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半导体的意义十篇半导体的意义十篇

半导体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30:02

半导体的意义篇1

【关键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伦理文化原则途径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已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不仅要发展经济,而且要搞好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伦理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区域性伦理文化,是受山东半岛区域特定自然条件、经济因素、社会环境、历史地位、风俗习惯影响和制约的,是以山东半岛人为主体的,以山东半岛人善的道德生活价值取向为动力的,以山东半岛人的道德规范为核心的,以山东半岛人的共同发展和共同幸福为根本追求的文化。因此,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在建设中,必须科学规划,立足长远,合理利用,全面创新具有山东地域特色的蓝色经济区伦理文化。

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伦理文化建设的原则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伦理文化建设是一项战略性工程,要确保伦理文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顺利进行并取得理想成效,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原则。

1.方向性原则

伦理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由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特点决定的。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来教育、武装各民族群众,才能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因此,在当今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形势下,在错综复杂的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中,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伦理文化建设也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于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实际,着眼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前沿,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大力倡导不懈奋斗的精神,大力培育求真务实的精神,这样才能保证伦理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性质,才能凸显区域文化的特色,才能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促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全面建设目标的实现。

2.协调性原则

伦理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重视硬件建设,更要重视软件建设;不仅要重视继承,更要重视发展;不仅要重视特色,也要重视借鉴;不仅要坚持多样化,还必须以主旋律为指导。因此,加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伦理文化建设,必须进行有机组合,做到统筹兼顾、协调发展。首先,要重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相协调。一方面,应加大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筑设施、绿化、娱乐场所等物质硬件建设,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使其成为展示现代文明生活的窗口;另一方面,要健全文化活动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着力于提高居民素质和精神风貌。其次,区域伦理文化与传统伦理文化、现代伦理文化相协调。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伦理文化建设要从当代中国现实多元的社会生活中寻找生长点,让马克思主义的伦理文化在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继续起主导作用,让西方现代文化中的自由平等精神在经济领域发挥激励作用,让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在个人生活、家庭生活、职业生活和社会公共生活领域发挥更多的积极作用,使伦理文化建设既具有中国特色,又符合区域实际。最后,要坚持主旋律与多样化相协调。伦理文化建设应当突出主旋律,要大力倡导和发展主旋律文化,自觉地摒弃那些腐朽、落后、低级庸俗的文化。同时,还要注意伦理文化的多样化,不断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具有地域风格的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

3.务实性原则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伦理文化建设必须以区域经济为基础,立足于区域发展的实际状况,以半岛蓝色经济区居民文化需要及观念意识的变迁为依据,以回归居民的真实生活为根本,以贴近居民的精神世界为基点,在现实的土壤中去培植区域伦理文化。因此,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区域伦理文化必须立足于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现实需求,做到既要尊重传统伦理的终极关怀,又要注重人的情感健康、个性发展等现实关切;既要承认社会整体的重要性,又要强调个性发展的现代观念,创造和确立一种开放、民主、自由、公正以及有效进取的现性主义的价值取向和现实合理的伦理价值。山东海洋文化所形成的开放、务实的文化个性是推动蓝色经济区发展的重要的精神资源。建设半岛蓝色经济区伦理文化,需要更加宽阔的视野、更为开放的胸襟、更加包容的情怀和更为务实的精神,要深入研究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经济状况和人文特点,系统挖掘其文化内涵、现实价值,尽力弘扬山东海洋文化的开放意识,引导区域发展的抢先意识、发展意识,形成敢为人先的气度、包容天下的气质和敢于拼搏的气概,拓展“好客山东”的文化内涵,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伦理文化。

4.创新性原则

创新是文化生命力之所在。伦理文化建设要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又要结合时代特点进行创新,与时俱进,使之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区域文化建构要善于海纳百川、吐故纳新、博采众长,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的内容和形式,提高自身的创新

半导体的意义篇2

[关键词]垂体瘤转化基因;垂体瘤;衰老

[中图分类号]R73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15)05(c)-0007-05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pituitarytumortransforminggene(pttG)expressionpatterninpituitarycellsenescenceandpituitaryadenomatumorigenesis.methodsD-galactoseinducedF344ratsagingmodel.theratsagingexpressionandtumorgenerationconditionwereobservedthroughpathologicaldetection,molecularbiologymethodwasusedtomeasuretheexpressionofpttG,p53,p21,p16inpituitarytissue.Results①D-galactoseinducedF344ratsshowedsignificantcharacteristicsofagingandoestrogeninducedratssuccessfullygeneratedprolactinadenoma;②agingRatsvisiblecytoplasmicvacuolesoccurred,heterochromatinexistsinthepituitarycell,pituitarypRLimmunohistochemicalwasstrongpositiveintumorgrouprats;③Rt-pCRshowedthatpttGmRnaexpressioninestrogeninducedpituitaryadenomagroupwas(12.99±1.86),pttGexpressionofD-galactoseinducedaginggroupwas(2.10±0.23),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1);p53,p16,p21mRnaexpressionofD-galactoseinducedaginggroupwas(113.51±23.87),(29.26±4.44),(67.21±10.08),p53,p16,p21mRnaexpressedinestrogeninductionofpituitaryadenomagroupwas(83.26±8.06),(9.83±2.13),(28.19±2.01),thedifferences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④western-blotstripintegralgreyvalueshowedpttG,p21andp16proteinexpressionofD-galactoseinducedaginggroupwas(0.198±0.032),(1.239±0.051),(1.673±0.055)andexpressedinestrogeninducedpituitaryadenomagroupwas(1.002±0.041),(0.202±0.055),(0.409±0.059),thedifferences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pttGover-expressionleadstosenescencebypassedpituitaryadenomaformation,pttGweakexpressionleadstosenescence.p16,p21areimportantregulatoryfactorsinpituitarycellsenescence.

[Keywords]pituitarytumortransforminggene;pituitaryadenoma;Senescence

垂体瘤转化基因(pituitarytumortransforminggene,pttG)是1997年pei等[1]首次从大鼠垂体瘤组织中发现的新癌基因,pttG在垂体腺瘤及其他肿瘤中均有较高水平的表达,与肿瘤的侵袭性、转移、血管形成、复发、预后密切相关[2-3]。近期Chesnokova等[4]研究发现垂体细胞内pttG水平表达降低和缺失会诱发Dna损伤调控反应(Dnadamagecheckpointresponse,DDR)导致衰老产生,进而阻止肿瘤发生及恶变,说明垂体瘤增殖过程存在衰老。提出癌基因的活化既可以导致肿瘤产生,又可以诱导细胞衰老,称作癌基因诱导细胞衰老(oncogene-inducedsenescence,oiS)[5]。癌基因具有诱导肿瘤衰老和肿瘤增殖恶变的能力,设想通过调控癌基因诱导肿瘤细胞衰老,可以作为治疗肿瘤的新方向。本研究拟通过建立F344大鼠D-半乳糖亚急性衰老模型,同时通过雌激素诱导大鼠泌乳素腺瘤形成,探讨pttG及衰老通路中相关因子在垂体细胞衰老和垂体瘤生长过程中的表达,初步阐明癌基因诱导衰老在垂体瘤发生过程中作用机制。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

100g左右4周龄雌性F344大鼠18只[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中心,许可证号SCXK(京)2012-0001]。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D-半乳糖诱导衰老组和雌激素诱导垂体瘤组,每组各6只。本研究经牡丹江医学院动物伦理委员会批准,严格按照niH实验动物伦理原则进行操作。

1.2主要试剂及设备

≥98%的β-雌二醇(Sigma公司),≥98%的D-半乳糖(Sigma公司),医用硅胶管(内经2mm,外径3mm,济南晨生医用导管公司),鼠抗鼠单克隆pttG抗体(abcam公司),鼠抗鼠单克隆p16抗体(abcam公司)。SYBRgreenmasterrox(Roche公司),transcriptorfirststrandcDnaSynthesisKit(Roche公司)。

1.3构建大鼠衰老模型及垂体泌乳素腺瘤模型

10%水合氯醛按0.2mL/100g腹腔注射麻醉,将含有10mge2无菌硅胶管植入雌激素诱导垂体瘤组大鼠背部皮下,正常对照组及D-半乳糖诱导衰老组植入含有生理盐水的硅胶管。D-半乳糖诱导衰老组于术后7d连续腹腔内注射D-半乳糖200mg/(kg・d),造成亚急性衰老;正常对照组、雌激素诱导垂体瘤组术后7d腹腔内注射同等量生理盐水对照。观察各组大鼠的精神状态、体重、进食及尿量、肌肉是否有萎缩、毛发光泽度及有无脱毛等。术后第8周,断头处死全部大鼠。解剖垂体,观察垂体形状、大小、质地及颜色,同视神经及颈内动脉比邻关系,观察垂体窝鞍底形状,骨质是否破坏。

1.4垂体病理学检测

垂体标本常规He染色,采用S-p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一抗为大鼠pRL单克隆抗体(murine,Dako公司,美国)。用pBS代替一抗平行染体做阴性对照。

1.5Rt-pCR检测垂体组织中pttG、p53、p21、p16mRna表达

pttG、p53、p21、p16基因的引物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合成。按照93℃,3min;95℃,1min,60℃30s,72℃30s,72℃30s,72℃4min;30cycle扩增目的基因,对每个基因设β-actin做内参,内参基因为Rps16。

1.6western-blot检测垂体组织中pttG、p16、p21表达

每组取3只大鼠垂体组织,提取垂体组织总蛋白,进行SDS-paGe电泳,滴加稀释的anti-p16antibody、anti-p21antibody,anti-pttGantibody,DaB显色。照相记录图像,蛋白感光条带用KodakCarestreammolecularimagine软件测量积分灰度值,以各组蛋白表达量与β-action比值进行半定量分析,显示目的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

1.7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采用Graphpadprism5.0进行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动物一般状态

6周后,D-半乳糖诱导衰老组大鼠出现精神萎靡、毛色晦暗,背部及面颊部脱毛;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尿量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雌激素诱导垂体瘤组大鼠尿量明显增加,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解剖学观察

雌激素诱导垂体瘤组大鼠垂体重量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D-半乳糖诱导衰老组大鼠垂体重量小于正常对照组大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半乳糖诱导衰老组大鼠垂体重量明显小于雌激素诱导垂体瘤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正常对照组垂体粉红色,位于鞍内,双侧视神经之间,其上覆盖鞍隔。D-半乳糖诱导衰老组垂体明显缩小,表面皱缩,质地较韧。雌激素诱导垂体瘤组垂体窝明显扩大,形成大于正常对照组数倍体积的肿瘤,鞍底骨质受压变薄,视神经移位,鞍隔上抬,肿瘤有假包膜存在,质地软,分离肿瘤易出血。

2.3垂体组织学观察

雌激素诱导垂体瘤组细胞排列紊乱,正常垂体腺管样结构消失,核大小不一致,可见不典型性增生呈肿瘤样改变;D-半乳糖诱导衰老组垂体细胞明显减少,细胞间隙扩大,血管网稀疏,部分细胞浆内出现空泡样改变,细胞膜皱缩,异染色质形成存在于细胞内。D-半乳糖诱导衰老组内pRL基本没有表达,无明显细胞内颗粒染色,正常对照组有pRL低表达,镜下阳性细胞占比例很少,雌激素诱导垂体瘤组大于80%细胞内表达阳性。见图1(封三)。

2.4Rt-pCR检测垂体组织内pttG、p53、p16、p21mRna表达

Rt-pCR显示雌激素诱导组pttGmRna表达最高为(12.99±1.86),D-半乳糖诱导衰老组pttG表达最低为(2.10±0.23),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D-半乳糖诱导衰老组p53、p16、p21mRna表达最高为(113.51±23.87)、(29.26±4.44)、(67.21±10.08),在雌激素诱导垂体瘤组中表达略升高,分别为(83.26±8.06)、(9.83±2.13)、(28.19±2.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2。

2.5western-blot检测垂体组织中pttG、p16、p21蛋白表达

western-blot条带积分灰度值显示D-半乳糖诱导衰老组pttG、p21、p16蛋白表达为(0.198±0.032)、(1.239±0.051)、(1.673±0.055),雌激素诱导垂体瘤中表达为(1.002±0.041)、(0.202±0.055)、(0.409±0.0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雌激素诱导垂体瘤组pttG表达最高,D-半乳糖诱导衰老组垂体中表达最低。p16、p21在D-半乳糖诱导衰老组垂体表达最高,在雌激素诱导垂体瘤组中表达最低。见图3。

3讨论

组织学上大多数垂体腺瘤是良性肿瘤,虽然部分垂体瘤表现侵袭性生长,但很少有恶变和远处转移。部分垂体微腺瘤表现为停止生长,微小泌乳素腺瘤能够进行自我消除,说明在垂体瘤发生中存在内在的衰老机制[6]。不可逆的生长抑制和具有代谢活性是细胞衰的老两个标志性特征,表现为半乳糖苷酶(β-galactosidase,Sa-β-GaL)活性增加和异染色质凝聚(senescence-associatedheterochromaticfoci,SaHF),研究发现Dna损伤和癌基因活化均可诱导细胞衰老[5,7]。癌基因诱导衰老是癌基因突变所产生的异常增殖信号,通过p16inK4a-Rb,aRF-p53-p21信号通路激活衰老,造成癌基因不稳定性增加,恢复和提升肿瘤抑制基因活性,使细胞处于生长停滞状态,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是预防肿瘤发生及恶变的重要保护屏障[7-9]。所以对垂体泌乳素腺瘤的癌基因――pttG进行研究,探讨其是否参与垂体细胞的早熟及增殖衰老中,有助于重新认识垂体瘤的发生机制,为垂体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pttG是有丝分裂中的安全素样蛋白具有分离蛋白抑制酶活性,能阻断有丝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体的分离,引起非整倍体出现,导致基因不稳定和细胞恶性转化,同时pttG有效调控下游目标靶基因,如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bFGF-2)及C-myc、p21、mmp2、cyclinD3等表达,导致肿瘤血管形成、转移、侵袭力增强等,与肿瘤的转移、预后密切相关[10-12]。近期研究发现pttG能够干扰p53与Dna的结合能力,抑制p53下游基因p21的转录活性和蛋白表达,从而抑制p53介导的细胞凋亡,促进肿瘤增殖,在垂体腺瘤的形成和生长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pttG发挥调节衰老和凋亡主要通过蛋白-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细胞因子旁分泌-自分泌刺激和激活靶基因三条途径完成[13-15]。本次实验结果显示在雌激素诱导垂体瘤组大鼠中pttGmRna表达水平较其他组明显增高,在D-半乳糖诱导衰老组垂体中pttG表达明显降低,所以pttG可以看作垂体瘤的癌基因,pttG的持续作用可以促进肿瘤细胞增殖。

癌基因诱导衰老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主要是通过p16inK4a-pRb和aRF-p53这两条信号通路发挥作用,p16和p21-p53是衰老信号通路网络中的两个重要的控制节点[13,16]。对垂体瘤细胞衰老的研究发现,敲除pttG的垂体细胞启动了依赖p53-p21的衰老途径,抑制了细胞周期进展所需的CDK2活性、Rb基因磷酸化等,从而抑制肿瘤增殖[4,17]。研究发现pttG基因缺失裸鼠中表现明显垂体衰老特点,触发aRF-p53-p21衰老信号通路,使凋亡阻滞,诱导衰老产生,阻止垂体瘤产生。pttG主要通过调控p21的表达而影响细胞衰老的进程。但是奇怪的是,在GH3细胞系中,过表达pttG反而会上调p21的表达,从而促进衰老的发生。pttG表达与p21呈负相关,调节p21会减弱pttG表达,抑制肿瘤增殖。此研究同时指出pttG表达水平过低诱发垂体细胞衰老,pttG表达过高,绕过衰老,形成肿瘤。说明pttG的表达失衡,诱发和绕过衰老,本实验也证实垂体内pttG表达失衡导致垂体瘤生成[15,17]。

细胞衰老及凋亡都是通过激活p53下游靶基因p21而触发。本实验发现亚急性衰老大鼠垂体p53蛋白表达明显增高,研究也指出p53仅仅在肿瘤生长早期(未成熟衰老)表达升高[13,18],本实验也发现p53在雌激素诱导垂体瘤中表达比正常对照组高,说明垂体细胞在经历了癌基因刺激后,产生Dna损伤突变,肿瘤生成过程中存在p53蛋白参与的细胞衰老,引进并保持垂体肿瘤细胞一定程度的衰老,抑制垂体瘤细胞进一步增殖,说明在垂体衰老中p53蛋白参与调控衰老和维持衰老。

p21是p53的一个经典靶基因,同时也是细胞周期负性调控因子,与细胞凋亡和衰老密切相关[19]。本实验发现p21在衰老组垂体细胞中的表达是肿瘤细胞组的3倍,提示垂体细胞衰老与p21的诱导密切相关。衰老组pttG表达水平降低,癌基因表达失衡能激活p53使p21表达增加,引起细胞衰老,表明p21参与诱发垂体细胞衰老与癌基因刺激的丧失密切相关。当癌基因表达水平下降的时候,p21由于失去癌基因刺激产生早熟衰老,引起细胞生长停滞,设想提高p21表达能够诱导衰老和限制垂体瘤细胞增殖和恶变[13]。

p16基因是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CDK4抑制剂,p16inK4a同CDK4结合调控视网膜母细胞瘤Rb蛋白磷酸化水平,使Rb基因与转录因子e2F相结合,处于非磷酸化状态,进而抑制细胞由G1期进入S期,导致细胞生长停滞,产生衰老,因此又称为衰老相关基因[20]。p16有特异的自我更新功能,能够持续的表达,维持衰老通路的完整性[19-20]。本实验发现正常对照组内p16水平也较垂体瘤组内升高,也行正常垂体内存在一定程度的衰老,正常的垂体衰老是抑制内分泌细胞过度增殖导致分泌激素过量,是机体的一种平衡和保护机制。垂体瘤内p16水平下降并与p21表达正相关,说明大鼠在雌激素及癌基因的持续刺激下,p16表达下降,早熟衰老消失,肿瘤增殖。所以如何提高肿瘤进展期衰老相关基因表达,诱导衰老限制肿瘤增殖和恶性变,是将来研究的重点。

本实验证实在衰老垂体呈中pttG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与p53、p21、p16表达负相关,说明D-半乳糖激活垂体细胞aRF-p53-p21/pRb-p16衰老通路,p53、p21表达提升,抑制pttG的表达,引起细胞生长停滞。而雌激素作用引起pttG表达增高,导致姐妹染色体分离受限,细胞周期停滞,非整倍体形成,发生了癌基因表达水平失衡诱发的早熟衰老,但是由于雌激素持续释放,pttG明显升高产生衰老绕过,进一步引起细胞损伤,产生垂体瘤细胞增殖。设想通过调控pttG诱发衰老,使垂体瘤细胞增殖停滞、侵袭性降低、激素异常分泌,有较大临床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peiL,melmedS.isolationandcharacterizationofapituitarytumor-transforminggene(pttG)[J].molecularendocrinology,1997,11(4):433-441.

[2]tfeltJ,YanoS,BandyopadhyayS,etal.expressionofpituitarytumortransforminggene(pttG)anditsbindingproteininhumanastrocytesandastrocytomacells:functionandregulationofpttGinU87astrocytomacells[J].endocrinology,2004,145(9):4222-4231.

[3]malikmt,KakarSS.Regulationofangiogenesisandinvasionbyhumanpituitarytumortransforminggene(pttG)throughincreasedexpressionandsecretionofmatrixmetalloproteinase-2(mmp-2)[J].molecularCancer,2006,5:58-61.

[4]ChesnolovaV,melmedS.pituitarysenescence:theevolvingroleofpttg[J].molecularandCellularendocrinology,2010,326(1-2):55-59.

[5]ChandeckC,mooiwJ.oncogene-inducedcellularsenescence[J].advancesinanatomicpathology,2010,17(1):42-48.

[6]VanDeursenJm.theroleofsenescentcellsinageing[J]nature,2014,509(7501):439-446.

[7]LarssonLG.oncogene-andtumorsuppressorgene-mediatedsuppressionofcellularsenescence[J].SeminarsinCancerBiology,2011,21(6):367-376.

[8]Quypn,mizushiman.agingandautophagy[J].ClinicalCalcium,2013,23(1):39-44.

[9]munoz-espinD,Serranom.Cellularsenescence:fromphysiologytopathology[J].natureReviewsmolecularcellbiology,2014,15(7):482-496.

[10]KimDS,FranklynJa,BoelaertK,etal.pituitarytumortransforminggene(pttG)stimulatesthyroidcellproliferationviaa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kinaseinsertdomainreceptor/inhibitorofDnabinding-3autocrinepathway[J].theJournalofClinicalendocrinologyandmetabolism,2006,91(11):4603-4611.

[11]minematsut,Suzukim,Sannon,etal.pttGoverexpressioniscorrelatedwithangiogenesisinhumanpituitaryadenomas[J].endocrinepathology,2006,17(2):143-153.

[12]mccabeC.Genetictargetsforthetreatmentofpituitaryadenomas:focusonthepituitarytumortransforminggene[J].Currentopinioninpharmacology,2001,1(6):620-625.

[13]Dep,SunY,CarlsonJH,etal.Doublingdownonthepi3K-aKt-mtoRpathwayenhancestheantitumorefficacyofpaRpinhibitorintriplenegativebreastcancermodelbeyondBRCa-ness[J].neoplasia.2014,16(1):43-72.

[14]Sulimanm,RoydsJ,CullenD,etal.mdm2andthep53pathwayinhumanpituitaryadenomas[J].Clinicalendocrinology,2001,54(3):317-325.

[15]ChesnolovaV,ZonisS,KovacsK,etal.p21(Cip1)restrainspituitarytumorgrowth[J].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oftheUnitedStatesofamerica,2008,105(45):17498-17503.

[16]LarssonLG.oncogeneandtumorsuppressorgene-mediatedsuppressionofcellularsenescence[J].SeminarsinCancerBiology,2011,21(6):367-376.

[17]ChesnokovaV,ZonisS,Ben-Shlomoa,etal.molecularmechanismsofpituitaryadenomasenescence[J].FrontiersofHormoneResearch,2010,38:7-14.

[18]Sabatinome,SosaldelV,petitiJp,etal.Functionaltoll-likereceptor4expressedinlactotrophsmediatesLpS-inducedproliferationinexperimentalpituitaryhyperplasia[J].experimentalCellresearch,2013,319(19):3020-3034.

[19]RomanovVS,pospelovVa,pospelovatV.Cyclin-dependentkinaseinhibitorp21(waf1):contemporaryviewonitsroleinsenescenceandoncogenesis[J].BiochemistryBiokhimiia,2012,77(6):575-584.

半导体的意义篇3

【关键词】韩国电影;南北分裂;现实主义;美学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147-01

新世纪以来,韩国电影获得了世界范围内的极大认可。韩国电影之所以崛起于世界电影之林,是因为它没有脱离文化和历史而独立存在,这与韩国民族发展独立的过程息息相关。韩国电影将民族历史与情绪恰当表现出来,形成独特的现实主义电影美学,其中,关于韩国南北分裂题材的电影①在现实主义美学构建方面存在明显特征和深远意义。

现实主义不同于形形的各种“主义”,它从追踪现实的流动、反映时下社会的精神状况、表达大众的生活矛盾和心理需求出发,现实主义电影可以讲故事,也可以不v故事,但是我们从韩国南北分裂题材电影中往往可以得到一个完整的、具有典型性的片段故事或是一个真实事件。而电影的可读性要比故事本身生动,它可以灵活地传达创作者想表现的社会心理和人性抉择,通过电影的可读性,在现实事件与观众之间建立起美学构建的桥梁。

韩国南北分裂题材的电影带有极强的超越意识形态的批判性,在现实主义构建中,着力表现病态的现实和丰富的人性。电影往往立足于时代背景,对朝鲜半岛同室操戈、骨肉相残的惨烈图景,以及战争和分裂给朝、韩普通民众带来的父子别离、兄弟反目、情人永诀等人间悲剧进行了批判。浓重的民族情感与反思文化,使得韩国南北分裂题材电影勇于直指政府的独裁无情,日美侵略者对朝鲜半岛带来的伤痛,在情感上并没有对朝鲜摆出敌对姿态,反而是跨越了意识形态差异,找寻民族同胞的价值认同。例如电影《欢迎来到东莫村》,在基于接受同族对峙的现实下,却强调身为同族的事实。现实主义构建中强烈的主体性和社会责任感,在同民族的基础上,使南北对峙的双方找到了握手言和的理由。

从某种程度上说,影响人们审美意识的因素有很多,综合众多影响因素,并且当某些因素达成一致后,审美意识会形成民族化特点,进而成为民族精神的主体。朝鲜半岛南北分裂的双方同属朝鲜族,二者都怀有同样的民族情结,在共同经历朝鲜战争、民族分裂的痛苦后,都存在相似的民族伤痛。这使得韩国南北分裂题材的电影具有强烈的人文主导性。基于当下韩国的政治经济现状,韩国的有识之士们不禁着眼于整个半岛的未来,并将这种思考融入到电影创作当中,于是形成一系列跨越了意识形态隔阂、具有朝鲜民族整体意识的广义民族电影,成为韩国人重新审视历史的里程碑。在一系列南北分裂题材影片中,创作者主导一种客观反思南北战争、重新审视朝鲜战争的正义性和必要性,以及美国在战争中扮演了一个什么样角色的思想趋向。

韩国南北分裂题材电影的现实主义风格重估了朝鲜战争对双方带来的民族伤痛,这对于当今朝鲜半岛乃至整个世界都具有现实意义。一方面,呼吁民族和解、实现民族统一,始终是韩国政府努力的方向,但出于种种政治局势考虑,这种诉求变得克制委婉,然而,主导韩国电影的左派势力将这种诉求清晰大胆地集中表达在电影里,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致力于民族统一半岛和平的愿望,现实主义的美学风格向大众传达了对历史的批判与反思,主导了新的对于南北双方跨越意识形态的,在民族认同方面的价值引导。

另一方面,当今世界仍然存在许多民族、种族、宗教以及利益纷争,强权插手等原因导致的战乱国家或地区形势动荡,并没有条件采用完善的电影语言表达自己的伤痛。相较而言,朝鲜半岛作为在战火中分裂成两个国家的敏感地带,用电影表达出的对战争的反思,对外来入侵势力的抵抗,对朝鲜民族统一和平的愿望就显得尤为珍贵,尤其是不单单诉说民族伤痛,而是将批判的锋芒囊括内因外因时,韩国南北分裂题材电影的现实主义美学特性就更具有现实意义了。

注释:

①韩国南北分裂题材电影:以朝鲜战争或战后的南北对峙为背景,表现由于战争或分裂给朝、韩带来各方面影响的韩国电影。例如:郑智咏《南部军》(1990)、康佑硕《实尾岛》(2003)、朴光铉《欢迎来到东莫村》(2005)等。

参考文献:

[1]郎保东.现实主义美学论稿[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

[2]沈义贞.现实主义电影美学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美)敏应,(韩)朱真淑,(韩)郭汉周.韩国电影――历史、反抗与民族的想象[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3.

[4]张会军,黄欣.崛起的力量――韩国电影研究[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

[5]彭涛.新世纪韩国电影的现实关怀[J].当代电影,2014(8).

半导体的意义篇4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原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早期诊断对于预防干预和早期治疗有重大意义。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含硫氨基酸,是蛋氨酸循环的正常代谢产物,是能量代谢和机体许多需甲基化反应的重要中间产物。大量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我们对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进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根据1999年who/ish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选择60例高血压患者,6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均为深圳第一健康体检对象。各组均剔除糖尿病、脑梗死、肾损伤、甲状腺功能损伤等疾病,近期内均未服用叶酸、vitb12和、vitb6。

        1.2 方法  所有对象清晨空腹采血,1h内分离血清。采用雅培公司提供的化学发光试剂盒,批号为10052up00 ,运用化学发光方法,在雅培i2000型化学发光仪上检测,具体操作按标准程序进行。

        1.3  hcy参考值范围:5.08 -15.39 umol/l 。 高于15. 39 umol/l 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1.4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差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 结果  

        2.1两组血清hcy水平的比较。

        表1    两组血清hcy水平比较 

        

        经统计学处理,高血压组hcy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一种与半胱氨酸同系的含硫氨基酸,是蛋氨酸的中间代谢产物,在体内由甲硫氨酸转甲基后生成,其本身并不参与蛋白质合成,当与之代谢相关的酶或辅助因子缺乏时,可导致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紊乱。血清中的同型半胱氨酸有三种形式:hcy、 hcy二硫化物和 hcy-半胱氨酸。正常人体内游离型很少,约70-80%以二硫健形式与清蛋白结合,20-30%自身结合成二聚体,三者统称为总hcy。目前hcy的检测方法有:1高效液相色谱法  2化学发光法  3循环酶法 4荧光偏振法等。较成熟的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 、化学发光法及循环酶法。正常人血浆hcy呈正偏态分布,其正常范围因方法学不同而稍有不同。在正常人体内,hcy的产生可能涉及遗传、营养、疾病状态、药物等多方面因素作用。正常人体hcy含量很少,男性高于女性,且随年龄增加而增高。高同型半胱氨酸的致病机制,目前认为主要是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促进血管平滑肌的增殖、增加血液中血小板的黏附性等。近年来,高同型半胱氨酸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日益受到关注。本研究通过对60例高血压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进行检测分析,高血压组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高hcy与高血压病有关,提示高hcy水平可能是高血压的一个危险因素;齐峰、杨丽霞等的研究也提示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的原因之一。

        高血压是当今世界上心血管疾病最肯定、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早期缺乏临床症状,长期血压升高,可以损伤脑、心、肾、大血管等重要靶器官,导致脑卒中、冠心病、心肌肥大、大血管损伤、肾脏损害等,它们是一些高血压患者最终致残,甚至危及生命的主要原因。许多研究表明,补充叶酸、vitb12  vitb6可以降低血浆hcy水平。因此,临床上尽早检测hcy,及时发现并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于高血压早期干预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叶德寿,李英 ,李东野,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原发性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研究.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5,21;536-538

[2]胡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价值。[j],四川医学,2008,29(7),916-917

[3]张素华。同型半胱氨酸的临床研究进展。右江医学杂志。2007,35(2):214

半导体的意义篇5

关键字:单片机;半导体制冷;湿度控制

1引言

在人们的工作以及生活中离不开温度,同时在很多的领域中温度作为重要的研究参数,温度存在于工业的炉温以及来自环境变化的温度和人体温度等,所以在众多工业生产领域中,对温度进行研究有着广泛而深远的研究意义。如果希望使得半导体制冷技术发展更为迅速,需要进一步在半导体制冷材料,在工艺方面突破创新。在不久的将来,机械设计的行业中,将计算机辅助工具运用到专家系统中,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设计机械的这个过程中,运用公式以及参数这是设计人员必须要用到的。同时编制程序的时候,也是需要用到参数的,运用计算机辅助工具对于计算机工作量的解决有着很大的用处,matLaB软件在工程领域中有着很大的用途。本文主要是对于专家系统进行了设计开发,从而大大地降低开发人员的压力。

2半导体制冷技术存在的现状

现今关于半导体制冷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半导体制冷效率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而半导体制冷效率是和半导体所采用的制冷片材料以及半导体制冷片中热端的散热方式的不同有关系的。半导体制冷材料对导体中交换电子能量的速度大小和以及能量交换的不同有着直接的关系,这是由于当导体中接通了直流电以后,pn结上的电子就会出现迁移,此时pn结中的电子迁移的速度与交换电子能量都与半导体制冷材料有着重要的直接影响作用。因为有着低速度的热端散热速度,从而热端热量就会对制冷处中的吸收热量产生影响的作用。所以当运行半导体制冷片的时候,散热时应该采取比较好的散热方式,不然就会大大地会影响到半导体制冷片的工作效率。

3半导体制冷系统整体结构图

本文主要设计的是基于单片机的半导体制冷智能控制,系统所包括的模块具体可以包括了信号控制驱动电路、按键电路处理器以及显示电路等。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以发现单片机是处理器的核心部件,来自温度传感器输出的反馈信号会通过单片机里面的模糊控制算法进一步处理,接着单片机i/o端口就会输出具有特定占空比的pwm信号,通过驱动器的处理,从而达到半导体制冷器驱动制冷的目的。此时,单片机的电路中,给定值以及反馈值的显示是通过8位数码管实现的,所需要的温度值是根据按键电路实现的。

4硬件的选择

4.1单片机本文设计中选择的单片机是StC89C52RC。在很多的领域中都应用到了单片机,比如日常生活中的红绿灯,就是运用了单片机实现的。由于单片机的体积很小,但是具体很强的功能,所以在现实的工业环境中,人工已经几乎全部被单片机代替了,而且在某种场合下单片机的效果强于人工控制的。本文设计的智能控制中连通单片机指令集代码与51系列单片机代码,工作电压的范围是5.5V到3.3V之间,工作频率是从0到40mHz之间。i/o口一共有32个。存储的空间是8K,该单片机的内核是mCS-51。pwm脉宽的占空比的调整是通过单片机里面的定时器中断服务实现的。pwm方波的产生是结合定时器to与t1实现的,pwm的频率是通过to控制的,pwm的占空比是通过t1中断控制。4.2半导体制冷器半导体制冷片的原理用到是根据具体的半导体材料从而形成对应的p-n结,额定电流设定是4.5a,额定的工作电压是12V。将直流电通过半导体制冷片里面,这种制冷方式是渐型制冷方式中的一种。将直流电通过已经成功组装的半导体制冷片时,半导体制冷片pn结就会出现放热以及吸热的效果。4.3半导体制冷驱动电路本文设计中所用的驱动电路设计思想主要根据单片机中的i/o输出端从而对信号进行控制,最终达到驱动电路控制目的。所以驱动芯片选择的是L9110,这种L9110芯片特点是双输入。在驱动电路以及控制电路中L9110是作为电子元器件的一种常用的,电路通常一般都是在单片机里面集成,从而使得除了芯片之外的其他电路的设计元器件会大大地减少成本,而且还能将芯片的工作效率大大地提高。L9110芯片中的两个引脚在进行输入的时候,都是相互兼容的电流,而且具有很好的抗干扰性。另一方面,输出的端口一共有2个,可以将正向信号以及反向信号都输出来,电流的驱动能力比较强,通道中可以经过的电流是800ma,当电流处于峰值的时候是1.5a。L9110在汽车电机驱动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5软件设计

半导体的意义篇6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同型半光氨酸;相关性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因多种肾脏疾病或全身性疾病累及肾脏导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临床特征表现为肾实质的慢性损伤。慢性肾功能衰竭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2.5%[1],且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上升,其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严重影响了患者家庭的生活质量。笔者特于2013年9月-2014年5月期间对我院收入的5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研究,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慢性肾衰竭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5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龄27~75岁,平均年龄(52.1±2.3)岁。对照组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28~74岁,平均年龄(51.3±2.0)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检测方法

本组100例患者均抽取2ml空腹静脉血,抗凝处理后1h内进行10min离心,每分钟3000r。离心完成后吸取血浆,与零下20℃保存备用。包括留取24h送检尿(UHcy)及空腹血浆(SHcy)。CHcy为UHcy/SHcy×24h尿量)/1440

1.3统计学处理

初步数据录入eXCeL(2003版)进行逻辑校对与分析,得出清洁数据采用四方表格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结果以p

2结果

2.1两组在血清Hcy的水平比较,详见表1.

表1两组在血清Hcy的水平比较(n;umol/L)

注:两组患者在Cr、Hcy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研究组患者肾脏不同衰竭期在血清Hcy的水平比较,详见表2.

表2研究组患者肾脏不同衰竭期在血清Hcy的水平比较(n;umol/L)

注:*表示与尿毒症在该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示与肾功能不全代偿期在该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示与肾功能衰竭在该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对不同水平SHcy患者UHcy比较,详见表3.

表3对不同SHcy患者UHcy标比较(n;umol/L)

注:不同SHcy水平患者在Cr、Hcy、CHcy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结论

3.1同半胱氨酸的毒性作用与致病机理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渐渐认识到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由自由基诱导形成的脂质过氧化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同半胱氨酸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羟自由基,促进脂质过氧化的发生,引发蛋白质损伤,影响了平滑肌细胞邻近组织的氧化,促使血管中平滑肌细胞的增殖。高水平的同半胱氨酸能氧化还原受体或兴奋氨基酸受体,促使促丝裂素激酶的活化,促进血管平滑肌中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最终导致细胞周期的调控基因表达增加,对同半胱氨酸促平滑肌增生的作用产生抑制效果[2]。血管内皮细胞是人体内最大的分泌器官,其位于平滑肌和血管腔间,可引起病理生理学的一系列变化,增加血小板及白细胞的粘附能力,降低组织纤溶酶原的激活物分泌,减低纤溶能力,对内皮的自我修复能力有较大影响。内质网是一类表达基因的蛋白质的修饰及加工场所,其能产生一系列氧化应激反应,促使非折叠蛋白质形成,影响基因转录调控,对内皮细胞的增殖产生抑制作用。高浓度同半胱氨酸通过抑制前列环素的合成,增加血小板粘附性,改变了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从而导致了动脉粥样硬化或静脉血栓的形成[3]。

3.2同半胱氨酸的代谢与生化特征

同半胱氨酸是DeVgneaud于1932年首次发现的,其属于一种含有硫基的氨基酸[4]。同半胱氨酸在蛋氨酸的代谢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其可将还原型叶酸、含硫氨基酸等代谢相互联系。一般情况下,健康者体内的游离型同半胱氨酸含量极少,血浆中同半胱氨酸的浓度则较低,其中70%左右均以二硫键与清蛋白相结合,小部分呈现游离状态。体内的同半胱氨酸由蛋氨酸脱掉甲基后生成,主要通过分解代谢及再甲基化两种途径。同半胱氨酸的再甲基化替代途径于肝细胞中进行,其在同半胱氨酸的代谢中约占50%。剩余50%则是在维生素B6作辅酶的条件下与丝氨酸合成胱硫醚,后生成半胱氨酸的,生理条件下,该反应过程具有不可逆性[5]。

3.3高同半胱氨酸血症诱因与改善措施

诱发高浓度同半胱氨酸血症的因素包括以下几方面:①营养;②疾病和药物;③肾脏功能。血浆中同半胱氨酸的浓度主要受营养因素和遗传因素的影响。降低血浆同半胱氨酸的浓度可能成为后期临床中预防及治疗脑血管病的一种重要措施[6]。长期给予叶酸治疗也可显著改善其动脉内皮的动能,除此之外,还可应用维生素C、e和大豆等进行治疗,均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该症。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Cr、Hcy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王惠萱,姜昌丽,刘成文等.血清Hcy水平与慢性肾功能不全分期的关系[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7):2209-2210.

[2]杨志娜,田卫东,崔征等.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慢性肾功能不全分期的相关性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5):605-606.

[3]李志玲,徐新伟,刘玉梅等.缬沙坦联合叶酸对老年高血压肾病患者降压及降同型半胱氨酸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2):1-4.

[4]perna,a.F.,Sepe,i.,Lanza,D.etal.HyperhomocysteinemiainChronicRenalFailure:alternativetherapeuticStrategies[J].Journalofrenalnutrition,2012,22(1):191-194.

半导体的意义篇7

今年以来,响应“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号召,通过对新民主主义时期历史的学习,使我对领悟党的方针、坚定党的信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数千年来,中国的历史是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近百年来,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又凭借坚船利炮,把中国一步步拖入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但是却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中国人民为了自由、民主、独立和统一整整奋斗了一个世纪,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从此,劳动人民成了新中国的主人。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新的时期。

这一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前提下创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问题以及以后的去向问题,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帮助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命运,推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成功,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对当代中国政治思想与实践的突破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推进中国的现代化事业也起到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作为党员,作为领导干部,我们要通过不断坚持学习、研究、认识、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解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实际难题,这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也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新民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我们不仅要学习其中的闪光点,也应看到新民主主义理论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因脱离实际、忽视客观规律而阻滞中国革命与社会建设的情况,警示我们的工作要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尊重客观规律,不盲目而行、随波逐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盲目自大,时刻自省,注意进行自我评判,要时刻提醒自己实事求是,少走弯路。

半导体的意义篇8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广西南宁530023

【摘要】总结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子研究进展情况,从纤维蛋白单体、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血液流变学、免疫学、基因等方面介绍深静脉血栓形成前期或形成初期出现的相关因子变化,为预防和早期治疗静脉血栓形成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静脉回流障碍;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54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4-0045-03

作者简介:黄肖华(1971-),男,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骨关节损伤与疾病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e-mail:huangxiaohua1105@126.com

深静脉血栓(deepvenousthrombosis,DVt)属于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是严重创伤和骨科大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DVt的形成因素主要是血流缓慢、血管内膜损伤、血液高凝状态。在骨科大手术或严重创伤患者常伴随有血管、肌肉及其他组织的损伤,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出纤溶激活因子及凝血因子并发生一系列反应,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加之损伤后由于患者活动困难,循环血液流动缓慢,导致DVt的产生,影响病情康复,形成的血栓脱落则引发肺栓塞,重者危及生命[1],DVt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2]。

临床中,DVt的漏诊及误诊率比较高,早期因为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故很难及时作出正确诊断,欧州及美国等国家对肺栓塞的漏诊或误诊率高达70%[4]。大量的DVt患者临床中未能被及时正确地诊断出来加予及时治疗,导致大量患者因此导致残疾甚至死亡[5]。DVt目前诊断主要依赖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及仪器检查。仪器性诊断手段主要有超声检查、血管造影检查、核磁共振或Ct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但这些措施均是对于已经形成静脉血栓的情况下供选择的手段。寻找早期预测深静脉血栓可能形成的标志物,探讨其形成机制,预防DVt的发生是临床防治该病的迫切需要。现就早期诊断深静脉血栓相关因子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供同道参考。

1纤维蛋白单体

纤维蛋白单体(Fm)是凝血酶作用于纤维蛋白原形成的,是纤维蛋白降解的最小片段。严重外伤或骨科大手术时,损伤部位的血管内皮细胞表面产生大量凝血酶,在凝血酶的作用下纤维蛋白原首先生成Fm,同时Fm形成纤维蛋白多聚物,在纤维蛋白聚合酶和活化的Xiii因子的作用下,Fm多聚物之间紧密相连,然后由纤溶酶降解成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另外,有一部纤产物是由纤维蛋白原在血浆中自身降解而来的。因此纤维蛋白相关标志物包括D二聚体、Fm、维蛋白原降解物。D二聚体是血栓形成后纤维蛋白降解的二级产物,Fm是纤维蛋白原释放纤维蛋白肽a后的产物,继而形成纤维蛋白,因此D二聚体被看作血栓形成后的标志物,Fm被看作将要形成血栓的标志物[5]。研究发现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高的患者,体内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也增加。iekom[6]认为监测Fm对于其诊断血液凝血状态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2D二聚体

血浆D二聚体测定是目前临床实验室最常用的检查DVt的手段。由于纤维蛋白原降解的最终产物之一是D二聚体,因此其生成和增高反映了纤溶系统的激活和凝血的状态,D二聚体的含量反应血液高凝状态及纤溶亢进程度,可作为判断血栓形成的重要标志物,因而D二聚体的检测是深静脉血栓是否形成的一种重要的手段[7],通过检测D二聚体能正确反映体内凝血功能指标[8]。其结果的高低有助于判断血栓形成风险程度及血液是否处于高凝状态,对指导进行抗凝治疗,预防和减少DVt的发生具有重要临床价值[9]。D二聚体作为诊断或排除DVt的重要指标被广泛应用,一般认为,当血浆D二聚体<0.5ug/ml时可以排除DtV的存在[10]。

3同型半胱氨酸(Hcy)

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与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密切关系。邱氏等[11]认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汉族人DtV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李氏等[12]认为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水平与DVt发生的危险性增高呈正相关,高氏[13]研究表明高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一个危险因素,随着tHcy水平的升高,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危险性逐渐增大,女性高tHcy血症较男性危险更大。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导致易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其机理可能是同型半胱氨酸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及引起功能异常[14]。高同型半胱氨酸导致DVt的主要机制可能是破坏血管内皮、激活血小板、活化凝血因子、抑制抗凝系统、破坏纤溶系统[15]。张氏[16]为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血栓前状态指标之间的关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对比研究,结论是HHcy患者存在明显的血栓前状态,表现为继发性纤溶亢进,血小板活性增加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因此,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能反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程度,是目前研究的方向之一。

4超敏C反应蛋白

有学者认为,炎性因子在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17],其机理是炎性因子通过活化单核细胞和内皮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使凝血系统激活,导致机体处于血液高凝状态,从而导致深静脉血栓的形成。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敏感度较高的慢性炎性指标,通过激活补体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加速局部血栓的形成,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对各种损伤及感染或者是其他的一些炎性产生的急性反应产物。有研究表明hsCRp在血浆中的水平越高则血管内皮损伤的程度就越大,导致血栓发生的可能性也越大[18]。徐氏[19]联合检测血浆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及hsCRp的水平对深静脉血栓性疾病早期诊断的意义,认为三者对深静脉血栓性疾病早期诊断均有重要临床价值。谢氏[20]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5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LDVt)患者及56例健康者血清hsCRp和Hcy水平,结论是联合检测Hcy和hs-CRp可有效提高LDVt的检出率,有助于LDVt的预防和疗效观察。张氏[21]探讨了外周血D二聚体及hsCRp在LDVt中的临床意义,认为D二聚体及hsCRp是在LDVt及降解过程的不同特异性指标,随着LDVt的发展而变化,可以作为LDVt的早期诊断依据。

5血液流变学

DVt的发生是在血液流变性和粘稠性出现异常的基础上形成的,血栓形成是血液在流动状态下因血小板的活化和凝血因子被激活而导致血液发生凝结而形成。黄氏等[22]认为DVt患者血液流变方面存在明显的障碍即表现为高黏滞综合征。DVt的发生都是在血液的流变性和粘稠性出现异常的基础上发生的,因而纠正血液的粘稠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对防治DVt具有重要意义[23]。因此,检查血液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可以协助诊断DVt的形成。

6免疫学

传统上认为机体的炎症和静脉血栓形成是两个相互相对独立的病理反应,但是现在学者们认识到炎症反应与静脉血栓形成共同属于宿主的反应,炎症反应的细胞对静脉血栓形成起着触发并增强的效果,促炎物质使纤维蛋白原沉积同时可抑制纤溶和血栓调节素,静脉血管的内皮细胞进而从抗凝状态向凝血状态转变。张氏[24]研究表明一系列促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iL-6和iL-8在DVt患者各病程均明显升高,炎症反应参与DVt的发生与发展,由此认为通过监测促炎因子的变化来判断血栓发生的可能性并了解DVt的严重程度,为早期诊断提供线索。

由于炎症反应与静脉血栓形成共同属于宿主的反应,其宿主均是血管的内皮细胞。炎症反应导致血管内膜损伤,内膜损伤及炎症反应均会调动人体的免疫系统。t细胞是产生炎症反应细胞因子的关键性细胞群,在免疫系统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按免疫应答中功能的不同,可将t细胞分成若干亚群。其中辅助性t细胞(th)亚群,具有协助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功能。th细胞又被称为CD4+细胞,刚开始被分为两个功能亚群:thl和th2,两组执行不同的生物学功能。th1细胞主要分泌tnF-α、iFn-γ、iL-2,它们均是致炎性的介质,增强细胞毒性t细胞和nK细胞的活性,从而促进细胞做出免疫应答。th2细胞主要分泌iL-4和iL-10,iL-10作为抗炎的介质,通过使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从而发挥体液免疫作用。t细胞亚群之间具有重要的相互调节作用,同时又相互抑制,通常情况下机体内的th1/th2亚群细胞的功能处于动态平衡之中[25]。血管内膜是循环t细胞最早接触的场所,如果t细胞亚群之间分化失衡,则会造成血管内膜内皮细胞的损伤,损伤的内皮细胞招集并激活更多的t细胞,导致炎症损伤加重,进而造成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研究表明,在DVt初期,th1亚群比例明显高于正常组,th2亚群比例明显低于正常组,th1亚群占主导地位[26],因而检测th1对早期诊断DVt可能有临床意义。

7基因

DVt多继发于骨科大手术或严重创伤、分娩、恶性肿瘤等情况,但是临床仅部分患者发生。因此,研究患者在发生这些情况之前是否存在血液高凝状态就显得很有意义,部分患者的高凝状态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因此部分学者进行了该方面的研究。张氏等[27]的研究说明,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在我国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中可能占有较高的比例。生长停滞特异性基因产物6(Gas6)主要分布的场所之一是于血管内皮细胞。研究发现Gas6参与炎症反应及血小板聚集等过程[28],与血栓的形成密切相关。闫氏等[29]研究了Gas6水平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病例组血清Gas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进一步将血清Gas6水平校正相关因素后发现,大于2.07mg/L水平时,DVt组发病率是对照组的5.573倍,其认为Gas6水平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密切相关。在基因多态性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方面,王氏等[30]对贵州地区汉族人亦进行了研究。分别提取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外周血基因组Dna进行研究,结论是贵州地区汉族人Hpa1-5.15基因多态性不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与深静脉血栓形成无明显关系。因而,筛查出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的基因是未来研究的方向之一。

8小结

总之,深静脉血栓是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一种疾病,如何在其形成前期发现危险因素,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每种检查方法各有其侧重面,研究切入点不同。Fm是由纤维蛋白原降解而来,被看作将要形成血栓的标志物,但其在血液中容易聚合形成D二聚体,因而临床通过检测Fm来判断血液凝血状态并不常用;D二聚体被看作血栓形成后的标志物,存在较稳定,严密检测其含量的变化可以作为临床判断血栓形成的指标,但以其含量多少作为血栓形成高危状态仍值得研究;超敏C反应蛋白和免疫学t细胞亚群均是从炎症反应方面研究血栓形成最常见条件血管内膜损伤引起的炎症反应,是判断深静脉血栓形成前期较好的检测指标,应继续进一步研究;血液流变性和粘稠性出现异常时可能会形成深静脉血栓,因而血液流变学的检测在血栓形成早期有意义,但在血栓形成前期意义不大;同型半胱氨酸和基因的检测则从个体体质方面进行研究,为筛查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体质提供参考,是很有临床意义的研究,需继续加大研究力度,为提前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提供更有力的参考依据。可能有其他更有意义的检测指标需要学者们继续深入研究,相信在如何更早地检测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子方面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艾宇航.围手术期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治疗对策[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2,32(11):912-915.

[2]prakashSaha,JuliaHumphries,Bijanmodarai,eta1.Leukocytesandthenaturalhistoryofdeepveinthrombosis:currentconceptsandfuturedirections[J].arteriosclerthrombVascBiol,2011,3l:506.

[3]KubitzaD,Beckam,VoithB,etal.Safety,pharmacodynamies,andpharmacokinetics,ofsingledosesofBaY59-7939,anoral,directfactorXainhibitor[J].Clinpharmacolther,2005,78:412-421.

[4]Johannm,andreasw,matthiasB.Updateinthepreventionandtreatmentofdeepveinthrombosisandpulmonaryenbolism[J].Curropinanaesthesiol,2006,19:52-58.

[5]张鹏.纤维蛋白单体及其在dic等疾病诊断监测方面的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8):2433-2435.

[6]iekom,nakabayashit,tarumit,etal.Solublefibrinmonomerdegradationproductsasapotentiallyusefulmarkerforhypercoagulablestateswithacceleratedfibrinolysis[J].ClinChimacta,2007,386(1):38-45.

[7]BoeerK,SiegmundR,SchmidtD,etal.ComparisonofsixD-dimerassaysforthedetectionofclinicallysuspecteddeepvenousthrombosisofthelowerextremities[J].BloodCoagulFibrinolysis,2009,20:141-145.

[8]BatesSm,JaeschkeR,StevensSm,etal.DiagnosisofDVt:antithrombotictherapyandpreventionofthrombosis,9thed:americanCollegeofChestphysiciansevidence-Based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s[J].Chest,2012,141:e351s-481s.

[9]李军,徐朝,郭志强,等.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下肢骨折围术期抗凝治疗中的应用[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3,22(11):1003-1004.

[10]刘安,陈廖斌,王欣,等.膝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血浆D二聚体动态监测及临床意义[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3,7(2):145-149.

[11]邱玲,鄢盛恺,宋耀虹,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深静脉血栓形成[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3,25(6):706-709.

[12]李玲,朱文丽.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及叶酸、维生素B12与深静脉血栓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J].营养学报,2009,31(1):34-37.

[13]高莹,吕敏,周宪梁,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及叶酸、维生素B12与深静脉血栓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J].心肺血管病杂志,2003,22(4):222-223.

[14]HeL,ZengH,LiF,etal.Homocysteineimpairscoronaryarteryendothelialfunctionbyinhibitingtetrahydrobiopterininpatientswithhyperhomocysteinemia[J].amJphysiolendocrinolmetab,2010,299:e1061-1065.

[15]陈杰莹,黄江佼,阳海金,等.高同型半胱氨酸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研究[J].医学综述,2010,16(20):3096-3098.

[16]张祖平,张德忠.HHcy患者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变化[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9,22(3):265-267.

[17]engbersmJ,vanHylckamaVliega,RosendaalFR.Venousthrombosisintheelderly:incidence,riskfactorsandriskgroups[J].JthrombHaemost,2010,8:2105-2112.

[18]erene,Yilmazn,penceS,etal.DiagnosticValueofC-reactiveproteininpatientswithangiographicallydocumenteddocumentedcoronaryheartdisease[J].actamedic(HradecKralove),2002,45:155-160.

[19]徐利,尹志超.D二聚体和同型半胱氨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深静脉血栓性疾病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3,35(20):3055-3056.

[20]谢朝欢,何艳.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9):1204-1205.

[21]张纪媛,郭丹青,何惠.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外周血血小板p-选择素、D二聚体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0):34-36.

[22]黄召谊,吴汉卿,王艳.益气通阳化痰方联合芪蛭颗粒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J].微循环学杂志,2008,18(4):21-23.

[23]吴峰阶,王巧云.芪蛭颗粒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变化[J].微循环学杂志,2011,21(2):27-29.

[24]张玥,刘明,王彬,等,深静脉血栓形成中促炎症细胞因子变化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5):569-571.

[25]Guom,maoX,JiQ,etal.inhibitionofiFnregulatoryfactor-1down-regulateth1cellfunctioninpatientswithacutecoronarysyn?drome[J].JClinimmunol,2010,30(2):241-252.

[26]王彬,刘明,郝清智,等.中药调节th1/th2免疫平衡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3,19(4):355-358.

[27]张大伟,侯玉芬,闫宗廷,等.142例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0,16(6):654-656.

[28]JiangL,LiuCY,YangQF,etal.plasmalevelofgrowtharrestspecific6(GaS6)proteinandgeneticvariationsintheGaS6geneinpatientswithacutecoronarysyndrome[J].amJClinpathol,2009,131(5):738-743.

[29]闫勇,张海江.血清Gas6水平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联研究[J].当代医学,2013,19(35):11-12.

半导体的意义篇9

全部数据用epiData3.0软件录入并进行逻辑检错,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情况本次研究高血压患者385例,平均年龄(57.29±10.08)岁。在1年半的健康管理过程中,失访11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失访率2.86%。

2.2健康管理前后高血压认知水平比较经过1年半的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高血压必须坚持长期治疗、高血压的主要危害及自己血压水平的知晓率分别从管理前的4.42%、60.26%、37.40%和52.21%提高到18.45%、90.37%、78.34%和94.65%,各比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愿意接受社区责任医生管理指导的愿望没有明显提高,但愿意接受管理的比例达到95.99%。

2.3健康管理前后血压控制情况经过1年半的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率从24.94%上升到66.04%,管理前后农村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43,p<0.01)。

2.4健康管理前后患者生活行为方式变化情况经过1年半的健康管理,饮酒率从43.64%下降到31.02%,坚持低盐饮食率从8.83%上升到18.98%,健康管理前后农村高血压患者的饮酒和低盐饮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吸烟和体育锻炼的比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本次研究显示,对农村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管理后,患者的认知水平发生明显变化,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高血压必须坚持长期治疗、高血压的主要危害及自己血压水平的知晓率分别上升到18.45%、90.37%、78.34%和94.65%,说明实施健康管理能明显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虽然管理前后愿意接受社区责任医生管理指导的变化不明显,但愿意接受管理的比例达到了95.99%,表明农村高血压患者都希望参与管理、接受社区责任医生的服务和指导。

本研究表明,实施健康管理后患者控制饮酒、低盐饮食等行为生活方式有明显改变,提示健康管理对促进生活方式改变有一定作用,但患者吸烟和体育锻炼的变化不明显,与王雪峰等报道结果相似,这进一步证实生活行为的改变是一个长期、持久的过程。因此在今后的转变过程中需要加大行为干预的力度和技巧。

半导体的意义篇10

一、注重实验演示自然地理规律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是高中地理的重难点,笔者讲授在这一部分内容时,采用了实验的方法,演示地球运动。例如在讲自转的地理意义时,把本节课安排在晚上,事先准备好白炽台灯和地球仪,关上教室的灯,打开台灯,适当拉大地球仪和台灯的距离,让学生观察地球仪的亮暗情况。学生经过观察得到结论:一半亮,一半暗,即昼夜两个半球,中间的分界线即晨昏线,形状为大圆。接着转动地球仪,演示昼夜交替和时差。在转动地球仪的过程中,在其上方滴墨水观察墨水的运动轨迹,演示地球自转会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通过此实验,学生能直观地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帮助他们加深对重难点的理解。

二、注重规律方法的推导与总结

地方时的计算,分四步骤:一定时(确定已知点的时间,首先直接从材料中找,其次从图上读。如晨昏线与赤道交点的时间分别为6时和18时,昼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分别为12时和0时,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的地方时,若相切纬线圈出现极昼,切点的地方时为0时,反之,则为12时);二定向(所求地点在已知点的哪个方向,东“+”西“—”);三定差(经度差,同“—”异“+”);四定值(代进公式:t=已知地方时±经度差÷15°/时,求出地方时)。

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用左右手定则,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掌心向上,四指指向原始的运动方向,拇指的指向即物体的实际运动方向。这样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规律加以运用,会变得简单、快捷、得心应手。

三、注重使用多媒体教学

运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出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以其独特的形、声、景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如旅游地理讲授借助多媒体,可以展现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使枯燥无味的书本知识变得生动、形象、直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四、注重举一反三,变式训练

每讲完一个知识点,都会有例题巩固所学知识点,让学生知道该知识点一般会怎样出题。一方面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例题后会有一道变式训练题,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五、注重读图能力的培养

地理学科和图息息相关,高考题中95%以上的题目都有图,因此教师平时必须注重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读图步骤:一读图名(了解此图要表达的主要内容);二读图例和注记(了解图中的符号所表示的地理事物);三读有无坐标轴(若有坐标轴,看清纵横坐标所表示的含义及单位);四读图(读取图表中表达的地理信息)。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也是提高读图能力的基础和关键。

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如日出方向的确定。分别组织学生观察二分二至的日出方位,从而得到结论:除赤道和出现极昼极夜的地区外,均有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日出日落方位就带那个字,太阳总体上是东升西落的,即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日出方位为东南方向,日落方位为西南方位;赤道上永远是正东升,正西落;北半球出现极昼的地点,正北升,正北落,南半球出现极昼的地点,正南升,正南落。

天气系统讲解的时候也应注重联系实际,一方面掌握了知识,才能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指导我们的生活。如一场春雨一场暖,春雨多为暖锋,暖锋过境时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由晴转为阴雨连绵再转晴。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雨多为冷锋,冷锋过境有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由晴转为阴雨后又转晴。

七、注重解题方法的归纳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