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网络舆论传播问题十篇网络舆论传播问题十篇

网络舆论传播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31:45

网络舆论传播问题篇1

关键词 网络媒体;网络舆论;舆论引导

总书记在人民日报创刊60周年时指出:“必须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这就强调了网络媒体应充分发挥引导的功能,通过有效地引导社会舆论和网民舆论。不断增强网络媒体的净化力,只有在净化的过程中,才能推动我国互联网又好又快发展。网络媒体为现实社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舆论多元的空间。其强大的互动性,吸引了天南地北的网友广泛参与,在重大社会事件发生时迅速形成舆论。网络媒体舆论引导可以更好地发挥网络媒体在传播先进文化、推动经济发展、引导人民思想、培育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有害信息对网络媒体舆论引导工作的影响

由于网络传播技术的特点,有害信息如果得不到及时查处,则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大量复制与传播,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因此,全面性和及时性成为了网络媒体舆论引导工作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如果对网络媒体舆论引导把关不严,对网络论坛、社区、博客等互动空间监控不力,黄色的、虚假的、格调低下甚至有政治错误的信息就会在网络上流传,这不仅会严重损害网络媒体在公众中的形象。削弱网络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甚至会影响网络媒体服务于党和政府中心工作这一基本职能的履行。因而,网络编辑不仅要具有高度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同时也要重视把握认真对待网络媒体舆论引导工作,形成网上正面舆论的强势。

对网络舆论的规范和引导,法律机制乃其他管理手段的制度支撑和基本保障。网络时代,从根本上避免或减少有害信息的扩散。近年来,我国陆续颁行了数十部涉及网络传播的法规性文件。这些法律法规对在网络传播中起舆论导向作用的网络媒体的条件及设立程序、网上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及净化网络环境、维护网络秩序等一系列问题作出了较为明确规定,对于规范和管理国内网络传播的建设和运行,抵御网上有害信息的侵蚀,维护国家安全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给各级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执政、依法管理提供了依据。

二、网络编辑对新闻评论应进一步引导舆论走向

网络媒体与三大传统媒体一样,必须遵循大众媒体的基本原则,遵守大众传媒的基本功能,遵从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规律,在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网上传播什么、不传播什么,都有一个主张什么、反对什么的问题,都有一个舆论导向的问题,都有一个代表什么样的文化发展方向问题。”

有研究者从传播者的角度来区分网络新闻评论的子类项,提出两大类的划分方法。认为一大类网络评论是那些传统新闻评论的网上延续,是网络媒体自身对新闻事件的看法、观点和意见的表达。另一大类是网络媒体论坛又称电子论坛上发表的内容。主要是普通网民在网络传媒提供的网上园地和平台上就新闻和其他问题发表的意见和看法。新闻评论的多样性与互联网传播特性、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等有密切的“关联度”。对新闻评论的管理应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符合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网络编辑有责任引导网民正确认识新闻事件。正确参与社会热点问题。通过评论的舆论正确引导,沟通政府和群众联系,传播党和政府声音和表达人民群众的需求。

网络舆论传播问题篇2

关键词 新媒体;公共事件;舆论引导;网络推手

中图分类号G209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 尚文静,郑州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河南郑州450044

2012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居全球第一位,而多数网民的网络媒体接触时间已经超越了传统媒体。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通讯技术迅猛发展和进步,博客、视频、即时通信、社交网站、微博客等新型的互联网应用构成了纵横交错的传播渠道,与此同时也成为舆论形成的新型重要大众媒介,也成为民意表达、汇聚舆论的重要平台。分析目前各大网站的舆情板块,有关舆论热点事件的传播,更多的依赖于新媒体中的微博和网络论坛。截止2011年年底,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目前几个大型网站微博注册数量约8亿个,而利用微博信息的数量每天就多达2亿条。而诸如人人网、开心网等社交网站的注册用户数维持在2亿以上,腾讯网、豆瓣网、朋友网等,也都汇聚了大量的用户。随着近两年各大网站手机版的普及,使得新媒体的传播能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目前,互联网已经成为热点事件曝光的主要源头,而在众多的网络舆论事件中,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事件是影响面最大、传播速度最快、舆论点最多,食品安全问题便是其中之一。从2008年的“婴儿奶粉”事件,到近两年的“一滴香”、“瘦肉精”、“硫磺姜”、“染色馒头”以及近期出现的“酸奶”、“果冻”等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都在社会中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甚至波及国外。一方面,新媒体为食品安全的舆论监督提供了更便捷,更有效,更畅通的途径,另一方面,新媒体的特性使得舆情的发展增加了更多的不可预知性,网络的开放性和网民素质的多层次性,也带来了情绪型舆论、负向舆论易于滋生和扩展等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的负向舆论不但会扰乱民心,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甚至会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所以,在新媒体时代,怎样更好的引导食品安全舆情的发展,使之朝着有利于民生和国家建设的方向发展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新媒体时代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论传播现状分析

(一)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论形成的规律

从“瘦肉精”事件、“染色馒头”事件、“酸奶”事件等近期几个比较重大的“食品安全”网络舆论的生成分析,符合一般网络舆论的生成规律,即传统媒体报道或网友爆料(微博异军突起)——网友讨论(新闻跟帖、论坛发帖等)——形成网络舆论压力(“意见领袖”作用突出)——媒体跟进呼应、挖掘新的事实(新老媒体互动)——有关部门应对一一再掀波澜(假如应对不当)一一再次应对——网友注意力转移一一网络舆论消解(流行语、视频等娱乐化的尾巴长期流传)。

由于食品安全本身的特殊性,由此引发的网络舆论相对于其他公共事件而言,消解的过程相对慢些,舆论热潮过去后,还会在很长一段时间成为网民讨论的话题,而且一旦有新的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网络舆论往往会再次将之前的舆论事件翻出来重新讨论。“瘦肉精”事件已经过去一年多了,但笔者近期在网上论坛和微博中仍发现有不少网民针对这一事件留言跟帖,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论相比是一个连续性较强,持续周期长,会反复被提及的话题。

(二)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论发展趋势

从新闻价值来看,食品安全事件的重要性、接近性、影响力和敏感性更让其在众多的公共事件中凸显更高的新闻价值。近年来,我国已进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期,冠生园月饼过期、“苏丹红”事件、雀巢奶粉碘超标、光明牛奶变质、三鹿奶粉含三聚氰胺、“瘦肉精”、“染色馒头”、“地沟油”事件等屡屡出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的爆发为起始,有关食品安全的网络舆论引起了空前的关注。之后,有关食品安全的网络舆论热潮此起彼伏。从《2012年全国两会舆情蓝皮书》中有关五年来“两会”调查十大关键词看,“食品安全”三次入选十大关键词,特别是在2011和2012年连续两年都位列其中。2011年的“瘦肉精”事件、“染色馒头”事件等更是成为各大门户网站及微博等新媒体舆论热点事件,并成为网民关注和议论的热点,呈现出持续升温之势。

(三)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论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信息多而杂。新媒体时代,网络舆论表达载体的多样化,网络与手机结合的日益明显,使得消息来源更加庞杂,数量也非常庞大,但“把关人”的缺失使得网络中虚假信息得以滋生,尤其是对谣言的传播呈放大态势。截止2012年4月3日,笔者通过百度引擎搜索到相关“瘦肉精”事件报道相关结果1280万条,搜索“染色馒头”事件报道相关结果235万条,搜索“老酸奶”事件报道相关结果208万条,搜索“食品安全”事件报道相关结果698万条。通过网络论坛、微博等新媒体进行舆论传播的数目也相当惊人。以新浪微博为例,截止2011年4月30日涉及“瘦肉精”的微博达407万条,涉及“染色馒头”的微博达83万条,涉及“老酸奶明胶”的微博达100万条,涉及“食品安全”的微博更是多达1495万条。然而在海量信息的表象中,诸如无用信息、浅表性信息占据了大多数,真正深入性的意见和评论只占了冰山一角。

其次,网民成分复杂,网络舆论非理性因素多。相比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程序化以及对真实性、准确性和科学性的要求,网络信息传播要自由的多,“把关人”角色的缺失导致网络不良信息的产生。而网络热点问题通常又是网站提升点击率的重要手段,社会矛盾往往能成为网上最惹眼的话题,也成为新媒体时代网络舆论关注的热点。对于社会矛盾,客观的讲,互联网上的公众意见表达往往是理性和非理性的混合体,网络舆论常常会以过激的语言和负向情绪表现出来,这种情况一旦形成规模和影响后,很难得到控制。我们从“染色馒头”事件和“瘦肉精”事件的网民评论留言中可窥一斑,从某种程度上说,网络已经成为公众宣泄情绪的最佳渠道。

二、新媒体时代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论引导

新媒体时代,网络舆论传播更加迅速便捷,更加多元化。网络舆论传播特点决定了网络舆论引导的难度远远超过了传统媒体。网络话语的“草根性”从某种意义上实现了“一个世界,多种声音”的愿景。然而在网络社会中,许多网民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在发出自己的声音,而是把网络当做一个情感的宣泄点,大量无聊的口水贴,甚至是谣言,既浪费了网络资源空间,又污染了舆论环境。有效的实现空间言论的正常化,避免网络话语的肤浅和情绪化等问题已迫在眉睫。

(一)尊重网络舆论传播特点,并进行科学引导

尊重网络舆论传播特点,在此基础上科学引导是网络舆论引导的必要前提。当前网络管理的主要方法,一是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对无效和恶意信息进行筛除;二是通过论坛管理员或版主对垃圾信息进行删除,以维护论坛的有效秩序;三制定发帖规则,对不良信息的网民进行有效限制也是各大网站控制负向舆论的有效手段。然而网络舆论传播的特点决定了“强制”措施只能作为辅助手段。从“非典”开始,我们已经认识到“堵”绝不是引导舆论最好的办法,我们应该在尊重网络舆论传播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引导。类似于“食品安全”的公共事件对民众来说是天大的事情,一旦事发,应该首先从受众需求出发,力求信息透明,提供科学知识,传递各方声音和态度,在此基础上并利用新媒体的传播力量,对民意进行安抚和疏导。例如现在许多政府部门和传统媒体都在网上建立了自己的官方微博,并通过手机短信等方式有效的传递信息,引导舆论。网民利用新媒体来表达和汇聚民意,政府管理者和大众媒体也可以利用新媒体来疏导和化解民众情绪。

(二)加强主流媒体网站建设,充分结合新技术,实现对网络舆论的有效把握和引导

加强主流媒体网站建设,包括新闻网站和政府网站,充分发挥它们在网络上的作用,向公众提供有效信息,引导舆论。人民网的“观点频道”和“强国论坛”,新华网的“新华言论”,中青在线的“青年话题”以及新浪、腾讯、网易等各大网站的论坛,已成为当前网民参政议政、发表言论的重要网络媒介。新华网“舆情”专栏中开设有社会有关各方面公共事件的舆情最新分析,其中就有“食品安全”专题,我们不仅可以在上面查看最新的有关食品安全的消息,而且可以了解民众对于当前事件的言论。人民网的“强国论坛”也已经成为网民对当下热点和重大问题激烈讨论的平台,成为上传下达的一个重要通道。在双汇“瘦肉精”事件发生后,新浪、网易、腾讯都以专题形式进行了跟踪报道。新浪网在专题开设中分设了几大板块,其中包括“最新消息”和“微博热议”,一方面向民众传递最新的事件进展情况,一方面又可以传达舆情,通过“聚焦”、“各方评论”、“专家解析”等相关消息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为民众提供了科学理性认知的途径,为正确的舆论引导奠定了基础。

(三)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引导网络舆论理性化发展

“二级传播理论”认为,大众传播中的信息和舆论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的,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个环节。所谓意见领袖,是指最先得到信息或创造意见并向周围人士传递,在传播活动中可以影响其他人的核心人物。在许多场合,意见领袖可以再自己影响力所及的圈子里,拥有相当大的号召力,他们的观点和见解对周围的群众来说,有着领导者、管理者或新闻媒介所无法企及的作用。在网络媒体中,传统“把关人”的角色淡化了,作用也大大削弱了,但并不是说把关人不存在了。在网站、博客、微博等公众意见表达平台里,网站编辑、版主、博主等一直都充当着把关人的角色,负责对网络舆论进行把关、编辑,而且往往这样一类网民,他们的知识面、责任感、人际交往能力等都强于一般人,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之为“意见领袖”,在一些重大的“公共事件”发生时,他们的一些观点意见可能会被成千上万次的复制、转帖。因此,我们可以进一步培养他们成为真正的“意见领袖”,在网络舆论传播中形成主导的意见流,引导舆论走向理性。

另外,在网络传播中,主流网站更应该担负起“意见领袖”的角色,运用自身优势,汇聚政府相关部门、专家及当事人的声音,用主流、权威的声音引领论坛舆论走向,使论坛上杂乱无章的信息,逐渐趋于稳定和正常。关于这点,在近两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中,人民网、新华网以及各大主流新闻媒体在一定程度上都扮演了“意见领袖”的作用,起到了良好的舆论引导作用。

(四)控制虚假信息传播,防止“网络推手”恶意炒作

网络媒体的开放平台,使得舆论具有聚合放大效应。网络社会中,网民个人素质不一,责任意识相对淡薄,经常在没有确认言论真实与否的情况下,情绪化的盲目跟风,导致一些虚假、不实信息经过网络迅速扩散,形成巨大的舆论“泡沫”。2012年4月,一条未经证实的微博称“不要再吃老酸奶和果冻,尤其是孩子,内幕很可怕”一时间将“老酸奶”变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短短几分钟内,微博被转载5000多次,各种说法竞相出现。这一方面证实了新媒体时代,言论传播的迅速和人们对于“食品安全”事件的关注度;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得出网络信息的真实性缺乏“把关”。腾讯网就这一事件做了一期专题,标题是《“皮鞋变果冻”是真的吗》,专题从各方面剖析了这一事件中所涉及到的问题,科学的解释了明胶在食品中的使用情况,使受众得以解疑,也防止了由此而引发的一连串负向舆论的传播。而2007年的“国家馒头标准”、“致癌香蕉”等的虚假消息,更是让我们看到了网络虚假信息是如何扩散和由此造成的恶劣舆论影响的。

近些年,随着网络舆论影响力的不断增大,互联网上出现了一个值得关注的新动向——“网络推手”,他们执行着从策划话题、撰稿到发帖、顶贴的一条龙服务,甚至可以在网络舆情中充当“意见领袖”,制造各种话题,进行网上炒作,导致负向舆论的升温,增加了控制的难度。“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敏感性也成为“网络推手”利用的话题,2010年的“蒙牛诋毁案”、“深海鱼油”事件以及“圣元奶粉导致婴儿性早熟”事件就是有关人员利用“网络推手”有目的的策划、恶意炒作的结果。

虚假的信息和舆论炒作最终损害的是公众的切身利益,违背了民意,且会进一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对于此类事件,有关部门和大众传媒应该首先从信息人手,利用新媒体便利的传播特点,将真实的信息传递给受众,及时正确的引导舆论,并配合法律部门对此类事件进行有效的控制。

(五)打通两个舆论场,加强后期追踪报道

传统媒体的专业性、公信力和权威性是新媒体所不具备的,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网络传播的非理性缺陷。所以,对于类似于“食品安全”的公共事件的舆论引导,应该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网络舆论的力量,形成互动。传统媒体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加强对网络事件的介入、跟进、关注事态发展,用真实、详尽的报道弥补网络传播的不足。与此同时,与新媒体相结合,发挥其“意见领袖”的作用,共同引导公众舆论的走向,营造积极健康的舆论环境。

网络舆论传播问题篇3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民主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和民众对新闻舆论监督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使全媒体时代的媒体传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在舆论监督方面,现场采访、新闻、事后反馈等环节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困难,这使媒体的舆论监督地位体现不足,作用发挥不够,思想政治工作效果不理想。面对新的形势,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做出了关于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决策,这就要求广大媒体从业人员在抓好传统媒体传播的同时,要结合当前实际,强化和充分发挥新兴的网络媒体的作用,把网络建设成为舆论监督工作的重要阵地。本文从网络舆论监督的技术优势、社会基础等入手,分析了当前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制度建设滞后、落实工作阻力较多、网络匿名信息的真实性影响了舆论监督的可信度等问题,提出了优化完善网络舆论监督制度、深化网络舆论监督的真实性准确性、做好网络舆论监督的信息反馈、寻求多方支持与合作的基本思路。网络媒体是舆论监督的重要阵地网络传播具有鲜明的技术优势。一是快捷优势。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传播速度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也就是说,在快捷方面,目前所有的传媒根本没有办法与网络的传播速度相提并论。二是功能优势。传统媒体主要借助文字、图像、音乐等平台,对社会和公众施加影响。而网络在这些方面运用了Flash、视频、音频等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不仅丰富和拓展了内容形式、格调和观赏性,也增加了传播的实际效果。三是互动优势。传统媒体在传播方面互动的可操作性、参与性都存在不少的问题,更多的是直达式传播,鲜有互动。网络传播则不同,想参与的社会成员可以随时以匿名的方式发表个人意见,畅所欲言地与节目主办方直接互动,真正具有了平等、自由、和谐的文明社会的特点。四是成本优势。网络传播突破了传统的印刷、推销等需要大量实物性消耗的方式,节约了纸张、人工等一系列费用,大大降低了传播成本。

网络传播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0年7月15日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4.2亿人,如果按照我国14亿人口计算,网民所占的比重达到30%多,互联网普及率持续上升增至31.8%。特别是手机报已成为网民热心追求的时尚,目前已达到2.77亿人,占到我国14亿人口的19.79%。从参与的成分看,有高级干部,也有普通干部;有高级知识分子,也有中小知识分子;有工人、农民,也有官兵;有中老年人,也有年轻人。特别是由于网络使用具有简单、易操作的特点,因此吸引了大量文化程度不是很高的社会民众参与,使网络具有相当高的社会广泛性。网络传播具有广泛的商业基础。商业是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网络的功能使其触角在商业领域展示出独特的力量,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网店异军突起,突破传统的市场销售模式,使网络成为一种新型的市场商业运作典范。也正是由于网络这种市场销售模式的强大力量,出现了用户和业务的双高增长。据统计,截至2010年6月底,网络购物、网上支付和网上银行的用户规模分别达到1.42亿、1.28亿、1.22亿,规模增幅分别为31.4%、36.2%和29.9%,其使用率分别为33.8%、30.5%和29.1%,这显示了网络的巨大商业发展潜力,也给网络的商业活动舆论监督打下了基础。

网络媒体舆论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度建设滞后。舆论监督需要制度的刚性支撑。相对于党纪、国法等司法监督手段和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舆论监督来说,网络舆论监督是一种新兴的监督方式。由于对网络认识的定位、方法和过程存在不同的意见,对网络舆论监督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看法。再加上一些部门和个别领导认为,舆论监督就是曝光和批评,网络传播又快,如果开展网络舆论监督很容易给社会“抹黑”,影响正面形象,带来负面效果。因此,对于网络舆论监督制度从谋划、调研、出台政策等方面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当出现焦点问题后,网络舆论不监督不行,监督又找不到合理合法的政策依据,使网络舆论监督有的时候处于一种很尴尬的两难境地。落实工作阻力较多。网络舆论监督的目的是通过“曝光”、“反映”社会和民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促进事件得到解决,管理得到完善,水平得到提升。但从近年来的实际情况看,网络舆论监督工作开展起来存在不少问题。一是了解真相难。出现问题后,一些单位和部门就搞“三不主义”,即不接受新闻媒体采访、不回应事件问题、不理睬舆论监督。有的还与新闻单位玩起了“躲猫猫”游戏,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办法掩盖问题真相,把本来很清晰的问题搞得云山雾罩。二是落实问题难。有些事件虽然通过网络实施了舆论监督,但出现问题的部门和单位抱着一种侥幸心理,采取“拖延战术”、“迂回战略”,用政策依据、情况复杂、需要过程等理由造成问题的解决遥遥无期,降低了网络舆论监督的效果。网络信息可信度较低。网络属于“直通道”的传播方式,反映到舆论监督方面,则是一种匿名式的发帖、跟帖和转帖,这种隐蔽性的信息传播的确解决了当前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舆论监督中存在的反映难、采访难、发稿难等现实问题,但也从客观上造成了网络信息良莠不齐、转帖内容断章取义、消息不够精确等现象。还有一些人员或为了追求网络轰动效应,或为了宣泄对一些人物和事件的不满,或为了某种个人目的,通过网络匿名方式恶意传播虚假信息,加大了查处问题的成本,降低了舆论监督效果,也给网络媒体带来了一定的社会负面影响。提升网络舆论监督职能的基本思路优化完善网络舆论监督制度。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责,网络作为新兴媒体,更应当在新闻舆论监督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而发挥作用的前提是必须得到制度的支撑。

因此,必须加深对网络传播的重视和研究,正确看待发展与监督的辩证关系,把“网络媒体曝光、舆论监督跟进、管理部门查处”的思路、流程用制度的形式固化下来,发挥网络舆论监督“直通车”的作用,使网络舆论监督政策上有依据、操作上有流程、管理上有标准,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一起,构架起一套新型的社会主义舆论监督体系。深化网络舆论监督的真实性与准确性。真实是一切社会事务管理的基本前提,也是新闻传播工作的生命力。而舆论监督本身又是一把双刃剑,准确的舆论监督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化解社会矛盾、改进工作方法、促进社会进步。一是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为抓手,以社会难点、焦点和热点问题为突破口,敢于讲真话、讲实话,用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开展舆论监督。二是网络舆论监督要把握好原则和分寸,对每一起网络舆论监督都要做到事件清晰、问题准确,力求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降低虚假信息对社会与公众造成的负面影响。做好网络舆论监督的信息反馈。舆论监督的目的并不是对一些事件和人员曝曝光、揭揭短就算完事,而是通过媒体监督的特殊方式向被曝光、揭短的单位和人员提出问题所在,引起他们的重视,解决好矛盾,化解不和谐因素。因此,网络舆论监督对所监督的单位和人员要进行及时的跟踪,不能搞“半截子工程”,一定要给社会和民众一个有因有果、有头有尾的完整报道,把网络舆论监督的权威力、公信力树立起来。

要取得社会的理解、支持与合作。网络舆论监督只是通过社会舆论影响对被监督对象施压,并不构成对被监督对象的硬性约束。因此,网络舆论监督必须取得社会的理解、支持与合作才能收到效果。一是加强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合作,克服“文人相轻”的弊病,不断扩大影响力。二是取得专业部门的理解、支持与合作,如涉及人口或计生问题的,寻求计生部门的帮助;涉及交通事故的,寻求公安部门的出面调解;涉及的,寻求检察部门的查处。三是取得被监督单位和部门的理解、支持与合作。因为问题出自被监督的单位和部门,解铃还须系铃人,也只有得到被监督单位和部门的支持,曝光的问题才会最终得到真正的落实和解决,网络舆论监督的力量和效果才能体现出来。

网络舆论传播问题篇4

网络信息限制是网络舆论引导的重要方法之一。限制非公共信息传播是为了平衡信息传播,使之真正反映公众的愿望和利益诉求。限制非法信息传播,有利于引导网络舆论,维护社会稳定。应审慎、科学地限制公共敏感信息传播,确保网络舆论导向正确。

关键词:

网络舆论引导信息限制传播舆论导向

虽然网络去中心化传播形成了“真正的观点的自由市场”,但世界各国都没有放弃对网络及网络舆论的管理。这是因为网络自由必须受到法律、道德限制,超出社会规范的“自由”,将给个人、社会和国家造成危害。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把自由分为自然的自由和社会的自由,他认为,那种彻底摆脱社会束缚的所谓自由是有害的,只有根植于社会法律和道德的社会自由,才能保障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因此,加强网络管理不仅要保障网民的信息传播自由权,而且必须依法引导网络舆论,实现网络世界的“社会的自由”。基于网络传播开放性及传统把关人作用弱化等原因,网络信息难免优劣并存,泥沙俱下,因此,须进行适当有效的信息限制,及时消除错误言论和负面言论影响,确保网络舆论导向正确。

一、限制非公共信息传播

限制非公共信息传播是为了平衡网络信息传播,使之真正反映全体公众的愿望和利益诉求,因为网络舆论的正当性来源于公共性,也就是说,只有站在公众立场发表意见,网络言论真正代表公共利益时,网络舆论才能发挥舆论监督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因此,网络舆论必须代表多数人意见,所关注的问题必须直接或间接涉及公共利益。

由于经济收入、文化水平和各地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差异,信息鸿沟效应一直影响着网络舆论传播。广大农民、偏远和落后地区以及城市中低收入人群,接触网络的机会比较少,难以在网络舆论形成过程中发出声音,表达利益诉求。“由于不是所有的个人都有条件获得这种通讯的手段,公民被剥夺发言权的事情可能发生……信息分布的质量与数量也并不对等”,一般来说,基层民众比较关心收入、就业、看病等民生问题,也希望网络能够反映其心声和愿望,但受到技术条件、经济条件等限制,信息弱势群体不能直接上网表达自己的诉求,心声和愿望难以成为网络舆论关注的重点问题。相反,部分年轻网友所关心的时尚话题、交友话题乃至充满低级趣味的话题,极易成为热点网络舆论,但这些话题显然不符合普通公众的期待。为保证网络舆论真正反映公众的期待和愿望,有必要对非公共信息加以限制。一方面,采用人工信息管理方法让这些网帖自然沉底,稀释意见,减少普通网民浏览、转帖的机会,确保少数网民的私人话题不为绝大多数网民关注,制造真实的网络“拟态环境”;另一方面,以推荐、置顶等方法突出反映公共话题的网帖,引导网络舆论关心民生话题和社会发展等进步话题,减少非公共信息对网民注意力的争夺。

限制非公共信息传播对于引导公众参与民主决策具有重要意义。在网络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当事人、利益攸关方和非直接利益相关方共同发表意见,通过辩论、协商等方式达成一致或相对一致的意见,最大限度地反映民意,为公共决策提供参考。但是,网络上的众声喧哗也容易导致难以界定问题的边界,使决策过程处于争论或停滞状态,尤其当少数网民借助那些引人关注的焦点问题去表达与问题无关的利益诉求时,因为正常决策程序难以容纳和消化差异甚大的诉求意愿,使得解决公共问题变得更加迟缓、困难。近几年,围绕醉驾入刑标准、药家鑫案、李昌奎案等司法案件所展开的网络舆论交锋中,司法公正问题屡屡遭到网民质疑,网络舆论对司法审判构成了严重压力甚至干扰。其中,既有司法审判法律标准模糊、执法不公的问题,也有少数网民借题发挥、混淆视听的问题,以至于无论做出何种判决,都有人表示不满。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必须适当限制某些非公共信息传播,引导网络舆论聚焦于关键问题上,让公共决策能够容纳这些争论,并在法律、政策框架下理性解决这些争论,最大限度满足公众愿望。

二、限制非法信息传播

我国《刑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对于禁止传播的网络信息做出明确规定,在这些禁止传播的网络信息中,一类属于直接危害网民身心健康和人格利益的信息,如色情信息、侵害他人隐私权的信息,一类是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信息,如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信息,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信息,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信息等。对这些法律明文禁止的信息必须坚决予以限制,确保网络舆论导向正确。

需要指出的是,限制非法信息传播不等同于直接关闭互联网或网站。因为,依法限制非法信息是依法维护网络信息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需要,而直接关闭互联网或网站将侵犯国际公约和宪法所保障的基本人权。2011年,伦敦等地发生骚乱后,英国首相卡梅伦说,信息自由交流原本是件好事,但如果使用不当,就必须被制止。英国政府、警方及情报单位经过研究商讨,表示一旦得知有人企图通过网络号召发起暴力攻击或犯罪行动,将切断通信网站的服务。此言一出,立即遭到英国及其他国家舆论的批评,认为此举将限制网民的言论自由。因此,限制非法信息传播不是剥夺组织或网民的传播权利,而是尽量减少和消除网络信息的负面影响。

1.依法封堵煽动、教唆和挑衅的恶意网站,依法追究网络造谣的法律责任。网络让世界真正变成了地球村,网络传播源既可能来自于境内,也可能来自于境外,传播源的不确定性给网络舆论引导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是依法封堵严重危害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信息。从东欧到阿拉伯革命,都有西方国家利用网络煽动、挑唆的影子,由于法律具有域内效力与域外效力的冲突,受到网络挑衅的国家很难利用本国法律制止他国的舆论煽动,因此,封堵和切断网络是确保网络舆论健康发展的重要选择之一。二是依法规避网络谣言。依法惩处网络谣言,已经成为政府和广大网民的共识,如2011年日本大地震后,在互联网上“专家说华北地区也将发生地震”谣言的山西网民李某,在网上散布有关近期日本地震引发核污染影响我国海域谣言的杭州网民陈某,以及散布“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规定的47号公告”、“网传歼-10B战机试飞坠毁”的网民,因为散布谣言,造成部分网民恐慌,扰乱正常社会秩序,严重影响社会稳定,都受到了法律的惩处。一些网民散布谣言,要么是为了制造轰动效应,哗众取宠,获取网络知名度,要么是为了寻求刺激,乃至于发泄对社会的不满,甚至受雇于别有用心的利益集团,通过制造谣言、传播谣言,获取不正当的经济、政治利益,他们的所作所为严重危害了社会稳定。

2.依法限制有害信息和非法信息传播。直接封堵恶意网站ip,在极端情况下切断部分网络联系的办法只能作为突况下非常规处理手段加以使用。这是因为,在媒介高度发达的信息化社会,网民欲知和应知的网络信息既可以方便地通过手机等媒介获知,也可以直接通过境外网站获知,关闭切断网络非但不能发挥遮蔽信息、有效引导网络舆论的作用,反而让网民疑窦丛生,对网络舆论引导的可信性产生怀疑。所以,限制网络有害信息和非法信息传播比直接关闭网络更能提高网络舆论引导效果。我国在限制非法信息传播方面进行了成功的探索,无论网络服务提供商、网络内容服务商,还是网络编辑、网民都有依法从事信息传播的权利与义务,对那些违法信息、违法言论,必须依法予以屏蔽和删除,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但对于网民发表的不妥言论、低俗言论,则以正面教育和引导为主,达到引导网络舆论健康发展的目的。

3.限制法律规定不宜公开的信息。须平衡满足公众知情权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对于一些特殊的新闻信息,必须依据法律的规定严格限制公开传播。如涉及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网民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对于协助破获重大案件的公民,网民不得泄露其姓名、住所、照片、工作单位及可能推断出该公民的资料;网民不得随意把他人隐私上传网络。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现行网络传播技术和传播监管手段难以彻底杜绝非法信息传播,致使网络限制非法信息成为网络舆论引导难以绕过的障碍。任凭非法信息传播,将误导网民和公众,干扰网络舆论引导工作;而不讲究引导技巧,简单地采用删除的方法,又会让不明真相的网民误以为在掩盖事实真相,反而激化网络舆论,因此,限制非法网络信息传播应充分说明限制传播的法律依据和理由。

三、限制公共敏感信息传播

1.暂时限制公共突发事件中的某些敏感信息传播。世界各国在处理公共突发事件时都倾向依据法律规定限制敏感信息传播,特别是当公共突发事件已经演变成骚乱、暴乱后,通常采取暂时关闭网络、手机等方法切断信息通道,限制敏感公共信息扩散。2011年8月11日,在得知有人要在美国旧金山市内的地铁站台上组织抗议警方的活动后,旧金山地铁公司决定,切断手机通信基站电源三小时。虽然一些美国民权机构和民间组织对这种“不民主”的做法提出批评,但旧金山地铁公司表示,切断手机通信属于“合法行动”,因为当地法律规定,严禁在地铁站台或车厢内开展任何示威活动。我国政府在加强信息公开化建设过程中,一方面加强信息公开力度,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知情权,另一方面,依法限制公共突发事件中的敏感信息,引导网络舆论理性健康地发展。

2.限制刑事案件没有侦破前的敏感信息传播。一些重大刑事案件情节离奇,社会影响面广,是网络舆论关注的重点问题和焦点问题,但是,如果不能有效地限制案件敏感信息传播,则可能干扰侦破工作,致使犯罪嫌疑人逃避法律制裁。有一些网民为了显示自己有丰富的刑侦知识,对某些案件特别熟悉,将罪犯的犯罪过程和警察的侦查过程公布于网上,如此一来,极大提高了犯罪分子的“反侦查”能力,弱化了公安部门的侦查破案能力。

3.尽量减少低俗的公共敏感信息传播的副作用。最近几年,官员和艺人艳照门事件屡屡上演,成为网络舆论关注的重点话题之一。艳照门信息传播的吊诡之处在于,一方面,网络舆论进行公开讨论、批评,对于净化社会风气,监督公众人物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艳照又满足了许多网民的猎奇观赏欲望,污染了网络环境和社会风气。众所周知,网络信息一旦上传,就难以彻底将其从网络上删除,如艳照门事件中的照片,虽然相关部门采取封堵、屏蔽等方法减少事件的负面影响,但照片仍然通过境外网站以及网络邮箱、QQ、mSn、社交网、手机等传播方式迅速传播,封堵和屏蔽方法非但没有起到阻断传播源的目的,反而刺激和诱发了网民的好奇心,使艳照传播更加广泛。由此看出,简单删帖、封堵不仅难以阻止艳照传播,还容易让网民产生“官官相护”的怀疑,并引发各种负面网络舆论。较为稳妥的做法是给不雅照片加上马赛克,让网民知道确有其事,有关部门没有护短,又防止不雅照片广泛传播,造成二次信息污染。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网络传播管理创新研究”的资助(12ZS151)

参考文献:

[1]萨维尼.公众舆论、政治传播与互联网[J].国外理论动态,2004(9).

[2]卡梅伦称不轻言派军队镇压骚乱或限用社交网络[eB/oL].中国新闻网,2011-08-11.

[3]英国考虑骚乱时关闭微博被批损害言论自由[eB/oL].网易,2011-08-13.

网络舆论传播问题篇5

摘要:21世纪已成为网络传播时代,主流网络媒体在社会引导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在此背景下,对网络舆论了解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从分析网络舆论形成的过程,特点以及存在问题出发,指出主流网络媒体在国内舆论和国际舆论中应有的表现。

关键词:网络传播;舆论引导;主流网络媒体

据统计,我国网民人数已超过4亿,成为世界上上网人数最多的国家。对很多人来说,网络不仅仅是他们获得信息,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更是他们形成社会认知、社会共识的“教室”在这种情况下,主流网络媒体的舆论引导显得尤为重要。

一、网络舆论形成的过程

网络舆论是公众对社会热点问题、突发事件引起关注,并形成议论后,通过意见的归纳与融合,以互联网传播的方式形成一种社会舆论。网络舆论的产生与发展有特定的社会原因。在传统媒介中,舆论话语权主要由媒体控制,线性传播方式使受众处于被动地位,公众缺乏必要的发言传播渠道,而网络传播改变了过去大众传播的单向模式,普通网民既是传播的主体也是传播的受体,可在这个虚拟世界中获得发言权,使传授双方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网络天然的互动性,平民性,自由性使网络舆论在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范围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它的形成主要经历3个阶段:

(一)对公共事件或热点问题的关注阶段。该阶段也可被称为“扩散传播”阶段。一种社会舆论的产生,之间来源于外界信息的刺激,社会上发生有一定影响力的涉及公共利益的事件或突发事件,经网络媒体及时报道后,网民可通过论坛,博客等多种方式向更广泛的人群转发扩散,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二)社会言论产生阶段该阶段也可称为“舆论形成升温”阶段。人们对新闻事件产生关注的同时也会发表更多不同的声音,网络中传播各种各样的意见,同时,传统媒体开始介入报道,新旧媒体的联合参与,思想开始碰撞,使得社会言论加速升温。

(三)意见融合、归纳阶段该阶段也可被称为“降温平息”阶段。大量观点、意见、看法通过相互交流、碰撞、磨合,逐渐形成具有一定倾向性、代表性的舆论环境。舆论中占优势言论的声音会越来越“高音”,参与者达到最高值,关注的多种焦点最后集中于一个或两个议题,形成较为一致的舆论意见,标志着网络舆论大环境的最终形成。

二、网络舆论特点

(一)网络舆论传播渠道的多类话。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社区论坛、博客、播客、社交网络、聊天室等媒体形式成为现实,这些传播渠道既有多人公共参与型的,也有人际传播型,如QQ聊天,电子邮件,个人博客等多种网上交流方式。这些传播方式使网民更加易于迅速的表达和反映自己的意见。信息的传播快速的突破人际交流,形成大众传播。

网络传播打破了过去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舆论格局,突破了单向线性传播的局限性,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双向互动。由于网络具有低门槛、易进入的特点,所以,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社会背景的人都可以使用网络参与讨论,发表个人观点,使网络舆论主体呈现多样性的特点。

(二)网络舆论内容传播的复杂化。

网络为网民提供了充分表现个性的机会和场所,这就使得有强烈情感和意见表达的网民乐意使用网络并在网络中畅所欲言,尽情使用自己言论表达自由的权利。但同时,互联网作为一个高度开放的公共领域,各种各样的声音中难免夹杂着带有破坏性、有害的“杂音”和“噪音”,理性与情绪化的舆论声音共存。所以,网络舆论主体多元化带来的不仅有积极理性的建设性观点,也有负面声音。

(三)网络舆论传播影响难控化。

网络传播使整个社会真正的成了“地球村”,它打破了时空界限,其高度自由的交互性、跨国性、跨文化性使得传播的范围更广,产生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更大。一旦有重大新闻事件发生或有代表性的言论得到大家的认同,就会很快扩散开来,产生“滚雪球”式效应,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对网络传播的舆论控制。

网络舆论引导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网络舆论中出现的问题也引起人民的关注,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网络舆论引导中道德约束机制的缺失,虚拟性弱化了道德规范,匿名性导致了部分网络媒体道德品质的异化;网络舆论法制建设的落后,部分网络媒体在舆论引导中只重视经济利益,忽视社会利益,这使得网络中色情内容传播,要谣言的没有专门的法律制裁,无形纵容了不良舆论的传播;网络舆论技术控制较落后,对不良言论、图片、视频的传播没有有效的筛选程序,这就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趁之机,利用技术漏洞进行非法活动。

针对以上网络舆论中存在的问题,主流媒体网络要想切实发挥主导作用,需要针对国内、国际两个不同的舆论阵地,从不同方面出发,提高主流媒体网络舆论引导力

三、主流媒体网络如何提高国内网络舆论引导环境

(一)敏锐捕捉重大新闻事件,敢于早发言。

主流媒体网络要善于敏锐发现和捕捉舆论线索。通过对以上网络舆论形成过程我们可以发现网络舆情的出现有规律,可预见。因此,主流媒体网络要学会善于分析,把小事件放到大背景下观察,及时发现可能被炒作的热点苗头,增强有关热点的预见性,杜绝被动应付,勇于主动出击,在第一时间说话,抢占舆论制高点,提升主流媒体网络的引导力。在突发事件或重大事件前,主流媒体不能“失语”,防止以讹传讹,才能在最快时间内赢得群众信任,提高自身权威性,为以后的舆论引导提供一个好的开端。

(二)利用传统媒体新闻机构,发挥自己独特的先天优势。

网民需要的是客观的、真实性的信息,需要理性健康的引导,他们也呼吁专业主流网络的舆论引导,减少不良信息的危害,这就为主流媒体利用自身网络进行引导提供了机遇。传统主流媒体有天然的品牌优势,具有较高的公信力,人们对传统媒体具有较大的依赖性和信任感,可以将过去形成的经验运用到网络舆论引导中来,提高网络新闻的可信度和权威性,使舆论向正面方向发展。

(三)培养网络中“意见领袖”和业余评论员,发挥积极引导作用。

网络舆论引导要根据网民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社会群体的特点,发挥“两级传播”的优势,在网民中培养具有影响力的“意见领袖”,让他们发挥舆论引导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主流媒体网络要坚决摒弃传统媒体居高临下,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落后模式,学会与网民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沟通和对话,在信息传播中开展思想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达到舆论引导的目的。

四、网络中国际舆论的引导:

网络舆论传播问题篇6

论文摘要:通过对危机沟通相关研究的梳理.指出网络舆情已成为当前危机沟通研究领域的一个新主题,归纳了危机沟通视角下网络舆情演变的差异性、时段性、随机性特征。总结了网络舆情演变研究现有的两种主要模式,一是利用抽样统计方法对网络舆情形态变化进行实证研究,二是利用舆论动力学及相关仿真方法分析舆情的形成规则及演变的影响因素,最后对研究进行了评价和展望。

    当各种公共危机事件、企业危机事件出现时,由于互联网具有信息传播快捷、参与主体互动等特性,危机信息的网络传播及网络舆情表达对组织危机响应的影响力被极大提升。网络舆情在预测危机事件发展趋势、沟通和调整危机利益相关者关系、制定危机响应方案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危机沟通视角下的网络舆情演变不仅仅是政府组织、商业机构管理者关注的焦点,也是学术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分析,发现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在现有研究中对网络舆情研究都有所关注,本文通过对网络舆情演变问题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以期能为危机沟通及网络舆情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提出一些有益思路。

1网络舆情研究:危机沟通的新课题

    在危机管理的视角下,公共关系专业人员需要在危机爆发前期、中期和后期及时与公众进行沟通和对话,以降低组织包括形象和声誉等方面的损失,从改善公共关系角度提出的一系列措施、策略以及其整个管理过程,被称为危机沟通(crisis communication)。有效的危机沟通致力于促进组织和目标公众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实际上,评价危机沟通效能的最终落脚点是人们对危机事件的出现以及对危机响应措施的感知(perception),这从危机沟通的文献中可以得到印证。有关实证研究主要聚焦于危机响应策略对利益相关者(stakehoder)的感知的影响上(e. g: dean, 2004; arpan&roskos一ewoldsen, 2005}2};coombs& holladay, 2009 , jeong, 2009 )。鉴于危机事件社会影响的广域性,如果将组织的沟通对象从单纯的利益相关者扩展到更广泛的公众群体上,则可以将危机沟通过程中产生的舆情(public opinion)看做公众对危机响应感知的一种体现。舆情的主体为公众,公众的态度、意见、情绪则构成了舆情内容,其客体为各种危机事件以及其引发的相关危机信息。国外研究者在突发灾害事件的舆情调查、企业危机事件的舆情研究等方面已经产生了相当数量的研究成果。近年来,国内也有多位学者从舆情的视角对危机管理理论进行了研究(刘毅,2005;王来华等,2006}6};陈月生等,2006)。通过对国内外大量危机事件案例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到,管理者在危机预防、危机处理、危机恢复等各个危机管理阶段能否及时有效地掌握舆情信息并根据舆情信息准确及时地采取响应措施,对于危机管理的效能提升至关重要。

    在互联网媒体深度介人危机事件发展的背景下,在危机沟通中利用互联网工具及相应技术已经引起了学者的注意,有研究已经从理论上探讨了互联网在危机沟通中的所起着作用(e. g. esrock &leichty,1999 ;kent, taylor& white, 2003),互联网可以在多方面改善危机沟通的效果。“在危机中,网络在线群体为利益相关者提供的争论、表达各种情感的机会,也使得组织有机会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 macleod, 2000)。涉及基于互联网的危机沟通主题的研究多是从危机处理者与危机事件利益相关者的互动角度出发的,实践操作关注了组织如何将互联网整合于危机沟通之中(taylor&kent , 2007 ) ,以及如何利用各种网络工具进行修复形象、改善危机事件利益相关者态度等问题(e. g. taylor et al, 2001; jefferson,2006。网络工具可以提供给任何类型的组织以单向及双向的沟通平台,网络这种快速的反应方式,有助于和公众及媒体的沟通。在有关美国“9·11”事件的危机传播研究中,greer&moreland(2003 )通过对美国联合航空及美国航空两家公司在恐怖事件中的危机传播案例分析,指出了互联网在危机传播中的重要作用:网络使公司有能力对突发事件进行快速反应,并且可以同时将组织的危机响应与不同的受众进行沟通。sifra & huertas( 2008 )指出了博客(blog)在事件发生时发挥了劝诱和提供信息的功能,并且可以在危机沟通中获取对舆情有重要影响力的意见领袖的支持。

    从上述文献中可以看到,危机沟通研究主要是从危机处置者向受众传递信息的角度展开,但也不乏对网络舆情的关注。在互联网应用日趋普及的背景下,危机沟通中公众的网络舆情表达对危机管理决策影响越来越大,危机事件本身以及组织危机沟通过程中产生的诸如危机相关事件被媒体挖掘、曝光、沟通措施及新方案实施等刺激性信息,都会激发公众对危机信息的情绪、态度和意见的改变,而由此形成的网络舆情又会对危机事态的发展构成影响。网络媒体可以同传统媒体互动,推动和促成舆论的扩大,网民可以选择在自己感兴趣和关注的网络论坛、博客发表意见,交流看法,进行点评和交谈,这也是网络舆情得以形成、传播的重要基础。“网络媒体环境下,公共关系强调与危机沟通中在线个体进行双向、对称的交流”( kirat,2007) 。在互联网应用普及的今天,受众的意见反馈及这种反馈对危机管理者之间形成的互动关系已经在危机沟通过程中被提升到了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新的局面要求研究者从新的视角审视危机沟通问题。

    网络舆论是社会舆情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公众在互联网上公开表达的对某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倾向性的共同意见(徐晓日,2007)。现实生活中民众的观点和情绪在网络上反映而形成的网络舆情,已经成为危机管理者了解利益相关者对危机响应感知的重要渠道。网络舆情演变过程可以理解为公众显现于网络媒体且随危机事件发展、危机响应事态变化的危机感知动态变化过程。在本质上,网络舆情则是民众与管理机构之间利益关系的一种复杂体现,其演变有其自身的特征。

    综合相关文献内容,危机沟通中的网络舆情演变行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a差异性:从个体角度看,由于社会公众的文化背景、认识水平和利益立场不同,人们对危机事件的观点和态度会存在差异。从群体角度看,公众针对危机事件释放的刺激性信息形成的多元的情绪、态度,随着危机事态发展,这些观点在整个网络舆情系统中保持着此消彼长的变化状态,而且往往会在“群体极化”的作用下发生分化,形成极具差异甚至对立的观点;b.时段性:在危机发展不同阶段网络舆情具有不同的特征。对危机的研究一般认为,危机可以划分为突发期、扩散期、爆发期及衰退期,一定时间区间内,公众对危机事件的关注程度反映在相应的网络舆情上表现出从平静状态到爆发的升级,随着时间的推移及事态的发展,形成的网络舆情状态在逐渐平息和消逝,同时也可能存在某种震荡、反复的状态。随机性:网络舆情演变由于危机管理者、媒体、受众等多因素参与,其状态变化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在危机事件发生后,由于危机事件本身的受关注度,会引发公众在网络空间的激烈讨论,使得网络舆情可能朝着任何一个方向演变,网络舆情随危机事件的发生、发展而不断变化,这会表现为网络舆情演变的随机性。

    “互联网已经成为争议性事件爆发时公众表达舆情的重要场所,网民不再是无形的实体(invisible entities),而已成为了危机管理专家需要认真对待的公众群体。在研究危机沟通的传播机制、响应策略以及效果评价时,不能忽视网络舆情演变过程中公众多元化的意见表达对危机沟通各环节的作用机制。网络舆情演变的行为是危机沟通中政府、媒介和公众为代表的危机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博弈的一种动态表征,利用网络舆情的演变行为对危机沟通进行考察是一个新研究思路。

2网络舆情演变相关问题的研究模式

    在借鉴国内外危机管理、危机信息传播理论的基础上,对网络危机沟通的规律及舆情演变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现有文献中的研究主要可归为以下两类模式:

  2. 1利用抽样统计方法对观测到的网络舆情数据形态变化进行实证研究已有一些文献对社会中出现的热门话题、危机事件的网络舆情演变进行的量化或质化分析,此类研究模式通过获取网络论坛、新闻门户网站的实际数据,以例证的形式分析网络舆情的演变行为,利用统计方法对舆情演变的具体问题进行实证检验。秦州(2005)利用新闻事件在搜索引擎中的页面数的查询、搜索与统计结果来刻画有关某个新闻事件的网络舆情。谢海光、陈中润(2006)通过对某大学一次校园公共安全危机事件在校园网论坛上传播过程的实证研究,提出互联网内容与舆情的热点(热度)、重点(重度)、焦点(焦度)、敏点(敏度)、频点(频度)等十个分析模式。rowe et al. ( 2008 )针对禽流感事件对来自bbc网站的一定时间范围内相关主题帖子的回复信息内容进行分析,以获取公众对政府危机响应的评价意见。针对危机信息传播的网络舆情演变,魏玖长((2006 )通过对sina网站有关危机事件的新闻专题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总结出危机事件的时间演变模型分为4类:指数型、正态型、泊松型、波动型。吕莎莎(2008 ) 基于网络媒体的角度,选取inve,逆曲线增长模式和s曲线增长模式作为新闻报道统计模型以预测危机事件爆发后信息数量的发展趋势,对某大型门户网站的危机信息新闻报道的原始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

  2.2利用舆论动力学(opinion dynamics)及相关仿真方法分析舆情的形成规则及演变的影响因素舆论动力学学者将物理学等自然科学与社会学相结合,并采用计算机仿真模拟,来探讨舆论形成(public opinion formation)的机制。舆论动力学学者认为舆情演变行为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函数,无数个体在特定时间对具体事件的意见,总是在环境与他人的互动中改变的。基于这种研究思路,由于个体在发表意见中的相互影响,可以用协同学分析舆论形成的场,hacken等人根据协同学理论建立舆论形成的随机模型。近年来有多位物理学家将统计物理学的思想、方法和研究的成果应用到舆论研究中,sznajd在2000提出了sznajd舆论模型,其模型演化规则中考虑到了发表言论的个体态度受到临域个体态度的影响,后续的研究者不断对sznajd模型进行调整,并提出了改进的模型和演化规则。以deffuant为代表的一批学者针对舆论观点离散间题进行改进,提出了连续观点有界信任( continuous bounded confidence)模型,关于舆情演变问题,舆论动力学领域已经出现了大量研究成果,值得注意的是,网络舆情作为在特定传播渠道上表现的一类舆情,也有针对其进行的动力学仿真的研究,曾祥平等(2007 )建立了一个基于元胞自动机的网络舆论激励模型,用情感倾向度和情感倾向度门限来确定元胞发表言论的状态,用情感激励描述元胞的移动规则。网络舆情系统中各主体复杂的相互作用表现出单个主体所不具备的特征,这种涌现机制很适合运用多主体系统的建模方法(mufti一agent based modeling),刘常星等(2009)建立了基于mufti - agent的网络舆论传播仿真模型,分析了网络舆论传播中新闻跟帖与bbs传播。

    从相关文献可以看到,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在目前的一些研究都涉及到了危机沟通与舆情演变的主题,各学者研究侧重点不一,这些成果为我们研究网络舆情演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独特的视角,也为进一步深人探讨危机沟通实践问题和管理理论开启了思路。

3对进一步研究空间的展望

    对于网络舆情演变规律的分析和探讨有利于进一步把握互联网危机信息传播的本质,提升危机管理的水平。现有相关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还存在着很大的探索空间。

    a.国内外公共关系学(public relation)、大众传播学(mass communication)、情报学(infomatics)等领域近年来有多位研究者从各自学科角度出发对危机沟通相关舆情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从目前的研究情况看,多数成果以实验设计及反思的形式对个案进行分材 .较少涉及对网络舆情演变机理的模型研究。危机沟通的网络舆情演变问题由于研究跨越的学科较多,属于交叉学科领域,应开展学科间的融合、借鉴,这有助于丰富危机沟通的研究视角、方法。

    b.舆情演变是个体之间局部交互的复杂过程,舆论动力学的研究思路是针对个体的行为转变及舆情传播环境的特征,提出了不同的舆情演化规则,建立了相应的舆论演化模型。从现有文献可以看到,舆论动力学的研究侧重舆论演化规则的研究,所选取的现实问题大多是常态情形中舆情变化,已有的复杂网络、多主体仿真实验较少涉及到基于现实危机情形下的舆情演变规律的研究,在未来的研究中还可以关注基于危机沟通的网线舆情演变规律,根据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将演变规则更加丰富化,将仿真应用在诸如危机事件热点生成机制、网络危机信息议程设置等现实危机管理问题中。

    c.现有的危机管理研究中,对网络舆情演变研究尚未得到应有的关注。由于网络舆情是一种群体意见的自然状态,在危机情形中不可避免地带有较强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有时甚至会产生非常极端的情绪性舆论。网络空间出现的特有的“极化效应”、“从众效应”等传播特征对危机沟通提出新的要求。下一步研究可从舆情演变的角度研究危机管理中的网络信息传播问题,找到网络舆情演变与危机管理的结合点,围绕危机事件产生、发展及危机沟通各因素对网络舆情演变的影响进行深人研究。

    d.随着互联网应用技术的发展,网络舆情研判方式日益丰富,目前包括舆情危机话题捕捉、舆情热点跟踪、舆情趋势分析、舆情预警等技术手段已经在危机沟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也会为危机沟通中网络舆情演变的规范化研究提供信息支持。已有研究文献对网络舆情观测对象并没有统一的界定,主要集中在论坛、新闻组、博客、门户网站的新闻报道及留言评论等几种形式上,在下一步中可逐步确立网络舆情信息的观测指标体系,结合信息技术,提高网络舆情研究的系统性、科学性。

网络舆论传播问题篇7

谁在左右网络舆论的走向

近一两年,网络参与社会政治生活,进而影响社会民众、改变规制的事件频频发生,重庆“史上最牛钉子户”、厦门pX事件、“黑砖窑”、《物权法》、《劳动合同法》网上大讨论、“周老虎”真伪辨等,让我们清楚地看到,网络已经成为社情民意的重要表达渠道,网络舆论走向影响甚至决定着现实问题的发展方向。可是,网络舆论是如何形成的呢?谁又在左右着网络舆论的走向呢?

互联网具有虚拟性、隐蔽性、发散性、渗透性和随意性等特点,因此,发端于网络上的舆论有着区别于传统舆论的特征。首先表现在意见主体上,自由而分散。网站并不强求网民在发表意见时提供真实的个人信息和明确的身份认证,因此无论是谁,不管你有什么样的政治背景,从属于哪个党派集团,信仰何种宗教文化,都可以在网上信息、展开讨论、表达意见,而不必对所的信息和言论承担责任。其次,表现在传播渠道上,多元而共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提高,网站提供给网民发表意见的渠道越来越多,论坛、BBS、贴吧、新闻留言、博客、播客、网络杂志、掘客等,网络舆论的传播不再是单一渠道的传播,而是多种渠道共生合力的新型业态。第三,表现在网络内容上,散乱而复杂。互联网内容包罗万象,网络的自由性、网民的个性化给了各种文化类型、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准则、道德规范生存的空间,而网络的开放性使得传统“把关人”作用削弱,网络舆论理智与非理智混杂,建设性与破坏织,话题五花八门但又鱼龙混杂、泥沙俱下。

网络舆论的上述特征极大地影响到网络舆论的形成与演进。以“艳照门”为例,最初的者只是极少数的个体,但经过网民的转载,照片流传到了网络的每一个角落。由此,每一个转载照片的网民都成了意见主体,他们是自由而分散的,而散布的渠道也是多途径的,公共的BBS论坛、贴吧,个人的电子邮箱、即时通讯等都成为“艳照”的传播路径。但是,网络舆论的形成始于网络,但最终并不止于网络。因为网络舆论形成并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是网民、网站和传统媒体彼此相互作用的结果。三者间建构的网民――网站、网站――网站的内循环模式和网民――网站――传统媒体――新媒体的双向外循环模式直接关系到网络舆论的形成。网站、网民和传统媒体都有可能成为网上舆论的源头,在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网站提供了舆论滋生和放大的平台,传统媒体成为舆论最终“落地”的助推器。三者间相互作用、相互借力,由此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声势。这一舆论形成模式,在“周老虎”事件中有着清晰的反映。

“周老虎”事件最初的文章发自纸媒并被少数网站转载,基于该新闻的新奇性和接近性,网站间开始彼此转载,同时又通过论坛、博客、贴吧等形式多次传播,这使得原本不看报纸的受众在网络平台接受了该信息,并根据信息的价值、自己的情趣发表着意见和看法。传统媒体时刻搜罗、关注着网络热点,针对“周老虎”的各种讨论和质疑,又被传统媒体筛选,将虚拟世界的话语带回现实世界,并进一步追访当事人、当事人的朋友及亲属、官员、学者,将事件“扎根”于现实生活环境,中间还配以评论,传统媒体的这些动作又被网络再次转发。如此反复循环,网络舆论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由上可知,左右网络舆论走向的不再是单一个人或机构的操作,而是多方合力的结果。但在其中,网络媒体作为网民“栖身”的场所和传统媒体新闻再传播的平台,网络媒体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网民与传统媒体皆为之所用,并受之影响。加之网络传播的“把关人”和“议程设置”功能,使得网络媒体在舆论形成及走向上起着相当大的决定作用。

网络的自由世界与媒体的社会守护

从互联网出现的那一天始,自由、共享就成为其本质特征。而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和快速普及,以及web2.0技术的新应用,今天的互联网给了这个世界超乎想象的自由和共享:不受媒介载体的限制,不受时空限制,你可以将触角延伸到网络世界的每一条新闻和关于新闻的回应,而你的阅读和回应也正是享受着网络自由与共享的结果;既能自由地接收资讯,又能自由地发放资讯,即时的分享和互动使人人都可以主动为网络世界做贡献,而这种贡献是在极低的成本之上实现的。

但是,自由是不可滥用的,是建立在责任之上的有限度的自由。而如果媒体滥用了这种自由,放弃了社会守护的义务,则不仅失去自由,还将同时失去正义。60年前,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了一份名为《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的报告,报告警示,“新闻界可能是蛊惑性的、煽情的和不负责任的。果真如此的话,新闻界及其自由将在宇宙的劫难中沉沦。”

1998年5月,在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上,互联网被正式冠以“第四媒体”的称号。作为新兴的第四媒体,网络媒体尽管在传播手段、传播方式上有其特殊性,但其首先是媒体,与三大传统媒体一样,必须遵循大众媒体的基本原则,遵守大众传媒的基本功能,遵从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规律,在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网上传播什么、不传播什么,都有一个主张什么、反对什么的问题,都有一个舆论导向的问题,都有一个代表什么样的文化发展方向问题。”正如上述报告所宣称:“我们必须承认,大众传播机构是一种教育工具,而且也许是最强大的;它们必须在陈述和阐明本共同体为之奋斗的理想中,承担起教育者那样的责任。”

虽然发表这段话的时候,还没有网络媒体,但这个报告已经预测到了未来的形势,“随着新工具的不断应用,它们的影响范围和势力与日俱增。这些工具已超越了那些珍视宪法《第一修正案》所赋予的新闻自由的前辈们的想象力。”网络媒体在享受互联网技术所带来的高度自由和无限分享的同时,更需要坚持媒体操守,正确引导网络舆论,践行一个媒体的社会守护功能。

引导网络舆论网络媒体有所作为

当前,引导网络舆论存在着四方面的难题:

舆论的新闻源头不可控。过去的新闻信息传播只有各级宣传部门领导或监管下的报纸、杂志、出版、电台和电视台等出口。“传统媒介有一个典型的特点:所有的智慧都集中在信息传输的起始点。”它们代表了一种类型的媒介:信息传播者决定一切。而今天,除了2000多家传统报纸、900多家电视台外,互联网上的百多万家网站,包括新闻站点、专业信息站点、公司站点、机构组织站点、个人博客和电子邮件等等都是新闻信息的源头和出口,而且这些新闻出口都无需有关部门审批。虽然国家有政策规定只有具备登载资质的网站才能新闻,但现实情况是,只要愿意,谁都能、登载新闻。舆论的新闻源头实际上已不可控。

网上舆论的快速转化不可控。在网上发表的言论,只要提出的问题令人关注,不管是喜欢或者讨厌,很快都会有所反应。网上言论在没有形成舆论之前,其议题广泛而丰富,其活跃度远远超过传统媒体的言论,网络成为潜舆论的最合适的表达场所。而随着网民议题关注的相对集中,以及网民活跃指数的上升,一部分潜舆论很快会变成显舆论,并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但形成的显舆论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网络环境下网友的关注点比较容易转换,网上舆论的持续性或韧度不如传统媒体,随着关注度和活跃指数的下降,这种显在舆论又可能会重新成为潜在舆沦,重归酝酿之中。

网上舆论的分散性与多元化不可控。目前世界上还存在着对立的社会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过去,由于地理位置的自然屏障作用,交通和通讯技术相对落后以及传统媒体的“把关人”的存在,恶意的政治信息难以入侵。随着网络传播媒体的发展,数字化的信息网络可以把任何信息转化为二进制的数字语言,从地球任何一个地方无限量地向另一个地方传输。网民的职业、身份、年龄各不相同,所关注的主题也各式各样,即使对同一主题,也都各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多数情况下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不同派别,各持己见。由此也造成了网上舆论的分散性和多元化。

网络舆论极易被放大而难控。互联网是高度开放的空间,一则有代表性的帖子如果得到认同并引起共鸣,通过反复转贴和跟帖,很快就被放大,形成一边倒的舆论意见而产生雪崩式的效果。网络空间的无限性和隐蔽性使得网络管理者不可能对因特网上的言论逐一进行检查评价,导致网络舆论的难以调控。据一项调查表明,我国网民中有85%以上的人是大专或者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他们大都各有主张,不轻易认同别人的观点,这在某种意义上也体现了网络舆论的难控性。

针对这样一种网络舆论现状,网络媒体除了强调把关人的职责,增强引导舆论的议程设置外,首先要提升从业者的媒介素养教育。“艳照门”事件、“恶搞专题”的频频出现反映出我们的网络媒体人“不具备一个成熟而负责的媒体报道新闻的特点和要求,而是片面地适应了网民的原始心理需求”。因此,应通过开设相关的讲座、理论指导等方法,强调价值判断标准和“把关”的重要职责,在对海量的信息进行认真地筛选、组织时,应更多地考虑文化取向、伦理法规,而不是过多考虑网民的“眼球”,从而在理论上、方向上保证网站内容质量。

其次,辩证看待网上舆论。网上舆论是公众对社会生活和社会事件公开表露的认识和意见,是群众心态和情绪的晴雨表。由于表达了舆论主体的共同意志,它的形成和运动过程具有排除一切外在压制而自主发展的不可抗拒性。在任何社会中,舆论都不会为任何强力所主宰或消灭。所以,要辩证地看待网上舆论,不能因为网上舆论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就视网上舆论为洪水猛兽,要真实地反映舆情,正确地表达公众舆论,是实施有效引导的前提。网络舆论是一柄双刃剑,既有救人之力,也有杀人之能,如果有意回避公众关注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忽视网上舆论的力量,将出现难以估量的后果。

再次,分级、分类引导网上舆论。搜狐总裁张朝阳提出,“我觉得应该把互联网看作一个功能多样化的虚拟城市,它的首页、新闻频道和专栏就像是长安街、二环、三环一样的城市主干道,总是聚集着最大的人流;bbs、聊天室乃至私聊就是城市郊区鲜有人烟的小巷,也许几天都没有一个点击。互联网的媒体效应随着覆盖人群的降低而递减,留言板上的几句话和首页要闻栏目的一行标题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对于互联网的各个传播层次不能按照统一标准来要求,大街上必须遵守社会公德,有警察维持秩序,酒吧的小空间则是表达个人想法、与人交流的场所。”

网络舆论传播问题篇8

[关键词]网络舆情 危机事件 传播模型

[分类号]13035

1 引言

网络舆情是指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具有内容庞杂性、现实互动性、情绪感染性和总体可控性等性质。网络舆情隐含了网民的情绪和态度,常带有一定的鼓动性,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积极的网络舆情有助于政府反应迅速、公开透明的应对突发事件,如2009年发生的湖北巴东邓玉娇案、上海“钓鱼执法”等事件都是积极网络舆情步步跟进、推动问题解决的例子。消极的网络舆情传播的讯息是落后的,甚至是反动的。在突发事件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多数群众对于事件的认识相当模糊,也往往会因为关心则乱而情绪敏感、激动,极易受到别有用心的人的不实舆情的蛊惑,导致矛盾升级,次生爆发,局面更加复杂并难以控制。2008年“3.14”事件爆发之前,境外“”分子就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运动”倡议书》和达赖“3.10”讲话等材料,反复进行煽动;新疆乌鲁木齐“7.5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也是通过QQ群和BBS等手段传递上街游行信息,造成了大规模的骚乱事件。

研究网络舆情,尤其是舆情在网络上的传播方式,有利于防止消极网络舆情扩大而在网络上引起消极思潮,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保证政府的权威和公信力,增强群众对危机事件管理机构的信任感。目前网络舆情已经引起不少学者的关注:许鑫,章成志等对国内网络舆情研究进行了回顾与展望;李雯静,许鑫等设计了网络舆情的指标体系;戴媛,姚飞构建了网络舆情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关于网络舆情传播的研究有:刘毅研究了网络舆情的传播途径;张丽红提出采取有效的网络舆情传播策略来确保中国的文化安全;姜胜洪讨论了网上舆情的传播途径、特点及其现状。本文研究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建立网民关系网络模型,采用类传染病模型来分析网络舆情在危机事件生命周期上的传播和扩散过程,针对不同规模的消极思潮提出应急对策。

2 网络舆情的传播特点和网民关系网络

研究网络舆情的传播模型,需要先了解网络舆情的传播特点以及网络舆情的传播主体(即网民)在网络上的关系。

2.1 网络舆情的传播特点

网络舆情的传播打破了文化和地域的界限,具有如下特点:

・传播主体隐蔽性。如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所说“在互联网上,没有人可以知道其他人的真正面貌――他们是男性还是女性,或者生活在哪里”。美国学者Hayne和Rice将网络匿名性分为两大类:技术匿名性和社会匿名性。技术匿名性是指在交流过程中移除所有和身份有关的信息;社会匿名性则指由于缺乏相关线索,而无法将一个身份与某个特定的个体相对应。在一般情况下,网民在网站注册用户时通常使用化名,在今后的发帖中显示的便是注册时使用的化名。网民使用技术性匿名手段的目的是达到社会性匿名的效果,即其他网民并不知道是谁发的帖子。匿名性带来的安全感使群众比在现实社会中更积极、真实地发言。因此网民在发表言论时,尤其是批评建议时,减少了后顾之忧。

・传播方式开放性。群众可以借助网络新闻网站、BBS、博客等方式,通过发帖、转贴、回帖等网络行为,超越地域、阶层、文化程度的限制对同一个危机事件进行交流。传播方式的开放性打破了传统新闻媒体对信息的垄断,给予了传播、传受双方平等互动的地位,这有利于充分反映社会各方面的舆情,发挥舆论导向的正面效应,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化的进程。但也给消极舆情的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当对消极舆情的监管不到位的时候,就会给舆论导向带来负面效应,引起消极网络思潮。

・传播速度快捷性。网络舆情的传播比传统媒体传播速度快,互联网技术不断升级,为网络舆情传播提供技术支持。宽带和手机上网使网络舆情传播迅捷方便,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其中,宽带网民规模达到3.46亿人,占整体网民的90.1%,较2008年增长了7600万。随着3G时代到来,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的优势将综合于3G移动网络个人终端,其移动性和伴随性将使群众上网发表言论更为迅捷方便。并且,群众越来越关注社会重大热点问题,逐渐形成参与其中的行为举动。据2010年3月18日的《2009中国网络舆情指数年度报告》中披露,中国网民最关注的8大热点问题依次是:反腐倡廉、房价问题、就业问题、户籍制度、养老保险、食品安全、医疗保险和交通安全问题。当相关危机事件发生后,网民对事件的带有主观意见的转贴是舆情在网络上传播的重要推动力。

2.2 网民关系网络模型

将网民之间的关系看成一个网络G,网民为网络上的节点V。wattsDJ等认为一般用2~3个维度就可以进行较高效率的网络搜索,则假设网民关系网络是由关于V的三个特征向量(X1,X2,X3)组成的三维网络。常用的对网民进行的分类的方法有:按照上网时间划分――轻度上网者(每周上网平均3.5小时到5小时)、中度上网者(每周上网平均5小时到10小时)、重度上网者(每周上网平均10小时到30小时)、职业上网者(每周上网平均30小时到50小时)和上网成瘾者(非职业上网,每周上网平均30小时到50小时或以上);按照上网目的划分一获得信息类网民、娱乐休闲类网民、学习类网民、交友聊天类网民和工作类网民;按照其网上活动的特征划分――纯信息网民、纯沟通网民、基础网民、纯娱乐一般网民、典型娱乐网民、信息娱乐网民、泛娱乐网民、网络工作网民、次全能网民和全能网民。第一维向量X1为上网时间,第二维向量X2为上网目的,第三维向量X3为网上活动特征,m1、m2和m3为各个向量取值的个数,n0为网民数。

同一般的社区结构一样,网民关系网络中的一些网民之间的相对连接率较高,一些网民之间的连接率相对较低,从而形成网民社群。用k表示每个网民所在节点的度,划分网民社群原则为:当X1相同时,任意两个网民之间相互连接的概率为1;当X1、X3不同而X2相同时,任意两个网民之间相互连接的概率为尸,;当X1、X2不同而X3相同时,任意两个网民之间相互连接的概率为p2;当X1不同,X2、X3相同时,任意两个网民之间相互连接的概率为p3。

由于目前还没有相关的经验公式,本文采用模拟的方式给出网民关系网络的度分布图(其中,n0=12000,m1=5,m2=5,m3=10)。如图1所示:

由图l可知,网民关系网络图a接近随机eR图B的分布,呈possion分布,即近似于均匀网络。

3 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传播模型

关注危机事件的网民中有两种不同态度的群众:①有消极倾向的;②无消极倾向的,这两种倾向的网民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相互转化。消极倾向的网民可以影响无消极倾向的网民,危机事件发生初期,具有消极倾向的网民为少数;随着事件的发展,这部分有消极倾向的网民把消极倾向通过网络传递给同样关注此危机事件的部分网民,形成消极思潮在网络上蔓延。与此同时,消极倾向的网民也可转化为无消极倾向,此传播方式类似传染病传播的SiS模型。由上文可知,用于承载和传播危机事件舆情的网民关系网络是一个均匀网络,依据复杂网络上的传播理论可知,消极舆情在此网络上的传播一定存在阚值a。超过这个值,网民的消极思潮产生,低于这个值网民的消极思潮不产生。

在均匀网络中,每个网民的度近似等于网络节点的平均度,即k≈[k]。对于SiS模型,令已经感染消极倾向的网民被转化为无消极倾向的机率δ=1。根据pastor-Satorras等的平均场理论,得到被消极倾向感染的网民的密度随时间的演化为:

dp(t)/dt=p(t)+λ[k]p(t)[1-p(t)] (1)

其中,p(t)为t时刻有消极倾向的网民密度,λ为有效传播速率。由稳定性条件:

dp(t)/dt=0 (2)

得到方程:

p[-1+λ[k](1-p)]=0 (3)

由方程(3)得出在均匀无关联的网民关系网络中,消极倾向的传播阈值λ0=[k]-1。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网民关系上舆情传播过程进行仿真,如图2、图3所示:

当λλ0时,消极舆情会在网络上形成消极思潮。

4 消极思潮的应急对策

不同规模关注危机事件的网民有着不同的消极思潮传播阈值,不同的传播率条件下,具有消极倾向的最终网民数密度p是不同的。依据不同的最终具有消极倾向的网民数密度p和不同的传播阈值λ0,可以将网民消极思潮的严重度划分为不同等级。根据不同网民数规模下的危机事件规模和相关经验,本文将危机事件的消极舆情范围分为小规模(100人)、中等规模(1000人)和大规模(5000人)。再根据不同的最终具有消极倾向的网民数密度p将网民消极思潮的反应类型分为:i(0

・小规模消极思潮的特点是:在小范围内产生的消极态的传播;最终具有消极倾向的网民数变动幅度不大;消极思潮的传播率比较大。由于参与人数较少,多数是自发形成的,所以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将主要的注意力集中在已有消极倾向的网民身上,通过控制消极舆情传播率来降低消极思潮的最终存在率。

・中等规模的消极思潮形成的人群范围较广,最终消极态的人数变动幅度较大,消极舆情传播率一般。在这种情形下,可以通过电子政务网络,向网民传递官方的正确信息和进行教育,使其由消极态转化为非消极态。假设一段时间内官方信息在网络中传递给网民的次数nF是网民关系网络中消极舆论传播次数的n倍时,消极思潮可以被成功的控制。因此,可以得出政府在这段时间内信息密度(次数)的关系式:

nf≥nλ (4)

・对待大规模消极思潮,政府部门一方面可以直接通过网络媒介将信息给网民;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传统媒体将信息给网民。设政府运用网络媒介的权重为a,信息的次数为n;运用传统媒体的权重为1-a,信息的次数为nm。则信息密度关系式为:

中等规模和大规模的消极思潮往往是在小规模消极思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或经过一定时间的聚集,或由于少数人有预谋的组织、煽动和策划。故小规模消极思潮的管理应引起政府的重视,在消极思潮处于小规模阶段时,进行疏通和劝导可以很好的引导危机事件的网络舆情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抓住时间这个因素十分重要,一旦错失良机,消极思潮有进一步向深层次发展的危险。

当消极舆情的扩散路径已经完成、规模已经扩大时,政府相关部门除了注意恰当的使用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进行干预,还应对有激进消极倾向的网民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使其很难与未被感染者接触,从而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网络舆论传播问题篇9

关键词:网络舆论传播特点作用引导

中图分类号:tn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网络舆论作为公众舆论在网络中的一种表现形态,是社会舆论在网络空间中的映射。梳理一下在网络舆论中引起轩然大波的社会事件,无一不是极具道德争议或者富含道德意义的。因此如何合理的利用这一新兴的舆论传播方式,发挥它在道德建设中积极的作用就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中,笔者通过对比网络舆论传播与传统舆论传播的不同特点,分析其在我国道德建设中的两面性作用,并对如何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作出了初步的探讨。

一、网络舆论传播的特点

网络舆论作为一种全新的表达和传播方式,由于它的特性使之与其他的社会舆论形式不同。从舆论传播过程中的源点、载体、受众等方面分析,网络舆论传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随意性

网络舆论往往以调侃和宣泄等方式体现出随意性传播的特征。如2009年7月16日,百度某网游贴吧内的一句“贾君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在短短5小时内引来了超过20万网友的点击浏览。2010年10月,一句“我爸是李刚”的话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几乎成为了最火热的流行语,各种与此相关充满随意性质的语句,譬如“恨爹不成刚”等也在网络上快速走红。事实上,舆论是社会心理的互动,这些看似随意的言语,恰恰在更深层次上体现出部分网民的一种生活状态和一些内心情绪的表达。

2、互动性

以往传统的舆论传播,主体与客体相对分明,导向性较强。但是,在各种网络论坛中,意见或评论的者随时随地可以转换为接受者或再传化为者,导向性较弱。网络舆论传播更重视受众接受信息后的反馈和意见。可以说网络使传统大众传播中处于草根地位的受众与处于精英地位的舆论领袖置于平等的话语环境中。从这一意义上说,互动传播不仅以传播技术的变革引领了网络舆论的巨大发展,而且更具有以人为本和公平正义的道德意义。

3、匿名性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环境,这种环境能让人摆脱现实生活中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对人际关系进行新的定位。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中,“去身份、多重身份、‘虚拟性’和‘匿名性’等特征,使得网民拥有平等、自由选择和决定自己身份、角色的绝对权力。”这种网络传播的“匿名性”特点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人们对社会孤立所产生的恐惧和担忧。

4、快捷性

我们在键盘上的几下敲击和鼠标的随意一点之后,一条新的言论便流入了网络的信息海洋。特别是在第三代移动通讯技术的日益成熟与推广之下,只要拥有一部手机,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当然,网络的自由与快捷,不仅让真实信息得到了快速的传播和伸张,也成为虚假言论扩大性传播的温床。

二、网络舆论传播呈现在社会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任何事物都有他的两面性,网络舆论也不例外,它在促进道德建设的同时也在制约着道德建设。一方面它拓展了社会道德现实的区域使道德的地位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它又可能使社会道德潜在的危险区域扩大。

1、正面作用

(1)道德教育。网络舆论传播的随意性和匿名性,使人们的“心理防卫”意识减弱。人们在传统社会环境中发表意见时的恐惧心理更多地被一种无所谓的心理代替,不需要对自己的言行负任何责任,每个人都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时事、新闻进行“毫不遮掩”的讨论交流、发表意见,而教育者则可以通过网上交流或监控,及时准确地了解网民们的情感变化和思想动态,从而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它的互动性使德育工作者与受众之间,能够增强思想互动,缩短双方的心理距离,有效提高了德育工作的亲和力、说服力,增强德育工作的有效性;网络信息的及时性又能为教育者提供了鲜活有效的教育资源和方便快捷的教育通道,从而提高道德教育的时效性。

(2)道德监督。网络舆论监督让群众可以自由地发表意见和观点,从而激发了群众参与舆论监督的热情和积极性,使网络舆论监督具有了它独特的优势:那就是将群众监督与舆论监督这两种外部非权力监督方式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加强了监督力量,并将监督范围扩大到道德建设的方方面面,弥补了一些外部权力监督的不足之处。同时,网络舆论监督还可以对道德行为发生前的预防和道德事件过程中的控制产生一定的影响。最近陕西省安监局党组书记、局长杨达才就是因为在网络上的一张微笑照片,引起了众多网民的道德谴责,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陕西省才最终介入调查,并研究决定撤销杨达才陕西省第十二届纪委委员、省安监局党组书记、局长职务。

(3)重塑道德观念。网络舆论能根据现今最能反应民情民意的道德衡量标准,利用网络这个巨大的交流互动平台,让为数众多的网民对发生的道德事件进行道德上的褒贬,作出符合公众利益与否、公正与否的道德评判,形成一种无形而强大的外在压力,纠正或影响着公民及行政主体的道德认识和道德信念,改变社会的风气,形成道德的氛围,从而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反映时代特点的道德规范体系。

2、负面作用

(1)弱化网民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由于网络机制的制约力量薄弱而造成的自我膨胀、虚假自我,给人性中某些阴暗的东西提供了发泄的条件。因此,制造传播虚假信息、恶意域名抢注、网络盗版等不道德的行为在网络中不断泛滥。网络暴力的横行,网上交流过程中随便的侮辱和谩骂,故意的挑衅也在污染着互联网的意识环境。例如“铜须门”事件,它帖子点击量在一天内达到十几万次,随便的侮辱和谩骂、甚至“人肉”,使得被诬蔑的当事人不得不承受着虚假信息所带来的伤害。

(2)影响青少年道德的构建,据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第三十次统计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我国网民的特征之一就是年轻化、学历相对较低、学生占相当大的比例。这一部分网民有朝气、有理想,但道德观念正处于形成和发展期,心理尚不成熟,看待问题常常存在理想化、情绪化、极端化的倾向,不能以冷静和理智的态度看待问题,加之学习、工作压力较大,加剧了不满情绪,探讨社会热点问题时,他们往往将平时积累的烦躁情绪和偏激心态借此发泄,在得到其他网民的呼应后,这种非理性的言论还会进一步放大。

三、充分发挥网络舆论的积极作用

面对网络舆论传播的两面性,给善和恶都带来无限的可能性,如何有效的引导网络舆论传播,发挥它在道德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是目前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调查分析概括来讲,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建立完善的舆情监控系统

掌握网络舆情的发展变化,既要对它们以及网络环境有全面的认识,又要明确在舆论传播的不同阶段引导的方向与重点,认真的对待及时掌握网络动态并做好各种应急预案及时避免网络谣言所带来的危害。一是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测和分析评估,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提高网络舆论引导水平、为舆论引导艺术提供科学的依据。二是加强对网络舆情的预警,对舆情进行分析,评估的基础上,及早发现不利于道德建设的苗头,提前做好应对危机的准备。三是有效开展全方位舆情应对,在经过多维度舆情监测,分析并进行舆情预警之后,开展全方位的舆情管理。

2、适时设置议题与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相结合

当政府在处理一些网络公共事件或热点问题时,可以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其他在民众心目中有影响力的人物参与到网络舆论的讨论中,形成舆论的意见领袖,通过这些意见领袖帮助网民把对舆论客体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可以使混乱的网络舆论朝有利于道德风气的方向发展。其次,掌握议题设置的主动权,网络媒体可以改变其新闻报道中的议程设置中不利于舆论发展的偏向,合理设置叙述框架,恰当使用叙事策略能够激发网民独立思考,从而营造一个具良好道德氛围的舆论场。根据舆论的变化随时掌握舆论引导的时机、节奏和强度,主动设置新的“议题”,通过“转移”,把公众的注意力转移到正确的报道取向上。

3、制定网络道德法律法规,健全网络行为规范体系

一般来讲,网络行为规范是人们根据一定道德要求所制定的对其网络行为具有导向和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与标准,反映的是社会公众对网络发展的道德要求,是网络道德制约的基础和运行支点。通过制定网络道德法律法规,健全网络行为规范体系,能够为网络舆论传播的健康有序运行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建明.基础舆论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2]刘建明.典论传播[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3]邹军.虚拟世界的民间表达――中国网络舆论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8.

网络舆论传播问题篇10

〔关键词〕网络舆情;组织结构升级;外向关联升级;传播管理;驱动策略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7.02.001

〔中图分类号〕G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7)02-0003-05

〔abstract〕internet,asacarrierofinformation,expeditesthedisseminationofpublicopinions.thenetizenneedaoutletfortheirdepressionintheirreallife.wheneverthereisahotissue,theirfeelingwouldbeignited,magnifiedandgoingtoextremes.Howtomanagepublicopinionwithscientificapproachesisoneofthecrucialissuesourgovernmentneedtodealwith.Drivenstrategyofinternetpublicopiniondisseminationwasstudiedviaorganizationupgradeandexteriormanagementupgrade.Questionnairewasdesignedtosurveytherecognitionlevelofnetizensfortheaffectingfactorsoforganizationupgrade.Scoringmethodofthefuzzygroupdecisionwasusedtoanalyzetheresults.agamemodelwasestablishedtoassistgovernmentmakingdecisionsforthestrategiesintheprocessofpublicopiniondisseminationmanagement.theresearchresultscouldofferscientificandeffectivetheoryandtechniquesupportforrelativeauthoritiestocarryoutinternetpublicopinionmanagement.

〔Keywords〕internetpublicopinion;structuretorealizeupgrade;strengththeexternalassociation;communicationmanagement;drivenstrategy

新媒w时代的到来,为公众参与国家公共事务管理、表达个人思想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同时网络也成为公众发泄对社会现象不满的重要途径。经过某一个热点事件的触发,网民在现实生活中日积月累的不良情绪会影响其认识问题的客观性,有时会把一些原本简单、单一、个别的问题放大、极化,从而形成舆情消极表达现象。这类消极舆情的杀伤力极大,传播具有速度快、多向化、互动频繁、影响显著等特点,严重时将损害国家形象、危及社会安定。需要政府管控部门在数据量巨大、多源异构、表现形式多样化、信息结构复杂、分布虚拟泛化的舆情中准确的预测网络舆情的走势,迅速的去伪存真,对极端情绪的宣泄加以干预,遏制谣言的传播,消解消极舆论场对立,优化网络舆论环境,引导网络舆论理性化发展。如何主动的牵引舆情的传播风向,敏捷的应对突发的舆情,何时采用强力的行政管控,成为目前政府职能部门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网络舆情传播的内部,网民同时具有舆情的传播者和舆情的接受者两种身份,使得政府在识别舆情传播者上存在困难。网民的传播意图多样:有的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有的是为了维护公共利益、抑或是因为个人兴趣等。舆情传播过程动态演化,一些热点问题能在极短的时间内经历散播、集聚、热议等阶段,直接到达流行阶段。传播网络拓扑自组织,构成复杂多元、掺杂虚假舆情、具有张力的舆论场。在外部,政府是舆情的管控部门,为适应新媒体这一新环境,管理手段需要从传统的删除、压制等向客观调查,实时官方信息积极利用网络与网民互动等转变。管理方式需要从被动应对向主动引导过渡,维护政府的公信力。故本文将从组织结构升级和外向管理升级两个方面研究网络舆情传播管理的驱动策略。

2017年2月第37卷第2期现?代?情?报JournalofmoderninformationFeb,2017Vol37no22017年2月第37卷第2期网络舆情传播管理驱动策略Feb,2017Vol37no21研究现状

网络舆情已经引起不少学者的关注:Kevin[1]研究了传统媒体和网络舆情之间的关系;孙亦祥[2]从传播效果理论角度探讨了网络舆情信息传播;陈福集等[3]通过建立SeiRS传播模型对网络舆情衍生效应进行了研究;顾东晓等[4]基于期望确认理论、在线信任和沉浸理论,构建了社交网络正向舆情传播模型;王晰巍等[5]以反腐倡廉话题为例研究基于社会网络的新媒体网络舆情信息传播方式;黄微等[6]对大数据环境下多媒体网络舆情传播要素及运行机理进行研究;姜胜洪等[7]认为网络谣言的形成与民众的不安全感、社会公信力的下降有关;weng等[8]提出了twitterRank算法,Kwak等[9]提出了关于每条微博影响因子的概念对意见领袖的识别展开研究;张鹏等[10]采用HaYaSHi数量化理论对网络谣言进行分类;李立煊等[11]从信息、内容、传播3个维度构建网络舆情态势评价指标体系;朱恒民等[12]采用price网络和wS网络模拟线上线下舆情传播现象;张立凡等[13]构建了SiaibR模型来研究媒体干预下带有讨论机制的网络舆情传播规律;尹熙成等[14]提出双层耦合网络传播模型来分析话题衍生性特征与用户阅读心理;吴诗贤等[15]用势场描述舆情场内各网民节点间观点的相互作用,从而建立个体观点势和舆情场观点势场强度的数学模型来研究舆情演化规律。

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网络舆情传播已经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针对江苏省的网络舆情传播管理的研究相对鲜见。本文设计问卷,调查江苏省的网民对网络消解消极舆情能力提高的影响因素的重视度,采用模糊群体决策的评分法分析调研结果,实现网络舆情传播组织结构升级。引入博弈论建立模型辅助政府在网络舆情传播管理中的策略制定,实现网络舆情传播外向管理升级。成果有助于相关部门科学管理网络舆情的传播,从而保障社会的和谐发展。

2网络舆情传播管理驱动策略的组织结构升级

21组织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

组织结构升级,即网络消解消极舆情能力的提高。经过专家访谈和文献参考,从意识层面、事实层面和行为层面进行考虑,提出六个影响组织结构升级的因素:

1)舆情关注:网民对于诱发舆论的客体――公共事务的关注程度,体现了网民对于舆情事件的积极参与。

2)社会认知:是网民个体行为的基础,社会认知过程中所作决定的结果就构成了个体的社会行为。

3)公共意识:独立个体所具有的一种整体意识,体现网民在妥善处理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矛盾的能力。

4)舆情识别:从以大数据形态出现的舆情中获取有效信息。

5)媒介应用:对于传播舆情的传统媒体、新媒体以及自媒体的利用。

6)自主表达:网民对于舆情事件自主的表达个人的观点,体现在网民是否已经作为舆情主体。

为了方便表示,给上述6个影响因素进行如下编号:a1:舆情关注;a2:社会认知;a3:公共意识;a4:舆情识别;a5:媒介应用;a6:自主表达。

22描述性分析

采用自制问卷的方式获得数据。调查问卷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调查网民的基本情况,内容有性别、年龄、职业、文化教育程度和政治身份。第二部分调查网民对影响因素的重视程度。

调查问卷在江苏省内总共发放了450份,有效的问卷为411份。受访者中男性占41%,女性占59%。18岁以下占4%,18~24岁占26%,25~34岁占28%,35~35岁占23%,45岁以上占19%。工人占17%,教师占20%,学生占26%,企事业单位占22%,其它占15%。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占3%,初中文化水平占13%,高中文化水平占40%,大学文化水平占41%,研究生及以上文化水平占3%。中共党员占5%,共青团员占58%,群众及其它占37%。

23基于模糊群体决策的结果分析

根据网民对于指标的重视程度不同,设置5个选项:很重视、重视、一般重视、不够重视、不重视,对应的分值分别是9、7、5、3、1。分别从各角度对需求因素按照评分值排序,得到表1~表5。

24知识发现

由上述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1)在各种排序中社会认知均出现在第一位或第二位,表现出受访者认为,网络消解消极舆情能力的提升与社会认知能力的提高最密切。需要关注舆情事件的网络主体对网络舆情传递者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意向等能作出准确推测与判断,并且能够将自己的意见清楚地表达出来。网民们普遍有正确的是非观,在参与网络舆情事件时能够做到不盲目听从他人,导致误判形势、误判社会。这与政府对网络舆情的密切监控和相关反虚假舆情法律法规的出台密不可分。

2)大部分的受访者将公共意识放在了前3位,将公共意识放在第四位及以后的人群特征为18岁以下、政治面貌为非中共党员的群体。进一步调查发现,这部分的人群在实际公共事务中的参与度较少是造成他们对公共意识重视度不够的主要原因。舆情事件最终的走向将维护的是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即公共意R反映的是集体利益,网民个人参与网络舆情,就要求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

3)舆情识别和舆情关注的重视度排序一直位于在6个因素的中部。这表示虚假网络舆情识别已经从单纯的技术层面的研究向实际应用方向演变。目前普通网民也已经能有识别网络舆情正负面信息的意识。普通网民的舆情识别方法为借助电视、网络、报纸以及自媒体获取足够舆情信息,通过自我检索能力,从海量舆情中找出有效舆情信息。在以后的工作中,政府需要继续宣传舆情识别的重要性,同时要求科研单位加大对舆情识别的技术研究。将舆情识别技术融入信息系统,使普通网民在获取舆情时也能使用相关系统甄别网络舆情。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最新《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16],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的规模已经达到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手机网民规模发展迅速(已达62亿,占比提升至901%),无线网络覆盖明显提升,网民wi-Fi使用率达到918%。多样的接入形式给网民关注舆情提供了更多的渠道。故舆情的关注将继续是政府部分的工作重点。在今年4月19日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就要求官员“到网上去”密切的关注网络舆情的发展动态。

4)媒介应用和自主表达在各种排序中均位于第五位或第六位,表现为受访者对其在网络消解消极舆情能力方面的不够重视或不重视。求其原因,虽然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传播媒介越来越多,网民表达个人观点的途径也增多,新媒体中舆情传播的主体不再是单方面信息的被动接受者,也可以重新制造、加工并传播信息,即“人人皆媒体”,但对其管控相对复杂,表现在有些时候遭遇法律灰色地带,有些时候虽然有法可依但执法困难。故目前受访者普遍对媒介应用和自主表达在网络消极舆情消解的重要度并不看好。需要政府部门尽快弥补法律空白,同时充分将科研技术成果化,有效辅助执法。

3网络舆情传播管理驱动策略的外向关联升级

31外向关联升级模型的建立

政府是舆情的拥有者和控制者,故处理好政府与网民的关系,成为建立积极的舆论环境的基本要求。当政府和网民立场不同,利益不一致时,政府在事件中处于更加强势的地位,相对而言网民处于弱势的地位。策略集可以定义为“冲突”和“冷静”,网民的“冲突”策略具体指发表过激言论等,“冷静”策略具体指静观事情发展;政府的“冲突”策略具体指强势管控,“冷静”策略具体指继续监控暂不采取措施干预。收益矩阵见表7:表7政府-网民非合作博弈

网民冲突冷静政府冲突(e1-C)/2,(e2-C)/2e1,0冷静0,e2e1/2,e2/2e1代表政府采取冲突策略的收益,e2代表网民采取冲突策略的收益,C代表冲突发生所消耗的成本,如果都选择冲突,假设成功和失败的几率都为05,此时政府和网民的收益分别为(e1-C)/2、(e2-C)/2。如果都采取冷静策略,则政府和网民的收益分别为e1/2和e2/2(在现实情况下,一般政府收益都会大于网民收益,选择冲突策略带来的收益一般低于造成的损失),即e1e2,e1

假设网民采取冲突策略的概率为x,则采取冷静策略的概率即为1-x;政府采取冲突策略的概率为y,则采取冷静策略的概率即为1-y。

1)在政府选择混合策略(y,1-y)的情况下,网民采取纯策略冲突的评分效用是:U1=(e2-C)/2y+e2(1-y)=e2-(e2+C)/2y;网民采取纯策略冷静的期望效用是:U2=0y+(e2/2)(1-y)=(e2/2)(1-y);若混合策略是网民的最优策略选择,就意味着网民选择冲突策略或冷静策略是无差异的,此时,y=e2/C;而如果y>e2/C,网民选择冷静策略;y

2)在网民选择混合策略(x,1-x)的情况下,政府采取纯策略冲突的期望效用是:U3=(e1-C)/2x+e1(1-x)=e1-(e1+C)/2x;政府采取纯策略冷静的期望效用是:U4=0x+(e1/2)(1-x)=(e1/2)(1-x);若混合策略是政府的最优策略选择,就意味着政府选择冲突策略和冷静策略是无差异的,此时,x=e1/C;而如果x>e1/C,政府选择冷静策略;x

32案例分析

本文以2016年4月的魏则西事件为研究对象,对江苏省网络舆情专家关于此事件中政府的冲突收益、网民的冲突收益以及冲突成本(以10为最高值)进行访谈,最终统一专家意见,得出:e1的取值为8,e2的取值为2,C的取值为10,具体的收益矩阵见表8:表8魏则西事件政府-网民博弈收益矩阵

网民冲突冷静政府冲突-1,-48,0冷静0,24,1

1)在政府选择混合策略(y,1-y)的情况下,网民采取纯策略冲突的期望效用是:U1=2-6y;网民采取纯策略冷静的期望效用是:U2=1-y;当y=02时网民选择冲突策略和冷静策略是无差异的,当y>02,网民选择冷静策略;当y

2)在网民选择混合策略(x,1-x)的情况下,政府采取纯策略冲突的期望效用是:U3=8-9x;政府采取纯策略冷静的期望效用是:U4=4-4x;当x=08,政府选择冲突策略和冷静策略是无差异的,当x>08,政府选择冷静策略;当x

3)使用反应函数,对网民而言:当y02时,x=0。对政府而言:当x08时,y=0。(x,y)=(1,0),(x,y)=(0,1),(x,y)=(08,02)是稳定策略。一般在具体的事件中,稳定策略(x,y)=(1,0)和(x,y)=(1,0)并不存在。2016年4月28日,“魏t西”一词突然出现较高热度,当天下午为本次事件的舆情高潮初期。在“五一”小长假期间,该事件关注度快速攀升,增长速率约为500%,成为舆论焦点,舆情集中在对医药行业监管缺位的抨击和对百度竞价推广方式的质疑上。造成此事件的迅速发酵的原因是网民们的向善之心在遭遇此类丑恶的舆情时形成的巨大反差。模型结果表示政府暂不宜强行镇压,若此时政府进行强力的行政干预,将相关报道、贴吧、微博等社交平台上的负面新闻都被删除,会引起更大的关注度。事实上有关部门已经组成调查组进行调查,截止到发文为止尚未有定论,相信经过调查,必会还原事实真相。

33外向关联提升策略

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策略:

331政府必须加强与网民的合作

政府在处理舆情事件时,应充分考虑舆情事件在网民中传播的程度,以及对于网民所造成的影响。对于恶性事件,要积极与网民沟通,及时传达官方立场与态度,以安抚民心。在重大事件上起到引导作用,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

332在必要的情况下政府需采取强硬措施

鉴于危机舆情事件迅速爆发、可控性较差,政府需进行强制性行政干预,加强对媒体的把关,多协调、多沟通,从途径上对负面信息进行阻挠,防止其扩散。

4结语

网络舆情传播管理是政府职能部门把握舆情走向,避免因消极、虚假网络舆情对突发事件的消解带来负面影响、危及社会稳定,提升政府的舆情引导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内部组织结构和外部管控主体分析传播管理驱动策略,设计问卷调查网民对舆情关注、社会认知、公共意识、舆情识别、媒介应用、自主表达等6个影响因素的重视度。结合博弈思维研究外部管控主体政府与网民之间的博弈关系,用建立的模型分析“魏则西事件”。成果可为以后网络舆情传播管理研究提供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