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边界与海洋研究十篇边界与海洋研究十篇

边界与海洋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8:28

边界与海洋研究篇1

[关键词]单一海洋边界;单一海洋划界;海洋划界

[中图分类号]D99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2)03-0137-05

黄伟(1981-),男,法学博士,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法、海洋法及海洋争端解决;孔令杰(1980-),男,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海洋法。(湖北武汉430072)

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海洋权益法律保障研究”(项目编号:09JZD0023)、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人文社会科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般而言,海洋划界主要是指对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这三个海洋区域的划界,而海洋划界的历史其实就是它们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单一海洋划界是海洋划界的新类型,关于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及原因,我们必须从整个海洋划界史中探寻。

一、单一海洋划界产生和发展

海洋划界问题,是19世纪20年代领海和公海并立的海洋法律秩序最终形成后才出现的。此前几乎全部限于河流和湖泊的水域划界问题,此后才进入以领海划界为中心的时代。

1945年后,随着以《杜鲁门公告》作为“实证法的起点”的大陆架法律制度的出现和逐步发展,海洋划界不再限于划分国家间的领海界线,而开始把重点转移到大陆架划界的问题上来。此后至1975年专属经济区的概念被正式提出前,关于海洋划界的协定共有64个,划定的海洋边界有57条,其中,专门的大陆架边界便有39条之多。在此期间,以1952年秘鲁跟智利和厄瓜多尔分别签订的两个海洋划界协定为契机,国家为海床和底土及上覆水域划定一条单一通用海洋边界(asingleall-purposemaritimeboundary)的实践开始出现。

1975年,在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的第三期会议上,《非正式单一协商文件》第61条首次作出关于专属经济区划界的规定,此后,国家开始日益关注专属经济区划界问题。经过长期斗争和妥协,专属经济区制度最终被规定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五部分。顺应这种变化,大多数国家不再为大陆架单独立法,转而为专属经济区立法或将两者结合起来,国家间海洋划界也从主要涉及大陆架划界发展到包括专属经济区划界。

从国家立法看,1975年后正式的关于专属经济区或渔区划界的国内立法开始大量涌现。1976年有4个,1977年有7个,1978年有11个,到《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出台时已有30个,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时相关的国家立法达到55个。同时规定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立法也陆续出现,如1976年《巴基斯坦领水和海洋区域法》和《印度领水、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和其他海洋区域法》、1977年《民主也门共和国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和其他海洋区域法》和《关于越南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声明》、1979年《冰岛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1981年《阿曼关于领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皇家法令》和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等。从国家划界实践看,1975年前,与海洋划界相关的70个协定中仅有9个考虑过经济区或渔区的划界问题,而此后至2007年间的164个协定中竟有110多个涉及专属经济区或渔区的划界问题。

不过,上述转变虽然使专门的大陆架划界在整个海洋划界实践中的数目和比例急速下降(分别由43个降为21个,从约60%降为约13%),却并未造成专属经济区或渔区划界的迅猛增加。事实上,1975年后专门关于专属经济区或渔区划界的协定仅有6个,国际司法和仲裁实践则根本没有。

相反,以上述转变为契机,对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或渔区划定单一海洋边界的实践却有了长足发展。1975年后至今,关于单一海洋边界的协定共有96个,占同期海洋边界协定的近57%,占迄今所有同类协定的近90%;划定的单一海洋边界共96条,约占同期被划定的海洋边界总数的77%。它们遍及全球且增长迅猛。从地域分布看,涉及欧洲的有47个,涉及拉美的有7个,涉及北美的有30个,涉及亚洲的有19个,涉及非洲的有11个,涉及大洋洲的有12个;从时间分布看,1976—1982年间为29个,1983—1992年间为28个,1993-2004年间为38个。1975年前,国际社会根本没有划定单一海洋边界的国际司法和仲裁实践;1975年后至今,有12例,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所有与海洋划界相关的国际司法和仲裁实践都采用了单一海洋边界。

值得注意的是,单一海洋边界在实践中可以表现为不同的形式,若以所划定的管辖范围为标准,大致可分为两种:

边界与海洋研究篇2

abstract:Channelisthenavigationchannelprovidingsafetyfortheshipsinlakes,baysandotherwaters.theportisfortheshipdocksandprovidesfavorableconditionsforsafeaccess.ifthewaterwayandportsedimentationproblemsemerged,itisnecessarytosolveit.Buthowtoworkout?thisiswhatwehavetoresearch.

关键词:航道港口;泥沙淤泥;处理

Keywords:channelport;sedimentsludge;deal

中图分类号:U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5-0019-01

0引言

伶仃洋是一个受多股水流作用的河口湾,伶仃洋受不同潮型、不同径流和喇叭形边界以及众多岛屿的影响,使伶仃洋水流运动、泥沙分布等规律在湾内不同部位产生差异,水沙运动非常复杂,因此,广州港出海航道的拓宽浚深必须对水流泥沙问题进行研究。

1工程海域泥沙的特点

工程海域主要部分在伶仃洋。伶仃洋是河口湾,呈西北偏北、东南偏南的喇叭形状。伶仃洋西北有四个口门注入,在地貌上呈现“三滩两槽”的基本格局,三滩指的是西滩、中滩和东滩,二槽指的是西槽和东槽。伶仃洋水沙运动的主要动力是强劲的潮流、随季节而变的径流和湾外的高盐度潮汐水流。

1.1输沙和径流珠江是西江、北江和东江的总称,水量丰富,经过口门入海的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3020亿立方米,平均含沙量为0.28千克/立方米。对比多年实验含沙量的变化可以看出,随着珠江水系上游一系列水库和水土保护工程的建设,并受人为采沙的影响,使珠江上游下泻泥沙减少,伶仃洋四大口门含沙量呈下降趋势,这种变化对伶仃航道环境泥沙改善积水深维护都是有利的。

1.2潮汐伶仃洋的潮汐属于不正规半日混合超类型,每日出现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但潮高和潮时存在着明显的日朝不等现象。

1.3含沙量伶仃洋海域含沙量的分布,一般规律是西北高,东南低,河口大于两槽,上段大于下段,底层大于表层,伶仃水道大于矾石水道,洪季大于枯季,悬沙平均值中粒径约为0.006毫米,为粘土质粉沙。而伶仃航道年平均含沙量仅介0.08~0.13千克/立方米之间,属于低含量沙特征是非常明显的。

1.4底面质量在伶仃洋海域,由于沉积物来源不同,沉积物的组成也有所不同。经1991年、1999年和2007年三次取样结果的比较,川鼻水道和中滩海域基本保持不变,其余海域均出现粗化现象。

1.5盐度的变化从1991年、1992年和2007年大范围实际测量盐度的结果来看,伶仃洋盐度的分布的规律为,枯季大于洪季,地不大于表层南部或东南部大于西部。因此,随着伶仃水道的高盐、低沙海水入侵量的明显增强,无论对于南沙港区建设韩式伶仃深水航道进一步浚深都将会朝着有利于减少淤积的方向发展。

2解决泥沙淤泥的方法

水流泥沙数学模型的应用。与先进的国际水平相比,国内水流泥沙数学模型及计算机的应用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进步的速度却非常快,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在这方面的进展就更是突飞猛进。对于解决广州港的泥沙淤泥问题,是必须要用到这种高科技的。它是基于tK-2D软件的二维潮流数学模型而建立的。二维潮流的基本方程包括连续性方程和动量方程。而基本方程的定解条件包括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条件。对于边界条件来讲,要取开边界流速、潮位的实测、分析值,固边界则取流速的法向分量为零。对于初始条件,流速一律取零值,潮位则取初始时刻的值。

数值的计算方法,则是基于三角形网格的有限差分数值方法,在时间方向采用上采用向前差分格式,空间导数则是采用显示离散格式。

计算鱼的确定和网格剖分,首显要先确定整个计算区域的范围。南边界在大万山岛以南的纬度线,北边界在虎门附近的纬度线,西边界的精度线,东边界的精度线以及东西的距离、南北的距离。整个计算域包括伶仃洋西四口门、香港水道、伶仃洋外万山群岛。用不规则的三角形网格剖分计算域,考虑大大小小的岛屿一并计算在内。三角形网格能够较好的概括了伶仃洋内外复杂的海岸线、岛屿和地形特征。能够计算出最大空间的步长、最小空间步长、三角形网格节点、三角形的单元个数。模型的外海开边界潮位资料是由中国近海潮汐模型chinatide计算确定。

最后进行模型验证,如果模型的验证值和实际的测量值能够基本吻合,涨落潮流态与海区地形轮廓相符,那么这个验证就是成功的。可以应用本模型对计算海区的各种工程方案的潮流场进行模拟计算分析。

3其他高新科技解决的方法

遥感技术的应用。卫星遥感技术是一门新型的高新技术,不前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各个领域中。近年来研究人员在原有的工作基础上,遵循以应用研究为重点,紧密结合工程的实际原则,不断的改进元遥感模型及其分析技术,建立并且完善了泥沙含沙量遥感定量分析模式,对珠江崖门口等河口海岸地区在不同季节的涨落潮流特点、泥沙的来源及悬沙分布特点及运移特点进行追踪分析研究,逐步提高了精度。

4泥沙淤泥问题的研究方向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急需解决的工程泥沙问题将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泥沙研究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从国际情况看,泥沙研究朝着理论化更深入、手段更先进的方向发展,许多基础理论研究又日益受到重视,研究的手段也渗入了大量的高新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的应用。结合国内外的情况,具体研究如下工作:水利泥沙基础理论的研究、大江大河防洪及其治理技术的研究、河口海岸演变及治理的研究、港口航道政治技术的研究、泥沙治理与环境保护的研究、泥沙研究辅助技术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孟国,张华庆.海岸河口多功能数学模型软件包tK-2D的研究与应用[J].水道港口,2006(27).

[2]韩西军,杨树森.广州港南沙港水深航道水沙问题研究[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2008(23).

边界与海洋研究篇3

2012年3月,《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区划》)经国务院批准实施,其中共有17处提到“近岸海域”,如在海域管理与环境保护状况中提到“海岸和近岸海域开发密度高、强度大,可供开发的海岸线和近岸海域后备资源不足”等,在海区主要功能中也多次提到各岸段近岸海域的功能定位和开发保护要求,最为核心的是,《区划》明确提出了“近岸海域海洋保护区面积占到11%以上”和“近岸海域保留区面积比例不低于10%”的区划目标。

在学术研究层面,一个空间概念的表述方式和其内涵在不同领域和不同研究者之间存在差异亦属正常,然而,如果这些空间概念作为实施相应海域管理政策的客观对象,以一种类似术语的形式出现在相关管理文件中,那么其界线范围和内涵意义则都应该是明确的。特别是在《区划》中,这些区域概念与明确的量化管理目标直接对应,就更应该明确其范围,只有这样才能客观评价区划目标的落实情况。然而,关于上述几个海域范围的概念,在相关的各类典籍、规范、标准和管理文件中,目前尚没有准确定义。因此,本文将在综合分析相关学科领域海洋区域划分方法与国际国内海洋管理实践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一个符合海洋地理学科理论和海域管理实际的海洋横向分带与命名方案。

一、“海”与“洋”的划分

一般来说,海洋是由“海”和“洋”组成,二者分别代表不同的空间地理范畴,有着各自的自然地理特征。《海洋学综合术语》(GB/t15918—2010)对于“洋”的定义为:“地球表面上相互连通的广阔咸水水体的主体部分,及其上部大气和覆盖的底土。一般远离大陆,深度一般大于2000m”,而对于“海”的定义为:“地球表面上相互连接、盐度为2以上的水体被陆地、岛礁、半岛包围或分割的边缘部分,及其上部大气和波及的底质”。可见,“海”特指海洋的大陆、岛陆等的边缘部分,也就是常说的“边缘海”。“海”与“洋”最为本质的区别是基底地质构造,“海”的基底构造属于大陆壳,而“洋”的基底构造则属于洋壳,也就是说,海洋是由大陆边缘海和大洋盆地两部分构成[2]。因此,要划分“海”与“洋”,就必须界定何为大陆边缘。

从海洋地质学和自然地理学的角度讲,大陆边缘是指大陆至洋底的过渡地带,也就是陆壳和洋壳的过渡地带,由陆向洋按照地貌特征分成3个部分,即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隆(亦称“大陆基”或“大陆裾”)(图1)。大陆架是大陆向海延伸的浅海部分,又称陆棚,构造上属于陆壳性质,平均坡度只有0.1°左右,其范围由海岸线向外,至坡度明显增大的转折处为止,平均水深130m(一般以200m等深线作为大陆架的界线),平均宽度只有70km[3],但是在稳定的大陆边缘,大陆架宽度可达数百至数千千米以上,比如我国东海区域就属于稳定的大陆边缘,大陆架宽度最大可超过500km,其外缘深度为130~150m[4]。大陆坡是连接大陆架与大洋底的海底大斜坡,坡度较大陆架明显变大,平均坡度为4°17′,下界水深在2500m左右,大陆坡的平均宽度仅为20~40km。大陆隆是位于大陆坡和洋底之间的一种大型扇形地(深海扇形地)堆积,水深在2000~5000m处,宽度约600~1000km。

然而,国际和国内法规对于大陆架的界定,与传统的自然科学定义又有所区别。1958年国际海洋法会议通过的《大陆架公约》对大陆架定义为“邻接海岸但在领海范围以外深度达200m或超过此限度而上覆水域的深度容许开采其自然资源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以及“临近岛屿与海岸的类似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此定义更多的是从资源开发和管理角度出发,并未给出明确的区域范围。而1982年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对于大陆架则给出了非常明确的界定方法,其中规定:“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如果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到大陆边的外缘的距离不到200海里,则扩展到200海里的距离”。这一定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里得到了完整的继承。此处,如果不考虑对于200海里专属经济管辖权的说明,《公约》规定的大陆架是到大陆边的外缘,而大陆边“包括沿海国陆块没入水中的延伸部分,由陆架、陆坡和陆基的海床和底土构成,它不包括深海洋底及其洋脊,也不包括其底土”。可见,《公约》规定的大陆架实质上是包括了地理学和地质学意义上的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基3个部分,而大陆架和大陆坡都具有明确的地貌标志,大陆基范围则不很明确,因此《公约》中的大陆架一般更明确的是指大陆架和大陆坡。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公约》中对于划定大陆边缘的标志———大陆坡脚的定义为“大陆坡坡底坡度变动最大之点”,类似于地质学领域对于大陆架的“从低潮线起以极其平缓的坡度延伸到坡度突然变大的地方为止”的定义[4],但是笔者认为,《公约》所指坡底坡度变动最大之处并非指由缓变陡,而是从大陆坡向平缓的洋底过渡的由陡变缓之处。《公约》中另有条款规定大陆架范围不应超过2500m等深线,这个深度也是大陆坡的下界水深[3],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这一问题。

因此,笔者认为,从海洋综合管理和海洋权益保障的角度出发,“海”与“洋”的界线应该在大陆边缘附近,也就是大陆坡坡度明显变缓的大陆坡脚附近(《公约》规定的大陆架外边线可至大陆坡脚之外60nmile处)。这样划分的原因有3个:一是大陆坡坡脚处是陆壳向洋壳转变的起点[3],以此来分界,符合海洋地理学和海洋地质学的自然规律和一般认识;二是地貌标志明显,便于界线的勘定和说明;三是依此分界,“海”涵盖了《公约》确定的大陆架范围,便于海洋管理与国际国内法规的有效衔接。

二、“海”的划分

目前,关于海洋横向分带方面的唯一相关的标准定义见于《海洋学术语海洋资源学》(GB/t19834—2005),其中定义近海渔业为“在专属经济区、大陆架以内海域从事的渔业生产活动”,定义远洋渔业为“在非本国管辖海域(外国专属经济区、大陆架或公海)从事的渔业生产活动,包括大洋渔业和跨洋渔业”。可见,此处的“近海”是指海岸线至大陆架边缘的海域空间,实际上对应的是《海洋学综合术语》中的“海”“近海”和“远洋”实质上指的是“海”和“洋”,这也与前文所述的“海”与“洋”的划分方案是一致的。

对于“海”的进一步划分,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按照横向的海区自然特征划分;另一种是按照垂直方向的水深特征划分。前者如前苏联学者a•B•根别利,按照海的形态和水文特征把海又分为边缘海、地中海(内陆海和陆间海)、岛间海和内海[5],还有美国学者Davida.Ross则把大陆边缘海划分为沿岸区、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其中又把沿岸区进一步划分为海岸、海岸线、海滩、河口湾、?湖、沼泽等[2]。后者如英国和美国的一些学者根据边缘海的深度又把边缘海分为沿岸海(或浅水海,深度500m以内)和开阔海(或深水海,深度500m以上)。而对于海岸带区域的进一步划分,则一般认为现代海岸带是海陆交互作用的地带,包括海岸、海滩和水下岸坡3个部分(图2)。海岸是高潮线以上狭窄的陆上地带,大部分时间于海面之上,仅在特大高潮或暴风浪时才能淹没,又称潮上带。海滩是高低潮之间的地带,高潮时被水淹没,低潮时露出水面,又称潮间带。水下岸坡是低潮线以下直到波浪作用能到达的海底部分,又称潮下带,其下限相当于1/2波长的水深处,通常约10~20m[4]。但是,对于“海”的横向划分,目前尚没有公认的和标准的方案,尤其是针对海洋管理,更是缺少有针对性的界定方法。

在海洋管理实践中,由于海洋分区往往有针对性的管理政策和管理目标的指向,所以分带与分区需要准确的界定,而不应存在概念认知的不确定性,因此其界定的标志,如地理标志、水深条件、地理方位坐标等,应同时兼顾自然区域划分的合理性和与有关管理法规的衔接性。结合目前的研究成果和海洋管理实践,可以提出3条较为明确的且具有实际管理意义的界线:一是海岸线,海岸线是海洋和陆地的分界线,也是海洋管理和土地管理的分界线,具有明确的法律地位,而且其勘定技术较为成熟;二是15m等深线,15m是沿海波基面的平均深度,是波浪可以作用的深度范围,因此一般将15m等深线作为海岸带向海方向的下限,再下则进入浅海区域,海岸带区域具有不同于陆域和一般海洋区域的特性,也是海域开发利用的最热点区域,具有明确的管理意义;三是领海外部界限,目前,我国已经正式公布东海和南海区域的领海基点,因此其领海基线和领海外部界限都是明确的,领海外部界限是领海与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分界线,国家对领海外部界限以内的海域享有完全,《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中提到的近岸海域也是指领海外部界限以内的海域。

三、结论

边界与海洋研究篇4

一生态批评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当时,文学批评领域出现了一场把文学与生态学结合起来,研究文学、文化与自然环境关系,推崇“生态主义”认知视角的“绿色”诗意革命。那个年代,人们已经开始担忧日趋严峻的地球自然生态和人类精神生态的危机——田园牧歌消逝、机器生化当道、“水球”危机四伏,受此类问题驱动,生态批评(ecocriticism)自然应运而生。也因此,生态批评一直把环境问题置于现代性危机的中心。上世纪末,美国生态批评家、哈佛大学教授布伊尔(LawrenceBuell)就认为,继20世纪最关键问题种族界限难题之后,21世纪最紧迫的问题是地球环境的承受力问题。新世纪初,英国生态批评研究者贝特教授(JonathanBate)例数冰川融化、海水上升、过度捕捞、淡水匮乏、酸雨苯污、牛疯人殃等一系列环境危机后,再次提出了那个不得不提的老问题:我们究竟从哪里开始走错了路?生态批评自诞生后,便逐渐成为一门全球性的文学研究显学。新千年里,生态批评的发展更加迅猛。世界各语种重要文学研究刊物分别推出了“生态批评特辑”,以哈佛为先导的各国名校纷纷开设了有关生态文学或文学与环境的课程。布伊尔于2001年和2005年分别出版了新著《为濒危的世界写作》和《环境批评的未来》。斯坦福大学厄休拉•海斯教授(Ursula•Heise)2008年发表生态批评力作《地方感与地球感:环球环境想象》,提出了生态全球化和环境世界公民的观点。继布伊尔教授生态批评自然作品研究、关注环境公正的各文类研究“两波理论”之后,新世纪里美国生态批评领军人物、“文学与环境研究会”首任会长斯科特•斯洛维克(ScottSlovic)提出了生态批评研究“第三波”的概念与设想——一种多语言、多种族、跨学科、跨国界的合作研究模式。2009年4月8日,斯洛维克在北京大学题为“美国生态批评与环境文学最新潮流(CurrenttrendofamericanecocriticismandenvironmentalLiterature)”的讲座中指出,当今环境下,生态批评者需要的是勇气。他们需要勇气去阅读涉猎文学之外的更多领域,需要同时了解和研究法律、经济等社会科学或水文学、食品学等自然科学,因为生态批评是跨学科的。更重要的是,生态批评者需要勇气去与文学领域甚至其它领域的人合作研究,一起写文章、著书。生态批评继自然作品研究、关注环境公正的各文类研究之后将进入第三阶段:跨学科、跨国界合作研究。这一阶段的跨界研究无疑将为生态批评提供更多的视角,面向海洋的“蓝色批评”或许也将由此走向兴盛。其实,早在2001年,布伊尔的新著《为濒危的世界写作》就第一次把批评视角从大陆延伸到了海洋。在此书中,布伊尔以麦尔维尔的《白鲸》为个案,以整章的篇幅从海洋和鲸鱼的角度论述了海洋这个“作为资源与偶像的全球公地”。二海洋占地球总面积的71%,如果从太空回望地球,就会发现我们栖居的星球其实是个“水球”。在这个“水球”上,生命的原色并非绿色,而是蓝色。然而,国内外生态批评的主要内容是“阅读大地”,其流行色一直是陆地的绿色,“绿色研究(greenstudy)”、“绿色文化研究(greenculturalstudies)”是这门新显学的别称。1999年,美国批评家斯雷梅克在“环境文学论坛”里撰文赞叹生态批评发展速度之迅猛时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全球范围内,‘生态文学’和‘生态批评’这两个词出现在期刊、学术出版物和学术会议的无数专题研究、杂文和论文里,有如洪水泛滥、海啸席卷。”他大概不曾料想到,在生态批评风潮正旺、势头不减的新世纪里,就在人们喊出2004年世界环境日“海洋存亡,匹夫有责”的口号之后,印度洋海啸引发了举世惊骇的生态灾难,生灵涂炭,天地同悲。2011年,日本在地震、海啸与核辐射中再一次遭受海洋生态危机。在生态批评学者都热心于寻找“荒野”,阅读大地的时候,海洋——处于人类关怀视野边缘之边缘的大自然生命的摇篮,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警醒人们:了解海洋,保护海洋,才能真正了解生命的奥秘、保护“水球”生命的和谐与完整。如果说传统的生态批评是“阅读大地”的“绿色批评”,我们可以把“阅读海洋”,关注整个水球水环境的批评称作“蓝色批评”。海洋几乎占据了地球表面的3/4,古往今来波光浩淼的蔚蓝色大海给了人类无数诗意的想象和美丽的梦幻。从地球生态发展史上考察,海洋是地球流水的源泉、生命的摇篮。人类若要象德国诗人荷尔德林(FriedrichHolderlin)所言的,在地球上“诗意地安居”,毫无疑问,离不开生命之水与诗歌之魂——海洋。大海对于生命和文学都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然而,人类千百年来都忽视它的内在价值,漠视它是一个生机盎然的世界的事实。随着大地的“开发”殆尽、千疮百孔,人类开始把现代科技种种狂妄索取的手段转而施展到海洋身上。大海中贝壳变黑了,珊瑚窒息了,鱼类因过量捕捞物种难以恢复,海床因巨型拖网刮过植物动物无法安身,海水中漂浮着核废物、DDt和泄露的原油,含有其它许多有毒物质的工业废水成亿吨地注入海口——现实语境的压力——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海洋环境恶化、人海关系紧张——促使我们必须拓宽生态批评的视野,开始研究海洋写作和阅读,关注“水球”脉络网系。从荷马到柯勒律治,从梭罗到卡森,甚至到中国当代生态作家徐刚,古今中外众多有识文人都情钟于水,于湖海江河中窥神理、雕文心。在人类转向海洋大开发,海洋频频陷入生态困境的二十一世纪,受问题驱动的生态批评亟需一种阅读海洋,关注“水球”的新视野。这也正是“蓝色批评”的使命,通过研究文学/文化与大海的关系,阐释海洋生命共同体的内在价值,让人类科学地了解海洋现象与本质、排除海洋危机、汲取海洋精神,主动承担海洋生态责任。#p#分页标题#e#

边界与海洋研究篇5

潮起潮落带来的能量

住在海边的人都知道,有时海水汹涌奔腾而来,卷起层层浪花;有时海水又远远流去,露出一片沙滩。海水的这种涨落现象叫作潮汐。

这种涨落潮现象是月亮和太阳对地球上海水的引力产生的。因为月亮绕地球旋转,月亮和地球又一起绕太阳旋转,都是十分有规律、有固定周期的,所以海边的潮汐涨落也是按照固定周期,严守规律的变化。

在沿岸某些喇叭口形的海湾、海峡和河口地区,由于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潮汐往往十分发达,潮差(涨潮的最高海面与相邻的落潮的最低海面之差)可达7~8米甚至十几米。我国著名的钱塘江大潮的杭州湾沿岸,最大潮差达8.9米,加拿大东海岸的蒙克顿港,最大潮差达19米。在这些地方,每逢涨潮,潮峰前面壁立如山,潮水以万马奔腾之势,溯流上涌,呼啸声闻数十里,形成“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的壮观景象,所以潮汐涨落运动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潮汐能(包括潮差能和潮流能)。据科学家估算,全世界海洋的潮汐能总储量约30亿千瓦,技术上可利用的储量约为1亿千瓦。

潮差能是最早被人类开发利用的海洋能资源。早在1000多年的唐朝,我国沿海居民就利用潮力碾磨五谷,欧洲也有类似的利用。世界上科学发达的国家,从上世纪初已经开始了现代利用潮差能发电的研究。

潮差能发电,俗称潮汐发电的原理,是利用潮差能建设潮汐电站,一般是在口小肚子大的海湾口或河口建筑一座拦海大坝,将海湾或河口上游与外海隔开,并在大坝的一侧建水闸和发电厂房,厂房内安装有水轮机和发电机等设备,厂房内的水轮机流道通过渠道分别与水库和外海连通。涨潮时,水库外因海水不断涌来,库外水位高于库内水位,落潮时,水库外因海水不断落去,库内水位高于库外水位,电站就是利用这个水位差―势能推动水轮机旋转,并带动发电机发电。潮汐电站国内外在20世纪60年代已经实现实用化生产,是迄今唯一实现商业化发电的海洋能。

潮流能

海潮的另外一种用法

潮流发电的原理与风力发电类似。如有一种叫“水下风车”的潮流发电装置,利用潮流推动叶轮,进而带动发电机发电。叶轮有水平轴螺旋桨式,也有垂直轴转轮式。但是,潮流发电装置的叶片比风力发电机的叶片小很多,因为海水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很多。

国内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潮流发电的研究,90年代中期出现研究热潮。当前研究潮流发电的国家有很多,以英国最先进,我国也属先进行列。现在,国内外潮流发电装置的研究已进入发电装置示范试验阶段,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投入实用已经指日可待。

波浪能

大海给予的双刃剑

到过海边的人都会对大海惊心动魄的波涛留下深刻的印象,大风一起,滚滚巨浪就像不驯服的野马,在海面上跳跃奔腾。海浪是许多海难的肇事者,但也是一种宝贵的能源。据科学家估算,全世界海洋的波浪能总储量约30亿千瓦,技术上可利用的储量约为10亿千瓦。

波浪能利用的形式很多,上下运动、摇摆、压力等都可利用,其中比较简单常用的一种是利用垂直运动的倒打气筒式。

利用波浪的上下垂直运动,推动装在漂浮装置中的活塞,好像一个倒过来的打气筒,活塞与装置的相对运动产生的压缩空气推动涡轮机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这种最简单的发电装置早已在为航标和灯塔供电。

当前研究波浪发电的国家很多,以英国最先进,我国也进入先进行列。不过现在国内外对波浪发电装置的研究,还处于发电装置示范试验阶段,达到商业化实用尚需时日。

海水盐差能

太咸也不是缺点

据测量,各大洋海水的平均含盐浓度为35‰(称海水盐度35)。这样在江河的入海口区,在河水与海水交汇的地方,河水与海水之间便存在着含盐浓度的不同,也就是含盐浓度差。由含盐浓度差而储存的能量,便是海洋盐差能,也叫浓度差能。据科学家估算,全世界海洋的盐差能总储量约300亿千瓦,技术上可利用的储量约为30亿千瓦,其能量密度超过其他形式的海洋能。

盐差能的表现形式很多,当前最受关注的开发利用方法是渗透压法。当我们在一个水池中间隔一片半透膜(只允许溶剂通过),两侧分别加入同量海水和淡水,开始两侧的水位相同。过一段时间我们会发现:因为淡水通过半透膜渐渐向海水一侧渗透,淡水一侧的水位会渐渐下降,海水一侧水位会渐渐升高。当盐度为35的海水与淡水分别放入水池两侧时,通过半透膜形成的渗透压,可产生248米水位差,相当24个大气压。

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水位差――势能推动水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只要继续向海水一侧加入高盐浓度海水,使海水一侧保持高含盐浓度,淡水就会继续向海水一侧渗透,两侧就会继续保持水位差,发电就会继续进行。但由于盐差能对于技术的要求比较高,难度较大,费用很高,多数科学家认为近期较难解决,所以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对盐差能的研究也较少。据国外报道,近几年,挪威、美国和荷兰等开展了盐差能发电的研究。

海水温差能

海水间的热量传递

在世界大洋赤道两侧的热带海域,表层和深层海水的温度差为20~24摄氏度,储藏着巨大的温差能资源。据科学家估算,全世界海洋的温差能总储量约400亿千瓦,技术上可利用的储量约为20亿千瓦。

海水的这种温差可以帮助人们发电,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能量转换系统中的工作介质吸收海洋中的热能产生蒸汽,推动涡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经过100年的研究,美国科学家终于在1979年在夏威夷岛海域建成了一个温差电发电试验电站,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从海洋温差能获得有实用意义电能的温差电站。在此之前,科学家在试验研究中,获得的电力还少于为抽取深层冷水和表层温水付出的电力。

海流能

海水的迁徙运动

边界与海洋研究篇6

一、北极争端

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对北极的争夺主要在加拿大、美国、丹麦、挪威和俄罗斯等北极周边国家之间展开,争议集中于专属经济区划界、大陆架特别是外大陆架划界以及航道的法律地位和通行制度问题。

1.海域划界的争端

北极周边国家的专属经济区向北冰洋方向延伸,这为它们获得北极地区丰富的资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各国彼此相连,谁都希望在北极地区拥有更广阔的海域,从而拥有更多的资源,这导致它们在如何分割相邻海域的问题上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北极地区200海里内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划界争端主要包括:俄罗斯与美国在白令海的划界争端;美国与加拿大在波弗特海海域的划界争端;加拿大与丹麦在北冰洋地区的海域划界;冰岛和丹麦所属的法罗群岛之间的边界争端;挪威的斯瓦尔巴德与丹麦的格陵兰之间的边界争端等。除了传统的200海里海洋划界争端以外,北极地区海洋权益争端的另一焦点是200海里以外大陆架问题。北冰洋沿岸国纷纷向大陆架界限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提交或明确表示将提交关于其200海里之外大陆架的划界案,形成沿海国的国家管辖海域与属于“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国际海底区域(《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称之为“区域”)之间的“划界”。而且北冰洋沿岸国之间对面向北极点的200海里外大陆架的权属也各持己见,相持不下。

2.航道之争

北极航道包括:从俄罗斯西端的巴伦支海,沿西伯利亚岸边,向东到太平洋的楚科奇海,直至东北亚的东北航道;东起北大西洋戴维斯海峡和巴芬湾,向西穿过加拿大北极群岛水域,经美国西面阿拉斯加北岸的波弗特海,穿过白令海峡与太平洋相接的西北航道;从白令海峡出发,不走俄罗斯或北美沿岸,直接穿过北冰洋中心区域到达格陵兰海或挪威海的北极点航道。俄罗斯和加拿大两国都声称包括航道在内的北极水域属于其内水范围,外国船只通过须获得他们的准许;而重视海上通行权的美国不承认两国对北极水域的,主张东北航道和西北航道均为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适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规定的“过境通行制度”。迄今,国际社会对东北航道和西北航道的法律地位仍存在争议,美国与俄、加的争持激烈,未来发展尚有不确定性。

尽管北极各国之间争议不断,但另一方面,它们眼下正试图通过双边协议的方式解决彼此间的北极争端,将非北极国家排斥在外,企图独享北极经济和战略资源。早在2008年5月,美国与加拿大、俄罗斯、丹麦、挪威五国会议通过了《伊卢利萨特宣言》,声明“认为没有必要再建立一个新的广泛性的国际法律制度来管理北冰洋”,以海洋法为主体的法律框架“为五国和其他使用北冰洋的国家提供了有效管理的坚实基础”。五国表示,各方之间的北极领土纷争和大陆架权力交叠问题将在这些法律框架下得到有序解决。

调整海洋法的根本原则是陆地统治海洋,陆地领土的情况构成决定一国所享有的海洋权利的起点,中国不拥有北极地区的陆地领土,不能像北极沿岸国那样拥有广泛的权益,但中国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在北极享有国际社会权益,且在理论上与北极沿海国权益并不发生冲突。就中国在北极享有的合法权益来说,《公约》是基本的依据,因为《公约》是当代国际社会关系海洋权益和海洋秩序的基本文件,它确立了人类利用海洋和管理海洋的基本法律框架,标志着新的海洋国际秩序的建立,被誉为“海洋”。1996年5月15日,中国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公约》,同年7月,《公约》对中国生效。作为公约的签署国和批准国,中国在北极地区的相关权益理所当然可以引用《公约》来界定。

二、中国在北极拥有的海洋权益

依据《公约》,中国在北极的合法海洋权益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航运利益――通行权

按照《公约》的规定,领海、特定内水、特定的国际海峡以及群岛水域,主要适用无害通过制度;过境通行制度在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范围内适用;群岛海道通过制度仅适用于群岛水域;航行自由制度适用于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及公海。在不同的区域实行不同的通过制度,是为了调和沿海国和管辖权与外国船舶、飞机航行飞越自由之间的矛盾,是沿海国合法权益与国际航行需要进行平衡的结果。从理论上讲,在北极沿岸国家依据《公约》所划定的各个区域内,中国享有《公约》规定的,与各个区域相对应的通行权利。

北极航道对于中国国际贸易的商业价值十分明显。如果北极航道开通,将使中国现有东、西向两条主干远洋航线上增加两条更为便捷的到达欧洲和北美洲的航线,大大减少海上运输成本,降低途经马六甲海峡、巴拿马运河、索马里海域和苏伊士运河等安全高危险区或政治高敏感区所带来的风险。保障北极地区航道的通畅符合中国的利益需求。然而,如果东北航道和西北航道如俄、加两国所主张的那样,是处于内水水域的普通内海海峡,则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外国船只的通行权会完全受制于当地国,因为内水属于一国管辖的范围,一般不受国际法的制约,其通行制度也是内水水域所在国自行决定,国家可规定内水不对一切外国船舶或飞机开放,也可规定外国船舶或飞机通过内水时的管理制度和要求,或者随时决定终止这种开放。由此可以看出,东北航道和西北航道所处水域的法律地位,决定着相关航道的通行制度;也影响着像中国这样的非北极沿岸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他们在北极地区的航行利益。

2.资源利益――利用权、分享权、捕捞权、勘探与开发权

《公约》规定,沿海国应促进专属经济区内生物资源的最适度利用;沿海国在没有能力捕捞全部可捕量的情形下,应通过协定或其他安排,准许其他国家捕捞可捕量的剩余部分。也就是说,北极水域沿岸国在没有能力捕捞全部可捕量的情形下,应通过协定或其他安排,并根据公约规定,准许其他国家捕捞可捕量的剩余部分。

外大陆架矿产资源收益的分享权。《公约》规定,沿海国对200海里以外的大陆架上的非生物资源的开发,自在某一矿址进行第一个五年生产以后,每年应按一定比例应向国际海底管理局缴付费用或实物。管理局应根据公平分享的标准将其分配给本公约各缔约国,同时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需要,特别是其中最不发达的国家和内陆国的利益和需要。随着外大陆架划界的广泛开展以及深海开采技术的发展,我们有理由期待外大陆架资源的开发成为现实。中国作为《公约》的缔约国以及发展中国家的身份,理所当然有权分享北极沿海国对外大陆架上的非生物资源的开发而向国际海底管理局缴付的费用或实物。

公海渔业资源的捕捞权。各国在公海拥有捕鱼的自由。北极冰川的融化将使北极地区出现新的捕鱼区。如果国际社会能制定出北极公海捕鱼的合理的规章制度,中国也可以派出远洋捕鱼船队进行捕捞。此外,在北冰洋的附属海域白令海,中国与白令海的两个沿海国――俄罗斯、美国,以及日本、韩国、波兰共同签署了《中白令海峡鳕鱼资源养护与管理公约》,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建立了一个对公海渔业养护、管理和最优化利用资源的制度,为公海渔业的管理提供了一个先例。这个公约的签署明确了中国在高纬度北极海域的公海进行渔业捕捞与管理的权利,也是中国通过多边协定主张北极海洋法权利的有益尝试。

国际海底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权。《公约》确立了进行“区域”勘探和开发活动的平行开发制度,即其开发一方面由代表全人类利益的国际海底管理局通过其企业部直接进行,另一方面由各缔约国及其公私企业通过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勘探和(或)开发合同的方式进行。根据《公约》,因为没有证据表明任何一个国家的大陆架延伸至北极,所以北极点及附近地区不属于任何国家,北极点周边为冰所覆盖的北冰洋属于国际海域,由国际海底管理局监督管理。有专家表示,如果沿海国在北冰洋的外大陆架权属主张能够得到支持,则北冰洋国际海底区域将缩小到现在的1/9,即从288万平方公里缩小到34万平方公里。即便面积再小,根据《公约》的有关规定,中国可以在北极的国际海底区域主张和行使区域内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权。中国已经具备行使这种权利的能力。

当然对中国来说,上面提到的资源利益与权利大多还只是一种可期待的利益。首先,北极沿岸国家的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特别是外大陆架的划界尚未完成,北极地区有关海洋区域法律地位的不确定性会影响到中国在北极地区相关资源利益的实现。在北极部分区域之争没有结果之前,各国也不得开发不属于任何国家所有的北极资源。其次,北极地区独特而严酷的自然环境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是资源勘探和开发的巨大障碍;严重结冰的海况及存在大量浮冰的航道对资源的安全运输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而这些困难仅凭现在的技术还无法解决。

3.科考利益――科学研究考察权

极地以其独特的科学资源和地理环境成为众多科学研究的不可多得的平台,被称之为全球最大的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北极环境变化事关全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中国的国家安全。因此,中国作为一个近北极国家,必须重视北极环境变化及其对全人类共同利益和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并采取适当的对策。我国于1996年正式加入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成为其第15个成员国。从1999年我国第一次对北极进行科学考察开始,至2012年9月,我国已完成对北极的第五次科学考察。2004年,中国在北极斯匹茨卑尔根群岛上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从此开始了定点的北极长期连续观测研究。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掌握了大量翔实、科学的北极数据资料,这将有助于深入分析北极环境变化对全球各领域及本国的影响,尽早制定北极环境变化下国家安全的综合对策,并提升在北极事务上的话语权。

边界与海洋研究篇7

住在海边当然“靠海吃海”。通常人们认为,下海打几网鱼就是“靠海吃海”的全部内涵。其实不然,海洋除了能够给人类提供传统的海洋渔业、海上运输业和海水制盐业外,又孕育了高科技含量的新型海洋产业,海洋药物工业便是其中之一。那么,“向海洋要药物”能行吗?

不是梦想而是现实

或许,有人认为,“向海洋要药物”只是一个美丽的梦想。实际上,这已是一个眼前的事实。早在古代,祖国传统中医药理论就十分重视海洋生物,仅《本草纲目》就记载了数以百计可起重要作用的海洋药物,只是长期来陆地上可供药用的物质足以满足人类的需要,所以人们忽略了海洋药物的开发利用。

然而,当今世界人口剧增,陆生资源日益匮乏,陆上环境不断恶化,作为新药来源的有效资源日益匮乏,所以将海洋生物作为新型药物来源已经引起世界医药界的重视。

美日等国走在前列

自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海洋生物资源便成为医药界的新热点,海洋药物研发更是引起了各国的关注。1967年,在美国召开了首次海洋药物国际学术讨论会。1988年,日本设立了海洋生物技术研究所,并投资10亿日元建立了两个药物实验室。

美国、日本等国已在这一领域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至今已在海洋生物中发现了化合物数千种,在获取抗生素、抗癌、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等药物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近年来,美国、日本以及欧盟发达国家不断增加海洋药物研究的经费投入。据悉,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每年用于海洋药物研究的经费为5000多万美元。日本海洋生物技术研究院及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每年用于海洋药物研究开发的经费为1亿多美元。欧盟每年用于这方面的经费与日本差不多,由欧洲8个国家的19个海洋生物研究机构共同承担。

我国启动专项计划

与世界医药界一样,我国也相当重视海洋药物的研究开发工作。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一些具有远见的科学家呼吁科学界和政府有关部门对海洋生物技术研究给予高度重视和支持。在他们的努力和政府的支持下,海洋生物技术于1996年列入国家863计划,同年还在青岛建立了国家海洋药物工程研究中心。

863海洋生物技术计划自1996年启动以来,至今取得了显著成果:国家累计拨款近1亿元,直接参加单位达100多个,已确立28个中试基地,其中3个成果产业化基地列为国家863成果产业化基地,6个项目列入国家863重大产业化项目。并且,直接带来了效益:藻酸双酯钠、甘糖脂、鲨鱼软骨胶囊等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抗艾滋病、抗肿瘤新药脱颖而出。

我国还得迎头赶上

尽管我国开发海洋药物已取得显著成果,但是与美国、日本和欧盟发达国家相比较差距甚远。从陆地人均面积来看,我国只有0.08平方公里,远低于世界人均0.3平方公里的水平,以至于许多有识之士发出“今后谁来养活中国”的惊呼。但是,我国有1.8万多公里的海岸线,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海洋生物2万多种,海洋药用资源蕴藏十分丰富。

令人感到尴尬的是,我国已发现的药用海洋生物品种十分有限,大部分品种来自沿海或近海,特别是微生物、浮游生物的开发偏少,与我国庞大的海洋资源总量相比很不相称。由于我国制药工业整体科研水平较低,新药开发经费投入较少,因此我国在海洋新药开发上不能与发达国家“过招”,新药开发数量较少,海洋药物在重大疾病治疗方面的潜力远未得到充分挖掘。专家认为,我国海洋药物的创新能力,不但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落后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海洋药物前景广阔

专家透露,2004年全球海洋生物技术产品市场价值约为24亿美元。在以后3年里,年增长率估计可达到10%左右。专家指出,开发海洋药物前景广阔,海洋生物将成为本世纪开发新型医药药品的主要资源。据了解,在海洋中,仅较低等的海洋生物物种粗略估计就有15万~20万种,其生物的多样性及其生物活性物质化学结构的多样性都远远超过了陆地生物。

边界与海洋研究篇8

【关键词】雷切尔・卡森《海之滨》生态意识生态文学

生态意识在很早之前就蕴含在文学作品中,只不过由于当时生态环境问题没有现在这样突出和敏感,人们没有将生态意识很好在文学作品中剥离出来。雷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被认为是警醒人们文学作品生态意识的典型代表,但是早在1955年雷切尔・卡森的《海之滨》一书中就蕴含有丰富的生态意识。这对人们认识美国作品中的生态意义和相关精神有着十分明显的指导和参考意义。

一、雷切尔・卡森的《海之滨》情况简介

雷切尔・卡森是一位著名的美国文学家,被人们熟知的是她那本震惊了全世界的《寂静的春天》这本书。雷切尔・卡森从小生活在生态环境良好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小镇,对大自然十分热爱。这也是雷切尔・卡森作品中生态意识浓郁的主要原因。《海之滨》是在1955年出版的,是一本关于滨海生态的详细描述,加上雷切尔・卡森曾经在海洋生物研究所工作过,在这本书中对海洋以及滨海生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通过对《海之滨》的阅读,人们能够切实的感受到雷切尔在其中表达的丰富的海洋生态知识和海洋生态科学。虽然雷切尔・卡森在这本书中仍然延续了她细腻的文笔和悠远的情感,带领着读者欣赏海洋生态之美,她如同一个文学诗人一般将海洋生物形象、生动的展示在人们面前,并且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意识。

二、雷切尔・卡森《海之滨》生态意识初探

雷切尔・卡森的《海之滨》中的生态意识体现在文中相关内容的描述和细节中,在关于海洋生态环境的各个方面渗透着作者的生态意识。

1.生态意识体现之海岸地形地貌。在《海之滨》一书中,雷切尔・卡森描述了三种典型的海岸地形地貌,即岩岸、沙岸和珊瑚礁。在雷切尔・卡森的眼中,这三种海岸地形地貌具有奇特、神秘的魅力,并且彰显着悠久的岁月痕迹。通过她文章中的描写,如“海岸线每天都千变万化,潮水以它们永恒的韵律涨落”、“随着深海盆地海床沉积物的增加,或大陆边缘地壳压力的上翘下曲而变迁”,通过这些描写,人们能够清晰的感受到海滨在大陆和海洋之间的奇特位置,雷切尔・卡森将其描述成一个变幻莫测的独特的生态环境。除此之外,雷切尔・卡森还对海滨地形地貌与生存在这片区域的生物进行了详细、生动的描写,海中浅水区内的岸边生物赋予了独特的生命方式,体现出生物生存发展与大自然生态环境息息相关的生态意识。《海之滨》中雷切尔・卡森对海岸地形地貌与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发展关系进行了独有韵味的分析。另外,通过海岸地形地貌的描写分析,雷切尔・卡森还为人们呈现了不一样的海洋深处环境,纠正了人们对于海洋“安静神秘”的误解,让人们对海洋生态环境有了更加科学的认识。

2.生态意识体现之海边生物。在《海之滨》中雷切尔・卡森对海边的生物,包括植物和动物都进行了相关的描写和描述。例如对鬼蟹、鼹鼠蟹、白水母等海边动物生活习性的描写,以及对水螅等海边植物的生长状态的描写等都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意识。在对海边生物进行描述探究的时候,雷切尔・卡森着重探究了月光与海边植物特别是浮游植物之间的关系,让人们对这一生态研究有着更进一步的认识。在《海之滨》中,雷切尔・卡森还对人们如何侵害海洋生物、肆意乱用海洋资源的行为进行了检讨,并且提出了人们对海洋认识远远不够的论断。她认为,如果人们没有认识到自身对海洋造成的伤害和破坏,仍旧肆意妄为下去,不仅会对海洋,而且还会对人类自身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在《海之滨》中,雷切尔・卡森将人类不了解海洋却要想充分利用海洋的矛盾心理进行了充分的论述和分析,认为这种无知造成的矛盾是十分可怕的。

3.生态意识体现之自然生态。雷切尔・卡森在进行《海之滨》的创作时,还经常到海边去观察海岸边的自然生态环境,通过观察她发现,海岸的岩岸地形在外力的冲刷作用下会出现许多大小不一的池子,并且上面会覆盖一种“褐壳藻”的海草,这种海草像“棕色天鹅绒”。这种“褐壳藻”不仅能够自我生长繁衍,而且还能够给许多海岸边生长的小动物提供庇护所,被海水外力冲刷的池子、天鹅绒般的“褐壳藻”以及在这里寻找庇护的生物就构成了一处处独特的微型生物世界。

三、结语

《海之滨》是雷切尔・卡森在海洋生物实验研究所工作之后的作品,里面涉及到很多的专业词汇,但是这些并没有影响读者的理解,可见雷切尔・卡森文笔十分流畅,文字功底十分深厚。通过良苦用心的写作,读者能够在这本书中感受到雷切尔・卡森的生态意识,更加尊重生命、尊重环境、尊重自然。

参考文献:

[1]岳丽萍.《海之滨》中雷切尔・卡森的生态意识[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2):47-49.

边界与海洋研究篇9

1什么是天然气水合物

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固态甲烷,它是由天然气与水所组成,呈固体状态,其外貌极象冰雪或固体酒精,点火即可燃烧,因此有人称其为"可燃冰"、"气冰"、"固体瓦斯"。天然气水合物的结晶格架主要由水分子构成,在不同的低温高压条件下,水分子结晶形成不同类型多面体的笼形结构。其分子式为mnh2o加表示甲烷等气体,n为水分子数)。天然气水会物的结构类型有:i、11和h型。i型为立方晶体结构、ⅱ型为菱型晶体结构、h型为六方晶体结构。ⅰ型天然气水合物在自然界颁最广,而ⅱ及h型水合物更为稳定。它是在低温高压条件下,由水与天然气(主要是甲烷气,每平方米的天然气水会物可释放出164立方米甲烷和0.8立方米的水)结合形成一种外观似水的白色结晶固体,主要存在于陆地上的永久冻土带和海洋沉积物中。

2国际上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研究现状

随着世界上石油、天然气资源的日渐耗尽,各国的科学家正在致力于寻找新的接替能源。天然气水合物被称为zi世纪具有商业开发前景的战略资源,正受到各国科学家和各国政府的重视。

自60年代开始,俄、美、巴德、英、加等许多发达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对其也极为重视,开展了大量的工作。

俄罗斯自60年代开始,先后在白令海、鄂霍茨克海、千岛海沟、黑海、里海等开展了天然气水合物调查,并发现有工业意义的矿体。即使近期经济比较困难,仍坚持在巴伦支海和鄂霍茨克海等海域进行调查或研究工作。位于西西伯利亚东北部的messoyakha天然气水合物矿田已成功生产了17年。

美国科学家早在1934年首次在输气管道中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它堵塞了管道,影响了气体的输送而开始了对水合物结构及形成条件的研究。随后美、加在加拉斯加北坡、马更些三角洲冻土带相继发现了大规模的水合物矿藏。70年代初英国地调所科学家在美国东海岸大陆边缘所进行的地震探测中发现了"似海底反射层"(bottomsimilating,reflector,英文称bsr)。紧接着于1974年又在深海钻探岩芯中获取天然气水合物样品,并释放出大量甲烷,证实了"似海底反射"与天然气水含物有关。1979年美国借助深海钻探计划(dsdp)和大洋钻探计划(odp),长期主持和组织了此项工作,最早指出天然气水合物为未来的新型能源,并绘制了全美天然气水含物矿床位置图。积极参加这项工作的还有英国、加拿大、挪威、日本和法国等。1991年美国能源部组织召开"美国国家天然气水合物学术讨论会"。最为重要的是1995年冬odp64航次在大西洋西部布莱克海台组织了专门的天然气水合物调查,打了一系列深海钻孔,首次证明天然气水会物广泛分布,肯定其具有商业开发的价值。同时指出天然气水会物矿层之下的游离气也具有经济意义。以甲烷碳量计算,初步估计该地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多达100亿吨,可满足美国105年的天然气消耗。在天然气水合物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美国地质学会主席莫尔斯于1996年把天然气水合物的发现作为当今六大成就之一。因此,美国参议院于1998年通过决议,把天然气水合物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能源列入部级长远计划,要求能源部和美国地质调查局等有磁部门组织实施,其内容包括资源详查、生产技术、全球气候变化、安全及海底稳定性等五方面的问题,拟每年投人资金2000万美元,要求2010年达到计划目标,20年将投入商业性开发。

亚洲东北亚海域是天然气水合物又一重要富集区。80年代末odp127、131航次在日本周缘海域进行钻探,获得了天然气水会物及bsr异常广布的重要发现。美国能源部的krason在1992年日本东京召开的第29届国际地质大会上表明在日本周缘海域共发现9处的bsr分布区。天然气水合物矿层位于海底以下150-300m处,矿层厚度分别为3m、5m、7m,总厚为15m。估计在日本南海海槽的bsr颁面积约35000km2。由于美国能源部发表了上述评估数据,加之日本油气能源短缺,它引起了日本通产省、科技界及企业界的高度重视。1995年日本通产省资源能源厅石油公司(jnoc)联合10家石油天然气私营企业制定了1995-l999年宏伟的"甲烷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及开发推进初步计划",投资6400万美元。通过对日本周边海域,特别是南海海槽、日本海东北部的鄂霍茨克海的靶区调查,发现南海海槽水合物位于水深850—1150m离岸较近,易于开发。水会物赋存一砂岩和火山沉积物中,其也隙度为35%,水合物充填率达85%,初步评价,日本南海海槽的天然气水合物甲烷资源量为7.4×l012m3,可满足日本100年的能源消耗。

德国从80年代后期还曾利用"太阳号"调查船与其他国家合作,先后对东太平洋俄勒冈海域的卡斯凯迪亚增生楔,以及西南太平洋和白令海域进行了水合物的调整。在南沙海槽、苏拉威西海、白令海等地都发现了与水合物有关的地震标志,并获取了水合物样品。

印度在1995年全国地质地球物理年会上统一了认识,认为天然气水含物已成为现今地质工作的主题。在印度科学和工业委员会的领导下制定了"全国天然气水合物研究计划",投资5600万美元。迄今为止,印度已在其东西地区发现了多处地球物理异常,显示出良好的找矿前景。

韩国资源研究所和海洋开发研究所于1997年开始在其东南部近海郁龙盆地进行水含物调查,相继发现了略受变形的bsr、振幅空白带、浅气层、麻炕、海底滑坡、菱锰结核等一系列与水会物相关的标志。

新西兰在北岛东岸近海水深1-3km,发现面积大于4×104km2的bsr分布区。

澳大利亚近年在其东部豪勋爵海底高原发现bsr分布面积达8×104km2。

巴基斯坦在阿曼湾开展了水会物调查,也取得了进展。

加拿大西侧胡安一德赛卡洋中脊斜坡区发现约1800亿油当量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

总之,目前已调查发现并圈定有天然气水合物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西太平洋海域的白令海、鄂霍茨克海、千岛海沟、冲绳海槽、日本海、四国海槽、南海海槽、苏拉威西海、新西兰北岛;东太平洋海域的中美海槽、北加利福尼亚一俄勒冈滨外、秘鲁海槽;大西洋海域的美国东海岸外布莱克海台、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南美东海岸外陆缘、非洲西西海岸海域;印度洋的阿曼海湾;北极的巴伦支海和波弗特海;南极的罗斯海和威德尔海,以及黑海与里海等。目前世界这些海域内有88处直接或间接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其中26处岩心见到天然气水会物,62处见到有天然气水合物地震标志的似海底反射(bsr),许多地方见有生物及碳酸盐结壳标志。据专家估算:在全世界的边缘海、深海槽区及大洋盆地中,目前已发现的水深3000m以内沉积物中天然气水会物中甲烷资源量为2.1×1016m3(2.l万万亿m3)。水合物中甲烷的碳总量相当于全世界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总量的二倍。可满足人类1000年的需求,其储量之大,分布面积之广,是人类未来不可多得的能源。以上储量的估算尚不包括天然气水合物层之下的游离气体。

3我国有关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调查现状

近年来,国家领导和国土资源部、科技部、财政部、国家计委等部委领导非常重视天然气水合物的调查与研究。首先是对我国管辖海域历年来做过大量的地震勘查资料分析,在冲绳海槽的边坡、南海的北部陆坡、西沙海槽和西沙群岛南坡等处发现了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似海底地震反射层(bsr)标志。并在对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成因、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特征、外北采集、资料处理解释、钻孔取样、测井分析、资源评价、海底地质灾害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资料和大量的数据。

自1984年始,我国地质界对国外有关水会物调查状况及其巨大的资源潜力进行了系统的资料汇集。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的科技人员对80年代早、中期在南海北部陆坡区完成的2万多公里地震资料进行复查,在南海北部陆坡区发现有似海底反射(bsr)显示。根据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安排,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于1999年10十月首次在我国海域南海北部西沙海槽区开展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前期试验性调查。完成三条高分辩率地震测线共543.3km。2000年9-11月,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探宝号"和"海洋四号"调查船在西沙海槽继续开展天然气水含物的调查。共完成高分辩率多道地震1593.39km、多波束海底地形测量703.5km、地球化学采样20个、孔隙水样品18个、气态烃传感器现场快速测定样品33个。获得突破性进展。资料表明:地震剖面上具明显似海底反射界面(bsr)和振幅空白带。"bsr"界面一般位于海底以下300-700m,最浅处约180m。振幅空白带或弱振幅带厚度约80-600m,"bsr"分布面积约2400km'。以地震为主的多学科综合调查表明:海域天然气水合物主要赋存于活动大陆边缘和非活动大陆边缘的深水陆坡区,尤以活动陆缘俯冲带增生楔区、非活动陆缘和陆隆台地断褶区水含物十分发育。根据odp184航次1144钻井资料揭示,在南海海域东沙群岛东南地区,l百万年以来沉积速率在每百万年400-1200m之间,莺歌海盆地中中新世以来沉积速度很大。资料表明:南海北部和西部陆坡的沉积速率和已发现有丰富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美国东海岸外布莱克海台地区类似。南海海域水含物可能赋存的有利部位是:北部陆坡区、西部走滑剪切带、东部板块聚合边缘及南部台槽区。本区具有增生楔型双bsr、槽缘斜坡型bsr、台地型bsr及盆缘斜坡型bsr等四种类型的水合物地震标志bsr构型。从地球化学研究发现南海北部陆坡区和南沙海域,经常存在临震前的卫星热红外增温异常,其温度较周围海域升高5-6℃,特别是南海北部陆坡区,从琼东南开始,经东沙群岛,直到台湾西南一带,多次重复出现增温异常,它可能与海底的天然气水会物及油气有关。

综合资料表明:南海陆坡和陆隆区应有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矿藏,估算其总资源量达643.5-772.2亿吨油当量,大约相当于我国陆上和近海石油天然气总资源量的1/2。@9a/~qSz0Bme4Ua(m

西沙海槽位于南海北部陆坡区的新生代被动大陆边缘型沉积盆地。新生代最大沉积厚度超过7000m,具断裂活跃。水深大于400m。基于应用国家863研究项目"深水多道高分辨率地震技术"而获得了可靠的天然气水合物存在地震标志:1)在西沙海槽盆北部斜坡和南部台地深度200-700m发现强bsr显示,在部分测线可见到明显的bsr与地层斜交现象。2)振幅异常,bsr上方出现弱振幅或振幅空白带,以层状和块状分布,厚度80-450m。3)bsr波形与海底反射波相比,出现明显的反极性。4)bsr之上的振幅空白带具有明显的速度增大的变化趋势。资料表明:南海北部西沙海槽天然气水合物存在面积大,是一个有利的天然气水合物远景区。

2001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在财政部的支持下,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继续在南海北部海域进行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调查与研究,计划在东沙群岛附近海域开展高分辨率多道地震调查3500km,在西沙海槽区进行沉积物取样及配套的地球化学异常探测35个站位及其他多波束海底地形探测、海底电视摄像与浅层剖面测量等。另据我国台大海洋所及台湾中油公司资料,在台西南增生楔,水深500-2000m处广泛存在bsr,其面积2×104km2。并在台东南海底发现大面积分布的白色天然气水合物赋存区。

4意见与建议

(1)鉴于天然气水合物是21世纪潜在的新能源,它正受到各国科学家和各国政府的重视,其调查研究成果日新月异,故及时了解、收集、交流这方面的情况、勘探方法及成果尤为重要,为赶超国际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水平,促进我国天然气水会物的调查、勘探与开发事业,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做出新贡献,建议每两年召开一次全国性的"天然气水合物调查动态、勘探方法和成果研讨会"。

边界与海洋研究篇10

1什么是天然气水合物

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固态甲烷,它是由天然气与水所组成,呈固体状态,其外貌极象冰雪或固体酒精,点火即可燃烧,因此有人称其为"可燃冰"、"气冰"、"固体瓦斯"。天然气水合物的结晶格架主要由水分子构成,在不同的低温高压条件下,水分子结晶形成不同类型多面体的笼形结构。其分子式为mnH2o加表示甲烷等气体,n为水分子数)。天然气水会物的结构类型有:i、11和H型。i型为立方晶体结构、Ⅱ型为菱型晶体结构、H型为六方晶体结构。Ⅰ型天然气水合物在自然界颁最广,而Ⅱ及H型水合物更为稳定。它是在低温高压条件下,由水与天然气(主要是甲烷气,每平方米的天然气水会物可释放出164立方米甲烷和0.8立方米的水)结合形成一种外观似水的白色结晶固体,主要存在于陆地上的永久冻土带和海洋沉积物中。

2国际上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研究现状

随着世界上石油、天然气资源的日渐耗尽,各国的科学家正在致力于寻找新的接替能源。天然气水合物被称为Zi世纪具有商业开发前景的战略资源,正受到各国科学家和各国政府的重视。

自60年代开始,俄、美、巴德、英、加等许多发达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对其也极为重视,开展了大量的工作。

俄罗斯自60年代开始,先后在白令海、鄂霍茨克海、千岛海沟、黑海、里海等开展了天然气水合物调查,并发现有工业意义的矿体。即使近期经济比较困难,仍坚持在巴伦支海和鄂霍茨克海等海域进行调查或研究工作。位于西西伯利亚东北部的messoyakha天然气水合物矿田已成功生产了17年。

美国科学家早在1934年首次在输气管道中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它堵塞了管道,影响了气体的输送而开始了对水合物结构及形成条件的研究。随后美、加在加拉斯加北坡、马更些三角洲冻土带相继发现了大规模的水合物矿藏。70年代初英国地调所科学家在美国东海岸大陆边缘所进行的地震探测中发现了"似海底反射层"(BottomSimilating,Reflector,英文称BSR)。紧接着于1974年又在深海钻探岩芯中获取天然气水合物样品,并释放出大量甲烷,证实了"似海底反射"与天然气水含物有关。1979年美国借助深海钻探计划(DSDp)和大洋钻探计划(oDp),长期主持和组织了此项工作,最早指出天然气水合物为未来的新型能源,并绘制了全美天然气水含物矿床位置图。积极参加这项工作的还有英国、加拿大、挪威、日本和法国等。1991年美国能源部组织召开"美国国家天然气水合物学术讨论会"。最为重要的是1995年冬oDp64航次在大西洋西部布莱克海台组织了专门的天然气水合物调查,打了一系列深海钻孔,首次证明天然气水会物广泛分布,肯定其具有商业开发的价值。同时指出天然气水会物矿层之下的游离气也具有经济意义。以甲烷碳量计算,初步估计该地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多达100亿吨,可满足美国105年的天然气消耗。在天然气水合物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美国地质学会主席莫尔斯于1996年把天然气水合物的发现作为当今六大成就之一。因此,美国参议院于1998年通过决议,把天然气水合物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能源列入部级长远计划,要求能源部和美国地质调查局等有磁部门组织实施,其内容包括资源详查、生产技术、全球气候变化、安全及海底稳定性等五方面的问题,拟每年投人资金2000万美元,要求2010年达到计划目标,20年将投入商业性开发。

亚洲东北亚海域是天然气水合物又一重要富集区。80年代末oDp127、131航次在日本周缘海域进行钻探,获得了天然气水会物及BSR异常广布的重要发现。美国能源部的Krason在1992年日本东京召开的第29届国际地质大会上表明在日本周缘海域共发现9处的BSR分布区。天然气水合物矿层位于海底以下150-300m处,矿层厚度分别为3m、5m、7m,总厚为15m。估计在日本南海海槽的BSR颁面积约35000Km2。由于美国能源部发表了上述评估数据,加之日本油气能源短缺,它引起了日本通产省、科技界及企业界的高度重视。1995年日本通产省资源能源厅石油公司(JnoC)联合10家石油天然气私营企业制定了1995-l999年宏伟的"甲烷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及开发推进初步计划",投资6400万美元。通过对日本周边海域,特别是南海海槽、日本海东北部的鄂霍茨克海的靶区调查,发现南海海槽水合物位于水深850—1150m离岸较近,易于开发。水会物赋存一砂岩和火山沉积物中,其也隙度为35%,水合物充填率达85%,初步评价,日本南海海槽的天然气水合物甲烷资源量为7.4×l012m3,可满足日本100年的能源消耗。

德国从80年代后期还曾利用"太阳号"调查船与其他国家合作,先后对东太平洋俄勒冈海域的卡斯凯迪亚增生楔,以及西南太平洋和白令海域进行了水合物的调整。在南沙海槽、苏拉威西海、白令海等地都发现了与水合物有关的地震标志,并获取了水合物样品。

印度在1995年全国地质地球物理年会上统一了认识,认为天然气水含物已成为现今地质工作的主题。在印度科学和工业委员会的领导下制定了"全国天然气水合物研究计划",投资5600万美元。迄今为止,印度已在其东西地区发现了多处地球物理异常,显示出良好的找矿前景。

韩国资源研究所和海洋开发研究所于1997年开始在其东南部近海郁龙盆地进行水含物调查,相继发现了略受变形的BSR、振幅空白带、浅气层、麻炕、海底滑坡、菱锰结核等一系列与水会物相关的标志。新西兰在北岛东岸近海水深1-3Km,发现面积大于4×104km2的BSR分布区。

澳大利亚近年在其东部豪勋爵海底高原发现BSR分布面积达8×104km2。

巴基斯坦在阿曼湾开展了水会物调查,也取得了进展。

加拿大西侧胡安一德赛卡洋中脊斜坡区发现约1800亿油当量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

总之,目前已调查发现并圈定有天然气水合物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西太平洋海域的白令海、鄂霍茨克海、千岛海沟、冲绳海槽、日本海、四国海槽、南海海槽、苏拉威西海、新西兰北岛;东太平洋海域的中美海槽、北加利福尼亚一俄勒冈滨外、秘鲁海槽;大西洋海域的美国东海岸外布莱克海台、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南美东海岸外陆缘、非洲西西海岸海域;印度洋的阿曼海湾;北极的巴伦支海和波弗特海;南极的罗斯海和威德尔海,以及黑海与里海等。目前世界这些海域内有88处直接或间接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其中26处岩心见到天然气水会物,62处见到有天然气水合物地震标志的似海底反射(BSR),许多地方见有生物及碳酸盐结壳标志。据专家估算:在全世界的边缘海、深海槽区及大洋盆地中,目前已发现的水深3000m以内沉积物中天然气水会物中甲烷资源量为2.1×1016m3(2.l万万亿m3)。水合物中甲烷的碳总量相当于全世界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总量的二倍。可满足人类1000年的需求,其储量之大,分布面积之广,是人类未来不可多得的能源。以上储量的估算尚不包括天然气水合物层之下的游离气体。

3我国有关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调查现状

近年来,国家领导和国土资源部、科技部、财政部、国家计委等部委领导非常重视天然气水合物的调查与研究。首先是对我国管辖海域历年来做过大量的地震勘查资料分析,在冲绳海槽的边坡、南海的北部陆坡、西沙海槽和西沙群岛南坡等处发现了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似海底地震反射层(BSR)标志。并在对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成因、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特征、外北采集、资料处理解释、钻孔取样、测井分析、资源评价、海底地质灾害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资料和大量的数据。

自1984年始,我国地质界对国外有关水会物调查状况及其巨大的资源潜力进行了系统的资料汇集。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的科技人员对80年代早、中期在南海北部陆坡区完成的2万多公里地震资料进行复查,在南海北部陆坡区发现有似海底反射(BSR)显示。根据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安排,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于1999年10十月首次在我国海域南海北部西沙海槽区开展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前期试验性调查。完成三条高分辩率地震测线共543.3km。2000年9-11月,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探宝号"和"海洋四号"调查船在西沙海槽继续开展天然气水含物的调查。共完成高分辩率多道地震1593.39km、多波束海底地形测量703.5km、地球化学采样20个、孔隙水样品18个、气态烃传感器现场快速测定样品33个。获得突破性进展。资料表明:地震剖面上具明显似海底反射界面(BSR)和振幅空白带。"BSR"界面一般位于海底以下300-700m,最浅处约180m。振幅空白带或弱振幅带厚度约80-600m,"BSR"分布面积约2400km''''。以地震为主的多学科综合调查表明:海域天然气水合物主要赋存于活动大陆边缘和非活动大陆边缘的深水陆坡区,尤以活动陆缘俯冲带增生楔区、非活动陆缘和陆隆台地断褶区水含物十分发育。根据oDp184航次1144钻井资料揭示,在南海海域东沙群岛东南地区,l百万年以来沉积速率在每百万年400-1200m之间,莺歌海盆地中中新世以来沉积速度很大。资料表明:南海北部和西部陆坡的沉积速率和已发现有丰富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美国东海岸外布莱克海台地区类似。南海海域水含物可能赋存的有利部位是:北部陆坡区、西部走滑剪切带、东部板块聚合边缘及南部台槽区。本区具有增生楔型双BSR、槽缘斜坡型BSR、台地型BSR及盆缘斜坡型BSR等四种类型的水合物地震标志BSR构型。从地球化学研究发现南海北部陆坡区和南沙海域,经常存在临震前的卫星热红外增温异常,其温度较周围海域升高5-6℃,特别是南海北部陆坡区,从琼东南开始,经东沙群岛,直到台湾西南一带,多次重复出现增温异常,它可能与海底的天然气水会物及油气有关。

综合资料表明:南海陆坡和陆隆区应有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矿藏,估算其总资源量达643.5-772.2亿吨油当量,大约相当于我国陆上和近海石油天然气总资源量的1/2。

西沙海槽位于南海北部陆坡区的新生代被动大陆边缘型沉积盆地。新生代最大沉积厚度超过7000m,具断裂活跃。水深大于400m。基于应用国家863研究项目"深水多道高分辨率地震技术"而获得了可靠的天然气水合物存在地震标志:1)在西沙海槽盆北部斜坡和南部台地深度200-700m发现强BSR显示,在部分测线可见到明显的BSR与地层斜交现象。2)振幅异常,BSR上方出现弱振幅或振幅空白带,以层状和块状分布,厚度80-450m。3)BSR波形与海底反射波相比,出现明显的反极性。4)BSR之上的振幅空白带具有明显的速度增大的变化趋势。资料表明:南海北部西沙海槽天然气水合物存在面积大,是一个有利的天然气水合物远景区。

2001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在财政部的支持下,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继续在南海北部海域进行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调查与研究,计划在东沙群岛附近海域开展高分辨率多道地震调查3500km,在西沙海槽区进行沉积物取样及配套的地球化学异常探测35个站位及其他多波束海底地形探测、海底电视摄像与浅层剖面测量等。另据我国台大海洋所及台湾中油公司资料,在台西南增生楔,水深500-2000m处广泛存在BSR,其面积2×104km2。并在台东南海底发现大面积分布的白色天然气水合物赋存区。

4意见与建议

(1)鉴于天然气水合物是21世纪潜在的新能源,它正受到各国科学家和各国政府的重视,其调查研究成果日新月异,故及时了解、收集、交流这方面的情况、勘探方法及成果尤为重要,为赶超国际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水平,促进我国天然气水会物的调查、勘探与开发事业,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做出新贡献,建议每两年召开一次全国性的"天然气水合物调查动态、勘探方法和成果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