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城市管理标识十篇城市管理标识十篇

城市管理标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5:35

城市管理标识篇1

关键词:目标导向方法;城市信息化;风险;风险识别

基金项目: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项目(J12wF15)

中图分类号:F208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11月7日

一、引言

城市信息化风险识别,是对城市信息化自身所面临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定其性质的过程。因为各种不同性质的风险时刻威胁着城市信息化的生存与安全,必须采取有效方法和途径识别信息化所面临的以及潜在的各种风险。因此,如何采取科学合理方法识别城市信息化风险,保证城市信息化建设的成功实施,是目前十分重要的一个课题。

利用传统的风险识别方法无法实现对城市信息化风险全面的、系统的认识和理解,会产生大量的无结构的风险,也不能体现出城市信息化风险对城市信息化目标实现的影响程度的差异性。对于城市信息化而言,由于城市信息化的风险因素很多,且相互关系错综复杂,使得对风险的识别过程具有很大的关联性和复杂性;同时,各个风险因素与城市信息化之间的复杂关系显示出多层次性和过程性的特征,虽然通常的风险识别技术也能够识别城市信息化所面临的潜在风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风险的分类、分析、评价等问题,但是脱离于城市信息化过程和信息化战略的风险研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风险的组织化和结构化的问题,也难以体现城市信息化风险的实际目标取向,无法实现对信息化风险的全面和准确的认识。

二、目标导向方法原理

目标导向法根据城市信息化的战略目标,识别与城市信息化战略目标相关的城市风险目标,系统化地确定城市信息化所面临的风险,为信息化风险的分析、评价和控制提供直接的目标指向,以集中城市资源、采取有效的手段,在城市资源约束下有效地减少和避免风险。风险目标识别的主要任务是找出城市所需要关注的各种潜在的危险并对其进行分析,帮助城市对风险划分优先级别,以了解和识别那些值得处理的重要风险。

城市信息化目标导向方法以信息最充分的城市战略为导向,逆序推导为主流,较为正则地将城市信息化目标转化为信息化过程风险结构。通过将城市信息化的总体战略目标转化为多个风险目标,在风险清单的基础上,对每个风险目标进行风险解析和甄别,分析与该目标相关的所有风险过程,并对风险进行整合和优先级排序。随着风险分析过程的推进,风险信息的解析越来越精确,最终可以实现抽象的风险到具体的城市信息化过程实体的转换,从而实现城市信息化战略目标、风险目标和城市信息化过程的信息交汇和关联。

由于目标导向方法具有强有力的描述因素间相关关系的能力,以及对风险结构的良好的表达效果,而且目标导向的原则使得城市信息化风险评价和控制的建模路线能够始终沿着信息最丰富的地方展开,因而能够成为良好的风险识别的策略。目标导向的正则性和策略的规范性保证了风险目标识别具有较高的效率和足够的可重复性,不但把握了辨识方法在结构性、灵活性和有效性间的均衡,还能一致地进行风险评价控制活动。

三、城市信息化风险管理的目标

实现城市功能,规避风险是城市不变的追求,在信息和信息技术日益重要的今天,信息化风险对城市战略目标的实现所带来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甚至可能是致命的。信息化风险存在于城市信息化的全生命周期中,由于研究方法的滞后,对城市信息化风险无法有效地预知和评价,是城市信息化中无可回避的难题。传统上,我们仅仅是期望从经验上得到某些规避风险的方法,而不能上升到理论和指导现实操作的程度。事实上,在现今诸多城市信息化实践中,对于风险的认识是片面而非系统的,甚至有时刻意回避了这个问题。

基于目标导向和风险驱动的城市信息化风险管理,与城市战略目标相结合,通过将城市战略目标拆分转换为可能影响城市目标实现的城市信息化风险目标,确定城市信息化风险的关注点。通过风险驱动方式,采用自顶向下的风险分析方法和自底向上的评价过程和控制手段,在城市信息化启动之初就进行风险的分析和评价,对城市信息化风险进行分类并逐层解析,使城市信息化风险和城市信息化过程相结合。并根据评价结果制定风险控制方案,防止风险的发生,在城市信息化的实施阶段对风险控制进行修正,在城市信息化结束后对问题进行追溯,对风险进行补充和追加控制,从而实现对城市信息化的全生命周期的风险控制与评价。

四、城市信息化风险识别内容

在识别和确定城市信息化风险目标过程中,需要从多个视角综合分析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对城市战略和城市信息化所面临的风险。本文在进行信息化风险识别时,考虑了对城市信息化战略目标的主要风险因素以及对城市信息化影响比较大的因素。

(一)城市信息化战略规划风险。城市信息化战略风险是城市信息化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城市信息化战略规划直接决定了城市信息化的定位与发展。城市信息化战略风险包括领导是否重视和城市信息化目标是否明确。

领导是否重视是影响城市信息化战略的重要因素。如果领导不重视,那么肯定城市信息化过程中将面临巨大的风险;而如果领导重视,在后续的阶段中城市信息化将会面临的风险会减少。

城市信息化规划目标是否明确又决定了城市信息化建设的成败,因此也是城市信息化战略风险的一个因素。只有明确了城市信息化目标,才能够更好地开展城市信息化建设,否则会在后续过程也会面临更多的返工阶段,会面临更大的风险。

(二)城市信息技术应用风险。城市信息技术应用风险是指城市运用信息技术的风险,不同的城市运用信息技术的风险是不同的,城市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可以分为城市信息技术水平和外包管理能力。企业信息技术水平是指城市规划、管理、实施和维护信息化的能力,这些能力受到包括城市文化、组织机构、城市管理水平和人员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城市信息化作为一项工程项目,还存在预算、进度、资源、客户、需求、服务和支持等方面的问题,信息技术能力对企业信息化的有效管理和实施具有重要影响。

(三)城市管理风险。城市管理风险指在城市信息化过程中因管理不善而导致失败所带来的风险,与管理者的素质、决策的科学化、管理机制和信息流通是否通畅有关。城市管理风险包括管理者综合素质和经验、决策的科学化、管理机制成熟度和信息流动是否畅通。

管理者的综合素质是城市信息化管理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如管理者综合素质和经验不良、信息化风险意识不强、决策失误、城市运行机制不合理等都会给城市信息化带来风险。

决策的科学化程度和管理机制成熟度也影响了城市信息化管理的风险,如果决策者仅凭主观因素来进行决策,并且管理机制也不成熟,就会给城市信息化带来更大的风险。

信息流动是否畅通也是管理风险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来说,对于城市信息化的各个子系统要做到信息流动通畅,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真正实现城市信息化对城市发展的支持,但是信息流动通畅程度越大也必然带来了更大的风险。

(四)人员风险。人员风险指由于不可预测的因素或其他原因如自然灾害、车祸、疾病等而危及主要人员的生命或人员跳槽,而对城市信息化成功与否产生的风险。

城市信息化人员有被其他组织挖走的可能,这将导致城市信息化人员辛辛苦苦研发的成果反而成为竞争者击败自己的武器,在很多时候这就意味着城市信息化工作的失败。城市信息化与其他专业化信息系统相比,对知识和技术的综合性依赖性更大,相应地对掌握知识和技术的主体——人的要求也更高。随着人才争夺战的愈演愈烈,能否获得所需人才,人力资源是否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直接关系到城市信息化的顺利实施以及成败与否,其中存在的不利影响,就构成了城市信息化面临的人员风险,该风险大小由下列因素决定:人员素质风险、人才流失风险和道德风险。

(五)社会环境风险。城市作为社会和自然环境中的一个组成单元,必然受到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城市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城市信息化都有特定的影响。

城市信息化必须在国家的政策和法律许可的框架内实施,必须满足合法的、合乎规则的以及合同上的约束。城市信息化战略需要检验其与法律、法规的一致性,遵循对国家的保密性、知识产权等的要求。同时,要关注相关的法律和法规的发展,对城市信息化与国家政治法律一致性进行定期评估。

除了社会环境的影响,意外事故对城市信息化的影响也是必须要考虑的。意外事故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对城市信息化的影响是无法回避的,有时会给城市信息化造成很大的风险,带来巨大的损失,例如城市环境处于水灾、地震等发生频率较高的地方,这些灾害将造成城市信息化中断和损失。

五、结论

城市信息化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涉及的风险因素也具有明显的高维性和动态性。为了更好地达到风险管理目标,有效地识别城市信息化的关键风险因素,本文详细论述了以风险管理目标为基本出发点、基于目标导向的方法识别城市信息化风险要素,这些风险要素包括:城市信息化战略风险、城市信息技术应用风险、城市管理风险、人员风险和社会环境风险。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信息化城市发展指南编写组.中国信息化城市发展指南(2012).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

城市管理标识篇2

20世纪80年代,数字化城市管理在西方发达国家应时而生,并发展成为改善城市软环境、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数字化城市管理已成为世界多数国家和地区管理城市、服务社会的主要方式。在我国,随着城市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数字化城市管理兴起并迅速发展,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当前,国内外数字化管理中,在城市公共组织方面,因为城市管理数字化设备及信息数据主要掌控在政府内部,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主要由政府运行和管理,所以其参与对象主要是城市政府组织,而城市非政府组织则参与不足。在城市公共政策过程方面(包括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终结、政策监察五个方面),各环节不断明晰,相关信息也录入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信息对外公布深度和广度跨出了最重要的第一步,市民参与度和政策执行力度都有所提高,公共政策过程实行了数字化管理。在城市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方面,采用数字化管理的城市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体系逐步构建,执行力度有所增强,评估结果可信度也有所提高。

二、当前数字化城市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数字化城市公共组织职能重叠且效率低下

综观各国数字化城市公共组织,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部门职能重叠、工作效率低下现象。或是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能有交叉,或是政府部门与非营利组织的职能有重叠,或是准政府组织在办理着某政府组织的事务,或是非营利组织开展着某准政府组织的业务。原因有职能划分不明确、组织改革不彻底、上级部门任其发展、下级部门得过且过或内部关系制约等等。

(二)数字化城市公共组织管理中志愿者管理混乱

城市公共组织人员和其他市民均可成为志愿者,为管理城市、服务社会提供人力资源。而一些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并没有明晰的组织管理方式和措施,仅由很少一部分服务性组织在支撑着。城市政府组织举办“运动式”志愿性活动时,就大量招募志愿者,到活动结束就任其发展、不管不问,并且极少关注志愿者自身组建的组织,志愿者管理较为混乱。

(三)数字化城市公共组织

服务管理意识不强数字化城市管理是以公众需求为中心的,但当前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即便是各个城市的数字化对外服务窗口,服务管理意识都有待增强。这源于传统政府组织(含部分非政府组织)根深蒂固的强化管理而弱化服务观念的影响,也是“大政府、小社会”的必然恶果。

(四)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政策过程信息不对称

城市公共政策过程中产生一定程度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是由利益因素、组织因素和政策主体有限理性、政策目标群体自身行为能力、组织体制缺陷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利益因素使得政府自利性依然存在,表现为城市管理者同样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并强化横向部门、纵向部门利益;组织因素表现为政府部门科层制的管理体系,科层组织优点和缺点兼备,强调集权使得上下层级间沟通较少,下级难以真正了解和掌握上级命令所反映的真实意图。

(五)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政策过程市民参与度不高

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政策过程中,已吸纳了部分市民的参与,这相对于传统的城市管理是一大进步。市民参与度是数字化城市管理中一个重要的指标,而当前我国数字化城市管理市民参与度还不够,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在针对城市重大决策的市长综合会议中,更需要市民大量参与。

(六)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政策

执行力不足相对于政策沟通渠道和力度、政策评估标准,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政策执行力仍然不足。这源于城市公共组织的执行效率各有差异,组织内部利益制衡,下级部门和广大市民接受能力不尽相同,政策实施阻力较大。常有政策敷衍、政策附加或阻截、政策抵制和政策扭曲等公共政策执行失控表现。

(七)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标准问题

数字化城市管理标准体系包括建设标准化、管理标准化、评价标准化三大部分,标准化街道、标准化社区、标准化行政村的建设是数字化城市管理标准实施的重要体现,法律法规、技术规范、行业标准是数字化城市管理标准体系的重要保障。但是,数字化城市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标准,或过于笼统,或过于片面,并很少关注实际情况而将所谓的“标准”应用于全部市区,最后助长了相关部门的弄虚作假行为,以致得不偿失。

(八)城市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体系分割且方法单一

当前数字化城市管理受传统的部门职能分割管理影响,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体系依然分割明显、不成系统,互联机制缺失。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方法单一、评估方法不科学,也使得绩效评估结果可信度不高。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未很好结合,采取“运动式”、“评比式”、“突击式”评估,忽视了评估的持续性。

(九)城市公共部门效能问责机制不健全

每当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结果公布后,各部门都“优秀”,市民逐渐失去关注积极性,数字化城市管理也因此失去了最重要的外部监督,而这些绩效评估结果用于内部评比或人员升迁,也会带来内部人员工作积极性丧失和部门间关系不和谐,造成绩效评估作用不明显。其原因之一是与之配套的效能问责机制不健全,各公共部门没有足够的内部压力和外部压力,发展动力自然性不足。

三、从公共管理角度提出数字化城市管理对策

(一)城市公共组织要完善职责划分以提高工作效率

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城市公共组织不仅要革除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传统弊病,还要完善组织自身职能职责划分,努力提高工作效率。从数字化城市政府组织着手,完善城市政府组织性质和职能,推进组织管理层级扁平化,完善对外服务窗口,提高组织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依法赋予非政府组织职能职责,对其加强管理和监督。

(二)理顺数字化城市公共组织志愿者管理

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城市公共组织应引导志愿者组织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适当划分和合理运用管理型、日常型和项目型志愿者。城市公共组织要明确志愿者招募的前提和志愿者的定位,给予平等承诺,实行公开招募、择优录用,开展必要的教育与培训,切实给予指导和协助,及时记录,适时鼓励和合理重用,提供必要经费,开展切实可行的绩效评估。将志愿者及其组织相关信息纳入数字化管理信息平台,切实理顺数字化城市公共组织志愿者管理。

(三)城市公共组织要增强服务管理意识

以提高服务管理水平从城市居民出发,满足城市居民的审美需求、服务需求和产品需求。市民满意是数字化城市公共组织服务管理理念的核心,是以市民需求为中心的理念外化,即以市民接受服务管理的价值感受为核心导向,以接受市民评价为核心导向。因此,数字化城市公共组织要再增强服务管理意识、再提高服务管理水平,搞好内外服务管理,确立核心服务管理战略、服务管理提升战略、服务管理价格战略和服务管理品牌战略。

(四)加大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政策过程信息不对称治理力度

为防止数字化城市公共政策失效,必须在原始治理基础上加大治理力度。要深刻转变数字化城市政府信息观念,加大数字化城市公共组织及其人员的信息共享、信息交流意识的培养力度,切实打造责任型城市政府。要继续优化数字化城市公共组织职能结构,健全机构信息化工作环境,完善数字化城市信息化建设,保证数字化城市公共组织科学严谨地制定和执行政策。要进一步加强公共政策沟通的制度化建设,拓宽数字化城市公共政策过程信息公开的渠道,强化城市公共组织与市民公众之间的双向交流。

(五)强化市民参与意识的培养,促进市民参与质量的提高

数字化城市管理在传统城市管理的基础上,需要继续强化市民公众对公共政策过程参与意识的培养,引导市民公众参与意向。基于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组织的可行措施和适宜政策,让市民公众觉得参与有意义、有作用,不断自我提高参与积极性,实现市民公众公共政策过程参与良性循环。在这个循环过程中,数字化城市公共组织必须加以正确引导,引进各种监督,逐步实现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政策过程中市民公众参与质量的切实提高。

(六)严防城市公共政策执行失控,加大公共政策过程执行力度

数字化城市公共政策过程中,需要完善和优化数字化城市公共政策执行体系,改善和优化公共管理体制,从而矫正数字化城市公共政策执行失控。加强城市公共政策体系的组织建设,减少城市公共政策执行机构的组织结构层级,推动扁平化、网络化和政策程序简化进程,理顺城市公共政策执行机构组织内部及其与其他组织机构的关系,加强相互间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公务员制度和公务体系,加强对城市公共政策执行者的职业伦理和道德教育,全面提高城市公共政策执行者的综合素质。

(七)全面完善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城市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是数字化城市管理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数字化城市管理实际运行中,需要全面完善城市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在原始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数字化城市管理实际,汇集各方面人员参与,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按照业绩指标、能力指标和工作指标分类,把过于笼统或过于片面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合理合法地逐步进行补充、调整或删改,并将完善结果公之于众,接受市民和媒体监督。

(八)加快城市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体系整合与规范

在数字化城市公共部门职能重组的基础上,加快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体系的整合,在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实现对政府组织、准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绩效的集体评估,提高各公共部门的服务管理质量,促进各公共部门的共同发展。规范和拓展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方法,实现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的有机结合。科学把握时间因素对绩效的影响,避免“运动式”、“评比式”、“突击式”评估,努力实现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部门绩效的持续性评估。

(九)建立健全城市公共部门绩效评估配套的效能问责机制

城市管理标识篇3

一、肯定成绩,客观求实,认真总结回顾2007年城市建设管理工作

2007年,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的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城市功能进一步增强,城市品位大幅提升,初步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格局,为实现我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以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为目标,全力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是一座历史古城,棚户区内平房密度大,房屋基础设施较差,居民存在着出行难、排水难、取暖难、入厕难等问题,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亟待改善。几年来,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经营城市的发展理念,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了城市开发改造,为实施棚户区改造奠定了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2007年,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我们把棚户区改造列为全市的50件实事之一,作为一项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牢牢抓在手上。由于领导重视、思路明确、政策优惠、部门参与、群众配合,整个工程进展顺利,圆满完成了阶段性工作任务。共完成拆迁1918户,拆迁12万平方米,新开工建设楼房52栋28.6万平方米,回迁安置1670户,实现了当年拆迁、当年建设、当年回迁,创造了我市棚户区改造的“五个之最”,这就是动迁量最大,建设速度最快,建设标准最高,建筑质量最好,回迁居民最满意。2007年,我市荣获吉林省棚户区改造先进市荣誉称号。

(二)以完善和提高城市功能为主,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几年来,我市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此同时,城市建设事业更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投资环境大为改观,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综合服务功能明显增强。但是,按照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和居民生活舒适方便的目标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为此,2007年我们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了城市道路、排水、排污等项工作上,严密组织,精心运作,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果,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和认可。2007年投资修建了兴隆西路、宏声西路,铺装沥青混凝土路面7100平方米,铺设排水管线1900延长米;组织全市力量铺装巷道100条、6万平方米;筹资维修和翻建公厕8座,新增设果皮箱20个;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工业集中区道路、排水等续建工程建设,修建道路2.4万平方米,铺设地下排水管道1900延长米;改造排污沟渠400延长米。

(三)以巩固和发展园林城市为目标,加强了城市绿化美化建设。一年来,我们把加强生态保护、植树造林、园林绿化作为工作的切入点,突出生态人居城市特色,大力营造良好的城市人居环境。本着因地制宜、物种多样、成片成线、易于营养、群众接受的原则,对市区的10条主要街路、17条次干道、4个出口、12个广场及工业集中区实施了绿化美化工程建设,共植树51万株,栽花30万株,铺种草坪7100平方米,既提高了绿化美化档次,又提升了城市品位。

(四)凝聚和调动广大群众的智慧和力量,积极参与城市建设。2007年,我们在城市建设上,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方针,广泛动员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城市建设管理,形成了城市建设管理的强大推动力。同时,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调动和引导群众支持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在全市确定的50件实事中,我们安排了8项城市建设任务,落实到了市级领导和责任部门,各部门、各单位都相应地承担了建设任务,并明确了建设标准和完成时限。在实际工作中,无论是哪一项工作,都需要各部门自行筹资完成,尽管困难较大,但是各相关部门都不讲条件,不打折扣,如期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建设任务,这突出体现了*人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良好风尚。

(五)整合城市资源,运营城市资本,走以城兴城之路。城市是重要的资源和财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建设也必须按照市场的法则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这一城市发展理念告诉我们,搞好城市经营,把城市作为大的资产进行科学运营,走以城养城、以城建城、以城兴城的城市建设市场化的路子,是建设和发展城市的又一个较为有效的途径。为此,2007年我们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产业开发等方式,对城市的自然资本,再生资本进行了全方位运营,特别是加强了对城市土地资源的宏观调控,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征用、统一储备、统一开发、统一管理,进一步完善了土地使用权招标制度,实现国有土地资产价值最大化,在经营城市土地上取得了明显实效,较好地解决了城市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六)坚持建管并重,提升了城市文明卫生水平。在巩固省级卫生城市成果的基础上,坚持整体目标和阶段工作推进相结合,有计划、分步骤、有重点、分阶段,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管理工作。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执法体制,合理完善执法机构设置,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寓人性化于管理之中,寓亲和力于服务之中,营造了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城市环境。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重点清理了店外经营、流动经营、占道经营行为。加大了市区非法广告清除力度,严肃查处违章建筑行为,统一和规范灯箱牌匾,加大了清扫、清运力度,使我市的市容市貌整洁卫生。

2007年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取得的巨大成绩,是全市上下团结一心、合力建设的结果,也是全市各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的结果,凝聚了全体干部群众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在城市建设管理中做出贡献的部门和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受到表彰的标兵单位、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谢意!

二、明确任务,创新思路,全力做好2008年城市建设管理各项工作

2008年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我市城市建设管理工作承上启下,健康发展关键的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十分重大。元旦前,市里先后召开了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和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对城市建设管理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并提出了具体要求。因此,我们要以创建部级园林城和卫生城为目标,进一步加大城市建设投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新区,扩大城市规模,全面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努力实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城市建设和管理目标。

根据我市实际,2008年我市城市建设管理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前提,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提升城市形象为核心,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注重建设,强化管理,充分发挥城市的辐射功能,把我市建设成为一个生产布局合理、综合服务功能齐全、市容市貌独具特色的繁荣、文明、开放、整洁、优美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一)要树立城市建设的龙头意识,实现城市建设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强力拉动。城市建设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强大动力。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可拉动高于其几倍的经济增长。从我市的实际情况来看,经过几年来的发展,全市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市功能日益完善,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全市人民盼发展、求富强的共同愿望与日俱增,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使我市已具备了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的条件,实现跨越式发展已蓄势待发。

(二)要树立城市建设超前意识,不断提高城市建设层次和水平。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要建设好城市,搞好城市规划至关重要。有一个科学的规划,城市的发展就会快一些、好一些,就会少走弯路,节约投资,造福子孙。否则,盲目建设,就会贻害无穷。因此,在城市建设上,我们要以城市化发展纲要为指导,注重规划的系统性和协调性,不仅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和专业规划这四个层次的规划要互相衔接,而且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重大基础设施布局规划等相衔接,做到立足长远,面向未来,实现城市规划的现代化、科学化,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三)要树立经营城市的意识,实现城市建设的良性健康发展。多年来,制约我市城市建设的最大因素就是资金紧张问题,随着近几年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解决这一瓶颈问题已迫在眉睫。因此,我们要用市场经济的眼光认识城市,增强经营城市意识,对城市资源进行聚集、重组和运营,最大限度的盘活存量,优化增量。坚持走城市建设市场化、资金筹措多元化、资源利用商品化的路子,广开筹资、融资渠道。同时,着力引入综合开发新理念,在大力盘活土地资产上做文章,通过政府预征行为,对土地市场实行一级垄断,通过重新规划和竞卖土地,获得收益地租,将级差地租投入到市政建设中,美化城市,完善功能,促进城市土地增值,循环往复,循序渐进,不断积累,滚动发展。

(四)要树立城市建设精品意识,提高城市内涵和品位。城市建设要充分体现时代气息和地域特色,突出城市主色调,反映城市的文化内涵,要重现城市整体形象设计,注重自然美、真实美、协调美、内在美,对每个建筑都要进行精心设计、精心建设,形成与我市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环境相衬的建筑风格和城市风貌。要树立精品意识,引入新的设计理念和机制,组织力量进行大规模的城市设计。要实行设计招标,好中选优,增强设计的科学性、文化性、艺术性。要加强对建设项目设计把关,高标准、严要求,防止造成“遗憾工程”,影响城市整体形象。

(五)要树立城市管理意识,提高城市环境质量。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对城市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义务,必须齐抓共管,全民参与。我们要始终坚持建管并重,依法治城的原则,继续从改善卫生、美化市容、整顿秩序入手,对城市环境进行综合治理。重点抓好城市建筑和生活垃圾清理,搞好街路、巷道、居民区保洁,加快各类市场卫生管理和“门前三包”、摊位“三包”管理,确保达到卫生标准,为争创部级卫生城市奠定坚实基础。要整顿马路市场,交通秩序和社会治安,创造规范有序的城市环境。要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目标责任制和辖区责任制,创新管理手段,形成全方位,全过程管理。各部门、各单位、学校、街道、社区、居民委都要搞好宣传教育,齐心协力继续打好城市管理战役。同时,还要采取多种措施,教育市民严格遵守《市民守则》和《市民日常行为规范》,争做文明市民,进一步提高城市的文明卫生水平,巩固我市的省级卫生城市成果。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要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全力抓好监督管理,依法严管重罚。在广泛宣传的基础上,对破坏市容市貌行为要坚决查处,公开曝光,要强化执法监督,社会监督,新闻监督,推进我市城市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具体来讲,就是今年我市的城市建设要突出抓好八项工作。一是道路建设工程。投资修建清泉街部分路段,罩面维修光明街和广昌路;动员社会力量,对环路内未硬化的巷道进行铺装硬化,同时对已破损的人行道进行维修。二是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进一步完善经济开发区内供电、供热、通讯、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三是路灯安装工程。安装经济开发区和光明街路灯。四是绿化美化工程。重点搞好经济开发区、市区街路、广场、出口、小区、庭院绿化美化。五是垃圾处理场和公厕工程。投资建设垃圾处理场,新建、翻建公厕。六是市区清淤、排水工程。维修完善一号、二号泵站,清掏市区内排水收水井和排污管道。七是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积极争取资金,启动实施日处理污水能力1.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建设。八是棚户区改造和廉租房建设工程。继续做好棚户区改造工作。同时,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启动廉租房建设,改善居民居住条件。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为实现我市城市建设管理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要全面完成2008年的城市建设管理任务,我们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夯实责任,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重点做到四个到位:

一是落实责任,领导要到位。今年的重点城市建设项目都已列入市政府重点工作计划,承担任务的市级领导、责任部门和具体责任人都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统筹安排,周密部署,集中精力抓好落实,保质保量完成各自承担的工作任务。各部门、各单位要把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纳入重要日程,对所承担的任务要进行层层落实,要实行分级负责制,逐级签订责任书,做到工作分解到位、责任落实到位、措施保障到位、任务完成到位。市委和政府的两个督查室要跟踪督查,对各项工程进展情况定期调度,及时通报,表扬先进,督促后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营造氛围,宣传要到位。抓好城市管理工作,需要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新闻单位要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的重大意义,宣传城市建设政策法规,宣传城市建设管理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全方位、多侧面、多层次地营造声势,使广大干部群众思想上得到升华,观念上得到更新,认识上得到统一,形成有利于加快城市建设的强大舆论声势和浓厚的舆论氛围。

三是发动群众,全民参与要到位。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要充分调动全民参与城市建设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群众自觉地关心支持参与城市建设管理,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各部门、各单位要坚持走群众路线,把组织群众、发动群众作为城市建设的关键环节,宣传政策,做细工作,激发和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城市建设的积极性。各职能部门要切实转变作风,加强引导,深入细致地做好工作。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工作,要向群众解释清楚,讲明道理,最大限度地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真正做到化解分歧,达成共识,使建设*、美化家园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集聚全市之力,掀起城市建设加快发展的热潮。

城市管理标识篇4

城市城镇管理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意义深远的工作,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城市城镇管理工作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的具体实践,是城市城镇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加快我区经济发展步伐的重要保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加强城市城镇管理工作,有利于推进城市城镇总体规划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增强城市城镇发展规划的权威性。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树立“建管并重、以管为主”的思想,把加强城市城镇管理上升到建设责任政府的高度来认识,将城市城镇管理工作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服务意识,努力提高我区城市城镇管理水平。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深化城市城镇管理体制改革,整合和优化资源,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全面推行依法管理、标准管理、严格管理和群众管理,切实解决城市城镇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提高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各级、各有关部门在城市城镇管理工作中的职责,重心下移,属地管理,突出区政府的责任主体作用和区、街道(乡镇)、社区(村组)及相关职能部门在城市城镇管理中的实施主体作用。实行行业管理先行、部门联动与乡镇(街道)辖区负责、日常管理结合,形成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由区城市城镇管理委员会、区级部门、乡镇(街道)构成的组织体系,构建起“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城镇管理新格局,强化综合协调职能,整合管理资源,实现管理效能最大化。

2.建管并重、责权利统一的原则。将建设和管理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加快形成建设与管理“功能互补、有机衔接、优势整合、协调推进”的良好局面。按照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充分调动各级、各有关方面参与城市城镇管理的积极性,做到责、权、利相统一,防止工作脱节。

3.加强监督、公开透明的原则。加大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的政务公开力度,接受社会各界对城市城镇管理从决策到实施的全过程监督,让群众参与到城市城镇管理工作中来,推动和谐管理、互动管理。

4.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推进政企、政事和管养分离,加速推进市场化运作和社会化经营进程,全面引入竞争机制,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方参与的城市城镇管理新途径,建立和完善城市城镇管理长效机制。加强政府与市民的沟通,引导广大市民增强社会公德和城市城镇管理意识,形成“宣传舆论有力、市民认识到位、公众监督广泛、社会共驻共建”的城市城镇管理氛围。

三、明确城市城镇管理工作的职责

区政府对各单位的城市城镇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区城市城镇管理工作部门主要负责统筹、协调、组织、指挥全区的城市城镇管理工作,对各责任单位进行考核监督,对各乡镇、街道和区级部门开展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协调服务。各乡镇、街道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对各自范围内的城市城镇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一)区城市城镇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负责对全区城市城镇管理工作进行宏观决策,编制中长期管理规划,制定年度城市城镇管理任务,将任务分解下达到各相关单位;制定全区统一的城市城镇管理标准,明确责任单位,对涉及跨部门、跨地区维护管理中的重大事项和难点、热点问题进行协调;建立城市城镇管理考评机制和经常性监督检查机制,对各相关单位在城市城镇管理工作中贯彻落实有关政策、法规和完成目标任务的情况实施考评、检查、监督;及时协调组织各职能部门和乡镇、街道的城市城镇管理工作;牵头组织对涉及城市城镇管理的突出问题和重要区域进行综合整治。

(二)区级各职能单位主要职责。制定各自职责范围内加强城市城镇管理工作的措施和办法,切实履行各自的工作职责;积极参与对热点难点问题和重点区域进行集中整治的联合执法;对乡镇、街道开展城市城镇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协调。

(三)各乡镇、街道主要职责。建立专门机构、充实人员,做好辖区内的建设、城市城镇管理、环保等工作;编制辖区的城市城镇管理工作的规划和年度计划;严格按照“五不准”和城市城镇管理相关标准,开展辖区内的城市城镇日常管理;协助区级相关部门进行联合执法及相关维稳工作;城市城镇管理工作资金投入及时到位,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信息、服务、宣传、执法等城乡网络体系;牵头组织实施辖区内城市城镇管理突出问题和重要区域的综合整治。

四、突出抓好城市城镇管理工作“六个到位”

(一)体制改革到位。改革我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体制,调整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和维护职能,将原属区建设局管理范围的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职能划入区城管执法局,区环卫站划归区城管执法局管理。今年开始,从区级到乡镇要积极推进环卫、市政、绿化等作业单位的企业化管理,改革作业模式,面向社会公开招投标,推进我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市场化运作,节约财政支出,建立“以事核费、以费养事”的环境卫生经费保障体系。同时,将规划执法、户外广告、占道经营摊点摊位的审批集中到区城管执法分局,水电气、电信、广电等杆管线的定点行政审批实行城管、建设联审制度。整合乡镇村镇办、乡建办、城管中队的人员和资源,成立城市城镇管理办公室,作为常设机构重新进行定员定编定责,提高运行效率。招收一定数量的城市城镇管理协管员和交通协管员,充实城市城镇管理工作力量。

(二)履职问责到位。各乡镇、街道及相关责任单位要明确专人、专门机构负责该项工作,乡镇、街道设置的城市城镇管理机构采取区城市城镇管理委员会和乡镇、街道“双重管理”模式。各单位严格按照《城市城镇管理标准》、《责任区域划分》、《城市城镇管理目标方案》等要求,结合行业职能和属地管理开展工作。对城市城镇管理目标考核采取平时检查与年度考核结合、随机检查和定期检查结合的办法,年度考核结果与各单位党政综合目标考核挂钩。同时要完善上级监督、行业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等监督手段,切实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监督考核体系。区监察局围绕该项工作责任的落实情况,对相关单位工作不力、履职不到位的进行责任追究,做到有责必究,罚则必严。

(三)联动执法到位。创新执法机制,结合工作实际建立执法联动机制,加强单位之间协作,实现跨乡镇、街道、部门的集中执法,实现人员、车辆和执法装备的资源共享。由区城市城镇管理委员会牵头,从公安、建设、工商、交警、文体、环保、市场服务中心等职能部门抽调具备相应资格的人员组成城市城镇管理执法联动工作组,集中解决好城市城镇管理和执法过程中职能交叉,职责不清及执法主体资格合法性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处理等问题。探索由低保巡逻队、社区(村组)干部、公益性岗位人员等公众共同参与的管理联动模式,不断提升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水平,降低城市城镇管理的工作难度和执法成本。

(四)综合整治到位。城市城镇管理工作要日常管理与综合整治相结合。一是实行重点整治。集中力量对城市城镇的重点区域、重点难点问题开展综合集中整治。近期主要解决主街大道、旅游景区、城市节点、中心场镇出入口等的环境卫生、交通秩序问题。二是分类管理。将我区城市城镇管理工作细化为城区、一类乡镇、二类乡镇和三类乡镇等几个层次进行管理,集中有限财力、人力改善重点区域环境,以点带面,逐步推进我区城乡环境的根本改善。三是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继续推行城管进社区,将管理触角延伸到社区(村组),探索建立城市城镇管理信息监督员制度和城管协管员队伍,实行前置管理、人性执法,逐步形成群众参与城市城镇管理的“互动机制”,对重点管理地段实行“错时”值班,实现管理工作由突击转向长效,粗放转向精细,单一转向互动,实现长效管理。四是不断创新管理体制。探索设立社区城管服务室、社区城管义工等途径,切实加强执法单位与社区、物业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完善信息反馈机制和快速处理机制,不断提升城管工作的服务性与亲和力,切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全员参与到位。实现科学、长效、有序管理城市城镇,不仅仅是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的职责,还要全社会动员、全民参与。要广泛利用报纸、电视、网络、标语等平台,通过开展城管执法周、“爱我家园、清洁*”、“城管执法进社区、到工厂、下乡镇”等系列活动,大力弘扬“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宣传城市城镇管理工作的目的、意义、任务等,让广大群众知晓和了解,提高广大市民群众的环境意识、卫生意识、文明意识,增强公众参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要充分利用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载体资源,探索建立健全城管信息(监督)员、校外辅导员、社区(村组)城管执法网络等,形成市民与城管良性互动的格局,谏言献策,共建共管,降低管理难度,提高管理水平。

(六)资金投入到位。城市城镇管理工作经费要随建设加快、规模扩大、任务增加、养护标准提高和管理手段更新而适度稳定增长。实行区、乡镇两级预算,确保城市城镇管理资金落实到位,为城市城镇管理工作提供必要条件。区对各乡镇的补助经费与各自城镇管理水平、基础设施维护管理质量挂钩,各乡镇要将城市城镇管理工作作为重点专项工作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加大城市城镇管理的资金投入。财政和审计部门要对城市城镇维护管理经费的使用和管理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确保使用方向和使用效益。探索建立多元化的城市城镇管理资金投入机制,多渠道筹集建设和管理资金,提高工作效率和投资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城市管理标识篇5

关键词:城市规划;风险管理;风险应对

城市规划是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政策基础,而随着现代城市规模的扩张、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以及城市功能的多元化,在城市管理中的风险因素也日益复杂。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就必须将增强风险意识,科学确定风险管理的目标,通过管理机制的创新来增强城市应对突发性风险的能力,在底线思维的指导下进行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从而提高城市韧性,为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创造安全有序的发展环境。

一、创新城市规划风险管理中的部门以及区域协同机制

目前虽然一些城市在规划中虽然建立了风险管理体系,但是通过对风险管理体系的运行实践的总结发现,在风险管理机制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为了提高城市应对风险的能力,在城市规划中要通过机制创新来提高城市的部门以及区域协同能力,以增强城市韧性。

(一)城市规划风险管理区域协同机制创新在城市规划的风险管理中,目前还缺乏完善有效的区域协同机制,当城市遇到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时,在领导层面缺乏统一指挥机制,同时在各城市之间以及城市的不同行政区划之间也缺乏相互的协同配合。由于在城市风险管理规划中联防联控机制的缺失造成各行政区域只能有有限的资源来独自应对风险。因此当风险事件的波及范围比较大,或者风险等级较高超出了单一区域的风险应对能力时,由于无法对风险应对资源进行区域间的有效配置,就会严重影响风险管理的效率和质量[1]。所以在城市规划时,应通过机制创新建立跨区域的高风险管理机制,例如可以建设规模较大的跨区域指挥中心、救助中心以及物资存储中心等,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制度,对相关方的责任权利要进行明确的分工,从而全面提高城市整体的风险应对能力。

(二)城市规划风险管理部门协同机制创新此外在城市规划中还要建立应对风险时各城市管理部门之间的协同机制。在发生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时,往往需要对各种资源设施进行统筹规划,并在城市各区域范围内进行统一的调配,这往往需要涉及城市的土地规划、市政管理以及城市建设等多个部门,因此在城市规划的编制中就应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性的分析研究,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机制,增强城市规划中风险管理措施的弹性,从而提高城市抵御风险的能力和韧性。

二、以底线思维为指导细化城市规划风险管理目标

在现代城市管理工作中,城市规划不仅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基础,也是确保城市运行稳定和生态安全的底线支撑。因此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必须充分了解城市的发展现状,并对规划实施过程中所可能产生的风险因素进行科学的预判,这样才能准确控制风险管理目标,并通过各项风险管理措施的制定以及对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来确保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从而为城市的发展创造一个安全有序的良好环境[2]。而风险管理目标的确定必须以风险评估体系的为基础,所以在城市规划工作要建立健全风险评估体系,同时在城市规划工作的初期就要将风险管理目标细化,并落实到各个规划环节中,从而确保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在城市规划实践中的风险评估体系主要包括问题导向、设施导向、部门导向以及过程导向等主要类型,为了提高城市风险管理的能力也可以综合运用不同类型的风险评估体系。

(一)问题导向型城市规划风险管理目标所谓问题导向型也就是结合城市发展实践以及城市环境等因素对城市规划中的可能产生的风险源、风险类型、风险等级以及影响范围等进行综合性的分析评价,并根据分析结果来确定城市规划中的主要风险管理目标

(二)设施导向型城市规划风险管理目标所谓设施导向型也就是对城市各种市政设施在应对风险时的抵抗能力、损坏程度、恢复速度以及城市管理部门在现有设施条件下的风险应对能力等进行分析评价,从而确定风险管理目标,并根据风险管理目标来合理布局市政设施,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并准确确定重要市政设施的冗余率等,以提高城市的风险应对能力。

(三)部门导向型城市规划风险管理目标所谓部门导向型也就是格局相应的城市框架标准来对城市各部门在风险事件发生时的管理能力、服务能力以及保障能力等进行全面的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确定城市规划的风险管理目标,提高城市规划的合理性,优化城市各项设施的布局。

(四)过程导向型城市规划风险管理目标所谓过程导向型也就是从识别风险源开始,对城市风险评估风险以及风险应对能力的建设等进行全过程的评价分析并确定风险管理目标。

三、优化空间设施为城市规划风险管理提供空间支撑

(一)城市情景规划中的空间留白在城市的情景规划中,要增强风险管理意识,合理预留风险应对空间,增强城市弹性和韧性。在市政设施的规划中,应通过对城市建设用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来将空间留白率控制10%到20%左右,避免土地规划的同质化以及单一化,并要为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留出充足的空间,以增强城市的风险应对能力[3]。

(二)城市规划风险管理中的空间资源配置优化同时在城市规划中还应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积极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加强对各类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对城市中心区域与周边乡镇的统筹规划来形成城市功能圈,提高资源配置的均衡性,从而全面提高城市整体的风险应对能力。

城市管理标识篇6

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镇积极贯彻落实《中共自贡市委自贡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二十条政策措施的意见》《中共自贡市委自贡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自贡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关于在部分乡镇(街道)城管执法中队开展城管执法标准化创建的通知》等要求,进一步夯实城管队伍发展基础。我镇城管执法标准化创建工作已基本完成,现总结如下。

一、着力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队伍管理

队伍标准化建设,思想认识是先导。我们根据住建部“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关于开展规范化建设、强化队伍管理工作要求,高度重视队伍建设,把规范化建设摆上突出位置,列入议事日程,始终紧抓不放。首先是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推进基层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标准化建设是贯彻落实关于城市精细化管理重要指示精神,也是提升执法管理服务能力,展示我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伍良好形象的有效阵地。代寺镇党委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加强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中队建设,全面落实“有人员、有阵地、有装备、有经费、有制度”五有长效机制,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其次是落实责任,形成合力。为确保创建工作有序推进,我镇成立了工作班子,具体负责实施队伍规范化建设的相关工作,同时建立了综合行政执法办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的队伍规范化建设目标考核体系,制定考核办法,设定合理分值,与评先争优相挂钩。我们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照具体标准,调研分析当前我镇软硬件建设状况与实际差距,进行汇总梳理,逐项加以落实,排出时间进度表,并对中队整改情况进行适时督查、情况通报,以督促改、以督促建,极大地激发了全队上下规范化建设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热情,形成了强大的创建合力。

二、着力推进依法行政,执法能力不断强化

推进依法行政是加强队伍自身建设的重要方面。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四川省城市管理执法受理处理投诉举报管理办法》、《自贡市“门前五包”责任制度管理办法》、《自贡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2017-2019年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综述》,不断创新执法理念,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为城管执法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轨道打下坚实基础。综合行政执法办对市政府授权的各项行政处罚权的法律依据进行认真梳理,理清各项行政职能。同时规范办事程序,城管人员认真履行告知义务,使用文明用语,规范填写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文书。严格执行罚缴分离制度,使用统一的罚没收据,加强对暂扣物品的管理。

三、着力强化基础支撑,保障力度不断硬化

完善的执法保障是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我们严格执行自贡市乡镇(街道)城管执法中队执法标准化建设创建试点配置标准,以“执法装备专业化、人员保障标准化”的目标,来建设我镇城管队伍。共计投入11.05万元,为我镇城管队伍配置对讲机12台、执法记录仪3台、打复印机(传真机)2台、笔记本电脑1台、台式电脑3台、数码摄像机1台、碎纸机1台、扫描仪1台、电话机1台、视频监控1套、电动巡逻车2辆。为执法队员更换了新制服,每名执法人员应当配备1顶头盔、1件反光背心、1双防护手套,1套肩用闪光灯统一了执法标识,确保人人都有必备的执法装备。今年将综合行政执法办搬至代寺镇新街口天然气站三楼,办公场所设置城市管理执法标志标识、单位名称牌标识、形象墙、执法人员公示牌去向告知牌、办案流程公示牌、行政执法纪律禁令、管理制度牌等。建立执法车辆维护、保养、使用管理制度,严禁执法车辆外借、转借他人使用,严禁公车私用。

2020年以来,代寺镇城管队伍整治了场镇“三大”秩序,规范了商家不越门、不占道经营207户,治理游摊商贩185人次。整治乱停乱放三轮车、摩托车、电瓶车共134辆。新增设了三轮车、摩托车、电瓶车车位125个,清理软体广告、小广告、牛皮癣518张,取缔破棚伞架58起。同时将场镇、产业园区、二七市场、政府院坝环境卫生清扫、清运外包给美保公司。实现场镇范围内清扫、保洁、清运全覆盖。为我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场镇秩序、环境保障。

我镇将以围绕建设一支“政治合格、业务过硬、纪律严明、保障有力、形象良好”的铁军队伍为目标,为全面推进富有特色的城管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进行不断的摸索和有益的探讨。

城市管理标识篇7

受血铅事件等因素影响,去年7月提出的用3年时间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各项工作基本被耽搁。但在当前形势下,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势在必行,绝不能被耽搁,更不能被放弃。为此,昨天召开了市委常委会议,对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有关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会议决定,从今年8月开始,再用3年的时间,全面创建省级卫生城市。今天这个会议,就是一次动员大会,一次誓师大会。主要任务是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全力以赴,立即投入到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活动中来。等会,春生书记还将做重要讲话,请大家按照春生书记的讲话要求,抓好贯彻落实。根据会议安排,我先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创卫”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是市委、市政府做出的一项重要决策。要加快“创卫”步伐,首先就要统一思想认识。

1、要充分认识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的目的所在。省级卫生城市是一张城市名片,显示实力,代表形象,蕴含后劲。各地都把城市建设作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开展“创卫”,不仅仅是为了争取荣誉,更重要的是通过创卫活动,进一步美化城市环境,树立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进而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吸引力和辐射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协调发展。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市民对生活环境、生态质量、服务标准、社会治安、社会风气越来越关注、越来越重视。我们开展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活动,目的就是真正让我们的城市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好的人居环境。因此,我们必须把这件好事抓好、抓实,让群众实实在在的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实惠,使卫生城市由全体市民共建,使创建成果让全体市民共享。

2、要充分认识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的迫切所在。这几年,发展很快,城市变化很大。但与先进县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还存在许多问题,有些问题甚至相当严重。一是卫生很脏。“门前三包”责任制不能落实,部分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垃圾清扫不彻底、清运不及时,污物、废弃品随处乱扔乱倒;城郊结合部时有暴露垃圾;主次干道上“牛皮癣”、乱悬乱挂、乱贴乱划屡禁不止。二是秩序很乱。部分主次干道流动摊点落地为市、沿街叫卖的现象较为普遍;农贸市场周边店外出摊、占道经营还很突出;机动车辆违章行驶、违规载客、违章停放现象较为严重。三是设施很差。城区部分道路、人行道以及背街小巷破损严重;城区绿化率低、休闲场所少;公厕、垃圾中转站数量少、标准低;特别是停车场、专业市场等跟不上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这些问题,市民群众怨声载道,外来客商意见纷纷,回家的老乡非常不满,已经严重影响了形象。这已迫切要求我们通过“创卫”这个平台,加强城市管理,尽快改变脏、乱、差的形象。

3、要充分认识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的艰巨所在。《省级卫生城市的标准》内容很多,要求很严,标准很高。对照这些标准,我市还存在整体生态环境较差、基础设施欠帐较多、财政实力不强、市民素质不高、执法环境不优等许多问题。要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全部解决这些问题,达到省级卫生城市标准,急需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任务十分艰巨。唯有坚定信心,团结一致,攻坚克难,才能确保创建省级卫生城市一举成功。

二、突出工作重点,全面落实“创卫”的各项任务

昨天市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了《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方案》,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决定和《工作方案》的要求,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必须在2013年10月通过省验收,分五个阶段进行。一是宣传发动阶段。时间从2010年8月至2010年10月。主要任务是建立组织机构、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责任目标以及深入宣传发动。二是全面推进阶段。时间从2010年11月至2012年6月。主要任务是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各专业组,按照《省卫生城市标准》和方案的要求,逐条逐项抓落实。三是自查自纠阶段。时间从2012年7月至2012年12月。主要任务是开展自查自纠,限期加以整改。同时向省爱卫会申请对我市创卫工作进行暗访调研。四是整改提高阶段。时间从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主要任务是接受省爱卫会对我市创卫工作的暗访调研,根据发现的问题,全面开展查漏补缺。五是迎检验收阶段。时间从2013年7月至2013年10月。主要任务是做好迎检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等迎检准备工作。

根据《省卫生城市标准》和我市《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方案》的要求,我们要突出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1、抓好基础建设这个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创卫”工作的关键基础,也是创卫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集中精力狠抓落实。一是硬化要到位。加快“城市一环路”等工程建设为重点的路网建设,加快主要路段路面及人行道改造,搞好小街小巷的硬化。二是净化要加强。要确保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加快垃圾填埋场的建设速度,全面提升城区的垃圾、污水处理能力。加快实施城区主要道路和城乡结合部的下水道改造工程,畅通城区排水、排污系统。三是亮化要升级。积极组织临街门店采用电子显示屏或灯箱以及霓虹灯式牌匾,提高临街商业楼、办公楼和住宅楼的亮化率,努力形成高低错落、远近互补、动静结合、色彩各异的城市亮化新格局。同时,加强现有路灯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市区主要街路亮灯率达到98%以上。四是绿化要超前。要高起点编制绿地规划,高标准实施绿化工程,确保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绿地率30%以上、人均绿地面积7平方米以上。

2、要抓好城市管理这个重点。加强城市管理,是人民群众的需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更是政府执行力的体现。的形象很差、卫生很脏、秩序很乱,从根本上说还是城市管理没有真正到位。我们一定要高标准、高起点,全面加强城市管理。一要强化城市管理宣传。要把城市管理的宣传教育日常化,针对不同对象、不同群体,分门别类地把宣传教育工作做细、做实,使广大市民自觉增强城市意识、卫生意识和文明意识,自觉遵守城市管理规范,自觉维护城市形象。城区各学校要设立城市管理知识专栏,每周开展一次城市管理知识讲座,适时组织学生参与城市管理活动。劳动保障部门要利用就职培训等渠道,向务工人员、待业人员宣传城市管理的政策法规。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和舆论监督作用,宣传政策法规,展示管理成就,反映社情民意,直击社会热点,让舆论与管理互动。同时,要建立“公众参与、社会监督”机制,推行城市管理重大决策出台的听证和公示制度,增进市民在城市管理上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管理权。二要加大清扫保洁力度。环卫部门要对城区主要街道要实行每日冲洗、人行道实行每周冲洗,对城乡结合部的垃圾进行定期清运;水利部门要对资江、穿城河的垃圾、淤泥进行定期清理;市管所要重点加强农贸市场、竹山市场、工业品市场等市场的卫生管理;建设部门要加强城区建筑工地的现场管理,确保围档作业、文明施工;城管部门要加强渣土运输管理,确保建筑垃圾封闭运输,净车上路。三要落实“门前三包”制度。“门前三包”每年都搞,但都没有落实,根本原因是责任不到位。从今年开始,各门店店主为“门前三包”的实际责任人,门面产权为单位所有的,产权单位为督促责任人,门面产权为私人所有的,所在办事处及社区为督促责任人。各单位及办事处(社区)应明确一名专职领导具体负责,安排专人负责督促。市里将安排专门督查组,不定期进行检查,发现没有落实的,该罚款的罚款,该曝光的曝光,该追究责任的追究责任。四要理顺城市管理体制。要进一步合理调整城市管理职能,建立和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城市管理体制,实现管理重心下移,构建大城管格局。要全面推行城区经营门店前置审批制度,凡在城区开办加工、维修、洗车、废品收购等对市容环境有影响的行业,必须先由城管部门对是否符合市容环境卫生要求进行审查,方可办理工商、卫生、环保等审批颁证和年检手续。要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议事和考核机制,从本月起,每月召开一次城管委联席会议,每月组织一次督查考核。

3、要抓好综合整治这个重点。重点开展好三项整治。第一是交通秩序的整治。要加大车辆乱停乱放、违规行驶、违章停靠上下客等行为的查处力度,逐步取缔摩托非法营运行为。对单位车辆违章违规的,由财政代扣罚款,坚决处理到位。第二是违规违章建筑的整治。按照城市规划的要求,对主要街道、边街小巷、公共场所的违规违章建筑进行清理,限期拆除,确保大街小巷整齐划一,道路畅通。第三是城市面貌的整治。要坚决取缔各类违规招牌、广告牌,集中开展对电线杆、庭院门楼、街道两旁乱贴乱画的清洗,注重从源头上根治城市“牛皮癣”。

4、抓好爱卫管理这个重点。爱卫会是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的牵头单位之一,全面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是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的首要前提,必须抓好抓实。一要抓好健康教育。要进一步健全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确保健康教育正常有序开展。车站、广场等大型公共场所的电子屏幕和公益广告栏,要设置健康教育内容;各卫生医疗单位要切实加强疾病防治知识宣传,确保住院病人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率达80%以上;各中、小学校要严格执行健康教育评价体系,使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达80%以上;各企业单位要结合行业特点及有害作业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职工健康教育,使职工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率达80%以上,健康行为形成率达70%以上;各社区要依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定期向居民开展健康教育,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使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达80%以上,健康行为形成率达70%以上。二要抓好公共场所、饮用水和食品卫生管理。推行市场准入许可证联审制度,对卫生不达标单位,不予办理卫生许可证;对无卫生许可证的单位,不予办理营业执照。同时,严格食品卫生许可证发放制度,定期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食品安全检验,全面开展中小饭店、熟食店、食杂店、冷饮店、早餐点等集中整治工作。三要抓好传染病防治。加强医疗卫生机构的传染病防治和计划免疫工作,强化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确保全市无甲、乙类传染病暴发疫情。四要抓好“四害”清理。“除四害”是否达标,是决定“创卫”工作的一项先决性指标。全面推行专业杀灭与群众杀灭、集中杀灭与日常杀灭、药物杀灭与环境防治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全面完成灭除“鼠、蚊、蝇、蟑”工作任务。去年我们已经实现了灭蟑达标,今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灭鼠达标。从明天开始到本月17日,全市将由专业灭鼠公司集中投放灭鼠药饵,8月25日-27日,省专家组将对我市灭鼠情况进行达标验收。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各社区必须积极支持、全面配合,及时缴纳购药资金,确保实现达标目标。

三、强化保障措施,务必确保“创卫”的扎实推进

这次创建工作,市委、市政府决心很大。希望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切实感受到压力,激发起动力,承担起责任,为创建工作多献计、多出力。

一要深入宣传发动。今天会后,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迅速召开动员大会,认真贯彻会议精神,层层发动,造势鼓劲。市电视台、政府网站、通讯要集中宣传报道,开辟专栏,跟踪“创卫”活动动态。要通过各种渠道、各种载体进行宣传、教育、发动和动员,在全市营造人人了解创卫、关心创卫、支持创卫、参与创卫的浓厚氛围,掀起全民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的热潮。

二要确保保障到位。首先就是人员保障。积极开展“城市是我家、创建靠大家”等一系列群众性公益活动,真正树立城市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其次是资金保障。在逐步加大财政投入的基础下,按照“人民城市人民建,公益事业大家办”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积极采取引进资金、综合开发、道路冠名、单位出资、联合筹资等投融资机制,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保障创建工作顺利开展。第三是作风保障。这次创建工作事关形象、事关未来发展,各级各部门必须全力以赴,全身投入,切实做到创建工作分工有序、指挥有力、调度有方,真正打一场创建工作的攻坚战,打一场创建工作的漂亮仗。

三要强化配合联动。开展“创卫”活动,不是哪些领导、哪个部门的单项工作,而是全市的中心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推进。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听从指挥,服从任务,协同作战。在整个“创卫”工作中,不管涉及哪个部门、哪个单位,都要随叫随到,做到有人出人,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绝不允许出现推着不办、拖着不办、顶着不办的问题,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块使,齐心协力把“创卫”工作落到实处。

城市管理标识篇8

这次城市综合管理工作大会,是市委、市政府经过认真研究、反复酝酿后确定召开的专题大会,本来4月份就准备召开的,但是由于受突如其来非典的影响,才推迟到今天。这次大会的目的就是要全面动员,全员参与,向影响城市管理的各类“顽症”和“陋习”宣战,把城市管理工作向纵深推进,共同打造一个干净、整洁、美丽的×××城市。刚才,**市长已对城市管理工作作了很好的安排和部署,希望大家在工作中认真加以落实。下面,我再强调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进一步提高对城市综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今年3月份,我们×××两个考察组随**学习考察团赴深圳、宁波、厦门、福州等几个沿×××进行学习考察,亲眼目睹了这些城市,近几年来通过大规模地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城市形象明显改观,城市竞争力明显增强,促进了经济的迅猛发展。可见,城市管理工作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作为处区位劣势的×××来说,加强城市综合管理更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加强城市管理,实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是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作为党和政府应该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花大力气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是我们的必然选择。我来×××才不久,就经常收到一些群众来信,他们对加强城市管理工作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和中肯的意见。每当看到这样的人民来信,我就如坐针毡,深感惭愧。如果说,城市建设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特别是基础条件和经济实力的制约,建设上不去,还情有可原的话,那么城市管理反映的是我们领导者的水平问题、能力问题,管理上不去,就是我们对社会的失职,对人民群众的不负责。抓好城市管理,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是我们实践“三个代表”,善待百姓的具体体现。我们每个干部,为官一任,不仅要致富一方,安定一方,还要文明一方。现在,老百姓吃饭讲营养,居住求宽敞,生活要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不仅是口袋里多几个钱,桌子上多几个菜,还要有整体生活环境、生活空间的改善,从这一意义上讲,抓好城市管理,是沟通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桥梁,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举措

其次,加强城市管理,实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是我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hjt指出,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我市目前的现状决定了我们靠渐进式的常规发展是不行的,必须走超常规的跨越式发展之路,这不仅是区域经济日趋激烈的竞争形势下的必然要求,更是×××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一个良好的城市环境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保证。应当看到,现在区域经济的竞争,已不再是单纯经济总量的对比,而是综合实力的较量,主要是城市经济环境的竞争。工业靠品牌,城市靠品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买家电、购服装,总是选择名牌产品,不仅觉得质量可靠,同时也体现了形象。同样,城市环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已成为诸多竞争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城市环境是一个地区的“脸面”,是展示社会文明程度的“窗口”,是招商引资的“名片”。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城市建设上下大决心,花大气力,采取了一系列大动作,拓宽街道,打造五彩广场,启动城市新区建设等,目的也就是要通过对城市“脱胎换骨”的改造与建设,迅速改变×××形象,提升×××在招商引资中的竞争力。可是现在,城市管理水平的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加快发展的重要“瓶颈”,成为前进道路中必须迈过去的一道“坎”。在当前我市经济发展任务重、压力大的形势下,市委、市政府为什么还对城市管理“情有独钟”?就是因为只有把城市管理抓上去,把环境做优、做美,对外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我们才能吸引更多的资金、人才、技术,才能抢得发展的先机。特别是在当前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开发热潮逐渐涌动的大背景下,西部地区将会掀起新一轮投资高潮,成为资金、信息、人才汇聚的“洼地”,我们的城市环境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我们在新的机遇面前能否有作为,有大的作为。

第三,加强城市管理,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是促进城市“脱胎换骨”变化的重要手段。我们加强城市管理,不是在城市现有基础上修修补补,更不是小打小闹,而是着眼长远,按照中等城市发展的目标,对城市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在此次会上,我们具体定了一些整治内容,如街道立面整治、城市保洁、建绿地等,这是一些基本的整治内容。我们要从城市的发展目标和我们自身发展的需要来看,不要局限于这一点上,应该有更高的要求,要着眼于城市功能的增强,城市整体形象的提升和城市环境的根本改善。

二、正视现状,找准症结,下决心解决城市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我市近年来加强城市管理工作,不断改善和提高市区环境质量,为人民群众多办实事、多办好事,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市容环境监察,也开展了几次规模较大的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市容市貌得到进一步改观,城市服务功能有所增强。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城市管理的顽症难以控制,城市“脏、乱、差”的问题依然存在。一是环境脏。在一些城郊结合部、河道和次干道乱抛的生活废弃物、乱倒的垃圾随处可见,特别是建筑垃圾乱倒现象尤为突出。二是秩序乱。乱停乱放、乱搭乱建、乱拉乱挂、占道经营、占道施工、骑门跨店等违章现象比较普遍,禁而不绝,反复回潮,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行人和非机动车闯红灯现象屡禁不止,抢道、占道现象十分突出。三是容貌差。乱贴乱画、乱设广告等问题仍然存在,城市“牛皮癣”久治不愈,只是在检查的时候临时应付一下。四是卫生质量低。水环境、大气环境、小区环境以及饮食卫生、公共场所卫生质量不高。诸如此类,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反映十分强烈,影响了市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制约了我市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严重损害了×××的对外开放形象。

这些问题由来已久,之所以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固然有客观上的原因,但主要的还是主观努力不够。我认为,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

一是宣传教育不到位,市民的整体素质不高。部分居民的城市意识不强,公德意识较差,荣辱观念淡薄,陈规陋习较多,乱倒垃圾、随地吐痰、横穿马路习以为常,恶意破坏市政公用设施的行为也时有发生,形成了“少数人管理、多数人糟蹋”的尴尬局面。二是思想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高。从领导层面看,存在着重经济工作、轻城市工作,重城市建设、轻城市管理的倾向,没有认识到管好城市是各级领导的重要职责,没有处理好城市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从市民层面看,不少人认为温饱问题、就业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好,哪有心思去搞环境建设,视而不见,得过且过,没有认识到治脏就是治穷,没有意识到治理环境与扩大就业的关系。三是设施配套不到位,城市功能不全。这几年,我市在城市建设上投入很大,城市的框架已经拉开,这是很有必要的。但是,由于经济实力还较为薄弱,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配套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没有跟上去,特别是部分道路路面破损严重,排水设施不完善,农贸市场、停车场建设滞后,公共厕所的布局不合理、标准不高,城市绿化面积少、档次低,市民公共休闲场所缺乏。比如,我们新近投入使用的五彩广场,每天晚上人山人海,载歌载舞。这让我又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政府为老百姓真正做了一件大实事,难过是有限的公共休闲场所还不能满足老百姓的需要。四是措施落实不到位,管理体制不顺。部门之间、条块之间职能交叉、多头管理,各自为政、推诿扯皮,导致管理上时常出现真空。“门前三包”、道路保洁、建筑垃圾统管统运等长效管理措施落实不力,甚至流于形式。一些专业执法队伍责任心不强,执法执纪不严,致使许多本来可以解决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群众意见很大。

目前城市管理工作的水平和市容环境卫生的状况,与×××营建“特色×××、生态×××、文化×××”,与实现“富民强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比,与广大市民改善人居环境的迫切愿望相比,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我们必须警醒起来,正视问题,找准症结,抓住关键,痛下决心,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全面整治城市环境,迅速有效地解决“脏、乱、差”的问题,使城市整体环境在短期内得到明显的改观,把我市的城市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突出重点,标本兼治,努力开创城市综合管理工作新局面

(一)加强领导,真抓实干。管理一个城市没有一点动真碰硬的精神,城市环境就管不好、治不好。城市管理中的许多顽症、通病,没有一点动真碰硬的精神,就达不到治理效果。我们要始终牢记,不得罪少数人,就会得罪多数人,我们干的是正义的事业、得民心的事业、光彩的事业,只要是多数人拥护和赞成的,就要理直气壮,不要退缩。要有一股虎劲,对那些得寸进尺、讨价还价、无理取闹的,既要文明执法,又要严格执法。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城市管理是一项严肃的工作,要“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决堵住“后门”。特别是对一些违法违章行为,要坚决实行严管重罚。各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统筹规划,制定措施,围绕“三抓”,落实管理任务。一是抓“早”,城市管理一定要立足于工作早安排,问题早解决,对困难和问题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切不可回避矛盾和困难;二是抓“小”,城市管理无小事,一定要从小处着手,从小事抓起,从一点一滴抓起,要防微杜渐,预防为主;三是抓“实”。抓城市管理工作,就是要脚踏实地,干实事,求实效,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身体力行,扎扎实实地做好身边每一件具体小事。要将城市管理工作与创建“三优一学”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的活动以及畅通工程、“社区建设”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为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各级工作落到实处,市综合管理领导小要充分发挥作用,负责指导全市城市管理工作,研究、制定相关的政策和规定,协调、解决城市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重要问题和困难,验收、审定各职能部门工作落实情况。城市综合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实施城市综合管理日常工作,与市委、市政府目标督查管理办公室一同对市级部门落实城市综合管理工作职能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和考核。

(二)建章立制,长效管理。城市管理工作不能靠临时突击,要立足于长效管理,着力推进体制与机制创新。市级各部门要按照市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意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认真抓好城市综合管理工作。市综管办和目标办要加强对各部门落实城市综合管理工作和年度城市管理网络目标进展情况的跟踪检查和督办,做到“三个强化”,即:强化定期或不定期的日常化检查督促,强化目标管理任务完成情况的检查督促,强化对上级交办任务的检查督促。要坚决纠正制止有损城市形象的不文明行为,惩处破坏城市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要加强舆论监督,市电视台、报社等新闻单位要开设市容环境“曝光”专题栏目,重点“曝光”管理差的地段和行动不力的单位。要加强社会监督,市政市容管理局要设立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热线电话,明确专人负责,实行24小时值班,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及时协调解决群众反映的具体问题。总之,要使城市管理的各个层面置身于广泛的社会监督之中,从而有效地提高城市管理的工作效能。

四、广泛宣传,全面动员。

城市管理标识篇9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建立长效城市管理工作机制,加快打造沿海一流主城区,结合我区实际,特就加强城市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目标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解决城市管理中职能交叉、权责不明、管理缺位、督办不力等问题为突破口,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创新城市管理机制,规范城市管理行为,构建部门协调联动、社会广泛参与、舆论氛围有利的城市管理新格局,努力营造干净整洁、协调有序、通畅文明、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规范化管理的原则。合理界定部门管理职责,细化城市管理分项标准,严格落实管理内容,实现管理科学化、网格化,提高城市管理效率。

2、坚持精细化管理的原则。按照“精益、精确、细致、严格”要求,改变以往随意化、经验型、粗放式管理模式和观念,切实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3、坚持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按照城市维护作业物业化的要求,全面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城市管理新机制。

4、坚持人文化管理的原则。处理好管理与民生的关系,把解决人民群众关心、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便利度、舒适度。

5、坚持部门协调联动的原则。各相关部门在工作中密切沟通,无缝衔接,通力协作,形成合力,提升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二、主要内容及责任分工

(一)改善城市容貌

1、环卫保洁管理。加大电瓶式、人工手推式清扫保洁车等车辆投入力度,不断提高机械化清扫率,减小环卫工人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引入市场化保洁机制,通过在部分主次干道、居民小区公开招标保洁作业权的基础上,逐步推行全区重点部位的环卫保洁市场化。严格制定并落实环卫保洁规范,实行网格化管理制度,提高市容卫生整体水平。(城管局牵头负责)

2、绿化养护管理。实行分级管理,主要干道、重点部位达到精细化养护管理标准,注重植物修剪,强化植物造型、绿地模纹等日常修剪整理作业,促进绿化工作由“园林”向“园艺”的转变。积极探索园林养护新机制,建立城区绿化养护班组承包、对外招标等作业机制,提升养护管理工作效率及质量。加强林政监察执法力度,严格执行树木移植、砍伐及占用绿地审批程序。(园林局牵头负责)

3、工地围挡管理。坚持建筑施工工地围挡与城市环境形象相协调的原则,开展辖区范围内建筑施工工地围挡专项整治。按照城市景观标准对各类工地围挡进行规范化设置,对即将开工的强化事前审批,事后监管;对现有工地进行规范整治,严重与周边环境不符的提升档次,形成城市靓丽景观。(城管局牵头负责)

4、户外广告管理。按照合理布局、规范设置的要求,统一户外广告设置技术标准,严格落实设置管理规定,加强日常监管。逐步探索建立大型户外广告设置位使用权市场化,在市区窗口部位和主要道路等显要位置,实行广告设置位使用权面向社会公开招投标,提高广告设置档次,增加透明度。以大街为试点,聘请专业设计公司对LeD屏设置样式及位置进行设计,并逐步向全区推广。(城管局牵头负责)

5、门前“五包”管理。严格落实“净、绿、亮、美、序”门前“五包”相关工作要求,签订责任书,督导门店履行承诺事项。加强日常监管,对门店容貌、门前保洁、冬季清雪等,利用报纸、电视等多种新闻媒体表扬先进,曝光问题,不断提高门店自觉参与城市管理意识,共同提升城市形象。(城管局牵头负责)

(二)规范城市秩序

6、市场规范管理。加强市场内部经营秩序、环境卫生管理,坚决避免市场外溢;严格控制早、夜市经营时间及范围。坚持大市场与小市场相结合、综合性市场与专业市场相结合的原则,制定3—5年的市场建设规划,力争3年内彻底取缔严重影响交通秩序的占道马路市场。探索市场建设融资新模式,逐年实施老旧市场改造升级。加快推进小区便民菜市场与蔬菜直销店建设工作。(为民市场建设经验责任公司牵头负责)

7、主次干道经营管理。坚持疏堵并举、标本兼治的原则,按照主要道路严禁、次要道路严控、支路街巷规范的要求,规范户外经营、摆摊设点行为。经过批准的临时占道摊点,要做到定点定时,规范经营。坚决清理取缔占道加工、修理、洗车等店外经营行为,保持市容整洁、秩序通畅。(城管局、市政处牵头负责)

8、棚亭设置管理。巩固棚亭整治工作成果,坚决防止反弹,严禁审批新的临时棚亭。加大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坚决拆除违法违规设置的棚亭。对现有的邮政报刊亭要推陈出新,规范制式、规范地点、规范管理。对其他保留的棚亭,要科学选址,规范经营,不得突破原有数量。(规划分局、城管局牵头负责)

(三)整治违法违规行为

9、拆除临违建筑。继续保持依法整治违法违章建设的高压态势,对已经形成的违法违章建筑建立台账,按照轻重缓急逐步整治。进一步加大巡查力度,坚决制止正在发生的违法违章建设行为,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加大对临街“住改商”查处整治力度,严格门店装修、装饰审批程序,不断改善临街秩序。(拆违办、规划分局、城管局、房产局牵头负责)

10、土地执法监管。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坚决制止、严厉打击占用耕地的非法建设行为,巩固非法占地建设集中整治专项行动成果。认真做好卫片执法检查工作,拆除非法建筑,恢复土地原貌。建立健全土地执法监管长效机制,坚决落实属地管理及行政主要领导责任追究制度,杜绝新的违法占地行为发生。(国土分局、各镇、园区牵头负责)

11、运输遗撒管理。建立规范的建筑渣土处置秩序,实行处置保证金制度和运输核准制度,切实提高渣土运输效率与质量。加强源头治理,确保出工地前运输车辆保洁到位;强化运输途中管理,落实运输车辆GpS定位及加盖(覆盖)防尘、防遗撒措施;加强建筑渣土填埋场(点)建设与管理,保障建筑渣土及时妥善处置。加强执法监察,严管进出城市区车辆,全面加强小门店、家庭装修产生的建筑垃圾等零散运输车辆管理。(城管局牵头负责)

12、非法小广告治理。推行完善市场化治理模式,对现有招标管理的全区44条主次干道加强日常监管考核,确保管理到位。逐步探索管理范围向街巷路、居民小区延伸,实现非法小广告治理全覆盖。(城调中心牵头负责)

(四)强化基础管理

13、市政、环卫设施维护管理。制定市政、环卫设施专业养护标准,加强对人行道路、过街天桥、雨水设施以及公厕、垃圾转运站等日常养护管理,延长使用寿命,提高利用效率。严格道路挖掘、修复审批程序,确保设施完好。实行公安、市政、城管多部门联合执法,严厉打击偷盗井盖、破坏环卫设施等犯罪行为,保障市民安全。(市政处、城管局牵头负责)

14、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借力老旧小区改善提升工程,制定完善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办法,明确街道、社区在物业管理工作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各街道以社区为单位组建社区服务中心,实现自管自用。注重引入市场化管理机制,通过政府补贴、减免税费等方式激活物业管理市场,提高物业管理整体水平,逐步实现建成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房产局、各街道办事处牵头负责)

15、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行”的模式,本着“先试点、后推开”的原则,加快村镇垃圾收集处理进程,实现村清扫、镇收集、区处理,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加强城乡结合部垃圾日常管理,做到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及时发现、及时清理,同时对清理后的区域进行卫生消杀,实现城乡环卫一体管理。(城调中心、卫生局牵头负责)

16、村镇建筑工程管理。认真落实村镇建筑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加强对村、镇相关工程建设责任人专业法律知识培训,注重对建筑施工企业监管与法律宣传,全面加强对村镇建筑活动的监督管理,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保证村镇建筑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建设局牵头负责)

三、保障机制

(一)加强领导,健全队伍。区政府成立以主管区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建管工委,负责全面的协调调度、督导考核。各镇、园区、街道、太阳城管委会、区直各相关职能部门也要成立高规格的管理机构,调整组织力量,精心组织实施。特别是目前没有相应组织机构或人员力量不足的单位、部门,更要通过内部调整充实,确保足够的人力物力,落实相关工作任务。

(二)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各相关职能部门要科学分工,进一步明确责任,依法管理。在此基础上,部门、单位之间要强化大局意识、协作意识、服务意识,增强交流与沟通,有效组织本辖区综合管理工作,及时协商解决影响市容环境和市民生活的热点、难点问题,形成协调互动的良好工作局面。对于露天烧烤、住宅底改商、非法建设等多部门共管问题,建立联合执法机制,不推诿,不扯皮,齐抓共管,实现城市有效管理。

(三)制定规范,科学考评。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大工作研究力度,对相关工作制定详细的管理标准及规范,并在工作实施过程中认真贯彻落实。完善并充分发挥城市管理督查考评机制,层层签订城市管理目标责任书,实行城市管理工作单位一把手负责制。科学制定城市管理考核指标及考核办法,建立年度重大城市管理任务、重要项目目标督导考核和现场随机考核体系,奖优罚劣。强化社会舆论监督,建立行风监督评议制度,公布举报电话,加强社会对城市管理从决策到实施的全过程监督。

城市管理标识篇10

一、充分认识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的重要意义

**市地处皖南山区,水资源总体较为丰富。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不断发展,节水管理水平也逐年提高。目前已基本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节水法规和相关规章制度,基本解决了卫生洁具漏水问题,工业用水重复率等主要指标基本达到节水城市考核标准。但与此同时,全市水资源分布时空不均,年际差别较大,季节性多水和季节性缺水的矛盾日益突出,水质型缺水的趋势已经严重影响到城市发展。因此,有必要通过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进一步调整用水结构,培育节水型产业,提高科学合理用水的水平;加强水循环处理和利用,减少污水排放,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市民的节水惜水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节水的局面。这既是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又是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建设“现代经济强市和旅游大市、生态大市、文化大市”的一项重要举措。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积极推进,努力实现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的目标。

二、进一步明确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和谐**、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加强水管理,改善水环境,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企业节水降耗和污水再生利用,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和利用效益,完善城市节水管理体系,提倡科学用水和合理用水,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节水意识,提高节水管理水平,努力实现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的工作步骤是:第一阶段,在2007年底前规范各项基础性工作,保证各项指标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并报省政府有关部门初评;第二阶段,在2008年进一步完善工作,报国家有关部委申请考核验收。

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的主要任务是:

(一)建立健全城市供水、节水管理规章制度。进一步修订、完善《**市城市供水管理规定》和《**市城市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管理办法》,完善节水管理制度和节水奖励制度。

(二)建立健全水资源档案,完成对水资源储量、分布、水质状况的普查工作。修编《**市城市供水规划》,进一步加强对生活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管理。根据《中国城市节水2010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节水型城市目标导则》和修编后的《**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市城市节水中长期规划》。

(三)制订**市城市地下水资源管理办法,加强对城市规划区内地下水管理。在城市公共供水服务已覆盖范围内,制定限期关闭自备井及相应自建供水设施的计划,除特殊情况外,至2008底一律取消自备井及相应自建供水设施。

(四)建立和完善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的指标体系,严格执行非居民用水定额计划用水管理和超定额计划累进加价收费管理制度。

(五)开展节水型企业、单位和居民小区的创建活动。积极推广应用节水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器具;鼓励工业用水企业降低取水量,控制新增用水;鼓励用水单位自建节水设施。

(六)加强对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的节水设施管理,加大供水管网改造和检漏工作力度,降低管网漏损率。

(七)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减少污水排放,改善水环境。积极采取措施开展水循环处理,加快城市再生水的利用步伐。

(八)开展节水管理人员的法规和技术培训,建立节水管理的办公自动化系统。

三、切实加强对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工作的领导

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工作要求高,时间紧,任务重,为切实加强领导,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以市政府市长为组长,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有关领导为副组长,市直相关职能部门和屯溪区、**区、徽州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工作领导组,负责组织、指导和协调全市的创建工作。领导组下设办公室,从有关部门抽调专人负责创建的具体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办事机构,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共同抓好创建工作,促进我市的节水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