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中等职业教育的必要性十篇中等职业教育的必要性十篇

中等职业教育的必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9:31

中等职业教育的必要性篇1

关键词中等职业体育健康教育必要性迫切性

体育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体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体育技能,而且能够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课程主要是为了能够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将其作为开展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不仅能够适应学生的身体以及心理的特点开展有效的体育活动,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各个方面能力。而在当前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很缺乏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教学活动的展开并没有充分的发挥其自身的作用力,所以在这个形势下,如何有效的开展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之一,其自身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已经成为当前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一般来说,15岁至19岁之间的学生正是处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年龄阶段,而如果按照发展心理学上的年龄分化,这一阶段正是属于学生青春期的时间段,而从生理上来说这一阶段可以说是学生的第二次生长发育的阶段,学生在这个阶段会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虽然充满活力,但是其自身在成长过程中,也有很大的不足之处,所以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就读期间是能够树立人生发展方向的重要阶段之一,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我国的应试教育占据整个教育的主置,导致在社会上,很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总会有一种“低人一等”的感觉,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和负担,而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自身素质和能力的问题,学生经常会出现一些比较偏激的行为或者是言语,导致学生的情绪波动幅度相对来说比较大,所以在这种形势下,加强学生的健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和迫切的[1]。

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健康教育的特殊性分析

就读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毕业的时候,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选择继续深造,而另外一种就是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就要步入社会,成为一名劳动工作者,而步入社会的这部分学生在选择职业的时候,可能会由于其自身的一些职业原因,导致其自身的一些身体健康产生影响,比如从事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经常会出现一些眼睛部位的疾病;而从事脑力劳动强度比较高的学生,经常会出现一些神经衰弱等病症,这些都是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的因素。所以在这种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让学生能够逐渐在体育的教学过程中,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未来就业的过程中,时刻保持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传授一些有关于卫生保健或者是体育锻炼的常识,让学生们能够加以理解和认识,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以及学生的专业特点进行卫生保健内容的制定,这样有针对性的教学能够让学生最大限度的感受到健康体育的必要性,这样能够让学生逐渐的适应自己的未来职业卫生保健的相关内容,从而保证学生在步入社会以及进入工作岗位之后,也能够保持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意识[2]。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这个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是能够辅助学生打下良好健康教育基础的阶段,所以在这一个阶段的健康教育是非常迫切并且必要实施的,对学生的日后就业以及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和帮助。

三、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缺乏体育锻炼常识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严重的缺乏体育锻炼的常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对一些卫生知识或者是运动常识知道的很少,包括一些运动损伤和急救等方面的知识知道的更加少,所以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很多学生难免会发生一些运动损伤。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对于如何控制负荷和强度这个概念,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处于非常模糊的状态,甚至很多学生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另外,很多学生在实际的运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扭伤的现象,虽然是比较常见的运动受伤现象,但是很多学生却不知道如何处理,有部分的学生知道理论性的知识,自己明白如何处理,但是在实践上却缺乏实践能力,处理的方法不够正确,导致伤势更加严重[3]。在这种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健康教育开展就更加的必要和迫切,在学生的思维中,并没有强烈的体育锻炼常识意识,导致学生经常会出现一些危险运动的状况,对学生的身体以及身心发展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学生的成长也造成一定的阻碍,所以开展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等职业学校体育的整体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展开健康教育是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的,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发展不仅要适应当前社会时代的发展需求,而且要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才能够紧跟上社会时代的脚步,逐渐的将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向素质化教育的方向转变,让学生能够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逐渐的认识到体育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学生的成长以及其自身的心理健康、身体健康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质量和效率,从而推动中等职业学校的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立伟.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探讨[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10(03).

中等职业教育的必要性篇2

>>职业院校开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必要性分析浅谈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实施拓展训练的必要性职业院校加强职业资格证书认证的必要性高等职业院校实施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及模式探索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必要性低素质生源职业院校开展学习力行《弟子规》的必要性职业院校美术教师知识结构多元化的必要性高等职业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必要性与意义浅谈职业院校酒店专业教师提升调酒技能的必要性试论职业院校学生健康就业心理培养的必要性职业院校护士生人文教育的必要性高等职业院校文科数学教育必要性的探讨职业院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职业院校学生管理思政教育的必要性解析和相关途径浅谈职业院校开展技能竞赛的必要性试述职业院校法制教育的原因及必要性论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必要性新形势下职业院校开展健康教育的必要性职业导向下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整合的必要性研究高等职业院校档案管理人员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

[6]郭,教育的“技术”发展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7]吴晶、于春生网络教育试点高校68所[n].新华每日电讯.

中等职业教育的必要性篇3

论文摘要:全球化条件下的高职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是培养高职学生正确的职业定位、进取的职业态度、勇于创新的职业精神的需要,也是坚持就业导向、服务宗旨的办学方针,构建富有时代特征的、高职特色基础课程体系的客观要求。高职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应该借鉴国际职业教育中价值观教育的经验,发掘我国价值观教育的精华,明确新要求,建立新架构,创建新机制。

教育部2006年《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强调:“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人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职业价值观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对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定位、进取的职业态度和创新的职业精神,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职基础课程承担着传授基础知识,提高基础能力,培养基础素质的任务。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职业价值观的多元化,对高职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新要求。高职公共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应该吸收国际职业教育中价值观教育的新经验,建立新架构,实施新机制。

1 高职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新要求

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新要求源于新问题。对比国际职业教育中价值观教育的经验,我国高职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目标单一.难以回应社会多元职业价值观取向的挑战;方法陈旧,缺少教育的感染力;内容偏重知识性,重理论轻实践,价值观教育止于课堂,止于理论,落实不到行动中去;教育的力量单薄,无法形成教育的合力,总体处于一种低投入低效率的状况。高职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要正视问题,缩小差距。

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计划经济体制的社会背景下,高校学生就业是国家统分统配。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强调社会主导性的单一价值观体系,对个人价值观的多样性重视不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就业采取双向市场选择,单一社会本位职业价值观教育正面临多元职业价值观挑战,高职院校的学生中出现了把金钱作为评价职业优劣标准的拜金主义价值观。把当官作为奋斗目标的权力主义价值观等。高职院校必须应对多元职业价值观的挑战,帮助学生解决职业价值观的困扰.建立起以集体主体为主导的职业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也是教育力。现代科技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也改变着教育方式。信息的多源性、可选性和易得性,为高职课程职业价值观教育提供了开放、自主的环境,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高职教育应该变课堂中心、教师中心和教材中心为实践中心、学生中心和能力中心的观念,教师应成为教育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高职教育要培养学生职业价值观.只靠技术性训练课程不够,必须加强基础课程中价值观教育。当前,高职职业价值观教育的任务主要由政治思想课一门课程担纲,还应该发挥外语、高等数学、体育、公共计算机、大学语文等基础课程的作用,充分挖掘所有公共基础课的职业价值观教育资源,做好分工与合作,形成教育的合力,共同完成高职教育的使命。

2 高职基础课程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新架构

高职公共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涉及到课程的标准、内容、方法、环境和管理评价等各个方面.建立职业价值观教育的课程架构,必须从我国高职基础课程设置的现状出发,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的课程教育资源,构建出以思想政治课和就业指导课为主体,渗透数学课、外语课、体育课、信息技术等课程,重视知情意行结合的有特色、可行、高效的职业价值观教育课程体系。

高职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架构必须从我国高职教育现实出发。八十年代初,我国高职教育开始起步,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培养了大批技术应用人才。但是,由于高职院校建设时间短,基础薄弱,教育资源比较紧张。高职院校的基础课程除少数课程外,几乎都是大班上课.职业价值观教育与训练难以做到采取完全讨论的方法进行。加之.我国高职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正处于改革之中,课程对市场需求的敏感度不高,新职业价值观教育必须超越小班形式,超越课堂和校园的空间,积极探索课外和校外教育空间的利用方式,重视大班课与小班课结合,必修课与选修课结合,讲授法与活动法的结合,校内训练与校外训练的结合.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结合,个体教育与集体教育的结合,成功教育与挫折教育的结合,单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结合,既突出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的一元化要求,又要考虑职业价值多元化的现实,将校园精神、校园物质环境、文化教育科技和体育活动等纳入课程价值观教育的范畴,将价值观教育落到各种教育活动中去,真正使高职基础课程职业价值观实施架构具有可行性和实践的意义。

高职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架构必须整合课程资源,深化课程改革,使课程职业价值观教育能够面向生活、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促进学生职业素质发展。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职院校要“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建立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基础课程改革就必须调整基础课程结构.加强职业价值观教育,压缩部分基础课程的理论课时,适当增加基础课程的实践环节.重视基础能力训练。职业价值观教育要从学校定位出发,从实现学校培养目标出发,突出以集体主义为导向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在高职思想政治课和职业指导课中,安排进核心价值观的相关训练模块.以丰富原有课程的内涵,提高课程的思想性和教育的有效性。同时.还可以将有关训练模块渗透到相关的基础课程中去.列为相关课程的目标和考核要求,或者将多种价值观训练模块渗透到一门课程中。例如,健康与自然和谐的价值渗透进体育课程,全球精神的价值渗透进外语课程,真理与智慧价值渗透进高等数学课程等。在教育教学模式上,可以借鉴“四步教学法”的思想.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超越.提高高职基础课程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

高职基础课价值观教育架构必须吸取国际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经验。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亚太地区网络组织编写的《学会做事》一书,虽然是一本关于在全球化下共同学习和工作中的价值观教育教师参考书.但其所提出的尊重人和尊重劳动的基础价值和健康与自然和谐、真理与智慧、爱心与同情、创造、和平与公正、可持续发展、国家团结和全球稳定、全球精神等八个核心价值,覆盖人发展的不同维度。书中将做人与做事教育结合起来,“反映了21世纪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改革的新动向,而这种变革又是深深植根于21世纪的社会变革及其对人的素质要求变化基础之上的。”我国高职基础课程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框架必须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破除满足教学需要就是只满足教师需要而忽视学生学习需要的观念,破除提高教学效果就一定要增加教学时间的观念,破除重视基础课程教学就是重视理论教学的观念。从课程设置、课程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等方面推动基础课程职业价值观教育,最终满足学生成长需要。

3 高职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新机制

推进高职基础课程职业价值观教育,必须强化目标责任机制、教学资源配置机制和评价激励机制。

高职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必须强化目标责任机制。职业价值观教育是高职教育的核心.决定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为了提高职业价值观教育的质量,高职院校校长应该做价值观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学校教学委员会应该定期分析研究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情况。解决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高职基础课程职业价值观教育必须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写进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教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教学大纲制定的依据。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必须对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教学标准和时间、教学人员和设备条件等,提出明确要求。各门课程既要统一要求,又应有所侧重。对职业指导课和思想政治课两门职业价值观教育主要课程,应该强调发挥主渠道作用,在教学内容、课程模式和教学方法上积极创新,做好示范;对外语、数学、计算机和体育等基础课程,要充分挖掘课程职业价值观教育资源,开展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模块训练,力求高职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有目标要求.有责任主体和责任人,使工作能够落到实处。

中等职业教育的必要性篇4

关键词上海;高职教育;5B高等教育;补偿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3)25-0011-05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中心,社会和市场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职业教育,因此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顺应时代和社会现实的必然选择。然而,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层次单一、认同度低、定位不清、缺少法律支持等问题困扰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上海位于中国经济社会最发达地区,其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因此无论是从需求还是从发展条件来说,上海都理应走在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前列,在我国构建完备的职业教育体系过程中,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一、上海5B高等教育补偿性发展模式:必要性与重要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2011年颁布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在1997年版的基础上,将高等教育在纵向上更加细分为四个阶段,序号分别为5、6、7、8,其中第5阶段为“短线高等教育”,相当于我国高等教育的专科,第6、7、8阶段分别相当于我国的本科、硕士和博士生教育。2011版分类法较之1997版最大的变动是将1997版中的第5阶段细分为5、6、7三个阶段。在1997版中,第5阶段被横向分为两种类型,其中5a为理论型,而2011版中的第5阶段对应的则是1997版中的5B,即实用技术型、职业专门化的高等教育,学制一般为2~3年,学生毕业后可直接进入劳务市场,采用“实用的、技术的和具体职业的课程”,以培养工程应用型和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本研究所指的“5B高等教育”实际上与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为同一教育类型(本文的“上海5B高等教育”等同于“上海高等职业教育”)。

(一)加快上海高等职业教育补偿性发展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1.从教育系统内部看,高职教育需要补偿性发展

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需要在整个教育体系内部完成三个视角的补偿:第一,向上看的视角:需要补偿性发展本科与研究生“教育层次”,在学历层次上打通向本科、研究生等上升的渠道。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并没有得到相应“教育层次”上的拓展和延伸。具体表现在:在实践中,职业教育最高层次仍停留在专科。一种完整的教育类型理论上应涵盖从低到高各个层次的教育。纵观我国台湾地区的实践,职业教育可以在层次上实现从低到高的贯通,特别是实现与本科、研究生层次的衔接。第二,向下看的视角:职业教育需要补偿性发展内在逻辑上的层次,在专业和课程上与中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当前上海高职存在的办学特色不明显、专业设置有缺陷等问题,实际上折射出来的是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在内在逻辑上的层次区分不明显。上海高职院校很多由中职升格而成,仍沿袭中职办学的思路和方法,造成专业、课程和教师等方面的高职特征不明显,这些共同问题都需要与中职教育进行沟通衔接。第三,向左右看的视角:职业教育需要与普通教育相互补偿性发展,普通教育要形成对职业教育的正确引导和分流。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是一对矛盾,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普通教育一条路走到底会出现很多问题,不是每个学生都适合研究型、学术型的普通高等教育,且社会对该类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有限。相反,社会越来越需要应用型、职业型的高职教育。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两大类型,各自具有相对独立的系统,每个系统都具有整合性、有序性等特点。这两大系统间的沟通应既包括形式上的沟通,也包括内容上的沟通:前者主要体现在学制上,后者则主要体现在课程上。

2.从教育系统向外看,高职教育需要用跨界的思维来补偿发展

姜大源认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本质区别在于,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已跨越了传统学校的界域。职业教育不能只遵从教育和认知规律,还要遵循职业发展规律。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要“跳出学校看学校,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知识看知识”,也要“跳出企业看企业,跳出培训看培训,跳出技能看技能”,以逐步形成“合作办学求发展、合作育人促就业”的良性互动机制。上海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经济优势,理应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二)从教育内部看:需要补偿性发展

1.向上下看:上海5B高等教育需要补偿性发展

第一,从向下看的视角看,理想的5B高等教育应从中等职业教育对接而来,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是生源。事实上,中职生进入到高职院校的比例并不高,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中高职院校在生源、教学和课程等方面没有做好衔接工作。要提高上海市5B高等教育的水平和教学质量,从往下看的角度来说,必须与中等职业教育进行全面对接。

第二,从向上看的视角,打通职业教育的学历证书之路是我国职业教育界探讨已久的话题。具体涉及到要不要打通、能不能打通、如何打通等问题。首先,“要打通”——这是一个前提和条件,在理论和实践上,不管是大陆还是台湾地区,都有充分证据证明,职业教育向上走是必须的。其次,“能打通”——这是从实践层面回答能否打通的问题。我们的基本观点是能打通,理由是目前的高职本科①。实际上是“能打通”的一个实践:台湾地区的技职教育已经完整地实践着一条从中职到技职博士的职业教育之路。第三,“慎打通”——这是本研究最关注的一个问题,因为经验和教训表明,只要把“要打通”和“能打通”的问题解决,全国高职院校很容易出现一哄而上的局面。

2.向左右看:上海5B高等教育类型需要补偿性发展

向左右看是指5B高等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

第一,如何在两者之间实现融合。除了在学制和课程上实现5B高等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贯通之外,更多的应是指导思想的改变,打破两者之间存在的壁垒。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可从以下方面进行:首先,做好发展规划,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推进区域整体规划,整合属地内的职业院校;成立职业教育研究机构。其次,建立衔接机制,推进均衡发展: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相结合,完善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衔接;建立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贯通的教育体系;建立起中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的教育体系。

第二,从教育的本质来看,要实现个体的社会化与社会的个性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不仅关系到职业教育的发展,还关系到一个人的生涯选择和终身发展。教育的本质在于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发展。普通教育侧重发展社会化,同时也要涉及个性化。职业教育侧重发展个性化,同时也要兼顾社会化。在教育体系内部,需要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协调发展,最终走向人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

(三)从教育外部看:需要补偿性发展

1.职业教育的性质决定了5B高等教育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上海的经济发展特点很明显:一是加快产业机构调整,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大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和质量;二是加快支柱产业的发展。目前上海的支柱产业是信息、金融、商贸、汽车、成套设备、房地产等六大产业,未来还将发展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房地产则逐步退出目前六大支柱产业地位。

上海5B高等教育必须与上海的社会经济现状、产业结构相适应。目前上海5B高职教育主动开设了很多适用于支柱行业的专业。但是,在专业定位上仍存在不少问题,如专业设置单一、院校间重复设置等。这些都说明高职教育的发展不仅受到教育内部的影响,更多地受到教育外部的制约。上海5B高等教育需要紧密结合上海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需求,实现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2.校企合作是5B高等教育外部补偿性发展的主要途径

要实现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其中重要一环就是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大中专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提高育人质量、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其初衷是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校企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上海5B高等教育补偿性发展的理想模式

(一)5B高等教育新体系结构的理想模式

根据我国高职教育现状,结合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与上海高职教育现状,对上海高等职业教育新体系结构做如图1所示的建议,目的在于建立相对独立和完善的5B高等教育体系,在高职教育体系和普通高教体系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该体系有如下三个主要特征。

图1上海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建议图

1.高等职业教育向下贯通,衔接中等职业教育,沟通普通高中

中等职业教育或普通高中教育毕业生均可进入5B类的高等职业院校就读,不局限于三年制,还有四年制的高职院校可选择。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之间可采用“五年一贯制”,培养专科层次的高职学生。

四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承办者可由部分新升本科院校或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院校组成,也可由办学质量较高的高等职业院校升格而成,不必人为地将高职教育类型与高等学校类型一一对应。

2.高等职业教育向上贯通,衔接本科、研究生教育

三年制或五年制的高职教育毕业生可进入到二年制的5B类“专升本”继续学习,使其职业技能的连贯性得以体现。而“专升本”任务由四年制高职本科来承担,专科层次的高职毕业生进入本科阶段后可以接续其专科阶段的技能类学习目标。

四年制的高职毕业生或“专升本”毕业生可进入更高层次的工程硕士阶段学习,学习内容为技术应用与创新。这一类型的本科毕业生在学习一定专业知识后,也可以同等学历身份进入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

专业学位以上层次的学习,可与学术性教育相融合,不再有明显的学术性与职业性区分。

3.在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建立沟通的立交桥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体现在四处:中等教育进入高等教育时;三年制的专科到四年制的本科时;本科到硕士层次时;博士教育阶段。高等职业教育不再意味着没有上升空间,而具有多样化的出口,学生在毕业后的选择余地更加宽广。

(二)5B高等教育新体系结构理想模式对现有模式的突破

1.建设中、高职贯通的通道

虽然当前的中职毕业生可以进入高职教育阶段学习,但这并不意味着中、高职之间已经贯通。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事实上处于各自为战的状况,中高职的定位一直处于尴尬的处境[1]。中职教育不了解高职教育的生源要求,高职教育也不了解中职教育的实际情况,二者之间是一种硬衔接。正因如此,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指出,要理顺管理体制,加强对各类中高等职业学校的统筹管理和综合协调,积极开展中职、高职对口招生试点,举办5年制高职。要让高职教育成为真正比中职教育高一层次的教育。

2.高等职业教育第一阶段不仅限于3年制

当前国内关于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关系的认识已经明确,即二者分别属于不同的类型,而不是层次的关系。但该说法依然只是学术界的认识,社会对高职教育作为一个类型的认识并不确切。从另一方面讲,不能老谈类型而回避层次,层次问题不解决,类型就不会被社会所接受,高职教育作为二流教育的地位就不会有根本性转变。

四年制的高等职业教育规模正在扩大,新的劳动力需要更长时间的学习才能满足社会需要。事实上,关于高等职业教育要不要发展本科、如何发展本科,国内的研究成果已经相当多,有相当部分的研究倾向于将高职本科称为“技术本科”以示与普通本科的区别。“为适应我国进入wto后对于培养技术精英人才的要求,发展较长学制的高等职业教育——技术本科已势在必行”[2]:“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对本科层次技术人员的需求量大大增加;技术本科为高职生提供了发展进路,这是人性化教育的需要;目前高职生缺乏进路,正成为国外教育市场争夺的对象。由此得出结论:发展技术本科是多种客观因素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其中,经济、社会因素是首要因素。”[3]

作为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其培养的人才依然定位于应用型人才,以职业、就业为导向,以技术、技能的学习为主线。当然举办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并非要取消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而是在一些专科层次不能满足人才需求的专业中进行本科教育。是否取消专科、是否举办本科是由市场决定的。

作为中国社会经济发达地区,上海对高层次技术工人的需求更加迫切,应该在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方面迈出突破性一步,提升高职教育的办学层次。

3.让高等职业教育的“专升本”回归到本原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学院)毕业生经过一定选拔程序可以进入本科高等学校继续学习。“专升本”找到法理依据,但目前的“专升本”学生都进入到普通本科高校进行学习,进入了普通高等教育序列,对高职教育而言,并没有实现层次的提升,反而是强化了高职教育低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社会地位。如果所有“专升本”学生都进入到普通本科院校学习,就意味着这项制度的设计思想和实现形式已经发生变化,即“专升本”不是高职教育的延伸,而是学历层次的提升。

高职“专升本”的主体应该是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内的本科层次,专科层次毕业进入专升本阶段后,可以继续按应用型人才进行培养,而不必重新学量的基础性课程以达到学术上的某种要求。

4.打通高等职业教育向上贯通的路径

本科层次还不是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所应达到高度的顶端,还应该向更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迈进。高等职业教育的本科层次毕业生可进入工程硕士,乃至博士层次。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向上延伸的条件已日渐成熟,发展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是大势所趋。

三、上海5B高等教育理想模式的实现条件

(一)5B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与提升要适应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从横向看,5B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必须适应上海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高职教育布局要考虑产业结构的变化,最终目标是保证在合适的地区配置适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数量适宜的高职教育资源。上海要建立起区域内科学、合理、高效的高职教育布局体系,就必须坚持教育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效益与区域经济相协调。

从纵向看,5B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必须适应上海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高职教育层次结构优化的主要任务是:根据需求培养各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促进技术结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与高职教育层次结构的协调发展。由于上海的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支柱产业,所以上海应以发展本科层次高职教育为主,并适度发展研究生层次的高职教育。这一高职教育体系基本框架可使专科、本科及研究生层次相互贯通,同时促进普通中学、普通高校与高职院校的沟通联系,为高职院校学生和第一线工作人员开辟进一步深造的通道。

(二)加强5B与普通高等教育横向上的沟通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两大组成部分,共同承担着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专门人才培养的任务。而我国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的沟通渠道单一、相互衔接不紧,职业资格培训与高职学历教育分属不同部门管理,资格证书与毕业文凭之间脱钩。在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选择和社会对人才需求日益多样化的今天,高等教育必须建立灵活开放的教育制度,架设不同类型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与普通高等教育体系之间的横向沟通。这种“立交桥”的建立,一是有利于满足学生对不同类型教育的需求,二是有利于两种教育类型的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

(三)加强5B高等教育与中职教育层次上的衔接

与中职教育相互衔接,是指高职教育与中等教育水平的职业学校、技工学校衔接,构成完整的从低到高的独立体系,这一体系在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上,都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体系。这是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规格和层次的多样化需要,也是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中、高职作为同一类型教育,其共性特点使二者的衔接有了可行性,如办学目标的一致性、教学内容的联系性、教学特点的同一性、教学对象的多样性,这些都是中高职衔接的内在条件。

(四)实现中、高职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沟通

普通教育为学生职业生涯奠定基础,应在普高教育中加强职业教育的渗透,开展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融合的、综合性的高中教育改革实验。要真正形成人才成长的“立交桥”,比较可行的办法是架起“引桥”(大学预科),即在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设置一个过渡层次(高中后非高等教育阶段)。这一层次的教育课程也分为两类:一是普通教育课程,供中职学校毕业生补习文化课程,为报考普通高等学校作准备;二是职业教育课程,供普通高中毕业生补习专业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为报考高等职业学校作准备。这样,两类高校都可以按自己的入学标准招生,不必降格要求。

参考文献

[1]石伟平.中高职定位:尴尬和方向[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10(1):1.

中等职业教育的必要性篇5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

本文所论民族地区主要指少数民族人口分布较多的地区。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区域性,不同区域的高等职业教育与当地的区域经济特征有着密切的联系,具有地方特色,具体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培训方略、生源、就业出路、办学体制、投入机制、学校管理等方面。高等职业教育的区域性特征要求对不同的区域采取不同的发展方略,本文着重讨论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问题。

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民族地区主要集中于我国西部边疆和东北地区,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部国土面积的64%,我国2.2万公里的陆地边境线有1.9万公里为少数民族居住地区,与东部、东南沿海及中部地区相比,总体上仍然处于落后地位,在这样的经济文化背景下成长与发展的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不仅承担着满足和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还对促进民族团结与共同繁荣、缩小东西部发展的差距、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最终实现具有特殊的意义。

在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大发展的过程中,民族区域的高等职业教育也已经起步,但从总体上看发展仍然缓慢,不足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不断增长的人才需求,无论是发展规模还是发展质量和水平都与其承担的责任极不相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薄弱,致使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后劲不足。高等职业教育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需要大量的资金、技术与人才的投入,在没有外来的大量投入的情况下,民族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难以获得快速发展。

二是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与作用认识不到位,短时期内在观念的转变上还有较大的障碍。在学科本位观念很强的现阶段,将教育管理决策者与普通民众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转变到与普通高等教育相同的位置上来还有一定的距离。

三是存在产业结构和社会需求与教育结构和人才结构之间的矛盾。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的矛盾是永恒的,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在民族地区,这一矛盾主要表现为经济文化发展滞后。在产业结构上,民族地区仍大体上处于农业社会与前工业社会阶段,工业化程度低,手工农业、手工工业、半机械化产业与自动化产业并存,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间结构失调,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这种经济形态的多元状况与产业结构的不平衡对人才培养与人才结构提出了多元要求,要求培养能适应这种特殊社会经济环境的各类人才,这对于还处在起步阶段的民族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是严峻的挑战。

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导向

国家民委、教育部2000年7月28日颁布的《关于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办学指导思想、办学路子及有关政策和措施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对高等职业教育也有较大的指导意义。2002年8月24日,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2004年印发的《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要点的通知》、2005年印发的《2005年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要点》等法规,都使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步入了依法健康发展的轨道。但这些法规只是原则性的规定和指导,具体到民族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实际,则要求在国家法规的基础上因地制宜。

民族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有其自身的实际情况。首先,这些地区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生产技术水平总体上比较低,高科技人才需求数量较少,高等教育基础薄弱,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经济文化力量都相对欠缺。但这些地区的农业、林业、旅游业、矿业、能源等资源优势明显,人才需求量大。其次,民族地区要发展必须与东部地区进行资金、技术、人才、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这方面也需要相当数量的人才。再次,民族地区近年来一直向东部输送劳动力,随着东部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这些劳动力也需要接受较高程度的职业培训。最后,民族地区有一些特色产业,往往以民族文化为特征,是地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以手工艺为基础的特色产业要做大做强,必须以现代工艺为技术手段,也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

上述几个方面是民族地区人才需求的基本增长方向,是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资源。以这些实际需要为导向,以同时满足民族地区人才需求和服务于经济发达地区的人才需求为目标,培养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较高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民族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才能立足于当地,才能具有发展的后劲。

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是高等职业教育工作的中心,也是不同时期社会生产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具体体现,同时,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成果的缩影和归宿。民族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要想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从当地经济与社会文化发展的实际出发,同时不断吸收和借鉴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经验教训。

(一)要树立多元的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课程观

高等职业教育应树立多元的课程观,这种新的课程观既要根据当前的社会需要关注课程的短期目标及其实现,更要关注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既要关注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价,也要处理好课程在文化、历史、政治、生态平衡、美学等方面对人类状况、社会结构、生态领域的影响,使高等职业教育真正促进民族地区的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的直接目标是就业,是及时满足社会对人才类型和质量的需求,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与多元的民族和社会文化背景,民族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应该是开放的、动态的、过程性的,课程目标应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根据所服务地区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与方法,以培养学生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本,发挥高等职业教育的优势。

(二)要根据培养方向确定高职课程目标和方向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就是俗称的“专才教育”。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目标也应定位在专门性与实用性上。专才教育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也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在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缺口较大的情况下具有应急的良好功能。但在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社会经济文化与行业多元呈现的情况下,高等职业教育的“专才教育”倾向已经开始不适应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专才”只有专一的技能,岗位、行业、发展水平等方面的适应性受到很大局限,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的突现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专才”极有可能面临就业难、转岗难和发展难的问题。转贴于

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的流动、就业的竞争、知识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都要求从业者对不同岗位、不同行业和不同的经济文化有更强的适应性,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在变化发展的社会需求面前必须作出新的调整,才能发挥服务社会的功能,才能保证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在目标选择上,必须克服传统的“学科本位”课程观,实践多元可持续发展的课程观,以培养适应广泛就业和自我发展需要的复合型、综合型“通才”为目标,通过课程体系改革,使学生既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又具有较强的就业弹性和广泛的适应性与发展能力,坚持多元的、以增强学生适应性为主的课程目标和原则对民族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这些区域的学生与主流环境接触有限,适应性更为不足,增强适应性对他们而言具有特别的意义,这是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三)要及时构建科学的课程结构并适时充实课程内容

民族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要充分把握21世纪知识经济对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要求,建立技术型教学体系,促进课程结构体系整体优化,更新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具体来说就是要充分把握本地区与服务地区(东部、中部地区)的需要特别是相关行业的基本情况,作好专业定向,确定相应的课程结构、教育内容与教学模式。

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与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有着大体相同的课程体系发展方向和要求,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基础课程与专业技术理论课程、实践课程与素质教育课程要有机结合起来,在不同的专业领域应有不同的侧重。

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必须充分发挥为当地经济文化发展服务的功能,这是与其他地区高等职业教育有所不同的一个重要方面。应当深入研究当地的传统工农业、民族特色工农业、民族特色第三产业发展的需要,据此设置相应的专业和课程,为这些产业的发展提供特殊的、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持。

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在课程实施的评价上应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新的多元适应性课程观要求摆脱学科本位的课程理念,淡化公共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界限,确立“能力本位”的课程观。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具有更为丰富的内容,因此在课程实施的评价上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模式,当前的职业技术考核方式多种多样,关键是如何科学地灵活运用的问题。

在保证专业基础性课程得以实施的同时,应及时充实与专业有关的高新技术知识,力争做到既能保证传授基础理论与技能,又能让学生掌握现代高科技前沿技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四)要根据实际需要及时调整教育教学方法

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的改革必须通过实际的教学方式方法的革新才能得以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在处理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上必须把教学内容改革与教学方式改革结合起来,特别是要转变传统的相对封闭的知识教育与狭窄的专业教育思想,应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注重适应性教育,改变以课堂、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建立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适应性为中心的教学体系。

在教育教学方法的发展上,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与其他区域的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共性,不同的是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还必须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特点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使教育教学过程与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态度与风俗习惯有机结合,增强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

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

不断探索与创新办学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其特殊的环境,其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创新要从当地实际出发。

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企业、行业的参与和合作,这已为世界职业教育发展历史所证明。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本地企业往往难以完全承担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也难以支撑当地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这些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依靠外部发达地区的企业(行业)。在结合方式上可以借鉴当前比较成功的“订单式”培养之路,将企业(行业)生产的实际需要、产业特点与学生的适应性发展要求结合起来,建立切合本地实际的、内外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与发达地区相比,民族地区多处于经济的后发展地区,往往缺少必要的资金。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要想方设法建立多渠道投资、融资体制,在加大政府投资力度的同时,建立投资主体与经费渠道多样化机制,制定政策,搭建筹集资金的平台,积极争取各种基金会、社会团体、中外企业以及个人的办学投入,同时更好地调动学生家长及社会成员投资职业教育的热情。国务院的《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强调,职业技术教育要“形成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这对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的指导意义,在办学与投资主体上缺乏灵活多样的方式,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是难以取得良好效果的。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有一定规模的优秀师资队伍。民族地区由于地缘上的劣势,在吸引人才方面存在很大的困难,必须充分有效地利用本地少量的人力资源,特别是要充分利用本区域中心城市的优秀人才,一些适应民族特色工业发展要求的技术熟练者和手艺人才都可以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加以培养。

在培养对象的来源与就业输出方面也要有灵活创新的机制。在吸引生源方面应该以本地生源为主,这一方面可以提高当地劳动力转移的比例和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为提高当地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做出贡献。民族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升产业结构和促进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上力量严重不足,这决定了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创造外向型的培养模式,在培养和输出劳动力方面更多地利用发达地区的优势资源,使学生的学习环境与模拟工作环境、实际工作环境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走产学合作的道路。这种外向型的人才合作要以本地的发展为目的,以东部发达地区为重要的借鉴与输出方向,在此基础上建立立足本地、面向先进发达地区、动态跟踪社会需求的培训模式。

参考文献

[1]方舟.中国职业教育的困惑[J].教育与职业,2005,(28).

[2]邢益平.对普通院校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与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4(7).

[3]吴亚萍.基于现代课程观的高职课程改革[J].职教论坛,2004,(9下).

[4]王根顺,王成涛.影响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六个问题[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7).

[5]赵显宁.关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

[6]郑国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质量问题综论[J].职业技术教育,2004,(7).

[7]黄克孝.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理论思考[J].职教论坛,2004,(1).

[8]刘兰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体系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3,24(5).

[9]黄亚妮.论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区域性[J].职业技术教育,2002,(28).

[10]杨勇承.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思考[J].理论导刊,2002,(11).

中等职业教育的必要性篇6

一、普职融通的学术表达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学者多使用普通教育职业化或职业教育普通化来指代普职融通。21世纪前十年,以普职沟通或普职一体化作为关键词来论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融通政策及策略的文章逐年增加。就几个提法的侧重点来看,普职融通一词更具统摄性。中职教育要实现高效改革,就必须搭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立交桥,推动两者的融合与沟通,在融通的前提下实现教育公平。

普职融通具有三方面的内涵:横向上,普职融通要求将分离的普通教育机构与职业教育机构进行有机整合,即横向融通;纵向上,普职融通要求建立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有机联系,即纵向融通;深度上,普职融通不仅涉及办学机构之间的整合与沟通,还要求课程与办学目标相衔接。普职融通的最高境界是使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而达到全人教育,即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再纠结于升学与就业的无谓之争,融通更深入、持久。

二、普职融通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1.普职融通的必要性。《现代汉语新辞典》将必要性解释为相对于选择性而言的一种事物倾向,是达到一定目标所需要的条件、因素。中职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具有基础作用,由于普职分离弊端的凸显、普职等值的要求、终身教育理念以及关于人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内涵的不断丰富,在中等教育阶段实现普职融通的必要性日益突出。

第一,普职分离的弊端日益凸显。从历史来看,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基本处于分离状态,且这种分离在中等教育阶段表现得尤为明显。以英国为例,英国是一个有着学术至上传统观念的国家,重学术轻技能,教育系统从下至上都实行严格的双轨制。11岁考试分流后,学生分别进入三种学校,即文法中学、现代中学和技术中学。就英国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双轨制明显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也是导致二战后英国的国力逐渐被德、日等新兴工业国家超越的主要原因。再者,严格的双轨制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也成为英国推动建立国家资格框架的主要动力。当今绝大多数国家在中等教育阶段实行普职分离,普通中学实行以文化知识为主的普通教育,职业中学则实行以职业技能为主的职业教育。普职分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多数国家已导致教育结构失衡。

第二,普职等值的必要前提。姜大源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应用型人才要和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学术型人才同层次且等值,即要求在高等教育阶段对职业教育实行与学术教育地位相当的学位制度,实现学位等值,这是高等教育阶段实现普职等值的前提之一。在分离的教育体系中很难实现教育民主化和教育公平。中等教育阶段的普通教育一直被视为精英教育的准备教育,而中职这种终结性教育则被贴上差生专属的标签。在融通体系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差距会逐渐缩小,虽然短期内可能不会实现理想中的平等,但无疑会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涵构建的重要内容。

第三,终身教育理念和人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切实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按照终身教育的理念,现代职业教育的体系框架和总体布局应该是开放融合、纵向流动、双向沟通。职业教育终身化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注重各个教育阶段的衔接配合,更强调不同教育类型间的融通,因此,职业教育应与普通教育融通,贯穿人的整个生命过程。另外,人的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人的个性发展,要在人生和工作的不同阶段接受对应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中等教育阶段的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定型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简单以职业中学和普通中学来划分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显然过于武断。普职融通有助于在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建立良好的机制,使学生在两种类型的教育之间自由选择和转换。

2.普职融通的可能性。第一,基于教育哲学的视角。王坤庆教授在《教育哲学新编》中指出,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是增加社会财富的唯一手段,从而培养人自立谋生的劳动素养,这是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教育的价值趋向是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培养劳动者和建设者;树立全面的人才观,注重学生创造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职业教育要得到高效、贯通的发展,就必须将职业性的社会需求与教育性的个性需求融于一体。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平衡贯通发展,必将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及个性的充分发挥。

第二,基于技术哲学的视角。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到:技术的本质即是人的本质的外化。技术哲学具有技术性和人文性的双重特性,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在以职业为导向、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教育的核心目的时,也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现代社会的技术不再是简单的工艺、技能类物质性技术,更多体现为智能型而非体力型的非物质性技术。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技术的复杂化、综合化趋势直接促进了岗位需求能力的综合化,进而要求劳动者在知识和技能两方面得到双重提升。因此,从技术哲学的角度思考,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具有共同的发展目标。

第三,基于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视角。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观表明: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虽然在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普通教育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必定要借助实践的作用,形成理论实践理论的良性循环。同样,职业教育在着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仍要以文化知识为理论支柱,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形成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越。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证明,普职之间的内在矛盾已不是构成普职分离的根本原因。

三、普职融通实施的困境

在中等教育中推进普职融通,存在很多阻碍因素。从职业教育体系的外部环境看,传统观念的桎梏以及教育投入的失衡是主要原因;从内部机制上看,由高校扩招制度改革导致的招生制度普教化是主要原因。

1.传统观念的桎梏。当前绝大多数国家长期存在重学术、轻职业的传统。20世纪90年代初,中职学校的学生由于毕业后包分配而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随着国有企业用人制度改革,毕业生实行双向选择就业,普通教育代替中职成为出人头地的方式。21世纪初高等院校扩招,国家虽然鼓励发展职业教育,但中职已成为人们心中的差生专属,中等职业教育遭受致命性打击。由此可见,推进普职融通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由于国家政策的普通教育导向性,职业教育在现实中不具有与普通教育同等的地位。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后,学生通过中考分流,按分数高低进入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但凡有机会,都会选择社会认可度高的普通高中而非中职。比起技能性较强的职业类选修课程,普通高中的学生宁愿花更多的时间学习文化知识。在中等职业学校,普职融通只对部分愿意继续升学的学生有吸引力。

2.教育投入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既包括不同教育类型间投入的不平衡,也包括地区之间由于明显的经济差异而产生的附加影响。在普职融通的大同①状态中,学校既要有完备的普教师资,又要配备双师型的职教师资和机械设备齐全的实训场所,这些教育投入要比普通教育多很多。201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情况显示,中职在校生人数下降了4.2%,专任教师总数下降了0.1%,校均教师配置下降了0.8%。师生比虽然得到了逐年改善,但中职学校无论是专任教师总数还是在校生总数、校均教师配置等,都与普通教育相差甚远。

另外,由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落后,师资和设备难以落实,普职融通更无从谈起。根据2013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中公布的各级教育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增长情况,全国中职的生均经费呈增长趋势。从表中可见,在中西部较落后地区如青海、新疆以及黑龙江等地,由于社会经济差异所导致的教育经费投入差异依然明显。表中还反映出:虽然全国大部分地区(以东部地区为例)中职的生均经费逐年上升,但要达到与普通教育相当的经费支出即等值的理想状态仍需较长时间。

3.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尴尬。我国现行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高考是高校招生的主要方式,即绝大部分高校按照高考成绩招生,成绩不达线的学生自动轮到高职院校。换言之,高职院校也是按照文化课的考核成绩来招生。这样一种与高等学术教育无异的招生方式,与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相悖。要在中等教育阶段实现普职融通,学生就要接触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类不同的课程。对于想要升学的中职学生来说,学习普通类课程是有利的,但要让普通高中的学生花费一部分时间来学习对其升入学术型本科院校帮助不大的职业类课程,则并不容易。

四、中等职业教育视角下普职融通的实现路径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来看,中职具有基础性作用,除满足劳动力市场技术工人的需求外,还是高职院校和应用技术型高校生源的重要来源。要在中等教育阶段推进普职融通,一是在学校层面开展普职融通的课程和教学模式改革;二是在地区层面促进区域内不同办学主体之间的沟通;三是在国家层面推动普职融通的制度改革。

1.实行分层走班教学,采用共同+分流两类课程模式。走班制是分层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最初在普通教育的个别学科小范围试行,如成绩分化严重的数学和英语学科。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固定的班级授课制形式,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程度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根据最近发展区设置各层次的教学目标,再由学校结合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课程与内容,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较差且个性强,如果一味忽略个体需求的层次差异而按统一标准进行教学,必然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也难以管理课堂。在中等教育阶段实行分层走班,其实是在班级授课制的基础上,建立新型的教与学的组合形式,采用固定行政班+流动教学班的方式,在固定行政班教授共同课程,在流动教学班则开展分流课程。分流课程又可视作自选课程模块,即学生根据自己的发展需求选择选修课程,或偏重升学,或偏重就业。

2.促进不同类型办学主体之间的有效贯通,推行弹性学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职业教育实现纵向上的中高职贯通、横向上的普职融通,但是,无论是纵向贯通还是横向融通,不同办学主体之间的沟通合作都是一个重要举措。若说纵向贯通强调打通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的升学路径,那么横向融通则强调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整合。如前文所述,虽然在全国范围内很难实现高质量的普职融通,但不同的办学主体可以在普职融通的基础上,在办学形式上实现有效合作。

实行弹性学制和弹性课程,使学生在两种类型学校间的转学中体现个体意志,促使模块内课程所修学分之间有效互换,并依据学分考核学生是否达到毕业要求,从而代替传统的固定学制。可以试行点对点对口支援的互助办学,中职学校可以邀请普通中学的文化课教师为学生讲授文化课程;普通中学则可以利用中职师资开展职业教育,并邀请高职教师进行专题讲座。浙江温州市中等专业学校就实现了与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的融通合作,该中专在为第二十一中学开设多门技能选修课的同时,还派出专业教师带着教学工具进入普通高中的课堂为学生现场授课,必要时还为普通高中生提供实训场地。再者,两类学校还可以与职业培训机构合作,使职业教育突破正规学校办学的传统范畴,充分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保证中等教育的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国家资格框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改革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实现学分自由转换和互认机制。以分层走班教学为基础,促进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并使中职学生在招生考试中占有与普通高中学生基本相当的比例。高校对中职学校的招生占总招生人数的比例一度仅5%,尽管之后有所增加,但中职一直被排斥在高考制度之外。实现中等教育阶段的普职融通,改变中职终结性教育的性质,迫在眉睫。要将中职纳入国民义务教育体系,加强对中等教育阶段职业教育的分流,协调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比例。中职和普高之间学分自由转换的机制是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基本保障。以学分为计量单位来考核学生学业的完成情况,可以使学习成果量化,更直观地促进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成果的互认和沟通。就目前中国教育的现状来看,学分制仅在高等教育阶段实施,未能达到在不同办学主体和不同类型教育之间互认的程度,即便在部分地区的高中阶段进行了学分制的尝试,也流于形式。为此,需要探索学分互换互认的具体操作办法,在中等教育阶段试行弹性课程和弹性的学制;在中职与普通高中之间学生转学的过程中实现学分自由转换和模块内的课程衔接;以学分代替分数成为衡量学业的标准;建立部级别的学分互认机制和制度;尝试建立国家学分银行以保证学分互换机制的顺利运行。

中等职业教育的必要性篇7

关键词:发展问题创新

我国的职业教育在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实施“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过程中,已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初、中、高相衔接,职业教育、普通教育与成人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事业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在目前的经济形势和教育形势的发展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难。

一、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

1、引导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理念、模式的重要作用

接受职业教育首先要形成对职业教育理念、模式的正确认识,才能挖掘学生对专业知识、技能等的学习能力。中职学校在引导学生接受从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的转型,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培养其形成探索职业、献身职业的精神等方面责任重大。

2、引导学生发展方向的重要作用

中职学校一方面要在专业结构、教育层次、教育规模以及发展速度等方面受制于区域经济;另一方面在引导安排学生步入正确发展轨道、顺利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3、引导学生就业的重要作用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是在一线从事生产、经营、服务的工作人员。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掌握最新的生产技术、经营理念,以便能直接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提高生产效率、经营能力和生活水平,所以实用性是中等职业教育的突出特点。

二、职业教育发展所遇到的一些问题

1、当前的教育体质制约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从99年开始的大学扩招圆了很多人的大学梦,但也就在那个时期,职业教育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寒冬,只要稍微学习过得去的初中生、高中生几乎都选择了高考上大学的出路,职业学校被迫补充低水准生源,可是问题来了,没有任何机构证明学习不好的学生一定就可以成为一名好的技工,随着科技的发展,对技术操作人员的理论知识要求已经越来越高,由于生源整体素质很差,职业学校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可能一个教学班也就只能培养出一个合格的技术工人,这样造成了国家在职业教育方面的投资变相浪费,造成大量的无效教育。随着大学生就业难的出现,已经有些家长意识到了,并不是上大学就等于给孩子找到了一个好的出路。

2、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利益分割限制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市场

笔者的家乡是一个中等城市,其中有5所较大的职业学校,分属不同部门。在招生和教育上各自独立,但都无一例外的不顾自身情况紧跟社会发展,哪个专业火就开设哪个专业,先把学生招来再说。管理上各自为政,缺乏一个权威的协调机构,使得各学校之间专业设置交叉重复,招生恶性竞争。特别是近年来纷纷上马开设数控专业,造成大量重复性投资,低层次人才重复性培养,从而制约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三、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全方位创新

发展中等职业育,不仅能够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大量的熟练技术工人,而且对缓解目前就业压力、以教育扶贫、稳定社会环境起到了重大作用,为我国现代化发展培养优秀的技工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如果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再不进行创新的话,那么中职生的素质将会越来越差,将来的技术工人队伍的整体素质严重滑坡,这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会产生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因此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必须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创新。

1、办学理念必须创新

办学理念必须创新,这是“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办好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先导。中等职业学校所培养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必须是高素质的中等技术专业人才,这就要求我们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工作者,首先在办学的理念上必须创新,即必须树立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相适应的理念。这既是市场经济对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现实要求,也是中等职业学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的需要。能否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随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是决定中等职业学校能否生存下去的关键。因此我们必须把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与用人单位的需求挂钩,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密切结合,与就业再就业的劳动市场相联系。

2、办学体制必须创新

办学体制必须创新,这是“以现实的人为根据,以现实的人的发展为目的”的需要,是办好中等职业学校的保证。为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增强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适应性,我们应以骨干示范专业为支撑,以示范基地为依托,建立以办学效益和教学水平共同提高的中等技术教育群体。具体策略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注重技能的培养,强化职业能力的培养,实行灵活的弹性学制和多种学习方式,构建开放的、灵活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制度;同时发展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必须有行业、企业的参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课程标准必须由行业、企业参与制定;应克服办学体制中存在的由政府包揽过多的弊端,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并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的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化的办学格局;要扩大学校办学的自,提高学校自主办学、自主发展的能力。

3、教学模式必须创新

教学模式必须创新,这是“促进人的综合素质发展”的需要,是办好中等职业学校的关键。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模式很多,有项目化教学模式、情境训练教学模式、实践操作训练教学模式等。不管采用何种教学模式,都应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不能受模式的限制与束缚。教学模式的创新最关键的是要抓住以下两个环节:第一要不断地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力求做到“四导四变”;第二要不断优化教育评价方法,坚持“三个强调”。

参考文献:

中等职业教育的必要性篇8

【Keywords】HuangYanpei;respectworkandenjoycompany;professionalethicseducation;enlightenment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1069(2017)12-0091-03

1引言

黄炎培先生是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理论的开创者和实践者,他主张职业教育应该是职业技能培训与职业道德教育并重,并借用中国传统典籍中的“敬业乐群”一词概括了其职业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集中表达了职业道德规范[1]。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如果职业道德教育缺失,职业院校培养的人缺乏对生产劳动的兴趣,没有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服务社会的意愿,职业教育会丧失存在的意义[2]。当前职业教育必须重视“敬业乐群”的职业道德教育,才能真正提升教育质量,实现职业教育的目的。

2“敬业乐群”职业道德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

黄炎培“敬业乐群”职?i道德教育思想的形成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理论以及实践的发展要求及成果:

2.1社会背景

中国传统思想尤其是儒家思想,比较轻视体力劳动、轻视“农林工商”等行业。明朝中叶以后“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思想发展到顶峰,社会各阶层即使是体力劳动者都轻贱“农林工商”等体力劳动,忽视职业教育。近代的中国,关于职业教育的错误观点仍然存在着,有观点认为接受职业教育、从事技术工作是很低贱的事,有观点认为从事技术工作纯属体力劳动,很辛苦等。黄炎培先生认为这些观点是“职业教育之礁,必须破除”①。破除“职业教育之礁”的有效办法是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在职业教育中提倡“敬业乐群”的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社会认识对职业教育的轻视,改变职业教育在中国的处境,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

2.2理论基础

19世纪的世界,人类理论的各个领域都思潮激荡,达尔文的进化论、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赫尔巴特、杜威等教育家的思想逐渐影响我国,黄炎培先生受到这些思想的影响,成为一个人道主义者,并且信奉进化论,教育则主张实用主义。传统儒家学说中的“仁民爱物”思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观点、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影响了黄

炎培先生的人生观,进而促使了其职业教育观的形成[3]。“敬业乐群”的职业道德思想正是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上提出的。

2.3实践支撑

清末,部分封建士大夫和开明人士投身于“洋务运动”,希冀实业兴国。“洋务运动”最终没有成功,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仍不能改变社会各阶层对“劳心”与“劳力”的固有看法,但是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机械化的生产方式需要大量职业技术人才,实践的需求是理论产生的土壤,在中国首要的是要改变人们的思想。

20世纪初,尤其是经历了新文化运动洗礼后,中国的有识之士积极投身于教育救国的热潮中,黄炎培先生也大力兴办学校,并组建中华职教社、中华职业学校等。职业教育的实践使黄炎培认识到:职业教育的目的仅靠传授知识和技能是无法实现的,必须培养“敬业乐群”的职业道德;办学的同时,他还考察了美国、日本、菲律宾等国家的职业教育,认为这些国家职业教育成功的重要原因是社会形成了爱岗敬业、热爱职业、尊重职业的优良风气。

3“敬业乐群”职业道德的内涵

“敬业”是指“对所习之职业具嗜好心,所任之事业具责任心”②。要求学生应该具备正确的择业观与就业观,以热爱作为选择职业的依据和出发点,并要具备对所从事职业的责任感,化职业为自己终生追求的事业,在不懈努力中完成自我实现和对社会的贡献;“乐群”则是指“具优美和乐之情操及共同协作之精神”,要求学生应该具备“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踏实”的高尚情操、“利居众后,责在人先”的服务意识,同时还要有合作互助的精神。

黄炎培先生认为,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体,也就是存在着满足生存需求的本能欲望和向往社会群体生活的意愿(黄炎培称之为同情心)。通过接受职业教育形成个体的职业技能,可以帮助个体获得相应物质条件满足生存发展的需要;然而个体人的本能欲望需要道德和伦理的约束,否

则必然会损害其他个体乃至群体的利益,所以要通过职业道德教育提升个体的职业道德水平,通过与其他个体的合作、服务社会,满足个体向往群体社会生活的意愿。因此,黄炎培借用《礼记》中的“敬业乐群”一词概括了自己的职业道德思想。

4“敬业乐群”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

4.1开设职业道德课程,做到有的放矢

课堂是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黄炎培在中华职业学校开设训育课,每周2课时,专门进行职业道德的教育;并要求除训育课外,要把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渗透到专业课中,专业课也要担负起职业道德教育的责任。他曾亲自制定《职业训育标准》,规定了专门的职业道德,同时还列出了各科专门的职业道德,包括工科训育标准、农科训育标准、商业训育标准、女子家事训育标准等。这样整个课程体系都蕴含职业道德教育,做到全过程育人,提高针对性与实效性。

4.2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重视言传身教

黄炎培重视教师在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作用,认为:“教育之善良,存乎其人,不存乎其法。故增进教员智识,实为最要”③,“要真正做到教导合一,革除教师教书不教人的习惯”④。教学实践中要想做到言传身教、教导合一,教授职业道德课程的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过硬的教育教学技能,还要掌握学生所学专业的行业背景和需求、职业道德标准,这样才能切实提高职业道德课程的教学效果。

4.3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4.3.1重视实践与习惯养成

黄炎培深知仅懂得道德知识是不够的,关键是能把“敬业乐群”的职业道德付诸行动,而行为能力的形成必须进行实践,直到养成习惯。中华职业学校兼顾职业技能的形成和职业道德的养成,学校制定了一系列具体修养标准,要求学生时时践行。如“铁的纪律”,贯穿于学生的每一个生活、学习的细节,学生从早操集合到课堂、宿舍,乃至大会、实习、实验、就餐等,都必须时刻认真践行,不得懈怠。在无数次的重复中,学生逐渐养成习惯,并化为自己的道德准则。

4.3.2重视校园文化的熏陶

努力建设利于育人的校园文化,中华职业学校在礼堂上方悬挂“劳工神圣”的匾额;校徽、校旗和校办工厂产品上标记着象征“双手万能”的符号;把“努力、努力!自己的努力过自己的生活;努力!努力!自己的努力帮助别人的生活。努力!努力!一致的努力!一致的努力,养成共同的生活”及“用我手用我脑,不单是用我笔;要做,不单是要说”⑤作为学生每日必唱的校歌等。种种举措,构建了良好的校?@文化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4.3.3重视学生自我管理

黄炎培提倡学生自我管理,在中华职业学校按照社会运作的模式,实行学生自治管理,要求学生要全力以赴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并能够通过自身努力为班级、学校提供服务,在付出中收获自身的价值。入学伊始,学生都必须写保证书:“一、尊重劳动;二、遵守纪律;三、服务社会”⑥。通过这些努力,帮助学生改掉“贫于能力而富于欲望”的弊病,树立为社会服务的意识。

5“敬业乐群”职业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我国职业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相当比重的学生选择职业院校是因为高考成绩较差而不是因为对某种职业的兴趣,在这样的背景下,黄炎培先生“敬业乐群”职业道德教育的启示尤显重要。

5.1转变观念,重视职业道德教育

当下,社会仍然存在轻视职业教育或者对职业教育认识不全面的现象,“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念、把职业教育等同于技能培训的认识依然有市场;与之相对的则是经济发展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大量需求得不到满足。这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重视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质量,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转变学生乃至社会的错误观念,推动职业教育高水平发展。

5.2加强课程建设,拓展教育渠道

课程包括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显性课程主要形式是课堂教育和学生活动,而隐性课程则主要是校园文化熏陶。

建设显性课程,一是在政策层面重视职业道德课程的建设,将其纳入专业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统一管理,确定课时和学分;二是要在全校达成共识,倡导和鼓励各专业教师深入开展行业调研,了解掌握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提炼职业精神和企业文化精髓,充实到课程教学和技能实训中,共同培养和促进学生职业道德素养;三是广泛开展诸如辩论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活动,提高学生对于职业道德的认知度和接纳度;四是鼓励学生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参加学生会、青年志愿者协会、勤工俭学等,在理论探索与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

建设隐性课程,要十分重视校园环境的建设,打造彰显职业道德特色的校园人文景观,如伟人名人塑像、校园职业文化长廊、广场、校训、校标等,让学生耳濡目染,自觉提升职业道德修养。同时,还要充分利用教学实验场所、办公场所、门厅、走廊等地方,张贴业内成功人士和校内先进人物的事迹等与“职业道德教育”有关的内容,供学生铭记深思,修身处世。

5.3加强校企合作,重视道德实践

要加强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络与合作,根据企业所属行业职业道德要求的变化,随时对学校职业道德教育进行调整。正如黄炎培的观点,如果学校不与社会联络,就会造成“青年之志气日高,欲望日增,不适于指挥,而反艰于待遇,则职业道德之缺乏与夫气习之不良也”,“故此责不唯教育界负之,当与职业界共负之耳。”⑦加强校企合作,学生在实习实践中不能只进行职业技能的训练,还要接受职业道德的教育与熏陶,校企双方共同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

5.4强化师资队伍,重视言传身教

加强课程职业道德建设,充分挖掘专业教师与专业课的职业道德教育潜力;对于公共课教师,要尽可能通过调研、挂职锻炼等形式了解不同职业的具体道德规范要求,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以“敬业乐群”为指引,积极工作,影响学生。

5.5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全面发展

在职业教育实践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个性,因材施教,做到职业技能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果只是对劳动者进行某种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劳动者的其他技能、肉体以及精神的发展,那么学生的发展将是片面的,不是全面的发展。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即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统一的发展。只有加大“敬业乐群”的职业道德教育力度,才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在积极为群体提供服务的同时,获取个人充分发展的机会与资源,冲破错误社会观念的桎梏,达到个体的全面和谐发展。

因此,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敬业乐群”思想教育,让我们的职业教育能够更快更好发展。

【注释】

①黄炎培:黄炎培教育文集,中华职业教育社编第1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年版,第12页。

②黄炎培:黄炎培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54页。

中等职业教育的必要性篇9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成阳712000)

摘要:基于陕西地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修订工作实践,提出了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基本原则,明确了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机制和流程,重点强调了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应关注的几个关键点,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回答了陕西地市高职院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两个根本问题。

关键词:陕西;地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优化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2-0027-03

人才培养方案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培养环节、课程体系的设计、配置与构建,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之一。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实施蓝图,是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纲领性文件,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化、具体化形式,是实现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中心环节。在日常教学管理和运行过程中,人才培养方案是组织教学活动和安排教学任务的重要依据。

2004年前后,陕西省9个地市相继将原来市属的部分中等专业学校升格组建为高职院校。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地市高职院校已成为陕西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这些地市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使命,其人才培养先要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两个根本问题。由于这些院校升格时间较短,对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等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要素缺乏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因此,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结构需要,科学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成为陕西省地市高职院校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深入思考、探索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基本原则

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实现教学目标与岗位要求相一致,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一致,教学环境与生产现场相一致,教学组织与生产管理相一致,使人才培养方案更加体现培养目标的时代性、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学习方式的自主性和教学过程的实践性,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遵循高等教育教学和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既要遵循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达到高等教育的基本规格要求,也要遵循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突出应用性、实践性,达到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应用能力的要求。

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坚持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把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实践教学以能力培养为重,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强化学生专业核心技能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就业创业能力和职业岗位迁移能力。

坚持学生全面发展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既要关注学生专业技能训练,也要关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更要关注学生继续学习、终身发展的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正确处理好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工作的关系。既要兼顾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动态适应,及时调整,也要保持人才培养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稳中求变,推陈出新。

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机制与流程

开放性和职业性是职业教育两个重要特征。学校和企业之间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共识和有效途径。只有企业真正融入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才能真正体现人才培养过程的开放性、实践性和职业性。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各专业主动吸纳行业企业全程参与,探索形成了“学院主导、系部主体、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机制,形成了“更新理念市场调研(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职业岗位标准等)系部研讨方案设计专家论证(院系两级教指委、行业企业专家)方案修改再次论证完善方案方案定稿通过审核方案实施”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流程。

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应关注的几个关键点

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是指人才培养质的规定性,主要明确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决定性要素,侧重于解决人才培养的方向问题,是高职教育质的规定性,这种规定性把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中职教育区别开来。《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从上述国家政策文本规定的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即政策目标来看,不同历史阶段,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不同的,具有动态变化特征。时至今日,关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究竟是培养技能型人才、高技能型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技术性人才,还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在理论界仍然存在较大争议。不同教育类型具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其培养目标定位既要符合国家教育方针,也要体现各自教育类型的特点。笔者认为,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类型,其人才培养目标既要符合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要求,也要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的特点。从实践目标来说,陕西地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为:培养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

调研分析主要职业岗位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具有较强的职业针对性和定向性。因此,其人才培养规格与职业岗位密切相关。只有明确了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岗位,才能由此确定胜任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标准。在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过程中,各专业在对区域人才需求和毕业生跟踪调研的基础上,与行业企业专家合作,充分了解各专业面向岗位(群)的主要工作任务和任职资格要求,认真分析职业岗位(群)任职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科学设计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规格是指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标准,具体是指受教育者应达到的综合素质。人才培养规格主要解决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实质上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人才培养目标如果不能具体化为人才培养规格,就缺乏可操作性,无法落实到教学全过程。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人才培养规格。现代人才学研究已经证明,人才应具备知识和能力。知识由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组成,基础知识指人人都必须掌握的知识,专业知识则因为专业的不同而不同。能力则包括创造能力、竞争能力、表达能力等,所有这些能力又都是以知识为基础而存在、发展和完善的。既然人才是由知识和能力这两大要素构成,那么怎样才能获得知识和能力呢?这就涉及人才培养规格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六条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陕西地市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的使命。这种类型的人才应加强职业道德、职业精神、专业核心技能、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应具备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如表1所示。

优化重构课程结构体系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的是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于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完善的课程体系。职业教育是“能力本位”课程,是一种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动态课程结构。按照什么样的纵向关系及横向关系排列组合各类课程.必然成为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问题。按照精简、整合、重组的课程设计要求,立足于各门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和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优化重构课程结构体系。各专业按照职业岗位(群)分析确定的典型工作任务,按照“公共课适用、基础课够用、技能课实用、拓展课丰富”的要求,构建形成了“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任意选修课+专业选修课+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体系。公共必修课主要包括思政课、高等数学、大学语文、大学英语、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要求全院统一,旨在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专业必修课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必需、够用、实用为度,根据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发展需要开设,其中专业基础课要求大类一致。公共选修课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主要开设市场营销、公共关系、社交礼仪、艺术欣赏、演讲与口才、应用文写作、办公自动化、养生与健康等8门公共选修课,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选修课由专业所在系部根据学生发展实际确定,拓宽学生的专业素养。

中等职业教育的必要性篇10

育发展的活力。

【关键词】科学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070-01

2010年12月2日至3日,教育部在上海召开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工作会议,总结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工作经验,谋划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逐步走上了稳定、健康的发展轨道。事实证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主要途径,也是完善现代国民体系的必然要求。

1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中等职业教育的时代意义

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历史使命。当前,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推进发展速度,为实现我国本世纪中期达到中等国家发展水平远景目标具有时代意义。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就必须改变长期以来主要依靠外延扩大再生产的状况,大力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切实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学进步和提高到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为此我们就必须不断扩大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科学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为经济增长奠定牢固的人力智力基础。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两个根本转变,最终都要依赖劳动者素质提高。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对社会的促进作用,最终是通过劳动者在实际操作中的职业技能来实现的。经济发达国家和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一再说明了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

2用积极的态度应对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作为教育与职业连接的主要桥梁之一,中等职业教育既具有教育的一般属性,也有与职业相对应的产业属性。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的诸多问题,从本质上说,是经济和社会矛盾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反映。就目前情况看,一方面学校招生难,另一方面,社会急切呼唤高水平职业教育,企业苦于招不到理想的技术人才。这种强烈的反差说明,有效需要不足和供给不优的问题同时存在,这是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问题,既然社会有如此强烈的需求,为什么中等职业学校长期处于招生困难的状况呢?根源在于中国长期以来“重德轻艺”的传统教育观念、当今的社会环境和职业学校自身教育供给水平制约着潜在教育需求向实现教育需求的转化。“学而优则仕”是中国教育千百年来的传统观念,绝大多数家长把接受普通教育、考上名牌大学作为改变社会地位的阶梯,轻视职业教育。不少学生家长认为职业教育是低等教育的代名词,上职业学校成了一种无奈的选择。从职业教育自身来看,虽然近年来党中央一直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但是,跟职业教育所需还是不能匹配的。实验设备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严重滞后,职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使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难以实现,所以毕业生供给不优,不适应社会需求。面对种种挑战,作为中等职业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有高度清醒的认识,要有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如此同时,我们也必须认真剖析形势变化规律。审时度势,从而采取相应的积极态度和妥善对策,敢于迎接时代对中等职业学校提出的挑战。

3用有效的策略寻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活力

对照问题找差距,寻求活力谋发展。在一些领域实现重点突破,狠抓落实,齐抓共管,这样才能确保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真正取得实效。

4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增强职业教育的办学活力

职业教育不应该,也不能由政府包揽,而是要依靠政府、行业、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各方面力量来办。总理强调,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必须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着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必须满足城乡居民对职业教育多样化需求,为他们就业、创业和成才创造条件;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实行政府主导、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机制;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实行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完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而我国现阶段的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等方面发展滞后。尽管教育部关于做好2012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规定“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今后一个时期总体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但是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还很困难。应该看到,招生难只是一个表象,本质问题是职业学校办学思想滞后,在办学指导思想、目标、特色、管理、专业设置、教学、实习操作等方面不能紧跟市场,毕业生的素质和技能不能完全满足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就业优势不明显,发展后劲不足。因此,学校缺乏强烈的吸引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

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应以“办学体制多元化、办学模式多样化”为切入点,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加快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步伐,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增强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活力。

5贯彻职业教育法规,创造发展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