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戏剧影视文学培训十篇戏剧影视文学培训十篇

戏剧影视文学培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1:17

戏剧影视文学培训篇1

关键词:表演课程改革;表演教学;戏剧影视表演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表演艺术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斯派)、布莱希特(布派)和中国传统戏曲艺术(梅派)三大体系,这在学界基本上已达成共识。然而,从表演艺术教学的角度来看,三大演剧体系中影响最大的还是斯氏体系。布莱希特主张打破“第四堵墙”,追求“间离与陌生化效果”,理性有余,实用性不足,对表演艺术教学而言,可资借鉴之处相对较少;中国的传统戏曲极重表演性,对演员的训练手段与方法既成体系又行之有效,然而如何从传统的戏曲艺术中汲取经验,丰富和充实高校戏剧影视表演的课程教学,却未能引起有关人士的足够重视。只有斯氏体系,第一次使话剧表演艺术从演员的培养到舞台的实践都有了完整的科学体系,其影响遍及全世界。另一方面,当代表演艺术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却是丰富多彩、流派纷呈,如波兰的耶日・格洛托夫斯基的“质朴戏剧”派形体训练法、美国唐・理查逊的“轻松自如表演”法和“梅斯勒表演技巧”、欧洲杜兰的面部表演技巧等,都在试图开创出新的表演教学方法。然而从总体上看,世界范围内大多数国家的戏剧、影视艺术院校的表演教学课程,其本质上遵循的仍然是斯氏体系的精神、方法和原则。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著名的美国“方法派”以及与之渊源颇深的所谓“梅斯勒表演技巧”,虽然在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有所创新和突破,但此二者尊奉的根本原则和信条,仍然来自于斯氏体系。而且,前述的那些当代表演艺术教学流派,虽各有所长,却都难成体系,在表演艺术教学的全面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方面与体大思精的斯氏体系相去甚远,因而充其量只能作为斯氏体系的有益补充,而不可能取而代之。

我国高等艺术院校中的戏剧影视表演教学,大多采用斯氏体系的那一整套关于演员技巧、技能的培养方法,在角色塑造上也遵循了斯氏体系主张的综合性。而众所周知的世界范围内的“体验”与“体现”之争,直到上个世纪的60年代才引起了国内表演界的关注。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发表在《人民日报》的论文《狄德罗〈谈演员的矛盾〉》引发了国内关于该问题的争论,司徒冰、丁里、江俊、舒强、李少春、盖叫天等人都纷纷撰文参与讨论。这场论争的实质,是“京派”与“海派”的表演艺术家和理论家们在创作观念与价值上的对立与碰撞,其间不乏有门户之见,但总体上还是加深了人们对表演艺术理论及表演教学等问题的理解与思考,有其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争论也使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体验”与“体现”的合理结合才是真正科学、可行的表演教学方法和训练方法,正如著名表演艺术家金山的总结:“没有体验,无从体现;没有体现,何必体验;体验要深,体现要精;体现在外,体验在内;内外结合,相互依存。”[注:参见金山著《恢复和发展我国话剧表、导演艺术的现实主义传统》,载于《金山戏剧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年版,第54页。]事实上,这一观点也是斯氏体系理论的题中之义。《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的主编克里斯蒂认为,“体验和体现诸元素在创造舞台形象的创作行动中是联合一体的,所以如果不从体验和体现诸元素的总体出发,就不可能正确地理解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注:参见[苏]格・克里斯蒂著《原编者说明》,载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第3卷,中国电影出版社,1961年版,第6页。]斯氏体系以“有机天性”理论为演员化身表演的心理学前提,要求演员从自我出发,设身处地,通过意识达到下意识,彻底化身为角色。亦即,“要在角色的生活环境中,和角色完全一样正确地、合乎逻辑地、有顺序地、像活生生的人那样地去思想、希望、企求和动作。”[注:参见[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著《演员自我修养》,载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第2卷,中国电影出版社,1959年版,第28页。]另一方面,斯氏又在《演员自我修养》一书中详细地谈到了语言和形体训练,以及节奏、控制等表演技术,他要求演员把这些表演技能化为自己的第二天性,以便演戏时能够准确地表现角色。

因此,关于戏剧表演“体验”与“体现”的问题,应该划上一个句号了。在影视作品无论是数量还是其社会影响力都远甚于戏剧作品的今天,对于影视表演教学的深入探索和研究,无疑是表演艺术教学的一个新课题。我们认为,当前表演艺术教学的发展有以下两大趋势:

一、表演艺术教学和研究的重心,已从“体验”与“体现”孰优孰劣之争转向了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两种不同表演形态的关系问题。首先,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在艺术本质上是同一的,其差异性主要体现在表现手段和方式上。从戏剧表演到影视表演的形态变迁,既反映了现实的行业竞争的发展态势与动向,也体现着表演美学作为一门艺术学科的自身的发展脉络和趋势。表演课程的改革应当而且必须遵循表演美学的历史发展,坚持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在艺术本质上的同一性,围绕影视表演在表现方式和手段上的独特性,对当前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加以改革,使表演课程教学跟上表演美学发展的脚步,这应当成为表演艺术教育工作者们的共识。事实上,国外的不少艺术院校比如法国巴黎的欧洲演员学院、德国柏林表演艺术高等学校、英国威尔士表演与音乐学院以及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戏剧电影电视学院等大多已开设有与影视表演相关的影视表演课程和训练内容。相形之下,国内的艺术类院校在这方面就显得有些滞后。我们必须承认,高等艺术院校四年系统化的职业训练培养出的表演人才,在开始其职业生涯时有不少人走向了影视荧屏,而非传统的戏剧舞台。因此,培养既能适应戏剧舞台、又能适应影视镜头的表演艺术人才,将成为今后大多数高等艺术院校表演专业的主要任务。其次,我们从戏剧表演自身的发展和变化当中不难发现,戏剧表演中也存在着生活化和日常化的倾向。新时期以来的先锋戏剧和小剧场演出,都努力打破舞台演出的第四堵墙,不再注重舞台幻觉的营造,而是努力拉近演员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试图将舞台上的演出与现场的观众融为一体。戏剧表演的这一变化,与影视表演的生活化原则是相通的,两者有着天然的接近性,这是我们在探讨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关系问题时需引起注意的一个方面。

二、在表演课程教学内容当中引入姊妹艺术的训练内容,是表演艺术教学的另一个重要趋势。一方面,增加姊妹艺术的训练课程,能够使表演系学生接触到更多的艺术门类知识,并掌握更多更全面的艺术才能和专业技能,这既符合艺术类学生专业培养的综合性要求,也将有力地拓展学生在本专业领域之外的发展可能性;另一方面,就当前演艺行业的发展现状而言,业内竞争日益激烈,观众的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编导、策划创意、制作、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曲艺、播音与主持等多才艺技能,将越来越成为一个优秀的表演人才所必备的艺术素养和能力。只有兼具表演才能和多种才艺的混合型人才,才能满足观众的文化需求,才能在残酷的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姊妹艺术训练内容的引入,是由专业培养的综合性、当前的行业发展现状和观众的文化需求共同决定的,也是表演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有鉴于此,表演艺术的教员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坚持以传统的戏剧表演教学内容和方式为基础,重视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这两种表演形态之间的差异,并及时地捕捉到行业发展的动态以及广大受众对演员自身的艺术才能和艺术素养提出的越来越全面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对现有的表演训练课程进行合理、有效的改革,是保持表演艺术课程的全面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有力措施,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我国的演艺事业培养具有较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表演人才及适应各种风格、样式和科技手段的表现型人才的重要保证。

对于表演课程内容的改革,我们计划分三步进行:

首先,继续加强并改进现有的表演教学中的综合创作实验内容,这是表演课程改革的阶段性目标之一。表演综合创作实验的训练内容,通过对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件细致而全面的观察和体验,对优秀文学作品的二度创作,以及独立的剧本创作和短片制作等方式,帮助学生全面地掌握听、说、看、写、演、导等综合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文艺素养和审美感知、判断能力,这也是对我们的学生能在四年的职业训练之后能有比较优秀的综合竞争实力的一个重要保证。只有在强化综合训练内容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放心大胆地去尝试编导、策划创意及制作等进一步的课程改革内容。

其次,是围绕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在诸多问题上的异同对表演教学内容进行调整,这是表演课程改革的第二个阶段性目标。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是两种不同的表演形态,在艺术表现的手段上有很大的差异,但在艺术本质上是同一的。正如英国当代著名戏剧理论家和导演马丁・艾思林在谈到戏剧与电影电视时所言,“电影、电视剧和广播剧等这类机械录制的戏剧,不论在技术方面可能有多么不同,但基本上仍是戏剧,遵守的原则也就是戏剧的全部表达技巧所由产生的感受和领悟的心理学的基本原则。”[注:参见马丁・艾思林著《戏剧剖析》,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版,第4页。]因此,首先必须认识到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在本质上的同一性,具言之,即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在自我与角色的统一性问题上是相同的,都需要演员在表演创作中完成从自我走向角色的过程。其次,在表现手段和方式上,影视表演确有其独特之处,比如表演的非连贯性、无法与观众实时沟通、语言、情绪、形体表现的分寸感等问题,都与传统的戏剧表演的方式有所不同。因此,针对影视表演的训练技巧、方法和手段,必须在表演课程的教学中得到切实的体现和认真的对待。唯有在表演教学中重视并合理地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的学生才能够在开始其艺术生涯时迅速地适应戏剧、影视、广告等不同的创作环境和创作条件,为其未来的事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表演课程改革第三个阶段目标,是要将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曲艺、播音与主持等训练内容乃至包括唱、念、做、打等传统戏曲的训练内容纳入到现有的表演课程框架中来,并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交叉训练。国内艺术院校的表演系大多没有认识到引入姊妹艺术技能训练内容的重要性,更不用说合理有效的教学实践。有识之士曾呼吁“戏曲声乐课”应成为表演系的重点课程,却只是着眼于戏曲表演人才的培养,目的在于“保护学生的‘嗓音生命’。”[注:参见姚红著《“戏曲声乐课”应成为表演系的重点课程》,载于《戏曲艺术》,2003年第3期。]而我们的培养对象是综合性的表演人才,他们的职业可能性将包括话剧、音乐剧、电影、电视剧、节目主持甚至广告等演艺领域。增加姊妹艺术的训练内容,既是培养综合性艺术人才的要求,也是帮助学生拓展行业发展可能性,提高其职业竞争能力的有力举措。

以上三个阶段性目标,或称三个步骤,可以归结为“一个加强,两个解决”。“一个加强”,即应当一如既往地坚持并加强现有的表演艺术训练中的综合创作实验部分。综合创作实验促使学生细致观察生活、认真遴选文艺作品,并在对其进行二度创作的过程中全面地锻炼其编、导、演等专业技能,增强学生的文艺修养和审美判断能力。可以说,能否坚持并加强综合创作实验的训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表演课程改革的成败。“两个解决”指的是表演课程改革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两个重要问题:一、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异同,在艺术的本质上,同多异少;在艺术表现手段和方式上,则是同少异多。特别是在演员表演的连贯性、与观众的共鸣性、表演中语言及肢体动作的分寸感等问题,两者的差异极为明显。因此,表演课程的内容当中必须增加影视表演的针对性训练内容。二、以现有的戏剧表演训练内容为基础,加强其与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曲艺、播音与主持等姊妹艺术训练内容的交叉与结合。姊妹艺术训练内容的强化,是增强学生专业拓展性的主要手段,是由当前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和受众的文化艺术需求共同决定的。因此,对我国演艺行业的现状及宏观发展趋势的准确判断,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关于表演课程改革的具体思路和方法,我们提出,在现有的戏剧表演课程主干内容的基础上,以表演艺术的综合性、课程设计的科学性与表演教学的实用性为指导原则,结合现阶段戏剧、影视表演创作实践的具体要求,对表演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和调整,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1.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形态综合。戏剧表演是必须坚持的基础性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其优势在于:表演的现场感、形象的直接可感、与观众的交流共鸣和表演的连贯性。戏剧表演训练内容是培养表演基本素质的有效途径,其科学性和实用性是在业界已达成共识,坚持戏剧表演的基础训练内容,这是一个前提。影视表演的表现空间往往被多样化的、丰富的影像手段所挤占,影视表演的难度在于表演过程中的非连贯性、与观众缺少实时交流、语言和肢体动作的分寸感把握等,影视演员在拍摄过程中难以检验自己的表演,这对演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影视表演在艺术表现手段和方式上的独特性,表演课程中要增加有针对性的影视表演训练内容。

2.表演综合创作实验。综合创作训练是表演课程教学中一项基础性的训练内容,也是培养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的主要手段。通过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和思考、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学习和改编乃至戏剧影视作品的再创作,扩大学生接触生活的范围,加深学生对生活的体悟与理解,培养学生看、听、说、写、读、编、导、演等专业综合能力,以及良好的审美判断与鉴赏能力。综合创作实验是表演课程的主干内容,也是表演课程教学当中必须始终坚持的基础。对于现有的表演综合创作实验部分,只有加大训练力度,提高训练水平,表演课程的改革方能顺利平稳地进行;无视综合创作实验的重要性和基础性而奢谈表演课程的改革,无疑是舍本逐末,买椟还珠。

3.演员和角色的自我实验。表演艺术的创作过程,是演员充分利用自身的性格、思想、情感、肌体等,将其融入人物以表达人物,也就是从自我走向角色的过程。前已说明,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在艺术的本质上是没有任何差别的,主要体现在自我与角色的统一性问题上,不论是戏剧演员还是影视演员,同样要经历一个从自我走向人物的角色创造过程。从自我――“他”我――我就是“他”,这个辨证统一的过程作为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之间根本性的相同之处,是我们必须要在戏剧影视表演教学中坚定不移的认识基础,也是我们在表演课程改革中思考和落实影视表演训练内容的出发点和原点。

4.基础理论、基础训练与社会实践的合理结合。现有的社会实践方式,主要是通过学院与校外的社会实践基地进行合作,以实习、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等形式,将课堂内的基础理论、基础训练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虽然形式丰富多样,学生积极性也颇高,但从用人单位的反馈来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力度仍显不够。对此我们有这样一种设想,即与部分社会实践基地合作,开设一批以社会实践为主体内容的课程,并将其纳入学分制体系,以加大社会实践力度,使学生能更好、更快地融入快速变化的职业环境。当然,这种设想仍处于萌芽阶段,对于在操作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如时间的安排、学生的管理、考核的方式等尚无深入的思考,然而,这也正是表演课程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

5.传统教材――新编教材的混合使用。科技手段的迅猛发展及其应用,使得戏剧、影视表演的创作环境和条件也在不断地更新与变化。现代化舞美设计的普遍应用、影视数码科技的大量使用以及新闻现场直播的发展趋势等,这一切无不要求置身其中的从业人员注意提高其职业适应能力。因此,对表演课程的教学应当及时吸取国内外先进的表演训练方法和经验,为将来要步入这些领域的学生们能够迅速适应职业环境作充分的准备。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带来的审美观念的变迁,也必然要求诸如“穿针引线”、“缝补丁”等传统的表演训练方式成为历史的陈迹。诚然,当前我国表演课程的教材建设是薄弱的,基于此,保留传统教材中的精华部分,同时加强新编教材的建设和使用,以满足表演教学手段与时俱进的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戏剧影视文学培训篇2

记者(以下简称“记”):在戏剧人才培养与教学方法方面,您认为应坚持哪些原则?

刘立滨(以下简称“刘”):我认为在人才培养与教学方面应坚持以下五项原则。

第一,坚持现实主义的艺术原则。现实主义是艺术创作最基本的创作方法之一。它的主要原则就是要求艺术创作能够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式描写生活,并且通过艺术形象的典型化揭示生活的本质。

教学中,我们将“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的艺术观念贯穿专业教学的全部过程。明确地提出以现实主义艺术原则作为重要的教学原则,以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各专业的教学,无论是专业基础训练、专业技巧训练,还是讲授基本理论、指导毕业创作与实践,首先须强调艺术创作应遵循客观性,要按照生活的全部真实性和本来面貌再现生活现实,重视细节的真实;强调再现完整的人和重现人的个性特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在题材与主题方面,主张扩大反映生活的范围,注重在艺术作品中再现生活现实的真相,激起对生活本质的思索。在艺术表现方面,一方面强调将客观真实再现,一方面强调在艺术的表现形式上要从生活的真实再现中求美感。

第二,提倡深入研究我国民族艺术的美学精神。教师和学生在遵循戏剧影视艺术创作规律和教学规律的基础上,能够深入研究民族艺术创作规律和创作特点,向戏曲学习、借鉴,并领会戏曲艺术创作的美学精神、美学传统、艺术创作方法与表现手段,借以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方法不断地完善,推动和发展我们的教育教学。

第三,广泛吸收西方现代戏剧影视艺术中一切有价值的成果。在一边坚持现实主义艺术原则和继承中国戏曲艺术美学传统的同时,一边又积极地面向世界,吸收和研究国外其他国家、民族戏剧影视艺术创作理念、创作方法和创作成果,以及戏剧影视艺术教育教学的先进经验与成果。从而活跃教学思想,推动教学研究,建立起自己的教学模式和形成自己的教学传统。

第四,提倡坚持理论与创作实践相结合。艺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艺术创作往往是在大量的感性状态下进行,而不能以理性来制约。但缺乏理性指导的艺术创作是很难实现所应具有的艺术水准和品位。在教学中提倡坚持理论与创作实践相结合,坚持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基本技能掌握、基础理论与独创性素质相结合,看作是本科教学中的至关重要的内容,并以此作为检验教学质量的标准。

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基本功的训练、基本技能的掌握、基础理论与独创性素质相结合,同时也非常重视理论与创作实践相结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艺术史论课程的教学。二是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即各个专业根据本专业的艺术特征、艺术创作的特点与教学规律,结合本专业教学各个阶段创作实践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讲授专业基础理论。

第五,提倡坚持传统与现代结合,坚持基础教育与创新教育结合,提倡坚持专业水平与道德情操并重的教育。我们要提倡既保持、发扬我国戏剧教育传统的优势,又及时地吸纳新鲜事物,使传统与现代密切结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推动与改进本科的教育教学活动;坚持指导教师与班主任联合负责制的教学管理方法,对学生进行专业培训和思想品德的教育。教育学生热爱自己的祖国和民族,热爱和钻研自己所学的专业。在教学中把对学生道德情操的教育与平时的专业训练和培养相结合,使学生在专业水平与道德情操两个方面都能够得到重视和培养。力求在一边注意加强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的同时,一边还特别注意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和学生艺术道德的教育。

记:在艺术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戏剧教育仍然存在着些许问题。您认为今天的戏剧艺术教育面临哪些困惑?

刘:首先,中国高等教育自扩大办学规模以来,戏剧教育的格局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师资的短缺与不足,成为当前推动与发展戏剧教育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其次,培养的毕业生大多数进入影视圈或其他领域求生存。剧院团体数量逐年减少,而专业戏剧院校和有戏剧专业设置的艺术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因为在剧院和舞台上没有用武之地与生存的空间,就不得不转入到影视、媒体或其他领域中去寻找出路。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势必造成人才培养的困惑。其次,不可忽略的是影视拍摄对戏剧教育的影响。影视拍摄对戏剧创作的影响与对戏剧教育的影响是不可回避的和必须承认的现实,这恐怕也是具有国际性的一种现象。许多青年学生把进入专业戏剧院校学习深造,当作实现自己将来能够成为影视明星和获得好的经济收入的梦想阶梯。这些学生入学之后,一心只想尽快学到专业技能,尽快地进入影视圈,尽快地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实现其自身的价值。至于戏剧,则可有可无。最后,全球化、多元化、社会化和信息化对戏剧创作和戏剧教育的影响也相当大。当今的社会正朝着全球化、多元化、社会化和信息化的方向急速发展,特别是国际交流的日益扩大,各民族文化的相互碰撞,各种信息的传递和影响,各种戏剧流派创作与表现,现代科技与戏剧的融合,以及现代科技和现代生产技能的社会化需求等,这些都对戏剧创作与戏剧教育产生影响,特别是基础教育。这也就促使戏剧创作进行自我调整。

记:面对以上问题,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措施?

刘:以积极的态度和探索的精神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全球化、多元化、社会化和信息化这样的社会环境和条件下,戏剧教育要求进行自身调整,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不断地进行有益的研究与探索,积极地适应现在的社会环境,具有不断地引进和创新的能力。

保持优秀的教学传统、重视专业基础教育。保持优秀教学传统,专业基础教育是当前戏剧教育的一项必抓的工作。几十年来,专业戏剧院校和有戏剧专业设置的艺术院校,经过长期戏剧教育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建立了自己的教育体系,形成自己的传统,获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许多优秀戏剧专业艺术人才。这些是非常宝贵的财富,对当前的戏剧教育的建设和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坚持精英教育,普及戏剧教育。为了实现这样的教育目标,专业戏剧院校和有戏剧专业设置的艺术院校一定要保持优秀的教学传统、重视专业基础教育,深化教育教学的改革,加强专业与学科的建设和功能的运用,加强课程内容的建设,加强教学法的研究,强化课堂教学训练,不断完善基本技能教学训练和戏剧理论的教学。并注意增加学生的哲学、美学、文学等方面的修养,使其能够运用所学习的自然科学知识,进行艺术创作实践。

普及戏剧和戏剧教育,在大学与中小学校里尝试开办戏剧教育,要有意识和下气力地建设一支戏剧教师队伍,充分地调动一切有利的因素和运用一切可行的方法与手段,普及戏剧基础知识与戏剧教育,扩大戏剧和戏剧教育的影响,满足热爱戏剧和有志学习及从事戏剧工作的年轻人的要求,适应和满足社会对戏剧和戏剧艺术教育的需求。从而使戏剧成为人们生活中有益的组成部分。

记: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作为戏剧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如何实现戏剧教育中国梦?

刘:“走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我们的戏剧、戏剧工作者和戏剧教育者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和作用。倾力关注我们国家改革开放35年来所取得的伟大成果、社会的进步和发生的巨变;发现和赞美在这个历史进程中那些用自己对祖国、民族的热爱和忠诚,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做出贡献,用朴实的情感和踏实的劳动辛勤工作的普普通通的可爱的人们与那些闪现出来的美丽人生。用这些来感动、激励和带动全社会与大众,对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对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而充满幸福感与信心。

“弘扬中国的精神”,即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内容的中国精神。我们的戏剧艺术和戏剧教育,要在我们的艺术创作和教育教学实践中,牢牢把握这一要求,用艺术的手段与方式,形象地去赞美与歌颂那些千百年来为中华民族进步、富强、繁荣、昌盛和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奋勇向前,舍生忘死,抛头颅洒热血,与侵略者、列强与恶势力,进行殊死斗争的英烈们的可歌可泣的丰功伟绩。体现和表达祖国不会忘记他们,人民不会忘记他们的真挚感情。同时也让今天的人们在感动之时,激励自己与奋发向前。还要带着敬重之意赞美与歌颂在我们身边的那些坚守勤劳、节俭、勇敢、仁爱、忠实和诚信之美德的可爱的普通大众朴实的情怀与生活。让这种精神在我们的艺术作品中成为主流文化的内核,对世界产生影响。弘扬中国精神,就要全力建设我们的精神家园。

戏剧影视文学培训篇3

我国表演类院校较多,层次不一。教育部直属的中国传媒大学和中央戏剧学院稳坐第一把交椅。其中,中国传媒大学是“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这两所学校在广播传媒和影视戏剧表演两个方向可谓是雄霸一方。由地方教委所管辖的上海戏剧学院和北京舞蹈学院紧逼不让,培养出了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戏剧影视表演明星和编剧人才。而浙江传媒学院、河北传媒学院、江苏省广播电视大学等地方本科院校紧随其后,这些院校立足于本地,以培养本土表演人才为主要方向,在当地取得较好的认可度。另外,一些专科类的传媒院校,如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山东传媒职业学院、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等,这些院校专注于培养广播影视媒体专业技术应用型、实用型人才,在教学实践上也取得了不菲成绩,如山东传媒职业学院近年来的就业率都在90%以上,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的就业率更是高达95%以上。

“本是同根生。”无论实力的强弱,无论学科设置的差异,表演类院校始终有着相同的血脉,相似的特征。

戏剧表演、舞台艺术古已有之,广播影视类是后起之秀。表演类院校的出现,让表演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与其他综合类院校的表演院系不同,表演类院校有着非常雄厚的学科实力,一方面这类院校的专业学科设置齐全,不少表演类专业还设有硕士点和博士点。另一方面,这类院校的专业师资队伍雄厚,众多知名电视制作人、编导、作家都担任这些院校的老师。

代表院校:上海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

上海戏剧学院的戏剧戏曲学是该校的主要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拥有硕士-博士-博士后一体的培养模式,共有十余个研究方向。我们熟悉的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就是该学科戏剧美学研究的教授。

中国传媒大学被誉为“传媒人才的摇篮”,建校50多年来,学校培养了大批广播电视领域高层次人才,为国家的传媒事业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信息传播研究领域的学术重镇,该校形成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例如建立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播电视研究中心、新媒体研究中心和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等多个研究机构。该校就业率最高的信息工程学院,签约率维持在97%以上,大部分毕业生进入广播电视系统、高新科技公司或者主流媒体公司。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舞台、广播和银幕再也不能满足于表演类院校的教研需求,这些学校的学科建设也越来越向全媒领域靠拢,即综合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如文、图、声、光、电,全方位、立体地展示传播内容,同时通过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传播手段来传输传统的表演内容。除了传统的广播电视以外,表演类院校的触角更是伸向了互联网络等新媒体,开始了自己的全媒时代。

代表院校:北京舞蹈学院、上海戏剧学院

北京舞蹈学院以舞蹈艺术为长项,为了进军全媒领域,该校开设了许多延伸向新媒体的专业,例如该院艺术传播系的舞蹈编导专业电视舞蹈方向,主要针对数字化、网络化背景下舞蹈艺术媒体传播的艺术实践,培养的是舞蹈大众传播与舞蹈新媒体传播两类艺术传媒人才。

上海戏剧学院的动画编导专业,把传统的人物表演方式转换成了虚拟人物的表演方式。除此之外,游戏动漫设计等学科建设也都是在互联网络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在我们惊叹表演者精湛的技术时,可曾想过他们在背后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对于表演类院校的学生来说,技能就是自己一生的饭碗。可是技能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训练出的,不论是跳舞、演戏还是写剧本,这都需要学生付出艰辛和汗水。因此,在表演类院校里我们经常能看到一种情景――苦练技能。

代表院校: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北京舞蹈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并不是一所音乐学院,但是每天早上在校园内都能听到抑扬顿挫的“大合唱”。仔细听,你就能发现,这些合唱统统只有四个音“吗、麻、马、骂”。中传最负盛名的专业当属播音主持专业,想当播音员,不练就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是不行的,哪怕一个读音不标准,都会在普通话考试中被淘汰。因此,学生不分寒暑,不管阴晴,总会早早地起来苦练读音。

都说中央戏剧学院多出名人,赫赫声名的背后是学生们的辛勤汗水。在校期间,他们需要写很多的作品,而为人们所知的却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到了大三大四的时候他们就要投入到剧本的拍摄中,学生要自己创作剧本,自己组建团队拍片、剪片,风雨无阻。

与其他院校的学生在教室里上课不同,北京舞蹈学院的学生总要花掉超过一半的时间来学习和练习舞蹈,对于他们来说,舞蹈就是生命。另一方面,为了保持身姿的轻盈,他们除了训练专业技能外,还得保持身材,控制食量。要做到这点,没有顽强的毅力是不行的。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表演类院校的学生纵然有很多与表演相关的技能需要训练,但是真枪实弹的演练才是学好技术的根本,因而表演类院校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表演类院校相比其他综合院校同类专业更具备实践的实力和条件,因此也能更有效地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

代表院校: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山东传媒职业学院、河北传媒学院

中央戏剧学院由在校学生写作的电影及电视连续剧剧本已有近十部投入了拍摄,由电影电视系在校学生参与策划、拍摄、制作的电影、电视剧、话剧、电视栏目、电视广告、音乐mV总数已达近两百部。这些对学生的实践能力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上海戏剧学院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整合周边的资源,和附近的4家单位成立演出联盟,联手打造上海的“戏剧大道”,这使得学生有了更多的演出机会,也为就业之路打开了大门。

戏剧影视文学培训篇4

[关键词]融媒体;影视编剧;跨媒介叙事;人才培养

在融媒体时代,影视内容生产呈现鲜明的跨媒介倾向。影视编剧教育应注重对影视编剧人才跨媒介叙事素质的培养、跨媒介叙事能力的提升、跨媒介叙事技巧的训练,以培养对接业界的高层次应用型编剧人才。

一、影视内容生产跨媒介体现及编剧能力诉求

在“互联网+”时代,万物互联,影视艺术的渗透性、吸纳性、延展性空前增强,其中跨媒介既是集中体现,也是重要手段。内容生产的跨媒介叙事机制、传播营销的多媒体统筹联动、受众的多媒介迁徙阅读等构成当前影视生态的主要表征,其核心是媒介深度融合带来的影视生产思维和文化理念的深刻转变[1]。编剧作为影视内容生产的源头,其人才培养也应立足时代,在观念、技能等方面有所拓展和提升。

(一)文本跨界

一方面,ip热潮促使编剧改编的边界不断拓展。当前,ip改编成为影视内容生产的重要来源,涉及动画、游戏、网文、戏剧等各种文本,几乎任何类型的媒介的内容都可为影视所用,影视内容改编的美学边界、题材边界、类型边界不断拓展。另一方面,影视内容生产形式多样,深度融合成为常态。“网生代”(指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群体)受众具有鲜明的亚文化审美需求,拆解重构、混搭戏仿成为他们喜欢的常规表述,而这涉及对各种媒体资源、文化样本、媒介现象的借用、延伸和融合。例如,电影《黑镜:潘达斯奈基》以游戏式互动情节作为全片结构,《头号玩家》将VR游戏内容与电影主题式叙事相融合……内容的跨界改编和叙事的融媒范式已成为影视内容生产的重要形态,如何适应新时代的改编与创作形势,成为影视编剧需要思考的时代命题。

(二)平台跨界

一方面,同一影视文本多屏化、跨媒介传播的现象愈发普遍,例如,电影在电视、视频网站、短视频app播放,电视剧的网络版、手机版甚至广播版的多维传播等。马歇尔·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讯息”,传播媒介与终端的变化倒逼内容生产的前端做出改变,编剧创作必须将跨媒介叙事纳入创意范畴,将多元媒介受众群体作为表达对象,更新编剧思路和观念。另一方面,影视作品综合体不断出现[2]。当前,影视创作呈现营销有机统筹和叙事多媒介互动、互补、互文的发展态势。例如,漫威电影宇宙除了二十多部电影,还有大量电视剧集、网络短片、漫画绘本……这些媒介产品的内容并非简单叠加,而是故事相互补充、线索互相指涉,形成庞大的影视叙事综合体。在产业化背景下,编剧具备多元平台跨界联动叙事的创作能力成为重要诉求。

(三)技术升级促使边界消融

一方面,电影技术的升级促进奇幻、灾难、未来等超现实题材作品喷发,而电视的多屏互动、全息投影、虚拟演播室等功能使电视审美趋近动漫或游戏,各种影视的新变化对编剧的创意想象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媒体的更新融合与影像文化的刺激以及大众思想的变革,致使影视艺术的观念、形式、手段都在发生变化,这要求影视编剧人才的创作思维必须有所突破和创新。另一方面,数字技术的运用加剧类型融合,类型边界快速消融。近年来,电视剧领域出现仙侠、爱情、成长、玄幻、冒险、古装、宫廷等类型元素的融合创作,如《花千骨》《择天记》《庆余年》等,这些类型融合、元素混搭、剧情繁杂的故事远超传统单一类型的叙事范畴。电影领域类型元素的融合拓展更考验编剧对生活的洞察与对未来的感知,如《盗梦空间》的梦境机器的构思、《流浪地球》的未来预测与科技自信、《战狼》的国际视野等。在融媒体时代,影视内容生产技术升级、审美多元、边界消融,对此,影视编剧人才的创意能力也应与时俱进。

二、影视编剧人才跨媒介叙事能力培养策略

在融媒体时代,媒介生态、文化语境、受众群体、技术环境都发生巨大的变化,影视编剧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应有所改革。

(一)提高跨媒介叙事素养

在融媒体时代,基于跨媒介的叙事素养是传媒人才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之一,也是新时代编剧创作的素质基础。1.多媒介读解能力多媒介读解能力主要指领会融媒体时代叙事艺术变革,熟悉各种媒介文本叙事特点和规律,既知晓媒介编码方式,也了解受众解码过程的能力。对此,影视编剧教育应开设专题板块,补充媒介阅读教育,将相同内容与不同媒介的叙事文本或不同媒介叙事文本同源ip进行对比,分析这些方式的叙事特点。例如,编剧人才对比《何以笙箫默》的电影版、电视剧版、小说版的编码方式差异及受众解码效果;对比名著《封神演义》的衍生电影《封神传奇》《哪吒之魔童降世》等,这些作品在情节、人物等方面对原著叙事的改造情况。另外,影视编剧教育案例应向多元媒介的叙事新形态、产业新业态和热点文化现象倾斜,加强前沿实践内容的融入与渗透,拓展影视编剧人才的跨媒介知识面,同时影视编剧教育应构建通识课与专业课互补、线上线下互动、课内课外一定翻转的多元课程体系,增强编剧人才媒介素养培养的丰富性与多元性。2.跨媒体资源整合能力编剧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职业,创作者需要积累大量素材,增强自身故事创作的敏锐性和创造力。当前的编剧创作绝非传统观念里仅描摹现实生活就可以囊括,其需要通过对大量现实、文学、历史、新闻等材料资源的收集整合,结合编剧知识,才能形成题材、人物、情节、细节甚至台词素材库[3]。在互联网环境下,影视内容素材的获取渠道更加丰富多元,网文、电视节目、微博、短视频、新闻甚至弹幕等都可成为素材来源。而面对海量资源,编剧人才的资料搜索、甄别、整理和分析能力和技巧尤其重要。因此,影视编剧教育应在影视传播学、新媒体艺术、影视文化创意学等辅修、选修课程中加入定量分析、抽样调查、统计软件使用等,以培养影视编剧人才的媒介辨识能力、分析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和媒介运用能力,使其能将自身的编剧信息需求与媒介所提供的内容有效地联系起来,快捷高效地收集和整合影视剧本创作资源。3.跨界现象的反思意识在逐利逻辑下,影视跨媒介叙事热潮出现诸多涉及侵权、盗版、山寨、恶搞等乱象问题,这对编剧原创产生不小冲击,影视编剧教育也难免受其负面影响。例如,在2015年天津“原创与ip相煎何太急”的论坛上,阿里巴巴影业集团表示将挑选一批网络作家及贴吧吧主改编他们的原创网络文学,替代雇佣职业编剧。该事件引起诸多疑问:如果影视公司不再需要专业编剧,是否意味着编剧专业教学失去存在的意义?ip真的能够取代原创、取代编剧,成为振兴影视产业的法宝吗?面对新时代、新语境,当前影视编剧教育应培养人才反思意识,理性思考业界的各种变化。通过开展跨媒介改编热潮、媒介融合的多维层面、影视创作跨界现象、ip热等思辨性主题的讲座及课程,影视编剧人才可探索跨媒介的深层驱动力及因素,深度思考媒介融合、影视跨媒介叙事热潮等相关问题,并理性面对时代给予编剧人才的机遇和挑战。

(二)培养跨媒介叙事编剧创作能力

编剧的任务是塑造典型角色、编织情节桥段、构建完整故事,并表达一定的思考和主题。编剧能力包括构思故事和讲好故事的能力,主要涉及题材开发、角色塑造和情节建构。1.跨媒介开发题材创意能力在融媒体时代,影视内容生产源头数量剧增,短视频、微博、微信公众号等都可成为题材孵化地,互联网文化深刻影响影视内容生产。例如,影片《失恋33天》孵化于微博,影片《泰囧》《港囧》系列电影片名源于网络语言“囧”,互联网职场电影《@互联网人》描绘互联网人真实肖像……影视内容题材开发的时代性、前沿性、创意性与大文化语境、剧变的现实生活无法割裂。因此,编剧人才应避免“闭门造车”,积极吸纳新媒体内容,提升自身跨媒介开发题材创意能力,影视编剧教育应着力培养影视编剧人才运用联想法、组合法、移植法、列举法等方法来创新题材开发技巧。如将传统电影与当前ip组合,传统故事移植到现代都市,现代人物穿越到古代等。近年来,这类创意鲜明、脑洞大开的影视作品越来越多且反响很好,如《甄嬛传》《延禧攻略》等以女性为主的电视剧实质就是现代职场情节披上古装外衣,形成新宫廷职场爱情剧,获得受众高度关注的同时远播海外,成为文化输出的代表[4]。因此,影视编剧教育要注重影视编剧人才创意思维的培养及创新技巧的训练,培养其开发题材、孵化题材创意的能力。2.多媒介角色素材吸纳积累能力角色是影视作品主题思想的承载和创作者意旨的集中表达,好的影视作品离不开个性鲜明、形象饱满的角色。传统的影视编剧教育注重培养编剧人才观察生活、观察常人,从内在塑造人物,从细节刻画人物,强调人物“来源于生活”,但总体注重的是对生活的直接提取,而忽略对新媒介环境中人物创作素材的吸纳和积累。互联网是生活的“多棱镜”和“放大镜”,映射社会百态,包含各种人物形象丰富的典型性格、鲜活细节、特色语言等素材。因此,影视编剧教育要注意引导影视编剧人才通过多媒介渠道来收集、吸纳、积累角色素材,传授建立人物素描式素材库的技巧,使其能创作出丰富多彩、独特鲜明并具有现实依据和时代特色的角色形象。3.融媒体范式情节结构建构能力随着收视群体年龄的下沉以及青年亚文化的兴起,当前的影视作品叙事情节越来越融合游戏、动漫甚至综艺节目的情节建构元素和方式。如电影《动物世界》的游戏闯关情节,《盗梦空间》的动画式梦境空间转换情节……在影视编剧教育的情节创作教学中,教育者首先培养影视编剧人才学会分析不同媒介叙事结构的特点,掌握影视作品融媒体范式情节结构的发展流变过程;其次培养其学会将其他媒介的情节结构范式进行电影、电视化的转化;最后对其进行专项系统训练,使其掌握和加强融媒体范式情节结构建构能力。

(三)多元化训练跨媒介叙事技巧

影视编剧人才在掌握跨媒介叙事的创作基础知识和技巧后,还要学以致用,通过多元化的实训方式来强化创作技巧的实践运用。1.情节结构建构专项训练电影结构是一种以叙述为主的艺术,跨媒介叙事的创作意味着需要融入动漫、游戏与新媒体的结构特点。影视编剧教育者通过分析不同媒介改编情节结构的故事,对比分析不同故事创作方法的优劣势,培养影视编剧人才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实操训练,使其更好地掌握跨媒介叙事的改编技巧。影视编剧教育者也可从优秀的作品中分析其情节结构构建的共性,以穿越结构的原型为例,如《夏洛克的烦恼》《机器猫》《回到未来》等,这些电影是怎么通过不同的媒介来体现“穿越”的故事结构?它们可以为电影制作提供新的思路吗?让影视编剧人才去思考这些问题,并尝试重新改编,这样能够启发其跨媒介叙事的创作思路。2.ip改编专项训练在中国电影市场中,ip改编屡见不鲜,影视创作者直接对成熟的ip原作进行改编,可以减小投资风险,积攒原著粉。目前,ip原作改编较为成功的动画电影是《哪吒之魔童降世》,其衍生品的销售额打破了中国电影衍生品的销售纪录,而其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身的ip能量,该动画电影抓住了各个年龄层次观众的心理,将主角身上的亮点无限扩大,带动整个故事剧情的发展,加强影片的气氛[5]。ip涉及的媒介类型多元、叙事题材丰富、传播形态多样,影视编剧教育者通过对纸媒、网络媒体、舞台等不同类型ip的影视改编进行专项训练,使影视编剧人才既对当前影视跨媒介叙事的生态有更深刻的认识,又能更好地锻炼其进行多元媒介的叙事转化技巧和实践能力。3.热点内容多媒介对比改编训练尽管当前受众的审美愈发多元,受众对影视题材依然有类型偏好和情节桥段的审美倾向。热点内容成为各媒介生产作品的重要方向,内容类似的作品文本或情节同质化也就不足为奇,如前几年的电视剧的穿越架空、近两年的女性职场剧情和微电影的悬疑推理剧情等。那么,影视编剧人才对同题材、同类型、情节相仿等相似内容进行多媒介呈现的对比改编训练,就具有更深刻的对比研究和规律探索的实践意义。

三、结语

在融媒体时代,影视内容生产实现了文本跨界、平台跨界以及技术升级促使边界消融。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媒介生态,影视编剧人才应从多媒介解读、跨媒体资源整合、跨界现象的反思意识、跨媒介开发题材创意、多媒介角色素材吸纳积累以及融媒体范式情节结构建构等方面提高自身编剧创作能力,另外,其不仅需要掌握跨媒介叙事的创作基础知识和技巧,还要学以致用,通过情节结构建构、ip改编、热点内容多媒介对比改编等多元化的实训方式,强化自身创作技巧实践运用。

[参考文献]

[1]姚睿.移动互联时代的影视编剧教育创新:跨媒介叙事训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11):141-146.

[2]王文娜.ip热潮下,编剧专业教育何去何从?[J].艺术教育,2016(04):36-42.

[3]钱安洋.全媒体时代影像传播教育的实践:评《当代影像传播与媒体发展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21(11):99.

[4]刘俊,董传礼.论全媒体时代影视发展的一个创新路径:基于跨媒介改编的视角[J].粤海风,2020(04):70-75.

戏剧影视文学培训篇5

中央戏剧学院是教育部直属艺术院校,是中国戏剧艺术教育的最高学府,是世界著名的艺术院校,是我国戏剧、影视艺术教学与科研的中心和亚洲戏剧教育研究中心(ateC),是从事戏剧影视艺术训练和实践的重要基地。

中央戏剧学院1950年4月正式成立,国家主席亲笔题写校名。学院前身是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华北大学文艺学院及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著名表演艺术家金山、导演艺术家徐晓钟、戏剧教育家王永德先后担任院长,现任党委书记刘国富,院长徐翔。

中央戏剧学院的“戏剧戏曲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学院教学科研机构设有:表演系、导演系、戏剧文学系、舞台美术系、电影电视系、艺术管理系、基础教学部、影视艺术职业学院、戏剧艺术研究所、学报社、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等。

学院设置表演专业、导演专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戏剧学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研究生专业设置有戏剧戏曲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学院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上海戏剧学院是中国大陆培养广播、戏剧、电影、电视、舞蹈专门人才的高等艺术院校,是国内重点与名牌艺术院校。

戏剧戏曲学是该院的主要学科,1999年起被列入上海市重点学科,2007年起被列入国际重点学科。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教育层次以戏剧戏曲学为二级学科,共有十余个研究方向。

学院设表演系、戏剧文学系、舞台美术系、导演系、电视艺术学院、公共教学部、戏曲学院、舞蹈学院、创意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本科专业教育层次有戏剧影视表演、音乐剧表演、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编导、戏剧影视美术设计、艺术设计、舞台导演、电视主持艺术、舞蹈编导、戏曲音乐与作曲、游戏动漫设计、文化事业管理、媒体创意等专业,涵盖戏剧、广播、电影、电视、舞蹈、美术、音乐等专业门类。

中专层次的专业有芭蕾舞、中国舞、京剧表演,京剧音乐、昆剧音乐、越剧表演、沪剧表演、沪剧音乐、话剧影视表演、影视模特表演、舞台美术、木偶表演与制作等。

中国戏曲学院是中国戏曲教育的最高学府,是中国戏曲高等教育体系的建立者,在国内戏曲教育领域学科最完备、培养体系最健全、优秀师资最集中、输送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大,作为中国戏曲高等教育的引领者和示范者,支撑了建国以来中国戏曲事业对高层次人才的基本需求,对中国戏曲事业的传承与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任校长是中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之一、著名戏剧家田汉。著名艺术家高盛麟、赵荣琛、张君秋等先后担任学院顾问。建校之初,学校将“富连成”等科班的著名教师和一批新文化工作者融于一体,聘请驰誉海内外的萧长华、王瑶卿、王凤卿、尚和玉、谭小培、张德俊、金仲仁、鲍吉祥、刘喜奎、马德成等授课,时称“十大教授”,形成了强大的教师阵容。

设置戏曲表演、戏曲作曲、戏曲导演、戏曲舞台设计、戏曲编剧和音乐表演等本科专业。近年来增设了艺术设计、录音艺术、动画、音乐学四个本科专业,1995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院成为戏剧戏曲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单位。2006年新增艺术学和音乐学两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一个比较完整的戏曲高等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北京电影学院是中国电影人才的摇篮,是目前中国高等艺术教育中唯一的电影专业院校,在国内电影和文化艺术界享有盛誉,也是世界著名的电影艺术高等学府,学院建立了科学、完整的电影学学科体系;形成了以本科教学为主体,涵盖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和继续教育的多层次电影高级专业人才培养的体系。

学院现有10个本科教学系、院,9个本科专业(戏剧影视文学、导演、表演、摄影、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广告学、录音艺术、公共事业管理、动画)共28个专业方向;艺术学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目前,学院的电影学博士点1个(4个研究方向);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美术学、艺术学(一级学科)4个硕士点(53个研究方向)都已经招生。同时,学院有4个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部级)本科重点专业;4个北京市本科品牌专业;4个北京市本科骨干专业;还有1个北京市硕士重点学科,两个硕士重点建设学科。

学院建有动画艺术、录音技术、美术特技和数字电影等4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重点电影专业实验室,其中录音技术实验室是全国高校唯一获得国际声音权威杜比公司资格认证的实验室。

中央美术学院是教育部直属的唯一一所高等美术学校,于1950年4月由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与华北大学三部美术系合并成立,由为学院题名。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918年,由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积极倡导下成立的国立北京美术学校,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国立美术教育学府,也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开端。

中央美术学院现设有造型学院、中国画学院、设计学院、建筑学院、人文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六个专业学院,并设有继续教育学院和附属中等美术学校。学院现有九个本科专业(绘画、中国画、书法、雕塑、艺术设计、美术学、建筑、摄影、动画),2003年获准建立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本科专业涵盖了中国画、书法、油画、版画、雕塑、壁画、动画、平面设计、产品设计、时装设计、摄影艺术、数码媒体艺术、首饰设计、陶瓷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美术史论、设计艺术史论、艺术管理、设计管理、文化遗产学、博物馆学、艺术考古、书画鉴定、书画修复等近30个专业方向。

北京舞蹈学院创办于1954年,初名北京舞蹈学校,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专业舞蹈院校,爱国华侨、著名舞蹈家戴爱莲出任第一任校长。1978年经文化部正式批准成立北京舞蹈学院;1999年获得舞蹈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得艺术硕士(mFa)学位授予权。目前北京舞蹈学院是中国舞蹈教育的最高学府,也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专业设置最为齐全的舞蹈知名院校。

北京舞蹈学院位于海淀区风景秀丽的紫竹院公园北侧,学院在编教职员工近600人。全日制在校学生2000余人。

学院下设中国古典舞系、中国民族民间舞系、芭蕾舞系、编导系、舞蹈学系、社会舞蹈系、音乐剧系、艺术传播系、艺术设计系、公共基础部、音乐部、研究生部、国家重点附属中等舞蹈学校、继续教育学院、舞蹈考级教育管理中心、青年舞团等教学及演出单位,涵盖舞蹈表演、舞蹈编导、舞蹈史论及相关的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公共事业管理等五个专业共十八个专业方向。舞蹈编导专业和舞蹈学专业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舞蹈表演专业为市级特色专业。

上海音乐学院前身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家、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蔡元培先生和音乐教育家萧友梅博士于1927年11月27日共同创办的国立音乐院。首任院长为蔡元培先生。1929年9月更名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6年定名为上海音乐学院。自1949年至1984年,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贺绿汀担任院长(后任名誉院长),为学校的建设及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84年后,桑桐、江明、杨立青教授曾先后任院长。现任党委书记为桑秀藩,院长为许舒亚。

学院面向全国招收本专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并招收外国留学生。学院设有13个系(部),即作曲系、指挥系、音乐学系、民族音乐系、钢琴系、声乐系、管弦系、音乐教育系、音乐戏剧系、艺术管理系、音乐工程系、现代器乐与打击乐系、公共基础部。涉及6个专业(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学、音乐艺术表演、录音艺术、公共事业管理、音乐科技与艺术)、近20个专业方向,既包括了具有雄厚根基的传统专业,也有若干新建的新兴学科与交叉学科。

学院拥有全国第一批建立的硕士、博士、博士后流动站的完整教学、科研体系。含4个硕士研究方向(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表演、音乐教育);2个博士研究方向(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1个艺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院目前拥有2个上海市重点学科(优势学科:作曲与音乐设计,特色学科:音乐文化史)、上海市教育高地1个(音乐表演)、以及上海市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

学院拥有3个集教学、表演、科研为一体的艺术中心,即周小燕国际歌剧中心、国际弦乐艺术中心、国际钢琴艺术中心;拥有1个音乐研究所,下设中日音乐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当代音乐研究与发展中心、上海音乐学院校史研究中心、音乐剧研究中心、音乐教育研究中心、音乐与社会研究中心等。并建有六个音乐表演团体:上海青年交响乐团、上海音乐学院新室内乐团、上海音乐学院弦乐四重奏组、上海音乐学院打击乐团、上海音乐学院民族乐团以及上海音乐学院合唱团。

武汉音乐学院是中南地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突出的高等音乐学府。她座落在武昌最繁华地段的解放路,东临辛亥首义纪念馆红楼,西濒扬子江,北倚黄鹤楼和长江大桥。院内绿树成荫,湖面微风拂浪,四处乐韵缭绕。

学院1956年招收本科生,1979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1999年通过“法学”门类的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并正式招生。

学院学科专业目录调整前有七个硕士学位授予点,新的学科专业目录下达后,对应调整为两个硕士学位授予点。

学院现有作曲、音乐学、民族器乐、钢琴、管弦、声乐、舞蹈等7个系,音乐教育学院以及研究生部、社会科学部、成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附属小学、音乐研究所、计算机音乐实验中心等教学科研单位。

学院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日益提高,至今已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音乐艺术人才。不少已毕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已成为音乐、艺术院校的教授和副教授,文艺团体的一级或二级艺术家,以及音乐研究机构和新闻媒体的中坚力量。

鲁迅美术学院前身是1938年建于延安的鲁迅艺术学院,由、等老一代领导人亲自倡导创建。同志为学院书写校名和“紧张、严肃、刻苦、虚心”的校训。1945年,延安鲁艺迁校至东北。1958年发展为鲁迅美术学院。1998年,同志为学院题词:“弘扬鲁艺传统,培育艺术人才,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悠久的办学历史积淀了学院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领先的办学实力。

经过70年的发展,鲁迅美术学院现已成长为师资力量雄厚,专业齐全,办学水平和整体实力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著名高等艺术学府。

学院现有沈阳和大连两个校区,图书馆建筑面积4400平方米,现藏有36.5万册图书,并藏有国内历代书画真迹、碑帖拓片和文物计3000余件。美术馆建筑面积4340平方米。

学院现有11个系:中国画系、版画系、油画系、雕塑系、摄影系、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系、环境艺术设计系、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工业设计系、美术史论系、文化传播与管理系和一个艺术文化研究中心(中国人物画工作室);设有21个专业及方向:中国画、书法、版画、水彩、油画、雕塑、摄影、影视摄影、平面设计、装饰艺术设计、多媒体艺术设计、动画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城市规划与设计、染织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纤维艺术设计、工业设计、陶瓷艺术设计、美术史论、文化传播与管理。大连校区还设有16个专业工作室:平面设计、多媒体设计、装饰艺术品设计、展示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插图设计、商业摄影、陶瓷艺术、二维设计、三维设计,Ui界面设计、动漫产品系列开发设计、网页互动设计、虚拟现实及游戏设计。学院各专业均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美术学、设计艺术学和艺术学硕士学位授予权覆盖各专业。美术学、艺术设计学为辽宁省重点学科。

学院拥有一支素质好、能力强、专业结构和职称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现有教师395人,其中教授44人,副教授112人,讲师183人,助教56人。此外,还有一批国外专家和国内艺术界有名望的离退休老教授在教学一线发挥着重要作用。我院有20位专家享受由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中国人民艺术学院创建于1960年,是中国人民唯一的一所多学科、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担负着为全军培养文学艺术人才、文化管理干部和开展军事文艺研究等任务。设有文学、戏剧、音乐、舞蹈、文化管理、美术6个系19个专业,形成了研究生、本科、中专教育三位一体,培训、轮训和函授教育互为补充的教育体系。

戏剧影视文学培训篇6

[论文摘要]形体语言是影视表演中的重要表演艺术手段,但长期以来,影视表演教育中的形体教学一直存在着某些问题。本文阐述了形体语言的重要作用,针对形体教学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影视表演艺术是演员以自身为创作手段,通过人体动作、表情以及演唱演奏等形式塑造人物形象、传递情绪情感,在银幕或荧屏上奉献给观众的一种表演艺术。解决演员与角色的矛盾是影视表演的核心。形体语言是艺术表演的基石,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中与口头语言一样体现“内在的人的精神生活”的任务,某种程度上对口头语言有着很大的补充、加强作用,甚至更具震撼效果。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形体可塑性和表现力,使学生从把握人物外部形体生活特征到激发角色情感,实现角色由外而内的自然协调,是形体教学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形体教学在影视表演教育中的作用

影视表演就是形象艺术,形体是人物塑造的重要材料和工具。声、台、形、表是影视表演教育中的四门主干课程,其中,形体教学是培养学生成为一名优秀演员的基础训练课程。一个成功人物形象的塑造,需要人物行为和肢体语言来展示人物的精神面貌与剧情的发展,运用自如的形体动作在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与性格特征上,有着台词所不具备的强大感染力和震撼力。把握“人的身体生活”是深入“人的精神生活”并升华角色的前提,正如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言,““体现器官和形体技术”展示了“演员的看不见的创作生活”。艺校学生要成为优秀演员,一定要重视形体可塑性与表现力的培养,这是其具备艺术形象创作素质与能力的基本要求。因此,应加强和创新形体教学,夯实基本功,使学生能做到以无声的“肢体语言”弥补语言表达的不足并加以丰富,为其成为优秀的影视艺术工作者奠定坚实基础。

二、形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影视表演教学通常以舞蹈、戏曲身段、艺术体操等形体教学手段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能。这些外部技能技巧训练使学生在肢体的灵敏协调、柔韧度、对舞蹈风格韵律的掌握等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这些成果都没有很好的灵活运用,专业素质与技能未能因此得到有效提高。首先,形体教学与表演艺术创作的脱节,学生的外部形体训练未能与其形体的创作表现力有效的融合起来,教学效果局限于形体素质基础的提升。其次,学生在形体知识技能与艺术创作间的融合实践,缺乏有效地指导,难以做到学以致用。

三、“形表合练”的具体措施

“形表合练”是指充分挖掘形体知识技能中的表演成分,结合专业表演课程,融合表演元素,进而利用形体训练与表演创作相融合的教学方法,使外部形体训练更好的服务于专业需要,在培养学生形体运用技能的同时,增加表演元素,提高学生人物情感表达、形象刻画的能力。“形体合练”相对于传统的形体教学,其优势在于它更为注重学生形体动作创造力的培养,将形体训练由外而内的从肢体技能训练发展为形体动作感、表现力的培养。笔者就“形表合练”作以下几方面的阐述:

(一)形体基本功训练与舞台技能相结合

形体基本功训练首要的是规范形体,矫正不良姿态,培养学生身体的舒展性、协调性及柔韧、灵敏度等,使学生能以最具表现力的身体造型来反映人物细致深邃的精神生活。舞台技能课是是形体教学的一部分,其教学内容就是训练学生“艺术化”的假动作,进一步巩固提高形体基本素质。戏剧影视表演尤其是军旅题材中常用到踢、摔、打、擒拿、格斗等表现手段,在教学中,学生要注意动作准确规范,要有技巧和进入人物状态的实战意识。如格斗时既要有攻击的意识,又要在动作上做到准确到位,选择攻击性的步型和形体姿态,力求真实但又不失技巧。

摔跌训练的教授上更富有技巧性,如何摔得合理真实又不致负伤是很重要的一点,首先,对打双方配合要默契,在动作的掩护下辅以剧务类似手掌、拳脚击打的声音效果;其次,就是找到身体的支撑点,合理缩短身体摔向地面的垂直距离。

舞台技能的教授远不止此,哭、追、跑等形体动作技巧的训练,都有助于使学生掌握形体控制方法,使肢体动作运用自如,进而为学生在形体创作、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转贴于

(二)借鉴戏曲程式化表演的表现方法和手段

这里所指的借鉴戏曲程式化表演,并非是在影视表演教育中的形体教学照搬照抄其外在的表现形式,而是要抓住其核心本质,即戏曲程式化在塑造舞台人物形象上独具魅力的情感表达手段和强烈的内在表现力。生活化形体表演是形体动作表演程式的基础,戏曲程式化在对生活动作的舞蹈化、表演化上的独特表现形式值得影视表演学习者们借鉴学习。

首先,戏曲的基本手势和步态是学习的基础。戏曲形体表演的三大要素包括身段、动作、表情,其中步法、水袖是戏曲表演的基本功,这种形体造型上的训练在古今中外的舞台艺术表演中是互通的。培养学生潜在的造型意识,做到“手、眼、身、法、步”融合协调,有助于学生对“形神兼备”、“以神领形、以形传神”含义的理解感悟,同时长期的造型训练也对学生把握不同人物的形体气质有所帮助。

其次,借鉴戏曲程式对形象表现力的培养。戏曲的感染力和形象的思想性只能通过简单的舞台结构和少数人物身段、动作的进行展示,与影视表演的现代化制作无法相提并论,但这也正是戏曲程式独特形象表现力的体现。尤其是戏曲动作的内外结合更是影视表演形体教学所应特别注意的,如舞台上的千军万马、大军厮杀都只需以轻描淡写的几个龙套搭配就可以完成。这些程式化的动作在对演员形体训练上可以起到启发式的作用,有助于将角色形象的个性特征与体验自然过渡到表演中去。此外,影视表演与戏曲一样存在程式化的内容,生活化表演中的形体动作如礼貌性的紧紧握手、军人正步也都是程式的约定俗成。

再次,“以形传神”是影视表演与戏曲表演的共同点。“形”是“神”的依托,无形则无神。影视表演中形体动作与表演的同时性尤其重要,观众会通过镜头的放大看到传统戏曲表演中可能无法发觉的细节。戏曲表演中水袖的甩,身段的韵律感、台步圆场的快慢都是长期表演积淀下对戏曲人物情绪和内心活动的完美表现。作为形体训练的重要借鉴,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这些具体的训练步骤中通过“形表合练”,逐步做到“形神遇合”“形表相融”的艺术境界,把传统戏曲的精髓应用到现代影视表演中来。

(三)多元化形体表现力培养方式

形体表现力一直是形体教学的核心与重点。首先要丰富教学内容,提供较多的训练课目。如爵士舞、拉丁舞等舞蹈元素的训练,这些舞蹈在对肢体技能的训练、心理上的自我释放、形体语言上的交流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其次,着重加强哑剧元素训练。哑剧要求演员进行内心创作并以形体动作进行表现,这种形体语言就是使具体形态抽象化,抽象的心理活动具体化。这些极具思想性、表现力的肢体动作,有助于舞台冲击化视觉效果的完成。通过这些舞蹈、哑剧元素的表现力培养,最终实现学生形体技能训练的总结与提高。

四、结语

总之,影视表演教育中的形体教学突破传统,创新思维,“形表合练”教学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形体智能的开拓、表现潜能的挖掘,实现表演知识与技能的全面提高。当然,“形表合练”教学模式仍有待于在教学实践中继续总结、充实和改进,以期在学生的形体训练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庄虔华.简论戏剧形体语言造型训练的设立及其主体[J].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3(4).

戏剧影视文学培训篇7

一、全国越剧教育基本概况

越剧教育的形式伴随着越剧的发展而变化。解放前越剧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主要是个别拜师学艺、科班、随团学艺。随团学艺即“团带班”,是越剧鼎盛时期全国各地越剧团培养后续人才的最重要手段,如今,因其培养经费投入少,学制灵活、学习与实践结合紧密等优点仍然受到剧团的青睐。

解放后越剧教育主要分为三类形式:一类是着眼于剧团现实的需求,以训练班、学馆等名称开办的越剧演员培训班,其性质就如“团带班”,其主要功能与目的是为了满足本剧团,或者本地区剧团的需要,学制3―6年,不发文凭。建国后至今,各地陆续有培训班创办。为越剧舞台培养了一大批可以称为现代越剧“中流砥柱”的演员,如:茅威涛、洪英、夏赛丽、赵志刚、许杰、陈颖、吴素英、吴凤花、陈飞、周柳萍、楼明迪等等。

第二类是立足于越剧事业的长久发展,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从提高与培养新时期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越剧人才的目标出发,由国家投入创办的学历教育越剧专业。主要有上海戏剧学院舞蹈戏曲分院(上海戏校)、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福建艺术职业学院(福建艺校)、江苏省艺术学校、宁波外事学校(宁波文艺学校)、杭州市艺术学校、浙江艺术学校、绍兴艺术学校、绍兴小百花艺术学校、嵊州市越剧艺术学校、嵊州文艺培训学校、诸暨市戏曲培训学校、温州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等。

第三类是从素质教育、兴趣培养、观众培养的角度展开的各类教育。如:嵊州市在全市各所小学的四年级段中,推广使用《小学生学越剧》这一地方特色教材;杭州古荡小学成立“小不点”越剧社、越剧博物馆;也有由社会“爱越”人士主办的以满足越剧爱好者与培养越剧兴趣者为主旨的培训班,如江苏常州的“常州市青年越剧培训中心”等。

这三类越剧教育形式对于越剧的发展传承、越剧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升、越剧的推广与传播、青少年人才的兴趣培养,都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第二类越剧专业的学历教育开展,调查共发放调查表18份,发放范围涵盖浙江、江苏、上海、福建四个省,主要针对有学历教育的十五家艺术学校及部分剧团,回收16份,回收率达88.8%。调查内容包括:学校名称、越剧专业(或培训)始办时间、越剧专业(培训)毕业生总数、现有越剧专业(培训)班级数、停办越剧专业的时间及原因、现有越剧专业(培训)学生数、现有越剧专业(培训)教师数、专业层次、学制、培养越剧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今后越剧专业的看法等等。调查表汇总见(表一)。

从回收的调查表数据来看,截止至2008年,全国现存越剧专业人才培养学校共计14所,可分为三类、三个层次、两种体制。三类是指办学的方式:第一类是近几年停办的有4所,占总数的28%;第二类是根据当地需要进行阶段性委托办学的有4所,占总数的28%;第三类是常年连续不断进行培养的有6所;三个层次是指学历教育层次:第一层次是最早形成的,也是最多的层次是中专(包括职高),共有11所;第二层次是高职有2所;第三层次是本科有一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源大幅减少,规模逐年减缩。《浙江日报》2007年3月24日的消息:“上海戏剧学院戏曲舞蹈分院为上海越剧院招收10年制本科越剧专业学生,其中6年中专读书期间学费全免,本科毕业后直接落户上海,到上海越剧院工作,如此优厚的招生条件却乏人问津。……今天是该校越剧表演专业在杭州报名截止的最后一天,整整一个月,仅有2人报名……”。招生的生源比从80年代二十几比一,下降到现在的负数。“1980年,我们计划在上海地区招收28名越剧专业的学生。当年,报考这一专业的考生人数有2000多人,……到了1984年、1985年,报考的人数锐减到了200多人;而在1995年和1998年,整个上海地区报考越剧专业的考生只有四五十人,……”这是上海戏校范老师对中国文化报记者说的话。招生难已成为越剧教育的瓶颈。浙江艺术学校在1987年到1992年越剧最热火时候生源比一直维持在20:1左右。但是,进入了新世纪,这个比例发生了重大的滑坡。相关情况见(表二)。

从上表可以看到,生源比最高的是03年的8.2:1,最少的是07年的4.075:1;从03年到07年同比下降一半,而03年跟90年代相比则又是一半的下降。

2、师资断层、教学质量下滑。越剧教育在七八十年代,每个学校都拥有当时在越剧界顶尖级的教师,如上海戏校有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浙江艺术学校有姚水娟、张茵、屠笑飞、王爱琴、裘大官、陈佩卿、王瑗、钱鑫培等。同时每个学校都会有很好的京、昆老师介入越剧教学,如:上海的俞振飞、浙江的沈传坤、王传松、盖叫天等。生师比基本维持在2比1或3比1,六年学制每个学生基本能学20出折子戏与三到五台大戏。九十年代许多演员从剧团调入戏校教学,学校教师比较充裕。现在,根据这次的调查统计,现有越剧在校生人数542人,专任教师数46人,生师比是11.3:1。这些教师大部分从剧团调入,极少部分是从高等艺术院校毕业,学历偏低。专任教师中50岁以上的11人,40岁以上的29人,40岁以下有6人。六年学制中,学生大约学习8出折子戏,排1-2台大戏;三年制的基本学4出折子戏,不排大戏。有很多学校限于教学经费与条件,最后一年就直接让学生到剧团实习,有的甚至是一年半学习,一年半实习。教学质量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

3、学校各自为政,缺乏交流合作。由于办学体制与办学环境的限制,越剧教学的许多学校之间缺少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在师资建设、学科建设、教材建设等教育资源上都缺少合作与流动;在办学层次的衔接与培养目标的定位上也是从学校自身的需求出发,缺乏对越剧教育整体发展的统一思路与全盘考虑。在越剧表演与越剧演奏人员的培养不能很好的协调,越剧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缺乏调查与研究。

4、学历层次偏低,不适应越剧事业发展的需求。从调查看,14所学校中,只有一所是本科学历,而且刚开办还没有正式进入教学;两所高职,其中一所是挂靠,发的是他校的文凭;其余均为中专或职高。浙江作为全国越剧教育最集中、最发达之地,至今没有越剧本科教育的出现,对于提升越剧人才的艺术素质,培养与挖掘越剧人才的研究与创新能力都是一个缺憾。

三、问题的成因

1、从社会发展看。首先,大众通俗文化和现代传媒全面兴盛,戏曲已经从主流文化变成了边缘文化。一个已经被边缘化的职业,对家长、学生都缺乏足够的吸引力。青年一代对戏曲文化的意识越来越淡薄,责任、兴趣根本无从谈起。其次,我们的教育体系中缺乏对戏曲基本知识的教学,学生很少有走进剧场的机会。2006年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对中学生进行一系列调查。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有90%是第一次看越剧,80%的学生从来没有进过剧场。再者,戏曲教育在资本投入与收益的环节上严重的不对称。学生学费每年基本为五千元左右(最高的是一万元),六年就是三万元,加上每年近五千元的生活费,完成学业就得花费六万元。而目前剧团的收入好点的也就两、三千元一个月,投入与收益的严重失调,造成生源严重缺失。最后,城乡差距缩短,户口与粮食关系的诱惑力已经失效。

2、从越剧发展看。①、专业越剧团萎缩。据05年底统计:浙江省只有专业越剧团30个,其中20个保持正常演出,5个阶段性演出,还有5个是保留牌子。②、观众数量日益减少。去年笔者所在的学校学生做了一次针对杭州市民的调查。调查问卷分析报告中显示,近千名受访者中,只有28.25%的人喜欢越剧,在这部分人群中,以退休老人居多。高达88.3%的青年人不喜欢越剧。在越剧爱好者当中,有60.24%的人选择在电视和网络上观看越剧,只有28.92%的人选择在剧场里观看,而在这部分人群中,只有14.25%的人是自己买票的。③、优秀的演员纷纷改行,转投到影视剧的拍摄,诸如陶慧敏、何赛飞等。

3、从戏曲人才培养的特点看,优秀戏曲演员培养极具困难性。古人云:“十年出一个状元,百年出一个演员”。戏曲表演对人才要求和标准都极高,成为优秀的戏曲演员,先天条件十分重要。生源减少使人才选拔的空间缩小。另外,戏曲教育学习时间长、学习过程苦、成材率低、淘汰率高也造成了戏曲后继人才的缺乏。

4、从学校的角度看。首先,有越剧教育的高职院校,教师资源不足,行当教学不全,同时又由于戏曲教育规模小,招生不稳定,在校学生数时多时少,使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的使用率大打折扣,也影响到学校对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名师陆续退休,刚从艺术院校毕业的青年教师一时又难挑大梁,学校师资行当不全,青黄不接,戏曲教学师资力量的匮乏限制了戏曲教学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已成为当下戏曲教育发展的一大难点。其次,戏曲的不景气与淡出造成就业率的降低。很多学校为了生存与发展,把更多的资源与注意力转向了音乐、舞蹈、影视表演等,戏曲专业不再作为重点。再者,戏曲专业教学多实行一对一,或者多对一,一位老师最多能带3―4名学生,戏曲教育的成本投入比较高。据计算每培养一名学生一年投入成本高达4万元左右,在国家已不再对戏曲专业学生提供补贴的情况下,学生每年四五千元的学费根本不能满足教学所需,大大影响了许多学校戏曲教育的积极性。

四、对策与建议

1、从政府行政部门入手,完善政策的制定与专项的配套

①改双头管理为单头管理。到目前为止,全国绝大多数艺术院校在人员、用地、资金等管理上归属文化行政部门,在招生申报、办学要求、专业建设标准、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又隶属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双头管理极易造成学校建设发展的困难。理想的做法是管理体制上从文化行政管理中剥离,归入教育行政管理的范围,在办学特色上接受文化主管部门的指导。

②进一步完善专项扶持与学历层次教育。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实施、浙江省文化大省的建设及越剧事业的发展现状,浙江省委宣传部、文化厅在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增设100万元越剧表演人才培养专项基金。资金主要用于学生学费、专业专项奖励金、聘请越剧名家兼课、举办全省优秀越剧演员研修班、开展越剧表演艺术研究和剧目创作等方面,目前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对于越剧教育人才的稳定和培养工作,还应该加大扶持力度,如提高名家名师待遇,让社会上优秀的老师能进入学校并能安心教学;对全国有影响、成材率高的艺术学校给予重点关注和扶持,进一步完善学历层次教育,让有条件的学校开展越剧本科教育,形成职高、中专、高职、本科的多层次学习与培养途径。

③把越剧艺术纳入江浙课堂。如京剧进课堂一样,越剧应进入江浙的课堂。作为地域戏曲文化的代表,越剧理应成为江浙学生熟悉、了解的文化之一,这样做不仅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统价值的培养,更重要的是潜在地培养了越剧的观众与生源。

④依据戏曲特色,改变招生年龄,开放学制管理。公共教育的学制规定限制了越剧教学。越剧(戏曲)人才培养最好是选择在骨骼没有完全定型之前进行不间断的强制性的练习与定型。而现在孩子的发育年龄不断提前,小学毕业生也难以适应戏曲的训练特点,招生年龄亟需提前。戏曲教学的人才培养特性要求不间断的训练。“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同行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长达三个月的寒暑假造成学生的“退功”情况,甚至全抵消一个学期的教学。开放学制、分三个学期或者四个学期教学,两个学期完成一学年的学分,这样不仅提高学习效率、缩短学习时间,也使戏曲基本功的练习得以连续,更有利于越剧(戏曲)人才培养。

⑤深化剧团体制改革,促进新老交替。演员的艺术活动有最佳年龄段。女演员一般在18到35岁之间,男演员一般在20到40岁之间。这个时期演员精力旺盛、身体强壮、艺术才华喷涌、创造性强,是艺术活动的“妙龄期”。45到50岁左右演员开始进入衰退期,能上台的就基本很少了。但由于剧团体制所制,退下来的演员不能得到很好的分流和安排,致使新演员很难进入剧团。根据笔者在2007年做的国营剧团抽样调查,所调查的12个剧团中,没有一个剧团不称缺演员的(指年轻的、能唱主角的演员)。35-50岁左右的演员占50%左右。剧团基本上是满编制运行,有好的毕业生也不能进团,形成了“剧团大量缺人、学生毕业无处可去”的怪现象。所以进一步加强剧团体制改革,形成良好的用人机制既是剧团走向市场的必需,也是促进越剧人才培养良性发展的重要举措。

2、完善学校自身建设发展

①共享资源、形成合力。在保持学校特色的基础上进行资源整合,提倡学校间的合作培养。首先组织有越剧专业的学校成立专业学会,展开常规性越剧教学研讨,共同商讨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教学改革、教材编写等问题,提升越剧教学理论研究;其次,根据各地越剧人才的不同需求情况展开合作培养,以学校委托的方式解决当下教学条件的缺失与不足,同时充分发挥各校的特色进行互补;多层次开展教师流动教学、示范教学,在树名师的同时提升青年教师的素养;最后,依据地域特色与需求,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确立各校在整个越剧教学体系中的办学定位,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以满足民间职业剧团、专业院团及越剧教学与研究的不同需求,展开各校间的有序竞争。

②紧密结合市场、加强内涵建设。进一步加强越剧专业的学科建设,在加强理论建设的同时,要针对戏曲人才培养“高淘汰率”的特点,结合学习化社会人才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积极展开教学改革,解决考生的后顾之忧。允许专业互转;增加人文素养及“通识”能力的课程,强化就业能力培养;开展模块教学,在“专”的基础上加强“能”的训练。积极开展多种办学形式,采用“订单式”、“委培式”、“团带与学历结合式”等方式进行培养,此举一方面可以解决师资匮乏的情况,另一方面也可缓解学校教学成本投入的压力,最主要的是能充分调动学校、剧团、学生三方面的积极性,同时还能根据剧团不同的风格特色与要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实现灵活办学。

③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与非学历教育。越剧的发展还需要培养“戏迷”。学校可开展各类培训培养越剧爱好者及潜在观众。培训可分不同层次举办,如普及越剧知识的讲座,激发兴趣的展演,以及提升表演水平的短期培训。

3、营造良好的越剧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

中国众多的节庆活动与传统节日为戏曲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越剧也是在民俗活动的氛围中逐步成熟和发展的,农村始终是它的主要市场,农民始终是它的主要观众群体。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戏曲生存的生态环境的保护与营造变得极其重要与迫切,这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越剧生态环境。

戏剧影视文学培训篇8

陕西少儿戏曲小梅花大赛活动,是一个让少年儿童展示自己天赋的戏曲艺术平台,是陕西戏曲艺术的“希望工程”,得到了省上有关领导和部门的高度重视。大赛旨在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广大少年儿童对戏曲艺术的兴趣与爱好,促进少儿戏曲艺术教育健康发展,为我省戏剧事业培养和造就更多的艺术人才,为“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推荐优秀选手,为北京奥运盛会献厚礼。

这次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各市(县)文化局(剧协)的大力支持,各类艺校14岁以下的学生和少儿戏曲爱好者积极踊跃报名参赛。四月上旬,组委会组织工作人员赴省直艺校和各市进行调查摸底,经过各地的选拔推荐,有80余名小选手参加这次大赛。令人可喜的是,本次大赛不仅有专业艺校、戏校学员参赛,还有一些小学学生也争相报名参赛,并且表现不凡,如凤翔县人民剧团秦腔艺术训练班的屈博阳、西安兴庆小学的张碧恬等专业、业余小选手的精彩表演,得到了专家评委的一致肯定。充分说明了我省戏曲人才后继有人,戏曲艺术的影响在深入,戏曲人才培养的渠道在扩大。

本次大赛邀请了省内9位知名戏剧专家担任评委。最终评出屈博阳、周宁、李兴、吴亚楠、王英、邓旭东、王宁、杜研、李演萍、贺艳、王娇等11名个人表演一等奖;李星、曹丹等20名二等奖;王敏敏等30名三等奖。陕西省艺术学校、渭南市文化局、汉中市秦剧团演员培训班、凤翔县人民剧团秦腔艺术培训班等单位获优秀组织奖。西安市文化局、安康市文化局、咸阳市戏剧家协会、铜川市青年秦腔艺术团戏曲训练班等单位获组织奖。

值得一提的是,自我省首届少儿戏曲小梅花大赛活动举办以来,一直得到了陕西书画艺术研究院的大力支持,此举对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繁荣我省戏曲艺术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戏剧影视文学培训篇9

[关键词]创新意识;表演课程;教学;应用

目前,我国艺术院校的戏剧影视表演艺术教育肩负着为表演团体或影视公司培养优秀的、具有人文精神和创新意识的表演人才的使命。而传统的戏剧影视表演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演艺发展的要求,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应通过何种教学途径或手段来培养、开掘学生的表演素质和创造力,推动戏剧影视表演课程教学不断地创新和发展是迫在眉睫需要重视的问题。

1、创新意识与表演课程教学的关系

创新意识指的是人们根据个体和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观念和事物的动机,并且在创造活动当中表现出愿望、意向以及设想。创新是人类活动意识当中富有成果性和积极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人们进行创造出发点的主要内在动力。是富含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前提。

当今的社会正在逐步告别几千年来孜孜以求的物质经济,即将步入崭新的精神经济时代[1]。所谓的精神经济时代指的是以创意为核心的文化产业。特别是在信息化迅猛发展的今天,经济和文化不断地碰撞着、纠缠着,这两者之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或亲密或模糊的关系。文化创意已经吸引了全世界人们的眼球,同时也掀起了一股巨大的创意经济浪潮,它的作用与价值正在得到彰显,并逐步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表演艺术与电视广播等也都被归类为文化创意的范畴。

我国艺术院校的戏剧影视表演艺术教育肩负着为表演团体或影视公司培养表演人才的使命。而传统的戏剧影视表演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演艺发展的要求,既然包括戏剧影视表演在内的表演艺术已被列入到文化创意产业中,那么我们艺术院校的戏剧影视表演教师就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坚持在戏剧影视表演课程教学的实践中创新教学途径、丰富教学手段来开掘学生的表演素质和创造力,从而推动戏剧影视表演课程教学不断地发展和创新,跟上精神经济时代的步伐。

2、表演课程教学的渊源及现状

由于对戏剧本质认知的差异,戏剧界的戏剧观也不尽相同,“体现”和“体验”之争,一直到上个世纪60年代才引起了国内表演界的充分关注[2],引发了人们对表演教学和表演艺术理论的深度思考与研究。最终将戏剧表演大致划分为三大体系,即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布莱西特表演体系和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表演体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强调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一致性,布莱西特强调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差异性,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戏曲强调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假定性。

影视表演教学是在戏剧表演教学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在理论上具有同根性。我国的戏剧表演教学是由苏联专家在上世纪50年代初带来的,主要采用的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的教学方法。但随着影视业的蓬勃兴起,斯氏体系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影视业对演员表演素质的需求,于是影视表演教学诞生,影视表演教学是对戏剧表演教学的丰富和发展。

在影视表演课程教学中,仍主要采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中关于演员技能和技巧的培养方法。正是这场争论使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将到“体现”和“体验”完美结合才是科学的表演教学方法和表演方法。就如著名表演艺术家金山先生所说:“没有体验,就无从体验,没有体验,何必体验,体验要深,体验要精,体现在外,体验在内,内外结合,才能相互依存”。这也正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理论中的主要观点之一。

当前,人们对物质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文化消费观念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人们对影视的需求远大于戏剧,影视作品的影响力也远胜于戏剧作品。在这样的背景下,影视演员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影视表演课程教学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就成了一个新课题[3]。

3、表演课程教学的创新途径

3.1表演课程教学的美学思考。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美、追求美。对戏剧影视艺术进行审美欣赏和评论是戏剧影视美学的主要内容。熟悉戏剧影视艺术的基本知识,了解戏剧影视艺术的构成因素,掌握戏剧影视艺术审美欣赏和评论的基本规律,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戏剧影视艺术的审美能力。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本身就是表现艺术美的专业,学生对美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才能更好地表现美。所以在戏剧影视表演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学会审美才能更好地表现美。

表演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在表演课程教学中需涉及音乐、舞蹈、美术、雕塑等等多门姊妹艺术,通过学生这一基本媒介,以表现、塑造艺术“美”为灵魂。在高效的表演课程教学中进行美学思考,不仅能培养学生对“美”的表现力,还能使他们表现的更加自如、更加灵活,同时也使其自然美得到彰显,进而培养其自身良好的气质,达到美育的目的。

3.2表演课程教学手段的多元化探索。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提高,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表演课程基础教学阶段之后,学生在掌握人物塑造的基本方法的同时,影视技术应成为影视表演课程教学的重要载体或支撑手段。比如掌握影视设备性能、熟悉镜头前的表演等等。

以镜头前表演为例,在镜头前的教学中应该把镜头前表演的逼真性、细微性、中断性以及无对象性作为教学重点,首先要了解镜头前表演的特性以及影视剧的创作规律,这样才能更具有针对性的教学[4]。

镜头前表演的逼真性,是指演员必须要在一个假设的环境里,演出逼真的生活状态。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对情绪和肌体的控制能力作为训练重点,不但要学会对自己进行一定的控制,还要学会有意识的监督自己,一旦发现夸张和过火的表演,随时进行调整,这样才能够达到要自然、生活的表演状态,当然这需要长期的培养和锻炼。

镜头前表演的细微性。准确把握镜头的景别,可以精确地表现人物表情、心理以及情绪的变化。所以演员在表演之前先弄清景别,才能控制表演分寸。特写镜头前的表演尤其要注意,它可以清楚的呈现演员生活中不易察觉的细微表情,例如眼神和脸部、嘴角肌肉的微颤等,如果用好了,就会细致、准确地表人物的心理和情绪。

镜头前的中断性是指非连续性的表演。因为拍摄会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例如场地、蒙太奇手法以及制作成本等,很难进行连续性拍摄,甚至还会出现颠倒拍摄,所以演员一定要注意人物心理和动作的连贯性,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以便把角色的情绪、心理变化整体呈现在镜头前。

镜头前表演的无对象性。在正常的拍摄中,往往会出现无对象的表演,也就是说没有具体的人或物来和演员进行沟通表演,所以这就要求演员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想象空间[5]。可以把某个点或物作为是自己的交流对象,假设可以清楚地看到表演对象的表情和动作。

3.3实践拍摄。学生在掌握了基本人物塑造能力和舞台表演技巧后,学校可安排学生参与微电影或经典影片片断的拍摄,在老师的的导演下完成镜头前的表演;也可推荐学生进入相关实训基地实习,参与到影视表演、话剧表演的第一线,让他们得到历练。

此外,复合型演员的培养也应引起高度重视。除了夯实学生的表演素质外,如何在四年的时间内让学生在影视技术(制作)、音乐素养、形体塑型、琴棋书画、地方曲艺等相关专业技能方面均有所提升,这是戏剧影视表演课程改革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4、结语

总而言之,在这个精神经济时代,演员的表演素质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表演技巧之间的竞争,更多的是创新意识和创造力之间的竞争。因此,在戏剧影视表演课程教学中不断地保持积极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才是富有生命力的表演艺术教育。

参考文献:

[1]苏建华,杨丽华,刘诗冰,王岩淑,崔新琴,王铁成。浅议影视戏剧表演在综合类大学中的实用性[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02(07):1254-1257。

[2]孙惠柱,国秋华,张楷柱,夏吉英,姜德峰,尹金风。社会表演学:现实与虚拟之间[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5(01):1953-1955。

[3]董维佳,崔综祥,孙琳芳,马丁・艾思林,张绍辉,朱兴国,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当今国内外影视表演教学手段之比较初探[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02(02):2004-2006。

戏剧影视文学培训篇10

黄山学院是一所综合性的公办本科高校。坐落在风景秀丽、文风馥郁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新安画派的发源地——安徽省黄山市的中心城区。

学校现有校园面积1800多亩,校园生态丰富、环境优美、人文底蕴深厚。学校现设有艺术学院等13个院部,包括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动画、音乐学、广播电视编导和戏剧影视文学等本科专业53个。现有在校全日制学生17000余人,面向全国招生。学校已与美国、韩国、瑞士、德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2006年起,学校开始接收外国留学生。

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等新闻媒体先后报道了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我校各类毕业生就业率名列全省同类院校前列,学校连续多次被评为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我校曾被评为全国先进院校、花园式学校。

二、艺术类招生专业简介

(一)、美术学(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学生通过美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与实践,接受艺术思维与绘画造型的基本训练,培养具备美术创作、教学、研究、管理、经营等方面的能力。同时,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发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和发展学生在绘画方面的潜能,能在艺术领域、教育、设计、研究、出版、管理单位从事教学、创作、研究、出版、管理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素描、色彩、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陶艺、综合材料、风景写生、美术概论、中外美术史、设计基础、美术创作、社会实践等。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二)、视觉传达设计(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通过学习视觉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创新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适应于创新时代的需求,能在专业设计机构、it行业、视传媒体等企事业部门从事广告、包装、企业形象、书籍装帧、媒体设计等内容的设计、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艺术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中外设计艺术史、设计基础、创意基础、编排设计、设计原理、书籍设计、形象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等。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三)、环境设计专业(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通过学习环境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使学生具创新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适应于创新时代的需求,能在相关企事业单位及学校、科研部门、设计机构从事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居住空间室内设计、展示空间设计,区域环境景观设计、并具备项目策划与经营管理工作能力的高素质艺术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建筑设计史、设计学、建筑设计方法学、造型基础、构成、人机工程学、制图、各类型室内空间设计、设计表达、模型制作、建筑装饰材料及施工、景观设计等。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四)、产品设计专业(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扎实的工业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及产品造型能力、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从事以产品创新为重点的设计、管理、科研或教学工作,也能从事与产品设计相关的视觉传达设计、信息设计、环境设施设计或展示设计工作的高素质艺术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工业设计史、产品设计方法学、产品设计效果图表现技法、人机工程学、制图、模型制作与工艺、产品调研方法、产品设计报告书制作、数字化产品设计及产品设计相关软件等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基本方法、中外工艺美术史、设计学(美学、心理学、公关关系学)、造型基础、构成(平面、色彩、立体构成)、世界工业设计发展史等相关课程。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五)、动画(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动画创作的基础知识和创作基本技能,能在影视与动画制作团体、动画应用机构、动画传播企事业单位从事动画策划、动画推广、动画应用,以及在各级各类学校从事动画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核心课程:中外美术史、动画概论、动画造型基础、影视原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摄影基础、动画策划、动画剧本写作、动画软件基础、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动画视听语言、分镜头剧本设计、动画后期合成、动画项目推广、动画周边产品等相关课程。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六)、音乐学(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音乐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使学生具创新能力和音乐实践能力,适应于创新时代的需求,具有较强的具备音乐表演、教学、研究的复合型、应用型的音乐人才。

核心课程:中外音乐史、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形体与舞蹈(基础)、钢琴演奏(基础)、声乐演唱(基础)、乐器演奏(中外乐器选一种)、即兴伴奏、合唱与指挥、歌曲写作、计算机音乐等相关课程。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七)、广播电视编导(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较高的政治水平、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能够在广播电视新闻机构及其他传媒、企事业单位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创作、编辑、制作、撰稿、音响设计以及宣传、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广播电视传播概论、广播电视编导、广播电视栏目与频道策划、影像语言、电视画面编辑、非线性编辑制作技术、广播电视采访、广播电视写作、现场报道、中外电视比较、纪录片创作、DV创作训练、文化传播、文艺理论、艺术概论系列、电视节目导播、广播文艺节目编导、广播剧、电视晚会编导、广播电视音乐节目编导。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八)、戏曲影视文学(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戏剧、戏曲和影视文学基本理论及剧本创作能力,能在剧院(团)或电视台、电影厂、编辑部等部门从事文学创作、编辑和理论研究工作,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戏剧、戏曲剧本写作、影视写作、戏剧概论、艺术概论、戏剧作品鉴赏与批评、影视作品赏析、中外戏剧史、中外文学史、中外电影史、中国戏曲史、表演导演艺术基础、舞台美术基础等。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三、招生专业、学制、分省计划

黄山学院艺术类招生专业、学制及学费(2014年)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科类类别

层次

学制

学费标准

130401

美术学

艺术文理兼招

本科

四年

7000元/年

130502

视觉传达设计

艺术文理兼招

本科

四年

7000元/年

130503

环境设计

艺术文理兼招

本科

四年

7000元/年

130504

产品设计

艺术文理兼招

本科

四年

7000元/年

130310

动画

艺术文理兼招

本科

四年

7000元/年

130305

广播电视编导

艺术文理兼招

本科

四年

7000元/年

130304

戏剧影视文学

艺术文理兼招

本科

四年

7000元/年

130202

音乐学

艺术文理兼招

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