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防震减灾的含义十篇防震减灾的含义十篇

防震减灾的含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6:40

防震减灾的含义篇1

关键词:地理课堂 防震减灾 意识 演练

近些年来,全世界地震灾害频发,发生在我国境内的地震也逐渐增多,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尤其是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日本地震等大规模强地震的发生,在每个人的心中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不少人出现了盲目担心,而不是通过科学渠道去认识地震灾害,甚至有些人利用这种灾害制造谣言,给社会稳定带来了不利因素。无疑,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他们的判断力差,很容易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因此,作为地理教师而言,就需要以培养学生科学的防震意识和防震能力为己任,通过地理课堂的灵活施教,实现对学生防震减灾的教育目的。

一、培养学生的防震减灾意识

防震减灾意识的培养,是进行防震减灾的源头,只有学生树立了正确的意识,才会通过科学的渠道去了解灾害及其应对方法。培养学生此方面的意识,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加以实现:

首先,让学生意识到自然灾害尤其是地震灾害的巨大破坏力,认识到防震减灾的重要性。这又可以从两个方面强化学生的这种意识。第一就是结合教材内容挖掘教育点。就地震而言,地理教材中关于地质结构、地壳知识等都有系统的介绍,对地震的分类、地震的成因、地震的震级和烈度等概念都有明确的界定,学生很容易就能够记住这些知识。我们地理教师要做的,就是要在这些知识基础之上进行延伸,将状态性转变为过程性,不但让学生掌握有关地震的名词、定义等,更应该结合书中有关自然灾害的各种知识背景,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地震的形成、地震带的分布、地震发生的规律性、地震发生的预兆等知识内容,这些知识是培养学生防震减灾意识的基础。第二就是通过形象的材料,增加学生的感性体验。比如通过多媒体展示地震图片,以及以往大地震死亡人数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忧患意识,进而产生探索地震灾害的浓厚兴趣。最典型的,我们可以使用5.12汶川地震的数据,向学生呈现地震带来的巨大危害。

其次,让学生掌握自然灾害的客观知识,是提高防震减灾意识的保证。这主要依靠地理教材中所介绍的内容,通过对灾害发生的原理机制等的学习,让学生从意识上认识防震减灾的作用。比如,通过对地震的形成——地壳运动有了清晰的认识,学生就不难区分其中的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对地震的预防与应对就会有最基本的意识,这为接下来掌握具体的防震减灾方法提供了很好的前提。当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当前的地理教材无论是在这方面知识的涉及广度上还是实用性上,还远远达不到直接被学生吸收并作为技能进行实践的水平。有学者就此提出,地理课程中最好添加四方面的内容:利用预警时间应急避震;地震时如何伏而待定、相机行事;如何进行震后的迅速撤离;发生埋压时如何进行自救和待援。

可以看出,培养学生防震减灾的意识,除了要让学生了解地震的破坏力,更要让学生掌握先验知识,即了解地震灾害的发生过程,这些知识对于接下来学生顺利学习防震减灾知识有很好的铺垫作用。

二、教授学生防震减灾常识

地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防震减灾教育资源。

有了对自然灾害的知识了解作为基础,地理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教给学生一些实用的、难度小的防震减灾常识。比如,学了地震发生的知识,学生对地震波的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教师可以适当做一下延伸,告诉学生这种波与其它波的区别、对地面事物的破坏过程是怎样的;结合这些知识,教师便可以教给学生如何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躲避,这包括在平房里、楼房里、公共场所等。

地震是一种复杂的灾害,它所带来的后续危害是很大的,比如会带来山体滑坡、泥石流、短时雷电、隧道塌方等。从这些知识的学习中,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掌握震后一些应急性的措施,比如远离陡峭的山坡、在海边的要尽快离开、不使用电器设备、在逃生时不乘坐电梯等等,这些都是可以在讲解自然灾害一节课时进行渗透教育的。

在知识传授这一环节,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更多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知识传授。就像当年周恩来总理对我国省级行政区进行的概括:“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云贵福吉安,四西二宁青甘陕,还有内台北上天。”我们完全可以将这种琅琅上口的口诀、顺口溜用在学生对地震知识的学习中,许多民间谚语也可以使用。如顺口溜“……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再比如有关地震现象描述的谚语“离得近,上下蹦;离得远,左右摆”,都是非常好的教学材料,值得广大地理教师挖掘其课堂教育价值。

三、组织防震减灾小组活动

结合课堂教学进行防震减灾教育,还可以通过创新课堂互动方式进行,组织学生间的小组活动就是很好的一种方法。在地理教学中渗透防震减灾教育,提高教学效果,还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使学生通过探索、合作等方式,领略到防震减灾教育的真谛。例如,学习自然灾害及有关地壳运动、地貌等地理知识,教师可以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然后组织专题讨论,让学生就地震发生时如何进行自救等话题广泛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通过对各种观点进行总结提炼,反馈给他们较为科学、完整的防震减灾知识……这些做法都会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也能够激发他们对防震减灾的重视。

四、开展防震应急疏散演练

地理教学与学生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要提高教学效果,不仅要搞好课堂教学,还要注重教学与学生生活实践的联系。所以,要延伸地理课堂,使防震减灾教育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实践。组织学生进行防震减灾实践活动,可以通过开展防震减灾课堂应急疏散演练。这种方式,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室环境进行模拟逃生等活动,也可以通过模拟角色扮演,比如让一组学生手拉手交叉,模拟出地震发生时的地面运动,让一名同学用手指代表自己从一个角落向另一个角落运动,要求这名同学的手指不能离开模拟地面,之后互相分享体验。

目前,许多学校都会定期开展全校性的防震应急疏散演练,在开展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前,地理教师可以通过讲座等形式介绍地震成因、前兆危害、自救和互救措施,为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田利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2008。

防震减灾的含义篇2

一、深刻认识新时期做好我市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地处渭河强震带的南段,区内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运动强烈,地震活动频繁,有着发生中强破坏性地震的历史和地质构造背景。

近年来,我市坚持防震减灾与经济建设工作一起抓,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取得较大进展,防震减灾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在保障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地震短临预报水平低;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的要求还没有完全落实;农村及“城中村”民居基本无抗震设防,城市综合防御能力亟待提高;地震应急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地震工作机构急需完善、防震减灾工作经费投入不足;群测群防工作尚需进一步探索和加强;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还较淡薄,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仍需加强等。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各区县政府、各有关部门要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感,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坚决克服麻痹侥幸心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常备不懈,认真扎实地做好防震减灾的各项工作。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全面做好综合防御工作

(一)搞好城市地震小区划工作。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曲江新区和浐灞河生态区四区管委会要按照我市防震减灾“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的要求,积极筹备资金开展工作,并于年前完成相应的地震小区划工作,为抗震设防提供基础资料。

(二)建立健全机构组织,确保防震减灾事业经费。各区县政府要建立和完善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防震减灾要求相适应的资金投入机制,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认真贯彻市政发59号、市政发68号和市政发48号等文件精神,落实好防震减灾事业经费,确保地震监测、预防、宣传、救助和科研等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并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逐年予以增加。新城、碑林、莲湖、雁塔、阎良等5个区要尽快增加防震减灾人员编制,加强防震减灾队伍建设。

(三)全面提升地震监测能力和预报水平。要进一步加强对震情的综合分析判断与跟踪,努力捕捉前兆信息,完善震情会商制度,有重点、有针对性、科学有效地强化震情监视和短临跟踪工作,提高分析预报水平,加强对新资料、新技术的研究和运用,不断提高地震预报的科技含量,夯实防御基础。市黑河工程管理局要在年前完成其余4个测震子台建设,组成黑河水库微震测震系统。

(四)完善地震群测群防网络建设。地震部门要切实加强群测群防工作。按照中国地震局《地震群测群防工作大纲》的要求,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地震群测群防工作的新思路,研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抓紧制定本地区的地震群测群防网络建设方案,积极推进地震宏观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地震知识宣传网和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乡镇、街道办事处设置防震减灾助理员的“三网一员”建设,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建立稳定的群测群防经费投入渠道,制定观测员岗位津贴及通讯补贴发放标准,稳定群测群防工作队伍。

(五)加强地震监测设施和监测环境保护工作。市公安、国土资源、建设、规划、地震等部门要按照《地震监测管理条例》的要求,认真做好地震监测设施和监测环境的保护工作。

(六)加强抗震设防管理工作。要依法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管理和监督,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依法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市地震、发改委、规划、建设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与职责,相互配合,确保市抗震设防管理审批职能落到实处,要把抗震设防要求列为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工程设计和施工审批及竣工验收的必备内容。各区县要加强对抗震设防要求的监督检查,依法行政,从源头上加大对抗震设防要求的监督管理力度。

(七)确保重大工程的地震安全。重大建设工程、生命线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以及大中型水库(含水电站),未做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单位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抗震性能鉴定。不符合标准的,要进行抗震加固。对年以前建设工程抗震性能普查成果要综合应用,对年以后新建的建(构)筑物抗震性能情况,由市建委商市地震局提出意见。地铁项目应建立地震紧急自动处置系统。

(八)积极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各级建设、地震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农村建房抗震管理,制定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规划,将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农村建房审批管理之中。各区、县政府要积极推进和实施“地震安全农居工程”,要把地震安全农居工程的建设与本地区移民、扶贫、“城中村”改造等有机结合起来,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起来,纳入总体规划,共同推进。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建立农村防震抗震技术服务网络,大力推广抗震技术的应用,逐步改变农村民居基本不设防的状况。

(九)大力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制定防震减灾宣传教育计划,建立和完善宣传教育网络,年前完成我市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每个区县要建立一所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每个乡镇(街道)设立一名宣传员。按照“积极、慎重、科学、有效”的原则,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校园活动,因地制宜地强化防震减灾宣传。要把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普及纳入文明社区活动中,并作为“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活动的重要内容。

(十)进一步做好地震应急工作。按照分级管理、分级响应、条块结合和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建立地震应急救援工作机制,落实以事发地政府为主、有关部门和相关地区协调配合的地震应急领导责任制。各级政府要及时修订完善地震应急预案,完善应急工作机构和工作制度,明确应急工作程序和职责,落实应急检查制度,适时组织地震应急演练,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临震不乱、决策科学、反应迅速、处置有力。

(十一)搞好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和紧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各区县按照我市防震减灾“十一五”规划要求,安排落实资金,积极开展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和地震灾害紧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年前,每个区县至少建设一处标志醒目、应急避险设施相对齐全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和一支社区地震灾害紧急救援志愿者队伍,进行地震灾害应急救援知识培训,以提高对地震及有关灾害实施有效救援的能力。

三、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组织领导

防震减灾的含义篇3

关键词:城市绿地;地震;减灾;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5.1;p315.94;tU984.1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1)08-1634-03

DisastermitigationDesignofGreenspaceinCity

ZHaoJing-wei,LUoping-jia

(SchoolofartandDesign,ChinaUniversityofminingandtechnology,Xuzhou221116,Jiangsu,China)

abstract:Urbangreenspaceplayedanimportantpartinrelievingthedamageofearthquake.However,itsimportancewascompletelyneglectedinChina.thegreenspacedesignedfordisastermitigationshouldbeemphasizedinurbangreenspaceplanning.

Keywards:greenspace;earthquake;disastermitigation;design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较多的国家之一,灾害类型多样,在城市中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地震、火灾、洪水等,然而其中的地震及其次生灾害是危害严重、难以预报、预防难度大的灾害类型,仅20世纪中国就发生一次死亡20万人口的地震灾害2次,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2008年发生在四川省汶川县的大地震再一次向我们敲响了警钟,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可能发生破坏性的地震。在目前人类对地震无法准确预报的前提下,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1城市绿地在城市减灾中的作用

1.1临时避难所

在破坏性极强的城市灾害诸如大地震发生后,各类建筑将会倒塌,次生灾害会不断发生,不仅使各种建筑物受到进一步损坏,也会增加人员的伤亡。所以,迅速将市民从遭受破坏的建筑物中疏散到空旷地,可有效减少人员的伤亡;而城市绿地中,建筑物少,而且低矮,绿化面积大,是灾害发生后人们避灾的理想场所[1-3]。

1.2防火隔离带

大面积的绿地可以阻隔火势的蔓延和减少次生火灾的发生,许多绿化植物枝叶含有较多的水分,本身就是防火的天然屏障。

1.3阻隔病菌源

绿色植物具有良好的杀菌作用,植物的芽、叶、花粉能分泌出具有杀死细菌、真菌和病原生物的挥发性物质,可减少空气中病原的数量。因此,把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紧急的避难场所,对于防治大灾之后的大疫具有积极的意义。

1.4紧急救灾和重建家园的据点

建设与城市规模相适应的大型公园、绿地,可作为灾后紧急救灾和重建家园的据点。

1.4.1救灾人员驻扎灾难发生后,应急工作及时、高效、有序的开展,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在这个过程中,绿地发挥着重要作用,医护人员可以在绿地搭建临时医院和驻扎营地,利用临时医院尽快地开展救治工作。

1.4.2救灾物资集散城市各部门调运的粮食、饮水、被服、仪器等救灾物资从运送到分发完毕,需要有一个足够大且交通便利的地点存放,而很多城市绿地、广场等适宜建立救灾物资集散处的地点一般都位于路口等方便通行的地方,非常便于救灾物资的运送。

1.4.3救灾运输通道有些树木由于含有树液和水分,能发挥控制火势、切断火路的作用,从而可以保证道路的正常使用;一定树龄的行道树由于扎根于大地深处,能够支撑住倒塌的房屋;因为有一定宽度的绿化带存在,即使沿街建筑物倒塌,也不会直接威胁到路上的行人和车辆,从而保证了道路的畅通。

1.4.4灾民安置场所绿地上的树木根深叶茂,在发生地震时一般不会倒伏,利用树木可以搭建防震棚;同时大块绿地可以阻隔火势的蔓延。绿地地势平整,也适宜作为临时住所搭建地点。

1.4.5救援飞机起降当灾难发生时,为了保障抢险救援人员、救灾物资的运输及灾民、伤员的疏散,在地面道路交通被破坏或不能满足需要时,可用避难场所中的草坪、广场等开阔地带作为救援直升飞机的起降场地,保障空中运输通道的通畅。

1.4.6倒塌物堆放场重建灾难后的城市,首先需要清理倒塌的建筑垃圾,在灾后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垃圾无法很快运送到郊外的堆积场所;利用城市绿地作为垃圾的临时堆放地,可以就地解决垃圾的堆放问题,节省了人力、物力和时间。

1.4.7作为临时掩埋震亡人员的场所地震,特别是强震发生后,道路损毁,交通中断,震亡人员的遗体如不及时处理会造成高度腐烂,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和蔓延,给灾后的防疫工作造成极大的威胁。在倒塌建筑物现场及附近硬化路面、广场不宜临时掩埋,而绿地就成了处理遗体的理想场所。

2中国城市绿地在城市防灾减灾建设中的现状与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绿地的建设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大多数城市的绿地面积、绿地覆盖率和人均绿地面积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至2004年底,全国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了31.66%,绿地率达到了27.7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7.39m2。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推动城市绿地不断增长和发展的根本动力主要来源于城市面貌改造、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等刚性要求,为了防灾减灾的目的而建设的城市绿地确是少之又少,并且也仅限于少数几个大城市,如北京最早在1993年就提出了建设应急避难所的建议,但这个建议直至2003年10月才得以实现,这期间跨越了十年,最终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应急避难所”――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这也是我国第一个将城市绿地建设成具有完备防灾设施的防灾公园。尽管中国在城市绿地防灾减灾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总的来看与我国面临的严峻灾害形势还很不相称,对于大部分的绿地我们在做城市绿地的规划和设计时,很少或者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其中的防灾减灾规划与设计。我国城市绿地在城市防灾减灾建设中的不足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防灾减灾意识淡薄

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城市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专家学者、规划技术人员对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缺乏应有的重视,使得有关城市绿地的防灾减灾研究尚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还没有列入城市发展的总体框架之内,更不用说城市普通市民等社会公众对于城市绿地的防灾减灾功能会具有深刻的认识。因而在调查城市绿地是否可作应急避难场所时,超过44%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绿地以外的其他类型场地作为应急避难场所,甚至还有24%的被调查市民根本不知道城市绿地应该具备应急避难的功能。

2.2城市总体规划缺乏对城市绿地防灾减灾规划的系统性研究

现有的城市防灾减灾规划只是单一地强化各项专项防灾减灾规划或加强工程性防灾减灾规划,且多是被动地去适应城市所发生的灾害,欠缺常态下的综合安全防灾减灾应急联动机制及深度协调化研究。因而在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体现的是平常时期城市绿地的功能,非常欠缺城市绿地防灾减灾专项规划,已编制完成城市绿地防灾减灾规划的城市少之又少。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

2.3城市绿地防灾减灾系统不健全,基础设施薄弱

城市绿地是城市大规模防灾避难的惟一室外大型空间,城市绿地系统布局与功能配置还没有充分考虑到城市防灾减灾的要求,缺乏利用绿地广场、地下空间、道路广场等设施实现集中、疏散与防灾避难相结合、提高城市整体防灾减灾的能力;现有的城市绿地规划、设计、建造过程中,几乎没有涉及对防灾减灾的考虑。城市绿地系统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足,防灾减灾投入不足,灾害防御和应急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3城市绿地的减灾设计

3.1防灾减灾、统筹规划

城市绿地防灾减灾规划应是城市总体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要与城市总体规划相配套,这样才能在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中发挥其应有的综合作用。城市绿地空间配置,应当着眼于各类防灾减灾场所的综合统筹规划,确保各类防灾减灾场所的总面积和各种防灾减灾设施能够满足城市居民避难的需求。具体来讲城市绿地防灾减灾规划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3.1.1适当提高各类绿地规划建设指标一个城市只有具备相当面积的绿地,才能为抗震救灾提供基本条件,尤其是区级以上的公共绿地面积最好在2hm2以上,市级公园面积依城市规模可定在10~30hm2以上。其他各类绿地如单位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是必不可少的。绝大多数地震由于发生时间、地点无法准确预测,人们滞留地又很分散,因此分散的绿地从避震抗灾角度来看就都有了用武之地。

3.1.2应重视居住区专用绿地的建设现代居住区人口密度大、高度集中、楼房林立,如果没有一定面积的绿地,一旦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人们就不知去何处避灾。有了小区专用绿地,居民可应付突发灾害就近避灾,同时可激发居民之间的自救能力,争取到时间就赢得了生命。

3.1.3各类绿地布局尽量分布均匀公共绿地中的市、区级及居住小区内专用绿地,是充分发挥绿地抗震救灾功能的一个重要条件。否则尽管各类公共绿地指标很高,也不能有效发挥其避震自救的功能。居住小区专用绿地服务半径以100m以内为好;区级绿地服务半径以500m以内为好。绿地分布均匀,位置适中,服务半径适宜,一旦发生地震,人们可迅速疏散到绿地,这能为避震抗灾争得时间。

3.2选址应安全

城市绿地应远离高大建筑物、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存放处、核放射物储备地点、地下断层上以及易发生洪水、塌方的地方,同时还应选择地势较平坦、易于搭建帐篷等临时救助房屋的地方。

3.3在建筑物四周种植能起到缓冲作用的植物

植物的缓冲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发生地震时,一部分人员出于对地震的恐惧,可能会跳楼逃生(尽管这不是一种科学的逃生方法,但几乎每一次地震发生时都有不少人这么做)。为了减少跳楼人员的伤亡,建筑物至少一面应是绿地;另一种情况是利用植物的支撑作用,把倒塌建筑物废墟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扩大安全区域。为了充分发挥绿地的缓冲功能,就应特别注意绿化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在植物选择上应选高大健壮、枝条柔软而有韧性、无刺的植物,尽量做到乔、灌、草三层合理搭配,以加强对跳楼人员的缓冲保护和增强对废墟的限定。

3.4在绿地设计中应注意稀树草坪的设置

为了充分发挥绿地的减灾功能,在较大的城市绿地中,应至少设置一处面积较大、地形较平坦的开阔草坪,便于在灾害发生后,救灾直升机可以起降;绿地内应注意稀树草坪的建设,以方便救灾帐篷的搭建。为了救灾的需要,城市绿地中应压缩市民很难进入的密林面积,当然有特殊用途的防护林不受此限制。

3.5在绿地树种安排上多植耐火树种

火灾是地震最主要的次生灾害之一,有时由地震引起的火灾所造成的危害比地震本身还大,如1923年发生在日本的关中大地震[4]。因此,防止火灾的蔓延是城市绿地在减灾中的重要作用之一,这就要求在城市绿地的植物选择上,必须把防火减灾功能与植物的生态功能和美化功能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考虑,要把防火树种的栽植优先考虑到绿化乔木树种的选择里,应尽量避免种植含油脂量较大的易燃植物,多考虑耐火的树种。实践证明,防火效果较好的植物主要有珊瑚树、海桐、山茶、黄杨、女贞、银杏、三角枫、槐树、罗汉松、榉树等。

3.6绿地中应适当设置水体并保持水体的质量

水是生命之源。当地震发生时,城市的供水系统往往遭受严重的破坏,因此解决大量灾民的饮水问题是灾害发生后一段时间内政府的一项紧急任务。在这种情况下,绿地中的水在经过简单地消毒处理后,一般就可以直接饮用,使得在灾害发生时,水这条生命线不致断绝;并且在有火灾发生时,绿地中的水也可用来灭火;在有降水时,绿地也可收集雨水,以增强对水生命线的保障供给能力。

3.7树种选择应考虑植物的可食用性

灾难的发生使得在平时我们伸手可得的东西都变得异常艰难,因此城市绿地还应考虑在灾难发生的非常时刻,为一无所有的灾民提供能够充饥的食物代用品,为灾民免受饥饿之苦尽一份力量。这主要在植物选择上,要多选种一些果树以及其他能食用的植物,如在华北地区可适当多植榆树,在南方可多种植果树。

3.8绿地的纵向设计应符合减灾的需要

为保障灾时避难场所的顺利使用,通过合理的地形坡度,解决雨水的快速下渗和快速外排问题,避免铺装地面、停车场、运动场、绿地等出现积水,要使城市的绿地排水优先于蓄水,在保证场地排水顺畅的前提下,考虑雨水利用的问题。通过调整土壤颗粒度,增加土壤的渗透系数,抬高灾害发生时临时安排住宿区的绿地标高,保证顺畅的排水坡度,这是绿地在总体布局时,必须考虑的纵向设计细则。准备在灾时用作住宿区的绿地应以平坦地形为主,坡度控制在1%~8%之间。

3.9提高全民防范意识

加强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演练,将增强全民的防范意识和防灾能力。实践证明,平时合理的防灾减灾教育和演练,在灾难发生时能有效地减少人员的伤亡。因此,在城市绿地中设置专门的场地,采用文字、图片和专人讲解等方式对广大市民进行有关防灾和减灾的宣传与教育,并进行有针对性地防灾减灾演练,这将是对灾害的一种有效预防措施,绿地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一需求。

3.10专用防灾减灾设施设置

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在重要的防灾减灾绿地中还应设置一些专用的防灾减灾设施,如应急避险指挥中心、应急供电系统、应急简易厕所、应急物资储备室、应急医疗点、应急通信系统等,这些设施一般在重要的、以防灾减灾为其主要功能的公园内是必备的;在普通绿地中,要视各个城市的经济和发展规划有所选择地设置。

4结语

2008年发生在四川省汶川县的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然而我们可以假设一下,若是这种强度的地震发生在某个中心城市时,那将会如何?我们简直不敢想象这样的可怕后果。因此建立城市的综合防灾减灾设施,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建立和谐社会、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不可忽视、不可替代的方面。

参考文献:

[1]苏群,钱新强.城市避难场所规划的空间配置原则探讨[J].苏州大学学报,2007,27(4):66-69.

[2]包志毅,陈波.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与城市减灾防灾[J].自然灾害学报,2004,13(4):155-160.

[3]洪金祥,崔雅君.城市园林绿化与抗震防灾――唐山市震后绿地作用与建设的思考[J].中国园林,1999,15(3):57-58.

防震减灾的含义篇4

一、地理教材中的灾害教育

地理学科有着丰富的与灾害教育有关的教育内容和因素,开展灾害教育也可拓展地理教育的价值,地理教育大有所为。在众多国家的中学地理课程中,自然灾害的相关内容都为重要内容。本文着重对英国主流地理教材中的灾害教育案例进行介绍和分析,以期对我国地理教材编写、教学实践有所借鉴。英国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关键阶段3学习“地壳变动及其对景观和人类所造成的影响”、“地形地貌的变化过程以及它们对景观和人类所带来的影响”等。

研究选取的《地理学的明天(edexcelGCSe标准a)》(霍德教育出版社,第三版),选取章节为第二章第六节——构造景观。学习目标要求掌握构造运动的位置和特征;研究构造运动。具体而言,第一部分内容:能够描述火山和地震的全球分布;理解板块运动导致地震和火山运动;认识汇聚、离散及保守型板块边界特征;了解测量地震的不同方法。第二、三部分内容:理解人们继续生活在活跃构造地带的原因;认识火山爆发或地震的产生原因和影响;了解预报和预防火山运动与地震的不同方法。

[构造运动的

位置和特征\&地震和火山的全球分布;地震和火山通常同时发生的原因;板块边界的特征;地震如何测量?什么是震源和震中\&构造运动的影响及其治理\&为什么人们继续生活在火山和地震活跃的地方?什么因素造成地震?对人类的影响;地震对环境的影响?目击者报告案例研究:火山爆发的产生原因和影响——以1997年蒙特色拉特岛火山爆发为例\&火山爆发和地震影响的预报和预防\&][表1][教材内容结构]

二、地理内容分析

地理教材中有一组活动,用以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业系统较完善,关注面较广,能较好实现灾害教育教育目标。值得一提的是,题目分高难度型和基础型,教师能较好实现分层次教学,学生也能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能力水平。

关于地震,教材给出麦卡利地和里氏震级两种测量方法。作者详细地说明了这两种方法的表示意义、使用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介绍麦卡利地震度时,有各个震级的漫画图片,形象展示其特点。之后,作者分析了什么是震源和震中,并用示意图表示震源和震中的位置以及地震的破坏范围。在这一节的末尾,让学生完成一组“活动”,活动案例如表2。

高难度型:观察表2。①震级与频率之间有什么关系?②画一张死亡人数与地震数量的散点图。③地震数量与死亡人数之间有关系吗?④2004年的地震死亡人数多于2007年的地震死亡人数,这是为什么?

基础型:观察表2。①用表格中给出的词语复制并完成下列句子。②某些年份的地震死亡人数比其它年份要多。提出两个原因。

“构造运动影响的治理”一节,作者分析了为什么人们继续生活在火山和地震活动频发的地区,列表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阐述。书中图片表现了埃特纳火山每年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以及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的地热利用。接着,作者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1999年8月17日发生在土耳其的里氏7.4级地震进行分析,内容包括地震发生原因、地震对人的影响、地震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目击者报告四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有示意图或图片、漫画等佐证。

对火山爆发的原因和影响的阐述,作者也是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案例是1997年发生在蒙特瑟拉特岛的火山爆发事件。作者先通过示意图分析发生的原因,然后结合具体的数字和图片分析火山爆发对人类、交通、建筑和环境的影响,最后还用漫画的形式出示目击者的感受。内容可信详实,分析深入具体,方式多种多样。

案例分析之后,有一组活动让学生完成。“①以下事件的发生与哪个板块的运动相关?(a土耳其地震;b蒙特瑟拉特岛火山爆发)②画出示意图表示蒙特瑟拉特岛火山爆发或土耳其地震对环境的影响。③土耳其受影响最严重的地区,短期或长期的影响哪个破坏性更大?”

最后一部分内容是火山爆发和地震的预报与预防。作者先回答了地震和火山能否被预测的问题,指出尽管方法很多,但是都不能精确地判断。目前经常检测的是高风险区。作者提出了用气体检测和GpS系统检测地表形变的方法预测火山的可能发生区,又提出地震检波器和地面倾斜度测量仪器这两种方法预测地震的可能发生区。具体分析了这四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接着作者又回答另外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减轻或预防火山爆发和地震引起的后果?作者从教育、建筑设计、著名的抗震建筑、防御这四个方面阐述。教育部分以日本为例,介绍其防灾演习等活动。最后是让学生完成一组活动。“拓展工作:研究抗震建筑的设计,并自己设计出能够在地震中站立的建筑”。

不难看出,英国地理教材中有关灾害教育的内容有如下特点:图像系统丰富、直观,图表数据详实,有助于学生理解;活动系统强调培养学生能力,通过一些数据或图片让学生自主探究,以活动或任务形式给出;课文系统叙述科学合理,知识含量丰富,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三、结论与建议

可见,该教材既重视防灾知识的学习,又重视防灾技能的培养以及树立正确积极的防灾态度。以案例介绍、探究学习等方式组织灾害教育内容及活动,能较好实现其目标。比较得知,我国中学地理灾害教育的内容文字描述较多,强调防灾知识,多与生活实际疏离;国外的灾害教育内容以图片居多、图像系统完善,与生活联系比较密切,注意防灾技能培养,提高防灾态度,可操作性强。

防震减灾的含义篇5

深入持久地全面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对于提高全民防震减灾意识和素质、实现有效减灾、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满足多震区人民群众现实需求和期盼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市地震局高度重视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工作,切实做到了思想统一、组织健全、措施得力、保障到位,切实把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列入全局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年度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底有总结。特别是“5·12”汶川地震后,省政府印发了全面加强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能力建设的十项重大措施,市地震局抓住公众了解掌握防震减灾知识技能的需求空前高涨的有利时机,迅速掀起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热潮,紧密结合省地震局开展“防震减灾家喻户晓全覆盖”工程的实施,及时将相关宣传材料发放到全市各乡镇、学校、企事业单位、农村、家庭,有力地提升了全民防震减灾素质。

一、市政府贯彻十项措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工作实施情况。

省政府关于加强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能力10项重大措施实施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强化措施,贯彻落实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市政府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丽政发〔〕11号)、《关于切实做好地震应急救援准备工作的通知》(丽政办发〔〕75号)、《关于修订部门各类应急预案的通知》(丽政办发〔〕131号),提出了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具体要求,各级各部门积极行动,狠抓落实。7月9日,永胜县召开全县地震应急准备工作会议当晚,姚安县就发生6.0级地震,地震波及的乡镇参会领导迅速赶赴灾区调查灾情,开展应急工作;11月2日,宾川地震后,市县各级各有关部门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调查灾情、积极汇报、争取支持。充分体现了应急快、布置快、行动快、救灾快的特点,得到灾区干部群众的普遍赞誉。,市政府以第1号文件下发了《关于全面加强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能力建设十项重大措施工作任务分解的通知》,明确各项工作的牵头单位和相关责任,为进一步做好全市防震减灾工作,提高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能力,作出了具体的安排部署。明确了十项重大措施的实施牵头单位和协助单位,建立了跟踪检查、进度汇报工作制度,明确了启动问责程序和办法。市地震局及时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能力建设的十项重大措施>工作分解及实施意见》(丽震发〔〕32号,制定了宣传工作要点计划。

《市政府关于全面加强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能力建设十项重大措施工作任务分解的通知》(丽政发〔〕1号)对于全面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一、目标任务是:普及防震抗震知识,进一步提高全民防震抗震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二、主要措施有:1.实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全覆盖工程,组织发放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声像资料。将《云南防震应急自救互救手册》《防震避震常识》、《防震避震常识挂图》、《地震科普知识和地震紧急避险常识》等声像资料及时发放到全市各机关、学校、幼儿园、医院、大中型企业、社区、农村等做到家喻户晓。2.做好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年度常规宣传。结合“2·3”地震纪念日、“5·12”防灾减灾日、科技周、《防震减灾法》颁布实施纪念日、“7·28”唐山地震纪念日、科技日、“11·6”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周及三月会、七月会等有利时机,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短信等媒介,采取专家讲座、上街咨询、政风行风直播热线、知识竞赛、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加强《防震减灾法》等防震减灾政策法规的学习宣传活动。3.建立科普宣传长效机制。认真落实地震系统防震减灾宣传方案,使防震减灾知识进学校、进单位、进农村、进社区。中小学校结合“三生教育”,认真开展防震避险知识宣传、中小学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中小学防震避险应急逃生演练等活动。组建地震科普知识宣讲队,制作宣传展板、印刷宣传材料,定期到乡镇、街道、村庄进行宣传,扩大对社区、农村的宣传面。充分发挥新闻单位舆论宣传的主力军作用,改进新闻报道形式,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精心策划,周密安排,及时、主动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4.建立应对重大地震灾害新闻制度。新闻单位对地震事件的报道,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严格遵守新闻纪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及时将信息通过正常渠道向社会公开,确保人心安定和社会稳定;以正面宣传为主,重点宣传报道党和政府对灾区群众的关怀、抗震救灾工作取得成效和抗震救灾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动员社会各界群策群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三、牵头单位: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委宣传部,四、协助单位:市政府新闻办、地震局、民政局、文化局、教育局、科技局、市科协、报社。

省政府十项重大措施和《市政府关于全面加强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能力建设十项重大措施工作任务分解的通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可操作性,对于指导当前和今后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市防震减灾工作会议对开展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也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资料按比例配发到各县级地震部门的情况。

到目前为止,省局为市发放了《云南防震应急自救互救手册》100件共0本、《宾馆酒店防震避震知识卡片》7000份、《防震避震常识手册》100件共0本、《防震减灾科普知识100问》50件共10000本、《防震避震科普常识挂图(小)》800件2万套共16万张、《防震避震科普常识挂图(大)》400件1万套共8万张、《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挂图》20件共400套、《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蝶蟾童(ⅰ、ⅱ)》5件共500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蝶片-地震来了怎么办》5件共750张、《地震灾害自救常识》碟片4件共800张,《防震减灾基本知识问答》7件共658本、《云南省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应急大行动画册》20件共200本。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资料为我们深入全面开展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

市地震局收到宣传资料后,及时将宣传资料按各区县人口比例分发到各区县地震局,同时将各区县地震局科普资料发放补助经费及时下达给区县地震局。各区县地震局也及时深入农村乡镇,利用集市等时机,将宣传材料及时分发到学校师生、干部群众、来丽游客手中。

三、及时向学校、乡村、政府部门、酒店等分发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资料情况。

市地震局重视科普资料发放工作,收到省局配发的宣传资料后,市地震局召开专题办公会议,研究安排强化宣传工作,并初步制定了工作计划及内容,就宣传工作专门进行安排部署,对区县地震局提出了要求,要求各区县地震局利用“2·3”地震、科技活动周、防灾减灾日等有利时机,针对性开展强化科普宣传,在全市范围内形成科普宣传热潮,形成合力,以大规模、大声势达到大成效。

市地震局以点带面,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联系乡永胜县顺州乡中学、新河村中学、小学及村民送去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防震减灾知识100问》等科普材料共4000册,做到联系村中小学及群众人手一册,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为市属大中小学校师专、实验学校、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等发放了知识挂图和宣传资料,做到人手一册。

市县党委、政府文件交换系统向市县两级党政领导及党委、政府部门发放了新修订的《防震减灾法》、《防震避震常识手册》、《地震知识100问》及市地震局编印的《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与抗震设防要求管理政策法规汇编》等宣传材料。

通过全市司法系统、中小学和市政科普宣传专栏广泛张贴《防震减灾法》及《防震避震科普常识挂图》宣传挂图。

积极协调市旅游局,由市旅游监理公司将省地震局配发的酒店宾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插页7000份分发给全市三星级以上酒店宾馆。由于市酒店宾馆客房标间达5万多,省局所发材料严重不足,将实际情况上报省局震防处。

在市、县、区人大、政协“两会”隆重召开之际,市、县、区地震局为与会代表和委员发放《地震知识100问》、《防震避震知识》等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材料,面向来自全市各个地区、各条战线、各个界别、各级领导、各种民族的代表具有广泛代表性,向他们开展专门的科普知识宣传取得了带动示范作用。

在新春佳节之际,市地震局为全市中小学地震兼职宏观信息员寄去了春节慰问卡和防震减灾知识挂图、dvd、《防震避震知识》、《地震知识100问》,为全市中小学在新的一年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提供了条件。另外,还为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及分管领导寄去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材料及《市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与抗震设防要求管理政策法规汇编》。共寄出防震减灾知识材料3000余份。

市县(区)地震局以学校为重点将省局配发的宣传资料及时发放给各学校,做到人手一册,宣传挂图做到了入班、入村。玉龙、古城、永胜、华坪、宁蒗各区县地震局还组织了科技化宣传、乡镇街天强化集中宣传、交流会强化宣传等活动,深受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朋友的欢迎,宣传效果极为理想。

永胜县地震局于7月10日召开全县防震减灾工作会议,向与会代表《防震避震常识》、《地震知识100问》共234本;于8月3日在永胜县大安乡召开“地震应急救援准备工作培训会”,向参会人员发放宣传资料800册、dvd光盘10盒;9月在县教育局召开全县中小学校校长会议时,向参会人员发放dvd光盘《蟾童》120盒、《地震100问》和《防震避震常识》1000份;于9月23日组织参加了永胜县“全国科普日”活动,开展地震知识咨询,摆放防震避震宣传展板,向过往群众发放宣传折页、《地震100问》和《防震避震常识》等宣传材料,近千人次观看展板,发放宣传资料多份。在民主广场的科普画廊内展出8平方米的宣传材料;11月19日,积极配合省地震局地震科普大篷车宣传组开展科普宣传活动。组织全县乡镇分管领导、县直地震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主要领导共80人举办了科普宣传报告会。科普大篷车到十字街进行街头宣传,播放《蟾童》、《应对地震灾害自救互救常识》等防震减灾科普音像片。发放《防震避震常识》、《地震知识100问》等地震科普宣传材料近5000份;12月11日我局召集全县十五个点的宏观观测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并发给宏观观测人员宣传折页、《地震100问》和《防震避震常识》等宣传材料多份。

玉龙县地震局在纪念汶川5.12特大地震一周年之际,向全县各部委办局发放地震宣传知识手册1500余份。以全国首个防灾减灾日为契机,积极开展了地震科普知识宣传月活动,到玉龙中学、玉龙县五中、白沙中学开展了防震避震常识宣传和地震应急演练,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共发放地震知识宣传手册余份。

古城区、华坪县、宁蒗县地震局也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六进活动,及时将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材料发放到机关、企业、社区、学校、单位、家庭。

四、利用防灾减灾日、“11·6”等时机开展宣传活动情况。

在防灾减灾日、“11·6”等时机,市地震部门都认真落实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年度计划要点要求,切实做好重点时段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全市地震系统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短信等媒介,通过开展讲座、上街咨询、发放宣传材料、刊登文章、播放宣传片、张贴挂图、悬挂横幅、播放标语口号、短信宣传、知识竞赛、网络宣传、通过公共汽车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走入社区、乡村、机关、企业、学校,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大量的科普宣传活动。切实做到了报纸上有文章、电视上有画面、网络上有专栏。全市中小学校结合“三生教育”,以防震避险知识宣传、中小学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中小学防震避险应急逃生演练为重点等,广泛开展了防震减灾科普学习宣传活动。

5月12日前后,全市地震系统深入基层农村、小区、中小学、幼儿园、企事业单位。以中小学师生为重点,实施了科普知识全覆盖工程,发了科普宣传材料近20万份,开展知识讲座20场。在5月12日,与全市各主要减灾职能部门一道开展了规模大、影响大、效果好的现场宣传咨询活动;全市电视台共播放宣传片600分钟(含重播、新闻)、宣传口号共40余条。

2月3日,在大地震14周年之际,市、古城区、玉龙县地震局联合开展了纪念1996年“2·3”大地震现场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市、区、县地震局全体干部职工到红太阳广场、束河古镇等地向行人发放《地震知识100问》、《防震避震常识》、《科协网络通讯“5·12”专辑》等地震科普知识宣传材料,回答行人有关防震避震方面的问题,讲解介绍防灾减灾法规。本次活动共发放地震科普知识材料5000余份,圆满完成了宣传任务,对进一步提高了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按照市地震局的要求,永胜、华坪、宁蒗县地震局也在2月3日当天开展了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在县城市政广场和主要街道开展现场宣传,县挂宣传标语条幅3幅,发放科普知识读本共6000份、开展现场咨询780人次。

在每年的“11·6”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周,全市地震部门都认真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成效果显著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

五、各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建设情况

市高度重视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并把此项工作作为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强调创建工作要以“加强校舍安全建设”为基础,以“普及防震减灾科学知识、倡导科学防震避震方法、提高应急避险能力为宗旨”,以“学校科普宣传教育和紧急避震逃生演练”为重点,以“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确保一方平安”为目标,开展了经常性培训宣传和演练工作,通过全市各级教育、地震部门的共同努力,全市中小学校防震减灾科普意识普遍增强、应急避险能力有力提高。

到目前为止,古城、玉龙、永胜、华坪、宁蒗各县地震局都建立了两所县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古城区祥和办事处白龙潭小学、永胜县第四中学两所学校被评为云南省首批科普示范学校。永胜县“红石崖·天坑”地震遗址于被中国地震局评为部级典型地震遗址。全市初步形成以学校为重点的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教育网络,正在发挥示范、带动、影响的作用。

六、其他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工作情况

积极争取省局支持,《市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专题dvd蝶片制作项目得到省局支持。投入15万元,将立足实际,强化人对本市多地震的市情了解,切实增强忧患感、责任感,并从思想根源重视防震工作、做好应急工作、全面提高防震意识,融合现实性、观赏性、教育性、艺术性于一体,为实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全覆盖工程提供较好的教育素材。dvd宣传片已进入制作后期。

积极组织代表队参加了全省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并取得了全省第二名的好成绩。认真组织全市师生收看省电视台少儿频道每月一期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片《地震百科》和全省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大赛电视录相。

积极配合省地震局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大篷车”活动,11月18-19日,在古城区、永胜县开展了大规模的科普宣传活动,通过举办讲座、巡回宣传、发放材料等方式向市民及游客宣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加强对市防震减灾网的管理、更新、维护工作,按照把网站建设成为信息公开、政务公开、接受监督、强化宣传的重要平台的目标,充分利用网络新兴媒体优势,强化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利用广播电视覆盖面和影响面广的优势,协调市电视台不定期播放科普知识宣传片,广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教育。电视台综合频道分别于5月12日、综合频道于1月31日黄金时间晚8:05分播放了《汶川地震启示》、《蟾童》(ⅰ、ⅱ)及《应对地震灾害—公众自救互救常识》等宣传片,并于次日在公共频道重播,效果显著。积极开展每年的政风行风直播热线活动,向广大听众介绍了市防震减灾事业成就,就感兴趣的科普常识问题回答了听众提问,广泛宣传了地震工作和科普知识。在召开全市防震减灾工作会议、全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座谈会、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利用纪念日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组织学校科普知识讲座及紧急避震逃生演练、全市地震系统年度工作会议召开、防震减为重要活动、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和校舍安全工程积极推进情况,市广播电视台、日报都及时进行定传报道,有力地宣传了防震减灾工作和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在新修订的《防震减灾法》颁布、地震纪念日之时,各级党委、人大、政府分管领导都在《日报》及网等媒体上刊登署名文章,广泛宣传防震减灾政策、法规和知识。利用《年鉴》、《腾飞-建国六十年纪念册》、《统计年鉴》等媒介广泛宣传了防震减灾工作和科普知识。

永胜县积极争取世界宣明会资助,制作乡土宣传手册,举办科普知识讲座,把乡土科普宣传资料送到学校、送到贫困山区,把防灾知识作为扶贫、扶智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以人为本、民生为先的理念,深受贫困山区人民的喜爱。

实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家喻户晓全覆盖工程,由于领导重视、思想统一,通过全市地震系统干部职工近两年来的扎实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社会公众防震减灾意识明显提高,以机关为重点,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宣传进一步强化;以学校为重点,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教育学校建设取得突破,学校科普教育和紧急避震演练做到常态化;以厂矿及次生灾害容易发生企业和生命线工程为重点,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和应急准备检查工作经常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地震平安示范社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全社会以熟悉、掌握防震减灾基本知识、防震避震常识、地震自救互救常识、防震减灾政策法规、抗震防震常识为标志,全民综合防震减灾能力得到有力提高。

防震减灾的含义篇6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破坏性地震应急活动的管理,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保障国家财产和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破坏性地震应急活动,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地震应急工作实行政府领导、统一管理和分级、分部门负责的原则。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地震应急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社会防震减灾意识。

第五条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参加地震应急活动的义务。

中国人民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是地震应急工作的重要力量。

第二章应急机构

第六条国务院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指导和监督全国地震应急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具体负责本部门的地震应急工作。

第七条造成特大损失的严重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国务院设立抗震救灾指挥部,国务院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为其办事机构;国务院有关部门设立本部门的地震应急机构。

第八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指导和监督本行政区域内的地震应急工作。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有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设立抗震救灾指挥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地震应急工作实行集中领导,其办事机构设在本级人民政府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或者本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其他部门;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章应急预案

第九条国家的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由国务院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

第十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国家的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制定本部门的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并报国务院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根据地震灾害预测,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地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有关部门以及有关单位,参照国家的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省、自治区和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的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还应当报国务院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二条部门和地方指定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应当从本部门或者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到切实可行。

第十三条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应急机构的组成和职责;

(二)应急通信保障;

(三)抢险救援的人员、资金、物资准备;

(四)灾害评估准备;

(五)应急行动方案。

第十四条制定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的部门和地方,应当根据震情的变化以及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对其制定的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进行修订、补充;涉及重大事项调整的,应当报经原批准机关同意。

第四章临震应急

第十五条地震临震预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照国务院有关地震预报的规定统一,其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地震预报。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传播有关地震的谣言。发生地震谣传时,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应当协助人民政府迅速予以平息和澄清。

第十六条破坏性地震临震预报后,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宣布预报区进入临震应急期,并指明临震应急期的起止时间。

临震应急期一般为10日;必要时,可以延长10日。

第十七条在临震应急期,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震情,统一部署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并对临震应急活动中发生的争议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第十八条在临震应急期,各级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应当协助本级人民政府对实施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工作进行检查。

第十九条在临震应急期,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向预报区的居民以及其他人员提出避震撤离的劝告;情况紧急时,应当有组织地进行避震疏散。

第二十条在临震应急期,有关地方人民政府有权在本行政区域内紧急调用物资、设备、人员和占用场地,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阻拦;调用物资、设备或者占用场地的,事后应当及时归还或者给予补偿。

第二十一条在临震应急期,有关部门应当对生命线工程和次生灾害采取紧急防护措施。

第五章震后应急

第二十二条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有关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宣布灾区进入震后应急期,并指明震后应急期的起止时间。

震后应急期一般为10日;必要时,可以延长20日。

第二十三条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抗震救灾指挥部应当及时组织实施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及时将震情、灾情及其发展趋势等信息报告上一级人民政府。

第二十四条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应当加强现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并及时会同有关部门评估地震灾害损失;灾情调查结果,应当及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和上一级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

第二十五条交通、铁路、民航等部门应当尽快恢复被损毁的道路、铁路、水港、空港和有关设施,并优先保证抢险救援人员、物资的运输和灾民的疏散。其他部门有交通运输工具的,应当无条件服从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征用或者调用。

第二十六条通信部门应当尽快恢复被破坏的通信设施,保证抗震救灾通信畅通。其他部门有通信设施的,应当优先为破坏性地震应急工作服务。

第二十七条供水、供电部门应当尽快恢复被破坏的供水、供电设施,保证灾区用水、用电。

第二十八条卫生部门应当立即组织急救队伍,利用各种医疗设施或者建立临时治疗点,抢救伤员,及时检查、监测灾区的饮用水源、食品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并向受灾人员提供精神、心理卫生方面的帮助。医药部门应当及时提供救灾所需药品。其他部门应当配合卫生、医药部门,做好卫生防疫以及伤亡人员的抢救、处理工作。

第二十九条民政部门应当迅速设置避难场所和救济物资供应点,提供救济物品等,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做好灾民的转移和安置工作。其他部门应当支持、配合民政部门妥善安置灾民。

第三十条公安部门应当加强灾区的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预防和制止各种破坏活动,维护社会治安,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尽快恢复社会秩序。

第三十一条石油、化工、水利、电力、建设等部门和单位以及危险品生产、储运等单位,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对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次生灾害的地点和设施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并加强监视、控制、防止灾害扩展。

公安消防机构应当严密监视灾区火灾的发生;出现火灾时,应当组织力量抢救人员和物资,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防止火势扩大、蔓延。

第三十二条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单位应当根据抗震救灾指挥部提供的情况,按照规定及时向公众震情、灾情等有关信息,并做好宣传、报道工作。

第三十三条抗震救灾指挥部可以请求非灾区的人民政府接受并妥善安置灾民和提供其他救援。

第三十四条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国内非灾区提供的紧急救援,由抗震救灾指挥部负责接受和安排;国际社会提供的紧急救援,由国务院民政部门负责接受和安排;国外红十字会和国际社会通过中国红十字会提供的紧急救援,由中国红十字会负责接受和安排。

第三十五条因严重破坏性地震应急的需要,可以在灾区实行特别管制措施。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的特别管制措施一,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特别管制措施,由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共同决定或者由国务院决定;中断干线交通或者封锁国境的特别管制措施,由国务院决定。

特别管制措施的解除,由原决定机关宣布。

第六章奖励和处罚

第三十六条在破坏性地震应急活动中有下列事迹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上级机关或者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一)出色完成破坏性地震应急任务的;

(二)保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财产或者抢救人员有功的;

(三)及时排除险情,防止灾害扩大,成绩显著的;

(四)对地震应急工作提出重大建议,实施效果显著的;

(五)因震情、灾情测报准确和信息传递及时而减轻灾害损失的;

(六)及时供应用于应急救灾的物资和工具或者节约经费开支,成绩显著的;

(七)有其他特殊贡献的。

第三十七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按照本条例规定制定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的;

(二)不按照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的规定和抗震救灾指挥部的要求实施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的;

(三)违抗抗震救灾指挥部命令,拒不承担地震应急任务的;

(四)阻挠抗震救灾指挥部紧急调用物资、人员或者占用场地的;

(五)贪污、挪用、盗窃地震应急工作经费或者物资的;

(六)有特定责任的国家工作人员在临震应急期或者震后应急期不坚守岗位,不及时掌握震情、灾情、临阵脱逃或者的;

(七)在临震应急期或者震后应急期哄抢国家、集体或者公民的财产的;

(八)阻碍抗震救灾人员执行职务或者进行破坏活动的;

(九)不按照规定和实际情况报告灾情的;

(十)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影响破坏性地震应急工作的;

(十一)有对破坏性地震应急工作造成危害的其他行为的。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八条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地震应急”,是指为了减轻地震灾害而采取的不同于正常工作程序的紧急防灾和抢险行动;

(二)“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一定数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地震事件;

(三)“严重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使灾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自我恢复能力,需要国家采取对抗行动的地震事件;

(四)“生命线工程”,是指对社会生活、生产有重大影响的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输油等工程系统;

防震减灾的含义篇7

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遵循以人为本、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灾民自救的原则。自然灾害受灾补助申请书怎么写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1年学校受灾补助申请书最新,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1年学校受灾补助申请书尊敬的区教育局及中心学校领导:

20__年_月18日下午_点30分左右,一场突如其来的夹杂着冰雹的暴风雨袭击了我镇,当时风力达到9-10级,只见树倒枝折、瓦片横飞。我校受灾特别严重。我校领导当即向教育局和中心学校领导电话汇报了灾情。并组织学校行政人员进行了安全排查,对危险区域进行了暂时警示处理。

_月19日上午,局领导到我校查看了受灾情况。

经初步统计;有教学楼,储藏用房,厨房,厕所大约500平方米的屋面受损。

学校至少50米围墙受雨水冲刷,已经明显倾斜,摇摇欲坠

学校铁门、不锈钢旗杆被狂风刮倒,都已经断裂变形。

以上设施如不及时修缮,将危及师生的生命安全。要得到修缮,需要维修资金30000余元,我校无力解决。

特写此报告,希望上级领导解决我校的实际困难。

此致

敬礼!

申请人:申请书模板

__年__月__日

常见的自然灾害1、洪涝

洪涝是由屡降暴雨或大雨,引起江河决堤、山洪暴发、淹没田地、毁坏建筑、人员伤亡的水灾。在我国洪涝频发,强度大,长江中下游、黄淮海、辽河下游和华南地区尤为严重,每年4~9月是各主要河流的防汛时期。1991年夏,江淮地区大面积的洪涝灾害,成为国内外关注的大灾,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00亿元。

2、台风

台风是一种源于热带洋面的低气压大气涡旋,按其中心附近风力大小分成四级:风力6~7级为热带低压,8~9级为热带风暴,10~11级为强热带风暴,12级及其以上为台风。在热带西太平洋洋面每年有30个台风生成(占全球38%),7~8月是台风活动盛期,在热带洋面生成后,便向西北方向移动,每年平均有7个台风在我国沿海登陆。

台风带来的是狂风、暴雨(我国近海15个省最高雨量记录中,80%是台风造成的)、巨浪和潮灾,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很多洪涝灾害都是由于台风登陆,深人内陆移速减慢、停滞、低压维持不消带来特大暴雨而造成的。

3、地震

地震是由于地球内动力作用引起地壳的现代活动而产生,一般分为构造地震(占95%)、火山地震和陷落地震。我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地震最严重的地区,与我国地处环太平洋构造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构造带交汇部位,地壳现代活动剧烈有关。除浙江、贵州两省外,各省都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

1556年1月23日陕西华县8级地震,“是日山西、陕西、河南同时地震,声如雷、鸡犬鸣吠……或裂泉涌,或城廊房屋陷人地中,或平地突出山阜……压死官吏军民奏报有名者八十二万……”(《嘉靖实录》)是我国历史上最大地震之一。1976年7月28日唐山7.8地震,上百万人口的工业重镇,顷刻间成为一片废墟,是本世纪全球10次破坏性最大的地震之首。

地震是不可避免的,地震预报尚属世界难题。我国在中、长期预测领域取得长足进展,但能作准确预报的还只占少数,对这个具高难度的临震预报还需做出艰苦的努力。

4、火灾

俗话说:“贼偷一半,火烧全光”,火灾是世界各国人民所面临的一个共同的灾难性问题。它给人类社会造成过不少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日益增加,火灾损失上升及火灾危害范围扩大的总趋势是客观规律。近几年来,我国每年发生火灾约4万起,死2000多人,伤3000—4000人,每年火灾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10多亿元,尤其是造成几十人、几百人死亡的特大恶性火灾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严峻的现实证明,火灾是当今世界上多发性灾害中发生频率较高的一种灾害,也是时空跨度最大的一种灾害。

5、海啸

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海啸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轨道运动在海底附近也没受多大阻滞,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传播过去。剧烈震动之后不久,巨浪呼啸,以催枯拉朽之势,越过海岸线,越过田野,迅猛地袭击着岸边的城市和村庄,瞬时人们都消失在巨浪中。港口所有设施,被震塌的建筑物,在狂涛的洗劫下,被席卷一空,海滩上一片狼藉。

海啸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十分巨大的。目前,人类海啸等突如其来的灾变,只能通过预测、观察来预防或减少它们所造成的损失,但还不能控制它们的发生。

预防自然灾害安全措施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分布广、损失大,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20世纪的观测事实已表明,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频率与强度明显上升,直接危及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各种天气气候灾害使农田受灾面积达3400万公倾(5亿多亩),受干旱、暴雨、洪涝和热带风暴等重大灾害影响的人口约达6亿人次,平均每年因受天气气候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GDp的3%-6%。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天气气候灾害造成损失的绝对值越来越大。考虑到天气气候灾害引发的生态、环境、地质、社会、人文、经济等继发性灾害,则经济损失更为严重。世界气象组织把今年的“世界气象日”主题定为“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对我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长期与自然共存的实践中,社会各界、从事防灾减灾研究、业务、管理人员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的措施。

战略措施1:制订预案,常备不懈

通过在国家、省、市、区以及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等制订与演练应急预案,形成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有条不紊、有备无患的局面。应急预案应包括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应急保障、调查评估等机制,形成包含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等各环节的一整套工作运行机制。

不能将预案束之高阁,要通过培训和预案演练使广大群众、灾害管理人员熟练掌握预案,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预案。

居安思危,预防为主。要增强忧患意识,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政府应鼓励社区制定紧急防灾预案、开展救灾演练、装备专门的通讯设备在紧急条件下替代常用的通讯方式,并保证必要的紧急储备物资和设施。积极做好装备、技术、人员等方面的应急准备。

战略措施2:以人为本,避灾减灾

以人为本,把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防灾减灾的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

面对自然灾害,科学防御,从早期盲目的抗灾到近年来主动地避灾,体现了在防灾减灾中的科学发展观。

战略措施3:监测预警,依靠科技

在防灾减灾中坚持“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把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并高度重视和做好面向全社会,包括社会弱势群体的预警信息。

气象灾害是可以有较长预警时效、较高预测预报准确率的一类突发公共事件,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加强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制作工作,加强气象预警信息工作,是提高防灾减灾水平的重要科技保障。

要依靠科技,提高防灾减灾的综合素质。通过加强防灾减灾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采用与推广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并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科技水平。

2005年台风防御工作实践充分体现了现代化气象科技在防台抗台中的重要作用。新一代天气雷达和自动气象站、移动气象台,以及气象卫星等现代化探测手段,提高了对台风的最新动态进行实时监测的能力;数值预报产品,为准确预报台风未来的路径提供了参考依据,使预报员对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更有信心、更有把握,为准确超前的预报提供了科学依据;骨干预报员在台风预报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战略措施4:防灾意识,全民普及

社会公众是防灾的主体。增强忧患意识,防患于未然,防灾减灾需要广大社会公众广泛增强防灾意识、了解与掌握避灾知识。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普通群众能够知道如何处置灾害情况,如何保护自己,帮助他人。

政府与社会团体应组织和宣传灾害知识,培训灾害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有关部门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通过开展“防灾(减灾)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村庄”行动,使最基层的社区居民、广大中小学生、企业员工、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民、社会弱势群体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掌握基本的避灾、自救、互救技能,达到减灾目的。防灾减灾需要从娃娃抓起,把灾害、灾害应急知识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

有关部门应编写自然灾害防御宣传手册与宣传材料,广泛宣传与普及灾害知识、应急管理知识、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基层群众参与应急管理能力与自救能力。

社会公众要充分认识灾害预警信息的重要作用,了解各类预警信息含义,在收到灾害预警信息时,根据不同预警信息、不同的预警级别,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需要建立广泛、畅通的预警信息渠道。利用广播、电话、手机短信、街区显示屏和互联网等多种形式预警信息,重要预警信息在电视节目中能即时插播和滚动播出。有关部门能确保灾害预警信息在有效时间内到达有效用户手中,使他们有机会采取有效防御措施,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近年来,气象部门在重大气象预警信息服务中,向政府相关部门呈送供决策的气象信息的同时,在电视上滚动播出气象警报,并用手机短信将气象预警信息至用户,使基层干部和群众对预警情况心中有数,从而解决气象产品从气象局到普通用户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战略措施5:应急机制,快速响应

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建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快速响应、协同应对”是应急机制的核心。

防灾减灾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政府组织领导,各个部门积极响应。在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中,气象部门在内部上下联动的同时,加强了与新闻、水利、民政、安全监督、海洋、农业、林业、环境等部门的横向联动和紧密协作,建立应急联动机制,把气象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公共服务体系。

需要加强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充分动员和发挥乡镇、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依靠公众力量,形成规范、高效的灾害管理工作流程。

战略措施6:分类防灾,针对行动

不同灾种对人类生活、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差异很大,防灾减灾的重点、措施也不同,如对台风灾害,重点是防御强风、暴雨、高潮位对沿海船只、沿海居民的影响,强雾、雪灾则对航空、交通运输形成很大影响,沙尘暴灾害主要影响空气质量。根据不同灾种特点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特征,采取针对性应对措施。

预防和减轻台风灾害,应根据台风预警级别,及时疏散沿海地区居民,人员应尽可能呆在防风安全的地方,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只走锚、搁浅和碰撞,拆除高层建筑广告牌,预防强暴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灾害。

对暴雨洪涝灾害,根据雨情发展,及时转移滞洪区、泄洪区人员、财产,及时转移城市低洼危险地带以及危房居民,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

浓雾发生时,大气能见度与空气质量明显下降,机场、高速公路、航运采取停运、封闭措施,交通驾驶人员控制速度,确保安全,居民减少外出、外出时戴口罩。

雪灾发生时,相关部门做好交通疏导,必要时关闭道路交通,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驾驶人员小心驾驶,防范道路结冰影响。

战略措施7:人工影响,力助减灾

人工影响天气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减灾科技手段。在合适的天气形势下,组织开展人工增雨、人工消雨、人工防雹、人工消雾等作业,可以有效抵御和减轻干旱、洪涝、雹灾、雾灾等气象灾害的影响和损失。

战略措施8:风险评估,未雨绸缪

自然灾害风险指未来若干年内可能达到的灾害程度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开展灾害风险调查、分析与评估,了解特定地区、不同灾种的发生规律,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对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影响的短期和长期变化方式,并在此基础上采取行动,降低自然灾害风险,减少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和人们生命财产所造成的损失。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包括灾情监测与识别、确定自然灾害分级和评定标准、建立灾害信息系统和评估模式、灾害风险评价与对策等。

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对自然灾害的敏感性和脆弱性不同,其防灾救灾能力也各不相同。灾区的经济实力与发展水平、社会制度、灾区自组织能力都是影响区域自救能力和恢复能力的重要因素。经济发达地区,一旦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灾后恢复能力强,速度快,但其损失也就越大;不发达地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当致灾因子与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的脆弱性相结合,灾害风险也随着增加。

防震减灾的含义篇8

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09年主要工作情况

1、领导高度重视,责任明确,各负其责,工作到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做到以身作则,不断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2、为了进一步做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我局加快对微观观测场地及观测仪器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主要有如下微观仪器:

(1)、位于××区一中内的国编滇字10﹟井,此井主要用于观测地温和水位,为我区的地震测报提供有价值的地震前兆信息。

(2)、在昭通市面粉厂内的数字化观测仪器,此井深360m,使用数字化观测仪器能更准确地获取地震前兆资料,为地震分析预报提供可靠数据。

(3)、管理维护靖安乡政府院内的强震动台。

(4)、安装地震前兆观测倾斜仪的准备工作正在进行。

3、宏观观测方面:从以前的7个宏观前兆观测点,现在增加到13个宏观观测点,为了进一步加强××区地震宏观信息的收集、上报和地震科普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不断观测收集宏观异常情况,提高地震宏观联络员的责任意识和宏观观测水平,10月19日下午,在我局局长办公室举行××区宏观联络员培训会,会议由夏局长主持,全区宏观联络员及××区防震减灾局干部职工参加了培训会。如果发现宏观异常,我局将及时落实情况上报,宏观观测是微观观测的重要补充,在地震短临预报中具有重要作用。

4、我局邀请市防震减灾局陈庆同志为××区区委、区政府、民政、建设、武装部、防震减灾局六家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进行卫星电话安装使用培训。培训主要从sim卡的安装、开机操作、搜星定位、拨打电话、网络传输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示范。并让参训人员亲自体验,实地操作,这次培训取得较好效果,各参训人员都能独立完成各项操作,从而为今后的应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信保障能力建设,是《云南省政府关于全面加强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能力建设的十项重大措施》和《昭通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处置地震灾害能力建设的通知》颁布实施后,××区人民政府结合××区实际制定了《昭通市××区人民政府落实省政府全面加强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能力建设十项重大措施意见的通知》的通知要求的贯彻落实。

5、中国地震局省地震局领导4月到××区视察工作,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李克司长等领导在省地震局陈勤副局长以及昭通市防震减灾局徐家金局长等领导的陪同下,到昭通市面粉厂内我局的监测点视查工作,各位领导在听取此监测点的介绍后,还详细询问了仪器的型号、观测资料的报送、观测数据的有效价值、观测井的历史情况等等,了解了此观测点的情况后,领导们非常感兴趣,要求进一步查看数据的记录反映情况。

7、我局会同建设部门加强对农民自建民房抗震设防的指导和技术服务,进一步提高新建、改建、扩建、加固等重要工程建设及生命线工程的抗震设防的审批和监管工作。今年到目前我局共办理了抗震设防确认审批手续已有89件。5月11日,昭通市纪念大关地震35周年纪念日;12日,纪念汶川大地震1周年纪念日,市、区两级防震减灾局、民政局、司法局、国土资源局、宣传部、新闻媒体、科协、教育局等8个系统的两级单位,在体育馆广场上开展了昭通市“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

5月21日,昭通市第九届科技活动周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区旧圃镇举行。这次活动以“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为主题,由昭通市宣传部、科技局、科协、文体局、广电局、××区人民政府主办,昭通市科技局承办,××区科技局、旧圃镇党委、政府协办。参加此次科学技术普及、宣传、咨询活动的单位有:防震减灾局、宣传部、科技局、科协、农业局、林业局、卫生局、计生局、司法局、共青团、新闻中心、旧圃镇、新农村办公室。

8、7月份,我局紧紧抓住区一中初一年级和高一年级军训阅兵之机,在学校的大力配合支持下,开展为期一周的地震科普知识宣传活动。这次宣传活动内容丰富,展示了几十块有关地震科普知识展板,展板的内容有:地震基础知识,防震避震常识,历史地震,及《防震减灾法》等。

我局同民政局、建设局、科技局等单位一道建设科技长廊,分期刊登《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云南省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条例》等。

9、8月份,区防震减灾局、人武部和区一中联合举行了地震应急演练,让学生遇到灾害能自救和互救,并提高他们防震减灾的意识,让学生在遇到灾害时组织有序,

懂得动作要领,是国防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今年秋季学期刚开学,区一中新生在军训中,教官就教会了他们在遇到灾害时的应急方法,在应急演练中,当学生们听到地震躲避的口令声后,全班立即手抱着头,钻在桌子下面,用桌子遮着头部。没有找到桌子的同学,立即用手抱着头,跑到了墙脚蹲下。当地震结束后,为了避免余震带来的伤害,同学们依据顺序,按划分的路线很快的疏散到了指定地点。参加此次应急演练的共有2000多名师生,占全校总师生人数的一半,通过地震应急演练,起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效果。

 

10、9月份,以省地震局副局长胡永龙同志为组长,由省地震局、监察厅等部门及市政府陈副秘书长、防震减灾局、监察局、督办科等领导一行16人组成的省政府防震减灾工作督察组一行莅临××区督察防震减灾工作情况。督察组组长胡副局长在视察××区防震减灾应急准备工作后,代表督察组充分肯定了××区防震减灾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并对下步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11、11月份,在局办公室召开艾滋病防治培训会,会议由夏局长主持,并作了讲话,希望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艾滋病防治条例》以及艾滋病预防知识等。倡导自觉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自我做起,洁身自爱,革除陋习。并将所学到的艾滋病预防知识传播给家人和其他社区成员,以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和了解,进一步增强预防艾滋病的意识和能力,推动全社会预防艾滋病工作的健康发展。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由于我区地处滇东地震活动带境内。云南七大地震带就有两大地震带经过昭通即:“小江地震带”和“威宁-大关-马边地震带”。昭通市五大断裂之一的洒渔河断裂也称昭鲁断裂经过××区,地质构造复杂,活动断裂带纵横交错,新地质构造运动强烈多变,地质环境极为脆弱,地震活动十分频繁。

1、城市综合防震减灾和农村民居抗震设防能力薄弱,部分建筑工程和广大农村民居达不到抗震设防要求,特别是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不能满足防震减灾的需求,部分单位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及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不够重视。

2、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和地震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是防震减灾工作的核心,但是防震减灾工作点多面广,我局机构编制人数少,专业人员不足,对工作的全面开展有一定影响。

3、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只是与自己的过去相比得出的结论,特别是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科普宣传和地震应急演练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提高。

4、“三网一员”即地震宏观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和地震知识宣传网建设,有待进一步推进。

5、地震监测基础设施薄弱,我局正在积极争取上级的支持,加大投入不断加强地震监测基础设施建设。

6、经费投入不足,一些监测手段难以实施。

三、下步工作思路

我区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频度高、震级大、震源浅、震灾重、受灾广的特点,积极抓好工程性防御工作是有效避免地震人员伤亡的重要手段;做好建筑物的选址工作是避免地震灾害的有效方法;做好地震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是防御地震的有效途径。因此,在防震减灾工作中要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强化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安全意识,尽最大努力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提高对防震减灾工作的投入,努力提高强震预测预报科技水平,搞好群测群防工作,充分发挥“三网一员”的重要作用,做好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普及。

1、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省、市、区有关会仪精神,不等不靠完成好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2、结合我局实际,以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和地震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为中心开展工作,搞好群测群防,加强“三网一员”队伍建设,使其能在应急时刻发挥重要作用。

3、微观观测方面:对××区一中内的国编滇字10#井的水位和地温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和上传,争取在观测评比中再获奖励、加强对昭通市面粉厂内安装的数字前兆仪器的数据采集,并做好资料的分析上报工作、认真做好靖安乡政府院内强震动台的维护管理工作。

4、宏观观测方面:对13个主要的宏观前兆观测点加大观测力度,如果发现宏观异常,及时落实情况上报,在进一步寻找有价值的宏观观测点,增加宏观联络人员。

5、进一步加强地震监测基础设施的建设。

6、加大对新建、改建、扩建及生命线工程建设的抗震设防及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监督管理。

7、加强对《防震减灾法》的贯彻落实,防震减灾事业包含方方面面,地震监测预报设施建设、地震观测环境的保护、工程的建设的监管、地震紧急救援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提高,做好这些工作需要各行业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把防震减灾事业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结合起来,让《防震减灾法》真正落实社会工作中,真正使防震减灾事业成为广大社会公众的责任意识。

防震减灾的含义篇9

关键词:台湾地区;防灾;科技计划

一、台湾推动防灾“国家型”科技计划的背景

台湾属亚热带地区,台风频繁,每年平均约有3.6次侵台,近年台湾的台风灾害损失,平均每年约为200亿元(台币,下同)。同时,台湾位于欧亚大陆板块与菲律宾海板块交界之处,属世界上有感地震最频发的地区之一。世界银行2005年曾有报告指出,台湾地区有73%土地及人口曝露于地震、洪水及旱灾等或其它自然灾害,在世界上属于易受自然灾害伤害的地区之一[1]。根据台湾有关方面的统计,从1958年起,台湾几乎每一年都有自然灾害的伤亡及损失。其中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为1999年发生的“921”大地震,有2,415人死亡;其次为1959年发生的“八七水灾”,造成667人死亡;第三为2009年8月的“莫拉克”台风,共有643人死亡[2]。自然灾害不仅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也给台湾社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例如,1959年8月7号受台风“艾伦”影响,在台湾引发了“八七水灾”,官方统计损失高达35亿元以上,约占当时“国民”所得的11%[3]。1999年的“921”大地震是近100年来台湾西部发生的最强烈地震,有关方面预计地震造成的损失将高达数百亿美元[4]。

面对频发的自然灾害,台湾“国科会”曾于1982年推动了五年一期、共计三期的大型防灾研究计划,为台湾相关自然灾害的防救工作建立了一定的基础,也培育及凝聚了防灾科技人才。但由于台湾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的快速变迁,对保护生命财产安全的要求逐渐增高,当局也认识到必须尽快研究制订出更加具体有效的防灾救灾对策,并加强将防灾科技研究成果落实于防灾业务。1996年召开的台湾第5次“科技会议”,形成了“加强防灾科技研究及相关基础研究,特别是跨领域任务导向的整合研究,以‘国家型’计划推动”的建议。在1997年台湾首次设立的四项“国家型”科技计划中就包括了防灾科技计划。

二、防灾科技计划的设立和终止

防灾科技计划是台湾的第一个“国家型”科技计划。台湾“国科会”在1997年正式设立防灾科技计划,并将1998年定为计划的预备年。防灾科技计划作为跨部门、跨领域的整合型计划,由“国科会”与防救灾业务相关行政部门共同研拟、推动与执行防灾减灾有关的上、中、下游的科研工作,并对研究成果加以整合,落实应用于防救灾业务上,以期提升台湾整体的灾害防救科技效能。

该计划分别于1999~2001年、2002~2006年执行了第一期和第二期,计划投入的总经费约34.1亿元(第一期计划7.5亿元、第二期计划26.6亿元)。参加该计划执行的台湾行政部门有“国科会”等十多个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下属机构,设立有防灾“国家型”科技计划办公室管理整个计划的实施工作,开展的研究项目总数超过1,200个。台湾“行政院”于2003年在防灾“国家型”科技计划办公室的基础上宣布设立“国家灾害防救科技中心”负责该计划的运作管理。此后,由于防救灾科技研究与落实应用导入常态运作,防灾科技计划在执行两期后于2007年终止执行。该计划结束后,由“国家灾害防救科技中心”负责全台灾害防救研发力量的整合与强化,协助政府拟订有效的防救灾对策,提升社会的整体抗灾能力。台湾有关部门还共同研拟了“强化灾害防救科技研发与落实运作方案”和“灾害防救应用科技方案”,这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看作是防灾科技计划的后续计划。台湾防灾研究工作推展历程如下图所示。

三、各期防灾科技计划的执行情况

防灾科技计划第一期实施的时间为3年,自1999年至2001年止。总经费约10.4亿元(含预备年2.9亿),由台湾“内政部”、“交通部”、“经济部”、“财政部”、“农委会”、“教育部”、“卫生署”、“环保署”、“公共工程委员会”、“国科会”等10个行政部门的13个单位共同推动。主要目的是结合相关部门,有系统地推动上、中、下游科技研发工作,整合研发成果,使其转化成可落实应用于防灾业务的技术。

计划第一期的工作以对台湾地区威胁性最高的台风、暴雨、地震等灾害为研究对象,分为防台(含气象、防洪、泥石流)、防震、防灾体系(含防灾体制、防灾资讯系统)等3组。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

(1)建立防救灾研究与实务所需的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数据库;

(2)研发灾害潜势的评估方法,并据以进行全台灾害潜势分析;

(3)选择示范区进行危险度评估及灾害情况模拟,以确立灾害危险度评估与灾害情况模拟的方法,作为今后划分危险区的依据;

(4)以潜势分析与情况模拟成果为基础,建立一套决策支持与展示系统,供相关行政机关与民间机构应用;

(5)研拟示范区的防救灾计划,为相关单位提供执行防救灾业务的依据,并对防救灾业务单位依计划的实际操作结果进行验证,以确立作业模式;

(6)针对现行的防救灾体系及其运作、防救灾相关法规等进行评估、检讨,并参考前述危险度评估、情况模拟等结果,提出现阶段的改善建议,作为今后继续改进防救灾工作的指引。

第二期防灾科技计划为期5年,于2002~2006年期间执行。第二期计划延续并强化第一期计划的工作内容,一方面持续推动防灾科技的研发,另一方面促进研发成果与防救灾实务的结合,以加速台湾灾害防救水平的提升。第二期总经费约为26.6亿元,由台湾“国科会”、“灾害防救委员会”、“农委会”、“公共工程委员会”、“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原住民族委员会”、“卫生署”、“环保署”、“内政部”、“经济部”、“交通部”、“教育部”等12个行政部门的18个单位共同推动,涉及的行政主管部门较计划第一期有所调整。此外,第二期计划还将“921”大地震的后续相关研究工作纳入,补充当时灾害防救的缺失并希望能有助于灾后重建工作的推动。

第二期计划规划的研究内容基本上保持了第一期计划的规划思路,即分为防台(含气象、防洪及坡地等3个研究群)、防震(含地震及地震工程等2个研究群)及体系(含防救灾体制、社会经济及防救灾信息等3个研究群)等3组8个研究群。第二期计划的课题架构将包括7项课题主轴,其重点放在以下三个方面:

(1)应用落实课题。第二期计划通过检讨第一期计划及其成果,就其中完成度较高且可运用的研发成果,研拟转移、应用到各县市政府防救灾实务的课题,并进一步研议相关配合作业使地方政府能主动参与和投入适当人力与资源,以建立防灾科技研发成果往下扎根的移转模式,落实第一期计划的研发成果。

(2)加强扩充课题。第二期计划以第一期研究成果为基础,规划了待强化或扩充的研发课题,在既有的研发成果上再力求精进,以增加其成效。其次,由第一期计划的推动及“921”大地震的经验发现和社会经济相关课题的研究,在灾害防救计划的研拟与相关工作的推动十分重要,故第二期计划将扩充此领域的研究范围。

(3)“921”震灾课题。就“921”大地震以及灾后重建工作所面临的诸多课题进行检讨,选择其中有助于强化台湾地区灾害防救水平及灾后重建顺利进行的课题,拟订相关计划进行研究,此类研究将着重其时效性与优先级。

在1999~2006年期间,防灾科技计划的年度经费及研究人力投入详见表1:

表11999~2006年台湾防灾科技计划年度经费及研究人力投入统计表

年度经费(亿元)人力(人年)

1999年2.129534

2000年3.049550

2001年2.330558

2002年4.9521528

2003年5.3551632

2004年5.5581839

2005年5.1891530

2006年5.4981625

数据来源:台湾《科学技术年鉴》

四、防灾科技计划成果简介

通过两期防灾科技计划的执行,已获得若干具体研发成果,并落实应用于相关防救灾工作,主要体现在:开展灾害趋势与危害度分析、建立防灾救灾资料库与决策支持系统、重大灾害勘察与评估、强化灾害防救体系、强化灾害应变作业效能、协助地方政府强化灾害防救作业能力、推动社区防灾工作、加强和推动防灾教育等方面。防灾科技计划第一期获得的成果主要包括:

(1)防台方面

完成无人飞机台风观测远距离遥控模式操作测试,有助于提升台风观测与降雨预报的正确性,以及拟定台风侵台前紧急应变的措施。完成台南县市、嘉义县市、高雄县市、台北县市、新竹县市、云林县、桃园县、基隆市、台中县市、南投县、苗栗县、彰化县、宜兰县及屏东县等地区的盐水潜势模拟分析,并依《灾害潜势资料公开作业要点》进行审议。完成神木地区出水溪流域泥石流灾害及治理评估报告,建立全台崩塌地资料库及地理资讯系统架构,泥石流危险溪流潜势分级、陈有兰溪(泥石流示范区)自然环境资料库及情况模拟方法等。

(2)防震方面

有效掌握台湾地理特性的资料,包括活断层位置分布图、场址土壤分类图、地下水位及山崩潜态图。建置完成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系统(HaZ-taiwan),配合进行地震灾害的损失评估与情况模拟。

(3)防灾方面

完成救灾基本资料库的建立,有效整合防救灾资料库、模式库与灾情资讯。详细记录“921”大地震协助国外紧急搜救队至灾区进行抢救工作的作业方式,利用HaZ-taiwan系统进行地震震度范围的模拟分析,并建立“921”大地震灾情资料库。为使研发成果落实应用,2000年5月台北市政府与“国科会”签订合作协议,将淹水潜势资料、泥石流危险溪流与坡地灾害防治、地震灾害损失评估及决策支持系统与灾害管理决策志愿系统等成果与技术转移至台北市政府相关业务单位,并协助台北市政府规划建立地区防灾计划与防救灾组织。

第二期防灾科技计划共有9个研究群,包括气象、防洪、坡地、地震、地震工程、人为灾害、社会经济、防救灾体制与防救灾信息等,其中人为灾害研究群成立较晚(2003年8月成立),其余8个研究群在第二期计划中执行项目工作的重要成果具体如下:

(1)气象研究群

进行台风降雨气候统计模型的建立、更新、验证与改进工作;协助推动aerosonde台风观测任务,并于2005年10月成功穿越龙王台风抵达台风眼,创台风研究的世界记录。

(2)防洪研究群

完成台湾地区22县市淹水潜势资料,并进一步针对水灾近况演练需要,重新检讨与制作高精度的淹水潜势数据,以支持水灾情况演练以及相关工作推动并落实应用于灾害防救相关单位。

(3)坡地研究群

初步探讨示范区崩塌降雨特性分析并且将潜势资料初步落实于坡地灾害小区避难规划。

(4)地震研究群

以“921”大地震系列强震资料来研究台湾中部场址土壤非线性反应;以气象局强地动观测网所搜集的强震资料来研究高屏地区场址效应,此项研究成果可提供快速发展中的高雄都会区未来建设时的基础防震参考。

(5)地震工程研究群

台北示范区工址特性的研究,根据地表运动资料及仿真地震数据建立台北盆地显著周期分布图和台北盆地的工址设计反应谱;台北示范区维生管网系统的危害度分析与评估,进行台北市示范区机率地震的模拟分析并初步建立台北市示范区土壤液化潜能评估方法和台北市示范区地下自来水管、道路之网络系统SSp(seriessysteminparallel)。

(6)防救灾体制研究群

协助完成灾害防救基本计划的制订并推动小区防救灾活动。

(7)社会经济研究群

推动自然灾害保险机制的运作与研究,并规划台湾天灾风险社会、经济与心理基本调查内容与主题。

(8)防救灾信息研究群

规划灾害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及系统架构并建立灾害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数据库。

除此之外,第二期计划还在防灾科技研发推动机制方面、重大灾害勘查与检讨评估方面、建立防救灾数据库与决策支持系统方面、学术研究方面、提升灾害防救作业效能方面以及协助“地方政府”强化灾害防救能力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

五、简评

防灾科技计划开始实施以后就一直强调防灾科技成果的研发并将成果转化为实际防灾运用技术,以期望能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社会损失。有评估指出,虽然该计划执行两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尚不足以应付台湾未来多变化的艰巨挑战。

从计划的投入情况看,经费投入在第二期有飞速的增长,从第一期的7.5亿元跃升到26.6亿元,相应的人力资源投入在第二期也呈现出了极大的增长趋势。这主要是因为研发成果转化为实际防灾运用技术阶段需要大量的人力去推广促进,这其中也包括计划第一期执行期间台湾发生“921”大地震,有关抗震救灾的研究需要和课题大量增加,从而刺激了计划第二期的投入增长。从产出来看,第一期主要是防灾相关的一些科学基础研究工作,比如建立防救灾研究与实务所需的数据库、研发灾害评估方法、建立决策支持系统等;第二期在沿袭第一期研究的基础上主要是推动研发成果落实应用于灾害防救相关单位。该计划在学术研究上也有一定的产出,例如该计划的有关研究工作在2006年一年就发表学术论文338篇,召开国际防灾学术研讨会16次(其他年份的数据未公布)。

至于防灾科技计划为何在执行了两期以后宣布结束,“官方“给出的理由是“国家灾害防救科技中心”成立后,防灾减灾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转入了日常运作,不再需要以“国家型”科技计划方式予以推动和投入资源。其实,这与防灾科技计划设立后的执行过程和效果与当局最初设立“国家型”科技计划的宗旨有一定程度的偏差不无关系。从“国科会”1996年拟定的《“国家型”科技计划推动要点》就可看出,设立“国家型”科技计划必须有长期而明确的目标、能开发出创新技术,具有国际性、前瞻性,能够整合产业的上中下游以及官产学研资源,促进产业投资等[5]。显然,防灾科技计划的性质和特点并未与上述要求充分契合,而且其研究成果能发挥促进产业投资的功效甚微,该计划的终止就顺理成章了,这从“国家型”科技计划后期推出的多个计划均为与台湾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也可以看出倪端。

参考文献

[1]《科学技术年鉴》[m].台北:国家实验研究院,2008.

[2]张修武,谢明昌.台湾的灾变天气[a].中国气象局.2011年海峡两岸气象科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气象局:2011:3.

[3]戴宝村.台湾历史上的八七水灾[n].taiwannews,20010806(台湾之窗专栏)

防震减灾的含义篇10

关键词:北京;交通;防灾;减灾;规划

abstract:inrecentyears,asmajordisasterssuchasearthquakeandtsunamihappenedfrequentlyallovertheworld,theplanningandconstructionofurbancomprehensivedisasterpreventionandreductionsystemhasbeenpaidmuchattentionincreasingly.Disasterpreventionandreductionfortransportlifelinesystemisanimportantpartintheurbandisasterpreventionandreductionsystem.inrecentyears,Beijinghasmadesomeusefulresearchesontheplanningofdisasterpreventionandreductionfortransportsystem.thisarticlesystematicallyreviewed,tracedandinterpretedtheplanningandrelatedresearchofdisasterpreventionandreductionofBeijing’stransportsystem,analyzedtheproblemsandinsufficientexistedinthework,onbasisofaboveanalysisandcombinedwithrelatedpracticeofplanning,madesuggestionstotheplanningofdisasterpreventionandreductionofBeijing’stransportsystem.thesesuggestionsincludes:carryoutresearchonplanningtechnologysystemofdisasterpreventionandreductionassoonaspossible;startthecompilationofspecialplanofvariousinfrastructurefordisasterpreventionandreductionassoonaspossible;conductspecialplanofdisasterpreventionandreductionfortransportsysteminthewholecityandallthedistricts(counties)assoonaspossible;improvetheexistingplanningcompilationsystemassoonaspossible;issuethecompilationmethods,technicalmanualorguidefortheplanningofdisasterpreventionandreductionassoonaspossible.

Keywords:Beijing,transport;disasterprevention;disasterreduction;planning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5)-11-64(6)

1前言

随着近年来全球地震、海啸等重大灾难的频繁发生,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与此同时,防灾减灾交通生命线系统规划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也得到广泛认同。除了地震、洪水等区域性的重大灾害或灾难外,近年来发生在城市范围的因降雪、降雨引发的城市交通系统大规模长时间的瘫痪事件或交通设施损毁事件日益增多。笔者认为,这类事件也不容忽视,因其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所造成的经济(财产)损失重大,可以说已经属于交通灾害的范畴。如北京市2001年12月7日的中雪导致的地面交通大面积瘫痪事件(图1);2004年7月10日的中雨导致的京城多处交通瘫痪事件(图2)。

从事件所造成的后果来看,上述两起典型的交通系统大规模长时间的瘫痪事件,虽然没有人员伤亡,但是给市民及城市相关部门造成了重大的经济(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失。其中,2001年12月7日的中雪使整个城区的大街小巷成了阡佰相连的停车场;乘车出行者在路上耗费的时间比平时增加了5到10倍;由于道路拥堵,弃车步行,于深夜甚至凌晨才回到家的风雪夜归人不计其数。2004年7月10日的中雨使城区41处道路出现不同程度的积水,21个路段严重拥堵,至少8处立交桥行车瘫痪,交通严重受阻;二环及三环路几乎全线瘫痪;很多底盘较低的车辆陷入水中不能自拔;一些立交桥下面的积水甚至没过了公交车的车顶;路边熄火的小客车随处可见;很多行人在很深的积水中艰难前行;受暴雨影响,43处交通信号灯出现故障;多处地面在暴雨过后出现塌陷,骑车及步行的市民陆续有人掉到坑里;此外,暴雨还导致地铁1号线万寿路站无法正常运营达20分钟。

如果说,上述事件仍未能够引起相关部门足够重视的话,那么2012年7月21日发生在北京的特大暴雨事件再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受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一场暴雨的袭击,造成了特大自然灾害,给整个城市带来了重大的人员、财产和经济损失。暴雨导致北京道路交通系统遭受重创,中心城区道路交通中断37处,道路塌陷110处;高速公路护坡水毁255处,县级以上公路阻断47条,路基损毁29.2万立方米,路面损毁47.7万平米,桥涵损毁159座,公路塌方1601处;乡村公路损毁更为惨重,其中道路中断159条,路基损毁23.4万立方米,路面损毁337.4万平米,桥涵损毁112座,挡墙损毁218处(16.8万立方米),公路塌方394处(18.1万立方米)。本次事件反映出部分山区公路系统规划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如部分山区乡镇和村庄进出道路单一,道路受阻或被毁后没有替代进出道路;部分山区道路局部为开山路段,或经过易塌方地段,强降雨时易引发山体坍塌、滑溜、滑坡等地质灾害,极易造成道路中断受阻,等等。该事件同时也反映出亟待规划建设完善的山区紧急疏散救灾通道系统、疏散救灾通道监测和管理系统等需求(图3、图4)。

2008年的四川汶川地震以及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灾害一次又一次给北京敲响警钟,各级部门和各类专业都开始关注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的编制和相关研究工作。然而,我国在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方面的基础理论相对薄弱,实践经验匮乏。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方面更是如此,当前需要研究的基础理论很多,真正形成一套科学、规范化的理论体系尚需要一定时间。灾不等人,城市防灾减灾必须从规划做起,而交通系统是城市防灾减灾的生命线系统,尽快编制北京市交通系统防灾减灾专项规划迫在眉睫。

近几年来,北京在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虽然尚未编制交通系统防灾减灾专项规划,但已经在各区(县)综合交通规划修编中纳入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内容。从各区规划成果看,不同的编制单位、同一编制单位的不同团队,对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的理解是不同的,规划编制的内容、方法、成果等也存在很大差异。不仅如此,规划管理部门在审查和审批这类规划时也没有依据可循,不确定性和随意性增加。显然,这些非常不利于北京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的编制以及全市整体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

在上述背景下,笔者认为,北京有必要从规划层面,对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工作及相关研究工作进行系统梳理,总结存在的问题,明确下一步工作的方向、目标和重点,从而有效促进北京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编制工作。

本文以下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等重大规划及相关研究工作进行系统回顾、梳理和解读,其目的一方面是理清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从无到有再到被关注和重视的工作脉络,另一方面是分析既有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此为基础,结合笔者有关规划实践工作遇到的问题、体会和思考,对北京市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工作提出建议,希望能够借此促进北京市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的编制和相关研究工作。

2近年来北京城市规划及相关研究工作

2000年以来,北京先后完成了《北京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全市11个新城的新城规划、全市各区县综合交通规划修编等规划编制工作,以及《北京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研究》等研究工作。

2.12003版《北京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在2003年编制完成的《北京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中,并没有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方面的内容,甚至没有应急交通方面的内容。

2.2《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

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法定规划内容之一。《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以下简称“2004版北京总规”)中,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为独立一章,内容涵盖防洪、地震、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等多个灾种(但不含交通灾害)。交通方面的全部内容如下:

建立和完善城市综合防灾减灾立体交通网络和紧急疏散交通网络,确保救灾道路畅通。

生命线系统综合减灾:建立安全可靠高效的交通、水、电、气、热、通信等城市生命线系统,提高抵御灾害的能力,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建立城市生命线运行监控系统,提高科技含量,加强政府管理。加强城市生命线系统设施和应急体系建设,增强城市承灾能力。

应急交通:提高交通设施自身的抗灾能力和可靠性;建立应急交通组织机制,制定应急状态下的交通组织方案,整体提高北京城市交通系统的应急能力。充分考虑特殊交通运输的需要,完善交通体系,保障城市交通系统运行可靠性和效率。

可以看出,2004版北京总规并未将城市生命线系统之一的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纳入,与交通相关的内容主要侧重于应急交通管理和保障体系建设方面的要求,尚未提及紧急交通疏散救援通道和避难通道系统等防灾减灾交通设施的规划和建设要求。

2.3各新城规划

2005年编制完成并得到北京市政府批复的各新城规划,是2004版北京总规的下位规划,同时也是各新城的总体规划。在规划中,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也是独立一章,并对2004版北京总规中防灾减灾规划的内容进行了深化和细化,一般细分为地震、洪水、气象等多个灾种分别进行规划。尽管如此,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仍未被纳入其中。只有个别新城在抗震规划中对连接避难场所的道路提出应按照有关规范的要求进行建设。

从规划实践来看,2004版北京总规和各新城规划中有关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内容的缺失,造成了规划部门在编制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控规等下位规划时,难以体现和落实交通系统防灾减灾方面的规划要求(因为没有上位规划需要落实,也没有法规要求这些规划应包含交通防灾减灾规划的内容)。

2.4《北京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研究》

《北京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研究》是北京开展的首个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研究,2011年完成。研究重点有三方面:强化城市承灾能力的规划对策;灾害预报台网的规划保障措施;应急救灾设施布局规划研究。

该研究在规划理念、原则、思路、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遗憾的是2011年编制完成后至今,北京市并没有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开展防灾减灾方面的规划编制工作。同时,该研究的着眼点主要是宏观、战略性的规划探讨,尚不能真正直接指导总规、控规、专项规划等各类各层次规划中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的编制和审批管理。

2.5各区县综合交通规划

2012年,北京全市11个区(县)均完成了综合交通规划修编工作。与上一版综合交通规划不同的是,各区(县)新一轮综合交通规划均将交通防灾减灾规划纳入其中。

总体来看,各区(县)在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的内容、思路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5.1规划内容和深度不一

综合交通规划阶段,防灾减灾规划的内容、深度并没有一套明确的标准。此外,因防灾减灾规划的内容及深度与上位规划的内容、对下位规划的要求、其他防灾减灾设施的规划情况等多种因素有关,而各区(县)的这些因素又各不相同,由此造成各区(县)综合交通规划中的交通防灾减灾规划的内容和深度存在差异。

2.5.2规划思路和方法各异

各区(县)在规划思路和方法上存在差异,由此造成规划成果类型和表达方式各不相同。例如,许多区(县)没有区分灾种进行交通防灾减灾规划,仅有门头沟区针对地震和采空区进行了防灾减灾通道规划。

2.5.3防灾减灾通道分类和确定方法不一

各区(县)对防灾通道的分类、分级和含义是不同的(如:丰台2级,门头沟4级,密云、通州、大兴3级,平谷1级,东城2级,房山3级)。此外,防灾减灾通道的确定方法也不够科学。例如,并非所有的高等级道路均是疏散救援通道。又如,仅依据避难场所、医院来规划防灾救灾通道不够科学。

2.5.4规划编制缺乏全局观念

各区(县)各做各的,没有从全市角度统筹考虑。因通道分类及标准不同,各区(县)防灾通道无法在全市范围整合形成“一张图”。硬性拼合后,进一步暴露出防灾通道凌乱、不成系统,无法形成全市范围的防灾通道系统。

3对北京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工作的几点思考

从上述可以看出:

3.1北京市对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加大

从2003年编制全市综合交通规划到2012年各区(县)综合交通规划修编,交通防灾减灾规划经历了从“无”到“有”再到被关注和重视的历程。虽然这些工作还存在各种不足,但足见北京市政府及规划部门对交通系统防灾减灾工作的日益重视。

3.2北京市现行规划编制体系不健全

北京市现行的规划编制体系中,交通方面的专项规划主要包括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含轨道交通系统)规划、城市停车系统规划、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城市交通管理系统规划、公路网系统规划、公路主枢纽规划、机场系统规划、铁路系统规划等十余项专项规划,但却没有交通系统防灾减灾专项规划。由此造成交通系统防灾减灾专项规划在现行规划编制体系中的位置、定位、地位、编制主体、编制时机等均不明确。

3.3北京市现行防灾减灾规划技术体系不成熟

虽然北京近年来陆续开展了一些防灾减灾方面的规划和研究工作,但整体来看,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的技术体系尚不成熟,还没有一套科学、实用、公认的技术方法和技术标准,亟待探索。

3.4北京市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技术规范、导则、指南缺失

目前,北京市尚没有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设计方面的地方性规范、指南或导则。现行的国家层面的相关规范主要有:《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GB50413-2007)》、《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等。其中,《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GB50413-2007)》、《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主要从交通设施的抗震设防标准和要求、道路桥梁构筑物的抗震结构工程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尚没有从综合防灾减灾的角度,对道路交通设施的规划建设标准、防灾救灾通道系统的规划方法和技术要求、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的内容和深度等进行规定;《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及《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对道路选线、城市主要出入口道路数量、地震设防城市的城市道路规划要求等进行了规定,但同样没有对防灾救灾通道系统的规划方法、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的内容和深度进行规定。对于道路交通设施的规划建设要求,规范中虽然有所提及,但尚不够全面和细致,对于防灾减灾通道系统规划和建设的指导意义非常有限。这些使得北京市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的编制缺乏依据,规划审批同样没有标准可依。

3.5北京市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的编制是贯彻和落实《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的重要举措,必要而迫切

随着近年来各种灾害的频繁发生,我国也越来越重视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的编制工作。2011年,《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编制完成。2011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2011〕55号)》,指出本规划的实施由国家减灾委员会统筹协调,通过优化整合各类防灾减灾资源,做好组织协调和实施保障工作。国家减灾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围绕本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以本部门规划为支撑,与本规划有机衔接。地方政府要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综合防灾减灾规划。民政部、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基本建设程序要求组织推动规划重大项目建设。该规划同时指出,要加强自然灾害工程防御能力建设;提高重特大自然灾害的工程防御能力。提高城乡建(构)筑物,特别是人员密集场所、重大建设工程和生命线工程的灾害防御性能;加强区域和城乡基层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将防灾减灾与区域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建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态环境改善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城乡建筑和公共设施的设防标准,加强城乡交通、通信、广播电视、电力、供气、供排水管网、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大中城市、城市群、人口密集区、经济集中区和经济发展带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建立城市综合防灾减灾新模式。

可以看出,国家层面对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的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北京作为首都和人口超过千万的特大城市,确保城市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贯彻和落实《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北京需要尽快编制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而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作为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的重中之重,其编制意义、必要性和迫切性不言而喻。

4对城市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的几点建议

基于前述分析,为促进北京市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的编制工作,从规划层面加强城市承灾能力,促进交通防灾减灾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1尽快开展防灾减灾规划技术体系研究

如前所述,现行的部级规范和标准、北京市地方规范和标准中,几乎都没有明确提出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的内容和深度,也没有防灾通道的分类及相关的技术标准。这使得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的编制缺乏依据,规划审批同样没有标准可依。

基于上述,建议尽快开展两项工作。其一,尽快开展针对各层次交通规划(总规、控规、专项规划等)中的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的内容、深度、思路、方法的研究,为各层次交通规划中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的编制提供技术支撑;其二,尽快开展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技术标准研究。包括防灾减灾通道的类型、划分标准、技术要求(等级、红线、管控要求等)。

4.2尽快启动各类防灾减灾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的编制需要以一系列相关规划为前提、基础、依据。包括防洪规划、避难场所规划、消防专项规划、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气象灾害防灾规划、紧急指挥中心规划、医疗救护中心规划、物资储备库及防灾据点规划,等等。这些规划对防灾分区、防灾据点、临时性及永久性避难场所、医疗救护中心、消防站、救灾物资储备中心等防灾救灾设施的空间布局、用地规模、紧急联动等做出规划安排。而这些设施是确定交通系统防灾减灾各类通道(应急疏散救援主通道、备用通道,应急避难主通道、备用通道,应急救灾联络通道等)的重要依据。同时,这些设施的规划布局和规模也需要各类交通防灾减灾通道的支撑。

目前,北京市尚未开展上述各类专项规划,这给控规中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内容的确定,以及交通系统防灾减灾专项规划的编制带来困难。因此,建议尽快开展上述各类防灾减灾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以确定全市防灾分区、防灾据点、临时性及永久性避难场所、医疗救护中心、消防站、救灾物资储备中心等防灾救灾设施的空间布局、规划建设要求,以及危险化学企业、油气走廊等影响城市公共安全的设施空间布局及规划建设要求等,为后续开展全市和各区(县)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基础和依据。

4.3尽快开展全市及各区(县)交通系统防灾减灾专项规划

目前,北京市尚未开展全市范围及各区(县)范围的交通系统防灾减灾专项规划。虽然各区(县)在编制综合交通规划时将交通防灾减灾规划纳入编制内容,但并未达到专项规划的深度。

因此,建议北京市尽快开展全市及各区(县)交通系统防灾减灾专项规划。

4.4尽快完善现行规划编制体系

建议将交通系统防灾减灾专项规划纳入现行规划编制体系中。明确其在现行规划体系中的定位、地位、作用,以及所处的位置、横向及纵向的层级划分。

建议在城市总规、控规、修规、综合交通规划中均纳入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的内容。同时建议将交通系统防灾减灾专项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编制,并纳入总规中共同审批,要独立成章并明确强制性内容。

关于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的内容,建议在控规中对地块开口、建筑红线退让、相关避难场所及防灾减灾通道布局等提出规划控制要求;在修规中重点对应急通道的规划建设标准和要求、应急交通组织策略和疏散救援路线规划等内容进行研究;对于各级城镇体系规划(省域、市域、跨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等),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应重点体现在区域交通系统防灾减灾总体策略及整体格局、区域联防联控等内容方面。

4.5尽快出台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编制办法、技术指南或导则

应尽快研究制定总规、控规、专项规划、片区规划、单体设施规划等不同层面的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编制办法,并在编制办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规划编制技术指南或导则,服务于北京的各类、各层次规划中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工作。

5结语

城市防灾减灾工作涉及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规划作为防灾减灾工作的最前端环节,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根据了解到的信息,国内尚没有一个城市编制了交通系统防灾减灾专项规划。很多城市还没有意识到编制这类规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作为首都,北京的城市防灾级别和要求最高,编制交通系统防灾减灾专项规划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最强。笔者认为,在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的编制、审批及实施管理等方面,北京应在全国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本文针对北京市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工作的讨论,主要目的是发现和梳理问题、总结经验、明确后续的工作方向、目标和任务。希望这些能够对北京以及国内其他城市的防灾减灾规划工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也希望能够引起有关部门对交通系统防灾减灾规划工作的关注和重视。

参考文献:

[1]何芩,张帆,魏保义,盖春英,等.7.21暴雨带来的城市防灾减灾思考[J].北京规划建设,2012,(5).

[2]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Z].2005.

[3]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研究[Z].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