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培养法治思维的途径十篇培养法治思维的途径十篇

培养法治思维的途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9:47

培养法治思维的途径篇1

关键词:法治法治思维人治

中图分类号:D6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1-0328-02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依法治国作为会议主题,提出了“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党员干部要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对特权思想严重、法治观念淡薄的干部要批评教育,不改正的要调离领导岗位。在此时代背景下,弘扬法治精神,倡树法治理念,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也逐步进入“新常态”。党员领导干部要如何运用法治思维,积极适应法治“新常态”呢?

一、“法治”、“法治思维”阐释

在厘清“法治思维”这一概念时,首先要解答“法治”是什么?虽然,“目前,关于法治的学术话语、政治话语、宣传话语多半是在名词层面取得一致,而远非在概念层面的共识,许多关于法治的争论实际上是概念的理解和定义的不同造成的。”[1]根据当前学术界普遍的共识可以将法治概括为法治是与人治相对的一种治国理政的方式。法治即法的统治,法治下,法律地位最高。从衡量法治的基本标准上来看,法治的本质是法律统治;法治的核心是制约公权;法治的要求是民主立法、政府守法、公正执法、权威宪法。

法国伟大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认为,一切重大的法律,并不是铭刻在大理石或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心里。从这个意义上看,法治并不完全取决于法律条文有多么复杂严密,也不在于人们对法律条文有多么深透的了解,而是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正是基于这种对法治的基本认同中,形成了带有显著法治特色的思维方式。而思维一般指的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法治思维从根本上来说属于人们的思维活动。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副主任袁曙宏认为:“所谓法治思维,在本质上区别于人治思维和权力思维,其实质是各级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必须时刻牢记人民授权和职权法定,必须严格遵循法律规则和法律程序,必须切实保护人民和尊重保护人权,必须始终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须自觉接受法律的监督和承担法律责任。”[2]

由此,在这种意义上我们的法治观应该是形式法治和实质法治结合基础上的综合法治观,形式意义上的法治强调“依法治国”、“依法办事”的治国方式、制度及其运行机制。实质意义的法治强调“法律至上”、“制约权力”、“保障权利”的价值、原则和精神,强调法律应该得到普遍的服从和遵守。所以,法治思维是一种基于法治理念的基础上来认识事物、判断是非、做出决策的思维方式。因此法治思维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法治思维是一种规则性思维。“国家有法,家有家规”。法治思维的规则性就在于以法律为标准对人们行为进行分析和判断。当领导干部在处理所遇问题时首先要运用法律的规范、原则、精神并恪守职业道德对问题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思考。然后通过判断、推理,形成认识和解决相应问题的结论、决定。否则就会在行政执法中出现执法不严格、不规范、不透明、不文明,这样将会极大的损害政府的公信力。

其次,法治思维是一种逻辑理性思维。作为一种逻辑理性思维,法治思维强调的是按照法律逻辑思考、谨慎对待情感等外在因素,不为道德、情理、社会舆论等左右自己的判断;排斥任意性、避免人情化、将法治理念、法律知识、法律规定付诸于分析和解决各种问题的思维方式,从而提升人们对法律的信仰。

再次,法治思维是一种权力制约思维。“有权不可任性”,法治的本身是对权力的约束。在法治思维中,权利与权力之间存在一种平衡制约关系。法治,重在治吏。限制和监督权力,保障和维护权利,既是法治的精髓,又是法治思维的核心。权利问题上,凡法律所不禁止的,便应推定是公民的权利。权力问题上,凡法律未明确授权的,都应推定为不得行使。领导干部要树立“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意识,厘清权责限度,在用权的每个环节、都自觉接受制约和监督,杜绝为所欲为和胆大妄为,增强用制度约束权力的自觉性,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二、培养法治思维的必要性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所以培养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首先是建设法治中国的需要。法治中国,归根到底是法治领导干部。上行下效,否则上梁不正下梁歪。

其次,是因为有些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仍比较淡薄。有的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还没有牢固树立,“权大于法”的人治思维仍在起作用。例如:在一些地方,“领导的权威”是不可侵犯的。某地,64岁农妇不满镇政府征地补偿,拒绝丈量土地。农妇的儿子说,镇委副书记说母亲是“母老虎”,母亲回骂了一句,当场被带走拘留。

再次,有些领导干部不重视对法治精神、法律原则和基础法律法规的学习,在工作中不知法、不懂法,主观臆断,违法行政;有的领导干部草率行事,给国家和集体造成巨大的损失;个别领导干部置法律于不顾,以身试法,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十之后,已有多名厅级以上干部先后被查处。所以综合这些现象,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新常态下提高领导干部以法治思维和方式处理解决工作的问题十分重要。那么领导干部培养法治思维的途径有哪些呢?

三、培养法治思维的途径

首先,培养法治思维必须牢固确立法治信仰、要敬法懂法、不断丰富法律知识。

美国法学家伯尔曼曾指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唯有知之深,才能行之切,学法才能知法,懂法才会用法。学习法律法规,是党员干部开展工作要做的基本准备,也是很重要的政治素养。所以,法治思维作为一种规则性思维,它要求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尊法、守法、用法,自觉地在法律授权范围内活动,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保障人民享有更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只有在法律原则的掌握上下功夫,提升法治思维的高度和广度。加强与本行业内有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夯实法治思维的密度和硬度,才能促进知识向能力素质转化,才能更好地把法律知识转化为牢固的法治观念、科学的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的实际能力。

其次,培养法治思维要反对人治,坚守法治思维的逻辑底线。

亚里士多德所说:“若要求由一个个人来统治,便无异于引狼入室。因为人类的如同野兽,虽至圣大贤也会让强烈的情感引入歧途。”人治手段,因没有稳定性,会因领导人或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人亡政息是必然结果。人治会导致权力恶性膨胀,异化为社会公害,制造的麻烦要远大于成效,所以绝不可靠。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决定,动机和目标再好的人治,也会是遗祸社会的败笔。党的十四中全会也提出要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所以,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要坚守法治思维的逻辑底线。掌握法律授予了什么权力、边界在哪里、行使的程序是什么、不依法行使应承担什么责任,树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的意识。提高把合法性作为优先选项,研判解决问题的方式手段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法治精神。确保有法律规定的,遵循法律规定,没有法律规定的,遵循法治原则,越是问题复杂,越是情况紧急,越要用法治思维去思考、处理。

再次,培养法治思维要善学善用法治方法。法治思维能力的养成关键靠法治实践,法治思维的目的是为了以法治的方式解决矛盾和问题。法治实践是法治思维的归宿,只有强化法治实践,才能检验、巩固法治思维。当遇到问题时,领导干部要掌握以下的思维步骤:谨慎判断――发生了什么事情;合理判断――这种事情是公域还是私域;合法判断――法律对这种事情有无明确规定;规则判断――对这件事上,法律是如何进行权力义务规范的;价值判断――发生的事实、行为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件能否对的上。只有这样才能在决策、执法和其他行使公权力过程中不违背法律的规范。做到程序合法、合理、公正司法。

最后,培养法治思维,要主动接受法治监督。领导干部是一个“高风险职业”,可以说职务越高,责任越大,风险越大。主动接受法治监督既是对法制的尊重,也是对自身的一种保护。领导干部要纠正那种监督就是不信任的观念,增强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自觉置身于党和人民事业所要求的各种监督之下。唯有自觉接受监督,进一步打开窗户,将权力置于阳光下运行,才能不留阴影、不剩犄角旮旯。使自身真正做到“一肩挑明月,两袖拂清风”!

总之,法律是治国之重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为中华民族开启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新征程!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对领导干部个人而言,是加强修养与提升能力的过程;对一个民族而言,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系统工程与历史性任务!“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只有我们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真正做到心中有法、言必合法、虑必及法、行必循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国家命运与个人前途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攻坚克难,持之以恒,才能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新常态下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杨:《法治的概念策略》[J].《法学研究》2012年第6期.

[2]袁曙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C].载《十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21页.

[3]梁迎修:《理解法治的中国之道》[J].《法学研究》2012年第6期。

[4]陈金钊:《对“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诠释》,[n]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3年3月,第21卷第2期,第77页.

培养法治思维的途径篇2

[关键词]依法治国;法学专业;培养模式;创新

[Doi]1013939/jcnkizgsc201552122

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圆满闭幕。会议将依法治国定为大会主题,这是党的历届全体会议里,第一次将法治作为主题,充分体现了新一届领导集体对法治的重视及建立更加全面的法治社会的伟大雄心。我国法治社会的充分建立,离不开对法学专业人才的积极全面培养。而高校作为法律人才的最大也是最基本最原始的输出地,必定是实现依法治国重大目标的最大责任的承载者之一。新的背景下,如何创新法学专业的培养模式,使之不断适应全社会新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如活水而非槁木,是成功培养法律人才、建立法治社会、实现依法治国最重要的问题和必然选择。

1依法治国背景下法学专业培养模式的创新方向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1]

新的背景下,高校法学专业培养模式应当紧随依法治国全面推进的步伐,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和法治体系,以宪法为核心,由传统模式下培养高校法学专业单纯理论性或实践性人才向培养具有全方位多角度法治思维的创新型人才转型。实现依法治国,全面建设法治社会,需要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开设法学专业的高校作为法治建设的领头羊,未来法治建设者的摇篮,尤其要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专业法治观念,并由此推及其未来执业和服务目标,将法治观念扩张至全社会,使得法治观念深入人心。[2]健全政法部门和法学院校、法学研究机构人员双向交流机制,实施高校和法制工作部门人员互聘计划,重点打造一支政治立场坚定、理论功底深厚、熟悉中国国情的高水平法学家和专家团队,建设高素质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专兼职教师队伍。

2高校法学专业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21法学人才与司法公正对接不够紧密

我国现有状况下,不少司法职业者并非法科出身,虽然通过了司法部组织的国家司法考试,但只停留于对法条字面上的掌握,缺少对法条背后的法理的了解,从而难以掌握立法者的本意,容易出现自由裁量等环节的瑕疵乃至过错。不少司法人员在审理案件与执行过程中依赖的经验多过法律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也取得了不少得法又得民心的结果,但往往更多地偏向于案例乃至情理,使得普通百姓的法制观念依旧难以树立,法律内容难以普及,只知找法官裁判,却不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可能产生的后果。

22所培养法学人才应用专业只是解决纠纷,途径单一

以往,我国民众往往过于频繁地将司法途径作为解决纠纷的一般途径,而非最终途径,事无巨细均到法院。高校对法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及就业引导也多局限于诉讼方面,如法官、检察官和诉讼律师,专门开设仲裁课程的高校更是几乎为零。[3]其结果间接导致现如今基层法院工作量大,法官和书记员人手不够或冗杂的现象,使得案件审理仓促,乃至存在引起冤假错案的风险。

仲裁作为解决纠纷的基本法律途径,在国际上特别是市场经济发展健全的发达国家具有相当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包括劳动法中规定的仲裁前置及仲裁作为必经程序等,我国仲裁制度的应用目前往往局限于劳动仲裁等小范围的案件,且多有关于公共事业,即一方主体多为国家机关,普通民众通过仲裁解决纠纷的意识并不明显。民商事方面,采取仲裁解决的案件则更加稀少,比较著名的当属“达能与娃哈哈商标权纠纷”系列案件中,涉及双方最核心利益争夺的,达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仲裁院针对娃哈哈非合资公司和宗庆后个人提起的8项仲裁。从此系列案件的最终裁判结果来看,该仲裁无疑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3法学专业人才输出途径囿于传统的有限方向

普通百姓的传统观念常常认为,应用法律途径就一定要到法院,得出的判决只能一方胜一方败。而判决结果一旦不如意,就不分青红皂白地上诉。高校的法学专业培养也往往培养出大量未来的司法工作者,及极少数具有高理论水平高学历的相关立法工作者,对于普法、宣传方面的人才培养则少之又少,特别是边远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法律人才极其贫乏。一方面导致司法工作人员辛苦审查的一审过程很多时候被当作无用功,另一方面对案件纠纷也未起到任何事实性作用。很大意义上是由于当事人对于法律本身并没有实质性的认知,往往只关注一个结果,庭审过程中也仅仅苦等一个结果。[4]培养高校法学专业人才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全民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及早培养普通民众的法治观念,才能大大降低全民普法的难度。

3依法治国背景下的法学专业培养模式的创新建议

31加强培养法学基础理论的专业培养,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内容

法学基础理论是法学专业学习的首要前提,包括法理学在内的诸多法学基础理论学科的学习是其他部门法学学习的必要条件,其中不仅详述了系统性法学学习的方法、重要性,更加注重培养法学思维、法律逻辑等。[5]只有扎实法学基础理论学习,才能更好地应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中尤其强调,创新法治人才的培养机制,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全方位占领高校、科研机构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阵地,加强法学基础理论研究,形成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

32适应法律职业准入制度的新趋势培养专业人才

“只有法本才能考司考”,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黄进的一句话引起了骤然反响,随后其在接受中央台专访中澄清道,其所言是为强调司法考试的严格准入条件,即至少本科以上,必须受过系统的法律教育。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政法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提出了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工作业务能力、职业道德要求的更加严格的标准与要求,高校法学专业教育就必然更加严格、专业,从而培养高素质法律人才,为建立高素质专门法治队伍服务。《决定》中尤其强调,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导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养造就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

33培养高校法学专业配合国家机关建立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331培养高校法学专业学生提高应用调解解决纠纷能力

新的依法治国背景下,高校法学专业应当引导民众寻求多种途径解决纠纷,采用多种方式有效处理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实现依法治国的伟大目标。新的民事诉讼法中规定了更多采取调解方式结案的情况,同时细化了人民调解委员会制度的内容,包括其职责、受案范围、调解书和调解协议的效力等,同时特别规定了法院对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达成的调解协议的确定程序,使之成为一项新的民事诉讼特别程序。

332培养高校法学专业学生应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能力

同时,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要建设通晓国际法律规则、善于处理涉外法律事务的涉外法治人才队伍。按照国际商事惯例中追求效率优先和交易双方意思自治的原则,同调解相似,民商事仲裁中存在大量当事双方自助协商、斡旋乃至妥协的过程,案件的进展也随着双方利益权衡的不断变化而发展,并非如诉讼中一样对举证等期间具有极为严格的限制。[6]

34针对新型法律职业准入制度,区别培养法学专业人才

目前,国内高校普遍将不同职业规划的学生一体式地培养,学习同样的课程,使用同样的教材。然而到了本科学习阶段的后半段时间,学生们往往由于各自不同的职业规划而呈现出不同的时间规划方式和学习状态、思维状态。[7]部分有考研意向的学生往往倾向于理论性学习,阅读大量中外大家、各流派著作及文献,以培养发散思维,这类同学往往善于提出独到观点。也有部分学生将通过司法考试作为自己的首要目标,这类学生则注重研究最新出台的法律及法律解释,关心新近大事,善于掌握大量细致的法律法规并在极短时间内对某一案件或案例提出更加实际的解决性方案。

35培养高校法学专业学生向更多专业就业方向输出

在十提出的“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新十六字方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制教育背景下,更应当培养高校法学专业学生向社会各行各业、各种企事业单位、团体组织输入,如培养高校法学毕业生向各中小学输出,在中小学课堂开设与青少年智力水平相适应的相关法律课程,使得民众的法制观念从小树立,从娃娃抓起。[8]

4结论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的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高校作为法治社会建设的主战场,尤其应当首先创新法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积极变更培养思路,打破传统培养模式,拓宽培养。在不断的实践中发现更多有效途径,为社会各界输出高素质全方位专业法律人才,打造出我国高素质的法治专门队伍和法律服务队伍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闫新燕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4(5)

[3]段辉艳,罗丽琳递进式法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探讨与实践[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

[4]许桂敏论高校法律人才培养的教育观念[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14(3)

[5]季卫东我国法学教育改革的理念和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3(12)

[6]屈振辉,杨志祥论以市场就业为导向的高校法学专业教学改革[J].课程与教学研究,2014(8)

培养法治思维的途径篇3

关键词:思想政治;研究性学习;途径

“研究性学习”课程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课程领域,被公认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而从高中思想政治课理论性、应用性强的特点出发,科学地进行研究性学习教学,则不失为一个有效途径。

一、新任务――加强政治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所谓政治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课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政治知识,发展政治思维能力,获得政治探究能力,并能应用政治知识、科学观念和技能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一)实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必须加强研究性学习。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教学观念支配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设置、课程标准和教材单一。而现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已经能用书本理论作指导去发现、分析解决各种问题,学生完全可能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在做的过程中悟出理性知识,培养探究技能和探究气质。研究性学习通常要围绕一个需要探究解决的特定问题展开的。在学习中,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自主的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得出结论,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等,这就为学生创设了有利的学习环境。如给学生提出问题创设良好的氛围;保留学生心理的安全和自由;给学习留有思考问题的空间等;同时研究性学习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有利于培养创造性人格。如培养学生的恒心和毅力;提高学生自信心;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发展学习的创造性思维等等。

(二)新课革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要求加强研究性学习。无论从课程改革,还是新课程标准、新教材,都集中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基本思想。新的课程设置了“社会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活动是“社会实践活动”的核心。这些都促使教师要从“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出发,重新审视、重新定位,摒弃传统的“学习、记忆、模仿”的境地,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创立“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思想,促成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和人格个性发展。

(三)学生掌握和运用新的学习方式,需要加强研究性学习。在原有的教育、教学条件下,学生的学习偏重于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仅仅立足于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传输。针对这一状况,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是通过教学目标、内容和途径方法调整,帮助学生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在开展有效的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进行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和应用于实践的机会。

二、新模式――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学

研究性学习突出的是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和过程性。这就需要改变学生的学生方式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而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必须改革教学方法,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一是有利于体现研究性学习中重视“研究”的思想。探究式教学的实质为,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象“政治学家”一样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探究过程中获取政治知识、发展技能、培养政治思维能力,特别是政治创新能力,同时受到科学价值观、科学方法论的教育,并发展自己的个性。从而很好地体现了研究性学习中的“研究”思想。

二是有利于突出了实施研究性学习的途径。对探究式教学法的评价可以采用让学生评课,对学生进行考核。教师自我分析。可以通过评课研讨活动或者教学后记等形式进行分析,从内容上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a、教学目标;B、学习积极性;C、原因分析

三是有利于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效果。探究式教学是在教师有目的的指导下,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取得直接知识,完成探究任务。在探究式教学中,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教会学生会用探究性学习方法。这就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和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以提高政治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质量。

三、新途径――探究式教学法

(一)何谓“探究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方法是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着眼于发展学生智能和创造性,在教师的启发之下,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活动,主动去获取知识、发展智能、陶冶情操的有效方法。它通过阅读、思考、议论、探究、听讲、练习等多种途径启发诱导学生主动去研究问题、探索知识、证明结论、总结规律、形成观念、指导行为,较好地处理了启(启导)、究(探究)、讲(精讲)、练(练习)等几方面的辩证关系,并将其揉合于课堂教学过程之中。

培养法治思维的途径篇4

初中思想政治课,能力培养大致应该包括三大方面:(一)认识事物方面:辩证思维能力:(二)政治方面:比较鉴别和判断辩析能力:(三)社会生活方面:评估能力和参加社会实践能力等。每一方面的能力培养还有其具体的能力要求。这些能力培养目标体现了人才素质的能力要求。

一、思想政治课能力培养与掌握知识,提高觉悟的关系

思想政治课必须坚持知识是基础,能力是重点,觉悟是归宿三位一体的教学思想。从教学过程看,能力培养与掌握知识和提高觉悟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第一,能力与知识的关系。(1)任何一种能力都要以一定的知识作为载体、掌握知识是能力培养的前提和基础。如,比较鉴别和判断能力的培养,必须以掌握科学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因此,教师在能力培养中,必须十分重视学生学好基础理论知识。(2)掌握任何知识又都需要相应的能力,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又会促进能力进一步得到发展,具备了一定的能力是掌握知识的条件和工具。如分析理解能力和发现问题能力,是正确有效掌握知识的条件。因此,学生一旦具有了一定的能力,教师可指导学生对知识作进一步的消化和理解,并灵活地加以运用,从而形成学习掌握知识与培养提高能力的良性循环。所以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不能脱离知识教学而孤立地只培养能力,不能把知识与能力分离开来,甚至对立起来,而应该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实现了能力培养目标,而且也打下了扎实的知识基础。

第二,能力与觉悟的关系。(1)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是思想政治课的出发点和归宿,也应该是能力培养的目的和归宿。(2)培养和提高多种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觉悟程度。思想觉悟的提高是一个多种因素综合的过程,它既受到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学生个体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的制约。其中能力素质的高低是重要因素之一。学生具备了辩证思维能力,判断析能力和评价能力,就能正确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就能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就能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为人类的崇高理想而奋斗不息。因此,在中学阶段,夯实能力的扎实基础,将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二、“小课堂、大社会”是思想政治课能力培养的途径

对思想政治课能力培养依据和能力、知识、觉悟三者关系的分析,目的就在于寻求实施能力培养的最佳途径与方法。由于能力培养内容的多样性,决定了能力培养途径与方法的多样性,但不论采用何种途径与方法,必须贯彻始终的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我认为:“小课堂,大社会”是思想政治课实施能力培养的途径。“小课堂、大社会”实践,有其丰富的内涵。单从培养能力的角度看,它能帮助学生由“学会”进而发展到“会学”、实现“知识型”向“智能型”的转变。具体表现在:

“小课堂,大社会”实践做法之一:“材料进课堂,”即把大社会中的实际材料恰到好处地引进小课堂。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形式。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指出:“如果没有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就不可能实现教学目的和任务。”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在改进教学方式中加强能力培养。要在变“封闭式”为“开放式”,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变“平面式”为“立体式”的教学改革中,注重对学生归纳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比较鉴别能力、判断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等多种能力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材料进课堂”充分体现了这一要求。

“小课堂,大社会”实践做法之二:“时政演讲”即把国内外形势及党和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教育,以学生演讲的形式纳入课堂教学,使么成为政治课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机环节。

教育学告诉我们,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是使学生在培养提高自己能力上做主观动因的努力是至关重要的。“时政演讲”充分体现了这一要求。学生准备“时政演讲”到走上讲台演讲的全过程,达到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理解分析能力、评价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知识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的锻炼,培养和提高。

“小课堂,大社会”初践做法之三:“社会实践活动”即社会调查和参观访问。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具有实践性特点的课程。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活动必须纳入到社会活动中去,这是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的重要形式。

培养法治思维的途径篇5

关键词影视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s.2015.01.051

1影视文化的含义

“‘文化’一词来在西方来源于拉丁文cultrra,原义指农耕时代及对植物的培育。自15世纪以后,逐渐引申使用,把对人的品德和能力的培养也称之为文化。”①中西文化词源,都是指人类创造的财产中精华部分。今天的文化,“在广义上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上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②

影视文化是指当代影视媒体、数字化信息和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条件下,思想文化的传播方式从以文字媒介为主转变为以影视图像为主。影视文化以一种大家容易接受的形式来拓展人民群众接收文化信息和价值信念的途径,影视文化的文化观念主要是指影视的文化取向,而价值信念则渗透在影视生产与传播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影视文化即作为一种客观的存在形态的“影视”,也作为一种隐形精神影响人类生活的“影视文化”。

“安德列・勒文孙说过:在电影里,人们从形象中获得思想;在文学里,人们从思想中获得形象。”③文化趋于影视化,由于它具有信息的海量化和专业性、以及传播和更新的快捷性,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者之间的互动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产生了更好双向互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拓展更宽的空间。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影视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中国处于新旧观念的交替之中,人们的观念随着媒介环境的变化也发生着或大或小的变化。高校作为思想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也势在必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将从开放型的工作思维、“中国梦”教育内容、“一题多解”工作方法和四维立体工作机制四个方面着手。

2.1培养开放型的教育思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前提

马克思指出:“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彼岸。”④在目前开放的传播环境中,传播媒介的多元化,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传播方式必须要创新,形成开放型的思维。

第一,信息思维。信息思维是指人们在思考、分析问题时占有、分析、处理信息所具有的思维方式。影视时代,人们每天面对的是大量便捷、直接、即时的图像信息。现在处于“信息爆炸时代”,人类知识越来越短的更新周期,要求我们的认识要不断更新。才能使高校受教育者对新事物具有自己的看法、立场和信念。

第二,系统思维。系统思维是指,把研究对象当成一个有机体系形成认识和观点。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当成一个开放的复杂的系统,借用现代科学方式和手段,结合各个学科,通过对整体性、动态性、层次性和最佳化等方面的分析,形成全方位的、开放的、多层次的工作模式。

第三,创造思维。创造性思维就是创造者在进行实践活动中,将客观事物的属性、关系、过程和规律作为创造内容内化于人的头脑中,使客观原型转化为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内在原则,进行思维构造的思维方式。在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产生新的工作理论和工作方法,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注入新的血液。

2.2加强“中国梦”教育内容,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核心

在参观文化长廊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的“中国梦”。在中国共产党人追逐和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引领人们一步一步实现“中国梦”。

第一,道路自信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建设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必须把道路自信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容,让大学生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来。

第二,理论自信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实现中国梦的行动指南。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理论体系的指导。“恩格斯说: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对包含着一连串互相衔接的阶段的发展过程的阐明。”⑤只有加强理论自信教育,巩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基础,从而源远流长。

第三,制度自信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中国梦的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括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制度等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和作用,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

2.3开创“一题多解”的工作方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关键

“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是指思想政治工作者为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所采取的影响和培养人们思想政治品德的各种方式和手段,是各种实现方法和工作方法总和。”⑥坚持“一题多解”的工作方法,促进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

第一,显性教育途径。“显性教育是指教育者把道理、观点和要求直接正面的现实开诚布公地向受教育者“灌输”的过程。”⑦把影视文化,运用多媒体、数字图像等方式引入课堂教学;通过电视电影形式向社会传播思想道德规范;运用新闻大众传媒向世界传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把不同途径,不同内容结合,殊途同归,达到育人的目的,从而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隐形教育途径。“隐性教育是指通过间接的、隐蔽的、潜在的形式将教育意图向受教育者“渗透”的一种自然系的过程。”⑧主要形式包括校园文化、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规章制度、人际关系等。运用科技技术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大学生精神;完善人性化的规章制度,养成自觉自律的社会生活习惯;丰富社会生活,扩展交际圈,构建和谐友爱的人际交往关系链。

2.4创建“四维立体”的教育机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保障

四维立体机制即教育主体、教育介体和教育客体三维的基础上加之社会实践。教育主体是组织者,教育介体是粘合剂,教育客体是依托者,社会实践是检测器。四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一个循环系统。用社会实践来衡量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再反馈到教育主体,完成它的检测仪作用。

第一,教育主体。教育主体在整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在整个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充分发挥教育主体的引导作用,教育主体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以及良好的身体素质,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出明确的政策、方针、目标和方向。

第二,教育介体。教育介体在整个过程中起桥梁作用。它包括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艺术、载体和环境。根据受教育者的思想发展特征来选择合适的工作方法;运用理、意、情、言等艺术相结合,挖掘各种高科技技术载体结合受教育者的周边环境起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第三,教育客体。教育客体是整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依托者,是教育工作效果的体现者。尊重客观实际,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文化影视化平台,从多渠道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理论,形成“耳濡目染”的自我教育效果,不断提高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矫正的能力。

第四,社会实践。加入社会实践这一维度,主要是针对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隔离的问题提出的。受教育者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体验,才能印证之前所接受的思想品德知识是否正确;只有经过多次的实践锻炼,才能强化自身的思想品德认识,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品德规范。

3结论

影视时代下,任何一种艺术都不能像影视文化这样响彻着大众的需求与审美反应,受大众广泛地接受和喜爱。科技在发展,社会实践在变化,人们思想观念在变化,高校是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是培养“四有”新人的主要场所,也必然要不断创新,才能永不落伍,才能永葆生机,才能真正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接班人和建设者。

注释

①梁肖丹.高职英语教学应加强英语国家文化知识教学[J].考试周刊,2010(1):26.

②陈轶群,龚万达.论音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信仰的作用[J].歌海,2010(2):110.

③[美]爱德华・茂莱.电影化的想象――作家与电影[m].北京:中国电影出社,1989:58.

④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16.

⑤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680.

⑥陈成文,姜正国.思想政治教育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213.

⑦⑧李继兵,宁德鹏.关于强化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实效性若干问题研究[J].学术论坛,2012(11):220.

培养法治思维的途径篇6

关键词:法制教育;法治;法律素质;依法治校

 

现代学校教育是一个复杂而又开放的社会系统。作为这一系统基本要素的教育内容,会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和社会成员素质提高而不断地吐故纳新,保守的、甚至反动的教育内容将逐渐地排除出系统之外,科学的、进步的教育内容又会被系统主动吸收。1999年3月,“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正式写进现行宪法,法制教育作为实现这一治国方略的重要途径而被吸纳到现代学校教育系统当中,成为现代学校教育内容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法制教育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法制教育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是由现代学校法制教育的功能决定的。我们认为,现代学校法制教育对建立法治国家、造就法治人才和培养守法公民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现代学校法制教育是弘扬法治精神,彻底摒弃“人治”思想的基本途径。法治精神是指尊崇法律、维护法律的勇气和毅力。“假定人人都有这种勇气和毅力,经过相当时间,便可形成一种风气。风行既久,便会变成习惯。这种习惯一日不形成,法治之实现便一日靠不住,真正的法治是把这种习惯作为条件的”(蔡枢衡)。法治精神是推动法治化进程的源动力,是一种可以沉积的民族文化。中国有着几千年的专制传统,却没有民主法治的文化遗产,从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演绎下来的中国现代文化,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重人治轻法治的封建残余,如果再不强化法制教育,法治精神就无从谈起,法治国家就难以实现。现代学校教育的系统性、有组织性、规模性和科学性等显著特点,使现代学校法制教育在培养受教育者的法治精神中具有特殊的作用。通过学校法制教育,向社会输送一批又一批具有法治精神的社会成员,就能使整个社会逐渐形成良好的法律文化和法治环境,逐步消除封建人治思想,为最终实现法治国家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现代学校法制教育为国家造就合格的法律操作者和守法公民。法治国家是法律主治而不是权力主治的国家,是法律操作者主导而不是行政官僚主导的国家。西方社会几百年的法治实践经验和现代中国二十多年的现代法治建设历程表明,法治需要执法公仆,需要护法忠臣,需要弘法良才,“必须造就一大批合格的法官、检察官和律师。”而所有这些法律人才的摇篮就在学校,根本途径就是学校的法制教育(包括法律教育)。同时,开展法制教育,使社会成员在学法、懂法的基础上,运用法律武器,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自觉维护法律尊严,这是实现法治国家的基础性工程。尽管自1986年开始的三次全国性的普法宣传和正在进行的“四五”普法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但最富有实效的途径仍然是学校的法制教育,无论从“英才教育”意义上,还是从“普及教育”意义上,唯有学校法制教育才能持久而有效地担当起培养“法治英才”与“法治公民”这一历史使命。

第三,现代学校法制教育是教育青少年学生知法、守法,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最有效途径。青少年犯罪是我国当前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从数量上看,青少年作案成员占全部刑事犯罪作案成员的比例逐年增长,在九十年代一个时期以来曾经高达73%。他们以“财”、“色”、“霸”为作案目的,以暴力型、故意型、团伙型为主要方式,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同时,犯罪趋于低龄化,在校学生犯罪占青少年犯罪人数的比例大有增长之势,江泽民同志在2000年初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所举的几个实例,更让我们对在校学生的法律素质充满忧虑。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社会变革的原因固然有之,但更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我国学校多年来忽视甚至放弃法制教育的结果。“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邓小平同志的讲话指出了青少年犯罪的根本原因,指明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有效途径,也就是加强教育,尤其是学校法制教育。因此,只有加强学校法制教育,利用学校优势,根据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的放矢地施加法制影响,使青少年学生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从而有效地扼制青少年犯罪。这也是现代学校对建设法治国家和维护社会稳定应尽的法律责任。

二、当前学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现代法治社会中,是否具备法律素质,有无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是衡量个体社会化程度的一项基本标准。随着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和个体受教育年限的逐渐增长,学校已成为个体社会化必经环节。法制教育应当成为现代学校教育的一个重点,强化现代学校法制教育,提高现代学校法制教育实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当前学校法制教育现状与建设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它直接影响了中国法治化进程。

1.把法制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一个组成部分。除大学有专门的法律教材外,各级各类学校的法制教育内容不仅少得可怜,而且全部散见于德育类教材中,作为学校德育内容的一个相对次要的组成部分,不系统、不全面、无规律,缺乏内在连续性。孰不知,“道德人”与“法律人”尽管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本质上是有区别的,有道德的人会因为不懂法而触犯法律,而不道德的人却会因为了解法律而不敢犯法。邓小平同志在讲到“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人才时,也是把有道德和有纪律(合理理解就是有法纪)并提的,而且特别强调纪律的重要性,丝毫没有把纪律纳入道德范畴之意。同时,德育概念本身也没有包括法制教育,学校德育广义理解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狭义理解仅指品德教育。政治教育主要指政治立场、观点、态度以及政治鉴别力等方面的教育,思想教育仅指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而品德教育旨在培养教育者良好的道德品质。德育的三大组成部分本身并不涵盖法制教育内容。另外,比较美国、德国与瑞士等国的学校教育,尽管也强调道德或宗教教育,但法制教育却是这些国家学校教育的传统,它与道德或宗教教育无论从教材编写、专业设置还是教师配备上都有区别。可见,把学校法制教育内容变相为德育内容,这种做法从理论上是没有任何依据的。同样,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德育实践本身就在以分数和升学率为杠杆、以智育为中心的教育体制面前毫无地位可言,再把法制教育纳入德育范畴,无疑于彻底否定了法制教育的重要地位。

2.把法律素质排除在素质教育内容之外。法律素质是指个体通过法制环境影响和法制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并按照法律要求自觉地规范自己行为的内在稳定的特征和倾向。如前所述,在法律已经遍布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今天,法律素质已成为个体社会化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然而,一直以来我国素质教育理论研究中,法律素质的理论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即没有明确提出“法律素质”概念,也没有对法律素质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培养受教育者法律素质的途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当前的学校素质教育也没有突破传统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认识上只承认“法律意识”或“法制观念”的存在,在实践中忽视甚至放弃对学生的法律素质培养。熟不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的政治理想。教育在一定意义上讲是为政治服务的,当今大力倡导的素质教育同样要为实现政治理想服务,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强大推进器,这种作用的集中表现就是培养法律职业群体和包括法律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人才。如果素质教育理论仍然停留在原来的水平,无视法律素质的存在,不重视法律素质的研究,学校教育实践仍然沿用原来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加强法律素质教育,就必然影响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

3.把法制教育等同于法律知识教学。法制教育是指通过学校的各种教育形式,使学生知法、守法并学会用法,培养和提高法律素质,形成良好的守法用法和护法习惯,自觉树立法律权威。当前学校法制教育实践,绝大多数仅仅停留在“知法”这一层次上,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法律情感的陶冶和法律行为习惯的培养。当然,法律知识教学是法制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但两者有着重要区别,法律知识教学不能代替法制教育,知法者并不一定是守法者,知法是前提和手段,守法、用法和护法才是法制教育的目的和归宿。现在知法犯法青少年大有人在,有两点可以说明,一是模仿犯罪,不少青少年模仿影视小说中罪犯的犯罪方法和手段实施犯罪;二是反侦查,比如作案时带手套,伪造证件,破坏现场等等。所以,把传统学校德育中的法律知识教学转变为法律素质养成已是现代学校教育的当务之急。

三、现代学校法制教育构建

法制教育在建设法治国家进程中的重大功用与现代学校教育忽视法制教育、不重视法律素质培养的现实形成了鲜明对比。教育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民主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理所当然地要为民主法制建设服务,培养大批的民主法治人才和守法护法公民。现代学校教育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改革那些与民主法制建设不相适应的教育教学体制,把法制教育摆在应有的地位并真正落到实处。我们认为,当前加强法制教育,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的法律素质必须着手以下几方面的构建。

(一)完善素质教育理论,把法律素质作为重要的素质教育内容加以研究。九十年代初期,国家以法律性文件的形式大力倡导“改革人才教育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在全国形成了“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高潮。从实质意义上讲,素质教育应该认为是对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教育”的进一步诠释和具体化,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全面培养和发展所有学生的各种素质,而“全面发展教育”是它的基本实现途径。传统学校教育中的德育、智育和体育是素质教育的几个重要途径,但决不是全部途径,80年代教育改革增加了美育和劳动教育,九十年代又大力推行心理教育。素质教育的途径随着社会进步以及科技文化和教育事业本身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完善,九十年代末期“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提出,又为学校素质教育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那就是法律素质教育,这是社会、教育和人的发展的共同要求和必然选择。加强法律素质方面的理论研究,明确法律素质在个体综合素质中的地位和作用,揭示法律素质的基本内含、层次和养成规律,对完善素质教育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立科学的法制教育课程体系,使学生从小学到大学都能够接受到系统的法制教育。法制教育在学校教育中之所以没有地位,得不到应有重视,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没有法制教育课程,没有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材,使法制教育成了可有可无的“软任务”。比如,许多学校仅仅是每一学期或学年请校外的“法制辅导员”举办一至二次法制讲座。其实,法制教育与其它学科教育一样,具有自身的认知规律和结构体系,没有相应的课程就难有法制教育实效。因此,教育决策部门应当及时修改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建立法制教育课程体系,让法制教育作为一个重要学科纳入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当中,使法制教育在学年编制、课时分配、学周安排和教材编写等方面都加以明确,把“软任务”变成“硬任务”。这不仅是法制教育地位使然,也是课程现代化的一个客观要求。同时,要加快法制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在法学院校开设一定比重的教育学科,在师范院校增加一定比重的法律课程,从而使法律专业人员能够有机会进入教师队伍,使师资队伍具有相应的法律素质,最终使现代学校法制教育具有可靠的智力资源保证。

(三)努力探索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提高法制教育实效。法制教育与学校德育一样,不能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概念的掌握,而应把重心放在素质的提高上,养成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良好的守法用法行为习惯。为此,在认真完成正规法制教育课程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还需要努力探寻其他富有实效的途径和方法。我们通过对多所中小学校法制教育的调查和思考,认为法制教育活动应该可以是丰富多彩和富有成效的,除了正规课程教学外,还可以包括:1.利用学校部分教师和校外司法专业人员的法律智力资源,开展“周末法制教育系列讲座”,制定计划并严格执行;2.帮助学生建立法律协会,进行有关法制方面的学习讨论和实践;3.组织青少年学生旁听各类案件的审理,切身感受违法与制裁、犯罪与刑罚的必然联系;4.在法官和检察官的协助指导下开展模拟法庭活动,通过实践提高素质;等等。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丰富了校园生活,减少了违法违纪行为,对建设良好校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实行依法治校,民主管理,努力建设良好的法制教育校园环境。依法治校既是依法治国方略的一种生动体现,同时也是学校得以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实行依法治校,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按章办事,就能在校园内形成讲求民主、积极参与学校管理、自觉维护校规校纪的良好氛围,这是一种强大的隐性课程,它能使置身于其中的全体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不知不觉地养成认真学法、自觉守法、善于用法、勇于护法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使法制教育事半功倍,最终实现代学校法制教育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田克勤:《邓小平理论概论》,高考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程燎原:《从法制到法治》,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3]叶澜:《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教育部:《邓小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童星:《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处版;

[6]赵洪海:《中小学素质教育论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7]舒达,蒋长好:《素质教育全书》,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版;

培养法治思维的途径篇7

关键词:政治课堂创新能力问题情境学法指导

当代的中学生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整天接触的是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和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他们希望政治课老师能真正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就他们所关心的一些诸如经济体制改革、民主政治建设、国际形势的变化等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给他们以信服的解答,希望通过政治课学习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政治课的课堂教学改革,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研究学生的需求,把提高创新能力的教学目的与学生的需要结合起来。这样,政治课教学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一、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前提条件,是创设能激发兴趣、启发思维教学问题情境

如果说,教学设计中确定目标和内容这一环节回答的是“教什么和学什么”的话,那么,选择合理例题的教学方法这一环节解决的就是“怎样教和怎样学”的问题。这一环节的设计中,最能体现创新教育的一个途径的就是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即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条件、机遇和氛围。

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激发兴趣和启发思维,强调的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兴趣是构成学习心理的动力系统中的最活跃因素。思维是能力的核心,启发思维是政治教学中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进而提高学生素质关键的一步。因此在政治课中创设问题情境,能使学生认知的动力系统和智力系统处于兴奋状态,使学生的认识活动和意向活动全身心参与投入,在创设新环境中,能产生碰撞,开拓思路,这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政治课教学中,创设情境主要通过设疑。设疑能使学生从原有认知结构中产生矛盾,激发思维的欲望,这不仅能使学生在兴趣和成功的喜悦中较好地掌握新知识,还能从中发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二、重视学法指导,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认识活动的主体。只有学生积极地、能动地参与,凝聚于知识中的智力因素才能转化为个体的创新能力。从学法指导人手,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强调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这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法指导的设计是有层次的,以自学方法为例,第一层次是预习,给预习提纲,指导学生学会逐字逐句的阅读,理解其中的关键词语,然后是逐段逐节的阅读,理解并归纳其中的重点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学习阅读方法;第二层次是指导学生学会整理笔记、比较、归纳知识,形成知识体系;根据所要学的知识,结合社会实际提出问题,以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第三层次应该让学生学会独立获取信息,并且将新信息与原有知识结构结合,主动地提出自己的见解或问题解决的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地获取知识是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质的飞跃。

三、在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与一般能力培养紧密相连

创新能力是在一定目的和条件下,个体可能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它与一般能力中具体能力是紧密相连的。因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就要与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相结合。

(一)发现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是从外界众多的信息源中,发现自己所需要的有价值的问题的能力。政治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内容非常丰富,在外部世界中,存在着大量复杂的信息,其中有些是常规性问题,有些是创造性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去鉴别、选择有关问题。但由于以往的知识经验、习惯、情感以及流行的观念与见解深刻地影响人们的认识与活动,人们通常获取的问题往往只限于自己已有的知识范围之内,重视常规性问题,忽视了对创造性问题的探索。能否发现与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有关的信息,完全取决于敏锐的洞察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和方法,从而来发现问题。比如,在讲高一经济常识三产业中的我国农业这一问题时,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农村参观,培养学生观察力,从而来发现问题。

(二)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辩证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引导学生运用矛盾分析方法,从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坚持逻辑与历史统一、理论与实践统一。政治课教学内容中直接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为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总的看要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首先使学生了解丰富而生动的辩证法事实,通过分析、归纳,使学生了解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的道理。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要注意纠正学生从单一侧面绝对看问题的思维倾向。例如,在讲改革开放巨大成就时,简单的说教效果往往不好,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然后进行课堂讨论,讨论中,学生对改革开放中的成绩和问题会产生不同看法。教师针对学生的分歧意见引导学生从自己家乡的变化,有的从报刊的数据事实,反复论证观点,经过一系列的分析综合的思维活动,学生对改革开放20年成就形成了比较统一的认识,其辩证思维能力也获得很大提高。

培养法治思维的途径篇8

关键词:主体;创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9-130-01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初中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也是素质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素质教育要求施教者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通过适当的教学手段,激发受教育者的创新潜能,培养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社会所需要的人才。那么,如何在新课标和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至少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树立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多年以来,我们习惯于把“是否听话”作为评价一个学生的标准。在家听家长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这样一个绝对服从家长和教师的学生就是好学生。但是,这样的“好学生”无论是学习还是班级工作只能循规蹈矩,习惯于在条条框框下生活和学习,谈不上创新。所以,教师必须首先转变观念,把学生优秀与否的评价标准确立为是否具有创新能力,以此来引导社会评价,这样才会在整个社会形成新的教学质量观、效益观和人才评价标准,从而把学生从被动学习引导到主动学习上来,有助于学生自我发展,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课堂教学角度来讲,教师要由教学的“操纵者”向“组织者”转变,这是树立学生主体观念的前提。只有认同学生不仅是学习活动的接受者和参与者,更是学习活动的创造者才能真正做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做到张扬学生的主体意识,还学生以独立思维的能力。课堂上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交流和展示自我的机会,鼓励学生解放思想,发表与教师不同的见解,做到敢说、敢问、敢辩,抓住学生带有创新意识的闪光点,从而形成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造和谐发展的氛围。

二、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是单向的,是知识从教师到学生的单向灌输,这种灌输效果如何,也就是学生究竟接受了多少,在课堂上很难反映出来,而我们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唯一方式就是考试。因此,这种教学由于缺乏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结果只能是教师教学缺乏足够的主动性,学生学得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从教学内容来看,教学与生活实际几乎完全脱节,对学生了解现实,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多大帮助。新课标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政治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要成为课堂活动的设计者、管理者,更要成为课堂实际活动中的一员。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

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要注意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初中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黄金时期,他们思维活跃,创造力强。思想政治课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创造课堂上表现的机会,在自我表现的过程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挖掘他们的创造潜力,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民主的教学氛围要求师生平等,教师要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创建一种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从而诱发他们的创新欲望。同时相应地改革教学的评价方法,比如通过口试和撰写小论文等都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也可以引导教师们创造性地教,学生创造性地学,从而打造一个和谐课堂。初中生虽然年龄尚小,但是由于身处信息社会,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可以获得大量信息,通过整合这些信息,必然会产生表达的需要。因此,提供一个渠道,让学生有自我表现的机会,会使课堂更加生动,学生更有吸引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应该建立平等为基础的良好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愉悦的心情,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另外,这种建立在互相尊重、信任的基础上的师生关系是和谐友善的,能够增加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思想政治课教师还要通过各种途径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民主活泼的课堂氛围,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发散学生的思维,把课堂变成实现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中心的素质教育主阵地。

培养法治思维的途径篇9

关键词:中西方;主要途径;相同点;不同点

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文化方面的教育,与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传统文化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传统教育模式的不同也造就了中西方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上的差异,但是也有一些思想和内涵是共通的,只有相互比较、相互促进才能够完善自己的教育方式,取得更加高效的教学成果。

一、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

1.课堂教学为主

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都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由老师借助教材内容来向学生传授知识,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也是如此,老师通过课堂讲授向学生教授相关思想政治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思维,建立健全学生的精神面貌。这种课堂教学的模式能够起到较好的传播知识的效果,使学生了解到更多理论知识,但同时也有着课堂较为无聊枯燥、缺乏实际作用等不足之处。

2.家庭和学习环境教育为辅

我国十分注重学生生活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学生从小在家庭教育中就会接受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学校中也会接受各种形式的教育,同时我国也强调为学生树立榜样,让学生在正确的思想政治氛围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我国高校为了更好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尽力为学生创造和谐、积极的学习环境,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强调学生遵守基本道德约束,在生活和学习中学会帮助他人、服务社会,通过环境的熏陶来巩固课堂教学的成果。这种方式经过不断地传承塑造了我国众多高校的良好校风,培养了更多具有良好素质的高校人才。

二、西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

1.注重课堂教学

西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样注重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也会在课堂上进行主要的知识讲授,通过课堂教学将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教授给学生。但是西方高校由于其传统学习方式的不同,个别高校也会通过其他的方式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比如,只是通过各种演讲、观影活动来进行教学活动,而没有固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但总的来说,仍然是以课堂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2.社会实践体验教学

西方高校在课堂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之余,还鼓励学生主动到社会中去体会实际的社会思想状况,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或者自发的一些活动去体验社会思想,通过了解各种社会时事来了解思想政治的发展变化,并且通过这样的体验来拥有自己的思考,结合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加深体会,形成更加全面且具有实际性的思想政治素养。

三、中西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相同点

(1)都注重课堂讲解教学的重要性

不管是我国还是西方高校,都是以课程讲解的方式来进行主要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教学,尽管教学内容有所不同,但是都有着许多需要进行讲解和说明的理论知识,要学生更好地理解一些深奥的理论知识,需要老师的讲解说明,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中西方高校也都注重课堂教学的效果,尽力为学生营造更加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以加强教学效果。

(2)都注重学习环境对学生思想的影响

中西方高校都非常注重学习环境对学生思想政治状态的影响,也都有着一些各有特色的校规,通过这种形式为学生建立更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积极的环境中促进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状态的改善,并且通过这种环境的熏陶培养学生发展各种思想政治素质,以便达到教学目的,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但是西方高校由于处于较为开放的社会环境、宗教环境中,学生也很容易接触到一些不好的思想,影响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

2.不同点

(1)教育对象的主动性不同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以老师的教学为主,学生在学习中处于相对被动接收的地位,没有完全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而西方高校比较注重学生主动性的体现,课堂有更多的互动和自主性。但是,西方学生较高的主动性也有着一定的缺陷性,很容易使学生的思想走上错误的道路,影响学生正确政治思想的培养。当然,我国这种学生较为被动的教学方式也存在一定缺陷,课堂较为枯燥,使得课堂教学效果比较差,导致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不扎实。

(2)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有所差异

我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真正的思想政治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心态,通过对学生团体思想政治的教育培养祖国未来社会主要人员的思想政治状态,通过这种形式逐渐构建更加和谐的社会氛围;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更加注重个性,注重公民民主性,但同时这种形式也可以被各种政治教育活动所利用,培养成果很容易被破坏。中西方国家由于社会制度和文化环境的不同,注定在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的目的上有着诸多区别,这与各自的文化背景的不同有着重要的关系。

四、从中西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比较中得到的启示

中西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不同的教育途径和教育目的,但是也有着各种联系与共同点,进行比较的目的不是为了争辩哪种方式更好,因为方式的区别是由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所带来的,进行比较的目的是为了取长补短,通过彼此比较反思来完善自己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中存在的不足。通过这种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中西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都各有自己的缺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失一些灵活性和学生的主观性,课堂教学较为枯燥,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西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则过于开放,学生在思想政治不成熟的情况下就会接触过多的不同思想,尽管有利于学生自主性的体现,却也不利于社会整体思想政治氛围的构建,甚至可能破坏社会的和谐安定,这种教育途径也容易被一些思想政治宣传所利用,造成严重的社会现象。除此之外,中西方高校也还有着一些细节上的缺陷,都需要在彼此的比较中借鉴先进的经验,总结教训。

中西方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方面,由于社会制度与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共通的地方,双方通过这种比较都应该更加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取长补短,逐渐形成更加形成自己文化习俗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才能共同取得更加高效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培养法治思维的途径篇10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法律意识

法律是当前法治社会中最具普遍约束力的规范,也是道德要求的最低限度,强化人们的法律意识,可以有效地规范他们的行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以往,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注重道德作用,而法律讲究严刑峻法,认为道德无用,不认同道德教育的功能。在当前社会背景下,这两种观念实际上都是不全面的,道德和法律同等重要,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不仅需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同时也需要树立法律意识。强化法律意识,不仅仅是使学生树立强烈的法治观念,更重要的是法律意识对人的积极影响,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加符合新时期对人才的需求。

1.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法治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现阶段,我国法治建设不断完善,正在逐步踏入法治社会,民主法治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对于任何个人而言,都生存在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环境中。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思维极为活跃,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以及大学生对于民主法治教育的接受力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社会整体法律意识,也会影响到我国的法治建设。因此,作为大学生,要充分融入到这个社会,不单需要先进的意识形态,更重要的是具备强烈的法律意识,掌握基本的法律技能。

1.2互联网的发展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度

不断发展的互联网,目前已经渗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以及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大学生的生活以及人际交往也受到很大的影响,进而使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以及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的确,互联网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拓宽了传播渠道,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有利于拓展大学生的视野,但与此同时,也给大学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互联网具有开放性,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成为信息的者以及接受者。大学生的文化程度较高,计算机技术水平也相对较高,对于网络的依赖性也比较强,他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主要是通过互联网。但是网络信息比较混杂,没有经过针对性的筛选,信息真伪很难辨别,这样很容易使大学生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教育非常必要。

1.3大学生资助矛盾突出,加大思想政治教育难度

国家近年来不断加大对高校教育的扶持力度,但是有的学生并未得到相对公平的资助。当学生向学校相关部门反映这些问题时,相关工作人员大多只是进行简单地说教,向学生们讲一些空洞的理论和道德,并没有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往往也只能被动接受这种不公平对待结果。这样不利于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进而形成良好的法律行为,也不利于大学生守法、护法。现阶段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很多不法招聘单位以及非正规的企业、公司趁着这个机会随意剥夺大学生的合法权益,这样会导致大学生怀疑他们在学校接受的正面教育及其真实性。更重要的是,大学生自身缺乏必要的维权意识,在遇到任何法律问题时,只会用校内的思维模式对待和解决问题,不懂得充分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策略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步伐的加快,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不仅是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也是推动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基础。但是当代大学生的守法意识、维权意识普遍低下,教师、学校在处理学生之间的各种矛盾、纠纷过程中很少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这不利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为此,新时期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重视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使大学生具备较高的法律素质。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将法律基础课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法律基础课程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及技能。新时期下,应转变法律基础课的教学观念,注重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以往,不少教师将法律基础课等同于法律知识教育课,一味地强调向学生们传授关于法律的相关理论知识,理论性较强,虽然学生可能掌握比较系统、全面的法律理论知识,但是并不是真正的理解、认识法律,这其实违背了法律基础课教学初衷,必然也会影响法律基础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法律基础课应该将教学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上,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密切联系现实生活,使大学生能够认识到法律对于个人行为以及社会生活的影响,并充分认识到其重要作用和地位。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使得学生能够意识到“依法治国”的紧迫性、必要性、重要性,树立“依法办事”、“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律观,进而使大学生能够真正做到懂法、守法、用法、护法。

2.2重视法律信仰教育

目前虽然民主法治观念不断深入人心,但是实践过程并不是非常如人意,究根结底是法律信仰的缺失。要真正实现国家的法治建设,最重要的是使广大民众能够高度认可法律。加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对于加快我国法治建设步伐,促进我国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法律意识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之一,是指人们的法律情感、法律观点的总和,主要内容包括对法律作用及其本质的认识,对于现行法律的态度以及要求,评价某种行为的合法性,对于自身权利、义务的认识等等。大学生如果缺乏必要的法律意识,守法就无从谈起,那么法律法规也就形同虚设。相反,只有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才会使人们自觉守法、护法、传法,将自己的法律意识转变成法律行为。同时,只有树立强烈的法律意识,才会使人们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积极地通过各种法律途径解决各种争议和纠纷,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打击各种违法行为。

其次,法治教育的理论性、实践性、政治性非常强,鉴于教育的特殊性,对于法律基础课授课教师的要求也相对较高,不仅要求教师应具备较扎实的法律法规基础知识,同时也要求具备深厚的文化功底。学校应加强对法律基础课程授课教师的培训工作,不仅包括法律专业知识培训,同时还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培训。通过建立复合型的高素质授课教师队伍,保证在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时刻把法治教育贯穿其中。

2.3依法办校,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

新时期下,各大高校应强调“依法办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各种办学活动,通过法律实践引导大学生养成强烈的法律意识,真正做到“以法育人”。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高校应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尊重高等教育的内在发展规律以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规律,根据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实际,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合法权益,不断加强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并且鼓励大学生充分利用各种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于高校而言,应该根据国家以及教育部门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在对学生的教学管理过程中,严格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处理,在管理程序上也要做到透明化、公正化、公开化,凡事讲求证据,一切都要合法、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