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文化消费的发展趋势十篇文化消费的发展趋势十篇

文化消费的发展趋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2:36

文化消费的发展趋势篇1

消费社会的到来,改变了传统社会人们的消费和审美观念。现代社会的各种电视、杂志、互联网的信息传播量越来越大,随时随地的冲击、刺激着人们的视觉感受和各种欲望。“这使得社会文化由以语言文字为主导的传统形态转向以视觉文化为主导的现在形态,视觉文化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1]近年来,随着消费文化不断深入大众生活的每一个层面,“武术表演”也成为武术产业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

二、消费文化和武术表演市场的现实语境

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都在发生着巨变。在这种消费环境下,人们对产品的包装、质量等各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消费需求也变的越来越苛刻。因此各行各业都开始从消费者的心理、生理以及文化认同等方面的不同需求,来不断加工改进自己的商品,以此来引起大众的关注,提高他们选择消费自己产品的机率。武术身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份子,随着自身的不断发展和演变,武术功能的演化也逐渐呈现出向娱乐方面的发展,这是武术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很特殊的表现。

武术以表演的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同时,也就具备了体育产业特性,它由以前简单的武术表演发展为一项产业。由于现在人们的消费方式和消费内容都在不断地发生改变,所以在国家大力提倡发展文化产业的大背景下,为了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进步,提高社会文化消费水平,关于我国文化产业的开发力度以及影响文化消费的各种因素等相关方面的研究,现已成为时下学术界各个层次的专家学者们讨论的热点问题。法国著名的学者鲍德里亚在其著作《消费社会》里说到“消费社会,是以消费为核心的社会文化形态”[2],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消费社会在某种程度上有着影响文化发展方向的特殊作用。在这种社会环境下,武术表演市场正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因此,研究分析在消费文化语境下武术表演市场的发展现状,探究武术表演如何才能跟上当今时代的发展步伐,怎样才能使武术表演团队的各种武术演出产品更好地成为现代社会人们愿意消费的商品等问题,这都影响到我国武术表演市场今后的繁荣发展,也是当下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武舞结合:消费文化语境下武术表演发展的新趋势

(一)武舞结合的历史基奠

武术在产生、发展过程中受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的影响,使其在各方面都带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武术与舞蹈作为两种典型的身体文化,无论是在演练的“身韵表达”还是在观念的“审美价值”等文化内涵方面都体现出了高度的一致性”[3],而这种一致性对武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事实上,中国自古就有武舞同源的说法,在武术和舞蹈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二者的“形”与“意”不断交融、融会贯通。“舞者,乐之容,用之于武事,则为武舞”[4],可见,从历史渊源看,习武与练舞实际上是一脉相承的。

(二)武舞结合的表现形式

学者马彦君在其发表的学术论文中通过对武术表演发展历史的追溯和对现代武术表演形式“舞台表演”的描述,提出“武术表演以类似舞蹈、音乐等文化表演形式出现在服务业中,成为国家文化经济收入的新力量。作为传播武术文化和信息的载体,武术表演承担着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5]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千人太极拳表演,精髓的武术太极动作融入美学的表演特点,再结合现代舞台的表演方法,让武术演员们通过肢体语言向世人展示了行云流水、天人合一的太极神韵。作为文化交流的载体,通过武术表演,让世人认识武术,增加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培养文化的认同感。在现代竞技运动最高殿堂奥运会的开幕式中出现的千人太极拳武术表演,可以说是“武舞结合”的完美体现。

(三)武术表演的文化使命

武术表演的出现,不仅表现出了在现代社会环境下,武术的娱乐表演功能和商业价值越来越突出,而且作为中国外交文化交流和传播的代表,武术表演是武术体现其文化价值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同时它也拓展了广大武术研究学者们的学术研究领域和学术研究方向,“武术表演代表了现代社会中的一种社会需求和文化特征,是现代武术发展的一道美丽的风景”。[6]通过观赏武术表演,不仅能让观众感受到视觉上的冲击和享受,而且还会让观众从中受到感染和启发。

“表演的核心元素是创意,亦或说是演出的灵魂所在”。[7]在数千年的武术传承历史中,关于武术文化的历史典故和传说故事有很多。中国丰富多彩、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为武术表演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创作素材。因此,笔者认为,如何提高观众对武术表演的兴趣和消费意识是每一位武术表演团队的管理者以及相关武术产业的推广者都应该考虑的问题。

(四)武术表演的发展趋势

消费社会的到来改变了传统社会的既定结构和审美观念,视觉文化在消费文化领域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一场精彩绝伦的体育赛事,一场激情四射的演唱会,几乎每一场都座无虚席。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体育赛事或者演唱会的表演能够满足大众的感官享受和视觉上的强烈冲击。所以大家也都愿意为了满足自己的各种需求去消费。近年来,随着消费文化不断深入大众生活的每一个层面,在这样的消费时代背景下,武术的发展面临着怎样的发展契机?通过何种方式才能让武术发展的越来越好?众多学者已经意识到武术作为一种艺術形态新的发展趋向,学者马文友,邱丕相在《论武术的艺术化发展趋势》中指出:“基于社会和谐、进步与发展程度的逐步提高,随着人们审美观的趋于成熟,武术的艺术性可能成为武术最主要的外显功能”。[8]不难发现,武术表演的艺术化势必将成为武术实现其自身价值的一个新的重要途径。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武术如果想要在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不断变化着的今天引起更多消费者的关注,武术发展的战略步伐必须要适时做出调整,运用各种现代化市场运作手段来武装实现自身的价值,才能跟得上当今时代不断发展进步的节奏。

四、结论

当社会由以生产为中心转到以消费为中心时,武术作为一种视觉文化其消费价值必将被无限放大,武术也因此进入了消费时代。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人们的消费理念、消费方式以及审美取向都在发展着改变。在这种社会环境和消费背景下,我国的武术表演市场的发展现在正处于一个特殊发展时期。传统形式的武术表演已经很难满足现代观众日益挑剔的审美消费,武术表演如何借着这个消费文化的时代东风,利用武舞结合的表演形式和借助其它优秀舞台表演艺术的创作方法,来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武术演艺产品,为武术表演市场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有着深厚历史积淀的武舞形态正成为一种新的武术发展趋向,这种趋向正在从形式到内容逐步深入,拓宽了武术新的发展样式。武舞结合依然成为了消费文化时代当代武术表演发展的一种新趋势。

参考文献:

[1]李北达.武术舞蹈的本体特质与审美价值[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5(3).

[2]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前言[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王国志.论两种典型的身体文化——中国武术与中国舞蹈[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9).

[4]芦荻.东方人体文化对舞蹈艺术的影响——武术与舞蹈的本质研究[J].黄河之声.2012(19).

[5]马彦君.现代武术表演的哲学思考——由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武术表演想到的[J].怀化学院学报.2008(11).

[6]颜辉萍.武术演艺:当代武术发展中的一道亮丽风景[J].搏击·武术科学.2012(1).

[7]张冰.现行武术表演形式和发展的研究[J].体育研究.2013(11).

[8]马文友,邱丕相.论武术的艺术化发展趋势[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5).

文化消费的发展趋势篇2

 

关键词:新经济 消费需求 感性消费 绿色消费

消费需求在经济活动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消费需求是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愿望和要求,或者说是指消费者生理和心理上的匮乏状态,即感到缺少些什么,从而想获得它们的状态。在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进行营销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满足消费者需求,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过程中,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求得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市场营销活动的实质是企业将各种营销手段或诱因作用于消费者,以刺激消费需求,激发购买欲望,促进购买行为的实现。因此,企业要使营销活动取得最佳效果。必须加强对消费者需求的研究,了解和掌握消费者需求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并根据消费者需求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制定和调整企业的营销战略和营销策略,最终实现自己进行营销活动的目的——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因此,消费者需求研究是企业界和营销理论界的重要课题之一。

新经济时代是指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以新技术革命为标志的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特别是intemet技术在市场营销领域的应用,将我们带入一个全新的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为跨越了多个渠道:他们把人类从古至今的需求和行为与新兴网络行为结合在一起。用高科技武装起来。这种消费者的行为混合了传统的和数字的、理性的和感性的、虚拟的和现实的因素。与之相适应。现代消费者面临的消费环境也发生了一系列极其深刻的变化。

一、现代消费环境变迁对消费的影响

1.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加速了产品的更新换代。新产品和各种高科技产品层出不穷,推动了消费内容与方式的不断更新。

2.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急剧增长,现代消费者面临的已不仅仅是本国市场和本国商品,还有国际市场和国外产品,由此使消费者选择商品的范围得到极大的扩展。

3.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给传统的商品贸易方式带来了强烈冲击,从而为消费者实现购物方式和消费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提供了可能。

4.现代交通和通讯技术的日益发达。迅速缩小了时空距离。促进了国际交往的增加,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得以广泛交流、融汇,各种新的交叉文化、消费意识、消费潮流不断涌现,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扩散、传播。

这些变化,给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带来了多方面的深层次影响,并使消费需求的结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显著变化。

二、现代消费者需求的发展趋势

纵观世界历史。每一次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重大飞跃与发展。都必然引起消费领域的深刻变革。同样。现阶段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也将给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带来多方面的深层影响,并使消费者需求的结构、内容和形式发生显著变化。结合我国消费者现阶段的需求动态以及当今世界的消费发展潮流。可以将这一变化归纳为以下趋势:

1.消费需求结构趋向高级化

随着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需求结构将逐步趋于高级化。这一趋势在处于高速增长阶段的发展中国家表现得尤为明显。以我国为例,以商品房、私人轿车、电子信息产品逐步进入城市家庭为主要标志的新一轮消费被启动,消费品将由万元级向十万元级升级。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始终保持在两位数的高水平上。据国务院发展中心预测,从2005年至2010年,经济的增长率将在6.4%一7.8%之间。与我国经济高速度增长相适应,我国的消费基金在总量上也将持续地较快增长。在整体消费水平持续增长的基础上,我国广大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消费不断升级,消费内容更加丰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消费者的需求结构将逐步趋于高级化。近年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始终保持高速增长势头,与此相对应,城乡居民已开始具有了较强的购买潜力。今后一段时间,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将从小康走向更宽裕的过渡时期,人们的消费观念、方式、内容及消费品市场供求关系都将发生重大变化。衣食等一般性消费在总消费中的比重将进一步下降,住、行以及通信、电脑、教育、旅游等享受类消费将大幅度增加。而且,随着世界经济贸易的增加和各国文化的相互渗透,国内消费的国际化趋势也开始显现。

2.消费心理引导消费需求日趋成熟化

买方市场格局形成以后,特别是随着我国银行储蓄利率的改革以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成熟,消费者的购买心理与短缺经济时期相比日趋稳定、成熟,呈现出求实、求新、求稳、求廉的趋势。与此相适应,消费者的购买需求与行为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理智型购买增多,情绪型购买减少;计划型购买增多,随机型购买减少;常规型购买者的购买动机受单一因素驱动减少,受复合因素驱动增加;受削价优惠刺激购买减少,受实际使用刺激购买增加,过去那种盲目、轻率的消费行为已经越来越少。

3.高情感需求与感性消费趋向广泛化

文化消费的发展趋势篇3

论文摘要:新经济时代消费者所面临的消费环境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与之相适应,现代消费者的需求也呈现六大发展趋势,只有及时分析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动态和趋势,从整体上把握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发展的基本脉络。才能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营销战略,从而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消费需求在经济活动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消费需求是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愿望和要求,或者说是指消费者生理和心理上的匮乏状态,即感到缺少些什么,从而想获得它们的状态。在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进行营销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满足消费者需求,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过程中,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求得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市场营销活动的实质是企业将各种营销手段或诱因作用于消费者,以刺激消费需求,激发购买欲望,促进购买行为的实现。因此,企业要使营销活动取得最佳效果。必须加强对消费者需求的研究,了解和掌握消费者需求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并根据消费者需求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制定和调整企业的营销战略和营销策略,最终实现自己进行营销活动的目的——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因此,消费者需求研究是企业界和营销理论界的重要课题之一。

新经济时代是指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以新技术革命为标志的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特别是intemet技术在市场营销领域的应用,将我们带入一个全新的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为跨越了多个渠道:他们把人类从古至今的需求和行为与新兴网络行为结合在一起。用高科技武装起来。这种消费者的行为混合了传统的和数字的、理性的和感性的、虚拟的和现实的因素。与之相适应。现代消费者面临的消费环境也发生了一系列极其深刻的变化。

一、现代消费环境变迁对消费的影响

1.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加速了产品的更新换代。新产品和各种高科技产品层出不穷,推动了消费内容与方式的不断更新。

2.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急剧增长,现代消费者面临的已不仅仅是本国市场和本国商品,还有国际市场和国外产品,由此使消费者选择商品的范围得到极大的扩展。

3.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给传统的商品贸易方式带来了强烈冲击,从而为消费者实现购物方式和消费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提供了可能。

4.现代交通和通讯技术的日益发达。迅速缩小了时空距离。促进了国际交往的增加,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得以广泛交流、融汇,各种新的交叉文化、消费意识、消费潮流不断涌现,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扩散、传播。

这些变化,给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带来了多方面的深层次影响,并使消费需求的结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显著变化。

二、现代消费者需求的发展趋势

纵观世界历史。每一次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重大飞跃与发展。都必然引起消费领域的深刻变革。同样。现阶段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也将给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带来多方面的深层影响,并使消费者需求的结构、内容和形式发生显著变化。结合我国消费者现阶段的需求动态以及当今世界的消费发展潮流。可以将这一变化归纳为以下趋势:

1.消费需求结构趋向高级化

随着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需求结构将逐步趋于高级化。这一趋势在处于高速增长阶段的发展中国家表现得尤为明显。以我国为例,以商品房、私人轿车、电子信息产品逐步进入城市家庭为主要标志的新一轮消费被启动,消费品将由万元级向十万元级升级。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始终保持在两位数的高水平上。据国务院发展中心预测,从2005年至2010年,经济的增长率将在6.4%一7.8%之间。与我国经济高速度增长相适应,我国的消费基金在总量上也将持续地较快增长。在整体消费水平持续增长的基础上,我国广大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消费不断升级,消费内容更加丰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消费者的需求结构将逐步趋于高级化。近年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始终保持高速增长势头,与此相对应,城乡居民已开始具有了较强的购买潜力。今后一段时间,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将从小康走向更宽裕的过渡时期,人们的消费观念、方式、内容及消费品市场供求关系都将发生重大变化。衣食等一般性消费在总消费中的比重将进一步下降,住、行以及通信、电脑、教育、旅游等享受类消费将大幅度增加。而且,随着世界经济贸易的增加和各国文化的相互渗透,国内消费的国际化趋势也开始显现。

2.消费心理引导消费需求日趋成熟化

买方市场格局形成以后,特别是随着我国银行储蓄利率的改革以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成熟,消费者的购买心理与短缺经济时期相比日趋稳定、成熟,呈现出求实、求新、求稳、求廉的趋势。与此相适应,消费者的购买需求与行为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理智型购买增多,情绪型购买减少;计划型购买增多,随机型购买减少;常规型购买者的购买动机受单一因素驱动减少,受复合因素驱动增加;受削价优惠刺激购买减少,受实际使用刺激购买增加,过去那种盲目、轻率的消费行为已经越来越少。

3.高情感需求与感性消费趋向广泛化

感性消费需求,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并非出于生存、安全等基本需要,而是希望买到一种能与心理需求产生共鸣的感性商品,满足其内心深处的感性要求。现代社会,随着经济活动的高度市场化和高科技浪潮的迅猛发展,引起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剧烈变化。快节奏、高竞争、高紧张度取代了平缓、稳定、闲散的工作方式;食物处理机、洗碗机、个人电脑、移动通信工具、现代化办公设备等高科技产品大量涌入家庭和工作场所,使得人们越来越多地以机器作为交流对象;互联网的普及,打破了人们的时空距离,“地球村”的味道越来越浓厚。与全新的生活方式相对应,人的情感需求也日趋强烈。正如美国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所说:“每当一种新技术被引进社会,人类必然产生一种要加以平衡的反应,也就是说产生一种高情感,否则新技术就会遭到排斥。技术越高,情感反应也就越强烈。”作为与高技术相抗衡的高情感需求,在消费领域中直接表现为消费者的感性消费趋向。

西方营销理论认为,消费者的需求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量的消费时代”,第二是“质的消费时代”,第三是“感性消费时代”。在感性消费阶段,消费者所看重的已不是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而是该产品与自己关系的密切程度。他们购买商品是为了满足一种心理上的渴求,或是追求某种特定商品与理想的自我价值的吻合。在感性消费需要的驱动下,消费者购买的商品并不是非买不可的生活必需品,而是一种能与其心理需求共鸣的感性商品。这种购买决策往往采用的是心理上的感性标准,以“喜欢就买”作为行动导向。如美国有关机构的市场调查结果表明,美国女性选购服装时重点考虑穿着的感觉,追求所谓“最新流行款式”者不到43%。在日本市场上,感性商品正成为新的流行时尚。因此,感性消费趋向,实质是高科技社会中人类高情感需要的体现,是现代消费者更加注重精神的愉悦、个性的实现和情感的满足等高层次需要的突出反映。在我国,消费者需要的感性化趋向也逐渐增强,以情感需求为核心的鲜花产业的迅速发展就是有力的证明。

4.消费方式与生活方式趋向统一化

消费方式与生活方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生活方式,是指人们为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而进行的全部活动的总体模式和基本特征。由于人们的心理和行为活动是十分复杂的,社会联系和关系也是多方面的,因此,人们的生活方式必然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其中包括劳动生活方式、消费生活方式、家庭生活方式、社会交往生活方式、文化生活方式、政治生活方式、宗教生活方式、闲暇生活方式等等。上述不同方面、层次的生活方式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生活方式的整体系统。从生活方式的系统构成中可以看出,消费生活方式不仅是生活方式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与其他生活方式分系统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现代社会,人们在充分享受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所带来高层次物质享受的同时,逐渐意识到高消费并不意味着生活的快乐和幸福。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人的需求是社会性的,其快乐源于多个方面,仅靠物质享受难以使人得到真正的满足。因此,消费和人的幸福之间并不直接相关。决定生活快乐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对家庭生活的满足,其次是有满意的工作,即能自由自在地发挥才干和建立融洽的友谊关系的工作。基于上述认识,现代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把消费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其他方面统一、协调起来,从整体上把握、评价生活方式,注重提高生活方式的整体质量。

5.提倡“绿色消费”,注重消费与环保一体化

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面临着自然资源日益匮乏和环境过度破坏的严重困扰。在环境问题的压力下,现代消费者的环保意识日趋增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认识到,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过度消费留下的不仅是成堆的垃圾和对环境的破坏,还将导致人类生存状况的不断恶化。因此,许多消费者提出“做一个绿色消费者”的口号,要求尽可能地节约资源,维护生态环境,对所消费商品尽可能做到节约使用、循环利用。绿色消费需求趋势是指消费者要求自身的消费活动要有利于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减少和避免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与消费,实现持续消费。

在可持续发展观越来越深入人心的背景下,绿色消费、精神感受更为强烈。所谓绿色消费,有两个内涵,即消费无污染、有利于健康的产品,消费行为要有利于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随着消费渐趋理性化,“绿色消费”作为一种新的消费需求产生了。“绿色消费”曾经在食品生产领域风靡一时,而今几乎已经成为所有消费领域的一个流行的提法。如很多从移动GSm转而使用CDma的消费者,很大程度上是看重CDma低辐射的绿色消费功能。绿色消费是文明、科学的消费。各国消费者开始认识到,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责无旁贷的事情,开始将消费与全球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联系起来,自觉地把个人消费需求和消费行为纳入环境保护的规范之中。在我国“绿色消费”观念开始深入人心,人们已经意识到节约资源和维护生态环境是现代社会条件下提高消费水平及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把“绿色消费”作为消费需求的重要内容,需要购买无公害、无污染、不含添加剂、使用易处理包装的绿色商品,并自动发起和支持抵制吸烟、禁止放射性污染等保护消费运动。由此,保护环境已成为现代消费者的基本共识和全球性的消费发展趋势。

6.消费需求呈现多元化、个性化

在感性消费时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文化的日益多元化,给人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的选择空间,各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群体层出不穷,如“新新人类”即是当代最具个性的新型消费群体。被称为“新新人类”的年轻人想方设法丰富和展现自己的个性,尽情展示自身的存在价值,在消费活动中遵循自己独有的生活方式,标新立异、张扬个性、追求与众不同成为他们选择消费品的首要标准,他们的消费方式在注重现代化的基础上又极具个性化。

文化消费的发展趋势篇4

关键词:发展趋势;营销管理;营销战略

一、消费者行为的发展趋势

消费者行为的发展和变化是促进营销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社会和时代最重要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科技,以及消费者因科技而拥有更高的知识和能力。现在他们的行为正向着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一)注重价值取向,追求个性化、独特化。由于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不仅考虑产品或服务的功能.还追求其附加价值。同时.个性化已逐渐成为现代人性格的一大特征,其号召力还会进一步上升“人们通过自己所拥有的去寻求、表达、确认并且肯定一种存在的感觉”

(二)信息索取趋于多、捷、便。互联网的运用和发展,正逐步减少和消除因信息不对称和高昂的信息成本给消费者带来的困扰和不便。

(三)关注和重视社会利益。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使消费者在满足个体消费需求的同时,更注重保护生环境,防止污染.节省及再利用资源。

(四)消费者的奢华路线。消费者所消费的,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而是它们的符号象征意义。

(五)追求便利的要求日益突出,超市和大卖场日益成为购物首选。根据aC尼尔森的购物者趋势调查,80%的中国消费者每周光顾超市或者大卖场。而同等比例的消费者在这些场所的日用品支出超过了其他渠道。

(六)高度竞争的市场,忠诚度不高的顾客。现代代业态的发展为中国购物者带来了便利、实惠、良好的购物环境和更多的营业时间。

二、营销管理未来的几大发展趋势

(一)知识化趋势在新的经济条件下,知识将成为最关键的生产要素,尽管这并非是排斥资本的重要性,但资本作为重要资源的地位将趋于下降。营销管理的知识化趋势主要表现为企业要想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地发展,就必须设法变成能使各阶层人员全身心地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学习型组织。在企业中形成一种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尊重知识、运用知识的良好风气,从而在知识经济时代,做到创造未来,把握未来。

(二)数字化趋势新经济形势下,数字信息将取代模拟信号,信息处于数字形式之中,许多不同形式的信息被合成、创造,并以光速压缩传送,这为营销形式的变革创造了空前的物质前提。而顺应营销形式的数字化走向。营销管理也必然广泛地采用数字化技术,才会更为科学有效。

(三)个性化趋势市场的细分化和个性化是未来市场发展总的趋势。个性化的营销最终是以产品满足单个消费者需求为归宿的。因此,个性化的营销强化了客户为中心的市场营销管理,营销管理的目标将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转向开拓业务、提高顾客忠诚度。

(四)网络化趋势网络是新经济发展的基石。一方面网络经济将迫使许多企业进行必要的改建和调整,另一方面,从产品的研发、设计规划、生产、流通和售后服务等诸多环节,都将更多地采用数字网络。

(五)非价格竞争趋势在传统的经营条件下,由于产品、服务各方面不存在大的差异.这往往容易使企业陷入价格竞争。而新的经济条件下,产品和服务日趋专业化、个性化、差异性,因此企业竞争。将采用为顾客提供更具特色、更能适合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形式展开。

(六)合作化趋势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和信息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但知识和信息的共享性决定了企业之间在知识和信息的占有和使用上不仅存在竞争,还必然导致合作。共享知识、共用信息将创造出更多的知识,增强企业竞争力,而网络技术的应用又为共享知识提供了可能,

三、企业的营销战略应进行相应调整

为满足消费者心理和行为转变的需要。企业的营销战略应进行相应调整。主要有:

(一)在营销理念上,从满足消费者需要到满足消费者欲望和增加顾客体验转变。随着经济发展,消费者购买力的增强.消费者者经从满足基本需要向增加消费体验方向转变。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要把你的产品和服务从满足需要提升到满足欲望和增加客户体验.必须建立全公司营销导向,并且在市场细分战略上,使用欲望细分,是一种依据顾客价值观念来划分市场的方法什么对他们来说最重要,以及他们对生活的态度.这是理解顾客购买原因的关键。

(二)营销重点放在满足消费者心理、精神及情感需求上。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仅靠单纯的硬性广告轰炸就能提升品牌附加价值并大获其利的时代已经过去.在中国不少品牌已通过广告完成了品牌初级资产的今天,要把满足消费者欲望和创造体验作为抢占消费者心智的重点。让消费者真切地感受品牌的核心价值并发自肺腑地认同它。

在产品多得令人眼花缭乱的激烈市场竞争中,单纯的利益需求不足以打动消费者的心,而能满足消费者自尊、自我实现的高层次品味追求,更能引起消费者的共鸣。因此,结合企业产品的特点及消费心理,提出征服消费者内心的“品味”概念。创造一种强调体验的品牌形象确属时代的必然要求。世界著名的宝洁公司明确指出,品牌有三重天:从基本的清洁功能型到中层的时尚型,最高境界是品牌精神行销。

(三)在促销战略上,创意强化体验的品牌形象。今天,消费市场已进入成熟期阶段,消费者的需求也早已超脱“质”的阶段,而进入较高层次的“品味”水准,品味不是商品,而是概念,所以2l世纪商品推广重点应为不是卖商品本身,而是卖概念为主的推广策略,即创造一种强调体验的品牌形象,顾客们就会蜂拥而至,争取购买,拥有、使用这种商品。

(四)在营销策略上,讲究品牌整合营销营销的终极目的在于建立品牌,实现不营而销。品牌整合营销包括几个方面:

其一是强势品牌之间的联合,比如可口可乐与传奇的整合、娃哈哈与QQ的捆绑销售等,互联网的快速聚集人气必然通过与传统产业的整合来实现增值。其二是传播推广策略的整合。公众、户外、网络和电视等多哥广播频道的联合推进。空中传播形象,地面攻打消费防火墙,在生活圈的媒体群中全方位的让消费者感受,终端临门一脚让消费者掏腰包。其三是品牌的延伸和拓展。长虹出了手机,吉利除了轿车还有几所学校。联想除了电脑还有地产等。企业家们永远不会安心于一时一地的做生意。国际是工厂,全球是卖场。

文化消费的发展趋势篇5

关键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收入eLeS模型

问题的提出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近年来我国政府多次提出扩大内需以拉动经济增长。作为农业大国,2013年我国农村人口6.2961亿,占比达46.27%,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有数据指出,农村居民每增加1元的消费将使得国民经济增加2.08元消费需求。可见农村消费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那么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让农村居民的消费真正强劲起来成为实现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在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和多项贫困地区扶持政策的支持下,湖南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就目前来说,湖南省农村人口占据过半,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是湖南省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巨大的农村消费市场成为湖南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以湖南省为例,在分析1995-2013年湖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趋势的基础上,运用eLeS模型计算农村居民的基本消费需求、消费项目的边际消费倾向以及各个消费项目需求的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实证分析湖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对于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优化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加快湖南省经济快速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湖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分析

(一)湖南省农村居民纯收入与消费性支出的变动趋势

作为农业大省,湖南省2013年农村人口过半高达3481.8万人,超过城镇常住人口占比52.04%。湖南省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巨大,而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因素中除去消费观念、消费环境以及消费习惯外,最直接、关键的因素当属农村居民的自身收入水平。得益于政府惠农政策的实施以及农村居民外出打工人数的增加,从2004年起,湖南省农村居民纯收入和消费支出都步入快速增长阶段,纯收入由1995年的1425.16元增长到2013年的8372元,而消费性支出则由1367.3元增长至6609元,年均涨幅分别高达31%和26%。如图1所示,从1995-2013年湖南省农村居民纯收入与农村居民消费性支出都呈现上升态势,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

(二)湖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

为对湖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收入关系进行实证研究,首先来分析1995-2013年湖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根据统计年鉴中的消费类别将农村居民生活性消费分为8类: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和其他商品及服务。八类消费项目的占比变动趋势如图2所示。

食品消费占比呈下降趋势。由图2中可以看出研究区间内食品消费占比呈下降趋势,恩格尔系数从1995年的60.26%下降至2013年的38.40%。按照联合国所划分的标准,目前湖南省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已由贫穷阶段走入相对富裕阶段。2013年湖南省农村居民平均食品消费支出首次出现下降,比上年减少38元,一方面是由于农村居民的自产自销所带来的支出减少;另一方面则反映出当前湖南省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开始呈现多元化趋势,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

衣着消费占比总体呈上升趋势。研究区间内农村居民衣着消费占比呈现出上升-下降-再上升-再下降-再上升的波浪式变动,从1995年的5.38%到2013年的6.1%,总体变动不大。这主要是因为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对衣着的重视度逐渐提升,但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相比质量的提升农村居民更注重数量的增加。

居住消费占比稳定增长。在传统观念的支配下,农村居民的房屋支出在消费性支出中比重较大,一直以来都是农村居民消费中除食品消费之外占比最大的支出。近年来,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农村居民对居住环境的要求逐渐提高。图2中居住消费占比2006年开始突然上升,主要是受城市房价影响许多农民工回乡建房,居住消费支出更是随之不断上升。由1995年的14%上涨至2013年的21.75%。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占比总体呈上升趋势。1995-2013年间,湖南省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占比变动趋势与衣着消费变动趋势基本一致,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变动不大。这主要是因为2008年开始国家实施家电下乡政策,政府给予农村居民购买指定的彩电、冰箱以及洗衣机等家电一定比例的财政补贴,让大部分的农村居民在增收时能够买得起家电。在收入增加和政策支持的双重作用下,农村居民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稳定增长,由1995年的5.03%上涨至2013年的6.5%。

医疗保健消费占比稳步上升。随着收入的增加湖南省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加上农村医疗合作体制的逐渐完善,农村居民开始注重生存质量的改善,在医疗保健方面的支出大大提升,由1995年的2.62%上升至2013年的9.7%。

交通通信消费占比快速提升。交通通信消费可以说是湖南省农村居民消费性支出中上升最快的消费项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村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们之间的来往越加频繁,开始更多的通过通讯设备交往。农村居民在交通工具和通讯上面的支出大幅度提升,由1995年的1.92%到2013年的9.6%。当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通讯也已经成为了农村居民提高收入水平的重要途径。

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占比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湖南省文教娱乐消费支出占比以2003年为界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95-2003年的上升阶段。作为教育大省,在教育体制约束和农村居民对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条件下,这一阶段湖南省文教娱乐费用占比呈现上升趋势。第二阶段,2004-2013年的下降阶段。一方面,随着9年义务教育制度普及和政府对教育投入的加大,农村居民在教育上的自身投入开始减少,在文教娱乐上面的支出开始逐渐下降。另一方面,农村居民支持其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但是对高中和高等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许多孩子在高中毕业甚至是初中毕业后就加入了其父辈们的农民工行列,家庭的教育费用下降。

湖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收入关系实证分析

(一)eLeS模型

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是比较科学的分析居民消费结构的计量模型,该模型的内涵为:在给定的收入水平和价格水平下,消费者在满足了自身基本需求之后剩下的收入在各类商品和储蓄之间的分配。其基本形式为:

Vi=piXi+βi(Y-∑n1piXi)(i=1,2,3……n)(1)

式(1)中Vi表示i类消费品的年均消费支出,piXi表示i类消费品的人均基本消费支出,Y则是人均纯收入,βi则是代表i类商品的边际消费倾向。由于在运用eLeS模型时对各个变量使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各项参数,在此令:αi=piXi-βi∑n1piXi,即基本形式(1)变为:

Vi=αi+βiY+Ui(i=1,2,3……n)

(2)

式(2)中Ui为随机误差项,接下来利用最小二乘估计法估计式中的参数,实证分析湖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收入之间的关系。

(二)实证分析

本文选取统计年鉴中1995-2013年湖南省农村居民八类消费项目的支出数据,以及农村居民年平均纯收入,利用eviews7.0进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eLeS模型参数进行估算。如表1所示,湖南省农村居民八类消费项目的F值在5%的显著水平下都通过检验,说明该模型拟合效果非常好。t值也显示,边际消费倾向βi同样在0.5%水平下显著。从决定系数R2的值来看,除去文教娱乐和其他商品及服务这两类支出为0.8和0.44外,其他六类消费支出均高于0.96。显然,这六类消费项目的消费支出变化的96%都是由农村居民的纯收入所决定。

农村居民基本消费需求分析:基本需求支出是居民为了保障自己能够正常的生产生活而对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的货币支出,是居民的最低消费水平。根据),可由表1中的参数计算出湖南省农村居民基本消费支出和结构,如表2所示,湖南省农村居民基本消费支出中食品和文教娱乐基本消费占比最大,分别为67%和15%。很明显,食品是湖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的重点,农村居民还是以生存型消费为主。

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分析:根据表1中的参数βi可知,湖南省农村居民八项消费类别的边际消费倾向均为正值,说明农村居民八项消费类别的消费需求量均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上涨而增加,但也有侧重。湖南省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排序如下:食品0.27,居住0.17,医疗保健0.12,交通通信0.09,家庭设备0.05,文教娱乐0.04,衣着0.04,其他0.01。其中食品、居住、医疗保险的边际消费倾向最高,表明这几个项目是湖南省农村居民的消费热点。在对农村居民纯收入和消费总支出做最小二乘法后得出总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73,表明湖南省农村居民的消费意识较强,增加的收入中大部分都被用来消费,带来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农村居民消费的收入弹性分析:消费的收入弹性是指收入变动1%,消费需求随之变动的百分比。表1中的参数βi与1995-2013年湖南省农村居民纯收入和消费项目的支出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1995-2013年间湖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中的居住、家庭设备、医疗保健以及交通通信支出的收入弹性均大于1但呈下降趋势。食品和文教娱乐消费支出的收入弹性小于1但呈上升趋势。而衣着消费支出的收入弹性却一直在1上下浮动。

弹性大于1表明随着湖南省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居住、家庭设备、医疗保健以及交通通信四方面的支出将大幅度提升,其增长的百分比将超过收入增长的百分比。不断下降的趋势则因为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居民在这些消费项目上的支出将逐渐趋于稳定,慢慢向居民生活的必需品靠近,实现消费结构的不断优化。而收入弹性小于1则说明食品和文教娱乐消费则随收入增加变动不大,表明其消费的增长小于收入的增长比例。不断上升的趋势则是因为随着收入的增加,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日趋多元化,同时他们开始重视高等教育。衣着消费支出的收入弹性一直在1上下浮动,表明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其对于衣着的要求开始从数量的满足转向质的享受,但其传统观念并没有完全改变。总体来说当前湖南省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在不断优化,消费开始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转变。

2013年湖南省农村居民价格弹性:为了全面考虑消费项目自身和相互间的价格影响,在这里考虑消费的两种价格弹性:自价格弹性和互价格弹性。分别表示i类商品价格变动1%,导致自身消费量变动的百分比和j类商品消费量变动的百分比。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

表4显示,2013年湖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的自价格弹性的互价格弹性均为负,说明不管是自身价格或是其它商品价格的上升均会带来商品消费的下降。因为不管是哪类商品的价格上升,农村居民手中的实际收入必然下降,最终导致居民整体消费下降。表4中对角线上为八类消费品的自价格弹性,其余均为互价格弹性,很明显自价格弹性高出互价格弹性很多,表明消费品需求量受自身价格变动的影响更大。自价格弹性中又以居住、家庭设备、医疗保健和交通通信四类消费项目最高,表明这四类消费项目价格变动将带来其自身消费量的较大变动,而其他几项消费项目则相比较为缺乏弹性。互价格弹性中食品消费弹性较高,表明食品消费的价格变动对其他消费品的消费支出影响较大,而其他消费项目的价格变动对彼此的消费支出影响不大。

结论

1995年到2013年湖南省农村居民纯收入与其消费性支出都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二者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在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分析中发现,湖南省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呈下降趋势,而衣着、家庭设备、交通通信以及医疗保健方面的支出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表明当前湖南省农村居民开始注重生活品质和生活环境,居住和生活条件都得到很大的改善,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目前湖南省农村居民已经进入比较富裕阶段。

eLeS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农村居民基本消费支出中食品仍是消费重点,其消费以生存型消费为主;0.73的总体消费倾向说明湖南省农村居民具有较强的消费意识,储蓄较低。同时食品、居住、医疗保健和交通通信消费是湖南省农村居民新增收入的消费热点;收入弹性数据说明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湖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中居住、家庭设备、医疗保健以及交通通信支出变动较大。而食品和文教娱乐则表现出较强的刚性,是农村居民的生活必需品。下降的高弹性和上升的低弹性表明随着收入的增加,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在不断的优化升级,逐渐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转变;在两种价格弹性的对比中可以发现,2013年湖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中,受收入影响较大的居住、家庭设备、医疗保健和交通通信四类消费项目受其自身价格影响也较大。而食品价格的变动则对其他项目的消费需求影响较大。

参考文献:

1.胡愈,王雄.湖南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及趋势预测[J].消费经济,2006(6)

2.宁一非.四川农民消费结构优化与收入增加[J].商业研究,2010(5)

3.林文芳.县域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与收入关系分析[J].统计研究,2011(4)

4.肖立.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收入关系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2(11)

文化消费的发展趋势篇6

趋势之一:原料与企业数量将减少;从实木行业发展趋势来看,千余家实木地板企业的数量将会急剧下降。一些家庭作坊,小型企业,尤其是偏远地区,由于原料供应的变化,加工设备的落后等方面的因素将面临关、停、并、转的局面。趋势之二:产品质量和结构升级;目前,我国实木地板质量和结构都已经达到比较好的水平,但是在木材稳定性处理、干燥、养护周期和表面油漆耐磨性及附着力方面存在差距。趋势之三:实木地板多元化发展;除奥运会场馆外,由其带动各大院校、歌舞厅和健身房对地板的特殊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大;趋势之四:实木地板走向标准化。

排水塑料管材前景看好

据介绍,中国每年废水排放量已达620亿吨,相当于每人每年平均排放49吨,其中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泊,53%的近海海域受到污染,给大口径埋地管业的发展带来很好的机遇。根据近几年国内76个城市进行的管网调查,供水管网漏损现象非常严重,管道破损和接头渗漏情况尤为严重。据环保部门检测,全国已有90%的城镇饮用水受到污染,水污染成为“城市杀手”,因此,国家已将城市污水资源化当作国民经济发展战略问题来抓,因而开发和使用无渗漏、使用寿命长的排水管已成为今后市政排水排污管网建设中重点关注的问题。

专用车、特种车潜力巨大

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急救车、运钞车、邮政车、混凝土搅拌车乃至军车、警车都属于这两类。把眼光放到国际,首先从乘用车和专用车的比例来看,多数发达国家在乘用车市场充分发展之后,已把汽车工业发展的重点转向专用车的优先发展上。从他们的汽车市场来看,专用车占到市场标准的通用汽车的70%到80%。其次,从技术含量和可产生效益来看,专用车比乘用车要大得多。再从科技含量看,专用车是多学科领域成就的合成,从动力设备看,有电动、气动、太阳能甚至核动力的;从传动装置和工作系统来看更是“五花八门”,广泛运用液压、气压、电磁、生化等多种先进科技手段。总的说,专用车的发展水平代表着一国的科技发展水平。

有机柑橘市场“钱”景广阔

联合国粮农组织展望,不久的将来,世界有机柑橘将会得到迅速发展。到2010年,美国柑橘消费量可达320万吨,其中5%至10%为无污染的有机柑橘,即16万吨至32万吨;而欧盟有机柑橘的消费量可达39万吨至78.5万吨。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日益增强,柑橘这种被认为无污染的绿色酸性水果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其前景相当广阔。专家们预测,近期内全球有机柑橘的产量可望新增10万吨。除了新鲜柑橘外,橙汁市场也有巨大潜力。美国是橙汁第一消费大国,每年消费量达到1280万吨。其次,英国、德国、法国和意大利也是橙汁的消费大国。这些都为发展有机柑橘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皮鞋后处理材料市场看好将来

由于中国的皮鞋加工企业整体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皮鞋后处理作为一种简便快捷的提高皮鞋档次的实用技术迅速走红。由于皮革后处理技术的成功应用,有效地提高了皮鞋的档次,经济效益也就十分明显。在国内已出现一些专门从事鞋后处理加工的皮鞋厂,他们从小鞋厂购入低档次的真皮皮鞋,再经过后处理加工提高皮革鞋的档次,然后作为自己的产品挂牌出售。这种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使得皮鞋后处理材料的销售市场飞速扩大。从目前来看,国产的鞋后处理材料似乎抓住了时机,但占领的市场份额并不大,和皮革化工材料一样,国外的鞋后处理材料已先后涌入国内市场,并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2004建材市场四大趋势

第一大趋势:建材市场逐步进入连锁时代。在英国等发达国家,除了少量极品建材品牌专卖店外,连锁超市的市场份额接近100%。以北京东方家园、天津家世界为主的本土建材超市已经公开表示,采用了统一采购、统一定价、统一配送、统一结算的业态。第二大趋势:建材市场将出现细分。新开业的一些建材市场都出现了细分的趋势,成为了某一类建材产品的专业市场。第三大趋势:厂家自设专卖店;现如今,经常在京城一些高档写字楼或商场周围看到一些橱柜或洁具企业设立的展示店或专卖店。有的店面还在装修,广告就大张旗鼓地打出来了。第四大趋势:国外建材大鳄采购中心移至中国。

杂粮市场商机无限

我国是杂粮出口的大国,目前我国的杂粮出口在国际上占有巨大的市场份额。荞麦销往日本、韩国、欧盟等18个国家和地区,绿豆出口到各大洲49个国家和地区,红小豆主要出口到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国内特别是发达国家小杂粮消费量日益增长,如日本人把荞麦面当上品,年消费量超过10亿吨,缺口很大。近年来,日本每年从我国出口荞麦超过5万吨,仍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就国内市场而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也开始关注健康,杂粮产品日益走俏,价格走高,市场前景看好。

从展会看文化商品市场趋势

趋势一:市场潜力大,购买力增加。我国现有小学生约1.8亿人,大学生约300万人,成人在校生约5000万人,企事业单位干部约3400万人,加上各种政府机构、各类企业在职人员等,上述人群形成一个超过3亿的庞大的文化用品消费主体。趋势二:消费结构呈多元化,产品日益高档化。电子技术和网络的发展使办公用品和文具已经快速地从传统迈向现代化,从单一品种向多款式、多层次发展。趋势三:电脑网络技术带来新的市场机遇。打印、传真、复印、扫描功能的合而为一,为灵敏的数字化办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趋势四:外资、民营等企业同台竞争。

喜庆商品倍受欢迎

以前喜庆商品消费的主角是婚庆,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多,除了结婚升子、住新房,开业典礼等喜庆外,每逢节日都爱到市场逛一逛,买些节庆挂件,既调节了节日气氛有具有装饰作用。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心理变化,喜庆商品品种日益丰富,其寓意也越发细化了。仅请柬都能有几百种,一个普通的中国结也花样繁多:有福字结、喜庆结、双鱼节、双喜节等,据经营者介绍,现在的喜庆市场的消费群体日益细化,除结婚、庆典外,平时买份喜庆挂件图个吉祥开心的人们也越来越多。

文化消费的发展趋势篇7

居民仍为消费主体

北京市消费总体呈上升趋势,消费主体仍以居民为主。2008年北京市最终消费总额为6033.9亿元,比上年增长9%,比2003年增长了4倍。其中,居民消费在2008年达到3385.6亿元,占最终消费的56.11%。政府消费为2648.3亿元,占最终消费的43.89%。

低收入家庭消费支出增长慢于中、高收入家庭。2008年北京市低收入家庭人均消费支出为8985元,比2003年增长21.49%,分别比中、高收入家庭低16和11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水平继续增长,消费结构逐渐优化。2008年,北京城镇居民人均的消费支出16460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食品消费支出所占比重最大,达到5562元,约占消费总支出的1/3。值得注意的是,在食品支出中,肉禽蛋及水产品类和饮食服务消费约占50%的比重,而在饮食服务消费支出中,又以外出饮食消费支出为主。其次是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和交通通信支出,这两项支出分别为2383元、2293元,分别占消费总支出的14.48%、13.93%。最后是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和服务、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支出。

服务性消费将呈上升趋势

通过对北京消费现状的分析,结合北京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未来北京消费热点会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第一,交通费用所占比重将呈下降趋势。一方面,近年来北京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由于功能分区带来的交通拥堵问题,降低了居民出行的交通成本。另一方面,油价的持续上涨和北京市停车费的调整造成了购买私家车的不经济,这将给偏好家庭工具出行的居民带来一定影响,部分居民会因此转乘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

第二,医疗保健消费保持较强的增长趋势。2008年,北京城镇居民医疗保健项目人均支出达到1563元,比上年增长20.8%,增幅同比提高约19个百分点。随着近年来医疗设施的不断完善,医疗保健服务消费逐渐被人们接受,未来这一消费趋势还将保持强进的势头。

第三,文化及旅游消费需求稳步上升。2008年,北京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比2003年增长21.30%,其中文化娱乐服务增长最快,2008年北京文化娱乐服务人均消费774元,比2003年增长1.88倍,年均增长17.64%。2008年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照相机拥有量比上年增长91.4%,旅游已经成为人们工作之余的一种休闲方式。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娱乐设施的日益完善,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文化旅游消费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

寻求消费可持续增长的对策

要实现北京市消费的可持续增长,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一、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以增强他们的消费能力

1、扩大并明确低收入群体范围

2009年北京首次对“低收入家庭”实行城乡统一认定标准,即为2009年城乡低保标准的170%,这样北京约37万城乡低收入家庭成员将和23万低保对象一样享受医疗、住房、教育、就业、法律、冬季采暖、一次性救助等共7项专项救助政策。按照2008年末城镇低保标准每月390元计算,低收入标准将提高到663元。663元的低收入标准与北京最低工资标准800元差异并不显著,所以低收入标准界定的幅度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因此,根据社会现实,低保群体的范围应该扩大,低收入群体的范围也应该明确,而且需要定期根据物价指数、最低工资标准等具体情况对低收入标准进行相应调整,以适应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

2、加大低收入群体的保障力度

加大低收入群体的保障力度不仅要根据政府财力提升补贴标准,增加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增加他们用于消费的可支配收入,还包括其它的一些优惠性救助措施,尤其是上述所讲的7项专项救助措施。低收入群体是在低保人群基础上所划定的一部分人群,他们与低保人群一样都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应尽量与低保人群一样享有相同的保障待遇。

3、进行岗位培训,引导无业人员就业

社会保障部门应积极引导那些具有劳动能力但却由于种种原因暂时没有进入合适岗位的人群找到合适的工作,或者经过适当的培训后能够与工作要求相匹配,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政府的补贴负担。同时,还应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禁止给那些完全可以上岗却拒绝劳动的群体发放低保补贴。

二、大力发展服务业以扩大居民的服务性消费

1、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开发不同的旅游项目

发挥北京历史文化资源的优势,挖掘除历史名胜、皇家园林和世界遗产之外的“古都文化”旅游项目,如作为北京传统人文景观和文化载体的胡同建筑、文玩字画、老北京的民风民俗,打造好“胡同旅游”项目,以吸引国外游客和国内游客。

大力发展京郊休闲旅游,如可在北京近郊开发康体娱乐休闲项目,在远郊开发以自然风光为主的度假产品,以吸引北京市民、外地及外国游客。

2、加快发展社区医疗、餐饮等社区服务业

提升社区医疗专业水平。目前,社区医疗在北京部分社区已经开始运行,社区医院比综合医院更能营造适合本社区居民的就医氛围,对于居民的突发病或紧急救助更具有时间优势。但是由于目前社区医疗设备简陋等因素,导致很多的居民依然倾向于去大医院、专业医院或综合性医院看病。所以,社区医疗在普遍提升医疗服务水准的基础上,应该根据不同小区居民的收入水平,配备与其相适应的医疗设备和服务,在特定专业领域形成自己的比较优势。

发展社区餐饮服务。社区服务可以模仿大学校园的餐厅,提供社区餐饮服务,这样居民下班后就可以直接就餐,从而节省大量时间。在社区餐厅的建设中,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如社区餐厅菜品的口味和价位要适合社区居民的餐饮习惯,要具有家常菜的风格,再者要有品牌连锁经营以保障餐厅饮食的质量和饮食安全。

文化消费的发展趋势篇8

[关键词]服装市场消费心理审美品牌效应

服装行业是集艺术性与功能性为一体的行业市场份额是衡量服装整体设计、生产、销售是否成功的标尺,如何有效地把握现有市场份额、并不断开辟新市场是现代服装企业的生存之道.在对服装市场的研究中,企业生产不仅要考虑技术层面的相关问题,要时刻关注消费市场中的各种消费审美心理因素.服装的设计生产过程,也就是设计师和生产者对潜在的着装者(消费者)进行艺术表达和寻求审美认同的过程,而着装者(消费者)也正是通过服饰的选择达到与设计师在风格样式、审美情趣以及德行品格上的默契与沟通。对消费者消费审美心理趋势与购买行为的客观分析势必也是对使企业更好地掌握消费趋势、扩大市场占有率,从而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积极思考。

一消费审美心理发展趋势特征分析

流行,变化莫测,它的变化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相互模仿效应的结果,即所谓的穿着的人多了便构成了流行.那么在流行中把握消费者的审美心理,也称得上是因时、因地制宜.当前,服装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已渐趋成熟,并呈现出几个相互结合的特征。

(1)服装作为艺术的审美与功能的结合

随着生活水平与消费观念的不断变化,人们的消费生活正由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的方向发展,服装作为一种艺术其功能不仅仅在于遮体和保暖,而更多在于道德、审美、认同和表现。所谓的审美功能,就是服饰不但要对引起羞耻感的部位进行遮掩,而且要对身体进行美化,使之在视觉上取悦于人。服饰的认同功能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通过共同的服饰符号,体现我们对特定的部落、氏族、团体、阶层、职业角色、民族或社会的认同,以及心理和情感的归属。这一类的认同体现的是个人与某个社会群体的一致和相同,因而可以叫做社会认同。另一方面,人们也通过服装体现自己与其他成员的不同,表现自己的独特个性特征。

(2)服装艺术的个性与时尚的结合

现在的服装已成为了反映着装者社会性的一种无声语言,所以那些标榜自我存在、显现自我主张、有鲜明个性特征的服装必会受到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的青睐,在现代人眼里,时髦、有创意的服装,能够张扬个性,可以更好的来修饰自我,当然,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时代所赋予它的特定内涵.比如在时尚界,“波西米亚”风格成了追求放荡不羁,自由浪漫的代名词,而“波乔米亚”风格,也成了演绎小资情调的最好方式,“朋克、嬉皮”风格,是反叛精神、思想颓废的代表等,这些现存的服装风格同时也代表了未来服装消费的发展方向之一。

(3)服装艺术文化个性时尚与风格相结合——品牌效应

服装品牌的这种文化意味吸引着人们的向往和追求,尤其是国际名牌.如当消费者认定某一个品牌适合自己穿着时,便显示出对其情有独钟的非凡热情,于是对这种认准了的品牌有了感情上的依托,品牌也就作为一种能激发人们情感的形式而存在.由此,消费者在选择品牌服装时便产生了物有所值,物超所值的朦胧概念。

现代人们在服装艺术上占主导地位的审美需要和审美理想,是通过服装设计师们无数的体验、沉思和奋斗,经历无数局部的变革,最后才形成一个总的服装流行趋势。服装风格在形成的过程中,既突破传统服装文化模式,同时又继承着传统模式的很多特性,使风格作为固定的文化特征,保留在地域或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中。然而在当今日渐一体化的世界环境中,服装风格有着单线的发展危险趋势,服装文化的趋同性既是现代社会的一大时代特征,又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尖锐斗争最激烈的阶段。

二、服装生产企业企业对消费审美心理的趋势的掌握

服装企业以赢利为出发点,他们尽可能地采取一切有效策略来增加企业的销售量以达到赢利的目的.而对服装市场中消费者审美心理趋势的研究正好满足了企业不断发展的需要。

(1)服装设计中流行趋势的把握

由于流行趋势的世界同步性正在逐步加强,因此有效把握流行趋势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手段,正确掌握最新流行预测资讯,就有可能获得更大市场份额,毕竟,追逐流行的消费群体占绝大多数,因此有效掌握流行元素、充分挖掘目标消费群的时尚需求与诉求点,才能最终诱发消费者购买欲。

在预测流行趋势中,可以两方面作为重心:(1)做深入细致的服装市场调研,包括服装原辅料市场,通过市场供求关系状况分析顾客群的购买心理趋向,以及对流行元素有效捕捉,便于及时运用到新设计当中;(2)可根据企业及设计师在业内多年积累的经验,对新的流行做出判断,对流行色、流行款式、流行面料等作尽可能有效的预测。

从这种意义来看,穿着者的审美素质影响着设计师的素质与服饰文化的发展方向。从深层来看,现代的人们注重表现美,更多地注重服饰是否符合自己的个性,适合于特定的场合和自己的风度,甚至不满足于设计师现成的安排,而乐于按照自己的心愿去挑选、配套,去“篡改”设计师的作品,淡薄“权威”,去创造和表现自己的个性内涵,让服饰折射出高雅的审美情趣。这所有一切的实现,就需要较高的审美素质作为前提,从这层意义来看,穿着者的审美素质决定和发展着设计师的素质与服装市场中西的消费审美心理的发展方向。

(2)销售过程中抓住消费真的心理

在企业对目标市场准确定位的基础上,虽然服装卖场、商品的组合搭配与陈列所表现的情节性和艺术性能够使顾客产生兴趣与欲望,但现场销售人员的素质也不容忽视.一般情况下,当其与消费者初步接触、尚未进行语言交流及深人了解之前,往往凭着对方的穿着打扮估计对方的着装情况,以判断顾客的着装风,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由于服装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着彰显身份的面具角色,因此销售人员还必须作好引导工作,宣传企业服装的新概念及流行趋势,强行促成流行导向,并且通过强化对生活方式的介绍与倡导,为消费者争取到变脸的机会,实现其购物过程中与结束后的愉悦与满足感,从而使其对该品牌的信任感与忠诚度增强。

(3)塑造品牌形象

由于消费者品牌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对企业及产品“品牌形象”的塑造,充分挖掘品牌文化内涵,实现品牌经营,发展自身优势,提高知名度,形成极大的感召力,希望以明确的定位和理念来培养忠诚的顾客群.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通过市场成功运作,将会有无与伦比的优势及强大的生命力.统一价格、统一形象、统一管理、统一配送、统一服务,为服装产品送上了品质保险单,解决消费者的后顾之忧,也赢得了稳定的客户群体,从而有利于品牌形象的树立.另外,在着力打造自主品牌的同时,提高质量增加品种、满足多样化需求、扩大高端市场分额、提高其技术含量都成为重中之重。

当企业成功地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后,他们还可以尝试生产冠以这种品牌的其他产品以拓展市场,因为消费者对品牌的熟悉程度直接影响他们的购物行为。

文化消费的发展趋势篇9

关键词:服装;设计;流行趋势

1引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人生活必需品中之首的服装也越来越为之重视,服装的流行与否对于现今也是一个热门话题,当然对于服装的流行度也是有规律的。随着文化、经济、生活方式的改变、环境的改善等都会影响着服装的流行趋势,展开对流行趋势的预测,也会对服装设计产生重要影响,流行趋势的中的一系列信息对于服装设计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掌握了流行趋势就等于抓住了服装设计的方向。现如今,服装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已经成为现在服装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服装的流行化已经成为当今服装的一个重要特征。

2流行趋势的概述

2.1流行趋势产生的因素

流行产生的因素很多,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现象,它代表着整个社会时代总的发展趋势,是给人们一个时代印象的窗口。人人都在谈流行,流行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真正去认识流行,去了解流行,就需要了解社会,了解时展的特征,它包含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活的追求方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一定数量范围的人,受某种意识的驱使,以模仿为媒介而普遍采用某种生活行为、生活方式或观念意识时所形成的社会现象。服装流行是一种现行的风格,是由诸多具体元素组合形成一段时期里的整体风貌。

2.2流行趋势预测的内容

通过从古到今服装流行的起伏变化,我们很容易发现这其中反映出的社会变化。流行趋势是一个时期内社会或某一群体中广泛流传的生活方式,是一个时代的表达。流行信息对服装设计师的创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服装流行趋势的分析、领悟和应用,成为服装设计行业竞争力的关键点。流行趋势在四大时装周上完成第一次的亮相后流行便会经历成长期,兴盛期直至衰落期,从炙手可热的潮流变成打折商品,最终完成圈状的运转轨迹。对服装流行趋势的运转周期作深入研究能够帮助服装设计师紧跟时代潮流,寻找设计灵感,设计出顺应时尚趋势,受到消费者青睐的作品。在服装流行趋势的预测中,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形成的新兴的服装穿着潮流,它不仅反应了相当数量的人们的意愿和行动,还体现了整个时代的精神风貌。服装流行趋势预测有广义和狭义之别,从狭义上来说,服装流行趋势预测是指对未来某段时期服装的款式、色彩、材料、整体风格倾向的一种推测。广义的服装流行趋势预测可以看作是一个时装运动,一个管理过程,不仅包含狭义的服装流行趋势预测的内容,而且还包含服装流行趋势预测的内容,而且还包括服装流行趋势的宣传以及为实现这个趋势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可以对服装流行趋势预测做进一步的分类。如:按预测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消费者预测,按预测的客体(内容)可分为色彩预测(流行色预测)。面料预测、款式预测和综合预测。按预测区间的长短,可以分为短期预测、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以权威预测、综合预测及中期预测为主,归纳服装流行趋势。

3服装流行趋势的起源及意义

3.1服装流行趋势的起源

在大多数人看来,流行趋势就是一个很缥缈的东西,流行趋势的依据来源于很多方面,比如销售市场反馈的数据统计、不同消费人群的消费结构分析、国外市场流行信息等。像前期它就需要对国内市场有整体的了解,包括现有纺织、面料或服装企业中有哪些在市场上的经营状况比较好,或者是销售业绩比较突出,并通过对经营过程的研究,发现市场上有哪些因素可能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在综合了各方面信息的基础上,对所有搜集的资料进行归纳总结进行版面设计包括主题、灵感、色彩、款式、妆容、配饰等等版面,最后才形成了对未来流行趋势走向的判断。

3.2服装流行趋势存在的意义

对于服装流行趋势来说,它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功利性以及非完全事实性。服装流行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宗教等因素制约,所以说流行趋势它是有规律可循的,同时,预测机构和其结果都对整个时尚圈影响甚大,如每年的四大时装周一样。流行趋势的信息涉及的面很广,因为它不仅仅只局限服装,流行趋势通过相关人员进行记录、收录、整理出来,再由流行趋势研究专家与机构进行不断地调整,最后通过媒体、网络或社会等途径对外,引导设计师了解与把握消费者的关注的问题、新季度流行的走向以及国外流行的动态等。流行趋势具有实践性和空间性,为时装设计师设计流行服装提供了有益的信息导向。设计师要设计出适合某一特定定位的服装产品,在产品开发过程中要参加各地博览会展出的商品中看到明显的流行趋势信息,了解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的消费态度、购物方式以及对服装的需求,关注国内外流行趋势信息,了解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的消费态度、购物方式以及对服装需求,关注国内外流行趋势报告等,通过研究,整理出自己对未来季度最可能的流行趋势的走向,确定产品主题、色彩与面料等。流行趋势报告中的信息在产品设计中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4结语

关于服装的流行趋势已经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流行趋势同样也成为了业内人士对服装进行创作及产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项环节。高定品牌范思哲的创始人曾说道:“任何服装设计师都不肯能住在象牙塔里设计时装和艺术品,你必须要在实际生活中找到灵感进行设计。”所以说,只有通过对本季和下一季的流行趋势分析,才能更好地进行服装设计与定位,在服装设计中,只有对服装流行趋势进行了预测,才能更好地掌握行业发展的动态。

参考文献:

[1]凯瑟琳,麦凯维著.时装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文化消费的发展趋势篇10

中国零售业目前最大的变化,是零售业态的发展变化,也就是说,在中国零售市场上,各个零售业态的发展还没有定型,大卖场、专业店、网上超市、自愿连锁和专卖店等业态仍然在进行着残酷竞争。

而零售业态未来的发展变化,绝不仅仅是零售业本身的事情,这种变化对供应商的渠道策略有着直接的影响:供应商应该选择哪些零售业态来销售产品?如何判定选择的每个零售业态对供应商的重要程度?针对每个选择的零售业态应采取怎样的渠道模式和产品策略?

与传统零售业不同,现代大型零售商已逐渐占据了供应链的主导地位,供应商无法控制、影响零售商和零售业态的发展变化方向,而每个零售业态就是供应商的一个销售渠道。因此,供应商必须密切关注各个零售业态的发展趋势,从而使自己能够及时制订出正确的渠道策略。

零售业态的发展趋势

零售业态之间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区域市场的竞争;二是商品分类的竞争。我们将大卖场、专业店、网上超市、自愿连锁和专卖店为主要研究对象。

零售业态之间竞争的根本动因,在于顾客的消费能力和习惯。以此为考量可以预见,在近几年内,上述各零售业态在不同层级区域市场的影响力分布。

其中,大卖场由于受到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规模的限制,近几年将很难在五级及以下的市场有所作为;对专业店而言,如果其销售的商品分类总体花费水平较高,将很难在四、五级市场生存、发展;网上超市由于受到互联网覆盖率、购物习惯和物流的影响,近几年只能局限在一、二级市场;自愿连锁则由于受规模、品牌和经营管理能力限制,更适合在三、四级市场发展;而厂家的专卖店在有大卖场和专业店的市场上是难以生存的,更适合在四、五级市场发展。

各零售业态在商品分类上的竞争,主要取决于消费者对该分类的需求,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消费者在购买分类中的商品时,对服务的要求程度;

2,消费者是否对分类形成了固定的使用习惯;

3,消费者是否将分类视为消费品;

4,消费者在购买分类中的商品时的平均花费;

5,消费者在购买分类中的商品时,对现场体验的要求程度;

6,消费者在购买分类中的商品时,对个性化的要求程度(即产品的标准化程度)。

综合分析各零售业态对上述消费者需求的满足能力。

近几年内,消费者在区域市场和商品分类(指一般的消费品分类,并不能代表所有的商品分类)上的需求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以下一些特征。

结合需求趋势变化与各零售业态对不同需求的满足能力,我们可以对未来零售业态的发展趋势作出评估,如图3所示(“++”代表消费者的消费发展趋势最适合这个零售业态;“+”代表比较适合这个零售业态;“-”代表不适合这个零售业态。)

前瞻性的渠道策略

那么,对于供应商来说,如何根据零售业态的发展趋势制订出正确的渠道策略呢?这必须经过一个消费者分析过程:首先,分析消费者对产品所属分类的消费特征和消费趋势,供应商需要深入了解消费者现在和未来在购买此分类商品时的需求趋势;其次,分析在各级市场上,不同零售业态满足消费趋势的能力,即各零售业态能否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在这个分类上的需求变化;最后,依据分析结果制订相适应的渠道选择和策略。

我们以办公文具这个分类为例,具体说明供应商在一、二级市场如何实施上述过程,重点分析大卖场、文具专业店(在很多城市是文具批发市场)、网上超市/目录直销(本文将网上超市和目录直销视为一个业态,但如果进一步细分,它们属于两个不同的业态)三个零售业态。

洞察:消费需求

企事业单位是购买办公文具的主体顾客,行政采购人员根据单位要求和规定定期购买办公用品,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分析他们对办公文具的消费特征:

购买时的服务要求:相对于其他分类来说,顾客在购买办公文具时会有更多的附加服务要求第一,快速结账――由于顾客是代表单位来购买,他们更加关注节省购物的总体时间,希望尽量快地结账而不是在收银台前等候很久;第二,协助购买过程――由于一般情况下顾客会购买较多的品种和数量,因此希望零售商能提供服务人员帮助更快找到所有商品,并帮助将购买的商品搬到收银台或者汽车旁;第三,送货――由于办公文具的每次采购量较大,因此必须有汽车运送。

购买现场体验需求:由于是替公司采购,因此对采购人员来说,这只是一个日常工作内容,与自己购物不同,他们并没有购物乐趣可言。也就是说,在购买办公文具时他们实际上是在工作,而不是真正的购物,因此对购买时的现场体验需求非常少,能够尽快地购买比更好的购物环境更加重要。

平均购买量:企事业单位每次办公文具的采购量往往比较多,因此会要求零售商能提供更多的品种和更多的数量。

产品的标准化程度和品牌化程度:办公文具行业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产品的标准化程度和细分程度非常高,因此顾客很容易区分产品的款式、功能等,购买时往往已经在头脑中形成了款式、功能等的选择意向。更重要的是,在办公文具分类中,顾客购买时已经习惯了选择品牌,比如“3m”、“app”纸、“三菱”笔等,在品牌信誉的保证下顾客对产品品质有了心理认同。而且,由于品牌的定位区分,使顾客很容易根据自己的预算来选择相应的品牌。

分析:零售商能力

在掌握了消费者对办公文具的消费需求特征后,我们再来分析大卖场、文具专业店和网上超市/目录直销这三个零售业态,在满足上述需求上的各自能力。

大卖场:大卖场一直是自助式服务的倡导者和实施者,它无法为顾客提供更多的附加服务。它很难为高买单的顾客单独开设收银台,并提供专门人员服务于顾客的现场购买过程,它的送货服务也大都局限在大型电器商品上。因此,在办公文具分类上,大卖场不能更好地满足顾客对附加服务的需求。

另外,虽然大卖场能提供更好的现场购物体验,但是由于企事业单位的采购人员在购买办公文具时,并不在乎是否有更好的现场体验,因此大卖场的现场体验优势对他们来说也就失去了吸引力。

再者,由于大卖场经营的分类非常多,因此其货架空间是有限的,这导致它在办公文具分类中的品牌和产品数量过少,也无法满足企事业单位顾客更多的品牌和产品需求。

文具专业店:文具专业店在满足消费者购买办公文具需求的能力上,与

大卖场有类似的情况。不过,文具专业店一般比大卖场能够提供更多的附加服务,可以协助顾客的现场购买过程、快速结账以及送货上门,而且由于它的顾客一般都是专业顾客,因此它的购买环境非常简单,虽然这对购买办公文具的顾客并没有什么显著影响,却可以降低文具专业店的经营成本。文具专业店比大卖场更有优势的地方是,它只经营文具商品,因此可以在门店中陈列更多的文具品牌和产品,这无疑会更好地满足企事业单位顾客多样化选择的需求。

网上超市/目录直销:网上超市/目录直销没有实体门店,它的经营模式是在收到顾客订单后,按照预定时间将商品送到顾客指定的地方,因此实际上它为顾客提供了最好的服务。由于顾客在购买办公文具时并没有现场体验的需求,而网上超市/目录直销恰好是取消了实体门店,在降低成本的前提下并没有降低对顾客的服务能力。而且,一般顾客每次购买办公文具的数量较大,这也使它在经营成本上能够支撑为顾客送货。

此外,由于办公文具行业的产品标准化程度很高,品牌认知度也非常高,顾客没有必要到实体门店去考察产品的款式、功能和质量等,同时在品牌价值的保护下,产品价格会保持相对稳定,那么参照网上或者目录中的产品价格完全可以轻松作出购买决策。

由于网上超市/目录直销不会受到货架空间的限制,因此它可以为顾客提供更多的品牌和商品,这无疑也满足了企事业单位的多样化需求。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在大卖场、专业店和网上超市/目录直销三个零售业态中,网上超市/目录直销与消费者购买办公文具的消费特征最吻合,也就是说它具备更强的满足消费需求的能力;其次是文具专业店,它由于简化购物环境降低了成本,并为顾客提供了更多的和专业的服务,然而与网上超市/目录直销相比,它多出了实体门店和人力等成本,而使自己的经营成本高于后者;很显然,大卖场在满足顾客购买办公文具的消费特征上,是能力最差的零售业态,它无法为顾客提供更多的附加服务和更多的购买选择,而它更好的购物环境对这些顾客来说却毫无意义。

制订:供应商渠道策略

基于以上分析,办公文具供应商可以形成清晰而合理的渠道策略:虽然大卖场、文具专业店、网上超市/目录直销都可以销售办公文具,但是在一、二级市场上,网上超市/目录直销是供应商最重要也是最有发展前途的销售渠道;文具专业店是次之的销售渠道,为具有传统购买习惯的顾客提供服务;大卖场对于办公文具来说,是一个逐渐衰落的销售渠道,其销售份额将会逐渐减少,因此不能作为渠道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