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学生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十篇大学生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十篇

大学生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9:56

大学生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篇1

数学思维的品质是衡量数学思维质量高低的指标,是数学思维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美国心理学家克雷奇曾说:"思维被认为是进化的最高成就,而且确实被认为是表明人类存在的本质的东西。"思维是人类最美丽的花朵,而创造性思维又是这最美丽花朵中的花蕊,因为创造性思维是创造的核心。为了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真正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人才,我结合小学数学及学生思维的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探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欲的强大内在动力。一般来说,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兴趣,就对数学知识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能主动地学习,积极地思考,执着地去探索。

2.选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正确选取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进行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把教材中已有的数学观点转化为问题,利用设计好的问题,来促使学生思考,逐步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

2.1进行习题训练和变式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思维。通过解题的训练,尤其是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练等变式训练,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的巩固与深化,提高解题技巧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创造性,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如教学267÷3≈()的估算,生1估成:270÷3=90,生2估成:300÷3=100,生3估成:240÷3=80。师:你觉得哪种估算方法最接近准确数?学生在对比中优化算法。师又进一步追问:把267做成260行不行?为什么?280呢?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在辩驳中知道这两种估算方法除以3都不能整除,从而得出结论:估算的特点是好算,结果与准确数差距不大。

2.2认真备课,设计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式。课前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方式。数学课本为老师教学只提供了基本内容、基本要求,至于在课堂上如何运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来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我们老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结合各种教法的特点,创造性地组织教材,引导学生探究。使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发现新的知识,提高思维的创造性。

3.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好的问题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启迪思维,激发求知欲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往往是由遇到要解决的问题而引发的。这样使学生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灵感和顿悟,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1创设探究性问题,提高学生的创造新意识。在数学概念教学过程中,切忌直截了当地就定义而讲定义,应更多地从概念产生过程中设计问题,为学生提供创造思维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疑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教学"认识圆柱"时,有位教师是这样设计的:他先从教具中任意拿出一个圆柱放在平面上来回流动后提问:这个物体也能流动,能说它是球吗?请你从自己的学具盒里拿一个像这样的积木,摸一摸、滚一滚、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这种形状的物体?它和球不同在哪里?这样实施教学,一方面,在认识从具体实物到抽象成几何图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另一方面,又能及时扫除学习新知的障碍,学生很容易产生成就感。因此在日常教学中,给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是培养思维独创性的关键,对学生迸发出的思想火花,创设出探究性的问题,不要制止,应采取激发为先、鼓励为主的原则。应在一种和谐、开放、自由、民主的课堂气氛中,让学生尽情想象,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2创设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数学开放性问题正逐渐成为数学教学改革的热点,创设开放性的问题,从而锻炼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开始对"有用""有挑战性"的数学更感兴趣。所以我们在创设情境中更应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设法给学生经历"做数学"的机会,让他们在开放性,探究性问题中表现自我、发展自我,从而感觉到数学学习是很重要的活动,并且初步形成"我能够而且应当学会数学地思考"。如在讲《比例尺》这一课时,这位教师是这样设计的:课前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画出学校教学楼的平面图,尽管学生认真努力,但画出来的平面图五花八门、不尽人意。老师让学生找出画不好的原因,学生通过讨论认为,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方向不知道怎么确定,一个是不知道实际的距离画在纸上应当画多长。因此造成所画的平面图不是自己头脑中理想的结果。这时教师因势利导:我们先看第二个问题,你们认为实际的距离画在纸上应当怎么画就准确了。学生积极思考,认为应当把实际的长度都缩小相同的倍数画在纸上。我们看到在这里,教师没有上来就讲比例尺的知识,而是创设让学生画教学平面图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进而产生学习的需求。从而使学生知道了数学的来龙去脉,解决了数学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过程,认识了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使学生把数学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渴望。从而学到了有用的数学。这样就达到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更新旧的数学课堂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战场,也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形成的主渠道。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创造教学,应该要更新旧的数学课堂教学观念,构建新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这样才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4.1提倡师生平等对话,营造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新课程教学中强调对话、互动与创造。对话教学强调的是民主平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朋友关系。教师应该放弃平时的威严,与学生一起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让学生在课堂上放开自己的思维。通过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大胆地阐述自己的新见解。当学生能够提出新见解时,教师用赞许的眼神,鼓励的目光,就能使学生受到鼓舞。他们的创造力就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这样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大学生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篇2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小学体育;学习乐趣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小学体育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式。目前,很多老师都着手于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地改变教学方法和理念,满足素质教育的主要要求,帮助学生创造一个适合学生成长与发展的环境。然而,尽管这样,传统教学理念深入人心,在教学中开展的教学理念还是不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针对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一问题,提出了几点自己的见解。

一、教师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体育技能和技巧的提高,更要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方式和发散思维能力的养成。然而,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培养需注重学生体育兴趣的开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兴趣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快乐、轻松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培养需要以学生对体育科学感兴趣为前提。培养学生的学习乐趣,教师就要更新教学方法,突破旧有的教学限制,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要求和身体素质,合理地进行教学计划的制定。在教学中,要善于突破旧有的教学手段,打破原有的教学思想。有些体育老师的教学形式不够灵活,例如,在教学“跳山羊”的时候,教师在课程开始就向学生传授跳山羊应注意的细节,并亲自示范,让学生排队跳过去,就结束这堂课。这样枯燥的教学方法会逐渐地使学生对体育学习不感兴趣。所以,教师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依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突破老师和同学的代沟,采取多样化的形式进行教学,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进行体育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善于使用生动的语言,倡导学生大胆想象

为在体育教学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要善于使用生动的语言,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在这里需要明确的是,学生对体育的喜爱程度有差异,老师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激发鼓励措施。与此同时,依据学生的行为,实行不同的教学手段,老师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对于体育学习兴趣很大的学生,老师可通过提出一些激发联想的问题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然而,对于体育学习不太感兴趣的学生来说,老师采用一些形象、生动、诙谐的语言鼓励学生的方法显然是不可行的,使得学生云里雾里,不知如何下手。所以,教师针对那些对体育学习不太感兴趣的学生,应掌握一个度。例如,在教授“前滚翻准备姿势”的过程中,针对兴趣不大的学生,可进行准确、优美的示范,并配以形象的语言,使学生既能对动作有直观的认知,对语言又有明确的感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而针对兴趣浓厚的学生来说,就不必进行这种教学方式,可以采用“什么样的物体可以更好地翻滚”这样的语言来促进学生想象,他们会想到圆更易翻滚。学生可以根据这种教学方式,极大地培养自身的创造性思维。

三、健全教学体制,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方式是创造性思维中最关键的部分,是一种极具开拓性的创新思维。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养成,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热情,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大胆想象是不够的。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建立健全教学体制,完善教学形式,努力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广阔的思考空间可以帮助学生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式,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将创造性思维能力和体育课程学习相结合,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养成。老师可以依据实际情况为学生预留一定时间,发挥学生的积极主观能动性。

总之,在进行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要想积极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应注重学生学习热情的培养,在教学中融入形象、生动的语言,促进学生大胆想象,健全教学体制,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方式。另外,老师还要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进行积极探索,创造全新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水平的提高,帮助学生搭建一个适合学生成长与发展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季昌士.合作精神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培养[J].文学教育:中,2011.

[2]商辉.浅谈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

大学生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篇3

【关键词】职高美术创造性思维步骤

0.引言

近些年我国的素质教育改革有着很大的进步,对学生主体性的重视度有着加强,在职高美术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专业美术知识能良好学习,还要能充分重视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下,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有着要求,在具体教学中就要能充分重视,通过从理论上对学生创造性思S的培养研究,就能从理论上为实际教学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1.职高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和步骤

1.1职高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分析

职高美术教学课程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对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有着积极意义,美术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要得以贯穿,促进学生创造能力以及品质的提高,增加学生的艺术潜能以及审美能力提高。在美术教育过程中,这是和其它的教学课程有着区别的,对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以及艺术个性有着积极作用,每个人的审美能力不同,在创造能力上也会不同,加强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就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让学生在艺术创造能力上不断加强[1]。

职高的美术教学过程中,对高素质以及对市场需求人才的满足比较重视,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在专业理论知识上扎实的掌握,还要充分重视艺术价值观的系统化形成,以及审美观的发展。在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方面,就能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对学生的艺术创造力的提高有着积极意义。只有在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加强,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发展。

1.2职高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步骤

职高美术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要注重不同的阶段实施不同的教学任务,在对学生的灵感培养过程中,就要注重方法的科学性。让学生对生活能细致的观察,从生活中找到创作的灵感,在这些主观以及客观和视觉等因素的影响下,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就有着积极作用。在对创造素材的搜集以及整理过程中,也要注重方法的科学实施,这对对灵感实施修改的重要过程,将生活中的形象进行描绘。在对素材的搜集中,可能是对简单线条的记录,有的是有着强调性的素描写真,这些都比较有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2]。

2.职高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措施

职高美术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就要注重科学方法的应用,笔者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措施进行了探究,在这些措施的实施下,就能有助于学生的创造性能力的提高。

第一,深化美术教学改革。新课程标准下的职高美术教学,要注重在教学的改革上进一步深化,对教学方法能进行大胆的创新。美术鉴赏课程中可通过和音乐以及故事和角色扮演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应用,保障学生能及时的进入到课堂氛围中去,加强学生对美术课程的理解[3]。教师在美术教学中,通过演讲辩证法的教学活动开展,促进学生对自己的美术学习情况加以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潜能要能积极有效的激发,让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上不断进步,对学生的个性能充分体现,这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就有着积极作用,

第二,加强教学观念的转变。职高美术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深化,让学生向着会学的方向发展,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能不断加强,美术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充分注重学生的创造性以及积极性的充分发挥,让学生在美术课程中积极的进行思考,并要勇于创新。教师对学生的引导能力要加强,通对大师的一些名作欣赏,让学生在创造能力以及想象能力上充分绽放。让学生主动的接受美术教学知识,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让学生掌握到学习的技巧。这些层面的方法应用,对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凸显,以及对教学的质量提高就比较有利。

第三,注重自我美术素养的提高。在对学生的美术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老师就要重视自我美术素养的提高,老师要不断的充实自己,为学生树立好榜样。在对美术上的学习层面要注重基础理论的熟练掌握,以及美术技巧的创新应用,将自己的教学能力水平不断提高,为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打下基础[4]。老师在美术教学方方面,在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上要注重,以及在教学模式创新上能充分重视,在这些基础层面得到了加强,才能有助于对学生的美术教学。

第四,对美术教学的环境优化。美术教学中对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就要能充分重视教学环境的整体优化,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这就需要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交流,构建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能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能够有宽松的学习环境。这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以及创造思维的培养就比较有利。美术教学课程中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注重,让学生通过全面性的学习,对自身的学习能力提高打下基础。

第五,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化措施实施。美术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要充分重视对学生的评价,通过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就有着积极促进作用[5]。教学评价也是老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方法,在教学评价实施中,要充分重视多元化,让学生能够充分的了解自身的学习能力以及不足之处,然后针对性的进行补充自己的不足,这些都比较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以及在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上也有着积极作用。

3.结语

综上所述,职高的美术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教学的方法创新实施,还要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在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层面能不断加强,只有在这些基础层面得到了加强,才能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加强。在通过对职高的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就能有助于美术教学的整体水平提高,对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也有着积极作用,希望能借助此次的理论研究,有助于实际教学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全新.探讨高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5(02)

[2]颜晓晨.中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美术教育研究.2014(04)

[3]张小萍.职高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美术教育研究.2014(02)

大学生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篇4

开展创新教育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与探索能力,促进个性潜能的充分发挥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可以为国家发展培养所欠缺的创新型人才,为国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提供高素质的人才。创新教育的开展是我国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创新教育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培养目标的创新型教育。教师对开展创新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教师在传递知识的过程中是否蕴含创新性思维,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是否持肯定态度都直接影响着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效果。物理教师要想要想在课堂中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做改变,立足于教材,扎根于教材,寻找创新因素与创新结合点。针对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在物理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意识

物理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上。首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自信心,这样学生才敢于向老师发问,勇于对教学内容提出质疑,并提出自己的主张和见解。与其它学科不同,物理学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每一新的物理发明、研究和创造便是物理学发展的不竭动力。一项新的发明创造出了要有科学家坚实的理论知识做支撑外,还必须有一颗创造性的大脑,才能在知识领域获得新发现并取得成功那个。创造性的头脑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后天不断的学习、实践中积累培养出来的,这在很多实例中都得到了验证,例如花匠研究出钢筋缓凝土,自行车播种器源自于农民的发明。学生与农民和花匠一样度蕴藏了巨大的创造潜力,只有通过有意识的开发、利用才能够得到充足的体现。其次在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培养上,教师要将教学内容与生产生活实践紧密衔接,提出能够引起学生注意与思考的问题,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质疑精神与提问意识。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有意识的就物理学发展历史进程中,物理学探索过程中问题背景的演化和重大物理学问题产生的历史条件进行“剖析”。教科书编写中也同样要蕴含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材料,将如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和崇尚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渗透到物理教学中,培养和巩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3物理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开展创新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教育中的重点内容,创新思维即包含逻辑思维形式同时也包含非逻辑思维形式。连续渐变功能是逻辑思维所具有的独特形式,如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等。与逻辑思维不同非逻辑思维的独特形式表现为跳跃性与突变性思维,如联想与想象,直觉与灵感等。创造性的思维要将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紧密结合到一起,只有二者相互协调互补,才能够使思维更加缜密。但传统的物理教学在两种思维模式的培养上有倾向性,对逻辑思维的重视程度要高于非逻辑性思维,这种思维模式的培养,致使学生习惯与再现思考,缺乏支持创新思考的足够的能量。为此决定了非逻辑性思维的培养将成为开展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新的窗口。

首先,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所谓想象主要是人脑针对过去未曾经历接触过的事物,或是在将来有可能发生、存在的事物的某种形象所进行的塑造。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们往往通过天马行空的想象,最终将想象变成了现实,我们可以说想象是创造的源泉和动力。在进行物理教学过程中除努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方式外,还要对教材中存在的想象空间进行挖掘,努力培养学生的非逻辑性思维,鼓励学生对物理学进行大胆的猜想与假设,并培养学生验证猜想与假设的实践能力。想象力的培养对于开展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此在物理教育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其次,开展发散性思维训练。同一道物理题往往会存在多种解答思路与方法,更有可能存在不同的解答结果。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不能要积极培养和估计学生对多种解题思路与方法的探索,不能将解题思路局限于一种。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运用多种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逆向思维就是把思维顺序颠倒过来思考问题。它也是人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物理学中很多问题运用逆向思维可以启发学生从相反的方向,从问题的反面思考而得出结果,这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方法。最后,进行灵感的捕捉。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由于某种事物或现象的启发促使创造者茅塞顿开一下突破了思维的障碍,使思维活跃到明朗阶段,认识发生了突变,产生了敏锐的顿悟,就可以说产生了灵感。灵感的闪现,为创造者提供了接通思维,突破障碍和发现创造关键的机遇,因此,具有很大的创造性,但灵感具有突发性和瞬间性,不能完全按照人的意志出现和控制,但我们可以创造条件去诱捕它。一方面要注重平时经验与知识的积累,只有让大量的信息深深地印烙在脑海中,才能造成一种强大的势能,一经触发便转化为思维突变的动力。另一方面应使自己的兴趣情感和思维都集中在与问题有关的方面来,进行执著追求和苦苦求索,从而产生强烈的创造动机与欲望。因此,我们应当教育学生在遇到难题或进行创造性活动思维陷入困境时,可以把问题暂时搁置下来,去从事一些松弛的活动,使思维“热线”下潜,让潜意识出来活动,达到对灵感欲擒故纵的目的。实践表明,在学生受到严格的逻辑思维训练的同时,进行一些非理性、非逻辑的思维训练,可以避免学生思维的模式化,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大有裨益。

大学生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篇5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教学基本途径与方法

创造性思维是以各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为基础,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想象、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加工活动,来获得自己尚未知道的新知识的这种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除具有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敏捷性之外,其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具有求异性、变通性和独创性。创造性思维是未来的高科技信息社会中能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需要,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开创性人才所必有的思维品质。

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学生创新精神,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试从教与学两方面探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一、恰当选取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法

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中学物理知识大都是从观察生活与生产实例、自然现象、物理实验等总结概括出来的,这类知识内容的教学,运用发现法、启研法、学导法、实验探索法等较为适宜。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根据教学实际,恰当选取、运用这些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进行教学。

二、精心设计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案

我们知道,一堂课的教学效果的好坏,往往跟教者课前教学设计质量的优劣有关。物理教材、教学大纲、教学参考书仅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和依据,如何运用最优化的教学方式、最合理的教学结构进行教学才能达到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又能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及各种能力的目的,是需要我们精心设计的。

教者应深入研究大纲、教材,以大纲、教材为依据,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及获取知识为目的,突出启发性、探索性、灵活性、民主性、独创性等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原则,充分发挥教者的聪明才智,精心运筹策划,细心推敲安排,设计出符合学生心理特征、认知规律的切实可行的方案来。

例如,在“大气压的测定”这节课的教学中,如果我们教师按教材的编写依葫芦画瓢,直接运用托里拆利实验获得结论,这种生硬的灌输式的教学,不利于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如果变讲述为下面的探究式教学,则教学效果就会有很大的不同,步骤如下:

1.将一开口玻璃管插入水银槽中,分析为什么管内外水银面相平(连通器原理)。

2.把玻璃管中按上一活塞,向上拉动活塞,分析为什么水银柱能上升。

3.分析当玻璃管足够长,是否当不断向上提拉活塞时,水银柱能不断上升。

4.在水银柱不随活塞的上升而上升时,你能从中悟出什么?

5.设想一下,怎样使管内水银面以上部分达到真空状态,从而精确地测得大气压值?

这样按此质疑、实验、探索、解疑等不断深化的探索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像科学家一样亲自参与科学探索、发现,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灵感,使他们产生顿悟,而且可以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

三、巧妙设疑,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变化过程。好的问题能诱发学习动机,启迪思维,激发求知欲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往往是由遇到要解决的问题而引发的,因此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必要途径之一。

1.巧妙设疑,激发思考问题的兴趣。

上课伊始恰当质疑,创设悬念,会使学生产生迫切探究的认知心理,激发求知欲望。

例如“轮轴”一节新课导入的教学,教者首先在黑板上画了一口井的平面图,井里画有一系着绳子的水桶,井上画有一短杠杆,然后提问:“利用这个短杠杆能否将井中的水桶提上来,为什么?猜想如何改进才能发挥杠杆应有的作用?”这样图文并茂的物理情境,定会使学生探索的欲望油然而生,促使他们集中精力,开动脑筋,尝试探寻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法与途径,创造的灵感和顿悟很可能由此产生。通过想象直觉思维、联想逻辑推理,通过猜想、议论,互相启示,这样,思维将向连续旋转的杠杆逼进,进而“创造出新的机械”――轮轴。

2.注意难度,提高问题的艺术性。

我们还应注意所提问题难易要适度,不宜太过简单,而且提问题的方法还应具有良好的艺术性、顺序性及逻辑性,问题要新颖,具有较强的启发性和趣味性,才能诱发学生探索思维的积极性。

例如,在“惯性”的教学中,若以地球上的人竖直跳起后落地点与起跳点位置关系为例来研究惯性,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但若以人站在高速水平行驶的火车车尾边沿处或大海中匀速航行的船尾上竖直起跳后的下落情况来研究,其教学效果要比前者好得多。

四、拓展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改进实验方法,探寻新的途径,培养创新意识。

在物理教学中不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一般都不局限于一种方法。如测圆柱体的周长和直径的实验、测量物质密度的实验、测导体电阻的实验等,除书中的实验方法外,还有多种其它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若能为学生创设、提供探索其它方法的机会和条件,有意引导学生探索、寻求不同方法,学生就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探索、发现的过程中,定能使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及独创性得到培养和提高,定能使学生思路开阔,创新意识增强。

2.提炼由实验现象到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通过物理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获得实验数据后,通过分析、判断、概括、综合和抽象思维、逻辑推理的思维加工活动,使之产生认识上的飞跃,获得结论。这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但若把握不当,也不能达到目的。例如,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关键在于实验后,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比较,进一步假设推理的创造性思维过程,才能实现认识上的重大飞跃,获得用实验方法无法直接验证的重要规律。但这一关键环节,往往有些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为急于得出结论,用教者的讲述取代了学生的思维,使这个难得的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良机丧失掉。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这些关键之处,以突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此外,我们还可以在教学中加强习题的变式训练,创设问题讨论情境,设计动手实验能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总之,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材,综合教法特点,创造性地组织教材,使静态教材内容变为具有探究价值的研究问题,诱发学生探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大学生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篇6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思维训练;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学生具有怎样的思维直接关系着他们以后的发展,由此,从这个程度上来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通过各种方法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切实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从而促进学生今后的发展。那么,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简单阐述。

一、创设情景,引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针对小学生习惯于形象思维这一特性,充分创设情景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然后用英语进行简单描述,这样,有助于引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并促进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具体来说,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关教学情境,以达到上述目的。

小学英语教材中都配有插图,教师可以充分借助这些插图来创设情景,有效引导学生积极观察这些插图,然后用英语描述插图内容,从而引发其思维的积极性。如,教学“attheweekends”的相关内容,教师就可以充分将插图作为情景创设的辅助手段,引导学生观察插图,然后根据插图内容“talkingabouttheirweekends”,之后再结合自身实际谈谈“Howdoyouspendyourweekends?”这样,通过插图的启发,相信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有效的激活,从而必定能更加积极、精彩地谈论之后的问题。

二、激发兴趣,促进学生思维的主动性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促进学生思维的主动性都是极为重要的,只要学生愿意自主进行思考、愿意自主进行学习,就能使其思维得到有效训练。而促进学生思维主动性的有效途径无疑就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唯有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及学习,最终使其主动思维得到有效的训练。

如,教学“abusyday”的相关知识,教师就可以通过一个小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促进学生的主动思维:让几个学生站到教室前排,然后教师报时间(如早上七点、十点,中午十二点,下午三点、五点,晚上八点、十点等),让学生根据教师所报的时间用动作告诉大家自己所做的事情,之后让学生评选出谁的一天最繁忙。这样,学生都会兴趣大增,从而积极参与到游戏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必定是活跃的,他们尽量告诉大家自己繁忙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主动性思维得到了有效训练,从而为其发散性思维及创造性思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借助听、说、读、写,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在引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及促进学生思维的主动性的基础上,教师要及时借助英语教学中的听、说、读、写来充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最终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实践证明,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通过听、说、读、写的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比如,学生多听、多读之后,语言掌握能力就会随之增强,其运用能力也是如此。那么在学生掌握了相应词汇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大胆开口说,由单词到短语、由短语到句子、由句子到段落、由段到短文。并在此基础上自己写,写小作文、编写小故事等,充分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四、开展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基础上,教师还应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确保学生在达到学以致用的同时,使自身的思维得到更好的发展。那么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笔者认为开展多种活动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手段。通过多种活动的开展,学生可以在踊跃参与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努力探索、勇于创新,从而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提出并解决问题,进而使其创造性思维得到有效培养。

如,教学了“anenglishfriend”之后,鼓励学生给自己的englishfriend发一封电子邮件或者写一封信等,其内容可以是丰富多彩。这样,学生就可以自己确定如何完成这一任务,在努力地思索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效培养其创造性思维。

总之,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是至关重要的,它关系到学生往后的发展。因而,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并力求通过思维训练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娟娟.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上,2011(5).

[2]白继梅.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主动思维训练法[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2(7).

大学生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篇7

一、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主要靠直觉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更多地存在于直觉思维和发散思维之中。因此在高中学生中培养直觉思维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

(1)数形联想,培养学生直觉思维的能力数形联想是解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它的最大优点是利用图形的直观性使模糊的代数问题一目了然,不拘泥于数式的繁杂运算。因此在解题时,若能对数学语言和数学图形有直觉的理解,构作几何模型往往能巧妙地打开解题的突破口。同时以“形”助“数”,由“数”思“形”,数形转化为简化运算带来契机。例如:已知|x|=ax+1有一个负根而没有正根,求a的取值范围。这是一个求方程的待定系数问题,它涉及绝对值的概念,用常规方法解决显得比较麻烦,现在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构造一个直观模型,通过直觉思维化难为易,直接可得a≥l。

(2)合理猜想,培养学生直觉思维的能力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大胆的发现,牢固的基础知识和解题经验是形成直觉思维的基础。联想、猜测是诱发直觉思维的重要手段之一。例如在课堂练习时,设置一些富含直觉因素的习题,让大家通过观察,实施猜想性解题。

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注重发散思维的训练,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解题思路开阔,妙法顿生,而且对培养学生成为勇于探索新方法、新理论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在数学教学中,应着力做到:

(1)教会学生发散思维的方法:首先抓住审题,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解题时不仅要弄清题意中的条件和结论,注意每个细节,而且着重引导学生去发现条件和结论的内在联系,以及这种联系与哪个公式、定理所揭示的事物间的联系相符,当某个问题解决后,从纵向思考它所隐藏的一般规律和结构,从横向思考与之有某种联系的问题用类似的方法去解决。还可思考问题的条件和结论是否可作较大的变动,更新问题、变换方式从而得到一题多问、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使研究的问题更具典型性和综合性。

(2)鼓励学生广泛联想,找出知识问的内在联系:数学学科知识本身是互为联系的,处理代数问题可以联想到有关三角、几何问题,从而获得代数问题的新颖处理方法,反之,某些三角、几何问题,也有代数的背景,可以化归为代数问题处理。

(3)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为使学生思维更广阔并多向发散,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体现因材施教原则,对教材中的有关内容,进行延伸。

三、培养学生想象思维能力

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学生的想象力越丰富,对思维活动的内容理解就越卓见。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挖掘发现学生的想象力因素,引导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拓展。这样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锻炼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1)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将数学的原理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譬如,可带学生游览东方明珠塔、金茂大厦,在途经黄浦江时提出问题:“能不过河而测河宽,能不爬楼而知楼高,能不接近敌人阵地而知晓敌我之间的距离”。你们猜我用的何法?数学原理又是什么?大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寻求着不同的结果,总之众说纷纭,异彩纷呈,想象使学生进入了社会调查的过程之中,使思维呈现出多元态势,训练了学生突破空间进行思维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将数学知识更加灵活地运用于社会生活。

(2)运用趣味数学,诱发学生的想象欲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例如在复习三角知识时,利用学生的足球热,选编了这样一个题目:

在足球比赛中,甲队的边锋从乙队的球门的一侧带球过人,沿平行于边线的直线向前推进,试问:边锋在何处射门可命中球门的角度为最大?

由于学生喜欢足球运动,因而练习的命题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学生阅读时,不仅伴随着理性的思考,还有兴趣的激发和涌动,因此他们会主动地为解决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作不懈地探索和想象,达到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目的。

四、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动力。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引导他们要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常规的思考方法和解题程式,大胆地提出新颖的见解,使他们逐步具有思维的独创性,鼓励他们对现成结论的批判和怀疑。在习题课的教学中,有意地安排一些似真命题,让学生辨析、质疑、原结论得出新结论、新命题或方法,对于学生的创见,不管答案正确与否,教师都应积极扶植,鼓励学生勇于质疑,让学生的思维在权威和迷信的枷锁下解放出来,破除习惯性思维的束缚,进行求异创新,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

五、通过改革考试制度和作业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1)单元教学结束,学生进行小结,把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整理。整理的内容包括知识、技能以及自己的错误、创新之处形成一个新的知识结构,以达到深入理解、融会贯通、精炼概括、掌握知识的目的。然后让学生尝试出阶段性练习卷(教师提出试卷要求),对练习卷中能抓住基础、突出重点、控制难度的作为考试卷。测验结束后,让学生讲评试卷,让学生回忆试卷中主要考到哪些知识点?还有哪些知识点没有体现?重点在哪里?还须作哪方面的完善?这样一方面检验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主要体现了学生主动性学习的原则,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

(2)培养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不仅贯彻在课堂教学之中,而且应该贯彻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作业的布置和批改是数学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我在布置常规作业时,有意识地在作业中强化创造性思维培养,尤其要考虑一些训练发散性思维的题目,有时让学生运用多种解法解出题目。同时指导学生结合社会实践写数学小论文,把一些问题作为长期作业或编制一些开放性题目,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本质,品尝进行创造性数学活动的乐趣。

大学生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篇8

【关键词】初中动态几何教学数学创造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21-01

数学创造性思维,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等能力为基础,具有数学方面的探索性和求新性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以此思维方式进行数学研究时,能够以怀疑的态度和求知的心态从多角度多层次寻找数学问题的答案。动态几何教学即是以动态几何软件作为工具进行数学教学,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学生不单需要使用语言构建数学知识结构,还需要通过电脑绘制几何图形解决几何问题,从而培养几何思维能力,促进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升。

1.动态几何教学与数学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内容

初中动态几何教学利用几何画板等动态几何软件能够帮助教师进行初中数学几何模块的教学,学会运用此种方法将逐渐摆脱传统几何教学中单纯课本实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动态几何教学可以使学生利用电脑相关软件绘出需要解答的几何问题并从中发现几何性质的实质,促进推理演绎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提高。

数学创造性思维作为数学思维的重要分支,是一种数学方面繁杂而庞大的心理活动过程,也是各种数学思维辩证统一的综合性思维。由于它整合了人脑思维活动并且结合了数学中灵感思维和形象思维等的相互作用,因而可以使学生打破原有数学理论和结构的限制,探索崭新的优化的数学思路和方法,从而实现对数学认识和探索质的飞跃[1]。

2.动态几何教学与数学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传统初中几何教学中学生需要利用纸笔绘出几何题目中阐述的平面或立体图形,并依靠自身想象和前人总结的几何规律找出图形变化运行轨迹,这对于几何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并不容易,而动态几何教学则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几何思维能力障碍,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和几何思维能力并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2]。此外,数学创造性思维作为数学思维的一种,具有数学思维固有的统一性、概括性等特点,同时具有首创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3.初中动态几何教学与数学创造性思维培养相关性研究

3.1动态几何教学运用几何画板培养创造性思维

动态几何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一个自主性更强的探索式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方法。教师一般会引导学生使用几何画板对几何图形进行变化操作,这种方法也起到了良好效果[3]。以下实例为某初中学生运用几何画板结合北师大版教材所学知识,证明并推广“蝴蝶定理”的事例。

“蝴蝶定理”的表述为:过定圆弦的中点p作aB和CD两条弦,连接aD、BC于弦相较于e、F两点,则ep=pF。这名同学结合前人的证明展开思索:是否能够在将“蝴蝶定理”中的圆由一个扩展为两个的情况下保持该定理的特性,随后其通过几何画板对“蝴蝶定理”进行演变。演变过程为:通过圆心o的两个同心圆内弦中点m作两条直线于两圆相交于点a、B、C、D、e、F、G、H,连接aF、Be、CH、DG分别与弦相交于点p、Q、R、S,则可得到等式:1/Qm+1/pm=1/mR+1/mS。几何画板帮助该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观察图形,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真正的数学经验,而且可以培养其独特的数学创造性思维。

3.2动态几何教学展示数学美培养创造性思维

初中几何学中两线平行、图形对称等图形变换充满一种特别的数学美,这种动态的美可以促进学生几何思维的发展并培养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具体来说,动态的数学美可以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之后对数学问题产生联想,再从联想中受到启发,最后在对数学问题进行归纳、类比和迁移后得到创新性数学结论和成果[4]。在动态几何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发掘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升。

例如,某中学进行动态几何教学实践时,一学生对勾股弦方图中的4个直角的三角形相关直角边进行了延伸,得到一个网状的图形Y,该图形包括两个正方形、4个全等大、小直角梯形、4个全等大、小直角的三角形等,图形本身简单匀称,其包含的内容却极为丰富。之后该同学将多个图形Y运用各对斜边均过对边中点的方法合并在一起,使之变化为间隔宽窄一致且延伸性良好的图形Z。最后取出图形Z中的一个小正方形并连接一条对角线,即可发现此对角线被图形Z中的一对平行线分割成三段相等的线段。在完成上述图形变化后,该同学对图形Z进行了分割,并以最终图形aBC为条件创造出一道几何证明题。此题目为:aBC中aB=aC,D为aC的中点,连接BD,过a点作BD的垂线交BC于点e,连接De,求证∠aDB=∠CDe。经分析可得此题需构造一条辅助线,将题目中的已知条件与未知条件相连接,因此可过点C作CD1aC并交ae的延长线于D1,可证出aBD≌CaD1且CD1e≌CDe,即可得到结论∠aDB=∠CDe。

以上图形变换均可使学生感受几何图形随着点、线、面运动产生的美感,这种美感能够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出更多更巧妙的图形变化,增强学生的构图思维能力和推理演绎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目前我国部分初中数学教材为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一般都对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定理的发现过程进行了压缩,使得学生难以从中得到数学思维的启迪。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动态几何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有利于自主思考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对数学概念和数学定理进行自主推理,对数学学习中遇到的疑难点积极思考自主解决,以便学生能够更好掌握所学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另外,培养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是最新课程改革对初中数学教育提出的重点要求,教师应该将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融入初中动态几何教学中,从而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邓之淮.初中动态几何问题教学策略探究[J].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2,16(10):06.

[2]钟初明.初中动态几何教学与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消费导刊,2013,25(10):192.

大学生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篇9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最佳学习动机,记得爱因斯坦有这样一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学习兴趣发展的特点,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心情愉快、趣味盎然的环境中学习,不断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学生就会对数学知识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能主动地学习,积极地思考,执著地探索.

1.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某个结论的产生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尝试”的过程中来,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让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乐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实现创新.如,在《三角形》定义的教学中,用多媒体展示了少先队员的红领巾、屋架、自行车的三角架、金字塔等实际生活中三角形的例子,使学生能从具体情境中认识了三角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的兴趣.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组合,它们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数学中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让学生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图形运用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产生共鸣,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并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4.满足学生好胜、好奇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造兴趣.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会对学习失去信心.教师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机会和快乐,逐步培养创造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好奇心是科学发现的巨大动力,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具体表现,而提出问题正是创造的前奏.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足见数学问题在数学中的重要地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实践证明,教学中充分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提高教学效果是十分有益的.

二、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创设探究性问题,提高学生的创造新意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多创设一些数学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产生疑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给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是培养思维独创性的关键,对学生迸发出的思想火花,创设出探究性的问题,不要制止,应采取激发为先、鼓励为主的原则.应在一种和谐、开放、自由、民主的课堂气氛中,让学生尽情想象,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创设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数学开放性试题正逐渐成为数学教学改革的热点,创设开放性的问题,从而锻炼学生思维的开放性,例如,引入“过三点的圆”新课时教学中,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现有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居民小区已经建成,准备建一所中学,为了方便每个小区的学生上学,应在什么位置?请大家设计一下图纸,在图纸上标出学校的位置.这就使学生探索的欲望油然而生,促使他们集中精力,开动脑筋,尝试探寻各种可能的方法与途径,创造的灵感和顿悟很可能由此产生.创设开放性问题,不仅在导入新课时具有如此的突出作用,而在课中、课后均有异曲同工的效果.这样就达到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目的.

三、更新旧的数学课堂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大学生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篇10

1激发创新意识,发展学生个性是创新意识培养的关键和前提

科学技术上有非凡创造发明的人,都具有共同特征:强大的好奇心,坚定的创造动机和强烈的创造欲望,锲而不舍的求新精神,坚韧顽强的创造意识等.因此,教育必须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尤其必须培养创造型的个性和素质.教师在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积极的心态,坚定必胜的信念.鼓励学生怀疑权威,善于用独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倡导的探究性学习是高中数学课中引入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其重要作用是有助于学生初步尝试数学研究的过程,体验创造的激情,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善于反思的习惯,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个性品质.如在“三角函数”习题课中,笔者给出了这么一道问题:求值:①;sin20sin40sin80ddd

此否定系统知识的传授.创新意识的培养不是不要学习知识,关键在于让学生获取何种知识及如何获取知识.教师在狠抓“双基”教学时,废除注入式,提倡启发式.讲要精,学要透,练要巧,用要活,扎扎实实地让学生学好课内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一系列的基本技能.否则,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3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3.1创设民主、平等、合作的教学氛围,营造乐学环境,活跃学生思维

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犹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得到教师充分尊重、信任和理解的情况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易于被激发出来,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信念最容易树立起来,学生的无限发展的潜力最容易被挖掘出来.同时学生对教师的理解、尊重、爱戴也容易加强教师的主动性、针对性、诱导性和实效性,容易唤起教师的激情,激发创新意识.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就充分证明这一点.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多关怀、尊重、理解学生,多用鼓励和表扬方法,积极评价学生,营造乐学环境,活跃学生思维.

3.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动机,是执着求索的强大动力,好奇心是科学发现的巨大动力,是创新意识的显态表现.这就要求教师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以不同的方法,创设不同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新奇感(运用多媒体演示太空星球的运动引入“圆锥曲线”);利用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增加趣味性(利用摸球实验引出“排列、组合”);运用与直觉相矛盾的现象,激发好奇心(比较

与1的大小,引入“极限概念”);利用讲授以科学家命名的定理、公式时,介绍科学家发现定理、公式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杨辉三角等定理).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是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而一经形成,就会激励学生在更高水平上进行创造性思维.

3.3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广搏的知识是形成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必要条

件,但知识并不等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知识转化为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常需要多种思维形式的综合运用.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具体的学情,合理适时地创设问题情境,训练学生求异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广阔性、敏捷性和批判性.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打破教学框框,鼓励学生多发问:何事、何地、何人、何时、何如、何去乃至几何.教学中力求摆脱习惯性认识程序的束缚,开拓思路,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的思路去思考问题,使学生在求异中变通,在变通中发展,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以下举一例说明.

已知,且a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把握教与学之间的辨证关系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教学中常会遇到这些现象:学生常反映课上能听懂,但自己做不出;有的学生觉得课堂上一些完美的解答、绝妙的证明从天而降,自己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以上现象反映了当今数学教学的现状:课堂上教师讲得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参与程度较低,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究和思考.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忽视了指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教学环节,忽视了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的教学过程.达尔文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有许多聪明的人比那些发明者要聪明得多,但却从未有过创举?质言之,就是因为许多人缺乏参与的主动性,创新的火花在人云亦云中泯灭了.美国著名数学家G・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东西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此教师应注意课堂教学改革.如在一节课中,可将提出的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子问题,放手让学生动手、动脑,独立思考,自主探索,让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通过阅读、实验、观察、分析、讨论、概括,去建立数学概念,去发现公式、定理,去完成定理、公式的证明,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探索,要把发现的机会和乐趣留给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灌输”为“发现”.这样严肃、沉闷的课堂气氛就会被生动、活跃的课堂气氛所取代.如《三角函数》中公式较多,但公式间都有着内在的联系,应让学生认真研究公式的来源和探索过程.如在《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的教学中,学生在探索得出

3.5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会使人终生受益,反之则会使人迷路,陷入困境.因此要想学习好,有创新意识和欲望,就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项长期细致工作,需要教师言传身教,常抓不懈.学生良好的思维学习习惯可从这样几个方面加强培养:

①敢疑.教育学生不要迷信课本、教师“权威”,而要用自己脑子去反思、内化成自己的真知.当然“疑”绝不是怀疑一切,否定一切,而是从不同方位照射、透视问题的全部.

②好问.

③善猜.即对问题作出合理的猜想和猜测.一方面要让学生受到各种具体猜想方法的熏陶、渗透和点化,另一方面要激励学生大胆猜测,养成对计算结果的估计、对各种结论的推想、对实际问题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