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基础科研研究十篇基础科研研究十篇

基础科研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6:49

基础科研研究篇1

一.以社会学研究茶文化的基础

茶社会学的学科基础在于如何把社会学的学科方法与视域与茶产业、茶文化相结合,以社会学的学科视角来构建一个新的社会学分支学科,所以其中涉及到茶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性质、茶与茶文化的社会性以及学科产生的可行性与必然性。

(一)茶与茶文化是一种社会事实

自茶被认知和利用以来,中国的茶饮及其文化经历了几个主要阶段:出现并初步传播(秦统一之前)、向全国逐渐渗透与传播(秦汉至南北朝)、全国茶饮的高峰出现(隋唐五代)、茶业与茶文化的高峰(宋元时期)、茶业与茶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明清时期)、曲折进程(清末至新中国成立前)等。可见,中国茶文化发展不是由哪个人来决定的,而是一种按其自身规律发展的社会现象。陈文华在《中国茶文化学》中把广义的茶文化定义为整个茶叶发展历程中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认为茶文化结构可由如下部分构成:物质文化层(茶生产活动及其实体)、制度文化层(行为规范,如茶政、税收、外贸等)、行为文化层(茶的生产、消费过程中约定俗成的模式、茶礼、茶俗等)、心态文化层(在茶饮过程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文艺作品、哲学观念等)。可见茶文化是一种范围非常广的领域,它超越了个体的层次,并以社会现象的形式凌驾于个体之上,形成了其体系内的强迫性与集体性。古典社会学家涂尔干把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定义为社会事实(也称社会现象),他认为,社会学应把社会看作一个“事物”,它独立存在于个体之外,并对个体产生影响。社会事实具有外在性(客观性)、集体性、强制性三个特点,根据这一特征,包括语言、宗教、道德、法律、文化、人口、农村、城市、动乱等等许多社会现象都是社会事实,因而都属于社会学的研究范畴。因此,茶及其文化当属社会事实,具备了以社会学学科进行研究的基础。

(二)茶及茶文化具有的社会性

1.茶与茶文化体现了一种社会互动的关系

茶不仅是一种实体,也是一种关系,即通过茶或茶文化体现出的社会互动。首先,茶具有社会仪式的含义。早在南北朝时已有了用茶进行祭祀的文字记载。传统社会中,以茶为祭的对象都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如天、地、神、佛,甚至亡魂。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都把这种祭祀看得十分神圣。作为祭祀品的茶也就被赋予了仪式的内涵,它传达的不仅仅是“实用”性的价值,而且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即“以茶接灵”,把世俗事物上升到神圣事物,茶成为了“集体欢腾”(涂尔干语)的重要媒介。所以,它直指向了传统社会的核心:集体整合。在传统社会中,集体的维系是一种集体的道德范畴,族规、仪式、制裁针对的不单单是内部的个体,更重要的是对集体的意义,以保证集体的有效运行,即保证社会成员互动的有效性、规范性及对集体的遵从性。涂尔干在研究社会整合时提出了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的概念。前者指传统社会中社会成员依情感结合到一起,完成社会整合。后者指社会成员的紧密联系依据的是劳动分工。涂氏认为,后者是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但他同时意识到,仅仅依靠劳动分工的作用远不能完成现代社会的整合。所以,涂尔干在后期提出了“新型宗教”的概念。他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一书中对此作了详细阐述。这种“宗教”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并汲取营养,以弥补科学的片断性。所以,他认为社会整体层次的精神与道德对现代社会的整合是必不可少的。在中国社会中,茶文化自产生以来,贯穿了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的不同时期。通过茶文化的传播,特别是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后,以茶为媒介的社会互动大量增加。茶在交际、待客中的普及,特别是中国茶元素作为一种中国符号在世界各地的生根发芽,带动了范围更加广泛的文化互动,并有效地参与到了社会精神层次的整合之中。冲突社会学家科林斯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理论:互动仪式链理论。他认为互动的仪式连接起了微观与宏观,即有效的人际互动无限地延展下去就构成了社会。所以,行动者怎样创生、延续、扩充互动就成为了具有微观与宏观双重意义的命题。茶文化自诞生之日便与商业、宗教、文学、歌舞、书画等有了密切联系,茶文化也就随之嵌入到了社会互动的诸多领域。以此而言,茶已不仅仅是实体文化,而成为了一种动态的社会媒介。如茶在传统婚姻习俗中代表了“纯洁、坚定、多子(籽)多福”的意涵。所以,民间有“好女不吃两家茶”、“姻缘三茶”之说。在对茶文化的众多研究中,绝大多数都把茶与茶文化视作一种社会关系与互动的纽带,如把茶文化视作社区文化积极发展的纽带(卢祺义,1994)、都市文明的积极推动元素(徐永成,1997)、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构成(朱云松、江平,2007)等等。

2.茶文化中的群体性与组织性

社会学把不同的人群聚合称作群体,如家庭、社区、乡村、城市、部落、民族等等。组织是有一定规章制度与纪律性的群体。茶的群体性指茶在社会中反映出的与群体的关联性。主要包括了初级群体与偶遇群体。初级群体主要指家庭、邻里和儿童游戏群体。对每个家庭而言,茶几乎都是必备元素,邻里之间的交往,如串门聊天,一般也少不了茶元素的参与。以茶为敬来招待客人和朋友自古以来几乎是中国家庭中不成文的律条。茶对儿童们的作用主要在于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主要指在家庭或邻里关系中)耳濡目染父母的生活习惯,使他们对茶有了一种熟悉,产生了一种社会化的印痕。偶遇群体指没有固定成员的临时组成的群体,或者说主要是以特定事件或工作为纽带组成的临时群体。此时,茶成为群体内对话的重要媒介。以茶待客、以茶会友之风随着社会互动量的几何态增长,也迅速传播开来。而且,以茶待客比起酒席宴请具有不可取代的优势,更显庄重和高雅。所以,无论在商界还是日常交往中,茶被更多的人所推崇。组织具有正式性,所以组织内部与外部的交往也具有正式的交际色彩。在单位内部,茶是必备的招待用品。单位具有科层制特点,韦伯甚至认为它是现代人类的生存方式,形式上可以应用于一切任务,从纯技术角度而言已经达到了最完美程度。(1)但韦伯也指出,科层制越彻底,越背离人的价值,或者说剥夺了人的工作幸福感与创造力,使人成为机器零件。现代管理学关注的中心之一就是如何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排解掉压抑与不快,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科层制的负面效用。茶在科层中扮演了剂的作用。有学者这样评价茶:“杯中人性”(Kakuzookakura,2008“thecupofhumanity”),英国首相格莱斯东也曾这样评价茶:“当你寒冷时,茶会温暖你。当你燥热时,茶会清凉你。当你失意时,茶会鼓舞你。当你得意时,茶会平静你。”所以,任何科层制组织中,备有茶水(或招待用茶)已不仅仅是一种人道主义的关怀,更是一种以茶道团结员工,弥补科层缺陷的重要手段。

3.茶在现代社会中应具有的“和谐”之音

中国社会正处于剧烈的转型时期,一方面腐朽的现象会趁机大量滋生,另一方面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好机遇;社会的变动性增加了其自身的可塑性。在此举几例说明茶与茶文化在社会转型中可奏出的和谐之音。社会化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过程,是社会对其成员的塑造过程,主要依靠文化与环境的影响来实现。低劣的文化或庸俗的社会风气会使个体走上歪路,社会化失败。而优秀高雅的文化与成长环境则会培育出优秀的社会人,从而推进社会发展与进步。毫无疑问,茶文化中传达的正是一种高雅、清淡、对人生品味与珍惜的思想,这在唐宋时期的茶诗词中已经有了深刻的体现(余悦、陈玲玲,2010)。因此,茶文化对个体社会化的成功大有裨益。中国社会的社会分层现象已十分明显,也愈发复杂。学术界对当前中国社会的分化趋势主要有四种观点:断裂化、中产化、结构化和碎片化。中科院于2001年发表《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把中国社会划分为十大阶层。阶层间的流动呈现逐渐增多的态势。按理论界的观点,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社会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均衡状态,也是一种较理想状态。上层与中间阶层包括了除农业劳动者和城乡无业、半失业人员外的所有社会成员。他们的生存状况、经济收入以及休闲空间都为茶文化的开展与传播提供了有利空间;反之,茶文化对中国阶层社会的良性和谐发展也必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因为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社会对高雅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茶文化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优秀的传统、丰富的内涵以及高雅的意境等等。这就注定21世纪必将是中国茶文化大放异彩的世纪。现代化是一种整体的社会状态与进程。实现现代化,不仅包括物质文明现代化,也包括精神文明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等等。要提升人的素质与精神文明,就必须发扬优秀文化传统,摒弃糟粕文化,抵制低俗文化。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不仅有益身心素质的提高,而且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有益提升人的思想境界,从而推动现代化进程。中国茶文化在世界各地备受推崇,这一点足以说明中国茶文化的魅力。就此而言,物质文明越发达,越应该重视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使其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学科必然性与产业必然性

郑晓瑛对交叉学科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认为交叉学科是两门以上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相互渗透,在遵循科学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过程的证明,形成了更为有效的学科群。在理论研究及实践过程中有着强大的生命力。1985年4月,在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等学者的倡导下,中国科学技术培训中心会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17个学会、研究会,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首届交叉科学学术讨论会,提出了“迎接交叉科学的新时代”的口号。交叉学科的产生有其必然性。⑴科学发展本身自生的动力。研究一类问题的理论方法和体制发展成熟到一定阶段,就会强迫性地逐渐形成相关的学科。⑵社会发展需要交叉学科的支持。⑶“界”间的交叉学科是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2)余悦认为,现代学术意义上的中国茶文化研究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围绕茶研究出现了三个主要的子学科:茶学(自然科学类)、茶业学(茶业经营学或茶业商品学)和茶文化学(人文社会科学)。他在《中国茶文化学论纲》中认为,中国茶文化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又是一门开放的学科,还是一门边缘学科、一门当代之学。(3)建国后,茶文化研究得到了进一步传承与发展。1984年茶产业内市场经济的建立为中国茶文化研究开辟了全新的局面,相应分出了几个主要学科,而且研究的深入程度也在不断增加。这就为新的与茶相关的学科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与机遇。由以上的论述不难发现,茶文化研究与其它学科产生的交叉学科是学科发展与茶文化研究不断深入的必然。作为茶叶的发源地和最大生产国之一的中国,尚未产生一个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茶品牌。而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显示,2008年时中国的出口茶叶在国际市场上平均每公斤仅售2美元左右,比印度低40%,比斯里兰卡低60%多,甚至比肯尼亚的茶叶价格还要低20%。茶叶产品也仅仅占据了世界市场份额的6%。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产业优势。杨江帆等认为,中国茶业具有七大竞争优势:茶文化优势、品种最为齐全、内外的市场优势、区域资源优势(产茶区域广)、产业优势(历史的久远与从业者的众多)、产业政策方面的支持、技术人才优势(人才培养的不断强化)。(4)但这些竞争优势并未在国际竞争中真正显现,在整合利用方面仍显不足。另外也要着重开发产业内策略,加快产品升级步伐,提高茶产品附加值,注重广告策略与营销策略的应用,切实在打造品牌上下功夫,把握时机研发新的茶产品,增强创新能力。除了这些茶产业内的举措之外,还要积极开拓新的外在推动力,这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茶业界人士与茶学专家的认可。以交叉学科的视角来推动茶文化的影响与传播是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一种必然趋势,不可否认,把茶所附有的高雅性与学术性有机结合,再与市场与社会生活结合,这是对现代中国茶产业纵深发展、良性发展的一种巨大推动力量。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中国茶文化以茶业经济活动为基础,又与美学、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相结合,一般而言,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茶文化是指整个茶业产生发展历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了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等多个方面;狭义茶文化仅指其精神财富部分,是以茶为载体展现出的特定文化模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健康理念,如茶艺、茶道、茶德、茶的医药与保健文化等等。在对茶文化研究时,多数学者更注重其狭义方面,而把茶树栽培、茶叶制作、茶具生产、茶叶包装、茶叶营销、茶品牌打造等方面归入茶学(自然科学类)和茶业学(茶业经营学或茶业商品学)之中(余悦)。王玲在《中国茶文化》一书中认为,研究茶文化,不是研究与茶相关的自然现象,更不能简单地把其作为茶史或茶考古来研究,而是要研究茶在社会生活中所带来的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这代表了茶文化研究的典型范式。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已在前了相关介绍。对社会现象的研究是其主要研究领域,也是主流社会学家们所致力开垦的领域。在社会学中,二者作为一种具有外在性、强迫性与集体性的社会事实而存在,凌驾于个体之上。所以,茶文化研究与社会学研究也就在研究对象方面达成了统一。另外,本文所关注的是一种交叉学科的概貌,也必须首先从最直接的、宏观的视角入手,达到浅显入门、抛砖引玉的作用。具体而言,茶社会学概论所关注的研究对象是与茶相关的文化现象(以狭义茶文化为主)与社会现象,主要通过角色研究、影响研究、关系研究、功能研究、群体研究、互动研究、组织研究、分层研究、社区研究、文化研究等多个方面体现出来。根据茶社会学概论的研究对象确定相应的研究方法论与具体研究方法:整体主义方法论。以涂尔干为代表的研究方法论被称作整体方法论,其基本原则为:⑴把社会现象看作社会事实;⑵以社会事实解释社会事实,而不能以个体现象来解释社会现象;⑶严格区分因果关系与功能关系。在社会学中,还存在着其它方法论,如以韦伯为代表的个人主义方法论,芝加哥学派的符号互动论,吉登斯创立的构造化方法论等等。是不是仍可以用这些不同的社会学研究范式来研究茶文化呢?本文认为这同样是可行的。因为茶文化几乎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对不同的文化现象可以有不同的解读视角与理念。比如,韦伯所倡导的个人主义方法论,强调重视对个体主观能动性研究,以理解和解释的方法来阐述社会现象,这完全可以用来研究茶农、茶商在社会快速转型时期的各种际遇与选择,进而达到对中国茶产业不同层次的微观、中观和宏观的理解。不同的方法论与具体研究方法都有各自的独到之处,关键看对社会现象进行解读的能力。所以,茶社会学并不排斥以其它社会学研究方法论来进行茶文化研究。

基础科研研究篇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一些腐朽的文化思想、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也趁机而入,同我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落后的文化思想相结合,对人们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道德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社会上出现了不少是非混淆,黑白颠倒、美丑不分、善恶不辨的思想观点。一些党员、干部经不住错误思潮和不良风气的侵袭,对党对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人生的价值观念开始发生变化,在有些人的头脑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被利己主义所取代,人民“公仆”变成了人民的“老爷”,高高在上,指手划脚,有的甚至堕落为腐败分子,违法乱纪分子,严酷的事实再次告诫我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必然导致生活目标的混乱和思想行为上的倒退。因此,全党进行“先进性教育”活动十分重要、十分必要。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党的十六大做出的战略部署,是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党的先进性是党的生命线,能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怎样才能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呢?

首先,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精髓与时代意义,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针对如何切实加强党的建设问题,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的重要论述。这一重要论述,总揽全局,非常精辟,十分深刻,是对党的建设理论的重大发展,对于在世纪之交面临各种新形势,新问题之际,为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团结、动员全国各族人民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是对毛泽东、邓小平建党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同我们党的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是一致的、相统一的。同时,“三个代表”是新形势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它为党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做好工作提出了最基本要求,对指导当前社会转型期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十六大的灵魂。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十六大的一个历史性贡献。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首先要抓住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个中心环节,全面深入地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牢牢把握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共产党员如何在新形势下保持先进性,充分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正确定位一个共产党员的人生价值,“三个代表”思想站在时代的高度,为我们共产党人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第二,要坚持党性修养,牢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要以英雄模范人物为表率,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伟大时代,营造就是英雄模范,涌现大批先进人物的时代,共产党员要以他们为镜子,对照自己的思想言行,找出差距,有意识地在实践中加以磨练,自觉地向先进学习,向榜样看齐,不断使自己的思想品德达到新的境界。

第三,要有爱岗敬业、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立足本职岗位,争创一流工作业绩。

中国共产党员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向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断迈进的先进组织,党的先进性不仅取决于党的理论、路线、纲领的正确。而且取决于广大共产党员为实现党的目标和任务而努力奋斗的先进行为。

在工作和生活中,应始终做到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基础科研研究篇3

(一)树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优先的观念

立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进一步坚定课程教学的社会主义方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课程,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和法律理论从诞生之日起就公然申明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在学校就是为大学生服务的,是为武装大学生头脑,为大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而开设的课程。大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不是自发产生的。列宁的“灌输理论”给教《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师提出了严格要求,同时也为这些教师确立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优先思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要努力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治观,刻苦钻研思想道德和法律理论,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实际,以身作则,深入到大学生中了解实情,做客观、公正、符合实际的调查研究。充分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整合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手段和方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适用于当前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

(二)确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术研究与教育任务适度分离的原则

彰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科学性,进一步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学术性。人们要高度重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科学研究工作,努力提高教学的科研含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育性不容置疑,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体现;同时,课程的科学性不容忽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辩证统一。要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思政教师必须加强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并且要用科学研究所获得的成果支撑高水平教育。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理解和掌握的科学理论去传授、去讲解,才能影响学生、说服学生、打动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思想道德和法律理论深入学生头脑。同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还肩负着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的任务。但是,在宣传中应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学术(科学)性。有人觉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开设是党和政府的行为,照搬相关文件和要求就可以,不需要深入到科研工作。这种观念是错误的。由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教学任务的复杂性、多样性,决定它必须深入到科研工作。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内容的知识层面讲,学生在中、小学学习过程中就或多或少有所接触,并有一定的了解。近年来,党和国家在政治宣传方面的工作有了很大提高,通过媒体、报纸、电视、广播等形式一直积极宣传。但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是要从知识层面向理论层面的提升。大学生基本上都是成年人,他们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纯粹的政治宣传对他们根本无法起到好的教育效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对现有知识的怀疑心理和学术层面的追求。如果教学只是一味地重复大学生已有的知识,不仅无法达到教育的根本目的,还会使他们对教师、对课程、对学习产生厌烦心理。因此,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内容的阐述,必须要用学科科研成果作支撑,才能打动学生,使学生信服。人们一直提倡素质教育,其根本目的就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要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教学的科研含量,对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无疑是一种示范作用。近年来,人们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不断摸索,力图采取更有效的授课方式实现教育传授的目的。在教学中,人们利用专题讲座的授课方式,目的就是尝试增加学术含量。在新课改进程中,必须改变思政教师教书匠的倾向,必须在科研上提出更高要求,并在政策上提供倾斜,真正实现思政教育工作者从教书匠向教学科研型教师的真正转变。这与教师所在院校是教学类型不是一回事,即便是教学型院校,思政教师也应树立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思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必须坚持教学与研究并举,以教学支撑科研,以科研带动教学,但也不能过分强调科研。有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一心忙于搞科研,荒废教学,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基础科研研究篇4

关键词:学科归属;社会管理;文化功能;

1新闻学的学科归属之争

总的来讲,20世纪里在中国的学术研究的方面上,一方面有研究人文学科,另一方面有关于社会学科的,可是从来都是只有哲学社会科学与社会科学有关的说法,却无人文学科(虽然在《辞海》中已经作为其中的一个条目,这是区别于社会科学的)这样的说法。仅仅是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有学者来想把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进行区别的想法。所以,新闻学很早之前讨论新闻学科如何的划分不列入此文所探讨的范围里,本文的重点是很多学者争论新闻学的如何归属。通过观察来判断新闻学科到底是在社会学科还是在人文学科中,学界里这样的争论一直到如今。但也由此可以看出,新闻学是有人文学基础的。

2人文学科的内容

人文学科的内容,简单的描述就是把人当作研究的对象、把人的生存意义与人的生存价值作为研究的内容;社会科学的定义就是研究社会的学科、更好的对社会进行管理作为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的科学。从以前到现在,对于社会的管理人员、新闻的实务界中、有一些新闻的学者,十分的重视新闻在社会管理方面的作用,对新闻如何在社会中传播、进行社会动员和对社会的控制,把这些作为对新闻教育的要求,本质上就是新闻学看到社会科学内容中。实际上,新闻学有两方面的特征即:新闻传播在社会管理方面上的效果与社会科学的特性需要得到肯定,可是我们不要就此对新闻学关于人文学科方面的特性不重视。如1958年新闻媒体有关等三面红旗的宣传鼓动,期间有关打倒走资派、横扫牛鬼蛇神的社会动员,但是其中的新闻关于人文学科的特性被否定,不在意新闻传播方面的人文精神,这样的话社会就会质疑新闻传播关于社会管理职能的合理性与正当性。新闻传播如何违背了人文的本性,不但无法起到社会管理方面的功能,同时会给社会造成很坏的恶果。

3人文学科在新闻学里的表现

(一)新闻传播是以知情权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的

新闻学虽把传播者当作主体进行研究,可是其传播的最终目标是受众,新闻学通过对新闻传播的规律进行研究主要的目的是让新闻传播能很好的服务、适应受众群体,只有满足了受众群体的需求才可以使传播者更好的生存,否则的话新闻传播将没有实际意义。而受众的需求主要内容是满足他们的知情权。特别是我国由威权社会转向民主、法治社会,在愈来愈重视公民权利的社会语境中,满足受众知情权更应当视为整个新闻传播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由于知情权方面的新闻传播活动不但可以让人能自由的全面的进行发展,而且可知新闻传播最根本的规律是,新闻来源以及进行的传播活动是合乎国家法律的。我们能从知情权展开把新闻学中的相关的核心的概念串联起来,这样的概念能由知情权来引出相关的解释,全部新闻学中的知识谱系就此来进行开展:新闻传播与价值想要对受众起到认知上的确定性只有一定坚持好新闻的价值标准,让公众可以知道他所该知道的外界实时的动态,只有这样,能让公众的知情权更好的实现。对于新闻的客观性、新闻的真实性以及公正性--如此新闻传播的最根本的原则,可以让公众的知情权得到保障。

目前人所想获得的知情权,也就是人本身的权利意识能够觉醒;但是在新闻传播上人获得的知情权,就是对人的如何尊重,即是把人看成人。搞欺骗,那就是不尊重人,新闻传播方面的人文精神,依大家看来,第一要能真实、公正、客观地进行新闻报道,既是对于新闻传播规律所进行的表现,同时也是个人的人权中所包括的。并且,如果新闻无法做到客观公正,无法做到真实报道、,那就是对大众舆论的污染,因公众针对媒介的报道的对象(对象往往是不确定的)来发表自己的意见,而这样的意见通常其本身是不真实的。如果民众的舆论被误导的话,那么在这种舆论之下的民主将是虚假的民主,当年的李普曼针对西方民主政治发出的担忧和进行的批判正是如此。

(二)传媒的精神文化中心功能

新闻传播不要只局限在信息(新闻)功能上,传播学的先驱拉斯韦尔就说大众传媒具备三大功能即是:传承文化、巡视环境与组合社会。这里通常所指的“监视者”与“巡视环境”,通常说的是传媒在信息方面的功能,别的“教育”、“组合社会”、“论坛”等这些和公众的舆论以及文化是有联系的,其中有意义与价值。我们新闻传媒仅仅局限在对于新闻的传播上,它同时是人类能动的行为,它进行的是一种对于精神文化产品的制造。传媒对新闻进行传播的时候一定要担负它的价值和意义,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新闻媒体需要加强对自身文化属性的重视,秉持特有的人文方面的精神,如果没有这一点的话,“传媒只是传达意义方面的组织结构、工具、科技,假如认为新闻就是传媒的话,无异于把‘鱼和鱼的故事混为一谈”。新闻媒体不但要能很好的对于鱼进行关注,并且要更好的对于鱼的故事进行关注;不要只注重收视率与销量,重点要注重人生与社会

新闻传播的人文取向,导致了新闻学一定有人文学科的相关的特点。新闻学作为“人文学科其中的人文性是其主要的研究方向,人对人自己的最终关怀这是他的体现,人的精神表现与人的存在价值是其讨论的重点内容,把美,信仰、情感和道德等内容是它研究的主要对象”。正是这样,新闻教育一定要“回归到他的人文品质,对以人为中心的主体价值进行维护,对于人在美感经验层面、身心活动层面、政治社会层面、历史文化层面的价值进行认知”,以此起到对公众舆论的滋养,对于民主政治的健全,对于新闻传媒关于精神文化中心这一功能得到实现。

(三)以人文主义为主的研究方法

再就研究力一法而言。在人文社科方面上,不同立法的使用将会互渗与融合,新闻学中的人文方面的特点也显示了如此的大趋势,将更加的广泛的使用精确,客观的科学力一法对新闻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大家还是一致认为,“新闻学是人文学科,他所对力一法的研究通常是定性的、思辨的”,新闻学“研究立场通常上是主观的,它所研究的结论通常是无法进行证伪或是证真”。对于力一法的研究通常要和研究的对象进行相互的匹配,问题的性质将对于选择力一法起很大作用。新闻学中的人文学科特性,具体来说,比如新闻的客观性、新闻的真实、新闻的伦理道德、新闻和政府以及社会的关系等众多的问题,很多只是用人文主义方面的力一法进行的研究。同时从一个力一面对新闻学的人文学科特性进行印证,所以引进自然科学、量化需要“人文--历史--哲学的逻辑分析与单纯的量化分析进行对比的话凸显了人的思维特征”。

4结语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卡莱(Jamesw.Carey)教授的观点是,新闻学的学术来源主要是人文类的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里,人文学科基础与特定的“人文价值因素”十分的明显。通过以上对新闻学科的归属之争以及人文学科的内容进行阐述,分析出新闻学在三个层面上体现了人文学科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丁柏铨.论新闻学的学科影响力[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06:24-27.

[2]陈娜.论新闻学的学科定位与新闻史的意义――从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分合谈起[J].新闻知识,2011,10:14-16.

基础科研研究篇5

少数民族预科生计算机基础教学

我校是全国最大的少数民族预科基地,大部分学生来自于边远农村。汉语水平不高,在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方面相比内地学生有差异,进校时计算机基础操作技能几乎为零。在民族预科教育中,计算机专业教学课程的设置主要以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为主,通常情况下,其开设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以及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计算机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计算机网络初步应用等。

目前教学存在问题是教学目标要求过高,不适合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教学。这些学生即使努力也很少有人能达到目前课程要求的目标。这在客观上造成学生上课不愿听,上机操作玩游戏,学生学习完全处于被动状态,这影响了教学质量和人才的培养目标。我们通过教学实践和探索,发现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变。

一、授课方式改变

计算机课程是一门集知识与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例操作演练是计算机学习的重要方法。以前的授课方式是多媒体和实践分离:学生先进行多媒体的理论教学,而后在实验室进行上机操作。如今改变为在实验室进行,老师为每一个模块精心设计相应的教学案例,通过任务驱动对学生提出要求。在老师为学生进行操作演示并讲解知识点后让学生进行操作,然后归纳总结并拓展。使学生可以跟随老师一起动手操作,不仅解决了学生语言方面的不足,也提高了学生实际操作计算机的能力。机房配置多媒体教学软件,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来选择采用集中讲授或单独辅导的方式。老师在学生操作时经常走动,及时发现学生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精讲多练,讲练结合,促使学生在学中练,练中学,真正体会到“听而易忘,见而易记,做而易懂”。

二、考核方式改变

以往的考核结果以平时成绩和期终考试卷面成绩决定,如今改变为采取过程性考核方式,建立过程性考核制度。因为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office下几个常用软件的使用,它们具有各自独立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学生在学完一个软件或模块后,就组织一次小考核,并且把考核成绩作为总成绩的一部分。学期末,再组织一次综合的考试。采用这种方式后,学生在平常的学习时明显有一种紧迫感,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教学效率明显提高。

三、教学角度改变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老师和学生都要进行观念教育,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不是给学生灌输知识,而是由原来的“填鸭者”转变为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老师的职责在于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支架,帮助和推动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帮助系统等自主学习;总结计算机应用中的规律,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如视窗类应用的界面组成都大同小异,可以触类旁通。让学生广泛参与实践,紧贴教学内容设计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营造富有“信息味”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应当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出发,由浅入深,循序渐近,以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为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进一步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引导者,通过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调动学生的学习计算机积极性、主动性的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主动完善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结构。

四、分层次教学

学生在计算机学习中,对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了解认识通常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熟练掌握、熟悉了解、完全陌生等三个不同层次。其中,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学生,多在入学前接受过计算机的相关教学与培训,这类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相对较高,对于预科教学阶段的计算机课程有一定的了解,但对计算机办公软件的学习应用不太熟悉;第二个层次的学生主要表现为入学前与计算机信息技术有一定的接触,其就读的中学开设了计算机教学课并配备了相应的教学设备,但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训练比较少,对计算机信息技术处于完全陌生阶段的学生,多生活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偏远地区,学生基本上没有接触过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及相关内容知识。处于熟悉了解和完全陌生阶段学生所占比例相对比较大,处于熟练掌握阶段的学生比例较小。

我们尝试采用分层次教学,分为普通级和提高级。普通级按《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进行教学,提高级安排一些其他教学内容,如:图像处理photoshop、计算机网络基础等。在实验课上可以给熟练掌握的同学安排比其他同学稍微难的作业,也可以让他们担任“助教”的角色,帮助任课老师给其他同学讲解问题,但要注意不是帮其他同学做作业。事实证明,他们上课纪律也会明显改善,其他不敢问老师问题的学生也可以通过“助教”解决自己的问题。

五、增加与计算机接触的机会

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通过反复操作不仅可以提高操作技能,还可以夯实理论知识。而只凭实验课时的学习是达不到要求的,我们可以尝试实践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计算机老师和其他课程任课老师联合起来,布置一些需要计算机操作才能完成的作业。如民族政策与理论课程可以布置学生完成介绍自己民族的演示文稿。这种绑定式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学习其他课程和练习计算机操作技能相互促进,久而久之,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必然熟能生巧。

因为计算机操作贯穿于今后的生活和学习,如:利用计算机网络查询资料,使用excel统计数据等等。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教学改革,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证教学质量。可以发现学生通过加强练习及反复操作,大大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的能力,计算机基础较差的学生也可以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对少数民族学生来说在就业或工作时都是一个有利的条件,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少数民族地区,加速当地的信息化建设。

总之,民族预科教学是民族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而计算机是民族预科教育中的一门主要课程,进行民族预科计算机教学的研究,有利于提升民族预科计算机教学水平,促进民族预科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职学院少数民族学生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科技信息》2011年36期

基础科研研究篇6

关键词:高职电工基础学科探究式教学教学方法

探究式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高职电工基础学科探究式教学。

一、创设情境,激发自主探究欲望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为此,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究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乐于学习[1]。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导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探究情境,营造探究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深度。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体,应该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探究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敞开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结果。

二、开放课堂,发掘自主探究潜能

在富有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中,学生思路开阔了,思维火花闪现了,这时教师如果没有给学生提供尝试的机会,学生就会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这样会严重阻碍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学内容的设计应尽量是开放的,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那就是要变先讲后练为先尝试再点拨。

教师在课堂中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呢?首先,教师要为学生的探究、发现做好充分准备(必备的教具,相关的材料,可供探究的问题,探究的方法与途径)。其次,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目标和途径,通过阅读、思考等学习活动,自主概括原理,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以期找到问题的答案。再次,学生对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或不甚理解的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并通过实验做进一步探究。最后,在以上几个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探索的问题,对初探和交流中获得的知识、结论加以归纳整理,使知识系统化。在这种开放式的教学中,学生的思路开阔了,思维的火花闪现了,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探究。

三、善于质疑,敢于想象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提出疑问,即使无疑也要寻疑,将自身置于特定情境中,对自己提出问题。宋朝思想家张载说:“于不疑处读书,定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新的喜悦。”[2]激发学生学习电工基础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适时点拨,诱导探究方向

在探究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基本任务是启发诱导,学生是探究者,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自己的探究,发现新事物。因此,必须正确处理教师的“引”和学生的“探”的关系,既不放任自流,让学生漫无边际去探究,又不能过多牵引。我们认为:一是要适当点拨。当学生在思维的转折处,或知识的重、难点处经过自身的努力,还感到无法解决时,教师要给予适当点拨,给学生某种启发性启示,拨开学习上的迷雾,使学生看到光明,看到希望。点拨的关键是要符合学生需要,使学生顺利进行探究。如在“串联谐振电路”教学中,学生通过自己探究,总结阻抗最小时,根据阻抗三角形和电压三角形,不但知道利用电感感抗等于电容容抗判断电路是否谐振,而且知道也可用电感、电容上的电压和总电压的关系确定电路状态。这就意味着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就可能有新的发现。

五、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训练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

这一步骤是探究式课堂的教学核心,是学生思维最艰难的阶段,也是最富有创造性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需要对大脑里存储的知识、经验、形象等信息进行提取、加工、选择、组合,通过大量的思维活动,特别是探究性思维活动,寻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开始,学生可能一度思考不下去,如在“三相正弦交流电路”的教学中,学生很难想出单相电源与三相对称电源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适时引导,教给学生思考方法。

六、注意反思,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不可能一下子获得系统知识,也不可能在探究知识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每次都是科学的,为此,学生在课堂探究结束后,必须反思自己学习的行为和获取的知识[3]。在每节课结束后,都要问一问: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通过反思,让学生把思维过程上升到一定高度,找到科学的探究方法,探究规律,提高自主探究能力。就教师的教学而言,通过学生的反馈,反思本节课的探究方法对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否有所帮助。在“以人为本”的今天,总结经验比检讨错误更加重要,所以在反思过程中,首先应指出自己的独特之处、得意之处、成功之处、感动自我之处,然后才是怎样做得更好。再把探究教学反思成果及时应用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夏杰.电工基础课探究式教学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14):27-29.

基础科研研究篇7

“证”是机体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反应状态。中医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已被视为实现中医药规范化,客观化乃至科学化的重要环节。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刘建勋研究员首先提出了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拟临床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其研究团队以冠心病作为切入点,采用多因素、多靶点的方法干预模型动物的生理过程,建立了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小型猪模型,利用模型动物的特点和优势,深入分析疾病证候的现代机制和生物学特征,进行治疗相关病证中药新药的研究与评价。相关研究成果在本刊连续5期相继发表系列研究论文,得到了广泛的反响。以下是中医药学不同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分别表述个人观点:

王庆国(教育部“证候与方剂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市“证候与方剂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副会长):中医疾病病机演化规律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它随着外界环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对传统中医病机的认识逐渐向微观化方向发展;同时对病机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在微观上、深层次上认识机体生物活动特点,更加准确的揭示病机演化的本质,促进达到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的统一。在《中国中药杂志》2013年第38卷23期发表的“小型猪痰瘀互结证冠心病“痰、毒、瘀”病机演变规律的实验研究”一文中,作者首先采用模拟临床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方法,将高脂饮食与冠状动脉血管内皮损伤二者有机的结合建立中国小型猪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冠心病模型,并进行病机规律的分析以指导临床诊疗。通过对血脂代谢、炎症反应、血液功能动态变化的分析提示,单纯的痰证、瘀证或毒证都不足概括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病机的发展规律。可以认为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病机发展规律在于“由痰致毒、致瘀,痰毒瘀三者互结,损伤心脉,气血运行不畅,发为心痛”。扩展了中医胸痹的病机认识。此研究采用现代医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从微观角度分析冠心病病理机制,并结合对中医传统致病因素的认识,提出了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痰-毒-瘀”的病机演变规律,其思路和方法都值得借鉴。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所研究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病理生理及客观检查指标的变化应与临床相关病证密切相关,否则对病机的微观分析将毫无意义和价值。

史大卓(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转化或转换医学(translationalmedicine)是近年来国际医学健康领域出现的一个新的学科,即从实验室到病床(benchtobedside),再从病床到实验室(bedsidetobench),实现“基础-临床”循环往复的研究模式,简称为“B-to-B”。B-to-B模式不仅应用于疾病的诊断与机制研究中,同样也运用于新药研发过程。在转化医学过程中要求基础实验动物模型是有多个方面与临床相关疾病相似的病理改变,相似度越高则由实验室转化临床的效率就越高。因此,对实验动物模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国中药杂志》2014年第39卷第3,4期发表的“痰瘀同治方对痰瘀互结证冠心病小型猪心功能的改善作用”,“痰瘀同治方对痰瘀互结证冠心病小型猪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2篇论文,实验不仅采用临床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方法作为致病因素,并且在模型评价过程中以临床冠心病诊断的方法为中心,通过心肌酶谱、心脏超声、无创血流动力学分析观察实验动物冠心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这不仅为冠心病的临床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载体,同时也使中药新药临床前评价的数据和结论更有临床参考价值,缩小实验研究向临床转化的距离。因此模拟临床的动物实验研究,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研究方向,特别是在中医药领域。此研究所建立的中国小型猪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冠心病模型也值得推广和广泛应用。

吕爱平(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院长、讲座教授):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体现了中医学对疾病诊断和处理的特点。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中医临床实践的深入,如何将疾病证候的变化特征以更客观的现代医学实验室指标来阐述,还需要大量细致的工作。但是在基础实验研究中,通过建立与临床相关疾病证候相似的动物模型,并以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为研究对象,分析证候发展过程中客观实验室指标的改变将有助于证候本质的认识,辨证与辨病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的结合;同时也进一步提高基于证候分类的疾病治疗疗效。在《中国中药杂志》2013年第38卷24期发表的“痰瘀同治方对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小型猪模型中医证候评分的影响”一文中,实验的设计和思路比较新颖、独特,实验采用模型临床四诊辨证的方法并结合现代医学对中医致病因素的认识,从体重指数、脂质代谢、血液流变学,心功能和心电图改变等对中国小型猪冠心病痰瘀互结证进行证候评价,并建立证候诊断标准,基本符合中医痰瘀互结证的特点。因此以临床病证特点为参照,根据实验动物病理、生理情况,将临床病证的表现通过适当的转变以应用于动物模型中进行评价,将有助于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发展。因此中国小型猪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模型的建立促进此方面的研究,而该模型的建立和发展同时也进一步促进疾病过程中证候变化本质的研究。

孙晓波(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研究员):中药复方临床前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将来的临床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而病证结合进行中药临床前有效性评价的方式收到了越来越多的接纳。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建立要求具备现代医学病理学模型和中医证侯学模型两方面的特点。但是由于中医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目前存在的诸多不足导致中药复方临床前评价多采用西医疾病,或者单纯中医证侯的模式进行。在《中国中药杂志》2014年第39卷2期发表的“痰瘀同治方对小型猪痰瘀互结证冠心病血液流变性及血脂的改善作用”和“痰瘀同治方对小型猪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的影响”2篇论著中,则克服了以上中医模型不足和缺陷,值得推荐。通过高脂饲料喂养和冠状动脉血管内壁球囊损伤双因素的刺激方法,建立中国小型猪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模型,用于中药新药的临床前评价。在评价方法中,一方面围绕与中医证候相关的因素如血脂代谢的异常、血液流变学的异常等进行评价。另一方面以冠心病病理过程为中心,评价中药复方干预对心肌缺血过程的影响。通过以上两部分的密切结合,可以全面的分析中药复方的作用特点。同时也与当前中医临床辨证与辨病结合的发展一致,更加密切联系临床。不失为一项高起点、高标准的中药复方临床前评价研究工作。本文来自《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基础科研研究篇8

一、重庆市艺术科学规划管理工作

(一)健全科研项目管理机构。重庆市文广局已成立重庆市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和专家评审委员会,负责全市文化艺术科研规划和管理的领导与协调工作,并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重庆市文化艺术研究院,具体负责全市文化艺术科研课题的组织评审、立项和实施等日常工作。现全市已有13所高校和部分区县成立了艺术科研组织机构。

(二)做好艺术科研规划管理。我们把完善规章制度作为工作管理的重要内容,制定了《重庆市文化艺术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确保全市文化艺术科研工作有章可循、规范管理、有效推进。还设立了市级文化艺术科研课题项目,并积极探索与高校联合建立艺术学研究基地,加大艺术研究的学科建设。

(三)积极组织科研项目申报。我们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采取多种方式,调动和发挥全市从事艺术科研人员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多出成果。2011年,重庆市通过本地初评,共向全国“规划办”推荐申报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58项,多项课题获批立项,创下我市申报部级项目的历史新高,这既是科研人员努力的结果,更是文化部对重庆艺术科研工作的大力扶持。

二、重庆市文化艺术研究院的建设工作

重庆市文化艺术研究院是集艺术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职业技能鉴定、艺术学规划办、社会艺术考级管理职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艺术研究机构(2011年体改时经市编办核定为公益性事业一类科研机构),并结合单位职能开展艺术科研工作。

(一)围绕“中心工作”出成果。作为地方上的文化艺术科研单位,一定要强化服务“中心工作”的大局意识,我们围绕本市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的中心工作组织科研课题,力争使学术观点、对策建议、研究成果能被上级采用。如:这两年我们通过大量的调研,结合重庆实际,与市局法规处共同起草了《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并积极配合市级相关部门推进立法工作,力争年内通过市人大审议;又如我院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配合国家“三建委”专家组完成了《三峡工程重庆库区后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规划》,2012年,我们将陆续完成各项目实施的论证方案,上报国家“三建委”。

(二)注重基础研究学术价值。基础研究既是艺术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艺术科研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和培育先进文化的重要基础。我们注重基础研究课题的原创性和开拓性,如:编著的《川江号子》专著(170万字),2011年获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我院与市民协合作编纂出版的《中国民间故事集成・重庆卷》获重庆市第五届文学艺术奖。2011年11月,我院与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联合在重庆酉阳举办了“中国重庆阳戏(傩戏)国际学术研讨会”。2012年初,我院已完成了列入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重庆阳戏》,共有上、中、下3册,约300万字的学术专著。现准备提交全国“规划办”,请相关专家鉴定。

(三)注重应用研究成果实效。我院为使研究工作具有实效性,始终积极推进文化艺术科研工作的理念创新、思路创新和方法创新,使文化艺术科研工作更好地适应文化事业的发展需求。我院利用掌握了本地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精选了一批部级“非遗”项目进行深入研究,以有利于这些非遗项目在实践中得以有效地保护与发展。同时,我院计划今年完成60个市级非遗项目的采访、撰稿、录制、编辑工作,在重庆音像出版社正式出版《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专题片,现已完成6集。我们通过调研报告、出版书籍、音像制品多种方式,展现艺术科研成果。我院确保年均推出200万字以上的科研成果问世。

三、推进艺术科研机构建设的体会

作为省市级的地方文化艺术科研院所,开展各项工作一定要结合本地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才有可能取得实效,有所发展,我们主要有几点感受。

(一)拓展职能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艺术研究虽是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却容易被人忽略。本单位是在川剧研究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过去研究范围狭窄,单位发展很受局限,1991年更名为重庆市艺术研究所,经不断努力,将研究视角扩大到舞台艺术、民间文化、群文事业、傩文化等科研领域和非遗保护工作,还先后完成了重庆市文化事业“九五”、“十一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和一批重要科研项目,还参加了我市文化事业“十二五”规划的编制。2008年又更名为重庆市文化艺术研究院。这些工作职能的不断扩展,不仅给单位带来更多的科研机会,而且又促进了我院科研事业的持续发展,并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找准项目带来更多的科研经费。研究机构占有足够的项目份额是推动艺术科研事业持续发展的主要支撑,科研成果被广泛采用又是研究机构成功争取项目的重要资本。随着文化事业管理的不断改革,业务资金都是跟着项目走。因此,在研究选项中找准项目也就至关重要,我们既注重对文化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性研究,也要围绕文化行政部门的中心工作组织科研课题。我们院通过多年的积极探索,采取了“广收信息,先接任务,保证质量,后争资金”的策略。首先,既要多收集课题项目的来源,又要具备一定的前瞻性思考。如我院争取到的重庆非遗保护管理、已列入重庆“十二五”规划十大文化设施的重庆非遗博物园、文化生态保护区等项目。其二,在不讲条件保质完成上级交办的业务工作,还不断获得政府颁发的社科优秀成果奖项,在当地有了较高信任度。当获取了这一资质,在争取项目、争取资金方面也就比较顺利了。从而改变了我院过去借钱搞研究的尴尬,逐步形成了有条件搞科研的格局,努力促进艺术科研事业步入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轨道。

(三)抓实基建带来良好的办公条件。通过几年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本单位已拥有占地10亩,几幢大楼的独立大院,业务办公的设施和工作环境有了很大改变。同时,我们还投入了100多万元更换新添业务设备和全院职工的办公设备,这不仅为全院干部职工提供了一个宽敞舒适的业务办公环境,也使我院科研办公条件在量的变化上有了质的飞跃。这要感谢2002年文化部科技司下发的52号文件,对艺术科研院所建设提出的要求。

基础科研研究篇9

《意见》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20项重点任务。

一是完善基础研究布局。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围绕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加强重大科学问题超前部署;优化国家科技计划基础研究支持体系;优化基础研究区域布局;推进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建设高水平研究基地。聚焦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布局建设国家实验室,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基地建设。

三是壮大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培养造就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和科技领军人才,加强中青年和后备科技人才培养,稳定高水平实验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高水平创新团队。

基础科研研究篇10

1.1中药科技基础信息数据库远程录入程序

中药科技基础信息数据库目前有8张库表,即:单味药、品种、生药材鉴定、中药药理、中药毒理、中药临床药理、化学成分、炮制品,分别设有:14、17、26、30、18、26、27、14共172个字段。每张库表即可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又与各表间有着一定的内在关联,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中药科技基础信息数据库结构以“单味药”为主表,二级表有:品种、生药材鉴定、中药药理、中药毒理、中药临床药理、化学成分、炮制品。

该库远程编辑加工的界面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组织起一个中医药信息系统,容纳了中草药中的大量知识。该系统设计了远程录入程序botany,这个程序采用了不同的数据库结构,具有较强的容错性,提供数据的远程录入和维护、多用户分级分权限管理、表查询字段管理、人员录入工作量统计等功能。

1.1.1标准表的建立

在中医药数据中,存在着一些专用的标准词汇,对这些词汇的引用和管理一直以来没有很好的技术支持。为此,该系统设计开发了标准表管理程序,提供了对标准数据的统一管理和规划。其功能包括标准表的创建,标准表的删除以及对标准表数据的添加、删除、修改以及向标准表中批量导入输入。

基于中药科技基础信息数据库的结构数据关系我们建立了33张标准表,标准表的设立引导了与关联数据项的关联。见表1。表1中药科技基础信息库的标准表(略)

1.1.2数据来源

以“中药数据库”为基础数据,以权威工具书《中华本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国常用中药材》、《中国药材学》、《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现代中药栽培养植与加工手册》、《常用中药成分与药理手册》、《植物活性成分辞典》、《天然活性成分简明手册》、《中药炮制学》以及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为数据依据。

1.1.3质量控制

该课题组先后制定了“中药基础库界面编辑标准”、“中药基础库操作手册”、“中药药理补充说明”、“中毒理及中药临床药理样本”、“中药炮制学说明”、“中药炮制学加工工艺标准”,为数据制作奠定了基础。

中药科技基础信息库的完成数据量:单味药11013条、化学成分5944条、品种8199条、生药材鉴定4350条、中药药理5407条、中药临床药理632条、中药毒理1160条、炮制品375条,总计37080条。

1.2中药科技基础信息数据库导入程序

本系统为面对管理人员的管理系统(magic)。目前支持导入远程录入的有8张表:“单味药、化学成分、品种、生药材鉴定、一般药理、一般临床药理、一般毒理、炮制品”。登陆以后进入主界面,选择需要导入的表,就进入相应表的导入界面。每个表的导入界面都是一样的:最上面是一些筛选条件,用来选择需要导入的记录;中间是将要导入的记录,为了简单起见(远程界面提供添加、修改、删除全套功能),只显示了1个iD、1个相关字段(如中药名称等)和一些附加信息(录入人员、状态标志等);最下面是记录导入的统计和控制。在导入时要先填入筛选条件,然后点击统计生成要导入的记录集,才能进行数据的导入。

此外,magic附带了统计录入人员工作量的功能,在主界面点击统计工作量即可。

1.3中药科技基础信息数据库导航系统

中药科技基础信息数据库的导航系统包含了几十张大型复杂的数据表,其拓扑结构之复杂、数据格式的多样化以及表与表之间的关系纷繁错杂是中医药学科固有的特性。为了能实现这些表数据之间的导航,设计了BaseView网页导航系统。该系统将错综复杂的表结构及其关系通过网页联接起来,实现了数据相关性的良好导航。

该导航系统查询是以查询类别对应相应的查询内容的导航系统,可以进行精确与模糊两种查询。查询类别设有“单味药、品种、炮制品、药理作用、化学成分”。查询单味药主表可直接查询到11个相关联关系。

从查询类别五大板块查询,可查询与五大板块相对应的每个主题的关系项,如“单味药”对应本库表14项与之关联的内容。以此类推,“品种”对应本库表17项、“炮制品”对应本库表14项、“中药药理”对应本库表30项、“中药化学成分”对应本库表27项,这样查询点共有102个。与102个查询点相关联的库表可进行系列关联查询。

2中药科技基础信息数据库的应用及归类

2.1中药科技基础信息数据库的应用

以“红花”为例,按“单味药”查询,选择后在相应中药名称处填“红花”,查询结果见表2。表2以“红花”为例查询所得结果(略)

“中药科技基础信息数据库”关联查询以红花为例:从该表进入查询类别,可以按“单味药、品种、炮制品、药理作用、化学成分”查询。可得到与“红花”单味药的数据相关联的其他数据,如品种、药理、毒理、临床药理、功效、归经、性味、疾病、化学成分、配伍、炮制品等11种关联数据,并可进一步深入关联。见表3。这时我们得到该药的品种数据并与之相关的生药材鉴定方法、该品种的单味药、该品种的科属类别。以生药材鉴别为例,见表4。表3以“红花”为例进一步深入关联查询结果(略)表4“红花”生药材鉴别查询(略)

通过查询我们了解到红花药材的一系列信息,如果进入“药理”表或“临床药理”表,又会从另一点而展开,最终又回到基点上,即由点到面,由面到点多重关联的查询,充分体现了中药科技基础信息的特性。

2.2中药科技基础信息数据库的归类查询

中药科技基础信息库单味药归类项;化学成分、疾病、功效、性味、归经、品种,化学成分归类项:功效、单位药。

以单味药大黄的性味归类为例,从“单味药”进入精确查询,然后进入“大黄”相关联的“该性味的单味药”,得到:“苦”、“寒”中药药性。查询顺序是:单味药:大黄,精确查询-查询详情-性味:大黄-该单味药的性味:苦、寒。我们再以性味“苦”为例,点击“苦”,再连续进入具备该性味的“单味药”,得到具有性味“苦”的单味药有4275条,如芙蓉麻、芙蓉菊根、扶栘木皮、扶桑金星蕨、。扶芳藤、伏牛花、佛手柑根、凤仙透骨草、凤仙根、凤仙、凤尾猪鬃草、凤尾搜山虎、凤凰毛、缝线石楠、蜂窝草、蜂斗菜、枫香树根、枫柳皮、风箱树叶、

风箱树花、风箱树根、风花菜、丰满凤仙花、丰花草、粪箕笃、粉团花、粉萍婆、粉绿藤、粉苞苣、分心木、肺形草、榧花、肥猪苗、肥肉草、非洲戴星草、飞天蠄蟧、飞来蓝、飞海蛾、飞蛾树、防风草、滇鸡骨常山、毛贯众等。按其归类项查询,还可根据需求对其单味药的其他归类项进行归类,为中药的知识挖掘提供了一个强大的中药科技基础信息数据平台。

3中药科技基础信息数据库维护与完善

随着中医药研究的不断深化,工具书的不断完善,中药科技基础信息数据库的内容也需不断维护、更新、充实。其中一些数据需进行结构化处理,如“生药材鉴定”中的:“药材鉴别、理化鉴别、显微鉴别、色谱鉴别、光谱鉴别”等字段,“品种”表中的“药材栽培”这部分数据的结构化目前也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中药科技基础信息数据库“生药材鉴定”、“品种”表,若进一步结构化后,对于中药材科研及生产以及市场需求,可提供有效的基础信息。在不断的优化进程中,统计功能也将得到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