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无线网络传播介质十篇无线网络传播介质十篇

无线网络传播介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0:11

无线网络传播介质篇1

关键词:网络传统媒介阅读方式影响网络电视网络媒介

abstract:thenetworkinfluencealreadyseepedeachdomainwhichlivedtothepeople,thetraditionalmediumcannotbeexceptional.thisarticleprofitsfromthemediumanalysistherelatedtheory,indiscussionnetworkdevelopingprocess,networktoincludesthenewspaper,thebroadcast,thetelevisiontraditionalmediumshapeandthetraditionalreadingwayinfluencewhichbringstothesociallifeseepageaswellasthenetworkmediumuniqueform.elaboratesthenetworkandthetraditionalmediumemphaticallyaffectsmutuallythechangefactor,Furtherwillproposethenextmediumshapedevelopmentpossibletendency.andcarriesonthebriefanalysisandtheappraisalfromthedisseminationstudyangletoit.

Keywords:networktradition-mediumperuse-systeminfluenceiptVnetwork-medium

一、网络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1.中国互联网宏观发展态势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于2005年7月21日了第1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从宏观的角度看,我国互联网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其中网民数、上网计算机数分别达到了10300万人、4560万台;Cn下注册的域名数、网站数分别达到了622534个、677500个;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总量达到82617m;我国大陆的ipv4地址数达到了68300032个。①目前,中国网民数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调查显示网民的网上行为——互联网的热门服务(超过1/3比例的选项)依次是:电子邮箱、浏览新闻、搜索引擎、浏览网页(非新闻类)、在线音乐(含下载)、即时通讯、论坛/BBS/讨论组和在线影视(含下载);网民安全意识随网龄增长而增强。调查数据也表明,网民上网的最主要目的是获取信息和休闲娱乐,比例分别为37.9%和37.8%。

2.网络发展对人生活的影响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网络形成发展到现在,其历程不过50多年。时至今日,互联网已经如此广泛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今天,每13个中国人就有一个与它亲密接触,互联网正在成为各界人士获取信息的主要通道,成为政府、企业提高工作效率的沟通平台,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造梦工厂……

随着因特网(internet)的普及,数字化技术大量应用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之中,利用电脑网络工作和学习的人不断增多,逐渐形成了一个以电脑网络为主要交往形式的新的社会群体。通过电脑这种高科技手段,一种未来的虚拟情境中的人际关系正在开始建立。由于这一特殊社会群体交往方式的独特性,因而具有了不同于一般社会生活的各种社会心理因素。数字化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传播工具,其对社会心理的影响是巨大的。因为数字化网络不再只是一种冰冷的数字电路,由于人的参与及计算机的智能化和办公自动化的需要,数字化网络作为新一代的大规模信息载体,日益演变成为一种新的独立于自然环境之外的社会环境,而长期依靠其工作、生活的人势必受其影响,并会出现一些新的社会心理现象,从而影响到整个社会心理的转变,这正是电脑与人类生活联系日益紧密的一个明证。

而且随着宽带的进入,实际上增加了上网的带宽,提高了网速,从而增加了网民以后上网的极大便利性,网上的内容搜索起来就更加快速了。这样也影响了人们上网的习惯和行为,实质上网民已经从原先的阅读新闻、发邮件拓展到音频和视频,进入到了网络多媒体传播与传统媒介交相辉映的传播阶段。

互联网一开始本来就是以发邮件、看新闻为主要服务项目,现在调查也发现,这两个是用的最多的功能。这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好多网民是在单位上网,他们平时上班时间没有时间接触电视,没有时间接触报纸,只有从网上获取新闻信息。这也说明网络的迅速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正在挑战着人们传统的生活和阅读方式。

二、网络发展挑战印刷媒介生存和传统阅读方式

1、印刷媒介与网络媒介形态比较

从隋末唐初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到现在,图书印刷媒介的发展已经历了1400来年的历史。传播文化学家内尔·波斯特曼(neilpostman)是坚定的图书捍卫者,他说阅读是有一定规范的,它要求我们在案边坐下,从左到右汲取思想,并做出真与假的判断,阅读教授我们推理。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读书给我们一种分析的、延迟的反应……视觉媒体将扩大感觉中枢并给人们更为全面的表达方式。②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比较印刷媒介和网络媒介在作为信息获知工具在形态上的不同。

⑴读者阅读行为

印刷读物要求以肘部为轴不停翻页,循序渐进由上至下阅读。因此纸质媒介阅读有利于对材料形成系统整体的把握。在需要回顾复习时非常方便。线性的印刷传播要求读者注意力极大投入,因而阅读在本质上是一种翻译。纸张的固定大小由开本决定,对于需要复制的内容,可以采取抄写、复印等办法,拷贝便于携带。面对印刷物的水平阅读能限制读者的视域,使他们的目光相对集中在阅读物上。

网络阅读是快速的,是跳跃式的,材料彼此横向连系。即便信息以纯文本形式组织,超级链接这种组织优势也使阅读者不能就一个问题纵深注意,却有可能在树型的结构中遭遇无限的相关信息而导致阅读路线的改变。而且网络阅读的背景中字体、色彩通常可以改变,阅读环境有很大的随意性,内容复制也可以借助各种计算机软件进行。垂直的屏幕阅读使阅读者随时可能受到来自周围环境的干扰。

⑵信息的组成元素

印刷媒介中信息的载体文字和图画有序、静态地被固定在纸张上。而阅读者是相对运动的,只有通过继续不断的翻阅动作才能获得连贯的信息。

网络形态的媒介中,组成信息的元素丰富,包括文字、色彩、图像、动画效果、弹出窗口等许多令人眼花缭乱的多媒体形式。这些动态的东西吸引了阅读者的注意力,使他们无暇深入思索和照顾细节。相对于纸质媒介阅读的逻辑性也就被打破。

⑶材料的组织方式

在印刷媒介中,材料是在平面上一层一层积淀的,按照某种逻辑结构渐进地呈现内容,通过读者的翻动引导其线性的阅读。此外印刷的材料是静态的,是读者而不是书在前进。

网络文献以树型的超文本结构组织。材料之间的关系类似网上的各个结点。页面上的元素能直接以一种无序方式与其他页面连接。这种技术使网络文献呈现出传统媒介所没有的维度——深度。超媒体在材料的结构中加入时间维度,实现了网络文献与视频、音频要素的连接。使得网络文献材料并不是完全静止的,而具有相对“流动性”。超文本和超媒体代表着文献传播领域中由数字和语言的影响而带来的第一个意义重大的变革。

以上是对两种形态媒介的阅读方式(或者说阅读习惯)比较。网络媒介的形态(或者说样式)还能对阅读者产生潜在的影响。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中对电脑左右半叶的分工作出划分:线性的、分散的、建议性思维,我们按照大脑半球的分发,来自于左脑,而联想思维来自于右脑。阅读印刷物形成的思维方式不同于网络阅读,而思维方式和脑发展之间又有相互作用。上文已提到数字化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传播工具,其对社会心理的影响是巨大的。未来习惯超媒体多感官刺激存在发生变化的现实条件,我们很难说未来人们脑的分工不会发生变化。且人有种探索新形式而对旧有形式产生惰性遗忘的潜在思想,这使得打破旧有阅读习惯而追寻新的媒介形态也有了心理上的准备。可以说曾经就是这种潜在的惰性思想催生了火车、汽车等众多现代文明的发明,而网络的极大便利性和超级集成兼容性,已使它具备了取代传统印刷媒介的技术优势,有理由说未来人们更倾向于网络媒介。

2、印刷媒介的命运走向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美国克林顿政府提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规划(nationalinformationinfrastructure)。副总统阿尔·戈尔亲自主持并提出要在本世纪末让美国所有学校和图书馆实现计算机联网,下世纪初,让光纤把企业、商店、家庭、教育部门和研究机构以及政府部门连成一体。十几年间互联网已经以爆炸式规模在全球范围内普及,信息借助网络之翼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和广度在全球传播。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第十六次中国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提供的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7月,中国互联网网民数达到了10300万人,增长率为23.8%。③网络作为新兴传播媒介其作用和影响已经深入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的各个领域,它已成为中国一亿多万网民的信息获知渠道,网络上的信息无所不包,综合了获知、学习、交往、娱乐等许多传统大众媒介不能悉数提供的服务。而且网络作为一种媒介在中国的发展速度是令人叹为观止的,虽然由于起步晚,2002年中国个人电脑拥有量仅为3600万台,美国为1.9亿台。但中国电脑拥有量每28个月增加一倍,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超越2.96亿人口的美国只是时间问题。④所以尽管网络目前还没有被归入大众传播媒介,但它大规模专业的传播从业人员、定期不断的传播内容和为其运转提供技术保障的传播工具,已使它具有大众媒介之实。

由于网络媒介成为使用者获得和输出信息的主要方式,集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符号载为一体,重新调整了传统纸质媒介强调线性视觉和后来居上的电视单方面强调画面而忽视信息内在意义而导致的人们感官投入的分配比例。就利用大众媒介从事学习和教育活动而言,由于网络的技术特点使通过互联网这一媒介(或者说工具)的使用者面对计算机屏幕进行阅读创作时,传统的读写方式发生了改变,从而引起包括认知习惯、思维模式在内的许多变化。

目前中国互联网使用者年龄分布中,名列前两位的是年龄层次在18~24岁之间和18岁以下的青少年,他们分别占网民总比例的35.3%和16.4%。这些数字对比以前虽有所下降,但网络使用年轻化的趋势已经不可避免,这些年轻化的网民也正处在读写和思维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来自生活的许多例子表明网络对于他们所因袭的读写文化的影响。美国全国教育改革评议会(naep)试图解释为什么年轻一代人的写作技巧越来越低劣,“文化变得越来越不以印刷物为导向了”。⑤在过去三十年中进行的抽样调查和学者测试已经显示出公众在阅读和写作技巧、以及在关于历史、地理和科学等基本知识方面的水平不断下降……读写能力正如其历史上界定的那样,在将来也许不再重要了,新兴的以电脑为基础的可听、可视网络媒介,将很快使书面语言和印刷媒介降低到传播的精英形式。⑥

早在1970年出版的《未来的冲击》中托夫勒就写到“10年前(1960年代),图书馆学激进的预言家、电讯系统设计师索尔·柯思堡宣布,不用多久,读书将不再是吸收信息的主要形式。阅读和写作将成为过时的技巧。⑦而比尔·盖茨也作出了大胆预言:随着硬件、软件的进步,一切的一切都将数字化,今后10年,图书、音乐、照片都将走向纯数字化,从作者到读者都将采用数字化方式。我以名誉保证,10年内,纸介质形式的东西必将被淘汰殆尽。⑧

纸的使用量是现代化的试金石之一,我们先来看看中国未来对纸需求状况的一系列数:中国经济如果从现在起每年增长8%,到2031年中国人口达到14.5亿时,人均收入将达到38000美元(美国目前的水平),按更保守的6%测算,到2040年人均收入也将超过美国目前的水平。到2031年,中国年均纸消费量将由目前的29公斤,提高到目前美国的水平(人均210公斤),中国将消耗掉3.03亿吨纸。大致相当于当前世界年产量(1.57亿吨)的一倍,世界森林资源将消耗殆尽。⑨也就是说,当下的纸质媒介已经走到了临界状态,网络媒介因其空间的无限性,无疑是未来媒介形态的发展趋势,它最终会取代传统纸质媒介,这看似已成了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是时间和技术的问题了。三、网络信息时代的广播电视传播

1.广播电视传播与网络传播的一体化发展

(为了区别于传统的电视概念,则将以往的和现行的电视称为“模拟电视”,而将新出现的代表未来发展主流的电视,称为“数字电视”。)

最近,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制定了我国的数字电视普及计划:

2005年,全国四分之一的电视台将发射和传输数字电视信号。

2010年,全国将全面实现数字广播电视;东部相对发达地区将普及数字电视。

2015年,全国将停止模拟广播电视的播出。⑩

停止模拟信号的播出,意味着届时全国亿万群众家里现有的电视机、收音机将光荣地完成历史使命,全部淘汰,更换为数字化接收设备。

广播电视已成为现代社会最有影响力的传播方式。然而,这个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传播方式却在日益兴盛的网络传媒业冲击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我国的数字电视普及计划中我们似乎已经看到了它的未来命运,它会否就这样被物竞天择呢?

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一般只能单向传播,“我说你听”、“我播你看”,而网络媒体却可以相互沟通、相互传播信息。由于传统广播电视媒体按线性流程播出,信息容量小,而网络媒体却可以异步提供信息,从而有效地扩大信息容量和用户的选择空间。因此,有人预言传统的媒体将成为网络时代的恐龙。

就当前来说,网络的挑战对广播电视事业应该看成是一种宝贵的机遇,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传统的广播电视业呈现出与网络传播一体化整合发展的趋势,逐步向数字化和网络多媒体的方向发展。数字化广播电视具有智能化、高清晰度、双向互动性特点,开辟了广播电视节目的新纪元。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日益成熟,也为广播电视传播和网络传播的一体化整合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人们在用计算机看新闻、发邮件的同时,也开始使用计算机收听广播节目,收看电视节目。用户只要通过网络搜索引擎,众多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马上就会搜索出来。很多广播台、电视台都有网络实况直播功能,即与无线广播电视节目或有线广播电视节目同步播出。

因此,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挑战和推动下,广播电视传媒纷纷整合网络传播的优势来扩大自身影响。目前,大部分广播电视公司不仅通过卫星传输节目,一般也在自己公司的网站上同步直播节目,并通过网络版节目扩大传播面和传播力度,扩大传播效果。

广播电视的信息网络化趋势改变了传统广播电视的传播观念。现代化的数字压缩技术使网络信息的存储、传递方面比传统传播方式具有绝对的优势。数字化的网络传输系统兼容报纸、图文、电话、广播、电视、电影传播功能于一体,从而从根本提高了传播效率,降低了传播成本。网络中的广播电视不仅可供用户收听、观看,也可供用户检索、阅读、存储、评论、下载、剪辑和转发,大大缩短了媒体和视听主体之间的距离,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媒体单向流动性特征,给予受众前所未有的传播主体性和双向互动性,扩大了传播的效果。

网络广播电视给予用户最大的互动性,莫过于对传统广播电视节目的线性播出和用户同步接收所决定的有限容量的超越。网上节目由于异步播出,节目容量趋于无限,从而使内容趋于丰富多样以满足各种不同的用户的需要。这样,用户不再需要按线性的播出流程被动地接收由编辑编排好的节目内容,而可以在无限广阔的节目信息空间中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求检索、选择节目,从而从根本上获得主动性和互动性。因此,在使用网络接收节目的情况下,把用户定义为受众已经不是很恰当,因为这时用户已经完全改变了传统广播电视接收者的地位,成为人机互动关系中的主动者。

由此,我们得出,随着网络及通讯技术、信息技术和电视技术的发展,催生了网络广播电视。这种新型传媒打破了传统广播电视的单向性传播模式,给予用户最大的互动性,开创了用户和传播者之间进行交互流的传播模式。在这模式的传播过程中,用户和传播者的地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对调。这可以说已经颠覆了传统媒介的传播理念,是对传统媒介的一次革命。传统媒介通过自身的转变以融入网络传播,寻求广播电视传播与网络传播的一体化发展来改善或者说变革自身继续发展的道路,而这样走的实质在于广播电视的发展正在一步步地被纳入网络发展轨道,向数字化广播电视形态迈进。

2.中国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

1964年,原中央广播事业局立项对共用天线系统进行研究,拉开了中国发展有线电视的序幕。到1997年底,经广电总局批准的有线电视台已有1300家;有线电视网络长度也已超过200万公里,其中光缆干线26万公里;近2000个县建设了有线电视网络,其中400多个县已实现了光缆到乡镇或到乡村;有线电视用户数8000万户。2000年8月14日,中国数字有线电视节目在深圳首播成功,2000年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线电视联网,2001年实现全国联网。有线电视成为我国家庭入户率最高的信息工具。至此,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有线电视用户国。

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有线电视由最初的共用天线系统,经过闭路电视系统阶段,再到今天的全新的光纤同轴电缆混合(HFC)网络系统,业已形成规模效应。

HFC网络是在当今的经济技术环境下,能够为有线电视用户提供更好传输质量和更高可靠性的传输手段。光缆网起到高速连接的作用,电缆网起到方便和价格低廉的高速连接的作用,两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有线电视网的基础。数字压缩技术和高效数字调制技术在HFC网上的应用,又大大拓展了有线电视网络的频道容量和多功能服务的能力。由于在一个常规模拟电视频道中可以传输8-10套数字压缩的标准电视节目,所以有线电视网络具备了开展三-四百套数字电视节目和开展诸如视频点播(VoD)类高级视频业务的能力。同时采用其它先进技术还可以实现在有线电视网络中传数据、话音和接入因特网服务。HFC结构的有线电视网能够直接把750mHz甚至1GHz的带宽送入用户家中,提供了开展多种业务的频道资源。

另外,由于有线电视网络在HFC传输体制的基础上支持数字通信和计算机通信等多种先进的传输体制,使得有线电视网络可以在开展有线广播和有线电视节目的基础上,提供诸如视频点播、音乐点播、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家庭办公、网上商场、网上证券交易、高速因特网接入、会议电视、物业管理等多种类型的宽带多媒体业务的前景。其中高速因特网接入、远程教育、数据广播等业务已经到了大规模商用的阶段。

有线电视以其频带宽的特点被世界各国专家公认为"信息高速公路的最后一公里",具有巨大的产业开发价值。当前,中国的有线电视正在向数字化、多功能化、产业化和全国联网的方向发展。未来的中国有线电视作为新兴的网络媒体的支柱,定将成为国家社会经济生活中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3、网络媒体时代已经到来

可以说因特网的出现,即标志着网络媒体时代已经到来。今后在网络媒体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经过改造后的有线电视网。因特网可以把有线电视网及网络广播纳入自己的发展轨道,不仅可以因有线电视等形态形成前的相关技术优势让自己得到完善,同时可以相互促进发展壮大。因为因特网有很大的优点,也有很大的缺点,使它无法面向基本的社会群众。

有线电视以其频带宽的特性将解决因特网存在的若干方面的缺点。如用户的交换速率低,对文化的要求高,信息离散性太大,使用费用太高等等不利于普及的问题。将来网络媒体的最大特点是高速的交互式媒体,以极低的价格和方便的形式为最基本的用户服务。它不同于传统的报纸媒体和广播媒体这些单向媒体,也不同于目前的因特网。网络媒体的出现使传统媒体的受众将要变成用户,网络媒体的用户有充分的表现主体意识的空间,因此具有更大的吸引力。网络媒体的出现不仅会启动一个巨大的产业,而且会从心里上和文化上引起巨大的社会观念和社会文化的变革。我们有理由期待网络媒介对传统媒介的彻底性变革。四、总结与展望

麦克·卢汉的媒介决定论认为媒介即讯息,这一观点是适用于现在的网络传播时代的,如果说口语传播是人类听觉的延伸,印刷媒介是人类视觉的延伸,电子媒介是人类中枢神经的延伸,那么,随着技术的进步,媒介发展到今天,已经到了数字网络媒介时代,实质是以互联网为中心媒介的网络时代,新兴的网络媒介从实时互动、非线性、超链接等多个方面补足了旧媒介的传播方式。

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们,处在传统媒介的包围之中,而传统媒介也开始与网络媒介结合,借助网络媒介扩大自己的影响。网络媒介在这里不断壮大,对受众的影响不断加深,并有逐步取代传统媒介的趋势。网络媒介取代印刷媒介将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介随着进一步加深和网络媒介的一体化发展,也大有被取代的趋势。但是,现阶段传统媒介的影响仍然存在,个体和媒介机构从传统媒介那里获取信息,经过编译后再将信息传到网络,同时,又从网络媒介获取其它实时信息和各方反馈。

交互性使信息提供者与信息接受者的界限不再分明,网络媒介本质上成为信源、信道、信宿的同一体。因此,个体和媒介机构在网络媒介所构筑的体系中是平等的。但是由于媒介机构具有相对较强的组织性,因此,传播信息的能力更强一些。

随着网络媒介的不断扩大,它对传统媒介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传统媒介的信息传达方式呈现出网络化的特点,如报纸、杂志采用网页的排版方式,影视的视听语言出现网络式的非线性语言等等。这种影响,到了一定程度将会使网络的地位得到加强,成为主流媒介。因此可以说网络媒介是未来媒介发展的主要形态。

注释:

①引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5年7月21日,《第1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新浪网,

②引自熊澄宇选编,2001,《新媒介与创新思维》,清华大学出版社,p254

③王冉,2001年6月4日,《新传媒时代》,视网联新闻中心,

④引自石冀平,中国年度观察——《世界的主要消费者》,《世界博览》,2005年第12期,p59

⑤[美]沃纳·塞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2000,郭镇之等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p401

⑥[美]罗杰·菲德勒,2000,熊澄宇译,《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华夏出版社,p96

⑦[美]阿尔文·托夫勒,1996,《未来的冲击》,新华出版社,p137

⑧闵大洪,2003,《数字传播概要》,复旦大学出版社,p7

⑨同④

⑩数据来源:中国电视网()

参考文献:

1.郭庆光,2003,《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5年7月21日《第1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新浪网,

3.王冉,2001年6月4日,《新传媒时代》,视网联新闻中心,

4.欧阳国忠,2003《中国媒体大转折》,团结出版社,p71

5.胡兴荣,2005年07月13日,《大报纸时代》,人民网,

6.[美]罗杰·菲德勒,熊澄宇译,2000,《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华夏出版社

无线网络传播介质篇2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广播电视信号处理

中图分类号:tn941.1;tp393.09文献标识码:a

1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广播信号处理

1.1计算机网络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简单点说就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其中计算机是网络技术得以运行的物质基础,而网络技术则是一条联系所有计算机的线,它利用双绞线电缆、同轴光缆、光纤以及通信卫星为媒介实现信息的交换和通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优势主要有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提高了信息处理系统的可靠性、分散了单个计算机信息处理的负担等。

1.2广播信号处理

广播信号包括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它是通过无线电系统进行数据的发送与接收。而广播信号的处理过程则是在无线电接收到信号后将信号进行必要的校正,以保证输出的视频、音频的质量。例如视频信号处理时,无线电系统在接收到视频信息后,进入编码器之前,对视频的轮廓、色调、灰度等方面进行校正,以确保输出的视频效果。

2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当今的应用概述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到如今已经较为完善,而其作为一种信息传播与交换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当中。原理层面上,计算机网络技术是通过利用专门信息处理设施,来连接各信息交流用户终端,从而实现设备间的信息交流。广播是一种大型媒体,其信息面向的对象是全社会,时展趋势下,要求提供一种高效、快速的信息传播技术,来为广播信号的稳定性提供有力保障。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则成为新时期信息传播技术的不二选择,可以说,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是能够大力提升广播节目的质量。

3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广播电视的重要影响

广播电视信号包括产生、发射信号,接收、处理信号,传输信号三个组成部分。依据传输媒介,可将其分为有线与无线,而无线又分为卫星广播与地面广播电视两种,且后者又由发射器与接收器构成。广播电视中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得无线电波信号传播提速,保证了信号准确、及时地传播。且计算机网络技术将资源整合,促进了信息资源的共享,为信息的获取提供了便利。总体来说,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于广播电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3.1使广播电视行业突破其发展瓶颈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就是将散开个体用物理连接方式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样,就促进了信息资源的传递与共享,尤其是在计算机处理能力、数据网络及大数据存储等角度的不断进步和商用,改变了整个广播电视行业的观念和思路,为其未来发展融入了新鲜血液和指明了方向。

3.2促成了媒体形式的转变

广播电视领域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是有线电视的新机遇,促成了由传统媒体向多媒体的成功转型。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不但能够提高信号传输的质量,且大幅度降低了传输过程中的信号损耗。通过网络,也在传播者与受众间增添了一条沟通的渠道,受众从单方面的信息接收,到能够对自身感想进行反馈。网络电视是电视广播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融合,其兼备了两种技术的优点,确保信号高质量传输的同时,也实现了双向的互动。

4广播信号处理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分析

4.1广播信号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体现

广播电视信号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得信息通道容量被充分利用起来,且通过运用行、场消隐时间,实现了文字多工广播;(2)对于数字电视信号,先后进行压缩与数字调制处理,从而完成开路广播,在传输过程中规避了信号的损耗,给用户提供更为清晰的画面;(3)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赋予了广播电视可分级性、可扩展性与互操作性,联通了广播电视与计算机网络,实现了信道网络中广播信号的传输;(4)不考虑信号特性,其不会影响信号储存。

4.2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广播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通常而言,电视台之间是存在着一定的空间距离的,再加上一些主观、客观的因素,阻碍了共享各种素材和资料,为新闻信息的报道增加了难度,不利于用户对于信息的及时接收。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则能够将这些信息通过微波、双绞线、通信卫星、光纤、电缆等介质来完成接收与传递。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可将卫星降频器LnB信号转变为视频和音频信号。而通过将数字信号作为接收信号,可以确保更高质量的视频和音频效果,满足用户的需求。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还能够将节目制作周期缩短,加速信息传输过程,流畅工作流程,促进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同时,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细化了电视节目制作的分工,将制作任务细分给各个部分,分别负责画面编辑、声音采集、特效制作等,后通过网络技术来对工作成果做有机整合,就形成了一套完整节目。这样,不但充分调动了制作人员的主动性,且保障了节目的质量。

5结语

广播电视信号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在媒体介质上进一步优化,很好地保证了信号的稳定性与传播速度,为我国广播电视领域注入了新活力,极大地满足了用户需求。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将带给广播电视事业持续动力,使广播电视更好地服务于用户。

参考文献

无线网络传播介质篇3

【论文摘要】媒介融合是当前媒介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本文重点分析了媒介融合的四大驱动因素:数字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受众综合性媒体内容、主体性的地位及个性化的信息需求的满足;传媒行业的激烈竞争演变为合作;国际国内政策法规由控制转为支持。

“媒介融合”的概念,其英文单词Convergence,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有两个意思[1]:(1)线条、运动物体会于一点,向一点会合、聚集;(2)(用于比喻义)两种事物相似或者相同。

因此,媒介融合就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会聚”“结合”,是将不同的媒介结合为一个共同体,是低层次的“融合”;第二层意思才是融合,是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为一种,是突破媒介形态的内在的统一,是融合发展的最高阶段。事物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那么媒介融合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从低层次融合到高层次融合的过程。因此,笔者认为“媒介融合”是指各个媒介之间包括内容、技术、所有权、组织结构、文化等要素的一个从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统一的过程。正如andrewnachison在“融合媒介”的定义中所强调的:“融合媒介”最值得关注的并不是集中了各种媒介的操作平台,而是媒介之间的合作模式[2]。笔者认为,这才是“媒介融合”的核心部分,也是当前媒介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

任何一个事物或现象的产生都有其必然的因果联系,媒介融合也不例外,它的产生,是技术进步、受众需求、传媒行业竞争和政府政策等这四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数字、网络技术的推动

媒介发展的历史表明,技术的力量是媒介变革的根本动力。

数字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传播方式和媒介形态的革命,使得传统的媒介边界走向消解,为媒介内容的共享提供了可能。而网络技术的发展,则是在实施这种共享,使得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接收到任何形态的信息内容。如在手机上看报纸、看电视、上网。可以说,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媒介间的融合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是媒介融合的基础和前提。

二、受众需求的召唤

在媒介发展的进程中,受众的需求是支撑每一个创新和进步的最重要的内驱力量。

融合能满足受众对综合性的媒体内容的需求。网络媒体一出现就带有传播内容多媒体性、信息容量超限性和信息链接无限性的特质,这些特质使人类的信息传播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也带来了人类信息消费方式的改变——由传统媒介的对信息分割式消费向综合性消费模式转变。可以说,受众对于不同的媒体内容的综合性需求是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而被逐步激发的。

融合能满足受众对主体性地位的需求。在以传统媒介为主导的传播活动中,种种的不便使得受众迫切地需要改变这种不利处境,变被动地位为主体地位。受众对主体性地位的需求,要求传播媒介所传播的内容更丰富,接收更自由、无地域性,具有互动功能,这些需求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任何一方都很难满足。网络具有多媒体性、传播范围无限性和互动性,而传统媒介拥有巨大的采编队伍和大量的信息资源,只有传统媒介与网络相结合,才能实现双赢。

融合能满足受众对个性化信息的需求。个性化、多样化是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现代受众已不满足于信息同质化的大众传播,而倾向于适合小众口味的内容和个性化的信息服务。网络媒介具有易检索的功能,这样,只需要将传统媒介丰富的信息内容进行整合和分类加工,受众就能在网上轻松地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只有集中各自的优势,相互融合,对媒介内容加以整合和分类加工,再通过不同渠道传播到特定的人群,使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爱好、不同信息需求的受众都能够获得适合自己的传播内容和讯息,这样才能充分满足受众对个性化信息的需要。

三、传媒行业竞争的驱动

网络媒介和传统媒介作为两种不同的传媒,必然存在竞争。两者通过激烈的竞争,优胜劣汰,调整组合,最终将形成新的、适应市场需要的经营模式。

1、传媒行业的竞争态势

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作为两大传媒,他们之间的竞争主要是综合实力的竞争,通过对媒介受众覆盖率、受众媒介接触时间和媒介经营收入等几个方面的比较,可以了解这两大媒介的竞争态势:

(1)传统媒介的受众覆盖率高于网络媒介。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在传统媒介中,电视的受众覆盖率最高,占96.23%;广播居其次,达到95.04%[3];报纸没有专门的受众覆盖率统计数据,但按照一份报纸的实际阅读人数为3人统计,报纸媒介的覆盖率大约在24%上下。网络媒介的受众覆盖率相对较低,目前我国网络媒介的覆盖率为16%[4]。

但网络媒介是技术上最领先的媒介,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新媒介的逐渐熟悉,其受众覆盖率将会达到较高的水平。

(2)网络媒介正在挤占传统媒介的受众接触时间。

根据统计数据,报纸的受众日平均接触时间为39分钟[5],电视为176分钟[6],且呈下降趋势。而网民的周平均上网时间为16.2小时[7],日平均为2.3小时,即139分钟,已经趋近于电视的日平均收视时间,而且呈飞速上升形势。

——网络媒介正在挤占受众原先接触传统媒介的时间,而且呈不断上升趋势,而传统媒介正在流失受众接触的时间。

(3)网络媒介的经营收入赶超传统媒介。从2001年开始,虽然报纸、广播的广告经营额总量在不断增长,但是其广告经营额占全国广告总经营额的比重却变化不大。电视的广告经营额占全国广告经营额的比重虽然在不断增长,但2005年和2006年的增长率分别为21.87%和21.6%[8],可见电视媒介的广告经营额增长放缓。

而网络媒介虽然起步晚,但是它的经济增长点多,且正处于新兴阶段,发展潜力巨大,总体呈上升趋势。传统媒介不想继续走下坡路,网络媒介也想更加快速发展,那么他们只有合作,才能使双方受益。

2、传媒行业的合作趋势

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各有优劣势,在竞争中合作是他们进行优势互补、战略重组,占据新世纪主导地位的现实需要。

(1)传统媒介渴望与网络媒介共舞。1999年1月9日,在美国举行的“新闻业与互联网”专题研讨会上,美国在线董事长凯茨说:“如果你们观察一下美国在线,你们会发现,我们没有记者和消息来源。但是,每天从美国在线获得他们感兴趣新闻的人,比全美国11家顶尖报纸的读者总数还要多;在黄金时间,我们的读者和Cnn或mtV的观众一样多。”[9]

有学者提出,在网络传播时代,要发展壮大,传统媒介必须具备:一流的新闻信息产品;一个影响面广、可靠的内容系统;一个迅猛增长的市场;与合适的网络媒体整合[10]。许多传统媒介已有品牌、资金和人力优势,但缺失因特网技术。网络传播时代的最大挑战是高成本的传统媒介产品的营销,因此,与网络媒介整合则是其致胜之道。从现实层面看,传统媒介利用自身资源与电信、iSp等有网络资源的单位整合,能快速实现优势互补和战略重组,降低成本,聚集足够的能量抗衡更强的竞争对手。

(2)网络媒介只有与传统媒介在竞争的基础上进行整合,才能实现双赢。网络媒介虽然具有很多传统媒介无法比拟的优势,但仍然有自己的缺陷。首先,正茁壮成长的网络媒介在不能自己采制新闻的情况下,需要汲取传统媒介的内容、人力资源等养分。原创内容在任何时候都是媒介的命根,网络事业飞速发展,却并不拥有能吸引大量眼球的内容。网络媒介从诞生起,就从传统媒介获得新闻源。其次,传统媒介长期形成的政治属性和政策优势、机构组织等方面的固有优势都是令网络媒介望尘莫及的,而这些因素对一个新闻媒介来说,是占主导地位的。因此,一日千里的网络媒介看到传统媒介的优势和不可替代性,与传统媒介的整合成为一种理想的选择。

四、政策法规的支持

很多国家逐渐意识到分割管理对传媒发展的阻碍,便纷纷调整政策思路,开始为媒体松绑。

1、国际政策环境的变化

自上世纪80年代后,美国政府与联邦通信委员会先后制定了许多解除电信媒体管制的政策和法规。如1996年颁布的《电信法》,它放宽了对广播电台、电视台所有制的限定,并打破对媒介种类的限制和隔绝,允许电话公司参与有线电视市场的节目竞争。1998年1月1日,在新的电信传播法案获得通过后,引发出一场电讯、电子、媒体和文化企业的跨国、跨行业交叉兼并和产业重组浪潮,电讯拍电影、芯片放卫星、微机打电话、软件播新闻,业务的不断交叉,使美国的电讯、电视、微机、软件、互联网、卫星服务和媒体企业厮杀混战成一团。2003年9月,美国又制订了新的有关放宽广播电台经营的法令,如放宽一个企业经营的电台户数规模从占全国户数的35%放宽到45%等等[11]。

欧盟于1997年《迈向信息社会之路》,规定不同的网络平台都能一同传送电话信息、电视信息和电脑信息和数据,认为网络融合不仅是不同技术的融合,而且是不同业务(包括电信、电视、广播和电脑图像及文本数据业务,以及交互型多媒体业务)的融合,这种融合可以让用户通过地面广播网、卫星网、电缆网和宽带电话线(如aDSL)享用各种宽带数字业务。

2004年4月,韩国国会通过了新修订的《广播法》,允许进行卫星数字多媒体广播,电信公司韩国SK电讯通过开展卫星DmB业务进入广播领域。

2、国内政策的松动

受到国际政策环境的影响,媒介领域的融合化和全球化大潮也波及到中国,对中国广电媒介、电信及互联网业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我国在1998年曾提出过互联网、电信网、电视网合为一体的设想,但后来因中国电信拆分,导致该设想无疾而终。不过,三网融合始终是人们热议的话题,并被认为是行业不可阻挡的趋势。十六届五中全会公布的“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这在宏观政策层面点燃了新的希望火花。

目前看来,三网融合从技术上来讲不存在障碍,从现实必要性上来讲也不存在争议,在以iptV和手机电视为代表的融合类业务的推动下,我国的三网融合在2006年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行业之间建立了适当的合作模式,并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从上世纪90年代的报刊杂志与网络的融合,到如今的电视、网络和电话三个产业的融合,媒介融合正在从理论向实践跨越,并成为当今媒介发展的主流趋势和重要表现。虽然“融合媒介”在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国家目前都还处于初始阶段,但今天媒介的融合趋势,其深度和广度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从长远看,媒介融合的洪流是无法阻挡的,不止于内容的融合,更应是从媒介形态、结构、技术、功能、乃至传播方式的融合。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后也许会出现更加奇特,功能更加全面的新型媒介,但是他们始终是由媒介融合发展而来,传承着各种媒介的优势,同时又会具有某些新的特征。

参考文献

[1]《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牛津大学出版社,第四版

[2]陈浩文.再论“媒介融合”。

无线网络传播介质篇4

关键词:信息网络传播权;网络中介服务提供者责任;“通知-删除”规则

中图分类号:D923.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1-0057-03

互联网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在带给人们极大便捷的同时,也使著作权人、社会公众、传播者三者的矛盾日益尖锐。本文将从审判实务的角度切入,探讨《著作权法第二稿》中的网络侵权条款的不足。

一、《著作权法第二稿》中“信息网络传播权”内涵过小,不能涵盖由播放方确定时间播放的行为

何为“信息网络传播权”?该法律术语最早源于2001年修改后的《著作权法》,该法规定:“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该定义包含着三个要素:一、传播的方式,即以无线或者有线的方式传播;二、接收的主体,即向不特定的社会公众传播;三、传播的特征,即由不特定主体选定接收的时间和地点。从文义解释出发,我们认为只有完全满足以上特征,才构成完整的信息网络传播权。

2008年宁波成功多媒体通信有限公司(简称成功公司)诉北京时越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时越公司)的著作权纠纷,引发我们对“信息网络传播权”构成要素的重新思考。成功公司拥有《奋斗》在大陆地区的独家信息网络传播权,2007年7月16日成功公司发现时越公司的“悠视网”正在播放电视剧《奋斗》的第6集,该网站同时显示着《奋斗》第9集将于当日16:54播放、第10集将于当日17:37播放等预告信息后,遂向法院。二审法院最终认定,即使时越公司的播放方式系定时定集播放,其未经许可的在线播放行为亦侵犯了成功公司的信息网络传播权[1]。虽然法院最终支持了时越公司的主张,但时越公司的播放行为是否完全符合“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范畴,不少学者发表了不同的意见[2]。

《著作权法第二稿》重新定义了“信息网络传播权”,即“即以无线或者有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以及通过技术设备向公众传播以前述方式提供的作品的权利。”与2001年的定义相比,该定义虽然增加了“以及通过技术设备向公众传播以前述方式提供的作品的权利”,但我们仍认为这是从信息传播的角度进行定义的。

我们不禁要拷问,时越公司在其选定的时间播放未经授权的作品,是否侵犯了该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这种由播放方选定时间进行的播放与由接收者选定时间的播放,有何本质不同?从本质上讲,我们认为无论是播放者的定时播放,还是接收者定时接收,其核心都是传播了未经授权的作品,都构成对作品的侵权。

《世界知识产权公约》中与“信息网络传播权”相关的概念是“向公众传播的权利”。《世界知识产权公约》第八条规定:“文学和艺术作品的作者应享有专有权,以授权将其作品以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公众传播,包括将其作品向公众提供,使公众中的成员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地点和时间获得这些作品。”[3]该定义仅强调了传播方式,即以无线或有线的方式向不特定人传播,只具备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中的前两个要素,至于是否由接收者选定时间和地点,其使用的是“包括”,故只能被认定为是传播方式之一。而在《著作权法第二稿》中,“个人选定的地点和时间”却成了对传播方式的限制。因此,“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内涵明显小于《世界知识产权公约》中对传播权利的定义。

建议《著作权法第二稿》“网络传播权”修改为:“以无线或者有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包括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4]

二、《著作权法第二稿》中网络中介服务提供者的责任过分减轻

《著作权法第二稿》第六十九条虽然统一使用了“网络服务提供者”这一概念,但为了便于论述,我们根据其提供服务类型的不同,分为两大类:网络中介服务提供者和网络内容提供者。

传统理论认为,网络中介,如存储、搜索服务提供者,其作用在于为信息的传输提供基础设施和基础的通讯服务,并据此认为,网络中介服务提供者不是侵权材料的发送人。因此,美国、澳大利亚、欧盟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都不同程度地对网络中介服务提供者的责任进行了限制性[5]。《著作权法第二稿》认为单纯网络技术服务提供者不承担与著作权及相关权审查义务,便是这种思想的反映。《侵权责任法》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亦有规定,明确了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犯民事权利的,承担侵权责任。《著作权法第二稿》中的网络服务中介提供者不承担审查义务的规定,不过是对《侵权责任法》中的过错责任的细化,但过分减轻了网络中介服务提供者的责任。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商业模式的创新,网络中介服务提供者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变化。以搜索引擎为例,百度公司创造出的“竞价排名”商业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即按照出价高者排名靠前原则,对购买了同一关键词的网站进行排名,当用户提交相应关键词进行检索时,竞价较高的网站会出现在检索页面靠前的位置的一种推广方式[6],百度在国内依靠竞价排名成就公司80%以上的收入[7]。如果立法者仍拘泥于网络中介提供者不承担责任的理论,则放纵了这种模式下发生的侵权行为。

我们认为,法律为网络中介服务提供者设定豁免责任在法理上是成立的,但是如果法律设定的豁免责任过宽,则可能引发大规模的侵权行为,尤其在我国网络用户并未养成为网络资源付费的大环境下。利益是最终决定人们在商业行为中相互关系的力量,当人们不能因为自己的行为获利时,显然也不能在法律上要求他们承担责任。因此,在网络中介服务提供者通过存储、搜索等行为直接获得了经济利益的情况下,便不能免除其合理的审查义务。如百度公司在与客户签订“竞价排名”契约时,就义务对搜索引擎指向的链接进行合理审查,并对此承担责任。

建议《著作权法第二稿》修改为:“网络服务提供者为网络用户提供存储、搜索或者链接等单纯网络技术服务时,不承担与著作权或者相关权有关的审查义务,但是从上述网络服务中直接获取经济利益的除外。”

三、《著作权法第二稿》“通知-删除”规则责任的不当加重

《著作权法第二稿》第六十九条第二款的规定,一般被称为“通知-删除”规则,但是该草案明显加重了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

对于网络服务提供者不知他人利用网络实施的侵权行为,无论苛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已知或应知,都不甚妥当。因此,采取通知规则,被侵权人知道其权利被侵犯,明确告知网络服务提供者具体的网络链接和侵权内容等事实后,其就必须采取技术手段,删除、屏蔽或断开链接。经过通知,就应当认定网络服务提供者主观方面已经明知侵权事实,如其未及时采取措施,是对侵权人的侵权行为的放任,具有间接故意,视为共同侵权行为[8],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但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相应的责任是否等同于与侵权人承担连带责任呢?如果承担连带责任,那么对于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之前的侵权后果,也应当承担责任,但此时网络服务提供者与直接侵权人并不构成共同侵权。因此,网络服务提供者未及时采取措施就应当与直接侵权人承担连带责任的规定明显过重。

我们认为,对于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措施的,就损害的扩大部分与侵权人承担连带责任。何为“损害的扩大部分”?凡是被通知后造成的损失就是损害的扩大部分,也只有针对扩大部分的损失,网络服务提供者和侵权人才构成共同侵权。

此外,虽然著作权与专利权、商标权均属于知识产权,都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利[9],但是著作权与专利权、商标权相比,具有权利不易识别的特征。由于著作权的取得自作品创作完成之日起自动产生,无需履行任何手续,因此权利人不可能出示任何权利证书。更为棘手的是,思想不受著作权法保护[10],如果不同的创作主体就同一个创意分别独立完成的作品,均各自取得著作权。因此,当所谓的权利人发出通知后,网络服务提供者能否确认发出通知者即为争议作品的真正权利人?若所谓的侵权人在确定其著作权人的身份后,认为网络服务提供者技术手段侵犯其合法权利而主张赔偿,又应如何处理?因此,如不能划定通知者、网络服务提供者以及侵权人责任的边限,“通知-删除”规则可能达不到立法者预想的效果。

如何解决上述可能存在的风险,有学者对通知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了探讨[11],但内容过于复杂。我们认为,网络服务提供者是信息、传播的平台,但不是确认权利、判断是否侵权的主体。为了及时制止侵权,发出通知者应当提供相应的担保。对于网络服务提供者因接到恶意通知后而采取技术手段造成真正权利人损害的,由恶意通知者自行承担。

建议《著作权法第二稿》修改为:“他人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犯著作权或者相关权行为的,权利人可以书面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并提供相应的担保,要求其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于他人利用网络实施的侵权行为以及采取必要措施后造成损失均不承担赔偿责任;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他人利用网络实施的侵权行为造成损失的扩大部分与该侵权人承担连带责任。”

《著作权法第二稿》中网络传播和侵权责任的条款,与现行著作权法相比有所进步,但与侵权责任法相比,进步甚微。法律的生命在于它的实行[12],本文中,笔者仅从审判实务的角度对著作权网络传播以及侵权责任条款作了一些肤浅的探讨,不当之处请指正。

――――――――――

参考文献:

〔1〕参见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08)一中民终字第5314号民事判决书.

〔2〕胡燕来.完善法制破解信息网络传播权难题[n].知识产权报,2008-08-04;汪涌,史学清.网络侵权案例研究[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9.

〔3〕该中文译文来自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2007年第1号公报.

〔4〕焦和平.论我国《著作权法》上“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完善[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9(6)

〔5〕薛虹.网络时代的知识产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208.

〔6〕冯禹丁,柯青.搜索引擎的商业行为分析与思考[J].情报科学,2005(5).

〔7〕赵翔.百度与google运营模式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09.

〔8〕杨立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条文解释和司法适用[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10.219.

〔9〕〔10〕李明德.知识产权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8,38.

无线网络传播介质篇5

人们按照传播媒介方式的不同把纸媒介的传统报纸、电波媒介的广播、基于电视图像传播的电视分别称为第一、第二和第三媒体,互联网囊括了传统媒体的一切表现形态,同时又具备了许多传统媒体不具备的特点,因此,被称为“第四大传媒”。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上正式提出“第四媒体”的概念:继报刊、广播和电视后出现的因特网和正在兴建的信息高速公路。从广义上说,“第四媒体”通常就是指因特网(因特网是正在兴建的信息高速公路的主要组成部分)。不过,因特网并非仅有传播信息的媒体功能,因特网还具有电子邮件、电子商务等重要功能。因此,狭义上说,“第四媒体”是指基于因特网这个传输平台来传播新闻和信息的网站。

国际互联网络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地域政治、地域经济、地域文化的概念,形成了虚拟的以信息为中心的跨国界、跨文化、跨语言的全新空间。互联网上信息的极大丰富、迅速及时、无边无际、交互往来、多媒体等特点对传统的报纸、广播和电视形成了极大的挑战。这一新的传播媒体正以无可想象的空间使传播领域发生着革命性的变革。

一、对传统媒体采访手段的冲击

目前,新闻记者采访的主要手段是面对面的访谈和电话采访,网上采访(如电子邮件等)还只是辅助手段。据调查,使用频率最高的采访手段是面对面采访(61%),其次是电话(22%),电子邮件目前仅名列第三(13%)。但是调查也表明,在过去两三年里,将电子邮件作为采访渠道的人数有了急剧的增长。可以肯定,在网络上的视频技术、数字技术发展起来以后,新闻记者通过网络对地球上任何地方的任何人,通过视频进行面对面的采访将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网络采访(即电子邮件书面采访、视频面对面采访等)最终将成为媒介工作者日常新闻报道的主要采访手段。这种采访手段将大大扩展新闻记者的采访范围,大大减少采访所需的时间、人力和费用,大大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

二、对传统媒体新闻写作方式的冲击

在电脑文字处理系统、多媒体和互联网络等新技术、新媒介的广泛普及和冲击下,大众传播媒介的新闻写作方式、特别是报纸等印刷媒介的写作方式将逐步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以文字新闻写作方式为主将逐步转变为以多媒体新闻写作方式为主。

迄今为止,报纸等印刷媒介的新闻报道与写作方式是以文字为主。文字这种符号形式在信息沟通中的特点,一是字面上具有表意的相对确定性;二是字里行间又能留给人们充分的想象空间或解释余地。但是,在新闻报道中,文字报道同广插报道、电视报道相比,又有很多弱点,一是不如声音、电视报道生动、形象;二是在报道新闻事件时不如图像报道立体。单一的文字写作报道方式迫使记者在报道纷繁复杂的新闻事件时要做线性的描述及抽象的概括、主观的形容,这就在报道新闻事件时难免与客观真实有差距。这是在新闻传播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在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形式界限分明的条件下难免出现的弊端。

多媒体和超文本技术给印刷媒介“避短”带来了机会。在网络和多媒体的条件下,随着各种智能、易用软件的不断推出,报纸记者除了可以用文字来进行新闻报道与写作外,对于声音、图画、照片乃至三维动画、影像等多媒体表现形式的使用也越来越容易。记者可以通过超文本结构,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既有声有色、声情并茂、图文并茂,又全方位地、客观地报道新闻事件。

电脑网络编辑系统主要是靠媒介的内部网络来实现的。记者、编辑和媒介内部各部门、各级领导的电脑相互联网,使得编辑工作变得无纸化、高效化、高质化。传统的新闻编辑方式,无论是报纸等印刷媒介还是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介,都以线性编辑为主。所谓线性编辑方式,是指记者和编辑对所采集的大量新闻素材(分别包括文字、图片、声音、影像)进行整理,从中选出新闻报道所需要并能容纳的片断,按先后顺序组合成新闻成品的工作方式。传统的线性新闻编辑方式同传统的线性新闻写作、报道方式一样,受到印刷术和模拟式电子传播技术的限制,使得编辑过程十分复杂,新闻成品中的任何一次内容改动,都可能引起全部内容的线性重组;新闻成品的容量受到线性结构的严重限制;模拟信号的多次复制和长期保存都会不断降低信息传播的质量。以数字式多媒体编辑设备和技术为基础的非线性编辑方式,完全突破了传统的编辑方式和观念,它可以随意提取任何文本,可以把任何一段子文字文本、图画文本、声音文本和影像文本等编入任何主文档(文字报道、广播报道或影视报道等),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调整子文本的长度,可以在报道新闻的过程中进行编辑部与新闻事件现场、中央台与地方台之间的实时沟通和编辑,可以无限复制和长期保存新闻信息而同时保证信息传播的质量。

四、对传统媒体传播方式的冲击

第四媒体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打破了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界限。单向传播是传统媒体传播的特点,传播者制作信息,受众通过媒体被动地接受信息。由于这一特点,传媒本身很难及时、全面、有效地了解受众的反馈信息,传播效果较难把握。媒体进入互联网络后,这种单纯的传―受关系发生了变化,它将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单向传播及有限的双向交流(所谓“有限”,是指:同步性的双向交流,只限于广播的某些时段――听众可以将电话打进直播室与主持人进行直接的双向交流;电视媒体的某些栏目和报纸媒体的某些版面,提供一定的时段和空间进行双向交流,但都是有时间距离的)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受众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者,任何个人或组织都可以在网络上新闻或信息,受众也可以及时地向媒体反馈自己的意见或建议,也可以就某一话题大家开展讨论,发表观点。这不仅仅是双向交流,而且是多向的互相交流新闻信息。

五、对传统媒介中“守门人”地位的冲击

传统媒体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报道的份量是重还是轻,哪些详细报道哪些简要介绍以及报道的分寸等,都可以由“守门人”根据需要和具体情况来把握。由于舆论导向和正面报道为主的需要,媒体往往是“舆论一律”的总体格局。“守门人”由于长期以“大众的代言人”的身份出现,作为职业的传播机构,它较常人更具有接近信息源的特权。“守门人”一般掌握着新闻媒体,哪些信息可以传播,哪些信息不予传播,哪些信息应该少报或缓报,这都要根据“守门人”自身的新闻价值观、自身的利益、社会的制约力量等来决定。由于经过“守门人”的过滤,受众得到的信息往往已不是“原汁原味”了。在我国媒体高度集中、信息渠道较为单一的情况下,“守门人”的作用尤为明显。这些特点面对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正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和冲击。互联网络是一张互相交错、四通八达的网络,在这张互通的网上,信息资源共享,信息传播呈多向性、发散式,整个网络很难受政府部门控制,是个高度开放的空间,人们可以几乎不受限制地自由调阅网上的信息,在网络信息面前人人平等,因此以往“守门人”所具有的一些特权如接近信息源的特权、“过滤”信息的特权、垄断信息的特权等将不复存在。在高度开放的互联网上,人为设置障碍阻止人们获得他们想获得的信息已变得不可能,任何一位用户,都可以轻易饶开某个节点,从另外的节点到达想要到达的站点。以往线形的传播方式及信息的需要大量的物质投入,不是一般做人能所为,因而“守门人”容易形成信息垄断,而在网络传播中,传者和受者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平等,网络用户不仅可以自由选择信息,而且可以自由发布信息。总之,面对互联网络,传统意义上的“守门人”的特权和地位正面临崩溃。

六、网络媒体还具有以下几点优势,从而对传统媒体进行全方位的冲击

一是新闻传播速度快、范围广。

二是传播、接收、储存、检索都极其便捷。

三是传播模式的小众化。除极少网站人流如潮外,网民们更多时间停留在志趣相投但访者不多的各类个性化网站上,众多网站分流了人群,在整体上形成小众化传播。小众化的媒体网站通过联合或被极少数大型综合性网站收购而成为其组件来实现自身的商业价值。

四是信息容量的广容性。广容性是指第四媒体信息的容量几乎不受限制。

综上所述,新生的第四媒体与传统的三大媒体形成激烈竞争的格局,势在必然。然而,竞争的实质是争夺受传者。无论哪一种媒体,都离不开支撑它的受众。从这点上说,受众是新闻媒体的“衣食父母”。存在着受传者,且受传者乐于接受传者所传的信息,新闻媒体所传播的内容才能显示和实现其价值。

无线网络传播介质篇6

【关键词】广播;生存形态;发展趋势

前言

在新时期媒介形态竞相发展的过程中,各种媒介都在依据自身的传统优势寻求或挖掘着新的生存形态,以求获得生存的一席之地。广播作为一种传统媒体经历了繁荣之后,先后受到电视和互联网的冲击,其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备受人们的关注,现代广播面对媒体变迁是如何发展自身形态的,如何在众多媒体中使自身立于不败之地。下面笔者就以媒介形态变迁为视角,以广播媒介的发展变化为背景,描述现代广播与其他媒体的融合形态、表现特点及其将来的走势。

1.类型化网络电台的传承与形态发展

类型化网络电台是以电台的单个频率为基本单位载体,采用格式化播出手段,同一频率提供同质性内容,不同频率对受众交叉覆盖的创新的广播媒介表现形式。类型化网络电台的发展是基于广播这一媒介形态的演变沿袭并创新而来。“传播媒介的形态变化,通常是由于可感知的需要、市场竞争、社会和技术革新的复杂相互作用引起的。”其形态变化的过程受到媒介形态变化的原则的影响制约。相对传统的媒介与新生媒介共存时,旧的媒介形态会想方设法适应新媒介并不断演进,形态变化原则的一个重要推论就是:传播媒介的现存形态必须针对新型媒介做出改变——它们唯一的另外一个选择就是死亡。

网络电台就是当下广播与其他媒介融合发展的一个热点,它向受众提供包括在线收听、下载以及博客上传与RSS聚合等多样服务的一种新型广播形态。

2007年,部级媒体倾力打造了国内首家音乐类型化网络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网络音乐台(http:∥radio.省略)。在这之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网络电台(radio.省略)全新频道offlceRad试播,它成为全国唯一专门为都市白领人群打造的网络生活互动广播,为上班一族提供资讯分享、自我提升、娱乐消费与网络服务四大方面的服务。2009年,国内第一家类型化体育资讯网络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巅峰体坛网络电台(radio.省略)开播,它以最新的咨询方式(传统直播、在线互动点播、精美图片、视频节目)等吸引了众多的受众人群,它依托体育运动独有的魅力以及互联网络聚集人气的强大力量,成为巅峰体坛网络电台节目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广播与手机媒体的深度融合形态的发展

广播与手机的融合是广播形态与新媒体深度融合的进一步发展。2009年7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移动国际在线”北京正式启动。“移动国际在线”是面向移动互联网而设计的英文多媒体网站,这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向移动互联网推出的新业务。这项业务发挥了外语优势,节目形态广泛适用于苹果1phone、摩托罗拉a3100等智能手机和其他手持终端。用户只要登录网站,可随时随地浏览“移动国际在线”提供的新闻、财经、娱乐、旅游等方面的信息,欣赏英语音视频节目,这为世界了解中国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新渠道。

3.广播节目形态实现广播、电视、网络同步直播

广播与其他媒介融合是大势所趋,这种融合促成了新的广播节目形态出现,广播形态出现了史无前例的重大变革,广播媒体紧跟时代步伐实现了进一步发展。例如:广东省清远市《风行热线》广播节目,以热线为主,“只闻其声不见其影”,而且“事事必应”的热线原则,使得节目无法对个案进行典型化和情节化。从现代传播发展的角度看,越来越难以吸引更多的受众。2009年8月,清远市《风行热线》全面改版,实现电视、广播同步直播,同步直播之后,在节目架构上增设了“上线单位只能介绍片”、“随访”、“回音”、“回访”等环节。此广播形态扩大了受众面、增加观众和听众的互动性和参与性、提高热线效果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4.媒介融合带来的广播形态的走势

媒介融合带来了广播形态的分化有两层含义。一是媒介融合使广播传播形态分化成了网络广播、手机广播等多种传播形态。同时广播网站也在内容和技术上进行了升级,包括新增加了站内搜索功能,博客覆盖领域扩大,视频和博客不断增加。媒介融合将信息通过不同的载体形式分化提供给受众,发挥了媒介的最大优势。所以,传统广播提供的信息作为整体存在的意义可能已经有所削弱。二是受众接受手段的分化。广播传播形态的多样性造成信息的分化渠道更加丰富,越来越多的受众自己上广播网站获取信息,可以在广播网站或通过手机定制新闻,享受个性化新闻信息服务。当然,媒介融合也带来了广播传播信息的组合。媒介融合将不同的载体包括广播、网站、手机、电视等视为一体化的“组合信息终端”,广播必须为此进行一体化的内容设计和生产,打造通用性的内容生产平台势在必行。在这个平台上广播包括广播网站以最全面的多媒体手段,完成新闻信息的采集,组合加工成适合各种媒介的信息内容。

结束语

现代广播形态表现为广播传播形态之间的融合,当然也包括广播与其他传统媒介之间的融合,在各媒介竞相发展的环境下,广播必须走与其他媒介相融合的道路才能提高广播的影响力和覆盖面,提高广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蒋明明.广播媒介的多元化传播形态研究[D].河南大学.2007,04,01

[2]于跃.数字媒体时代的中国广播传播形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05,01.

无线网络传播介质篇7

[关键词]手机图书馆 传播原理 信息传播

[分类号]G250.7

1 前言

数字化的兴起,使图书馆的信息传播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新的传播媒介的广泛采用,将对图书馆的运行模式产生深远影响;读者权利意识的觉醒,也推动着图书馆加快角色转变……新兴信息传播形态和阅读形式体现出的特征在根本上决定着其对图书馆信息传播模式产生何种影响。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解读手机图书馆,探讨手机作为传播介质对信息传播模式的影响及其对媒介形态的作用。

2 手机图书馆的信息传播过程与影响

2.1手机图书馆信息传播的过程模式

传播学理论认为,传播过程由谁(who)――说什么(sayswhat)――通过什么渠道(inwhichchannel)――对谁(to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whateffects)等5个基本要素构成,简称“5w模式”。这一线型模式界定了信息传播的基本过程。图书馆的本质是信息传播,其传播过程至少也必须具备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和接收者4个基本要素。其中,传播者就是图书馆;传播的内容即作品信息,是人类创作的、能够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传播媒介是指用于负载、扩大、延伸、传递作品信息的物质实体,可能是图书、音像制品、报纸等;接收者是信息传播的“终点”,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一个组织。

可见,图书馆信息传播模式基本上完全符合大众传播的线型模式,即传播者(图书馆)――内容(作品信息)――媒介(出版物)――受众(读者)。然而,这种单一的线型传播模式的缺点比较明显:①缺少反馈,单向行进的信息传播模式,传播周期较长,受众只能被动接收;②实物形态的传播媒介导致传播内容与载体不能分离,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影响传播效果。手机图书馆的出现,较好地弥补了这两个缺点。

在手机图书馆中,传播过程依然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和接收者4个基本要素构成。然而,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其传播内容和传播媒介发生了本质的改变。传播内容演变为表达作品信息的代码(无形形式),其特征是可分离性、可复制性、可共享性;作为通信工具的手机则充当了信息的传播媒介,其特征是“交互性”。当然,作为一种新型的数字信息传播形态,手机图书馆是借助移动通信网络进行图书信息传播的一种模式,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一种新形态,它的出现没有也不可能改变图书馆作为信息传播的功能和本质,改变的是传播内容的形式与传播媒介的形态。

2.2手机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信息传播模式比较

2.2.1信息传播更加多元化、个性化信息的个性化、分众化服务是信息传播的发展方向,而手机本身就是个人消费品,基于手机的媒体自然更符合信息服务个性化、针对性的发展趋势。手机媒体所拥有的技术平台足以保证其在未来发展为包括用户需求分析、信息定制、信息分类、自动分发、用户反馈等系统在内的信息服务。改变了社会信息的流动方向,信息不再沿着某一方向单向行进,而是在立体的网状结构中向多个方向流动。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说过,在后信息时代,我们的生存环境变得越来越数字化,大众传播的受众往往只是单独一人,信息变得极端个人化,个人化是窄播的延伸,媒介的受众从大众到较小的和更小的群体,最后终于只针对个人。

2.2.2传播内容与载体实现彻底分离 在传统图书馆中,实物载体与信息采集、编辑加工、制作和流通等环节合为一体,以实现图书借阅活动的目的――将加工后的作品(实物)传递给广大受众。然而,在手机图书馆中,加工、借阅环节出现转型,信息的内容与载体实现彻底分离。知识信息从采集、筛选、加工到制作、存贮、转换,再到传递,完全以数字化信息的形式流动,不依赖于任何特定的物质载体,传播过程就是信息采集加工、存贮转换、传递的过程,加工后的作品知识信息独立于有形物品而存在,信息传播完全脱离了物质载体的限制,借阅图书只需获得图书知识信息的访问和浏览权利。图书内容和载体的分离不仅表现为技术进步,更重要的是完全改变了人们对阅读与信息的本质的认识。从根本上突破了传统图书馆信息传播的概念,体现了信息传播的本质。因为信息传播的核心内涵就是作品信息的采集加工,信息的传递,数字化和网络化的信息传播还原了图书馆作为信息采集加工传播的属性。因此,手机图书馆作为最新型的数字信息传播形态,使得信息传播活动回归编辑、加工和传播的本质特征,彰显出信息传播的本质属性。

2.2.3改变了图书馆信息传播的行业结构及地位手机图书馆使图书馆的传播链发生了变革,传播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参与者因为传播流程与技术基础的变化有了根本不同,手机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参与者甚至主导者。由于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越来越趋向于为用户提供一站到位的服务,因此,传播正在演化为“内容产业(Contentindustry)”的一部分,这使现代图书馆的角色定位更加明晰,即成为“内容服务提供者”(ContentServiceprovider,CSp),也使图书信息传播不再只是图书馆的行为,所有从事内容产业的内容提供者都可能会成为传播媒介,受众的话语选择权增大,加之手机“交互式”的平台,在某种意义上为实现“传播自由”创造了条件。

3 手机图书馆作为信息传播形态的补偿性

3.1传播媒介形态的演化、影响与融合

传播理论认为,在媒介形态不断演化的过程中,改变的不仅仅是自身的内容与形式,重要的是它重新建构了人们的感知和思想。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mcluhan)曾经提出“媒介即信息”的著名论断,即人对任何传播媒介的使用所产生的冲击力远远超过它所传播的特定内容。媒介内容延伸并重新组织了人们的感性生活。

为了阐明媒介演化对人们感知和思想的影响,麦克卢汉把媒介形态分为印刷媒介与数字媒介两种,他认为:印刷媒介是人体个别器官的延伸,强调的是人的直线思维;数字媒介则是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它加强了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强调事物的整体性、关联性与深刻性,解除了专业分工的局限,要求人类发挥自我参与社会的想象力,扩展个人的分析能力。作为新兴信息传播形态,手机图书馆正是数字传播媒介最典型的代表。它在电子图书以及网络图书的基础上应运而生,融合了数字图书馆的特征,是数字图书馆的有益补充。

作为一种数字传播媒介,手机传播的信息类型包

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和动画等,集所有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于一体。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i・浦尔(i,pool)认为“媒介融合”(convergenceofmedia)就是各种媒介呈现出一体化、多功能的发展趋势。数字技术条件下媒介的融合,是对传统大众媒介的兼收并蓄和传播观念、传播技术的突破,并在此基础上生成综合性的、更加完善的新媒介。数字技术不仅导致了传播媒介的融合,也使信息、媒介和通信等相关产业趋向融合,相互关系越来越紧密,进而这些产业之间以及它们的产品之间的传统界线也将被打破。手机图书馆正是在这一趋势下移动通信技术与传统图书信息传播理念相融合的产物。

3.2手机图书馆的补偿性

数字技术应用导致的媒介融合现象并不意味着人类的信息传播形态越来越少,因为新的传播形态的出现和发展,会影响一切其他现存传播形态的发展。它们共同演进、共同生存,而不是相继进化和相互取代。保罗・莱文森提出了“补偿性媒介”(remedialmedia)理论,他认为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介都是一种补救措施,都是对过去的某一种媒介或某一种先天不足功能的补救和补偿。另外,人类发明媒介,以便重新捕捉在初始延伸中已经失去的那部分自然,如照片捕捉住文字中失去的那部分直观形象,电话、唱片和收音机重新捕捉住了语音。从这个观点来看,整个媒介演化进程都可看作是补救措施。而手机图书馆则可视为补救性媒介的补救性媒介,因为它是对互联网、报纸、图书、电台和电话等媒介的改进,是许多媒介的混合与转换,与以往的任何传播媒介都不同。

运用麦克卢汉的“媒介4定律”(放大(amplifica―tion)、过时(obsolescence)、再现(retrieval)和逆转(re―versal))理论可以更好地理解手机图书馆作为传播媒介的补偿性。他说,对于任何一种媒介及其影响,都可以问4个问题:它提升和放大了文化中的什么东西?它使什么东西过时,把什么东西推到显赫地位?它在刚刚过去的领域里再现了什么?这个媒介达到潜力极限之后,它逆转或摇身一变成了什么东西?媒介定律的四效应不是单一的,相反,给定的媒介通常提升、过时、再现和逆转成某种东西的媒介往往也不止一种。手机作为传播介质,并非只是作为通话工具的媒介,虽然它出现的原动力是出于对前技术时代人们边走路边说话的自然状态复归的渴望。它融合了纸质媒介的书写、互联网的交互、无线通讯的即时移动便捷和e―mall的可保存可重发的特征,从而发展成为现代社会中最具兼容性和整合性的多媒体形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保罗・莱文森指出,多元性是新媒介的活跃成分,就像是一个有吸引力的盒子,吸进去的越多,发挥的力量越大。因特网及其体现、证明和促进的数字时代,是一个功能集成化的补偿性媒介。而在此基础上发展的手机图书馆,则是因数字图书馆的不足而产生的逆转。

数字时代的特征,是用视窗和浏览器选择信息而实现个人化,在数字化之后的时代里,我们期待与之类似的表现个人选择的载体。在这个意义上讲“手机图书馆”将是互联网出现之后,新媒体克服传统媒体的不足,实现自己的一种方式,其传播介质将更适于信息传播。比起有线网络的电脑,基于无线网络的手机媒体对信息的处理更加及时、迅速,互动性更强,从而更符合个体的需要。每一个手机号对应了一个真实的人,规避了网络媒体的虚拟、无序。“手机媒介”的人性化传播特点正是代表未来新媒体的发展方向。而它的这种特性在无形中也将信息传播带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转折点。

4 手机图书馆建设策略分析

4.1探寻合作模式,实现优势互补

手机图书馆是在移动通信网络上的图书馆活动,因此,建设手机图书馆的关键一是技术;二是内容。一方面,实现手机图书馆服务的技术基础是移动通信网的接入,而移动运营商垄断着通信网络,所以移动运营商介人手机图书馆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他们拥有庞大的用户数据库资源、网络资源、平台资源,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有针对性地向用户推出自己的增值业务。同时,移动运营商在资金和技术方面的优势,是目前国内任何一家大型机构都无法比拟的。另一方面,图书馆拥有高质量的内容资源,这是手机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根本和前提。所以当前“移动运营商+传统图书馆”是实现手机图书馆服务的最佳模式。

4.2创新内容资源,提供个

日本i―mode模式为运营商与图书馆之间实现良性互动提供了一个合作范本。日本的电信运营商数量众多,竞争非常激烈,因此,运营商必须联合内容提供商提供最新最好的内容服务才能在市场中立足。在信息服务过程中,运营商代内容提供商收取信息费,与内容提供商按协议比例进行利润分成。这样可以不断激励内容提供商提供完善和新颖的内容,大家各有所专,从而促进手机图书馆的良性发展。其基本思路就是以用户的需求为第一要素。

4.3多渠道产业链,提升盈利空间

能否盈利是手机图书馆能否良性及高速发展的关键,直接关系到手机图书馆发展的方向与态势。手机图书馆要想成为优势的信息传播模式,必须要实现盈利并产业化,否则它就只能成为传统图书馆服务的延伸与补充,而不可能独立,因为它无法承担内容独立的成本。可通过内容服务盈利、广告盈利以及手机图书馆衍生出来的价值链(如通过手机图书馆进行市场调查)等途径实现盈利。

总之,手机图书馆建设应以其信息传播特点为基础,借鉴国外手机信息服务的成功经验,运用市场化和产业化发展的运作手段,解决内容同质化、技术障碍等问题,寻求合理的盈利模式,从而使手机图书馆能够在数字信息传播市场中获得更多优势。

5 未来展望

无线网络传播介质篇8

关键词:共鸣效果 溢散效果 公共领域 网络媒体

新媒体是基于数字信息技术发展而创生的一种全方位、立体化、多元素的互动媒体形式,其具有的优势对传统媒体产业带来了深远影响。而新媒体1.0向新媒体2.0的衍生升级,使得新媒体在其原有的分众传播特性的基础上,更具备了融合运营的优良品质,它将开拓更为广泛的数字化生活方式和更为新颖的跨媒介发展历程。

在数字化生活日益普及和创新发展的今天,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涌现出来,并已成为当今研究媒体产业及电信产业的专家和学者长期关注的热点。按照“媒介即信息”的观点,每一次技术层面的革新都会带来信息传播方式的一次飞跃。而在三网融合、imS及Lte技术不断创新发展的今天,我们新媒体的传播形态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改变了传媒产业和电信产业的发展格局,而且也革命性地改变了当代社会的生活方式。

一、新媒体1.0向新媒体2.0的衍生升级

近年来,在终端多元化、移动媒体化、网络融合化的多重发展力量的驱动下,新媒体的概念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而且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当下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时髦名词。其实,所谓的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对出现于传统媒体之后的各类电子媒体和网络媒体的统称,它主要指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够实时地、交互地承载和传递各种个性化、富媒体化复合信息的中介。而在三网融合、time时代等新的融合产业发展趋势下,新媒体也经历了1.0向2.0的衍生升级。

“新媒体1.0”是利用新媒体传统工具的精确性及互动性,实施分众传播的时代。互联网及移动手机的出现,触发了众多媒介和多种业务形式的创生。新媒体1.0通过细分用户的定向传播、用户广泛的互动参与等新型特征不断得以发展,使得媒体在精确细分和有效到达方面有了全新的优势,分众传播的概念也得以实现。新媒体的精确的量化、“分众”式的传播、去中心化的发展、信息内容的定制、碎片时间的占有应用使得用户能够在四维时空里体验媒介的优良品质。但受限于政策的分业监管、业务的发展成熟度等因素,新媒体1.0的各类媒体及其业务之间相对孤立化,还无法满足用户的融合服务产品体验。

随着time时代的到来,电信、互联网与媒体等产业链条相互介入,融合型智能终端发展引发了对跨媒介内容的用户需求的爆发式增长,iptV、imS、云计算等融合的网络技术及业务不断发展,三网融合等融合监管政策更是大力推进,使得“新媒体2.0”――融合运营的时代应运而来。在融合的媒体业务内容通过融合的媒介进行和传播的媒介生态环境下,媒介更加人性化地满足人的融合传播需求,用户可利用融合终端实现各媒介之间的无缝切换,从而实现对全媒介内容的融合品质体验。新媒体2.0是对多种传播手段和不同媒体之间融合与重组的追求和响应,它的出现是传播形态深度融合的一次演化和升级。

新媒体2.0在继承了新媒体1.0的优良特征的基础上,在传播模式、技术实现、用户内容、广告营销等层面都有着诸多不同的创新产生(具体见表1)。

二、新媒体2.o的发展特征诠释

产业融合趋势下,“无所不容、无处不在”的泛网络为“新媒体2.0”发展创造了全新的产业生态系统,并赋予其更多的发展特征:

1.在继承新媒体1.0优良品质的基础上,新媒体2.0更加突出强调融合型、开放式、社会化的传播特征。其中,融合型具体表现为:融合的终端/平台、融合的信息内容、融合的产业,最终实现全方位的媒介融合。开放式表现为:业务平台的开放、产业链合作的开放。社会化表现为:利用社会化网络、在线社区、微博、百科或者其他网络协作平台实施产业媒介传播的形态,如以Flipboard为代表的社会化阅读软件及其代表触发的媒体形态。总之,融合型、开放式、社会化的媒体模式必然成为媒体产业的发展趋势。

2.新媒体2.0是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通过“全天候”的服务理念、“泛信息化”的思维形态来大力推进融合媒介及其平台的协同运作,从而实现“内容海”“媒体雨”“个人云”的媒介循环再生。在新媒体2.0中,广阔的媒体内容形成了“内容海”;而媒体运营商应用多种媒介蒸馏作用,在时间的渗透与“碎”式叠加基础上,形成“个人云”;并在以互联网媒体、手机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主要载体的基础上,创生“媒体雨”,再通过多种媒介对用户形成接触点的互动影响。

3.在社区化、虚拟化、网络化发展过程中,内容聚合引发社会关系网络重构,无所不在的网络与永远在线的实现价值统一,虚拟社区与现实生活的达成混沌整合,消费模式也由“小众部落族”向“媒体群居圈”演变。新媒体2.0推动消费者按照价值观、行为方式和消费需求重新聚合,由“小众部落族”向新的“媒体群居圈”发展演变。“媒体群居圈”内消费者内容的聚合形成了新的媒体内容和媒体传播形态,分享的力量让社区化媒体成为阶段性的主流媒体。

无线网络传播介质篇9

关键词:三网融合;媒介融合;信息平台

中图分类号:G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169(2012)03007206

“平台”是信息传播数字化、网络化过程中绕不开的核心概念。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平台”的研究及相关概念的界定主要有三个学科视角:

理工类学科从技术的角度来界定和研究“平台”,中心词定位于“系统”和“服务”。比如有:高科技平台是一种由多个相互依赖的部件组成的不断发展的系统,构成平台的每一个部件都可能被独自创新\[1\](p2);人们通常将支撑组件生存的容器、组件间的协作规则以及一系列由可复用组件技术实现的服务合称为“平台”\[2\]。

经济学对“平台”的定义则是从市场交换的角度,中心词定位于“市场”。徐晋认为,平台实质上是一种交易空间或场所,可以存在于现实世界中,也可以存在于虚拟网络空间,该空间引导或促成双方或多方客户之间的交易,并且通过收取恰当的费用而努力吸引交易各方使用该空间或场所,最终追求收益最大化\[3\](p1)。

在管理学领域,对“平台”的研究主要是从企业竞争和企业关系的角度,中心定位词是“商业能力”。商业化平台实质上是指一系列商业能力,这些能力可以建立、连接、扩展其他的能力,通过这种方式来满足客户的需求以及与各种需求关系进行匹配。商业平台包含三个独特要素:管理规则和管理角色、蓝图和界面的标准、整合能力\[4\](p24-25)。

这些学科的平台研究对于信息传播领域的平台理论构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不足以解释和指导信息传播产业中的平台实践。早在1995年,尼葛洛庞蒂就指出,数字化生存是生存和活动于现实社会的人进行信息传播和交流的平台,不过,这个平台是借助于“数字化”构造,虽是虚拟,但却是真实而非想象的,是一种“真实的”虚拟空间\[5\](p52)。近年,部分研究新媒体产业和传统产业转型的学者也开始使用“平台”的概念和视角去解释相关的产业现象。赵子忠指出:“内容产业的产品系统将素材以及原创进行数字化,建立强大的内容产品数据库。依托于原有的素材和原创,从事数码内容产品的开发和集成,我们通常将这样的组织结构称为平台。”\[6\](p19)王薇对“家庭信息平台”的界定是“基于数字电视系统,以家庭用户信息数据库和数字内容库为基础的,为家庭用户提供各种信息服务,以满足家庭用户信息需求的系统,其核心是可控的实时互动的家庭信息的获取及处理”\[7\]。张豪对“个人信息平台”的界定是以满足个人信息需求为目标,以个人信息服务技术体系为标志,以数据库体系为运营核心,实现海量信息需求与海量信息供给精准适配的系统\[8\]。周滢对“内容平台”的界定是“数字传播时代的媒体,是以数字多媒体内容为核心,建立在软硬件系统环境之上的新媒介,是数字内容及其所在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的总称”\[9\]。以上这些信息平台的研究主要针对特定的应用领域,而且基本上沿用了理工类学科的“系统”、“数据库”的概念。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5月第12卷第3期谷虹:信息平台的概念、结构及三大基本要素近年来,三网融合带来的产业融合与全面转型,使得“平台”成为与信息相关的各大产业实践、政策文件中的高频词汇之一。2003年,国家广电总局出台《建立有线数字电视技术新体系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四大平台”的数字电视产业布局,即由节目平台、传输平台、服务平台和监管平台共同组建的中国有线数字电视新体系。之后,在国务院制定的《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中,“平台”和“信息平台”几乎成为与信息相关的各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主题词和关键字。当“平台”概念在三网融合的产业转型进程中被再次提及并成为关键词后,我们认为,在信息传播学科的框架下,“平台”需要一个更为严谨、规范的概念,使它能够很好地体现各类“信息平台”的共通性、信息类平台的特殊性以及从传播学视角去研究平台的独特性。

一、信息平台的核心概念

从购物商场到信用卡,从房屋中介到网络分类广告,平台的服务领域推陈出新;从CpU到个人电脑操作系统,从路由器到网络运营系统,从搜索引擎到淘宝电子商务,信息领域的平台也在不断演进。我们在这些形态各异、功能万千的具象化的平台之中抽象出关于“信息平台”的一般概念:

信息平台就是建立在海量端点和通用介质基础上的交互空间,它通过一定的规则和机制促进海量端点之间的协作与交互。

(一)从线性传播、星型传播到网络传播再到平台传播

上述对“信息平台”的界定是建立在对传统信息传播模式颠覆的基础上的。按照信息端点之间的传播路径,通常有两种最典型的传播模式:一种是“一对一”的线性传播,即以电信为代表的点对点的、对称的传播模式。在这种传播模式下,信息端点之间有很强的交互性,但是由于范围和速度的限制,传播效率不高,影响力非常有限(如图1所示)。

图1“一对一”线性传播模式

另一种是“一对多”的星形传播,即以广播电视、报业等传统媒体为代表的点向面的、非对称的传播模式。在这种传播模式下,由一个信息发送中心向匿名的、广泛的信息端点单向传送信息。这种传播模式在传播范围和速度上有很强的效率优势,但是交互性差(如图2所示)。

图2“一对多”星型传播模式

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推动下,出现了网络传播和平台传播。它们都是信息资源无限化和碎片化状态下的传播模式,需要无所不在的、能够把海量信息端点联系起来的网络作为支撑,涵盖了“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等几种传播模式,最终叠加成“多对多”的传播状态。然而,它们之间也存在着本质区别,这使得只有平台传播而非网络传播才是丰裕状态下真正能够进行信息运营的有效模式。

图3“多对多”网络传播模式

如图3所示,在网络传播模式下,各个端点都与其周围的端点双向对接。信息从一个端点传递到另一个端点,有多种路径选择,需要经过多次传递和扩散,例如从a点B点,有多种路径可供选择,但是每一次交互至少都要经过3个以上的链接点。网络传播模式带有双向性、不确定性、多角度和去中心化的特征。而在平台传播模式下,出现了一个平台中心端点,所有的信息端点都能与这个中心端点双向对接,这样信息从任何一个端点传递到另一个端点,只需要经过“o点”的中转就能够实现交互。除了承担聚集海量端点和中转的功能外,平台中心还能对各种交互信息进行分析、重组、匹配,实现高效率的定向传送(如图4所示)。

图4“多对多”平台传播模式

(二)平台传播是数字网络时代最有效率的传播模式

网络传播是信息在原始状态下的自然扩散,平台模式则是网络状态下具有主体性的信息定向传播。重要的是,对于在一个无限化、碎片化状态下的信息传播而言,平台模式显然比网络模式更有效率。网络传播是去中心化的;而平台传播是在去中心化基础上的再中心化。网络传播是离散的,是对传统线性、星型模式的解构和颠覆;而平台传播是聚合的,是对传统线性、星型模式解构之后的重构。网络传播是不可控也不可运营的,而平台传播是可控可管可运营的。

用这个概念去解释互联网,我们会发现其传播的本质。互联网使得世界上的电脑联成一个庞大的网络,从理论上说,任何一台电脑发出的信息最终都能够与所有电脑共享。然而,依靠网络最原始的联结和扩散机制,效率是非常低下的,其难度就犹如让一个人在茫茫人海中寻找另一个指定的人。网络为端点之间的互连提供了基础,也正是网络的去中心化使得端点之间的对接效率大大降低。

现实中的互联网并不是这样的,它能够提供各种快捷、高效、精准的信息服务,几乎无所不能。原因在于,互联网上存在着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信息平台。人们通过信息平台来使用互联网,信息平台是互联网运行的最基本结构。从本质上说,今天所认识和使用的高效的互联网,并不是原始的网络结构,而是一个多样化多层次的平台结构。互联网是最大的基础平台,它聚合了海量的应用平台和海量的用户。QQ、淘宝、网易邮箱和百度等信息平台都通过一定的规则和机制,为网络状态下的海量端点之间的效率匹配提供了支持,平台是海量端点间的交互中心。

由此可见,互联网的组织方式并非网状的,而是以平台的方式聚合的。平台传播而非网络传播,才是互联网最真实存在和运行的模式。网络只是为“多对多”的交互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而只有“平台”的出现才真正解决了海量端点间的效率匹配和交互的问题,并使其真正成为可以运作的现实。

二、信息平台的三大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信息平台的定义,除了揭示信息在平台模式下的交互状态以外,还揭示了平台的深层构造——其中包含三个基本要素——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海量端点——规模要素

信息平台出现的背景是资源禀赋的无限丰裕,传统的线性封闭链条分崩离析,释放出海量的资源,并以碎片化的端点和组件的形态存在。如果在传播模式层面讨论平台,这时的海量端点就是信息传播者和接收者的总和。如果在产业的层面讨论平台,这时的海量端点就是庞大而离散的生产和需求,包括信息生产者、信息消费者以及生产兼消费者①(prosumer),是需求力规模经济和供给力规模经济的直观体现。如果在计算机技术层面讨论平台,这时的海量端点就是各种应用程序、组件的总和。海量端点是平台的规模要素,规模化是平台运行的先决条件。

无论海量端点具体指代什么,它们都具有相同的特点。其中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数量庞大且具有潜在的网络效应。海量是无限化和碎片化在数量上的表征。网络效应,也称网络外部性,则显示这些海量端点之间具有相互连接、交互、交易以及协作的潜在需求,而且这种需求能够产生巨大的价值和利益溢出,并随着接入端点规模的扩大呈现几何级的增长。网络效应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梅特卡夫法则”(metcalfe’Law)——网络价值随着连接到该网络上的人数的平方成正比\[10\](p75-76)。

第二个特点是简单。终端的简单化是一个发展趋势,在it领域,随着软硬件一体化的解体和云计算的提出,未来的信息终端(无论是个人电脑、数字电视还是手机、手持阅读器等)将全面走向简单化,所有的功能和应用都将转移到网络上,通过平台进行集成和整合,而终端只需支撑最基本的运行以及提供网络连接。个人电脑也正从过去不断“增负”的阶段走向逐步“减负”的阶段,上网本和平板电脑的兴起就是很好的例子。

第三个特点是独立。虽然海量端点周围都存在着有形或者无形的网络,虽然它们必须与特定的平台中心相连并且通过其发生交互,但是对于某个具体的端点来说,它是能够自主地决定是否需要和接收信息,能够自主地发出进行信息交换和处理的请求,因此它具有活动和选择的独立性。

第四个特点是活跃。海量端点间潜在的网络效应能否转变为现实的价值,取决于端点间以及端点与平台中心之间的交互频率。交互频率越高,端点的活跃度也就越高,信息平台的价值也就越大。

(二)通用介质——网络要素

通用介质是把海量端点连结起来的网络要素,它是平台机制得以运行的基础。通用介质可以是一个物理传输网络,可以是一种通用接口,一套标准,一组数据……总之,通用介质的作用在于使海量端点得以连结,形成物理的、虚拟的或者虚实兼备的网络。在这里,网络是指把海量端点连结起来的链路。“根据链路形态来划分,物理网络(physicalnetwork)是通过具体网管、网路连接起来的网络,虚拟网络(Virtualnetwork)是通过无形的界面标准连接起来的网络”\[10\](p72)。通用介质解决的是海量端点间互联互通的问题和标准化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千差万别的端点才能够实现交互。

从信息传播类产业的层面来讨论平台,通用介质包括数字技术、物理传输网络和网络通用传输协议。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形态可以转化成“01”编码,这解决了信息的标准化问题,这是虚拟网络的形成;网络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又使得这种以“01”通用编码的信息能够实现无障碍传播和交互,这解决了端点的互联互通问题,这是物理网络的形成。由此可见,对于一个平台来说,“通用介质”可能不止一种而是几种。

(三)交互空间——效率要素

信息平台定义的中心词是“交互空间”,它是平台结构中最核心的要素,交互也是平台最核心的功能。通用介质解决的是海量端点如何更有效率地接入的问题,而交互空间本身要解决的则是如何促使已经接入的海量端点能够最有效率地互动,并对尚未接入的海量端点产生巨大的持续的吸引力。交互效率的高低是平台核心能力的集中体现。

与通用介质形成的网络一样,交互空间可以是物理的实体,可以是虚拟的,也可以是虚实结合的。一般来说,交互空间有三个组成部分,各自对应三个层面的任务:最内层的是决定海量端点按照什么方式进行交互的“规则和机制”,这是交互空间的基因内核。中间是控制和运算,通常表现为一个后台的操作系统、一个数据库或者一个管理组织架构,这是交互空间的中枢神经。最外层是形态和应用,这是交互空间与海量端点直接对接的部分,也是交互空间在实体上的呈现形式和运作形态,通常表现为一个产品、一个应用界面或者一个物理空间。事实上,并非要同时拥有这三个部分才能构成完整的交互空间,很多信息平台并没有最外层的实体形态,而只需要抽象的规则机制以及虚拟的控制中心就能够运行,这就是物理交互空间和虚拟交互空间的区别所在。

(四)三大要素的相互关系

要构建一个信息平台,海量端点、通用介质和交互空间三者缺一不可(如图5所示)。由海量端点和通用介质形成的规模网络是交互的基础,而交互空间才是平台的核心结构。信息平台本质上是一个势力范围和场域的概念。从海量端点到通用介质再到交互空间,随着越来越往中心区域靠近,信息平台系统对其的控制力也由弱渐强,三者在平台系统中的地位由边缘转变到核心。对于信息平台来说,端点是不能控制的,海量端点与信息平台之间的关系是松散的,信息平台需要通过各种努力把其吸引在周围。交互空间是信息平台本体,也是控制力最强的中心。中间的通用介质是灰色地带,既可以由信息平台控制、拥有或规定,也可以独立于信息平台。

图5信息平台结构图三、一个信息平台的典型案例:

苹果iphone苹果iphone手机无疑是一个成功的信息平台,它不仅改变了传统手机的商业规则和产业结构,还将势力从互联网it技术产业延伸到电信业和传媒业的领域。事实上,苹果手机平台是技术平台和商业平台的结合。按照我们对信息平台的定义,苹果手机平台的构成包括(如图6所示):

图6苹果iphone手机平台的结构

海量端点是苹果手机的使用者、应用程序开发者、内容提供商、广告商、外接设备生产商等,他们是数量庞大、分散多变而且参差不齐的个人和机构。他们存在着相互连接、交互、交易以及协作的潜在需求:手机使用者希望自由选择尽可能多种多样的个性化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开发者希望获得尽可能多的消费市场,内容提供商和广告商希望自己的信息能够尽可能多地呈现在受众眼前……

通用介质包括数字技术、物理传输网络和网络通用传输协议,而后两者事实上是相关联的,在不同地区不同市场可以由不同的技术和标准来实现,例如在我国通过与中国联通的合作运行在wCDma网络上。

交互空间比较复杂。首先,“规则和机制”一方面指技术协作的规则,包括苹果要划定的技术疆界,哪些技术是封闭性的,哪些技术是向外界开放的,哪些是自身确立的新的技术规范,哪些是业界已经选择的技术标准,这些规则和机制的确立能够为不同组件间的无缝交互、多元化应用程序的协同运行以及多种网络协议提供支撑。另一方面指商业协作的规则,是苹果为促进苹果手机的使用者、应用程序开发者、内容提供商、广告商、外接设备生产商等之间的交互所制定的商业规则。

其次,苹果手机平台的“控制和运算”层面也包括两方面,其一是具有精密内核、强大运算能力以及绚丽多彩的用户界面的操作系统macoSX,这是技术协作规则的具体体现。其二是appLeStoRe苹果在线应用商店、appLeitUneS苹果在线音乐下载商店庞大的数据处理交换系统以及后台数据库,它们是这个苹果手机平台商业生态系统的控制中心,执行着苹果手机平台上关于商业协作的各种规则机制。

再次,“形态和应用”就是我们最容易接触到的苹果iphone手机的实体、appLeStoRe苹果在线应用商店的网站、appLeitUneS苹果在线音乐下载商店网站、appLeitUneS应用程序等等这些友好的用户界面。

四、关于信息平台的两个误解

(一)误解一:网络就是信息平台,控制了网络就掌握了融合产业的主导权

由通用介质构建的实体网络或虚拟网络是信息平台建立的基础,但这些网络常常被误认为是信息平台本身,甚至有观点认为,控制了网络就控制了信息平台,掌握了融合产业的主导权,由此得出“渠道为王”的结论。长期以来,这种观点和战略导向在传统电信企业和广电网络运营企业中获得广泛认同,由此展开了基础网络层面的“军备竞赛”\[11\]。然而,这种观念在逻辑上犯了把必要条件当成了充分条件的错误,其致命之处在于,使企业对于“通用介质”或网络形成的竞争壁垒过于自信,把企业竞争的筹码过多地压在网络要素上,而忽视了最重要的交互空间的构建。等到其他互联网企业依靠交互空间这个看不见的引擎成功拉动庞大的市场需求并逐步构建起活跃的商业价值网络的时候,传统电信、广电的网络运营企业回过头来再想建立平台,就难以企及了。谷歌、苹果既不拥有固定网络,也不拥有移动网络,但是他们却能牵动世界各国网络运营商的利益脉搏,甚至在商业谈判中处于强势地位。他们才是真正从全球的角度建立了以自己为中心的信息平台系统以及围绕这个信息平台系统的企业价值网络。it企业与传统电信广电企业的差异,就在于前者建立的是信息平台,而后者是典型的渠道思维。

把网络投资和渠道控制作为未来融合产业竞争的筹码是非常危险的,不仅在于这是一场技术和资本的豪门,更是无法适应未来融合产业的竞争法则。第一,随着三网融合进程的发展,“通用介质”之一的物理网络(无论是固网还是移动网)资源趋向无限化,多种产业背景的市场主体通过不同的技术建立异质同构的物理网络系统,竞争必然导致该领域的效率提升、利润降低。第二,从产业的长期发展来看,“通用介质”的终极意义,就是提供一种基础环境,如阳光、空气一样,是难以盈利的。无论是作为通用技术、通用接口或者通用网络,“通用介质”及其形成的网络都难以建立有效的盈利模式,也难以维持持久的利润成长空间。而只有建立在差异性基础上的、以有边界的“互动空间”为核心的信息平台,才使得一切商业层面的活动得以运作。第三,信息平台最核心的部分是“交互空间”,至于这个“交互空间”运行在哪种技术的物理网络上,是没有规定性的。事实上,信息平台根本不必与特定的网络绑定,它可以同时运营在不同的几个物理网络上,例如腾讯QQ、新浪微博既有基于个人电脑的客户端,又有基于手机的客户端,可以通过电信宽带网络、广电宽带网络、无线wiFi、3G移动网络提供服务。

(二)误解二:把交互空间的形式和应用看成信息平台的全部

信息平台的核心要素是交互空间,但往往人们往往只看到最外层的形式和应用,以为这就是信息平台的全部。

人们往往认为苹果iphone手机的成功是手机设计的成功,由此得出“终端为王”的结论,只要控制了终端就拥有了信息平台。我们并不否认苹果手机人性化的设计、强大的功能以及友好的用户体验,是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这种对于苹果手机本身的喜好也能够引发群体模仿和追随,由此形成虚拟的消费者网络,使用苹果手机的人被归属于同一个社会文化团体而获得认同感。这种网络效应是建立在传统商业模式基础上的,属于直接网络效应的范畴。

然而,仅仅凭借这一点只能使苹果iphone手机成为一个出色的产品,而不足以成为一个划时代的伟大产品。它的伟大之处在于隐藏在手机里的操作系统macoSX,appLeStoRe苹果在线应用商店、appLeitUneS苹果在线音乐下载商店庞大的数据处理交换系统以及后台数据库,它们分别是最深层的技术规则和商业机制的具体体现。这些系统和机制使得这款手机具有非凡的市场号召力,就像一块磁石,把社会上的闲散资源和力量吸聚在周围,迅速形成一个庞大的势力集团,这些才是苹果iphone手机平台最有价值的部分,也是难以复制和模仿的部分。没有这些系统、数据库以及规则作为支撑,苹果iphone手机硬件即使设计得再时尚、技术再尖端,也只是一个产品而已。这些隐藏在背后的系统、数据库和运算中心,就像给苹果iphone手机安装了一个个看不见的动力引擎,为苹果的商业系统带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苹果iphone手机成为其平台的实体形式,但是苹果手机的平台绝不是手机本身,产品是死的,背后的商业生态才是活的,而平台的机制及其具体实现才是企业得以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的武器。

参考文献:

[1]\[美\]安娜贝拉?加威尔,迈克尔?库苏麦诺.平台领导:英特尔、微软和思科如何推行行业创新\[m\].袁申国,刘兰凤,译.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7.

\[2\]庄恩贵.基于平台思想的多单元系统构筑法\[J\].软件世界,2005,(7).

\[3\]徐晋.平台经济学:平台竞争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4\]\[美\]琳达?S?桑福德,戴夫?泰勒.开放性成长——商业大趋势:从价值链到价值网络\[m\].刘曦,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

\[5\]\[美\]尼葛洛庞蒂.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

\[6\]赵子忠.内容产业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7\]黄升民,王薇.家庭信息平台:数字电视运营模式新突破\[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8\]张豪.个人信息平台研究\[D\].北京:中国传媒大学,2009.

\[9\]周滢.内容平台:内容王国的再建构\[D\].北京:中国传媒大学,2010.

\[10\]朱彤.网络效应经济理论:iCt产业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与公共政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1\]黄升民,谷虹.数字媒体时代的平台建构与竞争\[J\].现代传播,2009,(5).

(责任编辑刘传红)第12卷第3期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12no3

无线网络传播介质篇10

关键词信息传播;社会教育;平等性;智慧化

农村所谓信息,哲学范畴定义为一切物质的普遍属性。近年来,由信息一词延伸出了“信息技术”“信息革命”“信息社会”“信息高速公路”等热门词语,这些词语的变化可以感受到“信息”一词给我们在认识世界等方面带来的冲击。联合国新闻委员会提出了网络传播的概念,即报刊、广播和电视后出现的互联网和正在兴建的信息高速公路。网络媒体属于大众媒体的后起之秀,属于大众传播的一种,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减少社会的不平等性,借助网络信息传播通过社会教育可以使社会贫困阶层获得提升自己和改变命运的机会。由于导致社会教育的不平等性因素的存在,我们得忽视差异,齐头并进,缩小社会教育差距,在网络信息传播背景下实现社会教育的相对平等性。

1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

1.1“媒介使用者”的定位

技术进步给信息传播带来了重要影响,特别是网络传播时代的到来,活跃在互联网世界中的人们,常常以“客”相称:“博客”“播客”“维客”“闪客”“晒客”等。这些人隐姓埋名,他们通过上传信息而成为内容的制造者,活跃在互联网虚拟世界中,颠覆着传统,创造着令人瞠目结舌的新现象。他们绝对将自己视为互联网的主人,在那些没有围墙的聊天室里,在那些不知说给谁听的博客倾诉中,在那些“没有看客我自得”的晒客展示中,他们纵情的表达和表现自己。其显示出的传播者与受众的信息流动轨迹由单向传播的“传播者受众”演变为双向互动传播的“传播者<=>受众”模式,如QQ聊天、微信平台互动等。“信息传播者”和“信息接受者”处于高频率转换状态,传播者和受众既是传者又是受者。这种传播状态下,似乎只有一个称谓对他而言是准确的,那就是“媒介使用者”,或者叫“新媒体技术使用者”。

1.2传播者多样化、多元化

在漫长的社会化过程中,信息传播犹如麦克卢汉媒介即人的延伸观点中关于传播媒介对人类感觉中枢的影响,媒介和社会的发展是一部人的感官能力由“统合”“分化”“再统合”的历史。口语时代,信息传播是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统合;在印刷媒介、广播媒介时代,信息传播是视觉与听觉的分离;在网络信息传播时代则又是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统合。马克斯•韦伯曾说道:“人是悬在自己所编织的意义之网之中的动物。”信息传播者参与传播的根本动力,也就是为了给自我一个准确的社会定位:比照身外,探寻自我,表现价值,寻求认可——以什么样的方式认识主观的自己和客观世间之间的关联性,是任何社会行为都无法绕过的心理底色,这种意识或是隐形的,也或是显现的,但它自始至终左右着我们的观点。为此,传播者由原来的专业传播者也或是职业传播者演变为当下的泛传播者,他们包括主导文化、精英文化的主导者,也包括“草根文化”的生产者,他们共同推进网络信息传播的发展步伐。这正是“草根”的生命力和繁殖力,也是今天互联网使用者愿意用以比拟自己的一个原因,一段被某种力量消除了的文字、图片、视频,只要有一根网线,草根们就可以把它重新挂在网上,呼朋唤友、星火燎原,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3受众从复数“众”到单数的“i”和“YoU”

当下“mySpace”(友你友我)和“Youtube”(你的视频)两个交友平台也成为互联网上人气最高的网站之一,代表了新一代互联网。用户只需在“mySpace”和“Youtube”注册一个账号,即可在网上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当我们将目光注视这两个网站,探究其建设理念的时候,会发现:他们的名字就有着新媒体意味,“my”——“我的”;“You”——“你的”。互联网上“你、我”概念的流行标志着崛起的新媒体的共性——以使用者命名。“mySpace”以“我的空间”鼓励着用户“反客为主”的自和创造力,激励着他们在自己营造的私人空间中激情创造;“Youtube”无论我们将它理解为“Youtube”还是理解为“Youtube”,它所要表达的思想都是一样的,即决定权赋予你!你拥有这个渠道!你可以在这里创造!在新媒体浪潮下,中国网络也开始了以使用者需求为导向的明显变化,从崛起的新媒体命名上就可以得到佐证。如新浪网的视频互动区域命名为YoUViDeo(你的视频),对此我们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新浪在模仿,更应该理解为新浪在尊从一种趋势,表达的含义就是“你的地盘你做主”。我要网、校内网、天涯社区、mop猫扑网也如是。

1.4网络信息传播的“福”与“祸”

居于信息社会的屋檐下,我们不得不冷静的思考和观察,信息社会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因为流量与迅捷,网络的信息存在和信息到达都变得比传统媒体更复杂,更难于统计。互联网上的统计表明,网站服务器中20%的信息满足了客户端80%的用户需要。据日本《信息流通调查报告》估计,人类标准供给信息量每10年约增加4倍;《科学技术信息手册》则显示:每年全世界发表的科学技术文献大约在400万件以上,而且每年还以5%~7%的速度增长;西方四大通讯社每天总发稿量高达3500万字,国内日报、都市报、电视台、广播台新闻信息飞速增加。这些信息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成为社会改革发展及社会稳定的强有力舆论支持,特别是现代教育社会的信息化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多媒体技术和设备应用于现代人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了无与伦比的便捷。网络推开了人类文明的闸门,它像春风化雨般,让生活更美好,让人们更亲近,固然是福之肇;但在网络的侵袭下,身边的人宁可微信闲聊点赞,也不愿促膝谈心,让人越来越疏远,实属现代社会影响人类正常交往的祸之端。据科技新闻网站theVerge报道,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theofficeoftheDirectorofnationalintelligence)近日公布的一份解密报告(报告的标题是《评估俄罗斯在美国最近一次总统选举中的活动和意图》.)事件,这份报告中说,俄罗斯的目的是破坏公众对美国民主选举的信任,抹黑国务卿希拉里,损害她的形象并降低她当选的可能性。又如白宫就黑客干扰美国大选对俄罗斯发起制裁事件也如是。当我们热烈拥吻信息社会的信息文明和信息佳肴时,信息污染和信息侵略又尾随而至,色情信息、暴力内容、精神垃圾无不给我们带来深思。对于外来的信息侵略,我国本土文化的受到威胁,我们必须正视这种侵害,保护和捍卫网络信息传播,继续发扬民族优良传统,构筑反信息侵略的“万里长城”,打好网络信息传播领域自卫反击战,确保我国网络信息安全、文明、健康传播。

2网络信息传播背景下社会教育不平等的制约因素

经济学家樊刚曾直言:“网民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但在中国更大的利益群体在网络外面,多数农民、民工都不在网上,不是网民能够代表的,所以网民不能以民意代表自居。”由此,在中国甚至整个世界,有那么一部分人因经济收入低、文化水平不高、生活环境恶劣、工作行业特点等因素不得不游离于网络信息之外。而一个社会人一生接受教育大部分时间在社会,除社会阅历外,在当下给我们提供社会教育最好、最便捷、最丰富的教育平台,还首选互联网。然而因各种因素的制约,社会人在通过网络信息传播所接受的教育呈现不平等的扁平状态。

2.1经济收入不平等导致了网络信息传播社会教育不平等

经济收入不平等是人类阶层社会发展永恒的定律。哈佛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的阶梯理论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是不平等的,他将世界生活状态的人们划分为四个阶梯:第一阶梯是赤贫,第二阶梯是低收入,第三阶梯是中等收入,第四阶梯是富裕。”杰弗里•萨克斯的阶梯理论告诉我们,世界还有1/6的人口处于饥饿状态,有1/4的人口是穷人。截至2013年底我国尚有8249万农村贫困人口,贫困地区发展滞后问题仍然是一项繁重的任务,贫困的人们主要生活目的是填饱肚子,而不是网络信息。为此,目前这些人通过网络信息接受教育已成为不可能,又何谈网络信息接受教育的平等性问题呢?

2.2媒介素养低水平导致网络信息传播社会教育不平等

当我们集中关注个人如何使用网络媒介时,对于个人层面,功能方法被赋予“使用与满足模式”这个笼统的名称。“使用与满足模式”断定受众成员有着某些需求和欲望,这些需要与欲望通过网络媒介得到满足,被媒介满足的真正需求被称为媒介满足,研究者们把各种各样的使用与满足分为认知、转移、社会效用和逃避四重范畴体系。2016年9月,笔者承担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课题撰写《新媒体下贵州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传播技巧》研究报告。报告曾对贵州民族地区进行媒介素养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民族地区对媒介的接触率非常小,家庭拥有电脑的比例仅达10.5%,可见,民族地区家庭的电脑拥有率、使用率都非常低。手机在民族地区家庭拥有2台以上的比例仅达37.2%,而家庭使用手机的主要用途主要还是联系亲友。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民族地区家庭利用手机获取信息的几乎为零,对于民族地区家庭世世代代信息闭塞的局面仍然得不到打破,农村要享受到现代网络信息的服务,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更不要说博客、播客、微博等新媒体的使用了。互联网远离农村家庭,边远山区农村接触的媒介主要为印刷媒介和电视媒介,尽管近年来,打工潮的掀起和旅游景点的开发,与外界接触频率增大,以网络和手机为主的新媒介慢慢进入农村家庭生活,但他们对网络信息传播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仍然很低。城市人口虽对网络信息传播较为青睐,但也主要集中在中青年人受群众。城市人口中的小部分和农村人口的大部分构成了网络信息传播的“盲区”,这部分人通过网络信息接受社会教育的可能性非常小。

2.3教育程度低水平导致网络信息传播社会教育不平等

杰弗里•萨克斯:“信息服务的前提不光是有便宜的劳动力,还必须拥有大量受过高中教育的初级知识员工,即积累的人力资本要达到一定的门槛,而大部分地区只有低收入成本劳动力,没有必要的人力资本。”网络信息传播及其社会教育也是如此,没有高水平线上的网络信息接收者,只有低水平线上的接收者,网络传播效果也不能得到凸显。偏远地区农村家庭小孩就读环境差,特别是村小覆盖面积窄,孩子就读小学和初中难度大,在小学、初中未实行寄宿制前常常是每天读书要往返很远的山路,再加上各种家庭的、社会的、情感的压力,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学习兴趣不浓,几乎70%的学生读完初中就辍学回家干农活或者外出打工。为此,当下农村和部分城市青年接受教育的程度低,他们对网络信息的接受能力、预判能力以及对“糖衣炮弹”的抵御能力都不强,再加上接触互联网的那部分面对互联网,更多的经历倾注于“游戏、微聊、今日笑话”等低俗的信息,而对于“国学文化”等精髓信息却采取逃避,不是不想是无法接受。

2.4网络信息传播干扰因素导致社会教育不平等

环境是指人生活在其中并给人以影响的境况和条件。信息传播活动离不开传播环境,传播环境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制约着传播活动。德弗勒和鲍尔•诺基奇认为:“如果撇开环境,单纯地孤立地观察各个具体媒介,观察再细致,也无法理解当今社会大众传播系统的整体,因为媒介的历史大于其各个部分之和,任何媒介的产生和发展都深深地植根于一系列独特的社会、经济和整治环境之中。”网络信息传播也如是,它也不能摆脱它赖以生存的传播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是指物质空间和场所,即传播的地理空间、设施设备等,其制约着媒介的经济效益,也影响着受众接受信息的效果,比如交通落后、大山阻隔,网络不正常甚至不通,无法正常通话甚至毫无信号。软环境是指精神范畴内容,包括文化、心理以及政治、经济等因素。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因素都会导致我们接受信息出现走样。

3网络信息传播背景下的社会平等性教育

“知识沟”理论将网络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进行分化,其实质是对网络信息传播普及时代信息流通的均衡性、受众在社会信息教育方面的平等性提出质疑,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一个新词“数字鸿沟”。所谓网络信息传播背景下的社会平等性教育也只是相对的。“知识沟”问题、“数字鸿沟”问题不是互联网带来的问题,而是新媒体要面对的新问题。然而,如何消除“知识沟”意识,促进网络信息传播背景下社会教育的平等化进程,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由“智慧化城市”延伸至“智慧化农村”

“智慧化城市”“智慧化农村”的建设是需要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德鲁克眼中的机会就是能够改天换地的机会和创造人类社会福利阶梯时分布的方式,只有生产力革命。人类在经历农业、工业和信息三次革命后,打破了地方的和民族的闭关自守状态,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都是如此,各民族产品成为了世界公共财产。特别是交通的极具发达的当下,一切野蛮的东西都逐渐被卷到文明当中来了。我们要缩小城市的、农村的国民福利差距,在建立“智慧城市”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智慧农村”。也就是将建立城市“一卡通”和免费“wLan”覆盖任何一个角落的做法延伸到农村,让城市人和农村人都有平等接受网络信息的公有平台,同时为不发达贫困地区和低收入家庭采取扶持政策,免费配置计算机和网络,也可以优惠价格,这样来推进计算机和宽带接入的全社会普及程度,为每一个社会人平等接受网络信息社会教育提供硬件保障。

3.2普及教育层次,提高国民媒介素养

经济发展决定了教育层次的普及程度,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9+3教育(部分地区普及高中、中职教育)”。教育层次普及率越高,国民素质就越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就越强,对事物的判断能力也就随之增强。与此同时,充分发挥每个社会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强烈的欲望,培养他们的勤奋、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如果没有这些,仅仅把计算机和互联网送到他们手上,也只是他们娱乐、消遣的工具。当我们为社会成员提供了平台后,我们得思考:“我的空间我做主了吗?”“你的地盘你做主了吗?”为此,我们只有通过差距的刺激、通过教育的引导来提高社会成员的媒介使用能力,才能实现缩小“知沟”“信息沟”的目的,从而使每个社会成员踏入“信息的平原”“知识的平原”,没有峡谷、沟壑,只有小山丘的一马平川,达到网络信息社会教育的相对“平等”状态。

3.3精准扶贫中重视“精神扶贫”

国家精准扶贫旨在着力改善贫困村、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改善贫困地区的发展环境,加快全面小康建设步伐。精准扶贫中把信息、教育、广播电视、电话通信、宽带、等基础设施列入了重点建设范畴,目的在于贫困人口公平接受社会信息提供硬件保障。但是贫困地区人口在精神领域的匮乏仍是一个重疾,2016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反贫困研究中心主任汪三贵在湖南调研得出结论:“精神贫困”是扶贫攻坚的最大敌人,原因有二:一是因为受教育程度不足,综合素质较低,不知道如何脱贫;二是部分地区的习俗文化也对贫困人口的观念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我们只有在精准扶贫中通过网络信息传播加强贫困地区人口的社会教育,变“输血”为“造血”,让勤干实干成为主流,只有做好精神上的扶贫,贫困人口才能真正实现脱贫。

3.4践行互联网公约——“自由、开放、宽容与责任”

2001年互联网八国首脑会议(中国有参加)制订了《国际互联网公约》,我国的《文明上网自律公约》也对互联网行为做了八条规定,提出了绿色网络、文明网络、网络应用、网络和谐、网络安全、网络开放、网络共享等主张。我们作为社会成员在自由表达自己意见和诉求的同时,也要坚守法律法规底线、社会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信息真实性底线。文明上网,争做文明网民,净化网络空间,坚决杜绝低俗信息,为广大网友创造一个绿色、健康、和谐的网络空间,还网络一片“蓝天”,使每个社会成员在网络信息传播中接受健康教育。网络信息传播是当下社会生活的主色调,也是我们每个社会成员健康成长、快速发展决定性因素之一。我们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同时,也必须用大量的时间接受社会教育,因为学校的教育是有限的,社会教育是无限的,“活到老、学到老”是人生存的不变真理。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在互联网给我们提供的平台下主动学习,社会教育的“信息沟”“知沟”也会被我们逐步填平,从而实现网络信息社会教育的相对平等化。

参考文献

[1]约瑟夫•R•多米尼克.大众传播动力学——数字时代的媒介[m].蔡骐,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希伦•a•洛厄里,梅尔文•L•德弗勒.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m].刘海龙,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