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高三辅导在线教育十篇高三辅导在线教育十篇

高三辅导在线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4:59

高三辅导在线教育篇1

关键词: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5-0108-04

收稿日期:2013-06-01

作者简介:刘源(1979-),男,湖南武冈人,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辅导员,团委书记,讲师。

自党中央、国务院2004年8月《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迈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辅导员队伍建设日渐受到各方重视,其“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发展目标日趋明朗,并成为各方共识,研究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论文亦大量涌现。但作为辅导员队伍建设最本原问题的“辅导员”身份界定常常被人们忽略,对它的不同理解与使用在理论和实践中都产生了一定的混乱,为辅导员配备不足埋下了隐患。因此,“辅导员”身份认定是一个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拟以广州某高校为视角,结合自己7年辅导员工作中的观察思考,力图对“辅导员”概念作出分析与解答。

一、概念:究竟何为“辅导员”

1.“辅导员”的身份

关于辅导员的身份,教育部分别于2005年、2006年的关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两个部门规章均有涉及:“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1]“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2]教育部的文件解决了辅导员的身份、地位问题,即辅导员是什么人,但对什么人是辅导员的问题则语焉不详,这就为“辅导员”的认定留下了空白,也为高校虚报辅导员人数留下了隐患。

2.“辅导员”的构成要件

“辅导员”的构成要件是在对“辅导员”作出界定之前必须首先弄清楚的问题。本人认为,“辅导员”的构成要件可归结为三点:一是从工作职责上看,所从事的工作必须是与大学生直接相关的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日常服务管理事务;二是从组织关系上看,所在部门必须是作为高校一线的院或系;三是从岗位性质上看,必须是非领导性职务。判断什么人属于“辅导员”,就要看他是否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

(1)职责要件专职从事具体的大学生日常管理服务事务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部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五条对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提出了八项要求,涵盖了辅导员日常工作的绝大部分内容。但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随着经济、社会以及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辅导员的工作内涵也与时俱进地不断扩展,其实际承担的工作已远不止那八个方面。以该校为例,辅导员除了要做好本职工作(主要体现为完成学生处、团委分配下来的工作任务),还得配合公寓管理中心抓宿舍管理,配合武装部抓新生军训、征兵,配合保卫处抓校园维稳、纠纷处理,配合财务处催缴欠费,配合教务处抓好选课、评教与学籍管理,配合招生就业处抓新生招生与毕业生就业指导,等等。辅导员繁杂的工作可划分为精神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事务上的服务管理两大方面,并且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即“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3]。据此,如果一个人只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不承担日常学生服务管理的事务性工作,他就不是辅导员,典型的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如果一个人只做学生的事务性工作,而不管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他也不是辅导员,典型的如宿舍管理员。同时,这种工作必须是专门性的、职业性的,而不能是附带性的、辅的,也就是说该份工作是他唯一从事的职业。虽然班主任也部分承担了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但由于他不是专职从事此项工作,因而也不是辅导员。

(2)组织关系要件身在院(系)一线,受学生处与院(系)双重领导。《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各高校“保证每个院(系)的每个年级都有一定数量的专职辅导员。”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辅导员的配置,是按院(系)进行的,即辅导员被分配在某一个承担教学任务的院(school)或系(department)当中,辅导员处于院系一线,同时受学生工作部(处)和所在院系双重领导,但在人事关系上为所在学院成员。在高校内,一个人即便承担了与辅导员职责相近乃至相同的工作,但如果他身在党政团机关(如宣传部、组织部、学生处、招生就业处、团委等),他也不是辅导员,而只属于机关干部。在该校,如果一个辅导员被调入党政团机关,则视为“转岗”,意味着他脱离了“苦海”。组织要件将那些不在院系但工作内容与学生工作相关的人员(主要是党政团机关干部)排除在“辅导员”范畴之外。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央16号文件)第七点第23条写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它将高校党政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这四个群体共同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即该校的“学生工作干部队伍”。该规定是对本文关于“辅导员”概念界定的有力佐证。

(3)岗位要件非领导性。辅导员具有教师与干部双重身份,受学生处和所在院(系)双重领导。辅导员不仅是在院(系)基层,而且是处于整个高校的底层。在高校的岗位系统(教学、教辅、行政、后勤)之中,恐怕没有哪一类岗位像辅导员那样承担那么繁杂的职责,那么沉重的责任。虽然名义上辅导员既是教师又是干部,但本质上两者都不是,因为辅导员不符合教师和干部的身份构成,充其量辅导员只是学生的官、学生的领导。在许多高校,从行政级别来看,辅导员最多只能晋升至正科。虽然现在有人主张辅导员可以晋升至副处,但绝大多数高校并不设非领导性副处级岗位,并且随着新一轮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副处级辅导员”的路子已经走不通。

3.“辅导员”的概念

辅导员,顾名思义,是指从事某种辅导工作的人员,如心理辅导员、技术辅导员、课外辅导员、少先队辅导员等,这可看作是广义上的辅导员。我们日常所说的“辅导员”实为狭义上的辅导员,专指高校政治辅导员或高校辅导员,也是本文所讨论的“辅导员”。

严格来说,我们日常所说的“辅导员”,其实是指“一线专职辅导员”——在高校院系一线专职从事大学生日常管理事务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非领导性职务教育工作者。它充分体现了“辅导员”身份构成上的三个要件,最符合“辅导员”的本义,最契合我们日常所说的“辅导员”,最不容易导致使用上的混乱。

4.学院党委(总支)副书记

2011年3月18日,《广东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处关于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开展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自查工作的通知》(粤教思处函〔2011〕9号)之附件2《关于界定专职辅导员、一线专职辅导员、兼职辅导员、班主任范围的说明》指出:“专职辅导员是指从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包括学校院(系)党委(总支)副书记、团委(总支)书记、学工组长等副处级(含副处级)以下从事学生工作的人员。一线专职辅导员是专职辅导员的一部分,是指专职在一线从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不含院系党委(总支)副书记、团委(总支)书记、学工组长等。”这个文件没有点明什么是“辅导员”、“专职辅导员”、“一线专职辅导员”,但它认为“专职辅导员”包含“一线专职辅导员”,将属于副处级领导岗的院(系)党委(总支)副书记视为专职辅导员,无视副书记与普通辅导员之间的重大差别。

殊不知,与“一线专职辅导员”相比,学院副书记的身份存在重大特殊性,这主要表现在:一是权力、地位不同。在该校,21名副书记在行政上为副处级领导干部,属于学校中层,是“一线专职辅导员”的直接领导者,比“一线专职辅导员”拥有更高的地位、更大的话语权以及更高的薪资(是故,不少“一线专职辅导员”以晋升副书记为职业目标);而72名“一线专职辅导员”级别偏低(只有16人是正科级,其他56人是副科级或以下),并且责任与权利不对等。二是任职的条件与程序不同。一线专职辅导员通常是由学生处会同人事处按一定条件、流程面向校内外应届本科生或研究生公开招聘;而副书记通常由党委组织部按照党员干部选拔任用的条件、程序、纪律面向校内的党政团干部和辅导员选拔确定,产生后还必须报上级部门批准,其条件比一线专职辅导员严格。三是职责不同。辅导员的实际职责远不止2006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所列的九大方面。可以说,除了上台授课不需要辅导员插手,其他任何与学生有关的事务,不管其归口管理部门是谁,辅导员都难辞其责;而副书记虽然是一个学院或系的学生工作总负责人,但他的职责要简单得多——只是整体上对本学院学生工作向学校负责,在学院或系的内部,不具体执行学生工作事务。四是考核机制不同。在该校,“一线专职辅导员”的考核由学生处组织实施,由所在学院与学生处共同完成,而副书记的考核列入全校中层考核计划,由组织人事部门执行。

作为院(系)学生工作第一责任人的学院党委(总支)副书记,虽然身在院(系)一线,与辅导员工作有密切联系,但由于他一不从事具体的学生工作事务,二属于副处级领导干部,显然不符合辅导员身份构成要件,不应被视为辅导员。

5.廓清几个相关概念

(1)“一线”、“专职”是“辅导员”应有之义辅导员理所当然在“一线”,不存在“二线辅导员”,脱离了“一线”,辅导员就丧失了存在的基础与依托。辅导员也意味着将学生工作作为自己的专门职业甚至事业。因此,“一线辅导员”、“专职辅导员”、“一线专职辅导员”的说法构成概念重复,是不准确、不规范、不科学的,应停止使用。

(2)“辅导员队伍”与“学生工作干部队伍”不是同一个概念二者不能相互替代,它们之间存在隶属关系,即“辅导员队伍”包含于“学生工作干部队伍”之中。“辅导员”与“学生工作干部队伍”中其他组成部分各自独立、互不隶属,机关干部不含辅导员,辅导员也不是机关干部。

(3)相关文件规定2006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的“辅导员”,实际上仅指“一线专职辅导员”,不包括副书记,更非整个“学生工作干部队伍”。明确这一前提,有利于防止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出现偏差。

二、现状:“辅导员”概念含糊不清及其弊端

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愿景是“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各方面对这“三化”问题已取得共识并付诸实施,但辅导员配备不足问题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成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短板”。试想,在一所高校,如果辅导员人手吃紧,成天疲于应付各种繁琐事务而分身乏术,总处于一种高压力、超负荷工作状态,就会无暇顾及自我学习、自我调适、自我提高,“三化”的实现就会大打折扣。此外,模糊的“辅导员”概念,给一些高校人为提高师生比以可乘之机。因此,抓好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第一步便是要按1:200的师生比配备“一线专职辅导员”。遗憾的是,该文件颁布至今,不少高校辅导员队伍一直没有摆脱人手紧缺的困境,一直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严重制约了辅导员队伍的进一步发展。

以该校为例,截至2011年4月,该校共有一线专职辅导员72人、在校学生22626人,折合师生比约为1:314,远低于教育部规定的标体。第一,根据教育部一线专职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应为1:200的规定,该校应配备113名一线专职辅导员,而该校一线专职辅导员实际只有72名,缺口达41人;相对于22626名学生,72名一线专职辅导员不是按1:200的比例配置的结果。第二,教育部规定计算师生比的辅导员是“一线专职辅导员”,不包括分管学生工作的院系副书记。要知道,“一线专职辅导员”与“专职辅导员”是两个有显著区别的概念,这在前文已有详尽论述,《广东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处关于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开展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自查工作的通知》(粤教思处函〔2011〕9号)之附件2中亦有明确规定。

“辅导员”概念含糊给高校规避教育部关于辅导员数量的要求以可乘之机,致使辅导员配备不达标,对于辅导员队伍建设形成重大阻碍。因此,为树立党中央和教育部文件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进一步推进和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做好新时期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希望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将各高校的辅导员队伍建设纳入对校领导的考核指标体系,采取自查与抽查相结合的办法,加大检查力度,督促各高校贯彻执行《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关于辅导员数量的明确规定,杜绝高校通过偷换概念、玩文字游戏、数字游戏等手段掩盖辅导员配备不足的事实,以确保辅导员人数充足,为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步奠定坚实基础。

三、对策:建议教育部思政司对“辅导员”作出统一、明确的解释与规定

在该校学生工作中,不管是口头上还是书面上,不管是具体事务中还是会议上,人事处、学生工作处、招生就业处、组织部、团委等辅导员的上级机关及其领导常常将“辅导员”与“副书记”并列使用,典型如《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办法》。笔者认为,应对此文件中的“辅导员”作系统解释,即其仅指“一线专职辅导员”(真正的辅导员)。然而,在《辅导员队伍建设自查报告》中,学生工作处称“全校辅导员总数137人”,此处“辅导员”明显不仅指一线专职辅导员,还包括副书记和兼职辅导员。出自同一个部门之手的两份文件,有时甚至是同一个文件的不同部分,“辅导员”含义却各不相同,可见该校学生工作部对“辅导员”的理解是很不清晰的。

在广东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处看来[4],辅导员包括专职辅导员、一线专职辅导员和兼职辅导员三个群体。暂且不论这个分类是否科学合理,单说何为“专职辅导员”、何为“一线专职辅导员”,广东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处并未作出澄清,只是基于工作需要就事论事,在通知的附件中对“辅导员”的几个属概念作了临时解释,而对“辅导员”并未作出全局性、一般化的规定。

“辅导员”本是一个很简单、很清楚的概念。辅导员工作必须在一线,也必须是专职。但在实际使用中却产生了诸如“专职辅导员”、“一线专职辅导员”、“兼职辅导员”等一些似是而非的概念,这些混淆性的概念本身既不科学,也没有存在的必要。其实,不管是从规范性上,还是从逻辑性上,“专职辅导员”、“一线专职辅导员”的叫法都是应该废止的。

因此,基于辅导员队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以及辅导员人数配备长期不足的尴尬现实,针对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高校对“辅导员”理解、使用上的混乱,我建议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将“辅导员”的概念严格界定为:“在高校院系专职从事大学生日常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非领导型教育工作者”,并将这个概念贯彻到与辅导员有关的所有文件与实际工作之中。同时,希望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各高校辅导员配备的检查督促,防止各高校在辅导员配备上阳奉阴违、偷工减料,真正确保辅导员按质按量配备,确保促进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保障性、激励性措施真正落实到辅导员这个群体身上,促进辅导员队伍建设快速、健康、稳定发展,为新形势下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R].2005-01-13.

[2]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R].2006-07-23.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R].2004-08-26.

[4]广东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处关于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开展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自查工作的通知[R].2011-03-18.

[5]彭庆红.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模型的建构[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3):90-94.

[6]李正赤.论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5):373-374.

[7]连凤宝.谈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4(1):44-45.

[8]杨继平,顾倩.大学辅导员胜任力的初步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56-58.

[9]冯刚.论辅导员的专业化培养和职业化发展[J].思想教育研究,2007(11):13-15.

[10]罗公利,聂广明,陈刚.从国际比较中看我国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J].中国高等教育,2007(7):61-63.

[11]王树荫.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与职业化[J].思想教育研究,2007(4):3-7.

[12]王栋.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培养与“职业化”建设[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4(4):116-119.

[13]王君君.“80后”高校辅导员职业威信的树立探索[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1):129-130.

高三辅导在线教育篇2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8-0183-01

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更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高校辅导员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为维护高校和社会的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保证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如何做好辅导员工作将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一、加强学习,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为了有效地完成本职工作,辅导员应坚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学习党的理论基础知识和方针政策,学习行政管理和业务知识,坚持不懈地汲取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树立先进的科学发展观。要履行好辅导员职责,必须具备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必须有更多的知识和能力;必须掌握各方面的信息,面对新事物有敏锐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与时俱进,使思想观念始终保持在时代前列;坚持坚定的政治方向,坚持执政为民思想,增强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紧抓工作要点,提高工作能力

制订两个“一二三四”计划:

(一)第一个“一二三四”是:一二三四的年度工作目标。即:第一年摸情况、打基础;第二年做规划、努力干;第三年订制度、搞规范;第四年见成效、上台阶。

(二)第二个“一二三四”是:制定清晰的“一二三四”学生工作思路。即:一个中心、两大抓手、三大特色、四条主线。

1.其中一个中心是:以培养学生的“好品质、强能力、高素质”为工作中心,促使学生个性自由、和谐健康、全面发展。

2.两大抓手是:(1)狠抓学工队伍的作风,树立“三个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育人意识),做到“三勤”(勤到学生宿舍、勤到学生课堂、勤于指导学生的课余活动)。(2)狠抓学生的学风:具体要求学生“三有三证三高二低”(三有:上课有效率、活动有效果、学习有收获;三证:学生在毕业前应拥有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二级证书、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三高:高出勤率、高活动参与率、高就业率;二低:低作弊率、低事故率)。

3.在做好基础工作的同时,抓好三个特色活动。

4.四条主线:重在“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四条日常主线为:(1)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学生党建的主线;(2)以锻炼学生技能为专业活动的主线;(3)以培养学生素质为团学工作的主线;(4)以学生高就业率为就业指导的主线。

三、抓党团建设,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到位

大力实施学生党建“五三四四”工程。学生党建的“五三四四”工程即:学生党建的“五进”工程和学生党员做到“四个四”的承诺制。

学生党建的“五进”工程即:第一,进教室;第二,进宿舍;第三,进网络;第四,进社团;第五,进社会。每一进当中有三个方面的具体规定。落实“五进”工程,学生党员具体做到四个“四”。即:四个责任、四个带头、四个保证、四个关心。

四、抓宿舍文明,“同住、知情、关心、引导”到位

坚持辅导员入住学生公寓制度,经常深入学生宿舍,坚持晚点名制度,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狠抓文明宿舍和宿舍文化建设,把学生宿舍变成学生养成良好品行和习惯的道德实践基地。

五、抓学业、职业生涯服务,为学生人生发展引路到位

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实施“双步导航制”工程,提升综合职业素质。所谓“双步导航制”双步:第一步在大一新生中开展为期一年的“学习导航制”,指导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学习、工作及人际交往等;第二步在大二学生中开展为期一年的“职业导航制”,提升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以职业鉴定培训为依托实施双证制度,锤炼就业技能。

六、抓班风学风,营造浓郁成才氛围

集中开展优良班风创建活动,辅导员应认真落实与学习困难学生谈话、听课制度,明确班级目标,健全班级制度,积极开展班级活动,重视学生骨干培养,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把班集体变成学生自我发展的平台和温馨和谐的家园,学生成长成才的小环境不断优化,学生学习成才氛围才会浓厚。

七、抓健康教育,为学生身心和谐护航到位

作为大学生健康教育三级网络体系中二级网络的重要负责人,辅导员担负起了“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和强健的体魄”的责任。应积极开展健康普查、个体咨询、团体辅导、危机干预等活动,积极参与健康教育教学工作,为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高三辅导在线教育篇3

关键词:成长辅导;高职院校;学生成长教育

一、成长教育的理念与内涵

成长教育是高校育人理念的核心部分,大学生成长教育课题一直是高校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等研究的热点,成长教育追求教育的终极目的,伴随人的终身发展。成长教育的理念即是:教育应与人自身的发展相契合,并适时地促进人自身的发展,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尊重差异性和多元化选择。

二、“心语花园”特色成长辅导室建设理念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最宝贵、最快乐的青年时期。然而,他们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无忧无虑。许多学生表现出自卑、烦躁、冲动、抑郁等不良情绪,@些不良情绪常常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严重者甚至带来各种心理疾病。“心语花园”特色成长辅导室以精致化服务为导向,以学生成长发展为核心的师生沟通平台,形成了特色成长辅导室和学校心理咨询室的无缝对接,成为服务学生成长、就业指导、专业知识咨询,心理教育、咨询、指导、调适、宣泄、危机预警的重要基地。

三、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1、文化基础相对薄弱。高职院校学生作为本科落榜之后再被录取的学生,文化底子相对薄弱,基础知识不牢固,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听不懂老师所讲的内容,课后又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渐渐地他们就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往往难以接受现实,容易放弃,缺乏一定的抗压能力。

2、缺乏团队意识。如今的大学生活,几乎事事都与网络相关,网购、玩游戏,甚至网络学习,这让同学之间少了很多沟通交流的机会,回到寝室大家都是闷不做声,只顾自己。

四、以“心语花园”成长辅导室为平台,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心语花园”特色成长辅导室努力创新,不断完善学生成长辅导教育的互动交流平台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活动,从专业指导、人生规划辅导、情感咨询、素质拓展等,为学生提供主动、便捷、及时、有效的辅导服务。

1、依托专业特点,培养职业素养,拓展职业发展通道。在建设特色成长辅导室的过程中,结合我系的学生的专业实际,充分认识到机械与车辆专业学生的特点,围绕学生专业特点开展专题职业素养辅导,因地制宜开展特色成长辅导,采用恰当的辅导方式,帮助学生通过专业学习,使学生树立依托专业建立自身的职业发展通道,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2、成长辅导与心理教育无缝对接,形成有效的心理辅导防护体系。特色成长辅导室建设作用定位为心理咨询中心的前端部分,“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工作关口前移”,把特色成长辅导室作为心理咨询中心的一部分。通过辅导室的建设深化四级预警系统(学校―院系―班级―寝室)和六级学生心理防护网(宿舍心理信息员班级心理委员系辅导员、班主任学院心理咨询中心相关医院心理门诊专业精神卫生机构),形成了前端有成长辅导网络体系,后端有“四六级”纵向心理防护体系。

3、建立学生信息表,线上辅导与线下辅导相结合。开展辅导时,收集建立学生的具体情况,含姓名、性别、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父母联系方式、家庭状况、身体状况线上辅导与线下辅导相结合。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电脑、手机已成为90后大学生日常使用的主要通讯工具,开展网络思政教育也是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渠道之一。特色成长辅导室充分利用微信、QQ、世界大学城空间、辅导员微博等与学生沟通、交流,并且辅导室每个老师还在自己的世界大学城空间建设了相应的辅导主题特色空间,如就业创业辅导主题特色空间、主题特色空间等,辅导老师通过空间对学生进行留言或回复学生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成长辅导,实现特色成长辅导的线上辅导与线下实体辅导相结合。

参考文献:

高三辅导在线教育篇4

一、新时期大学生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日趋严重。大学阶段作为人生重要的转折期,是大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大学生无论在生理、心理还是所处的环境都发生着很大的变化,他们开始独立面临着学业困惑,交友恋爱的困惑,就业择业的困惑等等。随着家庭伦理、道德观念和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这个群体逐渐成为一个机体健康、心理却严重亚健康的特殊群体。一项对全国高校学生的调查表明,有近30%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强迫症、抑郁症和焦虑症等心理问题,心理病症和精神分裂之类的精神疾病成为其休学、退学和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分析。辅导员工作的职责、任务、性质与大学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他们在缓解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严峻与专业心理咨询人员不足之间的矛盾中,起到了有效的化解作用。然而,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人数的急剧膨胀,使得辅导员人数与学生人数的比例开始严重失调,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受到了很大的阻碍。

二、辅导员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作用的保障途径

(一)加强辅导员心理学理论的培训。高校应加大投入经费,对辅导员进行系统培训。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着重提出了对辅导员培训、培养工作的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制定辅导员、班主任培训规划,建立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做到先培训后上岗,坚持日常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对此,笔者在了解陕西省部分高校辅导员的培训情况的基础上,简要提出高校在加强辅导员心理学理论知识培训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首先,高校应对辅导员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培训。其次,对辅导员进行系统、全面的培训中,也应针对辅导员的层次进行分化培训。对于新上岗辅导员和有工作经验的辅导员进行区分对待。最后,在理论培训的基础上,应注重多种培训形式相结合。如运用案例研讨分析、角色扮演、现场模拟等培训形式,加强培训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二)合理完善辅导员激励机制。虽然高校辅导员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中占有重要比例,但是其工作环境与现状决定了这个群体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因为他们的大部分精力都被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所占据。辅导员作为心理健康教的辅助者,不能将主要精力放在心理健康问题的讲授、心理健康专题活动的组织开展等方面,但是高校要求他们在平时的学生管理工作中,灵活运用心理学知识,通过开展心理调查和研究,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和特点,为学生的个性化心理健康提供良好的服务。因此,有效的激励机制会促使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三)开拓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渠道。我国著名心理学家岳晓东教授在《登天的感觉》一书中提到,哈佛大学的学生咨询热线已经相对成熟,他们主要针对一般的心理问题提供服务,如对情感冲突、学习困难、家庭矛盾、同学不和、考试焦虑等问题的咨询,也包括对特殊心理问题的咨询,如对厌食症、贪食症、自杀预防的认识等问题的咨询。他提到,学生的相互咨询,在很大程度上补充了专业咨询人员的不足,也可使学生之间更加容易产生同感共鸣。当然成立学生咨询热线的学生需要接受专业的心理专家的定期指导。结合我国高校基本情况,高校辅导员应大力鼓励和支持这样的学生群体出现,定期与其进行沟通交流,以便更快的了解学生的动态和深入的开展工作,为更好的协助心理咨询专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三、结语

高三辅导在线教育篇5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双重身份管理方式

[作者简介]陈小花(1980-),女,广东河源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广东广州510665)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1-0077-02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对辅导员双重身份给予了确认,对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建设管理提出新的要求。我们应该转变观念,积极探索辅导员管理的新途径,保证高校学生培养质量的要求,顺应高校辅导员自身成长的诉求。

一、当前高校辅导员主要管理方式

(一)职能型管理

“职能型管理的特点是按专业分工设置管理职能部门,各部门在其他业务范围内有权向下级命令,每一级组织服从上级的指挥及听从几个职能部门的指挥。其优点是能充分发挥职能机构的专业管理功能,缺点是容易出现多头领导,政出多门,破坏统一指挥原则。”①我国部分高校辅导员目前的管理方式,就属于职能型管理方式,即学校和院系对辅导员进行双重领导,辅导员编制在各个院系,院系分党委对辅导员进行直接管理和领导,学生处只负责宏观上的指导。②

这样的管理方式优势有两个:一是工作效果可以得到保障。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般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同步效应,大量效果是在实施教育之后要有一定量的积累,并且在“诱因”的激发下才会呈现显著变化。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学生工作部和院系对辅导员队伍的长期、有效的管理,使这支队伍保持相对稳定,掌握学生的规律,使得各项工作的效果基本得到保障。二是工作效率相对比较高。在高校的实际工作中,学生工作部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奖助贷、违纪、就业以及学生的突况等一系列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各院系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而辅导员肩负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兼管理与服务于一体,凡涉及学生的事务性的工作都与辅导员有关。因此,将辅导员归口于学生工作部和院系管理,可以使辅导员工作效率相对比较高。

职能型管理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一是辅导员教师身份管理缺失。因辅导员的业务指导部门是学生工作部,而日常工作安排、人事关系、年终考核、组织关系又受院系负责的双管体制限制。学生工作部作为校行政管理部门,是非教学部门,在教师的课时、科研、职称管理方面出现无人理、无人管的状况,容易造成高校辅导员职能不清,管理混乱,辅导员作为教师身份在教师的群体中难以找到其恰当的位置。二是对辅导员的“重用不重养”。学生工作部和院系的双重管理,均是强调辅导员业务工作落实的情况,辅导员职称上硬件要求的课时、论文、职务职别的评定却不属于学生工作部和院系的管理范围,这就造成了辅导员管理中存在着“重用不重养”的状况。

(二)直线职能型管理

直线职能型管理方式是现实中运用得最为广泛的一种方式,吸取了直线制和职能制的长处,避免了其短处。以直线指挥系统为主,同时利用职能部门的参谋作用。领导集中,职责清楚,秩序井然,工作效率高,既保证了组织的统一指挥,又有利于专业化的管理。目前我国个别高校的辅导员管理是使用这种管理方式,即学生工作部和二级学院对辅导员双重管理,编制归学生处管理,各学院对辅导员只进行日常工作的领导。学生工作部对全校辅导员队伍进行统筹规划、统一领导、统一安排。

直线型管理方式的利处体现在对辅导员最简单、最便捷的管理。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成长息息相关,是直接面对学生的基层德育工作者。长期以来,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必须深入学生工作的第一线,生活在学生身边,面向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而高校学生的管理顾名思义归学生工作部和各院系管理,因此由学生工作部和院系对辅导员进行管理,在辅导员的工作业务管理上最简单,也最便捷。

直线型管理方式的弊处体现在学生处行政部门不能给予教师身份的认可,忽视本职工作、影响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导致定位偏差和辅导员职业认同差,辅导员或只做思想政治工作,或只管具体事务,出现“只重一头”的现象。

二、辅导员队伍扁平式管理新方式的探索

目前,辅导员队伍管理采用的职能型和直线职能型两种管理方式,这是高等教育发展初期阶段性的产物。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它的弊端日益凸显,尤其是不能充分体现辅导员双重身份的功能,大部分高校辅导员在多部门管理之下,工作千头万绪,不仅要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日常管理工作、学生活动指导工作、行政事务工作,还要承担一些思政课的教学工作,更要时刻准备着处理学生中的突发事件。整日疲于奔命应付繁杂事务的辅导员容易在身份认同上出现窘境,对自身的价值产生怀疑,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呼唤管理方式的设计应该更加注重科学性与可操作性,扁平式科学管理的探索和推行势在必行。

(一)扁平式管理方式的内涵

扁平式管理,亦称扁平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意在减少管理层级、提升管理效率。扁平化管理强调以工作流程为中心、企业信息的充分交流以及企业资源与权力的适当授权。扁平式管理得以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广泛使用,一是分权管理成为一种普遍趋势;二是企业快速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

该管理结构的主要优点是“管理层次少、管理人员人少,有利于节约管理费用,也缩短了上下级之间的沟通距离,利于改善和加强纵横沟通;也有利于促使下属努力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程度。同时,由于纵向沟通距离缩短,有利于加快信息传递,提高效率。但由于管理幅度加大,可能加重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对各级管理人员和下属人员的素质要求相应提高,否则容易出现失控的现象。”③

(二)扁平式管理的运用链条

目前非扁平式学生工作管理的链条是校领导(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或副校长)——校级党委职能部门、校行政职能部门、校团委、二级学院领导——辅导员。在这个行政链条中对辅导员具有直接、间接业务指导或有工作指派关系的部门一般有党委组织部、宣传部、校办、党办、学生工作部、财务处、校团委、后勤部门(公寓管理中心、校医院)等。这种分散的业务领导方式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使辅导员处于被多头管理的境地。此外,这种管理链条直接强调的是对辅导员“用”的管理,而未能涉及辅导员“养”的管理,不符合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扁平式管理即管理层次减少而管理幅度增加,成立由校党委直接负责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管理委员会,职能部门包括学生工作部、二级院系、组织部、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等。行政系统管理辅导员的业务、培训和日常事务等;党委系统管理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工作职责、人事调动等;党政协调管理辅导员的准入制度、培训制度、业绩评价、职称职务升迁等相关制度、队伍建设等。学校党委和行政管政策、管方向、管宏观,各二级院系管条件、管待遇、管工作。这样可以避免辅导员队伍被多头管理,忽视身份、只用不养的情况。

(三)高校辅导员扁平式管理的目标

根据管理学的原理,目标管理是确保执行力、实现管理成效的方法。借鉴扁平式管理在企业的运用,结合辅导员工作的特点,可以设定以下目标:一是有位才有为,实现双重身份的培养。高校要通过完善制度保障,积极为辅导员创造“有位”的环境,进一步激发辅导员的“有为”,保持队伍的战斗力。二是有为才有专,实现双线成长与培养。结合辅导员的双重身份,让辅导员在教师和干部身份上得到双线的成长,双线的认可,双线的“有为”,继而鼓励每位辅导员都在双向成长中侧重的专长领域,并把辅导员工作当成一直追求的事业,从根本上解决辅导员的职业定位问题。三是有专又有职,实现职业化、专家化培养。强调对辅导员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对辅导员的身份、角色进行科学的管理,制定相关的激励机制、评价体系,重视辅导员个人发展,培养专家型、职业化的辅导员。

(四)高校辅导员扁平式管理的原则

目前,针对辅导员的双重身份,对辅导员队伍进行管理时,应注重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和日常事务工作相结合。但管理作为一个行为,应该设定一定的基本原则,为管理的实施提供一定准则,让执行有章可循。我们认为应该设定以下几点原则:

1.“严”,制定科学的准入标准。选聘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重要的基石。高校辅导员人员选聘时在教师身份方面应要求具备学科的专业水平、通识文化水平、一定的教学水平和育人的教养能力、伦理和心理方面的人格等。在干部身份方面应要求高校辅导员原则上应该是中共党员,道德品质高尚,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本职工作,作风正派,身心健康,乐于奉献等。

2.“实”,构建规范的管理体系。作为委员会成员的教务处、社科部对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直接的管理,明确辅导员的教学职责,对辅导员进行岗前培训、教学安排、工作量统计、考核等,规范辅导员的教学管理。在日常学生工作事务管理方面,作为委员会成员的学生工作部、二级院系对辅导员进行直接的管理,要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对学生日常事务工作进行统一安排、统一统筹、统一管理。制定相应科学的考核、激励体系,并就其日常管理工作、学风建设、就业服务、心理咨询等相应工作的管理要求。

3.“高”,探索辅导员队伍的优化。辅导员队伍建设要加强整体规划统筹考虑,要研究推进辅导员双重身份的交叉融合,提高教学水平,为辅导员提供更多的参与公共理论课与思想教育理论课的任教实践机会;同时增强辅导员的业务水平,确实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效率和办事能力;还要创作条件,提升辅导员的科研能力,实现辅导员队伍的整体优化。

4.“专”,提升辅导员业务水平。委员会要重视辅导员队伍的培养培训,一方面,要制定倾斜政策,充分利用全国辅导员培训与研修基地的优势,加快辅导员学历、学位层次。另外,还要将辅导员的学历、学位提高纳入全校师资培训计划,享受与专业教师同等的政策优惠。另一方面,重点培养骨干,实施辅导员名师工程。积极树立辅导员队伍的品牌形象。首先,对辅导员中的骨干分子进行重点培养,强化辅导员基本功的提升,包括教学技能、开展主题教育班会能力、谈心技能,科研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等。其次,加强辅导员实践学习的培训。让辅导员走出去,到学生工作和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有丰富经验的国内重点高校挂职锻炼,增长见识,拓展工作思路。再次,提高辅导员的理论素质。学校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安排辅导员参加国内外脱产进修学习、参加专题会议等。

高校辅导员的双重身份的特殊性,赋予了其管理方式也应该有其特殊性,我们应结合两者特点,构建一种“用”“养”相结合的扁平式管理新方式,实现辅导员双重身份的科学管理。

[注释]

①蒋丽君.管理学原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61.

高三辅导在线教育篇6

一、高校辅导员双重身份带来的机遇

要想不断推进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发展进程,就必须严格落实高校辅导员双重身份的管理体制,将辅导员纳入党政干部队伍和高校专业教师队伍的体系进行科学管理,对高校辅导员特有的双重身份进行定位,这不仅是发展辅导员队伍的客观要求,还是辅导员更好地履行工作职责的条件。

(一)能力发展综合性

国家针对辅导员推行的双重身份政策要求高校辅导员需要同时具备专业教师和行政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也就是专业知识素质、实践工作能力以及思想政治能力等的结合体。其中,专业知识素质是衡量高校辅导员双重身份的准则和标准,实践工作能力是践行高校辅导员双重身份的核心和关键,思想政治能力是实现辅导员双重身份的基础和前提。高校学生工作中,辅导员既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又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这两方面要同时进行,所以高校辅导员需要不断完善、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二)职称评定双重性

高校辅导员独有的双重身份为其职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专职辅导员不仅可以根据讲师、教授等要求评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或者其他学科的专业技术职务,还可以根据具体的工作表现、任职年限等确定相应的行政待遇,同时还可以给予适当的倾斜。这不仅有利于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发展规划,为高校辅导员职务的顺利晋升提供了前提,而且还在不断拓宽高校辅导员的发展空间。

(三)职业发展双向性

高校辅导员独有的双重身份为其职业发展开通了良好的渠道和途径,高校辅导员不仅是对高校学生进行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者、实施者和组织者,还是开展高校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根据国家有关政府制定了高校辅导员双重身份管理体制,高校辅导员可以依据自身的愿望和实际能力决定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是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专业的专职教师,还是高校党政管理的高级干部,还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业辅导员,这些都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高校辅导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决定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从而充分调动了高校教师积极参与辅导员队伍的积极性,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主动性,增强高校辅导员队伍结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高校辅导员双线晋升的建议

(一)合理分配高校辅导员的角色

高校在设置辅导员的具体岗位时,要深刻认识到高校日常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间的紧密联系,二者不能完全分开,也不能完全融合,高校中的管理和教育工作要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从而减少高校辅导员双重身份导致的矛盾和冲突。国外一些高校中的辅导员具体划分为学习辅导员、心理辅导员、宿舍辅导员、生活辅导员等,这样更加有利于辅导员在某一领域的深入研究发展。我国高校中的辅导员并没有进行细致的分类,而是统称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但是随着经济社会越来越复杂,学生面临的思想、情感、就业、心理等方面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的工作任务也越来越重,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辅导员工作细化的必然趋势,高校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问题指派不同的辅导员进行专门的教育和管理。高校辅导员管理和教育工作的细化也有利于双线晋升政策的严格落实,对于两者都很擅长的辅导员可以根据自身的愿望和实际工作能力决定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对于更擅长学生教育工作的辅导员,日后可以向教师的方向深入发展,对于更擅长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日后可以向行政方向发展。

(二)完善高校辅导员管理体制

高校要想充实辅导员队伍,加强对辅导员的管理,就必须不断完善辅导员管理体制,科学设置高校学生工作部门和学院交叉管理、共同领导的管理模式,合理设置辅导员的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确定辅导员在工作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实施由高校党委部门直接领导、高校科研处、人事处、学院、学生工作部门等管理机构共同管理的垂直管理方式,加强对辅导员的提升培养、职称评定、日常工作等方面的管理力度。高校党委部门直接、统一的领导,有助于消除高校辅导员独有双重身份造成的角色冲突,指导高校辅导员根据自身的双重身份进行双重的管理和领导,这样的管理模式有助于高校综合性、多角度地做好辅导员的培养和管理工作,实现辅导员双线晋升和科学管理辅导员的双重目标。

(三)拓宽高校辅导员的发展空间

高三辅导在线教育篇7

文章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我国远程教育的现状,提出在线辅导的重要性,第二部分提出在线辅导教师应具备四类核心策略的能力:支持与激励、引导与聆听、交互与反馈、总结与发展,第三部分总结4种在线辅导策略。希望文章能够为远程教育在线教师的辅导提供策略和方法指导。

关键词:

远程教育;在线辅导;策略

1我国远程教育的现状

我国远程教育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函授教育,第二阶段是80年代兴起的广播电视、卫星广播等多媒体教育,第三阶段就是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在虚拟的教学环境中进行互动授课的教育形式,称为现代远程教育。现在远程教育发展到第三阶段,互联网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远程教学中的大部分教学活动都通过互联网进行,如网上咨询、报名、选课、辅导答疑、网上考试等。目前我国远程教育的学生多为成人在职人员,由于工作、生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导致工学矛盾突出,很多学生较难适应网络教学模式,无法掌握网上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将学习变成一种负担,同时师生的时空分离也影响了教师和学生及时互动交流,课程论坛难以完全发挥其功能,学生参与网上学习的兴趣逐渐下降,严重地影响了网络教学的学习质量。面对以上种种困境,在线辅导老师应采取有效的策略与技能来指导和帮助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行之有效地开展网上教学。

2在线辅导策略的设计

在面授课程的教学中,教师是面对面地为学生传授知识,而在远程在线学习时,由于教与学的时空分离,学生将面临更多的困难[3],所以对于在线辅导教师而言,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合适的时机选择合适的在线辅导策略。吉丽•萨曼(GillySalmon)博士提出了在线学习的“五阶段模式”。该模式针对学生在线学习不同阶段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辅导建议。本文根据该模式提出了在线辅导教师应具备四类核心策略的能力:支持与激励、聆听与引导、交互与反馈、总结与发展。在线辅导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教学困难提供教学支持和指导,从而帮助和促进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

2.1支持与激励

这个阶段是学生刚接触课程的阶段,虽然他们会遇到诸如硬件配置、软件安装、密码丢失等基础性的技术问题,但对课程有着一定的新鲜感和热情。在这个阶段,辅导教师要充分把握时机,和每个学生联系,欢迎他们的参与并提供帮助,从而激发其参与课程的学习动机。首先要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辅导教师应该介绍课程平台的特点、功能以及相应工具的使用方法,并提供最常见的问题及其解答,同时留下联系方式以便学生随时提问。其次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学习的动机各不相同,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因为各种原因而削弱,如何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动机尤为重要。辅导教师要鼓励学生自我介绍,可以从教师自己开始介绍并以此作为自我介绍的模板。自我介绍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人际关系,打破陌生的环境坚冰,更快的熟悉在线学习的方式。并且教师可以从这些信息中掌握学生的基本信息、偏好以及其他隐性需求。最后要为学生制订学习计划。远程教育的学生绝大部分都是成年在职人员,由于工作、生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难以长时间在线学习,在这个阶段教师应该设计以任务为中心或问题为中心的方式,制订本学期的学习计划。结合学生的职业及其社会角色,学习计划应明确学习要求、课程任务、考核标准。例如,辅导教师可以明确地告诉学生在线讨论的参与度和贡献度会占到考核成绩的百分之多少,以及必须在网上讨论中有多少发言才能拿到平时成绩,并且鼓励学生将学习计划放置在工作案头,随时提醒学生利用工作之余参与学习。

2.2引导与聆听

辅导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引导学生参与课程内容。首先要协助学生建立学习小组。按照年龄、兴趣、职业和在线时间等特征把学生们分为5~6人的多个小组,由组长协调和组织活动进行。辅导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且有趣的学习活动,鼓励大家都来参与并互相回复,只要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即可。学生熟悉该小组后,会为以后的课程学习讨论提供很大的帮助。其次要对学生持续的关注和帮助。辅导教师要逐渐地引导他们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如果发现学生有一周以上没有登陆,应该及时提醒学生参与学习。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要及时表扬,同时也要鼓励其他学生积极参与并发表自己的观点,逐渐培养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在线学习方式。最后要学会聆听学生的发言。在学生提出的问题里,可能有明确的、表面的问题,也有隐晦的、暗含的意思,教师需要能够分析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对明确直白的问题,教师应该及时回答;对于暗含隐晦的问题,教师应分析学生真正想表达的意思,识别出学生的困难和需求,帮助学生或者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2.3交互与反馈

这个阶段是学生已经投入到课程学习的阶段,他们应该积极地参与讨论和学习活动。辅导教师需要掌握交互和反馈的策略。在这一阶段中,辅导教师要始终如一地采用鼓励和肯定的态度对参与讨论的学生给予肯定。其次要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在线辅导中,学生是唯一的主角,教师要促进和协调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设问或引导使学生占据讨论的主导权。辅导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在交流和讨论中的框架或示例,可以针对学生当前学习中面临的困难,提供思路、示例或参考资源等等,帮助学生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教师应该及时对学生提交的作业给出评价反馈。关于交互与反馈举一个例子:辅导教师提出一个话题之后,可以推选一名平时参与度较高的学生当讨论小组的组长,由他来引导和督促其余学生的参与。然后辅导教师可以从学生们各抒己见的观点中挑出有代表性的观点,再让学生们对新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讨论。这样讨论的参与度、激励度就高得多,学生们的发言也会踊跃得多,就比较容易形成学生之间的积极互动。每一个话题的讨论,都推选一名学生组长,让学生轮流成为讨论的“主持人”,在这之中,教师只起到穿针引线和把控全局的作用。

2.4总结与发展

这个阶段是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总结在线活动的观点并创造性地应用于实践。通过对过去的总结和未来的展望,挖掘课程学习的深刻的内涵。(1)鼓励学生反思。在课程要结束的时候,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是非常有益的:我在这个学期学到了什么?在小组活动中我做了哪些工作?我是如何完成这些工作的,效率和成果又怎样?在小组协作学习中谁帮助了我?我是否帮助了别人?在本次学习活动中有哪些好的经验?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有没有更好的建议和意见?可以从反思中获取学生对课程设计和辅导教师的要求。(2)促进个人发展。这是课程学习最本质的目标,包括知识、认知结构、情感态度和学习方式的提高和改进。通过访谈和调查问卷的方式,来观察学生外显的行为的变化。

3结语

在远程教育的学习过程中,在线辅导教师需要不断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运用支持与激励的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运用聆听与引导的策略观察学生的困难和掌握学习过程,运用交互与反馈的策略促进学生的自信心、运用总结与发展的策略巩固、拓展所学内容的内涵与外延,激发学生的思考。希望这4种在线辅导策略能够为远程教育的在线辅导教师带来一些思考和帮助。

作者:方江祎单位:山西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张海波,崔芸,梁国胜.浅析我国网络教育在线辅导的现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21):207-208.

[2]马晓玲,曹盼,邢万里,等.远程教育:一个开放的新纪元——透视美国远程教育2013年会[J].远程教育杂志,2014(2):67-75.

[3]冯晓英.在线辅导的策略:辅导教师教学维度的能力[J].中国电化教育,2012(8):40-45.

高三辅导在线教育篇8

关键词:机械制图;导学实践;学习计划;课程实训;网上互动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2-0217-03

一、引言

开放教育起源于英国,我国从1978年开始筹办面向全国的广播电视大学。到目前为止,远程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三代:第一代是函授教育。函授教育由函授学校给予辅导与考核,并在一定时间进行短期集中学习和就地委托辅导,是运用通讯方式进行的教育,学员利用业余时间,以自学函授教材为主。第二代是广播电视教育。广播电视教育是学员通过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传媒技术实施高等教育的一种教学。第三代是现代远程教育阶段。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形式由原来的以教为主变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育机构有较为丰富的教学资源供学习者选用,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受教育者可以扩展到全社会。因此,如何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学作用进行探索,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机械制图》作为机电工程方面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常被称为工程界的语言,被设置为机电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经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并掌握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基本识图的分析方法和基本绘图的技能,为了进一步学习机电工程专业后续课程以及从事机电工程技术方面的实际工作打下初步基础。然而,经过对云南开放大学中高衔接机电工程不同专业类型学生的课程考试成绩的统计,学生们的考试合格率不够理想;在开放教育中高衔接专科学生中,学生的基础差距尤为明显。由于宽松的入学方式是开放教育专科学生采用的招生特点,这种招生方式自然出现了学生的文化素质基础比较差,特别是专业基础薄弱。这种方式为有志于学习的学生提供了继续学习的机会。据调查,学员不是为了继续深造选择机械工程专业,目的更多是为了选择工作的需要。学生中大部分的弱势科目是他们的数学、英语、物理,因为中国普遍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模式,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这样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自学能力差、基础薄弱等因素造成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得不到提高。

在开放教育模式下,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和基础知识薄弱的情况,如何结合课程特点,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探究新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学作用,已经成为辅导教师急需寻求的答案。

二、学生要制定自己的个人学习计划

个人学习计划是学生学习的好的起点,开放教育强调自主学习,所以要求每位学生根据自己学习基础和学习条件在入学时制定好个人学习计划。如果辅导教师在这方面不够重视,很少有学生能主动制定个人学习计划的。而且并不明确针对课程制定学习计划的要求,个人学习计划主要是针对总体学习规划的整个学习计划。事实上,在开放教育模式下,自学能力比较差、基础薄弱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的要求制定课程学习计划是很有必要的。首先,学生可以有针对性、有计划地补充基础知识,例如学习《机械制图》这门课程,就需要相应的数学逻辑思维和空间思维能力;其次,学生可以适时参加相关的教学辅导、网上互动、课程实训,学生可以在教师督促下根据课程的教学进程合理安排学习进程、学习时间。另外,合理的个人学习计划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最好方法。课程实训的要求、多媒体教材的使用、教学进程的安排、课程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等都是课程教学设计方案的内容。根据课程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辅导教师应该首先编制好课程教学设计方案,然后指导学生制定个人的课程学习计划。辅导教师协助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课程学习计划,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应提出相应的具体意见,让每位学生有好的开端。

三、完善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

在安排教学内容上,适当注意课程内容的理论分析、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基础上,应本着实用、能用、够用的原则,在突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分析图样和绘制图样及识读图样方法,避免在识图分析和空间模型想象上的不准确或过多纠缠。例如“在基本体表面上取点”,这个内容决定学生的思维方向,学生常不重视“表面”这两个字,一定要让学生紧抓住“表面”不用去想模型空间内部,这样学生就很容易领悟。在讲解时,要用最容易理解的方法讲解积聚性、素线法和截面法,让学生彻底理解;再如,对于“轴测图”这一章,现在处于计算机时代,无论二维图形或三维图形都用相应的软件绘制,不再用手工绘制,并且现在的三维软件可以把三维图形转化为二维图形和轴测图,所以轴测图这一章可以直接不学。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有利于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减少学生的畏难情绪,并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重点。在教学方法上,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辅导教师应善于总结和归纳,把基础知识内容口诀化、规律化。例如:对基准的选择、绘图方法和步骤、图样尺寸标注可以采用口诀化教学;对切割体中求截交线、相贯体中求相贯线可以采用规律化教学,以便使复杂的图形变得简单。辅导教师还应针对各章节内容和相应题型进行题型分析、讲解解题思路,明确解题方法,让学生掌握同类题型的解题方法。在相贯体中,以两平面立体相贯为例,可以建立如下的求解过程(参见图1)。

第一步:抓住俯视图中三角形对照主视图和左视图想象三梭柱,抓住左视图中三角形对照主视图和俯视图想象三梭柱,判断为两平面立体相贯。

第二步:连接两条虚线和两条细实线,虚线为被挡梭线的投影,细实线为小三梭柱的梭线。

第三步:俯视图中外侧四个交点对应的主视图中的投影在下边梭线上。

第四步:俯视图中内侧两个交点对应的主视图中的投影在上边梭线上。

高三辅导在线教育篇9

关键词:“三严三实”;高校辅导员队伍;引领作用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7.049

2014年3月9日,在参加全国“两会”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三严三实”的重要论述,指明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干部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做人准则,是对党员干部的新要求,是加强作风建设的新航标。作为一名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辅导员也要把“三严三实”作为一面镜子,经常照一照,检查自己的行为是不是符合一名党员教师的要求,是不是做到了以学校发展为先,以学生诉求为本。

1“三严三实”是新时期对辅导员提出的新要求

新时期,高校学生以“95后”为主,他们的思维活跃、视野开阔、个性较强;高校辅导员以“80后”为主,他们是伴随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自身的责任意识、奉献精神、道德素质存在高低之分,出现了少数辅导员难以在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学生管理及咨询服务等方面发挥积极引导的作用。因此,高校辅导员要修身方面不断改进自己,完善自己,在工作方面,不断提高业务能力,踏实做事,老实做人,尽力成为一名对党忠诚,品德高尚,博学多识,务实创新的高素质教育工作者。

“三严三实”的深刻内涵是“严”和“实”,对做人做事提出了明确的标准和要求,当然它也同样适用于高校辅导员,辅导员处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的第一线,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引导者,也是大学生日常管理的直接实施者,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甚至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建设一支理想信念坚定,工作踏实有效的高素质辅导员队伍对培养符合时展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人才至关重要,“三严三实”的重要论断在高素质辅导员队伍建设中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2“三严”促辅导员立德树人

2.1严以修身,坚定理想信念,提升辅导员能力素养

(1)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多读书,读好书”是对每一位辅导员的基本要求,坚持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巨著,读党史,学,深刻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全面”的深刻内涵,坚定理想信念,锤炼意志,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养成勤于学习,善于应用的好习惯。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猓不断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做到为人师表,坚持立德树人,道德育人。

(2)深刻理解高等教育任务,辅导员要找准自身定位。新时期,我国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四大功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在高等教育发展任务中提出,在人才培养方面,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推进创业教育。围绕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辅导员在高校中应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学习导师、生活导师,因此应具有教师、管理者、服务者的多重身份;辅导员工作是集教育、管理、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综合性工作,应该担负起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职责。

(3)拓展知识领域,提升辅导员工作能力。

从所学专业角度,辅导员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所学专业和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类,他们在担任辅导员的同时,也参与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工作;另一类是非思政类专业的,但是与所带学生专业相关。辅导员在工作中需要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知识,需要了解自己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将来从事行业的发展趋势;辅导员的职业要求需要具备一定的领导和组织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辨别决断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文书处理能力。这些知识和能力的获得,需要辅导员突破自己专业知识的范围,在业余时间自学获得,通过培训交流学习获得,通过不断的实践积累获得,这需要辅导员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进行详细的规划,需要付出工作之外更多的精力,需要具备勤奋好学的精神和积极创新的勇气。

(4)坚持科学研究,促辅导员向专业化发展。

学生工作覆盖面大,繁琐具体,时间不能固定,辅导员往往在处理完一天的事务时,身心俱疲,但是辅导员不应满足于自己的工作仅仅是处理好有关学生的事情,不能把自己仅仅定位在一般的学生工作者;辅导员还应从大量的学生工作实践中认真总结,把有效的工作方法进行提升,上升到理论模式,进行推广;还应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或者工作领域内进行科学研究,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在学习、工作的同时,积极申报和参与各级各类课题,开展科学研究,在“学习、工作、研究”各方面综合发展。把辅导员工作作为一种事业、一种职业,并为之努力奋斗,尽力让自己向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

2.2严以用权,明确辅导员权责范围,防止权力错位

(1)在学生工作中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敢于担当。

辅导员在学生干部的培养和选拔上,应坚持德才兼备;在大学生党建工作中,考察大学生党员发展对象,应坚持党员标准。在学生的奖惩方面应做到有理有据,客观评判;在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上,应做到公平、准确、得到学生的认同;在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问题上,应坚持调查研究,不偏不倚;在处理学生违纪方面,应坚持按原则处理,排除外界干扰。在大学生民生工程的实施中,应严格按照程序和评判标准,重点优先资助最困难的学生;在处理与学生权益相关的各项事务中,应当坚持依规办事,按程序操作,给与学生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挥民主。

(2)坚持“学生管理,制度先行”。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就是规章制度,是规范行为的规则、条文。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应树立以制度管人管事的工作理念,制定一系列的学生管理制度,比如在学生宿舍管理、请销假、评先评优、奖助学金评定、综合测评细则、学生干部选拔、学生党员发展等学生工作的各个方面制定符合工作实际的制度、规定、办法细则、条例和工作流程,既规范了学生的行为,又为辅导员工作提供了依据。制度的建设能保证各学生工作具备良好的秩序,是辅导员顺利开展各项学生工作的依据。学生管理制度的建立能降低“风险”、坚持“勤政”、促进“发展”;从反腐廉政角度看,着力解决辅导员“不能”腐败、“不敢”腐败、“不想”腐败的问题,逐步形成用制度规范学生工作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提高工作效率。

学生管理制度的建立应科学有效,要从学生工作的实际出发,要深入学生调研,在广泛收集学生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在符合学校发展,促进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下建立。学生管理制度还应具有可行性,才能起到它的作用,管理制度的建立、执行和监督每个环节都不能少。

(3)建立学生反馈渠道,让学生起到监督的作用。

建立学生反馈渠道,是辅导员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学生反馈的信息真实反映了其本身的思想和心理,是学生向辅导员倾诉的重要途径,也是辅导员深入学生了解反馈学生本人及周围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心理状态的重要渠道。特别是在关系到大学生切身权益的事件时,要给与学生充分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比如在大学生综合测评、奖、助学金的评定、评先评优等方面,都要严格执行学生工作制度,坚持公开的原则进行公示,对学生提出的异议要认真对待,及时给与解释,使工作透明,信息对称。

建立学生反馈渠道有很多选择,可以通过设立意见箱,设立投诉反馈专用电话,手机短信;在“互联网+”时代,QQ,微信等新媒体的应用更为学生反馈提供了方便、快捷、保密的途径。学生的满意度是评价辅导员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建立畅通有效的学生反馈渠道,辅导员的工作置于整个学生群体的监督之下,从一定程度上对规范辅导员的言行、制度执行力度、权力运用上都起到了促进作用。

2.3严以律己,公正廉洁

从辅导员的身份定位和职业道德出发,辅导员也应自觉遵守党和国家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遵守党纪国法,遵守党的章程,认真履行党员义务,从思想上筑起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坚固防线。只有廉洁才能有威信,“心中有诫”才能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在难题面前敢于开拓,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在风险面前敢于担责。

在工作中,正确处理与学生、学生家长的关系,防止消极腐败,明确自身的工作中心是一切为了学生,架起心里的天平,对待学生一视同仁;自重、自警、自励,时时处处严格约束自己,正确对待权力、金钱、名利。通过内省的方法,勇于开展自我批评,及时对自己的学习、工作和思想进行审视,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即知即改,做到防微杜渐;堂堂正正做人,经得起考验,始终保持一名高校教师党员的政治本色。

3“三实”促辅导员工作扎实有效

3.1全面关注学生的需求,树立以生为本的思维导向

的“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对辅导员工作也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谋事要实的提前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辅导员工作也是如此,要树立“生本位”思想,树立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学生的工作理念;学生的需求就是辅导员的工作方向;而要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就要深入学生,深入学生生活的环境,认真调研,深入思考,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真实需要策划自己的工作方案,以取得实实在在的工作效果。

辅导员要把学生工作做实、做细,首先要从熟知班情开始,对班级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情况、家庭情况甚至情感状况全面掌握;而熟知班情需要不断地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线连线地沟通交流;这就要求辅导员要“进宿舍、进课堂、进食堂”,定期安排和学生谈心谈话;或者通过QQ,微信等方式进行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才能知道哪些学生正在受到感情或者人际关系的困扰需要进行心理疏导,哪些学生因学习上有困难需要学习上的帮助,又有哪些学生家庭困难而难以支持大学生的求学费用需要经济上的资助等等。熟知班情的过程需要耗费辅导员极大的精力和大量的时间,甚至占用了午间、晚间、周末和假期的时间,这需要辅导员有务实敬业的精神,有极强的责任心和耐心。

3.2在学生工作中要善于创新

高校的学生工作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新时期也出现了新变化,现今的学生工作对象是伴随互联网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95后”,能熟练应用网络,视野开阔,接受外界信息多而杂,个性差异大;辅导员在工作时就不能一味地凭经验,用老一套的方法,在教育管理和服务大学生时要因时制宜,实事求是,善于创新,能迅速融入学生,与学生建立起彼此信任的关系,比如有的新生辅导员在新生入校前,就建立了本年级的新生QQ群,微信群,新生通过网络在未报到之前就已经找到了集体,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了良好的沟通;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在进行演讲比赛、板报展览的传统方法上,也可以进行主题微电影、微视频的拍摄,让更多的学生亲身参与其中。时代在变化,辅导员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也要与时俱进,创新是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推动学生工作,提高工作效能的途径之一,是辅导员在干事创业中“创业要实”的精神体现。

3.3在学生工作实践中培养求真务实的精神品格

高校辅导员要从三个方面规划和开展学生工作,分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和咨询服务,这三个面包括思想教育、德育教育、班级管理、学习管理、宿舍管理、安全稳定管理、日常生活管理、心理咨询、职业生涯咨询、就业服务、突发事件处理等十多条线;而这十多条线里又含有大学生党团建、核心价值观教育、诚信教育、学风建设、“奖、勤、助、补、贷”管理、心理危机干预、求职培训、提供就业信息等五十多个工作点。

在辅导员工作中还应抓住三个阶段的重点工作,一是新生对大学生生活学习的适应性引导;二是做好毕业班年级的升学就业工作;三是抓好中间年级的学风建设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工作。三类大学生群体是辅导员工作的重点关注对象,一是有心理障碍的学生,需要全程关注,实时掌握其状况;二是家庭困难学生,需要从心理上、经济上给与关怀和帮助;三是有特长的学生,比如文体特长学生、学习特长学生、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学生,给予这类学生发挥特长的平台,使其全面发展,优上加优。

综上所述,辅导员要在这繁复琐碎,千头万绪的学生工作中,要有条不紊地安排和处理各项事务,一定要沉下身,深入到学生中去,力戒浮躁、弄虚作假、应付工作,切忌空谈,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想学生所想,供学生所需,助其所困,和学生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将每一项学生工作认认真真落在实处,取得学生的工作实效,在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上发挥重要作用。

4展望

随着“三严三实”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辅导员要安下心来,主动以“三严三实”为标杆,提升自身修养;踏实做事,取得学生工作实效,真心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事业,把辅导员工作视为一种职业,积极努力去奋斗;辅导员应积极的充实自己,积累完成其工作职业必需的知识、能力和经验,成为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人;要不断的实践、锻炼、提高,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成为塑造学生灵魂的工程师,成为心理危机干预的专家,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专家,应把辅导员的专家化作为辅导员工作的职业目标;这才真正把“三严三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参考文献

高三辅导在线教育篇10

【关键词】有线电视网家庭辅导教育电视学堂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已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三大支柱。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家,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础性支柱。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自觉地有意识地按社会培养人才的要求,通过自身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实施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家长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家长对子女教育和对学校工作的支持程度。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少年儿童成长的摇篮,又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补充,从根本上说,家庭教育就是“教子做人”。做人是立身之本,良好的品质是成才的基础。但是,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优秀,优秀的学习成绩也能使孩子更加自信。孩子学习在课堂上的45分钟固然重要,课后的预习与复习也同等重要。

二、有线电视网的优势

有线电视网(CatV)是高效廉价的综合网络,它具有频带宽、容量大、多功能、低成本、抗干扰能力强、支持多种业务连接千家万户的优势。而基于有线电视网的网络教育同样有着其他网络教育方式不可取代的优势,是传统教育方式的有力补充,它的发展备受关注。在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有线电视网络的多功能开发广受重视,网络由单一向双向发展,有线电视正经历着从传统看电视到用电视的转变,电视学堂正是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的电视教育产品。

三、山东有线电视学堂包含的内容及优势分析

山东有线电视学堂是由国内专业教育机构组织一流的、富有一线教学经验的专家领衔策划设计,针对学前儿童与在校小学、初中、高中学生,打造的同步于人教版教材、寓学于乐的数字电视教学平台。

“电视学堂”以最体系最权威的品牌教育内容,充分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发掘孩子潜能,提高学习成绩,让孩子通过轻松在家看电视,就能享受到名师一对一的教育辅导。

(一)电视学堂开设的早教栏目,让家长和宝宝一起成长

每个儿童都应该有一个尽可能好的人生开端,每个儿童都应该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几乎成为每个家庭的共识。快乐学堂早教栏目是针对0-6岁学龄前幼儿,提供学前必备知识(生字、古诗、故事、儿歌、数学、英语等)、科学、艺术、社会、个性与品格培养、趣味动画等优质教学内容与趣味动画方面的内容,打造幼儿tV端成长乐园,让孩子在快乐中接受教育,很受孩子和家长的喜爱。

电视学堂针对幼儿教育推出了昂立稚慧谷、幼儿故事、幼儿文学社和语言魔法棒四个板块,昂立稚慧谷为1―6岁的婴幼儿提供分龄分板的家庭教育多媒体产品,包含益智动画及亲子立方两部分,每月一期。“益智动画”从个性、习惯、能力、认知、情商等角度,以动画、儿歌、真人视频等形式,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亲子立方”针对中国421式家庭普遍存在的问题,专家领衔,以热点讨论、互动答疑等形式,为家长提供育儿知识、亲子互动方案,为祖父母与父母提供两代育儿教养统一平台。幼儿故事包含32个经典的幼儿故事,在故事选择上遵循“有趣、有爱、有理”的原则,精选适合婴幼儿的小故事,由可爱的动画人物进行演绎。宝宝不但能享受到听故事的乐趣,更会在潜移默化之中被故事中人物的行为、语言所感染,养成好习惯、好品质。幼儿文学社以幼儿文学读物为蓝本进行改编制作,内容均为图画故事读本,包含各种可读性强的幼儿故事。家长可以鼓励宝宝跟着诵读,不仅能让孩子享受阅读的快乐,集中孩子的注意力,还能带给孩子一定的文学启蒙,对于孩子的感性思维发展大有裨益,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情商。语言魔法棒涵盖古代神话、童话、寓言、益智动画、趣味猜谜等,多内容、多方面扩大孩子的知识面,通过反复的收看,孩子可以背古诗、讲故事,锻炼孩子的开口、表述能力,使孩子在游览故事王国的同时,学习、使用语言的能力也得到长足的进步。

(二)电视学堂开设的幼教栏目,全动漫的学习方式让孩子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为孩子,轻轻松松进入小学做足准备

电视学堂开设的幼教栏目适合3―6岁幼儿,内容包括学前必备课程、习惯训练营、健康小天地、社会万花筒和科学探索馆五大板块内容。学前必备课程为4―6岁准备进入小学的孩子量身定做,共分八个板块,全方面培养孩子的自主性、自律性,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逻辑思维、知识储备,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快乐轻松地跨入小学学堂。《经典儿歌串串烧》(0―7岁)包含了很多影响范围广、流传时间长的经典儿歌,以及一些时尚流行的新式儿歌。儿歌朗朗上口,对于培养幼儿的乐感有极大的助益,是优秀的幼儿音乐启蒙课程。习惯训练营共分为“哇啦哇啦大当家”“哇啦哇啦大厨师”“哇啦哇啦大歌星”“爱节约的小宝宝”和“好宝宝故事屋”五个单元,包含习惯、礼仪、健康、卫生等方面的知识,侧重培养孩子健康向上的个性,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社交能力。健康小天地分为“安全”“情绪”和“健康”三个单元,讲解安全、情绪、健康等方面的知识,一方面提醒孩子注意生活中的安全事项,另一方面为家长解决一些孩子情绪上的问题提供一些参考。社会万花筒共分为“节日小百科”“民俗大观园”和“各种各样”三个单元,包含一系列关于节日、民俗、地方特色等方面的社会知识,是孩子们了解社会常识的窗口。科学探索馆包含“知识大世界”“科学图画书”和“我问你答”三个单元,通过动漫的形式,生动地讲解知识,让孩子更有参与感,了解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我问你答”,锻炼孩子的记忆力,让孩子在跟着作答的过程中扩大知识面。

(二)小学教育栏目以动画片的形式让孩子更易接受,在潜移默化中学到知识,让孩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更好地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孩子上初高中打好基础

从人生发展历程来看,小学阶段是最重要的,是长身体、长知识最旺盛的时期。在小学阶段,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发展智力,还要在学习上对他们进行严格的训练,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思想品德上要有严格的要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小学的基础打得好与否,会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学习和成长,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一生。

电视学堂针对小学各年级在校学生,提供以语文、数学和英语三科的同步辅导类课程为主,英语、艺术、科学类课程及趣味动画为辅的优质教学内容与学习方案及精品国际国内动画片,让学生巩固知识,提升成绩,拓展视野,娱乐身心,为学生打造同步课程学习、专项知识突破、课外知识拓展与趣味动画欣赏的多元学习娱乐平台。

(三)初、高中教育

拥有十多年教学经验,对学生学习方法有深入研究的清大学习吧吕雪莲老师认为,现代教学更加追求精准和高效,碎片化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最新教学模式,通过对点的突破带动面的突破,用几分钟时间解决一类问题,掌握一种方法,实现成绩的快速提高。而清大学习吧推出的“提分微课程”也将中国的教育模式推入微课时代。电视学堂的初、高中栏目就是以知识点为基础的微课程,是学生可以信赖的提分利器。

电视学堂初、高中教育包括初、高中“名师总复习”系列和初、高中“名师微课”系列,与教学课程同步,紧扣考试大纲,结合真题,总结考试窍门,是学子们应考的必备秘籍。无题海战术,同样能一马领先出奇制胜斩获高分。

四、山东有线电视学堂的特点

(一)电视学堂内容特色,专业性强,是为各阶段的孩子量身打造的课外学习乐园

由北京101中学、清华附中、人大附中等一线名师倾力打造,根据不同教育阶段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形式辅导。婴幼儿、小学教育课程采用动画形式,涉及婴幼儿生活、学习、成长的方方面面,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好宝贝,小学教育课程生动讲解课文,拓展丰富知识。初、高中采用名师视频授课的方式,内容紧扣教育大纲,与教学课程同步,重点、难点深入浅出,突破知识疑难障碍点,梳理解题思路及方法。

(二)电视学堂有纯净健康、温暖舒适的学习环境

以高清互动数字电视为终端展现优质教育资源,内容审核严格,可有效剔除来自互联网的不良信息;同时,高清晰度画面辅助大屏幕电视,在享受广播级教育资源的同时,尤其对正处于成长期的广大青少年学生群体的身体健康,提供了最大限度的保护。

(三)电视学堂不受时间的约束,可以随时与孩子一起学习,共同提高

借助电视教育平台,家长可以与孩子在家一同点播学习,自由讨论,自然而然地开展亲子教育互动,促进亲子感情的加深。检查辅导学生功课的能力也可提高,一举多得。

(四)学习方式简单,自由自主,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