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骨折的急救护理措施十篇骨折的急救护理措施十篇

骨折的急救护理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9:21

骨折的急救护理措施篇1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202-02

骨盆是由骶骨、骼骨、耻骨、和坐骨连接而成的一个完整的闭合骨环,除了保护膀胱、直肠、血管、神经外,还是下肢支持躯干的桥梁,行走、运动的枢纽。常因强烈的外力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有时肌肉猛力收缩亦可发生撕脱骨折。单纯的骨盆骨折不常见,骨折常合并广泛的软组织损伤以及器官损伤,骨折断端渗血可导致有效循环血量骤降,引发失血性休克。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创伤意外和交通事故频发,致使骨盆骨折的发生率也日益增高。据报道,在所有骨折中,骨盆骨折发生率约为1--3%,在因交通事故死亡人群中,骨盆骨折是第三位死因。骨盆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创伤,除了局部肿胀、疼痛、功能障碍之外,还伴有不同程度的休克,合并血管、神经、尿道、膀胱、直肠和女性生殖器的损伤等。骨盆骨折的并发症常较骨折本身更为严重,如果护理不当,导致伤残率及死亡率很高。

据统计,骨盆骨折的死亡率可高达5%~20%。我院于2006年1月~2011年6月间收治急诊骨盆骨折患者35例,临床抢救及护理得当,效果满意,现将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般情况:本组患者共35例,其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21岁-65岁,平均年龄36岁。车祸伤24例,重物砸伤5例,高处坠落或跌伤6例。

1.2合并伤情况:单纯骨盆骨折无其他脏器合并伤者10例,有合并伤者25例。其中,合并尿道损伤18例,腹盆腔脏器破裂12例,颅脑创伤6例,肾创伤5例,血气胸1例,失血性休克8例。

2急诊抢救

争取尽快完成患者的初步检查,确定患者伤情及合并症情况;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完善各项辅助检查,检查患者气道畅通与否,注意观察是否合并有颈、胸部损伤,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患者血容量,纠正患者休克状态,无合并伤的单纯骨盆骨折患者给予卧床休息或牵引、外固定治疗。腹腔脏器破裂出血、尿道断裂、膀胱破裂患者行剖腹探查术。骨盆骨折患者往往为复合损伤,在转运患者的过程中,可能加重严重复合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病情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在护理过程中更应注意,为减少搬动患者的次数,应尽量在床边完成各项相关辅助检查,如该项检查必须对患者进行搬动,应由医护人员进行陪同检查,及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一旦发生意外则立即就地抢救。为保护患者,避免加重损伤,应尽量避免徒手搬动患者,可使用担架或床单整体过床,不可随意改变患者。

3护理措施:

3.1生命体征监测:骨盆骨折患者需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如出现血压下降、脉率增快应及时进行处理。完善输血前血型检查,积极准备适当、充足的血源。做好术前各项准备。迅速建立充足、有效的静脉通道,保证液体入路的通畅。必要时进行浅静脉切开补液或者深静脉插管补液。补充液体应遵循“晶胶体并重、先快后慢”的原则,补充患者有效血容量,必要时及时进行输血治疗。

3.2抗休克治疗的护理: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失血性休克是骨盆骨折最严重的并发症,可危及患者生命。患者如有明显外出血,应立即进行压迫止血。一旦出现失血性休克征象,应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患者在抗休克过程中出现皮肤回暖、意识清、血压及中心静脉压上升、心率减慢、尿量增加等临床表现则表明抗休克治疗有效,此时应注意保持液体输入的速度及液量,心、肾功能不全患者或者老年患者应避免输入液体过多。抗休克治疗措施实施后,血压不升或上升后很快又下降,说明患者有活动性出血,此时应在积极抗休克治疗基础上及时进行手术探查。

3.3心理护理

患者入院时,及时安置床位,提供安静、整洁、舒适的环境,避免各种不良刺激。因为意外的创伤不仅使患者承受肉体上的痛苦,而且在精神上更难以接受。特别是年轻患者,往往表现为焦虑、恐惧、沉默不语,对疾病愈后生活不能自理、担心给亲人造成麻烦或经济困难等,所以医护人员要与患者谈心,关心患者思想情绪,采用安慰性的语言,使患者处于良好的心境中,与医护人员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并要通过良好的举止行为、表情和动作语言,加深护患之间的感情,以消除其恐惧感,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骨折的急救护理措施篇2

关键词:开放心气胸;急救措施;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114-02

血气胸知识胸腔内气体和血液并存集聚,临床表现为严重的呼吸困难、脉搏微弱,发绀,休克。患者出现开放性血气胸要立即进行紧急的抢救和护理,为患者治疗提供宝贵的时间。本文通过论述开放性血气胸的急救措施和护理对策,分析两者在开放性血气胸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2014年收治的开放性血气胸病68例进行研究分析。其中有35例肋骨骨折,4例心脏刺伤,10例骨盆骨折,12例颅脑骨折,3例各级损伤,4例肝破裂。68例患者中有男性65例,女性3例,年龄在15~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9±2.4)岁。

1.2方法为68例患者进行抢救和手术护理,分析抢救措施和护理对策应用于开放性血气胸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价值。

1.2.1急救措施及时的疏散患者身旁围观人群,保持人群镇静,冷静的进行抢救。为患者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患者失血过多,血压会下降,要快速的通过静脉通道静滴平衡液、低分子左旋糖苷以及及时出血,维持患者机体循环,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入院及时吸氧[1]。时刻观察患者的生命指征变化状况,血压,脉搏,呼吸等变化,采用心电图监护,每隔半个小时几率一次心电图。

1.2.2手术后护理为68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持续的进行心电监护,手术后24小时内,每隔半小时记录一次。加强对患者呼吸道的护理,手术后持续畸形信仰,每次雾化两次,雾化液为40ml生理盐水,地塞米松5mg,庆大霉素7万单位调配而成,患者吸入雾化液后,鼓励患者自助排痰[2]。对于患者胸腔闭式引流护理,首先要妥善固定防止扭曲或者拖出,保持引流管通畅。患者清醒后,取半卧位,保证引流瓶低于引流口。鼓励患者咳嗽和呼吸,可以有效的防止患者发生肺部感染。观察引流的容量,颜色和速度,同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缺氧、胸痛的情况。引流管护理要保证无菌操作,帮助患者进行翻身运动的时候,要注意防止引流管脱落。同时,患者在手术4天后可进食,食用高热量高蛋白饮食,然后逐渐给予普通食物。护理人员还要注意对患者的心理进行护理,消除患者紧张、恐惧、抑郁的心理,促进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1.3评价指标[3]向痊愈患者发放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对本次治疗的护理满意程度。调查问卷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其中非常满意与满意相加的百分比为总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患者治疗效果分析通过我院积极的抢救护理,4例患者出现大出血和复合伤死亡,其余患者均康复出院。治疗有效率为94.12%。见表1。

2.2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向患者发放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对本次护理的满意程度。见表2。

对开放性血气胸患者,严密的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是提高抢救和护理效果的基础保证,开放性血气胸,一旦确诊就要立即进行胸腔穿刺引流,开放性血气胸常伴有合并症状,病情变化迅速,如果观察不足导致错过抢救时间,就会造成患者死亡和不可晚会的后果[4.5]。急救期的护理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有重要的意义,要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保证患者的生命。

3讨论

本次研究中,患者治疗效果有效率为94.12%,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结果显示,开放性气胸患者采取积极的急救和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命质量,在临床上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巧玲.16例急性血气胸的急救护理[J].当代医学,2009,15(3):112.

[2]刘林.外伤性血气胸1例的急救与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4):160.[3]朱兴平.急性重型颅损伤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2,6(7):46-47.

骨折的急救护理措施篇3

【关键词】颅骨骨折;大出血;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263-01

颅骨骨折是因为颅骨受到重力或暴力的作用下,导致改变了原有的颅骨结构,一旦颅骨发生骨折极有可能会造成脑、脑膜、血管、神经等组织的损伤,甚至伴有颅内血肿、颅内感染、脑脊液漏等症,进一步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1]。颅骨骨折合并大出血抢救前期选取有效的急救措施,这对于挽救病人的生命有着重要的意义,依据上述事实,本文将我院三年内收治的颅骨骨折合并大出血患者30例进行研究,目的在于更多地了解该疾病的抢救方案与护理内容,更好地实现临床作用,为该类疾病的妥善治疗打下基础,相关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选择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颅骨骨折合并大出血患者共3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5例,患者皆为男性,平均年龄在36.45±4.5,其病因砸伤、车祸、高处跌落、摔伤等,经Ct检查后均诊断为颅骨骨折,其中硬膜下血肿者18例,颅骨骨折并有硬膜外血肿者12例。患者入院后,血压正常者3例,休克者4例,意识不清者6例。

1.2一般方法

观察组:当患者入院后,对其作创伤性评估,进一步确定其病情,以便指导抢救,仍保持清醒状态的患者出现恐惧、害怕等不良情绪时,应给予心理护理,鼓励和安慰患者。颅骨骨折合并大出血患者易于发生血液流向鼻腔、呼吸道的情况,一旦患者处于昏迷或意识障碍时,无法作出反射处理,致使分泌物误吸气道,而出现呼吸停止、呼吸危象,本组有8例患者口腔、鼻腔有大容量血液流出,将其头部偏向一侧,由主要负责人运用吸引器对其作气道、口腔血液清理,防止鼻腔误吸而致使出血加剧[2]。当发现患者出现舌根后坠时应抬起下颌或者在口咽内置入通气管,采用面罩吸氧,做好气管插管,使患者呼吸道保持通畅状态,必要时刻行气管切开,避免血液进入气道而发生误吸。对于躁动患者切忌使用吗啡、安定等镇静剂,避免抑制患者呼吸,本组有2例躁动患者无法配合治疗,对其慢速静推安定十毫克后,患者出现窒息,通过积极的抢救后呼吸得以恢复,在急救室内备好呼吸机,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呼吸机,帮助其保持呼吸。做好抗休克治疗,建立2条以上静脉通道,给予大容量液体补偿和配血,建立心电、血氧饱和度监测,重点观察其血压、意识、脉搏、呼吸等并做好记录,给予患者积极止血,做好手术前准备,例如留置导尿、备皮、查血、配血等,嘱医嘱给药,控制颅内压,将其送至手术室。

对照组:当患者入抢救室后,清理患者口腔、鼻腔异物,应及时开放其呼吸道,建立多条静脉通道,给予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按照常规急救护理流程,遵医嘱用药。本组15例颅骨骨折合并大出血患者均行开颅手术,整体来说,术后恢复情况不佳。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进行数据的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检验标准为α=0.05,p

2结果

本组选取的颅骨骨折合并大出血患者共30例,通过给予积极的抢救和治疗后,观察组1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14例患者得到及时抗休克和手术治疗,抢救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2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13例患者得到及时抗休克和手术治疗,抢救有效率为86.67%。两组患者抢救有效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4.324,p

3结论

颅骨骨折合并大出血患者抢救过程比较危急,一旦出血情况严重时,其治疗和抢救更是难上加难,其死亡率约达百分之四十。在急诊室中应及时对颅骨骨折严重性与并发症类型作出判断,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气管插管,随即建立起多条静脉通道,预防休克,作好术前准备工作,联系手术室作开颅血肿清除术[3]。

此类患者由于出血量极大,不易查找其出血与损伤部位,短时间内就可因大出血造成患者休克或窒息,甚至死亡,在抢救的过程中,唯有充分把握时间,才能最大限度的抢救患者生命。

参考文献

[1]曾雪燕,曾满凤.颅骨骨折合并大出血的抢救护理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1(4):103+107

骨折的急救护理措施篇4

【关键词】骨盆骨折;休克;急救护理

创伤性骨盆骨折是临床急诊工作中经常碰到的一种骨折类型,多由车祸、压砸、撞击等较大暴力所致。由于骨盆腔的解剖生理性因素,骨盆为松质骨,盆腔壁的血管及静脉丛极为丰富,骨盆一旦骨折出血,出血量可达到1000ml以上,极易导致患者休克死亡。我院2006年以来抢救此类患者27例,现将其急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27例,男性19例,女性8例;年龄18~69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5例,高处坠落伤7例,挤压伤5例;骨盆骨折合并全身上下肢多发骨折12例,合并多处肋骨骨折血气胸8例,合并脾破裂3例,后尿道损伤4例。27例患者就诊时均已发生休克。经过治疗,1例患者因抢救无效死亡,26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

2急救护理

2.1伤情评估

患者送入急诊室后,对于情况紧急者可通过绿色通道进入诊治程序,护士迅速进入救治流程和护理程序,一般按aBBCS法进行检查患者,a(气道)有无堵塞,是否开放;B(呼吸)动作和频度;B(出血)体表主要出血部位;C(循环)脉搏、血压、末梢循环;S(感知觉)患者意识情况刺激反应状态[1]根据检查的情况作出相应的判断和处理。

2.2辅助检查准备

2.2.1应查血、尿常规及血型,各种生化指标测定,对于该类患者要及时配好血备用,如病人不能排尿应进行导尿,以排除肾和膀胱的损伤。生化指标则指导电解质补液,特别是保持酸碱平衡,特别是对于休克患者容易导致代谢性酸中毒。

2.2.2根据患者的情况,X线检查,对骨盆拍正、侧位片,斜位片,情况严重可在病情允许下做Ct和三维重建。

2.2.3对于有腹痛、腹胀、腹肌紧张等有腹膜刺激征者,应行腹腔诊断性穿刺,考虑为实质性脏器的损伤,如肝损伤,脾破裂等。对于多次诊断性穿刺得出的阳性结果,要注意是否是腹膜间隙的血肿蔓延至前腹壁形成的血肿。

2.3病情监测和护理

对于休克患者,护士应迅速监测血压、心率、呼吸、Sp02、心电图等,找出休克的原因,尽早的建立静脉通道,一条为上肢浅静脉,另一条经颈内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早、足、快地补充血容量,同时给氧,氧流量掌握在4~6L/min,密切监测血氧饱合度。有开放性伤口时要控制出血,根据医嘱准确运用药物,严密观察止血效果和是否有再出血的趋势,并报告医生做进一步处理,必要时随时做好术前准备,进行手术止血。密切观察尿量,尿色和性质,单位时间内尿量的多少可直接反映休克的程度。

3并发症护理

3.1腹膜后血肿的急救护理

一般腹膜后血肿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腹膜刺激症,巨大血肿可沿腹膜后疏松结缔组织间隙蔓延至肠系膜根部、肾区和膈下,还可向前至侧腹壁。对腹膜后血肿的患者一般采取非手术治疗,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禁止急诊切开后腹膜,因为后腹膜切开后,压力减低,可引起大出血,可致病人迅速死亡。

3.2尿道、膀胱、直肠的损伤的急救护理

骨盆骨折的患者经常合并会淤血肿胀,下腹部彭隆伴有尿道口出血要考虑坐骨支骨折并发尿道损伤,局部治疗包括恢复尿道的连续性、引流膀胱尿液、彻底引流尿外渗;如下肢部存在压痛及肌肉紧张,导尿为血性要考虑膀胱破裂,手术治疗包括探查、修补、引流尿外渗及膀胱造口。在内出血时要考虑骨折端刺破直肠导致直肠损伤,以转流粪便、清创、缝合及引流为原则,并可与各相关科室协同处理。

4讨论

骨盆骨折出血抢救时,由于下腔静脉常因骨盆骨折导致的血肿受到压迫而使输入的液体得不到循环,因此切忌在下肢静脉穿刺或切开插人短的塑料管输血输液[2]。对于骨盆骨折的非手术治疗多采用股骨牵引、骨盆吊带的悬吊牵引以及骨盆外固定架固定等措施,对于这类患者在治疗前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消除他们对其采取治疗措施的错误认识,使他们充分认识治疗的必要性并主动参与配合治疗。同时护士要加强临床护理观察,提高对患者休克及并发症觉察的警觉性。只有通过及时合理的急救与护理,骨盆骨折并发失血性休克患者才能得到成功的救治。

参考文献

骨折的急救护理措施篇5

关键词外伤院前急救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3.213

abstractobjective:tosummarizetheprehospitaltraumaandemergencynursingexperience,improvethesuccessrateofresuscitationofpatientswithtrauma.methods:inJanuary2009~april2010atotalof78ynpatientsoftraumaadmissionsandtimelyonsitetreatmentandcare.Results:78cases,withwhich38caseswithheadinjury,fractureof27cases,13casesofthoracicandabdominalinjury;bandagetostopbleedingin45cases,fracturefixationin18cases,77casesoftransfusion;oxygen72cases,2casesofartificialrespiration.1patientdiedonthespot.Conclusion:theaccuracyofexperiencedstafftoconductsiteassessmentandfirstaidinjuries,shouldpayattentiontotheroleoffirstaid,scientificandstandardizedproceduresforemergencycareistoimprovethesuccessrateguarantee.

keywordfleshwound;Beforethecourtyard;administersfirstaid;nursing

创伤死亡有3个高峰,第二高峰在伤后数分钟至2小时内,有人称之为抢救危重患者的“黄金时间”,而有组织的创伤护理一般在第二高峰实施[1]。这就要求我们院前急救人员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现场,迅速对患者病情做出评估,建立静脉通道,保护重要器官,维持基本生命活动,为进一步救治赢得时间。我院2009年1月~2010年4月共接诊外伤患者78例,在现场及转运途中均得到有效的处置及护理,,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4月共接诊外伤患者78例,颅脑损伤38例,骨折27例,胸腹部损伤13例。

出诊前的准备:院前急救最重要的是时间效率,接到呼救电话时必须认真记录。遇到急救,迅速带上相应的急救物品、迅速出车。急救车上的急救药械按《急救护理学》内容配置,我们每日专人专班检查、清洁、消毒、补充急救药械,保证急救药械完好率100%。

现场评估:①在急救现场应按照以下顺序及时检查与优先处理以下危险因素:呼吸道梗阻,出血,休克,呼吸困难,反常呼吸,骨折;②在转运途中可进行病史采集,通过询问护送人员和事故目击者了解受伤机制,以发现一些隐蔽部位的创伤;③在现场急救时应采用“阶梯式治疗”和“分级护理”方法,在整个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前一级护理要积极地为后一级护理作好准备,尽最大可能将伤员可能发生的情况,在最初阶段给予处理和科学的预测。

立即使患者脱离危险环境,解除可以造成继续损伤的因素,呼吸道梗阻是伤员死亡的主要原因,应及时清除口咽部的血块、呕吐物、粘痰及分泌物,昏迷患者应使其头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误吸,缺氧患者可给予大流量吸氧,必要时给予面罩加压给氧。控制明显的外出血是减少现场死亡的重要措施,最有效的紧急止血方法是加压包扎止血法,即用敷料直接加压于出血处,并将伤部抬高,以控制出血。

抗休克治疗主要措施为建立静脉输液通路,补充有效循环血量,补液原则“先盐后糖,先晶后胶”,幼儿、年老体弱者输液速度不宜过快,在执行口头医嘱过程中应注意“三清一复核”,即听清、问清、看清,复核药名、浓度、剂量及用法,并保留空瓶以便记录和再次核对。

转运途中的观察与护理:①与局部制动:一般伤员均采取仰卧位,颅脑损伤、颌面部损伤应侧卧位,头偏向一侧,胸部损伤采用半卧位,休克患者采用中凹卧位,有骨折、血管、神经、肌腱损伤患者可选用绷带夹板石膏等制动,颈锥损伤患者使用颈托固定。担架放置要稳妥,固定牢靠,避免在转运途中剧烈颠簸加重患者的损伤,注意搬运时患者的。②在转运途中随时观察患者的神志、表情与瞳孔变化,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监测,采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③应及时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做好思想工作,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心,抢救工作中沉着冷静、有条不紊、迅速准确,以从容镇定的态度、熟练的技术、稳重的姿态,给患者及家属增加信任和安全感。及时提供抢救信息,力求减轻家属心理负担,取得理解与支持,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④院前急救的护理文件是非常重要的文书,我们要本着对患者负责、对自已负责的态度,一定要及时、准确地记录治疗所用的药物,采取的护理措施及详细病情发展过程,保证护理文件的书写质量,完整的护理文件记录会给下一步抢救治疗提供一些必要的数据和信息。

结果

本组78例,颅脑损伤38例,骨折27例,胸腹部损伤13例;交通伤50例(64.1%),坠落伤11例(14.1%),斗殴伤7例(9.87%),刀伤44例(5.64%),其它伤43例(5.51%);包扎止血448例,骨折固定185例,输液772例,吸氧718例,人工呼吸22例,当场死亡8例。

讨论

科学规范的急救护理程序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保证,规范化、程序化的抢救合理分工制度,可确保抢救工作快而有序[2],行之有效,从而使严重创伤患者得到迅速、准确、有效的急救,为争取急诊手术赢得宝贵时间,并为后期治疗及预后打下良好基础。护士的应急能力和熟练的抢救技能是确保抢救成功的基础。熟练的业务技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骨折的急救护理措施篇6

关键词:多发伤;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494-02

多发伤是指在同一机械因素作用下人体同时或相继受两种以上解剖部位或脏器的严重创伤。而这些创伤相互影响,可产生严重的生理紊乱并危及生命。严重多发伤的特点是伤情重、复杂、变化快、病死率高。因此,在急诊科进行的抢救工作是挽救严重多发伤患者生命的关键,而主动、及时有效的护理配合对抢救工作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现将本科2010年3月~2012年3月对53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本组病例53例,均由本院急救中心送入本科,病情均符合严重多发伤的诊断标准。男39例,女14例;年龄4~78岁,平均42岁年龄在受伤方式:车祸伤33例,坠落伤11例,刀砍伤6例,机器绞压伤3例。受伤来医院就诊时间为10min~3h,受伤部位以颅脑损伤、肝脾破裂、四肢骨折、肺损伤、腹部损伤、软组织伤等为主。就诊时心跳呼吸停止3例,处于濒死状态7例,其他处于休克状态。抢救无效死亡2例,其余经抢救处理后继续治疗。

2病情判断

2.1呼吸困难:多发伤后呼吸困难往往是由血气胸、张力性气胸、严重颅脑损伤、休克、异物误吸等引起。多发肋骨骨折导致连枷胸所致的呼吸困难表现为反常呼吸、胸壁异常运动;血气胸,张力气胸所致的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频率快;上呼吸道阻塞引起的呼吸困难表现为吸气性呼吸困难,有三凹征存在;颅脑损伤引起的中枢性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减慢,可有节律不整[1]急性肺损伤引起的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窘迫,顽固性低氧血症。

2.2休克:多发伤的休克一般为大出血所致,如严重外出血,肝、脾或大血管损伤。严重骨盆骨折、腹膜后血肿、多发长骨骨折也是常见的重度休克原因。休克早期判断意识尤为重要,有以下表现:意识恍惚或清醒而兴奋,脉搏大于100次/min或异常缓慢;轻度换气过度,尿量少。

2.3多发伤时估计失血量对诊断失血性休克有帮助,可通过以下方法估计:成人一侧肢体股骨骨折出血为500~800ml,如开放性骨折可大于1500ml,胫骨骨折出血多小于400ml,严重骨盆骨折合并腹膜后血肿失血量可达2000~4000ml。

2.4意识障碍:多见于颅脑损伤,严重创伤休克亦可有意识障碍。若发现存在意识障碍要注意观察瞳孔变化。有无肢体活动障碍及有无脑脊液耳鼻漏等,同时进行昏迷指数评分。颅脑损伤最严重的表现为脑疝形成,特点是进行性意识障碍加重,出现脉搏减慢,呼吸减慢,血压升高,后期出现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瞳孔不等大到散大。

3急救措施

3.1保持呼吸道畅通,改善缺氧:头、颈部外伤患者和昏迷患者,由于假牙、呕吐物、口腔血块、痰及分泌物和舌后坠等均可阻塞气道,导致窒息,因此应清除呼吸道异物或气管插管,必要时行气管切开,以减少生理死腔,改善呼吸功能。同时给予高浓度氧气,以纠正缺氧。吸氧可以提高肺泡内的氧浓度,促进氧交换,保持组织和器官的正常含氧浓度,以维持机体的代谢功能。多采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氧流量4~6L/min;若有血气胸,特别是张力性气胸,应立即行胸腔闭式引流,恢复胸腔正常压力,对疑有气管或肺损伤者立即手术治疗。心跳骤停者行心肺复苏的同时尽快做气管插管,以保证呼吸道通畅及充分供氧,有利于循环复苏。

3.2防治休克:抗休克的主要措施为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充血容量,严重多发伤性创容量是抢救创伤成功的关键,故应建立2条以上的静脉通路,必要时行深静脉穿刺,以便快速大量的输液输血和监测中心静脉压变化。快速输入晶体液和胶体液,前30min内输入平衡液1500mL,然后输入胶体,根据患者的血压、中心静脉压,尿量调节液体滴速。维持收缩压在80~100mmHg

3.3处理活动性出血:控制明显外出血是减少现场死亡的最重要措施,最有效的紧急止血法是加压包扎止血法,并将伤部抬高,控制出血。正确使用止血带,记录上止血带时间,每30min~1h放松一次,每次30~60s,上臂扎在上1/2处,大腿扎在上2/3处。解开止血带时不可突然松开,同时应压住出血伤口防止大出血造成休克。对开放性骨折、活动性出血患者,应及时给予夹板固定和无菌敷料加压包扎止血。腹腔出血者在抗休克的同时尽快送专科处理。

3.4病情观察及护理神志和表情:随着病情的发展,伤员会出现神志和表情的改变,如伤者意识逐渐模糊,表情淡漠,说明患者休克加重,头外伤患者清醒逐渐昏迷或昏迷加重,多说明有颅内出血或出血加重、颅内压增高,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予相应抗休克或降颅压等处理。

应留置导尿,肾脏是休克时血液供应变化最明显的脏器,故尿量的多少和尿液性质直接显示着肾脏血流灌注情况和肾脏有无实质性损伤,故应留置导管,记尿量,以了解血容量的补充情况,并密切观察尿颜色及性质的改变。

3.5做好手术前准备:及时做好配血、皮试、备皮、导尿、置胃管等术前准备。

3.6心理护理:在急救过程中,很多患者会现恐惧、焦虑、愤怒等各种情绪,在这种情绪作用下,伤员会做出很多不配合治疗的动作。他们的情绪不但让他们得不到及时治疗,甚至于加重病情导致恶化、死亡。这时候急救工作很难开展,护理人员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候,应该非常耐心地开展心理疏导,应用各种手段让伤员镇静下来配合治疗。这个过程是很困难也是很矛盾的,一定要保持冷静,此时体现耐心、细心、爱心尤其重要,一定要坚持用我们的耐心征服他们,让患者感到安全和信任,患者情绪的平稳也将会为抢救争取宝贵的时间。

4小结

严重多发伤的特点是伤情重、复杂、变化快、病死率高。及时有效护理配合对抢救工作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因此要范抢救流程,规范有序的抢救分工,确保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为抢救生命赢得时间。提高护士素质,护士要良好的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从复杂多变的状态中作出准确的判断,正确处理各种问题,并灵活运用沟通技巧,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让患者心身放松感到安全,同时要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并能善于判断分析各种监测数据,并及时向医生反馈,从而提高抢救速度和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汪小华,景新华,李月琴.63例急性脑外伤患者早期呼吸功能的监护[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2):180~181

骨折的急救护理措施篇7

关键词四肢开放性骨折;急救护理;人性化护理

四肢开放性骨折是临床常见的急诊原因,开放性骨折疼痛剧烈,且骨折处存在开放性伤口已与外界连通,因而易发生感染、出血性休克等问题。患者突然遭受意外伤害,身心均处于应激状态,情绪十分不稳定,在急救过程中往往不能很好地配合[1]。本研究分析了在对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的急救护理过程中加强人性化护理的体会,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本研究对象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4月126例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包括男68例,女58例;年龄22~76岁,平均(47.64±11.32)岁;体重48~82kg,平均(64.25±11.65)kg;受伤至就诊时间0.5~3h,平均(1.25±0.31)h;致伤原因包括车祸伤85例、跌倒伤22例、打架斗殴伤19例;文化程度包括本科8例、大专22例、高中46例、初中35例、小学15例。所有患者均有明确的外伤史,排除合并严重的内脏损伤、颅脑损伤、精神疾病、智力障碍、意识障碍、严重视听、语言功能障碍者。将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3例。采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发现两组具有良好的可比性,在性别、年龄、体重、受伤至就诊时间、文化程度等方面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急救护理,密切观察伤情变化,持续监测心电图、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等。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同时用监护仪。出现休克表现者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补液,维持有效的循环血量。观察开放性伤口出血情况,行加压包扎止血。严重出血者使用止血带并记录时间,每隔30min放松1次止血带,每次30~60s,以防肢体缺血。大量活动性出血者紧急控制出血,注意避免对血管、组织造成额外损伤。长管状骨骨折时妥善固定,严禁随意搬运,以防骨髓腔中的脂肪溢出,进入血管而导致肺栓塞、脑栓塞等。四肢开放性骨折有骨端外露者不宜复位,应暂时原位固定。手术前彻底清理伤口,以防感染形成化脓性感染而导致败血症、骨髓炎等并发症。实验组患者接受人性化急救护理,在常规急救护理、治疗的过程中与患者及家属积极沟通,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对其进行适时的心理疏导。告知患者只要积极的配合急救处理,预后情况较好。对因恐惧、疼痛造成精神崩溃、哭闹不能配合者适当给予镇静剂,并取得家属的理解和配合,共同安抚患者。每个护理操作均以患者为中心,均从患者的实际需求出发,注意动作轻柔,尽量不给患者造成额外的创伤。侵入性护理操作前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不适,使其做好心理准备。随时解答患者的疑问,使其安心接受急救治疗和护理。处理开放性创面时嘱患者不要看,以免血肉模糊引起不良的视觉刺激。

1.3数据分析方法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录入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χ2检验分析。p值<0.05时表示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2.结果

经过数据统计发现,实验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χ2=9.6923,p=0.0018)。

3.讨论

四肢骨折是临床骨折中的常见类型,开放性骨折由于存在着开放性创口,对急救处理造成了更大的难度。由于四肢开放性骨折是一种突发性创伤,因此对患者造成的心理应激尤为突出,加之骨折创伤引起的剧烈疼痛,开放性伤口出血引起的不良视觉刺激,对患者的情绪状态均造成不利影响。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导致患者不能很好地配合急救处理。因此在急救过程中应重视人性化护理,帮助患者稳定情绪,对确保急救处理措施的顺利实施有益[2~4]。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对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的急救护理中加强人性化护理,可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增进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刘红.人性化理念在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56-58.

[2]郁陈娜.四肢骨干开放性骨折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33):227-228.

[3]李玉恒,黄文卉.四肢开放性骨折的急救配合及辨证护理[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34(10):78-79.

骨折的急救护理措施篇8

目的:探讨多发创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方法,以提高其院前急救成功率。方法:回顾多发性创伤院前急救护理患者68例,总结分析处理对策及护理措施。结果:68例患者均成功转送入院。结论:在急救现场准确判断伤情及恰当救护、熟练规范的急救技术以及运送途中恰当的护理是抢救成功的保证。

关键词

护理;多发创伤患者;院前急救

多发伤是同一致伤因子导致的两处或两处以上器官的损伤,至少一处危及生命[1]。休克、大出血、呼吸衰竭是常见死亡原因。发生时程短、起病突然、情况复杂、抢救困难,鉴于上述特点,对多发伤患者现场急救和及时转运显得尤为重要。

一、资料与方法

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多发伤患者68例,男48例,女20例,年龄4~75岁。致伤原因:坠落伤4例,交通事故伤56例,其他8例。68例多发伤患者中开放性损伤22例,闭合性损伤46例。颅脑损伤18例(合并脊柱损伤5例),骨折23例(骨盆骨折3例),胸腹部损伤27例(合并腹内脏器损伤10例,合并血气胸4例,合并胸腹联合伤13例,Bp<80/50mmHg5例)均符合多发性损伤的诊断标准。

二、结果

68例多发性创伤患者,医护人员接到呼叫电话后3min内出车。在现场进行及时正确的处置,包扎止血22例,骨折固定24例,输液52例,吸氧48例,经医护人员现场处理后成功接诊入院。

三、讨论

院前急救处理:①时间、效率为重点。接到呼救电话时认真记录接电话的时间、电话号码、详细地址,患者主要表现、症状、意识状态,从出车到回院时间[2]。可在必要时电话指导现场人员进行简单急救,为伤员的抢救争取时间。之后立即通知司机、医务人员和担架员执勤,3min内出车。②到达现场后迅速判断患者有无威胁生命的征象,要一问、二看、三测、四摸、及早明确诊断。患者较多时,将其按伤情严重程度分类,以示区别。对相关危险因素分步处理,呼吸困难、出血、休克等为首要。对心跳呼吸停止及头部外伤者,及时进行有效心肺复苏。由于多发伤复杂,因此院前急救应按抢救、检查、治疗的原则,初期急救后再进行高级急救。

护理措施:①多发伤病情变化快,“时间就是生命”,急救应争分夺秒,护理人员应具备敏锐观察力及应急抢救能力,速度快、质量高是其应具备的素质,为患者的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②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多合并呼吸道梗阻,因此呼吸道的通畅显得尤为重要,应认真检查患者的呼吸频率、规律情况,当呼吸缓慢时(<6次/min),开放气道,放置通气管,吸入氧气以保证生命体征平稳,进行血氧饱和度的监测。立即对口咽鼻的分泌物予以清除,平卧头偏向一侧,使舌后坠患者侧卧,将舌体暂时拉出固定。③出血创口的处理:活动性出血作为首要处理征象,进行止血,浅部血管直接钳夹结扎止血,广泛创伤无菌纱布覆盖包扎止血。四肢大动脉应用气压止血带,上肢在上臂上1/3处,下肢于大腿中上1/3处,注明时间,每隔1小时进行放松,以免损伤神经,必要时夹板固定。腹腔脏器外露者,无菌敷料覆盖后用盆扣上,外用绷带固定。对开放性颅脑损伤者用无菌纱布覆盖临时包扎,单纯头皮出血者加压包扎。④建立静脉通道:多发伤合并休克需快速补液和脱水治疗并行,我们尽量选择上肢静脉,常规用18~20g一次性静脉留置针(Y型)穿刺置管,双输液管操作简单且效果好,急救用药也能得以保证[3]。用药时,医生口头医嘱下达后,护士需与医生核对后再执行,用过的空安瓿应暂时保留,以便核对。⑤加强沟通:由于损伤突然发生,缺乏思想准备,因此伤员容易焦虑惊恐。男性伤员所承担的家庭责任较多,更容易受到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因此医务人员的救治也应重视其心理,充分运用语言技巧安抚患者,给予其安全感,充分沟通,关心、安慰患者家属,达到高质量的救助。⑥转运途中护送:转运时充分注意脊柱、骨盆、胸部骨折的正确固定,选择合适的转运工具,有效防止继发性损伤。在救护车上釆取适当,无脊柱骨折可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位。对烦躁不安的伤员进行有效约束,防止静脉管路滑脱,保证治疗措施及时有效的实施。全程使用多功能监护仪,动态监测心率、血压、呼吸和血氧饱和度。了解损伤原因和伤情,注意隐匿损伤。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是否平稳,做到重点问题重点处理。保持呼吸道、液体、引流管通畅。如呼吸、循环异常应随时抢救;并认真详细做好记录。建立绿色通道,对伤情及早处理。⑦转送后的交班工作:交班时做好全面细致的工作,对伤员的伤情变化等详细介绍,救治方法和药物交接具体,便于院内的进一步处理。

参考文献

[1]李魏.院前创伤救治教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20.

[2]朱向阳.120急救中心(站)标准化运营、管理与急救网络规范化建设实用全书[m].北京:中科多媒体电子出版社,2005:41-61.

骨折的急救护理措施篇9

doi:10.14033/j.cnki.cfmr.2016.19.058

多发性骨折是骨科常见的急症,损伤部位多,一般多伴有大动脉损伤、脏器损伤、复合损伤等情况,病情严重复杂,假若抢救不当,随时会有生命危险[1]。因此,及时正确的抢救和积极有效的护理对挽救患者生命十分重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外科对2015年1-12月收治的39例多发性骨折患者积极救治的同时,给予精心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急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急诊外科救治的39例多发性骨折患者,其中男27例,女12例;年龄28~69岁,平均(37.28±10.92)岁;骨折原因:交通事故伤23例,高处坠落伤14例,斗殴伤2例;骨折类型:开放性骨折15例,闭合性骨折24例;受伤部位达2处者17例,3处及以上者22例。

1.2护理

1.2.1急诊初步处理(1)迅速评估病情。多发性骨折患者被送入医院后,急诊护士应迅速接诊,询问患者病史,了解受伤的部位、时间、原因及处理经过。询问病史的同时,立即解开或剪开患者衣裤,检查患者受伤部位,评估损伤程度,观察患者呼吸、心跳,结合患者或家属主诉,初步判断危及患者生命的损伤,立即采取措施紧急处理。(2)呼吸道管理。急诊护士要仔细观察患者呼吸情况。将患者头偏向一侧,立即清除口腔、鼻道内的血凝块、分泌物和呕吐物,避免引起窒息。患者多处骨折,失血量大,早期给予持续吸氧,5~6L/min。对呼吸抑制者立即行气管插管术,呼吸机辅助呼吸。(3)建立静脉通道,补充有效血容量。急诊护士要预见性的快速建立2~3道静脉通道,避免因患者病情变化静脉塌陷无法穿刺。快速补充有效血容量能维持患者的基本生理功能。按照补液原则先后补充晶体液和胶体液,一般在入院1h内输入液体不得少于1000ml。护理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中心静脉压、血气、尿量的变化,并做好记录,避免因输液过快导致循环负荷过重引起急性肺水肿。如无条件观测中心静脉压的,当成人尿量大于30ml/h时,考虑血容量基本补足,可减慢滴速。(4)病情观察。多发性骨折常常合并其他脏器损伤,骨折局部剧烈疼痛会掩盖早期症状,不能及时诊断治疗,影响疾病的预后。因此,在骨折处理的同时,急诊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每10分钟监测生命体征一次,及时发现潜在的其他损伤。密切观察患者血压、脉搏、皮肤黏膜、尿量变化、疼痛程度、皮肤张力和温度以及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等。发现患者面色紫绀或者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速、脉压差缩小,考虑休克,应积极抗休克治疗;如伴有多脏器损伤,要考虑多器官的因素,避免超量补液,并尽可能利用监测手段[2]。当尿量

1.2.2疼痛护理多发性骨折常伴有剧烈疼痛。通过询问和观察,急诊护士要明确患者疼痛的部位和疼痛程度,分析疼痛原因并作出针对性处理。在护理过程中尽可能不要搬动患者,避免加剧疼痛;检查外固定是否适当,避免过紧造成局部肢体缺血或者过松引起骨折端移位。患者疼痛难忍,确认无其他损伤和严重并发症后可给予镇痛药镇痛治疗。

1.2.3心理护理患者发生多发性骨折后,往往会出现焦虑、恐惧、抑郁、悲观、害怕、孤独情绪不稳、易冲动等多种不良的心理状态[7]。这种不良的心理状态会影响到患者疾病的治疗,甚至会失去最佳的治疗时间。因此,急诊护士应积极主动地与患者沟通,关心患者,耐心疏导他们的负性情绪。家属不在身边的要想尽办法及时通知家属来院陪伴。要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换位思考,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让患者能感受到急诊护士柔的一面;在救治过程中,要沉着冷静,动作麻利,操作熟练,体现出快、准,让患者或家属能感受到急诊护士刚的一面。这样可以培养护患之间的信任感,减轻患者或家属的不安心理,有效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救治。在紧张的护理过程中,急诊护士要合理分工、合理分配时间,将患者的初步诊断、下一步处理措施以及疾病的预后告知患者或家属,让患者或家属心理有充分的预期,并鼓励他们勇敢的面对疾病。同时,要引导患者家属在生活、精神上给予患者更多的支持。

1.2.4并发症护理(1)脂肪栓塞综合征。脂肪栓塞综合征是多发性骨折的常见严重并发症,发病急,如不及时处理将会导致患者死亡。为降低脂肪栓塞综合征发生,早期有效固定患肢后尽量避免搬动,特别是以长骨为主的多发性骨折。及时发现脂肪栓塞综合征早期症状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急诊护士应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和皮肤黏膜的变化。一旦考虑为脂肪栓塞综合征,首先要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开放气道,高流量吸氧;必要时马上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迅速开通静脉通道,持续心电监护。早期足量使用激素减轻脑水肿,冰帽降温降低脑组织的耗氧量,使用脱水剂降低脑组织代谢。(2)骨筋膜综合征。骨筋膜综合征多见于肢体创伤后,处理不当会影响患者肢体的正常功能,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急诊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病情,早期确诊骨筋膜室综合征,及时彻底地切开减压,有效应用抗生素及补充血容量,加强基础护理和切实有效的健康教育,积极预防并发症[8]。

2结果

被送入笔者所在医院急诊外科就治的39例多发性骨折患者经积极的抢救和精心的护理,病情稳定后收入院治疗或行急诊手术治疗的36例,其余3例死亡(1例失血性休克抢救无效死亡,1例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例考虑为肺栓塞抢救无效死亡),急救成功率为92.3%。在急诊救治期间,发生1例患者并发骨筋膜综合征和1例患者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因急诊护士观察仔细,发现早期疑似症状后及时通知医生处理,经对症治疗后,患者恢复良好。

3讨论

骨折的急救护理措施篇10

关键词:急危重患者程序化转运

转运患者是救护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此项工作完成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患者生命,而对后续治疗也有很大影响。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必然影响抢救效率和急救质量。我院将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53例急危重患者安全及时到达目的地的转运方法予以介绍。

1临床资料

53例急危重患者中,男40例,女13例,年龄8-62岁,平均31.6岁。病种:工业性外伤10例,交通事故25例,高空坠落9例,其它9例。颅脑损伤9例,四肢骨折14例,颈椎骨折2例,骨盆骨折4例,胸腹联合损伤16例,溺水5例,电击伤3例。

2程序化转运

2.1转运前准备

组织准备。我院急诊科成立17年,是市政府指定的唯一一家“120”院前机构,医护人员56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人员30人,副高级以上人员8人。多功能豪华监护型救护车8台,配有起搏器、氧气、心电图机、呼吸机、电动吸引器、气管插管设备。120接线同时开通三部急救电话,为患者提供便捷的健康需求服务。调度受理时间控制在1分钟以内,调派时间控制在1分钟以内,符合调度1分钟,出车1分钟的行业反映速度基本标准。[1]国际公认的合理急救半径是3-5公里,在通常情况都正常时,出诊人员在10分钟内到达现场。[2]

2.2抢救能力

制定培训计划,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完善应急措施,定期组织模拟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急应变能力,要求医护人员熟练掌握急救车内急救设备的使用,都要掌握气管插管、CpR操作技能,使医护人员从理论知识到实际操作水平不断提高、充实和提高。

2.3转运前评估

到达现场对患者进行两次评估。初次评估时间约2分钟,重点处理气道阻塞,维持有效呼吸支持,制止体表出血,积极抗休克,观察神志、瞳孔、CpR。再次评估时间约10分钟,采用创伤评估口诀进行评估,并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a:气道同时保护颈椎,B:呼吸,C:循环,D:神经,e:暴露身体、环境控制,F:量测生命体征、辅助检查、家属陪同,G:舒适措施,H:病史,由头到脚评估,i:检查背部,J:记录检查结果。通过评估能发现容易遗漏的微小损伤,有时甚至大的或可能潜在的致命损伤。[3]

2.4完善各项记录

病历、抢救记录和医疗文件时医疗纠纷中最重要的证据,据实书写记录及各种医疗文件。详细记录所进行的急救措施及对症处理方法、用药情况。同时让家属或患者填写转运知情通知书,以作为继续治疗和法律的参考依据。

2.5科学有效的转运方法

座椅担架转运,适用于胸部损伤的患者,利于患者呼吸,减轻伤口疼痛。铲式担架转运,使用于骨折病人。颈椎骨折病人,用颈托予以固定,保护好颈椎,转运过程中注意平稳,防止震动。骨盆骨折病人仰卧于担架上,两髋、膝关节屈曲,膝下垫以衣卷,两下肢略外展。搬运时注意平稳,不可反抬头、脚两端,使背柱过度弯曲造成新的损伤。

2.6转运中病情观察及处理

观察气道有无不畅或阻塞:注意患者舌头阻塞气道,松脱的牙齿或弃物,血液、呕吐物或其他分泌物,口腔软组织水肿,必要时放置口咽导气管或气管插管,维持气道通畅。

呼吸:观察自主呼吸,胸部起伏,呼吸速率和形态,皮肤颜色是否发绀,胸壁骨骼及软组织完整,呼吸音维持有效呼吸支持,给予吸氧,机械通气。

循环:触诊颈动脉,观察皮肤皮色,了解出血量,观察皮肤、指尖毛细血管充血和血压。建立两条大口径有效静脉通路,控制体表出血。

神经体征:观察意识状态,aVpU。其中a指清醒,V指对言语反应,p指对痛苦反应,U指昏迷。手指和脚趾对感觉和活动表现,评估瞳孔大小,光反射。

监测生命体征、保温:评估伤员对治疗的反应及进度,要严密监测气道、呼吸、血氧饱和度,清醒程度,皮肤温度,颜色,脉搏速率及强度,血压及尿量。体温过低会令凝血困难,要注意保暖。

心里护理:安慰患者不安的情绪,对疼痛患者可给予镇痛剂,以减轻患者痛苦。在转运患者时,医护人员注意动作哦轻稳,协调一致,平速适宜,确保患者安全舒适。

参考文献:

1.武秀昆.出诊空车的原因分析与减少对策[J].中国急救医学,2008,28(9):844-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