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高烧抽搐急救的正确方法十篇高烧抽搐急救的正确方法十篇

高烧抽搐急救的正确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8:50

高烧抽搐急救的正确方法篇1

关键词:小儿热性惊厥;中医急救;护理;

儿童发热性惊厥是儿科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婴幼儿的发病率非常高。如果不及时治疗,大脑和其他器官将受到影响。争取抢救时间,及时解决,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显着提高治疗效果。当体温在发热的早期阶段(大多数为39°C)突然升高时,超过70%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其他则与皮疹、中耳炎和下呼吸道感染有关。热性惊厥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大多数儿童可以完全治愈,但2%~3%的患者可能有反复发作和脑电图异常,这可能很容易成为癫痫,甚至导致严重的生活残疾[1]。因此,对于热性惊厥儿童的急救和护理对于及时控制抽搐和有效预防复发尤为重要。通常,儿童在发生高热惊厥之前有呼吸道感染和发烧史。高热惊厥发生后,由于脑缺氧,很容易窒息,对儿童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在儿童轻度高热惊厥的情况下,父母通常不重视,也不及时采取急救措施来挽救,往往导致延误疾病治疗。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小儿热性惊厥的中医急救及护理方法,特选择我院920例小儿热性惊厥患儿予以研究,具体内容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7年10月—12月于我院就诊的920例小儿热性惊厥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把患儿分为常规急救及护理组和中医急救及护理组,2组患儿各460例。中医急救及护理组460例患儿中,女200例,男260例;年龄4个月至5岁,平均(2.6±0.9)岁;体温38.2~40.5℃,平均(39.2±0.2)℃。首次发病的小儿热性惊厥患儿有201例,再次发病的小儿热性惊厥患儿有259例。常规急救及护理组460例患儿中,女210例,男250例;年龄5个月至5岁,平均(2.8±0.9)岁;体温38.3~40.2℃,平均(39.3±0.2)℃。首次发病的小儿热性惊厥患儿有202例,再次发病的小儿热性惊厥患儿有258例。2组患儿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及护理方法

常规急救及护理组患儿行常规急救与护理,主要有药物降温、擦拭酒精降温、冰敷额头、密切监护病情与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指导患儿家属良好配合以及应用镇惊药物等。急救措施包括:(1)解开孩子的贴身衣服,减轻衣物引起的呼吸道压力;(2)用纱布包裹的压舌板置于上下牙齿之间,防止儿童咬舌,禁止在发生抽搐时强行拉动,以防止受伤;(3)当患者侧卧位时,检查口鼻分泌物,及时清理,避免误吸,同时给予吸痰;(4)穴位刺激和药物治疗可以控制孩子的抽搐,使孩子的抽搐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缓解或完全治愈;(5)孩子尽快给予氧疗,通常采用低流量和高浓度氧气模式,以防止儿童因缺氧而损伤脑组织;(6)根据孩子的情况,选择鼻导管吸氧,氧气流量设定为1.5L/min;也可以使用面罩氧气,氧气流量设定为3L/min;(7)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和药物治疗方法,及时降低体温;(8)及时建立快速静脉通路,注意输液顺序,确保静脉输送药物迅速送入。护理方面:(1)环境创造:确保医疗环境清洁舒适。卫生人员每天都会安排清洁和清理,避免大声喧哗,确保儿童在安静的环境中休息,接受治疗,正确打开窗户,以确保室内空气清新;(2)饮食护理:抽搐时应禁止进食,等待孩子醒来并对病情进行有效控制,然后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清淡可口,同时注意营养,确保营养摄入均衡;(3)心理护理:耐心向家长解释儿童热性惊厥的相关知识,安抚孩子,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使他们能够积极配合治疗;(4)病情观察: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包括意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心率、瞳孔等;详细记录患者的药物,包括给药方式、药物剂量等;(5)出院指导:电话随访,了解孩子病情的恢复情况,经常去医院复查,让家人知道热性惊厥的孩子容易复发,需要定期检查,加强护理。中医急救及护理组患儿在常规急救及护理组基础上应用中医急救以及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内容是:(1)中医急救:当患儿发生热性惊厥症状时要即刻对患儿的百会穴、涌泉穴、水沟穴、合谷穴以及十宣穴等用手指按压,如果按压效果不理想时便对以上穴位予以针刺治疗;斜刺进针,保证适宜针刺深度,进针后予以捻转或提插,保证穴位受到2~3min的持续刺激;予以针刺急救的同时辅以苯巴比妥等抗惊厥药物治疗,依据患儿具体体质量来决定给药方法,如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2)针对性护理干预:为热性惊厥患儿降温时最好选择物理降温法,尽可能避免药物降温,可用30%的医用乙醇擦拭患儿的腋下与手心等部位,将冰袋置于额头处,以此降低脑细胞耗氧量,防止患儿脑组织受损;当患儿出现热性惊厥要马上采取抢救措施,将患儿去枕平卧,把头部偏于一侧,避免呼吸道被分泌物堵塞且有助于排出呕吐物,将患儿衣领解开,维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氧;轻轻钳拉患儿舌部,防止口腔内舌后部出现后坠而堵住呼吸道;出牙患儿要于上下牙间置入牙垫,避免误咬舌部;密切监护患儿血压、瞳孔、心律以及意识等各项生命体征变化,一旦发生异常要马上通知医生处理;加强患儿家属的心理安抚,尽可能缓解其紧张与焦虑等不良情绪;抢救患儿时尽量保持室内安静、光线柔和、空气流通等,尽可能不搬动和刺激患儿;由于患儿存在的高热和惊厥表现,消耗了过度的机体能量,营养严重丢失,所以要告知患儿家属准备富含蛋白质与维生素的易消化的流质饮食,注意水分的补充,以免出现虚脱。

1.3、观察指标

对比2组患儿抽搐至意识清醒的间隔时间、抽搐停止间隔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发症主要包括脑损伤、癫痫以及再发热性惊厥等。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20.0软件统计数据,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以%和(±s)表示,分别来用χ2和t检验;p<0.05时说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中医急救及护理组患儿的抽搐至意识清醒的间隔时间、抽搐停止间隔时间均要明显短于常规急救及护理组(p<0.05)。见表1。

表12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例,±s)

表12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例,±s)

2.2、2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中医急救及护理组460例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是0.43%,常规急救及护理组460例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是7.39%,组间对比,中医急救及护理组要显着少于常规急救及护理组(χ2=29.603,p=0.000)。见表2。

表22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表22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3、讨论

小儿热性惊厥是儿科较为多见的惊厥性疾病类型,婴幼儿较为常发,主要是由于小儿非中枢系统因被感染而引起机体体温在38℃以上的发热症状,同时并有惊厥症状,若未给予及时救治可能引发癫痫、影响智力以及威胁生命安全等。临床上,热性惊厥是指三个月至六岁之间的婴儿和幼儿突然发作的情况,在严重的情况下也会出现口腔痉挛和起泡。临床上,通常认为该疾病与婴幼儿神经鞘的不完全发育、未成熟的大脑发育以及促进未成熟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感染密切相关。热性惊厥的发作通常会导致孩子窒息,从而导致脑缺氧现象。在急救治疗过程中,关键是要以最快的速度有效控制孩子的高烧和抽搐。热性惊厥的发作是急性的,发病率很高。如果抽搐过长或反复,脑细胞可能会受损,影响智力发育,转变为癫痫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在癫痫发作期间及时和适当的治疗和护理尤为重要。在西医常规护理中需要注意:(1)发热和抽搐的儿童发病时常引起窒息和脑缺氧,在其紧急治疗程序中,保持呼吸道畅通,进行氧疗,并迅速控制抽搐和高烧是关键。(2)为了赢得救援时间,护理人员应熟练应对医生的急救,熟练掌握抽搐的急救程序,各种急救药品、物品和设备应齐全,准确实施医疗嘱,每一秒都很重要。(3)积极做好热性惊厥儿童健康警示的处理工作,使儿童家长全面系统地掌握疾病知识,对预防热性惊厥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热性惊厥状态下的小儿脑部神经元会异常放电,使得神经递质合成与释放显着增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受到影响,以此诱发痉挛与抽搐等症。该疾病具有发病急骤、起病快速、常见性、多发性以及易反复等特征,各年龄段儿童均有可能发病,但是婴幼儿最为多发,若未能给予及时救治和有效护理,患儿的脑细胞可能受到缺氧性损伤,会对小儿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中医学表示,引发小儿热性惊厥的病因主要是热邪侵入与热毒炽盛所致,热毒侵入会上扰神明,从而出现惊厥。苯巴比妥抗惊厥药物会有效抑制脑内病灶细胞膜的兴奋度,通过辅以中药急救和针对性护理干预,用手指或针刺患儿水沟、合谷等穴位,能够达到活络、平肝熄风的目的,同时结合密切观察病情、心理疏导、降温护理、体位护理、呼吸道护理以及环境护理等护理干预方法,可以获得比较满意的急救效果。闫琦等[2]研究分析了小儿热性惊厥的中医急救与护理,结果显示中医急救及护理组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常规急救及护理组;中医急救及护理组家长满意度明显优于常规急救及护理组(p<0.05)。可见应用中医急救与护理方案,可有效治疗小儿热性惊厥,且家长满意度较高。李晓叶[3]的研究显示,经中医急救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案后,中医急救及护理组患儿抽搐症状停止间隔时间以及抽搐至意识清醒间隔时间明显更短,平均住院时间更短,患儿脑损伤、癫痫以及热性惊厥再发作等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与常规急救及护理组患儿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开展中医针刺与护理干预方案可有效缓解小儿热性惊厥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儿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丁姚[4]的研究显示,中医急救及护理组患者在抽搐至停止时间、抽搐至恢复意识时间指标上均短于常规急救及护理组,同时中医急救及护理组还具有住院时间短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小儿热性惊厥中医急救及护理干预可提升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适用于小儿热性惊厥患者。

此次研究随机抽取2017年10月—12月于我院就诊的920例小儿热性惊厥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把患儿分为常规急救及护理组和中医急救及护理组,2组患儿各460例,常规急救及护理组行常规急救与护理,中医急救及护理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急救与针对性护理干预,2组护理效果对比。结果显示,中医急救及护理组患儿的抽搐至意识清醒的间隔时间、抽搐停止间隔时间均要明显短于常规急救及护理组(p<0.05);中医急救及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是0.43%,常规急救及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是7.39%,组间对比有显着差异(p<0.05)。可见,加强小儿热性惊厥的中医急救与针对性护理能够获得显着临床效果。

高烧抽搐急救的正确方法篇2

我院2002年6月26日接收了一批毒鼠强中毒的病人,他们是某单位的14名职工,被人将毒鼠强投入饮水池中,集体进食中午饭后约1小时先后出现头晕,继而恶心呕吐、大汗、四肢乏力,大都数病人还出现抽搐、呈全身强直性抽动,持续1~5分钟,这批病人都发中热,实验室检查wBC(15~19)×109/L,心肌酶谱异常、肾功能检查异常。全部病人经过20余天的住院治疗,痊愈出院。

急救处理及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4~6L/分,保证氧气的供给,提高动脉血氧分压,保证脑细胞的供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保证输液顺利进行,有利于静脉给药,完成输液计划,加速体内毒物的排出,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毒鼠强中毒目前尚无特殊解毒药。专家推荐的毒鼠强中毒的处理方法是可采取催吐、洗胃、灌肠、导泻、对症处理、防止脑水肿、预防感染、营养心肌和脑细胞治疗。尽快控制抽搐发作,抗惊厥以苯巴比妥钠的疗效较好,也可作预防性治疗。重度中毒的病人可行血液透析及血液灌洗;病人发生惊厥时,要加强看护,防止跌伤或咬伤舌及口腔黏膜,防止窒息的发生,减少刺激和噪音。辟免诱发抽搐;认真观察尿液的颜色及性质、准确记录24小时尿量。以便了解肾脏的功能;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的变化、意识及病情变化;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多关心安慰病人,使之了解病情的转归,减轻紧张、恐惧的心理,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做好病人的基础护理,预防护理并发症的发生;认真观察病人呕吐物和大便的颜色及性质,尽早发现消化道的出血情况;在饮食上指导病人吃清淡、少刺激、易消化、低纤维、营养丰富的饮食。

讨论

高烧抽搐急救的正确方法篇3

“永别了,我的孩子!”

“永别了,我的孩子!”2008年8月22日,31岁的山西省柳林县农民王明亮,看了自己9个月的儿子最后一眼,拖着已被雨水淋透的身体离开了北京香山植物园。

当天凌晨3时许,王明亮将整整抢救了6个多月,最终死于进京求医招待所中的孩子就近送到了北京香山植物园。

在给路人留下一封请求帮忙安葬的信之后,王明亮带着“不知哭晕过多少次的”妻子,回了山西老家。

王小儿是王明亮唯一的儿子。2007年11月24日,王明亮盼来了“自己的命根子”。孩子出生当天,医院即为新生儿接种了卡介苗、乙肝疫苗。他剖腹产子的妻子同时做了绝育手术。

2008年1月2日下午,孩子满月后不久,柳林县柳林镇青龙村卫生所医生杨桂兰来到王明亮家,为孩子接种了第二次乙肝疫苗。

“一周后,孩子开始抽搐,刚开始,我们以为孩子可能冷着了。”王明亮说。

一个月后,大年初三的晚上,吃完奶后,孩子便开始呕吐,两个眼睛往上翻,脸上、身上发青。

正月初四即2008年2月10日1时许,孩子被送到吕梁市人民医院抢救。入院病历上写道:“继而呼吸暂停,微弱,面色灰白,频繁惊厥,发作时面肌颤动,口角抽动……”医院开出了《病危通知书》。

“救治11天后,控制不了抽搐,呼吸困难。儿科副主任高兰芳专程护送孩子到山西省儿童医院。”王明亮说。

该院的出院诊断为:吸入性肺炎伴中毒性脑病。

在山西省儿童医院治辽36天后,医生讲,能做的检查都做了,就是找不到病因。2008年3月26日晚,山西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韩红偕同一名护士,一路护送孩子赴国内在神经内科方面最具权威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住院6天后,主治医生熊晖通知王明亮:“我们也找不到病因,没有办法了,你们回家吧。”出院诊断:癫痫,多发性部分运动性发作、部分性发作持续状态,遗传代谢病。

“西医不行,中医治!”有亲戚向王明亮推荐了北京香山医院的中医大夫牛志刚,但无法安排孩子住院。王明亮只好带孩子回村,接受牛志刚医生的远程治疗。

2008年8月15日,看到孩子病情恶化,王明亮与妻子一起抱着孩子来到北京香山医院。然而,“这成了孩子生命中的最后一站”。

王小儿死后,王明亮开始查找儿子的死因,他采用了“排除法”:孩子发病后,先后就诊柳林县、太原市、北京市多家医院,做了无数检查。先后排除了“孩子大脑损伤引发的原因”,颅脑核磁共振“未见异常”,还进行了遗传基因检查,均没有问题。“孩子出生近两个月时,都很健康。”“接种乙肝疫苗一周后,便开始抽搐了,找过的医院都查不明白,西医、中医都救不了。”于是,王明亮将质疑的目标落到了疫苗上。

经过四个月的苦苦努力,依然没有救活王小儿的北京香山医院中医大夫牛志刚,2010年2月22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这孩子发病的因素会很多,疫苗可能也会是一个诱因。”

发病前,他们均接种过疫苗

与王小儿一样,经历过“接种疫苗――抽搐、发烧――救治――诊断不明――死亡”的孩子,在山西境内《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王克勤还发现了3人。

王克勤从山西最北部的天镇县到最南边的运城市,纵横奔走,调查了解到,除上述4户家庭的孩子因病死亡外,还有74户家庭的孩子“因病致残或因病受重大影响”。他先后访问了其中的36户,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发病前不久,均接种过疫苗。”

燕燕:女,2008年4月生,2008年5月29日接种乙肝疫苗后,沉睡不醒,5月30日早上8点出现喷射性呕吐,晚上9点多,开始抽风,5月31日早晨,在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被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目前不哭、不闹、不笑、不玩、不说,不会走路,“像个植物人一样”。

强强:男,2002年5月生,2006年7月17日接种乙脑疫苗,8月24日开始发高烧,8月26日半夜开始抽风,后来发展到昏迷不醒、口吐白沫、鼻子流血、四肢发硬、持续抽搐。在太原市传染病医院,被诊断为乙型脑炎。家人称孩子目前会不定时地抽风。

君君:男,2005年3月生,2007年10月15日接种百白破疫苗。五天后出现不良反应,初期表现是腿拐,行走不稳,且日益严重,随后出现了头痛、呕吐症状。在山西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专家多次会诊,没有诊断清病症,住院期间核磁共振影像报告显示脑萎缩,住院一个多月总算保住了性命。治疗花了6万余元。

晨晨:男,2006年7月生。2009年9月14日,晨晨的母亲田霞,原山西省疾控中心疫苗供应站护士,介绍了儿子晨晨发病的情况。2006年11月2日,晨晨接种百白破疫苗,一周后,体温高达37.2℃~37.4℃,并伴有抽搐。2007年1月9日住进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诊断为“婴儿痉挛症”。目前后遗症为癫痫。

莉莉:女,1999年6月生。2007年10月25日接种流感疫苗,11月28日接种流脑疫苗,2008年春节时感到异样,3、4月份后问题更加明显。表现为吐字不清,动作怪异,手、脚、头部常常不自觉抽动。各相关医院对病因一直查不清楚。

妞妞:女,2007年9月生。2008年7月7日接种了流腮疫苗,8月8日接种了乙脑疫苗,9月22日发高烧,浑身长满红斑。在山西省儿童医院诊断为血小板减少,疑似紫癜、脑炎,而具体病因始终不明。2008年10月7日到北京儿童医院进行治疗,最终确诊为坏死性筋膜炎。目前留下肢体活动困难后遗症。

慧慧:女,1998年6月生。2006年5月14日,在高平市野川村卫生所注射麻疹、风疹联合疫苗,2006年5月26日大便出血、两腿出现大量水疹。3天后被送高平市人民医院住院。6月2日后,先后转入长治市和平医院、北京儿童医院抢救治疗,诊断为过敏性紫癜,并引发肾炎,孩子病情经治疗并未好转,反而转化为紫癜性慢性肾炎。

靳中逸:男,1992年11月生。2006年8月26日下午,在三甲镇卫生院接种了乙脑疫苗。第二天,头痛、发烧。在入院治疗后,8月28日,退烧,回家休养,但当晚又高烧不退,赶到长治市和平医院就诊,确诊为乙脑疑似病例。患病后,落下了头痛后遗症,时不时地发作,受异味刺激头痛易发作。

豪豪:男,2002年11月生。2007年6月27日接种了乙脑疫苗,8月16日出现发热、呕吐、抽搐症状,在垣曲县人民医院治疗,诊断为乙脑。2007年10月11日,转入北京儿童医院治疗,诊断为症状性癫痫、肺炎。目前总计花费12.6万元,后遗症为癫痫。

蕊蕊:女,2008年9月生。接种了糖丸疫苗和百白破疫苗后19天开始发烧,10月16日就诊于运城市中心医院,诊断为急性播散性脑炎。目前后遗症瘫痪。看病已经花了23万元,蕊蕊母亲张海霞说:“我最大的期望:只求女儿长大成人,能自己上厕所就行了。”

重视生命的责任感

“如果不是看到新闻报道,我们不会联想到孩子在一段时间内频繁出现的头晕症状可能与疫苗有关。”一对来自太原的中年夫妇说。

疫苗事件的冲击波扩散之后,山西面临着被扩大化的信用危机,很多人开始多疑,认为自己孩子身体出现的一直难以查出原因的问题与疫苗有关。

家住太原的范女士说,在看到网上的新闻报道的时候,她的脑子有点懵了。因为女儿曾在2009年底的时候接种了甲流疫苗,她开始怀疑女儿头晕和四肢无力的状况和疫苗有关。虽然其中的因果联系并不确凿,但范女士对女儿身体出现的问题一直难以释怀。“这次事件危害的不是一个普通人群,而是一群年轻的,甚至还没有长大的孩子,我们都说孩子是国家的未来,但这种漠然的态度让我觉得可怕。”范女士说。

不可否认,正是由于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王克勤的《山西疫苗乱象调查:近百名儿童注射后或死或残》的报道,才让许多曾经注射了疫苗的患者把目光聚焦到疫苗上来,从而为病痛中的孩子找到了医治的方向和申诉的路径。

高烧抽搐急救的正确方法篇4

什么是高热惊厥?

高热惊厥是指除颅内感染及其他原有的神经系统疾病外,由其他原因引起的发热超过38.5℃时的突发性惊厥,5岁以下宝宝发病率为2%~5%。其中6个月~3岁的宝宝发病率最高,男孩多于女孩,惊厥也多发生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高热开始后的12小时内,一般短暂发作为数10秒之内,严重的也可达10~30分钟以上。发作后很快清醒,一次高热过程中,只出现一次惊厥。

温馨提示:并不仅仅高热会引发惊厥,也有一类为无热惊厥,常发生在一些非感染疾病,如颅内出血、脑水肿、癫痫、脑发育不全、脑积水、小头畸形,以及营养障碍、代谢紊乱(如低钙惊厥)、低血糖症、食物中毒、药物中毒及某些农药中毒等等。

高热惊厥什么样?

高热惊厥发作时样子有点吓人。宝宝通常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呼叫宝宝也没有反应,头向后仰或歪向一侧,双眼往上翻或斜向一侧或频繁地眨眼,脸色、嘴唇颜色苍白或发乌,牙关紧咬,口吐白沫(如果咬伤舌头时会吐血沫),四肢僵硬或有节律地抽动,还可能出现大小便失禁。就是俗称的抽风或抽羊角风的表现。

宝宝为何发生惊厥?

宝宝高热惊厥的诱因很多,往往是细菌或病毒感染所引起。如脑膜炎、脑脓肿、扁桃体炎、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和细菌性痢疾等。宝宝的神经系统发育欠成熟,高热使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

此外高热惊厥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24%的患病宝宝家族中有高热惊厥史,4%家族中有癫痫病史。有研究提示:某些基因的异常是发生该病症的基础。

高热惊厥发生时怎么办?

宝宝出现高热惊厥后,爸爸妈妈不要慌张,要保持沉着冷静。

1.高热惊厥时应松解衣裤,将宝宝置于通风的地方,立刻让宝宝仰卧平躺,松开衣领,轻轻扶住宝宝的身体,以免造成关节损伤或摔伤。

2.为防宝宝的呕吐物呛入气道,有意识地将宝宝的头侧向一边,及时清理嘴里、鼻子里的分泌物,防止宝宝吸入异物引起窒息。

3.抽搐时宝宝常常发生无意识的舌咬伤,妈妈可用清洁纱布包裹小木板(或婴儿勺的勺棒端)置于宝宝的口腔中。

4.抽搐发作时,妈妈用拇指压按人中(鼻子下中间位置)以开窍醒神,直至抽搐缓解,但指甲不可太尖,也不可太用力,以免刺破宝宝皮肤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温馨提示:1.不可以用力摇晃孩子、强行控制肢体抽动、捂汗退热,这些方法都是不正确的。

2.如果采取以上处理,抽搐不能平息,以致引起呼吸停止,则马上进行人工呼吸心外按压,然后立即通知120(或急救车,二者选其一)送医院诊治,切勿延误。最好家长不要自行抱宝宝奔跑,如果有气管内异物吸入,将会加重窒息程度。

3.如果宝宝反复出现抽搐,要注意记录发作的次数、观察抽搐的部位、程度及诱发因素、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等,以便医生了解疾病过程及脑损伤程度。

什么时候需要看医生?

宝宝出现以下情况,要带他看医生:

宝宝第一次出现高热惊厥;

宝宝1岁之内发生高热惊厥;

直系亲属尤其是父母有高热惊厥或癫痫病史;

发作频繁的复杂性高热惊厥;

复发的高热惊厥,但发作时的表现与以往显著不同。

高热惊厥影响智力发育吗?

高热惊厥是儿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发病高率虽然高达2%~5%,但大多数孩子不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和远期后遗症。

但由于高热惊厥发作时会出现呼吸暂停、青紫发绀等缺氧状态,惊厥持续时间过长会导致不同程度的缺氧性脑损伤。而这些不良预后与宝宝的原发病、发病年龄、惊厥类型、家族史等因素有关,有许多已不是简单的高热惊厥。

怎样预防高热惊厥的发生?

及时退烧是防止高热惊厥出现或反复发生的制胜法宝。当宝宝体温超过38.5℃时,妈妈就要及时为宝宝采取降温措施,尤其是曾发生过高热惊厥的宝宝。

物理方法降温:可以用20℃左右的凉水毛巾湿敷宝宝的头部。此外,买些冰垫放在冰箱最冷的地方,一发热就敷在头上或其他大动脉的地方,如脖子下、大腿根等地方。同时,高热不退时还可以洗温水澡,全身用温水擦拭,促进外周血管扩张,利于热量散出。

药物退热:家中应常备宝宝退热药,如美林、泰诺等。当物理降温法没有效果时,要及时用药物降温。也可以二者同时进行。另外,服药后还应多喝温水,以利出汗排热。

如果在家中不能退热,要及时去医院。

温馨提示:1.平时要预防感冒。天气变化时,适时添减衣服,避免受凉;尽量不要到公共场所、流动人口较多的地方去,如超市、车站、电影院等,以免被传染上感冒;如家中大人感冒,需戴口罩,尽可能与宝宝少接触;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家中空气流通。

2.提高宝宝免疫力。营养均衡、经常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提高宝宝抵抗力。

3.宝宝退热后,要观察体温、出汗情况。若汗出热退,则病情好转,及时为宝宝擦干身体,更换衣服及被褥,以防受凉。

有过惊厥史能打疫苗吗?

如果宝宝有惊厥史、癫痫史,一般不能接种百日咳疫苗、流脑疫苗,因这些疫苗可诱发惊厥。当妈妈带宝宝打疫苗时,要和负责预防接种的医生说一下以前曾出现过惊厥(几次?持续时间?什么时间?等),让医生决定宝宝是否可以接种。

高热惊厥会复发吗?

高热高惊厥常有复发,在初次惊厥发作以后,约25%~40%(平均33%)的宝宝在以后的热性病时出现惊厥复发。在高热惊厥宝宝中,1/3有第二次惊厥,其中的1/2有第三次发作。

高烧抽搐急救的正确方法篇5

但是一旦家长发现孩子真的误服了药物,我们一定切莫惊慌失措,更不要指责打骂孩子,否则孩子哭闹,更不利于说清真象,还会拖延时间。这个时候,家长要特别牢记四个处理原则:迅速排出,减少吸收,及时解毒,对症治疗。

家长首先要尽早发现孩子吃错药的反常行为,如孩子误服安眠药或含有镇静剂的降压药,会表现出无精打采、昏昏欲睡,一旦发现此类异常,要马上检查大人用的药物是否被孩子动过。其次,家长要尽快弄清孩子误服了什么药物,服药时间大约有多久和误服的剂量有多少,及时地掌握情况。

确认孩子吃错了药,在送医院抢救之前,应先做初步处理。催吐和更进一步的洗胃是两种主要的应急措施。催吐可用手指刺激咽部,使药物被呕吐出来,胃部内容物少者,不容易呕吐,要让其喝水,而且催吐不能套用土办法,让其喝盐水等带辛辣的汤水。一般体重一公斤给喝10~15毫升。成年者喝水后可用手指刺激舌根部引发呕吐。对于小孩,可以将孩子腹部顶在救护者的膝盖上,让头部放低。这时再将手指伸入孩子喉咙口,轻押舌根部,反复进行,直至呕吐为止。如果让孩子躺着呕吐的话,要侧睡,防止呕吐物在堵塞喉咙,吐后残留在口中的呕吐物要即时清除掉。

鉴于误服药物不同,我们也要相应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

误服一般性药物,剂量较少

如普通中成药或维生素等,可让孩子多饮凉开水,使药物稀释并及时从尿中排出。

误服有毒性,或副作用大的药物,且剂量较大如误服避孕药、安眠药等,则应及时送往医院治疗,切忌延误时间。如果情况紧急,来不及送医院,家长就必须迅速催吐,然后再喝大量茶水、肥皂水反复呕吐洗胃。催吐和洗胃后,让孩子喝几杯牛奶和3~5枚生鸡蛋清,以养胃解毒。

误服了癣药水、止痒药水、驱蚊药水等外用药品,应立即让小孩尽量多喝浓茶水,因茶叶中含有鞣酸,具有沉淀及解毒作用。

若是误服了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出的气体中有一种大蒜味,可让其喝下肥皂水反复催吐解毒。同时立即送医院急救。

误服腐蚀性较强药物

具有腐蚀性的药物可引起胃穿孔,在将病人送往医院的这段时间内,要由有医疗常识的人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如误服来苏儿或石碳酸,不宜采用催吐法。可以让孩子喝大量鸡蛋清、牛奶、稠米汤、豆浆或植物油等,上述食物可附着在食管和胃黏膜上,从而减轻消毒药水对人体的伤害。

如果误服的是强酸、强碱等药物,也不宜采用催吐法,以免使孩子的食管和咽喉再次受到损害,可先让他喝冷牛奶、豆浆等,对于误服强碱药物还可以服用食醋、柠檬汁、橘汁等;误服强酸,则应使用肥皂水、生蛋清等以保护胃黏膜。此外,对服药后已失去知觉或兼有抽搐的孩子,也不宜采用催吐法,应及时送医院抢救。

误服碘酒等,则应饮用米汤、面汤等含淀粉的液体。

误服药物不明

可用木炭或馒头烧成炭研碎加浓茶水灌服,以吸附毒物起解毒作用。

高烧抽搐急救的正确方法篇6

【关键词】急性中毒;一氧化碳;院前急救

作者单位:527300广东省云浮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是常见内科急诊之一,是院前急诊常见的急、危、重症,可造成以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多脏器功能损害,若不能及时有效地抢救治疗,将导致预后不良,部分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本文回顾性分析我科院前急救小组自2004年2月至2009年12月间院前急救的57例aCop患者的资料,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57例中男25例,女32例,年龄7~63岁,平均346岁均符合aCop的诊断标准[1]。

12观察指标观察病情好转时间、神志及肢体运动恢复正常的时间、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等。

13院前急救方法①当接到求救电话时,指导家属打开门窗及早将患者搬离中毒现场,保持良好通风,注意清除患者口鼻分泌物及呕吐物,同时注意加盖衣物进行保暖。②到达现场后迅速做出病情判断,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高流量鼻导管吸氧,对昏迷患者应迅速清除口鼻分泌物及呕吐物,取出假牙,头部偏向一侧防止窒息,舌后坠者可放置口咽通气管,有呼吸衰竭时,可用呼吸兴奋剂,必要时可现场进行气管插管术。③观察血压、心律、心率情况,开通静脉通道,同时给予甘露醇、糖皮质激素、纳洛酮、胞磷胆碱、醒脑静等药物治疗,以减轻脑水肿,保护大脑功能,缩短昏迷时间。④对症治疗:高热者可物理降温,头部戴冰帽,体表置冰袋,使体温控制在32~34℃,如降温时出现寒颤或降温疗效不佳时,可用冬眠药物。出现频繁抽搐者,首选地西泮10~20mg静脉推注,有呼吸、心跳停止者,应就地行人工心肺复苏术(CpR)治疗。⑤及时电话联系院内急诊科、高压氧治疗科,争取在短时间内将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⑥转运过程中,给予心电监护及血氧饱和度监测,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瞳孔的变化,对气管插管者,接车载呼吸机辅助呼吸。

2结果

经院前急救收治的57例患者到达医院时,意识由深昏迷转为浅昏迷26例,浅昏迷转为昏睡25例,现场死亡6例,病情好转例数占895%,其中死亡病例为中毒时间长、5例同时合并晕倒淹溺所致。

3讨论

31aCop中毒的病理生理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无臭味的气体,比重0967,吸入过量一氧化碳可引起中毒。aCop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急诊中毒之一,占气体中毒死因中的首位[2]。aCop主要损害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程度与中毒时间、浓度和个人体质差异有很大关系[3],中毒时引起细胞缺氧,脑细胞对缺氧最敏感,因而损伤最早也最严重,轻度中毒者病情很快恢复,严重者可以引起抽搐、呕吐、呼吸及循环衰竭,甚至死亡。由于一氧化碳经呼吸道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由于其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较氧气和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200~300倍,碳氧血红蛋白不能携带氧气,而且妨碍氧合血红蛋白的氧解离,这些因素都造成组织不同程度的缺氧[4],所以迅速采取高流量吸氧是纠正缺氧最有效的方法,但一般不超过24h,以免发生氧中毒。当一氧化碳中毒超过4h,即可造成神经系统不可逆的损害,引起神经并发症和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迅速改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组织供氧,尽快恢复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32aCop常见原因在日常生活中,家庭用火、烧炭取暖、热水器洗浴时缺乏相关气体使用的常识,是导致一氧化碳中毒的主要原因。中毒时支配人体运动的大脑皮质最先受到麻痹损害,使人无法实现有目的的自主运动,此时中毒者即使头脑还清醒,也想打开门窗求救,但为时已晚,手脚不听使唤,无法实现有效的自救。

33高压氧对aCop的治疗作用高压氧对抢救aCop安全、快速、有效,是aCop治疗的首选方案,可降低死亡率和后遗症的发生。高压氧可迅速增加机体的血氧含量,提高氧分压及氧的离散度,促进碳氧血红蛋白的解离和一氧化碳排除体外,从而改善机体缺氧状态,同时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阻断了大脑缺氧与脑水肿的恶性循环,从而促进脑功能的恢复。

34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aCop的效果,纳洛酮是羟二氢吗啡酮的衍生物,其化学结构与吗啡极为相似,是阿片受体纯拮抗剂而无活性,对阿片受体的亲和力大于吗啡与脑啡肽,能竞争性地拮抗应激状态下大量的β内啡肽所致的广泛病理生理效应,特别是能逆转呼吸、循环抑制及意识障碍等一系列中毒症状,有良好的催醒作用,能保护大脑功能,缩短昏迷时间[5]。醒脑静注射液为一种中药复方制剂,由安宫牛黄丸处方改制而成的水溶性注射液,主要成分有麝香、冰片、栀子、郁金等,它具有开窍醒脑、凉血活血、止惊、清热解毒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醒脑静具有清除氧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麝香酮抑制血管通透性,改善脑细胞水盐代谢,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促进意识恢复。故二者具有相同的吗啡受体拮抗作用,联合用药具有协同作用[6]。可大大缩短患者神志恢复的时间及肢体运动恢复正常的时间。

aCop救治重在早期、及时、正确的处理,能为患者提供快速、准确合理的院前急救服务,配合及时的高压氧治疗,醒脑静及纳洛酮的联合应用可提高aCop的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35937.

[2]贝政平.内科疾病诊断标准•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诊断标准.北京:科技出版社,2001:14471448.

[3]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67768.

[4]石应康.急诊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66168.

高烧抽搐急救的正确方法篇7

一、伤者被救出火场后,我们首先要做三件事

火场中的被困者可能受到的伤害是:吸入沈烟造成中毒,呼吸道和肺部被炽热浓烟灼伤,一些被困者还可能直接被火烧伤。被抬出火场的伤者若已进入昏迷或半昏迷状态,我们首先要做以下三件事:

1.解开伤者上衣,暴露胸部,松开皮带以散热;

2.急救者把手插入伤者颈后将其向上托起,一手按压伤者前额让其头部后仰,使伤者的呼吸道尽量畅通(做人工呼吸时,务必使呼吸道保持畅通开放);

3.将耳贴近伤者口鼻倾听有无呼吸声,观察胸部是否起伏,瞳孔是否有放大,检查是否有心跳、脉搏,确认有没有出现心跳呼吸停止。

二、心跳和呼吸停止,马上进行人工呼吸,一秒钟也不能等

在常温下,心跳停止3秒钟病人感到头昏;10―20秒病人发和昏厥;30―40秒瞳孔散大;40秒左右出现抽搐;60秒后呼吸停止。脑组织对血缺氧十分敏感,在呼吸循环停止4分钟―6分钟后,脑组织即可发生不可改变性损害。

复苏开始越早,存活率越高。大量资料证明:在心跳呼吸骤停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者可能有一半人被救活;4分钟―6分钟开始心肺复苏者可能有10%被救活;超过6分钟开始心肺复苏者可能只有4%被救活;10分钟以上开始心肺复苏者几乎无存活可能。

心跳呼吸停止,是最紧迫的急症,心肺复苏(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便是对这一急症所采取的急救措施。一旦确认伤者心跳、呼吸停止,必须争分夺秒进行急救,时间就是生命。

三、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首先要懂心肺复苏术的原理

人的心跳停止后,全身血液循环即停止,脑组织及许多主要器官因得不到新鲜氧气和血液供给而将发生细胞坏死。此时,必须在病人肺内有新鲜氧气进行气体交换的情况下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因此实施心肺复苏时,首先要做人工呼吸,再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人工呼吸的原理:正常人吸入的空气含氧量为21%,二氧化碳为0.04%;肺脏只吸收所吸入氧气的20%,其余80%的氧从肺脏呼出。因此,当正常人给病人吹气时,只要有较大的气量,则进入病人心跳肺内的氧气量是足够的。在病人心跳呼吸停止后,肺处于半萎缩状态,给病人做人工呼吸能在呼吸道畅通的情况下将新鲜空气吹入病人肺内以扩张肺组织,有利于气体交换。

高烧抽搐急救的正确方法篇8

夏季热是怎么一回事?

夏季热多出现于盛夏季节,多见于我国南部及中部奇热地区的婴幼儿,6个月以下和3岁以上的宝宝比较少见。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多数认为是由于气候炎热,幼儿体温调节功能失调所造成。得病的宝宝表现有长期发热、口渴、多尿、少汗或无汗等症状。当气候凉爽或雨后,体温有所下降,到了秋凉之后,症状可“不治而愈”。有的孩子今年患病后。明年往往还会复发,有的宝宝这种情况甚至会持续2―3年。

中暑是一种急症,先兆为疲乏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口渴,大汗淋漓,严重时体温高达40℃以上。经过降温处理后,同时补充水和盐分,如喝盐汽水或凉开水,吃些咸菜等;或可以口服下列药物,如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丸等,一般数小时内症状便可消退。

别和感冒混淆

患上暑热症的宝宝,和感冒相比咽部没有明显充血。不会有咽喉疼痛感;无流涕、打喷嚏、咳嗽等症状;病程较感冒要长得多。

夏季热的宝宝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但如果出现夏季热急症,如体温持续超过40℃,并伴有惊跳、嗜睡,甚至惊厥、昏迷等严重神经系统急性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夏天气压低、湿度大,如果通风不好,小儿的身体散热功能可能发生障碍,发生头痛、眩晕、疲乏、高热、呼吸脉搏快。这时家长可用冰袋敷额头,或温水浸湿毛巾擦拭身体进行物理降温。体温也不能骤降至38℃以下,以免出现抽搐。同时,每10分钟监测~次,并及时送医院治疗。

宝宝因高温蒸发汗液过多,出现大汗淋漓、疲乏、虚脱、四肢冰凉,体温低于正常、血压偏低等,严重者甚至昏迷。应该立即脱离高温环境,平卧或将头部放低,可以饮用微凉的淡盐水,边做上述急救,边准备送医院治疗。

水温以宝宝能耐受为限,沐浴时用手轻轻揉其皮肤,使周围血管扩张,汗孔开放,若能出汗散热效果更佳。每天1―2次,每次20―30分钟。

高烧抽搐急救的正确方法篇9

放鞭炮――炸伤

放鞭炮可增加节日气氛,但每年过年因放鞭炮而被烧伤、炸伤的患者都不少,其中大多数是青少年。

如手足部位被鞭炮炸伤,应迅速用双手卡住出血部位的上方,若有云南白药药粉或三七粉可以洒上止血。如果出血不止又量大,则应用橡皮带或粗布扎住出血部位的上方,抬高患肢,急送医院清创处理。但捆扎带每15分钟要松解一次,以免患部缺血坏死。对局部肿胀、疼痛、无皮肤开放的伤口,用冷毛巾湿敷。

如果被炸伤眼睛,则需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处理。如果有异物飞入眼内,切忌揉眼,要轻闭双眼或稍眨眼,让表浅的异物随泪水流出。如有异物进入眼球深部,绝不可压迫眼球,不要去揉擦和乱冲洗,最多滴入适量消炎眼药水,并平躺,拨打120或急送有条件的医院处理。

下厨做饭――切伤

春节期间,走亲访友,迎来送往,自然免不了款待客人,下厨做饭。纵然您的刀工再好,也免不了有可能出现切着手的现象,遇到切上该怎么办呢?

具体止血方法是:

第一步:止血。

手指根部两侧是血管分布最多的地方。因此,要先捏住受伤的手指根部两侧,并高举过心脏。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使用橡皮止血带效果会更好。要注意的是,橡皮止血带止血每隔15分钟必须将止血带放松一下,否则容易引起手指缺血坏死。

第二步:伤口处理。

1.伤口较小,流血不多的情况下,可用清水将伤口冲洗,并贴上创可贴。但需要注意的是尽量避免沾水,创可贴48小时要更换一次。

2.伤口不深但流血较多的情况下可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冲洗拭干后,用碘酊和酒精消毒、止血,也可以用“好得快”喷雾剂喷伤口,然后进行包扎。已感染化脓的伤口不能包扎,以免阻碍脓液的流出。一旦发现伤口有红、肿、热、痛的现象应该及时就医。

3.伤口较深、出血较多时也不能贴,应立即压迫止血,速到医院行清创术,视伤情而缝合修补。

注意:刀伤伤口不宜涂抹软膏之类的药物,否则不利于伤口愈合。

煎炸炒涮――烫伤

烧菜时被油溅到或被热水烫到大多症状较轻。一般来讲,烫伤一般只烫坏表皮,看上去发红,多不起泡,很痛;少数严重者可引起二度烫伤,可烫及真皮层,其特征是疼痛和起水泡。

烫伤后首先要脱离热源,去掉衣物。轻度烫伤可以用凉水冲洗或用干净的冷毛巾冷敷,这样会带走局部组织热量并减少进一步损害。用干净药棉蘸上氯霉素眼药水轻轻擦拭,不必包扎。要保持创面清洁,否则容易污染创面,加重损伤;皮肤起泡时,最好不要把水泡弄破,将水泡四周皮肤用酒精消毒,然后用干净布包扎。

如果是大面积烫伤,皮肤出现红肿,要尽快用冰块冷敷,并去医院救治。伤处肿胀时,去掉手表、手镯、戒指等,用一块干净、潮湿的敷料覆盖,并轻轻固定包扎,注意不要太紧。

异物卡喉

俗话说,年年有余。逢年过节,鱼也是人们餐桌上的一道大餐。如果不小心鱼刺卡了喉咙,可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来处理啊。

通常鱼刺最易刺在咽部扁桃体或其附近组织上,这时应让病人张大口,另一人借助自然光或用手电筒照射咽部,让病人说“啊”,同时迅速地用筷子或匙柄将舌向下压,充分暴露咽部,然后用镊子将鱼刺取出。如果鱼刺细小,也可试饮米醋使其软化。如张口看不见鱼刺,应速送医院请医生进行处理。如果不慎把骨头或硬物卡在喉以下部位,正确的处理方法是不要尝试取出,应赶快就医,异物停留越久,越可能引发炎症或穿孔。

“不醉不归”――酒精中毒

新春佳节,家人要团聚,亲朋好友要走动,兴高采烈间很容易喝酒过量。

急性酒精中毒通常可分为三度:轻度为兴奋期,表现为滔滔不绝地说话,时喜时悲,时愠时怒,颜面潮红或苍白,眼结膜充血,可有上腹不适、恶心甚至呕吐。中度为共济失调期,出现语无伦次,动作笨拙,步态摇晃。重度为昏睡期,表现为昏睡、呕吐、呼吸缓慢、心跳加快,特别严重时大小便失禁、抽搐、昏迷,可发生呼吸麻痹而死亡。

高烧抽搐急救的正确方法篇10

出现食物中毒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一、催吐。如果吃下去的时间在1至2小时内,可使用催吐的方法。立即取食盐20克,加开水200毫升,冷却后一次喝下,如果不吐,可多喝几次,迅速促进呕吐。亦可用鲜生姜100克,捣碎取汁用200毫升温水冲服。如果吃下去的是变质的荤食品,则可服用十滴水来促使迅速呕吐。有的患者还可用筷子、手指或鹅毛等刺激咽喉,引发呕吐。

二、导泻。如果病人吃下去的中毒食物时间较长,一般已超过2至3小时,而且精神较好,则可服用些泻药,促使中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外。一般用大黄30克,一次煎服,老年患者可选用元明粉20克,用开水冲服,即可缓泻。对老年体质较好者,也可采用番泻叶15克,一次煎服,或用开水冲服,也能达到导泻的目的。

三、解毒。如果是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毫升,加水200毫升,稀释后一次服下。

此外,还可采用紫苏30克、生甘草10克一次煎服。若是误食了变质的饮料或防腐剂,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鲜牛奶灌服。如果经上述急救,症状未见好转,或中毒较重者,应尽快送医院治疗。

食物中毒的分类

平时我们通常指的食物中毒有细菌性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而在各类食物中毒中,细菌性食物中毒最多见,占食物中毒总数的一半左右。细菌性食物中毒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在气候炎热的季节。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病率高一般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和食品有下列数种:

(1)细菌名称—沙门氏菌类:通常受到污染的食品:蛋、奶类及奶类制成品、肉类及肉类制成品,特别是家禽类食品(例如烧味卤味、鹅肠等)。

(2)细菌名称—金黄葡萄球菌:通常受到污染的食品:糕点、雪糕、奶及奶类制成品、蛋制品。

(3)细菌名称—副溶血性弧菌:通常受到污染的食品:海产品和腌制食品(例如海蜇、墨鱼、咸菜、熏蹄等)。

(4)细菌名称—腊样芽孢杆菌:通常受到污染的食品:剩饭、炒饭、冷盘、调味汁等。

(5)细菌名称—肉毒梭状芽孢杆菌:通常受到污染的食品:罐头食品、肉类制品。

(6)细菌名称—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通常受到污染的食品:肉类及肉类制成品。

食物中毒预防方法

(1)不要购买那些没有受到适当保护的食物(例如挂在店铺外边的烧味卤味和没有盖好的熟食等)。

(2)不要光顾无牌食肆和熟食小贩或从他们那里购买熟食或生冷食物(因为他们烹调食物的环境和方法大多不合卫生)。

(3)生吃的食物如刺身和生蚝,应向合乎卫生和信誉良好的店铺购买,以确保品质优良。

(4)选购包装好的食品和罐头时,要注意包装上是否标明有效日期和制造日期,如果没有标明日期的食品尽量不要购买,因为无法证明食品是否仍在有效期限内。另外选购罐头时,也要注意罐头的外型是否变形。

(5)在选购蔬菜水果方面,别太迷信蔬果的完美外表,因为过分完美外表往往是大量喷洒农药的结果。

食物的处理

(1)一般的细菌只能存活于正常的室温,在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下,细菌不易繁殖,因此充分的将食物煮熟,是保障饮食卫生的最好方式。

(2)将熟食物与生食物分开处理和贮存(以免相互污染)。煮食方面所使用到的器皿、刀具、抹布、砧板也是细菌容易孳生的地方,所以需保持相关处理用具的清洁干净,但是一般市民却常忽略生食与熟食的食品器具分开使用的观念。应该使用两套不同的刀具、砧板分别处理生食和熟食,以避免交互污染。

(3)选择新鲜的食品后,彻底洗净食品及相关处理用具十分重要。蔬果清洗的主要目的是去除表面灰尘、寄生虫,更重要的是将蔬果表面上的农药残留洗干净,以避免农药中毒。洗蔬果最好的方法就是先用水浸泡,再仔细清洗。

食物的贮存

(1)准备好的食物应即时进食。细菌繁殖和产生毒素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时间,在适宜的温度和足够时间条件下,细菌才能大量繁殖或产生毒素。因此,降低温度和缩短贮存时间是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一项重要措施。

(2)剩余的食物最好弃置,如要保留,应在摄氏4度或以下保藏。目前家庭保存食品的方式是利用冰箱,但要注意冰箱并不是万能的,千万不要把冰箱当作一个储藏室,冰箱内不可以塞太多的东西,否则冰箱内冷空气无法正常循环,会降低冰箱温度下降的效果,造成冷藏食品的腐败。

(3)冰冻的肉类和禽类在烹调前应彻底化冻,再充分均匀加热煮透并必须再将其煮透方可食用。已化冻的肉禽及鱼类不宜再次保存,鱼、肉等罐头食品保存期不得超过一年。

食物中毒的自救

(1)想吐的话,就吐出,出现脱水症状时要到医院就医。用塑料袋留好呕吐物或大便,带着去医院检查,有助于诊断。

(2)不要轻易地服用止泻药,以免贻误病情。让体内毒素排出之后再向医生咨询。

(3)催吐:进餐后如出现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时,可用筷子或手指刺激咽部帮助催吐,排出毒物。也可取食盐20克,加开水200毫升溶化,冷却后一次喝下,如果不吐,可多喝几次。还可将鲜生姜100克捣碎取汁,用200毫升温水冲服。如果吃下去的是变质的荤食品,则可服用十滴水来促使迅速呕吐。但因食物中毒导致昏迷的时候,不宜进行人为催吐,否则容易引起窒息。

(4)导泻:如果进餐的时间较长,已超过2~3小时,而且精神较好,则可服用些泻药,促使中毒食物和毒素尽快排出体外。可用大黄30克煎服,老年患者可选用元明粉20克,用开水冲服,即可缓泻。对老年体质较好者,也可采用番泻叶15克煎服,或用开水冲服,也能达到导泻的目的。

(5)解毒:如果是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毫升,加水200毫升,稀释后一次性服下。此外,还可采用紫苏30克、生甘草10克一次煎服。若是误食了变质的饮料或防腐剂,最好是用鲜牛奶或其他含蛋白的饮料灌服。

(6)卧床休息,饮食要清淡,先食用容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牛奶、豆浆、米汤、藕粉、糖水煮鸡蛋、蒸鸡蛋羹、馄饨、米粥、面条,避免有刺激性的食物,如咖啡、浓茶等含有咖啡因的食物以及各种辛辣调味品,如葱、姜、蒜、辣椒、胡椒粉、咖喱、芥末等,多饮盐糖水。吐泻腹痛剧烈者暂禁食。

(7)出现抽搐、痉挛症状时,马上将病人移至周围没有危险物品的地方,并取来筷子,用手帕缠好塞入病人口中,以防止咬破舌头。

(8)如症状无缓解的迹象,甚至出现失水明显,四肢寒冷,腹痛腹泻加重,极度衰竭,面色苍白,大汗,意识模糊,说胡话或抽搐,以至休克,应立即送医院救治,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当出现呕吐时,特别是有呕吐、腹泻、舌苔和肢体麻木、运动障碍等食物中毒的典型症状时,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