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绿色建筑市场调研报告十篇绿色建筑市场调研报告十篇

绿色建筑市场调研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7:06

绿色建筑市场调研报告篇1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1.05.020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减排低碳生态可持续发展

2011年9月8-9日,有六百余人出席的《第四届绿色建筑与节能国际大会》在上海东郊宾馆紫云厅举行,大会由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科技委、上海市绿色建筑促进会与上海市建筑学会联合主办,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上海市副市长沈骏分别向大会发来了贺信,指出:绿色建筑的理念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创建和谐社会”的宏观发展战略,是改善民生、发展集约型和知识型经济的重要基础,而这次国际大会更为有着2300万人口的上海推进绿色建筑、推进社会转型,提供了富有新意的理念创意、技术支撑和实践案例。

这次会议共分主题报告、专题报告与书面发言三个部分。主题报告分别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节能与科技司巡视员武涌的《中国绿色建筑发展规划》、联合技术公司(UtC)副总裁戴尚德的《高层绿色建筑的技术解决方案》、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总工程师秦云的《上海绿色节能建筑“十二五”发展前景》、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郑时龄的《城市化和绿色城市》,以及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学院教授、系主任唐子来的《迈向低碳城市的规划策略》。专题报告分四个部分,分别是低碳社区和生态城市、绿色建筑发展和创新实践、超高层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建筑节能适用技术。中国城科会秘书长李迅、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杨建荣博士等专家分别作了书面发言。最后,由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科技委副秘书长汤文致大会闭幕词,他强调,本次大会为推进上海、中国乃至世界绿色建筑的建设、推进城市的节能环保,给予了强大的理论与实践支撑。

建筑的低碳与节能是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与践行策略。本次大会相关专家的演讲或书面发言表明,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已从启蒙迈向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在我国快速城市化、城市可续持化的过程中,建筑业的绿色革命将给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材料变革、技术创新,带来前所未有的大机遇、大挑战、大振兴。

一、绿色节能建筑的“十二五”发展前景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总工程师秦云在《上海绿色节能建筑“十二五”发展前景》的主题发言中认为,上海节能绿色建筑已从五个方面建立起完整的运作体系:一是建设法规体系,提供法制保障;二是强化政策体系,促进市场发展;三是完善标准体系,发展适宜技术;四是完善管理体系,创建长效机制;五是创新技术体系,提升产业支撑。

秦云认为,上海市建筑节能工作有扎实的基础。“十一五”期间,上海在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方面,完成太阳能光热建筑应用面积337.65万m2,浅层地能建筑应用面积241.7万m2;上海在新建建筑执行高节能标准方面,建成节能面积17021万m2;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方面,完成改造面积2898万m2;在低碳城区与绿色建筑方面,建成绿色建筑标识44项、低碳发展实践区8个;在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方面,能耗统计1000多幢,能源审计207幢,能效公示80幢次,分项计量80幢;在施工降耗方面,实现施工万元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3%以上。

根据上海“十二五”面临形势与发展目标,上海还处在能耗不断增加的过程,建筑能源的刚性需求增大,建筑能耗占全市用电量的40%以上,供电等的缺口还很大,在建筑节能领域面临资源约束与环境保护的严峻挑战与任务。因此,必须加大建筑节能与发展绿色建筑的力度,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实施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按照控制总量、调整存量、注重长效、社会参与的要求,以贯彻上海市建筑节能条例为抓手、以发挥世博效应为契机、以提升能源效率为根本,着力推动低碳发展、推进生态建设以及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的全面发展,并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深化建设绿色城市建筑的内涵

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郑时龄在《城市化和绿色城市》的报告中认为,城市化与经济化是同时进行的,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但是我们对绿色建筑本身还是重形式轻内涵,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品质之间,还没有提高到理想城市的概念,即城市是“人类能够过上有尊严的、身体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美满生活的地方”。为此一个时期以来,往往只是注重城市规模,片面追求建设速度,忽视建筑质量,形成了缺乏长期规划和未来理想目标的粗放型的城市发展和土地利用模式。

城市不光重绿色指标,还有社会取向的问题。城市发展最突出的战略性变革是从城市单一中心空间结构演变为多中心组团式结构,从关注中心城区的发展到城市和郊区的共同发展,从单个的历史建筑保护发展到对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从忽视城市环境到注重城市的环境品质、注重生活质量。

为此,郑时龄院士认为,我们应当提倡从量的概念考虑城市的生态足迹,计算城市的环境能力和需求关系,维持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平衡,并利用粗放型开发的土地,充分利用老建筑,提升城市建设用地的效率。

三、低碳城市规划应注重交通与建筑的减排和节能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教授、系主任唐子来在《迈向低碳城市的规划策略》的报告中认为,城市规划决定城市空间模式,由此影响到交通方式及其碳排放,而且城市空间模式一旦形成,是几乎难以改变的,因而具有“锁定效应”。也因此,对城市空间的转型发展最主要的是控制交通的碳排放,以及通过价格机制控制建筑的碳排放。

城市消耗能源占全球的75%,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的80%,而城市温室气体排放的三大来源包括产业、建筑、交通。在美国,建筑排放占39%,交通排放占33%,工业排放占28%。对于因交通和建筑的温室气体排放所产生的难以改变的重要影响,唐子来教授认为迈向低碳城市的规划策略应该体现在五个主要领域,即空间结构、土地利用、交通政策、形态设计和绿地建设。例如城市的交通政策就是如何满足机动性的问题,可以采取“公共交通方式vs私家交通方式”、“需求向导vs供给向导”、“小汽车拥有vs小汽车使用”等,但主要必须是公共交通导向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toD),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

四、建设绿色低碳城区须突出全寿命周期覆盖性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副所长韩继红博士在《上海地区低碳生态城区建设模式与实践进展》的专题报告中认为,反思我们所处的城市环境,现代城市真是让人欢喜让人忧。早在1971年就提出了生态城市的概念,但直到2009年才提出低碳城市的概念,这意味着建设绿色低碳城区不仅仅是将高指标放进去,而且要解决我们所面临的多元挑战。

上海属于夏热冬冷、高密度超大城市,具有资源匮乏、经济发达等地域特点,建设低碳城区必须遵守两大发展原则,一是因地制宜原则,要兼顾场址、功能、投资和规模;二是统筹规划,注重整体设计,注重品质,注重合理成本。绿色低碳不意味着高指标、高科技、高成本,上海的建筑设计因此要处理好体形塑造、空间排布、西部窗洞设计、构造特点、周边景观设计之间的对应性适用策略。

2008年1月,上海就成为全国首批“低碳试点城市”,现在崇明生态岛国际社区、真如城市副中心等绿色低碳城区建设已形成比较合理的低碳化框架。在未来发展中,上海必须以“低碳、生态、宜居”为目标,以“政府倡导,标准先行,一级率先,二级开发响应”的模式,力求形成覆盖城区建设全寿命周期的绿色低碳城区开发建设战略。

五、倡导创新与承载结合的绿色建筑节水减耗新理念

科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市场部副总监凌伟权在大会上所作的《科勒中国可持续发展贡献》的专题报告强调,中国是全球13个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科勒以绿色为使命,将节能净排作为恒久不变的信念,致力于节能环保和优雅造型,使产品在节能环保的同时拥有创新的设计和持久的美丽。

建筑总耗水量的减少是科勒30年如一日的节水理念,充分利用节水环保技术,帮助客户满足绿色建筑标准。科勒公司通过回收和再利用技术,每年节约数百万加仑的冲洗水。在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上海案例馆,科勒以“沪上生态家”为题,构建了创造未来环保新生活,并延续了“节约能源、节省资源、保护环境、以人为本”的环保生态建筑理念。科勒公司以不断的创新、日常的教育普及知识以及改进生产工艺等来达到建筑节水,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六、关注建筑生态化过程的城市微气候控制

现代设计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的李魁山博士在《生态城市微气候控制策略》的专题报告中认为,城市微气候不容乐观,高速城市化和人口集聚以及随之而来的大规模建设与城市扩张,造成城市建成环境和气候之间的恶化,造成城市资源的极大浪费。

为了改变微气候对城市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必须加强城市区域的微气候控制,具体可以采取城市规划与当地风向结合、控制城市人口与建筑物的密度、增加植被和绿化、减少人工排热等措施。诸如大连生态科技城、天津于家堡金融起步区、上海虹桥商务区、上海陆家嘴等案例,都较好地体现了城市微气候调节效果。

七、致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形态学方法研究

法国建筑科学技术中心CStB市场国际发展部总经理布鲁诺・梅祖乐在大会上作了《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形态学方法》的专题报告,认为中国新增的5亿城市人口意味着接下来的30年内将要再造一个城市中国。以目前的发展效率水平,此次城镇化将需要超过一个地球的资源,中国也将因建筑面积增加一倍或两倍而带来巨大的交通压力,对中国粮食的自主供给也将构成威胁。因此中国必须探索先进的、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城镇化的形态学分析方法。

梅祖乐在大会上介绍了采用密度形态学方法对中国城市与欧洲的对比结果,为中国建立基于现有城市发展潜力的城镇化发展理念提供了依据。上海世博会的“沪上生态家”,即是一个完美的可持续建筑群的样板。

八、中国急需突破绿色建筑设计的空间限制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副教授林波荣所作的《突破空间限制——绿色建筑创新理论与实践研究》专题报告认为,必须重新解析建筑设计与节能的影响因素,建筑技术应成为建筑创作的元素与内容,成为建筑艺术的体现与表达,成为创作灵感的来源与启迪。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完全应该在理论创新上作出重要贡献。因此在发展绿色建筑过程中,绿色建筑设计理论的突破也急需推进。

林波荣通过对东莞等商业建筑的节能设计,提出一种以能耗最低为目标控制函数、逆函数优化算法的绿色建筑参数化设计方法,对建筑空间造型、表皮设计和中庭布置进行不同角度的设计优化,为绿色建筑设计理论提供了新思路。这种方法可以进一步推广到生态园区规划设计中,形成基于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园区规划。

九、大力推进城市低碳绿色的战略转型

中国城科会秘书长李迅在《低碳、生态、绿色——中国城市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的书面报告中认为,伴随着生态文明时代和城市社会时代的到来,城市转型已经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综观国际国内形势,低碳、生态、绿色将成为我国城市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这既是当前唯一可行的缓解发展与生存矛盾、优化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的路径,也是中国在席卷全球的应对气候变化博弈中把握甚至领导这场“生态革命”的重要机遇。

绿色建筑市场调研报告篇2

1.1绿色建筑的环境效益分析

目前,对绿色建筑环境效益相关的研究并不是很多,主要近几年才开始发展。李静和田哲[6]通过构建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增量成本与效益模型,对绿色建筑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室内、运营6个方面的增量成本与增量效益进行了研究;吴俊杰、马秀琴等[7]通过计算住宅楼全年负荷和Co2减排量及协同效应,计算了天津中新生态城的经济效益;刘秀杰[3]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结合外部理论对绿色建筑进行了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杨婉等[8]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节能改造技术的经济和环境效益;曹申和董聪[9]分析了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各项成本和效益的内容和特点,定量计算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06[10]为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根据定义,绿色建筑的环境效益可以分为节能环境效益、节水环境效益、节地环境效益、节材环境效益和环境质量改善效益。根据绿色建筑效益形式的不同,环境效益又可分为Co2减排效益、健康效益、建材寿命延长效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Co2的排放量必然还将增长[11]。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调查报告显示,如果不是实现Co2减排,每十年全球的气温平均将升高0.3℃,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将受到严重的威胁。绿色建筑以“四节一环保”为目标,结合当今世界的主要环境问题,节能是重中之重,因此本文主要研究绿色建筑的节能环境效益。

1.2绿色建筑的节能环境效益分析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资源能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的挑战,人类正在遵循碳循环的概念,以低碳为导向,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推广普及低碳绿色建筑。绿色建筑通过充分利用太阳能,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采暖和空调,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等措施来达到节能目的。绿色建筑的主要节能手段[12]如下:(1)护结构节能护结构是建筑节能设计最主要的内容,护结构节能措施是指从屋面、外墙、门窗等方面采取保温隔热有效措施。比如通过增大门窗面积来增加采光和通风面积,改善材料自身的保温性和隔热性以及提高门窗密闭性最终达到节能的效果。(2)智能化技术节能智能化技术节能是对空调机组、新风机组、冷冻机组以及照明设施等实行最优化的控制,以最大化地减少建筑的电能消耗。建筑能耗中,照明耗能所占比例较大,室内外照明系统应综合考虑节能光源、灯具和附件,为了节省电能消耗,绿色建筑通常采用高效的新型节能灯具,公共区域的照明采用高效光源、高效灯具和延时或声控开关,同时注意自然采光部位的节能措施。除节能灯具外,节能措施还包括设置节能电梯、暖通空调、室温调节器、能量回收系统等高效节能设备和系统,也需要增量成本投资。暖通空调系统应控制设备的能效化比、管网系统的输送效率。设置集中采暖或空调系统的建筑可以安装新风系统对能量加以回收利用,能够取得相对客观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3)可再生能源节能可再生能源是指能够重复产生的自然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海洋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型非燃料型能源系统。绿色建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通常是太阳能和地热能,是最易获取的再生能源。

2苏州市节能环境效益分析

2.1主要研究方法:市场价值法

市场价值法是按市场现行价格作为价格标准,据以确定自然资源价格的一种资源评估方法。它是比照与被评估对象相同或相似的资源市场价格来确定被评估资源价值的一种方法。本文主要通过比较绿色建筑和基准建筑的能耗,计算得到截至2012年底苏州市绿色建筑节约的能耗量;然后将能耗转换标准煤以及Co2排放当量;根据Co2市场价格来计算获得的效益。通过这种方法既可以直观看到绿色建筑节能导致的Co2减少量,这将减少温室效应的程度;同时还能得到绿色建筑节能带来的经济效益。

2.2Co2交易价格

清洁发展机制(CDm)是京东议定书规定的3种灵活履约机制之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实施的一种碳交易机制,也是目前中国唯一的碳交易机制,因此参考目前“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可用于交易的“核证的减排量”(CeRs)参考合同价格[13-14]。由于本文研究的是2012年之前的环境效益,所以参考2012年刘秀杰[5]的论文,当年Co2的减排价值约为160元/t。

2.3基准建筑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1]中将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建造的公共建筑作为比较能耗的基础,称为“基准建筑”。

2.4数据处理

本文直接获取的有用数据包括绿色建筑的申报建筑面积、建筑总能耗、节能率。申报建筑面积有85个有用数据,建筑总能耗有50个数据,节能率有56个数据(由于文章篇幅有限,在此不一一列出)。截止2012年底苏州市85项绿色建筑总面积为285.075万m2,具体如表2所示。数据整理后,总共有36组有用数据。经计算,绿色建筑单位面积能耗范围为13.14kwh/m2a~154kwh/m2a,相应的基准建筑单位面积能耗范围为37.38kwh/m2a~346.03kwh/m2a。它们在每段范围的分布如图5和图6。其中单位面积能耗和基准建筑总能耗的数据可以通过公式(1)、(2)计算:单位面积能耗=建筑总能耗/申报建筑面积从图中可以看到,不论是绿色建筑还是基准建筑,单位面积的建筑能耗分布不均匀,因此在本文中采取加权平均的方法获得绿色建筑和基准建筑的平均单位面积能耗,具体的比例以及能耗见表3。根据表3,则绿色建筑和基准建筑的平均单位能耗分别为:绿色建筑平均单位面积能耗=ΣX·e=48.49kwh/m2a基准建筑平均单位面积能耗=ΣX·e=131.78kwh/m2a则苏州市2012年底之前绿色建筑比基准建筑节约的总能耗为:(131.78-48.49)×285.075=2.37×108kwh/a相当于减少使用标煤2.9×104t,减少排放Co27.54×104t。根据2012年Co2的减排价值知道截止2012年底,苏州市绿色建筑的环境效益为1.21亿元。

3结论

绿色建筑市场调研报告篇3

1引言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与会者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绿色建筑”这一概念,绿色建筑随之被众多的国家实践并推广;2003年,由于北京奥运场馆建设的需要,中国建立了绿色奥运建筑评价体系(GoB-aS);2006年,建设部又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将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划分3个绿色等级,并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1号文件转发发改委、住建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随及各省市自治区纷纷制定了具体的行动方案。可见,绿色建筑是一个由上而下的实施过程,在国家层面上已经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因此,在建筑相关专业开设绿色建筑课程也刻不容缓。

2课程现状及改革方向

笔者所在学校的建筑设计专业自2010年开设《建筑节能技术》课程,教学目标主要对接市场助理建筑师岗位所需技能――建筑节能设计及计算,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规划节能设计、建筑单体节能设计、围护结构节能设计、节能软件操作4部分。主要通过对以上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树立建筑节能的观念,掌握建筑节能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将低能耗的理念贯穿整个建筑方案设计,熟练运用节能软件进行节能计算,并掌握建筑节能工程的验收要求等内容。

近年来,政府为了进一步加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打出了全面推行绿色建筑建设的旗帜,推行力度由上至下步步强化,建筑各界纷纷反映可以用“应接不暇”来形容。根据友绿网(iGreen.oRG)的《中国建筑行业绿色职业发展状况调查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建筑行业在未来5年内将面临绿建筑“人才荒”,其原因主要是绿色建筑相关职位在中国建筑行业都属于新兴职位、各大企业对绿色建筑人才需求旺盛、国内各大高校几乎没有相应的对口专业以及缺乏专业人才的输送渠道等。面对建筑市场对绿色建筑人才的需求,其专业课程也急待改革,更新知识、拓展技能,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具备绿色建筑知识技能的毕业生。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将绿色建筑定义为“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四节一环保),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其中,节能作为绿色建筑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建筑节能技术》便义不容辞地成为专业绿色建筑改革的先驱,经过教研组的讨论后并一致赞成将《建筑节能技术》更名为《绿色建筑技术》,在原有课程内容基础上,对绿色建筑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进行了更新和拓展,期望能达到以点带面、逐步渗透到本专业其中设计课程中的效果。

3课程改革整体思路及框架

3.1岗位知识技能分析

通过对历届学生就业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该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的主要岗位为助理建筑师,那么符合市场需求的助理建筑师应该具备的绿色建筑相关的知识技能呢有哪些,带着这个思考,对目前市场上的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工作流程进行了详细剖析,具体如表1所示。

通过表1的分析,得出《绿色建筑技术》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应包括绿色建筑技术措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室内外声光热风环境模拟以及绿色建筑经济性分析等方面的内容。经过教研组的多次研讨,并充分结合该专业长期的任务驱动式教学的特色,总结出了“专题授课+模拟实操+专用周课程设计”三大教学模块的课程框架。

3.2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

《绿色建筑技术》这门课程开设在建筑设计专业二年二期,共计60课时,周课时为4节,采用“专题授课+模拟实操+专用周课程设计”三大教学模块的课程框架,表1绿色建筑设计岗位知识技能分析

序号设计流程具体内容需具备的绿色建筑岗位知识技能点1方案设计阶段编制《绿色建筑设计方案书》,对设计方案进行绿色优化:

①从项目具体的实际条件出发,罗列出可采取的绿色建筑技术措施。

②针对项目设定的绿色建筑星级设计标识级别,确定绿色建筑六大指标体系中的各项目标,明确对应的技术策略。

③对室内外环境进行计算机模拟,如声光热风环境,分析得出最优化结果,协助设计院优化设计方案。

④以上技术和方案优化都需要权衡考虑成本造价,并征求建设单位的意见。①绿色建筑技术措施

②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③室内外声光热风环境的计算机模拟

④绿色建筑经济性分析2初步设计阶段编制《绿色建筑初步设计报告》,优化方案设计后的初步设计报告:完成初步设计文本中绿色建筑设计专篇。绿色建筑技术措施3施工图阶段编制《绿色建筑设计技术措施》,深化初步设计后的技术落实:

①精确绿色建筑措施技术用量,并有效地落实于施工图,且符合标准规范。

②完成施工图中的《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及《绿色建筑设计审查备案表》等相关工作。绿色建筑技术措施

其中专题授课与模拟实操模块交替进行,专用周课程设计进行集中强化训练,具体安排如下。

3.2.1模块1――专题授课

目前,绿色建筑知识在该专业课程体系中不够深入和系统,首先得安排专题理论授课,课程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纲领,总共设置了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与运营管理6个专题,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吸收和掌握要领,针对每个专题都设置了重点小任务,供课后完成,以巩固所学的知识点。具体课程安排如表2所示。

3.2.2模块2――模拟实操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各国学者便开始了建筑环境模拟技术研究,发展至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并且涌现了大量的模拟软件,以辅助绿色建筑设计。目前,市场上常用的建筑环境(建筑内外的风、光、热、声环境)模拟分析软件主要有英国ieS软件、生态大师ecotect、北京绿建斯维尔建筑环境性能分析软件等。通过对本地各设计院调研(该专业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就业岗位为湖南省内各大小设计院),显示采用北京绿建斯维尔建筑环境性能分析软件辅助绿色建筑设计的设计院占湖南省内各大小型设计院总数的80%以上,其主要原因是北京绿建斯维尔建筑环境性能分析软件为国内开发软件,界面通俗且简单易学,而英国ieS软件、生态大师ecotect等国外分析软件的英文界面较为晦涩,学习时间较长。经过教研组的多次研讨,并结合实际情况,一致同意对学生教授北京绿建斯维尔建筑环境性能分析软件。具体课程安排如表2所示。

3.2.3模块3――专用周课程设计

为了更好地巩固理论知识和模拟技能,在专题理论课程和软件实操课程完成后,在学期末设置一个绿色建筑专用周课程设计,以本学期完成的公共建筑设计课程作业为对象,进行绿色建筑优化设计。学生通过对自己作品的优化设计,从而学会将低能耗的绿色理念植入建筑设计的全过程中,并且整体掌握绿色建筑相关技术措施的应用,以及达到对模拟软件的强化训练的效果。具体课程安排如表2所示。

4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4.1师资团队

在原有《建筑节能技术》课程团队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绿色建筑多专业综合性,积极吸纳暖通专业、擅长软件及企业经验丰富的老师加入。

4.2教材选取

初步选用《绿色建筑概论》(董靓和孙世钧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以及《绿色建筑分析软件实操手册》(由课程教学团队与软件公司共同编制完成)三本教材。

4.3硬软设施

多媒体教室、配备aUtoCaD和斯维尔绿色建筑分析软件的学生机房。

5结论

通过对基于建筑节能的绿色建筑课程改革,可总结出以下几点。

(1)不论从国家形势政策方面还是从市场需求方面来看,在建筑设计专业开展绿色建筑类的课程改革是势在必行且刻不容缓的。

(2)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学生,应在学校阶段加强对数字技术的学习,除了掌握传统的autoCaD、SketchUp以及photoShope等软件外,还要引导学生学习环境分析软件,并在设计课程中加以运用。

绿色建筑市场调研报告篇4

当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我们来对前段时期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以便于更好的做好下一步工作。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施工单位工作总结报告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施工单位工作报告1转眼间又到了十二月,这年的工作已经接近了尾声,根据自身工作的实际情况,我对自己的工作做出分析评定,总结经验教训,总结改进方法,以便使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惩前毖后,扬长补短,为今后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依据。

一、____年工作内容及开展情况

1.唐山三农场220kV变电站工程:

在事业部领导的带领下组织三农场项目前期工作,主要工作任务是临建施工、站区清淤修路、变电楼桩基础施工。

前期临建施工标准起步高,对临建规划及使用服务功能策划就显得更加突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和正式的工程一样;基础、主体、装修、水、电等,能否顺利的进行施工和满足其使用要求并且节约投资成本,就看临建的规划与设计了。在各位专业学长同仁及施工单位元老们的帮助下,三农场前期临建规划共5套方案,每套方案都有其特点及各项经济指标,最后经事业部领导审批确定按第5套方案进行细化设计施工,经济指标主要包括:征地面积5.3亩,临建占地2820平方米,停车场415平方米,混凝土广场及道路、基础、地面共计175立方米,彩钢板围栏____米,排水管线(干线)____米,给水管线(支线)150米,给水管线(深井干线)280米,排水沟340米,电缆(干线)240米,房屋供给87间,板房租用62间,合计____平方米,拆除运输及组装9间,运输及组装6间。为了满足施工单位必要的施工要求,做出合理的用料分析、节约投入控制成本,就必须按专业设计出详细的施工图,最后图纸细化到插座、开关、水龙头的位置、室内家具、电气、床铺摆放位置。有了这样的方案使施工及成本核算变的更加明朗,加快施工进度提供了保障,使用功能及观感也显得更直观。站区清淤修路、变电楼桩基础施工由于外界原因影响开工时间略晚于计划,总体工期控制较好后期开展比较顺利。站区清淤7243立方米,回填修路2260立方米。平衡经济指标后上报监理工程有所调整。桩基础施工由于工作调动未进行完毕。

2.线路预备项目部

四月初有幸成为电网事业部线路预备项目部的一员,因为是公司的新版块,自己也很想通过这样的工程来体现自身价值。到了线路项目部后边开始筹备策划线路施工方案、基础、组塔、架线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适应线路工程的管理文件、制度,并不定期的由事业部领导组织大家在一起碰头,提出合理化建议,健全适应线路体系文件、施工方案及创优规划。

3.张家口尚义220kV开关站工程

线路预备项目部筹备4个半月后工程始终未能定位,尚义项目开工,服从分配前往坝上草原。7月____日下午17点到达项目之后便开始复合大地坐标,对架构区控制点进行测设。项目前期土方施工进度较快,但施工队人员进场数量始终未能满足进度,架构基础施工质量一般,存在施工队伍内部管理不严密、标准不规范等漏洞,致使施工时不按作业指导书及交底施工,基础收面不及时、不用水准仪复合标高,导致基础成活后顶面平整度严重超标、无观感可言。项目部对此采取措施:在项目会议室用投影播放其他优质工程施工工艺,并从新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后续基础施工过程中项目安排技术人员全程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内业资料部分在该项目做到与工程同步,没有出现缺、少、漏项等问题。施工方案提前策划,并邀施工单位一同讨论方案,确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创优部分参考以往优质工程施工亮点,在本工程进步细化提高工艺质量。

4.康察220kV输电线路工程

8月末康察线路工程开工,前往康保地区。线路踏勘复测开始,时间持续半个月。线路复测工作量比较大,5个人一台车每天也就复测十几个点,半个月过来负重着测量仪器、放线工器具头顶烈日往返步行近70公里。线路工程比较辛苦大地也就是前期这段时间,工程开工后项目的工作就没有那么辛苦了,主要是阶段验收及结构施工旁站。线路的技术工作不多,基础部分就是掏挖、半掏挖、开挖浇注、桩基础几种构造简单的形式,组塔和架线几乎同出一辙。现场施工工作是粗线条的,习惯变电工程的我并不适应线路的施工组织,感觉就像是回到了20年前,文明施工也是如此,一切都是粗矿的。施工图到场后预算3日内全部提完,因为不熟悉组塔与架线,施工方案也只编制了基础部分,内业资料部分按线路验收标准整理出目录并将文件表格收集、调整完毕,形成模板。土建施工标准、创优实施细则、输电线路工程检验计划编制完毕。材料试验与实验室确定完成。施工前对施工单位做详细的技术、质量、安全交底。每周两次例会,及时了解并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5.廊坊信安220kV变电站工程

____月29日,工作需要来到了廊坊信安变电站。对变电站进行复测定位,根据现有施工图纸提出方案意见。11月06日在图纸到图不全的情况下进行设计交底,提出了会审意见,满足基础施工。11月08日将零米下材料预算全部提出,与设计院保持联系跟踪图纸到图情况。根据年前确定的封顶及地下室、一层砌筑完毕的节点编排正、倒施工计划敲定工期,确定施工人员进场数量及进场时间,并将施工计划进一步合理细化,满足封顶条件。

6.其他工程

7月初屈店220kv变电站出现质量问题,在保证运行区域设备安全的条件下带领施工人员对35kVGiS室____kV开关柜室墙体开裂、窗台渗水、环氧树脂地坪裂缝起皮、散水下沉、电缆隧道沁水等问题进行处理。

7月25日-27日,秦皇岛天马500kV变电站处理质量问题:保护小室屋面渗水、窗台渗水。经检查屋面渗水是由于地面垃圾被扔到屋面戳破了防水层、窗台渗水原因是腻子耐久性不良老化造成,两处均用耐久性好的JS防水涂料涂刷3遍处理。

11月03日,唐山古马220kV变电站:站外排水管线断裂,致使地面沙土随流水流失造成地面塌陷。原因是施工过程未按规范执行,未浇筑垫层并采用质量不过关的水泥排水管,雨后造成排水管沉降不均匀而断裂,由于与土地所有人未达成协议尚未处理。

这3次消缺过程中深思该质量出现的原因,并在将来施工过程中调整方案,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二、____年工作不足之处

1.在工作中对施工单位缺乏强有力的管理,对施工要求不严,考核不够。

2.一些工作未按“标准”的规程完成。

3.工作效率还有潜力可挖,工作方法有待改进。

4.外部工作协调和处理的不够好。

三、20____年工作思路

1.加强各种政治学习,提高个人修养;

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素质,提高工作质量。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多动脑想办法改进工作方法。

2.提高工作效率,在每次工作前做好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

加强与外界的沟通,使工作更为深入。

3.今后要始终站在公司的整体利益上考虑问题,不能计较个人的得失,要从大局出发,处处维护项目的利益。

4.树立起良好的自身形象,在工作中成为同事的榜样,在感情上成为同事信任伙伴。

要求大家加班自己一定第一个到,遇到脏、苦、难、险的情况我就冲在前面以身作则。

5.精细策划,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对工程施工材料耗用指标实行考核,减少材料浪费,加强施工单位内部管理,向管理要效益。

6.在对施工单位的管理上,以合同、规范为依据,按照事业部标准向施工单位灌输事业部的管理方法和理念,立好规矩,制定好标准,树质量、安全文明标杆从而带动后进的单位,同时增强服务意识,进行充分的沟通、协调是做好对施工单位管理的基础。

四、结语

一年的时间就要过去了,自己虽然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可是与同事们相比,自己相差很远,自愧不如。回顾一年的所有工作可以说是没有成绩可言,每个项目都有我的脚印,但每个项目都没有我的成功。新的一年就要开始了相信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我会有新的业绩。

总之,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加倍努力,听众领导的安排,积极主动地工作,好好学习专业技术和业务知识,为事业部做出应有的贡献。

施工单位工作报告2在这一年时间里,我接受公司领导安排,1—11月担任龙工程的监理和上社区两个工程的土建工程监理工作,12月开始又担任了森花园工程的土建工程监理。在上述工程监理过程中,本人服从公司安排,服从总监代表的领导,除了按常规监理规范进行质量过程控制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做了很多的工作,现特将本人本年度所做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自身理论学习,及时给自身充电,时常给自己重新定位

本人有极强的上进心,工作的同时不忘学习,用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本人通过本年度工作之余抓紧时间用功学习,于10月参加了本室组织的监理工程师资格考试,以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了此次考试,拿到了重庆市监理工程师证,增添了自己以后继续做好监理各项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二、熟悉工程基本情况,做好开工前及施工中监理准备工作

监理工程师在按所监理项目后,首先我认真熟悉图纸、找出质量控制重点,确定控制目标。龙湖大学城工程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计划本月完工;上邦国际社区工程总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今年1月5日开工,计划工期两年,现正在修建主体工程;瑞坤。蒂森花园工程总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本月1好才开始动工,计划工期20个月,现正在进行基础工程。

三、协调参建各方关系,确保施工质量得到控制、工程有序推进

1、紧紧抓住施工方技术负责人和质量管理等主要人员。

监理参与他们的管理,严把工程质量关,对每道工序做到控制在事前,降低和减少质量事故,尽量做到少返工或不返工。

2、对每道工序的重要部位做到心中有数,对此应严格控制,监理必须到位检查验收。

3、做到,口勤、脚勤,少讲外行话,尊重施工方的技术人员,树立监理形象。

4、及时处理工程建设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本年度协调解决纠纷20余次,保持工地的稳定,保证工程的顺利进展,确保管理人员与工人的关系正常化。

四、确保施工进度及投资控制,帮助施工方按规定合理推进工序

1、参加施工方编制施工进度计划,自己对每道工序施工工期做到实事求是,施工队伍的劳动力、设备投入等都做到心中有数,尽量满足施工要求,监督施工方进度完成情况。

2、对每单项工程工程量完成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每完成一个项目工程便和总监一道及时报业主进行确认。

以便月底审核工程量。

3、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向业主提出合理化建议,减少投资。

总之,我在本年度建筑工程的监理工作中,对已完成的和在建的施工项目的质量、进度、投资、都满足了业主和监理部要求。在今后的工作我更要加倍努力学习监理规范和专业技术水平,尽量做好本职工作,为本市的建筑事业的发展继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施工单位工作报告3这一段时间以内的成败和得失,使得自己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够避免遇到困难,全文如下:

一、总体思路

20____年建筑节能与科技及标准化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根据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紧扣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完善建筑节能与科技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政策引导和制度规范,着力技术支撑和宣教示范,强化实施监管与工作考核,狠抓项目管理和资金保障,努力实现各项管理工作常态化和精细化,进一步促进我省建筑节能与建设科技及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为促进城镇化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发展道路提供支撑和保障。

二、主要目标

1、稳步提升新(改、扩)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执行率水平。

全省城镇执行率设计阶段达100%,各设区城市施工阶段达到98%以上,县(市)城区施工阶段达到95%以上。以长株潭为重点,组织更高能效标准的研究和试点。

2、切实提高新建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比率,提升绿色建筑示范工程的实施质量和效果。

推进全省范围内政府投资新建的公益性公共建筑和长沙市保障性住房率先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推进地级市开展至少1个绿色公共建筑和1个绿色居住建筑的综合示范;推进有条件的县(市)开展绿色建筑技术、绿色施工等单项示范。争取绿色建筑创建计划立项项目达到35个以上;促进具备条件的项目申报绿色建筑运营标识;争取创建2个以上省级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区,新创建1个国家绿色生态城区。

3、力争可再生能源应用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督促已获批的示范市县加快工作进度;组织开展示范项目验收评估;组织可再生能源省级示范申报评审。

4、进一步完善建筑能耗统计和监管体系。

建立健全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完成省公共建筑节能监管平台建设,组织开展建筑能耗统计、能源审计和能效公示工作。

5、着力实现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初见成效。

以长沙市为重点,实施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85万平方米、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20万平方米。

6、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创建。

推进5个获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市(区、镇)的实施;从推进我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角度,加强智慧城市有关研究,积极探索符合省情的发展思路。

7、加强对建筑节能技术的研发、转化和推广全过程指导,及国家技术产业政策在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实施情况的监督,建立健全覆盖“两个过程”的省级政策和制度体系。

建筑护结构自保温体系研发、建筑节能技术路径研究、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修订等重大课题取得重要突破,绿色建筑技术在“两型”社会示范区内广泛应用。

三、工作措施

(一)完善管理体制

1、加强领导,强化工作组织协调。

进一步完善省市县三级管理体制以及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促进工作常态化。组织年度目标考核,表彰先进,重点出台建筑节能考核奖励办法,完善评分细则,做好年度省绩效评价考核工作。组织召开全省建筑节能与建设科技工作会议,适时召开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管体系建设工作联席会议。督促各市州建立议事协调机制,明确牵头部门和各部门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

2、加强支撑,发挥科技平台功能。

加强各类产学研结合创新平台建设,鼓励科研项目单位与平台对接,充分发挥平台技术孵化功能;建成建筑节能与建设科技管理信息化平台并投入使用;扩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覆盖范围,突出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组织一级施工企业、勘察设计企业开展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试点。

(二)健全政策制度

3、加强政策引导。

紧密围绕国家和省有关战略部署和重大政策措施,结合省情,研究制定贯彻实施指导意见,重点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湖南省绿色建筑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湖南省建设科学技术进步的指导意见》。组织开展“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智慧城市建设”等战略问题研究。

4、完善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覆盖新技术研发转化与试点推广、工程建设运营与改造拆除、能源开发节约与循环利用、政策调研制定与宣贯实施、项目立项启动与实施验收的建筑节能与科技管理制度体系,促进各项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和规范化。重点研究制定建筑节能门窗标识管理制度、建筑能效测评管理制度、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管体系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组织开展“绿色建筑审批制度”以及“建筑节能凭证上岗”、“建筑节能专项备案”等制度研究。

(三)加强宣教引导

5、发挥主流媒体宣传作用。

密切与广播、电视、报刊等主流媒体以及建设系统相关媒体的联系。加强“湖南省建筑节能与建设科技”内刊和行业协会网站建设。

6、开展主题宣传培训活动。

组织有关企业举办以“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等为主题的宣传培训活动,宣贯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和技术标准。以典型示范项目验收为契机,组织参观考察和学习交流。

(四)强化监督管理

7、强化新建建筑节能监管。

出台《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新建建筑节能监督管理工作要点》,实施新建建筑项目全过程监管。加强对全省建筑节能技术、工艺、材料、设备推广应用的指导和监督。

8、加强新技术风险监管。

严把新技术工程试用评估关,确保通过评估的新技术安全可靠适用,研究草拟《湖南省建设新技术工程试点应用管理办法》。

9、组织建筑节能综合检查。

组织开展2次建筑节能专项检查,7月份组织对邵阳、郴州等市开展专项检查,11月份组织对全省进行专项检查;认真组织做好全国建设领域节能减排检查迎检工作。

10、完成民用建筑能耗统计任务。

切实做好民用建筑能耗统计工作,完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民用建筑能耗统计任务,深度挖掘建筑节能数据信息,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提供数据支撑。

11、加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能耗监管。

重点完成对省直机关和重点城市公共建筑能耗的全面统计、在线监测与数据分析以及对重点建筑的能源审计。

(五)强化技术支撑

12、组织开展关键适宜技术的研发、试点、转化和推广。

集中人、财、物着重对建筑节能与科技当前关键、共性、难点问题进行研究,采用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方式予以重点支持。重点围绕建筑规划、设计、建造和运营各阶段的技术需求,完成建筑节能技术路径、高能效建筑节能标准、建筑护结构自保温体系、智慧城市建设、绿色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重点课题研究和试点示范,组织湖南省建筑节能技术、工艺、材料、设备推广应用目录,组织编制《湖南省绿色施工导则》、《建筑节能技术应用简明手册》,完成《湖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修订。

13、加强专家队伍组织建设。

加强专家人才库建设,建立湖南省工程建设标准化、国家机关办公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等专项工作专家委员会,促进管理与技术的紧密结合;组织开展专家学术交流、工组座谈、专题报告、技术培训等活动,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建设科技动态并形成共识。组建行业领军专家团队,培养后备专家队伍,形成专家梯队。

14、加强节能检测机构建设。

组织开展省级建筑门窗节能性能标识实验室的培育,加强工作指导和人员培训。

(六)加强项目管理

15、做好部、省两级各类计划项目的申报和审查。

包括国家和省级年度科技研发和示范,工程建设标准和技术导则编制,绿色生态城区和绿色建筑项目、公共建筑节能示范、可再生能源(含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市县镇和项目,智慧城市,工程建设工法、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企业技术中心,住房城乡建设部华夏建设科技进步奖、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等项目的申报和推荐审查工作。鼓励并适时组织推荐申报湖南省专利奖励。

16、加强计划项目实施管理,突出对重点项目的指导。

对项目实施全过程动态管理,委托项目管理单位加强项目前期准备、中期调度和验收结题,组织审定项目实施方案。加强对重点项目和示范工程的指导,开展重点项目的监督检查,做好成功经验的总结与推广。重点督促11个绿色建筑创建计划项目和34个建筑节能示范工程的实施,对20____年到期的项目组织验收。

17、加强项目资金保障。

重点做好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委托有关单位进行资金绩效评价,确保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施工单位工作报告4作为工程部外派项目部驻现场工作人员,我的工作目标任务是:全心全意为甲方及项目部提供优质服务,督促安全文明生产、工程质量、工程进度,防范风险,及时联系公司争取把企业风险降至最低。

年初我被派往项目部工作,该工程为____路上西起____东至____全长约____公里的条形公园。由于该工程地处____路,西面紧邻____公园,路上游人、行人较多,所以该工程的重点是安全文明生产。我前往项目部后,按照公司的制定的方针、要求及工程部下达的目标任务,结合项目部的具体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了工作:

一、安全文明生产方面

1、工程形象方面:前往项目部时带去了公司统一定制的工作服,并督促项目部管理人员及时定制并悬挂了按公司要求的宣传标语。

2、根据公司安全部的要求,督促项目部制作了警示标语、宣传标语。

3、加强现场植树安全:因施工现场行人、游人较多,每遇栽植大树时往往形成行人围观,所以每次都要协助施工人员维持现场安全,叮嘱行人远离现场,吊车起重臂下严禁站人,待栽树坑进行围挡以防摔伤行人。

4、加强现场用电安全管理:对项目部传达公司安全部要求,叮嘱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电线必须使用皮线电缆线,严禁使用花线。

5、传达公司要求节假日以及抗旱、防洪期间对现场加强安全巡查,严格管理的文件,并叮嘱现场管理人员按要求执行。

二、工程质量方面

因现场施工人员多为初次栽植苗木,所以在施工中经常在一起沟通、相互学习,尽力保质保量的完成栽植工作。

1、苗木质量验收:苗木到场后按业主对苗木规格的要求,就苗木的胸径、冠幅、分枝点、土球大小等对施工员提供合理化建议。

2、苗木栽植方面:在苗木栽植时就苗木的裁剪,乔木的捆-绑、起吊,种植土的填埋,定根水的浇灌等提供合理化建议。

3、苗木病虫害的防治:在苗木出现病虫害时,在请教、询问专业人员后向施工人员提供建议。

三、工程进度方面

1、每周及时向公司工程部汇报周工作内容、下周计划、周工程进度以及工程总体进度。

2、每天在现场实地了解当天的施工内容,以及当天完成的工程量。

四、沟通服务方面

1、往返回公司协助项目部在所需资料上签字、盖章。

2、参加了部分监理例行会议,了解了甲方、监理对工程项目的要求,项目部提出的施工中所需解决的问题,以及对解决问题双方达成的共识。

3、传达执行公司工程部对项目部的管理文件及要求。

4、帮助项目部向公司财务部领取办理工商、税务证明资料:协助行政部与项目部负责人鉴定劳务合同。

5、自备相机拍摄了现场照片,为公司做资料宣传提供了图片资料。

五、企业风险防范方面

1、人工工资方面:平时在现场经常询问农民工,了解民工工资还是得到了及时发放,基本上没有拖欠。

从施工班组了解到,最近给他们发放了部分工资,有少量拖欠,我还需跟踪。

2、材料款方面:由于材料款式工程重点款项,所以我对主要材料商进行了重点了解,得知他们都未用项目章签订供货合同。

以下是项目部对几个主要材料商的付款情况:

(1)苗木供货商,供苗____多万元,欠款____多万元。

(2)铺装供货商,供砖____多万元,欠款____多万元。

(3)商砼供货商,结清无欠款。

(4)水泥供货商,有少量欠款。

(5)对其余材料商进行了了解后记录了联系方式以便及时跟踪了解。

3、因牵涉到工程质保金,所以我对苗木死亡做了统计。

五、存在的不足、改进和提高

我被外派项目部工作,在这接近一年的工作学习当中,较好的完成了公司、工程中心所下达的各项任务。但在工作中我发觉自己的专业技术不过硬,业务水平有待提高,为此,我将更加勤奋的工作,刻苦的学习,努力提高文化素质和各种工作技能吗,为公司做出应有的贡献。

施工单位工作报告520____年的工作已经结束,在此辞旧迎新之时,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有进步、有收获、有成绩,同时也存在着不足……

一、整体工作状态

(一)上半年的工作——紧张而忙绿

由于公司刚成立不久、人员配备不足,20____年年底有多个项目同时开工的情况下,上半年我同时负责安徽拓山重工机械有限公司综合楼工程、安徽马氏铸造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的厂区工程、安徽美诺华药物化学有限公司8#车间工程的现场管理和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由于三个工程的开工时间相对集中,同时进行主体施工,因而显得紧张而忙碌,只好白天进行现场管理,晚上加班整理资料。尽管如此,仍出现过几个工地同时有事情要处理,因不能同时到场而被抱怨的情况。

(二)下半年的工作——相对轻松

下半年,美诺华、马氏铸造、拓山重工和苏村幼儿园相继进行竣工验收,此外两名实习生也可以帮我分担一部分工作,因而下半年的工作相对轻松起来。

二、岗位职责的履行

1.全面负责工地施工的组织、协调和指挥工作

每个项目部成立后,我均在第一时间协助项目经理进行现场查验,绘制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合理规划施工道路、料场、施工机具及临时设施的位置,配合公司安全科指导现场临时用电的设置,几个项目基本上一次性满足施工规范和安全验收标准。

在项目实施期间,我在接到公司及各级领导部门的指示后均做到了及时向下传达和实施,并及时反馈实施情况。在工作中多次协调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之间以及项目部与班组之间的关系,避免分歧和矛盾的发生。

一年来,各项目部工作的开展均算顺利,施工生产得到健康、有序的进行。

2.技术指导工作

(1)工程开工前认真研究图纸,并汇总监理及各班组发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在图纸会审中一一解决。

(2)每个工序开工前及时对班组负责人进行技术交底,关键部位的施工坚持旁站,发现问题时及时给予解决。

(3)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图纸设计存在问题或存在施工难度大的,积极寻找解决方案,并与现场监理及设计人员沟通,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3.质量控制

(1)严格控制进场材料的质量,包括核对质保资料,检查材料外观,并及时送样检测,杜绝不合格材料在工程中使用。

(2)施工规范及质量要求均及时的向班组负责人进行交底,并检查其执行情况,增加检查频率及力度,避免出现返工和质量隐患。

(3)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在任何一个环节发现有质量隐患的,均要求相关人员立即进行整改,整改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4.进度控制

(1)开工前制定总进度计划,在施工过程中制定月进度计划及以特定工序(如砼浇筑时间)为对象的进度计划,并检查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必要时进行合理的调整。

(2)协调各班组相互配合,合理安排交叉施工,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加快施工进度。

(3)时刻关注天气状况,以便调整作业计划,减轻受天气的影响程度。

5.成本控制

(1)在计算材料需用量的时候要力争正确,多与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进行交流,合理确定材料损耗量,尽可能避免因计算不准而增加购置成本及储存成本。

(2)合理利用能重复利用的材料,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3)加强指导及管理工作,减少因返工造成的损失。

(4)合理加快施工进度有效降低成本。

6.安全管理

(1)经常对班组负责人及工人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

(2)施工现场悬挂安全标语及警示标识,营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3)加强安全检查频率和力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4)对安全隐患整改不力及不服从安全生产管理的,给予惩罚,必要时将其清离施工现场。

7.资料的收集整理

(1)及时收集各种技术资料及安全资料,确保资料与进度同步。

(2)各分部分项工程验收后及时办理签字盖章手续,避免资料积压。

(3)资料收集和整理好要保管妥当,避免丢失。

(4)竣工验收合格后及时办理竣工备案和资料移交工作。

8.学习培训

过去的一年中不断的通过学习、培训来提高自己。20____年3月份通过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了专职安全生产考核B证。20____年9月参加全国一级建造师考试并通过其中的3科。

三、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努力方向

(一)新规范的执行上不熟悉

工程质量验收自20____年5月份开始执行新规范,如砂浆试块的留置方案、高强钢筋的推广使用、抗震设计的加强等规范均已实施,公司已购买整套的规范,在未来的工作中要加强学习,避免因不了解新规范而造成的工作失误。

(二)问题的反馈相对滞后

20____年的工作整体上开展顺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拓山重工出现过工人讨要工资引发的纠纷,因未能提前洞察、向公司领导反馈,未能避免纠纷的发生。此外。索特汽车零配件有限公司综合楼工程,因听信王总的一面之词(王总坚称公司领导同意施工现场不做五牌一图),因为及时与领导沟通而拖延了五牌一图的制作时间。

(三)20____年努力地方向

1.加强学习,的改进积累经验和改进方法,开展全过程和全方位的项目管理工作,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高水平,复合型的中高级管理人才。

2.加强办公软件的学习,提高工作效率。

3.加强理论的学习和与实践的结合应用,争取在20____年的二级建造师增项和一级建造师实物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4.加强和同事及领导的沟通交流,以更好的开展工作。

绿色建筑市场调研报告篇5

在全球的城市化进程中,能源消耗是无法估量的,而我国的建筑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更是远高于世界平均标准。在这种情况下,体现生态经济与环境保护为主体的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等新型建设理念正在逐步推行。绿色建筑的内涵在于最大地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力求在项目的整个建设及营运周期内把对环境的负外部性影响降到最低,这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

绿色地产是绿色建筑与地产形式结合的新型地产,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基础,从项目前期定位到后期营运整个寿命周期内采用合理的技术与策略,开发出节能、无污染、少浪费、高使用率的房地产产品。首先,在项目前期定位设计阶段,启动了绿色定位和绿色设计,将绿色开发完全融入项目开发过程中。其次,会按照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绿色定位,根据项目情况选用合适、正确的绿色技术和策略。最后,工程建设成本会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一、世界各国评价体系对绿色地产市场的推动

就目前而言,许多国家都根据本国自身环境的特点来推动绿色地产的发展,其中的主要手段为建立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来考量绿色地产的准入与后期运营中的关键因素,并形成了相应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成果主要有美国的LeeD体系,英国的BReeam体系,加拿大的“绿色建筑挑战”GBtooL,日本的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价体系CaSBee体系,台湾的绿色建筑九大评估指针系统、排序与地球环境关系等,各国所针对的情况不同,使用的评价方法与重点也各不相同。

1、英国BReeam评价体系。英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国家,于1990年提出的英国建筑研究环境组织评价法BReeam是世界上第一个绿色建筑评估体系。BReeam体系涵盖了包括从建筑主体能源到场地生态价值的范围,包括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多个方面,是目前世界上较为权威的评价体系。在评价方法上,该体系根据项目所处的阶段不同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分为三个评价阶段。处于设计阶段、新建成阶段和整修建成阶段的建筑,从建筑性能、设计建造两方面评价,计算等级和环境性能指数;被使用的现有建筑,或是属于正在被评估的环境管理项目的一部分,从建筑性能、管理和运行两方面评价,计算等级和环境性能指数;属于闲置的现有建筑,或只需对结构和相关服务设施进行检查的建筑,对建筑性能进行评价并计算环境性能指数,无需计算等级。

目前,该体系已对英国的新建办公建筑市场中25%到30%的建筑进行了评估,成为各国类似评估手册中的成功范例。不同的国家和研究机构相继推出各种不同类型的建筑评估系统不少参考或直接以BReeam作为范本,如香港的“建筑环境评估法”HK-Beam,加拿大BepaC体系,挪威的ecoprofile体系等。

2、加拿大GBtooL评价体系。绿色建筑挑战(GBtooL)是由加拿大自然资源部发起并领导。截至2000年10月有19个国家参与制定的一种评价方法,其核心内容是发展一套统一的性能参数指标,建立全球化的绿色建筑性能评价标准,使得有用的性能能够在国家之间交换,并为各个国家的绿色生态建筑评价提供一个统一的国际化平台予以学习研究,最终使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绿色建筑实例具有可比性。

在权重体系方面,GBtooL体系采用4级权重的方法,其中前两级权重固定,是整个评价体系的主要评价方面,后两级可以根据使用GBtooL体系的国家的实际情况自行决定。因此,GBtooL体系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和广泛的适用性,但同时这也使评价过程变得过于繁琐,导致整个评价体系在市场推广上难度较大。

3、美国LeeD评价体系。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为满足美国建筑市场对绿色建筑评定的要求,提高建筑环境和经济特性,在1995年提出了一套能源及环境设计先导计划(LeeD),其评价内容分为六个方面对建筑项目进行绿色评估。包括:可持续的场地设计、有效利用水资源、能源与环境、材料与资源、室内环境质量和革新设计。每一大方面。USGBC都提出了前提要求、目的和相关的技术指导。其每一个方面又包括了2到8个子条款,每一个子条款又包括了若干细则,共为41个指标,总分69分的分值。而LeeD体系并未采用权重系统,而使用了较为简单的直接累加的评分方式,简化了操作过程,使得评价结果可以一目了然。由于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的权威性,LeeD认证具有相当的权威与有效性。

国际上,已有澳大利亚、中国、香港、日本、西班牙、法国、印度对LeeD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结合在本国的建筑绿色相关标准中。目前,在美国和世界各地已有53个工程获得了LeeD评估认定为绿色建筑,另有820个工程已注册申请进行绿色建筑评估。每年的新增注册申请建筑都在20%以上。凡通过LeeD评估为绿色建筑的工程都可获得由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颁发的绿色建筑标识。

4、日本CaSBee评价体系。在可持续发展观的大潮流背景下,在2001年4月,日本国内由企业、政府、学者联合成立了“建筑物综合环境评价研究委员会”,并合作开展了项目研究,最终于2003年开发出“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价体系”CaSBee体系,并首次提出了“建筑物环境效率”概念,在评价建筑物在限定的环境性能下,通过措施降低环境负荷的效果。

CaSBee和BReeam等评价体系一样,主要通过专家调查法获得权重,评价工具设为4级权重。CaSBee体系独创性地引入了建筑环境效率Bee,使评价结果变得简洁、明确。但是Q类指标和L类指标相关性的不均衡会影响评价的公平性。同时,过多的指标使该体系复杂且不易操作。

综上所述,各国的评价标准均有侧重点,都从本国的国情出发,依据资源利用情况等不同因素而制定的符合本国绿色建筑的评价方法,这些评价方法都共同推动了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发展,而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也顺利引导绿色地产市场向着合理、公正的方向发展。

二、地产增量成本对绿色地产市场的推动作用

1、增量成本与增量效益概念界定。根据经济学中的相关概念,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可以理解为绿色建筑成本与基准建筑成本间的差价,基准成本是指以目前国家或地方节能设计标准要求设计的方案为基准方案所产生,以当地的材料与设备准入机制所规定的价格定价的产品。增量成本是指相对于基准建筑成本的基础上,根据星级认证等价要求采用技术上所增加的成本,不包括额外的装饰费用和开发商推广费用,以及超过等级认证所要求范围所产生的成本。绿色地产的增量效益指由增量成本所产生的效益,分为增量经济效益、增量环境效益和增量社会效益,其中经济效益为直接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为间接效益。

2、增量成本对绿色地产的推动作用。目前国内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已在市场承受范围内,通过技术的改进与进一步宣传措施,可按照不同体系的要求,大范围复制并推广。并已经在安置房、经济适用房项目中实现。应尽量在项目前期开展绿色建筑可行性分析,可尽量地根据项目要求与具体情况减少增量成本。随着绿色地产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设计水平的提高,绿色增量成本仍将有一定的下降空间,而绿色增量成本的下降与增量效益的提升能够提升开发商开发绿色地产的积极态度。

三、我国绿色地产的市场推动建议

1、绿色地产在起步阶段主要依赖政府政策支持。在绿色地产刚刚起步和市场尚未形成之时,由于房地产市场多方主体博弈行为会使得市场转向非绿色地产市场,政府应当有效介入市场。一方面需要通过各种方式使参与各方获得收益,另一方面政府需要制定各个地方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建立公开透明的专家评审制度与社会公示制度,来保障绿色地产市场转化为健康、有序的商品化市场。在绿色地产市场机制形成以后,市场上的多重主体对绿色地产的需求增强,进入正常的市场化发展轨道后,政府再慢慢退出,以市场引导绿色地产的发展。

2、绿色地产的大力推广依靠对研发技术的持续投入。绿色地产发展最终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和支持,我国对绿色建筑的研究起步较晚,尚未形成完善的绿色支撑体系,因此必须借鉴国际经验,结合国内市场实际的和潜在的需求,根据绿色建筑标准开发符合标准的具有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设备,并以示范项目为平台加大研发力度。积极推广绿色技术,在项目中积极引进高新材料、高新技术,开展绿色技术的应用研究,积极引进、吸收和消化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并不失时机地自主研究在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3、绿色地产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其全寿命周期的增量成本控制。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包括决策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项目的决策设计阶段影响成本的可能性高达五分之四以上,因此,必须加强决策设计阶段有效的成本管理。尽可能地使参与各方信息有效流通,加强交流与合作,降低不必要的信息成本;打破专业技术壁垒,保证绿色地产设计的可行性与经济性。在管理方面,加强对节能、节水的管理,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因此,为了实现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低,在项目的前期设计阶段必须考虑到后期的维护与营运成本,形成绿色地产的生产管理一体化。

4、绿色地产的市场推动需要全社会环保观念的转变。欧美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全社会观念的革新转变才是绿色地产发展的最强劲的推动力和助推器。绿色地产市场更多地依赖于用户使用绿色建筑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更多的用户购买并使用,是市场形成的根本工作、任务和方向,当市场有强大的绿色地产需求时,开发商的供给自然会随之增加,如欧美许多家庭趋向于选择有绿色标示的住宅,市场自然迎合他们,从而得到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统一。

【参考文献】

[1]仇保兴: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刻不容缓[J].ChinaeconomicalweeklyVip'sopinion,2005(11)

[2]李晓林:绿色建筑的黑白前途[J].绿色中国,2005(10).

[3]金占勇、孙金颖:绿色建筑市场激励理论与方法[J].建筑科学,2010,6(4).

绿色建筑市场调研报告篇6

建筑的节能减排是全社会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进建筑节能的绿色行动,是建设生态文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

剖析美国纽约帝国大厦节能环保的翻改造项目及中国科技部节能示范楼典型事例,给我们深刻启迪:需求、科技、资金、效益、政策等五方面是建设绿色建筑的基石。

建筑节能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用生态文明引领、指导和支撑,这是是千百万人的大事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政府的大力支持,全民的积极参与。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筑节能;绿色行动

中图分类号X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4)118-0126-03

1构筑尊重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全球范围内的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

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之后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文明形态及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党的十报告提出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并且从考核办法、奖惩机制、生态补偿制度、耕地保护、水资源保护、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税费改革、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到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全部包括在内,显然这些都是针对近年来我国生态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挑战而准备完善或出台的新政。

中华民族生态文明发展模式是一个必然实现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从人类世界历史生态、文化生态和现实生态出发,在生态全球化背景下,以提升人格文明、生态文明、产业文明为发展方向,以发展民主、优化体制、改进结构、促进公德意识和认知水平为手段,建立社会公众信仰及其相应的伦理精神和法制秩序,将人格质量的提升放在国民教育的首位,将生态文明发展放在战略首位,提高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战略产业能力,走具有生态文明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我国建筑节能的绿色行动不容忽视

近年来我国雾霾天气越来越多,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概莫能免,污染源不仅来自机动车尾气和工厂排放,城市建筑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也是同样重要的,有数据显示,中国的建筑对能源的消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1/3。残酷的事实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城市公共建筑节能亟待绿色行动,生态文明呼唤绿色建筑。

何为绿色建筑?即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和施工验收规程,合理设计建筑结构,采用低能耗建筑材料,提高采暖、制冷、照明、通风、给排水和通风系统等的运行效率,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降低能源消耗。以最少的能源消耗,来达到尽可能的居住、办公的舒适,并产生最少的垃圾和废弃物,以保护地球环境。

目前,我国城市建筑在节能、环保、低碳、绿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较为严重,例如,由于历史原因,有的办公大厦冬夏使用较老的中央空调采暖、降温,能源消耗浪费很大;有的大厦没有自动防火喷淋设施;不少办公室下班后不关电脑、办公室空调设施在夏季使用完毕后,没有拔下插销,使设备长期处在待机状态,浪费电能;不少公共区域没有采用人走灯灭的声控开关,照明灯长明;洗手间水龙头多数为老式龙头;接待中仍普遍使用一次性用物品;有些办公家具用品没有进行绿色采购;有些建筑设施老化,管道年久失修,经常出现跑冒滴漏问题,维护修缮不力,即污染环境造成浪费,又影响了的日常办公及生活。

根据建设部与国家建材局的统计,目前,我国公共建筑总面积大约为45亿平方米,北京写字楼的市场存量已上升至600万平方米。其中99%的建筑都属于高能耗。据分析,国内写字楼公建消耗是欧洲国家写字楼公建消耗的7至8倍,是日本的10倍。与先进建筑相比,我国大部分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差,门窗的空气密闭性差,导致我国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约为同纬度气候相近国家的2到3倍左右,而且舒适性较差。尽管我国也已经出台了很多建筑节能标准,但是目前新建建筑中的节能标准达标率还不到6%。北京市的新建筑节能标准中要求一个采暖季的平均能耗为,仍然比纬度相近的瑞典、丹麦等北欧国家高出近1倍。

根据清华大学的实测调查结果:上海9幢商用楼全年一次耗能量超过了日本相应商业建筑节能标准近45%;北京10家大型百货商场中,每平方米年均耗电量最高的商场比耗电量最低的商场能耗高出将近50%。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当年的建筑节能潜力空间就可能达到3.5亿吨标煤以上,超过目前全国总能耗的1/5。其中,空调高峰负荷节电空间约9000万千瓦,相当于5个三峡电站的满负荷容量。

这些事实都充分说明我国存在着巨大的建筑节能潜力,实行节能减排绿色建筑迫在眉睫。建筑节能是全社会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进建筑节能的绿色行动,是建设生态文明、节约资源、改善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减少雾霾、改善空气质量的基本要求。

3公共建筑节能减排的典型案例

基于节能环保的需求,世界各国对建筑节能都很重视,不少绿色建筑的改造及新建范例值得认真研究。

例如,曾经作为全球最高建筑的纽约帝国大厦,建于1931年,高102层,面积26万平方英尺,被人们誉为现代世界的七大奇观之一。2009年,纽约帝国大厦耗资5.5亿美元启动了翻新升级项目,其中1亿美元用于绿色改造。项目旨在降低帝国大厦的能源消耗以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并期待为全球的办公楼宇树立可复制性的范本。

纽约帝国大厦所进行的绿色环保改造工程主要有以下六大特色:一是对原有的6500扇窗户进行改造,设计安装三层隔热玻璃,以提高建筑的能效。为了节省新窗户运送环节及减少运输污染,该大厦的所有窗户全部在现场制作,原有玻璃和窗框继续使用,大大降低了改造成本;其二是安装能够根据需求调节室温的新式空调和取暖系统,该系统既改善了空气质量,又降低了空调能耗;其三是为防止建筑冷暖气流失,在散热器与外墙之间铺设隔震垫;其四是改用节能照明设备并配备移动传感器,当走廊和公共区域无人时灯光会自动关闭;其五是更新原有的控制系统,新的控制系统能够监测建筑内所有系统的能源使用和需求状况,以确保空调系统运行最优化,并提供详细的分摊计量数据;其六是对大厦的能源消费实行网络化管理,大厦内的租户可通过网络跟踪能源使用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提高能效等。

2011年,纽约帝国大厦购买风力电能,从而能使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近4500万公斤,实现大幅度减排。

根据已完成的翻改造项目估计,帝国大厦有望降低38.4%的能耗,每年节省440万美元,并将在15年内减少10.5万公吨的碳排放,为写字楼租户和游客提供更加绿色健康的环境。改造完成后的纽约帝国大厦每年削减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相当于2万辆轿车1年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

又如,中国科技部节能示范楼于2005年在北京建成启用,这座楼落成不久,便赢得了中国首个LeeD金奖认证,以及第一个由中国政府颁发的绿色建筑创新奖。

该节能示范楼的建设成本完全是同等规模普通建筑的花费,与一般办公建筑相比,1.3万平方米的绿色建筑节约了73%的能源和60%的水资源。从屋顶到地下室,从绝缘的屋顶花园到人走即灭的办公室灯具,节能示范楼的全部设计无一不在诠释节能的理念。在施工阶段,建设者从可持续管理的森林获取木材,其他建材也尽可能就地取材,以减少运输能耗,并且回收利用3/4的建筑废物。采用铝合金反光板,充分利用日光降低照明费用;朝南窗口遮阳板也可降低室温以节省空调费用。太阳能电池板可提供该建筑5%的能耗,而屋顶的热回收系统则降低了近78%的热损失,约八成的雨水被收集并用于浇灌绿地等,各项节能措施不胜枚举。

据专家估算,如果中国所有的办公楼经过节能改造都达到这一节能水平,那么每年可节省的能源将远远超过三峡工程的年发电量。

4公共建筑实行节能减排的五大基石

纽约帝国大厦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翻改造事例以及科技部节能示范楼告诉我们,需求、科技、资金、效益、政策等五方面是城市公共建筑施行节能减排的基石。

需求:需求是企业及有关机构实行建筑节能的源动力。

纽约帝国大厦的管理者认为,“应将创新带入历史悠久的帝国大厦。当我们带给世界一新建立模式去遵循时,最终的成果才会开始看见;持续解决几十亿平方公尺的办公大楼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这关联到了我们日趋增长的能源需求、节约的概念、工作机会的增加、减低成本以及温室效应的气体排放量。”正是有了这种自身的需求,才使得企业积极实行绿色建筑节能环保举措。

科技:科技是实行节能减排的基本保障,没有高科技的有力支撑,建筑节能就不会有飞跃式的发展。

例如,在更新帝国大厦灯光过程中,首先进行了充分的市场调查,对大厦的每个部分都进行了仔细的研究,以寻求技术最先进、最节能、最可靠的照明系统,使改造后的建筑更加节能并采用21世纪的领先技术,进而与其“世界最著名公共建筑”的地位相匹配。通过多方比较,最终采用了更为先进的照明系统,该系统不仅提供了独特、充足、节能的照明灯光和美轮美奂的照明效果,还避免了对夜空的光污染,实现了和大厦周围景观的和谐共融。

中国科技部节能示范楼的建成,更是集各种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于一身,建造出舒适绿色的办公楼宇。

从帝国大厦的节能改造和科技部的示范楼可以看出,采用的材料都是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如果没有高新科学技术攻关解难的鼎力支撑,真正的节能环保建筑很难实现。

资金:资金是实行节能减排的关键,没有相当的资金推动,城市建筑的节能工程很难进行下去。

帝国大厦环保升级项目得到了纽约市市长迈克尔・布隆博格和克林顿基金会等的鼎力支持。有了雄厚的经济基础,节能环保工作才会顺利的推进下去。

效益:实行建筑节能,不但有社会效益,还会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例如,帝国大厦绿色改造计划,具有多方面的效应。大楼节能改造完成后,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大公司客户入驻,有望提高租金收入,还能够对来访的游客们进行最直观的环保教育。据估算,大厦的改造费用预计3年时间即可收回。

不容置疑,很少有商家会纯粹地为了社会效益而对旧楼进行绿色改造,所以,只有在对旧楼改造时,将社会效益和商业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节省能源费用,实现资产增值,才能使建筑的节能降耗工作取得最大的效益。纽约帝国大厦的绿色项目,为其他楼宇的节能改造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样本。

政策:各种优惠政策是对企业实行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鼓励和支持。

为了保护环境降低污染,各国政府都在大力倡导节能减排提高能效,出台各项优惠政策。美国环保署设立了“能源之星”项目,对建筑物进行节能减排环保定级,与同类建筑相比,绿色建筑的能效要高出30%-40%。

在中国,政府针对节能减排了32个优惠政策,对在节能减排工作有突出贡献的企业给予奖励,减免税收。我国于2006年3月就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近期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修订稿),以推进我国公共建筑节能减排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加大绿色建筑的研发及投资,推行旧楼的绿色改造,不仅能够缓解人类的资源环境问题,有助于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而且还是一个构筑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建筑节能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用生态文明的引领、指导和支撑,这是因为绿色建筑具有社会的广泛性,它与社会的各个层面各个行业的息息相关。建设生态文明,实施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是千百万人的大事业,不是一个办公室、一个办公楼、一个城市建筑的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政府的大力支持,全民的积极参与。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网.

[2]中国复兴的前提是什么.新浪网.

[3]生态文明是超越工业文明的社会文明形态.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

[4]“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十报告令人振奋.人民网.

[5]拒绝雾霾!倡导无纸化绿色办公理念.中国科技网.

[6]办公室如何由能耗大户“变身”为绿色办公室.中国经济网.

[7]中国首座绿色办公楼.科技网.

[8]姜晨怡.关注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科技日报.

[9]张介岭.节能改造为老建筑披上绿装.经济日报.

[10]贾婧.雾霾频现建筑节能亟须“绿色行动”.科技日报.

[11]公共机构节能条例.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绿色建筑市场调研报告篇7

关键词:建筑技术绿色智能化

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scienceandtechnology,buildingtechnicallevelofChina'sincreasinglyfast,theattendantistheconstructionindustrybecometheworld'sleadingsustainabledevelopmentbuilding.Sogreenintelligentbuildinghasbecomethethemeofbuildingtheworldandtheleadingofthefuturebuilding.thispaperdescribesthestatusofgreenbuildinganddevelopmentstrategyandthedevelopmentoftheintelligentbuildingsituation.

Keywords:buildingtechnology,green,intelligent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工业革命后,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引发了包括能源危机在内的各种资源短缺。因此,绿色建筑应运而生。绿色建筑的特点第一是节省,第二是环境友善。节省指的是节省资源、能源,简单用两个词来形容是少消耗、少排放,既少消耗资源与能源,又少排放不利于人类生存和生态平衡的物质。绿色建筑对全社会来说是观念问题,对建筑师来说,既是观念问题又是技术问题。

1建筑节能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能耗逐年大幅上升,已达全社会能源消耗量的32%,加上每年房屋建筑材料生产能耗约13%,建筑总能耗已达全国能源总消耗量的45%.我国现有建筑面积为400亿平方米,绝大部分为高能耗建筑,且每年新建建筑近20亿平方米,其中95%以上仍是高能耗建筑。如果继续执行节能水平较低的设计标准,将留下很重的能耗负担和治理困难。

2推广绿色建筑刻不容缓

建筑活动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环境影响最大的活动之一。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年建筑量世界排名第一,资源消耗总量逐年迅速增长。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到目前为止,国内强调why和what层面的问题比较多,谈How的问题比较少。发达国家在很多年以前主要就开始研究How的问题了,How包括地域性的问题、可操作的问题。而国内的某些研究缺乏实质性的内容,他们热衷于归纳流派、主义、风格特点,有的研究生态建筑的造型特点的建筑师,如同研究感冒药的形状和色彩而忽略药学本身的“研究者”,感冒患者会要求医生开“绿色、椭圆的药片吗”?这两个方面都是我国和国外的差距。

因此,推广绿色建筑需要政府发挥出强大的决策作用,或是说国家层面要体现出鼓励政策。如很多开发商为了实现绿色策略,为保护环境花了很多钱,当然也包括其在宣传策略上的投入,但毕竟是多投入了,他们多投入的是为了整体的环境,而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再如对中水和太阳能的利用,有多少企业能够得到政府的减免税优惠政策,最终这样的开发商还有积极性吗?如果政府没有这样的政策,绿色建筑是不可能真正推广的,靠有觉悟、有兴趣的人去做是很难成功的。如在德国使用太阳能光电板,会得到政府的补贴,美国也是。这样,投资商、开发商就愿意更多地去做这件事情了,市场前景也好了,产量扩大后价钱自然下来了,形成良性循环。

3绿色建筑的发展策略

3.1绿色建筑的能源观:绿色建筑的能源观是节能和环境,能源对于大量使用机械空调以及人工照明的老式建筑就意味着生命,他们对资源的高耗,是直接导致能源稀缺的重要因素,也是大气污染的创造者。为了减少能源的消耗,绿色建筑改变设计观念,依靠高科技节能技术,从而提高能源的使用率和开发出新的能源,从而来实现能源使用上的自给自足的效果。

3.2绿色建筑设计观和环境气候之间的联系:随着现今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实现了用机械空调改善生活以及工作环境,但是它们的污染性以及高能耗,使得我们人类付出了经济和能源以及环境污染的巨大代价。为了克服它的弊端,绿色建筑的设计按照人体的舒适要求以及环境气候等条件来设计的。他注重地方性气候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其实,我们对于环境舒适以及健康的要求,往往不需要空调也能够得到满足,就行我国北方的窑洞,即使室外温度是零下20度,室内温度却仍然保持在15度左右的舒适气温。所以,从绿色建筑的设计观来看,辅助设备系统是其次,最主要的是大自然,它是主要的供给者。因此,照明可有太阳光来提供,采暖从人体或者办公设备中获得。考虑地方性气候特点的设计,它可以在任何技术层次上面使用,因为绿色建筑中,气候包含的格格因素是当做资源来考虑的。提高气候资源的利用率以及充分利用是考虑地方性气候特点的设计本质。我们将他的原理和未来的科技智能技术,控制技术等各种节能技术结合在一起,一定会构成丰富的绿色建筑前景。

3.3绿色建筑在技术与环境上,体现环境保护的特点:绿色建筑要求建筑的外层材料和结构,它是要作为能源转换的界面的,必须具备能够调节气候的能力,让室内的气候稳定。随着信息、自动化、新能源等技术的日益发展,在绿色建筑中,这些高技术都将得到有力的运用,例如建筑表面安装太阳能电池。可以提供照明等需要的能源等。

3.4绿色建筑也做到因地制宜,规模化与产业化。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与社会习惯等都有着很大的差异。不同类型的建筑因使用功能不同,其消耗资源和影响环境的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从规划设计开始应结合当地气候环境设计出对当地环境最少、尽量应用当地材料等方法来实现因地制宜的绿色建筑设计。我国目前建设市场总量大的产品为住宅与办公、商场、旅馆等公共建筑。也是主要的消耗资源的建筑类型。首先以此类产品为主做到绿色。从绿色建筑设计的专门化与绿色建筑工业产品的产业化等环节优先发展。最终实现绿色建筑的规模化与产业化。

3.5建筑全寿命周期内的绿色与功能矛盾统筹考虑。建筑从最初的规划设计到随后的施工、运营及最终的拆除,形成一个全寿命周期。关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意味着不仅在规划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并利用环境因素,而且确保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低,运营阶段能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低耗、无害的活动空间,拆除后又对环境危害降到最低。绿色建筑要求在建筑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与保护环境,同时满足建筑功能。这几者有时是彼此矛盾的,如为片面追求小区景观而过多的水,为达到节能单项指标而过多地消耗材料,这些都是不符合绿色建筑要求的;而降低建筑的功能要求、降低适用性,虽然消耗资源少,也不是绿色建筑所提倡的。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五者之间的矛盾必须放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统筹考虑与正确处理,同时还应重视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和绿色建筑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与工艺的应用。

4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形势

为了迎接21世纪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当今世界产业结构已正在向高增值型与知识集约型转变。智能化建筑的兴起与发展,主要是适应社会信息化与经济国际化的需要,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需求。智能化建筑是建筑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已成为21世纪房地产投资开发的主导方向。智能化建筑正是当代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建筑)产业本身,带动产业优化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最典型最具体、最直接的体现形式。

智能建筑的“智能化”,主要是指在一憧建筑物内进行信息管理和对信息综合利用的能力。这个能力涵盖了信息的收集与综合、信息的分析与处理以及信息的交换与共享;楼宇设备自动化控制也是信息处理的一种形态。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技术过程的主要内容有:建设单位对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需求分析,方案的咨询和可行性报告,系统的设计和设备选型,工程的施工和监理要求;系统集成商作深化系统设计、协调、督导,还有系统的实施、试运行和验收以及峻工后物业管理。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不是多种多样产品设备的简单集合,而是指一种“能力”。它能够把现有的先进高新技术,巧妙灵活地运用在现有的智能建筑物系统中,充分发挥其作用和潜力。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技术是借助于楼宇设备自控系统、通信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把现有分离的设备、功能、信息等综合集成一个相互关联、统一、协调的系统之中,用于综合建筑物的各个环境。

根据欧洲智能建筑集团(eiBG)的分析报告,国际上对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大致划分成三个技术发展阶段:1985年前为专用单一功能系统技术发展阶段;1986年―1995年为多个功能系统技术向多系统集成技术发展阶段;1996年以后为多系统集成技术向控制网络与信息网络应用系统集成相结合的技术发展阶段。整个技术发展是随着计算机技术水平的发展而跟着发展的。

据不完全统计,在2000年底,我国各地累计已经建成及正在建的不同类型(含智能住宅小区)智能化建筑(包括自称的)总数早已超过上千幢(项)。但绝大多数属于处在上述第二阶段技术发展之中,且由于多方面原因,技术开通达标率普遍不高,多数效益效果不理想。

自从1997年10月国家建设部颁布了我国智能建筑领域的第一个法规性文件,即建设部建设[1997]290号文《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管理暂行规定》之后,实行了市场准入制度,出台了中国《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国标,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已从随意混乱无序开始逐步走上规范有序。但也仅仅只是在设计阶段环节开了个头,要真正达到全程全面提高我国智能化建筑技术发展总体水平,路还很长,问题还很多,任重道远。

我国进入wto意味着国内经济完全融入国际化市场,必须遵守wto的原则和规定。根据wto协议市场准入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将使我国智能化建筑技术面临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加剧烈的市场竞争。而我国现行的建设事业政策法规和行业管理体制与wto的规则和国际通行模式存在较大差异,调整改革完善现行体系和体制的任务相当艰巨,形势紧迫。

绿色建筑市场调研报告篇8

关键词:绿色建筑;演化博弈;演化路径;溢出效应;风险

abstract:Basedonthespillovereffectsandrisksofgreenbuildingfeatures,tobuildevolutionarygamemodelevolutionarystablestrategy(eSS)systemstate,throughthedevelopmentofenterprisesandgovernmentagenciesgainmatrix,derived,combinedwiththedevelopmentofgreenbuildingpractice,exploringtheevolutionofgreenbuildingdevelopmentpath.theanalysisresultsshowthat:thedevelopmentofgreenbuildinghighoverflowexistsintheexplorationphase,high-riskcharacteristicsledtothedevelopmentofenterpriseunderpowered,andtheGovernmenttodevelopeffectiveincentivestoproviderelevanttechnicalguidance,financialsupportandpolicyguarantee,canguidethehealthydevelopmentofgreenbuilding.Keywords:greenbuilding;evolutionarygame;evolutionpath;spillovers;risk

中图分类号:tS958.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引言

关于绿色建筑的研究已渗透到包括绿色技术研发、产品设计、评价标准、经济效益评价等各个环节,为绿色建筑满足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提供了重要依据,使其由设想、理论逐步走向实践。但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现有项目管理模式不能完全适应其发展要求,而绿色建筑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应当走“由政府引导监督,参与各方全程、全方面控制”[1]以实现绿色建筑的管理模式。基于此,本文综合考虑由绿色建筑外部性引致的溢出效应和发展初期的风险,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探讨在政府和开发企业的主导下,绿色建筑发展决策过程的演化路径。

2绿色建筑的投资风险和溢出效应

目前我国绿色建筑产品市场还未形成统一认知,且绿色建筑开发过程较传统建筑而言,呈现出建设期成本高、运营期成本低等特点,开发企业进行投资,无法确保有足够的消费者需求,投资回收周期延长,使得开发企业投资风险增加。而金融机构尚无针对绿色建筑开发的优惠贷款措施,政府机构缺少激励绿色建筑开发的有效措施,因此在绿色建筑市场中开发企业处于孤立地位,无法取得其他参与主体支持而动力不足。

在绿色建筑发展初期,绿色建技术尚未成熟,管理水平和组织经验有限,尚需探索和创新。首批绿色建筑开发企业的探索和创新行为就会对其他竞争对手产生正外部性,促进后来者的模仿和学习,即产生技术溢出,其本质在于企业间技术转移和技术扩散行为带来的外部经济[2];另外,绿色建筑也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产生正外部性,而为这种行为买单的不是政府,而是开发企业和消费者,因此绿色开发也会产生经济溢出,统称为绿色建筑的溢出效应。对全社会来说,溢出效应的存在意味着绿色建筑供给水平未达到帕累托最优,因此需要有效的政策引导,降低开发企业所承担的边际外部成本,使参与主体有效积极配合,从而促进绿色建筑发展逐步靠近全社会帕累托最优。

3绿色建筑发展演化博弈模型构建及演化路径探索

绿色建筑投资与开发能否获得超额收益是开发企业行为决策的重要依据。投资风险直接影响了收益获取的可能性,溢出效应导致收益分配问题,因此不同的风险值与溢出率将会在开发企业与政府机构的博弈中形成不同的收益矩阵和纳什均衡。基于此,本文按照绿色建筑发展进程所表现的风险与溢出变化规律,对开发企业与政府机构进行演化博弈分析。

3.1绿色建筑发展博弈主体的基本行为及模型假设

演化博弈理论强调决策主体的非完全理性,意味着博弈主体需要在反复博弈过程中,通过学习和试错的方式寻找较好的策略[3]。其基本思想是:求解特定策略在某一系统状态下的适应度,如果结果优于系统的平均适应度,则其他主体通过自然学习使得该策略群体比重上升。在演化博弈模型中最常用的为基于微分方程的复制动态机制,复制动态方程实际上是描述一个特定策略在一个种群中被采用的频数或频度的微分方程[4]。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开发企业和政府机构都会在不断实践探索中积累经验,寻求更优的发展策略,符合演化博弈有限理性假设。

(1)决策主体:为了便于分析,本文仅限定于研究开发企业和政府机构的绿色建筑发展决策博弈过程,即仅考虑两个有限理性的局中人:开发企业与政府机构。

(2)基本行为:开发企业的策略集ai={投资传统建筑,投资绿色建筑},政府机构的策略集Bi={采取流于形式的激励措施,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

(3)模型假设:假定不考虑绿色建筑的消费者需求,即消费者的选择与博弈过程和结果无关;开发企业的决策依据是自身利益最大化,政府机构的决策依据是全社会效益最大化;企业利益与社会效益的获取应考虑风险因素和溢出效应。

3.2绿色建筑发展演化博弈模型的构建

考虑开发企业与政府所进行的2×2非合作重复博弈,共产生四种情况,其中开发企业与政府的博弈收益矩阵分别用、表示,见表1。

表1开发企业与政府的博弈收益矩阵

政府机构

B1:流于形式的激励措施(1-y)B2:有效的激励措施(y)

开发企业a1:开发传统建筑(1-x)情况Ⅰ:

情况Ⅱ:

a2:开发绿色建筑(x)情况Ⅲ:

情况Ⅳ:

其中,企业开发传统建筑且政府机构采取流于形式的激励措施时,企业与政府的收益分别为p1、p2。选择开发绿色建筑时,企业所需增加的投资为i1。政府机构采取有效激励措施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一是普及绿色建筑知识,展开相关教育和宣传活动,内部组织机构调整、聘请专家进行政策研究与指导、行业情况调研等,此类激励措施所产生的投资与开发企业策略选择无关,用i2表示;二是用于鼓励开发企业进行绿色建筑开发的经济激励措施,例如税收优惠、政策补贴和专项资金支持等,用i3表示,然而此类费用并非完全被开发企业吸收,在转移过程中会产生一定损耗,如产生利息、被非绿色建筑开发企业冒名吸收等,用表示该项资金直接反馈给企业的效率;三是用于约束或惩治开发传统建筑行为的激励措施,例如征收碳排放税、罚款等,用i4表示,其中i3、i4与企业发展决策相关。绿色建筑发展所带来的综合效益分为两类:一是直接经济效益,表现为建筑产品性能提升所带来的产品收益增值,用Δp1表示,其为企业和社会共享;二是间接综合效益,表现为因节能节材、减少碳排放等所带来的生态环境效益及带动材料设备及施工企业等绿色建筑相关产业发展所产生的间接经济效益,用Δp2表示。另外,用表示绿色建筑开发的风险值,;表示溢出率,即绿色建筑开发溢出效应的强弱程度。

由表1可得开发企业选择开发绿色建筑策略的适应度UGre=(1-y)a3+ya4和开发传统建筑策略的适应度Utra=(1-y)a1+ya2,又由于开发企业策略的平均适应度,因此,企业选择开发绿色建筑的复制动态方程如式(1)所示:

(1)

式中,x和1-x分别为开发企业选择开发绿色建筑策略和传统建筑策略的比例;y和1-y分别为政府机构选择有效的激励措施和流于形式的激励措施的比例。

同理可得政府机构选择采取有效激励措施策略的复制动态方程如式(2)所示。

(2)

联立式(1)、式(2),求解可得,本系统在平面内可能存在4个局部稳定点、、、及鞍点,其中、。

3.3绿色建筑发展演化稳定性及演化路径探索

为寻求开发企业与政府机构关于发展绿色建筑的演化稳定策略eSS,根据微分方程稳定性理论,需分情况讨论雅可比矩阵J的行列式值及迹的符号,从而判断局部稳定点的稳定性,见表2。

表2eSS稳定性讨论情况表

讨论情况局部稳定点不稳定点

当且时、、

当且时、、

当且时、、

当且时、、

由表2可知,在溢出效应和风险特征的客观事实下,绿色建筑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可能呈现出不同的演化稳定状态,这与参与主体决策策略的变化相关。结合绿色建筑在不同阶段的溢出和风险的变化情况,根据演化博弈分析,可以推导参与主体的决策行为变化,从而得出绿色建筑发展的演化路径,即在技术、市场、组织等各方面不断进步与完善的推动下,伴随着决策主体博弈策略的变化,绿色建筑发展呈现出三个典型时期。

第一阶段为探索期。绿色技术尚不成熟、消费者需求不旺盛、组织管理经验欠缺等原因导致绿色建筑开发风险较大;同时由于缺乏相关制度规范约束市场行为、保护创新企业利益导致绿色建筑溢出效应明显。此时,无论是少数企业呈现非完全理性状态勇于探索,还是政府机构加大奖惩力度、进行政策激励,都难以保证企业从中获取超额收益,可能最终宣告尝试失败。

第二阶段为发展期。探索期的经验积累、参与主体的反复创新与尝试使溢出效应和风险不断减弱,于是出现开发企业能够从绿色建筑开发中获取超额收益的情况。此时政府机构宜把握机会,加强政策激励,引导更多创新企业参与进来,使绿色建筑发展不断走向市场化、规模化。

第三阶段为成熟期。随着绿色建筑市场的参与者越来越多,市场已逐渐趋于稳定,仅靠利益驱动即可引导企业的投资行为与决策,政府对绿色建筑的引导宣告成功,无需再配置资源参与市场引导,此时整个绿色建筑市场,包括政府机构、开发企业、施工企业、材料设备供应商、设计单位、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对绿色建筑发展已达到高度一致,绿色建筑开发已成为一种常态或惯例。

4结语

研究结果表明:(1)在绿色建筑发展探索期,高风险及强溢出决定了开发企业需要有力的技术指导、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否则难以凭借自身力量完成绿色建筑开发;(2)伴随着政府管理经验与开发企业实践经验的积累,到一定时期开发企业便能获得超额收益,同时由于溢出效应的存在,其他开发企业能够获得绿色建筑开发技术与管理经验,政府机构能够获得绿色建筑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3)绿色建筑发展在探索期难免发展效率低或“走弯路”,但只要政府机构积极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奖励与惩罚手段运用得当,就能推动绿色建筑市场健康发展,最终形成成熟的绿色建筑市场机制。

参考文献

[1]张仕廉,王朝健,宋义辉等.低碳建筑项目管理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13):144-147.

[2]张同斌,高铁梅,杨彬.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外资与内资企业间双向动态溢出效应的实证检验[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1,31(7):1201-1210.

[3]谢枳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绿色建筑市场调研报告篇9

关键词:绿色节能建筑发展解决方案

一、绿色节能建筑在我国的普及应用实际情况

1.在普及应用方面的差异

(1)南北差异。建筑节能工作在20年前从北方采暖居住建筑启动,是由于当时采暖能耗占建筑能耗的主要部分,而居住建筑相对又不很复杂。但是,时至今日,随着东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改善建筑热环境的要求日益迫切,热天空调、冷天取暖用能正在高速增长,在建筑能耗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特别是这些地区的建筑制冷和采暖用能支出一开始就由居民负担,不存在北方早已形成的采暖“当然是公共福利”的习惯势力,因此,南方地区建筑节能的效益可以从个人经济利益上反映出来,因此南强北弱的经济形势造成建筑节能推进的速度在南方要比北方快得多。

同时南北在节能建筑设计方面在采光、保暖、气候考虑、生活习惯等各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建筑施工难度和投资方面也有了很大的不同。

(2)农村与城市的差异。由于农村环境同城市的不同,加之经济实力和国家投入的差距,城市的节能手法比较多,但偏重于节能材料和智能化系统的使用,同时加入了很多高科技产品的大力支持。而农村产业结构简单,人们的节能意识不高,只是采用多年来的经验减少浪费,而对于修建节能式建筑兴趣不大。由于用能密度低,输送成本高,常规商品能源的成本比城市高,因此农村能源应采取与城市完全不同的建筑节能解决方案。鉴于农村优良的自然环境和较低的人口压力,绿色节能建筑更适宜在农村得以广泛推广。

2.我国节能建筑使用普及的总体形势

1999年,北方地区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纳入强制性标准进行贯彻;2001年底出台《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但由于标准偏低,特别是缺少技术细节以及可操作的标准,各地执行不力,建筑节能大多在做“表面文章”。

2005年8月,建立部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全国建筑节能实施情况调查。结果显示,2000年至2004年,全国各气候区按节能标准设计的项目为58.53%,{Hottag}按节能标准建造的项目为23.25%,不按设计施工的情况比较严重。我国现在经济发展迅速,需要修建的建筑很多,但是据初步统计来看90%以上都是高耗能建筑。据统计我国的总耗能量在减少但是建筑耗能在增多。这也就放映了节能建筑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而那些节能建筑以官方的居多,也就是官方单靠国家资金来节能减排,起到了带头作用,但是并没有得到响应。这对于绿色节能建筑的普及不是一个很好的现象。

二、绿色节能建筑在我国的发展瓶颈

1.建设及推广节能建筑的手段匮乏

仅靠官方建筑来表率,宣传也仅限于那些公用建筑,而对于农村和民用建筑的关注较少。也有相当一部分官员,特别是某些地方官虽和房地产开发商,面临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从局部利益和短期行为出发,抱消极拖延态度。由于前者是主导的、占优势的,因此,我国建筑节能事业将在克服诸多困难中逐步前进。在当前和今后若干年内,建筑节能的进展主要依靠政府的强制推动,依靠立法和执法。如果放弃行政强制,放任自流,建筑节能工作必将前功尽弃。

2.经济方面的限制

节能建筑应用了节能材料和高新科技,其的花费都很高,而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是很奢侈的。在孩子教育、家庭花费、以及医疗费用等方面已经消费了收入的大部分,拿什么去进行节能建筑的投入?因此建筑节能归根到底还是要通过经济利益驱动,这样才会有持久的动力。

3.组织管理不力,法规配套不全

一方面,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措施、相应的节能工作组织机构及相关责任单位,导致建筑节能进行缓慢。另一方面,节能的相关法规和规范配套不全,具体表现在缺乏夏热冬冷区、夏热冬暖区和农村建筑的节能设计规范(设计标准),缺乏《民用建筑合理用能标准》,对建筑的采暖和空调系统的运行缺乏相应的运行节能标准,因此需要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

三、关于绿色节能减排建筑的建议

1.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建筑节能工作机制。依托建筑科学研究机构、科技发展中心、勘察设计协会、土木协会、大专院校等行业学(协)会、科研院校的作用,开展了一系列有成效的工作。这样结合各方面的努力是节能建筑更加实用和实惠,才能激起更多人的兴趣。

2.必须加强建筑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的建筑节能监管。重视将建筑节能从立项、规划、设计、图审、监理、质监、竣工验收等全过程的监管,可以对建筑节能全过程实行闭合跟踪管理,注重对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执行的全过程控制。各相关部门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为节能建筑的普及负责。

3.要加快建筑产业结构的调整。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中材料的新方法新技能的推广,以专业化分工和提高社会效率为重点,同时要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提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

4.要强化技术创新做到因地制宜。节能建筑是指遵循气候设计和节能的基本方法,对建筑规划分区、群体和单体、建筑朝向、间距、太阳辐射、风向以及外部空间环境进行研究后,设计出的低能耗建筑。节能建筑性能的发挥与环境息息相关,因此要结合不同地点的环境特点进行技术创新。

四、总结

大力发展和推广绿色节能建筑,对于解决中国能源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推广节能住宅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我们仍然欣慰地看到,我国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已经开始了探索、尝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顺利推进建筑节能要加大建筑节能宣传力度,完善建筑节能市场。提高公众节能意识、认同度和社会化程度。从而使我国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中国能源发展报告委员会.中国能源发展报告.中国计量出版社,2001.

[2]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200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科学出版社,2002.

绿色建筑市场调研报告篇10

为了使学校扩建的规划和设计更加科学,更加符合我校办学实际规模和创办部级示范高中的需要,由公司领导带队,省设计院和太原理工大设计院派人参与一行六人外出考察。本次考察内容除学校建设规划和设计这项主要内容外,还考察了外地名校的管理和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情况。考察中我们采用了访、看、拍照(录相)和索取资料等办法,参观考察了深圳、珠海特区,北京、重庆两直辖市,以及江苏的江阳,山西太原等七个城市的14所名校。

第一部分:所考察各校的特点

一、深圳高级中学

1.概况

深圳高级中学创办于1997年,公办全寄宿学校。学校占地面积65667平方米,建筑面积6700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46个,在校生2500人。专任教师200人,其中特级教师3人,高级85人,一级98人,本科以上学历183人,平均年龄36岁。

2.学校建筑特色

(1)学校建筑庄重典雅,具有东方与西欧结合的风格。

(2)建筑群错落有序,色调统一,现代文化浓郁。

(3)教学区,办公区,运动区,服务区划科学合理。

(4)学生宿舍带有卫生间,安装有空调。

(5)大型建筑中设置了图书馆和报告厅等公共设施,绿化面积达40%。

3.校园网络建设投资大,达1200万。各教室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学生机房建设六个,教师备有笔记本电脑。

4.办学特色

(1)分层教学(a、b、c)。(2)学生自律管理。

5、借鉴之处

(1)在建筑设计上可以借鉴其东西结合的风格,以及建筑功能区划的思想(如报告厅连体设计)。

(2)在办学上可以借鉴其分层教学的做法。

二.深圳实验学校

1.概况

深圳实验学校于1985年建校,集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一体,分为四个部分的独校园。XX年兼并一所民办中学,现该部单办高中。

2.校园建筑特色

整体一般,呈天井形两进院落。但教学功能区划合理,学校绿化面积达标,植物种类多,建有房顶植物园和阳台花卉。

3.办学特色

(1)从管理者到教师在观念上的转变明显。

(2)隐形课程、壁画、雕塑、讲座。

(3)固定活动。

10月份为教学开放周,邀请社会各界随时来校听课,同时为学校提出意见和建议等。

4.借鉴之处

(1)建筑方面:浮雕(深圳高级中学也有)、植物园。

(2)办学方面:教育观念的更新和转变。

三.珠海市第一中学高中部

1.概况

珠海市第一中学占地300亩,现有教学班46个,在校生2500人,于1999年新建,由清华大学设计。总投资2亿人民币。

2.建筑特色

(1)整体规划科学合理,功能区划符合现代示范高中的要求。

(2)各年级的教学楼,学生宿舍楼单列。公用设施:图书馆、体育馆、游泳池等一应俱全。

(3)该校正在新建图书馆和大型体育馆,在功能使用上更为超前。

(4)运动场馆,球类田径分离。

3.办学特色

(1)学校管理制度科学化、程序化。

(2)教研教成果显着(出版了多本教师教研成果着作)。

4.现代信息技术

校园网络、教学监控系统、校园电视台和多媒体教学共投资XX万元,属国内一流。

5.借鉴之处

(1)建筑方面:功能区划,各功能区的连通,以及建筑的外型和色调。

(2)校园网络建设。

四.中山纪念中学

1.概况

创建于1934年,由中山先生之子孙科创建。校园面积350亩,寄宿制学校,在校生3700人,教职工200多人。

2.建筑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