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冷链物流行业的分析报告十篇冷链物流行业的分析报告十篇

冷链物流行业的分析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29:36

冷链物流行业的分析报告篇1

1.冷链验证的标准及规范

2013年6月,我国开始正式实施新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在对药品质量进行保障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市场的准入要求,对医药产业的结构调整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i2015年6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13号令重新该《规范》。新版GSp进一步强化了药品的冷链管理,从制度管理、人员培养、规范操作及软硬件等方面对药品经营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诸如冷链药品需要配备与之适应的冷库,配备发电机组、自动温度检测、记录、调控及报警的设备、保温箱等;疫苗经营还需要至少配备2个独立冷库。另外,与验证有关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如《设施设备验证和校准管理制度》等,进一步提高了冷链药品的质保能力。

2.冷链验证的范围及种类

药品经营企业冷链验证包括对冷库、冷藏车、冷藏箱、保温箱、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的验证等。冷链验证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①使用前验证:设施设备及系统在新投人使用前或改造后应当进行使用前验证,对设计或预定的关键参数、条件及性能进行测试并确认,确定实际的关键参数及性能符合设计方案或规定的使用条件和标准方可投入使用。②定期验证:每年应当对正常使用及运行的设施设备及系统进行定期验证,确认设施设备及系统的参数漂移、设备损耗、异常变化趋势。③停用时间超过规定时限的验证:质量管理部根据设施设备和系统的设计参数以及通过验证确认的使用条件,分别确定各类设施设备及系统最大的停用时间限度,超过规定的最大停用时限重新投入使用前,应当重新进行验证。④专项验证:当设施设备及系统改变超出设定的条件或用途,或发生设备严重运行异常或故障时,应当对调整或改变的情况进行专项验证,以确保其性能及参数符合设定的标准。

3.冷链验证的程序

冷链系统的验证一般由三个阶段组成,即制订验证方案、验证实施和出具验证报告。

3.1制订验证方案:药品经营企业质量管理部门应依据本企业的设施设备验证和校准管理制度,在实施验证前制订验证方案。验证方案经企业质量负责人审核并批准方可实施。方案内容包括:明确验证目的、验证实施方式、验证依据及标准、验证系统及设备、验证设备校准、验证组织与管理、验证实施时间、验证实施准备基础条件、验证实施项目、数据采集要求、无线温湿度验证仪布点方案、验证设备的基本情况、无线温湿度验证仪设备校准报告等。

3.2验证实施:①质量管理部按照预先确定和批准的验证方案实施验证。主要设施设备及温控系统验证实施的项目包括冷库、冷藏车、冷藏箱或保温箱验证等。②根据验证对象及项目,合理设置验证测点。在被验证设施设备内,进行均匀性布点、特殊项目及特殊位置专门布点。③确定适宜的持续验证时间采取数据,以保证验证数据的充分、有效及连续。④验证数据分析及验证结果分析。

3.3出具验证报告:验证技术人员根据验证实施过程、数据分析及结果出具验证报告,验证报告需由质量负责人审核和批准。验证控制文件应当归入药品质量管理档案,按规定保存。

4.小结

药品对人类疾病的诊断及防治具有重要作用,必须对症使用,尤其是冷藏药物,常需要冷藏保存在,诸如高温失稳的化学药品、微生态活菌制品、血液、疫苗等生物制品。一旦这些环节出现问题,严重影响药物的效价,甚至导致药物变质及毒副作用的产生从而危及患者健康吒这类药品主要包括生物制品(疫苗、血液制品等)、微生态活菌制品、在较高温度下不稳定的化学药品等。

冷链物流行业的分析报告篇2

1冷链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1.1培养冷链物流人才是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的需要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是我省建设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两圈一带”区域规划的全面实施,特别是“双百工程”和“万村千乡”工程的实施,农产品物流配送、连锁超市、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得以快速发展,给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带来了机遇。此外,财政部、商务部决定在湖北等9个省份开展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通过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行农产品流通标准化、品牌化和包装化,探索和创新农产品流通模式,打造高效、畅通、安全的现代化农产品流通链条,这也对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1.2培养冷链物流人才是建设新一轮“菜篮子”工程的需要湖北省“菜篮子”工程建设已经完成“菜篮子”生产从分散向集中转变,“菜篮子”供给从数量型向数量质量并重转变,“菜篮子”流通从“提篮小卖”向大市场、大流通转变。随着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湖北省农产品的消费规模快速增长,居民对农产品的多样化、新鲜度和营养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已经成为提升农产品消费品质、减少营养流失、保证食品安全的必要手段,是满足居民消费需求的必要保证。

1.3培养冷链物流人才是实施农业产业化重点建设工程的需要长期以来,受到农产品集中上市后保鲜储运能力制约,农产品“卖难”和价格季节性波动的矛盾突出,农民增产不增收的情况时有发生。未来5年,湖北省将实施农业产业化“四个一批”工程,形成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一批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一批集中度高的农产品加工园区、一批特色鲜明的农产品加工大县。这对降低果蔬、肉类、水产品流通腐损率,对冷链物流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既是减少农产品产后损失,间接节约耕地等农业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带动农产品跨季节均衡销售,促进农民稳定增收的重要途径。

1.4培养冷链物流人才是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需要近几年来,湖北省实施开放先导战略,利用各地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建成首批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出口总量居中部第一位。我省农产品生产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但是由于冷链发展滞后,出口多为初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特别是随着近年来欧盟、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不断提高进口农产品准入标准,相关质量、技术和绿色壁垒已经成为制约湖北省农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湖北省农产品出口方式转变和出口结构调整对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提高出口农产品质量,突破贸易壁垒,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2当前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的紧迫性目前,湖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营与管理人员大多数是从普通物流转行而来,对农产品冷链特性和操作规范不熟悉,严重影响到企业服务水平与质量的提升。冷链物流人才的匮乏成为制约我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主要瓶颈。与其他产品相比,农产品冷链物流有其自身特点,它需要的是应用型、复合型、实战型的物流人才,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必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包括运输、保管、装卸、配送系统、库存系统、集装系统、物流信息处理等;具有系统分析解决冷链物流问题的能力以及具备法律、财务、贸易、计算机等多种知识。

2.1冷链物流人才供求严重失衡截至2008年底,我国职业院校中具有物流管理专业的院校已经超过1000家,供求已经基本平衡。截至2009年,我国342多所院校开设了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本科专业,预计到2013年左右,这类普适性人员在我国的供需有望达到基本的平衡,这还没有包括农产品冷链物流这类专门人才。据查,我国开设冷链物流专业(方向)的本科高校只有一所,广州大学物流与运输研究中心从2004年开始培养冷链物流人才。其它2所是职业院校,即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铁路科技职业学院。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9月才开始招收物流管理(冷链方向)的学生。湖南铁路科技职业学院是与企业合作培养冷链物流人才。

2.2冷链物流比其他类型的物流对人力需求更大上海英脉物流有限公司的阚宏伟认为,冷链物流比其他类型的物流对人力需求更大,冷链物流对时间的要求更严格,所以对收发、分拣、理货、运输的效率要求更高,由于技术和知识的缺乏,现在大多数企业都通过增加人力来提高效率,根据估算,同样的配送标准,冷链物流需求的劳动量多出20%。仲量联行的调查报告指出,中国的公共冷冻仓储设施在未来五年中将以每年约24%的速度增长,从而满足消费市场以及食品出口领域不断增长的需求。可以想象,一线作业人员的需求必将随着这种增长而迅速扩大。阚宏伟估计,只要全国药品、食品、果蔬、水产、肉类消费量的20%采用冷链运输,那么冷链物流就至少需要30万以上一线作业人员。

2.3培养冷链物流人才迫在眉睫从实际看,由于高校教育偏重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及经验薄弱,毕业生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和视角与企业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从而导致了物流人才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低层次的物流人才多,高层次的物流人才少,特殊物流人才少,企业难以找到合适的人才。据毕博咨询公司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物流人员当中拥有大学学历以上的仅占21%,其中,相当一部分物流管理人员来自于其他专业,拥有物流管理专业本科学历的人数少,而高中及中专、职校学历的占50%,难以达到提供综合物流业务的要求。而根据美国奥尔良大学进行的全美物流业管理者受教育程度的调查显示,大约92%的被调查者具有学士学位,41%具有硕士学位、22%具有从业资格证书。目前湖北省高校中开设物流管理本科的院校共有10所,专门开设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的学校还没有,加大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今后一段时间,除储存、运输、配送、货运等领域的物流人才紧缺外,相关的系统化管理人才,懂得进出口贸易业务的专业操作人才,电子商务物流人才,掌握商品配送和资金周转、成本核算等相关知识和操作方法的国际型物流高级人才、特殊物流人才缺口更大。我省虽然是教育大省,但是目前冷链物流人才培养与引进仍然比较薄弱。冷链物流作为物流行业的新兴业态,加大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

3冷链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及途径

3.1培养目标按照“面向市场、服务行业、学用结合”原则,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适应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发展需要,培养掌握冷链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熟悉冷链物流操作实务,了解国内外冷链物流业发展规律,能够在省内物流企业从事冷链物流规划、冷链物流系统设计以及冷链物流业务流程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

3.2培养规格与要求通过学校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习与训练规格,学生应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系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与法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具备国际化视野,熟悉国际、国内冷链物流发展的理论前沿与实践动态;能够熟练运用物流管理相关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方法解决现实问题;具有对省内物流企业进行冷链物流规划、冷链物流系统设计以及冷链物流业务流程管理的基础能力;能够灵活运用外语和计算机等主要工具,独立分析和解决较复杂的冷链物流专业问题;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能力。

3.3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的途径

3.3.1深化校企合作探索“产学研战略联盟”为支撑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省内高校的实习基地,与省内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与流通的重点企业联合,双方可以根据职业岗位的特点及要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增设企业实习学分,共同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受用人单位欢迎的合格人才。

3.3.2深化校府合作深化与政府、行业学会、行业联合会的合作,例如可以与省有关物流主管部门合作,组织学生参与实地调研并共同全省物流发展研究报告,与省交通厅物流局合作,共同研究制订全省交通物流统计制度。

3.3.3构建人才培养平台与省内物流企业、高校物流专业合作建立共享实践教学实体、实验室。整合全物流教学资源,编辑全省冷链物流核心课程教材,并组织和参与全国高校财经类院校物流教学研讨会。依托湖北物流发展研究中心平台,组织全省冷链物流教学研讨会及定期学术交流等活动。

4创新冷链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4.1“钻石型”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企业对冷链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冷链物流专业可采用“钻石型”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及素质的培养,具体如图1所示:

4.1.1物流管理专业技术能力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从事冷链物流管理活动必须具备的技能,主要包括运输线路优化、物流成本控制、库存管理与控制、第三方物流运作方案策划,冷链物流宏观战略规划与分析等。

4.1.2系统综合分析能力物流管理不同于其他的经管类学科,它是一门多学科的交叉学科,物流系统由于存在明显的“效益背反”效应并适用数学的方法或技术优化管理,比如:运输车辆的指派问题,配送中心的安全库存量问题,物流成本的控制问题等都需要结合一定的数学方法建立模型计算求出最佳结果。其中对运筹学的应用度很高。因此物流人员用系统化的思维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4.1.3创新实践能力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能与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和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相适应。

4.1.4沟通与写作能力包括口头与书面表达、拟订相关文件、填写相关物流单证、工作分析报告、冷链物流方案策划及物流企业调查报告的撰写等。

4.1.5计算机应用能力现代物流区别于传统储运的显著特征是现代化的信息网络平台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该项技能主要运用于冷链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及维护、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运用,储存和采购等流程的信息化管理等过程。

4.1.6前瞻性学习能力物流管理人才需要具备前瞻性的快速学习能力,跟上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的趋势与潮流。通过这种“钻石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重在培养本专业学生能将科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即转化能力的培养,以此形成学生既懂得物流技术,又懂得物流经济;不仅熟悉物流工程技术,更能够把握冷链物流供应链流程,并熟悉相应软件程序和信息技术、电子商务技术等各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与此同时,学生们还具有能快速接受现代物流新理念,系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团队意识与挑战精神等基本素质。

4.2“双进双融”培养方式在培养方式上,采用“大学生走进企业、经营者走进课堂,企业与学校培养相融合、学生与企业需求相融合”,以学校和企业“双轮驱动”的“双进双融”的人才培养方式,如图2所示。通过这种培养方式,一方面学生与教师将走进企业,通过学生在校八个学期不间断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们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管理活动,同时教师也能从理论走入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介入企业经营活动或以咨询顾问的角色与企业保持联系,对企业的发展进行跟踪研究,从而使他们有可能在最鲜活的实践经验中提炼出最先进的理论以提供给学生。另一方面,企业的人员进入学校,可以更多地了解到在冷链物流领域当前最关注的热点话题和国内企业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特别是能够借助这一培养体系与学校的理论平台,更多地了解西方冷链物流企业成功经营案例,以及其中具体经营运作方法,找出国内外冷链物流的差距,为借鉴国外企业先进管理经验、不断提升湖北乃至全国冷链物流管理水平提供理论支撑。此外,由于企业与学校的积极融合,在提升了企业人员素质的基础上还进一步确定了企业未来发展过程中对所需人才的要求,以此形成了与企业用人规范持续同步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时,由于学生与企业的长期融合,使学生对企业各岗位与工作环境倍感熟悉与亲切,在进入正式岗位前即已基本具备企业“准员工”、“准经理”的能力,在企业用人时,能够快速进入工作角色,承担起相应的职责。

冷链物流行业的分析报告篇3

关键词:冷链物流商品;物流管理;“互联网+”冷链物流;管理

引言

随着城镇化水平提高、生活消费方式变化、对食品安全重视、物流企业规模化经营,冷链物流快速发展,但是冷链物流仍是物流行业的“老大难”,对冷链技术、运输实力、运输效率要求极高。冷链物流是垂直细分行业,控制温度、降低成本、信息技术创新与监管到位是冷链物流管理的核心和难点,这也使得冷链物流相对其他行业对物流管理依赖性更强。“互联网+”冷链物流管理将互联网介入物流管理,采用云技术、互联网信息技术解决冷链物流问题,将这一领域创新、升级为行业生态链条上最具有价值的一环,带来冷链行业全新的革命。

1.“互联网+”冷链物流的概念

冷链物流是指从初始供应商提供冷链商品,中间经历了采购、运输、配送三个环节,最后到达消费者的供应链系统。冷链物流商品主要有:初级农产品(果蔬、禽肉、蛋、水产品,冷冻食品)、加工食品(速冻食品如冷冻禽肉等包装食品、冰淇淋和奶制品,快餐原料等)和特殊商品(药品等)。不同于传统常温保存的物流,冷链商品易腐烂变质,冷链物流货损高、成本高、管理监管难,这就要求从生产到流通都要精确低温调整控制,保证商品质量,低损耗、少污染,因此冷链物流具有高水平、高投入、高效率“三高”特征。高水平是指对冷链技术要求高;高投入是指对资本、设施设备要求高,高成本投入是保证冷链物流的基本条件;高效率是指有效衔接、整合冷链,快速稳定实现消费。冷链物流管理是把冷链物流的上游(采购环节)、中间(运输环节)和下游(配送环节)各个环节紧密对接和整合,形成供应链体系(图1)。如果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机制,上游冷链商品采购环境和物流运输疏于管理,整个流程信息不畅,信任缺失,反应迟钝,下游销售终端的消费者无法有效参与。一旦某个环节出现“断链”,都可能导致高昂成本。“互联网+”冷链物流是以消费者需求为经营导向,生产地通过互联网终端将冷链商品的相关信息录入形成相关文件,提供给供应商。供应商采集冷链上的各种商品信息,包括:冷链商品数量、成长或生产记录、成熟或者完成时间、产地地址、货主、货主联系方式等,供应商获取相应信息并经过筛选加工处理后,将它输入至互联网电商平台,客户根据自己需求在互联网电商平台搜索、筛选所需商品信息,然后向对应的冷链商家发出需求订单,供应商将根据获得的需求信息去生产地采购产品,产品集中、初加工处理后,供应商和采购商的信息需要及时互通,促进供需双方达成交易。“互联网+”冷链物流管理是整合“线上线下”管理,即线下的冷链物流管理同线上的互联网电商平台相结合,对冷链物流管理信息集中整合,提高供应链各个环节之间信息传递速度,连接与协同运输链条上各方利益,形成专业化物流解决方案.

2、我国“互联网+”冷链物流现状

据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的2015年中国数字消费者调查报告显示,食品网购需求量大幅增长,其中购买最频繁的是常温和生鲜食品,购买频次34次/年,远高于服饰类22次/年。中国报告网显示,2011-2015年我国生鲜电商交易规模分别为10.5亿元、40.5亿元、130.2亿元、289.8亿元、542.0亿元,环比增长率分别为150.0%、285.7%、221.5%、122.6%、87.0%,我国冷链物流市场快速发展(图2)。根据宇博智业的冷链物流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预测,未来我国冷链设备需求年均增长15-20%。智研咨询的《2016-2022年中国冷链物流市场研究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预计2017年我国冷链物流需求规模将达到19515万吨,2017-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5.02%,2021年需求规模将达到47672万吨。“互联网+”冷链物流管理促进生产商与客户交流,弥补了供应商和采购商之间信息不对称,降低企业成本,增加企业盈利能力。山东省搭建能覆盖全省物流企业云平台,企业在平台上免费注册,实现省平台、合作企业之间的业务数据信息共享,但这只是区域性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由于我国“互联网+”冷链物流企业专业化程度不高,实力薄弱、经销规模小,服务标准不统一,难以实现综合性、全过程、集成化的网络物流服务体系,提供的综合性全程服务不到总体需求的5%。2015年末,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对网购苹果进行了抽样调查,从20家网站随机购买39斤样品,经检测39斤苹果中11件不符合标准,不符合率为28.2%。可见我国“互联网+”冷链物流企业尚处于初级阶段,很难保质保鲜的将冷链商品配送到消费者,实现“互联网+”冷链物流行业的规模经济与专业化发展。

3、我国“互联网+”冷链物流存在问题与难点

3.1政府重视不够

政府关注度不足,国家投入小,致使我国“互联网+”冷链物流全程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等缺乏资金,创新条件不足,技术落后,电子数据交换、远程控制平台、自动识别射频技术(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项目化管理软件、云物流等冷链技术没有普及应用,信息化设备配备较低。

3.2供应商与采购商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信息漏洞

信息不对称、信息漏洞是导致冷链物流管理成本高的首要因素。美国农业部与国家农业书馆联合开发的aGnet是全球最大的农业互联网系统,覆盖美国、加拿大等9个国家,连通美国农业部、州农业署、大学和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实现冷链上下游互联网信息共享,促进了美国农业经济发展。而我国冷链物流管理供应商与采购商不重视利用互联网电商平台搜索、筛选所需商品信息,基本靠物流经理协调、管理数条运输线路,电话、邮件是货物在途的主要追踪方式,商品质量、温度等信息内容少,时滞效应造成供应商与采购商之间信息不对称。同时供应商采集各种采购商发出的商品需求信息,存在信息漏洞。采购商发出的采购信息不能被供应商及时获取而产生时间成本。

3.3流通环节冗长、运输成本高

运输成本高是制约冷链物流管理的关键。“互联网+”冷链物流的主体是冷链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从生产者通过批发商或者直销,将产品配送至超市连锁店、中小商店、餐饮企业等,直接到达消费者,流通环节少、效率高,一体化程度高(图3)。英国C.R.england运输公司拥有先进辅助设备,包括电子数据交换、卡车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电脑及远程控制平台、项目化管理软件及自主开发的tenFoLD编程语言软件,为每个车辆配备全球定位系统、网络跟踪设备和网络账单功能,按照客户指定时间送抵,提高公司营运效率,规避因不能按时送递货物承担赔偿风险。而我国冷链供应链传导机制从生产商获取采购信息到消费者消费,中间经历五到六个环节,冗长、复杂的冷链环节增加装卸成本、运输成本,增加人、财、物的损耗。又由于跨区域的长途运输条件限制,冷链商品的特殊性导致中转或延长销售的时间极短,只能近距离销售,部分冷链商品不得不处理掉,造成了物资成本提高。

3.4配送效率低,控制协调难度大

由于信息化软件应用不广泛,配送管理依赖人力控制、协调各个业务流程,受主观因素产生的不确定性影响,使得配送过程更为复杂,引起物流监管成本高、监管难度大和监管不到位,出现受控性薄弱,处理问题时效性差,不能及时有效地完成配送。同时,配送路线过于辗转、配送方式不合理造成大量隐性费用。从配送中心到销售商,冷链物流采用多种混合冷链商品使用一辆车到多家店的配送方式,增加了冷链商品的在途时间,延长到货时间。如在途温度较高,温控不当,会损毁商品质量,加快腐烂变质,也增加了不必要的开支,比如燃油费用和维修费用等。

3.5温控监管难

在途温度实时监控难,导致高额成本。若途中出现温控问题,难以及时止损,大多数发现时已是究责阶段,给运输各方带来纠纷隐患。温度监控对于冷链商品至关重要,把控冷藏温度主要依托商品的生产地、运输、仓储、外界监管四个环节。一是生产地需要及时控制和监管冷链商品温度。在生产地对冷链商品添加标签,及时预冷,保质时间是阻碍冷链物流管理的一大因素。二是运输过程要保证车厢温度的监管和调控。运输车辆的位置、车厢的温度信息和商品的信息要及时传递。美国、加拿大广泛使用三段式冷藏运输车,具有自动温度检测、相关温控设备与记录、强制供电驱动、卫星追踪与监控的功能等。而我国GpS定位装置安装费用较高,运输车辆的位置难以有效确定,运输途中车厢的温度信息难以及时传递给供应商,使得客户对商品的运输信息和商品质量不能及时跟踪,造成信用缺失。三是仓储技术落后,跟进获取冷藏车和仓库信息增加大量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德国采用自动化冷库技术,包括储藏技术自动化、高密度动力存储HDDS、电子数据交换及仓库管理系统wmS,其储藏保鲜期比普通冷藏延长1~2倍。气调冷藏是最先进、可应用的果蔬农产品储藏技术,德国使用气调冷藏技术保存苹果的比率达到苹果总量的50%~70%。四是外界监管力度不够。造成冷链物流管理“老大难”的外部因素是冷链物流管理信息不透明。冷链商品的属性以及整个流通过程的信息不透明,消费者不能有效参与全程的温控监管过程,对冷链商品的安全保险性无法确认,致使消费者对冷链商品的安全保鲜信任缺失,后续消费很难持续。

3.6管理人才缺乏

互联网与冷链物流管理技术结合、创新、应用是开展“互联网+”冷链物流的重要保障。我国人才培养模式主要采用学徒方式,缺乏“互联网+”冷链物流技术专业系统培训,缺乏掌握新兴物流信息技术,具备数据挖掘与物流系统优化决策能力的管理人才,很难实现信息化管理,物流技术创新。尤其是“一带一路”建设进入2.0时代,我国更缺乏将互联网与冷链物流管理技术结合的复合型国际人才。

4、解决“互联网+”冷链物流管理问题、难点的对策

4.1以立法形式制定冷链物流法律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

首先,政府应制定冷链物流宏观政策,指导其发展。如日本制定《新综合物流施政大纲》、《物流效率化法》等。其次,实施专业市场准入制度和认证体系制度,促使冷链物流向标准化、集约化发展。如加拿大农业规范(Goodagriculturalpractices,Gap)、兽医规范(GoodVeterinarianpractice,GVp)、生产规范(Goodmanufacturingpractice,Gmp)、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Standardization,iSo)、食品安全监管局制定的食品安全监督计划,采用危害分析邻界控制点分析体系(HazardanalysisCriticalControlpoint,HaCCp)等。最后,建设冷链物流运输过程的标准体系,完善物流全程管理,规范上下游衔接,促进我国冷链物流业向规范化、产业化发展。如美国政府强制性规定:鸡蛋在生产后36个小时内必须冷藏,储存和运输期间的温度保持在7℃、a级奶制品储存温度不得高于7℃等。

4.2政府应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

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机制和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的机制,为“互联网+”与冷链物流管理的结合提供资金支持,以贴息贷款等方式减轻企业前期建设冷库、购买冷藏车辆、专用冷藏车与货架及精密检测仪器等的资金投入负担。加强冷冻运输工具资金的投入,加强冷冻运输工具的开发生产,提高运输工具的实载率。

4.3建立全国性的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信息传递便捷性带来区域弱化,借鉴山东省搭建能覆盖全省物流企业云平台,建立全国性的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企业在平台上免费注册,实现全国平台、合作企业之间的业务数据信息共享;开发管理软件,健全客户服务、市场供求、库储、运输、交易等信息收集、处理和的软件系统,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提高冷链物流的信息化管理水平,缩减人、财、物成本。

4.4提升互联网技术,降低运输高成本

互联网信息技术高度发展,为冷链物流体系搭建被互联网覆盖的供应链网络,将运输链上各方利益紧密相连,同时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还可以统一计划和分派运输订单,实现即时追踪,让冷链运输高效可控,降低冷链物流运输的高成本。互联网技术包括供应链管理系统、智能运输系统、自动识别射频技术(RFiD)等。供应链管理系统是指为了应对冷链反应不足、信息漏洞而产生的能够降低冷链运输成本,并将冷链有效衔接的管理系统,解决环节冗长问题,有效缩短冷链运行时间。智能运输系统是指为了解决冷链商品在运输途中存在的信息不足、道路迷失等问题,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程序运算,有效整合车辆和用户信息,利用全球定位导航系统(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GnSS)道路地图规划路线等,从而减少运输成本的运输系统。自动识别射频技术是指为了降低运输过程中温控风险导致运输成本的一项技术,明确信息追溯问题和责任界定问题。另外,eRp系统、管理信息系统miS等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运输的低成本,提高“互联网+”冷链物流管理效率。

4.5利用互联网实现协调优化配送

一是利用互联网改变配送方式。把一辆车到多个店面,转变为多辆车到多个店面的配送方式。二是通过互联网整合店面的最近区域配送中心,配送路线,降低辗转成本,使冷链商品在最短时间内到达销售者手中。三利用互联网进行针对性的监控,实时采集配送信息,增强物流执行的控制力,及时决策、处理相关问题,最大化实现协调优化,减少主观决策。

4.6利用互联网实现综合性、全过程监管

“互联网+”冷链物流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冷链物流管理的监管问题。首先,在上游环节,在生产地给冷链商品附上条形码等电子标签,因为电子标签携带着冷链商品各种相关信息,包括冷链商品产地,适宜的温控等。在初始预冷环节,预冷设备可以利用互联网自动读取商品信息,根据其具体的适宜温度进行预冷操作。经过预冷阶段后,冷链商品被转到冷藏车,同时冷藏车能够自动识别商品品类并进行自动调节车厢温度。然后,车载终端获取商品信息和车厢温度信息,并上传到物流公司和互联网平台,通过对二者信息的匹配处理,判定货物的温度环境是否达到标准,从而实现物流公司对车辆信息的监控。物流公司也可以给消费者提供实时商品温度信息查询服务,使消费者即时了解冷链商品安全保鲜性,实现综合性、全过程监管。

4.7加大企业和高校冷链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

培养“互联网+”物流企业管理人员掌握新兴物流信息技术,具备数据挖掘与物流系统优化决策能力,提高管理精细化和协同水平,实现物流产业各个环节信息共享和协同运作。另外,培养“互联网+”物流企业管理人员具有国际观和服务观,拥有国际物流系统化运作专业知识,包括海外物流、跨境物流、国际贸易以及海外市场法律、仓储管理模式应用等,提升资源管控和利用率,将客户企业全球外包和内向物流模块,与本土仓储和配送系统整合,实现供应链上游端和下游端衔接,高效配置资源。

5、小结

随着生活消费方式变化,人们对冷链物流商品需求激增,我国冷链物流市场快速发展,但是我国“互联网+”冷链物流企业尚处于初级阶段,很难保质保鲜的将冷链商品配送到消费者。“互联网+”冷链物流管理通过互联网管理和信息技术创新,可以解决“互联网+”冷链物流存在的难点和问题,为冷链物流搭建互联网全覆盖的供应链和价值链,将运输链上各点形成协同连接的各方,发挥其优越性,使这一体系的生产者、销售企业、冷链物流运输公司、电商平台、消费者都成为直接或间接的受益人。

参考文献:

[1]陈镜羽,黄辉.我国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冷链物流现状与发展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6):179-183.

[2]陶毅.“互联网+”情境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思考[J].创新科技,2016(6):46-47.

[3]王青燕.国外冷链物流的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时代经贸,2016(21):51-53.

[4]王永钊.基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服务优化研究[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5(1):49-51.

[5]谢俊,齐亚菲.“微时代”下移动电子商务存在问题及其治理[J].商业经济研究,2015(21):83-84.

冷链物流行业的分析报告篇4

【关键词】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大数据;平台构建;信息服务

一、智慧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叫好不叫座,主要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首先,信息平台提供的综合服务能力不够。通过分析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我们发现大部分平台只是一个具备会员系统的提供车找货、货找车的信息门户网站,对物流服务的撮合与优化功能较弱;同时,信息质量不能得到保证,鱼龙混珠,物流交易量较少。因此,用户对平台的黏度较小,平台对用户发挥的效力也很有限。所以,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规划上,一定要抓住用户“痛点”,解决用户问题,提高服务强度和服务能力。

其次,平台的专业化和个性化服务能力不够。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作为连接政府、企业及客户的桥梁,不但要实现信息整合、信息共享的基本作用,更要实现信息反馈、信息解读、信息挖掘等功能,满足用户的专业化、个性化需求。比如平台可以为用户提供物流方案设计、优化,物流政策解读、技术咨询,信息处理与挖掘等个性化、专业化服务,进一步提高平台价值。

第三,平台运营无法实现可持续性。通过调研,笔者发现平台在运营时,其盈利点的定位不够长远,很多平台将运营的盈利点定位于会员费、信息费、广告费等等。另外,诚信问题是平台运营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尽管很多物流信息平台都采取了一定的监管措施以服务于客户,比如实名会员等,但是,惩罚和约束措施比较欠缺,造成了用户对平台交易的信任感不足。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当前互联网+的环境下进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构建,必须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手段,利用移动互联和云计算的优势,构建智慧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紧扣“多样化服务”、“智能分析”及“持续运营”3个关键点,提高物流信息服务综合能力和用户黏度。

二、武汉市农产品智慧冷链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的功能框架

1.平台定位

湖北省是我国农业大省,也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对冷链物流服务表现出巨大的市场需求。然而,与巨大的冷链需求相比,武汉市冷链物流发展总体来说相对落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信息资源严重不对称,“有冷无链”和“冷链断链”现象时有发生。为打破这一僵局,构建农产品智慧冷链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被提上日程。

武汉市农产品智慧冷链物流信息服务平台致力于实现农产品供应链上下游各级用户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与整合。因此,其直接用户包括湖北省各种生鲜农产品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农产品加工企业、流通企业的冷链物流部门或子公司以及中小型农产品销售企业;间接用户包含了通过平台获取服务的各类社会用户、政府管理人员、系统的运维和管理人员等。平台建设的最终目标是通过信息平台提升生鲜农产品经营企业采购、加工、生产和流通效率,优化物流成本,实现物流资源的高效配置,促进物流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和行业的健康发展,推动生鲜农产品流通体系现代化,最终成为助力食品安全这一全社会最关注的民生工程重要环节。

2.平台总体功能

从总体上看,武汉市农产品智慧冷链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在规划时,主要体现了3个方面的功能:第一,资源整合与信息共享功能。该功能是物流信息平台的必备的基础。通过充分整合各企业的内外部资源,加快物流速度,避免不必要的库存成本及车辆空载的浪费;第二,物流服务的监控与预警功能。通过对冷藏车及冷库等物流设施设备温度、湿度等基本信息的实时监控、跟踪和预警,保证农产品在储藏、加工、运输过程的安全性和可控性;第三,深度服务与智能决策。为了满足平台服务大众的基本目标,同时兼顾不同用户的多样化需求,该平台在具体功能设计时,既体现了公共性,又要体现其专业性和个性化。为客户提供网络谈判、物流方案自动匹配与推荐、物流信息深度分析与挖掘以及与平台智库专家进行咨询与交流等服务。该平台功能模块的组成既包含了面向普通用户的基本功能,也包含体现平台智能性的特色模块。

(1)平台基本功能模块

平台的基本功能模块主要为供应链上下游普通用户服务,支撑一般物流业务需求。大体分为仓储服务、货运在线和公共信息服务三大部分。

仓储服务的基本功能模块有仓储基本信息、信息、租赁交易、业务查询。仓储基本信息模块主要供用户了解仓库基本信息,比如仓库类型,大小。信息模块主要供用户仓库的供给和需求信息。租赁交易实现供需双方在资源匹配的时进行的一种物流服务的电商行为过程。订单管理模块可用来实现仓储客户出入库订单的对接。

货运在线的基本功能模块有冷藏车基本信息、信息、在线交易、在途跟踪。冷藏车基本信息模块主要供用户了解冷藏车的基本信息,比如冷藏车类型、载重、车牌、车龄、油耗、定价等,是用户选择冷藏车需要了解的最基础性的信息。信息模块主要供用户冷藏车的供给和需求信息。在线交易实现冷藏车的预订与运费的支付功能。在途跟踪模块主要用来实现用户对货物在途环节的监控功能,防止中途“断链”现象,同时为在途车辆提供温度、油耗、湿度等参数的预警功能。

公共信息服务的基本功能模块有用户管理、系统管理、专家知识库、政策解读与技术推广。用户管理主要是用户进行自我信息维护的模块;系统管理主要由管理员进行系统信息维护;专家知识库里提供了在冷链设计、冷链规划、冷链系统优化、农产品加工和研发等方面的企业、行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包括了其个人特长和成功案例的介绍,用户如果有需求,专家作为平台专家团队成员可以与其进行深入交流与服务。政策解读和技术推广主要是发挥平台的媒介功能,引导冷链行业的健康发展。

(2)“智慧物流”的特色功能模块

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趋势下,冷链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可以通过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手段,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挖掘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从而更好的为用户服务。基于此,该平台功能在设计的时候,还设计了一些较为深入的专业化的特色模块,包括仓储服务中的仓储方案推荐、库存优化,货运在线中的零担整合、路线优化,公共信息分析中的专家智库、信息挖掘、统计分析等。

通过调研,笔者发现在仓储服务中,用户的需求千差万别,不同的仓储方案具有很大的差异性,用户为了找到合适的仓库往往通过大量的实地考察和谈判,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因此,为了使用户可以更高效的选择合适的仓储,该平台设计了仓储方案推荐模块。该模块可以根据用户提出的需求条件进行组合,比如配送需求,冷库需求、分拣需求等。仓储方案的推荐通过平台积累的数据,对需求条件和和相关资源信息进行自动的匹配,计算出符合条件的仓库详细信息以及对应的价格成本,为用户选择仓库提供参考。同时,该功能还可以增加客户双方的在线电子谈判功能,为供需双方的进一步了解提供服务。库存控制与优化是影响仓库成本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通过系统对用户租赁仓库的利用率和出入库流水信息,结合数学模型和算法,可以为用户提供可行的优化方案,以提升用户的仓储效率。

由于湖北省是重要的冷链产品消费地,所以冷链产品“进多出少”,所以,冷链货运中常见的一个尴尬问题就是“有冷无链”现象。冷链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的出现必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问题,然而,如果需要最大化的发挥冷藏车的运力,就需要零担整合的能力,这对于降低物流成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当前冷链物流市场上具有强烈的市场需求。零担整合功能,将为客户在一定范围内,根据货源数量与冷藏要求进行匹配,生成最优化的零担运输方案。而路线优化,可以通过长时间对车辆的油耗、车况和性能的分析,为冷藏车规划最优线路,使冷藏车在运输途中的动力成本最小化。

平台上日常运营累积的数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对这些大数据分析,可以分析客户偏好,整合社会资源,提前备货,避免迂回运输,过远运输,从而提升客户满意度,降低运输成本。这些信息分析的结果还可以辅助政府科学的制定物流发展的政策和制度,进一步完善冷链物流体系,促进冷链物流企业的标准化和信息化,引导冷链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武汉市农产品智慧冷链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实施

“平台”是指基础平台,主要表现形式是传统的门户网站。除了作为平台供求信息和政策信息以及物流前沿技术和动态等,还主要承担通过信息网络、eDi等信息化手段,实现企业内部物流信息处理系统和平台的对接,在线业务的跟踪与处理,实现与专家智库的交流与咨询等功能。

“微信公众号”,是当前平台信息推送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与用户互动交流、进行信息反馈的重要场所。一方面,微信公众号可以推送平台相关技术、信息到用户终端,保证用户对平台最新动态(包括门户网站和应用两个载体)和行业前沿的实时跟踪;另一方面,通过微信号,还方便用户对这些信息进行评价和交流。

“应用”,即app软件,是平台处理实际业务的主要载体,也是构建整个服务平台成败的关键。武汉市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平台在建设中,在第一期已开发了基于安卓系统的“智冷汇”app应用软件,实现物流服务供求信息的、检索、自动匹配,跟踪及预警等基本功能。后期将进一步扩展其功能,并开发基于ioS系统的版本。

四、武汉市农产品智慧冷链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的运营方式

1.目标客户

目前,很多的平台在推广时,一味的以发展客户为主,而不关注发展后的客户是否是活跃用户。但平台的持续运营,主要依靠的是长期具有一定物流需求,并在平台上稳定交易的、对平台具有一定黏性的活跃用户。为了降低平台在运营中的推广难度和客户管理的复杂度,保证客户具有一定的活跃性,平台在服务对象上可以借鉴当前北美规模最大的物流平台服务商nestivo的成功经验,将平台的目标客户定位于武汉市具有冷链需求的货主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因为在物流业的生态链中,货主企业和第三方物流公司处于链条上游,具有较强的主导作用,它们关联着大量的中小物流企业和服务商为其服务,抓住上游的大型货主和第三方物流公司,就可以顺带聚集起下游大量冷链物流需求客户。

2.收费模式

会员费对于早期建设的很多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来说,是其主要收入方式之一。但是,平台的持续运营主要应该依靠其提供的优质服务和增值服务。因此,对于系统的公共,可以对所有用户免费开放,以增加客户对平台的了解和黏性,体现平台的公共性和公益性。但对于系统的增值,所有客户均需按照定价进行费用的支付。由于对于物流服务需求的大型货主和第三方物流企业,需要将其企业内部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与平台对接,因此,要收取一定的对接和维护费用。

3.盈利模式

一般来说,信息平台在建设初期需要依靠政府引导资金进行搭建,后期运营授权企业或专业公司管理,实行自负盈亏、政府监督的方式。在武汉市农产品智慧冷链物流信息平台中,充分利用大数据手段和专家智库提供给平台会员各种增值服务,公共信息服务模块中详细信息获取的服务费以及“智慧”服务模块中的大数据分析、零担整合、仓储方案推荐等功能都将成为其盈利点,保障平台的持续发展。另外,平台还可以通过网络广告费、专家线下指导咨询等方式盈利。

4.监管机制

诚信问题是平台运营的核心问题,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一套系统的监管机制,不但要有审核和评价机制,还应该有配套的考核、约束、惩罚等处理制度,有信用预警及交易风险评估等保障机制。不但需要线上服务,而且需要有线下服务点,来处理平台中的各种问题、申述、数据维护等。完善的制度和措施共同作用,才能实现平台用户信息的真实性和物流交易的有效性。

五、结束语

本文对当前互联网+的环境下,如何发挥大数据与移动互联、云计算的优势,建设智慧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充分挖掘平台的智能分析与智能决策的作用,挖掘用户的潜在需求,并从供应链优化的角度更好的提升物流效率,优化物流成本,增加平台客户的黏性和忠诚度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时,本文认为,平台的可持续化的运营,还需要从标准的建立、制度的补充以及信用考核策略等多方面进行完善。总体来说,只有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能够为各类用户提供更深入、更全面、更安全、更准确及时的物流服务,才能保证平台的可持续的运营和发展,最大化的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古贞,高兆亚.构建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探讨研究――以扬州市为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3).

[2]朱韵.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问题探析[J].时代金融,2014(7).

[3]阎永哲,陈钧浩.构建宁波港口物流业大数据服务平台的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6(2).

[4]朱艳.物流信息平台商业模式的国外经验借鉴[J].商业经济研究,2015(20).

[5]王柏谊,孙庆峰.大数据时代物流信息平台构建与建设对策研究[J].情报科学,2016(3).

冷链物流行业的分析报告篇5

摘要:“互联网+”的出现刺激了新鲜食品行业的再次发展,同时也为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但是“互联网+”背景下的冷链物流的发展,依旧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因此,对“互联网+”背景下的冷链物流发展状况及意义进行了阐述,对其面临的问题也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关发展策略。

关键词:冷链物流;互联网+;

0.引言

盐池滩羊,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食品的追求趋于多样化。根据盐池滩羊主销区银川市开展的问卷调查显示,消费者愿意花费高于普通羊肉的成本购买盐池滩羊肉,体现了消费者心目中较高的品牌忠诚度。随着“互联网+”的实施以及经济的发展,冷链物流发展迅速,盐池滩羊的发展前景大好。

一、盐池滩羊特点

盐池滩羊,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盐池县得天独厚的天然地理环境,培养了滩羊独特的质量,其肉质细嫩、无膻味、味道鲜美、脂肪分布均匀,是国内外肉羊质量最好的一种。所产二毛裘皮毛色洁白,光泽悦目,花穗美观,毛皮轻便,毛股长而坚实,根部柔软,不毡结,能够纵横倒置,是裘皮中的上品、宁夏的“五宝”之一,盐池“三宝”之首,享誉世界。

二、“互联网+”背景下的冷链物流发展面临的问题

(1)设备相对落后冷链物流是一个非常完善健全的运输体系,我国现阶段已经有许多的小物流公司开始负责冷链物流了,但是这些物流公司的运输设施设备并不完善,导致运输质量降低,在运输过程中,出现食品或是药物等变质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就严重影响了我国冷链物流的声誉和发展。冷链物流的关键设备有冷冻库、低温监控中心、冷藏运输车等,这些都是使得冷链物流得以发展的主要载体。而在冷链物流的运输链中,冷冻库是最重要的设施,是整个冷链物流的核心环节,投资也是最多的部分。

(2)物流成本过高我国的物流总成本在国民总产值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与其他国家相比,成本高出许多。冷链物流的实现首先就是要控制温度,所以,需要最好的冷控设施,再由专业的实际操作员工来完成,以保障整个过程有序进行,保证食品的质量不受影响。但是成本如果体现在物流运送费用上,消费者又难以接受费用过高。

(3)公众的认知程度低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进步,冷链物流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然而,现阶段我国许多人对于冷链物流的认知依旧较低,甚至有些人从未听说过冷链物流。冷链物流的实现需要较高的成本维持发展,导致许多的物流公司对其望而却步,从而造成了许多人对冷链物流认知度低的普遍现象。并且,许多的城市人对于偏远农村生a的新鲜优质产品的存在根本无从知晓。虽然有些地方已经开始使用冷链物流,但是由于物流本身缺乏稳定性,这就导致消费者不能完全信任物流运输质量。这些对于冷链物流的认知程度低的现象,严重阻碍了冷链物流的发展。

三、“互联网+”背景下的冷链物流发展思路

1.发展“互联网+冷链物流”

盐池滩羊实现了规模化养殖,除了面向本地市场销售,更应立足于国内市场,开拓国外穆斯林市场。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68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1894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8.8%,较2014年底提升了0.9个百分点,这为冷链物流网络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冷链物流在我国物流行业已经受到广泛关注,在科技早已涉猎各个领域的今天,相关部门也开始尝试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希望能有效促进“互联网+”背景下的冷链物流快速发展进步。

2电商与冷链物流

电子商务与冷链物流的结合,可以实现快速将生鲜产品运送到顾客手中。(了解如何能将电子商务与冷链物流结合)

电商物流业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第一,电商企业自建的物流配送体系,如京东商城,则供应商自营生鲜产品,可以进驻京东商城,依靠京东商城现有的物流配送体系;第二,物流企业拓展电商业务,如顺丰速运,或者emS电商业务,供应商自营生鲜产品可与物流企业长期合作,借助物流企业的网点实现及时配送;第三,电子商务平台对物流资源的整合,如菜鸟网络,通过该电子商务平台强大的物流资源实现及时配送。

3物流+o2o模式

o2o(onlinetooffline),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想结合,把互联网作为线下交易的前台。生鲜产品

提到物流o2o,可能很多人对于众包模式都会有所了解,以达达、人人快递、京东众包、闪送、快收等为代表的众包模式受到了诸多快递人员与消费者的欢迎。

不得不承认,全民众包的快递o2o模式在一定程度解决了大批就业问题,这是这类平台对于社会的贡献。目前在国内有相当一部分的闲散人力、同时也有相当部分人员工作之余也想赚到更多的收入,这类o2o平台无形之中会就受到这部分人群的欢迎。

无论是白领阶层、学生阶层、公务员、企业老板、下岗工人,还是自由职业者,只要愿意,符合基本条件者,都可以申请成为该类平台的自由快递人。

此外,对于顺道送快递的人员来说,这种模式也将大大降低平台的运营成本,同时也能提升寄送效率。一般来说,传统快递上门取快递的时间至少要半个小时,发货的话需要至少1个小时,但众包模式都是匹配离用户最近的快递人员,能提升发货速度。除了闪送所推出的专人快速配送价格会比较高之外,其他众包相对来说配送价格也会比较低。

四、结语

在“互联网+”背景下,如果想要全面提升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水平,势必要对现在的冷链物流进行全面地改善,不仅仅是其设施设备在科学技术上的改进,还有国家政府的监督机制和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都需要逐渐构建完善,才能使冷链物流得以快速发展。而在冷链物流的整体环节中,最重要的运输环节也应该重点改善,运输公司需要针对最常见的产品变质问题,实施相应的措施,吸收优秀的专业科研人才,进行冷冻冷藏运输设备的研发。在此基础上,运用互联网技术,建立精确的信息管理系统,对冷冻冷藏运输车实施全程监控,从而提高冷链物流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其在“互联网+”背景下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汉明,曹爱萍.果蔬冷链物流的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9)

[2]张琳,庞燕.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比较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10)[3]郝书池.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前景及对策[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7)

[4]王先庆,李征坤,刘芳栋等,互联网+物流[m],中国工信出版集团,2016.

冷链物流行业的分析报告篇6

吉祥馄饨的成功离不开从源头对健康食材的品质把控,对流程的标准化管理,对产品的不断创新,以及对高品质服务的追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家家门店面积虽小,但五脏俱全,看似简单的运营模式背后,其实依托于强大的中央厨房和高效的物流管理的巨大支持。

高度重视冷链物流

吉吉祥馄饨每两个月推出2~3种新品,不断引进全新自动化生产线,建设全新标准的超大规模生产加工中心。自2000年第一个吉祥中央厨房诞生后,随着加盟店数量的快速增长,中央厨房已经发展为11个。每个中央厨房均耗资上千万元,面积上千平方米。

对吉祥馄饨来说,冷链物流同样至关重要。一个个皮薄、个大、馅鲜的馄饨如何以最佳状态去到数千家门店的餐桌上,这与先进高效的物流管理息息相关。为此,吉祥馄饨于2011年成立白有冷链物流公司,从原材料到馄饨均实行统一配送,馄饨更是当天生产当天配送,以全程4℃进行冷链保鲜直达各门店。

为了保证消费者食用到最新鲜的食品,吉祥馄饨不断优化供应链,对物流进行精细化管理。2015年,吉祥馄饨与一站式运输服务平台otmS合作,构建起透明化的运输全局视图,不仅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更使精益管理愈加细致有效,成为国内首家构建互联网+物流云管理平台的连锁餐饮品牌。

物流运作难点与需求

众所周知,要做到全程冷链不“断链”,离不开对冷链运输进行有效的管理及监控。吉祥馄饨的冷链物流特点及需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吉祥馄饨分布在全国40多个城市的加盟店的菜单具有差异性,至今公司已经推出了100多种口味的馄饨,然而,不同地区不同口味的馄饨必须保持统一的新鲜度与口感。

其次,门店的营业时间(早上10点到晚上10点)与冷链运输的货物交接时间不重叠。由于冷藏车晚上才能进入市区,冷链配送也只能在夜里进行。为了确保运输与交接中的食品安全和质量,吉祥馄饨的物流管理人员常常通宵达旦地电话追踪运输车辆,但依然会出现门店无人交接货物的情况。

第三,食材在运输过程中必须确保处于0℃~4℃保鲜状态,因此对温控极为严格。但是,有些司机为了降低油费,运输过程巾会停掉制冷机,导致车辆内部温度上升,会影响食品的口感。

吉祥馄饨在公司品牌越来越响、经营规模越来越大之际,为了不断提升客户满意度,保证馄饨的最佳口感,对冷链运输的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寻找行之有效的冷链运输管理解决方案成为必然。

实现冷链运输可视化

吉祥馄饨于2015年下半年启动运输全程管理系统项目,选择了otmS作为合作伙伴,经过双方详尽的沟通,迅速完成了运输可视化管理系统部署,并从物流运输精益管理、透明化、无人交接、协同化四个方面对吉祥馄饨的整个供应链进行优化。

(1)精益管理

运输过程中的每一个工作节点提报及全程监控使整个运输过程透明化。

订货:门店每天十点之前预估第二天的使用量,并通过收银系统对接otmSapi进行订货;

分单:分公司物流管理部门根据订货量在otmS平台上整合订单,安排合适的车辆和司机;

调度:无论自有车辆还是承运商车辆,都可以通过otmS后台进行统一调度。由于系统和司机端app的信息是同步的,系统安排运输任务之后,司机会收到相应的短信通知,还可以直接在手机上看到当天有多少个订单、在哪提货、送到哪个门店,节省了时间成本。同时吉祥馄饨管理otmS后台的工作人员也可以实时了解司机是否根据派发的运单按时提送货。

(2)透明化

吉祥馄饨2600多家店全部实现统一的管理流程,不但规定运输路径,还会每5分钟监测一次时间、公里数、温度等数据,有效杜绝了司机随意关掉制冷机的现象。而且通过otmS系统可以生成一套运输数据报表,能够分析运输成本、人力成本,以及提送货全过程。无论是门店的店长、公司的物流管理人员,还是运输司机、承运企业的老板、承运商订单负责人等,订单所有相关人员都可以随时查看全程运输信息,这大大简化了吉祥馄饨物流管理人员对运输过程的监管工作。

(3)无人交接

基于otmS的app拍照上传功能,吉祥馄饨实现了夜间送货到门店后无人交接的运作方式。送货司机(门店钥匙交由物流配送公司保管)自行打开门店的大门,将馄饨放入冰箱并凡拍照回传系统,使用其app报告送达交接情况。门店第二天早晨清点货物发现异常情况时,同样可以通过app拍照上传提交异常情况。这被称为收货异常申报,总部收到申报会要求司机处理问题。

整个过程虽然是无人交接的,但是依然透明,消除了夜间交接的盲点,而且留存证据,责任归属非常清楚。

(4)协同化

其实温控和GpS管理技术早就存在,但是需要应用在不同的系统或者设备中。而otmS通过openapi的方式,将温控和路径等数据进行对接、整合,使得所有的数据都归整在同一个系统、同一张报表中,这样就可以生成多维度信息,为优化管理带来新的视角。从订单的发起,包括整个冷链运输的协同,司机的协同,以及财务运单的结算和承运商的结算,整个过程都是通过otmS一套系统来完成的。

基于otmS成熟的冷链解决方案,只需开发两个接口即可对接吉祥馄饨的eRp系统与门店系统,每家分公司仅用3天左右便完成了系统上线,整个链条的数据得以打通并形成闭环。

项目效果显著

吉祥馄饨对于食品的运输、配送以及货物交接的安全要求非常高,通过采用otmS冷链运输解决方案,依托“SaaS平台+移动app”的模式,从订单下达到冷链运输,以及最后的费用结算和考核,打造出覆盖食品冷链运输全过程的透明供应链,优化了物流管理。

冷链物流行业的分析报告篇7

关键词:区块链技术;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建设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自2012年以来,生鲜食品需求逐渐攀升,消费者对生鲜食品的质量、营养与安全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尤其是基于农业大国背景下,加快发展冷链物流运输,可以最大化地提高生鲜食品销售质量以及运输安全性,保障蔬菜、水果、肉类等食品在生产、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中始终处于温度、湿度适宜的环境,减少运输中不必要的成本损失,提高运输效率。同时,加快构建冷链物流信息化体系有利于实现生鲜食品跨地区流通,长期保持稳定销量,促进农户收入持续增长,提高生鲜产品销售质量,保障食品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增长。文章主要对区块链技术概念与特征进行深入概述,对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据此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1区块链技术概念与发展特征

1.1概念界定

区块链技术表面来看较为深奥、难以理解,但是其本质原理较为浅显易懂。具体来说,可以将区块链整体看做一个分布式地图,在不同的分布区域内,均拥有权力相当的应用主体。这些权力相当的应用主体可以借助区块链中不同链条实现信息融合共享。在进行信息融合共享过程中,区块链技术还可对一些市场交易技术进行高端隐私化处理。在区块链技术发展初期,广泛应用于市场金融交易领域,因此,为保障市场用户的信息交易安全与资金交易安全,区块链技术通常借助全方位加密手段和高技术秘钥科技对一些数额交易较大、信息较私密的事件进行系统加密处理。此外,区块链技术还借助自身高科技数据计算系统对一些权力主体的应用进行深入平衡,最大化保证其保密性同时,也平衡了主体权力的运用,促进市场公平性,杜绝不必要交易成本的浪费。

1.2发展特征

在区块链技术中,最核心的技术就是其系统内部的非对称高端加密技术与时间戳技术,这些核心技术主要具备以下几种特点:一是具备高度去中心化特点。传统互联网交易管理中心通常总是在不受任何约束情况下对市场交易进行管理,会导致管理中心的权利逐步向绝对化趋势发展,大幅增加市场交易成本,逐步降低交易效率。而区块链技术与之不同,区块链技术主要采用高度合理的去中心化模式,并不依靠交易管理中心进行统一管理。区块链技术主要依托高端加密数据测算技术对用户信息进行分层管理,即使在某一层发生信息泄露问题,也不会影响整体信息管理系统。二是具备区块链安全性能。现阶段,在互联网交易中均采用对应秘钥技术来保障用户信息,但随着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的持续发展,对应秘钥技术在使用过程中较易产生信息漏洞。而区块链技术中采用的是非对应秘钥技术,大大提高了信息的安全性。三是具有反复验证性能。在区块链中具备时间戳技术,可以依托该技术对不同时间节点的用户信息进行实时搜索与查找,且在时间戳技术的系统控制下,用户信息很难被恶意修改与盗用。

2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冷链物流信息化平台尚不完善

我国当前尚未建立较为完善的冷链物流信息网络组织。在产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缺乏提供信息的网络平台,造成了产品信息错位、不对称现象,进一步导致产品市场供需不到位、信息输出混乱等问题。与此同时,全国大多数冷链物流企业均没有属于自身的独立信息化网络平台。即使有少部分企业拥有独立的产品信息系统库,但企业之间信息缺乏共享机制,产品供需信息仅仅取决于各自企业拥有的局部市场消费现状。这些信息流动性差、准确性低,较易受到局部消费市场的影响,导致产品销售风险升高,提高生产成本。

2.2冷链物流的人才培养缺乏

随着我国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冷链物流产业开始逐步发展起来。具体来看,冷链物流人才培养与其他物流运输人才培养在本质上存在较大区别。冷链物流人才培养在掌握相关冷链加工、运输、储存等相关知识与经验后,还需要深刻了解食品安全、农业、生物等几方面的知识。由于我国区块链、物联网技术仍旧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同时掌握冷链物流基础知识与区块链技术的人才屈指可数,加之整个冷链物流行业人均工资水平普遍较低,因此,大部分从事冷链物流行业的工作人员是外行,缺乏基础冷链物流知识。以冷库为例,许多操作人员没有经过长时间专业培训就直接上岗,缺乏冷链基础知识,经验尚且不足,物流管理意识相对薄弱,一旦在运输途中操作管理不当,极易造成冷链产品安全问题。

2.3冷链物流运输追踪系统单一

现阶段,我国生鲜食品的全程追踪监控与运输管理是整个冷链物流的重要组成环节。为确保生鲜食品的新鲜度与安全度,需要在整个冷链物流运输过程中对生鲜食品进行全方位追踪监管。但目前我国在冷链物流运输中主要存在对生鲜食品的全程运输监管力度不足、全程运输追溯信息系统欠缺等问题,无法最大化实现生鲜食品冷链安全供应链的全面管理与具体追踪管理,导致无法提供真实、可靠、准确的运输追踪信息数据。由于收集的运输信息不全面、追踪系统不完善,在运输中一旦出现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原因,错过最佳解决时间。同时,由于生鲜食品安全信息与生产信息不太透明,无法及时有效地对供应链中生产、包装、储存、运输等环节进行合理管理。

2.4冷链物流运输温度缺乏保障

冷链物流运输产品一般均具备易损坏、易腐败、价值较低及大小不一等特点。在运输过程中,对环境温度、湿度、包装结构等指标均具有较高要求,必须达到冷链运输规定标准。但是在目前我国冷链物流的温度运输控制中,尽管某些关键环节设定了温度控制工鞥,但仍无法建立全方位温度控制系统,即无法实现运输温度全程控制。由于现阶段我国冷链物流运输环节中温度控制环节都是独立且单一的系统,因此,无法保证产品在冷链运输过程中温度长期保持很稳状态,且由于温度缺乏具体保障,更易致使冷链产品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3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措施

3.1加强冷链物流信息化管理规范

首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规范。健全冷链物流系统信息安全标准,例如冷链运输作业基本标准、冷链运输环境温度设定标准与温度控制标准。同时,结合国际通用物流标准,实现产品链上各环节信息收集与管理均有基础标准可依。完善政府信息、企业信息、个人运输信息等方面相关政策法规,同时与区块链技术相结合,保障冷链物流信息的运输安全。发挥区块链技术的检测作用,采用“分层检测、相互驱动”的管理模式,并及时介入网络信息平台,将运输车辆温度情况、运输定位纳入综合监控范围,促进冷链物流运输安全保障。其次,完善冷链物流相关信息规划。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快速发展冷链物流保障产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2019年中国冷链物流行业报告等政策规划创新制定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体系。需要将区块链技术重点作为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体系的发展基础,进而将信息化作为促进区域协调运行、实现经济发展的强有力手段。同时,完善消费市场准入机制,为冷链物流信息化体系建设提供较为稳定的构建环境。最后,加大冷链物流政府扶持力度。各地政府需要对冷链物流企业以及农产品销售企业在物流人才培养、流通区域通行权、土地买卖、税收等方面给予一定优惠政策扶持力度。同时,充分利用各地政府关于区块链技术、科研开发等专项资金项目,打造新型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体系,重点支持一批全面化冷链物流龙头企业茁壮发展。此外,鼓励这些新型企业积极与信息化院校进行深入合作,联合培养具备冷链物流基础专业知识与科技创新知识的物流信息化高端人才,优化冷链物流人才结构,为冷链物流信息化体系建设奠定夯实基础。

3.2创建智能集装箱信息管理平台

冷链产品和其他产品在物流方面存在很大差距。冷链产品具有储存周期短、产品附加值高、回收处理性能低等特征。为提高我国冷链产品市场交易量,政府和相关运输部门出台了众多相关政策和指导方针,提出要依靠建设产品冷链物流信息网络来促进产品销售。对此,可以创建以区块链技术为核心指导的智能集装箱信息管理平台来构建高端冷链物流信息网络。所谓智能集装箱信息管理平台,主要是指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以及区块链技术对产品冷链物流进行集中管理。该管理平台与电商销售平台相似,当装满产品的冷链物流集装箱达到指定地点时,可利用红外线扫描技术对其进行全方位扫描,以此获取集装箱货物重量及运输编号等信息,然后利用信息数据传输平台呈现冷链物流集装箱图像。相较于传统集装箱物流运输过程,冷链集装箱物流运输可以充分借助此项智能平台,大幅度缩短集装箱扫描时间,提升交易效率。同时,该智能平台还可借助区块链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对集装箱内冷链产品种类进行分类,例如一些保质期相对较短的蔬菜、肉类等农产品,会在平台检测中加入温度、湿度数值,以便选择更好的运输路线。

3.3建立全程冷链运输信息化链条

一个完整的冷链运输信息化链条主要涉及产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且要求产品在全程中处于低温运输环境,以此充分保证产品销售质量。冷链物流主要利用区块链技术对运输各环节进行信息数据全面覆盖,保证冷链物流各环节紧密联系,提升运输效率。第一,生产信息化。以农产品为例,运用区块链技术建立数据信息库,利用各种传感器对农产品生产环境温度、空气湿度、光照程度、土壤湿度等指标进行数据采集并及时将其录入信息库,对农产品生长环境进行定期检测,对所收集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统计及研究,以此优化农产品生长环境,提高农产品生产质量,达成生产质量化、智慧化目标。第二,加工信息化。产品生产后,在产地进行简单分类、挑选与包装,最终进行装箱。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实时记录产品加工过程中的数据信息,例如产品监测过程、加工环节、加工日期等信息,将数据信息上传至政府相关部门的官方平台,以便广大用户在各大销售市场通过智能手机对产品加工信息进行查询,也有助于督促产品加工质量的提升。第三,产品储存信息化。通过各地政府的资金投入以及各地冷链企业的不断加入,需要增加冷库数量。同时,运用区块链技术构建冷链储存管理系统,实现储存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此外,运用区块链技术还可对冷链冰库各个功能区域进行合理优化与组合,进而形成智能化冷链储存仓库,提高冷库运输效率。第四,运输信息化。将区块链技术与湿温传感技术进行有机结合,通过车辆监控系统将农产品在冷链物流运输过程中的信息数据及时传输找到冷链检测系统中,系统在接收到数据信息之后进行不定期监管,以此提高冷链物流产品运输效率。

4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工作,是一种长期发展性工作,应当杜绝出现“一蹴而就”“单一化发展”的思想观念,积极运用区块链技术不断健全已有冷链物流信息化体系。在区块链技术支持下,我国冷链物流系统可以利用网络智能信息化平台,及时有效预防潜在食品安全风险,也能发现并解决存在问题及时。通过区块链技术与我国冷链物流的高度融合,真正使智能信息化系统在运输中发挥督导作用,提高冷链物流运输效率,也能提升产品运输质量。

参考文献:

[1]唐衍军,许雯宏,李海洲.基于区块链的食品冷链质量安全信息平台构建[J].包装工程,2021(11):6-7.

[2]郑君宇.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网络供应链金融创新优化路径初探[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9(01):18-20.

[3]尹传忠,谢毅峰,武中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多式联运信息平台构建[J].铁道运输与经济,2020(08):33-38.

[4]张馨.新型物流产业供应链体系建设研究——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07):103-107.

[5]张森,叶剑,李国刚.面向冷链物流的区块链技术方案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20(03):12-15.

[6]刘森,王英卓.区块链技术在冷链物流信息化中的应用研究——以云南省普洱市冷链物流为例[J].产业创新研究,2020(08):9-11.

冷链物流行业的分析报告篇8

[关键词]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冷链物流;发展瓶颈;建设思路

[Doi]10.13939/ki.zgsc.2016.28.042

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引发物流模式的新变化,为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提供了机遇。然而,事实上,我国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并不乐观。国内以天猫、顺丰优选、1号店、中粮我买网、沱沱公社等为首的大中型电子商务网站存在配送业务不成熟、配送成本高、效率低、服务水平难以保证等问题。所以,为了促进我国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多渠道发展,探索电子商务冷链物流的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1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瓶颈及原因

1.1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技术滞后

生鲜农产品物流比其他领域的物流更需要基础设施支持,但国内对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等方面的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生鲜农产品的物流发展。

从硬件上来看,我国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整体规模不足,市场缺口较大,现有冷冻、冷藏设施普遍陈旧老化。同时,在交通运输方面,农村车况路况较差,由于没有专业的车辆运输队,导致公路的冷藏运输量只占25%,铁路的冷藏运输运量占55%。

从软件上来看,我国关键物流节点如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区域性农产品配送周转中心等缺乏冷藏冷鲜技术。同时,我国在自动化冷库保鲜技术、贮藏技术自动化、高密度动力存储(HDDS)、多温控车辆制造、RFiD电子标签及GpS/GmS相结合的物联网技术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发展。[1]

1.2生鲜农产品流通率低,配送成本高

《2013―2017年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我国生鲜农产品在运输、储藏等过程中的损失率高至30%,食品冷藏的运输率低至10%,综合冷链流通率仅为19%。而发达国家的生鲜农产品损失率则降低至5%,美国在物流环节中的损耗率只有2%,冷链流通率达85%。[1]

可见,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鲜农产品的冷链流通率明显较低。而且,我国冷藏车投入大,农产品物流时间长,导致配送成本及销售价格上升,这种“优质难优价”的现象影响企业竞争力。

1.3生鲜农产品信息市场发展不均衡,法律法规不健全

生鲜农产品信息市场反应速度直接影响物流配送的时效,稍有延误便造成大量生鲜农产品腐烂、变质。由于市场上大多数农产品供应主体仍通过传统方式和渠道获取相关信息,容易出现信息不及时、不准确、不完整等问题。同时大部分企业采用第三方物流,导致其物流配送调配能力不足,无法高效地实现信息共享,不能及时解决相关问题,降低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2]

我国虽然已有《冷链物流企业服务条件评估》《水产品冷链物流服务规范》《食品冷链物流追溯管理要求》等法律法规,但大部分不适用于现在的物流配送中存在的问题,尤其针对电商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规范工作还处于议程之外。[3]同时,对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监管十分混乱,工商部门、公路运输管理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多头管理,导致监督不够、责任推诿等问题。

1.4电子商务冷链物流缺乏高素质专业人才

人才是企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因素,生鲜电商要想实现发展就需要一批结构合理、数量丰裕的专业化人才队伍。但由于冷链物流的复杂性和电子商务的特殊性,电子商务冷链物流相较于普通常温物流对从业人员的业务流程管理和网络营销等方面的操作技能要求更高。

目前,大多数生鲜电商企业的物流人员和管理人员只熟悉普通物流操作技能和管理业务,缺乏冷链物流信息系统的系统选型、应用分析、需求调研以及实施规划等能力。企业所需人才存在很大缺口,主要是因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不符,学校不能培养出企业真正需要的冷链物流专业化人才。同时,该专业普遍没有上岗的资格认证,不能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生鲜电商冷链物流的需要。

2生鲜农产品电商选择的冷链物流模式

对于生鲜电商企业来说,对冷链物流的要求较高,“最后一公里”的冷藏又是重中之重。物流的重要性使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物流模式的选择,现在主要的生鲜电商企业物流模式分为三种:自营物流、第三方物流以及两者混合型物流模式。

2.1自营冷链物流模式

生鲜电商自营冷链物流模式,即生鲜电商企业自建冷库、配送中心,购置运输设备及配备专业的人力资源,掌握整个供应链的商流、物流和信息流。由于我国目前专业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发展滞后,很难灵活地操作配送地点分散、配送批量小、配送时间不稳定等问题的生鲜网购业务。因此,一些有实力的生鲜电商企业会选择自营冷链物流模式,对物流各环节进行有效控制。

顺丰优选有自建的冷链队伍,他们将大号冷藏车换成小号冷藏箱,节约了运输成本,使“最后一公里”实现最优化,并最终将有品质保证的生鲜全程冷链配送到消费者手里。目前,顺丰自建的全程冷链物流体系已覆盖全国11个城市。

2.2第三方冷链物流模式

第三方冷链物流模式是指专业物流公司向委托企业提供系统的物流服务的模式。但全部采用第三方物流会使生鲜电商企业对产品在运输途中的状况和质量难以有效控制,将风险的控制、问题的处理全部转移到第三方物流公司上,容易出现责任的推诿、用户的体验度降低等问题。

1号店是选择第三方冷链运作的代表,但由于建设冷链物流的成本高,1号店初期将生鲜冷链配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冷链物流公司,并承租第三方冷库。其生鲜业务目前覆盖北京和上海地区,均是通过第三方冷链物流配送模式。

2.3“自营+第三方”混合模式

生鲜电商发展自营冷链物流体系能够提高产品质量可控性、配送灵活高效性,但是额外的人力资源、冷库设施设备等成本阻碍生鲜电商的发展。所以为了与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共同承担这些成本,很多企业采用“自营+第三方”混合模式。

京东虽然拥有强大的资本实力和完善的全国物流网络,但由于生鲜食品的配送难度,前期的京东只作为一个平台商,管理着全国300多家生鲜商家,然后由第三方快递公司配送,京东则负责全程监管。

3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建设思路

3.1推进冷链物流技术与设备的发展

发展现代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必须依托现代冷链物流技术与设施。针对国内冷链物流现状,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改进和发展:一是更新现有冷藏设施。大力发展适应冷藏速运业务的冷藏车、控温范围广、适合小批量运输的小组份机冷车,以及能够适应货物多样化和长距离运输的冷藏集装箱等设备。二是研发新型冷藏设备。改善农产品加工环节的温控设施,开发和应用保鲜储藏新技术,不断提高鲜活产品保鲜和储藏能力,降低生鲜农产品的损耗。同时,完善与冷链物流相配套的查验与检测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应用快速准确的检测设备和试剂。[4]三是加强重要节点设施建设。注重批发市场等重要物流节点的冷藏设施建设,在大中城市周边规划布局一批生鲜农产品低温配送和处理中心。

3.2加快培育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

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是参与冷链物流市场竞争的主体。一方面应积极引导冷链物流需求,打破物流企业行业、地域、所有制等方面的限制,合理配置资源和健全经营网络,充分发挥第三方物流的专业化、规模化、组织化的优势。另一方面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细分市场,建立专业生鲜农产品物流企业,拓展物流业务范围,发展增值物流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

3.3政府细化扶植政策,规范行业标准

制定有利于冷链物流发展的相关法规和制度,确定不同生鲜农产品质量检验标准,推进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和质量管理体系等专业认证制度,保障农产品质量,满足冷链物流不断发展的需求。同时,各地政府应对物流企业冷库用地建设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对其信息化建设以及冷链运输车辆的购置给予资金补贴。通过建立政府、行业组织和相关企业的联动机制,构建联盟型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

3.4建立健全生鲜农产品信息平台

一方面,利用信息平台系统提供的生鲜农产品生产与销售信息,帮助农户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另一方面,通过信息平台系统的物流信息分享,方便农业种植户选择适合生鲜农产品运输、配送要求的物流企业。同时也能够对生鲜农产品物流企业进行监督,督促物流企业提升物流配送组织能力和配送效率。

3.5加快培养冷链物流复合型人才

重视冷链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冷链物流有效运转的关键,因此,应培养既懂物流又懂冷藏技术的高级管理人才。首先,建议在高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和物流管理专业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相关课程,定向培养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复合型人才。其次,加强对电子商务企业、冷链物流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培训,使其熟悉冷链运营的主要模式、了解冷链发展的前沿知识,掌握先进的冷链物流技术和管理经验。最后,通过政府的大力推广,让农产品供应主体意识到电子商务在农产品销售中的重要性与可行性,使其掌握基本的电子商务技术和品牌营销等知识,拓展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渠道。

参考文献:

[1]李征,刘宏宇,刘永悦.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冷链物流发展策略研究[J].物流技术,2015(2).

[2]陈乐天,电子商务环境下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优化研究[J].价格月刊,2015(10).

冷链物流行业的分析报告篇9

随着全球医药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航空运输业新老经营商都纷纷在全球医药运输领域展开竞争。无论是航空公司,还是货运商和集装箱生产商,都在高调推出一系列新产品和服务项目。

药品运输量大要求高

关于医药产品贸易量的预测数据令人惊讶,到2013年,全球医药产品市场价值预计将超过9750亿美元。据美国康州诺瓦克艾美仕市场研究公司(imSHealth)预测,2010年,全球医药产品市场的增幅为4-6%,总值将超过8250亿美元。在去年10月份公布的最新预测报告中,艾美仕将其对今后5年的医药市场预测增幅调高了1个百分点,其中,部分原因是2009年的市场需求增速超过预期增速。对于因全球金融危机和贸易减少而深受打击的航空货运业来说,这些市场的动力显然并未消失。

艾美仕公司的预测分析报告考虑到了诸如全球经济衰退和医疗保健等方面的因素。另外,在2010年可能发生的事件还包括美国的医疗改革、其他国家的立法和监管措施、H1n1流感的传播规模以及全球经济恢复增长的幅度等,这些事件也可能会对全球医药市场产生长远的影响。

医药品和保健品生产企业需要可靠的温度控制措施,并且能够在其整个供应链中对温控措施进行严格监测,因为其托运的每批产品的价值都可能会高达数千万美元。远程投递过程中的每个失误都可能会导致收入损失,或者,更糟糕的是,产品抵达目的地后可能被认定为无效产品。

大陆航空公司“一物多用”

在最近几个月里,加拿大航空公司、美国航空公司(americanairlines)、英航全球货运航空公司、日本航空货运公司和联合航空公司相继宣布,采取冷链措施,开展与医疗保健行业有关的运空运业务。最近在菲律宾召开的冷链配送业务会议也反映出了冷链行业的最新发展情况。在这次会议上,几家航空公司纷纷推介其最新推出的冷链业务。另外,还有两家美国企业公布了温控集装设备(ULD)生产计划,他们打算以低于竞争对手20%的价格对外出租这类设备。

曾在五年前宣布自己是实施系统冷链项目的首家美国航空公司的大陆航空公司称,该公司在冷链业务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而且计划将继续朝着这一方向努力。大陆航空公司的产品开发与专业销售经理markmohr说:“其他承运人总算弄明白了大陆航空公司和其他一小部分承运人早就熟悉的东西,即这个领域存在许多高收益机会。我们很高兴看到,这些新来者正在摆脱过去那种‘只要把货装到飞机上就万事大吉’的思维。”

大陆航空公司已与冷链市场的主要集装箱供应商――瑞典的environtainer公司和美国的CSafeacutemp公司建立合作关系,由前者为其提供被动集装设备,后者提供主动集装设备。mohr说:“大陆航空公司的ClimateSecure温控业务没有采用‘一物多用’的概念。我们主要把精力放在对产品处理要求的理解上,然后再通过我们的处理程序协助生产商和货运商制定一个针对某个具体产品的标准操作程序(Sop),这个标准操作程序必须既具有可行性,而且还要有可持续性。”

大陆航空公司是第一家拥有经envirotainer公司授权的冷链集装设备配送站的航空公司。mohr称,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大陆航空公司的医药产品冷链运输业务仍然在2009年取得了较高的收益。

尽管2009的医药产品运输量低于2008年,但这类货运业务的收入降幅远远低于其他业务。mohr称,随着CSafeacutemp公司的主动冷藏集装箱(RKn)的到位,大陆航空公司在2010年的医药冷链运输业务将会实现增长。CSafeacutemp公司的主动冷藏集装箱也是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唯一批准的主动集装设备。

另据mohr称,大陆航空公司将于2010年新开通的休斯顿-法兰克福航线和新接收的2架新型B777-200飞机也将给该公司带来新的增长机遇。而且,它在休斯顿新建的易腐货运中心也将是促进未来增长的一个因素。

瑞士全球货运联手商

从事冷链运输业务的欧洲承运人主要有法-荷航空公司、瑞士全球货运公司和汉莎货运航空公司。这些承运人也于此前在医药运输业务中为自己赢得了一席之地。其他承运人还包括阿联酋航空公司和北欧航空公司。

瑞士全球货运公司的产品经理GerardGobat说:“作为一家专业化较强的承运人,我们在不断增长的医疗产品运输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瑞士全球货运公司的主要医药运输市场包括瑞典(那里有雄厚的医药生产基础)、德国、奥地利、美国和日本。此外,该公司还把目标放在了与贵重物品运输和增值服务有关的需要特别处理的业务市场。

当然,瑞士全球货运公司也不是唯一一家把目光放在中国、印度和南美等新兴温控医药运输市场的航空公司。但是,与其他航空公司和一体化承运人不同的是,该公司并不直接与医药产品生产企业打交道。Gabot说:“我们的客户是货运经营商。”因此,它的目标是与主要货运经营商建立关系,其中包括航空公司、货运商、供应商和集装箱生产商,通过与这些经营商的合作来满足医药企业的需求。Gabot称:“与他们建立密切的关系很重要,只有这样,你才能对任何差错做出快速反应,实施新的业务理念,与客户开展对话。作为一家航空公司,一定不要建立太多的接触点。我们公司从总体上说是一个实施精益管理的企业。”

Gabot说,瑞士全球货运公司受理温控业务的主要是其SwissCelsius业务部门,这项业务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医药行业,但也可适用于其他任何一种需要严格控制温度范围的产品的运输。

DHL看好中国医药市场

货运商也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开发医药产品运输业务,其中包括德国邮政所属的DHL全球货运公司、全球物流巨头德讯公司和泛亚班拿公司。2009年6月,DHL全球货运公司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新建的一个面积为2000平方英尺的温控仓储设施中设立了其首个生命科学与医疗保健物流中心。中国是全球第九大医药市场,预计在今后几年仍将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DHL公司引用Datamonitor市场调研公司的预测报告称,到2011年,中国的医药市场规模将上升到全球第六位。

DHL公司称,加强冷链物流能力是与行业增长和亚太地区客户需求的不断增长相一致的。DHL全球货运公司中国区总经理SteveHuang说:“这是DHL公司为提高冷链物流质量和效率,满足医药企业、化学实验室和生产商不断增长的需要而采取的又一措施。我们相信,这项业务将会继续不断增长。”

最近几年,生命科学和医疗保健行业迅速发展,其中,中国市场的潜力最大。2004年,亚太医药市场的总收入为916亿美元,到2008年,这一数字上升为1183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6%。中国医药市场的增速最快,从2004年到2008年,其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1.1%。由于政府计划改善其医疗保障体系,这种增长趋势仍将持续下去。

CSafe集装箱走俏

美国的集装箱供应商CSafe公司在2009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9年5月,CSafe公司宣布,其主打产品――acutempRnK航空货运集装箱是经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和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批准的唯一一种由压缩机驱动的航空货运集装箱。11月份,该公司成为首个可以在其集装箱标贴国际空运协会时间和温度敏感型医疗产品标签的集装箱生产商。新推出的时间与温度敏感标签是《国际空运协会易腐货运规则手册》(第十版)的一部分,将于2010年7月正式生效。

CSafe公司的业务开发副总裁oliverBootz说:“随着医药和生物技术领域的温度敏感型产品运输业务的继续增长,我们认为,及早采用国际空运协会指定的标签具有积极的意义,它可以标明集装箱的内容物,以便于提前处理。”CSafe公司的集装箱具有冷却和加热功能,即使在零下30度和零上49度的极端气温条件下,也可以将箱内温度保持在4-25摄氏度之间。而且,这种集装箱使用成本较低,还具有环保特点。

在谈到未来航空货运市场的增长潜力时,CSafe公司的总经理BrianKohr指出,医药冷链运输是目前增长最快的一个市场,也是除活体动物运输以外赢利最高的一项业务。他说,在临床试验中,有70%的医药产品属于温度敏感型产品。而且,这个市场正在以年均6-12%的速度增长。

美国航空公司于2009年9月正式推出其首个综合性温控运输服务产品以来,对该产品的市场认可度表示非常满意。该公司负责货运销售业务的副总裁JoeReedy说:“我们的计划是利用我们的网络优势和服务优势开展温控运输业务。”他指出,医药和保健品运输业务有其特殊的要求,而这也正是美国航空公司的优势所在。

爱美仕公司在其最新公布的市场分析报告中称,一些额外因素也可能会对医药行业的发展产生影响,其中包括行业管理标准方面的变化。航空公司和航空货运业必须及时了解这些发展动态以及在今后将要生效的一些更加严格的安全规定。

冷链物流行业的分析报告篇10

杜非给自己定的盈利时间表是18个月,至今时间已经过去2/3。但他表示压力并不大,“因为沱沱工社已经进入了正常运转状态,盈利是水到渠成的事”。

事实上,生鲜电商的成本和利润几乎是透明的,尽管有机农产品一般能保证50%的高毛利,但是全程的冷链配送,令配送成本基本维持在平均40元/单。高损耗以及高配送成本,一直是生鲜行业盈利的两个难点。

自2002年下半年,加入沱沱工社开始,杜非就开始谋划攻克这两项难题。他告诉《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生鲜电商是可以盈利的,但要从损耗里抠,损耗不是越低越好,而是要控制在最良性的程度。”

为生鲜产品构建品类概念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分析会员常买品类的数据,再根据这些数据去构建下一个会员喜好的品类。这其实得益于杜非在母婴电商网站红孩子6年的经验。那时候,红孩子有个独立董事是沃尔玛的全球副总裁,2006年开始红孩子已经在做会员管理,分析会员与商品实际需求。

自建冷链配送

打开沱沱工社的官网,会员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猪身上的部位进行团购,这是沱沱工社的“现猪团”活动,活动从周一开始到周五下午结束。

团购结束时,如果订单能集满十头猪的量,沱沱农庄的猪就会进入专业屠宰场进行分割和包装。周六上午,冷链配送团队已经在送猪肉的路上了。

这种网络预售的方式让产地不仅能够按需供应,还能按需配送,大大降低了生鲜食品的损耗。自建冷链配送是减少损耗率非常重要的一步。从一开始,沱沱工社创始人董敏就已经决定由公司内部来做配送。

董敏这么做是有原因的。“我们这个行业很难靠第三方物流公司去做,一方面是因为第三方物流很难保证质量和时间,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一般的物流配送手段也很难满足有机食品装箱和冷藏冷冻的要求。”

其实,沱沱工社有过这方面的教训。某机构曾订购了一大批有机蔬菜,早上新鲜的有机蔬菜包装完毕后由第三方配送,但没有想到的是,下午送到客户手里时,蔬菜已经全都蔫了。顾客愤怒地打电话,抱怨收到的不是新鲜的菜。

这让董敏重新开始思考物流配送和供应链的问题,沱沱工社也由此开始在这方面下血本。公司在顺义投资建立了4000平方米的集冷藏、冷冻库和加工车间为一体的现代化仓储配送物流中心,还购买了若干台冷藏冷冻车,通过采用冷链物流到家的配送运作模式,最终实现“新鲜日配”的目标。

不仅如此,董敏还花费几百万元自建物流团队。如果将沱沱工社快递员的服务流程进行细分,中间可以分出28个小流程来。在杜非看来,快递员是客户接触沱沱工社的最后一端,一定要在流程上进行规范。

控制上游端

沱沱工社能够如此快速地实现物流配送,和其有自己的农场供应密不可分。这让沱沱工社可以在定价上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位于平谷的沱沱农场占地1050亩,从选种育苗到收割包装,实现全产业链的透明操作,从根本上掌控了有机食品的质量关。

事实上,在创业初期,董敏并没有想到要自建农场,当时她考察了北京、上海等地的供应商,结果很令她失望。“我们要求供应商可以近距离供应,运输距离越短,监控会越容易,但符合这样条件的供应商太少了,最终我们只有自己去建农场。”

2009年,董敏在北京郊区一块改良土地里,开始种植有机蔬菜、养殖有机家禽和家畜。但董敏当时毫无农场种植经验,她重金聘请了两位农大毕业的博士生,亲自负责种植有机蔬菜,“海归”派则主要负责整个农场的经营和管理。初创期,用博士和“海归”管理有机农场的成本很高,但是为了保证有机食品的质量,董敏必须得坚持下去。

在创办沱沱工社之前,董敏已经是一名成功的商人,她与丈夫创办的九城集团是一家软件公司,提供的是报检系统软件服务(国内出口型食品企业都需要向国家质检局提供报检)。

这带给沱沱工社一个巨大便利。它能迅速找到国内90%的优秀外贸食品出口企业。这些企业能通过欧洲、中国香港、美国等地的检测,说明产品质量比较放心。董敏把它们都纳入到了自己的供应商系统内。这意味着除了自己的农场供应以外,沱沱工社还采用对外采购的方式。

无论是自产还是外采,都必须经过沱沱工社内部的检测。去年年底,曾有一位与沱沱工社合作多年的生产厂商,其有机梨被检测出农残超标,三车货被全部退回。

渠道占位

2012年,“西红柿事件”引发的“京东爱情故事”被炒得沸沸扬扬,这其实是一场“有预谋”的营销,沱沱工社正好入驻京东商城有机频道。

杜非的想法是除了自有渠道,沱沱工社还应进驻天猫、京东、库巴等第三方平台。对于渠道铺设,杜非认为,广告意义大于销售意义,这些第三方平台的消费人群,与沱沱工社有很大不同。“天猫和京东的有机频道,暂时是有人群没有客户群,现在先是渠道占位为主。”

沱沱工社的渠道占位还瞄准了上海和深圳等一线城市。在进入上海市场之前,杜非预计会先用品类去测试,用虚拟库存的方式来远程,最后再全品类覆盖上海。而对于建仓,沱沱工社只做核心品类的小仓。

事实上,这并不是沱沱工社首次的想法。早在刚创立之时,董敏就已经把业务在北京、上海、深圳同时扩展。不过,当时由于缺乏知名度,订单量不足以支持整个网站的运营,冷链配送又需要投入上亿元资金,沱沱工社力不从心。董敏赶紧停掉了深圳和上海的业务,专营北京地区。

“现在看来,当时关掉上海和深圳的市场,只专注北京地区是对的。在北京这5年,从供应链端到最后的配送端,我们跑顺了整个流程。在流程不清晰的情况下,盲目扩张市场是很危险的。上海市场已经在逐步扩大,现在的盈利状况证明北京的经验可以被复制。”杜非说。