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公共突发事件的主要特征十篇公共突发事件的主要特征十篇

公共突发事件的主要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8:04

公共突发事件的主要特征篇1

关键词:烟台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防控

【中图分类号】R18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6-0110-0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2003年,国家颁布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日益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近年来,各地报道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呈上升趋势,以传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居多[1]。本文通过分析2011年1月-2011年12月烟台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为预测和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现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数据资料来源: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子系统2011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烟台市的报告记录、烟台市疾控中心管辖范围内处理的全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以及13个县市区(包括开发区)疾控中心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

1.2统计分析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2011年烟台市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三间分布、发生原因、类别性质等进行分类统计分析。

2结果

2.1基本情况分析:烟台市2011年报告并调查处理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28起,是2010年(14起)报告起数的2倍。其中,传染病类14起,占50%,较去年(13起)上升了7.69%;空气污染14起(为非职业一氧化碳中毒),占50%,去年报告1起。

报告总发病数46人,传染病报告发病数26人,占56.52%,其中小学传染病发病数14人,占传染病报告发病数的53.85%。死亡10人,传染病占80%。

2011年传染病事件病种主要包括:流行性出血热死亡事件5起,新发病例事件8起(狂犬病、布病、流行性出血热、副伤寒各1起,流脑、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各2起),水痘聚集疫情1起。

公共突发事件的主要特征篇2

高校作为社会大环境中的小社会,是公共突发事件的高危部位,大学生是公共突发事件的高危人群。高校是否安全稳定很大程度上间接或直接影响到社会是否和谐发展,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又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高校的安全稳定。因此我们应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体育院校的大学生和其他高校大学生相比,有其特殊性,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新时期体育院校大学生出现了很多新特点,所以在公共突发事件视阈下,体育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伴随着它的特殊性,作出了相应调整。

1突发公共事件的概念、分类

1.1突发公共事件概念

对于公共突发事件的界定,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国际上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有欧洲人权法院对“公共紧急状态”(publicemel,gency)的解释,即“一种特别的、迫在眉睫的危机或危险局势,影响全体公民,并对整个社会的正常生活构成威胁”。我国关于公共突发事件的内涵主要是指:国务院于2006年1月8日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对公共突发事件的定义是:是指突然发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1.2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

在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上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1.2.1根据影响的地域和范围可以划分为全球性、国家性和地区性的三类突发公共事件。全球性公共突发事件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核危机、甲型H1n1流感以及跨过犯罪等。国家性和地区性的突发公共事件如:“三氯氰胺”事件、我国南方大雪灾以及“5.12”汶川大地震等。

1.2.2根据性质可划分政治性突发公共事件(如:“水门事件”、“泰国事变”、“俄格冲突”以及2010年10月份的“涉日游行抗议活动”等)、经济性突发公共事件(如:亚洲金融危机、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民族宗教突发公共事件(如:印度教派冲突、阿以冲突、“3.12”事件)、生态突发公共事件(如:沙漠化、SaRS流感、H1n1流感等)。

1.3突发公共事件的特征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概念和分类,结合现实生活中直接或间接体验到的突发公共事件,我们总结突发公共事件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特征:

1.3.1突发性

突发性是突发公共事件的首要特征,即事件的发生突如其来,完全出乎人的意料,偶然性一旦爆发,其破坏性的能量就会迅速蔓延和释放,对人的应变能力要求极高,解决问题的机会稍纵即逝,如果不果断采取手段,将给人们带来更大的伤亡、财产损失以及严重的社会后果。“5.12”大地震、“舟曲”泥石流等灾害来的突然,当时党中央、国务院、人民军队采取了果断的措施及时有效的挽救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3.2公共性

突发公共事件影响和涉及的主体具有公共性,虽然突发性事件的直接涉及范围不一定是在普遍的公众领域,但却会因为它的迅速传播引起公众的关注,并逐渐发展成为社会的焦点。这样会自然引起社会的恐慌感(也包括在高校的大学生)。但由于互联网的普遍使用,信息的公开化,有些信息存在真假之分。公众的判断能力会受到很大的阻碍。容易缺乏组织性和纪律性,从而很容易失去理性,这样也容易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和混乱。因此突发公共事件具有影响的全国性。因此,公共性是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特征。

1.3.3危害性

公共突发事件的危害性,从宏观上讲,不论什么性质和规模的突发事件,都会不同程度地给国家带来一定的经济和政治代价,并有可能影响社会的稳定。从微观上讲,突发事件给人们带来的有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就是人员的伤亡、组织的消失、财产的损失;间接影响就是突发事件给人们心理和精神所带来的冲击。将影响到他们以后的正常生活。

2新时期体育院校大学生的特点

2.1适应新事物的能力非常强

体育院校大学生多数人性情开朗且外向,乐于尝试新鲜事物。由于他们长期从事运动训练,要求他们有较快的反应能力及迅速调整的能力,所以对新环境、新事物接受能力强,适应能力强。

2.2注重塑造自我形象

体育院校大学生一般身体比较高大,体型比较健美,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外在形象,这使他们较易产生良好的身体自尊,也就是对自身形象的满足感。心理学研究表明,有着良好身体自尊的人,更易对生活充满信心,乐观豁达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2.3社交能力强,朋友多

体育院校大学生为人较直率,为人处世真诚,诚信度较高,社交能力强,交易与他人成为朋友。

2.4文化素质偏低,盲从性重由于很多学生从小就接受系统的运动训练,很多学生甚至未接受过高中教育,直接从竞技体校和专业队进入高校学习,文化知识基础比较薄弱。社会阅历少,思想不够成熟,对社会、对事物的认识不够全面,容易对有些社会问题产生困惑和迷惘,一旦发生突发性的社会事件,容易产生焦虑的心理和状态,缺乏主见的盲目从众往往导致悲观式的恐慌,乃至心理危机。

2.5兴趣点多且不稳定

体育大学生除必修的文化课之外,还有运动训练课,学习、训练之余比较疲劳,致使他们的生活习惯不够严谨,部分学生将兴趣点向外界转移,极易出现上网聊天、打游戏机,甚至玩麻将等情况,而专研理论知识,查找学科资料的兴趣逐渐淡漠。

2.6好胜心强,个人主义倾向突出,但法律意识淡薄

由于长期从事竞争性较强的运动训练,所以一般好胜心强,喜欢表现自己,在很多事情上一定要与别人一争高下,具有较强的竞争性。但他们的法律意识比较薄弱,他们中的一部分虽然精力旺盛,却又不能正确支配精力,极有可能寻找不正当的途径去发泄。加上多数人一直从事运动训练,文化底子薄,阅历浅,辨别能力低,容易犯以偏概全、否定主流的毛病,干事情也往往会情绪化。2.7集体荣誉感较强,但缺乏组织纪律性体育院校大学生集体荣誉感较强,为了集体荣誉甘愿做出个人牺牲,但法律意识淡薄,处理问题不冷静,经常出现因哥们义气大打出手的现象。

3应急管理视阈下体育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举措

无论是什么性质的突发公共事件,不论它来自哪一个领域,突发公共事件都会对高校产生深刻影响,从而使高校陷入一种非常状态。在这样一种非常态的社会变革中,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严峻挑战。根据体育院校大学生的新特点,在公共突发事件视阈下,体育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从以下方面开展。

3.1应增强应急意识,加强应急教育

突发公共事件的首要特征就是突发性,它们偶然性一旦爆发,其破坏性的能量就会迅速蔓延和释放,对人的应变能力要求极高。因此,我们不仅要呼吁建立应付突发公共事件、重大灾害的应急体制和机制,还要提高学生应对危机的意识,加强应急教育。目前体育院校大学生基本上都是“80后”、“90后”的青年一代,出生时正是中国经济建设发展最快、社会最稳定的时期,遭遇到的各方面挫折较少,表现在他们身上:缺乏应对危机的经验,从来没有接受过类似的教育,故缺乏分析和决策能力,容易受暗示影响,这在所难免,这些因素导致一些大学生在危机面前无法作出理性的思考。在突如其来的危机面前,任何人、任何组织都不是先知先觉的,政府的力量也不可能永远走在最前面,此时科学精神和独立思考是防止灾难和危机泛滥的最坚实的第一道堤坝。因此应增强学生本人自己的应急意识,加强应急教育,我们要坚实牢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2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掌握学生动态是有效预防突发事件的前提条件。而学生干部的情况汇报是了解学生动态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加强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才能构建畅通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反馈渠道及时准确掌握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各方面动态,一旦出现问题可以及时解决。

3.3引领校园媒体的宣传力度

突发公共事件影响和涉及的主体具有公共性,虽然突发性事件的直接涉及范围不一定是在普遍的公众领域,但却会因为它的迅速传播引起公众的关注,并逐渐发展成为社会的焦点。由于体育院校大学生文化素质偏低,盲从性重,而校园媒体可以通过宣传典型、专访、座谈、辩论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形象化正面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强化他们正确的社会道德观念,促进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并能及时跟踪报道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教学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帮助他们从心理上对是非和美丑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从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

3.4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它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相连。因为体育院校大学生的兴趣点多,又好动,所以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各种活动,让科学的理论教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防止和抵御非马克思主义入侵,形成强大的精神支柱。活跃校园文化,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良好的校园环境能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能启发大学生乐观向上、奋发进取。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健康高雅的文化宣传、文化活动,寓教于乐,形成崇尚科学文化、热爱集体、团结互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文明健康的情操和审美意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

3.5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创造一定的教育氛围,对受教育者实施知恩、报恩、施恩的教育。感恩教育属于道德教育,目的在于是受教育者懂得知恩、学会回报,把报恩看做自己的责任,进而外化为感恩的行为。公共突发事件的另一个特征就在于它的危害性,当危机突然发生时,如“:5.12”大地震、“舟曲”泥石流等灾害,党中央、国务院、人民军队采取了果断的措施及时有效的挽救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当前国家加大了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如:贫困助学金、励志奖学金、助学贷款等,这是更多的贫困生走进了课堂。所以要合理运用感恩教育,对学生惊醒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他们的自立精神、自理能力和健康的心理。

公共突发事件的主要特征篇3

[关键词]突发事件;分类;社会热点问题

世界上关于突发事件的记载由来已久,由于研究角度以及研究目的不同,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突发事件分类方式。随着社会形势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笔者认为现有的突发事件分类并不能从总体上涵盖现有的具有突发事件特征的社会热点问题,应当将社会热点问题视为突发事件的一个重要类别。

社会热点事件是一种新型的突发事件

目前,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突发事件都还未形成统一的概念。但从中外专家学者的研究来看,突发事件这个概念具有共同要素:第一,突发事件具有“事发突然”、“出人意料”、“难以把握”的特征。第二,突发事件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强烈关注。第三,突发事件都具有危害性。2007年8月30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对突发事件的概念给出了如下定义: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社会热点事件具有突发事件的一般特征

社会热点事件的形成,一般沿循以下的路径:首先是发生一个小范围的突发事件,事件起因主要有弱势群体遭到侵权、社会道德困惑、官员不当行为等,当事人或者其他网友在网络等传媒上将此事披露,引起受众关注与讨论,事件开始在社会上传播;第二步,事件经媒体传播,受众情绪、意见不断高涨,影响越来越大,形成公共事件。

分析社会热点问题的路线图和成因,我们不难发现社会热点问题具有突发事件的一般特征:

不确定性。根据2010年4月18日北青网邀请的100名专家的分析,目前,社会热点问题分布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诸如腐败现象、“三农”问题、收入差距扩大、干群关系、社会治安问题等,这些问题跟每个人都相关,从这个角度来看,每个人都有可能在不确定的时间发生引起不确定的社会热点问题的可能性。

危害性。一般来说,社会热点问题不会像其他突发事件那样迅速引发大范围生命的丧失或者财产的损失,却会因为迅速传播引起公众的关注,成为公众热点并造成公众心理恐慌、社会秩序混乱、普遍价值观质疑等。

广泛关注性。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性甚至比其他突发事件的关注性还要高,这一方面缘于信息传播手段的多元化和人民对自身权利的认知能力提高了,另一方面也说明社会矛盾已经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在这种情况下,大众期望通过舆论监督迅速形成社会热点问题,对政府形成一个“压力集团”,推动社会矛盾的解决。

社会热点事件具有自身的特性

与其他类型的突发事件相比,社会热点事件在发生、发展、处置过程都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参与者的多元性。与一般突发事件相比,社会热点事件有一个重要特征,即参与人数众多,数以万计的网民都可能通过网络对事件发表评论和看法,共同形成巨大的舆论压力;其次是参与对象跨地域,涉及面广,既有来自事件发生地的,也有来自千里之外甚至国门之外的,而参与者的社会身份则几乎分布于社会的各个阶层,很多时候,参与者可能和事件本身毫不相干。

演变过程的不确定性。社会热点事件要成为突发公共事件,一个很重要的中间渠道是媒介的传播。一个热点事件能不能被广泛传播,要看当时的舆论环境。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一个事件即将演变成公共事件时,突然发生了一个更具吸引力和轰动性的事件,此时,舆论极有可能受新事件的影响,将前一个事件逐渐冷却。但是,这种冷却有可能只是暂时的,当它受到新的诱因刺激时,可能再次重新演变成公共事件,这样的波动过程甚至可能反复数次。

影响的“软杀伤”性。与地震、火灾、安全事故、公共卫生事件相比,由社会热点引发的事件的直接危害一般不大,事件本身牵涉的人群也比较少,但是,其影响却更为深远。如果说地震、火灾、安全事故、公共卫生事件主要还是“天灾”的话,那么由社会热点引致的突发事件无论是其发生原因还是处置过程更多的是“人祸”,可以指向政治问题、社会问题、道德问题等上层建筑,很多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因此更容易引起大众的关注和讨论。

社会热点事件报道应注意的问题

社会热点问题引起的突发事件由于公众关注度高,已经成为媒体吸引受众、赢得新闻竞争的主要着力点。研究社会热点问题的舆论引导问题,探索其报道规律,对于有效处置突发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重塑新闻报道管理模式。搞好社会热点事件的报道,首先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突发事件报道管理模式。在网络时代,许多过去行之有效的新闻管理办法不仅不起作用,而且束缚住了新闻单位的手脚,造成报道工作的被动。比如过去“只处理、不报道”、“先处理、后报道”、“宁慢勿抢”、“内外有别”或者试图封锁消息等做法,既不符合党和政府的要求,实际上也难以做到了。

所以,社会热点事件的报道,及时性是第一位原则。当热点事件发生后,媒体要打破常规,千方百计,争分夺秒,尽量及时、准确、全面、客观地有关信息。要牢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为危机处理争取广泛的理解、合作与支持。

公共突发事件的主要特征篇4

【关键词】发公共卫生;传染病;特征

为了有效的防范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给公众的危害,确保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使社会秩序得以稳定,为了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更明了清晰的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报告的类别、分布和发生特点及相关信息的监测情况,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启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直报系统,专门针对的就是传染病。现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系统所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进行汇总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采用的资料是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系统所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

1.2分级分类标准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分类标准参考《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来确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级别。

1.3统计学方法应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

2结果

2.1基本情况某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相关事件172起,发病5497例,死亡10例。其中2009年59起(占34.3%),2010年52起(占30,23.04%),2011年为61起(占35.46%)。在所有事件中,传染病事件111起(占64.53%),发病3852例,死亡3例;食物中毒31起(占18.02%),发病1015例,死亡6例;其他事件9起(占5.23%),发病22例,死亡0例,见下表:

2.2城乡分布2009-2011年主要在农村发生共104起事件,占事件总数的60.47%,其中传染病褰件97起,食物中罐事件7起。城镇68起,占事件总数的39.53%,其中传染病搴传52其,食物中毒事箨16起。

2.3时间分布2009-2011年事件主要发生在8-11月发生82起占事件总数47.67%,其次为3-5月,共63起,占事件总数36.63%。传染病事件主要发生在3-5月,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6、7、9、10月,共27起,占事件总数的15.69%。

2.4人群分布在172起事件中,以学生为主的事件为127起,占事件总数的73.84%,无死亡。发生原因以传染病相关事件为主,其次为食物中毒事件。其中小学多达84起,占学校事件总数66.14%;其次为中学36起,占学校事件总效的28.34%;中专5起,占学校事伟总数的3.93%,普通高校2起,占学校事伟总数的1.57%。

2.5以农村农民为主的事件34起,占事件总数的19.78%;发生原因以食物中毒事件为主。其次为。以城镇居民和工人为主的事件9起,占事件总数的5.23%,发生原因以食物中毒事件为主,其次为职业中毒事件2起。

3事件特点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很多,下面对已发生的一些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进行阐述:

3.1不可预知性人们很难找到最适合的方法进行预测准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尚且现有的科学手段还部能保证很快查明所有有类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原因,从而可能使有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能及时处理。如美国在911之后出现炭疽生物恐怖事件。

3.2公共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最大的危害就是对发生区域内的所有人都有影响或受到损害如果没有有效的措施,很多情况下还会引起强烈的跨地区影响,当于大范围的采取公共卫生措施时,又往往容易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的恐慌。如:2003年在全球肆虐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以及禽流感疫情等。

3.3紧急迫切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于发生的突然、情况的急迫、危害范围广程度重,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危害将进一步加重,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因此,要最短时间做做快最正确的决策,力争将危害控制在最低程度。对那些不明原因或者特别严重的突发事件发生,要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争分夺秒全面开展工作,以求在最短时间最小范围内控制事件。

3.4复杂多样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但种类很多而且复杂。例如:可引起传染病暴发的微生物就有8大类,而引起中毒事件的物质只是理化类现已查明的全世界登记的化学物就超4000万种,同样哦毒物因为各种因素又表现出千差万别的危害性,有的直接为人体而有表现,儿有的则是潜在的威胁。

3.5严重危害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非大,即使轻者也会导致短时间内人群的发病或死亡,使公共医疗体系面临物资短缺等的压等,重者会冲击医疗卫生体系破坏医疗基础设施威胁医务人员生命安全;更甚者可引起一个区域国家一定程度经济后退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安全。

4讨论

综上所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点是: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监测与预警机制的建立不但必要还要完善。同时要随时收集、分析和掌握传染病和健康危险因素监测资料和信息,开展相关评估,采取具有针对性有效防范措施。②加大力度进行与教育部门的协调和配合,把学校卫生工作落到实处,加大卫生宣传,加强学校关于传染病疫情和食品卫生的管理,有效预防学校传染病的流行暴发和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③加强健康教育和宣传工作提高农民的卫生防病意识,加强对工厂和工地的卫生监督管理督工作。④发挥基层疾控机构的作用,加强预测、预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监测报告有效管理。⑤对应急体系建设还要不断加强,可从体制、机制、法制和预案四个方面,即各级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专项预案要不断完善,应急保障机制要健全,设立应急专项经费不得随意挪用,相关各部门负起责任,同时对应急处置专业人员进行相关理论的培训学习,并定期演练,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1]。

公共突发事件的主要特征篇5

关键词: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法治理念;法律制度

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深化应急管理工作规律性的认识。我国是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较多的国家,国际风险对国内安全的影响也在不断加大。现代社会的高风险性,需要我们增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法治理念,需要我们自觉地依法有效地预防和及时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需要我们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法律制度体系。

一、增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法治理念

近年来,各种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频繁发生,特别是2008年四川汶川5.12大地震的发生,在考量了我国现行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法律制度体系的同时,也考量了各级政府的应急管理的行政法治理念。各级政府在强化效能政府、阳光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诚信政府等法治理念方面成效显著,为世人瞩目。总结这些年来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经验和教训,还应当依据突发事件应对法律制度,增强以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行政法治理念。

1.增强自觉学习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法律知识的理念

据统计,我国目前已经制定涉及突发事件应对的法律35件、行政法规37件、部门规章55件。中央、国务院及部门文件110多件,在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方面基本上实现有法可依了。各级党委政府都发出了学习贯彻《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规范的通知。但是,一些地方对《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知识的培训和宣传普及落实力度不够,无偿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廊急、自救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落实不够,基层人民政府、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企事业单位开展必要的应急演练落实不够,一些公务员对应对突发事件法律体系和规范不甚了了,在面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时,习惯于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经验,依法救灾观念亟待增强。

2.增强依法处理非常时期非常事务的法治理念

增强依法处理非常时期非常事务的法治理念,提高依法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是政府推进依法行政的客观要求,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迫切需要。能否有效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直接考验着政府依法行政理念和应急管理能力。突发性事件的发生需要建立信息畅通、反映迅速、救助及时、保障有力的应急和权力运行机制。但是,打破常规并不等于可以违反法制规范和法治精神。总书记强调:“越是工作重要,越是事情紧急,越是矛盾突出,越要坚持依法办事。”面对突发事件,一些地方政府及其公务员缺乏依法行政理念,忽视职权法定和正当程序要求,出台规范性文件的随意性取代了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的权限和程序,导致了群众的反对和专家的批评。在处理突发事件时,一些干部作风粗暴、工作方法简单,缺乏执法主体、执法程序和执法依据的合法性。

3.增强依法预防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法治理念

为了改变“有钱救灾,无钱防灾”的现状,应当强化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准备制度的监督落实,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应急管理应当重在防范于未然,加大财政投入从目前看,处置突发事件监测网络、预警机制和信息收集与报告制度还需加强,基层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危险源、危险区域的调查、登记、风险评估,定期检查、监控还需落实,各单位安全管理制度尚需建立健全,矿山、建筑工地等重点单位和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的隐患排查制度和应急预案还不完善,组织社会公众学习安全常识和参加应急演练不够广泛等等。因此,应当加大预防成本的投入。

4.增强全面预防和管理突发事件的法治理念

应急管理应当全面预防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和经济安全事件等,克服“重防人祸、轻防天灾”的管理思维的片面性。近年来,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无论是在这方面的机构建设,责任制度,还是在监测网络、信息收集与报告、应急预案等制度方面,都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使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成效显著。但是,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和经济安全事件等方面,一些地方政府在思维上防天灾的“弦”绷得不紧,在财力上投入的“钱”不足,在管理上付出的精力不够,在整个工作的“棋盘”上仅仅视为“小卒”。因而,一些地方严重的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不断出现。

5.增强灾害救助中政府职能转变的法制理念

人民政府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尤其是在大灾难来临之时,尽职尽责的人民政府,更是不可或缺的凝聚人心、协调各方、集中力量的主心骨。非常时期的人民政府必须担负起非常之责任。但是,灾害的突发对我国传统的救灾模式提出了挑战。政府能否把自己过去长期集中掌握的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更多地向社会组织转移、释放,从而更好地发挥政府履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职能,把该做的事作好,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6.增强动员社会和公众自救与互救的法治理念

在强调政府的行政救助的同时,政府还应当依法增强动员社会和公众自救与互救的法治理念,重视我国38万多个民间组织和亿万人民群众的“共救”、“互救”的力量。从而强化社会广泛参与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理念,提高公众危机意识,提高公众自救与互救能力。应当借鉴德国政府的经验,设立专门的社团、志愿者组织机构。德国的联邦公民保护与灾难救援署,专门负责对志愿者的组织指挥,8万名志愿者训练有素,集中迅速,六小时内可全部集中到其法兰克福机场待命出国进行国际救援。日本在最近二十年来发生的地震中总结了许多教训,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单纯依靠中央政府的行政力量和自卫队救援的“公救”,受灾者自身要超越受灾意识,主动团结起来,更多地依靠互助“共救”和生产“自救”。美国法律规定,每个家庭要有一个72小时的家庭灾难自救计划,要有一个装有食品、药品、自救工具的自救箱。

二、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行政法律制度

1.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雨天”法案体系尚待健全

近年来,我国加强了突发事件应急法制的立法建设,以宪法为依据,以突发事件应对法为基本法,以相关荦行法、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应急预案等为补充的应急法制体系初具规模。但是,从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和法治政府建设的视角看,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法制体系尚需完善和健全。

一是应当制定紧急状态法。现代法治国家都有国家紧急状态法,我国宪法没有关于各类紧急状态的确认、宣布、期限、解除等环节的明确具体的法律规定,也没有专门的国家紧急状态法。通过制定紧急状态法,规定紧急状态下应急管理的基本准则、管理方法,应急预案及启动程序。明确规定可以宣布紧急状态的具体情形,紧急状态下公民权利的保障底线、公民得到救济的途径、方式和手段,政府应对紧急状态采取的非常手段,政府应对紧急状态的组织架构和人事任用,以及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的范围、时间和解除紧急状态的程序等。

二是制定落实《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配套制度。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应当依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根据本地区实际,研究制订相关配套制度,例如突发事件分级制度,应急预案调研与制定修订程序制度,危险源及危险区域的调查、登记、风险评估和监控制度,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培训制度,突发事件综合性救助、专业性救助与单位专职救助的组织制度,志愿者组织与机构设置制度,应急物资储备及保障制度,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员制度,突发事件监测、预警制度,社会动员制度,财产征用制度,突发事件信息制度,灾害救助制度等,从而真正履行《突发事件应对法》授权地方政府的法定职责。

三是增强应急预案的合法性、综合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各级各类应急预案应当与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保持一致性,需要对于突发事件应对法出台之前的应急预案进行清理和修订,要对下级的有关应急预案根据上级相应应急预案的修改和补充而及时作出相应的修改和补充,以保障其合法性与协调性。目前的应急预案,大多为应对单一突发事件的预案,而综合性、前瞻性的预案少,如突发事件应对法所规定的比例原则在各级各类应急预案中体现得不明确、不充分。

2.建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行政征用法律制度

“社会主义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在“5.12”大地震中充分显现出来。但是,我们又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性。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使我们如果仅仅依靠计划经济模式的行政指令来调集人力、物力,来应对突发性天灾人祸事件,又必然显得力不从心和捉襟见肘。在“5.12”大地震中,我们对抗震救灾的大型机具的调动就是如此,即便我们的国有企业服从调动,我们的民营企业和公众鼎立支援,也亟需建立起稳定的常态的行政征用法律制度,才能适应我国灾祸频仍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需要。目前的《土地管理法》、《人民警察法》、《法》、《防震减灾法》和《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对行政征用的规定都非常粗疏。因此,应当加快对《行政征用法》的研究和立法工作,对人民政府在突发事件中向单位和个人征用应急救援所需设备、设施、场地、交通工具和其他物资等行政征用行为的基本原则、征用条件、征用范围征用程序、征用补偿或赔偿、征用救济、违法责任等作出全面规定,以利于国家在突发事件和紧急状态中,依法强制地征用应急救援物资。

3.建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行政救助法律制度

突发性公共事件来临后,政府必须迅速通过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与调配,提供灾后救助与物质补偿,重建基础设施和公共建设,促进经济补偿、情感补偿、文化及文明保护、生态环境涵养、社会功能恢复等目标的实现。因此,行政救助的定义应当有更加宽泛的内涵,应当突破多数学者对行政救助在对象上的研究局限,即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特定的公民,而应当扩展到特定的区域,即天灾人祸不可抗力波及到的区域及其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行政救助的内容不仅是给予被救助对象的物质权益或与物质相关的权益,而应当扩展到精神、情感、心理的补偿以及灾区社会功能的恢复等。目前我国行政救助的规定散见于<残疾人保障法》、《军人抚恤优待条例》、《革命烈士褒扬条例》、《防震减灾法》等。这些规定明显缺乏对政府行政救助的原则、职责、权限、程序等内容的规定;缺乏对救助要件、救助对象、救助形式等方面的法律规定,缺乏常态的法治化的行政救助制度。需要明确建立政府行政救助的资金来源和保障、资金的专项管理、专款专用的制度,需要明确建立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等专项救助和自然灾害救助制度,需要明确建立受灾人员的基本生活,提供食品、饮水、取暖、衣被、住所和医疗等临时生活困难救助的制度等。因此,应当借鉴日本的《灾害救助法》、美国的(1974年灾害救济法》,抓紧制定《行政救助法》或《灾祸救助法》。

4.健全房屋建设质量行政指导和行政监督法律制度

公共突发事件的主要特征篇6

关键词:网络时代 突发事件 媒体 应对策略

人类步入网络时代,突发事件的传播成为媒体研究的新课题。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影响,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根据世界发展进程的规律,国家和地区人均GDp处于500~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是突发事件的高频率爆发期,①这种时期,最容易经济失调、社会失序、心理失衡、社会伦理混乱等。在网络时代,掌握突发事件的传播特征,分析现有突发事件媒体应对的误区,制定突发事件的媒体应对策略,尤其显得急迫和重要。

网络时代突发事件传播的特征

传播方式多样化。各种媒体传播的信息窗口多样、迅速互递。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分析表明:2009年发生77件影响力较大的社会热点事件,由网络爆料而引发公众关注的高达23件,约占全部事件的30%。②浏览新闻的网民利用新闻跟帖形成草根化、大众化的网络舆论,访问BBS的网民是网络舆论形成和发酵的主要推手,博客里的“意见领袖”引导、引发着网络舆论;微博客和QQ群每天都可用手机和互联网实时播报公共事件。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报告,截至2009年6月31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其中2.26亿网民浏览网络新闻,1亿网民访问BBS,1.82亿网民开通博客且6425万人半年内更新,1.55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2.4亿网民使用即时通信工具微博和QQ群。③

传播内容广泛化。大众传播爆料的落实、筛选、斟酌、导向等在网络传播面前遭遇挑战。互联网使传统媒体失去了“议程设置”的垄断权,越来越多在传统媒体可能被遮蔽的突发事件,在网络时代却总被彻头彻尾地公之于众。例如,2010年“青海玉树大地震”、“山西地震谣言案”、“广西烟草局长香艳日记”、“湖北厅官夫人被打”事件、“凤凰少女坠楼”、“我爸是李刚”、“福建南屏财政局‘量身定做’招聘行为”等自然灾难、危机或社会矛盾的突发事件,都以燎原之势迅速传播。

传播效果扩大化。网络媒体传播的及时性,使信息更新速度加快,一旦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网络媒体会第一时间报道以吸引受众,一旦得到大家的认同,就会很快扩散开来,反复转帖或被跟帖,形成一个主导性的意见。

传播媒介联动化。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联动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网络为传统媒体提供新闻线索,借助传统媒体的深入采访和报道,提升可信度,引起当事方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并推进问题的解决。二是传统媒体对突发事件进行报道,经互联网放大,迅速凝聚民意,产生强大的舆论合力。这两种方式相互衔接,互为助力。例如上海“钓鱼执法”事件中新老媒体的联动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

突发事件媒体应对的误区

当重大突发事件来临时,公众对媒体的关注要远远超过平时,在突发事件的进展中,媒体作为公众利益的守望者、代言人、当事方,传递信息并引导舆论,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当事方的媒体应对策略,直接影响到事件的发展以及事件的处理。然而,目前某些在突发事件中的媒体应对存在较多误区,导致事件的处理难度加大,公众对于政府的公信力下降。

当事方封堵信息,设置报道障碍。遇到突发事件,某些当事方在“捂盖子”思维的支配下,一心想封堵信息并压制舆论,企图调动一切资源,借助行政力量让所有媒体收声。封堵信息,设置媒体报道障碍,不但不能缓和事态、化解矛盾,反而使自己处于被动应付状态,失去危机处理的最佳时机,失去公信力,致使网络舆论最大限度地聚集和爆发。

信息迟缓,舆论应对不力。突发事件具有难以预测性、牵涉利益多、容易引发连锁事件等特征,而网络媒体传播具有及时迅速、匿名性、去中心控制等特征,两者结合后在网络平台上非常容易围绕一起突发事件形成广泛舆论,如果当事方对突发事件置之不理或是进行冷处理,指望着热点事件几天后自生自灭,不能及时有效地掌控并化解舆论,就可能发生新的冲突。

虚假信息,传播技巧薄弱。突发事件爆发后,某些当事方向公众和媒体虚假信息,严重影响到自身公信力和对突发事件的顺利处理。美国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认为:“在一个社会中,谣言的流通量(R)与问题的重要性(i)和涉及问题的证据的暧昧性(a)之乘积成正比例,即R=ia。”④公式表明,来自正式渠道的有些证据信息不足,状况的暧昧性增加,会推动人通过流言渠道寻求信息。

突发事件的媒体应对策略

突发事件中当事方媒体应对的误区,其根源主要在于某些当事方陈旧的传播观念,没有深刻认识到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工作的重要性。基于此,依据突发事件的传播特征,可以采取恰当的媒体应对策略来处理好突发事件。

转变应对观念,及时主动公开信息。传播学鼻祖施拉姆曾经指出:“对于公众危机,首先应该是信息公开。”⑤信息不透明、阻塞,将会引起公众的恐慌心理,甚至会引发盲动、骚乱、暴乱等社会负面行为。在网络四通八达的今天,对突发事件进行严密封锁已不可能,那么就及时公开信息,正如迈克尔?里杰斯特所提出的“3t”原则:tellityourown(以我为主提供情况);tellitfast(尽快提供情况);tellitall(提供全部情况)。⑥关于这一点,我国已有不少相关法规政策。2004年2月11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根据中央有关规定制定的《关于改进和加强国内突发事件新闻工作的实施意见》,并于2007年8月29日对其进行了再次讨论修订。此外,2005年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意见》、2006年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7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都对突发事件中的新闻、舆论引导和媒体管理工作做了相当详尽的规范。这些法规政策为突发事件媒体应对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制度支持,目的就是要求主动公开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渠道新闻,通过授权、散发新闻稿、组织报道、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会等形式信息,方便社会受众及时了解事件真相。再者,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蔡武也曾强调,在应急事件的处置预案中,就要求现场信息,争取第一时间把权威的信息出去,哪怕这个信息是不完整的。⑦只有主动、及时、充分地信息,才有可能杜绝或者才有可能缓解网上各种议论、流言、猜测的压力,才能取得主动,提升公信力。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基于当下媒体环境提出了“黄金四小时”原则。“黄金四小时”指的是新闻的及时性,政府要第一时间发声,政府要第一时间处理问题,做突发事件的“第一定义者”。⑧

搭建网络平台,与网民有效互动。突发事件发生后,仅仅通过媒体信息还不够,还必须迅速搭建网络平台,建立当事方及相关部门网站,及时利用网站平台信息,开设网民诉求通道,回应网民的各种问题;采取开放博客、公布电子邮箱等方式,征求网民意见和监督议题,畅通网民访求渠道和网络监督通道;积极介入一些重大知名网站和论坛,及时了解网络舆情动态,收集相关舆情资讯,与网民沟通互动。

培养意见领袖,引导舆情发展。网络的开放化让“沉默的大多数”有了发声平台,但也让舆情呈现出鱼龙混杂的生态。突发事件中“公民记者”的优势首先体现在新闻的及时性上,但“公民记者”由于没有经过客观报道的专业训练以及缺乏全面系统的采访,其所报道的事实和专业媒体的消息之间可能产生较大的偏差。由于在网络上新闻并不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核,导致部分匿名消息者无视或忽视新闻的真实性,其报道常带有强烈的个人主观感情色彩。比如“韩峰局长日记”事件发生以后,网络舆论出乎意料的复杂。有的网友按照常规思路,要求严惩贪官。也有网友说韩峰是个好干部,要求放过他。海量信息充斥于媒体,难辨真伪,受众往往会将舆论权威的声音作为自身判断的主要依据。这种情况下培养政府部门网络发言人、网络评论员、专家学者及网络论坛版主、知名博客博主成为意见领袖,就显得尤为重要。他们可以实现网络舆论良性循环,有效消除公众非理性、情绪化表达带来的消极后果并及时掌握网络舆情动态。

转贴于

加强媒体联动,形成舆论引导合力。突发事件发生突然,网络舆论形成迅速,为使受众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在较短的意见积蓄期内,获得更多真实的信息进而形成健康的网络舆论,可以将网络媒体的优势和传统媒体的优势结合起来,发挥网络媒体传播快速的优势和传统媒体权威性高的优势,两者互补、有效联动,让网络媒体受众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全面、真实、权威的突发事件信息。这种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优势互补的传媒格局目前已经初步形成,如《人民日报》的人民网、中央电视台的央视网、南方报业集团的南方网、北京多家媒体联合组建的千龙网等,基本实现了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有效结合。

强化监察评估,构建舆情问责机制。根据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上级人民政府报送突发事件信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向本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通报突发事件信息。专业机构、监测网点和信息报告员应当及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报告突发事件信息。有关单位和人员报送、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应当做到及时、客观、真实,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⑨

总之,经济全球化、信息公开化、传播网络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异军突起的网络媒体从大众娱乐向社会生活各领域急速进军,突发事件的媒体应对就显得更为重要。媒体和当事方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及时准确、权威的信息,才能起到提供和澄清信息、消除不确定性带来的恐慌并为公众在危机面前的迅速行动提供指导的作用,才能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打造稳定、健康的舆论环境。

注释:

①李明德:《现代化:拉美和东亚的发展模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64页。

②刘阳:《互联网成为舆论新载体》,《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1月5日。

③《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④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8页。

⑤施拉姆·波特:《传播学概论》,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276页。

⑥居延安:《公共关系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7页。

⑦张瑾:《卫生部等将每月开会》,《京华时报》,2005年12月30日。

⑧http://chinavalue.net/wiki/ShowContent.aspx?titleid=413659

⑨《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参考文献

1.赵士林:《突发事件与媒体报道》,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李鹤:《新媒体时代:处置突发事件的“黄金4小时”法则》,《人民日报》,2010年2月2日,第19版。

公共突发事件的主要特征篇7

关键词:网络; 突发事件; 传播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网络作为“第四媒体”的影响力日益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由于突发事件的突然性与网络舆论跟进的快速性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使网络舆论对突发事件舆论的影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考察网络突发事件的传播特征及其生成机制必然有利于我们从源头上为网络突发事件的解决提供一些参考性的意见。

1 研究样本和方法

本文选取2006年到2010年这五年间发生的重大网络突发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共得到样本110个。本研究主要是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2006年到2010年的网络突发事件进行系统分析,运用spss13.0建立分类标准和数据库,对传播内容进行数据描述和分析,得出结论。

2 网络突发事件的传播特征及其生成机制研究

所谓网络突发事件无非就是指通过网络媒体进行传播的突发事件。网络的开放度高、信息量大、互动性强、介入成本低等特点,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时空界限,成为影响巨大、最具潜力的大众传播媒体,也使得通过网络得到传播的突发事件显得尤为重要和受关注。

2.1 网络突发事件的基本信息分析

(1)网络突发事件的时间分布

年份

案例数量

所占比例

2006

10

9%

2007

16

15%

2008

33

30%

2009

23

20%

2010

28

26%

合计

110

100%

我国网络突发事件在时间上呈波浪状不断上扬的发展态势,2009年有所回落。其中,2008年发生的网络突发事件最多,有33件。2008年是近几年来网上思想交锋最激烈的一年,在这一年,各种突发事件、各种思想都得到了很广泛的传播,由此2008年被称为网络舆论监督年,是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一年。

那么,为何网络突发事件一直呈增长趋势呢?首先,网络技术本身的发展为网络突发事件的传播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和支持。进入2006年以来,web2.0以其巨大的传播优势迅速占领了整个互联网世界。web2.0阶段的特点就是传播者和受传者的角色交换,网民不仅单纯接受网络媒体传播的信息,而且可以随心所欲的传播自己想要传播的内容,这充分体现出了网络的互动性。而依托于网络媒体诞生的一些诸如博客、微博、论坛、贴吧以及即时通信工具等次生媒体更是为网民对于信息内容的传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其次,网民数量的不断增长也是网络突发事件逐年增长的一个重要的原因。网络时代的主体是网民,网民在传播突发事件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事实上,很多网络突发事件就是由网民直接报出来的。因此,网民越多,网络突发事件得到不断传播的可能性就越大。再次,随着整个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各种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新情况都在网络上得以传播,这必然会诱发各种不同的网络突发事件。

(2)网络突发事件的类型以及议题内容分析

一般来说,网络突发事件可以分为两类:网络公共突发事件以及网络个人突发事件。所谓网络公共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并经过网络不断传播扩散的紧急事件。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以及社会安全事件。

网络个人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对于整个社会造成重大影响,在一定时期内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和讨论、经过网络不断传播的紧急事件。根据突发事件所涉及的内容,我们可以将个人突发事件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官员腐败事件、交通事故、科教文卫体、民生以及社会道德等。

类型

案例数量

所占比例

网络公共突发事件

48

44%

网络个人突发事件

62

56%

合计

110

100%

从表上不难看出,网络公共突发事件所占比例要小于网络个人突发事件,但是其差距并不是很大。其中,网络公共突发事件有48件,所占比例为44%,网络个人突发事件有62件,所占比例为56%。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结果完全是由于二者的性质所决定的。一般来说,网络公共突发事件比网络个人突发事件的稳定性更强,诸如自然灾害、矿难等公共突发事件的发生频次和整个社会的大环境关系不大,但是网络个人突发事件的发生是与网民的素质、网络环境、社会环境等密切相关的。由于网民素质的高低不同、网络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确定性,网络个人突发事件频频发生也是在所难免。

公共议题内容

案例数量

所占比例

自然灾害

6

13%

事故灾难

12

25%

公共卫生事件

9

18%

社会安全事件

21

44%

合计

48

100%

在网络公共突发事件所呈现的议题内容中,社会安全事件有21件,所占比例最大为44%。由于和社会安全有关的突发事件的整个发生过程都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安定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因此一旦有此类事件的发生,立即就会通过网络媒体的传播成为大家关注和讨论的焦点。

自然灾害和事故灾害分别有6件和12件,所占比例为13%、25%。可以说,对于自然灾害和事故灾害的关注,是关注网络公共突发事件的又一大热点。自然灾害和事故灾害是与很多普通百姓密切相关的问题,而受害群众的遭遇往往能够引起全国人民的关注和同情。因此,网络媒体对于这两部分事件的报道也往往能够成为被关注的焦点。

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在48件网络公共突发事件中,公共卫生事件有9件,所占比例为18%。公共卫生事件由于涉及到很多人的健康,备受瞩目。

个人议题内容

案例数量

所占比例

官员腐败

11

18%

交通事故

3

5%

科教文卫体

15

24%

民生

9

14%

社会道德

18

29%

其他

6

10%

合计

62

100%

网络个人突发事件的议题内容非常广泛,但主要集中在官员腐败、社会道德和科教文卫体这三两个方面,分别有11、18件和15件,所占比例分别为18%、29%和24%。在当前社会中,很多官员由于经受不住现实各方面的诱惑,腐败受贿现象时有发生。而一旦诸如此类的事件发生,就必然会通过网络媒体引发讨论的高潮。

公共突发事件的主要特征篇8

(一)自然灾害:破坏性地震;地质灾害;气象水文灾害,如干旱、洪涝、大风、浓雾、冰雪、暴雨、雷电等。

(二)事故灾难:生产类,如危险化学品事故、矿山事故、建筑施工突发事故等;交通类,如交通运营、道路抢险、桥梁突发事故、道路交通事故等;市政设施类,如公共供水突发事件、重特大电力突发事件、燃气事故等;社会环境类,如火灾事故、环境污染事故等。

(三)公共卫生事件:中毒类,如食物中毒事件、职业中毒事件等;疫病类,如重特大传染病疫情、重大动物疫病等。

(四)社会安全事件:突发恐怖袭击事件、重大刑事案件、重大群体性上访事件、公共场所滋事事件、民族宗教群体性突发事件、影响校园安全事件等。

二、组织保障

(一)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社区书记

副组长:社区主任

成员:社区“两委”成员

(二)应急值班室

社区在警务室(或相关办公室)设立社区应急值班室,并开通应急电话,向群众公布应急电话号码和移动电话号码。应急行动时,应急值班室安排专人值班,确保信息畅通。

(三)信息接报员

每个社区确定2?3人为应急信息接报员,负责接报群众上报的突发公共事件和向上级及时报送信息。现阶段,信息接报员原则上由社区主任、专职副书记或治保主任担任,联系电话对外公布,并保持通信畅通。

(四)应急自救分队

以民兵联防队、志愿者队伍为基础,分设义务消防、红十字救护、义务医疗等小分队,指定具体负责人,明确各小分队紧急救援任务、职责,并公布联系电话。

三、应急宣传和预测预警

(一)应急宣传

1.社区通过广播、宣传栏、致居(村)民的一封信等形式,广泛宣传有关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的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居(村)民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2.将社区应急值

班室、信息接报员和应急自救小分队的主要人员、联系电话等相关信息制作成宣传标识悬挂、张贴在社区醒目位置,或制作成便民卡片发至每家每户,便于居(村)民在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能及时上报信息。

(二)预测预警

1.社区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完善预测预警机制。社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测预警工作,定期组织查找安全隐患,开展风险分析和评估,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2.根据预测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突发公共事件进行预警。预警级别依据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划分为四级:Ⅰ级(特别严重)、Ⅱ级(严重)、Ⅲ级(较重)和Ⅳ级(一般),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3.预警信息包括突发公共事件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等。预警信息的、调整和解除可通过广播、社区网站、警报器、宣传车或居民小组长逐户通知等方式进行,对老、幼、病、残、孕等特殊人群、学校等特殊场所和警报盲区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公告方式。

四、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

(一)社区每一个居(村)民都有向上级机关举报突发公共事件隐患和报告突发公共事件发生信息的权利和义务。

(二)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现场发现者应在第一时间向社区应急值班室或信息接报员报告突发事件信息,紧急时要报警。

(三)社区应急值班室或信息接报员在接报后10分钟内向街道应急值班室报告突发事件信息,紧急时要报警。

(四)报告内容为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现场伤亡或损失等简要情况。

五、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流程

(一)到达现场

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后,社区书记、主任应立即带应急小分队成员赶到现场,并快速进行先期紧急处置。

(二)快速报告

向街道应急值班室或报警,要求增派应急队伍和应急物资现场救援。

(三)投入先期救援

1.救援原则:一是以人为本,先救伤员,后救物资,避免人员更多伤亡;二是量力而行,在现场应急资源不足或高危险状态下,应同时注意应急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等待上级专业救援队伍现场增援。

2.重点救援对象:将孤、老、病、残和五保户列为重点保护对象,优先安置。

3.疏散转移现场人员:及时组织疏散转移现场人员至安全地带或紧急避难所。

4.控制现场事态发展:防止次生、衍生二次事故。

(四)协助上级处置

1.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的上级领导共同开展先期处置。

2.协助先期赶到现场的相关部门应急队伍开展应急处置。

3.为上级现场指挥部提供指挥办公场所(社区办公室、社区警务室等),为相关部门的应急队伍提供后勤保障等。

六、应急保障工作

(一)应急物资储备

1.社区,特别是事故频发的社区,必须储备一定的应急物资。如防火、防汛抗旱、抗震救灾等必需的应急物资。

2.社区应为应急小分队配备必要的通讯工具和应急设备,如灭火器、手电筒、喇叭、雨衣等。

3.负责应急物资和场所的临时征用和借用。如单位或个人的小型汽车、货车、农用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或场所,在上级救援队伍未到达现场时,可依法临时征用,用于现场急送伤病员或现场应急处置。若有损坏,按有关规定予以赔偿。

(二)应急避难场所

1.社区辖区内的各类学校应为社区抗灾救灾提供紧急避难场所。如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辖区内的中学、小学、幼儿园等。

2.选择附近的公园、广场、校园等公共设施,以及其他开阔地带作为避难场地。

3.驻社区企业的空置厂房或其他房屋可临时征用使用。

七、灾后恢复重建和善后处理

(一)负责灾后恢复与重建,社区应根据所在地实际和抗灾救灾经验制定具体措施,迅速组织居(村)民灾后自救,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二)负责做好死伤者的善后处理和对死者家属的抚恤工作。

(三)协助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事件事故调查工作。

(四)协助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赈灾工作。

(五)及时统计上报人员伤亡情况和经济损失情况。

八、培训、演练和奖惩

1.培训。社区要有组织、有计划地为居(村)民提供减灾知识和技能培训,将防灾减灾教育培训纳入社区干部、居(村)民小组长、居(村)民代表的培训内容,特别是要加强对社区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和各应急小分队成员的专门培训。

公共突发事件的主要特征篇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0)05―0024―04

一、高校突发事件概念和特征

按照2007年11月1日起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的规定,所谓公共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高校是人群密集的地方,其主体又是有思想、有激情、有知识的年轻人。所以高校突发事件与一般的突发事件相比,在概念上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

高校突发事件是指由于自然的、人为的或者社会政治原因引发的,在高校内部突然发生的,大学生起主导作用的,不以高校管理者的意志为转移的,对学校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冲击或者危害的事件。如果进一步概括,便可抽象出其本质特征:

1.事件突发性。

高校突发事件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其发生在时间上的突发性,往往令学校管理者措手不及或者事前难以预料和防范。突发事件一旦发生,管理者对于事件的处理无章可循,需要时间进行分析和应对,故而陷入一定的被动局面。

2.严重危害性。

高校突发事件破坏了学校师生的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秩序,造成人们思想上和心理上的极度恐慌。而且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很容易波及同一个城市甚至是全国的其他高校,极易被社会上别有用心者和闲杂人员利用,在客观上进一步加大了危害的范围和程度。所以说突发性和危害性是突发事件的两个本质特征。

3.传播扩散性。

高校作为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而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同时高校又是信息集中地,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更容易引起社会反响,引起公众和媒体关注,更容易与某些外在因素产生互动,成为公众热点从而引起放大或辐射的连锁效应。

4.主体活跃性。

作为高校主体的大学生有知识、有活力,具有活跃性、敢为性、群体性等特征。在突发事件中,如果能得到正确的引导,他们会很快理解并接受,从而能够有效抑制突发事件;反之,则极易导致事件的恶化。

二、高校突发事件主要类型及原因分析

高校是一个与社会有紧密联系但又有别于社会的特殊人群聚集地。它具有青年学生多、公共聚集场所多、文化交流多等特点。其中发生的突发事件主要包括四种类型:

1.政治类突发事件。这类事件一般都有组织者和策划者。通常在国家利益冲突、国际政治危机、国内社会矛盾激化、敌对分子煽动利用等大的背景下发生,从一开始就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如由日本“人常”、南斯拉夫使馆被炸、中美撞机等而爆发的大学生抗议游行活动等,又如学潮和“”等政治事件。

2.管理类突发事件。这类事件基本上由于不满学校管理而发生。如学生因学校膳食问题、宿舍管理与服务、教学质量、学籍管理、奖惩制度等问题而举行罢课、罢餐、请愿等事件。这类事件一般涉及学生切身利益,往往也有组织者和策划者。

3.治安类突发事件。这类事件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具有偶发性和自发性。例如群殴、暴力侵害、自杀、交通事故、偷盗、抢劫等。

4.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这类事件通常由一些已知或未知的传染性疾病、食品中毒等引发。其特点是在初期容易被忽视,一旦爆发,则其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危害性大。例如“非典”、“甲流”等类似传染性疾病和学生食堂发生中毒事件等。

综上看来,引起高校突发事件的原因错综复杂,既是主客观因素的结合,也是校内外因素的集中,具体看来有以下几点:

1.从学校层面来看,主要包括:

第一,管理方式相对落后,甚至存在重大管理漏洞。由于长期受计划体制办学模式影响,过去高校面对社会公众有限,责任单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学生人数激增,社会对学校关注度不断上升,再延续原来的管理模式必然会引起矛盾。这种情况下,一件很小的冲突都有可能引起突发事件。

第二,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带来的新问题。近些年来,高校后勤多已由学校管理转变为社会管理,后勤社会化确实给学校发展和学生后勤保障带来便利。但不可否认,后勤管理社会化也给高校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对带来了挑战。例如,后勤社会化使得校园内物价普遍上涨,特别是在偏远的新校区和分校区,上涨幅度更大,这就给作为纯粹消费者的学生带来了消极影响;部分新建宿舍和公共设施存在质量和安全等方面的隐患,或者其他配套设施跟不上;学校食堂外包后的利益追求最大化导致学生利益忽视,时而有食物中毒现象发生等等。

2.从学生层面来看,主要包括:

第一,大学生心理的不健全是引发突发事件的主要原因。当代大学生大多为80后、90后一代,处于东西方文化交叉、多种价值观相冲突的时期。加上高校扩招,学生素质层次不齐。整体来说,基本上处在自主性与依赖性共存、自豪感与自卑感互见、情感封闭与交往需要的悖反、理想与现实相冲突等矛盾中。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心理疏导,很容易引起突发事件的发生。

第二,家庭困难学生问题凸显。随着城乡大学生比例的逐渐不平衡和大学学费的增长,高校贫困生数量有所增加。贫困生问题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备受关注的问题。从当前高校突发事件来看,有一部分与贫困生有关。最为典型的就是云南马加爵案。虽然国家加大了对高等学校奖助学金和国家助学贷款的力度,但是由于经济压力,家庭困难的学生还是比普通学生有着更大的心理压力,存在着例如嫉妒、愤世嫉俗等心理,给学校带来隐患。

第三,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突发事件。高校人口密集,不可避免会发生意外事件。如学生刚入校水土不服引发疾病或一旦有传染性疾病则极易引起大规模流行疾病的爆发;学生上下楼梯不小心滑倒骨折;男生体育活动受伤甚至致残,女生生理原因出现重大意外等等。

3.从高校外部环境来看,主要包括:

第一,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自然力是无法抗拒的,也是任何人都控制不了的。如台风、海啸、地震、泥石流、冰冻等重大自然灾害,这些都有可能给学校带来巨大伤害,而且这类突发事件很难预测。

第二,意识领域的价值观渗透。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元化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带来了冲击。西方国家一方面与我国加强合作,另一方面也通过各种媒体进行文化输出;境内外敌对势力通过学术交流、捐赠资助、宗教传播等方式进行意识领域的渗透,这都使得青年大学生在潜意识和行为方式中感到了困惑和迷茫;再加上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舆论媒体不重视教育与引导,都对大学生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第三,社会发展矛盾的影响。目前我国正处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改革进程中积累的问题和矛盾不断出现。贫富差距悬殊、社会分配不公、违法乱纪、贪污腐败等现象让大学生感到更加困惑和无奈。一方面他们会极力反对和抵制这些不良现象;另一方面又感到无奈甚至是妥协。一旦发生特定事件,他们就会将之当作“宣泄口”,出现“井喷”现象。

三、高校突发事件应对对策研究

突发事件是遵循一个特定的进程或发展周期的,都要经历一个从最初的萌芽、发生、发展到危机爆发、持续直至结束的过程,有其自身的生命周期。因此,依据突发事件的自身生命周期,应急管理宜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事前教育预警机制、事中快速反应机制和事后经验总结与学习提高机制。

(一)建立事前教育预警机制的对策

首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先进方法和各学科的综合优势,建立信息收集和分析平台,准确把握大学生思想动向;高度重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具有危机意识,及时制定和调整工作计划和思路,有效提高高校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

其次,在应对突发事件的具体过程中,也要对事态的发展和大学生思想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出前瞻性预测,主动出击,将问题解决在萌芽中。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辅导员老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及时介入,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引导每个学生从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认识突发事件,统一认识,引导大学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校党政部门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同心同德、和衷共济、共度难关。要把突发事件的性质、发生的过程、带来的后果及时传达给学生,增强大学生对突发事件的心理承受力。

再次,健全突发事件预警系统的组织机构,充分调动每个学生预防突发事件的积极性。要密切关注跟踪热点问题,加强敏感期稳定情况调研,排查涉及全局的矛盾,及时化解各类危及稳定的矛盾。要教育每个学生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不得擅自行动,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做到这一点,不但要敏锐观察,深入调查研究,还要注意矛盾的连续性、转化性、潜在性,增强预测的准确性、科学性,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才能为整个高校在处理应急事件中的科学决策、协调运作提供依据和保障。

(二)建立事中快速反应机制的对策

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很可能在极短时间内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所以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处置贵在神速。一般突发事件的应对可经历以下几个环节:一是要根据突发事件的类型、特点紧急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二是要及早确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指挥系统和应急处置专门工作机构,成立现场处置队伍,并赋予该机构大大超出常规条件下的决策反应能力和资源支配能力;三是要充分发挥突发事件监测系统的作用,及时、准确地探询突发事件的根源,并随时对突发事件的变化做出分析判断和决策,是通过本单位一起努力解决危机,还是无法控制事态需要立即上报,请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升级,由地市政府解决危机;四是立即进入现场进行应急处置,尤其是各高校辅导员老师,要争取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五是正确引导公众舆论,要特别注意信息沟通,尊重师生的知情权,保证公共信息的公开性、及时性和畅通性。

公共突发事件的主要特征篇10

摘要:自2020年1月份以来,由武汉市开始继而在全国范围内爆发了新冠肺炎疫情。为全力支持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有效发挥税收支持疫情防控的职能作用,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税费优惠政策。本文以新冠肺炎疫情为背景,分析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税费优惠政策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新冠肺炎;税收应对;税费优惠政策

一、前言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爆发,并迅速蔓延至全国各地,不仅考验着我国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也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极大影响。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国家立即采取了一系列疫情防控的紧急措施,大多数省份也采取了一级响应,但疫情对百姓的生活和国家的经济仍然产生了负面的影响,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多家研究机构初步预测,新冠肺炎疫情将造成约3000—5000亿元的损失,远高于“非典”时期。

为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各地采取了多种防控措施,包括延长春节假期、控制交通流动、取消大型集会、关闭旅游景区和大型商场等,对于疫情的遏制和防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疫情的蔓延和紧急状态下的措施不可避免地对市场消费、企业生产、居民生活产生影响。在诸如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突发公共事件下,选择合适的税收应对策略,既能缓解疫情防控的社会压力,又能促使经济在疫情过后迅速复苏。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作为公共危机管理的主体,我国政府迅速安排了大量的财政资金,出台了多项税收优惠政策,用于防控疫情和加快恢复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税收政策作为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不仅在患者救治、发放医务人员临时工作补助、采购防控专用设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还能积极化解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为全面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支持。

二、对当前我国疫情防控税收优惠政策的解读

为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疫情防控、支持企业复工复产,自2020年1月30日起,国家有关部门就出台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税费优惠政策文件。为更好地发挥税收支持疫情防控的职能作用,帮助纳税人准确掌握和及时适用各项税费政策,国家税务总局对新出台的支持疫情防控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了梳理,形成了2020年2月10日公布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税收优惠政策指引》。

随着后续税费优惠政策的出台,国家税务总局对指引进行了补充,即2020年3月10日公布的《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税费优惠政策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指引将上述税费优惠政策整理归纳为支持防护救治、支持物资供应、鼓励公益捐赠、支持复工复产4个方面17项政策。共十二项内容,主要涉及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关税等税种。这些政策又可以进一步分为普惠性税收优惠政策和特惠性税收优惠政策。

普惠性税收优惠政策是指企业及个人均可享受的优惠政策,主要体现在对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捐款捐物的税前扣除等方面,能够起到鼓励公益捐赠、解决卫生防疫工作中的资金和物资紧缺等问题的作用。

特惠性税收优惠政策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特定人员能够享受的税收优惠。如支持防护救治中,对参加防治工作的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按照政府规定标准取得的临时性工作补助和奖金,免征个人所得税。二是特定行业能够享受的税收优惠。如支持复工复产中,对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四类困难行业企业在2020年度发生的亏损最长结转年限长达8年。三是特定地区能够享受的税收优惠。如为加快企业复工复产,对湖北省内的小规模纳税人实施增值税免征政策。特惠性税收优惠措施保障了医护等人员的权益,降低了企业的生产复工成本,为遭受疫情影响的相关行业提供税收上的支持,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

除了中央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了税收优惠政策外,各省市也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些税收优惠政策,让税收政策发力更加精准。地方税收优惠政策集中在两项,一项是减免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一项是允许困难企业申请延期纳税,从而切实减轻了疫情防治机构和受疫情影响经营困难的企业的税收负担。

通过企业对疫情防控税收政策的满意度分析和最近一段时间的政策实施情况,利用税收政策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恢复经济发展显现出一些需要注意和优化的地方。从企业等市场主体的角度看,政策的有效性和精准性还有待提高。如免征增值税的政策可能会因进项税额的转出和下游企业要求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而难以见效;而据《2019年中国餐饮经营参数蓝皮书》统计,我国餐饮企业平均存活时间只有456天,那么,延长亏损企业税款的结转年限对餐饮企业的作用或非常有限。从税务等国家机关的角度看,政策的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低效率的问题。如“纳税人提供公共交通运输服务、生活服务及居民必需生活物资快递收派服务收入免征增值税”中,怎样界定居民必需生活物资并无统一标准;“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等国家机关捐赠应对疫情的现金和物品,允许企业所得税或个人所得税税前全额扣除”,这一政策要求国家机关、公益性社会组织接受的捐赠应专项用于疫情相关工作,不得挪作他用,但如何界定也给征管带来了难度。

三、当前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税费优惠政策的不足

(一)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税费优惠体系缺乏

目前国家出台的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在税收优惠政策方面,主要集中在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以及关税等单个税种;在费用优惠政策方面,主要为阶段性减轻企业社保费负担。虽然这些优惠政策对疫情造成的经济损失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减轻作用,但这些政策比较零散、不成体系,且多为临时性政策。

此外,全国性的税费优惠政策和地方性的自主补偿型税费优惠政策没有形成有效的联动。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具有全面性,因此,应当建立起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税费优惠体系,形成应急预案,以便国家日后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够快速、有效地实施,从而能够降低疫情对国家经济带来的损失。

(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税费优惠方式单一

根据现行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税费优惠政策来看,税费的优惠方式主要集中在直接减免和税前扣除两种方式,而其他税收优惠方式如退税、投资抵免、亏损弥补等方式则很少,说明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税费优惠方式还比较单一。

为更好地发挥税收支持疫情防控的职能,应积极拓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税费优惠方式,通过更多样、更灵活的方式助力企业共渡难关,使其能够尽快从疫情产生的不利影响中恢复。

(三)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税收征管不尽完善

根据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税费优惠政策来看多为几大实体税种方面的优惠政策,在税收征管方面的优惠政策则较少,仅有关于延长纳税申报期限的政策。如国家税务总局通知,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延长2月、3月、4月的纳税申报期限,对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可视情况再适当延长,对受疫情影响办理申报仍有困难的纳税人可在此基础上依法申请进一步延期。

同时,明确了各级税务部门要积极拓展“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服务,方便纳税人。但是对于在疫情期间的税收征管仅有延长纳税申报的政策或仅要求开展“非接触式”办税还远远不够。

目前,我国尚缺乏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税收服务操作规定,导致疫情期间纳税人的特殊税务行为缺乏法治保障,不能适用实际工作的需要。

四、完善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税费优惠政策的建议

(一)建立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税费优惠体系

建议国家建立一套统一、便于执行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税费优惠体系,形成全国性政策和地方性政策之间、普适性政策和特殊性政策之间、税和费之间以及各个税种之间的联动机制,并制定应急预案。一旦国家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以根据不同的响应级别,快速选取相应的税费优惠政策以应对,从而缩短政策出台的时间,让优惠政策尽早落地,帮助纳税人迅速享受政策,降低整个社会的经济损失。

(二)拓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税费优惠方式

目前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税费优惠方式比较单一,应拓宽税费优惠范围和方式。首先,应扩大优惠政策涉及的税种,不能仅仅局限在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这几大税种上。另外,对于税收优惠方式,也应从直接减免、税前扣除这两种基本方式拓宽到投资抵免、退税、延期纳税、亏损弥补等方式上,如对应用于防护救治方面的研发费用给予加计扣除,对应用防灾救灾的设备给予投资抵免等。

(三)完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税收征收管理

在延期申报方面,建议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等级来分别规定不同的延期申报时限,在此基础上再结合疫情灾情的特殊情形予以确定;在各税种的减免税管理方面,建议简化相关审批程序,使纳税人能够及时享受到税收优惠;在纳税服务方面,在开展“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服务的基础上,建立具体的税收服务操作规定,同时在特殊情况下应允许“特事特办”“急事急办”。

五、继续发挥税收政策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

(一)切实抓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

一方面,税收优惠政策的内容应尽快细化以增强其可操作性。如政策中规定的“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等事项的具体范围直接关系着相关企业的税收权益和税收政策的实施效果,各地税务部门应加强与各行业企业的联系,深入了解各类企业尤其是与医疗防疫等相关的企业的诉求,使税收政策更加行之有效。另一方面,税务部门应充分利用电子税务应用、纳税服务平台等数字化途径,加强对税款的征收。为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各级政府已经投入大量的财政资金,实施了强力度的减税措施,因此,在减少人员聚集和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扩散风险的前提下,税务部门应利用数字技术对税款“应收尽收”,以减少政府的收支压力,为疫情防控持续提供支持。

(二)基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不同阶段选择税收政策

目前,我国正处于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管理防控阶段,为了防控疫情,需要对于卫生防控有关的企业、物资等适用税收优惠政策。同时,需要对其他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与个人进行减税,以维护社会稳定,提振信心,防止疫情对经济进一步造成冲击。在疫情得到有效的防控管理之后,全面化解疫情对经济社会带来的各方面影响应成为主要政策目标。税收政策方面,如针对疫情防控的税收优惠政策可以适时停止,促进企业恢复生产、提高人民的消费需求、扩大出口方面,普惠性税收优惠措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需继续实行,同时要把握住各种发展机遇,充分利用税收政策降低企业成本,激发市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