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老年口腔健康知识十篇老年口腔健康知识十篇

老年口腔健康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7:11

老年口腔健康知识篇1

[关键词]口腔健康教育;社区;中老年人

[中图分类号]R78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1-267-02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也逐步形成和不断深入。“阿拉木图宣言”对健康的阐述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心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它反映了人类生命活动的生物、心理、社会三个相互联系的基本方面。它将影响健康的因素进一步扩大包括多种因素:环境因素、社会能够提供的保健设施、个体及群体的生活方式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六位一体的功能,决定了口腔健康教育的具体工作则是由社区医务人员主要承担的。

1口腔健康教育[1]

健康教育是一门交叉科学,它包涵了医学、教育学、行为学、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美学等诸多学科,以教育方式增加大众的卫生保健知识,通过反复强化教育而加深保健知识的确知信深度,强调自觉自愿,提高自身保健行为和实践能力。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并鼓励人们有达到健康状态的愿望;知道怎样做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促进每个人或集体努力做好本身应做好的一切;并知道在必要时如何寻求适当的帮助。它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公众自觉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预防和控制疾病、促进健康。它的目标在于帮助人们寻求能够达到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指导人们如何能更健康的生活。口腔健康教育包涵于健康教育。wHo在1970年指出:口腔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们认识到并能终身做到维护口腔健康。采取教育手段如口腔健康教育活动、口腔健康咨询、信息传播等促使人们自觉自愿的采取有利于口腔健康的确行为,以达到建立口腔健康行为的目的。口腔健康教育是让人们理解并认可接受各种口腔疾病预防措施的一种教育步骤。

2我国中老年人群的口腔健康状况及危害

口腔健康是人体健康不可分割且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生活质量的决定因素。wHo制定的口腔健康标准是“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疼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制定的口腔健康目标为:80岁老人,至少应保持20颗功能牙。根据国情,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2010年人人享有初级口腔卫生保健”的目标是:65岁及以上老年人保持20颗功能牙的人数百分率农村要达到60%,城市要达到80%。然而我国中老年人群的口腔健康状况较之其它人群尤为令人忧虑。无牙颌、牙根面龋、不健康的牙周及粘膜组织是中老年人主要的口腔问题。而中老年人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是龋病和牙周病。

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2]结果显示:乳牙龋均和患龋率为4.48%和76.55%;人群中6个区段均健康的人数很少,牙石检出率高达52%一94%。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35~44岁中年人龋齿率为88.1%,65~74岁年龄段的老年人患龋率为98.4%,龋均为14.65颗;城市低于农村,男性低于女性,东部地区最高。该段人群根龋患病率为63.6%,根龋龋均为2.74颗;城市低于农村,男性低于女性,东部地区最低;所患根龋中,龋、补构成比分别为98.1%和1.9%。龋齿患病水平呈上升趋势。全国65岁~74岁老年人牙周健康率为14.1%,城市低于农村,女性高于男性,中部地区最低。各地近几年的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也均显示出相似的结果[3-7]各地的中老年人群口腔健康状况不均衡,其健康保健状况与当地的宣传教育、预防保健措施、经济发展等息息相关[8-11]。总体上,中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状况令人忧虑。具体表现:牙龈萎缩与牙周附着水平丧失明显,牙间隙增宽,牙根暴露是中老年人口腔组织变化的特征;与老化有关的主要组织问题是牙根面龋,无牙颌与不健康的牙周与黏膜组织。由于中老年人各种疾病的患病率,功能障碍与残疾率较青壮年时期明显增高,所以对医疗保健的需求量增加。随着年龄的增长,缺牙人数与缺失牙数均增高和增多。而当缺牙占全口牙的四分之一以上时,就会影响到口腔功能,特别是咀嚼功能,影响口腔功能也就影响了食物的消化吸收,从而影响人的生活质量。

wHo对老年人的流行病调查报告指出,牙周疾病虽患病最多,但是重视程度最差.中老年人现在虽已认识到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的危害性,但对口腔疾病的危害及其与其他全身疾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却知之甚少。牙周病是引起中老年人牙齿脱落的主要原因。更是影响心脏、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导致各种死亡率极高疾病的重要成因。老年人肺炎与牙周疾病;心脑血管病与牙周疾病;消化道疾病与牙周疾病;糖尿病与慢性牙周病[12]等,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已被医学界所证实,揭示了很多作用机制[13]-[16],但公众对此却缺乏一定的了解。

3中老年人口腔健康知识的现状

调查研究[17-18]显示:老年人口腔健康知识匮乏,口腔健康信念差,口腔卫生行为错误率高。口腔健康教育停留在传统知识层面上,内容不全面,对龋病和牙周病病因的不了解,阻碍了老年人采取自我保健措施。同时,口腔疾病与多种慢性病密切相关,其直接影响机体健康。仅有5.5%的老年人知道糖尿病和牙周病有密切关系。糖尿病会加重牙周病的病情,而牙周病又会影响血糖的控制。口腔疾病给全身健康带来巨大的隐患,而绝大多数老年人对口腔疾病的危害还没有正确认识。老年人口腔健康知识的匮乏不但影响其口腔健康,还直接影响其慢性病的治疗,影响其全身健康。中老年人缺乏对牙齿脱落、龋病、牙周病的病因及预防措施的了解,使得其无法建立正确的口腔健康信念。同时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等因素共同影响老年人口腔健康信念的形成。向老年人讲授正确的口腔健康知识,帮助老年人确立正确的口腔健康信念,是今后开展口腔健康教育的关键。

4加大对中老年人口腔健康教育是社区口腔健康的发展趋势

研究证实了[19-23]:广泛而深入的口腔预防保健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可以帮助人群维持良好的口腔健康。开展多种形式的口腔健康教育来改变人们对口腔保健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以增进中老年人群对口腔卫生服务的需求。改变观念调整服务目标在注重口腔常见病治疗的同时,更应当注重口腔预防的作用。治疗的得益人群相对我国的13亿人口而言,微乎其微,费工利微;但得益于预防的人群却可以成百上千的增加,而且一代人的认知行为的改变可以对他们的后代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这一层面而言,却是薄工利重。由此可见,口腔健康教育应通过社区的口腔医务人员实施深入于个人、家庭、和社会各个阶层;而社区的口腔医务工作者也应转变观念,建立“大卫生”的新观念。从“以病人为中心”转为“以健康人为中心”,从“个体为中心”转为“群体为中心”。

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口腔健康知识多来源于媒体的广告宣传,从健康教育讲座中获得知识的极少。由于媒体宣传缺乏系统性、科学性,使得老年人口腔健康知识模糊。维护老年口腔健康,做好老年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已迫在眉睫。在社区,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平台,开展针对性强的口腔健康教育,系统科学地向老年人讲解口腔健康知识,尤其应做好以下内容的健康教育:牙菌斑的相关知识,口腔疾病的病因及早期症状,正确的口腔健康信念和口腔卫生行为。在社区进行口腔健康教育的探讨社会在进步,进行教育的方式也应与时俱进

1)改进方式强化社区行动,进入社区,建立口腔健康小组;

2)多元化的宣传教育方法如利用就诊时的个别交谈;小型专题讨论会;利用教育媒介如挂图、声像资料或其他教科具进行讲授;举办讲座,围绕具体问题进行现场示范,让听者亲自练习加深理解并掌握具体的技能。

3)目标细化确保适宜措施针对特定人群制定特定的目标;

4)联合团队的伙伴之力,建立档案、加强研究管理、建立口腔健康档案,阶段性评估工作效果与成效,适时调整工作计划与进度。

5总结

社区是中老年人生活的主要场所,中老年人是社区保健的重点人群,从中老年人特点出发,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做好社区不同中老年人群的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帮助中老年人建立正确的口腔健康观,以实现健康老龄化和人人享有初级口腔卫生保健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卞金有,胡德渝.预防口腔医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08.

[2]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8-21.

[3]王薇,杨汴生,何健,钟娅,张丁.65岁~74岁老年人口腔疾病流行病学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06,13(3):607-609.

[4]余哲,韩宁,范勇斌,邵东升.745例老年患者的口腔疾病调查[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07,5(3):146-147.

[5]松,吴敏节,姜婷,吕亚林,方超,张伟.北京市城区1219名老年人咬合支持状况的调查[J].北京医学,2008,30(7):392-395.

[6]范卫华,欧,章锦才,等.2005年广东省中老年人余留牙和无牙颌抽样调查报告[J].广东牙病防治,2007,15:167-170.

[7]胡祥文,周仁,李萍,郑杰,等.糖尿病患者口腔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J].口腔医学,2007,27:162-163.

[8]刘忠民,高文荣,单楚.延吉市社区老年人口腔卫生保健状况的调查研究.吉林医学[J].2008,29(5):436-437.

[9]丁林灿,卢友光,冯岩,苏柏华,林挺,赵爱梅.福建省中年人口腔健康状况调查.福建医科大学学报[J].2004,38(1)83-85.

[10]廖旭辉,林焕彩,卢展民,等.广东省中老年人的牙周健康状况[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0,21(4):314-315.

[11]沈家平,王林,陈宁,王一均,陆平成.江苏省中老年人牙周健康状况调查[J].疾病控制杂志2007,11(1):64-68.

[12]程睿波,张颖,陶薇,等.辽宁省中年和老年人缺牙及义齿修复情况调查分析[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7,25:576-579.

[13]刘萍.糖尿病与牙周病的关系[J].国外医学情报,1990,20(8):35.

[14]张代杰,赵先芝,杨学馨.糖尿病与牙周病临床相互关系得初步研究[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4,14(10):571-574.

[15]范丽凤,陆菊明,晋敏,等.糖尿病患者合并牙周病变及其口腔保健知识与行为的调查[J].护理杂志,2004,21(11):31-33.

[16]王勤涛.牙周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间的相互关系[J].国外医学.口腔分册,2003,30(2):135-137.

[17]刘艺敏,朱炎,严浩军,刘洋,张海霞,李一凡.上海市中老年居民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25(5):428-430.

[18]樊明月,张惠琴,郑磊.社区口腔门诊保健知识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9,8(8):559-560.

[19]nowjack-RaymerRe,GiftHC:Knowledgeofcommonofgumdisease[J].JdentRes72:277,1993.

[20]SintesJ,Butlerm,RichardsonR,LoverJ:Dentalcariesamongfirst-gradesmdemsinoakland[J].JDentRes,1993,72:279.

[21]Loupem,GoodkindRSmithB,ClayD:aneducationtoimprovingacceptanccofdenturesbygeriatricpafiens[J].JDentRes66:326,1987.

老年口腔健康知识篇2

【关键词】:口腔疾病;就医行为;老年人

目前我国人口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老年人的口腔卫生及保健与身体健康状况有极为密切的关系【1】,许多老年人因口腔保健知识不足而延误治疗导致的口腔疾病常引发咀嚼困难、言语不清、社交能力下降等问题。了解老年人口腔疾病就医行为及影响因素,关注老年人口腔健康,有针对性地对老年人进行口腔健康知识教育和口腔疾病治疗,对保障老年人口腔健康乃至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鄂西北地区主要县市的400位老年人。

1.2收集资料的方法:前往鄂西北地区主要县市,为当地老年人做口腔健康检查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67份,有效问卷344份,回收率91.75%,有效率93.73%。

2结果

整理分析问卷数据可知,调查人群中了解自身口腔健康状况的仅占11.05%。老年人口腔疾病就医率较低,发现口腔疾病立即就医的老年人占调查人数的34.30%,其中乡村老年人口腔疾病立即就医率仅为25.00%,明显低于城镇老年人的41.00%。15.70%的老年人存在“牙疼不是病”这一传统观念而对口腔疾病采取不闻不问、任其发展的态度。治疗口腔疾病选择医院时,47.09%的老年人以治疗费用的高低为首选标准。就医时,56.98%的老年口腔疾病患者选择挂号费相对于专家门诊较低的普通门诊。选择主治医生时,62.21%的调查对象最注重的是医生的专业技能,同时医生的服务态度也逐步成为老年人口腔疾病就医时的参考要点。此外,与子女居住的老人中仅有35.00%的子女关注老人口腔健康状况。

3讨论

调查数据及统计结果显示,鄂西北地区老年人口腔疾病就医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1)老年人口腔疾病就医意识浅薄,在遇到口腔疾病时,只有小部分患者会立即就医,多数患者选择自行治疗或待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而无法忍受时再就医,且就医时多选取普通门诊,这一现象在乡村比城镇更为普遍。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老年人对口腔疾病了解较少,口腔疾病认知度低,居住在乡村的老年人因交通条件、乡村医疗设施等限制因素,对口腔疾病的了解明显少于城镇老年人。加之乡村地区经济基础薄弱,老人收入普遍低于城镇老人,为减少医疗费用的开支,乡村老人遇到口腔疾病时比城镇老人立即就医率更低,且就医时多选取费用较低的普通门诊。2)老年人在口腔疾病就医时,更注重医生的专业技能,其次是医生对患者的服务态度,这是因为当今各行各业都在专业技术和服务质量的推动下运行,服务的需求方可按需选择,行业垄断正在被打破【2】。而老年人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当医生专业技能和服务质量不能满足老年人口腔疾病就医需求时,老年人就医率会降低或选择不就医。因此,老年人在口腔疾病就医时,格外注重医生的专业技能和服务质量,这也是老年群体口腔疾病就医率明显低于其他慢性疾病就医率的原因之一。3)少数子女会关注老人口腔健康状况。这是由于多数子女因工作需求,不能常陪伴在父母身边,及时关注老人口腔健康状况。

针对鄂西北地区老年人口腔疾病就医行为调查中发现的以上问题,现提出如下几点建议:1)加大口腔保健知识宣传力度。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除了“爱牙日”外,也可以在合适的时间,通过集中讲解口腔知识,讲述正确刷牙方式等活动来增加老年人对口腔保健知识的了解,进而增强口腔疾病就医意识,让老年人在遇到口腔疾病时早就医、早治疗。2)加大对老人的关怀。相关部门应加大力度宣传孝敬父母的风德风尚,让子女常回家看看,多了解老人口腔健康状况,并为老人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对于失独老人,通过志愿者前往住宿地探望、老年公寓定期举办晚会活动等形式,来让老人们感受到家的温暖,从而增强对自身及他人口腔健康的关注度,进而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发展。3)提高医务人员服务理念。培养医务人员素质,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口腔医生在给老年患者做疾病治疗的同时可为其讲解口腔健康知识,多关心和了解患者的需求,及时、耐心地解答患者的疑问,以微笑服务于患者,让老年群体在融洽的医患关系中得以安心治疗。4)合理配置乡村医疗资源。乡村相对城市,医疗卫生资源匮乏,应加大对农村口腔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通过农村全科医生定期外出进修口腔医学知识等形式,提高乡村医生口腔疾病治疗水平,方便农村老人在遇到口腔疾病时立即就医,进而提高乡村老年人口腔疾病就医率。5)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医疗费用和报销比例一直是农村居民最为关注的基层医改问题之一【3】,医疗费用又是多数乡村老人口腔疾病就医时的首选标准。为此,政府应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财政投入及监管力度,并在深入调查不同地区居民生活水平及生活状况后,及时对医疗保险制度作出新的调整,为老年患者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这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村老人口腔疾病就医率,进而全面提升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提高老年人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红忠.《解析老年人进行口腔保健的意义》[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5):373、375.

老年口腔健康知识篇3

【关键词】老年人;口腔疾病;预防

1我国老年人口腔健康的现状

近年来,全国各省市对老年人牙齿健康状况的调查都表明了我国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各种口腔疾病和口腔问题在老年人中普遍存在。老年人口腔健康存在的问题较多,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虽然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卫生与健康的意识增强了,但由于条件的限制,大多数老年人在儿童和青年时期没有较好地进行口腔及牙齿的护理和保健,即使有口腔疾病也不能得到很好的治疗,进入老年以后,这些口腔疾病就变得更严重了。

多数老年人对口腔的健康保健重视不够,缺乏口腔健康维护的知识,口腔卫生比较差,导致龋病的发生。另外,牙周病得不到及时诊治,也是导致老年人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许多老年人,因为年事已高,行动不方便,不愿意去看牙医,即使牙齿缺失或出现问题也不能及时修补和治疗,从而延误了治疗,使病情加重。通过这些调查的结果,不难看出,老年人普遍缺乏牙齿健康和保健知识,我们应该在老年人口腔预防和保健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方面做更多的工作,同时也应该协助老年人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牙齿保健。

2老年人常见口腔疾病的预防

2.1老年人龋齿的预防由于年龄的关系,老年人多半会有牙龈萎缩,牙齿之间的间隙增大,牙根外露,因此,老年人的牙根和牙间隙的部位容易积聚菌斑,牙根和牙间隙的龋病发生率就会增高。这些部位一旦发生龋病,牙髓暴露和感染的几率也会增大,最终会导致牙齿折断以及残根无法很好地治疗,只能选择拔除牙齿。

龋齿的预防主要还是要保持口腔清洁。老年人应该坚持每天早晚用温水刷牙,要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选择磨毛、柔软、弹性好的牙刷;使用牙签和牙线来清洁牙齿的时候,也要注意用力不要过猛,顺着牙缝及牙面缓慢移动;老年人最好养成每餐饭后漱口的习惯,避免食物残渣残留在牙齿上。佩戴义齿的老年人,要注意义齿的清洁与保养,每次饭后清洁义齿,睡前要摘下义齿放到清水中保存,保护义齿不变形,义齿出现问题应该及时更换。

2.2老年人牙周疾病的预防老年人的牙周病发病率非常高,可以达到75%-90%,而牙周病往往又不容易受到重视,很多老年人都是等到牙齿疼痛难忍的时候才去医院看牙。牙周病是一种持续的、慢性的、进行性和破坏性的疾病,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许多人去医院诊治的时候,病情都已经相当严重,牙齿发生松动或脱落,引起牙齿缺失。

牙周疾病还可能引起口腔关节炎、眼虹膜睫状体炎等其他身体部位的疾病,预防牙周病对老年人的健康保健有着重要的意义。老年人如果在刷牙或咬硬物时出现牙龈出血以及出现牙齿松动、牙根、口腔有异味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请专科医生诊治,牙周病的早期治疗效果较好,老年人应该定期进行口腔和牙周的检查与护理,每半年做一次洁牙,清除牙垢和牙菌斑,保持牙龈的健康。

2.3老年人牙齿过度磨损的预防牙齿过度磨损也是老年人容易出现的问题,刷牙的方法不正确、牙刷刷毛过硬,以及平时喜欢吃硬的食物,喜欢嗑瓜子、榛子等,都容易造成牙齿的齿牙合面、颈部的釉质缺损,导致牙本质暴露,牙齿在遇到冷、热、酸、甜等食物的时候,会变得很敏感,而且磨损后的牙齿会形成锐利的牙尖,对口腔粘膜造成影响。

为了预防牙齿过度磨损,老年人应该注意科学的刷牙方法,要采用竖刷法,牙齿的两面都要刷到,牙刷要每季度更换一次,正确使用牙线辅助牙齿的清洁。另外,一旦发生牙齿磨损的情况要及时诊治,对磨损严重的牙齿进行修补,以保护牙髓及神经不受损害。

2.4老年人口腔粘膜病的预防烂牙或磨耗过度的牙尖,极容易损伤口腔黏膜,老年性牙磨耗造成锐利的非功能牙尖或咬合边缘嵴对舌粘膜的长期机械刺激和慢性损伤,是舌癌发生的主要因素。吸烟和饮酒、吃过热的食物等也会对口腔粘膜造成刺激;不注意口腔卫生、患有牙周炎等疾病会使口腔粘膜长期处于细菌的侵蚀之中,可能引起粘膜的癌变。

老年人的口腔粘膜会出现生理性老化,因此容易患口腔溃疡、扁平苔癣、口腔白斑等口腔粘膜病,老年人应该注意戒烟戒酒,不吃过热的食物,减少对口腔粘膜的刺激;及时修补磨损的牙齿,对残牙进行及时处理;还应该注意合理的膳食和睡眠,适当锻炼,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积极预防口腔疾病。

参考文献

[1]韩晓兰,颜雨春,陶小珍,高永梅,丁杉,杨玲,田宏伟,夏薇.对290例老年人口腔健康知识信念行为的调查分析[J]口腔医学,2003,(01).

[2]徐冬英.中国老年口腔保健优化管理对策的探讨[J]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1)

[3]林焕彩,卢展民,王春美.老年人口腔生活质量与影响因素[J]广东牙病防治,2001,(03)

老年口腔健康知识篇4

所有问卷均采用面对面发放的形式,保证了问卷的回收率。课题小组成员均经过统一培训,保证了本研究的同质性。

1.2.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描述采用频数、构成比、x?sx?统计推断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检验水准:入=0.05,出=0.10,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一般资料(表1)

调查的284名老年患者中,235(82.7%)名来自神经内科,年龄阶段主要为60~80岁(84.8%),职业主要为农民(45.1%),文化程度偏低,小学及以下占到了44.4%;牙齿数量:20颗为80人(28.2%),20颗为118人(41.5%),10颗为86人(30.3%);aDL:100(完全自理)40人(14.1%),61~99(轻度功能障碍)129人(45.4%),41~60(中度功能障碍)77人(27.1%),40(重度功能障碍)38人(13.4%);有16个患者为全口可活动义齿,义齿佩戴率为43.6%。

2.2老年患者口腔健康信念、行为、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角色转换得分

老年非插管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总分为(3.521.64)分,其中口腔疼痛、口腔干燥2个条目的得分最低,分别为:0.280.45、0.320.47,具体见表2。

表2老年患者口腔健康信念、行为、角色转换及口腔健康生活质量得分口腔健康行为10.995.93

2.3老年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与各变量相关性及各变量之间两两相关的分析结果

老年患者入院后角色转换不良与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相关(r=-0.280,p老年患者角色转换与口腔健康行为、口腔健康信念相关(r=-0.217,p0.05)、(r=-0.133,p口腔健康信念与口腔健康行为相关(r=0.341,p0.05),具体见表3。

表3老年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与各变量的相关性及各变量之间两两相关分析

注:*p0.05

2.4老年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以口腔健康生活质量为因变量,以一般资料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和相关分析中有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牙齿数量、aDL和老年患者入院后的角色转换是口腔健康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结果见表4。

3、讨论

3.1非插管老年患者口腔健康生活质量有待改善

本研究结果显示,非插管老年患者口腔健康生活质量维度得分为(3.521.64)分,处于中等水平,表明本地区非插管老年患者的口腔健康生活质量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间。这与Gibney等[7]对194名老年人横断面调查研究结果一致,老年人实际口腔健康及口腔健康生活质量都较差,提出老年人口腔护理需纳入国家卫生服务体系以提高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生活质量。而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低易导致老年人生理、心理及社会多方面的问题[8],其中口腔疼痛和口腔干燥已成为影响住院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分别占到了72.2%和67.8%,远高于国外的比例9.85%、36.4%[5,9],可能与本次样本中农民、文化程度低的人数比例高,导致整体的结果偏高有关。口腔疼痛可以进一步影响咀嚼功能,从而影响老年患者全身营养状态[10,11]。口腔干燥多由于住院老年患者多病共存且服用多种药物,从而影响唾液分泌,严重时影响老年患者的睡眠质量,有效监测口腔干燥对于降低龋齿风险非常重要。提示老年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改善需要专业的护理人员接受相关的教育,明确目前的现状和识别相关风险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

表4老年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多元回归分析

3.2牙齿缺失对老年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

本研究显示,老年患者剩余牙齿数量越少,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越差。韩国的一项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显示牙齿缺失在8~28颗的人群,其生活质量在各个维度都低于牙齿缺失不足8颗的人群[12]。巴西的一项长达4年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老年人群牙齿脱落的发生率更高[13]。牙齿腐烂和牙周状况不佳是老年患者牙齿脱落的主要原因,而牙齿腐烂和牙周状态与患者的生活饮食习惯、卫生习惯紧密相关[14],易引起老年患者咀嚼、消化不良,造成整体生活质量的下降。而本次研究显示,老年患者牙齿缺失大于8颗的患者达到了71.8%,而义齿佩戴率为43.6%,说明仍有一部人患者牙齿缺失而没有采取相应的医疗措施。因此,在医院的健康教育工作中,应帮助老年患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饮食和卫生习惯,帮助其建立牙齿缺失与全身营养状况密切相关的信念。

3.3aDL对老年患者口腔健康生活质量的影响

老年患者aDL与口腔健康生活质量相关,aDL越低,其生活质量越低。分析原因:(1)aDL不足导致患者清洁口腔的效率降低,尤其是上肢功能减弱的老年患者。有研究显示,卒中后一年有遗留功能障碍的患者,自诉口腔清洁难度增加,37%自觉刷牙困难,主要问题是患侧手功能下降,无法单手抓握或完全不能使用[15]。(2)aDL不足的老年患者往往病情更重,免疫力低下,抵御细菌的能力降低,服用多种药物,影响唾液分泌,导致口腔微生态失衡,从而导致一系列口腔疾病[16],进而影响患者全身健康。(3)aDL不足的非插管老年患者的口腔健康尚未引起医护人员的广泛关注且其相关知识缺乏。国外研究显示,几乎很少的护理人员了解口腔细菌与非插管老年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关系[17]。本研究为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的老年患者,以上特点共存。因此,医院管理者应加强对护理人员口腔健康知识的培训,了解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的关系;护理人员应加强对aDL不足的老年患者及其家属的口腔健康教育,同时,有效的评估和筛查其口腔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改善。

3.4住院老年患者角色转变对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影响

老年住院患者角色转变与其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口腔健康信念、口腔健康行为均相关,角色转换不良会导致入院后相应的信念、行为和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老年患者入院后出现角色强化,其自理能力在不影响生活自理的情况下,常忽略基本的个人卫生,依赖性增强,自主性受到影响和削弱。部分老年患者入院后大多以疾病康复为首位,存在口腔清洁不重要的错误认知,同时老年患者表示,入院后生理上的不适和心理上的压力,使其对家属以及医护依赖感增强,降低生活自主能力。且生理功能越差、病情越重的老年患者,影响程度越大。这与奥瑞姆自理理论的出发点背道而驰。奥瑞姆自理理论的核心是不断激励病人的主体意识,使得病人自理能力增强[18]。因此,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生理、心理功能,有效识别其角色转换现状,纠正其错误的口腔健康信念,有目的的鼓励患者,改善其口腔健康行为,提高其自理能力,从而改善其整体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本地区三甲综合医院非插管老年患者口腔健康生活质量处于中等水平,有待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口腔健康生活质量受到牙齿剩余数量、aDL和入院后角色转变的影响。护理人员积极响应目前的大健康政策,增强对非插管老年患者口腔健康的关注和风险因素的识别,制定改善此现状的口腔健康方案,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起到预防为主,最终改善其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彩均,丁福.老年住院患者口腔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4):485-487.

[2]mllerF.oralhygienereducesthemortalityfromaspirationpneumoniainfrailelders[J].JDentRes,2015,94(3):14S-16S.

[3]刘文静,牛芳桥,胡轶,等.牙周炎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J].口腔医学研究,2016,32(6):627-630.

[4]DaiR,LamoL,LoeC,etal.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ofclinical,microbiological,andbehaviouralaspectsoforalhealthamongpatientswithstroke[J].JDent,2015,43(2):171-180.

[5]alBakeram,alBaqamiFF,alHarbitm,etal.oralhealthstatusandoralhealth-relatedqualityoflifeamonghospitalizedandnonhospitalizedgeriatricpatients[J].JContempDentpract,2017,18(3):228-234.

[6]worldHealthorganization.oralhealthsurveys:basicmethods-5thedition[m].Brazil:SchoolofDentistry,UniversityofS?opaulo,2013.

[7]GibneyJm,wrightC,Sharmaa,etal.theoralhealthstatusofolderpatientsinacutecareonadmissionandDay7intwoaustralianhospitals[J].ageageing,2017,46(5):852-856.

[8]LeepH,mcgrathCp,KongaY,etal.Self-reportedoralhealthandqualityoflife:alatentgrowthcurveanalysis[J].intJBehavmed,2014,21(2):358-363.

[9]mozafaripm,amirchaghmaghim,moeintaghavia,etal.oralhealthrelatedqualityoflifeinagroupofgeriatrics[J].JClinDiagnRes,2015,9(11):ZC52-ZC55.

[10]Fvaro-moreiranC,Krausch-HofmannS,matthysC,etal.Riskfactorsformalnutritioninolderadults:asystematicreviewoftheliteraturebasedonlongitudinaldata[J].advnutr,2016,7(3):507-522.

[11]poissonp,Laffondt,CamposS,etal.Relationshipsbetweenoralhealth,dysphagiaandundernutritioninhospitalisedelderlypatients[J].Gerodontology,2016,33(2):161-168

[12]YangSe,parkYG,HanK,etal.associationbetweendentalpainandtoothlosswithhealth-relatedqualityoflife:theKoreanationalhealthandnutritionexaminationsurvey:apopulation-basedcohortstudy[J].medicine,2016,95(35):e4707.

[13]Silva-JuniormF,BatistamJ,deSousamDLR.incidenceoftoothlossinadults:a4-yearpopulation-basedprospectivecohortstudy[J].intJDent,2017,2017:1-7.

[14]JaleelBF,nagarajappaR,mohapatraaK,etal.Riskindicatorsassociatedwithtoothlossamongindianadults[J].oralHealthDentmanag,2014,13(2):170-178.

[15]KwokC,mcintyrea,JanzenS,etal.oralcarepoststroke:ascopingreview[J].JoralRehabil,2015,42(1):65-74.

[16]史彦,李成杰,张明正,等.龋齿及牙周病患者与健康人群口腔微生态的比较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16,32(12):1265-1268.

[17]QuinnB,BakerDL.Comprehensiveoralcarehelpspreventhospitalacquirednonventilatorpneumonia[J].americannusetoday,2015,10(3):18-23.

老年口腔健康知识篇5

摘要目的: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的口腔保健已经成为口腔医疗工作者的一项新的课题。正确地进行口腔保健工作,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使老年人健康长寿。方法:通过解析老年人常见口腔疾病的症状,研究疾病的病因、病况以及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从而研究证明口腔保健的重要意义。结果:多项实例证明老年人的口腔问题危及全身健康,必须进行合理的口腔保健,以预防和治疗老年人的口腔常见病症。结论:口腔健康对于人类的生命及生活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口腔是人体消化器官的门户。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口腔健康已经成为衡量生活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准。

关键词老年人口腔保健口腔疾病预防保健

关键词老年人口腔保健口腔疾病预防保健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383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383

abstractobjective:withtheelderlyofthesocial,theoralhealthaboutoldpeoplehasbecomeanewsubjecttothemedicalworkers.ensuretheworkhowtocaretheelderlyoralhealthsuccessfulandimprovethequalityoflifeofelderlyhealthandlongevity.methods:Resolvedthemouthofthecommonsymptomofillness,disease,andcauseillnesstoourdailylife,andprovethatthesignificanceoftheoralhealth.Results:morethanoneinstanceoftheoralquestionstothehealthofbodyandmustbereasonableoralhealthtopreventandtreatoldpeople'scommonsymptoms.Conclusion:oralhealthforhumanlifeisveryimportant.thebodycavityistheorganoftheportal.withtheeconomicdevelopment,theoralhealthhasbecomeanimportantstandardofliving.

abstractobjective:withtheelderlyofthesocial,theoralhealthaboutoldpeoplehasbecomeanewsubjecttothemedicalworkers.ensuretheworkhowtocaretheelderlyoralhealthsuccessfulandimprovethequalityoflifeofelderlyhealthandlongevity.methods:Resolvedthemouthofthecommonsymptomofillness,disease,andcauseillnesstoourdailylife,andprovethatthesignificanceoftheoralhealth.Results:morethanoneinstanceoftheoralquestionstothehealthofbodyandmustbereasonableoralhealthtopreventandtreatoldpeople'scommonsymptoms.Conclusion:oralhealthforhumanlifeisveryimportant.thebodycavityistheorganoftheportal.withtheeconomicdevelopment,theoralhealthhasbecomeanimportantstandardofliving.

Keywordstheelderly;oralhealth;mouthdisease;preventingandhealthcare

Keywordstheelderly;oralhealth;mouthdisease;preventingandhealthcare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老年人对口腔保健和护理的重视也逐渐由医院扩大到社会、家庭以及个人。究其原因,主要是:①目前我国人口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老年人的口腔卫生及保健与身体健康状况有极为密切的关系,老年人对口腔疾病的预防和护理要求越来越高;②口腔健康不仅是全身健康的一面镜子,而且还是一个人,以至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老年人口腔保健的相关行为意识和群体的文化程度有直接的关系,不同文化层次的老年人对于健康的饮食习惯、口腔基本卫生习惯以及相关的牙齿保健常识的理解不尽相同;③口腔健康对现代人的健康生活十分重要,对于人类的长寿及生命、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口腔是人体消化器官的门户。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口腔健康已经成为衡量生活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准。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老年人对口腔保健和护理的重视也逐渐由医院扩大到社会、家庭以及个人。究其原因,主要是:①目前我国人口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老年人的口腔卫生及保健与身体健康状况有极为密切的关系,老年人对口腔疾病的预防和护理要求越来越高;②口腔健康不仅是全身健康的一面镜子,而且还是一个人,以至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老年人口腔保健的相关行为意识和群体的文化程度有直接的关系,不同文化层次的老年人对于健康的饮食习惯、口腔基本卫生习惯以及相关的牙齿保健常识的理解不尽相同;③口腔健康对现代人的健康生活十分重要,对于人类的长寿及生命、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口腔是人体消化器官的门户。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口腔健康已经成为衡量生活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准。

口腔疾病在人的一生中有时是难以避免的,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口腔保健给口腔医务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1]。对老年人来说,口腔疾病常常是困扰他们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

口腔疾病在人的一生中有时是难以避免的,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口腔保健给口腔医务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1]。对老年人来说,口腔疾病常常是困扰他们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

经相关调查结果表明,老年人的口腔疾病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⑴口腔组织器官的增龄性变化。其中包括:①牙龄硬组织的增龄性改变,表现在牙釉质的水含量及有机成分降低、根管闭塞及髓腔变小、牙颈部楔状缺损等;②牙周组织的增龄性改变,包括牙周膜厚度逐渐变薄,导致相应的牙周功能降低;③牙槽骨组织的增龄性变化,年龄的增长使牙槽嵴高度减少,骨密度随年龄逐渐降低;④口腔软组织的增龄性改变,老年人因牙槽嵴骨的不断吸收,相连接的口腔软组织位置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多表现在唇和颊系带与牙槽嵴顶的距离变短,因牙列缺失,上唇丰满度的消失,面部皱褶增加;⑤口腔黏膜组织结构的增龄性变化,由于血管硬化和毛细血管的变小,口腔黏膜上皮萎缩变薄,口腔黏膜色泽变淡、逐渐干燥,对外界刺激的抵抗力差,对义齿负重和摩擦的抵抗力也会降低。⑵在老年人的群体中,还会经常出现的口腔病症为:①龋病:这是由于多种因素作用所导致的牙齿硬组织被破坏的病症,临床表现为无机质的脱矿和有机质的分解,最后导致牙体组织缺损。经查实60%以上的老人有龋病,且平均每个人有2颗以上的龋齿。②牙周病:指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等组织的疾病。调查显示,老年人牙周病的患病率在70%以上,因为牙周病的发展是一个缓慢的、渐进的过程,少有剧烈疼痛和肿胀等症状发生,往往容易被忽视[2]。③失牙及义齿修复:据第2次全国口腔健康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30%的老人口内不足15颗牙,40%以上的老人不足20颗牙,就在这些存留的牙中,存在病症的牙齿也很多。一般缺失牙占全口牙的1/4以上时,就会影响到口腔的正常功能,尤其是咀嚼功能,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无牙合老年人除咀嚼功能丧失,面下1/3高度降低,面部皱纹增加,鼻唇沟凹陷,容颜衰老,对美观影响很大[3]。④口腔黏膜疾病:口腔黏膜病是指发生在口腔黏膜和口腔软组织上的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疾病。老年人在口腔组织学上生理功能的退化,免疫功能的降低和系统性疾病的增多,使得老年人易发生口腔黏膜病。常见的疾病有溃疡、扁平苔藓、白斑、灼口综合征、口角炎和舌炎等。口腔黏膜病有些由感染引起,有些是变态反应性疾病,有些与内分泌有关,口腔黏膜病多数为慢性、反复发作长期不愈的疾病。⑤口腔癌:是10种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一般指发生在口腔的唇颊、腭、舌、口底、牙龈黏膜及上下颔骨的癌。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老年人口腔癌的发病率比中青年要高得多。老年人易患口腔癌的因素有:长期的不良刺激,如吸烟、饮酒、残根、残冠和不良修复体等[4];以及内分泌功能的紊乱等。由于发生于该区域内的肿瘤常累及范围广泛,治疗方法复杂,不良反应大。严重影响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使老年人生活质量降低。

经相关调查结果表明,老年人的口腔疾病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⑴口腔组织器官的增龄性变化。其中包括:①牙龄硬组织的增龄性改变,表现在牙釉质的水含量及有机成分降低、根管闭塞及髓腔变小、牙颈部楔状缺损等;②牙周组织的增龄性改变,包括牙周膜厚度逐渐变薄,导致相应的牙周功能降低;③牙槽骨组织的增龄性变化,年龄的增长使牙槽嵴高度减少,骨密度随年龄逐渐降低;④口腔软组织的增龄性改变,老年人因牙槽嵴骨的不断吸收,相连接的口腔软组织位置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多表现在唇和颊系带与牙槽嵴顶的距离变短,因牙列缺失,上唇丰满度的消失,面部皱褶增加;⑤口腔黏膜组织结构的增龄性变化,由于血管硬化和毛细血管的变小,口腔黏膜上皮萎缩变薄,口腔黏膜色泽变淡、逐渐干燥,对外界刺激的抵抗力差,对义齿负重和摩擦的抵抗力也会降低。⑵在老年人的群体中,还会经常出现的口腔病症为:①龋病:这是由于多种因素作用所导致的牙齿硬组织被破坏的病症,临床表现为无机质的脱矿和有机质的分解,最后导致牙体组织缺损。经查实60%以上的老人有龋病,且平均每个人有2颗以上的龋齿。②牙周病:指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等组织的疾病。调查显示,老年人牙周病的患病率在70%以上,因为牙周病的发展是一个缓慢的、渐进的过程,少有剧烈疼痛和肿胀等症状发生,往往容易被忽视[2]。③失牙及义齿修复:据第2次全国口腔健康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30%的老人口内不足15颗牙,40%以上的老人不足20颗牙,就在这些存留的牙中,存在病症的牙齿也很多。一般缺失牙占全口牙的1/4以上时,就会影响到口腔的正常功能,尤其是咀嚼功能,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无牙合老年人除咀嚼功能丧失,面下1/3高度降低,面部皱纹增加,鼻唇沟凹陷,容颜衰老,对美观影响很大[3]。④口腔黏膜疾病:口腔黏膜病是指发生在口腔黏膜和口腔软组织上的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疾病。老年人在口腔组织学上生理功能的退化,免疫功能的降低和系统性疾病的增多,使得老年人易发生口腔黏膜病。常见的疾病有溃疡、扁平苔藓、白斑、灼口综合征、口角炎和舌炎等。口腔黏膜病有些由感染引起,有些是变态反应性疾病,有些与内分泌有关,口腔黏膜病多数为慢性、反复发作长期不愈的疾病。⑤口腔癌:是10种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一般指发生在口腔的唇颊、腭、舌、口底、牙龈黏膜及上下颔骨的癌。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老年人口腔癌的发病率比中青年要高得多。老年人易患口腔癌的因素有:长期的不良刺激,如吸烟、饮酒、残根、残冠和不良修复体等[4];以及内分泌功能的紊乱等。由于发生于该区域内的肿瘤常累及范围广泛,治疗方法复杂,不良反应大。严重影响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使老年人生活质量降低。

口腔疾病不仅影响口腔器官功能的发挥,而且常常影响全身的健康。龋齿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慢性根尖周炎,牙龈出现瘘管,反复流脓,成为“病灶”,可引起远隔器官和组织的疾病,如关节炎、心内膜炎、肾炎、虹膜炎、视网膜炎和神经炎等。牙周炎对全身许多疾病均有影响,关系到心脏、肺和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成为一组死亡率极高的疾病的重要诱因。口腔卫生差者容易发生牙周病,其患慢性肺部感染及肺功能降低的概率为口腔卫生良好者的1.77倍。因此老年人拥有一副健康的牙齿,使咀嚼功能旺盛,食物消化方便,营养摄取全面、丰富,对健康和长寿非常有益。

口腔疾病不仅影响口腔器官功能的发挥,而且常常影响全身的健康。龋齿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慢性根尖周炎,牙龈出现瘘管,反复流脓,成为“病灶”,可引起远隔器官和组织的疾病,如关节炎、心内膜炎、肾炎、虹膜炎、视网膜炎和神经炎等。牙周炎对全身许多疾病均有影响,关系到心脏、肺和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成为一组死亡率极高的疾病的重要诱因。口腔卫生差者容易发生牙周病,其患慢性肺部感染及肺功能降低的概率为口腔卫生良好者的1.77倍。因此老年人拥有一副健康的牙齿,使咀嚼功能旺盛,食物消化方便,营养摄取全面、丰富,对健康和长寿非常有益。

那么如何正确进行老年人的口腔保健、提高生活质量呢?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老年口腔卫生保健的目标为到80岁至少保存20颗功能牙,维持最基本的口腔功能状态或通过最低限度的修复,尽可能恢复口腔功能,保持老年人的独立生活自理能力。老年人口腔卫生保健的具体措施有:①养成刷牙及漱口的良好习惯,保持口腔卫生。特别要注意饭后漱口和睡前刷牙,做到睡前不进食。宜选用老年型保健牙刷以及含氟牙膏。②戒烟戒酒,细嚼慢咽。老年人也可多饮茶,茶叶中含有的多酚类物质和一定量的微量元素如氟、锶和锡等,都具有有效抑制口腔内变型链球菌致龋的作用。③有缺牙及时修复,假牙如有不适及时修正或重做。④发现有口腔病变和肿瘤时,及时就医诊断。⑤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应进行专业口腔护理,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洗牙齿及口腔,以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防止龋病和牙周病的发生[5]。⑥每年至少做1次口腔检查,口腔疾病治疗要到正规医院或诊所。

那么如何正确进行老年人的口腔保健、提高生活质量呢?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老年口腔卫生保健的目标为到80岁至少保存20颗功能牙,维持最基本的口腔功能状态或通过最低限度的修复,尽可能恢复口腔功能,保持老年人的独立生活自理能力。老年人口腔卫生保健的具体措施有:①养成刷牙及漱口的良好习惯,保持口腔卫生。特别要注意饭后漱口和睡前刷牙,做到睡前不进食。宜选用老年型保健牙刷以及含氟牙膏。②戒烟戒酒,细嚼慢咽。老年人也可多饮茶,茶叶中含有的多酚类物质和一定量的微量元素如氟、锶和锡等,都具有有效抑制口腔内变型链球菌致龋的作用。③有缺牙及时修复,假牙如有不适及时修正或重做。④发现有口腔病变和肿瘤时,及时就医诊断。⑤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应进行专业口腔护理,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洗牙齿及口腔,以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防止龋病和牙周病的发生[5]。⑥每年至少做1次口腔检查,口腔疾病治疗要到正规医院或诊所。

老年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也是需要关爱的群体。在注重身体保健的同时,加强口腔保健是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社康中心也应针对老年人的心理变化及普遍存在的问题,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活动,消除旧观念,提高老年人自身的保健意识。定期做口腔健康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老年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也是需要关爱的群体。在注重身体保健的同时,加强口腔保健是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社康中心也应针对老年人的心理变化及普遍存在的问题,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活动,消除旧观念,提高老年人自身的保健意识。定期做口腔健康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郑艳.口腔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29.

1郑艳.口腔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29.

2陈慧美,周学东.老年口腔医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5-13.

2陈慧美,周学东.老年口腔医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5-13.

3朱晨曦,刘新功,等.养老机构中老年人的口腔保健行知性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10,22(10).

3朱晨曦,刘新功,等.养老机构中老年人的口腔保健行知性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10,22(10).

4刘英.老年人口腔健康与生命质量[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2005,26(6):280-284.

4刘英.老年人口腔健康与生命质量[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2005,26(6):280-284.

5戴丽学.影响老年人口腔保健相关因素的调查[J].护理杂志,2009,10.

老年口腔健康知识篇6

口腔存在哪些问题

口腔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牙齿健康是指牙齿、牙周组织、口腔相邻部分及颌面部均无组织结构与功能异常。表现为:牙齿清洁,无龋齿,无疼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由此可见,口腔健康是指具有良好的口腔卫生、健全的口腔功能及没有口腔疾病。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中、老年人龋齿患病率分别高达88.1%和98.4%,牙周健康率分别为14.5%和14.1%。口腔疾病使很多中老年人过早丧失咀嚼功能,还可以引起或加重心脏病、胃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关节疾病及并发症,严重危害全身健康。中老年人口腔健康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口腔卫生知识缺乏;自我口腔保健意识不强;良好口腔卫生习惯缺乏;口腔卫生较差;龋齿尤其是根面龋严重而且大多没有得到有效治疗;牙周疾病也是造成老年人牙齿丧失的普遍且主要的原因;牙颈部楔状缺损和口腔癌的患病率也呈上升趋势。

口腔问题与心脑疾病

最新的研究发现,老年人的这些口腔疾病,与其他各种疾病有着许多密切的联系。大多数人都知道,心脏病患者和高血压患者是不能随便拔牙的,因为拔牙时有可能引起心脏病发作或诱发心内膜炎,并可能使血压升高,造成中风。临床调查还发现,冠心病患者几乎都有牙周炎,而心肌梗死患者的牙周炎又大都比较严重。换句话说,口腔卫生不好、牙龈脓肿的人易患冠心病,如果在一段时间内反复发生牙周脓肿,就要警惕可能会引发心肌梗死。国内外的医学研究证实,在发炎的牙周组织中,存在大量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和梭形螺旋体,这两种微生物可产生毒素,并随牙周血管进入血液,在血管中形成小的血栓,如果心脏的冠状动脉有硬化和狭窄,小血栓就会堵塞血管,从而引起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由牙齿痛引发心肌梗死者,在临床上也不少见。

最近,医学生理学家发现,人的咀嚼活动,具有调节心脑血流量的作用,当人咀嚼硬物时,心脏排血量会增加,脑血流量也可增加20%左右,当咀嚼软食物时,脑血流量增加14%左右。牙齿坚固的老人,很少有心脑血管的病变。虽然研究人员还不太清楚,为什么咀嚼活动能够调节心脑的血流量?但至少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保护牙齿肯定有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牙病并非“小病”,应及时预防及诊治,对于老年人来说,对于口腔疾病,更应给予格外重视。

更不易觉察的健康杀手

口腔疾病为什么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仅次于癌症、心脑血管疾病之后,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杀手,是有充分的研究及事实依据的。只是由于口腔疾病直接导致的死亡率,远远没有前面两类疾病高,因此常常被人们所忽略,正是这种大意,令口腔疾病比前两种健康杀手更普遍地存在于所有年龄段间,成为对于老年人更隐蔽、更危险的健康杀手。

老年口腔健康知识篇7

摘要: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免疫功能降低,对疾病的易感染性增强,修复能力下降,易导致口腔疾患的发生。本文从老年人易患口腔疾病的原因、口腔护理的作用和怎样进行积极的预防保健进行了阐述,旨在引起老年人群的关注,从而减少和避免口腔并发症的发生。

进入21世纪,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和重大社会问题[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迅速推进,口腔科的老年患者也日益增多。从生理意义上讲,老年是生命过程中组织器官和生理功能走向衰退的一个阶段。口腔组织也和身体其它组织一样,明显地随着衰老而变化,老年人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牙髓均发生改变,髓腔缩窄,牙髓血循环障碍,加上老年人免疫功能降低,对疾病的易感染性增强,修复能力下降,易导致牙髓坏死和其它的口腔并发症。因此,在社区开展口腔预防保健知识的健康宣教,正确指导老年人保持口腔卫生,做好口腔护理是降低老年人口腔疾病发生率的重要举措。本文分析了老年人,并提出了指导。为此,本文从老年人易患口腔疾病的原因以及口腔护理的作用和如何进行积极的预防保健进行了阐述,旨在引起老年人群的关注,从而减少和避免口腔并发症的发生。

1老年人易患口腔疾病的原因

老年人最易患的口腔疾病是龋齿后遗症和牙周病。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牙髓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髓腔开始变窄,增加了牙髓内血循环的压力,加上老年人免疫功能本身降低,更易导致牙髓坏死,使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丧失主要营养来源而变脆易折裂;另一方面也容易引起感染,使病情蔓延。此外,牙体组织随着增龄性变化主要是咬合磨损,牙齿颜色逐步变暗,牙釉质较弱易碎,髓腔和根管小而细,牙髓质不断新生,使牙龈组织萎缩、变薄,牙周膜变宽、牙槽骨生理性弹性降低、牙龈萎缩、牙骨质暴露,至龋菌的侵犯极易导致根面龋的发生和牙龈炎牙周炎的发生,加之老年人在各种疾病的某些阶段常常会出现免疫和内分泌失调,造成机体内环境的改变,从而导致口腔疾患的发生。

2口腔护理的作用与常用方法

2.1口腔护理的作用

口腔是食物进入消化道的重要通道,又是部分消化液分泌的场所,更是微生物寄居和滋生的最佳环境。正常人每毫升普通漱口水中可以找到1~50万个微生物[2]。老年人由于唾液分泌量减少,口腔自洁作用减弱,极易导致口腔内微生物乘机在潮湿温暖的口腔内迅速繁殖。而口腔护理具有局部清洁及去除口腔内细菌的作用,同时口腔护理对发生在口腔局部的口腔炎、口腔溃疡、齿龈炎、牙周病等具有预防及治疗作用,此外口腔护理还能对老人产生良好的心理影响,增强自信心,改善日常生活能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2.2常用的口腔护理的方法

(1)牙膏清洁口腔法:单纯为清洁口腔、预防感染可首选牙膏口腔护理法。有资料表明,80.91%的重症病人口腔为酸性环境,较适宜真菌的生长。而牙膏为碱性,牙膏水的pH>7.0,故有抑制白色念珠菌的作用。起成分中丁香酚和丁香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孢菌等多种常用细菌均有抑制作用[3]。(2)机械性擦洗法:新的口腔护理观认为口腔护理应该以清除牙菌斑为主要目的。有研究显示,单纯的含漱只能暂时减少口腔内游离状态的细菌数量,对清除定居在牙面上的牙菌斑无效,机械性擦洗可以有效去除牙菌斑[4]。

3老年人口腔卫生的健康指导

3.1加强健康教育

实施健康教育有助于人们行为的改变。针对社区老年人对口腔护理知识缺乏深入了解的现状,可以通过专题讲座、印刷资料、图片,将口腔卫生的保健要点,预防方式以及等做成一分健康教育资料,在社区内进行分发。还可通过板报或宣传栏,向社区老年人介绍保健牙刷、含氟牙膏和牙线、牙签的应用以及口腔自检自查方法,以便于社区老人记忆,并对照自己出现的问题选择合适的保健方法,从而满足社区老年人对口腔疾病保健知识的需求。口腔卫生的护理重在老人的自理,因此,加强口腔卫生的健康教育,使老人了解口腔卫生护理的必要性十分重要。

3.2注重正确指导

在健康教育中,要注重对老人实施口腔护理的方法的正确指导。例如:在选择牙刷时,一是要考虑口腔内的实际状况;二是要考虑方便老人的使用,在老人牙齿有较多残缺的情况下,要考虑牙刷品种的选择,植毛部大的牙刷比植毛部小的牙刷更好用,刷牙效更好。刷牙时要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1)牙刷的刷毛与齿面应呈直角,正好接触牙齿,应注意较好地使用牙刷刷毛的前顶端;(2)刷牙时使用牙刷的力度要适当,应轻刷;(3)牙刷放于齿面上前后拉动的幅度勿过大,移动幅度以5mm~l0mm为宜,相当于1~2颗牙齿的距离。对于有牙周病的老人,应指导选用刷毛较细的牙刷,因为细的刷毛容易进入牙齿与齿龈结合部位的齿周袋内,能有效除去作为牙周病原因的牙垢。

3.3保持口腔清洁

经常保持口腔卫生,控制牙菌斑。嘱老年人要坚持每天早晚用温水刷牙,一日三餐后用清水漱口,漱口时要借用水的冲力尽量将牙缝中的失误残渣清除掉,同时做闭口鼓腮漱口动作,并将舌头左右转动,这样能使唾液分泌增多,使牙面、牙缝和口腔黏膜受到一定的冲洗和刺激,使口腔自洁,牙齿健康。有条件的老人还可以选择茶水漱口,让茶水在口腔内冲刷牙齿及舌两侧,这样可以清除牙垢,提高口腔轮匝肌和口腔黏膜的生理功能,增强牙齿的抗酸防腐能力。

3.4养成良好习惯

老年人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刷牙与漱口要有科学规律,避免烟酒并尽量少吃有刺激性食物,加强饮食营养调整。如有牙病及时就医,平时要坚持叩齿运动和按摩牙龈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强牙周组织功能和抵抗力,定时去医院进行检查,这样可延缓口腔老龄化,使牙龄与寿命大致相等,提高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化前珍.老年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1~2.

[2]白碧荣,黄萍,龙兴敏.口腔护理的临床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1):8~9.

老年口腔健康知识篇8

进入21世纪,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和重大社会问题[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迅速推进,口腔科的老年患者也日益增多。从生理意义上讲,老年是生命过程中组织器官和生理功能走向衰退的一个阶段。口腔组织也和身体其它组织一样,明显地随着衰老而变化,老年人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牙髓均发生改变,髓腔缩窄,牙髓血循环障碍,加上老年人免疫功能降低,对疾病的易感染性增强,修复能力下降,易导致牙髓坏死和其它的口腔并发症。因此,在社区开展口腔预防保健知识的健康宣教,正确指导老年人保持口腔卫生,做好口腔护理是降低老年人口腔疾病发生率的重要举措。本文分析了老年人,并提出了指导。为此,本文从老年人易患口腔疾病的原因以及口腔护理的作用和如何进行积极的预防保健进行了阐述,旨在引起老年人群的关注,从而减少和避免口腔并发症的发生。

1老年人易患口腔疾病的原因

老年人最易患的口腔疾病是龋齿后遗症和牙周病。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牙髓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髓腔开始变窄,增加了牙髓内血循环的压力,加上老年人免疫功能本身降低,更易导致牙髓坏死,使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丧失主要营养来源而变脆易折裂;另一方面也容易引起感染,使病情蔓延。此外,牙体组织随着增龄性变化主要是咬合磨损,牙齿颜色逐步变暗,牙釉质较弱易碎,髓腔和根管小而细,牙髓质不断新生,使牙龈组织萎缩、变薄,牙周膜变宽、牙槽骨生理性弹性降低、牙龈萎缩、牙骨质暴露,至龋菌的侵犯极易导致根面龋的发生和牙龈炎牙周炎的发生,加之老年人在各种疾病的某些阶段常常会出现免疫和内分泌失调,造成机体内环境的改变,从而导致口腔疾患的发生。

2口腔护理的作用与常用方法

2.1口腔护理的作用

口腔是食物进入消化道的重要通道,又是部分消化液分泌的场所,更是微生物寄居和滋生的最佳环境。正常人每毫升普通漱口水中可以找到1~50万个微生物[2]。老年人由于唾液分泌量减少,口腔自洁作用减弱,极易导致口腔内微生物乘机在潮湿温暖的口腔内迅速繁殖。而口腔护理具有局部清洁及去除口腔内细菌的作用,同时口腔护理对发生在口腔局部的口腔炎、口腔溃疡、齿龈炎、牙周病等具有预防及治疗作用,此外口腔护理还能对老人产生良好的心理影响,增强自信心,改善日常生活能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2.2常用的口腔护理的方法

(1)牙膏清洁口腔法:单纯为清洁口腔、预防感染可首选牙膏口腔护理法。有资料表明,80.91%的重症病人口腔为酸性环境,较适宜真菌的生长。而牙膏为碱性,牙膏水的pH>7.0,故有抑制白色念珠菌的作用。起成分中丁香酚和丁香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孢菌等多种常用细菌均有抑制作用[3]。(2)机械性擦洗法:新的口腔护理观认为口腔护理应该以清除牙菌斑为主要目的。有研究显示,单纯的含漱只能暂时减少口腔内游离状态的细菌数量,对清除定居在牙面上的牙菌斑无效,机械性擦洗可以有效去除牙菌斑[4]。

3老年人口腔卫生的健康指导

3.1加强健康教育

实施健康教育有助于人们行为的改变。针对社区老年人对口腔护理知识缺乏深入了解的现状,可以通过专题讲座、印刷资料、图片,将口腔卫生的保健要点,预防方式以及等做成一分健康教育资料,在社区内进行分发。还可通过板报或宣传栏,向社区老年人介绍保健牙刷、含氟牙膏和牙线、牙签的应用以及口腔自检自查方法,以便于社区老人记忆,并对照自己出现的问题选择合适的保健方法,从而满足社区老年人对口腔疾病保健知识的需求。口腔卫生的护理重在老人的自理,因此,加强口腔卫生的健康教育,使老人了解口腔卫生护理的必要性十分重要。

3.2注重正确指导

在健康教育中,要注重对老人实施口腔护理的方法的正确指导。例如:在选择牙刷时,一是要考虑口腔内的实际状况;二是要考虑方便老人的使用,在老人牙齿有较多残缺的情况下,要考虑牙刷品种的选择,植毛部大的牙刷比植毛部小的牙刷更好用,刷牙效更好。刷牙时要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1)牙刷的刷毛与齿面应呈直角,正好接触牙齿,应注意较好地使用牙刷刷毛的前顶端;(2)刷牙时使用牙刷的力度要适当,应轻刷;(3)牙刷放于齿面上前后拉动的幅度勿过大,移动幅度以5mm~l0mm为宜,相当于1~2颗牙齿的距离。对于有牙周病的老人,应指导选用刷毛较细的牙刷,因为细的刷毛容易进入牙齿与齿龈结合部位的齿周袋内,能有效除去作为牙周病原因的牙垢。

3.3保持口腔清洁

经常保持口腔卫生,控制牙菌斑。嘱老年人要坚持每天早晚用温水刷牙,一日三餐后用清水漱口,漱口时要借用水的冲力尽量将牙缝中的失误残渣清除掉,同时做闭口鼓腮漱口动作,并将舌头左右转动,这样能使唾液分泌增多,使牙面、牙缝和口腔黏膜受到一定的冲洗和刺激,使口腔自洁,牙齿健康。有条件的老人还可以选择茶水漱口,让茶水在口腔内冲刷牙齿及舌两侧,这样可以清除牙垢,提高口腔轮匝肌和口腔黏膜的生理功能,增强牙齿的抗酸防腐能力。

3.4养成良好习惯

老年人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刷牙与漱口要有科学规律,避免烟酒并尽量少吃有刺激性食物,加强饮食营养调整。如有牙病及时就医,平时要坚持叩齿运动和按摩牙龈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强牙周组织功能和抵抗力,定时去医院进行检查,这样可延缓口腔老龄化,使牙龄与寿命大致相等,提高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化前珍.老年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1~2.

[2]白碧荣,黄萍,龙兴敏.口腔护理的临床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1):8~9.

老年口腔健康知识篇9

1.1一般资料本组研究采用回顾分析法,搜集乌鲁木齐市某社区120例

1.2方法调查问卷截取《国际生存质量评价(iQoLa)》中有关口腔健康的调查研究项目,组合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天之内刷牙次数、刷牙是否由自己完成、喜欢吃的食物、一周内甜食的摄入量、有无口腔病史、口腔检查次数等等,共计10项,以偏向于口腔健康一方为标准,列为三种程度,记0、1、2分,总分20分。围绕调查问卷对120例儿童进行简单的口腔健康检查,合并两份结论的结果,评估每位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分析影响口腔健康的原因,提出科学对策。

1.3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p

2结果

120份调查表显示,儿童口腔健康平均分为(8.32±3.22)分,与国家规定的《儿童口腔健康标准》中指定的分数存在一定差异(15~20)分,由于调查对象儿童全部

3讨论及建议

口腔健康是儿童健康保护的关键和基础,蛀牙、虫牙属于口腔流行病,在12岁以下儿童群体中发病率最高[2]。从2008年开始,国家公共卫生局便开展了多项调研活动,如:儿童口腔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设;基层社区医院儿童口腔护理项目;儿童口腔科学技术研究;在早期教育中引入口腔健康知识等等。上述措施,①能通过行政手段将儿童口腔健康带入了寻常百姓家,真正做到"从娃娃抓起",②其完善了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强化了疾病预防教育的重要性。

对儿童口腔疾病"致病因"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口腔健康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在儿童漫长的成长期中,口腔疾病威胁始终存在,要想从方方面面杜绝、躲避、战胜口腔疾病,保护儿童口腔健康,关键要从思想上重视、行为上积极,具体内容包括:①父母要协助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鼓励、劝导儿童多使用富含纤维素、高蛋白质、高钙食物,补充营养,使他们的牙齿结构更加坚固、健康。②关注"习惯"培养,餐后一定要陪着儿童漱口,确保口腔干净、清洁才行,这点父母也要以身作则,在监督儿童的同时,也要约束自己,因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此外,购买一些刷毛软的牙刷或漱口液,帮助儿童完成"刷牙"工作,多体谅儿童的感受,不要一味强迫、压制他们刷牙,避免其产生逆反情绪,多用理解、爱护的情绪,让儿童从主观上接受,并乐于通过刷牙来保护自己的口腔健康。关注社区医院开展的儿童口腔疾病监测、调查活动,积极参与其中,以便时刻了解、掌握儿童口腔状况,医院相关医护人员也应主动将儿童口腔健康方面的知识传授给儿童家长和儿童,帮助其从科学的角度理解口腔健康保护措施的规范性和有效性。③大力推动口腔保健工作,扎根基层,关注社区。社区是儿童生活、玩耍的主要区域,在社区中开展儿童口腔保健工作[3-4],能为儿童参与、加入到口腔保健工作提供诸多便利条件。①社区医院可以专门为儿童口腔检查设立"儿童口腔监测室",里面放置卡通玩具或娱乐器材,吸引儿童到社区医院来,配合儿童口腔健康的调查;②印发一些有关儿童口腔健康的宣传手册,安排医护人员到社区各个活动区域内发放,重点是看孩子的老年人、自己带孩子的年轻父母,鼓励、影响他们关注儿童口腔健康。

综上所述,乌鲁木齐市某社区

参考文献:

[1]王琳,林居红,刘渝嘉,等.重庆市12岁儿童口腔健康知识及行为的调查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8,33(1):91-94.

[2]杨兰,陶永炜,马力扬,等.甘肃省5岁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及其家长口腔卫生知识状况调查[J].山东医药,2010,50(24):89-91.

老年口腔健康知识篇10

关键词:老年口腔修复口腔保健食物嵌塞

中图分类号:R78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1-0129-02

我国现已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健康日益引起社会关注,临床证据表明大多数老年人都存在牙科疾病。老年人的牙齿问题如牙列缺失、缺损等非常普遍,严重影响了老人的咀嚼、消化、语言能力和心理健康,而且口腔问题不得到及时纠治会影响到患者的消化功能,不良的口腔卫生和慢性牙病也会影响全身健康,因此有效地施行口腔修复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我院在2008年6月~2010年12月收治了108例老年口腔修复患者,现将其治疗经验分享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选取2008年6月~2010年12月来我院口腔科就诊的老年患者108例,无全身性疾病,均给予口腔修复治疗。男68例,女40例。年龄57~79岁,平均65.3岁。

1.2方法

全部拍摄牙片,进行详细的病史记录和口腔检查,包括缺失牙情况、余留情况、食物嵌塞情况、咬合情况;同时检查颞下颌关系,牙牙合关系等。

牙病患者给予相应的治疗,松动的牙齿有选择地进行保存或者拔除。对无价值的残冠、残根、松动等给予拔除,对牙槽骨破坏已达牙根的1/3价值不大的患牙也可以考虑拔除,对于缺损牙列和龋齿,如果有存在的必要给予银汞合金填充治疗。

2结果

108例老年患者普遍口腔卫生状况不佳,其中牙齿松动患者97例(89.8%),牙齿缺失患者13例(12.0%),食物嵌塞患者50(46.3%)例;108例患者总共缺失牙齿数为1547颗,人均14.3颗,缺失最多的为上颌第一磨牙、第二磨牙和下颌第一磨牙。余留牙健康状况差,修复时要配合调牙牙合。牙病主要有:龋齿56例,牙髓病34例,牙周疾病88例。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合并患者38例。

对108例老年患者进行活动义齿修复69例(63.9%,其中全口义齿32例,上半口义齿例20,下半口义齿12例,赝复体5例),固定义齿修复39例(36.1%),共修复112个牙单位(男76个,女36个)。给予活动义齿修复的患者明显多于固定义齿修复的患者。进行口腔修复后,经过3年临床观察,87例患者仍保持良好的口腔功能,有18例患者行再次治疗。

3结论

老年口腔修复是根据牙齿的生理学、生物学原则结合老年人的口腔情况进行治疗,旨在延迟老年人的口腔衰老,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目前活动义齿修复是老年人口腔问题修复的主要途径,主要包括修复和修复后护理两方面。

本组患者的口腔检查结果显示:①患者普遍口腔卫生状况不良,牙周炎患者无定期洁治的习惯;②余留牙的健康状况差,有35.7%的余留牙需要充填治疗、67.9%的余留牙有食物嵌塞症状、70.4%的余留牙有一个以上的Ⅰ~Ⅱ度松动、29.6%为Ⅲ度松动;③修复条件差,修复前需要调牙合。

重建、牙牙合曲线不良的矫正、防治牙间食物嵌塞及颞下颌关节病是老年口腔修复治疗的特点[1]。修复须结合老年人的牙齿检查情况,选择不同的修复方案,如:固定义齿修复、局部或全口义齿修复、人造牙冠、种植义齿修复等。对老年患者采取何种修复方式要根据其全身情况、余留牙状况和经济条件而定。一般是首选固定义齿,若缺失牙齿过多或者游离端失牙,可选择局部义齿修复或者联合修复,若术者有并发症或不能接受固定义齿,则选择局部义齿修复,尽量保留余留牙。

对老年人进行口腔修复后需要给予健康口腔教育,使其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增强自我保健能力。世界卫生组织称,老年口腔健康的目标是80岁口腔内有20颗自己的牙齿,称之为“8020”目标。龋齿和牙周疾病是影响老年人口腔和全身健康的两大疾病,也是老年人失牙的主因[2]。牙列缺失和龋齿不得到治疗会影响营养成分的摄入,牙周病不治疗会加剧牙齿脱落,牙周感染因子也会导致全身器官疾病如关节炎、心内膜炎、视网膜炎等。据研究发现,龋病和牙周病的预防和控制大多取决于个人的口腔健康习惯[3]。因此老年人如果加强营养、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定期洗牙,及时治疗牙病和行口腔修复、按时复诊、食物嵌塞者正确使用牙线,将对老年人的口腔健康起到重要的作用。

老年人对就诊普遍存在焦虑情况,原因包括害怕疼痛、对牙科器械卫生情况的担忧、对治疗是否带来身体伤害等焦虑。医生要理解老年患者的心理,在就诊前对老年人进行牙科知识宣教,解释就诊可能遇到的问题,利用专业知识打消患者的疑虑和担忧,赢得患者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医师在治疗时要采取有效的麻醉方式,参考患者的要求,选择理想的修复体,使患者恢复自信和正常的社会生活。总之,对老年患者行口腔修复不仅需要医师具备娴熟的专业技能,还要求防治结合,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诊治,兼顾老年人的身心需求,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治疗水平,提高患者对口腔修复的满意率。

参考文献

[1]赵鹏.602例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特点的探讨与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8):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