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城市发展与城市经济的关系十篇城市发展与城市经济的关系十篇

城市发展与城市经济的关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1:20

城市发展与城市经济的关系篇1

【关键词】会展经济城市历程

一、会展经济的内涵

会展经济是服务业发展至较为成熟阶段后出现的一种新兴产业,通过举办各类会议、展览、展销等活动,从而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经济行为。从内容上,会展经济被分为会议与展览两大部分,但在实际中这两部分相互交叉,例如大部分国际性会议期间也同时举办商业化展览,而展览会期间也常穿插各类专题研讨会,因此分析会展经济普遍将会议与展览结合。会展经济包含于现代会展,现代会展包括会展活动、会展产业及会展经济,从产业形态上属于产业经济学,在空间位置上属于区域经济学。

二、会展经济的特性

(1)节省交易成本

从科斯到威廉姆森的交易费用理论论证了交易成本对企业行为的重要性,会展经济为卖方(会展商、参展商)与买方(与会方、参观者)提供了信息交换的平台,省却了买卖双方互相寻找匹配、谈判、议价订立契约等的中间交易成本,从而降低了厂商的交易费用和消费者搜寻替代品的机会成本。根据英联邦会展业联合会调查,会展业是优于杂志、直接邮购、公关、广告等的最有效的营销中介体,会展经济的这一特征使得许多交易能够现场完成。

(2)对上下游产业兼具推动作用

会展行业通过与其他产业部门的广泛联系,能够带动前向与后向等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所以会展经济某种意义上具有推动型产业的功能,即通过其本身能够带动前向、后向、横向关联产业共同繁荣;例如,一次较大的会展活动如西部世博会能带动餐饮、交通、旅游、商业等相关产业群发展。国际上一般认为会展业的关联系数为1:5~1:9,即当会展业收益为1时,其为相关产业带来的总收益为5~9。

(3)为流量经济带来载体

在信息化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区域间竞争力差异主要取决于流量经济的规模与速度,而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是构成流量经济的主体。会展经济作为一个载体,通过会议、展览等的形式为信息、资金和技术的交换提供有形的空间和场所,极大的促进了流量经济的聚集和扩散效应。在大型的国际和地区性会议展览中,大量的商品、技术、信息集中在有限的会展场地里,通过展示、交流、交易等方式迅速扩散至广泛的群体中。会展经济的意义不仅体现在其本身创造收益,更在于其对现代经济的强大服务功能上。

三、发展会展经济的条件

会展活动为当地带来的诸多经济和社会效益是有目共睹的,越来越多的城市希望借助发展会展经济这种绿色高效的产业来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地方政府甚至提出“会展兴市”的口标,期望会展业能成为当地支柱产业。然而会展产业却并不是一种可以任意发展起来的产业,而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其载体--城市需要先发展至较高水平,各个城市的现实基础存在很大差异,如地理位置、产业基础、服务业水平,盲目发展会展业不一定能带来巨大收益,更可能是“会展泡沫”。

一个城市能否发展会展经济,需要具备以下客观条件:

(1)良好的区位优势及便利的交通网络。

在会展经济中,商品、资金、技术等资源快速流动,加之参展商和消费者的人流运输,良好的城市区位和通达的交通网络能够为发展会展业带来极大便利,甚至是城市发展会展经济的首要参考要素。特别对于一些面积小的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凭借其良好的区位、发达的城市交通、较高的对外开放水平,成为一个典型的凭借会展经济大力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国家。

(2)具有较高产业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

一个城市的产业发展水平越高、品牌效应越强,其市场规模也相对越大,更能吸引大参展商的加入和消费者的注意;同时,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越高,越利于资源的流通和交换,世界上会展经济发达的城市,通常为对外开放程度高的国际化大都市。

(3)优越的城市服务功能。

城市服务功能包括良好的气候、环境条件及人文底蕴,还包括城市服务区域与全国的能力。宜人的气候、大气整洁的环境、浓郁的人文气息通常能吸引更多外地游客,使城市具有会展和旅游的双重功能。而城市的服务功能只要指其接待能力、文化氛围等,不同等级的城市服务能力承担的会展活动规模也不同,如国际化都市巴黎能够承担起国际化的博览会,而成都等中等城市可以承担专业化、区域化较强的会展活动,小城市则更适合承办具有群众性和强烈本地针对性的活动。

四、会展经济对城市的促进

1、增强城市的聚集和扩散效应

在信息化市场背景下,吸引经济主体注意力的区域总是能把握发展的先机。会展活动为经济主体提供了解城市的渠道,抓住了市场主体的注意力,直接地促进要素及资源的集聚。

另一方面,会展经济还起到了产业宣传和城市名片的作用,利于资源的扩散,加强会展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

2、会展经济与城市优势产业能够互动发展

一个城市的会展业及其优势产业之间,通常能形成良性的循环发展链,城市会展经济的发展能推动城市优势产业发展,而优势产业的发展也能反过来增强该市会展业的业界影响力,从而促使城市总体经济实力的提高。

3、会展经济带动城市就业量增加

会展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大批工作岗位,除了会展行业本身的雇佣需求,还有相关行业的岗位。据测算,1996年在德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创造了10万个就业机会及45亿马克的税收。而据英联邦展览业联合会统计,会展对就业的带动系数为10:1,即每1000平方米的展览面积可创造100个左右的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会展行业发展报告

(2014)》[m],中国经济出版社

[2]俞华,朱立文《会展学原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

城市发展与城市经济的关系篇2

关键词:文化产业;城市经济;结合层次

中图分类号:F26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9-0032-02

一、文化产业对城市发展的贡献

文化与城市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关系,许多专家预测,21世纪是“文化经济”时代,在这种趋势下,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是仅仅局限于反作用,而是直接作用于经济,成为经济的一部分。

(一)文化产业是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

文化产业作为现代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不仅体现在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上,而且还体现在它在满足城市居民文化需求的同时,为城市发展提供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为社会的协调与进步发挥的促进作用上。发达的文化产业还有助于形成城市的特色,扩大城市的影响。城市的特点和影响将构成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城市在区域经济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二)文化产业是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

城市文化产业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其进一步发展又给城市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首先,文化产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的改善,人们需求的层次也在不断提高。广大城市市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这已向人们昭示,文化产业有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另外,中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文化积累十分深厚,文化类型极其丰富,积累了难以估价的文化资本,如果我们抓住机遇,把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既能丰富满足广大人民的精神需要,又能通过庞大的市场获得巨额利润,壮大城市的经济实力。再次,城市文化产业为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后劲。在一个社会系统内,经济和文化从来都是共生互动的,文化生活既为经济生活所控制,而文化资源又是经济建设的宝贵财富。一方面,城市文化的发展提升了城市品位,塑造了城市形象,提高了市民素质。另一方面,许多城市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举办一些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传统特色的节庆活动,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既充分展示了城市的形象,又吸引了众多的投资者。因此,发达的文化产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它不仅会改善城市的人文环境,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增强城市服务功能,也会提高市民的文化素社会协调发展。

二、文化经济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经济效益

从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来分析,经济增长必须不断拓展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文化产业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够不断发现新的领域,不断衍生出新的产业部门,不断更新、引导新的市场需求,为经济的发展展示了广阔的增长空间,文化经济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庞大的产业群,它在城市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它对经济增长具有投资和消费的双重拉动作用,在经济效益的构成中,文化附加值越来越成为决定经济效益的一个关键,文化产业因其本身的创新性、文化性而具有较高的附加值、较高的投入产出比例和经济效益,在许多传统产业平均利润趋于下降的同时,文化产业保持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水平。

(二)软化经济基础,优化经济结构

文化产业的发展对城市经济结构的基础具有明显的“软化”作用。现代城市经济结构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以高效、智能化的、知识和文化、信息服务活动为主的软件化产业结构的时代。文化经济和文化产业是以无形、智能化的知识、艺术和精神服务活动为主要特征的软产业从微观的角度看,在现代商品生产中,文化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显著作用,就是增加现代商品中的文化含量和文化附加值,降低资源、能源、资金的有形的硬投入,提高文化、艺术的无形的软投入。另外,无形投入的比重不断增大,也引起了就业结构的变化,从事文化产品的开发、咨询、销售服务等软职业等劳动者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同时,文化经济的发展也拉动了物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重组。广播、电影、电视、书刊、娱乐等文化生产和消费的迅速普及,促使通讯卫星、广播器材、出版业、印刷业、文化金融业文化贸易等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从而进一步改善投资结构和投资环境起到深度的软化作用。

其次,文化经济是国民经济体系中第三产业的组成部分。文化产业属于较高层次的第三产业,是产业高级化的结果。文化产业在城市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和从事文化工作的劳动者在全社会劳动就业中所占比例的提高也同时提高了城市产业结构。经济的发展促使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演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又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它将推动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三)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经济文明类型,文化经济的兴起使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变得更加现实,文化经济时代的发展观是人文化的经济发展观、传统产业生产对物质能源消耗的依赖性使经济可持续发展受到自然资源的制约、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而人自身的资源是无限的,是比自然资源更为宝贵而且可以反复利用而不消失的资源,文化经济作为智力型清洁型增值型的经济,以精神文化产品的开发生产为主,将经济发展转向人类自身资源的开发、由于人类精神文化需求的无限弹性和人类精神文化资源开发的无限弹性,所以文化济没有传统经济所具有的发展极限和扩张边界。这就使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变为可能,文化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中面临的资源匮乏的问题才能得到实质性的解决。

(四)调节经济稳定发展

文化经济日益成为城市经济稳定谐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发挥重要的杠杆作用。国民经济的稳定谐调发展,务必要求总量平衡,即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平衡,就文化经济而言,社会总需求是文化投资需求和文化消费需求两部分组成,这两个方面的失衡都会导致文化经济增长的大起大落,造成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文化需求是人们满足了衣食住等基本生理需要以后的一种较高层次的需求,文化商品的需求弹性相对较大,这种属性对于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具有较强的调节作用。

三、文化与城市经济相互结合的层次

文化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内在动力,文化与经济的结合存在着两者结合于经济活动之中和经济活动之外两种状态,文化融合于经济活动之中的程度又可分为两个层次。因此,文化经济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可以从文化与经济的融合程度分为三个层次。

1.第一个层次,文化因素不直接参与城市经济的运行,而对城市经济的发展环境、条件发生一定的影响作用。在经济发展动力中,人文资源、人文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先导作用突出,对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导向和推动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讲,人文环境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环境和经济效益,城市经济的发展对城市的文化环境、文化条件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文化有着其他产业形态所不可比拟的巨大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推动力,文化的发展提高了城市的文明程度,改善城市的文化氛围,使城市具有良好的文化形象,必将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2.第二个层次是文化因素渗透于城市经济运行之中,文化属性在总体上仍为经济发展的配角和产业活动的附属,文化因素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仍然比较间接和隐晦,这种“产业化”了的文化形成了文化产业的隐性形态。文化产业的隐性形态,对于经济活动的规模、结构、效益以及生产、营销、消费等环节的文明程度的提高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主要包括企业文化、产品文化、消费文化、商业文化等。企业文化是文化对经济微观个体的产业行为和生产活动的渗透,以及企业进行文化嫁接和创新的结果,企业文化融入于企业的经营目标、特点,使企业更具凝聚力、创造力以及盈利能力,从而逐渐沉淀成为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产品文化是指以产品为载体,把文化因素封装,融入产品之中,使生产产品更具科技含量和人文特性,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功能、品位,也使产品实现了更多的文化附加值,人们在物质产品需求得到相对满足后,必然对产品的文化意义有所追求,因此对产品进行文化附值是必然趋势,产品文化对于产品生产越来越重要。商业文化是指通过举行各类文化活动,创造更有人文精神的市场环境,从而形成的一种文化景观。文化普遍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在市场营销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粘合剂、催化剂的作用。

3.第三个层次是在文化与经济的高度一体化阶段,文化经济处于显性状态,文化在最大程度上直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在此一阶段,产业机制和经济因素愈来愈多地融入到文化活动的过程和状态之中,这直接导致产业形态的文化经济实体应运而生,文化发展不再是经济发展的配角,它通过提供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的方式,在金融资本介入的条件之下,直接参与城市经济的运行,文化经济的显性状态包括了科教、文娱、媒介、体育等产业类型,成为现代城市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胡惠林.文化经济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1-177.

[2]尹继佐.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发展[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8.

[3]高起祥.首都“布新”战略之一――文化产业提升[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2).

[4]林拓.世界文化产业与城市竞争力[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4).

城市发展与城市经济的关系篇3

关键词: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特征;空间格局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自然规律。城市经济的发展,有赖于城市化过程的积极推进,而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是城市产生和发展的首要前提[1]。目前,我国已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区域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在部分地区逐渐突显,并极大地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的空间格局研究,对区域城市化与经济发展道路的选择具有明确的实际指导意义。目前,对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研究,多侧重全国或全省的宏观尺度,对市域的研究较少。本文基于山东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数据,通过定量方法,从市域尺度出发,分析山东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空间格局特征。

1研究区域概况

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黄河下游,东临渤海、黄海,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山东半岛如鹰嘴状向东突入黄海和渤海,形成了3000多公里的黄金海岸。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山东地处中国“开”字形经济发展战略的三条轴线上,即东部沿海开放地带、路桥经济带、京九铁路经济带[1],区位优势明显。

2010年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9416.2亿元,“十一五”年均增长13.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0美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749.3亿元,年均增长20.7%;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三次产业比例为9.1:54.3:36.6。

截止2010年底,山东省共有17个地级市,49个市辖区,31个县级市,60个县,423个街道办事处,295个乡,1223个镇。2010年末全省城镇人口3838.64万人,非农业人口比例为40.25%。2012年,山东省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围绕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积极构筑“一群一圈一区一带”的城镇空间格局,推动全省区域经济加快发展。

2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指标标准化

本文采用spss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标准化处理主要是由于数据单位的不同,通过标准化处理来消除量纲的影响,spss软件标准化的原理是标准差标准化,具体处理计算方法如下:

2.2数据来源

本文旨在对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进行市域尺度的比较分析,主要数据指标为城市化指标和经济发展水平指标。城市化水平采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来衡量。经济发展水平采用人均gdp来衡量,人均gdp是一个包含综合信息的指标,能表达出多个经济相关的维度信息,联合国和世界银行均主要采用其作为衡量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包含着产业结构、工资收入等信息,因为产业结构与工资收入与gdp之间存在关联关系[3]。山东省17地市的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数据来源于《2011年山东省统计年鉴》。

2.3研究方法

经过spss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人均gdp和城镇人口比重分别代表了其偏离各自样本中心的程度。把二者求差,当人均gdp-城镇人口比重=0时,表示两者偏离其样本中心的程度完全相同,即完全协调。当人均gdp-城镇人口比重>0时表示城市化滞后于经济发展。反之,当人均gdp-城镇人口比重<0表示城市化超前于经济发展。其值的绝对值大小表示两者偏离其样本中心的协同程度,当|人均gdp-城镇人口比重|≤0.1基本协调型,当0.5≥|人均gdp-城镇人口比重|>0.1为轻微偏离型,1>|人均gdp-城镇人口比重|≥0.5为中度偏离型,当|人均gdp-城镇人口比重|>1时,为严重偏离型[4]。

据此,把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划分为七个类型,即:严重失调城市化超前型、中度失调城市化超前型、轻微失调城市化超前型、基本

调型、轻微失调城市化滞后型、中度失调城市化滞后型、严重失调城市化滞后型[5-7]。

32010年山东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格局

3.1山东省经济发展水平格局

2010年山东省人均gdp在全国31个省份(不包括港澳台)排名中,排第8位,约为35893元。结合arcview软件,对2010年山东省17地市的人均gdp进行了空间分析(图1)。

从山东省人均gdp的分布状况来看:2010年,山东省人均gdp最高的城市是东营市,为116,448元,按2010年年平均汇率6.83折算,约合17,049美元,已经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均gdp较低的城市主要集中在鲁西北的德州、聊城市和鲁南的济宁、临沂和菏泽市,其中菏泽市的人均gdp全省最低,仅相当于东营市的13%,差距十分明显。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菏泽市地处内陆,交通闭塞,生产方式落后,第一产业比重较大,2010年,菏泽市的非农产业比重仅为82.05%,全省最低,产业结构落后,经济基础薄弱,经济效益低下[8-9];另一方面,菏泽市的人口较多,2010年地区总人口为958.8万人,相当于全省的10%左右,居全省第二[7],如此众多的人口对于菏泽市薄弱的经济基础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全省经济发展水平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东营市、威海市、青岛市、淄博市、烟台市、济南市、莱芜市、滨州市、泰安市、日照市、枣庄市、潍坊市、济宁市、德州市、聊城市、临沂市、菏泽市,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显著。3.2山东省城市化水平格局

2010年山东省城市化水平达到40.25%,在全国居前列。根据2010年山东省17地市非农人口比重,结合arcview软件,对山东省17地市的城市化水平进行了空间分析(图2)。

从山东省非农业人口比重的分布状况来看,济南市和青岛市作为山东省的两个副省级城市,城市化水平最高,其他地市大致呈从东部沿海向内陆逐渐降低的走势。全省城市化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济南市、青岛市、潍坊市、威海市、烟台市、莱芜市、东营市、淄博市、日照市、枣庄市、泰安市、滨州市、济宁市、聊城市、临沂市、德州市、菏泽市,城市化水平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山东省城市化水平空间格局特征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特征基本一致。

42010年山东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格局

4.1各地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类型划分

根据前述数据处理方法,用spss软件对山东省17地市的人均gdp和城市化率(非农业人口比重)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根据计算结果和前述划分方法,把山东省17地市划分为七种类型(表1),即严重失调城市化超前型、中度失调城市化超前型、轻微失调城市化超前型、基本协调型、轻微失调城市化滞后型、中度失调城市化滞后型、严重失调城市化滞后型。

济南市和潍坊市属于严重失调城市化超前型地区,两市的城市化率居全省前两位,而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仅属于中游水平。两市需加快经济发展,提高经济增长效益。

青岛市和莱芜市属于中度失调城市化超前型地区。山东省的两个副省级城市济南市和青岛市均存在较为严重的城市化快于经济发展的现象,这与两个城市各方面的优越条件而产生的吸引力有关,两市应控制这种过快的城市化现象,以保证人们生活的舒适度。

临沂市属于轻微失调城市化超前型地区。2010年城市化水平为30.78%,人均gdp为23,886元,其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潜力较大。

枣庄市、烟台市、济宁市和日照市为基本协调地区,该四市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增长,实现了经济发展与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泰安、威海、德州、滨州、菏泽五市属于轻微失调城市化滞后型地区,其中鲁西的德州、滨州、菏泽三市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并且由于位置偏远、基础设施滞后等因素,劳动力大量流向东部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落后。

淄博市和东营市分别属于中度失调城市化滞后型和严重失调城市化滞后型,两市的共同特点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淄博市是山东省重要的工业城市,区内的产业齐鲁石化、陶瓷琉璃等为该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东营市靠开采石油发家,是中国第三大油田——胜利油田所在地,油田为东营市创造了丰厚的利润[10]。但是淄博市工业带来的环境污染以及东营市盐碱地等劣势条件阻碍了劳动力向两市聚集,因此大大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

4.2各地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空间特征

根据上述分类结果,用arcv

view软件绘制山东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空间分布图(图3),其特征如下:山东省大部分城市属于基本协调和轻微失调城市化滞后型,类型地域分布不完全受制于区位,影响因素多样,类型分布较为零散,规律性不强。

5结论

山东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可划分为七种类型。严重失调城市化滞后型1个,东营市;中度失调城市化滞后型1个,淄博市;轻微失调城市化滞后型5个,德州、滨州、泰安、菏泽、威海市;基本协调型5个,烟台、日照、聊城、济宁、枣庄;轻微失调城市化超前型1个,临沂市;中度失调城市化超前型2个,青岛、莱芜市;严重失调城市化超前型城市2个,济南市和潍坊市。

山东省在市域尺度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关系上存在显著差异,但多数属于基本协调和轻微失调城市化滞后型。

上述研究,对山东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进行了分类,并分析了空间格局特征,为各地认识自身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地推动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陈明星,陆大道,查良松.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国际比较[j].地理研究,2009,(2):464-474.

[2]陈明星,陆大道,刘慧.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省际格局[j].地理学报,2010,(12).

[3]周一星.城市化与国民生产总值关系的规律性探讨[j].人口与经济,1982,(1):28-33.

[4]宁越敏,李健.让城市化进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国外的经验与启示[j].求是,2005(6):61-63.

[5]方创琳.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城市化与城镇发展[j].经济地理,2009,29(1):19-24.

[6]梁欣然.安徽省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分析[j].江淮论坛,2007(6):43-50.

[7]胡艳君.地区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关系探析——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现代经济探讨,2010(3):58-62.

[8]熊赢新.湖北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统计与决策,2008(13):104-106.

城市发展与城市经济的关系篇4

1.1模型与数据

1.1.1异速生长模型。人文地理学家根据异速生长理论,认为处于不同维度的城市人口与城区用地面积作为城市发展中的两个重要的发展指标,它们二者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也是一个相对固定的常量,符合异速生长规律。通过建立关于城市人口和城区用地的异速增长模型,能够对城市的动态人地关系进行量化分析,可以用异速生长方程at=aptb表示。如果把at,pt同时同放在双对数坐标系中时,两者存在线性关系:lnat=lna+blnpt。式中:at为某城市在时刻t的城区用地面积;pt为某城市在时刻t的城市人口;a为比例系数;b为标度因子,即异速生长系数。

1.1.2模型评价标准及含义。在异速生长模型中,每组变量都有其相应的标度因子临界值,取决于模型中两变量维数的商。根据分形研究,城市用地维数的平均值为1.7左右,人口的维数为2,在理论上得到b的临界值为0.85。但是,实际应用中发现b符合实际情况的临界值为1。当b>1时,城市用地面积的增长速度大于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b=1时,二者速度相等;b<1时,城市用地面积的增长速度小于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1](表1)。但是在实践中,异速生长系数对于城市人地关系的反映还需要结合城市化发展的其他指标进一步进行分析。例如异速增长系数<1时,可能是由于城市经过高速发展之后,受到自身土地资源的约束,城市用地外延扩展减缓,用地产生规模经济效益;也很有可能是城市发展停滞,城区面积扩张缓慢,从而导致人均用地的减少。这说明城市人均建成区面积的变化在城市经济发展的不同发展时期有不同的意义,不能够一概而论。

1.1.3数据选择新疆城市人口与城市用地的数据来源于2000—2011年的《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2011年新疆城市体系中共有2个地级市和20个县级市。其中阿拉尔市、图木舒克市、五家渠市、北屯市由于进入建制市序列的时间较晚,统计期间内统计数据不足,故在样本中剔除。

1.2城市人口与用地异速生长特征

新疆城市人口与用地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2000年至2011年新疆城市人口由358.34万上升为560.32万,增长了56.37%,年均增长4.6%;城市建成区用地面积由473.41km2增加到921.82km2,增长了94.72%,年均增长7.89%。城市用地面积增长速度快于城市人口增长速度,2000年新疆城市人均用地面积为132.11m2,2011年上升为164.52m2,增长了24.53%。将新疆城市人口总数及建成区面积总数作对数处理,绘制双对数坐标图(图1),可以看出新疆城市人口与城市面积呈直线分布趋势,表明新疆人地关系满足异速生长关系。

利用eviews软件对新疆2000—2011年城市人口及城市用地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异速生长分析,得到异速生长系数b=1.2923(R2=0.965),呈现出明显的正异速增长特征。这反映了新疆城区总面积增长速度大于城市总人口增长速度,会导致城市人均用地面积逐年增加,土地利用粗放。利用异速增长模型对新疆各城市人口与用地关系作进一步分析。大多数城市异速生长分析结果的拟合优度高于70%,部分城市分析结果的拟合优度甚至达80%,90%以上,这说明新疆多数城市人口与用地的增长关系符合异速生长规律(表2)。满足异速增长规律的城市异速生长系数差别较大。b>1的有奎屯、吐鲁番、库尔勒、喀什、克拉玛依、阿勒泰、乌鲁木齐、昌吉、和田和哈密,其中奎屯、吐鲁番、库尔勒、喀什的b>2,呈现出明显的正异速生长特征,这些城市用地面积增长快于人口增长,这部分城市包括了仅有的两个地级市,城市规模大,对新疆城市人口与用地的整体发展趋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b<1的有乌苏、阿图什、阜康、塔城、石河子、伊宁和博乐,呈现出明显的负异速生长特征,这部分城市的人口增长速度大于城区面积增长速度,城市用地呈现集约化发展的趋势(表2)。新疆城市体系内只有阿克苏市的分析结果拟合优度较低,人口与用地的增长关系不符合异速生长规律,该城市的建成区面积呈现逐年减少的发展趋势,伴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人均建成区面积不断减少,城市用地也呈现集约化发展的趋势。

2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测度

对新疆各城市人口与用地关系进行的实证分析能够对新疆城市人口与用地关系的基本情况进行基本判断,但是为了准确判断其发展趋势,需要结合各城市经济实际发展情况及所处的发展阶段进一步进行分析。从科学性、一致性和可得性的原则出发选取评价指标建立新疆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表3)。使用SpSS软件对2002—2011年新疆城市整体经济发展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其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只有一个,且主成分累积贡献率已达88.076%,故选取其为第一主成分。根据软件分析结果计算可得主成分综合模型:K=0.3857X1+0.3841X2+0.3831X3+0.3441X4+0.3800X5+0.3786X6+0.3837X7。通过该模型可以得到各年度新疆城市经济发展主成分得分。加权综合量K值的大小反映出2002—2011年新疆城市整体经济保持持续增长,且有加速的趋势(表4)。结合具体经济指标判断,新疆城市经济发展整体上处于加速阶段。进而利用指标体系对2002—2011年各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测,求得每一年度内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得分,得分越高越好(表5)。将各城市经济发展速度与全疆整体经济发展速度对比,可将全疆各城市划分为三类。(1)经济发展速度与全疆整体速度基本一致,如克拉玛依、库尔勒、乌鲁木齐、阿勒泰、阿克苏和阿图什。其中克拉玛依、库尔勒的经济发展水平评测得分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市,乌鲁木齐经济发展水平评分一般,其他三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评分较低。(2)经济发展速度快于全疆整体速度,如哈密、昌吉、奎屯、伊宁、石河子、和田和喀什。其中,哈密、石河子、昌吉经济发展水平评分一般,其他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评分较低。(3)经济发展速度慢于全疆整体速度,如吐鲁番、阜康、塔城、乌苏和博乐。其中阜康经济发展水平评分较高,吐鲁番经济发展水平评分较低,其他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评分较低。

结合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及各指标特征,对新疆城市经济发展所处阶段进行综合判断。其中克拉玛依处于经济发展的发达阶段,塔城、乌苏、阿克泰、博乐、阿克苏和阿图什处于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其他城市均处于经济发展的加速阶段。

3城市经济发展中人口与用地关系评价

新疆城市人口与用地整体趋向正异速生长,城市用地开始出现粗放化利用的趋势,但是当前新疆整体城市人口与用地正异速生长趋势仍不明显,并且目前新疆城市经济发展处于加速阶段,这一阶段城市用地的合理增加能够有效带动经济发展。新疆城市人口与用地关系总体处于良性发展趋势,只有库尔勒市、奎屯市、喀什市、和田市和阿勒泰市出现了恶性发展的趋势。新疆城市体系内城市人口与用地增长呈现正异速生长特征的有10个城市,其中克拉玛依市处于经济发展的发达阶段,奎屯市、吐鲁番市、库尔勒市、喀什市、乌鲁木齐市、昌吉市、和田市以及哈密市处于经济发展的加速阶段,阿勒泰市处于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呈现负异速生长特征的城市有7个,阜康市、石河子市和伊宁市处于经济发展的加速阶段,乌苏市、阿图什市、塔城市和博乐市处于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阿克苏市人口与用地增长不满足异速生长特征,其经济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将新疆城市分为6类。

(1)呈现正异速生长特征且经济发展处于发达阶段。这一类城市只有克拉玛依市,从该城市人口与用地异速生长特征值可以看出该城市的土地利用虽然存在一定粗放化的趋势,但是城市经济在较高水平上仍然保持了相当高的发展速度,城市经济与用地扩张进程一致,城市人口与用地关系处于良性发展趋势。(2)呈现正异速生长特征且经济发展处于加速阶段。这一类中共有8个城市,其中奎屯市、喀什市、昌吉市、和田市、哈密市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评分基本保持正向增长,城市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疆发展速度;库尔勒市、乌鲁木齐市评分变动不大,与全疆经济发展速度一致。其中昌吉市、和田市、哈密市正异速生长特征值略低于全疆的特征值,土地利用粗放化的趋势不显著,且经济发展速度远高于其他城市,城市人口与用地关系处于良性发展趋势;乌鲁木齐市正异速生长特征值也与全疆一致,虽然经济发展速度近年来出现减慢的趋势,但是城市人口与用地关系处于良性发展趋势;库尔勒市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为全疆第二,且经济发展速度与全疆一致,但是城市人口与用地正异速生长特征值较高,土地利用粗放化趋势明显,城市人口与用地关系处于恶性发展趋势;喀什市、奎屯市城市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疆,但是城市人口与用地正异速生长特征值很高,土地利用粗放化趋势明显,城市人口与用地关系处于恶性发展趋势;吐鲁番市城市经济发展速度低于全疆水平,且正异速生长特征值很高,土地粗放化明显,城市人口与用地关系处于恶性发展趋势。(3)呈现正异速生长特征且经济发展处于起步阶段。这一类中只有阿勒泰市,城市经济发展基础较差,经济发展水平评分明显落后于其他城市,城市人口与用地出现正异速生长趋势,且趋势显著,虽然城市经济发展速度略高于全疆速度,但土地的粗放利用没有带动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与用地关系处于恶性发展趋势。(4)呈现负异速生长特征且经济发展处于加速阶段。这一类有3个城市,包括阜康市、石河子市和伊宁市,其中阜康市经济发展水平远高于全疆水平,石河子市、伊宁市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疆水平。这一类城市人口与用地负异速生长特征显著,且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在全疆排名前列,城市经济发展稳定,城市人口与用地关系处于良性发展趋势。(5)呈现负异速生长特征且经济发展处于起步阶段。这一类有4个城市,包括乌苏市、阿图什市、塔城市和博乐市。这一类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城市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全疆速度,但是城市人口与用地负异速生长特征明显,城市人口与用地关系处于良性发展趋势。(6)不满足异速生长规律且经济发展处于起步阶段。这一类中只有阿克苏市,该城市经济发展速度略慢于全疆,但是经济发展基础差,在统计期间内伴随着人口的逐年递增甚至出现了城市建成区面积递减的趋势,从而导致其不满足城市人口与用地异速生长规律,城市人口与用地关系处于良性发展趋势。

4结论与政策建议

4.1结论对新疆城市人口与用地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进一步结合新疆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判断了各城市人口与用地关系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新疆整体及大多数城市的人口与用地关系良好,但是伴随着新疆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快速发展,新疆城市人口与用地的正异速生长趋势逐渐显著;(2)新疆各城市的实际发展情况差异较大,各城市经济发展所处阶段不同,各城市人口与用地关系现状及发展趋势不同。为了避免日后新疆城市人口与用地关系出现恶化的现象,在新疆未来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必须在整体调控的同时,注意根据各城市的不同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城市发展与城市经济的关系篇5

【关键词】城镇化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指数

一、引言

随着收入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趋于多元化,城镇化上升;同时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获得更多的收入。因此,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互促进和影响。国内外大量理论及实证研究都表明: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高度相关性,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在一定程度上遵从这一规律。中国也不例外,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类似的关系,但由于中国人口众多,新中国建国后为快速追赶发达国家,实行了约束人员自由流动的户口制度,将人口人为分割为基本封闭的城乡两部分,因此建国以来的大部分时间内,中国的城镇化率一直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水平.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取得30多年的持续高增长,乡人口大量自由迁徙到经济发达地区打工居住,使得城镇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准确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不仅从理论是检验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而且可以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理论依据。为了描述和评价这两方面的相关程度,我们建立对应的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分为城镇化率、人均GDp与非农率三个方面。因此我们建立两类简单的相关性模型指标,一类是与城镇化率、人均GDp对应的关系指标,另一类是与城镇化率、人均GDp与非农率度量对应的综合发展指标。

二、城镇化率与人均GDp的协调关系

经济发展水平是指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所达到的水平。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有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人均国民收入、经济发展速度等。本文采用人均GDp(GDpp)表示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URBan)是衡量城镇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评价城镇化水平的指标有:城市人口比重、城市人均道路铺装长度、城市用自来水普及率、城市人均住房面积等。本文采用城镇化率衡量城镇化水平。

经研究分析可知,城镇化水平与人均GDp高度相关,人均GDp与城镇化水平成正向相关性。各国经验表明:城市化全过程呈一条被拉平的倒S型曲线。城市化进程具有阶段性规律,初期城镇化水平缓慢提高,当城镇化水平超过30%以后开始加速,并且高于经济发展的速度,一直持续到70%的高水平以后,城镇化速度才会放缓,此时的经济发展速度也相应的处于平稳增长趋势,大部分国家的数据基本上支持了这一结论。

(一)国际比较

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别由于各国幅员辽阔、资源禀赋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分布等方面差异较大,各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结构也不尽相同。有关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的关系,国内外学者判断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我们根据城镇化水平将主要国家和中国一些省区分为3组:高城镇化组、中城镇化组、低城镇化组(表1),以便进行更加直观的对比。

对照表1所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城镇化的关系发现,201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已经基本适应,但这种适应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适应,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城镇化水平都还处在较低层次。在继续推进城镇化战略时,应该更多地关注城镇化质量。

(二)中国省际比较准则及结果

根据国际比较,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率虽然处于较低层次,但两者之间基本是协调发展的,基于此,我们将全国各省区市的两组数据的平均值之间的关系设定为基本协调的,因此,将两个指标GDpp、URBan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生成两个新的变量ZGDpp、ZURBan,标准化处理的目的有2个:一是消除量纲的影响;二是坐标原点平移到样本中心位置,这对于识别类型划分和动态演变尤为关键。根据上述的标准化方法,设定一下准则:

(三)云南各州市比较结果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云南依托国家发展战略,采用了灵活的城镇化政策,逐步探索出昆明中心城市带动型、个旧资源开发带动型、弥勒大企业带动型、喜洲旅游产业带动型、瑞丽边贸带动型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实现了城镇建设和经济持续稳定的协调发展。由于云南地处中国—东盟经济圈和“泛珠三角”经济圈叠加区域,有机会在今后取得更大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建设成具有云南特色的现代城镇。

通过对2010年中国31个省区以及云南省各州市样本点的比较分析,中国在不同区域上既有城镇化水平滞后的省区市区,也存在城镇化水平超前的省区市区,且各省区之间滞后或超前的程度也有很大差异,只有较少的几个省区的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属于基本协调类型。因此,对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研究,不仅在全国范围内,需要有一个总体认识,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和区域发展的战略和方向;同时,在各省市,各州市,也不宜实行全国统一的、省统一的城镇化政策,而应该根据各省市各州市实际,理清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从而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地推进各省区的城镇化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城镇化综合发展指数

(一)指标体系

(二)各省城镇化综合发展指数

按照以上算法,可计算全国各地的综合发展指数,由表4总体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城镇化的区域差异较为明显,中西部一些省份的城镇化水平和农业人口向非农转化的速度均过低,显示出低度城镇化的倾向,是中国城镇化进程迟缓、发展水平落后的地区。

(三)云南各州市城镇化综合发展指数

四、结论

中国与云南省的城镇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是协调发展的,但这是低层次的协调。在不同区域上,既有城镇化水平滞后的省区市区,也存在城镇化水平超前的省区市区,各省区之间滞后或超前的程度也有很大差异,只有较少的几个省区的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协调。因此,通过对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研究,在各省市,各州市,应该根据各省市各州市实际,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和区域发展的战略和方向,因地制宜地推进各省区的城镇化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我国大部分省市的城镇化综合发展指数处于中下水平,对比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距离。城镇化的区域差异较为明显,中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差,人口稀少,经济实力较弱,城市化水平低下。今后应走以推进城镇化为重点,以此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步伐。云南省在整个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甚至大部分各州市都落后于全国最低层次的,这说明把云南省建设成西部经济强省的任务十分艰巨。

参考文献:

[1]钱纳里,塞尔昆.发展的型式1950-1970[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

[2]周一星.城市化与国民生产总值关系的规律性探讨[J].人口与经济,1982,(1).

城市发展与城市经济的关系篇6

关键词:城市、城市经济、城市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一、城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城市经济学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与经济理论从微观经济学到宏观经济学再到中观经济学这一发展历程一脉相承的。1965年美国汤姆逊的《城市经济学导言》问世,标志着城市经济学在美国首先诞生。虽然城市经济学作为中观经济学的重要学科之一只是经济学体系中的后来者,但它一经产生就体现出蓬勃发展的生机和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此后,城市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欧美各国、日本、前苏联得到较快发展。20世纪80年代,城市经济学在我国兴起和传播,经过20多个年头的风雨历程,城市经济学在我国已经得到长足发展,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从总体上说,我国城市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还远不能满足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迅速发展的需要,这与社会各界对城市经济学这一学科缺乏全面、深入的认识是分不开的,因此,认识城市经济学的性质,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城市的规划建设、有助于我们更合理的看待城市的空间布局。

二、城市经济学的性质

(一)城市经济学是发展中的经济学

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了一系列实际问题,但传统经济理论面对这些城市问题却束手无策。因为这些问题既不能用研究国民经济的宏观经济学,也不能用研究企业和市场的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工具加以解决,城市经济发展的实践呼唤着一种全新理论的产生,并以此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进行前瞻性的指导。20世纪初,一些学者开始致力于城市综合问题的研究,诸如城市土地利用与价格问题、城市交通问题、城市运输问题、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城市规划问题等,对这些问题的求解使城市经济学应运而生。此后,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在各国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城市不仅是国民经济的支点、区域发展的中心,更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纽带。与此同时,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经济问题也日趋复杂和深化,使得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展到城市化、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区域、城市管理、城市经营、城市文化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诸多方面,城市经济学的“羽翼”不断丰满。但是,从目前国内外已经出版的城市经济学的教科书和论著来看,构建的体系自成一家,研究的范围各有侧重,尚未形成一套比较规范、完整的理论体系,对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复杂的问题,尚未给出解决的良方。城市经济学依然是一门稚嫩的学科,对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还将持续地进行下去,城市经济学也将在发展中逐步成长,直到走向成熟。

(二)城市经济学是综合性边缘学科

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为城市系统,重点是城市经济系统,而城市经济系统是多层次的,它包括微观城市经济系统、宏观城市经济系统和城市经济管理系统,研究对象的多层次性决定了城市经济学是一门内容丰富的学科,是一门边界宽广的学科。它是把许多的部门经济学应用到城市经济系统之内,并对其内涵和外延加以丰富和发展所形成的综合性学科。城市经济学的诞生,给传统的工业、商业、建筑业、金融业等部门经济注入了新的内涵和外延,使得对其研究从条条式的局部研究转入在城市这一综合有机整体下的全面、系统的研究,城市经济学将许多部门经济学难以解决的问题纳入其研究的范畴,以探求应对良策。城市经济学又与各部门经济学密切而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一门跨学科、跨部门的边缘学科。

(三)城市经济学是空间经济学

传统经济学以劳动时间作为衡量价值量的惟一尺度,将劳动价值论作为构建传统经济理论大厦的基石,认为只有劳动时间的节约才是经济的节约,而经济平衡只是价值量和实物量的平衡,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经济学是时间经济学。但是,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作用的不仅仅是时间因素,空间因素的位置、运动和存在方式同样影响着经济的发展,“价值的创造既离不开劳动时间的延续,也离不开劳动空间的联系;经济的节约归根到底不仅在于劳动时间的节约,也在于劳动空间的节约和组合的优化;经济运行中的价值平衡和实物平衡,如果不与‘空间平衡’相结合也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在价值的形成过程中,起作用的不仅是劳动时间,还有空间结构。城市经济学的产生适时弥补了传统经济学对空间因素的忽视,并关注空间要素在城市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在空间范围内对城市进行综合研究,以实现经济要素在空间的合理布局,因此,城市经济学是空间经济学。城市经济学格外重视对经济要素之间的相邻效益、布局效益、网络效益和城市区域的聚集效益的研究,而这些城市空间结构效益具有比部门经济效益更深远、更广泛的意义,对空间结构的研究是城市经济学在发展一般经济学过程中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四)城市经济学是公共经济学

世界范围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使城市公共经济关系显得更为复杂和重要,公共经济对企业经济的促进和制约作用已经日益明显。城市经济学以其独特的视角,“不仅从企业角度出发,而且,更多的是从城市和区域经济整体运行盛壅塑皇出发研究经济问题。因此,公共部门的投入产出及其政策的研究构成了城市经济学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相比之下,政治经济学、西方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及其各个部门经济学,由于出发点和侧重面不同,对公共经济的涉及和涉及程度是相形见绌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运用价值规律对生产关系进行研究,尚未涉及属于公共经济范畴的公共产品、公共投资、公共福利、公共政策和公共设施等方面的研究;西方微观经济学只对具体的生产单位进行研究,与公共经济领域几乎没有交叉;西方宏观经济学虽然涉及了对国民收入、货币、财政等公共经济问题的研究,但是,宏观经济学主要是从国家和全社会的角度来研究这些问题,尚未深入到城市这个层面;各个部门经济学也或多或少地结合了一些公共经济学的内容,但是,那都不是完整的公共经济学,只是与那个部门经济学有关联的几个公共经济范畴;而城市经济学克服了以上各种经济学不重视城市公共经济发展的缺陷,对公共经济进行了整体的研究,由此可见,城市经济学也是公共经济学。城市经济学重点研究城市公共经济的地位、作用、内容体系,提出调控的方法和公共经济政策,如通过对城市土地的开发与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城市文化设施、公共福利设施、公共卫生设施和住宅建设等问题的研究,为政府配置公共经济资源,提高公共经济效益提供理论和决策依据。因此,城市经济学是完全不同于企业经济学的治市经济学,是市长经济学。

(五)城市经济学是高级市场经济学

城市较之乡村具有更多的优势,使生产要素更多地集中在城市,城市经济得以迅速地发展起来。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大市场,但这个大市场的经济问题不能运用传统的微观经济学来解决。因为微观经济学以价格理论为核心,研究单个经济主体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的问题,并透过商品市场的价格决定过程,找到有限资源最佳配置的方法和途径以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它是单个经济主体的市场经济学。城市则是由无数单个经济主体组成的集合体,但这个集合体绝不是单个经济主体的简单加和,它的经济关系比单个经济主体纷繁复杂得多,比单个经济主体研究的变量要大得多。市场经济学以劳动、资金、技术为因子,研究企业的投入与产出的数量、规模和比例关系,而城市经济学所要研究的变量却要比市场经济学多得多,即使是相同的变量,在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下也有着更为深刻的内涵。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生产的动力和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而且这种经济效益是可以用货币衡量的,而在城市这一经济集合体中,绝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更要兼顾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不能用货币来衡量的。综上所述,城市经济学站在比微观经济学更高的层次上研究市场经济,研究由无数单个经济主体组成的经济系统的运行、形成的各种经济关系及其规律,并通过这些规律寻求城市经济资源的最佳配置途径,以实现城市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城市经济学是比微观经济学更为复杂的高级市场经济学。

(六)城市经济学是新型管理经济学

城市经济管理是城市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城市经济管理既不等同于以企业为核心的微观经济管理,也不等同于以国民经济管理为内容的宏观经济管理。城市经济管理将微观经济管理和宏观经济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城市管理是落实国家宏观管理的重要环节;另一方面,是保证企业微观管理合理实施和充分有效的重要条件”。虽然从总体上说三者都是从事“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活动,但城市经济管理却有其独到之处,诸如定位城市政府职能、进行城市经济社会综合规划、确定城市发展战略和目标;完善管理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任用机制等。此外,城市经济管理的“导引、规范、治理、服务、经营”五大职能更是对传统管理职能的创新,城市导引是“对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进行方向性引导”;城市规范是通过法规和主动的引导对城市个体进行的有形和无形的约束;城市治理是针对城市中存在的经济、社会、环境方面的问题,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整治、矫正、调理”;城市服务是“通过制度、政策的调整和物质、文化条件的创造和改善,进行供给和帮扶的公益性管理”;城市经营是“通过城市资产资本化和市场化运作,保证城市整体和部门公共财产保值增值,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最大化,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城市经济管理职能”。城市管理职能大大地丰富了传统管理学职能的内涵,所以,城市经济学是新型管理经济学。

(七)城市经济学是先进文化经济学

城市不仅为人类提供了生产和生活的物质环境,还为人类提供了活的文化载体。从风格鲜明的建筑物、五光十色的街景、东西南北的饮食到流行的服饰、奔驰的汽车,无不流动着城市文化的语言。城市更是文化的高地,科学技术的摇篮,人才的培育地和聚集地,城市负载着文化,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文化从其层次上说,有器物层面的文化;有制度层面的文化;还有观念层面的文化。文化从其形态上来说,有艺术形态的文化、知识形态的文化和观念形态的文化。而汇聚在城市范围内的文化则构成一个城市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魅力,不论是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还是城市管理的有效实施,都离不开城市文化这片土壤。从总体上说,先进的城市文化将有力地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成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决定因素,落后的城市文化也会制约、阻碍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文化对城市管理的影响,一方面体现在管理者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文化模式、文化素养等决定其观念、行为,进而影响城市管理水平的方面;另一方面,城市文化又通过市民的道德规范、文明程度、文化修养、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影响着城市的精神风貌,决定着城市管理措施的实效。将城市文化纳入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不仅又一次丰富了城市经济学,而且也使城市经济学成为先进文化的经济学。

(八)城市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而不是理论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是为了把握城市系统经济运行、经济关系及其规律,并以此来指导城市经济和城市管理的实践。研究城市发展规律,是通过对城市化基本规律的揭示,探寻城市发展的一般条件、动力及过程,这对于制定城市发展战略是有意义的;研究城市经济结构,是通过对城市三次产业结构、产业技术结构和组织结构以及空间结构的分析,以期对城市经济结构进行不断的调整和优化,这对于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规模以及城市功能的定位是有意义的;研究城市经济环境,是通过对城市人居环境、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全面、系统的阐述,提高人们对人与自然、经济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认识,这对于城市规划和建设以及城市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是有意义的;研究城市经济效益,是通过对城市经济整体效益、城市土地效益、城市规模效益或定量或定性的分析,来探索提高城市经济效益的途径和方法,这对于提高城市的综合效益是有意义的;研究城市经济区域,是通过对城市经济区域形成与发展的剖析,寻求城市与区域共同发展的机制,这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是有意义的;研究城市经济管理,旨在探索城市政府管理和社会管理的职能、方法、途径,这对于提高城市的水平和效率是有意义的;研究城市文化,旨在通过对城市文化与城市经济、城市管理之间关系的梳理,实施有效的城市文化发展战略,这对于提高城市的竞争力是有意义的。综上所述,城市经济学是为城市经济和城市管理服务的一门应用学科。

三、城市经济学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城乡规划,是指对一定时期内城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该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按照编制城乡规划的节段又可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可以说城市经济学与城乡规划在诸多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城市化进程的关系

城市化或城镇化的含义,不同的学科分别依据各自的角度而有不同的理解。从经济学角度看,城市化是由农村自然经济转化为城市社会化大生产的过程。城市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实际上是由于生产力发展所导致的一系列社会经济现象的组合。

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了城乡规划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中城乡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比如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城市土地资源分配及基础设施不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城乡规划进行统筹安排与解决。

城市经济学研究城市化有一系列理论不如其动力机制为:农业发展史城市化的初始动力;工业化石城市化的根本动力;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等。

城乡规划将遵循城市经济学对城市化的一系列研究理论进行相关的统筹规划,达到城乡发展符合经济规律,促进城乡各方面的发展。

(二)经济中心与中心城市问题的关系

城市规划中城市发展的基本形式就是中心辐射式发展,城市群中以经济发达的城市为核心辐射周围的城市的发展;一个城市中由经济中心地区向周围辐射发展。在城市经济学中经济中心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1、工业生产中心;

2、商品流通中心;

3、交通运输中心;

4、金融中心;

5、信息中心;

6、科学技术中心;

7、文化教育中心。

而城乡规划基于经济中心与城市中心的作用于性质来进行城乡规划的统筹规划。要在格局,交通,建筑等多方面体现经济中心的作用,便于它诸多作用的充分发挥,进一步领导整个城市的快速发展,充分发挥其中心辐射作用。

(三)城镇体系的关系

城市,作为物质的生产地,不断输入各种生产资料,输出多种产品;城市又是物质的消费地,每天运进大量生活必需品,运出数以千吨的废弃物。所以城市与乡村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总是昼夜不停的进行着物质,人员,信息和能量等多方面的交换,交换频繁的地区就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经济网络即城镇体系,而每个节点就是规模不等的城市。也就是说城镇体系的形成源于经济的交流属于城市经济学研究范畴。而城乡规划则应遵循城市经济学对于城镇体系的一系列研究进行城镇体系的有机规划。

城镇体系的特征有:

1、整体性,城镇体系是由城镇,联系通道和联系流,联系区域等多个要素按一定规律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因此城市规划在进行城镇体系建设规划时一定要着眼整体性的考虑,做到协调统一,全面发展。

2、层次性,城镇体系有大有小,随所在经济区的规模和层级而定;城镇体系内部的城镇有大有小,大的成为体系的核心,小的充当体系的基层。因此在规划城镇体系时应根据规模的大小做相应的规划,使城镇体系的建立具有层次性,无论大小各自发挥效应。

3、重叠性,一个城镇可能成为不同层级城镇体系的成员,并充当不同的角色,因此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做好协调统一,并突出其重要的角色职能。

4、开放性,城镇体系不是一个封闭的组织,它是一个开放系统,随时都在和外界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作为规划应当满足其开放性的需求,交通的规划直至关重要。

5、动态性,城镇体系形成之后并非福鼎不变,而是处于发展演化之中,外界环境与内在因素的变化都有可能使之发生形态上,规模上和结构上的演变。因此规划时一定要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进行规划设计,满足其动态性的特点。

(四)人口经济的关系

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口在不断的增长之中,而城市人口正是生产与消费的主体,也就是城市经济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城市规划在进行城乡规划时一定注意起到引导人口流动,解决人口的就业生活等各方面问题。

(五)城市土地经济的关系

土地是极其宝贵的自然资源,是生产力的重要要读,是人类生产生活最基本的物质资料。土地的经济特性变现为:

1、稀缺性:由于土地是自然赋予的不可再生物,因此对于不断增加的人口和不断增长的需求来说,土地资源永远是稀缺的。城市规模越大,则往往供需缺口也越大,大城市商业中心地段之所以“寸土寸金”,正是因为其稀缺性而来。而城市规划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合理分配开发有限的土地资源,充分利用其相应的土地性能,达到最高利用率,不要浪费稀缺的土地资源。

2、区位效益性:决定经济活动的不同地理位置,称作区位。在城市,区位对于土地效益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城市规划在进行土地规划利用时应充分利用发挥不同土地的区位效益性,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

3、边际产出递减性:在其他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变时,某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超过特定限度后,其边际产出递减性变现在,对土地的使用强度超过一定限度后,收益开始下降。因此,任何过渡开发不仅是对环境的破坏,在经济上也是不合算

的。因此在利用规划土地时一定要考虑此因素。

(六)城市住宅经济的关系

住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它集生存资料,享受资料与发展资料与一体,和食物,衣服,交通工具一起,构成了人们每日不可缺少的消费品。住宅的需求与供给,建设与分配,是国际公认的重大经济与社会问题。城市住宅是城市建筑的主体,住宅建设对于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因此住宅问题解决的好与坏,关系到城市发展的长远目标。没有一个良好而稳定的居住条件,就不会有美好而持久的城市未来。而城市规划与城市住宅的建设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更新的脚步也越走越快,但是在更新途中住宅问题的解决并不是很理想,导致许多经济条件差的人不再拥有住宅,这是一个社会大问题,作为城市规划人员一定要着重考虑如何在城市发展更新,与人们的生活现实水平相协调。

(七)城市环境经济的关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更新脚步的加快,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也凸显出来。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热岛效应等环境问题在不断的给我们敲着警钟。环境不仅与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还与城市经济有着一定的相关性。起初,经济增长增加为公共服务提供的资源保障,使得环境得到改善。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环境趋向恶化,但到达一定转折点时有缓和趋势,随着收入的继续增加,环境将继续恶化。因此我们必须提高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当环境无限污染时,我们的经济必然也无法前行。

城市发展与城市经济的关系篇7

内容摘要:本文旨在研究我国主要城市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状况。首先,建立城市经济与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其次,计算出30个城市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度;最后,将30个城市分成五类,得出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状况较理想的城市仅有4个,其余26个城市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状况并不理想。

关键词:城市经济宜居性协调发展研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平均每年以9.8%的速度增长的同时,城市化也进入快车道轨迹。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使得城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过度追求GDp的增长,忽视了城市社会文化等问题,这种牺牲了城市环境与生活质量的发展,导致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危机。因此,许多城市提出了要建设宜居城市的目标,一些机构和学者也提出了关于宜居城市的评价标准。如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提出的“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指标体系”(2005);专业零点集团与《商务周刊》自2004年开始举办“中国十大宜居城市”评选;虽然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经济增长与环境问题。但是,还没有城市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的研究成果。因此,本研究构建城市经济与宜居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30个主要城市的经济和宜居性协调发展进行评价分析,从而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构建城市经济与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中采用频度统计法和专家咨询法确定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二)城市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评价模型

1.指标的标准化。由于各指标来源不同,单位不同,因此,先对三级指标因子进行标准化处理,公式如下:

当数据越大越好时,pi=Xi/Xis(1)

当数据越小越好时,pi=Xis/Xi(2)

式中,pi为各级指标Xi规范化处理之后的值,i=1,2,3,……;

Xi为某三级指标的现状值,Xis为某三级指标的标准值,当指数pi>1时,取pi=1。

2.确定指标权重。各一级指标所属二级指标的权重总和为1,每个二级指标权重采用平均权重。各二级指标所属三级指标权重总和为1,三级指标的权重是利用2003年的30个城市的三级指标指数(经过标准化处理),按每个二级指标所属三级指标的重要程度从大到小排序后,录入SpSS16.0统计软件,利用因子分析法计算三级指标的方差贡献率,将三级指标的方差贡献率作为各自的权重。

3.协调度与协调发展度的概念。协调和发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协调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系统或系统要素之间一种良性的相互关联,是系统之间或系统内要素之间配合得当、和谐一致、良性循环的关系(杨士弘、廖重斌、郑宗清,1996);发展是指系统或系统组成要素本身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无序到有序的变化过程;反之则称为“负发展”或“逆发展”(杨士弘、廖重斌,1992)。本研究中协调度是指城市经济与宜居性两个系统之间的协调状况,为了能进行城市之间的对比分析,用协调发展度来衡量一个城市经济与宜居性之间的协调和发展状况。

4.协调发展度的模型。一是城市经济与宜居性的协调度的计算。首先计算二级指标所含的三级指标的加权平均数得到二级指标指数,再计算一级指标所含二级指标加权平均数得到城市经济指数和城市宜居性指数,最后,计算30个城市6年间的经济指数的几何平均数与宜居性指数的几何平均数分别作为经济总指数V1、宜居性总指数V2,经济与宜居性的协调度的公式如下:

C=1-2S/(V1+V2)(3)

C越大表明城市经济与宜居性水平越协调。

二是城市经济与宜居性的协调发展度的计算。协调发展度是协调度与城市发展总水平的几何平均数,公式如下(廖重斌,1999):

t=(C×V)1/2(4)

其中,V=(V1+V2)/2,协调发展度t越大表明城市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程度越高。

城市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相应划分为五个等级,如表2所示。

实证分析

因拉萨的数据不全,30个城市中不包括拉萨,通过上述公式计算,可以得出30个城市的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度,并将30个城市进行分类,具体数据及分类如表3所示。

第一类,30个城市中,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较为理想,即良好协调发展类经济与宜居性同步型,有合肥、福州、济南和长沙;第二类,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次于第一类城市,即良好协调发展类宜居性滞后型或良好协调发展类经济滞后型,有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广州、南昌、郑州和银川;第三类,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次于第二类城市,即中度协调发展类经济与宜居性同步型,有武汉、太原、长春和乌鲁木齐;第四类,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次于第三类城市,即中度协调发展类宜居性滞后型或中度协调发展类经济滞后型,有天津、呼和浩特、沈阳、哈尔滨、石家庄、南宁、海口、成都、贵阳、西安、兰州和西宁;第五类,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状况最不理想的城市,重庆为轻度失调发展类经济滞后型。

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我国30个主要城市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状况并不理想:30个城市中,没有一个城市的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状况为优质协调发展类,只有合肥、福州、济南和长沙等4个城市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状况较为理想;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广州、南昌、郑州和银川等8个城市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状况为良好,其中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和广州等5个城市的宜居性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南昌、郑州和银川等3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于宜居性水平,即该8个城市经济与宜居性不是同步发展,需要调整经济与宜居性的发展速度;武汉、太原、长春、乌鲁木齐和昆明等5个城市经济与宜居性同步协调发展且城市经济和宜居性水平为中度,该5个城市需要进一步提高城市经济和宜居性水平;天津、呼和浩特、沈阳、哈尔滨、石家庄、南宁、海口、成都、贵阳、西安、兰州、西宁和重庆等13个城市经济与宜居性水平为中度,其中天津、呼和浩特和沈阳等3个城市的宜居性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哈尔滨、石家庄、南宁、海口、成都、贵阳、西安、兰州、西宁和重庆等10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于宜居性水平,该13个城市需要调整城市经济与宜居性发展速度。在这30个城市中,重庆的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状况最不理想,需要加快城市经济与宜居性发展速度。

参考文献:

1.杨士弘,廖重斌,郑宗清.城市生态环境学.科学出版社,1996

2.杨士弘,廖重斌.关于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方法的探讨.广东环境监测,1992(4)

3.廖重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热带地理,1999(6)

作者简介:

聂春霞(1969-),女,汉族,甘肃秦安人,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城市发展与城市经济的关系篇8

关键词:产业;城市功能;城市主导功能;城市功能结构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05(2009)01-0079-05

城市是人类社会步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人类社会大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一定时间和空间的聚集。在城市的形成过程中,社会就赋予了城市一定的功能,使城市成为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随着城市的扩张,经济发展带来产业资源集中的需求,城市综合体出现了新的变迁,一种依托某种产业聚合建立的具有较大规模,包容多种物业形态,能提供全方位服务,具有复合功能的综合体开始出现,这就是产业综合体,它是利用城市运营的概念把产业资源聚合在具有城市功能形态组合中,创造了城市发展的新动力。

一、城市功能的内涵

城市功能就是城市作用于经济地域系统的能力,是城市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性和能力,是城市对外联系的作用能力。不同学科对城市功能有不同的界定,社会学中功能主义学派认为,城市为人类提供重要的生活环境,是现代人类文化创造和传播的中心;城市管理学从城市经营管理角度分析,认为城市功能体现为文化承载体、社会生活依托体和经济中心;城市经济学的观点则提出,“城市是一个坐落在有限空间地区内各种经济市场住房、劳动力、土地、运输等等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网状系统”[1],认为城市就是市场的集合,城市存在的最大功能是服务于交易的实现。尽管各种理论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城市的特定功能,但城市经济学从城市的形成和本质来界定其功能,具有更深刻的内涵。城市经济学指出,城市的形成过程集中体现出两种经济效应,即区域经济效应和集聚效应,城市功能正是在这两种效应基础上得以实现。城市将一定地区的人口流、智力流、物质流、能量流、资金流、信息流聚集起来,通过城市活动满足城市内部需要并向其他地区扩散,此即城市功能的本质。

最早提出区域经济效应的是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rancoisperroux),他在1955年提出“增长极理论”,指出增长并非在所有地方同时并进,而是集中在一些增长点上。各个增长点的引力和斥力各不相同,通过不同的发展途径,向各自的经济腹地扩散,并对一定的区域产生不同的影响,同时各“增长极”自身产生“城市化趋向”[2]。城市成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散地,其增长极作用便凸现出来了,这就是佩鲁所说的,城市作为地理上集中的综合产业极“改变了它直接的地理环境:而且如果它足够强大,还会改变它所在的国民经济的全部结构。作为人力、资本资源的积累和集中中心,它促进了其他资源集中和积累中心的产生。当这样两组中心通过物质的和智力的高速公路相互联系在一起时,广泛的变化在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经济视野和计划中就显示出来了”。佩鲁的增长极理论虽然涉及产业和企业的不平衡发展,但最终归结为城市和区域的不平衡发展,并且强调聚集和吸引效应,扩散效应以及地理、区位和中心优势。他的理论打上了克里斯塔勒(w.Christnller)的“中心地理论”的烙印。后者指出了关于城市区位的抽象理论和城市布局的具体模式,并根据市场原则、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研究在均质平原区域内如何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由相应的多级市场区组成的网络体系,强调城市趋向于设置在六边形市场范围的中心,由此能有效地组织物质和财富的生产和流通。这是增长中心理论的雏形。增长极(即城市)带来的区域效应表现为通过资源与产业的集中来提高经济效益和降低社会成本,带动地区发展。集聚经济效应是指因集聚而造成的有利环境。当人口和产业在地理上集中于一定的范围,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费用就比处于分散状态要低廉得多;同时,集中的产业和资源为经济个体提供了更多的交易信息和交易机会,降低了交易费用,而信息外溢(informationspillovers)也需要较近的空间集结,其效应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大而迅速递减。英国城市经济学家K•J•巴顿(K.J.Button)将城市的聚集经济效应划分为10个方面,即“增加本地市场的潜在规模;减少实际生产的费用;降低‘输入’本地区原料及延伸的费用;促进辅工业的建立;积累起职业安置制度;有才能的经营家和企业家集聚;金融等行业机构条件更优越;提供范围更广泛的设施如社交、教育;工商业者可以更有效地进行经营管理;能给予企业很大的刺激去改革”[3]。城市在本质上是集聚经济,集聚经济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企业内部聚集经济,其形成原因是企业内部规模经济,第二个层次是企业外部、产业内部的聚集经济,也被称为“区位经济”,主要是通过产业功能联系所获得的外部性而形成;第三个层次是多个行业(产业)向城市地理集中形成的聚集经济,也称“城市化经济”,形成的原因主要是产业间的外部性。城市经济学强调城市中产业规模和空间分布的均衡点是积极外部性和消极外部性相同的时候。在城市化达到一定规模之前这些优势会产生一种拉力效应,拉动产业向城市集聚。社会生产力带动社会分工,加速了城市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城市完善便利的交通和服务设施,充分的经济要素,使产业聚集在城区。这种集聚效应有利于利用城市经济资源以及生产协作、配套与专业分工,节约劳动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城市产业的聚集增强了城市作为经济中心的作用。根据城市经济所体现的集聚效应和区域效应,可以将城市功能分为对内、对外两个层面:对外指城市对特定区域内资源发挥吸纳作用,并随城市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产生辐射和带动作用;对内城市功能则表现为市场环境功能、服务环境功能和服务能力三个层面。城市功能的经济实质就是提供各种外溢效应。城市外部功能实现的前提是内部市场功能的实现,而外部吸纳功能的强化又进一步提升其内部各项功能。城市对内对外功能是其基本功能,在这一基础上还可从不同角度细分城市功能,如根据城市主导产业划分为制造型城市、服务型城市等;根据资源环境特征划分为资源城市、旅游城市等,但这些划分只体现具体城市提品的类型和城市职能,是城市基本功能的扩展。

二、城市主导功能

现代城市的功能通常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一般功能,指一切城市都具有的生产、流通、分配、社会、行政等共同,它表明的是城市的共性,区分的是城市与乡村的界限。另一类是主导功能,指在城市诸功能中处于突出地位和起主导作用的功能,它影响或左右城市的其他功能的运行,甚至决定着城市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城市的主导功能有与其物质内容相一致的两大特性:一是对城市发展的决定性。即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支配作用,城市因其盛而盛,因其衰而衰;城市的性质是城市发展的灵魂,决定着城市发展的方向、城市功能的选择和培育以及城市功能的布局,而城市性质主要决定于城市主导功能。二是对区域作用的外向性。即该城市的特殊功能是以满足自身以外区域的需要而发挥其主导作用的,它是城市经济成长的基础。

城市只有在一般功能的基础上有主导功能,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中心地位和作用。因此,城市不能盲目扩展规模。世界城市发展的历史警告我们:“一个大城市,盲目扩展、壅塞的结果,将逐渐丧失它吸引与聚合多种构成因素的一些特有功能,完全变成一群乌合之众,看起来活跃热闹,实际上日益解体。”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指出:“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而在乡村里所看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情况,孤立和分散。”倘若说这种“集聚性”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城市发挥各项功能的基础,那么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城市的一般功能是相对城市周围的乡村而言的;主导功能则是相对其他城市而言的。

在城市功能关系结构中,主导功能与一般功能之间的关系最为重要。主导功能是一个城市的优势所在,是决定一个城市整体功能的主要因素,而非主导功能则是围绕主导功能来发挥作用。一个城市的主导功能往往是这个城市的支柱,是城市经济起飞的动力,通过主导功能,形成城市在区域城市体系中的优势行业、优势产品,并利用主导功能的相互渗透开展经济交流,更好地发挥多功能的作用。

城市功能,尤其是城市的主导功能是由分工决定的。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分工和分工所决定的功能也就不同。因此,分工和分工所决定的功能是动态的、发展的。每一个城市都要由自己的主导功能,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由于各种社会、经济、历史条件的不同,城市的主导功能也应有所变化。城市主导功能优化就是要适应时代的变化,不断寻找并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实现城市的持续发展。城市经济功能的形成与发展要有相应的产业来支持,实际上城区经济功能的演化是城区产业不断分化升级的过程。城市经济功能的完善迫切要求城区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合理且高效的产业结构。从城市经济学分析,区域的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行为以及经济要素的空间聚集与扩散更多是在城市与城市之间进行,并且是以城市产业联系作为载体来实现的。但在一定时期,城市的功能及主导功能是一定的,寓于城市的产业之即城市功能必须通过产业结构体现出来。产业结构是产业类型及各产业间技术经济联系的有机整体,产业结构决定着生产要素资源在城市各产业间的配置方式,决定着产出的类型和产出的水平,从而也决定着城市功能的性质和水平。首先,产业结构的性质决定了城市功能的性质,确定了城市的“能性”。人们在确定城市功能类型时,都是通过对主导产业的甄别进行的。其次,产业结构的水平决定了城市功能的辐射强度,规定了城市的“能级”。高水平的产业结构往往由生产效益较高、创新能力较强、带动力较大的产业充当主导产业,产业间的投入产出链条环环相扣,基础产业部门和非基础产业比例协调,基本上不存在“瓶颈产业”,城市经济系统整体运行效率较高。高水平的产业结构能够促进城市经济的高效率增长,使城市经济总量迅速扩大,城市的竞争力迅速提升,城市功能的辐射力迅速增强,城市的区域地位不断提高。最后,城市产业结构通过基础产业(主导产业)地域分工专业化的发展,确立了城市的“能位”――依据个体城市专业化与城市群(带)整体综合化的互动发展模式,构建以城市体系为核心的区域网络经济框架。今后,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空间耦合程度将进一步加大。城市功能的发育发展需要产业发展予以支撑,产业空间与城市空间、人口分布的关联程度进一步加深;城市功能的实现和产业的发展需要专业化空间承载。城市功能与城市产业相辅相承。有什么样的功能,就必然有创造这些功能的产业,有什么样的产业,一般就具有相应的功能,并且主导功能往往是由城市的优势产业创造出来的。城市的产业结构作为城市功能赖以发挥的物质基础,其优化和升级对于推进城市功能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城市要素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与对城市的功能和质量评价相关。明确并且处理主导产业和其他产业的关系,配置最佳的产业结构,是发挥城市功能作用的关键所在。

三、城市功能的空间结构

进入20世纪后,在西方发达国家,人口向城市迁移的速度加快,土地资源变得紧张,用地功能竞争激烈,城市内部出现了工业、商业、行政、居住区前所未有的功能区空间布局结构。越来越多的学者,尤其是美国学者,对城市结构提出各种理论,解释城市结构的发展过程和形成方式,解释功能分区的特点和分布规律。正是功能区的出现和发展,才促进了城市结构的优化。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是优化城市功能的重要手段。城市空间结构主要指城市中各物质要素的空间位置关系及其变化移动中显示出的特点,是从空间的角度来表述城市形态和城市内部相互作用的网络。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城市形态与城市内部的相互作用是城市空间结构的两个重要内容。城市形态就是研究不同规模层次的城市基础几何元素,其目的是定量化地描述这些基本元素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同时,城市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联系紧密,其中一个要素的变化可能会对其它要素乃至整个城市系统都产生影响,城市内部的相互作用描述的就是城市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城市功能的空间结构是指在城市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形成的城市内部的功能分区,以及不同功能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城市系统内部各种要素按照自己的特性在城市空间中有规律地分布、运动,这样就形成了城市功能的空间结构。空间结构反映城市功能在城市内部不同地区的分布,如城市空间布局决定,如政治功能往往相对集中,社会功能则相对分散,与居民分布相协调。合理的空间结构有助于充分释放城市功能潜力。出于社会经济活动的需要,每个城市都会形成诸如CBD(中央商务区)、居住区、工业生产区等不同的功能区。然而,由于每个城市的自然条件、历史以及城市发展程度不尽相同,所以其功能分区的空间形态也各具特色。

城市是现代区域社会经济要素及产业的核心空间载体。现代经济学理论认为,城市的发展(区别于增长)的主体动因是新兴产业的不断出现,夕阳产业的及时淘汰,即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是推动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现代城市发展的过程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与升级的动态变化过程。城市产业结构的持续升级不仅促进城市发展能力的增强,而且是现代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城市化模式、城市地域形态的有序变化。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升级变化离不开城市空间扩展、城市新区开发、城市职能体系变化等城市化诸多方面的空间支撑和需求拉动。城市功能的空间结构是由城市产业结构的空间分布决定的。因此,城市功能的空间结构优化主要是通过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的。产业结构的升级变化也离不开城市空间扩展、城市新区开发、城市功能体系变化等城市化诸多方面的空间支撑和需求拉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仅能强化城市的辐射功能,而且还会引起城市功能系统在空间分布格局上的巨大变化。当城市产业结构由第二产业主导型向第三产业主导型发生转变时,生产方式也会相应地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过渡,这种经济结构上的根本性转变一方面使得进一步的聚集发展变得不经济,另一方面也为扩散式发展提供了可能。因此,城市功能系统所承载和赖以发展的,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扩散作用所形成的产业在城市内的重新分布。从西欧、美国传统制造业城市的衰落到以计算机等新兴产业城市的兴起;从我国“东北现象”、“西南现象”到东南沿海城市的蓬勃发展,都雄辩地证明了产业结构与城市功能之间存在着同兴同衰的联动关系。这种联动关系并非单向传递的,而是双向互动的,区域发展对城市功能提出的要求也会对产业结构的发展产生导向和推动作用。

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势必需要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做出相应的调整。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威廉•阿朗索(willamalonso)提出的级差地租理论,反映了城镇空间结构增长是市场竞争的结果这一基本原理。城镇土地级差收益的客观存在,必然吸引各类空间经济要素的向心集聚。按市场供求均衡的原理,城镇中心区段的地价就会上升,从而产生排异现象,将附加值低的产业依次向聚集体排斥,以控制城市积聚规模的自动平衡和保持积聚结构始终处于高效益的运行状态,从而使各类用地布局按产业的不同呈现出明显的区位特征。

城市功能空间结构的优化,实际上也是城市用地结构的优化。不同性质、职能的城市以土地为载体的产业配置是不同的,从城市整体布局上对其合理化程度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在我国许多城市的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而且各种用途的土地在城市内部的空间分布结构也不合理,城市土地配置效率低下。这就要求对城市用地结构进行有效的调整,一般来讲,第三产业适宜分布于市中心区、工业区、住宅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则宜分布在城区边缘。这样有利于实现城市土地价值,提高城市的综合效益。

四、城市功能的区际协调

20世纪80年代以来,迅猛出现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全球产业空间布局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其最重要的表现至少有三:一是随着发达国家产业资本的外移和大量的FDi流入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呈现出更加分散化的全球配置特征;二是发达国家越来越集中于产业链的高端环节,其城市的生产要素配置也越来越集中于现代服务产业,从而使这些国家服务经济的特征更加鲜明;三是跨国公司出于对分散化运行的产业的指挥和控制的要求,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把以现代服务业特别是高级生产者服务业(apS)为主的城市作为全球化的节点或据点,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之间形成不同的等级体系,并在这个有机体系的内部形成紧密的要素联系。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与城市空间联系不断加强。城市一般都是人口与生产力高度密集的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发挥协调组织的市场及行政作用,其发展对周边的资金、信息、技术和人员等集聚和辐射功能强大。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正日益凸现出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重要性,经济功能是城市的主导功能,反映了这些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地位和分工状况,体现着城市经济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城区经济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心脏所在,而基于功能导向来发展城区经济的优势产业是城市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实现经济要素的有效配置,形成强大的内聚力和辐射力,其它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与升级,促进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以及活跃区域经济。开放协调是城市功能优化的重要途径:第一,与周边地区的协调。城市带和城市群是相邻城市协调发展的有效形式,处于同一产业链上的不同集群分布在同一城市群内的相邻城市,这种现象很普遍。相邻城市要素禀赋相似,城市功能状况相当,通过城市间的功能协调能共同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城市群区域内各城市之间密切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维联系通过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技术流等城市流的空间流动得以实现,这是城市群体空间功能联系的产物和表现形式。城市群体空间的产业形态表现出产业链经济和产业集群经济并行不悖、交错发展的新趋向。从而,城市群体空间内部产业整合的方向不仅在于形成垂直分工的产业链,水平分工的产业集群将日益成为城市间分工的主要模式。第二,中心城市就要发挥自己增长极的作用,通过自身经济的辐射和扩散,与周边城市加强资源、市场、人才等要素的交流与合作,引导其他城市主动向都市圈经济靠拢,逐步形成都市圈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要形成一定的产业集群,需要有一个特大城市的辐射,否则难形成固定、强大的产业集群。只有强化中心城市的市场和服务功能,成为功能完善的服务中心、繁荣活跃的市场中心,才能够带动周边城镇的共同繁荣。如能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前瞻性地统一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的发展规划,有意识地引导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区实现对接,则无疑既有助于产业的集聚与整合,也有助于城市的发育及其功能的增强。第三,在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功能定位与发展日益考虑全球范围内的协调,发展中国家通过城市功能有针对的调整,以集群的形式接收国际产业转移,是融入全球经济的重要途径。由于区域和全球化的联系日益增强,区域创新体系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要与其它地区和全球产业价值体系相融合,使创新要素在跨区域和全球流动。城市产业的发展也必须与全球产业链或全球市场的大背景相结合,只有融入更大区域乃至全球产业价值链体系,不断朝着全球价值链的附加值环节攀升,城市产业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美]K.J.巴顿.城市经济学:理论与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4.

城市发展与城市经济的关系篇9

一是城市化和城市建设应当协调发展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进程中,在工业化和市场化推动下出现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产业逐步集聚、农村地区逐步演变成城市地区、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加强,同时城市化和城市价值观念成为主体,并不断向农村扩散。城市化是城乡经济发展的自然产物,是工业化的必然果,是生产力进步所引起的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转变的过程,因此,城市化不仅仅是一个城市本身的建设发展问题,而且涉及到体制的大转换、产业的大调整、社会的大进步、人类的大发展,是人口的城市化、农民的市民化和城市的现代化的统一。城市化的本质是整个社会从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核心是把农民转化为市民,把农业生产方式转化为非农业生产方式;目的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城市化的结果和载体是城市。城市是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生产关系变革的结果,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明进步的标志,体现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程度。城市建设是指通过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以经济发展为依托,完善公共设施建设,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和各项服务业,为城市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和环境,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基础设施。

城市化和城市建设都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城市化的规模和速度必须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城市设施的承受力为条件,以不削弱农业的的基础地位为前提,以推动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增加人民收入、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为目标。城市建设以经济发展为基础,适应满足城市化水平的要求,为城市化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相应的承载能力。因此城市化和城市建设应当互相适应,协调发展。

二是城市化和城市建设的不协调及原因

5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城市化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城市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中充分地发挥了动力和平台作用。但是,城市化和城市建设中也出现了某些不协调的误区,有的是城市建设滞后于城市化进程,有的是城市化滞后于城市建设,特别是在推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不切实际、拔苗助长、盲目冒进的现象,给水、电、油、气供应增加巨大压力,导致交通拥堵、电荒、水荒、短气、看病贵、上学难、就业难等“城市病”的出现,引发了大规模毁地、环境污染、失业增加等一系列突出问题。

城市化和城市建设中上述不协调问题的出现,是由一系列历史、现实的主客观原因造成的。一是以牺牲工业化和现代化以及农村经济发展为代价,脱离城乡经济的发展,搞农村居民大搬家,片面追求城市建设高标准、“与国际接轨”,结果城市建设与城市化发展水平脱节,城市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的技术革新、技术改革资金不足,吸纳、辐射、生产、发展能力差,社保基金的巨额缺口无力弥补,大批农民拥进城市,很难实现农民进城有职业、生活有着落、就学就医有保证,城市居民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恶化,城市中贫富差距拉大,出现了大量的贫民和贫民窟。没能实现人口的城市化、农民的市民化和城市的现代化的统一。二是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经济的发展没能很好地协调一、二、三次产业之间的关系,第三产业的发展存在偏差,造成了城市建设和城市化脱节。城市的建设发展必须以经济发展作为物质基础。经济是城市建设的支柱。城市市政设施的改善和城市环境的美化,必须依托经济发展的支撑。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在城市建设起步阶段,应当选择投资少、见效快、当地有资源优势、市场前景好的产业作为支柱产业起步,为城市发展积累资金。先有产业发展,然后才有市貌市容的改造,不应当把有限的资金都用来装点门面。第三产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点行业。但是第三产业发展必须以一次二次产业发展为基础和依托。我国工业化尚未实现,一、二次产业不仅不能削弱,还必须置于优先发展地位。离开一二次产业发展,单纯在三次产业在百分比上作文章,三次产业可能会引入歧途。第三产业门类众多,发展前景宽广。近年来城市第三产虽有很大发展,但大多限于餐饮业、旅店业、娱乐业,这是片面的,与城市化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三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出现偏差,造成城市功能、服务与人的需要不够和谐,使城市建设和城市化进程出现了不和谐,二者发展不协调。城市的主体是人,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最终目的是满足人改善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要以人为本,尽最大能力满足人对城市的需要,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和满意度。现在有些城市的规划存在盲目拔高城市定位、盲目扩大人口规模、盲目进行旧城的成片改造,盲目进行周边环境再造,破坏自然生态资源,有的地方出现了“一届政府一张规划”“权力审美”的现象,使规划的科学性、刚性、指导性大打折扣。在城市建设中有些地方没有处理好城市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关系,没有处理好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结果造成了交通堵塞、住宅拥挤、环境污染、文物破坏、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在城市管理中,没有解决好城市发展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没有解决好城市发展与强化管理的关系。有的把城市管理交给市场,让市场自发调节,结果是管理滞后。

三是协调发展城市化和城市建设,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城市的主体是人,城市化和城市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城市化和城市建设二者必须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才能更好地实现城市化和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增加人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城市发展与城市经济的关系篇10

【关键词】城市建设;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关系

引言

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两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首先经济的飞速发展,可以加快社会主义发展,保证城市建设的需求,保证城市建设速度,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其次城市建设是社会发展的保障,良好的城市建设可以满足人们生活居住,还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物质载体,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通过城市建设完成对经济转型的引导作用。

一、城市建设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引导作用

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工作主要是指对城市内产业结构的转变和产业环境的调整等,采用新形式的产业结构替代传统产业结构,完成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工作,而产业结构的转变就需要城市建设做依托,通过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形态的转变,为经济转型工作提供有效的操作环境,引导经济转型工作的开展。城市内任何的施工建设都属于城市建设,例如城市的重建、迁移及改造等,通过城市建设为经济转型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利用城市建设对经济转型的引导作用,保证经济转型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经济转型提供物质基础

城市作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基本载体,保证良好的城市建设,是保证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经济转型工作开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由于我国传统生产生活观念的制约,导致我国城市建设与其它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如城市内交通阻塞、投资环境差、市场竞争能力低等,都影响了对外界资金及人才的吸引,从而限制了新兴产业的发展速度,降低了城市商业竞争能力,制约经济转型工作的开展。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可以为经济转型工作开展提供物质前提,通过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城市现代化发展,吸引经济团体的投资欲望,促进城市内的产业及商业发展,加快经济转型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完善的城市建设,还可以加强城市的交通系统、信息系统,加强城市与外界的交流,进一步加对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引导作用。目前我国城市的基础设施还存在三个方面需要改进。第一城市经济性基础设施的建设,城市内的经济基础设施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物质前提,不同经济转型时期对城市内的经济建设的要求也存在差异。在经济转型初期,主要保证城市基础设施符合新兴产业发展的基本需要,如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支撑、废物处理、信息交流、交通运输等,良好的经济性基础设施,可以为经济转型提供物质前提;第二通过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间接完成对经济转型的引导工作。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是指城市内教育、文化、体育等的建设,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人们身体素质,从根本上提高城市建设效率,改善市民劳动素质,间接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工作的开展;第三要加强城市建设过程中对贫困群众的管理工作,目前我国城市还存在一些棚户区需要及社会,还有一部分困难群众需要管理,城市建设过程中,加强对贫困群众的就业率,保证城市的和谐发展,能增加对外界资金的吸引,增加经济转型工作的开展。

三、处理好城市内各系统的关系,进一步提高城市建设对经济转型的引导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保证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保证政府对城市及市场对城市资源额配置管理工作。资源型城市想完成有效的经济转型工作,只有保证政府与市场的相互关系,才能实现城市建设对经济转型的引导,科学有效的促进城市资源的利用价值,促进经济转型工作的开展。政府与市场两者关系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对两者的关系处理不当就会出现“政府失灵”或“市场失灵”等不良现象,影响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工作开展的有效性。这里以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顶层设计为例,一方面在进行城市顶层建设过程中,要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避免出现“市场失灵”的现象。另一方面城市的顶层设计是经济转型的物质前提,所以在进行顶层设计是考虑市场需求情况,政府不能垄断城市规划设计,要保证城市顶层设计符合市场发展的需求,避免出现“政府失灵”的现象。

四、结束语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工作意义重大,积极有效的经济转型工作可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保证城市建设水平,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目前我国的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工作还有待提高,本文主要分析了城市建设与经济转转型的关系,提出城市建设对经济转型工作的引导作用,希望可以对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文中存在不足期望专业人士给予批评建议。

参考文献:

[1]徐雨森,代大双.软硬环境子啊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4(1):34-37.

[2]焦华富,韩世军,路建涛.德国鲁尔区工矿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变[J].经济地理,2014.17(2):1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