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十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十篇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4:01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篇1

【关键词】历史课堂;核心素养;出发点;关键点;立足点;支撑点

核心素养研究的兴起和发展与时展、社会变革密切联系在一起,已经成为顺应教育改革趋势,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2016年9月,北师大举行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会。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落实途径等做了详细阐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总框架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态度或价值观等方面的融合,既包括问题解决、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维等“认知性素养”,又包括自我管理、组织能力、人际交往等“非认知性素养”。历史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历史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基本知识、关键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的综合表现,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所养成的相对稳定的、必备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能够体现出的带有历史学科特性的品质,其培养离不开历史课堂,历史教学应该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一、制定清晰有效的三维目标是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出发点

历史课程目标是对历史课程学习的总体要求,包括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等方面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是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清晰科学教学目标的设计则直接关系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因此,在设计三维教学目标时,需要深刻领会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在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出发点,遵循历史教育基本规律,充分发挥历史教育功能,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基础知识基a上,初步学会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从历史丰富的内涵中挖掘养分,逐步形成对历史的正确思想认识,提高认识现实的能力,形成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念的认同,达到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公民的道德标准。如在设计“贞观之治”这课的教学目标时,就不能简单笼统地设定为“了解贞观之治的背景、内容,理解贞观之治对历史的推动作用”,应该将其设计为“在了解贞观之治的知识点基础上,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二帝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一定推动作用;认识到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团结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这样设计的教学目标,既注重智育的提升,也注重德育的修行,使学生潜移默化为内化为优秀的品格,外化为崇高的行为。

二、实现教师教学方式的创新是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点

随着时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人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教学方式的创新则是之一素养培育的关键点。传统的教学方法由于受落后教学观念的影响,存在诸多弊端,这些弊端影响了学生学习历史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历史课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难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因此,必须创新历史教学方法,开拓多种学习方式和途径,丰富学生学习经历,促进体验与感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热情,启迪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实现知、情、信、意、行的转化。

三、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机制是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立足点

传统的教学评价重结果而轻过程,重求同而轻求异,评价目的片面、范围狭窄、手段单一,已经不能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因而建立科学有效的多远评价机制成为了课程改革的一大重点,也成为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立足点。多元教学评价评价既要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业成果,例如历史知识、学习能力、思维方法与道德品质等,还要考虑到学习的其他变化,如对所学习内容的情感倾向、对学习方式的效果领悟,以及与相关学科的迁移情况等。它包含体现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法的多元化。评价目标的多元化是指既要重视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历史基本技能的掌握,也要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更要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的评价;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是指要充分重视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仅仅是教师评价学生,还应该有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的相互结合;评价方法的多元化,除了纸笔测验外,还可以采用历史习作、历史调查、历史制作、教师观察等方法。通过多元化的历史评价,对学生给予及时的、有针对性的鼓励、帮助和指导,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动力,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四、充分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是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支撑点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篇2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有效性

历史学科对学生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树立正确的历史考证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部门之所以在初中阶段加入和深化历史内容,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学生对历史文化的认识也在逐步深入,借助历史科学的逐步推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将历史学科丰富的历史内涵以及对古文明的发展探究价值充分展现出来,历史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能够健康全面地发展。

一、核心要素的定义

核心要素指的是学生为达到自身发展进步及新时展的能力,也是学生自我素质提高的重要因素,而时空观念、历史文化、历史文明、历史价值观等,是现阶段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授课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工作中的关键导向。在开展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凸显历史学科的文化内涵及历史文化价值,紧紧跟随新时代的发展脚步,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促使初中学生学到更加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培养其更全面的历史核心素养,为以后更深入地探究历史知识夯实基础。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主要包括基础文化学习、自我发展能力等,它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首要核心。通过培养核心素养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人文文化底蕴,培养出有责任、有担当的人才。素养要高于知识与技能,技能重在侧重个人的能力,素养不仅包含个人的能力,还包含能力之上的综合素养,在个人思想品德方面有更深的意义。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通过不断持续的学习,以及教师细心的教学慢慢获得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持续不断学习的过程。学生核心素养与21世纪下应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品质与能力相契合,不但可以督促教师加强自身的学习与发展,还可以指导授课教师更深入地贯彻我国的教育方针,使新时代下的教学目标更加清晰,不断丰富文化内涵,使其更具可操性。学生对核心素养的培养要依靠教师对核心素养的落实,教育部门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教育改革,是当下教育任务的难点和转折点,教育工作者应有临危不惧,敢于挑战的责任意识。

二、现阶段对核心素养的理解不足

相关教师应明确历史核心素养的主旨,深入了解历史核心素养的基本含义。授课教师在授课时要不断丰富自身的基础文学理论,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使教学方式更贴近历史学科内容的本质特性。有些时候,历史教育者对历史核心素养未能有较深入的理解,对历史核心素养的认知仅停留在表面,对历史核心素养的元素构成未能有效地综合,导致对历史核心素养元素的认知零碎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体现历史核心元素的组成部分,学生得不到全面的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在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教学策略分析

(一)制订准确的教学目标,指引教学方向教学目标是教育工作者借助教学课堂要达到的效果。制订准确的教学目标,不仅可以指引教学方向,还能保证课堂教学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课堂教学要以教学目标为出发点,教学目标的树立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有深刻的影响。历史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对历史核心素养有深刻的领悟,将标准的历史课程研究透彻,严格把控历史核心素养的准确目标间的内在关联,并要充分认识到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也是逐步递进的,不能为追求素养质的发展而忽视学生量的吸收的能力,不能将所有的核心素养集中在一个课堂中。如在讲解唐朝时,为让学生深入了解盛唐时期经济发展的情况,可运用创造性的思维进行系统分层,考虑有哪几种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开展本节课堂,深入考虑在授课过程中如何向学生提问,怎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怎样才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如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怎么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等。

(二)指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核心素养教师是授课活动的组织领导者,教师本身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初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历史教师熟练掌握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情况、教材和教材教学纲要,借助明确的教学方向,科学有效地培育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提高帮助学生解决历史问题的正确性,促使学生历史思维的全面提升。历史核心素养的表面含义是学生对历史文化了解的思维能力,初中学生借助学到的历史文化知识,可以科学客观地看待历史事件,对历史发展过程有更清晰的认识,对历史事件有更准确、科学的解释,依靠学到的历史文化知识对该事件在当时造成的影响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篇3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人文素养

人文精神是历史课程的核心价值所在,历史教育的本质在于人文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从人文角度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人文素养的含义

所谓的人文素养,是指一个人所具备的人文精神而形成的内在品质,是人文精神的价值体现。提高当代高中生人文素养,对学生自身的精神风貌、对需要高素质市民的社会都是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的。21世纪的今天,正处于一次大规模、全方位的转型时期,在社会的这种巨大转型中,在传统与现实的激烈交锋中,纷繁的新观念纷至沓来,从不同程度上影响当代高中生的道德素养、文化素养、业务素养以及价值取向,使得高中生的判断力下降,内心躁动不安。当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整个社会带来的成效有目共睹,重视科学和发展科技教育已在高中教育中居重要地位。但是人们给予人文素养教育方面的关注却不够,往往把科技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主旋律,倍加重视,而人文素养教育则因缺乏实用性而成为微不足道的陪衬。但是,在社会问题突显的今天,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这一话题,成功的成为人们的焦点。

二、培养人文素养的策略

(一)教师要明确培养目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高一阶段:培养人文素养实践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信心,培养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使学生初步具备历史人文精神;突出学生参与实践的过程。高二、高三阶段:培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发展观,确立高尚的品格和人格修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二)加强教师师德教育,注重对学生内心世界的变化的情感沟通

善良、公正与责任感是其师德的核心构成要素。要坚持“民主平等”“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格养成。及时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情感沟通。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如:当学生快乐幸福时,教师要能和他们一起分享、体会;当学生自信心受挫时,教师要唤起学生的信心和力量;当学生骄傲自满时,教师要能及时平息学生的盲目自大。在课堂上,我经常提问、鼓励那些学习一般、不善言谈、爱搞动作的同学,课后还找他们谈心,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关爱,使他们的内心充满阳光和快乐。就算学习成绩可能不算好,但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做人,怎样做事,这是生活最基本的原则。也是人文素养提升的基础。

(三)认真钻研教材并充分发掘教材中蕴涵的人文精神,尤其注重当代青年的品德培养及对传统文化的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钻研教材,深人挖掘历史蕴涵的人文内涵。我们在教学中往往过于强调历史发展的“规律”,历史知识的体系,而忽视体现超越时代、民族和阶级的精神,忽视了人性的闪光点,这样就很难培养学生形成民主、平等、宽容、责任感等为核心的人文素养,所以我们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内容,或进行知识拓展,充分发掘历史教材本身的人文内涵,对学生进行激励、感染和影响,滋润和震撼学生的心灵。如讲孔子时可择选出《论语》中有p孔子君子人格品德修养的方法,并进行了粗略的梳理及思想内涵的解读,目的是为了把君子人格的修炼方法传达给学生们,使他们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遗留保存下来的历史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如爱国主义,儒家思想十分强调“舍生取义”,“尽忠报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是爱国主义的集中写照。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也非常重视人的思想品德和人格完善。孔子说:“富与贵,世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的“修身”是第一位的,`旧三省吾身”是每一个君子的自觉追求。当下,在传统主流文化受到冲击之时,我们通过历史课让学生感悟传统文化很是必要。

(四)改变教学理念,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评价方式,使学生深切感受人文情怀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理念,跟上时代的步伐,指导学生积极自主的学习。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多种多样接近实际的情景,激发学生独立提出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问题,启发学生根据不同的条件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思路去解决同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提高自己的创造思维能力。教师不要将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指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要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地“体验”中了解历史,在“体验”中内化升华自身的人文素养。教师所讲的每一节课都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如在上历史课前,要求学生必须先自主独立的完成导学案,课堂上能主动参与老师的教学活动,积极思考问题,小组内要合作讨论,将自己不同的想法和疑惑提出来,小组评价时也显示出了较高的水准。有利于学生形成合作团队意识,真正体会自我价值与集体利益的关系,真正享受通过自我努力,集体利益的实现,享受自我的满足和快乐。将高效课堂中对中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养的最大教学功能体现出来。

紧扣时展的步伐,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素材,引导学生去探究、感悟,获得丰富的人文认知,学会去认识、传承人类文明,弘扬人文精神。这样,全面发展才能落到实处,历史课程目的也才能更好地得到实现。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篇4

一、人文精神与历史教育

1.什么是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源于“人文”和“人文主义”。何谓“人文”,中西方都有对它的解释,就中国而言,在《易?贲?巽》中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程颐解释说:“天文,天之理也,人文,人之道也。”[1]由此可见,中国人对于“人文”的解释乃是相对于“天文”而言,从而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思想。就西方而言,“人文”的概念起源于古希腊,发展与文艺复兴运动时期,其核心是尊重人,尤其是尊重人作为一种精神存在的价值。

社会发展到今天,人文精神的主旨没变,不过与现实社会相结合在理解上增加了更多的内容,学者们从各种角度有各自的阐释,就我们今天的社会环境尤其是教育状况而言,我认为陈思和、周国平两位先生的阐释对我们更具启发意义。陈思和先生说:“人文精神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唤起人的自由存在的人格境界,一种根据兴趣爱好支配下的劳动行为,一种心灵世界的多样化,一种独立精神和自由思考。”[2]周国平先生说:“人文精神就是说一个人活着,他活得要有尊严,同时他要有自己的头脑、自己的灵魂。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用自己的灵魂去安排自己的人生。”[3]我们可以看到,两位先生都是从“尊严、自由、独立”等方面阐述人文精神的,这不仅是社会发展在思想上的深层内涵,同时也是人文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

2.历史学科的本质是人文学科

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教育的承载者是各门人文学科。所谓人文学科是相对于自然学科而言的,其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这些学科设立的目的是通过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之间关系的探讨,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内化成一个人的人格、品质与修养,从而达到发展人性、健全人格、完善素养的目的。

历史学科无论是从其渊源还是主旨功能来看都是典型的人文学科《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要求:“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树立不断完善自我、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和关注民族与人类命运的人生理想。”这就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且在后面还进一步的强调“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

由此可见,历史课的核心是文化素养的养成,而不是一门实用性的应用学科。并且与其他学科相比,它在人文教育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因为历史就是人类自身发展的历史,就是用人对人自身发展的认识去教育后人,其丰富的人文资源,在陶冶情操、完善人格、传承文化上具有特殊的优势。所以,人文主义教育是历史教育最本质的属性,人格教育是历史课程的最重要的目标。所有背离了这一属性和目标的教育行为都不是真正的历史教育。

二、历史教育的现状

1.历史学科在学生中的窘境

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的专家曾对北京市2000多位学生课程学习状况进行了仔细的调查。其中学生对历史课程有以下反映,值得我们注意:在“最不愿学的课”的排序中,历史课排第3位;在学生对15门中学课程喜欢程度由低到高的排序中,历史课排第2位;历史课被学生视为枯燥、没意思的课。赵亚夫教授曾进行过“关于学生和教师的历史教育观念”的调查,学生比较有代表性的几个看法是(1)历史就是时间、地点、人名和事实的代名词(2)学习历史要死记硬背,所以历史课是一门令人生厌的课程(3)历史课上学习的东西往往不切实际,距离现实生活太远,而且不能有自己的看法(4)历史就是教科书上写的东西,既不是故事,也不是史实(5)我们的历史观点经常是被强迫接受的[4]。

我也在我校学生中进行过类似的调差,结果大同小异。我们曾经认为最有意思最吸引学生的历史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如此之低令我们每一位历史教师汗颜与震惊,我们到了必须深刻反思的时候了。

2.历史课堂的普遍教学模式与人文精神的背离

在当前的历史教学中有两种普遍的背离人文主义教育的功利教学的行为。一是“唯知识论”,这种教学模式就教学的内容而言,考试考什么我就教什么、练什么;就教学的方法而言,历史就是照本宣科、死记硬背;就评价方式而言,学生考高分就是历史学的好。虽然在理论上我们都知道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是在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是在遮蔽历史丰富的人文内涵,但在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很多历史教师仍然奉行不逾。另一种则是近年来颇为流行的“唯能力论”,这种模式是在新课程改革和相应的高考进行后,他们针对高考对“新材料”“新情境”的重视,片面崇尚对史料的概括、提炼、分析等逻辑思维能力,从而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标准化、机械化和统一化,从而将丰富人文内涵的历史教学转变为纯技术性纯理性的历史史料教学,就历史教学的本质而言这种教学模式的危害更甚于前一种,因为人文教育的价值就是在于对一味强调“技术理性”“唯智教育”等非人性化教育的否定,就是在于对情感、人格的陶冶,而“唯能力论”恰恰又将我们带回了人文主义教育所要否定的那些东西。

三、在具体教学中加强人文主义教学的实践

无论是从当今社会青少年的整体道德素质而言,还是从历史学科的本真而言,我们都要切实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又如何具体实施呢?

1.在学习目标设计上注意突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设计学习目标的宗旨是让学生通过教学发生变化并获得进步。作为人文素养核心学科的历史要求学生的变化与进步指的是人格的健全与完善。因此,历史学习目标的重心应该在塑造学生的人格、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上。我们要充分的利用历史丰富的素材,如用优秀的历史人物、富有人文内涵和值得深刻反思的历史事件等以此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的在历史环境中理解历史、与历史人物进行心灵的沟通和碰撞,从而产生情感的共鸣,在情感体验内化的过程中接受心灵的洗礼、感悟人格的魅力、反思人性的弱点。随着情感体验的积累,人文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增长。

2.充分发掘历史教材中的人文主义内容

尽管在信息社会中,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信息,但就当前学习状况而言中学历史教材仍然是学生获得历史知识的最主要载体,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掘历史教材中的人文素材强化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首先,我们可以用历史人物及其活动来讲人文精神,这样就不会空洞乏味,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比如我们以王阳明为例突出坚韧不拔对于人生的重要性,以孙中山为例突出社会责任感对人生的重要性;其次,可以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会探究事件背后的社会发展规律和经验教训,比如香港中学历史教材中以“清室中衰”为例“培养学生廉洁的操守,拒绝贪污”,以“太平天国的内讧”为例“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再次,通过对相似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比较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和审美观。总之,通过对教材的学习,使人文知识内化成人文精神。

3.改变课堂教学模式,采用人文的教学方法

人文的教学知识与人文的教学方法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偏废。所谓人文的教学方法的核心就是坚持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个体的历史感悟。历史课堂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主战场,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必须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还学生自主的学习空间,打造富有人文精神的课堂,这就需要从课堂氛围的营造、教学手段的改变等多方面入手。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曾经做过一些尝试,在活动探究课“中国民生百年变迁”中我是这样设计的:

设计思路:中国近百年的社会生活变迁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课题。历史不仅仅是介绍重大事件和杰出人物的历史,还是每一个普通人的历史,我们每个人每一天所经历的最普通的日常生活就是历史最丰富的素材。一切生活皆历史,我们所做的就是发现、整理和阐述它们。

历史作为人文学科,其根本任务就是人格教育,就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的教育。新课改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精神,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体现为多了“活动探究课”,这有利于学生参与历史的制作、调查和探究,从而锻炼和提高学生收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它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一是通过相关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阐述历史信息的能力,并在过程中体验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二是通过相关活动,培养学生多渠道、多层次的了解百年来民生的变迁,确实体验到“生活就是历史”。

教学过程:学生分组合作选题,主要话题包括:(1)百年服装的变化。(2)百年货币的变化。(3)百年交通工具的变化。(4)从粮票到信用卡〈社会调查〉。(5)美丽女人标准的变化。(6)那些年……〈70后和00后童年玩具、零食的对比〉。(7)民居的变化〈手绘〉。(8)百年来流行歌曲的变迁。

教师对学生的选题进行指导,对学生的成果多鼓励,不包办。

这节“活动探究课”从课前的准备到课堂的展示,学生们分工合作、各尽所能,以自己的方式在各自感兴趣的领域中收集、整理和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初步掌握了历史信息的收集和甄别史料的基本方法;充分的感受了历史不是发黄的故纸堆、历史的学习更不是死记硬背,它就在我们身边,如此的丰富如此的鲜活,大大的增强了同学们的历史情趣和历史感悟。

4.采用富有人文精神的评价机制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篇5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国家认同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7)06-00-04

近年来,中小学核心素养研究成为热门话题。而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重要的国家课程,如何适应核心素养时代的教学变革,如何从学科教学向学科育人转变,如何真正将核心素养落到课堂实处、走到学生心中、表现在学生的行为上,这既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现实问题。

一、“国家认同”素养之价值认识

时代必然。当前,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主题,但与上个世纪相比,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呈现出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价值多元化的特征。今天的高中生多出生于本世纪初以后,他们的成长经历与互联网发展息息相关,可谓是网络原住民。互联网带来的扁平化人际关系、微传播的沟通方式和海量的数据信息,都给传统的国家认同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在学科育人,尤其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科育人中,做好国家认同这篇文章,有效提升学生的国家认同素养,值得我们思考、研究与实践。

复兴使然。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本世纪最重要的任务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中国梦”的主要内涵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具体表现为本世纪的“两个百年目标”的实现。“中国梦”实现要走中国道路,凝聚中国力量,弘扬中国精神,确立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四个自信”。“四个自信”的确立,恰恰说明了国家认同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可以说,国家认同素养是“四个自信”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国家认同素养,就不可能有“四个自信”的确立,也就没有实现中国梦的精气神。

教育应然。重视和强化国家认同教育,是任何一个国家教育的普遍共性。制度化的国家教育或者说学校教育,都会面对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根本问题。而国家认同就是这一根本问题的重要内涵之一。一个国家的国民国家基因、文化底色、价值追求和共同理想都是制度化国家教育必须完成的,而国家认同素养也就是国民国家基因、文化底色、价值追求和共同理想的综合体现。而就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言,制度化国家教育不应该、不可能在这一重大问题上缺位,制度化的国家教育必然要求重视国家认同素养的培育。

课程实然。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课程和国家意志表达的主干课程,通过各种途径培育学生国家认同素养是课程的应有之义、应当之为。同时,国家认同素养并不是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专有的核心素养,而是在中学大部分学科中都有分布。29门学科课程标准中,都涉及了国家认同,其中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提及了21次,高中历史提及了15次,高中语文提及了13次,义务教育语文提及了12次,高中思想政治课仅仅提及了4次。[1]由此可以看出,国家认同素养是绝大多数国家课程在课程实践中的一个重要任务,这也为跨学科进行国家认同素养的培育提供了可能。

二、“国家认同”素养之概念辨析

“国家认同”的本质内涵。国家认同素养属于社会参与中“公民责任和道德实践”这一核心范畴。即一个国家的公民对其生活的国家的政治认同、历史认同、语言认同和文化认同四个领域认同。[2]这四个领域认同相互叠加、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同构成国家认同素养的宽度,同时也表现为对四个领域的基本认知、价值认可和情感认同三个水平维度,共同形成了国家认同的深度。

四个领域认同中,政治认同为核心,历史、语言和文化认同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当下政治认同的投射和反映。一个者总是以解构历史、歪曲历史的方式来否定政治认同,同样,一个文化软骨病患者也不会有政治自信和政治认同。而三个水平维度则是在不同水平维度对国家认同的基本测量,一般呈现出阶梯式上升,有时也会呈现出某种错位和倒置。首先是基本认知,然后是价值认同,最后是情感认同,这是一个交替上升的过程,国家认同素养最终应该表现并内化为情感认同这一水平维度。当然,我们不否认存在两种现象:或仅仅停留在基本认知,止步于价值认同,更谈不上情感认同;或在盲目从众心理下情感认同很强烈,基本认知却知之甚少,完全没有主体性判断、独立性的理性思考。而这些都不是成功的国家认同教育。

学界提出政治认同是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政治认同主要表现为对当前国家政治制度、政治道路和领导力量的认知、认可和认同。就我国而言,就是对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执政方式和执政地位的认知、认可和认同。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政治认同素养的实践,既要重视国家基本制度、基本理论、基本道路的认知性教育,更要通过历史、文化和语言多个领域认同来提升和助力政治认同;既要在基本认知上,做到准确、全面、到位教学,更要在价值认可和情感认同上下功夫、做文章,实现国家认同素养的螺旋式上升。

“国家认同”的理性辨析。国家认同素养并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习得的;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核心素养相伴相成。思想政治学科将学科素养分为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四个维度。我们要真正理清国家认同素养的内涵,就需要对国家认同素养与理性精神素养、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和国际意识等相近素养进行辨析。

国家认同与理性精神。理性精神是个体在生活中表现出的独立思考、辩证批判、宽容多元的思维品质和行为特征,它是国家认同在自我认知、现实行为、人际关系等层面的具体体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非理性的所谓爱国行为,一般呈现两个极端,要么完全否定我国现行政治制度、领导力量,要么静止地看待我国现行制度,完全否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进步空间。这两种极端的共通之处就是缺乏理性精神下的家认同,而这样的国家认同是对国家认同素养的背离和伤害。

国家认同与法治意识。法治意识表现为对法律权威的认可、尊重和遵从。法治意识是个体国家认同、政治认同在行为处事、权利义务上线意识、底线意识、边际意识的体现。因此,国家认同离不开法治意识,法治意识也不可能脱离国家意识。几年前,在问题上,有西安某青年破坏其他公民的合法财产,甚至损害其他公民的人身健康的行为;几个月前,在韩国萨德问题上,依然出现部分群众打砸乐天等企业的行为。如果排除蓄意寻衅滋事,那么他们就是缺乏法治意识的“爱国行为”。就国家机关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言,法治意识就是做到依法行政、公正司法,让每一个行政行为都能经得起法律的考验,让每一个司法行为都能守住有效维护公民合法权利实现的最后底线。有法治意识支撑的国家认同更能入人心,动人情。

国家认同与公共参与。公共参与是每一个公民在公共生活中享有自己的合法权益、履行自己的法定义务,参与国家社会事务管理,有效承担公共责任的能力。一般而言,良好的国家认同素养支撑着公共素养,公共素养综合呈现出公民的国家认同素养。俗话说,你在哪里,中国在哪里;你做什么,中国就做什么;别人怎样看你,就怎样看中国。无论在国家“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还是在社区“鸡毛蒜皮”的小事上;无论在国内人情场面上,还是在国外旅途游玩中,我们每一次的公共参与其实都承载了国家认同素养的高低,都展示了我国的国家制度、民族文化和道德价值。

国家认同与国际意识。国际意识与国家意识同属于核心素养的社会参与领域,主要表现为具有多元文化与国际化的视野,关心本土和国际事务,能够关注全球议题和国际形势。近代以来,由于新航路的开辟和新大陆的发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将各国以越来越密切的方式联系在一起,国家认同和国际意识也越来越紧密起来。尤其在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传播网络化,世界越来越小,传播越来越快,国家认同与国际意识更是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可以说,没有国家认同的国际意识是虚无的,而没有国际意识的国家认同是虚假的。

三、“国家认同”素养培育之案例实践

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例,笔者通过常态性学科课程课堂实践、活动型学科课程和跨学科综合课程实践三种基本样态,尝试分析国家认同素养的实践策略。

基于常态性学科课程课堂实践。核心素养引领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全盘否定,恰恰相反,传统教学方式是课程实践的常态。在一个特定空间中,在教师的主导下,围绕特定的知识点,通过教师讲解、师生、生生互动、小组合作、共同探究、限时训练、评价反馈等环节,实现教学目标。

具体做法:教师通过创设学生熟悉、感兴趣的生活场景或者案例,如针对去年个别思维的议员在宣誓时的种种辱华事件,全国人大及时对基本法104条进行了释法,调动学生已有的学科知识,让学生明确知道政府、人民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知识,并对应理解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议员和香港议会等机构。教师通过全国人大释法过程,讲清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中,人民与人民代表大会、人大代表权利义务,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中央与地方等的关系,从而显示全国人大释法行为的合法性、正当性和权威性,最终培育和提升学生的国家认同素养。

实践反思:教师讲解是常态性学科育人过程中基础性的教学方法。而通过教师精要讲解、精当分析、精选习题,将学科理论逻辑与学生生活逻辑有机统一,让学生能够在自己的生活体验中准确理解学科理论逻辑,让理论的力量有效指导学生生活,为国家认同素养从认知认同到学科认同和情感认同飞跃准备必要条件。同时,合作学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方式,也是课堂集体学习的重要呈现。在同伴互助、师生相助中,学生不仅学习了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价值认可和情感认同。因此,合作学习是培育包括国家认同素养在内的核心素养的有效方式。

基于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实践。新修订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将社会活动作为思想政治课的必修内容,并占到三分之一的学时和学分。课程标准提出了基于必修课程包含社会活动的规定,采取内容与活动相互嵌入的组合方式。也就是说,活动型学科课程将作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独特的学科育人方式而存在,也将展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特色和特质。因此,在活动型思想政治课程中作好国家认同素养的落实,显得非常重要。

具体做法:教师可选择一个学生熟悉的议题,组织课内外一体化的设计流程和探究过程,从而组织教学。教师可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本地现实需求,事先设计若干开放性的议题,让学生进行选择。如笔者结合昆山地方实际,设计“小区居民停车难问题”“昆山美丽乡村建设”“昆山普通高中资源现状与瓶颈”等多个议题,让学生选择,并形成几个议题小组。用一节课时间进行课本知识的自主学习,用一个半天的时间让学生走访,将昆山市地方人民大会作为必访环节,了解昆山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机构设置、工作制度、代表工作,形成对于自选议题的基本看法、已有工作和未来设想。最后,利用一节课时间进行各组成果展示,将地方人大的相关知识作为必展内容,同时展示本组对所选议题的总体介绍、问题困境和具体建议。

实践反思:相较于常态化课程实践中案例的选择,活动型学科课程的议题更加注重学生的生活性、现实性、开放性和探究性,能够满足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认知走向实践,从学中练变成做中学、做中悟的需要。议题的选择既要包含学科的主干知识,也要呈现学科价值追求和情感呈现,选择开放性、引领性的议题,围绕议题开展教学设计,包括学习路径、方法和策略,并能为不同学生提供表达机会。

同时,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在于辨析,突破一言堂的最佳办法也是辨析。让不同的描述、甚至对立的观点在课堂中展示,对同一问题进行多角度质疑,老师可以有意成为异见者,成为学生辨析的靶子和素材,从而让课堂包容更多不同的声音,在碰撞中捕捉真理的火花,在争辩中展示理性的价值。

基于活动型综合课程的实践。学生在多学科老师的指导下,基于生活,通过特定主题,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充分调动包括思想政治课程在内的多学科知识,来解决特定问题。而多课程、多学科交叉、相融和整合,设计活动型综合课程来实现国家认同素养的培育,能够突破单一学科教育教学中的很多不足和局限。

具体做法:教师可将思想政治、历史、英语等不同学科整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各学科的知识。比如,学生可以中国近现代革命史的史实,论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必然性,通过对建国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史搜集、分析,论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现实可行性,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的总结,论证人民代表大会的重大优越性;学生可通过选择、阅读英文版的美国独立宣言、英国大的部分章节,原原本本地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现实条件;通过现代传媒了解西方议会制度的优势和局限,尤其是台湾地区的“国会”乱象。最后在学校层面,将学生的学习成果以某个主题活动的形式进行呈现、展览和评比。

实践反思:跨学科的活动设计仅仅依靠学科教师是难以完成的,需要学校层面协同好相关处室,如德育处、团委、教务处,做好顶层设计,统筹安排主题活动,做到有计划、分阶段、分年级、分主题持续推进。如此,既能提升综合实践课程的学术内涵,也能依靠丰富、活泼、参与感强的主题活动,提升学生素养,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正如前文所述,国家认同素养不是思想政治学科所独有的,而是多种学科的共同素养。因此,通过设计跨学科课程,也即活动型综合实践课程,培育学生的国家认同素养,有着独特的优势。跨学科课程让学生面对真实世界、真实场景、真实场景,让学生充分调动已有各学科知识和生活经验来解决真实问题。

参考文献:

[1]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207.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篇6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人文素养培养方法

一、历史课堂在人文素养教育方面的特殊优势

“人文素养”这个词语,尽管近年来出现频率很高,但尚无明确的定论。“人文素养”其实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①文化素质。不仅具有良好的文史哲知识基础,而且对国际文化有一定的理解;②沟通能力。了解异国的风土人情、礼仪规范,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交流;③人格修养。能坚守民族气节,弘扬科学、民主、自由、责任的精神,对多元的国际文化持包容的心态。而历史课堂在人文素养教育方面具有特殊优势。

首先,宽广的领域、厚重的人文内容奠定了历史学科在人文素养教育中的独特优势。历史是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它涉及的领域非常广阔,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学、哲学、宗教、艺术、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等。历史不仅展现了广阔的视野,还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素材,积淀了深刻的人类经验。它讲人情世故、讲社会变迁、讲历代兴衰成败,在人文素养教育中具有特殊的优势。

其次,客观真实的史实、翔实生动的德育素材增强了历史课堂在人文素养教育中的说服力、感染力。历史是以往史实记录的反映,自古以来就被称为“永恒的建设性的道德遗产”。在中外文明史上,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辈出,政治、经济、科学、文化艺术成就辉煌,正反两方面的人物和事例比比皆是、不胜枚举。这都为开展人文素养教育提供了生动的教育素材。毫不夸张地说,历史学科领域宽阔、内容丰富、文明灿烂、成果辉煌,它所包含的人文教育内容之丰富是一般课堂难以相比的。

二、当前高中生人文素养的缺失

近年来,高中学生人文知识欠缺。学校强化知识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忽视人文素养教育;家庭教育的缺失,功利的价值取向,最终导致学生人文知识匮乏,缺乏对国家的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了解;难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缺乏信仰;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不够,爱国心、责任感缺乏,使命感淡化;人文意识淡漠,对人自身和他人的价值、尊严认识高度不够;社会适应能力差,缺乏在复杂的社会中立身的基本能力;道德修养较差。一些学生不懂得“做人”的基本准则,自私自利,损人利己,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心胸狭窄,精神空虚,心理脆弱,经不起挫折,没有意志力;崇尚物质,贪图享受,对精神世界的反应越来越冷淡。这方面的长期缺失,甚至导致学生对“生”与“死”缺乏最基本的认识和思考,出现许多诸如“虐杀小动物”,因区区小事而杀父弑母,小小纠纷便大开杀戒,一言不合便捅死同学,偶遇一点挫折便割腕、跳楼等事件。

高中生低下的人文素养必然会影响学生以后的发展,甚至影响社会文明的良性发展。因此,加强对高中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是中学历史课堂不容回避的重要内容。

三、在历史课堂中如何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

(一)钻研教材,深入挖掘历史中蕴涵的人文内涵。

中华民族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著称于世。“悠悠五千年,巍巍中华魂”,古老的文明到处闪烁着人文素养的光辉。中国历史上,有精忠报国、捐躯赴难的爱国情怀;有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气节操守;有自强不息、顽强进取的积极人生;有温良谦恭、扶危济困的人间关爱;有厚德载物、容纳百川的博怀;有民贵君轻、载舟覆舟的民本思想;有任人唯贤、唯才是举的用人标准;有清正廉洁、克勤克俭的为官之道;有居安思危、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等等。同时,中外历史上专制暴政、滥杀无辜、草菅人命、压抑人性的反面事例也屡见不鲜。因此,历史教师要善于钻研教材,挖掘历史中蕴涵的人文素材,充实教学,教育学生。

(二)以情动人,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怀。

教师是充满情感的职业。课堂上,面对学生,教师应满怀热情;面对丰富多彩、沧桑多变的历史,教师更应充满激情,并将这种激情有机地融入到教学之中。曾说:“史学于人生的关系,可以分知识方面和感情方面两部分去说。”古往今来,无数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都曾令我们深思、感叹、激情澎湃。司马迁曾总结:“……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违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这是发愤立志的最好例子。迭经忧患的中华民族始终坚强地屹立于世界之林,“卧薪尝胆”的志向,多难兴邦的信念,坚韧不拔的精神起到了很大的激励作用。当讲到中国古代历史上发生的秦赵长平之战,40万将士被无情坑杀时,我们会为战争的残酷而震撼;当讲到东汉末年群雄逐鹿、烽火连天,民间“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景时,我们会为平民百姓遭遇的生灵涂炭而忧思;当讲到圆明园被焚、故宫珍宝被抢、南京30万同胞被屠杀时,我们会为衰落的中国、腐朽的政府拍案而起。实践证明,以情动人,以言感人,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样的课堂,不仅能引发学生的共鸣,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能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爱和平、热爱祖国、奋发向上的人文情怀。

(三)榜样带动,激发学生的爱国心、责任感。

爱国心、责任感是人文精神包含的内容,也是人文素养的外在体现。人文素养深厚的人,必然会热爱自己的祖国,必然会对事业、对他人、对社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因此,在历史课堂上要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心、责任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课堂上,我们要注重引用历史伟人的爱国、报国事例来教育和熏陶学生,用他们高尚的人格去感染学生。例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提出的,不仅具有倡导民族气节,挽救民族危亡的积极意义,而且突出了个人的命运与民族、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崇高的历史责任感,所以每当中华民族濒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都起到了救亡图存的战斗号角作用。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诸如卓有见识的林则徐,血染吴淞口的陈化成,维新被杀的谭嗣同,帝制的孙中山,横眉冷对的鲁迅,抗日献身的张自忠,以及无数为国捐躯的共产党人都体现了这一民族爱国精神,他们是中华民族之魂。他们崇高的人格、伟大的抱负、宽广的胸怀、坚定的意志都对学生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力和感召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潜意识中的敬慕感,使课堂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篇7

关键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教育

自2006年秋季开始,我国所有的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一道,将全面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新方案。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调整为“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这既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的重要契机。我认为,要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效果,必须充分认识和发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教育内涵,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教育统一起来。

发掘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教育内涵的重要性

人文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人。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以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人的价值的实现为目的和尺度的,是使人成为“人”的活动。人文教育是教育的本义。在我国,自上个世纪末以来,高等职业教育获得了蓬勃发展。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部分,是职业教育的高层次,应当体现高等教育的属性,高职院校同样是高等学府,是学生成人、成才的殿堂。绝不能狭隘地将高职教育理解为就是职业能力培训,就是以培养“才”为唯一目标,而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忽视对“人”的培养。否则,高职教育就会变成能工巧匠式或“手艺匠”式的狭隘的功利主义教育,高职院校就会变成生产合格“产品”的“工厂”。因此,必须从职业教育和人文教育和谐发展的角度理解高职教育的内在属性,将人文教育渗透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和各门课程的教学当中。思想政治理论课自然不能例外。

人文属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属性思想政治理论课首先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属性,其教学目标首先在于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与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纪律、道德和法制教育,使其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的信念与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认同并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纲领和政策,自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胜利推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积极工作,贡献力量。这一点对于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定位是至关紧要的。但也要看到人文属性同样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固有的内在属性,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涉及的学科来看,不是只涉及单一的某个学科,而是涉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轴心的人文社会学科群,包括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历史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几乎涵盖了人文社会学科的所有门类。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关注的是人生的价值、人民的福祉、国家的繁荣、社会的进步与世界的前途,只有从政治属性和人文属性的统一中,才能更加完整、准确地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内涵。

人文教育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效果的必然选择经过多年的努力,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和教书育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代大学生整体精神面貌积极向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功不可没。但是,在有些地方也存在着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受学生认同和欢迎的状况,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在于有些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只是单调的理论宣传和乏味的政治说教,远离火热的现实生活和学生的思想实际,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想共鸣,从而严重地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甚至起到了相反的作用。要改变这种状况,只有大力发掘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的人文内涵,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人文教学的统一,通过倡导人文教学,拓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领域,密切联系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动实践,贴近青年学生的思想实际,展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人文意蕴,摆脱说教意味,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大学生的认同感,这是切实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功能的必然要求。

完整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教育内涵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际上是意识形态属性与人文属性兼备的课程,人文属性是与技术至上、功利至上、个人至上相反对的价值取向,具有开放性、超越性,集中表现为对真善美的追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体现着深刻的人文教育内涵,概括言之,有以下四个方面:

人文自觉与价值理性思想政治理论课首先不是以“致用”为目标的课程,而是追求“无用之用”。这种定位在表面上看与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指导思想相矛盾,但这不能成为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由。专业课的用处是显性的应用之“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无用之用”则是隐性的,虽然不能立竿见影,但旨在唤起学生的人文自觉与价值理性,使学生不为专业所局限,不为技术所束缚,自觉按照全面发展的人的标准来思考自己的存在和发展,关注生命的意义和尊严;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不把别人当工具,不把自己当奴隶;遇事能够思考是否应当,进行价值评估(价值理性),然后分析是否可行,提出行动方案(工具理性)。

历史意识与未来关怀人们都生活在现实之中,要更好地理解现实,就不能缺少历史意识;要更好地把握现实,就不能不关怀未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教育内容。虽然高职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本身就是一门史论合一的课程,离开了中国革命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就无法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无法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依据和实践基础,无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充满着热切的未来关怀,教育学生要具有未来的眼光,关心社会和自己的未来,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理解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最美好、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现阶段的奋斗目标;个人理想要自觉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一定意义上既是历史课,也是理想课。

社会责任与公民素质接受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将来是社会的中坚和栋梁,所以,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将来社会的面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与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责任课,要帮助大学生摆脱个人至上、自我中心的狭隘观念,从理论上说明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但主要在于对社会承担的责任和为社会进步做出的贡献;可以通过伟人和先进人物的具体介绍,展示其胸襟抱负、理想情怀、奉献精神和人格魅力,激发大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要教育学生树立在艰苦中锻炼、在实践中成才的择业观和创业观。思想政治理论课还是现代公民课,要使学生摆脱数千年专制传统遗留下来的权力本位(亦即官本位)意识、特权思想、人治观念,教育学生树立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权利义务观念、公德意识、平等意识、民主意识、法制观念,了解现代公民社会的基本规范,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社会责任和公民素质应当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教育内涵的核心部分。

理论素质与创新思维在现代世界,大到国家、民族,小至个人,如果没有理论素质与创新思维,是难有大作为、大成就的。虽然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上以训练实践操作能力为主要方向,而不是以学生的理论水平为衡量标准,但是从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提高和青年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必要的理论素质与创新思维能力应当成为高职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理论素质与创新思维方面有自己独到的优势,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根据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丰富经验,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各个方面坚持并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高职大学生学习“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既可以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理解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也能够把握其中蕴涵的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矛盾分析、大局视角、求实态度等方法论原则,从中学到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教育内涵的实现

要切实挖掘并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教育内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主要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努力转变观念,确立人文教育意识高职院校大都是从中等职业教育或成人教育转制而来,建校时间相对较短,历史文化积淀不足,尚处于创业阶段,自身传统还在形成之中。所以,与人文学科齐全、文化积淀深厚的综合性大学相比较,人文教育容易成为高职院校的一个“盲点”。在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由其特殊的人文属性所决定,必须在人文教育方面有所作为。任何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与活生生的人的对话,在教育者的心中一定要时刻有“人”的存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充分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特性和意识形态属性,在教学过程中牢牢把握政治原则,遵守政治纪律,切实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但是,也不能单纯地从政治教育的角度去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属性和内涵,必须充分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教育内涵,将思想政治教育融会到人文教育之中,在人文教育之中自然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认识自己所承担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双重责任,树立人文教育意识,这是开掘并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教育内涵的思想前提。

全面改革教学,贯穿人文教育理念高职大学生正处于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其内心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对人生、对社会的困惑,还有一点青春的迷茫甚至叛逆。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主动贴近他们的思想实际和内心世界,主动适应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要想真正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意蕴,必须全面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把人文教育的理念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核心在于充分尊重并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调动其学习、思考的积极性,使其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在教学内容上,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既要严格贯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使其成为教学活动的依据和指导,又要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要善于捕捉青年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思想困惑和难点问题设计教学内容,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理论探讨和思想引导,证明理论的力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引导学生既要认识了解马克思、恩格斯、、邓小平这样的伟人,也要认识了解张思德、雷锋、王顺友这样的普通人,认识他们的人生经历、思想世界和精神追求;可以尝试指导学生阅读一些文字浅显、篇幅适中的原著,在原汁原味的阅读中领略理论的魅力;在课堂教学的组织上,要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辩论法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通过精心设计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历史图片、专题纪录片、电影等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之中受到教育,获得启示。在考核方式上,要把学生平时学习情况和课堂表现作为重要依据,考核的内容既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和了解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也要适当增加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内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使考核具有开放性,切实体现人文素质教育的指导理念。

提高教师素质,树立人文教育榜样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发掘并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教育内涵,教师是关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的同时,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自觉地以“人师”而非“经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砥砺德行,学习新知,言行一致,对自己的职业满怀自豪,对学生充满真挚的热爱,用满腔的热情、丰富的学识和高尚的师德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人文内涵,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可亲、可敬、可学的良师益友和榜样。教学是一门艺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要不断提高教学业务水平,钻研教学艺术,修炼表达能力和表达技巧,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摒弃说教,增强教学的吸引力、亲和力和感染力,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如春风化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然地滋润学生的心灵世界,使其受到人文教化。

参考文献:

[1]刘玉清.职业技术院校实施人文教育的策略[J].教育与职业,2000,(5).

[2]高云伟.加强高职院校人文教育[J].机械职业教育,2001,(4).

[3]裴云.对高职教育本质的解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1).

[4]顾明远.推进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结合[n].南方日报,2005-02-02.

[5]邬大光.以校园文化为基础构建人文教育环境[n].南方日报,2005-02-02.

[6]朱小蔓.道德人和知识人的统一[n].南方日报,2005-02-02.

[7]熊惠平.“穷人经济学”与全纳教育:中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新话语[J].教育发展研究,2006,(4).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篇8

【关键词】笛卡尔数学史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1-0150-01

数学教育一直停留在传统教育上,使得数学教育得不到发展,没有新的东西融入。研究数学史是数学教育的新方式,对数学教育文化起到启发作用。通过研究数学史的数学思想和文化内涵,有助于数学教育的发展和改革。

一现今新课标下的数学教育

1.新课程下教育任务

以全面发展为基本是追求对人的全面教育,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把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融汇在“文化内涵”中,是新课程精神的重要特征。为实现人文与科学整合的新课程文化观,必须把教育内容扩展到文化中,而不是仅限于知识范畴。除了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还要了解学生是否对创造科学文化过程的理解、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建立和提升。使学生能从文化创造史中得到全面的传承、滋养和发展。

2.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坚持人文与科学相互融合的文化观,制订发展性和整合性的数学教育新课程体系是关键。反映出数学素养的提升;从基础知识的掌握提升到创造能力;使数学问题发展到数学应用和创新;从找方式去学习到形成科学态度和研究精神;从认识数学到形成辩证思维。这是传统教学所无法企及的。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是注重数学知识学习,重视数学的价值。该观念是基于用数学去认知和改造世界,但数学教育不仅限于它的科学教育功能,数学教育的功能还体现在文化教育上,是文化和科学功能的融合,是对学生进行文化素养、人格塑造,用数学的方法、思想和精神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应把数学教育拿到文化领域去,才能使数学能人性化,并防止数学脱离在文化之外。

强调学生人文素养和数学素养辩证地统一,打造数学文化、知识和数学精神的融合。全面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是数学教育的宗旨。学生的数学观、创新意识、思维品质、学习态度和情感体验是数学教育的基本因素。

3.数学史对于数学教育的促进作用和启发意义

数学史就是数学发展进程和规律,它与文化、政治和经济的联系相当广泛。数学史是反映数学学科的发展历程,它的特征是动态的发展过程和数学的产生过程。教育背负着人类文化、科学的传承,数学教育是发展和传承文化的精神活动。包罗万象的数学史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它能成为数学教育的承载体。数学的起源来自于数学史,可以从中提取出数学的发展轨迹和进步过程,理解数学的严谨性。它反映出严谨的推理以及积极的愿望,包含审美态度给人类的创造欲望。可以理解为数学学科本身与世界客观精神的一种内在统一。数学教育包含相互对立和相互依赖,这是数学和教育的特殊属性。数学教育的属性可以理解为培养学生在数学学科方面的人文素养。教育属性和数学属性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矛盾。由此,要将数学教育的教育属性和数学属性结合在一起,数学教育发展就能得到促进。

二数学史的理论价值和意义

第一,在数学教育以“以人为本”的主题和数学观与数学课程的基点上,让数学史融进数学学科教育,有利于促进数学教育,数学史对于数学教育有启发意义。数学史的统融入对数学教育的实践和理论具有导向作用。在数学史材料中,从广义的数学文化角度,把笛卡尔的数学思想多层次、多维度分析,发掘数学思想的教育意义和文化内涵,以笛卡尔的数学思想作为高中解析几何教学核心,这种举措不但深化了数学思想的教育价值和文化价值,更为数学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点。

第二,用笛卡尔思想中的教育内涵和文化内涵,提取出高中数学的解析几何教育策略,将其运用在数学课程实践。数学史对于数学教育的理论意义在于高中数学解析几何教学的正确价值取向。为数学教育的改革提供一定借鉴,为数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一条例证,这就是数学史的实践意义。

三数学的价值和文化特征

数学的基本特征是文化,它具有较大的文化价值。数学给人类带来严谨的思维方式,是其他各个自然学科的基础工具,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滚轮,是文化的激素。数学文化是一个铺设面广泛的问题,众所周知但却极其难以把控。数学和文化之间的关系相当复杂,人类对于数学的功能、特征和涵义都有待深化探索,需要更加明确的认识。

四结束语

历史是最好的启发者,历史对学科教育的意义不言而喻。数学史的教育意义在现今得到相关实践,也起到很显著的作用。本文的宗旨不在于讲述数学史对数学学科教育的重要性,这已毋庸赘言,相关事实证明,数学史就是数学教育的重要基点。在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如何寻找到生存点,挖掘数学史对数学学科教育的要素,使得数学史的文化内涵得到教育体现,是数学教育的追求。数学教育将迎来广袤的明天,需要更多的探究与发现,才能使得数学教育上一个新台阶,数学史融入数学教育是我国数学教育的一个新起点。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篇9

一、审视历史课程功能,认识进行荣辱观教育的意义

我们不难理解总书记高屋建瓴地要求加强对青少年树立“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深刻内涵:(1)“八荣八耻”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容,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鲜明表达,为公民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2)“八荣八耻”涵盖了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3)“八荣八耻”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的关系,既有个人内在素质的自我超越,又有社会整体风气的建设;既要求个体的内省,又要求群体的互动,涉及人生态度、公共行为、社会风尚,体现了新时期每个公民应有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毫无疑问,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丰富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涵,为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为此,我们要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在历史教学中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意义。

二、明确历史教学中荣辱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发挥历史学科的特殊优势

在历史教学中开展荣辱观教育,必须明确历史教学中荣辱观教育的重点内容,以突出重点,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我们在教学中不是平铺直叙、面面俱到,而是针对中学生荣辱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教学内容,确定了历史教学中进行荣辱观教育的几个重要方面。

1.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兴旺发达的精神支柱。“八荣八耻”讲话中,首先强调的就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因此,爱国主义是对中学生进行荣辱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历史教学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材料丰富,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教学中,我们努力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中国史教学的全过程,收到了教书育人的良好效果。在古代史教学中,我们侧重于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通过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历史悠久、文明灿烂,在许多方面都走在世界前列,从而大大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在近代史教学中,我们用中国近代百余年遭受侵略、蒙受屈辱的历史教育学生,使他们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从而自觉地增强知耻奋进、为中华崛起而努力学习的思想感情。在现代史教学中,我们侧重于党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和民族团结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得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的正确结论,把学生的爱国主义认识引导到爱党、爱社会主义的当代爱国观上来。

2.诚实守信教育。

诚实守信,是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道德规范,是每个公民应该达到的基本道德水准,对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重要时期的中学生加强诚信教育非常必要。诚实守信一直是我国人民特别推崇的传统美德,古人诚实守信的真实事例为我们进行诚信教育提供了宝贵而生动的材料。据此,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应重视挖掘诚信教育的素材,用古人诚信受益、失信受损的史实教育学生,使他们认识到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时代骄子的中学生理应继承并发扬诚信美德。当代中学生的诚实守信,表现在学习上是勤奋学习、诚信考试,表现在与他人的交往上是真诚待人、互相信赖,表现在对待国家和集体的态度上是奉公守法、忠诚无私。只有做到了这些,中学生才能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才能为自己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篇10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B-0085-03

自2013年起,笔者连续四年担任我校高三艺术班班主任及历史科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艺术生在历史学习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历史学习兴趣不高;二是历史理解能力欠缺,对一些限定性词语不敏感,容易以偏概全;三是历史基础知识薄弱,历史时空观念匮乏,历史知识迁移能力有限;四是抽象思维、思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不足;五是学习存在功利性,以为历史光靠多背就会得高分;六是学习持续性不够,韧性不足,遇到困难容易放弃等。因此,教师能否采用合理的教学手段,满足艺术生多样化的学习要求,是提高艺术生历史学习能力的关键因素。

关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很多,但笔者在中??知网上以“艺术生历史教学”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时仅有7个相关搜索结果,且多数是硕士论文,理论性强,关于一线教师的相关经验总结类的文章还不多见,可见相关研究还很欠缺。本文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史料实证素养为例,谈谈艺术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储备史料实证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史料搜集、史料运用的原则与方法

以史料实证为例,其内涵是通过去伪存真、反复求证等方式获得可信度较高、符合史实的史料,并以此为依据,得出切实可信的观点与客观理性的认识,最大限度靠近历史真相的一种研究方法。史料是我们追寻历史真相的重要媒介,也是我们评价历史人物、事件的重要依据。常说的史料,就是指人类活动留下的痕迹,史料按表现形式分有: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和口述史料三类,这三类史料按可信度大小分依次为:第一手史料及原始史料,直接反映历史事件,实物化程度高,可信度高;第二手史料及间接文献史料,距离研究的历史有一定的时间差,或者是后人的研究成果;第三类史料为口述史料,可能受阶级立场和个人主观认知的局限,需要加以鉴别。

(二)史料研读的方法

艺术生在史料实证素养上,要养成“孤证不立”“去伪存真”“论从史出”等判断意识,认识到历史记录具有主观性,文字史实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色彩。史料实证时,需要通过辨别史料价值的真伪,了解作者的立场与情感、史料叙述的价值取向等方式,运用史料分类的方法加以理解和判断。

如给艺术生讲解孤证不立的内涵,包括单独的事实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局部的个体不能证明全局与整体;没有比较,不能说某时期出现的事物最早出现;当下不能代表过去与将来等方面。为了通俗易懂,我形象地将孤证不立比喻为:一大发明不能证明古代中国的科技领先世界,至少要四大发明;武则天做女皇不代表女性地位提高;某同学高考考了600分不能说自己很厉害,要是别人都考601分以上呢?某人此刻掏出手机打电话,不能说明他(她)是最早使用手机的地球人。通过生动有趣的比喻,艺术生对孤证不立的理解透彻了很多。另外,我常用2013年的一道江苏高考历史题为例加以辅证:

试题: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解析】:题干材料的核心信息是20世纪50年代在战国时期秦魏等国故地出土铁农具遗存之类的实物史料,可信度高。根据孤证不立的原理,不能证明a选项的垄断性、C项的必然性和D项的首创性,故符合史料实证逻辑的是B选项。

二、开展史料实证相关的研究性学习

高考命题人主要是高校教师,命题者往往会把自身与同行的学术成果反映在高考试题上,这样给中学历史教材与教师带来很大的挑战,备考不能完全从课本出发,而应该触类旁通,吐故纳新。因此,教师的职责是鼓励艺术生突破现有的课程资源,开展史料实证相关的研究性学习,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历史材料具有多样性、时代性和差异性等特点,艺术生在史料阅读方面存在着较大障碍,尤其是阅读文言文类的史料。他们在阅读、理解与提取信息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理解偏差,缺乏逻辑。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教师可以引导艺术生尝试从这些方面去探究:

1.历史记录有没有主观性?

2.史料的运用首先要注意什么?

3.本段历史材料的核心信息是什么?

4.如何将材料的历史背景界定为明确的历史阶段特征?

5.如何将材料的信息概括成规范的历史语言?

根据以上问题,教师可选取一些简明扼要、信息量典型的史料,示范自身在分析史料时是如何理解、分析与表达,通过模仿教师的学习过程,学生逐步领悟学习方法,从而培养出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

如在讲人民版必修三第三单元《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第一课《顺乎世界之潮流》时,笔者引用了如下材料,以训练艺术生的史料实证能力:

材料:第由是而观之,则及今而图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不为其标,则无以救目前之溃败;不为其本,则虽治其标,而不久亦将自废。标者何?收大权,练军实……至于其本,则亦于民智、民力、民德三者加之意而已。果使民智日开、民力日奋、民德日和,则上虽不治其标,而标将自立。

――严复《原强》(1895年)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选拔了国家需要的人才;扩大了官员的来源范围;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治。

为了说明科举制的优点,我再补充一段材料:

材料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有哪些历史性进步?

学生讨论后总结:有利于打破结党营私;可以防范徇私舞弊;考试选拔人才体现公平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