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旅游文化的功能十篇旅游文化的功能十篇

旅游文化的功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1:26

旅游文化的功能篇1

摘要: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翻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翻译现状却不容乐观。中西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使译文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在功能翻译理论的指导下,采取多种翻译策略对译文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处理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旅游文本;文化差异;功能翻译;翻译策略

一、引言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大国,数千年的发展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旅游资源,不仅有叹为观止的自然景观,更有蕴含着民族气息的人文景观。中国特有的旅游资源每年吸引着大批国外游客来中国旅游观光。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届时将有1.4亿人次来中国参观、访问和游览。令人欣喜的同时,我们又不得不考虑随之而来的问题和挑战。大多数海外游客对我们的语言和文化知之甚少,中国文化要走出去,翻译工作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条件。旅游翻译质量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海外游客的旅游兴致,而且与中国的国际地位和整体形象息息相关。

二、旅游翻译现状

虽然近年来一些学者不断致力于旅游翻译领域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目前国内现存的很多英文旅游文本中仍然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错误,严重损坏了中国的对外旅游形象,与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极不相符。文军等人(2002:1)在对当前旅游翻译的一项调查与分析中总结出了中英旅游翻译中普遍存在的错误,即拼写、遗漏、语法、中式英语、用词不当、表达、累赘和文化误解。除了拼写和语法外,其他几大错误或多或少是由中西文化差异所造成的。“旅游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社会、跨时空、跨文化、跨心理的交际活动”(陈刚,2004),其本质是如何把当地的地方特色展现出来,应该是文化的传播,而不仅仅局限于语用学和译学范畴。中西文化差异,不可避免会在局部发生冲突,给旅游翻译带来障碍和困难。

三、中西文化差异和旅游翻译

正如翻译家尤金·奈达所指出:“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此译者不仅要掌握两种语言还要掌握两种文化,保证文化之间的有效交流。笔者从心理差异、审美差异、思维方式差异三方面来探究中西文化差异对旅游翻译的要求。

(1)心理差异。中国人历来崇尚谦虚美德,对自己的价值判断通常以自贬的形式出现,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在自我价值上的心理定势。然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普遍强调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独立性,对个性的尊重甚于社会性,因此英语中没有与此相应的谦称词语,翻译时汉语的这种语用意义往往难于表达而造成语用失效。语用失效源于语用冲突,而语用冲突又源于民族心理上的文化冲突。对于这种由心理文化差异所造成的冲突,在翻译时必须通过适当的语言手段,依据语境进行文化调节,译出其语用涵义,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误解。

(2)审美差异。中国自古以来注重“天人合一”,喜欢将主观与客观交相融合,注重艺术感受。而西方哲学只是对客体进行冷静的分析,直面物体本质特点,再现事物原貌。受审美观的影响,在语言文化方面主要表现为对节奏韵律、词汇选择、句型结构、修辞技巧、篇章布局等方面的接受或排斥、认可或否定、爱好或拒绝、欣赏或反对的心理趋向。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考虑不同民族的审美差异,适当调整语句结构以达到较好的审美效果。

(3)思维方式差异。人类的思维方式既有共性,又有个性。长期以来,东方民族习惯于具象、综合型、本体型和顺向思维,而西方民族见长于抽象、分析型、客体型和逆向思维,并由此导致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必须按照译入语民族思维方式的特点,调整语句结构,以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

四、功能翻译理论在旅游翻译中的应用

(一)功能翻译理论

20世纪70年代,德国学者提出了功能翻译理论,明确指出仅靠语言学是不能解决翻译问题的,给国内翻译理论研究开辟了一个新视角。它以翻译目的为总原则,将翻译的焦点从对源语文本的再现转移到更富挑战性的译语文本的创作,给翻译,尤其是实用文本的翻译实践中出现的各种必不可少且行之有效的翻译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翻译策略

根据功能翻译理论的观点,旅游翻译一定要根据译文的预期目的决定翻译策略与方法,同时要考虑译文的可接受性,采取灵活的方法有选择性地翻译原文的信息。下面以绍兴旅游文本为例简单介绍一些常用的翻译策略:

(1)增译。中文语言简洁凝练,浓缩大量信息,往往两三个字,或代表一段历史,或暗指一个典故。这对中国游客而言不是问题,但外国游客看了却一头雾水。因此有必要在翻译时适当增补一些词。

如:“禹陵左侧是禹祠,祠前一泓碧水,名曰‘放生池’。”

译文:“totheleftofthemausoleumistheShrineofKingYu,wherehisdescendantsandadmirersofferedsacrificestohim.andinfrontofthememorialtempleliesalimpidpoolcalledFangShengpondatwhichbelieversinBuddhismfreedsmallanimalstheyhadboughtfromtheircaptorsasaphilanthropicact.”

译文对原文中的“禹祠”和“放生池”分别作了增译。“禹祠”是大禹的后代子孙为了祭祀他而建造的一个祠堂。“放生”则特指那些信佛者把别人抓住的活的小生物买来然后放掉的善举。如果按照原译,外国游客将不知所云,增译之后就一目了然了,从而也能增加游览的兴趣。

(2)减译。在中文旅游文本中我们常可看到四字成语,但若翻译成英文,则原文的结构和过多的修饰语会使西方读者认为华而不实,因为他们的审美心理崇尚行文结构的简洁美。因此,翻译时必须考虑西方读者的这种审美心理,对原文四字结构的语义进行提炼概括,以使译文简洁明了而又通顺达意。

如:“(鲁迅公园)……徜徉期间,但见白浪激礁,松林覆坡,红岩嶙峋,沙滩如银,景色如画如诗。”

译文:“Strollinginthepark,youcanenjoyascenefullofpoeticandartisticconception:waves,rocks,whitesandsandpinescoveredslopes.”

译文充分考虑了西方读者的审美情趣,灵活处理了中英文在行文习惯上的差异,调整句子长度并删去了一些不必要的华丽辞藻,以简洁明快的语句表达了原文中公园如诗如画的美景。

(3)释义。旅游文本中有些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产物,如果逐字译成英语,对理解原文并无多大帮助,甚至外国游客根本看不懂,翻译时应在忠实原文内容的前提下,用释义的方法,利于游客理解。

如“同志曾赋诗称绍兴为鉴湖越台名士乡。”原文中的诗里用了两个转喻“鉴湖”和“越台”来指绍兴,译文中直接译成“Shaoxing”简单明了,但如照词直译成英语,外国游客却不太容易理解。

五、小结

在旅游翻译中,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种种问题往往使译文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在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灵活采用增译、减译、释义等多种翻译策略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使得译文既能被西方读者所接受又能达到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刚.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2]贾文波.功能翻译理论对应用翻译的启示[J].上海翻译,2007(2).

旅游文化的功能篇2

【论文摘要】目前英语是国际旅游的通用语言,在旅游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交流与沟通作用。然而,在英汉两种语言互译过程中存在着误译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是由于文化间的差异引起的,并且与语言的文化功能密切相关。

1旅游英语翻译中文化差异的体现

文化差异存在于人类文明的任何阶段,每个民族国家的文化都不同于另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中外文化之间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它是翻译中的障碍和难题。要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翻译,除了通晓两种语言文字外,还必须了解两种文化,深刻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历史文化指的是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体现为历史典故。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它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最能体现不同历史文化内涵,由于文化的差异。

2旅游英语的词汇特征与文体特征

2.1旅游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旅游英语词汇、句法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和表达规律。在世界国际化的大环境下,旅游英语的对象是国外旅游者,旅游英语不但具有英语语言的基本功能,而且以语言载体的形式传递与旅游活动有关的信息,实现旅游信息交流的功能,体现语言功能,既:表义功能、信息功能和美感功能。旅游英语语言特征主要表现在词汇、语法和修辞上。

2.2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汉语中有些旅游词汇在英语中找不到对等词汇,词语出现缺失现象,由此应运而生了一些新的旅游英语词汇。中国的人文景观的名称前常用汉语拼音方法给出英语对等词。如:星海公园xinghaipark,岳阳楼yueyangtower等。中国独有的文化遗产、古迹、历史传说、典故、民族风情、和思维模式等因其文化内涵需要解释性词语加以说明,有时不可避免地需要音译,音译是外国人和中国人对中国的文化遗产、古迹、历史传说、典故、民族风情、和思维模式等的认同,在音译后加注一些解释说明,对音译主体的具体特殊涵义、地名、人名以及历史文化的渊源加入解释性词语,使游客更了解中国文化的魅力。如:“醉翁亭”中的“醉翁”是指北宋文学家“欧阳修”。

3旅游英语翻译的差错

3.1本族语干扰这类差错主要是由于本族语与目的语在语言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上的差异而使目的语在这两个层面上本族语化所致,多见于非目的语专业的学生或初学者。如:请让我作个自我介绍。(nowallowmesaysomethingaboutmyself.)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这里的“to”为介词,后须接动名词短语;“say”前须加不定式符号“to”才符合英语的语法规则。

3.2认知水平指学生对目的语在语言的直义(denotation)、含义(implication)、运用规则等方面理解及掌握的质量优劣及程度的高低,这往往受到语言学习者智力水平、精神状态、身体及记忆力的好坏、学习兴趣与动机以及学习的勤奋程度等诸方面的影响和制约。我将尽力使你们玩得愉快。(i′lltrymybesttomakeyouhaveapleasantday.)此处“day”是一个具体的时间概念,应改为“stay”,这才符合言语者的真实意图。但若游客在某胜地所呆时间的确为一天,这则是一个正确的表达,这便叫“歪打正着”,言语者可能并未意识到这一点。

3.3思维差异这是东西方文化差异所致,不用说目的语的初学者,甚至外语习得水平较高的非本族语人士也会犯此类错误。

三天的时间很短暂,这次旅行即将结束。threedaysaresoshort.nowwearegoingtofinishthetrip.(误);threedaysissoshort.nowwearegoingtofinishthetrip.(正)。

3.4过度概括意为学习者过度地扩充了目的语某一规则的使用范围。这类错误最典型地表现在句子成分的残缺上。如:桂林地处华南亚热带,享有风光甲天下的美誉。(guilininsubtropicalsouthchinawiththereputationofhavingthecountry’smostbeautifulscenery.)这一例最大的规则错误是无述谓。其中,句子结构杂揉、冗长、??碌让? U庑砦罂赡芫?苣缸宓挠锓ㄌ逑档母扇牛??饕?墙?榇省⒎执实挠锓üδ芾涑墒鑫剿?隆?nbsp;

4旅游英语翻译策略

为了加强旅游英语翻译过程中外国旅游者对我国民族文化的理解,更直观、准确地进行语言和文字的交流与沟通,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进行文字的转换与文化的播迁。

4.1直译、加注和释义采取直译加注其背景知识和解释原文含义,避免损失其民族色彩形象性和联想意义,如:叶公好龙lordye’sloveofdragons(lordyewasdofondofdragonsthatheadornedhiswholepalacewithdrawingandcarvingsofthembutwhenarealdragonheardofhisaffectionandpaidhimavisithewasfrightenedoutofhiswits).

旅游文化的功能篇3

关键词:旅游;信息;旅游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9-0021-02

一、引言

近年来,旅游业迅猛发展,旅游学科得以初步构建,结合当前旅游发展实际,我国正处于旅游大国迈向旅游强国的转型时期,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竞争激烈。人们的消费观转型变化较大:由传统的被动式接受转变为主动追求心神宁静、人与自然和谐、健康快乐休闲、体验地域特色的民俗风土人情等。昭示着一个全新的旅游时代的到来,新出现的现象,已经不能用以前的理论诠释和指导,而是迫切需要我们从学科的高度、从纵深的裂变和横向的整合来提升。

旅游传播是一种特殊的传播方式。从形式上来说,旅游及旅游活动是文化信息的传播,是人们为了修养、娱乐等目的离开常居住地进行短暂的异地活动。古谓之“观光”:“观”是观察参考,“光”是旅游地的风光、景致、风俗和文化。旅游主体在旅游活动中,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传播者。传播的双向性特征体现在:在旅游目的地接触新的文化、新的语言、新的信息和新的知识;传播客源地文化信息,影响旅游地发展。所以,旅游活动本身是传播的过程,是信息传播活动。

可以说,旅游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新兴学科理论的指导,尤其是需要运用传播学的相关原理促进旅游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在旅游产业中进行传播活动,而传随着播活动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也需要向旅游领域深化和拓展。旅游传播学研究旅游信息及其发展规律,需要在实践活动中不断积累,将旅游学和传播学的基本原理相结合,融合为旅游学和传播学的学科体系。旅游传播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存在不同的性质、特点和功能,具备巨大的研究空间和发展前景。

旅游信息包括旅游文化、旅游目的地形象、旅游事件和旅游政策等信息,其传播方式首先以文字、图像、声音、数字等形式传递给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以及社会团体与个人等),媒介再将信息传递给受众,达到信息交流与共享的目的。

二、旅游传播的构成要素

为了进一步掌握旅游传播的构成要素,需掌握以下概念。

传播者(信源):指的是旅游者(个人或组织机构),在旅游活动过程中,通过自身的行为表现,无形中制作并提供旅游信息给旅游目的地系统内的受众。

内容(信息):指的是旅游信息,是旅游活动过程中相互传递的内容,来自于客源地的各种信息。

媒介(渠道):指的是传播的媒介渠道,主要由旅游主体承担,旅游主体既是传播者又是接受者,此外,旅游有关部门(如旅行社、旅游景点的宣传、旅游交通设施等)也会在旅游活动中间接成为媒介传播的渠道。

受众:旅游传播过程中,提供旅游信息给受众的旅游目的地中的个人或组织机构(政府、媒体、企业)。

反馈:信息受传者向信息传播者(旅游者)返回信息、消息、反映的过程。

在了解以上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可以从旅游传播的特征及其功能来对旅游传播的内涵做更好的阐释。

三、旅游传播的特征

在旅游传播活动的特征较多,笔者试从社会性、目的性、互动性和体验性四个方面加以陈述,并指出,旅游传播特征的核心在于直接体验,也是旅游传播的最重要特征。

旅游传播具有社会性。人类的传播活动是人和人之间进行的社会活动。旅游传播的主体活动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旅游传播客观存在于某一具体的社会形态中,推动社会发展,受到社会约束和控制。正因如此,旅游传播是一种社会现象,旅游传播学隶属于社会科学。

旅游传播具有目的性。人类在传播活动开始之前,就会制定出活动的计划,旅游传播也是如此,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和目的性。如某旅行社为某次旅行活动印发宣传手册,这是一种典型的旅游传播活动,在活动开始之前,必须制定周密的计划和详细的程序设计,以确保宣传手册的发放活动顺利进行,并最后取得宣传效果,吸引人群参加旅行活动。

旅游传播活动中存在互动性。近些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机构竞争加剧,旅游信息的传播者和受传者两大要素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加和变化,在实际的传播过程中,越来越讲究传播者和受传者的互动性,传播者和受传者的角色不断互换,在反馈过程中,传播者变为受传者,受传者变成了传播者。换句话说,传播者既是传播的单项进行的两端,又是双向沟通的回归。

双向流动的过程说明了传播活动是互动性和动态性,传播者和受传者在互动中进行沟通和交流、信息共享的活动,失去互动性,传播的意义便不存在。

旅游传播具有体验性,“体验”是旅游传播最重要的特征。《现代汉语词典》将“体验”归为两种解释:一指亲身经历;二指在实践活动中或实践活动之后认识周围事物。此处为第一种释义,旅游传播活动中有经历、经验、感受、感觉的含义。体验与感觉直接相关,有感官上的体验,便会萌发出心灵的感悟,心灵的感悟也是一种体验方式。著名的英国学者罗素认为,年纪大的人经历了各种事件的体验之后,体验了他所做过的事情后,死亡也就没有什么可怕了。因为——能体验的都体验过了。

没有直接体验,旅游几乎就不存在,直接体验是旅游传播最重要的特征。大众传播活动中,报纸、广播、杂志、影视等符码传播不能带来真实的感受,旅游却能够,因为旅游活动存在直接体验。一切的深层沟通和理解不能仅依靠文字、图像、声音资料,而必须建立在脚步、目光、耳朵乃至整个血肉之躯全身心地投入才显效。

传统的旅游活动,旅游团队不会给游客过多的时间停留体验,甚至直接将旅游体验的时间缩减到旅游购物消费上,正是由于传统的旅游无法满足现代旅游的需求,现代旅游者必须要选择满足体验的旅游方式。阿尔卑斯山脉的上山公路上立着提示牌:“慢慢走,请你欣赏”,一语切中旅游真谛。

四、旅游的潜在意义

旅游,对于一个人的人文素养、审美情趣、知识视野、人格品行的塑造有独到作用,是旅游潜在的意义,作为交叉学科来研究和审视旅游传播的功能也不难发现其潜在的意义。

1948年,美国政治学家、传播学的先驱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DwightLasswell)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theStructureandFunctionofCommunicationinSociety)一文中,归纳了传播的社会功能,并由此提出“三功能说”。1959年,查尔斯·赖特(Charleswright)构建了经典的大众传播“四功能说”。笔者在经典的“四功能说”基础上,将大众传播的基本功能归类为:认知功能、社会协调功能、文化功能和娱乐功能。

(一)旅游传播的认知功能

认知功能又称环境监测功能。人类的生存活动分为两部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才能适应,改造方能更好地生活。通过与旅游主体交流或交友等非正式方式,旅游客体得到接触新语言、新知识、新文化的机会。有时候,人们在旅游活动中还进行观念上的交流,讨论饮食爱好、医疗卫生、时尚品位以及对各种其他事物的态度。甚至,旅游客体通过与旅游主体的交流,到旅游主体的国家去旅游、访问、工作、定居。通过旅游平台,旅游主体通过与旅游客体的接触交流,进行文化沟通,促进文化交流,不仅使旅游地了解客源地、客源地认识目的地,还可以使双方换一种视角重新审视自己国家、文化和生活方式。这样“通过传播客观、准确地反应显示社会的真实情景,了解足以影响社会进程的机遇和威胁[1]”的过程,便是旅游传播认知功能的体现。所以,旅游传播是文化交流的助推器。

(二)旅游传播的社会协调功能

旅游传播的社会协调功能在于只有通过传播,才能建立以各种人际关系为表现形式的社会关系,各种社会关系的协调也离不开传播,传播是社会各阶层人员、整个人类社会的关系纽带。通过这种社会协调,将注意力拉拢到目的地或客源地,从而有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和谐。

(三)旅游传播活动的文化功能

旅游传播活动中的文化功能表现在传播、继承和创造优秀文化。文化是一个名族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源泉,旅游传播活动可以借鉴、继承、发扬优秀文化,使世代相传并和其他文化相互作用;面对外来的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选择性地予以创造和发展;旅游传播活动中的传递的文化信息又被视为社会遗产信息,“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促进社会成员共享同一的价值观、社会规范和社会文化遗产,从而增强社会的凝聚力。[2]”这也是延续社会传统,传播社会经验和知识教育功能的体现。

(四)旅游传播活动的娱乐功能

旅游业集合“游、购、娱、吃、住、行”六大环节,向旅游者提供新型活动、体验和消费。在旅游活动中,娱乐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提供娱乐也是重要的旅游产品。许多旅游目的地不仅充当生产和销售快乐的角色,而且向每一个旅游者传播身心愉悦、审美愉悦和精神愉悦的美好体验,娱乐在旅游传播活动中的功能不容低估。随着经济的发展,外界文化、环境、资源的接触机会随之增加,人们越来越重视娱乐。如世界上最大的主题公园迪斯尼乐园,它将卡通的幻景变为相对真实的世界,人们不仅能从中得到更多的娱乐,与此同时,迪斯尼乐园还拓宽了传播活动范围:它使米老鼠和唐老鸭等卡通形象不仅出现在电视中,更出现在生活中,带给孩子亲身的感受和体验。娱乐,是旅游业不可忽视的精神消费品。

参考文献:

旅游文化的功能篇4

[关键词]武威旅游资源功能分区

武威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东端,南依祁连山,北靠内蒙古自治区。拥有类型齐全的旅游资源,有冰川雪山、森林草原、大漠奇观、绿地风光等自然景观,又有宗教文化、西域文化、西夏文化等人文景观。武威还是丝绸之路进入河西走廊的门户,是中国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的大都会,是河西走廊东端多民族文化的交汇点,具有自然地理、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区位交通等多方面的优势,发展旅游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一、武威市旅游资源的特点

1.珍贵旅游资源居多

武威拥有在国际国内旅游市场中占重要地位、独有或处于第一的文物与景点是:铜奔马与雷台汉墓、西夏碑与西夏博物馆、白马寺(遗址为阔瑞与萨班凉州会商达成归顺中原条款所在地)、弘化公主墓、中国第一座沙漠公园、河西早期石窟之一天梯山石窟、濒危野生动物研究中心。现有文物保护单位543处,被列为市县以上文物保护点305处。其中全国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8处。保存比较完整的有武威文庙、罗什寺塔、海藏寺、大云寺;民勤的圣容寺、瑞安堡;天祝的天堂寺等古建筑。还先后挖掘出土和整理了西夏碑、汉简、铜奔马、木鸠等一批珍贵文物,目前全市馆藏文物47381件,其中国宝文物3件(铜牦牛、木缘塔、王杖诏书令册),一级文物181件,二级文物356件,三级文物778件,一般文物4万多件。其中1969年9月出土于武威雷台的铜奔马其精绝的艺术构思,于1983年10月被国家旅游局定为中国旅游标志。

2.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特色突出

武威是佛教文化传播的重要中心之一、东西方物种互换、推广、传播的试验与中转站;各民族势力较强的时候均在这里建立和留下独特的文化遗迹,同时又是各民族团结的历史见证;是河西走廊的门户,沿丝绸之路各线的古驿站、古城和古长城具特色,记录着丝绸之路上英杰的传奇事迹;河流的变化与沙漠的侵入使绿洲移动、城池变迁,沙漠中至今留下一座座令人思考的古城;武威还是凉州乐舞诞生、边塞文学繁荣之地,成为武威旅游发展的精神文化支柱和灵魂。

二、分区原则及功能分区

1.分区原则

功能分区就是根据旅游区的资源特点、基础设施条件和发展前景进行综合分析,对各区的旅游功能进行设计进行合理建设。

对旅游功能的划分应遵循如下原则:(1)突出主体形象原则:根据区内旅游资源发挥的各自的旅游功能进行综合分析,选出该区的主体功能,作为本取得主题功能。(2)空间连续性原则:要求同一主题的旅游项目不知在空间上形成连续区域,以体现规模效应。(3)旅游要素综合性原则:使旅游取得旅游“六大要素”优化配置,形成系统的旅游活动。(4)主体不重复原则:功能区有各自的旅游功能和主题,在同一地区上,应尽可能使各区功能相异。

2.功能分区

全市分为4个功能区:即以文化沉积为特色的城内旅游区、以沙漠风光为特色的城东旅游区、以宗教文化为特色的城南旅游区、以休憩疗养、探险、生态旅游为主的城西旅游区。

(1)文化旅游区。以文化沉积浓厚为特色的城内旅游区是以雷台公园、文庙、鸠摩罗氏寺塔、南城门、海藏公园、大云寺、武威地区博物馆、文化广场、东关花园、西凉歌舞等旅游景点组成的旅游区。首先,它是开发最早。影响最大的地区。第二,旅游资源富含文化特色。其雷台汉墓、文庙、南城门、文化广场和西凉歌舞等富含悠久的历史文化;鸠摩罗什寺塔、海藏寺、雷台观和大云寺等富含宗教文化;西夏博物馆富含西夏文化。第三,交通较为方便,各景点之间均有公路相通。(2)沙漠分光旅游区。以沙漠风光为特色的城东旅游区是以邓马湖为中心,周围有沙漠公园、濒危野生动物繁殖中心、延寿寺庙、长城遗址、高沟堡古城、绿洲和腾格里沙漠等。首先,本区拥有沙漠旅游资源,可在腾格里沙漠选择合适的位置开发沙漠观光、探险、骑骆驼、驾车穿越大沙漠,以及航空滑翔等具有大漠色彩旅游项目。第二,拥有绿洲农业,可开展回归大自然的生态旅游。第三,拥有一定古迹旅游资源,在古城、古长城开发文化、仿古、科考旅游。(3)宗教文化旅游区。以宗教文化为特色的东南旅游区主要包括白塔寺、天梯寺和金塔寺贾汗宗教文化,可开发为宗教旅游胜地。其主要旅游资源有:白塔寺:1247年阔端与萨班两周会商达成归顺中原条款,从此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天梯山石窟:创建于东晋北凉,天梯寺石窟是我国早期石窟的代表,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4)综合旅游区。以休憩疗养、探险、生态旅游主要特色的西南综合旅游区以西营水库与药王泉为中心,周围主要有大雪山、祁连森林、古汉唐墓群、莲花山、亥母洞石窟、皇娘娘台灯旅游资源。在药王温矿泉疗养山庄可进行狩猎、垂钓、赛艇、设计等多项健身娱乐活动以及温泉细雨、恒温游泳,防治皮肤病等疗养、休闲活动。在大雪山森林草原中可参加冰雪探险活动。可在古汉墓群、皇娘娘台等进行文化旅游和考察等活动。

三、结论

武威市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本文通过对武威市旅游资源的特色分析,将武威市旅游资源整合划分为四个功能区:(1)文化旅游区;(2)沙漠风光旅游区;(3)宗教文化旅游区;(4)综合旅游区。

参考文献:

[1]王乃昂杨淑华蔡为民:河西走廊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特色及开发初探

[2]李天元王连义:旅游学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1

[3]甘枝茂马耀峰:旅游资源与开发.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9

[4]丁季华:旅游资源学上海申亚出版社1999

[5]马勇舒伯伯:区域旅游规划.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3

[6]李巧玲:历史文化名城武威旅游功能分区.兰州商学院

[7]保继刚: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8]武威地区国土开发整治总体规划.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

[9]杨震之:旅游资源开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1

旅游文化的功能篇5

关键词:旅游;教育;要素;产业理念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2)06-0086-04

一、旅游与教育的必然联系

我们知道,社会进步依靠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文化活动的共同推动,社会文明包括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所取得的物质成果的总和,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主观世界所取得的精神成果的总和。而精神文明具体体现在文化与思想道德两个方面,这就必然涉及教育。因为,文化是教育的结果,今天的文化源于昨天的教育,今天的教育必促成明天文化的延续。旅游活动是一种经济意义和社会文化意义并重的活动,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果,更是精神文明的源泉和体现。因而,旅游活动潜伏着巨大的社会教育功能。

旅游到底是经济还是文化?20世纪80年代学术界就争论过这一话题。当时于光远曾经说过:"旅游是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事业,又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事业。"后来孙尚清先生组织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时提出一个观点,说到"旅游在发展的一定阶段是经济--文化产业,发展到成熟期是文化--经济产业"。这是两个功能重心的调整,也是一种性质的转化。不管怎么说,旅游决不仅仅是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十分突出。而且随着发展,旅游业的功能重心在逐步转化,文化功能、社会功能、环境功能将充分体现,恰是这种体现和不懈追求,才将是旅游业的至高境界。由此,也才保证旅游最基本的经济功能得以延续。

在旅游业实际发展过程中,任何一个国家旅游业的起步阶段都是注重其经济功能,但旅游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广大民众的生活质量,注重生活质量是旅游发展到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旅游业无论从企业的生产、销售,还是旅游者的购买、消费、享受,尽管有物质形态的产品,但最终都是一种文化产品。所以,若从"食、住、行、游、购、娱、教"七要素来概述旅游业的话,可能还没有其他哪个产业像旅游业一样能同时满足人们物质到精神的双重需要,能同时提升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特别是对精神文明或人文精神的弘扬和传承,旅游活动不仅是最适宜的载体,也肩负着必然的使命,因为学习和教育始终是旅游活动的内在所求。

对旅游者来讲,旅游的初衷原本就是接受教育、开拓视野。中国古人就曾把"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提并论,充分认识到旅游与学习教育的文化共同性。这才有徐霞客等志士不畏艰险巡游名山大川的壮举。在世界旅游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也曾经出现过一个非常著名的求知"大巡游"时期,这是指16世纪末到19世纪初,受文艺复兴的影响,欧洲一些国家(特别是英国)的年轻贵族渴望自由、渴望知识而兴起的到中欧地区旅行、学习活动的热潮。最初是英国伊利莎白一世女王倡导英国最好的学者应当到国外进修。当时的达官显贵也开始效仿,把自己的子弟送到国外去学习进修,使"大巡游"在上流社会变得时髦起来。这些年轻人在导师和仆人的陪同下,到中欧一些文明古国去游历,了解那里的艺术、建筑、举止、和社会文明,以增长见识,提高本人声誉。意大利、法国是当时"大巡游"的热点,巴黎、威尼斯、佛罗伦萨都是必游之地。在那里学习法语,学习舞蹈、击剑、骑马、绘画、雕刻,欣赏音乐和其他艺术,再经德国、瑞士、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回国。这样的"大巡游"一般都在国外逗留2~3年,当时英国人每年从事大巡游的人数达2万人之多,这些人大部分时间住在客栈,部分时间住在朋友家。可见,旅游求知、求真、求美、睿智和健康身心的目的由来已久。

时至今日,旅游作为户外教育方式,作用更为突显:环境教育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认识,促进环保意识的进步;历史文化教育和传统认知,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爱国主义教育与革命传统教育,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对国家的忠诚;国际主义与和平教育,增加国际了解和合作,促进世界和平:生理和心理培育,锻炼身体、强健体魄、培养意志,促进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现在,许多旅游产品都蕴涵着上述教育功能--观光旅游,环境教育与历史传统教育;度假旅游:生理和心理培育;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科学教育;体育旅游:生理和心理培育;国际旅游:国际主义教育;修学旅游:青少年成长、认知世界所需的多重教育。旅游的教育功能日渐完善和丰富。

近年来,更有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向:伴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和开发重点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文化旅游以其多样的形式、深刻的内涵而表现出强大的魅力和生命力,从而使旅游的户外教育功能更为明晰和显著:一方面,文化旅游因其独具的文化底蕴和特有的文化氛围而受到广大旅游者的青睐。据专家调查,英、美、日、德、法、澳等国的旅游者无一例外地把"与当地人交往,了解当地文化和生活方式"当作出境旅游的三大动机之一。各国去欧洲的旅游者中,65%的人是进行文化旅游。据资料统计:在美国人中,27%的人每年要把数十亿美元花在文化旅游上。1996年,有5400万美国人进行了至少一次161km的旅游活动,参观博物馆和历史景点;有3300万人专门为参加文化活动和艺术节而旅游。另外,日本人来华旅游的兴趣分类大体是: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古迹的占49%,体察民俗风情的占22%,观赏文艺美术的占7%,品尝风味佳肴的占175%,其他占45%。可见,吸引国际游客的主要不是旅游或玩乐,而是中国独特的文化魅力。另一方面,注意到旅游者文化需求的多样性,世界各国各地都在投资开发新的文化旅游项目。特别是教育旅游,或者叫修学旅游已经颇具规模。通过旅游活动接受教育、学习语言、增加对不同国家的社会文化的了解、补充原来在书本上所学不到的东西,已经成为风尚。与一般学校教育所不同的是,课堂主要不是在封闭的教室,而是开放的社会;讲课的主要不是专业教师,而是普通公众;学生的学习对象不是传统的书本,而是真实再现的自然和社会。学生住在普通人家,和房东一块生活。到博物馆学历史,到法庭旁听了解法律程序,通过参观、访谈、逛商店、听音乐等深入当地人普通的社会生活来学习语言,了解社会民俗文化。学生们探险山川河流、步入乡野田园,认识自然、了解生态、锻炼身心意志。这种将生动活泼的旅游活动和学习专业知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做法,不仅使旅游目的地、当地居民和旅游者的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而且是旅游潜在的社会教育功能最显著的标示和诠释。目前世界上,除英国外,法国、俄罗斯、西班牙、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都开展了多种多样的修学旅游活动。纽约《与你的孩子一起旅行》栏目总裁DorothyJordon预言,家庭带孩子走出学校去非传统度假地旅游将作为儿童教育组成部分。学生和年轻人的旅游资源是巨大的,开始旅游的年龄要比他们父辈早得多。以前人们要等到大学毕业后才开始旅游,但现在的年轻人在高中时候已开始了远行。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以及中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中国已成为海外修学旅游的重要目的地,日本、韩国有大批的修学者来到中国,不仅如此,中国国内教育旅游也方兴未艾。我国教育界从业人员近3000万人,在校学生从大学到中小学近亿人,加之与中小学生相关的家长,形成了一个潜在的、庞大的、待开发的旅游市场。

综上所述,旅游作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体现,古往今来都不仅是"食、住、行、游、购、娱"的需要,"教"--无论其隐含还是显在的需求,都使其成为不应忽视的一大旅游要素。旅游与教育有其固有的必然联系,让旅游教育内涵明晰化,追加"教"字要素,应当说是正本清源。

二、追加旅游"教"字要素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其一,是旅游业的发展使然。21世纪,人类前进的步伐已迈向全新的知识经济,知识是一种重要的、最有价值的生产要素。智力水平的高低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兴衰成败的关键。在经济活动中,知识的投入可以代替物质的投入,智力的发展可以弥补资源的短缺,信息的传播可以缩短探索的历程。获取知识、增强智力、提高创新能力成为任何个人和国家立足于世的必备条件。因而文化旅游、教育旅游成为当代旅游发展的新热潮,势在必然。日前,除传统的观光旅游,修学旅游、科技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国际旅游、探险旅游、生态旅游、环保旅游等多种专项旅游,因其"寓教于游"的显著特色而日渐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由此,也带来了旅游业新的利润点。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应当重视文化教育旅游的特定功能及其潜在的巨大经济价值。

其二,是旅游业的性质使然。旅游活动是一种经济意义和社会文化意义并重的活动,仅仅重视其经济意义(物质意义)而忽视其社会文化意义(精神意义)是片面的。没有哪个产业能像今天的旅游业一样--吸引全民的兴趣和多行业的参与性,正因如此,从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和导向上,旅游业不仅要考虑对社会经济的贡献率,更应担当不可推卸的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所必须的知识、文明、人文精神的传承和教育责任。可以说,本文命题的思想基础,也源于对"教育"这一术语的广义理解,以及对"教育"内涵的扩展认识。传播知识无疑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教育不只是单纯地传播知识。旅游的教育作用可以通过传播知识-激发兴趣-唤醒爱心三个层次递进深化,从学习和社会进步的角度,旅游当是最好的教育手段,不仅在于其发挥传播知识的作用,更在于其获取知识的方法--能激发受教育者认识自然、了解世界的求知兴趣,以及对我们赖以生活的多彩世界的一片关爱之心。只有拥有爱心的世界,才能够拥有文明。所以从旅游对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贡献的角度,忽视旅游的教育作用,是对其产业自身应有价值的一种低估。

其三,是可持续旅游的必然要求。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惟有旅游教育功能的完善,才有旅游经济效用的可持续性。在一片发展经济的呼声中,社会注意力的焦点越来越集中在经济增长、收入增加这样一些"硬性"指标上,旅游业也不例外,忽视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功利主义思想已造成旅游的种种社会弊端:旅游的过热现象不仅造成旅游接待地空气、噪音、水质的"三废"污染问题,且旅游者摩肩接踵而至及一些随意丢弃废物的不良行为,致使旅游地垃圾成堆、蚊蝇成群,而各种旅游设施的过度兴建严重破坏了景观的和谐,使昔日那种宁静样和、美丽舒适的自然环境荡然无存;外来旅游者不适当的狩猎、采集、露营、野炊以及为寻求刺激而对旅游资源的施暴行为,接待地居民急功近利,不顾后果地开山辟路、大兴土木,都可能导致物种灭绝,山火泛滥,气候恶化,水土流失,生态平衡遭受严重破坏;过度的游览参观特别是对名胜古迹的触摸攀爬和乱刻乱画,使名胜古迹的原始风貌及其存在寿命受到严重威胁:不讲科学的过度旅游开发使得风景名胜特别是自然文化遗产面临不能永续利用的困境。另外,旅游者与旅游社区居民之间的文化差异、利益冲突亦招致种种矛盾对抗,一些社区的价值观念与、夜总会、酒吧等取悦于旅游者的商业活动相左,当地居民认为自己可爱的家园正逐步演变成外来游客及时行乐的场所,一旦游人离去,留给他们的是破败的环境和肮脏的垃圾,由此产生了对外来旅游者的敌对情绪甚至是敌对行动--凡此种种,不仅已使旅游业遭到舆论谴责的压力,最终还会造成产业发展受到政策及法规的种种限制。对此反思,完善和强化教育功能--对旅游者道德规范、保护意识及文明行为的教育,对当地居民正确旅游意识的引导教育,对旅游从业者科学旅游开发理念的培育及人文精神的倡导,当是对旅游产业社会弊端的一种"软控制",是旅游产业自身发展促进的有效手段。

其四,是强化旅游文化内涵的需求。追加旅游"教"字要素,有助于走出旅游"吃、喝、玩、乐"的误区。不仅要寓"教"于"食、住、行、游、购、娱",而且还强调"教"为旅游的专门要素--人们不仅可以从任何一次旅游活动的"食、住、行、游、购、娱"中,获取各种知识、文化及人文精神的教益,而且可在专门以"修学教育"为目的的旅游活动中获取专项教育。只有当我们全面唤醒这种旅游意识时,而不是将旅游业仅作为经济增长点来看,旅游才将真正提升其产业价值,而这,要求旅游开发必须强化文化内涵的渗透。

绿色酒店、青年旅馆的经营体现环保和文化交流的理念,带给人们的是现代人文意识的启迪;被西方称之为"垃圾食品"的快餐麦当劳、肯德基之所以能吸引中国人,更多的是让中国人享受到"吃文化"的感觉;北京"胡同游"之所以倍受老外青睐,正是妙在它通过人力三轮车在北京胡同中穿行,把三轮-胡同-恭王府-京戏-民居-北京人-饺子串在一起,带给外国人北京古老与现代文化的亲身体验;北京新建成的"现代文学馆"有个细节的设计给每一位光临者极深的印象:门上有个巴金的"手像"模型,这是为所有进文学馆的人的第一个动作(推门)而设计的,当人们一进门就同文学大师"握手"的一刹那,顿有一种精神上的震撼和异样的文化体验,这就是文化细节的设计带给人的精神感受。旅游开发必须注重文化的深化和细化,才能带给游人思想的启迪和知识的教益。其实,旅游城市的建筑、文化广场、步行街、城市雕塑、建筑小品,旅游景区的布局、道路、设施、标示牌甚至垃圾箱的整体规划和细微设计,都可从传达给游客什么样的理念、知识和文化信息入手,作足文章。尤其旅游景区、景点按说彻头彻尾经营的是文化,但经营过程往往由于经营方式的粗放、服务方式的粗野,常常使得本来很高雅的文化性的东西变得没有文化或把文化糟蹋了,给人以粗俗和浅薄之感。有许多人造景观都失败在缺乏文化内涵和粗制滥造上。而美国的迪斯尼乐园、中国深圳的锦绣中华和民族文化村的成功,恰取决于对高科技和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不仅如此,旅游作为户外教育形式,蕴涵文化的东西还需要通过各种有效的传播其内涵揭示出来,各种解说牌、指示牌等游览标示物的设计要精细而有品位,导游的素质与水平更为重要,如果还停留在"这块石头像青蛙、那个山头像人头"的初级阶段,许多自然景观特别是人文景观的应有价值都要被埋没了。特别是旅游经营管理人员文化和文明素养的缺乏,不单纯是行业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而是对旅游社会文化意义认识的缺失。刚刚发生在今年五一黄金周、西安某景区一群身着古装表演的"武士"对游客拳打脚踢、"红缨枪"刺中游客的恶性事件,再次让我们叹息只注重经济收益、而对行业管理中精神文明和道德教育的淡化,必带来对旅游人文精神践踏的恶果。

基于上述理解,把"教"明确为旅游的第七要素而加以正视和重视,并非多此一举,而是有着现实的必要性和迫切促使旅游业以一种志存高远的精神,站在整个行业、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来审视自身、定位自身,超脱单纯、狭隘的经济所求,追求旅游与社会、人文、环境的和谐互动,以促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教"--在于呼唤一种"寓教于游"的产业理念

鉴于旅游业经济文化双重性的特征,产业的使命不仅要带来令人振奋的"经济奇迹",更应为人类担当道义,充分履行旅游教育职能--传承优秀文化,弘扬人文精神,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在德国,为了同过去划清界限,教育后人,同时又能吸引游客参观,德国政府己把第三帝国时期许多声名狼藉的场所改造成了"教育旅游点"和休闲场所,虽然这些记录希特勒罪恶的遗址永远不可能像迪斯尼乐园那样成为人们假日出游的首选地点,但德国人希望:参观并了解这些曾经蔓延着疯狂的场所是为了遏止罪恶,开拓更美好的未来。德国的这种旅游开发形式,带给我们的启迪是对旅游教育功能的重视。其实,中华大地,历史悠久。中国也有很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从发挥教育功能的角度,目前中国旅游开发还有许多拓宽和改进的空间。例如,站在世界看中国,中国殷墟(甲骨文出土的地方)应该是文字之都;站在中国看世界,到目前为止全世界范围内专门介绍和展示中国文字的博物馆还是空白。目前,河南省安阳市在努力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同时,若着手筹划建立一所文字博物馆--兼有展览展示和教育教学的双重功能,让其成为中国的文字学院,使文字之都名副其实,可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情。为了公民教育的目的,任何旅游开发,从项目设计到实施细节,都有必要注重文化教育理念的渗透。

1980年以来,世界旅游组织(wto)每年为世界旅游日确定的主题,都少不了对旅游产业"教"的一贯关注。可见从世界旅游发展的战略导向上明确体现着这样一种思路,那就是注重文化与教育的产业理念。

人类的一切经济创造终将是为满足人们的精神所求--拥有健康向上的精神家园和文明世界--是人类的共同追求。旅游作为体现精神文明的一种最恰当的方式,深刻影响着地球村的全体居民,旅游特有的文化教育作用,将影响和缔造我们时代的文明。追加和明晰旅游"教"字要素,就是要强调旅游对经济和文化的双重贡献,就是要从理念上加深人们地旅游教育功能的认识,强化"寓教于游"的产业理念,从而在旅游实践中实施教育手段的"软控制",最大限度地杜绝急功近利、惟利是图的短期化行为,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国洪中国文化旅游[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2]魏小安关于旅游发展的几个阶段性问题[J]旅游学刊,2000,(5)

[3]魏小安中国旅游业发展目标与知识化竞争[J]旅游管理,2000,(3)

[4]张广瑞从"大巡游"到现代修学旅游[n]中国旅游报,2001-6-11

[5]吴必虎旅游与户外教育[n]中国旅游报,2000-1-17

[6]郑本法旅游业的社会弊端及其治理[J]旅游管理,2000,(1)

[7]刘玉知识经济时代的文化旅游[J]旅游管理,2000,(4)

education--aClearandSupplementaryelementtotourism

LiaoXiao-jing

(Departmentoftourism,HenaninstituteofFinanceandeconomics,Zhengzhou450002,China)

abstract:theignoranceofcultivatingandseekingspiritualcivilizationandhumanismwillresultintheinsignificanceandabnormalityofsocialandeconomicdevelopment.tourism,asthecombinationofbothmaterialandspiritualcivilization,canmeettheneedsofcatering,lodging,sightseeing,purchasing,transportationandentertainment.thisessayintendstodeepentheunderstandingofthetourism‘seducationfunctionformindustrialviewandstressesonthedualcontributiontoeconomyandculturebyclarifyingeducationastheseventhelementtotourism.thustourismharmonizeswithsociety,humanismandenvironment‘ssustainabledevelopment.

Keywords:tourism;education;element;industrialmentality

旅游文化的功能篇6

【论文摘要】旅游产品是旅游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其复合概念的内涵界定对开展旅游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学界和业界对这个概念尚有争议,由于使用的角度不同,界定的视角也就有了不同的标准。本文在界定旅游产品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旅游产品的基本特征,提出了旅游产品文化功能的可持续开发对策。

一、旅游产品的文化特征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旅游产品的概念尚有争议,由于使用的角度不同,界定的视角也就有了不同的标准。国外对旅游产品的界定中较有代表性的有如下两种:史密斯对旅游产品的概念提出了一种解释模型,这种模型在平面上为一圈层结构,核心为物质基础(p),依次向外第一层是服务(s),第二层为接待业(H),第三层是游客的选择自由(FC),最外层为游客的参与机会(i)。史密斯是在客观的物质条件上注重了旅游者的主观意愿;米迪兰敦则认为,旅游产品实际上分为两种情况,第一是综合概念,包括旅游者从出门旅游开始到旅游回家期间所有涉及的设施与服务所共同构成的综合体;第二是指某一特定的具有商业性的物品,如吸引物、接待设施、交通、服务等。国内旅游学界关于旅游产品较为公认的定义主要是经济学家给出的。传统旅游经济学派以林南枝、陶汉军为代表,他们依据旅游经济活动的参与主体从三个视角来界定旅游产品,即从旅游者来看,是自己花费了一定的时间、费用和精力所换取的一次旅游经历;景区旅游经营者认为是他们凭借旅游吸引物、交通和旅游设施,向旅游者提供用以满足其旅游活动需求的全部服务;旅行社则认为是以旅游资源为原料,以行、游、住、食、购、娱等诸要素及各个环节的服务为零部件,针对客源市场需求,按照一定的主题,设计、加工、制作、组合而成的旅游线路。Ⅲ新兴旅游经济学派主要以王大悟、魏小安为代表。他们从功能上来界定旅游产品的概念,认为旅游产品是‘‘旅游经营者为了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各种需要,而向旅游市场提供的各种物品和服务的总和”。他们把旅游产品理解为“物品+服务”,旅游产品构成中既有有形的物品要素,又有无形的服务要素。当今旅游学界大多赞同这一的定义。那么,如果我们从旅游者的消费方式和特征来看,这个旅游消费和旅游供给同步实现的完整过程包含了旅游者旅游过程中所需的各项要素:旅游吸引物的文化蕴含与主题、旅游设施的文化内涵与风格、旅游服务与管理的文化指向、旅游产业的文化定位等等,其核心因素是便是旅游吸引物和旅游服务中所含的文化特征。而文化是旅游的内涵和深层表述,是旅游者的出发点与归结点,是旅游景观吸引力的渊源,是旅游业经营的灵魂。旅游者游主要是出于了解异地文化的动机,旅游既是文化的消费过程,也是文化的创造过程。而旅游则是实现文化的教化和娱乐功能的良好载体,是对文化的挖掘、提炼和弘扬,是两种不同地域文化的际遇与整合。因此,我们认为,从文化学视角来看,但凡是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文化旅游动机,并可以被利用来开展文化旅游活动的各种自然、人文客体或其它因素我们都可以称之为旅游产品。在产品形态上既有物化形态的实在物,也有非物化形态的模式或意境,主要体现为旅游目的地的物化景观文化、生活方式、制度和观念文化等。根据旅游者的需求和消费指向,文化旅游产品的特征概括为八个方面:口(1)非物质性。这种非物质东西的实质、主要内容是一种服务。比如,桂林的乐满地主题公园,旅游者只有亲自来到桂林,才能享受到它带给自己的快乐。(2)不可转移性。文化旅游产品的不可转移性主要表现在旅游服务所凭借的吸引物和旅游设施无法从旅游目的地运输到客源所在地供游客消费,且只能以文化旅游产品的信息传递引起购买者的流动来实现。(3)服务性。服务性产品是能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实体或过程,而服务仅是一种行为、一种活动、一种可以被用以交换的无形产品。(4)异地文化特性。任何旅游产品都有自己特定的性质,不同性质的旅游产品的利用价值和功能、开发利用方向都不一样。(5)文化创造特性。旅游产品大多是人类在其发展过程中自身创造的,不是天然固有的,即便是纯粹的自然旅游资源,在漫长的人类历史过程中也会不可避免的打上人类的标记。(6)时代特性。由于文化是一个不断变迁的现象,旅游者的动机和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旅游产品也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7)在产品形态上,文化旅游资源既有物化形态的实在物,也有非物化形态的模式或意境。物化形态可以是显性的、具体的或可明确被感知的(如古迹、古物、建筑等):非物化形态主要是隐性的,但仍可以不同程度地感觉到它的存在(如民俗、表演、歌曲、制度等),并可以通过象征、渲染等手段,将其从精心营造的旅游文化场景中揭示和显现出来。(8)旅游产品文化内涵的多元可变性。由于文化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人类物质和精神成就的总和,所以导致文化旅游的动机和需求也是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同样,由于旅游者的个体差异(需求差异、消费差异、感知差异等),旅游产品的内涵也带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二、旅游产品文化功能的可持续开发

产品开发是指向市场提供新产品或改进产品,开发者应掌握市场的需要,依此设法增强或转变产品的特色,建立合理的档次结构和类型结构,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旅游产品的开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现有旅游文化产品的改进,即对现有产品进行价值分析和功能分析,确认旅游消费者所喜欢和追求的必要功能,补充缺乏功能,高效地实现产品价值;二是旅游新产品的开发,是指开发商发现旅游市场产品新的核心利益需求后,生产并提供从核心产品到附助产品的全新产品,以满足旅游市场的新需求。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文化旅游对旅游产品开发的意义在于文化旅游是以需求为中心,强调需求结构升级,即从生存、发展升级到自我实现,以及从消费者角度出发考虑生产的经济形态。对比以往中国旅游产品开发的状况,我们如今对在旅游产品开发中融入更多有针对性的文化要素,提升旅游产品的市场价值有了更多、更深刻的认识。但是,就中国总体情况来看,旅游产品开发大多仍在使用单纯展示资源,卖初级产品,粗放式的浅层开发模式,这势必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旅游资源的各种旅游功能和应有的效益,造成旅游资源的浪费和闲置。因此,因地制宜,挖掘现有旅游资源的科学文化内涵、释放旅游文化势能,进一步对现有旅游资源进行整合,是提高中国旅游总体效益的有效途径。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中国许多旅游资源的科学文化内涵及其价值,国内外学术界早有相当的研究成果及定论,但由于长期处于以单纯的展示自然山水风光为主要旅游产品开发模式的现状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与国外众多依靠旅游资源的科学文化内涵发展起来的旅游名胜地相比,中国许多的优质旅游资源的科学文化内涵还只“待字闺中”,未被人识。因此,我们必须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将文化功能充分融入旅游产业的其中,从而实现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1.不断丰富旅游资源文化内涵。在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中,关键是如何把文化渗透、融合、揉进各类旅游产品的开发中,使其有灵魂、有主线、有品位。针对有形文化旅游资源,产品在开发时要使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为旅游活动的发展不断地注入新的血液和动力,使它‘活’,起来。针对无形文化旅游资源,特别是一些文化遗存,挖掘其文化深度内涵,可以通过一定的设施和活动,营造文化氛围,使文化内涵通过一定的“物化”载体展现出来,让游客能真实地感受到其中的品味,获得教益,从总体上增强对游客的感官冲击度、情景体验度、情绪调动度、信息接受度。

2.以市场为导向原则,努力实现文化旅游产品的功能。这就要求开发者以市场为标准,根据游客需求,针对不同市场群体,结合文化旅游资源特征,以文化为导向,推出多层次、多样化的个性产品,开发出具有市场吸引力的文化旅游。因此在开发中应针对市场不同层次的需求,创造能满足游客文化消费要求且能激发旅游者兴趣的旅游产品。

3.体现特色和品位,突出文化主体。从发展的趋势上看,没有参与性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是难以吸引游客的。所以,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应以鲜明的特色为形式,以丰厚的品位为内涵,以人本主义精神为本质。突出“文化为根,以人为本”,突出和强化文化旅游产品、文化旅游场景或环境的文化性。由于文化具有相对的民族性,因此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要注意突出文化主题,紧扣景区文脉,适当强化和突出,不能偏离、淹没其主流特色。

4.完善相关法律,加强资源保护。文化旅游资源中大多为不可再生资源,鉴于开发中有可能破坏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行为,需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以保障文化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避免短期行为。如中国政府已于1982年颁布《文物保护》,1988年颁布了《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为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提供了法律依据。另外,中国于l985年签署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2003年10月l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已经列入2o07年立法规划。这些都是中国历史文化游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避免破坏行为发生的一些必要措施。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能有效的规范市场秩序,进行合理有效开发,使旅游资源在开发时既能让当代人享用,又能为后人传承借鉴。

5.综合性开发原则。旅游产品的综合开发性原则是由旅游活动的综合性和旅游需求的多样性决定的。根据旅游系统理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六大主要构成要素,对旅游者来说这些是一个整体,而为之提供服务的除旅游行业外,还涉及到文物、林业、建筑、交通、卫生、电信、教育等行业和部门。旅游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这些部门和行业的协作、配合和支持。因此,文化旅游的开发必须围绕旅游者的核心利益,提供与产品配套的设施和服务,做足文化氛围,以争取更火的客源市场。

6.创新性原则。文化旅游是一项充满憧憬、创意的文化活动,树立创新意识对于发展文化旅游业显得特别重要。一方面,那些符合时展要求的文化理念的创:另一方面,深厚的文化内涵必须通过创新的文化表现手段和表现形式来展示,以适应当代旅游者审美的要求,符合当下科技社会发展水平。所以,文化旅游在开发时必须坚持不断创新。如中国现已开发且获得成功的深圳华侨城主题公园。依靠不断的产品创新,深圳华侨城培植起了旅游主题公园的品牌,将文化创新融入旅游产品创新中,从而提升了华侨城的旅游功能和品牌形象,创造着中国旅游产品的国际化竞争力。从l989年最初“锦绣中华”的建成,到之后开发的“中国民俗文化村主题公园、“世界之窗”、“欢乐谷”等人造景点相继建成,四大主题园构成的华侨城享誉海内外,给深圳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不俗的业绩。嘲这充分说明了旅游产品的创新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张国洪.中国文化旅游一理论.战略.实践[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2]莫林虎.从《刘三姐》到《印象.刘三姐》.集美大学学报,2005.09:86—88.

[3]郭颖.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理论与实践——以泸沽湖为例[D].四川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2.03.

[4]邵晓兰,高峻.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现状和展望[J].旅游学刊,2006.06:76—82.

[5]丁健,彭华.民族旅游开发的影响因素及开发模式[J].中南民族大学报,2002.03:98-l01.

[6]许志晖,丁登山,向东.对南京文化旅游开发模式与整合重点的探讨[J].人文地理,2006.03:34—38.

[7]董观志,李立志.近十年来国内主题公园研究综述[J].商业研究,2006.04:l6—19.

旅游文化的功能篇7

关键词:郑汴一体化开封旅游业发展思路

连接郑州和开封的郑开大道开通标志着郑汴一体化发展从规划进入了实施阶段。在郑汴一体化的浪潮中,作为开封经济支柱产业的旅游业,如何将古都的历史人文、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等旅游资源全面整合,如何创新旅游发展模式,联合开发郑汴两地旅游产品互为依托、优势互补,实现跨越发展,这是一个重大课题,也是郑汴一体化研究的一个切入点。

郑汴一体化背景下开封旅游业的发展机遇

开封地处中原城市群的核心部位,中原城市群战略引发的资源重新组合和配置,必然使开封能够分享由资源聚集所带来的发展机遇。郑汴一体化又为开封和郑州城市间旅游资源的整合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成为开封旅游业发展的助推剂。

郑汴一体化将大幅提升开封的旅游品牌形象,进一步加快区域旅游市场的发展进程,区域旅游市场前景广阔。郑开大道的开通,不仅使城际旅游更加方便快捷,加快了两地市民的出行和旅游,而且使开封的交通区位优势得到增强。

郑汴一体化无疑会引发旅游方式和市场的改变,给开封旅游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因此,开封旅游业要抢抓郑汴一体化的机遇,根据“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文化旅游城市”、“中原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的城市定位,通过科学规划来体现郑汴一体化的需求,扬长避短,实现开封旅游经济的全面振兴。

基于郑汴一体化的开封旅游业发展思路

(一)明确城市的功能定位,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力度

开封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厚重的历史积淀,使其在居住休闲上具备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如鼓楼夜市、龙亭、清明上河园等。郑州作为辐射性很强的商贸中心城市,总人口700多万,有着广阔的旅游客源市场,而且也是巨大的客源集散地。整合中原城市群、郑汴一体化、宋都古城的发展理念,在区域性分析和市场分析的基础上,开封旅游开发模式及功能应定位为郑州的“后花园”,发挥人文旅游中心和休闲度假基地的功能,实现两城旅游优势的功能互补。开封今后的旅游建设应当强化其为郑州服务的功能,重点放在旅游休闲基础设施、城市绿化美化、餐饮及宾馆服务规范以及房地产开发上,突出园林城市、生态宜居城市,营造花园城市的生态与环境,使开封的城市环境成为一种吸引力。

行政区划制约是影响旅游资源实现优化配置的主要因素。郑汴一体化使两市旅游业的融合水到渠成。加快郑汴旅游资源整合步伐,统一规划,打造特色精品旅游线路。如龙亭、清明上河园等景区可与郑州巩义的北宋皇陵、登封的嵩阳书院、新郑的欧阳修墓园组成中国北宋文化游精品线路;大相国寺可与登封少林寺、巩义石窟、慈云寺组合,再向西延伸到洛阳龙门石窟、白马寺和偃师玄奘故里,组成中国佛教精品游线路。新的组合可以使郑-汴-洛“三点一线”推陈出新,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客。在旅游线路组合方面,开封和郑州两地的旅行社可以把双方的景区纳入旅游线路之列,拉大线路空间。在旅游市场开放与管理方面,开封要打破地域限制,取消地方保护、实现两地的无障碍旅游。继续实行旅游年票制度,进一步免费开放部分景区(点),从而达到吸引郑州游客、延长游客滞留时间、增加旅游相关产业收入的目的。两市旅游管理部门在城市导游图的编制、旅游广告宣传及旅游促销活动中要积极联手,共同举办高层次、全方位的大型旅游推介活动。

(二)完善城市空间发展结构和功能,挖掘宋文化旅游资源

尽快编制开封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和宋都古城复建规划,全面进行资源整合工作。结合开封三大城市片区的结构特点,重新明确城市的空间发展结构和功能,在保护、修缮、适度开发老城区和建设东区的基础上,强力推动新城区(汴西新区)建设。中部包括老城区和护城大堤以内部分,应重点发展文化产业,大力提升传统文化旅游、休闲服务的核心功能,限制和疏解行政、办公、生产及部分居住功能,为餐饮、住宿、度假、旅游、文化会展业的发展营造空间。充分挖掘历史文化价值,在老城区改造中实行精品战略,加强文物古迹保护与风貌协调,推进街道环境整治与水系整治工程,提高现有景点的档次和内涵,形成不同特色的景区与观光线路。结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全面改善老城区环境,打造雅俗共赏的宋韵古城。加强地下历史文物资源的挖掘,以开发“城摞城”为主题进一步提高开封文化旅游的影响力。自护城大堤以西至中牟县边界的汴西新区,是郑汴一体化发展中开封与郑州对接的重要区域,也是集居住、工业、办公、商贸、休闲于一体的生态型新城区,应重点建设运粮河两侧的休闲度假区。东部包括开封县城、边村工业区和汪屯工业区,着力打造郑汴洛工业走廊。

开封是“宋文化”的发源地,文化积淀深厚。根据城市形象竞争定位原理,在全国范围内城市特色弱化、千城一面现象突出的情况下,开封应突出北宋文化特色,打造宋都古城,从而树立有别于郑州、洛阳和西安的独特的旅游形象。挖掘宋文化魅力、打造宋文化特色,是开封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开封重修和新建了许多历史人文景观已形成了龙亭湖风景区、包公湖风景区、禹王台繁塔风景区和开封至朱仙镇、开封至兰考两条旅游线路的“三区两线”文化旅游景观链。深入挖掘宋文化旅游资源的内涵,提升宋文化旅游产业的品位和档次:要全面启动宋都古城复建工程,以“塑造世界历史名城,体验宋都千年梦华,打造唐宋古都走廊”为目标,以“宋都·宋文化”为宗旨,完善水系工程,开发开封古城墙和“城摞城”奇观,将宋都古城打造成全国一流的文化旅游精品;要加快“申遗”步伐,将北宋东京城遗址与同是“国保”级的北宋开宝寺塔(铁塔)、北宋天清寺塔(繁塔)和开封城墙等其他相关珍贵遗迹组合,通过有机地整合、修复和展示,加上国宝《清明上河图》及《金明池争标图》、《东京梦华录》的印证,联合“申遗”,提升现有景点的整体品位。

(三)突出文化旅游经济,优化旅游产业结构

文化旅游经济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崭新形态。开封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应通过各种形式把开封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表现出来,以文化促旅游,以旅游带经济。开封作为豫剧“祥符调”的发源地被称为“戏曲之乡”;因曾在宋代产生过“苏、黄、米、蔡”四大书法派系,被称为“书画之乡”;作为我国五大名绣之一的汴绣,以其独特的针法成为中国工艺美术的精品;开封又有“盘鼓艺术之乡”、“木版年画艺术之乡”、“菊花之乡”等美誉。宋词文化、历代名人文化、黄河文化等也都是具有重要开发价值的文化资源。围绕“宋文化”主题,进一步突出各景区、景点的个性特色,选取市井民俗文化、皇家宫廷文化、宗教文化、府衙文化、商贾文化等不同侧面,来确立景区定位,打出自己的特色牌。

吃、住、行、游、购、娱不仅是旅游的主体内容,也是旅游消费的重要载体。郑汴一体化使两城居民享受同城待遇,将极大拉动本地游的市场。因此,开封应着力开发观光、度假、休闲、商务及特色系列旅游产品,实现由观光型产品向观光度假型产品过渡。在旅游产品开发方面,着力打造休闲旅游产品,如假日休闲、市井体验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民风民俗、美食名菊、民间演艺、工艺制作类的民俗风情旅游产品;悬河长堤、村落沃野、渔牧花果类的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同时,对老产品进行深度开发、升级换代,实现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的更高层次的转化,把开封建成影响力巨大的书画、古玩、手工艺品交易中心和宋文化、中原民俗文化展示中心。这样全方位、多侧面、立体化地对旅游资源进行挖掘、整合、包装和展示,“开封游”的空间将更加广阔,内容将更为丰富,品位将得到提升,更具备从“一日游”到“多日游”的基础和条件。

旅游业发展空间大,产业关联性强。然而开封旅游经济发展不平衡,“食、住、行、游、购、娱”旅游产业链发展不均衡,主要表现在旅游商品品种少、档次低、规模小、销售不畅,造成旅游产业链条过短,旅游业的综合效益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尤其是对拉动旅游消费有较大作用的“购、娱”两个环节比较薄弱。因此,在旅游产业结构组合方面,要紧紧围绕“吃、住、行、游、娱、购”六要素,对旅游资源进行多层次、综合性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实现旅游产业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的转变,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多种功能。要积极扶持和引导农民和有关企业大力发展有特色的绿色旅游食品;鼓励旅游景点和旅游企业,挖掘开发能够反映开封地域文化特征的旅游商品。开封的花生糕、包公豆、朱仙镇豆腐干、陈留豆腐棍、兰考豆腐乳等,要改变包装粗糙、质量不统一的现状,进行深加工、精包装。对朱仙镇木版画、汴绣、官窑等,更应很好地挖掘,使之成为旅游商品的名牌。

(四)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增强旅游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树立大旅游观念,通过理念创新、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尽快打破部门分割、多头管理等局面,积极探索符合政策法规、适应市场经济需求、适应现代旅游发展规律的旅游景区(点)管理体制。按照“统一管理、行业指导、企业运作”的原则,加快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积极组建旅游企业集团,力争实现开封旅游的六统一,即规划统一、宣传统一、线路统一、包装统一、门票统一、接待统一,提高旅游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加大旅游招商引资步伐,提高产业素质和结构升级。以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相对分离为突破口,大力推进旅游景区(点)的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如彰显“北方水城”魅力的水系工程、张择端笔下的北宋皇家园林—金明池重建项目、清明上河园二期工程—琼林苑御汤园温泉度假宾馆项目、名扬天下的樊楼、千年佛教名塔—繁塔、元代著名全真道观—延庆观、全国第二大古代城垣建筑—开封城墙、以独到雕饰闻名的山陕甘会馆、“悬河”奇观的开封黄河生态旅游区开发项目、万岁山森林度假区开发项目等。在这方面,清明上河园的成功已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历史性机遇的到来,给开封景区(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接待服务水平要有新的提高,硬件设施建设要进一步完善,旅游内涵要在凸现北宋文化特色的前提下进一步充实,市场开拓要借助郑开大道的“桥梁”加大力度着重创新,内部管理要不断强化,使景区(点)的整体水平登上新台阶。大力推行和实施旅游管理和服务质量标准,完善旅游服务质量体系建设。积极开展旅游景区创a、旅游饭店创星活动,不断提高旅游经营单位的管理和服务质量。切实推进旅游行业诚信建设,建立旅游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等级评定、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构建旅游诚信体系。

结论

现阶段面对郑汴一体化带来的机遇,进一步理清发展的思路,明确城市功能定位,依托郑州庞大的客源市场和便利的交通优势,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力度,是加快发展开封旅游业应有的战略选择;构建文化旅游产业,建立高效的旅游业协调与管理体制,培育旅游大环境,净化旅游大市场,是做实做大做强开封旅游产业的关键措施。

参考文献:

旅游文化的功能篇8

[关键词]农业多功能性旅游农业对策

旅游农业是指把农业和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农业设备、生产场地、农业产品、农业经营活动、农业景观和农村空间,经过规划设计,发挥农业与农村休闲旅游功能,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游览、品尝、休闲、体验、购物,从而促进农村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

旅游农业要面向农业旅游的市场需要,发挥农业的旅游功能。农业的旅游包涵休闲功能,但不仅仅局限休闲功能。

一、农业多功能性与旅游农业

1.农业多功能性

多功能农业是指农业不仅具有传统的粮食生产功能,还要为其他目标如生态保护、社会公平等目标做出贡献。我们认为,随着生产的发展,贵州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逐年下降,但农业在该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农业不仅具有传统的粮食生产功能,而且在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方面,能够促进农村社会公平公正稳定,改善区域直至全国大流域生态环境,维系农村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保留民族特色等诸多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2.旅游农业

旅游农业的内涵,是指旅游农业这一概念所具有的,并反映旅游农业特有属性的认识内容。据此,我们可以把旅游农业作如下表述:旅游农业是以农业为载体溉有农业生产功能,又有旅游活动功能的新型产业。旅游农业具有如下几个特有属性。

(1)具有农业和旅游业的产业兼容性

农业属于第一产业,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本来两者各有天地,互不相融。但旅游农业的出现,无论是其项目设置、设施装备,或是环境条件、经营管理等方面,都是农业与旅游业的相互兼容,并以此而区别于一般的乡村农业。

(2)具有田园风光和旅游景点的呼应性

旅游农业充分发挥一般农业田园风光的优势,因地制宜地加以艺术化改造,如绿化美化,地形改造,并适当设置雅致、简朴、自然的景点和实用、配套的设施,使田园风光得到点缀而增辉,旅游功能也因此而强化。

(3)具有生产功能和旅游功能的耦合性

旅游农业是两种功能的耦合,既具有生产功能,又具有旅游功能,即在向社会提供物质产品的同时,以其特有的田园风光、民俗风情让人们感受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乐趣,并达到体验生活、增长见识和措情益智、陶冶情操的效果。

(4)具有生产活动和旅游活动的统一性

农业是以种养业为主的物质生产活动,旅游业是以观光、休闲为主的精神文化活动。这两种活动过程,在过去,一般都是分别在不同的场所展开的。旅游农业则是同时在同一场所使两种活动过程协调一致。

(5)具有物质价值和文化价值的互补性

农业追求的是物质生产价值,旅游业追求的是精神文化价值,两者的效益是通过各自的价值得到体现的。旅游农业则可以实现两种价值的互补,即旅游农业一方面以其可观赏性和可参与性使农业的附加值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又以其生产性和文化性使旅游业价值获得支撑和延伸。

二、贵州旅游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1.贵州发展旅游农业的背景

从资源禀赋上看,贵州是自然与人文合璧的结合。占全省面积92.5%的山地、丘陵和占73%的喀斯特地貌,使贵州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喀斯特王国”。各民族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中蕴藏着久远的历史传统与多样性的原生态文化、堪称“文化千岛”。贵州的自然与文化保持着较好的原生状态,这使得贵州具有给游客创造与众不同的全新体验的资源条件。

从现实来看,贵州是中国少数民族主要的聚居区之一,以农业经济为主,工业化程度较低,是中国最欠发达的省份之一。通过旅游农业的发展,可以促进整个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2.贵州发展乡村旅游的现状

根据2007年8月贵州省旅游局组织乡村旅游典型村寨调研各地州提供的《贵州省各市、州(地)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调查表》(以下简称《地州表6》)、《典型村寨的入户调查表》的数据,目前贵州省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如下:

据统计到2006年底

――全省开展乡村旅游经营村寨数共计575个;

――开展乡村旅游经营户数达6184个;

――开展乡村旅游经营直接从业人数60998人次;

――开展乡村旅游经营脱贫人口数175097人;

――乡村旅游人员培训已达70878人次;占旅游从业人员比例平均达56.7%;

――政府用于村寨交通基建投资的金额达25.9亿元;

――全省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达1617万多人次,其中境外游客达9万多人次;

――乡村旅游总收入达近63.38亿元(十五期间我省旅游总收入为47.3亿元);

――乡村旅游人均收入达2070元。

其中,黔东南、遵义地区以及黔南地区分列乡村旅游总收入的前三名,各区收入分别为:47.89亿、10亿、2.5亿。

表12006年各地州市开展乡村旅游具体情况表

三、贵州旅游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省的旅游经营者已经比较敏锐地注意到乡村旅游的发展空间,但自发增长期的乡村旅游还存在很多问题。

1.各自为政的现象严重,品牌效应差

我省在旅游农业的开发过程中,很多都是农民一家一户在实践中去摸索经验,主要属于自发的、分散的、粗放的小农个体经营形式,其产业意义不大。没有把旅游接待地能够吸引游客的农家风味、人居环境、服务水平等放在重要位置。

2.项目缺乏规划和策划,盲目性过高

出于资金缺乏,没有对旅游资源进行充分的论证规划和策划就匆忙上马,开发中只重视规模,粗制滥造,许多旅游农业开发存在较大的盲目性,急功近利。倡导和实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迫切需要的。

3.管理不够规范,服务水平不高

农业旅游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机制不健全,农业部门、旅游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在管理上还不够协调。旅游区的道路建设、配套设施建设、管理服务用房等用地结构和布局还比较散乱,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各行其是。游客的餐饮、住宿、娱乐、安全、卫生等方面还不规范。

4.科学规划重视不够,同质化严重

目前,我省旅游农业基本上是以乡村企业、农民自主建设开发为主,缺少整体规划和科学论证,项目设计雷同,布局不尽合理,功能不配套,市场定位不明,简单仿效,粗放经营,在开发建设上随意性较大,存在着一定无序性和盲目性。

5.产业化层次低

第一,对农业的旅游资源保护不够。旅游产品大都以农家乐之类为主,产品化程度低。

第二,市场是区域性周边市场,市场定位还存在相当大差距。以自驾旅游市场为主体的农业旅游的局限性必然影响旅游农业产品的销售。

第三,作为旅游产业良性循环机制有待形成。

6.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原生态破坏严重

我省在开发乡村旅游的过程中,由于一些地方官员和开发商的急功近利,甚至还有贫困地区人民渴望通过旅游改善生活而盲目开发,普遍缺乏科学的规划与管理,开发旅游的积极性和热情就变成了一种破坏力。

四、贵州旅游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针对我省旅游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充分地意识到积极发展旅游农业,在为游客提供一种深度文化体验的全新旅游产品的同时,又极大地加快了广大农村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因此,只有进一步完善旅游农业的开发措施,创新发展模式,才能实现旅游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整合资源,挖掘内涵,突出特色,培育品牌

我省旅游农业资源十分丰富,在开发过程中要突破区域局限,突出特色,多方位、深层次地开发产品,深刻挖掘旅游农业资源的文化内涵,增强产品吸引力和竞争力,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根据现有资源分布情况和农业的季节性特征,开发不同主题的旅游产品,构建旅游农业品牌。

2.长远规划,科学策划,增强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

在我省的旅游农业开发中,要通过系统规划,有机整合乡村旅游资源,认真科学地策划好旅游开发项目;在乡村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和设计中,要在乡村民俗、民族风情和乡土文化上做文章,使乡村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文化品味和艺术格调,成为展现当地社会生活与旅游文化的一个窗口。

3.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旅游设施

目前,旅游农业开发建设资金主要依靠政府组织投入,经济实力不强。在旅游农业发展中,应拓宽资本投入渠道,形成政府投入、群众投入、社会投入相结合的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新格局。引进先进的旅游农业开发、管理和服务方式,提高其竞争力。要加强旅游农业地基础设施与旅游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环境,解决好交通、食宿、卫生等问题,以便开展“一条龙”服务,延长游客停留时间,获得经济效益。

4.挖掘亮点,坚持“特色”开发之路

乡村旅游的开发与建设,应坚持特色原则,将“特色”作为乡村旅游资源的“卖点”,避免随波逐流,千景一面。目前,贵州省一些著名的乡村旅游景点,例如贵阳市小河金山生态农业观光园、花溪区的镇山村、乌当区香纸沟等,正是由于突出了“特色”,吸引了大批游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5.发掘农业资源的多功能,加大产业化层次

农业产业功能。这是从农业的一般功能来说的。农业为游客提供体验、休闲平台,同时,提供优质、绿色、生态、安全、健康的农产品,满足游客对休闲食品、安全食品的需要。

休闲游憩。乡村多宁静,空气好,民风纯朴,对休闲养生是极好的去处。同时,游客在休闲过程中,观光、休闲、体验、娱乐、度假等各种活动和服务于一体。起到修身、养生、静心、养神的最佳效果。

观光学习。游客通过对旅游农业产品的了解,充分了解农业文化、学习农业知识、参与农业生产活动、感受农业景观的户外体验。与此同时,游客的参与加深了对环境保护的认同,可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自然景观生态。

体验养生。休闲农业区具有优美的自然环境,新鲜的空气,宁静的空间,生生不息的动植物,遍地绿色的草木,以及随处的鸟语花香,是最适合调剂身心及养生保健的场所。

6.努力实现旅游农业可持续发展

发展旅游农业,不仅能为游客提供新的活动空间,还能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格局,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获得旅游业和农业的双重效益。旅游农业的基础是农业体系内部功能的良性循环和生态合理性。在旅游农业开发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文旅游资源的文化特征,坚持走生态效益型道路,重视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相结合,实现旅游农业可持续发展。开发与保护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近几年来,城乡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农村环境、发展旅游产业的需求日益增强,这为旅游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客源条件。我省丰富的旅游农业资源又为发展旅游农业提供了优越的基础条件。由此可见,我省旅游农业开发潜力很大,必将蓬勃发展,成为一项生命力强大的新型产业。

参考文献:

[1]马勇,舒伯阳.区域旅游规划――理论.方法.案例[J].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2]陈文林,翟虎渠.旅游农业[J].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魏小安,刘赵平,张数民.中国旅游业新世纪发展大趋势[J].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4]王兴斌.旅游产业规划指南[J].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

[5]李长荣等.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旅游文化的功能篇9

【关键词】改革开放旅游业定位功能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中国旅游业逐步开放和逐步走向世界的三十年。在这三十年中,中国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实现了从旅游资源大国向亚洲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树立起了世界旅游大国的鲜明形象,成为推动世界旅游发展的最富活力的重要力量,并开始了从亚洲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的新历史迈进。在这个过程中,不同时期的世界政治经济大背景和中国自身的政治经济发展背景影响和决定了中国国家战略中旅游业的定位,并最终决定着中国旅游业的定位和功能,其中改革开放和日益加速的经济全球化就是影响中国旅游业定位和功能最重要的因素。

进入新世纪,中国旅游业的产业地位进一步提升,综合带动作用更加突出,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中国旅游业积极发挥着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以及国家的政治外交、经济贸易、文化交流和对港澳台工作的重要作用,成为持续提升国民生活质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和平崛起的重要内容。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思想后,中国旅游业更是成为践行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典范产业。

一、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央与地方对旅游的不同定位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央对旅游的定位是不断变化的,对旅游的地位和功能的认识是逐步深化的。旅游业在三十年中经历了从新兴产业到重要产业的定位变化,这一系列的定位变化也决定了旅游地位和功能的不断变迁,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特色,深刻地体现着当时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客观时代特征。具体来说,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在国家战略中的定位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发展旅游业的重点是尽快补充外汇短缺,旅游成为创汇的重要渠道;九十年代,国家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业成为发展中的亮点;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经济环境和国内发展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家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和建立良好国际形象的战略选择,旅游正在成为具有综合作用的重要产业;党的十七大以后,要求进一步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更加重视民生问题和生态文明建设,旅游业开始在成为重要经济产业后,又成为广泛涉及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综合性典范产业。

与中央对旅游产业性质、地位和功能认识的不断演变深化相对应,地方政府对旅游产业的认识和定位也不断演变、深化和明确。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地方政府对旅游的认识和定位是与中央基本保持一致的,大体经历了从隶属于外交政治事务的政治事业,到独立于外事业务的政治与经济性并重的新兴经济产业,再到各地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最后到现在各地的新支柱产业、三产的龙头产业、优势产业和先导产业,这样一个产业地位日益突出、功能日益重要的发展过程。除了表现出与中央基本一致相同的认识变化过程和轨迹外,各地由于各自具体实际情况的不同,还体现出了不同地方特色,对中央相关旅游业定位精神的执行贯彻的情况在时间和力度上各不相同。党和国家领导人到各地考察工作时,关于各地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指示,为地方政府的旅游产业准确定位和功能的积极发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明确了旅游业的重要产业地位和在当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纷纷把旅游业列为本地经济发展中新的支柱产业、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优先发展的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制定和颁布了鼓励和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一系列的政策性文件。

二、改革开放三十年旅游在不同阶段的定位和功能总结

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到今天的全球化,根据在国家战略中对旅游业的不同定位,中国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产业形象、规模和地位、功能日益凸现,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可以说,中国旅游三十年是旅游业产业地位逐步树立并日益强化和旅游业综合功能不断发挥的三十年,在这一过程中的各个不同阶段中展现了不同的地位和功能,具体见表1。

总的来说,各个不同阶段针对旅游的领导讲话,中央、国务院会议精神,与之相对应的包括政府工作报告在内的各种文件、法规、方针、政策及相关机构的成立充分体现着这一时期旅游业的地位和功能,而现今以旅游卫星账户为代表的新型旅游产业核算方法及其相关综合指标体系所体现出的贡献度,更能科学直观的展示出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功能。

三、新阶段对旅游定位与功能的再认识

按照国家旅游局的规划,到2020年我国旅游总收入将达到46443亿元人民币,相当于gdp的7%,旅游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我国将成为世界旅游强国。在新时期,调整经济结构,不断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内需,改变目前重投资、轻消费的状况;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注民生,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扩大就业,努力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等问题,都是未来构建和谐社会中需要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旅游业的市场前景和特征将使其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产生更具战略意义的作用。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客观分析,其已经成为一个典范产业。典范产业的提出是对旅游业在新时期发展优势的新认识,即旅游业已经不仅仅是经济产业,而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多功能全方位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旅游业在不同阶段承担着影响国计民生的不同重要责任,这是由旅游业自身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首先,旅游业是包含生产性服务、消费性服务以及公共服务的综合性产业,既能带动服务业加快发展,又可以推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其次,旅游业是实现经济增量发展的集成产业,直接和间接影响的细分行业多达100多个,通过产业融合,形成资源共享,实现协同发展,创造新增价值。第三,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范围广,进入门坎低,可以有效扩大就业空间和渠道。第四,旅游业是开展对外交流的窗口行业,丰富和扩大国际民间往来,促进两岸交流,具有积极活跃的外交功能、经贸效应、文化作用和统战作用。第五,旅游业是全面综合性功能事业,除了主要的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外,还具有建设生态文明,保护传承文化,追求真、善、美,最终实现社会全面和谐、人民幸福、人的全面发展的深层次功能。

总之,旅游业在不同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定位,发挥着不同的重要历史功能。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旅游业会形成以经济增长点为主,同时形成社会和谐点、环境优化点、区域协调点、国际合作点、文化促进点、生活质量点的一点为主、六点并进,全面推动的社会发展的格局。据不完全统计,历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及旅游业在国家对外开放中的作用有31次,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中的作用有13次,在对国家扩大内需中的作用有6次。从中可以看出,旅游业尤其在我国对外开放、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扩大就业门、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008年召开的全国旅游会议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吴仪同志针对旅游业当前的地位和功能特别指出:“旅游业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产业,推动社会进步的和谐产业,建设生态文明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先导产业,深化对外开放的窗口产业。”这一描述是十分准确和科学客观的。

可以预见,随着全社会旅游意识、旅游能力大大增强和全社会办旅游的大旅游格局的基本形成,在今后和谐社会的全面建设中,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践行中,旅游业自身的优势决定了其必将拥有更重要、更突出的地位和发挥更全面、更典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魏小安等:旅游强国之路:中国旅游产业政策体系研究[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2]国家旅游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党和国家领导人论旅游[m].中国文献出版社,2004.

旅游文化的功能篇10

关键词:城市旅游 ;研究框架 ;世界城市 ;整体性 ;多元性

引言

城市旅游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正确认识城市旅游是指导城市旅游发展实践的前提。受世界范围内城市化与全球化进程的影响,城市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城市的结构和功能深刻地影响并塑造着城市旅游产业的形态。在城市的演进过程中,由于大量与旅游发展有关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要素不断聚集,使得城市在旅游产业中同时扮演着客源地、目的地、集散地和中转地等多种角色。当城市逐渐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环境时,这种多角色并存并相互交叉的复杂现状,不可避免地与城市旅游的特质与结构相耦合,成为了区分城市的重要特征。

21世纪以来,学术界对城市旅游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相关研究也从分散案例向系统研究过渡。一方面,系统研究框架对提高城市旅游的认识和研究水平具有积极意义:它可以整合已有研究成果,综合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手段,进行更加广泛的研究,设计并处理更加复杂的研究数据,为实现不同学科领域内相关研究工作的协同(synthesizing)和创新提供指导。另一方面,系统研究框架对指导城市旅游发展实践具有重要价值:它可以帮助决策者和管理者理性地把握发展阶段,帮助规划者确立适合的发展理念,帮助经营者和投资者认识亟需解决的实际问题,也可以帮助居民和游客更加科学地理解和利用城市资源。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对旅游产业发展的进一步重视,我国旅游业发展进入了新的战略机遇期,许多城市都围绕“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这一主题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如北京提出“旅游资源多样化、旅游服务便利化、旅游管理精细化和旅游市场国际化”的发展要求;上海在都市旅游格局初步确立的前提下,提出“打造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和国际化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目标;杭州提出“建设国际重要旅游休闲中心”的发展任务;而南京则提出“建成世界著名文化休闲旅游胜地”的战略构想。

上述城市的旅游发展构想中,都包含着一个共同的发展理念,即实现从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的跨越。而要实现这种跨越,就必须对城市旅游的认识进行突破和创新。因此,在城市旅游的发展实践中,吸收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以整体的研究框架来引领发展理念的转变,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在对城市旅游整体研究框架剖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对城市旅游发展实践中应该重视的问题进行讨论。

城市旅游的特点

城市,作为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是城市旅游发展的物质和社会环境。pearce(2001)指出,城市的基本特质包括建筑、人口与功能的高度集中性,社会与文化要素的空间异质性,经济的多功能性,以及区域和城市网络的向心性。这些特质深刻影响着城市旅游的发展。城市旅游目的地是分散的空间,这些空间在游憩需求、消费体验及闲暇时间的随意支配等方面存在相互联系,通常可以依据某些象征或符号来加以识别。城市旅游空间统一地存在于某一个相对稳定的城市范围之内,具有物质功能的集中性、社会文化的趋同性、经济生活的统一性以及空间结构的向心性等特征。城市旅游除了具有一般旅游产业和旅游活动的基本属性外,也有其自身特征,可以从吸引力构成、旅游动机和旅游行为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从吸引力构成角度来看,城市旅游的吸引力来自于“在一个合理、紧致、有趣和迷人的环境中,有很多东西值得看、值得做,而不仅仅是某一个方面;这种集各种旅游要素与商业中心于一体的整体性,非常重要……”。从空间识别角度来看,城市旅游目的地并不是一个可以轻易识别的特定空间范围,而是分散的空间,这些空间在游憩需求、消费体验及闲暇时间的随意支配等方面存在着相互联系,通常可以依据某些象征或符号来加以识别。城市旅游空间统一地存在于某一个相对稳定的区域范围(城市)之内,而这个区域范围又具有物质功能的集中性、社会文化的趋同性、经济生活的统一性以及空间结构的向心性等特征。从旅游者认知角度来看,城市旅游是消费体验的集合,休闲文化产业的发展使城市的生产与消费边界逐渐模糊,直接影响了城市功能的演变。在现代城市中,具有地方差异的消费和生活文化日益多元,人们的地方体验也日益丰富,城市旅游者越来越多地渴望更加深入和有意义的体验,而城市内部地理格局的演变提供了新的旅游机会。

(一)城市旅游吸引力

城市旅游的吸引力来自于由城市建筑、交通、商业、娱乐等构成的异质性社会文化体验。erhlich和Dreier(1999)曾进行了类似的说明:“游客到访波士顿的原因是其都市氛围的完整性:极具活力的开发区,丰富的历史与文化积淀,以及大量的精致建筑、特色购物街、餐馆、剧院和夜总会等交织在一起……”。城市是各类设施和功能集中的地方,尽管一些游客是明确地被非城市旅游环境所吸引,但他们也不可避免地要在城市中花费一定的时间。城市旅游活动大致可以进行这样的分类:一种是对坐落于城市区域内的特定吸引物感兴趣的游览;另一种则是源于对城市的直接兴趣,城市环境是这类旅游活动的主要吸引力。

(二)城市旅游动机

城市的集中性和多样性涉及到功能、设施、建筑样式、文化等各个方面,游客可能会被其中的一项或几项吸引,但这并不足以解释所有城市旅游活动的动机。旅游动机的多样化与城市的多样化有很大的关系。城市是多种经济与政治力量的积累与汇聚,也是文化、娱乐和休闲要素集中分布的地方,大多数城市旅行的首要动机与经济或政治因素有关。我们不能将城市旅游的动机简单地归入某一类别。Hwang和Gretzel(2006)提出,多目的地旅行模式往往表现为复杂的多城市观光线路,其中也包括游客在非主要目的地城市的短暂停留。

(三)城市旅游行为

城市旅游是消费体验的集合,pacione(2005)认为,休闲文化产业的发展使城市的生产与消费边界逐渐模糊。现代城市的消费和生活文化日益多元,城市内部地理格局的演变提供了新的旅游机会。pearce(2005)指出,城市旅游已成为满足人们必要文化消费的主要方式,城市环境和其间的不同元素都可视为商品化的游客体验,并与旅游者的心理与社会背景紧密联系。在城市旅游中,游客与居民在生活方式和设施利用等方面的区别不易发现。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定居于城市,生活化的场景时常贯穿于城市游客的活动中,游客和居民的各类消费活动存在着融合与趋同。

城市旅游的代表性系统研究框架

在最近的研究中,学者们致力于将相关研究从现象描述和案例分析的层次提升到一个更加系统的高度,Hughes(1998)就提出城市旅游研究应该达到一个类似范式的状态。一些学者基于不同的视角,对城市旅游的系统研究框架进行了讨论,其中,pearce(2001)、ashworth和page(2011)以及保继刚和梁增贤(2011)的理论框架最具代表性。

(一)pearce的研究框架

pearce(2001)的研究框架是一个以空间尺度为纵轴,以研究主题为横轴的概念矩阵,见图1。矩阵中的具体内容需要综合的研究方法来对横向与纵向研究间的联系进行系统验证,在这个研究框架中,对研究主题的关注需要与基于城市属性的具体研究相协同,而对空间尺度的关注则需要利用城市间联系或城市与区域间联系的数据来分析。只有将审视地方间关系作为研究前提,才能将不同主题和空间尺度的研究有效联系起来。实践中,城市旅游规划需要整合营销和发展,同时也要考虑组织和影响等方面。此外,在不同尺度和地区中,服务与设施供给者之间的商业联系和经营安排,也应该在城市旅游的发展实践中受到关注。

(二)ashworth和page的研究框架

ashworth和page(2011)认为,许多关于旅游的研究忽视了城市,而关于城市的研究也忽视了旅游。矛盾的根源在于:学术界对城市旅游的重视不够,但城市又的确是大多数旅游者的客源地和目的地,是旅游行程中最主要的节点之一。城市旅游研究不可避免地要与现代城市所经历的城市化(urbanisation)、全球化(globalisation)、再次全球化(re-globalisation)等背景发生联系。只有从城市自身的功能演化和层级地位去认识城市旅游,才能使结论更加深刻。城市旅游研究应建立基于形态(form)和功能(function)的整合研究框架,对旅游发展中的城市形态演变、旅游者利用城市的方式及效应、旅游业发展对城市的影响等问题进行探讨。这一框架既适用于具体城市的研究,也适用于城市间的比较研究。

(三)保继刚和梁增贤的研究框架

我国学者保继刚和梁增贤(2011)提出了基于层次与等级的城市旅游供给分析框架,从核心要素(核心景区和代表性区域)、主题与特色(旅游形象、产业结构和现代服务业功能)、城市功能和地位(交通、接待、商业)等方面对供给面进行分析,从总体市场和细分市场对需求面进行分析,强调城市旅游供给层次与城市等级的重要性,并突出强调了城市功能与地位的作用。该研究框架关注城市在交通、接待、现代服务和商业等功能方面存在的等级差异,认为城市旅游的发展驱动机制与该城市所拥有的基础条件有紧密的联系;城市旅游的发展方式是多样化的,以旅游为单一核心产业的城市旅游发展方式也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四)分析启示

城市旅游系统研究框架的价值不仅在于指导理论研究,更应表现为对城市旅游发展实践的启示作用。上述研究框架都强调了旅游与城市、城市与区域以及城市内部各单元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强调了旅游发展与城市功能、游客需求等之间的联系。因此,研究框架中所透射出的“整体性”和“多元性”思想,应成为我国城市旅游发展与转型过程中值得注意的两个方面。

城市旅游发展的整体性

城市旅游在空间上存在不同层级与尺度。从实践角度来看,城市旅游发展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旅游与城市发展的整体性,城市旅游与区域发展的整体性以及城市旅游与生活空间发展的整体性。

(一)旅游发展与城市发展的整体性

目前,我国城市旅游发展的宏观背景是全球范围内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后工业化社会中城市发展的调整与转型。在已有的研究中,为了突出城市的旅游要素,多数模型都抑制或忽视城市中的诸多其它动力要素,使得旅游和休闲要素在研究模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事实上,旅游应当归入城市并与之成为一体,虽然旅游对城市价值的整体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它仍然是城市构成和功能中的一个方面。我国学者厉新建等(2013)以北京为例,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强调居民与游客的融合,目标是让城市真正成为“居民的家园、游客的家园”,并从要素、行业、部门、游客等八个方面提出了城市旅游发展的具体工作内容,其核心就是旅游与城市的融合发展。

(二)城市旅游与区域发展的整体性

旅游联系具有全球性特点,应将城市置于一个更大范围的空间尺度来加以审视。一个城市除了向游客提供相对独立的目的地功能外,还在更大的地理空间范围内充当交通门户、中转中心等其它角色。因此,城市旅游的规划者和管理者,要树立整体的发展理念,明确城市在其所在区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使城市在旅游目的地功能之外能发挥更多的区域职能。城市的功能和区位特点决定了城市之间的联系,决定了城市在区域旅游一体化进程中所能扮演的角色,也决定了城市参与区域旅游竞争与合作时所采取的基本策略。简言之,要依据城市的区域地位和功能,为城市旅游发展进行科学定位,制定合适的目标、选择合适的道路、树立合适的形象,这是城市旅游整体发展的关键。

(三)城市旅游与生活空间的整体性

Jansen-Verbekem和孙业红(2012)认为,城市旅游的涵义和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城市旅游发展为城市复兴带来了新的推动力,引发了城市景观、公共空间、建筑遗产和交通设施的再设计。实践中,游客和居民对城市景观和设施的利用日益趋同,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而面向游客的服务内容也日趋生活化,城市旅游日渐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中国城市旅游发展共识2012》提出:培育市民与游客共享的生活空间,是旅游发展对城市的要求;包容、共享与创新是城市旅游发展的战略导向。因此,随着我国旅游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城市规划者和管理者都应及时回应旅游发展对城市发展的新要求,将城市建设成为让居民和游客都满意的生活空间。

城市旅游发展的多元性

由城市旅游主题和供给结构的分析可知,城市旅游发展实践存在多元性特点,主要表现在发展目标的多元性、内部结构的多元性、市场需求的多元性等方面。

(一)发展目标的多元性

目前,在我国城市旅游发展的实践中,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已经开始了建设世界旅游城市的进程,而一些区域中心城市如南京、成都等,虽然目前城市自身发展的国际化程度还有待提高,但也提出了建设世界性城市旅游目的地的目标。世界城市是一个开放的网络体系,由城市全球联系性的强弱决定不同城市的地位与职能。因此,建设世界旅游城市的目标,也反映了城市旅游发展目标的多元性。当前城市旅游的发展目标之一是“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实现旅游在新财富革命中的价值”,而城市旅游的发展意义和价值在不同等级与规模的城市中也存在分异,“宜居、宜游、休闲化”都是城市功能演化的方向。

(二)城市结构的多元性

传统的城市生态模型的空间依据是城市的社会―经济结构,然而,伴随着全球化和再次全球化进程,这种结构已逐步被新的社会地理结构所取代,如城市中心区和滨水区的重新利用、边缘城市的发展、幻想城市的出现、以及为适应这些新形式而进行的城市空间重建等。城市的多元化发展,为城市旅游消费的地理和社会模式创新提供了可能,其基础不仅是城市的层级,还包括不断变化的城市内部结构。从旅游学的观点来看,“再次全球化”就是利用城市中的旅游吸引物和基础设施来重新包装和展示世界城市的可达性与休闲经济,这对城市旅游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三)市场需求的多元性

城市旅游的规划者与管理者也要注意需求市场的多元化。随着城市整体功能和城市旅游功能的继续发展,文化娱乐产业将持续在城市中扩张,使得城市的生产与消费边界日益模糊,在旅游信息获取日益便利的前提下,个性化的城市旅游需求将越来越多,未来城市旅游的需求会逐渐转向“小众”。因此,除了满足传统的大众旅游需求以外,城市旅游在发展中也必须不断地适应需求变化,组织旅游产品的多元化生产。

结论

国内外学者提出的城市旅游研究框架,对城市旅游发展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通过分析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框架可以发现,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城市旅游的发展应注意“整体性”和“多元性”问题。就“整体性”而言,城市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发展,旅游既是城市的功能,也是促进城市发展的动力,城市旅游必须要走同城市整体发展的道路,才能实现城市的整体功能和城市旅游的价值;城市旅游的发展必须与区域整体协调,从而使城市在旅游目的地功能之外能发挥更多的区域职能;同时,城市旅游发展也必须注意城市的旅游功能与其他功能的整体协调,才能为城市居民和游客创造良好的生活和游憩空间。就“多元性”而言,城市的功能和地位决定了城市旅游产品的地位和层级,世界城市体系的多元性决定了城市旅游地位和角色的多元性;城市空间是城市旅游的载体,由于全球化进程的影响,城市空间正在经历多元化的重建,无论是从城市旅游的发展目标还是从满足城市游客的需求角度来说,城市旅游的多元性发展都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pearceDG.anintegrativeframeworkforurbantourismresearch[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001,28(4)

2.ehrlichB,Dreierp.thenewBostondiscoverstheold:tourismandthestruggleforalivablecity[J].inthetouristcity,DRJuddandSSFainstein,eds.,newHavenCt:YaleUniversitypress,1999

3.pacione,m.Urbangeography(2ndedition)[m].London:Routledge,2005

4.pearcepL.touristbehavior:themesandconceptualschemes[m].ChannelViewpublications,2005

5.ashworthG,pageSJ.Urbantourismresearch:Recentprogressandcurrentparadoxes[J].tourismmanagement,2011,32(1)

6.HwangYH,GretzelU,FesenmaierDR.multicitytrippatterns:touriststotheUnitedStates[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006,33(4)

7.ashworthG.Urbantourism:stillanimbalanceinattention[J].Classicreviewsintourism,2003

8.吴必虎,俞曦,严琳.城市旅游规划研究与实施评估[m].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

9.保继刚,梁增贤.基于层次与等级的城市旅游供给分析框架[J].人文地理,2012,26(6)

10.厉新建,张凌云,崔莉.全域旅游: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理念创新―以北京为例[J].人文地理,2013,28(3)

11.Jansen-Verbekem,孙业红.城市旅游再造―一种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新思维[J].旅游学刊,2012,27(6)

12.严伟.“大旅游”产业理论及其实践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9,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