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网络舆情的传播源十篇网络舆情的传播源十篇

网络舆情的传播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8:59

网络舆情的传播源篇1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网络舆论对社会舆论的影响越来越大,并与传统媒体舆论互动融合,在社会舆论格局中日渐形成主导地位。了解网络舆情的特点,及时有效地做好网络舆情研判,是正确开展网络舆论引导的前提。

传播爆炸性

网络舆情传播是指相关舆论信息在网络空间由点到面、由散到聚、由冷到热的过程,也就是随时间轴线的网上舆情信息动态变化过程。与传统媒体的舆情传播线性路径和圈层式受众覆盖不同,网络舆情传播呈现的是非线性的散播路径和交叉、重复、叠加式传播覆盖,具有传播爆炸性的特点。就好像是在网络空间上存在的一个个舆情信息地雷或炸弹,在一定条件下触发后,其信息传播能量可以瞬间得到释放,相关信息及其评论在网络空间上快速生成,并产生巨大的传播影响。

在网络舆情传播爆炸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网民参与性的信息和意见传播活动,使其发生连续性爆炸效应,使相关舆论持续升温,不断增强其舆情传播的影响力。网络舆情传播爆炸性的特点通常缺乏一定的舆情征兆,使人们对其预警和干预都比传统媒体更加困难,往往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遭遇舆论压力和舆情困境。

主体隐蔽性

在网络舆情传播中,与传统媒体具有明确的传播主体不同,网上传播主体是模糊的,既可以明确,也可能不明确,主体隐蔽性成为网络舆情传播的重要作用因子。匿名传播作为网络传播技术平台提供的一种机制,得到广大网民的高度支持,因为其可以摆脱现实社会关系下的压力,使人们的精神得到一种自由的释放。不过这种自由释放也使得个体的网络言论和传播行为与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相脱离,在各种不良动机支配下会造成诸多社会问题和消极影响。

可以说,网络匿名传播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既可以使社会个体得到一种自由表达和压力释放的途径;另一方面,这种不用承担相应社会责任的网络传播方式,也为持有各种不良诉求的人提供了传播工具,为人为制造网络舆情提供了条件,比如2009年7月间出现的“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12字的帖子迅速在网络莫名蹿红,短短两天的回复数达到300612,点击数达到7607617。这起“贾君鹏事件”就是由网络推手团队制造出的网络舆情。可见,传播主体的隐蔽性不仅给网络舆情本身增加了许多复杂性因子,使其发展趋向具有多变性、极端性和不确定性:而且人们对于网络舆情的研判也常常处于不确定状态,难以分辨哪些是网民客观性的诉求反映,哪些是网络推手策划的少数利益群体的诉求。

信源模糊性

网络传播中的信源较之传统媒体常常是模糊的,大体上有三种情形:一是只有信息内容而没有信息来源:二是道听途说,不给出明确的信息来源:三是虚拟一个现实中不存在的信息来源。正是由于网络信源的模糊性,才使得人们对于网络空间传播的信息内容持较低的信任度。但是,如果网络传播的信息内容不能够得到权威信源的及时印证或澄清,或是被封堵或删除手段所控制,人们反而会转向半信半疑,在一些社会心理的作用下甚至持宁信其有的态度,并引起网络舆论的热议。

在目前的网络传播机制下,信源模糊的问题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仍会长期存在下去。要解决其造成的传播影响,只能通过权威信源的网络与回应加以解决。随着传统媒体与网络的融合,信源模糊也成为一些传统媒体制造看点、吸引受众眼球的手段,用“据说”、“据传”等模糊信源制作的新闻屡见不鲜,这种损害媒体公信力的做法已成为媒体报道的新公害。

网民动员性

网络舆论之所以被迅速放大,除了网络传播平台自身的技术特性外,与网民的意见参与密切关联。从舆论发生的机理上分析,只有人们在关注某一主题信息内容的同时,对该内容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形成公众观点群或意见场,才能称之为公共舆论。

网络舆情传播既可以将舆情信息内容本身及其被关注的程度(浏览量)一同传播开来,又能够将网民意见、评论及其意见量(发帖或跟帖量)加以传播:同时,每一个浏览者或发帖人都能够在网上即时看到自己的关注和意见参与情况所引起的网络舆情变化,也就是自身行为对网络舆情的影响。由于这种因自身行为而引起的网络舆情变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给个体带来了一种满足感或成就感,会使越来越多的网民参与到网络舆情的传播中来,见证自身对公共舆论的作用。因此,网络舆情传播具有网民动员性的特点。加之。网络舆情所蕴涵的利益诉求还会直接产生一些社会群体的共鸣,更加推动了他们通过网络平台参与公共意见的形成,加入到网络舆论的关注和评论队伍中来。网民动员性在舆情发展中具有类似“滚雪球”效应,一方面参与的人越多。雪球就会越滚越快、越滚越大;另一方面雪球越大,越能够吸引更多的人予以关注,并参与进来。网络舆情的分析与研判,必须充分重视网民动员性的特点,对舆情发展趋势作出估计。

意见指向性

由网络舆情传播所推动的公共意见除了在选题和内容上具有丰富性外,还具有较强的意见指向性,即网络舆情中所呈现的网民最热烈的关注和意见往往有着类似的主题和趋同的方向。网络舆情的意见指向主要体现在网络新闻跟帖、社区论坛跟帖以及博客留言中,并且以情绪化的意见表达居多,甚至出现污辱、漫骂、人身攻击等极端言论,而网民这种极端化的情绪往往左右网络意见方向。在网络意见生成的过程中,网上意见领袖的作用十分明显,他们评论或发帖的意见方向能够对整个网络舆情的意见指向产生影响。了解、掌握网络舆情意见指向性特点,可以对网络舆情的走势进行科学预判,并针对其存在的民粹心理倾向、情绪极端宣泄、意见领袖引导等影响核心要素加以干预,促进网络舆论朝向平衡化、理性化、主流化方向发展,正确引导网上舆论。

影响显著性

随着网络媒体受众的普及,其自身与传统媒体的互动、融合也在不断深化,在两者互动共赢作用的推动下,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在舆情传播过程中日益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网络舆论影响力不断得到显现和提升。此外,网络舆情还可以制造出“民意”效应,即通过体现和传播网民的关注度和意见参与的动态情况,呈现对相关问题的舆情热度,反映出一定的民意诉求。而这种民意诉求本身又可以作为舆论内容被传播和放大,进一步增强网络舆情的影响。

对于网络舆情影响的评估要持审慎的态度,网络作为一个与现实相对的虚拟空间,其民意表达客观上也存在着虚拟性,即一方面部分网民形成的网络社群可以借助网络传播平台,不断放大符合自身利益诉求的意见,排斥和挤压其他人的意见空间及其传播影响;另一方面,舆论传播的沉默螺旋效应也在网络舆情中充分显现,在部分人的意见借助网络力量无限放大的同时,不愿意或不屑于参与讨论的读者和受众。则自然而然地被排斥在网络民意之外。因此,在认识网络舆情传播影响显著性特点的基础上,要学会构建和完善网络舆论的平衡机制,引导和促进网络舆情客观地反映公众意见和诉求,使之与现实社会舆论相统一。

网络舆情的传播源篇2

网络舆情管理作为各级政府管理工作的重要项目,组织开展网络舆情分析研判工作已经变成网络舆情管理的主要内容。然而,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相关人员没有深入理解社会“网络舆情研判”的含义,简单的认为是地方政府紧急处理社会网络舆情的一种方法。文章主要从导致网上舆情分析研判受到瓶颈的原因出发,对构建网上舆情分析研判体系的核心技术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完善。

【关键词】网上舆情研判体系构建量化指标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互联网技术已经成为思想、信息和文化等社会舆论的容器,同时也是世界各国治国理政和了解社会民情的一个平台。但由于计算机网络信息的传播和交流具有自由性、便捷性和无国界性的特点,人们能够随时随地查阅相关的信息资料和信息,使得信息源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形式。加上网络舆情极易受“匿名身份”的“网络非理性”影响,让人们容易出现非理性情绪与判断。如果各地政府缺少正确的疏导,极易让消息传播偏离正确的方向,从而加大社会风险的治理成本。因此,必须正确管理网上舆情,达到实时监控和引导网络舆论的目的。

1导致网上舆情分析研判受到瓶颈的原因分析

1.1数据挖掘技术欠缺

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来临,各级政府在网上舆情的管理上,需要准确分析、正确引导和认真管理民意,深入挖掘数据信息技术的优势。然而,在数据挖掘技术上,我国起步相对较晚,技术欠缺,加上我国高端的数据外挖掘人才不足,对保障大数据实时检索和准确分析,已经成为网络舆情分析研判体系构建急需解决的问题。

1.2缺少相应的量化指标体系

面对网络上的海量信息,如果对信息数据的真伪进行区分,对信息的影响程度进行判断,可有效了解掌握信息数据的社会正负效应,但相关信息技术管理缺少相应的量化指标体系,从而给计算机技术实时分析、评判网络舆情形成的技术性带来影响。

1.3应急以及引导系统不完善

相关人员通过对网络舆情信息源进行分析后,发现网络舆情的信息源,并加以正确引导,但由于网络舆情应急处理和引导系统不完善,不能及时对网络舆情的处理进行响应,一旦出现非理性舆情信息源,势必会给社会稳定秩序带来影响。

2构建网上舆情分析研判体系的核心技术

2.1构建完善的数据库,并形成管理机制

相关人员在构建网络舆情分析研判体系的过程中,必须按照网络舆情发展的快速聚集和迅速响应的特点,明确锁定网络舆情信息源,对非理性的网络舆情进行处理,加快正确引导网络舆情的扩散速度。然后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实时监控互联网数据传输的数据流量,分析比较数据库中储存的信息数据,从而形成数据库的频度分析。此外,还应按照频度分析整理网络舆情,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舆情动态化系统,从而建立相应的网络舆情数据库对收集信息进行储存。例如相关负责人应加快完善舆情队伍建设脚步,培育吸纳优秀的团队,争取领袖意见,和人们团结起来,构建一个舆情工作队伍。同时,建立一个“上下左右”合纵连横的联动体系,优化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部门、各省与各部门之间的舆情工作格局,建立舆情研究机制,加大舆情社会环境的治理力度,对网络舆情的传播行为加以规范,从而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2.2建立完善的在线研判体系

相应人员在建立网络舆情的在线研判体系的过程中,必须按照网络舆情收集、整理机制而建立的网络舆情数据库,充分考虑网络舆情的集中度、舆情传播手段、信息频度、舆情信息影响的人群范围、响应的网络客户量及舆情信息分布地理范围,构建一个完整的网络舆情研判量化指标机制,通过对网络舆情的信息可信度进行分析比对,跟踪网络舆情的信息源,在线研判网络舆情的真伪,并将这些舆情传播程序和舆情公信度反馈给相关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当中,为负责人决策提供有利依据。

2.3制定有效的引导系统及应对预案

相关人员在制定有效的引导系统及应急预案前,应详细分析计算机网络技术传播的特点,从计算机信息传播的基本原理、传播方式和网络舆情传播的特点着手,充分考虑我国法律法规、相关政策、地区与部门特点及具体管理措施,完善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预案,同时按照网络舆情研判所收集的网络舆情、传播速度和公信度反馈给相关部门,以此响应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预案,正确引导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实现网络正面舆情引导,化解负面舆情的目标。例如建立一个全面365天,每天24小时的舆情监测机制,建立完善“人工+技术”的立体化监测预案体系,并编制针对重点对象、重点领域和重点舆论区域的不间断重点巡查制度,通过风险评估机制与突发事件监测机制对的重大政策、活动和工程进行评估,做足预案,制定有效的舆情应对操作手册,做到第一时间发现和第一时间报告,为突发舆情事件的处理争取事件。此外,制定舆情预警标准,设定红、橙、黄、绿和蓝等等级不同的预警方案,对网络舆情的真伪进行区分,从而加强舆情预警的可靠性与及时性。

3结束语

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是一种顺应社会民情、改变执政方式和提升自身执政能力的指标,也是网络舆情信息管理和舆情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实际管理网络舆情的过程中,必须构建完善的数据库,并形成管理机制、建立完善的在线研判体系和制定有效的引导系统及应对预案,有效解决社会突发事件和网络舆情事件的热点,从而提升各级党组织与正确解决情危机的能力,树立国家与政府机关在社会的威信。

参考文献

[1]玄文启.基于网上舆情分析研判体系构建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14(01):77-78.

[2]徐迪.网络舆情研判指标体系与理论模型建构研究[J].现代情报,2013,33(10):6-11.

[3]刘金荣.基于动态演变路径的网络舆情研判体系构建[J].图书馆学研究,2013(05):32-35.

网络舆情的传播源篇3

同志曾说过:“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做宣传工作的人,对于自己的宣传对象没有调查,没有研究,没有分析,乱讲一顿,是万万不行的。”相比较大众传播的控制分析而言,网络舆情中的传播者更加多元,网民具有了双重身份:既是话语的生产者,也是信息的消费者,呈现出互为主体的特性。诚如社会学者张春华所言:“(网民)主体性的发挥不再是被约束和控制的单主体性发挥,而是双向互动的平等对话,彼此交流的关系。因此,主客二元思维已经不适合我国社会的话语环境了。”基于网民的传受一体化的双重身份,笔者提出一个假设,网络舆情传播“从哪里来”的问题如果不能像对大众媒介传播分析中那样单独抽离出传播者进行源头追溯,不妨直接通过梳理网络传播过程的传播意图从而判断早期意见的类型。

当前网络舆情频发,一方面是因为社会转型时期矛盾相对集中,而现实社会利益表达渠道不畅通,群众将维权行为转向网络平台;另一方面是因为党政机关舆情管理、应对缺乏新思维、新机制。其中突出表现为许多单位在舆情管理、应对中延续了对传统媒体的管控方法。在传统社会中,党政机关与主流媒体的关系主要是一种领导与被领导的上下级关系,“党管媒体”、“政治家办报”等观念根深蒂固。因此传统舆论管控模式可以通过党管媒体充当内容“把关人”,以决定哪些信息可以进入大众传播系统流通从而实现对信息传播过程的源头控制。但在网络社会中,人人既是传播者,也是受众,党政机关不仅很难识别谁是传播者,更难以有效管理这些传播者。在本质上,党政机关与网络民众的关系不是上下级关系,这时再使用原有的源头控制,充当所有大众传播系统信息的“把关人”,不仅在法理上缺乏依据,涉及到言论自由等敏感问题,而且在实践中愈加困难,现有技术手段不能完成所有管理需求。中国人民大学李彪博士认为,“传统的舆论管控模式和手段(如捂、拖、删、压等)的制度惰性与新媒体环境发展不适应,在新的媒体格局和舆论格局面前失去了原有的效力”。

特别是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出现后,网民这种传播者/受众的双重身份所爆发出的能量更为惊人,形成了与传统主流舆论场迥然有异的网络舆论场。但是无论传受关系如何变化、传播媒介形式如何翻新,传播行为必然反映了一定的传播意图。有很多学者认为,正是这些传播意图的叠枷,构成了当今夏杂多元的网络舆论场。

福克斯・米勒就曾指出,“公共事务就是这样一种能量场,在那里,有各种能量和力。他们各自有自已的意向。性或目的,从而形成一个公共的能量场”。玉米华研究员的论点更为鲜明,“民众的利益多以丰富彩彩的社会政治态度体现出来,以舆情的方式存在。换做马克思的批判理论学说就是:“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旧他们的利益有关。追求利益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这也是在学理上,笔者认为从以传播者为中心向以网民为中心转变的依据。只要能够识别网民的传播意图,就能更加准确地获悉网络舆情“从哪里来”的问题。传播意图实际上是利益的具体化、诉求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任何传播行为的发端与起源。

在具体舆情事件中,不同传播主体的利益不尽相同,传播意图自然各有差异。而按照与传播事项的利益相关性,传播主体又可分为当事人、旁观人、党政机关三类。

(一)当事人的传播意图,一般包括权益诉求与责任诉求两类

1.所谓权益诉求,就是为自身获得某种利益或者实现某种权利的诉求。例如2013年10月23日《新快报》在头版刊登大号标题“请放人”,并配发评论员文章《敝报虽小,穷骨头,还是有那么两根的》,引起网络舆论的高度关注,《新快报》作为利益相关人的传播意图实际上就属于一种权益诉求,无论后来事实如何,其出发点是希望保障记者的人身安全。而在一些维权类事件引发的网络舆情中,当事人的传播意图是给当地政府造成某种舆论压力,从而获得如国家赔偿、征地拆迁补偿款等种种经济补偿。

2.所谓责任诉求,就是当事人希望追究某些具体责任人的不作为或乱作为的法律、纪律责任。例如2013年6月9日,倪某因起涉及自己的合同纠纷案有人为因素干预,一直跟踪该案审判人员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法官赵明华,拍摄了五名法官集体招嫖的相关视频。2013年8月初倪某将视频上传至网络后引发网络关注,“法官集体”成为当日各大门户网站头条。随后上海市纪委会同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对赵明华等五名公职人员追究了党纪政纪责任。

(二)旁观人的传播意图,主要围绕公共利益与公众兴趣,适用于“使用与满足”理论

1.网络舆情事件之所以能广泛传播,往往是因为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共利益。正如喻国明教授所说,“舆论关注的问题,首先一定是公共性的问题,而不是一个私人性的问题,或者专业性的问题”。例如两名教授就某一哲学史问题进行争论,这属于专业性问题,一般不会有多少网民围观;但如果两名教授争论的是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由于涉及公共利益,则很可能会滋生网络舆情。

2.旁观者的传播行为发端于公共利益,但不局限于公共利益。这是因为部分传播者使用媒介的目的实际上是一种消费行为。正如“使用与满足”理论所揭示的那样,受众面对大众传播并不是被动的,实际上受众总是主动地选择自己所偏爱的和所需要的媒介内容和信息,“人使用什么说到底只是为了满足其需求而已”。有调查表明,受众使用网络主要有四种目的,一是获取有用的信息,二是宣泄自己的情绪,三是进行情感的交流,四是参与娱乐或打发时间。这些需求都可能促使网民转发、评论网络事件,并通过自组织的演化过程最终导致网络舆情的产生和发展。

(三)党政机关的传播意图,一般包括微观与宏观两类

1.微观层面主要表现为维护自身机构的媒介形象。很多网络舆情的舆情客体是党政机关等公权力机构,在网络舆论的漩涡中,涉事机关的媒介形象与公信力都受到了极大损害,恢复提升自身的公共形象任务艰巨,时间紧迫。任何单位的领导、工作人员都希望在公众面前树立本单位的良好形象,因此需采取有效应急措施引导网络舆论。

2.宏观层面主要表现为维护良好的网络信息传播秩序。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党政机关同样肩负治理网络的重要使命.特别是宣传部门、司法部门,更有净化网络环境、引导网络文化、打击网络犯罪的职责。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指出,“随着互联网媒体属性越来越强,网上媒体管理和产业管理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变化”,“如何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和舆论引导,确保网络信息传播秩序和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突出问题”。中央网信办成立后,对国家机关网络管理职能又做了进一步要求。

在网络舆情场域中,当事人、旁观人、党政机关三类角色的传播意愿相瓦影响,相互调和。当三者的传播意愿相一致时,网络舆情与现实世界产生“共振”效应,表现为传播学意义上的强大效果模式。例如“雷政富不雅照”事件曝光后,在爆料人的揭丑意愿、网民对于贪腐侵犯公共利益的痛恨,党政机关对于不正之风的严惩决心共同作用下,从网络曝光到雷政富被免职仅用了63个小时,创厅级官员落马纪录,成为网络舆论影u向力强大的例证。而当三者的传播意愿不一致时,虽然可能会经过争论,但是最终会达成某种平衡。特别是当三者中有两者持有致意愿时,被孤立的一方由于“为了防止因孤立而受到社会惩罚,当发现自己属于‘少数’或者‘劣势’意见时,一般人会由丁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者附和多数人的优势意见”,即“沉默的螺旋”,从而表现在舆情场域下传播意愿的表面平衡与一致。因此在很多情况下,旁观的网民成了当事人与党政机关博弈的争取对象,成为最终左右公众舆论意见导向的关键人群。

最令国家管理者担忧的是,网络舆情事件使得公权力机关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公信力损失惨重,难以在短期内得以修复。知其然,才能知其所以然。为了解决这一艰巨难题,笔者认为应当在科学、准确、高效地识别网络舆情主体的传播意愿基础上,推动网络舆情机制重新建构,实现“三个转变”。

其一,网络舆情预防应从“被动管理”向“主动预防”转变。党政机天应积极收集监测网民意见与建议,在现有条件下科学有效地满足当事人的合理诉求,有利于主动预防化解矛盾。

网络舆情的传播源篇4

>>舞蹈技能训练的三个重要环节论歌唱训练中的三个重要环节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三个重要环节浅谈梯形螺纹加工的三个重要环节物理课堂探究式教学的三个重要环节简论燃气工程质量控制的三个重要环节增强党课教学效果要抓好的三个重要环节高效物理课堂的三个重要环节浅谈小学数学生活化的三个重要环节物理高效课堂应注意德育教育的三个重要环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三个重要环节浅谈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说课过程中的三个重要环节浅谈孕产妇系统管理中的三个重要环节及对策浅议建筑结构设计三个重要环节抓好三个重要环节 强化医院物价管理中国近代史教学三个重要环节和理论启示舆情回应:政务公开的重要环节推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改善的三个重要环节数学教学中重要的“三个环节”探究式教学的两个重要环节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艺术>论反转网络舆情的三个重要环节论反转网络舆情的三个重要环节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document.write("作者:孙荧晨")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摘要:自媒体时代,与大众利益息息相关且社会矛盾尖锐的话题极易激发网民的宣泄情绪,生发恶性舆情。“手术室自拍”事件正入医患关系的舆情敏感区,并上演了一出网络舆情反转剧。本文认为,网络意见领袖声援正面舆论、主流媒体担当权威信源、深度评论调解网民心理,这是在“手术室自拍”事件中显现出的三个舆情导控的重要环节。关键词:网络舆情;舆情导控;网络意见领袖;网民心理;信源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7-0022-02

网络舆情是民众通过互联网对政府管理以及现实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政治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在网民媒介素养较弱、舆论监督机制不健全的网络生态下,与大众利益息息相关且社会矛盾尖锐的话题,一有偶发事件的刺激,网民便会在感染机制的作用下调动愤懑情绪,丧失理性判断,形成恶性舆情。“手术室自拍”事件正入舆情敏感区,并上演了一出网络舆情反转剧,其舆情反转经验值得反思总结。

一、“手术室自拍”事件舆情发展经过

(一)散播阶段

2014年12月20日上午,网友“当维美不再唯美”在新浪微博一组医生在手术台上的自拍照,文中写到“……难怪医患关系那么紧张……如果手术台上是你的父母亲戚你还要会这么做吗……”并@陕西都市快报。因其个人影响力有限,微博内容只在小范围内得到传播,处在舆情的萌芽阶段。

(二)聚集阶段

12月20日18U20,“陕西都市快报”转发了手术室自拍图,并配以文字称“本是严肃认真的手术,患者还躺在手术台上,医护人员们却摆起poSe自拍……”。在“陕西都市快报”专业媒体的影响力下,手术室自拍照引发网络关注的聚集,迅速形成了斥责自拍医生无良的骂战。

(三)热议阶段

12月21日12U13,微博认证为“浙江援疆外科副主任医师”的@白衣山猫从专业医生角度对此事发表客观评论,网友态度随之发生改观。主流媒体正式介入并还原事件真相,实现了舆情的反转。

(四)流行阶段

舆情热度退却,“手术室自拍”事件被贴上“舆情反转”、“舆论暴力”、“媒体伦理”等标签,引发媒体、网民的反思及总结。

二、反转网络舆情的三个重要环节

(一)网络意见领袖声援正面舆论

拉扎斯菲尔德在“伊里调查”的研究报告《人民的选择》中,提出了“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概念。“意见领袖”指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是媒介信息的影响的中继和过滤环节。“两级传播”即信息传播过程中表现出的“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过程[1]。

在网络传播语境下,意见领袖不仅仅是对大众传媒信息的中继和过滤,其本身也是向广大受众传递信息的信源,能够起到“大众传播”的效果。此外,网民对网络意见领袖存在显著的主动需求:1.网民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习惯于接受意见领袖的信息指导,致使如微博大V、楼主、版主等作为网络意见领袖常态化存在;2.网民在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突发事件面前有消除信息不确定性的需求,需要在某一专业领域具有知识优势的意见领袖来完善信息、给出意见。因此,在网络传播去中心化思维泛滥的情况下,要牢牢把握网络意见领袖这一舆情导控环节,提高正面舆论的声量、强化理性网友立场、使摇摆不定者的态度结晶,与主流媒体一起凝聚成使正面舆论中心化的向心力。

有学者认为,互联网上的意见领袖主要来自以下群体:一是评选的人物;二是版主;三是网络名人;四是网络知识分子[2]。笔者认为,在特定的网络舆情中,网络意见领袖指在社交媒体或是开放性网络论坛、社区中,具有一定受众基础即粉丝号召力,或是在某专业领域具有知识优势,能够消除网民信息不确定性并给予意见指导的个人。在“手术室自拍”事件中,微博认证为“浙江援疆外科副主任医师”、“微博自媒体联盟成员”的网友@白衣山猫作为网络意见领袖对本次事件的导控发挥了重要作用。2014年12月21日12U13、15U18,@白衣山猫两次发表微博,从专业医生的角度对自拍照进行解读,其微博文中提到“……图1主刀已下台,两助手在缝合皮肤。图2、3手术全部完成,病人即将送回病房,一台高难度手术成功,病人安全,医生比病人家属还要开心……”,“……照片中,从专业医生角度,有张图片中医生拿下了口罩,有图中露出了病人的身体,有不妥。如果能善意地解读医生手术成功后的喜悦,这些细节不会被过度解读……”。@白衣山猫的言论最早启动了反转舆情的阀门,其提供的专业信息和客观分析大大弱化了网友对医生的指责情绪,并有网友开始将舆论矛头由医生转向媒体伦理问题,为后续对舆情的反思做出了铺垫。

(二)主流媒体担当权威信源

流言是“在人们之间私下流传的对公众感兴趣的事物、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论释”[3]。“当维美不再唯美”未经证实的言论在网友“有图有真相”的信息处理框架下掩盖了其流言实质。“陕西都市快报”的转发是一种媒体道听途说的报道行为,这使得本次事件作为“媒介流言”进入了公众视野。根据克罗斯提出的流言公式:

R=i*a*c

【R=传闻(rumor);i=重要度(importance);a=模棱度(ambiguity);c=批判能力(criticalability)】

医患关系问题是我国棘手的民生问题,极具重要度和关注度;网民对医患关系的刻板成见根深蒂固,尤其在网络传播环境下,网民处于一种没有社会约束力的“匿名”状态中,这使他们失去理性判断力进而做出宣泄原始本能冲动的行为。由此可见,降低事件的模棱度,让网民了解事件真相、回归理性判断是本次舆情导控的关键。主流媒体因其无可替代的信源权威性和信息传播的专业性在此时理应发挥主流担当。主流网络媒体、传统媒体,媒介融合格局下传统纸媒的网络端口、新媒体平台,都是重要的舆情反转阵地。

主流媒体信源与自媒体信源之间一直存在相互“喂食”的现象,即互为信息来源。在本次事件中,主流媒体以官方信息为切入点从自媒体手中接过了信息主动权:12月21日21U39“陕西都市快报”微博称“西安卫生局查明‘医生手术台自拍照’医院:今晚公布处理措施”;同日22U03“头条新闻”(微博认证为“新浪新闻中心24小时播报全球重大新闻”)了西安通报“医生手术台自拍”调查结果。随后,以《人民日报》《华商报》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充分发挥信息采编的专业性、信息的权威性、信息传播的广泛性等专业媒体优势,抽丝剥茧还原事件真相――12月22日14U15,华商报官方微博报道了对涉事手足显微外科主任郑晓菊的采访,“手术室自拍当事医生流泪:手术7小时为患者保住了一条腿激动留念……”;12月24日08U17,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文称“‘手术室自拍’事件病人:知道并同意拍照,想不通为啥批评医生……”。随着事件真相水落石出,“手术室自拍”事件成功得到了舆情反转,舆论转向对医生的理解和对舆论暴力以及媒体伦理的反思。

(三)深度评论调解网民心理

对网络舆情的导控不能仅仅流于舆论热点的现象表层,还应该对舆情背后的心理动因加以引导,以此转变大众的思维定势,减少情绪化、标签化的网络传播行为。社会心理学认为,任何信息的报道,对某些事实的描述,如果不加专门的阐释和评论,对人们的思维定势是几乎不产生任何影响力的[4]。因此,深度评论是对网民心理进行深度的引导的重要手段。

从网民心理角度来看,本次事件源于网民对医患关系问题的消极刻板成见、宣泄心理所导致的理性判断的丧失。舆情热度退却之后,《人民日报》《新京报》《中国青年报》等主流媒体在线上线下发表评论型文章:《手术室自拍事件,热新闻还需冷思考》(人民网――人民论坛)、《手术室自拍风波,谁让舆情随风倒?》(《新京报》)、《何必过度解读手术室自拍》(中国青年网)……通过对行为主体进行身份认定、对事件性质进行归类打包、对事件实质进行引申泛化等方式建构新闻框架,能够有效消解网民的宣泄冲动,引导网民思考,进行自我教育,提高媒介素养。

除此之外,网络媒体、新媒体采用文字、图片、视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超文本报道、评论,能够更加立体地、形象地传递媒体立场,传播主流价值观。

热度退却之后的深度评论带来的冷思考能够超越对舆情本身的引导价值,上升到平和网民愤怒心理、缓和社会矛盾、净化舆论形成环境的高度。

三、结语

网络舆情的传播源篇5

牌传播,说白了就是为品牌营造一个有利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舆论环境,让有利于品牌价值提升的舆论得以充分传播,对品牌价值有伤害的负面舆论进行有效地应对和稀释,最终实现品牌竞争力的提升。那么,在如今极为复杂的传播环境下,怎样的品牌传播策略才是最有时代特色的有效传播呢?也许观察一个典型的舆情事件可以有助于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前些天,中新社的报道说,因为郭美美事件的影响,全国各地的红十字会7月份接受社会捐款的总出现大幅缩水。曾经是中国慈善一面旗帜的红十字会品牌可以用“遭受重创”形容。也许,在郭美美事件对中国红十字会造成严重负面影响之前,人们难以预料微博类的网络传播平台竟然对现实有如此巨大的冲击力。根据我们对相关舆情发展线路的观察,事件发端于郭美美的一则炫富微博,被发现后在微博上发酵、热议、爆发,并形成强烈的舆论风暴,对传统媒体的舆论场形成压力,于是,包括央视和人民日报在内的传统媒体介入,网民自发的舆论场与传统媒体的主流舆论场之间形成互动,而红十字会方面没有积极的回应,也没有切实有效的应对,造成的严重后果一直影响到今天。

可以说,郭美美事件对于红十字会造成的品牌伤害从反面说明,在网络传播平台因为微博等社会化媒体而具有更强的社会渗透性以后,任何品牌传播的良好设想如果缺少了对这一舆论空间的价值考量,对于传播效果最大化的期待都是难以实现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以为,只有融通网络平台上的自发舆论场与传统媒体平台上的主流舆论场,才能够达成品牌传播的新境界。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平台之间的互动与嵌入

在传统媒体作为信息传播主渠道的时候,广告投放以及公关事件的策划与传播成为有效的手段,上世纪80年代在中国各类媒体上广为传颂的广告词“味道好极了”,至今还是广告学教科书里经典的案例。然而,在新媒体环境日益复杂,舆论格局出现巨大变化的今天,广告人对于媒介特征和传播规律的认知程度和把控能力都已远非上个世纪80年代的广告人所能比拟,但是,仅仅靠一个简单的创意就打遍天下的例子越来越少,并几近绝迹。其原因在于全新的传播环境下,公众生活在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过度传播”的世界,大众媒体的信息过载、网络媒体的信息泛滥、各种传播渠道和平台将大众层层环绕,恨不得将信息传输到受众的梦境中。

但是,如果我们从本文开始时讨论的舆论场的角度看,虽然人们接触的传播渠道和平台是如此的丰富,大多数时候,因为环境的限制,受众实际上获得的是碎片化的信息,如果是为了引起目标受众的瞬间注意并产生品牌印象,勉强可以实现。如果要进一步通过这样的传播环境和渠道,实现受众对于品牌认知和态度的改变,几乎是很困难的事。只有将受众融入到某种舆论场域中,才有可能对他的认知和态度产生深度冲击和影响。而梳理一下不同的传播平台,就构建舆论场的能力而言,只有传统的大众媒体和具有互动功能的社会化媒体具备基本的条件。前者有一群传统意义上的把关人将主流价值观和新闻事件相结合形成主流舆论场;后者有更大的热情参与的网民,信息者、信息搬运工、信息整合和意见引导者等多种角色定位的人们在一个场域中互动、激发,形成网络舆论场。

在网络传播平台发展的初期,有很长一段时间,主流舆论场对于网络舆论场的态度是傲慢的,视角是俯视的,心态是拒斥的。于是,两个舆论场之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对于社会事件的影响力自然相差悬殊。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网络舆论的产生范围偏狭,不同的论坛类空间相互隔绝,很难形成具有社会公共空间意义上的交流和呈现平台。待到微博等社会化媒体以燎原之势席卷全国的时候,其形成的舆论场对社会现实的压力开始逐渐显现,前文提及的郭美美事件只是一个典型个案。

研究表明,传统媒体与社会化媒体之间正在形成某种嵌入式的互动:传统媒体正在超越过去简单建立网络电子版的互联网融入模式,将自己的采编和平台不断与社会化媒体相嫁接。一些媒体机构从主编到普通的编辑记者都大量涉足微博等互动平台,感知网络的舆论场变化情势,并将其中有价值的信息和观点移植到传统媒体的版面和时间中,成为主流舆论场的一部分。

在此情形下,社会化媒体营销成为广告营销界的一个重要话题,借助社会化平台进行品牌推广和营销的意见不断涌现,各种观点、策略、要诀此起彼伏,让人目不暇接。在我看来,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媒体营销,就方法论意义而言,至今还没有超越西方营销理论大师们的基本总结。倒是在实际操作的层面,我们可以发现,不同媒介平台,因为其所营造的舆论场的差别而产生了品牌传播效果方面的差异。如果认清不同传播平台在营造舆论场时各自的特点,并将它们相互融通,就有可能达到一个品牌传播的全新境界。

社会认同与情感认同――不同舆论场的品牌传播价值

通常情况下,品牌传播者对于传播效果的期待会有层次上的差异:初入市场者更在意传播的广度;在品牌成长期会更在意品牌核心价值与社会主流价值的和谐程度;而在成熟期,品牌的情感认同和依赖会成为传播者的重要目标。

在新品牌进入市场追求更广泛的公众知晓度的时候,通常的广告投放可以解决问题,而要实现社会认同度和情感认同度的提升,仅靠广告传播有时会感到捉襟见肘。这个时候将品牌传播活动嵌入不同的舆论场,并使之在互动的基础上实现融通,就可以达到更为理想的效果。

不同舆论场中的舆论对于受传对象而言价值是不一样的:主流舆论场因为其依托的传播平台,也就是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所具有的长期积累的社会公信力,其社会认同度相对较高,对于品牌的公信力建立有帮助;而网络传播平台上,特别是微博类社会化媒体中所形成的舆论场,因为身处其中的人们都是通过社会化圈子的方式相互勾联,所以,相互之间的情感认同度相对较高,在身份认同、文化认同方面可以产生强刺激,为品牌的用户忠诚度建立提供舆论推力。

现在已经有一些国际知名品牌在运用社会化媒体进行品牌推广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戴尔电脑在twitter上,杜蕾斯在新浪微博,都有效地实现了在其他传播平台上难以实现的营销和传播效果。中国的本土品牌一方面因为对新媒体发展状况的了解尚未深入,故而不能将新媒体的传播功能有效地转化为品牌传播实践;另一方面,因为新旧媒体之间的传播价值以及相互之间的结合点还没有被充分认知,虽有尝试但还没有出现堪称示范的案例。这样的传播环境下,最先发现规律,并使之运用于品牌传播实践的机构一定会获得后知后觉者难以获取的收益。

当然,如果从更为开阔的视野看,两个舆论场的现象在中国具有更为明显的分隔:主流舆论与网络民间舆论之间的差异源于中国传统媒体长期以来执行的系统的舆论宣传和引导功能,而网络平台上的言论和信息传播因为没有这样的限制而出现另一种信息呈现和传播方式。因为目标和价值取向上的差异,主流媒体呈现的舆论场与网络平台所呈现的舆论场之间会有较为显著的差异性。这就导致了一部分网民把微博等社会化媒体作为重要的新闻信息源来看待。有数据表明,在中国,70%的微博用户把微博当作主要新闻来源,而只有9%的美国人把社交媒体当主要新闻源。而新闻信息的集散程度正是舆论场能否形成的重要前提。

融通舆论场的三个关键词――嵌入、关联、互动

信息传播平台的差异化决定了不同特点的舆论场的存在,主流舆论场和网络民间舆论场各自以自己的方式存在并影响着不同舆论的运行方向。大多数时候,与国计民生相关联的重大事件,在不同的舆论场中,虽然重心会有所不同,但总会有一部分重合点:公共利益明显的舆论会在不同的舆论场中显示出更多的相通处;不同利益群体受益或受损程度悬殊的舆情事件会引起更多的差异性,甚至可能形成某种对立。对于品牌传播者而言,核心的工作就是将两种舆论场中的对立程度尽可能消弭,而让舆论的差异化呈现出一致的品牌形象优化倾向。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在三个方面着力:

嵌入:网络媒体的不断进化,让品牌传播的环境出现了许多经典教科书没有预料到的现象和规律,它们在给传统媒体的信息采集手段和信息来源带来巨大方便的同时,也对传统媒体的新闻呈现、舆论引导形成了巨大挑战。从品牌传播的视角看,主流媒体舆论场中关于品牌传播的有效信息如果能够通过适当的接口嵌入到网络平台舆论场,并使它们在一致的方向上传播,那么,品牌传播的价值提升就会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关联:要让传统媒体营造的舆论场与网络传播平台上的舆论场形成共振,必须要让品牌传播的相关信息与两个舆论场的关注点有效关联。比如,现阶段,传统媒体的主流舆论场中关于和谐社会建设的讨论和宣传成为主旋律,而网络上普通网民对于和睦的家庭、和谐的社区也都有同样的期待。如果一个企业以和谐作为其品牌推广的切入点,就可以很方便地融入到两个舆论场,并且使两个舆论场之间实现关联,并保证前期的相互嵌入不显得格难通。

网络舆情的传播源篇6

关键词:自媒体;网络舆情;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2-0236-03

20世纪90年代,mSn、iCQ等兼具聊天与文件传输功能的即时通讯工具的出现,标志着自媒体的萌芽。博客的广泛普及,标志着真正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微博和微信的盛行以及移动通信网络的不断发展,更是预示着自媒体时代的全面到来。自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1],也叫“个人媒体”。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普及,迎来了全新的自媒体时代,利用遍布全球的互联网数字平台,如即时通讯工具、BBS、博客、微博、微信等,普通公众能方便地作为网络记者,分享自身的事件和观点。

在我国,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及先进理念的主体,是互联网上自媒体应用用户的重要组成群体和生力军。不过,对大多数大学生而言,思想的不成熟使得他们受到网络信息的影响较大,甚至在自身传播时不自觉地涉及网络虚假信息和言论。如何在自媒体时代加强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管理,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高校的稳步发展,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个崭新课题。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内涵

舆情是“舆论情况”的简称,是指人们对事物的价值判断与个人态度的一种表达,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有对象[2]。网络舆情则是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各种不同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3],是舆情在网络空间的一种延伸。高校网络舆情特指与高校相关的网络舆情,是指大学生对互联网传播的社会现象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总和[4]。大学生作为我国科技和文化教育的精英团体,其特色也同时表现在活跃的思维方式和对待问题多样的观点上,加之高校内互联网络平台的普及范围较大,应用广泛,使得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成才成长意义非凡,产生的影响力非常巨大,对高校的和谐稳定和健康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因此,深入发掘自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的内涵,掌握网络舆情的自身规律和内在特征,科学管理和正确引导网络舆情的方向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自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的成因及特征

(一)高校网络舆情形成的原因

1.突发偶发事件的激化

这些促成网络舆情形成的原因具有很大的时间不确定性和事件不可预料性。

2.国际国内热点问题

例如: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际事件;牵涉国家利益及民族利益的事件。

3.牵涉自身利益的问题

如高校针对大学生切身利益的评优评奖、组织发展、贫困生的奖助贷、后勤服务和保障、公寓管理、教学资源等易成为学生关注的焦点,极易引发网络舆情。

(二)自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

高校网络舆情的变化主要由自媒体环境的发展导致,因此其特点也相当鲜明。

1.传播内容的丰富性和多元性

丰富性是指高校网络舆情从内容上将包罗万象,形式繁杂。移动互联网在近几年的发展也使得一个传统模式下不起眼的小事件都能在短期形成强大的舆论场。多元性是指:针对某个具体事件而言,由于在社会背景、文化程度、价值观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差异,使得不同的公众产生不同的态度和看法[4]。这些态度和看法对于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阶段的大学生而言,基于他们看待问题的能力尚未成熟,可能对他们造成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受到某些片面化和情绪化,甚至是不良的言论和思想的左右。

2.参与主体的平等性和舆论活动的开放性

和传统媒体相比较,网络舆论的参与主体地位均等,且不受时间、媒体介质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因此增加了监管的难度。

3.传播时效的即时互动性和快速扩散性

和传统媒体相比较,互联网具有得天独厚的传播优势,网络舆论主体能实时地从互联网上、获取、评论和转载信息,因此使得网络舆论的出现和影响范围不可预估。

4.表达内容的情绪化和非理性

针对国内高校而言,学业、就业等现实问题使当代大学生面临着诸多方面的压力,从而造成某些大学生产生迷茫、焦躁甚至不满等心理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排解的时候,很多人会选择把互联网当作一种宣泄的工具,使得很多情绪化和消极的、非理性的言论迅速滋生[5]。

三、自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对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国内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状况,按照“管理”的构成要素,对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发现当前自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6]。

(一)网络舆情管理目的不清晰

这个问题的产生和我国的行政体制的考核方式息息相关,大部分高校在对待网络舆情问题时,常采用减小事态影响,隔离问题传播,私下内部处理等方式,争取将问题压制在极小的范围之内,这种以压为主的方式反而会导致大众无法了解事件的根本原因,对事件妄加猜测,从而埋下重大的隐患,甚至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二)网络舆情管理主体混乱

缺乏专职的主管机构是现阶段国内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所面临的另外一个问题。很多高校均没有设立网络舆情监控的机构建制,或是由校内其他部门分管或协管,管理职责也不明确。网络舆情管理主体混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专门的网络舆情管理制度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缺乏专门的管理制度,势必造成管理人员没有统一的、标准的行动规范,也无法形成强而有力的执行能力。

2.缺乏专门的网络舆情管理人员构成

现阶段国内大部分高校采取的都是校内管理人员兼职分管的方式,岗位的不合理、分工的不明确、工作性质的不适应、事件处理的不及时等都很难让管理人员扎扎实实地做好网络舆情管理工作。

3.缺乏足够的资源和体制支持

参照国内现状,大部分高校的网络舆情管理的基础人员分管和兼管方式居多,也造成了权限不明确,或是权限过低,无法在第一时间调取足够的资源响应网络舆情事件,从而影响事件处理的进程。

(三)管理对象认识不全面且管理方法不科学

现阶段,国内高校对网络舆情管理对象的认识基本都着眼于大学生和网络服务平台上,认识水平尚不到位。

1.管理对象的范围

传播者、信息、传播媒介和受众均是组成高校网络舆情的基本要素,在进行高校网络舆情研究时,不应只关注大学生级网络服务平台,还应该充分研究其他细分要素的影响。

2.管理对象的管理问题

一是针对传播者要素。我国现阶段尚未形成科学的学生管理方法,配套的教师的网络培训,足够的管理人员水平和管理覆盖面。

二是针对传播渠道要素。使用门槛较低是大多数国内现行自媒体网站的优势,但同时也会造成信息的真假难辨。如何对筛除网络舆情中的虚假信息是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是针对受众要素。正确把握高校和数字信息手中之间的关系,合理引导受众本身对网络舆情进行正确的分析和思考同样是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

四、自媒体环境下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对策

和传统舆论不同,由于网络舆论的基础平台――自媒体环境本身简便易用的特点,互联网上滋生了大量不负责的言论以及危险言论,这些言论一旦未加监管地广泛传播,甚至会导致舆论危机。作为高校网络舆情的主要传播者和受众,尚未成熟的心理状态造成了大学生群体不具备较高的是非辨别能力,更容易受到网络舆情的影响和蛊惑。因此,如何正确引导和管理网络舆情对现阶段的高校至关重要。

(一)更新管理理念,拓展管理思路

要想管理提升,必须理念先行。扎实有效地推进高校网络舆情管理,首先离不开科学的管理理念,其次才是掌握管理方法,指导管理行为。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要想更好地做好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必须主动接受新观念,加大对自媒体的重视程度,深入研究自媒体的信息载体,树立通过自媒体进行舆情监控的新理念,并积极搭建自媒体舆情管理平台,才能抢占网络舆情管理的制高点,最终实现正确引导网络舆情的方向。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要想提高自身的网络舆情管理水平,高校必须建立一支业务熟练、分工明确的网络舆情管理队伍。一支高效的网络舆情管理队伍主要包含以下分工。

1.舆情信息收集

信息收集工作是舆情管理的基础工作,具有较高的相关业务水平的信息收集队伍能使基础更加牢固。

2.舆情信息研判

为了应对当前互联网环境内巨大的数据量,舆情信息研判人员除了应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外,还应该熟练掌握常用的网络流行用语、符号等。

3.打造高素质舆论“领袖”

舆论领袖指的是在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一名高素质的舆论领袖在大众传播和公众之间可以起到巨大的中介和过滤作用,其观点也会对公众产生深刻的影响[4]。于是,打造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舆论“领袖”对高校网络舆情管理至关重要。

(三)加强舆论引导,促进舆论管理

在自媒体发展到现阶段,国内高校中官方舆论与网络舆论已经形成了共存又相互对立的关系。如何合理融汇和正确引导两种不同的舆论场是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重要工作。

1.搭建高校自媒体官方平台

高校应积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通过搭建自媒体官方平台的方式主动公众关注的各种热点、焦点以及难点的舆情,加强与公众的互动交流,抢占舆论宣传的主动权。同时,高校还可以通过自媒体官方平台获取公众的及时反馈,了解公众的真实感受。

2.加大信息公力度

基于互联网的高速性和方便性,网络数据信息的传播速度极快,传播范围也非常广,一旦没有及时辟谣,不负责言论及不实言论传播所造成的影响也非常深远。因此,如果高校中使用公开透明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就会使这些谣言变为无根之木而失去传播的源头,从而把握舆论的主动权。

3.注重发挥官方舆论和网络舆论的正面作用

对高校网络舆论管理而言,官方舆论平台和网络舆论平台均同等重要,必须在两个平台都对舆论导向加以正确引导,共同发挥两个平台的作用,不能顾此失彼。

(四)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处置能力

在当前的自媒体时代,高校已无法再继续延续传统网络舆情危机的管理模式,而是需要建立的一种新的舆情危机管理机制来达到“网上网下”的联动。

1.预防为主

“预防为主”的方针,是带有规律性的认识,也是预防不良事件的最有效措施。充分发挥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中信息收集和研判的功能,敏锐地发现风险舆论影响并及时引导,预防舆论风险的产生。

2.快速响应

当发生了网络舆论危机时,高校网络舆论管理部门应迅速做出响应,网上通过进行舆情信息的搜集,网下调度部门资源深入学生走访,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面掌握舆情信息,并进行深入分析。

3.及时应对

及时通过官方自媒体平台和民间自媒体平台对舆情进行回复和引导。

4.认真总结

渡过舆情危机以后,应积极分析,努力消除危机产生的不利影响,及时处理遗留问题,并认真总结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危机处理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总之,高校的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必须脚踏实地,下大力气加强规章制度建设,提高管理人员技术业务水平,营造良好校园网络文化氛围,积极引导学生舆论导向,全面提升管理力度,最终达到构建和谐的校园和网络,真正实现高校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褚建军.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管理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2(12).

[2]袁富红.高校网络舆情问题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报业,2012(14).

[3]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51-52.

[4]黄素君,毕晓光.浅谈自媒体环境下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J].中国报业,2012(16).

网络舆情的传播源篇7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一、网络舆情的内涵与特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大学生对于政治以及社会事务抱有极大的热情,参与性强,并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于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往往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和主张。网络的飞速发展以及在高校范围的不断延伸,使大学生的思想交流更加频繁和自由,网络已成为大学生思想交流的最重要的载体。大学生借助网络表达自身对社会事件的看法、态度和意见,在高校网络这一空间内,形成了大学生群体独特的舆情,由此,高校网络舆情就是指在高校网络这一特定空间内,网络舆情主体大学生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各种社会事务、校园事务所持有的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它不仅包括其对国家、社会的政治态度,也有对自身利益需求的一种诉求和表达,是要求国家、学校不断改善其现状、情况的一种诉求和意愿的集合。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的一部分,也是源于现实,只是高校学生把表达和传播舆情的场所或渠道搬到互联网上。由于互联网的一些传播特性,使得网络舆情在表达和传播的过程中呈现出一些区别于现实舆情的特点。高校学生是网络参与热情高涨、思想活跃的群体,其表现出的网络舆情是公众网络舆情中重要的一部分,具有一般公众网络舆情的如下特点:

1、表达的自由性与直接性

网络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除带来无尽的信息资源外,重要的是“它一改传统媒体推出(push)信息的单一方式,取而代之的是由受众自由的拉出(pull)信息,扩大了人们获取信息的自由度,同时使传者和受者的限愈加模糊,为人们提供了发表言论的最大自由。”互联网作为完全开放的信息资源库,拥有海量的信息资源,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信息资源的权利,同时也有直接发表看法、意见和建议的自由。大学生思想活跃,民主意识强烈,在网络舆情的表达上往往表现出比其他群体更活跃的思维,高校网络空间为大学生自主的选择信息、发表评论提供了平等、自由交流的平台,大学生既可以通过即时通讯、QQ聊天等传递信息、与同学沟通感情,也可在校园网、校园论坛、博客上自由的发表言论,表达自己的看法、态度和意见。高校网络的参与使得大学生的舆情表达更加自由与直接。

2、表达主体的内隐性与非理性

由于网络空间是一个与物理空间相对立的虚拟空间,在这一虚拟空间内,大学生摆脱了现实社会诸多伦理道德的束缚,所以极易放纵自己的言行。特别是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运行机制的变化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就业困难等,这些与政治相关或与大学生自身利益联系紧密的社会事件或问题使得一些大学生的心理失衡,容易产生对社会的不满、困惑、焦虑等情绪,而网络的匿名性为大学生宣泄情绪、发泄情感提供了最佳的渠道。在网络论坛中,一些言辞尖锐、情绪激动甚至相互谩骂、侮辱的网络言语和行为时有发生,网络舆情表达的匿名性也导致了大学生在舆情表达时的非理性,“舆情实质上就是理性与非理性的混合体。”

3、影响的扩散性与时效性

互联网的特性使舆情信息的传播更加快捷,扩展面更加广泛。网络信息传播的快捷性使得任何信息一经上网,就可以通过网络超链接全方位的扩散开来。网络的参与使舆情在高校校园甚至全社会的传播成为了可能。

“时间是影响舆情价值的重要因素。在传统媒体时代,国内外的一些重大事件、突发事件通过报刊、广播、电视进行报道和评论后,经过一段时间才有可能在这些传统媒体上看到或听到读者来电、来信一类的言论,且数量有限。在网络环境下,舆情的表达和传播有了更高的时效性。”通过网络媒体迅捷的报道,网民可在第一时间内获知新闻事件信息,并在第一时间内在网上发表言论,交换看法。高校大学生舆情表达的快捷性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在第一时间获知大学生的兴趣关注点和思想动态,及时引导舆情走向提供了条件,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及时有效。

4、内容的多元性与丰富性

“高校网络舆情的多元性是指高校网络舆情信息所涉及的社会事件或社会问题包罗万象,舆情表达和传播的载体也更具多样化。”现代社会的舆情已不再仅仅涉及政治领域,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加强烈,对于经济、文化、教育等社会现实问题更加关注,使得高校网络舆情所涉及的内容更加丰富与多元。高校网络舆情内容涵盖广泛,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国际国内外热点或敏感事件。国内外社会热点、敏感话题对正处于向社会人转变的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这类话题往往会引起大学生群体的关注,并引发交互式的讨论,最终形成对此类事件的舆情。二是校园公共事件或与大学生自身利益相关的校内事务。大学生生活在校园之中,对校园事务或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事件往往比较关注,针对这些问题的舆情表达大都是大学生心声的反映,因而能引发大学生群体的共鸣,成为舆情的热点。三是社会突发事件。突发社会事件以其突发性受到大学生群体的关注,这类事件往往会成为高校网络舆情讨论的热点话题。

二、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现状分析

1、网络参与热情高涨、思想活跃

高校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有潜力、最富创造性的群体,思想开放活跃,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强,并且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责任感。从2008奥运会、2010上海世博会到汶川、玉树地震及8.23菲律宾劫持人质事件等等,无论是国际重大事件,还是国内重大事件;无论是社会还是学校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无论是各种政治观点还是社会思潮;无论是网民对国家重要部署、重大决策、突发事件的思想反映,还是关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舆论动向,都是青年大学生关注的对象。

2、网络民族、民主意识强烈

中国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给国民民族意识表达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拥有便捷上网条件和较高知识水平的特殊群体――大学生,把网络作为表达他们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探讨强国之路的重要场所。当前,大学生民族意识的网络表达平台很多,多是借助校园网络的BBS论坛,诸如清华大学“水木清华”,中山大学“仙逸时空”,中南大学“升华网”等;除此之外,大学生也活跃在国内一些著名的论坛和大学生网站,如人民网上的“强国论坛”、“中国舆情网”、“西祠胡同”、猫扑、天涯等论坛。在这些论坛中,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尤其积极。特别当涉及到我国的民族情感、爱国情感事件与议题时,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情感的网络呼吁、表达异常高涨。基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民族意识获得了一种新的表达方式。

另外,网络不仅打破了信息传播的单向性、垄断性,也必然引起大学生思想观念的解放。他们在平等地参与网络信息传播,发表言论、讨论交流的同时,一方面逐渐诱发他们的民主思想由潜意识走向现实,塑造自我人格,积极地参与到人际交流、学校建设、社会发展等方面来;另一方面也使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在为人处事方面增加了民主成分,采取平等的方式来对待网络上和现实中的人和事。大学生自由、平等、民主意识的觉醒,将对整个社会民主意识的觉醒起到示范带头作用,而这种意识的觉醒是与整个社会民主化进程的要求相适应的。在信息时代,尽管网络舆情成为倾听民声、了解民意,变革着人们思维和理念的一个重要渠道,但也存在的一些偏差。

3、网络谣言与虚假消息,网络舆论情绪化

由于网络信息的便利性,以及网络信息审查与传统媒体的信息审查存在巨大的差异,导致网络上虚假信息非常容易。一些人出于某种动机、一些人由于从众心理跟帖转帖。还有一些人为了发泄情绪而发表或转载虚假信息,有的直接发表于网络社区论坛、聊天室、帖吧,有的通过电子邮件、手机、博客、微信等传播,信息参杂多元观点,极易造成歪曲、失真。由于网络“开放性”及“无边界性”,“网络谣言”比“现实社会”中的谣言传播速度更快,社会影响范围更大,引起社会“恐慌”程度也更大,往往会造成群体的盲从与冲动。

对于某些社会现象和热点问题,众多学生网友在网上会提出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这固然体现了网上舆论多元的特点,但另一方面,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一些网上发言缺乏理性,比较感性化和情绪化,甚至有些人把互联网作为发泄情绪的场所。情绪化言论很容易得到众人的响应,从而引发有害舆论,具有很强的煽动性和破坏性。加之缺乏理性、负责任的舆论分析和疏导,会动摇更多人对社会公正的信心。而一些不负责任的话语极度张扬,甚至妨碍了社会秩序。

4、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及敌对势力的舆论攻击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网上的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变得非常复杂。西方大肆利用互联网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进行舆论渗透和文化入侵。“”、“民运”、“”、“”、“”分子等将网络视为“封不住、禁不止、打不断”的反华渠道,传播虚假信息,散布反动言论。他们建立网站和专门机构,雇佣网络,制造和利用网络谣言,对社会热点难点和敏感新闻进行炒作,恶毒攻击我国政治制度、歪曲领导人形象、抹煞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同时不遗余力地美化、渲染西方文明和制度,在意识形态、思想文化领域制造事端,形成了更大的舆论威胁。

三、引导机制的建立

1、建立并完善舆情信息的和通报机制

在今天多元化的大众传播环境里,信息不透明、不公开在受众心目中就极易被认为“有猫腻”。可见,公开、透明、快速、畅通的信息渠道是引导网络舆论的必要法宝。按照信息透明公开原则,建立公开透明、及时有效的信息制度,可以使“谣言止于智者、谣言止于公开”。通过新闻发言人,实事求是地把真相和事实及时告诉学生,辟谣信息,把公众关心的相关动态信息和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通过手机和网络等方式及时、快捷地告知公众,不仅有助于提高高校工作的透明度,更有利于突发事件的解决和化解,从而有效地稳定局面,安定人心。实际上,主动地面对网络舆情,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公众质疑,也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正面回应不仅不会损害高校的形象,反而能让广大学生体察到学校对民意的尊重和包容。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危机出现时,如果学校主管部门及政府不及时相关信息,各种谣言就会乘虚而入,有时还可能给一些别有用心者以可乘之机,使一些“不明真相”的人群情激愤。因此,应本着有利于事件妥当处理、有利于维护社会及校园稳定、有利于消除负面影响的原则,善用新媒体、占领新阵地,完善舆情快速反应机制,及时研究对策,尽早准备预案,力争第一时间以事实为依据的全面、准确、权威的信息,堵塞小道消息传播的通道,以增强新闻舆论的公信力。

2、建立网络与传统媒体良性互动机制,扩大正面舆论

一方面,网络的海量性、即时性、数字化等特性,使网络媒体通过链接、专题等形式把传统媒体的相关报道和不同的观点、评论集纳在一起,并通过选择、强调和再呈现,构建一个事件的全景图以及观点的大碰撞。网络媒体还通过论坛、言论栏目,就传统媒体报道的热点或重大问题,设置话题,组织网民展开讨论,进而迅速形成网上舆论。在某种程度上,网络舆论既引发自传统媒体,又集中和放大传统媒体舆论。

另一方面,传统媒体可以通过对传播效果的控制,来引导网络舆论发展的方向。这是因为传统新闻媒体与人们的关系已经存在相当长时间,人们对它们已有了较多的依赖与信任,特别是一些大的新闻机构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已经相当牢固。所以,当人们在网上要获得新闻信息时,总还会是天然地把传统媒体特别是有影响力的传统媒体经营的站点作为主要甚至是首要选择。传统媒体本身所具有的公信力、权威性和可靠性,可对网络舆论进行选择、过滤、放大,调控网络舆论的导向。近年来,许多引起社会关注和政府重视的事件,都是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相互推动的产物。

3、建立通畅的舆情表达机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论坛、博客、播客、微信等网络工具为舆情的表达提供了更多、更方便、更快捷的渠道。有人说,“网络可以而且应该成为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一个新渠道”。据媒体报道,和总理经常上网,注意了解在网络论坛发表的意见,体察民情民意。这表明,高层领导也开始关注网络论坛所传递的信息,他们希望尽可能多地、尽可能快地了解舆情,以便更为迅速、准确地了解民情,掌握民意,贴近民心,把握社会的脉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管理部门要重视并拓宽广大学生的利益诉求渠道,保护学生的舆论表达权益,完善“安全阀机制”。社会学家科塞提出了社会安全阀理论,认为敌对情绪的发泄具有安全阀的作用,即宣泄激烈的敌对情绪有助于社会结构的维持。当相互对立的利益或相互敌对的情绪受到压制的时候,产生的结果之一是把敌对情绪从真正的根源中转移出来,从其它渠道发泄、释放被压抑的敌对情绪,可以起维护关系的作用。

此文是湖北省高职高专院校2014年“党建工作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研究”课题《网络舆情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南出版社,1996.

[2]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3]王天琪.网络舆情: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m].思想理论教育,2005(8)

[4]曾长秋,薄明华.网络德育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5]姜胜洪.网络舆情热点的形成,发展、现状及舆论引导[J].学术论坛,2008(4)

[6]曾德保.营造网上正面舆论强势的几点思考[n].中华新闻报,2007-08-1.

网络舆情的传播源篇8

渠道的去中心化增加网络舆情的复杂性

与舆论传播中的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等传统渠道相比,互联网分布式和开放性的技术结构使得网络不存在技术上的中心控制问题,呈现去中心化的趋势。这在客观上解除了舆论传播中地域、时间、人数、方式等限制。

互联网为公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舆论表达新手段和自由讨论公共事务的新空间。互联网因而成为现今社会重要的舆论场所,承载了调动民心、反映社情、汇集民意,影响事态进程等功能。

但是,互联网传播的全球性、开放性、迅捷性、互动性和匿名性等特点,可能使负面舆论在短时间内得到散播。境外一些组织和机构不断研发网络穿透技术和搜索引擎技术,通过网络进行全天候、全方位的政治宣传,推销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境内一些人利用博客、播客、微博等个人门户,以及手机短信、QQ、mSn等即时通讯工具,歪曲事实,散布谣言,借题发挥,恶意炒作社会热点和敏感话题,“放大”社会矛盾,试图将局部问题全局化、简单问题复杂化、一般问题政治化、国内问题国际化、网上问题落地化。这些负面舆论散播如果任其发展,会混淆网民的认知,从而影响社会的良性发展。

表达自由权的普及促使舆论引导方式与时俱进

在网络舆论传播中,每个用户都拥有平等的信息传播权,虽然各自拥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审美旨趣、利益诉求,但是都可以在网络上自由发表见解、表达诉求、释放情绪。

虽然这种表达自由体现了我国宪法赋予公民言论自由的权利,但是现实中许多网民只具有“免于……的自由”的自由观,却没有相应的道德责任和社会责任的观念。因此,加强网络舆论的引导,促进公民表达的积极自由,是政府部门、媒体和公民应尽的共同责任。但是,网络舆论传播的开放性、互动性、迅捷性等特征,以及大部分网站的商业运作模式,使得传统舆论引导方式不能完全应用到商业网站的管理之中,这就使得传统媒体中舆论一律的局面开始发生变化,舆论引导的难度加大。

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开放性所带来的舆论源头增多,传播速度加快,传播范围扩大的现状,又使得网络舆论引导的工作量急剧增大,技术含量和管理难度也骤然升高。再加上网络舆论引导的力量较传统媒体相对薄弱和分散,防范和处理网络负面舆论的压力越来越大。

利用渠道优点加大正面舆论引导

互联网兼具报刊、广播、电视、图书、音像等传统媒介的优点,这为正面舆论的引导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一、利用互联网的全覆盖、全天候、超链接的传播特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建设中所取得的新成就、新经验,可以在网络上不间断地得到滚动式宣传,从而提高正面舆论的影响力。

二、利用互联网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优势,通过文字、声音、图片、动画等多种符号形式,将宣传工作内容有机地融入网络文化和娱乐活动之中,使网民在轻松愉悦的互动参与过程中升华思想,从而增强正面舆论的吸引力。

网络舆情的传播源篇9

[关键词]网络舆情传播;意识形态风险;规制

互联网是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随着人们对互联网依赖度的不断提高,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网络舆情与意识形态及其安全性之间产生了深刻的关联,网络舆情碎片化占据社会舆情新场域,甚而牵制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对党在意识形态的主导权产生了严峻挑战。为此,必须牢牢把握网络舆情传播产生的意识形态风险并予以有效防范和化解,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基石。

一、网络舆情传播的意识形态风险表征

第一,网络舆情传播中各类媒体“民粹主义”编码和“泛政治化”解码对主流意识形态舆论引导力的冲击。网络舆情处于虚拟生存传播的状态下,“今天我们正目睹一场‘超级民主’的胜利,在这种民主当中,大众无视一切法律,直接采取行动,借助物质上的力量把自己的欲望和喜好强加给社会”。在中国,民粹主义主要借助于网络技术的力量登上社会生活的前台,体现为网民蜂拥于短信、QQ、微信、微博和BBS等媒体传播平台,攫取地位、干涉社会司法审判结果。依照“自由民主”的旗号,遮蔽和抗衡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导向;在网络上借助“人民的名义”,宣泄对社会不满之情绪;造成民众消解主流文化的权威,激发了民众对“非主流中心化”的博弈。第二,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的稀释。意见“哄客”是意见领袖的贬义称谓。社会“重大突发事件”和社会热点和网络话题中网络舆情的传播存在两个维度,传播话语中时间性和空间性影响了网络舆情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可能性和有效性。对涉警、涉军、涉法类等政治敏感性事件中意见“哄客”的身份构成、通过博客、微博、跟帖、留言、论坛帖文等方式,对行业分布、粉丝量、态度倾向及作用机制,使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在场者”变成“缺席者”。因此,主流意识形态传播者处于尴尬的境地,其话语权处于失语和缺席状态,意见“哄客”遮蔽和稀释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第三,非主流社会思潮的“歪理邪说”撕裂民众对主流话语认同。意识形态交锋和较量不会仅停留于公开、抽象、学院式的理论与对理论的学术论战,必然潜移默化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新自由主义、、思潮、普世价值论等非主流社会思潮借助舆情事件尤其是意识形态类舆情事件,进行“歪理邪说”,兜售其反马克思主义理论主张,进而撕裂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导致网络舆情中话语的正效果转向负效果,特别是一些政客搞虚名化和污名化不正当言论,挑衅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第四,舆情传播中滋生青年亚文化的话语狂欢及对主流文化反叛。网络传播中一旦被青年亚文化扰乱,媒介的传播主流文化教育就得不到保障,由媒介传播的文化就会恶化。网络舆情中青年亚文化主要是借助于文化消费来实现,网络舆情传播中戏仿、拼贴、反讽的亚文化文本进行内容分析,研究青年泛娱乐化、反精英、反主流、“反制性”心理及对主流文化的反叛。当前,出现精英与大众的对立失衡现象,在网络舆情中显现大众舆情中心化倾向,存在反主流文化,反智主义成为网民信奉的价值哲学。非主流青年亚文化的传播,只需要渲染气氛、制造群体氛围,不需要政治精英深思熟虑的判断。舆情传播中滋生青年亚文化的话语,促使主流意识形态精英引导的网络民粹化在网络舆情中泛滥成灾。第五,公权力主体不当的舆情应对损害主流意识形态的公信力。党和政府是公权力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形象代言人。网络舆情事件的公共性使其成为矛盾焦点,政府应对舆情事件的不当言行会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公信力造成负面影响。网络舆情中的是非、美丑、善恶须正确教育和引导大众正确评判,但掌握公权力主流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失范现象,损害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公信力。今天,“塔西佗陷阱”在网络舆情中影响公众对主流意识形态心理反叛依然存在。

二、网络舆情传播的意识形态风险成因

(一)网络传播的去中心化、碎片化消解了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权威性。网络传播呈现出多元、非线性的传播,传播与受众主体间的界限日趋模糊,网络传播呈现出去“中心化”状态。人人都是“网”中的一个平等的节点,人们获得的海量资源、交流信息,有时获得的碎片话语信息比主流意识形态传播速度快,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滞后甚至存在质疑心理。如在今年的肺炎疫情中,人们深受疫情传播中“去中心化”理念的影响,他们通过QQ或微信等传播不良讯息,民众根据自身的主观判断和非理性因素影响对疫情作了一些非科学性判断,甚至造成网络谣言,给人们带来不必要的恐慌。

(二)转型期结构性矛盾的累积和价值诉求多元引发社会心理失衡。情绪作为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是行为和认知的桥梁。威廉•詹姆斯认为:“危机中的人通常处于一种心理或情绪的失衡状态,原有的应付机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网络舆情在复杂的心理体验时,加剧公众情绪波动。面对网络舆情信息和网民评论,公众往往会产生复杂的情绪波动,甚至引发心理健康问题。如疫情期间长时间的“被宅”带来生活上的无序、焦虑和恐惧心理,在复杂易变的网络舆情催生怀疑心理:“疫情会二次爆发吗?”这些负面情绪难以得到合理宣泄,容易在短期内形成聚焦,极易引发公众的情绪失控和心理失调现象。

(三)主体的社会风险认知能力易催生狂热偏激与行为越轨。一是催生公众失范行为。网络空间的特点是交互性、开放性和匿名性,给公众提供了宣泄不满的“私密空间”,其中不乏网络谩骂、诋毁主流意识形态言语。二是助长公众狂热情绪。网络舆情中夹杂着未经证实、来路不明的虚假谣言,公众在谣言的感染和暗示下易产生愤怒、焦虑和恐惧等不良情绪,由此导致公众情绪失控等不良情绪。三是引发公众重复行为。如由于疫情期间公众对疫情的不确定感,希望从多个信息平台如微信、微博和抖音等寻求信息答案,对疫情信息产生“选择性注意”。当公众的注意力范围变得狭窄,持续讨论、反复思考疫情,只关注与肺炎疫情相关的新闻时,就会引发重复。

三、网络舆情传播的意识形态风险规制

首先,通过制度完善增强应对舆情能力。要充分发挥权威主流媒体在消解谣言的作用。习指出,必须“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改进和创新正面宣传,完善舆论监督制度,健全重大舆情和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主流媒体如新浪、腾讯等媒体平台实时回应社会重大事件和网络舆情的真相,揭开公众心中的迷雾,消解公众的信息壁垒,畅通权威信息渠道与平台,以人民为中心,回应民众最关切的社会重大事件,彰显执政为民,赢得民众的信任,使公众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好?”。如在疫情防控中,要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民族自信心和国家认同感,感受中华民族在重大灾难面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彰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以权威专业人士从科学的角度解读人民关切的重大事件,对网络舆情中不良信息加以教育引导。使公众尊重科学和崇尚科学,克服焦虑心理。要充分利用媒体平台有效加以引领网络舆情,以网络媒介为平台培养民众的家国情怀。不断增强大众对网络舆情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提升民众的媒介素养,形成对负面媒介舆情的抵制能力,教育大众对网络舆情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作出正确的价值评价,提高媒体的教育引导力和传播力。其次,对传播主体失范的话语表达进行伦理规约和立法治理。要将网络舆情引导融入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依法打击网络乱象,规范网络治理。立法部门要针对网络舆情的新态势不断推进网络立法进程,“梳理既有法律规则无法有效解决的问题,总结网络技术的自身规律,斟酌市场的发展需要”,加强网络法制建设,营造有效的网络环境,在立法上注意坚持适度性,对涉法的网络舆情需要法规去调整时,尽快制定并实施网络法规,对网络侵权,网络犯罪的立法时注意准确性。要对网络谣言的范畴加以学理界定,界定网络谣言的法律性质,明确网络谣言的治理方式。如疫情中对于肆意编造国家对疫情管控不力、夸大疾病数据和虚假信息给予严惩。但不能将所有未经证实的信息均视为谣言处理,对网络谣言,进一步明确治理对象,明晰法律适用范围,提高谣言治理的规范性和针对性。同时,防止片面强调技术非意识形态化的“技术逻辑”和在市场经济运作模式下追名逐利的功利主义者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淡化或消解。加强法律制度建设,依法打击网络乱象,形成以法治建设为保障、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络治理格局。最后,提升重要责任主体的意识形态风险的认知能力和责任意识。一要建设一支业务精干、高素质的管理干部。加强政治信仰和业务技术的培训,面对复杂的网络媒体,理论知识不足,科研信息滞后,就要培养一支责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不断提升主体的意识形态认知能力,提高对网络信息的解读、批评、应用和选择等认知能力。二要加强技术防范,增强业务能力。相关宣传部门和网信部门对涉及本地重大决策的网络舆情要做风险评估,加强与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部门之间加强联防联控。面对有害信息的侵入,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杠杆,控制信息源头,如ip实名制管理和内容屏蔽技术,对非法和不当言论进行屏蔽处理。“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加强和创新互联网内容建设,落实互联网企业信息管理主体责任,全面提高网络治理能力,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三要加强主体的责任意识的认知。要强化广大干部这一主体责任意识,明确权责关系,系统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做实管控意识形态最后“一公里”,努力形成“党委领导,党政结合,齐抓共管”的运行机制。严厉惩处攻击主流意识形态的媒体责任主体,做到管网和管人“双管齐下”的协同推进,完善网络社会治理体系,加强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的综合治理工作。

参考文献:

[1](西班牙)奥尔特加•加塞特.大众的反叛[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32.

[2]陈飞.道德教育话语权探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9(1).

[3](美)詹姆斯.危机干预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26.

[4]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

网络舆情的传播源篇10

【关键词】信息网络;社会舆论;引导途径

1.引言

关于舆论,我国古代称之为“舆诵”、“舆颂”、“清义”,指众人的意见。目前在我国多数专家学者也把舆论看成是意见,认为舆论是多数人对于某一事件有效的公共意见;舆论是利害相近的人们对某种事情大体一致的议论。所谓社会舆论,就是一定范围内的“多数人”基于一定的需要和利益,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进行交流、碰撞、感染,整合而成的、具有强烈实践意向的表层集合意识,是“多数人”整体知觉和共同意志的外化而已。舆论只有通过公开的表达和传播,在公开化的过程中,增强意见的交流,取得社会更广泛的认同,才能扩大声势和影响,也才能取得力量和权威;信息传播途径与方式直接影响社会舆论的形成与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等新传播途径的发展,信息网络等新媒介已成为公共社会舆论的传播渠道,同时它也很大程度地影响了社会舆论。如果说之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增强了媒介的权力,而使少数社会当权者对传播的控制权不断流失的话,那么信息网络所带来的传播革命则普遍地将“传播权力”从媒介的一方转移到受众的一方,从而使受众有更多的媒介选择和信息来源,并且能更加主动地使用媒介。与网络信息海量、快速传递相伴随的是意见表达的多样性、舆论的快速形成以及舆论力量的进一步的显现①。网络民意也正成为一种全新的、有力的民意表达方式,如何有效地应对处理网络上的社会舆论,这关系到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研究信息网络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信息网络发展下社会舆论管理面临的压力

(1)通过信息网络已成为大众表达自己政治意向的重要途径之一

政府等有关部门机构也通过此来了解当下民情、在解决问题时汇聚民智。信息网络发展的新情形下,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大大地丰富和延展了信息传播的载体局限,使得信息的传播不再局限于时间与空间:通过摁下键盘,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在网页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及时地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大事。信息网络的发展正在构建出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推动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变革和急剧变化,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

(2)信息网络自身所具有特点与不足影响信息传播的真实客观性

众所周知,网络社会既是一个充满魅力的虚拟世界,又是一个鱼目混珠的是非之地。当前,我国的社会矛盾凸显、社会冲突多发,从“烧事件”到“郭美美”事件,社会上出现的一些谣言、杂音和噪音已经造成人们的不安情绪。尤其是近段时间出现的一些谣言在网络中更是甚嚣尘上,给社会舆论的引导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惑。由于网络舆论对显示生活的巨大影响力,如果网络舆论引导稍有不慎,就极可能引发“蝴蝶效应”,进而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网络自身所具有的匿名性、隐蔽性、便捷性和随意性等特点,使得人们轻松地摁摁指尖、点击一下鼠标就可以通过网络这个平台表达自己的意见、宣传自己的主张、宣泄自己的情绪,社会上出现的一些谣言、杂音、噪音通过互联网的快速传播与扩散,更具影响力、感染力和破坏力。更让我们担忧的是,在这其中不乏现实生活中明显是荒谬的信息在网络世界里却经过“三人成虎”的效应大行其道给社会舆论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且由于网络信息源头的复杂性及多边性,真假信息越来越难以甄别,给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3)社会舆论在信息网络快速传播影响大众社会心理

当前,领土纠纷、Cpi上涨、东西发展差异、贫富差距、贪污腐化以及三民等问题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这些问题在网络舆论中最为敏感、最为突出、最受关注。信息网络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它也给舆论管理带来了众多有益之处:2011年,全国人大代表、tCL董事长李东生首次以微博征集议案;全国人大代表、新疆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通过微博与网友聊天、征集网民意见;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提出,面对新形势要创新虚拟社会管理机制,预防和减少利用互联网、手机短信违法犯罪活动;而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一大亮点,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先进化和广泛渗透,如何管好虚拟社会这一社会管理中的新生事物,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可见,虚拟网络社会中的社会舆论管理与引导工作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社会管理中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也是全社会人民关注之处。

3.利用信息网络加强社会舆论引导的措施

(1)健全引导网络舆情良性发展的机制

对于虚拟网络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法律规范、道德提倡、行业自律固然重要,关键还是要找到管理好虚拟社会的切入点,而切入点就在于建立健全引导网络舆情良性发展的机制。具体的约束规范是利于网络舆论良性构建的点,而只有构建完善的发展机制才可以使得这一个个点成为“活水之源”,自动发挥规范作用。同时,各级政府部门也应设立自己的相关网络问政平台,各级政府还要建立健全网络发言人制度,引导群众利用网络参政议政——这不仅有利于公民权利的行使,也可促进政策法规的下达和实施。目前,我国与互联网相关的立法还不多,尤其是在网络社会舆论、对公民隐私权保护、电子商务、青少年保护等方面的相关规定更是急缺,加快互联网立法刻不容缓。此外,立法时还应充分考虑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保持适度的前瞻性和应有的开放性与易变性,以利于立法在将来的可操作性和稳定性。

(2)完善信息网络实时监管机制

网络舆情有其自身发展规律,要加强防范和预警,把握应对的最佳时机。心理学上有个“首因效应”,强调先入为主对人的影响很大。“首因效应”也称第一印象作用,或“先入为主效应”,是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个体以后认知产生重要的影响。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大,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的新信息的解释。当不利舆论被监管机制监察出后,有关部门一定要掌握先机,在第一时间把握好最佳时机,否则再想引导就难上加难。因此,危机公关中有这样一个准则:危机信息迟不如早,被动不如主动,一定时候不如第一时间。英国危机公关专家里杰斯特曾提出著名的危机信息沟通“三t原则”:以我为主提供情况(tellyourowntale)、提供全部情况(tellitall)、尽快提供情况(tellitfast)就体现了这一准则,把它用在应对社会舆论方面也不为过,因此,网络舆论传播的特点,要求地方政府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过程中,必须及时、准确地公布信息,抢占第一时间,做到先发制人,全面主导事件的话语权。

(3)通过信息网络促使网络环境公开透明

“谣言止于公开”,在当前社会民主政治越来越深入人心的时代,“人人自媒体,大众麦克风”形成的开放多元的网络舆论环境中,要善于紧跟信息社会步伐,运用微博等新兴媒介,提高信息公开的权威性和时效性。通过开通政务微博、设立网络新闻发言人以及通过门户网站和权威媒体报道等方式,做到应急处理和信息公开同步进行。注意在事前收集、分析和梳理舆论中网民最为关注的重点,除了事件进程信息,也要针对受众的关切点答疑解惑。因此,主导网络话语权的一个捷径,就是加强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专业化的网评队伍可以依附已有的部门新闻发言人体系,挑选一批政治合格、业务精通的人员加以培训,使之成为网络”意见领袖”,在网络上积极主动引导社会舆论的方向。这就更需要我们在网络舆论引导工作中勇于直面热点话题和社会关切,紧密联系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紧紧抓住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主动回应群众的意见和诉求,不回避、不遮掩、不护短,特别是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性公共事件时,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在网络上第一时间全面、真实、客观的信息,让网民及时了解事件的真相,满足网民对事件的关注与好奇心理,消除公众的疑虑和不安情绪,不给网络谣言得以产生和传播的任何滋生的机会。

(4)加强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

网络社会是一个信息泛滥的社会,相关政府部门应该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积极引导网络舆论的发展方向,绝不能守株待兔,被动回应。政府部门在重大舆情事件发生时,要在第一时间主动权威信息,打消民众疑虑,满足民众的知情权。政府部门应该积极主动地引导网络舆论,在舆论生成、传播的过程中把握主动权、占领制高点。2008年汶川地震的应对是一起十分成功的危机信息传播管理范例。政府通过权威媒体及时信息,使公众在第一时间了解发生了什么事、进展情况怎么样、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从而消除了公众的胡乱猜想。同时,通过权威媒体的一系列报道,公众被政府最大限度地挽救受灾群众的生命、最低限度地减低灾害造成的损失所感动,一场重大的自然灾害由此变成了全国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政府及时、有效、合理的危机信息传播,让公众第一时间了解真相,从而占据了有利的舆论阵地,让谣言失去了生存的空间。各级政府部门应该积极探索引导网络舆论的新途径,加强网络文化的建设,用健康、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提升网络文化的道德水平,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社会化”功能,促进全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政府在引导网络舆论的同时,还要积极倡导网络的自律行为,倡导建立网络社团之间的联盟,实施网络社团的自律与自治。当然,针对网络社会中的各种非法结社以及网络社团的各种非法行为,政府相关部门必须严厉打击,严惩不贷。

4.结束语

在当今世界环境下,信息网络技术已渗透到社会与生活的方方面面,且已成为未来社会与经济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而广泛深刻地运用现代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增强社会与舆论管理综合能力,探索通过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的集成运用,实现社会舆论管理与信息系统的融合,使得国家各种资源、要素更好地整合优化,使社会、政府、公民及社会的运行管理更便捷高效。

参考文献:

[1]许静.舆论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0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