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科学思维的发展十篇科学思维的发展十篇

科学思维的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8:19

科学思维的发展篇1

关键词:实践;和谐共生;以人为本;系统整体论

中图分类号:D61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6-0029-02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它的创立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它是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开拓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新形态,深刻体现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方式。

一、从“理论的思维方式”到“实践的思维方式”的转变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立足当代中国和世界实践,关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借鉴了几十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关于社会发展理论的研究成果,贯穿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马克思之前的哲学,旧唯物主义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唯心主义则抽象地发展了人的能动性。结果都导致了抽象思辨地理解和解释世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和实践的思维方式,从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人的实践出发看待人、人的世界、人与世界的关系,摒弃了纯粹主观或客观的抽象思辨。马克思主义认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如何解释世界,而在于改造世界,使现存世界革命化。马克思主义从不脱离人的现实生存状态,从人们最基本的物质生产生活实践出发来把握世界,认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必须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生产出发来解释政治结构、社会结构、文化观念结构的变迁,不是意识和抽象的物质决定人们的生活,而是人们的生活决定人的意识,从而发现了人类彻底解放的现实道路,彰显出鲜明的现实关怀。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的历程生动体现了科学的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基石地位,“马克思主义,理论源泉是实践,发展依据是实践,检验标准也是实践。任何固守本本、漠视实践、超越或落后于实际生活的做法都不会得到成功。”

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旨在解决当代中国“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为最终目的,体现了实践的思维方式。首先,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就是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力量和基本力量,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其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也就是在实践中人的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丰富和发展的历史,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就是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使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都得到发展。不仅要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也要发展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和社会,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要。

二、从“主客二元对立”到“和谐共生”理念的转变

科学发展观着眼于人与世界的关系,科学地解释和回答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超越了近代的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确立了和谐共生的思维方式。

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兴起,人类社会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以牛顿的经典力学为代表的近代科学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使人们对人类的理性深信不疑,对人类理性的崇拜弥漫和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笛卡尔从我思推出我的存在,然后推出世界的存在和上帝存在,确立了理性原则,从而开启了近代主客二元分立的思维方式的先河。近代思维方式实质上是知性的思维方式,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主客二元分立思维、量化思维、机械性思维、线性思维。这种主客二元分立的近代科学思维方式有其合理性,但是由于对人的主体性过分强调,缺乏辩证的思维方式,逐渐走向了主客二元对立,在人类社会实践中则导致在主体与客体、自然与社会的关系上矛盾不断,危机重重。科学技术使得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人把自身当做主体,把自然看做被征服和控制的对象,这种人与自然的模式鼓励人们在改造物质世界的过程中为了人类的利益可以像操纵机器一样随意地支配自然,甚至破坏生态环境,对自然界进行掠夺性开发,竭泽而渔,导致生态灾难,危及人类的生存。如今全球能源危机、资源危机、气温变暖等等一系列生态问题不断涌现,导致世界上围绕能源、资源等经济利益的争夺而爆发的冲突不断增多,因此,在传统的主客二元对立思维方式的基础上推行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穷途末路。人类越来越意识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必须超越这种思维方式,实现人与自然、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和谐共生。

毋庸讳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着环境恶化、生态失衡、贫富差距、城乡差距等许多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指明了今后我国的发展必须尊重自然、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协调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不断为减少和化解矛盾培植物质基础,实现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克服主客二元对立思维,确立和谐共生的理念,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三、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理念的转变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纠正了过去人类实践中的唯生产力论,突出体现了唯物史观中“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按照唯物史观,衡量社会进步有两个尺度:客观的生产力尺度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尺度。马克思主义着眼于现代工人的生存状况,深入到现实经济活动的深层,科学批判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正是站在历史发展的客观尺度上,马克思主义高度评价了资产阶级所开创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由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类政治制度、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随之发生了深刻变革,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借助于商品经济这种经济形式,发展生产力,人类才能实现彻底解放,这是历史的必由之路。这也就是过去我们强调生产力的最终决定作用、强调在社会基本矛盾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必然被扬弃的依据,但是这有意无意地忽视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尺度、人文关怀。在理论上表现为见物不见人的机械决定论,在实践中则表现为只重视物质财富的创造、生产力的发展,不重视人的独立性和个性、人的思想道德和精神修养的提升,造成人的物化、异化。长期以来,国内外盛行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来实现GDp增长的方式。这种增长是以日益发达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来榨取和控制自然,实现快速的经济增长,以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财富需求。然而物质财富的增加没有带来预期的社会效应,相反却引发了一系列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如通货膨胀、经济结构失调、失业率居高不下、腐败和贫富分化等。很显然,这样的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

科学发展观既重视“物的发展”,更重视“人的发展”;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继续推进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更加强调为人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环境,扭转人们“以物为本”的发展理念,确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正如总书记所强调的,“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我们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改革开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要实现全面发展而非片面的发展,实现经济增长、政治民主、社会平等、文化繁荣、生态平衡等综合发展;要实现协调的发展而非畸形的发展,要深化经济政治体制改革,解决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矛盾;要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做到能源、资源、环境的合理利用。

四、从“单线发展论”到系统整体论的转变

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摈弃了过去线性的机械发展观,体现了系统整体论的思维方式。

科学思维的发展篇2

【关键词】建构解释发展科学思维

2013年美国最新公布的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提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科学教育新观点,那就是强调了科学课程建构的三个维度:科学工程与实践、跨学科概念和学科核心概念。这个新标准成为了指导全美科学教育的新纲领。笔者就科学工程与实践中“建构解释”这一实践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以《运动起来会怎样(一)》一课为例阐述如何在建构解释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一、亲身体验,依据原有认知形成猜想

以教科版四年级上册《运动起来会怎样(一)》一课为例,四年级学生已经知道运动起来会出现心跳加速、呼吸加快、出汗、口渴等现象,至于运动后为何会出现这些状况他们几乎一无所知。在科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再现、亲身体验的方法诱发学生的原有认知,激发他们求知欲,使其对为什么运动起来会心跳加速、呼吸加快等现象展开推测并形成初始的猜想与假设。

[教学片断]

师:这是老师给大家拍的大课间跑步的照片,我们知道在跑步的时候骨骼、肌肉和关节都参与了运动,此外我们身体里还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1:心跳加快、流汗。

生2:还有呼吸加快、口渴。

师:运动后我们的身体会出现这么多的变化,那你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呢?比如呼吸为什么加快了呢?

生1:新陈代谢加快,所以呼吸加快。

生2:呼吸加快是为了吸入更多的氧气。

……

二、亲历实验,依据实证初步形成解释

以《运动起来会怎样(一)》这节课为例,学生对于“为什么运动后会呼吸加快”这个问题提出了几种不同的猜测,为了使自己的观点被更多人接受,学生必定会寻找各种证据,如“我在某本科普书看到就是这么说的”“我在电视里看到是这么说的”,但这些证据都不是最直接的。俗话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所以只有亲历实验才能证明一切。

[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说了很多原因,到底谁的观点是符合事实的呢?我们先来感受一下呼吸前后空气的变化?

①体验活动:反复呼吸塑料袋里的空气,有什么感觉?

②交流自己的感受,试着解释吸进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生:反复呼吸塑料袋里的空气,我感到空气越来越不新鲜,呼吸也越来越困难了。

师:空气不新鲜和呼吸困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生1:可能是袋中的氧气越来越少的缘故。

生2:可能是体内排出来了一些“废气”。

……

师:到底是不是氧气减少了,如果是“废气”增加了,那这种废气是什么气体?怎么通过实验证明呢?

生1:找个仪器来测一下呼吸前后的气体成分。

生2:对,然后比较一下呼吸前后的气体成分。

生3:哪种气体减少了,就说明被我们人体吸收了,哪种成分增加了,就说明是我们体内排出来的。

师:同学们提出的想法真不错,那我们就来像科学家那样来做实验吧。

……

三、汇报交流,在多种解释中达成共识

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生活经验等因素,他们对于某一事物或现象可能会形成多种解释。当解释受到怀疑或者产生争议时,科学论证的过程就“应运而生”了,由此便会激发学生捍卫和辩护自己的观点以及质疑和挑战别人的说法。当某一种解释在争论的过程中获胜或者多种解释合成一种解释时,科学共识也就在此时达成。

[教学片断]

师:事实证明呼吸过后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了,所以我们反复呼吸保鲜袋中的空气后会感觉到不舒服,事实上其他气体的含量也发生了变化。

一般情况下人体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的比较表

气体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吸进人体的空气

(100克)78%21%0.03%0.97%呼出体外的气体

(100克)78%16%4%2%师:从这张表中可以看出呼吸前后哪些气体发生了变化?哪些气体没有发生变化?

生1:氮气的含量没有发生变化,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增加了。

生2:呼吸是把吸收了氧气,排出了二氧化碳和水。

生3:那呼吸加快也就是吸入了更多的氧气,排出了更多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吗?

生1:嗯,我同意你的观点。我还有疑问,就是那么多的氧气被吸入体内有什么作用呢?

生2:还有运动和氧气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

四、回归生活,在运用新知中完善解释

科学的目标是建立能够解释物质世界的理论,一种理论当它具有更强大的解释能力、能说明更广泛的现象,以及解释一致而简洁时,才能被人们接受。因此在科学课中学生所形成的解释如果能够解释多种现象,那么这种解释才是完善的。反之,那就需要对解释进行更深入的论证,使之更加详尽和精确。

总之,“解释”这是一种有意义的科学实践方式,它带领着学生努力去理解科学现象,而不是去复制课本或者其他权威所传播的科学知识。作为一线的科学教育工作者,我们有权利和有义务去创造一种宽松的氛围,让学生在形成更完善的解释的过程中不怕犯错和迷信权威,更加自主地参与到“建构解释”这种活动中去。

【参考文献】

[1]刘儒德.建模:一种有效的建构性学习方式[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1).

科学思维的发展篇3

关键词 创新思维;科学发展观;作用领导者

毫无疑问,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的思维品格,是一切创新的重要基础。各级领导干部由于其在社会管理中所处的特殊地位,思维是否具有创新性,对于能否正确履行领导职能,垒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意义犹为重大。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干挑战。

1 创新思维重要性概述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需要用创新的思维来把握其内涵。从非本原性的维度进行考察,创新理论是创新思维的产物。因此,要想真正把握创新理论的实质和精髓,认识其价值和意义,离开创新性的思维方法或思维模式,是根本无法做到的。

固有思维模式会潜在地但却顽固地以原有理论为版型,把新理论的蓬勃鲜绿剪裁殆尽以把它纳入原有理论的旧框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刚产生的时候,一些人就是这样来理解它的。他们说,讲生产力没有谁比马克思、恩格斯讲得深刻,讲文化没有谁比列宁讲得透彻,讲为人民服务没有谁比讲得精到。言外之义就是顺应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而创新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毫无新意。这些人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从深层原因分析,就是因为他们为固有的思维模式所桎梏而无法触及新理论、新思想的内核,犹如乞丐想象皇帝的生活就是每顿都能吃到烧饼一样。当前在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上,少数人也存在着类似状况。把“第一要义是发展”理解为“第一要义是大力发展生产力”,把“核心是以人为本”理解为“核心是以人民为本”等等,不一而足。从表面上看,是这些同志对科学发展观意义的理解出现偏差,但是问题的症结却出在思维方式上,即没有能够掌握科学发展观得以产生的创新思维方式,致使充满创新精神、富有新意的“新话”也被说成了老腔老调的“旧话”。

对于领导者来说,有无创新思维是能否理解科学发展观这一创新理论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对于领导者来说,有无创新的思维方式,还是决定能否将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的重要保证。领导科学研究表明,同一项决策由不同的人来实施,其结果是大不一样的。即使是一项不完善的决策,若由富有创新精神、意志力坚强的人来实施,也能在实践中弥补其不足,进而取得良好的实践效果。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离不开领导者的创新思维。这种思维的创新性至少反映在两个层面:制度和体制的创新,方法和措施的创新。比如,坚持以人为本,如何在制度设计上妥善处理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与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的关系,在收入分配制度上,怎样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等等。在发展问题上,用何种方法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背景下应对挑战,抓住机遇,如何结合本地区的实际选择独特而有效的发展模式。不同思维方式的领导会作出不同的决策,拿出不同的举措。这些决策和举措在优劣的层次上有上、中、下之分,犹如棋手面对同样的棋局,有的走出的是令人惊叹的妙着,而有的下出的却是令人扼腕的臭棋。“棋差一着,蹩手蹩脚”,“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因此,领导者有无创新思维品格,会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发展和进步。

2领导者品格——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人类对于未来实践活动状况及结果的一种前瞻性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主观对客观的反映。认识受主体、客体以及实践条件的限制,因而有受动性、滞后性的一面;但又因为人有自觉能动性的特点,认识又有能动性、超前性的一面,是人类对于未来实践活动状况及结果的一种前瞻性反映,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三代表以及科学发展的延伸。

211 解放思想的创新思维

创新的根本目的就是寻求最优的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案或办法。现实的世界是发展着的世界,万事万物都处于不断流变的过程之中。旧的问题有的解决了,有的没有解决或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他们或依然存在或以新的形式而存在,同时又会不断有新的问题产生。因此,人类始终面临着不断探索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的任务,面临着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思路和不同的解决方法的任务。影响创新的最大的主观障碍就是思维定势。所谓思维定势,简单地说就是过去的思维对当前思维的影响。当我们长期处于某一个环境,多次重复某一活动或反复思考同类问题时,头脑中就会形成一种思维习惯;一旦我们再碰到同类问题时,思维活动就会自然而然地受这种思维定势所支配。思维定势对人们平时思考问题大有帮助,它能使思考者在处理同类或相似问题时省去许多摸索、试探的步骤,不走或少走弯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大大缩短思考时间,提高思考效率。然而。当人们面临新问题时,就需要有新的思考程序和思考步骤,此时,思维定势就会起阻碍作用。因为,人的思维一旦局限在思维定势的框架内就会一条胡同走到底,而想不到其他的思维通道。此时。只有突破思维定势,另辟蹊径,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212 从一般思维中创新

创新性思维不是离开一般思维的“天启”思维,而是一般思维形式的共组。首先,创新性思维是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的辩证统一。“没有漫长而且有耐心的演绎推论,就没有丰富的直觉。”“从特殊到一般的道路是直觉性的,而从一般到特殊的道路则是逻辑性的。”在领导者进行创新思维的过程中,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是互为补充的:在逻辑方法还走不通的地方,就需要用非逻辑方法开辟新的通路,而当非逻辑方法已打开通路后,又必须及时地在从旧认识到新认识之间架起“逻辑的桥梁”。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对于创新同等重要。只运用发散思维,不重视收敛思维,就会胡思乱想,一事无成。只运用收敛思维不重视发散思维,则会因于成见,难干创新。在领导活动过程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只靠运用习惯的、传统的思维方法,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它要求有独特的、新颖的、创造性的思想方法,这就必然要打破现成的框架,冲破传统的约束。当前,我们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神圣使命,这是一项前人未为、他人未试过的事业,需要我们艰苦探索、勇于创新的事业。“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我们的事业能否发展,能否加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各级领导者的创新思维。思维创新,事业常青!

科学思维的发展篇4

一、在机关工会工作服务大局中把握科学发展的新理念

机关工会工作是机关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服从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大局。对于我们市直机关工会联合会来说,就是要紧紧围绕“打造活力机关党建,服务重庆科学发展”的主题,牢牢把握科学发展的新理念,按照中国工会十五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工会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机关工会工作的领导,促进机关工会工作的发展。

(一)要树立机关工会工作不断发展的理念。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要用新的发展理念推动各项工作的更好更快发展。就机关工会工作而言,要在发展中不断提高为中心工作大局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就不能仅仅是积极的延续现在的工作现状,发展不是事物的简单变化和重复,而是事物的前进和进步。机关工会工作要发展,就要从加强机关自身建设的整体实际出发,从机关职工群众的愿望实际出发,以调查研究的方法发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认真负责的态度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科学细致的精神谋划发展的路子,跳出工作审视工作,跳出传统谋求转型,切实增强工作的时代性、时效性和针对性。以工作载体和机制、服务意识等方面的不断转型动态地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新理念,不断加强机关工会工作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二)要树立机关工会工作以干部职工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具体到机关工会工作,就要以机关干部职工为本,客观全面地了解职工群众的意愿,切实维护职工群众的民利和合法权益,把他们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为机关工会工作的头等大事,对关系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住房、特困补助、家庭婚姻、文化娱乐等各个方面都要开展多种形式的“送温暖”活动,选准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形式,把温暖送到职工群众心坎上,千方百计把党的群众工作的抽象要求转化为机关工会工作的形象内涵,把机关工会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三)要树立机关工会工作统筹兼顾的理念。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就要理顺和摆正机关工会工作和机关各项工作的关系,比如开展一项群众性文体活动,既要总体考虑活动的通盘安排,又要考虑与业务工作的联系,要做到帮忙不添乱,两不误两促进,这一点非常重要。尤其是像我们市直机关工会联合会,下属136个基层单位工会,工作覆盖面比较大,各个基层工会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状况参差不齐,统筹兼顾更显得尤为重要。机关工会工作的统筹兼顾,包括了工作形势、工作内容、工作机制和工作资源等各个方面的统一协调、合理整合,在此基础上对工作的各个局部要做到突出重点、轻重有别、张弛有度。同志在中国工会十五大上提出:“要把更多资源和手段赋予工会组织”。那么在以后的机关工会工作中,有侧重地把重点放在争取和用好工会工作资源和工作手段上,这样也是树立和贯彻统筹兼顾理念的切实体现,以此为着力点,推动机关工会工作发展。

二、在机关工会工作改革创新中运用科学发展的新思维

当前,由于机关工作的性质、工作方式、人员构成等方面和企业有很大的不同,机关工会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难点、运行机制、活动方式,机关工会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机关工会工作是党的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更应该积极运用科学发展的新思维推动改革创新。

(一)推动工会组织建设要素的创新。要着眼于把工会建设成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通过创建“职工之家”、“工人先锋号”等多种形式的工作载体,不断加强自身组织规范化建设,以工作凝聚人心,以载体激发活力,以培训提高素质,不断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不断提高广大工会干部的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不断树立工会组织的新形象。比如,我们经过认真调研和考虑,把创建“职工之家”建设纳入机关总体创建工作,和机关党建先进单位的创建、文明单位的创建实行“三位一体、总体推进”,在实践中就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推动工作运行机制要素的创新。市直机关党的建设能否充满活力,能否为重庆实现科学发展多做贡献,机关工会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机关工会工作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会工作的运转是否有效率、机能是否正常。因此,推进工作机制创新是工会工作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就内部机制来讲,就要按照中国工会十五大“加强民主管理和基层民主建设,以职代会为基本制度,扩大有序参与,维护职工民利”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会员代表大会制度,把履行会员代表大会职能与职工行使民利结合起来,使机关民主管理工作渠道畅通、落到实处。同时,要加强工作日常制度的建设,通过探索实行年度、月份工作计划目标管理制度和工会事务公开制度,不断增强工会会员对机关工会事务的参与、管理和监督的积极性。就外部机制来讲,就要进一步探索“联席会议”、“协调会议”等制度,建立健全工会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协调机制,确保工会工作的开展有通常的运作渠道,与其他部门工作形成工作合力。

三、在机关工会工作与时俱进中体现科学发展的新要求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随着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经济中心工作的进一步加强,机关工会工作中将处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机关工会工作要与时俱进,保持蓬勃向上的态势与活力,就要积极适应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体现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发挥新作用。

(一)在服务机关中心工作中发挥作用。机关工会工作要找准在机关工作全局中的位置,主动跳出自身工作的小循环,自觉融入机关中心工作的大循环,着眼于提高工会工作的层次和高度,把教育引导职工群众作为机关工会工作服务中心的主线,为机关的各项改革、建设和发展多做贡献。把关注和掌握机关每个职工的思想、素质、生活状况和需求作为工作的一个个“点”,在充分了解工作“点”的基础上,形成工会工作意见、建议和措施的一条条“线”,积极反映职工群众的意见、愿望和要求,搞好上情下达的沟通,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稳妥处理和解决好职工群体、个体方面的问题,为机关领导提供决策依据,从而最终服务于中心工作这个“面”。

科学思维的发展篇5

发散性思维,又称扩散性思维、辐射性思维、求异思维。它是指从多种角度去思考探索问题,寻找多样性解决问题的思维。发散性思维的特点是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突破原有的知识圈,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并通过知识、观念的重新组合,寻找更新更多的设想、答案或方法。

幼儿科学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探索过程。这个探索过程需要幼儿具有好奇心、质疑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这与发散性思维的特点有着相似之处,因此,与其他领域相比,科学探究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有较大的优势。那么,老师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运用哪些策略能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呢?

一、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是幼儿进行发散性思维的基础

好奇、好问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探求未知、开启智慧、认识世界的内部动力,是探索和创造的源泉。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儿童只有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发明千千万万,在于一个问。”孩子的发问千奇百怪,有时甚至离谱。这时,我们教师应以愉快、积极的态度面对孩子,并给予耐心、正确的解答,或创造环境、条件,帮助他们自己动脑筋去寻找答案。“没有爱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老师只有对孩子倾注真爱,用自己的感召力去感染每一位孩子,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支持和帮助,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里,了解孩子的不同想法,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激发他们学习的自信和动力,从而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养成乐思、善思、勤思和敢思的思维品质。自主性游戏中,一些孩子被自然角的仙人球和仙人掌吸引,把参加游戏的事情抛到脑后。大家围着它们在讨论:仙人球和仙人掌有没有叶子。有的说:“没有叶子。”有的说:“肯定有叶子的,老师说过,植物都是有叶子的。”“那它们的叶子在哪儿呢?”我没有因为孩子们在游戏中擅自离岗而生气,反而将幼儿的谈话引导得更加深入。孩子们听到我的问题,更加积极地讨论起来,大家各抒己见,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在对与错的争论中,思维也跟着活跃起来。

二、提供适宜的操作材料,激发幼儿与材料积极互动,是幼儿进行发散性思维的动力

在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中,要创设良好的物质、心理环境,而教学器具、操作材料的准备和选择是一个关键因素。

1.感兴趣、易操作的材料。幼儿的科学探究过程,是幼儿自主与材料的相互作用,通过直接感知进行探究并获得经验的过程。幼儿年龄小,操作能力相对较差,了解和掌握的知识也较粗较浅,这个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给幼儿提供容易操作的材料,让他们用自己的能力“激活”材料,从而表现出自己的所思所想。玩水是孩子们最开心的事情,老师们也设计了许多与水有关的探索活动。“水不见了”活动中,提供的材料除了水之外,还有毛巾、海绵、餐巾纸、花布等,这些材料都是经常接触的物品,操作简单。在探究时,幼儿不会把较多的时间放在学习材料操作的方法上,而是放在操作的过程和结果上,脑袋中也只想着“同样装满罐子的不同材料能不能吸同样杯数的水”等问题。

2.一物多玩、可塑性强的材料。丰富的操作材料是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各种方式进行探索的条件,但过多的操作材料(特别是新异刺激的)有可能分散幼儿的注意力,还有可能造成一部分幼儿无从着手,反而不利于幼儿的探究学习。我们应该提倡一物多玩,这不仅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同时也能发挥幼儿的发散性思维,促进幼儿的思维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而一些容易弯曲、折叠或者挤压的材料,因为本身可塑性强,在幼儿探究操作中,会根据幼儿的不同思维进行变化,满足幼儿的不同需求。在“看谁落得慢”探索活动中,提供的打气筒、手帕、气球、纸等材料在幼儿的手中,气球变成热气球、手帕变成降落伞、打气筒变成了风箱,纸则直接变成了纸飞机。终于,气球让积木落得慢了,手帕让纽扣落得慢了,打气筒让羽毛落得慢了,纸飞机也慢慢落下来。整个活动中,幼儿运用这些材料尝试着不同的想法,思维也随着这些想法发散出去。

三、采用启发性的语言,鼓励幼儿大胆质疑,是幼儿进行发散性思维的保证

《孟子》说过:尽信书而不如无书。在我们的科学探究中,既要引导幼儿思考问题,又要鼓励幼儿敢于提出问题,甚至敢于质疑所讲的问题,这对于开发幼儿的求异思维非常重要。但对幼儿所提问题正确与否,是否与科学有关,都要认真回答、释疑,并予以表扬或支持,调动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增加学习气氛,使幼儿乐学、愿学,决不能挫伤幼儿生疑发问的积极性,更不能压抑幼儿思维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语言引导和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导”语要能拓展幼儿思路,发散幼儿思维,如,“如果……会有什么变化呢”“再试试别的方法”“和别人材料比一比,会有什么发现”等,评价语则要带有鼓励性、质疑性,不能是简单的“对”“不对”“很好”,而应该是“真的是这样的吗?”“谁有更好的想法?”“你觉得某某小朋友的回答怎样?”等。

四、设计多元化的提问,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是幼儿进行发散性思维的关键

多元化的提问是指在活动中要不拘一格地应用提问,使“问”能生“思”,“问”有所“得”。这时,“层次性”“开放性”“探索性”的提问方法,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成效。

1.层次性提问

良好的提问技巧,应能包含各认知层次的问题,其目的主要是针对不同幼儿的发展,让每个幼儿都能有机会参与思考活动中。层次性提问一般包括两种:一是由易到难,二是由表及里。每个活动中如能结合这两种提问进行,让幼儿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才能保证他们积极参与活动,参与思考。如,在活动“影子”中的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影子吗?什么时候会有影子?还有什么东西也有影子,为什么会有影子?”先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然后和小朋友一起做实验,了解影子的形成,提问:“影子是怎样产生的?怎样来改变影子的大小和形状?”随着问题的层层深入,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实践,寻找答案:物体不动,光上下左右前后移动都会改变影子的大小和形状,这个活动,从经验入手―找原因―发现变化―引中学习,一步步加深学习,充分体现了提问的层次性,在幼儿原有的水平上步步深入,扩展了幼儿的充分想象,使幼儿的具体直观思维逐步向高层次思维发展。

2.开放性提问

幼儿在积极、主动的科学活动中会有许多发现,会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因此,教师的提问不应追求唯一答案,而应设计有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幼儿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不同途径来思考,让幼儿自由表述自己的想法,培养幼儿思辨的习惯和辨证看问题的方法。如,在主题活动“和纸玩游戏”中,我的提问是“纸可以做什么?”小朋友的回答是:“可以画画、写字”“折纸”“包东西”“做成袋子”“擦嘴巴”“做成一百元的钱”“做成衣服”……每个小朋友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答案竟然这么多。在科学活动“顶纸板”中,我问“在把纸板顶起来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小朋友的回答是:“易拉罐很容易顶起纸板,胶棒有点难”“一定要把胶棒顶在纸板的当中才行”“用两根胶棒能很快顶起纸板”……在这些回答中,幼儿能从不同角度和层次思考问题,活跃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3.探索性提问

幼儿都有好想象的特点,因此,我们对幼儿提出的问题应有一定的探索性和启发性,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发挥。如,在“认识轮子”的活动过程中,提问:“除了汽车、自行车、小推车有轮子外,哪些东西也应装上轮子,为什么?”问题具有探索性,小朋友们说了很多:“鞋子上装上轮子,我们穿上有轮子的鞋子会跑得很快”“电视机装上轮子搬起来很省力”“电冰箱装上轮子可以推来推去”“房子装上了轮子,房子可以搬来搬去,想住哪儿就把房子搬到哪儿”……其实想想,这些回答也不无道理。■

科学思维的发展篇6

其一,人类社会生态系统。《社生与协发》指出:全球人类的所有人们,统统都生存在社会生态系统中。这种社会生态系统,一般是由社会生产群体(农民、工人、商人、军警、知识分子等)、社会管理群体(土地主、工矿主、管理者、企业家、公务员等)、社会败坏群体(腐败分子、贪污分子、破坏分子、社会蛀虫、社会渣滓等)、生存环境条件(无机环境、有机环境、人文社会环境等)四个子系统即要素所组成。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是社会生态系统中的一分子即要素,谁都脱离不开该系统而孤立地生存;并且正因为我们已经身在社会生态系统中了,所以才不识其真面即本原。只有通过不断地自觉学习与实践社会生态理论之后,我们方可能动地适应、认知和改造其所在的社会生态系统。恰好这本专著正可助我们入门社会生态学和协同发展论一臂之力。

其二,人类社会生态根基。社会生态研究揭示与阐明,社会经济以社会生态为根本的基础即根基。因为社会实践充分展示并且证明,社会经济的发生与发展,完全是由人类这个社会生态的主体与其环境客体交互作用所构成的社会生态系统的结构质量和功能效率直接决定的。正因为如此,社会经济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基本环节,统统都离不开社会生态系统的支撑与制约。试想,如果没有生态环境(无机环境、有机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提供充足的原材料、能源和人力资源的话,根本就不可能制造或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资料和产品来;再想,如果没有生态社群(经营者、销售者和消费者)及时经销与消费了这些产品的话,社会生产乃至整个经济系统都将无法维持下去。因此,社会生态系统是整个人类社会大系统(包括经济、政治、法律、军事、文化、社区、乡村等)生存与发展的根基。显然,无论是社会经济还是社会政治以及其他的社会存在,等等,倘若缺失了社会生态根基的话,它们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或无本之木。有鉴于此,为从根本上真正解决人类社会的各种社会问题与矛盾,就必须从社会生态的根基上着手,来考察和讨论社会经济问题,再从社会生态及经济,进一步来考察和讨论社会政治、法律、文化等所存在与发生的各种社会问题与矛盾,由此方能准确找到问题与矛盾的症结或根源,从而事半功倍地解决好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与矛盾。面对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资源垄断、分配不公、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社会对立等严重的社会问题与矛盾,社会生态研究指出,所有这些社会问题与矛盾的根源,本质上都是社会生态失衡与紊乱所造成的。要想真正解决好各种社会问题与矛盾,切实保持人类社会的均衡发展,以便维持社会生态平衡,就必须从社会生态的根基上,准确找到并消除破坏社会生态平衡的各种因素与条件,由此才能逐步实现社会生态的公平正义,从而确保社会和谐与安定。需要强调指出的是,社会生态根基论是对社会经济基础论这一唯物史观原理的进一步丰富与深化,同时也是经济基础论自身的与时俱进和时代创新。

其三,人类社会协同发展。《社生与协发》一书将现代系统科学的协同学原理和方法,引进用于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时发现,构成人类社会大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如社会子系统、生态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等,通过“各部分之间的高度协调”与同步发展,整个人类社会“系统便能以自组织形式产生特定的功能”,抑或形成“在没有外界干预下获得新结构的系统,即自组织着的系统”,〔1〕例如形成了新的社会生态系统、生态经济系统、社会生态经济系统等全新的系统类型及其相应的结构、功能与特征,由此推动着人类社会逐步地由无序到有序、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协调同步发展亦即协同发展。可见,将哈肯的协同学用作科学方法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便开启了人类社会发展研究的创新思路和全新方向,从而也就建构起了协同发展论的战略新构想。协同发展论由系统协同发展论的中心(核心)战略、空间与时间协同发展论的两翼(协作)战略这样三个部分所组成。

其四,社会生态系统就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本主义”的辩证统一体;亦即“自然化人”与“人化自然”确已“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体系。〔2〕今天,我们从社会生态的视角来看,亦即当我们站在社会生态学的科学前沿来思考时,马克思所定义的“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亦即“自然化人”与“人化自然”的辩证统一体系,显然就是达到与维持社会生态平衡及优化的最佳社会生态系统;同时,也是不再“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和忧惧“自然界报复”人类(恩格斯)这种人天和谐依存的良性社会生态系统。无疑,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是“自然化人”与“人化自然”所“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体系的重要论断,同当代最佳即良性社会生态系统及其平衡与优化的基本理论,本质上彼此是相通的和一致的,并且更是琴瑟相和。可见,当代的社会生态学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它们是并行不悖、相辅相成的,由此自然成为十以后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生态文明不可或缺的科学基础和理论指导。

其五,实施协同发展战略确保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落实。《社生与协发》一书强调指出,协同发展战略理论的实施,可以同时从系统协同发展、空间协同发展和时间协同发展这样三个方面,积极推进人类社会的良性循环,由此确保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落实:首先,系统协同发展论坚持,人类社会复合系统中的各个组成子系统,如社会子系统、生态子系统、经济子系统,以及由它们所构成的发展状态(空域)子系统,和发展过程(历时)子系统等,它们均需保持协调同步发展即协同发展,由此确保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从而“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确保“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3〕这个科学发展观战略目标的真正实现;其次,空间协同发展论强调,无论人类社会复合系统中各组成子系统的空间状态,还是各产业发展的地域布局等,统统都要协同发展,由此而推进与确保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落实;第三,时间协同发展论也强调,无论人类社会复合系统中各组成子系统的时间进程或历史发展,还是各产业发展的历时进程,也统统都要协同发展,由此而推进与确保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落实。

综上所述,《社生与协发》一书初创了人类社会新的生态科学分支——社会生态学,也建构起社会发展新的战略理念——协同发展论,实现了生态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协同发展和科学发展的有机结合,由此极大地有助于实现党的十关于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大建设的统一,从而也就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并提供了社会生态与协同发展的新视野、新思路和新的思维方式。所以,该书的出版发行,确实值得我们祝贺与评介。中肯地讲,该书的确为研究与创立社会生态学与协同发展论做了开创性工作,并且开了个好头;然而,也由此留下了尚需深入探求的一些问题。为此,我同时也热切地期盼作者和学界同仁、尤其是青年学者们,继续深入地研究下去,以便为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和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持续营造更加浓郁的学术氛围,并且发挥其最佳化的科学功能。

〔参考文献〕

〔1〕〔德〕H.哈肯.信息与自组织〔m〕.郭志安等译.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xiii,28.

科学思维的发展篇7

一、计算中的估计

现行的数学教材安排了一些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贴近教学内容,情趣性浓厚的思考题,计算时需要结合估计求解。例如①请在1,2,3,4,5,6,7,8,9之间填上7个“+”和1个“×”,使其和为100。

②在1,2,3,4,5,6,7,8,9中插入加减号共3个,使其和为100。通过这些问题的探讨,培养了估算能力又可以发展学生的演算思维。

二、生活中的估计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条件限制,人们常常无法进行精确的计算和判断,这时需要估算。如买菜、购物、要估算质量和价格;行车走路要估算时间等等。如:小明每天上学需骑自行车约走半小时上坡路,他走上坡路大约是60米/分,由此估计小明家离学校有多少米?我们外出行程时间的安排,活动经费的估算等。这样的问题随处可见。

三、测量中的估计

利用工具在测量中由于测量人的方法、测量工具不同、因此其结果也不同。常作估计训练,可以灵活头脑.它也是一种实用技能,如:利用握距和指距测量杯子的周长。让我们来看这样一个例子:一个正方体的木板,表面积是208平方分米,如:把它据成体积相等的8个小正方体,每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从思维上培养,我引导学生从正方体和小正方体的表面积作比较,发现小正方体的每个面的面积都正好是大正方体相应面的四分之一,故为208÷4=52平方分米

四、衡量性估算

在考试时,教师往往要求学生采用先易后难的原则。在解决问题时,首先应估计问题的难度,解决可能性的大小;在解题过程中应估计各种方案的可行性和优劣;在解决问题后还应估计结果的可靠性等。

例如:某建筑工程中,需要将长18米的螺纹钢截成5米的螺纹钢,可以截成多少根?

此题不能简单地用18÷5=3.6即可,对应计算结果作出正确的估计,关键是计算结果不是5的整数倍,所以一根18米长的螺纹钢最多可截得5米长的螺纹钢3根,这一估计方法体现的去尾法。而打10斤油需用3斤的油桶4个。体现的方法又是进一法,所以估算方法的可行性又紧密的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不能仅仅限于单纯的四舍五入法。而应结合实际对所得到的近似数做出正确的答案。

估计带有直觉和猜想的成分,是一种跳跃式的思维。在利用估算解决问题时通常没有现成模式和常规的方法,最佳的结果往往需要多次的修正和尝试,因而估计也是一种开放性的、探索性的思维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科学思维的发展篇8

【关键词】思维方式思维方法与时俱进思维方式

【作者简介】刘奎林,龙江省委党校教授。

国家“十二五”规划鲜明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角度看,领导者的思维方式是否正确合理,直接影响着贯彻落实这一“主题”和“主线”的效果。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领导者必须解决思维方式问题。

一、思维方式的范畴

人作为思维主体,在认识和改造世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就会形成一定形态(样式)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正如马克思说的“整体,当它在头脑中作为思维整体而出现时,是思维着的头脑的产物,这个头脑用它所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而这种方式是不同于对世界的艺术精神的,宗教精神的,实践精神的掌握的。”①马克思一方面肯定了思维方式的存在,并指出这是思维着的头脑的产物;另一方面还认为这种思维方式是一种过程的整体,并与其他掌握世界的方式有所不同。

1.思维方式与思维形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思维方式本身不是实体性的东西,只是一种带有主观性的思维样式,它是由各种思维要素(其中也包括思维规律在内)有序地综合形成的有机整体。思维形式(规律)在本质上,对于物质、存在的第一性来说,是第二性的。从本体、认识两方面看,它都只是物质、存在的产物,或者说是大脑这块物质的反映。正如恩格斯所说的那样:“我们的主观的思维和客观的世界遵循同一些规律……这个事实是我们理论思维的本能的和无条件的前提”②。可见,思维形式(规律)与客观世界具有同一性,因而,它是客观的、内在的、必然的,是不依我们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然而,思维方式(样式)则是主体社会化的产物,它立足于社会生产方式、社会生活、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水平而不断发展变化,因此,思维方式是主观的且又是过程的集合整体。

2.思维方式与思维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作为思维途径和桥梁的思维方法与思维方式有联系但又有区别。思维方法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思维方法是指人运用各种科学知识指导认识和实践时,所采取的与这些科学知识相关的方法;狭义的思维方法是指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所涉及的各种方法,如分析与综合、演绎与归纳、抽象与具体、历史与逻辑等方法。此外,还有选择、控制、管理等方法。

广义的思维方法虽具微观性,但所凝结的各种科学知识、各样及其具体科学实验的精华,其各种“知识框架”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左右着主体思维方式的整体化。同样,狭义的思维方法,它作为主体思维方法又有其特殊的性质、功能和作用。两类思维方法与思维方式虽有差异,但又有同一性。它们纵横交织、相互影响、互相作用,综合形成有机整体。从这个意义上讲,主体思维方式必然承继着诸多思维方法体现的系统的整体性。在这种情形下,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成为同义语也不为过。所不同的是,思维方法在思维过程中是可变的,可替代的。而思维方式却不然,在特定的思维对象和思维环境中,无论是社会成员带有普通性的思维方式,还是领导者带有特殊性的思维方式,都是相对稳定的、趋于模式化,表现着整体思维格局的质的规定性。足见,思维方式不能等同于思维方法,但思维方式既包括广义的思维方法,也包括狭义的思维方法,是二者的协调统一。

二、领导科学思维方式的结构

领导思维方式就实体性而言,却是领导思维活动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是由许多思维要素有机的综合形成的系统整体,成为领导主体掌握客体的专有方式。固然与主体特殊的大脑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有密切的联系。然而,领导思维方式更重要是主体社会化的产物,受思维主体的社会性因素所左右。因此,应从社会文明的角度去研究领导思维方式的结构要素问题。

领导思维方式作为众多思维要素纵横交织、网络联结的综合整体,在加工信息、处理问题、科学决策的过程中又形成树状结构。从这些树状结构的思维方式中剖析它的构成要素,是一件较为复杂、较为困难的事情。如果从客体信息在领导思维方式的流程中剖析它的结构要素的话,一般说来,其主要构成要素有五项:观念、情境、视野、思路和评价。

1.观念。观念属于主观意识范畴。领导思维观念的形成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更离不开党和国家战略性决策的制约。领导思维观念与科学思维方式密不可分。观念既是领导科学思维方式形成和发展的出发点,又规定着领导科学思维方式的性质和特征。而领导科学思维方式作为观念的运动模式,又往往制约着观念的存在、形成和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领导科学思维方式并不完全是观念体系的附属品,而是相对独立的存在着。不能设想,一个领导者头脑中没有形成任何观念,却已具有了某种思维方式。也不能设想,一个领导者科学思维方式存在于他的观念体系之外。说到底,领导科学思维方式如何,是直接由其观念体系所决定的。

2.情境。情境属于思维主体内外环境。领导思维主体必须不时地调整内外环境并使之相适应。领导的内外环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样就需要领导主体将所理解和把握的各种新矛盾、新情况、新信息作为思维的对象,从而引起思维活动。事实上,从主体外部的经济、政治、科学、技术等都处于发展变化之中。这种发展变化常常有两种情形,一种易清晰可见,一种模糊难猜。科学地分析这两种情境,对于领导科学决策十分重要。可以说,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领导科学思维方式的风格和整体化的趋势。

3.视野。视野呈现思维空间。视野内涵着领导科学思维方式动态结构的时间要素和空间要素,也就是领导科学思维主体所能觉察到的时间跨度和空间广度。领导科学思维方式的视野呈纵横交错的状态。

从纵向看,领导科学思维方式表现为动态的时间序列。即以回顾历史,研究现在,预测未来的姿态总结经验教训,从领导主体中的内部和外部条件进行分析,也可对客体发展的可能性、发展趋向、发展规律分别进行短期、中期和长期的预测和展望,借以表现领导科学思维方式视野的深广程度。

从横向看,领导科学思维方式表现为动态的空间形式。即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风范实施战略决策,从而使领导主体在更开放的条件下研究客体、理解客体,并对客体的特殊本质、价值取向、前进方向有个准确、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借以展现领导科学思维方式视野的时代性。

4.思路。思路决定出路。领导思路的本质在于寻求恰当方法。思路是领导科学思维方式结构中的关键性要素,在领导科学思维方式诸要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现代的领导工作核心在于创意、创造或创新,而思路与领导工作的创造性关系十分密切:思路闭塞,就没有思维的创新性;思路畅通,思维的创造性就得以实现;思路豁然顿开,思维就会爆发出创意性的闪光和智慧的火花。

5.评价。核心在于价值评价。作为领导科学思维方式结构要素的价值评价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党和国家制定了“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各级领导者在具体工作中能否创新,这几乎成为民众的普遍价值评价准则。可见,领导科学思维方式的价值评价应具有开拓精神,它能使领导者不断发现并捕捉具有新用途的信息,也可从带有破坏性的信息中揭示建设性的有用度,从仿佛无用的信息中发掘有用的新质,从同一信息中发现若干不同的新空间,进而扩大、放大、推广信息有用度的范围。总之,价值评价的开拓精神,展现着领导科学思维方式的现化化风范和时代性特征。

三、领导科学思维方式的特征

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就是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这就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命力的根本所在。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的领导科学思维方式也同样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1.与时俱进思维方式。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着眼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明确要求党的高级领导干部认真研究马列主义特别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切实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这既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必然要求,也对建设一支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那么,如何“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呢?其关键在于首先转变战略思维方式、创新思维方式和辩证思维方式,而且这些思维方式又必须与时俱进。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思维运动总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及其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世间一切事物无不处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领导者对客观世界能动反映的思维、认识,以及思维方式,也必然处于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之中,没有也不可能有一成不变的终极思维方式。与时俱进的领导思维方式的意义就在于,紧紧跟随着时展而全面整体式地前进,这也深刻揭示着马克思主义没有结束真理,只是为探索真理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领导与时俱进的思维方式核心价值,在于更好地适应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根本要求,从而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

2.培养与时俱进思维方式有重要战略意义。作为肩负组织和推动中国和平发展的领导干部,培养与时俱进思维方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和重要。首先是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国际国内环境的复杂多变,既是挑战又是机遇。领导者能否立足国内面向世界,并以与时俱进的思维方式,沉着应对,抓住时机,作出符合时局要求的战略决策,实施又好又快的发展,促进民富国强,这是对中高级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其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同样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思维方式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领导思维方式只有与时俱进,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再次是提升领导者思维素质的需要。领导工作具有全面性、目的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特点,领导者在解决复杂性、突发性、全局性的问题时,不仅要有创新思维能力、战略思维能力、协调思维能力,而且还必须转变思维方式,这样才能总揽全局,抓住重点,打破瓶颈,解决问题。

3.领导者应注重培养与时俱进思维方式。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也是科学观的理论品质。与时,就是与时展强音共鸣,与时展趋势共舞;俱进,就是整体推进、全面发展。与时俱进思维方式,要求领导者跟随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努力在发展变化的实践中获取养分丰富自己,紧跟时代步伐,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为此,领导者必须经常作到“一要坚持、二要学习”。

一要坚持。就是坚持打破思维定势,树立与时俱进观念。所谓打破思维定势,就是要转变旧观念,扬弃旧习惯,构建新的思维空间。列宁曾说,千百年的习惯势力是最可怕的。俗语曰:“习惯成自然”。转变旧观念关键是确定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坚定共产党员的信仰、理想和志向;扬弃旧习惯,主要是扬弃思维旧框框、看问题旧角度、处理问题旧方法。树立新的思维空间,核心在于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适应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交融化,从而使领导者思维视野更开阔一些、思维创意更深刻一些、思维谋略更精彩一些。

二要学习。就是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科学知识,学习实践本领。党中央号召全党成为学习型政党,我们的社会也要成为学习型社会,领导者主管的单位也要成为学习型单位。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学习还必须包括现代科学知识内容。不懂现代科学知识,就很难理解现代化。不理解现代化,就很难去实施现代化,也就很难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躬身实践,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实践是永恒的知识源泉,群众是伟大的恩师。通过学习,才能提升思维境界,才能增长才干。无论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还是一个人,都必须注重学习。当今时代是快速多变的时代,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国际与国内、此地与彼地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日益加深,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蝴蝶效应”,这种多样化带来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社会价值观互相碰撞,这就要求领导思维方式必须与时俱进,只有这样,领导者才能真正做到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才能真正做到顺应大势,积极主动,把握大潮、拥有未来,维护大局、实现和谐。

注释:

科学思维的发展篇9

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首先深刻地反映在人的思维方式的影响方面,从根本上说,尤其是对基本观念的影响。划时代的新科学观念的诞生,将通过人的思维方式而影响全球社会一切组织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其内核就是价值观念的根本转变。

由于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以及耗散结构论、协同论、超循环论、突变论,特别是混沌理论等系统科学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的综合发展,已形成关于复杂系统思维方式。或称之为现代系统思维方式,这是l9世纪形成的辩证思维方式的继承、综合和创新的发展。这种思维方式已开始渗透到几乎所有的学科领域。

现代系统思维方式也即现代科学思维方式,是辩证系统思维方式与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结合的新形式。与机械思维方式相比,现代科学思维方式表现了大系统思维、大开放思维、大目标思维、大科学思维等重要特征。

一、大系统思维

大系统思维是指突破简单性的复杂系统整体思维。大系统思维是现代系统思维方式最基本的特征。

随着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日益走向一体化,自动控制理论和管理科学等许多学科部引入了大系统观念,认为大系统是因素众多、结构庞大、层次复杂、目标多样的对象系统,也是一类自组织化程度极高的复杂系统。所谓系统自组织,从组织控制角度来说,是指一类复杂系统,在没有任何外部信息输入、输出的内外交换前提下,系统自身通过内部机制的相互作用,也能实现系统自反馈、自协调、自修复、自繁殖、自创新的运行。

大系统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关联思维。当系统发生关联综合整体效应,出现新质、新结构功能、新规律性时,也就体现了创新性。现在各国的发展战略重点均在考虑如何提高综合国力。一个大型企业可持续的整体技术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为此,从国家到企业,如何改善体制结构,制定关联综合的发展战略极为重要。而提高国民素质和企业每个成员的素质,叉成为国家企业发展中关联思维的基础性环节。

代表计算机领域第三次浪潮的互联网络,是技术发展上关联思维的典型。当代计算机的发展经历着大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和互联网络计算机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中.为了进行快速复杂计算.处理信息是关键。但许多终端共同使用大型主机的数据及运算,其前提是必须会说这种系统的电子语言,规模有限,十分昂贵,且由大型机集中分析处理信息在商用上更是诸多不便:

小型的桌上个人计算机的发明,提供了及时获得计算机分析结果的方便,推动了计算机发展的第二次浪潮。第三次浪潮则是把所有计算机都连接在一起而获得信息共享的互联网络的出现,最初是1969年产生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研制了用于支持军事研究的计算机实验网络。1988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五大超级计算机中心共享巨型机资源,进而投入了全国组网工程,全美上百万台计算机及几百万个用户开始进入国家科学基金会网络,随后各国的计算机网络也纷纷加入这个互联网络,成为全球范围的公共网。1994年,计算机最重要的创新是“环球网”的形成。现在,进入互联网络的任何计算机,都能够实现交换电子邮件及其他文件,从图书检索到电子报刊、电子游戏等,互联网络将运送所有“多媒体”信息随时供用,互联网络成为全球最大的图书馆和信息数据库。

互联网络技术原理的思维方式其实质是关联思维方式。

计算机互联网络与人的神经网络有相似之处。本世纪下半叶来,脑科学的进展,从脑神经解剖中发现,人的大脑神经网状结构的特点是,每个脑神经都同许多其它的神经发生关联,一批神经对某一神经作输入时,该神经又通过输出同另一批神经关联,大脑约有140亿个神经元,其关联网络比现在计算机全球互联网络不知复杂多少倍,而且大脑细胞即使损伤了还能自修复、自生长、互相连接,输出和输入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如能进一步揭开大脑智力功能的关联发生之谜,使计算机的信息传递、计算、加工、储存都像大脑一样在原子、分子量级上进行,则计算机科学又将发生新的重大飞跃。

大系统思维注重从整体的综合论、透视论、自组织性角度去研究系统的动态变化,侧重研究复杂系统的性质和关联关系,这种思维方式体现着现代科学技术思维的新变化,即从简单性转向复杂性,从线性转向非线性,从严格决定论转向非严格决定论,如统计性、模糊性、随意性、可行性、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不可逆性,以及转向微观分析与长程关联的结合等问题,这些已愈来愈成为当代科学研究的主攻方向,而混沌研究更是重点,展现着广阔的前景。

二、大开放思维

我们强调大开放思维,就是强调不仅限于物理系统和生命系统,同样要贯彻到社会系统的思维过程中去,突破因循守旧的旧传统思维方式。

各国在纠正负面效应的过程中,也逐渐省悟到更重要的是全面观念更新,包括全球观、发展观、战争观、科技观、国际合作观、伦理道德观、法制观、未来教育观等观念及思维方式的根本更替多么重要,否则仍然难免死灰复燃。大开放思维正是提出这样一种角度,即面对社会与环境错综复杂的问题,着力于去把握一些基本关联。

在社会发展与生存环境关联上,开放思维方式的重新定向主要是:第一,着眼现在,反思过去,总结经验,立足未来。第二,在分清主次、全局与局部、正面与负面、慢变参量与快变参量的区别前提下,应当看到对立面的转化,即在一定条件下,对立面还会向相反方向转变。局部破坏到整体质变,局部好转到全局好转,变废为宝更是常有的事。人类从机械时代以来,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观念中,存在许多盲目性、近视、无知,追求局部利益,陶醉于短期效应。

2l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世纪,新知识的开发比什么都重要,要创造新产品,就要有新的设计原理或新设计方案,要敢于突破已有的设计模式,要有真正的思维开放性来导向,关键是激发人的创造潜力。未来世纪的开发型人才比重将远远超过第一线生产人员,因而关于人的创造力的管理将是未来管理的尖端问题。大开放思维特征标志着要勇于突破传统的主观思维结构的局限性,特别是科学观念方面,要突破物理系统和生物系统昙次,而扩大到从学科之间、不同领域之间的交互作用,从社会、全球以至宇宙系统层次去考察。强调大开放思维,正是与传统式的封闭思维的蜊界,这是探索复杂系统问题所要求的。

三、大目标思维

把目的性、目的论等目的或目标思维引入思维系统,是现代复杂系统思维方式区别于以往哲学思维的又一重要特征。长期以来,目的论概念通常与神秘的超自然力量相联系,以至“科学思维不得不拒绝关于目的的那些信条和目的论的那些概念,而赞成一种严格机械决定论的自然观。”

大目标思维即把维护全球人类社会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认识转化为全人类的思维方式,通过社会教育,在人类心灵深处扎根,才能在开启心智时,自觉地、主动地遵循社会大航标考虑问题、处理问题,达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高度统一,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协调统一。

关于科学技术目标与社会的关联,这是大目标思维的突出问题孤立、静止、片面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往往忽略这种联系,而实际上谁也不能回避这种联系:

当代技术目标的追求包含着深刻的可持续发展的理性选择和知识经济的新角度选择。高科技时代的大目标思维,既强调弄清目标演化的时代性和目标选择的理性支持,又强调理顺复杂系统多目标的层次性和关联性,以及演化过程的协调与统一,只有这样,才能高瞻远瞩,避免停留在孤立、静止、近视的形而上学思维怪圈中打转转,从而脚踏实地地、自强自为地去实现宏伟的目标。

四、大科学思维

二十世纪以来,由于现代科学技术显示出对生产力发展的第一位的作用,人们在实践中对科学技术与生产之间的内在关系和转化过程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因而学科设置、社会建制和产业结构等多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革、调整和创新,并逐步填补了转化中介序列的空白,搭起了由此及彼的桥梁。

大科学思维,这只是一种象征性表达,其意义在于按照科学的整体联系和大统一方式思维,以改变传统狭隘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在实践中克服实现科学大统一的各种政策、体制、法规的障碍;在学科设置中,致力于调整学科关系和层次,促进基础科学成果更高效地转化为产业开发:以及推动适应大科学态势的社会科学学科的改革和重建;以至调整社会结构和管理,调整人与自然关系,使社会发展、人天关系趋于和谐。

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条件下,邓小平认为只讲科学是生产力还不够,因而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光辉论断,这是对时展的实质性概括,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这一论断更是大科学思维的主题。邓小平认为要实现科技向生产力转化,要深化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并形成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我们的科教兴国,全球技术创新的浪潮,都是科技与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大科学思维。90年代以来,知识创新对社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其他生产要素的总和。而信息产业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支柱产业,成为超过工业、农业的第一大产业,核心则是知识创新。但知识形态本身不是经济,而要通过一系列的转化环节,才能变为直接生产力以至进一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大科学思维正是在。转化”上进行大系统的关联思维,包括近程的关联转化到长程的关联和达到知识形态完成向经济效益的根本转化。

国家、科研部门、高等学校、企韭、金融经销部门等的互动关联,形成一个复杂的“知识经济”社会大体系,这种大关联思维,就是广义的大科学思维,体现了一种高科技时代科技、经济、社会协调运作、持续发展的新思维。

科学思维的发展篇10

关键词:科学课堂;教学;思维发展;策略

众所周知,思维是人脑借助于言语、表象或动作而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性质及关系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儿童思维发展阶段论中提出儿童在7~12岁处于具体运算思维阶段,而科学课程在三年级到六年级中实施,研究表明,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思维发展开始进入从具体思维转为逻辑思维阶段。因此,在科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思维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应向学生充分地提供科学探究空间,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那么,在我们的课堂中,有什么策略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真正为学生的思维发展奠基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落实。

一、给足活动时间,创造性思维发散条件

“在组织科学探究活动时,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让儿童去想和表达,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是很重要的。要避免急于诱导学生解答,急于给答案,更不要直接给出科学概念的定义。”从中不难理解,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充裕的活动时间,有助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想象力,从而为学生思维的打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听《空气的性质――空气占据空间》一课时,教师让学生想办法证明瓶子里的气球可以吹大是因为瓶子里的空气跑出来了。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利用5分钟的时间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想法,同时要求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多、最独特。学生经过思考、交流、印证后,想到至少6种的办法:“把瓶底放入水槽中,当吹气球时,随着气球的变大,在瓶底小洞处出现泡泡。”“用塑料袋包住瓶底小洞,当吹气球时,会发现塑料袋膨胀起来。”“在瓶底出先吸入水,当吹气球时,会看到水从瓶底小洞处溜出来。”“把塑料瓶小洞对着头发。”“在塑料瓶小洞处放纸巾。”“把塑料瓶小洞对着另一个气球。”等。

听课时我们一直在惊叹学生思维的敏捷,但惊叹之余,我们回顾教师在学生思考、讨论环节中足足留有5分钟的时间。学生在这5分钟里充分去思考,大胆的去想象、创新。也就是这充裕的5分钟,换来的是学生思维方式的改变,打破常规,奠定学生思维发散的基础。同时,也收获了学生创造性的证明空气从瓶子中跑出来策略,学生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思维得到了启发和发展。

二、环节环环相扣,搭建思维发展平台

我们都清楚,课堂教学活动环节的设计应能够很好地为教学目标服务,如果所采用的环节设计未能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服务于教学目标,那么这样的教学环节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了。在科学教学环节设计过程中,除了考虑好环节能否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外,还应关注环节与环节间的联系,尽可能做到环节设计能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从而为学生搭建思维螺旋上升的平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在教学《认识常见的岩石》一课时,为了能让学生全方位的认识常见岩石的特征,同时让学生在认识活动过程中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笔者设计了三个活动环节:第一个活动环节让学生不借助工具,初步观察、感知岩石特征;第二个活动环节让学生思考,进一步观察、了解岩石特征,可以借助哪些工具或试剂进行观察,并让学生根据想法展开探究活动;第三个活动环节让学生根据观察掌握的岩石特征资料和教师提供的信息对一对,知道岩石的名称。

三个活动环节主要让学生经历了“初步感知―进一步了解―深入研究”的过程,学生在这层层递进的活动探究过程中,思维不断地得到训练和发展。教师先让学生不借助器材思考如何观察,学生在讨论之后根据讨论的方法进行初步观察。观察中,学生对岩石表面的特征进行初步认识,形成表象。紧接着让学生思考借助工具进一步观察岩石,让学生一方面经历了从表面特征到内部看不到、摸不着的特征的认识;另一方面在思考观察方法过程中,学生调用生活经验,把生活中的办法迁移到课堂中,构思实验方法,他们的思维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接着通过滴酸实验,让学生直观看到有的岩石会与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剧烈程度不同。在此环节中,学生对岩石特征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原来有些肉眼看不到的东西可以借助其他试剂来配合认识。同时明白了认识一种事物,不只停留在表面上的认识,应该深入了解其内部构造、成分等。随后对号入座环节的安排,学生需要重新梳理在此前活动中掌握的信息,根据相关资料,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判断,此时经历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思维得到更深层次提升。要完成好这项任务无疑需要勇气,也是一种思维挑战,学生在经历这样的过程之后,他们的思维真正在活动中得到了发展。

当前,许多科学教学中,有的为了展示,课堂热热闹闹,环节蜻蜓点水,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收获的体验和乐趣,但思维得不到训练;有的教师为了能控制好课堂上的各种状况,将各个环节、各项活动都帮学生设计好,犹如挖好“坑”,就等着学生往“坑”跳,当学生跳进后,教师满足地完成了所谓的教学任务,但学生只能伸手接受教师给予的知识和内容,没有任何思考的空间,更不用说思维的训练和发展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思维发展关键期却无法得到应有的训练和发展,创新人才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如何得以真正的形成和发展。

因此,我们的科学课堂需要多留给学生思考、活动的时间,环节间设计多考虑一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因素,努力为学生思维发展打下基础,创设各种让学生思维提升的空间,相信我们可以收获学生思维发展带来的喜悦,让我们的课堂更有科学性,趣味性,更具魅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