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教学技能培训总结十篇教学技能培训总结十篇

教学技能培训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5:54

教学技能培训总结篇1

教学技能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技能,它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教与学的有关知识和经验,为促进学生的学习、实现目标而采取的教学行为方式,是教师把掌握的教学理论转向教学实践的中介,这一环节的有效实施,对于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完成教学工作任务、增强自己的教学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教学技能的特点,教学技能有以下3个明显特点:

教学技能和性质决定了教学技能的特点,这些特点表现在教学技能的习得与养成的过程中,成为教师掌握教学技能应当遵循的通则。

一、教学技能获利的情境性

教学技能的学习应当镶嵌于教学情境中,借助案例研究、行动参与等方式才有效。

二、教学技能表现的默会性

著名英国科学哲学家波兰尼曾把人类的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默会知识”。除了那些能用符号明确表述的“显性知识”外,教师拥有一种独特的知识,那就是一种凝结在经验里的、只可意会面而难以言传的“默会知识”。美国学者舍恩称之为“行动中的知识”,日本教育学家佐腾学称之为“实践性知识”。教学技能是教师实践取向的“默会知识”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学技能往往是在关于技能理念知识没有成“焦点意识”的情况下,按照“教育实践的逻辑”很顺畅而自然地加以应用的。

三、教学技能构成的复合性

教学活动是一个系统结构,具有整体性特征,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任何一种行为方式或具体操作,都是被教学活动的整体所决定和支配的,这也就使得各种教学行为方式存在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关系。

通过教师教学技能的特点和教学技能的分类,使我明白了教学设计是一种用以开发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的技术,这些学习经验和环境有利于学生获得特定的知识技能。这些学习经验和环境有利于学生获得特定的知识技能。学习环境的功能是为学习者完成学习行为提供资源、工具和人际方面的支持。人际关系是指学生之间和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人际交往。学习环境是学习者产生学习行为的容器,是对学习行为的支持。

发挥情境的作用:教育情境是对教育效果产生直接影响的由特定要素构成的有一定教育意义的氛围与环境。

促进师生的交往:在学习环境中积极的人际环境最为重要,能使学生能够成为学习活动之主体的“应答性学习环境”或“参与型教学”环境、“对话型教学”环境。这样的环境应当是:充分的交往互动、平等的对话沟通、活跃的相互作用、和谐的心理气氛、共同的合作参与。

提供学习的“支架”:是“帮助学习者把经验组织起来,形成解决问题的适宜结构,使学习者在形成科学理解的最近发展区上得到及时的支撑”。

教学技能培训总结篇2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心得总结

通过培训,让我对借助信息技术优化课堂结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体会到了信息技术在诗歌鉴赏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在以前的教学中,对信息技术在具体学科中的应用理解地比较肤浅,平常用的也不多。总是感觉信息技术的运用是个花架子,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没有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学科教学中去。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硬件方面的限制,另一方面是自己信息技术技能的不足和理念的落后。由于信息技术技能的不足导致了应用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个难题,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这次的培训,不仅让我敢于设想信息技术在课堂中各个环节的运用,更让我能够用好信息技术这个工具为教学服务,提高课堂效率,优化课堂结构,强化课堂效果。

另外,在这次培训中,我接触到了一些以前没有听过的新名词,学到了一些以前没有见过的新方法。现代社会是一个迅速发展的社会,各领域的新生事物大量涌现,教师如果不与时俱进,经常充电,那么尽早就会被社会所淘汰,更谈不上有效地教书育人了。这种体验,比以住任何时候都更让我感到强烈和清晰。这次培训不是一个终点,而是实实在在地拉开了一个帷幕,在这之后,我要更加努力地学习和研究信息技术在课堂中各个方面的应用,不断地提高自己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做一个高效的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援助者。

信息技术在课常上深入而多元化的运用,这是一种跨越式的变革,这是一场教学方式的革命,在这场革命中退缩不前的任何人,都将被这场革命所淘汰。教好书,教出成绩来,这个每一个为人师表的人最质朴的想法,那么这次变革就是一个机遇:通过高效率的课堂来创造出高产出的成果。但机遇是和挑战是相互依存的,成功和风险是并驾齐驱的。在他们面前,是选择勇敢地迎接挑战,突破自我,还是墨守成规,苦苦挣扎,我想,对于新时代的教师来说,应该选择前者,教师应作为这次变革的生力军,提高课堂效率,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给学生留出自我完善的空间,让学生德智全面发展,让教育回归本位,让教育者回归本位,为学生以后拥有幸福的人生打下基础,为社会的和谐和实现中国梦做出贡献。

教学技能培训总结篇3

丰台区现有体育教师310人,每年都有一批新毕业生加入到体育教师行列之中。2010年7月统计我区30岁及以下青年体育教师144人,占全区体育教师总数的46.5%,其中女教师57人,占青年体育教师总数的39.6%。通过调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可以看出,30岁以下青年体育教师已成为我区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生力军,他们的教学水平如何直接影响到我区小学体育学科的整体教学质量。因此,加强对30岁以下青年体育教师职后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是保证我区小学体育学科教学质量的关键。

二、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丰台区小学30岁以下青年体育教师培训对策干预。

三、结果与分析

按照《丰台区小学30岁以下青年体育教师基本技能培训方案》的进度安排,我们于2010年11月至2011年1月进行了30岁以下青年体育教师“口令和队列队形”教学基本技能培训活动,取得初步成效。

1.制定出丰台区小学青年体育教师基本技能培训“口令与队列队形”考核评价量表。对于口令与队列的考核评价,各类教材中都没有具体的评价标准与要素规定。我们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和对教材动作要领的理解,将口令的评价按照声音洪亮、音调变化、节奏准确三个要素进行评价,将队列的评价按照身体姿态、规范准确、队列动作讲解三个要素进行评价,以上两项内容根据评价要素均制定出具体的评价标准,按照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进行考核评价。因评价要素和标准是结合动作技术要领和总结实际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来确定的,因此既便于体育教师结合评价要素和标准掌握教材,又便于对教师进行考核评价。

2.提高了我区小学30岁以下青年体育教师“口令与队列队形”的基本技能。通过“口令与队列队形”教学基本技能的培训,我区小学30岁以下青年体育教师能够正确的运用口令,队列动作规范,讲解准确,培训实效性强。

从对青年体育教师不记名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认为“自己在培训前后的技能有一定提高”很符合的青年体育教师有128人,占参加培训教师总数的88.9%;认为“已经掌握本次培训的基本功动作”很符合的青年体育教师有122人,占参加培训教师总数的84.7%。以上数据说明,本次培训对青年体育教师口令与队列队形基本技能的掌握帮助很大,认可度较高,培训实效性强。

本项教材培训前后,我们分别下发了两张“青年体育教师基本技能培训自我反思记录表”,由体育教师自己对培训前后口令与队列队形基本技能进行自我评价。从评价统计表中可以看出,培训后有64位青年体育教师认为自己口令掌握很好,比培训前增加了50人,所有参加培训的青年体育教师达到了一般水平;有69位青年体育教师认为自己队列队形技能掌握很好,比培训前增加了54人,143人达到了一般水平。

3.注重发挥青年体育教师的才能,参与兴趣高,态度认真。本轮青年体育教师基本功培训,注重发挥参加培训教师的能力。培训中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培训。每位参训教师都进行示范演练,学员之间相互观察、相互指导,活跃了培训氛围,体现了学员培训的主动性,调动了学员们的积极性,使老师们能够按时、乐于参加培训活动。

从上面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对于口令与队列队形教材的培训,认为“对本轮培训很有兴趣”很符合的青年体育教师有133人,占参加培训教师总数的92.4%;认为“能够按时参加培训,认真训练”的青年体育教师有139人,占参加培训教师总数的96.5%;认为“本次培训发挥了自己才能”的青年体育教师有126人,占参加培训教师总数的老师的87.5%。由此可见,本轮培训青年体育教师培训态度积极,能够按时参加培训,认真训练,他们的才能在培训中得以发挥和展示。

4.提高了青年体育教师反思意识与能力。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手段。反思对课堂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的提高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除了进行基本技能的培训外,还特别注重对青年体育教师反思技能的培训,并提出可结合以下几个反面来撰写反思:

①培训的内容是什么?②我对培训教材的理解?③我在培训中的表现?④培训的成果在课堂教学中是怎样应用的?⑤课堂教学效果是否显著改进?⑥我的课堂教学还有哪些不足,怎样改进?⑦参加培训的感受或对我的影响?通过对青年体育教师反思技能的培训,一方面可以加深对培训教材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使青年体育教师们养成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每项教材培训后,参加培训的体育教师都认真撰写培训反思,并将自己在教学中的好方法进行梳理总结。

四、结论与建议

教学技能培训总结篇4

论文摘要:开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是“双证书制”教学的新途径之一。加强“双证书制”教学的认识,转变教育理念,提高教师责任心及专业素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教学培训包实施的必要措施。

作为学校的教研项目,笔者于2005年起开发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并对之进行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现谈几点经验和体会。

一、开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的必要性及其目标

把学历教育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认证体系衔接起来;加强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的结合,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即“双证书制”。从2003年起,我校在完成学历教育的同时,开展了多项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与考试,即进行“双证书制”教学。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各类高等院校有关电力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也是电力行业的一项主要技术工种。近年来,随着我校“双证书制”教学的深入,参加继电保护中级工职业技能鉴定考试的学生占毕业生人数的比例逐年快速增长。为更好地落实“双证书制”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保证教学质量,必须开发出一套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使其以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资格评定为核心,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大纲(继电保护)》中对继电保护中级工应熟悉、掌握和具备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按模块分布在学历教育的各个教学环节,使教师在每个教学过程中心中有数,重点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目标明确,学以致用。在保证学历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学生职业技能考核的通过率,即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保证人才的培养质量,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二、开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的途径

1、开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1)将用人单位对继电保护中级工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的需求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大纲(继电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构建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的总体框架,创建培训包的各个教学培训模块及其任务书。

(2)将构建的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与学校的学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各个教学培训模块任务书的实施方式和方法。

2、开发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的流程

(1)原始数据采集环节。即采集继电保护中级工岗位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应具备的有关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等。

(2)分类统计、构建总体方案环节。分类统计、构建总体方案环节主要是对采集的原始数据和信息进行分类统计、分析整理,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大纲(继电保护)),构建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的总体框架,编写总体方案,制定各个教学培训模块。

(3)构建各个模块任务书环节。本环节的任务是根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总体方案,将各个教学培训模块与学历教育的各个教学环节有机结合起来,拟定各教学培训模块的任务书。明确各个教学培训模块的目标、内容、培训时间及相关课程、实施的方式、方法和实施效果的检测等内容,然后咨询有关专家,对构建的总体框架及拟定的各模块任务书进行论证,确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的总体方案及详细的各模块培训任务书。

(4)确定学生,实施教学培训环节。本环节根据已创建的卑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各模块任务书,按照优、良、中、及格的学习成绩选取学生,并实施教学培训。

(5)考评、完善环节。主要是通过河南省电力系统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对选取培训的学生进行继电保护中级工技能鉴定考核,并对其考核成绩进行统计、分析、评价。

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实施效果与开发体会

利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实施教学培训的学生,在通过我校学历教育各项考试获取毕业证书的同时,参加河南省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中级工技能鉴定考试,全部合格并获继电保护中级工证书。

通过对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的开发,笔者有如下几点体会。

(1)理解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大纲》中对有关工种的要求,了解生产现场对有关工种的需求,熟悉有关工种学历教育的各个教学环节是开发出教学培训包的基本保证。

(2)加强“双证书制”教学的认识,转变教育理念,提高教师责任心及专业素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教学培训包实施的必要措施。

教学技能培训总结篇5

培训工作给接受培训的人员提供了学习机会,也锻炼了准备培训工作的人员的工作能力,你知道培训工作总结怎么写么?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2021年培训工作总结_开展培训工作总结,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培训工作总结一浙江广鹰机械有限公司自__年年导入精益生产以来,坚持贯彻落实建设精益生产型企业、组织学习型企业、培养学习型干部、培育学习型员工的精神,牢固树立“培训是公司的长效投入,是发展的后劲,是员工的福利”的理念,紧紧围绕公司培训目标,贯彻落实每周一课的培训机制;加强基础理论教育、基本知识学习、基本技能操作培训;提高员工技术业务素质和干部管理水平开展工作,做到一般人员普遍培训、骨干人员重点培训、紧缺人员抓紧培训、优秀人员奖励培训,进一步提高了一线操作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公司适应快速发展做好人才、技术储备,提供了人才保证和支持。

公司现有员工900多人,其中管理人员50多人,专业技术人员70多人。下设两个事业部,11个管理部门。今年按照《浙江广鹰机械有限公司20__年员工培训工作计划》的要求,公司举办各种培训班21期,培训相关人员320人次。车间级培训25期,培训员工470人次。参加外部优秀企业参观交流学习等外部培训100多人次,组织到杭州浙江大学在职研修1人。通过采取岗位培训与现场操作相结合、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专家授课与员工自学相结合等多种灵活方式,较好地完成了岗位培训、操作技能培训、继续教育等全年培训任务,实行培训计划执行率100%、员工参培率100%的工作目标。

一、坚持不懈地开展“建设精益生产型企业、组织学习型企业、培养学习型干部、培育学习型员工”活动,增强开发好“第一资源”的能力

精益生产确切的说就是日本丰田式生产方式,自公司导入精益生产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公司与精益生产管理咨询公司合作,不断组织精益生产理论与实践的培训,有效推进企业的精益之路。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理论是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圣吉提出的。他在《第五项修炼》中做了精辟的论述,认为未来最成功的企业将是“学习型组织”的企业。在工作头绪多、任务重的形势下,我们公司提出建设精益生产型企业、建设学习型公司、培养学习型干部、培育学习型员工,究其原因有三:其一,这是每名员工认清广鹰公司面临的生存、发展形势,全面提升员工队伍素质、适应快速发展的需要。其二,这是当前开展精益生产,培养多能工,着力解决员工技能问题,寻找并形成适合精益生产特点的技术体系的需要。其三,对于学习,大家都比较重视,而实际上学习很容易被日常工作所冲淡,当工作与学习发生矛盾的时候,往往是学习让路,使学习很难坚持不懈,见不到理想效果。我们公司领导班子认为,无论干部管理能力还是员工队伍素质建设等重要工作要真正取得实质性进展,只有坚持开展“创新学习型组织、培养知识型员工”活动是一条有效途径,也是一项战略举措。选择了学习就是选择了进步。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知识的“折旧率”日益加快,“老化率”日益提高,昨天的饱学之士如果不是今日的勤学之人,将必然落伍。

创建学习型企业就是要求各级管理者真正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习惯、一种生存需要、一种事业根基、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实现学习的制度化、规范化、自觉化和长期化,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进一步学习的能力,在学习中改变心智模式,学会系统思考,用知识和发展的眼光解决前进中问题。

按照公司提出的工作思路和要求,我们公司在重视技术、尊重人才、培养人才、储备人才上不断探索,为人才的发展搭建平台。一是制定公司近期和远期人才规划,落实人才培训措施;二是拓宽用人渠道,完善用人机制,所有广鹰的干部从一线开始成长,彻底打破界限,不拘一格选用人才,着眼于激发人才的活力,创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三是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大力开展提案改善激励制度,对解决生产、管理方面难题的给予奖励,在增储上产、降本创效方面有突出贡献的给予重奖。广鹰公司着力建立不拘一格的用人机制,做到“不以资格论贡献,不以阅历论现在,不以级别论能力,不以职称论称职,不以文凭论水平”。“赛马”不“相马”,让优秀的人才在“赛马”中脱颖而出。有“赛场”提供,给人才以适合发挥才能的岗位;有“跑道”划分,有序竞争;有比赛规则,实行合理的奖励体系。在人才选拔过程中,注重选拔与公司核心价值相一致的人才,对有各种特长的人实行人才储备。过去的人才管理把人视作蜡烛,不停地燃烧直至告别社会舞台,而现在,把人才看作是资源,人好比蓄电池,可以不断地充电、放电。现在的管理强调人和岗位适配,强调人才的岗位锻炼。对人才的管理不仅是让他为企业创造财富,同时也要让他寻找到最合适的岗位,限度地发挥自身潜能,有利于让每个员工都通过“赛跑”竞争上岗来追求自己的价值。使员工切实感受到企业对他们个人成长的重视和关心,增强员工的忠诚度、责任感和归属感。

二、落实每周一课的机制,开发好人才“第一资源”,为广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广鹰公司一直把培养一支优秀的员工队伍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础。让每名员工认清广鹰公司面临的生存、发展形势,将全面提升员工队伍素质以适应精益生产需要转化成员工的自觉行动。公司领导带队深入基层进行多角度的宣讲:从发展前景上,从员工的切身利益上,进行宣传教育。通过宣讲,公司员工认识到:只有公司的稳定发展,才有员工个人发展的舞台,才有切身利益的长久保障;而公司的发展则需要每一名员工发挥出个人的才能。

公司落实每周一课,规定每周三为广鹰公司的学习日,强化基础理论教育、基本知识学习、基本技能操作培训,以文化力增强凝聚力,以执行力促进发展力。通过采取集中授课与自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法,实施多能工的技能培训,着力培养和造就复合型岗位优秀人才。日常培训做到“三个突出”,即突出重点岗位关重工序岗位培训,突出标准化操作培训,突出新工艺、新技术培训。一线工人推行精益生产的“四阶段”培训法,培训内容在岗位上落实、培训基本功在岗位上进行、培训效果在岗位上体现,使其培训效率大幅提升。优化培训措施,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开展“主任、线长当教练”活动,取消师傅带徒弟的传统培训方式,进一步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

根据精益生产管理思想,完善员工培训机制,提高员工学习的层次,和培训的有效性,我们今年开展了“主任、线长当教练”活动。由主任、线长亲自当教练,严细认真,高标准高要求的作业标准化培训工作。取消师傅带徒弟的传统培训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员工队伍整体素质。

四、存在不足及今后努力方向

广鹰公司员工教育培训工作尽管在不断地努力,但其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一是有的员工对培训工作的认识不够深入,教育力度还应进一步加大。员工培训工是一项既迫在眉睫又任重道远的工作,只有制定和建立长效的约束机制才能引起他们对员工培训工作的足够重视,才能使员工培训工作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二是员工培训工作方式、方法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两个事业部及各管理部门虽然年初都有培训计划,都有员工培训工作管理规章制度,但有些工作还存在落实不到位,教育水平一般化的问题,缺乏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三是员工培训实践性还不够完善,直接影响实际培训效果。

广鹰公司员工教育培训工作在现有的基础上,要理清思路,锁定培训目标,明确培训的责任。对_年的努力方向是:

1、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员工培训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继续实行公司干部员工培训,建立健全考核机制,着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比较稳定的干部员工队伍。

3、坚持开展“主任、线长当教练”活动,深入执行标准化培训方式,进一步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

4、加强员工培训的管理,为员工培训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5、严格实行“四不”制度,即未经培训的新工人不能上岗、未经考核的班站长不能上岗、未经培训合格的转岗工人不能顶岗、未能取得上岗资格的要害岗位员工不能上岗。

6、加强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使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能够较好的适应本岗位工作的实际需要。

7、强化岗位操作人员的技能鉴定培训工作。

8、建立健全员工培训档案,把员工培训跟踪考核档案作为年终业绩考核、晋升、技能评定的重要依据之一。

培训工作总结二_年已悄然走来,_年,综合办培训围绕公司经营目标,在公司的领导关心和帮助下,在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全年的培训任务,为了总结经验,寻找差距,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培训工作情况:

_年综合办培训与其他部协作共举办了员工培训二十期以上,共四百多人人次参加,每届培训合格率达90%以上,基本达到了目标要求;(其中包括全公司员工消防知识,消防实战练习)。

二、培训工作分析:

1、_年的培训工作比起_年相比有了较大的进步,无论是在培训课程还是培训质量上都有了一定的增长幅度。

一是:对一线操作人员开展技能培训,做到持证上岗;对管理人员进行现代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的培训;二是:全员培训,对所有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法律法规教育、企业文化构建与团队协作教育与培训;三是:脱产和半脱产培训,学校将参培人员送到其它培训机构或规模企业,接受创新思想和技术提高培训。

2、完整了培训计划:建立了制度性培训体系,比起以往的培训工作缺乏制度完善和系统化,培训管理幅度和力度较弱,员工培训意识差,培训工作开展起来较为困难的情形。

综合办建立了职工学校,利用职工学校平台,在总结了以往的培训经验基础上,优化了培训的重要性,重点加强了培训内容全面性,提升了培训工作的制度化管理。

3、不断改进培训方式,积极探索新的培训模式:_年的培训工作,我们主要采取幻灯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培训工作,让新入职员工尽快掌握相关知识,在投入工作。

三、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培训工作考核少,造成培训“参加与不参加一个样,学好与学孬一个样”的消极局面,导致培训工作的被动性。

2、虽改变了培训制度但是培训形式缺乏创新,只是一味的采劝上面讲,下面听‘形式,呆板、枯燥,提不起员工的兴趣,导致员工注意力不集中,影响了培训的效果。

3、培训过于形式化:培训时间与课时的不长是导致形式化的主要体现,短短的1个小时不能完全将所要讲的课程融入到培训工作中来。

4、实施培训的针对性不好,后续效果评价不到位目前培训整体还是停留在推的阶段,培训计划更多地靠主管部门去督促和实施,相对缺乏对业务的支持,针对性不强。

5、内部授课老师技巧普遍不高,有待提高,制作课件水平不足,自主研发课程能力有所欠缺,所以,以上需要改善,进一步规范内部讲师管理,提升内部讲师授课水平,推行内部讲师认证,真正打造一支合格称职的讲师队伍。

以上是我对培训工作的总结,认真进行总结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只有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不断总结,通过总结寻找工作中的规律,从而培养和提高工作效率及完成工作能力。

培训工作总结三在培训班的学习中,我不仅仅开阔了眼界,拓展了视野,还学到了一些平时在工作中学不到的理论知识与实战技巧。十分感谢上级部门,给了我这次十分宝贵的学习充电、反思总结和寻找差距的机会。透过学习,掌握了技能、提升了素质、锻炼了潜力。以下是本次教育培训的工作总结。

认真听课,用心参与,倍加珍惜,透过培训全面提升自己综合素质虽然培训时间短,但是培训的课程安排的却是结构科学合理、资料丰富实用、教学效果显著。透过培训,掌握了实战技巧。在日常工作中,我会遇到很多人和事,有不理解医疗工作的人,有紧急求救需处理的病患,还有来自各方面带来的工作和生活的压力。透过此次学习培训,必须程度上掌握了如何处理、沟通协调、自我调适等一些比较实用的生存法则和实战技巧。

培训结束后,我将会进一步领悟和总结,把理论技巧放在实践中进一步学习,提升综合潜力。在此次培训的互相交流和沟通下,我感触颇深。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要始终持续一颗良好的、平和的、用心进取的心态。学会严以律己,宽己待人。以感恩的心态应对一切,才能更好的处理医患关系,使医患关系更加和谐。除把培训课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之外,还要结合工作实际,透过各项工作的开展,以“不做旁观者,争做参与者”的用心主动态度,不断加强自己在临床实践、公共卫生服务等方面的潜力,增强各项实战技能。

基层工作能够用头绪多、事务杂、工作量大等词来形容,唯有融入工作,踏实苦干,才能进一步提升基础业务水平,也才能把本职工作做出成绩,做出亮点。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不断总结分析问题的方法、思路、出发点。工作的每一天都会做很多事情、接触很多人,对照这些事情,结合自己的想法、做法进行总结和自查,好的继续持续,不足的努力改正。

总之,在培训班学习期间,自觉遵守学习纪律,无迟到、早退,认真地对待每一堂课,做好笔记。并且没有把学习当作一种任务和单纯的学习过程,而是去思考问题,去发现最本质的东西,然后对照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及时纠正自己的不足之处。在学习中不断完善自我,在思想上杜绝不良思想和不良行为,时常不断的挑战自我,激励自我,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始终持续良好的作风。

培训工作总结四当今社会知识的快速增长、技术的迅猛变革,使企业必须不断更新技术和管理,管理者和员工不须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在许多大中型现代企业中,教育培训已经从满足生产经营的辅助经营管理环节转变成为职工的一项重要的福利待遇。厂作为钢铁路线桥的主体维修单位,是整个铁路运输系统“链条”中的重要一环。_年顺利划归铁运公司后,厂的改革、发展进入到新的历史阶段。适应日益繁重的运输保产形势、不断提升的技术装备水平、逐步迈进的企业管理水平,对加强企业教育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成果项目的主要内容

本成果针对钢铁路线桥维修的人才培养要求,在“以服务运输保产为宗旨,以提高全员素质为导向”的教育培训思想指导下,以“工学结合”为核心,以“科技成果转化”为切入点,力求创新出一种适应钢铁路线桥维修需要,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教育培训模式,其核心内容有如下三个方面:

1、培训模式实现创新。

教育培训形式采用“技术理论培训+培训基地演练+作业现场应用”模式,将企业的教育培训活动与生产经营紧密地结合起来,共同作为教育培训内容,将“工学结合”的理念贯穿于教育培训的全过程。第一,完善教材及课件,提高教学质量。组织总结制作了《线路测量教学片》,首次采用三维动画形式,精确描述了直线、曲线、道岔、桥涵等线路的测量方法,为搞好职工培训、提高职工技能创造有利条件;第二,组建技术人员试验班,提升创新水平。针对我厂_年确定的“攻七化、创三优”发展目标,研究制定了21个科技攻关项目,从全厂专业技术人员中组建试验班,凝练铁路维修前沿技术,为科技人员成长提供充足的创新空间;第三,定期举办“技术论坛”,交流技术心得。厂里每季度都有铁路维修技术讲座,将组织技术交流情况作为考核科技拔尖人才和岗位带头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并把参加技术交流的情况作为考核班组长创新能力的指标之一。

2、实训基地全面建成。

围绕“工学结合”实际演练等重要教育培训模式改革与建设的关键环节,在厂党政工的大力支持下,在已有的理论培训课堂的基础上,建立职工技能实际演练基地,从培训线岔铺设、师资队伍培训、实训项目设置以及基地日常管理等方面推进改革建设。第一,树立“工学结合”的教育培训理念。强调相关技术和能力在生产实践中的有机联系,从生产实际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引导职工思考,应用所学知识探究规律和致力创新;引导职工主动学习,提供更多的现场实践课程,增强职工的责任心和执行力,强调“走进矛盾、难题”的理念养成,建立和加强学习反馈机制;第二、创新实践机制与试验平台。通过实施项目课题组、导师带徒等机制,更好地发挥技术人员和生产骨干的作用,给职工创造参与科研创新的机会,鼓励职工结合科研项目进行设计选题,通过科技攻关培养职工的创新能力;第三,学习和借鉴先进经验。如组织技术人员和生产骨干考察钢鲅鱼圈新区铁路线路、路局辽阳工务段、砼枕制造厂,了解路局和兄弟单位铁路维修发展前沿,进行交叉式学习,促进我厂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

3、培训制度得以完善。

建立企业培训机制的核心,就是通过机制引导,激发职工岗位练功、竞争创新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此,我们制定了相关的培训教育制度,其目的是为了激发职工学习的积极性,同时给素质相对较高的职工提供更好的岗位和,整体实现职工由“要我干”向“我要干”、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根本转变。两年来,我们相继出台了《厂教育培训工作实施计划》、《厂员工培训考核管理办法》和《厂班组长专项技术培训计划》等培训制度,对各级干部和职工的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学分和学习纪律提出了硬性要求,制定了奖惩办法,从制度上保证了职工学习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成果项目的创新点

本成果项目,在培训体系和教育内容设计中体现了“过程控制、行动学习”的教育培训创新思想。专业技术人员的核心技术培训、操作岗位人员的实际演练培训和现场岗位的应用能力培训,均按照“过程控制”的创新思想设计培训内容,强调来自于生产经营的、典型案例式的培训内容,并通过“行动学习”的课程设计,体现“过程控制”的完整性和以学员为主体的教育培训创新,关注各层次职工的职业成长体验,在培训职工理论与实际知识的同时,促进职工现场隐患的解决与处理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行动学习的流程如图所示。由此可见,行动学习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组织得以持续改进。

为实现学习培训的创新,我们厂积极导入行动学习培训法:

第一,以攻克难点重点问题为主线,进行“研究式”学习培训。今年年初,我们确定了21个科技项目,在全厂工程技术人员和职工骨干中组织攻关,到目前,大部分攻关项目已经完成。如钢及市劳模许树贵,就是个科技攻关迷,他研制的铁路设备维修管控系统,被誉为厂的“eRp”,在铁修保运保产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他研制的砼岔枕已经试铺成功,全面铺开后,将给钢铁路岔群维修带来革命化的变革;我们推荐的铁运公司共产党员品牌徐慧积极组织各维修车间利用钢轨调边、工程利旧、尖轨打磨、旧料修复,以及对小型机具设备进行自修等多种途径,综合降低维修成本近千万元。

第二,以实践锻炼为基础,进行“体验式”学习培训。坚持以练促学,学练结合,坚持在创新实践中练创新。如_年我们承办的钢铁路维修工技术竞赛,就是通过赛前全员培训,要求人人参赛、层层选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产生出我厂的参赛选手。在有矿业公司高手参赛的情况下,我厂选手阵前冷静,发挥超常,最后包揽了前15名,受到了钢集团相关部门的高度赞扬,展现了我厂职工学技术、学本领、练内功的丰硕成果。

应用效果

1、企业整体水平显著提升。

通过创新培训模式、提高职工素质,我厂的班组建设、人才培养、科技攻关和各项管理工作均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荣获了集团公司和铁运公司_年度先进单位的殊荣。全厂的各项改革工作稳步推进、线桥质量明显提升、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2、课题攻关取得新突破。

年内申报的“60kg/m钢轨整铸轨撑垫板”成攻获得国家专利;“__”、“__”分获钢专有技术;“”荣获辽宁省QC质量管理活动一等奖。《__》获全国年度冶金企业优秀论文三等奖。《手册》,已于_年10月正式出版,填补了钢铁路桥涵管理的空白。

3、职工队伍素质明显提高。

全年干部职工共参加各类培训班期,培训管理技术人员人次,完成计划%;培训生产操作岗位人员人次,完成计划%。为名职工办理了技术等级鉴定手续,主体线路工技术等级中级以上达到%。建立“导师带徒”对。新增职工名。

总之,加强企业培训,打造技能型职工队伍是一项长期的、全新的工作,它没有现成的地图,路要靠自己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培训活动中,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把构建学习型企业活动与我厂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找准切入点,把握关键点,始终做到构建“学习型铁修”活动,培训工作中不断完善,使之成为铁修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这样,企业培训工作才能取得明显效果,构建“学习型铁修”之路才会越走越宽广。

培训工作总结五为了切实提高员工技术业务素质,我厂根据生产经营形势并结合开展“管理文化年”活动的要求,“以需求为导向、以学员为中心、以技能为本位”,狠抓了“三基”工作,即基础理论教育、基本知识学习、基本技能训练;强化了“三层”培训,即管理人员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操作人员培训,把我厂员工技术业务素质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全年共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96期,培训4932人;外出培训608人,其中干部243人;本年学历教育80人、在学266人,毕业87人,其中研究生毕业3人;本厂1_3人参加了技能鉴定。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完善了培训考核机制

通过树立“培训是企业的长效投入,是发展的后劲,是员工的福利”观念,积极营造有利于员工培训的良好环境。在干部培训方面,制定了“_______厂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管理办法”。围绕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干部的要求,调动和发挥部门及干部个人学习的积极性,建立干部学习的长效机制,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制度化建设。根据我厂提高干部技术业务素质的要求,在完成__~__年对干部实施三年“5+_”培训规划的基础上,从__年起每三年作为一个周期,三年内科级干部累计培训必须完成72学分,科级以下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累计培训必须完成60学分。采取记录学分和奖励学分的办法实施登记。干部自学学分由员工培训中心根据季度检查情况进行记录,并填写《_______厂干部教育培训学分登记表》。干部学分完成情况将作为干部考核、竞聘的一项依据。三年内超额完成培训任务的,中心将择优给予适当奖励;因个人原因完不成培训任务的,全厂通报;当年完不成培训任务的不能参加培训系统先进评比和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

在操作人员培训方面,以六种机制促进高技能人才成长:一是构建技能培训机制。根据团中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资委“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制定并实施了利用三年时间提高操作人员技能素质的“蓝领技能素质提升工程”计划,构建了操作人员成才的“绿色通道”;二是构建技能大赛机制。加快了技术新人脱颖而出;三是构建技能鉴定机制。深入实施了“技能鉴定考核制度”,促进技术工人岗位成才。制定了《一人多证实施办法》,鼓励操作人员在精修本职技能的同时,通过技能鉴定取得第二或者更多《职业资格证书》,逐步达到“一岗精、二岗通、三岗

会”的培训目标和“转岗能上岗,上岗能胜任”的目的。凡通过技能鉴定取得第二或者更多《职业资格证书》者,报销技能鉴定考务费,并由厂员工培训中心设立专门的技术档案,有5人取得了第二个《职业资格证书》。有3人提前进行了鉴定;四是构建技术传播机制。实施了“金牌教练”评比制度,根据多年的教练成果,评聘了8名“金牌教练”。同时将“金牌教练”资源全厂共享;五是构建表彰奖励机制。继续执行“优秀员工学员”和“首席技工”评比制度,大力推进职工素质工程。全年投入10万元为21名公司级“技术能手”、8名厂级“金牌教练”和15名厂级“首席技工”订阅了各类技术书刊和科技图书。同时,按照“一般人员普遍培训、骨干人员重点培训、短缺人员抓紧培训、优秀人员奖励培训”的原则,选送6名技术能手和技术骨干外出培训(全厂在公司前三届技术比赛荣获荣誉称号的21名技术能手中有_人参加了外出培训)。通过文件、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体,宣传展示技术尖子风采。对在__公司技术比赛上获得维修电工和汽车驾驶员金牌的___、___及在厂__年度员工技术大赛上被授予“技术能手”称号的___等9名员工,厂党委做出了“关于开展向崔振宇、梁海龙等优秀技能员工学习的决定”;六是构建培训考核机制。根据加强基层基础管理工作要求,建立“员工培训月度检查考核制度”。实施“操作人员年度技术考核”制度,提高员工的学习自觉性,全年有27个工种,2618人参加了操作人员年度技术考核,对考核不合格者扣罚当月奖金;有60名技师(高级技师)参加年度技术考核,对7名考核不合格者停发技师津贴一年;对2名技能鉴定双科不及格人员执行了降岗位工资一档半年的处理;建立了培训考试制度,对参加公司级培训考试不合格的2名人员培训费用不予报销。

二、实施了“三基”培训

建立对管理层、技术层、操作层不同层面以及同一层面不同层次员工全面培养的“梯级平台”,使每名员工都能在自己的“跑道”上施展才华,成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1、实施各级管理人员的基础理论教育。

以提高管理人员思想政治素质为目标,大力开展政治理论培训;以提高管理人员管理工作能力和水平,大力开展经济知识培训;开拓他们的视野,建立新的“以文化力增强凝聚力、以执行力促进发展力”的经营管理理

念。根据厂提出“抓细节管理”、“提升执行力”的有关精神,在举办20期“细节决定成败”培训班,培训617名管理人员的基础上,我们又举办了4期81名科级干部参加的“如何提升执行力”培训班。通过培训加强了员工的执行力,激发了员工无限的工作热情。采油作业二区针对部分站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较差的问题,帮助部分站长尽快学会油井诊断,对他们开“技术小灶”。首先由地质队长根据各站的实际情况选区块,利用业余时间,对他们进行单兵教练。从查资料开始,让站长们亲手绘制相关图表,并利用图表对所管区块进行分析,找出油井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明确下步应采取的措施。

2、实施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知识学习。

一是结合新技术的应用,鼓励专业技术人员掌握从开发地质、钻采工程到地面集输工程各个方面的技术知识,全面提升专业技术干部的综合业务素质,积极锻造专业技术人才链;二是继续开展了一人进修,大家受益的“连动培训”,扩大新技术、新知识的传播范围。举办了40名采油和地质技术人员参加的“螺杆泵采油技术培训班”;工艺所技术人员结合__、__油田关于水平井技术的专题调研情况,举办了“水平井技术互动式培训班”,有40名采油、地质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三是随着数字化采油厂的建立,油水井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将得到普遍应用,对管理人员计算机的应用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此我们分步骤、分层次、分等级的开展了计算机应用培训,举办了“单井效益评价软件培训班”1期,培训12人;“计算机操作水平提高班”3期,培训94人;有13名管理及专业技术人员人员报名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二级),11人取得了登记证书。

3、加强岗位操作人员的基本技能训练。

教学技能培训总结篇6

关键词:培训中心;师资;队伍建设

作者简介:江梁艳(1982-),女,福建福州人,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州电业局,工程师。(福建福州350001)

中图分类号:F27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0-0144-02

2013~2015年是国家电网公司深入推进“两个转变”、加快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发展目标的重要阶段,是地市、县级企业全面推进“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实行农电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对员工队伍的能力素质和岗位适应性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全面贯彻落实省公司“三定、三考”工作要求,满足我局全员培训和承担部分省公司层面的培训需求,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迫在眉睫。为此,福州电业局不断总结师资队伍建设的典型经验做法,分析梳理师资队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师资队伍建设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一、师资队伍现状分析

1.师资队伍结构

福州局现有一、二、三级兼职教师203人,属于局培训中心管理的一级兼职教师65人,占员工总数的0.6%;其中48人为男教师,17人为女教师,51岁以上4人,46~50岁11人,41~45岁9人,36~40岁13人,31~35岁13人,30岁以下15人,各年龄段分布较为平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45人,占一级兼职教师总数的69.2%;35岁及以下青年兼职教师30人,其中27人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占35岁及以下青年兼职教师的90%;中级及以上职称或技师及以上技能等级47人,占一级兼职教师总数的72.3%;高级及以上职称或高级技师及以上技能等级32人,占一级兼职教师总数的49%;“双师”素质一级兼职教师14人,占一级兼职教师总数的21.5%;具有企业培训师资格证书16人,占一级兼职教师总数的24.6%。

2.师资队伍管理机制情况

(1)选人用人渠道多。一是坚持“按需配置、宁缺毋滥、稳步发展”的原则,采用部门推荐和自荐相结合的方式,根据不同专业兼职教师聘任的职数限制,在全体员工范围内进行兼职教师选聘。二是将专家能手纳入兼职教师网络;国家电网公司专家、省公司“513”人才、省公司聘任的兼职教师、“海西·电网杯”竞赛第一名获得者、部级竞赛前二十名获得者、局“四个通道”6级、7级人员直接聘任为一级兼职教师;局“四个通道”8级人员直接聘任为二级兼职教师。

(2)职责和权利明确。一是明确各级兼职教师的年度达标授课学时,每年安排一级兼职教师承担授课任务不少于80学时。二是分层分类优化兼职教师管理。培训中心负责局一级兼职教师的选拔、管理和一、二、三级兼职教师的聘任,各部门负责二、三级兼职教师的选拔、管理和一级兼职教师候选人的推荐。三是组织开展专家人才上讲坛活动。要求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国网优秀专家人才、省公司“513”人才、各级各类技术能手面向全局员工开设前沿讲座。四是要求兼职教师必须服从培训中心统一调度和所在部门安排,承担竞赛调考集训、培训办班、导师带徒、县公司人员帮带等任务。五是实施“培训者培训工程”,为优秀兼职教师创造外送培训、深造学习、考察、调研的机会,帮助兼职教师开阔视野、吐故纳新、不断学习成长。通过签订企校合作协议与系统内院校合作,聘请系统内专职教师援教,安排对口专业兼职教师旁听,提升兼职教师的授课水平。

(3)实施正向激励。一是举办兼职教师聘书颁发仪式,由局领导宣读全体受聘兼职教师名单并为兼职教师代表颁发证书。二是提高兼职教师授课待遇,并按照教龄、职称、技能等级实施差别待遇;给予兼职教师一定金额的书报费补贴。三是评选培训先进个人和十佳培训标兵,在优秀兼职教师中好中选优、树立标杆,进一步增强兼职教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4)落实考核评估。一是兼职教师授课台账归档保存一年备查。二是定期深入基层单位和县公司对年度培训计划实施、兼职教师授课情况进行跟踪。三是实施兼职教师动态管理,聘期为三年。聘任期满进行综合考核,对考核合格的予以续聘。考核结果作为国网公司专家、省公司“513”人才、“首席带新人”计划“首席”等专家人才相应年度培训考核的依据。

3.存在的问题

(1)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我局的师资数量、结构呈逐年良性发展势头,但总体数量增长速度较慢,跟不上电网建设跨越式发展和企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师资队伍结构与企业实现“两个转变”的目标要求不够匹配,缺乏年纪轻、高层次、行业中有影响的领军人才;不同专业(工种)师资队伍发展不平衡;部分兼职教师仍需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学历学位层次和教学水平等。

(2)师资队伍素质良莠不齐。部分兼职教师虽然具有娴熟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缺乏教育理论知识以及授课技巧,个别兼职教师专业理论素养不足,不适应课堂环境,授课的条理性、系统性差,教学效果不佳。

(3)师资队伍管理机制不健全。兼职教师培训授课的计划、考核、使用、待遇等政策性措施滞后,培训结果的应用效果不明显。部门间认识不平衡,培训工作效果差距明显。

二、师资队伍建设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1.总体思路

按照“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人才队伍建设思路,以全面提高兼职教师队伍素质为中心,以优化结构为重点,优先配置重点专业的师资资源,重点加强“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师资队伍。

2.发展目标

(1)总量目标。一是通过将业务骨干培养成兼职教师、聘任在岗的专家人才、返聘离退休专家等途径,不断扩大兼职教师队伍,保证兼职教师队伍的数量与企业员工队伍规模相适应。2015年末一级兼职教师数达到105人,占员工总数的1%。二是构建专业梯队。2015年末培养1至2名国网公司专业领军人才,3~4名省公司专业领军人才;每个专业培养“双师”素质专家人才1~2名,每个职业工种至少具有2名专业理论兼职教师和2名实际操作兼职教师(理论和实际操作兼职教师可以兼任,但总数不得少于3人)。

(2)素质提升目标。优化教师队伍结构,2015年末“双师”素质一级兼职教师比例不低于40%,中级及以上职称(含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的一级兼职教师比例不低于80%,高级职称(含高级技师)的一级兼职教师比例不少于55%;35岁及以下青年兼职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或学位的比例不低于95%;一级兼职教师企业培训师格证持证率达40%;取得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的生产技能类一级兼职教师比例达100%;一级兼职教师相应岗位资格证书持证率达100%,从事特种作业培训的兼职教师持有国家或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办法的作业许可证的持证率达100%。

(3)体制机制建设目标。积极推进制度创新,进一步完善以业绩和能力为导向、以创新和发展为目标,有利于“双师”素质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引导和激励机制。制定和完善科学、规范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制度,加强对兼职教师教学工作的管理和质量监控,不断完善质量监控体系。

三、师资队伍建设主要任务

1.优化师资队伍的结构

(1)积极创造条件,为兼职教师优先提供在职学历教育机会,支持和鼓励培训管理人员、兼职教师攻读本科与硕士学位,给予经费支持,不断提高培训管理人员和兼职教师的学历层次。

(2)按照“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支持和鼓励兼职教师按照规定条件同时参加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申报和职业技能等级鉴定,并给予经费支持,凡取得“双师”(技师和工程师及以上)资格人员优先推荐参加岗位晋升、专家人才选拔,并在其职业能力贡献积分中予以相应加分。

(3)支持兼职教师通过考试取得企业培训师资格证书、国家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证书或通过其他渠道和途径的培训考核,取得所教授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并给予经费支持。

(4)将兼职教师学历、技能等级、专业技术资格等级与兼职教师聘任级别挂钩。

2.加强师资队伍的职业化建设

一是有计划地安排兼职教师参加企业培训师、国家技能鉴定考评员培训。二是定期选派兼职教师参加外部新技术、新知识的更新培训,从而保证兼职教师的知识体系能够保持在同行业的先进水平。三是定期组织兼职教师授课技巧和授课方式培训,主要包括兼职教师职业形象的训练、开场结尾和主体组织等授课内容呈现的训练、课堂提问、应答、点评、现场应变、控场方法等培训师临场能力的训练。四是支持兼职教师参加管理创新、科技创新项目研究和各项职业技能竞赛。五是定期组织精品课程、优秀教材讲义、课件评选活动。

3.健全师资队伍管理机制

(1)职业发展通道。为兼职教师设计相应的职业发展通道:一是对兼职教师进行分级,根据兼职教师的培训评估效果和培训授课年限进行职级晋升。二是在专家人才选拔和岗位晋升的过程中优先考虑表现突出的兼职教师,将聘任兼职教师作为专家人才选拔的基础条件,并明确兼职教师级别与专家人才级别的对应关系。

(2)评估考核。建设科学有效的培训评估体系。一是健全培训课程监控体系,对于培训课程尤其是周期较长的课程,在课程初期和中期对兼职教师的培训教材、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测评和考核,及时发现在培训进度、方式方法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纠正和弥补。二是完善课程后期和培训结束后的评估机制,根据培训目标计划明确评价的标准和尺度,对受训人员受训后的收获进行评估,即从受训人员的专业知识或者业务技能是否提高、工作态度是否改善、工作业绩是否有所提高等方面进行测评和考核,从而最真实地评估出培训的效果。三是完善兼职教师授课台账,详细记录兼职教师在课程开发、授课学时、教材讲义、题库和技能项目评分标准编制和评奖、培训效果评估、考核结果应用等情况,为兼职教师的使用、培养、晋级提供依据。

(3)考核结果应用。一是作为评定员工年度绩效等级的参考依据或加分依据;二是作为评价部门年度人力资源专项考核的依据,将部门兼职教师素质指标、派员教学、培训效果等指标等列入单位年度人力资源专项考核;三是作为课酬津贴兑现依据。

四、师资队伍建设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福州电业局师资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分管培训的副局长担任组长,副组长为培训中心主任,组员为各部门行政负责人,负责全局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企业培训工作的首要任务,不断增加投入,完善制度,确保目标落实。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培训中心),办公室成员为各单位培训员。

教学技能培训总结篇7

【关键词】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策略

一、引言

研究背景:信息技术推动社会各个领域的变革,也改变了高等教育的教育生态,教育信息化从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师资培养等方面为地方普通高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水平是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教育技术能力的重要性与地方本科高校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整体水平偏低的现实形成了很尖锐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就显得很迫切和重要。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调查研究法,共向14个二级学院发放了210份网络调查问卷,回收问卷183份,得到有效问卷183份,教师样本的学科分布、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接近学校教师总体结构,基本可以体现学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状况。

三、研究内容

问卷设计按照马宁等编制的《国家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南》中的五个维度:意识与责任、知识与技能、设计与实施、教学评价、科研与发展,[1]设计了基本信息、意识与态度、基本概念与知识、基本能力及提升能力的需求情况五个部分,并依此设计调查问卷。

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分析

根据问卷调查、访谈以及日常教学观察,可以看出地方普通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存在以下几对矛盾:一是高校教师对教育技术能力的重要性的肯定与教育技术能力偏弱和在实际教学中很少应用教育技术的矛盾;这个矛盾与地方普通高校对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投入不足有关,教师靠自主学习习得的教育技术能力不能很好应用到教学中。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也给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和应用设置了障碍。二是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需求的多样性与培训形式、内容单一的矛盾;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整体水平不高,但差异明显。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常常以讲座形式进行,但这种形式并不适合以实操性内容为主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培训形式单一。培训内容不分层次,不能满足不同需求的教师,从而影响培训效果和参训动机。三是高校教师工作特点和培训时间集中及动机不强的矛盾。就是经常提及的工学矛盾。高校教师不坐班的工作特点使得集中培训难以实施。高校中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机制也使得高校教师轻视教学。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只有少数教师凭兴趣参加。这几对矛盾可以总结为意识和环境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对内的自身信息化意识不强,二是没有应用教育技术的环境。笔者将主要从这两个方面提出解决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策略。

五、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策略

(一)理念的变化是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逻辑起点

从学校来讲,还是要理念引导先行,增强教师信息化意识。从教师自身来讲要提高应用教育技术认识。邀请信息化教学专家指导、兄弟院校优秀教师的经验介绍和本校优秀教师的榜样力量是促进教师教育技术应用意识的高效可行的办法。

(二)基础设施是教育技术能力获得和应用的基本保障

根据调查,基础设施是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和实施的影响因素。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需要一定设备和环境的支持,培训后教师应用时也要提供便利、易用的应用环境。例如,多媒体网络教室、移动互联网、网络带宽的建设等。所以,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基础。

(三)学习环境设计是教育技术能力获得的关键

具备了信息化意识和良好的基础环境,如何让教师获得良好的教育技术的知识和能力呢?教育技术培训的课程设计和实施是关键。针对教育技术培训的实施,笔者基于混合式学习理论和社会化软件特点设计了三维立体式学习环境,面授+网络教学平台(Blackboard)+移动学习(微信公众号、百度云、QQ群),这个学习环境解决了高效教师的工学矛盾、培训后续辅导缺失、培训内容老旧等问题。周红春等在《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中总结的结论和体会佐证了本条策略[2]。

(四)健全管理机制是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进行的持续动力

学校要成立教师发展中心这样负责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或由负责学校信息化的教育技术中心这样的部门负责,并出台相关政策,例如新教师入职必须经过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制定相关培训制度,例如培训师选聘制度、培训考勤,评定证书等;还要有相应的培训平台,这个平台能够为教师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固定的地方。

六、结论

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是时代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经之路。通过在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策略的实施我们得出结论,培训质量主要取决于高校和高校教师对教育技术的认识。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培训效果的基本保障。学习环境设计中多元培训形式、实用分层的培训内容、后续跟进的培训服务的是培训质量提升的关键。学校的健全管理机制为培训提供持续动力。

参考文献:

[1]马宁,陈赓,刘俊生,丁杰,余胜泉.《国家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南》的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1,(6):5-6.

教学技能培训总结篇8

油田企业是国家能源建设的主力军,基层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是为推进油田持续有效和谐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技术支撑保障的基础性工程,也是提高队伍素质能力、适应走出去发展战略的有效手段和根本途径。随着新的政治形势变化和油田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教育培训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因此,深入研究、探索教育培训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要针对企业实际情况,找准定位,形成科学合理的教育培训体系,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拓宽技术应用平台。利用现代信息和传播技术的远程教育――在线培训,是教育创新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发展对于企业基层员工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直至教育方法、手段的变革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1]

1.1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

下面以油田某单位为例。某单位是集企业员工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成人学历教育、幼儿基础教育等业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培训机构。现有员工1500余人,其中培训管理人员和教师300人,幼教系统管理人员和教师1200人。年培训人次5万人,技能鉴定人数1.9万人,成人教育在校生3400人,所属30个幼儿园在园幼儿7500名。某单位按照集团公司和油田发展战略目标,着力做优培训教育和技能鉴定项目,为油田“建设三大基地、打造百年基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技术支撑,履行社会文化素质提升职能。在将教育培训办出特色、亮点和品牌的同时,致力于方式方法的创新,如培训管理体系建设、优质课评比、教材开发、外培内训师资队伍建设等手段有效推动教育培训质量的提升。

在这样一个学历层次相对较高、知识体系相对完善的单位,基层员工同样面临着诸如如何能够较好地处理工学矛盾,在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教育培训工作的同时,及时查找自身业务水平现状不足,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并将知识、技能快速转化为能力素质等许多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

1.2知识能力提升的需要

前不久,为有针对性地找准差距,围绕提升员工素质能力、支持教育培训的积极性、能动性和进一步激发教育培训工作活力的制度保障等方面对员工能力开展评估调研。在评估方式上采取集中座谈、个别访谈或查阅资料等方式,根据岗位基本要求和评估内容对基层单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操作人员的各个岗位进行调查评估。根据评估的情况,找出找准问题症结、提出改进建议。

评估范围为部分基层单位的管理骨干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操作人员,通过需求调查、设计策划、组织实施、质量评估和持续改进等各环节开展实施。

评估内容包括:

a统计员工文化程度、年龄结构、员工类别、健康状况、工种工龄等信息;b开展岗位人员所需的基本知识和专业知识调查;c员工岗位需求和实际持证情况;d开展教育培训体系建设情况调查。主要包括管理运行、需求调查、学习方式、设施条件、师资队伍、教具教材、量化考核等方面,按照知识、技能需求,制定中长期教育培训计划。

幼儿教育工作是某单位的主营业务之一,在油田和谐建设、社会职能承担、国家未来人才培养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幼教系统作为培训管理人员和教师人数占培训中心员工总数的五分之四,30所幼儿园分布在油田基地、前线百里油区,点多、面长、线广。管理跨度、难度较大,对员工教育培训的组织不易集中实施,员工队伍建设水平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现状。(举例说明对某单位员工技能报告的分析)

1.2.1人员结构现状及分析

a员工用工形式

全园教职工56人,其中正式工38人,占总人数的68%;劳务工18人,占总人数的32%。

b员工队伍(岗位)类别

管理人员:3人,占全园职工总量的5%。专业技术人员:33人,其中副主任师13人,主管师15人,助理师2人,技术员2人,工作未满一年1人。占全园职工总量的59%。技能操作人员:20人,其中(按现工种统计):高级工14人,中级工2人,初级工3人,未取得相应证书2人。占全园职工总量的36%。

c员工年龄结构

现有员工平均年龄41.5岁,其中35岁及以下7人,占员工总数的12%,36―40岁20人,占员工总数的36%,41-45岁18人,占员工总数的32%,46―50岁7人,占员工总数13%,50岁以上4人,占员工总数的7%。

d员工文化结构

全园教职工成人本科学历15人,占员工总数27%;成人专科学历20人,占员工总数36%;中专学历6人,占员工总数10%;高中学历15人,占员工总数27%。

1.2.2存在的问题

a专业技能水平需继续提高

“给孩子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幼教工作要求每位教职工都是多面手,但在个体差异、兴趣爱好等方面,教职工存在着能力水平的不同,在技能技巧方面需要强化,缩短教职工之间的差距。员工平均年龄为41.5岁,主要原因是近十年油田没有进行相关专业的招工,造成幼教队伍没有“新鲜血液”补充,前些年幼师毕业的大、中专生已逐渐步入中年。现在幼教一线的主力军以35―45岁的员工为主。部分教师在知识学习、技能更新等方面,较难满足幼儿的教育教学工作需要。部分教师反映,工作实际经验很多,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能做到游刃有余,但由于理论知识不够全面,在进行教育随笔、论文、教育反思等书写时稍感吃力。

b学历知识水平需继续提高

全园教职工通过自学、函授等形式,文化程度都有较大的提高,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占员工总数的63%,整体的学历分布基本合理,但仍然存在差距。中专及高中学历人员占了37%,说明员工的整体文化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应加强知识的多样性、专业的互补性,力求高升专、专升本、本升研学历层次的递进性。从全园发展的方向以及让员工接受新知识、新理念的能力上分析,教职工的文化素质提升对幼儿园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是队伍软实力的重要表现方面。

2对企业基层员工开展远程教育培训的探索性实践

过去,员工提升学历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师面授辅导、课堂答疑、书面作业、卷面考试等相结合的方式,参加培训主要是通过集中脱产理论学习、研讨交流、现场参观、实际操作等相结合的方式。这些教育培训形式不仅有利于直观接触教师、教材、教学设施,也能更多了解、熟悉其他单位参加的学员,取长补短、学习借鉴。但是,基层单位普遍存在分布点多、面广、线长,工作任务繁重,值班轮勤频繁,人员调训困难等实际问题,单一的利用长时间脱产教育培训方式容易引发工学矛盾的激化。因此,针对这一实际情况,企业要结合实际,探索有效利用多种教育培训方式、多种教学媒体媒介组织学习的新思路。

2.1拓宽思路,优化方法

利用现代信息和传播技术的远程教育、在线培训是学习创新的产物。相对于传统方式,现代远程教育培训有其显著的优势。诸如:学习者及时获取新信息,学习到新课程;通过消除地域、空间障碍,降低费用开支,节省路途时间;课程选择灵活、便捷;学习者可以根椐自己的需求自主选择教师和课程,实施学习目标与方案;学习时间、地点灵活,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并多次反复学习有关内容,增加理解和掌握。

基于学历教育、专题培训的网络课程,集中优质的品牌和有影响力的多媒体课件资源,其内容也来源于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现场规范演示,可根据需求随时更新内容,是对面授和集中脱产学习后续的有效跟进和补充。[2]

2.2强化措施,突出效果

2.2.1在线培训方面

近几年来,集团公司开发应用的覆盖全员远程培训网络已广泛开展,收到较为明显的成效。油田举办的多期培训项目中设置远程培训课程,例如我们在线学习的《跟毛泽东学领导》、《骨干人员心理管理能力的培养与提升》等课程确实受益匪浅。某单位从2012年开始着力开发HSe管理、技术安全、井控操作等近1000个移动学习微课件,已实现与手机、台机、现场的无缝对接,微信、微博、QQ群等媒介发挥着强大的信息支持作用。在幼教系统定期组织的教师基本功擂台赛、公开课观摩评比、活动案例设计、论文成果等活动中应用远程平台作为主场,扩大了影响力,提高了参与度。

2.2.2学历教育方面

充分利用网络教育教学设施先进的教学网站,发挥好集教师教学、学生自主学习与管理、各类教学资源库与数据库于一身的教学平台,推动现代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创新发展。网络教育为学员提供了充足的学习资源:如学生工作室的教学平台上,可观看课程录像;可查询、浏览教学资源和信息;可参加网上答疑和论坛讨论等。在学习期间,学员可以上网利用课件学习,它的内容包括老师的讲义、课程重点、难点问题、自测题、期末总复习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在线学习的形式越来越得到认可和推广。本、专科学历教育的在校生从最初开办的两个专业50名学员到现在的1200人的在校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源是立足成人高等教育规律特点的办学思路和理念。

3对企业基层员工开展远程教育培训的推广性应用

3.1归纳认识

远程教育在线培训为学习风格的个性化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借助随时访问的能力,学员能按照自己的计划随时复习学习内容,并将学到的每一部分知识在工作实践中运用,掌握后再学习新的知识或课程。现代远程教育培训将网络信息技术融于教育,实现了教育媒体多元化、传播知识开放化、教育功能多样化、资源分配平均化,以及员工学习自主化,使不同工作和生活条件、不同年龄和学习要求的组织成员都有机会参加学习,不受时空限制,这是其他任何教育模式所无法比拟的。远程教育在线培训能够利用教学和通讯技术实现多种互动和协作环境,如提供案例分析、情景描述、讨论组、教师指导、临时项目小组、聊天室、测试练习、电子邮件、公告板、提示、指导、常见问题解答以及练习向导等工具。提高了学员的群体效应、相互间的协作和互动能力。

3.2前景方向

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突破了原始竞争的层次,不再是提供了足够多的优质产品就可以轻易取胜。企业之间的竞争在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在于对市场的把握,在于生产经营、管理等多方面的竞争能力,但说到底拼的还是人才的竞争。如果说,传统的教育培训在理念宣贯、技能训练方面具有优势的话,那么远程教育在线培训在传递企业文化和理念、提升企业员工整体素质、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和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则具有其更加明显的优势,必将使终身学习和学习社会化成为可能。[3]

3.3创新思考

在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培训的进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需要从以下一些方面改善和提高:

3.3.1网络学习环境宽泛

用好中石化远程培训网的同时,实现与中国能源网、石油高等院校等高端网站信息资源的互补共享。实现员工自主选学菜单的课程丰富多样性。

3.3.2加强硬件设施建设

基层单位应设立公共学吧,同职工书屋等相依托,营造良好的学习上网氛围。做到无线网络覆盖等基础条件的完善。

教学技能培训总结篇9

关键词: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分层分级培训模式案例教学法

2000年12月,高教司发出了“关于开展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的通知”(教高司[2000]79号)(以下简称通知)①。新乡医学院贯彻“通知”精神,开展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已有十个年头,回顾这些年来开展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历程,总结开展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经验,遵循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顺利、成功进行的客观规律,对于我们在新的起点上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开创教育信息化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构建良好的培训环境

1.成立专门的教育技术培训机构。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成立专门负责教育技术培训的部门——课件制作室,是新乡医学院的一项明智之举;每学年都要开展多媒体软件设计大奖赛更是对于全校教师的一种激励政策。组织上的协调和充足的经费是培训工作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

2.硬件设施的配套。学校最早建设的是学生机房,主要从事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后来各系部都配备了电脑,建起了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现在,学校已经将所有办公室、教学楼、实验楼、家属区全部连接起来,构建了资源库、邮件系统、电子备课平台、综合管理等平台服务器。建立了办公、管理、教学一体化的校园网络系统。

二、合适的培训内容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1年通过的《高等学校教育技术等级培训大纲(试用稿)》②把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培训分为三个级别,培训对象分别是普通教师和具有学科教学经验和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知识,愿意从事教育软件设计和网络课程设计的教师。培训内容分别是基本理论和技能、一般原理与基本技术、网络课程与开发。

根据新乡医学院的实际情况,结合《高等学校教育技术等级培训大纲(试用稿)》,我们决定采取分层分级培训模式。培训级别分为三个等级:初级、中级、高级,另外设需求班,满足教师的个性化需求。

1.初级班。主要是面向新入职教师和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比较薄弱的教师。培训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教学论、学习理论和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等理论;②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操作与使用;③最简单的课件制作软件powerpoint。

2.中级班。面向的对象主要是已经取得“新乡医学院教育技术培训初级班合格证”的教师,或者是虽然没有参加初级班的培训,但是已经具备初级班结业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教师。培训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①教学设计理论;②二维动画制作软件Flash;③高级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authorware;④图片处理软件photoshop;⑤计算机系统维护知识。

3.高级班。培训的对象是已经参与过前面的培训并通过考核,或者是具有较高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教学一线教师。高级班是一种高层次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①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加工;②网络课程制作(Dreamweaver);③三维动画制作(3DmaX);④Blackboard教学管理平台。

4.需求班。高等医学院校教师的职业学科特色比较强,追求专业化,所以对于不同的教师来说,他们对于培训内容都有不同的要求。为了满足教师的特色化的需求,学校每年都下发《教育技术培训内容需求统计表》,将教师的需求融入学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总体设计中。

三、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不同级别的培训班虽然面向不同的对象,并且培训内容不同,但教学方法都以“案例教学法”为主。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不像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扮演着传授知识者角色。③这种方法起源于1920年代,由哈佛商学院所倡导,当时是采取一种很独特的案例形式的教学,这些案例都是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通过此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实施之后,颇具绩效。案例教学法到了1980年,才受到师资培育的重视,尤其是1986年美国卡内基小组提出《准备就绪的国家:二十一世纪的教师》的报告书中,特别推荐案例教学法在师资培育课程的价值,并将其视为一种相当有效的教学模式。在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案例教学法”可界定为培训者与被培训者直接参与、共同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案例进行讨论、反思并实践的教学方法④。

案例教学法的优点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鼓励独立思考。案例教学的稍后阶段每位学员都要就自己和他人的方案发表见解。通过这种经验的交流,一是可取长补短、促进人际交流能力的提高,二也是起到一种激励的效果。一两次技不如人还情有可原,长期落后者,必有奋发向上、超越他人的内动力,从而积极进取、刻苦学习。

2.重视双向交流。在案例教学中,学员拿到案例后,先要进行消化,然后查阅各种他认为必要的理论知识,这无形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是主动进行的。捕捉这些理论知识后,他还要经过缜密的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一步应视为能力上的升华。同时他的方案随时由教师给予引导,这也促使教师加深思考,根据不同学员的不同理解补充新的教学内容。

四、严格把好培训的质量关

1.严格的考核制度。每期培训结束,受训教师都必须参加结业考试。考试采取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相结合。理论考试主要是考查教师对于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教育技术理论及各种软件的基本操作掌握情况,每场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题形式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操作考试的形式比较灵活,主要是综合考查教师对于所学理论和操作的综合运用。题目一般是要求教师结合自己的专业,设计和开发一节课内容的多媒体课件或者一门网络课程(网络课程可以只把大的框架搭建好),其中要求用到所学的软件。

2.开展多媒体教学软件大奖赛。为了使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得到有效应用,学校每年都开展多媒体教学软件大奖赛。大奖赛设ppt课件、Flash课件、网络课程、视频剪辑四类,每个类别都分别设一、二、三等奖,另外还设有组织奖和最受学生喜爱作品奖。获奖作品由学校直接报送参加该年度省级多媒体教学软件大奖赛。通过举行多媒体教学软件大奖赛,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促进信息技术与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进一步整合,推动教育技术在高等学校中的有效应用。

注释:

①李玉环,陈庚,金以娟.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状况分析与探讨[J].现代教育技术,2007(2):84-87.

②高等学校教育技术等级培训大纲(试用稿)[eB/oL].http:///article/list.asp?id=12,2012-10-12.

教学技能培训总结篇10

关键词:人力资源制造业人才培训

一、上海电气人力资源基本状况

上海电气集团共有企业387家,其中资产管理公司277家、有限公司103家,总公司下属7家。

集团共有职工114709名,其中,在岗职工为74584名。所属企业中,资产管理公司拥有职工68211名,其中32899名职工在岗;有限公司拥有职工45467名,其中40654名职工在岗。

在岗职工中,有专业技术人员共18221名,占职工总数的24.43%;有技术工人35535人,其中技能人才33139名,占职工总数的44.43%。根据电气集团人力资源分类统计表,在岗劳务工用工总数13480人。集团在岗职工中,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学位职工1277名。占专业技术人员的7%,占在岗职工的1.7%,职工的学历学位层次有待进一步提高。集团共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938名,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10.6%,占在岗职工的2.6%。集团共有高级技师202名,技师1685名,两者分别占技术型人才的0.6%和5.1%,占在岗职工的0.3%和2.3%,技师、高级技师占技术型人才比例为5.7%,占技术工人比例为5.3%,占工人(含劳务工14066人)比例为3.8%。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型人才比例为24.4%,占技术工人比例为22.74%。

在职工教育培训投入方面,2006年。上海电气职工教育培训投入3501.6万元,在岗职工人均469.5元,其中,技能人才教育培训总投入1049.8万元。技能人才人均316.8元。技能人才培训占总投入比例为30%。有限公司职工教育培训投人2313.5万元,人均投入569.1元,其中技能人才投入566.1万元,技能人才人均276.8元。有限公司技能人才培训占总投入比例为24.5%。

同时根据调查,45%的职工在过去一年中参加了企业组织的培训。但有77.5%的职工表示过去一年中没有参加过企业外的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群体中有52.5%的职工表示过去一年中没有参加过企业组织的培训,有26.7%的职工表示过去一年没有参加过企业外的培训。35岁以下本科以上学历群体中38.2%的职工表示过去一年中没有参加过企业组织的培训,其中有65.20%的职工表示过去一年没有参加过企业外的培训。企业高层领导中23.1%的人员表示过去一年中没有参加过企业组织的培训。68.5%的人员表示过去一年中没有参加过企业外的培训。

综合上述情况可见,上海电气集团已经拥有一支专业配套、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的人才队伍。近三年来。职工队伍建设态势良好。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占在岗职工比例在2004年、2005年、2006年分别为1.87%、2.17%、2.28%,高技能人才占技术工人比例在2004年、2005年、2006年分别为7.68%、8.8,%、10.03%,呈现上升趋势。

二、上海电气人力资源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级技能人才在总量、结构和素质上还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根据2006年西门子年度报表,2006年西门子共有员工474900名。其中173000人(36.42%)的员工具有本科学历。2006年,西门子在世界范围内新雇佣了75200位员工,其中36%具有本科学历,在拥有大学本科学历的新员工中,有60%是科学家职务或者是工程师。西门子公司高级技术工人占技术工人总数的30%以上。而上海电气高级技能人才从质量到数量都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技师、高级技师人数偏少;二是学历结构上偏低;三是高技能人才年龄偏大;四是劳务工技能等级低。缺乏相应的培训。

2、高端、紧缺、关键人才不足。对集团人才队伍存在问题的反映主要有:一是高端管理和科技人才比例较缺乏。西门子公司大学本科以上员工占50%,而上海电气仅16%;二是适应战略发展需求的人才缺口很大:三是高级技术工人的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大的差距。西门子公司高级技术工人占1/3以上,而上海电气高级技术工人只占技术工人总量的24.4%。值得关注的是,根据电气集团人力资源统计表不完全统计,党政管理人员中的本科及以上学历3223人,占党政管理人员总数的25.16%;同时党政管理人员的总量较大。共有12809人,占调查企业人员总数的22.93%。

3、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存在不足。调查显示,54.6%的职工表示过去1年内没有参加过企业组织的培训。77.5%表示过去1年没有参加过企业外的培训。技术人员群体中52.5%表示过去1年内没有参加过企业组织的培训,76.7%表示过去1年没有参加过企业外的培训。中基层管理人员中33.6%表示过去1年内没有参加过企业组织的培训。68%表示过去1年没有参加过企业外的培训。35岁及以下本科以上学历群体中38.2%表示过去1年内没有参加过企业组织的培训,65.2%表示过去1年没有参加过企业外的培训。企业高层领导中23.1%表示过去1年内没有参加过企业组织的培训,68.5%表示过去1年没有参加过企业外的培训。三、进一步加强上海电气人力资源建设的对策

1、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技术工人队伍。上海电气作为是中国最大的装备制造业集团,技术工人的水平和质量应该走在全国前列。按照集团发展规划和先进制造业发展要求,到“十一五”末,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比例要超过30%,其中技师、高级技师比例要达到8%,45岁以下中青年高技能人才占高技能人才比重达80%左右,并涌现一批中青年领军高技能人才,带动中、初级技能工人队伍相间梯次发展。全面提升职工队伍整体技能、素质水平。

要加强劳务工的建设。参加教育培训、提升工作等级已经成为劳务工的迫切需求。上海电气集团职工队伍结构老化的矛盾较为突出,劳务工的加入使得职工队伍老化的状况大大改善。目前集团一线劳务工10175人,占一线职工的35.7%,占劳务工总数的75.48%。如在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电焊和冷作两个主要工种中。劳务工已占在职工人数的30%,10年内30%的在职焊工和冷作工退休。在职技术工人学历层次偏低,年龄偏大;劳务工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对技术技能的掌握也比较粗浅。76.9%的劳务工比较希望和非常希望参加教育培训,目前有39.4%劳务工参加过技术培训,55.9%的劳务工没有参加培训。要立足上海、延伸国内外,在外省市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围绕企业实际需求,加强对技术工人教育培训工作的领导与计划工作,通过教育培训、鉴定考核、择优选拔,建立分层、分类实施的技术工人培养体系,造就一支高、中、低合理配置的技术工人队伍。

企业通过建立能级体系,制订相对科学的、合理的人力资源开发规划、培训体系,推进企业各类技术工人队伍的建设工作。

2、实施科技专家、项目科技带头人、首席技师的选拔制度,建立研究生培养基地。培养科技创新领军旗帜型人才。要实施上海电气科技专家、上海电气项目科技带头人、上海电气首上海电气席技师的选拔制度。以推进集团科技进步、技术自主创新,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激发广大员工的创造激情,培养和造就一批科技和高技能领军人才。与高校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以加强上海电气人才资源的投资和开发,大力提高人才资源对上海电气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构筑上海电气人才资源建设,使之成为上海电气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3、加强制度体系建设,使人力资源建设与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一是要坚持和完善学习培训制度。建立培训——上岗——使用——考核——奖惩的配套制度。完善制度建设,为教育培训工作有序开展奠定基础。制定规范和促进教育培训工作开展的制度,《生产人员持证上岗及技能鉴定实施办法》、《师傅带徒制度》、《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四支”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生产一线员工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供电企业生产一线用工管理暂行办法》、《“首席岗位制”管理办法》、《员工培训考试考核奖惩规定》、《兼职培训师管理办法》、《首席工程师管理暂行办法》、《优秀人才管理办法》。《高级管理人员学习培训制度》、《技术创新人员学习培训制度》、《技术工人学习培训制度》、《劳务工学习培训制度》等。

二是建立培训激励制度。要完善的岗位任职资格要求,建立公平、公正、客观的业绩考核标准;公平竞争的晋升规定和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分配原则。

为充分调动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公司建立员工能力素质模型,实施职业生涯管理,设立管理、技术、技能人才三通道职业生涯发展体系。对优秀高技能人才,在晋升、工资、福利、带薪学习、休假等方面予以适当倾斜,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