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功能十篇生态旅游资源的功能十篇

生态旅游资源的功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5:04

生态旅游资源的功能篇1

关键词:旅游功能区产业集聚区域发展

问题的提出

旅游功能区是在主体功能区建设和旅游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下,为科学整合旅游资源和其他产业资源,进一步理顺旅游开发与管理体制,培育现代综合型旅游目的地,解决限制开发区或禁止开发区发展问题,优化城市功能空间布局,提升旅游综合服务功能,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产生的。

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2010)的颁布为肇始,以北京、四川、浙江、湖南、吉林等地为代表的一些地方政府积极推进旅游功能区建设,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实现资源整合利用、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成为我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新亮点。旅游功能区建设有利于推动资源整合和产业集聚,构建新型旅游目的地,全面促进区域发展,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但目前国内对旅游功能区这一新生事物,理论研究非常薄弱,研究成果十分稀缺,无法满足指导实践的需要;实践发展还只是个案发展探索阶段,缺乏先进理论成果指引。为此,本文尝试对旅游功能区的基本理论进行阐释,并对各地的发展实践做出总结,以期旅游功能区问题能够得到学术界、实业界的更多关注,共同推进旅游功能区的健康发展。

旅游功能区的概念、特征与类型

(一)概念界定

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上,旅游功能区应时而生。旅游功能区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国内相关研究成果还不多见。部分学者及一些政府机构对旅游功能区的概念进行了解读,这些表述既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也有共同之处(见表1)。

综合已有的研究观点,笔者认为,旅游功能区是指凭借富集的旅游资源,聚集旅游产业和要素,发展现代旅游业,发挥旅游综合服务功能,带动区域整体发展的地域空间。旅游功能区通常具有一定的旅游产业发展基础,区域内生态环境质量较高,以现代旅游业作为区域主导产业,能提供区内外游客所需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旅游功能区的本质是旅游功能的最优化和旅游价值的最大化。在这一点上,旅游功能区有别于其他类型产业园区,如新能源产业功能区、汽车产业功能区、现代商贸综合功能区等,体现出旅游功能区的自身价值和特殊意义。

(二)基本特征

虽然目前不同学者、政府部门对旅游功能区的理解有所差异,还未形成共识。旅游功能区在称谓上也有多种提法,如旅游功能区、旅游产业功能区、旅游区、旅游产业园区等等。尽管如此,作为旅游功能区应该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首先,从发展条件来看,旅游功能区的旅游资源和其他资源集聚分布,旅游产业供给要素完备。这是旅游功能区的资源依托和基础条件。特色突出、规格较高且分布密集的旅游资源是旅游功能区发展的物质基础。旅游功能区往往是在旅游资源富集区建立发展起来的,所谓旅游资源富集区,是指旅游资源在一个特定的区域集中分布、密度大、禀赋高(杨振之、马琳,2012)。作为一个空间区域,实现旅游产业要素和资源在空间内的聚集是发挥旅游功能区主导功能的基础条件和重要手段。

其次,从成长机理来看,旅游功能区是从战略的角度统筹旅游资源富集区的产业发展要素,并通盘考虑旅游要素和其他产业要素的聚集发展、旅游业和相关行业之间的协调关系。这种跨越式的发展思路和新型发展模式有利于规避传统旅游开发模式下资源“开发―破坏―修复”的路径风险(杨振之、马琳,2012)。通过良好区域发展氛围的营造和支持性政策制度体系的创建,使旅游功能区内旅游系统与相关产业体系有机结合,实现区域旅游经济集聚和空间产业结构优化,推动旅游功能区内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从空间范围来看,旅游功能区通常跨几个行政区域,这是旅游功能区的现实状况。与传统意义上的景区有所不同,旅游功能区往往涵盖多个景区,是大尺度景区的综合体,涉及空间范围较广、面积较大,一般跨越几个行政区域。位于浙江省永嘉县中北部的楠溪江生态型旅游功能区,涉及宕头、沙头、大若宕、鹤盛、枫林、岩坦6个镇,总面积为670.76平方千米。旅游功能区跨地域范畴和行政管辖空间而设立在我国是一种普遍现象,云南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吉林松花湖旅游功能区等都跨越单一的行政区域。因此,如何打破行政区域界线,统筹协调推进区域内旅游项目规划开发,实现旅游功能区跨区域统一管理,是旅游功能区发展要解决的现实课题。

最后,从主体功能来看,以旅游为主导功能,这是旅游功能区的根本特征。旅游功能区突破了以往旅游区局限于旅游业发展、偏重旅游经济的约束,不再“就旅游论旅游”,更强调旅游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的集聚发展,更强调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从而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罗明义,2013)。作为城市功能区的一部分,旅游功能区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重视旅游经济功能,推动区域旅游业综合发展;另一方面要特别强调旅游功能区的服务功能和辐射扩散功能,带动周边地区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主要类型

从目前国内一些地方(如北京、成都、温州等)已经发展起来或准备建设的旅游功能区来看,根据它们依托的主体旅游资源属性、成长机理的不同,旅游功能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资源禀赋型、生态涵养型和文化创意型(见表2)。

1.资源禀赋型。资源禀赋型旅游功能区主要依托独特、富集的自然旅游资源或人文旅游资源而设立的旅游功能区。在我国旅游功能区发展实践中,资源禀赋型旅游功能区通常是在原有旅游区、风景名胜区的基础上,突破行政区划约束,统一旅游管理体制,通过整合旅游资源,集聚旅游产业要素发展起来。

吉林松花湖区域旅游功能区,位于吉林市东南12公里处,区域总面积647.5平方公里,是吉林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和中枢。松花湖区域旅游功能区是在松花湖国家风景名胜区、松花湖国际旅游度假区、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和丰满风情小镇四个旅游区的基础上,依托旅游区丰富而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而发展起来的。吉林市政府通过有效整合旅游区旅游资源和产业要素,科学规划松花湖区域旅游产业发展,将松花湖区域旅游功能区打造成为一个山林湖泊自然禀赋与休闲文化相融汇的复合型旅游功能区和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旅游综合体,对带动城市功能转换升级和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2.生态涵养型。生态涵养型旅游功能区与城市水源地、生态建设相结合,在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科学规划,有序开发而成长起来的旅游功能区。生态型旅游功能区是根据当地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而划定的特定空间范围,优良的生态环境是该类型旅游功能区发展、成长的重要凭借。

温州泰顺廊桥-氡泉生态旅游功能区总面积317.29平方公里,跨越泗溪镇、雅阳镇两个行政区。功能区依托氡泉、廊桥等特色生态资源,以区域内高品质的生态旅游资源和优良的生态环境作为基础条件,通过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保护、统一开发,以点带面,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同时,廊桥-氡泉生态旅游功能区专门设立了旅游功能区管理委员会,作为县级政府的派出机构,全面负责功能区内生态保护和旅游事务管理。廊桥-氡泉生态旅游功能区以生态旅游功能提升为目标,有效整合了旅游、建设、农业、林业、海洋与渔业、水利、文保等部门的相关涉旅职能,理顺了管理体制,成为推进温州市旅游业发展的主引擎。

3.文化创意型。文化创意型旅游功能区是指在旅游资源赋存不够理想的区域,通过文化创意、艺术创新、旅游创意等途径来实现发展的旅游功能区。该类型旅游功能区通常具有富集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文化创新、旅游创新、艺术创新等手段将这些文化元素旅游化和项目化,形成旅游功能区创意旅游品牌。

作为天津滨海新区九大功能区的组成部分之一,滨海旅游区是一个以旅游为主导的功能区,也是我国唯一的部级旅游产业园区。根据旅游区发展规划,滨海旅游区依托得天独厚的军事文化、海洋文化、妈祖文化,将建设欢乐海魔方、东方文化广场、妈祖文化经贸园、航母主题公园等重点文化旅游项目。2011年,以航母为核心,以军事文化为内涵的滨海军事文化产业园接待游客过百万,旅游收入突破1亿元。滨海旅游区通过整合文化创意元素,以文化旅游项目为抓手,以文化旅游、创意旅游为载体,以创意为羽翼,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高起步、有特色、多亮点的发展局面。

我国旅游功能区发展实践

自国务院出台《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以来,各地方政府为解决限制开发区或禁止开发区发展问题,积极探索建立和发展旅游功能区。当前北京、吉林、成都、温州、长沙等地深入推进旅游功能区建设,创新旅游管理机制体制,实现资源整合利用,推动旅游产业综合改革,成为我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新亮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

(一)北京的实践

2012年11月,北京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做好本市旅游功能区规划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以旅游大项目为引领,规划建设旅游功能区,进一步提升全市旅游业服务接待能力,培育旅游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规划提出,到2015年重点打造中轴线文化旅游体验区、前门―大栅栏文化商业旅游体验区、“北京源”文化旅游区等19个大型旅游功能区,建成3至5个总收入过百亿的综合性旅游功能区。2013年初,19个旅游功能区建设规划已基本完成,相关部门将对各旅游功能区内资源状况、产业发展状况进行全面调研,以便确定各功能区的主体地位,开展项目招商、宣传工作。

(二)吉林的实践

2011年9月,吉林市委市政府决定投资500多亿元整合松花湖及朱雀山旅游资源,打造吉林松花湖区域旅游功能区,包括松花湖国家风景名胜区、松花湖国际旅游度假区、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和丰满风情小镇四部分。在第7届东北亚博览会上,吉林市政府与万科集团、香港吉祥集团签订了开发建设吉林万科松花湖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的合作协议,规划建设万科松花湖国际旅游度假区、朱雀山开发等重点项目。目前,在各方的共同努力协作下,各区块的开发建设工作正在快速有序推进。

(三)成都的实践

自2010年以来,成都开始实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战略――规划建设成都龙门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龙门山旅游功能区将紧密围绕这一战略,重点抓好创新旅游开发经营机制、健全旅游业要素保障机制、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工作。同年7月,成都文旅龙门山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公司将按资源资产化、市场化原则整合相关资源,对龙门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进行有序开发建设,完善旅游综合功能区的旅游产业链。近年,龙门山旅游综合功能区以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积极推进旅游功能区规划、建设、发展,形成了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

(四)温州的实践

2011年7月11日,温州市出台了《温州市生态旅游型功能区设置方案》,将在生态旅游资源较为集中的地区(永嘉、文成、平阳、泰顺等)布局建设永嘉楠溪江、文成百丈-飞云湖、平阳北港、泰顺廊桥-氡泉等四个生态型旅游功能区。按照资源整合、联动发展、整体提升的发展思路,以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资源为核心,积极推动生态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建设生态旅游功能区,使之成为温州发展生态型经济、服务型经济、辐射型经济的新平台和新载体。2012年6月,温州市出台了《关于加快生态型旅游功能区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加强旅游区域合作、优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形成高端旅游产品等有益建议。据统计,今年前5个月,4个生态旅游功能区接待游客合计557.64万人次,同比增长22%;门票收入1263.98万元,同比增长19.93%;实现旅游总收入53.6亿元,同比增长27%。

(五)长沙的实践

2012年8月,长沙市旅游发展大会提出实施精品工程,打造强势品牌,大力建设“一带三圈”旅游产业功能区,重点抓好岳麓山-橘子洲生态文化旅游区、灰汤温泉旅游度假区、大围山生态旅游示范区、黑麋峰户外运动休闲旅游基地等十大旅游产业功能区规划建设。

目前,旅游功能区规划、建设和管理在我国一些地区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对促进当地旅游业的转型发展,带动地区物流、商贸、金融、创意等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整体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作为一种新理念、新事物,旅游功能区在国内发展的时间还不长,也没有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和模式,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亟需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功能困局―主体不明,效能涣散。旅游功能区近年迅速兴起,成为旅游界关注焦点和研究热点,国内很多地方在不明所以的情况下,一哄而上,缺乏科学有效规划,以致旅游功能区主体功能不明确,功能效能不集中。二是行政困局―条块分割,多重管理。旅游功能区的涵盖范围通常跨几个行政区域,存在跨行政区划、多重管理体系、土地关系错综复杂等现实难题,严重阻碍旅游功能区的形成和成长。

旅游功能区科学开发建议

旅游功能区是地方政府理念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产物,是旅游业转型时期,旅游管理体制创新、旅游发展模式转变、旅游规划改革的有益尝试。旅游功能区在国内属于新生事物,具有不同于传统旅游区的鲜明特征,国内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以借鉴,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有待进一步深化。学术界对旅游功能区的基本概念等基础理论问题尚未形成统一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各旅游功能区对自身功能定位、管理体制等重大问题认识还不够清晰。笔者认为,旅游功能区发展关键要在以下两方面力求突破。

(一)突破狭隘的“就旅游论旅游”的主体功能认识

旅游功能区的主体功能是旅游,但它通常也表现出很强的产业协作功能和辐射扩散功能。旅游功能区建设是为了更好地整合旅游资源,实现旅游产业和要素在空间内的聚集,提升区域旅游业竞争力。首先,要突破传统旅游区局限于旅游业发展的约束,摈弃旅游功能区即发展旅游业的狭隘认识。再者,要不断推动旅游资源、产业要素在功能区内集聚,扩大旅游产业与各领域之间的协作范围,逐步推进旅游功能区内旅游业与一次产业、二次产业、商贸服务业、文化创意业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旅游功能区与周边地区经济社会的整体协调发展。

(二)突破“就区域论区域”的空间发展认识

旅游功能区建设强调以旅游资源为基础的空间资源、要素的统一规划和合理利用,旅游功能区建设最终要落实到具体的行政区域空间。一方面旅游功能区建设要在区域已有的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旅游总体规划等基础上,充分考虑区域旅游景区、交通网络、旅游线路的布局和组合,通过资源整合与创新驱动,实现旅游功能区在空间分布上的科学化,突出旅游功能区在区域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旅游功能区辐射扩散功能,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统筹旅游功能区内和区外的资源和市场,在项目建设、功能实现方式等方面最大限度地避免与周边地区的竞争,实现与周边省区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庆雷.旅游功能区的产生与发展[n].中国旅游报,2013-3-22

2.张纯洁.浅论我市旅游功能区的建立[n].温州日报,2012-1-3

3.刘小军.旅游功能区规划能否入法[n].中国旅游报,2012-8-3

4.杨振之,马琳.旅游功能区:从概念到规划实践[n].中国旅游报,2012-2-8

5.李庆雷.旅游功能区若干基本问题简论[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

生态旅游资源的功能篇2

[关键词]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政府行为;影响因素

[作者简介]吴昊,吉首大学旅游学院张家界校区教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在职研究生,湖南张家界427000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1-0033-03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性旅游的发展,世界各国都意识到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理念与新的旅游发展形式逐渐兴起。但是,在政府主导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政府行为失当,出现了许多不利于生态环境和人类发展的问题。因此,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应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政府的“失当”行为,选择“适当”的政府行为,将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最优结合。

一、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政府行为的关系

1.生态旅游的含义

尽管生态旅游作为全球化旅游理念的提出已经20余年,但是关于生态旅游的含义仍然众说纷纭。自从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os-Las-curain)首次提出生态旅游概念以来,随着生态旅游在世界各国的实践和普及,国际生态旅游协会(tieS)、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等世界上很多组织和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生态旅游进行了界定。综观各种关于生态旅游的含义和理解,可以概括出生态旅游的基本含义:(1)生态旅游是一种新的旅游发展理念。从区域经济发展而言,生态旅游同时具有保护资源和促进经济发展功能,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使当地居民收益。(2)生态旅游是一种新的旅游产品。从旅游开发角度而言,生态旅游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旅游产品开发要将旅游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控制到最低限度,对子孙后代负责。(3)生态旅游是一种新的旅游消费方式或行为方式。从旅游者角度而言,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应以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价值取向,以生态学原则指导自身行为,尽量减少自身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或不良影响。

2.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政府行为的关系

我国旅游产业是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历史背景下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求政府让位于市场,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来配置旅游资源,推动旅游产业发展。但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市场机制在产业发展初期尚难以带动产业迅速形成规模经济,市场体制无法自发地生长,必须要有政府的干预。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所依赖的基础条件、配套设施、综合环境等还不够牢固,市场机制、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这就决定了我国目前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要以政府为主导,政府不能缺位。它需要政府投资,发展基础设施;需要政府制定法律法规,规范市场秩序;需要政府组织大型旅游活动宣传,加强对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等等。但是政府不是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市场的“替代者”,不能忽视市场的作用和市场机制的运用,政府主导生态旅游开发只是市场的规范者、服务者和保护者,在旅游产业起步中只是扮演市场制度的导入者和市场体系的完善者的角色。

二、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政府失当行为分析

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政府的失当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规划定位失当,着重生态旅游资源一般性开发,注重生态旅游的经济效益,缺乏资源环境深度保护,破坏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由于生态旅游的兴起,各地政府官员对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怦然心动,各地相续兴起了生态旅游热。如我国西部10省市有8个在“十五”规划中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建设,其余省区也分别将旅游业定位为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和优势产业或者中远期的支柱产业。在此情况下,政府在生态旅游资源具体规划上往往不顾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不可再生性和生态旅游经济功能特点,盲目对自然资源作一般性的开发,缺乏资源环境的深度保护。这种错误的定位和规划必将引起生态旅游经济的非正常发展,最终导致景区重复建设,生态环境严重破坏,资源退化。如四川九寨沟、湖南张家界经营性建筑无序发展和环境污染;张家界、泰山、庐山索道建设破坏山体等问题与当地政府对于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定位失当有着直接的关系。

2.政府管理失当,政府替代市场,扮演企业者,多重管理,功能错位

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政府管理错位,忽视市场机制,多个部门争着充当企业管理者,权责不清。这样只能破坏生态环境,阻碍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主要表现为:第一,政府扮演企业者,事无巨细地直接管理涉及面广、关系复杂的旅游资源开发。部分地方政府往往直接投资兴建生态旅游企业,政府直接参与经营和利润分配,并给予相应的政策优惠与保护,无法保证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第二,政府多重管理,职责不清,权责不明,功能混乱。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是林业部的森林公园、建设部的部级风景名胜区、国土资源部的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旅游局的4a级景点。致使其受到林业部门、建设部门、国土资源部门、旅游部门等多个行政部门的多重管理。而且各级政府各主管部门的政策衔接性差,政策冲突的现象时有发生。

3.政府监控失当,监控不力,甚至于放任自流,致使部分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盲目无序,扭曲变相

政府作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主导者,在科学制定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政策,引导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同时,更要搞好对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监控,使其健康有序发展,达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预期目的。但是,在我国生态旅游开发的现实中,存在破坏生态、污染环境、变相开发等问题。具体表现为:第一,破坏生态,污染环境。有关调查显示,国内有22%的自然保护区环境因开展生态旅游而受到破坏;11%的生态旅游资源出现退化;44%的自然保护区存在垃圾公害;12%出现水污染;11%有噪声污染;3%有空气污染。第二,唯利是图,变相开发。如生态旅游资源开发项目获得所需土地的价格都很低,一些旅游企业在以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名义拿到廉价生态资源后,却开发成一般性的旅游项目,甚至于搞黄、赌、毒等非法项目,立项和实际实施发生了偏离。

三、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影响政府行为的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

一般而言,我国丰富的生态资源大多分布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对这些不发达地区来说,发展旅游业的目的是为了使当地尽快

地脱贫致富,在较短时间内把经济搞上去,这就造成政府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行政行为的短期化。即为了当前的经济利益牺牲长远利益,从而导致对生态旅游资源的盲目性、破坏性开发,忽略对其长远保护。

2.管理体制

目前,我国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改革依然滞后,严重影响和制约着不同行政部门的行政行为,致使生态旅游盲目无序发展。如张家界景区、庐山景区等分别由景区管理局(处)等6个部门管理,各部门从本部门利益出发,往往作出有利于本部门的行政行为,牵制相关部门的行政行为。而我国绝大部分景区管理局既承担景区资源保护功能,又承担旅游开发功能,很难保证其行政行为的公正性。

3.政府官员的企业家能力

地方政府在旅游开发中的决策与政府官员的企业家能力直接相关。官员的企业家能力影响着政府行为,由于对生态旅游有较深的认识,在当地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上具有前瞻性,能形成旅游开发的先发优势,并建立起创新机制,使地方和生态环境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由于具备长远的眼光,就会对当地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使之可持续发展。而如果政府官员不具备相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就可能产生种种不当行为。如掠夺性开发、低水平重复建设或不顾本地区的特色,只是一味模仿其他地区进行开发等。

四、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政府“适当”行为选择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发现政府行为对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深刻影响。因此,政府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应分析其行为的“失当”性和“适当”性,进行行为的取舍,调整和改进政府“失当”行为,使之转变为“适当”行为。

1.转变政府职能,搞好宏观调控

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政府必须转变职能,以宏观调控者身份规范市场,运用各种手段搞好宏观调控,制定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金融和税收政策;制定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规则,做好地方生态旅游发展整体规划;等等。尽快完善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完善监管法规与政策,使各部门对生态旅游资源的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政府要定位好自己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作用和功能

政府对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要起主导性作用,主要体现在制定规划、政策以及监控方面。一要科学规划。规划要建立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承载力基础上,要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同时规划引导市场,给市场机制留下足够的空间,让市场主体在竞争中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二要公开信息。政府利用信息引导生态旅游资源开发非常重要,因为投资者的眼界是有限的,信息是不对称的,政府应把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基本的信息如项目规划、承包年限等公开,让投资者作出理性的分析和决策。三要加强管理。政府务必加强对生态旅游资源开发项目的监督,防止开发商变相开发,或者掠夺性开发,污染环境,破坏生态。

3.政府要大力推行听证制度

大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项目涉及面广、影响力大。同时其投资额大,往往占用大量资金。更重要的是,其道路、公园等基础设施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如果设置不当,将造成重复建设、浪费资源、无序竞争等后果。所以,政府应该推行听证制度,规范生态旅游资源项目开发,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一方面要重视当地社区和居民的参与,为当地居民提供商业和就业机会,实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政府自身在加强生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监督与管理工作的同时,要将部分旅游收益用于当地的生态保护和建设事业中,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取得生态旅游的生态效益。

4.政府要引导微观决策主体进行理性开发

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政府要利用宏观调控手段,诸如立项审批手续和程序、信息的等,引导开发商理性投资。所谓理性投资,就是投资一定要建立在对生态旅游开发项目地理位置选择、客源市场分析、同类项目优势比较等正确分析评估的基础上。对于有的生态旅游资源来说,高的消费群和消费层次是其开发的首要前提,开发商在开发之前要充分调查和估计社会购买力和市场容量。作为辐射性很强的大规模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必须有大量的外来消费人群,本地消费水平也要达到相应的水平,才能开设,否则无以支撑该生态旅游项目的生存和发展。所以,政府在生态旅游立项审批时,必须考虑区域的消费力和客源市场容量。

[参考文献]

[1]ebaal]os―Lascurain,H・tourism.ecotourismandpro-tectedareas[a].inkuslerJa,ed.ecotourismandRe・sourceCorservstion[C].ecotourismandResouiceConser-vationproject,1991.

[2]钭晓东,生态旅游及其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之一[J]生态环境与保护,2003,(12).

生态旅游资源的功能篇3

关键词:生态旅游;规划;思考

中图分类号:F224文献标识码:a

以小陇山生态旅游的二期开发为目的,应用地统计学和3S技术,基于知识发现建立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生态旅游资源优化组合时空模型和空间格局评价信息系统,实现森林生态旅游资源格局可视化的查询和评价,挖掘最佳植被绿化配置模式,为森林生态旅游资源格局评价、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城市绿化和环境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1现有工作基础与优势

森林生态旅游是以自然区域和当地文化为旅游对象,以理解、欣赏和提高旅游者生态保护意识为目,使旅游者强身健体的旅游活动,它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链。但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利用上,对森林生态功能和环境质量的效应没有考虑,在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空间格局评价和规划上只考虑主观因素,忽视了客观存在的价值,也没有一个较全面的标准、技术和方法。为了探索一种全面的生态旅游评价体系和方法,应用地统计学和3S技术进行生态旅游资源空间格局评价和规划,开发时空模型,并通过知识发现挖掘最佳植被绿化配置模式,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小陇山国家森林公园二期建设2011年开始,故建立以生态服务功能、环境质量、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相结合的生态旅游资源格局评价体系,进行小陇山生态旅游资源空间格局的评价和规划,为小陇山森林公园二期建设提供科学的指导方案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目标与任务

2.1目标与任务需求分析

建立小陇山森林生态旅游资源格局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生态服务资源库、生态服务价值核算库、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数据库和空间格局评价库;建立基于知识发现的一系列适用性高且适用于生态服务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生态服务价值核算的算法、方法体系及生态服务资源和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变异分析模型、生态旅游资源优化组合时空模型、空间格局评价方法,并建立通用模块以及相关技术文档,向社会推广应用;建立小陇山森林生态旅游资源格局评价与决策系统,挖掘最佳植被绿化配置模式,为城市绿化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2.2项目目标与任务解决的主要技术难点和问题分析

2.2.1生态旅游资源空间格局评价体系确立

根据生态旅游的内涵和小陇山自身资源优势,选取生态服务资源和生态环境质量因子,确立生态旅游资源空间格局评价与可持续发展框架体系。

2.2.2获取精准的评价因子

目前生态旅游的开发以景观为主,评价以二类调查数据和气象站数据为据,忽略了生态服务资源和生态环境质量,获取的数据粗略且没有针对性。故在本研究中应用先进的负离子采集仪、大气采样仪、氧气分析仪、空气总悬浮微粒采样器、溶解氧分析仪、数字声级计和分光光度计获取精准实测数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空间变异模型的概念,将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环境质量发生地作为一个时空异质体来看待。利用地统计学和3S空间分析能力,进行森林生态旅游空间格局的评价和规划。

2.2.3森林生态服务实物量和价值量核算算法及方法确立

对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实物量和价值量的核算,目前已经有了探索性的研究案例,但核算结果都过大。本研究借助于空间变异分析功能,寻找生态服务功能影响的最大矢距,以最大影响矢距为临界值建立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实物量和价值量算法,以解决森林生态服务价值量核算存在的问题。

2.2.4基于知识发现建立生态旅游资源优化组合时空模型

基于空间变异理论,应用GiS空间分析功能,从大量生态旅游资源实证数据中挖掘出生态旅游资源优化组合的相关的因子,运用多种方法建立生态旅游资源优化组合时空模型,并在研究区域中对模型进行修正,根据各种模型拟合效果,建立起一套多种模型综合评价方法体系,极大的增强该方法体系的可推广性和实用性。

2.2.5建立生态旅游资源空间格局评价与规划决策系统

实现可视化空间资源格局查询、评价与规划,提取生态服务最佳植被绿化配置模式知识库,为城市绿化和小陇山森林公园二期开发提供决策依据。

3效益分析

3.1社会效益

提供就业机会,以改善林区职工和周边居民的生存和投资环境;规划森林公园和人性化的游乐项目,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和强身健体场所,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森林生态旅游资源格局评价和规划提供新方法、新思路,并挖掘最佳植被绿化配置模式,为城市绿化和城市环境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3.2经济效益

主要体现在森林游憩带来森林公园的门票、吃、住、行、娱乐等收入和周边地区交通、餐饮和旅游产品的消费上。森林游憩每林场每年按1万人次预计,每人每次按1000元计,周边消费每人次按200元计,每年收入为0.1万元/人*1万人+0.02万元*1万人=1200万元。

3.3环境效益

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加强周边环境管理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和道路交通状况,并保证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4其他效益

生态旅游资源的功能篇4

【关键词】旅游资源环境经济价值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风险损失损益分析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它对于生态环境社会等方面的消极影响逐渐暴露出来。如何对开发利用进行合理的规划,在开发中保护生态环境,使区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持续发展是目前首要研究的问题。自然生态环境具有价值,生态服务功能是人类生存与现代文明的基础,科学技术能影响生态服务功能,但不能完全替代。

旅游行为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旅游行为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加剧了环境耗损和地方特色的消失。当前,对于旅游业这两方面的作用,人们往往注意前者而忽视后者,认为其是无烟产业,投资少、见效快、产出高,而旅游消费又是一种精神消费过程,旅游资源不存在枯竭问题。实际上,过度开展旅游活动、不合理开发和游客的大量涌入,也会排出废物、污染环境、消耗资源。主要包括:自然环境的污染与破坏、自然资源破坏、旅游资源破坏、生态破坏、社会污染。

一、自然生态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1、自然生态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

人们的思维惯性认为,自然生态区如果没有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它的存在就是没有价值的,甚至某些专业旅游人士也存在这样的看法。原因在于:虽然它的存在有其自身价值,但这种价值并没有通过货币形式体现出来,或只体现其中的一部分价值可以通过货币形式得以体现,而一旦进行旅游资源开发,门票收入、住宿收入、出售纪念品的收入等等大量的资金收益,让人们看到资源开发后形成旅游区带来的利益,进一步认识到开发的价值。正是由于这种观念的存在,使人们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时候,一味只重视开发后的经济收益,忽略资源的固有价值。导致对资源的野蛮开发,使生态环境遭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在旅游开发的时候要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考虑在内。

2、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通过一系列方法可以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评估。如印度加尔各达农业大学德斯教授就曾经对一棵树的生态价值进行了计算:一棵50年树龄的树,以累计计算,产生氧气的价值约为200美元;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价值约62500美元;增加土壤肥力价值约31200美元;涵养水源价值37500美元;为鸟类及其它动物提供繁衍场所价值31250美元;产生蛋白质价值2500美元。除去花、果实和木材价值,总计价值约196000美元。

根据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和资源经济学的研究成果,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方法可分为两类:(1)替代市场技术法。它以“影子价格”和消费者剩余来表达生态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评价方法很多,包括费用支出法、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旅行费用法和享乐价格法等等。(2)模拟市场技术法。又称假设市场技术法,它以支付意愿和净支付意愿来表达生态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其评价方法为条件价值法。目前,常用的方法为条件价值法、费用支出法和市场价值法。

二、旅游资源开发的风险损失评估

1、旅游资源开发风险评估步骤与方法

(1)充分了解旅游资源开发地区自然和环境的基本状况,包括地质构造、气候、土壤、河湖分布、植被分布、社区分布等等。社会经济状况调查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旅游开发项目的社会经济调查围绕项目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人民生活、人群健康以及社会文化的相互作用展开。主要包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开发区的产业发展情况、毗邻的工矿企业等。具体包括区域总人口、城乡比例、人口密度、人均耕地与水资源、收入水平与主要来源、居住特点与村镇分布、占地拆迁问题及安置办法、区域社会文化特点,有无特别风俗、教育普及程度、人口文化素质、人文景观与历史文化保护目标。

(2)分析旅游资源开发活动可能影响的地区范围。旅游资源开发活动可能影响的地区范围包括开发活动的直接影响范围和间接影响范围。按照程序,可分为调查范围、分析范围和影响范围。按照受影响因子的性质,可分为植被、动物、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等不同因子相应的调查与评价范围。一般确定此范围所考虑的因素是:地表水系特征、道路交通状况、地形地貌特征、生态特征、旅游开发项目特征等。可以把旅游资源开发活动及其影响范围分为三级,如表1所示。

(3)风险识别。逐项分析旅游资源开发活动可能产生的对自然环境社会因子各方面的影响,综合分析风险种类及风险发生概率。历史记录法——历史上许多类型的生态环境破坏事件不断重演,如一定频率的暴雨、洪水都有出现期。通过查阅区域的地方志可了解当地历史上的生态环境破坏事件及灾害事件,再根据区域旅游开发活动的现状,分析历史环境破坏在当前条件下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损失。成因分析法——对于自然环境破坏不仅可分析发生原因,还可以找出其发生的规律,揭示其发生的可能性及时空分布。预测法——根据区域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区域旅游开发的性质和强度,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生态环境破坏事件。

(4)风险估算。不同的风险种类具有不同的风险估算方法,应用这些方法,分析各种风险可能产生的损失,最后进行加和,得到总的风险损失,估算方法如表2所示。

(5)风险评价。对风险损失严重程度进行评价,计算规避风险可能付出的代价,进行全面动态综合比较,以确定具体的旅游资源开发活动是否应在这些可能产生风险的地方有所规避,或进行先期预防,并制定风险规避防范对策与建议。其中主要包括:主要对象——旅游开发建设项目。主要目的——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解决优美和持续性问题,为旅游资源开发区域长远发展利益服务。评价因子——生物及其生境,污染的生态效应,根据旅游开发活动影响性质、强度和环境特点来筛选。评价方法——重生态分析和保护措施,定量和定性方法相结合,综合分析评价。工作解度——阐明生态环境影响的性质、程度和后果。评估生态风险损失,采取有效措施使生态环境功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措施——合理利用资源、寻求保护、恢复途径和补偿、建设方案及替代方案。评价标准——法定标准、背景与本底、类比及其它、具有研究性质。

三、旅游资源开发的损益分析

通常,在对旅游资源开发收益情况进行分析时,一般考虑开发的费效比问题,即开发后产生的经济收益与开发所需的资金及日常维护费用之间的差值,而忽略生态环境的价值,低估环境破坏的社会成本。产生这种现象,原因在于在市场中环境的社会价值通常得不到正确的反映,造成市场失效。这主要由于以下因素导致:第一,由于很难制定资源的所有权与使用权,正如空气一样。第二,有些从环境中获取的资源可以市场化,而其它的则不能,比如森林、木材可以市场化,由分水岭保护而产生的环境服务则不能市场化。因此,一些非市场的收益经常被忽视。第三,公共可取性资源导致它们可以被所有人开发。如开发者并没有认识到森林资源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从而导致大量开采。

在将生态环境价值和损失纳入到分析系统中之后,旅游资源开发的最终收益及区域最终长远价值计算不再只是单一的经济因素,而是包括了3个方面:自然生态区未开发前的自然环境价值a;自然生态区旅游资源开发的潜在风险损失b;自然生态区旅游资源开发的费效比(旅游资源开发后产生的收益——开发所需的资金及日常维护费用)c。

在将生态环境经济价值及生态环境损失纳入到旅游资源开发的损益评价之中去后,自然生态区旅游资源开发的最终收益将变为:c-b,而不是简单经济增长计算中的c,自然生态区旅游资源开发后的最终长远价值将为:a+c-b。通过这种方法,在对自然生态区进行资源开发之前,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环境损失进行货币化计算,是将环境问题外在化处理的一种方法。这种计算,把旅游区未开发前的自然生态系统的环境价值与开发的潜在风险损失,纳入到开发的收益和旅游区的长远价值计算中去,使开发的损益分析前后综合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这样,旅游工作者们在制定旅游规划时,以及在进行资源开发时,就不会单纯考虑到开发的费效比c的最大化问题。而是把原生态环境经济价值a与开发的风险损失b一并考虑进行计算。因此,通过这样的方法和步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开发的盲目性及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旅游开发行为对区域整体环境造成的长远破坏,从而在经济、社会、环境三个关键领域寻求一种平衡,促进旅游业可待续发展(见图1)。

【参考文献】

[1]曾贤刚:环境影响经济评价[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2]马彦:我国西部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开发[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1.

[3]t.阿姆达尔:挪威风险评估的新准则[j],水利水电快报,2001.

生态旅游资源的功能篇5

关键词:亚旅游目的地;乡村旅游;旅游功能区;成都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6-0107-04

一、引言

长期处于“形象遮蔽”状态的亚旅游目的地将面临市场份额不足、旅游吸引力下降等生存问题,而旅游形象强大的主流旅游目的地因为在旅游市场上成功占领了先机,将吸引区域内的主要客源市场,为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但由于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主流旅游目的地长期处于游客满载状态,这类旅游景区也将面对环境容量超负荷带来的破坏性经营问题。因此,忽视亚旅游目的地的转型与升级将有可能导致特定区域内的“马太效应”,即“强者越强,弱者更弱”的局面。

从我国各大城市的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可知,其客源市场和发展规模都在迅速扩大,但无论是以乡村风情游览为主的乡村旅游地,还是以休闲度假为主的乡村度假区,不可避免地遭受到城市其他知名旅游地的形象遮蔽,使其处于较为弱势的亚旅游目的地,较难摆脱城市边缘旅游地形象。

二、基于乡村旅游角度的亚旅游目的地内涵鉴定

(一)边缘效应与乡村旅游

井晓鹏(2011)认为,在旅游规划中,边缘效应是指“在异质地域”(含地质、地貌、水文等自然属性与用地性质、权属、活动方式等社会属性的区别)间的公共交接地带,由于社会、经济、生态等各类因子的互补性集聚,或地域属性的非线性相互协同作用,产生超越各个地域单元功能叠加之和的增值效应,赋予并实现边缘区、相邻腹地、乃至整个区域综合效益的现象。此定义主要是从旅游规划层面,从正边缘效应的角度出发,强调边缘效应对旅游地的资源整合与效应叠加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然而,近郊乡村旅游地作为典型的边缘旅游区,如将其简单归纳为城市旅游的延伸地或乡村旅游的拓展地,其旅游功能区划分的不合理性将有可能产生负边缘效应。因此,不科学的旅游功能区划分和定位将会降低近郊乡村旅游不同功能区之间的相互影响力,导致旅游地不能成功地进行资源重组和效应叠加。

(二)亚旅游目的地视觉下的成都乡村旅游

从地理学角度看,近郊乡村旅游地是城市人工生态系统和乡村自然生态系统的交界地。从旅游目的地类型看,近郊乡村旅游地介于城市旅游地与乡村旅游地之间,是二者在一定程度上的交集区域或过渡区域。近郊乡村旅游的边缘区现状决定了其很容易受到边缘效应的影响,成为城市旅游中的亚旅游目的地。

在我国,乡村旅游已进入快速发展期,但是无论其发展规模、市场知名度还是品牌形象,都很难与自然资源品级较高、人文资源独特的风景名胜区相提并论。乡村旅游在得到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的前提下,由于其发展历程较短及地理位置较偏,客源市场具有一定局限性,所以,乡村旅游往往受到城市中心或城市周边大型知名旅游目的地(景区)的形象遮蔽,其客源市场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分流。与其他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知名景区(点)相比,乡村旅游景区(点)也较难整合到标志性的城市旅游线路中。对于我国大部分城市,乡村旅游地被列为典型的亚旅游目的地代表。

以乡村旅游发展相对成熟的成都市为例,从旅游接待量、市场知名度、市场形象等方面与成都各大旅行社推出的成都市著名旅游线路上的旅游景点(主流旅游目的地)进行对比分析。

由表1和表2得知,与成都常规旅游地相比,成都发展较为成熟的乡村旅游地无论在景点特色还是旅游资源级别上并不逊色于前者。但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及知名度等方面却滞后于成都常规旅游地的发展。可见,成都乡村旅游虽然发展态势良好,但仍然位于同类资源级别的旅游景区“形象遮蔽”中,尚未建立自己的“形象遮蔽”空间。

三、亚旅游目的地背景下成都乡村旅游未来发展瓶颈分析

成都,一座具有浓厚休闲氛围的城市,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基础。无论是郫县农科村、龙泉桃花山等在全国具有示范性和代表性的农家乐旅游地,还是温江花博园、书房村、邛崃平乐花楸村等后起之秀,在面临旅游产业升级和转型时,都必须根据市场需求延伸和拓展产业链条,从而扩大市场占有率,延长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然而,在旅游资源种类丰富、品级较高的成都市,乡村旅游正处于发展成熟期向转型升级期过度的阶段,因此,想要延长成都乡村旅游生命周期,必须为现有的乡村旅游产品、市场形象注入新鲜活力,不断推陈出新,才能避免走向衰退期。但是处于亚旅游目的地的环境中乡村旅游,在转型升级期将面临产品升级、形象突破等难题,具体表现为:

(一)旅游形象难以创新

早在2006年,据不完全统计,成都市农家乐已达到592家,比2003年净增1313家,增长了25%,星级农家乐达到300余家(杨小英,2006)。截止2011年底,已超过6000家。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升值及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目前,成都乡村旅游地的旅游形象的塑造主要围绕田园风光、旅游景区、特色产业及民俗节庆四个方面展开(如表2)。

自表3得知,成都发展相对成熟的乡村旅游景区在定位旅游形象上具有依托特色产业、知名景区或民俗节庆的特点,其淡旺季非常明显。随着旅游市场的变化和更替,处于亚旅游目的地的乡村旅游景区面临通过创新旅游形象扩大客源市场的困境。

(二)产业链条深度仍需挖掘

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吃农家饭,住农家屋,游农家园”到近几年的乡村度假可知,成都乡村旅游产业链条长度得以延伸,但深度仍有待进一步挖掘。成都乡村旅游产品的丰富度在全国各大乡村旅游地都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从生态美食、农事活动、田野采摘到各类会议、宴会、节庆活动,乡村旅游产品的类型迅速扩大,但其产品文化元素尚未得到足够重视,特别是加大与文化及相关产业融合的行动方针和规划尚未成体系。成都乡村旅游的发展要如何突破其他资源等级高、知名度大的旅游胜地的“形象遮蔽”,提高文化附加值,是其摆脱亚旅游目的地地位的重要途径。

(三)知名度较大,但市场份额难以拓展

以成都精品乡村旅游景区三圣花乡的“五朵金花”为例,“五朵金花”由成都市政府统一规划,包括江家菜地、幸福梅林、东篱菊园、花香农居、荷塘月色五个主题农家园,占地约12平方公里,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来,年均接待量超过900万人次,年产值1.8亿元,是成都著名的近郊休闲度假地,是全国乡村旅游地的楷模。

客源市场的构成中散客比例大小及本地客源多少是判定该旅游地是否具有亚旅游目的地性质的重要标准。由图1和图2得知,以“五朵金花”为代表的成都乡村旅游80%以上为本地客源,散客比例很重,占到85%以上,团队客人极少。可见,成都乡村旅游并不是外地客源的主要旅游地,在亚旅游目的地的环境中,如何分流成都其他知名主流旅游地的客源,扩大市场份额,是成都乡村旅游华丽升级的一大瓶颈。

四、构建乡村旅游区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乡村旅游的升级规划

我国近郊乡村旅游的发展在经历了“农家乐”自主经营阶段和乡村休闲规模化经营阶段后,逐步迈入乡村度假产业化经营阶段。这是由游客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不断提升的城市生活压力及土地集约化发展等因素共同决定的。近郊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除了得益于国家现有政策的大力支持外,还取决于科学合理的旅游规划与策划。其中,对其旅游功能区的合理构建则是保证乡村度假差异化发展及乡村产业升级的关键。如果说国家政策扶持是近郊乡村旅游摆脱亚旅游目的地的历史机遇,那么旅游功能区的构建则是近郊乡村旅游成功升级和转型的关键。

(二)有利于提升乡村旅游市场形象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无论在旅游市场形象、游客构成比例还是旅游产品设计等方面仍停留在亚旅游目的地阶段。我国大部分乡村旅游地呈现出“散、小”的分布特点,大部分旅游者仍将乡村旅游定位在“吃农家饭、住农家屋、走农家路”的初级阶段。旅游开发商和经营商很难突破乡村旅游在客源市场上的传统形象,导致乡村旅游转型升级遭遇瓶颈。

成都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采取了集中化、规模化的片区开发,如“五朵金花”模式成为全国乡村旅游开发的典范。“五朵金花”实质上可看成当地发展乡村旅游的五个不同功能区,能满足客源市场对乡村旅游产品的主要需求,借助功能区的划分,巧妙地勾勒出五个主题形象,向外界成功营销了乡村旅游度假产品,这是作为亚旅游目的地的乡村旅游地比较成功的旅游功能区构建案例。

(三)有利于延生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设计一直是困扰旅游规划界的一大难题。有学者提出,乡村旅游重在乡土气息和原生态,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不应过度包装,应保持原汁原味。但从旅游者角度看,单一原味的旅游产品很难吸引回头客;从旅游规划者角度看,如何通过丰富产品种类,吸引游客消费是其对乡村旅游规划必须考虑的问题;从当地居民角度看,他们势必迫切盼望乡村旅游的发展为生活和环境带来的良好转变。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乡村旅游产品体系的延生上。旅游功能区的构建可将乡村旅游地明确地划分为“环境保护区”、“居民生活区”、“游客游览区”、“产品加工区”等区域。在“产品加工区”,允许现代高科技企业入驻,整合当地可利用资源,将当地的经济作物、特色产品、生态美食等经过再加工,形成多样、丰富的产品加工体系,提升产品加工技术,提升乡村旅游新引力和档次。’

五、乡村旅游功能区的构建

近郊乡村旅游的发展在资金、技术、地理位置和人才资源等方面相对滞后于城市旅游。因此,处于相对弱势的近郊乡村旅游要实现从“农家乐”时代到“乡村度假”时代的跨越,首先必须注重打造科学合理的旅游功能区,才能吸引外来资金和现代技术的投入,才能引进相关领域专业人才,才能通过整合旅游资源,形成“乡村风貌+城市特色+新型产业”为一体的现代近郊乡村旅游格局。

笔者认为,近郊乡村旅游功能区的构建应注重对其内部边界区的划分,同时又要重视各区域之间的关联和差异。基于边缘效应的性质和特点,结合“前台、后台、帷幕”理论,近郊乡村旅游功能区可大致划分为:乡村风情体验区、近郊风貌过渡区及新兴产业培育区。

(一)“前台区”一新兴产业培育区

新兴产业培育区将乡村新风貌和城市新技术融为一体,与前两个区域有着本质区别。本区域应以培养新型产业,引进科学技术,开辟创收途径,拓展旅游空间为主要功能,重在吸引有实力的投资商,通过土地集约化,为农村土地转化成资本提供平台。随着现代企业的入住及管理模式的更新,传统生产方式将得到彻底改变和迅速提升,土地资源的规模化经营将使生产效率迅速提高,农民将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逐渐过渡到“与科技相伴”的现代工作模式,当地人均收入和受教育水平也将随着本功能区的发展得以提升。

本区域是近郊乡村旅游的“窗口形象区”,主要以现代科技发展和农民生活转变为切入点,向外界展示当地居民生活环境、生活质量及工作方式的变化与升级。通过资源整合,本区域可以开展现代农作物培育、有机蔬菜观光、新型农产品展示、生态乡村农场、无土栽培蔬果等与新兴技术相关的旅游活动,是依托旅游具有教育意义的示范性展示区。

(二)“帷幕区”一近郊风貌过渡区

“帷幕”,顾名思义,是乡村旅游地“前台区”过渡到“后台区”的桥梁。近郊风貌过渡区是乡村特色与城市文明的结合带,负责对游客情绪的培养,重在引导游客了解乡村旅游的发展对当地居民和环境产生的良性作用。本区域主要展现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生活新风貌,具备餐饮、住宿、游览、购物等功能。本区域可开展季节果品采摘、新农村观光、乡村节庆表演、乡村休闲度假等旅游活动。本区域是三个区域中游客量较大,停留时间相对较长的区域,起到了旅游集散的作用。同时,本区域还是增加农民额外收入的重要功能区,也是外界了解乡村文化的符号标识区。

(三)“后台区”一乡村风情体验区

近郊乡村旅游发展的三个阶段,不是完全更替的过程,而是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法,保留前一发展阶段的精髓,同时融入新的发展理念,以延续和升华近郊乡村旅游的内涵,达到不断涌现新亮点,扩大客源市场,提升市场形象的目的。

相对于“前台区”和“帷幕区”,“后台区”更注重对当地居民生活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强调“保护为主、适度开发”。在本区域,重点营造和维护当地居民原生态的生活模式,保护居民原有的生活方式。乡村风情体验区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主要以展示原生态的乡村风貌为主,注重保留“农家乐”时代的精华与特色,以满足游客对大自然的期待和向往。本区域应以乡村观光和农家体验为主线,在开发过程中,尽量保持田园景色和乡村生活的原真性。建议在本区域开展田园观光、生态养殖、农家美食、水车踩踏、土特产经营等旅游活动。在开展乡村风情游的同时,还可通过休闲观光活动提高游客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结语

生态旅游资源的功能篇6

关键词:生态旅游农业 ;开发模式;实证分析

abstracts:ecologytourofagricultureemergedinthe60’sof20century,whichhasthecharacterofvacation,entertainment,demonstration,knowledgeandeducationfunction.Formulateanecology,cultureandtourindustry,Undercertainsocialeconomicscondition,itwillbethenewmodelofagriculturalexploration,whichexploitagriculturallandscape,ecologicallandscapeandfarmlandlandscapedeeplyandoverlappingwithtourindustry.inthispaper,theconnotationofecologytourofagricultureisadvanced,andempiricalanalysisofZhuhaieco-agricultureS&tzoneisconducted.aftersummaryofitssuccesseXperienceandoperationmodel,webelieveitisthedevelopmentmodelthatChinawillbeadoptedrecentlyandfuture,anditseffectiverealizationwayis.tosetupecologytourofagriculture.

Keywords:ecologytourofagriculture,eXplorationmodel,empiricalanalysis

一、引言

生态旅游农业是一种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具有旅游、休闲、示范、求知、教育功能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收入不断增加,消费需求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加上政府积极宏观引导,及时推出了“黄金周”节假日,为城乡居民休闲消费提供时间保障,许多工商企业纷纷响应,加大投资力度,抓紧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增加城乡居民选择的旅游天地。据统计,我国东部沿海省份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已见成效。如浙江金华石门农场的花木公园,富阳县的农业公园,福建漳州的花卉、水果大观园,厦门华夏神农大观园,上海浦东孙桥现代化开发区等。广东省已发展80多个观光果园,每年接待游客400多万,收入达10多亿,有力地带动了周边农民致富。

二、生态旅游农业的内涵

1、生态旅游农业的概念

生态旅游农业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使农业与自然、人文景观以及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产业。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仅指用来满足旅游者观光需求的农业;广义的生态旅游涵盖较为广泛,主要包括“观光农业旅游”、“休闲旅游”、“乡村旅游”、“农村生态旅游”等不同概念,具体讲是指在充分利用现有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业产品加工与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是旅游者充分体验现代农业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的新型旅游产业。

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第一,要有具备开发农业生态旅游的资源基础。生态旅游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旅游观光农业,必须建立在具有可供旅游观光开发的农业资源基础上,从而把农业资源转化成旅游观光资源,扩大农业资源的功能。第二,要突破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对传统农业进行加工和包装,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旅客参与农事活动融为一体,成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形态,突破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第三,要以生态旅游为导向。农业生态旅游是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上,拓广了生态旅游观光功能,巧妙利用城乡各种差异来规划、设计、组合而引起旅游者消费欲望。使旅游者亲身感受和参与现代农业技术与生态农业等大自然情趣,把现代农业及自然资源景观与旅游资源融为一体,最终达到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结合,既发展了农业,又保护了环境。第四,观光农业旅游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伴随着近年来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趋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新兴课题,而旅游业以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在此种情况下,经营者迎合当今社会人们追求“个性化”、“生态化”,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需求心理,把两个领域有机结合起来而成为一个新的项目,是农业和旅游业的进一步延伸,也是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

2、生态旅游农业的特征

生态旅游资源的功能篇7

【关键词】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大西柏坡生态旅游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

1生态旅游

1.1生态旅游的概念与内涵

伴随着旅游景点数量与规模的失控发展,旅游区的环境破坏与污染问题十分突出,在发展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下,低碳生态旅游成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旅游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生态旅游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以更少的旅游发展碳排放量来获得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生态旅游是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在旅游过程中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来体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的理念,以行动来诠释和谐社会、节约社会和文明社会的建设目标。所谓“低碳旅游”就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树立“低碳”意识,将各种旅游消费行为的碳排放量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并尽量减少碳排放量的一种新型旅游消费模式。

生态旅游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旅游发展中的具体化,是低碳经济与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在旅游发展中的落实。低碳生态旅游是在保证旅游质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下,运用“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技术和行为方式,形成低碳生态化的旅游体系,达到“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旅游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新型旅游模式。低碳生态旅游强调以低碳、生态理念为指导,以低碳技术和低碳生态旅游产品为基础,以旅游者的低碳消费方式为依托,构建低碳生态化的旅游发展模式。

1.3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

生态旅游作为旅游发展方式,都属于可持续旅游的范畴,都以可持续旅游理念为指导,以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低碳生态旅游更强调“低碳”,它是生态旅游和可持续旅游的一种与时俱进的具体实践,是现阶段适应国际形势和中国国情的最恰当的旅游发展方式,要求政府、旅游者、旅游管理部门将低碳理念、低碳技术、低碳行为、低碳产品贯穿于旅游体系中,构筑资源节约、经济高效、环境友好、生态和谐的旅游区,从而实现旅游发展的低碳、生态、可持续目标。

2大西柏坡旅游区生态旅游布局

2.1大西柏坡旅游区概况

2.1.1旅游资源分析

旅游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社会资源和人工吸引物。平山旅游资源丰富,有价值的资源点多达300处。

(1)自然旅游资源。平山县地貌类型多样,东西高差悬殊,气候差别明显,植被面貌各异。这使平山县具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品位较高,据统计,全县主要自然旅游景观(点)73处,其中山景类17处;奇峰类5处;奇石类11处;洞景11处;水景17处(包括大中型水库4座);瀑景6处,泉景7处(尚有39座小型水库未统计在内);植物景观8处(其中古树名木5株,丛林、桦林各1处、草甸1处);动物奇观1处;气景2处;冰景1处。

(2)人文社会旅游资源。平山县历史悠久,文化遗址、文物古迹、庙宇、碑刻、摩崖石刻、古墓等分布广泛;平山也是中国著名的革命圣地,革命纪念地、烈士陵墓、碑刻等革命文物十分普遍。这使平山县具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据初步统计,全县主要人文旅游资源景观(点)78处,其中古寺庙(观)古建筑类21处之多;古文化遗址10处;古墓葬类17处;古石刻、摩崖造像类13处;近现代革命纪念地、墓、碑17处。

(3)人工吸引物。平山的人工吸引物有西柏坡纪念馆、巨龟苑(含海洋世界、历史碑林等)、将军岭和在建中的冶河公园、天桂山道教武术文化院及华北野生资源生态观光园、太行风情谷等。

2.1.2旅游资源的功能

在华北地区,平山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种类齐全,可满足多方面的需求。

(1)在全面范围看,文化教育旅游功能特强。西柏坡与井岗山、延安不相上下,远胜于遵义、嘉兴南湖和上海一大纪念馆。

(2)游览观光功能较强。山岳、峡谷、瀑布、洞穴、高山草甸、森林和河川水库较多。

(3)度假休闲功能。温泉适合于享受生命乐趣,驼梁适宜于避暑休养,山岳型旅游区可使旅游者在一段较长的逗留时间内修心养性、康复疗养。

(4)会议培训功能。在景观丰富、交通便捷、相对僻静安逸的地方安排会议、教育和培训,这方面的潜力相当大,也是旅游功能升级和客源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趋势。

(5)生态体验功能。感受天造地就的造化神韵及生态自然系统的神秘。

(6)农业参与功能。在良好的生态系统中,实地参与、体会、品尝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的过程及其硕果。

(7)健身运动功能。可通过登山、滑草、滑雪、攀岩及人工湖形成的非专业性水上运动等活动体现。

(8)修身养。通过游历平山古迹和名山大川,汲取华夏文化精华,达到修身养性功效。

2.2大西柏坡生态旅游区战略布局

2.2.1总体格局

大西柏坡生态旅游区总体格局为一轴、两翼、三个增长极、四大主题、五块服务区、六大产品、七个旅游村镇、景区。

一轴:以石阎公路和与其平行的朔黄铁道为轴,向两侧扩散、辐射。

两冀:以轴为界,北翼以西柏坡、驼梁、滹沱河生态区为重心,南翼以天桂山、温塘和县城为重心。

三个增长极:旅游资源开发增长极、旅游商品产销增长极和旅游服务(食、宿、行、游、娱、购)配套增长极。

四大主题:红色圣地、绿色天地、休闲家园、王母祖居。

五个旅游服务区:以平山县城和温塘为中心服务区,以驼梁(木厂)、天桂山、西柏坡为次中心服务区。

六大产品系列包括(1)教育培训旅游产品。(2)宗教旅游产品。(3)游览观光旅游产品。(4)度假休闲娱乐旅游产品。(5)生态农业旅游产品。(6)康体运动旅游产品。

七个旅游村镇包括西柏坡镇、温塘镇、燕尾沟、木厂村、东王坡村、王母村、岗南镇。它们将分别形成旅游服务街、旅游商贸街、旅游商贸小区或旅游商品加工工业小区。其中,旅游商品加工工业小区以建在王母村为宜。

旅游区包括西柏坡旅游区、天桂山旅游区(含银河洞)、温泉旅游度假区、驼梁旅游区、中山国旅游区(含林山)、天台山旅游区、滹沱河生态农业观光区、滚龙沟旅游区。

大西柏坡生态旅游区旅游资源保护

3.1人文旅游资源的保护

大西柏坡的人文旅游资源是以红色资源为核心,兼有中山国遗址、宗教建筑等历史文化资源。对人文旅游资源要贯彻“抢救第一、保护为主、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严格遵守“修旧如旧”的原则,尽量保持其原有的历史风貌。

(1)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

一是要加强对红色资源的保护。对革命旧址,要加大保护级别与力度,完善保护措施,明确责任,整理相关资料,申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于列入红色旅游开发项目的重要革命遗址建筑,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现状,坚决制止村民自发拆建改造行为。对于地处深山区暂时不具备红色旅游开发条件的革命文物,要加快研究和鉴定,采取抢救性保护,划定保护范围,严格保护责任。

二是加强对其他历史文化古迹的保护。加强对中山国故都的保护,建设中山国故都文化旅游区,恢复王陵地宫博物馆、文物陈列馆,并按照一定比例恢复中山国都城宫殿、古街市、作坊区,呈现古都城原貌。

在历史文化古迹的开发和建设过程中,必须按照科学的规划方案实施,在不同区域开展相应的旅游活动和项目,加强对文物古迹的维修和养护,保持原有的材料、工艺和历史风貌,保证其原真性。

控制文物古迹周边的建筑体量、风格、高度、色彩等,与环境风貌相协调,保持文物古迹良好的景观视线、景观天际线及建筑风水环境。

防止周边工矿企业和居民生活区(点)的污染物对文物古迹的污染和破坏。在文物古迹旅游区(点)建设绿化带与隔离栏,与周围环境相互隔离,从而创造相应的历史文化意境。

对一些珍贵文物古迹,要采取科技和经济等手段,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如增加防护栏,建造防水设施,在表面粉刷化学涂料,提高门票价格等;对木质古建筑要采取有效措施防火灾、防虫蛀。

(2)地方文化艺术与民俗风情的保护

对于民俗风情,应保持其质朴淳厚的风格,继承当地的优良文化传统,同时吸收外来的进步思想和生活观念,并通过经济发展和旅游开发,逐步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在保护民俗风情的基础上实现现代化。

对于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饮食、歌舞剧种、节庆、习俗、传统工艺品等要大力挖掘,发扬精华,去其糟粕,加工提炼,永久相传。

注意对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如体现地方特色的诗文歌词、戏剧曲艺、风味饮食、土特产品、传统工艺、风俗民情等,进行普查、登记,进行抢救性记录和保存,并通过讲学、艺术创作、研究等活动使其保存下来。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培养,使其代代相传。

3.2自然旅游资源的保护

遵循生态学的原则对自然旅游资源进行分级分类保护。进行旅游开发前,要组织环境、生态及旅游等学科的专家对项目展开环境影响评估和可行性论证。自然保护区内严格界定、科学划分“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旅游活动控制在实验区范围内。在自然风景区内进行旅游资源开发过程要尽可能减少人造设施,保持自然风貌,所建设施要与周围环境协调发展。

(1)山体景观旅游资源保护

大西柏坡旅游区具有丰富的山体景观,如天桂山、驼梁山、天台山、藤龙山等都是重要的山地景区,在旅游区严禁破坏山体环境的任何开发和建设,各种设施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精心设计、科学施工,力求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在旅游景区和待开发景区禁止开山采石、毁林垦荒等破坏植被和景观的活动,保护山体林木的风貌和整体观赏性。合理搭配山体景区内的植被种类,突破种类的单一性,做到四季常绿、四季皆有景。

山上的各类接待设施,应配备污水、粪便、垃圾等集中处理设施和器具,防止对环境特别是对山下环境的破坏。

(2)水体景观旅游资源的保护

自然风景区内的水体旅游资源应加强保护,保证常年有水,严防水污染,使水质达到景观娱乐用水的标准。

首先,保护景观区内娱乐用水的水源,划定保护区,防止过度采水引起干涸或断流。其次,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景观娱乐用水周围的污染源,防止水体污染,并疏浚河道,清淤河底,清除河道垃圾。第三,控制旅游活动对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游览船应采用低污染或无污染的燃气船或电瓶船,船上应设垃圾箱或垃圾袋,靠岸后集中处理。最后,做好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实施封山育林、农田改造,做好水土保持。

(3)特色旅游资源的保护

大西柏坡有温泉特色资源,应加强合理利用和开发,实现温泉可持续利用。

对于温塘的温泉资源应加强技术监测,加强热矿水开采、热储水位、水温等动态监测,在代表不同热储的水质动态监测点每年进行2次取样,进行热水水质全面分析;对全部开采井、回灌井的开采、回灌量进行严格计量,系统掌握开采、回灌量变化所引起的水位、水温、水质变化,为预测可采资源量和完善开发管理模式提供可靠依据;实行统一供水,限定用水指标,实行阶梯水价;在温塘镇外打冷水井,引冷水入镇替代生产用和生活用热水。

(4)生物旅游资源的保护

严格执行《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各种形式开展法制宣传。凡在动植物资源密集的区域(如自然保护区、森林、草场、水库等地)内开发旅游项目,必须编制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规划,在区内设置动植物保护宣传栏,在导游词中增加动植物保护的科学内容,对旅游者普及生态教育,使游客自觉把生态意识贯穿于整个旅游活动,自觉保护动植物资源。

对各旅游区内的动植物进行保护,禁止乱砍滥伐、滥杀乱捕、防火、防病虫害。禁止一切单位和个人砍伐作为旅游资源的林木。同时做好防火、防病虫害工作,建立健全防火责任制,提高防火意识,配备必要的防火消防器材,设置专兼职相结合的防火消防队伍。

对树龄长、造型独特的树木要设立护栏或堆石护根,建立古树名木档案,请有关专家制订具体保护方案。

在旅游开发和接待过程中,要防止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加强对游客的宣传教育,禁止或控制野炊、吸烟,防止采折花木枝叶,严禁违法狩猎、捕捞。在环境敏感脆弱地段,对旅游活动采取定点、定线、定时、定量的控制办法。

4大西柏坡生态旅游区旅游环境保护

4.1大气环境保护

大气质量状况直接影响自然环境的优化,旅游地城区大气质量指数应达到二级以上,旅游区内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对采矿、水泥、石灰、化工等污染较重的企业的建设,应该执行严格的审批制度,控制小型企业的数量,配备高效排烟除尘设备,从而控制烟尘排放量。

县区、旅游镇(村)和旅游区(点),要调整燃料结构,推广使用(管道)液化气、民用型煤或低硫无烟煤,实行集中供热及联片采暖,淘汰污染严重的燃煤锅炉和燃烧器具,推广节能除尘锅炉,提倡使用太阳能、风能、沼气等“绿色能源”,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量。

旅游接持服务设施使用的燃料应为液化气、天然气或电等清洁能源,确有困难的也必须使用低硫的优质煤炭,严格控制烟尘和有害气体的排放量。

4.2水体环境保护

区内河流主要有滹沱河、冶河,有岗南水库和黄壁庄水库两座大型水库,。

对滹沱河等河流主要采取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防治水体污染等措施,保障各类水体水量充裕、水质清洁。加大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流域综合治理等措施,提高植被覆盖率。在河流上游和周边地区,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杜绝一切水体污染。严控各类污染物进入水体,工业和生活污水须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严格控制水体旅游环境容量,防止水体旅游区游客超载进入。

对岗南水库(国家一级饮用水源地)只能做为旅游背景环境加以利用,不得从事旅游开发建设。严禁水库沿岸的工矿企业和居民生活点直接向水中排放污水,污染严重的工矿企业实行“关、停、并、转、迁”,或建立污水处理设施,居民生活点和旅游接待设施的废弃物要进行集中处理。

要特别注意对河流、水库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在湖库周边地区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如鼓励施用农家肥料,使用无磷洗衣粉,定期对水库进行清淤等;对网箱养蟹、养鱼集中的水域,要特别注意对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

4.3噪声污染控制

旅游宣传、商品促销、娱乐活动、交通、施工等都会给旅游区带来噪声污染,有些噪声(如交通噪声、建筑噪声)可超过100dB,严重干扰人们的游览、生活和休息。

旅游区内的宣传、促销用广播音响设置应合理,区内任何音响设施的使用都要经过旅游主管部门批准,不宜过多过密,而且只准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用。主要交通干线尽可能避开游人稠密区。

禁止一切部门在旅游区内使用高音喇叭,音响的音量也要适中。交通噪声是旅游区内最主要的噪声,对此要加强管理,规定进入旅游区的车辆禁止鸣笛。

在机动车道路两侧,以及歌舞厅、商店、宾馆、饭店周围,应通过植树、隔音墙等方式营造噪声绿色屏障,降低噪声。

采取多种措施,使旅游区的噪声昼间控制在50dB以内,夜间控制45dB以内。旅游通道上的噪声控制在60dB以内。

4.4旅游废弃物处理

城区、规模较大的旅游区应建立污水、垃圾和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做到达标排放。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加强环卫队伍建设,做到有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旅游区(点)内的环卫工作。不具备条件的旅游区(点),须将废弃物集中送到附近城区或游览区集中处理。严禁将废弃物直接排放。

对垃圾实行分类收集,采用运走、填埋、焚烧、制造沼气或综合利用等处理方式。在旅游车船上,配备必要的废弃物收集器具,防止直接向外倾倒。对一次性餐盒,采取定点回收的办法。严格控制塑料袋的使用,并定期拣拾回收。

在游览线路上,合理布置景观垃圾筒和环保式水冲厕所,

4.5视觉环境保护

对游客视力所及范围内的林木、山体、民居、工厂、农田、道路等加以保护并适当进行旅游包装,必要时可适当点景,形成美观协调的环境。

4.6人文社会环境创建

提高工作服务人员的接待服务水平,做到热情好客、服务周到,树立“游客第一”的服务意识。

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一是提高当地人民的旅游意识,从管理者、经营者到一般居民,树立起“处处都是旅游环境”的东道主意识。二是游客遵守各个旅游景区(点)的规章制度。

加强旅游市场管理,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以保证各旅游区的正常运行,杜绝各种不法行为。

5大西柏坡生态旅游区开发模式

大西柏坡旅游开发模式是以保护为前提,依托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和旅游市场需求,有选择性地适度开发生态旅游产品,即遵循“保护第一,科学规划,生态为基,适度开发,加强监管,综合生效”的开发原则,寻求生态旅游资源(产品)的最优开发和可持续发展。

大西柏坡生态旅游开发模式是旅游综合开发模式,要更适合中国的国情,遵循生态学原则,合理运用低碳技术,协调和平衡“生态——旅游”这一系统的良性运转,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来体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开发低碳生态旅游产品,形成旅游者、旅游开发者、旅游企业和旅游管理者之间的低碳行为链,建设低碳的、经济可行的、社会包容的、环境友好的、资源有效的低碳生态旅游综合社区。应遵循生态优先、资源合理利用、因地制宜。

大西柏坡生态旅游本身就要求在旅游过程中尽量减少碳排放量,从而有助于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开发低碳生态旅游更应该以环境保护为基础,以改进与维护区域生态系统健康为基本目标,保护环境质量,促进环境可持续性,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共存,是低碳旅游开发建设的基本要求。

大西柏坡生态旅游作为一种低碳经济发展形式,在本质上是节约资源,即是利用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赢得更多社会经济综合效益产出,加之旅游产业本身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资源消耗与浪费相对较少,关联带动性非常强,因此低碳旅游必然能在发展过程中,利用最少的自然资源消耗产出更多的效益,可以发挥其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促进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

大西柏坡生态旅游区要根据景区的自然条件、历史背景,从实际的需要与可能出发,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突出地域特色。

大西柏坡生态旅游要在保证景区的旅游资源免受“超负荷”的人为破坏,保持优美的自然景观特色和良好的游览环境的同时,保护好景区内的人文资源、水资源和各种植物资源。不仅当前要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而且也要使良好的旅游资源长期被子孙后代持续有效地利用。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蔡萌,汪宇明.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旅游学刊[J],2010,25(1).

[2]刘啸.低碳旅游——北京郊区旅游未来发展的新模式.北京社会科学,2010,(1).

[3]郑琳琳,林喜庆.试论“低碳旅游”模式的构建——气候变化条件下旅游业的应对.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1).

[4]黄震方,等:海滨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开发模式研究.人文地理,2007,22(5).

[5]杨继瑞,等.打造低碳旅游业态新亮点[n].四川日报,2010-06-23.

生态旅游资源的功能篇8

淮河源是我国“南水北调”的重要水源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区域,部级生态功能保护区试点区域。实地调研发现,旅游业发展中的食、住、行对淮河源的生态环境污染与危害明显,主要是由于法律法规不完善、旅游开发急功近利、游客存在不文明旅游行为等原因造成的。因此,树立生态文明旅游观,加强法律法规建设,规范旅游参与者行为,倡导生态文明的旅游方式,开发低碳旅游产品,加大绿色技术研发,降低旅游污染,加强对旅游参与者的教育,是实现淮河源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生态文明;淮河源;生态保护;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旅游发展应树立生态文明观。淮河源位于河南省南部,包括信阳市9个县区、固始县(省管县)和南阳市的桐柏县,面积约2.1万平方公里,人口900余万,是我国南北气候过渡性地带。2001年11月国家环保部把该地区作为“南水北调”的重要水源区,批准为淮河源部级生态功能保护区试点,应加强对该区域水资源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1]。淮河源是革命老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业成为该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也是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近年来在一系列旅游发展政策的有力推动下,淮河源旅游业持续不断跨越式发展,现有景区36家,其中,4a级景区7个,3a级景区16个,国家森林公园5个,国家地质公园1个,国家自然保护区5个,省级以上水利风景区6个,省级湿地2个[1]。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老区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过度的旅游开发给淮河源的生态环境带来许多直接或间接的负面影响。

一、淮河源旅游业快速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危害

淮河源处于南北气候过渡地带,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人文历史,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笔者对淮河源旅游业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发现旅游业长期快速、功利式的发展,与淮河源部级生态功能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及生态文明建设产生了种种矛盾与冲突,不利于淮河源的水源保护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食的污染淮河源物产丰富,美食众多,特色美食更是旅游业发展的重点,政府大力推广美食节、美食街的项目建设,这些吃的项目对旅游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对环境却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第一,野生动物减少或灭绝,破坏了生物多样性。淮河源独特的地理环境为种类众多的动物提供了生存繁衍的良好条件,动物种类已见记载的有2031种,其中脊椎动物381种,占河南省种类总数的83%;鸟类213种,占全省鸟类总种的87%[2]。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上述许多动物成为游客舌尖上的美味,人们享受美食的同时,使得淮河源独有的动物物种(例如极北小鲵)濒临灭绝。第二,农家乐垃圾排放,破坏了水源环境。据不完全统计,淮河源信阳市开展旅游的乡镇91个,开展旅游的村188个,从业人员33080人,年接待游客数282.71万人次。现代农业园区16个,农家乐1561户,休闲农庄37个,规模以上休闲农庄2个,农家乡村酒店619家[3]。在有山、有水等风景优美的地方都建设农家乐,信阳市沿浉河两岸农家乐、大排档众多,在缺乏有效监管的情况下,垃圾随意投放到河道,对河流的污染极大。

(二)住的污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游客在旅游活动中的住宿条件要求越来越高,住在景区、住高档酒店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调查发现淮河源大多数景区都有住宿设施,有些住宿设施还建在景区的核心区,有些景区还违规建有别墅、休闲娱乐中心等高档设施,对淮河源的生态环境构成威胁。第一,大兴土木,破坏地表环境。近年来淮河源各市县将旅游产业确定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战略性支柱产业进行培育,通过旅游业拉动内需,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劳动力就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因此宾馆、饭店成为创业致富的首选行业,形态各异的宾馆成为旅游景区和周围交通沿线的主要建筑,许多旅游景区成为民间建筑聚集区,与旅游景区和周围环境格格不入,更造成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第二,住宿垃圾造成水质污染。固体废弃物如塑料袋等很难自然降解,造成土壤结构的改变,生活垃圾直接或间接排放到周围河道,造成河道淤积和水质污染,对淮河下游的土壤、水质和生态环境构成极大的威胁。

(三)行的污染汽车进入家庭成为当今家庭消费的重要特征,自驾游日益增多,淮河源对景区的旅游交通进行修缮与提升,以满足人们自驾游出行的需要,但对景区原本清洁、安静的环境带来严重干扰与污染。第一,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尾气排放,对旅游景区的空气污染大。据调查显示,周末、节假日时通往景区的交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拥挤、堵塞,车辆尾气给当地的空气带来较大的污染。第二,景区道路硬化,土壤板结,加大水土流失风险。近年来淮河源旅游业快速发展,十二五期间又加大十个新的旅游产业集群项目和近百个重点项目的建设,景区公共场地和道路的硬化面积将会进一步加大,扩大了游客对景区的影响范围,游客践踏、土壤板结、地表,加大了淮河源水土流失和滑坡、泥石流等风险。第三,游客负重出游,给景区带来污染。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游客出行携带大量食物、饮料,在游览途中随意丢弃塑料袋、饮料残液,尤其是在自然保护区,垃圾堆积如山,有的甚至滑落到深山峡谷,成为永久性垃圾,破坏了土壤植被,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甚至改变土壤的生物组成,对淮河源的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是不可逆转的。

二、淮河源旅游业发展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因

旅游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应该是互惠互利、和谐共融的。由于制度设计不善、监管不严、旅游开发的功利性、游客的不文明行为等,导致旅游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悖,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出现冲突,在淮河源尤其突出。笔者通过大量调查、走访,发现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法律法规不完善,旅游发展无序淮河源部级生态功能保护区,是重要水源保护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只能发展生态旅游,但是我国有关生态旅游发展的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不完善。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已经颁布20年,许多内容和标准已经不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需要[4]。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开发活动极不规范,许多自然保护区已经沦落为普通旅游区,旅游开发随意进行,严重背离了自然保护区设立的宗旨。第二,生态旅游的法律法规缺失。发展生态旅游是生态功能保护区旅游开发的主要路径,目前国家层面对生态旅游的发展战略、法规制度的制定缺失,生态旅游经营管理者对生态旅游的理解不够或曲解,在淮河源可以看到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水利风景区开发的旅游项目和其他普通区域的旅游项目开发模式基本雷同。

(二)旅游开发急功近利,破坏生态环境旅游业对消费和就业具有双拉动效应,淮河源各市县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并以发展新项目、大项目作为衡量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指标,在旅游开发上急功近利行为突出。第一,粗放式开发。淮河源地处偏远山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旅游开发上成本高、投资回收期长,导致许多景区粗放式开发。很多旅游景区都是简单地建设景区入口和围墙,还有许多半拉子旅游工程,旅游景区内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现象严重。第二,过度开发。在淮河源的许多旅游景区,旅游资源开发强度大,凡是目前能够利用的旅游空间均开发利用,可供开发的潜在旅游资源空间极小,没有考虑到旅游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第三,忽视环境效益。在淮河源旅游开发中,旅游人次、旅游收入、旅游增长率等经济指标是衡量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指标,环境价值没有纳入旅游发展的成本核算中。上述急功近利的旅游开发行为带来地表破坏、地面沉降、绿色生态空间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导致淮河源生态环境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

(三)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威胁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安全游客行为与旅游景区生态环境紧密相关。目前游客的不文明旅游行为对环境造成持久影响,我们选择土壤、植物、动物和水作为主要的环境因子开展调查,结果表明游客不文明行为加速了对土壤、植物、动物和水的破坏,主要表现为:第一,对土壤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土壤的践踏和土壤表面垃圾成堆。大量的游客进入导致土壤压实,土壤侵蚀加快,水土流失严重,直至改变土壤的生物组成。第二,对植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植物的践踏、采摘、刻画和旅游设施建设的破坏以及外来物种的侵入等。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和管理者的忽视使得植物覆盖率减少,地表,个体植物的活力下降,导致植物种群的组成以及结构特征的改变。第三,对动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食用、观赏动物以及打猎等行为,使得动物数量下降、个体或种群迁移或分布改变。第四,对水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水上旅游活动的开展、旅游设施的建设、岸边旅游活动等对水环境的破坏,使得水体浑浊,营养物增加造成富营养化,水体质量下降,水生物数量和组成改变,水资源质量改变等一系列久远的影响[5]。

三、生态文明视角下淮河源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一)树立生态文明旅游观,促进淮河源旅游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环境是旅游发展的基底,淮河源旅游开发应该明确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在旅游开发中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旅游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淮河源旅游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第一,在旅游项目规划论证上,坚持环境效益优先的原则。淮河源的旅游项目开发应该精心选择有利于淮河源水源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旅游项目,例如生态旅游、低碳旅游、文化旅游、健康旅游等有利于淮河源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第二,在旅游景区经营管理中,推行绿色旅游管理。严格按照旅游规划的要求实施,合理控制和调节旅游容量,开发规模要适度,提倡小规模旅游、精品化旅游,给子孙后代留下可开发的旅游资源空间。第三,对旅游景区工作人员进行职业培训。生态文明建设应从景区自身抓起,通过培训和教育,不断提高员工的生态环保意识和服务水平,通过工作人员的环保行为引导,带动游客保护景区环境,制止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每一个人都为淮河源的生态保护践行生态文明观,使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二)加强法律法规建设,规范旅游参与者行为淮河源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在相关法律法规的监管下,加大执法力度,采取严格的奖罚措施,并形成长效的监管机制,规范旅游开发行为,从源头根治危害淮河源生态环境的不规范旅游行为。第一,专门制定《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意义、实施标准、适用范围、惩罚措施,并与其他领域的法律法规相融合,与我国《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相结合,对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的区域实施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措施,从制度上制约淮河源这类生态功能区的旅游无序开发行为。第二,制定《淮河源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明确淮河源生态环境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功能分区、环境评价标准、惩罚措施,从整体上系统推进淮河源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第三,赋予公民更多的环境权和生态权。我国现行的环境立法强调行政主导,由政府主导和执行相关法律,公众参与程度低,甚至对环境保护消极或抵制。因此,在相关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立法上应该赋予公民更多的环境权和生态权,加大宣传教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使每一个旅游参与者都知法守法。

(三)倡导生态文明的旅游发展方式,开发低碳旅游产品旅游发展是双刃剑,旅游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客观现实,缓解旅游发展与环境破坏矛盾的主要途径就是倡导有利于生态文明的旅游方式,开发生态、低碳、绿色、环保的旅游产品。第一,发展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是建立在节约、环保理念上的旅游方式,是满足人们回归自然、天人合一的需求开展的旅游方式,真正的生态旅游应该是认识自然、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旅游行为,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高度契合。在淮河源发展生态旅游是最理想的旅游开发方式。淮河源具有开发生态旅游的天然优势,淮河源的黄柏山、金兰山等国家森林公园,鸡公山、连康山、董寨等国家自然保护区,南湾湖、香山湖、鲇鱼山水库、龙山湖、泼河水库、北湖等省级和部级风景区,金刚台国家地质公园,两河口湿地、淮南湿地等省级湿地都可以开展生态旅游[2],在生态旅游开发中要控制游客接待量,注重游客的生态体验。第二,发展低碳旅游。低碳旅游是建立在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理念上的可持续旅游发展方式,是通过旅游餐饮、住宿、交通、观光休闲、购物娱乐、旅游环境等各旅游要素的低碳化,实现可持续旅游的发展目标,是生态文明建设在旅游发展上的重要体现。在淮河源开展低碳旅游首先要对旅游要素进行低碳化改造,取消不符合低碳化标准的旅游项目和设施(例如南湾湖和浉河周围的不规范的农家乐和乡村旅馆);禁止旅游经营者使用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一次性用品(例如一次性牙刷、一次性筷子、一次性拖鞋),把旅游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促进淮河源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四)加大绿色技术研发,降低旅游污染旅游开发的基础是资源与环境,淮河源旅游开发对水资源和森林资源高度依赖。资源的稀缺、环境污染与旅游业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加大绿色技术的研发力度,降低旅游对环境的污染是当务之急。第一,加大新能源的研发利用。使用生态能源和节能环保能源(太阳能、生物能等清洁绿色能源),对旅游景区的交通、餐饮、住宿等推广利用新能源,改变目前高能耗、高污染对环境的破坏。第二,加大节能材料的研发利用。在建筑设施中采用节能、环保、无污染的材料;在餐饮住宿业推广节能、绿色产品,使用可降解的餐具、生活用品。第三,使用垃圾分类处理技术。通过技术革新,对旅游产生的生产、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回收与处理,把垃圾转换成能源来使用。第四,加快对污水处理技术的普遍使用,把生产和生活污水进行技术处理,循环利用,降低污水直接排放对淮河源的污染。还可研究和利用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信息网络技术等来服务于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6]。

(五)加强对旅游参与者的教育,提倡生态文明旅游旅游活动参与主体主要包括三大类:旅游经营管理者、旅游者和社区居民。对广大旅游参与者开展生态文明、生态道德、环境保护、文明旅游等内容的宣传与教育,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第一,对全社会普及生态教育。国外许多国家的生态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全民生态意识较强,淮河源地区的生态教育也应从学校教育抓起,可以利用宣传册、视频资料等方式开展生态教育,鼓励学生到淮河源周边景区开展参观、调查,开展生态实践教育,从小就树立较强的生态保护意识。第二,对淮河源旅游经营管理者加强业务培训,主要开展对淮河源生态环境保护、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专业知识的培训,使他们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与业务技能,为游客服务讲解和宣传淮河源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第三,对旅游者进行生态文明旅游教育。通过对旅游者的访谈和调查我们发现,一是旅游者不知道自己游览的景区位于淮河源,二是旅游者普遍认为自己个人旅游行为不会对淮河源产生影响。这就需要对旅游者持续开展生态文明旅游教育与引导,让旅游者了解并认识到旅游对生态环境的直接和间接影响,让简单出行、绿色出行、徒步出行成为旅游时尚[7]。淮河源是我国部级生态功能保护区试点区域,“南水北调”的重要水源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区域,旅游发展应该首先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在淮河源旅游发展中坚持生态文明观,树立起旅游与自然、社会、经济的共生共荣的理念,采取尊重自然、理解自然、美化自然的旅游开发方式,从而创造出自然、人、社会的和谐共生,促进淮河源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彭荣胜.淮河源旅游产业发展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影响研究[J].生态经济,2012,(2):157-160.

[2]信阳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3]信阳市旅游局.信阳市乡村旅游发展报告[R].内部交流资料,2013.

[4]王国聘.是丽娜.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J].学术交流,2008,(2):121-125.

[5]吴国琴.旅游合作应加强环境审计[J].中国审计,2013,(7):273-276.

[6]李应军.基于生态文明观的旅游发展探讨[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90-92.

生态旅游资源的功能篇9

关键词:思路规划设计旅游地景观

旅游地景观规划设计是在一定尺度上对资源的再分配,通过研究景观格局对生态过程的影响,在景观分析、综合评价的基础上,从整体协调和优化利用出发,确定景观单元及其组合方式,选择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提出景观资源的合理利用方案。在景观的空间形态结构中,通常以斑、廊、基三元素为基础建立相关的景观生态网络结构,完成规划者对风景区从视觉景观到景观格局、功能的规划设计。

一、织金洞生态旅游地景观规划设计思路

织金洞生态旅游地景观规划突出生态保护性开发特色:从整体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对景区优美的山水环境空间形态尽可能地加以保护,适度开发,力求与自然生态环境紧密结合。基于对自然背景的分析,本着景观生态整体性的保证和空间异质性结构图式的设计两大基本思路,先进行整体规划设计,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景区规划设计,再在分区规划设计上进行旅游活动密集区与分散区的重点规划设计。这三层规划设计都基于景观的斑―廊―基结构进行,并把功能规划与结构规划结合到这三个规划设计层中去。同时,各个层次都突出其大致的主题与形象构想。

二、织金洞生态旅游地景观规划设计的目标

生态旅游地的发展依赖于高品位良好的生态环境,故在总目标的前提下,确定其基本目标为生态旅游资源及其环境的保护――物种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及资源利用永续性的保护。生态旅游是一种以自然生态得到保护为主要预期结果的特殊旅游,是以毫无雕琢的自然美景为取向的旅游,绿色景区是其核心,是整个旅游活动的中心和依托。认识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是生态旅游的最主要特点,它反映了人们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但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未出现一个在成功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而不对旅游地造成任何影响的旅游规划。所以,织金洞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是第一位的。为了遵循生态伦理,只能进行有限量的开发,在开发过程中既不应花过多精力去改变旅游地的资源条件,也不应过多地去建设旅游娱乐设施和基础设施等实体,重点是设施组合、景点优化,使人为设施与自然景观和谐,维护景观的多样性并增强其自稳定性。其第二目标是实现织金洞旅游地社区经济的发展。在确保生态旅游者获得非凡体验的同时,使环境变化维持在可接受范围内,使社区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完全不讲经济效益的旅游规划是不切实际的。只要在环境承载范围内,通过形象策划和广告宣传吸引大量游客是应当鼓励的,力争给生态旅游地带来好的经济效益,以促进旅游资源利用的良性循环。但这与大众化旅游“吸引尽可能多的游客,赚取尽可能大的利润”的经营理念不可同日而语。总之,实现旅游的持续发展和自然环境有效保护是其开发规划织金洞生态旅游地景观的双重目的所在。

三、织金洞生态旅游地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景观是由一系列生态系统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因而,景观生态系统最本质的属性是其整体性。织金洞生态区内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资源的多样性及利用的多宜性,开发利用的多目标、多层次性,客观上要求从整体出发。织金洞生态旅游地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应从全局、综合、系统的观点出发,把构成景观整体的所有元素都作为设计变量和目标,并从“整体”上来思考与管理。同时,将人类需求同景观的自然特性与过程相联系起来,关注较宏观尺度上的资源配置,强调宏观的综合整体效益,谋求经济、社会、环境三效益协调统一与同步发展,使景观系统结构和功能达到整体优化状态。

(二)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原则。对某一碎裂种群的保护,往往从局部的生存环境考虑,设计适宜的保护区,与此同时,人为地将它与外界隔绝。但从长远角度考虑整个景区生物种群的保护,必须从宏观上研究不同碎裂种群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保护,如建立合理的缓冲区和生态廊道等,在加强不同栖息地之间的联系的同时,促进生物种群之间基因交流,提高物种多样性。

(三)异质与多样性原则。异质性的内涵是景观组分和要素在景观中总是不均匀分布的,一个景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性质和地位土要取决于它的时空异质性。时空异质性的交互作用是导致景观生态系统演化、发展与动态变化的根本原因。景观空间异质性的发展、维持和管理是景观规划与设计需要考虑的对象多样性是在一个给定系统中环境资源的变异性和复杂性程度。多样性的存在对确保景观的稳定,缓冲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干扰,提高观赏性方面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多种生态系统的共存并与异质性的立地条件相适应,既能保证旅游区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又能保障景观功能的正常发挥,还能使景观的美学效果达到极高的水平。因此,多样性既是织金洞生态旅游地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准则,又是景观管理的结果,旅游地的规划的重点是景观的多样性的维持、旅游空间多样化的创造,以满足都市人摆脱单调城市景观,“返朴归真”,贴近自然的渴求。

(四)生态美与自然优先原则。生态美包括自然美、生态关系和谐美和艺术与环境融合美,它与强调人为的规则、对称、形式、线条等传统美学成鲜明对照,是景观规划与设计的最高美学准则。旅游者游赏风景主要目的在于求美。而美除来自人工风景外,最重要的还是源于自然界,表现为多种自然美感,如雄伟美、险峻美、奇特美、幽深美、秀丽美、格局美、珍稀美、声响美等。从审美体系总览,它可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顺适,即给游人以和谐、统一、融合、舒爽的美感;二是奇突,不平淡,即具有“超群脱俗”、“新奇夺目”的诱发力。这些美感无不产生于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因此,织金洞生态旅游地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必须美化环境,增强对游人吸引力的功能。生态美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生命力、和谐、健康。生命力特性要求我们规划设计的旅游地景观应具有良好的生态循环再生能力;和谐性要求旅游地人工与自然互惠共生,相得益彰,浑然一体;健康性要求在争取人工与自然和谐的前提下,创造出无污染、无危害,使人生理、心理得到满足的健康旅游环境。总之,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是本地特色的最基本体现。任何一项旅游规划都应遵循最小变动的原则,做符合原自然本质的设计,即设计尊重自然。

参考文献:

[1]刘纬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初探[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04).

生态旅游资源的功能篇10

一、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是打破资源型城市农业基础束缚的有效途径

受资源开采理念和技术手段限制,资源型城市开发往往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对耕地、草原、植被的破坏尤为严重,这些因素决定了资源型城市农业经济不可能走常规发展道路,必须在精细化、集约化发展上谋求新的突破。生态旅游农业将农业景观、生态景观、田园景观的深层次开发与旅游业延伸交叉,寓休闲娱乐、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可有效提高农业科技普惠率和农副产品商品率,且其所创造的良好环境、农村特有的民俗文化等无形产品转化成比较可观的旅游经济收入,可有效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最大化地创造财富。

二、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是发挥资源型城市农业比较优势的理智选择

依托资源开发和产业集聚,资源型城市往往成为区域的中心城市或副中心城市,经济实力较为雄厚,市民人均收入较高,消费拉动力较强,这为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提供了较为稳定的市场空间和充足的社会开发资金。同时,资源型城市农业属于城郊型农业,大多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和科技水平,交通、水电等配套设施较为完备,这也为生态旅游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三、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是改善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生态旅游农业是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的交叉渗透,不仅可衍生出丰富的农产品,而且具备休闲娱乐、文化教育、医疗保健及美化环境等综合效用。由于产业本身倡导绿色化、环保化,使其在农业生产上可以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由于过分施用化肥、农药所带来的生态破坏,充分发挥其维持生态平衡、净化空气、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协调人与自然体系的功能,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四、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是推进资源型城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可行方式

生态旅游农业能够促进农村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加工业、建筑业等相应产业发展,可以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转型,加速农村城市化进程。生态旅游农业强调生产性、科学性、知识性、艺术性和商品性的融合,在生态旅游农业推广过程中,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不仅可以使农业生产要素配置得到改善,大幅度增加产品附加值,而且通过示范培训,能够普遍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生产技能,培养造就具有一定科技水平、能基本运用现代技术、了解社会信息的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技术支撑。

笔者认为,资源型城市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应主要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是突出科学规划,优化生态旅游农业布局。要坚持高起点规划,按照“旅游开发、规划先行”的工作思路,遵循“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合理开发、体现特色、有效利用、科学保护”的原则,因地制宜地编制生态旅游农业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地确定生态农业功能区。要突出规划的科学性,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必须符合资源型城市本地可持续发展综合规划的基本框架。要突出规划的整体性和长效性,严格按规划建设。同时,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以优化生态资源为开发前提,尽量保持原生态,避免对生态环境的二次破坏。

二是突出生态功能,彰显生态旅游农业特色。特色是生态旅游农业的魅力所在,没有特色就没有吸引力、竞争力。要遵循“差异产生效益”的发展原则,树立“民俗文化就是资源、特色品牌就是客源”的理念,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农民为主体、农村为特色”,利用当地特有的农业资源优势、特殊的农业文化底蕴、特别的农业产业景观,精心做好“吃、住、行、游、娱、购”六篇文章,走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的综合配套开发之路。要注重体现休闲性和参与性,重点发展集疗养度假、观光赏鱼、采摘垂钓等为一体的观光农业,建立乡村休闲民俗农庄,让游人住农家屋、品农家菜、干农家活、采农家果,充分享受乡村风情和民俗文化。

三是突出科技含量,打造生态旅游农业精品。生态旅游农业不同于一般农业,它要求经营者要富有科学文化知识,精通农业技能,善于经营和创新。在实际工作中,要强化科技引导牵动作用,加大与科研院校合作开发力度,实现农业与科技双向拉动。要以“立足城市自然资源、汇聚现代农林科技、展示未来自然田园”为主题,着力打造一批高科技精品观光农业园区,使农业科技与休闲观光有机结合起来,为科研工作提供农业高科技研究场所,充分展示农业科技新成果,满足游客休闲娱乐、开阔眼界、学习参观的需求,满足农业启蒙教育、科学知识普及、亲体农耕活动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