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林下经济补贴政策十篇林下经济补贴政策十篇

林下经济补贴政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8:25

林下经济补贴政策篇1

根据我国《农业保险条例》的规定,农业保险按保险对象不同可以分为种植业保险和养殖业保险两大类。种植业是指以各种粮食作物为主要对象的保险。养殖业保险是指以饲养、繁殖的各种畜禽、水生动物为主要对象的保险。森林保险是指以树木为主要对象的保险。研究将从补贴品种、补贴比例、保险责任、保障水平等方面分析农林业保险补贴政策的差异。

1、补贴品种

2012年1月,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做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工作的通知》,在现行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中央财政针对关系国计民生和粮食安全的大宗农畜产品,继续增加保费补贴范围。在现有的水稻、玉米、小麦、油料作物、棉花、马铃薯、青稞、天然橡胶、能繁母猪、奶牛、育肥猪、牦牛、藏系羊13个中央财政补贴品种的基础上,将糖料作物纳入补贴范围。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对于农业保险的财政扶持政策都实行了较高标准的补贴政策,同时补贴品种按“低保障、广覆盖”来确定保障水平,实行差别保费补贴,坚持险种差别费率原则。扩大了农业保险的覆盖面,使得更多农民受益。我国森林保险的补贴范围为生长、管理正常的商品林和公益林,从试点省区看,不同地区的商品林的种类差别很大,对应的经营成本和风险也大不相同,现有的森林保险产品没有区分不同标的物等具体情况,采取统一费率,导致保费补贴品种有限,不能适应不同林业经营者的需求,森林保险的有效供给不足,使得森林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影响森林保险工作的开展。森林植被丰富,品种繁多,价值差异也非常大,将不同地区不同类别的树种归为一类的做法,不利于保障全国各地区的不同林业生产者的利益,对我国森林经营的长期发展也极为不利,因此有必要扩大森林保险补贴范围,增加森林保险补贴品种。

2、补贴比例

从政府财政补贴形式上来看,森林保险试点省(区)的财政补贴形式主要是对被保险人提供保费补贴;从政府财政补贴比例上来看,政府财政对森林保险的保费补贴力度不够,补贴额度总体相对农业保险明显偏低。从我国农业保险各补贴品种的中央财政补贴比例统计(表1)可以看出,我国种植业保险的中央财政补贴比例达到了40%(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补贴比例为35%),其中部分地区最高达到了65%;而养殖业保险的中央财政补贴比例则达到了50%,其中部分地区最高达到了80%。我国农业保险补贴比例均达到了较高水平。相对农业保险而言,我国森林保险的中央财政补贴却存在补贴比例低等问题,从我国森林保险第二批试点省份的保费分担比例来看,对于公益林来说中央财政保费补贴比例达到了50%,但是商品林的中央财政保费补贴比例仅有30%,省市两级财政补贴比例因经济发展水平、对林业重视程度等原因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比较结果,从中央财政保费补贴比例上来看,中央财政对森林保险的保费补贴力度不够,补贴比例总体较农业保险明显偏低。

(1)商品林保险的保费补贴比例较低。目前中央财政对商品林的保费补贴比例仅为30%,而对水稻、棉花等其他种植业保险的补贴比例则达到了40%,高于森林保险10百分点,因此相对农业保险来说,我国商品林的中央财政保费补贴比例还有一定差距。

(2)商品林保险的保费补贴比例明显低于公益林。商品林主要是发挥经济效益,满足社会对林业有形产品的需要,但同时也发挥了较大的生态效益,特别是在被调研省份,一些地方政府为了保证森林覆盖率,对商品林设置了严格的采伐指标限制,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商品林发挥的生态效益比经济效益大,因此政府财政应加大对商品林的保费补贴力度。

(3)目前的保费补贴结构增加了县级财政的支出压力,尤其是经济欠发达、森林资源丰富的县域。森林面积越广,需要配套的财政资金就越多,给经济相对落后的县级财政造成了更为沉重的负担,严重影响了基层政府推动政策性森林保险工作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3、保障水平

农业保险的保险金额原则上为保险标的生长期内所发生的直接物化成本(以国家权威部门公开的数据为标准),包括种子成本、化肥成本、农药成本、灌溉成本、机耕成本和地膜成本。尽管我国各省农业保险的保险金额各不相同,但是总体水平较高,例如,水稻保险金额达到9000元/hm2以上,杂交水稻单体保险金额达到15000元/hm2,能繁母猪的每头保险金额达到1200元。森林保险的保险金额原则上为林木损失后的再植成本,包括整地、苗木、栽植、施肥、管护、抚育等费用,现有森林保险一般以单位面积为投保计量单位,不分树龄与树种。虽然我国各省森林保险的保险金额也各不相同,但是普遍金额较低,公益林的保险金额为6000元/hm2,而商品林的保险金额也不超过12000元/hm2。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相对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来说,我国森林保险金额偏低,无法给林农和林业生产者的根本利益带来保障。

二、我国森林保险补贴的发展对策

我国森林保险试点工作经过3年的发展,在各级政府部门的积极推动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广大林农参与森林保险的意愿不强,形成了“上热下冷”的局面,表明森林保险制度还不够成熟,特别是财政补贴政策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从补贴品种、补贴比例、保险责任、保障水平等方面比较了农业保险和森林保险的不同之处,提出如下建议。

1、增加补贴品种,扩大补贴范围

林业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但我国的森林保险覆盖面较窄、补贴品种少,目前森林保险补贴品种仅区分公益林和商品林,不能适应不同林业生产者的需求,导致林农投保积极性不高。我国林木树种繁多、价值差异较大,而且从我国森林资源的分布来看,不同省份的林木树种也有较大差异,因此,要针对不同树种设置不同的补贴比例,增加补贴品种,扩大补贴范围,从根本上刺激林业生产者对于森林保险的有效需求。

2、提高补贴比例,增加补贴额度

对于公益林来说,虽然补贴比例与农业保险相当,但是公益林是为了保证整个国家生态安全而设立的,具有很强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属于全国性公共产品,保费的支出理应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全额承担。而对于商品林来说,也同样发挥了较大的生态效益,在林业生态效益优于经济效益的国家政策取向下,使得商品林更具有偏向公共物品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因此,商品林的保费支出应由中央、省财政和林地经营者共同承担。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部分省区的公益林保险财政补贴仍未达到100%,而商品林的财政补贴仅有55%,应进一步提供森林保险补贴比例,增加补贴额度。

3、提高保险金额,扩大保障水平

林下经济补贴政策篇2

关键词:管护;弱激励;机制;补偿政策;退耕还林

中图分类号:F81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4017703

1引言

为改善生态环境,我国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于2002年1月正式全面启动,计划在10年内完成0.07亿hm2的退耕还林目标。截至2010年年底,退耕还林总面积将达到0.15亿hm2,工程总预算达到3370亿元(徐晋涛等,2004)。依目前进度看,我国退耕还林工程主要分为2个阶段,即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这两期工程的相关政策有所差异,主要是补贴政策的微调。政策的微调对工程参与各方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对工程的供给主体,即以私人利益为目标的农户的影响。微观主体农户作为理性经济人必然会在政策变化后对参与工程的成本收益进行新的权衡,之后作出行为选择,而其行为恰恰关乎工程成果的巩固,因此,了解变化前后的政策是了解农户行为的基础,也是巩固工程成果的前提。

2政策运行机制

2.1调查区域概况与调查方法

吴起县位于延安市西北部,属黄土高原梁状丘陵沟壑区,于1999年一次性退耕10.4万hm2,并率先启动了退耕还林工程,成为全国退耕还林退得最早、还得最快、面积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县份之一,截至目前也是退耕还林成果最有效的地区之一。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由于政策有限可持续性,仍存在一些现实的问题。笔者及所在调研组于2010年8月前往吴起县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调研,调研对象主体是退耕农户及相关管理者,包括村干部以及乡镇县政府,具体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半结构式访谈及案例研究。依据地理位置选择了4个乡(镇),之后在每个乡(镇)中随机抽取4个行政村,共完成调查问卷256份,有效问卷248份,访谈及案例也获取了大量资料。

2.2一期工程政策

一期工程政策以2000年国务院的《退耕还林条例》主,主要包括影响工程供给主体――退耕农户的政策主要有补贴政策、责任分配政策以及林权政策。

2.2.1补贴政策

2000年的补贴政策为向退耕户提供粮食补贴,标准依流域划分,长江流域每亩地每年补助原粮150kg,黄河流域每亩地每年补助原粮100kg,每千克粮食按1.4元折算,由中央财政承担,补贴年限为生态林8年,经济林5年,草地2年,并要求生态林和经济林的比例要达到4∶1;向退耕户提供现金补贴,在补贴年限内,现金补贴标准按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20元安排,用于补贴农民的医疗、教育等方面必要的开支;向退耕户无偿提供种苗,退耕还林(草)所需种苗,由林业部门负责组织供应,经费标准是每公顷地750元(徐晋涛等,2004)。

2.2.2责任分配政策

2000年一期工程政策规定实行省级政府对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负总责和市(地)、县(市)政府目标责任制。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实行目标、任务、资金、粮食、责任到省。各有关省级政府要确定一位省级领导同志具体负责,并认真组织实施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市(地)、县(市)、乡级政府也要层层落实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的目标和责任,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认真进行检查和考核,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实施。另外还实行项目责任制,确定项目责任人,对退耕还林还草的数量、质量、效益和管理负全责。

2.2.3林权政策

2000年一期工程政策为在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基础上,实行“谁退耕、谁造林(草)、谁经营、谁受益”的政策,将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使退耕还林还草真正成为农民的自觉行为。农民承包的耕地和宜林荒山荒地,植树种草以后,承包期一律延长到50年,允许依法继承、转让,到期后可按有关法律和法规继续承包。退耕还林还草任务完成后,由当地林业、农业主管部门进行核实和登记,并由当地人民政府依法发放林草权属证书,明晰权属,使农民退耕后能安心地从事林草管护和其它生产,并为防止复垦提供法律保障。

2.3二期工程政策及其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2007年退耕还林工程进入第2期,退耕政策维持一期工程目标责任制和项目责任制结合、私人承包制不变,只对补贴政策进行了微调,即补助标准有所变化: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每公顷退耕地每年补助现金1575元;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现金1050元。原每公顷退耕地每年300元生活补助费,继续直接补助给退耕农户,并与管护任务挂钩。补贴政策变化后,对于吴起县的农户来说,粮补减半,原有的生活补助成为管护费。经过调研发现:二期政策运行机制中的一系列问题集中体现为弱激励的问题,具体包括补贴减半引起的激励不相容、管护费“一刀切”发放方式导致的弱激励、目标责任制中对基层干部激励不足以及林地产权不明晰导致的弱激励。而弱激励主要是指对农户管护林木行为的弱激励,因为工程截止目前来看,林木管护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退耕还林成果的维护,影响着工程的可持续性。因此接下来笔者分4个方面来探讨目前政策对林木管护的弱激励问题。

2.3.1补贴减半引起的激励不相容

政府在政策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农户的激励相容问题,激励相容性对退耕还林工程的执行及成果的巩固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对农户的激励主要体现在补贴政策上,目前处于工程的二期阶段,而补贴政策较一期工程时发生了改变,农户直接获得的现金形式的粮补减少为原先的一半,这对退耕农户来说无疑使激励程度降低了不少。从退耕农户角度来分析参与退耕还林工程成本收益,考虑农户的货币性成本收益和非货币性成本收益可得到以下时间函数,为更好分析农户净收益,引入贴现率将农户参与工程的未来收益转化为现值(危丽等,2006):

nRa(t)=Ra(t)-Ca(t)=[Ram(t)+Ran(t)]-[Co(t)+Cap(t)+Can(t)]/(1+r)t.

nRa为净收益,Ra为收益,Ca为成本,Ram为货币性收益,Ran为非货币性收益,Co为机会成本(即农户继续种粮的净收益),Cap为货币性成本,Can为非货币性成本。

当二期工程补贴政策调整后,退耕农户直接获得的现金形式的粮补减半,即货币性收益Ram减少,且农户有着不满意的情绪,即非货币性成本增加,则农户参与过程净收益减少,对农户的激励性减弱了。且由于收益减少幅度为50%,相对较大,因此本来在补贴方面的较强激励变为了较弱的激励。

2.3.2管护费“一刀切”发放方式导致的弱激励

目前在对农户的补贴款中有70元的现金形式的粮补,20元的管护费用,合计的90元会发放给每一个退耕农户,20元的管护费虽然政策上要求与管护情况挂钩,但实际上由于现实中管理者与退耕农户的信息不对称,20元的管护费并没有依据实际管护情况来发放。而且实际中农户管护行为的差异很大,有些农户本来积极管护,但看到同村农户从未管护结果依然获取管护费,则原本参与管护的农户也放弃了管护,管护金这样无差异的发放方式导致了对某些农户管护行为的激励水平下降,如此不利于林木成果的巩固,不利于退耕还林工程的可持续性。

2.3.3目标责任制中对基层干部激励不足

现行政策中对退耕还林责任的分配落实采用目标责任制,并包含多种委托――关系。具体讲,各市、县都成立了由市或县主要领导及其计划、财政、林业、农业、土地和粮食等部门的负责人组成的退耕还林领导小组作为责任委托人。在责任委托人的组织部署下,规制责任被层层分解到基层政府,即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基层一般干部包村民小组,逐级落实责任。在这种规制结构中,上级官员和下级官员关于退耕农户经营活动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下级官员由于责任范围比较小而能深入了解退耕农户的经营活动,从而能够掌握更多的信息(王小龙,2004)。在退耕还林工程中,基层干部直接与退耕农户往来,责任范围仅限于本村甚至本组,能够获得真实的一手信息。然而,这种目标责任制下的委托关系却很难提供给基层官员足够的经济激励和行政激励以诱使其认真履行自己的规制职责,而更糟的是,基层干部往往在当地都具有广泛的由血缘及地缘关系组成的关系网,极易诱发基层干部与退耕农户合谋的寻租行为。基层干部掌握农户信息很充足,由基层干部对农户管护行为进行监督指导可以起到良好成效,然而对基层干部的激励不足导致其未能充分发挥这种监督指导作用。

2.3.4林地产权不明晰导致的弱激励

对于林木产权的问题现行政策中规定实施的是私人承包制,且具体规定在退耕还林还草任务完成后,由当地林业、农业主管部门进行核实和登记,并由当地人民政府依法发放林草权属证书,明晰权属,使农民退耕后能安心地从事林草管护和其它生产,并为防止复垦提供法律保障。但在我们的调研中发现,相当部分的农户并不知道林权证,从村民的反映中可看到,农户管护受到的激励较弱,林权政策未充分发挥其激励作用。另外在和白豹镇土佛寺村支书的访谈过程中了解到该村预计在明年发放林权证,而退耕工程已经实施了12年了,显然林权落实欠佳,这使得退耕农户没有一种所有权的责任感,自然管护行为上就未得到充分激励。除此之外,私人承包制本身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具有社会理性的,当私人偏好受到市场冲击而发生变化时,退耕还林的私人承包制便可能失去激励相容性,即农户的经营行为偏离政府生态环境目标(赵剑峰,2004)。

3后补偿机制探究

基于现行政策运行机制中存在的对林木管护的弱激励问题,笔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的机制改善建议,即在现行政策大方向不变的前提下对产生弱激励的相关政策进行微调,形成适用于二期工程及以后的后补偿机制,以促进农户的林木管护行为,更好更有效地维护退耕还林工程的成果。

3.1按劳分配的管护费发放方式

由于管护费“一刀切”的方法方式,原本管护的农户也由于一种从众心理和不平衡心理而放弃管护。因此为避免现行机制的这种弊端,国家可以尝试改变20元管护费的发放方式。在70元现金形式的粮补不变的前提下,对管护费可以引入一种市场化机制,即按劳发放。具体操作形式为:首先20元管护费不再面向每一个退耕农户发放,而是将林木管护劳动规模化,在应该管护的时节招工(主要是面向农户招工)进行简易培训后集体上山管护,按一定的分配标准进行管护费的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具体由地方政府负责。其实在实际中也出现了这样管护方式的端倪,比如在吴起县吴旗镇金佛坪村,政府会在需要的时候招工去管护林木,然后按照工作量去给予相应报酬。有些农户还放映在林木生虫的时候政府曾把抓虫数量作为分配标准。总之,实际中已经出现了这样的雏形,虽不成熟确是未来管护费用分配的一种发展趋势,即引入市场机制,竞争、劳动所得管护费,这样的方式会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一种不公平,会极大地激励大部分退耕农户,从而提高了林木维护的效率,维护了工程成果,有助于工程的其可持续性。

3.2增强对基层干部经济、行政激励的同时责任连带化

“信息是个人行为受到监督的基础”。在一个社会中,如果一个人的行为能被一部分人群以相对低的信息成本观察到,而其他人群观察该行为的成本较高,那么,让信息成本较低的人群行使监督的权力就可以大大地节约监督成本。进一步,如果制度规定具有信息优势的人群同时必须对被监督对象的行为承担连带责任(风险),这部分人群也就获得了监督他人的激励和名义(张维迎,2003)。在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林木管护行为中,上级官员和基层干部都有监督的义务,但是,由于二者的信息不对称,基层干部由于责任范围较小而掌握更多的信息,因此基层干部的监督成本相对较低且可信度相对较高,对其提高经济、行政激励可促进基层干部监督作用充分发挥。而这部分经济、行政激励较对上级官员的激励来说较少,可节约相当部分的监督成本。另外使基层干部对被监督对象――退耕农户的管护行为承担连带责任可进一步增强对基层干部的激励,而且责任连带制度可以有效防止基层干部的寻租行为。

3.3明晰产权,增强微观林业投资激励及规模化经营管护

早在20世纪60、70年代欧美国家都有退耕还林工程的开展,无论在美国还是欧洲国家,农场(主)具有耕地的完整产权,是退耕造林还是继续耕种粮食,以及选择什么林种,是否采伐林木,完全由农场自己决定,政府只是通过税收和补贴政策影响农场投资的预期收益,从而引导农场选择退耕还林,换句话说,政府的优惠政策形成了农场的林业投资激励,使退耕还林成为农场的理性选择(蒋海,2003)。而在我国虽然现行政策中规定了产权明晰的要求,但实际中并不如所期望的那样,从项目选择、规划、实施、监测、评价到管理,退耕农户的自主选择权都很少。工程的实施仍然是由政府主导来完成的,群众只是以投工投劳为主,群众具有的丰富实践经验没有发挥出来(柯水发,2007)。因此,要使林木管护工作切实落实,则需要在现行机制的基础上进行一些机制创新。主要应引入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的激励作用。

(1)应该进一步明确产权,尽快落实林权证书的发放,通过林业产权知识的推广使农户充分认识到林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供给退耕农户更多的自主选择权。

(2)改善林业投资环境如低息或无息贷款等,促使形成微观林业投资激励,在农户林地上充分发展后续产业如林果加工业等,增加林地收益以增强对农户管护林木的激励。

(3)在政府的引导下实行股份制合作和产业化道路,鼓励农户退耕地入股,实现规模化经营管护,增加农户收入。

致谢:在此对指导老师姜志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及科创小组其他成员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徐晋涛,陶然,徐志刚.成本有效性、结构调整效应与经济可持续性[J].经济学,2004,4(1):139~162.

[2]王小龙.退耕还林:私人承包与政府规制[J].经济研究,2004,4:107~116.

[3]危丽,杨先斌,刘燕.农户参与意愿与退耕还林政策的可持续性[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6):29~35.

[4]柯水发,赵铁珍.激励农户持续有效参与退耕还林工程的机制创新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2007,27(6):505~510.

[5]蒋海.中国退耕还林的微观投资激励与政策的持续性[J].中国农村经济,2003(8):30~36.

林下经济补贴政策篇3

〔关键词〕后退耕还林时期;退耕还林;生态补偿

〔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12)05-0138-04

一、后退耕还林时期的生态补偿现状

国家从2007年开始决定完善退耕还林政策,即进入后退耕还林时期,新一轮补偿政策出台。为了继续巩固退耕还林第一阶段成果,新阶段下的退耕生态补贴时限继续延长一轮,生态林继续延补8年,经济林延补5年。截至2010年,退耕还林工程共完成造林面积99.65万公顷(含京津风沙源工程中1.39万公顷),其中退耕地造林0.03万公顷,荒山荒地造林67.48万公顷,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山育林32.14万公顷。全年完成种草面积0.49万公顷。西部12个省区(含新疆兵团)共完成56.34万公顷的退耕还林任务,占退耕工程总造林面积的56.53%。〔1〕

四川执行的新的补偿标准充分考虑到高寒民族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具体特点,按照不同区域实施不同的生态补贴方式,基准仍是以第一轮粮食补贴数量为参照,以粮食衡定价格为假设,结合前退耕还林时期生态社会效益的综合考虑。除一些生态重要的贫困少数民族区域外,其余地区针对农户的补助标准比前一阶段减少一半。即四川其他地区退耕还林补贴减半,但是在四川省内生态效益发挥缓慢,生态区位尤为重要的甘孜、阿坝和凉山州三州民族地区的57个民族县,延续前退耕还林时期补贴标准,保持不变。

二、不同生态功能区域实施特点与对生态补偿的依赖程度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条件的区域对生态补偿的依赖程度不均衡,从四川的情况来看,四川退耕还林地的规划重点主要集中在长江干流及几大重要支流流域的生态脆弱一级湖库周围和沙化严重的陡坡耕地。根据四川实施退耕还林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可分为川西高原区、盆周山区和盆中丘陵地区三大区域。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重点因其所处位置和生态区位重要性的不同而各不相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条件,其对生态补偿的依赖非常不均衡。

(一)川西高原区

川西高原区是四川退耕还林地规划的重点区域,退耕还林面积占全省总量的40%左右。其位于江河源头、河谷两岸的陡坡耕地,地处青藏高原地区,自然条件差,气候寒冷,树木生长周期长,主要规划的树种以生态林为主。这类退耕区域的主要特征是位于高原高山区,地广人稀,经济条件较差,生态较为脆弱,土地粮食产量低,交通不便,生态林占绝大多数。后退耕还林时期内生态林生态效益的体现还需要更长时间。农户退耕还林的意愿强烈。这些地区往往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农户非常贫困,社会生产力总体低下,基本口粮田的产量低,有些区域半年缺粮;资源丰富,农民对粮食补贴的依赖程度非常高,退耕还林政策补助已占四川省民族地区农民纯收入的较大比例,以县为单位平均20%左右,个别县甚至高达50%;以退耕农户为单位平均40%—50%,多的达80%—90%,特别是边远高寒山区,退耕农户的吃饭问题基本上靠退耕还林的政策补助,由此可见非常依赖退耕补贴。一旦停止补助或者补助减半,农户的基本生活将得不到保障。

(二)盆周山区

盆周山区是四川林业发展的重点区域,发展林业的自然条件相对较好。其退耕还林的重点主要分布在水土流失严重,垦殖强度大的坡耕地上,退耕面积占全省总量的40%左右。这类退耕区域的特点是经济条件较好,人均耕地少,土地粮食产量较高,林业资源丰富,林业发展潜力巨大,农户具有自我经营林业的能力和传统,林业收入占比高,未来农户对林业收益的预

高。区域内有众多国定和省定扶贫县,也是扶贫攻坚的重点区域。从第一轮退耕补贴结束对退耕林地的收益数据看,仅有面积占10%-30%早期营造的竹、茶和水果类树种,已产生经济收益。农户普遍经济生活水平不高,其对退耕补助的依赖也较强。退耕经济林木收益高低与相关市场配套建设密不可分。

(三)盆中丘陵地区

盆中丘陵区退耕还林地规划重点在水土流失严重的“馒头山”。退耕还林面积占全省总量的20%左右。这类退耕区域的地貌以丘陵为主,水土流失严重,资源匮乏,传统农户对资源的依赖程度低。经济水平高,农户整体素质较高,交通便利,信息畅通,人多地少,林业资源匮乏,外出务工劳动力数量大,人均耕地面积小,粮食产量高,增收渠道多。退耕生态补偿不能弥补先退耕地原先粮食的收益,农户收入结构中外出务工收入占较大比重,因此农户对金额低的退耕补贴依赖不大,退耕补助在收入结构中所占比重较小。数据显示退耕后外出务工或就地打工者,获得的收益高于退耕前的收入,这部分家庭约占退耕农户总数的55%,退耕前后家庭收入持平的占40%,主要仍是从土地上获得经济效益,而没有变化的占5%。补助到期后,农户家庭收入受到一定的影响,主要是那些依靠种养殖业的农户收入将有较大影响,对劳动力转移的群体影响比较小。

三、后退耕还林时期生态补偿面临的难点

(一)退耕农户权利的实现存在诸多限制

理论上讲,退耕还林政策从法律上规定退耕农户拥有多种形式的林权,但要实践这些权利并实现预期收益却受到采伐收益权有限性和补偿收益不确定等诸多制约。益权

退耕农户的采伐利用权所获得的收益受到严格限制。《森林法》中规定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只准进行抚育和更新采伐”,以及《退耕还林条例》规定“在不破坏整体生态功能的前提下,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退耕还林者可以依法对其所有的林木进行采伐”。首先,不破坏整体生态功能是一个非硬性前提,很难准确界定这一含义,因此这个模糊的前提将随时左右退耕农户将来行使自己的林木收益权。其次,规定严格限制了农户采伐林木的年限和数量,退耕农户从采伐利用权所获得的收益可能是远期而有限的。因为退耕还林的大部分地区发展的生态林抚育更新采伐至少十余年,多则几十年,将来收益的不可预知性太大。集体林权改革后,政策对农户个人利用的采伐规定有所松动,房前屋后的个人林木采伐可以不需要批准进行,但大量以出售商品材获利最大化的采伐还是必须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后才能进行。从防止农户因追求个人利益破坏生态建设的角度来看,严格采伐制度非常必要,但农户利用退耕林木获取收益的成本和难度更高,极大地受制于现有严格的采伐政策。退耕农户收益的有限性,使得退耕农户所经营森林资源的市场价值受到严重影响,农户对自己林木获取利益的难度增大。

2.补偿收益

退耕还林政策并没有明确规定农户在粮款到期之后是否继续享有与其他生态林经营者一样的补偿权利。到期后“谁来补、怎样补、补多少、补多久”等问题始终没有在法律上得到解决。所有这些问题都会使农户能否获得补偿和获得多少补偿收益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其他生态公益林建设中运用到的国家赎买、碳汇交易补偿等新型生态补偿创新的模式,并没有和现在执行退耕还林政策的林地重合。退耕还林补贴到期后尤其是生态林的归属问题尚无明确政策规定。即使明确了退耕农户的补偿权,但如果缺乏可持续性的生态补偿机制,农户将无法持续从退耕地上获取补贴收益,势必要对林地进行自我开发和利用,危害到生态环境的建设。

调查发现,退耕地区普遍存在产权不清的问题:有的将退耕地划归集体所有;有的不许退耕户进行林下种植和进地割草,形成变相收地。许多退耕地上林木生长状况不及自留山上自己选择栽种的林木,而有采伐指标的自留山上林木长势又比没有采伐指标的自留山上的林木好。这种表象的根源就在于产权本身。退耕还林政策尽管从理论上规定了退耕农户拥有的权利,但因采伐和补偿收益受到限制,虽然在理论上界定了农户拥有的权利,但因采伐收益受限和补偿收益的不确定性,降低了农户对林木收入的预期,从而在调动农户退耕还林积极性和提高农户林木管护自觉性上的功效也是十分有限的。

(二)森林生态产品不容易界定受益和受损主体

森林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其所具有的非排他性使得都能享

受到生态产品提供的服务及随意利用和破坏森林资源,公共产品固有的搭便车现象难以避免。因为不容易界定受益和受损主体,所以难以实行由受益主体向受损主体的直接补偿。目前只能由中央政府转移支付解决。同时生态资源的公共产品特质使得市场缺位,无法在市场中交易,也导致参与生态补偿的主体单一化和标准低下。所以中国目前退耕还林工程中还是以各级政府为我国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主要提供者,补偿资金来源单一,市场化水平极低,整体生态补贴水平偏低,不能更有效激励造林者。

(三)构架效益评估体系尚有难度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投入了巨大的物资和劳力,但对退耕还林取得的效果仍有不少争议。总体说来,尚未建立起一套效益综合评估体系。

1.效益评价思路

目前有一些专家提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效益评价方法可以借鉴水土保持效益评价、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方法。其主要思路就是综合评价法和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化。前者是以综合效益为评价目标,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分别为评价的内容并各自设立指标来进行评价。而后者采用的方法是当前国际生态学和生态经济领域研究的热点,其原则是将生态系统的多种功能以货币形式进行估算。〔2〕这两种评价思路是目前我国效益评估采用的主要方法。

2.评价指标体系

尽管国内外已经开始对生态效益进行货币化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然而要准确评价退耕还林的经济价值并作出令人信服的科学结论还是有相当难度。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在各自项目中均采用不同的评价体系,而在实践中要建立一套各方均能接受的比较科学和具有说服力的效益评价体系就更难,因此启动国家大范围内流域内下游对上游的生态补偿将会很难。多年来提到的在长江黄河中下游对上游的省际生态补偿依然没有多少进展,就源于没有看到一个合理的上游生态保护的效益评价结论,因此就没有一个下游发达地区为上游一个欠发达地区的植树造林而自愿买单的行为。省内流域上下游的生态补偿在一些沿海发达省区还是有过尝试,因为受益方和保护方能够相对明确界定,尤其是受益方能够明确保护方所作的努力将对受益方有利,在这种情形下,受益方才会自愿为保护方提供的生态效益买单。

(四)退耕林木的采伐依旧受限

退耕林木的采伐利用问题,尤其是生态林的采伐利用更不容回避。进入后退耕还林时期,生态林的采伐问题更加迫在眉睫,尤其是一些速生生态林树种已逐步进入采伐年龄。根据《退耕还林条例》第五十条规定及《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生态林采伐至少需要在16年以上,导致了速生生态林树种采伐在目前情况下受到限制,非速生生态林树种在第二轮补贴周期结束后如何采伐无定论。也就是说,随着第二轮补贴的到期,生态林的管理和利用问题无法避免,在某些立地条件好,退耕还林效果好的地区,二轮补贴周期下来,特定树种生态林已经成材。如前所述,退耕农户从采伐利用权所获得的收益可能是远期而有限的,其砍伐的数量和时间受到森林法和现有采伐指标的限定,实际上农户无法自主经营自己的生态林,因此无法确定生态林带来经济效益的时间和大小。因此,后退耕还林时期应该要建立完善相关配套的采伐管理制度,依法合理适度地进行采伐利用。

(五)补偿标准制定缺乏综合考虑

确定补偿标准的困难在于退耕还林生态系统的复杂性,难以对其生态服务价值进行准确定价。目前,国内外研究者针对确定补偿标准问题主要存在两种主要观点:一是认为补偿应当依据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量和数量,但是定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和具体计算方法还难以统一,而且由于生态效益的复杂多样性以及价值衡量主观性,计算出来的价值量相当大,且各不相同,一时还难以为社会所接受。二是采用机会成本补偿模式。目前在计算生态补偿标准时,由于只计算了农民原来种植粮食的机会成本,而对农民发展机会成本的损失考虑则较少〔3〕,所以生态补偿的标准制定较低,使农户利益受损,补偿标准的制定缺乏综合考虑,仅仅从农户损失粮食产量的角度来估计其经济损失是不够的,应当从改善民生的角度适当提高补偿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标准首先需要省内主管部门建立专业化的评估机构和人员队伍,确立环境资源的价值评价体系,制定合理的生态补偿价格。其次,为制定科学补偿标准应不仅关注农户的

会成本,也关注生态系统所提供的生态服务来定价,因为从公平性看,根据生态服务价值来确定补偿标准更合理。目前补偿标准的制定采用一刀切,缺乏公平合理性,没有充分考虑农户发展机会成本、生态服务价值化以及区域间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地理条件。林时期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

(一)退耕补偿政策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

全国各区域间社会经济条件、自然环境条件差异大,退耕地立地质量、产出水平千差万别。不同区域、不同地理位置的森林所发挥的生态功能有所不同,而不同类型的森林所发挥的生态功能也不一样,即使发挥同一种生态功能的森林由于树种结构不同、林层结构不同、密度不同,其发挥的生态效益也有多与少。〔4〕仅从四川看,有些区域农户种植收益高而补贴不高,导致农户不愿意“退还”。而有些区域农户耕地收入低,退耕面积大,补偿的金额相对较多,让他们形成极大的退耕补贴依赖,无法激励其寻找更好的增收途径。农户对退耕补偿的依赖程度呈现区域性不均衡特征,即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条件的区域对生态补贴的依赖程度均不同。退耕补偿采用“一刀切”的标准,虽然高度统一,公开透明,易于操作,但补偿标准的制定明显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会导致不同区域生态补偿过多和严重不足,因而影响生态补偿的公平性。这样不仅使财政资金低效率使用,农民还会因补偿不足,缺乏参与工程的积极性,从而影响退耕还林工程的效率。

(二)退耕补偿标准降低影响农户对工程的满意程度

现行补偿标准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现金105元;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现金70元,这与每亩土地种植粮食等作物相比显然过低。专项补助标准按照已安排退耕地每年每亩105元核定资金总量,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基础建设所需的实际成本。退耕还林是一项应该由国家提供公共品的政策,却由退耕农户充当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在私人承包土地的背景下,退耕农户难以从其他私人那里获得收益,无法引入市场机制启动受益方对保护或受损方的区域赔偿,生态林所产生的正外部性得到的收益被无偿使用。因此退耕生态补偿的数额应高于原本种植农作物所获得的收益,保证农民的经济收入不致发生显著下降,才能激励退耕农户栽种的积极性,通过激励退耕农户个体达到既定的宏大生态环保目标。然而实际中,退耕补偿越低于原本种植农作物所获得的收益,农户的满意度越低;退耕补偿越是高于种植农作物所获得收益,农户的满意度越高。但是,第二轮补贴期内大部分地区补贴金额减半,令农户对其满意度再次降低。

(三)退耕补偿的年限确定缺乏区域性差别

新一轮的补助停止后,如何保证农户不复耕,保持现有成果仍令人担忧。高寒贫困少数民族县农户对退耕还林的意愿非常强烈,恶劣生存环境导致农户极度贫困,两轮补贴期限过后,退耕林木仍然没有成材,因此更谈不上带给农户经济利益的问题。不同退耕区域的退耕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林产品市场发育条件等均不同,但是补贴的年限却没有差别,才会导致最终退耕还林实施效果的不同。我国森林法规定生态林不能随意砍伐,必须经林业部门批准后限额采伐。退耕还林政策要求退耕林中80%必须是生态林,农民从退耕林木上尤其是生态林上实现经济利益更加困难。如果退耕农的温饱问题解决不了,农户铤而走险,毁林复耕将成为必然,这也是从多个退耕县农户调查中反馈的结果。因此,国家应适当考虑不同区域补助期限的调整,足额补偿退耕农户牺牲赖以生存的土地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四)补偿主体和资金来源单一

解决基本温饱问题是退耕农户最低层次的生理需求;生态建设中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社会效益的实现是较高层次的社会需求。退耕农户的生理需求理应首先得到满足,然后再考虑生态建设这一社会需求。国际上生态补偿途径有财政补贴、生态补偿税费、保证金、基金捐款、优惠信贷等多种方式。在中国,生态建设主要是由政府买单,当然也出现了许多新型生态补偿模式。退耕还林工程生态补偿模式是以国家为生态补偿的提供主体,建设期和经营期长,所需资金大,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效应,影响到千里之外的河流中下游地区,因此,理论上应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使用,谁付费”的原则确定补偿主体,但在实践过程中,因

技术因素难以确定受益主体,导致生态补偿的覆盖面不足,补偿主体仍仅是政府,很难市场化地实现由受益方向保护方直接实施的经济补偿。目前,退耕还林生态补偿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部门专项拨款、补助等;相关部门和企业无偿享受生态产品而没有直接向保护者支付补偿。因此,现行退耕还林生态补偿不能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也不利于调动社会力量开展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不能从更广范围来筹集充足的补偿资金,将危及退耕还林工程的持续性。同时,退耕还林生态补偿牵涉到多方权益,形成博弈,很难达成一致,不能真正体现生态补偿的公平性。〔5〕

〔参考文献〕

〔1〕国家林业局.2010年全国林业统计分析报告〔eb/ol〕.forestry.gov.cn/.

〔2〕刘黎明,李蕾,赖敏.西部地区生态退耕的“效益问题”及其评价方法探讨〔j〕.生态环境,2005,14(5):794-797.

〔3〕吴垠.完善四川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考〔j〕.四川改革,2010,(2).

林下经济补贴政策篇4

[摘要]政府补助作为政府运用的一个经济杠杆,在弥补市场缺陷、调节供求结构、贯彻行业或产业政策、促进社会公平方面具有作用。文章从行业的角度出发,研究政府补助的基本情况。通过研究,发现我国政府补助存在不公平的现象,弱质的行业并未真正得到扶持。文章认为,政府补助机制需要规范和透明化,以促进各行业的公平增长。

一、研究背景

我国政府补助的形式多样,对企业的影响较大,对种类繁多的政府补助进行规范是亟须解决的问题。刘浩(2002)认为,可以从制度和宏观角度来分析解释我国政府补助普遍存在的原因。从制度的角度来看,这与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以及宏观经济的发展有关。为了符合我国证券市场的配股生命线以及St等刚性制度,上市公司利用资产重组、关联交易、非货币易等各种手段来进行盈余管理,当然通过谈判获得当地政府的支持也不失为理智选择。从宏观角度来看,中国政府在经济生活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例如,针对“三农问题”、西部大开发、发展技术先进工业等等,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优惠方式,这些方式包括价格补贴、各种税金减免、税率优惠、财政返还等,这些政策给予政府补助合理的外衣。

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更加注重公平”,这是和谐社会的要求。那么对于政府补助而言,不仅仅要关注补助的效率,更多地要注重公平效应。由于行业的不同特质,某些行业应该得到政府的支持。然而,事实情况并非如此,陈晓、李静(2001)发现补贴并没有如人们预期的那样倾向于某些政策性补贴行业,公用事业并没有享受更多的政府补贴,虽然农业类公司中获得的补贴比例很高,但是其补贴率却相对很低。

政府可通过多种途径来广泛地影响一个行业,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政府对行业的促进作用可通过补贴、优惠税法、限制外国竞争的关税、保护某一行业的附加法规等措施来实现,因为这些措施有利于降低该行业的成本,并刺激和扩大其投资规模,如美国纺织业就受到进口关税这一法律的极大保护。总的来说,政府对行业的干预极大地影响着行业的发展。正如迈克尔·波特认为,一个国家之所以能够兴旺发达,其根本原因是这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中具有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来源于这个国家的主导产业具有竞争优势。同时,波特认为政府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对国家整体竞争的形成、产生一些在国际市场上极具竞争力的明星行业具有很大影响。

二、政府补助的行业影响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机制对资源和要素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虽然指令性计划作用的领域和范围开始萎缩,但政府补助依然有其存在的必要:(1)市场失灵的存在。(2)经济社会政策的要求。政府补助的分配有利于扶持新兴行业和产业,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方向。(3)改革的要求。补助作为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同时在宏观与微观主体两个层面上发挥作用。政府作为宏观主体,为了达到其政策目标,利用市场机制中边际成本与边际效益的关系,通过财政补贴对微观主体的利益激励,来调动或者牵引市场力量服从政府的宏观调控,实现政府的政策目标。

在实际领域,政府补助并不一定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不能忽视政府补助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政府补助对行业的负面影响大致有以下一些:行业损害,即实质损害、实质损害的威胁、对新兴产业的阻挠;严重侵害;严重侵害特定的补贴行为包括:对一产品超过5%的从价补贴、用以弥补产业承受的经营亏损的补贴、直接债务免除或者拨款偿债以及严重侵害的内容取代或阻碍市场的进入补贴国市场、进口国市场、第三国市场。沈晓明、谭再刚、伍朝晖(2002)通过研究发现:政府补贴对农业上市公司的影响是消极而深远的,在短期内它掩盖了上市公司的经营困境,使之不能及时进行内部治理,而且对投资者产生误导;长期而言,使上市公司形成不找市场找政府的惯性,这种惯性是龙头企业完全市场化的最大心理障碍。可见,政府补助对于行业的公平非但没有起促进作用,反而影响了各行业的公平竞争。三、政府补助的行业比较

我国常见的政府补助形式有财政补贴、税收返还、技改资金、研发补贴、出口退税等。由于补助形式的多样,核算比较困难。在此,我们用补贴收入、财政返还和本期收到的专项应付款的合计数来确定政府补助的金额。我们的样本为2003年至2005年间的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所有a股上市公司,行业分类依照中国证监会2001年4月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中规定的13类,为体现政府补助的行业特征,剔除了综合业。金融、保险业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与其他行业的可比性较差,将其剔除,得到11个样本行业。本文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对11个样本行业政府补助的情况描述见下表:

(一)受补助比例的行业比较

通过上表,我们发现2003年享受补助比重的行业排序是这样的:信息技术业,92%;农林牧渔,82.35%;采掘业,75%;制造业,73.17%。2004年各行业受补助覆盖比例如下:信息技术业,96.23%;制造业,76.50%;居于70%~80%区间还有传播与文化产业、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业。农林牧渔业受补助的比例有所下降,为56.52%,居第九位。2005年各行业享受补助比重的排列如下:信息技术业,90.38%;农林牧渔,81.82%;采掘业,81.25%;制造业,75.32%;社会服务业,75%;批发和零售业,73.85%;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业,73.68%;建筑业,70%;传播与文化产业,66.67%;交通运输及仓储业,52.63%;房地产业,40%。2003年至2005年间,金融保险业受补助的比例最小。总体上而言,信息技术业和农林牧渔业历年受政府补助的比重较其他行业大,这是否可以体现政府行业扶持的思路?当然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才能来回答这个问题。

(二)最大值的行业比较

对于各行业中企业受到政府补助比例的研究是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不能忽视补助金额的研究。对于补助数额研究,主要从各行业获得补助的最大值、标准差、中值以及均值的描述。上述表格对各个行业补助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清晰的描述,下文仅将就行业间获得政府补助的最大值和均值进行简要比较。

2003年各行业上市公司获得政府补助最大值的居前五位的如下:社会服务业,423650200元;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业,261717232.9元;制造业,252000000元;交通运输及仓储业,129630732元;信息技术业,103524439元。2004年度获得政府补助最大值比较,各行业的分布如下: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业以542005246.4元位居第一;第二位的是社会服务业,424470060元;第三位的是制造业,25200万元;信息技术业居第五,农林牧渔业居倒数第二位。2005年度相关值比较上,变动比较大的是采掘行业获得的政府补助最大值为941500万元,远远高于其他行业,居于首位。各行业政府补助的最大值由大到小依次是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业、社会服务业。农林牧渔业的最大值为28488850,居第十位。从上述年度就各行业获得政府补助的最大值的比较可以看到,社会服务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业、制造业获得的补助数额较大,这可能和这些行业提供公共品有关。虽然政府政策上对高科技和农业产业有扶持,因此在进行补助的覆盖面的统计上,信息技术业和农林牧渔业居于前列,但是就补助数额而言,这两个行业并没有任何优势,而且农林牧渔业获得最大补助额几乎是各行业中较低的,居于后几位。上述分析结果能否说明政策导向的力度不够?对于薄弱行业的补助,比如农林牧渔业的补助数额之低,对于体现政府补助的行业公平有多少解释力?政府对于行业的促进作用初衷和效果是否达到一致?

(三)均值的行业比较

对各行业政府补助的均值比较也很有意义。2003年,社会服务业和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占第一和第二位,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业居第三,信息技术业以15076265元居第四位,农林牧渔业以5638216.902元居第八位,采掘业居第九。2004年各行业获得政府补助均值基本情况如下:社会服务业41287422元,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业以29143286.06元居第二位,交通运输及仓储业上市公司受补助的均值为22137061.3元,信息技术业16137061.3元,农林牧渔业以5000227.8元居倒数第一。2005年,采掘业以594423939.5元从上年的第七位上升至第一位,第二、第三位分别是社会服务业和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业。信息技术业以17455989元居第四位,农林牧渔业居第六位。下面就个别行业政府补助的均值做简单分析:2003年农林牧渔业收到的补助平均值居第八位,2004年居第十位,2005年居第八位。虽然从行业的补贴覆盖率来看,农林牧渔业居于前列,但是从均值分析来看,该行业并没有得到真正优惠。近年各级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出台了减免农业税、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大型农机具补贴和水稻最低收购价等一系列农业补贴和支持政策;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农村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可是从获得政府补助的均值比较来看,农林牧渔业并没有获得这种行业优势。

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业获得的政府补助的均值三个年度都稳居第三位。作为公用事业,该行业以往赢利能力总体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上,主要原因是供水供气行业投资较大,建设周期较长、折旧及摊销等固定成本比例较大、收效较慢。若该行业提供的产品完全由社会承担,那么会加大消费者的生存压力,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稳定。因此,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业必然需要政府给予价格以及其他方面的补助。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各年的排名分别是:2003年居第二位,2004年和2005年都居第四位。可见政府对于该行业的关注,这与该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关。特别是现代仓储业作为新兴行业,在中国发展还处于形成阶段,是现代物流业中的相对薄弱环节。现代仓储业的发展,对于优化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系统、转变国民经济的增长方式、提高国民经济的运行质量都有重大的意义。为此,要在政策上鼓励道路运输企业、港口企业和水运企业,大力发展仓储、物流业,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和市场行为规范。

在我们的研究期间,社会服务业受到政府补助平均值居前两位,2003、2004年居各行业的首位,2005年居行业第二,这可以体现政府对于社会服务业的重视,且体现了政府对服务行业的扶持政策。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采取积极的财税、土地、价格等政策,支持服务业关键领域、薄弱环节、新兴产业和新型业态的发展,健全服务业标准体系,推进服务业标准化。

林下经济补贴政策篇5

福建遭遇了历史罕见的长时间持续雨雪冰冻天气,木竹、种苗和基础设施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给林业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截至2008年2月24日,全省受灾县(市、区)33个,受灾人口达190万人,受灾森林面积达72.7万hm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4.4亿元。大范围、大面积、高程度的灾害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更是深远的,不仅严重地破坏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森林碳库,而且极大地削弱了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及防止地质灾害发生地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且这种生态影响将会是长远的。

此次灾害主要发生在南平、三明、龙岩、宁德等主要林区,也是福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重点区,对来之不易的林改成果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不仅损毁了由林改发展起来的林木,而且严重挫伤了日益高涨起来的兴林致富的信心。

一是林改区受灾面广。福建全省灾害损失涉及已林改的33个县、33.29万农户、144.89万人口,占该集体林区受灾农户数的91.60%;受灾的林改面积达32.1万hm2,占受灾集体林的86.49%;受灾的林改森林直接经济损失达24.80亿元,占集体森林直接损失的82.67%。

二是林改森林受灾重。林改激发了林农投资投劳经营森林的积极性,高标准的造林、及时的营林抚育促进了森林快速生长,而这次受灾严重的却正是生长好的竹林、中、幼松杉林。光泽县华桥乡大禾山自然村已林改的46.7hm2中成松木林,平均亩出材量在180m3/hm2,全部被拦腰折断,损失材积量在4~5成;66.7hm22中幼龄用材林,平均出材量120m3/hm2,全部被毁,需要重造;光泽县太银村的林改竹林1531.4hm2全部受灾,其中重度受灾占70%,平均损失达15300元/hm2。

三是林改农户生计受灾影响深。一场雪灾就让林农多年投资投劳和主要经济来源化为乌有,林农生产生活没有了着落。建宁县濉溪镇圳头村际上小组农户李晓仔,在2004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全家六口分得2.6hm2杉松中龄林和承包了3.3hm22竹林,投工投劳,并贷款15万元投入杉松中龄林和毛竹林,可这次雪灾对老李家造成了近10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同时还要花5万元进行灾害木清理、更新造林和毛竹林的垦复。林业收入是老李家的主要收入,这次对他家2008年乃至今后较长时间内的收入将带来巨大影响,面对两个就读的孩子和马上到期必须还贷的借款,老李茫然无措。

四是极大损伤了林改林农的还贷能力。此次受灾林木涉及各种形式贷款合计7.99亿元,其中林改林农贷款4.89亿元,占全部受灾林贷款的61.13%;林改林农贷款中,林权证抵押贷款为2.19亿元,世行贷款2.70亿元。据初步估计,全省灾害导致完全失收林,仅世行贷款额就达0.7145亿元,对于林木受灾严重的林农,无力偿还所欠贷款。

五是极大挫伤了林农的兴林致富信心。林改后,老百姓营造林积极性高涨,特别是林业承包大户和林业投资公司投入了大量资金和劳力发展林业生产,许多林农在遭受灾害后,思想上存在畏惧心理,爱林、护林、造林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即无力也不愿继续投入资金用于灾后造林更新。在建宁县投资的浙江老板望着惨不忍睹的受灾山沮丧地说:“都不想清理,这林木没有什么用,我想一拍屁股走人算了”。

六是严重打击了金融机构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突来的雪灾狠狠地打击了林改兴起的林业金融市场,金融部门对林业金融普遍存在畏惧心理,无形中提高了林业金融的风险指数。在建宁县座谈会上,信用社代表说:“截至2007年,林权证抵押贷款6011万元,余款5783万元,目前不知道多少可以收回来;下一步是了解林农损失情况,林农承受问题,雪灾肯定严重影响今后林权抵押贷款和小额贷款,怕啦”。

七是木材加工公司发展和地方财政增收将会受到长期困扰。林区经济是比较单一的“木头经济”,大量林木、毛竹受损势必影响近几年无林可采,企业无木竹原料可用,企业收入和县税收均会遭到重创。

2集体林改成果巩固受到严峻考验

灾情发生后,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福建省林业厅积极行动起来,指导抗灾救灾和恢复林业生产工作,及时出台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努力将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为保持集体林改后形成的林业强劲发展势头做了如下七个方面的主要工作:一是开展自救,组织技术指导。编印并下发了《救灾减灾林业技术指导要点》;通过发挥服务热线、举办培训班和科技入户等方式,进行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并加强了受灾现场林木清理的技术指导。二是及时简化灾区受灾林木的采伐审批手续,为及时清理受灾林木赢得了时间。三是清理采伐受灾的木竹免交林业育林费和维简费,减轻林农损失。四是简便受灾木竹的运输管理,方便采伐木竹及时运出。五是要求木竹加工企业按照灾前价格收购清理采伐的木竹,不得故意压等压价收购,保证林农利益。六是筹措部分救灾资金,从省级救灾资金中争取到林业救灾资金600万元,用于受灾严重地区的苗木补助。七是开展林业小额救灾贴息贷款,拟在受灾严重的16个县开展,安排600万元资金专门用于贴息补助。同时,针对灾后林木损毁严重这一林权抵押贷款的新情况,积极与金融部门探索林地使用权抵押贷款模式。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激活了林业,活跃了林业市场,但雨雪冰灾也暴露了林改后的林业经营主体承担风险能力问题,从而波及到林业生产的各个方面:

2.1受灾林木难于及时清理加大了灾害损失

受灾林木未能得到及时清理的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采伐政策的限制。此次受灾林木数量严重超出了受灾区的林木年采伐限额和采伐类型的限制,政策上阻碍了受灾木的及时清理;另外,现行林木采伐利用政策限制了生态公益林,特别是自然保护区的受灾林木清理。二是农户经营短时间内难于组织大量劳力清理受灾林木。一方面,大量青壮劳力外出打工,无劳力可用,农户难于拥有村集体经济组织召集大量劳力的能力;另一方面,劳力工价上涨,由年前的50元/工日上升到80元/工日还找不到劳力,农户承受不起高工价的劳力。若受灾木竹未能得到及时清理,受灾木竹将大量腐烂,不仅加重了林农的直接经济损失,提高了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等次生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而且也降低了经营林地的未来经济收益。

2.2林农无力清理受灾林木

一方面,林农多年积蓄和贷款主要用于林业投资形成森林资产,无资金用于受灾林木的清理。另一方面,清理受灾林木无利可图,林农不愿意清理受灾林木。据测算,木材正常采伐成本平均为210元/m3,而受灾木采伐成本将要超出300元/m3;同时,由于受灾木竹的大量上市导致价格急剧下降,竹材由灾前的420元/t下降到300元/t,受灾木价格由受前的500元/m3左右下降到250元/m3左右,并且这一价格随着大量受灾木竹上市会进一步下降。许多林农反映,清理受灾林木利润不大,甚至有些地方还要倒贴钱。

2.3林农无力也不愿意对受灾林地进行投资经营

一方面,由于前期多年的投资投劳成为泡汤,林农不但未能实现预期收益,而且是血本无归,甚至是债务缠身都无法生活,没有资金用来投资营造林;另一方面,此次灾害对林农形成了恐惧心理,担心类似这样的灾害会再次发生,经济和心理上承担不起这样大的风险,从而不愿意大量投资灾后恢复重建,导致希望利用森林自然生产力,生长多少收多少的消极经营思想。

2.4林农不愿意投资营造生态公益林

受灾林地的恢复重建投资成本高,而预期收益低,与投资营造商品林回报率比,林农无投资营造生态公益的欲望。受灾竹林仅施肥就将近2250元/hm2,重造林木每亩需要7500元/hm2以上,而重点生态公益林补偿每亩每年仅105元/hm2(地方补助30元/hm2),不知猴年马月能收回成本;经营毛竹商品林平均每年收入达7500元/hm2左右,松杉林收入100元左右,是投资经营生态公益林受益的几十倍。

2.5林农难于贷款或承担不起贷款利息

林农属于弱势群体,不受银行青睐,目前政策性贷款难于普照广大林农,即使林农能够找到商业贷款,其高达1分以上的贷款利息与经营林业投资回报率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商业贷款经营林业无利可图。

2.6金融机构不愿意贷款给林农营造林

林农信用评估等级低,而商业金融是市场行为,不愿意贷款给林业经营;林业政策性贷款少之又少,且大部分又放贷给了林业企业。集体林改后,一度被激起的林权证抵押贷款又被此次雨雪冰冻灾害给击回去了,对金融机构开展营造林贷款项目是个毁灭性的打击。座谈会上,农村信用社代表说:“希望林权证抵押贷款的资金没有用于营造林建设,否则遭受这么大的灾怎么收回贷款啊”。

2.7森林保险举步维艰

目前没有政策性的森林保险,林业部门多次与保险部门磋商开展森林保险均未有结果。此次雪灾表现出来的范围广、面积大、灾害重,特别是地块、树种、树龄、经营模式等不同而遭受灾害可能性和灾害程度差异巨大,更加剧了保险部门对森林保险的畏惧心理。另外,保险部门难于确定合适的森林保险机制,并且执行成本和陪护成本也较高,目前状况下,保险机构不具备开展商业森林保险业务能力;同时,林农对森林保险认识不够,也承担不起较高保费,所以商业性保险短时间内难于大面积在森林保险中开展。

3政策建议

值此全国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高潮迭起,党中央和政府高度关注林改时刻,此次受灾范围广、面积大、程度深、损失重的历史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引发了广大林业工作者的更深思考。为了确保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能够顺利进行,广大林农能够享受林权制度改革的喜悦成果,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地区的林业灾后恢复重建特提出如下建议:

3.1近期急需的扶持政策

(1)亟待出台受灾林木采伐政策文件,满足受灾林木清理要求。受灾林木清理不在采伐限额对象范围内或严重超出采伐限额,按照采伐限额政策管理难于满足受灾林木清理要求,受灾林木若得不到及时清理,将会提高森林火险等级,诱发更严重的病虫害等次级灾害。中央政府需要尽快出台受灾林木清理政策文件,指导受灾林木清理。对受灾林区追加并单列2008年度的受灾林木年采伐限额和木材生产计划;明确重点生态公益林范围内的严重受灾林木准予采伐利用。

(2)加大财政对林区基础建设投资力度,尽快启动受灾林区的恢复重建工作。林区是落后贫困地区的代名词,多年来一直游离在惠农政策之外,此次雪灾使本来就落后的基础设施遭到致命摧毁,林区自己无力恢复,严重阻碍了林区正常的生产生活,需要政府把林区建设纳入农村建设中来。对林区、林业基层单位的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纳入地方政府重建规划,由于多年欠债,需要加大林区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3)安排造林财政专项补贴资金,支持灾后森林恢复重建。林农多年投资投劳的森林资产被雪灾化为乌有,林农造林的经济能力和投资造林意愿受到极大打击,而受灾森林需要尽快恢复来稳定森林生态系统发挥生态效益。建议,对灾后生态公益林的林木补植补造、重造、竹林恢复、受灾林木清理等,中央财政安排重建工程资金;对灾后商品林的林木补植补造、重造、竹林恢复、受灾林木清理等,中央、地方财政安排专项小额贷款,并安排全额贴息。

(4)实行债务豁免政策,帮助林农共度难关。林改激起了林农贷款投资林业的热情,通过各种途径贷款经营森林,却被一场雪灾毁于一旦,偿还债务能力受到极大损伤,需要政府进行债务豁免政策支持。建议,对灾毁的贷款营造林的债务,如世行项目、政策性贷款项目等,经核实后,对需要重造的受灾林实行债务全免,对尚可抚育恢复的受灾林实行延长贷款期限。免除债务产生的损失,由中央、地方财政共同承担。

3.2国家应建立稳定的林业保障政策机制

(1)建立森林风险基金制度。森林经营从造林、管护、抚育、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及土地租金等均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的投入。但是,森林经营周期长,一般林木从造林到可以利用变现,少则几年,多则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在这漫长的投资回报等待期内,森林随时可能遭受火灾、病虫害灾、雨雪冰冻灾、台风、干旱、海啸等毁灭性的自然灾害,并且目前人类干预这种自然灾害作用非常有限。建立森林风险基金制度,就是利用林业部门的行业管理优势强行建立林业部门自保的组织经营制度,采用取之于林,用之于林的类似于育林基金管理模式,一旦发生森林灾害,林业部门便可以快速组织救灾和得到理赔。同时,这种自保模式,运行成本低、执行效率好、林农满意度高,会深受林农欢迎,易开展;另外,森林风险基金可以附带承担起预防森林风险、降低森林风险的功能,这是其他森林保险组织经营制度所不具有的。

林下经济补贴政策篇6

1、差异性财政补贴的依据

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补贴以地方财政为主,具体有两种不同的模式:中央财政支持下的综合补贴模式和完全由地方财政支持的补贴模式。中央财政支持模式从2007年开始实施,保障金额为农作物生长期内的直接物化成本。地方财政支持下的农业保险所需补贴资金完全由地方政府筹集,以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开办的农业保险为代表。从保费补贴比例来看,两种模式保费补贴比例都在60%以上,但两者的保障水平差异较大,中央财政支持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主要是保成本,而地方政府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属于保收入。在各级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各地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迅速,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功能不断加强。在政策性农业保险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现有的财政补贴模式也暴露出一定的缺陷,“补贴联动”的补贴方式虽然有效的避免了地方政府的道德风险,却有失公平性。农业保险的承保要求地方财政给予配套,这使得相对富裕的地区先行和更多地享受上级政府财政补贴,而一些粮食主产区或经济欠发达地区,虽然政策性农业保险边际效用更高,但受限于地方财力不足,导致上级财政补贴的不到位或不及时等问题,产生明显的补贴累退效应。如果发达地区高保障、欠发达地区低保障的现状不能得以改变,将会导致政府财政支出结果的不公平。因此,在经济差距和地方财政实力悬殊的情况下,亟需设计一种既在各级政府财政实力承担范围之内,又能确保不同地区农民能享有同等财政支持力度的农业保险补贴模式。

2、差异性财政补贴模式设计

在由经济发展水平导致农民收入地区差异日趋严重的情况下,要确保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平地惠及到每一位农民,农业保险财政扶持模式的选择既要积极发挥中央财政对欠发达地区的调节功能,又要充分利用发达地区各级财政对农业保险的支持作用,同时还要顾及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地方财政的承受能力,也就是要形成构建各级财政相结合的、多层次的农业保险财政支持体系,形成差异性的财政补贴机制。政策性农业保险差异性的财政补贴机制就是依据地区农业生产总值、地区财政预算收支、农民收入水平及结构等情况,合理分摊各级政府财政补贴额度。具体而言,对于经济发达、财政实力雄厚且工业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可以交由地方财政独自承担农业保险的补贴或承担大部分的财政补贴;对于经济欠发达、地方财政困难、农业比重较大的地区,中央财政应加大倾斜力度,确保农业保险的顺利推进。同理在各省区,省级财政和市级财政也应该制定一个合理的分摊比例,让经济发达、财政实力较强的地级市承担更高的保费补贴,而对经济欠发达的地级市则由省级财政承担更多的补贴份额。与此类似,在市一级财政上分配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份额时也要根据各县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财政实力、产业结构确定不同的分摊比例,充分发挥各级地方财政对农业保险的扶持作用。这样经济发达地区能承担适当的财政补贴投入,而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能获得上一级财政的补贴,从而保障全体农民都能享受到同等程度的农业风险保障,实现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结果的公平。

二、政策性农业保险差异性财政补贴实证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辽宁既是老工业基地,也是重要的粮食主产省和主要农产品供给省,全省14个地级市产业结构不尽相同,经济实力和地方财政实力差异性也较大,如何从省级统筹的角度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模式,对稳步推进政策性农业农业保险制度的建设意义重大。

1、变量的选取

(1)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其产业构成。

选用GDp(X1)来衡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GDp较高的地区,可适当减少省级统筹,对于经济较为落后地区应加大省级财政倾斜力度。选取第一产业产值(X2)以及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X3)用来反映地区农业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中农业所占的比重。如果地区农业产值水平较高,特别是其在当地经济总量所占的比重较高,说明地区经济发展对农业的依赖性较强,省级财政应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

(2)财政实力及其对农业的扶持程度。

本文选用地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X4)来反映地区财政实力,财政支出(X5)、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X6)及其所占比重(X7)反映地区财政农业的重视程度。

(3)农民收入水平及来源。

农民人均纯收入(X8)反映地区农民收入水平,体现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购买力;家庭经营收入(X9)及其所占比重(X10)反映农民收入中来源于经营农业的比重,间接可以显示农民收入对农业经营的依赖程度,对农业保险的需求程度。农民收入水平较高说明农民具有较强的购买能力,如果该收入水平并不依赖家庭经营性收入,那么农民对农业保险的需求程度并不强。省级财政应加强对农民收入水平低,特别是对家庭经营性收入依赖较强地区的财政补贴。

2、数据结果分析

由于选取的变量存在数量级上的差别,所以需要对变量进行标准化处理,本文选用z-score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在此基础上,形成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在聚类方法上,因为是要对对全省14个市进行聚类,因此选用层级聚类分析中的Q型聚类,并通过SpSS13.0进行聚类分析(表略)。依据上述数据的统计结果,将全省14个市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分为三类地区进行差异性补贴:

第一类,沈阳市和大连市。沈阳市是省会城市和沈阳经济区核心城市,大连市又是东南沿海计划单列市,两所城市自身就存在着显著的优越性。沈阳市和大连两市GDp位列全省前两位,占全省经济总量的48.9%,从产业结构来看,虽然农业产值排名全省前两位,但并非两市的主导产业。从财政实力及对农业的扶持角度来看,两市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和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均位列全省前两位,财政收入占全省财政总收入的49.7%,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占全省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总量的29.5%。从农民收入水平来看,沈阳市和大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排名全省前两位,且对家庭经营性收入依赖程度并不高。总体来看,对沈阳市和大连市而言,农民和地方财政对农业保险的购买能力和补贴能力较强,因此应鼓励市级财政加大财政资金的补贴力度。

第二类,鞍山市、辽阳市、盘锦市、抚顺市、营口市和本溪市。从地理位置看,除盘锦市,其他五市均属于沈阳经济区,近年来,在沈阳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战略的推动下,沈阳经济区各市经济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从产业结构来看,上述6城市均属于典型的工业城市,第二产业产值所占比重均在50%以上,盘锦市更是高达68.06%。综合来看,第二类包含城市的特点是典型的工业型城市,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地方财政收入较高,农民收入水平也大多处于辽宁中等城市水平,因此,省级财政在保证一定规模资金补贴的前提下,鼓励各市级财政加大补贴力度。

第三类,铁岭市、锦州市、丹东市、葫芦岛市、朝阳市和阜新市。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六城市均属于全省经济较为落后地区,其中铁岭市、朝阳市、葫芦岛市和阜新市地区经济总值排名全省倒数后四位,阜新市人均GDp不足大连市人均GDp的30%。从地区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产值所占比重排名全省前6位,其中阜新市第一产业产值比重高达22.91%;从市级财政实力来看,朝阳市、葫芦岛市和阜新市排名全省后三位,其中阜新市虽然农业比重最高,但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所占比重排名仅在全省第12位,可见地方财政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不足。从农民收入水平来看,6城市农民收入水平较低,朝阳市、葫芦岛市和阜新市农民收入水平全省倒数后三位。总之,铁岭市等6城市是全省经济较为落后地区,而且地区经济对农业的依赖程度较大,加上农民收入水平有限,因此,省级财政应适当对该类地区实施倾斜的资金补贴政策,推动该类地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快速稳定发展。

三、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对策建议

1、争取更多的中央财政补贴

一方面,辽宁是重要的粮食主产省和主要农产品供给省,而近年农业自然灾害频发,已成为农业受气候变化影响的高脆弱区,因此,为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粮食主产省应争取更多的中央财政补贴;另一方面,辽宁与东部沿海省份在地区财政实力及农民收入水平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以农民收入为例,2012年,辽宁农民人均纯收入9383.72元,江苏省、浙江省农民收入水平分别达到辽宁的1.3倍和1.55倍,辽宁农民人均纯收入中50.98%来源于家庭经营收入,38.69%来源于工资收入;而江苏省、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中50%以上来源于工资收入,家庭经营收入只占不到1/3,这也说明虽然辽宁农民收入更依赖于农业经营收入,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更强,但其收入水平偏低,支付能力不及先进省份,因此,为进一步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快速发展,辽宁应争取更多的政策优惠和财政补贴。

2、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

林下经济补贴政策篇7

今天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上级有关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全县林地利用保护规划编制和良种补贴工作。会上下发了《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方案》以及《县2011年中央财政小麦、玉米、水稻、和棉花良种补贴实施方案》,县政府与部分乡镇签订了良种补贴责任书,林业局高局长、农业局于局长,分别就两项工作作了具体的安排,我完全同意,请大家一并抓好贯彻落实。下面,讲几点意见。

一、关于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

加强林业生态建设,统筹林地保护和利用是新时期林业工作的重要任务,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是一项全新的工作,编制规划的主要内容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规划、林业发展规划和区域规划的要求,结合乡镇的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具体条件,建立符合当地区域特点和林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要求的林地利用体系,为充分发挥林地的生产潜力,如期实现林业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总体来看,我县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林地利用和保护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林业发展空间有限。一方面,平原能造林的地块,基本造林完成,适宜造林的荒山,造林难度大;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对林地的需求不断加大,各类建设项目征占林地的面积逐年增加,林地管理的压力和难度不断加大,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因此,必须结合我县实际,通过进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进一步加强林地保护、科学利用林地,建立统筹协调发展的新机制,加强整治、修复生态、实现林地总量适度增加,森林保有量稳定增长。

根据省下发的《省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实施细则》要求,规划编制工作分为:前期工作准备、落实规划基数、研究重大问题、确定规划框架、编制规划成果、规划论证协调、规划成果报批等7个阶段。时间安排为7月底完成外业调查基数工作;8月底完成数据统计,上报省林业局;10月底提报规划报告;2012年底完成林地资源数据库建立。各乡镇要认真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按时完成规划编制工作任务。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协调配合。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涉及到林业经营体制、政策与深层的改革问题。因此,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必须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为切实搞好这项工作,县政府成立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制定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并督促检查工作方案的落实,协调解决规划编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各乡镇及有关单位也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作为当前的重要工作来抓,加强领导,积极协调,精心组织,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保证编制工作的顺利完成。

二要抽调精兵强将,组建工作队伍。完成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时间非常紧,要把全县所有林地进行全面的调查,落实到山头地块,做到权属、地类清楚,还要建图形库和数据库,工作任务相当艰巨和繁重。为了保质保量完成此项任务,县林业局从局科室和有关乡镇林业站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9个外业调查组开展外业调查工作。各乡镇应保持规划调查队伍的基本稳定,规划工作未完成前,不要随意调换调查规划人员。

三要严格要求,保证规划编制质量。规划编制过程中,要扎实细致地做好基础调查,资料收集,规划框架确定等工作。在利用已有林地区划、森林资源调查数据资料时,要认真核实、充分论证,确保基础数据和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各乡镇要结合实际,对规划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提出科学的解决办法和措施,确保规划成果质量。

四要搞好后勤保障,提供便利条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涉及面广、专业性强、任务繁重,并且整个外业工作都在暑天进行,天气热,条件艰苦,各乡镇应在交通、生活等方面为调查组提供便利条件,及时协调解决外业调查期间出现的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保障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工作人员在外业工作期间,要注意饮食卫生和安全作业,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要抓好宣传发动,营造良好氛围。各乡镇、有关单位要举办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积极宣传编制和实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重要意义,要深入基层,深入村街,广泛宣传,努力扩大群众知晓率和覆盖面,提高全社会保护森林和林地的法律意识,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对各乡镇规划编制情况的督查,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尤其要对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进行宣传推广,促进规划编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关于良种补贴工作

良种推广补贴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是国家和各级政府支持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惠农政策,也是一项民心工程,对提高粮食作物产量、品质,确保农业增产增效,保证粮食安全意义重大。从去年我县良种补贴实施的情况看,在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良种补贴任务目标。2010年夏季落实玉米良种补贴面积40.86万亩,水稻良种补贴面积35.33万亩,棉花良种补贴面积0.33万亩,通过涉农一卡通发放资金943.5万元;秋季实施小麦良种补贴89.86万亩,供种1347.9万斤,发放补贴898.6万元,实现了小麦良种全覆盖。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良种补贴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一区域化种植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去年,我县粮食生产区域化种植水平与往年相比虽然有所提高,但分布不均衡,乡镇统一协调力度小,缺乏科学规划和区域化布局,同一区域品种种植“多乱杂”,“插花田”现象仍然存在;二供种档案有待进一步完善。供种表、册、卡填写不够规范,个别乡镇的供种清册、订单卡和核定面积表格上的数据不统一,存有明显的错误,部分农户签名或按手印全部是由村会计代签、代按,这些都是不符合规范要求的。三对“惠农一卡通”的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个别乡镇对“惠农一卡通”管理不严,有克扣、抵顶良种补贴款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因素,我看还是思想认识、工作方法、工作态度等主观方面的问题要多一些。下步工作中要切实提高重视程度,加大工作力度,认真仔细分析存在的问题,逐条逐项加以解决,真正把良种补贴政策落实到位,实现小麦、玉米、水稻、棉花四大作物的良种补贴全覆盖,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一)水稻、玉米和棉花良种补贴问题

根据省良种补贴计划,我县水稻补贴面积是35.33万亩、玉米补贴面积是40.89万亩,棉花补贴面积是0.33万亩。按照省、市的要求,全县棉花种植面积核定工作要于7月20日前完成核实上报,水稻、玉米种植面积核定工作要于8月15日前完成核实上报,8月31日前将棉花补贴资金,9月15日前将水稻、玉米补贴资金通过“惠农一卡通”发放到农民手中。这项工作时间比较紧,任务比较重,各乡镇要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明确工作任务,明确时间进度,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面完成。

一要搞好宣传发动。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政策,宣传很重要。宣传工作做得越好,我们的工作就越主动。各乡镇要切实加大宣传工作力度,把良种补贴政策原原本本地宣传到村、到户、到人。要通过报纸、广播、宣传栏、网络等媒体和印发明白纸等形式广泛进行宣传,使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全面了解和掌握今年水稻、玉米和棉花良种补贴工作的政策、实施办法及相关责任。尤其针对农民自报面积各个环节要宣传好,把握好。今年水稻、玉米补贴核定面积是7月20日以前的水稻、玉米实际种植面积,棉花补贴核定面积是6月30日前出苗(移栽)的棉花实际种植面积。会后各乡镇要集中宣传发动,让每一户农民都了解和掌握自报的内容、自报时间及其重要性,自报出现漏报少报和虚报应承担的责任,确保农民自报面积这一基础工作准确、有效。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开好三个会议,一是召开乡、村干部会议。认真学习中央和省、市的有关文件精神,使广大干部全面了解良种补贴的有关政策,充分认识到良种补贴和种植面积核定工作的重大意义;二是召开村级“三支队伍”会议。让他们熟悉中央良种补贴政策,做好民主、公平、公正的表率,为水稻、玉米和棉花种植面积的测量、折实和公示、核定工作打好基础;三是召开全体村民大会。让广大群众都知道中央的良种补贴政策,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积极主动地配合工作,为政策落实营造良好氛围。

二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各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是补贴工作的责任主体,具体组织实施水稻、玉米和棉花种植面积的核定工作。各乡镇、村必须严格按照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严谨可行的《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积极稳妥地做好今年水稻、玉米和棉花种植面积核定工作。种植面积的核定共分为自报、核实、公示、确定和汇总上报五个环节。各村要从“三支”队伍中,选出责任心强、公平、公正的人,组成种植面积核定工作组,具体负责全村农户水稻、玉米和棉花种植面积的核实和公示工作。种植面积的确定,由乡镇政府来完成,对公示结果有异议的,由乡镇政府负责复查核实,直到公示无异议后,由乡镇人民政府确定本乡镇的种植面积,并将分户农民种植面积统计表和分村种植面积汇总表一并上报县农业局、财政局审核备案。我强调一下,面积核实要力求准确,凡是因良种补贴政策落实不到位,面积核实不准引发群众上访的,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要严格执行政策,确保良种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兑付到农户手中。良种补贴资金要经过若干环节,面对的又是千家万户,因此,我们必须明确和严格执行政策,才能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兑付到农民手中。一是要明确补贴资金额度。对水稻良种补贴资金为每亩15元,玉米为每亩10元,棉花为每亩15元。各乡镇、有关部门一定要严格按照这一标准进行发放,严紧擅自变动;二是要严格执行良补资金的发放程序。水稻、玉米和棉花良种补贴资金直接发放到农户的“惠农一卡通”上,具体工作由乡镇财政所承担。在资金管理和发放过程中,各级必须严格程序,规范操作,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切实做到“五个到户”和“六个不准”,即政策宣传到户,清册编制到户,张榜公布到户,资金到卡通知到户,资金兑现到户;不准擅自改动补贴数额,不准截留、挤占和挪用补贴资金,不准村组集体和村干部代领补贴,不准拖延补贴兑付时间,不准以任何理由借机增加农民负担,不准用补贴资金抵扣各种税费,保证种植户能够按时领到良种补贴资金。

(二)小麦良种补贴问题

今年小麦良种补贴计划面积81.38万亩(包括国营农场),良种补贴数量610.35万公斤,到户价格为1.26元/斤,主要品种为济麦22、良星99、烟农19、郯麦98、临麦4号。在实施中要重点抓好以下几点:

一要及早落实补贴计划。小麦良种补贴与玉米、水稻、棉花良种补贴的主要不同就是补贴资金直接拨付给供种企业,而不是到户。当前关键问题是面积的落实,只有及早把小麦良种补贴面积落实到户,才能做好种子准备。因此,应尽快把面积落实好,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思路,对补贴计划进行层层分解,及早细化落实到村、到户、到地块,尽量做到品种种植集中连片,努力实现一村一品,一乡一品。各乡镇面积落实要与粮食直补面积结合起来,通过宣传发动,引导农民使用全省统一政府采购的小麦良种,真正让广大农民都能享受到良种补贴政策。在面积落实中,要特别注意防止虚报面积、套取或倒卖补贴良种的现象,对此发现一起要严肃查处一起,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二要分级建立供种档案。农业局和各乡镇要按照“县有区域图,乡镇有落实表,村有供种清册,户有供种卡”的总体要求,建立良种补贴项目到村、到户明细档案。为确保面积落实和良种补贴准确供种到户,今年省里将统一供种清册样式,各乡镇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填报,10月中旬报农业局审查。

林下经济补贴政策篇8

[论文摘要]政府补助作为政府运用的一个经济杠杆,在弥补市场缺陷、调节供求结构、贯彻行业或产业政策、促进社会公平方面具有作用。文章从行业的角度出发,研究政府补助的基本情况。通过研究,发现我国政府补助存在不公平的现象,弱质的行业并未真正得到扶持。文章认为,政府补助机制需要规范和透明化,以促进各行业的公平增长。

一、研究背景

我国政府补助的形式多样,对企业的影响较大,对种类繁多的政府补助进行规范是亟须解决的问题。刘浩(2002)认为,可以从制度和宏观角度来分析解释我国政府补助普遍存在的原因。从制度的角度来看,这与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以及宏观经济的发展有关。为了符合我国证券市场的配股生命线以及St等刚性制度,上市公司利用资产重组、关联交易、非货币易等各种手段来进行盈余管理,当然通过谈判获得当地政府的支持也不失为理智选择。从宏观角度来看,中国政府在经济生活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例如,针对“三农问题”、西部大开发、发展技术先进工业等等,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优惠方式,这些方式包括价格补贴、各种税金减免、税率优惠、财政返还等,这些政策给予政府补助合理的外衣。

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更加注重公平”,这是和谐社会的要求。那么对于政府补助而言,不仅仅要关注补助的效率,更多地要注重公平效应。由于行业的不同特质,某些行业应该得到政府的支持。然而,事实情况并非如此,陈晓、李静(2001)发现补贴并没有如人们预期的那样倾向于某些政策性补贴行业,公用事业并没有享受更多的政府补贴,虽然农业类公司中获得的补贴比例很高,但是其补贴率却相对很低。

政府可通过多种途径来广泛地影响一个行业,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政府对行业的促进作用可通过补贴、优惠税法、限制外国竞争的关税、保护某一行业的附加法规等措施来实现,因为这些措施有利于降低该行业的成本,并刺激和扩大其投资规模,如美国纺织业就受到进口关税这一法律的极大保护。总的来说,政府对行业的干预极大地影响着行业的发展。正如迈克尔·波特认为,一个国家之所以能够兴旺发达,其根本原因是这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中具有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来源于这个国家的主导产业具有竞争优势。同时,波特认为政府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对国家整体竞争的形成、产生一些在国际市场上极具竞争力的明星行业具有很大影响。

二、政府补助的行业影响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机制对资源和要素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虽然指令性计划作用的领域和范围开始萎缩,但政府补助依然有其存在的必要:(1)市场失灵的存在。(2)经济社会政策的要求。政府补助的分配有利于扶持新兴行业和产业,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方向。(3)改革的要求。补助作为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同时在宏观与微观主体两个层面上发挥作用。政府作为宏观主体,为了达到其政策目标,利用市场机制中边际成本与边际效益的关系,通过财政补贴对微观主体的利益激励,来调动或者牵引市场力量服从政府的宏观调控,实现政府的政策目标。

在实际领域,政府补助并不一定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不能忽视政府补助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政府补助对行业的负面影响大致有以下一些:行业损害,即实质损害、实质损害的威胁、对新兴产业的阻挠;严重侵害;严重侵害特定的补贴行为包括:对一产品超过5%的从价补贴、用以弥补产业承受的经营亏损的补贴、直接债务免除或者拨款偿债以及严重侵害的内容取代或阻碍市场的进入补贴国市场、进口国市场、第三国市场。沈晓明、谭再刚、伍朝晖(2002)通过研究发现:政府补贴对农业上市公司的影响是消极而深远的,在短期内它掩盖了上市公司的经营困境,使之不能及时进行内部治理,而且对投资者产生误导;长期而言,使上市公司形成不找市场找政府的惯性,这种惯性是龙头企业完全市场化的最大心理障碍。可见,政府补助对于行业的公平非但没有起促进作用,反而影响了各行业的公平竞争。

三、政府补助的行业比较

我国常见的政府补助形式有财政补贴、税收返还、技改资金、研发补贴、出口退税等。由于补助形式的多样,核算比较困难。在此,我们用补贴收入、财政返还和本期收到的专项应付款的合计数来确定政府补助的金额。我们的样本为2003年至2005年间的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所有a股上市公司,行业分类依照中国证监会2001年4月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中规定的13类,为体现政府补助的行业特征,剔除了综合业。金融、保险业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与其他行业的可比性较差,将其剔除,得到11个样本行业。本文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对11个样本行业政府补助的情况描述见下表:

(一)受补助比例的行业比较

通过上表,我们发现2003年享受补助比重的行业排序是这样的:信息技术业,92%;农林牧渔,82.35%;采掘业,75%;制造业,73.17%。2004年各行业受补助覆盖比例如下:信息技术业,96.23%;制造业,76.50%;居于70%~80%区间还有传播与文化产业、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业。农林牧渔业受补助的比例有所下降,为56.52%,居第九位。2005年各行业享受补助比重的排列如下:信息技术业,90.38%;农林牧渔,81.82%;采掘业,81.25%;制造业,75.32%;社会服务业,75%;批发和零售业,73.85%;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业,73.68%;建筑业,70%;传播与文化产业,66.67%;交通运输及仓储业,52.63%;房地产业,40%。2003年至2005年间,金融保险业受补助的比例最小。总体上而言,信息技术业和农林牧渔业历年受政府补助的比重较其他行业大,这是否可以体现政府行业扶持的思路?当然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才能来回答这个问题。

(二)最大值的行业比较

对于各行业中企业受到政府补助比例的研究是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不能忽视补助金额的研究。对于补助数额研究,主要从各行业获得补助的最大值、标准差、中值以及均值的描述。上述表格对各个行业补助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清晰的描述,下文仅将就行业间获得政府补助的最大值和均值进行简要比较。

2003年各行业上市公司获得政府补助最大值的居前五位的如下:社会服务业,423650200元;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业,261717232.9元;制造业,252000000元;交通运输及仓储业,129630732元;信息技术业,103524439元。2004年度获得政府补助最大值比较,各行业的分布如下: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业以542005246.4元位居第一;第二位的是社会服务业,424470060元;第三位的是制造业,25200万元;信息技术业居第五,农林牧渔业居倒数第二位。2005年度相关值比较上,变动比较大的是采掘行业获得的政府补助最大值为941500万元,远远高于其他行业,居于首位。各行业政府补助的最大值由大到小依次是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业、社会服务业。农林牧渔业的最大值为28488850,居第十位。从上述年度就各行业获得政府补助的最大值的比较可以看到,社会服务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业、制造业获得的补助数额较大,这可能和这些行业提供公共品有关。虽然政府政策上对高科技和农业产业有扶持,因此在进行补助的覆盖面的统计上,信息技术业和农林牧渔业居于前列,但是就补助数额而言,这两个行业并没有任何优势,而且农林牧渔业获得最大补助额几乎是各行业中较低的,居于后几位。上述分析结果能否说明政策导向的力度不够?对于薄弱行业的补助,比如农林牧渔业的补助数额之低,对于体现政府补助的行业公平有多少解释力?政府对于行业的促进作用初衷和效果是否达到一致?

(三)均值的行业比较

对各行业政府补助的均值比较也很有意义。2003年,社会服务业和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占第一和第二位,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业居第三,信息技术业以15076265元居第四位,农林牧渔业以5638216.902元居第八位,采掘业居第九。2004年各行业获得政府补助均值基本情况如下:社会服务业41287422元,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业以29143286.06元居第二位,交通运输及仓储业上市公司受补助的均值为22137061.3元,信息技术业16137061.3元,农林牧渔业以5000227.8元居倒数第一。2005年,采掘业以594423939.5元从上年的第七位上升至第一位,第二、第三位分别是社会服务业和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业。信息技术业以17455989元居第四位,农林牧渔业居第六位。下面就个别行业政府补助的均值做简单分析:

2003年农林牧渔业收到的补助平均值居第八位,2004年居第十位,2005年居第八位。虽然从行业的补贴覆盖率来看,农林牧渔业居于前列,但是从均值分析来看,该行业并没有得到真正优惠。近年各级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出台了减免农业税、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大型农机具补贴和水稻最低收购价等一系列农业补贴和支持政策;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农村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可是从获得政府补助的均值比较来看,农林牧渔业并没有获得这种行业优势。

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业获得的政府补助的均值三个年度都稳居第三位。作为公用事业,该行业以往赢利能力总体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上,主要原因是供水供气行业投资较大,建设周期较长、折旧及摊销等固定成本比例较大、收效较慢。若该行业提供的产品完全由社会承担,那么会加大消费者的生存压力,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稳定。因此,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业必然需要政府给予价格以及其他方面的补助。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各年的排名分别是:2003年居第二位,2004年和2005年都居第四位。可见政府对于该行业的关注,这与该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关。特别是现代仓储业作为新兴行业,在中国发展还处于形成阶段,是现代物流业中的相对薄弱环节。现代仓储业的发展,对于优化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系统、转变国民经济的增长方式、提高国民经济的运行质量都有重大的意义。为此,要在政策上鼓励道路运输企业、港口企业和水运企业,大力发展仓储、物流业,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和市场行为规范。

在我们的研究期间,社会服务业受到政府补助平均值居前两位,2003、2004年居各行业的首位,2005年居行业第二,这可以体现政府对于社会服务业的重视,且体现了政府对服务行业的扶持政策。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采取积极的财税、土地、价格等政策,支持服务业关键领域、薄弱环节、新兴产业和新型业态的发展,健全服务业标准体系,推进服务业标准化。

四、结论和启示

通过对上证a股上市公司2003年至2005年间政府补助情况的研究,我们发现政府补助对于上市公司具有普遍性。上市公司受补助的比例相当高,个别行业受补助的公司甚至达到了样本公司90%以上,信息技术业和农林牧渔业受政府补助的覆盖率在诸行业中占前列。从补助数额的研究结果看,社会服务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业受到补助的平均值居前列。同时,我们也发现政府补助有扩大和加速的趋势。对于新兴的行业,比如信息技术业、仓储业,获得政府补助的均值等都处于前列,可见政府扶持的倾向还是比较明显。然而,我们亦发现政府补助政策导向并没有完全落实到位。以农业为例,作为特殊的行业,理应得到更多的政府扶持,但是我们发现,我国农林牧渔行业得到政府补助的上市公司比例虽然非常高,但是平均补助金额及补贴率却远远低于其他行业的上市公司,这不利于促进农业的发展,也并没有彰显公平和保护弱质行业。

[参考文献]

[1]刘浩.上市公司政府补助的会计规范——对沪市一起案例的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02(,7).

林下经济补贴政策篇9

一、关于土地向集体规模经营流转的有关规定

(一)为加快推进现代都市农业建设,鼓励、引导土地向集体规模经营流转,通过规模化、组织化、产业化生产经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拓展农民就业途径,增加农民收入。

(二)在实现粮食集体规模经营的基础上,用3年时间,实现蔬菜、林果等其它经济作物集体规模经营。

(三)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引导农民将土地流转到镇、村集体经济组织,并签订土地流转的相关协议书,以保证农民的合法利益。通过土地流转取得的土地经营权不得再进行流转。

二、关于农业集体规模经营的形式

(一)农业集体规模经营是指粮食、蔬菜、林果等其它经济作物经营面积在300亩以上。

(二)粮食以镇、村级集体农场的形式实行规模经营。

(三)蔬菜、林果等其它经济作物,可以引进农业企业与集体农场合作经营;鼓励本地农民发展专业合作社,从事规模经营。

三、关于集体规模经营的鼓励政策

(一)对集体规模经营的农场和本地农民专业合作社,除享受**文件政策以外,根据其经营规模,由区财政给予30—50万元的一次性开办补贴费。

(二)对集体规模经营的农场和本地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事蔬菜规模经营,并吸纳本地农民就业的,由区、镇两级财政每亩每年补贴土地流转费800元,给予本地农民每人每月800元的工资补贴;对从事林果等其它经济作物规模经营,并吸纳本地农民就业的,由区、镇两级财政每亩每年补贴土地流转费500元,给予本地农民每人每月500元的工资补贴。其中,区财政承担60%,镇财政承担40%。

(三)对粮食、蔬菜、林果等其它经济作物实行集体规模经营的,按有关规定由市、区、镇三级财政出资,进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对实行产、加、销一体化集体规模经营的,其设施、设备投资由相关职能部门积极争取上级的有关扶持政策。

(四)对实行集体规模经营的,享受农业保险优惠待遇。农业保险费除市财政补贴25%以外,由区财政承担45%、镇财政和经营单位承担30%。

四、关于吸纳本地劳动力的有关规定

(一)从事粮食、蔬菜集体规模经营的,原则上按**文件规定吸纳本地农民就业。农业劳动力富余地区,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增加吸纳本地农民就业的人数。

林下经济补贴政策篇10

通过购机补贴的实施,贵州省农业机械机型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得以继续提升,适合贵州省山区的耕作机械、动力机械及联合收割机等有了大幅度增加,为水稻、玉米与小麦等粮食生产的耕播收提供了有力的装备保障,农机装备结构得以优化;加快了农机科技创新,推动了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的推广,如茶叶生产机械的迅速增长使贵州省茶叶生产机械化取得突破性进展,促进了贵州省茶叶产业化的快速发展;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独山县麻万村共有700多户农户,主要从事蔬菜和水稻种植,传统的耕牛由于作业效率低下、饲养成本高、易被盗窃等因素逐步被耕作机械取代,现在全村拥有微耕机400多台,作业成本仅为耕牛的1/3,劳动强度大为减轻,还免去了常年饲养耕牛所需的人力与物力。农户对购机补贴政策评价很高,在很大程度上扶持了地方特色产业。牧草机械、茶叶生产机械和马铃薯生产机械等迅速增加,为畜牧业、茶产业和马铃薯等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贵州省的黔南州实施“185工程”,温室大棚等农业设施的补贴大力扶持了蔬菜、烟草、花卉和林苗等特色产业的发展,取得了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六盘水市为了扶持蔬菜、茶叶和畜牧业等产业的发展,积极调整部分抽水机与耕整机等机具指标,累加市县资金,将总补贴比率提高到60%~100%,乡镇优势产业得到了大力发展。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导向作用,引起了各级政府对农机化工作的高度重视,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和基层农机服务组织投资农机的积极性。2010年,中央财政在贵州省投入1.8亿元用于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省级财政投入4814万元,带动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投入14946万元,推动了装备农业的深入发展,加快了贵州省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步伐。长顺县广顺镇耕耘农机专业合作社购买754东方红拖拉机1台,选配部分作业装置后原价11万元,享受农机38%+烟草30%的补贴后,自付3万元多。春耕期间,1个月内耕作烟地46.67hm2,纯利润达3万多元;秋季种植小麦和油菜等耕作收入即为年度纯利。由于投资回报率高,农户购机十分踊跃。

农机化作业与传统的人力作业相比,具有明显的高效率和低成本的优势,它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土地有序流转,形成了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不断提高,种粮大户、烟草大户、蔬菜大户、农机大户和各种农业专业协会不断涌现,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安顺市西秀区成立的昌林农机专业合作社,拥有大型拖拉机17台,微耕机20台,收获机械1台,整合土地近666.67万hm2,专为烟草种植提供机耕和机收作业,既实现了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生产,又增加了社员与烟农的收入。在都匀市河阳乡包阳村,农户多年来种植玉米、水稻等传统粮食作物,仅够温饱,青壮年大量外出打工以增加经济收入。购机补贴政策实施后,该村在农机与农业等部门的指导扶持下,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发展蔬菜种植,用农机具替代耕牛,承包整合撂荒耕地,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年轻人纷纷回乡购置补贴机具扩大生产规模,核心示范基地内的38户农民中有20户购买了微耕机,人均年收入由原来的2000元增长到2万多元。

2购置补贴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2.1农户购置机具品种集中或单一

贵州省自然资源丰富,门类齐全,组合状况较好,有利于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经济优势的潜力很大。但由于贵州省经济比较落后,农机化作业水平仍然很低,购置机具品种比较集中,农民主要购置粮食生产机具。其中,微耕机占45.4%,耕整机械3.7%,稻麦脱离机占11%,玉米脱粒机占2.6%,碾米机和磨粉机占11%。农机装备结构有待调整优化,农机化发展方式有待转变。

2.2“补贴产品目录”和“实施方案”公布滞后

农业部和财政部关于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于当年1月上旬公布,贵州省根据“指导意见”制定的“补贴产品目录”及“实施方案”和相关规定近几年都是在5月左右公布,即在春耕开始后才公布。因此,农民购补贴机的时间在5月下旬才开始,他们当年购耕农机具则是无奈之举。机具闲置一年未及时产生效益,同时还占用了一年资金。

2.3购机手续有待简化

购机户普遍反映购机手续繁琐和购机前隐性开支过大。申请补贴购机户的多少除了与自身经济状况有关外,还与其居住地到县城的远近距离有关,越远越少,越近越多。较远的地方往返县城3~4次要增加五六百元的费用,这严重影响了其购机意愿,同时又造成了远离县城的乡(镇)农机具的使用率极低的现象,农机具使用率差距呈逐渐拉大的趋势。如果说购机补贴是一种社会资源,那么现实情况则是出现了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现象。

3建议

3.1加强引导,科学调控

贵州省农机购置补贴实施主管部门既要正确地把握政策取向,又要充分地发挥补贴政策的调控作用。要鼓励各市县因地制宜,根据农牧渔副林果等产业发展规划,科学地突出补贴重点,对农业生产等产业发展急需的、重点与薄弱环节机械给予倾斜,向落后地区倾斜。科学分析现状与不足,按照各区域的主要特点和发展优势,制定近中远期农机购置补贴规划,促进农机装备结构布局优化。下面将贵州省化分为5个农机化发展区域进行分析,因地制宜,分类引导,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布局组织发展,确定农机化发展的步骤与重点,逐步提高其农机化水平。

3.1.1黔中农林牧城郊农机化区。主要包括贵阳市全境、安顺市中部和东北部、黔南自治州中部和北部、黔东南自治州西部、遵义市湄潭、风冈和绥阳等地,共33个县市。其发展优势主要是地理、地貌、土壤和气候等自然条件适宜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综合发展,能够为全省和全国提供较多的商品粮、经济作物以及山区土特产。油菜、烤烟和茶叶是其经济作物中的三大优势,商品粮食基地县主要集中在这里。因此,该区域的农机购置补贴应优先将以改善农业生产物质条件、提高复种指数与单产水平、建成稳固的粮油生产基地的农机具为重点。可考虑优先或倾斜补贴旋耕、机耕、机脱与烘干等为主的田间作业机具,改良中低产田土的有关农机具,坡改梯及增加土壤肥力的农机具,抗旱、抗倒春寒与秋风等灾害性天气的农机具,水土保持农机具,茶叶生产机具,植树造林机具中药材生产和初加工机具,设施农业机具等。

3.1.2黔东低中山丘陵农机化区。主要包括铜仁市、黔东南自治州的大部分等23个县。主要区域特点是山地与丘陵多,耕地面积少,草山草坡面积大,水稻平均产量居全省之首。草山草坡和森林资源丰富是其优势。因此,购机补贴可优先考虑粮油生产相关的小型机具、畜牧业生产加工机具,植树造林机具等。

3.1.3黔南山地河谷盆地农机化区。主要包括黔西南州大部分地区、黔南州部分地区和安顺市的紫云县等14个县。主要区域特点是山地为主,河谷深切,岩溶发育,耕地形态多样;气候为贵州省高温低势地区,热量丰富。其发展优势主要为:速生用材林和各种经济林资源丰富,盛产甘蔗和亚热带水果。因此,其购机补贴除了粮食生产机具外,可优先考虑林产品生产加工和榨油机具,水果、蔬菜的生产、加工、保鲜和运输等机具。

3.1.4黔西高原山地农机化区。主要包括毕节市、六盘水市、黔西南州的晴隆、普安、安顺市的关岭和普定县等,共15个县。主要区域特点是机耕条件好,土多田少,农耕地占比重大,为全省低温少雨区。主要优势为矿产资源丰富、畜牧业发展较好,此外经济林木和果树也是其优势。因此,购机补贴可优先考虑饲料加工机械,牧草收割机具,草籽收脱清洗机具,牧草加工机具,薯类生产加工机具,果品加工、保鲜与储运等机具,水土保持机具以及中药材生产加工机具等。

3.1.5黔北中山峡谷农机化区。主要包括遵义市北部、铜仁市北部和毕节市金沙县,共16个县。主要区域特点是地貌以中山峡谷为主;林地面积和牧地面积大,气候条件和土地资源具备发展林牧业的潜在优势;耕地中田、土基本各占50%,坝田少,旱土中坡地居多,土层薄。其购机补贴可优先考虑农田基本建设机具,饲料生产加工机具,畜产品生产加工机具,用材林、经济林及楠竹等产品加工机具等。

3.2加强宣传,做好服务

“农机购置补贴产品目录”、“农机购置补贴产品经销商管理规定”、“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审核报账工作规程”、“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实施办法”和“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使用方案”等文件要及时(春耕前)向社会公布;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加强农机购置补贴的宣传工作,让农民了解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内容、程序和要求;协调农机企业做好补贴机具的供货工作,督促企业做好售后服务工作,了解补贴机具的质量状况和农民的反映,加强补贴机具的质量监督,安排专门机构受理农民投诉,确保农民的权益。

3.3开展操作方式创新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