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产品设计的经济性十篇产品设计的经济性十篇

产品设计的经济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1:39

产品设计的经济性篇1

[关键词]多元化视觉化趣味性和娱乐性界面设计人性化

20世纪是设计上的多元化时期,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设计风格可以说是“五彩缤纷”。如果说数字化产品为当今人类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全新的意义,人性化设计则是对这种全新意义的升华。设计本质在于改善生活品质,数字化领域中强调的人性化设计并不仅仅是运用美学和人机功能学的设计,它更应当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是人与产品完美和谐的几何。人类正在享受人性化设计,人性化设计正在使数字化产品成为人们的“电子器官”。主要表现在:

一、视觉化

设计师通过设计的形式要素,引发人们的视觉联想和心理情感,设计师埃多莱・索特萨斯设计的家具根据后现代的口味在家庭装修中引进色彩和装饰,他设计的家具具有的更多感彩和艺术性的元素,他采用不同寻常的方法结合形状、材料和运用鲜艳的色彩,设计出的家具让人惊讶和激发出想象中的漫游;索特萨斯设计的餐柜采用层压塑料,他对那时止被视为“庸俗”的材料进行了重新创造,给它赋予一种图腾的形状,餐柜的表面布满了同一种孢子和细菌的花纹图案,这样的设计方法打破了早已建立的形式主义,在家庭环境中安置了一个充满人性化的和遗痕的物品,它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以几乎传染的方式进入了平面和广告的设计中。

色彩具有极强的感彩和表现特征,当代美国视觉艺术心理学家布鲁墨(CarolynBloomer)说:“色彩唤起各种情绪,表达感情,甚至影响我们正常的生理感受,”色彩成为设计人性化表达的重要因素。现代设计秉承包豪斯的现代主义设计传统,多以黑、白、灰等中性色彩为表达语言,体现出冷静、理性的情感。在色彩运用中,融入了设计师和消费者个人的情感、喜好和观念。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Kartell公司开始探索对塑料的新的使用方法,在镀铬(或漆成铝的颜色)的钢架上,根据用户的需要可以安装三组抽屉,进行16种不同的组合:可选择的色彩(包括黄绿,乳白,浅紫,灰)非常丰富考究,有丝光玻璃的效果,而压模的技术水平和精度使它的垂直柜面也能构成家具的侧面。极其简单的结构突出了所使用的塑料的材质和色调,它拥有了一种新的“高贵感”,能在住宅中与木材、铝和钢等其他传统上更“高贵”的材料共存并相映生辉。

二、趣味性和娱乐性

设计师的设计作品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而且满足了现代人追求轻松、幽默、愉悦的心理需求。

设计师里查德・萨帕设计的咖啡机,非常强调视觉错觉,看上去像个航天站。它完全由合金制成(San材料的水容器),适应性很强:既可在家庭中使用,满足那些咖啡迷们自己配制他们最喜爱的咖啡的需要,又可配以袋装咖啡,适合办公室或小群体的需要。电磁泵能达到15巴的压强,水很快被加热,从而很快准备出蒸溜咖啡。这个作品也表现出萨帕的设计方法的一贯的特点:技术、美观和功能以互相的包含而紧密结合。

三、界面设计

界面设计是人机互动的基础,它属于平面设计和工业设计的交叉范畴,苹果电脑的界面设计开创了软件系统操作操作人性化的先河,在数字化产品的人性化设计中,界面设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有一家饮料公司发现消费者不再喜欢喝他们的饮料,希望设计师能够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前提是不能改变他们饮料的口味。经过调研,设计师改变饮料的提供“界面”―饮料机,改进方案是让人们能够听到饮料倒进杯里的声音,让哗哗的声音带来新鲜的感觉,而在之前设计者们都在想方设法把饮料机做得足够静音。两个月后,这家公司的销售额有50%的增长,消费者认为产品的口味比以前更好了。但实际上他们的配方并没有任何的改变,只是传达了一种“正在制作”的信息。这就是设计,找到并解决问题。

四、人性化

设计是为了使人类生活的更加美好,而设计师则承担了此责任,设计师通过听取消费者的意见,反馈消费者的信息,来达到设计与使用者的协调,从而设计出更适合消费者的更满意产品。强调设计师与消费者双方的沟通、联系和交流,而不是闭门造车式地设计潮流,反对把设计与消费者看成对立的两端。这实质上反映了设计人性化的深层次的一面,设计师的设计思维逐步转向人性化层次。“为人而设计”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设计师设计产品的灵魂所在。

比尔・莫格雷齐一直是人性化设计的先驱者,他所创造的“人机互动设计”(interactionDesign)程序为设计公司评估新产品发展过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他认为“美感价值是第一个随着物体的形状,比例、材质、颜色以及表面处理进入我们眼中的。然而随着我们与对象相处的时间,彼此的关系会逐步扩大、并产生互动的体验。在这种变化中,仪式性、戏剧性以及透过听觉、味觉与嗅觉所带来的感受将深深的影响我们的经验,这也是设计的奥妙与精髓所在。”

毫无疑问,数字化及人性化设计的设计领域,正在得到不断的拓展,未来的人性化设计具有更加立体的内涵。通过虚拟现实、互联网络等多种数字化形式的扩延,非物质设计对情感心理的考虑已成为设计的主流,更多的引导设计朝着更加人性化的道路迈进,它们将成为设计的一种新思想、新理念,美化着我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柳冠中:设计文化论.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产品设计的经济性篇2

论文摘要:本文阐述了体验经济及其产品设计的概念,分析了体验经济时代产品设计思维的重要性,并对新经济时代下产品设计的主要原则进行了探讨.对其设计思维的研究将帮助设计者更好地处理人一产品—环境—-社会一自然之间的关系。

一、导论

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的社会中,生活在一个时刻变化的环境中,我们的思维内容和方式,也是随着社会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尤其当今社会的经济形态已经进入了体验经济时代,人们渴望生活中的多种体验。经济形态的转变必将会引导设计思维的变化。物质文化的发展以及人类造物能力的不断强大,给产品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思维这一重要内容和规律将会有更新的概念需要我们认识和研究。

二、新经济时代的产品设计趋势

1.体验经济

人类的经济活动基本上可以分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和体验经济四个阶段。体验经济是自2o世纪9o年代继服务经济之后的又一全新经济发展阶段,它是一种开放式互动经济形式。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与体验经济的最大区别在于,前三种经济的经济产出都停留在消费者之外,而在体验经济中消费者自始至终都参与其中。

2.新经济时代的产品设计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体验时代的到来,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产品更新速度加快,产品设计在企业竞争力形成、产品品牌建立、综合国力提高,以及人民生活改善等方面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所以预测新经济时代产品设计的发展趋势尤为重要。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个性化设计。表达出人们独特的好奇心、强烈的自我主张、多样化的选择和全新的空间感受。

(2)民族传统文化的应用。在世界规模的文化交流与竞争当中,凡是民族的长处,都应该发扬。

(3)生态设计和可持续发展也是重要的发展趋势。

(4)产品内部复杂化和产品外部简单化是产品形态的基本趋势。这种趋势使得大量的技术创新被简单化的产品界面所隐藏,人们努力追求极限。

(5)产品语意学的运用。是高效率地掌握和操作产品,让使用者一看即知。.

(6)体验设计的应用,是将产品设计紧紧地同使用者和消费者的生活方式相连,从他们的生活情境着手进行设计,为使用者和消费者带来更体贴、更愉悦的感受。它是以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产品设计思维方式。

体验经济下的产品设计的应用如此重要,作者将其与大家进行一下讨论和研究。

三、新经济时代的产品设计思维与观念

1.思维定势的破除

设计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具有非连续、跳跃性的特征。【l】思维转换是形成设计思维的一条重要途径。人们发现和解决问题往往都是凭借原有的思维活动的路径进行思维的。要想提高设计思维能力,就要突破原来的思维定势,优化原来的思维模式。在人的社会活动中,人们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自己身边的人。在心理上人们更倾向于相信大多数,认为大多数人的知识和信息来源更多、更可靠。在个人与大多数人的判断发生矛盾时,往往跟从大多数而怀疑和修正自己的判断。产品设计以求异为基本特征,新设计必然与众不同。而且设计者的经验存在个体差异。因设计者的经历、感受不同,会形成不同的思维习惯和定势,从而在产品的设计上显示出很大的差异性。但设计者的经验只能在一定的实践水平上,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一定的实践活动有指导意义。而且,即使在适当的范围内,它对实践活动的指导意义也是有限的。产品的设计一旦拘泥于狭隘的经验,势必限制设计者的眼界,从而阻碍设计思维创新。

产品设计也要基于必要的书本知识。它虽然是产品设计思维的基础,但设计思维源于知识的灵活运用,而非单纯的积累。书本知识也是设计思维的起点,我们不能只拘泥于设计这个领域的知识,设计本来就是一个交叉性学科。在很多设计作品中,并不是设计本专业的人员做出的。这一事实充分说明,开阔的视野远比单纯局限于某个知识领域重要。

人的思维活动必然有思维主体,也就是自我为中心的一面。然而,一旦把这种现象绝对化并一味排斥他人的观点和立场,就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定势,阻碍设计思维的创新。设计要跳出自我,多参考消费者和使用者的想法。过去单纯靠设计者个人意识进行设计的时代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了,设计者必须根据国内外市场的设计现状、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设计出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产品,才能满足体验经济时代的市场需求。2.新经济时代产品设计中事与物的新关系

无论是设计产品,还是对产品品质进行评价时,我们总会将意识定位在“物”的层面上。的确,产品是以可触及的物质形态存在的。不管是设计者还是使用者,都会不自觉地关注产品的物质属性。然而,产品不过是功能的载体,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是在购买产品的功能。当然,这里包含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实现功能是产品设计的最终目的,而功能的承载者是产品的实体结构。产品的设计过程中的一切手段和方法,实际上是针对依附于产品实体的功能而进行的。因此,作为消费者物质化地看待产品及其设计是极为自然的事情。但作为设计者却不可单纯地、物质地看待产品的存在。体验经济时代的产品设计就应该建立起这样一种意识和态度,就是设计的意义不仅是物质的产品本身,而且还包含隐含在产品背后的体验。

3.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设计思维

体验经济时代是买方市场和消费的时代,是不是新产品,只有消费者才有判决权。它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一切都打上了顾客导向的烙印,从需求导向来说,只要改变了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就是新产品。消费者购买新产品越来越多是出于对产品象征意义和象征功能的考虑,即人们更注重通过消费来得到个性上的满足和体验。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面对“体验”的解释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美国经济学家B·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H·吉尔摩在《体验经济》一书中说:“所谓体验就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

消费者也能设计产品。大多数产品的设计创新都是对消费者需求深刻理解的结果,只要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就可以对产品的设计做出新的定义,也就是由消费者通过自己对产品的体验来描述该产品的缺陷和新的设计构思。也许消费者没有能力通过技术手段来设计创新产品,但这并不重要,把体验后的事交给技术人员就行了。消费者也能参与产品设计,甚至进一步承认消费者是产品设计流程的一个前端环节,这样一个思维方式的变化,将带来产品设计新模式的重大变化。

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设计思维。无论什么时候,一旦一个公司有意识地以服务作为舞台,以商品作为道具来使消费者融入其中,这种新的产出一“体验”就出现了。【2】消费者的体验,是产品设计的新途径。现在的手机给大家提供的是什么?从核心产品的角度讲提供的是通讯工具,从形式产品的角度讲提供的是mp3、数码相机、收音机、游戏机等的整合体,从外延产品的角度讲提供的是体验。产品体验的设计最主要的就是消费者的需求,一开始就要了解消费者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实验室里的冥思苦想。产品的附加价值是靠差异化来实现的,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渐趋成熟,靠技术产生差异化的空间日益变小,这就迫使企业只能在设计上寻求突破,也就是在产品设计上寻求差异化。每次我们使用一件产品时,我们本质上消费的是一种它所带来的体验。

从使用者和消费者心理出发,产品应通过科学、适当的心理体验研究改进产品的可用性,使其能更好的实现其目的性。从设计者的角度看,设计的目的还应归结为促使消费者注意到产品,或者激发出一定的购买需求:或者将所需要传达的信息尽可能快速、准确地传递给目标等;其次,使用户在使用中能体验到满意、愉悦等情绪。体验经济下的产品设计的基础仍旧是传统的产品与服务,只不过是这些产品与服务中已经凝聚了体验价值。比如娱乐因素、文化因素等。体验是与消费者在情感上结合的关键。正如青蛙设计公司设计师哈特穆斯所说:“我相信顾客购买的不仅仅是商品本身,他们购买的是令人愉悦的形式、体验和自我认同”。

产品设计的经济性篇3

关键词产品设计价值工程人性化价值观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及国际化的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愈来愈激烈,产品的内涵和外延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品位的上升,人们对产品的需求也从“量的满足”转向“质的追求”,甚至是“情感的交流”,这也使产品设计向多元化、个性化的纵深方向发展。然而,我国现阶段的产品设计存在着一些缺陷与盲点,大多数企业以引进为主,对国外同类型产品进行模仿,造成设计理念上的失衡与同类型产品的同化。对产品设计中的价值系统进行分析,有利于全方位的提高产品的内涵和外延,设计出高质量的产品。

产品设计中的价值层面已渗透到产品——商品——用品——废品的整个产品循环体系,要涉及到经济、技术、文化、社会等诸多方面。对产品设计中的价值进行系统分析,制定合理的价值取向,有利于坚持经济、人文、社会三位一体的设计观念,致力于人类生命环境的改善与发展,使产品满足人们动态的物质生活需要及精神生活需要。

1产品设计中的经济价值

在产品设计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材料、加工工艺,以最省的用料在短时间内生产制造出具有高性价比的产品,即以最低的成本费用收到最大的经济效益,这是产品设计中的经济性原则。

在产品——商品——用品——废品的整个循环系统中,设计要涉及到全过程,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商品的销售,是以经济性作为保障的。当产品的综合质量好而价格过高时,大部分消费者不敢问津;当产品价格低、质量差时更不会赢得消费者。因此,如何在保证基本功能的基础上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如何满足生产经营者获取利益和满足消费者使用的双向需求的动态平衡,是工业设计融合运用价值工程的新的理念。

价值工程ve(valueengineering)是工业管理领域的科学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在应用系统性和创造性的独特研究方法过程中,以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l.c.c(lifecyclecost)可靠的实现必要功能。价值工程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产品的功能分析,对产品性能、生命周期、可靠性等各个指标进行系统的综合平衡,最大限度的利用和分配各种原材料,探求和采用新的、成本低的变体,节约各种物化劳动成本,提高产品的价值。

功能与成本两个迥然不同而又密切相关的概念,构筑了价值工程的基本框架,为提高产品价值的终极目的奠定了基础,深刻地反映了在市场经济规律下,功能与成本、技术与经济的辨证统一关系,在功能不变或提高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则企业获得的效益高,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若在功能不变或提高的前提下,增加了成本,则企业获得的效益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在现有的生产及技术条件下,提高功能与降低成本具有二元对立性。在工业化进程的每一时间段内,二者都具有相对稳定的和谐格局。但科学技术是一个流变的概念,随着产品的更新换代、新技术及新材料的运用以及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这种表面的、暂时的、不稳定的和谐格局会随之而改变,生产同一种产品,在技术较先进和现代化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里,功能与成本的系数比高于技术与管理水平较低的企业。因此,工业设计师应遵循功能与成本、技术与经济的辨证统一关系,尽可能的满足二者的动态平衡,建立成本及功能的共同的精神指归——“以人为目的”,形成为用户服务的现代设计理念。

2产品设计中注入的人文理念

设计的任务是解决“人——机——环境——社会”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其设计的出发点是人,旨在通过生产技术手段把人的创造思维转变为实体的产品,实现为人服务的目的,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因此,在产品设计中注入人文理念,探讨产品所蕴含的人性化设计观念和根植于时代特性和地理特性的文化价值观念,能为产品设计提供更深层次的理论依据,使产品更合乎人性,使人与生存环境的关系更为和谐。随着社会的发展,设计所具有的人性的意义就将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人性化的设计观念是合乎时展要求的。

在以“人”为本的设计活动中,产品与文化又是紧密相关的——产品是文化理念的载体,而文化则是产品内涵的延续。产品设计应符合特定的文化特性,表现出与时代精神和科技进步的协调性与前瞻性。反过来,产品设计又可以影响人的生活的文化氛围,甚至导致一种新生活文化形态的形成。现代设计师要善于通过适当的物质材料,借用一定环境和文化背景的某种符号系统,创造某种同构性的艺术形式,来唤起受众身心结构上的类似反应,从而形成和传递现实的设计信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如果能够把握社会文化结构需求的趋势与变迁,使相应的产品与之相契合,这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

2.1人性化设计观念

人性化的设计观是工业设计经导入期、发展期、成长期发展到现在的成熟期以后而出现的一种新的设计哲学。它反对像过去那样,设计师只重视产品的功能与造型,而是要求设计师积极考虑经过设计的产品将在人们生活过程中发生什么样的作用,以及对周围各种环境的影响程度。因此,设计应充分的尊重人、理解人的特点,以人为基本出发点,用主动、积极的方式去研究人的需求,探索各种潜在的愿望,用一种系统的、整体的观念,把需求、人机工程学、美学及环境因素等有机地融合,进行综合分析,以此确立产品设计的目标。

产品设计不仅设计了产品本身,而且设计了人与人之间、人与产品之间的关系,也设计了人的生活方式。技术的进步减轻了人的劳动强度,信息的快捷方便了人类生活。当今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在给人们带来巨大物质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现实问题,如人的孤独感、造型的失落感以及自然资源的枯竭、环境的破坏等等。这些问题的产生,本质原因并不在于物质技术的本身,而正是人类总体设计上的失衡,没有把人性化的理念系统的贯穿了人类的一切创造和设计活动中所形成的恶果。因此,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的设计思想,强调人、产品、环境、社会之间相互依存、互促共生的关系,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2.2产品设计中蕴含的文化价值

文化根植于人类社会和赖以生存的环境之中,但又因其地域的不同而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文化是环境因素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人类生存的大环境中,有形的物理环境和无形的文化环境都对产品设计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鲜明的时代性、民族性和社会性使产品在无形中成了沟通和交流的媒介。随着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的来临,使得产品设计中的文化含量越来越大,尤其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重视信息、知识、文化价值。因此,设计应符合文化的时代及全球信息化的特性,展示不同文化传承下的设计理念和价值观念。正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托夫勒所说:“人类需要高技术,更需要高情感,人们的购物过程不仅满足的是物质需要,还有文化上的需要。产品一旦被赋予某种美好的情感,就会缩短人与产品在情感上的距离,出现购买行为上的文化认同。”

同时,文化环境对产品的影响是隐性的,如法律、道德、习俗、价值观念等的影响就是如此。产品设计应符合特定的文化特性,表现出与时代精神和科技进步的协调性与前瞻性。反过来,产品设计又可以影响人们的生活文化,甚至导致一种新生活文化形态的形成。

3产品设计中彰显的社会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产品作为“工具”,已逐渐形成的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象征物。在产品——商品——用品——废品的转化中,产品作为设计师思维物化的产物,作为传达给受众的一种使用符号,使得设计活动在这种转化中起到了纵向联系和横向承接的作用。无数的设计实践证明,在如火如荼的国际化市场竞争中,产品的设计进程中有着无法量化的社会价值。

3.1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念

工业革命之后的世界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但在获得巨大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人类亦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那就是对环境的破坏所导致的人与自然的对立,人与人的相互疏离。甚至西方国家在20世纪还推出了“有计划的废止”的一次性消费观念,在设计上竭尽所能,不断推陈出新,以产品的快速更新来刺激消费,创造市场,以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正是这种片面的发展观,最终使人成了“单向度的人”,造成了今日全球性问题,使全人类的生存受到了威胁。大量的资源被过度消耗,大量的污染破坏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

随着时代的进步,在产品创新中要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设计准则已深入人心,环保消费已蔚然成风。可持续发展已经形成几个主要的设计思想,如绿色设计、生态设计、循环设计等设计理念,有效的实现了产品设计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交互。

3.2科学技术的物化

任何产品都是科学技术的载体,它是那个时代、那个民族或地域的社会观念及经济技术基础的总和,以及人们对材料、结构、加工工艺的理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着产品的更新换代,使整个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产品设计的全面更新,引导产品创新跨向新的平台,而新创造出来的产品又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观念,又引发了科学技术的变革,二者形成了有机的互动。

科学技术是一种资源,但是,人类要接受这一种巨大的资源,把这种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社会价值,还需要某种载体,这种载体就是设计创造。新的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管理、巨额的资本投入,都需要经过这“媒介”才能转化为社会财富。科学技术是通过设计与制造向社会广大消费者进行自我表达的,设计使新技术的“可能”转变为现实,使设计观念和设计语言进一步演进,使艺术畅想进一步摆脱了物质条件的束缚,使人类的创造、想象和情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抒发。

综上所述,站在价值系统的角度研究产品设计有助于综合的考虑设计、制造与生产等各个周期的经济因素、人文因素及社会因素,促使新生代的设计师在理性层次上思考产品创新与经济、文化、社会的关系,使创造出来的产品更能引起使用者情感、心理等方面的共鸣,满足人们动态的物质生活需要及精神生活需要。

参考文献

1郑建启,李君华.新论工业设计融合价值工程的理念[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2

产品设计的经济性篇4

关键词产品设计价值工程人性化价值观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及国际化的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愈来愈激烈,产品的内涵和外延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品位的上升,人们对产品的需求也从“量的满足”转向“质的追求”,甚至是“情感的交流”,这也使产品设计向多元化、个性化的纵深方向发展。然而,我国现阶段的产品设计存在着一些缺陷与盲点,大多数企业以引进为主,对国外同类型产品进行模仿,造成设计理念上的失衡与同类型产品的同化。对产品设计中的价值系统进行分析,有利于全方位的提高产品的内涵和外延,设计出高质量的产品。

产品设计中的价值层面已渗透到产品——商品——用品——废品的整个产品循环体系,要涉及到经济、技术、文化、社会等诸多方面。对产品设计中的价值进行系统分析,制定合理的价值取向,有利于坚持经济、人文、社会三位一体的设计观念,致力于人类生命环境的改善与发展,使产品满足人们动态的物质生活需要及精神生活需要。

1产品设计中的经济价值

在产品设计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材料、加工工艺,以最省的用料在短时间内生产制造出具有高性价比的产品,即以最低的成本费用收到最大的经济效益,这是产品设计中的经济性原则。

在产品——商品——用品——废品的整个循环系统中,设计要涉及到全过程,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商品的销售,是以经济性作为保障的。当产品的综合质量好而价格过高时,大部分消费者不敢问津;当产品价格低、质量差时更不会赢得消费者。因此,如何在保证基本功能的基础上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如何满足生产经营者获取利益和满足消费者使用的双向需求的动态平衡,是工业设计融合运用价值工程的新的理念。

价值工程Ve(Valueengineering)是工业管理领域的科学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在应用系统性和创造性的独特研究方法过程中,以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L.C.C(LifeCycleCost)可靠的实现必要功能。价值工程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产品的功能分析,对产品性能、生命周期、可靠性等各个指标进行系统的综合平衡,最大限度的利用和分配各种原材料,探求和采用新的、成本低的变体,节约各种物化劳动成本,提高产品的价值。

功能与成本两个迥然不同而又密切相关的概念,构筑了价值工程的基本框架,为提高产品价值的终极目的奠定了基础,深刻地反映了在市场经济规律下,功能与成本、技术与经济的辨证统一关系,在功能不变或提高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则企业获得的效益高,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若在功能不变或提高的前提下,增加了成本,则企业获得的效益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在现有的生产及技术条件下,提高功能与降低成本具有二元对立性。在工业化进程的每一时间段内,二者都具有相对稳定的和谐格局。但科学技术是一个流变的概念,随着产品的更新换代、新技术及新材料的运用以及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这种表面的、暂时的、不稳定的和谐格局会随之而改变,生产同一种产品,在技术较先进和现代化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里,功能与成本的系数比高于技术与管理水平较低的企业。因此,工业设计师应遵循功能与成本、技术与经济的辨证统一关系,尽可能的满足二者的动态平衡,建立成本及功能的共同的精神指归——“以人为目的”,形成为用户服务的现代设计理念。

2产品设计中注入的人文理念

设计的任务是解决“人——机——环境——社会”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其设计的出发点是人,旨在通过生产技术手段把人的创造思维转变为实体的产品,实现为人服务的目的,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因此,在产品设计中注入人文理念,探讨产品所蕴含的人性化设计观念和根植于时代特性和地理特性的文化价值观念,能为产品设计提供更深层次的理论依据,使产品更合乎人性,使人与生存环境的关系更为和谐。随着社会的发展,设计所具有的人性的意义就将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人性化的设计观念是合乎时展要求的。

在以“人”为本的设计活动中,产品与文化又是紧密相关的——产品是文化理念的载体,而文化则是产品内涵的延续。产品设计应符合特定的文化特性,表现出与时代精神和科技进步的协调性与前瞻性。反过来,产品设计又可以影响人的生活的文化氛围,甚至导致一种新生活文化形态的形成。现代设计师要善于通过适当的物质材料,借用一定环境和文化背景的某种符号系统,创造某种同构性的艺术形式,来唤起受众身心结构上的类似反应,从而形成和传递现实的设计信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如果能够把握社会文化结构需求的趋势与变迁,使相应的产品与之相契合,这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

2.1人性化设计观念

人性化的设计观是工业设计经导入期、发展期、成长期发展到现在的成熟期以后而出现的一种新的设计哲学。它反对像过去那样,设计师只重视产品的功能与造型,而是要求设计师积极考虑经过设计的产品将在人们生活过程中发生什么样的作用,以及对周围各种环境的影响程度。因此,设计应充分的尊重人、理解人的特点,以人为基本出发点,用主动、积极的方式去研究人的需求,探索各种潜在的愿望,用一种系统的、整体的观念,把需求、人机工程学、美学及环境因素等有机地融合,进行综合分析,以此确立产品设计的目标。

产品设计不仅设计了产品本身,而且设计了人与人之间、人与产品之间的关系,也设计了人的生活方式。技术的进步减轻了人的劳动强度,信息的快捷方便了人类生活。当今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在给人们带来巨大物质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现实问题,如人的孤独感、造型的失落感以及自然资源的枯竭、环境的破坏等等。这些问题的产生,本质原因并不在于物质技术的本身,而正是人类总体设计上的失衡,没有把人性化的理念系统的贯穿了人类的一切创造和设计活动中所形成的恶果。因此,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的设计思想,强调人、产品、环境、社会之间相互依存、互促共生的关系,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2.2产品设计中蕴含的文化价值

文化根植于人类社会和赖以生存的环境之中,但又因其地域的不同而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文化是环境因素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人类生存的大环境中,有形的物理环境和无形的文化环境都对产品设计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鲜明的时代性、民族性和社会性使产品在无形中成了沟通和交流的媒介。随着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的来临,使得产品设计中的文化含量越来越大,尤其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重视信息、知识、文化价值。因此,设计应符合文化的时代及全球信息化的特性,展示不同文化传承下的设计理念和价值观念。正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托夫勒所说:“人类需要高技术,更需要高情感,人们的购物过程不仅满足的是物质需要,还有文化上的需要。产品一旦被赋予某种美好的情感,就会缩短人与产品在情感上的距离,出现购买行为上的文化认同。”

同时,文化环境对产品的影响是隐性的,如法律、道德、习俗、价值观念等的影响就是如此。产品设计应符合特定的文化特性,表现出与时代精神和科技进步的协调性与前瞻性。反过来,产品设计又可以影响人们的生活文化,甚至导致一种新生活文化形态的形成。

3产品设计中彰显的社会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产品作为“工具”,已逐渐形成的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象征物。在产品——商品——用品——废品的转化中,产品作为设计师思维物化的产物,作为传达给受众的一种使用符号,使得设计活动在这种转化中起到了纵向联系和横向承接的作用。无数的设计实践证明,在如火如荼的国际化市场竞争中,产品的设计进程中有着无法量化的社会价值。

3.1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念

工业革命之后的世界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但在获得巨大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人类亦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那就是对环境的破坏所导致的人与自然的对立,人与人的相互疏离。甚至西方国家在20世纪还推出了“有计划的废止”的一次性消费观念,在设计上竭尽所能,不断推陈出新,以产品的快速更新来刺激消费,创造市场,以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正是这种片面的发展观,最终使人成了“单向度的人”,造成了今日全球性问题,使全人类的生存受到了威胁。大量的资源被过度消耗,大量的污染破坏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

随着时代的进步,在产品创新中要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设计准则已深入人心,环保消费已蔚然成风。可持续发展已经形成几个主要的设计思想,如绿色设计、生态设计、循环设计等设计理念,有效的实现了产品设计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交互。

3.2科学技术的物化

任何产品都是科学技术的载体,它是那个时代、那个民族或地域的社会观念及经济技术基础的总和,以及人们对材料、结构、加工工艺的理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着产品的更新换代,使整个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产品设计的全面更新,引导产品创新跨向新的平台,而新创造出来的产品又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观念,又引发了科学技术的变革,二者形成了有机的互动。

科学技术是一种资源,但是,人类要接受这一种巨大的资源,把这种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社会价值,还需要某种载体,这种载体就是设计创造。新的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管理、巨额的资本投入,都需要经过这“媒介”才能转化为社会财富。科学技术是通过设计与制造向社会广大消费者进行自我表达的,设计使新技术的“可能”转变为现实,使设计观念和设计语言进一步演进,使艺术畅想进一步摆脱了物质条件的束缚,使人类的创造、想象和情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抒发。

综上所述,站在价值系统的角度研究产品设计有助于综合的考虑设计、制造与生产等各个周期的经济因素、人文因素及社会因素,促使新生代的设计师在理性层次上思考产品创新与经济、文化、社会的关系,使创造出来的产品更能引起使用者情感、心理等方面的共鸣,满足人们动态的物质生活需要及精神生活需要。

参考文献

1郑建启,李君华.新论工业设计融合价值工程的理念[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2

产品设计的经济性篇5

【关键词】体验经济游客体验产品设计

旅游的发展依托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形态的改变,必然要求旅游产业发展的相应改变。体验经济时代的来临,赋予了旅游业新的内涵与机遇。旅游经济是一种典型的体验经济,旅游产品的本质就是向旅游者提供一种或多种经历和体验。在体验经济时代,旅游消费与以往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呈现出情感体验和个性化需求的上升趋势,旅游消费者更倾向于自主参与活动项目,获得个性化的体验。因此,如何设计和生产旅游产品,满足游客的个性化体验需求,已经是当前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亟待探讨和研究。

一、体验经济时代的来临

20世纪70年代,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托夫勒[1]在其名著《未来的冲击》一书中指出:继服务产业发展之后,体验产业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支柱。并预言“各种与行为技术相关的行业,那些不再生产有形商品和不再提供传统服务的行业,将发展得最快”。他认为体验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浪潮后的第四种经济形态,在这种经济形态下,商家要靠提供体验服务赢得消费者。这是关于体验经济的最早的提法,但由于极具超前性而在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后来的学者派恩二世与吉尔摩[2]合著的《体验经济》一书中提出体验是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围绕消费者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他们将体验分成娱乐、教育、逃避现实和审美四种,最难忘的体验是处于四者交汇的“甜美的亮点”(SweetSpot)。

在体验经济下,消费者关注的不再仅仅是购买产品之后才能获得的“美好体验”了,而是更加侧重于在消费过程中甚至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就能获取的“美好体验”。当消费过程结束后,消费者的记忆中将长久保存对过程的“体验”。消费者乐意为这类体验付费的原因在于,体验使人们在消费过程中在心灵上留下了印迹,在情感层面上达到了共鸣,非常美好,令人难忘,甚至不可替代,所以令人渴望再次体味。

由此不难看出,体验经济所追求的最大特征就是消费和生产的“个性化”。企业只有充分关注顾客的需求,注重顾客体验的满足,生产出符合顾客需求的个性化产品,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提供满足游客个性化体验需求的旅游产品必将成为旅游业的发展方向。

二、体验经济与旅游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体验是一种新的经济提供物,是继产品、商品、服务之后的第四种经济提供物。”[3]它从服务中分离出来,就像服务曾经从商品中分离出来那样。它与其他三种经济提供物的本质区别是它与消费者之间产生了情感与心灵上的互动。体验的本质是企业通过引导顾客参与、顾客互动、顾客创造等方式,来满足顾客的情感需求、实现顾客的自我价值。这些精神产品,才是企业给予消费者的“新的经济提供物”。

在笔者看来,这与旅游的本质不谋而合。因为,旅游消费的本质,不是追求某种物质结果,而是追求一种不同寻常的经历和体验。旅游产品的设计和旅游服务的配置,从根本上都是为了满足旅游者的旅游消费。从这种意义上说,旅游是一种天然的体验活动。可见,旅游业与体验经济的核心理念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旅游业与体验经济有很好的对接性。旅游业是围绕着旅游者的需求来开展业务的,目的是帮助旅游者寻找到他们渴望体验的某种生活方式或内容,满足其求异求鲜的需求。而体验经济时代的经济生活更加人本化、个性化,更加关注人本身的需求,突出强调消费者体验的满足,这与旅游业的经营和发展是非常契合的。体验经济时代的来临预示着旅游产业更快的发展以及旅游产品更丰富的创新。由于旅游体验在本质上是个人的,是个人的情绪、体力、智力和精神状态达到某一特定水平时意识中所产生的美好感觉,因此,提供满足游客个性化体验需求的旅游产品成为旅游业产品开发和设计的发展方向。

三、旅游产品的体验化

从前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旅游与体验的本质是非常相似的,旅游的本身就是一种体验的方式。并且,旅游业完全可以被视作体验展示的一个平台,而作为旅游业核心的旅游产品则无疑是展示体验经济魅力的最佳舞台,旅游产品的体验化则是其核心魅力所在。

传统观念认为,旅游产品是旅游企业提供给旅游者消费的各种要素的组合,主要表现为旅游线路。不难看出,这主要是站在旅游企业的角度来看待旅游产品,而满足游客的体验需求并未被视作旅游企业开发设计旅游产品的核心和重点。

笔者认为,在体验经济已经来临的今天,旅游产业已经融入了人类社会的商业、政治、教育、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全面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成为一种全方位的体验。旅游企业必须学会不断创造和设计丰富的、个性化的、令旅游者动心的体验产品,才能在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旅游产品体验化的核心在于旅游体验者和旅游经营者两方面:一方面,旅游经营者要靠旅游产品的体验化设计和体验活动项目的提供来吸引旅游者消费,并从中获取费用;另一方面旅游体验者要从对旅游产品的消费中获取体验感受,并根据在体验中的感受和满足程度支付相应的费用。因此,旅游经营者能否开发设计出能够满足旅游者消费需求的体验化旅游产品决定着其最终能否获得目标收益。

四、基于游客体验的旅游产品的设计

体验经济时代,如何增强游客体验已经成为旅游产品开发研究的核心内容。旅游经营者必须充分关注游客体验,努力满足游客的需要和期望。笔者认为,基于游客体验的旅游产品设计要本着以下的原则和步骤来设计:

1.设计原则

要做到这一点,旅游产品的设计者应当本着以下几个原则:

(1)深入调查和了解目标游客的需要和期望

旅游产品的设计应以旅游市场的需求变化为依据,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目标游客的需求为标准。因此,只有充分做好市场调研,深入了解目标游客的偏好,站在游客的角度考虑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出来的旅游产品才能受到游客的认可和欢迎。

(2)确定鲜明的主题

鲜明的体验主题是吸引游客的关键。合理的主题定位可以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优势,广泛吸引游客。旅游产品的设计者必须对旅游资源的特性有充分的把握,旅游产品主题的选择应与旅游资源本身的特性相契合,避免与区域内其它产品的雷同,同时还要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创意,能够贴近游客求新、求奇、求特的心理需求,从而激发其旅游兴趣,引导消费。

(3)注重产品的个性化和参与性

由于体验在本质上是个人的,是一种个性化的需求,是一个人达到情绪、体力、智力、甚至是精神的某一特定水平时,在其意识中所产生的美好感觉,任何一种体验,都是某个人自身心智状态与事件之间互动作用的结果。因此,体验的结果受旅游者自身兴趣爱好、知识水平、主观情绪等的影响,不同的体验主体即使参与同一个体验活动,其体验感受也不会完全相同。所以,旅游设计者必须关注游客的个性特点,在设计产品时充分考虑游客个性化需求的满足。

此外,旅游设计者还必须清楚,参与性是旅游体验的核心。在体验式旅游活动中,游客本身是旅游产品的一部分,游客通过对旅游活动的亲身参与获得旅游经历。参与程度越高,感受越深刻,体验就越丰富。因此,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对旅游活动的参与程度,直接影响体验效果。随着旅游者消费的成熟和个性化需求的加强,旅游产品设计趋向于旅游者的积极参与,并鼓励旅游者在参与过程中充分发挥其能动性和创造性。

(4)提供不断创新的体验产品

创新是旅游产品设计的核心,也是市场制胜的关键所在。由于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和爱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旅游产品设计者只有不断调整设计策略、不断更新旅游活动项目和设施,在同一旅游主题下,使活动项目常变常新,形成特色,才能保持对游客持久的新鲜感和吸引力。

(5)达到“畅”的体验标准

心理学家克珍特米哈依在其名著《畅:最佳体验的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了最优的体验标准是“畅”,即“具有适当的挑战性而能让一个人深深沉浸于其中,以至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这些思想将对现行的旅游产品设计产生深远影响。“适当的”挑战指活动的难度与一个人所掌握的技能相适应,太难的活动会让人感到紧张和焦虑,而太容易的活动则会让人感到厌烦,都不能让人获得快乐体验。因此,旅游产品设计者应该对产品的体验效果有较准确的把握,争取达到“畅”的体验标准,为游客提供最佳旅游体验。

(6)营造全方位的旅游体验

由于体验在本质上是个人的,它基于个人的年龄层次、文化背景、兴趣爱好和对活动内容的独特感受而产生,不可复制,不可转让,非我莫属。所以,它是以人为本的,是对人性、对人的深层动机与行为的关注,对人的“体验”这一心理感受与精神范畴的关注。这是其极具人性化的现实意义的。可见,“体验经济”的提出,体现了经济学领域对个性的尊重,它是“以人为本”价值论的具体体现。所以,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产品设计要以人本主义为指导思想,一切从游客的需求出发,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各方面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感官刺激,以调动游客的体验情感,增强体验效果。

2.设计步骤

(1)主题提炼

提炼出明确的体验主题是设计体验旅游产品的第一步,游客主要是受到主题的吸引而购买旅游产品。缺乏主题的旅游产品设计容易给人拼凑的感觉,难以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旅游产品设计者在设计体验产品时,必须深入挖掘本地的地脉和文脉与史脉,针对主导客源市场的需求来明确一个凸显个性与特色的、充满诱惑力的体验主题。

(2)旅游体验项目策划和体验过程设计

主题一旦确定,就要根据主题线索设计体验旅游活动项目,打造体验过程。体验旅游项目的设计是体验旅游规划的核心,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旅游地吸引力的强弱[4]。

体验项目的策划和体验过程设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选取体验项目设计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为项目的体验效果提供检验标准。旅游体验项目的设计是一方面是旅游者对旅游项目的差异化体验和消费过程,获得精神享受和满足,同时增加了旅游项目的体验化效用和进程;另一方面是旅游经营者围绕满足旅游者审美和愉悦等精神享受的价值核心而追加的多重体验过程,同时也是一种经济效益累积的过程[5]。因此,选取一定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帮助旅游产品的设计者检测项目的体验效果。二,依托资源,创造特色体验项目。旅游产品设计者要深入挖掘单项旅游资源的美学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等,打造特色的活动项目,使单项旅游项目实现经济价值最大化。同时,还要在此基础上,对多项旅游活动项目在空间上、类型上进行横向整合,创造全过程的体验。三、围绕体验主题创造故事情节。对大多数旅游者来说,现实生活的重复性都是枯燥乏味的,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逃避现实生活的渴望。迪斯尼乐园的成功就在于把游乐园以一种戏剧化、舞台化的方式表现出来,形成了一个虚拟的世界,使游客很容易在里面找到欢乐。而迪斯尼乐园是其创造的影视产品的延续,游客可以任意想象自己是某部影片中的某个角色,然后去经历电影中的情节。可见,各种童话式、科幻式、冒险式的故事情节对游客有很强的吸引力。旅游体验项目的设计抓住了故事情节的创造,就等于吸引住了游客的眼球。

(3)体验氛围的营造

体验必须通过为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来实现,仅靠主题的确定和体验项目的设计是很难达到这一点的。卡博恩将印象分为机械学和人类学两类,他认为机械学的视觉、味觉、嗅觉、听觉、触觉等印象由各种物体如风景、图像、香味、音乐、唱片、手感等产生;而人类学的心理感受等印象发出的主体是人,是由人与人相遇时的行为实施的。对于旅游者来说,无论是机械学的印象还是人类学的印象,每个细节都会影响到体验主题的塑造和强化。例如旅游产品的造型和质地、服务人员的语言和表情、周围的环境等,都会影响到游客对体验主题的感受。因此,旅游产品设计者在进行产品设计时一定要注重细节,所有的活动场景都要根据体验要求进行精心的氛围包装,重视对游客的感官刺激,为游客营造一个真实的体验环境,让游客仿佛身临其境。

五、结论

在体验经济时代,虽然传统的大众旅游仍然占据着旅游市场的主要部分,但游客的消费需求已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倾向于体验式旅游。如何创造体验经济时代下的高质量体验旅游产品,吸引当代游客,对旅游企业来说,是一项重大而又必须要解决的课题。笔者认为,在体验经济已经兴起的今天,将旅游与体验经济对接,进行基于游客体验的产品设计,必能使旅游经营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赢得旅游消费者的青睐。

参考文献:

[1]托夫勒著作,孟广均等译.未来的冲击[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49

[2](美)B・约瑟夫・派恩,詹姆斯・H・吉尔摩・体验经济[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5

[3]约瑟夫・派恩,詹姆斯・吉尔摩.体验经济:工作是剧场,业务是舞台[m].波士顿:哈佛商学院出版社,1999:33

产品设计的经济性篇6

艺术设计涉及的方面比较多,主要包括环境设计、工业设计、装潢设计、服装设计等,是既具有艺术性又具有经济性的一种艺术形态。艺术设计除了它的艺术性之外,则体现为它对社会经济活动的推动作用,即它的经济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九十年代,我国开始意识到艺术设计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艺术设计是艺术与科技融合在一起的产物,也是一种生产力的代表,艺术设计的经济性必将推动社会经济的大力发展。艺术设计在我国东部经济发展中已经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以后还会继续推动经济。在当前西部开发的大环境下,尤其需要利用艺术设计的经济属性,开发西部,促进西部经济的大力发展。

西方国家很重视艺术设计的经济性,开始的也比较早,因此,经济发展比较迅速。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根据英国经济现状指出,英国经济的发展必须靠艺术设计,曾说过艺术设计师是英国工业的根本所在,如果没有优秀设计,英国工业永远不会占领市场,形成不了竞争力。德国、日本也认识到设计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知名企业公司都建立了自己的设计机构,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由此可见,艺术设计已成为现代科技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国家或者企业强调艺术设计,把设计提升到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作为经济的载体,设计能够增强其市场竞争力,成为国家或者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艺术设计的描述,分析艺术设计对西部大开发下的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二、艺术设计对推动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与国外联系的主要阵地,积极吸收外来资金和先进的发展经验,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对艺术设计的引进。设计的引入应用在各行业都表现出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利用设计建立企业品牌,提高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将艺术设计应用到产品的开发中,设计出的产品与时俱进,吸引大量的国外企业前来投资,实现了东部的发展。在西部大开发的大环境下,设计也必将推动西部经济的发展高潮,设计的重要性是不能忽略的,是设计就是经济效益的说法的体现。我国产品出口国外,大部分都是质量第一,包装第二,价格第三,这与国内不重视产品包装设计有关。西部大开发环境下,机遇与挑战并存,外商的投资,我国东部产业的西移,都为西部经济的发展提供机遇,同时西部大开发又会面临新的问题的挑战,因此,在西部的发展中,要根据西部实际,用发展的眼光看西部经济,重视设计为经济服务的功能,推动西部经济向前发展。

艺术设计与经济上的生产、消费、流通、市场及科学技术等环节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西部经济发展中,把设计作为重中之重,设计是生产链上的首要环节,设计先行,生产根据设计而行。比如,西部经济的发展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发展什么样的城市理念,城市布局如何规划等,都要先进行设计。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根据市场需求设计最稳定的消费、设计即将到来的消费,这是真正为经济设计。市场经济时代,以市场需求来进行设计一定会取得效益,设计与市场紧密相连,设计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科技的迅猛发展带动了经济的发展,艺术设计与科技的结合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西部经济在实行改革开放后,也相应地发生了一些改变,但是表现的不明显。现在西部大开发中引进了艺术设计,艺术设计是科技与文化艺术融合在一起的结晶,艺术设计的经济属性必定会使它为市场服务,推动西部经济的发展。

三、艺术设计在西部经济发展中作为持续性推动的价值

我国加入wto使得经济运动模式和产业结构发生深刻的变革,艺术设计产业也要适应时展,追求最新的国际原则。西部大开发,很多企业都积极准备,要借助这个机遇大干一场,艺术设计也会紧随为西部的市场经济发展服务,在市场经济中无处不在。企业需要Ci设计、媒体设计、广告设计,对企业而言,Ci可以推动企业经济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多数企业管理水平不高,通过Ci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通过广告设计与媒体设计,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建立企业的品牌,通过包装设计,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地方和政府实施Ci设计,可以提高地区的经济竞争力,建立政府良好形象。西部的地域较广,人口较少,建立自己的Ci形象,可以提升西部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促进经济的发展。

西部经济的发展中,产品设计占有重要地位。提高市场竞争力要对产品进行创新。科学技术要转变为有竞争力的产品,创新设计是起着关键作用的。创新设计是产品设计的第一环节,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性能、市场与经济效益等,这也是企业比较重视创新设计的重要原因。

艺术设计在西部大开发中是不容忽视的,它以自身优势推动西部经济的大力发展。西部大开发,要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变革,包括工业、农业、科技业、服务业等,艺术设计要融入到每一个环节,推动西部经济的发展。艺术设计作为推动力的载体,将永久伴随着西部经济的发展。

四、艺术设计的发展对西部经济的推动作用需要政府的鼓励

首先,我国学术界对艺术设计的认识还不够成熟,因此,政府部门要与企业联合,成立设计与推广中心,配合政府加强设计工作,提高产品竞争力,使设计的效益凸显。

其次,要推行绿色环保设计。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西部经济的发展中,我们进行设计时要根据可持续发展来定位,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来设计,实行健康设计原则。政府要加强引导作用,在新的环境下推行新设计,让艺术设计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服务。

产品设计的经济性篇7

摘要:绿色制造和循环经济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介绍了绿色制造和循环经济的概念,分析了绿色制造的工作流程,着重从产品设计、产品生产、回收利用等三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了面向循环经济的绿色制造的几点建议。关键词:循环经济;绿色制造;可持续发展作者简介:戎嘉琪(1978—),男,浙江宁波市人,硕士,宁波大学工学院研究实习员,主要研究方向:供应链管理、先进制造技术。1引言十六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是我国在战略上寻求可持续能力瓶颈突破的最佳选择。传统的工业制造模式往往只关注产品的生产,缺乏环境保护意识,是一种“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和非循环的经济过程。而循环经济则强调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持续循环增长方式,做到生产和消费“资源消耗减量化、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再生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发展成本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种面向循环经济,着眼产品制造与环境协调发展,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同提高的绿色制造模式正迅速发展起来。2绿色制造的概念及内涵绿色制造Gm(Greenmanufacturing),又称环境意识制造(eCm)、面向环境的制造(mFe)等,是1996年由美国制造工程师学会(Sme)提出的。借鉴美国制造工程师学会的观点,绿色制造的基本概念可定义如下:绿色制造是一个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先进制造模式,其目标是使得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资源效率最高,并尽可能地使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从而使系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最优,是实现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产方式。其内涵是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均具有绿色性。3面向循环经济的绿色制造工作流程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下,企业要根据循环经济的思想设计了绿色制造工作流程,促进原料和能源的循环利用,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重效益。面向循环经济的绿色制造模式追求的是系统内各生产过程从原料、中间产物、废物到产品的物质循环,达到资源、能源、投资的最优利用。笔者根据循环经济的思想,设计了一个简单的绿色制造工作流程,在整个工作流程中(图1),循环经济的“3R”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本文主要从产品设计、产品生产、回收利用这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3.1产品设计产品设计作为绿色制造的首要环节,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就将环境因素和防止污染的措施融入产品设计中,将产品的环境属性和资源属性,如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制造性等作为设计的目标,并行地考虑并保证产品的功能、质量、寿命和经济性。绿色设计要求在产品设计时,选择与环境友好的材料、机械结构和制造工艺,在适用过程中能耗最低,不产生或少产生毒副作用;在产品生命终结时,要便于产品的拆卸、回收和再利用,所剩废气物最少。根据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原则”和“再利用原则”在产品设计中可充分考虑以下几方面:3.1.1面向回收的产品设计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充分考虑产品零部件及材料回收的可能性、回收价值大小、回收处理方法、回收处理结构工艺性等与回收有关的一系列问题,以达到零部件及材料资源和能源的充分有效利用。面向回收的设计正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美、德、日等发达国家在汽车、家电等行业应用面向回收的设计理念。德国奔驰汽车公司在汽车的整个生命周期都体现了回收利用的思想。从设计开始,就注重汽车的可回收性,在生产、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废能、废气、废液等做到全部回收,到报废时,汽车本身再被拆解、回收、利用。3.1.2面向拆卸的产品设计拆卸是从装配体上实现零部件分离的过程,并保证不对目标零部件造成损害,拆卸是实现绿色回收的重要手段。拆卸分为破坏性拆卸和非破坏性拆卸两种。面向拆卸的设计研究主要集中于非破坏性拆卸。目前,全球每年约有2400万辆汽车报废。美国每年约有1000万辆汽车被淘汰,其中的95被拆卸,车重的75被回收,每年由汽车回收产生再生钢材120万吨,再生非金属材料80万吨。3.1.3面向升级的产品设计在产品的功能与结构设计中,可以充分利用模块化和标准化的思想,通过更换部分功能模块,使产品实现较为简易且廉价的升级,而不必整机报废;在满足产品功能的前提下,简化结构,减少其所用材料并选用低耗能、少污染、可回收再利用的材料,同样便于其今后的绿色升级。3.1.4面向环保的包装设计从环境保护的角度,优化产品包装方案,使得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最少。包装材料要选择无毒、无污染、可回收利用、可再生或降解的包装原辅材料,可采用天然可再生材料,如丰富的竹类、麻类木材等;发展纸包装,开发各种替代塑料薄膜的防潮、保鲜纸包装制品。如同产品结构设计一样,包装结构上也应简化结构,尽量做到材料的低消耗。3.2产品生产产品生产是实施面向循环经济的绿色制造过程中的一项关键环节,其主要内容包括采用低物耗、低能耗、废弃物少、环境污染小的绿色制造工艺方法以及通过在新产品上重新使用经过再制造的旧部件、提高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等方法,以高资源利用率、小投入费用、低环境污染的成本生产出最佳性能的产品。具体有以下几种途径:3.2.1少无切削工艺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精铸、冷挤压等成型技术和工程塑料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日趋成熟,从近似成形向净成形、仿形发展。有些成形件不需要机械加工,就可直接使用,不仅可以节约传统毛坯制造时的能耗、物耗,也大大减少了产品的制造周期和生产费用。3.2.2干式切削工艺 干式切削就是在加工过程中不使用冷却油的加工方法。这样可以消除加工时切削液带来的大量的污染问题,获得洁净无污染的切屑,节省了大量的切削液,同时也省去了处理切削液造成污染的大量费用。该工艺需要有特定的边界条件,如要求刀具具有较高的耐热性、耐磨性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机床要求高速切削,有冷风、吸尘等装置。3.2.3减少加工余量若机件的毛坯粗糙,机加工余量较大,不仅消耗较多的原材料,而且生产效率低下。因此,笔者认为可建立专业制造毛坯的企业,为零件或整机制造企业提供较高精度的毛坯,这对大中型制造企业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时间成本有积极影响。3.2.4对零部件的再利用和再制造再利用是对拆解得到的可用零部件直接再利用;再制造是对拆解得到的可用零件进行处理后,重新组装(可能需要加进部分新的零部件),得到在性能上和寿命上等同或更优于原来产品的新产品。3.2.5生产废弃物再利用使用过的废切削液中,含大量矿物油料、表面活性剂(乳化剂)以及硫(S)、磷(p)等化学添加剂,如直接排放,则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企业应使用一定的装置对切削液的进行净化处理、回收利用;生产过程中的废弃材料可二次资源利用,如利用一些边角余料进行部分零件加工等。3.3回收利用回收利用是绿色产品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的重要环节。在循环经济的产业链中,绿色回收与绿色原材料供应、绿色制造、绿色包装、绿色配送、绿色使用共同组成一个闭环绿色供应链系统。3.3.1回收/维修一些产品的零部件由于使用的是标准尺寸,因此可以便捷地更换,而不必更换整个产品。这样,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超出包退期限)产品出现问题,可经维修再使用,或经维修后再销售。另外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技术并使用标准化的产品接口,可以方便地对产品进行升级,这样可以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提高产品的使用率。在使用和维修过程中达到对产品和零部件的再利用。3.3.2回收/分拆对使用后产品的分拆再利用,是对循环经济“再利用原则”和“再循环原则”的主要体现。“再利用原则”是对分拆后得到的可用零部件直接再利用或经过处理后通过重新组装再次利用。“再循环原则”主要是指材料的再循环,对于不可再利用的产品包装及产品报废拆解后无法直接、方便利用的材料,包括钢铁、有色金属、玻璃、轮胎等橡胶制品和塑料、海绵等有机材料,通过回收、熔炼,使之变成可循环利用的原材料。4实施面向循环经济的绿色制造的几点建议4.1延长产品寿命周期其一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减少返修率和退货率,从而延长产品的技术寿命周期(即产品性能完好的时间);其二通过加强产品的外观造型、色彩调配等工业设计方法,延长产品的美学寿命周期(即产品外观具有吸引力的时间)。以上两种方法应同步发展,并且要保持一定的平衡,这样才能尽可能地延长产品的寿命周期,避免产品在短期内退返、淘汰造成的大量损耗。4.2建立企业回流物品处理中心企业形成一定市场规模后,应选择相对退货比较密集的地区,设立集中式回流物品处理中心,日常退返的所有产品被送到这里分类,然后对该商品是检修、重新出售还是废弃做出决定,并选择最佳处理方式。由于回流物品处理不容易形成规模经济,所以最好选择租用公共仓库的做法,降低成本。另外退货处理很注重快速反应,为了及时了解退货、存货的情况,厂商应建立通畅的信息交流系统。4.3加强与相关厂商的合作绿色制造战略的实施需要包括制造商、供应商、消费者等供应链上各个主体均采用绿色技术,因此以合作共赢的思想来实现绿色技术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合作能降低绿色制造创新的风险,同时也能降低其投入。比如,企业选择合适的联盟厂商(应是与本厂的产品、运输路线等方面比较接近,有较好的经营状况、较高信誉的等级)建立物流联盟,使用共同或相近的运输路线、仓储设施和技术平台,充分利用运输和仓储的规模经济。4.4重构企业经营目标绿色制造战略区别于其他制造战略异质性的特征是其不仅需要考虑企业的经营目标即利润最大化,更为重要的是考虑生态安全与社会福利增进等目标,因此绿色制造战略的实施需要重构企业经营目标,企业经营目标的重构涉及企业各个利益主体,利益主体的协调是企业经营目标能否顺利重构的关键,而加强企业内部的沟通与交流,尤其是领导者与企业员工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是消除变革阻力,协调各利益主体的一个有效途径。5结束语发展循环经济是新世纪全球经济呈现出的一种新态势,是一场深刻的工业革命。中国经济必须跟踪这一新动向,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使我国经济和社会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绿色制造模式是制造领域的新视野,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因素,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它不仅强调对废弃物的回收作用,更强调通过资源缩减、翻新、改制和再生循环等方式,实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增强竞争力等目标,因而是企业管理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久的将来,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绿色制造的战略重要性,对绿色制造的发展投入更大的关注。【参考文献】[1]褚大建..循环经济:21世纪的新经济.[J].探索与争鸣,20__(9).[2]顾巧论,陈秋双.面向循环经济的制造业系统模式[J].制造业自动化,20__(1).[3]练绪宁.简析循环经济的含义、运行原则和实现形式[J].重庆环境科学,20__(11).[4]席俊杰,吴中,马淑萍.从传统生产到绿色制造及循环经济[J].中国科技论坛,20__(5).[5]敖三妹.绿色制造———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制造模式[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__(5).

产品设计的经济性篇8

低碳艺术设计在生产与制造产品的过程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低碳设计需要从产品的材料、技术、制造工艺等等多份方面进行考量,在各个环节进行反复推敲设计,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产品的碳排放量,实现低碳环保。在低碳环保设计理念的应用过程之中,应将产品的实用性、产品的经济性以及产品的环保性相结合,既要保障产品的经济实用,又要在此基础上实现低碳环保。本文对平面设计中应用低碳艺术设计理念的现状,并得出相应结论。

【关键词】

平面设计;低碳艺术;艺术设计

自上世纪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得到了质的飞跃,社会、文化逐渐繁荣,民众的生活水平持续提升。但是,我国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生活水平快速的发展的同时,也在其他方面付出巨大代价。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生态环境的破坏是不可估量的。随着人文素质的不断提升,人们意识到,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的发展我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应尽力调整发展方式,使得经济、社会及文化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相适应。

一、低碳艺术设计内涵

我国物质文明发展速度极快,在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之下,精神文明也得到充足的发展。由于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生态环境的破坏使人们意识到,不能仅仅只发展经济,而忽略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否则,我国将面临中重大的环境危机。我国大多数产品的平面设计过程中忽略了环境保护问题,所以产品的成品多少会对环境产生一些影响。而将低碳艺术设计理念融入到产品的平面设计之中,可在设计过程之中减少影响环境的相关因素,从而提升商品利用后回收的概率,从根本上减小碳排放量,从而改善环境。低碳艺术的设计内涵,不仅体现在产品设计理念上,同时,还体现在产品的、材料选择以及制作工艺等方面。一是采用先进的低碳设计理念,将产品的碳排放量降到最低;二是选用低碳环保材料,减少材料对环境污染;三是采用先进的制作工艺,在制作的过程之中尽量减低能耗。只有经过全面、系统地设计,才能够将低碳艺术元素应用于平面设计之中。

二、低碳艺术设计理念的要求

(一)改善设计形态。

在平面设计之中,通常需要对场频的两方面进行构建,分别为“形”与“态”。产品的“形”决定了产品的外观,而产品的“态”则会赋予其更多的内在含义。所以,在平面设计的过程之中需要兼顾形和态两方面。过去的产品平面设计通常只注重其表面的“形”,而忽略内在的“态”将产品的形态分离,使得产品缺乏更加深刻的内涵。部分产品为了吸引眼球,通常会使用大量的人造物质进行装饰,既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同时,还会严重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而将低碳艺术应用于平面设计,即不再利用传统的美学定义包装产品,不再将产品的定义为满足视觉享受的存在,而是从根本上实现产品的意义。如,尽量将产品的外形简化,风格以简洁为主,在满足实用性的基础之上将产品中繁复的部分去除,呈现出产品最原始的状态,从而实现产品的可持续发展,并达到利于回收的目的。

(二)转变设计理念。

现在大部分得平面设计都以迎合受众为主要目的,为了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通常都会对设计的产品过度包装,增加其复杂性。在这种情况之下,却忽略了产品功能与能耗之间的比例。若产品的功能较小,但是其能耗较大,且较为复杂,就会严重影响到这件产品的使用性能,且能耗较大,也不利于低碳环保理念的推行。这样的产品无疑是一种失败的产品。所以,平面设计人员还应从根本上转变自身的设计理念,摒弃华而不实的复杂设计理念不以迎合大众审美为主要的目的,回归本真,将产品最为朴实的本质体现出来,实现产品的返璞归真。建筑设计师米斯曾说过,“少即多”,对产品表面的装饰其实没有太大用处,为了实现低碳节能环保,应将简约的低碳艺术融入到平面设计之中,从而减少产品重量,并增加产品的质量,减少设计之中的垃圾输出量。

(三)低碳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结合。

经济发展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带来质的飞跃。科学技术为人类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因此,低碳艺术在实现表面简约的同时,还要与先进的科学技术相结合。在过去的平面设计中,通常不会去考虑材料的环保性,主要以材料的实用性和经济性为主,这样虽然可以保障产品的质量,但是却忽略了生态环境。为相应我国低碳环保的理念,在平面设计中,要更多地注重环境因素,将科学技术与低碳艺术相结合,使用高科技、无污染的新材料,并尽量使用能够重复使用的材料,减少资源的浪费。出在设计中应用重复性使用材料之外,还可以采用更多可降解材料,这样,在产品使用之后,可以直接降解,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四)加入人性化设计。

人性化设计,不仅要贴合民众的日常生活,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同时,还要从各个方面实现产品的优质性。所以,低碳艺术视角下的平面设计,需要把握产品内的精神性,以低碳理念为主要精神,同时,还要具有艺术性,无论是功能主义的角度还是山谷而主义的角度都需要满足刺激需求。另外,在进行平面设计时,应尽量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受众的身体健康、经济条件以及操作需求等多方面考虑,从而实现产品的人性化。如,在购买酸奶时,部分酸奶盒内没有酸奶勺,顾客在购买酸奶之后需要到服务台领取酸奶勺,这一设计缺乏人性化,所以,在进行酸奶盒的平面设计时,应在外壳附上保鲜膜,利用环保材料作为酸奶盖材质,提高酸奶盖的硬度,将酸奶盖折叠,作为酸奶勺,这样既能够节省制造酸奶勺的材料又满足了顾客对勺子的需求。

结语

总而言之,在低碳经济不断发展的境况之下,产品的平面设计也应与低碳理念相结合,总结产品平面设计与低碳理念之间相互融合的部分,创造别具一格的低碳艺术,给产品的平面设计带来更多的发展,实现平面设计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发展。

作者:李川猴刘小妹单位: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何方园.平面设计中的低碳艺术设计探究[J].艺海,2012(10).

产品设计的经济性篇9

【关键词】商品包装设计企业管理经济价值

商品销售的过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变化也得到了全面改变,其中对商品包装的依赖性出现了日益增加的趋势,商品包装也成为了人们选购商品的重要标准之一。商品包装设计在为商品提供保护作用的同时,还可以增强商品的附加价值,从而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实现商品的促销,进而获得有效的经济价值。但是,在实际的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商品包装设计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企业商品价值实现同时,也为消费者选购商品带来了困扰。因此,更加需要对商品包装设计进行更深一步研究,以便加强其经济价值的现实。

一、针对商品包装设计进行的简单概述

包装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包括内包装和外包装,其中内包装的作用主要是对商品进行保护,外包装的作用则主要是对商品信息进行美化和传递。本文所说的包装主要是指外包装。

一般情况下,包装设计指的是以产品特征、特定环境以及用户喜好等因素为基础,对包装材料进行合理、适当的选择,然后运用专业的设计技巧或技能,结合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构思对商品的外部形态进行包装的一个过程。包装设计的本质是一种以产品为依托的形象设计语言,其可以将设计者的审美情感及设计技巧充分的表现出来。因此,从这一角度出发,包装设计也可以说成是对设计师审美情感和设计技巧进行充分表现的一个过程。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设计美学和设计技巧的基础,而且还要对需要包装产品的基本信息进行充分了解和掌握,只有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可以对商品的包装进行全面、合理的设计。

二、我国商品包装设计的现状

1、我国市场经济已经开始形成

我国的市场经济秩序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正在逐步形成,商品包装也随之产生,它是这一特定经济秩序和社会阶段的产物。随着市场竞争愈加的激烈,企业在重视提高商品质量的同时,也加强对商品包装的重视,希望能够利用商品包装的美化功能,增强视觉冲击力,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欲望,进行达到企业的促销目的。商品包装是依附于市场经济,所以在进行商品包装设计时,需要时刻注意现阶段的市场情况,然后与商品的基本情况和文化特点相结合,对商品的优势进行美化及强化传递,以便最大化的实现商品包装的经济价值,为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2、商品包装可以表达一定的价值观

处于市场流通状态的产品被称之为商品,它具有流通性的功能,具有一定的劳动价值和商品价值。商品包装设计本身就体现了劳动价值,同时还体现了设计师在流通环节所产生的艺术价值。另外,良好的商品包装还可以对商品起到一定保护作用,减少商品在流通过程中的耗损程度,降低企业的耗损成本。

3、向专业性发展的商品包装设计

包装设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承担了连接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任务,包装设计的展示也是产品个性特点和文化内涵的变相展示,进而逐渐形成了一门具有综合特性的专业。商品包装设计除了需要巧妙的设计思路和概念外,还需要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对地区、国家或是民族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进行体现,这就提高了对设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使得包装设计逐渐向专业化发展。

4、逐渐适应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好的包装不仅可以保护商品,而且还可以吸引消费者的眼光,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更甚者还有可能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因此,大多数企业都会特别重视商品包装设计,最大限度增加商品的附加价值。由此可以看出,对商品包装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可以增强商品促销的效果,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

三、分析企业管理中商品包装设计的经济价值

1、促进商品促销目的的实现

商品包装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个更加主要的功能,也就是商品促销功能。通过商品包装设计,企业能够达到销售的目的,提高企业的销售利润。一个成功的商品包装设计,不仅可以对商品基本信息起到传递和推介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对商品的优势和特点进行美化和深化,增加商品包装设计的附加价值。另外,有些商品包装设计还包含了一定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在突出商品的特性,满足消费者的购买需求之外,还可以对本企业进行一定的宣传,在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可以增加企业的宣传效益。

2、加强商品信息和价值的传递

商品包装设计除了能够实现促销功能以外,还可以通过包装的艺术设计,将商品包装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具体化。就商品而言,每一种包装设计的设计元素都有其特有的性质,可以对不同的设计思路和元素进行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的突出与表达,进而将商品的主要品质表现出来,以此来增加商品的关注程度,提高商品的促销功能,促进企业的经济利益。

3、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

商品包装设计具有增加商品附加价值的功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然而,如果商品包装过度,不仅会对资源造成浪费,而且还会影响商品的促销功能,使其附加价值降低。因此,在商品包装设计中,设计者需要持严谨、认真的态度,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来进行,以便能够实现商品的促销目的,提高商品的经济和附加价值,进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

四、结语

综上所述,商品包装设计在企业管理中所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因为其有刺激消费者消费欲望,实现商品促销目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通过商品包装设计,可以传递商品的基本信息,增加商品的视觉冲击力,实现商品的购买行为,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商品包装设计在企业管理中所具有的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王静蕴.包装设计对商品附加价值的影响力分析[J].艺术科技,2014(6).

产品设计的经济性篇10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等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好的保障,环境污染问题和能源浪费问题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因此,在设计产品时应该从产品外形的基础上出发,结合现代化的低碳环保理念,提升产品环保力度的同时,增强产品的实用性。

一、低碳经济与工业产品设计之间的联系

1、工业产品生产材料的低碳性

低碳经济主要是注重产品的生产材料是否环保、绿色和低碳,无论是工业产品还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日用品,所使用的生产材料都应该满足低碳经济的理念指标,在工业产品设计当中,低碳材料主要由以下两种类型的材料组成:1)使用自然的材料作为工业产品的生产材料。2)运用可以二次或多次使用的可分解材料作为工业产品的生产材料。自从低碳环保生活理念走入人们的视野,生产工艺产品的低碳材料的种类就越来越多,并且低碳材料的使用面也在逐渐增长。例如,人们在装修过程中会考虑到居住健康的问题,多数情况下会使用低碳材料。

2、工业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低碳

低碳经济不仅仅是指产品的生产原材料要低碳,还对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方式提出了低碳生产的要求,工业产品的生产加工模式还是采用传统的加工模式,主要的生产加工材料还是以煤炭为主,这种传统的加工工艺不仅会危害到周围的环境,还不具有二次经济生产的能力,不能为企业更好的节约成本,就拿工业产品生产过程最为常见材料煤炭来说。许多的工厂在生产过后直接将污水排入河道或农田当中,这样不仅污染了水资源还间接污染了农田耕种的质量和产量。所以当这些问题出现后,作者发现,只有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进行低碳环保的控制,才能够真正做到低碳环保生产的理念,在应用相关生产资源时,尽量选择可以循环利用的资源。

二、工业产品设计风格与低碳环保经济

1、低碳经济环境为产品设计提供了动力

工业产品的设计会随着人们的需求面转换而做出相应的改动,随着我国国民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人们对于工业产品的需求理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设计的方式的变化是最为直接的表现。以近几年的产品经济形式来看,国家和人民更加喜欢低碳环保的产品,这种直接性的需求也给设计师们带来了动力,从而设计出多种多样的低碳工业产品。例如,使用一些可回收进行二次利用的材料进行包装设计,这样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还提升了包装的使用率。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不断的深入,从而加大了激发设计师潜能的力度,设计的层面更加多元化,所设计出的产品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这些产品从设计初期到最终完成都赋予了设计师的情感,正是这种特点吸引了消费者的购买思维,从而推动了产品销售的动力,最终实现带动经济发展的主要目的。

2、人性化设计会受低碳经济的影响

工业产品被生产出来的主要目的就是便于人们的使用,因此,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多数情况都会从人的日常习惯出发。同时,人们对于产品的审美也应该融入设计当中。在进行产品生产制造过程中融入这些理念就是所谓的产品人性化。所谓的产品人性化就是指,生产技术与人的关系密切的结合了起来,在设计生产过程中完全围绕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来展开。人性化产品与产品的可用性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随着人们生活理念不断的提升,人们在选择产品时往往会考虑到产品是否环保节能,同时,低碳产品多数都具有便利的共同性,人性化的设计受到低碳经济的冲击,人性化设计和低碳产品融合后,产品的设计方式与风格都有了新才层次。

三、低碳设计融入到工艺产品后对人们的影响

在低碳经济环境下生产出来的工业产品,其产品的指标完全符合了低碳生活的理念,生产原材料变得更加环保节能,能源流失现象得到显著的控制。低碳产品的数量快速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低碳产品走入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当中,正式这些低碳产品的出现,减少了人们日常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率,让更多的能源点都能够再生,同时这些低碳产品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使用上的便利。例如,太阳能热水器,目前,我国一些光照较足的地区,当地的多数家庭都使用的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主要是利用了光照热量这种可以再生的能源,当太阳能热水器走入人们的生活后,电热水器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这样就合理减少人们对电力的使用量,而且可以在没有电力的情况下就有热水了,并且这种热量是可以通过太阳能热水器储存起来的,有效降低了人们的生活成本,同时还便利了人们的使用方式,从太阳能热水器这一典型的低碳产品就可以看出,低碳产品正在不断的融入我们的生活,并且可以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很大的便利。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