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老人骨质疏松的治疗十篇老人骨质疏松的治疗十篇

老人骨质疏松的治疗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6:36

老人骨质疏松的治疗篇1

【关键词】老年性;骨质疏松;治疗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降低、骨折危险性增加为特点的骨骼疾病。骨质疏松症具体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前者是由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老年骨质疏松症和特发性骨质疏松三部分组成。(1)遗传因素,不能获得满足机体需求的的峰值骨量及骨强度;环境因素,包括营养、生活方式等使得机体对钙的摄入量大大减少,不满足机体的需求;(2)骨的丢失,主要是由骨吸收引起。;(3)骨形成不足,主要由细胞更新缺陷、生长因子水平降低、某些细胞因子水平改变等因素造成;(4)意外创伤,例如意外跌倒,老年人神经肌肉功能受损、服用镇静安眠等药物等均可引起。

二、治疗发展

1、治疗原则

(1)从病因入手,即阻止骨量减少和骨质量劣化的程度。同时,增加骨量,提高骨质量,增加老年人肌力和运动协调的能力,适度的进行体育锻炼,来预防骨折的发生;(2)采用一切方式减轻骨质疏松带来的痛苦;(3)减少有骨质疏松引起的其并发症,;(4)因人制宜,因病开方,并注意经济投入和产出比值,尽量获得最大的效益,最大程度上降低病人和社会经济负担;(5)提倡尽早采取预防措施;(6)局部治疗和整体治疗兼顾,并以整体治疗为主,如当因骨质疏松引起局部骨折时,除局部积极制动或手术处理外,仍需坚持整体抗骨质疏松治疗;(7)坚持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原则。

2、一般治疗以病人为主,时刻密切关注病人的身心和病情的发展。帮助病人减少生活中的不良生活和饮食习惯,结合正确而权威的治疗手法,帮助病人及早康复。(1)对病人进行生活指导,健康宣教;(2)给予患者消炎镇痛剂和肌肉弛缓剂,以减轻患者疼痛;(3)对骨折卧床患者应加强生活护理,防止并发症的产生;(4)对骨折病情已稳定者,尽早进行康复训练。3、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抗骨质疏松药物根据其作用机制可分为骨吸收抑制剂、骨形成促进剂及多重作用机制药物。目前,在国内批准上市的药物里,骨吸收抑制剂包括双膦酸盐类、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降钙素类、雌激素类;骨形成促进剂包括甲状旁腺素;锶盐、维生素K兼有抑制骨吸收和促进骨形成双重作用;活性维生素D具有促进骨形成和矿化、抑制骨吸收、改善肌力和平衡能力等多重作用。3.1激素替代疗法雌激素是骨吸收抑制剂,能抑制骨的吸收,减少骨量的丢失,增加脊柱骨的密度达,对骨质疏松症有预防的作用,可防止绝经后骨量的快速丢失。对骨的各个部位,包括好发骨折的脊柱,前嘴和股骨颈等都有保护作用。应用很广,效果确切,但对于雌激素预防骨折的作用,以及雌激素和孕激素对许多其他组织包括乳腺、子宫和心血管的影响和较少发生的严重深静脉血栓等不良反应,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子宫出血,使用不当也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生率,主要适用于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的预防。3.2胰高血糖素样肽-2为由进食引起释放的一种肠道激素,骨重建存在昼夜节律,夜间骨吸收增加,该节律受摄食速率影响,骨吸收随夜间空腹时间延长而增加。睡前应用胰高血糖素样肽-2可显著降低夜间骨吸收。Henriksen等进行了为期120天的随机、安慰剂对照的Ⅱ期临床研究,纳入160例绝经后骨量减少的女性,每日睡前注射胰高血糖素样肽-2可呈剂量依赖性地增加全髋、大转子,快速、持续地降低夜间血CtX水平,而对血骨钙素水平并没有明显的升高。3.3CaSR拮抗剂作用机制是拮抗甲状旁腺的钙受体,刺激内源性甲状旁腺素脉冲式分泌,进而刺激骨形成。有的科学家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的研究显示,SB423557治疗12周可完全防止oVX引起的腰椎BmD丢失以及部分保持胫骨近端小梁骨BmD,组织计量学也显示较安慰剂组更大的小梁骨面积、增加的皮质骨面积和皮质内骨形成速率。此类药物的关键在于在药代动力学上实现ptH的高幅度脉冲式分泌而非持续性分泌。

3.4Sclerostin抗体拮抗Sclerostin对wnt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促进骨形成。一期研究显示,单次皮下注射Sclerostin抗体可在21分钟时使骨形成指标升高60%~100%,而骨吸收指标不变。与阿仑膦酸钠、特立帕肽的比较研究正在进行中。3.5二麟酸盐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理主要是作用于破骨细胞,可通过以下途径抑制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1)抑制破骨细胞前体的分化和聚集,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2)破骨细胞吞噬双麟酸盐,导致破骨细胞凋亡;(3)附着于骨表面,影响破骨细胞的活性;(4)干扰破骨细胞从基质接受骨吸收信号;(5)通过成骨细胞的介导,从而降低破骨细胞的活性。

3.6降钙素

主要机制为能够明显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吸收,并且有明确的止痛作用、减低因微骨折所致的疼痛。降钙素主要由哺乳动物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和低等动物的终鳃体产生,来源于神经嵴,其他如胸腺、甲状腺、垂体、肺、肝肠、膀胱和脑脊液也有少量产生。破骨细胞凋亡早、凋亡多,则骨吸收的程度浅,骨吸收少;如果破骨细胞凋亡晚、凋亡少,则骨吸收的程度深,骨吸收多降钙素一直被认为主要通过抑制骨吸收而产生治疗作用,属于“抗骨吸收”药物。降钙素抑制骨吸收存在的“脱逸现象”,能使一度降低的骨吸收率重新升高,而且降钙素还具有良好的缓解骨质疏松症骨痛的作用。“脱逸现象”与位于破骨细胞膜上的降钙素受体下调密切相关,去除破骨细胞培养液中的降钙素后,降钙素受体缓慢恢复。降钙素可以增加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促进骨的形成和矿化过程。

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2011年)[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1,4(1):2-17.[2]孟增东,裴福兴,向明,等.17β一雌二醇对体外培养破骨细胞凋亡及其骨吸收调节作用[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6,12(1):29-32

[3]镐英杰,王珍,李秀群,等.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及护骨素蛋白含量与甲状旁腺激素的调节效应[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41):8234-8237

[4]孙思瑛,沈惠风.补肾壮骨汤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32例[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4;2(3):162.

[5]窦学军.补肾壮骨汤治疗中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症65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5;19(3):258.

老人骨质疏松的治疗篇2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治疗现状

[中图分类号]R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5)09(c)-0188-03

[abstract]theaimofthispaperistoinvestigatethestatusquoofthetreatmentofsenileosteoporosisbyintegrated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Byreviewingrelatedliteratureinrecentyears,thepaperindicatesthatthemainmethodsusedintreatingsenileosteoporosiswereactivatingbloodcirculation,reinforcingkidneybyChinesemedicine,andcalciumsupplementation,vitaminsupplementsbywesternmedicine,whichcaninhibitboneabsorptionandpromoteboneformation.itisconcludedthatcombined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isthefirstschemeatpresentfortreatingsenileosteoporosis.

[Keywords]Combinedtreatmentof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Senileosteoporosis;treatmentstatusquo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类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越来越注重,尤其是老年人群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指数越发的关心,特别是我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因此相对而言引发老年性骨质疏松的病例就越多,所以受到了我国老年人的高度重视。其次,由于年龄的增长、身体免疫系统的降低等因素导致老年人相比年轻人更容易患一些疾病,骨质疏松症就是其中的一种疾病。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由很多因素引起的骨病,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上通常表现为骨骼疼痛、腰酸腿痛、易于骨折、驼背以及一些骨骼性疾病[1]。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方法有几种,但是对于老年性患者目前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方法通常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以补充钙、抑制骨质吸收和促进骨质形成为主要治疗手段[2]。该综述旨在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现状,特统计近几年内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文献中使用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现报道如下。

1目前文献研究中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方法

通过文献查阅以及相应资料收集,在目前的医疗学中,对于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方法主要由以下四类:第一类、非药物类治疗;第二类、中药治疗;第三类、西药治疗;第四类、中西药治疗。首先,第一类非药物治疗,该方法较适用于轻症患者,患者不服用任何药物通过运动方法、健康饮食方法、健康生活方式、合理作息时间等等方法,但是,该方法需要患者的长久坚持方可有效,可以对患者的骨质疏松症状起到一定的改良、改善的作用。其次,第二类中药治疗,中药治疗顾名思义就是老年患者通过服用中药的方法而对骨质疏松症进行一定的治疗,中药讲究补肾壮精、活血化瘀、强肾壮骨、补气养血、健脾壮骨等的治疗方法,从而对骨质疏松症患者以肾虚为起始点治疗患者,从而逐步治愈患者。然后,第三类西药治疗,西药治疗也就是老年患者通过服用西药来治疗骨质疏松症状,服用的西药主要包括补钙和补维生素D,其次还包括一些抑制骨质吸收和促进骨质形成西药。最后,第四类中西药结合,中西药结合方法就很明确了,也就是采用第二类中药治疗方法和第三类西药治疗方法的结合方法,将中药的疗效和西药的疗效相辅相成,达到更佳疗效的目的。

2目前文献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现状与方法

2.1治疗现状

通过对多篇文献的参考以及现在医学的理论观点,目前主要用于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方法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文章中指出在我国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采用中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首先,因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中医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深得中国人民的信任以及在观念的驱使下,总是首选中药治疗。其次,西药使用较单一,很难做到对症状的针对性,同类并不同症状使用同款药片可能不能起到疗效,并且长期使用西药后患者容易出现各种不良反应,通常西药的价格还普遍较高,对于一般经济家庭的患者,使用西药是他们不愿意的。然后,现在中西医的结合治疗方法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医疗界学者通过研究发现,有效的中药和西药的结合治疗可以更加有效的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但是不合理的中药和西药的结合治疗可能适得其反。

另外,根据梁健[3]的研究中显示目前的治疗现状中还强调预防工作,预防工作包括两类:预前和预后。预前强调人们认识到骨质疏松症会给患者带来什么样的生活不便,特别对于老年性患者,一不小心发生骨折可能会危机到他们的生命,并且治疗效果会很慢;因此对于老年性人群,首先应当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防患于未然,若发现有症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其次,由于老年人钙的流失加快,应当保持长期的预防性补钙;最后,老年性人群应当加强活动,增强身体免疫,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预后强调患者在接受治疗后预防骨质疏松症带来的并发症,并发症会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痛苦和生活的不便,因此应当受到患者的高度重视。

2.2治疗方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中,包括中药治疗方法和西药治疗方法,两者相辅相成,其中中药治疗方法以补肾活血为主治疗,西药方法为补钙补维生素D为主。

中药治疗方法以补肾活血为主治疗[4],补肾活血法药方包括的药材有丹参、当归、甘草、枸杞、补骨脂、山萸肉、鸡血藤、寄生、红花、熟地黄等等[5],药方药材经过水熬后早晚各服用一次,连续服用60d为一个疗程,需要持续服用3个疗程,可以达到补肾强精、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等功效。此外,有资料显示,中药熬制的健脾壮骨汤也可有效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其药方组成有:白术、大枣、合欢花、陈皮、杜仲、黄芪、龙眼肉等等,它是由归脾汤加上五指毛桃、牛大力和千斤拔三种药材,其次在加补肾活血、活血化瘀、强肾壮骨、补气养血、健脾壮骨等药物组成,可以有效调节老年身体机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西药方法为补钙补维生素D法,钙是骨骼中的重要矿物质之一,是成骨中不可或缺的物质,决定着骨再生。一般情况下,我们每天通过食物获取的量较少,老年人摄入量相对更少,因此需要通过药物或者特殊的食物进行补充。常用的补钙方法是服用钙片或者钙剂,如国产的盖中盖补钙、钙尔奇D片、碳酸钙、葡萄酸钙等。老年人相比于年轻时候维生素D的合成下降了许多,据有关资料[6]显示人每天需要10微克维生素D,它可促进钙的吸收,由于老年人日常的获取量已渐渐不足,所以需要通过维生素D片或者固醇类片进行补充,当然也可以通过服用含量较高的食物获取,如海产鱼类、动物的肝脏、鸡蛋等。

3讨论

众所周知,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其主要原因包括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自身的免疫力的下降导致骨量流失速度加快,以及运动量的减少导致身体机能的下降等等。此外,经研究发现[7],老年人群钙、维生素D以及性腺激素的缺乏也是导致患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缺钙导致钙的含量不足,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雌激素应当应用于绝经后的女性,用量需要适中。在王彤等[8]研究过程中显示,它可以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若已经患有骨质疏松症,那么它可以有效改善骨质疏松症状。另外,骨质疏松还与年龄、性别、遗传以及营养等因素息息相关。在刘印等[9]研究过程中显示,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通常表现出腰酸背痛、骨骼疼痛等症状,疼痛感通常沿着脊柱向外两侧扩散疼痛,长久的站立或者久坐姿势都会带来更加剧烈的疼痛,只有躺卧的姿势可以稍微的缓解疼痛感。

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症是由于肾精虚少、经脉不通畅、血液循环动力不足等,大多数老年人是由于肾精虚少而引起骨质疏松症,根据Yiweilian等[10]研究分析所采用的中药方法为补肾活血法,可以有效使患者达到强肾目的,从而使肾中精气旺盛,达到改善病症的效果。活血可以有效的缓解血阻、瘀血等症状,有效达到活血化瘀的效果,增加血液循环的血动力。另外部分研究资料显示[8],补肾活血法可以有效调整骨代谢,从而增强骨细胞的活性,进而改善骨营养促进成骨,以提高骨密度、增强骨质的效果,防止或缓解骨质疏松症。但是通过中药治疗的疗程可以看到,中药疗程周期很长,是一种长期调养的过程,且中药种类较多,所需要的花费也较为昂贵,过程中可能还会带来一些不良反应。因此根据LiFei等[11]研究中显示,在此过程中若结合着西药的治疗可以更加有效的治疗病症,可谓事半功倍,在中药治疗过程中给患者服用钙片、维生素D等药物,可以有效的促进钙的吸收,有效抑制不良反应的发生,缓解骨质疏松。此外,在张国庆[12]的研究中显示,还可以通过非药物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非药物治疗方式结合中西药结合治疗更加增强治疗效果,非药物治疗讲究从患者的生活习惯上的改变而引领患者走向健康路线,例如戒烟、戒酒、戒饮料、加强体育锻炼等,这可以有效增强身体机能,增强免疫系统,从而预防或者缓解骨质疏松症。

经研究发现,骨质疏松症的病因是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平衡被打破,从而导致骨量以及其质量大量减少,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青春期骨量不足或者是成人期就出现了早期的骨量流失,或者是由于前两种因素兼具,此外还有基因的影响也很重要,以及营养摄入的不足等等,目前在医学界没有得到一个统一的标准以及病因的结论。但在目前路春海[13]的研究中显示,这种情况的出现是这几方面可以对一般情况的病情做出准确的判断,同时从预防角度上可以提供很多预防手段。

综上所述,说明了目前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首选治疗方法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其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改丽,呼永河,张汝,等.伊班膦酸钠输注液和阿伦膦酸纳片防治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0):3469-3472.

[2]吴爱琴,郑文龙,许崇永,等.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多层螺旋Ct腰椎骨结构分析和测量研究[J].放射学实践,2011,26(12):1308-1311.

[3]梁健.小针刀疗法干预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3(11):1174-1176.

[4]汪丙昂,李改丽,姚一民,等.伊班膦酸钠注射液治疗超高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疗效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2):3707-3709.

[5]陈巧鸽,金莹,朱京京,等.路径式健康教育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康复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9):1776-1778.

[6]李改丽,汪丙昂,呼永河,等.伊班膦酸钠对高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治疗研究[J].四川医学,2013,34(8):1104-1106.

[7]汪丙昂,李改丽,姚一民,等.伊班膦酸钠对高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表达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3,25(8):1237-1239,1241.

[8]王彤,庞莉,黄晖,等.远针近推疗法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2,32(1):13-16.

[9]刘印,田京.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2,9(34):31-32,35.

[10]Yiweilian,LiaoDequan,LinYunBai.postmenopausalosteoporosispatientssexhormones,cytokinesandbiochemicalmarkersofbonemetabolismchangeandrelation[J].Laboratorymedicine,2012,27(4):296-298.

[11]LiFei,XuYoujia,LiKai.theironregulatinghormonetreatmentperiandpostmenopausalosteoporosis[J].theChineseboneosteoporosisandbonemineraldiseasemagazine,2011(4):135-139.

[12]张国庆.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4(4):86-88.

老人骨质疏松的治疗篇3

早在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指出: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降低、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程,骨质疏松症,特别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寿命,已成为全球的共性问题。

2011年,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时发现,60岁以上人群中患有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明显增高。有两类人群易患原发性骨质疏松,一类是绝经后的妇女,另一类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这些人多,在轻微外伤或没有明显外伤的情况下就发生了骨折。有些绝经后的妇女几年中多次发生骨折,就是由于骨质疏松引起的,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骨质疏松性骨折常出现在胸腰椎、髋部和手腕。胸腰椎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约占整个脊柱骨折的90%,根据患者的年龄及身体健康状况可采取手术或保守治疗。经皮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是目前最常采取的微创手术治疗措施,可达到减轻疼痛、稳定脊椎、恢复脊柱生理弧度和早期活动等目的。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主要是股骨颈骨折和股骨转子间骨折,因其骨折不愈合率高、股骨头坏死率高、致残率和病死率高、手术难度大,故上述微创手术不作为治疗髋部骨折的首选方案。对于腕部骨折多数采取复位夹板固定的方法治疗。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制定的《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明确提出:“骨质疏松性骨折源于骨质疏松症,因此采用有效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是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的必要治疗基础。”骨质疏松性骨折外科治疗的同时,还要做骨密度的检查。根据骨质疏松的程度,治疗骨质疏松症。首先补充钙剂,我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每人每日摄入元素钙800毫克,同时服用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对骨骼健康、保持肌力、改善身体稳定性和降低骨折风险均有益处。

老人骨质疏松的治疗篇4

通讯作者:王长海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骨质疏松;骨量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6.086

半个多世纪以来,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取得了极大的发展,现已成为一项成熟的外科技术,为广大患者提高了生活质量,但术后假体周围骨折以及假体远期松动,一直是骨关节科亟待解决的难题。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多为老年人,他们多伴有骨量减少,甚至骨质疏松。有很多学者认为骨质疏松与术后假体周围骨折及假体松动关系密切[1~3]。孙国静等[4]的观点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机体内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之间平衡被打破,破骨细胞占据优势地位,加上手术后卧床休息等废用因素的影响,骨量的流失更为严重。所以,对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术后进行规范的抗骨质疏松治疗应当引起临床的重视,如果不及时、有效地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骨的质量会随年龄增长而进一步退化,还可引发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的其他症状。

1防治骨质疏松的意义

1.1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假体松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与假体周围骨量丢失、骨质疏松关系密切,在人工关节置换中,骨的质量对关节置换术后的疗效有很大的影响,骨密度越低术后发生假体松动、沉降的几率越大[5]。Sabo等[6]对23例(男10例,女13例)非骨水泥全髋置换患者髋臼周围骨密度进行随访,术后3个月,所有患者骨密度均较术前下降,5年后男性Ⅱ区丢失为术前71.0%,女性Ⅲ区则为术前66.8%。国内毛宾尧等[7]对52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进行了随访,也发现术后髋臼假体周围骨质骨密度和骨矿含量降低程度较其他部位严重。Boden等[8]对20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股骨柄周围骨密度进行8年随访观察,认为假体松动组中股骨柄周围骨量减少,而稳定组仅股骨近端有骨量减少。沈国平等[9]采集30具新鲜股骨标本,使用DeXa骨密度仪测试每个标本干骺端、颈部、ward三角区及大转子区的骨密度,将骨质疏松标本进行骨水泥和非骨水泥假体安装,测定其生物力学性能变化。结果发现,随着老年骨质疏松程度的增加,假体置换后股骨上方应变也呈增加的趋势,随着骨密度的增加,假体近端和远端微动随之减少,关节假体的初始稳定性显著增加。并籍此得出结论:老年骨质疏松对人工关节假体置换的影响是明显的,骨质疏松患者易引起关节松动,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采用骨水泥固定假体其松动率可下降30%~40%。

1.2可降低假体周围及其他部位再骨折老年人髋部骨折多是轻微外力引起的脆性骨折,如果忽视骨质疏松的治疗,则有极高的骨折再发生率。一项在瑞典的研究显示,766例老年女性髋部骨折患者经22年随访,再次骨折的发生情况是:骨折后一年内15%,两年内27%,五年内可达73%[10]。国内韦永中等[11]统计显示,初次髋部骨折后因未经正规的骨质疏松防治,而再次骨折的发生率为21.21%,即初次骨折后仅对骨折本身治疗,而未重视老年患者的全身性骨质疏松的防治是再次骨折的重要原因。Stenvall等[12,13]论证了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抗骨质疏松综合治疗的必要性。他们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进行多学科综合康复治疗,发现同常规术后康复方法相比,综合康复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术后室内独立行走的能力,同时减少患者再次骨折的发生。

1.3可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直接影响置换术的疗效和术后髋关节功能。骨质疏松症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骨质疏松所致疼痛,是由于骨吸收增加引起骨小梁骨折、骨组织机械变形压迫神经、骨钙动员增加以及周围肌群负荷增加引起疲劳、肌肉缺氧、代谢障碍、代谢物质的异常刺激引起,因而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可缓解疼痛症状[14]。积极地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对进行了人工关节置换的老年人来说生活质量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15]。

2假体周围骨密度的测量

骨质疏松症的影像诊断方法很多,如X线、定量Ct、定量超声、DeXa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密度测量的常用方法是X线平片和双能X线吸收法(DualenergyX-rayabsorptiometry,DeXa)。因假体周围骨骨量丢失在20%以上时,X线平片才能判定假体周围骨质疏松,且X线平片不能对假体骨量丢失做定量分析。DeXa是一种精密、准确、低辐射量的检测方法,可以对假体骨量丢失做定量分析。所以,DeXa作为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正逐步广泛应用于骨科临床。DeXa对股骨假体周围骨量定量分析目前主要采用Gruen分区法,测定股骨假体上缘至假体柄尾均分3等份,由近至远将假体柄内外侧骨质划分为7、6、5区和1、2、3区,4区为紧靠柄尖至远端1cm股骨干部分(图1)。DeXa对髋臼假体周围骨量定量分析主要采用Delee等的分法,将髓臼分为3个区:以股骨头中心点为中心,作水平和垂直线,将髋臼分为上(Ⅰ)、内(Ⅱ)及下(Ⅲ)3个分区(图2)[16]。

3预防措施

3.1提高骨科医师的骨质疏松症诊疗水平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首先面对的往往就是骨科医师,后者在患者的诊疗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骨科医师在治疗患髋的同时,应当意识到有必要确定患者是否存在骨质疏松症,并评估骨质疏松程度,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患者再次发生骨折。对于已发生脆性骨折的骨质疏松患者,接受抗骨质疏松治疗,对降低再次骨折的风险是完全必要的[17]。骨科医生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骨质疏松诊疗重视程度不够,其主要原因可能是他们对骨质疏松症相关专业知识的缺乏。所以,应该加强骨质疏松症的继续教育,使骨科医师面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时,能够采取更积极的态度,主动宣教并选择更合理的抗骨质疏松治疗方案。

3.2提高患者对骨质疏松症的认知水平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尤应具备一些相关知识,如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治疗用药等。应注重合理膳食,保证有足够的钙摄入量,宜选食含钙丰富的食品,如牛奶、豆制品、深色蔬菜等。应了解运动锻炼的重要,适量的锻炼不仅能刺激骨骼内钙、磷的增加与维持骨量,还能增加肌肉的舒缩力量、关节的协调性、平衡性、灵活性。应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如多晒太阳、适量饮酒、戒烟等。

4治疗方法

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抗骨质疏松治疗应该是综合性的,包括饮食调整、抗骨质疏松西药应用、中药治疗、物理治疗及康复运动治疗等。

4.1药物应用wHo把钙剂和维生素D类药的联合应用作为抗骨质疏松症治疗的基础用药,对于严重骨质疏松应加用降钙素及二膦酸盐类药的联合用药[18]。早期可选用抑制骨吸收的药物,如降钙素。采用当前流行的间断用药法,降钙素50iU肌内注射,1次/d。14d后改为2次/周,每次50iU,维持至术后3个月。待骨吸收减缓后治疗中期加用或改用活性维生素D3制剂,骨化三醇,0.125μg/d,后期可选用改善骨质量的药物,如二膦酸盐类药,其作用机制为: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减轻骨痛。福善美70mg,口服,1次/周。同时改善饮食,多食用钙含量高的食品[19]。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老年性骨质疏松与肾虚、脾虚、肝血虚、血瘀有关,符合老年人多虚、多瘀的生理特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临床工作中可酌情辨证应用。

4.2康复运动治疗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正确的康复锻炼对关节功能恢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也是提高手术效果的有效手段,主要方法包括: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

住院患者早期康复锻炼具体方法如下:第一阶段(术后1~2d),以肌肉的静力收缩运动和远端关节的运动为主,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恢复关节和肢体功能。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仰卧位,下肢伸直不离床,股四头肌主动收缩向近端牵拉髌骨,缓慢运动,每次持续5~10s,然后休息5min,每天90次左右。踝关节运动:仰卧位,进行足趾伸展运动,踝关节跖屈,背伸,每个动作保持10s,再放松,每天60次左右。髌骨推移运动:仰卧位,陪护人员轻轻推动患者髌骨,进行上下左右活动,每天30次左右。第二阶段(术后3~7d),主要是加强肌肉的等张收缩和关节运动。直腿抬高运动:仰卧位,下肢伸直抬高,要求足跟离床20cm,在空中停顿2~3秒,以后停顿时间逐步增加,每天90次左右。屈髋屈膝运动:仰卧位,陪护人员一手托在患者膝下,一手托住足跟,在不引起疼痛的情况下,屈髋屈膝运动,屈髋角度应小于45°,每天30次左右[20]。

如果患者病情允许,现多主张患者早期(术后第1天)进行的行走功能训练,循序渐进的行走训练不仅可以改善患者情绪,增强自信心,还可以减少卧床时间,促进和改善患者关节功能,预防骨质疏松症进一步发展。

综上所述,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早期、综合的抗骨质疏松治疗,有利于全身健康的恢复,有利于骨密度的增加,有利于并发症的预防,有利于肌容量的增加及平衡能力的加强,减缓假体周围骨质疏松的发展,进而减少假体周围骨折以及假体远期松动。

参考文献

[1]thillemanntm,pedersenaB,mehnertF,etal.postoperativeuseofbisphosphonatesandriskofrevisionafterprimarytotalhiparthroplasty:anationwidepopulation-basedstudy[J].Bone,2010,46(4):946-951.

[2]almJJ,mkinentJ,Lankinenp,etal.FemalepatientswithlowsystemicBmDarepronetobonelossinGruenzone7aftercementlesstotalhiparthroplasty[J].actaorthop,2009,80(5):531-537.

[3]YamasakiS,masuharaK,YamaguchiK,etal.Risedronatereducespostoperativeboneresorptionaftercementlesstotalhiparthroplasty[J].osteoporosint,2007,18(7):1009-1015.

[4]孙国静,赵建宁.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男性骨质疏松症骨密度的影响[J].人民军医,2007,50(4):218-219.

[5]孟增东,裴福兴.骨科治疗中的骨质疏松问题[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3,18(9):570-571.

[6]SaboD,Reitera,SimankHG,etal.periprestheticmineralizationaroundcementlesstotalhipendoprosthesis:longitudinalstudyandcress-sectionalstudyontitaniumthreadedacetabularcupandcementlessSpotornostemwithDeXa[J].Calciftissueint,1998,62:177-182.

[7]毛宾尧,王岱生,沈是铭,等.髋部骨矿骨密度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的改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2,9(7):629-632.

[8]BodenH,adolphsonp,obergm.Unstableversusstableuncementedfemoralstems:aradiologicalstudyofperiprostheticbonechangesintwotypesofuncementedstemswithdifferentconceptsoffixation[J].archorthoptraumaSurg,2004,124:382-392.

[9]沈国平,王正,罗从风,等.老年骨质疏松症对人工髋关节置换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5,20(7):462-464.

[10]FriesendorffmV,BesjakovJ,kessonK.Long-termsurvivalandfractureriskafterhipfracture:a22-yearfollow-upinwomen[J].JBoneminerRes,2008,23(11):1832-1841.

[11]韦永中,范卫民,王美莲,等.中老年妇女骨折后再骨折的观察[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5,11(1):77-79.

[12]Stenvallm,olofssonB,nybergL,etal.improvedperformanceinactivitiesofdailylivingandmobilityafteramuhidisciplinarypostoperativerehabilitationinolderpeoplewithfemoralneckfracture:a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with1yearfollow-up[J].JRehabilmed,2007,39(3):232-238.

[13]Stenvallm,olofssonB,Lundstromm,etal.amuhidisciplinary,multifactorialinterventionprogramreducespostoperativefallsandinjuriesafterfemoralneckfracture[J].osteoporosint,2007,18(2):167-175.

[14]黄公怡.骨质疏松性骨折及治疗原则[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3,20(2):111.

[15]盂迅吾.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长期随访[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6,22(3):206-207.

[16]孙国静,赵建宁.双能X线骨密度仪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进展[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6,12(5):528-530.

[17]Karachaliost,LyritisGp,KaloudisJ,etal.theeffectsofcalcitoninonacutebonelossafterpertrochantericfractures[J].JBoneJointSurg(Br),2004,86B:350-358.

[18]BoonenS,RizzoliR,meunierpJ,etal.theneedforcliniica1guidanceintheuseofcalciumandvitaminDinthemanagementofosteoporosisaconsensusreport[J].osteoporosint,2004,15:511-519.

[19]陈戎波,范少地,胡万华,等.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J].临床军医杂志,2009,37(5):799-801.

老人骨质疏松的治疗篇5

【摘要】目的观察鲑降钙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所致骨痛的疗效和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均给予口服阿仑膦酸钠和碳酸钙d3,治疗组同时加用鲑降钙素,均连续应用3个月,治疗前后经骨密度(双能x线)检测腰椎bmd变化及根据临床症状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检测两组l2、l3、l4骨密度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升高,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多数患者骨关节疼痛明显好转,总有效率91.67%。治疗过程中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使用鲑降钙素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能明显提高骨密度,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骨丢失,增加骨密度,缓解骨质疏松引的疼痛,改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鲑降钙素;骨质疏松症;骨痛;骨密度

[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thesalmoncalcitonintreatmenteffectofostealgiaduetoosteoporosisandtheimpactonbonemineraldensity.methods120patientswithosteoporosiswererandomlydividedintocontrolandtreatmentgroup60patientsweregivenoralalendronatesodiumandcarbonicacidcalciumd3,thetreatmentgroupwereaddedsalmoncalcitonin,arecontinuousapplicationfor3monthsbeforeandaftertreatment.thebonemineraldensity(dualenergyxray)andthedetectionofchangesinlumbarspinebmdwereevaluatedbasedonclinicalsymptoms.resultsaftertreatment,l2,l3,l4bonemineraldensitywassignificantlyhigherbeforetreatment,with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comparisonofclinicalefficacy,theefficiencyofthetreatmentgroupwassignificantlyhigher.aftertreatment,mostpatientssignificantlyimprovedinboneandjointpain,andthetotalefficiencywas91.67%.thecourseoftreatmenthasnoobviousadversereactions.conclusionjointuseofsalmoncalcitonintreatmentofosteoporosis,alendronatesignificantlyincreasedbonemineraldensity,canbesuppressedtosomeextent,boneloss,increasebonedensity,osteoporosiscitedeasepainandimprovethelivesofelderlypatientswithosteoporosisquality.

[keywords]salmoncalcitonin;osteoporosis;ostealgia;bonemineraldensity

目前我国整个人口比例出现了明显老龄化,随着老年人人口数量的大量增加,相应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老年疾病,而在这些老年人中患骨质疏松症的患者日益增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显微结构改变,骨的脆性增加,易于引起骨折为特征的一种疾病。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与老年退行性改变有关。所有患者均存在腰背痛及全身骨痛。而这些疼痛则明显降低了这些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关于此病的临床治疗主要予抗骨吸收治疗,延缓骨密度下降等对症处理。自2010年1月-2011年6月,本院应用注射用鲑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症120例,探讨其对骨质疏松症治疗有效性,希望能够改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症状,以提高老年患者晚年的生活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临床按门诊或住院单双号随机选择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20例,其中60例为对照组,60例为治疗组,无病例脱失。其中男52例,女68例;年龄65~85岁,平均(75±2.5)岁;病程为3个月~5年,平均(15±7.8)个月。所有患者均存在腰背痛及全身骨痛。经腰椎、胸椎x线检查,多数患者存有t11~t3椎体压缩性改变,单发或多发。

1.2入选病例标准

(1)所有患者皆为2010年1月-2011年6月期间本院门诊及病房患者。年龄65~85岁,平均75岁。(2)诊断标准:按1995年who规定的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骨密度值同正常同性别年轻人的骨密度值比较(t值),t<-2.5sd,诊断为骨质疏松症[1]。(3)排除继发性骨质疏松症。(4)入选患者无中重度肾功能不全病史,无严重低血钙,无食道动力障碍病史(食道迟缓不能,食道狭窄)。

1.3治疗方法

上述患者均为住院病例,随机选定60例为对照组,均给予口服阿仑膦酸钠和碳酸钙d3,阿仑膦酸钠70mg,每周1次,晨起时一满杯白开水口服;碳酸钙d3选用口服钙尔奇d(江苏惠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片含元素钙600mg,维生素d125iu)每日1片,睡前口服。治疗组为60例,在相同口服阿仑膦酸钠和碳酸钙d3的同时,再给予注射用鲑降钙素50u加灭菌注射用水1ml溶解,肌肉注射每周3次,维持3个月为1个疗程。

1.4疗效观察指标

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分别评定两组骨痛性质和程度。

1.5骨痛分级标准[2]

根据骨痛性质和程度分为4级。一级:重度疼痛(疼痛剧烈、无法忍受,需要药物镇痛);二级:中度疼痛(疼痛较严重,但可以不加用药物镇痛);三级:轻度疼痛(无需药物镇痛);四级:无明显疼痛。

1.6骨痛疗效评定标准[2]

显效:骨痛程度降低3级,bmd降低值较前减少>40%;有效:骨痛程度降低2级,bmd降低值较前减少在20%~40%之间;缓解:骨痛程度轻度改善,降1级,bmd降低值较前减少<20%;无效:骨痛治疗后无减轻,bmd降低值未减少。显效与有效合计为总有效,据此计算总有效率。

1.7检测指标比较

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bmd。通过dpx-iq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对腰椎l2、l3、l4进行骨密度(bmd)测定并取平均值。

1.8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分析用spss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均数比较用t检验,两组间总有效率的比较用χ2检验。

2结果

2.1骨痛疗效比较

治疗3月后,治疗组多数患者骨痛明显减轻;骨痛均有明显缓解,经χ2检验,治疗组骨痛改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骨痛疗效比较见表1。表1两组骨痛疗效比较

2.2检测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bmd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后bmd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前bmd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bmd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前、后检测指标见表2。表2两组治疗前、后检测指标比较

3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骨质疏松症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骨质疏松症的防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骨质疏松症危害性大,不仅能引起疼痛、骨折,而且还会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而我国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已达6千万,居世界之最[3]。降钙素(calcitonin,ct)是一种由甲状腺和甲状旁腺滤泡旁细胞分泌的多肽激素,具有抑制破骨细胞的功能。人工合成的鲑鱼降钙素(sct)较为常用,且活性比人降钙素强数十倍[4]。在骨损耗及骨形成减少的情况下,降钙素能显著地减少钙质自骨骼移出,预防骨量丢失并增加骨量,鲑降钙素除抑制骨吸收、抗炎作用外,还有良好的镇痛作用,镇痛作用机制鲑降钙素能与脑内特异性受体结合,阻断痛觉神经传导,起到中枢性镇痛作用。能明显缓解骨痛,无成瘾性[5~7]。鲑降钙素和阿仑膦酸钠及钙剂联合应用,既弥补了起效慢的不足,又兼顾了降钙素长期疗效不确定的缺陷,最终达到长期疗效稳定、毒副作用小的目的。这样既能有效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又能降低骨转换速度,因此联合应用,作用协同相加,疗效更明显。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鲑降钙素联合阿仑膦酸钠及钙剂治疗骨质疏松症所致骨痛疗效确切,能有效增加患者骨密度,缓解骨质疏松性腰背疼痛,有利于改善骨质疏松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能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有广泛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刘忠厚.骨矿与临床.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57.

2徐江祥,王霞,刘志强,等.降钙素与钙尔奇d联合治疗骨质疏松症骨痛疗效观察.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07,35(6):29.

3肖强,李小飞,刘静莉,等.鲑鱼降钙素联合钙剂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临床效果分析.江西医药,2007,42(5):421.

4cranneya,tugwellp,zytarukn,etal.meta-analysisofcalcitoninforthetreatmentofpostmenopausalosteoporosis.endocrinereviews,2002,23(4):540.

5尹若峰,王以朋,邱贵兴,等.鲑鱼降钙素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骨代谢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1):57.

老人骨质疏松的治疗篇6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山西太原 030001

[摘要]目的研究骨质疏松性骨折药物治疗的优化方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骨折100例,按硬币法将其分成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应用钙剂+骨化三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为实验组病例应用降钙素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平均骨密度为(0.76±0.32)g/cm2,疼痛评分为(2.01±0.12)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钙剂+骨化三醇+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效果满意,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

[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骨折;药物治疗;优化方案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5)04(b)-0082-02

[作者简介]杨娜(1980-),女,山西运城人,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老年病科工作。

老年人骨弹性减弱,强度降低,脆性增加,骨折的危险性较高。为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应用合适的抗骨质疏松治疗方案,可恢复伤肢的活动和负重功能,延缓骨质疏松进展,降低再发骨折风险[1]。该研究为2012年6月—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50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应用钙剂+骨化三醇+降钙素治疗,效果十分满意,临床体会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100例,经X线检查后可见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将100例患者分成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实验组:男女比例16:34,年龄65~86岁不等,平均(71.42±2.51)岁;对照组:男女比例15:35,年龄64~87岁不等,平均(70.42±2.52)岁。两组患者均自愿参与该次研究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类风湿性关节炎、甲状腺功能亢进、代谢性疾病、肝肾功能异常、糖尿病等严重疾病患者。比较两组骨折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一般方法

两组病例均曾接受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

1.2.1对照组应用钙剂+骨化三醇治疗对照组,碳酸钙D3片,1片/次,1~2次/d;骨化三醇胶丸,每次1粒(0.25?ug),2次/d。用药3个月后评价疗效。

1.2.2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为实验组病例应用降钙素治疗,鲑鱼降钙素鼻喷剂,200?iU/d。用药3个月后评价疗效。

1.3疗效评定[2]

3个月后,通过双能量骨密度仪测量两组患者骨密度值;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疼痛情况,并进行临床比较。

1.4数据处理

借助spss11.0统计学软件处理各项资料,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以(x-±s)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均顺利完成3个月的治疗,治疗期间均未发生骨折。实验组平均骨密度为(0.76±0.32)g/cm2,疼痛评分为(2.01±0.12)分,对照组平均骨密度为(0.72±0.12)g/cm2,疼痛评分为(4.06±1.22)分,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钙是人体骨骼结构和生命活动的重要元素,钙排泄过多或摄入不足可导致体内钙缺乏,引发骨质疏松症。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80%的骨折发生于年龄>60岁的妇女[3-4]。骨质疏松症为多因素疾病,临床特点主要为骨形成相对不足、骨吸收相对过渡,可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镇痛解痉、舒筋活血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主要原则,为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应用安全、有效的用药方案具有积极的意义。

目前,临床上防治骨质疏松症的药物和手段较多,基础药物包括钙剂、骨吸收抑制剂、骨形成促进作用制剂。有学者[5]观察了药物治疗骨折疏松性骨折的实际效果,80例患者经钙剂、骨化三醇、降钙素治疗6个月之后,骨密度值明显上升,疼痛评分明显下降(p<0.05),提示钙剂、骨化三醇、降钙素在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实验组平均骨密度为(0.76±0.32)g/cm2,疼痛评分为(2.01±0.12)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似于相关文献[6-8],提示钙剂、骨化三醇、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可提高平均骨密度值,降低机体疼痛感。

骨质疏松性骨折早期,骨吸收增强,破骨细胞活跃,骨量快速丧失,给予患者较强的抗骨质吸收药物,可抑制骨丢失。有计划的为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可促进骨折恢复,钙剂补充是提高骨峰值、防治骨质疏松的重要营养素,合理补充钙剂可维持老年期皮质骨骨量。此外,钙剂和维生素D是治疗骨质疏松的基本药物,可增加钙在胃肠道吸收,促进肾脏对钙再吸收,促进骨细胞分化。除增加骨量、降低再骨折率外,维生素D还具有改善神经功能、肌肉功能的作用,可防止机体摔倒。

骨化三醇是一种人工制造的钙化三醇,可刺激小肠转运钙的作用,促进小肠吸收钙,还能和甲状腺激素产生协同作用,促进钙吸收,特别适用于骨质疏松症患者。降钙素能刺激软骨内骨化,增加骨痂血管,加快骨痂成熟。临床研究证实,降钙素益于骨折愈合,破骨细胞具有丰富的降钙素受体,降钙素能短时间内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破骨细胞数量,抑制骨吸收,有效抑制骨折疏松症造成的疼痛感。本研究结果亦显示,鲑鱼降钙素能抑制骨吸收,提高成骨细胞增殖,诱导成骨细胞分化,并调节钙磷代谢,缓解疼痛,促进骨折愈合。

联合用药可提高骨密度,恢复骨强度,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或复发率。体型瘦小、年龄>65岁、过早停经或长期应用皮质激素的妇女,都应早期采用骨质疏松预防措施,防止骨折。若患者已经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接受后也应给予骨折复发预防措施。该研究结果显示,在骨质疏松性骨折预防中,三种药物联合应用较两组药物联合应用效果更佳。但本研究仅对两组病例进行了3个月的观察,观察时间相对较短,尚难确定联合用药在降低新发骨折发病率方面的作用,因此,有待业内人士做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钙剂+骨化三醇+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效果满意,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

[

参考文献]

[1]杨刘柱,陈仲,严鑫平,等.椎体骨水泥注入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急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7(39):6265-6270.

[2]张雪绢,赵刚,尚炜.骨质疏松性骨折围手术期的药物治疗[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4,9(2):214-218.

[3]贺良,钟伟,李宁.骨科医生重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及预防吗[J].实用骨科杂志,2009,9(4):241-244.

[4]聂玮,李晓林.抗骨质疏松药物对骨质疏松性骨折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0,11(8):606-610.

[5]徐保生,魏双胜,杨鹏.椎弓根钉结合pKp治疗多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1(35):16-17.

[6]张波.可膨胀椎弓根螺钉在骨质疏松性脊柱固定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2(24):53-54.

[7]郝成俊,崔丙军,崔文峰,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5):51-52.

老人骨质疏松的治疗篇7

【关键词】 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手术

随着社会老龄化,老年人髋部骨折逐年增多,且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骨折类型,加之老年人多伴有骨质疏松以及合并心、脑、肾等多脏器功能减退等有关疾病,大大增加了骨折治疗的复杂性,如何有效治疗骨折、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骨科医生面临的难题。本院2004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手术辅助药物治疗骨质疏松性老年髋部骨折116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116例,年龄60~91岁,平均74.8岁,80岁以上者31例。股骨颈骨折52例,男23例,女29例,按garden分型:ⅲ型39例,ⅳ型1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64例,男27例,女37例,按evans分型:ⅲ型34例,ⅳ型30例,均为不稳定型骨折。

1.2并发症

本组88例(76%)存在内科并发症:心血管疾病67例,糖尿病41例,神经系统疾病7例,呼吸系统疾病14例,泌尿系统疾病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7例,低蛋白血症13例,其他疾病4例,其中有两种合并症67例,以糖尿病、高血压为多,3种以上合并症22例。

1.3骨质疏松

采用美国lunar公司双能量x线骨密度测定仪行健侧股骨近端骨密度测定均有骨质疏松症,见表1。表1116例患者治疗前股骨近端骨密度平均值

1.4治疗

1.4.1治疗内科并发症

患者入院后常规给予参麦、二磷酸果糖等改善心功能;邀请内科医生、麻醉科医生共同参与治疗,使血压控制在160/90mmhg以下,血糖控制在空腹8mmol/l以下。

1.4.2手术方法选择

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并结合患者的自身状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股骨颈骨折52例,其中空心加压螺钉固定17例,人工股骨头置换24例,全髋置换1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64例,行dhs固定36例,蛇形解剖钢板固定19例,人工股骨头置换9例。

1.4.3骨质疏松的治疗

处理骨折的同时,鼓励患者健侧肢体活动,肌肉收缩锻炼,给予降钙素以控制骨转换,如密钙息、维生素d和钙剂,如钙尔奇、乐力钙等。

2结果

本组11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9个月~6年,平均19个月。随访内容包括髋关节功能状况(按harris评分标准)及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内固定组81例(包括股骨颈及粗隆间骨折),根据标准本组髋关节功能优81.2%,良11.3%,差7.4%,优良率92.5%。关节置换组35例(包括6例内固定后股骨头坏死改行髋关节置换),优69.8%,良22.6%,差6.6%,优良率93.4%。

 

3讨论

3.1髋部骨折是老年人群常见的骨折,而老年人体质差,多伴有严重的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导致老年人骨折的最危险因素,骨质疏松是一种低骨量,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高的全身代谢性骨病。由于生理的特点,绝经后妇女使骨质疏松的高发年龄。国外流行病学调查证实,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骨质疏松骨折的发生率逐年上升,而临床住院病例中因骨质疏松髋部骨折比脊柱骨折高,其主要原因是后者往往经保守治疗而免于住院,而前者绝大多数需做特别处理而住院。因此对骨质疏松应给予重视。老年髋部骨折的治疗单纯手术处理是不够的,骨量减少和骨质量改变是老年髋部骨折的重要原因,骨折后全身或伤肢活动量明显减少,是骨质疏松的发展,关节退变,肌肉萎缩再次加重。早在1998年tosi就指出,不止要修复骨折,也要进行骨质疏松的治疗,因此骨质疏松合并骨折的治疗关键在于打破骨折后骨质疏松不断加剧的恶性循环,选择恰当的手术方法尽快恢复伤肢的活动及负重功能,同时应提早采用有意义的抗骨质疏松药物。如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给予降钙素制剂等,提高患者的骨质量。

3.2手术方式的选择

老年髋部骨折,由于愈合差,致残率和病死率高,临床治疗上较为棘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大多都有一种以上的慢性疾患并发症,这就要求制定的方案既不复杂,又要最大限度地防治和避免发生各种并发症,力求早期离床活动,早期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最大可能的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老年髋部骨折,究竟采用何种手术方法,笔者认为对65岁以下股骨颈骨折,身体状况好,合并症少,生理代偿能力可,骨质疏松不太严重,关节功能及活动量较高者可行空心加压螺钉固定[1];对65岁以上,伤前活动量少,对生活质量要求较低,合并症多,生理代偿能力差,且骨质疏松明显,可选择人工股骨头置换。关节置换,安全可靠,能缩短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人工全髋置换手术时间较长,创伤较大,出血量多,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选择。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由于愈合率较高,愈合时间较短,在患者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多采用dhs、蛇形钢板内固定;对于高龄患者,身体状况差且不稳定的粉碎性骨折,因内侧骨折、塌陷,股骨颈失去支架采用dsh或蛇形钢板,以造成肢体短缩,外旋畸形及髋内翻畸形。文献报道其发生率可达16%~20%,因此主张选用加长柄人工关节置换。其优点在于缩短了术后康复期,能提供早期的关节活动,解决了内固定不牢的弊端[2]。国外学者报道关节置换治疗粗隆间骨折失败率(4%)比dhs的失败率(20%)明显降低。本组116例,行内固定治疗81例,占69.8%,治愈率91.4%。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2.5%;关节置换35例(包括内固定失败,改行关节置换者6例)占30.2%,关节功能优良率93.4%。

3.3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处理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就诊时多合并重要脏器病变,如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呼吸系统疾病等。本组116例,伴有其他系统并发症者88例,占76%,有两种以上并发症者占65.5%。这些并发症控制不好常常成为手术禁忌证或导致手术恶化,甚至危及生命[3]。术后3天连续复查血常规和血生化,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血浆白蛋白水平。良好控制内科并发症对提高患者的手术耐受力十分重要,同时骨科手术的预后不仅深受外科技术的影响,且与术前、术后的医疗与康复密切相关。老年人内脏器官生理功能老化导致储备能力低下,合理选择手术及方式,及时处理和有效预防早期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4]。因此,笔者认为仅依靠骨科医生的手术治疗还不行,还应强调内科、麻醉科、康复科和护理人员的密切协作,对患者健康状况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积极治疗并发症,进行周密的术前准备,选择有效的麻醉和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及术后精心护理是围手术期安全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李民,陆凯,陈俊波.膨胀自锁式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7,22(5):407.

2尹东,郑秋坚,刘斌,等.dhs、pfn与fhr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比较.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0,25(4):300.

老人骨质疏松的治疗篇8

骨质疏松症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病。

人的各个年龄阶段都应当注重骨质疏松的预防,婴幼儿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都与成年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密切联系。

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饮食对预防骨质疏松有益。

无论男性或女性,吸烟都会增加骨折的风险。

不过量饮酒。每日饮酒量应当控制在标准啤酒570ml、白酒60ml、葡萄酒240ml或开胃酒120ml之内。

步行或跑步等能够起到提高骨强度的作用。

平均每天至少20分钟日照。充足的光照会对维生素D的生成及钙质吸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负重运动可以让身体获得及保持最大的骨强度。

预防跌倒。老年人>90%的骨折由跌倒引起。

高危人群应当尽早到正规医院进行骨质疏松检测,早诊断。

相对不治疗而言,骨质疏松症任何阶段开始治疗都不晚,但早诊断和早治疗会大大受益。

知识要点

骨质疏松症的概念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骨骼疾病。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它的主要特征是骨矿物质含量低下、骨结构破坏、骨强度降低、易发生骨折。

疼痛、驼背、身高降低和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特征性表现。但有许多骨质疏松症患者在疾病早期常无明显的感觉。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脆性骨折,通常在日常负重、活动、弯腰和跌倒后发生。

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直接后果,轻者影响机体功能,重则致残甚至致死。常见的骨折部位是腰背部、髋部和手臂。

骨质疏松症的危害骨质疏松症是第4位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中老年最常见的骨骼疾病。

骨质疏松症被称为沉默的杀手。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常是部分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首发症状和就诊原因。髋部骨折后第1年内由于各种并发症死亡率达到20%~25%。存活者中>50%会有不同程度的残疾。

一个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患者每年的直接经济负担是32776元人民币。中国每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直接经济负担是1080亿元人民币。

发生骨质疏松症的病因骨质疏松症受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影响。先天因素指种族、性别、年龄及家族史;后天因素包括药物、疾病、营养及生活方式等。年老、女性绝经、男性减退都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原因。

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有以下因素者属于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老龄,女性绝经,母系家族史(尤其髋部骨折家族史),低体重,性激素低下,吸烟,过度饮酒或咖啡,体力活动少,饮食中钙和(或)维生素D缺乏(光照少或摄入少),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应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骨质疏松症可防可治。

人的各个年龄阶段都应当注重骨质疏松的预防,婴幼儿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都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密切联系。

人体骨骼中的矿物含量在30多岁达到最高,医学上称之为峰值骨量。峰值骨量越高,就相当于人体中的“骨矿银行”储备越多,到老年发生骨质疏松症的时间越推迟,程度也越轻。

老年后积极改善饮食和生活方式,坚持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可预防或减轻骨质疏松。

均衡饮食:增加饮食中钙及适量蛋白质的摄入,低盐饮食。钙质的摄入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嗜烟、酗酒、过量摄入咖啡因和高磷饮料会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病危险。

适量运动:人体的骨组织是一种有生命的组织,人在运动中肌肉的活动会不停地刺激骨组织,使骨骼更强壮。运动还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反应性,改善平衡功能,减少跌倒的风险。这样骨质疏松症就不容易发生。

增加日光照射:中国人饮食中所含维生素D非常有限,大量的维生素D3依赖皮肤接受阳光紫外线的照射后合成。经常接受阳光照射会对维生素D的生成及钙质吸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正常人平均每天至少20分钟日照。

早诊断、规范治疗,降低危害骨质疏松症任何阶段开始治疗都比不治疗好。及早得到正规检查,规范用药,可以最大程度降低骨折发生风险,缓解骨痛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其防治策略包括基础措施和药物治疗两部分。

基础措施包括调整生活方式和骨健康基本补充剂。调整生活方式: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饮食;注意适当户外运动;避免嗜烟、酗酒;慎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采取防止跌倒的各种措施。骨健康基本补充剂包括钙剂和维生素D。

药物治疗包括抗骨吸收药物、促进骨形成药物以及一些多重机制的药物。必须在医师的指导下应用。

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的自我检测以下问题可以帮助进行骨质疏松症高危情况的自我检测,任何一项回答为“是”者,则为高危人群,应当到骨质疏松专科门诊就诊。

您是否曾经因为轻微的碰撞或者跌倒就会伤到自己的骨骼?

您连续3个月以上服用激素类药品吗?

您的身高是否比年轻时降低了3cm?

您经常过度饮酒吗?(每天饮酒2次,或1周中只有1~2天不饮酒)

您每天吸烟>20支吗?

您经常腹泻吗?(由于腹腔疾病或者肠炎而引起)

父母有没有轻微碰撞或跌倒就会发生髋部骨折的情况?

女士回答:您是否在45岁之前就绝经了?

您是否曾经有过连续>12个月没有月经(除了怀孕期间)?

男士回答:您是否患有阳痿或者缺乏这些症状?

骨质疏松症的认识误区

喝骨头汤能防止骨质疏松实验证明,同样一碗牛奶中的钙含量,远远高于一碗骨头汤。对老人而言,骨头汤里溶解了大量骨内的脂肪,经常食用还可能引起其他健康问题。要注意饮食的多样化,少食油腻,坚持喝牛奶,不宜过多食入蛋白质和咖啡因。

治疗骨质疏松症等于补钙简单来讲骨质疏松症是骨代谢的异常(人体内破骨细胞影响大于成骨细胞,以及骨吸收的速度超过骨形成速度)造成的。因此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不是单纯补钙,而是综合治疗,提高骨量、增强骨强度和预防骨折。患者应当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特有的现象,与年轻人无关骨质疏松症并非是老年人的“专利”,如果年轻时期忽视运动,常常挑食或节食,饮食结构不均衡,导致饮食中钙的摄入少,体瘦,又不拒绝不良嗜好,这样达不到理想的骨骼峰值量和质量,就会使骨质疏松症有机会侵犯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的女性。因此,骨质疏松症的预防要及早开始,使年轻时期获得理想的骨峰值。

老年人治疗骨质疏松症为时已晚很多老年人认为骨质疏松症无法逆转,到老年期治疗已没有效果,为此放弃治疗,这是十分可惜的。从治疗的角度而言,治疗越早,效果越好。所以,老年人一旦确诊为骨质疏松症,应当接受正规治疗,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靠自我感觉发现骨质疏松症多数骨质疏松症病人在初期都不出现异常感觉或感觉不明显。发现骨质疏松症不能靠自我感觉,不要等到发觉自己腰背痛或骨折时再去诊治。高危人群无论有无症状,应当定期去具备双能X线吸收仪的医院进行骨密度检查,有助于了解您的骨密度变化。

骨质疏松症是小病,治疗无须小题大做骨质疏松症平时不只是腰酸腿痛而已,一旦发生脆性骨折,尤其老年患者的髋部骨折,导致长期卧床,死亡率甚高。

骨质疏松症治疗自己吃药就可以了,无需看专科医生对于已经确诊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应当及早到正规医院,接受专科医生的综合治疗。

老人骨质疏松的治疗篇9

[关键词]阿仑膦酸钠;阿托伐他汀;骨质疏松症;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714.257;R969.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9701(2017)02-0060-04

evaluationofthecurativeefficacyandsafetyofalendronatesodiumcombinedwithatorvastatincalciuminthetreatmentofsenileosteoporosis

ZHUomengchuan1wanGZhenlin1LiUKang2SUnQingqing3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退化性疾病,患病的危险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1]。目前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骨质疏松症逐渐成为人类所面临的健康问题。目前临床上对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主要采用药物治疗,主要包含五类:中药制剂、骨形成促进剂(例如甲状旁腺激素)、骨吸收抑制剂(如二磷酸盐)、基础性药物(如维生素D)、混合制剂(如雷奈酸锶)等[2,3]。另外临床上有研究采用他汀类药物对骨质疏松症进行治疗,但是其临床疗效报道不一[4]。本研究采取阿仑膦酸钠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对骨质疏松症进行治疗,并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0例原发性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75例,男34例,女41例,年龄(67.85±5.70)岁,体重(57.64±6.21)kg;对照组75例,男32例,女43例,年龄(68.24±6.12)岁,体重(56.92±7.30)kg。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的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

1.3排除标准

有严重心脏、肾脏等脏器功能障碍者;有肿瘤者;入组前有服用过影响骨代谢类的药物,如钙制剂、双磷酸盐、激素等;患有甲减、甲亢、皮质醇增高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者。

1.4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口服阿法骨化醇胶囊(国药准字H20074109,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每粒0.25mg),每次1粒,每天1次;阿仑膦酸钠(国药准字H20058996,北京万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每片10mg)每周1次,每次1片。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阿托他汀钙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07,每片20mg),每天1次,每次1片。疗程均为24周。

1.5观察指标

(1)治疗的效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6](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价,治疗后VaS评分降低≥4分表示显效;治疗后VaS评分降低2~3分表示有效;治疗后VaS评分降低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先进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4.67%)明@高于对照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7,p=0.00),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部位BmD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部位的BmD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股骨、腰椎(L2~4)、ward三角区、股骨颈、股骨粗隆的BmD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学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骨钙素(BGp)和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p)均明显升高,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ntx)和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tx)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前后检测比较各组患者血、尿、便常规并无明显异常,肝肾功能正常。不良反应主要包含腹痛、腹胀、便秘、头痛、恶心、呕吐等,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χ2=0.46,p=0.50),见表5。不良反应发生的症状较轻,无需特殊治疗便可自行缓解。

3讨论

2015年统计学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达到2.2亿,约占总人口的16.1%[8]。人口老年化带来诸多健康问题,尤其是老年患骨质疏松症需要引起广泛关注。骨质代谢障碍导致的骨质疏松症对老年患者的健康产生较大威胁,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容易产生骨折[9]。研究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约56%,其发病危险明显高于20岁以下人群[10]。

目前临床上对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方向主要是维持患者的骨量平衡同时减少患者的疼痛来缓解骨质疏松症状[11]。本研究主要采取阿仑膦酸钠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其中阿仑膦酸钠是一种双磷酸盐类药物,口服后能够通过竞争性与破骨细胞的作用靶点结合,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诱导其凋亡[12]。同时阿仑膦酸钠能够特异性与骨质羟基磷灰石结合,抑制骨量矿化和丢失的过程,维持骨密度[13]。本研究两组患者均采用阿仑膦酸钠治疗,研究结果显示临床疗效显著,患者股骨、腰椎(L2~4)、ward三角区、股骨颈、股骨粗隆的BmD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说明阿仑膦酸钠能明显改善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同时阿仑膦酸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相比于单独采用阿仑膦酸钠治疗而言,股骨、腰椎(L2~4)、股骨颈处的BmD明显升高,说明阿托伐他汀也具有一定的促进骨细胞形成的作用,分析原因可能由于阿托伐他汀除了具有降脂的生物作用外还能够特异性的促进成骨细胞Bmp-2启动子的转录,促进Bmp-2分子的表达,发挥成骨作用,相关研究也证明了这几点[14-16]。另外也有研究显示[17-19],作为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药物,阿托伐他汀不仅能够改善血脂水平,如扩张血管、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同时还有促进骨细胞生成,改善骨质疏松症状的作用。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在阿仑膦酸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疼痛Va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股骨、腰椎(L2~4)、股骨颈处的BmD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阿仑膦酸钠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显著,治疗的安全性高,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马信龙.认识、重视骨质疏松症,提高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疗水平[J].中华骨科杂志,2014,34(1):1-5.

[2]闫景刚,段卫华.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9):34-37.

[3]王鹏,崔晓芳,刘建启,等.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新进展[J].实用老年医学,2014,28(9):771-773.

[4]张良花,沈渠深,张秋子.他汀类药物对骨质疏松症促进骨形成的研究进展[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6,30(7):479-481.

[5]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中国人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专家共识(第三稿・2014版)[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4,20(9):1007-1010.

[6]YuLJ,wenJX,SongHp,etal.applicationofJintian'gecapsuleintreatmentofvertebralcompressionfractureinsenileosteoporosispatients[J].ChinaJournalofChinesemateriamedica,2015,40(5):981-984.

[7]朱琳.p膦酸盐类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的相对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估[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7):81-83,86.

[8]沈干.我国老年医学近年临床研究的热点[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6,19(1):1-3.

[9]孔青华,谢垒,陈烨君,等.老年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10):59-61.

[10]张智海,张智若,刘忠厚,等.中国大陆地区以-2.0SD为诊断标准的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回顾性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6,22(1):1-8.

[11]黄宏兴,王凡.骨质疏松症治疗研究进展与方向[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22):3641-3643.

[12]郑香华,王俊.饮食干预对阿仑膦酸钠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钙素及骨密度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35):11-14.

[13]蔡莉莉,李敬会,李德梅,等.阿仑膦酸钠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64例[J].医药导报,2014,33(7):909-911.

[14]薛江义,张晶晶,卢向东,等.阿仑膦酸钠联合辛伐他汀对骨质疏松骨折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4,4(10):20-23.

[15]权朋勃,王明礼,郭得辛,等.注射型唑来膦酸与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比较[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8):1283-1285.

[16]白莉萍.阿仑膦酸钠对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骨密度的作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14(7):991-993.

[17]国希云,,邓娴,等.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脂血症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6(6):605-607.

[18]崔飞飞,徐惠.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hs-CRp、nt-proBn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4,54(8):42-44.

[19]王玮琪,茹选良,刘春,等.阿托伐他汀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4):312-314.

[20]张学明.阿托伐他汀钙的临床作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3):1478-1480.

[21]杨彦霞,董进.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与骨代谢指标的相关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19):80-82.

(收稿日期:2016-07-12)

1.Departmentoforthopedics,113HospitalofpLa,ningbo315040,China;2.Departmentoforthopedics,theSecondaffiliatedHospitalofZhejiangChinesemedicalUniversity,Hangzhou310005,China;3.Departmentofophthalmology,113HospitalofpLa,ningbo315040,China

老人骨质疏松的治疗篇10

【关键词】骨质疏松;老年;雌性大鼠;护骨十五丸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骨骼骨基质和骨矿物质丧失所致的一种骨代谢性疾病,以骨显微结构改变、单位骨体积骨量减少和骨生物力学改变为特征[1]。世界上骨质疏松患者约达2亿人,骨质疏松症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治疗多以西药为主,如雌激素、降钙素、钙剂、维生素D、二磷酸类及氟化物等[2],医学上虽开发了较多抗骨质疏松药物,但仍未成为主导疗法[3]。祖国医学是一个丰富的宝藏,对骨质疏松有丰富的论述,认为肾虚是腰腿痛的根本原因,藏药护骨十五丸系杜仲、续断、乳香、没药、雪莲花、西红花等组成,有补肾壮腰、温经活血之功效。本实验主要观察藏药护骨十五丸治疗老年雌性大鼠骨质疏松的效果,以期找到一种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有效药物。

1材料

1.1药物

藏药护骨十五丸系杜仲、续断、乳香、没药、雪莲花、西红花等组成,本研究按动物实验要求,取胶丸制备成供试药物(自制)。

1.2动物健康

纯种SD大鼠62只,雌性,其中22月龄50只,体重(330±14)g,6月龄大鼠12只,由西安交通大学动物中心提供(国家a级实验动物)。全部大鼠饲养条件一致,自由摄食,喂以大鼠标准饲料(由西安交通大学动物中心提供),饮用蒸馏水。

2方法

2.1老龄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的选定

为能更确切模拟人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过程,本实验采用老龄未曾生育大鼠作为实验动物模型。50只老龄未经生育大鼠自然饲用常规饲料和蒸馏水22个月,作为老龄大鼠骨质疏松实验模型。

2.2治疗分组及治疗时间

采用老龄大鼠实验模型,随机分为5组:大剂量治疗组(a组,剂量:3.5g/kg,质量分数35%)10只;中剂量治疗组(B组,剂量:1.5g/kg,质量分数15%)11只;小剂量治疗组(C组,剂量0.5g/kg,质量分数5%)9只;无措施22月老年模型组〔D组,0.6g/kg,6.0%(g/g)乳剂〕9只;己烯雌酚组〔e组,0.04mg/kg,0.4%(mg/g)乳剂〕11只;另6月龄大鼠12只作为青年对照组〔F组,0.6g/kg,6%(g/g)乳剂〕。其供试液溶剂大、中、小剂量组,老年模型组,己烯雌酚组,青年对照组均用伯洛沙姆制成6.0%(g/g)乳剂,治疗期为50d。

2.3取材

实验动物在20%乌拉坦溶液麻醉〔(0.5ml·100g-1)〕下,腹腔动脉抽血处死,取动物双侧后肢股骨、胫骨,分别固定于4%多聚甲醛中或放置于低温冰箱固定和保存。备测骨钙的股骨以纱布包裹后放置于低温冰箱固定和保存。

2.4观察指标与方法

2.4.1组织形态学观察

取股骨上段中1/2段,经4%多聚甲醛固定,8%的中性eDta脱钙液脱钙40d,常规石蜡包埋,用9%的多聚赖氨酸处理载玻片,切片,每张6μm,伊红—苏木素染色。

2.4.2骨形态学测量股骨的石蜡切片经He染色后应用北航医学半自动彩色图像分析系统分析测量。以关节软骨下1mm的松质骨区域,每张切片测量3个视野(放大倍数40×,测定面积限定为274753μm2),取平均值,测量骨小梁相对面积。

2.4.3骨皮质厚度指数

取股骨中部横断面He染色切片,光学显微镜下测量计算骨皮质厚度指数。计算方法如下:

骨皮质厚度指数=aB+CD/aD

其中aB,CD,aD见图1(4~8个部位处测量后求均值)。

2.4.4股骨钙含量测定

取适量股骨精密称重,置消化罐中,加混合酸(Hno3∶HClo4=4∶1)3ml,密闭后置烤箱中105℃消化2h,消化液取不同稀释度分析各元素含量。钙(Ca)采用Z-8000型塞曼偏振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分析。钙元素分析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用USepa和粉质发样进行质控,采取混合血样控制。样品处理过程中尝试了灰化法、试管内混合酸消化法,最终选择了密闭消化罐消化,并做了回收实验,回收率97.4%~104.2%。

2.4.5骨矿密度(BmD)测定

用QDR-2000型HoLoJaC双光子骨密度仪测量股骨骨矿密度,放射源为镅241am,误差≤3%。测量时,将各离体骨按一定顺序放入有机玻璃盒内,注入蒸馏水(以刚好盖过所有骨面为宜)进行扫描。使用RegionalhighresolutionQDR4500小动物分析软件。

2.4.6骨生物力学测定

右股骨用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进行三点力学试验,观察最大应力。当外力作用于骨时,骨以形变产生内部的阻抗即骨产生的应力来抗衡外力用最大负荷力表示,单位为g/cm2。应变是指骨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大小等于骨受力后长度的变化量,用最大负荷表示,单位为厘米。测量时,调整两个约束支架相距20mm,将两个大鼠股骨比较均匀的部位放在两个约束支架上,股骨的短轴与垂直方向平行,逐级加压直至破坏,读取导致破坏的负荷的数据。待测试件用生理盐水保持湿润,荷载测量精度为0.1n,变形测量精度为0.001mm。

2.5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输入计算机,用SpSS10.0forwindows软件进行t检验和方差分析,计算结果以±s表示,检验水准α=0.05,p<0.05。

3结果

3.1骨质疏松大鼠模型骨形态学变化

股骨远端松质骨切片显示,青年对照组骨小梁密度高而完整,排列规则;老年模型组骨小梁明显稀疏,排列不整,骨小梁间隙增大,骨小梁面积比增大,老年模型组骨小梁密度、骨小梁面积显著低于青年对照组(见表1),证实骨质疏松大鼠模型成立。表1实验大鼠各组骨形态学测量结果比较(略)

3.2藏药护骨十五丸对骨形态学的影响

表1示护骨十五丸大、中剂量治疗组骨小梁密度显著高于老年模型组(p0.05),但上述各组均显著低于青年对照组水平(p

3.3各实验组骨钙含量比较各实验组骨钙含量

结果表明(见表2),护骨十五丸大、中、小剂量治疗组大鼠股骨钙含量与雌激素治疗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显著高于老年模型组,低于青年对照组(p

3.4股骨及椎体骨密度股骨骨密度测试

结果表明(见表2),护骨十五丸大剂量组显著高于老年模型组,但仍显著低于青年对照组(p<0.05);同时中、小剂量组与雌激素组、老年模型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椎骨骨密度测试结果表明,大、中、小剂量组与雌激素组、老年模型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显著低于青年对照组(p

3.5股骨生物力学骨生物力学测试

结果表明(见表3),护骨十五丸大、中、小剂量治疗组与雌激素组骨最大负荷力无显著性差异,均低于青年对照组(p<0.05)。护骨十五丸大、中、小剂量治疗组与雌激素组之间骨最大变形无显著性差异,但高于老年模型组,低于青年对照组(p

4讨论

本实验结果显示藏药护骨十五丸可提高或改善骨质疏松症的骨显微结构、骨密度及股骨的最大变形,减少骨钙丢失。

既往研究药物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效果,均采用切除卵巢形成的去势雌性大鼠作为模型[4],但此种模型虽可较好的模仿人类妇女正常绝经的骨丢失状态,但去势雌性大鼠股骨纵径及股骨中轴的骨生物力学及骨密度不发生显著性改变[5],因此不符合人类自然衰老的状态。伴随着绝经时间的增加,老年妇女的骨质疏松既受绝经因素的影响又受年龄因素的影响[6]。采用未经生育的老年雌性大鼠作为骨质疏松实验模型,可更好的模拟人类老年妇女的骨质疏松症的状态,为研究药物防治绝经晚期妇女骨质疏松症提供较好的基础。

在实验中,为了客观地评价药物的效应,设立了3个对照组,分别为老年模型组、青年对照组、雌激素组(阳性药物组),藏药护骨十五丸分为3个剂量组,来评价药物的剂量效应。实验结果显示,青年对照组和老年对照组有明显差异,证实了模型的成功选择。

药效学实验结果显示,藏药护骨十五丸可以治疗和预防老年女性绝经后期骨质疏松症,这与藏药护骨十五丸的补肾壮腰、温经活血之功效是相符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属于中医骨痿、骨痹的范畴,医学认为骨质疏松症之病机主要表现为脾肾亏、损气滞血瘀和风寒湿阻,其中脾肾亏盘损是内因,气滞血瘀与风寒湿阻则为外因所致[7]。绝经后妇女不仅肾衰髓减,而且脾气亦衰,脾肾虚则气血运行迟缓,脉络不畅可致血瘀若遇外伤或感受风寒湿邪,即易出现腰腿酸痛等一系列症状[8,9]。立方之关键在于标本兼顾、攻补兼施,既要考虑脾肾不足而补之,又要顾及风寒湿邪与外伤后导致气滞血淤而攻之。杜仲、续断补肾壮腰;乳香、没药活血散瘀、行气舒筋;雪莲花、西红花祛风寒湿邪,全方共奏补肾壮腰、温经活血之功效。

抗骨质疏松的治疗多通过提高骨密度,但抗骨质疏松的最终目标是提高骨生物力学、减少骨折发生率,尤其是股骨颈、椎体的骨折率[10]。用大、中、小3组剂量的藏药护骨十五丸治疗自然衰老的雌性骨质疏松症大鼠的结果表明,大剂量组可明显改善股骨骨质疏松的显微结构、骨密度及股骨的最大变形,减少骨钙丢失,表明藏药护骨十五丸可以通过改善骨的皮质厚度、骨松质的显微结构及增加骨密度多途径而提高骨的生物力学性能,因此可以治疗和预防老年女性绝经后期骨质疏松。

本实验中虽然低、中剂量藏药护骨十五丸对骨质疏松的效果没有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但仍能看出其对骨质疏松具有剂量-效果效应的趋势,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改善骨质疏松的效果越明显,但其最佳有效剂量尚待进一步研究。

本实验结果表明,藏药护骨十五丸可以通过改善骨的皮质厚度、骨松质的显微结构及增加骨密度多途径而提高骨的生物力学性能,提示藏药护骨十五丸可治疗和预防老年女性绝经后期骨质疏松。

参考文献

[1]pabloJ.enriori,CarlosL.enriori.thepathogenesisofosteoporosisinolderwomenandmen[J].JournalofSteroidBiochemistry&molecularBiology,2002,8:1.

[2]郭世绂.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及其理论基础[J].中华骨科杂志,2004,24(11):691.

[3]李平生.骨质疏松症治疗用药最新进展[J].中国处方药,2005,1:39.

[4]matthewJ.Silva,michaelD.Brodt,Briana.morphologicalandmechanicalpropertiesofcaudalvertebraeintheSamp6mousemodelofsenileosteoporosis[J].Bone,2004,35:425.

[5]Kenwatanabe,akinoriHishiya.mousemodelsofsenileosteoporosis[J].molecularaspectsofmedicine,2005,26:221.

[6]唐志荣,尹东,黄东,等.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股骨近端骨质量的改变.中国临床康复,2005,3(9):200.

[7]王玲,哈孝贤,于顺禄.骨丹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J].天津中医药,2004,21(5):398.

[8]林燕萍,周瑞祥,郭世明,等.健骨颗粒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质量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5):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