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十篇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十篇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3:39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篇1

关键词:列宁;新经济政策;实践意义

伴随着十月革命的胜利,苏维埃俄国的建立把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实践。俄国是一个有着独特国情的“东方式”的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研究的经典、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要在这样一个没有现成理论指导的过度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依靠从实际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的活学活用。

一、列宁新经济政策的背景

在列宁新经济政策实施之前,苏俄实施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余粮征集制、取消自由贸易、配给制等措施。包括列宁在内的俄共布领导人都犯了盲目乐观的错误,他们试图通过“战时共产主义”这一战争时期的政策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使苏俄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直接在生产力和经济文化都不发达的苏俄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既不适合苏俄的国情,又违背了客观规律,因而失败无法避免。

1921年开始,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接踵而来,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再次面临严峻的挑战。经济方面:苏俄国内经济凋敝、国民经济崩溃。1921年,苏俄的农业产值只是战前一半左右的水平、工业产值更仅为战前的七分之一、粮食供给困难、交通业停滞,人民群众生活异常艰辛。政治方面:城市工人罢工与农村农民暴动,工农联盟受到冲击。1920年开始,莫斯科等地爆发了工人罢工和游行示威。同时,农民暴动也席卷整个苏俄,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农民暴动的最激烈反应,由农民组成的新兵提出了“没有布尔什维克参加的苏维埃”的政治口号,这对列宁影响很大:“到1921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强攻’的办法,即用最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如果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直接诱因,那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根本原因就是苏俄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生产力不发达的国家,要在这样的国家实现直接过渡是不现实的。

二、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实践意义

(一)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内容

1.粮食税改革

列宁新经济政策的首要目的是巩固工农联盟,因而严重损害农民利益的余粮征集制必须取消,取而代之的是粮食税,粮食税改革是列宁新经济政策的起始点,内容主要是用粮食税取代余粮征集制、逐渐降低粮食税以及用货币税取代实物税。列宁在党的十大上提出:“余粮收集制是以征收所有的余粮,建立强制的国家垄断制为前提的。当时我们不可能有其他的办法,因为我们处于极端贫困的状态……如果有一些商品,那是可以采用实物税和自由周转的为一种过渡办法的。这种周转对于农民是一种刺激、鼓励和推动。业主能够而且一定会为自身的利益而努力的,因为将来要向他征收的不是他所有的余粮,而仅仅是粮食税;这种税额应当尽可能预先加以规定。主要的是刺激、鼓励和推动小农来从事经营。”

2.恢复商品—货币关系

“战时共产主义”取消了自由贸易,这显然超越了苏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损害了工农群众的利益,地下黑市普遍。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恢复商品—货币关系,鼓励自由贸易,在苏俄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列宁认为:“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所做的退却是不够的,必须再退却,再向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国家调节商业和货币流通。”“目前商业竟是我国经济生活的试金石,是无产阶级先头部队同农民结合的唯一可能的环节,是使经济开始全面高涨的唯一可能的纽带。”列宁指出:“必须善于在每个特定时机找出链条上的特殊环节,必须全力抓住这个环节……这样的环节就是在国家的正确调节(指导)下活跃国内商业。”

3.国家资本主义

列宁认为资本主义有着相对进步性,新经济政策实行的资本主义是国家资本主义,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西方资本主义,列宁新经济政策是通过发展国家资本主义来实现小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的过渡,进一步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所以说国家资本主义是列宁新经济政策中用来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工具。列宁指出:列宁所说的“和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但和中世纪制度、和小生产、和小生产者散漫性联系着的比较,资本主义则是幸福。”国家资本主义成为苏俄实现社会主义大生产的必经之路,其具体内容有:租让、租赁、合作和代购代销。

4.利用外国资本主义

列宁新经济政策善于利用资本主义为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既包括国内资本主义,也包括外国资本主义。列宁要求吸收、学习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引进外国资本主义技术、人才、资本和先进经验,把苏维埃政权无力经营的厂矿租让给外国资本家,鼓励国际贸易,签订贸易协定,分化资本主义敌对势力。

(二)列宁新经济政策思想的实践意义

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出发点是解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给苏俄带来的问题,随着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给苏俄带来的经济和政治危机都得以解除,布尔什维克政权转危为安。

1.国民经济恢复发展

在实行新经济政策之后,苏俄濒临破产的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工业、农业、电力、交通以及国内外贸易等相对新经济政策实施之前都得到长足的进步和发展:苏俄的工业产值恢复到了战前的3/4;苏俄的农业产量恢复到战前的87%;苏俄的铁路运输也恢复到战前的80%;电气化也得到很大发展,甚至超过了战前水平。在推行商品经济、恢复商品—货币关系之后,苏俄国内的商业也活跃起来,贸易额和网点迅速增加。

2.巩固工农联盟

新经济政策终止余粮征集制、允许自由贸易等政策符合了苏俄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总人数占苏俄总人口80%以上的农民的利益,受到了他们的欢迎;城市中占主体的工人阶级也从新经济政策中获得了实惠。工农联盟得到了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的统治基础得到了稳定,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特别是经济建设有了政治保证。

三、结语

列宁新经济政策创造性地找到了一条适合苏俄国情的迂回过渡和建设之路,给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经验和启示:必须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反对教条化;必须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发展商品(市场)经济;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群众的利益;必须与时俱进、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篇2

关键词: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6—110—03

党的十七大以来,尤其是中央16号文件颁布以来,笔者所在的四川文理学院按照上级的部署和要求,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对新形势下大学生形势政策宣传教育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经过几年的实践,四川文理学院对大学生的形势宣传教育取得了明显的实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深刻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形势政策宣传教育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高校形势政策宣传教育的本质和任务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形势政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教育部联合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中强调:“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深刻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因此,搞好对大学生的形势政策教育,不仅有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国际国内形势,正确把握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维护稳定大局,而且还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具有大局意识和战略眼光的高素质人才。《通知》还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明确了五个方面的任务。一是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教育;二是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任务和发展成就的教育;三是进行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活动和重大改革措施教育;四是进行当前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的状况、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对外政策,世界重大事件及我国政府的原则立场教育;五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形势观、政策观教育,引导学生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大局。

二、精心编写形势政策教育参考资料,建立形势政策教育资源库

《形势与政策》课与其他思想理论课的一个不同点在于,其他各门课程教育部或省教育厅都统一编写了教材,而每学期的《形势与政策》课教育部只了国际国内形势的讲授要点,无统编教材,这在实际讲授过程中造成了困难。我校根据中央和省委“定期编写形势政策宣讲提纲,建立形势政策资源库”的要求以及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任务,从2005年上半年开始,每学期组织校内专家根据教育部颁布的的讲授要点和学校实际,编写《形势与政策》教学参考资料,着手建立四川文理学院形势政策教育资源库。

2004年—2005年下学期,我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内容有五讲:一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经验及重大意义;二是正确把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思路;三是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四是国际形势与展望:2005年的世界;五是我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现状及对策。前两讲主要给学生讲授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2005年—2006年上学期,我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内容有七讲:一是学习新《规定》,践行新《规定》。主要给学生讲解教育部新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二是保持共产党的先进性是党的建设永恒主题。主要讲授当时全党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背景、内容及大学生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具体要求。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讲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四是努力解决“三农”问题。主要分析我国“三农”问题的基本状况以及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和措施。五是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主要讲授认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大战略意义和中央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政策和措施。六是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七是2005年—2006年国际形势综述。

2005年—2006年下学期,我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六讲:一是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主要讲授“十一五”期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面临的形势、“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等。二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主要讲授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容及特点。三是当前我国的教育形势。主要分析“十五”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成就与经验,“十一五”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和2006年的重点工作。四是和平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主要讲授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驳斥西方国家“中国”。五是当前的国际形势。六是为了这片热土的呼唤——与时俱进的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主要讲授我校近30年的创业历程和学校在“扩校升本”过程中的政策措施。

2006年—2007年上学期,我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六讲:一是先进性常在,生命力永存。主要讲授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的讲话精神。二是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主要讲授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及主要内容。三是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讲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介绍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依据、意义以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措施。四是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主要讲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主要内容,使学生了解当前中国科技发展形势及中长期科技发展的重点任务。五是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和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六是国际形势回顾与展望。

2006年—2007年下学期,我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六讲:一是把四川文理学院尽快建成合格本科院校的思考。主要给学生介绍我校升本后如何把学校建成合格本科院校的政策与思路。二是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主要讲授十六届六中全会的精神。三是当前的国际形势问题。四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五是关于反腐倡廉的形势与任务。六是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现状与展望。

2008年—2009年上学期,我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内容有七讲:一是四川省、达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分析;二是抗震救灾、众志成城;三是弘扬奥运精神、增强爱国热情;四是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五是正确判断当前的物价上涨和宏观经济形势;六是坚持科学发展,推动文明创建;七是国际形势及我国。

2008年—2009年下学期,我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六讲:一是当前农村改革发展的形势与政策及川东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困境与出路;二是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若干重大问题;三是我国三次思想解放的历史回顾;四是国际金融危机与当前经济形势展望;五是反腐倡廉的形势与任务;六是当前的国际形势。

2009年—2010年上学期,我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内容有七讲:一是新中国60年的发展历程;二是新中国60年的发展成就;三是坚持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四是深刻认识“门徒会”的反动本质和严重危害;五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六是我院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综述;七是国际形势与我国。

2009年—2010年下学期,我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六讲:一是我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二是办好世博会,展示新形象;三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纲领性文献;四是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五是国际形势问题;六是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

2010年—2011年下学期,我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六讲:一是伟大的历程,光辉的成就;二是当前世界教育发展趋势和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与任务;三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四是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及当前经济形势分析;五是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及特征;六是当前国际形势问题。

2011年—2012年上学期,我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六讲:一是“三大事件”彪炳史册,“三大成就”继往开来;二是做到“五个必须坚持”和“四个坚定不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三是解读达州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四是当前经济形势分析;五是科学重建,伟大壮举;六是当前国际形势综述。

2011年—2012年下学期,我院《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内容有九讲:一是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及当前经济形势分析;二是大学生涉入非法传销的危害、原因及防范对策:三是吹响文化强国的进军号角——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四是新时期的宗教问题和宗教政策;五是探寻伟大的李林森精神;六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七是国际形势回顾与展望;八是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九是其他地区问题。

从综上内容可以看出,我校《形势与政策》教育主要包含了三大部分;一是国内形势与政策教育。主要涉及国内经济形势与政策、政治形势与政策、教育形势与政策、就业形势与政策、社会形势与政策以及地区问题。二是国际形势与政策教育。主要涉及中国与各大国、各地区联盟和周边国家的关系,世界热点问题概述以及我国对外交往政策。三是爱校教育。主要涉及学校艰辛创业历程、扩校升本和创建合格本科院校的政策措施以及加强学生管理的一些政策措施。从目前我校建立的形势政策教育资源库中,可以清晰看出最近几年国际、国内和我校发展的脉络,为我们讲好《形势与政策》课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三、整合学校形势政策教育资源。为讲好《形势与政策》提供时间、地点、师资保证

在以往组织形势政策教育过程中,我们深感形势政策教学组织难度大。主要体现在:一是学习时间长。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大学三年或四年,学生每学期都要接受形势与政策教育,这是其他任何课程所没有的;二是涉及学生广。所有专业的所有学生都要上《形势与政策》课,全校性与全员性是形势政策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可以说,在同一时间,只有《形势与政策》课才具有如此的广泛性,涉及全校各年级的每一个同学。上述这两个特点,给《形势与政策》课的组织实施造成了一定困难,使《形势与政策》课的组织难度大。一是师资队伍无法满足《形势与政策》课的要求。现在的高校几乎都是万人以上大学,如果采取听报告的方式。邀请校内外专家作几场报告,固然可以解决师资问题,但每场报告学生都有几百人甚至上千人,偶尔一、两次还可以,但时间长了这种报告方式效果不理想。如果采取分班教学,则需要上百个形势与政策教师,师资无法保证;二是上课地点和时间不好安排。由于《形势与政策》教育学习时间长和涉及学生广,无论采取固定时间、地点和临时时间、地点,都有一定的困难。

针对《形势与政策》的上述特点与困难,我校整合学校教育资源,采取领导形势报告与教师课堂讲授相结合的办法。领导形势报告就是请市委领导和学校领导针对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和大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每期给新、老校区学生在学术报告厅作一场形势报告,由党委宣传部贴海报,分配各系名额由各系组织学生参加;考虑到《形势与政策》在教师、时间、地点安排上的难度,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中加一节作为《形势与政策》上课时间,这就解决了教师、时间、地点问题,当然,讲授《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师都是专职教师。对于没有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大四,由于毕业班课程本身就少,就安排兼职教师兼任。

四、认真备课,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形势政策教育的实效性

1.坚持“大范围”与“小范围”相结合的集体备课制度。所谓“大范围”,就是每学期开学前,由党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学校全体《形势与政策》课专、兼职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对本学期形势政策教育内容进行安排并提出具体要求;所谓“小范围”,就是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部和各系为单位,针对教学中的某一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探讨。通过组织教师集体备课,集思广益,使教师在上课前对每一专题都有深入的了解,这样讲起课来就得心应手。

2.教学要与大学生实际利益与发展紧密联系,促进其对课程兴趣的增长。《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一般都是影响和关系世界及国家发展的所谓“大事”,似乎与个人利益没多大关系。但是,每个人都具“趋利避害”的心理倾向,因此对大学生而言,与自身利益和发展有某种关联的事情常常会非常关心也很感兴趣,而对与自身利益及发展无关的事情不会十分关心。因此,如果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对这些“大事”的讲解脱离大学生实际,而不与其利益及发展直接或间接联系起来,则他们会认为这些“大事”距离自己太遥远,对于课程的兴趣就会减弱。就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的。针对这种状况,我们要求在教学中真正讲清楚国际国内大事对国家、对社会意义何在,对个人而言又意味着什么,从而使学生真正认清形势、把握政策。

3.在教学中重视对分析问题方法的传授,重视培养大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了之后感到有用。在教学中一些教师把《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当成一般“新闻”,将课堂教学变成“传播新闻”,无疑会使大学生丧失对课程的兴趣。因此,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除了尽可能地对国际国内重大问题深入浅出地作出分析外,还应重视对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如对某一热点问题的讲授,可以先让学生收集资料,了解问题的一些常识,在此基础上,教师重点分析这一热点产生的背景、来龙去脉,我们对这一问题的态度,为什么坚持这一态度等。这样,就能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逻辑思维能力,使其感到这一课程对他有用。

4.在教学中重视对现代技术的运用。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数字传媒技术等现代技术的优势,通过直观、生动、形象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国际、国内大事;我们每年都要购买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形势》影视资料,定期在学校录像厅给学生放映,增进学生对形势与政策的了解。

五、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的师资队伍建设

我们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这支队伍不仅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严密的组织纪律,而且对学历和职称都有明确要求。我们要求《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必须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背景。在目前的教师队伍中,80%以上的教师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和硕士以上学历。

总之,加强和改进我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既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又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会议精神,把我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这一工作做得更扎实、更深入,努力推动我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再上一个新台阶。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篇3

【关键词】高三;历史复习;有效性

高三历史复习的内容多、时间紧,再加上历史学科本身特点,唯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高三历史复习的有效性,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和文综高考的要求。实际在高三历史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教学。针对高三历史教学中的现实问题,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在有效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积极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提高高三历史复习的效果,克服“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时间很紧张,效果很一般”的被动局面。笔者就以《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例,谈谈如何提高高三历史复习有效性。

一、认真分析课程标准和高考考纲,明确复习目标,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是历史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唯一依据。教师在进行单元复习时,首先要对某一单元的内容进行课程标准和高考考纲的分析,明确课程标准的要求,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来展开教学,提高复习的针对性。《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这一单元的考纲、课程标准的要求是:

1.高考考纲:(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2)“斯大林模式”。

2.课标要求:(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分析课程标准可知,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和“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为课标要求识记的内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为课标要求理解的内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具体内容则是课标不要求掌握的内容。基于课标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三种不同教学方法:需要识记的用基础学案的方法进行有效教学;需要理解的用师生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有效教学;课标不要求掌握的知识,则让学生阅读即可,少讲甚至是不讲,让学生把书读精一些,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二、师生共同完成基础复习学案,掌握课标要求识记的内容

由于文综高考的特点,教师在学案的编写和操作上要注意以下两点:(1)基础学案要依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突出历史主干知识即可,要大胆的舍弃课标不要求掌握的内容;(2)以填空的形式进行,要求学生在几分钟内对照课本完成,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掌握课标要求识记的内容。《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学案如下: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

1.背景:国内外战争爆发,苏俄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

2.内容:(1)实行余粮征集制;(2)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3)取消商品贸易。

3.作用:有利于战争取得胜利;但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二)新经济政策――道路已经指明

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2.内容:(1)农业:固定的粮食税;(2)工业:允许私人资本的存在;(3)实行自由贸易。

3.特点: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和发展生产。

4.作用:有利于经济恢复和政权的稳定,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三)“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1.内容:(1)优先发展重工业;(2)农业集体化;(3)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评价:(1)集中人力、物力,迅速实现了苏联的工业化;(2)片面发展重工业,牺牲农业和农民的利益,畸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长期落后;(3)最终导致苏联的解体。

通过完成基础学案,学生对单元的主干知识有了整体的认识和记忆,提高了复习的有效性。

三、师生合作学习,掌握课程标准要求理解和运用的内容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主题,精心挑选材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思维进行必要的引导,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高三历史复习的有效性。《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教师准备了3个师生合作学习的主题:

1.如何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如何正确认识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体制的演变,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教师对每一个主题要选取一些经典的、文字比较简炼的材料进行分析,以适应文综高考的要求。学生通过对材料的阅读和分析,逐步去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例如在分析第2个主题――如何正确认识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时,教师选取了以下三则材料进行分析:

材料一:漫画《片面的经济》

材料二: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苏联政府每年拿出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作再投资,这也就意味着低工资和消费品短缺。一个苏联工人的反映很典型:他们假装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在工作。”

材料三:在斯大林模式下,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大工厂”,而企业只是这座“大工厂”中的一个“生产车间”……甚至“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

通过分析材料,学生非常容易的理解了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在师生合作学习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适时总结:斯大林体制违背了列宁时期的有意探索,对苏联社会主义定位错误,追求纯粹的社会主义,过分强调生产关系的变革,超越了生产力发展阶段,最终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苏联解体。通过这一总结升华了这一单元的核心价值观,水到渠成的对学生进行了课标要求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四、典型例题分析,举一反三,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在课堂上对典型例题进行举一反三的分析,有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解题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教师教学的及时反馈和补缺,提高高三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选取例题时应以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为主,适当的进行一些合理的改编,多进行一些变式的训练。例题要放在每一个具体的知识点后面进行分析,题量不宜过多,经典即可,讲练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改变课堂上教师“一言堂”,课后学生练习“一大片”的被动局面,变“多练”为“精炼”,提高高三历史复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余文森著,《有效教学十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吴松年著,《有效教学艺术》,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袁兆桐主编,《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高中历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4]刘、朱汉国主编,《历史学习精要》,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篇4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法;农业政策学;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8月11日

参与式教学法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源自英国,其主要理论依据则是合作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我国21世纪初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多少受到参与式教学法的影响。参与式教学的目的是让所有的参与者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各种教学手段、方法,创设宽松、和谐、平等、有趣的教学情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教学过程中来,在参与中学习和构建新的知识体系进而形成能力,在参与中掌握方法,体验各种丰富的情感,形成新的价值观。参与式教学也充分关注学生的自我体验、自我发现、自我反思,从而达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发展能力、促进自身主体性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与模式。

农业政策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农业经济科学,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是专门研究农业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及调整和具体各项政策目标、内容和措施的课程。在开设这门课程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土地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农业技术经济学、农业企业管理学等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因此,从课程定位来看,该门课程在教学上呈现立体多元的特征,它融合了基础课、专业课以及素质拓展类课程的特征;从教学内容看,既要掌握农业政策的基本内涵、理论和政策制定执行,还要深入了解各项具体政策;从教学要求看,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的专业知识和基本点,对相关农业政策有很好的理解和对政策运行现实及效果进行分析;就教学方法而言,主要采取讲授法、案例教学法与课堂讨论相结合,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以基础理论为重点,以实际应用为目的,培养学生运用政策、解决问题的能力。农业政策学的课程特点决定了其非常适合在教学中采用参与式教学法。

一、农业政策学教学中采用参与式教学法的必要性

(一)课程性质决定了可以采用参与式教学,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农业政策学既注重理论教学,更注重实践性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农业政策的制定、执行和评估等理论基础知识,更要求学生能灵活运用相关具体的农业政策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农业政策学包含较多的政策内容,决定了教学中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理解、学习、运用知识的能力。但是传统教学模式下,大都采用灌输式教学,具体学习农业政策制定实施过程和各项具体农业政策内容,学生参与度较低,这样的填鸭式教学势必造成学生“上课时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完扔笔记”,学生考完一门忘记一门的现象,学生能力素质很难得到提升。采用参与式教学,既鼓励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兴趣,更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体系庞大、内容复杂,采用参与式教学可以灵活把握,提高教学效果。农业政策学包含内容较多,上篇是农业政策学总论,着重讲解农业政策的制定、执行和评估及调整;下篇讲解具体农业政策,比如土地政策、人力资源政策、农产品流通政策、农村财政金融政策、农村社会发展政策及案例分析等。由于有些知识点在前序相关课程中有所涉及和讲解,如果按部就班讲解内容,学生单纯听、记笔记,很少参与课堂教学,这样既提不起学生学习兴趣,也不利于重点知识点的讲解。采用参与式教学,让学生参与到课前预习、课中讨论、课后评价过程中,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又能调整教学进度、内容和方法,还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三)课程内容不断更新,采用参与式教学可以跟上时代步伐。“三农”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最为重视的问题之一,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进入21世纪以来,中央已经了九个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土地政策、农业科技政策、农村财政金融政策等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就决定课程教学内容必须不断更新,增加新的教学内容,保证学生了解和学习中央关于农业政策的内容、要求、目标、战略。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受到课时的限制而难以引入农业政策的新成果、新理论和新方法。采用参与式教学拓宽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安排教学内容灵活性较大,可以引导学生课前阅读资料、查阅文献,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转变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同时,要求教师课前也要充分准备,及时更新知识,紧跟课程前沿步伐。

二、参与式教学法在农业政策学教学中的实施

(一)课前设计讨论专题,指导学生准备参与。参与式教学强调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能力培养,教师要组织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共同选择问题、设计问题。在指导课程预习的问题设计时充分考虑到《农业政策学》教材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将当前农业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融入到教学的过程中。讨论题目设计和选择的同时做到时代性、新颖性、趣味性相统一,借此吸引学生去熟悉教材,思考问题,并能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地解决问题,初步达到了解内容,感知知识的要求。教学开始第一节课时,要详细介绍课程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教学目的和教学安排等;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提前预习、阅读教材、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杂志,设计讨论专题,根据班级学生情况按照宿舍分组,这样平时可以互相交流讨论,有利于分工合作,提前做好参与讨论准备。如设置了国内外农业土地政策比较、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管理政策变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效应、农村财政政策与农业发展、wto对我国农业政策的影响、农村教育政策与教育质量、农村老年人社会保障问题等等。学生根据自己兴趣选题、做好课堂参与准备。

(二)课堂进行专题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参与式教学的出发点是让所有参与者都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目的是使每个有着不同背景、个性、知识经验和智能类型的人都能有效参与。开展课堂讨论,既可以检验学生前期查阅资料、归纳总结和学习效果,又可以借助课堂平台展示小组成绩、特色和存在不足,学习成果可以由全班分享。其他个人或小组可提问或表达不同意见,展开辩论。教师对小组专题讨论的结果给予评价,肯定成绩的同时,对指出存在的不足及以后努力的方向。指导学生如何阅读文献、查阅资料和汲取国内外著名学者的观点,同时要把讨论的问题和现实紧密联系起来。尝试进行论文写作和研究,告诉学生进行研究或者对问题进行探讨要以现实经验为出发点,要以能够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当然,由于学生知识面的限制看待问题、解释问题的深度不够、观点可能也不一定准确,在讨论时可以帮助修正学生不正确的观点。通过参与课堂讨论,比如讨论日本农业政策与农业发展对中国启示,可以丰富学生对日本农业发展的认识、日本政府鼓励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持等,扩展学生知识面和鼓励学生对农业政策重要性的思考,从而加深对“三农”热点问题的认知与了解。参与式教学法既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三)注重实践性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农业政策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教学中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的运用,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活动。在讲解农村土地政策内容时,组织学生到农村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进行访谈调查,了解农村土地流转的形式、制度安排、内部管理制度和收益分配等等,让学生将课堂上的问题以及自己所了解的有关内容与现实情况进行结合,使其对这些问题有了更加深切的认识和感受。在讲解农产品价格政策内容时,让学生到农贸市场、超市和社区蔬菜食品连锁店调查走访,树立学习专业也要密切关心老百姓生活的意识,能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反映老百姓呼声。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或假期时间到周边农村或自己生活的农村进行实地调研,结合暑期社会实践和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申请平台等撰写论文、社会调查报告,将实践融入在教学之中,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实施参与式教学法的效果

(一)更新了教育理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参与式教学,是在师生人格平等的前提下,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一种教育新理念。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合作教育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让师生在教与学之间相互参与、相互激励、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和相互统一,充分发挥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主体的作用,使师生在互动过程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在课堂上营造平等、和谐、愉快、健康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转变学生被迫学习,死背笔记的传统方式,营造了一种主动学习、快乐学习的学习氛围。学生在参与教学中也体会到专业学习的乐趣,加深了对课程的认识与理解。

(二)增强了合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大学学习不仅仅要求学习好专业知识,更要求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组建课程学习小组,可以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围绕课堂布置的专题分工合作,比如搜集资料、整理提纲、专题汇报结构设置、课件制作、汇报表演等等。学生参与的过程是一个同学间合作、小组间合作以及师生合作的过程,它使学生看到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合作的过程又是一个分工合作的组织与交往过程,这里既有生生交往、师生交往,还有学校与社会的交往,多种交往使学生心胸开阔,提高了他们待人处事的能力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同时,在分组讨论中,每个同学都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其他小组同学进行点评,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增强了责任意识,锻炼了学生的社交能力。通过实践性教学,鼓励学生对“三农”相关政策进行调研,关注“三农”政策走向,关心老百姓生活,能使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走近农村、亲近百姓、接触农业的过程中,在和农民交谈过程中,在多种角色的扮演下,学生们了解了社会、理解了他人,增强了服务社会、建设祖国的责任感、使命感。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得到了创造更新和表现自我的机会,显示了自己的个性特征,发挥了个人应有的作用,从而更增强了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求发展的信心。人是社会人,具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和要求,在与社会大众交往过程中,既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也提高了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易莉,马衍阳.参与式教学在经济法课程中的运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2.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篇5

关键词:规划;调控;编制程序;规划评估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发展规划”从“计划”中独立出来,突出了发展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的独特地位,进一步强化了发展规划对计划、政策、政府工作的导向作用,对完善发展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规划期限不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可分为短期、中期、长期规划,其中4~5年的中期规划最为重要。本文围绕“十一五”规划纲要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注重从比较研究中总结进一步完善我国规划的对策。

一、中外规划的功能

规划功能是政府职能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延伸和具体体现。从规划史看,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可分为指令性、指导性等类型。指令性计(规)划是以行政命令来调控所有的经济活动,起到经济运行中枢的作用。指导性计(规)划的功能较弱,主要是担当信息、协调、调控职能。信息功能是指规划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政府调控意向等信息。协调功能是指规划编制过程中,协调不同群体利益,形成可代表不同群体利益的规划方案;还包括为达到规划目标,采取协调一致的措施。调控功能是指通过规划所确定的政策措施对经济社会主体进行约束和引导,促使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方向符合规划目标和发展战略。调控功能一度被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方式,主要是由于一些采用规划方式调控经济的国家初期都获得了较快增长,如1951~1979年法国GDp年均增长率为4.9%,日本则在5%以上,超过了原联邦德国(4.7%)、美国(3.6%)和英国(2.6%)。但20世纪80年代后,法、日、韩等国经济情况并没有好于其他国家,政府和学术界逐渐意识到规划的功能是熨平经济周期,而不是单项的刺激经济增长。

规划的调控功能是规划功能体系的核心,也是关系到规划存废的关键。从总体上看,社会主义国家的指令性计划调控功能强,转型国家的指导性计划调控功能相对弱;发达国家规划调控作用较强,而发展中国家调控作用较弱。

规划的调控功能取决于战略目标与政策措施的有效组织方式。我国一直在探索加强规划的调控功能,但成效不大。除规划本身的问题外,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经济体制不完善和行政体制改革不到位。这集中体现在政府与市场间界线不清晰、财税体制改革不彻底、政绩考核体系不完善等方面。如,政府与市场间界线不清晰使规划内容选择不科学,许多本应由市场实现的内容,却被政府强加干预,目标因此落空。再比如,尽管各级政府在改革绩效考核方面有较大进步,尤其是2006年7月6日中央有关部门下发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但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以GDp等经济指标为核心的干部考核机制,许多部门追求眼前利益,“领导指挥规划”、“项目引导规划”的现象较普遍,产业结构升级、地区协调发展、保护资源环境等战略性内容统统让位于经济增长。

要实现好、完善好我国规划调控功能,一方面需要继续完善五年规划,包括进一步优化规划内容设置、目标明确和切实可行、配套政策和措施有力、编制程序进一步科学化。另一方面,也需要坚定不移的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只有理顺经济运行体制、行政管理体制,规划才有可能真正具备调控功能,成为政府调控经济社会运行的基本手段。

二、中外规划的内容

各国规划内容具有较为一致的演变趋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一直是规划的核心内容。但各国规划内容的差异也比较明显。第一,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不同。20世纪50、60年代,各国普遍以经济增长为规划目标,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仍以推动经济迅速增长作为规划的基本目标;20世纪70、80年代,发达国家规划开始转而强调增加就业、消除贫困和公平分配,重视可持续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规划的目标和理念不仅包括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收入分配公平、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包括文化的多样性和政治参与等社会、文化和政治目标。我国经过长期的探索,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规划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对规划内容进行调整。第二,规划的内容涵盖领域不同。发达国家的规划一般集中在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领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特点较为突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往往涵盖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外交等各领域,“总体”规划特征明显,但重点又放在经济建设领域,社会领域尤其是公共服务领域的内容偏少。第三,规划内容的组织方式不同。规划目标是否可行、政策措施是否有效、目标与政策措施的组合方式是决定规划成败的关键。较为成功的规划一般都是由明确的战略目标和可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有机组合而成。如,韩国的新五年计划纲要(1993~1997)对于“100天、半年、各年”的目标都有清晰的界定,这些目标辅以对应的政策措施,组织严密。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目标和对策措施不够明确,五年规划中的目标多没有具体分解,各年度实现的目标不清楚,而年度计划又较少关注五年规划的目标;而且我国规划采取了“目标、战略+配套措施”的模式,每个领域内都有相应政策措施,这带来了各类政策如何相互协调和配合的问题;政策措施较为宽泛,许多政策往往只是指出方向,缺乏具体的路径设计,实践中难以遵照执行;一些支撑政策如投资政策等,与目标间的关系论证不充分,各种政策不一定能完全满足规划目标的需要。

我国发展规划内容应“有进有退”,围绕“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要求,在政府可调控的领域内进行内容选择,减少经济等领域的内容,增加公共服务领域内容的比重,增加相应的对策措施。规划内容应实现“虚实结合”,即一方面将总体规划作为阐述和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遵照发展战略确定规划目标,体现规划的战略导向性。另一方面,还应包含具体工程项目和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与具体工程项目性质相似,政策措施也是规划的“实体内容”,各项政策是保证规划和内容实现的基本手段。因此,规划内容与政策的组合优劣是关系规划成败的关键因素。应逐步推广“规划目标+配套政策”的规划模式,保证各规划目标都有相应的配套政策;配套政策采取总体框架和近期具体政策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强化政策对规划内容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三、中外规划的编制程序大多数国家编制规划的程序都包括五个步骤,即前期研究、规划草案、全面协调、正式方案和公布实施。核心环节是前期研究和协调。其中,协调环节是中外规划编制程序中差别较大的部分。协调是不同利益主体对规划方案进行讨论、修改、完善来达成共识,促使规划方案更贴近实际、减少执行阻力的基本手段。因此,协调的范围和深度是决定规划成败的关键。发达国家规划都重视协调,协调的时间要历时3年,而规划方案编制仅需几个月;韩国规划从开始编制到正式公布,整个过程一般需要两年时间。其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协调;日本一个中长期规划的制定,一般需要一年左右的审议和决定过程。

从协调对象看。发达国家规划是与所涉及到的主要利益群体进行协调,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各专业部门、地方政府、各类企业、民众等进行协调,尤其是与企业、民众间的协调更为重要。协调工作较好的法国、日本、韩国都侧重于企业、民众的协调。如,法国负责规划协调的现代化委员会(后改称为计划工作委员会)由产业组织的代表、政府有关官员、政府指定的专家及工会组织的代表组成。其中,前两部分人员占60%~70%。我国总体规划主要与专业部门、地方政府协调,侧重与不同专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尤其是与财政、土地、建设等部门的协调。但与企业和民众的协调还不够。到目前为止,国家规划的初步方案对企业和民众都是保密的,只有规划批准公布后,广大企业、民众才能了解规划方案。编制“十一五”规划期间,民众、企业还只能通过发展改革委网站专栏反映意见和建议,或采取邮寄信件、电子邮件方式反映意见看法,还不能直接对规划方案提出意见。目前,我国正致力于推进企业和民众“知情权”的建设。

从协调内容看。规划协调的主要内容包括目标选择(在众多可能的目标中选择最优目标或为大多数群体所接受的目标)、目标与政策手段的配合、讨论和修改总体方针和政策建议:最后,形成规划草案报告。协调是为了确保国家规划目标的实现,同时又能充分调动地区或企业的积极性,实现国家目标与企业经营活动的协调一致。我国规划协调主要是不同政府部门、各地方对主要发展指标的可行性进行重点论证,对主要措施、重点项目和资金配套关系等进行讨论修改,这与国外规划大体相同。但协调本身追求的是与大多数群体达成一致,由于我国规划缺少与企业、民众的协调。所以,实质上协调内容较国外少。

从规划协调的机构看。许多国家设有专门机构负责规划协调工作,以提高规划协调力度,韩国的经济企划院是组织规划协调的主要机构,从第五个计划开始,在计划草案报送内阁批准前,必须广泛征集有关方面对计划目标和政策的意见。我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展规划司是具体负责中长期规划编制事务的机构。从今后的发展趋势看,我国应建立专门负责规划协调的组织机构,以委员会的形式搭建规划的协调平台。加强规划与企业、居民的协调,在进一步加大与专业部门、地方协调力度的同时,逐步加强与企业、民众的协调,尤其是对战略性产业的企业代表、不同阶层的民众代表进行协调。

四、中外规划的评估

较为完善的评估体系包括监测和评估两部分。监测是对规划实施的全程记录,评估可分为定期评估和不定期评估。定期评估包括年度评估、中期评估、最终评估(后评价);不定期评估主要是指应急评估。各类评估的差异很大,年度评估的重点是评价规划实施的环境和进程,中期评估的重点是规划实施环境、实施进程、修改建议和对新一轮规划的建议。应急性评估的重点是重大突发事件对规划的影响,最终评估的重点是规划实施效果评价和对新一轮规划的建议。

目前,我国规划评估体系还不健全,年度评估、中期评估、应急性评估长期没有开展。2003年,我国第一次开展五年计划中期评估,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规划司提交了“十五计划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但该报告总体上是描述式的,没有对因素进行深度分析来解释所观察到的趋势。

不同类型的规划评估重点差别很大,评估方法因此各不相同。指令性规划的基本目标是实现投资、财政、信贷等的“三大平衡”,主要围绕经济增长速度、投资总量等指标来安排具体项目,对其评估的重点是主要指标实现程度和指标之间的平衡趋势,方法主要是对指标进行定量对比。指导性规划目标的重点在于阐述和落实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方向及相应对策措施,对这类规划的评估也集中到落实发展战略的主要领域,主要是评价各领域的发展是否符合规划的方向,以及实现的程度如何;评估方法也由单纯的定量比较研究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转变,包括利用定量指标判断基本指标的实现程度,依靠专家定性判断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与规划战略的吻合程度,利用问卷调查评价规划对企业和民众的影响等。

我国“十一五”规划是指导性规划,而且具有一些新特点: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较为全面的体现。评估的重点是这一理念的贯彻落实情况,可通过个人、企业等微观主体在规划前后的切身感受对比,辅助以必要的统计数据进行评估。二是产业、区域、社会、政治、文化建设等领域“虚实结合”。评估应兼顾战略方向和具体工程的进度。三是发展指标性质不同。评估应注意到不同类型的指标。应着重从“指标、战略、满意度”三方面对“十一五”规划进行评估。“指标”主要是评估发展指标的实现程度和重大工程项目的进度。“战略”是评价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的发展是否遵循规划的战略意图。“满意度”则主要调查企业、个人、政府部门对规划实施的满意程度。

“指标”的评估主要可采用数值对比方法,难点在于约束性指标的评估。约束性指标包括可均分性指标和不可均分性指标,即有的指标可基本平均分到各年,如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等,这些指标均分后通过数据对比直接测度。许多指标包括全国总人口、森林覆盖率等指标受自然规律影响,工作成效难以逐年体现。为此,一方面,应注重科学合理确定指标年度目标。另一方面,对指标完成情况的测度应放到较长周期考察。还有部分不可均分性指标如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程度,国家已对每年实现的目标进行了确定,可对照实现程度进行评估。一些重大工程中也存在类似情况,如,科技创新工程等探索性、试验性、风险大等项目进程往往具有时间不对称性,存在“先慢后快”、“先快后慢”等情况,对其评估应使用不可均分性指标进行处理。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篇6

关键词:界限;履行方式;发展

1政府行政职能的一般内容

政府行政职能范围实际上是行政权力与社会、市场及企业的一道界限,其行使的范围与力度既是一个国家能力的表现,也是对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一种反映,即行政职能范围不能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不能超越经济、文化的内容无限度的扩张。概括而言,政府行政职能范围分为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与社会职能四个部分。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主要扮演了五种角色,即公共物品的供给者、宏观经济的调可制者、外在效应的消除者、收入及财产的再分配者、市场秩序的维护者。

2中美政府行政职能范围之比较分析

(1)在政治职能上,中美两国主要有两个大的区别,一是政府行政权力与立法机关的关系,二是防御国外侵略上两国有不同的方式和内容。

①美国总统的每一项宪法权力在实践中都超越了制宪者意图的范围,但是这丝毫不违背美国唯一的一部宪法。在起草宪法时,对行政权的担心普遍存在,制宪者们担心过于强大的行政部门会威胁到美国人来之不易的自由、平等和自治。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国家政治经济生活逐渐变得更加丰富和复杂,美国总统逐渐获得了大众领导权,即某种程度上与国会相抗衡的权力。这种情况起源于罗斯福在任期间,国会对其提出的几乎每一项新政迅速表决通过,使人产生了一种普遍的印象:总统单方面决定了国家政策。另一方面,属于总统的行政权的确又受到了立法和司法机关的牵制,例如总统制定条约和任命高级官员的权力需得到参议院的批准,国会也有权弹劾总统,将其撤职。因此,总统班底对国内行使的政治职能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对国家权力的平衡过程。

②在对外政策上,美国总统拥有更大的权力,国会在外交政策问题上比在国内政策问题上更倾向于尊重总统的领导权,这在某种程度上纵容了美国政府对外侵略扩张的倾向。在几乎半个世纪的历史中美国的国防政策都是根据与前苏联的冷战来制定的,自从苏联以来,美国重新制定了它的外交和国防政策,即后冷战政策。美国打着建立新的世界秩序的牌子,以保护本国国家安全、打击的借口侵略他国已经成为一种惯性,2002年小布什将其称为新的国家安全原则:先发制人的战争原则。

中国国防政策是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的,以不侵犯他国内政和为前提,国防建设在国内GDp中也只占到很小的比值。

(2)在对经济的干预上,美国的政策过程采取不同的形式,这取决于它涉及到什么人、涉及到什么内容。美国对经济问题的解决是将广泛的机构和利益团体集合在一起的,而中国在经济政策的选择上目的较为单纯,政府内部不存在党派之争和意见争论。中美两国在经济政策方面的主要区别有:

①通过调控,美国政府对企业活动实施限制,旨在促进经济效率和分配。这种调控经常成为政治冲突的原因,这些冲突既有意识形态的,也有以团体为中心的冲突。

与美国不同的是,中国政府对经济的调控局限于经济层面,除非发生特别严重的经济决策失误,一般很少影响政治高层的稳定。并且这调控虽然有浓重的政治意味,但与美国不同的是,这种意识形态不是指对经济发展模式的争论(自由放任模式和集体主义模式),也就是所谓以马克思和斯密为代表的两种极端的经济理论。②通过促进,美国政府帮助私人利益实现其经济目标。尤其是企业受益于政府的促进计划,这主要体现在团体政治中。

在中国,这种政府帮助私人利益的情况是极为少见的,除去个别官员的私意行为,中国政府对民营部门的辅助主要源于上级对本地区GDp的要求。这种要求又转化为政绩压力,使得缺乏大型国有企业为税收支撑的地区不得不扶持本地民营部门的发展。换言之,这种政府对私人利益扶持的动机是来自行政系统内部的晋升压力,而不是利益集团之间的相互竞争或是政党之间的选举压力。

③通过税收和财政决策,美国政府寻求维持促进经济繁荣和经济供求水平。经济条件通常是美国选举政治的主要议题,它对各个政党的成功有着重大的影响。

美国的高税率维持了国家高效率的宏观调控能力,而中国实行分税制之后税收收入大量流向省一级政府,结果造成各级政权职能与财政资源不符,国家宏观调控能力的削弱。

(3)在社会文化职能方面,美国政府对于社会生活的调节与导向是与其经济发展分不开的,这主要体现在维护社会公平与环境保护上。

①美国政府在维护社会公平公正方面的努力主要是在追求种族平等、性别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方面,它主要落实到就业、教学上。

②美国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经历了一个由资源保护到环境保护的发展过程,这是认识上的进步。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支持环境保护,即使这会在一定程度上使经济增长趋缓,失业人数有所增加。但是,美国政府在经济与环境之间保持平衡的实际行动上不如其他西方国家强了,比如对京都议定书的态度,美国政府内部实际上有经济增长优先和环境保护责任优先两种论调。

中国政府近年来也在吸收有借鉴西方国家有关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和技术,并且对于环境污染的管理力度逐渐加大。首先这是由于中国环保事业在技术上仍然有很大的开拓空间,另一方面资源的日渐紧张也使政府领导层认识到长此以往难以维持。而且,中国城市空气污染水平在世界上居高不下,甚至外国势力利用这一问题来试图抵制北京奥运,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软肋,因此近十年来环保问题被中国政府逐渐提上新的高度。

③中美两国在政府职能范围另一个大的区别在于政府对待公共生活的态度和方法上,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民权教育的普及。

综上所述,中美两国政府行政职能在形式上大致是相同的,所差异不仅在于职能履行的目的——即国家性质,还在于国家的发展阶段,这种阶段性与国家性质交杂在一起,使得政府职能范围及履行方式上有着种种不同之处。对待这种差异不能以“体制”差异一语概之,何况这种差异还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有所发展,研究者应以政治体制、经济模式和文化观念的角度去分析这种差异,而不是给出笼统的答案。

参考文献

[1]黎民.公共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陈振明.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美]托马斯•帕特森.美国政治文化[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7.

[4]杨宇立.政府太累[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6.

[5]何传添.美国政府职能转变与新经济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探求,2006,(4).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篇7

一、财政政策内涵与外延演化的前提

财政是政府履行经济管理职能的重要财力保障,财政政策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两大工具之一。因此,政策的内涵与外延的扩大是与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分不开的。“重商主义”主张实行国家干预政策,以建立市场秩序和促进海内外贸易。而后代表自由资本主义的古典经济学认为,整个社会实际上是由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来支配的,政府只需充当“守夜人”,不应对市场运行进行干预。20世纪三十年代的世界性大危机最终导致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学说让位于主张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凯恩斯承认,市场机制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个人自由和激发个人创造性。但同时认为,市场本身存在缺陷,只有扩大政府作用才能弥补市场缺陷,保持市场经济正常运行。政府必须采取有效的财政措施以刺激消费和增加投资,弥补自由市场有效需求的不足。凯恩斯主义帮助西方国家度过了危机和战后经济恢复时期的困难,实现了短暂的经济繁荣。但是,20世纪七十年代以后,西方主要国家面对新出现的滞胀束手无策,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和以拉弗尔为代表的供应学派逐渐活跃起来,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也开始提出自己的主张。他们重新肯定“看不见的手”的地位和作用,但同时又重视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

国家干预主义与自由放任主义这两大对立的经济思潮交替兴衰,贯穿了市场经济发展的整个历史。从中可以看到,财政政策内涵与外延的扩大是与其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相联系的,也是不断适应新的经济状况而不断发展变化的:第一,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起基础性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政府不能也不应该包办市场自身可以解决的事情;第二,市场存在失灵现象。如公共产品、成本或收益外部性、垄断尤其是自然垄断、信息不完善、市场不完全、周期性经济波动和收入分配不公平等,政府必须承担相应的干预或调控职能;第三,政府干预本身也存在着缺陷。政府干预必须适度、适时,即调控的深度和广度必须与其所拥有的技术条件和管理能力相适应。同时,实施宏观调控的时机必须把握准确或基本准确。

二、财政政策内涵与外延在我国的演化

“任何社会制度,只有在一定阶级的财政支持下才会产生。”在新的社会经济制度真正建立起来之前,财政在政策取向上是向改变和调整生产关系服务方面倾斜的。在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对于政府作用整个经济运行,是使用“综合平衡”一词来概括的,而基本上没有使用“财政政策”一词。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人们开始逐步使用“财政政策”概念,但对该词的理解则是模糊的,并且往往是望文生义。由于该词由“财政”与“政策”两词组成,人们就将具有政策性的所有活动都包括在“财政政策”的范围之内。对于“财政政策”概念的这种理解和影响一直延续至今。但是,由于财政作为政府的分配活动,几乎没有不涉及政策问题的,所以任何政策活动都可以认为是财政政策的运作了。这种无所不包的“财政政策”概念,就鲜明地反映了计划经济对我国财政理论和实践的影响。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以来,中国经济学界引进了西方的宏观经济学,同时,宏观经济政策也被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广泛使用。这类概念进入中国后被本土化了,在内涵和外延上都已经有了不小的差别,其中的核心或关键在于:在中国,它们已经不仅仅是关于总量的问题。就财政政策而言,其目的就不局限于总量的平衡,通常还赋予它经济结构的调整、外部经济问题的解决、社会公平的实现等等,或许可以说,市场失灵的所有问题都是财政政策作用的领域。显然,这属于宏观财政政策,但至少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理论。在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确立以后,财政政策是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促进生产力发展,从宏观上调节社会经济使其健康高效地运行而服务的。财政改革在一开始更是被放在国家各项改革的先行者的位置上。在党的历次重大会议上,财政政策的调整和运用都受到形式不同的重视与强调。在党的十五大上再次强调了振兴财政的战略任务,提出努力建立稳固平衡国家财政的战略目标,又提出要建立稳固平稳强大的国家财政的政策要求,体现出党和国家对财政政策的重要性认识上的一个新阶段。进一步健全宏观调控体系,是制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要依据,财政政策要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结构和调节收入方面发挥重要功能,完善财政政策的有效实施方式。

三、我国理论界对财政政策的主要观点

王绍飞认为:财政政策是人们在认识客观过程的基础上制定的行为规范。黄菊波认为:所谓财政政策是国家为指导财政工作和建立财政制度,达到一定的预期目标所规定的并付诸实施的准则和措施。刘溶沧认为:何为财政政策?简单地说,就是国家为了实现一定时期的路线和任务而选择确定的财政行为的基本准则。陈共认为:财政政策是指政府依据客观经济规律和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制定的指导财政工作的基本方针,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何振一认为:财政政策就其本质来讲,是国家为了控制国民经济运行,使其沿着总量平衡何结构平衡方向发展所确定的财政分配的各项参数。梁学敏、刘尚希认为:财政政策是政府把财政作为国民经济运行的均衡要素来运用的政策,是政府谋求经济稳定的重要工具。

四、如何正确认识财政政策概念

通过以上对财政政策的不同观点我们可以看出:财政政策与财政制度、财政原则、财政法律法规等概念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财政原则是政府制定财政政策时必须遵循的基本指导思想,是评价财政政策效应的基本标准;而财政制度、财政法律法规是从程序上将财政政策的内容加以规范,并作为贯彻落实的依据,是财政政策的载体。因此,我们在定义财政政策的时候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第一,我们需要注意财政政策制定的依据。说到底是人们认识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予以规范。一个正确的政策乃是人们正确认识客观规律,政策符合其要求的结果。政策出现失误,则是主观不符合客观,脱离客观实际的必然反映,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财政政策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产物。

第二,财政政策是在财政理论与财政实践之间起一种桥梁作用的行为规范。因此,更好地理解“财政政策”不仅是发展和完善财政理论的需要,而且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国家通过这个中介桥梁去约束分配主体行为,引导分配主体活动,克服分配中的障碍,去达到预定的基本目标。

第三,财政政策是一种政治色彩更浓的宏观经济政策。在西方,很早以前就有学者指出,财政学是介于经济学与政治学之间的科学。财政政策有时候本身就是政治,是纯政治的需要,作为一种政治工具,要求它达到直接的政治目的。财政政策既要达到经济目标的全面性,也要注意到还包括政治目标,不仅是国内目标的政治目标,而且对外支出的财政政策对政治所起到的作用也日益明显。

第四,财政政策是一种具有政策周期的准则和措施。财政政策作为宏观政策的内容之一,受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影响,中国经济也存在周期性波动的现象,同时也存在明显的政治周期,且与经济周期变化互为因果,经济波动直接诱发政治斗争和政治周期,政治斗争和政治冲突又加剧经济波动。因此,我国宏观经济波动与政治周期有紧密的关系,而财政政策是政府政策的集中体现。因而这种波动也必然体现在具体的财政政策中,财政政策将影响经济中的总需求以及经济的稳定性。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篇8

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今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1年经济工作,传递出中国经济发展清晰而鲜明的信号。

2020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这次经济工作会议对我们做好明年的各项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极强的定力、预判力,在严峻形势下带领全国人民坚定做好自己的事情,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

2020年作为“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受到疫情影响带来的世界经济衰退形势,我国定力十足,年末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改革开放实现重要突破,民生得到有力保障。

但同时,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明年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复苏不稳定不平衡,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

会议指出,明年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时度效。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内容非常求真务实,且符合预期,在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的基础上提出了更加侧重需求侧改革。对财政政策的表述上,强调“提质增效、更可持续”;对货币政策的表述上,则表明“灵活精准、合理适度。”

党的五中全会提出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如何将新发展格局落地也是财政政策需要着力去解决的。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财政政策上给出了非常明确的政策指向,包括科技创新、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坚持扩大内需战略等方面。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货币政策的定调从“灵活适度”转为“灵活精准”。货币政策要把效果发挥得更准确,所以要从适度转向精准。这就要求货币政策要和财政政策紧密配合,特别是在需要资金的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上以及重大战略部署上,保障资金供给到位。同时,在经济持续向好的过程中,随着货币供给量持续较快增长,也要注意适度性,防止一些金融炒作的活动。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货币政策仍然是保持冷静、保持稳健、保持定力的政策取向。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的影响是局部的和短期的,所以不需要货币政策“大放水”。未来货币政策总量上是稳健的,会更加侧重结构性调整,比如怎么为创新、绿色、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融资等,同时能够抵御好区域性和系统性风险,尤其是新的经济现象带来的经营风险。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篇9

近年来,随着中美贸易的迅速发展,各种矛盾和存在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成为中美关系中的突出问题,频繁见诸于媒体新闻。当前,中美经贸关系正逢美国国会贸易保护主义和“反华情绪”抬头,中美贸易和金融等问题的争端就进入多发时期。在美国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不断深化,以及国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情况下,美国会通过的经济刺激计划中有关“购买美国货”条款和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的多项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以及对中国产油井管与轮胎等的诉讼,不仅带有明显的保护主义色彩,而且给摩擦不断的中美贸易关系带来新的负面影响。当前美对华贸易政策既有对华贸易政策的连续性,也有其他多方面的现实原因。在中美关系的是是非非中,经济和贸易上的分歧与矛盾已经成为影响中美关系不和谐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美国新一届政府能否从全局的高度解决中美经济和贸易所面临的问题,如何调整对华贸易政策备受关注。

当前美对华贸易政策动向

近年来,中美经贸关系始终复杂多变,一方面是频繁举行的、级别又不断生格的经贸战略对话,中美经贸关系在博弈中似乎有着很强的战略性和全局性:另一方面是中美经贸摩擦有增无减,接连不断的各类贸易争端案将中国推向贸易争端的风口浪尖上。今年以来,中国越来越多地承受着贸易摩擦的巨大压力,成为遭受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最多的世贸组织成员国。据统计,仅今年上半年,中国面对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特保措施等贸易救济调查案多达58起,所涉金额愈80亿美元,由此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美,欧主动启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最多“应诉国”。其中,今年以来,从轮胎特保案到其他贸易争端案,中国需要应对美国各种反倾销,反补贴等调查已然应接不暇,中美经济、贸易和金融等问题的争端进入高发期。特别是,在当前美国经济和金融需要从危机中摆脱出来,以及正逢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和“反华情绪”抬头的情况下,中国自然成为当前美国挽救经济和贸易保护主义首当其冲的受害国,给摩擦不断的中美经贸关系带来了新的,更多的负面影响。

今年1月底,在各种质疑声中奥巴马政府提交给美国国会并得到国会批准的经济刺激计划中,与“购买美国货”有关的第1640条款,从表面上看该条款在措辞上似乎美国仍在履行国际协定的承诺,但其内容和性质却充分表明了当前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的进一步抬头,同时也带有对中国等其他100多个世贸组织成员歧视性贸易政策,是不折不扣的带有浓厚的保护主义色彩的条款,对未来中美贸易关系有着难以预料的负面影响。美国出台的经济刺激计划中与“购买美国货”有关的第1640条款的表述是在“不违背美国对国际协定的承诺”的前提下,经济刺激计划支持的工程项目必须使用“国产”钢铁和其他制成品。根据该条款的表述内容,就是《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政府采购协议》。根据《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加拿大,墨西哥享有”豁免权”;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政府采购协议》,欧盟、日本、韩国、香港等少数世贸组织成员享受“优待”,但中国等其他100多个世贸组织成员被排除在外。由此可见,所谓“不违背美国对国际协定的承诺”,仅限于极少数国家,而大多数世贸组织成员却成为与“购买美国货”有关的第1640条款的“牺牲品”,不能享有所谓“不违背美国对国际协定的承诺”的权益。4月29日,美国商务部对中国产油井管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合并调查,同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中国产轮胎启动特保调查,涉及金额约47亿美元。从2009年初的“购买美国货”到对中国产油井管和轮胎的诉讼,凸显了金融危机之下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之势和当前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倾向。

美对华经贸政策的连续性与现实

从美对华经贸政策变化的连续性看,自中美两国在上世纪70年代初恢复经济贸易关系以来,美对华贸易政策发生过多次变化,贸易纷争似乎成了中美关系中永无休止的话题和挥之不去的阴影。中美建立贸易关系初期,美对华贸易政策主要以限制中国纺织品进口为主,扩大美对华纺织品的配额范围,同时对其他中国产品的反倾销等限制措施也不断增加。到了90年代,随着中国对美出口的增长,美国在加大对中国产品进口限制的同时,要求中国开放国内市场成为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重要内容。不仅强调要求中国扩大市场准入范围,而且要求中国建立和健全有关法律制度,提高透明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并将这些内容纳入了中国的“复关”和“加入世贸组织”谈判中。中国入世后,美国在中国开放国内市场,特别是服务市场开放方面,以及在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责难不断升级,声称在中国执行双边知识产权协议中一旦发现问题,美国将直接对中国采取贸易制裁措施。近来,双边贸易摩擦又延伸到新的领域,美国又在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问题上纠缠不休,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又成为美政策变化新的内容。自1979年7月中美两国签订《中美贸易关系协议》到2001年底中国入世以来,贸易摩擦始终是中美关系中最为表面化的领域,在贸易问题上美国频频发难,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中美贸易的有关贸易法案和相关的政策性文件,以及出台的对华贸易政策评估报告都体现了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延续性。此次“购买美国货”的出台和对“中国制造”的歧视,依然是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延续。

正值美国金融危机仍未见底和经济严重衰退以及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奥巴马政府上台后的第一要务是,一方面要全力以赴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一方面要处理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后的烂摊子以及伊朗和朝鲜核问题、恐怖主义威胁等。这无疑使奥巴马新政府面临着内外事务的多重考验和对外政策的艰难选择,而对华政策特别是对华贸易政策的选择则是奥巴马政府注定不可回避问题。

尽管美国新一届政府对华贸易政策还未全面出台,但与生俱来就带有传统贸易保护主义色彩的控制了国会参众两院。受当前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和反化情绪抬头的影响,美国国会中一些带有贸易保护主义和反华情绪色彩的人,对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启动能否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表示质疑,战略经济对话取得的成果仍然没有能够充分满足美国国会一部分人的高期望值,对中国指责和抱怨的“反华情绪”在美国国内仍存在着一定的“市场”。近年来,随着中美经贸关系复杂性、敏感性日益突

出,经贸问题政治化倾向日益明显,从美国国会里不断刮出来一股股对华贸易保护主义思潮之风,导致近期中美贸易关系进一步紧张,甚至贸易战随时有一触即发的可能。近年来美国国会涉华经贸议案不断增多,提出了多项涉华经贸议案,进一步扩大了对华出口管制商品范围,炒作中国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在美国国内媒体也是铺天盖地。观察美对华贸易政策,从表像看,中美贸易中存在的问题都与中美贸易失衡有关:但也不难看出,其中也搀杂了带有歧视性和政治上的色彩,政治化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冲击日益明显。特别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美国“中国”论调也在升温,甚至就所谓“人权问题”和“人民币汇率问题”向中国施压。但在美国国内也有人认为,通过对话解决中美贸易问题依然重要和必要。与此同时,由于美国国会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不断强化,以及对华不满情绪有所增强,主张对华贸易采取制裁或加强限制,尽管这些压力不太可能导致美国新一届政府对华贸易政策发生根本性转变,但有可能导致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出现新的调整,给中美贸易关系带来负面影响。

美对外贸易政策的“两重性”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篇10

关键词:供给学派凯恩斯主义启示

供给学派和凯恩斯主义的比较分析

(一)兴起背景

1929-1933年,美国、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普遍性的经济大萧条,表现为工业生产总值下降、失业率上升、投资崩溃,传统信奉自由经济的新古典经济学无法做出解释,甚至产生了资本主义向何处去的困惑,西方经济学发展史上第一次大的理论危机出现了,而凯恩斯及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出版标志着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正式诞生。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古典综合派将凯恩斯经济理论和新古典经济学综合起来,形成了新古典经济学为内容的微观经济学和以凯恩斯理论为内容的宏观经济学,促进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凯恩斯主义成为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理论政策的基础。自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凯恩斯主义在西方经济学中占据统治地位。但是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及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呈现高通货膨胀率和低增长率并存的状况,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遇到了空前的理论危机,客观上需要新的经济理论来应对和解释。于是供给学派、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等体现自由主义思潮的经济学流派应运而生,可见从一开始供给学派就是作为凯恩斯主义的对立面产生的。

(二)理论体系

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体系以解决就业问题为中心,认为社会的就业量取决于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共同构成的有效需求,受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流动性偏好三大“基本心理规律”制约,资本主义经济会出现投资需求不足和非自愿性失业,结论是资本主义无法依靠市场机制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需要国家有效干预取代完全放任的自由经济,市场非出清、非均衡需要外部干预成为凯恩斯主义理论的逻辑出发点;而供给学派的理论渊源主要是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相比供给学派的理论体系较为单薄,更偏重于政策主张。该学派认为,生产的增长决定于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是商品与劳务的生产与提高生产率,为增加供给,需要运用税收等政策促进储蓄和鼓励企业投资。

(三)政策观点

在政策上凯恩斯主义反对“自由放任”和“无为而治”的传统做法,否认市场可以自动维持充分就业和自动出清,主张国家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生活进行积极干预和调整。在解决经济萧条和促进就业方面,凯恩斯主义认为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有效,提出了功能性的财政预算政策,主张以赤字财政政策来解决经济萧条问题。新古典综合派作为凯恩斯理论的继承者,坚持国家干预为主、市场机制为辅的政策方针,丰富了凯恩斯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理论,使得凯恩斯理论动态化和模型化的同时也继续传播了国家干预思想;而供给学派认为“滞胀”的出现是凯恩斯需求管理政策的恶果,提出重新肯定“萨伊定律”,主张在市场供求关系中把供给放在首位,调整政府干预的内容和方向,更多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减税等措施鼓励储蓄、投资和工作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据此,针对当时美国的“滞胀”状态,“供给学派认为美国经济的头号问题不是通货膨胀,而是生产率的下降。提高劳动生产率是解决通货膨胀的唯一办法”。

(四)政策影响

作为西方经济学史上具有革命地位的凯恩斯主义,颠覆了信奉市场机制自由运行的传统古典经济学,提出了政府干预经济的全新指导思想,在危机中挽救了资本主义。凯恩斯革命使得西方经济学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流派的形成与发展,既同凯恩斯主义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也和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虽然围绕着如何理解、继承和发展凯恩斯学说等问题,凯恩斯主义演化成了新古典综合派、新剑桥主义学派、凯恩斯主义非均衡学派、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等流派,但凯恩斯通过政府干预解决经济问题的基本思想还是得到了传承,其工资刚性、价格刚性等基础假设得到弥补和填充,凯恩斯经济理论注重社会心理分析,也为以后的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乃至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提供了某种借鉴。1992年美国克林顿政府实践新凯恩斯主义政策主张,推行既要刺激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又要削减赤字、压缩债务的经济增长战略,2008年金融危机后回归凯恩斯主义成了欧美领导人制定政策的现实选择,显示了凯恩斯主义强大的生命力;供给学派自然无法和号称“拯救了资本主义”的凯恩斯主义相提并论,它产生于传统凯恩斯主义遭到质疑及西方经济学流派纷纷兴起的时刻,它对美国、英国政府特定时期的经济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其理论没有继续丰富和完善,相比起传统凯恩斯主义及其以后的分支流派,其影响力都不能相提并论。

(五)理论欠缺

作为经济理论难免存在局限,20世纪70年代初,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缺少微观经济基础就成为非凯恩斯主义抨击的目标,另外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还需继续检验,其政策措施只着眼于解决短期经济问题,对经济长期增长作用有限也是凯恩斯主义的明显缺陷;供给学派坚持从古典经济学渊源解决现实问题,片面强调“供给方”管理,缺乏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只是简单重申了古典经济学的观点,所提出的政策主张缺乏系统的理论基础,其边际减税政策被认为是在保护富人的利益,所以供给学派的减税理论曾遭到一些经济学家的批评,甚至供给学派内部在减税等理论政策的功效上也存在争论,但其最大的不足在于它由只强调需求的一个极端走到了只强调供给的另外一个极端。

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政策启示

(一)解决经济问题需要供需协调

经济理论和政策的出发点既可以是需求边也可以是供给边,当供给存在约束时,就要着力解决供给不足的问题,片面强调供给或片面强调需求都不可取。供需协调就是要从单纯强调需求转为需求和供给齐抓共管,避免非此即彼的主观判断,从而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尽管政府投资在城镇化及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领域还有政策运用空间,但着眼于经济中长期发展问题,我们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思路,减少对政府投资的依赖,放松妨碍供给边管理的一切不必要约束。当前我国经济同时面临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两方面不足的问题,实施供给管理要求我国从制度、技术、资本、人口、资源等方面重新审视经济发展潜力,坚持创新发展战略,让企业等市场主体加强新产品和新劳务的生产供给,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二)解决经济问题需要重视中小企业创新

供给学派认为供给的核心问题是生产效率问题,而生产效率又与企业的“创造性的破旧”密不可分,所以供给学派认为中小企业为代表的私人经济对提高经济运行效率至关重要,具有垄断地位的大企业其实正面临着来自中小企业创新上的竞争。政府应该放松管制,让企业尽量自由的经营,使企业家精神得以充分发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竞争力。事实上,20年代80年代中后期美国实体经济整体波动性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采取了“供给学派”的改革从而激发了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小企业、小微企业是经济创新发展的动力,目前国内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受欧美经济危机影响较大,就更需要财税金融政策的大力支持,将对民营中小企业的系列扶持和促进措施落到实处,切实改变长期以来国企和民企之间的不合理资源配置,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力和整体竞争力,为民营企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发展。

(三)市场经济需要提高国家干预水平

供给学派的经济政策虽然主张减少国家干预,但“无论是凯恩斯主义还是供给学派都承认单靠市场机制无法实现供需均衡,都认为需要国家干预,他们的分歧主要在于这种干预的程度、内容和方向上”。供给学派眼中的经济自由不是对古典经济学的完全复归,倡导经济自由不是完全否定政府干预,为促进技术进步和提高创新精神的政府干预是必要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处理好与市场的关系,政府要做到“有所为”和“有所不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制度建设的先天不完善,政府必须对市场固有的失灵现象和失灵领域进行有效干预,要求政府在加强自身改革建设的基础上,加强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发挥对市场失灵的纠偏及惩治功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四)经济发展需要重视人力资本投资

在费尔德斯坦等“温和供给学派”那里,“反对过分乐观预期通过降低边际税率实现控制通货膨胀、增加税赋和促使个人财富增长,更加注重有形资本和智力资本及提高劳动力质量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体现了重视人力资本投资的政策主张和坚持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凯恩斯主义片面注重解决短期问题强调需求管理形成区别。在我国“人口红利”即将消失、传统经济发展模式需要转型之际,必须探索建立政府、企业、社会、个人共同参加的,促使“人口数量型红利”向“人口质量型红利”转变的运行机制,切实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五)经济理论要与经济环境相匹配

无论是凯恩斯主义面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还是供给学派面对“滞胀”,都是在特定经济环境下为解决特定问题服务的,随着具体经济发展环境和社会制度背景的不同,经济政策的基点和核心也应该有所不同,制定经济政策要从现实经济问题入手。供给学派认为“滞胀”是供给不足时刺激需求政策的严重后果,大萧条时期的政策经验不能解决“滞胀”问题。同理,里根政府治理“滞胀”的经验不能在中国全盘复制,供给学派的理论主张也并不是里根“经济复兴计划”的全部,要看到当时沃克尔反通胀措施、美苏争霸带来的政府购买增加、广场协议带来美元汇率贬值等国内外积极因素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保障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过程中,经济学家的理论话语权逐渐彰显,对于经济学界各种学说及各种“主义”应该欢迎其思想争鸣,但我们始终要坚持在具体经济社会运行环境中考量理论目标的可实现性,经济理论务必建构在中国特殊的国情和发展阶段之上。

(六)经济发展要规范政府行为

与鼓励政府工程建设、实施“赤字财政”的凯恩斯主义不同,供给学派更重视对微观经济主体的生产刺激,反对政府对经济不必要和不适当的干预,认为政府是非生产性的,政府不适当的税收和举债会减少私人部门可资利用的财富,形成挤占效应,而私人经济部门的效率高于公共部门的活动效率,所以需要规范政府行为,更多的依靠市场力量来自动调节经济,为私人经济部门的增长创造条件。对于政府在解决就业问题中的作用,供给学派认为政府利用公共部门的扩张创造就业机会的政策是不明智的,“没有经济的持续发展,就不可能有对劳动力持续的和扩张的需求,充分就业的客观经济基础是经济发展,而不是政府部门的扩张”。2008年后通过实施中央版和地方版“4万亿”投资计划,各级政府扩大了基础设施投资来缓解经济下行压力,虽然取得一定短期成效,但也固化了经济运行结构失衡和导致地方政府债务急速增长,不仅集聚了金融风险,也影响了经济发展质量。未来与政府职能转变相适应,各级政府要树立科学的绩效观和政绩观,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承担起更多职责,避免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参与,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和秩序,使非国有企业有更多的利益机会和发展空间,激发经济社会的内在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尹伯成,华桂宏.当代世界十大经济学流派:供给学派[m].武汉出版社,1996

2.王志伟.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温来成主编.政府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