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国防科技工业管理创新成果十篇国防科技工业管理创新成果十篇

国防科技工业管理创新成果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03:55

国防科技工业管理创新成果篇1

本文作者:赵辉工作单位:南京政治学院

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抓住关键:一是建设开放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在有利于自主创新为主线的前提下,整合社会科技资源,广泛吸纳民用科技成果,鼓励民用和民营企业、科研机构、院校参与国防科学技术研究和军工科研生产,建设开放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推进国防科技成果和民用高科技成果在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中的广泛运用。二是大力推进自主创新的基础能力发展。武器装备建设进入“探索一代、预研一代、研制一代、生产一代”的体系化发展阶段后,国防科研生产能力的储备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充分发挥型号牵引的作用,促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技术集成和产品研制多环节的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加强国防科技水平基础建设和超前技术储备。三是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以“大型飞机”、“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为代表的重大科技专项,需要一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应根据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发展需要,培养与引进数量充足、覆盖国防科技工业各个领域、结构合理的创新人才队伍。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增强科技人才自主创新的主动性,使其成为国防科技工业持续、快速、创新发展的新动力。

提高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的管理水平,加快科学技术向战斗力的转化

现代国防建设经验表明,科学管理是科学技术向战斗力转化的关键因素。现代武器装备要实现科学技术的物化,有产品需求、科学技术、制造能力、军费保障固然非常重要,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一个更关键的因素,这就是要有一套科学高效的国防管理体系,要有强大的科学管理能力。这是因为,进入信息化战争时代,由于武器装备蕴涵的科学技术越来越复杂,需求的数量越来越庞大,研制生产涉及的社会部门越来越广泛,科学技术要转化为战斗力仅靠军队是无法完成的,需要多部门之间的协调。这就需要捋顺政府相关部门之间、政府相关部门与军队之间、军队相关部门之间、军队与军工企业之间的职责权限和权利义务,这样才能够在科学技术转化中有效地把基础科学转化为应用科学,把应用科学转化为工程技术,把工程技术转化为适合作战需要的武器装备,把武器装备转化为能够打赢战争的作战能力。发达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以后就提出了“建设经济有效的国防”这一命题,在完善现代国防体系过程中把建立科学高效的武器装备领导管理体制作为重点目标之一,保证其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长期领先于世界。我国国防科技管理体系,经过60多年的建设,逐步稳定、成熟。党的十七大强调“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还明确提出要“调整改革国防科技工业体制和武器装备采购体制”。十七大以后,国防科技工业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了新一轮的国防工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目前看来,还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重加强管理体制建设。一是破解管理结构方面的矛盾,建立统一的管理体制。目前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结构不尽完善,存在诸多影响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问题,比如多头管理,军队、政府、集团公司对各军工企业、民用单位均有管理权,容易造成管理混乱;政企不分,各军工集团资产所有权与干部管理权不统一;军民分立、行业独立,缺乏有效的协调和合作。俄罗斯作为世界上唯一能够生产所有武器及武器零部件的国家,其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系非常完善,专门建有隶属于总统的俄军事工业问题委员会,负责全面协调与管理国防科技工业的活动。这一点值得我国学习,应对国防科技工作体系实现总体规划、整体协调和顶层设计。建立统一的管理体制,优化管理职能和管理权限,奠定科学技术向战斗力转化的体制结构基础。二是破解管理职能方面的矛盾,建立高效的管理体制。当前,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主体的大军工集团公司在“干部管理、产品管理、创新技术管理”等方面存在职能缺失,缺乏必要的监管,且军队与政府、军工集团公司与政府间职责关系仍未理顺,容易造成指挥不灵、行政失效、组织管理效能低下等问题。美国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系相对于他国来说,是一个比较成熟、高效的体系,具有集中决策、分散实施的特点。国防部是军品任务科研和生产的组织管理者,美国1/3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在为国防服务,有3/4的科学技术研究单位从事与军事项目有关的研究工作,直接从事军事科研的有35万人,国防部每年管理的合同达1500多万份。美国“面向任务”国防工业管理模式对于这样一个跨越诸多领域、涉及诸多行业、存在诸多环节、配置诸多资源的复杂巨系统而言,是高效的。这一点值得我国学习,应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领导管理系统对国防工业进行强有力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奠定科学技术向战斗力转化的体制职能基础,否则资源投入再多,科技水平再高,也难以制造出高水平的武器装备。

国防科技工业管理创新成果篇2

一、美国航天预研项目管理模式研究

美国历来重视航天事业,认为其发展是国家威望和军事实力之所系,把航天发展政策视为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航天管理体制分为三层:总统与国会为决策层,主管最高决策以及立法和预算审查;国防部与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为计划层;承包商(工业界)、科研机构、大学等为实施层。可以说,美国的航天预研是一个以国防部、naSa为先导的,以工业界和大学为基础的公私结合、军民结合的综合预研体系。

1.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以政策引导航天预研创新

美国的航天工业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发展和运作的,因此采取了军民分立的模式:国防部负责军用航天战略的组织实施和军用航天活动的开展;naSa负责民用航天战略的组织实施和民用航天活动的开展。这两个部门在航天预研创新中起着主导作用,通过预研政策、实施各种预研计划等方式,来建立和调节预研创新主体的相互联系和互动关系,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提高航天预研创新能力,推动科技创新。

美国近些年军事航天预研创新的需求顶层文件是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提出的《2020联合构想》和《四年一度防务评审》。这两份文件主要从未来作战的角度,提出了军队能力建设的目标,是美军预研创新的需求指向。国防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制订了《国防科学技术战略》,作为预研创新的指南,把需求指向转化为国防预研创新的顶层技术需求文件。naSa的《naSa航天技术路线图草案》提供了满足naSa战略目标所需的技术路线,这也为一些机构和企业开展预研创新提供了指导。naSa制定的“创新先进概念”(niaC)计划,进行技术可行的先进概念研究,确保美国在全球航天技术领域保持领导地位。

2.建立专职机构,加强与航天企业的联系

为了使工业界更积极、更主动地参与航天创新研究工作,美国航天预研管理部门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同工业界的联系。美国三军在弗吉尼亚州的亚历山德里亚、俄亥俄州的代顿和加利福尼亚州的帕萨迪纳等军工企业密集地区建立了“工业信息办事处”,并在全国各地建立信息联络点,负责向军工企业提供有关国防采办情况及军事科研规划的意向。

此外,三军的研究机构都成立了“研究与技术应用办公室”,作为同工业界加强联系的窗口,负责向军工企业和高等院校通报研究所的科研活动,并帮助向州政府及其他地方政府机构与私营企业转让技术成果。国防部通过国防技术信息中心及其他信息分析中心的出版物,将国防采办情况和技术发展状况及时通报给军工企业及其他用户。

3.宽松的创新文化,持续的技术支持

美国的预研创新工作十分重视创新文化的培育。为了推动创新工作的开展,美国航天管理部门对于创新工作的风险有非常高的容忍度,在组织、管理和人事政策等方面鼓励个人担当和首创精神,并在项目界定上具有高度的灵活性。

美国拥有世界领先的科学技术能力,根本上得益于其诸多基础研究创新的科研成果。美国航天的预研工作更多的是关注于长远的、原始性的创新工作,采取“广种薄收”的管理模式,在前期预研探索阶段,给予充足的经费支持,从而建立起技术积累,从而为后期的型号研制工作打下技术基础。正是有了这些充足的技术储备,从而形成了一系列先进的成果。全球定位系统的成功,离不开原子光谱的基础性研究。美国海军研究局长期对原子光谱研究进行稳定的经费支持,获得了氢量子放大器时钟的基础技术。之后卫星技术的发展与该技术相结合,使美军具备了精确定位与导航能力。

4.实施创新激励措施,增强航天企业创新活力

美国航天预研管理部门通常利用知识产权来激励创新活动,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此外,还采用多种方法激励航天企业参与预研创新项目。

美国国防部对开展预研创新活动的企业,实施“费用补偿”、“税收减免”和“共同投资”等激励措施,同时,许多技术转移计划都设有技术创新奖项,如“两用科学技术计划”设立有“两用科学技术计划成果奖”,用于奖励根据军方利益、商业活动和成本分摊质量评选出的前三名的项目和个人;naSa为了鼓励私营企亚开展创新活动,实施了“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授予小型高科技企业大量研发合同,甚至会免费向这些企业提供一些先进的航天技术。

5.加强技术转移机制建设,推动预研成果转化

为加快航天预研创新成果向武器系统及市场化方向转化,取得更多的军事及经济利益,在保证国家根本利益的前提下,美国国防部和naSa都采用多种技术转移手段,推动预研成果的转化。一方面,国防部在国防研究与工程署,naSa在下属各个航天中心设立技术转移办公室,作为预研技术转化和军民两用技术转移的主管机构,推动武器装备技术的转化和军民两用技术的相互转移。另一方面,国防部实施各种技术转移计划,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先期技术演示”、“先期概念技术演示”/“联合概念技术演示”、“两用科学技术计划”,以及“独立研究与开发计划”;naSa则建立了数据庞大的军民两用技术转移网络信息数据库,并建立了完善的信息交流平台,形成定期信息的制度,有效地组织和协助美国工业界参与naSa资助的研究项目,并将项目开发出来的技术加以利用和商业化。

二、我国航天预研项目管理现状分析

1.我国预研管理体制

(1)坚持决策、咨询、执行系统的协调与配合

我国整个预研管理体系以行政部门为主体,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实行领导与专家相结合,按管理职能可以分为行政部门领导下的决策系统、咨询系统和执行系统。

决策系统主要由总装备部和国防科工局负责,在决策中强调集中、统一,加强统筹规划,避免重复,充分听取意见,使决策更加符合实际,有利于预研战略、规划、计划的落实。根据装备预先研究工作的需要,在一些领域设立专业组、专家组等专家咨询系统,咨询系统主要任务是开展装备预先研究发展战略研究,提出装备预先研究项目指南建议,参与装备预先研究项目的综合论证和开题论证,参与装备预先研究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技术评审。执行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对计划确定的项目或基金项目实施合同、基金管理和组织项目的科研活动,确保任务的完成。

(2)预先研究计划的实施实行项目分类管理制度

航天预研的中长期计划实施,主要采取合同制和基金制,二者的实施与科研发展阶段是紧密相关的。按照预研发展的客观规律,预先研究分为应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和先期技术发展三个阶段,预研三个阶段中的应用基础研究阶段的预研项目涉及面广、探索性强、风险大,适宜基金制管理,而应用技术研究和先期技术发展阶段的预研项目针对性较强、目标较明确、技术指标确定,适宜合同制管理。

2.国内预研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原始创新的理念和环境

与美国相比,我国的原始创新项目很少。当前原始创新理念的缺失、缺乏容忍失败的环境阻碍了原始创新工作的开展。更多的科研和管理人员关注于能够“立竿见影”的集成创新工作和一些工程型号工作,忽视了前沿性、基础性的研究,逐渐丧失了原始创新的理念。同时,我国的科研评价体系宁稳勿错,即便有一些原始创新的研究项目提出,如果不是国外首先提出就会受到怀疑,无法得到立项。要真正提升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成为世界航天强国,我们就必须转变创新思路,围绕重大技术前沿领域,大力推动原始创新,逐步在一些关键领域形成引领技术发展的优势。

(2)“需求牵引”力度弱,预研成果转化机制也不完善

“需求牵引”应当是开展预研工作的先决条件。军方作为航天企业的主要客户,其需求牵引对于预研项目的立项与发展至关重要。由于军方与工业部门沟通不够,军方的需求牵引力度不足,预研成果与军方需求存在差异,预研成果形成以后,不能及时地转化为产品,从而得到国家和军方的型号立项。此外,由于航天领域研究工作的保密性,预研项目研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很多技术,只能申请国防专利,不能通过一般市场转化机制转入民用领域,直接产生经济回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开展预研的积极性。

三、启示与建议

虽然我国与美国在科研体制上有很大不同,但是,美国在预研创新项目管理方面呈现出来的一些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还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对于我国航天预研的管理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1.营造宽松环境,鼓励原始创新

航天科技工业本身就是高科技、高风险行业,而预研创新则意味着更高的风险,在试验的成败中吸取经验,才能走向成功。因此,只有营造利于创新的宽松环境,允许探索性创新项目的失败,才能鼓励更多的人进行原始创新。

一是建立鼓励原始创新的机制,完善科学技术评价办法,建立独立的创新评价体系,优化立项评价指标。在科研立项管理过程中给予足够自由度,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遴选机制,对“非共识”项目要给予认真对待,从总体创新水平到人均产出相结合进行综合对比。

二是对于探索性创新项目要给予持续性资助,并允许失败,鼓励更多的人进行原始创新。当然,容忍失败不意味着容忍所有的失败,对于技术成熟的地方,必须要保证成功,只有在新技术探索尝试过程中才能够容忍失败。

三是注重原始创新思维的培养,建设有航天特色的创新文化,实现创新文化与技术创新相互融合,以优秀的创新文化、良好的创新氛围为技术创新工作提供保障。鼓励自由探索,发扬学术民主,营造尊重人才、尊重科学、勇于探索、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和氛围,培育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和创新火花迸发的土壤。

2.加大激励措施,推动航天技术持续发展

我国应在确保国家利益的基础上,加大航天创新的激励措施,从而激发企业、个人加强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

一是加大预研经费投入。通过制定和修改有关政策法规,增加航天预研经费投入,完善多渠道支持基础研究的格局,逐步扭转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强度偏低的局面。对于前沿性、基础性的研究给予持续的资金投入,确保技术的持续发展。同时,引导和支持航天企业积极开拓创新资金筹措渠道,进一步加大人才资本和智力资本的投入,加大对预研机构的支持力度,确保预研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保持在一定的规模。

二是实施科技成果有偿转让的政策。实行科技成果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对分开和科技成果有偿转让的办法,在保护国家利益的同时兼顾保护科技成果完成单位及个人的利益,并对项目预研团队和个人采用绩效回溯、利润分成、有偿转让、股权激励等多种方式进行奖励。

三是加大精神激励,实现荣誉、利益与贡献相匹配。目前我国科技奖励偏向于型号项目,预研项目评奖的难度非常大,使预研人员的积极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可以考虑增设一定的预研奖项,对技术创新优秀团队和人员授予荣誉称号,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创新人员的荣誉感和成就感,从而在精神方面对预研人员给予一定的激励。

3.加强“需求牵引”的力度,推进创新成果转化

“需求牵引”应当是开展预研工作的先决条件,加强军方的“需求牵引”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引导航天企业开展预研创新工作,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推动预研成果的转化。

军方需求牵引形成的预研成果才能更好地应用到航天型号研制中,从而转化为成果。

一是建立信息定期机制。加强军方与航天企业预研机构的互动交流,定期召开研讨会,明确未来预研项目发展方向,从而牵引航天企业开展预研创新工作。

二是充分发挥军方的主导作用,建立创新主体合作与互动的技术转移机制。以需求引导预研创新主体的跨部门合作,推动预研创新工作的开展,促进预研创新成果的转化。

三是有针对性地实施和管理各种专门的技术转移计划,促进民技军用、军技民用以及全军技术共享。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军方各需求部门可以安全访问的技术转移数据平台。依托这样的技术转移平台,将先进的技术转化为武器装备。

四、结束语

国防科技工业管理创新成果篇3

目前所有的企业大多受到了以下环境变化的影响:第一,国际化。企业现在面临的是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第二,合规化。现在企业的经营特别是骨干企业、大型企业的经营对于合规化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第三,市场化。国内的行业垄断程度不断降低,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第四,网络化。第五,标准化。第六,专业化。第七,知识化。产品的知识含量、企业经营管理的知识含量及市场需求、客户需求变化的知识含量都在增加。第八,环保化。

面对这样一个普遍趋势,企业先不要想信息化应如何做,而应考虑如何应对这种环境的变化。我有一些建议:以全球化应对全球化,以企业的平台化来增强自己的市场反应能力和资源利用能力,同时要创建成为创新型、效率型的企业。

全球化包括:贸易全球化,即扩大企业的渠道营销能力;制造全球化,即从研发设计一直到整机的制造环节,通过网络支持全球化;资产全球化,即从原材料到金融资产、资本资产,通过并购、重组走全球化的道路;人才全球化。平台化包括制造服务化、服务组件化、商务平台化和业务外包化。创新包括产品技术创新、业务流程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企业文化创新。效率包括信息获取效率、合作沟通效率、客户服务效率、市场应变效率。

如何提升企业新的竞争能力?我认为有三点最关键:第一,信息化一定要与企业的发展战略融合并形成常态。第二,由商业组件形成的架构网络是企业新的核心竞争能力。第三,业务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的渗透就是信息技术的渗透,信息化的渗透是企业信息化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持续发展的动力。

一、基本思路:从“军民结合”到“军民融合”

国内最早提出“军民结合”的概念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军民结合、平战结合”战略思想发端于毛泽东。1978年,邓小平提出国防科技工业要“军民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明确规定,把“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大力协同,自主创新,建立适应国防建设和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国防科技工业体制”和“发展军民两用技术”作为“十五”期间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改革的总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深化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坚持寓军于民,建立健全竞争、评价、监督和激励机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

“军民结合”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防科技工业改革与发展的总方针,最初是指国防工业和民用工业的结合,后来发展到国防科技与民用科技的结合。这一提法,从1978年以来沿用至今,与二十多年来的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特征和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律是吻合的。

我们认为,“军民融合”的内涵主要包括: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实现军民两用技术的商业化和产业化;加强军民双向技术转移;在国防采办全过程推进军民一体化;在部门管理层次上推进军民一体化;在产业链分工层次上推进军民一体化等。本主题报告所指的“军民融合”,是“军民结合”向更高层次、更广范围和更深程度的发展,是实现“寓军于民”目标过程的重要历史阶段标志;与“军民结合”的提法相比,它更加强调国防创新系统和民用创新系统的有机结合,对有关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要求更高,更加强调适应我国下一步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的改革走向以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建立军民融合的国家创新体系,是“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方针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体现和贯彻;建设军民融合的国家创新体系,是当前以及2020年前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重点。

我们认为,必须以系统的、非线性的、历史的观念考察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在国家创新体系的框架下分析国防创新系统与民用创新系统之间的关系。国家创新体系是各国历史发展的产物。世界上不存在国家创新体系的最优模式。仅用一个模型分析国防创新系统与民用创新系统之间的关系是不够的。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我们提出了5个不同的模型和示意图,从不同视角来理解和分析军民融合的国家创新体系。我们强调的核心理念是,要避免形成军用、民用两个分离的工业基础和科技基础,并且通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调整,最大程度地促进军用和民用工业基础的一体化,促进科学和技术基础的一体化;同时,尽可能利用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全球化提供的机遇,获取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需的科学技术知识、工业制造技术。政策设计的出发点就是在国家高度,统筹兼顾,配置资源,力争用“一份投入”获得“两份产出”,同时提高国家安全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两个方面的绩效。我国国防创新系统与民用创新系统面临的国际研究与发展环境有很大的不同。美国和欧盟是世界上国防研究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也是绝大部分国防科技创新的源头。但是它们对我国军事装备及其技术的出口采取了严格控制的做法。自主创新一直是我国国防创新系统最核心的本质要求。

我国国防创新系统必须具备的特征是:保持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保持先进的、持续的预先研究水平和型号研制能力;在和平时期,保持有效的、有限的军事装备生产能力;为适应危机情况和战时需要,保持必备的弹药、备件及其他物品;保持健全的、可以动员的民用科研生产能力,以及快速的平战转换能力;提供军事装备的维修保障能力;实现军用技术与民用先进技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促进军民两用技术商业化和产业化。

二、从军民结合的视角考察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历程和经验教训

从军民结合的角度,可以将新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历程按三个时期来划分:国防建设为重点的时期(1949—1977年),国家科技体制改革起步、积极推进“军转民”时期(1978—1991年),以及全面推进军民融合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时期(1992年以来)。上述各个时期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特征,以及国防创新系统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不尽相同。

国防建设为重点的时期(1949—1977年),即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可以称为“计划经济体制下军民分离的高度集中管理时期”。这一时期我国政府和理论界都没有“国家创新体系”的提法,但是,为了历史地考察问题,我们姑且将这一时期理解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初建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突出特征是:以国防建设为重点,国家创新体系在极其薄弱的基础上发展到一定规模,在实现国家目标方面取得非凡的绩效;政府实施高度的计划调节和集中管理;创新体系的部分要素缺位,真正意义上的中介组织基本上不存在;大学、企业和科研院所处于被动和相对封闭的状态,而且价值取向单一,行为规律单纯;国防创新系统与民用创新系统基本处于分离状态。这一时期的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失调、与外部世界基本隔绝的“封闭型超稳定结构型”体系。这一时期,国防创新系统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有资源配置上的优势地位。政府部门既是制定军事装备研制生产的权力机构,又是国防科技和军事装备规划计划得以落实的组织者、保障者。同时,代表国家作为军事装备的投资人,又是军事装备研制生产的监督、管理和仲裁机构。政府部门既行使行政职权,又担任着从宏观到微观的多重经济职能。国防科研生产单位只是政府部门的行政附属物。在“全国一盘棋”式的统一安排、分工负责机制下,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国防科技工业门类从无到有并发展到基本齐全,“两弹一星”研制取得历史性成就,常规武器实现了从仿制苏制装备到自行研制的跨越发展。但是,由于国防科研生产单位长期被动服从单一的指令性计划,这一体制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国防科研生产单位的“手脚”受到束缚,“等、靠、要”的思想十分严重。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和军工规模的削减,对国防创新系统的改革成为历史的必然。

积极推进“军转民”时期(1978—1991年),即我国开始改革开放到全面实施“科技兴国”、科技强军战略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直到这一阶段的后期,“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开始引入中国,政府开始将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作为科技体制改革目标。这一时期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突出特征是:国家创新体系在经历“文化大革命”重创的基础上开始恢复;政府开始放松对科研机构的集中管制,政策供应集中在拨款制度、技术市场、组织机构和人事管理等改革方面,但计划调控力度仍然很大;创新体系的基本要素趋于完整,中介组织开始出现;大学、企业和科研院所处于调整改革之中,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定位仍在探索之中。从国防创新系统的历史演进脉络来看,这一时期国防创新系统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优势地位开始让位于民用系统。国防创新系统逐步引入了市场手段,军事装备科研生产由过去的单一指令性计划管理转变为指令性计划下的合同制管理,其实质是计划与市场相结合、计划为主的机制。部分军事装备开始试行了招标。但是,市场机制在这一时期的作用是有限的、间接的,合同只是计划的附属物,并不具有现代经济合同的性质。政府部门既是军事装备的军队管理部门,又是国防科研生产单位的行政主管部门,还负责确定具体军事装备项目的研制生产单位。从整体上看,这一时期国防创新系统的改革滞后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改革的任务只得拖延到下一个历史阶段。

全面推进军民融合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时期(1992年以来),是以邓小平1992年视察南方讲话为标志。这一时期,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阶段。“科教兴国”成为基本国策,“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开始引入中国,科技成果产业化大大加速。政府更加灵活地综合运用宏观调控和市场手段,通过加强研究型大学建设、促进科研机构转制、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来提升整个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开始将“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家创新体系作为科技体制改革目标。这一时期,我国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有所调整,更加强调两者之间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并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持续加强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这一时期,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管理体制发生了三十年来最重大的调整,国防科研生产管理机制也随之发生了重大改变。实施“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战略方针,对于我国国防创新系统的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完善,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它意味着我国国防创新系统必须有革命性的转变,即由保持一个军工科研生产“大摊子”向彻底突破原来的军工体制约束转变,由国家计划指导为主向市场机制为主转变。

但是,迄今为止,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仍还没有解决,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明显存在。我国还没有真正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科技体制;国家宏观科技管理体制还没有理顺,军、民科技部门都有权独立提出国家的科技计划,部门之间缺乏协调,造成不少科技资源重复使用;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协同机制没有建立起来;对国家(军用、民用)科技计划的评估和监督机制还很不完善;政府的管理职能没有发生重大转变,科研院所的管理体制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国防科研院所的体制改革滞后;在市场化的改革中,基础类、公益类科研院所的科研活动受到冲击;国防科技创新系统和民用科技创新系统分离的格局没有发生重大改变。

通过从宏观、中观、微观层次分析了国防创新系统和民用创新系统之间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我们认为当前建设军民融合创新体系的主要障碍,在于现有军工体制的封闭性和垄断性,在于其内部体制和机制,致使非军工领域的优质科研生产资源无法在国防创新系统中充分发挥作用。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首先是“路径依赖”因素。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特别是国防创新系统,是在模仿前苏联体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创新能力是在仿制国外武器装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们是在技术模仿起步,待技术开发能力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才开始培育基础研究能力特别是原始性创新能力的。从总体上讲,我国在军事装备方面只是一个技术跟踪者,而不是一个军事装备发明者。其次是制度因素,即政策环境因素。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特别是国防创新系统,是在计划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我们经历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重大转变。对国防创新系统来说,这一转变尚没有从根本上完成。时至今日,计划经济的管理理念和手段仍然在我国国防创新系统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技术创新的理念没有真正落实,技术产品的商业化、产业化规模和程度仍然不是军工单位的主要目标和绩效考核指标。第三,社会文化和思想观念也对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特别是国防创新系统的演进有相当的影响。儒家文化和军工文化中保守和不积极的那些方面,特别是缺乏商业风险投资、研究开发合作等创新文化的必备精神,制约着创新能力的积累和提高。

从当前和长远的情况来看,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如果不能直面军民分割的现状,那么仍是不充分、不全面的改革。我们必须从事关国家和民族兴衰的战略高度认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性,加快军民融合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使这些深层次的问题尽快得到彻底的解决。

三、我国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双向转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我们从西北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东北地区、西南地区调研的第一手资料着手,分析了这些地区国防创新系统技术“溢出”的情况以及民用创新系统为国防建设服务的现状。

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军转民”经历了两次大的起伏。总的来看,军工单位从事民品科研生产走了一条“马鞍型”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国际国内形势做出了20年不会打仗的基本判断,决定国家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移,要求国防建设在一个时期“忍耐”发展。国家裁军100万人,军品订货锐减,许多军工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人员、厂房、设备大量闲置。军工企业为了寻找出路,陆续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军转民”调整,各种民品项目纷纷上马。一开始,军工单位开发生产民品很盲目,基本上是“饥不择食”“找米下锅”,盯住市场上的一般消费品,什么紧俏,就生产什么。从锅碗瓢勺到自行车、缝纫机、电风扇,甚至帮助农民收麦子,军工企业无所不为。在当时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的情况下,“军转民”生产的民用产品一度活跃了沉闷多年的短缺市场,提供了人民急需的生活消费品,缓解了军工企业由于军品任务不足造成的困难。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国家整个经济形势的发展(同时,民用工业水平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推动民用需求层次不断提高。但由于大部分军工企业缺乏市场意识,产品升级换代和售后服务做得不好,也没有发挥出军工的技术优势,真正在市场上站住脚的产品不多。军工企业生产的相当一部分民品开始由畅销转入滞销,资金、能源、原材料紧缺,导致军工企业民品开发陷入低谷。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国家经济、科技体制调整形势的推动下,军工企业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开始把“军转民”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结合起来,进行“第二次创业”或“第二次革命”;进行了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民品发展开始纳入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轨道;军工企业由封闭型转为开放型,按照市场需求发展民品,不断提高了经济效益;军工主导民品和优势民品得到迅速发展,开始在能源、交通、航天、航空、船舶、光机电一体化、电子通讯、核电、环保等领域取得了较大发展。

我国“军转民”的主要成就体现在:推动了科技进步,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推动了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了地区经济技术发展;军工各行业基本形成了具有本行业特点的民品发展格局,形成了一批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大型知名企业集团。

当前,军工企业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以军为主的中央军工企业和应用基础类研究所,民品开发处于次要地位;以民为主的大型军工企业和军工科研院所,大多数在市场中站稳了脚跟;地方军工企业压力大,靠自己闯军品和民品两个市场;改制后的军工企业和研究所在市场经济中最具活力。总的来说,地方军工企业比中央军工企业军民结合搞得好,转制军工单位比未转制的军工单位军民结合搞得好,东部军工企业比中西部军工企业军民结合搞得好。

目前,军工企业在推进军民结合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大部分军工单位的思想观念、运行机制滞后于市场经济要求;军民双方的结合大多是军工部门与民用部门之间的“感情交流”,缺乏顶层从组织上、计划上的落实;由于管理体制的缺陷,企业缺乏研发民品积极性,对技术成果保护缺乏信心,对技术实施转化不够积极;科研与生产脱离,企业与科研院所“两张皮”,企业很少有实质性的研发活动,科研院所在追求小批量生产能力;在“军转民”过程中缺少融资渠道。

调研中发现,无论是民用科研单位,还是民品生产单位,都对进入军品市场充满热情。同时,民用单位拥有为国防建设服务的丰富资源。部分民用科研机构和民用高等院校具有较强的基础研究实力,民用高技术及高技术产业化资源丰富,对构建军民融合的创新体系形成可靠的技术基础;目前被军方利用的民用科技资源仅是其中一小部分,民为军用的潜力很大;民用创新系统活力充沛,成长态势良好,军民融合在资源的综合利用上前景广阔。民用科技力量具有体制机制灵活的优势和创新活力,民营企业有强烈的人才意识、竞争意识和打拼市场的本领。但从总体上看,“民为军用”的速度和规模都不尽人意,尚处于起步阶段。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根本上讲,体制机制仍是需要解决的关键制约因素。

当前我国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官、产、学、研”脱节,即国防科研与生产脱节,产业化上中下游脱节,中间环节薄弱,军工产业链与国民经济产业链脱节;管理体制分离,导致投融资分离和军民企业分离;军品市场没有向民用企业开放;没有形成系统的军民两用技术政策和产业化环境;军民融合的产业链延伸发展机制尚未形成,影响两用技术的产业化。

通过实地考察、会议座谈、问卷分析等,我们得出以下结论:绝大多数军用、民用科研生产单位支持建立军民融合的国家创新体系的设想,认为这是“军民结合”“军转民”的延伸与发展,是在国家层面贯彻落实“寓军于民”方针的新举措;加强军用、民用技术双向转移是大势所趋,只有经过成千上万用户使用过的产品才能充分暴露问题,经过改进提高才是可靠的,军队选用既省钱又放心;民用科研生产单位拥有为国防建设服务的丰富科技资源,对进入军品市场充满热情,而且相对于军工单位具有体制、机制、人才、技术引进等方面的优势;当前,需要继续推动“军转民”和“民转军”,形成良性互动的长期有效机制,只要这种双向转移和交互作用向深度、广度发展,就会产生更多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虽然有些民用行业对军工也有一定的“行业壁垒”,但总体来说,民品科研生产领域对军工单位是开放的;对军工企业来说,参与建设军民融合的国家创新体系的过程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其机遇主要体现在有助于从体制和机制上理顺关系,使军工企业真正成为有自主经营权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市场竞争主体,其挑战主要体现在原来军品科研生产任务只有军工企业承担的垄断局面被打破,军工企业要面向更广泛的民用市场,竞争加剧,压力加大;绝大多数的军工单位(除了极少数军工核心单位外),其将来的发展方向应是军民结合型的,既能承担军品任务,又能搞民品;军工单位在系统集成方面有较强的实力,现阶段军品型号的系统总体应主要依靠军工单位承担,一般分系统和配套件向全社会满足军品资质要求的单位,本着竞争的原则公开招标,开展广泛协作;民用高新技术企业承担军品任务在资金、管理和运行机制上较国有军工企业有优势,缺点在于企业系统集成能力一般偏弱,目前很难承担总体性较强的军品型号任务。

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和加速产业化是当前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一个战略重点。应采取的战略措施主要是: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和综合协调能力,充分体现国家战略意志;强化军民两用思维,树立军民一体创新观念;消除体制分离,建立多渠道产业化投融资体制;深化国防采购改革,打通军品和民品两个市场;加强国防科研机构的调整改革;创建两用技术转化平台,优化两用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环境;突出重点,实施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专项计划。

四、产业和区域如何推进军民融合:两个案例

我们选择我国信息技术与产业发展问题研究、四川绵阳市军民融合区域创新系统建设作为案例,进行了剖析。

四川绵阳区域创新系统建设是在军工科技资源富集的基础上起步的,经过三四年的努力,取得了突出的创新绩效。该案例可以为具有军工特色的地区建设区域创新系统提供借鉴和示范。案例分析表明,绵阳区域创新系统建设不仅得益于区域(地区)本身的努力,更重要的是,得到了国务院十个部委和四川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国务院部委间和四川省政府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绵阳区域创新系统建设是在全国军转民科技试点城市、全国技术创新试点城市、全国军转民科技园区等基础上进行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绵阳区域创新系统建设以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为突破口,转变政府职能,为企业、科研院所、学校提供有利于创新的软硬环境;军转民科技成果实现转化后,要实行军民分线管理,明晰产权,民品部分应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通过军地办学、“产学研”联合办学,是有利于军地双方学校、企业、科研院所发展的“多赢”策略。

信息技术和产业是最具军民融合特征的高新技术和产业。我们回顾了我国信息技术与产业领域军民结合的历程,分析了我国信息技术和产业现状与存在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信息技术和产业的超常规发展,为军民结合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军工信息行业军民结合初具规模;军民结合的法律法规基础已经初步具备。目前,我国信息领域军民结合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在管理体制方面,信息领域军民结合战略协同不够;信息领域军民体系分割比较严重,产业链脱节;在法规制度方面,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不配套;在运行机制方面,信息领域军民协调发展、良性互动的机制尚未形成;在技术创新方面,信息领域研究开发投入不足,自主知识产权拥有比例较低。我们还重点剖析了美国信息技术与产业领域实现军民结合的案例,总结了对我国的启示,并提出了加快实现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和产业军民融合的政策措施建议。

五、世界主要国家推进军民融合的主要做法

我们重点考察了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德国、日本、以色列、印度等典型国家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建设的演进过程、发展趋势和经验教训。这些国家根据国际环境和本国国情采取了不同的推进军民融合的政策和做法,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归纳起来,主要有“军民一体化”(以美国、英国为代表)、“以民掩军”(以日本、德国为代表)、“先军后民”(以俄罗斯、印度为代表)和“以军带民”(以以色列为代表)等四种模式。

各典型国家经历的发展道路虽不尽相同,但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国防建设的关系,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层面积极推进军民结合,是世界主要国家采取的共同发展战略和政策取向;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应当同时兼顾经济竞争力和国家安全的需要;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建设,是国家行为和国家意志的反映,因此要依靠国家政策和军政部门协同推动,仅仅靠一两个部门解决不了问题;“军民融合”不仅要依靠技术创新,而且要依靠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来实现;“军民融合”并不是适宜于一切技术项目的,推进军民融合要选择适当的产业和技术项目。

六、建设军民融合的国家创新体系的政策涵义

进一步贯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战略方针,推动军民融合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应该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中心内容。为了满足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对国家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要求,我国应该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到2015年基本建成满足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需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科学技术发展规律、高效运转的军民融合的国家创新体系。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实现军民融合的主要标志是:国防科技基础与国家民用科技基础、国防工业基础与国家民用工业基础实现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军用、民用高新技术双向顺畅转移,创新源头(基础研究)实现军民统一规划;军用、民用优质高科技资源能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国家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有明显提高,掌握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并形成核心生产能力,同时满足国民经济现代化建设以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我国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的总体思路是:“政府主导,加强军民互动,两用技术切入,国防科研生产扩大开放,夯实创新基础。”

军民融合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涉及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应该按照综合集成、分步实施的原则,逐步推进。为了实现上述战略目标,“十五”末期和“十一五”初期为前期准备阶段,即军民融合国家创新体系的总体规划时期;“十一五”时期,应主要在顶层设计上下功夫,积极推进军民两大创新系统融合的基础性建设,以民促军,加强军民互动;军工加快引进竞争,为推进“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打基础,为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建设管理改革提供动力;“十二五”时期,将全面推动军民两大创新系统融合,建立国防科技工业新体制,实现竞争、评价、监督、机制“四个机制”的顺畅运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考虑到军民融合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高度敏感性,我们建议近期应从加强军民互动入手;从长远上讲,应从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入手。

加快建设军民融合的国家创新体系,核心内容是促进创新要素的良性互动,整合创新要素网络,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效率。

具体的政策措施建议是:

1.加强国家创新体系中各主体之间、创新链各环节之间的军民互动,包括建立分级别的国防建设需求信息制度,建立军、民供需对话机制,组织军、民两大领域专家和管理人员的交流,实现基础研究计划的军民融合,军民共建两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推动军民之间、部门之间科技资源共享,发挥有关中介机构的作用,推进军地科教合作,加强人才队伍培养,等等。

2.开展军民融合创新体系试点工作,加强军民融合的区域创新系统建设。

3.设立权威的军、民高层领导协调机构。

4.搞好总体规划,统筹兼顾,发展军民两用技术项目,促进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

5.积极稳妥地推进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深化武器装备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包括营造有利于竞争的体制环境,提高竞争层次、扩大竞争范围,深化军工企业体制改革,保持军工核心能力,对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设立专题评估,等等。

6.鼓励有条件的民用科研生产单位进入军品市场,是当前推进军民融合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大举措。具体措施建议有:尽快出台民用科研生产单位准入制度;扩大军品科研项目的招标投标范围;给民用企业公平的税收优惠政策;研究完善军品保密制度;完善军用标准体系;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管制度,等等。

七、结束语

国防科技工业管理创新成果篇4

为更好地落实“科技兴安”战略和国家《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促进安全产业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安科院”)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加快安科院的科研成果转化步伐,为国家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撑,2011年底,中国安科院出资成立了北京中安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安科创”)。

中安科创成立以来,依托安科院强大的科技研发能力,整合中国安科院优秀科技成果,促进了安科院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化,为政府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为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安全技术服务。

为了解中安科创如何依托于安科院进行科技成果转化,以及开展了哪些项目的研究推广,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安科院副院长、中安科创总经理魏利军。

记者(以下简称“记”):中国安科院一直致力于为国家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服务。为了促进安科院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动产业升级,2011年安科院出资成立了北京中安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请魏总介绍一下,中安科创成立的背景及意义。

魏利军(以下简称“魏”):国务院办公厅的国家《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安全生产科技“十二五”规划》都指出,要促进安全产业发展,重点发展监测监控、安全避险、安全防护、灾害监控及应急救援等技术研发和装备制造,并将其纳入国家鼓励发展政策支持范围。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加快提升安全科技创新能力和产品转化能力,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了《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工作的决定》,要求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争取到2015年底,安全生产基础理论和重大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取得较大进展,科技成果转化和实用技术推广应用方面有较大突破。

安科院长期开展安全生产领域基础性、综合性、前瞻性科学研究,以解决重大事故预防、监控、预警与应急救援重大关键技术为主要方向,为国家安全监管监察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服务。近10年来,共取得300余项科研成果。为了加快这些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动安全产业的发展,2011年底,在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的支持下,安科院出资成立了北京中安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中安科创依托安科院的科研能力,整合安科院优秀科技成果,以安全生产监控和预警技术、应急救援装备,以及成套安全保障体系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为主营业务,为各级政府和企业的安全生产、职业健康、应急管理和重大工程项目安全等提供全方位的产品和技术服务。

记:中安科创是如何通过构建“科研创新——产业推进”技术支撑服务平台,对安科院的科技成果进行转化的?在市场上的同类企业中,具有哪些优势?目前开展了哪些业务?

魏:党的十报告中多次提到“创新”,中安科创也坚持以“科研创新——产业推进”为使命,把自主创新作为公司发展的首要动力。公司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掌握产品的核心技术,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为此,公司专门成立了研发部,并将研发部打造成安科院科研成果市场应用的转化平台,将安科院的原创科研成果转化为适用于市场的产品和技术,目前该部门拥有专业研发人员50余人。

实施安全科技创新战略,不仅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关键技术的研发攻关,更要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公司设有产品销售和市场开发部门,从事新技术的市场推广和新产品的销售。

中安科创成立以来,在安全系统、安全产品和安全技术等多方面实现了创新研发和产业应用。公司从实际工程中集成研发,形成了具有实用价值和推广前景的系列安全系统产品,如:矿山安全监控系统、尾矿库智能在线监控系统、化工园区安全监控预警与应急辅助决策支持系统、油气场站安全监控预警与信息管理系统等。公司组织研发了适用于工业及民用的安全产品,如:安监移动执法终端与系统、平安应急套装、防爆摄像机等。公司还对主要设备进行研发改造,逐步替代外购产品,从而形成区别于其他企业的技术优势,如:尾矿库安全监控及预警技术、采空区探测及风险评估技术和安全生产物联网应用技术等。

中安科创在市场同类企业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资源整合、人才、技术经验及品牌影响4个方面。紧密依托安科院的科研实力和技术优势,公司可建立权威、完备、及时的安全生产知识库。公司打造了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创新人才梯队,并依托重大工程项目,培养了一批能够站在行业科技前沿的各类领军人才。公司依托科研创新和自主研发,在矿山监控与应急救援系统、化工园区及油气场站安全监控、尾矿库灾害监测预警、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与监控、应急管理等方面,面向政府和企业开展技术支撑和服务工作。截至2013年2月,公司在以上领域开展服务项目已有120多项。

记:中安科创在科技创新方面,开发推出了哪些新产品?各自有什么特色?应用情况如何?这些产品对提高我国安全生产保障能力,能够起到怎样的促进作用?

魏:中安科创自2011年底成立以来,立足国内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和企业安全生产的实际需求,一直致力于新技术推广、新产品研发和应用,在安全监管执法、应急救援装备和信息化平台、重大危险源监测监控等领域推出了多项新技术。

中安科创推出“安卫通”安监移动执法终端与系统。2012年,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的意见》,提出力争到2017年,建成一支统一、规范、高效的安全生产行政执法队伍,形成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机制。为提高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提高企业隐患排查和危险源辨识能力,中安科创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用于安全生产现场快速规范执法的软硬件一体设备——安监移动执法终端与系统(简称“安卫通”)。

“安卫通”硬件采用约23cm三防终端(防水、防尘、防跌落),软件系统分为移动端和后台系统,可实现执法计划制定、现场移动执法、政府核查、隐患排查、隐患整改、隐患上报、日常安全检查、职业卫生监督、专项整治、统计分析等功能,能够准确涵盖企业重点检查的环节、自动匹配产品应用地区的地方法规标准、及时更新安全生产执法所需的法规标准。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高层建筑不断增加,紧急情况下高层建筑内人员的自救和应急逃生问题日益凸显。中安科创推出的“平安应急套装”,是一种可循环使用的高层建筑物应急逃生装置。当楼宇发生火灾等危急情况时,被困人员可以使用该套装平稳、安全、迅速地脱离危险现场。当居民楼、娱乐休闲场所、宾馆、饭店、办公楼、学校、商场等高层建构筑物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时,人们可利用这一套装进行逃生自救,也可帮助应急救援队伍施救,还可用于高空缓降作业。

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化与应急救援平台。该系统为综合性的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化平台,能够提供统一架构的技术支撑体系,完成安全监管部门的日常监管工作。此外,还能应对各类突发的安全紧急事件,可应用于金属非金属矿山、危险化学品、公共安全等领域的政府监管、企业管理。该平台能实现日常监管、监测预警及事故应急辅助决策3大功能,能够实现与其他系统互联互通的功能。

公司还自主研发了矿山安全监控系统、高陡边坡监控及车辆管理系统、数字化矿山系统、油库储罐安全监控预警系统等产品和系统,这些产品的应用和推广,将有效提高安全生产执法水平、企业隐患排查、安全监控预警和应急救援能力,为企业安全生产、职业健康和应急管理等提供技术保障。

记:请魏总介绍一下,中安科创还将进行哪些项目推广?有哪些新计划?

魏:2013年是实现国家《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2013年1月18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杨栋梁局长在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指出:2013年要实现事故总量、较大以上事故、反映安全发展水平的4项相对指标“三个继续下降”的目标。达到这个目标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快安全生产先进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中安科创在加强安科院科研成果转化、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进程中,一方面应加强产品研发,另一方面应加大产品和技术成果推广的力度。

首先,做好产品推广和技术成果转化。进一步加强公司自主研发的“安卫通”专业安监执法终端、平安应急套装、重大危险源监控关键技术装备的市场推广工作。结合国家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有关“四个一批”项目的要求,加强先进适用的监管监察技术成果的转化工作,例如企业隐患排查终端及隐患排查系统、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与应急决策指挥系统等。

其次,进一步加强新产品的研发。中安科创在为企业和政府提供技术服务的基础上,面向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实际需求,不断加强新产品的研发。

依据国家发改委《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监管监察能力建设规划(2011-2015年)》,各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将通过配备安全移动执法装备,提高安全生产执法水平。中安科创将通过推广安全执法信息系统终端、企业安全生产隐患自查终端一系列产品,打造和建立我国第一个安全生产“云服务平台”。通过平台的建设和运行,建立企业自查自报与安监监管执法相结合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长效机制,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推动安全产业的长效发展。

国防科技工业管理创新成果篇5

关键词:消防装备发展瓶颈策略

中图分类号:D035.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1(c)-0251-01

消防装备是人们同火灾作斗争的重要工具。全世界都非常重视消防装备工业的研究与生产,消防技术装备直接制约或决定着灭火的成功与失败。中国消防装备工业在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以消防车辆为龙头,随车配件为基础,消防特勤装备为辅助的较为完整的装备制造业体系,国外一些著名企业也逐步进入中国市场,基本满足了中国公安、职业消防队装备建设的需要。但是,随着我国消防装备技术的发展,消防装备也受到经济体制、管理制度、人才培育等诸多方面影响,已逐步困入一种进退来难的瓶颈。

1现行中国消防装备发展瓶颈

1.1发展失衡,全国消防装备结构不合理

当前,消防装备建设受地方经济发展等体制性、机制性因素的制约,地区差距较大,基层部队装备建设进度差距很大。各地方之间装备建设发展水平也不平衡,一些山区单位的器材装备与《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规定还有很大的差距,车辆超期服役,装备的功能单一。而在一些地区,有的消防单位不顾自身消防装备的实际需求,一味的将大量的高科技消防装备引进,而忽视基本装备的购置、更新。此外,还有的消防单位对于当前装备发展趋势认识不清,致使大量新装备、技术等不到有效的运用,且在装备的配置方面没有进行科学的管理,致使消防装备结构不合理,杂乱无章。

1.2技术装备管理水平有限,不能充分发挥装备的最佳战斗效能

许多消防基层单位对装备的训练、实战应用研究较多,而往往忽视对其维护保养方面的考虑与学习。问题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随着部队的新老更替,大量的技术骨干未能如愿继续留在部队里,导致部队懂装备,会操作、维护保养的骨干力量奇缺,存在着“装备等人”的现象,不能满足日新月异的装备变化、更新需要;二是进口装备维修保养较难,维修周期长、费用高,尤其是侦检、破拆等特种装备的维护保养,部队自身难解决只能依赖于进货厂商,维修和保养相当困难;三是装备使用、维护保养不严格按科学程序操作,日常维护保养不到位,导致装备人为的故障和损坏或使用寿命减少。四是基层部分官兵在部队购置大量装备以后,并没有发挥其作用,而是将其闲置在一边,配而不用,备而不练,致使消防人员对装备的性能和操作都不够熟悉。

1.3装备科技创新型人才严重不足,整体素质不高

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是消防部队科技创新的基础。据统计,在消防支队级单位中,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不足2%,本科学历的约10%。在大队级单位中,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不足1%,本科学历的约占5%左右,具有技术创新型的人才就更少。自身总体人员素质较低,科技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严重不足。

2破解中国消防装备发展瓶颈的三大策略

2.1时刻把握科技脉搏,力求消防技术新发展

我国消防装备的发展基本上是按“单纯引进装备引进技术与装备技术消化技术创新自我良性发展”的历程发展;目前我国正处在第二与第三阶段之间,消防装备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不足10%,这造成我国消防装备总处于“国内技术水平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实用装备又落后于国内技术发展的真实水平”这一尴尬局面[1]。我国消防装备建设应高瞻远瞩,建立“高起点,快适应,谋超越”模式,密切关注国际消防装备的先进技术发展动态,使我国消防装备科研课题与世界相结轨,紧跟时代的脉搏,并努力增强我国消防科研开发与转化的创新能力,在消防装备与技术的发展方面不断提出适合我国消防现状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装备和新思维。尽快缩短差距,弥补不足,提升我国消防装备技术整体水平和能力。

2.2建立科学的消防装备管理体系,发挥装备器材最大性能

消防部队要不断的提高装备管理的体系建设,在实际应用中最大程度的发挥装备效能,促进消防装备朝着功能化、专业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在实际的管理进程中,首先建立一个完善的装备管理制度,对装备的相关管理和维护工作制定对应的条例,以强化对装备的动态化管理;其次有效应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如建立装备的数字化管理系统,从宏观上掌握每一装备的使用情况,并对其进行有效统计和分析,从而实现装备管理的动态化和数字化;最后,加强对装备的检查与维修,并培养大量的装备技术人才。

2.3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创造科技装备创新的原动力

为提高消防部队的科技创新能力,一方面,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应多鼓励官兵的科技创新活动,支持和引导消防官兵在各自岗位上多钻研、多学习,多提有利于消防部队发展的合理化建议,提高消防部队的科技创新能力。在用人过程中,大胆启用有文化、有知识和有创新能力的官兵充实到到与科技紧密联系的技术岗位,通过科技创新活动,锻炼消防部队的科技人才队伍。另一方面,建立和完善消防部队的科技创新奖励机制,设立与官兵科技创新成果相适应的奖励标准,并对官兵的科技创新给予资金、设施环境上的支持。例如,对装备科技创新活动中取得成果的官兵在奖金、晋职晋衔方面给予一定优先政策,更大限度的调动广大消防官兵装备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着力营造人人想创新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全国消防装备建设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正以不断发展的趋势前进着。然而由于当前我国消防装备管理水平还处于一个初级的发展阶段。要想消防部队的战斗力得到有效地提升以更好的服务于群众,就必须不断的提高消防装备的整体水平,进行优化管理,不断改革创新,突破发展瓶颈,有效的实现“人机和谐”,将装备的最大效能发挥出来,为驻地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国防科技工业管理创新成果篇6

一般来说,高科技创业企业处于创立期或成长期,不确定因素很多,大致面临五种风险:技术、市场、资金、全球化风险、人力或组织风险。由于美国和日本两国社会制度、组织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两国创业企业在创业过程中往往面临的主要风险也不相同。虽然两国创业企业都将竞争对手、低销售业绩、资金缺乏、负现金流看作是具有影响力的风险,但日本创业家倾向于更多地将技术风险、人力或组织风险及全球化风险看作影响创业成功的主要障碍。而硅谷创业家则明显更关注市场和资金风险。

二、美日高科技创业企业常见风险的防范措施比较

1、企业主体防范措施比较

(1)美国企业借助风险投资家的介入,有效防范创业风险。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美国风险投资公司不仅仅在投资前要严格审查项目的可行性,更重要的是要参与创业企业的监督管理,提供增值服务,来弥补多数创业企业家企业管理知识和实践的不足。其对风险企业的帮助是全方位的,不仅为风险企业提供各种咨询服务,帮助建立起科学的管理体系,还帮助物色甚至直接提供所需要的优秀管理人才。日本由于风险创业企业的风险投资是以风险贷款为主,投资主体多为大银行、大公司,银行所属风险投资公司的资本总额占全行业的75%,因此日本风险投资家并不积极介入和支持风险企业的经营,支援活动也仅仅局限在股票上市、财务管理等方面。

(2)美国企业注重采取合作风险企业形式,防范技术风险。美国企业注重与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紧密协作。近10年来,美国企业直接向大学提供的研发费用增加了2.6倍,同时还通过向大学提供设备、科研人员再培训、人员交流及共同召开学术研讨会、共办专业期刊等形式密切与大学的关系,获得最新的科研成果。

(3)日本企业重视通过人才专门培训,防范人力风险。日本企业向来非常重视对创业人才的培训,提供专项经费对企业管理层进行培训。创业管理在大学中已成为一门专业,法政大学、早稻田大学、神户大学等7所大学的本科和研究生院设有创业管理专业,并且还开设经常性的创业管理讲座。让人吃惊的是,日本的一些中小学也在进行创业教育。美国重视对人才的激励,对关键员工实施期权和股权激励,不仅让员工的收入与企业的未来发展挂钩,还为他们提供更好的事业发展平台。同时这些高科技企业也注重加强企业所有者/管理者的“质量”,重视员工培训和再教育。

(4)两国企业都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防范市场风险。高新技术研发耗资巨大,面临的技术和市场风险大,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存在很大的技术溢出性,创新成果容易被其它厂商获取或模仿,如果缺乏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风险投资就难以获得收益。这势必会严重影响风险投资者的积极性,极大地阻碍创业企业的发展,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多数国家都通过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来促进创业企业的发展。

2、政府防范措施比较

美日风险企业之所以会如此迅速地发展壮大起来,政府的积极扶植和帮助发挥了巨大作用。从扶持创业企业发展的措施上来看,两国有许多共同之处,但着重点有所不同。美国主要手段是资金援助和政府采购,日本重视促进相关单位间的联合。

(1)提供各种优惠税收信贷政策,防范资金风险。美国税法对高科技投资制定了优惠税率,规定凡研发经费超过前三年平均费用的,其中25%的收益可以免税;对风险企业发展直接提供风险基金,美国约有20多个州政府和一些大城市市政当局直接为开发性项目提供风险基金,如:美国芝加哥市政府成立了地方科学基金,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补贴。日本政府针对高新技术领域中小企业信用差的特点,由政府直接出资成立了专门的信用担保机构:信用担保协会。除建立各种金融公库为风险企业提供资金外,还在通产省设立了风险投资公司,为风险企业提供占贷款总数80%的银行贷款担保。政府在科技厅下设有新技术开发事业团,对一些高新技术、高风险项目提供为期五年的无息贷款,项目开发成功归还,失败了则可以免除偿还。

(2)实行政府订购,防范市场风险。美国早在1933年就制定了《购买美国产品法》,规定政府所需的某些高科技产品,必须优先购买本国产品。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生产的全部集成电路产品和40%半导体器件被美国国防部所购买,1992年至1994年,美国政府采购的美国生产的计算机及其相关产品达到90亿美元。由于有了政府订单,企业也可以通过银行贷款解决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美国高技术企业的发展是直接受美国国防部订货的推动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日本政府也明文规定,政府部门、国营铁路、电信电化部门、国立大学以及政府系统有关机构在选购计算机时,必须优先选购国产计算机。

(3)建立风险企业管理机构和风险投资机构,防范经营风险。为了从宏观上对创业企业的发展进行规划、规范、引导、协调、服务和管理,美国联邦政府及各州政府都设有专门的风险投资机构和风险企业管理机构。这些机构不仅直接向高新技术开发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还在技术、信息和海外市场开拓等方面为风险企业出谋划策。日本政府不仅设立了专门的风险企业管理机构和风险投资机构,而且还扶持建立了一批官方半官方性质的以服务风险企业为对象的顾问公司,为风险企业提供从设立、运营到退出,以及运营过程中的人才、资金、技术和信息等方面的一条龙服务,只收取适当费用。

(4)提供良好的风险资本退出环境,防范投资者心理风险。风险投资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风险企业的长久控制权或者获取企业利润,而是在于通过风险投资的退出,从股权增值中获得高额回报。从以往的经验看,最好的退出方式是通过上市的方式退出,由于风险资金所投资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初期往往达不到主板上市的条件,因此许多国家为了促进风险企业的发展,为风险投资的退出提供了二板市场。美国有著名的naSDaQ,不但美国国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在此上市,而且还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此上市。日本大阪、东京、名古屋相继成立了二板市场,但比美国整整晚了20年。

(5)鼓励与大学、科研机构密切合作,防范技术风险。世界各国采取了各种鼓励政策来推动大学、科研机构和创业企业之间的密切协作。日本鼓励高等院校的教学和科研人员以学校为基地创办高科技企业,把教学、科研和生产有机结合起来。美国政府则通过建章立制鼓励以创业企业为核心来联合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实现科研和生产的有机结合,推进创业企业的发展。

三、美日高科技创业企业风险防范措施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的高科技风险企业发展时间不长,许多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不仅企业自身要摸索出一套适合本产业、本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风险防范措施,国家、地方都还没有形成相应的完善的机制和配套环境,高科技企业面临着来自内外两方面的风险,有必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1、对企业主体风险防范措施的启示

(1)建立多元化融资和保险体制,有效防范经营风险。高科技企业要降低经营风险,必须充分利用企业外部的多种投资,实行风险分散,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每个投资者和经营者所承担的风险水平,还可以使企业不致受制于某一个或几个风险投资家,在总体水平上增强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因此,应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利用包括政府投资或资助,风险投资家风险资本、银行贷款、证券市场上的融资等在内的多种资本。同时,应充分利用投保来尽可能减少风险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2)建立技术风险监控系统,防范高科技企业的技术风险。建立技术风险监控系统,对与企业有关的产业技术政策和经济技术法规进行收集,并对相关的开发研究动态和科技成果信息(包括专利信息等)进行系统收集,通过对这此信息的系统分析,可以发现其中潜在的技术风险因素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3)建立有效的内部激励机制,防范管理风险。高素质的创业管理团队(企业中高层经营管理者、核心技术人员)和有效的内部激励机制是创业企业成功的保证。一方面要加强对经营管理层的培训,形成高素质的创业团队,另一方面要对关键员工实施期权和股权激励,创造“收益与风险相匹配”的政策环境,建立符合高新技术产业特点的,以保护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分配机制和经营制度。

2、对政府风险防范措施的启示

(1)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建立良好的创业企业发展环境。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风险投资依然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属于政府主导型。由国家各部委和各地政府部门创办的风险投资机构,虽然采取了提供信用担保、无息贷款、贴息贷款、直接投资等多种运作形式,但都表现出一个共性,即投资带有明显的政策性。实际上,风险投资是一种商业行为,政府不应充当风险投资的主体,过多的行政干预势必导致效率的下降。政府的作用应当定位在为创业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上,如相关政策法律制定、人才培养、资本市场建设等方面,也就是要充分发挥国家“制定政策、创造环境、加强监管、控制风险”四个方面的作用。日本在发展风险投资的过程中,强调资金支持而忽视配套环境建设的做法曾带来了许多消极后果(起步早而发展慢),这一教训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2)建立风险投资的国家信贷担保机制。同日本类似,我国目前的金融结构也是以间接金融为主的,城乡居民90%以上的闲散资金都集中在银行,在资本市场不发达的条件下,如果能充分利用银行的巨额资金,风险投资的发展就有了稳定而可靠的资金来源。为此,可以借鉴美日的做法,建立国家信用担保基金,完善和落实国家经贸委下发的《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指导意见》,为银行向高科技产业风险贷款提供一定比例担保,解除银行的后顾之忧。

(3)建立多层次、有效的风险资本退出机制。结合我国目前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借鉴国外经验,对于我国风险资本的退出渠道应采取分步建设的发展战略:首先,将风险投资形成的法人股视为“特殊法人股”,允许其上市流通;同时鼓励有条件的风险企业到海外创业板市场如naSDaQ上市;之后,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恢复柜台交易市场;最后,建立健全我国的二板市场。

国防科技工业管理创新成果篇7

在大河上下全面实践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新理念,我局各项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今天我们隆重召开*科技与创新会议,这充分体现了省局党组对科技与创新工作的高度重视,再次表明了我局以创新的精神,坚定不移地走科技治河之路,促进治黄事业全面发展的勇气和决心。这次会议的主题是,贯彻*科技会议精神,回顾总结我局近5年来的科技治理开发与管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近年来我局科技与创新工作的简要回顾

近年来,我局紧紧围绕委党组提出的治河新理念,以大力推进“三条黄河”建设、抗洪抢险新技术研究为重点,积极开展科技与创新活动,全局的科技与创新意识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的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取得了一大批优秀科技创新成果,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自*年以来,全局投入科研资金1134.*元,开展各类研究项目158项,获得各级科技进步奖励成果91项,其中有3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获*省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奖,7项获黄委科技进步奖;取得科技火花奖励成果82项,有75项成果通过黄委三新认定,取得群众性技术创新成果392项,有5项成果获得省局重大创新奖,38项获得省局创新成果一、二、三等奖。在科技人才培养方面,有两位同志被评为*拔尖人才,两位同志获得黄委十大科技青年称号,*同志被评为*劳动模范,*同志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同志获得*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同志被*列为“三条黄河”建设十大杰出青年15位候选人进行考察,*同志被中国海洋大学聘为兼职教授,*等4位同志被河海大学聘任为硕士生导师,同时我局命名四位同志为首批拔尖人才。在今年*召开的新世纪首次科技大会上,我局被评为全河科技工作先进单位。

(一)大力实施科技治河,为原型黄河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我局在机淤综合技术、清水沟流路行水年限、南北展宽区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在工作和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是我局自行研制开发的ZDt-i型智能堤坝隐患探测仪,经省级科技鉴定,居当前国际领先水平,取得技术发明和实用新型两项国家专利,先后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被水利部列为重点推广项目在全国推广应用。

二是成功开发的多种取沙汇集系统,提高了机淤固堤施工效率。由*市局与有关大学、生产单位共同研究的“LQS型两相流潜水泵疏浚系统”、*局研制的“挖塘机和汇流泥浆泵组合输沙试验研究”、“*淤背固堤综合技术研究”,都通过了省级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获得省和黄委的科技进步奖。目前,以上成果已在多个市局推广应用,其生产效率显著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在黄河标准化堤防建设机淤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大力开展河口相关问题的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如延长清水沟流路行水年限的研究,通过多方努力被列入国家重点八五科技攻关增列专题,20*年取得研究成果,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总理在视察黄河工作时,曾给予高度评价。该成果对于指导河口综合治理,实现下游的长治久安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南北展的研究也已经取得初步成果。

四是防汛抢险新机具的研制和推广应用,促进了抗洪抢险技术现代化水平的提高。研究开发的“工程抢险应急照明车”、“防汛抢险钢桩及快速旋桩设备”、“液压自动抛石机”等一大批防汛抢险新机具,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获得*省和*科技进步奖,并得到了及时推广应用;由*机修厂研制的“工程抢险应急照明车”在国家防总招标中一举中标,并在全国推广应用。

五是积极推广应用新材料、新技术,增加了*工作的科技含量。结合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实际需要,广泛采用和推广了混凝土截渗墙和垂直铺塑截渗等多项堤防除险加固新技术,以及铰链式模袋混凝土沉排护底和土工格栅堆石筑坝技术等用于坝岸加固的新材料、新技术。在我局多处控导工程施工中,应用铰链式模袋混凝土沉排护底,总面积达6.*多平方米,基本达到了不抢险或少抢险的目的。

(二)“数字黄河”系统工程建设,提高了我局治黄建设与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我局先后筹集投入资金200*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建设,在许多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建成并投入运用了一系列信息操作系统。

一是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办公自动化系统、*网站、省局至市局的视频会议系统等。实现了省局到市、县(区)局的2mB广域连接和三级文件、资料、办公信息的网上传输,同时也为远程会议、防汛会商、网上审查、水量调度、远程教育和远程会商提供了现代化技术手段。

二是开发建设了*防汛指挥调度决策支持系统、防汛信息系统、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开通了*防汛网站。实现了防洪预案、抢险方案、防洪工程、实时险情、防汛料物、防守队伍及灾情信息、凌情的信息化管理,建成了47处自动遥测水位站,在全局完成了大规模信息集成与开发的“*水雨情管理系统”,为处理水雨情综合信息提供了数字处理平台。在20*年的*秋汛和今年的调水调沙试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开发建设涵闸远程监控系统,实现了3*引黄涵闸远程监控,提高了黄河水资源统一调度与管理的自动化水平。

四是“数字水政”、“数字人劳”、“数字建管”、“数字财务”、“数字计划”正在开发建设,并已陆续投入管理运用。

(三)积极筹备建设“河口模型”,加快河口治理研究步伐。

为做好“河口模型”建设的前期工作,组织人员到*水利科学院与上海长江河口、钱塘江河口模型实验基地进行了技术考察,派员参加了20*年中国水利学会在珠海召开的“中国江河河口研究及治理、开发问题研讨会”,协助*筹备召开了高层次的“黄河河口治理与对策研讨会”,有力的推动了河口模型建设工作的开展。目前*部已批准“河口模型”建设规划,*市政府无偿划拨了100*土地,胜利油田出资500*元,该工程已于10月12日开工奠基,*批准成立的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口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河口模型的开工建设与研究院的成立,促进了河口治理工作的开展,推进了模型*建设、*综合治理规划任务书的制订。这样大的科研项目落户我局,这样高规格的科研单位在我局成立,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局科研工作上台阶、上水平。11月30日,*部又颁布实施《黄河河口管理办法》,这都将对河口的综合治理开发与管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四)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活动,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一是群众性小改革、小发明、小创造成果突出。据统计,近3年全局共开展各类劳动竞赛29*;技术比武19*;提出合理化建议9581条;技术攻关项目623项;取得小改革、小发明、小创造成果392项。获得优秀创新成果90项、优秀合理化建议53条

二是引黄供水管理创新取得了重大突破。*局与地方水务部门联合,以合同方式规定政府提供优惠,规范运作的民营供水韩店平原水库已经建成投入运用,年供水量360*吨,年投资回报率达1*以上,为我们进一步开发利用好*水资源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三是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跨河交通迅猛发展。探索了浮桥合作经营、控股经营和跨河交通联合入股经营的新模式,找到了新的经济切入点,为我局的经营创收工作注入了活力。

四是创新淤背区土地经营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收到了良好效果。20*年*局借鉴温州民营经济的经验,大胆尝试淤背区生态林改革,对林权进行确权拍卖,取得了成功经验,在全局进行了推广。

五是界定工农业用水,规范滩区引水,采取协议供水、加价收费等措施,促进了黄河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五)广泛开展学术研讨活动,加强对外交流,为*科技与创新营造良好环境。

一是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学术研讨活动,深入进行学术交流,五年来全局交流学术论文35*篇,学术气氛进一步浓厚。

二是立足于*的长治久安,组织专家对我省黄河及黄河三角洲、大汶河、东平湖、北金堤和南北展宽区进行考察,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和意见。

三是广泛进行合作交流,提高学术水平。我局先后派出*考察团组以及随团人员7*次出国学习考察,接待国外专家15*人次,拓宽了视野,开阔了眼界。

回顾五年来我局的科技与创新工作,主要有以下三点体会:

第一,各级领导的重视支持是搞好科技与创新工作的关键。近年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创新的意识不断增强,加快创新步伐,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各项工作发展已成为各级领导的共识,重视支持科技与创新工作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为加强领导和管理,省局调整充实了科技创新领导小组、数字黄河领导小组、科学技术委员会和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制定了一系列管理与科技创新的办法和机制,促进了科技与创新工作的开展。

第二,加大资金投入是做好科技与创新工作的保障。近5年,省局及各市局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多方筹集资金用于科技与创新工作,并且每年都有一定的增长,保障了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

第三,我们的实践也充分证明科技与创新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动力。*局的跨河交通、博兴县局的林权制度改革、邹平的引黄供水创新、齐河北展堤的植树、滨州局的企业整合和改制、利津的机淤汇浆系统的研制与推广、梁山机修厂研制开发的抢险应急照明灯、液压自动抛石机、工程管理多功能车、柳石枕捆抛机等科技创新成果充分表明了这一些。

二、治黄面临的形势和我局科技与创新工作存在的问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动力。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目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工作,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使我国科技工作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党的十六大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与创新的这些重要论断,既是我们全面推进科技与创新的指导思想,又对我们做好新时期的黄河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新的要求。

当前,全国、黄委系统上下都在全面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理念,树立合理开发、高效利用水资源,全面节约、有效保护水资源,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黄委党组高度重视科技与创新工作。今年年初,黄委党组提出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新理念,并初步形成了“1493”的理论和实施框架。这是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长期研究与实践的结晶,是治黄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就我们山东局来说,目前正在紧紧围绕“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新理念、新思路,按照已经批复的“三条黄河”建设规划积极开展工作。标准化堤防建设和亚行贷款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东平湖综合治理和黄河滩区安全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黄河河口综合治理规划》编制工作将全面展开,有关治理项目也将陆续开工建设。我局“数字黄河”建设,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数字防汛”、“数字水调”、电子政务等应用系统的框架基本形成,并在治黄工作中发挥出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我局在科技与创新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但是,目前我局的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工作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科技与创新还不适应治黄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实施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新理念,推进治黄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迫切需要科技与创新做支撑、做动力。“二级悬河”的成因及治理研究,东平湖治理综合运用研究,河口演变的内在机理、河口淤积延伸对下游河道冲淤的影响、河口的整治方向等问题,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还需要尽快拿出具有较强指导性的研究成果。另外,还需要增强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现代科技手段,研究治黄新思路,探索治河新方法的能力。需要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科研运行机制,增强自主开展科技研究和创新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我们在充分肯定成绩和认识分析形势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科技与创新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这主要表现在:

一是领导认识与重视程度不够,科技与创新工作发展不平衡。大家通过看会议资料和会场外的展板就可以知道,有些单位科技创新成果很多,有些单位几乎没有什么成果。凡是领导重视的单位,科研成果就多,领导重视程度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科技与创新工作的好坏。最近几年,省局一直鼓励和支持技术人员到系统外以及国外进行技术交流,但有的单位对于学术交流不够积极,没有给技术人员提供一个比较好的条件,缺乏战略的、发展的高度来看待重视这个问题。

二是科技与创新的意识不强,观念淡薄,动力不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和意识没有真正树立起来,科技与创新的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尚未健全和完善,政策落实不够,搞科技与创新的积极性不高,多数人员晋升职称后,没有了动力,文章不写了,科研也不搞了。

三是经费投入仍然制约着科技与创新工作的开展。经费投入的机制与体制不健全,没有形成多渠道的经费来源。市局和局直单位科技投入力度不够,缺乏主动性,对于已经出现的创新成果总结不及时、已经完成的项目没有进行后续工作,如科技鉴定、报奖、推广、应用等。

四是科技人才缺乏,人才队伍结构不尽合理。缺少学科带头人和高、精、尖专业技术人才,人才后备力量严重不足。科技人才分布不均,基层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十分缺乏。人才结构不尽合理,经济、法律、财会、计算机等方面的人才比较少,尤其缺乏懂经营、会管理的中、高级经营管理人才。

五是科研项目的前期工作调研不够。科研基础性工作不扎实,不深入,缺乏战略性、前瞻性的研究,提出的有针对性的课题少、项目少,缺乏对上与对下、对内对外各个层面上的交流。特别是在河口、东平湖一些重大问题的研究上我们还不够深入。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必须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工作中的不足和不适应,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明确目标任务,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快我局科技与创新工作的步伐。

三、近期工作打算和措施

面对当前的形势和机遇,我局近期科技与创新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积极实践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新理念,广泛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大力开展创新活动,积极推广转化科技成果,全面提升科技治河水平,推动*治理开发与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说来,主要是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科技治河之路

黄委党组提出的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新思路符合我国国情、水情,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我们必须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实践治河新思路紧密结合起来,深刻领会和把握其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并落实到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去。在黄委召开的科技大会上李国英主任提出了坚定不移地走科技治河之路的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并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积极实践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新理念,通过强有力的工作和措施,全面推动山东治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大科技与创新力度,解决治黄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科学的本质在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要大力倡导科学探索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加大科技与创新工作的力度,解决治黄事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关键问题。

一是要强化思想观念的创新。近几年,水利部提出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新思路。黄委也提出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治河新理念,新的治河思路是科学发展观、科学执政思想在治黄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我们的科技与创新工作,要密切跟踪当代水利科技前沿,科学判断科技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向,不断探索新理念、新思路,对重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要超前研究,大胆创新。特别要加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洪水管理、水资源优化配置、河口生态自然规律等观念的探索与创新。

二是要强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目前科技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不顺,依然是影响治河科技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我们必须加大改革力度,理顺体制,创新机制,逐步建立既符合我局治河科技特点和科技发展规律,又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包括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技推广与技术服务在内的新型治河科技与创新体系。

三是要强化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创新。要不断改进科技创新管理方法和手段,健全管理制度,促进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在科技项目立项过程中,要建立科学、客观、公开、公平、公正的机制,建立、健全我局科技计划信用管理制度,改进科技创新评价办法。加强科技创新的全过程管理,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四是要不断拓宽科技领域,进行组织方式的创新。科技治河不仅涉及水利工程技术范畴,而且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范畴,所以科技与创新工作要充分考虑水的多元化属性,改变脱离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的研究方法,把水问题放到大自然中去考察、去研究。要不断拓宽科技创新的领域,特别要注意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生态黄河、数字黄河等新领域的拓展。在组织方式上,要实行跨行业、跨领域的联合攻关研究,不断促进学科的交叉、综合和渗透。

(三)科技与创新要认真做好四个方面的结合

一是做好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结合。基础研究是应用技术创新的源泉。突破性的科技与创新要从基础研究抓起,不断形成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新工艺,为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提供新的方向。科技工作不仅要重视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也要加强前瞻性的重大基础性问题的研究。要重视基础研究,加强应用开发研究,使二者做到有机结合。科研人员要跟踪水利行业发展的前沿,围绕*发展的中心工作,有选择性地开展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基础研究。各级科技人员要紧密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需要,积极开展具有本单位、本部门特色的应用技术研究与推广转化工作,共同促进全局科技与创新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是做好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的结合。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治黄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要继续不断学习借鉴国内外水资源管理和大江大河开发治理的新思路、新经验、新技术、新设备。今年,我们通过国家“948”计划引进了国际先进实用的“安快坝”技术,拓宽了我局对外技术交流的渠道。同时,我们要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不断提高引进技术的层次,降低引进技术的成本。要注重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尽快实现引进技术的本土化,要把自主创新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有机结合,注重技术集成,形成更多自主知识产权。

三是做好科学研究与生产转化推广的结合。科技与创新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获取科研成果的科研过程,而是应包括科研、转化、推广、应用的全过程。因此,我们不能仅仅关心科技创新成果的技术创造性和水平,还应关注其在治黄实际中所发挥的作用,应用效果是判断科技创新成功与否的最终标准。在注重加强科技研究的同时,一定要高度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不断完善科技推广体系,健全推广机制,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对实用性强的创新成果,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当前应重点抓好工程建设与管理中“三新”推广、防汛抢险新技术推广、淤背区产业技术推广和企业高新技术引进、改进推广等。

四是做好科技与创新同人才培养的结合。造就一批德才兼备的科技创新带头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技创新队伍,是实现我局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关键。高质量的科研工作、高层次的对外合作交流和良好的科研条件,是培养和凝聚高质量创新人才的必要条件。我们要在创新实践中培育人才,在公平竞争中识别人才,在事业发展中凝聚人才,在工作生活中关爱人才,使全局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系统化的人才开发格局。

(四)强化八项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全局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科技创新意识,把科技创新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各个单位的一把手要亲自抓科技与创新工作,要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科技与创新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把科技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规划,组织实施,督促检查,狠抓落实,形成长效有序的工作机制。做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机构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我局机构改革时各市局都没有单设科技管理部门,今后我们要指定专门部门和专人承担起科技管理的职能。每年要对在科技与创新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是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资金投入体制,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科技投入是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的必要条件。*年以来,我局加大了科技工作的投入力度,科研与开发、引进与推广的经费逐年增加。今后要继续积极争取上级相关部门科技计划的支持。同时,省局也将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工作的资金支持,每年拿出10*元以上的经费用于科技创新工作,各个单位要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多方开辟经费渠道,如利用项目前期科学实验研究费、招标节余、预备费、银行利息等,来加大对科技与创新工作的资金支持力度,当然这些资金的利用要符合国家的有关财务管理规定。同时,要积极引导企业和各种社会力量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坚持行政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办法,逐步建立省局以奖代补、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投入的多元化机制,形成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

三是强化管理,实现科技与创新工作的规范化运作。要充分发挥行业管理优势,加强管理,促进我局科技与创新工作的协调发展。省局科技处除了机构改革时赋予的职能外,明确为综合部门,具有协调和综合的职能,主管科技与创新工作,要会同有关处室,站在宏观、全局、战略的高度,协调好全局的科技与创新工作,保障科技投入持续增长,构建政策与制度规范,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推动行业科技进步。科技管理部门要按职责加强科技项目立项和科技成果的统一归口管理工作,今后凡是各个单位和部门安排的科技项目都要通过省局和市局的科学技术委员会进行相关的前期工作,要积极引导和鼓励科研、勘测、设计、施工、管理、教育等各方面的科技人员投入到治黄实际工作中来,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各个单位和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本单位、本部门发展战略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的研究,提高科技进步对治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力度。

四是加快“数字黄河”建设步伐,继续在系统内保持先进水平。认真贯彻黄委“数字黄河”工程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四统一”的要求,在黄委“数字黄河”建设总体规划框架下,坚持“管理、应用、共享”的六字方针,抓好“数字黄河”建设,以信息化促进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现代化。各个单位要积极开展前期工作,增加投入,培养人才,加强硬件设施和软件开发应用的力度,力争在“数字黄河”开发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五是尽快完成河口模型建设,促进河口治理研究。加大河口模型建设的前期工作力度,在水利部批准规划的基础上,争取尽快立项、安排资金,加快河口模型的建设进度,使其尽快发挥作用。尽快制订黄河口研究院的发展规划,与黄科院密切配合,积极向上级争取科研经费,广泛开展河口相关问题的技术研究,为加快河口的综合治理步伐提供强力技术支持。

六是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技术交流,实施人才战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要加大力度,拓宽交流渠道,扩大科技合作与技术交流的范围,积极吸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科技成果和资金。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科技交流与合作,拓宽视野,开阔思路,促进科技发展。要针对我局经济发展的需要,重点加强黄河经济发展、高新技术领域的科技合作。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加快治黄科技拔尖人才培养与选拔。着力加强人才队伍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当前重点要在提高创新能力上下功夫。对重点项目,集中人才进行攻关,鼓励各市局技术负责人或单位技术骨干担任项目负责人,为培养和造就科技带头人创造良好的环境。要为科技人员,特别是中青年科技骨干出国进修、短期培训和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创造条件,鼓励和引导科技工作者为治黄事业服务。要增强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的主动性,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相关的业务合作联系,全面提升科技合作与技术交流水平。

七是继续深入开展科技创新年活动。科技创新无事不在,无时不有。省局研究决定在今年开展科技创新年活动的基础上,继续扎实有效地开展科技与创新活动,广泛组织广大职工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的三小活动,把创新贯穿到治河的各项工作中去,发动广大职工以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态度全面推动我局各项工作健康、快速发展。省局将下发关于进一步开展科技创新年活动的实施意见,希望各个单位和部门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和开展好科技创新活动。

国防科技工业管理创新成果篇8

【关键词】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间的军工合作已日益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武器装备建设和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但基于国防科技工业的战略地位及军事领域的对抗属性,可以断言,自主创新才是国防科技工业建设发展的立业之本。国防科技工业只有立足于自主创新,才能占领国防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才能把握武器装备发展的主导权,摆脱武器装备发展受制于人的困境。

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应成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建设发展的根本遵循

国家安全的极端重要性、武器装备追求独特和领先的属性以及战略产业竞争的特征,都决定了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一刻也不能离开自主创新。历史和现实的经验一再表明,只有立足于自主创新,才能解决核心技术问题,也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反之,离开国防科技工业的自主创新,不仅缺少了确立大国地位的牢固根基,甚至连最起码的国家安全也将难以保障。

自主创新历来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优良传统。建国60年来,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战线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相继取得了以“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科技成就,拥有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为增强我国国防实力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但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国防科技水平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究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一是武器装备研制创新能力与国际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还不适应现代战争对武器装备发展的需求,尤其在军工关键材料、关键元器件、动力技术等方面,还存在难以突破的瓶颈。二是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发展还存在差距,还不能满足国防科技持续和跨越发展的要求。目前,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高新武器装备发展和国防科技工业做大做强的瓶颈。

国防科技工业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其不仅是国家战略威慑力量的重要支柱,更是推进新军事变革的重要物质和技术基础。我国面临着发达国家在军事、科技和经济上对我国实施防范、制裁和遏制的严峻形势,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发展的基点定位于自主创新上。自主创新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国防科技工业只有坚持不断的自主创新,才能拥有大批的专有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在国家间的军事科技竞争中占据战略制高点,才能牢牢把握武器装备建设发展的主导权。在新的历史时期,针对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所构成的潜在影响,坚持把自主创新摆在国防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走自主创新之路,不断增强国防科技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这不仅是加强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夯实国防科技工业基础、促进国防科技工业跨越式发展的内在本质要求。

二、加强原始创新是增强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

原始创新是自主创新的基础和源泉,绝大多数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尤其对于关系国家安全或具有巨大市场价值的核心技术都源于原始创新。从世界范围看,现代技术革命的成果约有90%源于原始性创新,美国的技术创新有78%为首创或技术突破型的,它是美国经济持续繁荣的主要动力。目前来看,没有原始创新,就难以突破发达国家构筑的知识产权壁垒,难以解决经济发展及国家安全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

总理曾强调,“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提高原始创新能力,要有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在关键领域掌握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在科学前沿和战略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目前来看,我国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存在着技术储备不足,关键装备技术“空心化”,军工关键材料、关键元器件、动力技术与国外相比有很大差距,其深层次的原因就在于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国家之间没有永久的敌人,但也没有永久的朋友”,任何两个国家都有可能在某种情况下成为对手。为此,各国都不会把自己最为先进的武器装备及相关的核心技术出售或转让给其他国家。基于这一历史和现实的必然,国防科技工业必须把原始创新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增强国防科技工业的原始创新能力,掌握更多的关键、核心技术,这不仅是促进武器装备跨越式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国防科技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本质要求。

加强原始创新能力建设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关键技术的对外依存度达50%以上,而发达国家均在30%以下,美国和日本则仅占5%左右。基于国防科技工业的战略地位,国防科技工业必须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原始创新上。国防科技工业要从国家的军事需求和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在强调完成型号、保障任务的同时,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十六字方针,不断加大原始创新的力度,逐步缩小基础研究与前沿技术发展之间的差距,以为我国武器装备建设和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三、推进集成创新是增强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单项技术的突破已不再是科学技术的唯一特征,随之而起的技术群的整体推进和相关技术的集成已日益成为当今科学技术向前发展的重要特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集成创新已越发成为当今科学技术向前发展的重要形式。目前,尽管单项技术研发和单项技术创新仍是自主创新的重要内容,但以单项技术为主的研发,如果缺乏明确的市场导向及与其他相关技术的有效衔接,其将很难形成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而建立在相关技术基础之上的集成创新以及由此形成的竞争优势,则要远远超出单项技术突破的作用。

集成创新是武器装备建设和国防科技发展的现实需要。首先,随着现代武器系统的日益复杂,其研制生产会涉及众多的学科和专业领域。在这种情况下,实现突破性的创新必须借助多学科、多专业的交叉融合,这种综合化、集成化,在一些重大战略性国防研究领域表现的尤为明显。其次,随着国防科技的快速发展,科技突破的难度不断增大,而集成创新的特征就在于其能打破空间和层次界限,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开放式地解决创新问题。最后,国防科技的复杂性也促成了集成创新的发展。随着国防科技创新的日益复杂,单个组织已难以担负越来越复杂的创新活动,其必须与其他组织或市场主体组成相应的集成网络。关于这一点,吴有生院士认为,在装备制造业,集成创新是科技创新的核心。集成创新可以带动单项技术的原始创新,带动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推动装备技术的更新换代。

大力推进国防科技的集成创新,不仅是促进武器装备跨越式发展的强劲动力,而且也是当今国防科技创新发展的现实需求。增强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应当在大力加强原始创新能力建设的基础上,把推进集成创新作为当前引领国防科技自主创新发展的一项战略需求,力求通过开辟一条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高效自主创新之路,促进国防科技的重大突破,以满足武器装备建设对国防科技发展的迫切需求。

四、加大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增强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捷径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获取技术最便捷、最省力的方式,是缩小科技差距的重要途径。自主创新与积极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两者并不矛盾。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可能封闭起来发展。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加强引进技术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再创新,是促进国家技术进步和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有力保障。例如日本战后之所以仅用30年就成为了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的技术政策是成就其在短时间内成为经济强国的重要因素之一。韩国走的也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道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通过引进技术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实现的。总理曾强调:“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再创新也是创新。要继续把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作为增强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方面”。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增强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对发展中国家尤为如此。例如印度国防科技工业走的就是一条引进技术、特许仿制到自力更生的发展道路。尽管博采众家之长为我所用,是印度武器装备建设长期奉行的准则,但印度政府认为,引进技术只能是发展本国技术的“垫脚石”,而不能成为“离不开的拐杖”,在引进技术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加强自主开发能力的建设。正是印度对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重视,才使印度的武器装备发展较快地走上了自力更生的道路。以色列军事工业也是从“仿制”起家的。由于以色列在引进技术的同时高度重视自主开发能力的建设,使得目前以色列在无人机、中小型侦察机、空战局势分析系统、歼击机电子设备等高科技武器装备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当前,虽然美、俄、英、法、以色列均能制造飞机预警系统,但以色列研制的“费尔康”的性能要高出俄罗斯a-50预警机4倍,成为世界目前最先进的预警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在技术引进等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国通过引进关键设备、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国内紧缺的原材料等措施,不仅促进了国防科研水平的极大提高,而且也加快了武器装备更新换代的步伐。但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技术引进工作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那就是在对某些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方面下的功夫还不够。今后,国防科技工业要充分利用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在进一步统筹规划的基础上,继续有选择地引进一批关键的先进技术,通过消化、吸收,提高自主创新的起点,进而攻克一批事关国家战略利益的关键技术,以进一步增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自力更生能力。

【参考文献】

[1]自主创新与建设创新型国家学习参考[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

[2]黄慧群:提高国有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a].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编:再造竞争优势――中国企业科技自主创新[C].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

国防科技工业管理创新成果篇9

一是我局自行研制开发的zdt-i型智能堤坝隐患探测仪,经省级科技鉴定,居当前国际领先水平,取得技术发明和实用新型两项国家专利,先后获得×××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被水利部列为重点推广项目在全国推广应用。

二是成功开发的多种取沙汇集系统,提高了机淤固堤施工效率。由某市局与有关大学、生产单位共同研究的“lqs型两相流潜水泵疏浚系统”、某局研制的“挖塘机和汇流泥浆泵组合输沙试验研究”、“某淤背固堤综合技术研究”,都通过了省级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获得省和黄委的科技进步奖。目前,以上成果已在多个市局推广应用,其生产效率显著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在黄河标准化堤防建设机淤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大力开展河口相关问题的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如延长清水沟流路行水年限的研究,通过多方努力被列入国家重点八五科技攻关增列专题,**年取得研究成果,获得×××科技进步二等奖。某总理在视察黄河工作时,曾给予高度评价。该成果对于指导河口综合治理,实现下游的长治久安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南北展的研究也已经取得初步成果。

四是防汛抢险新机具的研制和推广应用,促进了抗洪抢险技术现代化水平的提高。研究开发的“工程抢险应急照明车”、“防汛抢险钢桩及快速旋桩设备”、“液压自动抛石机”等一大批防汛抢险新机具,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获得某省和某科技进步奖,并得到了及时推广应用;由某机修厂研制的“工程抢险应急照明车”在国家防总招标中一举中标,并在全国推广应用。

五是积极推广应用新材料、新技术,增加了某工作的科技含量。结合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实际需要,广泛采用和推广了混凝土截渗墙和垂直铺塑截渗等多项堤防除险加固新技术,以及铰链式模袋混凝土沉排护底和土工格栅堆石筑坝技术等用于坝岸加固的新材料、新技术。在我局多处控导工程施工中,应用铰链式模袋混凝土沉排护底,总面积达×××万多平方米,基本达到了不抢险或少抢险的目的。

(二)“数字黄河”系统工程建设,提高了我局治黄建设与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我局先后筹集投入资金200×××多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建设,在许多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建成并投入运用了一系列信息操作系统。

一是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某办公自动化系统、某网站、省局至市局的视频会议系统等。实现了省局到市、县(区)局的2mb广域连接和三级文件、资料、办公信息的网上传输,同时也为远程会议、防汛会商、网上审查、水量调度、远程教育和远程会商提供了现代化技术手段。

二是开发建设了某防汛指挥调度决策支持系统、防汛信息系统、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开通了某防汛网站。实现了防洪预案、抢险方案、防洪工程、实时险情、防汛料物、防守队伍及灾情信息、凌情的信息化管理,建成了47处自动遥测水位站,在全局完成了大规模信息集成与开发的“某水雨情管理系统”,为处理水雨情综合信息提供了数字处理平台。在**年的某秋汛和今年的调水调沙试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开发建设涵闸远程监控系统,实现了×××座引黄涵闸远程监控,提高了黄河水资源统一调度与管理的自动化水平。

四是“数字水政”、“数字人劳”、“数字建管”、“数字财务”、“数字计划”正在开发建设,并已陆续投入管理运用。

(三)积极筹备建设“河口模型”,加快河口治理研究步伐。

为做好“河口模型”建设的前期工作,组织人员到某水利科学院与上海长江河口、钱塘江河口模型实验基地进行了技术考察,派员参加了**年中国水利学会在珠海召开的“中国江河河口研究及治理、开发问题研讨会”,协助某筹备召开了高层次的“黄河河口治理与对策研讨会”,有力的推动了河口模型建设工作的开展。目前某部已批准“河口模型”建设规划,某市政府无偿划拨了×××亩土地,胜利油田出资500×××万元,该工程已于10月12日开工奠基,某批准成立的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口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河口模型的开工建设与研究院的成立,促进了河口治理工作的开展,推进了模型某建设、某综合治理规划任务书的制订。这样大的科研项目落户我局,这样高规格的科研单位在我局成立,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局科研工作上台阶、上水平。11月30日,某部又颁布实施《黄河河口管理办法》,这都将对河口的综合治理开发与管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四)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活动,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一是群众性小改革、小发明、小创造成果突出。据统计,近3年全局共开展各类劳动竞赛×××次;技术比武×××次;提出合理化建议×××条;技术攻关项目623项;取得小改革、小发明、小创造成果392项。获得优秀创新成果90项、优秀合理化建议×××条

二是引黄供水管理创新取得了重大突破。某局与地方水务部门联合,以合同方式规定政府提供优惠,规范运作的民营供水韩店平原水库已经建成投入运用,年供水量×××万吨,年投资回报率达×××以上,为我们进一步开发利用好某水资源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三是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跨河交通迅猛发展。探索了浮桥合作经营、控股经营和跨河交通联合入股经营的新模式,找到了新的经济切入点,为我局的经营创收工作注入了活力。

四是创新淤背区土地经营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收到了良好效果。**年某局借鉴温州民营经济的经验,大胆尝试淤背区生态林改革,对林权进行确权拍卖,取得了成功经验,在全局进行了推广。

五是界定工农业用水,规范滩区引水,采取协议供水、加价收费等措施,促进了黄河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五)广泛开展学术研讨活动,加强对外交流,为某科技与创新营造良好环境。

一是结合某实际,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学术研讨活动,深入进行学术交流,五年来全局交流学术论文×××多篇,学术气氛进一步浓厚。

二是立足于某的长治久安,组织专家对我省黄河及黄河三角洲、大汶河、东平湖、北金堤和南北展宽区进行考察,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和意见。

三是广泛进行合作交流,提高学术水平。我局先后派出×××个考察团组以及随团人员×××人次出国学习考察,接待国外专家×××多人次,拓宽了视野,开阔了眼界。

回顾五年来我局的科技与创新工作,主要有以下三点体会:

第一,各级领导的重视支持是搞好科技与创新工作的关键。近年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创新的意识不断增强,加快创新步伐,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各项工作发展已成为各级领导的共识,重视支持科技与创新工作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为加强领导和管理,省局调整充实了科技创新领导小组、数字黄河领导小组、科学技术委员会和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制定了一系列管理与科技创新的办法和机制,促进了科技与创新工作的开展。

第二,加大资金投入是做好科技与创新工作的保障。近5年,省局及各市局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多方筹集资金用于科技与创新工作,并且每年都有一定的增长,保障了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

第三,我们的实践也充分证明科技与创新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动力。某局的跨河交通、博×××局的林权制度改革、邹平的引黄供水创新、齐河北展堤的植树、滨州局的企业整合和改制、利津的机淤汇浆系统的研制与推广、梁山机修厂研制开发的抢险应急照明灯、液压自动抛石机、工程管理多功能车、柳石枕捆抛机等科技创新成果充分表明了这一些。

二、治黄面临的形势和我局科技与创新工作存在的问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动力。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目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工作,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使我国科技工作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党的十六大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与创新的这些重要论断,既是我们全面推进科技与创新的指导思想,又对我们做好新时期的黄河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新的要求。

当前,全国、黄委系统上下都在全面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理念,树立合理开发、高效利用水资源,全面节约、有效保护水资源,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黄委党组高度重视科技与创新工作。今年年初,黄委党组提出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新理念,并初步形成了“1493”的理论和实施框架。这是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长期研究与实践的结晶,是治黄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就我们山东局来说,目前正在紧紧围绕“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新理念、新思路,按照已经批复的“三条黄河”建设规划积极开展工作。标准化堤防建设和亚行贷款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东平湖综合治理和黄河滩区安全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黄河河口综合治理规划》编制工作将全面展开,有关治理项目也将陆续开工建设。我局“数字黄河”建设,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数字防汛”、“数字水调”、电子政务等应用系统的框架基本形成,并在治黄工作中发挥出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我局在科技与创新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但是,目前我局的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工作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科技与创新还不适应治黄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实施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新理念,推进治黄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迫切需要科技与创新做支撑、做动力。“二级悬河”的成因及治理研究,东平湖治理综合运用研究,河口演变的内在机理、河口淤积延伸对下游河道冲淤的影响、河口的整治方向等问题,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还需要尽快拿出具有较强指导性的研究成果。另外,还需要增强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现代科技手段,研究治黄新思路,探索治河新方法的能力。需要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科研运行机制,增强自主开展科技研究和创新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我们在充分肯定成绩和认识分析形势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科技与创新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这主要表现在:

一是领导认识与重视程度不够,科技与创新工作发展不平衡。大家通过看会议资料和会场外的展板就可以知道,有些单位科技创新成果很多,有些单位几乎没有什么成果。凡是领导重视的单位,科研成果就多,领导重视程度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科技与创新工作的好坏。最近几年,省局一直鼓励和支持技术人员到系统外以及国外进行技术交流,但有的单位对于学术交流不够积极,没有给技术人员提供一个比较好的条件,缺乏战略的、发展的高度来看待重视这个问题。

二是科技与创新的意识不强,观念淡薄,动力不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和意识没有真正树立起来

,科技与创新的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尚未健全和完善,政策落实不够,搞科技与创新的积极性不高,多数人员晋升职称后,没有了动力,文章不写了,科研也不搞了。

三是经费投入仍然制约着科技与创新工作的开展。经费投入的机制与体制不健全,没有形成多渠道的经费来源。市局和局直单位科技投入力度不够,缺乏主动性,对于已经出现的创新成果总结不及时、已经完成的项目没有进行后续工作,如科技鉴定、报奖、推广、应用等。

四是科技人才缺乏,人才队伍结构不尽合理。缺少学科带头人和高、精、尖专业技术人才,人才后备力量严重不足。科技人才分布不均,基层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十分缺乏。人才结构不尽合理,经济、法律、财会、计算机等方面的人才比较少,尤其缺乏懂经营、会管理的中、高级经营管理人才。

五是科研项目的前期工作调研不够。科研基础性工作不扎实,不深入,缺乏战略性、前瞻性的研究,提出的有针对性的课题少、项目少,缺乏对上与对下、对内对外各个层面上的交流。特别是在河口、东平湖一些重大问题的研究上我们还不够深入。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必须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工作中的不足和不适应,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明确目标任务,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快我局科技与创新工作的步伐。

三、近期工作打算和措施

面对当前的形势和机遇,我局近期科技与创新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积极实践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新理念,广泛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大力开展创新活动,积极推广转化科技成果,全面提升科技治河水平,推动某治理开发与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说来,主要是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科技治河之路

黄委党组提出的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新思路符合我国国情、水情,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我们必须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实践治河新思路紧密结合起来,深刻领会和把握其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并落实到全面推进某可持续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去。在黄委召开的科技大会上李国英主任提出了坚定不移地走科技治河之路的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并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积极实践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新理念,通过强有力的工作和措施,全面推动山东治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大科技与创新力度,解决治黄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科学的本质在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要大力倡导科学探索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加大科技与创新工作的力度,解决治黄事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关键问题。

一是要强化思想观念的创新。近几年,水利部提出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新思路。黄委也提出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治河新理念,新的治河思路是科学发展观、科学执政思想在治黄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我们的科技与创新工作,要密切跟踪当代水利科技前沿,科学判断科技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向,不断探索新理念、新思路,对重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要超前研究,大胆创新。特别要加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洪水管理、水资源优化配置、河口生态自然规律等观念的探索与创新。

二是要强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目前科技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不顺,依然是影响治河科技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我们必须加大改革力度,理顺体制,创新机制,逐步建立既符合我局治河科技特点和科技发展规律,又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包括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技推广与技术服务在内的新型治河科技与创新体系。

三是要强化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创新。要不断改进科技创新管理方法和手段,健全管理制度,促进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在科技项目立项过程中,要建立科学、客观、公开、公平、公正的机制,建立、健全我局科技计划信用管理制度,改进科技创新评价办法。加强科技创新的全过程管理,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四是要不断拓宽科技领域,进行组织方式的创新。科技治河不仅涉及水利工程技术范畴,而且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范畴,所以科技与创新工作要充分考虑水的多元化属性,改变脱离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的研究方法,把水问题放到大自然中去考察、去研究。要不断拓宽科技创新的领域,特别要注意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生态黄河、数字黄河等新领域的拓展。在组织方式上,要实行跨行业、跨领域的联合攻关研究,不断促进学科的交叉、综合和渗透。

(三)科技与创新要认真做好四个方面的结合

一是做好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结合。基础研究是应用技术创新的源泉。突破性的科技与创新要从基础研究抓起,不断形成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新工艺,为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提供新的方向。科技工作不仅要重视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也要加强前瞻性的重大基础性问题的研究。要重视基础研究,加强应用开发研究,使二者做到有机结合。科研人员要跟踪水利行业发展的前沿,围绕某发展的中心工作,有选择性地开展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基础研究。各级科技人员要紧密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需要,积极开展具有本单位、本部门特色的应用技术研究与推广转化工作,共同促进全局科技与创新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是做好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的结合。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治黄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要继续不断学习借鉴国内外水资源管理和大江大河开发治理的新思路、新经验、新技术、新设备。今年,我们通过国家“948”计划引进了国际先进实用的“安快坝”技术,拓宽了我局对外技术交流的渠道。同时,我们要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不断提高引进技术的层次,降低引进技术的成本。要注重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尽快实现引进技术的本土化,要把自主创新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有机结合,注重技术集成,形成更多自主知识产权。

三是做好科学研究与生产转化推广的结合。科技与创新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获取科研成果的科研过程,而是应包括科研、转化、推广、应用的全过程。因此,我们不能仅仅关心科技创新成果的技术创造性和水平,还应关注其在治黄实际中所发挥的作用,应用效果是

判断科技创新成功与否的最终标准。在注重加强科技研究的同时,一定要高度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不断完善科技推广体系,健全推广机制,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对实用性强的创新成果,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当前应重点抓好工程建设与管理中“三新”推广、防汛抢险新技

术推广、淤背区产业技术推广和企业高新技术引进、改进推广等。

四是做好科技与创新同人才培养的结合。造就一批德才兼备的科技创新带头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技创新队伍,是实现我局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关键。高质量的科研工作、高层次的对外合作交流和良好的科研条件,是培养和凝聚高质量创新人才的必要条件。我们要在创新实践中培育人才,在公平竞争中识别人才,在事业发展中凝聚人才,在工作生活中关爱人才,使全局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系统化的人才开发格局。

(四)强化八项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全局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科技创新意识,把科技创新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各个单位的一把手要亲自抓科技与创新工作,要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科技与创新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把科技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规划,组织实施,督促检查,狠抓落实,形成长效有序的工作机制。做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机构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我局机构改革时各市局都没有单设科技管理部门,今后我们要指定专门部门和专人承担起科技管理的职能。每年要对在科技与创新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是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资金投入体制,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科技投入是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的必要条件。**年以来,我局加大了科技工作的投入力度,科研与开发、引进与推广的经费逐年增加。今后要继续积极争取上级相关部门科技计划的支持。同时,省局也将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工作的资金支持,每年拿出×××万元以上的经费用于科技创新工作,各个单位要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多方开辟经费渠道,如利用项目前期科学实验研究费、招标节余、预备费、银行利息等,来加大对科技与创新工作的资金支持力度,当然这些资金的利用要符合国家的有关财务管理规定。同时,要积极引导企业和各种社会力量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坚持行政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办法,逐步建立省局以奖代补、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投入的多元化机制,形成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

三是强化管理,实现科技与创新工作的规范化运作。要充分发挥行业管理优势,加强管理,促进我局科技与创新工作的协调发展。省局科技处除了机构改革时赋予的职能外,明确为综合部门,具有协调和综合的职能,主管科技与创新工作,要会同有关处室,站在宏观、全局、战略的高度,协调好全局的科技与创新工作,保障科技投入持续增长,构建政策与制度规范,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推动行业科技进步。科技管理部门要按职责加强科技项目立项和科技成果的统一归口管理工作,今后凡是各个单位和部门安排的科技项目都要通过省局和市局的科学技术委员会进行相关的前期工作,要积极引导和鼓励科研、勘测、设计、施工、管理、教育等各方面的科技人员投入到治黄实际工作中来,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各个单位和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本单位、本部门发展战略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的研究,提高科技进步对治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力度。<四是加快“数字黄河”建设步伐,继续在系统内保持先进水平。认真贯彻黄委“数字黄河”工程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四统一”的要求,在黄委“数字黄河”建设总体规划框架下,坚持“管理、应用、共享”的六字方针,抓好“数字黄河”建设,以信息化促进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现代化。各个单位要积极开展前期工作,增加投入,培养人才,加强硬件设施和软件开发应用的力度,力争在“数字黄河”开发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五是尽快完成河口模型建设,促进河口治理研究。加大河口模型建设的前期工作力度,在水利部批准规划的基础上,争取尽快立项、安排资金,加快河口模型的建设进度,使其尽快发挥作用。尽快制订黄河口研究院的发展规划,与黄科院密切配合,积极向上级争取科研经费,广泛开展河口相关问题的技术研究,为加快河口的综合治理步伐提供强力技术支持。

六是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技术交流,实施人才战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要加大力度,拓宽交流渠道,扩大科技合作与技术交流的范围,积极吸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科技成果和资金。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科技交流与合作,拓宽视野,开阔思路,促进科技发展。要针对我局经济发展的需要,重点加强黄河经济发展、高新技术领域的科技合作。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加快治黄科技拔尖人才培养与选拔。着力加强人才队伍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当前重点要在提高创新能力上下功夫。对重点项目,集中人才进行攻关,鼓励各市局技术负责人或单位技术骨干担任项目负责人,为培养和造就科技带头人创造良好的环境。要为科技人员,特别是中青年科技骨干出国进修、短期培训和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创造条件,鼓励和引导科技工作者为治黄事业服务。要增强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的主动性,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相关的业务合作联系,全面提升科技合作与技术交流水平。

七是继续深入开展科技创新年活动。科技创新无事不在,无时不有。省局研究决定在今年开展科技创新年活动的基础上,继续扎实有效地开展科技与创新活动,广泛组织广大职工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的三小活动,把创新贯穿到治河的各项工作中去,发动广大职工以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态度全面推动我局各项工作健康、快速发展。省局将下发关于进一步开展科技创新年活动的实施意见,希望各个单位和部门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和开展好科技创新活动。

国防科技工业管理创新成果篇10

【入选理由】十年不懈的探索,王伟及其团队更成功实现引领行业未来的第三大创新——企业类别创新:管理型防水企业。“管理型企业”是建筑防水领域一个全新的企业类别,是龙阳伟业在十多年专注建筑地下防水、全力破解地下渗漏难题的过程中最终确定的企业方向。

【背景资料】

王伟现任北京龙阳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北京建筑物资协会防水分会副会长、中国建筑业协会材料分会副会长、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绿色节能技术复核专家。专注于建筑地下防水十余年,针对建筑地下防水“三高”痼疾,提出了全新的防水观念及有效解决方案,为从根本上保障和提升建筑质量与安全,减少资源和能源浪费作出卓越贡献。其改革创新事迹先后入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杂志主编的《新兴领军者》、中国改革人物纪实丛书《改革之星》(第二辑)以及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等。

2006年,王伟带领团队实现了引领行业未来的第一大创新——技术体系创新。即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FS101、FS102地下刚性复合防水技术,并作为优秀成果成为当年住建部全国技术推广项目:该技术采用在地下结构混凝土中掺入FS102防水密实剂的基础上,在结构面层抹FS101防水砂浆,同时细部节点、变形缝等部位采用柔性密封材料处理,构成“刚性复合,以柔适变”的地下刚性复合防水技术。在工程应用中,该技术具有保证度高、降低造价、缩短工期、施工简单、低碳环保、适应性强、操作性好、无窜水层、减少超长板块后浇带和加强带的设置等应用优势,极大满足了地下防水工程的要求。凭借良好的工程应用效果,与成熟的技术支撑,该技术成功纳入国家规范。新编《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及《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在条文说明别提出该项技术,并给予“减少变形缝或后浇带设置,满足工程防水且与结构寿命相同”的高度评价,开创自规范编制以来前所未有的先河,使龙阳伟业当之无愧地成为地下刚性复合防水技术领域的先驱和引领者。

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王伟及其团队按照“防水是系统工程”的本质要求,又成功实现引领行业科学发展的第二大创新——产品品类创新:360度(地下)系统防水。即以“FS101、FS102地下刚性复合防水技术”为基础,以“新型商业模式”为依托,以“三大核心理念”为支撑,将材料、技术、服务整合为一的建筑地下防水体系。具有“社会贡献多、施工工期快、防水质量好、综合成本省”等诸多优势,并作为公司重要的产品品类创新,在国内三十余城市,数百例工程实践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