅是举出案例让学生分析,教师进行归纳总结,而且举出的案例也多是与社会相脱节的;多媒体教学只是把以往要写在黑板上的教案放在了计算机上而已。这些教学方式把法学学生封闭在校园中,与社会相脱节,缺乏理论与实务互动的实践机会,所学到的法律理论无法通过实践转化为自身的法律素质,毕业后无法适应社会需求。 

二、积极推进新建本科院校法学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1.更新教学理念,改变单一的法学教学体制,确立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 

法学本科教育的目的既不是单纯地培养专业法学研究人才,也不是培养律师。实践性、职业性与学术性、精英化相结合是法学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学会像律师那样去实践和学会像学者那样去研究,其实并不矛盾,相反它们往往并行不悖,大量的理论研究课程尤其是法哲学和法律理论问题探讨,给法学精英教育提供了知识养分。但是,精英教育并不等于纯粹的学问探究和科学研究,法律教育的实践性和职业能力定位

始终被放在法学教育的首要位置。因此,法学教育不能是单一的,而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所侧重。 

我们的社会需要能够深入领悟和掌握现代法律的精神原理、制度体系和操作技术,且富有法律智慧的法学家,培养研究型人才在法学教育上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对于那些毕业后想继续深造的学生,培养目标应当是研究型人才,在课程设置上应当侧重于强化和深化所开设课程的学科理论,拓展学生的思路,开阔学生的法律思维。而对于那些无意于法学研究、只想在毕业后马上就业的学生,培养目标就应当是应用型人才,这些学生应当占比非常大,因此在培养上就应面向市场,注重法律实务操作和技能培养,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尽快进入职业角色,适应社会需求。 

为了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学校就要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法学选修课。设置法学选修课的目的不是让学生修完学分,而是要与最终的人才培养目标紧密联系起来。一些新建本科院校在实施学分制以后不断扩充法学选修课的数量,学生面对数量众多的选修课往往感到无所适从,在选择课程时缺乏必要的引导,无法与自己的未来设计联系起来,只是盲目地选择那些看起来容易过关的课程以获得学分。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学校在设置选修课程时就要与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联系起来。力争满足不同毕业意项学生的需求,给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广阔的选择空间,使学生通过选修课学习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尽快融入现实法治社会。 

2.法学人才培养应面向社会,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和院校特色 

地方院校在法律人才的培养上应当与地方社会需求紧密联系,以培养出本地区急需的法律人才,因此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宜小不宜大。新建本科院校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大多不够充分,在这种状况下去奢谈要培养出面向未来、面向全球的国际型、复合型法学人才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新建本科院校作为地方院校,应着眼于本地区及周边地区,深入实际认真调查本地区的经济、政治发展状况,清楚地了解本地区需要什么样的法律人才。不仅如此,地方院校在法学人才的培养上也要注重与本地区企业实行横向联系,密切关注本地区企业的需求,从而使自己培养的法学人才能够在毕业后尽快适应社会需求。

很多新建本科院校都具有很强的专业特色,如农业院校、林业院校、财经院校等,这些颇具特色的院校在法学扩招的热潮中大多相继设置了法学专业,因此在法学人才的培养上就应当注重结合本校的专业特色培养复合型法学人才。 

3.在教学改革上应当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大学四年的本科教育不可能将所有法律知识全部教授给学生,即使加上硕士生和博士生教育,任何一个法学学生也不敢说自己已经掌握了全部的法学知识。法学研究是无止境的,社会法治生活也是千变万化的,想通过单纯的课堂和实践教学就掌握所有的法学理论、适应社会需求是不可能的。目前的法学本科教育在教学改革中关注教学技能的提高,关注课程设置改革,关注实践课程的设置,却恰恰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当前的法学教育多是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体,学生在课堂上完全是被动的。教师满足于对现有法律的讲解和注释,学生则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陋习,即使教师采用案例教学,学生也只是等着教师最终来分析问题、给出一个标准答案,而不愿积极思考。具有自主思考能力的法律家不可能通过以讲义为中心的教育方法培养出来,我们的社会需要的并不是法律的解释者和宣传者,而是能够面对各种具体问题作出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法学人才。因此法学教育不能局限于对法律理论和法学条文的解释和说明,而应当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大学本科教育应当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法律概念、正确确立和把握法律命题、具有法律推理能力,在离开校园、离开教师的指导之后,面对各种复杂法律问题依然可以通过法律思维不断自我学习和自我更新,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进而不断适应社会的需求。 

传统的法学教育方式是不能满足这些要求的,这就要求法学教师在进行法学教育改革时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案例分析、对话、讨论、判例研究方法以及写作训练等教学方法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一旦学生具备了自我学习的能力,很多法律条文就完全可以通过自我学习来掌握,而不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花费大量的口舌解释说明,进而可以把节省下来的课堂时间用于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还可以进行课堂模拟训练,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法律、事实、社会和法律伦理等一系列问题,指导学生尽快将抽象的法律理论运用到具体的案件和实例之中。 

这样的培养目标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没有法律

实务实践经验的教师是无法胜任这样的教学改革的,因此高校应当注重教师队伍建设。高校应鼓励法学教师考取司法资格,支持和鼓励教师在课余时间法律事务,通过自己在实践中积累的法律实践知识和技能来指导法学学生的社会实践。高校也可以通过法学教师与法官、检察官之间的双向交流来建构多层次的教师队伍,一方面,可以选派骨干教师到法院、检察院参与实际法律事务,使教师更加深入法律实践一线去了解社会的法制现状和需求;另一方面,可以聘请高素质的法官、检察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使法学教师能够随时把握法律实践第一线的学术信息和动向,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法律实践。 

综上所述,新建本科院校的法学教育目前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难,法学教师应在困境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前进,通过调整法学教育理念来改革旧的、单一的培养模式,着眼于本地区的社会实际,发挥自身特色,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法学专业人才,满足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王淑华,丛培卿.浅议法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09,(16). 

[2]汪习根.美国法学教育的最新改革及其启示[j].法学杂志,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