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艺术教育方向十篇艺术教育方向十篇

艺术教育方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6:14

艺术教育方向篇1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发展方向;创新思维;国际化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的设计教育大国,每年数万毕业生涌进就业大军中,如果能力优秀,就会作为设计人才,融进社会,为设计行业带来新血液,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否则,不但会加剧我国就业压力,甚至会造成设计产业创新不足的现象。事实证明,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发展还不够成熟,需要逐步完善。因此,合理规划艺术设计教育发展方向迫在眉睫,而国外的艺术设计教育有着自身的见解和优势,伴随着国内外艺术文化的频繁交流,我们可以尝试着借鉴其独特之处。

一、艺术设计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最近几年迅速发展,已见雏形,正逐步进步,但还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我们惊叹于设计教育的发展规模,却也需担忧其发展方向。部分高校在艺术设计教育上明显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专业目标尚未明确,科研能力环节薄弱,国外潮流知识吸收较少。这些问题已普遍存在,尤其,近年来,各高校大规模扩招艺术生,过分注重经济利益,造成了不重视艺术设计教育质量,教师资源贫乏,实践能力培养不充分的严重现象。所以,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方向出现的问题,已逐渐显露。艺术设计教育发展过于模式化,与理论知识未衔接,而且与社会人才的需求出现脱节,也渐渐流失了自己的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特色。

二、艺术设计教育发展方向

就业市场出现缺乏人才和频繁失业的对立矛盾。特别是艺术设计人才,批量失业,而社会需要的是具备多元化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他们,在结合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备创新思维意识,完成艺术设计国际化与特色化对接,这样才能与社会需要相适应。据此,笔者提出了以下几个艺术设计教育发展方向。

(一)融合科技、趋向市场

笔者认为,目前在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已形成了两大潮流:一种是与高新技术的连接,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实现与科学技术有机结合。另一种是,重视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的融合,让艺术设计人才趋向市场化,适应社会需求。两种潮流相互作用,推动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伴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高科技已经普及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艺术设计领域也不例外,如电子产品、数字化技术、动画、互联网等,科学技术创造的虚拟物体,正在渐渐改变人类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观念。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它可以开拓多种产业思路。而艺术设计教育需要科技的推动,才能使其完整化,多元化,且更易融入社会市场,促进设计人才就业。艺术设计教育虽需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并不说明可以忽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艺术设计教育主要是通过学习设计理论,运用理论去指导实践,两者结合,共同进步。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共存的艺术设计人才,才能与社会市场需求相吻合。就我国目前的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现状而言,艺术设计人才已经严重与社会行业需求错位。所以,认真把握如今设计教育的市场,合理整顿艺术设计教育发展体系,培养出优秀的艺术设计人才。市场是检验艺术设计教育发展是否进步的重要尺度,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处于学生就业以及学生职业胜任力的考虑,艺术设计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应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并根据社会企业以及其他实际工作岗位的真实需求来对艺术设计课程做出规划与设计,因此,一个合格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也一定要能够灵活应对社会市场的变化,才能更有利地靠近市场,提供优秀的专业人才,甚至带动市场发展进步。

(二)注重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艺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所谓艺术设计的创新思维,实质上一种以独创性,即设计者具备非凡想象力为特征的思维活动。这种活动方式使艺术设计充满新颖和独特,有助于创造出引人注目的新型作品。在艺术设计教育中,注重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以诱发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设计人才,是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主要目标,也是教育发展的主流方向。创新是艺术设计的灵魂,贯穿始终。而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方向一直偏向于基础和技能,在创新思维上给予的力度明显不够,一些陈旧的观念自始至终存在,约束着学生的自我个性和创新思维的发展。丰富的想象力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础,创新思维需要穿越障碍,实现现实与想象之间的自由转换。想象力与创新思维的结合,能够产生新事物,所以,要积极鼓励学生超越现实,发散想象。当然,学生也要学会准确捕捉灵感,这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核心。艺术设计教育应做到,鼓励学生及时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认真领悟。艺术设计是创意产业的中流砥柱,培养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是艺术高校的重任。而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将有助于提高设计人才的质量,并进一步促进创意产业的发展。改善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已有的思维定势,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有利于适应社会人才市场的需要。

(三)国际化对接特色化

特色化是指我国国内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民族传统文化是历史沉淀形成的,对社会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与时展相互适应、相互协调,是社会化进步的基础。艺术设计教育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与其他学科密切相关。因此,我国艺术教育的发展进步,难以与其他学科脱离联系,更不能够脱离民族传统文化,而是应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发展现代化艺术设计教育。在现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我国艺术设计教育方式受到各艺术流派的影响。世界艺术设计教育的转变,也势必会对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注重艺术教育的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特色,是为了应对国际化可能带来的教育模式单一的问题,将两者有机结合,则会创造出多元化的艺术设计教育模式。吸收不同民族、地域的文化特色,可以为创设多样化的教育模式提供有力的依据。纵观世界各国间竞争,主要体现在综合实力上,不只是经济、科技等,还包括文化竞争,所以,我们要在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国外的先进思想,与国际接轨,实现教育的国际化,尤其是艺术设计教育。实现国际化与特色化相对接,努力切合中国国情,使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适应时代潮流,寻找适合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三、结语

国家的艺术设计教育水平,如今已经成为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所以,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方向,应该受到设计研究者以及时尚界的广泛关注。就目前,各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来讲,理应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完善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方向,并适应社会对设计人才的需求。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艺术设计不再只是为了谋生而具备的技能,也应当成为一种被人类尊重的共有文化。即使现在艺术设计教育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是总体的发展形势较好,期待以后能逐步爆发出巨大的潜力。

参考文献:

[1]潘鲁生.见证中国现代设计艺术教育发展历程——写在《设计艺术》创刊15周年之际[J].设计艺术,2006(4).

[2]谢笑添.经济语境下的平面广告设计及其教育[J].科技创新导报,2010(07).

[3]吴余青.浅谈艺术设计教育[J].装饰,2002(总112).

艺术教育方向篇2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目前体育艺术表演专业(方向)教学资源现状及问题,分析可能对策。通过查阅文献、咨询专家,并请教相关教师,设计问卷,对全国设有体育艺术表演专业(方向)学校的师生进行调查,分析课程资源、师资、教学硬件设施、教学图书音响资料等方面。关键词体育院校艺术表演专业教学资源现状对策

一、引言

体育艺术表演专业集体育运动与艺术表演于一体,具有运动竞赛、健身、娱乐等多项功能,是一门表演性、观赏性较强的新兴专业。研究体育艺术表演专业课程教学资源的现状,对突出体育艺术表演专业课程的社会发展的时代性、学科发展的学术性和办学特色的校本性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本文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CnKi)为工具阅读部分期刊并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全国设有体育艺术表演专业的四所院校的师生进行全面的统计分析,从中得出了数据与结论,旨在找出体育艺术表演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进一步提高各院校体育艺术表演专业的教学水平。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全国设有体育艺术表演专业(方向)的四所院校为研究对象:上海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沈阳体育学院、安庆师范学院。

(二)研究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咨询专家,并请教相关教师,设计问卷,对全国设有体育艺术表演专业(方向)学校的师生进行调查,分析课程资源、师资、教学硬件设施、教学图书音响资料等方面。

三、结果与分析

(一)体育艺术表演专业专项开设情况

目前全国有十所体育学院成立了艺术表演专业并且各自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专业特点的办学模式。专业建设从根本上反映着学校的办学水平,影响着学校的地位和核心竞争力,见表1。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四所院校开设的都是表演专业,但在专业的方向上却有着不同的侧重。各院校在考虑所开设的专项时,大多数是根据本院校相关专业多年的办学经验、培养模式及课程内容来决定的。

(二)体育艺术表演专业的师资情况

目前大多体育院校的表演专业是从健美操、体育舞蹈、艺术体操等项目上发展的,有一些院校也设立了舞蹈专业,无论从那方面发展,体育表演终将与艺术结合,这就要求教师还需在业务能力、知识结构、艺术修养等方面不断提高。因此,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十分迫切。四所高校体育艺术表演专业教师队伍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教师职称分布比较合理,有利于课程的建设与发展。于此同时,从问卷调查的数据反映显示,有76.67%的教师表示在参加工作后仍然接受过专业技术和专业理论的进修和培训,足以证明体育艺术表演专业知识的更新已得到各体育院校的重视。综上所述,体育艺术表演专业的师资队伍基本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但仍需加强体育艺术表演专业专项教师自身的专业建设。

(三)体育院校体育艺术表演专业硬件和软件设施建设

开展体育艺术表演专业教学的设备必须有健美操训练房、舞蹈训练房、录音机、影碟机等。从回收问卷中可以看出,还是有少数体育院校的场地设施还是不够完善的。因此,今后高校应加大对体育舞蹈教学的投资,加强教学场地和仪器设备的建设。而软件设施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各体育院校表演专业的学生对该院系所订阅的体育艺术表演专业期刊、图书、本专业藏书及音像制品基本上是一无所知,从这些可以反映出,各体育院校影音资料的建设基本上是处于空白状态,这必然会影响到体育艺术表演专业的教学质量。各体育院校应与图书馆达成合作意向,充分发挥图书馆资源优势,共建体育艺术表演专业影音资料库。

(四)体育艺术表演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

课程设置是围绕一定培养目标,按照一定的原则,由学校这类教育机构进行的一种实践活动。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特征、技术特征、能力特征,从专业必修课课程设置中体现。调查显示,体育院校表演专业必修课学时为总学时的50%—55%为宜。我们可以看到四所体育院校表演专业的专业课学时安排还是比较合理的,据有效资料显示,有的体育院校甚至没有开设理论课,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体育艺术表演专业的教学质量。

四、结论

(一)体育艺术表演专业的师资队伍正在不断优化,但是原专业是体育艺术表演专业的专项教师仍处于欠缺状态,大多数都是后来转项从事体育艺术表演专业的教学工作。体育艺术表演专业的专项教师参加工作后再培训状况良好,但仍需加强力度及频度,让教师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到最新的教学信息和课程内容。

(二)各体育院校的硬件设施基本上能满足体育艺术表演专业教学的需要,但软件设施就相差甚远,基本上是处于空白状态,图书馆的资源优势没有合理利用,体育院校应加大对体育设施建设的投资。

(三)体育艺术表演专业的学时安排还算比较合理,课程的设置方面,有的体育院校任意选修课学时偏高;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存在问题,不能达到平衡状态,理论课的课时安排太少,甚至是没有,要优化课程设置,同时,应开设体育艺术表演专业的理论课教学,并分配好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时比例。

参考文献:

艺术教育方向篇3

1904年我国近代第一个正式施行的学制———《癸卯学制》确立,图画与手工课从此正式进入我国小学、中学和师范学校的课堂。在社会对科学与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近代学校美术教育伴着经世致用的实用科学发展而发展,近代中国美术教育也就在明显的实用功利倾向下发展壮大起来,虽然取得了许多教育成绩,形成了一定的艺术面貌,同时却出现了一些问题亟待改善。在西方文明大举进入中国时,西方社会早就已经因过激追求物质生产、工业化和现代文明而出现了人性的萎顿和异化现象。19世纪未,美术界出现的由威兼莫里斯发起的“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就是对当时高度发达的机械化生产而产生的粗陋工业产品的反抗与抵制。当西方物质文明和思想大肆进入中国,中国传统文化根基深厚的学者如王国维、蔡元培等清醒地看到了社会大变革中各方的利弊,而大力倡导“美育”。蔡先生指出:“我以为现在的世界,一天天往科学路上跑,盲目地崇尚物质……我们竟可以说大战的酿成,完全是物质的罪恶。”之后蔡元培先生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艺术教育观点,影响了之后的一批文艺界的先驱。“美育代宗教”将美育视为自由进步和人性自我解放的象征,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蓬勃兴起和发展提供了初步的教育思想基础。稍后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还创立了中华美育会。当时提倡审美教育,是为防范和避免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类似西方的社会问题而采取的相应措施,并且旨在通过艺术教育实现审美教育。丰子恺先生一直是蔡元培“美育”思想的追随者,但他的美育途径与蔡元培先生和其他学者却不同。作为中国近现代艺术教育开拓的先驱,蔡元培先生通过美育思想阐释和宣传展开学术探索,之后其美育的发展偏向了为政治和革命服务。而丰子恺一直以一名艺术教育实践者的身份进行美育,他没有将艺术教育推向政治与革命的旋涡,而是将美育深深地植根于艺术教育的实践中,并且非常重视这种审美的艺术教育走向民间和深入大众生活。丰子恺先生非常重视审美的艺术教育,强调艺术教育的“审美体验”,他曾说:“艺术教育的范围很广泛:是及于日常生活的一茶一饭,一草一木,一举一动的。”他主张艺术要“曲高和众”,不要“将其束之高阁于象牙塔中”。蔡元培先生也曾这样描述过艺术和审美教育:“我们提倡美育,便是使人类能在音乐、雕刻、图画、文学里又找到他们遗失了的情感。”但相对来说丰子恺先生的艺术教育思想比蔡元培先生所提出的美育更加深入生活和民间大众。他主张的艺术教育是在走向民间大众和深入生活的时候,形成的以审美为内容的艺术教育,美育的学术道路从此得到了延伸。美感不仅是表面的素质,它还是一种思想和思维习惯,而且是文明的基石,文明的国家必由具有美感的国民建立,只有培养出了具有对精神愉快有敏锐把握与懂得创造美的人,文明才能够诞生。丰子恺先生“人生的艺术”与“艺术的人生”之和谐的艺术教育思想表明审美的艺术教育实际出路在于深入民间大众,并以培养人和创造生活为目的,而不仅囿于艺术和学术,教育面向的是大众、面对的是民众生活和人生。这在当今艺术教育界非常值得注意并深具启发性。

二、富含人文精神的审美艺术教育思想

学界认为20世纪中西文化思潮大致经历了三个高潮,中国近现代的美术教育思潮也在这几大文化思潮中有具体表现。五四之后到上世纪四十年代是丰子恺先生在教育界活动较多的年代,他的“艺术的人生”与“人生的艺术”之和谐的艺术教育思想在这一时期基本形成。此时美术教育在激烈的社会需求与大思潮、大变革中壮大起来。在激烈争鸣的思潮中,中国美术教育界出现了两大代表性的派别:(1)中西整合派,其中的代表人物是徐悲鸿、高剑父、林风眠;(2)传统走向现代一派,代表人物是潘天寿。在中国传统走向现代的进程中,因中西方文化的取舍向度不同而产生了流派纷争,美术教育界出现了维护中国传统美术和维护西方美术地位的争论,艺术教育发展初期提出的“美育”渐渐被艺术教育中出现的这些争论取代,教育界不再过多关注艺术教育中的美,而更多关注的是各自文化的取向及地位。“审美”的艺术教育在这些中西艺术的争论中不再明确。美术教育思潮第一阶段提倡的美育思想清晰明确,一方面社会发展要求艺术“技”的方面以图实际功用,另一方面当时的一批文化知识分子旨在通过艺术教育发展涵养精神和情感的审美教育;而美术教育思潮第二个阶段,美术教育对“美”的关注已经没有对“技”的教育那样受到重视,“美”与“艺术”的区别在艺术教育中出现了模糊,艺术教育领域和社会生活中“美的教育”时常被中西艺术之争代替,表现最多的是中西艺术技法之争。这些艺术和文化的争论今天依然还没有平息。丰子恺对这一争论作了明确解答。在文化之争的浪潮里他思考过中西艺术各自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并直接探索艺术、审美、艺术教育发展最本质的问题。这些解答最后都以深厚的人文精神体现了出来。“人生的艺术”与“艺术的人生”之和谐的艺术教育理想中包函了“远功利”、“绝缘”等艺术观。美能使精神愉悦,在美术里对美的感受就是好看,通过“远功利”、“绝缘”、通过视觉感受“对象的本身”而带来愉悦。这些传统的美学观是人们长期对客观规律的感受和把握后的结果,也是中国人想象力的源泉和生命的动力。丰子恺先生强调以审美体验贯穿艺术教育,他在美育里也常常强调艺术的意象思维的过程。在《艺术的学习法》中,他指出实现审美体验的方法是,先“要用眼睛看(耳朵听)物象的本身,又要看(听)物象的意义”,通过情感体验与生活意义的结合,于是生活中有了种种趣味。将生活与美感体验结合———显然这种审美教育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审美体验的一面。在后来的艺术教育中,他也曾提出过“艺术必能救国”,这种提法当时不被许多人士认可。其实丰子恺先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浸润,他曾指出没有民族优秀精神的“国”就象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一样,只有具备灵魂的躯体才会有生命的活力。显然他所讲的“救国”不仅仅是保全国土完整,更是指要挽救几千年的文化精神传统;他讲挽救和继承文化的传统,并不拒绝外来的文化成分。在他所倡导的艺术教育中,他擅长吸收西方艺术的某些方法,并指出中西方艺术各有特点和长处,倡导“中西昌明”的新艺术;在审美的艺术教育方面,他更强调吸收西方艺术研究中美学成果而发展中国现代美学。只是他没有卷入艺术教育的中西文化之争,而是回归到了中国古典的美学精神上来,并且通过艺术教育将人们带入一个有意味的情的世界,通过审美的艺术教育教人们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味,所以我们看到其艺术教育思想中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与艺术的精髓。这些饱含着人文精神的艺术教育思想在当今世界文化艺术发展面临困境时,又向人们展示了应该如何认识和继承人类文化艺术的精髓。

三、调和现代艺术教育取向的审美艺术教育思想

艺术教育方向篇4

【关键词】艺术教育高等院校科学发展

艺术教育是对人类优秀文化艺术遗产的传承。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现代化建设事业和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高校艺术教育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存在着整体发展不够均衡、模式单一、体制不够完善、专业艺术教育和业余艺术教育难以融合等方面问题。

当前影响高校艺术教育科学发展的“痼疾”

《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高校艺术教育课程开设率大幅提高,艺术教育师资队伍不断壮大,艺术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基本得到确立。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艺术教育在高校教育系统中并未占据应有的地位,发展并不平衡,艺术教育仍然是整个教育系统中最为薄弱的环节。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缺乏明确的目标体系和一个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艺术教育作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机组织部分,只有定位准确,才有利于高校有针对性地实施培养计划,有利于教师按照具体的目标组织教学,有利于学生明确自己的成长道路。但当前,一些高校缺乏对艺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没有制定明确的艺术培养目标,或制定的目标体现不出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偏离了高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轨道,为“应试教育”、专业艺术、经济利益服务的现象比较突出,不能适应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特别是在艺术教育运行机制方面,有效的导向机制、有力的制约机制、科学的评估机制、广泛的社会参与机制还没有最终建立起来。因此,纠正观念、认识上的偏差,研究、构建和实施艺术教育新的运行机制,已成为我国高校艺术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艺术类课程设置问题突出,整体发展不够均衡。根据教育部的意见,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艺术教育应该纳入教学计划,进入第一课堂。不仅如此,教育部还提出建议,首先开好音乐、美术、影视三个艺术门类的鉴赏课和《大学美育》。现在,部分普通高等学校还没有开设艺术类选修课和限定性选修课程,至少还有一半的学生在校期间根本就未接触过艺术课程。有的学校,尤其原来以理工科为主的学校,常常以“加强了人文类课程,就是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为理由,而将艺术课程列为人文课程的一部分,这实际上减少了艺术课程在高校教育中的比例,也就削弱了艺术教育和美育。解决高校艺术类课程科学化、规范化设置问题,实现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的均衡发展,已成为高校艺术教育发展中的重点问题。

艺术教育模式相对单一,教育效果不够理想。一些高校在教育思想、教育制度、培养目标、办学模式等诸方面,片面注重统一性、一致性,从而造成了高校艺术教育“千校一面,千人一面”,没有特色和个性,制约了高校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单一的艺术教育模式已成为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的一个突出弊病。还有一些学校,在教学内容、教材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艺术教育基本没有任何效果,从而造成了社会上的一些格调低下的文艺作品“占领市场”,对大学生的成长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专业和业余艺术教育难以融合,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没有真正形成。我国的高等学校设置的专业和非专业的艺术教育有本质的不同,两者的实施目的、教学计划、教材内容、教学要求,甚至师资力量,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非专业的艺术教育教学的内容与结构设置不够合理,因故不开或随意停开,或被其他考试科目挤占,致使实施艺术教育的途径之一的艺术课课时不能得到保证,艺术课教师缺额较多,合格率较低;即便是专业艺术教育教学中,如何以专业课为中心合理配置相关艺术教育课程的学科建设,也同样没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再加之我国东部与西部、城市与乡村在经济、教育的发展上存在极大的不平衡,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差别很大,客观上造成了专业教育和业余艺术教育无法融合的现实。此外,除专业艺术类高校外,一批综合学校和工科学校也在开设艺术专业,其中不少是冲着高收费的经济利益来的,投入成本低,教学质量堪忧,其课程模仿专业院校但又受制于综合高校的要求,难以体现其特点。

促进高校艺术教育科学发展的几点对策

党的十七大强调指出要“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亿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这对我们高校艺术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高校艺术教育要科学发展,既要针对以往教育的不足和失误总结经验教训,改变高校艺术教育薄弱面貌,又要结合当今全球多元文化的教育新趋势,促进中国特色的高校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

更新教育理念,全面依法治教。要解决高校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首要的是理念的更新与强化,不能把艺术教育仅仅局限于培养知识与技能一个方面。社会的需要与整体民族素质的提高决定了我国的艺术教育应以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充分实现其功能和价值的艺术教育,可以体现素质教育的价值意义,把人们从眼前的、局部的利益中解放出来,而把目光投向未来,投向世界,使受教育者成为跨世纪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而这种全面发展的人才才能从容地面对世界和未来的挑战。因此,在艺术教育培养目标确定上,应由过去培养技能性专门人才向培养以综合素质为依托的全面发展的文化型人才转变;在教育指导思想上,应有效地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进程,切实改变教育功能狭隘化、功利化倾向;在艺术教育发展规划上,应由以往阶段性的艺术教育向全程性培养教育转变,使我们的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发展;在艺术教育的规范上,应由过去仅仅依靠某个时期、某个领导的重视向建章立制、依法治教上转变,促进高校艺术教育健康地向前发展。

提高教师素质,夯实教育根基。艺术教育的开展离不开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是发展高校艺术教育的一个根本保证。因此,必须把建设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业务精良的高校艺术教师队伍作为一项战略任务予以重视,及早动手,制定规划,加以落实。一是要积极创造条件,通过选送艺术教师轮流进修、搞好在职培训等形式,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二是要借助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进行优化组合,疏通教师合理流动的渠道,配备专职和兼职艺术教师,改变艺术教师和辅导员队伍“青黄不接”和“断层”情况。三是要大力开展教研和精品课活动。高校艺术教育与中小学相比,教师的自主性比较强,完全是根据需要和条件来配置。结合这一特点,大力开展教研和精品课活动,并互相观摩交流,将有效地提高整个学校的艺术课教学水平。同时,教师的努力学习也是十分重要的,只有不断自我加压,加强自身的修养,才能提高艺术教学水平。

艺术教育方向篇5

论文摘要:公共艺术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教学也是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将是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新的焦点。

长期以来,河南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因基础相对薄弱,借鉴国内艺术教育试点院校的经验很有必要。实现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任务,其具体形式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开设艺术课程,二是举办艺术讲座,三是广泛开展校园文化艺术活动。课堂教学是高等学校开展艺术教育的重要渠道和主要形式。开设什么样的教学内容,使用什么样的教材等问题,成为我们河南乃至全国许多普通高校开展艺术课程时所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其实就是艺术课程的课程建设问题。全国试点院校在艺术教育的课程建设方面已经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途径。这些院校的教学方式虽然各不相同,有多种形式,但它们仍有这样的总体特征:第一是结合本校的实际,包括在校学生的人文与艺术素质基础、学习兴趣、学习要求方面的实际,也包括可以调动的教学资源方面的实际。第二是课程体系和课程布局尽量合理并有侧重点,兼顾艺术教育中的认识与创造力的教育,使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与艺术实践都能获得提高。第三是保证所有本科生都能接受艺术教育。在教学组织方面要尽最大可能为学生提供学习艺术课程的机会。在教学管理方面对艺术课程执行相对应的成绩考核与学分管理,以督促学生接受艺术教育。这些试点院校除了开设艺术选修课程,已逐步设置了艺术必修课或限制性选修课。这一点与教育部下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文件精神是一致的。最后是开展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教学研究。

在教学中,课程建设的核心是建立课程体系。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同样包含着基础、应用或实践,创造与拓展等相关联的层次。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特点是,艺术的门类很多,涉及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影视等等。艺术课程授课类型又可以分为艺术理论教学、艺术欣赏教学、艺术技能训练、创作实践、表演实践等等。要求学生完成了练习与作业,有学生个人独立完成的,也有集体排练与合作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使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课程表现得丰富多彩,同时也是使各教学单位面临着如何建立适应本校实际的课程体系的难题。如艺术教育归口管理机构和教学研究部门不健全,尚缺少有效的规划和领导,艺术课程随意性大,教学内容缺乏科学性,因此,课程建设的任务更加突出。

1999年教育部下发《高等学校(交响音乐赏析)教学指导纲要(试行)》,标志着我国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已完成了发动与试点阶段。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教育部令13号),推动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促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健康发展。2006年教育部特制订了公共艺术《课程方案》,可以说从此进入了走向规范化地进行教学管理和科学地进行课程建设的新阶段。

新阶段的主要矛盾已不是各高校有或没有艺术教育的问题,而是艺术教育的质量问题,完善艺术课程体系将是高校艺术教育工作新的焦点。对普通高等学校与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教学中“三个层次”的探讨,不仅涉及一般课程体系所共有的先修或后续、基础与拓展等共性问题,更关系到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定位问题。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应明确定位在普及上,同时使特长生有发展的空间。基于这个认识,清华大学和山东大学的做法是为大一学生开设一个学年或一个学期的艺术必修课或限制性选修课。这就保证了大学生能在低年级就普遍地接受必要的艺术基础教育。清华大学等院校还为各年级学生开设各种门类的任意性选修课,使学生的艺术视野、艺术思维与艺术技能进一步拓展。清华大学、兰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为特长生开设艺术辅修专业,使本校艺术课程形成完整的层次体系,更是走到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课程建设的前列。这就是“三个层次”的模式。

艺术教育方向篇6

关键词:中外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对比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一、中外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特点对比

1.中国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特点

早期中国由于受到战争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发展比较迟滞,对公共艺术教育不够重视。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取得了大规模的发展进步。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并没有比较完备的课程体系,所以中国很积极地参照苏联、日本等国家的教育方式来对中国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进行改革。由于苏联、日本等国家的教学方式不太适合教育体制,所以短时间内中国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仍然落后于一些国家。

经过一次次的变革,中国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目前,中国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以及中央美术学院代表了如今中国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水平。以这两所高校为代表的中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长期的发展中充分学习了国外优秀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极大地促进了中国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发展。

2.以几个典型国家为例探析外国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

(1)美国。美国一直重视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而且美国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多种多样,非常适应美国高校教育的发展。美国设置了不同种类的艺术院校,每一所艺术院校都有其独特的发展优势与教育方式。美国擅长运用强大的师资来带动高校学生的学习进步,为以后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例如,美国的耶鲁大学艺术学院,其优秀的培养能力与教育模式为美国的百老汇以及好莱坞提供了许多高素质人才,这些人才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美国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

(2)英国。英国是一个以严谨著称的国家,英国的严谨不仅体现在其待人接物的态度上,也体现在教学上。作为一个十分看重教育的国家,英国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有严谨的教学制度与管理体制,但是英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模式非常轻松,教学质量很高,轻松不拘束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英国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发展,并且为英国的公共艺术教育开拓了一个广阔的舞台。

以温彻斯特艺术学院为例。英国的温彻斯特艺术学院有着悠久的历史,其独特性与典范性使其在英国高校的教育中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温彻斯特艺术学院的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模式几乎代表了整个英国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模式。与英国的严谨作风一样,温彻斯特艺术学院在管理制度上非常严格、严谨,要求学生仔细记录其学习过程与学习经验。而在教育模式方面,采用了非常轻松的教育方式,鼓励学生开拓进取,拓展思维,带动了学生们学习公共艺术的积极性。

(3)德国。德国优秀的教育模式与教学体制对西方国家的公共艺术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其他国家不同,德国不仅重视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方面的理论研究,还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理论付诸实践活动,从而让学生们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以包豪斯设计学院为代表的德国高校,这所仅仅维持了14年教学的设计学院却对德国,甚至是整个西方国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的教育模式充分展现了德国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的优势,其创设性的“双元制”教育体系更是为后期德国高校的公共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中外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对比对中国的启示

想要有所发展就必须有所学习。任何国家都要积极进行学习、改革。中国的公共艺术教育想要取得进步,就必须跟上世界以及时代的步伐,向国外高校学习,借鉴其优良的教育模式,改善我国并不完善的教育体系,以此来促进中国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

1.提高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认知水平

对比中国,许多较为先进的西方国家都把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摆在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而中国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与影响,对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视度并不高。艺术教育的特殊性、艺术人才的重要性以及艺术对中国今后发展的重要性都要求中国将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提升到一个更高程度,从而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艺术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可以全方位地提高人们的艺术素养与艺术修养,塑造更加完美的人格,这就要求我们提高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认知,提升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观念层次,使其更加顺应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好地塑造学生的人格。

2.构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完整体系

想要促进我国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就必须将教育目标、教育形式与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构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完整体系。中国高校应向德国与英国学习,将认知与实践相结合,在轻松的教学模式中运用较为完善的公共艺术教育体系来促进学生们的学习与发展。

首先,要确立教育目标。目标是旗帜,教育目标的确立可以使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有一个稳定的并且确定的发展方向,这是构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完整体系的前提,它指导并且指引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其次,要确定中国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形式,制定较为多样化的教学方案,使其可以适应不同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最后,要大胆创新教学方法,推陈出新,保留优良的教育传统,与此同时向国外借鉴新型的教育模式与教学方法,大胆创新,在保留原有的基础上向国外学习,逐步探索既适合我国国情又代表现代意识的教学方法,不落后于世界,并且将其运用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创建。

3.加大投入,改善管理状况

要促进中国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发展就必须加大投入,提供足够的人力、物力支持,保证从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都可以满足对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支持。

在管理方面,要着重改善管理状况,加强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活动的管理,加强对师资力量的培训,在给学生们提供更好的教师资源的同时,改善管理状况,这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中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

中国与外国不同的历史背景与发展状况造成了现如今中外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不同,通过中外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对比研究可以发现,我国不能囿于传统,要突破观念,学习国外先进的公共艺术教学观念,同时保留我国固有的教育精华,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国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阿楠.地方综合性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研究[D].荆州:长江大学,2014.

艺术教育方向篇7

一、专业教师的成员结构与教学状态问题

若将现有高职高专艺术设计教师队伍的构成关系作一个剖析,其大致可分为“老、中、青”三个层次。从发展态势来看,这是一支迅猛增长的庞大的工作队伍,但就艺术设计教学状态而言,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研究。“老”年群落(泛指年龄,实指生存状态),主要由长期从事纯美术创作或具有“美院”教育背景,但通常不注意业务学习,离校门二三十年也没有进修和知识技能更新的这么一批同志组成。艺术设计教育迅猛发展,而纯美术教育和“工艺美术”教育的大幅收缩,致使“老”同志纷纷改行从事艺术设计教育。然而他们最擅长的教学方式是课堂式纯粹的美术教学。或许,他们都有一定的绘画能力,坚信能固守纯艺术理论研究或美术创作的“一席之地”,但是,其中大部分人并没有艺术设计的切身感受和实践经验,也不能胜任包括计算机设计在内的艺术设计教学和工艺制作,更没有艺术设计实践经验和生产操作的能力。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造就了他们特殊的专业背景,高等艺术教育的迅猛变化,也导致了他们当下的生存状态。尽管人们常说,艺术的本质是相通的,因此,美术创作和艺术设计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但是,如果不善于学习,岁月的演绎,就会磨平他们的艺术灵性和创造激情。所以,教学中往往呈现陈旧、滞后的学术态度和知识面貌。由于他们通常对艺术设计专业的新观念、新工艺知之不多,人云亦云,甚至是因循守旧,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艺术设计教学正常合理地开展。“中”年部分(不仅指年龄,更指生存状态),往往是由具有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背景的同志组成,由于他们学有所用、学以能用,所以应该是艺术设计教学的生力军。并且由于他们年富力强,容易接受和领会艺术设计学科的新思维、新成果,往往会给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带来积极的影响。然而,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志并不专心本职工作,不钻研教学艺术,其最乐于做的是充分利用高校艺术教育的这个平台,承揽自己的创收项目,“私活”成为其工作的主要内容,并占据了主要的工作精力。就专业智能而言,这部分同志的专业背景主要是在高校接受专业教育后又回到高校从事专业教育,很少有社会实践和教育科研工作经历,其最大的不足是对艺术的认知既不如老一辈教师执着和深刻,也不如新生代教师们那样敏感,但无论如何,中年教师仍然是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核心力量,其教学状态的优劣直接影响艺术教学的发展。然而,笔者遗憾的发现,潜心于教学研究,为了搞好教学,积极改善和发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构成,全力探究教学艺术的中年同志极为稀少,较多的是一批平庸度日,不思进取的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这也应该是当前艺术设计教学改革不见起色的重要原因之一。“青”年一族(常指年龄,但以生存状态为特征),是当前艺术设计教师中最积极活跃的成分,主要由“80后90后”新生代组成,他们之中绝大部分同志都是艺术设计专业的“科班”出身,虽然所接受的不再是老一辈那样的精英教育,但学历层次往往是最高的。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会促使他们尽心尽力投入艺术设计教育,否则难以在高校艺术教育平台上立足。但是,由于他们绝大多数人是从艺术院校中来,又直接回到“高等”艺术院校中去。因此,与中年同志相比,他们几乎完全没有艺术设计的社会实践,也没有艺术设计专业的或艺术教育的科研经历,他们往往不会艺术设计教学,也不懂教学规律,缺乏艺术设计的社会实践和专业应用的历练,教学状态经常表现为“纸上谈兵”、“照本宣科”离题万里,不得要领等。显然,当前高校艺术教师面临着教育改革大潮的冲击,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育向他们提出了既懂理论,又能实践;既是课堂上的教师,又是一线的设计师、工艺师的要求,比照社会对高校艺术教师迫切的教学要求和标高,还有很大一段距离。因此,那种因循守旧,从课堂到课堂,从书本到书本的教学状态是难以胜任的;那种消极的,无所作为的教学状态也是格格不入的。

二、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定向培养问题

传统的教学论认为,教师是课堂的主人,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操纵者和评价者。而现代高职高专艺术设计教育却认为仅仅搞好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并向教师提出,为了实现教育的指向性、职业性目标,为了建立和实施艺术设计教育课程体系,为了实现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立足于应用,都要求突出艺术设计教学的实训和实践过程。因此,要求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具有多重专业能力和复合型的专业智慧。要求艺术设计专业教师能组织、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深入实践,展开实地教学,进行实习和实训;要求教师学习和领会教学改革思想,能构建或实施行动课程内容,为了完成设定的“行动项目”,让学生组织起来,整合“行动小组”的集体智慧,让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学习,在项目学习过程中实践,边干边学,活学活用,学用结合,突出实干,突出艺术设计专业学习的鲜明的职业特性等。在此,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的学术理论的教学能力和艺术设计实践的教学能力同等重要,而实践教学能力被放在了更为突出的位置,而现有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缺失的问题就凸显了出来。据不完全统计,现有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真正具有“双师”[4](p125)资质的人才不足5%,熟悉艺术设计专业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和实用技术的人员奇缺,懂生产、懂工艺、能够实操的专业教师就更是凤毛麟角了。其中绝大部分教师都是来自高校,其获得知识和智慧的主要方式是从课堂到课堂,其所有的见识和技能都是从书本到书本等。深入观察,不难发现,原有高职高专的艺术设计教师培训和选拔的方式很难产生适应当前教学发展需要的高品质的艺术设计专门教学人才。因此,高度重视艺术设计专业教师能力的培养,多途径、多层次地培养艺术设计教学人才的问题不容忽视,而且,教师培养机制改革势在必行。

三、专业教师的知识状态与智力结构问题

与普遍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目标相似,“职业教育的课程目标,具有定向性的特征,这一定向性表现在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其培养目标是社会职业工作岗位第一线从事操作、服务或管理的应用型人才”[5](p12)。其实,现有普通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也背负就业压力,也在设置和实施自己的不同层次的应用性、定向性教育目标。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和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一样,都是为了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对艺术人才的多种需求。面对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都必须进行教学改革,要明确教学目标,完成课程体系建设。而且,所有的高校艺术专业教师都同时同样地面临知识、智力结构调整和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问题。因为,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的知识构成必须具有职业的定向性,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必须符合本专业、本职业的特定性要求,具有艺术设计专业特色。教师的专业学识必须能满足培养学生“掌握操作技能、服务技能或管理技能的要求,能为培养学生服务”[6](p101)。而且,其所掌握的知识不能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且还要深化到实践层面,要对本行业、本区域的职业特色,要对生产流程、工艺特色有足够的认识,具有专业智能、方法智能和社会智能。同时,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的知识构成能满足其能用职业分析的方法来制定相应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并据此探寻最佳的教学实施的方法。总之,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的知识构成与能力构成并存,逐渐形成新的知识状态和智力结构,并能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更新、不断充实,并与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相适应。

四、专业教师必须面对的新要求与老问题

面对日益发展的高职高专艺术设计课程改革态势,专业教师的职能定向应完成由“纯艺术”向专业应用,普适艺术设计教育向职业艺术教育,艺术设计知识理论教学向应用设计实习、实训教学等的转换;专业教师的角色也应该完成由画家、艺术家向设计师、工艺师、技师等的角色转换。为确保这一系列的新变化和新要求,以体现教育改革的核心价值,因此,有必要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实施考评和重申以下方面考评的“老”标准。“德”: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进一步明确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目的、目标和课程标准;乐于奉献,勤于探索,努力进步等。“勤”: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已经逐渐从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而强调实习、实训,实施实践教育,在导向性、应用性教育目标的关照下,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成为考核专业教师教学表现“勤”的新角度。“职”:要求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忠于职守。为合格履行教师职能,教师应具备多元智慧,多种技艺,多种职称。要求既是专业教师,还是设计师、工艺师等。能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将“教”与“训”相结合,“应用理论”和“工艺技能”相转换等。“能”:要求教师具备多种能力,做艺术教育的能手。做到教书能、动手能、实训能、操作能,教师应具备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并能有效地将自身的能力转化为学生的职业能力等,这些是在课程改革中专业教师必须面对的老问题与新要求。五、专业教师培训与考核机制建立等问题专业教师的培训与考核是角色转换的驱动力。毫无疑问,要迅速地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是搞好高等艺术设计课程建设,实施教学改革的根本和关键。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如果仅仅靠教师本身的努力和探索还是不够的,如若从全局作全方位考虑,做以下方面的配合与调整,形成合力,各自做好工作,会有利于教师的成长。

1.将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师个人发展结合起来。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应具备课程设计和建设的能力,这样的课程系统应具备就业导向,具有定向性、导向性,体现对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具有应用特点,课程基础理论知识适度够用,有利于形成学生的基础学力,包括通用学力和职业专业学力。艺术设计教师通过对课程体系的建设活动,形成教学的整体评价、职业分析、职业活动和职业能力。

2.与艺术设计实习、实训教学机制的建立结合起来。建设有效的实习实训基地,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参与基地的建设和工作,在艺术实践教学中获得实践的历练,增长才干。同时,在建立实习和实训基地的过程中,还要引入大量的具有实践经验、生产技能的人员来充实教师队伍,而应该把那些不称职教师调离教学岗位。

3.与课程建设、教材编写结合起来。课程建设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编写教材,这项工作最具建设性意义,让专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投入到课程建设和教材的编写中去,是培训专业教师的好办法。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必然会对整个课程的构成机制、教学目的与目标,教学方法与模式,实习与实训的安排等系列问题进行论证与处置,使专业教师在参与课程建设、教材编写中得到历炼,其教学的适应性、定向性能力,艺术设计理论与实践水平等都会从中得到大幅提升。

4.与教师的专业进修、考核机制的建设结合起来。每年各有关高等院校都会安排大量在职业艺术设计专业教师业务进修,以促使教师的专业知识不断更新,以满足教师的“职称”评定需要。但问题是教师进修培训单位选择的往往是“美院”等国内著名高校,以“考研函授”等为主要方式,以获得相应的“本本”为主要目的。人们质疑这样的教师培训究竟对教学的改进,教师的能力提升有多大帮助。笔者认为,为加强专业教师知识构成的指向性和职业定向性,教师进修应该首选相应的艺术设计生产企业或工厂。在艺术设计、艺术施工、产品生产的第一线会使教师的专业水平、知识结构在深度、广度上获得更为直接的提升。这样的进修选择,应该成为长效机制。以往的教师专业培训一般着眼与解决教师的“文凭”“学位”等问题。其实是为了评“职称”晋级等而设定的。其实,专业教师眼前最急切获得是应用性、指向性的能力教育和提高,因此,建立独具特色的,满足教师知识、能力构成需要的培训机制十分必要。

5.与教师的教学、科研、社会实践的规定性要求结合起来。通常高校教师会承担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内容:一是教学,完成好日常的专业课程教学;二是科研,展开相应的教学科研活动,对本专业的教育状态起推动促进作用;三是社会实践,将专业理论与社会需求相联系,产生社会效应等。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设定专业科研课题,能使教师的专业知识构成在课题研究中得到深化,科研成果可以通过实训与实践推导,产生社会效益和影响等,通过完成教学、科研、社会实践等规定性要求的努力,使专业教师在这些活动中逐步成长。

6.与评职称、评优秀、评先进等行政制度结合起来。评价教师、评价教学,应该与教师每年一度的评定“职称”、选评“优秀”的工作结合起来,相应的评价标准的建立能有效促进艺术设计专业教师角色的转换。

艺术教育方向篇8

——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郭淑兰

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征程中,高等艺术教育承担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高等艺术院校可以通过开展民族优秀艺术文化教育和校园艺术文化交流等形式,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高等艺术教育更要能够引领文化发展,争当文化强国建设的主力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这是文化发展的需要,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西安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朱恪孝

源流:德艺双馨一以贯之

如果从艺术的起源来说,艺术教育的发展应该是与中华文明的发展同步的,艺术教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积淀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优秀的传统和教育方式。发掘艺术教育的优秀传统对今天的艺术教育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也是对艺术教育历史之梦的回顾。

中国艺术教育自古就有重人文的优良传统。古代和近代的艺术教育基本上是在“人”的体系中展开的教育,强调艺术教育对人格的陶冶和塑造,把艺术教育与人的发展联接起来,体现出艺术教育的人文价值,形成了以人文方式培养艺术人才的传统模式。

朱恪孝从立德修身的理论角度概括了艺术教育的优秀传统,他认为中国古代艺术教育就有以德立艺的优秀传统。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据德依仁的人格修养问题成为“游于艺”的最为重要的条件。孔子继承并发扬了西周的六艺教育传统,特别重视艺术和审美与培养个体人格的关系。艺术教育被视为道德教育的特殊方式。重视个人的品德修养正是中国古代优秀的教育传统。因而,中国古代的优秀艺术家大都是德艺双馨的楷模师长。中国书法讲求“心正则笔正”,绘画亦是“正风俗,移教化”。技艺的培养无不建立在德行的修养之上。

中国古代哲学的美、善统一即是中国古代艺术教育以德立艺的理论基础。以善统美,以美启善。要在艺术上有所成就,要达到最高的境界,必须首先将心灵的德行提升到很高的境界,这是最高的艺术境界。这种注重人文的综合艺术教育在先秦的“乐教”中就得到体现,我们现今高等艺术院校为社会主义培养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的目标与中国古代的艺术教育理念是契合的。

如果说传统是一条河,向前发展就不能断流。目前为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高校应为实现中国梦发挥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的作用。所以要更好地继承有专业艺术教育以来的优良传统。郭淑兰将这种继承概括为坚持“二为”方向,即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服务。她认为,培养人才一定是要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的。作为专业艺术院校,专业教育和思想教育要紧密结合,在培养目标上,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各级各类专门艺术人才,在艺术行业,就是培养德艺双馨的人才。今后要为实现中国梦培养人才,同样要坚持这样的优良传统。对于新中国成立以来艺术教育的优良传统,郭淑兰进行了如下总结:

专业艺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严格的基本功训练是我们优良的传统。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需紧密结合艺术实践,因为专业基本功和艺术技能是要在实践中去体现的,艺术水平是靠艺术实践的舞台提升的。这在音乐、舞蹈、戏曲教育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一条龙”的培养体系。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持续培养,是出拔尖和创新人才的重要经验。美育教育要从小做起,这也是一种好的办学传统。

学兼中西,古今融通,要有开阔的学术视野和眼界。在课程设置中要吸收借鉴世界上一切优秀的文化艺术,让其为我们所用。更要吸收、继承和弘扬民族民间的优秀艺术来发展当代艺术。

发展:古今中西巧妙融合

林风眠作为20世纪最坚定地提倡和实践中西融合的画家,曾提出“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的主张,对于现今中国艺术教育仍具有启示意义。要实现艺术教育的中国梦仍需坚持这种古今融合、中西结合的思想。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有赖于艺术教育的发展,中国梦包含了艺术教育的梦,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则是实现艺术教育的现实之梦。

随着我国艺术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专业艺术教育也显现出了其自身的一些特点,如由单一转向综合,过去音乐学院只设立音乐相关专业,现在一些专业艺术学院增加了其他艺术学科,如在专业音乐学院开设舞蹈、动漫等专业;在人才培养的结构方面趋向了高端,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媒体的出现,中专生的需求量越来越小。人才结构趋向底座小、断层的现象。所以高质量的生源较少,出现生源质量不尽合理的现象;另外,由于规模扩大,出现了多校区的现象,学校远离了城市中心,这样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中国现代意义上的艺术教育相比西方来说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各类艺术院校办学定位与目标不清晰;艺术院校学科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较单一;学生文化素质较低,缺乏创造性思维和艺术想象力;高校艺术教育师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学术大师匮乏,等等。

从国家的发展和艺术教育自身的发展需要来看,艺术教育自身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现在需要下决心进行改革。这些问题不解决可能会制约艺术教育今后的发展。对此,郭淑兰提出以下措施:

第一,改革和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层次是不同的,各类学校应发挥各自的优势,科学地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设定。一是专业艺术院校应该培养高、精、尖的人才,虽然会面对很多困难,包括社会的浮躁、文化艺术市场的诱惑等。但这一任务一定要坚守。二是培养复合型的艺术人才,比如艺术师资、艺术管理、艺术科技等,是综合性的人才。三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比如艺术传播、艺术设计、录音等方面的人才。

第二,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本科教学中要拓宽专业基础课的口径,增加一些人文、历史和相关姊妹艺术的专题讲座课。同时开设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的课程,给学生自由创作和探究的空间,为学生提供到国内外高校进行访学的机会,对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广泛汲取学术营养,促使其健康成长作用很大。

第三,改革教学方法。过去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基本是教师讲学生听,现在应增加教学中的师生互动,鼓励学生发问,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第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现在上世纪50年代的教师将逐渐退出教学岗位,青年教师约占60%。教师队伍的结构要优化,要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应设立专业艺术院校的培训基地,对青年教师的专业继续教育进行科学规划,对其进行专业培训,尽快让青年教师成长起来,为提高艺术教育质量贡献力量。

截至2011年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艺术教育成为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变革频率最快、强度最大的一块。艺术教育自身的改革固然重要,而通过将我国的艺术教育与国外进行对照,发现优势与不足之处,扬长避短,会使我们的艺术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

朱恪孝认为,我们的优势在于我们的艺术教育没有与传统明显断裂,我国古代的“礼乐教化”思想,为我们留下丰厚的遗产。这种“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全面教育,成为我们艺术教育改革的重要立足点。从理论上来说,西方现代已经形成一系列成体系的艺术教育理论;从教育实践的角度来说,西方发达国家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艺术教育实践经验。此外,在体制、课程与师资等方面也有诸多可借鉴之处。

从招生规模上看,目前我国的艺术教育已经得到足够重视,而多数业内人士认为,这种重视似乎有失偏颇。在朱恪孝看来,中国艺术教育在这十几年中,可谓“大繁荣、”,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办艺术专业,艺术专业与招生规模的快速增设,使其快速成为高等教育中最早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的学科。但这种规模的快速扩张与“大繁荣”必然带来新的问题和潜在的危机,违背了艺术教育自身的特点与规律。如艺术教育生源质量“先天不足”,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明确、师资匮乏、教学设施条件不足,加之艺术市场与文化产业的繁荣和受到西方不良当代艺术观的影响,艺术院校都不同程度出现学术浮躁,难以出现高水平、有影响的艺术成果,甚至有些青年教师和学生的艺术理念和价值取向出现偏差等问题。

以上问题,不但是艺术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高等教育界和社会关注的问题。究其深层原因,朱恪孝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新中国的艺术教育与其他高等教育一样,六十多年来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道路。经过了50年代的院系调整、“”时期的停滞、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从上世纪50年代的全盘学习苏联教育模式到80年代学习欧美和西方教育模式,到如今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中国艺术教育处在一个传承、交融、创新的时期,这也是一个徘徊、模糊、逐步走向清晰的时期。其二,在上述大背景下,在中国艺术教育快速发展的状况下,各类各层次艺术院校办学定位与目标不明确,学科结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各个艺术高校的分层发展、特色价值、个性发展、优势生存的办学理念没有进一步彰显出来,致使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创新能力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受到严重影响。其三,艺术学科长期以来在不同层次的办学定位目标与水平、学科结构、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与成果诸多重要的办学条件方面,没有建立自己较系统、独立、完善的评价体系,严重制约着艺术学科的科学发展。

通过以上分析可得出,各高等艺术院校尚需建立健全的、完善的、各具特色的艺术教育体系,尚需进一步建立艺术教育学科较完善的运行管理体系。我们说艺术是创新的源泉。历史上,艺术与科学的融合所创造的伟大奇迹有目共睹。而如今,艺术教育似乎更加重视为社会培养实用艺术人才,在这种功利蔓延的社会背景下,艺术教育自身也产生了一定的矛盾性。艺术创造离不开时代背景,艺术教育也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而进行改革。面对国际艺术教育舞台,朱恪孝认为,“由于社会分工的更加精细化和全球化的刺激,艺术教育既要从‘精细’和交融方面努力,又要注重其社会化功能的实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艺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高等艺术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多元化发展的格局。当代的社会需求是多层次的,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不断迫使我们去思考新时期人才培养类型和艺术教育自身的规律。我国现阶段经济飞速发展,实用型艺术人才需求量较大,因而艺术教育的大众化与精英化,仍然是我们不可偏废的两个方面。而且两个方面是可以融合在同一个教育阶段的。大众化教育培养了更多的具有艺术素养的社会个体,在社会中会进一步带动整个社会的艺术教育和艺术氛围;精英化教育培养了更多的优秀艺术人才,他们以独特的个性和创造性创作出更多优秀艺术作品,促进艺术本身的发展。因此,大众化和精英化并无冲突,二者都可促进艺术发展与社会需求,为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强国做出贡献。我们既要培养高水平专业艺术人才,也要注重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艺术人才。每个院校可根据自身的目标定位,分层培养,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艺术人才。”

蓝图:观乎人文化成天下

重视个人的品德修养和人格塑造是中国古代优秀的教育传统,孔子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说明了艺术教育对人格的塑造功不可没。因此可以说,实现艺术教育立德树人的终极目标也就完成了艺术教育的未来之梦。

“艺术教育的终极目标不重在学生的短期行为和局部变化,而重在对学生的心灵产生长远、深刻、潜移默化的影响,最终使学生的人格趋向完美。通过艺术教育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人格心智的完善。”在朱恪孝看来,“艺术的终极目标不仅是要塑造一个艺术家本身,还要塑造一个世界,要用艺术的力量去塑造一个强大的民族,塑造一个和谐的社会。艺术教育不是简单地填充知识,培养出一些艺术匠人,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用来填充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待点燃的火种。艺术教育应当注重创造性思维方法及艺术思想和审美意识的培养,而不是单一的技法训练。高校的艺术教育要使学生具有开阔的艺术胸怀、文化视野以及丰富的精神世界,最终达到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的目的。”

艺术教育方向篇9

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价值

公共艺术教育既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实施美育的重要渠道。所谓公共艺术教育,旨在通过自然美、科学美、社会美、文学美、艺术美等手段和形式,引导和帮助受教者确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他们的文化艺术修养,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艺术活动。在高校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有着其它学科无可比拟的功能与优势。

(一)公共艺术教育的审美价值

对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高校美育的重要任务之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发现美、鉴别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意识,有利于拓宽大学生的审美视野,提升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崇尚和追求美的人生境界。寓审美教育于公共艺术教育之中,可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需要,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品位和美感体验,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倾向和审美艺术素养,是高校美育工作中一支不可替代的教育力量。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审美,漠视或淡化审美的艺术教育活动,就僭越了公共艺术教育的本真,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不言而喻。

(二)公共艺术教育的益德价值

公共艺术教育具有“立德”、“成人”的功用。而这—功能是通过公共艺术教育的基本特性一审美育来实现的。德国文学家、思想家、剧作家席勒曾经说过,没有审美的发展过程,企图达到道德的阶段是徒劳的。这意味着,艺术教育本身就具有道德的价值,成就人的德性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目标与旨归。《乐记》中所提出的“乐者,通于伦理者”,其含蕴也正基于此。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活动中,通过音乐欣赏、绘画、舞蹈、表演、创作等方式,可引导大学生以善为美,形成向善的态度思维和价值取向,明辨是非,趋善避恶,砥砺品性,在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道德人格,达到以美导善、“美”与“德”和谐统一的艺术境界。

(三)公共艺术教育的启智价值

脑科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人脑的左右两半球具有各自的属性与功能,左脑以逻辑推理思维为主导,而右脑以形象思维为主导。通过公共艺术教育,不仅可激发左脑和右脑的活动能力,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而且可以达到协调和平衡左脑和右脑的作用,深掘大脑的发展潜能,活跃大学生的积极思维,锻炼和开启大学生的智能。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是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特征。高校公共艺术活动并非以强迫、高压的方式进行的,而是积极调动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能动、愉悦、自觉地参与。在强烈兴趣的驱使下,激发大学生对艺术的无限热爱与向往之情,唤起大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责任感,增强大学生的感知力、记忆力和理解力,提高大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洞察力、想象力与创造力,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知识的掌握、智力和能力的发展。

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高校艺术学院一门新兴的公共课程,公共艺术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成熟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支撑,特别是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缺乏科学的认识与合理的界定,因而引发了诸多问题。如,高校教育工作者更多地从专业的视角出发看待公共艺术教育,重拔高而轻普及、重个别而轻全体、重知识而轻能力、重比赛而轻教学、重活动轻育人等,严重地偏离了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航向,背离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初衷,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一)学科定位的模糊性

由于公共艺术教育是一个新兴学科,因此,在普通高校的学科体系中,多数高校并未将其视作一个完整的学科加以建设,也未将其与学校的整个课程体系融为一体,在课程定位与学科建设中较为模糊与随意。主要表现为:教学目标不明确、学科建设缺少统筹规划、学校主管部门缺乏应有的重视等。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功利思想的影响下,一些高校违背普及公共艺术教育、提高大学生艺术修养的教学目标,拔高学生的技能训练,热衷于竞赛或比赛,将获取名次和奖励看作是公共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将公共艺术教育的学科定位湮没在功利主义的泥潭之中。

(二)课程管理的松散性

有效的课程管理是提升教育效果的前提和保障。然而,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课程管理较为疏松。一方面,在缺乏明确的公共艺术课程目标定位的前提下,不少高校缺乏总体的课程设计,尚未将公共艺术课程当作一门通识课加以建设,导致课程设置和管理随意,在管理上不是针对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制定标准,而是以学校的师资状况与选课人数为转移,因人设课现象较为普遍。另一方面,教材的选用和管理比较随意。如,有的高校直接搬用艺术院系的摄影、钢琴、文学等专业教材,并没有认真选取契合普通高校而非艺术院校的综合教材,实用性较差;有的高校教师虽自主开发教材,但也存在内容陈旧、价值不大、整体水平不高、缺乏特色等问题,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和管理效果。

(三)师资素养的欠缺

良好的师资素养是进行公共艺术教育的人力支撑与智力保障。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师资,不仅要具备必需的艺术素养,而且要有必要的文化素养。这是因为,公共艺术教育和文化教育是难以割舍、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倘若教师缺乏应有的文化知识作为支撑,公共艺术教育也难以纵深挺进。然而,目前不少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师资中存在艺术素养和文化素养相互割裂的现象,特别是由于过分强调教师的艺术因素,导致其文化知识相对薄弱,重艺术轻文化,致使师资素养欠缺,无法适应和满足学生对公共艺术教育的需求。因此,教师的整体综合素养亟待加强。

(四)教育环境的封闭性

教育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生成的时空。只有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教学活动有机融合在一起,方可收获未曾预约的精彩,挺向新的教学境界。公共艺术教育自不例外。然而,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更多地局限在课堂,习惯于室内听讲、操作与表演,忽视了课外的艺术资源。艺术的源泉在于生活。只有在实际的生活和活动中,才能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获得源源不断的艺术生长点。在封闭式的教育环境下,学生只能以书本知识和教师的经验为学习素材,疏远了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艺术实践,在一定程度上窒息了艺术的魅力与活力,必然导致被动落后的僵局。

三、推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改革的思路

面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我们必须正视现实,采取切实可行的手段与有效措施,稳步推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合理定位,明确公共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尽管桎梏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但学科定位问题是最根本、最关键的因素。定位不明确或是出现偏差,必然使公共艺术教育误入歧途,导致挫败。为此,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公共艺术教育是提高国民审美素质的教育,而非高深的专业教育。因此,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指向并非培养歌唱家、作曲家、美术家等拔高式、精英式的教育,而是让大学生接受美的体验或艺术的熏陶,服务于德智体美各方面和谐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是落实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决定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必须面向每一个大学生,以所有大学生为教育对象,以普及为发展航向,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质为基本任务。为此,学校主管部门及教职员工应予以高度重视,把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纳入到学校整个课程体系中加以建设,确立影视、戏剧、舞蹈等艺术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乃至整个学校教育中应有的地位。

(二)健全课程管理机构,加快课程管理步伐

教学是实施课程的主要途径。杂乱无序的课程管

理必然导致教学的低效或无效。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要成立公共艺术教学部门和相应的管理机构,由专人分管、负责艺术教育工作,并强化其岗位职责,特别是要严格落实《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条例》的指示精神,优化课程体系,制订与之相配套的艺术教育课程方案、课程实施细则、课堂教学评估指标体系等,坚决杜绝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开设的随意性和主观性,不断完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管理机制。此外,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严格筛选、使用和评估教材。一方面,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将部级、示范性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公共艺术教育教材纳入课程开发之中。另一方面,根据地区与学校的发展实况,因地制宜,加强高水平教材的编撰工作,满足不同地区大学生舞蹈、戏曲、绘画、歌唱等多方面的艺术需要。如此,方可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管理的动态平衡。当然,有条件的高校可设置多种艺术类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增强课程研发与课程管理的弹性和灵活性。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师资水平

在稳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数量的基础

上,要提升教师的质量意识,建立一支知识广、业务精、能力强的高水平师资。一方面,要强化教师的学习意识和终身教育观念。新知识和信息科技的突飞猛进,加之大学生生理特征和年龄特点的改变,对教师素养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挑战,教师对此要有危机感和使命感,不仅要弥补以前缺失的知识,而且要学习哲学、政治学、文学、美学、建筑学、人类学、教育学等文化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另一方面,高校要创造机会和条件,积极开展影视、书法、美术、体育等学科的师资培训和教育活动。为此,要按照“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方式,派教师以参观、访学的途径学习同类院校的先进教学经验和教育技巧,或是聘请资深教授、艺术造诣高深的学者作报告和讲座,进行学习交流,实现经验共享,切实提高教师的艺术专业理论水准和艺术感悟能力。此外,要加强艺术教育教师的任用和考聘制度,建立行之有效的奖惩制度,表彰和奖励优秀教师,惩戒或剔除不合格的师资。唯当如此,方可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准,打造一支文理兼备、艺术和科学相融、一专多能的优秀师资。

(四)坚持开放性原则,积极开展课外艺术活动

艺术教育方向篇10

1.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开齐开足艺术课程。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艺术教育密不可分,艺术教育同样具有教育的传承文化的功能。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博古通今,追求传承和发扬先辈文化,目前我国校外艺术教育则缺少这一实践。我国青少年接受的校外艺术教育大多是系统的西方式的教育,西方艺术教育体系下的艺术教育可使学生最快速、最便捷地掌握所学艺术门类的基本技能。但我国传统文化教育体系下的艺术教育则需要经过日积月累地学习与熏陶才会有所成就。在新时期,我国青少年艺术教育应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加强传统文化的导向性作用,而不能一味地实行全面西化的教育模式。要在艺术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这不仅要求从事艺术教育工作的人在个人技艺上有所造诣,更应该高度重视道德情操,这样才能培养出来德艺双馨的艺术大家,而不仅仅是技艺精湛的艺术工作者。要坚决杜绝有些家长的功利心理,为了让学生快速获得生存技能,而忽视高尚人格的培养。

2.创新活动内容与形式,确保活动的多样性。一个成功的艺术教学活动应充分调动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对艺术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发挥学习时的想象力和潜能。在现阶段,随着多媒体的进步和发展,家长及学生所获得的信息十分便利和丰富,不再满足于青少年宫等校外教育机构所提供的信息和活动内容。因此,势必将倒逼校外艺术教育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确保广大学生拥有多样化的选择,艺术教育教师也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要,利用新颖、灵活、丰富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增强艺术课堂教学的活力,提高教学实效性;根据艺术课程活动性、实践性强等特点,校外艺术教育机构将通过组织活动为广大学生提供感受、表现、创造的契机,丰富学生知识,开拓学生眼界,使他们获得审美体验。

3.加强教育科研工作,提升师资队伍素质。随着校外的艺术教育逐步受到国家、社会、家长和学生自身的重视,校外艺术教育机构将吸纳更多高素质的教师人才,稳步把学历层次从中专、大专、本科提高为大专、本科、研究生。同时勉励现有教师加强自身素质的提升,树立“学习———学习———再学习”的意识。在日常的教学管理过程中,管理者也要更加重视授课教师的业务培训,引导教职员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艺术教育科研任务的执行和课题研究,导方向、导思路、导方法,创新思想、提升水平、提高素质,学习和研究各类新兴的艺术教育科学理论,通过联系艺术教育实践中的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不断引导广大教职员工发现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4.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学生学习兴趣。2012年《广州乡村儿童艺术教育调查报告》显示,乡村与城市相比,极度缺少艺术教育的校外教育机构,仅有约0.9%的乡村儿童有机会接触校外艺术教育,乡村儿童期盼可以圆艺术梦。乡村的孩子不是没有艺术兴趣和爱好,而是缺少艺术的启蒙和教化;不是没有艺术细胞,而是缺乏艺术熏陶和艺术教育。为了促进教育公平,各地区将通过志愿服务、对口支援、下乡支教、实践实习等方式帮助乡村儿童实现校外艺术学习的愿望,更多的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爱心人士也将投入到解决乡村儿童艺术教育问题上来。教育成效的大小,往往取决于学生是否感兴趣,学生感兴趣就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兴趣,因材施教,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更加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并为学生尽可能地提供发挥潜能的机会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