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老年骨质疏松最佳治疗方法十篇老年骨质疏松最佳治疗方法十篇

老年骨质疏松最佳治疗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38:39

老年骨质疏松最佳治疗方法篇1

关键词老年人骨质疏松健康教育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7.304

随着人寿命的增长及老年人口的增加,作为老年重要的退行性疾病之一的骨质疏松成为我国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骨质疏松的疼痛、骨折等给老年人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严重地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骨骼疾病[1],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风险随年龄的增加而随上升趋势。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进行健康教育,它是预防骨质疏松最经济有效的手段之一,是预防骨质疏松的重要策略[2]。因此要在社区老年人口中进行骨质疏松的预防。

骨质疏松的症状

早期无表现,后期全身乏力,肌力下降。怕冷、疼痛(主要是全身骨骼疼痛及不适,以颈、肩、腰、背的疼痛及不适为主,依次是膝关节、手指、前臂及上臂疼痛)。身高降低>3cm,驼背,不明原因掉牙。轻微创伤后易骨折,常见部位:髋部、椎骨、腕部,称为“骨质疏松三大骨折”。

骨质疏松的危害

生活质量下降:老年人感觉周身筋骨酸痛、乏力、驼背、骨关节变形。轻者会使老人活动起来力不从心;重者可发生骨折,导致生活不能自理,增加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住院费用和保健费用高:因疼痛求医,看医买药或骨折住院,手术治疗的医疗费用而增加经济负担。

心理影响:骨质疏松对老人的心理和社交能力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如可能产生恐惧心理,害怕摔跤、骨折,使老人的活动都受到限制。

精神压抑:目前医学条件还缺乏有效办法帮助已患骨质疏松的患者逆转已经疏松的骨骼。因此,使老人背负较重的思想包袱,心情抑郁,缺乏生活热情。

骨质疏松的预防

营养与生活方式:合理膳食,保证适宜的营养,摄入充足的钙。多进食含钙丰富的食品,如乳制品、骨头汤、鱼虾类、蘑菇、绿色蔬菜等。

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鼓励老年人应经常到户外进行适量的运动,如跳舞、步行、太极拳等,让老年人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并且戒烟限酒,不饮浓茶,低盐饮食,保证睡眠,防止跌倒。

合理用药:目前已有许多药物预防和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钙剂和维生素D的补充是预防骨质疏松的一种基础疗法。1天中补钙的最佳时间是睡前与餐后1小时。临睡前补钙就能为夜间的钙代谢提供充足的原料。活性钙宜早上空腹,服后多饮水,与钙剂不能同时服用。但这些远远不够,仍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物来治疗。理想的治疗药物必须具备有效性,安全性,使用方便。

运动疗法:应经常到户外活动,运动至少半小时,接触阳光,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运动是补钙的最佳方法,运动可达到预防骨质疏松的目的。

健康教育

在骨质疏松的防治中,要帮助老人掌握骨质疏松卫生保健知识。在老年人群中,由于肠吸收功能减弱,容易导致骨矿化能力降低。引起骨软化、骨脆性增加。因此要改变饮食习惯,多吃促进钙吸收的食物,如酸奶、乳制品、豆浆、鱼、豆腐、木耳菜、香菇等。进行合理运动,单纯补钙而缺乏运动,补钙效果不佳,运动疗法对防止“骨丢失”也有明显效果。因此适度的锻炼和体力劳动有助于减轻骨质疏松,提高骨骼对钙元素的摄取率。另外,老年人要多晒太阳,每天保证晒太阳30分钟,选择紫外线照射较弱的时候,如紫外线强烈,最好选择在树荫、房檐下的地方。如上午10:00以前,下午4:00以后,以免晒伤或中暑。通过健康教育让老年人了解骨质疏松的知识和预防方法,树立健康观念,这对降低骨质疏松危险因素和预防其并发症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并且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涛,张昊,杜宁.男性骨质疏松的研究概况.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3,3(1):56-58.

老年骨质疏松最佳治疗方法篇2

而另一位63岁的王奶奶骨折的原因竟然是因为坐了软沙发引起的。王奶奶前两天去参观女儿的新家,看见女儿新买的真皮沙发就“一屁股坐下去了”。谁知到,这坐下去就没能站起来。由于坐下时老人的髋关节失去支撑,造成了股骨颈骨折,需要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

近期,江苏省人民医院骨科接收了多位60岁以上在家中起居不当引发骨折的患者。这些患者中年龄最大的85岁,最小的也已经65岁了。对此专家提醒大家:60岁以上的老年人要警惕“家庭骨折”,定期检查骨质疏松症非常重要。

在我国许多老年人都患有骨质疏松症,骨质较脆弱,即使是打个喷嚏或者不小心碰倒,都有可能造成手腕、腰部或者髋部损伤。很多老年人对骨质疏松症并不了解,往往是任其发展,直到出现骨折后才加以重视,但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老年骨质疏松最佳治疗方法篇3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中西医结合;临床分析

骨质疏松症是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疾病,是全身性骨量减少、骨结构改变,并伴有骨脆性增加及易导致骨折的疾病,60岁以上老年人有30%患有骨质疏松症和骨痛病[1]。据统计,全世界现有超过2亿人患有骨质疏松症,其发病率已跃居世界各种常见疾病的第6位。国内外学者虽提出了许多治疗方案,但迄今为止仍未获得十分有效的治疗措施。笔者于2010-2011年对118例脾肾气虚型骨质疏松症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明显,总结如下:1研究资料

1.1临床收集骨质疏松症患者40例,男5例,女35例,年龄43岁-70岁,平均年龄52岁,病程最长5年,最短4月。将40名患者按照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男3例,女17例;对照组20例,男2例,女18例。

1.240例全部摄腰椎正侧位片和髋部X线片,腰椎正侧位片均提示有明显的骨质疏松症的表现,髋部x线片表现按singh提出的以骨小梁形态衡量骨的机械强度标准均

2.1对照组口服钙尔奇(碳酸钙/维生素D)0.3g,每日两次。联合阿伦磷酸钠片,每日一次。服钙剂后应鼓励多饮水,以防止尿路结石。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加入中药治疗。即除了西医对症以外,还要进行中医辨证施治。该病临床表现以脾肾气虚多见,根据临床的不同表现确定相应治法,酌情进行方药配伍,内容如下:脾肾气虚证:可见全身倦怠嗜卧,颈腰背酸痛无力,萎软,伸举无力,甚或肌肉萎缩,骨骼畸形,兼见纳差,面色萎黄,便溏,舌淡苔薄白,脉弱。治以健脾益肾,方用参苓白术散合右归丸加减,若饮食不佳,胃脘不适者,加焦三仙等药。

2.2疗效评价标准[2]显效:腰背疼痛症状显著好转,积分下降>2/3,所检测的任何一个部位骨密度(BmD)值治疗后上升≥0.06g/cm2;有效:腰背疼痛症状显著好转,积分下降>1/3-2/3,而BmD值上升

两组股骨、颈BmD治疗前均为(658±4)mg?(cm2)-1,治疗6月后,对照组BmD为(701±8)mg?(cm2)-1,治疗组BmD、为(776±5)mg?(cm2)-1,差异有显著性(p

两组在骨压痛,腰背痛,驼背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治疗组在治疗的过程中没有出现明显副反应。从综合治疗效果来看,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治疗组显效13例,有效6例,无效1例,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讨论

骨质疏松症由于易发骨折和致畸、致残,是影响代谢性骨病患者和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被公认为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死亡率最高、消耗最大的疾病之一。骨质疏松症病因复杂,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生与Ca、p调节激素的失衡和内分泌、免疫系统失调等因素有关。[3]

中医学认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属“骨痹”、“骨痿”范畴,病机主要与肾亏、脾虚有关。肾虚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重要因素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伯”,肾气虚则筋骨隆盛,肾气衰则骨枯而髓减。《素问?上占通天论》更直接描述男八女七为基数年龄递增而肾虚症状加重的正相关系提出“女子七七,天癸竭而形坏,男子七八,天癸竭一肾脏衰而形体皆极”,说明骨的生长、发育、强劲、衰弱与肾精盛衰有直接密切关系,肾精亏虚则骨盈生化无源,骨失濡养而痪弱无力。

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主要途径是减少骨量丢失,维持和增加骨密度。骨质疏松为肾精不足,不能濡养筋骨所致,单纯补肾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因为老年人五脏功能衰退气血皆不足,所以在补肾同时需补气血生化之源-脾,才能取得良好效果。笔者在临床中发现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多见腰背疼痛,乏力神疲,故治疗选用益肾健脾方,治疗上以方用参苓白术散合右归丸加减,方中人参、扁豆、甘草,味之甘者也;白术、获等、山药、莲肉、惹该仁甘而微燥者也;砂仁辛香而燥,可以开脾胃;桔梗甘而微苦,甘则性缓,故为诸药之舟揖,苦则喜降,则能通天气于地道矣。”在双补肾之阴阳的同时,健脾益气,使先天之本得充,后天之本得实,共奏补肾益精、壮骨增髓之效。

参考文献

[1]董远芳.鲑鱼降钙素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骨密度和骨生化指标的影响[J].中国药房,2004,15(12):749.

老年骨质疏松最佳治疗方法篇4

典型的骨质疏松症可出现腰背骨性疼痛。骨质疏松引起的腰背疼痛主要是承重性疼痛。特点是平躺休息时腰背部无明显不适。而站立或行走一段时间或负重便会疼痛。第二大表现是圆背畸形,即我们俗称的“驼背”。骨质疏松症还会导致骨折,尤其是脊椎、髋部或腕部,这是较严重的后果,不仅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还给家庭带来负担。

越来越多的医生和百姓认识到积极治疗骨质疏松的重要性。但对如何防治骨质疏松存在三个认识误区:

误区一 吃钙片主能预防骨质疏松

许多老百姓和医生认为,补钙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最佳途径。有的老年人把钙片当成日常保健品长期服用。事实上,中老年人对钙剂的吸收并不像有些宣传品上所说的那么好。而且还可能导致结石症。

正确的预防方法主张从食物中摄取钙。建议多摄入牛奶和各种乳制品(如乳酪、酸奶等)。一旦确诊为骨质疏松症。应听从专业医师的指导,进行系统的正规治疗。

误区二 骨质疏松就是骨密度低

骨密度(BmD)是判断骨质疏松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但不是惟一指标。骨密度正常的人也可出现骨质疏松。就好像一幢房子的坚固与房梁的建筑构造是否牢固有关,骨骼中的结构如果异常。会使骨脆弱不堪,容易折断。有的病人骨密度基本正常,但骨小梁结构变细或发生部分断裂,骨的三维结构受到破坏,骨强度受到影响。这样的骨质疏松同样会导致骨折的发生。

临床上用来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方法有多种,如测骨密度、骨矿含量(BmC)、血清雌二醇(e2)、甲状旁腺素(ptH)、碱性磷酸酶(aKp)、降钙素(Ct)、骨钙素(BGp)等。

误区三 骨质疏松症不可逆转

很多人认为,骨质疏松症是进入年老期而不可避免的趋势。首先,应当分清骨质疏松症是因老年退行性变而原发的,还是继发的,如服用某些药物像激素,或有某种疾病如患有肿瘤、甲状旁腺功能异常等情况下,会产生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往往在停药一段时间或原发疾病基本康复的情况下可以治愈。原发性的骨质疏松症则较难逆转,但经过积极治疗后可以维持或使骨密度稍有增加。

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主要是减少骨吸收和促进骨形成的,如钙剂、维生素D、雌激素、降钙素、双膦酸盐、中药等。以往中老年妇女的骨质疏松症偏好用雌激素补充疗法。目前在美国已趋于淘汰。因其剂量不容易控制,易诱发肿瘤;其他西药也因其各种副作用而不易推广。近年来,中医药在防治骨质疏松上的作用引起医学界重视。中医根据“肾主骨”的理论治疗骨质疏松症,石氏伤科更是主张“脾肾同补”,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后天同治,健脾补肾达到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目的。经动物实验和大量临床疗效观察,能有效防治骨质疏松症。

老年骨质疏松最佳治疗方法篇5

关键词补肾强骨汤骨质疏松疗效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259;R28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533(2017)01-0037-04

effectofBushenQianggudecoctiononbonemineraldensityandqualityoflifeinthetreatmentof54patientswithosteoporosis*

CHenJun**,GUiXun,penGXixiang,HUanGJun

(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Hospital,YichunCity,Yichun336000,China)

aBStaCtobjective:todiscusstheeffectofBushenQianggudecoctiononbonemineraldensityandqualityoflifeinthetreatmentofpatientswithosteoporosis.methods:onehundredandeightpatientswithosteoporosiswereselectedandrandomlydividedintoacontrolgroup(receivedoralcaltrateD)andanobservationgroup(receivedBushenQianggudecoctionbesidescaltrateD)with54caseseach.Serumbonegamma-carboxyglutamic-acid-containingproteins(BGp),alkalinephosphatase(aLp)anddeoxypyridinoline(DpD)weredetectedbyeLiSa,andthequalityoflifewasassessedbyhealthsurveyprofiles(SF-36).Clinicalcurativeeffect,thelevelsofbonemetabolicfactors,bonedensity(lumbarL1~4,greattuberosity),lifequalityandadversereactionsbeforeandafterthetreatmentwereanalyzed.Results:treatmentefficiency,serumBGp,aLp,DpDlevelsaswellasscoresoflumbarL1~4,greattuberosityandSF-36wereallsignificantlybetterintheobservationgroupthaninthecontrolgroup(p

KeYwoRDSBushenQianggudecoction;osteoporosis;treatmentefficiency;lifequality

骨质疏松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由多原因引起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导致骨微结构损害和骨脆性增加所致,具有较高引发全身性骨折的风险,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目前,骨质疏松症临床上多采用药物治疗,通过钙尔奇D等药物以促进钙质的吸收,可有效缓解患者的骨密度和骨质量的流失,但由于此类药物只可维持骨量和暂时使骨形成增加,尚不能完全治愈,仍有部分患者疗效欠佳[1]。因此,如何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骨密度和骨质量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价值。对此,本研究通过在钙尔奇D治疗基础上给予骨质疏松患者补肾强骨汤治疗,探讨其对临床疗效/血清骨代谢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1.1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7月期间我院确诊治疗的骨质疏松患者108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男21例,女33例,年龄34~67岁,平均年龄(48.39±7.49)岁,病程6~37个月,平均病程(20.47±6.42)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得分为3~7分,平均得分(4.73±1.14)分;对照组:男22例,女32例,年龄34~69岁,平均年龄(49.23±7.78)岁,病程6~38个月,平均病程(20.92±6.71)个月,VaS得分3~7分,平均得分(4.96±1.24)分,本次研究已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且通过,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VaS得分等资料上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1.2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症状、双能X线检查等证实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中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2];②治疗前3个月无糖皮质激素治疗史;患者或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伴有心、肝、肾等重要器官严重性疾病;②本次药物治疗过敏史;③中途退出或拒绝参与本次研究者。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给予口服300~600mg/d钙尔奇D(惠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029,规格:600mg/片,60片/瓶),混合少量开水服用,1次/d,同时给予补肾强骨汤治疗。汤方为制何首乌、肉苁蓉、当归、淫羊藿、骨碎补、菟丝子、狗脊、桑寄生各10g,杜仲、熟地各15g,加水1500ml煎煮60~70min至剩汤药400ml,分早晚各1次服用,200ml/次,持续6个月。同时适当配合运动锻炼,每天锻炼1~2h,如适当户外活动(散步、晒太阳等),治疗期间尽量均衡膳食,如食用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等食物,尽量保持维生素D每日获取量约在10μg(400iU);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和钙尔奇D治疗,即不给予补肾强骨汤治疗,其余均同观察组。

1.2.2指标观察和检测

所有患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骨钙素(bonegamma-carboxyglutamic-acid-containingproteins,BGp)、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尿脱氧吡啶酚(deoxypyridinoline,DpD),即于早晨给予空腹处理,抽取左上臂静脉血6ml,完毕后常规棉签止血和通过全自动离心分离机进行血清分离,取适量上清液平均置入无菌试管a(用于BGp检测)、B(用于aLp检测)、C(用于DpD检测)中,并通过eLiSa法进行检测,同时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检测腰椎L1~4、大粗隆的骨密度,共测3次,取平均值作为最后测量值,所有操作均严格依据相关规定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骨代谢因子水平、骨密度和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情况。

1.3疗效评估标准[3]

所有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采用VaS评分法评估静息性腰背痛情况,治疗后VaS得分降低幅度>80%为显效,降低幅度在40%~80%为有效,降低幅度

SF-36评估标准:量表共计100个问题,每个问题采用5级评分,按要求组项打分,1分最差,5分最好,包括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健康状况、精力状态、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以及精神健康8个维度,每个维度得分均为正向得分,并按得分转换公式单项得分=(实际得分-该项最低得分)/该项总得分×100%转换成100分制,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学数据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对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在p

2结果

2.1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SF-36各项得分基本一致,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SF-36各项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3讨论

骨质疏松是临床上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疾病,主要表现有腰背痛、驼背、脆性骨折等症状,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4-5]。而钙尔奇D等钙制剂是临床上治疗骨质疏松的常用药物,可有效减少患者维持骨量和暂时使骨形成增加,但由于胃肠道对钙剂及维生素D的吸收效率较低,致使临床疗效欠佳,故如何更有效地增强钙质的吸收对改善患者骨量和骨组织显微结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6-7]。

2.2血清BGp、aLp、DpD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BGp、aLp、DpD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BGp、aLp、DpD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腰椎L1~4、大粗隆骨密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腰椎L1~4、大粗隆骨密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腰椎L1~4、大粗隆骨密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肾所藏之精靠后天水谷之精充养,肾虚则精亏,生化无源,肌骨痿软无力骨髓空虚,骨失所养,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即为伎巧不灵、腰膝酸软、腰脊疼痛之症[8-10]。也有研究显示[11-13],在中医学角度,骨质疏松属“骨痿”、“骨痹”、“腰腿痛”等范畴,而骨内有髓,骨者髓所生,肾藏精、精生髓,髓生骨,故骨质疏松由肾气渐衰致骨髓化源不足,使骨髓不得i养所致。而应建伟等研究表明[14],中医药是中医治疗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其中补肾强骨之药方具有补肾健脾、活血通经、生精补髓之功效,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疗效。

对此,本研究通过在钙尔奇D治疗基础上给予骨质疏松患者补肾强骨汤治疗,发现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前者治疗后血清BGp、aLp、DpD、腰椎L1~4、大粗隆骨密度水平及SF-36各项得分优于后者,表明补肾强骨汤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疗效,具有改善骨代谢和提高骨密度的作用,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提示,钙尔奇D可促进钙、磷在肠内的吸收,并促进骨骼的正常钙化,且适当配合运动锻炼和均衡膳食,有利于维持患者的骨量和促使骨形成。而在加用补肾强骨汤治疗后,可能由于其主要成分为肉苁蓉、当归、淫羊藿、骨碎补、菟丝子、狗脊、桑寄生、杜仲、何首乌、熟地,淫羊藿、熟地等具有补肾壮阳、益精生髓之功效,骨碎补、狗脊等具有壮骨补钙,通络止痛之功效,当归、何首乌等具有补血健脾、活血通络之功效;因此,在诸药合用下共奏补肾健脾、舒筋通络、补血活血、强骨之功效,可能有效增加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促进骨细胞的分化和增值,刺激成骨细胞增殖和骨胶原的合成,促进成骨细胞分泌类骨质,抑制破骨细胞的合成,阻断破骨细胞启动的破骨过程和抑制骨吸收,进而促进钙沉积及改善微循环,在配合钙尔奇D治疗促进骨骼正常钙化的作用下,有效增加患者对钙质的吸收效率,有利于改善骨调节激素的紊乱状态及骨代谢,提高患者的骨密度,进而改善血清BGp、aLp、DpD等骨代谢因子水平,从而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及提高骨质疏松疗效的作用,且由于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疗效及缓解患者疼痛等症状,有利于患者身体健康的恢复,继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的发生,表明该疗法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提示在遵从药物用法用量的条件下无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

综上所述,补肾强骨汤治疗可有效提高骨质疏松患者疗效,改善患者骨代谢和提高患者骨密度,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邹菁,黄东永,黄远源,等.唑来膦酸联合降钙素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骨密度和VaS评分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6,38(4):526-528.

[2]杨雪骅,陈志君,左权,等.阿仑膦酸钠、阿法骨化醇、碳酸钙联合应用治疗糖皮质激素诱发的骨质疏松症32例疗效分析[J].上海医药,2014,35(1):28-31.

[3]刘亚东,卢小伟,李汉湘,等.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不扩髓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3):104-106.

[4]胡鲲,李溥,李文忠,等.鹿角壮骨胶囊联合阿仑膦酸钠片和钙尔奇D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的疗效观察[J].北方药学,2016,13(4):70-71.

[5]曾文丛,何伟.仙灵骨葆胶囊联合阿仑膦酸钠片、鲑降钙素对骨|疏松症患者的治疗作用[J].上海医药,2015,36(17):27-30.

[6]鲍军国,李新春.仙灵骨葆胶囊联合钙尔奇D和阿仑膦酸钠片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的疗效比较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5,42(4):784-785.

[7]贵忱,宋雪花,刘明雨,等.淫羊藿联合钙尔奇D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保护素及骨密度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4,36(4):559-560.

[8]陈辉,王新杰,袁盛平,等.二仙汤经皮给药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6,6(5):65-67.

[9]王海燕.骨化三醇联合钙尔奇D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指标及疗效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3):152-153.

[10]江树连,刘安平.补肾壮骨中药制剂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42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25(2):137-139.

[11]窦学军.补肾壮骨汤治疗中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症65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5,19(3):258-259.

[12]莫元森.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联合壮骨活血汤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6,32(2):126-127.

老年骨质疏松最佳治疗方法篇6

【摘要】目的观察鲑降钙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所致骨痛的疗效和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均给予口服阿仑膦酸钠和碳酸钙d3,治疗组同时加用鲑降钙素,均连续应用3个月,治疗前后经骨密度(双能x线)检测腰椎bmd变化及根据临床症状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检测两组l2、l3、l4骨密度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升高,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多数患者骨关节疼痛明显好转,总有效率91.67%。治疗过程中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使用鲑降钙素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能明显提高骨密度,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骨丢失,增加骨密度,缓解骨质疏松引的疼痛,改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鲑降钙素;骨质疏松症;骨痛;骨密度

[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thesalmoncalcitonintreatmenteffectofostealgiaduetoosteoporosisandtheimpactonbonemineraldensity.methods120patientswithosteoporosiswererandomlydividedintocontrolandtreatmentgroup60patientsweregivenoralalendronatesodiumandcarbonicacidcalciumd3,thetreatmentgroupwereaddedsalmoncalcitonin,arecontinuousapplicationfor3monthsbeforeandaftertreatment.thebonemineraldensity(dualenergyxray)andthedetectionofchangesinlumbarspinebmdwereevaluatedbasedonclinicalsymptoms.resultsaftertreatment,l2,l3,l4bonemineraldensitywassignificantlyhigherbeforetreatment,with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comparisonofclinicalefficacy,theefficiencyofthetreatmentgroupwassignificantlyhigher.aftertreatment,mostpatientssignificantlyimprovedinboneandjointpain,andthetotalefficiencywas91.67%.thecourseoftreatmenthasnoobviousadversereactions.conclusionjointuseofsalmoncalcitonintreatmentofosteoporosis,alendronatesignificantlyincreasedbonemineraldensity,canbesuppressedtosomeextent,boneloss,increasebonedensity,osteoporosiscitedeasepainandimprovethelivesofelderlypatientswithosteoporosisquality.

[keywords]salmoncalcitonin;osteoporosis;ostealgia;bonemineraldensity

目前我国整个人口比例出现了明显老龄化,随着老年人人口数量的大量增加,相应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老年疾病,而在这些老年人中患骨质疏松症的患者日益增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显微结构改变,骨的脆性增加,易于引起骨折为特征的一种疾病。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与老年退行性改变有关。所有患者均存在腰背痛及全身骨痛。而这些疼痛则明显降低了这些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关于此病的临床治疗主要予抗骨吸收治疗,延缓骨密度下降等对症处理。自2010年1月-2011年6月,本院应用注射用鲑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症120例,探讨其对骨质疏松症治疗有效性,希望能够改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症状,以提高老年患者晚年的生活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临床按门诊或住院单双号随机选择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20例,其中60例为对照组,60例为治疗组,无病例脱失。其中男52例,女68例;年龄65~85岁,平均(75±2.5)岁;病程为3个月~5年,平均(15±7.8)个月。所有患者均存在腰背痛及全身骨痛。经腰椎、胸椎x线检查,多数患者存有t11~t3椎体压缩性改变,单发或多发。

1.2入选病例标准

(1)所有患者皆为2010年1月-2011年6月期间本院门诊及病房患者。年龄65~85岁,平均75岁。(2)诊断标准:按1995年who规定的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骨密度值同正常同性别年轻人的骨密度值比较(t值),t<-2.5sd,诊断为骨质疏松症[1]。(3)排除继发性骨质疏松症。(4)入选患者无中重度肾功能不全病史,无严重低血钙,无食道动力障碍病史(食道迟缓不能,食道狭窄)。

1.3治疗方法

上述患者均为住院病例,随机选定60例为对照组,均给予口服阿仑膦酸钠和碳酸钙d3,阿仑膦酸钠70mg,每周1次,晨起时一满杯白开水口服;碳酸钙d3选用口服钙尔奇d(江苏惠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片含元素钙600mg,维生素d125iu)每日1片,睡前口服。治疗组为60例,在相同口服阿仑膦酸钠和碳酸钙d3的同时,再给予注射用鲑降钙素50u加灭菌注射用水1ml溶解,肌肉注射每周3次,维持3个月为1个疗程。

1.4疗效观察指标

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分别评定两组骨痛性质和程度。

1.5骨痛分级标准[2]

根据骨痛性质和程度分为4级。一级:重度疼痛(疼痛剧烈、无法忍受,需要药物镇痛);二级:中度疼痛(疼痛较严重,但可以不加用药物镇痛);三级:轻度疼痛(无需药物镇痛);四级:无明显疼痛。

1.6骨痛疗效评定标准[2]

显效:骨痛程度降低3级,bmd降低值较前减少>40%;有效:骨痛程度降低2级,bmd降低值较前减少在20%~40%之间;缓解:骨痛程度轻度改善,降1级,bmd降低值较前减少<20%;无效:骨痛治疗后无减轻,bmd降低值未减少。显效与有效合计为总有效,据此计算总有效率。

1.7检测指标比较

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bmd。通过dpx-iq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对腰椎l2、l3、l4进行骨密度(bmd)测定并取平均值。

1.8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分析用spss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均数比较用t检验,两组间总有效率的比较用χ2检验。

2结果

2.1骨痛疗效比较

治疗3月后,治疗组多数患者骨痛明显减轻;骨痛均有明显缓解,经χ2检验,治疗组骨痛改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骨痛疗效比较见表1。表1两组骨痛疗效比较

2.2检测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bmd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后bmd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前bmd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bmd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前、后检测指标见表2。表2两组治疗前、后检测指标比较

3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骨质疏松症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骨质疏松症的防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骨质疏松症危害性大,不仅能引起疼痛、骨折,而且还会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而我国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已达6千万,居世界之最[3]。降钙素(calcitonin,ct)是一种由甲状腺和甲状旁腺滤泡旁细胞分泌的多肽激素,具有抑制破骨细胞的功能。人工合成的鲑鱼降钙素(sct)较为常用,且活性比人降钙素强数十倍[4]。在骨损耗及骨形成减少的情况下,降钙素能显著地减少钙质自骨骼移出,预防骨量丢失并增加骨量,鲑降钙素除抑制骨吸收、抗炎作用外,还有良好的镇痛作用,镇痛作用机制鲑降钙素能与脑内特异性受体结合,阻断痛觉神经传导,起到中枢性镇痛作用。能明显缓解骨痛,无成瘾性[5~7]。鲑降钙素和阿仑膦酸钠及钙剂联合应用,既弥补了起效慢的不足,又兼顾了降钙素长期疗效不确定的缺陷,最终达到长期疗效稳定、毒副作用小的目的。这样既能有效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又能降低骨转换速度,因此联合应用,作用协同相加,疗效更明显。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鲑降钙素联合阿仑膦酸钠及钙剂治疗骨质疏松症所致骨痛疗效确切,能有效增加患者骨密度,缓解骨质疏松性腰背疼痛,有利于改善骨质疏松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能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有广泛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刘忠厚.骨矿与临床.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57.

2徐江祥,王霞,刘志强,等.降钙素与钙尔奇d联合治疗骨质疏松症骨痛疗效观察.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07,35(6):29.

3肖强,李小飞,刘静莉,等.鲑鱼降钙素联合钙剂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临床效果分析.江西医药,2007,42(5):421.

4cranneya,tugwellp,zytarukn,etal.meta-analysisofcalcitoninforthetreatmentofpostmenopausalosteoporosis.endocrinereviews,2002,23(4):540.

5尹若峰,王以朋,邱贵兴,等.鲑鱼降钙素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骨代谢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1):57.

老年骨质疏松最佳治疗方法篇7

武汉市中医医院外科创伤骨一科湖北省武汉市430014

【摘 要】目的:对骨水泥型与生物型人工股骨头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4月期间,我院接收的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生物型人工股骨头进行假肢置换,实验组患者采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进行假肢置换,比较两组患者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在术后疼痛感方面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实验组中,骨质疏松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稍高于对照组。结论:骨水泥型与生物型人工股骨头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效果均理想,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治疗骨质疏松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效果更加明显。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生物型人工股骨头;老年股骨颈骨折

由于老年患者在患有股骨颈骨折的同时,还会伴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因此,老年人骨折后不易愈合,人工股骨头假肢的坏死率也比较高。临床上关于采用哪种人工股骨头假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已经成为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文章将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4月期间,我院接收的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做以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4月期间,我院接收的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的一般资料。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有40例患者。

纳入标准:患者的年龄超过65周岁、按骨折移位程度分为Ⅲ型和Ⅳ型。患者受伤期间能够正常行走;

排除标准:患者有手术禁忌症。

1.2治疗方法

对两组患者实施麻醉后进行手术。让两组患者均健侧卧位,对患者的臀中肌进行相应处理后,将患者的关节囊切开,在小转子上1厘米左右进行截骨,并对股骨距进行保留。医生使用开口器在患者的股骨近端进行开槽,针对打入的难易程度,选用髓腔锉的型号。对照组患者采用生物型人工股骨头进行置换,实验组患者采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进行置换。

1.3临床观察指标

我院派专业人员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前、手术进行中以及手术后患者临床症状等进行详细的观察并记录,做为临床观察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通过将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后发现,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差程度不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情况如表1所示。

2.2比较两组患者中骨质疏松患者的治疗情况

通过将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的骨质疏松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后发现,两组虽然并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但是实验组中的骨质疏松患者能够得到更加显著的治疗,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治疗骨质疏松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效果更加显著。

3讨论

骨水泥型与生物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是医学界最为常用的两种用来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方法[1]。两种方法各有优点,能够有效的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也相对较低[2]。但是,在对骨质疏松的患者行以人工股骨头置换时,需要优先考虑的置换方法应是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方法。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治疗能够减少患者手术后的卧床时间,对患者身体的伤害程度小[3]。

文章采用对比方法对骨水泥型与生物型人工股骨头置换两种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0,实验组患者在换置后均未出现并发症,而对照组患者中只有1例出现了并发症,且并发症的出现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方法并没有直接关系,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虽然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从两种方法对骨质疏松患者的治疗效果中,能够看出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效果更佳。本次研究的结果与石南征《生物型与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一文的相关结果基本一致,说明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4结语

总而言之,生物型与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均十分显著,两种治疗方法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而且在对骨质疏松患者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时,应该优先采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参考文献

[1]史建国,邱南海.生物型与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17(26):4767-4774.

老年骨质疏松最佳治疗方法篇8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并发脊柱压缩性骨折;发病特点;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6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5)11(c)-0042-03

[abstract]objectivetodiscusstheclinicalcharacteristics,clinicaltreatmentmethodandeffect.methods80casesofpatientswithosteoporosiswithvertebralcompressionfracturestreatedinourhospitalfrommarch2013tomarch2014wereselectedastheresearchobjectanddividedintonon-operativetreatmentgroup(30cases)andsurgicaltreatmentgroup(50cases)accordingtothedifferenttreatmentmethods,surgicaltreatmentgroupweredividedintoopensurgicaltreatmentgroup(20cases)andminimallyinvasivetreatmentgroup(30cases),theclinicaltreatmenteffectsofwhichwererespectivelycompared.Resultsthecobbangleofpatientsafteropensurgicaltreatmentwas(17.4±9.8)°,whichwas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atinthenon-operativetreatmentgroup(31.4±10.9)°andintheminimallyinvasivetreatmentgroup(27.4±12.5)°,thecomparisonofwhichwasstatisticallydifferent.theexcellentandgoodratesoftreatmentinthenon-operativetreatmentgroup,opensurgicaltreatmentgroupandminimallyinvasivetreatmentgroupwererespectively40.0%,70.0%and83.3%,andtheminimallyinvasivetreatmentgroupofthemwasthehighest,whichwas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eothertwogroups,thecomparisonofwhichwasstatisticallydifferent(p

[Keywords]osteoporosiswithvertebralcompressionfractures;ClinicalCharacteristics;Clinicaltreatment

骨质疏松症并发脊柱压缩性骨折属于临床常见病,尤其是在老年患者中,随着年龄的增大,骨脆性增加,弹性降低,骨代谢减少,骨密度降低,很容易发生脊柱压缩性骨折[1]。对其临床症状进行观察,并分析其发病特点,有利于治疗方式的合理选择。而对患者的早期治疗可以避免其发展为后凸畸形,治疗难度相对较小。该研究以该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骨质疏松症并发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临床发病特点,分析其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该院收治的骨质疏松症并发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扫描(如X线摄片、Ct、mRi扫描灯)检查确诊。排除患者中因肿瘤致脊椎继发性骨折的情况[2]。

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可见,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42例,患者的年龄在62~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8.5±3.7)岁,病程在7d~3个月之间,平均病程为(2.3±1.0)个月。其中,72例患者有明确的外伤史,包括扭伤20例、跌伤52例,8例患者无明确外伤史,患者的症状轻微。患者的骨折位置是t4~L5。其中,单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60例,双锥体或者两处以上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20例(椎体前缘的长缩超过1/3的情况视为压缩[3])。根据L3骨小梁变化情况对患者的骨质疏松程度进行分级可见,i度、ii度、iii度的患者分别有30例、40例和10例。

按治疗方式不同分非手术治疗组(30例)和手术治疗组(50例),手术组患者组内又分为开放式手术治疗组(20例)和微创治疗组(30例)。非手术治疗组和开放式手术治疗组、微创治疗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临床表现与影像学诊断结果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腰背部疼痛和脊柱活动受限的临床症状,且负重时症状加重,查体可见伤椎与棘旁肌肉压痛或叩击痛,其中74例患者未见明显脊髓和神经根受压情况和神经系统阳性体征。4例患者在伴有轻度下肢神经刺激症状,2例患者伴有排便失控,Frankel分级为D级。

观察并分析患者的影像学检查资料可见,胸椎过度后凸畸形(t4~t10)的患者20例,占25.0%,后凸角度为(52.1±15.3)°;胸腰椎过度后凸畸形(t11~L1)的患者46例,占57.5%,后凸角度为(34.4±12.1)°;腰椎过度后凸畸形的患者14例,占17.5%,后凸角度为(25.4±11.3)°,所有患者脊柱平均后凸角度为(38.3±12.5)°。

1.2.2治疗方法80例患者中行非手术治疗的有30例,病房中均配备卧硬板床,在腰下垫以软枕,给予骨松宝胶囊进行治疗的同时,逐步进行功能锻炼,循序渐进,行拱腰训练法,从5点支撑到4点支撑、3点支撑逐步恢复。其中8例患者有手术治疗指征,但因不耐受手术继续选择保守治疗的方法。

50例患者行手术治疗,患者均符合手术适应证,即:身体条件良好,能够耐受手术;伴有神经功能损伤或者无神经功能损伤,但Cobb角在20°以上,椎管占位情况超过椎管矢状位的一半以上,椎体高度压缩程度超过50%。做好积极的术前准备,对患者合并的慢性内科疾病进行治疗,纠正其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的情况。其中,20例患者选择开放手术进行脊柱矫正,均行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矫正胡椎板间植骨融合术。其余30例患者行经皮椎体形成术或者经皮后凸形成术微创治疗。术后均给予抗生素治疗。

1.3观察指标

测量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Cobb角(患椎的上位椎体的上终板到下位椎体的下终板的夹角度数)。

1.4疗效评价标准

以nkai分级标准为依据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将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主要生命体征完全消失、正常生活不受影响的情况记为优秀;将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主要生命体征基本消失、正常生活受影响较小,劳累后偶有腰背酸痛的情况记为良好;将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主要生命体征有明显改善,但仍伴有轻度的腰背酸痛症状,正常生活受影响的情况记为尚可;将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主要生命体征完全无改善甚至加重的情况记为差[4]。

1.5统计方法

该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的方式表示,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治疗前后Cobb角的比较

观察采用不同方式治疗的骨质疏松症并发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患者治疗前后的Cobb角,可见,治疗前3组患者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显著缩小。行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治疗效果

非手术治疗组、开放手术治疗组和微创手术治疗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分别为40.0%、70.0%和83.3%,以微创手术组的患者优良率最高,显著优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骨质疏松症并发脊柱压缩性骨折是老年人群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不同于中青年外伤致骨折的情况,其与老年患者的机体机构有关,单位体积内骨骼微结构发生变化、骨量减少,脆性增加、强度降低,造成骨折的发生率与复发率高双高的情况[5]。

观察患者的发病特点,可见对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胸腰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负重时症状加重,较少伴发神经根传导功能受损情况。

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轻重程度可选择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方式,本文比较了采用非手术的保守治疗方式、开放手术方式、微创手术方式等不同情况下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可见,开放手术的患者Cobb角的改善程度最大,治疗前后的Cobb角差值达到(30.5±7.5)°,但总的治疗优良率的比较上则微创手术效果更佳,达到83.3%。非手术的保守治疗是以卧床休息、镇痛治疗、功能训练以及壮骨药物联合应用为主,治疗不当可能引发骨质进一步脱钙的情况,还可能造成压疮、褥疮、肺感染的情况[6],而开放性手术则会对患者的创伤大,出现手术不耐受的几率更高。而经皮椎体形成术或经皮后凸形成术等微创治疗的方式,临床效果最好,不仅可以快速缓解疼痛,矫正畸形,促进复脊柱序列复位并改善相关功能,提高脊柱稳定性,而且与非手术治疗相比有效性好,与开放手术比安全性好,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效果满意。

张建华等[7]的研究对比了保守治疗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情况,其主要是从治疗后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远期复发率的角度进行了比较,这是本文研究未涉及的方面,研究结果也证实了有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复发率低的情况,这主要得益于微创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低,且恢复快的优势,其既能促进压缩椎体强度与刚度的恢复,而且可以部分恢复压缩椎体的高度,使骨水泥的注入更加安全,是十分理想的一种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当然,具体治疗方式的选择还是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条件等确定。另一方面,从骨质疏松症并发脊柱压缩性骨折是骨代谢疾病的一种特殊转归[8],对其的预防应当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结合早期干预降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并通过医患合作,实现早诊断、早治疗,改善患者的生活治疗。

[参考文献]

[1]韩玉东,童安,胡芳宁.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与效果[J].吉林医学,2015,36(9):1812-1813.

[2]郭岱琦,杨欣建,顾洪生,等.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的疗效评价[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4,23(1):69-70.

[3]黎新宪,肖筱武,谢军,等.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22):2734-2738.

[4]张华东,姚子峰,丁晓勇.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药物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疗效观察[J].安徽医学,2014,35(12):1699-1700.

[5]唐汉武,林一峰,孙丽.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特点分析[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1(1):7-9.

[6]江永发,陈孝银,李嵩柏,等.骨松宝胶囊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1):144-147.

[7]张建华,李玉前,王晓东.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4,22(11):23-24.

老年骨质疏松最佳治疗方法篇9

【关键词】关节置换;骨质疏松症;股骨颈骨折

中图分类号R68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3)36-0026-02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病,其主要特点为骨量下降、骨微细结构遭到破坏、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1]。从2008-2012年,笔者所在医院共对127例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同时辅以抗骨质疏松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8-2012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7例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其中男39例,女88例,年龄60~100岁,平均71.2岁。根据骨折时间分为:新鲜性骨折49例,陈旧性骨折78例;根据骨折部位分为:头下型骨折28例,头颈型55例,经颈型3例,基底型41例;根据Garden分类:Ⅲ型72例,Ⅳ型55例;根据手术类型分为:行全髋关节置换93例,双极股骨头假体置换术34例。此外合并呼吸系统疾病45例,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89例,合并神经系统疾病23例,合并内分泌系统疾病55例。

1.2术前准备

术前监测患者心、肺、肝、肾功能,筛选近期无心及脑梗死的患者。对于有高血压病史者,血压控制在160/90mmHg以下;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在8mmol/L以下。术前均予以补铁、补钙、阿法骨化醇、益比奥(人工促红细胞生成素),促进骨髓造血;行X线和/或Ct扫描评估骨折情况,并对患肢皮牵引制动,同时预防肺部及尿路感染。

1.3手术方法

患者入院后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以全面评估患者的状态及接受手术的耐受性,并及时处理影响手术安全的内科并存病。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健侧卧位,以改良的Gibson切口为入路并暴露髓关节囊,在屈髋内收、内旋位时将股骨头向后脱位,在小转子上约1.5cm处用电锯截断股骨颈并取出股骨头。用髋臼锉(从小号到大号)磨削髋臼软骨面(注意保留软骨下骨),于外展45°,前倾15°安装大小合适假体并用骨水泥固定。然后暴露近端股骨,选择大小合适的髓腔锉逐步扩髓,试放假体,并注意恢复正常的股骨颈长度,复位后检查患肢松紧度及双下肢是否等长。选择合适假体调整髓腔大小后放置髓腔栓,并注射骨水泥加压,植入股骨假体,均匀敲击使其完全进入髓腔,安放股骨头颈假体。复位后检查其稳定性和活动度,并局部冲洗,放置引流管,逐层关闭切口。

1.4术后治疗

术后预防感染,予以抗感染2~3d并观察炎症指标,预防肺部感染及褥疮形成;常规肝素抗凝5~7d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予以鹿瓜多肽、密钙息、钙片及阿法骨化醇等治疗骨质疏松;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2结果

随访6个月~5年(平均23个月),出现感染1例,予置管冲洗,加强抗感染后伤口渐愈合,但患肢功能欠佳,术后3个月Hariss评分52分;关节脱位2例,C臂下手法复位后效果良好;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术后3d出现,予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弹力袜加压、抗凝和溶栓等对症治疗后患肢肿胀渐消退;假体松动0例;假体下沉0例。按Hariss评分标准:优83例,良35例,可7例,差2例;总体优良率92.9%。

3典型病例

患者,女,93岁,因摔伤后右下肢肿痛、畸形伴活动受限2d入院。入院时患者被动平卧位,右下肢呈屈曲、外展40°、外旋90°畸形,右髋关节周围轻度肿胀,无淤斑,压痛明显,纵向叩击痛明显,右髋关节因疼痛活动受限。右膝、右踝关节无畸形,活动自如,右下肢远端血运、感觉、运动可。术前X线示:右股骨粗隆间骨折,骨质疏松。DXa骨密度测定t=-3.0SD(图1)。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后积极术前准备,在全麻下行右侧双极股骨头假体置换术,术后予抗炎、消肿、抗骨质疏松、防静脉血栓等对症支持治疗。术后3d可在助行器下锻炼行走,术后最后一次Hariss评分为89分,图2为术后X线。随访2年,无感染,内无假体松动下沉及脱位等并发症。

4讨论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尤其是伴有骨质疏松症患者,保守治疗和各种内固定疗效欠佳,骨不连、内固定松动或股骨头坏死发生率高。作为一种功能重建手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能迅速有效地改善股骨颈骨折所引起的疼痛及功能障碍,近期疗效非常满意。

抗骨质疏松治疗主要包括:(1)基础治疗,坚持健康生活方式,摄入富含维生素D、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尽量少用皮质激素类和非甾体类药物,避免嗜烟、酗酒,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行个体化锻炼,适度肌力锻炼和康复治疗;(2)药物治疗:有效药物治疗是抗骨质疏松治疗的基础,确诊后患者需在医师指导下,长期或间歇使用抑制骨吸收或促进骨形成药物,如双膦酸盐、降钙素、雌激素、甲状旁腺激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锶盐等[2]。其中降钙素能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和增生,从而抑制骨吸收,同时直接作用成骨细胞促进骨形成,有效增加骨钙含量,改善骨结构;而且具有中枢镇痛作用,针对骨质疏松疼痛患者效果明显[3]。

总之,主要根据患者年龄、生理精神状况、病理特点、骨质疏松情况、骨折类型和时间、复位质量及患者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积极规范抗骨质疏松治疗,可有效提高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近、远期疗效,而关节人工假体置换术联合抗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效果显著,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中国老年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学科组.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第二稿)[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0,6(1):1.

[2]李梅,周学瀛.骨质疏松症治疗新进展[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11,31(6):386-389.

老年骨质疏松最佳治疗方法篇10

【关键词】老年骨质疏松;椎体隐匿性骨折;影像学

726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577-02

在我国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骨质疏松这种疾病及其导致的骨折慢慢地严重地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其中对老年人生活产生比较严重影响的是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而隐匿性骨折在医学上属于假阴性现象,主要是指采用常规的X线检查不容易及时发现,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后,采用其它影像学方法检查才能发现的骨折。这种类型的骨折假如未及时诊断,很有可能延误治疗最佳时间,导致治疗效果不佳;也有可能为患者带来原本可以避免的精神方面以及肉体方面的痛苦。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椎体隐匿性骨折国内报道较少,笔者收集了2012年2月到2013年2月来我院治疗的36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隐匿骨折病例,并分析X线平片、Ct及mRi影像学表现,探讨三者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隐匿骨折诊断中的作用,现将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经临床证实的36例老年骨质疏松椎体隐匿性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16例,女20例,年龄(58-84)岁,平均年龄为(75.6±6.7)岁。患者的临床主要表现症状为:腰腿部、腰背部感觉轻微疼痛,并且持续数月,疼痛仍未见好转。排除有明确腰背部外伤史、没有强直脊柱炎、肿瘤以及骨结核等病史,未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史。对其中的33例患者进行随访发现,全部患者都经手术或者病理证实确诊。

1.2检查方法所有病例均作了X线平片、Ct及mRi检查,X线平片采用SiemensDR以摄取患者病变部位的中心点正侧位片。选用pHiLipS16层全身螺旋Ct,其厚度为1mm,重建间距约为3mm,针对病变部位的椎体选用1mm层厚以及层间距重建三维骨观察。mR为日立aiRiSⅡ全身开放式磁共振扫描仪,体部位的线圈可自动旋回波成像,场强为0.4t,常规脊柱t1wi、t2wi、iRFSe矢状位,其中t1wi:tR/te=450/18ms,t2wi:tR/te=4500/130ms,并且为横断位,成矩阵像256×256,层厚4-5mm,层间距4.5-5.5mm;扫描范围8-10椎体。

1.3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x2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p

2结果

2.1X线表现本组病例X线DR摄片均未显示明确骨折线,椎体形态未见明显楔形或双凹形改变。其中8例,椎体内结构消失;22例,椎体内结构呈栅状排列纵行走向骨小梁,周围骨皮质变薄;3例椎体上下缘轻度内凹,椎间隙略增宽,3例未见明显异常。

2.2Ct检查Ct诊断40个椎体骨折,表现为椎体骨皮质断裂、骨小梁断裂、椎体缘小骨折片、双边征;其中3例合并附件骨折;14个椎体未见异常,椎体形态未见明显异常。

2.3mR检查mRi显示54个椎体内均见异常信号;表现为片状或水平线条状t1wi低信号,t2wi不均匀高、低、混杂信号,脂肪抑制序列小片状或水平线条状高信号,椎体形态未见异常,3例合并附件骨折mR未见显示。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Ct在骨折线和附件骨折检出率方面优于X线和mRi(p

3讨论

骨质疏松椎体隐匿性骨折大多数临床无明显外伤史,日常活动即可诱发椎体骨折,经过检查可知在腰部或者胸腰部分广泛或者局限性压痛,疼痛程度从轻到重,重则不能翻身起床。并且老年人的感觉神经敏感性较差,多数患者出现骨折后不会敏感地感到异常疼痛、强烈不适,进而继续从事日常劳动。耽误了就诊最佳时机,很有可能进一步使折椎体继续压缩,进而发展成脊柱后凸畸形,导致日常行动不便,进一步影响预后与寿命。故正确判定该病对患者预后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X线平片表现:老年性骨质疏松骨组织的减少始于松质骨,逐渐向皮质扩展。横向张力性骨小梁最先被累及,椎体中央X线透明度增加。随骨质疏松加重,纵向应力性骨小梁也被累及,X线片提示中央透明度扩大。在严重骨质疏松,横向骨小梁广泛消失,纵向骨小梁明显,皮质逐渐变薄,周围残存的皮质缘呈“画框”样改变。在X线片上,骨质疏松引发的胸、腰椎隐匿性骨折常发生在下胸椎和上腰椎,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常在椎体陈旧骨折的基础上再次发生新鲜骨折,这种情况则很难通过X线平片来判断骨折的新旧,特别是对隐匿性骨折,容易漏诊。

Ct能够通过三维骨重建能够很好显示出椎体移位情况及附体骨折,当发觉X线片不易发觉的骨皮质、或者是骨文理中断时,对X线片检测是一个很好的弥补,其显示附件骨折比X线及mRi优越。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隐匿性骨折Ct主要表现:骨小梁纹理明显减少,非常稀疏,骨皮质变薄,很容易发生断裂,椎体旁边未出现血肿以及软组织肿块。在椎体后壁没有发现骨折线或者骨皮质中断,这种现象也许和椎体部位的血供情况有紧密联系。

传统诊断骨质疏松性骨折主要利用X线平片或者Ct,但是检出率较低、特异性较差,易漏诊、误诊。mRi因具有较好的软组织对比度,可进行任选方位扫描;可依据椎体的形态,尤其是骨髓信号的变化推断出急性或者慢性的骨折,并且可以和转移瘤及多发性骨髓瘤等相鉴别,但对附件显示不如Ct。当椎体发生骨折以后,mRi检测信号的变化特征是:以tl为低信号,在一般情况下t2wi中病变部位的骨髓信号和正常健康人的骨髓脂肪信号没有明显差异。老年患者因骨质疏松而导致单纯性压缩骨折,可类似病理性骨折,与之相符的病理学发生改变时,会出现水肿、纤维化以及骨坏死等,但不常见。根据患者骨折椎体中是否存在正常人机体中应有的骨髓信号,及骨髓形态,可正确辨别出单纯性骨折与病理性骨折,并且诊断的精确性高达94%。总之,在X线摄片显示骨质疏松,虽未发现明显骨折,但有临床体征者应行Ct和(或)mR检查,有助于提高骨质疏松椎体隐匿性骨折检出率。

参考文献

[1]葛建忠,张慧东,靳文剑,等.Ct引导单侧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J].中国骨伤,2011(10):120-123.

[2]买小军,王学琦,卢万春,等.X线平片、Ct、mRi诊断颈椎病的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03):204-205.

[3]梁坚豪,朱新进,赵继泉,等.mRi对腰椎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01):79-80.

[4]廖星明,郭少贤,代莹.脊柱骨折的X线与Ct影像学诊断价值比较[J].临床医学工程,2011(05):120-121.

[5]穆耀强,张永春.mRi对老年骨质疏松所致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J].医学信息,2012,25(04):312.

[6]陆朝晖.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的mRi诊断[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02):42-43.

[7]曾生柏.脊椎转移瘤的X线平片、Ct及mRi诊断对比分析[J].当代医学,2012(14):75-76.

[8]李国献.老年性骨质疏松脊柱骨折与转移瘤性骨折的Ct鉴别[J].中外健康文摘,2013(04):263-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