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科学研究发展趋势十篇科学研究发展趋势十篇

科学研究发展趋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4:11

科学研究发展趋势篇1

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scienceandtechnology,scientificmanagementwillcontinuetoabsorbthenewtechnologiesofmodernscience,furtherintegratethehumanities,philosophythinking,andcross-culturalmanagementtheoryandresearchmethods,andgraduallyestablishatheorysystemandmanagementmodewithmulti-level,beingclosetotruehumanityandthemanagementenvironment.

关键词:管理科学;研究;发展趋势

Keywords:managementscience;research;developmenttrend

中图分类号:B503.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5-0316-01

1管理科学研究及其发展历程

管理科学自1911年泰罗出版《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为标志兴起以来,其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20年代末,以泰罗、法约尔、韦伯等人为代表的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核心内容是管理职能和管理过程的古典组织理论;研究方法是以经济学为基础,侧重于对物、财及管理过程的管理。

第二阶段:20世纪30到50年代,以梅奥人际关系学说为代表的行为科学理论阶段。核心内容是人际关系理论、行为科学、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是在心理学、社会学等研究方法论基础上,对人的行为以及产生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

第三阶段:20世纪60到80年代,以1961年孔茨发表的《论管理理论丛林》为标志的现代管理科学阶段。核心内容是综合利用和移植了数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及其自然科学、统计学、法学等诸多学科研究理论所形成的“管理理论丛林”。1980年孔茨再次发表的《再论管理理论丛林》一文,把管理科学归纳为十一种管理理论学说,究其实质,或多或少吸收了其他多种学科的研究结果。

第四阶段:1981年后,进入了对企业文化研究的阶段。主要内容是对企业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的研究。

2管理科学研究方法及特点

2.1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管理科学研究以归纳法、实验法和演绎法为基本方法,这三种方法相互补充,对管理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几十年,以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为主要内容的“老三论”,和以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为主要内容的“新三论”,以及主要用来建立模型和进行定量分析的数学研究方法,也都被广泛应用于管理学科中。此外,心理学、历史学、法学、统计学、哲学等其他多种学科的理论或方法,也可作为管理科学研究的方法。

2.2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特点管理科学研究方法显明的特点是有多学科移植性。即指管理科学除归纳法、实验法和演绎法的研究方法之外,主要依靠和移植当代自然科学的主要观点和社会科学的前沿理论予以充实。随着社会历史的进步,新的理论及方法不断诞生,管理科学的研究方法还会进一步丰富。

多学科移植性特征的成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管理活动本身的性质,为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移植性提供了必要条件。由于影响管理活动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自然因素及政治、法律、社会、心理、历史、文化等多种社会因素。普遍存在的复杂的管理问题,涉及多种学科理论及研究方法,必须进行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才能解决。二是管理科学研究的主体,是从事不同学科领域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这为研究方法的移植提供了可能。研究者采用的方法,既与管理科学融合,又带有各自行业的不同特征。他们纷纷从自己的学科领域出发,多角度、多层次研究现代管理科学的相关理论。

3管理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管理科学还存在一些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例如,我国管理科学研究存在思辨研究多、实证研究少,对管理哲学的研究有待深入。

3.1继续吸收现代科技新成果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管理活动可以在计算机上运行或进行动态模拟,这将大大促进管理科学向更加精确的方向发展。可见,继续吸收现代科技新成果,是管理科学研究的必然趋势。

3.2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不断融合科学管理偏向于“物”,侧重于对外在对象的客观描述与分析;而人文管理偏向于“人”,侧重于对人的主观感受和体验。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的融合是21世纪管理科学研究的重要趋势。20世纪80年代掀起的企业文化研究热潮,就是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趋于融合的具体表现。21世纪是一个更加开放的世纪,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必将进一步融合。因此,调整我国管理科学的发展方向,建立有中国特色、具备东方文化底蕴、具有足够话语权的管理科学体系,是势在必行的。

3.3哲学思维的应用将更加深入哲学的真谛,在于从一般范畴揭示事物本质,因此,哲学思维是深入分析管理活动的重要基础。西方管理科学自20世纪初形成至今,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变化。例如,在对“人”的认识上,从“经济人”到“社会人”,再到“复杂人”、“管理人”;在管理理论上,从“科学管理阶段”到“行为科学时期”,再到“管理科学丛林”。这些理论既有其科学性又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要解决当今管理科学的“丛林纷争”就必须借助哲学的辨证思维进行深层次分析,进而提出一般性的管理原理和规律。

3.4管理理论的跨文化性将更为突显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世纪。因此,21世纪管理科学理论的跨文化性将更为突显。从不同的文化背景,分析运用管理科学的相关理论,也会缩减不同文化背景下管理思维的差异性。

3.5管理科学与经济学方法进一步融合从总体上说,经济学主要研究“为什么”,而管理科学主要研究“怎么办”,但二者又是紧密联系的。应用经济学就是在管理科学的参与和帮助下才迅速发展起来的。经济学理论只有通过管理才能转化为现实的力量。随着经济学与管理科学的相互渗透、交叉和融合,综合管理领域的研究,大多兼有经济学与管理科学两栖性,经济管理科学和管理经济学等边缘学科相继出现。此外,诸多社会经济问题的研究,本身就需要经济学和管理科学共同来承担,要想解决现实问题,就没必要将这两个学科划清界限。获得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管理科学家西蒙,所做的就是关于经济组织内部决策程序问题的研究,这充分说明经济学问题同时也是管理科学问题。今后的管理科学研究,将进一步吸收经济学研究的成果和方法,使管理科学研究的结论能够直接用于解决现实管理问题,从而缩短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之间的距离。

参考文献:

[1]芮明杰.管理科学——现念[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祝恩富等.经济学方法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科学研究发展趋势篇2

关键词:战略,战略管理,战略管理学科

战略管理是工商管理学科的重要分支。国外战略管理学科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我国,也已有近20年的历史。可是,当前国内学术界和企业界对于战略、战略管理、战略管理学科仍然缺乏全面了解。在这种情况下,把握国外战略管理学科的研究框架及其发展趋势是有意义的。

一、战略与战略管理

“战略”一词的希腊语是strategos,意思是“将军指挥军队的艺术”,原是一个军事术语。20世纪60年代,战略思想开始运用于商业领域,并与达尔文“物竞天择”的生物进化思想共同成为战略管理学科的两大思想源流。

什么是企业战略?有关说法纷繁芜杂,形成了所谓的理论“丛林”。如果从企业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战略表现为一种计划(plan),而从企业过去发展历程的角度来看,战略则表现为一种模式(pattern)。如果从产业层次来看,战略表现为一种定位(position),而从企业层次来看。战略则表现为一种观念(perspective)。此外,战略也表现为企业在竞争中采用的一种计谋(ploy)。这是关于企业战略比较全面的看法,即著名的5p模型(mintzberg,et1998)。需要说明的是,教科书通常倾向于把战略定义为一种计划或者谋划。

什么是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指对企业战略的管理,包括战略制定/形成(StrategyFormulation/formation)与战略实施(Strategyimplementation)两个部分。按照ansoff的说法,它是企业的日常业务决策同长期计划决策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系列经营管理活动。

二、战略管理学科

(一)战略管理学科的内涵

美国战略管理协会(StrategicmanagementSociety-SmS)于1994年召开会议,研讨战略管理的发展前景。受到斯密和科斯的启发,与会学者提出了战略管理学科面临的四个基本问题(Rumelt,et1994):第一,企业如何行为?第二,企业为什么会不相同?第三,公司总部的作用是什么?第四,什么决定了企业跨国竞争的成败?

如果从实践的角度来看,根据美国管理科学院工商政策与战略分部(BusinesspolicyandStrategyDivisionoftheacademyofmanagement)的说法,战略管理学科主要关心的是总经理的角色及其遇到的管理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的内容:战略制定与实施;战略汁划与决策过程;战略控制与激励;资源分配;多角化与业务组合战略;竞争战略;总经理的遴选及其行为;高级管理层的组成过程及状况。

(二)战略管理学科的边界

战略管理的研究对象是企业,它研究企业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和过程。与其它工商管理学科不同,战略管理着重从总经理的角度,把企业视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而其他工商管理学科仅就企业管理的某一职能管理方面进行研究,它们是战略(Strategy)与策略(tactic)的关系。战略是长远的、全局的,而策略是短期的、局部的。战略与策略相比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先有战略后有策略,策略必须服从并服务于战略。战略管理学科与基础学科、其他工商管理学科、咨询机构和企业的关系,可以描述为图1。

如果把战略管理领域的知识创造与开发的过程看作一个学科研究的链条,那么基础学科大致相当于基础研究,战略管理相当于应用研究,战略咨询相当于开发研究,最终是要满足企业战略管理实践的需求。

三、国外战略管理学科的研究现状

战略管理是一门不成熟的学科,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研究范式。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提出了一个战略管理学科的研究框架:业绩—内容—过程模型(performance-Content-processmodel,简称p-C-p模型),如图2所示。

在p-C-p模型中,业绩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按照战略管理研究的不同着眼点,企业战略可以分为公司战略(CorporateStrategy)和业务战略(CompetitiveStrategy)两个层次(porter,1987)、,前者旨在获取并保持公司优势(Corporateadvantage),后者旨在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Competitiveadvantage),也就是狭义上的竞争战略。

战略管理领域的研究分为两个领域:战略内容(StrategyContent)和战略过程(Strategyprocess)。前者旨在揭示什么因素构成或支撑了企业的战略优势,有结构学派和资源学派之分;后者旨在描述企业战略如何形成、如何实施的过程,形成了十大学派。需要说明的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良好的战略管理过程也会形成一定的战略优势。

(一)战略层次

从研究的角度来看,企业战略通常分为两个层次:公司战略和业务战略。公司战略的概念首先由安索夫提出,它主要关注两个问题:第一,公司经营什么业务;第二,公司总部(Headquarter-HQ)应如何管理多个业务单位(SBU)来创造企业价值(porter,1987)。业务战略(BusinessStrategy),起源于andrews的论述,主要关注企业经营的各个业务如何获取竞争优势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教科书中通常把企业战略分为三个层次:公司战略、竞争战略和职能战略(FunctionalStrategy)。职能战略是公司战略与竞争战略在企业各职能领域的体现,是连接战略与企业职能活动的桥梁。由于职能战略通常是短期的、局部的,因而称为策略更加准确。职能策略主要包括市场营销策略、财务管理策略、人力资源策略、企业文化策略、生产制造策略等。因此,职能策略是企业战略不可分割的一个层次,但不应该属于战略管理学科的范畴。在学术界,职能策略的内容通常由工商管理的职能学科研究;在企业界,职能策略通常由企业的职能部门参与制定并负责实施。这其实也反映了战略管理综合集成的学科特点。

(二)战略内容

战略内容研究的是企业的战略选择及其业绩之间的关系,是解释性的。战略内容的主要理论基础是产业组织经济学(industrialorganizationeconomics,简称io经济学)。

在竞争战略方面,1980年前后,波特把io经济学结构学派的结构一行为一绩效模型(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model,简称SCp模型)引入战略管理,提出了竞争战略理论,认为产业的经济特征决定了SBU的业绩。具体来讲,SBU所在的产业及其在产业中的竞争地位决定了它的竞争优势,进而决定了它的业绩。遵循S-C-p模型,波特提出了产业分析的竞争力量模型(CompetitiveForcesmodel):供应商、竞争者、购买者、潜在进入者、替代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般竞争战略(GenericStrategies),即成本领先战略、别具一格战略和集中战略(porter,1980)。

在公司战略方面,对于公司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业务,波特提出了三条测试的标准,即吸引力测试(attractivenesstest)、进入成本测试(Cost-of-entrytest)、相得益彰测试(Better-offtest)。对于如何管理公司的多个业务,波特也提出了四个重要方面,即组合管理(portfoliomanagement)、重组(Restructuring)、转移技能(transferringSkills)、活动分享(Sharingactivities)(porter,1987)。

受到波特成功的启发,芝加哥学派的io经济学家们也很快在战略管理领域找到用武之地,并形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影响巨大的资源学派(Resource-BasedView,简称RBV)。

1984年,wernerfelf在《战略管理杂志》发表“基于资源的企业观”一文,这是资源学派的奠基之作。但是直到1990年,Hamel和prahalad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企业的核心能力”一文,RBV才受到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

资源学派的核心论点是:企业以及企业的战略优势都建立在、而且应该建立在它所拥有的一系列特殊资源以及资源的使用方式之上。

转贴于

从竞争战略的角度来看,只有那些战略资源才能产生竞争优势。战略资源需要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价值性:战略资源必须指向业务的关键成功要素(KeySuccessFactors-KSF),保证为最终顾客创造价值,并且这种价值还要耐久;

优越性:战略资源必须比竞争对手更好、更强;

独特性:战略资源必须是独特的,难以转移,难以复制;

占有性:战略资源必须为企业占有,保证企业能获得相应的租金。

从公司战略的角度来看,RBV认为企业选择经营什么业务应该建立在企业战略资源的基础之上。科林斯和蒙哥马利指出了企业在这一过程中经常犯的两种错误:第一,高估了企业战略资源的转移能力;第二,高估了企业一般资源对于创造竞争优势的能力(Collis,montgomery,1998)。

(三)战略过程

战略内容试图揭示造成公司和SBU业绩差异的原因,关注“是什么(what)”的问题。战略过程则关注“怎么做(How)”的问题。战略过程研究的是战略如何形成并得以实施的问题,是描述性的。明兹博格把战略过程研究的有关研究归纳整理为十大学派。

设计学派(theDesignSch001)认为战略是一个主观的概念化过程。设计学派把战略管理分为战略制定和实施两大部分。战略制定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在比较机会与威胁、优势与劣势的过程中,按照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的原则进行组合而形成的,也就是著名的Swot方法。

计划学派(theplanningSchool)继承了设计学派Swot的思想,但认为设计学派的分析方法过于主观,因而引入厂以决策科学为代表的理性的数量分析方法,强调战略是一个正式的计划过程。

定位学派(thepositioningSchool)的代表人物是波特,认为战略制定就是一个企业在产业中进行定位分析的过程,即首先选择产业,然后在产业中谋求有利的竞争地位。后来,定位学派的思想有两个重要发展。其一,夏皮洛等人认为SBU在产业中的地位难以持久,因而定位很难实现,战略实际上是一场不断定位、不断争夺的游戏。其二,波特在20世纪90年代进一步拓展了定位的概念,认为定位不仅要考虑产业的经济特征,还要考虑环境的文化、制度、外协等各个方面的因素。

企业家学派(theentrepreneurialSchool)发现许多企业没有系统的书面战略,而是靠企业家的个人素质来预见企业未来的发展,并通过他的价值观、权力和意志来约束企业的发展。因而,战略是一个企业家对企业未来图景的洞察过程。

认知学派(theCognitiveSchool)从认知心理的角度出发,认为战略制定不仅是一个理性思维的过程,而且也包括一定的非理性思维,并且后者常常更为重要。因而,战略的形成是一个精神活动过程。

学习学派(theLearningSchool)认为环境是复杂并不可预测的,通过学习,尤其是组织学习(organizationalLearning),企业才能应对不确定性。高层管理者的职责不是制定战略,而是管理组织学习的过程。因而,战略是一个学习及自然形成的过程。

权力学派(thepowerSchool)认为企业内外存在着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利益团体,他们会用各自的权力对企业战略施加影响。因而,战略的形成是一个权力谈判及平衡的过程。

文化学派(theCultureSchool)认为企业文化及其背后的价值观念对于战略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因而,战略的形成是一个基于企业成员共同的信念和理解的社会交往过程。

环境学派(theenvironmentalSchool)认为环境对于企业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领导就是企业积极地理解并适应环境,结果使企业形成了某种群落。因而,战略的形成是一个反应过程。

整合学派(theConfigurationSchool)认为企业战略应从两个角度来认识战略,一方面战略在一定时期内需要相对稳定,形成某种需要从多个角度认识的架构(Configuration);另一方面战略变革穿插于一系列相对稳定的战略状态之间。因而,战略是架构也是变革。

四、国外战略管理研究的发展趋势

(一)战略环境的发展

信息技术和日益增强的市场力量正在重塑全球经济,把人类社会推向后工业社会。SmS识别了十种对于企业战略管理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包括全球竞争、技术突变、管制解除、保护降低、收购兼并、顾客期望的变化、环境保护的压力、贸易板块的形成、能力过剩以及结构变化(prahalad,Hamel,1994)。

企业在这种战略环境中经营,其面对的复杂性与日俱增,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企业战略决策需要考虑越来越多的因素;其二,这些因素的变化越来越快。战略管理作为应对环境不确定性、动态性、复杂性的学问变得愈加重要。

(二)研究对象的发展

首先,竞争的概念得以扩展。过去的一般认识是企业之间的竞争发生在业务层面,公司之间不直接竞争(porter,1987)。最近,有的学者认为公司之间同样存在竞争,表现为能力之争和标准之争等(prahalad,Hamel,1994)。其次,信息化促使了“3C”的变化,即企业的顾客(Customer)发生了变化,竞争(Competition)成了动态竞争,变化(Change)本身也在变化。因而,战略管理面临着许多新的研究问题,比如,网站和电子商务企业的战略管理等。再次,跨国公司的影响日益巨大,并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比如超大型的跨国公司和小型跨国公司,战略管理与国际管理(internationalmanagement)的联系日益紧密。最后,企业群落正在进入战略管理的研究范围,比如虚拟企业、企业集团、战略联盟、企业集聚等。

(三)战略内容的发展

基于资源的观点从企业内部寻找竞争优势的来源,这是战略管理领域当前最引人入胜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概念和研究领域,比如核心能力(CoreCompetences)与动态能力(DynamicCapability),动态竞争(DynamicCompetition),知识产权保护与知识管理(protectionofintellectualpropertyandKnowledgemanagement)等。

(四)战略过程的发展

首先,十大学派的融合。基于理性主义的战略过程将相对衰落,适应环境的不确定性、动态性、复杂性,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相结合的战略过程将受到更多的重视。其次,新的战略过程将围绕设计、演进、变革三个主题,而战略演进与战略变革变得愈益重要(Heene,1997);再次,如果把战略过程分为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两个部分,战略实施的研究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此外,战略过程与战略内容的研究相互交织,逐步深入到战略智慧、管理哲学层面。

科学研究发展趋势篇3

关键词西方科学教师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andtrendsofwesternScienceCurriculum

StandardsforteacherDevelopment

CHenZiyu

(Collegeofteachereducation,nongboUniversity,ningbo,Zhejiang315211)

abstract21stcenturyinternationaleducationcommitteebelievesthat"theimportanceofqualityofteachingskillcan'temphasizeenough,anditshouldbeapriorityprobleminanycountries."BritainandtheUnitedStates'levelofteacherdevelopmentwillsurelyhavecertainrepresentativenessinthewesterncountries,asfortheirleadinglevelofthewesternsciencecourses,thispaperwillexplainsandanalysiswesternscientificdevelopmentlevelfromthetwocountries.

Keywordswestern;science;teacherdevelopment

1美国科学教师发展概况

1.1背景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颁布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为科学课程教师专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其中包括培训的目标、秉持的理念等,还有教师发展中关于学科的知识、技能、方式等,同时还列举出训练教师的模式以及教师未来发展的范式。指出美国提升科学课程教师素养今后的方向,为国内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以及参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机构完善了质量标准。

1.2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分为“对于科学知识的理解”与“学习科学”。“对于科学知识的理解”认为美国科学教师对于科学知识形成统整的全面的理解,对于科学知识有一个模糊但正确的观念。“学习科学”是在反思认知科学等学科关于学习的研究方法和观点的基础上新近兴起的一类流派。

第二部分包括“科学课程教学的知识”和“学习科学课程教学”。“科学课程教学的知识”指的是美国科学教师在心理学、教育学、教学方法等学科领域内所应具备的知识。②“学习科学课程教学”则指的是美国科学教师对于教学的学习方式,通过创建最接近于真实生活环境的教学情境,经过探究、反思、阐释、模型化以及实践这几个步骤来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以及对于教学的理解。

第三部分即“终身学习的知识”和“终身学习的技能”。“终身学习的知识”中的终身由成为教师的第一天起至教师生涯的终结,这期间的反思和学习。这是一个由阶段性、分科独立的概念性知识发展成综合性知识,在教学情境中逐渐积累教学经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最后将之前不断将习得的综合性知识自如地应用于教学过程中。

第四部分科学课程教师专业培养体系主要包括职前、职后、终身三个阶段,以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作为科学课程教师专业培养标准,采取训练—实践—训练持续循环的模式来培养教师。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晋升需要以及兴趣爱好来选择培训的具体内容和步骤。学校在制度上的配合也是科学教师的学习、进修的最大保障。

1.3结论

美国科学课程标准通过以上四个部分对美国科学教师培训计划的条件、内容、目标、方式以及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做了详细的规定和阐述。同时做到四个统一:“学科性”与“专业性”的统一,“通才”与“专才”的统一,实践与理论的统一,合作学习与自我教育的统一,这意味着在掌握学科内的知识与技能同时培养教学能力,对所教学科进行深入研究并更新教育理念,教授概念性知识不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更依靠同事与培训教师的协助。

2英国科学教师发展概况

2.1背景

为了适应英国科学教育改革的需要。英国于1998年4月颁布了小学科学教师职前培训课程文中有时简称“课程”,作为培养具有科学探究理念和掌握学科教学知识pCK的小学科学教师为目标,描述了一名合格的小学科学教师职前培训的师范生应该具备的知识、理解和技能。

2.2主要内容

英国的科学教育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全(下转第64页)(上接第62页)球的科学教育正是起源于此。因此,无论是科学教师的职前在职培训,英国都有着一套成熟的课程系统和模式。在《合格教师资格标准》与《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统一要求》的指导下,英国的科学教师培训课程主要分为BeD和pGCe两类。

BeD课程规定了教师培训机构的职前教育所应包括的内容,如师范生录取条件(其条件必须高于其他同等专业);课程时间和范围即以学制和学科内容作为划分课程时间的标准,对教学实践相关要求;教师教育机构以及与之互为伙伴关系的学校技术上应得到保障。后者是对师范生进入教师行业的一系列清晰明确的可量化规定。它的适用范围既包括在职的教师培训计划,也包括对学习结束的师范生在相应学科的知识、能力以及教学理解等方面进行考查,为培训机构对师范生根据目标制定培训计划提供便利。同时也是教师资格合格证书所考查的标准,

2.3结论

英国科学教育协会负责人贝尔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学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这两个标准分别从职前与在职两个阶段,规范了教师培训课程的内容,教师培训课程质量得到提升,为新教师发展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提供了保证。根据这两个标准,英国将通过开设教师培训中心,来提高国内科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增加教师的教学热情,有助于适应中小学科学课程的变化。通过这种在职培训的形式可以有效地提高科学教师的教学能力。③

3结语

综观英美两国的教师教学发展过程,教师的发展分别对培训结果和设置培训的过程进行了探索,虽然设立的标准不尽相同,但它们都关注到了培训课程的内容的丰富性、时间的灵活性以及形式的多样性;都以教师自主选择而不是国家硬性规定的形式对培训内容进行设置,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于教师发展的关注以及给予教师自由的考量,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角度体现了科学课程教师发展的内涵,同时也告诉我们要不断努力地去学习新的知识,接受新的理论,并运用到教学中去。

为了使教师“标准”科学教育中能发挥好的作用,英美两国对教师进行了科学培训,在各学区和学校层面上实施了各种科学教学项目的学习和试验,使他们从中得到了科学教学的宝贵经验,在现实教学中可以因人、因地而选择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方式对他们的学生实施科学教育的教学策略。

注释

①湛启标.美国教师教育的制度变迁与改革实践[J].比较教育研究2003,158(7).

科学研究发展趋势篇4

>>略论大学生素质教育系统化研究的特点与发展趋势论中国设计的系统化发展趋势我国微课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我国外语微课与翻转课堂研究回顾及发展趋势分析简述生化分析仪标准物质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工学结合研究热点领域和发展趋势的共词可视化分析信息分析与预测课程发展趋势初探高校图书馆读者荐购系统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客户服务系统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网络信息安全的发展趋势分析与研究动漫广告发展趋势分析与研究信息安全管理方案研究与发展趋势分析煤矿设备技术与数字视频技术联用系统化分析淘宝网店与微信网店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微信公众平台现状、发展趋势及与app的区别分析主动配电网与微电网发展趋势研究动物学Zoology主题研究发展与趋势的可视化分析微电影广告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微博问政发展趋势分析国内微电网项目建设及发展趋势研究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

[14].

[15].

[39]张金磊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40].

[45].

[46]桑新民等.21世纪:大学课堂向何处去—太极学堂的理念与实践探索[J].开放教育研究,2012,(2).

[47]樊文强.基于关联主义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及其学习支持[J].远程教育杂志,2013,(03).

[48]Hattie.可视化学习:800多个与成绩有关的整合分析汇总.江南大学内部研究资料,2008.

科学研究发展趋势篇5

关键词:工业设计优秀硕士毕业论文趋势分析

中图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7-013-03

引言

在工业设计研究中,出现了很多优秀的相关硕士论文,本文从工业设计论文的研究方向以及发表数量等,初步分析出2000—2012年间工业设计发展的趋势与变化,从而了解每个工业设计发展阶段的新趋势,研究成果以及仍然存在的问题。

一、分析方法与步骤

在《中国知网之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之中国学术会议文献数据库》分别检索论文以及会议文献题目中包含“工业设计”关键词的文献,在《中国知网之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工业设计”为关键词检索结果,截止到2012年7月19日,为557篇。

二、结果与分析

1.时间分布。考虑到要对现有工业设计趋势进行研究分析,所以选择了较近12年(2000年—2010年)的论文,通过使用“工业设计”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2000年没有相关优秀硕士,从2001—2003年相关硕士优秀论文属于发展起步阶段,从2004—2012年每年都会很多优秀硕士,属于迅速发展阶段,相关优秀论文增至557篇,2009年(88篇)是相关数量最高峰点。

经过推断可知,在2009年工业设计的论文达到历史最高的原因在于我国本专科扩招是从1999年开始的,自1997年以后,随着广大群众渴望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愿望的增加,对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同时,考虑到国家快速发展的需要,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开始大规模扩招,当年本专科生招生数与1998年相比增长了47.4%。本专科规模的迅速扩大给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更大的压力,而研究生的扩招能够对本科生的就业压力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因此,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也不断攀升,录取比例和入学率都在大幅提高。

2.作者分布。在检索到的工业设计方面的优秀硕士论文中,作者主要分布在以下几个学校中,可见相关院校的工业设计发展程度。如表1所示。

小结:由于优秀工业设计硕士论文具有一定的删选性,由表1可以看出工业设计发展较快的院校,并且通过涉及最多的关键词可以看到每所院校所侧重的工业设计发展方向或者是发展程度较深的方向。

3.关键词分布。从2000年到2012年,以“工业设计”为关键词搜索的期刊论文中,论文的关键词主要集中在产品设计、CaiD构思与表达、设计教育教学、iDFoRCnC(先进制造设备工业设计)、设计管理、绿色设计等。由于搜索分布时采用了关键词“工业设计”,所以这里忽略“工业设计”关键词的数量。所有论文相对较多的关键词如下:可持续发展设计(绿色)、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学语义学)、设计管理/用户研究交互设计、CaiD构思与表达、数据库、设计教育、造型语言、工设工程(材料、工艺)、汽车设计、时尚设计、服务设计、品牌pi(产品形象识别)设计、人机工程、可用性、设计史、信息视觉化、故事版/情景设计、设计心理学、体验/情感化设计、iDFoRCnC。

其中有代表性的有如下几篇:2010年,北京服装学院屈新波在《现代新材料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1}一文中论述了现代新材料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借助于“需求”将产品设计与材料联系起来。2008年,山东大学张志强在《面向家用健身器材的人机工程理论分析与研究》{2}一文中论述了如何运用人机工程理论对健身器材进行分析,以及针对相关器材人机方面的具体研究。2006年,山东大学吴兰萍在《面向产品设计自动化的人机工程研究与应用》{3}一文中论述了人机工程学的定义以及与工业设计之间的关系,阐述了人机工程学的原理以及产品设计的不同阶段的具体内容,此外还重点分析了现有计算机辅助人机工程软件,例如JaCK、Sammie、SaFewoRK等。2004年,武汉理工大学刘红在《简论设计项目管理》{4}一文中论述了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化,用户需求的多样化,项目管理的组织及团队建设的内容与项目管理的执行关键,以及设计项目的生命周期。2007年,西北工业大学韩娟在《CaiD系统的用户界面研究及应用》{5}一文中论述了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综合认知心理学、人机工程学、计算机信息科学等对CaiD用户模型进行分析,将基于用户模型构建的用户界面原型引入到界面设计过程中。

4.影响力分布。在检索到的期刊论文中被引用频次最高的,排在前6位的论文,如表2所示。

通过引用频次最多的文章中发现,关注最多的工业设计方向多为产品设计、交互界面方面。因为产品设计和交互设计的研究较早,所以时间早的被引用的几率就很高。但也充分说明这些优秀论文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三、工业设计研究趋势

工业设计从2000—2012年这12年间,发展速度是迅猛的,这一点可以从优秀硕士论文的发表数量日趋增多看出来,并且也是在跟随着社会每一步的发展而发生着变化,从简单地仅仅研究工业设计的表面内容,即“产品设计”,变成研究工业设计更加细节化的方面,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现在工业设计优秀硕士论文中,研究方面数量最多的依次为产品设计、设计管理、设计教育、iDFoRCnC以及可持续发展设计。

李北在2006年中国科协年会的会议论文《未来工业设计的多元化发展趋势》{12}中阐述,现在工业设计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并且可以看到,工业设计是一种战略资源,是国家创新战略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设计正在向着跨专业跨学科的综合领域发展。此外通过计算机使用的普及,工业设计信息化也成为主流。

通过对2000—2012年优秀工业设计硕士论文逐年的分析发现,发表的时间与内容和2000—2012年工业设计发展的过程、发展的主题是一致的。通过对这些论文关键词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到工业设计在每段时间里发展的内容、重点、趋势,这与社会的需求具有着强烈的联系。

每篇论文的关键词是不变的,在以“工业设计”为关键词搜索到的硕士论文中,通过对新的一年与以往相比较新出现的关键词进行统计,洞察出工业设计每个阶段的新趋势。如表3所示工业设计研究方向从泛泛的大方向上的研究,比如“产品设计”、“可持续设计”等,发展成为细分的研究方向。研究表明,从抽象的工业设计,变为具体的产品设计,后来人们发现工业设计离不开与社会、人的联系,所以研究方向渐渐与社会、人联系起来,最终发展成多方向的、细分的研究方向。这与现有工业设计研究人员对工业设计发展方向的研究结果不谋而合。

2000—2012年有关产品设计、人机工程学以及设计管理等成为研究的主要趋势。此外,还可以发现每年相比前几年新增的研究方向即是工业设计发展中研究趋势的新方向。例如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是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13}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那么工业设计对此也进行了研究,在2002年第一次出现在相关优秀工业设计硕士论文中。例如2002年湖南大学龚克在《非物质与可持续的工业设计道路》{14}中阐述了有关可持续的工业设计道路的相关内容。

再例如,在现代信息化的大背景下,计算机信息库在工业设计专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006年第一次出现有关数据库研究的硕士论文。例如2006年东华大学孙明华发表的《设计艺术学专业建立设计材料数据库的必要性研究》{15}。2009年山东大学郝松发表了《基于产品表象信息库的工业设计构型方法研究》{16}。

同时也发现,由于优秀硕士论文是要在社会需求的大背景下提出,受发表时间和评审的限制,虽然相对滞后,但是也能够体现出近十年间的工业设计的大体研究趋势、新的研究方向。工业设计研究趋势的发展变化受社会发展因素(技术、环境、国情、学科交融等)的影响较大。

四、结束语

2000—2012年,我国优秀工业设计数量以及发表的内容质量都有着质的飞跃,这也说明我国工业设计方面研究的水平日趋深入。但是从近几年发现,已经存在研究过(下转第16页)(上接第14页)热的现象,主要表现在研究课题的重复性,例如人机工程学,此间不乏相关类似课题的出现。

从2000—2012年间优秀工业设计硕士论文中,可以看到工业设计事业发展迅速,方向由单一转为多元化,并且呈现多学科融合趋势。此外,研究趋势受社会发展的因素(技术、环境、国情、学科交融等)影响较大,比如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工业设计专业与计算机应用越来越密切,因此出现了CaiD等相关研究。可以看到工业设计的研究趋势在以后会围绕产品设计、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CaiD)、设计管理等热门话题展开。随着工业设计的深入研究,也会出现更多新的设计概念,而这些概念一定是可持续性地围绕用户的人机设计,相信在以后的研究中,会有更多优秀的硕士论文出现。

注释:

{1}屈新波.现代新材料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

{2}张志强.面向家用健身器材的人机工程理论分析与研究[D].山东大学,2008

{3}吴兰萍.面向产品设计自动化的人机工程研究与应用[D].山东大学,2006

{4}刘红.简论设计项目管理[D].武汉理工大学,2004

{5}韩娟.CaiD系统的用户界面研究及应用[D].西北工业大学,2007

{6}吴瑜.人机交互设计界面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

{7}周睿.基于可用性的手机交互界面设计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

{8}杨大年.中国民间儿童玩具再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04

{9}王巍.iCaiD系统的实现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4

{10}王军锋.计算机游戏界面设计方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

{11}熊湘晖.产品造型设计的外观质量美学评价理论及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

{12}李北.未来工业设计的多元化发展趋势[R].中国科协年会,2006

{13}我们共同的未来[R].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

{14}龚克.非物质与可持续的工业设计道路[D].湖南大学,2002

{15}孙明华.设计艺术学专业建立设计材料数据库的必要性研究[D].东华大学,2006

{16}郝松.基于产品表象信息库的工业设计构型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9

科学研究发展趋势篇6

一、智能机器人 

机器人是一种可编程和多功能的,用来完成搬运、安装、焊接、切割等不同任务的操作机,或是为了执行不同的任务而具有可改变和可编程动作的专门系统[3]。智能机器人则是一个在感知、反应、思维方面全面模拟人的机器系统,融合了机械、电子、传感器、计算机、仿生学、自动控制、人工智能等多学科知识的复杂智能机械,可以代替人从事危险复杂的工作,例如在工业、农业、军事、航天、医疗等多个领域大显身手。目前,各国正加快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如美国再工业化和工业互联网战略、德国工业4.0战略、日本机器人新战略、韩国机器人强国战略等,机器人技术引领当今科技和产业发展态势。中国通过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中国制造2025”发展目标、“十三五”规划,,将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纳入了国家科技创新的优先重点领域[4][5]。 

二、“智能机器人”和“智能控制”主题热点搜索 

本文以“智能机器人”和“智能控制”为主题进行“学术研究热点”检索,检索结果显示了按照热度值排序的热点主题相关的主要知识点、主题学科名称、热度值、主要文献数、相关国家课题数、主要研究人员数和主要研究机构数。“智能机器人”相关知识点主要有移动机器人、工业机器人、仿人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机器人导航、远程操作、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模糊控制等知识点。 

智能化是机器人控制和产业创新发展的重点。关于“智能控制”的热点知识主要包括模糊控制、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学习控制、自适应控制、变结构控制、预测控制、专家系统、非线性系统等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代表着“智能机器人”主要研究方向。 

三、“智能机器人”和“智能控制”主题学术趋势和研究发展 

CnKi数字图书馆提供“学术趋势”检索功能,为科研工作者了解“智能机器人”发展趋势提供了非常好的工具。本文通过“学术趋势”功能检索“智能机器人”和“智能控制”主题的学术趋势,图中不仅提供学术关注度,还提供热门被引文章供读者深度研究。图2显示智能机器人和智能控制方面的从1997年至2015年论文收录量逐年增大,2015年收录量达1343篇。读者可以从图2中及时掌握每年学术热点论文,从中深入学习“智能机器人”的具体研究方法和科研理论,为理论创新寻找突破口。 

另外,CnKi数字图书馆还具有“指数”功能,通过对“智能机器人”和“智能控制”主题进行检索,得到以下各项信息: 

“学术关注度”和“媒体关注度”是我们进行科学研究时比较关注的两个方面。通过对关注度的分析发现最近三年科研工作者和媒体对智能机器人的关注度剧增,预示着国家加大了“智能机器人”领域的投入和研究力度。 

“关注文献”和“研究进展”搜索功能为读者提供了当前“智能机器人”领域高被引论文、下载量比较大的论文以及最新相关论文,为科研工作者迅速把握“智能机器人”研究的内容和研究趋势提供帮助。 

“学科分布”为读者提供“智能机器人”和“智能控制”在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情况和“相关词”的统计情况。通过分析可知,移动机器人、智能制造、人工智能、路径规划、机器视觉、图像处理、虚拟现实、语音识别、声源定位等是分布在不同学科领域的“智能机器人”相关词,也是“智能机器人”目前重要的学术研究方向;单片机、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智能家居、智能电网、物联网、RFiD、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智能交通等是分布在不同学科领域的“智能控制”的相关词。因此,我们通过它们可以了解到跨学科智能机器人的研究动向。 

“机构分布”显示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多所研究机构是文献的主要提供单位,这为读者认识机器人研究机构提供参考。 

结论 

CnKi数字图书馆提供的“学术研究热点”、“学术趋势”和“指数”功能为我们展示了“智能机器人”和“智能控制”的研究热点和学术研究方向,为读者科研选题和科学研究提供学术参考。通过对“智能机器人”关键知识点的、经典科研论文和最新科研论文的深度分析,探索和挖掘智能机器人发展的技术空白点,发现最新研究方向。目前大学图书馆的资源整合和智能搜索功能还比较弱,需要进一步加强图书馆智能搜索引擎的构建和其他智能交互平台建设才能提高图书馆资源利用率和服务效能。 

参考文献: 

[1]陈臣.基于大数据的图书馆个性化智慧服务体系构建[J].情报资料工作,2013,06:75-79. 

[2]王长全,艾雰.云计算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模式创新[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01:48-51. 

[3]任福继,孙晓.智能机器人的现状及发展[J].科技导报,2015(21). 

科学研究发展趋势篇7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结构;国际比较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作为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最高阶段,它体现了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结合,在国家的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体系中占有至关重要的战略地位。随着我国近10年来研究生规模的补偿性增长,研究生教育的规模问题已经基本缓解,但质量问题日益凸显。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核心是结构,优化研究生教育结构已经成为提升我国研究生教育系统质量刻不容缓的任务。

本文选取美、英、德、法、日、韩、俄、印、巴西以及中国台湾为国际比较的研究样本,探讨这些国家和地区研究生教育结构的变化趋势。这些国家和地区涵盖了较为广泛的文化传统和教育体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较为全面的国际比较基础,有助于我们把握研究生教育的国际走向,了解和借鉴其它国家在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上的经验,以期推动我国研究生教育结构的科学调整。

一、研究生教育层次结构变化的国际趋势

研究生教育的层次结构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是研究生教育在本科及以上高等教育中的构成状态,这种变化反映了研究生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变化,主要通过研究生注册人数和本科生注册人数的比例变化来反映;二是研究生教育内部各层次的构成状态,这种构成状态的变化体现出各层次研究生教育地位的调整和变化。

表1是各国自1950年以来研究生数量及其占全部高等教育学生总量的比例。数据显示,在过去半个世纪内,美、英等发达国家的研究生规模保持了快速增长,研究生规模占高等教育全部学生规模的比例稳步上升,研究生比例最大的英国在2008年本科生、研究生比已经降至3.46。以印度、巴西、俄罗斯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国家在国家工业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却维持了较低的研究生比例,研究生规模增长速度远不及本科生,巴西的研究生比例在过去30年内甚至出现下降趋势。相比而言,日本、韩国、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等后发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研究生规模则呈现出迅猛的增长态势,中国台湾的研究生增长速度则自20世纪60年代经济腾飞以来,一直大幅度超过本科生规模增速,本科生、研究生比例从1950年的1074.8下降到2008年的5.26。中国大陆2008年研究生注册规模达1,283,046人,研究生和本科生比例达到8.61。无论从规模还是比例上来看,中国大陆都已经基本与发达国家水平持平,甚至超出了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见表1)。

从硕、博比例结构的发展趋势上来看(见图1),英、美、德、法、日、韩等发达国家普遍将发展重心放在硕士阶段,硕士研究生比重增幅明显,博士研究生比例相应下降。中国大陆自1982年首次颁布博士研究生学位到20世纪末,博士研究生教育在整个研究生教育层次中所占的比重出现较大的增幅。直到近年来,中国大陆在逐步实现了博士层次教育的补偿性增长之后,才开始将研究生教育扩张的重心向硕士层次转移。

二、研究生教育科类结构变化的国际趋势

研究生教育的科类结构是指“高等教育内部各个不同学科领域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的构成状态,一般以高等教育机构所授学位、文凭与证书的科类划分为准,反映了高等教育本身不同学科之间关系的横断面”[1]。各个国家(地区)有其特定的学科分类标准及其对学科类型的不同划分,为了有效的开展研究生科类结构的比较,本文采取了《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2](internationalStandardClassificationofeducation:iSCeD,1997)所划分的高等教育学科门类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③。

图2是1970年以来各国硕士研究生规模科类的变化趋势。我们发现,就硕士研究生教育各学科规模变化而言,美、英、韩等国的社会科学、商业与法律学科发展速度尤为突出;日本的工程、制造和建筑成为增速最快的学科,社会科学、商业与法律次之;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的工程、制造和建筑则成为增速最快的学科,社会科学、商业与法律次之。就各学科所占比例来说,英、美、德等西方发达国家以社会科学、商业与法律学科为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主体,这些学科以及医学类学科占全部硕士研究生学位的授予比重均出现上升趋势。日本、韩国、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硕士研究生学科结构则以工程、制造和建筑类科学为主体,虽然近年来比重有所降低,但是仍然占有较大比例。

从博士研究生科类结构变化趋势上来看(见图3),美、英、日等发达国家的医学是博士生规模增长速度最快的学科,社会科学、商业与法律以及自然科学的博士层次研究生教育规模增长也较快。韩国、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等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博士层次研究生教育中工程、制造和建筑科学是规模增长速度较快的学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商业与法律次之。

综上,从硕士教育的科类结构上来看,应用性较强的社会科学、商科、法学、工程学等都是各国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的重点;英、美等先发国家更倾向于发展应用文科类硕士教育,以日本为代表的后发亚洲国家则大力发展工程类的应用硕士教育。各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的科类结构中,尽管理工科仍然占有明显优势,但可以看到正在逐步向均衡化方向发展,英美等发达国家的博士研究生学科构成均衡化的趋势尤为明显,除了农学、社会服务、人文艺术等学科保持一个相对较小的比例以外,工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医学等学科之间的构成比重差异呈现出逐渐缩小的趋势。

三、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变化的国际趋势

对研究生类型结构的讨论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根据研究生学习方式、学习时间的不同,区分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类型;二是根据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的不同,区分出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两种类型。

1.全日制与非全日制

在英美等发达国家,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普及,非全日制研究生规模一直占有较高比例(见图4)。以美国为例,尽管过去40年中非全日制研究生比例逐渐下降,但仍超过全部研究生的半数以上,达到52.1%。英国自2000年以来,非全日制注册研究生数量已经超过了全日制注册研究生数量,2005年已经达到57.1%。

中国大陆研究生教育最初全部采用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形式。1990年中国非全日制研究生学位授予数量占当年全部研究生学位授予数量的6.1%,2005年上升到18.8%。

总体上看,英美发达国家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扮演了重要角色,其注册学生数量已经超出或者与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注册学生数量持平。相比之下,我国非全日制教育虽然获得了一定发展,但是在教育的整体结构中仅占有相当小的比例,不到20%。

2.学术型研究生与专业型研究生

在西方发达国家,为适应社会经济的需求,传统的以培养科研人员为主的学术型培养模式和结构正在逐渐发生变化,大多数国家的研究生教育逐渐分化成“学术研究型”和“专业应用型”两种类型。比如法国,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已从原先的单一的研究型培养模式转变为既有研究型培养,又有复合型应用研究培养,即“两种不同概念的博士并存”[3]。在英国,已经逐渐形成了以不同类型学校为载体的“研究型博士生”、“复合型博士生”、“应用型博士生”三种类型的博士生培养模式,其硕士学位也分为“研究型硕士”和“教学硕士”两种。[4]在美国,由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逐渐形成了极具美国特色的“学术兼顾”的兼容式研究生培养模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学术/职业、研究/应用的多元化学位体系。

美国专业型和特殊职业研究生教育学位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国家和市场导向。其兴起和发展既是战后美国国家主义导向下对研究生教育大力度投入的结果,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研究生教育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动适应。现阶段,在美国所有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项目中,应用型硕士学位人才培养的比例约占85%,而学术型硕士学位人才约只占15%。[5]在一些研究型大学,如mit、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其专业型硕士学位的授予数量也超过了学术型硕士学位的授予数量(见图5)。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对市场的良好适应性从就业数据上可窥见一斑。据2004年来自30多个大学的专业科学硕士(p.S.m)毕业生的调查显示,91%的毕业生找到了对口的工作。[6]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则以学术型为主,以专业型为辅,例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密歇根大学,其学术型博士的授予比例远远高出专业型博士的授予比例(见图6)。

相比之下,我国的专业型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从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批准设置第一个专业学位――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开始,截止目前,我国共设置了38种专业硕士学位,4种专业博士学位和1种本科专业学位。[7]虽然专业学位的类型逐渐向多样化发展,但规模增长相对比较缓慢。

从世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随着大学的功能日益社会化和多样化,其研究生培养模式也日益多样化和专业化。世界各国纷纷在原有单一的研究型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与社会需求联系更加紧密的专业型和职业型学位。这一趋势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结构的调整提供了参考依据。

四、研究生教育国籍结构变化的国际趋势

由于知识本身具有无国界的特性,高等教育自诞生之日起就具有国际化的特点。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知识、理念、技术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学生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也随着通讯、交通、货币等技术手段的全球化变得愈发便捷。国际学生的规模和比例也成为衡量一国或者一所大学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在知识经济和国际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英、美、法等发达国家依托自身在科技、经济、教育、语言等方面的优势,长期以来吸引了大量国际留学生,不仅仅占领了知识和创新高地,也享受了留学产业带来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更为重要的是还占领了输出和传播本国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外交高地。表2显示的是2007年美、英、法、澳、德、中国大陆六国国际留学生在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层次的分配。可以看出,在英、美、法三国中相当大比例的国际留学生攻读的是研究生学位,其中美国和法国的国际留学生中超过半数以上在该国攻读硕士学位。尽管近十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来华留学生中研究生层次的教育,但相比其它西方发达国家,来华留学生教育仍然主要集中在本、专科层次,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无论从规模还是比例上都显著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在学科分布上,工学与工商管理专业通常是西方各先发国家留学生最为聚集的两个领域,这在美国表现的尤为突出。以美国2008年博士学位授予的学科分布来看(见图7),博士学位授予主要集中在工学、物理科学和生命科学。日本的情况则稍有不同,大多数外国留学生聚集于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领域。这一分布说明了留学生的分布状况与各国科学技术水平在世界所处的地位相关。美英等国由于历史等原因,其科学技术水平一直处于世界前列,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它们成为留学生的接收大国。而科学研究的聚集效应又进一步导向了留学生向科技水平高的发达国家流动。发展中国家为了尽快发展本国的经济和科学技术,一般会瞄准科学技术水平高、高等教育质量好的发达国家并派遣大量留学生。

在我国,来华留学研究生学习专业主要集中在经济管理、语言文学和工科三个专业(见图8),这种学科布局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国文化历史的独特魅力、中文和西方语系的巨大差异以及我国留学教育政策和外交政策导向有密切关系。

五、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的启示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2009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博士研究生4.87万人,硕士研究生32.26万人。[8]相关研究表明,就规模而言,我国现阶段的研究生教育规模能够基本满足我国国民经济以及社会需求。然而,虽然我们有足够规模的毕业研究生,但依旧存在就业落实率低、学用结合率低、培养模式和类型单一、国际化程度低等问题。以上这些问题,归根结底都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系统的结构问题。因此,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调整与优化,进而促进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以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已经成为研究生教育系统调整的当务之急。

本文从科类、层次、类型、国际化四个方面对世界主要国家研究生结构进行分析,从国际比较的角度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结构的调整提出了以下建议。

第一,进一步保持研究生规模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规模中所占比例的稳步增长。

研究生在本科及以上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比例持续稳定增长是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共同趋势。英、美等先发国家的研究生比例在二战后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日、韩等后发国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腾飞时期也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研究生增长速度大幅超过本科生增长速度。这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增加,以及在本科教育逐渐普及化之后人们对进一步学习的需求增加是紧密联系的。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和国民素质的竞争,研究生教育作为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最高阶段,体现了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结合,理应作为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重点。

第二,硕士研究生阶段应该成为结构调整的重点,尤其要大力发展应用学科的硕士教育。

其它国家的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规律告诉我们,硕士研究生阶段由于具备周期短、与国民产业发展匹配性强等特点,成为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的重点。大多数发达国家在过去五十年的发展过程中,都不约而同地将发展重心放在硕士阶段,硕士研究生比重增幅明显,而博士研究生的比重则相应下降。在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各国往往着力发展应用型较强的文科和理工科。但由于社会发展阶段和文化历史传统的差异,不同国家着力发展的学科略有差异,例如英美等先发国家更倾向于发展社会科学、商科、法学等应用文科类硕士教育,而以日本为代表的后发亚洲国家则大力发展工程类的应用硕士教育。

第三,博士研究生在规模保持稳定发展、科类结构均衡化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应用类学科的发展。

从各国博士教育发展来看,一方面,博士研究生在研究生教育中所占比例相对来说比较稳定,有小幅度增长。从博士教育科类构成来看,尽管应用型理工科仍然占有明显优势,但可以看到正在逐步向均衡化方向发展,尤其是工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医学等学科之间的构成比重差异呈现出逐渐缩小的趋势。我国目前的博士生教育已经从满足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的人才需求,逐步转向适应更广泛的人才市场需求,因而应在适当稳步发展基础性学科的同时,逐步开展应用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的探索工作。

第四,大力发展多样化和专业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从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随着大学的功能日益社会化和多样化,其研究生培养模式也日益多样化和专业化。世界各国纷纷在原有单一的研究型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与社会需求联系更加紧密的专业型和职业型学位。这一趋势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结构的调整提供了参考依据。我国一方面,我们要进一步完善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机制;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专业型研究生培养,要从培养模式和机制上探索专业型硕士和博士的培养,以更好的适应产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第五,进一步优化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层次和科类结构,加大研究生层次的来华留学教育。

学生的国际流动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国际留学生的比例也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和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英、美、法等发达国家的留学教育主要以研究生层次教育为主,留学研究生的科类结构也主要集中在工程、工商管理等优势学科。我国长期以来是留学生输出大国,接收的国际学生主要以短期交流或本专科层次为主。因而,我国应努力提高来华留学生的层次水平,加大研究生层次的来华留学教育;在科类结构上,要结合我国在科学技术上的领先学科,发挥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优势,充分开发既有中国特色,又在国际留学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专业项目。

注释:

①②④⑤⑥表中各国数据来源分别为:

美国:BenJ.wattenberg,theStatisticalHistoryoftheUnitedStates:FromColonialtimestothepresent,nY:BasicBook,inc.,publisher,1976;SusaB.Carteret.al,millennialed.,HistoricalStatisticsoftheUnitedState:earliesttimetopresent,nY: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6;

英国:nces.ed.gov/CenterStatisticaloffice,annualabstractofstatistics(1960,1970,1980,1992),London:Hermajesty’sStationaryoffice;hesa.ac.uk/;

日本:文部科学省,《文部科学统计要览》,mext.go.jp/;

韩国:UneSCoStatisticalYearbook(1975、1980、1990、2000);moe.go.kr/;eng.kedi.re.kr/03_archives/eng.kedi.re.kr/03_archives/reports_result.php;

俄罗斯:郝克明、汪永铨主编《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Развитиевысшего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гообразованияРоссийскойфедерации(1995―1998гг.),магистр,1999,3-4;Л.Гохберг,Н.Ковалёва,Статистикаобразования:принципымодернизации,ВысшееобразованиевРоссии,2002,2,21;ОбразованиевРоссийскойФедерации[m].Статистическийежегодник.М.ГУВШЭ,2005.285,307.

印度:education.nic.in/cd50years/home.htm;Governmentofindia,ministryofHumanResourceDevelopment,DepartmentofeducationStatisticsDivision,SeLeCteDeDUCationaLStatiStiCS2003-2004,2004-2005,newDelhi;UneSCo:stats.uis.unescoorg/unesco/tableViewer/tableView.aspx;capes.gov.b;

巴西:UneSCoStatisticalYearbook1975,1985,1992,1995;

中国大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计划财务司编.中国教育成就・统计资料(1949-1983).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计划财务司编;中国教育成就・统计资料(1980-1985).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各年度);moe.省略;

中国台湾:edu.tw/。

③学科门类分别包括:教育(包括师资培训和教育科学);人文学科和艺术(包括艺术、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商业和法律(包括社会及行为科学、新闻学和信息、商业与管理、法律);科学(包括自然科学、数学和统计学);工程、制造和建筑(包括工程学和工程行业、制造与加工、建筑学与建筑工程);农学(包括农业、林业和渔业、兽医);卫生和福利(包括卫生、社会服务);服务行业(包括个人服务、运输服务、环境保护、安全服务)。

⑦数据来源:清华大学研究生定位改革研究报告(2010)。

⑧数据来源:图6中各学校官方网站。

⑨数据来源:UneSCo-meSR/DGeSip/DGRi/SieS/Depp。

⑩“其它”包括理科、教育、艺术、体育、农科、历史、哲学。

参考文献:

[1]谢维和,文雯等.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结构分析――1998~2004年的实证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internationalStandardClassificationofeducationiSCeD,UneSCo,november1997.

[3][4]陈学飞等.西方怎样培养博士[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5]李丽萍.研究生培养目标有待明确[n].中国青年报,2001-08-29.

[6]professionalSciencemaster’sDegree[eB/oL].pSm.arizona.edu/content/bureauofnationalaffairs,2010-08-29.

[7]cdgdc.省略/xwyyjsjyxx/gjjl/.

科学研究发展趋势篇8

关键词:体育管理学现状趋势前景

一、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当人类产生后,开始共同劳动和生活的时候,管理活动就开始了。管理实践活动成为管理思想产生、发展的基础与源泉。18世纪60年代始于英国,继而法、德、美等国开展的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技术的大变革,也促成了管理思想的革命。此时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尚未形成完整的系统,却为后来管理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人泰勒在总结前人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管理原理”,成了管理科学建立的标志。此后,许多学者都力求将各派观点兼容并蓄,建立统一的管理理论体系。这些理论逐步趋于统一,形成新的、全面的、统一的现代管理学。

二、体育管理学在国内的发展

1935年我国出版了金兆均的《体育行政》,但真正研究和建立体育管理学科则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此时,我国体育院校开始研究体育管理学科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体育管理学。目前,我国体育管理学科学历层次已经齐全。1985年部分体育院校开始增设体育管理本科专业,1989年武汉体院正式招收体育管理研究生,现在招收博士研究生的大学已有3所。

体育管理学科的学术组织及学术活动在我国发展较快。1985年广州召开了“全国体育管理研究会学术讨论会”,这是我国第一次全国性的体育管理学学术活动。原国家体委于1985年成立了“中国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会”,1994年成立了“国家体委系统科学推广工作领导小组”。这些学术组织经常开展学术交流等活动,有力地促进了体育管理工作的开展,推动了体育管理学科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不仅从美国、苏联、日本等国引进体育管理专著,而且邀请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的体育管理学专家来华讲学,对促进我国体育管理学科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我国与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发起,筹建了亚洲体育管理学会。

三、体育管理学科的发展趋势

(一)体育管理思想观念将会发生转变

体育管理将由传统的经验决策向民主、科学的决策转变;体育管理将由“人治”向“法治”转变;体育管理将由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政府统一集中的管理向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政府与社会相结合的综合管理转变;体育管理将由重视理论性管理研究向重视务实管理研究转变,明确政府与社会的事权划分,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离。

(二)体育管理的学科体系不断拓展完善

体育管理学将会进一步分化,学科体系将不断扩展。体育管理学的分化发展使其产生了体育管理原理、竞技体育管理学、学校体育管理学、社会体育管理学、军队体育管理学、体育产业管理、体育物业管理、体育信息管理、体育人才资源管理、体育科技管理和体育资金管理等二级学科。体育管理学的某些二级学科根据特殊需要,可能产生更深层次的学科。例如,体育产业管理的下面有可能产生体育旅游管理、体育广告业管理、体育经纪人管理、体育市场管理、体育无形资产管理等。社会体育管理有可能产生乡镇体育管理、社区体育管理、民族传统体育管理、伤残人体育管理和大众健身俱乐部管理等。

(三)体育管理学科知识结构日益趋向合理

自20世纪80年代体育管理学科建立以来,我国出版体育管理学教材达20多部,反映了体育管理学知识结构的发展趋势,表现出以下主要特征:1.这些教材的基本结构大体上是:体育管理的基本原理—体育管理职能—体育管理对象—体育管理实践,该体系基本能反映我国当前体育管理学科发展的实际情况。2.各教材的基本原理与职能部分具有一定的体育特色,同时从一般管理学当中的借鉴稍显过多。管理对象部分基本实现了一般管理与体育管理的有机结合。实践部分反映了体育管理实践的现状,总结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经验与方法。3.其内容不断更新,体系日益完善,结构趋向合理,反映出我国体育管理学的学科知识结构不断趋向合理。

(四)体育管理学知识内容的发展趋势

1.我国体育管理学内容体系的演变

基础理论的内容所占比例逐渐下降,体育事业管理的内容比例增加,体现出管理理论与体育管理实践的不断融合;基础理论侧重点各异,表现出内容体系从整合到分散,再到整合的发展趋势;体育事业管理内容日益与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相吻合。

2.我国体育管理学基本内容的发展趋势

体育理论和管理理论进一步融合,不断提炼、归纳和总结出新的规律,在原有体育管理原理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更具有体育管理特色的体育管理原理和原则,有中国特色的体育管理学已具雏形。在内容上,逐步走向基本原理和基本职能融于体育中观管理中,由注重宏观和中观的理论研究,向重视中观和微观研究延伸,体育管理学更具有实践应用性。

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为体育管理学的研究拓宽了领域,丰富了新型体育管理学的内容体系。21世纪体育的产业化、社会化、科学化和法制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大,体育管理学的内容体系将向面向改革、面向客观实际、面向未来发展。体育管理系统、体育管理可持续发展和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将成为体育管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社会体育管理将成为体育管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全民健身运动、社区体育、农村体育、职工体育、少数民族体育等将成为社会体育新的亮点,针对社会体育的各个领域由原有的中观层次的研究向微观领域深化和细化研究,大大充实更实用的体育管理内容。体育产业体系的初步形成使体育经济管理成为体育管理学不可或缺的研究内容,体育产业经营管理将成为体育管理的又一重要内容。同时,体育管理将会不断充实符合体育特点的管理技术与方法。

四、体育管理学科的发展前景

21世纪体育事业将会更加繁荣,对体育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给体育管理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广阔肥沃的土壤。西方发达国家许多高校都培养了大量体育管理人才,出现了各种体育管理的学术成果,同时其体育管理实践走在了世界前列。近年来,我国体育管理专业在各高校纷纷组建,正逐步走向成熟。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和体育事业的发展,对体育管理人才将有一个大的需求。同时,体育管理实践的领域正在不断扩大,这表明体育管理学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主编.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概论高级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孙汉超,谢英.国际体育管理知识体系构架.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1).

[3]张瑞林.论体育管理学的学科体系.体育学刊,2003(1).

科学研究发展趋势篇9

关键词:会计学经济环境演进

会计,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会计学,在会计作为一个简单的行为受到关注和研究以后而产生。换言之,在会计学已经发展到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时,这门社会科学才正式得到大家的认可进而得以发展。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会计学的研究对象早已不再局限于原始的基础会计活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各种科学文明的不断涌现,会计学已经与数学、经济学、管理学的发展密不可分。同样,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会计学的发展除了受到相关学科的发展演进影响以外,更受到整个社会发展的速度进程、经济实力、科技革命等方方面面的影响,因此,我们应当以发展的观点来审视会计学这门学科的理性发展。

一、国际化趋势:会计学的国际发展及其理性应对

经济全球化,是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最显著的特点。我国作为世界重要经济组织之一,受全球化发展的影响更为明显。在这种国际环境下,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已经成为不可避免并且我们应该积极应对的重要问题。经济全球化作为一把双刃剑,他带来的冲击和带来的积极意义各自参半。如何抓住机遇顺利实现我国在世界经济结构里的稳步前进,是我们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会计学作为世界商务经济的重要参与者,也必须在这种大的时代背景下把握契机来加强学科内部的深化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出现,使我国得经济与世界各国经济在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程度进一步加深,而作为世界经济相互交流与合作的工具,会计学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制定通用的规则和语言,实现全球商务的无障碍沟通。因此,我国会计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已经是不容回避的客观事实。在认清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我们更应该立足于国内,找到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会计国际化道路。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以市场经济为主导,国家宏观调控为辅导的经济政策,因此,与资本主义市场相比,我们在重视市场经济的同时,也没有放松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作用。这种在社会转型期必须经历的特殊现状,也对我国会计学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符合世界发展的潮流趋势,也同样不能失去自己的特色。在与世界上先进的会计学理论和实际操作水平接轨时,我们应该在尊重自身国情的基础上,有选择性地学习,吸收有利于我国会计学发展的先进理念和先进技术,结合我国的自身特色来促进我国会计学的国际化发展。这是会计学国际化发展趋势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在国际化潮流中应当作出的必要选择。

二、信息化趋势:会计学的现代化发展及其体现

信息高速公路作为信息革命的重要产物,带来了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改变。信息资源在社会各个层面的传播,对传统的信息资源传播方式带来了极大地改变,这种新型传播方式的出现,也是会计学的发展比在之前的任何一个时期都要迅速。会计学的现代化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体现在会计工作者的办公设备上面。对于会计工作者而言,当前的信息化设备不仅能完成原始的数据录入、数据存储、数据计算等简单的功能要求,更是能够对数据进行系统分析,自动筛选、自动成图,使会计的相关结果更直观的表现出来。大大降低了会计工作者所需要的时间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会计学的现代化发展,另一方面体现在会计学的理论知识现代化上,包括会计理论、会计观念、会计思想、会计意识等理论范畴的现代化。会计学作为一个社会学科形成以来,人们更多地关注的是会计技巧、会计实际工作的进步,忽视了会计学的相关理论对会计学发展进步的重要影响。在会计学迅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会计学理念已经不足以支持会计学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必须在意识领域里有更多的创新,以此来推进会计学全方位的真正进步。

三、多样性趋势:会计学科的具体化与细分化

在我国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新型产业出现并发展壮大,在市场经济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功能。会计学,也因此被运用到各个不同的行业中,在新世纪发展知识经济的条件下,扩大会计领域的同时,也细化了会计学内容。最重要的表现在会计学研究对象的细化,传统的会计学注重的是简单的会计活动,如公司企业的账目活动等。会计学科细化以后,研究对象呈现出了多样性。例如针对资产管理的《无形资产会计》,针对企业破产重整程序的《破产会计》,针对证券基金期货的《期货会计》、《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等。会计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它的发展必然受到社会环境的多重影响,经济环境的开放性和经济模式的多样化,也就必然带来会计学的不断具体化、细分化发展。

四、融合性趋势:会计交叉理论与会计交叉学科

社会的不断发展,也必然带来社会学的不断吸收与融合。会计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种,也不可避免的接受着其他学科的入侵和影响。在会计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存在着各种会计交叉理论和会计交叉学科的发展,只是在不同时期由于所处环境的不同而各有其特点,在新时期,会计学的发展趋缓是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性发展。在当前的国际局势之下,各学科的交叉影响与融合是必然的趋势,自然学科的先进技术为社会科学的发展创造了更优越的物质条件,同时各社会科学的不断演进,理论知识的不断丰富也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广博的理论支持。这种融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会计学与自然科学的融合。会计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种,与自然科学地融合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表现为与以计算机科学为代表的自然科学的融合。计算机科学已经成为无论是会计学的理论工作者抑或是实际操作者所必须学习并接受的一门自然科学,由此便产生了适合于特定人群的《计算机会计学》。其次,会计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相互融合。会计学不仅与社会学科以外的科学相互融合,在内部,也在相互影响。例如会计学与社会科学中的哲学、伦理学相融合,形成了《会计伦理学》、《会计哲学》。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也在不断进步,人类社会里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与发展,各学科之间交叉融合的趋势早已不再新鲜。作为生存在社会环境之下的会计学,自然也是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趋势的影响。对于会计学与其他学的交叉融合,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绝不是简单学科的重复叠加,而是在吸收各自精华基础上的深度融合发展。

结语: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也必定会带来会计学的不断演进发展。会计学作为与国家的各项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学科,我们在接受外来挑战的同时,也应该勇于抓住机遇,不断吸收先进的理论知识和技术经验,实现会计学横向的扩张和纵向的深入,以此来实现我国会计学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科学研究发展趋势篇10

   处于世纪之交的比较体育,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与选择。体育的社会化、生活化、商业化、科学化、产业化、法制化、职业化、国际化等趋势的不断加强,向比较体育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研究主题。一方面,学者们开始试图去解释或说明各种调查资料,揭示各国体育异同的原因及规律,这样就形成了从政治、经济、地理、文化、教育、哲学信念、宗教等多种角度,我国学者吴文忠、黄震、熊斗寅、任海等人的研究范畴及国际比较体育学会会刊登载的一些论文都反映了这一趋势。另一方面,现代体育与现代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也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社会的深刻变革以及新的科技革命的浪潮迭起,都为现代体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因此,研究并把握比较体育学科的发展方向,将有助于迎接世纪性的挑战。

   1拓宽研究范围及领域深入研究层次

   比较体育之所以能从比较教育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由于体育现象在现代社会中已不只属于教育范畴,它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探求其内涵将来自如下两种动因:一是21世纪体育的超前发展,国际化趋势的不断加强,趋于整合的研究主线将成为主体。二是人类对体育全新发展的认识,要求比较体育在把握现代体育发展方面发挥重要的功能和作用。从其研究范围看,21世纪比较体育将从4个方面不断拓宽:其一,将走出以往以单一国家为中心的研究模式,转向以世界和以国家为对象的两个基本范围。学者们有的注重跨国研究,有的注重国别研究,还有的将从总括角度进行世界性体育比较研究。其二,研究范围以注重体育发达国家转向发达与发展中国家两个基本围度,并将不断加重对发展中国家体育的研究。许多学者认为,发展中国家无论在国家与人口数量上,还是地理面积和资源上,都占绝大多数。因此,他们的发展,将对世界体育的发展局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关系到人类素质发展的未来。其三,一国之内的不同区域的体育比较研究将被倡导,由于体育发展的多样化趋向日益加深,一国内不同区域体育发展差异将日益加大,区域研究以及区域间的比较研究将成为另一重点。其四,研究范围将突破体育的可比性界限,不仅要研究竞技运动、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娱乐冒险和保健康复等各种体育现象,同时还要研究与之相关的社会历史、政治制度、经济状况、文化教育、传统习俗、宗教习惯、地理条件、生活方式、人种特征、心理因素等制约体育运动的各种社会背景,从不同的发展水平来探讨、揭示现代体育发展的重要规律。

   从其研究领域看,未来的比较体育研究将呈现出以各国需要与人类体育共同问题两个中心并举的趋向。除对各种体育问题及各级各类体育加强研究外,将侧重于体育与人类发展、体育与经济、体育规划、全民健身等方面的研究。体育发展研究将成为热点,并形成支撑整个体育研究的主体。体育发展不再仅是单纯对发展中国家体育历史和现状的描述,而是在新的角度上再生体育与发展这一概念的新内涵,并以人类发展的新指标来重新赋于体育与发展的内容,从而深入研究体育发展的可持续性。

   从其研究层次上看,比较体育在研究层次上将日益呈现提高趋向。首先从对各国体育的一般介绍和表层描述性比较,提升到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尤为注重从世界体育发展及体育的整体发展上进行研究,力图从比较分析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其次,比较体育也将走出纯宏观和纯微观的研究,而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世界文化频繁交往的今天,单向到双向,纵向到横向,平面到立体的比较已成为必然,同时更多的在追求探索比较体育研究的界限及运用比较的程度(量和质)上。再次,是从注重内部效果转向注重体育的认知效果和社会功效,从寻找体育的相似点或不同点,更多地向评价或肯定某些现象或理论的方面转移。

   2注重行动研究加强研究的应用性

   所谓“行动研究”就是指实践者、专家学者和行政管理者在内的“行动者”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实践中的问题。它作为一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随着人们对人和组织的体育行为不断改革要求的呼声与之结合的越来越密切,20世纪以来,比较体育理论研究在不断发展,但许多学者指出,21世纪比较体育将强化行动研究的目的性和研究目的的应用性,即便是理论研究也会以特定的实践为出发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比较体育在加强行动研究的目的性的同时将作用于体育决策和体育改革。这种作用将日益增强,并将在21世纪大显身手。在某种程度上比较体育推动了90年代的全民健身运动,在未来的世纪中这种作用将得到进一步加强,而且随着各国对比较体育研究作用的认识加深和比较体育研究应用性加强,这种作用将从间接性逐步转向直接性,进而使比较体育转向参与具体目标的研究,从探讨一般规律的研究到把对发展规律研究与具体的发展策略研究结合起来,以此达到推动体育的改革,进而发展为服务于体育的决策功效。

   研究目的向实践转移。由于体育实践的诸多变化促使比较体育要加强研究目的的针对性应用性。一方面,从单一的借入或借出向“双向”的既借入又借出的模式转变;另一方面,研究的目的直接为构建一种既服从于体育发展趋势又与具体的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体育模式服务,使体育在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

   面对21世纪各国体育效益的研究日渐突出,必然会导致对比较体育预测功能的进一步肯定和发展,也就是说今后体育的预测功能得以加强。随着比较体育自身的不断发展与成熟,特别是研究方法的科学化、系统化自然会使预测功能日益明显化。这种预测将通过各种体育作用因素的分析研究到实践的总体把握,对体育的发展趋势做出相应的预测,以推动国家和地区体育发展战略及其规划的制定,从而促进体育的发展。

   3加强综合研究构建学科体系

   就目前而言,比较体育尚处于不成熟的发展阶段。国际比较体育学会是一个尚待完善的组织,研究方法也在完善之中,在经过70年代社会科学方法的介入,80年代的调整和90年代以来新的研究模式的再次兴起,比较体育研究方法正在酝酿着一场新的变革。这种变革是在吸收各种原有的方法,在继续向多样化、科学化发展的基础上,趋于综合,即达到本学科在构建理性框架前提下,利用边缘学科知识,对体育现象进行多视角、多层次的研究。

   学科体系多样综合。70年代以来,各种社会科学方法纷纷被引用到比较体育研究方法论体系,这就彻底打破了历史描述、因素分析的原有格局,并兴起了横向比较法、纵向比较法、横纵向综合比较法、区域研究法、问题研究法、假设验证法、结构功能研究法等十几种研究方法,使比较体育日趋多样化。与二战前后相比,研究方法不仅在数量上增加,而且也产生了质的转变。新方法不再成为对旧方式的替代,而且提供了从不同方面观察、研究、分析、阐述特定体育问题的方式,这对全面认识体育问题提供了良好条件。

   学科体系的理性综合。这种综合不是各种方法的简单结合,而是各种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分工合作,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有机整合。起初,这些方法是相对立的,如定量与定性的研究方法,宏观与微观的研究方法,但在科学的综合使用下,则能成为一种互动着的作用体并从不同的方面深刻地揭示体育若干问题的重要手段,成为研究中不可缺少的方法,使比较体育成为对体育规律达到理性把握下的一种自觉行为。这种多样化的统一,就是学科的内在规律在发展过程中特定阶段的必然反映。这一反映告诉我们:不能只求对事物认识的局部性阶段性结论的表述,而应探求事物发展过程的全部内涵。比较体育学科的发展表明,外学科方法的引进导致本学科方法的多样化,而学科内形成自身的方法论时,则意味着学科重大转型的开始;由此我们坚信,21世纪将迎来比较体育研究方法的重大转折并自成体系飞速发展。

   4规范研究模式加强理念完善

   70年代以来比较体育的研究者受到学科规范化问题的困扰,他们为此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努力,但由于对学科认识水平以及现代体育实践水平所限,未能有较大突破。伴随21世纪体育的进一步发展,对比较体育的研究会提出更高的水平要求,规范研究模式,加强理念完善将成为首要问题被列入学科发展重点。

   建立科学的学科分析框架,这一点进入21世纪将会更加突出。届时,学科中现有的各种理论不会消失,而且将会不断涌现出新的理论,并日益呈现多元化,但是这些理论都必须服从于理性原则的指导,使各种不同作用、不同发展方向分析框架构建成具有同一作用方向的,有内在联系的,多层次的系统分析模式体系并使其产生积极的互动作用。

   21世纪的比较体育将致力于解决目前因缺乏标准的研究系统而造成的研究无序、定义不明、概念混乱的状况,这也是规范研究模式的重要内容。比较体育研究具有跨文化、跨国别,跨学科的特征,如果不对研究系统进行统一化、规范化,每位学者都自成系统,那么就很难有学术性和科学性,就很难开展学术交流,更谈不上进行任何国际比较研究了。因此,比较体育应建立或把握科学的研究程序,使比较体育研究的基本过程或程序形成研究模式的具体化、理性化、规范化,这也是21世纪比较体育走向的一种必然。

   5研究时空尺度放大国际化趋势明显

   随着国际体育组织的不断完善,国际交流是学科自身存在的与生俱来的发展特性。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学科的分化、综合、交叉、借鉴已成为必然趋势。21世纪将是体育进一步国际化的世纪,它将给比较体育带来一系列的广泛课题。

   上述动因的合力将推动比较体育研究体系趋向国际化,这一点已被世界绝大多数比较体育学者所承认和赞同,并且在他们的专着中得到体现。例如美国学者布鲁斯·L·贝内特等人编写的《比较体育》一书中就选择了35个不同地理位置、不同政治制度和不同经济发展状况国家的体育进行比较研究;法国学者皮埃尔,塞尤林所着的《世界体育运动》一书中有关于42个国家体育现状的章节;台湾学者吴文忠所着的《比较体育》一书中选取了62个国家和地区的材料。由此看来对不同国家、地区体育进行跨国度、跨地区、跨文化的比较将成为比较体育学科研究的主体。国际间的合作研究将成为强劲的发展趋向,因为它既是比较体育走向一体化的重要步骤,又是在实现多样化之中寻求共同利益目标的重要机会。合作研究还将是克服目前比较体育研究中狭隘的、自以为是的、目光短浅的研究的最重要措施,而且能把世界带入课堂,使远距离教育对体育的促进作用更为深入。

   国际间合作研究会加速国际体育的交流,并使这种交流在21世纪广泛开展,如各国体育人员之间的大交流,包括互访、留学、讲学等。体育学术方面的交流包括学术团体之间的交流,举办国际性研讨会等,体育课程、教材、研究资料的交流,参与国际间体育培训工作,研究国际体育的关系和功能等。使人们透过各国体育纷繁现象的表面,站在时代最先进的科学高峰来观察我们的体育现实。它是一种全球性胸怀和眼光,一种世界体育的历史观,它要求打破单项、平面思维,发展双向、立体思维。这种时空尺度放大,历史和辩证法统一的宏观研究,意味着我们从体育的发展和运动中,从它多层次、多结构、整体及具体的联系和中介中加以科学地把握。

   综上所述,比较体育自身的产生和发展,使它具有动态性。今天的体育是昨天体育的发展,而明天的体育又是今天体育的发展和延续。这就要求我们从宏观系统角度出发,不仅研究世界各国体育的现状,还要掌握它的历史,分析和预测它的未来。这样我们才能不走或少走弯路,从而获得“最优化”的体育发展方案。

   1熊斗寅.熊斗寅体育文选.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7

   2熊斗寅.比较体育.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3比较体育.比较体育编写组.北京: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0.5

   4马宣建.香港体育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中国体育科学,1997.3

   5王学风,等.试析当代世界比较教育学的发展趋向.教育研究,1991.4

   6杜祖贻,等.美国比较教育的新特点.教育研究,1994.1

   7黎安琪着,徐辉译.国际教育与比较教育研究的未来趋势.杭州大学学报,19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