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消防建筑技术专业十篇消防建筑技术专业十篇

消防建筑技术专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5:16

消防建筑技术专业篇1

[关键词]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分析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3.19.055

[中图分类号]D63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3)19-0100-02

1前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在逐渐增强,对安装建筑消防设施也越来越重视,但往往忽视设施投入运行后的维护保养工作,导致设备及线路的老化,如不能及时进行维护、保养,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设施不能正常运转,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这方面的教训已屡见不鲜。如何做好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与管理,将建筑消防设施的功效发挥到最大,是我们当前消防工作中的一个难题,也将是今后工作的一大重点。本文从建筑消防设施自身特点、维保人员素质及维保管理机制等不同层面,对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加强和改进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提出了一些想法。

2建筑消防设施的概念与种类

2.1建筑消防设施的概念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七十三条明确规定了消防设施的内涵。消防设施,是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防烟排烟系统以及应急广播和应急照明、安全疏散设施等。而建筑消防设施指建(构)筑物内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等用于防范和扑救建(构)筑物火灾的设备设施的总称。

2.2建筑消防设施的种类

建筑消防设施是保证建筑物消防安全和人员疏散安全的重要设施,是现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消防设施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灭火系统;另一类为安全疏散系统。常用的建筑消防设施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干粉灭火系统、防烟排烟系统、安全疏散系统等。

3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的现状分析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都对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与管理做出了明确规定。如新修订的《消防法》第十六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公安部61号令《机关、团体、企事业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二十一条规定“单位应当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设施,保持防火门、防火卷帘、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机械排烟送风、火灾事故广播等设施处于正常状态”。但客观上建筑消防设施种类繁多,系统复杂,专业技术性强,并受人员素质、管理机制等因素影响,目前全国各地对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与管理总体上不容乐观,建筑消防设施故障率较高,发生火灾时往往不能发挥应有作用。

3.1从消防设施自身特点层面分析

(1)安装工程的综合性。建筑消防设施的安装施工,涉及水、电、暖通等多个专业,是一项综合性工程,且多数属于隐蔽工程。工程竣工验收后,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对验收资料的依赖性很大。系统(设施)主要组件的使用说明、维护保养说明书,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及系统竣工图纸等资料,都是日后消防设施维护保养不可缺少的。但在实际中,多数单位在设施投入运行后,由于日常管理不到位,造成技术资料丢失,特别是一些单位频繁改建、装修,内部消防设施、系统多次更改、变动,与工程原始竣工资料不一致,从而给日后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造成很多麻烦。

(2)系统功能的复杂性。完整的建筑消防设施一般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防烟排烟系统以及智能联动控制系统;智能联动控制系统则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对自动灭火系统、防烟排烟系统、消防给水、消防应急广播等的智能化控制,都是通过电气线路或电信号实现的,其中既有弱电系统,也有部分强电工程(如消防泵、防烟排烟风机的启动控制),设备线路敷设错综复杂,系统故障点、故障类型也多,因此维护保养的技术要求较高,除了一般常见故障外,其他涉及系统的维修需要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

(3)消防产品的多样性。建筑消防设施涉及的消防产品种类繁多,尤其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涉及的各类电子产品更是多之又多。对不同的消防产品,我国虽然实行了强制性3C认证、强制检验等市场准入制度,但不同生产厂家生产工艺、生产技术却不尽一致,生产的产品在产品结构、工作性能、数据参数等方面都大不相同,系统安装、使用时也不匹配兼容。而且很多消防产品提高科技电子产品,本身具有一定的使用寿命,需要定期保养、更换。如火灾报警探测器,应在投入运行两年后,每隔3年全部清洗一遍,探测器使用寿命到期后则应当进行更换。而在实际中,单位往往重使用,轻保养,有的单位平常几乎不保养,时间长了就容易出现设备故障或老化损坏。这也是建筑消防设施完好率不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3.2从维护保养技术人员层面分析

(1)单位自身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技术要求高,全面维护保养必须要有专业技术人员。2010年颁布实施的公安部行业标准《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明确规定,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人员包括值班、巡查、检测、维修、保养等,相关人员应通过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并持有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但从目前情况看,大部分建筑消防设施单位都没有取得相应岗位资格的维保技术人员,多数单位往往只是依靠门卫、保安附带监视建筑自动消防设施控制室,因此自身并不具备管理、维护的能力,也缺乏应急处理的能力。

(2)中介维保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当前,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队伍主要是由消防设施施工单位和检测单位的人员组成,因其人员流动性和从事消防设施施工、检测时间不同导致队伍维保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有些维保人员是刚招进来的临时工,未经专业培训就已上岗,没有掌握建筑消防设施的原理、性能和操作维护规程;有些维保队伍因从事维保工作时间不长,缺少维保所需最起码的维保设备或设备不齐。而且,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消防产品种类不断增多,对人员素质、技术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3.3从维护保养行业机制层面分析

(1)中介维保市场机制不健全。当前,除少数省、市外,全国各地均未实行建筑消防设施专业维保企业服务的市场化运行机制。按照公安部《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GB25201-2010)的规定,大部分建筑消防设施单位自身都不具备维护保养的能力,只能委托具备消防检测中介服务资格的单位或具备相应消防设施安装施工资质的单位来进行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建设部门将建筑消防设施的施工资质只是按其水平高低分为一、二、三级,未对维护保养资质进行明确核定、分级和限制,因而出现仅有由地、市级建设部门核发的三级消防设施施工资质的单位,超范围从事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工作。

(2)消防设施维保与检测不分。新《消防法》规定,单位每年必须对建筑消防设施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设施完好有效。但由于目前没有专门从事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的服务企业,因此一些中介消防设施检测机构,往往同时承接建筑消防设施的施工及维护保养业务,这样就出现了“换手搔痒”的情况,结果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由于其检测报告上有“只对当时的检测情形负责”的声明,以逃脱日后的任何追究,致使建筑消防设施漏洞很多,难以发挥其功效。

4加强和改进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的几点想法

4.1实行《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手册》制度

(1)制作《维保手册》的必要性。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系统性、专业性强,多数单位对哪些消防设施应当进行维保,应当如何进行维保,都不是很清楚,有的单位甚至对单位自身有哪些消防设施都不掌握。为此,在消防设施投入运行后,制作一本系统、完整的《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手册》很有必要。即在建筑消防设施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应当根据不同的消防设施种类、使用方法及维保要求及竣工验收资料等,制作一本《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手册》,作为竣工验收的一项重要资料移交业主单位。

(2)《维保手册》的主要内容。《维保手册》内容应包括建筑消防设施系统竣工图纸、隐蔽工程施工记录、变更改造施工记录,消防系统(装置)组件、产品清单及使用说明、维护保养说明,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周期计划表及其保养内容,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常识及注意事项等内容。也就是说有了一本《维保手册》,单位对哪些消防设施应当进行维保,应当怎么进行维保,以及维保的时间周期等就一目了然。单位可以按照《维保手册》的内容进行定期维保。

4.2实行单位基础维保与专业技术服务相结合

(1)建立维保行业机制。出台《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管理规定》、《建筑消防设施维保企业行业自律公约》等规定,建立建筑消防设施维保企业中介服务的市场化运作机制,一方面单位实施日常的基础维护保养,另一方面委托专业维保企业实施专业技术维保。而对专业维保企业,要通过明确技术力量配备,确定维保资质等级分类,建立质量信誉管理体系,加强行业自律管理;同时,实施专业技术维保必须要与消防检测行业相分离,即从事维保服务的中介机构不能同时对其所维保的建筑消防设施进行消防检测。

(2)单位自行基础维保。根据《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GB25201-2010)的规定,单位基础维护保养主要是结合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对单位内部消防设施进行每日巡查。每日巡查主要对单位配置的消防设施的外观、工作状态等进行直观属性的检查。如对消火栓灭火系统,主要检查室内消火栓外观,室外消火栓外观,消防炮外观,启泵按钮外观;对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主要检查喷头外观,报警阀组外观,末端试水装置压力值等。具体检查内容应按照《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GB25201-2010)附录表a.2建筑消防设施巡查记录执行。

(3)维保企业技术支持。设有自动消防系统的单位,除落实单位基础维护保养外,应当与专业维保企业签订《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合同书》,委托其对本单位的建筑消防设施进行定期维护保养。专业维保企业应当对其所承担的所有建筑消防设施进行全面检查、测试,包括单项技术性测试、联动功能测试及综合性技术评价,且应当每月进行一次,对每次维保情况应当出具书面报告。具体维保内容应按照《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GB25201-2010)附录表a.3《建筑消防设施单项检查记录》、表a.4《建筑消防设施联动检查记录》执行。

4.3实行消防设施维保技术人员专业化管理

(1)落实职业技能鉴定。对于建筑消防设施维保单位的从业人员,应当纳入自动消防设施的操作人员来进行管理,根据《消防法》第十八条的要求,由公安消防部门培训和发证,做到持证上岗。从事建筑消防设施维护工作的值班、巡查、检测、维修、保养等人员,必须通过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并持有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

(2)加强管理人员培训。加大对单位的消控室操作人员、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建筑消防设施的操作规程和要求的熟悉程度,特别是在对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过程中,应加入建筑消防设施的操作和使用等内容,从而提高单位自身的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能力。如有必要,单位也可以组织管理人员或工程技术人员参加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培训。

主要参考文献

[1]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GB25201-2010)[S].2010.

消防建筑技术专业篇2

【关键词】电子化;消防;建审;构建;分析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和科技飞跃的同时,社会人口流动性大大增加,社会结构和社会治安日趋复杂,因此,人们对家庭生命财产安全越来越重视,电子化化消防系统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呼声中迅速崛起和革命性发展。研究城市消防网络报警控制系统的建审,电子化控制技术引入城市消防控制系统与设备的维护管理,从而全面提高消防报警控制管理水平,使城市综合资源得到进一步的应用。

2.电子化消防建审工作所面临的挑战

2.1对现有消防技术规范和标准的挑战。消防技术规范和标准是消防建审机构对建筑工程实施消防审核,行使行政监督管理权的法律依据。然而现有的消防技术规范和标准的修改、制定,总是滞后于社会的发展,给消防建审工作带来不便,给建设、施工等单位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现行的有些消防技术规范多年未予修改,一些急需的消防法规和消防技术规范、标准未制定出台,尤其是涉外的、与wt0规则接轨的消防法规和消防技术规范、标准更是缺乏。

我国现行的消防技术规范绝大多数都有溯及既往性。特别是技术规范在不断修改和完善,而这些修改条文都是强制性条款,要求立即实施,没有一个时间要求;且以往不符合新规定的都要进行整改。《消防监督检查规定》中明确要求:“对现行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实施以前的建筑物,发现其缺少消防设计或消防设计不符合现行标准的,应当通知建筑物的产权或者管理单位限期改正”。试想,国家消防规范和标准在不断修改,加之有的条款不合理且缺乏前后的连续性,给当事人的消防安全权利造成了直接的经济损失和不稳定性。

2.2对现行消防建审方式的挑战。现行消防监督管理模式是从高度计划经济时期脱胎出来的,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特点,消防法律、法规规定的建审范围过大、过严,消防建审机构工作繁重,建设业主感觉不方便。在《消防法》和其他相关法规中规定,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建筑内部装修和建筑用途变更,都应申报消防审核,审核合格后方可施工建设,否则即属违法。消防审核的时限长短直接影响业主的使用、经营活动,直接关系到业主的切身利益。在实际的建筑工程的消防监督管理上,从可行性研究开始到立项、建筑设计、建筑施工、装修设计、施工中管理直至工程验收,都要经过层层级级的消防审批,且无论几十平米的简单装修还是上万平米的建设工程,都需要把关负责。

2.3对现有消防建审队伍业务知识素质的挑战。目前我国消防实行的是现役制,从事消防建审的人员组成也比较复杂,有从各院校招收的大学生。由于消防部队招收专业人员的工作开始较少,人员数量有限,至今成为专家型的优秀人才还很少;还有相当部分的消防建审人员是从部队战士逐步成长起来的,尽管他们对部队管理和灭火救援工作比较熟悉,但他们的知识准备状况与消防建审工作的技术化、专业化和法制化的时代要求还很不适应。

3.电子化消防建审工作新模式的构建

3.1加快现有技术规范、标准修订工作。以入世为契机完善我国的消防技术和标准体系,引进国际标准组织的国际通行技术标准,对于发达国家,尤其是被各国广泛认可的美国消防协会颁布的规范、标准,可以借鉴吸收。并积极参与世界范围内的建筑性能化设计消防规范的研究与制定活动,加强前沿消防科学研究,使我国消防技术规范和标准的发展制定与世界同步、统一。为满足不断增长和社会需要,建筑消防科学领域要求的专业知识越来越高层次化,单靠消防机关长期积累的实践经验和相关专业知识越来越难以应付。因此,在规范和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方面也应按照公开、透明的原则并借鉴国外的做法,建立一种消防审核机关和建筑工程开发商、设计人员、专家、民间企业、组织及社会公众能够互相协调、对话的规范制定体系,形成社会各方面都能参与,提出意见,共同研讨的模式。

3.2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管理模式。消防建审人员要突破靠权力制约工作的弊端,实现由审批为主转化为监督为主的管理模式。对于消防建审工作的改革,各级公安消防机构都进行了大量的有益尝试。笔者认为,可以从审核内容、审批程序、明确责任等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从审核内容上应重点抽查,不能包揽一切。消防建审作为消防监督管理,应在有关单位承诺的基础上,对消防相关内容分项目按比例抽查即可。这样建审工作就能够真正从计划经济的偏重管理模式转向监督为主的模式。

其次要从审核程序上尽量简化。对工程项目的审查也应分别对待,大小工程项目区别对待,分级审核,简单工程可以不分专业进行审核,大项目可以组织社会上的一些专家进行审查。总之,要本着便利、服务的原则,有多种形式可供选择,不可陷入权力审批的泥淖中。

第三要明确建设、设计、施工、监理、消防建审等相关单位和部门的职责、义务。只有职责明确,各相关部门和人员才能知道自己应做什么,不应做什么,应负什么责任,有什么后果。

3.3进一步完善消防建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又处在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尤其需要政府职能部门担当起应负的责任,解决市场解决不了的问题,为经济活动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安全环境。我们认为减少行政审批是大势所趋,但政府职能的转型不能一蹴而就,要对国家、人民财产和人身安全高度负责。消防建审工作仍是从源头上确保建筑消防安全的最有效手段,盲目放手此项职能,将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的管理权,即审核权,授权给诸如注册建筑师、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消防事务所或者中介机构,应采取谨慎的态度,并应进行充分论证。消防机构建审职能的改革紧密地取决于社会环境、经济秩序等其他外部条件是否完备。在目前,即使一些发达国家对于建筑工作的消防审核工作还是由专门的消防机构来负责实施。

4.结语

现阶段我们应在原有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着重依法审核,强化程序、规范化意识,避免工作中的个人随意性,而且要加强内部监督,强化制约机制。积极实施网上审核,一般项目简化审核程序等更为便捷的工作模式,增强审核工作的透明度,提高审批工作效率、质量。我们应为研究开发新型联网型智能消防报警系统技术产品提供了有力支持。作为火灾自动报警监控联网的新技术,嵌入式终端产品方式和多信息技术是未来火灾电子化监控联网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孙景芝.电气消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

[2]王花.电子化联网型报警系统及功能设计[J].安防工程,2008,(3)

消防建筑技术专业篇3

【关键词】建筑消防监督法制化社会化对策

前言:我国消防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原则。重点将预防火灾事故发生作为首要工作,而建筑工程消防是整个消防工作的初始,是整个社会进行工程了解的主要途径,在整个消防管理中作用重大,也是有效避免建筑物自身消防隐患和不足的主要屏障,能够对整个社会全面预防和抵制火灾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为了提升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工作的水平,要与时俱进,实现法制与社会化的有机结合。对于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工作,要突破消防部门的限制,依靠全社会的努力,全面规范,避免操作的随意性,降低人为因素产生的不良影响,力求工作效果的法制性和科学性。

1.提倡实行建筑工程法人负责的制度

为了防止施工企业盲目进行未经审核或者审核不达标的工程,抑或是在建筑消防方面设计标准和要求不达标,忽略消防技术标准、私自进行更改的现象的发生,要遵循相关法律和法规,对企业的责任和义务确定,实行工程法人负责制度,在根本上保证建筑工程消防工作的安全性,增强质量保证。

2.将消防设计项目责任制和工程中负责制进行有机结合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消防监督逐渐转变为依法进行监督的类型。对于工程项目而言,主要是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和经理制度,设计者需要对整个工程的消防设计承担责任。相关的消防设计人员要具备进行消防设计的资质,经过系统考核,只有通过评审,获取资质文凭,才能从事消防设计工作。也就是说,任何消防设计方案,都需要出资具备专业资质的人完成,否则,消防部门不应给予批准。在当前的消防设计工作,设置了相关的资质开始,但是受到专业的限制,主要针对设备而言,对专业的建筑设计缺乏相关规定。不利于建筑行业专业的统一性和协调性,在根本上无法保证建筑消防的品质。维系,要将建筑设计人员消防资质考试提升到一定的地位,进行相关评审,保证制度上的审计。

3.注重专家设计组织的减建立

针对一些大型的建筑,尤其是消防法规存在疏漏的工程,要成立专业人士、专家及消防技术权威组成的审查组,对工程进行消防审核,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助于消防设计的有序开展,协助建审工作,尤其做好对重点项目的消防安全的保障。

4.发挥监理机构对消防设施施工安装品质的控制

在当前的消防设施安装工程中,存在监理机构对品质监督不到位的情况,工作缺乏全面性,也存在监督不作为的现象。为了有效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尤其是针对一些隐蔽性的工程,一定要强化监理企业的监督、指导和控制的作用,将对工程的管控纳入监理工作中,全面进行施工的过程控制,及时反馈相应的消防审核意见书。这样做的目的是实现对效果安装品质的有效管控,执行相应的消防标准,使其得到有效贯彻,防止消防安全硬件建设出现任何隐患,保证建筑工程消防设施施工安装的根本质量【1】。

5.成立专业的消防咨询机构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消防安全备受关注。为了在根本上满足消防安全的要求,强化消防的社会化功能,要建立相应的消防安全管理咨询机构,强化咨询服务的价值。这样,使得整个消防工作的透明度得以增强,社会地位得以提升,消防制度、法规和安全知识得到全面推广,有利于建筑设计和施工水平的全面提高。

6.对相关消防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的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健全和完善

当前,建审人员进行审核的标准是行业内的各种技术规范,但是,这些规范只是关注建筑物自身功能的多样性和作用,形成不同的要求,是处理模式的一种,是静态的一种标准,彰显死板和机械系,但是,对建筑消防造成影响的因素较多,如设计人员的自身素质和能力、管理水准、安全设施的设置等,缺乏相应的技术设计和标准,但是这些问题却突出体现在所有建筑中,对消防安全产生较大的影响。为此,在建审工作的时候,要全面、综合地考虑各种因素,分析各项指标,实现合理化和科学化。

7.对消防环境进行不断优化

对于消防法规而言,要强化透明程度,对消防法规进行全面宣传,发挥网站和媒体的作用,形成完善的监督制度,加强执法力度。与此同时,要避免行政干预,对消防执法环境进行积极改善,需要管理者具有长远目光,要以身作则,还要促使各个部门进行严格执法,防的法操作。积极发挥消防行政执法监督制度的作用,保证操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8.不断提升消防社会化科技水平

在任何管理行为中,创新至关重要,尤其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创新作用日益明显。因此,消防管理也要进行全面创新,引进先进的科技成果,只有将消防管理推向社会化,才能真正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整个社会的安全提供保障。消防管理是社会系统的重要构成,与整个环境发生着信息等方面的交流,同时,社会环境处于一直的变化中,消防管理也要随之发生变化,与时俱进,因此,要重视消防关键性环节,强化技术支持,推进积极合作,提高消防现代化水平。

8.1提高防火设计规范体系的性能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性能规范系统;其次,引进先进的国际标准,实现消防技术体系的规范化和标准;再次,明确体系中的层次和类别,分清关系,彰显结构化,避免矛盾产生,以求最小投入获取最好效果;第四,在体系中,要促进技术的进步性和市场的规范化,提升工程品质,强化消防安全;第五,形成标准的技术法规体系,形成国家统一模式,强化标准的作用【2】。

8.2重视消防安全评估制度的建设

首先,做好组织管理工作。为了切实做好安全评估制度,也为了防止出现因为某一因素的缺失而出现的技术新难题,需要对评估制度进行全面、综合地管理,明确原则和相关的流程;其次,对技术责任进行明确。对于安全评估而言,其基础为基数标准,要对整个设计和检查中的问题进行全面评价和审核,目的是为方案的形成提供足够的信息依据。为此,对于评估工作,要对技术责任进行全面评估,对技术规范进行突破,对于缺乏明确的,要遵循相应的规律,形成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再次,全面提升评估人员的能力和素质。人员素质与评估的效果密不可分,为此,要形成评估制度的时候,要对人员资质进行审核,实现整个评估队伍的水平的提升,增强评估质量。

8.3对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进行完善

首先,要提高公民的消防观念。重视对广大学生等进行的消防教育和培训工作,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消防安全文化。

结束语:综上,随着整个社会的不断发展,消防管理彰显社会化和法制化,对于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为了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生活品质的提升,一个稳定、健康的环境至关重要。对于消防管理的社会化有助于优化社会环境,降低火灾影响。但是,传统的管理方式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要对消防管理进行社会化改革,形成良好的消防管理环境,促进制度建设,为建立更加科学、完善的消防管理模式而努力。

参考文献:

消防建筑技术专业篇4

【关键词】消防设施;存在问题;对策

1.前言

建筑消防设施在防范和扑救建筑物火灾中起到不可忽略的作用,它作为建筑的最基础配套设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提高了建筑物最本质的安全度。建筑单位要加强对建筑消防设施的安全化监督管理,积极直面建筑消防设施所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切实有效的管理对策,严格按照相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和国家消防法规执行施工工作,落实好建筑消防施工的各项工作。

2.当前建筑消防设施存在的问题

2.1建筑消防设施产品质量不合格

一方面,建筑消防设施产品生产单位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在生产过程中偷工减料,使得生产出的产品性能低劣,质量不合格;另一方面,消防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开展不够有效,执行力度不强,缺乏对消防设施产品的有效监督。

2.2建筑消防设施缺乏维护管理

很多建筑单位都没有针对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制定出有力的维护保养机制,致使真正发生火灾时消防设施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用,原因具体表现有消防竣工后消防设备的长期不使用检修产生了零部件松动,老化,损坏的现象;一些建筑单位在灭火器周边堆放建筑施工杂物;消防控制部门员工的专业操作技能不达标,不会正确处理操作各种故障。

2.3建筑消防设施的设计和使用未按照国家消防技术规范

建筑消防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不高直接导致了建筑消防设施设计和使用未按照国家消防技术规范执行的发生,从而产生了诸如:建筑消防设施的选型不适宜施工要求,消防设施的性能不达标,施工过程擅自偷工减料,以质量不合格的消防产品顶替优质产品等问题。

3.加强建筑消防设施管理的对策

3.1加强消防安全责任意识

建筑消防施工单位应该强化对整体员工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通过举办有关建筑消防施工的安全法制意识和专业业务技能的现场培训会,组织工程研讨会或培训班等方式,切实提高建筑消防员工的综合素质水平,从而保证建筑消防设施的设计,使用和管理工作的有效展开。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特别是对于促进建筑消防设施安全管理方面,意义重大。通过组织广大员工学习有关建筑消防设施管理责任规程及各项消防设施操作规范,使企业员工在掌握基本理论基础的前提下,深刻认清自身的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及具体工作要求,强化自身的安全责任法制意识,为确保建筑消防设施抗御火灾能力的整体提高,建筑消防员工更要加强自身消防实际应用操作能力的提升,严格遵循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和国家消防法规执行消防施工的内容,对于施工中出现的建筑消防设施重大安全隐患要及时主动地上报有关消防监督管理部门做好备案,确保建筑消防设施获得及时的维护管理政策落实到位。

3.2加强建筑消防设施产品的质量监督管理

加强建筑消防设施产品的质量监督管理与消防产品的生产销售单位,各级消防监督部门,建设施工使用单位紧密相关,消防产品的质量问题是建设单位整个消防工作开展的重中之重,建筑消防设施质量的好坏与消防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相关①消防产品的生产销售单位要深化企业安全质量生产的意识,严格按照消防产品的生产出产标准执行消防产品的生产销售,对于质量不达出厂标准的消防产品,严格打回处理,禁止出厂。②各级消防监督部门要加强对建筑消防产品的监督管理工作力度,严格遵守监督管理的相关条例,认真公正地对未出厂以及出厂的消防产品进行检查,审核和验收等监督管理工作,对于最后审核不过关的消防产品则依法采取有关有力措施责令相关责任人立即进行整改,对于已经出现在市面上出售的不合格消防产品,严肃使其打回原生产单位,进行一定的整改,确保其经过再次的审核验收合格后才能出厂销售。在一些国外消防产品的审核监督上,消防监督部门要积极发挥好自身的宏观调控作用,不能任由建设施工单位一味地引进和使用,要仔细全面考虑到国外消防产品的使用与我国建设施工单位的实际情况是否合宜,以及产品的更新换代和维护保养等问题。

3.3加强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

要确保建筑消防工作的顺利展开,建筑消防设施的正常投入使用除了要落实好消防设施的消防检测工作以外,更离不开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程序工作。首先,建设单位要建立并健全有关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政策,政策重点围绕着领导员工的相关专职内容而展开,确保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的工作职责落实到具体的维护管理人身上,政策规定专职的维护管理人除了具备工作所需的专业工作技能,掌握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操作方法以及一般的故障处理方法以外,更重要的是自身的安全责任感,建设单位通过对维护管理人进行不定期的培训考核,不断强化维护管理人的安全责任意识和专业知识技能,从而在政策上加大对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的工作力度,保证消防工作的顺利有效展开。

3.4加大消防监督部门的监督力度

①消防监督部门要强化对抽查,审核和验收各项消防监督工作的把关力度,严肃对待消防技术标准中的各项强制性严格要求,加大监督工作开展的力度,平衡好监督的速度,切不可为追求消防监督工作的高效完成而忽略掉许多重要环节的检查审核,给予快速而不负责任的盖章,导致先天性消防隐患的埋下。②为确保消防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关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建筑消防设施监督管理的业务技术水平,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学习渠道更新并完善自身业务知识技能,时刻准备着为适应更高的工作要求做出努力。③强化自身的消防安全责任,充分履行好监督管理的工作职责,对待那些假冒伪劣消防设施产品所涉及到的违规设计施工单位和生产销售个人,本着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坚决处以相应的追究惩罚,不因各种因素而对其违法行为留下情面,依法落实好消防监督管理的各项工作,从而在消防工作的监督管理上避免安全隐患的出现,确保建筑消防设施的安全可靠性。

4.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单位要正确面对和处理当前建筑消防设施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加强消防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培训及切实提高建筑消防设施的监督管理水平,从整体上保障建筑消防工作的顺利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张佳鹏.浅析建筑消防设施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3(23):141

消防建筑技术专业篇5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建筑行业消防安全大检查专项整治行动,彻底排除社会单位建筑行业消防安全大检查存在的安全隐患,使全县社会单位消防设施验收前检测率达100%,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在用消防设施定期检测率达100%以上,新、改、扩建建筑工程经消防设计备案、抽查(消防验收备案、抽查)率达100%,全县建筑行业消防安全大检查率达到100%。确保社会单位消防设施功能完善、运行正常、管理规范,有效促进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全面提升,火灾防控基础不断夯实,社会消防安全环境明显改善,较大以上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得到有效遏制。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专项整治行动有序推进,成立县建筑行业消防安全大检查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人员名单如下:

三、时间、范围和重点内容

(一)整治行动时间

2月15日至3月20日。

(二)整治行动范围

全县新建、改建、在建工程工地、高层和地下建筑人员密集场所等。

(三)整治行动重点内容

1.在建的建设工程是否按照国家《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依法通过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备案)或者竣工验收(备案)检查;施工场所是否设置了消防车通道,是否按有关规定设置了消防水源,是否配备了必要的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等。

2.建筑行业消防安全大检查是否完好有效:①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的设置是否符合消防技术标准要求,消防控制设备是否配置齐全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②建筑行业消防设施的电源开关、管道阀门是否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开、关标识是否明显;对需要保持常开或常闭状态的阀门,是否采取了铅封、标识等限位措施;③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防烟排烟系统功能是否完整,运行是否正常;④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防火门等防火分隔设施是否齐全完好,防火卷帘、常开(闭)式防火门的自动、手动启动功能是否能够正常运行,防火卷帘、防火门是否符合市场准入条件;⑤应急广播、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是否符合消防技术标准要求,是否正常运行,是否符合市场准入条件。

3.建筑物的产权单位或受其委托管理建筑行业消防安全大检查的单位,是否明确建筑行业消防安全大检查的维护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同一建筑物有两个以上产权、使用单位的,是否明确建筑行业消防安全大检查的维护管理责任并对建筑行业消防安全大检查实行统一管理。

4.消防控制室是否实行双人24小时值班,值班操作人员是否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经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是否具有消防设施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置火灾事故的能力。

四、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月15日—2月20日)。召开全县建筑行业消防安全大检查专项整治行动动员会。各有关部门根据实施方案整治重点内容,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自查自纠方案,对建筑行业消防安全大检查进行全面排查,对排查出现的隐患立即进行整改。

(二)排查整治阶段(2月21日—2月29日)。由县消防大队牵头,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公安局、城市综合执法大队、安全监督管理局、城乡规划局、房产管理局等单位配合完成全县所有建筑行业的排查整治工作,彻底查清建筑行业的消防设施的实有数、运行完好数和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的基本情况,并全部造册建档登记,如实记载排查建筑、场所检查人员的姓名、检查时间、检查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整改意见,完善基础台账,并存档备查。

(三)重点治理阶段(3月1日—3月12日)。县消防大队牵头,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公安局、城市综合执法大队、安全监督管理局、城乡规划局、房产管理局抽派工作人员组成工作检查组,对全县新建、改建、在建工程工地、高层和地下建筑、人员密集场所等建筑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面对面地督促施工单位整改火灾隐患。将存在重大火灾隐患、不落实建筑行业消防安全责任、不落实国家《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要求、自动消防设施不能运行或拆除的单位和依据消防技术标准应当设置建筑消防设施却未设置的单位作为重点进行治理,并督促和指导单位落实整改方案、整改责任、整改措施、整改时间,按期消除隐患。对存在重大火灾隐患、责令停产停业对经济和社会生活影响较大的单位,消防大队要及时上报公安机关并书面报告县人民政府,由县人民政府组织相关部门研究实施。

(四)检查验收阶段(3月13日—3月20日)。由县人民政府组成工作组,对全县开展建筑消防设施专项整治行动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对验收情况进行排名、通报,并列入本年度构筑“防火墙”工程、消防安全“五大”活动考评内容。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精心组织部署。各相关部门要本着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认识这次专项整治行动的重要意义,及时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工作要求,明确工作措施,立即组织开展排查整治工作。

(二)强化部门联动,形成整治合力。县消防大队、住房城乡建设局、公安局、城市综合执法大队、安全监督管理局、城乡规划局、房产管理局要严格履行工作职责,加强沟通协调,通力协作配合,有针对性地采取强有力的工作措施,确保形成执法合力。

消防建筑技术专业篇6

【关键词】消防;消防工程;消防技术;建筑防火

火灾科学与消防工程学具备火灾科学、消防技术和消防工程所形成的完整知识体系,其下属学科包括火灾学、防火工程、灭火工程、消防管理工程、消防指挥学、火灾调查学及其他相关学科。

1.“火灾科学与消防工程”学科的建立

1956年,美国马里兰大学设立世界上第一个“消防工程系”(DepartmentofFireprotectionengineering),从此,消防工程作为一门独立的专业进入了高等学府的知识殿堂。英国爱丁堡大学于1973年成立“消防工程系”(DepartmentofFireSafetyengineering),并于同年开设了世界上第一个消防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课程。进入80年代后,国外大学的消防工程专业教育得到很快的发展,许多国家都在大学开设“消防工程”专业课程,提供正规化的学历教育,可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许多国家的消防科学家和工程师成立了专业性学术机构,进行各种专业学术活动。有的消防专业学术团体已经有了相当长的历史并产生了相当大的社会影响,如美国消防工程师学会(SocietyofFireprotectionengineers)、英国消防工程师学会(institutionofFireengineers)和德国消防促进协会(VereinigungzurForderungdesDeutschenBrandschutzese.V.)等均有数十年的历史,在这些国家的工程科学界已占有一席之地。

1985年,第一次国际火灾安全科学学术讨论会(theFirstSympo-siumofFireSafetyScience)在美国召开,并成立了国际火灾安全科学学会(internationalassociationforFireSafetyScience,iaFSS)。在这次会议上正式提出了火灾学(FireSafetyScience)和火灾安全工程学(FireSafetyengineering)的概念。与会的许多科学家对于火灾研究的一些重要的概念取得了一致意见。目前人们一般认为,这次会议标志着火灾科学和火灾安全工程学的诞生。

2.我国“火灾科学与消防工程”发展的历程

我国的消防工程技术,在解放前,几乎是一片空白。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创业到拥有一定规模的科研队伍和科研条件,从技术落后到具有一定国际水平的发展过程。

1956年初,公安部在向国务院的报告中正式提出,“为逐步提高我国的消防科学技术水平,依照科学原理,研究和分析火灾及其发生的原因,使防火和灭火的方法、器材达到更有效、更经济合理的标准,公安部拟筹建消防科学研究所”;并且从全国各地抽调了一批有科研经验的工程师,从事消防工程技术的研究工作。于1959年,公安部消防局正式设立“消防科学研究室”。这个研究室就是我国正规化消防科研机构的雏形,也是新中国最早的专业消防研究机构。该研究室成立以后,很快开始了课题研究。根据当时消防工作的急需,选择了农业急需的拖拉机防火帽、用于人民大会堂的建筑防火漆、供各地消防队用的通讯器材以及灭火药剂等,作为初期的研究项目。

1962年,公安部组织专家经过一年多的调查研究,编制了(1963~1972)年消防科学技术发展10年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消防科学技术发展规划。1963年,公安部在当时的消防局消防科研室的基础上,成立了公安部消防科学研究所;并于1965年在沈阳、天津和上海分别成立了公安部消防科研分所。至此,我国的消防科研体系及工程技术已初具规模。网络督察。

1979年3月,公安部消防局组织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消防科技工作会议,明确了消防工作任务和发展目标。从这次会议以后,我国消防科研机构在火灾理论、建筑防火、火灾报警、自动灭火系统、建筑防火材料、灭火理论与灭火技术、消防装备、火场防护技术、消防管理等领域,开始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工作。从此,我国的消防科研工作又才走入正规。

消防建筑技术专业篇7

关键词:消防工程通病问题质量控制

建筑消防设施施工是建筑设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物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建筑安装工程。随着建筑物的高度和广度的不断增加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消防用水的安全程度、供水的可靠性和建筑物抗御火灾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除了在设计和材料设备选择等方面外,很大程度需要施工安装质量的保证。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行。从日常施工质量的监督检查与工程验收情况来看,施工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主要存在的通病

1、消防给水管网方面的通病

(1)消防给水管网试压没有按施工方案和规范要求进行。管网试压分试漏检修和强度试验两步进行。试漏是在常压或稍起压状态下进行,而强度试验分工作压力和试验压力两阶段进行。目前有些工地只对管网进行试漏试验或试验压力不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这样给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了隐患。按照规范的要求,管网安装完毕后,应进行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对于生活给水和消防给水管道,试验压力为管道工作压力的1.5倍,并且不小于0.6mpa。

(2)个别工程存在将塑料给水管道用于消防给水管道,或者在建筑物内塑料给水管道与消防给水管道相连的情况。由于塑料管道受热后强度降低,一旦发生火灾,引起管道损坏,将起不到输送消防用水的作用,无法及时控制和扑灭初起火灾。塑料给水管道如果与消防给水管道连接,火灾发生时,损坏塑料管道,容易产生泄漏,则不能保证消防流量和水压的需要。因此在消防给水系统中应使用钢管。

2、室内、外消火栓系统方面的通病

(1)室内消火栓安装及压力不符合要求。一是有些暗敷在砖墙内的消火栓箱洞口上部无设置过梁,受荷载作用下箱体变形,导致箱门开启不灵。二是随意改变消火栓箱底预留孔位置,而且用气焊割孔,导致安装后,栓口出水方向不能与设置消火栓的墙面成90°角;或者与周围距离过小,造成消防水带不能安装至消火栓上或使水带形成弯折影响出水量。三是对于建筑面积大、结构功能复杂的建筑物虽只满足了最不利点消火栓水压要求,而忽视了次不利点消火栓水压要求。为增强此类建筑物消防给水的供水可靠性,应在满足最不利点消火栓水压要求的同时,还应考虑次不利点消火栓水压要求。

(2)在地下式水泵接合器和地下式室外消火栓的安装中,未严格按照标准图集安装在当地冻土层以下和室外消火栓栓体上未安装泄水阀。另外因施工人员麻痹大意往往将地下式水泵接合器和地下式室外消火栓混淆,概念不清,造成两种功能作用不同的设施相反安装或重复安装。

(3)消火栓箱及其附件出现问题。一是在二次装修过程中消火栓箱被装饰物遮掩,箱门四周的装修材料颜色未与箱门的颜色有明显区别;二是消防水带与接口随意扎接,接口处未安装卡簧,导致试水时接口和水带脱落。

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方面的通病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与验收规范》中明确规定:管网安装,当管子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100mm时,应采用螺纹连接,当管子公称直径大于100mm时,可采用焊接或法兰连接,当管子公称直径等于或大于50mm时,每段配水干管或配水管设置防晃支架不应小于1个;当管道改变方向时,应增设防晃支架。在实际工程中,为施工方便,公称直径小于100mm的管道经常采用焊接,大部分的工程管道不安装防晃支架。

二、施工质量控制原则

1、关于质量责任问题

消防工程是构成建筑工程的基本单元,因其专业要求严和技术含量大而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物体的消防安全,关系到防火灭火的成败。因此质量责任非同寻常、至关重要,必须给予极大的关注。《建筑法》、《消防法》和公安部(96)30号令《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管理规定》等法规文件都明确规定了要对消防工程实行消防监督、专业许可。

首先,建设单位(或者叫业主放方)应当将建筑工程的消防设计、施工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消防工程专业设计、施工企业。

其次,设计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消防法律法规和工程的防火技术规范,特别是有关工程的防火安全强制性条款。要改变现有的建审模式,即从繁复大量的具体图纸检查作业中解放出来,重点放在消防监督审核上。

最后,施工企业首先要忠实于设计文件不得随意改变,并且要严格按照消防设计规范进行专业施工,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2、关于整合能力和设备问题

目前按照建设部《消防设施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2001年4月)的规定,专业消防施工公司在承接建筑工程中消防系统施工时,一般只承接报警系统,紧急广播系统,最多加上水喷淋,消防栓及气体灭火系统。而其防火排烟、正压送风、防火门、卷帘门以及电源的安装,则由土建公司或其他水暖公司负责施工。如果消防工程专业施工企业的主要技术负责人或现场施工负责人员,对整个工程防灾系统逻辑功能不具备全面清楚的理解把握,而土建总包方技术负责人或生产计划人员又不清楚这些消防联动,往往造成工程最后阶段迟迟调试不完,甚至验收不合格的被动局面,有鉴于此,消防工程施工企业应当、而且必须培养对整个防灾系统具有整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1)消防工程专业施工企业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不仅要具备相应技术职称,还应对消防设计、消防设备及整个工程防灾系统的了解,具备整合协调能力。(技术负责人不仅要懂消防电器,还应懂消防水、气、风)

2)消防工程专业施工企业,一旦中标承接某种工程消防施工时,必须协助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完善原设计图纸,特别是防排烟正压送风,事故电源切换,应急广播,电梯迫降,防火分区的划分等部分设计是否满足《高规》、《建规》及相关消防设计规范。抓住了基础工作,把握了关键,才能保证整个工程中防灾系统施工顺利,达到一次调试成功验收通过。

消防建筑技术专业篇8

摘要:分析一起粉尘爆炸事故灾害成因,发现消防监督存在的疏漏之处,由此看出消防监督工作在火灾防控方面的重要作用。如何做好消防监督工作,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已经成为消防主管部门和相关学者关注的问题。该文总结了我国消防监督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消防监督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消防监督粉尘爆炸监督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X9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7(a)-0091-02

1火灾基本情况

2014年8月2日江苏省昆山市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抛光车间发生粉尘爆炸特别重大事故。当日7时整,车间内29条流水线同时开工。从铝制轮毂打磨下来的粉尘在车间积聚、弥漫,32min后“轰”一声巨响,整个车间成为火海。火光冲起几十米高,生产线上的设备被冲出楼外,工人几乎没有反应的机会,葬身火海。这次事故造成75人死亡,185人受伤。

1.1火灾事故原因

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车间内电器设备无防爆配置;生产工艺路线过紧过密;通风条件差,除尘设施不合理;建筑没有按照二类危险品场所进行建造;安全制度不完善。

1.2结合火灾原因存在的监督问题

(1)消防监督需突出重点任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发生火灾可能性较大及发生火灾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单位,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这次火灾事故的严重程度,充分说明了确定其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进行消防重点监督的必要性。但对于金属制品抛光车间这种会产生粉尘的厂房,监督管理工作明显重视程度不够。

(2)厂房违规设计生产车间,且建筑间距不够,并且车间内没有喷淋灭火设备,也没有消防通道,大部分的电器设备,都没有采取防爆保护措施。建筑消防设计、日常监督、审核方面都存在漏洞。

(3)根据《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5577-2007规定:“企业应认真做好安全生产和粉尘防爆教育,普及粉尘防爆知识和安全法规,使职工了解本企业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危险程度和防爆措施;对危险岗位的职工应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和业务培训,并经考试合格,方准上岗。”但经过调查,厂房从未做过相关培训和考试,也没有制定灭火和疏散预案并组织演练,单位的消防意识淡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

(4)当地政府有关领导责任和相关部门监督管理责任落实不力,以上问题和隐患长期存在却没有解决。

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并不仅仅是个个例,随着火灾情况日趋繁杂,建筑消防监督审核的对象也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管理难度也随之不断加大,引发我们对基层消防监督现状的思考。针对普遍存在的困难,从优化消防设备、建设科技型人才队伍等方面就如何做好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2现阶段基层消防监督工作的现状

2.1消防监督力量薄弱

消防安全管理负责的任务繁重。除了防火、灭火任务外,抢险救援等任务也都要求消防部门及时出警。与庞大的工作量相比,消防部门由于编制问题,人员本身有限,而且许多基层监督工作人员身兼多职,身心极度疲劳,工作难以深入开展。因此造成监督人员对建设项目的现场条件缺乏了解,深入现场检查的时间少,对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消防产品难以进行有效地监督。同时消防监督检查的内容涉及水、电、结构、土建、消防产品等领域,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学习,才能熟练掌握消防监督工作。但基层消防部队忙于日常训练、出警等任务,很难从实际监督工作中总结经验,提炼出科学系统的监督管理办法,制约了消防科技在社会消防安全方面的发挥。

2.2监督手段科技含量不高

目前许多基层消防大队在消防监督工作中,完全凭自己的感觉和经验办事,办公自动化水平程度低,电脑配备少,资源难以共享,办事效率低。许多需要借助科学技术改善的防控工作,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譬如一些商业建筑体量大,采用中庭,满足美观的需求,但往往就会出现防火分区面积过大的问题很难解决;钢结构建筑的大量出现,但钢结构的防火保护问题多年来也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在一起特别重大火灾过后,往往追究一批相关人员的责任,集中整改,减少类似火灾事故的发生,忽视了对先进消防产品的研发,另外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消防信息的使用与管理效率较低,没能实现信息共享,对于火灾危险性的数据统计分析工作刚刚起步,无法发挥应有的指导性作用。

2.3消防技术人才短缺

当前很多消防部门人员来自于部队干部,虽然从事一线工作经验丰富,但专业水平有所欠缺,而且由于年龄等因素,学习能力较差,短时间内难以获得大幅提高。另一部分来自于地方大学毕业生,他们虽然文化水平较高,但没有从事基层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经验,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

3提升消防监督管理效能的措施

3.1加强消防科技建设

一是在政策法规制订环节,保障消防科技技术的推广。消防科学跨度大、涉及领域广,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消防科技只有与政府的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部门执行国家政策的步调、口径相一致,与部门规章、行业标准匹配,与普法教育相结合,才能得到有效地应用和推广。二是重视社会单位中消防科技人才的培养。如发展消防中介服务机构、推行注册消防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充分发挥消防协会对社会群体的引导作用。三是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如最新型的监测仪可以测量质量浓度和粒径尺寸,自动记录数据资料再与报警系统联动,及时准确地发现火险隐患紧抓源头管理,突出监督重点工作。

面对消防警力严重不足的状况,要优化警力配置,将重点的工作放到火灾危险性较高的地方。把消防监督检查工作从其他警务工作中单独分离出来,设置专门的岗位,委派专人负责,不能再采用兼职的方法处理,以保证工作人员能有充足的精力和时间开展消防监督工作。

3.1.1源头管控

从源头管控环节加快消防科学技术的应用。当前,消防监督管理的源头管控主要有建筑消防设计施工和消防产品两大领域。

(1)消防设计施工的监管。设计单位不能仅仅按照企业使用需要进行设计,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消防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进行设计;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标准进行施工,对施工质量以及现场的消防安全负责。

(2)消防产品的研发。学习先进的消防科技理念,借鉴国外先进消防产品的技术,研发适合我国实际消防工作的产品。如粉尘防爆监测、除尘设备应当从消防设计、产品采购、设施安装等源头单位入手,在技术层面上严格把关。

3.1.2突出重点工作

消防监督的中心任务是“保重点、防大火”。做好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此类场所一旦发生火灾,伤亡、损失大,扑救困难。一方面要建立更科学、更完备的检查、巡查、宣传教育等管理体系;另一方面应当率先尝试和应用先进的科技设施及产品。譬如粉尘爆炸事故,除尘不利往往是导致建筑大火的绝对诱因。

3.2建立消防科技型监督队伍

消防监督干部和社会单位消防工作者是当前消防监督工作的主力军,其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火灾防控工作的质量及效能,这就需要我们建立一支科技型消防监督队伍。

3.2.1消防部门监督干部

一是要加强消防部门监督干部的科学素质培训。加强执法人员的消防监督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如对即将实施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的学习,加强对消防法律法规的理解和掌握,确保行政执法行为的合法性。二是要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如法律、计算机、化学等方面的人才,经培训后将其放在他们所专长的消防监督工作岗位上,发挥其学科优势的作用,推动消防事业发展。三是要总结经验,与时俱进。火灾事故发生后,认真总结分析火灾原因,建立火灾信息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针对不同火灾事故的致因,采用科学手段,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人性化自动控制系统相融合。

3.2.2社会单位消防技术人员

提升社会消防工作者的业务技能,大力推行消防注册工程师制度,重点培育大型专业消防中介组织。

(1)企业社会单位严格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完善常态化自查自纠机制,做到安全自查,隐患自除。对社会单位的人员进行消防专业知识的培训,培养消防技术人才,更好地监督管理社会单位消防监督问题。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及时整改,确保建筑消防设施正常运行。

(2)推行消防注册工程师制度。经考试取得相应级别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从事消防设施检测、消防安全监测等消防安全技术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熟练运用消防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和手段,圆满完成执业范围内各项工作。

(3)积极发挥消防中介服务组织的作用。让中介服务组织承担一些消防监督具体技术工作,如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等,实行有偿服务。

4结语

消防监督工作是建筑消防安全的核心,它涵盖面广,涉及因素多,关系到每个单位和个人的切身利益。目前建筑消防监督存在诸如消防监督队伍力量薄弱、消防设备不完善、科技含量不高、科学技术人才短缺等问题。针对普遍存在的困难,将科学防控技术融入消防监督工作中去,提高建筑消防监督队伍的整体素质,完善建筑消防监督体系,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加强消防管理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使用现代化先进技术提高工作效率,有效减少火灾的发生,实现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质量全面提升,开创我国消防监督管理新局面。

参考文献

[1]GB15577-2007,粉尘防爆安全规程[S].

[2]于波.当前消防监督管理工作面临的困难及应对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0(21):138-139.

[3]钱志英.提升基层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效能的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3(11):1292-1294.

[4]黄龙仁.由一起火灾事故谈对消防监督工作现状之思考[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2,31(9):1011-1014.

消防建筑技术专业篇9

关键词:建筑工程;消防工程;隐患;;缺陷;对策

abstract:theauthordiscussesmanyyearsworkexperience,existingintheconstructionoffireengineeringoffirehazardapreliminaryanalysis,andinthelightoftheseproblems,andputsforwardthewholecoursequalitycontrolmeasures.

Keywords:buildingengineering;Fireengineering;Hiddentrouble;;thedefects,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建筑工程中,消防工程也是比较重要的部分,是整体建筑物防火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居民的人生及财产安全。因此,消防工程质量非同寻常,至关重要。施工过程中,必须在设计、施工安装、产品质量和消防验收等诸多环节严格把关。否则就会留下火灾隐患造成不安全因素,建筑消防设施如果失效,建筑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将迅速扩大蔓延,就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一、建筑消防工程隐患成因

(一)消防设计缺陷

建筑设计单位在进行建筑消防工程设计时,有一些消防工程的消防设计没有严格执行国家的消防法律、法规和工程的消防技术规范,特别是有关工程的消防安全强制性条款,因而在上述情况的原因下出现了种种问题。

1.建设单位为了节约资金,找一些挂靠的设计单位或委托个人设计,他们在进行消防工程设计时,套用他人的图纸,作出的设计根本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如在对某单位建筑自动喷水系统进行测压时,由于设计单位选用管道增压泵型号不符,导致管道承受不了过大压力而爆裂。

2.设计单位或设计人员不具备该类工程的设计资质、水平低、综合能力差,直接影响了消防工程设计的质量。如有的将报警阀设计在吊顶内,因而无法观察报警显示信号,无法实施现场操作。

3.设计单位缺乏消防责任意识,为了增创效益,尽量满足建设单位的要求,降低防火设计标准,对于消防工程中严重违反国家消防工程技术标准的要求,有时听之任之,不按国家消防工程技术标准设计,应按GB50045―1995(2005年版)《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设计的工程却按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设计,一些应上的消防工程未上。

4.设计人员不能熟练掌握消防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缺乏防火设计知识,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很难作出符合建筑消防工程防火设计规范、保障安全的消防设计,从而人为造成设计的不合法。

(二)消防工程施工安装缺陷

消防工程是构成建筑工程的基本单元,其专业技术要求严格,因为,这些因素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消防安全。所以,消防工程的质量尤为重要。但有些消防工程在施工中就留下了先天性的火灾隐患,如使用防火性能不符合规定的建筑材料和构件,擅自降低施工标准,因而在上述情况的原因下出现了种种问题。

1.部分建设和施工单位存在违反消防法规及有关消防技术规范施工的行为,加上一些施工单位工程技术人员业务水平低,综合素质差,严重缺少复合型人材。专业消防工程公司在承接建筑工程消防系统施工时,有的消防工程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施工中未按设计要求选材,以普通电线电缆取代阻燃或耐火电线电缆,一旦起火,电线电缆无法发挥作用,致使整个消防工程处于瘫痪状态;有的消防工程给水管网所使用的型钢、钢管未达到现行国家标准,有的单位甚至局部使用废旧管材,造成消防工程未达到使用年限就失效。有的只是承接报警系统、应急广播系统、水喷淋、消火栓和气体灭火系统,而其防排烟、正压送风、防火门、卷帘门以及电源的安装,则由土建公司或其他水暖公司负责施工,有的自动喷淋管道采用焊接方式连接,而不是按照国家消防技术规范要求,要经过二次镀锌防腐处理才可投入安装。这些情况势必影响了消防工程的质量,给消防工程留下了先天性的火灾隐患,从而影响了自动消防系统的长期有效运行。

2.部分建设单位为了节约资金减少开支,自行施工,或者是承包给消防工程施工单位,自己购置设备和构件,施工单位为了能获得利益,对所进的设备和构件质量是否合格不闻不问。使用不符合消防要求的消防产品和构件进行施工,特别是一些隐蔽工程,随意降低消防工程施工标准,对此类工程的施工只停留于表面,而未作技术推敲并运用科学、统一的方法进行检测和试验。如有的将火灾探测器安装在空调送风口旁,在厨房间选用感烟探测器。有的水喷淋头被风管、结构梁和柱等遮挡,影响水流扇形喷洒。有的湿式报警阀水管被杂物堵塞,不能报警,还有的漏水,延时器不能及时灌水,水力警铃不能工作。目前,消防工程专业施工队伍之多,相互竞争激烈,出现争相压价的局面,所以施工企业就得靠偷工减料等手段获得经济利益,工程质量就无从保证。

(三)消防工程产品质量缺陷

消防产品的质量优劣,对消防系统能否正常运行起着关键作用。然而由于消防产品质量监督法规不健全、技术检测手段等原因,消防产品的生产和售后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1.消防企业的短视。一些企业存在追求眼前利益的短期行为,靠偷工减料来降低成本。有些建设单位为了压缩成本,故意购买质次价廉的消防产品。

2.消防产品售后服务薄弱。消防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较快,一些企业已不生产一些老型号的产品,加之企业售后服务又跟不上,一些早期消防产品一旦发生故障,使用单位很难买到相应的配件,消防系统难逃瘫痪厄运。

3.消防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不力。有的企业生产的火灾自动报警器误报率高,使用单位经历了多次的虚惊后,产生麻痹思想,有的索性停用消防设施。

4.消防工程验收缺陷。验收是消防工程最后一个环节,现在的消防工程验收大部分是施工单位委托中介组织或单位进行验收,而他们全部是经营性企业,以经济利益为主,只要给钱,有的验收企业就放宽标准,消防工程的质量无论是合格还是不合格都能通过。如大部分验收企业验收时只注重系统是否满足消防功能,忽视了施工的安装质量,这样问题非常严重,由于忽视安装方面的质量要求,往往会造成系统运行不可靠,发生烧毁设备的严重事故。

二、建筑消防工程隐患整改对策

首先,要抓好消防工程设计关。为了加强对从事消防工程设计单位的管理,国家特设立《消防设施专项工程设计证书》,设计单位应取得相应资质的设计证书,同时设计单位及其具体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消防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提高其业务水平,不要越权设计;必须了解消防技术规范、规章的要求,必须明确建筑防火材料、构件和消防设备、型号、性能等技术指标,使用程序合法,实体合格的消防产品及其辅助产品。设计单位应当建立消防设计责任制,即法定代表人要对消防设计负管理责任,总工程师对消防设计进行审核,具体设计人员对消防设计负直接责任。

其次,应全面提高消防工程建设质量。施工单位首先要在消防工程施工的监督上“提早介人、高标准、严要求”,严把消防工程的消防审核关,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的消防技术规范的要求,施工单位不得擅自改变原设计进行施工,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其次要严格执行施工和验收规范以及行业标准,发现违规和缺陷要及时报告消防部门,不能明知有问题而带“病”施工,要协助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完善主体消防设计,特别是消防工程专业内容,要对消防工程中使用的消防产品和辅助产品、材料进行复核检查,做好记录,不合格的坚决不能使用。切实做到符合消防技术规范的安装施工。消防工程施工单位要对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施工质量方面的教育,并协助建设单位选择质优价廉的消防产品。另外,消防工程施工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实际施工经验,施工单位应当培养对整个消防系统具有整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材。工程质量的高低牵扯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供货方等诸多方面,一定要分清责任,各负其责。

第三,要把好消防产品质量和消防验收关,必须从以下方面人手。一是要开展建筑消防设施施工监理,实行对施工单位资质的动态管理,加大抽查力度,根据施工单位进入市场的验收情况和验收范围随时进行调整,要把动态管理考核的重点转向验收质量和单位的社会信誉上来。二是要开展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成立消防设施检测专门机构,并通过有升有降的动态管理来推动消防工程公司的发展,促进消防工程公司员工素质的提高,才能保证消防工程的验收质量。三是要加强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消防工程交付使用后,建筑的管理、使用单位要负责消防设施的日常维护保养,采用履行经济合同的形式,确保消防设施正常运行。并要对那些以盈利为目的,投机取巧,忽视工程质量,消防安全的企业,不满足工程质量实行一票否决,吊销营业执照。四是要依法督促各单位落实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制度,并依据消防法律、法规,对忽视消防安全,久脱不改的单位依法进行处罚,决不能养患成灾。建筑消防工程在设计、施工、产品质量和消防验收等环节存在的缺陷,导致了隐患的产生,其整改对策是通过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和公安消防机构相互协调与配合而共同完成的,消防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消防安全,同时,要加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等单位对消防安全负责的态度,严格执行国家消防技术规范的标准要求,确保消防工程质量,才能有效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2]GB50045―95(2005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消防建筑技术专业篇10

关键词:高层建筑;防火;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U208文献标识码:a

一、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

1、火势蔓延迅速

因为高层建筑具有独特性,在垂直方向的距离较长,所以如果电梯间和管道井等竖向井道在防火方面的措施不到位,一旦发生火灾,将会迅速蔓延,形成烟囱效应。在没有任何遮挡措施的条件下,如果外界的风速较大,在较短的时间内火势的蔓延速度会非常快。

2、发生火灾人员疏散困难

由于高层建筑在单位面积上居住的人群较多,所以在发生火灾时,会为救援带来很大的困难。因为竖向距离较长,在达到地面的时间就会较长,在救援速度上非常不利。因为高层建筑的内部结构比较复杂,所以在进行人员疏散时,由于数量较多,在狭窄的空间内容易出现拥挤和踩踏等现象。此外,火灾中的烟气会向上蔓延,如果窜入楼梯间,将会威胁到人身安全。

3、高层火灾扑救难度较大

消防救援车的水管喷射有一定的距离,当超出喷射距离时,就无法展开救援。而在现阶段的高层建筑中,层高逐渐增加,因为水车的喷射距离有限,为了实现快速救援,就需要利用建筑内部的防火设施展开救援。但是由于内部的结构较为复杂,并且会受到供水的限制,为火灾扑救带来了困难【1】。

4、发生火灾概率较大

在现代化的高层建筑内部,电器设备的使用较多,并且居住人口多,内部可燃物多,所以发生火灾的几率较大。如果在使用的过程中,内部防火设施得不到及时检修和更换,将会提高火灾的发生几率。

二、高层建筑防火存在的不足

1、建筑消防设计先天不足

《高规》的出台,为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提供了规范保证,但之前一批老式的高层建筑在消防设施设计上已经存在先天缺陷。受建筑性质和建筑结构的限制,业主在适应经营活动变化需要而进行改建、扩建或内部装修时,某些消防设计、设施始终达不到新规范的要求。目前“三边工程”(边设计、边施工、边审核)大量存在,建设单位为节省工程投资,尽快见效益,边设计边施工,审核未通过,工程已建了一半,建筑工程消防安全隐患突出,导致许多单位投入使用多年但至今尚未通过消防验收【2】。

2、消防设施缺乏有效管理

在高层建筑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管理人员消防安全责任制不落实,缺乏消防法规意识,忽视对消防系统的管理与维护,致使前期大力投资的消防设施出现老化、损坏等现象,形同虚设。尤其是多产权和多单位共同使用的高层建筑物,使用单位各自为政,消防管理无人牵头,产权和使用单位不能履行自己消防职责,等到发生火灾时,消防系统根本发挥不了火灾预警、预报、扑救初期火灾和人员及时疏散的作用。

3、消防工程质量难以保证

从目前情况看,由于绝大部分设计、施工人员相对缺乏消防工程专业技术知识,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国家高层建筑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了解不够、掌握不深、理解不透等现象,在设计、施工过程中,过于注重美观、功能和经济效益,擅自降低标准或未按规范要求设计、施工;二是部分单位和个人挂靠有资质的单位承揽工程,造成消防工程施工质量偏低;三是招标过程中,施工单位为节约成本,恶意压价竞争,以致出现降低施工质量,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问题;四是施工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动性大、技术工人跳槽频繁,施工质量无法保证。

三、加强高层建筑防火措施分析

1、把好设计源头关

高层建筑防火设计是把好消防安全的关键环节,所以在设计环节就应该做好防火工作,对设计单位要严格管理,制定完善的防火制度,能够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做好防火设计,切实保障高层建筑的防火安全性。在设计阶段的防火工作,设计单位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设计人员要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在设计方案完成后,能够进行自审,并且对设计方案负责,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将防火设计落到实际。

2、提高主管领导的防火专业技术水平

建设审查工作需要由经办人员和分管领导共同努力才能够完成,油气是在基层的消防部队,分管领导自身所具备的专业技术水平应该得到相应的提高,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避免在审核失误的消防验收当中,确保验收不合格就不得投入到使用等情况。进行建设方的整改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因此,部分建设单位就会想方设法找人情、托关系,希望能够勉强过关。这样就会找到分管领导头上,如果领导的专业技术水平不高,或者是不具备较强的工作责任意识,就很可能在工作当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建设单位蒙混过关,这样就很容易给建设审查工作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

3、严把消防审核关

相关的领导人员要具备防火专业技术水平,在建设审核方面要由领导人员和经办人员进行共同完成,在提高建设审核人员的素质的前提下,对领导的专业技术水平进行提高,在审核过程中,做到防微杜渐,将问题在萌芽状态进行解决。消防验收中,验收不合格不得投入使用等情况,建设方整改起来需要大量资金,因此,一些建设单位就会想方设法托关系,找人情,务求勉强过关.这必然找到消防部门分管领导头上,如有的领导专业技术水平不高,对建审工作责任意识不强,抱无所谓态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会随意指使经办人员违规操作,让建设单位蒙混过关,给建审工作带来不利因素。

4、有效提高高层建筑耐火等级

建筑发生火灾的概率和严重程度与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息息相关。对于人群密集的高层建筑,要避免使用可燃易燃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所有装饰材料都必须经过防火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通常可以使用轻钢龙骨作为装饰材料的主结构。对于使用可燃性高的木质材料作为主结构或者耐弱等级低的钢结构建筑,如果其吊顶材料可燃性较高,则需要对建筑进行改建,以增强建筑耐火等级。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在建筑的钢结构上使用防火涂料,或者加设隔热层,可以有效提高钢结构的耐火能力,减少因温度过高导致钢结构变形的可能;安全通道、楼梯间等重要部分、地面、墙壁及吊顶等使用不可燃材料装修;使用耐火阻燃材料制作窗帘、沙发及床罩等物品;科学合理设置防火门,以减缓火势蔓延速度。

5、严抓后期管理

首先要签订建筑工程消防验收移交书。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要确保建筑消防设施完整好用,必须确定专门管理部门专人管理,因此消防部门应及时签订建筑工程消防验收移交书,同时根据高层建筑的有关规定签订建筑消防设施定期维修保养合同,保证消防设施的正常运作。其次要开展建筑消防设施检测。建筑消防设施检测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有利于及时发现隐患、消除隐患,因而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对建筑消防设施系统进行检查、测试,对系统工作状态作出合格与否的判定。再者要加强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社会要发展,经济要繁荣,消防工作也要同步发展。现代建筑防火安全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通过规划、设计、建设施工、企事业管理单位和公安消防机构相互协调与配合共同完成,它将对有效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建筑消防安全发挥重要作用【3】。

5、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制

消防工作需要将消防安全责任制加以落实,而审核工作需要将谁审核、谁负责加以落实。传统模式下,一般都是建设方送来设计图纸,消防部门提出审核意见,在意见书出具之前,需要做好内部审批表的填写,由分管领导和资格经办人员签字。但是,这样的传统模式应该进行相应的调整,特别是在施工图纸送审的时候,对于整个设计审查来说,施工图纸的审查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审核的程度而言,这属于相对完善的设计阶段,应该建立施工图纸的审查制度,对于消防施工图纸,也需要具备相应资质的消防工程师签字方可生效,然后才送达消防部门进行审核。

6、严格控制火灾事故的源头

施工设计是建筑建设的基础。要在施工设计环节上对消防安全予以高度重视,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通过科学、严密的施工设计,最大限度地减少高层建筑消防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要建立健全建筑设计审查机制,对高层建筑的工程设计图纸进行严格审核,保证施工设计完全符合消防安全规程,为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夯实基础。消防安全管理部门必须对高层建筑消防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等环节进行有效控制和监督,防止因业主或施工单位变更设计导致威胁消防安全的情况发生。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的防火工作与人们安全的住宅环境是息息相关的,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高层建筑防火工作,针对高层建筑防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为高层建筑防火工作提供有效地保障,促进高层建筑质量的提高以及人们居住安全度的提升,并且能够有效促进整个高层建筑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殷霓,高云.高层建筑火灾致因分析与防火对策[J].安防科技,2011,06:41-44.

[2]阚晨.浅析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J].医药工程设计,2003,06: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