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医疗体育的必要性十篇医疗体育的必要性十篇

医疗体育的必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04:18

医疗体育的必要性篇1

关键词:医学专业;体育教学;医疗体育;必要性

祖国医学不仅把体育锻炼运用在增强体质、健身防病上,而且作为一种医疗方法和康复手段,也运用在治疗和康复上。医疗体育在健康医学、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中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培养学生体医结合知识和技能方面,医疗体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医疗体育应成为医学专业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一、医疗体育的发展

医疗体育简称“体疗”,是根据疾病的特点采取各种体育锻炼方法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体育活动。它是一种医疗性质的体育活动,即从医疗的目的出发,利用体育的手段,通过患者自身特殊的身体练习,达到防病、治病,促进身体健康和恢复身体功能、加速疾病痊愈的效果。它是体育的一个分支,也是医疗的一个分支。在医学科学中,医疗体育是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科学中,医疗体育是运动医学的一个分支。

医疗体育历史悠久,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医疗体育的国家。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医疗保健思想。千百年来,随着社会生产和科学文化的发展,以及医学与体育水平的提高,人们通过实践,逐步探索出导引术、吐纳术、五禽戏、气功、太极拳、八段锦、十二段锦等一系列自成体系、行之有效的传统健身医疗体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医疗体育有了新的发展,不仅在医院、疗养院中开展了这项工作,而且在部分学校、工矿、农村等基层也得到了推广。近30年来,随着现代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医疗体育在方法上除继承和发展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拳、功、操等外,也把西方的功能锻炼、器械治疗等加以吸收和应用,充实了功能性锻炼和器械治疗等手段,使其内容更加丰富,疗效更加显著,并在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疾病和运动系统伤病等的防治中取得了一定成就。目前,我国的医疗体育工作正在向新的高度发展。

二、医疗体育的作用

体疗过程既是治疗伤病、使其肌体能力恢复的过程,也是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和出现并发症或继发症、恢复肢体活动功能的过程。它不仅可以帮助病人发展心、肺功能和关节、肌肉活动的能力,使已衰退的功能得到增强,使有缺陷的器官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补偿,同时还能防止肢体的进一步萎缩、挛缩等变化,这是药物治疗所不能代替的。体育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慢性病患者参加适宜的体育锻炼,对促进疾病的痊愈、加速病后身体机能的恢复、延缓衰老、改善心理和生理状况等都有积极和良好的作用。它治疗疾病的机理比较复杂,主要是通过神经反射、神经体液因素、代偿功能和生物力学(关节、肌肉运动的机械作用)等途径对人体的全身和局部产生作用和影响。

1.提高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的调节能力。医疗体育通过外周肌肉的活动,提高中枢神经的兴奋性(由于大脑皮质运动区和其他功能区的广泛联系),调节其功能,加强对优势兴奋灶的抑制,使疾病得以好转,并且在预防和矫治因运动不足而引起的疾病方面,医疗体育还可以提高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平衡性,治疗因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所致的某些疾病。

2.提高代谢能力,改善脏器功能。不少疾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心肺功能,使消化能力低下,代谢失调,不利于疾病的恢复。医疗性体育运动可增强心肌的肌力,增加血液的每搏输出量,提高呼吸肌的效能,增加肺活量和改善机体的摄氧能力。而且可以使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多,使高血糖素下降,增进食欲和消化功能,从而活跃肌体的新陈代谢,增强抵抗力,促进肌体健康和恢复。

3.维护形态和功能的关系。创伤和某些疾病可引起肌肉萎缩和关节功能障碍,破坏了形态和功能的正常关系。医疗体育可加快血流速度,扩张小血管,促进血液循环,调节肌张力,提高肌纤维合成酶的活性,使肌纤维增粗、收缩力加强。还可以增加关节滑液分泌,改善软骨营养,牵伸挛缩和粘连组织,从而维护形态和功能的正常关系。

4.发展代偿。对无法恢复的功能丧失,如截肢、部分器官的摘除、某些神经麻痹等,通过医疗体育可以最大限度地发展代偿能力。

三、医疗体育的内容

1.医疗体操。医疗体操是按照防治某种疾病的需要,即为达到预防、治疗及康复目的而专门编制的体操运动及功能练习。它对损伤、术后、瘫痪等病人运动器官的功能恢复具有良好的作用。医疗体操包括各种肢体和躯干运动、呼吸运动、放松运动、矫正运动、协调运动、平衡运动、牵伸练习、本体促进练习、水中运动、拐杖练习和语言训练等。因为医疗体操作用的部位可随意选择,运动量容易掌握,方法多样,有利于提高情绪,所以是医疗体育的主要治疗方法。按运动对人体的作用不同,医疗体操可分为被动运动、助力运动、主动运动和抗阻运动;按运动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徒手体操和带器械(如体操棍、棒锤等)操练;按运动目的不同可分为重点发展呼吸功能的呼吸体操,牵伸挛缩肌群、防治腰背痛的悬挂方法和牵伸体操,放松痉挛肌的身体训练,加速神经麻痹恢复功能的本体促进法和水中运动,加快掌握运用拐杖的步行练习,恢复说话能力的语言训练等。

2.医疗性运动。医疗性运动是指为了预防、治疗和康复某种疾病而选用的某些运动手段,如太极拳、保健操、瑜伽、慢跑等以有氧训练为主的耐力性项目。它的运动量比医疗体操大,适合于体力中等的慢性病人。它又分有氧训练法和器械运动。前者指运动时摄氧量达最大摄氧量的40%~60%,重点是提高心肺功能。常用的运动项目有步行、慢跑、自行车、游泳、划船、登山及各种球类运动等。器械运动是借助于器械进行各种治疗活动,即在专门器械上进行活动的治疗方法。有钟摆式器械、滑轮装置系统、等动练习器、渐进抗阻练习、功率自行车和活动平板等。

3.民族形式的体育运动。如太极拳、易筋经、八段锦、五禽戏等具有多种保健功能的体育运动。由于它们具有我国独特的民族形式,因此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4.按摩、牵引和悬挂。按摩是用手或器械在人的体表施行各种手法(或振动)以防治一些疾病的方法,常与其他医疗体育方法结合进行。我国的按摩有以祖国医学理论为基础的独特手法和治疗法则,应用很广。牵引则是应用特制的牵引带和装置,对人体的某一部位进行牵拉,使关节和软组织得到牵伸而达到治疗目的。常用于治疗一些脊柱椎间盘病变和肢体关节功能障碍等,如颈椎牵引。在牵引前后进行医疗体操,可以提高疗效。悬挂是指肢体被吊带支持而悬空,适用于骨折、瘫痪等。

5.气功、生物回授。是一种利用诱导法和自我调节呼吸及植物神经等活动的锻炼方法。对治疗一些疾病有独特的疗效,与医疗体操结合进行,常能起到相互促进的功效。

6.职业治疗。即劳动治疗。通常是通过园艺、编织、简单的加工性操作等轻体力劳动,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7.自然因素锻炼。即三浴锻炼。利用日光(日光浴)、空气(空气浴)、水(水浴)来锻炼身体,提高肌体的抵抗力和对气候的适应能力。一般与其他医疗体育方法结合进行。

四、结论与建议

1.医学专业应将医疗体育的部分内容列为体育教学内容。通过医疗体育教学,能使医学专业学生既学到医学教材之外的技能,丰富医疗知识,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同时也能锻炼身体,增强健康,改善形体,调节身心,融健身、健美、健心于一体。

2.医学专业开设医疗体育教学符合当今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医学专业的学生,已掌握了相当水平的人体科学知识,在加强太极拳、气功、健美操、瑜伽等运动实践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医学专业特点,适当地安排医疗体育内容,利于培养学生的医疗体育技能和专业素质,能够满足学生的专业需求。

3.医学专业体育教学开设医疗体育,在其职业实用性方面具有实际意义。医疗体育不但能促进很多疾病的临床治愈,加速各种功能的恢复,而且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医学中,作为综合治疗的一种措施,医疗体育日益受到重视。如在骨科,功能锻炼被列为治疗的四大基本要素之一。在一些心血管疾病和代谢障碍疾病的防治中,肯定了定量活动的重要性。在老年医学中,医疗体育对各种退行性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作用。

4.医疗体育作为医学专业的特色教学,是当今医学专业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医疗体育在国外发达国家开展得非常普遍。在国外,人们十分重视平时的健康锻炼和病后的功能康复锻炼,即医疗体育,较少依赖于药物来预防和恢复功能。在我国,导引术、五禽戏、易筋经、八段锦、太极拳、气功等多种保健体操和健身手段,已成为祖国医学中的一份宝贵财富,成为人们防治疾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有效手段,更多地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5.开设医疗体育教学应注意的问题。要注重基础套路和基本功练习。要谨防不良气功的影响和走火入魔。健美训练,首先是恢复病人肌力的一种功能锻炼,其次才是发达肌肉、完美形体的一种高强度训练。进行医疗体育锻炼时必须遵守医疗体育锻炼的原则,建立和加强自我监督。

参考文献

[1]姚鸿恩.体育保健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2]成明祥.体医结合: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模式[J].体育文化导刊,2006(2).

[3]史金平.医学院校体育工作改革浅见[J].中国学校教育与科学,2003(2).

医疗体育的必要性篇2

一、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即医德,是医务人员应具有的思想品质。高尚的职业道德,是防范医疗纠纷的基础。这不仅仅因为医务人员只有良好的医德,才会自觉磨练意志,刻苦钻研业务,从而具有精湛的医疗技术,同时,良好的医德也是调节医患关系、医医关系的杠杆和准则,是执行规章制度的基础。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首先就应该树立“救死扶伤、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满腔热忱、开拓进取、精益求精、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职业风尚。然而,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下,一些医疗单位只注重追求经济利益,放弃了对医务人员医德医风的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在医疗单位中出现了诸如红包、回扣、以物代药以及乱收费等行业不正之风,一些医务人员在对待病员的态度上出现冷、硬、顶、气等现象。综观医疗纠纷的起因,几乎每一起纠纷中都涉及到医德医风问题,有一些非医源性纠纷,则纯粹由医德医风问题引起,所以,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抵制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使医务人员做到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是最基本的要求。首先,应坚决制止红包等不正之风的出现,严肃纪律,以法治医。第二,医疗机构应把医德教育和医德医风建设作为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认真贯彻《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建立医德考核与评价制度,切实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树立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敬业精神。第三,严禁个别医务人员利用医患关系挑拨离间,激化矛盾,捞取私利。第四,切实改善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在言语、行为和举止上,讲究文明礼貌,对待病员一视同仁,树立“病人至上,廉洁行医”的观念。

二、加强法治教育,增强法律意识

市场经济是法律经济,增强医务人员法律意识、明确医患关系的法律地位及医疗纠纷的法律责任,对有效防范与处理医疗纠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严格遵守国家的宪法和法律的同时,还必须遵守有关的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遵守有关的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规章制度是管理科学的结晶,各行各业都有规章制度,临床医疗也不例外,而且因临床工作的复杂多变,其规章制度更详细、更全面。这对于保证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意义重大。

医务人员要做到守法,必须先做到学法和知法。临床医疗和法学是两个专业性都比较强的学科,医务人员懂医不懂法,对相关的法律知识不甚了解,在日常工作中,法律意识淡漠,不严格按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进行检查和治疗,直至出现差错,产生纠纷,才体会到法律意识的重要性。这就要求医疗机构对其医务人员进行法律法规的培训和教育。对医务人员的法制教育和培训,要坚持法制宣传教育和岗位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原则,提高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使其能够做到严格依法执业,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保证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如查对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医疗工作制度,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可以避免许多医疗过失行为,如给患者用错药物、错治患者、错误输血等。知法能够使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保护患者合法权益的同时,也依法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为了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妥善处理医疗纠纷争议,医疗机构还要加强对医务人员进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比如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患者享有知情权,相应的,医务人员就有告知义务,如果医务人员根本就不知道按照法律规定自己还有告知义务,那何谈履行好告知义务。也许到了因为未履行告知义务而承担法律责任的时候,医务人员还对自己究竟错在哪里充满疑问。所以,知道自己依法应有的权利和义务,是保护权益、履行义务的前提。

此外,也应对病员开展法制教育,提倡就医道德,医疗单位是公共场所,有其正常的医疗秩序,是不容任意破坏的。医务人员除了职业上的特殊性以外,他们与其他公民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他们同样有自身合法权益要受到法律保护。有些病员及其家属,缺乏应有的就医道德,稍有不满,就对医务人员出口、大打出手,造成恶劣的影响,扰乱了医疗单位的医疗秩序。对此,也应严格依照法律,对责任者予以应有的惩治,保护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三、建立完善的岗前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制度

关于医患关系,传统观念认为,医疗工作的“行善”、“行仁”行为,赋予了医生对患者的干涉权(只要医生认为其符合患者最佳利益原则)。医生在医疗工作中,也习惯于表现出“居高临下”、“以我为主”的家长式作风和医患之间的不平等关系。而现代的医患关系,医患之间应是一种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具有契约性,它强调的是医患双方互相尊重与平等,强调患者的自主权应高于最佳利益原则(这对医生的干涉权是一种限制),患者自主权的建立,很大程度上是以要求对病情的知情权、治疗知情权和费用知情权为基础的,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如果我们不能正确认识和顺应这种进步,这可能因此而引发医疗纠纷。所以,医院要对新分配到岗的职工实行上岗前教育,对在岗医师进行继续医学教育。通过不断学习,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1)政治思想教育;(2)医疗卫生事业的方针政策教育;(3)医德规范教育;(4)医院工作制度、操作常规、医疗安全措施及各类人员岗位职责;(5)当地医疗卫生工作概况及所在医院情况;(6)现代医院管理和发展的有关内容;(7)最新医学知识,前沿医疗技术等。岗前教育要由院方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岗前教育集中培训应与试用期教育结合起来,并在转正前做出评价。在岗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制,要求在岗职工在一定时间(一般以一个聘任期为单位)内必须积满一定继续教育学分。

四、提高医务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

医务人员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诊疗护理水平是防止医疗纠纷发生的根本所在。医疗是高技术集中的特殊服务事业,医务人员面对的是复杂、繁多的疾病和人体活动不断运动的特殊性。在医学领域中,人们对疾病和人体的研究和认识,还有许多的未知数和变数,这就决定了医疗活动的复杂性和危险性。实践中,不少的医疗纠纷是由于医务人员的诊疗护理水平不高,面对复杂或以外情况不能解决,导致病员发生不应有的损害后果而引起的。

医务工作是关系人民生命健康的特殊行业,医务人员必须加强自身业务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和服务质量,这是减少医疗过失,防范医疗纠纷的关键所在。因为一切医疗过程都是发生在医疗技术基础之上的,没有高超的医疗技术水平,救死扶伤就是一句空话。除医务人员自身应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外,作为医院也要对各级各类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和培训,建立和完善继续医学教育制度,严格考核,开展科研,进行学术交流,团结协作,使医疗水平不断提高,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五、医疗机构应加强服务质量监控,制定防范、处理医疗纠纷的预案

医院必须把医疗质量放在首位,把质量管理纳入医院的各项工作中。医疗机构应当设置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或者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具体负责监督本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工作,检查医务人员执业情况,接受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投诉,向其提供咨询服务。根据不同的规模和等级,医疗机构具备条件的,可以设置单独的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不能设置单独的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的,医疗机构应当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工作,保证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落实到具体人,确保医疗工作正常运转和医疗安全。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要监督医务人员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恪守职业道德。在监督过程中如果发现医务人员的违纪违章行为应当及时纠正和处理。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或人员应接受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投诉并及时受理投诉。对于患者投诉的问题,要做必要的核实,对于问题重大,矛盾突出的,还要做好调查工作。如果确实是由于医疗方的原因引起患者投诉的,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或人员要立即采取措施,告知临床和相关部门及有关工作人员,妥善处理,消除医疗纠纷隐患和减轻损害后果。

另外,医疗机构还应当制定防范、处理医疗事故的预案。除了设立医疗质量监控部门或人员、加强医疗质量监督管理、提高义务人员技术水平、改善服务态度外,医疗机构还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所谓预案是指事前制定的一系列应急反映程序,明确应急机制中各成员部门及其人员的组成、具体职责、工作措施以及相互之间的协调关系,预案在其针对的情况出现时启动。医疗机构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包括两种:防范医疗事故预案和处理医疗事故预案。在两种预案中应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明确组织机构和人员职责。在防范医疗事故预案中要明确领导机构和承担具体工作的相关部门,分别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针对容易引起医疗纠纷的医疗质量、医疗技术水平、服务态度等因素制定各项预防措施;在处理医疗事故预案中也要明确领导机构和承担具体工作的相关部门,明确医疗纠纷发生后各部门的职责和应采取的措施。

六、建立完善的社会监督制度

医疗体育的必要性篇3

集团成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集团内各医院医疗工作的业务指导和质量管理。由其制定专业质量考核方案,对各医院实施质量考核评估等。通过建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力争使集团医院在同一专业上统一质量标准,结合各地区托管医院的实际情况,开展JCi的研究和试点,稳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实行JCi评审,建立以医疗质量和安全为核心的医疗服务市场秩序,引导医院向重质量、重安全、重服务、重绩效的方向发展。医院评审以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护服务品质、医药费用、病人满意度、工作人员满意度等绩效内容为核心。

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是医院工作永恒的主题,各级管理者必需树立质量管理重于泰山的意识。所谓医疗质量意识,就是指医院的每个工作人员在思想深处时时处处都装着医疗质量这个问题。而确保医疗、护理安全是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假如病人在医院诊治的过程中,医、护安全都没保障,那就说明你这家医院的医护质量有问题。医疗质量水平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死存亡,新形势下医院的竞争,就是医疗质量水平的竞争。医院要生存,就需要有病人。卫生事业的改革,市场经济的机制引入卫生领域,医院之间竞争是必然的,医疗质量在竞争中已经越来越显示出了竞争的分量。医疗质量高,病人就愿意来,医院的生存发展也就有了保障。医疗质量关系着病人的生命,医院是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的单位,医院工作人员是治病救人的“使者”,必须以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尽力地治疗和挽救每一个伤病员。否则,则有悖于医德规范,有负于“白衣天使”的崇高荣誉。在我们实际工作中,往往因为对一些最为基本的操作环节不重视、责任心不强导致差错、事故的发生。我们反复强调的“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病人的利益高于一切”,这些年轻的医护人员都会讲、会背,然而病人的利益包含哪些内容却不甚清楚。要知道病人的利益,除了少花钱,看好病之外,更重要、更大的利益是医疗安全。病人到了医院,把生命都交给医院了,还有什么东西比生命更宝贵、更重大呢?因此,医护人员的责任重于泰山,绝不是一句空话。医务工作是高风险的工作,任何一个检查、治疗环节都要按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都必须一丝不苟,精力必须高度集中。否则就会出差错、事故,甚至大事故,就会损害病人的根本利益,当事者则要负刑事责任。因此,医护人员,特别是年青的医务人员,必须时时刻刻提高警惕,清醒地认识到医护工作确实责任重大,要把医疗安全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以满腔的热情、极端负责任的态度,精神高度集中地去做好每项检查、治疗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医疗、护理安全,确保医疗、护理的质量,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病人的利益不受损害。

作为质量直接管理者的科主任、护士长要利用各种形式,在各种场合,结合本科的实际,举一反三,对医护人员进行医疗质量意识教育、医疗安全教育,提高对医疗质量、医疗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其次教育要形式多样,体现自主原则,变被动为主动受教育。差错事故纠纷的责任者一般都能主动地从差错事故中吸取教训,我们应该因势利导,在院科两级管理中,分层次发挥医务人员的作用,由医务人员自己讨论医疗质量上的问题,充分发挥医学专家和管理人员的作用。再次教育要及时持久,医疗质量意识教育的及时性与长期性并存。质量是医院工作永恒的主题,教育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教育的长期性必须与教育的及时性相结合,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医疗服务不能与工业化生产相比,有其特殊性,但对质量问题特别是发生质量缺陷时,是进行质量意识教育的好时机。及时性强调“第一时间”观念,无论质量优劣者,在第一时间进行强化,往往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还要从教育效果上评价,医疗质量意识教育作为质量管理的一部分,其效果的评估也应建立、包含在具体的质量检查标准之中。

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狭隘的质量观,对医院服务的可靠性、安全性、适用性和社会性提出新的要求,对医院质量管理的范围和内容提出更广泛、更严格的要求,要求医院不仅提供良好的医学技术服务,还要求能提供良好的心理、社会、生活和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综合服务;但最为重要的还是要强调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操作,并以现身说法、将心比心的方法来启发大家,教育大家,使全体工作人员真正深刻地认识到提高医疗质量的意义。

医疗体育的必要性篇4

关键词:政府;公共教育;公共医疗;资源配置;行为失当

abstract:Sincethereformandopenpolicy,ourcountryeconomyhasmadetheverybigprogress,butthegovernmentcausedinthepubliceducationandinthemedicalserviceresourcesdeployment'sbehaviororiginallyshouldimproperlyalongwiththeeconomicdevelopment,butimprovedgraduallytheeducationandthemedicalcondition'sworsening,thiswasmainlythegovernmenttoopaysgreatattentiontheeconomicdevelopment,toeducateandinthemedicalreformmarketabilityleadership,accordingtothetradition“thecityandcountrysidedualstructure”reasonsandsoondispositionresources.

keyword:Government;publiceducation;publicmedicalservice;Resourcesdeployment;thebehaviorisimproper

前言

教育和医疗是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两大民生问题,是人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是现代公民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有学者形象地把它们比作社会这辆高速奔跑的大车的两个轮子,一个管公众的生命安全,一个管公众精神与灵魂的健康发育。如果基本医疗和教育得不到保障,很容易成为社会动荡的导火索。

改革开放以前,尽管中国经济的底子很薄、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高,但在公共教育和公共医疗领域,人们少有微词。单就公共医疗而言,70年代末,中国已成为拥有最全面医疗保障体系的国家之一,80%-85%的人口享有基本医疗保健。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创造了连续二十多年高速增长的奇迹,科学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这个背景下,公共教育和医疗本应得到更快的发展和完善,但结果却令人失望。据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的评估,中国是世界上公共资源配置最不公平的国家之一。为什么经济发展了、科技水平提高了,但公共教育和医疗的状况却恶化了?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刻反思。政府在公共教育、医疗资源配置中行为失当导致公共教育和医疗状况与经济发展的脱节,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

一、政府过于强调经济发展,对教育和医疗有所忽视,导致公共教育和医疗投入不足

改革开放后,我们一直强调发展是硬道理,“一心一意谋发展”,这里的“发展”本应是经济社会全面的进步。但在实际工作中,各级政府往往把“发展是硬道理”理解为“经济增长是硬道理”;更进一步,“经济增长是硬道理”又往往被理解成,为了追求经济尽快增长,其它一切都要让步,包括生态环境、职工权益、教育和公共医疗。对于一味追求经济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总是希望“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认为只要经济持续增长、蛋糕越做越大,其它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但经济增长不一定会带来公共教育和医疗的改善,只有当经济增长的成果为全社会各阶层共享时,它们才会得到改善。在强调发展是硬道理,“一心一意谋发展”中,尽管政府从未公开说过公共教育、医疗不重要,但从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看,它们不是政府关心的重点。

在教育资源的投入上,就世界范围而言,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4.9%,发达国家为5.1%,欠发达国家为4.1%。和国外相比,我国教育经费及其占Gnp的比例很低。1991年至今,中国经济平均增长9.7%左右,但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平均只有2.6%。早在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有规定:“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4%。”十多年过去了,中国在公共教育方面的投入一直没有达到4%这个比例。

由于片面追求对经济增长,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教育和医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政府对教育和医疗的投入不足,教育和基本医疗经费增长跟不上规模快速增长和质量提高要求的问题日益严重。以九年义务教育为例,我国并没有真正做到“免费教育”,因为投入不足,许多农村地区依然存在严重的“上学难”问题;而高等教育也同样面临经费困难,学校自身发展能力不足,导致高校“高收费”、“乱收费”现象相当普遍。医疗方面,同样因政府投入不足,催生了医疗高收费乱收费,医疗成本更多地百姓担负,远远超过居民收入增长的医药费用让不少人无力求医、覆盖率极低的医保制度使大部分群众没有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而使社会公平性失衡……

在公共医疗投入方面,从医疗卫生总费用这一国际指标来看,1997-1998年低收入国家的公共医疗卫生支出占其财政支出的平均比例为1.26%,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比例为2.25%,而我国1996年的比例为2.36%,2000年下降到1.71%。这反映出我国公共卫生服务支出的增长速度与GDp增长比例是极不协调的,至少没有保证趋势上的一致性。这和国际上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大公共医疗卫生投入的普遍做法大相径庭。与此同时,在医疗卫生总费用的构成中,居民个人的医疗卫生支出比重节节攀升。1980年居民个人医疗支出占医疗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不过23%;到2000年已高达60.6%。换句话说,过去这些年中国医疗卫生总费用的增长主要是由居民个人负担的。

二、政府对公共教育和医疗的特殊性缺乏清醒认识,导致教育和医疗改革上的市场化导向

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主导作用,市场上的一切经济行为都是按照价格机制运作。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可以通过供求双方的自发调节,使资源配置和社会生产达到最优状态,即所谓的“帕累托最优”。但是,完全竞争市场在现实中是难以实现的,市场失灵不可避免。公共产品领域是市场失灵的一大表现。

公共产品所具有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决定了它难以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提供,必须由政府提供。按照萨缪尔逊的公共产品理论,教育、医疗都属于公共产品。义务教育是纯粹公共产品,就是高等教育,虽然有一定的竞争性和排他性,但同时,它又有着非常巨大的正外部效应,比如可以推动经济增长、改善收入分配的不公平、促进社会物质与精神文明的提高等,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而公共医疗同样具有很大的正外部性,在实现社会公平、提高整体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收益是不可分割的,也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教育和医疗的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政府必须在教育医疗的资源配置中起主导性作用。同时,还必须看到,医疗和教育不单是公共产品,而且涉及到公民的教育权和健康权,维系着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因而,政府在这些领域的资源配置功能就显得格外重要和迫切。

遗憾的是,教育和医疗事业的特殊性,这些年并未得到我们的政府的重视,这导致我们这些年来教育改革、医疗服务体系改革基本走的是市场化道路。教育和医疗改革的商业化、市场化取向已经显现出严重后果,带来诸多社会矛盾。以医疗改革为例,20年来医疗体制改革的市场化策略,导致医疗卫生事业丧失了其公共品的本质,甚至沦为赢利的工具,一再暴涨的医药费用让普通百姓承担了过于高昂的医疗成本。和医疗市场化方式改革失败一样广受诟病的,还有市场化征兆明显、追逐经济利益的冲动十分强烈的教育事业。中国教育产业化改革的结果是过高的教育成本几乎完全由民众自掏腰包,收费节节攀升,上学难的问题日益困扰着整个社会。把公共产品和准公共品的运作完全托付给市场机制,必然导致教育和医疗改革的失败。

教育和医疗市场化改革的失败,证明了以市场化方式配置公共教育和医疗资源行不通。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到教育和医疗的特殊性,真正并有效发挥政府在公共教育和医疗中的主导作用,通过制度性的措施,强化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职能,对教育和医疗资源进行公正合理的配置,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三、政府摆脱不了“城乡二元结构”思维定势的局限,按城乡分割的“双轨”制配置资源,导致城乡教育和医疗资源配置极不合理

在义务教育方面,本来,义务教育作为纯粹公共产品,应该由政府免费提供,不应因地域或个人政治经济地位的高低而有所不同。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长期以来,国家财政只负担城市义务教育经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主要由农村、农民自己负担。义务教育投资体制改革后,把原来由乡镇负担的农村义务教育投资责任收归为“县统筹”,但由于我国县级财政不平衡,60%左右的县级财政无力保证义务教育支出,农村义务教育进本还是农民自己负担。

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在制度和管理上把城市与农村截然分开,形成社会经济“城乡二元结构”分治格局。长期以来,在“城乡二元结构”、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形成了一种忽视地区和城乡差别的“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国家的公共政策优先满足甚至只体现城市人的利益。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在城乡之间筑起了一道道资金、市场、技术、劳动力等壁垒。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我国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经济格局虽然发生了明显变化,城乡市场分割的局面已经有较大改善,但在现实社会决策中,“城乡二元结构”划分的思维定势并没有多大的改变,其关键性体制因素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城乡二元结构”的思维定势,导致城乡教育和医疗资源配置上存在极大的差距。

在医疗资源配置上,据调查,占总人口30%的城市人口享有80%的卫生资源配置,占总人口70%的农村人口享有20%的卫生资源配置,医疗卫生领域的高新技术、先进设备和优秀人才基本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5亿城市人口享受到的国家公共卫生和医疗投入是8亿农村人口的6倍,显示出政府在公共医疗方面的投入表现出极其严重的城市偏好。从医疗卫生投入来看,1998年政府投入的医疗卫生费用为587.2亿元,用于农村医疗卫生费用为92.5亿元,仅占政府投入的15.9%;此外,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合作医疗体制基本解体,绝大多数农民成为自费医疗群体,在没有医保、医药费用迅猛增长、农民和城市居民的实际收入差距为1:6的状况下,看病就医大大超过了农民承受能力。据卫生部基层卫生组织的有关资料显示,农村36%的患病农民应就诊而未去就诊,65%的患病农民应住院而未去住院,有不少农民一旦有病只能听天由命、自生自灭。

当然,政府在公共教育和公共医疗配置中行为失当导致的种种问题,目前已经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政府也正在着手进行一些政策的调整。虽然这样的调整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只要政府走出指导思想的误区,充分认识到公共教育和公共医疗的重要性和特殊性,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对其进行公平合理的资源配置,加上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建立起来的经济基础,我们完全可以在教育和医疗事业上再造辉煌,使人民群众的教育权和健康权切实得到充分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樊勇明,杜莉.公共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教育部财务司编.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3]世界银行.2000/2001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4]范柏乃,来雄祥.“中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浙江大学学报.2005,(4).

[5]杨东平.教育产业化争议辨析.南方周末.2004.10.13.

[6]徐印州.对我国公共卫生事业财政支出问题的思考.财政研究.2004,(5).

医疗体育的必要性篇5

医德医风教育策略

引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纵深迅猛地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新形势既带来了机遇,注入了活力,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情况和新新问题。一段时间以来,医德医风确实受到了一定的“破坏”,出现了一些“滑坡”,违主义医德的事件时有发生,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成为社会中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广大医务工作者正面临着新的考验。就其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重要的还是放松了医德医风教育。因此,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强化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的新问题就凸显出来,成为摆在医院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也是医学伦理学深入探究的重要课题,更是卫生系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本文试图探索在新形势下医德医风教育的重要性、前瞻性以及实施的策略,进而为在新的历史时期搞好医德医风教育,促进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就教于同行。

1.存在的新问题

1.1服务意识不强据全国抽样调查显示摘要:社会对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和医疗技术水平满足率,分别只有83%和79%,局部地区不满足率分别高达23%和26%。主要表现为摘要:少数医务人员对病人态度“冷淡、生硬”,甚至“顶撞、推诿、拖拉”;有些医务人员口头上讲病人就是“上帝”,但行动上并没把病人放在“上帝”的位置上;有的趋炎附势,以貌取人,对“大款”热情有余,对贫困的病人爱理不理;个别医务人员,工作不负责任,得过且过等等。结果,病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延误了病情,甚至造成医疗事故,损害了医务人员的良好形象。

1.2收受“红包”有抽样调查表明摘要:全国卫生系统收受“红包”的严重程度高居“排行榜”前十位。就医病人中,受到医务人员暗示需要“红包”的全国占5%,局部地区高达30%-40%。非凡是在一些“供需”矛盾突出的医院或科室表现得尤为突出。少数医务人员受到“一切向钱看”的影响,心态也从过去的拒收、不好意思收,发展到心安理得的收。病人一方面要为自身的病情着急,另一方面还要为请客送礼烦心,送多少,送给谁,怎么送,都得“全面”考虑。少数医务人员根据“红包”的大小来确定对病人的“关心”程度,严重地扰乱了医疗行业的职业道德。人们到医院求医问药时,身体上、精神上均处于危难时刻,医生暗示或公开索要钱物,等于是乘人之危,落井下石。

1.3乱收费目前,有些医院为了争“效益”,搞“创收”,采取各种手段,巧立名目乱收费。有些医院不尊重病人的选择,把本可看普通门诊的患者诱导到专家门诊去看;把不需要住院的拉去住院;把本不需手术的病人诱导去手术;把本不必做的某些检查项目硬是让病人去做;把本不该用的药也开进了病人的处方;把没有的服务项目也搭载在应有的服务项目中。所有这一切已引起了人民群众的极度不满。

2.导致的原因

2.1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大家知道,市场经济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是提倡公平竞争,商品实行等价交换。它既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强化了平等观念,但也轻易扭曲一些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医院的发展由依靠型向经营服务型转轨。医院在考虑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其经济效益。但是,医疗服务的质量无法用金钱来衡量。面对病人,医院有治病救人的道义,同时又有维持医院发展的责任。在国家补偿不足的情况下难免使二者产生碰撞。

在社会上“一切向钱看”的不良风气影响下,少数医务人员受利益驱动,医德医风出现了偏移。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医德医风准则发生了变化,服务宗旨出现了偏移,导致见利忘义,医德失衡现象的发生。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个别医务人员在碰到通过正当途径而利益得不到实现时,就可能寻求非道德补偿。更有甚者,有人认为,为病人看病、做检查、做手术、受病人吃请、收病人红包和礼品是等价交换,合乎情理,导致了医德失去规范。

2.2制度不健全目前,虽然各级政府颁发了一系列的医德规范和实施办法,但有些太原则,太宏观,在具体执行中难于操作。而各级医疗单位虽然也有各种各样的制度,但在执行中随意性大,流于形式,大都成了“软”规定。虽有监督机构,但却不能发挥应有的功能。医务人员之间相互监督的气氛不浓,医德医风自查互查活动也流于形式。病人因担心得不到应有的治疗等因素,也很难用投诉、举报等方式和少数医务人员的不良行为作斗争。

2.3医疗卫生资源短缺供需矛盾为不良医德医风的产生提供了土壤。我国人口众多,医疗服务供需失衡,高等级的医院、高水平的专家、医生十分缺少。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非凡是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出现了超前的需求。有的病人明确表示,“只要能搞到病床,只要能把病治好,送多少礼、花多少钱都行。”这种供需状况,为部分医务人员“吃请受礼”提供了条件。

2.4分配机制不完善我国医院具有公益性和经营双重性质,医院不是以营利为目的事业单位,但国家又不能给医院以足够的投人。医院处于整个社会大市场之中,是相对独立的经营实体,但现行的医疗收费政策,又使医院不能按成本收费。在这种情况下,医院经济运行十分困难,医院不可能有充足的经费来提高医务人员的待遇。出现了社会上所说的“开刀的不如拿剃刀的”怪现象。分配不均造成医务人员心理失衡。

2.5医德医风教育不得力除了有以上种种原因之外,医疗行业放松了医德医风教育是导致存在新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多医疗单位的领导把主要精力用于抓经济效益,弱化了社会效益,忽略了医风医德的教育。这些新问题充分说明加强医德教育已刻不容缓,十分紧迫。

3.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的现实意义

3.1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转变社会风气的需要医德医风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在医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医德的基本原则是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社会主义医务道德是我国医务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一种美德,培养具有精湛医术、高尚医德的人才是社会主义医药卫生事业的根本任务,为此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优化育人环境是各医疗单位的一项极为迫切的重要任务。医德医风建设的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医疗卫生队伍的精神文明建设,而且对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都有影响。医疗卫生工作是面向整个社会的工作,涉及到千家万户,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医务人员用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认真对待和处理每一个病人,不但可以使病人及其家属在精神上得到慰藉,切身感受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而且还受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熏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3.2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医疗卫生事业的经济基础,它决定着医院办院的方向。因此,医疗单位在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关系上,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而决不能实行医疗市场化、医疗技术服务商业化、医患关系商品化。医德医风怎样,是医院办院方面的外在表现,也是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医疗卫生单位同社会其他行业一样,必须依靠质量和信誉取胜。因此,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增强医务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减少或避免医疗中的差错和事故,密切医患关系,扩大病源,从而使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有可靠保证。

3.3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培养德才兼备优秀人才的需要在新形势下,努力培养一支技术精湛、医德端正、医风高尚的医疗卫生队伍,筑起廉政廉医的防线,是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抓医德医风建设,使医务人员通过医德教育、医德修养,提高思想觉悟,划清是非界限,逐步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和情操,养成大公无私、集体主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的医疗卫生事业后继有人,才能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4.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的策略

4.1强化领导意识抓好医德医风教育,关键在领导。各医疗单位党政领导要集中力量抓好医德医风建设,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明确主管部门,做到党政工团齐抓共管。要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的规划,将医德医风建设列入单位的目标管理责任制之中,实行经济指标和医德医风建设双承包责任制,做到统一计划、统一部署、统一考核。把医德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内容,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医德医风和廉政廉医工作的核心内容是为医、教、研工作服务。在这个前提下,制定思想政治工作决策时应注重要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符合国家卫生行政部门的部署;要做到上面的政策和单位具体情况相结合;要致力于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在确定医院的思想政治建设和医院文化的发展战略时要有远见卓识,以期产生出良好的、长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2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功能。党风好坏对医德医风有直接的影响。要建设好党风,必须认真抓好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功能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功能。党组织要把医德医风建设作为党组织工作目标之一,把医德医风情况作为民主生活会的重要内容,经常用党员标准和有关医德规范来衡量检查自己在医疗护理工作中的所作所为。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廉洁行医,自觉抵制不正之风,为广大干部职工做出表率。同时,充分发动广大群众对医德医风实行民主监督。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达到自省自纠的目的。

4.3完善制度建设树立医务人员良好的医德医风必须要有相应的制度建设。加强制度建设要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情况、新新问题修订和完善有关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目前,要认真贯彻执行《有关加强党内监督的若干规定》、《有关处级以上党政干部廉政勤政和防反腐败的规定》、《有关保持廉洁的若干规定》等规定。把制定的规章制度公布于众,让患者群众监督执行。医德医风建设是艰巨细致的工作,院领导、机关、科室上下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制度。在医护质量评价过程中,既评价医疗质量,又评价医德医风情况。在医疗活动过程中,不但讲业务,而且讲医德医风,从而形成人人维护医德医风的良好氛围。要把医德医风建设同各项制度结合起来。要制定和完善医德医风规范,使医德医风同职工的利益紧密挂钩,严格考核落实,建立竞争机制,优胜劣汰,全面提高医护人员的服务水平,提高其医德医风水准,让病人满足。

4.4认真抓好医德医风的基本教育要加强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和医德医风教育。良好的医德医风,源于坚实的思想基础,必须认真地学好社会主义医德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规范,进一步帮助医务人员摆正自己和病人的位置,正确处理好医生和病人的关系。提高思想熟悉,用医德规范自己的行为。大力弘扬无私奉献的精神,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树立一切为了伤病员健康和廉洁行医的高尚医德,反对以医谋私;养成对技术精益求精,对患者极端负责的优良作风。对不同层次的医务人员要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教育。对医学院校的学生,也就是未来的医务人员,要把社会主义医德教育作为必修课;对新参加工作的医务人员要把医德作为岗前教育的重要内容,让他们熟悉把握医德要求,不合格者不能上岗;对参加工作多年的医务人员,要把医德列入“继续医学教育”内容来进行教育。

4.5营造医德医风教育的良好环境各级医疗单位要注重营造医德医风教育的良好环境,树立正气。要以人为本,抓好理想信念的教育。要对职工进行“三观”教育,即新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要对职工进行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教育,教育职工经常进行换位思索,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加强兢兢业业教育。要善于抓医德的典型教育。正面典型教育的力量是无穷的。除了开展好向白求恩、南丁格尔的学习活动外,还要善于发现、宣传本单位的先进典型。对少数违反职业道德的反面典型,决不护短,一经查实,果断处理,并予以通报或公开“曝光”,以起警示功能,既教育本人也教育大家。医德医风滑坡,除了社会上不正之风影响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医疗战线上的先进单位、个人宣传不力,对医德败坏的“蛀虫”必须严厉打击,决不姑息迁就,形成正气。

4.6提高医务人员收人医疗职业技术性强,劳动强度大,责任大。医务人员还要为不断更新知识而投人。提高医务人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势在必行。医疗单位要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重奖那些做出重大贡献的人。要提高医务人员的待遇,要关心医务人员的生活,要解决好医务人员的困难,为他们排忧解难,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医疗体育的必要性篇6

医疗活动是以医学科学技术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一项技术性活动,医疗活动的对象主要是具有生命、情感、思维的患者,医疗活动的结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由于医学的高技术性、疾病的复杂性、人体的个体差异性、医疗活动的多环节性和风险性,医疗活动稍有疏忽,就有可能给患者带来健康甚至生命安全方面的损害。医疗安全就是指医院及其医务人员,不会因主观方面的过失,直接给患者带来健康甚至生命方面的损害,使患者得到合理、安全的治疗。临床实习阶段是医学院校学生获取实践技能的关键环节,是从学生向医生角色转变的重要阶段,但由于他们的医学知识还主要局限于教科书,缺乏真正的临床经验,参与医疗活动,医疗安全会受到极大威胁。由于诊疗规程不娴熟、诊疗水平和技术操作局限,势必引起患者及家属不满,甚至导致医疗差错或纠纷。从医疗安全管理角度分析,不同医务人员的风险值还存在很大差异,高危因素主要来自准医务人员、低年资医师及处于特殊状态医务人员。只有加强医疗风险意识教育,提高实习医生的医疗安全素质,才能在将来的工作中减少或避免医疗纠纷。

提高医疗安全意识,加强医疗活动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在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特别是实习生只有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意识,才能在医疗活动中增强医疗安全的自觉性,消除医疗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而加强医学实习生医疗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医疗规章制度的知识教育尤其重要。

中国颁布的卫生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很多,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等重要法律规章,可以树立和强化学生的法制观念,在实习阶段和将来的医疗工作中真正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和用法,学会用法律法规保护自己和患者的合法权益,并用法律手段规范医疗工作。医学临床规章制度是日常医疗工作必须遵守和执行的基本规则,具有更直接的现实价值。例如《病历书写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查房制度》、《重危患者抢救制度》、《值班医师职责》、《保护性医疗制度》、《实习医生职责》、《实习医生管理制度》、《实习医生工作制度》、《实习医生工作程序》等,这些规章制度的学习教育可以让医学实习生严格执行医院、科室的规章制度,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养成规范的工作习惯,为今后独立工作打好基础,并为安全行医提供保障。

卫生部、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指出医学生在带教教师的监督、指导下,可以接触观察患者、询问患者病史、检查患者体征、查阅患者有关资料、参与分析讨论患者病情、书写病历及住院患者病程记录,以及填写各类检查和处置单、医嘱和处方、对患者实施有关诊疗操作、参加有关的手术。

实习生要尽快熟练掌握病历(门诊和住院)的书写、体格检查、乳腺检查、门诊治疗、手术无菌操作与消毒技术、心肺复苏术等临床基本技能,以确保医疗安全。但所有临床诊疗活动必须由临床带教教师或指导医师监督、指导,不得独自为患者提供临床诊疗服务。未经带教教师或指导医师同意,擅自开展临床诊疗活动的,则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医疗技术操作规程是防范医疗技术操作差错最基本的措施,强化各种技能和规范操作的训练是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防范医疗差错事故的前提,因此,医疗技术操作规程一定要严格执行。

加强医学技能及医患沟通能力的培训

医学临床技能是贯穿学生整个的职业生涯的核心,在临床教学中带教老师应综合运用多种教改方法提高医学生实践技能,需要强调的是病历书写一直是实习学生技能培养的重点和难点。因为病历是医疗过程的真实记录,是发生纠纷时的重要证据,它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也是决定医疗赔偿官司胜负、医疗过失鉴定的重要依据。医务人员必须要重新审视病历的功能、作用和社会价值,从法律的高度来看待它,要指导和严格要求实习生询问病史要时详细,检查、观察患者要认真、全面,书写病历要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并及时请带教老师修改,防止因记录错误引发医疗纠纷。

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沟通能力直接影响到医疗服务水平和预期目标的实现。医患真诚有效的交流和沟通是医学活动人性化的具体体现,据中国医师协会完成的一项调查显示,80%以上的医患纠纷为医患沟通不当所致。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实习学生成为一名合格医生不可缺少的条件。刚进入实习时常表现为对医患关系认识不深,缺乏必要的医患沟通技巧,面对患者缺乏自信。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在临床带教中不断加强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首先,要不断强化医患沟通意识。第二,是要遵守法律法规,恪守医疗道德。医患关系实际上也是一种法律关系,在与患者沟通时,要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医院及科室的规章制度。第三,要注意沟通技巧与医疗服务语言的处理,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方式进行交流和沟通,医疗服务语言的表达既要通俗易懂又要真实准确。第四,要学会换位思考,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逐步提高患者对医务人员工作的顺应性和信任度。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掌握患者对医疗服务所需、所想、所感、所求、所惑。才能既体现出医务人员较高的人文素养、职业水准和对患者的尊重、关爱和责任,又能赢得患者的信赖和尊重。

提高带教质量,正确引导学生

带教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要尊重和关心理解患者,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以求得患者及家属理解和支持,这也是减少医疗纠纷的关键。一方面带教老师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学生树立良好医德形象,以自身丰富的临床经验教授学生知识,使医学生能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带教老师应熟悉医疗规章制度,严格要求学生,在其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学,提高医学生临床技能,规范其医疗行为,减少医疗差错。要将医疗安全和医疗风险教育贯穿于医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并在临床实习阶段予以强化,打造集专业培训、法律意识、职业道德、自我防范、医患沟通、医疗安全文化氛围的系统化医学生医疗安全教育管理体系,使医学生逐渐形成一种自发的以医疗安全为首位的从业意识。

保障患者的权利

医疗体育的必要性篇7

关键词:医患关系 医患沟通 知情同意患者隐私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2-243-02

据研究报告显示,“综合医院病人医疗过程中所遭遇的难题,有27%属于伦理学问题”。医患沟通的障碍大多与医患双方的知识结构、生活方式、道德信仰、心理特征密切相关。认识并排除这些障碍,有助于医急沟通的效果和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要构建现代和谐医患关系,就有必要拨开医惠关系的袁层,从人文和伦理的角度切入,对医患沟通进行伦理清障。

一、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

1.医学伦理学教育的改革。客观上来说,我国的医学伦理学教育有其独特的历史渊源和理论体系。1981年开始,医学伦理学课程在各医学院校陆续开设,若干种适合各级各类人员的医学伦理学教材、专著相继问世,一批有一定理论深度的医学伦理学研究文章陆续发表,医学伦理学研究有了一定进展。

但是与世界上很多国家相比较,我们的医学伦理教育从内容到形式、从理论到实践都存在着许多问题与不足。教学效果很不尽如人意。医学伦理学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特殊性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授课形式单调,医学伦理学教育远远没有起到它应有的作用。在当前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推进、我国人民从整体上开始步入小康后,健康卫生需求发生深刻变化,医学教育尤其是医学伦理学的教育模式必须进行改革。

要在医学伦理学的内容和范围不断拓展的情况下,不断对传统的医学伦理学观念进行积极反思,正确看待经济发展与医学伦理学进步的一致性与悖逆性,依据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的健康需求去确立新的医学伦理学价值,积极引导学生确立价值追求目标。医学伦理学的教育关系到来来医务人员的道德观念培养以及医疗实践中伦理冲突的合理解决。十分重要。

医学伦理学教育不是哲学教育。不是医德教育,也不是职业教育,它应该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体系。医学伦理学有了自己的语言。才能使不经过伦理学训练的人不能进入伦理领域,不敢妄谈医学伦理学。不敢随意将其他内容和医学伦理学混淆起来,从而净化和提升医学伦理学,维护医学伦理学的尊严和价值。

要创立医学伦理学独特的语言体系,并获得自己的发言权,就必须尊重现代汉语的主导地位,同时以用汉语思维透彻地理解、表达外国人的医学伦理学思想,现代汉语去打通外语和古代汉语,并通过现代汉语将它们与我们现代医学学人的医学人生体验及日常医学工作相结合,从而通过提升现代汉语创立中国人独有的医学伦理学语言体系。

医学伦理学教育者要加强哲学伦理学的理论修养,加重医学伦理学的伦理学分量。剔除那些不必要的繁琐的医学常识的说教,从医学和哲学伦理学中吸取必须的基础理论,在此基础上让医学伦理学独立地成为一门应用伦理学学科,并真正为医学生未来从事医学工作做好相关铺垫。在对医学伦理学教育的改革中,需要结合现代医学的变化和需要以及医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改革,医学伦理学的教育内容要秉承规范与价值相结合、义务与权利相结合、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此外,节约医疗的理念也是医学伦理学教育需要强化的观念。据卫生部2009年2月公布的《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主要结果》显示:城乡居民医疗费用的增长速度比之以前减缓。居民门急诊次均就诊费用为169元,次均住院费用为5058元,其增长幅度远低于同期GDp和城,居民收入的增长。造成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原因主要为:对新技术的过度使用,不该做的检查和手术都做;向患者滥开药、开贵药。过快增长的医疗费用成为影响人们就医的门槛。所以,医学伦理学是塑造医务工作者和医学生职业道德的重要学科,对医务工作者和医学生进行节约医疗的伦理教育,应该成为医学伦理学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节约医疗的伦理教育,引导医学生理解和谐医学中的节约思想。进行节约医疗的伦理教育,是因为医学伦理学是塑造医务工作者和医学生职业道德的重要学科,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丰富的医学伦理学的重要内容。

2,加强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教育。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理念的升华,在当今新的医疗服务形势下。医患沟通是协调医惠关系的重要途径,也是医生的基本工作之一。既然处理好医患关系是医生工作的永恒主题,那么加强医学生的医惠沟通教育。培养其医惠沟通能力就是必要的。因此,医科院校应开设《医患沟通学》课程,从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角度,对医患关系综合分析研究,对医患沟通的内客予以细化和扩充。

加强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教育是全球医学教育共同的要求和需要。我国在2000年开始研究、制定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中也提到交流沟通技能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毕业时能达到的七个基本要求之一。加强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教育也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保证。现代社会医患关系的内涵和外延日趋丰富,医生只有善于与患者沟通,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和理解,取得患者的配合,改善医疗效果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教还可以防范医疗纠纷的需要。加强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教育,提高他们的沟通水平。通过医患沟通可以使医患之问得到最大程度的理解和相互信任,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从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二、医患模式的转变

要探讨医惠模式的转变,首先要探讨医学模式的转变。对于医患关系的模式,有多种划分方法,如雏奇模式,即依据医生在医患关系中所充当的不同角色,把医忠关系分为纯技术模式、权威模式和契约模式。现代医学正处在一个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时期,医学和以生命科学学科群为核心的自然科学之间相互渗透。医学模式的这一转变带动了医患模式的转变,当前主要分为三种基本模式:主动―被动型模式、引导―合作型、共同参与型模式。

在主动―被动型模式中,医者处于绝对的主动地位,而患者非常被动。医者只关心疾病的处理和技术的应用,患者是医嘱的被动接受者,毫无保留地依赖医生的判断与决策,无条件地听从医生的治疗方案。在这种模式中,医患之间的沟通、交往、相互作用很有限。在引导一合作型模式中,相比于主动―被动型模式,患者有了一定的主动性,但医生仍然起主导作用。患者可以提出疑问,寻求解释,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配合医生进行治疗,着重体现了医患双方的共同参与。而目前全世界都推崇医惠之间的共同参与型模式。在此模式下。医生在痰病诊治中的主导、控制作用遥渐减弱,而患者的配合、参与作用逐渐增强,医患双

方具有大体相同的主动性,双方相互配合。共同参与医决定和实施。

可见,在这种新的医患模式下,医患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医患关系是双向反馈的。双方都有独立的人格,而且不再以医生为中心。著名医学专家昊阶平说过,医生是拿两个武器为病人治病的,既要有很好的技术,也要有很好的艺术。医者在诊疗中不能以已为尊,把应尽艾务视为对病人的恩赐和施舍,忽视病人的心理需要,而应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尊重患者的人格,尊重患者的自利,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患者,建立平等参与、双向互动的医患关系。在这种新型的医惠模式下,在治病中不但要发挥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也要发挥病人的积极性。要建立这种全新的、与新的医学模式相适应的医患关系新模型。医德规范对医务人员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三、关于知情同意和患者隐私的问题

在临床医疗过程中,由于对于患方知情同意权利的坚持和保护不够,加之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医疗供方诱导忠方就医逆向选择,并产生医惠双方道德风险行为,往往给后来的医患纠纷埋下祸根。

在诊疗中,患者的知情同意是指患者在完全知情后,自主、自愿、理性地作出的负责任的选择或决定,是一种有利于患者保护自身利益免受不必要干预、自己为其生活负责任的道德实践。这就要求医方改变原有滞后的对患者的平等主体意识,以尊重为前提,真正体现医患之间的平等主体关系、相互尊重关系、参与合作关系,切勿以“家长”自居,缺少对医患关系改善与医疗纠纷预防的主动意识和行为,为医患关系埋下隐患。

具体来说,医方熟悉知情同意要素,必须提供真实而充分的信息给患者,如诊断结论、治疗目的和方法、病情预后、可供选择的多种治疗方法及其利弊和费用开支等等,要详细告知病人。掌握病恃告知艺术,把握告知的艺术,能反映出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医学水平、理解力和反应力、爱心和同情心等等。为了尽可能减少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在告知病情时,要有选择地分阶段告知。

医疗体育的必要性篇8

关键词:儿科;患者安全教育;医学教育;医学生

1前言

患者安全是医疗服务的首要前提基础,也是开展医疗工作最基本的出发点与终极目标。医学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必将导致不良事件和医疗差错的发生。促进患者安全是建立医疗质量保障与持续改进体系、促进和谐的医疗环境和患者安全文化氛围的保障[1]。世界卫生组织在研究报告《患者安全国际分类:概念框架》中将患者安全定义为:患者安全是指将卫生保健相关的不必要伤害减少到可接受的最低程度的风险控制过程。患者安全的保证必须建立在对卫生保健人员的普遍教育上,在医学院校开展患者安全教育成为全球的必然趋势[2]。黄婷婷等研究表明,造成临床可预防性患者伤害事件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对医学生有关患者安全的培训,应对患者安全这一挑战最重要策略是加强相关教育[3]。理想的患者安全教育契机应从学校开始,并贯穿整个教育过程[4]。

2儿科医学教育中开展患者安全教育的现实意义

医学院校开展的传统的医学课程主要聚焦在临床知识与诊疗技术方面,如疾病的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与随访等内容,对于患者安全涉及的医疗风险管理、医护团队合作、患者安全文化建立等重要问题没有纳入教育培训范畴,而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正是临床医护人员建立患者安全素养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医护人员培训中整合进患者安全相关知识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基于此现状,世界患者安全联盟开发了世界卫生组织的患者安全课程,旨在提高并鼓励医学院校将患者安全纳入他们的课程中,从而提高医学生维护患者安全的意识、能力和方法[5]。医学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改善患者的健康,这可以通过减少医疗错误而实现,实施策略避免错误,从而增强患者的安全性[6]。医疗行业直接关乎疾病的诊疗结局具有高风险性,提高医疗服务安全性应该从医学院校教育抓起,应在医学生开启医学生涯学习的最初阶段,将临床实际工作中的患者安全知识加入课程体系,建立患者安全意识。儿科医疗服务相对于成人有着很大的特殊性,儿科患儿通常起病急、病情变化快,年龄较小的患儿不具备自主表达病情症状及生病感受的能力。儿童是每个家庭关心关注的焦点,更是国家的未来,儿童健康关乎社会稳定和国家综合发展进程,因此,对于儿科医学生和医务人员进行患者安全教育责任重大、责无旁贷,在儿科医学教育中积极开展患者安全教育十分必要及迫切。

3国内外患者安全教育课程进展

2005年,澳大利亚卫生保健安全及质量委员会(austra-lianCouncilforSafetyandQualityinHealthCare)发表“国家患者安全教育框架”(thenationalpatientSafetyeducationFramework,npSF)[7];2006年,悉尼大学率先将病人安全教育整合到本科医学课程中[8]。2007年,欧洲医学教育协会(associationformedicaleducationineurope,amee)呼吁患者安全教育应整合到本科医学教育课程中,让医学生在第一学年了解和培育患者安全基本理念及文化意识。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颁布医学本科生患者安全教育指南[7]。世界卫生组织患者安全联盟于2010年在11所医学院校试行医学本科生患者安全教育指南,力图将患者安全教育在医学本科学生范畴得到进一步推动与普及。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十分重视患者安全方面的教育培训,以讲座、选修课等形式组织实施到医学本科阶段的教学中。目前尚未发现我国开设高等医学教育院校中有系统的患者安全教育课程的实例。以笔者所在的医学院为例,学生在进入临床轮转学习前,教育处组织医务处、药学部、病案科、客户服务部等科室结合临床实际工作,进行儿科患者安全方面的培训,但相关教学内容尚属学院自行开展的拓展学习,不包含在学生培养方案之中。相较于传统课堂教授的医学知识与临床技能,医疗风险评估与管理、医疗团队协作、医患沟通等能力日益重要,越来越突出地显现在日常医疗工作中,成为临床医护人员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越来越多的临床教育工作者提出加强患者安全教育已经刻不容缓,医学院校作为培养医疗从业人员的起点,建立相关课程已经刻不容缓。

4加强儿科医学生患者安全教育的对策

教师胜任力是患者安全教学成功的重要保障病人安全教育应基于能力培养的模式而非说教式的传统模式,这一点已得到广泛认可[9]。患者安全作为—门融合性、应用性较强的新课程,尚处于探索阶段,教师的专业能力与教学能力是开展好相关课程的第一要素。患者安全内容涉及很多交叉学科,建立专业能力与教学胜任力俱佳的师资队伍,要求教学团队每一位教师不仅具备现代患者安全的理论知识,更要具备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熟悉各类医疗管理法规与卫生管理规范,具备患者安全管理的实践经验。中国医院协会的《患者安全目标》(2019版)包含正确识别患者身份、确保用药与用血安全、强化围手术期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健康保健相关感染、加强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防范与减少意外伤害、提升管路安全、鼓励患者及其家属参与患者安全、加强医学装备安全与警报管理、加强电子病历系统安全管理等十项内容。要实现上述目标的患者安全教育,相较于儿科专业理论和技能本身的培训,不仅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和人文关怀素养,而且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管理经验是开展此项培训的关键要素,需要教师有机地结合临床实际工作、医疗新技术、学科新进展、人文沟通技巧、医院管理等开展教学。在组建和培训师资方面,建议选拔中级及以上职称、注重患者安全文化、热爱教学工作并长期从事临床工作的一线教师,建设高素质的患者安全教育教学团队。将儿科医学生的患者安全教育融入医学院校课程体系医学教育是支持卫生事业发展的源头动力,医疗质量、患者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结合我国现有教育体制,让患者安全教育成为一个整体化的继续教育模式,融入医学生的在校教育、新医生的在职教育及老医生的继续教育三段式教育模式中,确保每位医学生和医生牢记在心中、落实到行动中,迎接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及卫生服务需求[10]。医学教育是支持卫生事业发展的源头动力,医学教育对于临床医护人员是终身教育,主要分为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三个阶段。院校教育作为医学教育的起点,将儿科医学生的患者安全教育融入医学院校课程体系,必将是推动儿科患者安全的最终举措。患者安全并不是在繁多的、已经过于拥挤的课程中增加另一个主题,但需要健康专业教师认真考虑如何将病人安全能力纳入临床教学中。每个保健专业应根据自己的需要、限制和文化,调整病人的安全原则和概念,以使其发生积极的变化[11]。笔者所在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儿科医院,同时作为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拥有部级优秀教学团队,承担儿科学本科生、研究生、住院医师和专业骨干人才等各类儿科专业人才培养任务,依然尚未系统地形成儿科患者安全教育课程体系。对于患者安全教育工作,呈现多部门分散开展、缺乏系统性、全院重视度不足等特点。对于已开展的儿科患者安全教育工作,多以讲座、岗前培训等形式进行,缺乏患者安全培训的专业高度及有效性,亟待将儿科患者安全教育融入医学院校课程体系,在医疗队伍培养的最初阶段加强患者安全教育与培训。将患者安全意识作为儿科医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标志在患者对于医疗服务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的当下,患者安全作为医疗服务的根本点和出发点,决不能因为追求医疗服务品质而降低重视。在校生教育中,特别是针对儿科患者教育的课程相对比较空缺。儿科医学生是未来为儿童健康保驾护航的主要承担者,通过开展患者安全教育,培养其更好地照护患儿就医全过程的安全。目前,笔者所在医院已开设医学人文沟通课程、医学人文素养相关课程,组织名师讲坛、全国道德模范讲座等对医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教育。基于此,积累了初步的患者安全教育的素材和带头人师资,为建设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奠定良好的基础。

医疗体育的必要性篇9

[关键词]胜任力医疗保险人才培养

一、基于胜任力模型选才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启示

当前,胜任力理论被广泛地运用在组织人员的选聘中,通过以绩效优秀的人所具有胜任特征为标准的模型的建立,对人才获取上评价的标准精确性和适应性更强。因此,结合社会组织的期望与要求,思考高校学生的素质培养模式,是一种必然的选择。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实践表明,企业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高度重视具备胜任力的人力资源。企业建立胜任力模型或基于胜任力模型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价值与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从mcclelland的胜任力模型可以看出,从绩优者身上抽取出那些关键的、能够影响绩效好坏的几类特征将确立标杆。企业在招聘筛选的时候,总希望应聘者本身的既有素质与岗位的胜任力要求最好能够无缝对接;对于那些已经进门的员工来说,可用胜任力模型这把尺子给每位员工量一量,对于那些符合要求,且有一定潜质的员工来说,可在将来的继任计划中加以考虑,而对于那些暂时还未达到胜任力要求的员工来说,则可以进一步明确将来的努力方向,帮助企业或者员工自己明确培训需求。

对于高校的师生来说,听取企业专家的建议并理解胜任力模型十分有必要。大学对于社会的贡献即在于通过提供具备高度胜任力的人力资源从而反哺社会。而若实现这一宏旨,必须践行大学教育的使命。这样就引起了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如何使学生在高校提升自己的胜任力?哪些胜任力需要提升?这些问题,自然地触及了问题的核心,即基于胜任力,明确学生的核心能力并研究其培养模式。

二、目前医疗保险专业培养模式存在的困惑

目前,我国培养医疗保险类的专业主要包括保险专业(医疗保险方向)、公共事业管理(医疗保险方向)两类专业。分别分布在两类院校中:一类是含盖医学院的综合类大学,如北京大学、江苏大学;二类是医学院校,如江西中医学院,右江民族医学院。

我国医疗保险专业的办学出现在医学院校或涵盖医学院的综合性大学,而不是其他非医学类的大学有其客观必然性,因为医疗保险人才的知识结构由医学、保险、管理三大知识结构构成,是一个综合性非常强的复杂性专业没,不少院校对于该专业的培养模式问题感到不好把握。在不同类的院校,由于各自的学科基础、师资力量不同,所制定的办学目标存在两种不同倾向:一种倾向医学知识,医疗保险专业在培养主体上医学院校的难以替代性与医疗保险人才在岗位需求上的难以替代性给医学院校的专业发展带来契机,也为医疗保险人才的就业与发展创造了机遇;另一种倾向偏重经济管理知识,此类院校多为涵盖医学院的综合性大学。这样一来,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是以满足市场需要为主,还是以自身资源优势为主,存在困惑。

三、基于医疗保险产业人才胜任力的培养理念思考

人才培养理念是教育观念、人才观念在人才培养过程的渗透和综合体现。医疗保险人才培养目的应达到自我塑造与社会需要、知识传授与素质培养、教育过程与教育氛围的协调一致;因此,为实现医疗保险人才人才的培养目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如图1所示。

1.优化培养过程,建立培养模式。尽管我国医疗保险专业起步较晚,人才培养尚无固定模式,但保险类、社会保障类人才培养的实践为其提供了有益参考。要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人才培养的宝贵经验,吸收最新成果,使培养计划、方案及保证人才质量的措施架构成形。

2.推进开放教育,提高实践能力。高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教育的主题。教育者投身于社会实践,从实践中吸取素材;教学环节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即敞开校门办教育;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理解和消化知识,即创造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

3.倡导自我教育,塑造学习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和自主发展的余地是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完善自我教育机制的条件。要合理安排时间结构、内容结构、过程结构,使个性在空间中强化,知识在过程中升华,能力在发展中提高。

4.适应社会需要,提升胜任能力。专业建设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社会需求导向的变化必然要求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了要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意见》政策根本上改变了医疗保险人才的类型、数量、质量和结构。社会需求的变化,要求医疗保险专业的培养学校在医疗保险人才培养上提高质量、适应类型、优化结构,以胜任力为导向培养“懂医学、会保险、能管理”高级复合型人才,

5.跟进产业发展,培养创新能力。社会是在创新中发展,医疗保险担负着创新社会管理、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的重任,而且医疗保险行业更需要在创新中发展,在创新中完善。这从根本上要求从业者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必须建立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建立实践教学新体系、采用创造性教学方法等综合措施。

参考文献:

[1]mccellanddc.testingforcompetenceratherthanforintelligence[j].american

医疗体育的必要性篇10

[关键词]胜任力医疗保险人才培养

一、基于胜任力模型选才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启示

当前,胜任力理论被广泛地运用在组织人员的选聘中,通过以绩效优秀的人所具有胜任特征为标准的模型的建立,对人才获取上评价的标准精确性和适应性更强。因此,结合社会组织的期望与要求,思考高校学生的素质培养模式,是一种必然的选择。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实践表明,企业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高度重视具备胜任力的人力资源。企业建立胜任力模型或基于胜任力模型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价值与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从mcClelland的胜任力模型可以看出,从绩优者身上抽取出那些关键的、能够影响绩效好坏的几类特征将确立标杆。企业在招聘筛选的时候,总希望应聘者本身的既有素质与岗位的胜任力要求最好能够无缝对接;对于那些已经进门的员工来说,可用胜任力模型这把尺子给每位员工量一量,对于那些符合要求,且有一定潜质的员工来说,可在将来的继任计划中加以考虑,而对于那些暂时还未达到胜任力要求的员工来说,则可以进一步明确将来的努力方向,帮助企业或者员工自己明确培训需求。

对于高校的师生来说,听取企业专家的建议并理解胜任力模型十分有必要。大学对于社会的贡献即在于通过提供具备高度胜任力的人力资源从而反哺社会。而若实现这一宏旨,必须践行大学教育的使命。这样就引起了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如何使学生在高校提升自己的胜任力?哪些胜任力需要提升?这些问题,自然地触及了问题的核心,即基于胜任力,明确学生的核心能力并研究其培养模式。

二、目前医疗保险专业培养模式存在的困惑

目前,我国培养医疗保险类的专业主要包括保险专业(医疗保险方向)、公共事业管理(医疗保险方向)两类专业。分别分布在两类院校中:一类是含盖医学院的综合类大学,如北京大学、江苏大学;二类是医学院校,如江西中医学院,右江民族医学院。

我国医疗保险专业的办学出现在医学院校或涵盖医学院的综合性大学,而不是其他非医学类的大学有其客观必然性,因为医疗保险人才的知识结构由医学、保险、管理三大知识结构构成,是一个综合性非常强的复杂性专业没,不少院校对于该专业的培养模式问题感到不好把握。在不同类的院校,由于各自的学科基础、师资力量不同,所制定的办学目标存在两种不同倾向:一种倾向医学知识,医疗保险专业在培养主体上医学院校的难以替代性与医疗保险人才在岗位需求上的难以替代性给医学院校的专业发展带来契机,也为医疗保险人才的就业与发展创造了机遇;另一种倾向偏重经济管理知识,此类院校多为涵盖医学院的综合性大学。这样一来,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是以满足市场需要为主,还是以自身资源优势为主,存在困惑。

三、基于医疗保险产业人才胜任力的培养理念思考

人才培养理念是教育观念、人才观念在人才培养过程的渗透和综合体现。医疗保险人才培养目的应达到自我塑造与社会需要、知识传授与素质培养、教育过程与教育氛围的协调一致;因此,为实现医疗保险人才人才的培养目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如图1所示。

1.优化培养过程,建立培养模式。尽管我国医疗保险专业起步较晚,人才培养尚无固定模式,但保险类、社会保障类人才培养的实践为其提供了有益参考。要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人才培养的宝贵经验,吸收最新成果,使培养计划、方案及保证人才质量的措施架构成形。

2.推进开放教育,提高实践能力。高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教育的主题。教育者投身于社会实践,从实践中吸取素材;教学环节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即敞开校门办教育;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理解和消化知识,即创造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

3.倡导自我教育,塑造学习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和自主发展的余地是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完善自我教育机制的条件。要合理安排时间结构、内容结构、过程结构,使个性在空间中强化,知识在过程中升华,能力在发展中提高。

4.适应社会需要,提升胜任能力。专业建设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社会需求导向的变化必然要求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了要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意见》政策根本上改变了医疗保险人才的类型、数量、质量和结构。社会需求的变化,要求医疗保险专业的培养学校在医疗保险人才培养上提高质量、适应类型、优化结构,以胜任力为导向培养“懂医学、会保险、能管理”高级复合型人才,

5.跟进产业发展,培养创新能力。社会是在创新中发展,医疗保险担负着创新社会管理、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的重任,而且医疗保险行业更需要在创新中发展,在创新中完善。这从根本上要求从业者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必须建立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建立实践教学新体系、采用创造性教学方法等综合措施。

参考文献

[1]mcCellandDC.testingforCompetenceratherthanforintelligence[J].americ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