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提高财务风险意识十篇提高财务风险意识十篇

提高财务风险意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9:56

提高财务风险意识篇1

关键词:中小农产品加工企业;财务风险;长远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6.5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ki.jlny.2016.21.024

党的“十”牢记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作用,再次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提上了政治高度。近20年来,农村和乡(镇)的中小农产品加工企业随着经济的发展雨后春笋般涌现,对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活跃农村经济、促进农业现代化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中小农产品加工业主要从事农产品的加工、存储、运输、销售,是农产品进入市场的渠道,是农业产业化链条的关键一环。当前,农产品加工企业面临融资难、现金流紧缺、农产品占用资金量大、资金回收风险大、利润低等财务风险,研究该问题,对找出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普适性财务风险管理办法,促进中小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壮大。

1财务风险概念

财物风险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财务风险指企业因对外举债而遭受经济损失的各种可能性,认为企业财务风险是由不合理的资本结构引发的,主要是债务比例不合理,负债规模与风险大小成正比。广义的财务风险认为企业只要有资金的流通运动就有可能发生财务风险,不仅在企业筹融资过程中可能发生,在企业的投资、收益分配活动也可能发生。

2中小农产品加工企业财务风险原因

2.1自然生产风险大

中小农产品加工企业以农、林、牧、渔产品以及初级加工品为主要原料加工生产,其生产经营严重依赖农产品,而农产品必然受自然条件影响。自然生产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加工企业的采购数量、采购成本、储存成本、采购的农产品质量,从而影响加工企业的利润和财务状况。同时,加工企业回收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农产品生产地域性特征明显,以及物流成本变化大等因素影响。

2.2农产品生产和采购的季节性

农产品由于其生产的季节性,导致加工企业采购和生产的季节性突出。对中小农产品加工企业来说可能出现收获季节,有大量农产品原材料而企业无充足资金采购,未收获季节企业有资金而农户无原材料出售,进一步造成原材料的短缺而抬高收购成本,或收获季节大量收购导致农产品原材料成本和人工加工成本、储存成本大幅增加影响其正常经营活动。

2.3企业盈利能力较弱

盈利能力指企业获取利润能力。企业盈利能力越强,对外筹融资能力以及债务清偿能力也越强,财务风险越低。中小农产品加工企业由于资金规模小,农产品原料占有资金多,农产品利润率低、企业恶性竞争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盈利能力较弱,财物风险较高。一般以净资产收益率指标来衡量企业盈利能力,中小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指标值一般为10%~20%,大多企业的盈利能力很低,这就制约了其进一步扩大规模和可持续发展以及抵御风险的能力。少数企业的盈利能力较高,但由于进入门槛低,很快引来跟风进入者,大幅拉低盈利水平。不少企业在某些年份的盈利水平为负值,甚至出现倒闭情况。

2.4偿还债务能力差

部分中小农产品加工企业因为巨额债务到期而无法偿还而出现财务危机,因此其偿还债务能力强弱便是衡量该企业财务风险程度的标尺。企业偿债的能力越强,其经济实力、财务状况也越好,企业经济实力、财务状况越好,其抵御财务风险能力也越强,反之则越弱。绝大多数中小农产品加工企业中流动现金与债务比率低于200%,说明中小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短期偿还债务能力都较差。在调查中还发现大多数企业近三年未能从银行贷取大笔贷款,因为其资产和信用状况银行不认可。

3中小农产品加工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3.1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强化企业经营能力

农产品加工企业自身规模过小,资本积累慢,只有经过强化经营能力,把自身企业经营好,才能抵御因农产品行业本身的原因造成的风险,强化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将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在较小范围内,尽可能避免财务人员和经营者投资决策的重大失误,以防止财务危机的爆发或使损失降到最低。

3.2拓宽投资、融资渠道,理性对外投资

农产品加工行业本身盈利水平低,扩大规模慢,因此适当的融资或对外投资对中小农产品加工企业快速扩大规模,迅速成长具有战略意义。农产品加工企业可以通过多家企业相互联保,在农产品收购季节共同向银行贷款,以缓解短期内收购原料的资金压力。企业在筹集资金过程中要充分认识自身投资周期长、产品附加值较低、投资回收不确定性大等特点,建立多元化筹融资渠道,例如农户参与或接受农户入股,向银行贷款、向上下游企业投资、融资。同时,注重投资、融资的期限配置,结合自身现金流状况和盈利状况合理配置长、短期投资、融资比例,考虑资金筹集的数量、时间、成本,合理化解财务风险。

4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在结合中小农产品加工企业自身特点的基础上,指出其面临的财务风险的原因,提出强化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强化经营能力,拓宽投资、融资渠道,理性对外投资等措施,希望借助以上措施帮助中小农产品加工企业合理化解除财务风险,助其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提高财务风险意识篇2

关键词:风险;财务风险;规避

中图分类号:F27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4-0176-02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由于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存在,企业无疑会面临各式各样的财务风险。也就是说企业不可能依靠回避来控制财务风险,因此了解财务风险的内涵、类型及其起因,并采取合理的措施防范,才是一个理性企业的所应采取的决策。所以,我们加强对财务风险的研究,并根据实际情况构建规避财务风险的相关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财务风险的内涵及其类型

(一)风险的内涵

时间价值与风险是财务管理中的最重要基本原则,所以风险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在实务中决策者倾向于对不确定性与风险不作明确区分,但在理论上还是存在细微的差别,风险可以认为是能够测定的不确定性。简言之,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具有普遍性,时时、事事、处处存在的,但又与不确定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区别在于风险具备可知性。

(二)财务风险的内涵

有关财务风险的概念,理论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财务风险是指由于企业负债经营,债务成本的固定性与预期报酬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也称之为筹资风险。广义的财务风险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中,因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因素造成企业财务活动的不确定性,从而给企业带来损失的可能性;第二种观念认为财务风险是指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使企业不能实现预期收益的可能。上述对财务风险内涵的认定,更多是从企业可控的角度,而并没有将不可控因素纳入其中。

(三)财务风险的类型

财务风险可分为两类:一种不可控财务风险,一种是可控的财务风险。不可控的财务风险是财务管理上也被称作系统风险,是企业无法控制的,如一旦发生了经济危机是任何企业都不能豁免的,是实施任何措施都规避不了的。所以探讨可控风险就成为当前的主流,可控风险是企业能够控制的财务风险,主要有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当然我们认为以上财务风险是可控的,并不等于企业可以消灭它们。就目前的发展而言,我们则可以尽量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与已发生财务风险的危害。

二、可控财务风险的起由

(一)企业高层与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不足是导致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

企业财务管理的客观环境复杂多变,而企业管理系统能否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这就体现出企业管理人员控制与防范风险的能力。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影响。这要求企业高层与财务人员具备一定的风险意识。由于财务风险意识不到位从而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致使企业破产的事例比比皆是。在现实工作中,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而且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却也提高了对管理人员增强风险意识的要求。

(二)高层人员与财务人员的知识的匮乏是导致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

目前,许多企业的财务决策都存在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现象,家长制、一言堂的工作作风在企业的管理中仍然普遍存在。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就容易导致决策失误,由于财务知识的匮乏,导致了财务决策的失误,而财务决策的失误又是产生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如果不懂得必要的财务知识,那么对财务风险的认识就会不够。企业的财务风险的预测,防范与纠正就是空谈。

(三)企业管理制度的落后是导致财务风险的客观原因

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制度的设计一定要能够控制住风险的发生也是至关重要的。缺乏执行的制度无异于一纸空文。设计好的制度如果不能得到贯彻执行,仅满足形式上控制的需要,事实上会导致产生更多的财务风险。

三、化解财务风险的主要措施

(一)提高相关人员的财务知识,从理论素养上提高风险意识

近几年,中国大中型企业不惜天价年薪从海外和知名中介机构聘用高级财务人员做企业的财务总监和财务高管。专家认为,这一方面反映出国内企业正迅速与国际接轨,进而对事关企业发展大计的财务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战略要求,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国内高级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与企业尤其是大中型、外向型企业集团的现实需求之间存在脱节现象。根据当前的数据来看,财务风险与财务人员的素质是负相关的,也就是说财务风险的严重程度会随着财务人员的素质的提高而降低。虽然企业的发展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其他高层人员也应该提高自己的财务素养。

(二)建立相关的预警体系,从制度上防范风险

财务预警系统是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的财务资料为依据,利用财会、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知识,发现企业存在的风险,并向经营者示警。它们与财务评价系统相互依赖,相互补充。对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抵御财务风险,确保财务状况的稳定,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对于企业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非常必要。财务预警体系的建立能够提前发现财务风险,从而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

(三)建立风险化解体系,从实践上降低风险的危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的特性告诉我们风险是规避不了的,因此必须建立一系列的相关措施来降低已发生的财务风险的危害。如企业财务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资金回笼,其中决定性的一个因素就是应收款的变现能力。如何控制与应收账款有关的财务风险,也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首先建立稳定的信用政策,制定相关的控制标准,其次确定客户的资信等级,较为严格地挑选客户,最后确定合理的赊销比例,谨慎控制授信额度,稳定的信用政策会传递企业的良好信息,而对客户信用等级的考核,降低了客户赖账的可能性,合理的赊销比率从源头控制了应收账款的产生。尽量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也有利于将已发生的危害控制到最小。

参考文献:

[1]刘林.财务风险预测与控制漫谈[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提高财务风险意识篇3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2008年,我国将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紧缩的货币政策。随着我国货币政策的紧缩,利率的上涨,使得许多高度杠杆经营的企业因利息费用负担过重而产生财务风险。如果企业能够适当做到财务规划,将财务风险加以科学管理,使企业在本业的经营上发挥更大的效益,提高核心竞争力,而不必分心于财务风险上,企业的总体经营绩效会因此得到极大的提高。因此,必须特别注重财务风险管理。

一、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

(一)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背景分析

当前,我国企业已经进入了高财务风险时期,发展趋势令人担忧,预防和解决财务风险的任务日益紧迫,应充分认识到各种风险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一是产业风险。我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对民族工业的过度保护,削弱了国内产业及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和发展潜力,损害了我国企业和产业的长远利益,形成大范围的生产过剩局面,带来了不应有的隐形经济危机。二是资产风险。资产风险,包括资产质量风险,如不良资产(三年以上应收账款、长期亏损的对外投资、长期闲置的存货和固定资产等)比例失调;资产结构风险,如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的比例失调、速动资产比率失调等。三是决策风险,决策风险指选择不同的财务会计政策的风险和进行近、中、远期财务情况预测(引导经营行为)偏差及财务决策失误的风险。企业领导人的瞎指挥、乱拍板导致了大量工程今天上马,明天下马,半拉子工程和胡子工程比比皆是。四是监管风险。政府对资本市场的监管存在着明显的职能错位问题,其结果必然是行政命令扭曲市场机制,严重制约了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对财务风险的认识、防范和控制的研究已成为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概念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因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不能实现预期财务收益,从而产生损失的可能性。由于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所以财务风险的存在无疑会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企业是由诸多因素组成的综合体,但其主要是一个经济组织,其主要目标是经济目标,表现在财务上就是企业财务目标。企业经营的财务成果与其财务目标相偏离的状况就是企业的财务风险。可以定义为,影响企业不同层次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不确定因素作用而使财务状况和财务目标产生负面偏离的可能性。因此,企业财务风险又可以定义为:企业经营过程中由于内部不确定风险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实际财务状况与财务目标发生负面偏离的可能性。企业内部风险因素在企业财务风险问题中起着更直接、更关键的作用,外部风险因素只有通过内部风险因素才能起到作用,才能促使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企业内部风险因素与企业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等制度因素密切相关。因此,企业内部风险因素的可控性较强,在文中笔者主要论述企业内部风险因素。

(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

1.企业财务管理观念必须全面更新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改变。国际互联网的发展,信息、卫星通讯等新技术的创新,改变了传统的时间和空间概念,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企业要以全新的理财观念和现代化的财务管理观念进行理财,要有以人为本的观念、信息观念、风险理财观念、知识化理财观念、知识资本观念、竞争与合作相统一的观念。

2.企业财务管理效果必须做到最优化

在具体的生产领域,企业财务管理效果的最优化具体表现在注重三效的提高上,即注重经济效益的提高、注重经济效果的好坏,注重经济效益的提高。在管理意识上,要有效益意识、战略意识、市场意识、改革意识、竞争意识、开发意识、时间意识、人才意识、科技意识、质量意识、名牌意识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3.企业财务管理要更加科学化

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要将管理理念从基础型、开放型向发展型转变。管理不仅仅是一个物质技术过程或是一种制度安排,更是与社会文化、人的愿望、人的激情、意志等精神物质所密切相关的。在管理中要树立开放的观念、合作的观念、信息的观念、创新的观念、竞争与和谐的观念。

4.企业财务管理对象要以有形生产要素为主转向以无形生产要素为主

随着社会财富生产过程和结果的科技含量的增大,科技知识等无形生产要素对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举足轻重,因此任何企业都必须重视知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迅速将知识转化为直接生产力。

5.企业财务管理要更加重视规避风险

在新世纪里,规避风险和获取收益是企业财务管理必须同时考虑的两大方面。企业规避财务风险的关键在于:提高企业财务实力;培养具有经营风险意识的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建立科学有用的财务预测和风险监控机制。

6.要根据知识经济的要求,建立健全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管理体系

企业财务管理要服从和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一切以有利于改善和提高工作效率及经济效益为目的。要使企业财务管理贯穿企业经营全过程,覆盖企业经营的全方位,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新要求,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企业财务管理变革的要求。

(四)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分类

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分类有许多种,本文将财务风险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并对内部风险进一步分类进行讨论,目的在于探讨从企业制度建设的角度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可能性。企业内部财务风险分为以下两类。

1.按企业财务管理层次分为所有权级财务风险和经营权级财务风险

(1)所有权级财务风险。所有权可以分为终极所有权和派生所有权。所有权级财务风险就是企业所有者面临的影响其财产增值和安全的风险。所有权级财务风险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与其它层次的企业财务风险相比,所有权级财务风险具有统御性。二是与其它层次的企业财务风险相比,所有权级财务风险更具有结果性。三是与其它层次的企业财务风险相比,所有权级财务风险管理的制度成份更多。

(2)经营权级财务风险。经营权是现代产权制度中与所有权相对的另一项重要的财产权利,经营权是所有权的派生权利,企业经营权所依据的是企业的法人财产权。经营权级财务风险具有复杂性、复合性的特征。

2.按产生的原因不同分为制度性财务风险、固有财务风险和操作性财务风险

(1)制度性财务风险。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的一个观点是:制度是一种决策或行为规划,用来控制多次博弈中的个人选择活动,进而为与决策有关的预期提供基础。企业财务运行机制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赖以进行、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及其机能组合而成的机制,包括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循环机制。

(2)固有风险。企业固有的财务风险来自财务管理本身固有的局限性和财务管理依据的信息的局限性两个方面。

(3)操作性风险。操作性风险是指财务管理的相关人员在进行财务管理过程中由于操作失误或是对具体的财务方法把握不准确,而造成的工作上的失误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二、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客观原因

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是客观存在无法改变的,具体有如下几种。

1.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

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财务管理的环境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外部环境变化可能为企业带来某种机会,也可能使企业面临某种威胁。财务管理系统如果不能适应复杂而多变的外部环境,必然会给企业理财带来困难,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建立的财务管理系统,由于机构设置不尽合理,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够健全,管理基础工作不够完善等原因,导致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具体表现在对外部环境不利变化不能进行科学的预见,反应滞后,措施不力,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2.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负债资金比例过高

在我国,资金结构主要是指企业全部资金来源中权益资金与负债资金的比例关系。由于筹资决策失误等原因,我国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具体表现在负债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例过高,很多企业资产负债率达到30%以上。资金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3.企业内部财务关系不顺

企业内部财务关系不顺是我国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

(二)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主观原因

1.资本结构不合理是产生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

根据资产负债表可以把财务状况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流动资产的购置大部分由流动负债筹集,小部分由长期负债筹集;固定资产由长期自有资金和大部分长期负债筹集,也就是流动负债全部用来筹集流动资产,自有资本全部用来筹措固定资产,这是正常的资本结构型。第二类是资产负债表中累计结余是红字,表明一部分自有资本被亏损吃掉,从而总资本中自有资本比重下降,说明出现财务危机。第三类是亏损侵蚀了全部自有资本,而且也吃掉了负债的一部分,这种情况属于资不抵债,必须采取措施。

2.企业经营风险是财务风险的直接原因

内部财务风险主要来源于经营风险,财务风险是经营风险的货币体现,经营风险是财务风险的诱因。

关于企业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的关系有两种主要的看法,一种看法是:企业所有的经营风险都可以认为是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经营风险的货币化的表现形态。这种观点认为,企业实物运动与价值运动是不可分的,前者是运动实体,后者是反映媒介;经营风险主要从企业实物运动的角度出发,财务风险主要从价值运动的角度出发,两种风险不过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侧面而已。另一种看法是:财务风险是经营风险的一种形式,它不同于一般的经营风险,特指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资金运动,包括筹资、投资、资金营运和资金分配等活动中所面临的各种风险。这种观点认为,相对生产经营的实物运动,企业的资金运动具有特殊性和相对独立性,随着企业资金运动的日趋复杂,财务活动已具有其自身的经营对象,企业可以从事期货、证券等投资活动并从中获利。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经营不能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商品经营,货币、金融工具都可以是企业的经营对象,财务活动不是游离于企业经营以外的另一种经营方式,而是对企业整体经营活动的反映和控制手段。

3.企业财务活动本身的复杂性

企业财务活动的复杂性是我国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重要内部原因。企业财务活动涉及的问题很多,遍布于企业活动的全过程,比如企业筹资中的自有资金与借款的比例以及相关的负债经营问题,企业投资中的多元化投资问题,企业利润分配中的比例问题,企业日常资产管理中的存货管理以及应收账款管理等一系列的问题。伴随着近年来企业资产规模的日益扩大,发展速度的加快,大多数企业的财务活动变得越来越复杂。

4.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认识的滞后性

企业作为一个财务主体必然面临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有许多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不能从根本上把握风险的本质,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风险概念狭隘,缺乏正确的市场风险意识,这也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5.财务管理可控范围的局限性

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主观判断,财务管理依据的信息也是不完全的。企业进行财务预测、决策和控制所依据的会计报表、财务分析、经营分析、市场分析等信息都只可能尽量接近真实情况而不可能完全反映事实,管理依据的不可靠决定了财务风险的存在。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常常会遇到不同财务分析方法得出的结论大相径庭的情况,这时决策人员就要判断哪个方法更科学,哪个方案更可行,大量的判断也决定了财务风险的存在。

6.导致财务风险的其他原因

导致财务风险的其他原因包括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对财务风险认识不足,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内部财务关系混乱,以及其他不安定因素。

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策略

在企业组织架构中设立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由专职风险管理专业人员负责风险管理的业务。依据经验(warren&mcintosh,1990)这样可节约10%的风险管理成本。然而,依据国情与企业文化的不同,实践中风险管理业务的归属与独立部门的设置并不一致。日本倾向将风险管理业务分散于其他各部门,而英美倾向集中于独立部门。依据风险管理专业人员职责范围的不同,风险管理部门规模大小也不同。笔者认为英美国家的作法比较合理,应设立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并隶属于财务系统,由企业最高财务负责人兼管或负责。企业财务风险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既是今后较长时期内企业经济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必须解决的一个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

(一)根据相应政策,缓解企业压力

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及其变化情况,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虽然存在于企业以外,企业无法对其施加影响,但并不是说企业面对环境变化就无所作为。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并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和改变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此降低因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二)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增强防范意识

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要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首先,要改革现有企业财务管理机制。在知识经济时代,财务管理的重心应从传统的物质资源管理转向人力资源管理,构建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相结合的财务管理机制。企业可按自身规模和管理特点划分为若干财务管理层次,赋予各层次管理者对等的财务和人事权责并予以制度化;各级层在保证完成各项财务指标的前提下,有权决定该部门的人员指标和人员素质要求,有权提出人员奖罚建议。其次,要全面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国家和企业应双管齐下。要经常组织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财务人员专业技能、外语、写作及计算机操作及运用能力,适时进行知识的更新;鼓励财务人员接受函授、远程教育,并为其提供必要的条件;对财务人员进行阶段考核,竞争上岗;坚持科学决策,减少决策失误;另外,企业负债规模要适度,储备库存要合理,决不能为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使企业过度负债。

(三)建立健全适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约束机制

为了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降低企业财务活动的风险,必须建立预警机制,正本清源,积极开展综合治理工作。预警机制包括短期财务预警机制和长期财务预警机制。

建立短期财务预警机制,主要是编制现金流量表。由于企业理财的对象是现金及其流动,就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预警的前提是企业有利润。对于经营稳定的企业,由于其应收、应付账款及存货等一般保持稳定,因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般应大于净利润。企业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是财务管理工作别重要的一环,准确的现金流量表,可以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使经营者能够及早采取措施。为能准确编制现金流量表,企业应该将各具体目标加以汇总,并将预期未来收益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及投资计划等,以数量化形式加以表达,建立企业全面预算,预测未来现金收支的状况,以周、月、季、半年及一年为期,建立滚动式现金流量表。

企业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机制的同时,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机制。其中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指标最具有代表性。获利是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

(四)加强财务活动的风险管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筹资活动具有不确定性,由此产生筹资风险。企业筹集资金的渠道有两条:一是所有者投资,如增资扩股,税后利润分配的再投资;二是借入资金。对于所有者投资而言,不存在还本付息的问题,可长期使用,自由支配,其风险只存在于使用效益的不确定性上。投资活动是企业发展道路上关键的一步,投资方案不同、投资目的不同,都会给企业的生存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如果管理水平、管理方式不当,购进的商品不畅销等,都会让企业如覆薄冰,在企业的分配过程中,要各个方面的利益兼顾,不能出现利益分配不均的现象,否则会出现捉襟见肘的局面。因此企业在整个财务活动过程中,都要科学管理,规范经营,遵循会计原则办事。

(五)充分发挥管理者的作用

防范和规避财务风险不仅仅是企业财务部门的事,企业管理者一定要把它作为一件关系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大事来抓,遵循经济规律,树立和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走严格管理,规范经营之路。公司组织机构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职能部门。执行体系包括董事会、经理和职能部门三个层次,经理是执行体系的中心,公司经理的经营权限受到专业委员会的约束,减少了经理决策的失误和逆向选择行为。内部审计是公司总经理为了保证公司财务活动正常进行,在企业内部设立独立的审计机构和配备专职的审计人员,对企业的财务收支及各项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的监督。将内部审计置于公司总经理的领导之下,主要是因为这样做内部审计可以与监事会、财务总监一起构成企业内部监督的完整体系,从而对企业内部各层次的委托关系进行监督。只有企业的管理者充分发挥了各个部门的作用,使之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监督,才能给企业的财务部门创造一个良好的、健康的、可持续增发展的企业内部经营环境。

(六)其他策略

企业在经营过程当中,财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把损失降到最低。除了以上提到的几种常见的解决财务风险的方法外,还有另外几种。一般情况下这些措施交互使用,各取长短,能把风险程度降到最小,如积极参加社会保险,建立健全企业风险转移机制;实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建立健全企业风险分散机制,及时分散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建立健全企业坏账准备金制度,适当提高坏账准备金的提取比率;建立健全企业的积累分配机制,及时足额的增补企业的自有资金,壮大企业的经济实力,提高企业抗击财务风险的能力;改进企业财务报告,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严格执行会计法规,强化会计制度约束;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完善会计控制制度,强化审计监督;回避风险,控制风险,接受风险和分散风险等策略。

【参考文献】

[1]理杳德.布雷利.公司财务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9月.p88、p191.

提高财务风险意识篇4

[关键词]社会经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1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社会经济一体化趋势日渐提升,相应的我国企业数量也呈现出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突出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最大趋势就是对具有核心竞争能力企业的发展和培育。随着2008年由于次贷危机而导致的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企业所造成的影响具有巨大破坏作用,而金融危机无论在规模,速度还是在对企业影响力方面都让生产经营者无法预料。对于我国企业来说普遍存在财务风险管理意识不强,有效防范财务风险措施不完善,在对之前市场发展环境和政策保障下,对缺失财务风险管理意识给中小企业带来的综合性影响或许能够应对,但是在全球经济发展都存在危机的前提下,无论何种生产经营及投资策略都对我国企业来说都会导致毁灭性的打击,在目前世界经济逐渐恢复的发展趋势下,不断优化和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对于我国企业来说已经非常迫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将以财务风险管理作为中心,财务风险管理的主要方向便是优化企业资金结构、盘活企业资金存量、将企业资金成本更为合理控制,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对企业展开财务分析,能够帮助企业更为合理地管理风险、控制风险,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研究现状

国外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早从20世纪就已经开始,并且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RejieGeorge和RezaulKabir(2008)主要对企业公司内部业绩和利润分配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结果分析表示,对于不同企业来说,公司内部生产经营业绩较差的主要因素是集团公司内部利润分配问题上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最终企业扩大发展规模将会引起资源转变,这对于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而言,是一项十分重要的问题,尤其是对于中大型企业而言,对于该问题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同归对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不断优化,再进行利润分配。RobertScapens(2009)研究认为在企业内部风险管理和治理来说相互依赖,不能进行分割。公司主要治理目的就是实现企业价值和利润最大化,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来说意义突出,对于企业内部控制和管控来说作用不小。国内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也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体系。赵波(2012)指出,当下企业必须实行风险防范机制,并且要制订发展战略方案,才能够推动企业发展,因此,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应该不断提升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具体认识,并根据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财务风险防范对策和措施,来降低企业经营经济损失。于新花(2013)通过研究指出,随着市场竞争发展越来越激烈,风险管理的作用显得十分重要,当下我国企业集团对财务风险管理上仍然不够重视,随着市场竞争愈演愈烈,财务风险管理也出现了多方向发展趋势。

3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3.1内部财务风险管理欠缺

我国企业虽然构建出了一套内部财务风险控制制度,但是对于财务风险控制具体过程中的成本管理、资本结构以及所应实现的发展战略都缺乏认识。无法对自身企业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对症下药的制定相应财务风险管理方式,是目前我国企业所欠缺的,也是其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3.2财务风险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

目前对于企业财务人员来说,财务风险管理就是将不同部门,不同科室财务风险防范规章制度进行有机整合,这样不但对企业规避财务风险不利,也同时对企业业务发展来说有直接阻碍作用,甚至严重造成恶性发展循环。虽然近年来我国企业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不断提升,但是其专业能力及素质仍需不断完善,在实质上无法有效掌握现代企业制度下财务风险管理及经营管理战略中财务风险的把控,无法对风险管理分析方和预警机制来实施有效利用,从直接导致企业财务风险产生。

3.3财务决策机制虚化

目前来说,我国企业中存在的财务决策主要有经验和主观决策两种,这种决策由于不进行周密的项目考察和可行性分析,往往发展决策失误,而进行盲目投资,盲目多元化发展,而出现决策行动盲目过快,这与我国房地产企业所执行的财务决策机制有关,而企业所执行的财务决策机制无论企业如何规定但实质上都实行的多元化的单线报批模式,也就是经过总经理、副总经理、部门经理及办事人员模式,这种模式最为突出优势是制定相关责任决策较为简单,但是从风险规避角度分析较为简单粗狂,虽然项目投资需要多级别共同研究,最后由企业最高层进行集中商量决定,但是实际过程中项目论证不足,在具体决策中个人占据部分较大,原有逐级把关效果不大,或大部分决策权集中掌握在企业最高管理人才中,事实表明,决策失败都是企业简单发展模式的产物,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决策机制过于虚化对财务决策科学性制定来说严重不足。

3.4财务风险管理内部控制较差

由于受到企业生产资源及人才资源等多方面因素综合控制,我国企业财务风险所需要的管理资源相对不足,实际管理机制过于粗狂,专业能力差,内部管理控制机制尚需完善。不同财务风险管理人员都是忙于自身业务,对财务风险管理风险没有专人进行专业化分析,对企业财务状况仅仅是季度综合报表来体现,对于科学化的企业管理工作严重不足,财务决策规范程度不够,对于财务风险管理缺乏有效性管理。同时,企业目前生产经营状态仍处于微存利润阶段,这很难对企业内部管理机制进行系统全面分析,作为企业内部最为重要的财务风险管理措施的实施更无从说起。

4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优化措施

4.1树立财务风险管理意识

首先,将日常风险管理手段和意识不断纳入企业文化和日常管理工作流程中来,通过不断学习、培训及讨论过程,使得企业风险管理意识得到全体员工的普遍支持,通过有效规避财务风险案例体现,提升对财务风险管理的认同性。其次,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不断纳入企业文化构建整体过程中来,不断塑造和培养良好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文化,为全体员工树立正确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提升所有员工财务风险防范理念,将具体财务风险防范措施和员工自主工作氛围相结合,使其形成在日常工作流程中都时刻体现财务风险防范意识,促进企业构建高效、规范化、系统化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使得在公司内部不同员工都能够体现风险管理理念和意识,同时企业高层管理者应该不断提升对风险管理文化的培育,基层管理者应该将风险管理文化纳入员工日常工作流程中,高层管理者应该注重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文化纳入企业文化建设中来,并起到领头作用。在企业财务风险文化培育过程中企业重要工作岗位及相关工作流程中要起到相应的带头作用,使企业整体风险防范意识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

4.2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首先,在公司内部应该构建股东大会制度,成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理会,高级经理层及不同职能部门经理共同管理的权利制衡系统。其次,不断规范股东大会、董事会、监理会及高级经理的相关权利和义务,在实施企业法人核心治理结果中董事会是最为核心的管理阶段,也是企业进行财务风险防范最为关键的领导阶层。最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应该定期或不定期向董事会成员提供全面风险评估报告,为了不断优化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机制,从而最大限度规避企业重大决策性失误给企业带来的损害,本文建议企业高层领导者应该至少1年内向董事会成员提供企业财务风险评估工作报告。

4.3健全财务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系统

首先,建立以人为本的风险控制机制。在企业风险管理防范体系中,作为基本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双重身份都是人的因素出现,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只能依靠以人为本,不断发挥人的主观积极性,才能实现企业风险防范最终发展目标,为了有效确保我国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目标实现,确保公司各项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运行,应该构建以人为本的风险防控体系。其次,建立独立内审机构,加强风险导向的监控机制。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来说最重要的防线就是内部审计,对于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处理合适则可以有效提升企业对不同业务部门财务的综合管控能力,有利于企业快速实现预期发展战略目标,反之,则会直接造成公司财务资源无限浪费及相关职能部门管理失控,因此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来说内部设计是最为关键,也是最为重要的工作内容。

4.4依托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加强财务风险管理

对于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及时掌控公司实际生产运营情况和组织结构中存在的发展弊端及时发展有效手段就是利用良好的信息与沟通系统来完成,从而及时调整公司发展战略,政策及发展方针,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综合控制和防范,对促进企业发展和经营管理来说作用突出,我国企业要不断进行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实施,来确保有效的信息和沟通渠道畅通。

5结论

总体来说我国企业在生产经营和发展方面都较为突出,随着企业资金链和现金流逐渐延展和拓展,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和影响也日趋突出,为了有效避免和规避公司存在的这些财务风险,对其产生因素和防控体系进行系统分析非常必要,在企业财务活动过程中都有财务风险存在,对于我国企业来说,有效规避这些风险对于提高企业资金利用率,降低企业损失的可能性。同时我国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遵循风险和报酬同等原则下,使得公司进行生产经营过程中不断需求资本增值,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相关研究对于优化我国企业经营活动规范性及科学性来说具有突出意义,对于资金流转速度来说大大提升,从而增强企业盈利能力。

参考文献:

[1]赵波.浅析中小企业财务风险与防范[J].时代金融,2012(17):43-44.

[2]宋雷.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弊端和防范对策[J].财会研究,2011(22):1-4.

[3]高秀兰.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融合研究[J].财会通讯,2010(20):139-140.

[4]龙振江.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与管理探究[J].中国市场,2011(52):43-45.

提高财务风险意识篇5

公司/财务风险/防范

引言

财务管理是公司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公司管理者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着较大的财务风险,进而不利于公司的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公司作为这个市场经济发展的一部分,其要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生存下去,就必须做好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提高财务风险识别能力,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范,进而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保障。

一、公司面临的财务风险

(一)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指公司在投资过程中,为了获取不确定经济效益的同时而产生的一种风险。这种风险直接影响到了公司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的地位。在我国现代公司财务管理工作中,投资作为公司发展的一种手段,由于公司缺乏正确、科学的投资市场信息,对市场调查不充分,进而增加公司投资风险。

(二)运营风险

运营风险是指公司在运营过程中,受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运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造成公司的经济损失。在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公司运营受市场、资金、设备等因素的影响,公司运营具有较大的风险。

(三)收益风险

另外就是在收益方面的风险,在公司的营业过程中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也会带来一些风险隐患,如果公司对某产品市场信息掌握不全面,再加上资金、机械设备的不足,进而影响到公司的经济效益。

(四)偿债风险

偿债风险是指公司并购后由于债务负担过重,缺乏短期融资和必要的现金持有量,导致支付困难的可能性。面对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公司为了发展下去,通常需要借款、杠杆收购等方式来完成并购,如果公司在收购后不能确定企业的资金流量,必然就会增加公司的偿债风险。

二、公司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管理者缺乏风险意识

在公司财务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认识不到位,财务风险意识比较弱,在财务管理中不能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在财务管理中对公司的资本结构、投资报酬等问题没有作充分的考虑,从而增加了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

(二)公司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许多公司会出现亏损的问题,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公司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控制体系不完善。在资金的管理、使用和利益分配这些方面的效率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在当前也亟需加以完善。同时,内部监控制度不健全的弊病还表现在会计信息的领域,并且在财务这一方面存在着不相容职务没有完全分离,以及财产保全控制和授权批准控制等等制度落实不到位的现象。

三、公司财务风险识别与防范措施

(一)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目标就是企业在进行各种财务活动时,进行引导性的作用,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开展进行客观性的评价,为财务管理工作提供方向。因此,公司在开展财务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要认真地考虑到的自身发展,还要对获得的经济效益进行认真的考虑。通过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为公司的投资决策把好关,确保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资金能够正常流通。会计要在对公司进行把关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财务的监督作用,依法办事,确保公司在经营的过程中资金正常流通。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公司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下去,就必须有严格的财务管理来规范自身在经营活动中资金的使用,确保资产的保值、增值。实现利益最大化。

(二)风险评估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司在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要想在市场经济中取得一席之地,做好风险评估工作有着重大意义,然而,公司财务管理工作中受到客观因素以及主观因素的影响,会增加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1]。为此,公司要针对公司的实际发展情况,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好风险评估工作,从而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有效的避免风险,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三)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识别能力

系统而全面地识别公司财务风险只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对认识到的风险还要作进一步的分析,即风险分析与评价。通过风险分析与评价能更准确地认识风险,为财务管理的正确决策提供保障,为风险对策的选择提供依据。首先,根据公司的业务结构和经营特点,全面掌握公司的经营状态,以及风险清单,来确定公司所面临的各种内部和外部风险因素,并通过在经营过程中收集本企业的内部各方面的信息和外部经济环境可能出现的变化趋势的信息,提前对经营作出风险预测,以便随时调整企业的经营方案,预防经营风险的发生。

(四)健全公司内部的管理监督体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政策对公司设立也不断放宽,而财务管理作为公司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我国许多公司会计监督普遍不到位,这跟我国公司还未意识到内部监督的重要性有关。在法制社会的中国,会计信息不真实就要求单位加强内部监督的力度,建立完整的内部监督机制[2]。对参与经济业务事项的所有过程的工作人员要相互分离,相互制约;重要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要明确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程序;明确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程序。这些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实施的关键就是不相同职务相互分离[3]。这样就使一个人或一个部门的工作必须与另一个人或另一个部门的工作相一致或者相联系,进行连续不断的检查和监督,使内部监督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五)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引进先进设备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我国当代公司财务管理中,引进先进的财务管理设备,从而减少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同时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做到科学管理,节省成本,提高公司运行的经济效率。

(六)加强财务风险意识教育

在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财务管理中,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意识的淡薄,使得在管理工作中不能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为此公司必须加强财务风险意识的教育工作,提高管理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降低风险的发生。只有具有财务风险意识的管理人员才能在财务决策做到科学决策,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对可行性方案都要通过市场调查、财务数据信息分析和预测公司的销售情况等,认真的分析评价,从中作最优决策方案选择,从而为公司的经济效益提供保障[4]。

提高财务风险意识篇6

关键词:财务风险;成因;防范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1

一、财务风险

所谓财务风险是指企业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使企业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企业财务风险主要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流动性风险、收益分配风险等五个方面。

二、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在于了解风险的来源,正确预测财务风险,进行适当的控制和防范,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将损失降至最低程度,为企业创造最大的收益。引起财务风险的因素有很多,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1.外部原因

(1)自然因素。自然界总是处于一种运动变化中,这些运动变化往往会对企业的经济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四季交替,地震、水灾、泥石流等不可预知的自然灾害,往往会让企业蒙受损失。这些最终都会反映到企业的财务成果上,量化为具体的数字。(2)社会因素。企业生存发展的社会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如一旦国内外政治形势、社会制度与文化、相关经济政策、市场资源情况、相关政策法规、顾客的消费习惯及价值尺度发生变化,都可能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3)市场因素。企业的生存离不开市场,市场总是处在不断变化中。市场的波动性可能导致企业的财务风险增大,控制措施失效或减效。

2.内部原因

(1)企业财务决策人风险意识淡薄。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在现实中,许多的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显然,财务决策人员风险意识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2)财务决策缺乏严肃性。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对决策事项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导致决策失误常有发生,无法实现预期的收益,从而产生财务风险。(3)企业内部财务关系不顺。企业内部各部门或总公司与分公司、企业集团母公司与子公司以及子公司与子公司,如果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责权利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则易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无法得到保证。(4)营运赊销存在的风险。企业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致使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增加。如果企业在赊销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不够,盲目赊销,容易造成应收账款失控,应收账款到期无法收回,以致形成坏账或呆账。另一方面资产到期没有及时催收,被债务人无偿占用,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也会产生财务风险。

三、我国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对策

1.提高企业对外部环境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

分析企业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及其变化状况,不断提高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企业需注意加强对外部宏观环境的研究和分析,掌握市场环境的变化规律与未来发展趋势,并根据不同情况制定多种措施,适当调整财务管理政策与财务管理方法,尽量减少由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财务风险。

2.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应建立与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包括5个要素:(1)内部环境。(2)风险评估。(3)控制活动。(4)信息与沟通。(5)内部监控。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解决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的问题。有效防范与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

3.建立科学的财务决策体系

科学的财务决策体系,核心在于构建科学的决策机制与决策程序,通过系统的分析及科学方法,实现决策者的主观意识与客观实际相统一。为了提高企业投资的科学性,企业应建立一支由管理者、专家、技术人员以及职工代表组成的决策机构。企业管理者通过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可充分调动其决策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认知水平,掌握重要财务信息,并严格按照科学的决策标准与程序实现决策。决策者的风险防范意识是其提高决策水平、改善思维方式的关键因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对于整个决策队伍来说,提高决策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合理分工也是很重要的。

4.完善风险预警机制

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是企业发展创新的必然选择。通过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可寻找出财务风险形成的规律,根据企业的经营规划、财务报表等相关资料内容,结合企业实际发展状况,采取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预知企业可能面临的经营波动或者财务风险等,分析产生非正常波动或形成财务风险的原因,认识到企业财务运营体系中的潜在风险,以此提醒财务管理部门提前做好财务风险防范措施。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主要从以下几点出发:一是确定企业财务风险指标;二是加快风险信息的收集与报送,根据上级相关部门的要求,及时报送相关数据或风险指标;三是制定科学完善的风险评估系统,通过风险评价体系,对相关数据及风险指标实行评估测算;四是根据评估测算的结果,促进企业提高风险意识、化解企业财务风险。

5.采取其他各种积极应对风险的方式

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必须认识到财务管理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意义,财务风险作为一种信号,能够全面综合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企业经营者需要进行经常性财务分析,防范财务危机。通过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管理,来增加企业的竞争力,这也是提升企业内在价值,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李福香.关于公司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对策思考[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报,2009(12).

[2]王本喜.分析如何规避企业内部财务风险[J].财税金融,2011(12).

提高财务风险意识篇7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防范

一、前言

自我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中小企业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类财务风险的存在,使得公司管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遇到了很大的难题,管理效果较差。如何采取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措施,来针对中小企业管理中的各类财务风险采取切实可靠的管理措施,是决定企业能够获取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财务部门对于企业生产经营预算、成本核算、企业风险管理有着重要意义。现代中小企业组织机构越来越庞大,各部门协作越发紧密,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要求也相应提高,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一定要从企业经营的全局出发,高瞻远瞩,协助企业领导者为企业长久持续发展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提出建议,强化监督职能,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存在问题

(一)财务风险管理意识薄弱

国外市场观念财务风险管理已经深入人心,市场价格的形成机制也越来越为人们接受,很多中小企业外部环境已经形成充分竞争的条件下,内实行考核竞争制度,对于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水平有很好地促进作用,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其具体做法上就是实施财务风险管控,建立相关制度标准。然而,我国的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财务风险管理意识淡薄的问题,在财务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更不用提财务风险管理文化的培育。

(二)财务风险管理监督乏力

目前大部分的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也没有得到公司的外部监管层的足够重视,监管的侧重上不够科学,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小企业发挥其金融服务功能;中小企业的外部监管模式也过于单一,大多数都仅限于机构监管模式,实际的财务风险管理过程往往缺乏足够的监督和评价机制,对于中小企业开展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难以实现有效的反馈和评价,不利于公司整个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进步和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这就直接影响了外部监督的效果。

(三)缺乏财务风险管理人才

许多中小企业需要通过不断网罗和引进相关创新型人才,增强公司研发、推广、管理新业务的实力。然而,却面临缺乏运作经验和风险管理相关人才的窘境,这不利于公司的业务拓展以及有效管控风险。中小企业目前主要缺乏高素质的财务风险管理人才。一方面缺乏独立的、集中的财务风险管理系统,虽然设置了财务风险管理部门,但却没有在相关的业务部门配置财务风险管理岗位,导致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三、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一)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意识

提高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效果最关键的就是要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培育出全面的财务风险管理文化,使公司的每一名员工都具有财务风险管理意识,任何人都不能超越财务风险管理之上。财务风险意识的建立和培养需要经历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只有将财务风险管理贯穿于公司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当中,日积月累,才能形成自然的财务风险管理与防控意识。

(二)健全财务风险管理监控体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中小企业的领导人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片面提高企业利润,不择手段,不重视财务风险管理的职能,有的甚至利用财务漏洞参与非法行为,如任意变更企业生产成本,虚假增加利润,将会计变成了调整企业成本利润高低的部门,当成做账的工具,丧失了会计应有的监督作用。因此企业应严肃对待财务风险管理,杜绝违规行为发生。通过企业实践证明,实施成本标准核算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企业成本额外支出,它采用的方法是预先设定行业成本标准体系,并与本企业实际运营成本进行成本对比,分析数据差异状况,确定成本浪费的重点、难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成本管理。它的原理是运用前沿的工程测量学的方法紧密测算,从管理层到工作基层上下协作,统一核算,通过分析大量数据差异,找出与标准体系不同之处,发挥财务风险管理对成本负有监督管理的职责。如确实发现企业之前存在的成本核算问题,必须立即予以纠正,真正发挥财务风险管理职能在企业中的巨大作用。

(三)增强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的人力保障

1.事前防范。所谓的事前防范,通过“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法,“走出去”就是选择有潜力的员工到财务风险管理经验丰富的金融机构学习,或是派遣到国外学习先进的财务风险管理知识和技能,“引进来”就是多吸收一些高学历、专业管理技能强的人才加入到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团队建设中,提高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水平。

2.事中监控。所谓的事中监控,是指在公司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应该采取的一系列防范财务风险发生的措施。中小企业也应在财务风险管理监控方面增强人力保障,让具有相关专业技能,并且认真负责的人才参与到事中监控中,主要对公司在实施财务风险管理以来,是否对某些可能会发生的财务风险起到了一定的预防和控制作用,这是事中监控实施的基础和依据,这可以帮助公司早日建立起一套比较成熟和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为公司以后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工作提供有力的参考和指导。

3.事后跟踪。所谓事后跟踪,主要是指在公司管理中出现了财务风险时,公司应该对出现问题的具体原因以及相关责任主体进行调查和认定。增强事后跟踪的人力保障公司就能够在真正遇到财务风险管理问题以后,进行有效的弥补和经验总结,可以有效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事后跟踪中,最常用的办法就是责任倒查,通过责任倒查,弄清楚问题发生的具体原因,在哪一个管理环节出现了问题,并进行一定的责任追究。

四、结论

在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做好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是公司获得高利润的保障和前提。不断细化并完善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将会给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和长远发展带来巨大的好处和优势。

参考文献

[1]金斌.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创新的办法及建议.《东方企业文化》,2012年18期.

提高财务风险意识篇8

一、目前财务风险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一)资本结构不合理

合理的资本结构,可以降低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率,增加企业的价值。但是目前在企事业单位高速发展时期,经常由于自身资本有限,通过银行贷款来解决问题,高负债经营,贷款过多,过分依赖银行的企业在危机出现时,资本结构中负债资金比例过高,财务风险增大,现金流不足,给企业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安全隐患。资本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企业筹资方式逐步走向多元化,无论是银行贷款,还是商业信用,每一渠道都存在风险,负债资金比例过高,偿付能力严重不足,最终产生财务风险。

(二)内部财务监控机制有待完善

内部财务监控是财务管理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系统,但是目前很多企事业单位内部缺乏完善的、独立的内部监控机制,根本没有建立一套系统的、完整的、强有力的内部财务监控制度。有一些单位即使有财务监督制度,但是执行也不严格,缺乏专业的审计人员,在财务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审计缺乏客观性,手段单一,没有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的作用,出现管理与监督合而为一的情况,审计过程也是流于形式,缺乏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给财务管理带来了很多的阻碍。

(三)资金回流不畅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市场已成为买方市场,很多企业为了增加企业利润,扩大市场占有率,企业在销售过程中不了解客户的信用等级,通过采取赊销的方式进行大量的销售商品,盲目赊销,这在会计核算的角度上确实能增加利润,但是,资金长期被债务人和存货占用,造成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从而增加坏账风险,直至成为坏账,导致没有了足够的现金流。企事业单位的资产流动性和安全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使企业无奈的陷入了财务危机,最终导致企业经营的失败。

二、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识辨系统

企事业单位应该准确地、及时地识辨企业的财务风险,可以运用“阿尔曼”模型建立预警系统,提取五种最具共同预测能力的财务比率,综合评价企业财务风险的可能性。按照财务比率指标的性质,预警企业财务风险的比率,通过现金债务总额比,流动比率,资产净利率等来进行财务风险的识别。编制现金流量预算,采用风险分析方法来控制财务风险,规避财务风险,进一步延缓危机甚至从根本上杜绝危机。

(二)加强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建立全面整体的风险观,在第一时间发现风险,及时协调,把风险管理的观念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提升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可以采取财务风险的有效防范技术,比如降低法、分撒法、回避法、转移法等,一般情况下,企业之间采取对外投资多元化、联营的方式来对财务风险进行分散。在进行项目策划时,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放弃可能引起风险并导致损失的方案,采取有效措施回避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来承担部分财务风险,通过非保险转移、保险转移等方式将风险损失转移到其他组织。企业可以适当降低负债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以达到提高产品质量、改进产品设计,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企业合理安排资源,建立风险控制系统,安排专门负责人员进行分析、监控。除此之外,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组织机构,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公司治理?Y构,实现组织化运作,建立监督控制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作用。

提高财务风险意识篇9

关键词:公立医院财务风险防范

一、公立医院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

(一)资金短缺与负债经营

首先,由于竞争的日趋激烈,加之民营资本的不断进入,公立医院为了应对竞争与冲击,盲目的追求经济效益,使得医疗费用的增长幅度超出了可控范围,导致超额医疗费用的增加而无法收回,造成了资金的不足与短缺。

其次,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极大的刺激和释放了人们的医疗需求,为了满足人们的就医需求,扩大医院的知名度与竞争力,公立医院一味的追求规模效应,通过高负债来实现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先进设备的引进。然而,这种表面繁荣的背后却是资源的浪费及医院运营成本的急剧上升,导致医院资产负债结构失衡,容易造成医院的负债失控,从而导致资金链的断裂,为医院的持续经营埋下隐患。

最后,专业医疗设备的盲目采购。一些公立医院为了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经营效果,在采购专业医疗设备时往往对设备的先进性与市场前景盲目乐观,不能有效运用财务等手段对专用设备的技术、市场容量、将来的现金流量等方面进行可行性研究与效益评估而盲目采购。这类专业设备,往往金额巨大,一旦盲目采购,势必会造成资金浪费或加剧医院的资金压力。

(二)应收账款积存

公立医院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未能及时清理的呆账、坏账而形成的应收帐款积存,导致医院资金被长期占用,影响医院正常资金的运转使用,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造成医院资产不真实,虚增经营成果,会误导管理者经营决策,造成决策失误,增加了医院的经营决策风险。同时,应收账款的清理是需要大量的时间、人力、财力的,这也无疑增加了医院的运营成本。

(三)财务预警信息缺失

财务风险常常是经历一个渐进积累转化的过程的,各种风险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反应在某些敏感的财务预警指标上,通过观察这些财务预警指标的变化可以很好的起到检测预警财务风险的作用,从而减少和降低风险。而由于公立医院财务报表的局限性,使得一些财务风险评价预警指标不能有效运用,无法实现风险预警的功能,任由风险发展下去,从而导致了风险的扩大。

二、公立医院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外部环境的变化

近些年来,公立医院的外部生存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向着多样化、复杂化的方向发展。医疗市场的逐步开放,国家对公立医院的投入越来越少,民营、外资资本的不断进入,人们的医疗消费需求日益提高等等,造成竞争环境的多样性与不确定性,同时,公立医院较之以往也有了更多的自主经营权,为了迎接机遇与挑战,主动规模扩张,大量引进设备、人才,通过负债大量筹措资金,加大资金投入,这种高负债的扩张,对运营资金产生重大影响,加剧了资金压力,加大了财务风险。

(二)内控制度不完善

由于公立医院依然受一些传统习惯的影响,忽视制度的建设,内部缺少严格、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即便是有科学的制度,也是很难严格的执行与追踪,无章可循和有章不循的现象时有发生,监督机制形同虚设。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完全凭经验、决策上习惯于行政指挥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整个决策缺乏科学性、严谨性、远见性,对于一些大型的专业设备采购,缺乏科学的决策依据,只顾眼前利益,不考虑投入产出比及资金压力,容易造成决策失误,加重医院财务负担,财务风险极易发生。

(三)财务风险防范意识淡薄

不论是管理层还是财务工作人员都普遍存在缺乏财务风险防范意识的现象,对财务风险认识不高。尤其是医院管理者,由于财务风险防范意识淡薄,往往忽略了财务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与执行,缺乏科学、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与处理方法,在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上缺乏对风险的敏感性,无法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及时把控风险,从而导致经济损失的发生。而对于财务工作人员,由于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及手段,账务处理往往较为随意,缺乏对整体经济事项的风险把控,工作的重点往往只放在了收支、核算等会计工作中,未能在第一时间识别并上报风险,未能为经营决策者提供第一手的风险决策依据。

三、公立医院财务风险的防范

(一)严格实行预算管理与控制

通过建立健全公立医院各项内控管理制度,完善财务管理、审批权责,严格实行全面的预算管理与控制,控制医院的债务规模。预算管理能够科学、合理的安排资金,使资金使用更具有计划性、针对性,做到专款专用,控制和避免不合理资金的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公立医院应根据自身的规模、管理水平、医疗水平、融资方式等因素综合考虑编制预算,设计合理的债务结构,从而控制债务规模,规范债务管理。预算的编制要做到严谨、科学、准确、便于操作,既要服务于医院的整体发展目标与规划,又要在操作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在实际过程中能够更好的执行。通过预算管理,保障预算内的资金及时拨付的同时严格控制预算外资金的支出,从而有效避免盲目的扩张与投资。预算管理一定要严格的执行下去,通过定期及时的分析、控制预算差异,做好财务风险的监测,能够使管理者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从而采取措施解决问题,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另外,预算管理能通过指标的量化,将年度或季度经营目标分解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具体的人,更有利于计划的执行,便于过程中的控制与追踪,提高效率。

(二)提高财务风险防范意识

由于历史的一些传统习惯的影响及自身知识水平的限制,公立医院整体的风险防范意识普遍不高,往往忽视财务风险的存在,要想提高财务风险防范意识,使得不论是医院的管理层,还是一般的工作人员都能够对财务风险有正确、清晰的认识,在日常的工作中能够有意识的防范、识别风险,那么,最重要的是要引起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只有管理层对财务风险有了深刻的认识和重视,才能够使得医院形成上下统一的风险防范机制。

首先,管理层要以身作则,通过不断地学习财务法律法规、风险防范经典案例分析及其他法律法规,补充这方面的专业知识与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风险防范意识,掌握基本的风险识别方法,在日常的经营管理中不断的强化风险防范意识,不断的运用风险识别方法,尤其是在医院的投融资管理中,时刻权衡风险与收益,始终把风险防范意识贯穿其中,切不可只看到了收益而忽视了风险。在日常的经营管理中还应加强对各个部门的风险管理,尤其对于高风险的部门更应该引起重视,对于重大的风险事项,要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通过日常的风险报告制度来规避和管理风险。

然后,要不断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财务工作人员在医院的日常经营管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财务风险来讲,财务工作人员是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的第一道门坎,任何工作环节出现了失误都会给医院带来不同程度的财务风险。财务人员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医院风险防范水平的高低,所以,一定要定期组织财务人员的专业学习与培训,学习新知识,研究新问题,掌握新方法。通过学习不断的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使其掌握科学的风险管理与识别方法。一方面,财务人员能够根据具体的环境、条件等因素,对风险进行合理的假设和估计,将医院真实的经营成果反映在财务报表上。另一方面,在日常的工作中,财务人员时刻树立风险防范意识,警惕财务风险的发生,一旦发现财务风险立即上报,及时为管理层提供风险决策信息,避免风险的扩大。另外,还要加强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责任感,不,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避免道德风险的发生。

(三)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财务风险预警体系能够帮助管理层及时发现风险并采取措施。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建立,要综合考虑医院的经营规模、管理水平、偿债能力、营业能力等因素,收集相关财务指标信息建立敏感性财务预警指标,例如获利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指标等,并相应设定不同级别的预警值,不同的预警值对应不同的处理措施。日常则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过程追踪与监控,当指标达到预警值时则发出风险预警信号,采取相应措施。通过风险预警体系,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并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降低风险。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公立医院面临着不同的财务风险,要获得长足的发展,就要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认识财务风险,提高财务风险防范意识,重视财务风险的防范工作,减少财务风险的发生,确保公立医院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袁正.公立医院财务风险及其防范[J].财会通讯.2012

[2]武敏.医改方案实施后公立医院如何加强财务管理[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13

提高财务风险意识篇10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风险;财务管理;防范策略

[Doi]10.13939/ki.zgsc.2015.23.131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与推进,事业单位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其资金的来源、单位的性质和规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财务工作变得愈加复杂,由此暴露的财务问题也逐渐增多。对于气象部门而言,其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虽然较以往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在财务管理上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当前,气象部门存在的财务风险主要表现为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脱节、预算约束力不强、财务人员业务能力不强、对固定资产管理薄弱、财务管理制度不规范等。针对气象部门日常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制定具体的、有针对性的防控策略,进行有效的事前防范与监督,从而尽早地识别风险、控制风险,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损失,对于规范气象部门的财务管理,促进部门内部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1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存在的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以气象部门为例,通过归纳、总结当前气象部门所存在的主要财务风险,进而分析造成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1缺乏风险管理意识,对财务风险重视度不够

从单位领导到财务核算部门对财务管理认识不到位,对财务风险重视度不够,普遍缺乏风险管理意识。财务人员把财务管理简单地当做财务收支,没有将财务管理与自身业务紧密结合,从而造成了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脱节。在资金的使用和报销上较为随意,常常忽略了财务报销工作应有的程序和要求。由于对财务制度缺乏足够的了解,财务部门也没有对业务部门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对于单位取得的科研项目,往往只是注重项目的规划和管理,对于财务预算和财务风险缺乏有效的防控措施,在科研合同的签订上,尽管有内容变更却未能及时签订合同的补充协议,从而导致合同在日后地履行中存在着极大的法律风险。此外,单位在决策和执行一些重大事项时,由于缺乏风险管理意识,常常靠经验来替代风险控制,这也为今后的工作埋下隐患。

1.2预算管理不到位,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

当前事业单位大都对管理工作缺乏重视,单位领导和各业务部门并没有很好地参与到预算编制中,导致预算编制未能与单位整体的发展战略规划形成很好的契合。在具体的预算编制上,缺乏科学的预算编制程序,大都采用传统的增量预算法,即以当前已知的或近期的发展计划再结合上年度的预算为基数,加上一定的增长率,没有体现出便得出了预算数。这种预算编制不仅没有考虑到单位未来的规划和业务的发展,也缺乏对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的所应采取的预测和控制措施,以至于预算方案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使得单位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也非常薄弱。此外,在预算执行上存在执行与预算脱节的问题,由此而导致的项目间经费相互挪用的情况也经常出现,一些专项资金成了维持单位的正常运转的“常态化”资金,有的单位为了完成预算要求执行的进度而超前使用经费,从而给财务资金上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1.3内控制度不健全,缺乏行之有效的财务监督

事业单位大都对内控制度的建设不够重视,一些基层单位甚至没有成文的内控制度,出现问题了也没有可参照处理的操作流程。对于建立了内控制度的单位,由于未能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而存在内控制度实用性较弱的问题,在执行过程中也存在方法不当,管理不严,并缺乏有效的监督等问题。随着事业单位业务的不断发展,财务人员的工作量也在逐渐加大,但每个事业单位的人员编制是固定的,这就导致每个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在不断提升,因而出现会计岗位设置不合理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财务人员的积极性,不利于财务技能的提高。另外,在财会人员绩效考核上,存在相同工作任务和工作性质的财会人员薪资差别较大、缺乏科学的岗位和职位评估等问题。由于财务人员和业务部门相分离,财务部门对于业务单位提供数据的真实性程度难以判断,导致难以形成有效的财务监督。

2针对事业单位存在的财务风险提出的防控策略

通过分析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的财务风险,笔者认为,应对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树立风险管理意识,提升财务风险重视程度

首先,要重视财务管理工作,领导重视是加强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前提,必须从领导层面就开始树立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并对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从而为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定下扎实的基调;其次,要制定科学的风险管理目标,做好各种风险管理的应急措施,通过对资金、资产、日常收支以及重大项目投入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管控,加强对财务风险的早期识别,从而控制和分散风险;再次,要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务必使其建立任何工作失误都会给单位带来财务风险的思想,并通过开展各种财务管理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使财务人员熟悉并掌握财务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来自觉提高其财务风险管理水平;最后,要建立财务部门的监督控制机制,通过加强授权批准、会计监督和内部审计,并引入现代信息化管理技术和设备健全和完善财务风险监督机制。

2.2加强预算精细化管理,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性

要明确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将预算管理与单位未来的发展规划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单位领导、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参与到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加强统筹集约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将财务预算编制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提高财务人员对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意识,提高预算管理的合理性和正确性。编制预算要具有可操作性并符合实际,应根据单位自身发展的具体情况确定年度预算收支水平,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预算分析和预测,提高财务决策的合理性,并为全年预算管理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同时,要强化预算执行,确保预算执行进度,要求财务人员对于每个科目的预算执行进度情况进行跟踪,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建立预算管理责任制度,规范项目管理和项目预算,严格把握项目的审核、督导和验收,切实按照预算计划进行合理支出,从而降低财政资金的支付风险。

2.3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加强单位内控系统建设

内部控制制度对于事业单位财产安全完整,确保会计信息准确,提高单位的管理效率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内控管理机制,加强单位内控系统建设,可以由本单位各业务部门骨干成立专门的内部监督小组,定期对财务上报的数据进行审核,对出入资金的审批记录进行核查,从而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严格执行财务制度,规范财务工作各环节的工作程序,加强对财务运行的管理与监督,建立完善的财务监督模式。在资产管理方面应建立科学、详细的会计核算体系,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并结合预算编制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保证资产安全。重视并加大对现金流的监督力度,坚决杜绝财务人员,切实执行钱账分管、印鉴分管的制度,加强对现金的会计核算,并按规定设置经费会计科目进行会计核算,以达到及时、准确、全面、客观真实反映本单位财务经费状况的目的。此外,还要善于发现并推广有代表性的财务管理先进典型,加强单位之间的财务管理经验交流,并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财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提高自身财务管理水平的积极性。

2.4加强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提升风险防控质量

气象部门从2012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并针对预算管理、政府采购、基本建设、科研项目等重点领域进行防控。廉政风险防控体系主要着眼于风险点,明确单位重点的防控业务事项,将廉政风险防范的重点放在重要环节和重要岗位。财务风险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将各种常见的财务风险纳入到廉政风险防控体系进行重点监控,对于加强财务管理,有效防控财务风险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依托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结合单位具体情况加强对财务风险的防控,制定财务风险防控操作流程,完善风险防控图,确定各风险事项的责任主体、监督主体,进一步细化各部门风险防控责任,并将每个潜在的财务风险所在环节、风险等级、防控措施等进行明确,同时将各流程的控制过程反映在整个廉政风险防单中,从而完善了针对财务风险的“一图、一表、一单、一规程、一制度”的“五个一”防控体系。依托廉政风险防控体系而建立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是事业单位财务活动有条不紊进行的重要保障,也是提升单位财务风险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