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初中物理分组实验的作用十篇初中物理分组实验的作用十篇

初中物理分组实验的作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6:58

初中物理分组实验的作用篇1

关键词:分组实验;物理教学;初中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7-0223-02

实验是物理的基础,是检验物理理论的标准。观察实验现象,进行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探究实验,是认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必要条件。初中物理中有很多重要的概念及定律不能很快理解接受,心里会存在疑问,怀疑其客观性,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调动学生学物理的积极性,这时,物理实验在这里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让学生明白、直观的总结实验结论,实验是最活跃最具生命力的部分。分组实验是指为配合教学内容由学生分组操作完成的实验。是学生最喜欢的实验形式之一。它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把要研究的物理现象清楚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能引导学生观察,并进行思考,通过小组内的合作与讨论,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验的内容选择、构思设计、对学生的了解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教师心中必须清楚。要使分组实验真正达到实验目的,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态度认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物理实验中,如果想要得到正确的结论,我们首先要做到:以严谨的态度完成实验。而初中学生:年纪小,可塑性大,好奇心强,理解力较差。有些学生胆大、好动。听说上实验课就非常兴奋,跃跃欲试。但他们只是靠好奇心的驱驶,在做实验室的过程中,态度不严谨,马马虎虎,他得到的实验结论也和正确结论相差甚远。实验离不开观察。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捕捉到我们所要观察的现象;只有深入地观察,才能发现细微的变化和隐蔽的特征。例如在做"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时,只有认真的观察,才能发现警惕和非晶体在熔化时的不同;再例如: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只有认真仔细的观察,才能发现蜡烛的像与物之间的关系;只有深入的观察,才能总结出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室以观察为基础的。如果想很理想完成学生分组实验,必须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同时也必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目的明确,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物理教学中,实验具有生动、直观、新奇的特点,容易激发学生的直觉兴趣。如能充分发挥实验的趣味性、奇异性、多变性,就能创造出生动的情景,使学生思维活跃。分组实验是用来配合教学的,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选择用合适的实验,合理地进行实验,目的明确,以便让学生清楚地认清物理概念和规律。

例如,在讲授"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此实验目的是总结出凸透镜成像规律,所以小组内同学(4人一组),一人负责调节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直线上,一人移动蜡烛,一人移动光屏,一人记录实验数据。最后四人小组内讨论,总结出实验结论。整个实验目标明确,步步深入,学生必定会有很强的感性认识,很清晰的认知思路,从而轻松地掌握这节课的内容。讲授"弹簧测力计"这一部分的内容时,目的是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所以先让小组内的每位同学都体会一下1n、2n、3n的大小,然后让他们用测力计测量一下身边物体所受到的重力。使用后总结规律。再比如,在讲授"重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小组内同学配合,利用弹簧测力计和勾码就能得出实验结论。我们利用分组实验会清楚地显示出演示内容的本质特征,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实验的最终目的是为教学服务的,为的是在实验中发现规律,理解规律,从而掌握规律。为实验而实验,没有目的性,只会使学生浮于实验过程与表面现象,不知道为什么做分组实验,不知道实验说明了什么规律,这是浪费时间,同时也是一节失败的课。

3.教师适当放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在学生分组实验中,学生所做的工作其实是很少的:题目是教材中已经定的,结论大部分是已知的,方案是教材或教师已给出的,甚至连实验步骤也在那些实验册中或学案中陈述得一清二楚的。学生只是按部就班地操作、读数和记录数据。这和真正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分组实验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对实验教学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处理,通过变换问题的结构、已知条件,变换提问角度和论证形式,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和提示,使学生由被动做实验变为主动作实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做"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实验时,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式、学生自我总结的方式得出实验结论;再例如在做"测量盐水和形状不规则塑料块(不吸水)的密度"实验时,可以通过组内讨论式,研究出实验步骤,然后按照他们的实验步骤做实验,然后再组内或班内讨论,总结出实验结论。教师这样适当的放手,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我曾尝试着让学生先自主阅读教材,然后小组讨论、设计实验,在完成实验之后,自主寻找缺点与错误。这样做虽然用时较长,课堂纪律很难掌控,效率不高。但是学生自主探究和动手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4.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尊重实验事实

初中物理是物理的最初阶段,是学好物理的基础。因此,在起始阶段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培养学生尊重实验事实。所以实验时,我会要求学生:

4.1合理使用实验器材。例如在做电学实验时,我会要求学生不要把电压表、电流表的"+"、"-"接线柱接反;注意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式;实验完毕后,切断电源,整理实验器材等。

4.2爱惜实验仪器。仪器在实验过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每次实验时(特别是易碎的实验器材),学生都会很仔细的使用仪器,实验结束后,认真整理实验台保证实验台的干净、整洁。这样会使每个同学养良好的爱护公物的习惯。

4.3能够准确观察实验现象。在每一实验过程中,我都会告诉学生要观察哪些现象,何时观察,有目的地做实验,从而顺利地达到实验目的。

4.4客观记录实验数据与结果。"尊重事实"是科学的准则。只有真实记录结果,反映客观事实,才能让人们逐渐了解和掌握大自然的规律,真正利用规律为人类服务。

5.公正的分析实验误差,合理处理数据

初中物理分组实验的作用篇2

关键词: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分组实验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物理知识都是在不断观察和实验中,经过认真思索而总结出来的。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有课堂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等。分组实验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进行操作的实验,因其感受性强、实践性强、独立性强,是实验教学的核心部分,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主要媒体,是培养学生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笔者对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学生分组实验教学的意义、特点等进行了反思,提出了改进农村分组实验教学的策略。

一、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一)实验设备落后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农村初中相继建起了物理实验室,多为与生物、化学合一实验室模式。随着时间推移、课改不断推进,原有实验器材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需求,加之原有实验器材日趋老化、损耗严重、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甚至连一些简单演示实验标准也无法达到,不能发挥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滑动变阻器接触不良、弹簧秤精度普遍低、天平测量数据不一、实验装置设计不到位等器材问题经常使得师生哭笑不得,很多本该实物操作的实验却被搬到了黑板上,成了“黑板实验”。长期的“黑板实验”,使学生失去了“实验的兴趣”,感到物理学习很乏味,兴趣不浓度。

(二)教学人员老化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掌握实验知识、提高实验技能和培养实验思维等三个方面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农村初中的物理实验教师专职人员少、兼职人员多,年龄结构偏大,以临近退休年龄人员为主,工作上精力不足,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差,业务水平不高,参加培训机会少,离实验室工作人员要求相距太远。可以说,实验教师老龄化问题,成为制约农村实践实验教学水平提高的瓶颈。

(三)教师思想麻痹

课改教材中列出了许多小实验,小实验的进行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可以在课堂上、课后甚至家里开展,还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和工具,自制各种各样简单的仪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积极性、动手操作能力、加深理解物理知识有着重要作用[1]。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小看这些“小实验”,思想上不重视,认为这些学生一看就明白的小实验,没必要做。久而久之,造成学生实验知晓率低、动手操作机会少、学习物理兴趣不浓、学习效果差,影响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实验方法陈旧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往往是采用先准备仪器、做实验、观察现象、归纳出结论的步骤进行,而没以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学习习惯等)、教材特点去设计教法,不注重创设情境和调动思维积极性。同时教法单一也显示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操作过程简单,原理却比较复杂;实验现象隐性,视觉效果差,学生识记、运用困难,往往忽视电教媒体在实验教学中图文并茂、声像合一的效果。

(五)教学行为“四多四少”

实验次数多,实验记载少,导致物理实验年年做,困难问题年年有,多走了弯路,浪费了时间;书面考核多,实际操作少,造成实验教学中重实验结果、轻实验过程,重学生书面考核、轻学生实际操作;实验搀扶多,自主实验少,教师包办实验器材准备、步骤设计、结论归纳,而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实验的可谓凤毛麟角;注重结论多,思想渗透少,往往只注重讲授实验现象及结论,不注重各事物之间的关系,也就无从谈起渗透辩证思想了。

二、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的意义、特点

物理分组实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物理实验认识物理现象,探究物理规律,获得物理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综合素质,增强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做好物理分组实验,对于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水平,意义重大。

(一)分组实验教学法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演示实验由老师做,学生看,往往不能调动起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这主要是:(1)由于条件的限制,学生(特别是坐在后面的学生)是很难看得清的。(2)即使看得到,演示结果每次都和书中的一样,看与不看都没关系。时间一长学生的“参与”愈来愈少,由“看实验”变为“听实验”再变为“背实验”,也就没有了学习兴趣。结果往往是,演示实验做得再漂亮,效果也不理想。实验的乐趣其实就在于亲身的体验,不仅仅是视觉的体验、脑的体验,更重要的是手的体验,心灵的体验。分组后让学生自己实验:看得清,记得牢,更重要的是学得快乐。而分组实验教学法,能较好地克服演示实验不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参与实验、获得认知的积极性,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二)分组实验教学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探究和创新教育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特征,是科学发展的动力,是技术革命的生命,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进步都离不开创新。学生虽不能像科学家、思想家那样去探究,去创新,但从小树立探究和创新意识尤为重要[2]。初中物理课本中的实验虽多为验证实验,由老师来做,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早已定好,根本就没有可以创新的余地,但分组实验为探究实验提供了基础,为培养创新意识提供了条件。学生在分组实验中参与其中,探究了实验现象,分析了实现原理,总结了实验结论,激发了创新意识。

(三)分组实验教学法有利于建立合作式学习环境

在分组实验中,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小组协作完成实验,合作探究发现问题,协同讨论解决问题,在协作中增长了学识,在实验中培养了感情,为学生日后更好发展打下了基础,提供了保障。

初中物理分组实验的作用篇3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小组合作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初中物理是一门与生活结合极为紧密的学科,因而该门学科历来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近几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物理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到乐于探究、自主合作、勤于动手的生本教育的重要性,因而加大了对如何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实现合作学习的探究力度,本文基于此,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研究的探究便有着极为深远的现实意义。

1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概述

所谓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指的是以班级作为基础,班级内的所有学生被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男女比例、学习能力、守纪情况以及表达技能等合理搭配,将其分成学习小组。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来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进而促使学生的学习动力与能力实现双重提高,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目的,该种模式将团体成绩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进而达成相应的教学目标。

2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现状

2.1交流讨论不易顾及到所有学生

就当前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而言,物理学习小组就像是一个帮扶小组,大多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与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被分到一组,且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便会自然而然成为学习小组的主导,并可针对部分问题向成绩差的同学进行讲解。如此一来,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掌握部分其不懂的问题,但并未在真正意义上发挥小组学习的真正作用,学习好的同学才是在真正意义上得到锻炼的,且学习好的同学的语言表述能力与物理思维能力也得到不断的提升,但成绩差的同学多会因其自身的自卑感,大多不太主动表明自己的想法,因而认为现在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的交流讨论不易顾及到所有学生的想法。

2.2极易受到学校条件的限制

当前,大多数初中物理实验均是采用分组的形式进行的,但因初中生人数较多,且班容量也比较大,再加上学校所提供的实验室与仪器数量较少,因而每组的人数较多,具体到实际的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时,真正能动手参与到实验中的同学人数较少,且大部分同学看到小组人数较多,大多会产生不想动手参与实验的想法,无形中错失了锻炼自己的机会,实验中能够调动起来的同学数量也便极为有限,此种现象凸显出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但教师也大多会因为现实条件的限制并不能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对上述问题进行解决。

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建议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所采用的小组合作学习虽然表面热闹,但并未实现真正的合作,因而认为其只是一种以讲为主的简单的形式,不仅大大浪费了物理实验教学的时间,还拉低了教学效率,初中物理教师有必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展开积极的探索,并不断实践,以将小组合作的优势落实到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现将几点建议总结如下。

3.1以人为本,全员参与,科学合作

就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而言,应充分认识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并充分认识到学生全员参与与互动的重要性。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落实到具体的分组过程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个性特征、思考问题的方式、学习成绩、成长环境以及动手能力等,尽量采用优势互补的方法来完成分组,并确保小组内的成员均能有较为明确的分工,充分发挥出自身的特长,以更好地完成互助互利、集思广益,增强彼此间的思想交流。

如在“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实验教学过程中时,可先引导学生对天平进行观察,以对天平的构造、原理、凋零、左物右码等进行一定的了解,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去操作实验,让小组的每位同学都能产生出亲自“调一调,做一做”的想法,营造出积极向上的实验氛围,进而通过小组之间的指导与互评,减少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失误,并能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3.2结合生成,灵活合作,获取效果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应做到灵活应用,并可联合多种教学手段,在具体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究课堂的生成来对成立较为灵活的学习小组,并结合实验讲授与演示等,让学生针对实验内容产生出更多的问题,进而产生出积极探讨的欲望,此种情况下,教师再通过对学习小组的组建,来提高教学效果。

如在“磁生电”的教学中,学生自身对其很难有一个直观的理解,而是较为抽象的,即便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相应的演示,学生没有体验,对相关知识的了解还是比较浅显的,因而可将教师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分组实验,引导学生采用讨论、分析以及猜想的形式,来完成对实验的设计,并在真正的动手动脑中完成实验,刺激学生的抽象思维,具备讲解实验现象的能力,进而建立起对物理实验的信心,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3适时引导,积极合作,促进发挥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扮演着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但更是一名合作者,因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将其设定为旁观者,而是应该积极地参与到小组讨论的过程中,适时指出学生在思考问题中存在的盲点,帮助学生更为全面的进行思考;此外,教师还应对学生之间的合作进行合理的组织,以帮助学生在相互配合的过程中来完成实验,并对学生的动态进行细心的观察,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动手操作,切实感受到实验带来的乐趣,进而为小组学习的成功发挥自己的作用。

如在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进行教学时,教师可设定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并小组讨论,如位置不同的衣服哪件容易干?因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不同,会有不同的答案,此时教师可先对学生进行安慰,并提出新问题,如采用何种方法来证明之前猜想?大部分学生多会想到拿自己的衣服来做实验,如此便会形成一股团结的力量,而此时教师可提出新的问题,如在做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学生便会意识到他们的衣服存在着不同,进而展开对衣服的大小、材料等问题的讨论,教师便可通过调节与指导,引导学生达成一致的观点:取带下与材料相同的衣服,且在同样的温度条件下来完成实验,如此一来不仅可使学生之间变得更为团结,还有利于学生个体优势的发挥。

4结语

由上观之,学习过程并不是让学生单向的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的对知识进行构建的过程,小组合作模式可创设出一种鼓励学生自我构建知识的学习环境,并提供给学生多元化的信息源与学习经验。通过在小组合作中进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笔者发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适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利于学生实验操作基本技能的培养,进而帮助其形成物理学的基本观点、创新意识以及科学态度,适合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

参考文献

[1]孙传香.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4,12(05):1209-1231.

[2]李磊.初中物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小组合作,大放异彩[J].中国校外教育,2015,10(05):116.

[3],许东.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9(13):158-159.

[4]杨超.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研究[J].新课程(中),2015,7(08):165.

初中物理分组实验的作用篇4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

面对新课改初中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初中物理教师应该积极改变教学思路和方法,在教学上不断创新,清楚地认识到教学创新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对初中物理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物理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当中主动发现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对初中物理的研究分析能力

新课改的重要理念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自主分析和研究能力,这种理念已经在所有科目当中得以推广。可是,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来看,课堂讲授仍然是物理教师教学的主要方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不会主动研究和分析物理知识。因此,新课下的初中物理教学,要改变以前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不断重复教学,要积极主动地引导和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物理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自己的分析和研究能力。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上常常会提出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冷静处理,不仅要肯定学生的积极思考,还要给予耐心的指导,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这会极大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也会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物理的乐趣。另外,在设计物理实验时,教师应以学生的兴趣和学习能力为依据,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新课改下物理实验教学的目标。

例如:教学“电压”一节时,电压的概念非常乏味、枯燥,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学生难以理解,产生不了学习的兴趣,导致学习效率不高。因此,物理教师可以用相对直观的“水流”来比喻电压,使学生产生联想,让他们理解其中的原理,激发他们自主研究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在新课改下,引导学生自主分析研究实验,锻炼动手能力,是培养学生物理实验兴趣的最佳途径。第一,在做物理实验之前,让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准备,了解实验目的、操作方法及科学原理等。第二,在整个实验操作过程中,要让学生严格遵守实验纪律,理解整个实验的重点和有关事项,保证学生在物理实验当中遵守实验纪律,认真对待,分析研究物理实验的相关知识。

如:在教学“滑动变阻器”的实验当中,应该把传统教学模式转变成新课改下的物理实验教学,改为人工实验操作,让每个学生都进行实际操作,教师在一旁耐心讲解。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动手操作,会让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尽快掌握和理解“电阻线长度的改变,可使电阻改变”的定律,使实验和理论相统一,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分组的方式,让学生动手操作并进行讨论,真正做到全面研究物理知识,做到手脑并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保证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达到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

如:教学“石蜡与冰的熔化”的实验时,教师把学生分为两组,一组做“石蜡熔化”的实验,一组做“冰熔化”的实验。两组实验完毕后,让他们交流实验的感受及经验,并进行总结和归纳,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通过各式各样的物理分组实验教学,能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自主研究、分析问题,这种教学方法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兴趣的培养。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学的基础是实验教学,这对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创新,形成科学的实验价值观,采用开放式教学方法,发挥教师的引导及组织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正安.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探析[J].新校园(学习),2012,(03):62.

初中物理分组实验的作用篇5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究能力

一、引言

初中生物课实验性、动手能力和探究性集于一体。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前提下,生物课凸显出二十一世纪领先科学的独特特点。生物实验教学作为初中生物教学的主要构成内容,是帮助学生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飞跃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初中生综合素质,设置了以生物实验为载体的教学体系。在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如何让学生带着疑问做实验,在动手前提下进行认真的观察,成为获取生物知识、发现生物现象、探究生物学规律的主要途径。

二、优化初中生物实验条件,强化教材实验的教学效果

1.提升学生参与实验的内容

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演示性实验占有较大的比例,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做好生物现象的观察和反思,以获得物质的特点、规律等为目标。演示实验在发挥作用的同时,表现出了一定的不足,由于教师在演示实验时,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缺乏积极的思维和创新,对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大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内容的开设,在保证正常教学和安全的前提下,初中生物课堂中,可以组织部分学生进行演示实验的操作,以更好地激发初中生的探究思维。

2.将生物验证试验向着探究实验改进

在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验证性实验的使用。初中生物教材里面大部分是验证性实验内容,通过验证性生物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提升实验方法的使用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做好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要多安排一些探究性实验,以更好地激发初中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研究精神。

3.加大多媒体教学设备在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针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重要实验,教师在进行实验之前可以借助投影仪等教学多媒体,做出准确的模拟。通过模拟能够提升实验的效果,展示实验现象,理清实验的步骤,对于帮助学生观察、理解实验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多媒体使用时,要做好重点环节的讲解,通过多媒体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思维能力。

4.合理利用分组实验,提升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在初中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分组实验,能够有效的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通过亲手操作,能够促进对实验过程的有效理解。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大对分组实验的研究,借助科学的分组,将更多的演示实验变成学生的小组实验。另外,还可以给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的权利,教师给予实验方法和思路的指导,使学生由被动向主动实验转变。

5.提高生物实验的趣味性和探究性

提高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诱导,发展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研究方法,是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生物实验趣味性的提升,通过有趣的生物实验,学生能够在实验的各个环节紧跟教师的启发和指导,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效提升。提高生物实验的趣味性和探究性,要求实验教师提前做好趣味生物实验的内容选取和实验步骤的安排,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组织学生有效开展。

6.加大生物实验的科学设计

没有探究,就没有创新;没有训练,就不能形成能力。真正要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必须在生物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训练。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生物实验教学的目的,加大对生物实验材料和实验步骤的重新设计。例如在光合作用这个实验设计时,教师要加大对实验生活化的研究,提升学生的实验兴趣。要在激发学生探究精神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实验的步骤,实现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探究性实验对于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做好探究性实验教学,需要教师创新实验教学方法,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的指引下,给学生创造亲自参与实验的机会,通过创新探究思维情景,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苏小玲.在生物学史中探究,在探究中提高能力.中学教学参考,2010(20)

[2]施秀琴.生物实验课探究式教学的几点体会.考试周刊,2010(28)

初中物理分组实验的作用篇6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257-02

我国在新课标改革的要求下,对我国的教育教学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使我国的初中教育教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中,初中物理课作为初中课程的基本构成,对我国的初中教学有积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还存在很多不足,导致一些学生对于学习产生了厌倦心理,对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造成了阻碍。这要求初中物理老师在教学时全面深化自己的课堂改革,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素质,加强小组之间的合作学习,建立高效的物理实验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我国教育的进步。

1.实验中开展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分析

在自然科学课程中,探究式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重要作用。科学探究已成为越来越受到各国关注的科学学习方法。1996年《美国国家科学标准》中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强调了科学探究对培养和发展学生探究能力、交流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作用,教学活动中要多给学生提供感受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的机会。我国实施新课程以来,在科学课程的课标里面明确提出,把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作为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一项重要目标,又在"科学探究能力目标"中对探究式教学中的七个要素相对应的科学探究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探究式教学从纵向展开来看包含七个要素:一提出问题;二猜想与假设;三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四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五分析与论证;六评估;七交流与合作。在实验教学中,不再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而是重视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探究过程获取知识,理解科学探究的本质和精神,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教材中在实验设计上注重了探究型,探究型实验不断增加,重视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经常在实验教学中被采用,也引起了更多教育学者和一线教师的关注。由于受课堂教学时间、实验设备、器材等实验资源以及学生差异性的限制,不能安排每个学生去独立完成大量的实验,获取实验数据,这是最好的选择就是小组合作学习。

2.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策略

2.1灵活多变,展示成果。各小组实验结束后,教师需要留出时间用于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的小组的成果,成果的展示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①由小组推荐代表,展示自己小组的实验设计和取得的成果;②每个小组一块小黑板,将自己的实验成果和方案工整地写在上面;③给每个小组统一发放"小组合作成果展示纸",由记录员详细记录并做好发言准备。每种展示方式都有着自己的利与弊,但都必须从在合作学习中加入展示环节的根本出发点去考虑,展示环节的设置是为了加强小组内部的合作交流,在小组间形成你追我赶的态势,即"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简言之,教师要为学生的展示与交流创造最大的空间,争取将每个同学所做的成果展示出来。如果时间仓促,教师可选择表现表现相对优秀的三个小组进行展示,展示时小组代表不仅要介绍自己小组的成果,还要向其它同学介绍小组各成员所完成的任务,这样的方式可以为其它小组做出榜样,反思自己小组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和加强,以便进一步完善小组内部,使合作学习的开展日趋完善,越来越顺利。至于剩余的未展示的小组,教师可要求他们将小组成果写在纸上,再收起来,教师需要仔细批阅这些纸质材料,以便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可将其作为评价各小组合作的一手资料。

2.2教师要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反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课堂纪律有时得不到保证,我认为主要是教师没有发挥好指导作用。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但不是说只有学生的参与,教师没有事要做了。教师占据不可或缺的引导与统筹地位。没有这种引导,学生就如同一盘散沙一样杂乱无章。因此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间,起到引导和监督的作用,针对课堂中大小不同的问题,教师都应做到位,通过观察指导,从宏观上控制好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并对具体问题进行集中的讲解。同时,教师还要对具体的情境进行及时的反馈。某个小组在阐述观点时,教师要给予欣赏和鼓励;教师不仅要对学生提出的观点作出评价,还要对各小组之间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进行及时的反馈。另外,教师还要根据反馈的结果及时调整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和课堂教学的策略。

2.3师生互动,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引导。由于有些学生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经验不够充分,或者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没有端正学习态度,所以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监督和引导,及时评比哪个小组的合作学习更有效,实现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过程的有效组织和引导。在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是课堂上的"主角",学生只能被动的接收教师讲述的各种识,而在当今的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主动的去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多开展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物理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物理课堂的各种学习活动之中。

结语:小组合作学习是当今社会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主要指的是一堂课由学生占据主导地位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日益成为了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学习方式,对于初中物理教学的成果来说,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外,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不仅改变了初中物理课程的传统的学习方法,也对现代物理教学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小组合作学习还改变了现代物理课程中存在的低效率,资源匮乏的弊端。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以及小组的合作能够真正地了解物理知识与实验技能,以及对物理这门学科产生极大的兴趣爱好。这对于中学物理的学习和将来的日常生活和未来的发展也有一定深远的影响。希望在未来,21世纪的人才能通过学生时代学习的物理知识为社会乃至整个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唐荣.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

初中物理分组实验的作用篇7

一、转变教学方式,优化演示实验

以往的初中物理教学,演示实验是教师较为喜欢采用的方式,演示实验直观,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的步骤,获得实验结论,但从教学实践来看,很多教师物理教学中进行演示实验时,多是借助多媒体演示实验过程,然后由教师来得出结论,演示过程中没有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生只能被动地看,然后再对实验步骤和实验结论进行背诵这种实验教学忽视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主体性,从而导致学生只能以机械的方式学习实验

转变演示实验的教学方式,要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实验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通过互动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步骤,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实验结论以“蒸发吸热”的演示实验为例,先引导学生观察温度计的示数(了解室温),然后用干棉花包住温度计的玻璃泡并捆扎好,紧接着用扇子对温度计扇风,此时问“温度计的示数有变化吗?”把该温度计浸泡到酒精中,追问温度计的示数是否发生变化,教师从酒精中取出温度计,问“随着酒精的蒸发,温度计示数有什么变化?”再用扇子对着温度计扇风,追问“温度计的示数下降速度有什么变化?”如此,以问题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对实验原理、器材选择、仪器等都有更深刻地认识,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观察的基础上教师先引导小组学生发言,然后教师归纳总结,得出蒸发过程要吸热的结论演示实验的优点在于形象直观,在物理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或其它辅助实验器材,多演示,多引导,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构建物理知识

二、发挥学生主动性,提倡边学边实验

初中物理教学中,单纯的以演示实验来引导学生观察,虽然通过师生互动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中所涉及的知识点,让学生形成知识构建,但毕竟学生没有亲自参与,体验不够深刻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不仅教师要优化演示实验让学生获得更直观的感知,还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动”起来,边学边实验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就其中的一个片段、一个例子、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小实验提倡多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提出问题、多参与互动多实验,让学生在经历实验中掌握物理知识,培养其探究能力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提倡边学边实验,虽然小实验不会像演示实验那么顺利进行,但对学生的应变能力、探究精神的培养都具有积极意义以“磁场”的教学为例,对于磁场的磁性和指向性、磁体有两个磁极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等知识点,要是讲授的话很快就完成了,然后再让学生背诵,学生也能很快记住,但却不能让学生较好理解故而在教学中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准备一些小物品,如硬币、大头针、木块之类,在教学中先引导学生用磁铁去尝试能吸起那些物品,引出磁铁具有磁性的知识点,然后再引导学生玩磁铁对对碰游戏,增强学生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的感知,让物理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同时,在物理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边学边做,可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小实验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三、改革实验教学模式,提倡分组实验

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分组实验是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把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然后展开实验探究一般初中物理教学中分组实验以测量性、实验性和实用性的实验为主,更多的让学生在分组实验中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从当前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分组实验来看,学生实验的效果并不是很好,一方面是教师在实验前没有组织学生对实验进行预习,学生在实验中对实验目的不够明确,另一方面是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没有较好的发挥,从而导致学生对实验步骤、结论不够清楚因此,组织学生展开分组实验,一要做好课前预习指导,二要注重在实验中引导学生参与互动和探究

以“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教学为例,在导入环节中引导学生复习小灯泡的电阻测量方法引出电功率的测量,引导学生根据测量要求和之前讨论的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引导学生实验,实验中教师巡视并根据学生实验情况进行指导如调节滑动变阻器时因实际电压超过了额定电压导致小灯泡烧坏,而学生对这一现象的原因并不明确,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实验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实验步骤进行引导,实验中可先根据学生的实验方案作出指导,教师帮助学生修改方案后再实验如调节滑动变阻器这一环节,要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为额定电压值的12倍,然后观察灯泡发光情况,记录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学生设计方案时就可能忽略额定电压值,教师检查学生实验方案时就应做出指导学生实验后教师要先引导小组学生对实验结论进行总结,然后再根据实验现象进行点拨

四、紧密联系生活,注重拓展课外实验

以往的初中物理教学,课外实验很少,因为教师更注重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实验以应付考试,而这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没有太大意义其实,生活和物理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就初中物理而言和生活的联系很密切,很多物理知识都在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物理实验教学中提倡联系生活,让学生从生活中去了解物理,在生活探究中学习物理,这不仅可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都有积极意义

初中物理分组实验的作用篇8

【关键词】初中生物分层合作分组实验

分层合作教学能够抓准学生在学习上的体态和特性,将教学的侧重点更好地落实到每个学生的知识库中。分层合作教学以分组的实验方法为基准,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层次性地区别与划分,体现出因材施教的教学特色。在分组实验教学基础上进行分层合作教学,能够在更多的方面综合性地提升学生的实验水平。

一、分层合作教学的优势

(一)能够协调学生在学习上的差异性

分层、分组、合作的实验方法与理念,在学习的许多方面都能够展现其独特优势,并被完美地运用到教学中。特别是在生物实验中,该方法优势明显。它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了有效调解,把不同层次、差异的个体重新匹配和分组,分配给个体不同的实验任务,能够充分发挥个体在实验中的潜能,不断地提升不同个体的实验水平、操作能力、思维创造能力。这一方法的实施,有效地协调了不同个体间在学习中的差异性。

(二)提升学生的实验水平、能力

实验是论证和验证理科知识的重要方法与手段,它以全新的面貌走进生物的教学实践中。原有的实验教学通常是由优秀的学生完成大部分实验,在这样的教学形式下,优秀的学生更优秀,弱势的学生会更弱,严重影响了整体的教学质量,成绩方面也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而分层合作教学能够有效地改善现有的教学缺陷,通过不同的实验任务来提升每位学生的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同时实验的整体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运用分层合作的教学方法能够挖掘学生在实验中具有的潜能,在小组团队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思想。此种教学方法实际上就是对学生个体进行层次性地分组,使学生在实验中操作不同的环节,达到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实验的目的。在实验的每个环节、步骤中,学生在发挥自己潜能的同时,注重与其他组员的合作,共同完成生物实验的整个过程,在学习、实验、合作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并为日后的学习、生活树立良好的合作意识与理念。

二、分层合作教学方法在分组实验教学中的实践

(一)通过多层次分组的方式,体现不同的个体差异

实验小组内的成员之间存在不同的个体差异,具有不同的特征和能力,在实验教学中运用分层合作教学方法主要是为了建立小组合作机制,使实验小组具有合理性,以便各小组之间展开公平竞争。学生的分组由老师与班干部共同商议后决定,体现均匀分配的原则。在实验的分组中,要采用多层次的分组方式完成分组工作,尽量避免由于学习层次、学习能力的差异而影响小组在实验竞争中的公平性。

(二)实验过程中的分层合作

在现代化教学中增加了理科学习的实验部分,对于生物科目的实验部分而言,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熟练地运用显微镜来进行实验。由此,可以通过细胞的分裂实验,将分层次合作教学方法渗透至实验过程中。例如:在生物根尖细胞的分裂实验中,首先要掌握实验的本领与技巧、原理、目的等;其次,在小组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利用优秀学生来辅导较差的学生,达到渗透分层合作的目的,以便完成整个实验过程。采用分层合作教学,能够在操作过程中实现全员参与实验的教学目标。

(三)对实验的结果展开分层评价

在具体的生物实验中,不同的因素会对实验的结果产生不同的影响,特别是操作、控制实验的个体学生。他们在实验过程中会由于各种人为因素而影响实验的最终结果,因此有必要对实验的操作者、控制者进行层次性分组。在实验完结之后,对实验所得的结果展开分层评价与讨论。在具体的评价中,应该重视实验结果的相对性、绝对性,确保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层性地权衡,而后在组间进行对比,彰显评价的真实、公正、层次,提升学生个体在实验中的操作水平和能力。

三、结论

落实分层合作的教学战略,是适应教学发展的体现,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宗旨与理念,展现了中国特色教育的发展趋势。这套教学方法具有许多优势,无论是在协调学生个体上的差异方面,还是在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思想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它在实验中的具体实践,能够满足新课程改革与教学发展的要求,将全面、有效地提升教学与实验结合的整体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金山.分层合作教学在初中生物分组实验教学中的实践[J].新课程学习,2015(02):80―81.

[2]张聿.初中生物分组实验教学中分层合作教学的实践解析[J].中华少年,2015,7(14):63.

初中物理分组实验的作用篇9

关键词:分组实验;三维目标;整合策略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初中教学中,物理分组实验一方面能够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学生也能够在这些生动有趣的实验中培养自身对于物理学科,乃至自然科学的兴趣。随着新课标的实施,三维目标教学法对初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因此,物理实验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教学法也就成为初中物理教学的关键。本文结合初中物理学科教学实际经验,对物理分组实验中三维目标的整合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能进一步促进初中物理教学改革的深入,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

一、初中物理三维目标教学法概述

初中物理教学中,“三维目标”是指教学目标的三个层次,分别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代表了学生学习的三个逐渐提高的过程。三维教学法的构建是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的,它要求教师在教学目标设定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整体发展,促进学生建构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和技能。具体来说,在物理学科中,三维目标教学法的基础是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自主探究,在经历过程与方法中掌握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形成主动获取知识、乐于分享体验知识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这样教学目标的整合,将传统的“填鸭式”知识传授转化为学习性探究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和自然科学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实际教学中,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课的重中之重。因此,如何在初中物理分组实验中整合三维目标就成了教师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二、以知识与技能目标为基础,建立科学、系统的知识结构

在三维教学目标中,知识与技能目标是教学基础也是教学的基石。因此,在分组实验中,要整合三维教学目标也需要以知识与技能目标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系统的知识结构。初中物理课程中知识点比较多,也比较零散,知识结构也比较庞杂,因此教学中如果没有明确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就会使整个课程缺失组织逻辑性,不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建立。在分组实验中,由于一个实验可能会涉及几个不同的知识点,因此教师要明确教学设计,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将这些知识点以科学、系统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掌握这些零散的知识。在实际教学中,对于一些简单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实验中自己发掘、学习和掌握简单的知识理论,而对于较为抽象、复杂的知识点,教师则可以适当讲解,借助实验演示或合作探究等方式,揭示其中的奥秘。以八年级物理第一章为例,其中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要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对物理学形成初步认识。因此在教学中,对于一些基础性的实验,如基本的长度和时间测量等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鼓励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其中一些知识性难点,教师可适当进行引导或讲述,在课程最后教师再对学生所发现的问题进行系统整合,以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

三、鼓励学生独立实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在初中物理的分组实验中,三维教学目标在以知识与技能为基础之上让学生通过实验掌握知识获得的过程和方法,从而形成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能力。在分组实验中,教师先设定本次实验需要达成的目标,之后让学生分组独立完成实验的设计方案,并独立完成整个实验过程。在实验中,要求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试分析其中的原因等。通过实验使学生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从中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实验的能力。通过学生彼此的交流和合作共同完成实验,这也是团队合作的过程,学生通过讨论和集体研究共同得出结论,从而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例如,在讲授“光的传播与反射”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分组实验中集体进行小孔成像实验,小组中不同学生负责不同的流程,并集体撰写实验报告。通过这种方式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

四、整合三维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由知识学习升华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

初中物理课程内容庞杂,涉及范围广,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和能力。但是如何将学生的知识学习转化为更高层次的能力学习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教师在分组实验教学中要通过“过程与方法”来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从掌握“知识与技能”中体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另一方面还要重视自己的引导作用。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教师也要给予一定引导,让学生不但能够掌握实验操作技能,而且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更能认识到物理学习的重要性,从思想上形成对物理实验和学习的正确认识,帮助学生从实验中透过现象看本质,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可见,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是物理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分组实验中三维目标的整合,一方面提高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另一方面也在实验中培养了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促使他们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这种能力和精神的培养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极为重要。这也正是三维教学目标在物理教学中有效整合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初中物理分组实验的作用篇10

【关键词】苏教版;物理教材;实验器材;配置

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初中物理教材也做了相应的变动,对物理实验方面也提出了新要求。虽然各地区都在进行现代化学校的验收,这给物理实验室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物理实验配备标准化的实验设备,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现行物理实验室器材配置与教材要求仍有诸多不相符之处。笔者将结合本地区的调研,首先分析了物理教材与物理实验器材配置上的差距,然后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一、现行初中物理实验器材配置与物理教材的差距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物理教材和实验内容也做了修订。这种情况下,现行物理实验室器材配置标准不符合实验要求的地方有很多,不符合物理教材要求,两者存在一定差距,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演示活动器材数量与教学需求的差距

很多地区,特别是农村初中或保留初中,物理实验器材严重不足,即使有也是城镇中学淘汰的设备。这种状况与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未考虑损坏、课时安排冲突等状况。这种情况下,演示活动器材与教学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情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教育现代化的投入进步有所缓解。

(二)分组实验器材配置与教学需求的差距

分组实验器材配置与教学需求的差距,这是当前最突出的矛盾。目前,我区初中班级数量将逐渐增多,班级人数45人左右,未来还有进一步增加只趋势。而物理实验分组调整了人数,对实验器材的需求量下降,实验室器材配置标准也发生变化。同时,苏科版物理教材中,关于7个实验设计,多以活动形式出现,在实际实验分组中,教师只能根据学生的实际人数和学校器材室情况来配置设备,但是现行的器材配置标准不能满足。如教材实验设计条形盒测力计,属与学生杠杆平衡条件分组实验配制,数量通常为20个,但器材配置标准5个,与实际需求差距比较大,无法满足实验需求。

(三)器材配置未能考虑器材损坏

一些实验器材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或多个学期实验,可能发生损坏。比如铅块、导线、小灯座与单刀开关等,这些电学实验常用器材,一个学期内会多次使用,自然损耗比较大,易发生损坏。因此,在进行物理实验室器材配置时,应适当考虑损耗或损坏等因素,适当增加易损耗或损坏器材数量。

(四)物理实验器材配置未考虑实验传统

每个学校几乎都有其各自的实验传统,比如学生电源的实验室配置标准为25台,但是一些物理实验人员在电学分组实验中,建议物理教师使用干电池,代替220伏电压,避免出现安全事故。由于电源与干电池等价,配置干电池便无需配置电源。但从实际情况看,一些学校并未考虑学校的实验传统即操作习惯、实验习惯。

二、初中物理实验器材配置建议

(一)调整现行初中物理实验器材配置标准

初中物理教材修订,要求物理实验室器材配置标准必须作出适当的调整,要结合苏科版的特点,适当增加生活物品作为物理实验的用品。比如敲击衣架发声实验,市场上的塑料、纯金属衣架反而不适合物理实验,因此可采用滞销、易生锈的金属衣架。在设计教材实验时,可将部分器材纳入配备标准,比如电子点火枪、金属螺母和玩具电动机等。因此,笔者建议教研室可以结合当地实际,适当修改初中物理实验室器材配置标准,更好服务物理实验教学。

(二)创新实验设计,自制实验用具

物理知识源于生活有高于生活。初中物理实验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实验现象反映物理原理与规律。而反过来讲,只要可呈现物理现象与规律,可使用不同的实验器材。因此,熟悉物理实验的教师与实验人员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条件,自行设计和制作实验器材,更好符合实验要求。诸多物理现象和实验并不需要专业的物理实验也可以让学生去实践,比如浮力知识,可以让学生利用饮料瓶自制潜水艇等。另外,物理实验可采取不同的方法,教师和实验人员完全可以根据物理教学要求,创新实验设计,通过创新实验设计,实现扬长避短,提高物理实验的活力,也有助于弥补实验器材的不足。比如初中物理教材中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实验,烧开水时间可能较长,教师便可到食堂找些开水,缩短烧水时间,避免用太多酒精烧水,这种灵活的方法,不但保证了实验效果,也减少了实验的时间。

在初中教学中,物理实验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众所周知,物理实验对器材的要求特别严格,要求配备完善的器材。但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由于教材内容发生变化,与现行的实验室器材配置存在一定的差距,无法满足物理实验的要求。在本文中,笔者首先分析了现行实验室器材配置标准与物理教材的差距,然后从创新实验设计、统一购置辅助材料与调整实验器材配置标准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更好服务于初中物理实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优越的物理实验环境。

【参考文献】

[1]高婉莹.中日初中物理教材实验内容的比较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2012.

[2]王晓庆.关于初中生对利用不同资源开展物理实验的兴趣调查[J].初中教学,2013,23: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